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通用8篇)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篇1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内容摘要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过程。而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地理等条件都是不同的,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城镇化进程和问题。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与世界城镇化历程既有共性,同时各种表现形式也反映了中国国情.我们必须联系中国城镇化的历史和具体问题,研究出适合中国的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城镇化、中国、特色、道路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城镇化道路是指实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原则和方式,所要解决的是怎样实现城镇化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城镇化类型的选择、城镇化动力和实现机制选择及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我国城镇化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49—1957年,城镇化稳步推进。从新中国成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吸收大批农民进入工厂,城镇人口有计划的增长。1949—1957全国人口64653万,市镇人口9949万,相比建国初城镇人口增加了2400多万,年均增长7.O%左右,成为城镇人口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全国城镇化率从1O.6%提高到16.3%,年均提高0.6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是从1958— 1978年,城镇化大起大落,是城镇化徘徊、停滞的阶段。由于受“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城镇化率2O年只提高1.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08个百分点,甚至有几年是负增长。1958—1978全国人口96256万,市镇人口l7245万,城镇化率l7.9%。
第三阶段是从1979年一l995年,城镇化稳步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城镇的发展,在1979年前后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允许知青回城等,从而使城镇人口,特别是大城市人口增长加快,出现了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1984年中央政府又颁布了新的户籍管理政策,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务工经商和进镇落户,修正了1960年代以来的市镇建制标准,从而使全国城镇数量迅猛上升,1994年底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22个,平均每年增加32个。按第四次人口普查口径,城镇化率也由1978年的18%,上升至1993年的28.14%,年均增加0.63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是从l996年至今,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普及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中央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调整部分限制和不利于农民进城的政策因素,我国城镇化在原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出现了城镇化的冒进态势,在全国范围内,正常的发展和人为的拉动,使我国城镇化率迅速上升。截至2011年末,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建制镇增至19683个,城镇人口达~069079万人,城镇化水平51.27%。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断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表现为:(1)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具有阶段性,全过程呈现S型状态,即初期发展缓慢,当城市化水平超过20%后则加速发展,接近70%后发展又趋缓;(2)大城市超先发展,不仅大城市人口增长,大城市数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以大都市为核心的城市群;(3)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4)工业化水平愈高,城市化水平也愈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基本相同,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城市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基本相适应。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已经形成,特别是城市群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我国的城镇化也存在着以下问题:(1)城镇化建设存在导向偏差、财权事权不对称;(2)基础设施水平发展滞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3)各城市发展缺乏协调性,即重复建设、结构趋同,城际竞争、行政分割导致市场分割等;(4)城镇化的发展偏重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特大和超大城市的发展,忽视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缺乏活力。(5)在城镇化过程中比较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张,硬件设施建设,房屋道路广场的建设等等,这种方式虽然迅速拉动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增长,城镇人口和消费当然也在增加,但城乡二元结构尚未解决,城乡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没有为农民真正转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机会,即我国城镇化未能完成农村人口的彻底转变,大量农民工进城却不能落户定居,建设城市却不能享受城市福利,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城镇化的模式与各国经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及人口、土地资源等条件密切相关。按照政府与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可以将世界城镇化发展概括为以西欧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以拉美和非洲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等三种模式。不同国家、不同的城镇化模式所获取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值得我们研
究、汲取和借鉴。
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的城镇化。以西欧为代表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机制在这些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政府则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城镇化与市场化、工业化总体上是一个比较协调互动的关系,是一种同步型城市化。
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由于美国政治体制决定了城市规划及其管理属于地方性事务,联邦政府调控手段薄弱,政府也没有及时对以资本为导向的城镇化发展加以有效的引导,造成城镇化发展的自由放任,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突出的表现就是过度郊区化,城市不断向外低密度蔓延,城镇建设无序,空间和社会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城镇化发展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探究国外城镇化发展过程,目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按照中国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引导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机械照搬“一般规律”、盲目套用其他国家的经验,甚至强制推行某种模式,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具体到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上,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就是要尊重城乡居民在城镇化中的主体地位,协调城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使包括进城农民、失地农民和低收入市民等各类社会群体均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就是要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就是要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把进城农民作为城市的平等市民,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要认真考虑他们的社会需求,并积极引导他们适应城市社会,改变原有的意识、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进城农民的市民化。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保护资源环境、集约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推进集约型的城镇化,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内容。在城镇化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把城镇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有机协调起来,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基础,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强化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推动城镇
发展从以外延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向以内涵增长为主的集约型转变。做到高效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节地、节水、节能和环境友好的集约型城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重视城镇建设的质量和功能,引导城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是区域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从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论来看,在城镇化初期,区域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城镇数量的增长;在城镇化中前期,大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逐渐增强;在城镇化中后期,区域内城市群体逐步形成壮大,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模式不是城镇化发展的规模模式,而是城镇化发展的区域模式,是适应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的集中型城镇化与分散型城镇化的结合。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各自比较优势,引导各类城市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定位城市功能,促进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发挥城市间互补的综合优势,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以大带小,既克服大城市发展中的局限性,使大城市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基础支撑,又使中小城市获得集聚和增长的动力,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市场推动与政府引导下的城镇化道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前提。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纠正人为主观因素所造成的偏差,既要避免人为设置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的阻碍,又要防止脱离经济发展实际,仅凭个人意志“拔苗助长”式的城镇化建设。尊重市场选择、运用市场机制是防止城镇化进程出现偏差最有效的手段。当然,市场不是万能的,城镇化需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因此,城镇化的进程管理应以市场为基础,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城镇化的质量管理则需要发挥政府的政策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能。由于市场的内在缺陷,政府必须要在区域与城市规划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政府适当有效的宏观调控,用规划、财税、行政等手段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五、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推进城乡统筹的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要求。推进城乡统筹的城镇化,是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彻底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把“三农”发展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建立起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
促、共同进步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从而实现城乡互动、城乡交融、城乡一体的城镇化道路。
总之,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现代化建设,工业化的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三农”问题的解决、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市场经济的发展、跟上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全面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都要求加快我国城镇化的步伐,并根据这些具体国情改变我国城镇化滞后的局面。
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
2.赵桂英、周顺栋《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历程及思考》
3.付崇兰、黄志宏、汪明军《中国特色城镇化30年历程与心得挑战和趋势》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篇2
马燕合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
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 内涵相当丰富。对于中国来说, 这个过程也十分复杂。这种复杂性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中国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 经济发展相当不平衡, 各方面差异较大, 因此, 各地城镇化进程、成果、政策、模式也会不一样。所以中国的城镇化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镇的过程。除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外, 还包括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等等。当前的一个课题, 就是怎样把握好城镇化的进程, 这个“度”是需要我们下力气去把握的。应该强调城镇化要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相适应。除基础设施建设外, 还需要社会保障能力等各个方面的配套。城镇化进程, 无论是超前还是滞后, 整个社会都会付出沉重代价, 这就需要政府的引导, 且引导不能滞后。其次, 在城镇化过程中, 有一些倾向值得注意。例如, 片面追求城市规模, 忽视节能, 忽视文化传承、地方特色、建筑风格, 有一种雷同化的趋向;又如, 在大建大拆过程中, 文物怎么保护, 历史遗迹怎么保护, 怎么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这些问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再次, 过分追求建设速度, 片面考虑短期建设成本和建筑成本, 以及长期运营费用, 而对如何节约资源, 体现生态保护与平衡考虑较少。现在各地在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和谐城市建设上都有很多好的探索, 我们应该注意把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应用到有关的建筑和建设上来, 充分考虑资源节约、生态平衡、新能源利用等要求。这对我们从事科学管理的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怎么样通过科技进步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来支撑两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在于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刘伟 (北京大学副校长)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 在强调提高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基础上, 更重要的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而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和谐, 各个方面的结构性的和谐。比如说城市化质量要提高, 现代服务业就很重要, 而现代服务业很多都是和市场化相联系的。因此, 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市场化落后, 它的现代服务业能够发达;很难想象在市场化落后、现代服务业落后的情况下, 它的城市化质量能提高。所以, 在“十二五”期间, 如果从一开始就特别强调城市化质量的话, 就必须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再比如, 在我国经济结构上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即工业制造业结构带有强烈的自我循环色彩, 为投资而投资, 属投资驱动型。我们曾对中国工业结构中的42个行业做过一个研究, 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产业产生的需求主要带动什么。我们发现很长一段时期内, 中国带动经济增长最快的部分产生的需求, 主要是带动制造业本身的需求。这是一个内部循环, 没有溢出。这就表明, 除了我们说的体制问题和投资偏好问题之外还有结构原因, 经济结构本身就是投资自我驱动的。如果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使其溢出到消费领域, 只要投资一增长, 消费弹性就会增大, 这样我们的城市布局、整个经济结构就会更好一些。因此, 对中国的城市化速度, 不需要太多的担心, 但对城市化的质量, 要下大工夫。这个质量首先是城市功能要和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相吻合。这些调整任务可能是非常艰巨的。
城镇化说到底是“人”的问题
朱以庄 (中共四川省泸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城镇化, 特别是城镇化率, 是按城镇人口占这个区域或者这个国家总人口的比例来计算的, 所以还是“人”的问题。我们在研究城镇化的时候, 首先必须以人为本, 而不是主要关注修多少马路, 建多少房子。如何解决人的问题, 是我们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包括城镇政策、城市化的政策, 都必须围绕人去做, 欠发达地区要搞城乡统筹发展。对此有几个基本认识:第一是必须发展经济, 强化经济实力。第二, 政府必须主导, 政府不主导, 靠市场去主导, 投资方缺乏积极性。第三, 利用优势进行突破, 选择一个相对优势来加快发展。第四是基础设施保障。第五是改革创新。当然我们也有很多问题, 很多矛盾, 比如城乡统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但是我们财力有限, 这是第一个矛盾。第二个矛盾就是我们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农村的空虚化问题。第三就是城市难以接纳大量农民工的矛盾。第四是城乡社会逐步融合与社会管理滞后的矛盾。
要按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办事
赵春山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主任)
推进城镇化要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这是根本原则。现在在城镇化过程中, 出现了很多问题, 很多是为城镇化而城镇化, 追求速度、追求比例、追求时间表。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不尊重客观规律、不尊重科学的表现。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理念, 一手抓引导推进, 一手抓夯实基础, 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可持续的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 真正让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水平、技术能力、文化素质得到根本改变和提高。首先政策要到位。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很多地方政策滞后或政策缺位, 限制约束了城镇化发展。政府部门一定要积极研究、梳理过去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政策法规。如果不梳理, 就无法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 甚至还可能随着经济发展越拉越大。其次是“两个提高”, 即努力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努力提高农民的技术和文化素质。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提高了, 城镇化水平就会水到渠成。再次是“三个发挥”。一是要发挥政府在推进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主导和推动作用;二是要发挥市场的调控机制;三是发挥农民的主动参与作用。还要有“四个保障”, 即土地使用、户籍居住、医疗保险和养老上的保障。最后, 要有“五个支撑”:一是城乡产业经济发展一体化;二是人口居住体系一体化;三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配置一体化;四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五是惠民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要体现公平, 使城乡居民有共同的平等的权利。
改革土地制度, 推进城镇化
李建功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在城镇化发展中,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统筹、节约用地的观念, 特别是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推进城镇化要树立以下几种理念:第一需要进一步强化保护耕地的观念;第二依法管理用地, 各类建设项目要建立在依法依规基础上;第三是集约用地, 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实现土地使用最优化;第四要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赔偿机制。此外是要拓展城镇建设的用地空间。土地是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支撑, 在国家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框架内, 应当按照规范管理、节约经费、不撞红线的原则, 采取综合措施, 为城镇建设拓展用地空间, 解决目前城镇建设用地严重短缺问题。为此, 就要对相应的土地制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一是强化推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城镇用地保障,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加快农村土地结构改革, 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登记办证工作。二是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三是规范农村的土地整治工作, 统筹规划, 因地制宜, 实施综合整治。四是改革征地制度, 逐步缩小征地范围, 细化国有土地使用制度。五是科学编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要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乡规划、产业规划全面衔接。六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进一步简化审批要件和审批过程。
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张成智 (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城市也在高速发展,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大量的农民工在支撑。农民工市民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当前城镇化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农民市民化难, 还有社会保障难、住房难、就医难等等, 农民工很难享受到市民待遇。这些问题的存在, 不仅影响城镇化的进程, 而且会影响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还会带来城市的不和谐。针对这一问题, 要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 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一是要大力发展产业, 没有产业支撑, 尤其是二、三产业支撑, 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等都只能是空话。二是要大力培训农民工, 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 让他们以高水平的技能来就业。这就需要创新当前的培训机制, 整合资源, 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 培养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劳动力。三是以落实公民平等权利为核心, 完善对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四是完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体系。应该在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大省或者流入地大省, 探索建立一种有利于为农民工提供保障的机制。五是要推进住房改革,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六是要加强户籍制度改革, 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全国各地都在探索户籍制度改革, 应当允许有条件的地方取得一些突破。
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课题
刘华 (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
城镇化是一个大课题。第一, 城镇化的推进首先应当控制节奏。全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6.6%, 当前应该是稳妥地推进, 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 不定指标。“十二五”期间城镇化推进到什么程度?中央相关文件中没定指标, 这是明智的, 表明决策层对这个问题有非常清醒的认识。第二, 城镇化的需求要与城镇化的资源相匹配。有的地方有强大的需求, 但没有相应的资源匹配, 这种情况下, 步伐就应该慢一些。急于求成的结果肯定是低水平的城镇化。第三, 城镇化建设应当选择一个有效的模式。国外城镇化的进程已经证明, 城镇化的建设一定是联动发展的, 它有两种模式是值得借鉴的:一是建设卫星城, 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圈;二是这种小城市或者中型城市的发展一定不能孤立发展, 要形成群、形成链, 但需要站在全国发展大局的高度整体统筹。第四, 城镇化的建设要保证质量水平。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聚集, 人聚集起来的过程是希望生活更美好。比如说广大农村, 如果要进行城镇化的话, 不是都要搞一个城镇, 其实农村搞现代农庄、现代农场, 使农民变成农业工人, 也是一种城镇化模式。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课题, 涉及社会方方面面, 但是有几个关键制度可能要早做筹划, 比如人口政策、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环保等。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浦再明 (上海市发改委巡视员)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进程, 要强化对这个系统的战略性认识。一是高度重视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整合和空间战略布局, 搞好全域空间战略统筹, 实行整体发展战略。在区域之间应该有比较好的城镇体系, 城镇化不只是特定区域的城镇化, 应该是自然、协同、演化的过程, 同时也应当是均衡发展, 组合式的发展, 网络化的发展。二是重视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规划。要搞好全要素空间的战略统筹, 这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统筹问题, 以此来防止城镇化过程中的失衡和粗放城市化问题。中国的城镇化也有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问题, 要从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五个要素怎么协调演化来认识这个问题。虽然我们通过城乡一体化来推进城镇化, 但要处理好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是有区别的, 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都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但是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系统演化的过程;城镇化主要突出空间格局的变化。三是推进城镇化要体现文化元素。过去上海也做过一些探索, 探索怎么建设好城市, 探索如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根据资源环境禀赋的不同和区域条件的差异, 因地制宜, 差异化发展, 形成不同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总之, 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系统高度来探索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打破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固化利益结构
李铁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就我国国情来看, 城镇化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由于几十年经济发展形成的城乡二元公共服务结构, 不同群体利益相对固化, 农村群体很难通过单纯的人口流动融入城镇, 城镇也很难为流入的农村人口提供相对公平的福利政策。因此, 有人提出了城镇的承载力问题, 认为相对某一城市来说, 其水、土地等各种资源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通过绝对的公平来吸纳外来人口。对此, 首先应该弄清楚几个问题:
第一, 主城区和行政管辖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的城市是行政管辖区, 不是城市的主城区。譬如, 北京是一万多平方公里的行政管辖区, 北京市即使朝阳区也是有城市有农村的地方。所以理解中国城市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是主城区还是城市的管辖区。第二, 城市的承载力是主城区的承载力还是管辖区的承载力。通常管辖区的承载力要远远大于主城区的承载力, 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我们在控制城市发展规模的时候, 是控制主城区的发展规模还是控制城市管辖区的发展规模, 这恐怕是我们研究问题的一个非常大的误区。第三, 中国的核心城市拥有十分优越的行政资源和市场化优势, 可以利用核心城市地位, 举办各种大型的公共工程和市场化的工程。比如北京可以举办奥运会, 上海可以办世博会, 可以建迪斯尼乐园。这种优势一定会吸引大批外来人口涌入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 外力无法阻挡。第四, 核心城市发展必须要面临接纳人口的考验。很多城市都制订了高端人才的吸引计划, 而高端人才的引进势必需要普通人才的配合。城市不是某一个群体单独所拥有的城市, 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收入、不同的智力差别以及不同来源的群体构成的, 就像一个森林, 有大树、有灌木、有小草, 是一个整体空间, 而不可能仅仅是大树。这也是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现实。打破目前的利益结构, 一方面需要中央政府的决心和勇气, 另一方面也需要这些大城市的人、中心城市的人, 能够放弃自我利益, 欢迎农民进入城市。只有这样, 才能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 但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几个特点
向春玲 (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转移农村劳动力规模巨大。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把几亿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来。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是46.6%, 有6.2亿人口已经进入城市。根据估算, 要到2030年, 我国才能基本上完成城镇化。第二个特点是在城镇化过程中, 我们要依靠两种力量, 即政府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这是因为, 城镇化首先是一个经济现象, 要完成产业以及依附在土地上的农民向工业产业转移;同时它还是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工程, 在这个过程中, 仅仅靠市场化推动城镇化, 会有一些失灵的地方, 需要发挥政府的力量。政府要在解决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作用。第三个特点是中国城镇化要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我们所说的城市化的本质是人, 是人的城市化或者人的现代化, 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人们的幸福感, 过上更加体面、更加有尊严的生活, 进城的农民能在城市里享受到跟城市人一样的待遇。第四个特点是中国的城市化要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道路。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要大量占用土地, 我们的土地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要在城市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保护耕地, 保障粮食安全。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一定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篇3
一、深刻认识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3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2000年以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分别提高了1.32、1.3和1.16个百分点,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53.73%,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正在成长壮大,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化吸纳了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改变了亿万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2.34亿农民工及随迁家属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多。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现行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固化着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城镇化转型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国际能源资源和市场空间争夺更加激烈,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随着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主要依靠劳动力廉价供给、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压低公共服务成本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型的要求日益迫切。
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丰富内涵
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这决定了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城镇化的本质属性。我国一些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现象,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不能把城镇化简单等同于城市建设,而是要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在城镇化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第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四化同步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城镇化的时代特色。工业化是主动力,信息化是融合器,城镇化是大平台,农业现代化是根本支撑。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
坚持四化同步,就是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优化布局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我国城镇化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我国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宜居程度较高的地区只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9%,水资源、能源资源等人均水平低、空间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总体脆弱,这对城镇化空间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
坚持优化布局,就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以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依托,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群,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紧凑发展,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
第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城镇化的必然选择。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成功的城镇化必须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但目前,我国一些城市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导致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推进城镇化不能造成水体污染、雾霾频发,而是要节能减排、绿色低碳,使城市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坚持生态文明,就是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管理模式。
第五,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文化传承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无比珍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撑。城市是文化融合的平台,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城镇化过程中要创造性地保护和传承好历史文化。
坚持文化传承,就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三、全面落实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任务
新型城镇化是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需要全面落实好四大战略任务,着力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
第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到2020年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第二,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在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基础上,强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把有条件的县城、重点镇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第三,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城市产业支撑,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和竞争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对人口集聚和服务的支持能力。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健全规划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和建筑质量。推进创新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
第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四、统筹推进城镇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
新型城镇化涉及到人、地、钱、房和生态环境等诸多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尊重市场规律,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一是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在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的同时,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跨部门、跨地区的人口相关信息整合和共享,建设覆盖全国、安全可靠的国家人口综合信息库和信息交换平台,实行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依法记录、查询和评估人口信息的制度,为流动更加频繁的人口服务和管理提供支撑。
二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根本上要靠制度改革。要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探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三是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财力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推进城镇化必须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快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培育地方主体税种,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在完善法律法规和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和信用评级制度,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PPP等多种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
四是健全城镇住房制度。解决好住有所居问题是实现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要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要建立各级财政保障性住房稳定投入机制,不断完善租赁补贴制度;要通过调整完善住房、土地、财税、金融等方面政策,构建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篇4
正确
2、中央城镇会议首次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思路。
正确
3、对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正确
4、“半城镇化”是指城镇人口比率大于50%。
错误
5、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城镇化不协调的现象。
正确
6、土地城镇化速度要快于人口城镇化。
正确
7、“被城镇化”是违背农民意愿的盲目城镇化。
正确
8、城镇化“大跃进”导致“鬼城”出现。
正确
9、我国城镇户籍人口率已经超过50%。
错误
10、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
正确
11、城镇常住人口与()存在“剪刀差”。
城镇户籍人口
12、城镇率的“剪刀差”值为()。
16.6%
13、两个城镇化不协调是指人口城镇化与()不协调。
土地城镇化
14、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克服()。
贵族化倾向
15、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要注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纠正()。城镇化“大跃进”
16、()年我国进入上中等收入水平。
2010
17、我国要深化改革,继续释放()。
改革红利
18、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
中高速阶段
19、()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十八大
20、中国城镇化进入了()阶段。
集约发展
21、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难以持续。
低成本
22、我国处于城镇化阶段划分的()阶段。
初级
23、现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24、()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稳步推进城镇化 25、201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26、政府往往用统一购房的方式把农民的地出让,导致()。
“被城镇化”
27、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把()放在第一位置上。
人口城镇化
28、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在()出现。
全国大部分地区
29、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我国要形成(),推动我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制造业大国。
技术工人红利 30、2011年,我国城镇户籍人口率为()。
51.27%
31、“三无”农民是指()的农民。
种地没田 就业没门
“低保”无份
32、城市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
交通拥堵 地下管网排水不畅
雾霾严重
垃圾围城
33、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要()。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调整经济结构
增加社会流动性
克服利益固化
34、我国有能力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强大的综合国力
全面改革的规划
人口基数大
35、低成本城镇化阶段的特征是()。
土地低成本 劳动力低成本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欠账
公共服务能力偏低
36、高成本城镇化阶段的特征是()。
土地高成本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公共服务能力与城镇化适度
发展基础设施
37、十八大提出我国要坚持走()道路。
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38、中国城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叠加进行
中国是一个城乡二元化国家
39、中低收入者面临()等诸多不便。
住房难 看病难 上学难
乘车难
40、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事件是()。
人均收入进入上中等收入水平经济增速放缓
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 篇5
城镇化进程,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也是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精神。我认为,城镇化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目前,城镇化是我国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历史任务,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新契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重视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维护人们的切身利益,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济大发展,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草地沙化等现象日趋严重,城镇发展也出现了上述问题。因此城镇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打破城乡壁垒,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使城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保护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农民工问题。与同企业的正式职工相比,农民工在工资、奖金、节假日、医疗和抚恤等社会保障方面总体上处于一种待遇十分低下和无保障的地位。城市职工普遍享受的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将农民工完全排除在外。同时,进城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当前义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难题。
二、失地农民问题。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以每年一个百分点在提高,而推进城镇化,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进行道路、住房、厂区等的建设。其直接后果是造成了4000 多万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失地大军”,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
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要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坚持以人为本,全方位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问题。
⑴ 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城市的农民工政策。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应是实现居民的迁徙自由,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为城乡统一的居民身份证一元户籍制度,使户籍制度恢复其只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和人口信息统计功能的本来面目,使更多农民工成为“名正言顺”的城市人。
⑵要积极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应根据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发展情况和生活安置能力等各种具体条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农民自愿和政府组织引导相结合的办法,根据不同的条件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市居民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
⑶要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首要的内容,就是必须给进城农民工以“市民待遇”,让农民工与市民享有同样的合法权益,享有平等参与各种竞
争的机会,如职业培训、子女受教育等权利。
⑷要积极引导农民工进城就业。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给予农民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坚持就业优先原则,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发展观。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虽然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城乡充分就业,但重中之重是强化产业支撑,实现城镇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城镇化提供物质支撑。新型工业化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步入信息社会后,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尽早赶上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步伐,而采取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其关键是发挥后发优势,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
⑵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小城镇的发展。从转移农村人口的目的看,大中城市的生活成本和就业成本远远高于小城镇;从现实情况看,农民外出打工的工资很难支撑农民在大中城市的定居生活,而且,城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面临就业难的困境,以及现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农民进城定居的门槛。而小城镇和农村具有天然的联系,小城镇是乡镇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的载体,基础设施条件不高,对于农民进入的门槛,相对于大中城市要低得多。
⑶加快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以生产要素的聚集为条件的,而我国的情况较为特殊,因为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长期阻碍,导致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在城镇立足,城镇第三产业发展缺乏劳动力和消费群体的支撑,必须把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紧密结合。在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下大力气打破城市第三产业的行业垄断,加快改革步伐,对外资和民营企业开放,在用工制度上取消户籍限制和对外人员的限制,第三产业作为劳动力吸收器的作用将得到更大的发挥。
三、增强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加强规划、规范和引导作用,培养城市核心竞争力。以市场力量为主导的城镇化进程并不排除政府的作用,尤其是在市场失效时期和城镇化的初期,以及城镇化超常规发展时期,更需要政府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加强规划、规范和引导作用,由政府制定城镇化的总体规划,对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的产业布局、城市规模的扩大等方面,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构建良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秩序,优化城镇化的组织架构,树立城市经营的理念,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增强城镇的文化底蕴。努力提升城镇的凝聚力、城镇发展的和谐度、城市品牌形象以及城镇居民文化观念及精神风貌。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就要做好土地资源保障、医疗保险保障、养老保障、公共服务体系配置一体化,资源与环境和谐统一,惠民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就要坚定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理念,一手抓引导推进,一手抓夯实基础,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篇6
梁 志
龙
摘要
在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到“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而中国的反腐倡廉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郑筱萸、邱晓华、刘志华、杜世成、李宝金、荆福生、王有杰、王昭耀、吴振汉、韩桂芝、王怀忠、高严、刘方仁„„这些十六大以来被惩处的省部级官员,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从严治党的方针,惩治腐败、端正党风政风的坚定决心。近年来,中国政府确立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设的反腐倡廉道路。2010年12月29日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份关于反腐倡廉的白皮书《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呈现出系统治理、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本论文将从改革和制度建设的角度,对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进行浅析。
走特色反腐道路制度和监督保航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始终坚定不移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不断的总结和摸索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设的反腐倡廉道路,总结和探索这条道理的主要内容,对于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腐败是一个社会历史现象、世界性痼疾,也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但伴随经济快速发展,腐败现象也开始蔓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多发,一些行业垄断、霸王条款等现象,如何加强在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重要“特色”在于,体现了执政党反腐倡廉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纪律性。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
一、加强制度建设
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温家宝总理说,当前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应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央纪委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对策研究,高度重视新鲜经验的推广和理论研究新成果的运用。这一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惩治腐败和预防腐败两项工作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揭示了反腐倡廉工作必须最大限度地遏制和防止腐败,尽最大可能减少和消除因腐败造成损失和危害的根本目的;进一步强调
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治标与治本两手抓、两手硬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进一步指明了反腐倡廉建设必须立足于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思想意识等源头上消除腐败
隐患和漏洞,从根本上治理和防止腐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揭示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规律,拓展了反腐倡廉工作的视野,确立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目标和基本着力
点,为进一步深化有关预防腐败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机制制度改革创新敲定
了调子,打开了空间,扫清了思想认识障碍。
依法治腐,是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共识和思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在党风廉
政和反腐败法规制度建设方面迈出坚实步伐,探索出一条符合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的有
效开展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新路子。一些重要的法规制度不断出台,表明了我们党
对打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正式颁布到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和一系列《党内监督条例》和《党纪处分条例》的配套规定和办法。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已经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执行”。同时反
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已经或正在实现六个方面的重要转变:即对反腐倡廉要靠法制的认
识由中央大力倡导向全党形成共识转变;法规工作目标由单项零散的规划向成龙配套的法规制度体系转变;法规工作重心由侧重惩治向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转变;法规工作方
法由被动应急向主动应对转变;法规工作内容由侧重制定新法向立、改、废、释并举转
变;法规工作局面由主要依靠纪检监察机关抓向全党动手抓法规制度建设转变。
二、公开透明权利机制、加强监督力度
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党内民主监督的实质是党从人民利益出发,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依照党章和其他重要党内法规,组织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党自身进行
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是党构建的自身免疫系统。党内民主监督在我国民主监督体系中起着引领作用,对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干部权力是最直接的监督,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加强群众监督。广大人民群众是反腐败的主力,是监督举报的主体,是腐败案件线索的主源。实践证明,哪里的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发挥得好,哪里的腐败现象就比较少。为此,要着手制定人民群众监督条例,规范群众监督主体的职责、权限以及监督活动的范围、方式、程序等,把群众监督纳入法制化轨道。始终相信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加强网络媒体监督。不久在北京的两会上,“网络问政”“网络民意”“网络议政”“网络舆情”成为参会代表、委员频频提及的“热词”。互联网正成为中国百姓实行监督权的新通道。借助网络监督的力量,一批腐败官员落马,即是明证。当今新闻媒体发展迅速,特别是网络的兴起,使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置身于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评说之中。党政干部应通过网络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积极认真对待广大群众包括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甚至质疑,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听取意见,接受监督。民主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在注重组织监督的同时,一直高度重视民主监督问题,在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把民主监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网络监督为代表的民主监督方式,是新形势下的民主监督方式的转变,是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对这样的监督形势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和利用,真正的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公开透明权利机制和民主监督是对新形
势下民主的肯定和落实。在深入贯彻《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重点,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之中,我们中国特设反腐倡廉道路必将不断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实现与时俱进,最终为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梁志龙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篇7
2013年安徽人口城镇化率为47.86%[1],与全国平均水平比差5.87%。目前全省农业转移人口1 788万人左右[2],其中近三分之一在省内流动,有六个地市的农业转移人口比重在15%以上,阜阳市的人口最多,达32.%[3]。到2015年安徽城镇化率将超过50%,城镇人口将达3 200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到58%,城镇人口或达3 900万人。虽然2013年安徽城镇化率已达47.87%,初步形成了层级合理、分布均衡、梯次分明的城镇体系,但城镇的非农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仅为22.9%左右,与目前的土地城镇化相比,相差近24个百分点,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人口虽然住在城镇,但并未同步享有城镇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市民化待遇。为此,我们课题组从今年7月起,对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市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目前安徽“以人为核心”特色城镇化的发展 近况
(一)调查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共发问卷700份,有效600份,合格率85.7%。 问卷的设计是“以人为核心”。内容有:(1)农民工性别;(2)留城时间;(3)农民工受教育程度;(4)农民工就业及收入;(5)农民工及家庭迁移方式;(6)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7)婚姻状况;(8)人居环境;(9)农民工参加“新农合”、城镇医保、工伤保险情况;(10)农业转移人口“农转非”情况。“政策性影响因素”(第8、第9、第10项)调查是以自愿、访谈形式,采集对象是农民工个人及家庭成员。
从我们调查样本的情况分析可以看出,男性农民工占57.1%,女性占42.9%,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33岁,平均居留时间为7年。农民工已婚者的比例最高,为64%,其余约27.8%为未婚、离婚和丧偶人士。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5.8%,其次为小学及以下,占18.8%,高中、大专所占比重为17.3%。月均收入为1 501元 ~3 000元人群最多,为52.6%, 3 001元 ~5 000元的人群次之,为31.4%,1 500元及以下的人群为10.2%,5 000元以上的人群最少,仅为5.8%。农民工个人迁移的比重比较小,为29.6%,其余超过七成的人都是家庭化迁移(包括部分家庭成员同住和举家迁移);新农合的参保人数最多,占64.7%,其次是工伤保险,占25.8%。
(二)安徽农业转移人口融入社会的状况
城市融入是一个多维概念,是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社会、文化、心理等界限不断磨合的过程。我们把安徽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分为“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和“心理融入”四部分来测定。内容是:(1)工作是否满意;(2)是否办理本地社会保险;(3)是否掌握本地语言;(4)是否认同本地文化;(5)是否认同城市价值观;(6)收入是否满意;(7)是否有居留意愿;(8)与市民交往范围。
从我们的调查表分析得出:工作满意度76.2%、办理本地社会保险61.3%、收入满意度74.3%,这三项指标是与农业转移人口的“经济融入”密切相关;本地语言掌握程度84.7%、 社会交往范围76.5% 与“社会融入”密切相关;本地文化认同程度64.3%、城市价值观认同74.2% 与“文化融入”密切相关;未来居留意愿21.6%,与“心理融入”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各个四个方面的信息采集贡献率作为权重,对每种“融入”得分进行加权,然后加总得出“城市融入”总分,即城市融入度, 约为73.21%的农业转移人口愿意融入城市社会。
(三)安徽城乡人居生活环境状况
秀美的山川是大自然赋予的,为营造干净、整洁、优美的城乡人居环境,近年来安徽各级政府在保持森林覆盖率、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城市污水处理率、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面积等生态环保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通过调查我们得知,2013年以来,城乡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有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合肥、淮南、安庆三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三级标准,13个城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90%,合肥、淮南为78.9%,安庆为77.8%,城市污水处理率为88.4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9.5%,比2009年分别提高了5.24%和8.3%。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58.6%,卫生厕所普及率为62.6%,比2009年分别提高了4.9% 和8.5%,人居环境有较大改观。同时,全省开展了农村危房改造和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在潜山、岳西、利辛、肥西、泾县等10个县已经选择970个村庄,实施以房屋整修、道路硬化、改水改厕、环境卫生、植树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试点, 村容村貌较大改观。宿州、亳州部分地区暖房工程试点,也提高了皖北农民居住的舒适度。
二、安徽“以人为核心”特色城镇化应有的本质、 特征
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安徽特色城镇化必须要展现六大特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协调发展、分区分类、生态宜居、彰显徽文化,为子孙万代留住“青山绿水”。具体来说:
特征之一:以人为本。一是“就业带动”,在农民工稳定就业的基础上有序转移农业人口,坚持“条件成熟有序、财力许可有序、空间有序、时间有序”。二是“保障地权”,依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用益物权,并可城乡自由流动;三是“改革户籍和基本公共服务”,放宽省内大城市落户条件,落实中小城市城乡社保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 “创新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各级政府要建人口“接纳机制”, 使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融城“挂钩联动”,促进政府、农业转移人口、企业多方分担社会公共成本。
特征之二:产城融合。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推进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以产带城,以城促产,实现产业集聚与城镇规划布局相融合、人口集聚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特征之三:协调发展。应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发挥安徽居中靠东的独特区位,融入长三角、对接长江中游城市群、辐射中西部的空间发展,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安徽“以人为核心”的特色城镇化要坚持既要“转移”,更要“转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推进交通、水、 电、气、生态环境等体系共建共享。
特征之四:分区分类。尊重安徽各地区的差异性,坚持分区、分类发展,各具特色、多元发展。皖北区可用增长极培育县城突破策略,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就地与异地城镇化并重; 皖江区可用合肥、芜湖、马鞍山可通过自主创新,提升工业化,推进人口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同时吸纳皖北皖西等地区人口;皖南及皖西大别山区要突出保护生态和徽文化,以特色城镇化为核心,人口的适度城镇化。
特征之五:生态宜居。安徽要顺应客观规律,发挥“后发优势”,尊重当地群众意愿,走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布局合理、彰显文化、宜居的特色城镇化道路。依据安徽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做足“青山、绿水、徽文化”,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优化城乡土地配置,加快建设绿色城镇、智慧城市,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
特征之六:彰显徽文化。传承安徽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要保护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挖掘地方文化的特色资源,注重文化创新,提高城乡规划和设计理念,提升城市的品位与内涵,大力塑造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相融合的城镇风貌,彰显城镇的徽风皖韵。
三、“以人为核心”,走安徽特色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推进安徽“以人为核心”的特色城镇化,就必须突出“六大特征”。为此,我们要“以人为核心”,改革创新政府主导的城镇化体制机制;积极实施“11221”工程和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有序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四融入”;通过“顶层设计”,推进城乡户籍、土地、保障房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改革攻坚。
第一,以人为核心,市场主导,改革创新政府主导的城镇化体制机制。“以人为核心”是安徽特色城镇化的根本,改革创新政府主导的城镇化体制机制,需要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合理的分工协作。我们认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可在弥补市场失灵、催化市场效率方面发挥作用。我们建议:改革现行的政府主导的城镇化体制机制,对市场机制失灵的地方,政府一定要及时“到位”,对能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地方,政府一定要主动“让位”,各级政府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改革城镇化体制机制、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创新管理和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上。为此,一要一、 二、三产协调发展,创新产业,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做大做强, 加快产城融合,以产兴城,实现产业园区和城市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二要改革创新政府引导、社会多方参与、成本共担、人口城镇化体制机制;三要改革安徽城镇化的资金保障机制,使政府的财力与公共服务事权相匹配,创新投融资工具,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四要健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的“挂钩机制”;五要完善城乡统一的“居住证”制度,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第二,落实“11221”战略,推动皖北“四化”协调先行区建设。“11221”战略即在十二五期间,推动合肥市建设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以芜湖市为中心的滨江城市组群,发展20个以上县级中等城市,培育200个左右特色镇,实施万村规划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优化省域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到2020年实现皖北“四化”先行区建设,即把蚌埠、阜阳、淮南发展成200万人口左右的特大城市,淮北、亳州、宿州发展成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0个以上县城发展成中等城市,20个以上重点开发镇建成5万人口以上的小城市。为此,一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推动沿江城市带率先崛起,促进沿淮城市群建设,着力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和皖西大别山区的生态保护,努力打造成长三角的“后花园”和中部地区的“绿肺”;二要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科学规划新城区,改造老城区,促进20个以上有基础潜力的县城发展成中等城市;三要加快培育特色镇。小城镇上接城市、下连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旅游休闲、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商贸等“特色产业”,改造小城镇基础设施,重点发展200个左右区位、产业、规模、交通优势明显的特色小城镇,选择基础好的重点镇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四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五要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打造10 000个左右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的新型农村社区。
第三,以人为核心,有序推进安徽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四融入”。“以人为核心”的安徽特色城镇化,一方面是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并能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并使他们在共享市民待遇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此,要做到:一是“条件成熟有序”,即优先推进有需求、有能力、条件成熟的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按省内农业转移人口优先、有技术专长的优先、工作年限长的中青年优先、举家外出人群优先,形成示范,逐步带动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二是“财力许可有序”,即要考虑地方财力,分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先解决就近就业创业,然后再与城市社保衔接,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的全覆盖;三是“空间有序”,按照全省的城镇产业布局和承载力,积极引导农民工向皖江城市带、淮蚌合芜宣发展带、皖北城市群集聚,并适当提高省内特大城市农民工落户的“门槛”;四是“时间有序”,要达到安徽十二五规划规定的城镇化率50%以上,只有积极稳妥推动有需求、有能力和条件的农民工率先实现“四融入”———个人融入企业、家庭融入社区、 子女融入学校、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社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较完善的人口城镇化体制机制,使农民工平等享有 “市民待遇”。
第四,“顶层设计”推进保障房、土地等改革,保障“青山绿水”。首先,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为起点,健全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应把在城镇工作半年以上的农民工看作“新市民”,按照一定条件把他们纳入保障房范畴。政府的公共资源配置应向中小城市倾斜,加大对中小城市财政、金融的支持力度,为中小城市农业转移人口的定居创造条件。2013年安徽开始实施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机制,在改善老市民住房的情况下,也考虑到新市民的住房困难,有望享受政府的保障房。同时,我们要加快安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尽快出台全省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保障农民工无论何处就业,都能享受到该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其次,要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让农民工在城镇就业有“底气”。土地是农民维持生计的最基本保障,也是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就业的最大资本,应让农民“带土地进城”、“带财产进城”。我们建议:一要全面落实安徽农民的土地“确权”,切实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收益;二要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同价、同权、同收益”,严禁“先用后征”,滥征乱占农地;三要规范公用地征用程序,保障农民在土地交易中的 “谈判权”,真正按照市场价格补偿失地农民;四要敢啃“硬骨头”,实现土地供应的“双轨并单轨”,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宅基地所有权,让农民工在城镇就业有“底气”。再次,要彰显“徽文化”,为子孙万代留住故乡的“青山绿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表明要发展自然文化资源优势、地域特征鲜明、人文氛围浓厚的城镇,能形成强大的产城驱动力。这是安徽特色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安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我们必须扬长避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产城融合,协调发展,分区分类,生态宜居,彰显徽文化”来发展安徽特色城镇化,因地制宜,不断改革创新,不唯GDP,不断拓展我们的宜居环境, 全力打造特色城镇,使城镇真正融入大自然,为子孙万代留住“青山绿水”。
摘要:“以人为核心”,既是在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安徽特色城镇化的重要标志。通过实地调研,从农业转移人口融城现状入手,分析安徽特色城镇化的本质特征,提出改革政府主导城镇化的体制机制,通过“顶层设计”,推进城乡户籍、土地、保障房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改革攻坚,走安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对策建议。
中国要走符合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篇8
著名经济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城镇化建设,但城镇化重要的问题不是单纯的一项建设,而是一场改革。
中国的经济有它的特殊性,我们经常叫做“二元结构”或者“城乡二元结构”。其实,这个叫法欠妥当,因为二元结构从古就有。
比如清末民初时山东人移民到东北去,无论从水路或陆路到了东北就是自由的天地了,山东的农民到东北可以做任何事情,山东的城里人到了东北去以后,可以在农村买地、租地,可以搞农业、建房子,愿意进城得就进城。所以,生产要素人这个环节是自由流动的,当时没有城乡二元体制,只有城乡二元结构。
1958年户口制度一分为二,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就定了,这种情况城乡的人口流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城乡二元体制应该破除,它和建立市场经济是不容的,要建立市场经济。城镇化主要的目的是城乡一体化,包含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或者是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作为一个必经的阶段。
城乡二元体制有什么阻碍?从城镇化本身来说,城镇化可以扩大投资和扩大消费,这些大家都知道的。最要紧的是破除城乡不同的待遇、不同的权利,让城乡都能够处在一个权力平等的地位。这是最重要的制度红利,要释放出来,表现在民间包括农村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没法儿调动起来,两种户口把它限制住了。所以这个叫改革。现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在走计分制的道路,其他的地方包括小城镇在内,走分区推进的办法。
上海市采取了计分制的试点。上海是制造业很发达的城市,近30年来,上海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海的骨干工人、技工、板组长、车间主任已经不是上海居民的子弟了,而是变成农民工了。这些农民工进上海的时候是20岁,现在四五十岁了。这么多年来,他们成为了上海各大制造业工厂的技术骨干、管理骨干。但他们的家属融不进上海的城市社会,他们的孩子不能在公立学校念书。这种情况下,他们心里是不安的。江苏的南部、浙江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制造业建设,要走新的制造业道路,若技术工人不足、骨干不足就到上海来挖,许诺给他们解决城市户口问题。
这就给上海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再不留住骨干的农民工,上海的社会将成为空架子。怎么办?研究来研究去,最后搞出一个计分制教育区,根据学历、经历、做过的贡献、有没有发明创造,还有其他一些奖励折成分数,够了一定的标准,就能改为上海城市户口。即使现在还不够,你有了做工作的地方,年限到了,有发明和奖励可以加分,所以,计分制对大城市来说是必要的。
那对于小城镇怎么办呢?中国现在的城镇居民,包括没有城市户口的,包括在城市半年以上的农村户口的,大概占了一半多。我们想学美国但跟不上了,美国超过90%的城镇化率。但西欧是差不多的,如果中国15亿人口有12亿住城里,意味着有6亿多的城镇人口再增加5亿多人,这怎么得了?5亿多人进了现在的城市,城里就拥挤不堪了。土地够吗?淡水供应够吗?就业问题怎么解决?中国必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中国的城镇化等于老城区加新城区加新社区,多了一个新社区。老城区就是现在已经有的城市要经过改造,棚户区拆迁、工厂污染的搬走,改造成居民区、商务区、服务区、文化区。新城区就是新建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实验区、物流园区,等等。新城区也要有居民,不然到晚上灯就黑了,民营企业要进去,小微企业要发展,到了夜里12点都是热闹的,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有人气了。没有这些,就没有人气,没有人气,晚上灯都是关的,一片黑像“鬼城”。
但中国的特色在第三点,就是新社区,现在农村中已经建立了新农村,但还不够,必须进一步完善,第一是园林化;第二是走绿色经济道路;第三是公共服务要到位;第四是社会保障城乡趋于同样的标准。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城镇化07-31
城镇化的中国特色10-29
走中国特色的道路11-11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11-0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08-19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06-26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09-06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1-04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内涵与价值取向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