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精选11篇)
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 篇1
六龙镇, 位于“国家生态扶贫试验区”贵州省毕节市中部、“古彝圣地, 奢香故里”大方县城东面12公里处 (属县城“半小时经济圈”) , 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省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境内杭瑞高速、326国道、方沙公路以及规划建设中的黔大高速、成贵快速铁路融会贯通, 交通十分便捷, 区位优势明显。因人文荟萃、经济繁荣, 被人们赞誉为“小荆州”。2012年8月, 六龙跻身为贵州30个省级示范小城镇之一, 是毕节市唯一的省级“诗词之乡”。
一、明确清晰的目标和方向
1、总体目标
六龙山奇水奥, 古韵悠扬, 是黔西北的一颗璀璨明珠;六龙历史悠久, 文化深厚, 是藏珍育奇的一座古镇。立足资源优势, 发挥古镇特色, 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将六龙建设成为大方旅游观光、休闲购物、商贸物流、宜居宜业的“后花园”和“吃喝玩乐”的“专属地”, 纳入“大方15分钟、毕节半小时”生活圈, 全力打造“三乡”古镇, 即“诗词之乡古镇”、“豆干之乡古镇”、“龙灯之乡古镇”。
2、具体定位
在合理设计科学规划以及模仿借鉴集思广益的基础上, 将六龙打造成以特色古镇旅游和商贸服务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化产业化的“在全市一流、全省有较大影响、辐射西南地区、全国知名”的示范城镇, 举全镇之力实现“六个一” (一个中心、一个网络、一个重点、一个主导、一个特色、一个支撑) 的局面, 即形成以六龙古镇为中心, 以龙潭河、干矶河自然风光为触点的旅游网络, 以六龙古镇开发保护为重点, 以诗词楹联文化休闲旅游为主导, 以生态农业 (“农家乐”饮食业) 、精品小吃 (豆制品加工) 、传统手工艺品 (龙凤马匙加工、农民画) 为特色、以经果林、烤烟基地和蔬菜种植产业为支撑的旅游兴镇格局。
二、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
1、抓龙头, 完善发展规划
科学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 规划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小城镇建设层次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下, 抓规划就是牵住了“牛鼻子”。按照“仿古做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繁荣经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 配套编制控制性详规, 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明确风格。古镇建设风格定为“仿古做旧”, 进行屋面翘角飞檐、花格门窗、龙凤图腾、灯带灯笼的立面改造, 通过建诗墙、修牌坊、铺石板、种竹子、架街灯的镇区升级, 使之与自然景观相映衬、与人文景点相辉映, 并积极融入民间歌谣、民俗民谚、传说故事、诗词楹联等文化元素。二是分类施行。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对现存的古建筑进行恢复性维修, 保存其完整性;对砖混结构建筑进行“穿衣戴帽”, 尽量减少视觉感官上仿古物件与原建筑各自为阵的负面效果, 尽量促成仿古装饰物件与原建筑较好契合。三是设施完善。注重现存历史文化和人文古迹的保护与传承, 做到保护与建设同重、维护与开发并举。完善灯光夜景、LED显示屏、停车场、公厕、环卫等公共服务设施, 使全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加大古镇街道亮化系统建设力度, 对古镇周边山头沟壑进行绿化, 改善并美化人居环境。四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特色小吃一条街”、“酒吧一条街”、“特色小商品一条街”, 让游客可游、可吃、可玩、可购;整理挖掘历史文化资料, 利用影视、网络、图书、报刊等载体把六龙文化品牌推向社会;扶持龙灯协会, 组织舞龙队展演独具特色的舞龙艺术;开辟“庭院旅馆”、“民居客栈”、“庭院商店”、餐饮茶吧、手工作坊等, 带动广大居民参与“庭院旅游”业务, 增加收入。
2、抓支撑, 培育支柱产业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动力, 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灵魂。加快小城镇建设必须重视经济的发展、产业的转型、结构的升级,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是必由之路。首先, 以特色为立足点, 发挥园区引领带动作用。结合六龙特色食品产业园区开发, 制定优惠政策, 采取强有力措施鼓励民营企业入园发展, 既有利于基础设施得以充分利用, 又有利于民营企业连片发展, 从而形成规模优势。其次, 以市场为重点,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依托六龙畜牧、蔬菜、餐饮、旅游的产业优势, 选准市场定位, 找准切入点, 走“小产品、大市场”的路子, 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规模较大、集散功能较强的农特产品, 建成以豆干特色小吃为主的产品、“农家乐”为主的市场载体。第三, 以旅游为核心, 聚集人气、财气、商气。充分利用风景名胜、自然遗迹和人文景观发展观光旅游业, 以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城镇的聚集, 带来镇区的扩展和人口的扩增, 将六龙打造成大方副中心城镇。
3、抓关键, 筹措建设资金
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难点和关键, 也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和短板, 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措的渠道和机制是突破瓶颈、拉长短板的关键所在。除BT、BOT等模式外, 还应大胆探索、积极尝试其他有效的项目融资方式, 把经营城镇作为一种资本和商品来建设、管理和运作。与此同时, 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以开明开放、爱商亲商的姿态广泛吸引外商 (外资) 来投资兴业, 逐步形成“市场主导, 多方投资, 合作创新, 互利互赢”新格局。
4、抓管理, 展现古镇风貌
城镇建设是纲, 加强管理为本。古镇的建设与管理, 是互为关联、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有机整体, 决不能割裂开来, 要牢牢树立抓管理就是抓建设、抓管理就是抓效率的思想。建设与管理须臾不能分开, 必须和谐共进、同时推动, 才能双轮驱动见成效, 双管齐下见效果。提高古镇管理水平几点做法:一是制定了古镇环境管理办法, 狠抓镇容镇貌的管理。二是组建了专职的保洁队伍, 对环境进行全天候保洁;三是倡导讲文明、树新风、爱护环境、保持清洁的文明行为;四是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 展现地域特点、文化传统、民风社俗和时代气息的幸福古镇的风貌。
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 篇2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成效各区(县)及示范小城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示范小城镇建设的系列指示精神,按照“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宜居宜业”的要求,狠抓规划编制、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管理,示范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城镇规划全面覆盖。依据地缘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各示范镇就小城镇发展定位进行了策划。大龙镇策划打造工矿园区和交通枢纽型示范镇;木黄镇、寨英镇、太平镇、万山镇策划打造旅游景观型示范镇;煎茶镇、塘头镇、官舟镇、本庄镇、合兴镇、孟溪镇、盘石镇策划打造商贸集散型示范镇;坝黄镇、田坪镇、中坝镇策划打造绿色产业型示范镇;洪渡镇策划打造移民安置型和旅游景观型示范镇。普遍完成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坝黄镇、田坪镇、太平镇、木黄镇、塘头镇、煎茶镇、合兴镇、寨英镇编制了近期修建性详细规划。此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一些示范镇已经启动。如《木黄镇旅游景观概念性规划》、《木黄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寨英古镇保护性规划》、《寨英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等等。在近两年示范小城镇建设实践中,各级加深了认识,积累了经验。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三是市级层面作出了促进城镇建设长期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安排。如: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国有土地熟地出让,不仅延长土地增值链条、为城镇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更有利于掌握城镇发展的主动权,改变由开发商牵制城镇规划的被动局面;规划和土地审批一支笔,不仅有利于规划的实施、形成城镇风貌,更有利于控制开发商的圈地行为;开发城镇地下空间,不仅有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也有利于增加城镇绿地面积。
三、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够。一些地方没有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主动发展意识不强,简单地认为小城镇建设就是搞“8个1”、“8+3”和“8+X”工程,存在被动应付考核的现象。
(二)规划布局不优。有的地方城镇功能定位模糊,选项较多,重点不突出;有的地方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相衔接;有的地方缺少对外交通、城镇路网、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等专项配套规划;有的地方修建性详规编制力度不够,建筑风格不统一;有的地方规划实施不好,规划仅仅用来应付检查,而不是引领小城镇建设。
(三)建管水平不高。有的地方路网不发达,只有主干道,(本网网 http://)没有次干道和支路,“一条路、两排房”,“路即是街、街即为市”的现象还较突出;交易市场、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收运等设施建设滞后;“两违”建筑突出,农贸市场闲置,占道经营普遍,卫生保洁不够,城镇管理水平不高。
(四)要素保障较难。土地指标不能满足建设用地需求,为了完成建设任务,有先上车后补票的情况。资金筹措难度大,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城镇规划管理和建设人才少,不适应小城镇加快发展的需要。
四、几点建议
(一)强化宣传培训,增强思想自觉。各级党委政府都必须认识到,城镇化是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其建设内容不局限于“8个1”、“8+3”和“8+X”工程,涉及到城市设计、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及进城农民居住、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系列问题,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是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是我市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二)突出功能定位,着力规划布局。坚持“先策划后规划、先规划后建设、先环境后建设”的思路,着力推进示范小城镇规划布局。一要系统策划。以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市“两区一走廊”战略布局为总要求,结合自身的地缘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城镇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二要完善规划。注重规划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推进示范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使之与城镇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着手产业发展、对外交通、城镇路网、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大详细规划编制深度,把规划落实到每一个地块,以详细规划引领城镇风貌建设,打造个性特色小镇。三要科学布局。坚持节约集约原则,建设空间规模适当、建筑密度合理、功能组合科学、物理形态紧凑、边界自然增长的紧凑型小城镇,避免散乱和无序。四要狠抓落实。加强规划宣传,强化规划执法,严惩违法行为;建立规划实施抽检制度,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三)优化建设思路,提高建管水平。一要提高路网建设起点。既要建设主干道,又要建设次干道和支路,改变“一条路,两排房,以路为街,以街为市”的状况。二要优化建设开发时序。地面路网体系和地下管线通道要同步推进,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同步实施,交易市场、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收运设施等优先建设,其它公用事业设施要注意轻重缓急、统筹安排、逐步配套。三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在城镇建设中要防止破坏山体、污染水体行为,建成一批山体公园、湿地公园,着力建设绿色小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要加大城管执法力度。依法开展违法建设、占道经营集中整治,积极引导入市经营,建立卫生保洁常态化机制。
(四)方法灵活多样,强化要素保障。一要加强用地保障。每年从上级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中,安排一定数量用于支持示范镇发展,并拿出一定份额用于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支持示范镇整合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保障房建设工程、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地质灾害点整体搬迁工程等民生项目和重大交通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用活“美丽乡村。四在农家”六项行动计划和“5个100工程”政策,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用地指标,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向示范镇倾斜;推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减少,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城落户数量挂钩,促进节约用地;尽快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二要破解资金难题。建立土地增值机制。支持示范镇设立土地收储中心,牢牢掌控城镇用地一级市场,适量适度投放土地二级市场,实行熟地出让和额度控制,确保国有土地增值。开辟民间资本投资渠道。一些地方民间“高利贷”、“非法集资”等问题突出,既反映了融资难的问题,又反映了社会闲置资本缺少投资渠道的问题。如何将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与闲置的社会资本有效对接,变“非法集资”为“合法融资”,XX省XX等县组建城镇化建设基金的做法值得借鉴。主要做法是:政府主动对接资本市场,发挥政府资金的种子作用,吸引本地民营企业家和社会资金,发起设立城镇化建设基金(混合私募基金),由私募基金公司与政府国资公司共同组建基金管理机构,负责城镇化建设基金的投资运营;政府在基金管理公司的协助下,对城镇化建设项目进行完善提升,形成可行的投融资“项目包”与基金和金融机构对接。改变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将补助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直接注入有实力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发挥担保资金的杠杆作用,从而放大融资规模。推行土地入股模式。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既减轻政府融资压力,也能增加失地农民收益。以项目争取上级资金。加大项目编报力度,如编报小城镇对外交通联结和过境公路改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河道治理项目,等等,有项目,就有资金。三要抓好队伍建设。通过内部调剂的方式,适当增加市和区(县)规划、住建部门编制和人员,按要求配齐小城镇规划和建工专业人员。在定向培养建工人才的基础上,返聘一批身体尚好、现已离岗退休的专业人才,以解燃眉之急。
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 篇3
一、规划引领,强化管控
一是做深做实规划。建立以镇域总体规划、镇区建设规划、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线的编制体系。二是坚持“一镇一规”、“多规合一”。按照“宜工则工、宜旅则旅、宜商则商”的原则编制规划,使每个镇都有鲜明的特色。三是完善规划监管制度。逐步健全规划公示和公众参与制度,扩大公众对规划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四是组织力量对全省重点培育的100个特色小城镇规划进行评估,建立了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
二、政策扶持,重点突破
一是制定目标。2015年以来,确定了全省重点建设100个特色小城镇和100个特色小镇的目标。二是公布名单。今年7月15日,经省政府批准,省住建厅、发改委、财政厅等八部门联合公布了全省重点培育的100个特色小城镇名单,分类建设特色小城镇,示范带动全省小城镇建设。三是推进落实。省住建厅、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落实了培育特色小城镇的支持政策。
三、完善设施,增强功能
一是参照县城建设标准和政策,支持特色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区域交通网络,实现小城镇与周边城乡交通联系畅通便捷。加快镇区内管网改造,按照城镇体系规划,搞好水、电、气、热等供应系统的规模核定、管线布局,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减少重复建设。二是结合实际,改善镇容镇貌。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拓展建设资金筹集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经营的市场化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成立专业公司,承包市政工程,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
四、创新体制,激发活力
一是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01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印发了《向经济发达镇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事项目录》,并向社会公开。二是组织开展建制镇示范试点工作。制定了《河北省建制镇示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试点内容和具体路径,加强督导检查,推进工作落实,5个示范镇试点在探索投融资机制新途径、促进建制镇整体规划实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整合利用闲置设施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如迁西县三屯营镇,为解决种、养职业大户融资难题,利用示范资金建立以财政、银行、保险公司三方风险共担为基础的“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体系,利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
五、创建特色小镇,推动转型发展
毕节市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篇4
1 毕节市特色小城镇建设历程
多年来, 毕节市对小城镇建设工作一直予以努力, 尤其是2006年以来, 党委政府明确地提出了“三化一基一业”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发展) 的发展战略, 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亦随之提到了应有的高度。2007年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 2008年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扎实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2011年出台《关于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意见》, 2013年又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密集的下发文件, 说明了党委政府一边在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执行力和实践力, 一边又在理性地思考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方向和路径。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 至2008年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主要领导齐聚赫章, 召开我市第一次有各县 (区) 党委政府一把手和分管领导等参加的高规格、大规模的小城镇建设专题现场会议以来, 毕节市特色小城镇建设迎来了建设发展的春天, 悄然间开始了由盲目到自觉、由自然到主动的转变, 其间经历了较为自觉、清晰的试点、扩点、加速发展、转型升级几个阶段。
1.1 试点起步阶段 (2008—2009年)
这一阶段全市明确了50个重点镇开始启动了有计划的小城镇建设, 并从中选取5个乡镇作为市级试点;2009年, 为扎实推进特色小城镇试点建设, 根据党委政府的安排, 由地区建设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毕节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通知》, 并适当扩大了市级试点。年底在大方组织召开了有党委政府和省建设厅主要领导参加的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 总结提炼了“生态旅游型、休闲度假型、民族文化型、工业主导型、交通枢纽型、商贸集散型、农业开发型和综合发展型”等特色小城镇建设理念。通过试点, 在全市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 正式拉开了全市特色小城镇建设序幕。
1.2 扩大试点阶段 (2010年)
在充分总结2008~2009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全市投入资金7亿元, 扩大市级试点至35个, 结合历史文化“五古”保护建设工作, 在织金组织召开了“五古一特”建设工作推进会议, 对全市面上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各县 (区) 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推进措施, 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城乡居住环境不断改善, 有效地拉动了城镇经济发展。
1.3 加速发展阶段 (2011~2012年)
围绕“两年明显变化”的目标, 制定了《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2012年前完成150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全市面上共启动特色小城镇建设169个, 累计完成各类投资近45亿元, 新建小城镇道路112公里, 改造完成139公里, 完成特色民居改造 (建设) 34868栋, 在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中按原定阶段性标准建成157个, 圆满完成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特色小城镇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从2008年到2012年, 全市城镇化率从20.75%增长到29.99%, 提高了9.24个百分点, 特色小城镇在其中的贡献近50%, 小城镇形象明显提升、影响力不断增强, 带动了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加速发展。
1.4 转型升级阶段 (2012年8月至今)
为确保“两加一推”主基调落到实处, 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出发, 提炼了“五个100”工程为抓手, 助推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2012年8月, 省委、省政府在遵义召开了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 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了《关于做好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我市按照省的部署, 结合市情, 作出了在全市开展创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特色小城镇工作的决定 (即“三创一建”) , 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意见》 (毕党发〔2013〕3号) , 把特色小城镇建设作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毕节的重大举措之一, 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 加快项目建设,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力求2016年前在全市建成一批提高型的以“交通枢纽型、旅游景观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民族文化型和综合发展型”等为主的“精、美、富、特”示范小城镇50个 (其中省市级20个、县区级30个) , 达到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大提速, 城镇基础设施大改善, 城镇产业大发展, 城镇商贸大繁荣, 城镇人居环境大改观, 城镇群众幸福指数大提高的目标。至此, 全市特色小城镇建设初步实现了由“全市推进、普遍开花”向“示范带动、兼顾一般”的转变, 步入了转型提升阶段。
2 毕节特色小城镇建设感悟
2.1 完善机制体制, 强化特色小城镇建设保障落实能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2007年以前, 我市小城镇建设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开展相关工作外, 还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随着认识的深化和重视程度的加强, 2008年以来, 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2012年, 市委组织召开了“三创一建” (创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特色小城镇) 工作启动大会, 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长为组长、市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市四大班子相关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 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力量和重视程度不断得以强化, 同时还组建了毕节市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及办公室, 加强了对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具体领导和指导。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按照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总体部署, 根据各年度特色小城镇建设的目标和重点, 及时出台有关政策性文件, 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 为特色小城镇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是创新推进方法。形成了“四抓四比”、领导包片和部门帮扶的工作机制, 将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及各有关工作部门工作实绩“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跟踪考核管理体系, 强化了全市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执行力。
2.2 抢抓历史机遇, 推动特色小城镇加速提质发展
一是抢抓试验区成立20周年 (2008年—2010年) , 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贯彻落实“三化一基一业”战略的历史机遇, 特色小城镇建设进入自觉、主动的试点、扩点阶段。二是抢抓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 围绕“两年明显变化”的目标, 小城镇建设进入面上加速发展阶段 (2011年~2012年) ;三是抢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2〕2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规划的函》 (国办函〔2013〕35号) 以及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的历史机遇, 小城镇建设在加速发展中进入特色鲜明的示范转型提升阶段 (2012年8月以来) 。
2.3 注意四个结合, 促使特色小城镇建设健康稳步推进
第一, 注重规划先行与区划调整相结合。在条件具备或可创造条件地区探索县区同城化、镇乡一体化、改乡置镇、撤乡并镇、撤镇建“办”等进程中, 于2012年底, 完成214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 实现了特色小城镇建设规划引领全覆盖。第二, 注重设施配套与民生改善相结合。一是以增强聚集效应、完善城镇功能为目标, 着力抓好特色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着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二是以改善民生、惠民利民为根本, 全力推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建设, 为小城镇的产业入驻支撑和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推进城镇化奠定基础;三是以旧改新拓为抓手, 既注意旧镇区的抽疏开敞和环境容貌整治, 更注重新区路网建设和新区拓展中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 以增强小城镇的魅力和承载能力。第三, 注重产业培育与特色发展相结合。根据小城镇不同的资源、地缘条件、文化内涵和产业基础, 选准主攻方向, 分别着力打造交通枢纽型、旅游景观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民族文化型、经典古镇型、综合发展型等不同类型的特色城镇, 以彰显建设个性。第四, 注重要素保障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坚持以机制创新促进要素保障。在创新土地供给机制方面, 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宅基地置换、村庄环境整治、土地有偿出让等措施, 不断满足小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在人口集聚上, 对基本条件具备的农业人口落户城镇放宽条件, 同时有计划地在小城镇引进适量的房地产开发, 并启动了一批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 尽力为落户小城镇的常住人口尽可能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创新资金筹措机制上, 通过政府投入“引”、金融机构“贷”、招商引资“吸”、股份合作“聚”、民间资本“筹”、BT资本“垫”、运营城镇“生”等方式解决建设资金投入问题。上述方面的积极探索, 为小城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探寻了路径。
3 毕节特色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2008年以来, 尽管我市小城镇建设取得较快发展, 特别是一批特色小城镇脱颖而出 (如雨冲、黄泥塘、六龙、勺窝、王家寨、化作、沙土、后山、钟山、素朴、官寨、东风、迤那、六曲河、青场、清水铺、普底等) , 为毕节市小城镇的发展探索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 (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业配套、生态良好) , 但过去多年来, 毕节市的小城镇建设大多数都是在历史自然状态下自发进行的, 缺少科学的谋化和规划, 客观上受外部发展环境 (如交通滞后、信息闭塞、传统建设理念等) 的制约, 主观上缺乏主动的思考和研究, 致使小城镇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差距, 主要如下:
3.1 认识尚有差距, 自觉主动不够
少数县、乡 (镇) 及主管局负责人对特色小城镇建设仍存在认识不足、思路不清、措施乏力、盲目被动、缺少方法、不熟悉建设、运营、管理常识和规律等问题, 加之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帮扶责任不够明确, 指导支持力度不够, 以至全市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起步不一, 发展不平衡。
3.2 规划设计粗糙, 影响建设效果
一是上位规划、高端规划编制滞后, 全市至今尚无一个市域体系规划对小城镇规划的指导;二是部分小城镇规划资金短缺、调研马虎、思考不周、着力不够, 尤其是对空间布局、区域文化、产业结构、城镇规模、行政区划、人口预测、对外交通等基础元素分析研究不到位;加之建设中规划设计未及时根据建设实际作检讨、修正完善, 致使城镇规划编制质量不高、发展定位不准, 影响了城镇功能的合理配置和建设效果;三是少数地方对城镇规划管控不力, 对违规违章建设处置不力;减弱了小城镇应有的承载能力、辐射能力和吸引能力。
3.3 建设投入不足, 融资渠道狭窄
面对我市多数已启动的特色城镇建设和转型提升的要求, 各级财政对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引导投入明显不足;相当部分干部缺乏运营城市的理论和实践, 盘活城镇存量和激活城镇增量的能力受到极大挑战;加之部分乡镇区位条件不优, 小城镇开发预期效益较低, 难以吸引有实力的优强客商参与开发建设, 致使这部分乡镇多年来面貌依旧、变化甚微。
3.4 建设用地紧缺, 增加建设难度
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一是部分县乡反映建设用地审批时限较长, 不能满足建设项目快速推进的需要;二是农村集体土地和农民分散闲置宅基地以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入股参与小城镇建设的路径尚需探索规范;三是我市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区, 许多小城镇建设用地条件不好, 房屋征收补偿成本较高, 小城镇拓展空间有限, 这为科学合理地建设山区特色小城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5 产业支撑薄弱, 发展后劲不足
多数乡镇普遍缺乏产业支撑, 部分乡镇虽启动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建设, 但进展迟缓, 一些乡镇招商忽视选商, 虽多少不等引进了一些企业, 但都规模不大且科技含量不高, 难以形成规模和聚集、带动效应, 难以满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有效地辐射拉动小城镇经济的跨越发展。
3.6 建设人才缺乏, 城镇管理粗放
一是各乡镇虽然成立了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 但仍未按编制配备工作人员, 一些乡镇虽配齐了工作人员, 但大多数是非专业人员, 缺乏规划建设管理的专业知识, 难以发挥党委政府参谋助手的作用, 与完成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相关任务不相适应。二是相当部分乡镇前期虽重视规划建设, 但对完成阶段性建设目标任务的乡镇缺乏基本的管理意识和措施, 致使镇区范围内脏乱差现象突出, 严重影响和降低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品质和档次, 与宜居、宜业、宜游的建设初衷差距甚远。
4 毕节特色小城镇建设思考
在毕节市小城镇建设历程中, 各级都探索总结了一些好的作法和经验, 下步工作中除继续坚持和发扬这些好的作法和经验外, 还应针对平时调研、回顾反思、现场感受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中分析指出的主要问题, 有针对性地加以整改, 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4.1 提高思想认识, 突出特色小城镇建设战略位置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 解决认识问题比解决工作问题更重要。因此, 在特色小城镇建设中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一是须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对于我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和“富裕和谐美丽”新毕节的重大意义, 自觉、主动、清晰地将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列入工作的重要日程和一把手工程, 亲自抓、抓具体、持久抓、出成效。二是须清晰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方向、目标, 结合本地实际, 立足城乡统筹、坚持三化同步, 真正做到在不断实现小城镇建设各个阶段性目标 (如旧镇改造、几通一平、安居工程、基础设施、绿化环卫、通达出行、美化亮化、方便舒适等) 的基础上, 努力实现“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这一根本目标。三是政府需加大小城镇建设政策整合力度, 将来自不同方面的项目、资金按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予以落地, 促进小城镇建设各种要素在小城镇的理性集聚。四是须注意避免小城镇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有效克服建设中的规划编制滞后、设计水平不高、城镇规模偏小、发展水平不高、资源利用低下、建设特色不明、产业选择不优、功能建设不全、基础设施落后、服务设施短缺、人才土地投入瓶颈制约、城镇管理薄弱等困难和不足。五是政府须注重加强对乡 (镇) 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规划建设城管系统干部职工小城镇建设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培训, 助其提高思想认识、明晰建设路径、提升运营理念、落实建设责任, 控制建设成本, 提高建设质量, 找准着力点, 抓住突破点, 积极稳步地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 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为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科学制定规划, 彰显特色小城镇建设的个性特色
规划是蓝图、是引领、是重要的公共政策之一。高水平的规划指导方可建出高品位的城镇个性特色。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 同样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因此, 各级政府在规划编制上, 一是要转变观念、开明开放, 舍得和善于在规划上花钱, 请高水平的规划队伍, 真正编制出高水平的规划。二是市、县、乡 (镇) 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完善规划编制体系, 以上位规划作为下位规划的重要编制依据, 不同层级的规划编制要注意纵向和横向间的关联衔接, 确保战略规划、市域县域规划, 城镇总规、控规、专规, 详规的规划编制质量。三是规划编制中要注意坚持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方法, 坚持走好群众路线, 及时公开、公示各种规划, 尤其是要注意把政府的发展理念和思路及群众的合理建议融入规划中, 防止不负责任的“请规划师做主”和“少数人做规划”的做法。四是在规划编制中一定要注意结合实际, 做好“特色”文章, 彰显出我市各地独有的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建筑特色、生态自然特色、空间布局特色。五是突破区划制约, 区划服从规划, 政府要善于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示范小城镇建设“城镇综合体”, 以提升小城镇的服务品质和时代感;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和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原则, 继续大胆探索撤乡并镇、改乡置镇、撤镇建“办”、并乡并镇等工作, 突出重点镇中心镇建设, 对有条件的重点镇可规划向中小城市发展;要引导和支持地缘近邻、人文相聚、资源依存、产业互补、民心归向的镇与乡、镇与镇探索实施一体化、同城化建设;要注意控制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 突出重点性, 以不断稳步掌控提升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六是政府和规划主管部门一定要严格落实规划管理体系各环节工作, 加大规划的管理力度, 严厉打击损害公共利益的违规违章建筑, 确保通过审批后的规划能严格落实到位;同时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执行过程中的规划进行检查、评估、讨论, 对规划设计不合理的布局、功能设置等要及时按程序进行调整完善, 甚至修编。
4.3 理性运营城镇, 破解特色小城镇建设瓶颈制约
小城镇建设中首先遇到的和难度最大的问题无不是建设人才、建设资金、建设用地的问题, 不同的领导者有不同的办法措施去解决, 但不同的办法措施中, 正确运营城镇的理念和能力都不失为是破解上述难题的最优选择之一。因此, 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特色小城镇建设, 要求各级领导者要注意培养正确运营城镇的理念和能力。“运营城镇”就是以城镇为开发对象, 政府部门为主导、企业为经营主体, 利用市场化的手段, 对城镇空间及城镇的资源进行重组、集聚、运营, 从而实现资本的动态发展过程。运营城镇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城镇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这既是运营城镇的核心目标, 也是运营城镇的行动思路。只要各级领导培养具备了运营城镇的理念和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大胆“探索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城镇建设用地的办法, 鼓励和支持农民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多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依法规范和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参与“三化”建设, 同时注意把握好土地资源的开发时序和招拍挂的“时空节律”, 注意在发展中选择低碳、绿色、环保、可持续的路径, 注意在招商引资中抓好选商引智等工作, 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人才、资金、土地等瓶颈问题都将会在实践探索中有效地得到逐步解决。
4.4 培育壮大产业, 夯实特色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
我市小城镇建设虽然近几年抓住了机遇、加快了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全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相当部分乡镇至今仍然存在产业不壮不优、产业同构严重、主导产业不明等缺陷, 缺少以“瓷”出名的景德镇、以“会”出名的博鳌镇、以“酒”出名的茅台镇以及以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红色经典著称的旅游名镇等主导产业型的城镇。为此, 列入各级重点示范镇的乡镇, 一是要按“8个1”和“8+3” (有路网、卫生院、服务中心、农贸市场、污垃处理、敬老院、安居工程;再加有体育场、产业园区、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等) 的要求完成阶段性具体建设工程任务, 同时还要注意根据乡镇自身的自然、经济、区位、地理、人文、技艺、资源等优势, 选择和确立好自己的主导产业, 为小城镇的持续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这是小城镇建设具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重要条件。二是当前要把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的建设和吸引各类既有当前市场、又前景看好的企业入驻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 同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扶持和非公经济的发展力度, 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为农民离土进镇提供就业机会, 为返乡农民工回家创业创造条件。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大力发展乡镇工业经济, 壮大小城镇实力, 带动引导当地产业结构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参与城镇化的机会。四是要继续总结完善“四抓四比” (抓建设投资, 比投资大小和完成情况;抓建设项目, 比项目数量、体量和功能配套;抓建设效率, 比推进力度和工程进度;抓特色, 比文化元素和“三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 的小城镇建设推进方法;继续完善市直部门帮扶支持小城镇建设机制;继续坚持上级督办督查、规划、建设、国土等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的巡查指导制度, 加大对违法违规违建行为的事前预防、事中干预和事后查处力度, 督促干部勤政廉政, 教育群众遵纪守法;继续定期召开小城镇建设现场推进会等多种方式, 加大力度、加强调度, 方能推动小城镇建设既有速度更有质量地发展。
4.5 善做视觉规划, 力求特色小城镇管理中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天津市示范小城镇建设随想 篇5
[摘要]:城市化(或城镇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已成为历史的趋势。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天津市的现状,区县是天津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市采取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加快改变了农村面貌,促进了区县的经济发展,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城市化的成果。
关键字:城市化,小城镇建设,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逐步加快。我的家乡——天津,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我生长在这个城市20多年,亲眼目睹了它的一步步建设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认为这其中最明显的成果就反映在小城镇的建设上。
由于自身生长在天津郊区,所以我对天津郊区的情况比较了解,对于其发展也格外关注。下面我简要的叙述一下天津近几年的小城镇建设情况,主要针对北辰区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天津市示范小城镇的建设情况
2005 年以来,天津市积极探索推进以宅基地换房的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就。自2005 年底在东丽区华明镇等3个镇启动第一批示范小城镇试点至2008年底,已先后开展开展了三批试点,共涉及129个村,17.7万人,累计完成投资额超过130 亿元,农民还迁住宅竣工216 万平方米,已有4 万多农民喜迁新居。2009年4 月,天津华明镇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项目。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部委,对天津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并建议总结推广其成功经验。
天津市首批示范小城镇包括东丽区华明镇,津南区小站镇,武清区大良镇、南北辛庄村和后蒲棒村“三镇两村”;第二批示范小城镇包括西青区张家窝镇、北辰区双街镇、津南区八里台镇、葛沽镇等“九镇三村”;第三批示范小城镇包括大港太平镇,津南北闸口、双桥河、咸水沽、辛庄镇等12个镇(村)。第四批28个示范小城镇日前确定并启动建设,预计到今年年底,天津市将基本建成第二批试点村镇;推进第三批试点全部开工,新建农民还迁住宅700万平方米,竣工500万平方米。
根据计划,新确定的第四批28个示范小城镇包括:东丽区新立街,北辰区北仓镇、西堤头镇、双口镇、青光镇、小淀镇,西青区中北镇、精武镇、王稳庄镇、杨柳青镇、辛口镇、张家窝镇(二期),津南区八里台镇(二期)、辛庄镇(二期),大港小王庄镇、太平镇(二期)、中塘镇,武清区东蒲洼镇、下朱庄(二期),宝坻区高家庄镇,宁河县北淮淀乡、潘庄镇、芦台镇(二期),蓟县翠湖新城、许家台乡(二期),静海县大邱庄镇、静海镇、蔡公庄镇。其中9街镇已经先行启动试点。这9个试点共涉及145个村、8万户、23万人,规划建设农民还迁住宅和配套公建设施1080万平方米,其中农民还迁住宅960万平方米、公建120万平方米。
二、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管理办法
在大城市小城镇建设进程中,有两大突出矛盾:一是土地约束,二是资金约束。天津市经过反复调研,一个新的思路应运而生——“宅基地换房”,以此带来城郊型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善。华明镇成为首例试点,走出土地与资金的双重约束,农民享受和城市一样的服务,为迈向现代化带来了持久动力。
1、天津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主要做法
天津市探索推进的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就是在国家现行政策框架内,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高水平规划建设有特色、适于产业聚集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农民以其宅基地(村庄建设用地),按规定置换标准换取小城镇中的一套住宅,迁入小城镇居住。农民原有宅基地统一复耕,实现耕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占补平衡。新城镇,除农民住宅区外,还规划出一块可供市场开发的土地,用土地出让收入来平衡小城镇建设资金。在农民负担不增、耕地不减的基础上,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小区集中、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农民向二产、三产转移,享受城市化成果。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在黄兴国市长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围绕破解土地和资金双重约束,在广泛征求农民意愿和大量调研基础上,探索了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几年来,经过各有关部门、各区县、各试点单位的奋力拼搏,进展很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
2、天津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的主要成效
“三农”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能源资源得到有效节约;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管理制度得到创新改进;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拓展。实践证明,天津以宅基地换房建设农村示范小城镇的路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地方实际,反映广大农民意愿,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
三、对于家乡小城镇建设的感想
生活在这个城市20多年,我熟悉着这里的气息,感受着它的变化。对于家乡的快速发展,我感到很欣慰,作为一个农民家的孩子,我切身感受到家乡小城镇建设给农民带来的美好生活。
两年前,北辰区柴楼村的村民搬进了漂亮的“柴楼庄园”,宽敞的房间、优美的环境,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平房里的村民们深切感受到了社会的发展速度。那一年的冬天尤其寒冷,但300多户村民却在温暖的房间里度过了一个舒服的冬季。北辰区万源星城小区是首批小城镇建设示范社区,这里不仅有时尚美观的楼房,还有设施齐全的社区文化站。每到周五,小区的图书协会的会员们,就会到新建成的社区文化站里开展读书活动。
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 篇6
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美丽城镇建设为载体,积极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增后劲,奋力走出一条新常态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的青海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
针对新形势下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省委、省政府高端统筹、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青海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导意见》,决定从2014年起利用5年时间,安排40亿元省级专项资金作为引导资金,与既有渠道资金、社会资金统筹使用,形成聚集效益,重点打造80个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的美丽城镇,每年支持16个美丽城镇建设,每个城镇安排3000—6000万元投资。工作开展以来,省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已安排下达32个美丽城镇建省级专项资金16亿元,实施项目191个,项目总投资66.57亿元。截至今年2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51.3亿元。通过持续不断的建设,打造了门源县青石嘴镇、共和县龙羊峡镇等一批美丽城镇,城镇环境进一步美化,市政道路、供排水、供热、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特色鲜明、生态环保、设施配套、宜居宜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高原美丽城镇初具规模,为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
2016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积极打造湟中县拦隆口镇、乐都区瞿昙镇、互助县加定镇、祁连县峨堡镇等16个美丽城镇,计划安排省级专项资金8亿元,从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综合整治城镇环境、打造城镇特色风貌、提高城镇综合管理能力、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等8个方面部署开展工作,加大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力度,确保按计划完成年度建设目标任务。
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 篇7
2002 年国务院批复《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 2011 年黑龙江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将加快城镇化建设, 推进特色城镇化进程, 作为“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提出“科学界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开发边界, 做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互补, 加快形成具有龙江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体系,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008 年, 黑龙江省委确立了建设“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的总体发展战略, 抢抓国家支持矿区、林区、垦区、油区和城市棚户区、危房改造的重大机遇, 采取“超常举措”创新城镇化发展路径, 闯出了“一体两翼”、“一线双核”、“三级配套”、“四大会战”、“城乡和谐”、“环境友好”的特色城镇化新路。其中以林区和垦区城镇最为典型。兴隆林业局局址主城区仅有1. 4 平方公里, 却密植了40 万棵大树, 呈现了“城在林中”的景象; 城里健身休闲区、人工湖、文化园、街心公园, 绿满视野, 山、水、园、林浑然一体。如今的兴隆森林生态特色小城镇, 已然初步实现了功能现代化、环境生态化、夜色都市化。绥棱、清河、绥阳、柴河、通北等森工林区的小城镇建设也各有千秋。
除林区和垦区特色小城镇发展较快以外, 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地市小城镇也谋求特色化发展。哈尔滨市小城镇建设以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 积极打造了一批辐射能力强、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 商贸大镇、旅游名镇、文化古镇, 开创了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二、黑龙江省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小城镇发展基础薄弱
首先, 经济基础薄弱。广大农村仍存在生产力低下、 科技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经济社会文化较封闭等问题, 导致小城镇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发展缓慢。其次, 缺乏产业支撑, 产业结构不合理。小城镇普遍缺少支柱性或主导型产业, 产业竞争力不强;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 绝大多数城镇从事第一产业, 二、三产业比重小, 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再次, 劳动力素质偏低。小城镇多数劳动力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比重较大。此外, 自然区位也成为制约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 黑龙江省多数小城镇距离中心城市较远, 公路等级低, 通达速度慢, 运输方式单一。时空上的远距离造成周边城市对城镇经济开发和辐射的作用有限, 城镇的分散性又阻碍了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资源配置。
( 二) 地方特色不鲜明
第一, 经济特色不明显。除少数知名的旅游名镇 ( 如北极村、亚布力镇等) 、特色产业名镇 ( 如兰西镇、凤翔镇等) 外, 黑龙江省绝大多数小城镇并没有挖掘出当地特色, 在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的问题。第二, 建筑特色不明显。小城镇内部不同类型的建筑风格雷同, 标志性建筑不能凸显城镇的地方特色, 无论进入哪个小城镇, 都无法给人新鲜感和感官上的震撼。第三, 自然、人文景观特色不明显。这不但浪费了珍贵的景观资源, 而且使自身特色得不到发挥和认可。
( 三) 建设规划滞后
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规划, 建设在先、规划在后的状况, 缺乏规划的小城镇建设必然造成巨大的浪费, 且小城镇会因为布局不合理、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规划中还存在规划意识不明确、资金不足、缺少人才等问题。小城镇的道路、功能分区、园林绿化、公共建筑等都和城市不同, 需要大量专业规划人才。
( 四) 生态环境恶化
小城镇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一是环保意识不强。部分小城镇领导环保意识淡薄, 重经济发展, 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给城镇生态环境恶化埋下隐患。 二是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很多乡镇企业科技含量不高, 布局分散、经营规模小, 发展方式简单粗放。生产时很少考虑“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 甚至把在大城市无法立足的污染企业转移到小城镇, 使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三是环境监管乏力滞后。随着城镇周边农村的发展, 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 城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 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 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愈加严重。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镇政府对环境监管不到位, 使小城镇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三、加快黑龙江省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 挖掘特色, 确立发展方向
一是以历史为特色。这类小城镇主要有爱辉镇、虎头镇等。二是以特产为特色。这类小城镇主要有绥棱县小城镇、方正县小城镇等。三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这类城镇主要有宾县小城镇、木兰县小城镇等。四是以文化景观为特色。这类小城镇主要有友谊县、横道河子镇等。五是以民族为特色。这类小城镇主要有依兰县、逊克县等。六是以经济为特色。这类小城镇主要有哈尔滨道里区新发镇、饶河县饶河镇、兰西县兰西镇等。
( 二) 凸显特色, 搞好建设规划
1. 经济和产业特色是小城镇特色的核心。经济增长是小城镇发展的推动力, 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 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 能形成迥异的城镇形态和布局结构, 由此展示出小城镇自身最本质的特色, 如平新镇等工业型小城镇、亚布力镇等旅游型小城镇、三岔口镇等边贸型小城镇。这些小城镇在规划时, 应尽量避免产业同构、经济特色不突出的情况, 要有意识地借助经济和产业特色实现小城镇经济可持续增长。
2. 景观和民俗特色是强化小城镇特色的有效途径。 像五大连池镇、横道河子镇和东京城镇等小城镇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且是很多少数民族的聚集地, 这是城市无法企及的, 因此在小城镇规划中一定要巧妙运用这些特色给小城镇建设加分。如规划自然保护区、 民族风情园、建设标志性建筑物等, 勾画出山、水、人浑然一体、色彩绚丽的城镇风光。
3. 建筑特色是小城镇特色的直观反映。建筑是小城镇面貌的直接表现, 给人留下最快捷的感官印象。因此在小城镇规划中要注重建筑特点与实用性相结合, 在建筑物的体量、色彩、高度、建材上, 应提出明确的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 有很多小城镇留有古文化建筑遗址、少数民族特色建筑, 如渤海镇、长汀镇、依兰镇等, 这些建筑是小城镇的宝贵财富, 在进行规划时一定要注意对特色建筑的保护, 并在实践中延续特色建筑风格。
4. 历史和文化特色是小城镇特色的灵魂。绝大多数小城镇是由历史悠久、地域文化突出的集镇演变而来, 留有珍贵的文物古迹和文化积淀, 这些历史文化串联出小城镇独特的内涵和底蕴, 是小城镇发展的灵魂和生命。 因此, 在制定城镇形象总体规划时, 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的继承发扬, 突出文化功能。在进行详细规划时, 要精心塑造城镇历史文化形象, 对城镇街道、广场、生活区、商业区等地段的设计要反映出历史脉络和文化底蕴。
( 三) 完善特色, 出台配套措施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城镇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要由政府尽快启动建设。在基本保障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以后, 政府应建设更多的公共建筑来提高小城镇的景观环境品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采取专项工程模式, 成立项目小组, 监督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 做到专款专用, 保证这些资金都用来解决民生问题。
2. 完善金融配套服务
一是加强调研, 尽快出台黑龙江省金融业支持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二是增设银行营业网点。首先, 要增加商业银行在小城镇的营业网点设置。其次, 加强涉农金融机构在小城镇的网点建设。三是增投信贷资金。 金融机构要保证在小城镇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涉农贷款投放时间集中、投放量较大的涉农金融机构, 要合理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 增加对小城镇的信贷资金投放。四是创新金融产品。积极创新小城镇系列信贷产品, 设计符合小城镇建设的金融服务产品。
3. 建立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继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社会保障范围由广覆盖向全覆盖转变, 保障水平由低层次、低标准、单一化向高层次、高标准、多元化转变。建立完善社会保障监督法规制度, 健全社会保障监督体系, 切实加强行政监督,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二是扩大城镇社保覆盖范围。实现新农保和 “城居保”全覆盖。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 多种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 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失业调控和失业预警体系。三是多渠道筹措和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一方面依法强化基金征缴, 扩大社会保障基金征缴范围, 提高基金征缴率, 确保社会保险历史欠费足额征缴。另一方面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的比例, 在力争实现财政补贴到位的同时安排社会保障后备金, 加强增收节支。此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千方百计实现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
( 四) 宣传特色, 实施品牌战略
1. 准确定位品牌
小城镇可以依据上述路径定位自身品牌, 但前提是要以特色为内核, 差异化定位, 即依据自身特有的绝对优势定位自身品牌。例如萝北县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最重要的石墨产地之一, 素有“亚洲第一矿”的美誉。因此该地就可以围绕石墨矿藏优势打造品牌。再如林甸县可打造中国温泉之乡、五大连池市可打造中国矿泉水之乡。宁安县渤海镇、尚志市亚布力镇、海林市横道河子镇、五大连池镇、漠河县北极村、海林农场等都是旅游型小城镇, 这些小城镇可以采取竞争性城镇品牌定位方式, 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 依据自身优势抢占不同细分市场。
2. 持久塑造品牌
小城镇品牌塑造需要持久的积累, 不仅需要资金的投入和政府的支持, 更需要结合城镇发展战略制定出相应的城镇品牌战略。一是进行品牌规划。要把精神、文化、特色的理念贯穿始终, 赋予城镇一种统一且具个性的信息特征, 以增强小城镇的信息传递能力和形象诉求力。 二是设计品牌形象。城镇形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设计, 如环境形象、社会形象、文化形象、经济形象、城镇居民形象和政府形象等, 无论从哪个角度设计, 都不能偏离自身特色。三是给小城镇起个好名字和宣传口号。好的名字能够给城镇品牌塑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城镇的宣传口号应该有创意, 且一定要优美、积极向上。
3. 强化品牌传播
小城镇品牌传播不仅是对城镇优势资源、特色传播, 更重要的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 根据传播目标对应的目标受众去发掘城镇资源, 传播城镇产品, 不断积累品牌资产。 小城镇品牌传播的目的是为巩固自身特色, 提升城镇形象, 吸引更多的消费需求及获得更优质的资源和要素向小城镇集中, 最终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建文, 卢军.哈尔滨分类打造特色小城镇[N].黑龙江日报, 2010-07-25.
[2]杜娟, 冯志佰.我国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路径探析[J].理论探讨, 2011 (5) .
[3]徐建华.对以小城镇品牌塑造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思考[J].工会论坛, 2010 (9) .
[4]王正新.我国小城镇产业动力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2 (2) .
建设特色农业示范区 篇8
示范区建设作为展示现代农业的窗口, 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技术能力, 丰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容, 具体表现在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试验、示范、辐射功能等内容。示范区应建有“核心区”、“辐射区”、“带动区”。为实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规划总体目标, 起好步, 开好局。实现现代大农业样板区发展的目标, 完善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带建设, 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 工作目标、思路
为加快示范区现代化农业的大发展, 围绕“现代农业展示、科技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示范、技术推广带动、农业人才培训”五大功能, 精心打造现代化科技龙头, 农业示范区建设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 提升园区内在发展动力, 进一步示范区“核心区”、“辐射区”、“带动区”的建设, 增强试验、示范、展示、辐射功能, 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快速发展, 通过“创新、聚集、示范、辐射”, 把园区建设成为农业科技集成示范中心、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平台、循环农业示范窗口, 为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 技术措施
3.1 优化结构, 实现示范区最大效益化
引进推广优新品种和先进适用的栽培技术, 提高生产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棚菜功能区要增加品种种类的种植以及品种改良, 增加特色种植, 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效益。实现“环境园林化、作业标准化、设施现代化、标牌规范化、效益最大化”的园区, 成为示范、观光双层的农业科技园区。
3.2 扩展示范区的示范、辐射功能作用
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原则, 建设集科研、生产和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选择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示范作用大的农业高新技术项目, 加大生物技术项目的引进, 加大基地的发展。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生物技术项目, 突出项目的技术优势, 把示范区真正建设成“可看、可学、可推广、有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为职工收入和辐射周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3.3 完善配套技术, 增强服务功能
完善各项配套技术, 加快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以完善技术和信息服务为突破口, 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3.4 加大技术合作
借助与科研院校等国内科研院所的力量, 实施“院所共建、校局共建”, 实现与农业最新技术的对接。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把示范区建成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3.5 加大人才引进与培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投入到科技成果推广生产第一, 实行成果与技术挂钩, 同时也增加科技人员的收入, 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引导科技人员进入现代化农业示范推广的主战线。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发挥“专家”的作用, 与各大科研、院校建立技术协作单位, 依托技术力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及技术创新, 增强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后劲。
3.6 增加科技投入, 促进成果的转化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投入的力度, 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 加大科技资金投入的力度, 企业投一块, 职工筹一块, 整合资金, 确保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稳步推进,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7 加强交流和宣传
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 篇9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积极稳妥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 促进我国小城镇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决定“十二五”期间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 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重要意义
小城镇是中国特色城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 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战略实施, 我国小城镇得到了较快发展, 积聚人口规模不断增加, 有效促进了改善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但当前, 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着资源能源利用粗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人居生态环境治理滞后等突出问题。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 有利于引导城乡建设模式转型, 增强节能减排能力, 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 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小城镇居住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 提高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 加快服务业发展, 促进扩大内需,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二、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指导思想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按集约节约、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总体要求, 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通过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 创建一批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良、管理机制健全、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绿色重点小城镇, 切实为提高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提供示范, 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城镇建设发展模式积累经验。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 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中央政策引导, 试点示范带动。通过中央支持试点示范、完善评价体系、明确建设要求等, 带动和引导绿色小城镇建设, 克服大拆大建和贪大求洋等不良倾向。二是地方责任主体, 统筹规划推进。地方政府承担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主要责任, 抓好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组织实施, 确保政策效果;地方政府要按照中央政策导向要求, 认真修编行政区域内重点镇规划, 并完善配套管理机构和政策措施, 予以稳步推进发展。三是加强绿色建设, 夯实发展基础。推动小城镇发展, 要做好完善基础设施、培育发展经济、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农民权益等各项工作。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 从加强城镇薄弱环节入手, 为更好地推进其他各项工作奠定基础。四是注重机制探索, 积累工作经验。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 要通过开展试点工作, 检验政策效果, 解决实际问题, 完善制度办法, 为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积累经验。
三、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工作内容
(一) 设立评价体系, 明确目标任务。建立绿色重点小城镇评价指标
体系, 对人均建设用地、污水处理率、绿化面积、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实行量化考核。根据东、中、西部区域的不同, 评价指标将有所区别。试点示范镇要根据评价指标相应明确有效利用土地和其他资源、合理布局建设用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增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能力、引导产业和人口有序集聚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二) 探索建设模式, 体现特色发展。
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和环境基础, 分类探索小城镇建设发展模式。要保持地方和小城镇特色、保护历史街区与历史建筑、避免千篇一律。大城市郊区及城镇密集地区试点镇, 要积极探索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融入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历史文化及旅游景观的特色试点镇, 要在挖掘资源优势、统筹保护和开发方面形成好的机制与办法;位于中西部及农村地区的试点镇, 要在增强产业聚集功能与综合承载能力, 更好地发挥“以城带乡”作用方面积累经验。
(三) 完善规划编制, 落实建设任务。
根据试点示范目标任务及发展模式, 编制完善绿色重点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试点示范镇建设要把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居住功能与公共服务功能作为主要任务, 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其他类相关建设。制订实施方案, 要细化建设任务, 提出重点建设项目规模、施工方案、实施进度和资金安排, 把规划建设要求落到实处。
(四) 突出绿色生态, 保证重点工程。
试点示范镇要切实增强节能减排能力, 重点开展以下绿色生态设施建设, 一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建设项目;二是太阳能及浅层地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建设项目;三是商贸流通设施、镇内道路、园林绿化及供排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五) 落实县级责任, 统筹项目建设。
试点示范镇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对推进绿色重点镇负总责, 按照实施方案, 统筹推进各类项目建设。要落实规划建设管理和项目质量安全责任,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积极筹措资金, 将更多的政策资源向绿色重点小城镇倾斜;切实抓好工作进度, 积极稳妥地推进绿色重点小城镇的建设。
四、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支持政策
(一) 财政支持政策。
中央财政利用现有的资金渠道支持试点示范镇建设发展, 在符合相关管理办法规定的前提下, 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向绿色重点小城镇倾斜, 支持绿色重点小城镇开展相关工作, 完成相应建设任务。地方财政也要切实加大投入, 与中央财政资金形成合力, 更好地支持绿色重点小城镇的建设发展。
(二) 城乡建设政策。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试点示范镇纳入项目带动规划一体化实施试点, 加强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的支持力度。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整合现有各类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项目和资金, 向试点示范镇倾斜。
五、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组织实施
(一) 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2011年将率先在部分积极性高、工作基础好的省份选择少量试点示范镇, 并在试点过程中不断完善有关政策, 待取得经验后, 逐步扩大政策实施范围。2011年试点申报组织工作另行通知。
(二) 加强指导, 协同推动。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组对试点示范镇规划修编、实施方案编制、工程质量控制、绩效考核评估等全过程予以指导。地方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也要及时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问题, 联合有关部门协同推进试点实施。
(三) 绩效评价, 加强监督。
将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纳入财政绩效考评范围和重点镇动态考核范围, 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 对工作开展较好、试点效果突出的试点示范镇加大支持力度, 并作为示范样板予以推广。切实加强监督检查,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确保建设项目实施效果。
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 篇10
一、问题提出
(一)土地制约严重,缺乏大项目带动,缺乏强有力产业支撑。
受《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25年)》限制,很多大型旅游项目无法通过立项规划,影响大项目落地,致使高端旅游产品缺乏,难以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需求,旅游效益不明显;受到土地利用空间和规模限制,旅游项目用地几乎无法调规;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限制,无法满足旅游产业用地的快速发展需要;成熟后的旅游景区扩张空间受到比较大的限制;旅游项目用地未享受到国家配套优惠政策;用地审批过程环节多、时间长,影响旅游项目开发;农业产业一枝独秀,产业链条脆弱,城镇人口聚集效益不明显。
(二)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小城镇治理问题突出。
乡镇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及成员大多缺乏对旅游业的系统认识,旅游专业知识掌握不多;部分领导干部对特色旅游小城镇建设的复杂性、系统性、长远性等认识不够,在政策落实上行动迟缓,存在等、靠、要等被动状态。由于特色旅游小城镇处于建设发展中,政府将长期在管理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开发,但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资源保护、资金落实、旅游企业监管、城镇管理等存在管理不到位问题,城镇卫生、停车管理、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与先进特色旅游小城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三)小城镇规划缺乏特色,发展方向缺乏差异,重点不突出。
由于对当地的资源禀赋了解不深,特色规划不特,缺乏创新,定位不准,存在雷同重复、照搬、不切实际等问题;各城镇对自身的特色旅游主题发掘不够深入,特别是文化内涵传承和发展欠缺,发展中存在相互竞争、各自为营,彼此间有机关联度不高;走入发展农家乐、集市商贸等低端模式误区,不具有地方特色,当地居民受益较小,积极性不高,给项目建设带来很多障碍。
(四)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政府用于特色旅游小城镇建设资金有限,吸纳民间投资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政府筹措资金的方式单一,制约了特色旅游小城镇建设。从建设项目来看,涉及面比较广,但是资金来源却呈现单一方式,主要是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给市县财政造成很大压力;项目建设完成后,由于运行维持费用需要,对县乡镇财政也造成较多的压力;从小城镇建设工程中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基本设施配套费、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很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银行贷款和金融投资资金基本未进入小城镇建设领域;由于产权、责任主体不明等原因,企业和个人投资基本未进入小城镇建设领域。
二、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切实解决旅游产业用地问题。
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和《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25年)》的指导下,市级土地主管单位要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相关部门对特色旅游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在合理调规、用地审核等方面争取更多权限;在土地使用等方面,凡属旅游项目,在符合城乡规划、旅游规划及有关产业政策的前提下,核准用地规模后逐级报用地审批机关备案审批;按照《纲要》要求,允许调整建设用地规模,确保旅游产业项目用地;单列特色旅游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允许只征不转报批、分批次报批、先行用地等。
(二)进一步凝练特色,选准方向,做好规划,合理开发,提高旅游产业档次。
高度重视建设规划工作,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编制好旅游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引导和凸显旅游小城镇的特色,使旅游小城镇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旅游卖点。对于已经具备条件,有深厚基础的地域,着力打造,目标设定为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如阳朔县阳朔镇、灵川县大圩镇(含江头洲村)等。各城镇应结合各自特点,积极引进大型旅游骨干企业,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充分考虑旅游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以现代服务业为发展重点,发挥农村劳动力密集优势,走错位互补的发展道路,构建亦农亦商亦旅亦工的发展模式,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造福当地百姓。
(三)进一步加强对全市特色旅游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领导。
围绕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目标,设立桂林市特色旅游小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对全市特色旅游小城镇建设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协调规划、建设、发改、旅游、交通、文化等市直单位和各县(含各城区、漓江风景名胜管理局等),制订目标任务,加强项目建设,推动特色旅游小城镇建设;成立桂林市特色旅游小城镇建设咨询专家组,对特色旅游小城建设的有关决策、论证等提供咨询意见,保证高水平和高起点进行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建立桂林市特色旅游小城镇镇(乡)长联席会议制度,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共同发展。
(四)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拓宽建设资金渠道。
设立桂林市特色旅游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发行政府或者企业旅游债券,进一步明晰各渠道资金来源,将各渠道资金归口管理,集中力量大事先办,特色特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实施旅游大项目带动战略;建议政府对口部门制定专项招商引资政策,出台极具有吸引力的方案,鼓励海内外有实力的资本投入;鼓励走出去,大胆采取筑巢引凤的新模式,积极主动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投资商,如资金、专业度和客源兼具的大型旅游集团中青旅;打破地方保护主义,避免强加给投资商过多附带条件与要求。
(五)进一步提高对特色旅游小城镇的治理水平。
进一步提高乡镇党委政府对小城镇的治理能力,协调好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等各方面关系;加强对现有山水、森林、文物古迹等的保护与开发;加大对旅游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乡镇干部对特色旅游小城镇的管理水平;通过创建卫生镇、环境保护模范镇等工作,完善城镇管理体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小城镇市政管理,健全完善综合执法队伍和环卫保洁队伍,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促使城镇管理工作迈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六)进一步加大对特色旅游小城镇的宣传和推介力度。
建立桂林市特色旅游小城镇宣传推介中心,整合旅行社及其他旅游企业优势,加强对特色旅游小城镇及其旅游线路的宣传推介;做好特色旅游小城镇个性化网站的建设工作,做好人性化服务及电子商务工作。
三、结语
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 篇11
华明示范小城镇项目概况
天津市东丽区华明示范小城镇农民还迁住宅建设项目为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的首批试点, 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和天津市城区之间。还迁涉及原华明镇的12个村, 总投资39亿元左右。
因其建设面积大、资金投入多, 依靠政府和农民的财力显然不可能完成。因此天津市东丽区政府突破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资进行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模式, 积极推行以宅基地换房为手段的“以地生财, 以城养城”的做法, 在投融资方面开创了国家开发性金融与小城镇建设结合的先例。通过组建政府性融资平台 (天津市滨丽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以政府财政资金垫付项目资本金, 同时以华明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出让区土地收益权作为质押条件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5亿元进行项目建设。这种利用项目收益融资的新方式, 缓解了东丽区政府的财政压力, 使得华明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顺利完成, 迈出了天津市农村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性一步。
华明示范镇建设投融资模式引起的几点感想
(一) 地方政府进行投融资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 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需要
自2006年4月底开始, 国家五部委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停止一切对政府打捆贷款和授信活动, 地方政府不得为贷款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变相担保, 叫停了地方政府的信用贷款业务。因此, 地方政府要积极领悟国家宏观调控精神, 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投资建设领域建立和培育政府的投融资主体, 发展和完善城建投融资平台, 以解决地方政府对各项投资的资金需求。
2.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改革对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基础设施建设变得相对落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如电力, 城市交通, 铁路等) 是我国面临的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面对的一大难题就是对资金的需求。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大, 单独依靠政府投入的资金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加之地方政府受法律不能进行借贷的约束, 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进行投融资模式改革, 改变由政府计划控制和财政支付的方式到财政资金主导和市场化投融资的方式的转轨, 通过组建政府投融资平台, 利用建设项目本身或是政府信用向银行申请项目贷款来缓解政府财政能力不足的压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政府投融资模式的改革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3.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改革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地方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 政府投融资模式改革, 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由财政投资主导逐步转变为银行信贷投融资主导, 将直接投资方式转变为间接融资方式, 大大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4.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改革是适应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需要
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是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 地方政府在信用贷款受阻后应该积极改变思想观念, 不断借鉴城市经营思路与模式, 进行金融创新, 逐步以间接手段调控社会投资, 实现城建直接融资方式, 大力发展“政府引导、财政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复合型投融资机制, 突破财政资金“瓶颈”和体制障碍, 促进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 提高投资效益,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有力地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改革途径:积极推进项目融资
1. 项目融资概念
项目融资从广义上讲, 是指为了建设一个新项目、或者收购一个现有项目, 或者对已有项目进行债务重组所进行的一切融资活动。从狭义上来讲, 项目融资是指以项目的资产、预期收益或权益作抵押取得的一种无追索权或有追索权的融资或贷款活动。一般提到的项目融资仅指狭义上的概念。项目融资分为无追索权的项目融资和有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目前较为常见的均为有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2. 项目融资现状
国际:随着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融资方式形成, 以及在融资结构、追索形式、贷款期限、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 项目融资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电力、交通、城市公共设施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由于项目融资能够有效的将项目风险与投资者的风险在一定的程度上加以分离, 能够有机的将与项目开发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 帮助改善和提高项目的经济强度, 增加项目的债务承受能力, 减少项目投资者的自有资金投入, 提高项目收益率。因而, 项目融资一出现就有很强的生命力, 并且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 在今天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奠定了自己强有力的地位。
国内:随着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 国有商业银行正逐渐成为以效益为中心、独立审贷、具备风险防范机制的商业金融机构。项目融资方式有助于控制信贷风险和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 有逐步被国内商业银行采用的趋势。而且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转换经营机制、注重防范金融风险, 纷纷推出项目融资金融服务业务, 包括飞机、船泊、大型设备国际租赁融资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项目融资方式必将在国内信贷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3. 地方政府应积极推行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融资方式, 主要依赖项目自身的未来现金流量和收益为担保条件进行融资, 这种融资模式对地方政府而言, 能够引导投资者以及金融机构的资金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 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减轻财政负担, 加快地方城市建设速度。
4. 适合地方政府投融资的项目融资方式
BOT (建设—经营—移交) 是项目融资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方式, 是政府将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授予针对项目设立的项目公司, 项目公司依托项目进行融资、建设, 在约定的期限内, 以项目收益偿还贷款、获取回报, 特许期满将项目设施无偿交给政府。这种以特许经营为基础进行项目融资的投资建设方式, 须经过国家特许才能进行, 形成的债务不是国家主权债务。BOT方式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不仅能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还可以使基础设施的经营效率大大提高。随着BOT方式的日渐流行, 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又衍生了BOO (建设—拥有—经营) 、BOOT (建设—拥有—经营—移交) 、RLT (建设—租赁—移交) 和TOT (移交—经营—移交) 等项目融资方式, 实践证明, 这些投融资方式都比较有效可行, 地方政府在城建投融资体系中可以根据项目特点进行选择或创新, 从而扩宽城建资金筹集渠道。
融资租赁也可以说是项目融资中的一种形式, 是集信贷、贸易和技术于一体的融资方式, 可以不先支付现金而解决政府投资项目的大中型先进机械设备资金短缺问题。不少城建项目的先进机械设备都是资金需求量相当大的, 政府可以先向一些租赁公司或其他公司租赁, 使用并开始获得收入后再支付租金给出租人, 租期满后可根据合同协议以及项目本身的有关要求, 折价购买或作其他处置。融资租赁的杠杆作用极其巨大, 只需少量资金即可获得机械设备的使用权, 这对于缓解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不足有很大帮助。
5. 项目融资还需政府在投融资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
由于我国应用项目融资的时间较短, 从总体上看, 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地方政府要在投资建设中不断总结经验, 寻求适合的项目融资方式, 以缓解财政压力, 同时规避相应的投融资风险。
综上所述,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地方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缓解巨大的财政资金压力和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需要, 必须进行投融资模式的改革, 改变财政直接投资为通过平台公司直接融资, 积极推进项目融资。项目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融资模式, 通过主要大型基本建设项目的应用逐步被地方政府重视和接受, 但由于其在我国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需要地方政府在投融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 才能使其从真正意义上缓解地方经济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经济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
参考文献
【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推荐阅读:
示范学校建设特色项目08-01
省级示范特色专业10-21
农村示范高中经验特色08-29
中医特色护理示范病房创建实施方案06-12
榕江优质蔬菜、水果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10-12
城镇化示范镇建设07-19
剑河城镇化建设的民族特色之路06-11
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管理办法(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8号)08-14
小城镇特色空间05-18
特色园林城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