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中国特色

2024-10-29

城镇化的中国特色(共12篇)

城镇化的中国特色 篇1

人类社会最早出现城市, 大致是在六七千年以前。城市的出现是因为农业社会有了剩余的农产品可以进行交换, 同时也是为了防御外来敌人的侵袭。到了现代, 城镇化几乎成为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过程。

一、世界城镇化的阶段特征

城镇化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变迁的反映。衡量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城镇化率, 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

世界城镇化发生于工业化之后, 始于产业革命初期的英国。据联合国资料显示, 1800年, 全球拥有城镇人口5千万, 城镇化率为5.1%;到了1900年, 全球城镇人口增长到2.21亿, 城镇化率达到13.3%, 增加了8个百分点;现在, 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

世界城镇化共有四次浪潮。第一次城镇化浪潮出现在产业革命初期的英国。在1750年到1850年的整整一百年时间里, 英国城镇化率提高了30%, 是最早的城镇化国家。第二次出现在美国。从1860年到1950年, 美国只用了9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整个城镇化过程。第三次出现在拉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只用了5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整个城出现在拉美和其整个城镇化过程。第四次出现在中国。二战结束后,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等各种各样的力量, 错综复杂地集结在我国城镇化的过程中。

二、中国城镇化的阶段特征

(一)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四个主要的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我国开始工业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吸收大批农民进入工厂, 城镇人口有计划的增长, 是城镇化稳步推进的时期。全国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16.3%, 年均提高0.63个百分点。

2.第二阶段:1958年~1977年

这一时期是我国城镇化徘徊、停滞阶段, 由于受“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干扰, 指导思想一度摇摆并曾试图走“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 城镇化率20年只提高1.6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0.08个百分点, 甚至有几年是负增长。

3.第三阶段:1978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确立了我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的发展道路, 我国的城镇化速度也随之开始加快, 城市人口和城市经济都得到了较快发展。

4.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这一时期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最快的阶段, 其与中央指出的“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和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的“推进城镇化的战略, 调整部分限制和不利于农民进城”的政策等因素有关。

我国60年的城镇化历程表明: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城镇化, 城镇化又会从正面或负面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 对城镇化进程有很大影响;至2020年或更长时期, 中国的城镇化还将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二) 我国城镇化的特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 各地区发展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全国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初的17.55%提高到2011年底的51.27%, 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 1995~2011年连续16年为城镇化加速发展期, 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 基本与全球平均城镇化率持平。

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而言, 城镇化发展有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人口大省推进的明显趋势。2000~2011年, 重庆、江苏、河北、江西、福建、宁夏、河南、安徽8个省市的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见图1) 。

我国地区差异很大, 情况比较复杂, 因此各省城镇化水平差别也较大。总的来说, 城镇化率的高低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2010年, 我国平均城镇化水平达到49.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同时也是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 除河北省外, 其余省份城镇化水平均高于或持平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除内蒙古、重庆两省市外, 城镇化水平普遍偏低;东三省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见图2) 。

三、我国城镇化的重要作用和问题

30多年来, 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我国的城镇化以外向型特征的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动力, 人们通过打工、经商、上学、当兵等多种形式移居到城镇, 但在农村仍然保留着承包地的农民为对象, 以依靠城市开发区、新区和新城建设推动城镇化发展为主要形式, 并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导的非均衡式发展格局。

近30年来, 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效。约5亿人口从农村进入了城市, 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增加了农民收入。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和农耕生活进入到工业化的城市生活, 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心城市和专业化城镇, 提高了中国的现代化水平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造就了一大批现代化城市。特别是在建设城市方面, 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持续快速发展的城镇化, 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一直持续的传统城镇化模式, 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一, 造成“半城市化”现象。所谓“半城市化”, 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这一部分大概占我国城镇化率的15%左右。如果抛除这部分“半城市化”人口, 我国城镇化率只有35%。其二, 城乡二元结构已从初期起稳定作用转化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其三, 资源能源消耗量大, 生态治理成本越来越高。其四, 城市负担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和新增需求的双重压力。其五, 城乡差距 (包括城市内贫富差距) 不断地扩大, 群体性事件加剧。

过去30年的传统城镇化模式, 也为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2011年, 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 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已经不再适合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危机后, 外源内需并重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 城镇化既可增加投资, 又能拉动消费, 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此外, 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我国人口迁移的主体。

在新的发展阶段, 需要我们对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空间格局、农民工“市民化”等若干重大问题给予特别关注, 探索出一条健康、协调、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四、新阶段的预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段重要论述是对“四化”相互关系的深刻分析, 也强调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性, 并且将城镇化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未来20年, 我国城镇化仍将处于较快发展的中期阶段, 需要明确提出“速度和质量并重”的战略方针, 把提高质量放到突出的战略位置。目前, 我国城镇化率处于50%~70%的中期阶段, 并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潜力和机会主要表现在:未来农业发展将会继续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 形成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推力;三次产业结构转变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将带来劳动力转移的浪潮, 形成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拉力;经济发展和内需市场的不断壮大, 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需要把推进城镇化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制约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劳动力的数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 缺乏一些专业技能的流动人口大量进入城镇, 这将加剧已十分严峻的就业压力;城镇化发展必须依赖的土地、水资源和电力、石油等能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适合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短缺, 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的约束瓶颈比较突出;交通拥挤、大气污染、安全事故等“城市病”日益凸显, 解决难度很大。

因此, 我们必须积极地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 充分发挥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 在稳定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同时, 把提升质量放到突出的战略位置, 有效降低城镇化发展的社会成本和资源环境代价, 实现“健康稳妥”的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的中国特色 篇2

摘要

城市化或城镇化道路是指实现城化的动力、机制、原则和方式,所要解决的是怎样实现城市化的问题。具体来讲,城市化道路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城市化类型的选择、城市化动力和实现机制的选择及城市发展方式的选择。不同的城市化道路、不同类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会产生极不相同的经济社会效果。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怎样实现城市化,是决定城市化快慢和成败的关键。只有选择合理的城市化道路,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城市化,避免或减少“城市病”、农村凋敝、城乡差别扩大、城市剥削农村、城乡对立等社会问题的发生,促进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实践不断发展,我们对城镇化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党的十六大作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出了具体部署。深刻认识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重点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

关键字:城镇化选择发展进程任务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城镇(城市),最初是在农业生产有了剩余、手工业从农业分离,进而商品交换扩大形

成固定交易市场并与防御性城堡融为一体逐步发展起来的。城镇化,则是随着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人口向城镇集中、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当前,我国工业化正处在中后期阶段,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基

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现代化是依托工业化、城镇化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城镇化与工业化、现代化相伴而行、相互促进。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对于继续顺利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强大支撑。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

第二,城镇化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抓手;

第三,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建成全面小康社

会、实现现代化,难点、重点在于解决好“三农”问题;

第四,城镇化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城镇化作为

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既能提高人类生产活动效率,又能为人类提升生活质量和水平创造更优越的条件。

二、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关于新型城镇化道路目前尚未有标准定义。我们结合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

思想,把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和特征主要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内容:

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互动,通过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带动的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文明延续的城镇化。这里面有四层内容:一是“四化”协调互动,缺一不可;二是需要产业积聚促进产城融合,尤其是需要通过服务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来推动;三是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需要城镇发展来带动;四是城镇化发展不是要消灭农村、农业、农民,而是要注重三农问题的解决,增强农村文明的传承能

2力;

二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城镇化。这里面有四层内容:一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突出统筹均衡发展;二是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突出资源集约节约和生态环境友好,体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镇化;三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品,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四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突出代际公平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是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展现中国文化、文明自信的城镇化。这里面有四层内容:一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突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二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突出城市群的紧密联系和辐射带动作用。三是提高城市承载能力,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城镇化建设相适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和综合能力建设。四是注重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承与现代人文关怀相容,强调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亲密结合,城镇化建设既不“邯郸学步”,又不“闭门造车”,要体现出东方大国的风采和力量;

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体现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城镇化。这里面有四层内容:一是城镇化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二是建设包容性城镇,强调城镇不同主体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三是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突出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四是建设和谐式城镇,更注重城镇化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城镇化的奋斗愿景。

三、对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探索

第一,科学制定战略规划。推进城镇化,必须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要科学编制

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加强对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规律的研究,深化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抓紧制定管长远、管全局的国家层面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要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人口发展规划、文化保护规划等相衔接,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坚持城乡统筹,兼顾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明确城镇长远发展方向、空间战略布局、长期发展目标,形成可考核的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指标体系,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第二,发挥产业支撑作用。推进城镇化,必须加强产业支撑,提升转化农民、吸纳就业的能力,夯实城镇化的经济基础。要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围绕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生产要素向重点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和区域型城市群集聚,加快壮大产业规模。要把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和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作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强化城镇体系专业化分工协作,提升中小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坚决杜绝把应淘汰的落后生产技术、污染严重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转移。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分工合理、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提供基础;

第三,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推进城镇化,必须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着力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即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重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格局。要着力推进形成城市群;

第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镇化,必须按照城镇人口增长趋势,进一步在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上下功夫,努力使城镇承载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城市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确保城镇化发展与城镇承载能力相适应。要着力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加强城镇交通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围绕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区际交通骨干网络,强化城市群之间交通联系,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外交通。要加大城镇公共交通投资力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缓解交通拥堵。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合理布局、统筹推进的原则,加大电力、通信、给排水、燃气热力管网、道路、照明、垃圾污水处理以及城镇信息基础设施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城市应急防灾能力建设,严防城市内涝事故;

第五,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实现“三化同步”,必须从规划、产业、基

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做到城乡统筹。要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对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进行一体化规划布局,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要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管理,科学合理地布局工业、服务业、交通、住宅、基本农田以及生态用地,加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推动土地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第六,积极破除体制障碍。推进城镇化,必须进一步大胆探索,破除体制尤其是城乡

二元体制的障碍。只有不断推进土地、户籍、财税、行政管理等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才能为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城镇化的中国特色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内涵;阶段;特质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5-0016-006

一个影响世界的大国的城镇化,不能没有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颠覆性城镇化理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城镇化理论、道路与模式的历史性变革与创新。本文采用全过程、超视角、长镜头、反配置等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定义、内涵、阶段与特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中国特色“特”在何处,它与资本主义城镇化、(中高级阶段)社会主义城镇化有何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分哪几个阶段,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有何关系,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如何进一步转型发展等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及其结论对提升与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起支撑作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学术意义与应用价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定义与内涵

在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应该成为与这个伟大新时代相适应的新理论。但是,目前的学术界鲜有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兴趣。在学术文献中也很难找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确切定义。

(一)中央文件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论述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1]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之一。[2]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度关联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这一概念。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已经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性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间接地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例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3]将这句话中的“中国特色新型”和“城镇化”两个关键词连在一起,就成为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2013年11月,“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在党的文件中被独立提了出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4]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又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5],并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进行了初步阐述。这标志着中国城镇化理论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里程。《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和2014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进一步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容进行了丰富与发展。

迄今为止,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中仍然找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这一名词与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这一名词是否成立,是否有构建与研究的必要,其内涵与特质是什么,均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二)我国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理解

在研究文献中,目前鲜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确切定义。王伟光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强调包括新型城镇化的新“四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和总任务的支撑[6],他将新型城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联系在一起。方玉梅等学者认同 “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这一公式。[7]何干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直接表述为:是有干部和群众广泛参与的,有领导、有组织的城镇化社会实践,工作重心放在新农村建设上,用发展农村工业和高效特色农业来促进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人民的共同富裕。间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应该包含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镇化的特色,如政党领导、政府组织、公众参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搞好小城镇建设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等。[8]2014年梁本凡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内涵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比较契合,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不等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亦不等于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决定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走向。[9]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新认识

透彻认识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需要在时空、语境、理论和方法上进行创新。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邓三科”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来分析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三科”以及习近平思想,我们可以判断: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国情与伟大实践。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城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基本内涵和特质,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内涵和特质所决定。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不同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之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内涵比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高得多,深得多,广得多,它以“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目标,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理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时间起点与终点

一般来说,中国大陆城镇化起点一般定在1949年。1949—2016年,我国城镇化大致经历了1949—1977年期间的“红色”城镇化发展阶段、1978—2011期间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阶段和2012年以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时间起点在何处,涉及如何看待我国历史上各个阶段城镇化的性质问题,也涉及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的认识问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起点

1949年,我国成功开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视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进行的城镇化,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起点应该在1949年。

1978年以改革开放为标志,我国成功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10]30-31如果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之后所进行的城镇化,那么1978年应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时间起点。

如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定义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城镇化,那么其时间起点应该在1978年以后。理论源于实践,主要表现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在1978年以后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今后仍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

(二)源自“红色”城镇化发展阶段的转型

1949—1977年期间,我国所推进的城镇化,尽管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由于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指导,所以不能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范畴。1949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与转型过程,具有历史连续性。以改革开放为标志,1977年是我国“红色”城镇化发展阶段的终点,1978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由我国“红色”城镇化发展阶段转型发展而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终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0]30-31因此,根据上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进行的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城镇化等基本观点,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间重叠的那一段时期所进行的城镇化,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时间终点大致在2049年“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之时。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阶段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包含了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三个发展阶段。

(一) 中国特色城镇化阶段(1978—2011)

改革开放启动,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城镇流动,小城镇快速发展,1998年城镇化率超过30%。1999年以来,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外资大规模进入,沿海城市工业化、特区建设、开发区建设与城市建设全面铺开,农民工大量外出进城打工,向沿海城市流动,形成以异地就业转移为特色的快速城镇化浪潮。向市场经济转轨,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的同时,积极引进外资企业,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推进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成为这个时期城镇化的重要特点。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2011年城镇化率超过50%。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农民工半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资本化与市场化过度、公共服务短缺、腐败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等等。[11]

(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阶段(2012—2020)

2012年,以十八大为标志,我国城镇化进入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率和城镇人口增长率双双进入下行通道,社会经济结构性问题与矛盾突出,产能严重过剩,公共服务短缺。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要通过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实现“三去一补”、脱贫摘帽、“四个全面”、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小康社会建成等目标,有效解决公平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开放发展和人的发展问题。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51%提高到2020年60%左右。

(三)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2021—2049)

2021—2049年期间,我国仍然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阶段。根据城镇化阶段发展、转型发展的客观规律,本文暂时将这个城镇化阶段称为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表2列出了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与其前后两个阶段的区别。第一,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镇化向中高级城镇化过渡的关键阶段;第二,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的经济结构和形态以服务业为主;第三,相比前一阶段的城镇化,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的收入差距大为缩小,城乡一体化发展,环境质量大为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进展;第四,在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数量型城镇化为质量型城镇化取代,公共服务普惠化、全覆盖;第五,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为2050年前后两种不同层次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对接做准备。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开启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将终结于2049年中国梦的实现,它已经经历了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进入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未来还会转型升级到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

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特质讨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特质的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的途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10]25 所谓道路特,是指坚持“三个既又”: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五大建设全面推进;既不断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理论体系特,是指“邓三科”,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10]25-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之后所进行的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城镇化实践,因此,其特质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的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本特质

基本特质是寓于具体特质之中,是决定城镇化道路、性质与方向的特质。城镇化有两个相互对立的方向和属性,一是社会主义,二是资本主义。城镇化道路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存在两类判断与识别标准。

第一类是方向指标。指手段、方式、方法与途径实施后,城镇化结果是否指向社会主义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判断指标就是邓小平所指出的“三个有助于”(1)或“三个有利于”(2)。

第二类是属性指标。指城镇化的手段、方式、方法与途径是否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是否具备社会主义属性。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原则主要有三条,一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12]49,二是发展生产(力),三是共同富裕或共同致富,始终避免两极分化。[12]172

根据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与性质的论述,结合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实践等特在何处的论述,坚持其社会主义方向与属性,坚持“三个有利于”,坚持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坚持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坚持逐步共同富裕。这“四个坚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本特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理论特质

2014年,国务院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以下简称《规划》),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一般特质进行了规范。由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中间阶段,其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或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特质,所以,依据《规划》所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一般特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特质的具体表现进行讨论。

《规划》要求,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以“邓三科”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基本特质的要求。

我国目前城镇化正在从30%—54%的加速发展阶段,向55%—70%的减速发展阶段转变。根据全过程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减速发展阶段不能延续加速发展阶段粗放的城镇化模式。未来减速发展阶段,随着内外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尤其是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脱贫进入攻坚阶段,我国城镇化必然由规模扩张进入以提质升档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要坚持阶段发展、转型发展、提质升档的新理念。这里的阶段发展、转型发展、提档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重要理论特质。

《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其立足点与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性。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性,恰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重要理论特质。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原则特质和目标特质

《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应当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特色彰显,城乡统筹,以民为本,全民共享,布局优化,高效集约,低碳绿色,文化传承,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分类指导。这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原则特质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宗旨是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任务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十三五”期间的任务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社会和谐进步,解决贫困问题,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目标组合为: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这里的具体目标组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一般特质,而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本特质。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模式特质

《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与模式为“四个立足点”:第一,以改革为立足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第二,以城市和城市群建设为立足点,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第三,以产业升级和综合承载能力为立足点,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的全面协调,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第四,以人民为立足点,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这“四个立足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道路与模式特质的具体体现。

五、几点结论

根据上文的研究与讨论,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开始于1978年,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进行的城镇化,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点的城镇化,是在“邓三科”和习近平思想指导下所开创的城镇化,大致分为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三个阶段。其具体特质包括理论特质、原则特质、目标特质、模式特质等。基本特质寓于具体特质之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字所规定,具体表现为“四个立足点”、“四个坚持”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本特质,是它区别于其他一切形式的城镇化,尤其是资本主义城镇化的基本标志。

注释:

(1) “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得标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页。

(2) 姓资与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9.

[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5]习近平.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3-12-15.

[6]王伟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N].人民日报, 2012-12-20.

[7]方玉梅,张玮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37(3): 350-354.

[8]何干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镇化道路的探索——江苏部分地区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3): 40-49.

[9]梁本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我国未来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取向[J].学习与实践,2014,(1):9-17.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11]余静文.重庆统筹城乡改革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经验研究[J].西部论坛,2013,23(1):1-10.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篇4

马燕合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

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 内涵相当丰富。对于中国来说, 这个过程也十分复杂。这种复杂性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中国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 经济发展相当不平衡, 各方面差异较大, 因此, 各地城镇化进程、成果、政策、模式也会不一样。所以中国的城镇化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镇的过程。除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外, 还包括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等等。当前的一个课题, 就是怎样把握好城镇化的进程, 这个“度”是需要我们下力气去把握的。应该强调城镇化要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相适应。除基础设施建设外, 还需要社会保障能力等各个方面的配套。城镇化进程, 无论是超前还是滞后, 整个社会都会付出沉重代价, 这就需要政府的引导, 且引导不能滞后。其次, 在城镇化过程中, 有一些倾向值得注意。例如, 片面追求城市规模, 忽视节能, 忽视文化传承、地方特色、建筑风格, 有一种雷同化的趋向;又如, 在大建大拆过程中, 文物怎么保护, 历史遗迹怎么保护, 怎么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这些问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再次, 过分追求建设速度, 片面考虑短期建设成本和建筑成本, 以及长期运营费用, 而对如何节约资源, 体现生态保护与平衡考虑较少。现在各地在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和谐城市建设上都有很多好的探索, 我们应该注意把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应用到有关的建筑和建设上来, 充分考虑资源节约、生态平衡、新能源利用等要求。这对我们从事科学管理的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怎么样通过科技进步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来支撑两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在于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刘伟 (北京大学副校长)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 在强调提高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基础上, 更重要的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而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和谐, 各个方面的结构性的和谐。比如说城市化质量要提高, 现代服务业就很重要, 而现代服务业很多都是和市场化相联系的。因此, 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市场化落后, 它的现代服务业能够发达;很难想象在市场化落后、现代服务业落后的情况下, 它的城市化质量能提高。所以, 在“十二五”期间, 如果从一开始就特别强调城市化质量的话, 就必须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再比如, 在我国经济结构上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即工业制造业结构带有强烈的自我循环色彩, 为投资而投资, 属投资驱动型。我们曾对中国工业结构中的42个行业做过一个研究, 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产业产生的需求主要带动什么。我们发现很长一段时期内, 中国带动经济增长最快的部分产生的需求, 主要是带动制造业本身的需求。这是一个内部循环, 没有溢出。这就表明, 除了我们说的体制问题和投资偏好问题之外还有结构原因, 经济结构本身就是投资自我驱动的。如果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使其溢出到消费领域, 只要投资一增长, 消费弹性就会增大, 这样我们的城市布局、整个经济结构就会更好一些。因此, 对中国的城市化速度, 不需要太多的担心, 但对城市化的质量, 要下大工夫。这个质量首先是城市功能要和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相吻合。这些调整任务可能是非常艰巨的。

城镇化说到底是“人”的问题

朱以庄 (中共四川省泸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城镇化, 特别是城镇化率, 是按城镇人口占这个区域或者这个国家总人口的比例来计算的, 所以还是“人”的问题。我们在研究城镇化的时候, 首先必须以人为本, 而不是主要关注修多少马路, 建多少房子。如何解决人的问题, 是我们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包括城镇政策、城市化的政策, 都必须围绕人去做, 欠发达地区要搞城乡统筹发展。对此有几个基本认识:第一是必须发展经济, 强化经济实力。第二, 政府必须主导, 政府不主导, 靠市场去主导, 投资方缺乏积极性。第三, 利用优势进行突破, 选择一个相对优势来加快发展。第四是基础设施保障。第五是改革创新。当然我们也有很多问题, 很多矛盾, 比如城乡统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但是我们财力有限, 这是第一个矛盾。第二个矛盾就是我们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农村的空虚化问题。第三就是城市难以接纳大量农民工的矛盾。第四是城乡社会逐步融合与社会管理滞后的矛盾。

要按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办事

赵春山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主任)

推进城镇化要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这是根本原则。现在在城镇化过程中, 出现了很多问题, 很多是为城镇化而城镇化, 追求速度、追求比例、追求时间表。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不尊重客观规律、不尊重科学的表现。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理念, 一手抓引导推进, 一手抓夯实基础, 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可持续的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 真正让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水平、技术能力、文化素质得到根本改变和提高。首先政策要到位。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很多地方政策滞后或政策缺位, 限制约束了城镇化发展。政府部门一定要积极研究、梳理过去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政策法规。如果不梳理, 就无法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 甚至还可能随着经济发展越拉越大。其次是“两个提高”, 即努力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努力提高农民的技术和文化素质。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提高了, 城镇化水平就会水到渠成。再次是“三个发挥”。一是要发挥政府在推进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主导和推动作用;二是要发挥市场的调控机制;三是发挥农民的主动参与作用。还要有“四个保障”, 即土地使用、户籍居住、医疗保险和养老上的保障。最后, 要有“五个支撑”:一是城乡产业经济发展一体化;二是人口居住体系一体化;三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配置一体化;四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五是惠民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要体现公平, 使城乡居民有共同的平等的权利。

改革土地制度, 推进城镇化

李建功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在城镇化发展中,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统筹、节约用地的观念, 特别是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推进城镇化要树立以下几种理念:第一需要进一步强化保护耕地的观念;第二依法管理用地, 各类建设项目要建立在依法依规基础上;第三是集约用地, 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实现土地使用最优化;第四要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赔偿机制。此外是要拓展城镇建设的用地空间。土地是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支撑, 在国家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框架内, 应当按照规范管理、节约经费、不撞红线的原则, 采取综合措施, 为城镇建设拓展用地空间, 解决目前城镇建设用地严重短缺问题。为此, 就要对相应的土地制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一是强化推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城镇用地保障,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加快农村土地结构改革, 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登记办证工作。二是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三是规范农村的土地整治工作, 统筹规划, 因地制宜, 实施综合整治。四是改革征地制度, 逐步缩小征地范围, 细化国有土地使用制度。五是科学编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要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乡规划、产业规划全面衔接。六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进一步简化审批要件和审批过程。

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张成智 (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城市也在高速发展,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大量的农民工在支撑。农民工市民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当前城镇化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农民市民化难, 还有社会保障难、住房难、就医难等等, 农民工很难享受到市民待遇。这些问题的存在, 不仅影响城镇化的进程, 而且会影响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还会带来城市的不和谐。针对这一问题, 要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 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一是要大力发展产业, 没有产业支撑, 尤其是二、三产业支撑, 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等都只能是空话。二是要大力培训农民工, 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 让他们以高水平的技能来就业。这就需要创新当前的培训机制, 整合资源, 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 培养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劳动力。三是以落实公民平等权利为核心, 完善对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四是完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体系。应该在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大省或者流入地大省, 探索建立一种有利于为农民工提供保障的机制。五是要推进住房改革,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六是要加强户籍制度改革, 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全国各地都在探索户籍制度改革, 应当允许有条件的地方取得一些突破。

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课题

刘华 (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

城镇化是一个大课题。第一, 城镇化的推进首先应当控制节奏。全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6.6%, 当前应该是稳妥地推进, 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 不定指标。“十二五”期间城镇化推进到什么程度?中央相关文件中没定指标, 这是明智的, 表明决策层对这个问题有非常清醒的认识。第二, 城镇化的需求要与城镇化的资源相匹配。有的地方有强大的需求, 但没有相应的资源匹配, 这种情况下, 步伐就应该慢一些。急于求成的结果肯定是低水平的城镇化。第三, 城镇化建设应当选择一个有效的模式。国外城镇化的进程已经证明, 城镇化的建设一定是联动发展的, 它有两种模式是值得借鉴的:一是建设卫星城, 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圈;二是这种小城市或者中型城市的发展一定不能孤立发展, 要形成群、形成链, 但需要站在全国发展大局的高度整体统筹。第四, 城镇化的建设要保证质量水平。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聚集, 人聚集起来的过程是希望生活更美好。比如说广大农村, 如果要进行城镇化的话, 不是都要搞一个城镇, 其实农村搞现代农庄、现代农场, 使农民变成农业工人, 也是一种城镇化模式。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课题, 涉及社会方方面面, 但是有几个关键制度可能要早做筹划, 比如人口政策、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环保等。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浦再明 (上海市发改委巡视员)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进程, 要强化对这个系统的战略性认识。一是高度重视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整合和空间战略布局, 搞好全域空间战略统筹, 实行整体发展战略。在区域之间应该有比较好的城镇体系, 城镇化不只是特定区域的城镇化, 应该是自然、协同、演化的过程, 同时也应当是均衡发展, 组合式的发展, 网络化的发展。二是重视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规划。要搞好全要素空间的战略统筹, 这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统筹问题, 以此来防止城镇化过程中的失衡和粗放城市化问题。中国的城镇化也有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问题, 要从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五个要素怎么协调演化来认识这个问题。虽然我们通过城乡一体化来推进城镇化, 但要处理好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是有区别的, 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都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但是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系统演化的过程;城镇化主要突出空间格局的变化。三是推进城镇化要体现文化元素。过去上海也做过一些探索, 探索怎么建设好城市, 探索如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根据资源环境禀赋的不同和区域条件的差异, 因地制宜, 差异化发展, 形成不同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总之, 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系统高度来探索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打破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固化利益结构

李铁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就我国国情来看, 城镇化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由于几十年经济发展形成的城乡二元公共服务结构, 不同群体利益相对固化, 农村群体很难通过单纯的人口流动融入城镇, 城镇也很难为流入的农村人口提供相对公平的福利政策。因此, 有人提出了城镇的承载力问题, 认为相对某一城市来说, 其水、土地等各种资源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通过绝对的公平来吸纳外来人口。对此, 首先应该弄清楚几个问题:

第一, 主城区和行政管辖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的城市是行政管辖区, 不是城市的主城区。譬如, 北京是一万多平方公里的行政管辖区, 北京市即使朝阳区也是有城市有农村的地方。所以理解中国城市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是主城区还是城市的管辖区。第二, 城市的承载力是主城区的承载力还是管辖区的承载力。通常管辖区的承载力要远远大于主城区的承载力, 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我们在控制城市发展规模的时候, 是控制主城区的发展规模还是控制城市管辖区的发展规模, 这恐怕是我们研究问题的一个非常大的误区。第三, 中国的核心城市拥有十分优越的行政资源和市场化优势, 可以利用核心城市地位, 举办各种大型的公共工程和市场化的工程。比如北京可以举办奥运会, 上海可以办世博会, 可以建迪斯尼乐园。这种优势一定会吸引大批外来人口涌入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 外力无法阻挡。第四, 核心城市发展必须要面临接纳人口的考验。很多城市都制订了高端人才的吸引计划, 而高端人才的引进势必需要普通人才的配合。城市不是某一个群体单独所拥有的城市, 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收入、不同的智力差别以及不同来源的群体构成的, 就像一个森林, 有大树、有灌木、有小草, 是一个整体空间, 而不可能仅仅是大树。这也是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现实。打破目前的利益结构, 一方面需要中央政府的决心和勇气, 另一方面也需要这些大城市的人、中心城市的人, 能够放弃自我利益, 欢迎农民进入城市。只有这样, 才能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 但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几个特点

向春玲 (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转移农村劳动力规模巨大。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把几亿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来。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是46.6%, 有6.2亿人口已经进入城市。根据估算, 要到2030年, 我国才能基本上完成城镇化。第二个特点是在城镇化过程中, 我们要依靠两种力量, 即政府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这是因为, 城镇化首先是一个经济现象, 要完成产业以及依附在土地上的农民向工业产业转移;同时它还是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工程, 在这个过程中, 仅仅靠市场化推动城镇化, 会有一些失灵的地方, 需要发挥政府的力量。政府要在解决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作用。第三个特点是中国城镇化要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我们所说的城市化的本质是人, 是人的城市化或者人的现代化, 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人们的幸福感, 过上更加体面、更加有尊严的生活, 进城的农民能在城市里享受到跟城市人一样的待遇。第四个特点是中国的城市化要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道路。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要大量占用土地, 我们的土地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要在城市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保护耕地, 保障粮食安全。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一定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城镇化的中国特色 篇5

正确

2、中央城镇会议首次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思路。

正确

3、对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正确

4、“半城镇化”是指城镇人口比率大于50%。

错误

5、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城镇化不协调的现象。

正确

6、土地城镇化速度要快于人口城镇化。

正确

7、“被城镇化”是违背农民意愿的盲目城镇化。

正确

8、城镇化“大跃进”导致“鬼城”出现。

正确

9、我国城镇户籍人口率已经超过50%。

错误

10、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

正确

11、城镇常住人口与()存在“剪刀差”。

城镇户籍人口

12、城镇率的“剪刀差”值为()。

16.6%

13、两个城镇化不协调是指人口城镇化与()不协调。

土地城镇化

14、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克服()。

贵族化倾向

15、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要注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纠正()。城镇化“大跃进”

16、()年我国进入上中等收入水平。

2010

17、我国要深化改革,继续释放()。

改革红利

18、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

中高速阶段

19、()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十八大

20、中国城镇化进入了()阶段。

集约发展

21、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难以持续。

低成本

22、我国处于城镇化阶段划分的()阶段。

初级

23、现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24、()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稳步推进城镇化 25、201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26、政府往往用统一购房的方式把农民的地出让,导致()。

“被城镇化”

27、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把()放在第一位置上。

人口城镇化

28、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在()出现。

全国大部分地区

29、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我国要形成(),推动我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制造业大国。

技术工人红利 30、2011年,我国城镇户籍人口率为()。

51.27%

31、“三无”农民是指()的农民。

种地没田 就业没门

“低保”无份

32、城市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

交通拥堵 地下管网排水不畅

雾霾严重

垃圾围城

33、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要()。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调整经济结构

增加社会流动性

克服利益固化

34、我国有能力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强大的综合国力

全面改革的规划

人口基数大

35、低成本城镇化阶段的特征是()。

土地低成本 劳动力低成本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欠账

公共服务能力偏低

36、高成本城镇化阶段的特征是()。

土地高成本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公共服务能力与城镇化适度

发展基础设施

37、十八大提出我国要坚持走()道路。

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38、中国城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叠加进行

中国是一个城乡二元化国家

39、中低收入者面临()等诸多不便。

住房难 看病难 上学难

乘车难

40、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事件是()。

人均收入进入上中等收入水平经济增速放缓

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城镇化的中国特色 篇6

关键词:中国特色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39-03

引言

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主要是指在发展阶段上保持协调,就是工业化的发展要在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之内;同样而言,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也要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相匹配[1]。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首先是二者要在发展速度上的均衡性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其次,要始终把保持二者在发展方式、发展阶段、发展手段和发展目标上的协调性不断贯穿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也就是说,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手段和方式要保持一定的契合度;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也不能互相矛盾;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不能相互超越。始终抓住协调这一主线,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有序发展[2]。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两个发展路线,二者的协调有序发展对中国尽快尽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二者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二者在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不足并且提出相关对策是本文研究的基本要义。

一、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意义

(一)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动力源泉

世界各国的城镇化发展有一条规律,工业化发展对城镇的诞生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市化水平伴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钱纳里等人以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出发点,调查了1950—1970年约100个国家,结果显示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呈现相同的发展趋势[3]。城镇的规模随着产业集聚的不断扩大而发展。我国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业总量不断增长加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工业增长的拉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推力两种力量综合拉动下,农村人口涌向城镇,为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其次,我国工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也在促进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传统工业要以创新为基点进行发展和改造,发展重心不断向新兴的战略性产业转移,最终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工业竞争力。充分发挥新兴产业高技术含量、高效益、低污染、低耗能的优势,这不仅实现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实现了城镇化的科学发展;同时,其发展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带来的财富可以不断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为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能有力推动新型工业化

中国特色城镇化就是要实现人力资本、经济要素和技术资源在城乡间的优化配置。在集聚过程中,人口集聚作为最原始的动力,不断吸引人才和科技资源等发展要素凝聚成一股力量,促进技术改革创新和升级,实现生产力要素的最优配置,重构产业链,合理减少发展成本,实现大中小城市发展资源合理分配,切实保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产生一种结构性优化和功能性提高的综合效应。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劳动者相关知识技能水平要与其发展需求达到很好的契合。中国特色城镇化在文化上定位为实现文明的多样性共存,培养与时俱进的城市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文化发展目标是:将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效融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城镇人民接受教育的比例越来越大,全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现存问题和原因

(一)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工业和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作为衡量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参照这一标准对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后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低。例如:2008年,我国制造业产值比重约为34.4%,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为88.7%,其对应的城镇化水平分别为63.4%和65.8%,而200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45.7%,低了约20%。从就业比重来看,2008年我国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为60.4%,其对应的城镇化水平为52.7%,依然比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高出7个百分点[4]。由此可以看出相对应的城镇化率水平较低。我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就业方面所做贡献不大,工业化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镇化发展滞后。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59%,工业化率62.78%,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程度为25.79%。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在2003年以后有所改善,为了改善两者发展不对称的状况,国家及地方相继推行了户籍制度改革,也出台了一系列减免农业税、取消农民工进城限制等政策,使得城镇化发展速度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扭转,但是仍旧追赶不上工业化的发展速度。

(二)城镇化发展缓慢与支撑产业不足

支撑城镇化发展的相关产业能力不足。工业化、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发展没有紧密结合,良性发展。一些地方只把提高城镇化率作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城镇配套设施的发展,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化最终难以持续发展壮大。一些中小城市、小城镇的产业集聚和发展支持力度不足,促进就业的能力不高,难以有力支撑城镇化的发展。根据国际经验,在城镇化的中期,产业结构表现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中期,地区的工业化是推动城镇化的主要动力。而我国目前仍然没有摆脱资源依赖性的发展路线,第二产业中采掘业的比重仍然较大,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多、环境污染大,而且吸纳劳动力有限。制造业发展能力弱,主要表现为:生产效率低,生产经营未形成产业链;制造业内部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差,对国外技术装备有很大的依赖性;在以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为主要竞争力的优势还未形成。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能力不足,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较低。以2009年为例,第一产业对GDP的增加值拉动为0.6个百分点,而同期第一产业吸纳就业人员为38.1%;第二产业对GDP增加值拉动为4.8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吸纳就业人员为27.8%;第三产业对GDP的增加值拉动为3.9个百分点,而同期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为34.1%[2]。这充分说明,从总体上看,由于缺乏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支柱产业,我国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强,工业化对城镇化发展的拉力不足,致使其发展缓慢。

(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影响了两化的协调发展

第三产业在促进和推动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浪潮的推动,第三产业已经逐步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三增长极”。但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我国第三产业不仅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较其他产业偏低,而且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相比于大部分发达国家,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作为主要支柱,而中国仍旧依靠传统的商业、服务业,并且我国的第三产业总体上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对GDP的增长和城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制约作用,自身发展能力弱也就削弱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自身发展结构不合理也阻碍了工业化的整体演进和城镇化的进程。在未来几年间,工业部门吸纳就业的能力已相对有限,而城市服务业成长的前景很广阔,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对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起了重要作用。同时,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应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市场中介和高层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升级也将带动工业和农业的结构升级。我们要充分认识服务业对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促进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四)二元结构导致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缺乏内在的协调性

城乡二元体制影响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关系及协调性。1978年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的变化对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程度及发展趋势影响具体表现为:1978—1984年,农村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工业化水平相对下降,城镇化进程缓慢推进,二者发展呈相反趋势,但二者发展协调性较好。1985—2002年,乡镇企业突起,市场机制逐渐建立,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与就业制度有所松动,工业化与城镇化均呈现一致的快速发展趋势,但两者的协调性降低。2003—2010年,户籍制度与就业制度继续放松,土地制度是改革重点,工业化进程放缓,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镇化依旧快速发展,二者发展的协调性较差,但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的状况已经不那么明显,二者的协调程度逐渐提高[1]。但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尚未根本消除,我国是典型的二元制社会,城乡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上仍旧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等方面,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还未破除。目前城乡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别面临的最大体制性障碍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只有不断减小由二元体制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异,不断刺激农民消费,扩大农民消费市场,解决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促进国内需求扩大和升级必须破解的难题。

三、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措施

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推进我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促进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适应

提高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契合程度。城镇化要以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为标准,那种不顾条件,只为提高城镇化率的做法会使城镇化因为缺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而出现“半城镇化”;另一方面,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水平,会对产业集聚和经济结构优化造成影响,从而迟滞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要促进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就需要加强产城统筹,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按照“产城一体”的要求,以工业发展需求促进城镇功能不断优化,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提高城镇的规模和水平。工业发展离不开城市为其提供的各项发展资源,工业发展和城市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关系,不能不计城市发展的得失单方面发展工业。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对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带动优势,城市新区要根据产业园区发展需要进行合理布局,发挥城市新区对产业园区发展的服务作用。以建设产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为基础,不断完善区内生活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形成城市的雏形,最终建设成为综合产业和城市生活为主的新城和新区。

(二)推进产业集聚化发展,强化产业支撑

首先,将促进产业集聚,推动工业经济区域联合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现代工业发展大都依靠产业集聚提高资金、资源使用效率,要以培育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为目标。要在发展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培育壮大开发区,建成具有区域性强,产业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协助中小企业发展,加强产业内不同级别企业的密切合作,形成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的新型产业链条,围绕价值链发展“以大带小,以小补大”的产业集群。围绕关联产品聚集企业,实现中小企业规模化发展,增强中小企业联合竞争力,齐心协力打造特色产品和区域品牌,增加知名度和影响力。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促进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以科技推动为基础,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工业化的层次和水平。

其次,发挥产业支撑作用。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围绕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生产要素向重点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和区域型城市群集聚,加快壮大产业规模。抓住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和调整工业内部结构这两个重点,改造传统产业内部结构,焕发传统企业活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挖掘新兴企业发展潜力。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分工合理、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切实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第三产业作为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推动力,一般地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表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势,但当其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会趋于相对的稳定,特别是密集型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会导致工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有限性增大。因此,解决城镇化带来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这一问题必须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其提高到战略高度。根据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积极选择增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强、就业弹性大的行业:如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等。结合中部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优势,还应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物流业、旅游业等,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激发就业创业的活力,通过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有力带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四)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

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对于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延缓作用,打破这一体制性障碍必须依靠国家和地方共同推进。国家层面的改革应居于主导,一方面它控制着对城乡二元体制进行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比如法律法规方面的底线的设定,户籍、土地、财政、金融、社保等制度的改革方向和进程;另一方面,必须从国家层面统筹解决地方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而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公共政策统筹推进涉及制度性安排的改革举措。而地方则应在国家的统一制度安排下对具体实施机制进行创新。如在明确了户籍改革的总体方向的基础上,对户籍改革的实施步骤及公共服务配套改革措施进行创新,在现有土地制度规范下对具体确权颁证方法、流转模式进行创新,在现有的金融制度规范下对农民融资方式和渠道的创新和拓展,等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农民来说不再是梦想,给予农民更多的发展机会,保障农民社会阶层的上升渠道通畅,加快建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保障城乡居民地位平等的一元化体制,最终形成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李霞,朱艳婷.城乡二元体制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12,(3):109-115.

[2]兰勤.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之我见[J].探索与争鸣,2004,(5):124-126.

[3]苗建萍.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机制[J].商业经济评论,2012,(1).

[4]付保宗.“十二五”时期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10,(6).

[5]洪名勇.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2011,(6).

[6]唐敏.城镇化关键期战略谋划[J].瞭望,2012,(9).

[7]李强.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思路与措施[EB/OL].http://www.chinaacc.com/new/287/294/354/2008/7/wa3153213917141780026324-0.htm.

[8]姜爱林.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9]段禄峰,张沛.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7).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 篇7

关键词: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策略

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城镇化与城市化的概念有共通之处, 但是城镇化是城市化概念在中国的具体体现, 城镇化概念更具有中国特色, 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快速的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 中国已经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城镇化, 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 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过程。现代意义的城镇化起源于英国工业革命, 伴随工业革命的进程, 城镇化扩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 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城镇化进程。2005年,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人口部在其出版的《世界城镇化展望》中估计, 2008年全世界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世界由此迈人城市世纪。在国际上城镇化水平是以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作为城镇化的统计指标来衡量的。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均在70%以上, 中等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一般在50%以上, 落后的农业国通常不超过20%。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 城镇化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是因为它构建着区域发展的重要指标体系, 而且更为引人瞩目的是作为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整合, 城镇化将反映并影响着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 是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根据诺瑟姆提出的城镇化规律, 我们将城镇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即城镇化率30%以下的是初期的起步发展阶段, 城镇化率30%~70%的是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 城镇化率到达70%以上的是后期的稳定发展阶段, 如图1所示。

二、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特点

1949年后, 中国曾经历了曲折的城镇化进程。直至1979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城镇化才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1、城镇化速度快, 半城镇化现象明显

198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19.39%, 远落后于世界平均的城镇化水平。1990年, 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26.44%, 2010年城镇化率上升到49.95%。二十年内中国城镇化率提高了23.5个百分点, 年均增加一个百分点以上, 城镇人口净增3.69亿。

2、城镇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中国地域广大,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历来存在较大差异。1990年以来, 沿海地区利用有利的区位条件和人文环境, 率先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由于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吸引了中西部地区的大量农村人口, 使其城镇化速度大大加快, 并导致城镇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比较显著。总的趋势是, 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较高, 中部地区居其次, 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最低。如图2所示。

3、都市化现象已经显现, 城市群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

在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进程中, 一个普遍趋势是大城市发展速度更快。因为城市本身就是集聚经济的产物, 而大城市的集聚经济效益更明显。中国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有限的国家, 在城镇化过程中更要充分发挥集聚经济的效益。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已导致大量大城市的出现, 若建立都市区的界定标准, 其人口规模可以更好地反映城市实际的人口规模。2000年, 中国大陆已有, 117个50万人以上的都市区, 人口1.99亿, 占全国总人口的16.1%, 如表1所示。

三、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城镇化是世界各国走向工业化、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结果,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城镇化又起了推动工业化、现代化的作用。城镇化与工业化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一方面, 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引发城镇化的进程。工业化的不同阶段还决定着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另一方面, 城镇化又保障和促进工业化。总之, 城镇化是工业化过程中资源配置变化的必然产物, 而城镇化又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理想的城镇化模式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从城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 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 同时, 城镇化对工业化也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没有城镇化的发展, 工业化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钱纳里通过对世界上多个国家的研究, 提出了常态发展状况下,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一般关系, 即在一般情况下, 城镇化率应大幅高于工业化率, 而中国的城镇化率长期以来一直大大低于工业化率, 尽管总体趋势是上升的, 但二者的比值不仅仍然明显低于钱纳里总结出的“一般关系”, 而且也大大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 如图3所示。

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互相促进, 互相依赖, 共同促进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转型将成为新时期促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力量, 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二者的互动机制如图4所示。

四、加快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的策略

随着中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进人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改变现有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的内在需要。在城镇化进程上, 根据中国国情, 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走集约型城镇化的模式, 坚持以大城市为主导, 大、中城市为主体, 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布局集中、城镇密集、用地节约的城镇化之路。

1、积极发挥政府的引领和调控作用, 以加快城镇化进程

政府一方面作为国家的行政主体, 另一方面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 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重要且独特。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领导指导、监察监督、管理和调控作用, 走科学化发展道路,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引导城镇化进程的正确方向和合理速度, 加速城镇化的进程。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中央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 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府责任。所以,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各级政府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规划, 引导城镇化发展的扎实有序推进。另一方面, 政府要致力于各项制度建设, 运用政策和法律法规, 消除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加速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2、创新投融资体制, 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投融资体制主要是指在城镇化建设中, 经营和管理总体规划范围内的基本制度和方法, 其主要包含投融资决策制度、投融资组织结构、投融资主体行为、投融资资金筹措和投融资监督体系等。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体制创新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城市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及环境保护、绿化美化、供水、供电、天然气等市政公用事业领域。投融资制度的建立及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是城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也是弥补财政资金不足的必要手段。在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方面,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方法, 整合各类资源和放大财政资金利用效益, 创新理念, 政府主导, 规范运营模式, 完善法人结构, 强化监督管理, 确保运行效果, 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持。

3、加快工业化中制造业及第三产业的进程, 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要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 需要产业发展来作为基本动力。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重要驱动力, 要坚持以产业发展来驱动城镇化建设进程, 形成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1975年, 经济学家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在研究各个国家经济结构转变的趋势时, 曾概括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 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 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 从而带动了城镇化程度的提高, 也就是说工业化与城镇化具有一致性。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为促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带来了有利的因素, 为提高中国的城镇化水平, 大力发展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具有意义。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受到世界瞩目, 这是一个宏大而循序渐进的过程, 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城镇化模式是推动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城镇化是与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的, 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 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良性互动, 才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才能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城镇化的中国特色 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特色城镇化,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投资与出口乏力、内需在短期无法提振、经济结构日益突显深层次矛盾, 那么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不仅可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发挥城市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效益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而且能够有效发挥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投资和住房建设等需求累积效应, 同时产生巨大的收入增长和消费转换效应, 这对于进一步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有效释放消费潜力、不断提升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能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不论是“城市化”、“城镇化”, 还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这都不同程度折射出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中理论实践的不断深化。因此, 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必须对新型城镇化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1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特殊性

1.1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本和谐、提高质量、增加福利为目标, 充分考虑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匹配性, 通过市场运作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方式, 主要以内涵增长、内外需拉动、创新驱动、适度聚集为内容, 走出一条富于“智慧、特色和幸福”的城乡融合新道路。

1.2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特殊性

关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特殊性, 国内代表性的学者观点有:胡鞍钢 (2013) 认为, 用“四化”同步来破解“四元结构”。胡必亮 (2013) 认为, 新型城镇化需要突显出“资源有效利用、经济持续增长、环境友好保护、社会公平和谐、空间结构合理、智慧城市创建”等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王耀中、陈洁 (2013) 认为, 通过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镇产业体系来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部分学者提出, 在坚持“三化同步”的基础上, 还要更加注重“信息化融合”、“金融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产业、居住、就业、服务和休闲等功能。所以, 本文根据中国特殊国情, 认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集约和智慧的城镇化。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需强化科学布局、以节约和高效的理念来不断优化城镇之间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分工协作, 通过构建高智能化、灵活性的城镇互联网和物联网, 尤其是建设基础设施、超前利用新技术 (如“三网融合”、云计算等) 和新能源来不断提高能源绩效管理水平, 不断促进生产功能配套、引导生产要素空间集中集聚、促进生活功能安全、便捷和舒适等效用, 使城市更加高效、安全、便捷、和谐。

二是特色和品位的城镇化。通过大胆借鉴国内外城市规划的先进经验, 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 努力实现功能型、效益型、集约型和人文生态型规划, 努力把本土特色要素 (诸如特色定位、人文、产业和品牌等) 和外来发展要素 (如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 密切结合起来, 深度挖掘特色内涵, 不断塑造城镇个性和提升城镇品位, 实施差异化、精细化管理方式, 努力打造“亲民、安民和富民”的“宜居宜业、休闲娱乐”立体化人文空间。

三是人本和共享的城镇化。要强调城镇发展过程公平与效率的内在一致和城镇不同主体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 让全体人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首先是建设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 实现“普惠化”和“均等化”;其次是遵循城镇化的社会系统内生运行规律, 逐步减弱政府主导以及“人治”色彩, 以市场法治原则来解决其不协调和系统失衡问题;最后是逐步消除与城镇化发展中非包容性和排斥性制度体系, 不断增强城市的接纳与融合能力, 并努力营造出有利于创业、创新和创造的环境。

2 当前发展新型城镇化所面临的困境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空间迁移的过程, 每个国家 (或地区) 的城镇发展大多因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体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中国推进城镇化因受限于政府机构、政绩考核、土地户籍、财税及城乡福利差异等改革滞后因素影响, 政府主导城镇化较为明显, 因此面临诸多“异化”困境。

2.1 城镇化集聚效应低, 大城市病突显

由于中国存在城乡分割和城镇等级化, 那些重要城市通过非市场方式占用大量的资金、资源和人才等, 造成较为严重的资源误配, 使得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严重失调。同时, 因政府无序的人口集聚和城镇规划出现城镇缺乏产业支撑, 由于城市间缺乏专业分工, 例如把金融服务业和众多制造业企业集中起来, 导致专业集聚效应差、难以很好地吸纳就业和提高产业的营运效率, 造成了城镇基础支撑和包容性较差, 面临交通拥堵、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幸福感缺乏等“大城市病”问题。典型事例如城市因暴雨而内涝成灾、雾霾天气频发, 严重影响城镇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2 过度透支土地红利, 内需提振不足

过去十多年间, 中国各级政府城镇用地规模扩展过快, 呈现出明显的低密度化和分散化倾向, 同时也出现铺张浪费和过度密集并存, 用途与功能配置错位, 生产、生活功能配套缺失, 城乡间存用地效率落差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例如截至2012年8月底, 全国共有闲置土地1.27万宗 (约95万亩) , 其中57.3%属于闲置2年以上。另外, 全国各地“运营城市”特征尽显, 尤其是日益演变成“房地产化”, 导致地价推高房价, 使得城乡居民也面临房价快速上涨的问题, 这种土地高速非农化以及农村严重空心化现象日益加剧, 将可能引发城市现有居民和进城农民的购买力进一步下降, 反而造成内需提振困难。

2.3 农民市民化转型迟缓, 社会代价巨大

虽然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52.57%, 户籍城镇化率仅35.29%, 大量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 但难以享受到城镇户口和享有城镇居民待遇, 出现“经济性接纳, 社会性排斥”现象, 尤其是难以平等享受到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公共文化和社保等服务, 甚至出现独特的“农民工”、“失地农民”、“三留守”等“半城镇化”现象, 这种不合理的劳动力转移牺牲了“三代人”的幸福, 极易造成巨大的社会代价。与此同时, 尽管当前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自由进入城镇就业务工和保留农村的承包田和宅基地的“双栖”身份, 这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但继续维持城乡二元结构、降低土地利用效益, 使得宅基地难以集约化利用, 难以造就稳定、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显然不利于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2.4 城镇精细化管理缺失, 内生动力缺乏

尽管城镇化发展迅速, 但过分重视硬件和速度而忽视了软件和质量。例如过于强调吸引外来投资, 而忽视与居民生活密切关联的城乡基础设施、文化培育、人居环境等项目, 从而造成城镇化发展潜力缺乏。另外, 中国城市管理在体制、法规上的矛盾还未很好地理清, 普遍存在“选择性执法”、“运动式管理”等现象, 甚至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群体事件, 造成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3 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路径

为了应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所面临上述诸如“空心、同质、片面和粗放”等困境, 更好地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 就需要政府进行合理的政策设计和强有力的执行。

3.1 推进土地制度变革, 积累农民进城资本

通过土地制度创新来实现土地规模化, 更好地促进农民转移, 应通过“确权颁证”, 充分尊重和保护法律赋予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益 (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 , 在严格界定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用地界限的基础上, 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自主流转或处置。同时加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 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和土地产权化、资本化、证券化等市场化进程, 进一步释放土地流转的“活力”, 不断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 不仅为农民进城创造良好条件, 而且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路径。

3.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破解农民身份约束

当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其目的就在于提高城镇经济发展对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政府和社会对城镇化成本的承受和消化能力, 以及对既定生产关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和变革能力。所以, 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类型、经济规模和人口特征等因素, 采取多元化的户籍改革办法来加快拖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不断降低城镇户籍的福利含量, 逐步让户口与福利脱钩, 探索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也可通过定量化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测评, 同时借鉴泰国曼谷城镇化经验, 设计的制度要使民众充分享有选择权, 并通过过渡性制度安排来解决户籍问题。

3.3 健全公共服务制度, 培育良好发展环境

为了使全体居民享受覆盖面广的社会安全网, 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这就需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 努力促进城市财力与事权相匹配, 使城镇居民能够“安全、便利和共享”劳动就业、住房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福利, 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培育良好的发展环境, 进而可以不断实现“安居梦和市民梦”。尤其是对于社会保障问题, 要大力完善和整合社保制度中面临债务缺口大, 部委之间协调不足等“碎片化”问题, 尤其是要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

3.4 推进行政财金体制改革, 增强发展活力

需要通过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财税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 非农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协同推进。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条件下, 积极推进城镇化公共治理结构改革, 促进城市科学合理格局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并存、城市群科学布局) , 不断加强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 通过市场牵引、建立要素集聚机制, 促进区域内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集聚以形成坚实的产业基础, 打破地方财政严重依赖卖地筹资的格局, 确保地方财政有稳定可靠的税源, 努力把加强公共服务供给与财政体制改革有效结合, 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并积极构建“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的多层次金融融资体系, 切实解决城镇化建设以及城镇居民创业和置业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为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4 结语

总之, 发展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大战略, 它不仅可以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 还可以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健康生活。因此, 就需要中国政府积极稳步推进, 使城镇居民能够公平享受到公共服务、确保生活舒适和拥有良好的就业机会、实现资源环境友好和社会的有机融合, 共同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 (1) .

[2]胡存智.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J].行政管理改革, 2012 (11) .

[3]胡鞍钢.中国特色城镇化新在何处——“四化”同步破解“四元结构”[J].人民论坛, 2013 (4) .

[4]胡必亮.论“六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N].光明日报, 2013-6-28.

[5]王耀中, 陈洁.新型城镇化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N].光明日报, 2013-7-19.

[6]罗钊明.做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积极践行者[N].人民日报, 2013-8-16.

[7]张文雄.城镇化重在提高质量[J].求是, 2013 (12) .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篇9

中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在很大程度上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所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家庭消费需求的增长。加快城镇化步伐, 仍将是我国未来20年主要发展趋势。总体看, 中国政府外债很少, 我国今后可在长时期内加大公共投资, 在继续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外, 加快向城镇、农村养老体系建设、卫生医疗保障和城市流动人口社会福利等方面有序转移。这将更加有利于推动城镇化进程。

“十二五”、“十三五”时期, 是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推动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和上述城市发展新特点出发,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中国新型城镇化从既要提高城镇化率, 又要向提升城镇发展质量转变;从不完全城镇化向全面城镇化转变;城市发展重心从关注经济增长向更加关注城市品质整体提升转变;产业结构从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以城市发展转型为核心, 加快向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和谐有序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城市从过去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转变。

按中央要求, 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合理确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开发边界, 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

未来中国城镇化水平必将与我国现代化进程相适应, 并呈现下列八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稳妥推进

世界城市化普遍规律表明, 当城市化率达30%至70%时, 城市化步伐处于加快发展阶段。1998年, 中国城镇化率达30.4%, 从那时起, 中央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提出来, 抓住了解决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三农”深层次矛盾的关键。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1997年中央就提出,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本世纪初, 中央着手勾画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蓝图, 到“十一五”初基本完成总体战略布局, 形成以“四大板块”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 即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加快发展。“四大板块”及所在的省、市、自治区都相应制定出发展规划并抓紧组织实施, 体现在:总体思路清晰、目标任务明确、工作重点突出、政策措施有力。西部地区在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上下功夫;东北地区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发展装备制造业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上发力;中部地区在建设“三个基地、一项枢纽”上加大力度;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上率先发展。

这几年, 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1个百分点左右, 有的年份甚至增长1.5个百分点。今后10年, 中国城镇化率每年仍将提高1~1.2个百分点。2010年, 中国城镇化水平达47.5%;到“十二五”中期, 即2013年将超过50%, 进入城镇化国家的重要时期, 那时中国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进入城镇, 过上城镇生活;预计到2020年, 中国城镇总人口将达到8.12亿, 那时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8%, 甚至接近60%;到2030年, 全国总人口将达15亿, 城镇总人口将为10.5亿, 届时中国城镇化率将为70%。

未来10年, 河北省将着力构建环首都新型城市群,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根据河北省《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城镇人口将由2010年的3186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4100万人, 人口城市化率将由2010年的45%提高到2015年54%。按照规划, 2020年, 全省城镇人口将达到5460万人, 城市化率将达到64%左右, 进入中国城市化发展先进行列。

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速崛起, 将使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加快发展。中国只要坚持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充分利用现代交通手段, 城市空间布局将日趋合理, 形成以大城市为骨干, 中小城市为主体, 小城镇为基础, 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今后要努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发挥大城市对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良性互动。

当今中国, 城市规模呈多样化发展, 大城市圈、城市群、城市带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导。除继续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经济圈、胶东半岛、辽东半岛五大城市密集区、城市群外, 在中西部地区围绕几座大城市形成新的聚集带;中国城市化呈现明显的大城市化特征, 城市布局改变了单中心、摊大饼, 不断向外扩张的格局, 这有利于发挥大城市圈作用, 在一些大城市、中等城市周围, 形成一批卫星城;沿铁路干线和东部沿海分布的城市带;建成一批星罗棋布、富有生机的小城镇。

在当代, 发展以超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经济、都市带经济、都市群经济, 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平台。因此, 未来的大城市将不再沿循“单一中心”和“一城独大”的格局, 而是在大城市周围建设繁多的卫星城, 发展成多中心的超大城市群。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房价便宜、环境宜居等优势, 其发展速度必将超过中心大城市。组团式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向。即构建组团式城市布局, 要节约集约利用国土有限空间, 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 规划建设一批不同城市规模、不同品位等级、不同功能分工的城市组成城市圈、城市带、城市群。河北省会石家庄提出“1+4”城市组团;为建设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 邯郸市谋划了“1+6”城区格局, 即将邯郸县、永年县、磁县、成安县、肥乡县、峰峰矿区等6 (区) 纳入中心城市管理范围, 通过主城区与6个卫星城的融合, 加速打造城市集群;邢台市的“一城五星”;保定的“一城三星一淀”等城市发展新格局不断涌现。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主要关注大城市的发展, 今后除了大、中城市外,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市也要放在重要位置。

不同等级规模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大都市群、大都市带、大都市圈将超常发展

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 都经历了特大城市主导城市化发展的过程, 都曾形成一个或几个大都市圈作为经济和人口的主要承载地, 都曾经历特大城市、大都市群、大都市带、大城市圈超常发展。

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中国大城市加快发展是个大趋势, 人口更多地向大城市聚集, 城市地域扩展, 城市规模扩大, 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50万-100万人口、100万-500万人口、500万-1000万及其以上人口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数量明显增加, 在具有区位和地缘优势的地方将会形成大城市、特大城市、大都市群、大都市带、大都市圈, 有的特大城市、大都市群、大都市带或大都市圈还可能形成“国际性大都市”、“世界性中心城市”或世界城市。上海市对长三角的辐射, 通过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等区域中心城市向下延伸, 带动了长三角城市群;广州、深圳和香港等区域中心城市和特别行政区的延伸, 对珠三角的辐射, 通过佛山、中山、东莞等区域次中心城市的延伸, 带动了珠三角城市群;北京、天津对环渤海地区的辐射, 通过京、津、冀向下延伸, 带动了环渤海地区的发展。

实践表明,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一个国家建成几座“国际大都市”, 是拥有强大综合国力尤其是强大经济实力的体现。建“国际大都市”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量力而行, 不能好高骛远, 不切实际、人为拔高。否则, 只会造成很大浪费, 劳民伤财, 甚至后患无穷。2008年8月揭晓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推选结果显示, 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 这怎么可能呢?

现代城市是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环境和谐宜居和人类发展进步的结晶, 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全球繁星众多的城市中, 仅有极少数的几个城市成为聚集全球资源、影响世界发展的综合性中心城市, 即“国际大都市”或“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应在全球充分体现其世界经济繁荣价值、技术先进价值、金融流通价值、社会文明价值、文化创意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谐宜居价值和国际交流价值的综合。世界城市及其未来发展, 必将是世界经济的聚集地、高端人才集结地、尖端技术集散地、交通通讯枢纽, 拥有国际文化包容性、世界事务的影响力、享誉全球的国际知名度、可持续发展及低碳生活的创新地。

目前, 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外, 中国还没有哪个城市真正称得上“国际性大都市”。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 我国需要从发展规划到政策扶持, 加速培育、建成几座能代表国家、具有综合国际竞争力、对世界经济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世界城市,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提高国际竞争力。目前, 我国城市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有118座,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座城市, 人口均已超过1000万人。可以预见, 到2020年, 亚洲最大的国际都市群, 除日本东京大都市群外, 将出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群、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大都市群和以香港—广州—深圳为连线的珠江三角洲大都市群, 借以带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都市圈迅速崛起。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深刻指出, 世界城市发展规律有二:一是世界城市产生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区域;二是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世界城市区域体系的强大支撑。纽约、伦敦、东京这些举世公认的世界城市, 固然看其首位城市的发展, 但都离不开区域腹地做重要支撑。

目前, 北京、上海等城市已进入世界前40位城市经济体排名, 但距世界城市在不少方面尚有很大差距。

世界城市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特征:一是综合经济发展实力雄厚, 拥有强大雄厚的经济实力, 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能成为世界城市的首要指标, 强大雄厚的经济实力主要在于城市生产总值及其占全国GDP的比重大和具有较高的人均生产总值水平;二是产业结构合理, 构建了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具有影响全球的金融市场、金融业发达, 成为拥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 新型基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 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三是国际高端资源和企业控制力、影响力大, 拥有影响广泛的国际交往能力, 包括现代物流、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等流量大、交易量大, 聚集能力强, 拥有规模大的会展产业、会展中心;四是具有在全球领先的信息化水平和综合创新体系;五是聚集了相当数量的跨国公司总部、研发中心和国际组织, 拥有对世界有较强影响力的智库机构;六是整个区域现代通讯服务先进便捷、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完备, 包括现代通讯设施完备及现代航空、海运, 城际高速铁路及高速公路, 城市地铁、轻轨、公共交通等现代交通发达;七是具有一定比重的国际人口和国际教育机构, 纽约33%的人口是在国外出生的, 伦敦有27%的人口来自国外, 以促进劳动力的国际化;八是体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占主体地位, 做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文明和文化水平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秀美;九是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环境宜居, 国际形象好, 不少方面赢得世人赞誉。这些都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 准确理解世界城市的内涵, 还要把握以下两点, 这里引证如下 (1) :

第一, 世界城市与国际城市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 聚集了世界高端企业总部、高端人才等, 是国际活动的聚集地, 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与国际城市不同, 世界城市在数量上是相当有限的。而国际城市是指与世界其他城市之间具有较高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度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市。

第二, 世界城市通常是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世界城市的形成与其周边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 世界城市的影响力也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其所在的城市群。比如, 纽约与其周边40多个城市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城市, 共同构成了世界第一大城市群;伦敦周边集中了英国最主要的几个产业城市, 如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 是英国产业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东京则是由1都7县组成的首都圈, 其核心是东京和横滨, 东京和横滨加上千叶等构成了“大东京”的概念。正是依托于这些城市群, 纽约、伦敦、东京才具有巨大的世界影响力。

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金融、科技、政治、文化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 也是国际社会加强交往和活动中心。

关于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三角都市群有望争创未来世界的第四大“世界城市”、“国际性大都市”, (本人所著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书第七讲“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做了阐明, 这里不再赘述) 。

当今世界, 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已成为国际化城市发展大趋势。这些年, 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和重心明显地表现在东部沿海的一些中心城市, 尤其是一线城市。城市发展模式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构建多板块联动格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这些超大型中心城市, 其“城郊化”趋势突出显现。未来, 中国城镇化模式、重心、主战场将逐步转移到二、三线城市, 甚至中小城市。

跨市、省地铁是打破行政区划间隔, 打造大都市群、大都市带或大都市圈的桥梁纽带, 也是城市轨道交通跨区域发展的重大突破。

2010年冬, 广州-佛山地铁开通运营。这是我国首条开通运营的跨城市地铁。广-佛线总投资146.75亿元, 由广州、佛山两市按51:49股比出资建设, 这为广州、佛山两市地铁网络对接, 推动珠三角区域加快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

2010年秋末, 上海-江苏省昆山花桥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奠基。这是全国首条跨省、市轨道交通。上海-昆山工程总投资16.95亿元, 由上海和江苏共同出资建设。这对推动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起到示范作用。

2010年秋, 北京市政府相关人士在“2010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 根据发展规划, 第一期2015年北京市轨道运营里程将达561公里, 第二期向河北省延伸1100公里地铁。地铁设计时速通常为80公里。地铁一旦修通, 河北省保定的涿州, 廊坊的燕郊、三河、香河等地到北京市中心的时间将在1小时内。京冀间以建设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等快速交通为重点, 推进首都周边的河北省13个县 (市、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北京市的对接。

现如今, 参与世界综合实力竞争的已不是孤独的一座城市, 而是大都市群、大都市带或大都市圈。因此, 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都积极通过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一体化, 增强大城市群、大都市带或大都市圈的综合竞争力。

随着广-佛地铁首期开通运营, 上海-昆山地铁奠基, 北京地铁进河北省规划的报批, 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都将进入跨地区地铁建设新阶段。

未来北京作为世界城市, 必须有区域腹地的强力支撑。世界城市应建立在核心城市与众多周边城市密切联系基础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核心城市的发展不能单打独斗, 特别需要众星捧月, 需要周边诸多功能性城市组成的城市网络的支撑。建设京津冀经济圈, 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关键是促进河北省迅速崛起。《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按照“2+8”模式制定, 包括京、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石家庄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沧州市、张家口市、承德市8市, 有望发展成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廊坊这座处于京津走廊的新兴城市, 正在发挥对接京津优势, 成为现代产业蓬勃发展的沃土。与京津对接, 交通先行。过去人们说廊坊“半小时进京下卫、1小时上天入海”。目前,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以及京承、京张和京秦城际铁路等启动实施, 石家庄、唐山、秦皇岛、沧州、张家口、承德等市也都能实现1小时左右到京津。

未来石家庄市、唐山市将会发展成5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保定市、邯郸市发展成3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还将出现一批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

随着不同等级规模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大都市群、大都市带、大都市圈的发展, 必须努力避免一些大城市中心功能区过于集中、人口过密、资源短缺、就业困难、地价上涨、住房昂贵、交通拥堵、大气污染、垃圾围城、污水无序排放、犯罪率上升等弊病的发生。要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控制大气和噪声污染, 加强重金属、危险废弃物和土壤污染治理, 加强辐射监管能力。在城市化进程中, 针对这些问题, 都要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有效解决。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促进环京津、环渤海城市集群发展

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 以大城市为依托, 以中心城市为重点, 逐步形成城市圈、城市带和集群发展的城市群。发展以首位大城市为主体, 并在区位优势强、地理位置近、发展基础好、生态环境适宜的地区形成繁荣昌盛、辐射力强的城市群。目前, 广东省正在编制珠三角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等五个一体的发展规划, 以推动广佛肇 (广州、佛山、肇庆) 、深莞惠 (深圳、东莞、惠州) 、珠中江 (珠海、中山、江门) 三个经济圈建设。

河北省推进城镇化, 具有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尤其是高速交通网京石、京唐客运专线已开工建设, 几条高速公路正在抓紧施工。这样唐山、廊坊、保定都在半小时经济圈内, 石家庄、沧州、张家口、承德在1小时经济圈内。

当今世界, 城市群是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由若干不同性质、类型和规模的城镇, 在区域经济发展、交通通讯和市场纽带相联系而形成的城镇网络群体。城市群的重要特征是:功能高端化、分工合理化、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化和发展现代化。城市群的快速发展, 是壮大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实力, 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按照《石家庄市域城乡统筹规划 (2010—2030年) 》,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域空间结构将形成“一核、五区、六极、两带”发展格局。

“一核”是指以石家庄中心城区为中心, 整合周边具有功能与空间一体化发展潜力的正定、藁城、鹿泉、栾城四县 (市) , 构建功能与交通一体化的石家庄都市区, 打造京畿首府和华北中枢强大的区域中心。

“五区”是指在都市区外围选取部分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的地区, 对区域内各项功能、资源和空间进行整合和优化, 发展五大区域性产业协作区, 包括空港—新乐京津工业协作区, 借助空港和接轨京津门户优势, 整合空港产业园和新乐;西柏坡 (平山) 冀晋旅游休闲产业协作区, 以西柏坡为核心, 整合西部旅游资源, 强化与山西的旅游协作;井陉—矿区冀晋能源综合产业协作区, 统筹井陉和矿区的产业布局, 利用山西能源优势, 做大做强能源产业;南部—冀南工业协作区, 整合赞皇、元氏、高邑的产业和资源, 打造面向冀南的产业协作区, 做大做强辛集皮革产业, 树立华北地区皮革生产和贸易中心的地位。

“六极”是指培养灵寿、行唐、无极、深泽、晋州、赵县县城经济发展,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完善复合开放网络的空间结构。

“两带”是指市域东部华北都市农业示范带和西部太行旅游生态涵养带。华北都市农业示范带是发展地方特色农业, 为京津地区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太行旅游生态涵养带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建设, 注重旅游休闲产业开发。

当前, 经济全球化正在向纵深发展, 国际产业调整和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东企西扩”、“南资北移”深入推进, 国家积极推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 这对沿海地区的发展确是难得的机遇。

要充分发挥优势, 加快京津冀经济圈规划建设步伐, 明确功能定位, 划分产业分工、优化空间结构, 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功能明确、分工合理、布局优化, 打破行政壁垒,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京津冀经济圈, 将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第三个经济增长极。

河北省沿海发展进入国家战略安排。“十二五”规划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一章中, 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打造首都经济圈, 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两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这表明, 由秦、唐、沧组成的河北沿海地区已进入国家战略。

伴随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在京津冀原有产业发展基础上, 以港口带产业, 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产业促发展, 形成港口集群和产业集群, 推动沿海经济发展, 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实力。京津冀经济圈有条件建成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 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城市群和创新创业基地, 成为世界性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成为现代服务业高发区域。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包括与京津接壤的唐山、沧州、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6个设区市, 辖73个县 (市) 。根据发展规划, 环京津地区将着力打造两个增长极, 即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两个增长极。

曹妃甸新区, 将全面加强与京津产业和重大项目对接, 加快培育精品钢材、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港口物流等临港优势产业和电力、新型建材、海水淡化、出口加工等关联配套产业。配套建设唐山湾国际生态城。

渤海新区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 加快临港产业聚集, 着力培育石化、煤化、盐化、精细化工、海洋化工“五位一体”的化工产业集群。建设新型化工、装备制造、特钢工业和现代物流园区, 打造天津滨海新区南翼重要的产业聚集区。

河北省将重点培育四条产业功能带:一是环首都高新技术产业带, 重点建设廊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及服务业基地、承德智能化仪器仪表基地等;二是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 重点建设京西北、京西南运动康体休闲等六大功能区, 承德、廊坊、保定三大休闲城市, 白洋淀温泉、乐亭滨海等八大聚集区;三是环京津高端食品制造产业带;四是环京津现代物流产业带。

加快沿海地区开发建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近几年, 河北省沿海地区港口建设取得很大进展。

曹妃甸深水港址与岸线浅滩是一块天然宝地。曹妃甸建港条件得天独厚, 是渤海沿岸唯一无须挖掘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几个25万~3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的天然港址。以深水海港为依托, 建设滨海工业新区, 是世界发达国家通行惯用的生产力布局。目前, 曹妃甸港正在建设或扩建, 以进口原油、液化天然气 (LNG) 、铁矿石和煤炭南运为主的专业化大型码头。这里, 首钢与唐钢联合, 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临港而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精品钢材生产基地。用先进信息技术与流程管理相结合, 促进钢铁企业向自动化、循环经济和节能型方向发展, 成为省、市间成功合作的典范。

秦皇岛港作为能源大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骅港是河北省南部沿海一大出海港, 在运煤码头以北开挖第二航道, 建设黄骅综合大港, 现已正式开港通航。黄骅综合大港作为欧亚大陆桥新通道的桥头堡, 是支撑我国冀中南、晋西北、鲁北、豫北、陕西、内蒙古等区域对外开放东出西联的重要廊道, 是河北省渤海新区建设区域的航运物流中心和联通亚欧两大国际市场的重要海港, 也是京津冀经济圈南部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枢纽。黄骅综合大港发展规划包括通用散杂货区、集装箱作业区、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作业区及预留码头作业区。

渤海新区将以黄骅综合大港建设为龙头, 推进中海油、中捷石化、金牛化工、沧州大化、中铁装备、中钢镍铁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同时, 渤海新区还规划了26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 包括冶金工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汽车产业及现代物流等专业园区, 打造河北南部钢铁工业基地、中国北方化工产业基地、中国管道装备制造业基地等。

唐山曹妃甸为天然宝地, 耀眼明珠。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 并有30多米深的黄金水道通达全球。岛后滩涂广阔, 可用于发展临港产业的面积多达1000平方公里。经过“十二五”建设, 这里将逐步崛起世界一流的国际大港, 年吞吐量将超过5亿吨;将崛起一座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新型生态城市;建成服务“三北”地区的能源原材料物流中心;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精品钢铁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速动车组、新型电动汽车生产基地等。

河北港口集团的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黄骅综合大港将为两环大省迅速崛起扬帆起航, 迎着初升的太阳, 乘风破浪到达光辉的彼岸。

在2009年10月在“曹妃甸国际论坛会”上, 我以《抓住战略机遇期, 推进新型工业化》为题发表演讲。在那次会上提出, 目前国家已经明确, 将曹妃甸建成循环经济示范区, 唐山暨曹妃甸被国家工业和信息产业部确定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试验区。这是国家的期望和要求。为加快曹妃甸开发开放建设步伐, 建议唐山市抓紧制定曹妃甸整体发展规划并联合秦皇岛、沧州制定秦、唐、沧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 报省政府并取得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支持, 直至报国务院审批, 如同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那样, 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河北省地处渤海湾中部, 环抱京津两大直辖市, 具有全国其他省、区无法相比的区位优势。河北省多年来实施“两环”开放带动、科教兴冀和可持续发展三大主体战略。“两环”开放带动战略, 即环京津、环渤海对内对外开放战略。环渤海的核心地带是京津冀经济圈。环京津区域即以北京—天津为主轴, 以保定—石家庄—沧州和张家口—廊坊—唐山—秦皇岛—承德为两轴线而展开, 包括河北省8个设区市。今后, 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港区、秦皇岛港区、黄骅港区发展前景广阔。

这里将石家庄纳入京畿圈是很有道理的。河北省历史上曾作为直隶省份, 石家庄是河北省会, 是全省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中心。从地理位置看, 石家庄市到北京市高速公路里程为279公里, 比南京到上海的公路里程349公里短得多。乘高速火车, 北京至石家庄仅为1小时, 而且石家庄至郑州、石家庄至济南、石家庄至太原运行时间也仅为1小时, 石家庄成为京、豫、鲁、晋高速铁路枢纽中心。因此, 将石家庄市规划到京畿圈, 以发挥其应有作用是正确的。

要将环京津城市群列为河北省重点发展领域。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关于《环京津城市集群发展调研报告》中提出很好的建议, 即环京津市县要站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高度, 按照“优势互补、找准定位、错位发展”的思路, 与京津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各市、县要明确发展定位、做大城市规模。

一些城市主动与京津、环渤海对接。廊坊市定位“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唐山市打造“现代化沿海大都市”;承德市确立“国际旅游城市”目标。

河北省要抓住国家实施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有利时机, 运用城市群、城市带发展理念, 加快环京津、环渤海城镇建设步伐, 提高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环京津设区市应主动与京津对接, 积极联合京津, 借势加快发展, 培育壮大城市群, 扩大城市规模, 提升河北省在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 增强综合竞争力。到2015年, 石家庄市、唐山市建成省域中心城市, 人口规模达300万人以上, 将保定市、邯郸市建成区域中心城市, 城市人口达100万—200万人口规模。

世界一些大国首都经济圈都聚集着优势生产要素, 都是充满活力、实力雄厚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心。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等城市圈都成为经济繁荣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宜居的城市圈。这些国家的首都经济圈创造的生产总值都占全国GDP的1/3以上, 而京、津、冀三省市2009年GDP仅为36910.36亿元, 占全国GDP345023.6亿元的10.7%, 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河北省政府规划提出:充分利用环绕首都的独特优势, 在紧邻北京, 交通便利、基础较好的县 (市、区) 加快建设环首都经济圈, 简称“13县1圈4区6基地”。13县 (市、区) 是: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固安县、广阳区、安次区;1圈是: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4区是: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区、现代物流园区;6基地是: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通过加强与首都地区的对接融合, 将环首都地区打造成高端、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特色鲜明、综合实力雄厚的经济崛起圈, 成为吸纳首都产业转移的新兴产业圈, 成为独具魅力、舒适宜人的休闲度假圈, 成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生态环保圈, 成为环境优美、安定和谐、宜居宜业的现代城市带, 成为城乡一体化、各具特色、靓丽精美的示范带。

优化城市化发展格局。河北省加快城市化步伐, 制定了总体规划布局。提出“十二五”期间, 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 加快构建环首都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和沿海城市带“两群一带”新格局。做大做强石家庄、唐山两大省域中心城市, 人口规模均达到300万人以上。做大保定、邯郸, 两大区域中心城市, 人口规模均达到200万人以上。其他7个设区市要整合中心地区与周边地区资源, 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实现同城化发展。实施环首都和沿海“新城战略”, 以廊坊市北三县、涿州、怀来为中心, 倾力打造京东新城、京南新城和京北新城建设。推进唐山湾国际生态城、黄骅新城、北戴河新城等沿海新城开发建设。支持石家庄正定新区、保定白沟新城、邯郸冀南新区加快建设步伐。将一批县级市培育成为高品质中等城市, 支持30个县城扩容升级为中等城市, 建设一批特色中心镇。

按照长远规划, 河北省会石家庄市按照打造500万人口规模、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的目标要求, 借鉴国际国内城市建设先进发展模式, 提出北跨滹沱河、建设正定新区的重大决策, 将石家庄旧城区与正定古城、藁城古县融为一体, 使滹沱河成为城市内河, 石家庄由百年城市演变成千年古城, 使现代城市与古老城市相辉映。

推进冀中南城市群的发展, 要加快冀中南经济特别是装备制造新区建设, 设立冀中南装备制造新区, 列为全省重点发展区域, 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优惠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 使之成为冀中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

加快河北省环京津中等城市带建设步伐, 形成30万—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带。涉及河北省23个县 (市、区) , 其中丰宁、滦平、怀来、赤城、涿鹿、固安、永清、大厂、涿州、高碑店、涞水11个县 (市) 毗邻北京, 遵化、玉田、霸州、文安、大城、青县、黄骅、芦台、汉沽9个县 (市、区) 毗邻天津, 兴隆、三河、香河3个县 (市) 同时与京津相邻。这些县、市也应主动与京津对接, 借势加快发展, 经过努力, 到2020年环京津各县、市全面达到中等城市规模, 使城市带与产业带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规模有序、设施完善的环京津城市集群。

这里以廊坊为例, 说明打造城镇群建设。按照发展规划, 未来五年廊坊市将按照北、中、南三大区域板块理念, 以廊坊主城区为中心, 打造北部城市群和南部城镇群, 构建“一体两翼”的城镇空间布局。即以建设廊坊这个区域中心为目标, 提升主城区资源要素承载能力, 加快推进主城区、固安、永清“大三点”组团建设;北部城镇群以承接首都功能转移、“产业外溢”为重点, 统筹规划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南部城镇群以交通平台完善为支撑, 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聚集, 构筑以霸州为中心的多元支撑、集群发展的城镇群。

现代城市的最终追求是经济繁荣发展, 社会文明进步, 突出城市文化、个性和特色, 环境舒适宜居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新增3亿多城镇人口, 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升到2010年的47.5%。

今后20多年,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 如何进一步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城市之间的和谐发展, 将一直是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实施的战略任务和密切关注的重要话题。

城市建设上水平是城市建设综合性、系统性地反映。包括提高城镇化水平, 实施城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 实现城乡统筹、产业发展、城镇转型、和谐宜居、民生改善、文化品位提升等诸多方面;经济繁荣发展, 尤其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 实现住有所居, 不断提高宜居水平。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城市的运行质量, 都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打造宜居城市, 就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功能。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城市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环境和谐宜居是现代城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基础和归宿。城市发展转型, 产业转型是核心。首先要正确把握城市产业定位。大城市产业定位应走产业高端化、服务现代化路子;中小城市、小城镇应是专业化、特色化路子;在各中心城市周边应建设一个或几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先进产业园区, 与中心城市相呼应, 更多地增加就业岗位,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要加快建设新兴城市, 以三河、香河、大厂为基础, 建设京东新城;以涿州市为基础, 建设京南新城;以怀来县、涿鹿县为基础, 建设京北新城。在环渤海地区, 加快建设曹妃甸生态城、黄骅新城、北戴河新区、乐亭新区, 打造海滨新城。

城市产业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功能定位。只有城市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才能明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和重点。

最近, 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强调, 在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基础上, 再接再厉, 紧紧围绕繁荣和舒适两大目标, 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推进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所谓“繁荣”, 就是具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支撑、完备高效的要素集散功能、实力雄厚的自主创新能力;所谓“舒适”, 就是具有魅力彰显的城市规划建设、适宜人居的良好生态环境、底蕴深厚的独特文化气质。要求紧紧围绕繁荣和舒适两大目标, 全面推进城市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功能、居住条件、风貌特色、管理服务上水平, 着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真正把城市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高地、生态宜居幸福家园, 确保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张云川强调, 推进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应着重把握好“五个体现”。第一, 体现在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上, 着眼长远, 按照现代化城市标准, 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把城市交通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同时加快城市防灾减灾生命线系统建设, 提高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和水平。第二, 体现在聚集先进生产要素上, 按照既定部署, 切实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 加快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推进现代商贸流通设施建设, 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市, 培养和引进创新创业人才。第三, 体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 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放在重要位置, 居首位的是抓好大气和水质的改善。进一步加强对城市河湖水系的综合整治, 加大园林绿化力度, 大幅度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完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建设。第四, 体现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上, 把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切实抓好县城和重点镇扩容升级, 积极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第五, 体现在提升城市品质上, 提升城市规划品质, 全面提高规划设计水平, 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着力打造一批精品工程, 提升城市管理品质, 为市场主体和广大市民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铸造城市文化品牌, 培育城市人文精神, 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城市必须体现以人为本, 并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经济繁荣发展;二是社会文明进步;三是生活和谐宜居。上海世博会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 充分展览了丰富多彩的当代文明成果, 汇集了人类探索城市发展的共同智慧, 为人类社会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倡导“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 展现了人类对未来城市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追求。和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实现和谐的城市发展和宜居的城市生活是我国人民的企盼。和谐宜居是对现代城市生活幸福感的描述。有了和谐家庭、和谐城市, 才有和谐国家。住上和谐城市, 才有国民幸福。

世博会将低碳作为宜居的核心理念, 在绿色城市、绿色经济、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环境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集合了当今世界已有的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环境保护、生态技术等应用模式。建筑屋顶、墙体、室内绿化、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利用, 以及雨水收集、废水及废物的循环利用。

根据专家意见, 宜居城市标准通常由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和综合评价等七大项来评价城市的宜居程度, 综合宜居指数在80以上, 即称为“宜居城市”。在总分100分中, 生态环境指数所占比重最大, 其次为城市住房、市政设施和城市交通、空气质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寿命、政务公开、就业率及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等都是重要评分指标。宜居城市和城市规模无关, 重点是看居住在这座城市的百姓幸福指数。

近几年, 我国不少城市研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求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 追求的目标是: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生活环境优美、宜居舒适乐业。这些都关系到城市发展魅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就业是民生之本, 安居才能乐业。这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浙江千岛湖镇以优美的生态环境、悠久的文化传统, 提供优良公共服务,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被联合国认定为“中国宜居城市”。

从生活和谐宜居看, 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由于人口过度聚集, 人类活动强度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 导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大气污染、房价高涨、噪音嘈杂、生态恶化、生活成本高等大“城市病”。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城市实力包括硬实力, 即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基础设施等;还包括软实力, 即城市文化、教育科技、人文环境等,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些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影响着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

城市文化资源, 包括文化遗产、历史古迹、民族宗教、社会风貌、教育研究、传媒娱乐、时尚文化等。中国拥有5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文明史。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彰显着中华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文化底蕴。

城市文化展示着城市的风貌和品位, 突出城市的个性和民族特色。一些城市发展实践表明,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即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的个性和特色是城市发展的生命力。要充分认识城市建设趋同化的弊端。城市建设没有个性和特色, 就不会有吸引力。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将更多的关注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特色, 注重传统文化的承接、开掘、融合和发展。城市要根据区位特点、自然环境、产业基础、资源状况、文化历史渊源来确定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传承、汲取和利用历史传统文化, 将其作为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 增强城市发展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不断提高城市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

信息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 也将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前景。信息化是解决城市规划与设计、交通与物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向智能化、便捷化方向发展, 使城市经济更加发展, 社会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环境更加宜居, 城市更加和谐, 生活更加美好。

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科学化、规范化, 做到城市建管并重, 以管促建, 塑造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环境和谐宜居的城市形象。

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要坚持市场机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同时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让进城农民工和农村转移人口, 真正享有城镇原有人口同等的权益和福利待遇;二要完善土地收储制度, 加快土地流转, 发挥土地效益;三要激活社会资本, 形成投融资主体多元化, 筹集社会资金市场化。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科技创新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灵魂和力量源泉。今后, 数字城市必将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热点, 成为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载体。

数字城市是集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以及城市生产、服务、生活于一体的, 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 将城市各种资源及数字信息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建设, 促进“三网融合”, 借助统一的高速公用互联传输网, 服务于政府、企业、科教文卫、社区、治安和社会公众的智能化信息网络系统;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形成以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交通智能化系统为主的多层次信息化网络, 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和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建立电子商务, 促进流通, 方便群众, 降低营销费用;建立电子政务, 使党委、政府信息采集、交换、发布、使用走向数字化, 促进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 这将有利于增强政务透明度, 提高办公效率, 降低办公费用。

上海市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建设“智慧城市”, 推进城市的基础设施、高端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使用、城市管理的服务水平、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2010年9月, 浙江省宁波市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决定》, 使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上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之一, 并与创建新型城市互为支撑, 成为“十二五”期间宁波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 (1)

“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不同。“智慧城市”是通过互联网把无所不在的、被植入到城市智能化的传感器连接起来, 形成物联网, 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 城市将“更加快捷、更加聪明”。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 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 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比如, 家庭安装上“智慧电表”, 结合现在的水表、电表、燃气表等, 通过智能系统家庭所用水、电、燃气等信息都会被登录在家庭网络平台, 人们不但可远程遥控家用电器, 还能在家中利用太阳能发电, 让“绿电”输入电网, 获取报酬。 (2)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取得进展,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阶段的重要特征。所谓城乡发展一体化, 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人口、技术、资源、资本等要素相互融合与补充, 逐步达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城乡发展一体化将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经济繁荣发展、产业发展互补、城乡政策平等、社会文明进步、环境和谐宜居、国民待遇平等、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河北省大城市规模小, 中等城市数量少, 城市化水平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 是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创造财富、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只有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才能统筹城乡发展, 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最终目标。在工业化初期, 农业哺育工业, 为工业发展提供积累, 城乡差别明显扩大。当工业化进人中期阶段后, 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是世界许多国家带有普遍性的趋势。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应重视并促进这一转变。中国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加快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

“十二五”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从工业化主导向城镇化主导转变的时期, 我国城镇化进程必将继续加快。在此期间,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城镇化为主导的发展方式将明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和完善工业带动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体制机制, 是新时期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标志。

当今中国要抓紧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严重妨碍农村人口向城镇合理迁徙, 也妨碍进城农民工和农村家庭获得与城市居民享得同等权益, 不利于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政策体系。

当今中国存在两个滞后, 即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农业现代化滞后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键是进一步提高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水平。因此,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按“三化”要求, 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龙头, 以提升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 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为突破口,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和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 城乡一体化将逐步推进。小城市、小城镇经济朝着专业化、有特色的方向发展, 形成具有技术、资源优势的产业群。农业与工业的发展相互依赖, 县域工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等迅速发展, 农民收入增加, 农民社会地位提高, 城乡人民的思想观念、精神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将缩小。这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为实现最高理想而奋斗的终身追求。

加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

要创新发展理念。近几年, 国际国内都有人提出生态城市化新理念。英国霍华德提出建设“园林城市”的理念。

城市发展方式由高碳化向低碳化转变, 是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城市发展应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 即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及和谐有序的新型发展模式转变, 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建设低碳城市, 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实施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常,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约占总排放量的75%左右。显然, 建设低碳城市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减排目标至关重要。

现代城市最终追求是:经济的繁荣发展, 社会文明进步, 环境和谐宜居。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低碳城市是转变经济、城市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之一。建设低碳城市, 是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下, 使能源、原材料消耗和温室气体CO2排放量处于较低水平, 走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经济发展之路。一是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等低碳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低碳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严格控制、淘汰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和产能过剩产业。二是发展低能耗建筑, 降低居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低碳排放包括两方面:一方面, 以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的技术节能;另一方面, 以产业与消费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所产生的结构节能。据统计, 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用电器设备和农村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将使居民住宅建设的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45%左右。目前, 一些大城市中片面追求豪华, 常常见到玻璃幕墙建筑, 室内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其能耗约为实体墙的6倍, 应按户计量取热来加以限制。要倡导保温建筑, 采用隔热墙、双层中空玻璃等。三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促进要素聚集, 发展产业集群, 以节约土地、能源, 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改善生态环境。四是加快建设环京津低碳经济带, 借助京津技术、资本、市场、人才、信息等优势, 全方位深化与京津合作, 以低碳经济为纽带, 建设生态共同体,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五是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注意节水节电, 推广使用节能家电、节能电灯;夏天少用空调, 控制最低温度限不得超标;出行尽量乘公交车, 鼓励骑用自行车;分类处理生活垃圾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效如何,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低, 可用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的生活生命质量三大标准来检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经济发展要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 从主要依靠能源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向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 达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相和谐。

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生态+智能”, 加快低碳生态城市和智能产业的发展, 构建可持续的社会环境。

城镇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加强生态建设, 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又一重要目标。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大量增加, 人们的就业、能源、交通、环境、居住和其他社会问题必将突显。因此, 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力争做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文明和文化水平大幅提高,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唐山市围绕构筑现代化新城区, 推动南湖生态城、唐山湾生态城、凤凰新城、空港城、环城水系和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几年后, 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生态环境美好、舒适和谐宜居的新唐山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万建民.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经济日报, 2011-2-18.

城镇化的中国特色 篇10

城镇化是我国的一个长期战略,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小城镇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有独特的作用。

1. 小城镇在城镇化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城镇化的主要效果是“规模聚集效应”。在城镇化体系中,小城镇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承上”是指当城市规模过大时,需要在城市之外另行发展小城镇以分散城市规模,而一部分小城镇正是大城市职能扩散的产物;“启下”是指小城镇是城镇化的中间环节,是广大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在城镇化过程中,大中城市与小城镇都会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矛盾和困难,比如小城镇发展目前最难解决的是建设资金问题。大中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遇到空间日益狭窄、地价昂贵、劳动成本上升的问题。若把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结合起来,就会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此时,小城镇就成为城市向农村延伸的桥头。小城镇的这种上承大城市下启广大农村的职能作用是其它任何中间环节不可取代的。

2. 小城镇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中,起着轴心的作用。

我国土地辽阔,山区丘陵占相当一部分,农民人口多且居住分散,历史上形成了方圆三五十里有一个小城镇的布局。周围农民到那里赶集购物、出售农产品。基层政权和文化教育设施也多建在小城镇,小城镇成乡头城尾,是城乡之间的一个连接点。作为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结合部,小城镇的轴心作用对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由于小城镇的经济定位于劳动密集型的工业、配套于工农业和农村的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以地方资源保障为主体的特色经济,因而既有助于加速城市工业的升级换代和减轻城市资源、环境压力,亦因其适度规模的集聚使分散于农村的人力、财力和物质资源产生应有的规模和集聚经营效应;由于小城镇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普遍较小,基础设施和环保投资不大,因而易于建设和发展;由于小城镇近邻农业和农村,更有助于从资金、技术方面“反哺”农业,从文教卫的规模集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促进农村的发展;亦由于全国为数众多的小城镇“镶嵌”于东西南北中,因而有助于全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小城镇的这种有助于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职能作用是其他任何中间环节不可取代的。

3. 小城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拉动内需的作用。

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近30年来的超高速发展。但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内需不足———依赖出口———低价竞销———利润低下———工资增长缓慢——内需不足”的不良循环态势。因而,倡导和推行“居民收入增加——内需增长———降低对出口的依赖———避免竞销———收入增加”及循环经济的内需型发展势在必行。扩大内需的根本之道在于持续增加居民可预期的稳定收入。我国城市人口的需求已逐步趋于饱和,要从根本上持续地扩大内需总量,重在改善和提高约2/3小城镇和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满足他们的物质和非物质消费需求。显然,通过加强小城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过剩农业人口的城镇化转移并提高其收入保障下的消费购买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此外,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农村路网、基本农田水利的建设、生态环境改善、文教卫等事业的发展,也必然能够拉动内需的大幅增长,进而促进城市工业产品和服务业剩余能量向乡镇转移。形成一个“城市、集镇和农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的良性循环。小城镇的这种拉动内需的职能作用也是其他任何中间环节不可取代的。

4. 小城镇的发展便于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

我国农村现有2亿多剩余劳动力,是导致中国“三农”问题长期难以有效解决的症结。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引发了日益高涨的“民工潮”,但城市对技术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和安置能力毕竟有限,再加上与城市居住成本、生活习俗的差异和农村家庭的“拖腿”,迫使这些“农民工”只能游历于城乡,既加剧着交通压力又引发了子女教育、老人照顾和夫妻情感等社会问题及农业生产的弱劳化。而由于小城镇与农村之间地缘关系紧密,其城乡之间的半径最短,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机会成本要低得多,遭遇风险之后迁出的成本也低得多,不会出现成规模失业人群集中居住的“贫民窟”和相关的社会不稳定的问题。因而,小城镇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的根本出路和有效场所,具有如下优势:一是可以减少剩余劳动力外出的盲目性和过度流动性;二是可以弥补农忙时期劳动力的不足;三是通过农村人口的适度移居,有助于加快全国人口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富裕化进程,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小城镇的这种便于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同样是其它任何中间环节不可取代的。

二、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小城镇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在质量和水平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会严重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1. 小城镇发展档次低、规模小,功能布局不够合理。

小城镇发展档次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模小。例如2011年山西省长治市县城以下建制镇68个,1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只有3座,有20座小城镇人口在5000一7000人之间,其余的小城镇人口在5000人以下。另外从占地规模上看,建成面积多在1平方公里左右。规模不足使小城镇在区域经济组织方面的轴心作用不够突出,难以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二是功能布局不够合理。从宏观方面看,小城镇布局不合理,基本上还处于数量型外延扩张的状况,一哄而上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忽视了发展潜力、区位条件等因素;从微观方面看,小城镇内部分区不明确,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离散性特征。多数小城镇规划的基础设施分布分散,配套程度不高。“骆驼型”城镇较多,条状布局色彩较浓,沿公路而设的市场、沿途乱设摊点,阻碍交通,对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消极影响较大。特别是许多地方尚未形成乡镇企业集中的工业小区,乡镇工业大多插建在居民区之间,既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妨碍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

2. 职能结构趋同,产业层次低,支撑能力不强。

我国多数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结构趋同问题明显,不仅大结构趋同,各个城镇都是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而且小结构也趋同,工业门类齐全,从重工业到轻工业,样样都有,多数镇是小而全、小而散、小而乱,或者同一行业几厂并存。其中,第二产业多是粮油加工、建材等技术含量低的产业,且规模较小,竞争力弱。部分小城镇仅靠一个农贸市场、交通要道或镇政府驻地等优势起家,忽视产业依托,没有形成围绕市场发展的配套加工业,当地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持续发展能力不强,集散功能将难以持久。由于一些小城镇二、三产业比例偏低,承载能力小,转移农村劳动力能力不强,削弱了通过小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调整农村产业和就业结构的能力。

3. 资源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部分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因素。

由于有些地方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掠夺性开发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突出表现为:一是城镇发展建设不当,对一些重要生态功能用地造成新的破坏,也造成耕地保护与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的矛盾日趋紧张。二是城镇环境管理跟不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污染加剧,再加上城镇周边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染依然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环境质量的改善。三是一部分乡镇企业,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缺乏“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甚至把在大城市无法立足的污染企业转移到小城镇,使小城镇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4. 相关配套体制改革没有完全到位,引导性政策措施不配套。

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一些政策和体制性障碍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城乡户籍制度等尚未完善。受上述制度约束,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形式大多数都是采取半工半农,就业者“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流动”不“转移”,导致农村工业与农村城镇化相分离,制约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

三、多措并举,通过提高小城镇发展质量推进城镇化进程

为了全面提高小城镇发展质量,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结合小城镇自身发展的特点,多管齐下,综合采取一系列措施。

1. 科学规划,提高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学规划是保证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提高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必须以规划为依据。随着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落实,小城镇建设也必须对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进行修改,编制符合实际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小城镇的规划一要突出其特色:如城市功能相对简单,在布局上就应当明确地划分出城市功能区,以形成小城镇布局的简明风格。特别是要抓好风貌规划的编制,突出当地风貌特色。二要立足现状、面向未来、发挥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突出经济效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资源共享的原则。三要根据市、区总体规划和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依据,重在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体现高起点、高标准。

2. 努力培育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发展后劲。

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没有产业的支撑,小城镇是难以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因此,在建设小城镇的同时,必须把培育支柱产业摆到突出的位置。如何打造支撑产业就成了各地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整合和优化资源,巩固小城镇传统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必须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条件,围绕建设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来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建立主导产业。农业资源优势强、经济实力弱的小城镇,应确定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个体手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把发展特色经济同建设特色城镇结合起来,把建设农业产业化同培育支柱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培育一、二个产业和几个龙头企业,建立起小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二是引进和扶持新兴产业,全力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产业。应充分利用当地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只要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都应当允许其存在和发展,通过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的扶持和优惠,引进和扶持新兴产业。三是发展科技型企业。摒除小城镇只能小打小闹的传统观念,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打造科技型企业。在引进产业时应切实解决好安全、环保及就业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小城镇绿色经济。

随着小城镇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服务类经济的发展,未来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生活人口需要转移到小城镇集聚,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必须注意对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其一,在确立不同时期经济、人口发展规模和生产、生活方式调控及资源节约策略的基础上,应做好产业、人居和道路、排污管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固废集散的空间合理布局。其二,在新老企业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对于新企业,要从污染源头控制入手。把污染控制同生产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把污染制止在生产过程前或减少最后污染物的排放。对于老企业,要进行必要的工艺改进和设备改造,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大力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和着力于小水电、生物能源、废弃资源的开发利用。其三,应积极健全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加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使城镇居民树立起环保意识。其四,统筹小城镇与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因为小城镇镇区人口、经济发展规模较小,周边农村地域开阔和生态景观丰富,为小城镇居民提供了较舒适的生态环境。因此,小城镇不宜建设大片的绿地和自然景观,以节约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城镇老城区已有的人文景观也具有不可再生性,而且对于展现城镇的历史文明、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保护和利用好,严禁破坏。

4. 切实从体制上、政策上消除小城镇发展的障碍。

小城镇处在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既有城市的特点,又有村庄的特征。由于城乡二元制的限制,农村人口不能顺畅自由地向城镇流动,而且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有后顾之忧,出现了大量的候鸟式的季节性商贩而不是长期居住在城镇的工商企业者,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小城镇发展的规模。因此,必须从打破城乡界限入手,加快小城镇各项社会事业的配套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改革小城镇建设用地制度。在坚持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前提下提倡集约用地。要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改进土地供给方式,对商业用地一律挂牌出让,或招标拍卖,以提高土地收益。要妥善解决好中心镇建设用地问题,鼓励通过旧村旧镇改造和土地复垦等方式解决建设用地。二是加快小城镇社会保障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住房、医疗、教育、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在小城镇逐步建立起以居民和其所属企业共同负担为主、政府支持为辅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这需要借助政策和中央及地方政府必要的财力支持,大力促进小城镇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科技推广、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等公共产品的供应,以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生活人口向小城镇迁移。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宜居小城镇的同时,有助于减轻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和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实现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

摘要:文章论述了小城镇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作用,科学规划,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人民日报,2007.10.25.

[2].王耀,查敏.小城镇质量战略.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发展独具特色的地方城镇化模式 篇11

基本体制就是土地制度,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认为,制约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社会结构是指户籍和社会体系等结构性组织形式。这包括城乡二元户籍结构、工业和服务业的多元结构,以及各个阶层的多元化结构。这一类结构是基于我国的文化传统、社会格局和新时代的社会变化所形成的复杂局面。而实施模式,则是指城镇化进程中具体实行的方式和途径。这一点是目前讨论的最少、最为薄弱的环节。但是实际上,实施模式却是最核心、最基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城镇化工作。

以往的城镇化,主要还是偏重于全国统一化、宏观化、模糊化和短期化的规划和设计,缺乏具有地方特色、区域功能的设计方案。实际上,这正是城镇化的真正短板所在。纵观古今中外的社会发展和建设,都是以地方特色为主、区域功能为核心。多大的国家,其发展也是在缤纷多彩的地方特色上、在各具特色的区域功能上建立起来的。每一个地方的文化、经济、产业、交通、人口等等都不相同,不可能以同样的模式发展。尤其是在同一区域中,双胞胎城镇是不可能共存的。但是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多胞胎城市,其城市建设千篇一律、社会结构雷同重复。在现在的城镇化过程中,多胞胎城镇越来越多,其发展自然缺乏自然动力,不可能长久共存,实现不了可持续性发展。

城镇化是以小型区域为单位的社会发展和建设,是以县、乡镇为基础的前进过程,如果还要按照省级行政区的统一化、整齐化,那么只能是重回计划经济的千篇一律,结果必然会造成鄂尔多斯新城变鬼城、各地多发血色拆迁的结果。

开发区域模式是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和核心途径。每个县级区域以各自的资源、文化、人才、经济、交通、产业为基础,找出适合自己地区特色、满足本地社会需求的城镇化模式,才是成功城镇化的核心所在。每一个县级地区都应该从50年的长期发展高度出发,从本地区人民和社会的需求出发,从所在周边200公里经济圈的局限出发,从本地独特的文化传承出发,设计和探索一个适合本地县级区域的城镇化模式。这样的模式才能是真正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民需求、避免雷同、杜绝急功冒进的良性模式,才是真正复合科学发展观的模式。

河北固安、四川成都、天津东丽等地方的城镇化都探索出了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专用模式。正是因为坚持了地方特色,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妥善地解决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适应大区域的建设需求。以河北固安模式为例,以北京的卫星城为特色,以现代化服务型城市为功能基础,从总体上实现了科学的区域顶层设计、合理的基层规划,其发展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也是成功的、可持续性的。

新形势下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 篇12

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 这决定了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 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 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城镇化的本质属性。我国一些地区城镇化过程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现象, 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合理引导人口流动,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在城镇化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 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第二, 中国特色新城镇化是四化同步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城镇化的时代特色。工业化是主动力, 信息化是融合器, 城镇化是大平台, 农业现代化是根本支撑。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彼此相辅相成。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三,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优化布局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我国城镇化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我国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宜居程度较高的地区只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9%, 水资源、能源资源等人均水平低、空间分布不均, 生态环境总体脆弱, 这对城镇化空间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 以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依托, 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群, 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 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促进城市紧凑发展, 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

第四,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城镇化的必然选择。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 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成功的城镇化必须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但目前, 我国一些城市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 导致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 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管理模式。

第五,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文化传承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是无比珍贵的财富, 也是我们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撑。城市是文化融合的平台, 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城镇化过程中要创造性地保护和传承好历史文化。

二、新形势下中国特色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集中体现在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 城镇“可接纳”、“有就业”、“能融入”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因为承载能力有限, 大量的转移人口不可能都涌入大城市, 同时, 也因为小城镇提供就业机会不足, 也不能只靠小城镇。

第二, 城镇化需要大量的土地, 而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18亿亩耕地保有量的红线要求, 决定了我们要从存量土地上做文章。近些年来, 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 村庄用地没有随人口减少而减少, 但农村规划滞后, 自然村布局零星分散、土地闲置和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突出。

第三, 城镇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完全靠政府投入不现实, 完全靠市场融资也不可行。这里有大量的公益基础设施投入的问题, 也有政府负债风险控制的问题, 需要综合考虑。

第四, 城镇化客观上是一个农村人口逐步减少的过程, 但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 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 必须要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目前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超过3倍;农业缺少规模, 机械化程度和科技水平提高难;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投入大、风险大。

三、解决新形势下中国特色城镇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一, 要打造城市群。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表明, 城市群在集聚人口和占国家经济的比重上, 都占了主要份额。未来的城镇化要在东部地区和有条件的中西部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大城市群, 培育壮大一批区域性城市群。关键的问题是要打破行政壁垒、弱化行政隶属关系, 加强城市群内部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对于人口分散、不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 要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及有条件的建制镇。

第二, 产业要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通过产业发展升级、不断提供就业岗位, 这是推进城镇化的根本。金融危机后新一轮技术变革还处于孕育期, 我们应该努力抢占一席之地。在我国, 作为城镇就业最大容纳器的服务业, 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分别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和36%, 与发达国家产值和就业比重都在70%—80%以上的水平相比,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把服务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引擎”。

第三, 身份要解决。要根据城镇规模和综合承载能力, 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或社会保险参与年限等为基准, 由各类城市制定公平合理的农民工落户标准, 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在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的同时, 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 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 加快推进跨部门、跨地区的人口相关信息整合和共享, 建设覆盖全国、安全可靠的国家人口综合信息库和信息交换平台, 实行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 依法记录、咨询和评估人口信息的制度, 为流动更加频繁的人口服务和管理提供支撑。

第四, 必须要逐步减少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要研究对存量土地征收物业税、房产税等, 以保证政府有相对稳定的财政收入, 也使地方政府能主动平抑地价, 而不是希望土地卖得越贵越好。同时, 要进一步改革财税体制, 使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 保证地方财政顺利运转。另一方面, 要让农民变市民, 农民还必须有钱。除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就地或外出务工等增加收入外, 必须依法进一步改革征地制度, 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第五,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 要依托大户、家庭农场、工商企业等, 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农民变农业工人等方式, 来增强农业的效益和吸引力, 让人觉得扎根农村有搞头、划得来。同时, 应通过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城镇优秀人员进入农村, 实现城镇人口和农民的双向互动,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同步发展。

最后, 实现新形势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要加强行政管理。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政管理改革, 在改革创新中加强行政管理, 以人为本, 解除束缚人和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 理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首先, 要提高效率。各级行政机关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 必须深入学习和掌握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 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转变工作作风, 讲求实效, 反腐倡廉, 克服官僚主义等各种不正之风。实行政务公开, 服务基层, 服务人民群众, 使人民群众满意。其次, 要加强科学领导。要注意工作方法, 步子要稳, 措施要实, 使其自然发展、逐步前进。要加强规划引导和检查监督, 提出科学的城镇建设规划和相关可行性工作报告, 加强试点示范, 因地制宜,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再次, 要完善政策。要通过制定和用好政策, 创造性地开展建设和管理工作, 使城镇化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保障措施, 包括资金保障、干部保障和人才保障等, 确实保证新型城镇化能够顺利推进, 造福人民群众, 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影响。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 我国城镇化发展已进入提升发展质量的新阶段, 既面临巨大机遇, 也面临诸多挑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以人为本,优化布局,人口转移

参考文献

[1]李楠.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C]//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 2013.

上一篇:航海专业学生体育锻炼下一篇:手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