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特色空间

2024-05-18

小城镇特色空间(共9篇)

小城镇特色空间 篇1

一、引言

近年来, 内蒙古地区城市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 在《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将城镇化率提高到55%的目标, 这意味着以2006年的48%的城市化水平为起点, 平均每年以1.4个百分点的增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每年将转移33.6万左右的非农人口。未来的一段时间, 内蒙古地区的城镇必将承担接纳大规模转移人口的任务, 其中数量巨大的小城镇 (到2006年内蒙古有小城镇527个) 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关于中国城镇的整体特色的讨论很早就已经展开, 较为代表的是山水城市的讨论。八十年代吴良镛院士在为桂林做城市规划时就提出了“山—水—城”的建设模式, 1990年钱学森又呼吁中国走“山水城市”的道路。这种特色模式的提出是基于中国传统城市美学, 并针对当今城市千城一面建设问题的反思, 其核心是从传统城市建设文化中汲取营养, 并在当代城市建设中进行强化和传承。具体到内蒙古小城镇, 发掘城市传统, 强化并再造是一条基本途径。然而, 内蒙古相较国内建筑历史文化悠久深厚的地区而言根基较浅, 要在建设中体现城市的特色, 尚需从根源上进行一番挖掘, 从地域和传统中寻找要素和思路才可为当今的建设指引方向, 明确城市特色空间建设的战略。此文以“识地景·解原型·溯历史”入手, 试图在发掘的过程中撷取若干信息作为整体城市空间特色架构的凭据。

二、识地景

所谓“识地景”即要充分理解传统聚居场所在选址或环境营造方面对于周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利用。在内蒙古居民选择定居生活以前, 他们“逐水草而居”, 四季轮牧, 按季节转移放牧场地, 择良地安营扎寨。他们在选择屯落地时, 依山傍水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最好还能依山靠林。屯落要坐北朝南, 东、西、南面要有开阔的视野, 便于农林牧猎渔等多种经济活动。选择冬营地则更要讲究, 一个好的冬营地应该是敞开的蒙古袍端坐在那里的形状:背后是巍峨的靠山, 前面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向阳背风, 一览无余, 在营地的东西两边, 特别是西边最好可枕山梁。这是传统聚落空间的一种环境意向, 从中可以看到传统游牧民族对于聚居空间的营建是有着鲜明的地景认知和地景意识的, 他们强调山水环境的舒适性, 并在营建中主动地选择、利用自然格局。这种意识是否带入到了小城镇的建设中尚不可考证, 但是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几个小城镇的地景中捕捉一二, 以求其特征。图1即是几个普通小城镇的地景格局。

城市西北枕于一西北—东南走向山脉, 城市东侧有湖泊。北侧有乌兰敖包限定城市北边界以及周边山体的制高点 (见图1a) 。四周被沙丘所环绕, 滦河上游通过沙丘冲击成为平原, 多伦就建在这片平原上。这里虽地处半沙化的草原地带, 但四周却广有水源, 其中上都河和额尔腾河环绕多伦城。多伦淖尔即蒙古语“七水泊”之意。据说古时在多伦淖尔附近有七个湖泊, 现在已经被沙丘所掩埋 (见图1b) 。乌里雅斯太镇背山面水, 位于大兴安岭山脉山前腹地。山脉本身对城市形成左环右抱之势, 暖季雪山融水在城市前形成大规模雪山融水湖泊。城市区域依托山势, 北端远以大兴安岭山脉为枕, 近以北山两山顶为依据, 南端近以大兴安岭余脉为双阙 (北山) , 远达雪山融水湖泊, 形成一条西北—东南发展主轴线 (见图1c) 。锡伯河穿城而过。在清代, 这条河就被喀喇沁亲王府喻为环绕王府而过的“玉带”水, 四周山体环抱 (见图1d) 。

从这些简图中可以发现, 小城镇的建设多位于低处, 城镇周围多可见低山环绕, 并大多有湖泊, 与河流相伴。深入小城镇内部, 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特殊的地景要素, 这些要素的设置和形成与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密切相关。例如在乌里雅斯太镇中, 中央大街和北山的两阙相对, 城市主街和山水轴线重合;乌兰镇、多伦淖尔等很多城市中的王府和喇嘛庙等建筑群的轴线方向都能暗示出城市以及城市建筑的主朝向 (这些历史建筑往往是城镇形成的基础, 朝向比较讲究) ;有的城市外围还有敖包, 这是一种兼具宗教与世俗功能的纪念性建筑, 建敖包的地方多在明快、雄伟且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 可以标志出特殊的地形和疆界, 强调城市的领域感。

这些具有整体性地景特征和统领性的地景要素是此处小城镇的最大特色, 能否针对这些特征进行城市空间的整体创造对于未来小城镇特色的营造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而把握这一特色的关键是要有明确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明确城市在哪里发展可以强化这一特色, 在哪里保护才能烘托城市的特色背景, 而在哪里创造才能为传统格局提上点睛之笔。对于小城镇来说, 规模不大, 要凸显这些要素, 需要抓重点工程, 抓能够强调传统地景格局的重点项目。有些小城镇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工作,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乌里雅斯太镇中央大街的城市改造, 正确地强化了原有的山水轴线, 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骨架;在喀喇沁旗, 当地政府借助穿城而过的锡伯河扩大城内水面, 建立水上公园, 强调了水环境对于该城镇的特色作用, 其他的城市建设则围绕此逐步展开。这些都是充分认知到城市特色自然要素和地景格局的典型创造。这样的创造, 在整体城市设计阶段使城市结构和城市形态和传统的地景格局相协调, 并使传统的环境认知强化和凸显, 对于特色城镇的营造是具有长远甚至是永恒的意义的。

三、解原型

所谓“解原型”是对传统聚落进行剖析, 看有无若干空间模式可为当代城市设计所演绎和运用。

(一) 游牧庄子的聚落特色

内蒙古地区最早的聚落形态为游牧庄子, 其最小的单位是蒙古包, 这是适应于游牧生活的单体建筑形式。游牧生活最小、最基本的人群构成是家庭与牧团, 人们往往以家庭或家庭集团为单位进行游牧活动, 因此, 多个蒙古包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游牧社会最基本的聚落单元——游牧庄子, 这是一种较小规模的游牧单位, 蒙古语称为“阿寅勒”。这种游牧形式一直保持到现代, 不但是蒙古族的放牧形式, 也是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草原游牧区的放牧形式。在古时, 还存在一种比“阿寅勒”更大的游牧单元, 这种单元是在“阿寅勒”的基础上形成的, 称为“古列延”。这种较大的聚落形式是为了适应牧战结合的生存方式而产生的, 单元内, 蒙古包以环状排列, 核心区是长老居住的地点, 周边是各个家庭单元。这种蒙古包—阿寅勒—古列延的模式构成了一种“复合组团”, 是草原聚落的“原型”, 既适应了草原的自然环境, 也适合了游牧的社会生活。这种“复合组团”的聚落形式使得聚落和草原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 是与大自然的“共融”, 也是游牧聚落特有的空间形式。

游牧和城镇生活很不相同, 但是一些基本的原则是可以延续发展的, 上述聚居空间中的“复合组团”和与自然“共融”的空间体验即可为当代城市设计所演绎。

(二) 利用“复合组团”模式塑造城市与草原共融的城市新区——以乌兰镇城市设计为例

乌兰镇是一个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普通小镇, 近些年由于区域产业的发展, 小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随之带来的是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 未来10年预计该镇人口会由当前的6万增加到8万。旧城的居住空间已经基本饱和, 而且还不具备进行大规模旧城改造的社会经济条件, 因此, 需要制定新的城市规划进行土地外扩, 增加城市建设用地。

小城镇外扩发展必然选择在经济上最为合理的城市边缘地带, 这是一个较为敏感而有特色的地带, 外可接触到草原, 内又和旧的城市建成区相连, 现有大量未经规划的建设片区和闲置土地。这样的地带采用什么样的空间发展模式才能对草原小城镇整体的空间特色有所贡献呢?体现整体特色自然要抓住最为重要的特色资源, 该镇有良好的山水环境, 适量的历史遗产, 但是并不能对传统城市格局起到决定性影响, 因此, 这一地带的特色建设可以被利用的最大的资源是周边广阔的草原, 而无城市传统轴线等其他地景要素可凭借, 所以考虑设计一种新区和草原“共融”的形态, 作为新城市空间营造一个途径。设计借鉴传统聚落“原型”, 利用前面所提到的“复合组团”的空间模式进行演绎。此处的“复合组团”是一种混合功能的组团, 以居住为主, 组团内部配置完善的设施, 将容纳两万人的居住空间分散成几个独立的组团。将文化和服务设施布置于组团靠近旧城一侧, 以此促进新旧区域的共享, 而组团与组团之间设计大片的草原, 模仿与草原相融的空间意向, 这些草地应进行专门的规划和维护, 还可建设小型的人工季节性湖泊, 形成草原较为常见的“水—草”景观, 并提供日常生态用水。每个组团的外部进行适当的防护林营造, 几个组团靠近旧城区的一带作为带状公园, 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一个“生态文化走廊”。将组团与组团、旧城与新区有机相连 (见图2) , 这是一种建设区与外部空间环境整体营造的设计模式, 最终形成空间共融。

四、溯历史

所谓“溯历史”, 即追溯草原小城镇发展的历史, 以求在历史中发掘特色的空间元素作为设计依据。

(一) 草原小城镇兴起过程及空间特征

从游牧到定居, 再到小城镇的兴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体说来, 促成这个地区小城镇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第一是因宗教而兴。这和清政府将内蒙古地区划入中国版图之后利用喇嘛教进行治理有关。政府于此大兴喇嘛庙, 很多城镇是先有庙后有城, 城市是因宗庙宗教节点作用的发挥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典型的例子是多伦淖尔;第二是由农垦自发形成。清代的内蒙古大量接纳中原地区因土地紧张而迁入的居民。这些人口大量积聚在交通便利的地区, 随后商业逐渐发展, 形成集镇, 最终形成城镇;第三则和建制有关。清代统治者认识到农耕区域的管理和妥当处理农耕、游牧区域各种矛盾的重要性, 将内地的行政建制推广于内蒙古东、西部农耕区域, 在人口稠密、初具规模的农耕中心选择统治的中心地点进行建设, 久而成镇。

这里小城镇的形成虽然历史不长, 但是追溯每个小城镇的空间发展过程, 并对照显存的城市遗迹都可以发现一些特色的历史空间。这些特色空间在规模不大的小城镇中至今仍保持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城市中喇嘛教特色空间较为普遍。这与蒙古族长期信奉喇嘛教有关, 同时也和清政府利用喇嘛教治理内蒙地区的政策有关。

第二, 有相当数量的城市有王公府第。清代蒙古扎萨克王公是内蒙古封建统治阶层的最高层, 他们享有清廷给予的种种封建特权, 具有很高的地位。扎萨克所驻之处常建有王府, 这类王府是蒙旗政权中心, 这些王府 (包括闲散王公府第) 往往对小城镇的形成起到基础的作用。

第三, 城市多有商业移民聚居区。这里繁荣的城市商业多是由距离内蒙古最近的山西和直隶的商人带来的, 这些人于此建立了商业建筑和会馆, 形成商业移民聚居区。

第四, 多宗教、多民族空间特征较为明显。北方草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繁衍生息的区域, 草原地区民族构成的复杂性, 决定了文化的多元性。他们的宗教也很多样, 如萨满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佛教等。多元文化和多样的宗教信仰为草原城镇带来丰富的空间构成, 喇嘛庙、清真寺、敖包等等宗教建筑往往于一个小城镇中并存。

在城市设计中应能将这些特色的空间加以整合与重构, 使其为整体城市空间特色发挥巨大作用。以下对多伦淖尔特色城市结构为例详细阐述。

(二) 构建历史空间骨架, 提升多民族、多宗教空间共融的城市特色——以对多伦淖尔特色城市结构为例

1. 多伦淖尔城市发展过程

多伦淖尔是有记载的内蒙古形成的最早的小城镇。这是一个因宗教而兴起的小城镇, 其形成过程是其最大的特点。

早期的多伦淖尔, “地势广漠, 无树木, 厥上沙蹟。昔时不过一小市镇耳。”康熙平定葛尔丹后, 在多伦淖尔举行了“多伦会盟” (1691年) , 之后于此修建汇宗寺, 带来了第一批居民——营建寺庙的匠人和僧人, 他们大都居住在寺庙周边。寺庙建成后, 内蒙其他地区的信徒常常来此祭拜, 城镇流动人口增多, 商品交换发展起来, 内地商人也逐渐于此经商、定居, 久而形成城市。到康熙四十年 (1701年) 形成了“南北长四里, 东西广二里的市区和街道十三条”, 到康熙四十九年 (1710年) , 发展成为汉商市镇, 到1713年康熙皇帝到此巡幸, 看到“居民鳞比, 屋庐望接”的景象, 不禁赞叹道:“俨然一大都会也。”多伦淖尔逐渐成为了漠南蒙古地区的宗教、政治、商贸和文化中心。

除了因寺而兴的城市特征, 多伦淖尔的另一个特征是它的城市空间充分体现了内蒙古地区多民族、多宗教共融发展的历史事实, 留下了众多丰富多彩的历史建筑——来自直隶、山东、山西、宁夏一带的伊斯兰教信仰者于此经商, 修建了六座清真寺;汉族商人出资修筑了许多道教庙宇, 著名的有三官庙、付魔宫、碧霞宫等, 其中三官庙为直隶商人扩建, 形成了后来的“直隶会馆”, 而伏魔宫则由山西商人扩建形成了“山西会馆”;另外还有祭祀孔子的文庙等一些文化建筑 (见图3) 。

2. 整合历史空间要素提升多民族、多宗教共融的城市空间特色

此小城镇的最大特色显然在于丰富的历史空间, 但当前的城市发展对于这些空间的利用和整合不够, 使得这些重要的历史元素“孤岛化”, 对城市整体特色的营造的贡献不足。对于这样的小城镇, 努力强化其多民族、多宗教空间共融的城市特色应成为设计的主要目标, 这就应尽可能在设计过程中整合这些重要历史元素, 形成一个网络骨架, 进而引导城市建设, 使其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统领。对于此案例主要的空间策略有两个, 第一是找寻“隐性发展轴线”。所谓隐性轴线, 是在现状的城市结构中不明显, 但对于城市整体特色空间的形成可以起关键作用的空间框架, 这是需要在现状城市中进行发掘的。多伦淖尔最能起到城市空间控制作用的是汇宗寺, 该寺建设最早, 规模最大, 因此以该寺为基准的轴线应该成为整合城市特色资源的主轴线, 之后再以此为基础带动周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城市更新, 逐步将其营造成有文化氛围的、能和历史建筑有机协调的特色地带 (见图4) 。第二, 则是要整合南部历史建筑密集区的宗教和文化空间形成特色的网络骨架作为空间发展的基础, 传承不同文化建筑和宗教建筑的艺术特色, 充分保持和发展多民族、多宗教空间共融的城市特征。为一种以历史建筑和历史空间为基础进行整体空间架构的设计策略, 将现有的点状的要素转化为带状地带和网络骨架形成整体的特色框架, 城市发展在这样的特色骨架上展拓和延伸以防止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特色结构的消失。

由图4看出, 以汇宗寺为核心, 向南开出一条隐性的文化轴线, 向南延伸过湿地后可以古城西侧沿河路为轴线, 贯穿全城南北, 将汇宗寺和旧城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长远的城市发展轴。这条线的北端是以汇宗寺及其周边的待开发的新区域, 中部是生态湿地核心区, 南部则可以此线带动旧城东侧一线的开发。对于南部旧城内部大量历史建筑则以网络连接成为公共空间, 而将这些核心历史建筑作为周边小区域的特色核心。

四、结语

从上文简略的叙述中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内蒙古小城镇的一些共性, 如丰富的山水环境, 大量民族性、宗教性空间, 以及清晰可见的传统城市轴线、方向与领域标志等。要进行整体的、有特色的城镇空间设计就需要对此有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承、强化和创造。创造整体特色的途径很多, 此文提供的仅仅是一种从传统出发的途径。论述的重点主要在整体城市空间架构方面。而要真正的形成特色城市, 仅仅是大尺度的空间骨架是不够的, 而更要有细致入微的工作, 建筑风格、公共空间面貌等等都要纳入。但整体空间战略和特色空间骨架是一个基础, 之后才可渐进深入, 逐步雕琢。

城市建设应努力在满足发展需要的同时强调城市的地域色彩, 若在此过程中能有效地推动一批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草原小城镇的出现, 一个更具文化韵味和地域魅力的草原地带则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http://www.gov.cn/test/2006-07/10/content_331802.htm

[2].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商务印书馆.2004/11

[3].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

[4].陈寿朋.草原文化的生态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山东人们出版社.2006/6

[6].宝力格.草原文化概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7

[7].刘文锁 王磊.敖包祭祀的起源.西域研究.2006/2

[8].乌云格日勒.十八至二十世纪初内蒙古城镇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1

[9].姚明辉.蒙古志.卷三都会.光绪三十三年铅印本.海文出版社.1966

[10].[清]黄可润.口北三厅志.卷“5经费卷”.乾隆二十三年石印本

小城镇特色空间 篇2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小城镇建设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其街道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方面。当今“宽街高楼”使许多小城镇“千镇一面”,失去了地域性和场所性。重视小城镇传统街道空间的塑造,可以增加人情味,加强居民的集体记忆,找到认同点,以缓解当前小城镇日益严重的“特色”危机。

关键词: 小城镇;城镇规划;空间设计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回顾中国建立半个世纪以来,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发展迅速,城市规划作用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随着城市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日趋复杂,与此同时,我国的小城镇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几千年文化传统、汪洋大海似的小农经济和农业社会结构提出了小城镇建设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城市在扩大,小城镇在增长,城乡结合部即将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传统概念中的城镇街区,正面临现代城市结构性变迁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小城镇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发展小城镇,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城市化发展趋势做出的战略选择。古代村镇建设模式

1国内外小城镇发展概况

我国古代大中城市通常用城廓来保护,与古代村镇建设模式有较大的区别,而小城镇是由当地居民自主建设的,其城镇空间结构随着地域特征或地形变化而变化,空间结构更加灵活多变,富有地方特色。服务于小城镇的街道和公共建筑是小城镇的灵魂,且大多数是以商业活动和宗教活动为主要内容。大多数传统的小城镇都是一定地域的经济、文化中心。茶楼、酒肆、商铺云集,还有商业街、寺庙、祠堂成为人们主要的公共活动场所。

而对西方来说,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再到后来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西方城镇建设从很早开始就强调居民交往的重要性。西方人很注重城镇公共空间建设,把城镇的公共集会场所看作是城镇的“客厅”。不论城镇规模有多小,它往往有一个集会交往中心,旁边矗立一座统领全城的重要公建,这几乎成了西方城镇建设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已深深地扎根于西方社会,构成人们的思维定势,对后来西方国家城镇建设思路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相比而言,中国古代城镇的公共空间更加强调线性,以街道为主体,注重小空间的营造,而广场这种类型的公共空间就不如西方古代城镇发达。

2我国小城镇街道现状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宽街高楼”的做法,在原有城镇周边,新的街道四处蔓延,沿街是毫无特色的新建筑。老街要么衰落下来成为破败的一角,要么被急功近利的改建一新。许多小城镇中还充斥着“欧式”建筑一条街,虽然满足了一部分猎奇的心理需求,但这种街道风格割裂了与地域的文化联系,对小城镇整体形象的构建危害极大。当然也有不少小城镇(特别是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重视整体空间形象,注重街道等公共空间的处理,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

3小城镇中传统街道的特征及场所性

3.1街巷高宽比

芦原义信在研究街道空间时认为,街道宽度(D)与两侧建筑物高度(H)的比例D/H,以及街道侧面每幢建筑的平均面宽(W)与街道宽度(D)的比例W/D对人的心理及城市景观都有重要意义。

当D/H=1时,一般可以看清实体的细部,人有一种内聚、安全又不至于压抑的感觉;D/H=2时,可以看清实体的整体;仍能产生一种内聚、向心的空间,而不至于产生排斥、离散的感觉;D/H=3时,可以看清实体的整体和背景,开始产生排斥,空间离散的感觉;如果D/H的比例再继续增大,空旷、迷失或荒漠的感觉就相应增加,从而失去空间围合的封闭感,无法形成良好的景观气氛。现代城市道路就存在这种情况。

当W/D≤1时,建筑物使街道能保持整体节奏感,使街道显得有生气。

D/H和W/D的种种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街道气氛,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例如,芦原义信认为当D/H~<1时,如果W/D≈0.6,街道就可产生亚洲商业街独特的热烈气氛;而W/D≈1时,则可产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街道的亲切气氛。

传统街道一般比较窄,且建筑不高,D/H一般都在1:1左右,不超过2,较适合于人的尺度;W/D一般都小于1,赶集的时候会觉得热烈非凡。虽然传统城镇的街道有较强的闭合性,但不是封闭、冷淡的外推实墙面,而是包容性很强的、具有吸引力的檐廊空间,因而显得格外亲切且平易近人。

3.2街道的连续性

街道连续性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连续的立面及街道空间,二是人群活动的连续性。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写道:“(街道连续性)其特征可能是林荫道成排的树木,人行道特殊的色彩或纹理,也可能是沿街建筑立面统一的古典式样:这种规律还可能有一定的节奏性,比如不断出现的开敞空间,历史建筑或街角的杂货店。”传统街道沿街建筑单体依次排开,类型较单一,使街道沿街立面连续性加强,这比起现代城市风格各异的建筑形式更体现连续性。而传统城镇中的人群活动更增加了街道的连续性。《清明上河图》中反映东京城街道的这种特色,图中画出的店面达60多家,有敞蓬营业的,有临街设摊的,有沿街叫卖的,也有豪华阔气的店肆。商店及摊贩所经营的买卖也繁杂不一,还有担货郎,沿街布列,使人目不暇接。这一情形表明街道的商业活动仿佛是市民天然活动的一部分,沿街兴店,沿街叫卖被视为日常生活的内容。人的行为活动增加了街道的连续性,赋予街道空间不一样的场所性。

3.3街道空间的凹凸间隔

传统街道空间是线形空间,在线形空间上有着错落有致的凹凸间隔,让人感到曲折多变的意味。这些变化是由于地形条件或人力所为,从而打破长向线性空间的单调乏味。凹凸空间也即“阴角”和“阳角”,是指其内侧凹进的空间和外侧凸出的空间。在传统街道空间中,凹凸空间一般尺度不会过大,往往是通过单个建筑的进退关系获得,不会造成空间节奏的中断。在传统城镇中,一般是由于街道上房屋使用性质(如寺庙、祠堂、会馆)或房屋主人的显赫程度,人为或不经意地形成这种凹凸空间间隔。传统街道空间中,路面一般较窄,人们的视线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建筑的细部变化。这些街道两侧建筑的凹进与凸出与建筑的细部一起使空间充满了生活的情境:不像现代城市的大街道尺度巨大且无变化,不能使人们产生在街道中行进的愉悦。历史性街道的凹凸间隔,使街道本身变得生动,增添了趣味。传统街道空间的特征除了以上几点共有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地域特征。当地气候、环境、材料以及经济水平都可以影响街道空间形态及建筑形式。地域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江南的水巷,营造了“南寻贾客舟中市”的繁华井市。因此在塑造小

城镇街道空间时,应有其鲜明的城镇形象,发挥其与自然山水浑然一体的环境优势,创造有特色的小城镇街道空间。结束语

城镇规划的发展经历了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从以前的传统性设计转变为科学性的设计,更注重延续和保留原历史的风貌,使小城镇的规划更有地域特色和城市气息。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必将能建立一条具有中国小城镇特色的规划设计道路。参考文献:石忆邵.国内外村镇体系研究述要.国际城市规划2007(22)2 王宝刚.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规划师,2003(11)[美]莱斯特·r·布朗,《b模式2.0:拯救地球 延续文明》,林自新、暴永宁等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12页。

小城镇特色空间 篇3

1 区域位置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晋东南和晋南经济圈的交汇处,担负着通廊的作用;在晋城市城镇体系规划中,是产业西移的主要承载地。本次规划的端氏、嘉丰城镇带位于晋城市“井”字形的经济发展轴线的“端氏——润城轴线”,端氏镇也成为与晋城市、高平市、阳城县(市)并驾齐驱的四个发展极之一,在市域经济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基本概况

土地资源丰富的沁水县,地貌分为中山区、低山丘陵区、河谷平川区三种类型,分别占国土面积的40%,50%和10%。作为建设用地条件较好的河谷平川区用地较少,对城镇和工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在南北长约20 km,东西宽约5 km的狭长谷底内,分布着端氏镇、嘉丰镇大小村庄20多个,大小企业30余家。这里有亚洲最大的煤层气发电厂、全国最大的煤矿和技术领先的煤层气研发机构。侯月铁路从西由南到北穿越而过,规划中的嘉南铁路连接线从两镇中间通过,晋城市最大的两条河流之一沁河及其支流固县河、下川河贯穿其中,坪曲公路和端润公路沿河将散布其中的建设用地有机的连为一体。即将开工建设的沁高高速公路从端氏镇北经过,给发展中的两镇带来了更多的交通优势。

规划区内有众多国保、省保、县保等不同保护等级的文物古迹单位,其中有新石器遗址、古村落、寺庙道观和文人故居等,它们是悠久历史的象征,也是不同时期灿烂文明的见证。除此之外,100 m宽的煤层气输气干管,500 kV,220 kV,110 kV的高压线纵横其中,给这里的空间布局带来巨大的挑战。

3 土地适用性评价

运用GIS做了坡度、坡向、用地现状、生态保护、景观价值的一系列单因子分析,其中景观价值部分又做了景观地貌、植被覆盖度、视觉敏感度的分析。通过单因子叠加最终得出了用地适用性评价。数据显示如表1所示。

不适宜建设地区作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首选地,原则上禁止任何城镇建设行为,只允许少量旅游开发。主要是沁河周边山体坡度较大、地貌形态丰富的地域。

较不适宜建设地区多数是自然条件较好的生态资源地或敏感区,将根据资源环境条件进一步划分控制等级,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建设行为,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应尽可能避让。对于与限制建设地区重叠的城镇建设区,应提出具体建设限制要求,做出相应的生态影响评价和提出生态补偿措施。主要位于东部坡度较缓,冲沟发育区。

较适宜建设地区多数为地形条件较好,生态和视觉价值比较低的区域,可以进行开发建设,同时也要根据生态保护原则,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生态建设与城镇开发并重。主要位于沁河两岸生态保护用地和一些中坡地。

适宜建设地区是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但建设行为也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科学合理的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主要位于沁河两岸的村庄居民点、工业用地和一些缓坡地。

从面积比例来看,适宜建设的用地面积最少,仅占18%,而较适宜建设的用地面积最大,其次是不适宜和较不适宜,两者面积基本相当。这种面积配比反映了端氏、嘉丰地区的建设特征:可开发面积较大,但开发中须控制城市建设的规模和强度,严格保护生态资源,采取一种集约、有机式的,不同于一般城镇开发的发展与建设模式。

4 空间“三分”概念的运用

针对两镇区的发展特点,规划运用空间“三分”概念完成对生态、生活、生产的功能分配。

所谓“三分”,就是将空间分为沁河生态景观带、滨河城镇建设带和一般城镇建设带。

沁河生态景观带:以绿化为主,作为未来端氏、嘉丰地区重要的生态、游憩空间和风景旅游带。

滨河城镇建设带:拥有良好的景观环境条件,是城镇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地区。将旅游、文化和居住等环境品质要求较高的功能在这个空间内布置。

一般城镇建设带:可以布置工业生产及附属设施。

通过“三分”概念的引导,确定了远景端氏、嘉丰城镇带发展的战略性空间框架,成为指导未来端氏、嘉丰城镇建设的重要设想。

5 “Y”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在空间“三分”架构的概念基础上,结合端氏、嘉丰城镇带的现状自然条件及建设情况,形成了“一心、三轴、多廊、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心:发挥端氏镇中心节点的作用,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服务设施基础,形成以行政办公、居住、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型城镇中心。

三轴:由坪曲公路和端润公路构成的“Y”形经济发展轴。

多廊:利用自然山体冲沟、规划道路以及区内的市政管廊等,形成多条绿色生态廊道。一方面,建立城镇带与外围山体的生态联系,构筑合理的生态网络构架;另一方面,也将作为带状公园,成为端氏、嘉丰地区绿地系统和步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未来居民和外来游客休闲和游憩的重要场所。

多组团:保护各级文物资源及地下矿产资源,整合区内小而散的村庄,主要形成三个居住组团,即:端氏组团、潘庄组团、嘉丰组团。结合现状工业布局及其特性,拓展发展空间,形成四个工业组团,即:金峰工业组团、潘庄工业组团、五龙工业组团和嘉丰工业组团。利用各自不同的优势,发展以煤炭、煤层气、电力、清洁化工为主的主导产业。

端氏、嘉丰是以工业为主的特色城镇,要避免过去那种以生态环境的破坏换取经济增长的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严格做好各项环评工作,保护城镇健康、有序的发展。

摘要:简要介绍了沁水县端氏镇和嘉丰镇的区域位置和基本概况,并运用GIS对两镇进行了土地适用性评价,针对两镇区的发展特点,提出了空间“三分概念”,具体阐述了两镇“Y”形空间结构的形成,以期指导两镇的合理规划,有序发展。

关键词:土地适用性评价,空间结构,特色城镇

参考文献

特色小城镇建设方案 篇4

关于抓好纳雍县维新镇、寨乐乡特色小城镇建设联系

点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毕节地委办公室毕节地区行署办公室关于扎实抓好2011年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通知》(毕委办字[2011]8号)和地委于3月28日召开的全区特色小城镇建设、五古建设工作座谈会议的精神,结合实际,特拟制对纳雍县维新镇、寨乐乡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工作方案如下:

一、建设特色小城镇的目标

对纳雍县维新镇、寨乐乡特色小城镇建设要立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实际,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通过工作进一步协调好相关部门指导支持好维新镇、寨乐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增强特色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积极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企业注册职能,提高管理能力,培育支柱产业,不断夯实特色小城镇经济基础,积极协调指导提高管理水平,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优质人居环境,积极支持维新、寨乐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增强特色小城镇建设活力。通过督促努力,促进纳雍县维新镇、寨乐乡特色小城镇建设有新的成效。

二、对纳雍县维新镇、寨乐乡特色小城镇建设督促的主要内容

(一)了解纳雍县拟建设维新镇、寨乐乡特色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定工作情况,看是否具有提炼地方特色文化、历史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充分体现独具特色的黔西北民居风格和乌蒙建筑文化特色。

(二)深入调查了解加强特色小城镇供水系统、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公共厕所、供电设施等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建设和防洪排涝、人防、消防、防震等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完善特色小城镇的服务功能。

(三)结合维新镇和寨乐乡的农业特色和实际,积极支持当地政府着力培育企业和农产品专业市场,建立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引导企业积极申报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积极引导私营经济投资特色小城镇等经营活动,积极推进餐饮、商贸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努力督促维新镇、寨乐乡提高管理水平,创新小城镇管理方式,加强特色小城镇建设管理,提高特色小城镇综合运用效率,增强特色小城镇文化内涵。

(五)努力抓好民居房改造工程和12315维权体系及“一会两站”推进工作。

三、督促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为了确保对纳雍县维新镇、寨乐乡督促特色小城镇建设

工作顺利进行,地区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杨晓铁(地区工商局局长)

副组长:周杰(地区工商局副局长)

蒋春光(地区工商局纪检组长)

成员:杨琴(地区工商局副调研员)

刘英(地区工商局副调研员)

费明(地区工商局办公室主任)

李贵书(地区工商局财务科科长)

李卫宏(地区工商局注册科科长)

刘宁(地区工商局商广科科长)

陈定江(地区工商局市场合同科副科长,主持工作)

宋勇(纳雍县工商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由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从相关科室调整组成,办公室负责整个工作的协调及投资资料报送。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三个工作组:

1、基础设施建设民居房改造工作由财务科牵头,责任人:李贵书,责任单位:财务科、信息中心。

2、培育支柱产业工作由市场合同科牵头,责任人:陈定江,责任单位:市场合同科、注册科、商广科,责任人:李卫宏、陈定江、刘宁。

3、12315维权体系及“一会两站”建设工作由消保科牵头,责任人:张燕玲,责任单位:消保科、消协办,责任人:张燕玲、路灯。

4、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日常工作开展由纳雍县局及维新工商所负责。

(二)具体工作方法方法步骤1、4月8日至20日由局相关领导率有关人员深入纳雍县维新镇、寨乐乡与当地党委、政府联系接洽,并按照地委下发的相关文件进行调研。

2、5月20日前,按照毕委办字[2011]8号文件精神编制出各项工作实施的子方案,并开始实施。

3、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月、季、半年、年终的方式深入督促点进行调研指导工作。

4、12月25日前将督促点工作情况拟制成文向相关部门报送。

5、在督促工作开展后根据两乡镇推进特色城镇建设中涉及的困难和问题主动协调地直相关部门努力解决。

小城镇空间布局问题探讨 篇5

关键词:空间布局,规划结构模式,空间形态

1 小城镇总体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小城镇总体空间布局就是对城镇内的各类用地进行功能组织。首先, 应探讨各类用地的独立特点, 然后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 做到统一安排空间布局, 形成有机的整体;最后, 空间布局模式要达到近期建设的科学性, 远期发展的可持续性。

城镇总体空间布局受影响的因素较多。第一方面, 城镇现状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为城镇总体空间布局的规划基础, 现状空间布局经历了不同时段的演变过程, 受众多因素影响, 反映在政治、经济、交通与资源条件等方面。规划需要对此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 针对现状是否合理决定或继承或改变;第二方面, 建设条件的优劣分析对城镇总体空间布局规划起到支持的作用, 用地的储备等成为小城镇空间布局的必要条件, 是影响总体空间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方面, 对外交通对城镇空间布局的干扰;第四方面, 资源条件为小城镇发展经济的基础, 影响到工业、商业与农业的空间布局;第五方面, 城镇在上级体系下总是承担着某种职能性质, 这要求了城镇的发展应有某一方向上的侧重;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 一些不可预见的社会与经济因素也将成为小城镇总体空间布局上的决定因素。

2 空间形态模式及规划结构

2.1 空间形态模式

城镇由于发展演变形式的不同, 从总体空间布局概括, 可以分为集中与分散的两种模式, 由这两种空间布局方式具体细分为以下几种空间布局形态。

集中块状模式:集中的空间布局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空间形态模式。第一种为块状模式, 这种模式为小城镇空间布局的常见形态模式。尤其在平原地区, 小城镇由中心逐渐的向周围自由扩散演变, 大多具备用地紧凑、中心单一、生产与生活连片的特点, 在发展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 可形成新的中心。

集中带状模式:第二种为带状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受交通条件、山体与沿河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必然的形成了带状的空间布局形态。这种模式具有主要道路交通组织各项生活生产用地的特点, 且周边环境效益良好。

但是受条件限制, 大多由一条或两条道路承担生活性与交通性的功能, 各个综合组团之间的纵向交通成为规划要重视的主要问题, 规划还应着重发挥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形成自身的特色。这种布局模式受自然条件限制, 容易产生基础设施配套输配距离过长的缺点, 甚至需要两套输配系统的问题。

集中组团模式:第三种为相对集中组团式, 因为地形条件、用地选择或用地功能组织的关系, 城镇由自然地势或道路交通划分为几个组团川。

各组团有独立的功能, 通过几条主要道路形成联系, 具备紧凑用地的优势, 但要注意各项用地的合理服务半径问题, 应综合各组团统一从区域角度考虑各职能用地的布局, 避免重复建设;在远期发展过程中, 注意各组团的适当规模, 互为补充, 并做有机的联系。

多点分散模式:分散空间布局方式主要为多点分散式。分散空间布局最大的特点是在一定空间距离上有多个分散的组团。此种模式若针对大城市, 则会体现出有机疏散的优势。但针对小城镇因发展建设投入资金相当有限, 会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无法达到标准, 在建设投入上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因此, 该模式不适合小城镇布局。

2.2 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是城镇主要功能用地的构成方式及用地功能组织方式, 是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的框架。与空间形态不同, 主要是体现了各主要功能用地以及与内外交通之间的内在关系。

无论那种空间形态模式都应有几个应重要考虑的因素。第一, 各主要功能用地与内外交通的结构形式;第二, 由各主要功能用地以及与内外交通构成的城镇中心、居住与工业的有机关系, 对外交通与镇区发展的结合, 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矛盾等结构问题;第三, 村镇建设用地结构比例以量的形式反映了各主要功能用地以及与内外交通结构关系。

3 居住用地空间布局

小城镇现状居住用地空间布局多为城镇居民自发开发形成, 城镇居住用地空间布局普遍具备以下特点。第一, 居住用地总体呈现出多点分散的空间布局形态, 即“东一户, 西一户”, 这种空间布局特点存在很大弊端, 现状人均用地极大超标、城镇建筑风貌凌乱落后、基础设施无法配套、规划改造产生困难;第二, 在用地选址上, 居住建筑与对外交通道路联系的支路呈自发的树枝型分布, 少数住户分散于山脚、河边等不受干扰处, 部分居住用地空间布局靠近道路交通便利处选址, 体现了经济与方便出行的意识;第三, 从居住“建筑”单体布局的角度分析, 有朝向、间距、层数与组合方式等具体布局问题。尤其是朝向问题, 即使在平原地区, 也呈现出多种朝向形式, 主要受自发建设因素与迷信因素影响。间距、层数上均有不合理的地方, 造成了城镇居住用地混乱的形态。针对以上对现状居住用地空间布局的普遍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分析, 得到指导城镇居住用地空间布局时应注意的因素与居住用地空间布局的科学模式。

3.1 空间布局优劣分析

针对现状的第一个特点,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工作缺乏严肃性, 城镇居住建筑使用者的生活意识特点与小城镇居住开发的市场投资能力也是一个方面原因。随着小城镇现代化程度的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 城镇的居住生活状态将趋向于城市, 因此, 居住用地的总体空间布局应形成小区与组团的集中用地模式, 该模式为城市居住用地空间布局经过多年考验的优化选择, 从各个方面体现了现代化居住生活水平。

3.2 选址依据

针对现状的第二个特点, 在无政府调控时期, 城镇居民在选择居住用地时通常受“风水迷信”的影响较大, 也有部分为城镇居民自然意识的选择用地, 个人行为特点突出;随着经济的逐渐深入影响, 政府管制以及商业行为促使居住用地逐渐的向交通发达地集中, 因此, 形成了沿道路呈现树枝状分布的空间布局形态。

科学的选址依据:首先, 从居住用地本身的科学角度出发, 选址应考虑到风向、水污染、卫生条件、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次, 从总体空间布局上又要体现出与其他功能用地的有机联系;最后,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土地开发应遵循土地级差与追求综合效益的规律。

3.3 居住建筑空间布局

现状居住建筑的朝向有若干种形式, 形成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风水原因对朝向要求、次子午线的迷信依据川、用地面积不够、用地客观规模限制、与道路成角度选择等等。如何选择朝向除了应该依据规范《村镇规划标准》之外, 应根据不同地区满足适宜的采光要求, 还应满足城镇建筑景观的要求:现状居住建筑于多是1-2层, 因此, 建筑的间距基本满足日照、防火、卫生等条件。但是, 整体空间布局中会出现多个消防通道死点, 发生灾害的时候无法控制, 因此, 村镇居住建筑用地空间布局的间距则应考虑到此因素;村镇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多大于140m2/人这个上限标准, 也就是说土地利用效率极低, 即通常提到的容积率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现状“前庭后院”式低层数居住建筑占地大、总建筑面积小, 应当适当提高城镇居住建筑层数。低层住宅造价造价经济, 但是占地大, 因此不可取。而对于多层, 提高层数又能降低造价, 根据实际建设经验, 1-2层造价最低, 但极大的浪费了土地且城镇建筑景观面貌一般, 而3层却比4层造价高, 4层又高于4层, 3-4层每增加一层则每公顷平均造价降低却可增加建筑面积1000m2, 这一趋势到了6层效果就不很明显了。城市居住建筑主要层数为6层, 是考虑到了7层需设置电梯、而6层又能最大增加面积 (除高层) 这一原因。因此, 针对城镇自身的特色选择建议层数宜为2-6层, 主要层数应为3-4层。

参考文献

[1]邵爱云, 再谈小城镇规划编制中的几个问题, 小城镇建设, 2005

小城镇失落景观空间初探 篇6

1.1 小城镇建设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指导下,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也出现很多由于主观因素产生的问题:1)农民乡土意识较弱,以管理农村的方式管理城镇,前店后场、顶天立地、建筑单一混在,既影响了生活,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2)总体发展与区域布局上缺乏总体规划,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土地浪费、水体污染”;3)在建筑设计上,不讲文化,不求审美,或“标新立异”,或“一图多建”,指向自然索取,不讲回报自然,从而造成居住环境绿化植被减少,“热岛”现象加剧;4)小城镇建设不从实际出发,脱离了本土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盲目冒进、抄袭、照搬,地方民俗文化艺术更被压抑或埋没,从而使小城镇失去传统、失去文化,造成形象单一、个性缺乏、千城一面,小城镇风貌出现严重危机。

1.2 小城镇景观空间现状

正由于小城镇建设发展存在的诸多宏观问题,其内部的景观空间也面临着景观化、特色化、功能化缺失这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造成“失落空间”形成的直接诱因,如:被废弃无人问津的地段,城镇基础设施凌乱,建筑空间杂乱无章,无景观效果可言;景观被打乱的地段,比如历史街区中的现代建筑、无统一风格各具姿态且不能相容的城镇建筑机器附属外空间,使小城镇景观脱离其固有特色;功能性差的景观、绿地等公共空间,某些城镇对公共空间一味求大,想通过这样的“大空间”树立地标、增强品质、以充政绩,但是在功能上很难被当地居民所接受,或者是其他一些不被当地居民喜爱的空间类型,它们是被抛弃的空间、被忽视的空间。这样的景观空间在我国小城镇中屡见不鲜。

2 小城镇失落景观空间分析

2.1 “失落空间”

“失落空间”的提出来源于罗杰·特兰西克所著《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一书。书中将其释义为:位于城市中心地段被弃置或无人管理维护的土地。常指被废弃的停车场地、杂乱的河岸、被废弃的工厂或军事基地。它们是令人不愉快、需要重新设计的反传统的城市空间,对环境和使用者而言毫无益处;它们没有可以界定的边界,而且未以连贯的方式去连接各个景观要素。

从其定义来看,所谓的“失落空间”其实就是支离破碎不被人们喜爱的城市空间。对于小城镇来说或许没有那么多的空间类型能够与其定义匹配,但是小城镇的景观空间也在向“失落”的方向发展。

2.2 小城镇失落景观空间类型

1)宏观:

街道景观空间的景观表现失落。它最直接地体现了一个小城镇的形象,不论本地居民还是外来的旅行者,第一印象均来自于这个小城镇的街道景观。

有很多小城镇在建设或更新时,由于当地有关部门或居民缺乏景观空间的营造意识,对于人民生活和景观空间的紧密关联认识不足,造成小城镇建设时过于随意,市政、建筑、街道没有形成应有的景观,反而是杂乱无章,表现出的是凌乱、无趣,街道建筑杂乱参差不齐,并且缺少必要的基本绿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则谈不上小城镇形象与特色的识别。

2)中观:

公共景观空间的特色识别失落。它是一个小城镇整体形象识别最重要的因素,这种景观空间需要体现在小城镇公共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建筑、街道、公园、广场乃至巷道,以此全方面完善小城镇形象。如山西中部民居院门样式就极富特色,在大多小城镇中还演习这样的传统模式。

但是绝大多数的小城镇在建设后,只有屈指可数的街道采取了风格特色的统一,并不是小城镇整体。这种小城镇形象趋于表面化,它们并不是居民所能时刻体会到的。也有一些小城镇在风格上不具备识别性。其建筑、街道等公共景观空间元素参差不齐,为不同风格的混合体。这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没有把握好,或者由于某些外力因素导致“特色”的瓦解。

3)微观:

公共景观空间的功能失落。小城镇的居民接触时间最长、感受最深的就是作为公共景观空间其功能性了。一个当地人从平时的上班、买菜等必要活动,到逛街、游览等休闲活动,再到集会这样的社会性活动,都可以切实地体会到公共景观空间是否符合他们的习惯,是否能在功能上满足居民的需要。这种对于景观空间功能的不同需求,也体现了一个小城镇的特色。

功能性的失落可以说是景观空间的功能无法合理运用、或者无法满足、符合居民的要求和生活习惯。从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景观空间同人的活动形成了对立。如小城镇中那种与之体量不相称的大广场、过宽的道路以及不符合当地居民使用习惯的公园环境等。这些牵涉到在设计、施工时对乡土人情环境的了解不够深入。

3 小城镇失落景观空间的解决方案

3.1 失落空间再设计

在国外对失落空间研究结果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方案:“城市设计应该将城市片区的室外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强调其组群和序列关系,而非将其作为独立的单元考虑。将失落空间通过增建、改建的方式将其纳入到城市肌理当中,现有功能不全、环境不协调的公共广场、街道和停车场,能被转变成为富有生机的开放空间。”这样的方法应用到我国的小城镇中,将失落景观空间重新整理,从景观、特色、功能三个深度进行整合、处理,将其纳入到小城镇的整体空间中来,以此解决失落景观空间问题。

3.2 避免失落景观空间的形成

1)对于景观表现失落。

首先要在规划设计前对小城镇的经济生活条件、财政收入等进行研究,对不同现状小城镇的景观空间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指出更新、改建、景观塑造的可操作性,从而在规划设计时确保不会出现景观表现的失落。如图1所示的太原市王达乡北录树村的长龙街,在村民经济生活条件的允许下,进行了新村商业街道的仿古设计,并在仿古设计和街道尺度上有现代和绿化的考虑,可以表现当地民众对于景观、环境以及特色的追求。虽然这样的街道仍然没有体现当地风土人情的特色识别,但是它已经达到了景观的效果和功能的效果,是比较成功的街道设计。

2)对于景观识别失落。

首先要了解当地的乡土特色,如民族特色、文化传统,提倡对历史文化的发掘。特别要在小城镇的街道、广场和建筑上体现。如图2所示的晋中传统屋顶样式,一面坡长一面坡短,意味“肥水不流外人田”,表现了晋商文化的建筑特色,是山西晋商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形式之一。在小城镇景观空间中,景观元素对于整个景观空间的特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合理的使用这些景观元素非常有助于提升景观空间的识别性。

不同文化特质的小城镇,其重点可能要放在不同内容的样式、性质上,如商业性质的小城镇就应当把重点放在商业街上,历史性小城镇就把重点放在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体的复古风貌上,另外工业型的小城镇、农业型的小城镇、文脉型的小城镇、交通型的小城镇,它们的公共空间都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在一定的范围内扩大这种特色,以实现小城镇的特色识别;另如休闲型小城镇的休闲广场,历史型、文脉型小城镇的纪念广场,它们也可以成为一个小城镇特色的标志;当然建筑的格局和形式在整个小城镇的空间中也非常重要,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这些特质都不应该被过分的扩大,否则也会陷入失落空间的泥沼,被人们所厌恶。

3)对于景观空间功能的失落。

这是同居住在城镇中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首先要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工作、娱乐的习惯与方式进行调查研究。不同城镇的居民各方面习惯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其次就是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气候对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的作用。图1中的仿古街道除了景观效果之外,在功能上既是新村的主街道也是主要商业街和庙会时使用的街道,街道的尺度和绿化,在村落规模的基础上又能满足交通的要求和商业的要求,从而避免了参差不齐和混杂,避免了景观空间功能的失落。

如江南的小城镇被水系环绕,水道和水文化是当地居民所习惯所信奉的;另如有些由少数民族构成的小城镇,他们的生活习惯就更加特异化,对景观空间的使用也大大不同于其他小城镇,羌寨、徽居等建筑空间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种习惯的差距。所以对景观空间功能设计时要首先考虑到这种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

4结语

“失落空间”是一个外来的概念,它是不良城市化造成的结果。据统计,中国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在这样的风潮面前,小城镇往往成为其中的牺牲品。“失落空间”不但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中存在,现在同样类似的问题也在侵蚀着我国的小城镇,景观失落、特色识别失落、功能失落使得我国的小城镇景观空间难以满足民众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众的精神与物质文化生活、抑制了小城镇的发展。

度上抑制了民众的精神与物质文化生活抑制了小城镇的发展景观空间是一个小城镇突出的外部表现,它不但体现小城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更是引导民众精神层面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好的景观空间才能让民众乐于生活其中,这也是减少大中型城市人口压力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美]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文剑刚.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小城镇街道空间的再生与创造 篇7

梅李镇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北部, 地处“长三角”上海经济圈, 镇域面积78.6平方公里, 全镇总人口7.85万人。梅李镇历史悠久, 是江南千年文化古镇, 镇区规划布局合理, 功能配套完善, 人居环境优美, 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首批“园林小城镇”。近年来, 梅李镇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 结合城镇建设和区域规划, 努力把城镇建设、人居环境、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

一、项目背景

(一) 现状解读

按照“体现特色、树立形象、提升品位”的理念, 梅李镇近年来更加注重城镇发展的质量和特色, 努力打造精品亮点。

梅东路地处老镇区, 针对道路狭窄, 路面坑洼不平, 沿街建筑陈旧不堪等实际情况, 镇党委、镇政府审时度势, 全面启动全长1.8公里的梅东路市政改造工程。为了配合该道路市政改造, 由当地政府部门组织沿梅东路两侧由梅北路至江夏路段建筑及景观改造规划设计, 该路段全长约为700米。希望通过改造将梅东路打造成“文化休闲一条街”, 与相邻的新虞山十八景之一的“聚沙塔影”交相辉映, 成为梅李镇又一处城镇新亮点。

(二) 存在问题

1. 街道空间缺乏整体性。

早先的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城市设计, 道路两侧的建筑尚末形成有机的整体。由于不同时期建筑创作理念的影响, 建筑技术和材料各异, 建筑形式显得繁芜杂乱。

2. 建筑现状较差。

部分建筑由于年久失修, 维护不力, 空间封闭, 缺少开阔的视野环境, 并存在占压道路控制线问题。

3. 空调室外机及广告牌置放无序。

建筑原先设计中未考虑空调室外机的布置以及广告、店招的合理布局, 使得空调放置杂乱、广告无序严重影响了街道景观。

4. 缺少成片绿地。

由于形成的年代较早, 建筑布置零乱, 城市绿化空间严重不足。

5. 道路交叉口管理混乱。

梅东路本身是一条交通干道, 现有的道路路宽不统一, 道路交叉口交通混乱, 人行、车行及非机动车道混流严重, 影响机动车道的通畅, 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改造原则

(一) 整体原则。

全面考虑地段内建筑与空间的整体风貌, 运用点、线、面多层设计方式, 保持统一的地段肌理和风貌特色, 使注入的多种元素互相协调、统一。

(二) 动态原则。

根据市场需求, 流动开发和分期建设的特点, 规划设计力求具有可操作性和应变性, 随着不断的开发而完善, 采用动态平衡的设计理念, 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 延展原则。

建筑功能灵活性、适应性是符合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 多变的商业模式也决定了建筑功能必须具备可拓展性。因而功能的延展原则也是成功的城市开发的重要一环。

(四) 持续原则。

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善环境, 完善各项服务设施的同时注重景观绿化建设, 增强城市的发展活力, 设计中坚持控制适宜的建筑密度, 通过绿化造景, 形成城镇景观空间, 创造亲切宜人的城市氛围。

三、改造策略

(一) 沿街建筑物的整治

沿街建筑物是构成街道景观的重要要素之一。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对沿街建筑物的形式、材料、色彩等进行统一规划整修, 以达到街道景观的协调和连续。沿街建筑立面力求高低错落、形式多样、凹凸有致、虚实结合, 形成该街区高低错落的天际线。

1. 拆除。

(1) 由于梅东路改造道路路宽由原来的9米拓宽至18米, 规划道路控制线内的原有建筑应全部拆除。如影剧院、镇政府部分建筑物及梅李中心幼儿园前部分建筑物等。 (2) 因为城镇部分使用功能调整及置换, 拆除原沿梅东路部分需搬迁的建筑物, 从而形成开敞的、公共的街道广场或社会停车场, 如苗苗中心托儿所、灯光球场等。 (3) 结合新的使用功能要求及街道界面改造要求, 新建原使用功能的建筑物, 拆除原有破旧建筑物, 如梅李中心幼儿园、梅李居委会、通塔商场等。 (4) 对原有的违章建筑物拆除, 疏通保留建筑的消防通道及运输通道。

2. 改造。

沿街建筑质量较好、使用功能尚能够满足现实要求或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拆除的建筑物, 规划时对其进行立面改造。 (1) 屋顶改造。原有建筑为平屋面, 根据屋面防水及景观要求选择部分实施“平改坡”改造, 或结合使用功能进行平层面上人屋顶平台改造, 形成独特的屋顶花园、屋顶露台等;原有建筑为坡屋面, 根据现状情况, 对原有坡屋顶进行材料更新、细部改造。 (2) 立面改造。原有建筑基本为各色面砖或涂料, 大多有剥落, 结合此条街的商业特点, 建筑墙面整治主要以弹性涂料粉刷为主, 少量采用面砖及石材。色彩上以白色、灰色墙面、青色瓦屋顶为主, 室外门窗结合保温、隔热的要求, 采用金色、墨绿色、白色等塑造个体特色, 形成个性鲜明的精品商业街。本着满足建筑物使用要求、不损害用户利益的原则, 尝试空调室外机采用穿孔铝板的遮挡设计, 探索与建筑一体化的户外广告牌和店招店牌统一设计, 让建筑整洁有序, 焕然一新。

3. 新建。

结合新的使用功能要求及街道界面改造要求, 新建原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如梅李中心幼儿园、梅李居委会、通塔商场等。考虑新建建筑的多样性、特殊性、时序性的特点, 在改造规划中对拟建建筑物提出控制准则。 (1) 建筑形式。在鼓励建筑形式个性化的同时, 强调建筑之间形式的协调与对话。本路段改造中建筑均以2—4层为主, 建筑风格以江南民居风格为主, 采用坡屋顶, 青瓦白墙, 两侧建筑都建议采用内走廊形式。沿街建筑立面避免巨大体量, 利用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组织广场、硬地、绿化及城市家俱等, 避免街道空间的压迫感和拥挤感。 (2) 外墙材料。新建建筑外墙装修材料须与改造建筑相统一, 主要以弹性涂料粉刷为主, 少量结合面砖及石材。空调室外机遮板采用铝合金板或穿孔板, 局部可以彩色玻璃幕墙、钢结构等表达建筑形体的虚实对比。 (3) 建筑色彩。新建建筑外墙装修材料须与改造建筑相统一, 色彩上以白色、灰色墙面、青色瓦屋顶为主, 石料和砖石块宜保持自然的色彩。玻璃和金属的颜色宜选用柔和中性的色调。为突出建筑的门窗、入口、节点, 可用一定程度的对比色, 不宜使用大面积明亮耀眼或沉闷的颜色。

(二) 景观绿化的种植

通过改造将街区建成绿树成荫、四季常青、层次丰富的街区, 采用点、线、面结合, 平面与立面、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形式对街道广场、街道两侧进行绿化配置。绿化设计因地制宜, 不同地段设置不同内容, 采用不同形式, 形成不同的景观。

1. 在路段两端、原苗苗中心托儿所及梅李中心幼儿园等处结合城市开放空间, 设置完全开敞的绿地空间, 利用建筑围合形成充满人气的休憩广场, 可减少建筑的压抑感, 还可为市民创造一个聚会与交流的场所。沿通塔桥处的公共绿地空间结合盐铁塘河道两侧, 与现有的滨河绿化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具有特色的绿化广场和亲水环境。

2. 对沿街全线结合透空、半透空建筑立面进行充分绿化, 尽可能保留现有行道树。绿化设计中充分考虑道路两侧2.0米宽的绿化隔离带、行道树, 形成系统的道路绿化, 与街区两端的绿化广场形成线面结合、层次丰富的街区绿化景观。聚沙公园的周边采用局部透空式设计, 使绿色渗透到街区, 并重点设计公园入口的节点广场, 与街道界面相交融。

3. 绿化配置以常绿针叶和落叶阔叶树种为主, 同时配以小乔木、小灌木、花卉等植物。树种采用树冠小、不产生遮挡的树木, 如棕榈树;适当种植香樟, 增添异国情调。乔木、灌木和花卉间杂种植, 采用常绿或落叶灌木, 如冬青、木槿、小叶女贞等形成绿篱, 配以季节性色彩丰富的花卉, 如秋海棠、万寿菊等, 并拼成花纹或图案, 以丰富街区的色彩。

4. 绿化带照明考虑设计低杆灯, 座椅边设景观灯具, 绿化中结合种植的树木采用绿色泛光照明。

(三) 街道设施的配置

构成街道景观的功能和要素除沿街建筑物、绿化广场之外, 城镇街道设施同样能体现出城镇街道品位, 这些街道设施对于街道个性的塑造、街道空间的丰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并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街道的视觉感受和街道空间的景观质量。街道设施的设置必须以满足功能为前提, 并具有景观性。

1. 功能型设施。

功能性街道设施的配置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着重考虑了人的使用方便度和舒适度。在沿街全线布置多种功能型街道设施, 如室外铺地、候车亭、电话亭、公厕、广告牌、书报亭、邮筒、果皮箱、休息凳、路灯等。因梅东路紧临老城区, 故在步行路面铺装上选用石材铺装, 以浅灰色为主, 辅以褐红色装饰线或图案, 充分体现老城区的特色。两侧绿化广场内的硬地铺装选用彩色地砖, 以冷色调为主。

2. 景观型设施。

沿街设置了景观型的街道设施, 美化了街道空间, 如花坛、喷泉、雕塑等户外观赏艺术品。强调景观型设施的地方性、协调性。

(四) 道路交通的组织

1. 道路横断面。

此全路段道路改造后宽度为18米, 考虑道路的用地限制及两侧商业设施的可达性, 改造后梅东路仍采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道, 宽度共为14米, 车道两侧各为2米的绿化带兼非机动车停车带, 在绿化带外侧结合沿街经营性用房的室外场地设置人行道。既增加道路疏解能力, 又可保证道路两侧商业的可达性, 提高沿街经营性用房使用价值;既能较好地解决非机动车停车泊位问题, 又保证了行人的安全。通过对沿街建筑物背面场地的疏通, 较好地解决经营性用房进货、非经营性用房的出入口交通和消防通道等问题。

2. 人行道。

人行道是市民步行、购物和短暂逗留的重要场所, 应适应现代商业购物功能, 展现商业区繁华的形象。地面铺装与建筑入口、门廊、柱网协调, 人行道按无障碍设计要求设置盲道。人行道由绿化带、通行带和购物休闲带组成。绿化设施带布置行道树、自行车停车、消防栓、路灯、邮箱、公用电话、垃圾箱等设施。购物休闲带安排花坛、街灯、座椅、自动售货机、露天咖啡座等。

3. 交叉口。

(1) 拆除重新建造梅东路与梅北路、通塔路、江夏路相交处建筑物, 转移可能遮挡交通视线的树木或其它设施, 保证行车安全视距。 (2) 斑马线和停车线划定明显, 有别于其它铺砌图案, 用来引导组织交通的地面线或图案根据交通组织要求设计。 (3) 交叉口的绿化布置强化方向感, 设计成简单的几何形状。

4. 停车设施。

道路两侧考虑拆除原镇政府东侧的建筑物及苗苗中心托儿所、灯光球场等建筑物, 形成街道内相对集中的社会机动车场地, 非机动车停车则沿梅东路两侧绿化带就近停放, 最大限度地提高沿街经营性用房的便捷性。道路两侧非经营性用房的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均设置在建筑物背面和新建建筑物地下停车库, 做到既方便又隐蔽。

(五) 开发控制的引导

开发控制的引导, 目的在于贯彻规划设计在土地使用、交通组织、开放空间等方面的原则, 并具体为本路段改造中后续不确定内容提出控制导则, 指导后续阶段的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 从而使改造规划具备可操作性, 为规划管理部门对本街区的建设开发提供依据。

1. 新建建筑物的控制。

(1) 开发强度的控制。对地块内各建筑物提出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设施配置等指定性指标。 (2) 建筑布置的控制。对地块内各建筑物提出使用空间范围、建筑控制线、车流及人流出入口方位等具体要求。建筑退让必须按照改造规划的要求, 以保持街道空间界面的完整与连续。

2. 室外广告的控制。

(1) 位置。室外广告可设置在屋顶、墙面或独立设置。屋顶广告不得损害主体建筑屋顶造型与建筑群天际线形象。墙面广告不得影响建筑立面形象。外挑沿街墙面、雨棚的广告离地面不得低于3米, 且相邻建筑标识高度应统一。独立设置广告不应妨碍交通或影响景观及其它公共活动。 (2) 尺度。设置在同一路段、同一建筑的广告、标识尺度要求一致。建筑墙面广告面积不得超过该墙面面积的1/10。建筑底层外墙面广告面积不得超过2平方米, 统一设于沿街门窗上部格板间。人行道、小型绿地和广场独立设置的广告, 一般不得超过0.8平方米, 特殊案例经规划部门专门审定。 (3) 形式与色彩。同一路段的小型广告标识尽可能形式统一。面积在2平方米以上的广告、标识禁止使用色彩强烈、形式怪异的设计。

3. 室外照明的控制。

(1) 广场、人行道及绿地照明。广场照明宜用装饰性强的杆灯照明, 成为点缀、围合或划分广场空间的艺术性“构件”, 照明亮度要考虑平时与节日的不同要求。人行道照明应考虑尺度宜人、形式与周围建筑及环境相协调等因素, 可采用杆灯、桩灯或绿化灯, 尽可能选用白炽灯作为灯光的颜色。绿地照明可选用白色或深褐色和黑色杆灯, 以达到和绿化融为一体或形成对比的效果。小面积的铺砌地面、礼仪性的场所, 如停车区和建筑入口宜采用桩灯。 (2) 建筑照明。建筑照明应突出重点建筑和重点建筑部位, 并强调整体色光的和谐。重要的公共建筑以及体现中心区景观特征的标志性建筑及其周边建筑群, 可选择泛光照明。建筑泛光照明的设施, 应隐蔽安装, 不能暴露于建筑表面。单幢建筑的泛光照明其色彩不应超过三种。建筑的泛光照明应突出重点, 如建筑的顶部, 主要的立面线条等, 而不宜采用通体照明, 尤不宜对玻璃幕墙采用泛光照明。

四、结语

在小城镇建设的浪潮中, 应当通过改造、整治、更新城镇面貌;通过城市道路、街道景观改造, 增加街道文化含量, 提高街道文化品位;通过科学规划, 突显小城镇建设的区域性、特色性、时代性。小城镇的城镇街道改造在规模、技术、经济、空间尺度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正确引导, 方能促进城镇经济、社会与人居环境更加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美好、社会和谐的节约型小城镇。

参考文献

[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夏健龚恺.小城镇中心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文剑刚等.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浅析小城镇的空间形成的特点 篇8

乌镇古名乌墩,因其地较周围隆起如墩。乌镇此名最早见于唐代,吴越时又因戌兵于此,称乌戌。所以称“乌”,是古人因此土地质色深,黛而肥沃,遂以“乌”名之。乌镇位于两省(江苏、浙江)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嘉兴、嘉善、吴兴、吴江、吴县、湖州、桐乡)之间(如图a-1)。繁盛时分五栅,即东栅、西栅、南栅、北栅、中栅,实际上就是由十字河形成的十字街,河侧为街,房屋则是邻水而建。

北栅较早衰落,后以西栅最兴盛。这些老街路面都由长条石板铺成,木作门面,现存用排门板的大多是商铺,大的铺子三、五、七开间,小店只有一个开间。沿河的只有一进,下店上宅,另一侧则是前店后宅,并有大的宅户四、五进的大府第。沿街店铺都注重店面装饰,沿街横梁常雕有花饰,人物花草,各家都不相同。乌镇老街比较狭窄,不能像有的城镇在门上做外挑的门楼,门罩等,这就使街巷更显得拥塞,同时也无法表现自身。

乌镇的木雕花跨梁是乌镇匠人的一大创造。沿街的大宅大店铺墙角有地界石如恒德堂阮界等,并做过街券门,是屋界又是防火墙。

这些街栅,房屋相连,绵延数里,一道道券门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每隔三十步有一横巷通向河边,这就是过去通河的码头、埠头,这是给里面街店、住家而设的,也是街防火的取水口。

乌镇的沿河民居与别的水乡城镇不同的是沿河多建水阁,这些居民的下部用木柱或石柱打入河床中,上架石梁、木梁、再构房建屋,这些房子就象搁在水上一般, 每幢房子与水面靠的更近了。这是充分地占领了水面, 就减少了陆地上地面的用地,所谓占水不占地,因为乌镇古代河面没有陆上管理的严格,居民就钻了这个空子。另外在住房上搭起了水阁,屋下就留有一个停船的地方,靠近河边的人家,一家这样做了,家家仿造。所以乌镇沿河就出现了多栋的水阁房,这些水阁房挑出水面,悬空于河面之上,显得格外轻巧、空透,河沿有石级入水,水阁房上开启着长窗,尽量地接近水面,充分体现了水乡居民的亲水感情,这也就形成了乌镇水乡居民的亲水感情,这也就形成了乌镇水乡古镇的一大特色。

节点与结点地域是乌镇空间构成中大疏大密之所在,是主体突出,中心明确,高低变化显著,聚散组织分明。体现出主仆宾主、联系分隔、韵律节奏、对比协调、矛盾冲突和变化统一的关系。

节点的主景、结点的端景和对景,物象之间平衡和稳定,作到因借巧施,以植物、水景和其他环境装置调节弥补空间构成,使景随人变,步移景换。在动态的序列景观中求得高度的均衡和统一。

节点与结点的空间环境物象,因主体突出,往往容易造成空间上大起大落的强烈对比,这种空间形体、体量的比例和尺度常常因周边错综复杂的关系令其比例在视觉心理上产生改变,乌镇环境艺术善于从物象的对比中创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通过形态组织的改变和艺术品的点缀求得环境空间尺度最满意的视觉效果。通过对乌镇的缘起和空间分析,笔者大致总结了几点古村镇的空间形成特点:

1.古代生态聚合形式对我国历代的村镇生长、造园艺术乃至城市的规划发展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小城镇的形象与艺术处于未开发的自然状态而隐含于传统城镇规划和建筑中,在我国的边远、落后地区以及保护较好的古村、古镇,保留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和淳朴的村镇形象与环境。它们虽然没有中国传统城市那样更为遵循“宇宙图式”,在形式上讲究整体性和秩序性;整体化一、方正对称,所谓“方九里、旁三门、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高度理性,但却是以自然为法度:“观天象、察地理、得人事”,讲究“因地制宜、因势随机、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追求真正的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2.在人聚环境景观体系的建构方面,小城镇随丘壑而参差,遇峡谷而错落,讲究“得景随形,因借巧施”选址注重与自然相融。好的居住环境和城镇景观长表现为山水秀美、绿林荫翳的山水胜地。古人对村镇的形象与环境虽无明确规定,但传统的环境观、风水观和艺术观,却造就了理想的模式:在地形上,后有靠山,前有流水,远处有低矮的小山朝贡,左右有山林护卫,村镇平坦开阔,水口紧缩。

3.在空间布局上,以宗祠为中心,宗祠旁有中心水池、戏台等向心型建筑,村内居民多按统一的朝向以尊卑礼制之有序排列。

4.在视觉形象上,古村镇更善于从生态观出发,随机并有法度的组织景点,树立标志形象,常常把祠堂、阁塔、大树等高大突出的形象作为村镇的标志。把广场、水塘、小桥这些交通要塞的道路节点以及较为开阔流畅的空间接点,作为景点来组织,使景随步迁,步转景移,让人感到小城内景点如织,美不胜收。而对于屋顶与山墙,通常以其形态、色彩及细部的装饰映衬出当地村镇的建筑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特色。

小城镇特色空间 篇9

一个城镇的特色风貌蕴藏在它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中, 而更重要的是孕含在它与环境结合的人工创造的建筑物和空间形态及布局中。城镇特色是小城镇物质形态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的综合反映, 它是特定条件下的小城镇符号系统所提供的差异性特征。

这里所说的“特色”应该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属性, 客体方面是指任何一个小城镇所具有的突出的, 独特的, 它处没有的性质、特征, 这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小城镇自身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城镇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村镇面貌等, 这些是小城镇不可选择, 亦是其他城镇占据不了的客观条件;主体方面则是强调人们对特色的认识是通过比较而获得的, 小城镇特色的各个方面的体现要使人们感观意识里产生惟一性、强辨别性的意识, 这标志着小城镇特色的确立, 也是城镇规划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城镇特色规划研究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专题, 其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镇特色有功能特色和形象特色之分, 这正与总体规划对功能性质定位, 详细规划力图通过外部和内部空间的详细设计产生空间感都是一脉相承的。当然, 城镇特色作为专题研究, 有着自身特殊考虑的内容———城镇所在地域的自然、历史、人文当中的众多内容要通过规划筛选提炼, 并在规划中体现功能、突出形象, 且与上、下层规划有着良好的衔接。这里, 我们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规划为例, 来说明特色规划提出的问题。

一、项目概况

江城镇地处滇中腹地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北部, 属云贵高原低中山盆地, 是江川县内四个坝子之一, 气候条件优越,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全镇域面积223平方公里 (含水面面积) , 中部和南部为坝区, 坝区东、西、北三面为山区, 南接星云湖, 东临抚仙湖, 一镇跨两湖。全镇山、水、镇、田的景观格局较为明显, 山湖相连, 湖清水明。

江城镇地理环境宜人居住, 自古滇国至今的两千多年来, 都有人在此生活。据考古证实, 今江城镇李家山一带隶属古滇国地域, 这里出土的滇国青铜器以及丰富多样的古墓随葬品记载了两千多年前古滇国的辉煌历史。江城镇自明崇祯7年 (公元1634年) 建城以来, 距今已有360多年历史, 并以历史古城、交通要冲、物产丰富、旅游胜地、商业兴旺闻名滇中, 具有着深厚的特色底蕴。

这里不仅有显示古代滇国辉煌历史的古滇文化和青铜文化, 更有高原水乡孕育出的特色经济——渔业、矿产工业、花卉业等。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江城古镇空间格局和民居建筑相对完好的现状, 共同成就了城镇的景观特色和旅游优势。

2001年, 原江城镇与临近的龙街镇、翠峰乡合并为新江城镇后, 成为江川县除县城以外的第一大镇, 也成为县域的副中心。为了实现城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江城镇应充分挖掘城镇的突出个性, 展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同时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 整合各种自然与文化资源, 建设一个特色鲜明的江城 (见图1) 。

二、江城镇特色规划原则

江城镇城镇特色体现在不同的方面, 并有着丰富的内容。通过深入的SWOT分析, 我们确定本次特色规划的目的主要体现以下两点:第一, 把握整体地域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发展趋势来规划江城, 既考虑整体性, 又考虑适当的超前性;第二, 不仅有利于改善江城的地方特色形象,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江城乃至江川的区域竞争力。因此, 规划要遵循的原则:

1.特色性原则:特色是城镇的灵魂。深入研究分析城镇特色, 力求根据自身的条件, 在扬长补短中谋求发展。

2.发掘与创新相结合原则:将地方文化要素予以创新性继承, 并将之运用于整个城镇形象特色的设计之中。

3.发展性原则: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保护、继承和开发地域文化资源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城镇发展的需要。

4.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以近期建设规划为主, 远期规划强调宏观控制。

5.适度超前原则:规划和建设根据规划期内的发展状况和当地条件, 也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发展的进一步需求。城镇发展规模和水平既要保证适度超前, 又不能造成浪费。

三、江城镇特色规划设计

规划人员通过阅读史料, 召开座谈会, 现场踏勘等多种方式, 深入挖掘和整合江城镇镇域环境中的各种特色资源, 使江城镇“两山两湖两文化, 一寺一河一古镇”的特色格局凸显出来。这里的“两山”为李家山和孤山, “两湖”为抚仙湖和星云湖, “两文化”指古滇文化和渔文化;“一寺”指碧云寺, “一河”指连接抚仙湖和星云湖的玉带河, “一古镇”指的就是江城古镇。

依据江城镇的以上特色和规划原则提出的要求, 我们浓缩和概括出了江城镇最具惟一性、权威性、排他性的特色是其同时具有古滇文化与两湖文化特色, 其中古滇文化包含了青铜文化, 两湖文化包含了两湖自然资源和渔文化。最终形成了“揽两湖资源, 跨千年文明”的特色精华。将“两山两湖两文化, 一寺一河一古镇”汇聚成为一个性质统一、功能多样、分工明确的整体大经济旅游区, 即把江城镇转变为“中国·古滇文化园”的主要组成部分的特色旅游小镇。

(一) 城镇特色定位及规划内容

城镇特色的规划与塑造是城镇发展的根基。未来城镇的竞争将是环境、形象、品位等诸多特色的竞争, 特色是城镇的无形财富, 是城镇的“名片”。

城镇特色规划, 总体定位为“滇国故里, 水乡江城”, 突出古滇文化与两湖文化, 并以经济发展和旅游发展为核心, 通过资源重组, 东西联动, 南北分工, 实现江城镇功能角色转变, 明确各片区性质, 完善各片区功能。

依据定位与分析, 我们在规划中采用了从宏观到微观逐层深入的手法, 首先提出的是城镇特色经济规划和城市特色旅游规划, 而后对镇区城镇总体布局做了安排, 最后对重点地段、特色民居建筑以及环境艺术设计做了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的设计 (见图2) 。

(二) 城镇特色经济规划

通过对江城镇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 我们认为江城镇应该巩固第一产业, 在不影响景观和生态的区域选择性地发展第二产业, 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既抓住产品经营, 也注重环境经营, 带动城镇的整体发展, 塑造一个地方特色鲜明的城镇。最终提高江川县的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特色经济规划通过对江城镇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调整来实现, 形成了特色商贸旅游城镇 (中心城区) 、湖滨旅游区 (孤山景区) 、特色工业区 (翠峰工业区) 、特色文化区 (李家山) 、特色渔业区 (抚仙湖、星云湖沿岸) 、特色花卉区 (龙街至星云湖间) 。这样的布局安排使城镇功能通过性质分工得以完善, 在城镇空间上形成层次多样的经济特色圈, 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见图3) 。

(三) 城镇特色旅游规划

特色旅游规划通过相似案例 (德国波登湖案例等) 的比较和对江城镇旅游现状的分析, 确立了江城镇特色旅游发展应遵循四项措施, 即“跳出水面看整体, 离开夏天比四季, 依托村镇搞旅游, 借助旅游显文化”, 形成“山、水、镇、田”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以摆脱现状冬夏淡旺分明、景点单一的旅游瓶颈, 并在不同地点之间构架出联系方便的特色旅游线路和性质相符的特色旅游产品。

在由水上产品吸引游客的湖滨旅游发展起步阶段完成之后, 旅游发展稳定期的特色旅游规划重点强调和凸显出了城镇在旅游服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并策划了城镇旅游促销和宣传的手段, 正是江城镇旅游发展拓展产品、实现整体效益增长、发展可持续的关键 (见图4、图5) 。

(四) 城镇特色设计实践

1. 特色总体规划布局意向

近几年江城镇城镇发展主要沿南北向澄川路和南北大街拓展, 呈不规则的椭圆形 (长轴为南北向, 和鱼身类似) , 将来也应如此。因此, 结合江城的地理空间环境特点和城镇拓展的趋势, 规划考虑镇区空间结构意向为两条鱼的布置, 形成两条鱼头尾相连的形态。鱼的形态构成可依靠道路来构成, 也可依靠规划新区形态来构成。

这样的“鱼形”城镇空间形态规划有两个好处, 首先在布局和功能上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道路面积, 鱼骨形的道路网分割出的灵活地块有利于城镇的发展建设;其次, 中心城区和龙街片区形成的“鱼”形城镇空间结构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她体现了江城镇“渔文化”的古老历史, 人们可以从设置的观光游览塔或在周边山顶上清晰直观的看到这个有深刻文化寓意的城市布局 (见图6) 。

2. 重点地段改造或概念规划

江城古镇范围内存在着众多标志性的历史街巷和历史建筑, 而以这些街巷和建筑为核心经过几十年没有规划, 没有指导的发展, 如今特色已处在消亡之中。特色规划对这些重要的地段空间及一些新建项目提出了特色改造和概念规划设计, 寄以能为江城古镇恢复古镇特点, 并适应现代生活、生产之需要。

(1) 文星阁片区改造, 以建设于清道光十九年的历史文物文星阁为核心, 严格控制文星阁周边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和高度, 力图达到统一和谐, 不抢文星阁空间景观标志性。文星阁片区改造已经拆除了文星阁周边民居, 并将居住空间置换为公共空间, 配备了商贸街、广场等小型休闲空间。当地政府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是考虑到:第一, 文星阁作为极具特色的城镇景点, 应该得到核心重点发展机会;第二, 周围民居环境破败, 设施不全, 在调查中发现周边民居建筑的可保留性和历史文化价值并不突出;第三, 以文星阁为核心, 将周边破败的居住空间置换为公共商业空间, 可以营造良好的旅游景点和经济吸引空间, 既凸显了亮点, 又清除了发展弊端 (见图7、图8) 。

(2) 沿街建筑特色改造, 对在文星阁附近、南北大街及几个主要节点处的建筑立面改造采用“穿衣戴帽”的改造方法。保持建筑原有的结构, 尽量不对其进行拆除或降层, 最大限度的节约改造的费用。改造主要是使建筑沿街面恢复传统风格, 给建筑添加坡屋面、披檐、山墙面等, 使其造型丰富多变。再加上环境艺术小品的建设, 形成当地的特色街区和景观大道 (见图9) 。

(3) 建设旅游服务区, 江城古镇是镇域内的中心城镇, 在此建设旅游服务区, 形成旅游集散中心, 可以统筹城镇范围内的旅游资源, 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 并对镇域经济发展和自然景点环境保护有显著作用。提出规划旅游服务区要做到:进得来 (指方便进入) ;聚得拢 (指有公共活动场地) ;散得开 (指游客不显拥挤) ;藏得住 (指人能藏于镇, 镇能藏于自然) ;看不透 (指避免一览无遗) ;走得通 (指游客容易走遍全镇, 不容易迷路) 。最终达到留住客人, 服务区也成为旅游景区的目的。

3. 新民居设计

民居建设是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 使其成为保护和传承城镇历史文脉, 延续城镇空间肌理的主体, 避免成为破坏城镇历史环境, 抹杀城市特色的杀手。因此, 对民居建筑的设计应格外重视。

江城镇民居建筑的设计思路产生于对当地建筑元素“一颗印”、院落空间和建筑色彩的提取, 充分考虑到城镇空间肌理的保持——新民居单体设计结合宅基地面积控制提出了一套提高建筑平面可变的单体设计手法, 避免成片建设的小区出现行列式的单调布局模式 (见图10) 。

4. 特色环境艺术小品设计

城镇环境艺术设计是构建公共环境景观特色的重要手段。规划依托江城镇特色定位, 从古滇文化、青铜文化、渔文化、历史建筑符号等方面提取了众多设计元素, 并通过“简洁小巧、朴实自然”的手法, 使其反映在环境艺术小品上。包括:绿化、雕塑、标识、水体、售货亭、公厕、地面铺装、围栏、街灯、垃圾桶、公共电话、邮箱、弱电箱、井盖等 (见图11、12) 。

四、结语

上一篇:选择与保护下一篇:校园亚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