走中国特色的道路(精选12篇)
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篇1
把握好城镇化进程的“度”
马燕合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
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 内涵相当丰富。对于中国来说, 这个过程也十分复杂。这种复杂性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中国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 经济发展相当不平衡, 各方面差异较大, 因此, 各地城镇化进程、成果、政策、模式也会不一样。所以中国的城镇化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镇的过程。除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外, 还包括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等等。当前的一个课题, 就是怎样把握好城镇化的进程, 这个“度”是需要我们下力气去把握的。应该强调城镇化要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相适应。除基础设施建设外, 还需要社会保障能力等各个方面的配套。城镇化进程, 无论是超前还是滞后, 整个社会都会付出沉重代价, 这就需要政府的引导, 且引导不能滞后。其次, 在城镇化过程中, 有一些倾向值得注意。例如, 片面追求城市规模, 忽视节能, 忽视文化传承、地方特色、建筑风格, 有一种雷同化的趋向;又如, 在大建大拆过程中, 文物怎么保护, 历史遗迹怎么保护, 怎么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这些问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再次, 过分追求建设速度, 片面考虑短期建设成本和建筑成本, 以及长期运营费用, 而对如何节约资源, 体现生态保护与平衡考虑较少。现在各地在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和谐城市建设上都有很多好的探索, 我们应该注意把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应用到有关的建筑和建设上来, 充分考虑资源节约、生态平衡、新能源利用等要求。这对我们从事科学管理的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怎么样通过科技进步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来支撑两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在于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刘伟 (北京大学副校长)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 在强调提高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基础上, 更重要的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而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和谐, 各个方面的结构性的和谐。比如说城市化质量要提高, 现代服务业就很重要, 而现代服务业很多都是和市场化相联系的。因此, 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市场化落后, 它的现代服务业能够发达;很难想象在市场化落后、现代服务业落后的情况下, 它的城市化质量能提高。所以, 在“十二五”期间, 如果从一开始就特别强调城市化质量的话, 就必须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再比如, 在我国经济结构上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即工业制造业结构带有强烈的自我循环色彩, 为投资而投资, 属投资驱动型。我们曾对中国工业结构中的42个行业做过一个研究, 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产业产生的需求主要带动什么。我们发现很长一段时期内, 中国带动经济增长最快的部分产生的需求, 主要是带动制造业本身的需求。这是一个内部循环, 没有溢出。这就表明, 除了我们说的体制问题和投资偏好问题之外还有结构原因, 经济结构本身就是投资自我驱动的。如果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使其溢出到消费领域, 只要投资一增长, 消费弹性就会增大, 这样我们的城市布局、整个经济结构就会更好一些。因此, 对中国的城市化速度, 不需要太多的担心, 但对城市化的质量, 要下大工夫。这个质量首先是城市功能要和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相吻合。这些调整任务可能是非常艰巨的。
城镇化说到底是“人”的问题
朱以庄 (中共四川省泸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城镇化, 特别是城镇化率, 是按城镇人口占这个区域或者这个国家总人口的比例来计算的, 所以还是“人”的问题。我们在研究城镇化的时候, 首先必须以人为本, 而不是主要关注修多少马路, 建多少房子。如何解决人的问题, 是我们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包括城镇政策、城市化的政策, 都必须围绕人去做, 欠发达地区要搞城乡统筹发展。对此有几个基本认识:第一是必须发展经济, 强化经济实力。第二, 政府必须主导, 政府不主导, 靠市场去主导, 投资方缺乏积极性。第三, 利用优势进行突破, 选择一个相对优势来加快发展。第四是基础设施保障。第五是改革创新。当然我们也有很多问题, 很多矛盾, 比如城乡统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但是我们财力有限, 这是第一个矛盾。第二个矛盾就是我们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农村的空虚化问题。第三就是城市难以接纳大量农民工的矛盾。第四是城乡社会逐步融合与社会管理滞后的矛盾。
要按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办事
赵春山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主任)
推进城镇化要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这是根本原则。现在在城镇化过程中, 出现了很多问题, 很多是为城镇化而城镇化, 追求速度、追求比例、追求时间表。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不尊重客观规律、不尊重科学的表现。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理念, 一手抓引导推进, 一手抓夯实基础, 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可持续的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 真正让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水平、技术能力、文化素质得到根本改变和提高。首先政策要到位。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很多地方政策滞后或政策缺位, 限制约束了城镇化发展。政府部门一定要积极研究、梳理过去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政策法规。如果不梳理, 就无法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 甚至还可能随着经济发展越拉越大。其次是“两个提高”, 即努力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努力提高农民的技术和文化素质。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提高了, 城镇化水平就会水到渠成。再次是“三个发挥”。一是要发挥政府在推进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主导和推动作用;二是要发挥市场的调控机制;三是发挥农民的主动参与作用。还要有“四个保障”, 即土地使用、户籍居住、医疗保险和养老上的保障。最后, 要有“五个支撑”:一是城乡产业经济发展一体化;二是人口居住体系一体化;三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配置一体化;四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五是惠民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要体现公平, 使城乡居民有共同的平等的权利。
改革土地制度, 推进城镇化
李建功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在城镇化发展中,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统筹、节约用地的观念, 特别是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推进城镇化要树立以下几种理念:第一需要进一步强化保护耕地的观念;第二依法管理用地, 各类建设项目要建立在依法依规基础上;第三是集约用地, 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实现土地使用最优化;第四要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赔偿机制。此外是要拓展城镇建设的用地空间。土地是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支撑, 在国家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框架内, 应当按照规范管理、节约经费、不撞红线的原则, 采取综合措施, 为城镇建设拓展用地空间, 解决目前城镇建设用地严重短缺问题。为此, 就要对相应的土地制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一是强化推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城镇用地保障,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加快农村土地结构改革, 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登记办证工作。二是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三是规范农村的土地整治工作, 统筹规划, 因地制宜, 实施综合整治。四是改革征地制度, 逐步缩小征地范围, 细化国有土地使用制度。五是科学编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要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乡规划、产业规划全面衔接。六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进一步简化审批要件和审批过程。
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张成智 (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城市也在高速发展,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大量的农民工在支撑。农民工市民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当前城镇化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农民市民化难, 还有社会保障难、住房难、就医难等等, 农民工很难享受到市民待遇。这些问题的存在, 不仅影响城镇化的进程, 而且会影响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还会带来城市的不和谐。针对这一问题, 要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 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一是要大力发展产业, 没有产业支撑, 尤其是二、三产业支撑, 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等都只能是空话。二是要大力培训农民工, 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 让他们以高水平的技能来就业。这就需要创新当前的培训机制, 整合资源, 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 培养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劳动力。三是以落实公民平等权利为核心, 完善对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四是完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体系。应该在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大省或者流入地大省, 探索建立一种有利于为农民工提供保障的机制。五是要推进住房改革,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六是要加强户籍制度改革, 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全国各地都在探索户籍制度改革, 应当允许有条件的地方取得一些突破。
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课题
刘华 (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
城镇化是一个大课题。第一, 城镇化的推进首先应当控制节奏。全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6.6%, 当前应该是稳妥地推进, 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 不定指标。“十二五”期间城镇化推进到什么程度?中央相关文件中没定指标, 这是明智的, 表明决策层对这个问题有非常清醒的认识。第二, 城镇化的需求要与城镇化的资源相匹配。有的地方有强大的需求, 但没有相应的资源匹配, 这种情况下, 步伐就应该慢一些。急于求成的结果肯定是低水平的城镇化。第三, 城镇化建设应当选择一个有效的模式。国外城镇化的进程已经证明, 城镇化的建设一定是联动发展的, 它有两种模式是值得借鉴的:一是建设卫星城, 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圈;二是这种小城市或者中型城市的发展一定不能孤立发展, 要形成群、形成链, 但需要站在全国发展大局的高度整体统筹。第四, 城镇化的建设要保证质量水平。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聚集, 人聚集起来的过程是希望生活更美好。比如说广大农村, 如果要进行城镇化的话, 不是都要搞一个城镇, 其实农村搞现代农庄、现代农场, 使农民变成农业工人, 也是一种城镇化模式。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课题, 涉及社会方方面面, 但是有几个关键制度可能要早做筹划, 比如人口政策、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环保等。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浦再明 (上海市发改委巡视员)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进程, 要强化对这个系统的战略性认识。一是高度重视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整合和空间战略布局, 搞好全域空间战略统筹, 实行整体发展战略。在区域之间应该有比较好的城镇体系, 城镇化不只是特定区域的城镇化, 应该是自然、协同、演化的过程, 同时也应当是均衡发展, 组合式的发展, 网络化的发展。二是重视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规划。要搞好全要素空间的战略统筹, 这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统筹问题, 以此来防止城镇化过程中的失衡和粗放城市化问题。中国的城镇化也有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问题, 要从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五个要素怎么协调演化来认识这个问题。虽然我们通过城乡一体化来推进城镇化, 但要处理好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是有区别的, 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都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但是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系统演化的过程;城镇化主要突出空间格局的变化。三是推进城镇化要体现文化元素。过去上海也做过一些探索, 探索怎么建设好城市, 探索如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根据资源环境禀赋的不同和区域条件的差异, 因地制宜, 差异化发展, 形成不同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总之, 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系统高度来探索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打破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固化利益结构
李铁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就我国国情来看, 城镇化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由于几十年经济发展形成的城乡二元公共服务结构, 不同群体利益相对固化, 农村群体很难通过单纯的人口流动融入城镇, 城镇也很难为流入的农村人口提供相对公平的福利政策。因此, 有人提出了城镇的承载力问题, 认为相对某一城市来说, 其水、土地等各种资源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通过绝对的公平来吸纳外来人口。对此, 首先应该弄清楚几个问题:
第一, 主城区和行政管辖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的城市是行政管辖区, 不是城市的主城区。譬如, 北京是一万多平方公里的行政管辖区, 北京市即使朝阳区也是有城市有农村的地方。所以理解中国城市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是主城区还是城市的管辖区。第二, 城市的承载力是主城区的承载力还是管辖区的承载力。通常管辖区的承载力要远远大于主城区的承载力, 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我们在控制城市发展规模的时候, 是控制主城区的发展规模还是控制城市管辖区的发展规模, 这恐怕是我们研究问题的一个非常大的误区。第三, 中国的核心城市拥有十分优越的行政资源和市场化优势, 可以利用核心城市地位, 举办各种大型的公共工程和市场化的工程。比如北京可以举办奥运会, 上海可以办世博会, 可以建迪斯尼乐园。这种优势一定会吸引大批外来人口涌入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 外力无法阻挡。第四, 核心城市发展必须要面临接纳人口的考验。很多城市都制订了高端人才的吸引计划, 而高端人才的引进势必需要普通人才的配合。城市不是某一个群体单独所拥有的城市, 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收入、不同的智力差别以及不同来源的群体构成的, 就像一个森林, 有大树、有灌木、有小草, 是一个整体空间, 而不可能仅仅是大树。这也是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现实。打破目前的利益结构, 一方面需要中央政府的决心和勇气, 另一方面也需要这些大城市的人、中心城市的人, 能够放弃自我利益, 欢迎农民进入城市。只有这样, 才能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 但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几个特点
向春玲 (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转移农村劳动力规模巨大。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把几亿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来。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是46.6%, 有6.2亿人口已经进入城市。根据估算, 要到2030年, 我国才能基本上完成城镇化。第二个特点是在城镇化过程中, 我们要依靠两种力量, 即政府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这是因为, 城镇化首先是一个经济现象, 要完成产业以及依附在土地上的农民向工业产业转移;同时它还是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工程, 在这个过程中, 仅仅靠市场化推动城镇化, 会有一些失灵的地方, 需要发挥政府的力量。政府要在解决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作用。第三个特点是中国城镇化要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我们所说的城市化的本质是人, 是人的城市化或者人的现代化, 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人们的幸福感, 过上更加体面、更加有尊严的生活, 进城的农民能在城市里享受到跟城市人一样的待遇。第四个特点是中国的城市化要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道路。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要大量占用土地, 我们的土地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要在城市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保护耕地, 保障粮食安全。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一定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学习时报)
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篇2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市化或城镇化道路是指实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原则和方式,所要解决的是怎样实现城市化的问题。包括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城市化类型的选择、城市化动力和实现机制的选择及城市发展方式的选择。
在2013年11月12日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其中有一条指出了“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现在,城镇化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所以什么是城镇化?什么是城镇化道路.? 在2001年3月时,“十五计划”第一次提出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的城镇化道路经历了几个阶段。城镇化发展的启动阶段(1949—1957)城镇化发展的波动阶段(1958—1965)城镇化发展的下滑与停滞阶段(1966—1978)城镇化的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2)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1993—至今)2011年底,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2012年底,城镇化进一步推进,城镇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为52.6%,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从根本上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农业现代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快速推进。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必要性就愈发的凸显出来,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客观需要。是中国国情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选择。
那么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特征是什么?双重经济转型背景,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紧密相联;双重城镇化方向,东部城市群和大都市圈和中西部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双重动力机制,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双重发展模式,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和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双重城镇化推动主体;双重要求,城镇发展方式多样化和科学化的城镇化道路; 双重目标,注重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同步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方向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并举,逐渐形成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立体式的城镇化网络。
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梦这个概念,要实现中国梦只有新型城镇化才能更好地实现中
国梦,中国的城镇化既不要片面地发展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也不要片面地发展小城镇或中小城市。也就是说,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既不能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也不能同于许多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而是要有“中国特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做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四城”并举。由于中国有着巨大的农村人口,单纯依靠哪种类型的城市或城镇都无法实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并制定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此后随着建制镇标准的降低和撤县改市的兴起,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数量大幅提高,目前我国有小城镇2万多个。小城镇规模小,不宜发挥聚集效应,工商服务业落后,许多小城镇还保持着农村的面貌,使城镇化进程表现出缺乏工业化和人口支持的过度城镇化倾向。30年来,这个政策的实施,使全国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在全部城市人口的比重有所降低,中、小城市在全部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但平均规模有所下降。为了推动中国富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这20字原则来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必须注意到不同类型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吸引力。中国的城镇化,必须从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资源条件相对贫乏的实际出发,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城镇体系为基本方向,建设以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为主体、广大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群体。
当然,我国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是否定城镇化道路,而应该是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这样,我们在充分肯定快速城镇化成效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如人口城镇化不彻
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篇3
【关键词】重庆 新型工业化 工业 路径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之路到十七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反映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内涵的重大变化。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应当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科学发展。
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1、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举措,是重庆经济增长的重要推进器,也是构建和谐重庆的关键所在。统筹城乡发展是重庆走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之路的路径选择。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具体来说,第一,要改革制约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瓶颈”。通过转换体制和机制,打破阻隔城乡统筹的制度性约束。第二,要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第三,要打造“一圈两翼”城镇群,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以主城区特大城市为核心,以1小时通车距离为半径,由23个区县组成的“1小时经济圈”内,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强化产业支撑,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加快建设以万州、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北、渝东南“两翼”城镇群,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第四,抓好城乡产业布局,促进城乡产业融合。通过城乡产业的融合,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的自由流动,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一体化。第五,强化政府效能建设,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第六,发展劳务经济,更好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挖掘农村内部的就业潜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等途径解决好农村人口转移难题。
2、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重庆直辖以来,产业结构的整体状况是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开始出现工业化中期特点。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针对重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之路中遇到的问题,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一味强调发展工业,忽视农业和服务业等非工产业的观念,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一,要制订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与产业布局,引导各次产业及内部结构间按照一定方向变化。处理好区际产业布局,实现区县产业的均衡发展,在大力扶持产业强区的同时,逐步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洞化问题。处理好重化工业与一、三产业的发展关系,根据现有产业特点和经济基础,加大政策的调控力度。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各级城镇都必须逐步建立起与中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流通、金融保险、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为走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保障。第三,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军工业和老工业基地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继续发展汽车、摩托车、仪器仪表、环保设备、特种工程机械成套装备等制造能力,力争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有所建树。同时加快推进北部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基地的建设。第四,加快农业产业化。要积极推进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开始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加快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组建,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运销企业发展,加快各区县(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第五,对具体各产业的发展应根据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而有所侧重。对现在优势产业,如汽车、摩托车、有色冶金等产业,要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对某些颇具发展潜质且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如环保、生态旅游业等,要给予重点培育。逐步培育区域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在全国的相对竞争优势。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
重庆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工商业重镇和港口城市,自直辖以来,城市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必须以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实现推进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也将推动重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规律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将对重庆加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发挥重大作用,有利于提高我市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整体水平。在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要借鉴国内外、市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遵循工业化与城市化内在发展机制促进其良性互动发展。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城市化的雄厚物质基础。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工业化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成为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我市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时,要注意提高工業化质量,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化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要大力推动企业的专业化,通过企业内部规模化发展,从而促进地区和城市生产的专业化,进而为城市化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推动城市化。
加速城市化进程,为工业化提供良好外部条件。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城市化的发展将反作用于工业化,在工业化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城市,具备较完备的工业体系,拥有较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信息获取容易、及时,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及服务业市场得到较好发展,配套产业较为齐全,第三产业发育较成熟,这都是工业化水平提高的外部条件,将吸引企业进一步向城市集聚,通过实施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机制加速城市化,促进城市化聚集效用的发挥,促进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因此,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规划、推进城市化发展,将促使工业化水平的上升。
三、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高能耗、重污染的工业发展模式,采用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方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研究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加快研究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综合利用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最终处置降低率等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并把主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针对全市三大经济区、四大经济板块具体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及分阶段推进计划,明确各区工作目标和重点。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生态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循环型、产业化的生态农业和生态养殖业,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建设生态乡村和生态健康小城镇。在工业发展方面,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振兴装备制造业。要大力发展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在产业中的比重,发展循环型产业链,促进产品的深加工和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建立工业循环、共生网络体系。在第三产业发展方面,积极发展循环型服务业,促进绿色消费,积极发展循环型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废旧物资再生产业,生态旅游业。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环保产业是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但同时也是其中最薄弱的产业,应加大培育扶持力度,高速高质高效发展。重庆近几年环保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发展还较为滞后,产业内部结构技术性差。当前,要抓住国家加大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资力度的难得机遇,以生态和环保工程一体化产业为突破口,带动环保、生态产业发展,力争把重庆市建设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示范基地。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现代工业的基本特征。重庆市是国家首批实施清洁生产试点的城市,清洁生产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与同时进行试点的其他城市相比,在清洁生产方面仍然还有很大差距。推进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生产绿色环保产品,对重庆市改善环境状况以及提升重庆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生态文明。绿色消费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这是因为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倡导绿色的消费政策是构建循环经济最重要的环节。要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行动引导企业绿色生产,引导公众绿色消费、文明消费,促进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要探索制定政府绿色采购方案或相应的目录来指导政府优先购买对环境冲击较少之产品,以鼓励绿色产品的生产及使用,带动绿色消费风气,达到环境保护的效益。
四、优化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
当前,制约重庆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问题有:在所有制经济结构中,公有制比重高、效益差,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低,发展不充分;传统工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产业布局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工业结构的优化。第一,要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企业产权多元化。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保护性政策措施。确立国有经济的进退领域和目标,建立和完善国有经济的进退机制。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调整优化资本结构。第二,加速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层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第三,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一方面应按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要求,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使生产经营集中化、一体化,培养一批优、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在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形成支柱,在经济结构重组中居于主体,并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形成专业化协作、社会化生产的企业群体。另一方面,适应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实施专业化和小型化,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形成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第四,调整产业布局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建设以主城区为核心的都市发达经济圈,延伸和发展主城区综合功能。建设主城区外围经济圈,形成大中城市连绵区和产业密集带。调整库区工业结构布局,建设生态经济区。搞好区县国有工业企业布局调整,发展山區特色经济。
大力发展新兴工业,重点发展新兴工业集群和支柱产业。具体来说,应该重点发展九大工业集群和五大支柱产业:九大工业集群分别是天然气化工集群、石油化工集群、煤化工集群、新兴汽车工业集群、新兴装备工业集群、新兴材料工业集群、电子芯片工业集群、新兴软件及外包工业集群、信息家电工业集群。五大支柱产业指的是电子信息产业、汽车摩托车、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石油天然气化工。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重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应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及生物工程,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
【参考文献】
[1] 黄君:重庆经济结构存在的矛盾与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4).
[2] 刘富钊:重庆工业要走循环经济道路[J].中国经贸导刊,2004(13).
[3] 余兴厚:论重庆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调整对策[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4).
[4] 李秀芝: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求实,2004(11).
[5] 陈万达: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4).
坚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篇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历史性创造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历史过程,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具有客观必然性与合理性的正确选择.这条道路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两个重要前提”,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基本国情;“一条基本路线”,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两项根本任务”,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一个总体布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条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体现了时代进步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吸收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所创造的伟大成果。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工作中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征程,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考验面前,紧紧依靠党和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其他任何道路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发展进步的现实和长远问题。
二、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全面的发展进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2位;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和改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步步向前推进,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有很大发展,教育发展尤快,高校在校生已近4000万,居世界首位;科学技术进步很快,特别是在“两弹一星”、航天技术等尖端领域有重大突破,科技队伍也进一步壮大,人数居世界第一位;国防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外交战线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友好合作关系,国际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和扩大。这一切成就的总和,造就了“中国奇迹”。
从经济建设上看,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体制。从政治建设上看,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保障。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自由、民主、人权,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文化建设上看,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从社会建设上看,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从生态文明建设上看,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政府、企业和大众对生态文明更加关注和重视。同时,从对外关系上看,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提高。
三、要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近代以来,面对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面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全盘西化”的道路失败了,教条化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也没行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我们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的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挑战。无论是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国内政治风波,还是面对自然界的严峻考验、经济领域的剧烈冲击、西化分化的各种图谋,还是面对否定社会主义方向,鼓吹照搬西方模式的思潮,我们在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牢牢站住了、站稳了,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改革开放向深层次推进,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重走老路,回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是走别人的路,把西方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作为“普世价值”,都行不通。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几代人艰辛探索得出的结论,也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坚信不移。
3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只有中国人民自主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光明大道。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绘就恢弘壮美的历史画卷,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欢迎订阅
《商业经济》半月刊
经济类综合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统一刊号:CN23-1057/F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6043
半月刊:10元/册年价:240元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西十四道街64号
电话:0451-84203760
邮编:150010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他不仅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也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答案 篇5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单选
1.新型城镇化的新方式是()。(单选 2 分)[A]以人为本 [B]包容性发展
[C]四化统筹 [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2.中国的城镇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单选 2 分)
[A]加快产业化 [B]加快城镇化 [C]农业现代化 [D]农业产业化 4.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举行,讨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规划方案。(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我国到()实现农业现代化。(单选 2 分)
[A]2015年 [B]2018年 [C]2020年 [D]2025年
6.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要注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纠正()。(单选 2 分)
[A]“半城镇化” [B]“被城镇化” [C]贵族化倾向 [D]城镇化“大跃进” 7.()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单选 2 分)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中央经济会议
8.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并没能从根本上打破“建设靠财政、经营靠政府”的状况,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在投资中所占比重()。(单选 2 分)
[A]偏低 [B]偏高 [C]适中 [D]以上都不对
9.中央城镇会议首次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思路。(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0.“被城镇化”是违背农民意愿的盲目城镇化。(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1.新型城镇化的新动力是()。(单选 2 分)
[A]以人为本 [B]包容性发展
[C]四化统筹 [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12.城镇化过程必然要求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公共产品的环境保护,因其具有(),政府财政必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主要责任,这就要求政府财政加大投入以保护环境。(单选 2 分)
[A]排他性 [B]竞争性 [C]非排他性 [D]增益性 13.“半城镇化”是指城镇人口比率大于50%。(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4.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我国要形成(),推动我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制造业大国。(单选 2 分)
[A]引入劳动力制度 [B]工业转移制度 [C]均衡发展机制 [D]技术工人红利 15.城镇化可以创造供给,但是不能扩大内需。(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6.新型城镇化的新理念是()。(单选 2 分)[A]以人为本 [B]包容性发展
[C]四化统筹 [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17.()是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单选 2 分)[A]同步城镇化 [B]超前城镇化 [C]滞后城镇化 [D]逆向城镇化 18.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克服()。(单选 2 分)[A]“半城镇化” [B]“被城镇化” [C]贵族化倾向 [D]城镇化“大跃进” 19.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0.中国式结构性减税要适当逐步降低()比重。(单选 2 分)[A]个人所得税 [B]企业所得税 [C]直接税 [D]间接税 21.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
22.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单选 2 分)
[A]低速阶段 [B]中高速阶段 [C]停滞阶段 [D]平稳阶段 23.201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单选 2 分)[A]49% [B]50% [C]51% [D]51.27%
24.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与城镇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单选 2 分)
[A]城镇数量 [B]城镇人口数量 [C]人口数量 [D]人口质量 25.()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单选 2 分)
[A]稳步推进城镇化 [B]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C]扩大人口红利 [D]减缓增长速度
26.2011年,我国城镇户籍人口率为()。(单选 2 分)[A]20% [B]30% [C]34.67% [D]51.27% 27.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产生活生态质量不断提升、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8.现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单选 2 分)
[A]提高增长速度 [B]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C]扩大人口红利 [D]减缓增长速度
29.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城镇化不协调的现象。(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0.()年我国进入上中等收入水平。(单选 2 分)
[A]2000 [B]2004 [C]2008 [D]2010 31.中国城镇化进入了()阶段。(单选 2 分)
[A]低速 [B]停滞 [C]粗放发展 [D]集约发展 32.我国处于城镇化阶段划分的()阶段。(单选 2 分)[A]初级 [B]加速 [C]成熟 [D]停滞 33.城镇常住人口与()存在“剪刀差”。(单选 2 分)
[A]乡村户籍人口 [B]乡村人口 [C]城镇户籍人口 [D]城镇人口 34.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在()出现。(单选 2 分)
[A]全国大部分地区 [B]南部局部地区 [C]东部局部地区 [D]北部局部地区 35.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把()放在第一位置上。(单选 2 分)
[A]人口城镇化 [B]土地城镇化 [C]城镇化率 [D]城区建设 36.中国要好的城镇化,不要不好的城镇化。(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7.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建设的后期阶段,城镇化速度很难再提高。(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8.城镇化“大跃进”导致“鬼城”出现。(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9.两个城镇化不协调是指人口城镇化与()不协调。(单选 2 分)
[A]土地城镇化 [B]资产城镇化 [C]城市化 [D]农村城镇化
40.城镇化极有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41.“城市化”比“城镇化”更符合现阶段的中国国情。(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
42.下列不属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的是()。(单选 2 分)
[A]物质生产现代化 [B]科学技术现代化 [C]经营管理现代化 [D]资源环境优良化 43.城镇率的“剪刀差”值为()。(单选 2 分)[A]15.5% [B]16.0% [C]16.3% [D]16.6% 44.中国首次使用“城镇化”的最高官方文件是在()上通过的。(单选 2 分)
[A]十五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七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三中全会 45.城镇化的表现不包括()。(单选 2 分)
[A]非农产业不断发展并向城镇集聚 [B]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C]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 [D]农业文明的传播
46.城镇化能增加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合作,调整我国各方面的经济贸易关系。(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47.我国要深化改革,继续释放()。(单选 2 分)
[A]改革红利 [B]人口红利 [C]技工红利 [D]资本红利 48.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单选 2 分)[A]45% [B]50% [C]超过50% [D]达到60% 49.对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0.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难以持续。(单选 2 分)
[A]低成本 [B]快速 [C]集约 [D]高成本
51.()是以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建设为契机的农村城镇化类型。(单选 2 分)[A]地方驱动型 [B]市场推动型 [C]外资促进型 [D]发展推动型 52.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应尊重客观规律,顺势而为。(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3.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体制是城镇化发展融资模式变迁的主要推动力。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财税
54.政府往往用统一购房的方式把农民的地出让,导致()。(单选 2 分)
[A]“半城镇化” [B]“被城镇化” [C]贵族化倾向 [D]城镇化“大跃进” 55.土地城镇化速度要快于人口城镇化。(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6.在()上,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各类城市具体的城镇化路径。(单选 2 分)
[A]十八大 [B]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 [C]十八届三中全会上 [D]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 57.新型城镇化的新重点是()。(单选 2 分)
[A]以人为本 [B]包容性发展
[C]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D]以主题功能区规划为指导 58.新型城镇化的新核心是()。(单选 2 分)
[A]以人为本 [B]包容性发展
[C]四化统筹 [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59.我国城镇户籍人口率已经超过50%。(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二、多选
1.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取向和重点任务是积极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多选 2 分)
[A]稳妥解决“城市病”问题 [B]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C]提升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D]适当降低城镇化门槛 2.城市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多选 2 分)
[A]交通拥堵 [B]地下管网排水不畅 [C]雾霾严重 [D]垃圾围城 3.户籍制度改革包括()。(多选 2 分)
[A]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 [B]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 [C]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的落户限制 [D]有序放开中等城市的落户限制
4.在城镇化过程中,国家要()。(多选 2 分)
[A]尊重农民利益 [B]确保粮食安全
[C]保护基本农田 [D]确保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5.政府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具体表现为()。(多选 2 分)
[A]增加对城镇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供给 [B]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C]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 [D]把住房保障纳入公共财产体系 6.我国有能力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多选 2 分)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强大的综合国力 [C]全面改革的规划 [D]人口基数大 7.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助于()。(多选 2 分)
[A]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B]实现现代化
[C]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D]解决社会问题 8.稳妥解决“城市病”要提供()。(多选 2 分)
[A]与城镇水平相适应的基础设施 [B]基本公共服务 [C]精神产品 [D]就业机会 9.高成本城镇化阶段的特征是()。(多选 2 分)
[A]土地高成本 [B]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C]公共服务能力与城镇化适度 [D]发展基础设施 10.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包括()。(多选 2 分)
[A]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B]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C]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D]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11.“三无”农民是指()的农民。(多选 2 分)
[A]种地没田 [B]就业没门 [C]“低保”无份 [D]无城镇户口 12.十八大提出我国要坚持走()道路。(多选 2 分)
[A]新型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镇化 [D]农业现代化 13.中低收入者面临()等诸多不便。(多选 2 分)
[A]住房难 [B]看病难 [C]上学难 [D]乘车难 14.中国城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多选 2 分)
[A]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B]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叠加进行
[C]中国是一个城乡二元化国家 [D]中国城镇化阻碍大 15.国土空间划分为()。(多选 2 分)
[A]优化开发区 [B]重点开发区 [C]限制开发区 [D]禁止开发区
16.低成本城镇化阶段的特征是()。(多选 2 分)
[A]土地低成本 [B]劳动力低成本
[C]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欠账 [D]公共服务能力偏低
17.我国可通过()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城镇化发展。(多选 2 分)
[A]协调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关系 [B]建立地方税体系
[C]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 [D]扩大税收来源
18.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事件是()。(多选 2 分)
[A]人均收入进入中上等收入水平[B]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C]经济增速放缓 [D]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调整 19.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要()。(多选 2 分)
[A]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B]调整经济结构
[C]增加社会流动性 [D]克服利益固化 20.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分为()。(多选 2 分)
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篇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大逻辑,科学回答了如何化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的世界性难题,是指导我国能源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推动能源革命,走中国特色能源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正确的战略方向和目标,按照科学合理的战略步骤和路径,逐步推进主体能源的更替,构建顺应世界大势、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能源体系。
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发挥我国能源重大建设项目较多、科技创新实践机遇较多的优势,加快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试验示范一批重大关键技术,集中攻关一批战略前沿技术,努力实现由能源科技创新追赶者向并跑和引领者的转变。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扩大能源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提升合作水平。巩固境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合作,拓展煤炭、电力、能源加工转化等领域产能合作,带动核电、水电、清洁燃煤火电、风电、太阳能等装备和服务“走出去”。
能源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要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必须走中国特色能源发展道路。
一、深刻领会能源革命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这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国策,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即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大逻辑,科学回答了如何化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的世界性难题,是指导我国能源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遵循。
推动能源革命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结构以什么能源为主体,往往决定着其能源生产消费方式、能源利用效率乃至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能源革命的本质是主体能源的更替或其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性改变。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从薪柴到煤炭、从煤炭到油气两次能源革命,相应催生和伴随着蒸汽机、内燃机、电气化等重大技术与产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新跨越、人类文明实现新飞跃。种种迹象表明,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能源革命的起步期,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非常规油气等技术开始规模化应用,分布式能源、第四代核电等技术进入市场导入期,大容量储能、新能源材料、氢燃料电池等技术有望取得重大突破。可以预见,谁率先突破了这些重大技术,谁就占据了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制高点,就抓住了产业革命和经济转型发展的主导权。在前两次能源革命进程中,我国落在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后面。面对新一轮能源革命,我国必须奋力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赢得发展主动权。
推动能源革命是化解全球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根本途径。工业革命250多年来,占世界人口20%左右的发达国家实现了工业化,但其所消耗的能源约占同期全球消费总量的80%。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费,造成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地下水系破坏、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等生态环境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面临严重危机。如果发展中国家也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高能耗、高排放的工业化道路,至少还需要3个地球的煤炭、油气等化石能源和环境空间,显然是行不通的。只有加快推动能源革命,以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作为未来的主体能源,才能从根本上化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实现能源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类永续发展。
推动能源革命是保障我国能源长远安全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能源问题是各国国家安全的优先领域,抓住了能源就抓住了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的牛鼻子。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但必须清醒看到,我国油气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3%和7.7%,能源消费结构中油气和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比发达国家低30多个百分点,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地缘政治变局影响我国能源安全。我们必须顺应世界能源发展大势,加快推动能源革命,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能源长远安全。
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能源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推动能源革命,走中国特色能源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正确的战略方向和目标,按照科学合理的战略步骤和路径,逐步推进主体能源的更替,构建顺应世界大势、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能源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能源战略思想指引下,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形成,中国特色能源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2015年,我国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世界的40%左右,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截至2015年底,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累计超过1.9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在运线路超过3300公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50万辆。
坚持绿色低碳的战略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着力增加非化石能源、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培育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长远目标是形成以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中长期目标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15%和10%左右,到2030年分别达到20%和15%左右。
稳步推进主体能源更替。目前,煤炭仍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4%。能源革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需要分三个阶段循序推进。第一阶段,煤炭消费步入峰值期,石油消费增速减缓,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成为能源供给增量的主体。第二阶段,石油消费步入峰值期,天然气消费持续增长,煤炭消费逐步下降;化石能源消费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成为能源供给增量的主体。第三阶段,能源需求进入饱和期,天然气消费逐步达到峰值,煤炭消费继续下降,非化石能源稳步增长,逐步成为能源供应的主体。
加快建设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定推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交通,加快清洁能源示范省区、低碳城市、绿色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提高全社会生产生活绿色低碳化水平。推动能源供给革命,构建绿色智能的能源供应体系。大力发展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着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改造能源产业,提升能源生产、储运等全产业链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
全面提升创新开放水平。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发挥我国能源重大建设项目较多、科技创新实践机遇较多的优势,加快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试验示范一批重大关键技术,集中攻关一批战略前沿技术,努力实现由能源科技创新追赶者向并跑和引领者的转变。推动能源体制创新,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健全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营造激励能源发展方式创新变革的体制环境。全方位加强国际能源合作,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开创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的开放共享新格局,推动形成全球能源治理新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三、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稳步推进能源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长期战略,必须从当前做起。当前,我国能源发展步入新阶段,消费增速趋缓,长期以保供为主的矛盾基本缓解,优化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培育发展新动能上升为主要矛盾。“十三五”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思想,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把能源革命的长期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谋划,狠抓落实。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推进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强化战略规划引导作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完善发布“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的同时,出台2030年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明确能源中长期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定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着力化解与防范产能过剩,三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停建、缓建、取消一批煤电项目,加快炼油能力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加快电力调峰、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优化能源系统,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着力提高能源清洁化水平,加快油品升级改造、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推进电网、油气管网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推动以电代煤、以气代煤,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抓住当前能源供需缓和的有利时机,合理布局、开工建设一批建设周期长、对优化能源结构和拉动社会投资作用大的重大能源项目。适度加快大中型水电站建设,稳妥推进核电项目建设,保护好极为稀缺的核电厂址资源。稳步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推动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地热能、生物质能发展,加大页岩气、煤层气、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增强绿色发展后劲。
着力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加快能源科技创新,力争大规模储能、新一代核电、新能源材料、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率先取得突破,抢占能源转型变革先机。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深入落实电力体制改革和配套政策,研究完善石油天然气改革方案,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强化监管三管齐下,不断优化能源发展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方式创新,实施“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培育能源生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务实开展能源国际合作。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扩大能源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提升合作水平。巩固境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合作,拓展煤炭、电力、能源加工转化等领域产能合作,带动核电、水电、清洁燃煤火电、风电、太阳能等装备和服务“走出去”。继续推进跨境油气管道建设,加快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油气管网、电网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增强区域能源安全协同保障能力。
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篇7
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办公套件等, 其是基础性、平台性的软件, 是软件产业的上游和制高点, 也是中国软件产业的软肋。最近发生的“黑屏”事件突出显示了基础软件对信息安全的重大影响, 可以说, 没有自主可控的基础软件就不可能保障信息安全。
另外, 基础软件还有很大的带动性, 作为软件平台, 它能带动下游的应用软件、应用系统的发展。基础软件的巨头——微软公司就声称, 它的1美元销售能带动其合作伙伴16美元的销售。尽管软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但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 基础软件仍将在信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仍将是软件产业的制高点。
(摘自中国电子报)
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篇8
1 新医改的核心是什么?
新医改的核心是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过于注重公立医院改革, 会有以“目”代“纲”之嫌, 并可能走向“狭路、歧路”, 走上美国人的“老路”, 使医疗费用越来越高、医改之路越改越难。李玲教授指出, 美国目前每年医疗费用占GDP的17%, 人均医疗费用7 500美元, 却没有实现全民医保。这种“以物为本”、“以病为本”的医学模式, 发展中国家是学不得的, 发达国家也是无法持续的。30年前, 世界卫生组织曾把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的经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唯一典范向世界推广, 今天, 中国更有责任在当年的基础上继续探索, 在传统智慧和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升华出保障人人享有健康的新模式:建立有利于人民健康的社会经济发展体系和符合我国国情的全民健康保障体系, 这是对人类的贡献[1]。
“核心”, 意味着重点和方向。我国医改方向十分明确: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开宗明义指出这一点。而且, 新医改是以“四梁八柱”为框架的“大医改”, 包括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 完善医药卫生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等“八个方面”, 公立医院改革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值得关注的是, 一些人似乎对“大医改”和“纲”兴趣不大, 而是热衷于医疗改革, 陷入医改的“目”和支流中。但是, 支流不能代替主流, “目”不能支配“纲”。在社会政策问题上, 我们要分清主次, 抓住主要矛盾。新医改重在“攻坚”“大医改”, 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只有“攻坚”成功了, 公立医院改革这一最大“难题”才可能被“克服”, 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局面才可能根本扭转, “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才可能得到根本缓解。
对此, 李克强同志曾明确指出:深化医改就是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要求的, 也抓住了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一改革方向得到了人民群众真心拥护, 得到了国际社会积极评价。各方面普遍认为,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群众健康权益的正确选择, 体现了使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目标, 也符合建设现代国家的要求[2]。
2 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特”在哪里?
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 究竟“特”在哪里?不弄清这一问题, 医改方向仍会模糊不清, 医改目标仍会游移不定, 医改工作仍会偏离正确方向。笔者认为,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之“特”主要表现在:
2.1“特”在理论基础
建国以来, 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令国际社会赞誉的成就, 是与正确的指导思想分不开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 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我们才能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不可能的。这是中国医药卫生体制的“根本特色”。
但在医改研究中, 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直缺乏应有的重视。科克汉姆曾指出:1989年到1991年前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解体之前, 这些地区的卫生保健体系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计划, 它的目的是把帝国主义的东西改造成社会主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最终理想是建立无阶级社会, 消灭阶级压迫, 消灭私有财产, 消除劳动者间的差别和实现经济上极大丰富。然而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健康的意识形态却从来没有被深入研究过[3]。这一现象在我国也存在, 人们对其应用因缺乏理论自觉而很为有限。
2.2“特”在制度基础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医改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 医改是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有方向、有目标的社会改革, 是我国社会体制的组成部分, 与其他社会体制、经济政治体制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它们相互衔接、贯通, 共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因此, 我国医改具有独特的制度基础, 它以其稳定性与活力性、公平性与效率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为医改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正是这一制度特点, 使我们有可能克服利益集团羁绊, 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医改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人民群众共享医改成果。
2.3“特”在文化传统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文化传统。战争年代, 与国民党视图取消中医不同, 共产党人实行中西医结合政策。英国学者克罗伊齐埃指出:早在共产党在野的漫长时期里,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旧的和不科学事物的蔑视变得柔和了些, 逐渐对有用的土东西采取实用的态度。在医学方面, 它反映在使用传统医学中的某些东西来替代现代医疗方面得不到的供应, 并在这种供应短缺的时期容许传统医生与现代医生一道行医。对于实用主义的革命者来说, 这种立场看来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也是中国共产党掌握政权以后的最初几年对中医政策的基础。中国与印度都希望保留各自的特有传统和民族认同, 能够使医学形式和制度现代化, 并且在内容上产生巨大变化[4]。
新时期, 新医改如何融入中医药元素, 以体现中国特色, 是一大挑战。近年来, 甘肃提出“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 走中医特色的医改之路”的医改模式, 为认识和处理不同地区医改问题提供了一个参照[5]。
2.4“特”在国情民情
新医改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我国县域居民超过9亿, 占全国总人口的70%, 不把当地居民看病问题重点放在县域解决, 医改目标无法实现。因此, 张茅指出:发展县域医疗卫生事业是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改革原则的集中体现[6]。
国情基于民情。群众最大的愿望是衣食无忧、健康幸福。改革开放后,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温饱有余之后, 健康长寿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乃至时代的风尚。我们还应认识到, 大量进城务工农民的“根”仍在农村, 在生了大病、重病或年老体衰之后, 出于经济、亲属照料或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考虑, 他 (她) 们大都选择回乡医治休养, 叶落归根。
总之, 党中央顺应时代新潮流和人民新期待,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毅然启动新医改, 不仅是满足民众健康需求的战略举措, 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需要。
3 如何处理市场机制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卫生服务中, 市场机制应发挥多大作用?这一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 这一问题不宜泛泛而论, 需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相关概念内涵、时空条件与具体对象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 “政府”和“市场”不是一个层级的概念, 前者是与“社会”对等的概念, 后者是与“计划”对等的概念。为了管理社会, 政府既可以利用“计划”, 也可以利用“市场”。邓小平说:计划和市场都是办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 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 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 就是资本主义的[7]。资本主义国家的卫生部门也有“计划”, 社会主义国家的卫生事业也可以有“市场”。我国卫生领域也完全可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国过去的医改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市场。我们虽有民营医院, 但公平竞争、规范监管不足;我们虽有商业医疗保险, 但市场份额和规范有限;我们虽有庞大的药品市场, 但却缺乏规范管理;我们对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知之甚少, 行之更少。新形势下, 我们应利用好市场机制, 扩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 让人们有多样化的选择。
其次, 利用市场机制发展卫生事业, 应视不同时空条件与具体对象而定, 不能一概而论。如医改“四大体系”中, 公共卫生服务虽也可由市场参与提供, 但政府几乎必须担负全责;医疗服务提供可以有市场, 但越往农村基层, 市场机制的作用越小, 因为农村人口稀少, 经济不发达, 难以形成有效市场。因此, 对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机构等“低端”医疗市场, 必须强化政府责任,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基本医疗保障由政府和社会负责, 但也应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以适应居民多层次保障需求;市场机制在药品供应保障中必不可少, 但对于基本药物供应, 政府则应承担起责任, 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实际上, 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深化医改, 《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 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 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 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 促进公平公正。同时, 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 提高医疗卫生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 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温家宝总理2010年也曾明确指出:这次新医改的最大特点, 就是区分‘基本’和‘非基本’, 政府主要保‘基本’, 包括基本保障、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药物, 强调人人有基本保障, 人人享有基本医药卫生服务。高档的、选择性的、个性化的医药卫生服务要逐步交给社会办, 由市场调节。即使是由政府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 也要深化改革、提高绩效。在服务提供上, 应该更多地利用社会资源, 建立购买服务的机制。要逐步做到凡适合面向市场购买的基本公共服务, 都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不适合或不具备条件购买服务的, 再由政府直接提供[8]。
因此, 深化新医改与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中, 在市场机制失灵的农村基层卫生和公共卫生领域, 要强化政府责任, 在可以运用市场机制的城市和一些医疗服务中,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但政府要加强规划、宏观调控和监管。
4“大医改”框架下的公立医院改革如何改?
公立医院改革应在“大医改”框架下, 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进行改革。公立医院是区域优质医疗资源的集中地, 应从长远利益出发, 克服“做大做强”、盲目扩张态势, 成为区域医改工作的“领头羊”, 县级公立医院更要发挥好在县域卫生体系中的“龙头”作用。
近年来, 一些地方公立医院实施纵向联合、重心下移战略, 取得不少经验。如自2010年起, 北京市实施医疗资源均衡发展计划, 创造了配置区域医疗资源的五种模式:引导大医院迁建、名院办分院、三甲医院与郊区医院结对子、民营资本投资建新院、建设区域医疗中心, 由此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新城和郊区县“疏散”, 使新城百姓看病不再遭遇“真空地带”, 也为大医院提供持续发展空间, 实现百姓有序就医新格局[9]。2011年, 江苏徐州市把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空降”到区域内县级医院和乡镇中心卫生院。徐州市中心医院用“医院搭平台、科室结对子、医生交朋友”的思路, 对“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增推力”的公立医院改革进行探索, 让当地百姓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诊疗, 区域内学术领军人物面对面指导乡镇卫生人员, 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也送上门来, 基层医院管理者得到点拨[10]。安徽芜湖市通过组建三大医疗集团, 按区域卫生规划设置卫生机构, 实行人事、财务、资产、财政补贴统一管理, 使“上下联动”、“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等模式得以实现, 通过纵向技术合作、托管、组建医疗联合体、县镇村一体化等形式, 实现医疗资源下沉, 形成集团内向下级医疗机构轮换派驻医生等制度, 使群众就近就地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
总之, 公立医院应着眼长远发展, 变“被改革”为“要改革”, 走出医院搞改革, 面向基层找出路, 在“大医改”中搭建“大舞台”, 在“大舞台”上寻求“大发展”。
5 如何进一步体现医改的中国特色?
医疗卫生问题既有全球性, 更具地方性。全球化时代, 传染病可以迅速传遍世界, 但其防治必须是在地化的;医生可以无国界流动, 但病人大多只能“在地化”治疗。新医改能否成功, 关键看能否真正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原则坚持了, 方向就明确, 路子就不偏, 特色就鲜明, 目标就能实现。为此, 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狠抓落实。
5.1 注重顶层设计与立法规划
随着《意见》的颁布实施, 我国医改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但新医改的推进受到地方立法规划滞后的制约。医改应以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 实施县域综合医改, 实现医改地方利益最大化。可由县级政府负责对县域医改全盘规划, 自主实施县域综合性“大医改”, 使之不仅可利用地方资源, 而且可根据县情实际加入地方意图, 提升县域形象及居民健康水平, 营造地方良好发展环境。因此, 如果说医改任务“发包”反映的是部门“条条”自上而下的控制逻辑, “打包”反映的是地方“块块”自下而上的反控制逻辑。从因地制宜角度看, 可将地方打包条线医改项目, 看作是处理“条条”与“块块”关系的一种制度创新[11]。
为此, 要做好县域综合医改的“顶层设计”, 制定好科学的县域卫生发展规划。规划着眼县域实际, 围绕关键目标, 合理配置资源, 避免随意性, 增强权威性。人民代表大会在公共政策上发挥关键作用, 是宪法规定的。应充分发挥人大的作用, 通过人大制定区域卫生规划, 以增强其科学性和权威性。县域卫生规划应在专家论证和群众参与讨论基础上, 按照服务人口、当地疾病谱等因素, 确定卫生机构数量、布局和重点专科设置, 吸引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和民营医疗机构向下转移, 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规划出台后, 要做好宣传工作, 严格执行, 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每5年调整一次。
5.2 注重基层创新与制度建设
上级所有医改任务指标, 都必须由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 也都要检查到乡镇社区。若不切实际地硬性要求其限期完成一些任务, 基层单位就可能不得不弄虚作假, 如要求农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甚至还要求电子版, 许多地方村医连电脑都没有, 即便有, 也有不会使用的, 如何完成任务?结果可想而知。
因此, 上级的“发包”和“打包”运作, 可以让基层乡镇社区“承包”医改任务, 实行乡镇社区卫生管理责任制。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提高其所辖区域居民总体健康水平为核心目标, 县级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年度或季度考核结果对其给予拨款和奖惩。乡镇社区的“承包”, 既是地方政府“打包”过程的延续, 又是乡镇和城市社区主动争取医改项目、完成医改任务的过程, 同时也是提高乡镇社区公共治理能力的过程, 它所遵循的也是自下而上的反控制逻辑。只不过在分级治理框架内, 控制与反控制更多表现为对立又互补、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而不是矛盾冲突关系。由此可能会避免政出多门和医改政策“碎片化”问题, 使“条条”关系弱化, 赋予基层以充分的自主权, 并注重基层创新与制度建设, 注重扩大公民参与治理, 从而建立起适合本地的卫生服务治理长效机制。
5.3 注重纵向联合与全科医生
要真正“强基层”, 必须“强村医”,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国务院虽出台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 但由于医学人才培养周期长, 一下子很难培养出大批全科医生, 若培养出的毕业生在基层三、五年后就离开而另谋出路, 仍解决不了问题。因此, 应实行“定向培养、乡来乡去”办法, 从当地高中毕业生中根据其意愿签订合同, 适当降分录取, 免费培养, 毕业后回原籍所在乡村服务。如果再在待遇上予以保证, 医务人才就可能真正留在基层为群众服务。同时, 要培训、管理好现有的基层医生, 解决其待遇、养老等问题。
实地调研显示, 在医疗机构选择上, 村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距离, 其次是经济和技术因素。村民反映, 本乡本土的村医有天然的亲切感, 就诊中与村民有更多的病情交流;尽管职业素质偏低, 但81%的村民认为村医能看头疼脑热等常见病。在被访中91%的村医表示年轻人不愿从事村医工作, 希望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 以保障村级医疗持续运行[12]。
总之, 强化村级卫生网底, 使村卫生室有高质量的全科医生, 是我国新医改最基础和最关键的环节。新医改进行到现在, 对村医的政策和村级卫生组织问题不可回避, 这关系到医改的基础牢不牢, 关系到新医改的成败。
6 结语
把握机遇走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 篇9
2月22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关于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问题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 科学判断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以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 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
九三学社非常关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将其确定为长期性、战略性的调研课题, 两年多来, 联合有关部委、专家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座谈。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低碳发展, 提出以下建议。
一、将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一是深入研究低碳发展与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部署的关系, 明确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的核心要求、实现方式和战略目标。二是将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 在基于我国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同时, 考虑更长远的发展规划。大力做好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工作, 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以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等低碳产业为抓手,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尽快启动相关基础性工作, 做到心中有数
一是把低碳发展与节能减排等有关战略部署结合起来, 尽快将温室气体排放纳入监测指标。二是迅速普及碳排放测算技术, 着手摸清区域、行业的排放水平, 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温室气体排放普查、统计、监测管理体系, 为逐步将其作为控制指标奠定基础。三是根据国情和发展预期, 结合未来气候变化会谈的可能结果, 进行多情景分析, 重新审视或调整我们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一些约束性指标, 如节能减排目标等。四是尽快开展地方碳排放指标核定工作。
三、实施若干重大行动计划
一是重点实施能源结构调整、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绿色建筑、公共交通、农村沼气化和陆地生态碳循环等重大行动计划。二是强化区域限批等行政手段, 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上马, 避免高碳排放锁定。三是政府采购带头向低碳排放产品倾斜, 限制高碳排放产品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四是在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 建立若干低碳发展试验区, 探索低碳发展经验。五是开展将外汇储备转化为低碳技术、装备、人才投入的战略可行性研究, 并择机实施。
四、大力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低碳技术是低碳发展的重要要素, 是低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是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建议:一是从众多的低碳技术中, 选择符合国情和发展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 尽快制定低碳技术重点发展战略规划, 并列入“十二五”科技发展计划及相关产业技术创新计划。二是巨额投入比较效益高、占据技术制高点的前沿低碳技术研发。三是重点加强农业、水资源、能源等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科技支撑能力。四是出台企业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的投入抵税等激励政策, 鼓励低碳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五是针对一些量大面广的碳减排技术, 加快相关方法学研究, 以争取更多国际碳交易的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合作。六是开展包括碳捕捉封存、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研究。
五、创新低碳发展体制和机制
瑞典的经验值得借鉴, 通过对化石能源课以重税, 引导企业主动降低能耗和寻找低成本的新能源, 避免政府陷入补贴什么节能技术、补贴什么新能源、补多少、如何防止权力寻租的困境。为此建议:一是将国家能源局升格成立能源部, 整合相关工作, 形成合力, 统筹协调能源及低碳发展相关事务。二是权衡经济发展利弊, 尽快调整能源价格形成机制, 逐步达到利用价格杠杆来刺激经济活动转向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的低碳发展道路。三是尽快整合完善已出台的能源、产业、金融、财政、税收及贸易等法律法规, 制定清晰稳定的激励和约束政策, 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重点修改完善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和循环经济法等法律, 为低碳经济立法做准备。五是逐步建立行业、重要产品、服务的碳排放限额标准, 配套出台相关约束与激励措施, 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六、调动全社会力量建设低碳社会
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篇10
一
30年对外开放走过不平凡历程。开放初期, 我们通过设立经济特区, 为国内进一步改革开放积累了宝贵经验。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后,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得以确立, 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我国立足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01年12月, 经过长达15年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以此为标志, 开启了新世纪新阶段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
对外开放使我国实现了向经贸大国的转变。30年来, 我国市场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深化, 对外经济贸易取得长足发展。1978年, 我国对外贸易额只有206亿美元, 2007年增长到2.2万亿美元;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我国进出口总额世界排名一年上升一个名次, 2007年出口上升到第2位。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几乎从零起步, 目前已成为全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连续16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截至2007年底, 实际吸收外商投资累计达7630亿美元, 现存注册外商投资企业28.6万家, 世界500强中有480多家在华投资。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央提出的“走出去”战略指引下, 对外投资合作加快发展, 截至2007年底, 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1179亿美元。
中国特色开放式发展道路取得巨大成功。在对外开放中, 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由1978年的4.1%上升到2007年的37.5%。外汇储备从1978年的1.67亿美元, 增加到2007年的1.53万亿美元。对外贸易吸纳的直接就业达8000万人, 外商投资企业直接就业达4500万人。3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8%, 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0%的速度, 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07年的6.0%。开放在促进增长、扩大就业的同时, 还激发了国内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全方位的制度创新, 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二
回顾30年的开放实践, 有许多值得重视的宝贵经验:
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30年来,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 无论国内出现什么情况, 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反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邓小平同志说:“对外经济开放, 这不是短期的政策, 是个长期的政策, 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即使是变, 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江泽民同志说:“实行对外开放, 是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 也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胡锦涛同志说:“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必须长期坚持, 毫不动摇。”在一次又一次的关键时刻和重大挑战面前, 我们党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对外开放, 统一了思想, 排除了干扰, 抓住了机遇, 确保我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航船不断破浪前进。
始终坚持开放与改革相互促进。回首30年, 从开放思想的萌芽、启迪、碰撞、试验到思维的转变, 从配套改革的纵深推进到辐射带动等等, 对外开放为国内改革和体制创新输入了源源不断的外生动力。经济特区和各类特殊经济功能区作为开放载体, 发挥了先导、窗口和辐射作用, 揭开了由点带面式改革的历史篇章。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管理等外溢效应, 对中国的体制变革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 正是由于计划体制、价格体制、分配体制、金融体制等一系列改革的不断深化, 才有了今天蓬勃发展的开放局面。特别是我国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为加入世贸组织创造了条件, 加快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开放也是改革, 开放兼容才能强国, 这不仅是过去30年开放历程的经验浓缩, 更是新时期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指针。
始终坚持探索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我国对外开放没有成功先例可循。改革开放初期, 立足劳动力丰富、国内市场广阔而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短缺的比较优势格局, 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宝贵机遇, 以渐进式区域开放为主线, 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 在推动企业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等领域不断探索, 在实施自贸区战略、深化多双边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务实推进, 在承担国际责任、开展对外援助等舞台上既有所作为又量力而行, 不断丰富对外开放的实践。回首30年, 我国的对外开放始终体现了自身国情与世情、时情的紧密结合,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始终坚持在开放中维护经济安全。30年来, 我们始终坚持开放是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更有效地维护国家根本利益这一宗旨。我们早期设立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 目的就是发挥其在开放上的先导和示范作用, 避免一些政策对全国带来较大冲击。我们一直秉承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主、间接投资为辅的方针, 同时审慎开放国内资本市场, 有效防范了国际金融风险。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 我们根据中央确定的方针, 在原则问题上从不妥协和让步, 为国内产业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争得了必要调整期。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 中国今天的经济抗风险能力已明显提高。实践充分证明, 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封闭必然落后, 开放强国富民。过去30年, 我们坚持走开放式发展道路取得了巨大发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们仍然要靠进一步的开放再创辉煌, 这是今后必须坚持的方向。
三
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环境。从国内来看, 经济总量扩大和人口不断增加, 与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战略性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如果继续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增长方式, 资源支撑不住, 环境容纳不下, 经济发展也不可持续。从国际来看, 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 我国既要面对来自意识形态领域和冷战思维的遏制, 也要受到现存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与规则的制约。伴随综合国力增强、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回旋余地增大, 但外部对我的疑虑、担心和防范也与日俱增, 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更多。这些都对我们更好地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最近一段时间, 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 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蔓延, 并逐渐影响到实体经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关联度日益提高, 全球金融动荡和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也会逐步显现, 加上国内困难和压力的聚合叠加, 有可能遭遇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最大挑战。一方面, 我们更加体会到, 正是由于过去30年我们积累起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大的外汇储备, 才能在此次危机中拥有一定的回旋空间, 避免遭受更大冲击。另一方面, 国际贸易中的摩擦加剧, 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例如西方国家不断对我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高投资、低消费, 产业结构低层次雷同, 服务业发展滞后,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这些都促使我们深刻思考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模式。
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 展望未来30年, 更应坚定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提高驾驭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 在深化开放中维护好、发展好我国的根本利益。
妥善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更好地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当前, 在外部形势异常复杂、全球经济衰退几成定局的背景下, 扩大消费、稳定出口对于防止经济下滑尤为重要。特别要处理好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既要大力扩大内需, 重点是最终消费需求, 也要保持外需的增长, 避免大幅回落。应当看到, 今后一段时期, 全球经济衰退对外需的滞后影响会更加凸显。要把稳定出口增长放在突出位置, 迅速出台一揽子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的外贸外资政策, 大力化解出口面临的压力, 防止出口过快下滑。我们要学会“危”中找“机”, 加大支持企业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的政策导向力度, 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附加价值。特别是要从信贷、保险、财税等各方面出台政策, 加大对中小出口企业的扶持, 帮助其渡过难关。
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 促进对外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一是以开放促发展、促创新、促升级。大力支持高附加值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积极扩大国内短缺的资源能源、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及零部件进口,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根据自身发展需要, 自主有序地扩大服务业开放, 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二是以开放增强资源配置能力, 提高“引进来”和“走出去”水平。继续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技术产业、高端制造环节和现代服务业, 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400美元,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条件更为成熟。应在推进对外投资、境外加工、境外资源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方面, 放宽门槛, 拓宽渠道, 创新方式, 加强服务, 推动企业在更高层面上参与国际竞争。三是以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东部发达地区要注重制度创新, 更多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中部地区要积极承接国外和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 力争形成若干产业聚集度高和带动力强的区域性开发中心。要实施沿边开放战略, 把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结合起来, 促进沿边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深入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促进共同发展。我们要继续拓展各种形式的互利合作, 增强与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 构建和谐的对外经贸关系, 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各种多双边组织和机制, 妥善处理分歧和摩擦, 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在全球经贸体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继续推进多哈回合谈判, 积极参加气候、环境等问题的全球对话, 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 广泛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完善以周边为重点、辐射全球的自贸区网络。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 力所能及扩大援外规模, 使受援国实实在在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 也要继续深化涉外经济体制管理改革, 规范行政行为, 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行政审批, 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规范化, 给予企业更大自主权。同时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注意在扩大开放中趋利避害, 防范各种外部冲击和风险, 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篇11
明确目标,保障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
优化课程,突出特色 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在抓好常规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将艺术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方方面面。以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为重点,将管乐、舞蹈等具有艺术教育特色的资源引进课堂。
承载活动,突出全面 全面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通过举办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创设艺术化的教育环境。
专业培训,发展特长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发展艺术,在积极创设文化艺术教育氛围、大力激发学生艺术兴趣的同时,着力加强专业培训,引领学生专业化发展。
组织实践,推动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加强领导,坚持正确的导向 学校建立了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层级管理体系,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并相互配合。学校还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通过加强领导,使艺术教育明确了几个观念问题:要培养艺术尖子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挥艺术教育辅德益智功能的同时要发挥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同时也要开展课外艺术活动;传授艺术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艺术兴趣和审美素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求学生主动参与。
增加投入,改善软硬件环境 为突出办学特色,办出成效,学校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不断增加艺术教育资金投入,加强艺术教育设备设施建设。特别是近两年就投资了40万多元,配备一批交响管乐器材、绘画模具等等。
优化团队,打造名师梯队 为了充实艺术教育团队,学校除了配备专职教师外,还向社会聘请教师,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实力雄厚的艺术教育团队。为了高水平地推进学校艺术教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法和“更活、更新、更实”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适当整合优化师资资源,聘请广州交响管乐团专家到校指导,全面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教学水平。
注重创新,优化艺术学科课程 文化艺术教育重在实践,贵在全面。为此,学校创建了“自主学习,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全校强力推行。同时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方案,优化艺术学科课程。并且,创设艺术氛围,开发隐性课程。
拓展活动,发挥课外活动的教育功能 首先,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其次,推进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最后,搭建平台,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学校提出“良好加特长”的培养目标,注重个性特点,从兴趣人手,努力实现学生多才多艺发展。
渗透学科,潜移默化地进行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同其他学科一起完成对新型人才的培养。教师注重艺术教育与学科的相互渗透,增强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心理全面发展。总之,各门课都蕴涵着丰富的艺术教育素材,只要能恰当运用,相互渗透,学生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艺术的陶冶。
正面引导,形成家庭教育的正能量 学校着重树立家长正确的教育观,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争取每个家长都能积极支持并参与到艺术教育中来。
硕果累累,助推艺术教育的坚实发展
多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艺术节广东省战略合作单位、中国艺术家协会广东省艺术培训机构战略联盟会员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师生艺术实践也成绩斐然:教师获得的奖励国家级6人次、省级4人次、市级8人次、区级23人次、镇级47人次,学生获得的奖励国家级3人次、省级21人次、市级16人次、区级45人次、镇级140人次。
实践证明,学校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艺术教育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努力推进艺术教育体系建设的工作是有力有效的。未来,学校将更好地发展艺术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平山小学)
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篇12
城镇化是我国的一个长期战略,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小城镇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有独特的作用。
1. 小城镇在城镇化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城镇化的主要效果是“规模聚集效应”。在城镇化体系中,小城镇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承上”是指当城市规模过大时,需要在城市之外另行发展小城镇以分散城市规模,而一部分小城镇正是大城市职能扩散的产物;“启下”是指小城镇是城镇化的中间环节,是广大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在城镇化过程中,大中城市与小城镇都会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矛盾和困难,比如小城镇发展目前最难解决的是建设资金问题。大中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遇到空间日益狭窄、地价昂贵、劳动成本上升的问题。若把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结合起来,就会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此时,小城镇就成为城市向农村延伸的桥头。小城镇的这种上承大城市下启广大农村的职能作用是其它任何中间环节不可取代的。
2. 小城镇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中,起着轴心的作用。
我国土地辽阔,山区丘陵占相当一部分,农民人口多且居住分散,历史上形成了方圆三五十里有一个小城镇的布局。周围农民到那里赶集购物、出售农产品。基层政权和文化教育设施也多建在小城镇,小城镇成乡头城尾,是城乡之间的一个连接点。作为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结合部,小城镇的轴心作用对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由于小城镇的经济定位于劳动密集型的工业、配套于工农业和农村的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以地方资源保障为主体的特色经济,因而既有助于加速城市工业的升级换代和减轻城市资源、环境压力,亦因其适度规模的集聚使分散于农村的人力、财力和物质资源产生应有的规模和集聚经营效应;由于小城镇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普遍较小,基础设施和环保投资不大,因而易于建设和发展;由于小城镇近邻农业和农村,更有助于从资金、技术方面“反哺”农业,从文教卫的规模集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促进农村的发展;亦由于全国为数众多的小城镇“镶嵌”于东西南北中,因而有助于全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小城镇的这种有助于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职能作用是其他任何中间环节不可取代的。
3. 小城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拉动内需的作用。
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近30年来的超高速发展。但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内需不足———依赖出口———低价竞销———利润低下———工资增长缓慢——内需不足”的不良循环态势。因而,倡导和推行“居民收入增加——内需增长———降低对出口的依赖———避免竞销———收入增加”及循环经济的内需型发展势在必行。扩大内需的根本之道在于持续增加居民可预期的稳定收入。我国城市人口的需求已逐步趋于饱和,要从根本上持续地扩大内需总量,重在改善和提高约2/3小城镇和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满足他们的物质和非物质消费需求。显然,通过加强小城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过剩农业人口的城镇化转移并提高其收入保障下的消费购买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此外,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农村路网、基本农田水利的建设、生态环境改善、文教卫等事业的发展,也必然能够拉动内需的大幅增长,进而促进城市工业产品和服务业剩余能量向乡镇转移。形成一个“城市、集镇和农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的良性循环。小城镇的这种拉动内需的职能作用也是其他任何中间环节不可取代的。
4. 小城镇的发展便于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
我国农村现有2亿多剩余劳动力,是导致中国“三农”问题长期难以有效解决的症结。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引发了日益高涨的“民工潮”,但城市对技术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和安置能力毕竟有限,再加上与城市居住成本、生活习俗的差异和农村家庭的“拖腿”,迫使这些“农民工”只能游历于城乡,既加剧着交通压力又引发了子女教育、老人照顾和夫妻情感等社会问题及农业生产的弱劳化。而由于小城镇与农村之间地缘关系紧密,其城乡之间的半径最短,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机会成本要低得多,遭遇风险之后迁出的成本也低得多,不会出现成规模失业人群集中居住的“贫民窟”和相关的社会不稳定的问题。因而,小城镇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的根本出路和有效场所,具有如下优势:一是可以减少剩余劳动力外出的盲目性和过度流动性;二是可以弥补农忙时期劳动力的不足;三是通过农村人口的适度移居,有助于加快全国人口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富裕化进程,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小城镇的这种便于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同样是其它任何中间环节不可取代的。
二、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小城镇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在质量和水平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会严重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1. 小城镇发展档次低、规模小,功能布局不够合理。
小城镇发展档次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模小。例如2011年山西省长治市县城以下建制镇68个,1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只有3座,有20座小城镇人口在5000一7000人之间,其余的小城镇人口在5000人以下。另外从占地规模上看,建成面积多在1平方公里左右。规模不足使小城镇在区域经济组织方面的轴心作用不够突出,难以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二是功能布局不够合理。从宏观方面看,小城镇布局不合理,基本上还处于数量型外延扩张的状况,一哄而上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忽视了发展潜力、区位条件等因素;从微观方面看,小城镇内部分区不明确,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离散性特征。多数小城镇规划的基础设施分布分散,配套程度不高。“骆驼型”城镇较多,条状布局色彩较浓,沿公路而设的市场、沿途乱设摊点,阻碍交通,对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消极影响较大。特别是许多地方尚未形成乡镇企业集中的工业小区,乡镇工业大多插建在居民区之间,既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妨碍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
2. 职能结构趋同,产业层次低,支撑能力不强。
我国多数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结构趋同问题明显,不仅大结构趋同,各个城镇都是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而且小结构也趋同,工业门类齐全,从重工业到轻工业,样样都有,多数镇是小而全、小而散、小而乱,或者同一行业几厂并存。其中,第二产业多是粮油加工、建材等技术含量低的产业,且规模较小,竞争力弱。部分小城镇仅靠一个农贸市场、交通要道或镇政府驻地等优势起家,忽视产业依托,没有形成围绕市场发展的配套加工业,当地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持续发展能力不强,集散功能将难以持久。由于一些小城镇二、三产业比例偏低,承载能力小,转移农村劳动力能力不强,削弱了通过小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调整农村产业和就业结构的能力。
3. 资源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部分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因素。
由于有些地方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掠夺性开发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突出表现为:一是城镇发展建设不当,对一些重要生态功能用地造成新的破坏,也造成耕地保护与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的矛盾日趋紧张。二是城镇环境管理跟不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污染加剧,再加上城镇周边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染依然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环境质量的改善。三是一部分乡镇企业,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缺乏“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甚至把在大城市无法立足的污染企业转移到小城镇,使小城镇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4. 相关配套体制改革没有完全到位,引导性政策措施不配套。
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一些政策和体制性障碍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城乡户籍制度等尚未完善。受上述制度约束,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形式大多数都是采取半工半农,就业者“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流动”不“转移”,导致农村工业与农村城镇化相分离,制约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
三、多措并举,通过提高小城镇发展质量推进城镇化进程
为了全面提高小城镇发展质量,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结合小城镇自身发展的特点,多管齐下,综合采取一系列措施。
1. 科学规划,提高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学规划是保证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提高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必须以规划为依据。随着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落实,小城镇建设也必须对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进行修改,编制符合实际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小城镇的规划一要突出其特色:如城市功能相对简单,在布局上就应当明确地划分出城市功能区,以形成小城镇布局的简明风格。特别是要抓好风貌规划的编制,突出当地风貌特色。二要立足现状、面向未来、发挥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突出经济效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资源共享的原则。三要根据市、区总体规划和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依据,重在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体现高起点、高标准。
2. 努力培育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发展后劲。
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没有产业的支撑,小城镇是难以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因此,在建设小城镇的同时,必须把培育支柱产业摆到突出的位置。如何打造支撑产业就成了各地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整合和优化资源,巩固小城镇传统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必须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条件,围绕建设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来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建立主导产业。农业资源优势强、经济实力弱的小城镇,应确定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个体手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把发展特色经济同建设特色城镇结合起来,把建设农业产业化同培育支柱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培育一、二个产业和几个龙头企业,建立起小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二是引进和扶持新兴产业,全力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产业。应充分利用当地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只要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都应当允许其存在和发展,通过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的扶持和优惠,引进和扶持新兴产业。三是发展科技型企业。摒除小城镇只能小打小闹的传统观念,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打造科技型企业。在引进产业时应切实解决好安全、环保及就业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小城镇绿色经济。
随着小城镇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服务类经济的发展,未来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生活人口需要转移到小城镇集聚,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必须注意对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其一,在确立不同时期经济、人口发展规模和生产、生活方式调控及资源节约策略的基础上,应做好产业、人居和道路、排污管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固废集散的空间合理布局。其二,在新老企业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对于新企业,要从污染源头控制入手。把污染控制同生产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把污染制止在生产过程前或减少最后污染物的排放。对于老企业,要进行必要的工艺改进和设备改造,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大力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和着力于小水电、生物能源、废弃资源的开发利用。其三,应积极健全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加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使城镇居民树立起环保意识。其四,统筹小城镇与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因为小城镇镇区人口、经济发展规模较小,周边农村地域开阔和生态景观丰富,为小城镇居民提供了较舒适的生态环境。因此,小城镇不宜建设大片的绿地和自然景观,以节约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城镇老城区已有的人文景观也具有不可再生性,而且对于展现城镇的历史文明、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保护和利用好,严禁破坏。
4. 切实从体制上、政策上消除小城镇发展的障碍。
小城镇处在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既有城市的特点,又有村庄的特征。由于城乡二元制的限制,农村人口不能顺畅自由地向城镇流动,而且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有后顾之忧,出现了大量的候鸟式的季节性商贩而不是长期居住在城镇的工商企业者,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小城镇发展的规模。因此,必须从打破城乡界限入手,加快小城镇各项社会事业的配套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改革小城镇建设用地制度。在坚持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前提下提倡集约用地。要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改进土地供给方式,对商业用地一律挂牌出让,或招标拍卖,以提高土地收益。要妥善解决好中心镇建设用地问题,鼓励通过旧村旧镇改造和土地复垦等方式解决建设用地。二是加快小城镇社会保障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住房、医疗、教育、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在小城镇逐步建立起以居民和其所属企业共同负担为主、政府支持为辅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这需要借助政策和中央及地方政府必要的财力支持,大力促进小城镇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科技推广、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等公共产品的供应,以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生活人口向小城镇迁移。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宜居小城镇的同时,有助于减轻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和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实现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
摘要:文章论述了小城镇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作用,科学规划,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人民日报,2007.10.25.
[2].王耀,查敏.小城镇质量战略.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走中国特色的道路】推荐阅读: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06-26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1-04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08-19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09-06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11-02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10-10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内涵与价值取向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