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小城镇

2024-06-04

少数民族小城镇(共10篇)

少数民族小城镇 篇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对于少数民族小城镇, 彰显民族特色, 发扬民族传统, 是民族小城镇景观塑造的关键所在。打好民族这张牌, 才能在纷繁的小城镇中塑造出独特的形象, 保持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避免落入千城一面的俗套。少数民族型小城镇在塑造景观形象特色上也有大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 小城镇的规模适中, 尺度宜人, 适合塑造特色景观, 营造人的尺度和空间。小城镇更多结合山水自然元素, 能有力地表达民族性、历史性、地域性等物质、精神文化与自然山水的和谐统一;小城镇文化构成比较单纯, 能集中体现民族文化, 突出反映地方特色。

然而, 小城镇在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许多问题, 特别是对我国这种多民族的小城镇, 特色景观形象有越来越缺乏个性的趋势。因此, 对少数民族城镇进行景观形象设计, 改善城镇的视觉景观环境, 提升城镇环境品质, 延续地方民族特色与文脉以及彰显少数民族小城镇的个性已是迫在眉睫。

一、少数民族小城镇景观形象的构成

小城镇景观形象的设计是对各类景观要素的精心组织和布局, 采用对比、因借、烘托等艺术手法, 形成城镇的特色景观序列, 以蜿蜒的城镇轮廓线、错落有致的城镇空间、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自然的绿化、繁华的街区和独具特色的广场等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和景观概貌以及形成的抽象感受。城镇景观要素构成包含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自然要素中包含温度、湿度等无形要素和地理区位、地形地貌、山体河流湖泊等有形要素;文化要素中包含城镇形态、街道、广场、建筑、公园绿地等物化要素和民族、生活方式、习俗、宗教、图腾、民间艺术、民族语言文字等非物化要素。自然环境是基础, 对少数于民族小城镇而言, 大多分布在众多的山脉之中, 以自然地貌为主要地理特征, 因此自然要素对民族小城镇景观的影响普遍而深刻, 自然地理环境是小城镇景观中最为基本的一个方面, 是小城镇的整体景观形象的骨架。

小城镇传统民族建筑风格是影响小城镇人工风格和景观物质形象的重要前提。少数民族小城镇受现代建筑风格的影响要次于城市, 民居建筑、村镇聚落、农业景观等均具有明显的本土和原生态特色。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风情构成了小城镇非物质景观特色。生活在民族小城镇中的人, 外来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不及城市人, 长期以来他们中的大部分仍然保留几千年形成的生活习俗、行为方式、道德情趣。原始的宗教、民族习俗、节庆活动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 少数民族小城镇景观要素影响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形象, 小城镇自然景观风貌特色是以自然山水为骨架的生态景观, 小城镇的文化景观风貌特色是在民族文化传统影响下, 表现为小城镇物质外貌的整体生态环境、意象、建筑风格、民族节庆活动等方面。

二、少数民族小城镇景观形象设计的原则

(一) 地方性原则

地方性特征是肯定小城镇景观形象要素构成的多维性, 从视觉审美的原则出发, 强调了在同一文化背景、同一文明程度、同等条件下的小城镇环境形态在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气候等自然、社会因素条件下的小城镇环境形态差异的合理性。少数民族小城镇景观形象的地域性主要体现在当地的自然特征、建筑特征、经济特征、空间特征及审美特征。如濒临江河湖的民族小城镇, 都会充分利用水面的开阔、水体的柔和流动、水光倒影奇幻等依水优势布置城镇空间, 把它作为民族小城镇景观最有特色的部分来建设。而依山而建的小城镇则会体验自然怀抱的宽阔无比、宁静安逸。可见利用少数民族小城镇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 加以渲染和美化, 使之成为民族小城镇景观的元素, 从而使民族小城镇整体形象由于这些元素的展示而表现出鲜明的景观特色形象。

(二) 民族性原则

民族性的本源来自于地域差异性。如蒙古族的游牧聚落、新疆维吾尔族村镇的宗教气息和云南傣家的村寨风情, 它们以各自不同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图腾……呈现出十分鲜明的个性色彩。这些差异作为规划识别中的要素, 又被统一在国家各民族的整体之中。国家的精神理念, 成为民族个性化的主导、统领。保护地方民俗、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个性, 才能使少数民族小城镇的景观形象和环境个性化、民族化, 并使之成为促进少数民族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原生动力。

(三) 可识别性的原则

可识别性是易辩性和易明性的意思, 能够迅速被记忆整合为一种不容易混淆的、便于联想的视觉形象, 少数民族小城镇景观形象的设计就是通过各种手段, 塑造出具有特色和易于辨别的景观, 使城镇景观特色更加鲜明, 从而增强城镇居民对城镇的记忆, 使外来者对城镇产生深刻的印象, 达到城镇景观可识别的目的。

(四) 视域原则

视域原则是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中最重要的技术原则, 也是最富技巧的原则。它把小城镇的景观要素, 诸如标志性建筑、雕塑、山林、崖洞、奇峰怪石、林木花卉、平湖飞瀑等等景观在组景布局时, 注意有意控制其周边环境的实物空间组织形态, 注意保护它们的空间视距以及在空间中的形象, 以造就尽可能宽阔的视野领域。

(五) 以人为本的原则

小城镇的建设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 建设的好坏取决于人的愉悦程度。因此, 少数民族小城镇景观形象的规划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原则, 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 考虑人的尺度和心理要求, 将人的活动性和舒适性作为景观形象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注重保护和发掘当地的人文景观及民族风土人情, 将人的活动融入到规划设计中, 营造舒适、充满人情味的少数民族小城镇景观形象。

三、少数民族小城镇景观形象设计的构想

(一) 整体景观形象的创造

小城镇整体景观形象的形成有赖于对整体风格的确定和把握, 借助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 景观标志形象、景观节点形象、景观区域形象、景观廊道形象和边界景观形象对民族小城镇整体景观意象的创造有很大的意义。

1. 标志性景观形象

标志性景观形象是小城镇给人的参照性景观, 是突出的、特色鲜明的景观, 是小城镇形象最具代表性的景观, 一般表现为风格和造型的“唯一”特性。构成标志性景观的要素以特定的方式构成整体上具有特别意义的、有清晰形式的、易于识别而使小城镇容易被感知的景观, 并最终形成小城镇一定时期的标志性景观形象 (见图1) 。如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是恐龙的故乡, 在县城可见多处以恐龙为标志的景观;有些小城镇的特色不明显或总结不到位, 还没有形成标志性景观。因此在塑造标志性形象的时候应该以民族城镇的历史文化为依托, 进行标志性景观的寻找与塑造。

2. 节点性景观形象

节点性景观形象, 如道路交叉口、城镇出入口、重要公共建筑物等景观, 其节点的意义在于构成城镇景观形象的关键点, 所以其尺度可大可小, 重要的是其节点性意义, 所以节点性景观构成要素是以节点特性来选择并且以构成节点空间的方式进行有效组合, 形成景观, 构成城镇节点形象。

3. 区域性景观形象

区域性景观形象, 如广场、公园、名人故居、城镇中心等, 是基于场所和功能性质的一致性来说的, 是为了方便人们生活、休息和工作等需要而形成的, 这里所有景观要素是根据场所精神或区域功能要求来选择的, 只有这样, 才能体现区域的场域意义。具有强烈场域意义的小城镇广场、公园、历史街区等往往成为小城镇最受居民和游人欢迎的场所, 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 道路景观形象

道路景观形象, 是道路所在空间包括横向和纵向的所有物象的构成, 包括很多人工的、自然的和历史文物的景观构成要素, 所有构成道路景观的主要或次要要素形成和谐的整体, 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 边界景观形象

边界景观形象包括城镇的天界景观和四面地界景观, 是大自然景观与城镇人工景观的过渡性景观, 往往是人们进入城镇的第一印象产生地。而个性与差异是产生印象的首要条件, 加之景观构成要素的多样性, 所以处在边界的各种景观要素需要选择、整合和重构, 才能上升到具有形象识别功能的景观, 形成鲜明的小城镇边界形象。民族小城镇是城乡的联结点, 存在于乡村边界。可以充分利用乡村景观, 把乡村景观和镇区城市景观结合起来, 例如将风景林、农田、村庄、山形地势等与小城镇人工景观相结合, 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小城镇区域通常还存在自然的山水景观边界, 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水域景观与镇区人工景观相结合。如水体景观, 可以与镇区建筑、道路形成丰富多变的滨水空间。山体则可以形成良好的天际轮廓线。

(二) 建筑空间节奏及韵律的谱写

节奏和韵律表现的主要特征是把基本有形规则反复地连续起来, 并且渐次的进行发展变化, 也有的是放射形象所产生的渐次变化而形成的。它按照一定的比例有规则地递进或递减, 并呈现一定阶段性的变化, 造成富有动感的形象。这种由节奏和韵律构成的景观, 一般表现为生机勃勃, 有时还会呈现一种跃动的感觉, 它能给人以活力。

小城镇景观形象中建筑是形象要素构成的主体, 小城镇的景观形象主要靠建筑来体现, 城镇的环境景观形象靠建筑的内外空间及其群体之间空间关系来形成。这种空间关系所呈现出的空间节奏、韵律之美, 依靠建筑的美学精神支撑以及艺术的审美所达成。因此, 少数民族小城镇中, 民族建筑的艺术风格决定了城镇的物质形态造型和空间形态构成并在城镇中担当主角, 决定着民族小城镇的景观形象和环境。所以现代城镇规划与城镇设计应从更为专业的角度来经营建筑的位置、控制建筑的视觉形象和空间环境审美。要使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拉开距离, 就应注意高低错落, 色彩变化, 空间节奏和环境协调, 单体建筑要讲究色彩轮廓、体型、艺术, 使之成为一个凝固的音符, 单体与单体之间要互相协调, 形成对话, 使整体建筑成为和谐的交响曲, 并从客观现实中提炼艺术真谛, 同时传承民族和地方文脉。

(三) 少数民族居民生活景观形象的挖掘

1. 民俗民风与生活方式

少数民族小城镇大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世俗传统, 抽象的包括集体的价值观念和心里意识, 具体的则表现在建筑形式、环境创造、社会交往、喜丧活动及行为标准等方面。如民族的饮食因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等因素产生很大差异, 他们利用当地特有的食物原材料和民族性、地域性的加工方式, 及与之相关的传说典故结合, 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还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各民族均应物质、精神生活需求, 依据、结合当地特有的资源和社会生产力, 创造各色的民族手工艺, 许多手工艺品已成为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名片, 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 这些将是民族小城镇最为动人的形象景观要素。他们共同构成地方人文生活景观, 并对物质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该镇的记忆, 也影响着外来者对该镇的印象。在塑造城镇景观形象的时候, 应提高城镇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居民文化生活水平, 通过电视、网络、媒体和各种节庆活动对城镇的文化景观进行有力的宣传, 提高民族文化景观的影响力。

2. 服饰与语言

我国幅员辽阔, 56个民族各有自己的语言和服饰, 即使是同一个民族, 因为处于不同的地区而存在区别, 反映着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市的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 大多数民族特色被现代文明所取代, 而小城镇的发展不及大城市影响严重, 民族语言、服饰等文化特色保护的较完整。因此对于民族小城镇来说, 塑造城镇景观形象将比大城市有更大的优势。

另外, 一个少数民族小城镇特有的服饰、语言能给外来者留下深刻的影响, 因为民族的服饰和语言是民族文化景观的显著标志, 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风貌, 在塑造民族小城镇民族形象上发挥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然而民族服饰和语言经历了历史考验, 是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下产生的, 是符合民族生活地域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如羌族服饰上都有刺绣挑花, 羌族妇女服饰鲜艳多彩, 喜戴银牌、领花、耳坠、手镯及戒指等银饰物, 有的胸前还佩带椭圆形“色乌”, 上有银丝编织的花及珊瑚珠, 意为佑福增寿。羌人男子打扮现在同汉族, 在民国时则包头帕、穿长衫、外套羊皮褂, 腰挂火镰, 脚登布鞋或满耳子草鞋等等 (见图2) , 这些民族语言与服饰体现着民族的特色。在进行景观形象的设计时, 应该充分挖掘这些民族要素, 对这些不经常使用和正在失去传承的民族文化景观进行设计, 延续其文化特色。

(四) 如诗如画的意境创造

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妙之处, 在于其师法自然又不是简单模仿, 对真实自然的精神提取, 追求“虽由人做, 宛自天开”的意境, 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少数民族小城镇景观形象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妙之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在许多城镇还现存了不少具有很高民族艺术价值和观赏功能的城镇园林景观, 这些都是人类景观设计的宝贵财富, 对民族城镇景观形象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如四川茂县桃坪羌寨里的民居建筑, 石室与碉楼亲切地融合在一起, 是羌族空间观与审美观完美的体现, 也是其建筑理念的绝妙诠释。它们让后人感到了一份厚重的、沉甸甸的民族凝聚力。巍然屹立的碉楼, 见证了羌族勤劳、艰辛纯朴的历史。它望断岷山风雪, 历经百年战乱, 迎送着茶马古道旁一代代的商旅游人, 展示了一个民族绵长、柔韧的精神追求。桃坪羌寨依山而居, 垒石为室, 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村落规划因地制宜思想的充分表现。寨子坐北朝南, 背山面水, 远远望去呈八卦形布局, 结构严谨, 屋屋相连, 户户相通, 浑然一体, 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见图3) 。

四、结语

少数民族小城镇以民族形象展示于世人面前, 是极具可识别性的, 这样的形象能够给外来者十足的新鲜感甚至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自然会给外来者的记忆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民族小城镇的特色景观更能使当地居民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因此, 民族小城镇景观形象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文剑刚.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武星宽武静裴磊.小城镇特色创新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朱燕.旅游型小城镇景观形象的规划设计.重庆大学.2003

[4].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华夏出版.2001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研究 篇2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

一、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作用

(一)城镇化将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

从当前就业形势看,大中城市为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有限。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城镇建设和市场的形成给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西部民族地区小城镇充分发挥了吸纳劳动力的优势。

(二)城镇化将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的快速增加,人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乱砍滥伐,造成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农村工业工艺和环保措施落后且分布分散,环境污染大大高于城市。推进城镇化可以有效地解决或者缓解这些矛盾。

(三)城镇化将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引导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加速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具有比农村齐全的基础设施,先进的技术力量、方便的运输条件、快捷的信息传输渠道等优势。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向城镇聚集,使农村市场从彼此封闭、分割的格局逐渐转变为开放、统一的市场,有利于推动乡镇企业迅速壮大,

(四)城镇化将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加快发展民族地区城镇化,有利于构建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解决“三农”问题,保护人民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民族地区城镇的发展,不仅创造了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成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结构。

二、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一)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也大幅度提高,2000年,全国城镇化水平为36.22%,东部地区为46.11%,中部地区为32.97%,西部地区为30.82%,西部民族地区为19.21%。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起步晚,发展慢。城镇缺乏现代工业支撑,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落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低。经济动力是城市发展的最基本动力,西部民族地区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二)西部民族地区城镇体系结构发育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实施,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从满足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来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镇体系的发育尚不发达。一是城镇平均人口规模偏小。二是城镇体系发育欠完善。主要表现在城镇体系中大中城市少,城镇规模小,城镇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三是城镇体系发育受各种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制约,布局结构比较复杂。

(三)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体制与政策仍不完善。

推进城镇化建设本质上是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实现城乡经济共融。近年来尽管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有所打破,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正在削弱,但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体制障碍并未彻底根除。对农民进城就业仍有—些限制性规定、城乡劳动者就业以及其它社会福利等并未平等。体制与政策上的障碍仍在相当大程度上阻挠农民的城镇化进程。

(四)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规划工作与基础设施滞后

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规划滞后,现有规划比较僵化,缺乏弹性。基础设施落后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并且不利于集中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三、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对策

(一)深化改革,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

进一步推进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切实解决城镇职工和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要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改革方向,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要结合退耕还林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积极实行转包、租赁、作价入股、互换、拍卖和抵押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土地流转办法。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工作。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发挥各地优势,从有利于增加就业,节约资源,提高农业增加值和保护环境着眼。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走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植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

(三)合理利用和保护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构成了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自然基础,要把这种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坚持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搞好开发建设的环境监督管理。因此,在西部民族地区实施城镇化建设的战略中,在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同时,要加强其环境生态价值的建设和保护,对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

(四)加大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

西部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便是资金障碍,加快小城镇建设,需要国家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建设的财力扶持力度。中央财政预算应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挥国家投资对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拉动作用。要改革转移支付制度的办法,保证支持资金专项用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调节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才发.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及其法律保障[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2]游涛.浅谈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8,(1).

[3]张克俊.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的对策思路[J].经济问题探索,2005,(7).

少数民族小城镇 篇3

一、用长远眼光抓好民族地区村镇规划工作

从江县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紧紧抓住规划这个龙头, 做到科学规划, 统筹部署, 协调发展。在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 做好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环境保护及社会发展等各方面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工作。民族地区小城镇的规划要突出超前性、科学性, 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规划编制力求做到眼光要远、定位要准, 勇于创新, 使所编制的规划跟得上时代潮流, 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在小城镇规划中, 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 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 既要坚持建设标准, 又要防止贪大求洋和乱铺摊子。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尊重科学, 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一经批准, 任何人不得随意变动, 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同时, 要努力在塑造特色上下功夫, 因地制宜地确定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发展方向。建筑设计也要突出特色, 充分体现城镇的风格和品位, 形成不同风格, 切忌千篇一律。

二、坚持城乡建筑具有民族特色

特色是城镇的魅力所在。在我国, 特别是南方一些城镇, 往往因特色鲜明、别具一格而名扬天下, 从而推动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 从江县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生态立县、城镇带县等新观念的指导下, 充分认识到在民族地区搞城镇建设, 必须坚持民族特色, 要从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把好关, 使民族地区城乡建筑造型体现了民族特色。在遵循小城镇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确立村镇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 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城镇风格。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认识超前, 善于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城市建设经验和建筑风格, 同时又不盲目模仿和照搬, 在城镇建设中坚持民族特色造型设计, 实现建筑造型民族化。

许多地方在发展中还不能充分认识环境的重要性。在小城镇建设中, 因单方面谋求发展, 忽视了环境建设投入, 甚至将大中城市淘汰的污染企业引入到城镇和农村, 给小城镇建设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 小城镇建设初期, 应从规划、建设入手, 从源头抓起,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既要搞好规划, 统筹兼顾, 又要严格控制污染源, 减少污染物, 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增强污染治理能力。近年来, 从江县结合生态县创建工作, 在全县各乡镇积极组织文明小城镇创建活动, 做到每月一次例会, 定期组织检查评比。

三、多举措推动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发展

小城镇建设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经济发展壮大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从江县境内既有浓郁的侗、苗、壮、瑶民族风情, 独特的民族文化, 又有秀丽的都柳江、原始神秘的太阳山、月亮山等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 还有举世闻名的“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 国宝增冲鼓楼为代表的鼓楼、花桥文化村, “侗歌之乡”小黄为代表的侗族大歌文化村, “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银潭民族风情服饰表演文化村, 贯洞龙图侗戏文化村、“中国计生第一村”的占里、潘里瑶寨“药浴”文化村、孔明月亮山苗族斗牛文化村、巨洞江上侗族大歌文化村等, 民族风情浓郁古朴, 从江集生态风光、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格局已基本形成。

(一) 统筹规划, 以经济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

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繁荣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规划是城镇建设的蓝图, 科学的规划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江在编制规划时还注重借鉴吸收先进理念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强调产业依托生态环境建设, 与基础设施配套, 与文化内涵营造等方面有机结合。

一是依据区位特点和周边环境依托产业支撑, 调整结构, 优化布局, 培育壮大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根据小城镇的特点, 以市场为导向, 以产业为依托, 积极探索实业兴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旅游富镇的发展路子, 形成小城镇经济支撑体系。当前, 发展小城镇要坚持四结合。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小城镇建设要依据本区域市场、资源特点, 选准主导产业, 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提升和完善经济服务功能, 积极拓展城镇在聚集人口、产业、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 引导当地产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积极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等多种类型的产业化龙头, 尤其是要健全和完善产前、产后全程配套服务体系, 把小城镇建成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中心, 农业产业化的信息、金融、技术服务中心;与乡镇企业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小城镇聚集产业、资金、人才的优势和基础设施共享的便利条件, 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使乡镇企业利用小城镇相对优越的经营环境, 调整结构, 完善机制, 创新技术, 增强活力, 解决乡镇企业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相结合。非公有制经济资金来源广泛, 投入成本低, 吸纳劳动力多, 是小城镇经济中潜力巨大的增长点。民族地区小城镇要敞开城门, 降低门槛, 放宽政策, 积极鼓励和吸引广大农村和社会各界进镇投资兴业。

二是强调以人为本, 不断满足城镇居民的需要, 突出生态环境建设, 以提供安全的生产、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作为主要目标。

三是重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建设, 完善城镇化功能。

四是重视建筑风貌, 挖掘地方文化内涵, 体现地方特色。规划是龙头, 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 各级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要从长远利益出发, 不急功近利, 力求10年之内好操作, 20年之内不落后。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一经批准, 任何人不得随意变动, 确保规划顺利实施。不因一届政府的更换而擅自改变规划方案, 更不能为图政绩, 在“纸上改改、纸下动动”, 以致今后建设无法与之衔接。

(二) 正确理解民族建筑的内涵

黔东南苗族民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古朴浓郁, 独具特色, 建筑文化则是特色中之特色, 城镇的独特风貌是其发展的生命之源。失去个性就失去了生命力, 如果在建筑造型上不坚持特色, 将失去民族之本、特色之源。为此, 在房屋等造型上,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屋顶盖顶。盖顶一般采用盖瓦 (有青瓦、有红瓦, 有单层、有错层) 。第二是屋檐, 即房屋外露与伸出部分做民族建筑装饰, 体现花草林木、飞禽走兽等精湛的民族工艺。第三是门窗、阳台、走廊, 参照民间各种建筑造型。第四是附属配套建筑及外墙涂料。这部分建筑多为亭阁、牌坊等造型装饰。从江县建设局审批的一批现代化建筑, 屋顶为错层盖瓦造型, 门窗采用民族形式, 外墙为青色涂料, 就这么几点勾画, 便使这些建筑呈现出雅观、气派的形象, 丝毫不影响其现代化建筑格局, 反而表现地更加完美。

(三) 集约建设, 改造城区基础设施

根据区位特点和民族特色, 科学定位, 拟定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思路, 着力打造小巧玲珑的山水旅游服务县城, 以县城建设为龙头, 有计划地全面改造城区基础设施。对建成区域进行功能改造和升级, 推动居住区、市政设施、社会公益事业的集约建设, 把县城做大、做强、做优、做美, 建设成为“设施齐全, 功能配套, 环境优美, 商贸繁荣, 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新兴城镇。城镇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是城镇的主体, 城镇规划和建设必须考虑人的需要以及人与小城镇发展空间的需要, 要在节约资源、方便生活、保持城镇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有效统一上下功夫。彻底扭转小城镇和乡镇驻地居住区、商业区、办公区、行政区、文化教育区等交叉建设的局面。

(四) 注重依法建设, 强化小城镇管理

一个城镇的建设水平如何, 除有高标准的规划做基础外, 关键是看依法建设意识强不强, 城镇管理水平高不高。规划得好, 不依法建设也不行;城镇建设搞得好, 管理工作跟不上, 处处脏、乱、差, 也将严重影响整个城镇的整体形象。从江县高度重视依法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 加强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建设, 明确隶属关系和职能划分, 稳定规划管理人员队伍, 保障经费开支, 同时严肃处理无证建设, 违章建设和乱搭乱建现象。

(五) 培养建筑科技人才

大力培养懂得民族文化, 具有民族建筑特色意识的建筑专业人才, 培养从设计造型到施工装饰的民族专业建筑队伍。

(六) 必要的行政行为

中华民族广东省城镇房屋登记办法 篇4

(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九日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

第一条 为加强城镇房屋的管理,保护房屋所有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镇和工矿区(以下统称城镇)的所有房屋,但外交领事馆、军队营房除外。

第三条 办理房屋登记,发放《房屋所有权证》、《房屋共有权保持证》、《房屋他项权证》的工作,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房地产管理机关(以下简称房管机关)负责。

第四条 房屋所有人应办理所有权登记,经核实后,领取全国统一制定的《房屋所有权证》,其房屋所有权即为确认;因房屋所有权或其他事项发生变更时,应到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共有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由共有代表人收执,其他共有人发给《房屋共有权保持证》。

设定他项权利的房屋,发给《房屋他项权证》。

第五条 房屋所有人应亲自向房管机关申请登记(属全民所有的房屋,所有权归国家,由使用单位代表人申请登记,集体所有的房屋由单位代表人申请登记)。不能亲自申请者,应用书面形式委托代理人申请登记。房屋所有人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国外的,其委托书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的规定办理公证。

申请者应以真实姓名申请登记。

第六条 未经房管机关登记确认所有权的房屋,所有人应在取得所有权之日起三十天内,持申请书、本人身份证,并按下列规定提交证明文件,申请办理确认所有权登记:

(一)新建的房屋,提交房屋所在地有关部门批准的土地使用证、建设许可证和建筑图纸。

(二)解放初期按系统接管,后经主管部门复查符合政策规定的房屋,提交接管的文件或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

(三)落实政策退回的房屋,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和市、县落实房屋政策部门出具的证明。

(四)拆迁后补偿的房屋,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和拆迁补偿协议书或拆迁单位出具的证明。

第七条 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时,当事人应在所有权转移之日起三十天内,持申请书、本人身份证明,并按下列规定提交证明文件,办理转移所有权登记:

(一)继承的房屋,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和遗产继承证书。

(二)购买的房屋,提交出售单位出具的证明或原《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所在地的房屋交易所认证的买卖合同。

(三)受赠的房屋,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和赠与书,由受赠人、赠与人共同申请。

(四)交换的房屋,提交双方原《房屋所有权证》和交换房屋协议书,并由双方共同申请。

(五)分家析产或分割、合并的房屋,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和分家析产协议书或分割、合并财产协议书,并由各方共同申请。

(六)机关事业单位通用房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应提交其所属省、市(地)、县(区)领导机关的证明文件和原《房屋所有权证》。国营企业的房产发生转移,应提交其主管部门的证明文件和原《房屋所有权证》。

第八条 因债权债务关系而发生房屋典当、抵押的,双方当事人应在典当、抵押的契约、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十天内,持申请书、本人身份证明、原《房屋所有权证》和有债权债务的契约、合同,申请办理他项权利登记。

第九条 《房屋所有权证》记载的内容与实际事项不符的,当事人应在得知或应当知道需要更正事项之日起三十天内,持申请书、本人身份证明,并按下列规定提交证明文件,办理更正登记:

(一)需更正所有权人姓名的,提交居住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和原《房屋所有权证》。

(二)需更正房屋地址、面积等,提交有关的证明和原《房屋所有权证》。

第十条 因扩建、翻建使房屋结构、面积发生变化的,当事人应在竣工之日起三十天内,持申请书、本人身份证明、原《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所在地有关部门批准的建设许可证、建筑图纸、土地使用证,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一条 房屋倒塌、拆除或他项权利消灭的,当事人应在得知需注销事项之日起三十天内,持申请书、本人身份证明,并按下列规定提交证明文件,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一)拆除房屋者,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和有关部门批准拆房的证明。

(二)房屋倒塌的,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和证实房屋倒塌的有关证明。

(三)他项权利消灭的,提交原《房屋他项权证》,并由债权人、债务人共同申请。

第十二条 按本办法第六、七、八、九、十、十一条规定办理有关房屋登记的期限,当事人居住在香港、澳门地区的为三个月,居住在台湾地区或国外的为六个月。

第十三条 遗失《房屋所有权证》、《房屋共有权保持证》、《房屋他项权证》者,当事人应登报声明作废,并以书面形式向原登记机关申请补发新证书,按规定交纳费用。

第十四条 房屋登记程序:

(一)申请人按规定提交申请书和有关证明文件,经房管机关初审合格的,开具收件收据。

(二)需进行查丈的,由房管机关派员会同申请人到现场查丈。

(三)经复审申请事项属实,手续完备的,给予登记。

(四)发给有关证书,收缴注销旧证书。

(五)按规定收取登记费和查丈费。对逾期登记者,每月加收百分之二十的登记费。

第十五条 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房屋暂缓登记:

(一)房屋所有权发生纠纷尚未解决完毕的;

(二)违章建筑未经处理完毕的;

(三)房屋所有权不清或证件不全的;

(四)房屋所有权人下落不明又无合法代理人,由房管机关代管的;

(五)其他需要暂缓登记的。

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房管机关经查实后得撤销房屋登记或吊销有关房屋所有权证书,已缴费用不予退还:

(一)代理人申请房屋登记时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的;

(二)以假姓名申请登记的;

(三)涂改、冒领《房屋所有权证》或其他有关证明、证件的;

(四)用非法手段申请登记,侵占他人房屋的;

(五)经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房屋登记或吊销房屋所有权证书的;

(六)其他有吊销《房屋所有权证》或撤销登记必要的。

对伪造房屋所有权证书者,由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七条 申请人对第十五、十六条规定的处理不服者,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十五天内申请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者,可在接到复议通知之日起七天内向上一级房管机关申诉。

各级房管机关应在接到申请复议或申诉之日起三十天内作出答复。

第十八条 本办法颁布前,已领取《房屋产权证》者,须在本办法颁布后办理换证登记手续,并按规定缴纳换证费;未办理确认所有权登记者,应按规定期限办理登记,缴纳登记费。具体换证、登记办证期限由各市、县的房管机关决定。

逾期办理换证者,每月加收百分之十的换证费。逾期办理登记者,按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五款办理。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广东省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少数民族小城镇 篇5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新型城镇化是党和国家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做出的一项重大而长远的战略。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有了较快的发展,城镇化率也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总体来说仍然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15年,五大民族自治区中,只有内蒙古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56.10%,达到了60.30%,其他四个民族自治区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新疆、宁夏、西藏的城镇化率分别仅为47.06%、47.25%、55.23%、27.74%。一些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如青海、甘肃、云南、贵州的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民族地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棘手的共性问题,如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滞后于实体建设、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城镇管理滞后于城镇建设,等等。从城镇化发展的程度和质量来看,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十三五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指导理念,对于民族地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是发展根本的动力源泉,是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总的方向;协调是发展之匙,是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抓手和方法;绿色和开放是发展的左右两翼,对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共享是发展之的,即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成果应由各族人民所共享,是衡量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尺。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用五大新发展理念指导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是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跨越式发展、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保证和有的放矢之举。

一、创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源泉

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源泉,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特质之一,可以说创新是一切事物不断成长、发展的根本源泉。就新型城镇化本身而言,其实质就是对传统城镇化进行的变革和创新。当前,推进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着时代性与特殊性两大现实背景。在时代性上,我国经济已经步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把握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对新型城镇化内在系统进行科学调整与优化,使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好地适应、融入新常态,这种调整与优化无疑是一种创新。在“特殊性”上,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处于位置偏远、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而且各少数民族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及心理认同。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不能把我国传统的城镇发展模式和经验生搬硬套在民族地区上,必须立足于民族地区的实际加以改造和创新。要以创新理念引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让创新成为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主旋律,让创新贯穿到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贯穿到城镇布局、结构、环境的全方位。使新型城镇化源源不断地为民族地区创造出新的需求和供给,在此过程中培育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实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协调——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抓手

协调,是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抓手,推进着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平衡发力。协调发展就是要求民族地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协调处理好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有不同区域的城镇发展关系,有城镇发展内部要素的关系,又有城镇发展关联因素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城镇发展主体之间的关系等。以往,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协调关系失衡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不同区域之间,即地区之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即城镇与农村发展差距较大;城镇内部各要素之间,即城镇发展所需的人、业、物、地、钱等方面的失衡,造成城镇畸形发展;城镇与产业之间,即城镇发展与产业基础相脱节,出现“空城”“鬼城”现象;城镇与生态之间,即城镇发展与生态文明相背离,造成人们居住的环境恶化;城镇与文化之间,即城镇发展与文化传承相割裂,城镇建设千城一面、缺少内涵,民族传统文化丢失;城镇发展主体之间,即城镇发展过度依靠政府主导,缺少市场、居民的有效参与,城镇发展效率较低。为此,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协调好多元主体关系,协调好城镇化发展中的城镇与乡村二元社会的关系,协调好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市场、居民三大主体的关系,协调好城镇化发展中的理念、规划、建设、治理四大环节的关系,协调好城镇发展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建设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三、绿色——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

绿色,是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是带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之翼。绿色,不单是人们对高质量健康生活的追求,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意。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坚持绿色理念,本质上是对传统城镇化过程中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等不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一次重大转型。坚持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在城镇化发展中“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当前,我国多数地方城镇化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生态恶化的制约,而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民族地区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巨大优势所在。在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应该立足于现有的优势和特点,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通过广泛普及绿色生态文化、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绿色生态人居、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倡导居民践行低碳绿色生活、建设配套的生态基础设施等来提高民族地区绿色城镇化水平,让绿水青山充分释放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努力建设绿色城镇、生态城镇、低碳城镇、宜居城镇、海绵城镇、田园城镇,让生态文明之花在民族地区持久绽放。

四、开放——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

开放,是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带动民族地区城镇发展的又一翼。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城镇化水平与区域开放程度息息相关,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之所以能率先发展,毫无疑问得益于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现阶段,我国民族地区开放程度较低,参与国内国际的分工协作份额不够,区域内部多数城市的辐射能力小、聚集效应弱,城市竞争力不高,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还没有完全凸显城镇在带动整个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中的支点作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要解放思想、顺应时代的潮流,不能关起屋来搞城搞发展,精神上应突破固化的桎梏,思维上应穿越狭隘的篱笆。民族地区应发挥其“靠边”的地缘区位优势,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努力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唱主调、演主角、挑大梁。通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速城镇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来打通城镇化发展所需的物流、人力资源流、信息流、资金流上面临的瓶颈。充分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努力实现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自由流动,让开放来带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腾飞。

五、共享——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最终归宿

共享,是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最终归宿,是衡量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尺。共享和团结是辩证统一的,在共享发展中实现民族团结,在民族团结中又能推进共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对实现各民族繁荣和民族团结的殷切期盼。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的生活更美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民族地区在走共享式城镇化发展之路时,就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全民共享的原则,正视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在城镇发展之间的差距,尊重社会各阶层、各民族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改善民生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最大责任。要破除城乡二元分立的户籍制度,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建设,努力提高民族地区户籍人口的城镇化水平。应统筹推进城乡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医疗卫生、就业、养老、教育、文化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设的步伐,建立覆盖面更为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镇充满“温度”和“人情”,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多元化需求,提高他们的幸福感、满意度,让少数民族群众也切实享受到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占斌.用五大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1).

[2]青觉.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N].中国民族报,2014-11-14:06.

作者简介:

历史小城镇民族形象研究探讨 篇6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内、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综合实力、外在发展动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认识和评价, 是城市性质、城市功能、城市历史、城市地理、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生活方式“由内及外”、“由里及表”的综合反映。城市形象设计是CIS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理论与城市设计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城市设计理论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以城市形象设计理论为指导进行历史小城镇的建设就是以打造小城镇民族形象特色为目标进行建设。历史小城镇中保留有较为丰富的历史遗存, 能够比较真实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的价值, 发掘非物质文化历史遗产, 能够避免当前小城镇建设中的盲目跟风, 保留自身的特色。

历史小城镇不仅具有较为丰富和集中的物质文化遗存, 并且保留有鲜活的民族生活状态, 能够鲜明地体现小城镇的民族城镇形象。对其中的建筑及其环境风貌既要保持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又要保证改造的完整性和持续性。但是由于历史城镇传统建筑形态与现代建筑和空间很难协调, 所以要保证以上两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历史城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物质景观特色, 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能够产生经济价值和其他价值, 但旅游开发和历史城镇风貌的延续同时也存在辩证的矛盾关系。

二、当前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形象方面凸显的问题

(一) 规划设计周期短, 缺乏精雕细琢

受当前城市建设急功近利的影响, 如同城市开发一样, 对历史小城镇的土地规划和建筑设计也只有很短的周期, 规划师和建筑师在城市空间处理上没有经过仔细的研究, 在规划设计上可能只是从现有的国家规划编制办法中套用, 或“借鉴”相类似的城镇、城市历史街区规划设计的成果内容和方法。同时, 由于大规模改造耗资巨大, 房地产商总是要尽快回收巨额资金并获利, 也导致设计人员根本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在设计上精雕细刻, 结果导致“抄袭风”的泛滥, 设计方案在国内呈现出跨区域的相似性。

(二) 改造方式的简单化, 历史小城镇的格局和人口结构改变

首先, 简单化的改造方式不是通过重建、整治和维修等多种方式改造, 而是采用推倒重来的方式, 造成拆迁规模过大、速度过快等负面效应。由于水平限制, 没有也不可能对将来的发展做出准确的预测, 大量的旅游服务商业设施上马, 造成恶性竞争, 而当地居民日用商品的购买却出现困难。由于按照统一风格统一建造, 必然导致缺乏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在空间上往往单调乏味。这种简单的规划建设导致了当前这样有几分形似而缺乏神似的老面孔。英国建筑学家G·迪克斯曾说过, “一个充满活力的街区总是既有新建筑又有老建筑, 而如果全部是某个时期的建筑, 只能说这个街区已经停止了生命。”这种简单的更新方式其实对历史小城镇的传统风貌造成了致命的伤害;第二, 历史小城镇传统居住区往往具有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 这种结构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的, 为各种收入阶层的人提供了丰富宜人的生活空间和就业空间。这种简单化的更新方式, 使房价和地租提高, 而又不能给原来居住在这里的所有居民提供能够支付得起新生活的工作, 原有居民的回迁率很低, 原有相对单一的人口构成逐渐被外来人口所代替, 社区结构被破坏, 原来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居住空间和人际关系一并消失, 小城镇旅游人口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逐渐变成了供人观赏的博物馆区。

(三) 开发强度过大, 带来环境破坏

历史小城镇原有的建筑密度小, 层数低, 不能够快速地带来经济效益, 加之旅游开发的需要, 一些小城镇建设突破规划控制, 造成开发强度高, 容量高、密度大, 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带来压力, 也无法实现疏解旧城密集人口的目的。日益密集的居住人口和旅游者使历史小城镇很快又沦为“二次改造”地段, 历史小城镇长期处于被改造的境地, 对旅游和居民生活都带来一定的影响, 脆弱的镇区环境已经难以承受如此高强度开发。

(四) 现代化对历史小城镇的形象冲击

城镇现代化建设无疑有利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为历史小城镇居民所向往。由此导致在历史小城镇的建设中缺乏深思熟虑的草率建设, 破坏了历史城镇的原有风貌, 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柯布西耶在30年代所提出的现代主义功能城市建设理论过分强调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对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 这种思想深刻的影响了西方二战后的城市建设和中国当前的城市建设活动, 并且在中国已经被套用在历史小城镇建设中, 对于我国关于城市规划的传统理论和思想 (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宜人的尺度、高超的细部刻画等) 没有进行发掘, 使我们的历史小城镇已经与历史失去了关联, 导致了中国小城镇的“大同”局面。

(五) 旅游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 历史小城镇一般多具有较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有很高的商业开发价值, 而当地的居民一般都是生活相对贫困的本地居民, 土地开发极有可能将原有居民全部迁出, 改变原有的社区关系。第二, 历史街区的原有建筑一般都是一层或两层, 作为商业开发并不经济, 不能满足开发利益的需求, 大量低矮的民居遭到拆毁, 取而代之的是大型商贸建筑和仿古的商贸建筑。原有的城市风貌, 城市格局和居民生活形态逐渐地消失。第三, 为了满足大量游客的到来, 许多民居都改造成了商铺和娱乐场所, 整个历史小城镇充斥着旅游服务设施, 商业气氛浓重。镇内人满为患, 嘈杂的人群打破了本该宁静、淡泊的小镇, 过度的开发给小镇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打造小城镇民族形象的优越性

(一) 全面性

第一, 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包括城市理念识别系统、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城市行为识别系统, 能够全方位的对城市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定位。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对视觉系统重视有余, 而对于城市理念识别系统这一核心问题较少涉及, 对于市民和政府的行为规范和素质提高重视不够。

第二, 在对视觉形象进行改造的时候, 还基本停留在对古建的修复和重建上, 或者只对历史镇区范围内的环境进行改造, 而对其周边的环境认为不属于历史镇区的范围不予以控制。这种情况下, 历史镇区成了小城镇中的一个供人观赏的盆景。地方政府认为只要不拆除重要的历史景点, 其余的地方可以自由塑造。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历史镇区周边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越来越多。有的是一栋楼, 有的是一个住宅区, 有的是整条街全采用西式建筑。老建筑也是城市的一部分, 它理应与城市生活融为一体, 很多城市为了象征性地保存一两栋古建筑, 就拆除周围的建筑, 只是把一栋建筑伫立在那里当成博物馆来参观。可是老城区的价值不在于一个单体的建筑, 而在于城区的整体性, 每栋建筑都是一部分, 连街道的石头路面也是“宝贝”, 觉得老的路面走起来不舒服就重新铺设是不合理的。而城市形象理论是一个涉及理念识别、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的多角度的对历史街区进行设计的理论。提出打造城市民族形象的理念, 为城市发展确立一个具有自身个性的发展目标, 既能够保护旧城, 又能够引导新城的开发。当政府、开发商和设计师都遵循城市形象的总体目标时, 自然就会在民族风格上下功夫, 而不会对国际风格盲目跟风。

(二) 互动性

寻找一种使政府、开发商和设计师都能够欣然接受的方式需要突破现有历史镇区保护的范畴, 提出打造民族城市形象的口号。打造小城镇民族形象与历史镇区保护概念的重要区别在于, 后者的保护是在单方向的保护, 主要是专家的建议和政府的引导, 而前者是在互动中的保护, 需要城镇居民参与到历史小城镇的保护和建设中来。在发展中的保护要求当地的居民提高对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的保护意识, 参与到历史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中来。

(三) 高效性

在历史小城镇镇区的保护与更新中, 开发商在资金上很难取得平衡, 小城镇开发中的“市场失灵”导致开发效率低, 对这些历史地区的更新带来大量复杂的拆迁问题, 同时由于这些地区的规划限制高比较低, 限制了改造后的新建建筑的容积率, 因而大大降低了改造工程的利润空间, 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对之鲜有问津。即使偶有开发意图, 开发商也会以资金平衡为理由, 以部分地块的高强度商业开发来补助整个保护地区的改造为前提条件, 增加沿街商业开发并将其容积率尽可能地提高, 使历史街区的环境更新形式更为严峻。历史街区更新偏向于一种公益事业, 其投资的回报是潜在的, 缺乏明显的对应性, 极难实现谁投资谁受益。因此其投资主要来自镇政府财政支出, 开发商和私人投资较少, 保护的措施迟迟不到位, 政府钱多, 就保一块, 钱少就先保持原状不动。而打造小城镇民族形象的投资主力是开发商, 在开发的过程中连同历史镇区保护一起操作, 在保护中有开发, 在开发中有保护, 最终目的不仅保护了历史城镇, 而且为历史城镇锦上添花, 打造出新的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的新时代的民族建筑艺术品, 同时能很快得到回报。这种开发模式对于政府和开发商的资金回收是有利的, 而且也有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古建的保护。

四、结语

城市形象设计是近年来城市科学研究的一个活跃的学科, 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针对当前历史小城镇建设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 将它导入到小城镇历史镇区的保护和发展研究中来, 提出打造小城镇民族形象的理念, 能够扩大历史小城镇建设的视野, 激发当地居民的参与热情, 给规划师和建筑师提供更为广阔的设计空间, 扩大历史小城镇更新的市场化历程。导入城市形象的历史街区改造是在发展中的保护, 核心在于维护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和原有的生活形态, 目的在于创新民族城市形象。这是一条使历史小城镇走出停滞, 走向个性化, 提升自身品味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钱智 曹利群 焦华富.城市形象设计.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0

[2].迟为飞.旧城可持续更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建筑大学.2006

[3].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中生活原真性保护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苏州科技学院.2008

[4].曹随.城市形象细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侯正华.形与神——历史街区特色的四种模式.城市规划学刊.2003/2

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研究 篇7

一、四川藏区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与影响因素

四川藏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 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 由“两州一县”组成, 土地面积为四川省土地面积的51.6%, 是全国仅次于西藏的第二大藏族人口聚居区。2008年, 藏区总人口200.5万, 其中农业人口165.6万, 占总人口的82.6%, 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7.4%。同年, 四川藏区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比仅为26%, 人口城镇化滞后于生产要素城镇化并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同步

根据城镇人口占比不同, 城镇化在时间上表现为平缓的“S”型曲线 (诺瑟姆曲线) :即当一个区域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10%~30%时, 城镇化进入发生阶段, 30%~75%之间为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 超过75%后城镇化又进入相对缓慢的成熟期。2009年底, 我国城镇人口6.22亿, 城镇化率46.6%, 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 呈现出城镇化高速发展态势。但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不平衡性,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 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仅处于城镇化的发生期。

四川藏区城镇化的区域差异明显且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密切相关。人口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指示性指标,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尽管四川藏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偏低, 但在大区域范围内依然存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 进而形成人口城镇化的区域差异。本文采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镇化水平。以人均GDP为例, 藏区的汶川、九寨沟、康定、马尔康等县已越过万元大关, 马尔康县达2.2万元。这四个县的人口镇化水平也最高, 马尔康县为41.8%。四川藏区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两个县石渠、德格, 人均GDP仅4478元, 城镇化水平仅为7.7%左右 (见表1) 。

从表1可见, 四川藏区大部分县经济发展水平偏低, 城镇化水平同样偏低。其中, 有15个县的城镇化水平在10%~15%之间 (包括15%) , 人均GDP为8146元;有8个县的城镇化水平在15%~20%之间 (包括20%) , 人均GDP反而只有6974元。有3县城镇化水平在20%~25%之间, 人均GDP达8470元。由于非农业人口是按户籍统计 (未包含居住在建制镇的农业人口) , 并不能完全反映人口城镇化的真实水平。尽管如此, 以非农业人口占比衡量的城镇化水平来看, 藏区各县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异, 最高的马尔康县与最低的石渠县之间相差31.4个百分点, 人均GDP相差4.57倍。

人均GDP与非农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明显。根据对32个县2008年的截面数据分析, 藏区城镇化随人均GDP呈正向多项式相关, 相关系数为0.4825 (见图1) 。

与第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呈多项式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5254。这充分说明, 人口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非农产业发展的结果。但值得注意的是, 2008年32个县的截面数据同时表明, 人口城镇化与第二产业的相关性很弱, 相关系数仅为0.1204, 正的弱相关。这又暗示四川藏区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转移能力较弱, 这与该区域第二产业的构成有关。表现最突出的是甘孜州九龙县与白玉县, 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强劲增长, 九龙县人均GDP逾20000元, 但城镇化水平只有13.1%。该县水电产业快速发展, 成为GDP的最主要贡献产业, 但水电产业的资本与技术构成高, 对本地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低。白玉县人均GDP逾万元, 城镇化率仅10.1%, 同样源于该县矿产业的高资本技术构成对劳动力的低吸纳。

(二) 藏区城镇化首先表现为人口小镇化

人口小镇化是指城镇人口的空间聚集是以县城类建制镇为主要载体, 以非县城建制镇为辅助载体, 缺少城市作转移支撑的一种城镇化方式。从城镇体系结构来看, 四川藏区目前的城镇结构为“县城—建制镇—集镇”三级, 缺少城市设置, 因而城镇人口是以县城和建制镇为聚集区, 形成一种典型的小镇人口城镇化模式。城镇人口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主的聚集地。集州委、政府与县委、政府于一体的康定县与马尔康县, 县城聚集城镇人口最多, 成为藏区人口城镇化率最高的县城并形成明显的城镇服务经济特征。2008年马尔康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68.5%, 康定为43.8%。

此外, 汶川县在县城外形成了5个建制镇 (漩口建材产业、映秀水电产业、卧龙保护与旅游产业、水磨农业产业、绵篪旅游产业) , 集聚境内大部分产业型非农业人口, 但该县半数以上非农业人口仍然聚集在县城。对于仅有一个建制镇或除县城外还有一两个建制镇的县级行政区而言, 县城是最主要的城镇人口聚集区, 非县城类建制镇仅能聚集少部分城镇人口。如理县的薛城镇、松潘的川主寺镇等。但不管是县城还是二级城镇, 均属于小镇特征, 人口城镇化也就是人口小城镇化, 这种城镇化模式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三) 建制镇数量对城镇化产生重要影响

人口城镇化随建制镇数量增加而增多, 两者呈二项式正相关判定系数为0.4546关系 (见图2) 。

为进一步说明问题, 我们将两个州政府驻地所在县扣除后, 发现建制镇对人口城镇化影响作用更明显, 相关程度更高, 判定系数到0.524。这说明藏区建制镇数量越多, 人口城镇化水平也越高。建制镇最多的汶川县 (6个建制镇) , 非农业人口占35.3%。而仅有一个建制镇 (县城) 的17个藏区县, 城镇化水平只有13.5%。

二、四川藏区小城镇面临的发展约束

(一) 城镇体系发育滞后与空间分布失衡约束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城镇体系通常由城市、建制镇与集镇等构成, 城镇数量结构呈“金字塔”型特点, 塔尖是城市, 塔底是农村集镇和村落, 城镇体系中的人口结构则向“倒金字塔”演变, 即塔顶的城镇人口越聚越多、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并趋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 (即城镇化的成熟阶段) 。但四川藏区城镇体系发育滞后, 断层严重。全区土地面积达25万km2 (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1.5%) , 却无县级市设置。区内县级行政区域32个, 乡镇级行政单元578个 (其中建制镇58个, 占乡镇总量的10%) 。不仅如此, 建制镇的区域分布极不均衡, 17个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仅有县城为建制镇, 占藏区土地面积的55.5%和藏区人口的46.8%;9个县级行政区内有2个建制镇, 占藏区土地面积的31.5%和人口的27.9%;3个县级行政区内有3个建制镇, 占藏区土地的8.9%和人口13.6%;2个县 (理县、泸定) 境内有4个建制镇, 占藏区土地的2.6%和人口的6.4%;仅有汶川县境内有6个建制镇, 占藏区土地面积的1.6%和人口占5.2% (见表2) 。

以上数据说明, 四川藏区城镇体系并不健全, 建制镇空间分布失衡严重。

(二) 单体建制镇服务半径过大约束

在单体建制镇的13.87万km2范围内, 每个建制镇的服务范围是8158km2、服务人口5.5万人;在双建制镇的7.87万km2的范围内, 每个建制镇的辐射区域是4372km2、服务人口3.1万人;在三建制镇的2.22万km2范围内, 每个建制镇的服务区域是2467 km2, 服务人口3.0万人;在四建制镇的0.65万km2范围内, 每个建制镇的服务区域是813km2、服务人口1.6万人;在6个建制镇的0.4083万km2范围内, 每个建制镇服务区域是680 km2, 人口为1.7万人。可见, 随着建制镇数量的增加, 服务区域逐渐递减 (“8158→4372→2467→813→681”) , 从8158 km2下降倒681 km2;服务人口同样逐级下降 (“5.5→3.1→3.0→1.6→1.7”) , 从5.5万人下降倒1.7万人。考虑到区内大量无人区, 建制镇的实际覆盖范围略小于计算数据。尽管如此, 依然有部分农村人口 (尤其是年龄较大群体) 未去过县城乃至建制镇。笔者2005年在德格县温拖区调查时发现, 接受调查的普通村民均未到过德格县城。在这种情况下, 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对农村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反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仍保持了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三) 建制镇发展的产业支撑约束

从四川藏区城镇的发展历程来看, 大体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由古代茶马贸易沿线的集散地发展而来, 如康定的炉城镇、松潘的进安镇等;二是从古代的军事要塞发展而来, 如泸定县的泸桥镇、金川县的金川镇等;三是由古代交通中心发展而来的, 如甘孜县城、理县县城等;四是由宗教中心、土司驻地逐渐发展而来, 如德格县城、炉霍县城、道孚县城等。此外, 依托现代交通、旅游以及矿产水电开发等而形成的城镇也不少, 如松潘的川主寺镇、汶川的映秀镇、黑水的卡龙镇、汶川的卧龙镇等。各类建制镇在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后, 已逐渐成为藏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区, 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非农支柱产业, 如映秀镇的水电、漩口镇的建材、进安镇的旅游、川主寺的商贸服务等。

但总体上看, 藏区现有建制镇的主导产业发展依然较弱, 限制了建制镇就业带动能力以及人口转移聚集能力, 集中表现出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上的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到2008年底, 阿坝州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比是64%, 甘孜州为71.4%, 木里县为85% (见表3) 。

同期四川省社会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已调整为46.1:23.4:30.5。受藏区特殊自然环境与生态主体功能定位影响, 藏区工业化发展受到长期限制, 甚至成为制约城镇化的产业瓶颈。从目前城镇发展情况来看, 有相当数量的城镇是服务型城镇, 承担行政服务与商品服务等功能, 也有少量建制镇依然发挥着农村集镇功能 (如黑水县的卡龙镇, 全镇人口仅千余人且90%以上为农业人口) 。

(四) 城镇发展的人口规模约束

藏区人口对城镇发展的约束,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口分布与人口总量约束。四川藏区人口总量较少、密度低, 平均人口密度为8人/km2, 其中最低石渠县仅为2.7人/km2, 最高的泸定县也只有38.5人/km2。按照我国建制镇与县级市的设置标准, 人口规模与非农产业发展是建镇与建市的重要指标。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 建镇指标相对宽松, 许多风景名胜区、工矿区等均为建制镇。但对于建市却无特殊标准, 仅两项人口指标 (县城非农业人口6万人和县域内从事非农产业人口比重20%) 的规定就让四川藏区的绝大部分县级行政区止步于“县级市”门外。以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汶川县为例, 尽管非农业人口占比超过30%, 但县城聚集的非农业人口难以达到6万人, 根本不能满足建市标准。二是城镇人口规模约束, 受制于人口总量的限制, 单个城镇人口规模普遍在5万人以下, 有的建制镇常驻人口甚至不足千人, 仅相当于内地一个村落。城镇人口过少,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动力, 城镇功能难以正常发挥。三是人口贫困约束。2009年, 四川藏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600余元, 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5%, 区域性贫困与经济贫困问题突出, 缺乏向城镇迁移的经济动力。四川藏区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2006年, 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1年, 藏区仅为5年, 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五) 城镇发展的自然环境约束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某种程度上, 区域发展无法摆脱自然环境的影响。城镇建设与发展受自然环境制约更明显。四川藏区自然环境条件恶劣, 属于青藏高原的东缘区, 小地貌则属横断山区, 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恶劣的自然条件不仅限制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 对城镇建设与城镇支柱产业——工业的发展, 也形成强制性的环境约束与政策发展约束。受到地形地貌以及耕地约束, 藏区局部区域人口密度极高, 如黑水县的芦花镇、汶川县的威州镇、德格县的更庆镇等, 县城人口密度已超过绝大部分平原地区, 对周边自然环境形成极大的人口压力, 同时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又对境内聚落形成危害与威胁。据调查, 四川藏区受泥石流危害或威胁的县城有18个之多, 甘孜与阿坝两州政府驻地所在城镇 (马尔康、康定) 同样受到泥石流威胁。

三、结论与政策启示

人口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 藏区产业结构以及当前城乡人口结构特点, 也预示着藏区人口城镇化已步入城镇化的准备与发生发展期。当前, 藏区人口城镇化的关键与核心是促进现有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通过小城镇建设与功能完善, 加快小城镇经济转型, 形成生产要素与人口在空间上的城镇集聚。

(一) 完善现有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与城镇功能, 拓展城镇发展空间, 促进生产要素向小城镇聚集

短期内, 四川藏区要完成县级市的建市设置与大规模增加建制镇数量并不现实, 但32个县城与非县城建制镇以及部分基础设施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的集镇, 已成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生产要素的集聚区。完善这类城镇的基础设施与城镇功能, 既是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也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人口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当前,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一是加强小城镇的路网建设, 改善小城镇交通物流环境, 促进物资和商品流通, 拓宽城镇发展空间。二是抓好小城镇的电网、水网建设, 为城镇发展提供能源保障。三是抓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建设, 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四是积极推动县城和建制镇周边村落的城镇改造, 引导农民向居民生活方式转变。

(二) 做好藏区城镇与村镇体系的空间布局规划

根据四川藏区人口发展规模、区域自然环境条件、产业分工以及现有城镇布局等, 结合藏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 做好区域城镇与村镇体系的空间布局规划, 以此确定不同城镇的主导功能与主导产业、人口规模, 逐步引导区域相关产业与人口等生产要素的城镇集聚。同时, 应根据四川藏区生产要素聚集度以及产业演进水平, 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县升级为县级市的工作, 完善藏区城镇体系结构。再次, 应适当增加建制镇数量, 可将一些特色鲜明的集镇升级为建制镇。提前对一些功能比较完善、特色突出的集镇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产品完善工作, 提升集镇经济发展水平。

(三) 培育建制镇的主导产业, 形成依托产业

发展而聚集人口转移的小城镇发展模式主导产业是城镇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城镇化的基础是产业从农村向城镇转移, 产业转移先于人口转移。只有城镇产业形成并逐步发展, 才能形成人口的转移与聚集。目前, 藏区城镇最大的不足在于主导产业发展问题。对此, 应根据藏区的资源禀赋条件与区位特征, 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 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主导特色产业。可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有旅游及关联产业、特色农业产业、水电开发及其关联产业、建材产业、中藏药材产业、高原畜产品交易与加工业、特色农产品交易与加工等, 形成一镇一业、特色鲜明、地域文化浓郁的小镇特色。此外, 应依托已有资源性企业, 如水电矿产等, 延伸产业链、聚集劳动就业人口, 进而带动抚养人口的城镇聚集。

(四) 大力发展藏区民营经济, 依托民营经济发展小城镇

民营经济是建制镇发展的经济基础, 民营经济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具有投资少、劳动密集等特点, 很容易在建制镇类小城镇安家落户。藏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甘孜州民营经济占比仅为29.6% (2007) , 阿坝州为34.4% (2007) , 同期成都市的民营经济比重为50.8%。民营经济涵盖的产业范围较广, 除藏区大型矿产资源开发、大型水电资源开发等对资金、技术等需求较高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外, 其它诸如旅游、农业、农产品加工、市场贸易、手工业、中藏药产业等, 均是民营经济大显身手的领域。九寨沟县是民营经济发展较好且形成以旅游为主的民营经济强县, 人口非农化程度达30%以上 (2008) 。相反, 九龙、白玉等地矿与水电型产业, 人口城镇化水平较低。应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 形成民营经济类人口集聚模式。

(五) 加大对四川藏区农村扶贫工作力度, 提升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为城镇化储备人才资源

农村贫困问题看似与城镇化不相关, 实则联系紧密。由于藏区农村的普遍贫困, 农牧民收入低, 消费水平低, 城镇的经济辐射功能难以发挥。同时, 贫困人口居住分散, 与现有城镇相隔离, 极像两条平行线。而城镇化的发展与繁荣, 依赖于农村的发展与繁荣。农村有效需求是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商贸经济发展的基础。应关注农村扶贫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形成农村与城镇的互动发展格局。 (本文转载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10期)

参考文献

[1]朱希刚, 李澜, 等.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问题探究.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2]戈兰.坦纳菲尔德, 等.发展城市减少贫困——城市发展与管理导论[M].科学出版社, 2008.

[3]蒋彬, 白珍, 等.四川藏区城镇化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12) .

[4]沈茂英.山区聚落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M].巴蜀书社, 2006.

[5]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山区城镇泥石流及非工程建在措施研究报告[R], 2001.

少数民族小城镇 篇8

一、桂滇黔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现状

(一)政府积极推进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新型城镇体系;推动小城镇建设与疏解大中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打造集约城镇、绿色城镇、智慧城镇、人文城镇和特色城镇。《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遵循自然地理特征,转变建设用地方式,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土地,引导城镇、村庄、工业向适建山地发展,创造富有云南特色的山水城镇、田园城镇、山地城镇发展新模式;创新城镇空间发展模式;保护生态拓展城镇空间;优化空间布局引导城镇组团发展;以不同类型和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展现云南多民族文化历史积淀。而《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则指出,强化山地特色城镇建设,提升山地特色城镇建设水平,注重人文城镇建设,保护和传承城镇文脉。这些充分表明,城镇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规范化发展则是城市化进程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方面,通过健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实施公共文化民生工程、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资源等举措,不断加强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惠民服务体系。例如,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积极推行“县文体局-乡镇文化站”弹性管理模式,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设施,实现资源的共享共建;云南牟定县加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全面实施文化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贵州思南县通过实施文化旅游工程、文化家园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在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利用方面,桂滇黔地区紧抓西部大开发、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机遇,制定并出台系列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开展实施系列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制定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加大保护资金的投入等工作,因地制宜地开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方面,桂滇黔地区通过培育公共文化消费增长点、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公共文化领域投融资机制改革、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实现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例如,广西蒙山县深入实施以城镇化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围绕打造桂北民居特色主题,坚持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传承历史文化与现代城镇建设相结合。云南永胜县围绕耕读文化、毛氏文化、他留文化及城邑建筑文化等边屯文化元素,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贵州盘县坚持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促进民族文化元素与城镇建筑、街景塑造、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打造各具民族特色的小城镇和美丽乡村。

二、桂滇黔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缺乏科学合理规划与引导

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需要适应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及资源禀赋条件,但在桂滇黔民族特色小城镇建设中,部分地区盲目追求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破坏了文化的生存空间;部分地区规划建设注重经济利益,阻碍了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的协调持续发展,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例如,2014年,已建成的云南省河口县“中国-东盟河口国际旅游文化景观长廊”,由于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前瞻性,不适应小城镇发展建设,被拆除改造为城市公共空间,给当地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以及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小城镇文化底蕴和特质不够凸显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桂滇黔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文化流失问题令人担忧。小城镇发展的灵魂是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而今在桂滇黔民族特色小城镇发展中,乱拆乱建问题突出,忽略文化的延续和遗产的保护;在资源利用上呈现较高趋同性,小城镇建设缺乏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未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当地语言濒临消亡、文物濒遭破坏、文化传承困惑、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等问题,导致小城镇缺乏整体的文化氛围。

(三)文化品牌形象内涵建设有待加强

虽然桂滇黔地区的民族特色小城镇数量众多,文化内涵丰富,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文化品牌形象的内涵建设仍不够。塑造独特的文化形象个性十分重要,城镇文化形象塑造的核心在于结合其自身实际,找准形象差异并建立独特个性。桂滇黔民族特色小城镇在其文化品牌形象的内涵建设方面,依然存在投入力度不够、方式单一、覆盖面较窄、效率不高等问题;对于形象宣传媒体的选择,未能深入细分受众类型,仍延用传统单一而零散的媒体传播方式。

三、桂滇黔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策略

(一)完善文化发展政策,优化文化发展环境

由于桂滇黔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政府应积极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健全和完善文化改革发展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从文化保护建设全局出发,制定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建设的战略规划,全面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科学的规划引导、规范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工作,保持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度协同合作,建设文化产业、文化创意等专业人才培育基地,为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挖掘整合民族文化,凸显特色文化内涵

桂滇黔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民族特色小城镇拥有不同的历史、民族和文化特色,其文化内容涵盖地域、民俗、历史、建筑等方面。通过发掘、普查当地民族文化,将其文化底蕴渗透到保护与传承发展中。实现文化空间保护与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有机结合,凭借“物化”的空间载体设计重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宜的文化氛围和空间环境,使非物质文化与其载体空间建立互动交融及良性传递,在促进非物质文化自身保护的同时,创建具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魅力城镇。例如,广西可依托桂林的秦汉文化和民国文化、柳州的商埠文化和工业文化、玉林的宗教文化和岭南文化、崇左的边关文化、百色的骆越文化,以及北海、防城港、钦州的海洋文化等,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方向[6]。

(三)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文化品牌形象

少数民族小城镇 篇9

广西各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千差万别,所处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也各不相同,这就给规划师提供了一个创造丰富多彩的城镇规划风格的客观背景。在城镇性质、功能以及规划布局形态上,应根据这些地方特点和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发挥大自然的有利因素,在城镇规划中塑造出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1]。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全球化浪潮和保护错位等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民族文化,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中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已迫在眉睫。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弘扬地方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做好小城镇的建设规划,是摆在规划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1 当前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小城镇

规划工作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方向[2]。随着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小城镇迅速发展,然而,由于广西小城镇规划大多起步较晚,造成面向农村的专业规划人员非常紧缺,而且许多农村的基础数据资料,如地形图、土地结构现状资料等普遍缺乏,导致小城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严重脱节和滞后,广西的小城镇建设规划和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广西小城镇规划建设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1 贪大求全,小城镇规划欠科学

小城镇规划建设应与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条件相适应。目前,广西部分地方小城镇规划建设由于领导干预过多,规划设计人员对民族文化认同度不高等诸多原因,存在着片面追求高建筑、大马路、大广场等贪大求全的问题,规划建设只顾经济利益,阻碍了小城镇总体规划建设可持续协调发展,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1.2 小城镇规划理念滞后,定位模糊

广西一些地方对小城镇的规划定位不清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道路不明确,产业支撑明显不足[3]。在小城镇的规划中,对传统民族文化缺乏深入、系统的开发性研究,从而未能对区域内具有特色性、品牌性的民族文化进行准确定位和科学开发。

1.3 盲目开发建设,城镇规划缺乏地方民族特色

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是小城镇发展的灵魂,但广西一些小城镇在规划建设中过于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了文化建设,导致缺乏整体的文化氛围,各城镇的建筑都有不同程度的雷同,既无传统民族表现力和地域特色,又不具真正意义的现代特征,缺乏独有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不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小城镇也因此丧失了独特的魅力[4]。

例如,广西武鸣县历史悠久,是壮族人口聚居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和壮族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曾荣获文化部授予的“中国壮乡文化研究保护基地”称号。每年举办的“三月三”歌圩活动已成为武鸣县的民族文化品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县的小城镇规划建设缺乏壮族特色,民族风格不明显,主要表现在无特色标志、无特色街道、无特色场所;现有的建筑物造型不一,色彩杂乱,无壮族特色代表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旅游设施建设缺乏壮族特色,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民族味不浓[5]。

1.4 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呈下降趋势

由于历史发展及地理区位等原因,区域文化尤其是壮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相对较弱。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及市场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纵深发展,昔日相对闭塞的民族地区正面临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外来文化与本土民族文化不断地碰撞和融合,一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正以近乎崩溃的速度面临着消亡的严重危机[6]。

1.5 小城镇规划中民族特色建筑的保护观念不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规划体系也在不断变化,国家非常重视特色小城镇建设。但在广西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一味追求高楼层和大规模建设,不注重城镇特色和文化,城镇规划中对于民族特色建筑的保护意识还不够[7]。这主要体现在分散性民族特色的建筑没有列入规划保护范围,壮族干栏式建筑、侗族的鼓楼、萨堂以及瑶族的“半边楼”等一些有价值的民族特色民居没有得到妥善保护。

1.6 缺乏专业人员,人员的配置不齐全

城镇规划部门由于受人员编制、人员结构、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造成专业人才缺乏,个人业务素质不高,人员配置不齐全,尤其是缺少具有专业水平和民族文化知识的专门人才,这些因素都威胁和制约着规划事业的健康发展,阻碍小城镇规划编制和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8]。

2 塑造民族文化特色的有效措施

小城镇建设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城镇规划通过对城镇物质空间演变的控制直接影响城镇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因此,在弘扬地方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小城镇规划应该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促进作用[9]。城镇只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才有自己的个性与灵魂,才有生命力、竞争力。因此,广西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应该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根据小城镇的地域特点和民族文化等实际情况,通过弘扬民族文化、正确理解民族建筑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小城镇规划,解决当前规划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2.1 制定并完善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的法律法规

强化民族特色建筑的设计、规划和建设,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制定强制性措施,加快立法,建立健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审批制度,分级负责,严格把关,明确规定在广西少数民族聚集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主要建筑物特别是标志性建筑要突出民族风格、民族个性。没有按规定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不经批准,不符合民族建筑要求的在建项目,要严肃处理,把民族文化建筑建设引向法制化的轨道。例如,百色作为壮族发源地、是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强劲,在未来的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以具有壮族风格的建筑为主,展示少数民族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应把它建成由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小城镇组成的、名副其实的边境城市。

2.2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小城镇规划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各级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要不断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严肃性,以科学的规划引导、规范小城镇建设。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要把握科学的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小城镇规划建设全过程,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水平,保持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健康发展[10]。

2.3 加强民族地区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重点抓好民族地区小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加大编制和实施自治区重点城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规划的力度,推进小城镇规划整治示范和试点,组织开展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性规划编制,以及开展传统建筑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例如,南宁市出台《南宁市“十二五”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塑造一批特色小城镇,包括民族文化名镇、特色农业强镇、特色旅游名镇,通过小城镇的差异化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撑,从而推进整个南宁市的城镇化进程。

2.4 做好小城镇规划建设中民族建筑特色的建设指导

各地建设部门在实施城乡建设中应注重对少数民族建筑特色的保护和指导。例如,柳州市三江、融水县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委托设计院重新对小城镇布局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并给出了苗族、侗族风格的木楼建筑设计,提供给苗族、侗族群众作建房参考;来宾市在开展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突出瑶族、壮族民族元素在建筑立面上的表现;那坡县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中,提炼苗族建筑元素,在水弄苗族乡危房改造中设计并建造了苗族六角楼民居。

2.5 正确理解民族建筑的内涵

广西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建筑文化则是特色中之特色,城镇的独特风格和个性是其发展的生命之源,失去个性,就失去了生命力,如果在城镇规划上不搞特色,我们就将失去民族之本、特色之源。在城镇总体规划的建筑风貌控制设计中,应当采用壮、瑶、侗等民族风格的传统建筑符号,融入现代建筑民族文化的理念;从宏观的城镇规划设计层面对建筑和小城镇空间进行架构,增强民族文化与建筑的生命力。建筑屋面采用民居坡屋面,坡面上点缀装饰鼓楼、花桥、阁楼、铜鼓等民族符号;建筑外墙面用青砖色、青石色等体现民居的古朴色调,以现代涂料做肌理面处理,充分体现广西民族风格。

2.6 在规划建设中要充分注入民族文化元素

每一个小城镇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随时间延续的历史过程。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是小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活力的内涵。小城镇“本土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等诸多方面。因此,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应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民族特色”。新一轮的小城镇规划应突出本土文化原则,塑造小城镇自己的特色,应全面地熟悉、掌握小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挖掘

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将其文化底蕴渗透到规划中去。在广西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必须坚持民族特色,要从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把好关,使城镇建筑造型体现了民族化,充分利用侗族的鼓楼、风雨桥和壮族、苗族的吊脚楼等民族建筑模式进行造型修建,展现广西民族文化底蕴,彰显地方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例如,武鸣县是壮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加强民族文化研究开发、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文化活动载体等,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发扬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得传统民族文化散发出了新的活力。

2.7 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对民族建筑特色的研究

要着力凸显城乡建筑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形成建筑特色,必须做好少数民族特色建筑的规划建设指导工作。在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做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引导农民住宅建设,着力营造优美舒适、和谐宜人的城乡环境。为此,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通过对民族建筑特色的研究,组织编制《广西新农村住宅建设图集》和《广西农村危房改造建设图集》,该图集涵盖了苗族、瑶族、侗族、壮族等民族特色的建筑设计风格,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规划建设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2.8 要大力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观念的建筑人才

民族特色建筑与现代建筑不同,因它的历史背景、民族风格,对建筑外立面的装修改造比现代建筑的要求更为复杂、具体。因此,要着力挖掘培养一批懂得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特色建筑特色意识的建筑科技人才,建设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装饰的民族建筑队伍。

3 结语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然而,小城镇不可能脱离其所在区域而独自发展,我们必须综合分析小城镇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等特殊条件,合理确定小城镇在区域中的功能、地位与作用,进一步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发展方向与规模。在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加强民族特色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融合。

本文就广西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塑造民族文化特色的新思路。然而,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体现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我们还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理清思路,转变观念,加强学习研究,提高城镇规划业务能力和水平,不断进取创新,在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着力突出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促进和推动广西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秋仁.少数民族聚居的小山城规划——广西资源县县城总体规划特点[J].企业科技与发展:上半月,2007 (10S):47-48.

[2]林文棋.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创新[J].规划师,2007,23(2):3-5.

[3]姜长云,蓝海涛.当前小城镇发展的状况,问题与对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1):34-36.

[4]黄小林.谈小城镇规划设计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6,32(1):50-51.

[5]范美华,何春兰.对推进武鸣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几点思考[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2,14(2): 28-30.

[6]吴伟峰.从民族生态博物馆看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广西民族研究,2007(2):199-205.

[7]朱其梅,蔡敬敏.当前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06(9):123-124.

[8]孙连花.城镇规划工作中的问题与措施[J].现代商业,2011(20):184-184.

[9]陈志文,李惠娟.村镇规划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J].浙江社会科学,2007(1):130-133.

少数民族小城镇 篇10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概述

城镇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管理水平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核心标准。截至2013年年底, 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 仅从数值比例上来看, 中国已成功的步入到城市化发展的中级阶段。然而, 中国城镇化比例迅速提升的背后却是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非均衡性和居民幸福指数的泡沫化。显然, 城镇化率的增长并不等于幸福感的提升。2013年上海市城镇化率已达88.02%, 除内蒙古 (58.71%) 外另七个民族省区 (广西、西藏、宁夏、新疆、贵州、云南、青海) 的城镇化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低的西藏地区城镇化率只有22.75%。并且少数民族地区城镇由于受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业规划缺乏持续性, 民族地区整体城镇化水平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甚至远低于全国城镇化的平均水平。

而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 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也是我国全方位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城镇化作为推动中国内涵式发展的新引擎, 是扩大内需的潜在动力, 也是社会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如何在国家大的战略背景下构建适宜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以新型城镇化战略作为契机, 将新型城镇化发展作为民族地区情感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现过程, 是本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选择的多维度探析

城镇化模式的选择作为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基础, 成为新型城镇化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起点;城镇化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日益趋同, 如何使民族地区以自身的资源禀赋为依托, 或以特色资源模式, 或以自然生态环境模式, 或以产业优势模式, 或以历史文化模式, 或以多种资源配置复合模式, 从多维视角下展开探析, 对于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 资源维视角的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选择

依据城镇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 有学者把资源分为必需型资源和特色型资源。必需型资源是发展所必需的资源, 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 民族地区大多矿产等资源丰富, 应结合当地资源特色优势进行产业开发, 通过共建特色鲜明的矿产资源产业集聚区, 实现“以产带业、以业兴城、产城融合”, 以此来促进民族地区的特色发展。

在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的选择中, 在资源维的视角下, 合理开发丰富的矿产资源;依托各地区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 合理有序的建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矿产品深加工冶炼产业集群;加大能源的开发力度, 发展特色旅游业;引进高新技术, 加强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等, 为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如西部资源与能源丰富的民族地区可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 创立自主资源品牌, 带动其他相关的产业联动, 四川、重庆、贵州等矿产和化工资源丰富的地区宜选择此类城镇化模式。

(二) 环境维视角的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选择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城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 一定程度而言, 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无法摆脱自然环境的约束和影响。中国传统的城镇化路径是忽略资源有限性和环境脆弱性的非集约性粗放式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导下, 为保护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 应从外延式的粗放发展转向内涵式的集约发展, 走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包容性发展道路。

该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可以依托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资源和民族风情, 依托环境资源, 大力发展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增强城镇吸纳农牧业劳动力的能力, 这就既实现了对本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又实现了本地农牧民就地城镇化的目的。如云南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广西地区复杂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宜选择此类城镇化模式。

(三) 产业维视角的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选择

主导产业是民族地区城镇化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只有城镇产业的不断集聚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 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口向城镇转移与集聚, 为当地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以“产城融合”为动力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必须要有合适的支柱产业作为支撑,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而行的时代, 工业开发创造了财富, 财富又把人集合起来。但是在今天, 工业化和城市化并不一定是同义词”。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定位一定要依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与区位特征条件, 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积极引导和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民族地区可重点发展特色鲜明的支柱产业:如以资源为导向的水电煤矿产的开发产业、以环境资源为导向的观光旅游产业、以特色民俗产品为导向的中药材采集加工产业、特色农业的小农场DIY体验产业等, 逐步形成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一镇一业”的就地城镇化模式。同时, “特色产业主导型”城镇化模式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宏观政策环境的扶持和鼓励, 如法律法规的出台、政策规划的修订、资金技术的植入, 都为民族地区的特色城镇化提供了支撑条件。此外, 产业维视角下的特色城镇发展, 还要发挥好主导产业的示范效应, 适当的延伸和拓展产业链, 聚集当地的劳动力资源, 形成主导产业的规模效应, 促进当地经济的内生性增长。

(四) 文化维视角的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选择

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气质符号, 是民族多样化发展的灵魂和精髓所在, 也是维系民族精神传承的纽带和桥梁。然而, 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 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致使具有民族特色及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然流失与被迫废弃;如民族语言、民族文字、传统民居、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工艺、民族歌舞、民族礼仪、民族医药、民族习俗等。

文化维视角的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 可以通过努力开发、利用和提升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资源, 以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为依托, 推进传统文化特色的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从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到开发到利用, 都要与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形成良性互动, 推动环境友好型和资源可持续型的城镇化模式构建;这也是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顶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将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化、艺术文化、节庆文化、民族信仰文化等元素吸纳到新型城镇化文化建构中来, 将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精华与现代化文化元素结合起来, 推进以文化维度为导向的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

(五) 多维资源配置视角的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选择

结合民族地区的发展定位及本地区的资源禀赋情况, 本地区城镇化模式选择可以根据文化、环境、产业、资源多维综合考虑。针对民族地区的特点, 许多学者提出了颇具特色的城镇化战略模式, 如“小规模、多层次、多中心、适当集中”的城镇化模式、边贸带动型模式、候鸟型“飞地”性旅游推进型城镇化模式等。根据上述已有研究, 可以看出强调资源禀赋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基本达成共识, 如何在这个大前提下探索多维化城镇化动力结构成为未来努力的方向。

三、基于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选择的创新思考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水平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经之路, 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真正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

(一) 依据区位条件, 选择恰当的城镇化模式

民族地区通常都具有其独特的发展条件与资源禀赋, 民族地区的城镇规划不能只从“率”上着眼, 而要根据本地的比较优势找到自身的定位:或以文化定位、或以产业定位、或以环境定位、或以资源定位、或以几种资源复合配置, 总之要结合自身的区位禀赋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

根据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 (Ray.M.Northam, 1979) 对城市化过程的论断:0~30%为城市化发展较慢的初期阶段;30%~70%为中期加速阶段;70%以后为成熟阶段。如若从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达53.73%这一数值标准来看, 中国已步入城市化发展的中期加速阶段。然而, 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背后却是人口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我们目前也不应该一味的为追求均衡型城市化的发展而贪多求快, 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而应该允许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实行局部非均衡性发展战略, 走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差异化城镇化道路, 先特色发展, 后均衡发展。

(二) 利用“慢城”效应, 注入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新动力

慢城一词肇始于意大利语和英语的合成词。cittaslow, 它源于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发起的“慢食”运动, 意思是慢节奏城市运动。而慢城作为一种国际潮流成为城镇化的指导理念, 更多展现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模式和全新的幸福理念, 一个更加优质和惬意的生活气息, 在保护地方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可持续增长的内驱力。

在“城市病”日益突出的城市化浪潮中, 大城市正面临内涵式转型发展进程;民族地区城镇化要对已有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即刻采取“慢城”理念起到预防演化城镇化病症的作用, 寻找一种可持续化健康生活模式是基于“慢城”效应的理性思考, 同时也是为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注入的一剂新动力。

(三) 传承民族特质, 建立个性民族城镇

城镇化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 民族地区的文化也会随着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但我们要摒弃在城镇化推进中的盖高楼、建广场的“千城一面”的毫无特色的同一化建设误区。

我国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必须要依据本地实际, 在突出民族特质上努力下功夫。民族地区虽然社会经济落后, 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价值观念、民族建筑都构成了民族的独特文化记忆和民族特质。民族特质就是竞争力, 要充分利用这一比较优势, 高度重视保护和发扬民族地区原有的文化、宗教、地方和民族特质, 将民族特质与现代化内涵有机结合;建设独具风情、体现民族特质的个性民族城镇成为民族地区城镇化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四) 给予民族尊重度, 促进民族融合的包容性发展

城镇化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把“双刃剑”, 城镇化加剧了现代文明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而城镇化促进了民族文化的普同化。

如何在城镇化建设的潮流中给予各民族以足够的尊重程度与对当地民族文化予以有效保护, 促进民族融合的包容性发展, 使民族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大放异彩是民族地区城镇化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民族尊重度是指他族对本族民族情感、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的认同与接纳, 具体而言, 就是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三个方面, 给予充分的民族尊重和保护民族情感, 这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精髓和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3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2]范文国, 熊宁.我国小城镇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因素探讨[J].经济地理, 2003 (01) .

[3]金逸民, 乔忠.关于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1) .

[4]山田浩之.城市经济学[M].魏浩光等, 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1.

上一篇:回归教育的起点下一篇:西方股权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