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小城镇

2024-05-31

欠发达小城镇(共12篇)

欠发达小城镇 篇1

1 前言

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 北邻齐鲁, 西连豫鄂, 是千里淮北平原上的一座古城, 自古就有“襟河带淮、中州锁钥”之誉 (见图1) 。阜阳历来是兵家要地, 只是那辉煌的历史, 被近代贫穷所掩盖, 成为了一个边缘地区。在各地激烈的竞争态势中, 阜阳的发展落伍了, 加之一系列“人祸”因素的影响, 一时间, 阜阳成了一个被遗望的角落。在新的起点上, 从“阜阳塌陷”的尴尬到“阜阳崛起”的呐喊, 机遇降临到阜阳大地。阜阳未来一个时期将进入城市发展的关键阶段:十八大的新部署、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扶持皖北地区发展的有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双轮驱动进程的加快。走出一条适合阜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对实现阜阳的强力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阜阳市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2.1 城镇化水平偏低, 质量不高

2011年末, 阜阳市域户籍人口1025.2万人, 其中非农人口131.84万人。总人口中常住人口762万人, 城镇人口约254万人, 城镇化水平33.3%, 低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 (44.8%) 10多个百分点、全国平均水平 (51.27%) 近20个百分点, 城镇化发展任务相当艰巨。同时, 多数城镇服务功能不健全,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较弱, 造成城镇化质量不高, 特别是小城镇非农产业不发达, 许多小城镇与一般农村居民点相似, 住在镇上的居民, 其生活条件和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更接近农村, 居住者并没有实现从“乡”到“城”的根本性转变。

2.2 城镇规模偏小, 异地城镇化比重较大

作为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市, 目前市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仅为90多万人, 5个县城人口规模皆在20万人以下, 小城镇人口规模皆小于3万人, 其中人口规模大于1万人的建制镇25个, 人口规模小于1万人的镇94个, 人口规模最大的镇为谢桥镇, 仅为2.8万人。城镇规模偏小, 难以发挥集聚效益, 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未能起到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 致使大量人口外出, 造成异地城镇化比重较大。2011年, 阜阳市外出人口263.2万人, 占户籍人口的25.7%。

2.3 城镇功能单一, 缺乏产业支撑

市域城镇大多特色不强, 没有明显的主导产业, 城镇功能呈现出强烈的农业服务类型的特点, 职能单一, 缺乏产业支撑, 不能有效吸引外围村庄要素向城镇集聚, 在城镇化进程中不足以发挥主体带动作用, 难以完成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城镇社区的转变。

2.4 城镇发展水平不高, 集聚辐射功能不强

2011年, 阜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853.2亿元, 财政收入为115.0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86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城市综合实力在全省偏后, 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与周边城市有一定差距, 发展速度偏慢。各级城镇经济结构不尽合理, 第二产业比重偏低, 工业经济普遍薄弱, 第三产业多为商业、服务、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 房地产、金融、保险、社区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育不足, 经济实力不强, 影响城镇发展建设, 难以起到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

3 推进阜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3.1 阜阳经济水平发展的迫切要求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界城镇化历史表明, 当一个国家 (地区) 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城镇化率超过30%时, 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2011年阜阳市城镇化率为33.3%, 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城镇化将成为阜阳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 加快推进阜阳新型城镇化进程, 是适应经济发展规律和阜阳市情的正确选择。

3.2解决阜阳市“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阜阳是一个农业大市, 且经济发展滞后。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只有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 才能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 大量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人口素质和技能,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3.3 促进阜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

根据统计资料, 阜阳市城镇人均消费支出是农村的4.1倍。一般来说, 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 至少可带动10万元的建设投资。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刺激投资需求, 有利于实现阜阳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3.4 促进阜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阜阳市城乡二元结构比较突出, 农业和农村的资源配置及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因此, 推进阜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 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 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县级城市为主体、特色乡镇为补充的城镇体系结构, 能够实现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有利于阜阳市美好乡村建设和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4 推进阜阳市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4.1 推进阜阳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机遇

一是十八大明确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制定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蓝图。

二是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且在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提出了探索“两不三新”的路子, 即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为本地区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是安徽省出台了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相关文件, 标志着新型城镇化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一方面农业生产规模化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形成了城镇化的“推力”;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化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快速聚集, 形成了城镇化的“引力”, 孕育出相互融合、互为动因的内生性发展张力。

4.2 加快推进阜阳新型城镇化的思路

4.2.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构筑合理的城镇体系

一是优先发展中心城市。按照200万人、200平方公里建设中心城区, 全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市组团、城市新区、产业园区建设和协同发展, 构筑阜阳城市经济圈。

二是加快县城 (县级市) 建设。县城作为县级人民政府驻地, 其经济实力和市政设施建设有一定基础, 按照40~60万人的规模, 建设5个县城, 加大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完善县城功能, 提升县城品位, 形成具有较强辐射传递能力的大中城市。

三是择优发展中心镇。按照5~10万人的规模, 选择一些区位和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心镇, 集中力量加以培育, 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经济强镇。

四是积极稳妥开展美好乡村建设, 努力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见图2) 。

4.2.2 强化产业支撑, 进一步增强城镇发展动力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要加大工业化力度, 加强产业支撑,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 为城镇化提供支撑。

一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 发挥资源、交通、区位优势, 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中心城区依托5大产业园, 大力发展食品加工、精细化工、高级服装、医药、纺织等产业;界首市依托国家级再生铅产业园,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太和县依托医药市场, 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临泉县依托丰富的农副资源,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 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颍上县依托煤炭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阜南县大力发展食品、纺织、轻工等产业和支农产业。

二是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以城镇为依托, 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

三是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相结合。与工业相比, 第三产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 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对整个就业的带动效应。要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现代会展、中介服务等服务业, 提高城镇对劳动力的吸纳消化能力。

4.2.3 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降低要素流动成本

加大投入力度, 全力争取和推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跨区域性基础设施定线和建设, 缩小空间距离。加快阜阳与各县城、各县城之间的交通廊道升级改造, 打造阜阳市半小时交通圈;继续搞好农村路网建设, 重点抓好农村公路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相互衔接, 提高农村路网的通达度和建设质量, 形成城乡之间有效衔接、高效统一的交通网络, 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4.2.4 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建设

根据阜阳市农业资源的特点, 重点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单产, 着力推进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水稻提升行动和大豆高产攻关示范片区建设, 巩固江淮粮仓地位。加快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发展, 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 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同时, 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以增加农民收入。

依托美好乡村建设, 从解决农村最薄弱、农民最需要的问题入手,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使广大农民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生活服务等五大体系, 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 促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 扩大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5 几个突出问题解决对策

5.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农业、非农户口的划分, 按照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 统一登记居民户口。同时, 取消依附在户籍上的社会保障、就业、文化教育等城乡差别政策。采用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和生活来源的人员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为城镇基本落户条件, 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有序转移, 让更多的农村人进入城镇。

5.2 逐步调整土地政策

在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的情况下, 土地是农民最后的生存保障, 农民轻易不会割裂

同土地的联系, 成为农村拉住农民工的“拉力”。所以要调整土地政策, 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合理途径, 允许农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 使农民获得信贷资金;允许土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 让土地向种地能手集中, 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 提高农业效率;对在小城镇有固定非农职业的乡村居民, 并愿意放弃土地和宅基地去小城镇落户, 政府应制定优惠的土地政策, 统一规划建设新居。

5.3 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阜阳市经济的发展, 未来外出人口回流将成为本地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如果进城返乡农民工长期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势必影响城镇化进程及质量, 也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 应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体系, 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明瑞.关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河南农业, 2011 (11) .

[2]程遥, 杨博, 赵民.我国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中的若干特征与趋势——基于皖北案例的初步探讨.城市规划学刊, 2011 (2) .

[3]许伟.欠发达平原农区城镇化问题研究 (硕士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5) .

[4]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阜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阜政办[2013]7号.

欠发达小城镇 篇2

发达地区乡镇和经济欠发达乡镇是两个概念。总体说来,欠发达地区因为信息少,资源少,渠道窄,所以人肪关系、任人唯亲现象反而显得多,因为可选择的机会较少。为了入公门,选择最偏远乡镇是你保守的个人想法,但还要靠运气。道理显而易见,因为你所想到的,也是别人所想到的,特别是一些官二代更想到的,因为他们整体(不指个别)水平会略为低下,所以他们只有过了笔试才能有机会,入去后几个月就外向借调,继而调动,这就是关系的力量。所以,你要祈祷的是在笔试挤掉他们,不然就是他们面试挤掉你。

4%:欠发达地区愁“筹” 篇3

实际上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看似一样的“GDP4%教育投入”,在实际操作中结果千差万别。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财政局教科文卫科科长陈卫华表示,作为一个颇具代表意义的西部财政集体,这“一刀切下来的4%”之中,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

被动扩大

“首先我想说,我们都被数字骗了。”陈卫华的一句话让笔者感觉相当惊讶。

“你也是财政人,你应该知道GDP的4%意味着什么。全国平均下来,财政收入占到GDP的比重大概是五分之一,也就是说,这4%在财政支出的乘积比大概是5左右。而这个数字在财政收入越低的地方会相对放大。”陈卫华说。

“而在我们这里,2011年宁强县的财政收入是10.6个亿,在教育方面的总支出是2.5个亿。粗略的算一下,大概是四分之一。而我可以明确告诉你的是,我们去年并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4%。也就是说,今年的‘强制要求’,可能会让我们的钱大块的投向教育。而这个比重。”陈卫华沉吟了一下,“我不好说。但很大。”

这还不是陈卫华考虑的全部。

“你或许觉得,作为民生投入之中的重头戏,教育投入这么多,可能很值得。我也这么想,但你要知道,我们还有一个差距即财政收入和地方可用财力的差距。而我们是一个完全靠转移支付活着的地方财政。”

一语惊醒梦中人。

“所以,我想告诉你的是,这笔钱,可能远远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容易拿出来。”

安排何时休

筹措,这是一个财政经常用到的词汇。多用于在某个项目中无钱可花时。中国汉语释义中,筹为谋划,措为安置。那么,这笔钱如何筹措?

陈卫华表示,作为一个拨付而非“筹措”单位,每次从预算部门得到资金的时候都“感觉压力很大”。

“因为实在太不容易。”陈卫华说。“本身我们的可用财力就少的可怜,各种项目的配套资金又吃掉了很多,教育投入⋯⋯”他想了想,“硬挤出来。现在我们没有多余的钱了。”

而他的想法又与精研民生政策的于建嵘教授不谋而合。“我们这种地方每年的财政都被安排的死死的,保障教师基本工资和教育人员经费已经占到了现在我们教育支出的百分之七八十,我们急需有自主的财权,但像我们这种西部贫困地区,财权又在哪儿呢?”

靠转移支付吃饭的地方财政通常称自己为“死财政”。而所谓的增加教育投入,也不过是在这些“死财政”的头上又压了一座山而已。

“所以你让我说这些钱够不够,我没法说。因为我们根本也没有自主安排财政资金的余地。”陈卫华苦笑了一下,“教育资金又怎么‘筹’呢?”

欠发达小城镇 篇4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社区文化,社区文化资源,整合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鼓励社区居民能真正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来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实践证明社区文化建设是和谐的“助推器”。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推进社区文化服务, 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 逐步建设方便社区居民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不仅能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提升社区群众的文化品位, 更重要的是以此培育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 激发他们参与社区管理, 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一、经济欠发达城镇社区文化发展现状

经济欠发达城镇社区文化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由于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当前仍不能满足社区群众文化需求, 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成员素质和观念有明显差异。

由于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通过购房、工作关系、亲属投靠等方式落户社区, 成为新“社区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退休下岗后转变为彻彻底底的“社区人”。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价值观念, 风俗习惯, 这些不同的观念集中在社区发生碰撞, 社区文化发展现状不能及时解决这些不同观念的融合。

2、社区文化认识不全面

社区成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社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 (包括传统文化又包括现代文化, 既有精神文化的内容又有物质文化的涵义, 既包括本社区的特色文化又吸纳外来文化的新内容) 。所以理解不全面, 往往将社区文化理解为广场文化, 歌舞晚会。其实真正的社区文化包括社区精神文明, 社区教育, 社区科普, 社区文艺, 社区体育等不同文化形式。这样极易造成社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要。

3、社区文化建设手段单一

目前社会各方面对社区服务业的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求, 促使了社区服务业发展比较单一, 多依靠政府投入, 福利性、事业性服务项目占大多数, 基本上属于政府行为, 向社会化、产业化、实体化转变的步伐不快。

普遍出现了社区经费不足、设施不全、作业组织实施社区建设的街道办事处职能作用被削弱的现象。并没有形成共住共建的良好氛围, 社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促使了社区各阶层包括政府、社团组织、志愿组织、非营利企业、驻区的企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及公民个人, 对社区事务的关心、支持和投入不够, 出现了“上热下冷”的局面, 形成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难;

4、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往往受到家庭、邻里、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的影响。而居住共同体、同辈群体、工作环境对人们形成政治观点及文化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持续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社区文化应加强政治形态教育, 社会价值观、传授技能等方面的工作, 把社区文化推向更深更广阔的领域。

5、社区文化人才缺乏

一般参与活动的都是45岁以上的老年人, 青壮年少。在新型住宅小区, 居民互不熟悉, 相对关系比较冷漠。而且建设规划和活动场地偏少, 致使社区文化专业人才缺乏。

二、经济欠发达城镇社区文化发展障碍

欠发达城镇社区存在着诸多文化滞后或文化底蕴淡薄因素, 严重制约社区文化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思想意识上看, 他们的价值观念陈旧, 不易接受新生事物。文化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它作用于人, 改变着人的意识和思想, 从而改变着人的行为, 并影响着人的行为。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 使当地缺乏进取和创新精神, 从而限制了其行动上的主动性和开拓性, 固步自封, 囿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他们只看到自己的天空, 汲取不到其他地区传来的信息, 即使有了一些好的信息, 也不会利用, 甚至对此不屑一顾, 将其排除在自己生活的圈子外面。他们对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反映呆滞, 思想保守, 习惯于旧式生活, 不能接受现代化的观念, 跳不出循规蹈矩的模式。这是制约欠发达城镇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种观念如果得不到改变, 其步入全面小康是不可能的。

2、从精神状态上看, 非常典型的是空虚, 对生活缺乏信心, 得过且过, 没有人生的理想和更高的追求。这在生活中就表现为缺乏奋斗力, 满足于现状, 艳羡美好的生活, 但又不想付出努力, 认为没有知识照样能够生活。当地自然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没有改变”一亩地, 两头牛, 孩子老婆热炕头”的习俗, 需求层次很低, 文化娱乐设施匮乏, 不注重思想的进化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3、小农意识较重, 长达两干多年的封建主义统治, 固化了小农经济, 普遍而广泛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大地形成, 小农意识由此漫延开来, 并影响深远。小农意识有明显的狭隘性和落后性, 小农意识中的平均主义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而且对城镇经济也有着突出的影响。小农意识中的自私自利, 家庭意识等, 阻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进程和社区文化建设。

4、文化制约因素, 物质的贫乏是显性的, 而文化的影响因素却无法显示出来, 更难以用具体的量化指标来测定, 所以这些因素被众多的研究者所忽视。实际上如何解决欠发达城镇的文化障碍非常重要。

综合上述, 经济欠发达城镇社区文化发展机遇和问题并存, 特别是经济和意识的制约, 严重影响了社区文化的发展。我们必须应地制宜地整合社区文化资源, 并通过与私营企业、辖区单位及发达地区建立联盟来拓展社区文化服务, 增强社区文化的水平和丰富社区文化内容。

三、经济欠发达城镇社区文化资源整合的措施

(一) 整合社区内部资源, 提高服务水平, 创建特色社区文化

1、充分利用政府及社区资源整合, 参与社区文化的管理。

由党政部门指导监督。以社区为单位, 建立健全由工商、民政、文化、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社区文化组织工作委员会, 建章立制, 明确职责;社区党组织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规范、管理、协调和监督。在巩固、壮大现有的社区文化活动团体的基础上, 联合驻社区企业、单位、学校及部队, 组建居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相结合的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网络, 扩大参与面。

社区文化的繁荣需要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 需有计划的购置、更新、充实文娱、宣传等所需设备, 逐步增加必要的现代化文体器材;文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 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社区文化方向的确定和引导, 社区文化品位的培育与提高, 社区文化志愿者的培训与服务, 居民的积极响应与支持等, 都是社区文化必须的软件。

要确保社区文化建设硬软件的齐备和完善, 应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社区文化中心经费应以政府投入为主, 采取社区文化建设经费与社区财政收入以一定的比例同步增加的机制;建立社

合唱与和谐的感悟

崔景亮

(营口市歌舞团辽宁营口115000)

【摘要】合唱艺术是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集体艺术, 合唱要求集体的配合、均衡、和声之间的和谐, 这样的合唱才能和谐动听, 笔者就自己多年的经验, 浅谈一下自己对合唱与和谐的感悟。

【关键词】合唱艺术;合唱与和谐;“合”与“唱”

合唱属于声乐的范畴, 是一种艺术活动, 也是艺术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在演唱实践活动中, 把握和理解声部间的配合, 均衡, 和声的色彩等, 才能和谐动听。合唱离不开“合”与“唱”。

合唱人人都会, 区别在于有的人唱的好听, 有的人唱的不好听, 甚至难听, 有时连单声部的旋律都唱不好, 合唱就更难了。多声部的演唱要唱的美起来, 和谐, 准确的母音状态, 圆润的音色, 丰满而集中的共鸣, 准确的感情表达, “合”与“唱”就会动听, 和谐。

一、合唱的基本要求

合唱演唱者要想完美地通过声音来提示作品的内容和含义, 传达给听众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就必须熟悉、了解和掌握产生美好的声音及音响的规律和要求, 从而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所发挥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集体的合唱队中能协调和控制并达到统一的共性。在音量、音色、音准上能把握自如, 将声音的美在瞬间传达给听众。这需要多方位的音乐综合训练过程。

二、如何做好合唱训练

合唱训练包括了和声、复调、音色、音量、音准、气吸、吐字、声音共鸣、强弱的控制、动与静、纵与横、连与跳、松与紧、刚与柔、快与慢、起与收的统一训练。它是一种高度的艺术创造和综合艺术修养培训。因此, 合唱队员的声音训练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对独唱演员要求更高。

1. 气息的运用

气息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呼吸是歌唱的命脉, 呼吸与起音、触音、音量、音色、音质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每个人的生理器官部位有大小不同的差异, 但正确的歌唱方法是能解决共同存在的弊病和调整声音的不统一。离开了呼吸就无从发声, 无正确的发声就不会有正确的声音高位置共鸣。

气息的运用, 曾有位朋友跟我说:很喜欢唱歌, 但有时很累, 不会用气, 其实他说的用气就是指呼吸的方法, 深深的吸, 缓缓的吐出来, 要求做到吐气时的自然与平衡, 在唱到高音时, 区文化事业发展基金, 资金来源可从社区文化产业税收中提出一部分, 也可接受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和资助;鼓励通过房产开发来带动文化设施建设, 使文化设施建设与房产发展同步进行。

2、社区文化与其他文化整合, 形成特色文化

社区应加强社区文化服务, 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与时俱进, 努力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新路子。在开展的社区文化活动中, 做到与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结合、与社区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与社区服务、下岗职工再就业、社区综合治理及计划生育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引导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互为补充, 相互促进。通过社区文化活动阵地把当地传统文化融入社区。

深入挖掘及合理调配社区内丰富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及文化人才等资源, 提高社区文化含量, 形成本社区的特色文化, 激励社区成员的参与热情, 同时更增强了社区群众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3、努力做好社区人力资源的整合

在内容上应注意满足社区成员的不同需求, 既要发展通俗文化, 也要发展高雅文化;在科普教育服务中, 提倡多样化;在开展社区文化休闲活动中, 把群众自发、分散的活动组织起来, 逐步建立和规范各种群众性的文化社团, 并纳入统一管理。

在社区居民中培养、挖掘一批社区内的文化工作者, 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事业, 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抓好专业和业余两支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 做到力量互补。

4、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 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在整个社区文化建设中, 政府起着牵头引导协调的作用, 我会采用射击瞄准时吸气状态, 这样的高音就很容易上去, 而且也能保持。

2.良好的听觉

良好的听觉也是合唱的关键, 好的听觉能判断声音的正确与否。一支优秀的合唱队, 除了有良好的演唱技巧外, 乐理, 和声, 视唱等都应该是每个合唱队员必会的知识, 这里的视唱较为重要了, 合唱是多声部的和谐体, 每个声部都是独立的旋律, 几个声部加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和谐的一体。如果有一个声部不准, 那么这个整体就不好听, 不和谐, 这就要求每个合唱队员音准要好, 自己唱时候要听到另外的几个声部。所以, 良好的听觉在演唱实践活动中显得更重要。

3.做好作品分析

搞好作品分析, 做好案头准备。实质上是指在合唱老师的指导下对合唱作品的分析。在训练演唱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中, 我们不但能了解和掌握音乐创作的风格, 也能从中了解到音乐的文化特点、风土人情及音乐创作的艺术手段。作品所表达的丰富的潜在艺术造型, 往往会给人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和潜移默化对音乐修养的提高。我在对作品的曲式, 和声, 高潮部分等的理解, 更好的把握主题, 以使演唱鲜活, 具有表现力, 对作品做到深入细致, 脉络清楚, 心中有数, 在合唱中以表达艺术形象为基本, 合理的把领唱, 重唱, 轮唱, 衬腔等, 表现的更丰富, 这样才能收到好的合唱效果, 和谐的声音, 从而提高合唱水平。

三、合唱与和谐之升华

合唱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 也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做好合唱训练, 目的就在于达到合唱的效果——和谐动听。只有达到了和谐的目的, 才能将合唱称之为一门艺术。

总之, “合”与“唱”是密不可分的, 且又具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只有正确处理好“合”与“唱”的关系, 才能演绎美妙动听的旋律, 达到和谐的结合。合唱需要和谐, 社会的大家庭更需要和谐, 为美妙的旋律, 我们共同唱出和谐之音。

具体的策划、组织、参与则是社区成员 (包括企事业单位) 共同承担的。应注重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工作运行机制、评优树先机制、文化传播机制、资源共享机制。

(二) 整合社区外部资源, 提高社区文化层次, 创建品牌文化。

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壮大, 扩展社区文化的服务功能, 构建社区文化联盟是一种非常有效途径。街道和居委会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者, 与社区内私营文化企业、学校和发达地区社区文化单位均保持着密切的业务联系, 这为其构建社区文化联盟提供了有利条件。

1、横向的社区文化联盟。街道和社居委可以通过参股、联营、合作等方式与其他私营文化企业、学校及辖区单位组建覆盖面广的社区文化联盟, 利用广泛的网络、规模效应来构建社区文化宣传优势。

2、纵向的社区文化联盟。向社区的两端延伸, 一种是以合资、联营的方式建立紧密型的契约社区文化联盟, 另一种是以业务合作的方式建立松散型的协议社区文化联盟, 可有效整合社区文化的各个要素和相关单位。街道和居委会可以谋求与私营文化企业和相关文化部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为社区文化发展提供机会, 将有利于合作各方实现双赢。

经济欠发达城市如何加快发展 篇5

经济欠发达城市如何加快发展

一、实现思维创新,解决城市建设的切入点. 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要加快发展,首先要找准切入点.找准切入点最关键之处就是要转变观念,实现思维创新,要与时俱进. 第一,要用市场经济的观点重新认识和审视城市建设,通过对城市建设体系资本的科学运营,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走出一条城市建设存量资本和增量资本良性循环有序运行的新路子.

作 者:马胜涛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规划局刊 名:城乡建设英文刊名: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年,卷(期):2002“”(7)分类号:关键词:

汕尾:欠发达地区如何破局? 篇6

一个广东沿海城市,既有很好的岸线条件,又有足够面积的后方陆域可用于发展工业,同时又不缺乏劳动力,当地人民又颇善于经商,可谓是先天条件优越,但却为何一直属欠发达地区?最近几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致力于消除这个“沿海经济陷落带”,不惜举全省之力和指定深圳与汕尾联姻,给汕尾打造新的经济发展引擎——深汕经济特别合作区,但能否让其搭上工业化和城市的快车,还将拭目以待。

广东最落后的沿海城市

1988年海陆丰地区从惠阳地区析出成立汕尾(地级)市,现辖有城区、海丰县、陆丰县、陆河县四个县(市、区),总人口340.61万。有海岸线,有港口,距离香港和深圳都很近,有区位优势,虽然身处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汕尾却尴尬地被媒体称为“最落后的沿海城市”,成为东部沿海经济带上 “陷落”的一环。

11月4日晚上7点,《小康》记者驱车沿汕尾大道从北往南走,一直走到临海边的全民健身广场。在这个广场旁边,除了横七竖八地停放了一些私家车外,还有几十辆电动三轮车,三轮车老板陈明全告诉记者,三轮车是提供给游客沿着海边观光休闲代步的。他每天都要和这些三轮车呆上十几个小时。他伸出黝黑的手臂对记者说,“每天都在海边晒,能不黑吗?”

陈明全向记者介绍说,沿着海边转一下,每人十元,太贵了没人坐。每天也就七八十元的收入,偶尔也能过百。“在寒假暑假小孩放假时会多一些,平均每月的收入两千多吧。”陈明全说,外地游客很少,主要的客人还是当地百姓。

晚上9点,作为汕尾主干道之一的汕尾大道,两旁的商店基本都已关门打烊,而离汕尾一个小时车程的深圳,此时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两三天,记者先后到了海丰、陆丰和陆河县,没有看到一丝经济活跃的征兆,破旧的建筑和混乱的交通彰显着这个城市的落后发展现状。陆河县中医院,虽被称作县中医院,但却不过是路边的一幢小楼,除门口挂着一块医院的牌子,很难想到这是一家县级中医院。医院一负责人告诉《小康》记者,陆河县经济不好,不仅是中医院发展不理想,县人民医院也如此。当地年轻人都外出到深圳、广州等珠三角地区打工,剩下年纪大的除了在家里耕作农田,便是出海打鱼。

汕尾在交通上有个很大的优势是港口条件比较好,但是,惠州和汕头的企业却不可能把货物运到汕尾出海,因为两地都有自己的港口。汕尾的天然良港只能吸纳北边梅州或外省的货物。但是,由于汕尾没有纵向交通干道,北边或外省的货物无法运输到汕尾;汕尾港只能靠汕尾当地的货物支撑,而由于汕尾本身的工业并不发达,出口货物量非常小,导致汕尾港失去了支撑。

汕尾的农业也并不发达,依靠工农剪刀差进行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不存在;与有大量外来资本支撑的东莞和民营企业发达的佛山不同,汕尾一无大量外来资本,二无雄厚的民营企业根基,这导致汕尾的财政收入一直在全省排尾,无法依靠自身积累进行公路、铁路、港口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无法支付超前建设的高额成本。

汕尾虽然距离珠三角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深圳仅仅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但两地相比,却是冰火两重天。1988年汕尾建市以来,GDP连续二十多年都位列广东全省倒数第一、人均GDP一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级市,多项指标连年垫底,上市企业仍未实现零突破。

在部分汕尾官员看来,汕尾的现状,对外交通条件差与上级政府尤其是省政府的支持力度比较小有很大关系,在过去20多年里,汕尾一直被边缘化。

“负能量”成城市标签

“汕尾建市二十多年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80年代是走私,90年代造假,2000年后是制毒。”一位在粤东地区精耕多年的媒体同行对《小康》记者如是说。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汕尾民众试图通过走私筹措最初的原始积累,当地人将国外淘汰的汽车、摩托车、电子产品等二手货走私进内陆,再以低于正常市场价格出售,走私令一部分人成功地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但1990年代被中央严厉打击,这一过程未可持续也未克其效,却为汕尾基层黑社会化埋下祸根。

一说到假币,很容易就联想到汕尾。屡出不穷的各种版本假钞,汕尾都曾作为生产地出现过。

2013年末,陆丰博社村以“中国制毒第一村”的称号突然闻名全国。事实上,陆丰地区的制毒贩毒有一定年头,1999年和2011年就两次被国家禁毒委挂牌重点督办毒品问题,是全国乃至全球制贩冰毒最严重地区。

最近几年发生的“乌坎群体事件”,“中国制毒第一村”事件令汕尾这个沉默几十年的小城突然登上全国媒体的头版头条。当地宣传部门官员对《小康》记者开玩笑说,“汕尾要么不做,一做就做全国第一!只可惜不是正能量。”

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因改革开放形成的强大的经济辐射力未能辐射到汕尾地区,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汕尾就是这种不平衡导致的苦果之一。这也导致汕尾作为沿海城市、比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未能体现出来。

与东莞、深圳、惠州相比,虽然起点类似,但在近20年来的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汕尾已经难望周边城市中心区的项背。珠三角城市化、工业化的第一推动力是港澳资本,深圳、东莞、惠州中心区等地无不是由此发展起来。但显然,从距离上看,港澳资本的辐射力度有限,惠州一直到1990年代末才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而一直到近5年,惠州主城区才进入高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汕尾的区位优势不如深圳、东莞,导致港澳资本并没有成为推动汕尾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力。

但港澳资本没有大规模进入汕尾,当地人还有另外的说法。

改革开放,本以为能为海陆丰(汕尾市旧称)大打翻身仗带来契机,汕尾市应运而生。海陆丰二个县析分为四个县级行政区,市址设在汕尾港,是希望凭藉汕尾港的自然优势,借助香港的力量,将汕尾港建设成新型的滨海城市,拉动海陆丰的发展。但汕尾港仅是一个渔港,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由汕尾港来发展汕尾镇绰绰有余,要想发挥辐射功能就力不从心。

nlc202309090026

汕尾建市后,或许出于本地人自治的原则,最初几任市长、书记都是由当地的村干部、公社干部提拔上来的,有的连高中都没有上完。有汕尾民众认为,前几任领导视野不开阔,缺乏前瞻性,更缺乏从宏观上统领汕尾经济发展的战略眼光。此外,汕尾当地宗族势力强大,海丰人与陆丰人一度对立、争夺对汕尾市的控制权,导致主要官员疲于应付内耗,错过了九十年代初到新世纪的黄金发展期。

特别合作区将成发展新引擎

2011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极力推动下,汕尾市与深圳市开始共建“深汕特别合作区”,汕尾试图通过这个合作区,撬动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杠杆,改变汕尾经济长期落后的局面。当年5月21日,“中共深汕特别合作区工作委员会”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两块白底黑字的牌子分别由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省长黄华华授予深圳和汕尾两市主政官员,宣告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成立。

11月6日,《小康》记者来到深汕特别合作区,下了高速路口沿路发现,虽然四年多过去,合作区还处于开发的初始阶段,甚至连基本的道路建设还在重建。而工地上仍是处处尘土飞扬。

在管委会办公楼周边地带,如腾讯等多家企业的办公楼或厂房都已投入使用,当地一家企业的总裁助理在带领记者参观时说,企业正式进驻到合作区不到一年,但现在已进入了正常的运营阶段,她笑着说,“虽然地处汕尾,但用的也是深圳速度。”

2014年4月23日,时任汕尾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总指挥何学文,受命兼任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主任。何学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上任的一年以来,先后有3500多家企业前来考察洽谈,200家以上企业提出投资意向,但合作区也并非什么项目都“照单全收”,“产业高地、生命绿洲、未来之城”是合作区总体规划的核心理念,对进驻的企业有一定质量的要求。

何学文介绍说,目前签订协议的项目119个,动工项目64个。

9月底,在深圳-汕尾2015第三次招商推介会上,汕尾市委书记石奇珠表示将着力为落户企业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随着多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作为区域发展的过河卒,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迈入“工地时代”。如中交城投控股公司和深业集团、深圳特建发等一批央企和深圳市大型国有企业参与汕尾各县市产业园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开发建设。

面对日益增多的落户企业,汕尾市委市政府新班子积极优化政务环境和投资环境,深入开展“暖企行动”,为企业发展提供软硬两方面的有力保障。不仅在交通、产业园区等硬件环节上下功夫,筑巢引凤,更是将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软实力”重点打造。

汕尾的行政环境一直被人所诟病,刚从广州天河区委书记岗位上调任汕尾市委书记的石奇珠毫不讳言汕尾存在的问题,表示要通过对营商环境的改善,让进来的企业投资放心、住得舒心、赚得开心,安居乐业,不断发展壮大。石奇珠表示,要突出问题导向,强力推进政务整治、正风肃纪集中行动,“特别对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中梗阻、徇私执法等问题,发动企业家来电来信来访向有关职能部门反映,或者直接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反映。”对不良现象,他表示,“谁要是损害汕尾的形象,我们就砸他的饭碗!”

“在过去的一年里,合作区的实践是成功的,再往后几年,这个地方会出现新的城市和新型管理,打破原有的行政固有模式,具有深远意义。”何学文对合作区的未来信心满满。

“沿海经济陷落带”在每个沿海经济发达省份都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如何拯救此类失败地区,对省级政府来说都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对于广东省委省政府来说,消灭“沿海经济陷落带”,是走向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其不但具有非常重大的经济意义,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欠发达小城镇 篇7

滨水空间是塑造小城镇环境的重要公共空间和精神场所,安全、舒适、与自然更紧密融合、更富人情味和文化内涵的空间环境,已成为大众的普遍要求。然而,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滨水空间因其经济落后、人力资源不足等实际情况,简单地借鉴套用发达地区的经验往往不现实,应宏观放眼区域,微观着眼基层,从人本关怀出发,更好地促进小城镇立足自然资源特征和人文脉络,营造出独特的空间特色。

1 对广东欠发达地区的界定与认识

欠发达地区是指受历史、区位、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与发达地区相比,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的同时又具有较大的潜力,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尚未遭到严重破坏,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实现高速发展。“欠发达”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和一个相对概念,没有非常精确的定义。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人均收入低于800美元就是欠发达国家,高于9000美元以上是高收入国家或称发达国家。广东省各地区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粤东、西、北地区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其人均GDP不仅低于广东平均水平,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珠三角地区九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有较大差距,其中肇庆的一些县级市、镇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具有欠发达地区的特征。

广东欠发达地区面积广阔(约占全省70%左右),集中分布于粤北内陆山区、粤东和粤西沿海地带,由于交通区位、自然条件和社会观念等原因,基本处于传统城镇化发展阶段和落后状态,但这些地区往往保留着良好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广东欠发达地区的第一产业优势明显,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环境污染较少,生态、文化资源丰富,对生态农业、旅游等相关产业的拉动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此外,该地区外出务工人口普遍较多,常驻人口变化不大,暂居或旅游是引起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滨水空间的建设方面更多的只是一项防洪技术工程,而较少有把其作为城市重要空间场所来打造的举措。

2 广东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滨水空间发展的主要困境

2.1 价值取向较为模糊

小城镇的滨水空间一般应具有安全防护、文化传承、休闲游憩等多样化功能,但受到发达地区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等观念的冲击,欠发达地区在追求短期成效还是立足长远发展的选择之间,使滨水空间发展建设缺乏明确的指引。有些地方急于见成效,简单地把沿江一层皮进行房地产开发,屏风式的高层住宅占据滨水景观,导致了公共资源的严重私有化,也破坏了小城镇原有的景观环境,有的因为缺乏针对居民需求和购买力的有效研究,还导致了沿江房屋大量空置等问题。同时,由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普遍缺乏城镇经营意识,滨水地区的环境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投入不足,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也严重影响了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2.2 技术力量非常薄弱

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对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缺乏足够重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省政府关于促进粵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及粤东西北地区城市扩容提质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大幅提速;但在城市生活质量的提升、生态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仍然是发展和规划建设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有些城市虽然适时提出了“生态”“低碳”“宜居”等目标,但处于伪命题阶段,在实际规划建设中对自然山水要素的关注和尊重远远不足,对滨水空间建设的控制和指导较为缺乏。此外,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土地资源价值也不能与珠三角小城镇相提并论,空间控制的侧重点和方式有所差异。总体而言,广东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滨水空间建设的落后一方面是主观上的经营意识淡薄,另一方面是客观上资金不足,对人力和技术等要素的吸引力度不够。

3 广东欠发达地区城镇滨水空间“就地化”设计策略

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得不到发展,多是因为自身交通闭塞、土地开发条件受地形制约、地质与气候灾害限制等,导致其先天不具备大规模、快速发展的因素,但评判这类城市发展的良好与否,不应以经济作为单一衡量指标雄。随着当今生态环境、人文关怀等日益受到重视,衡量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价值,还应从区域协调发展、和谐社会构建等角度进行。在此背景下,“就地化”设计策略指因“小城镇”制宜,更多的立足本土特色、物资材料、植被、人文习俗、空间肌理等个性化要素,融合空间、生态、景观、场所、文化等要素规划设计,强调开放与共享的一种根植性、可延续发展的设计策略。还应特别指出的是,“就地化”并不排斥外来要素,相反,“就地化”需要与外界更多的互动交流帮助实现其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以及后期的宣传与推广。

3.1 就地制宜策略:以提炼“城镇气质”引领规划设计

水对于一个城镇的精神意义远大于功能作用,源于小城镇自身气质所营造或再造的“水”场景,凭其自身特色、地域根植性吸引广大游客,也使小城镇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在水乡乌镇,政府把一些老年居民召集来做“True Man Show”(真人秀),以重现当年江南临水而居景象;以“一条河浪漫了一座城市”的高雄爱河,通过拓宽狭窄河道、兴建回船湖与生态泄洪池等措施改善爱河的泄洪能力,修建与捷运、观光船形成良好接驳的阳光自行车道,沿河两岸布置公共建筑、商业设施和街道家具的“水岸再造”行动,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空间品质,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阿姆斯特丹的运河虽然已经停止运输,但仍有5000多人愿意支付等同陆上公寓租金费用的2400多条船的运行费用,以此树立起“北方威尼斯”的形象特色。

自然环境是展现小城镇特色的基础。广东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位置普遍偏远,有的甚至在山区,与发达地区的交通、经济联系受到限制,但自然山水环境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保存完好,尤其是滨水而建的小城镇一般都会利用开阔、灵动的水体去塑造最具地域特色的空间,并引领小城镇融入区域的整体景观风貌。

每个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由特定的历史过程决定的,小城镇的气质如同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具有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认真研究小城镇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文物古迹、空间环境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等,让广东地区包容、开放、基层民众意识显著的特点得以展现,有助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依托特色带动发展、避免千城一面,激发居民对家园的热爱,从而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3.2 就地关怀策略:以营造“公共空间”体现社会公平

广东省内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其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滨水空间的设计更需要体现社会公平。欠发达地区公共空间对小城镇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应以小而精为美,设计宜人的尺度,建设要注重功能的公共性和多元混合,尽可能承载包括广场、公园、街道等多种功能,促使更多的居民能享用滨水资源。

干道路网、绿化生态通廊、滨水建筑退线、滨水建筑高度等是控制滨水空间建设的关键。通过对滨水地区路网的梳理,开设绿化通廊,使路过的行人很容易就到达滨河散步道。同时还应注重滨水建筑高度向水岸递减和轮廓线的高低起伏与层次性,根据土地利用性质、土地价格、道路交通、公共服务可达性、商业潜力等要素综合考虑形成和谐与具有标示性的滨水天际轮廓线,通过对滨河道路位置的设计,在垂直水边方向上形成“亲水滩地—滨河步行道—低层公共建筑—中高层居住建筑”的空间层次,让小城镇居民最大限度地共享滨水空间环境。

营造滨水公共空间时还应融合各地区文化中特有的空间符号和手法,体现对原住民本地文化及其心理的重视(见表1)。其中广府区的公共空间传统符号为:风水塘、河道、文塔(风水塔)、古树(风水树)风水砚、廊厅;客家区为:月池、禾坪、围楼、水井、门楼、天街、角楼;潮汕区:围、水塘、敞厅、天井,而岭南地区公共空间的现代符号主要为:架空灰空间、水景、廊、敞梯、亭、桥、洞、墙垣等。

3.3 就地取材策略:以尊重“生态要素”凸显绿色建设

有别于处于工业化、后工业化时期的珠三角地区小城镇,广东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就发展阶段而言还较多呈现出农耕文明特征,其滨水空间更应采用以自然要素作为引导、以对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维护和修复、以人工作用作为点缀的策略寻求小城镇滨水空间建设途径。

从人口的动态来看,欠发达地区具有较明显的“驿站”特征,到这些地区的定居人口不多,暂住人口、旅游人口的流动更为频繁,如清远市阳山县,1988~2013年这二十五年间,户籍总人口增加了8.28万人,平均每年仅增加约4000人,滨水空间的形态设计应与人类的活动人口的动态)相符合,宜采用打造休闲游憩空间为主的集聚人气的设计策略。

在具体设计上尊重岭南生活中的人地关系,充分发掘和提炼出地域性的景观、生态、文化元素,进行符合岭南气候与生活特点的景观设计与场地营造,保留区域原有的场所感;运用现状山形、水体等场地肌理,结合民俗活动等,建立岭南生活中人水共生关系;尤其是自然生态游憩型水岸应保证较好的自然条件,设置适合步行的栈道,并与城镇道路形成较便捷的联系,保证界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建议30%≥界面率≥50%。

来源:广东省住建厅.基于生态文明的广东省生态安全格局和城镇化空间格局规划.2014.

此外,由于广东欠发达地区位置普遍偏远,尊重河岸的自然形态,并且就地取材进行建设,尽量少用人为的方法进行改造较能降低成本,符合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客观实际,还可结合当前广东省内推进的滨水绿道建设工作开展,将滨河土路升级改造为可观赏可游览的生态型绿道(见图2)。即使在不得不进行人工建设的情况下,也应注重生物多样性,留足蓝、绿生态空间,创造延续自然生态系统的人工模拟环境,例如通过干砌块石护岸为水中藻类、鱼、虾等动植物和微生物提供生存栖息繁殖的环境等,保证自然生态要素在滨水空间中的主导作用,避免中断生态循环,也令小城镇具备更多应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弹性(见图3)。

3.4 就地保护策略:以保持“城镇肌理”塑造地域特色

地域文化与城市形态之间形成相当的契合度有利于提升滨水空间的品质和特色。广东欠发达地区覆盖范围较广,小城镇的环境建设应当因地制宜,尊重当地城镇原有空间结构和城镇街道肌理,传承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保持和形成珠三角桑基鱼塘地区、粤北山区、东西沿海地区等的多样化、特色化的空间。

广东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人居环境特色既可以是岭南田园型、山水型,也可以是生态型、历史文化型,还可以是产业型、商业服务型。其滨水空间常常分布有较多传统民居,对其可采用保护再利用为主的提升改造方式,如旧村旧屋的原地改造、充分保护原有古树、利用原有河岸基础串联城市原有景观文化资源等,保持滨水旧区的格局,一方面节约建设成本,另一方面能留住小城镇的历史记忆,串联疏通的空间组织方式也能有效避免公共空间碎片化(见图4)。以保护为主导的规划方式,对于资金和人力等较为缺乏的欠发达地区而言,也为小城镇寻求自身发展路径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有利于该地区滨水空间建设保持城市特色、良性发展。

4 对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滨水空间建设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

4.1 着眼区域统筹对欠发达地区给予支持

基于广东省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应从更大范围内来统筹考虑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问题,相应地给予其资金、人才、技术支撑,通过经济帮扶、解决就业等方式增强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建设底气,同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分配中充分体现对生态环境保护地区的合理补偿,如进行生态转移支付、给予滨水空间治理的专项资金支持等;具体可以结合“广东省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岭南特色名镇名村”等建设工作开展,利用好省政府《关于加快中心镇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将重点放在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环境整治等民生设施建设上,明确建设项目的工作内容、空间、规模、投资、资金渠道、实施期限、负责领导和主管部门等,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进一步融入区域整体,更好地推动大中小城市、城镇群之间的协调发展。

4.2 公众参与推动滨水空间环境营造

较之发达地区,广东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滨水空间建设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在政府的引导下提升公众参与有效性,有助于小城镇立足自身特色,进一步融入区域发展。政府应优先制定适宜的开发与建设标准,并保障在规划设计之前及规划设计阶段有民众的参与和监督,与所有权益关系人共同合作并凝聚共识,协调出长期性的滨水整体环境质量改善计划;通过积极引入企业参与滨水公共空间的环境建设,通过河道清淤、河流截污、生态恢复等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性示范项目建设,带动滨水空间的环境美化建设;将政府的有限权力和有效的公众责任相结合,吸引有组织的非盈利机构、企业和社区居民代表的参与。

4.3 加强对滨水空间管理过程的监督

在广东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滨水区设计的实际工作中,某些规划主管部门曾反省其在对滨江高度的控制上力度不够,并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技术和管理上的支持。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客观上存在规划技术力量不足的情况,其滨水区的建设在管理方面需要以导向性内容为主,如公共空间的性质、位置与规模、蓝线和绿线、建筑高度等,并采用严格的“实线控制”(即一经划线就实施强制性控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以更好地引导滨水区的发展方向。此外还需要在控制力度上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如组织一个包括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当地居民等在内的监督机构,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进行评审与监督,对违规行为提出惩罚建议。

4.4“分期实施”以降低建设风险

在有限资源难以支持小城镇建设“全面铺开”的前提下,宜响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号召,对广东欠发达地区城镇滨水空间进行改造,采取“一舍、二慢、三持续”的态度分期实施,有利于降低经济压力;通过边实践边检讨的“摸着石头过河”办法,有助于寻求与自然相融合的城市建设方式;还可以结合路网和绿廊对滨水区的空间进行划分,以保证滨水空间有良好的通达性和自然环境。

5 结语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广东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更需要正视自身情况,以塑造特色为发展的原动力,在刚性、单一的滨水工程措施中融入生态、景观、文化等柔性、多元的规划实施策略。“就地化”的小城镇滨水空间设计策略展现道法自然、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并一定程度上“引领”其所在城镇的整体建设,倡导人为建设成分不宜过多并要作重点控制,以期从根本上扭转“城不像城,乡不像乡”的发展建设形态,实现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五位一体”的综合目标,体现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人文与环境的终极关怀。

参考文献

[1]陆立军.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32—102.

[2]董华民论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D].济南:山东大学,2007.

[3]罗璇.临水生活:从物质走向精神[J].技术要点,2009(12):11—14.

[4]周干峙.走自己的城市化之路[J].凤凰城市,2014(4):24.

[5]施煜峰,王蕾,黄普英国“文化主导”下的历史地区更新模式经验借鉴[J].理想空间,2007(9):118-122.

[6]吴志才,毗邻珠三角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思路探讨——以清远市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3):119—123.

[7]刘剑.危旧住宅改造中的政府角色[J].凤凰城市,2014(2):68—71.

[8]张庭伟.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社区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城市规划汇刊,1998(3):14—18.

欠发达小城镇 篇8

1 中小特色旅游城镇发展中的产业融合及农民市民化

1.1 中小特色旅游城镇发展中的产业融合

中小特色旅游城镇建设是将目的地独特的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开发以推动城市化的一种城市发展策略, 这种开发重点是突出目的地旅游资源的异质性, 以实现吸引旅游者的目的。要彰显旅游资源的特色, 就要对独特的资源进行多样化、多形式的解读, 形成不同产业的支撑, 实现不同产业的融合。一是要注重不同产业之间的天然耦合。在对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时, 要注重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原生态”的解读旅游资源, 要形成资源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契合。二是要突出不同产业的互补共赢。对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多产业的开发, 重要的是保持各产业之间的“沟通”, 切忌出现不同产业各自为阵对旅游资源进行过度的包装, 要注重不同产业之间的渗透, 实现不同产业对一种旅游资源的品牌提升。三是要突出不同产业的差异层次感。保持不同产业的差异性是提升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最好方式, 在互补的基础上呈现不同产业的特性, 使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层次性。

1.2 中小特色旅游城镇发展中的农民市民化

农民市民化是衡量旅游城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中小特色旅游城镇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提升农民在旅游业发展中获得社会资本的能力。提升当地的就业率, 有助于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增加、节假日兴盛、自然文化吸引增加和娱乐机会增加, 为工业和社区的公益事业提供大量的资金, 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推动人口的城市化。二是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负外部效应的监控。旅游业的发展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了当地物价、房租, 挤压了当地居民的生存空间, 导致恩格尔系数上涨, 增加了当地的环境压力和交通压力, 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降。收入高的职位都被家族中的成员所占有, 当地的穷人只能干一些收入低、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的工作。

2 中小特色旅游城镇建设中产业融合的几个趋势

2.1 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

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主要有:一是本体资源的统一, 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都离不开本体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可挖掘、可塑造的对象, 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对资源的深度“加工”创造出新的旅游产品。二是消费对象的融合。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度沟通, 满足了特定旅游者对复合旅游资源的需求, 增加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形成了特定的顾客群体。三是功能的融合。旅游产品的结构优化需要现代技术, 技术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在中小特色旅游城镇的发展过程中, 这两种产业的融合都会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 提升当地的基础设施水平, 也都可能带来房价和物价的上涨。

2.2 旅游业与现代农业的融合

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产品的需求上。一是旅游业改变了农业产品的种植结构, 一些适合观光和采摘的农产品成为种植户的首选, 这也丰富了旅游产品的种类, 增加了特色旅游城镇旅游的吸引力。二是旅游业改变了农业的生产周期。作为旅游产品的农产品不仅是单一满足旅游者生理需求的消费品, 其提升旅游者生活品质, 调整旅游者心态的功能被突出, 所以, 要通过调整生产周期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三是旅游业改变了农民的身份。旅游业的发展使农民不只是农作物果实的生产者, 其对生产过程的解读、示范、展示以及教游客模仿农业生产, 同样被纳入到整个旅游的过程, 这是现代旅游与农业融合的新亮点。

2.3 旅游业与生态产业互动

生态保护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中小特色旅游城镇的发展要注重旅游业与生态产业的高度融合。一是要把生态旅游过程作为提升旅游者素质的过程。发挥旅游的教育功能, 把保护特色旅游资源融入到整个旅游过程, 使旅游者在亲近旅游资源的同时感受自然的魅力。二是要注重原生态, 切忌过度的“商品化”开发。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 在保护好生态资源的基础上使旅游业更有活力。三是要彰显旅游产品的生态要素。旅游产品的设计也要遵循生态原则, 原生态是旅游资源的最大价值, 保护旅游资源的本性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4 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融合

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房地产业的兴盛, 同时房地产业也提供了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 在中小特色旅游城镇发展中最为旅游者接受的房地产业有二种形式:一是家庭旅馆, 通过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把大量的村民住宅装修成家庭旅馆, 满足游客住宿的需要。二是度假公寓, 依托自然资源、气候等优势, 建设一批有特点的公寓, 吸引旅游者入住。

3 推进中小特色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3.1 注重相关保障机制的建立

一是注重不同产业发展规划的配套。在制定特色旅游城镇的发展规划时, 要注重不同产业发展的层次、衔接和配套, 使产业发展的价值理念、目标、措施都能有机的结合。二是注重规划的延续性。在规划出台之前要进行深入的调研, 规划一旦制定, 要建立相关制度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三是旅游业的发展中, 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逐步走向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 人才成为影响产业发展和旅游地竞争的主要因素。要为中小特色旅游城镇发展储备人才, 就要为人才引进提供良好的环境, 拓展人才成长的空间, 拓宽人才成长的平台, 发挥人才的专业优势, 使硕博人才很快成长为城镇建设和产业融合的主力军

3.2 加大对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是丰富支持农业的相关金融产品, 鼓励各级金融部门加大对特色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 通过发放小额贷款, 鼓励农产品参保等方式, 支持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 丰富旅游产品。二是建立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 建立农产品的预订系统, 发展“户与户”的订单农业, 吸引旅游者采用寄养、领养等方式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去, 提高游客的重游率, 增加农产品的价值。三是将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其他创意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建立“DIY”游客自主体验区, 满足旅游者对“新奇”事物的追求。

3.3 中小特色城镇建设要提升农民适应新产业发展的能力

要探索一种保证居民可持续生计的生态补偿方式。一是提升当地群众的社会资本。居民参与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转变居民的生活方式, 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水平, 赋予贫困人口更多生存和发展的权力, 提升居民的容忍度, 推动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提升居民对城镇化的认同度。二是要提升居民的就业机会, 提升农民的生活保障水平, 在拆迁补偿的费用中拿出5%~10%用于农民购买养老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 保障农民的生活水平。三是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符合现代居民需求的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中心, 建立社会化养老的机制, 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承载力。四是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建立农民工定点输出机制, 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 通过农民夜校、技术学校来提升农民的就业水平。

3.4 提升居民的协商参与能力

以往的城镇化更多关注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治理形式的转变关注较少, 社区工作和社区服务还是带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 社区服务的提供主体、提供方式单一, 没有整合好社区内部资源和社会公共服务资源, 忽视了社区中居民的责任和作用, 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和社区活力。中小特色旅游城镇建设的过程中, 要多关注居民的参与能力, 通过参与城镇建设、维护城镇治安等方式调动社区的各个主体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建立利益整合及公平分配资源的机制, 为公民协商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平台, 提升中小特色城镇建设的共识度。

3.5 加强旅游城镇建设过程中的集体资产管理

在中小特色旅游城镇发展过程中, 原来村集体拥有的土地、林业、矿业等资源得到了开发, 并以补偿门市、占有股权、年终分红等形式成为集体资产, 如何用好这些集体资产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目前的集体资产管理的方式有:一是将所有的集体资产按人均划分好, 定期分红结算。二是将集体资产拿出来自主经营, 按照年龄分红, 年龄大的没有劳动能力的每月从社区领取定额的生活费, 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可以选择承包管理社区开办的企业或者获得较少的定额分红。三是将集体资产作为股份引进大型的企业经营, 提高收益。

参考文献

[1]唐玉斌.产业转移对落后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08 (3) :24-27.

[2]周歆红.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J].旅游学刊, 2002, 17 (1) :17-21.

[3]陆林, 葛敬炳, 苏静.基于制度变迁的浙江省民营资本旅游投资行为研究[J].旅游学刊, 2008, 23 (5) :33-37.

[4]万本太, 邹首民.走向实践的生态补偿—案例分析与探索[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5]苏静, 陆林, 非正式部门 (informal sector) :旅游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领域[J].旅游学刊, 2009, 24 (1) :71-76.

欠发达小城镇 篇9

规划的任务是对约20平方公里县城中心城区进行建筑风貌及色彩研究,并选取沙雅县最重要的街道和未来的城镇门户——其乃巴格街作为示范,形象地展示特色元素在城市设计中的运用,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城市建设。

1 问题的提出

1.1 城市风貌亟待改善

就广义而言,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得以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的、精神的成就,表达和反应了城市的时代、地方和文化特征。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深化发展机遇、217国道的建设以及库车石油化工基地的建设,沙雅县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众多利好因素促进了城市快速发展,却也给城市风貌带来了危机,地域文化特色正在逐步被蚕食,城镇面临着个性危机,城市风貌亟待改善。

1.2 地方管理力量薄弱

石油工业之前,沙雅是一个经济较为落后,发展缓慢的城镇,并没有太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也没有储备相应的规划管理人才。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城市建设速度突飞猛进与规划管理力量薄弱的矛盾日益凸显。

2工作思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沙雅的路在何方?地域文化被蚕食,城市风貌亟待改善的迫切性,与规划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矛盾如何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沙雅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城市风貌的规划技术,更应该是一套行之有效、浅显易懂的综合解决方案。除了提供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规定的技术成果以外,还需要将成果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管理文件,同时教会地方管理部门如何应用。

因此,我们提出相应的工作思路:首先,县城的整体层面,深度挖掘沙雅县地域特征,总结其建设风貌及色彩特征,将其归纳成能用于指导规划建设的模式语言,指导城市建设。其次,依托县城内最主要的一条街道(其乃巴格街)作为实例,展示如何将相关模式语言运用到方案设计中。最后,结合规划管理习惯及流程,将抽象的规划表达方式转译成浅显易懂的管理手册,并提供后续跟踪服务。通过上述系统的解决方案,保障规划方案与后续规划实施及管理有效的衔接(见图1)。

3 规划实践

3.1 挖掘特色——简洁易懂的图表表达

3.1.1 建筑风格研究

通过对沙雅县现状建筑的分析,综合对其历史文化、地域环境气候和社会及科技发展三方面影响因素的研究,提炼出沙雅的建筑风格特征。为了使规划管理部门更好的理解及使用成果,将其转译成了简单的6大类别,13条特色元素,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明确的控制目标,形成特色元素表格(见表1)。

3.1.2 城市风貌色彩研究

规划采用photoshop软件中HSB体系的色彩分类方式与孟塞尔色彩体系所用HVC相对应,作为主要的研究表达形式。研究技术路线为:

(1)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归纳描述其基本特征。

通过拍照取样,将现状建筑与色卡进行比对,提炼出现状建筑色彩的基本特征(见表2)。整体来看,沙雅城市现状传统建筑色彩以暖色系为主,建筑材料主要采用当地的砖、土坯、木材为主,彩度不高,以土黄色为主,点缀色较为丰富多样,包括红、绿、蓝、明黄;现状新建居住建筑,同样以暖色系为主,建筑材料主要为瓷砖和涂料,彩度较高,包括红褐色、粉红色、浅蓝色、浅黄色;现状新建公共建筑色彩以冷色系为主,建筑材料主要为涂料、铝合金面板和玻璃幕墙,彩度较高,以白色、淡灰色墙面、蓝或绿色玻璃幕应用较为广泛。

(2)结合色彩学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色彩规划的基本色调。

通过沙雅县现状建筑的分析,对地域的自然材料、气温、日照等自然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对龟兹文化、伊斯兰文化、新的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审美因素的分析,城市色彩主色调选择的倾向是体现特色:将城市主色调总体定位为暖色系,其中以土黄色、米黄色为城市的主导色,以高亮度、中彩度的绿、蓝、红及黄色作为辅助及点缀色,并提出相应的配色要求(见图2)。

3.2 实例示范——特色元素在城市设计的应用

其乃巴格街,作为沙雅县一条重要的街道和未来的城镇门户,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改造与更新对于地域文化的挖掘、传承,凸显沙雅地域特色有着示范性意义。通过“以小见大”、“传承与创新”两个策略,希望能打造出既满足时代功能需求,有体现出沙雅地域文化特质的空间形态(见图3)。

3.2.1 以小见大

通过对“阿以旺”等典型建筑的考察分析,提炼出适应沙雅地域特征的空间特色,即内向组织的空间、曲折多变的街巷、运用柱廊、葡萄架、檐廊等架构形成阴影,并将其借鉴到城市空间的打造。

(1)内向组织的空间

将“阿以旺”运用到城市开放空间的组织方式,通过庭院空间、街区院落及城市院落打造层次丰富的开放空间(见图4)。

(2)曲折多变的街巷

沙雅传统聚落利用街、巷、尽端巷3种等级的交通网络模式把独户的民居建筑集结成为一个群体。以这种集结方式,既保证了一家一户的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又维系了各家各户的必要联系,为居民的公共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场所。传统聚落内巷道空间的丰富多变成为传统聚落的最大特色。从景观角度看,出现街、巷、尽端巷、街口、巷口及诸多局部“微”结构的景观图像,这些图象连同沙漠绿洲的自然环境,共同形成了很强的地域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街巷空间的塑造,在满足城市交通高效有序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提出,一方面要尽可能保留原有城市肌理,另一方面要提升街区活力。以其乃巴格街动东侧的一杆旗街区为例,我们在对其进行更新改造的同时,一方面延续其曲折多变的街巷肌理,另一方面对其进行更新改造,注入更多现代城市的职能,提升街区活力(见图5)。

(3)运用架构形成阴影

规划中,充分考虑了气候的因素,强调了遮荫的设计。在沿其乃巴格街北侧,在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的空地里设置了很多廊架,有挂满葡萄的葡萄廊,有设计别致的具有民族风情的遮荫廊。道路南侧主要结合居住区的沿街商业建筑设计,在商业用房靠街一侧设计成骑楼的柱廊形式,同时结合出挑布棚等形式,为沿街行人的休闲购物及日常交通提供了遮荫的设施。

图5特色建筑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3.2.2 传承与创新

通过对沙雅历史文化的研究,总结其地域元素,在未来的城市更新中赋予新的职能。

(1)传统空间的现代演绎

结合城市设计,对传统的地域特色空间,予以创造性的传承,使其与现代城市功能更好的结合。例如将原清真寺前广场,赋予了更加广泛的公共职能,打造为市民广场;将传统民居的小庭院,演变为居住组团的合院;结合原来街巷水井处的放大空间,改造为公共绿地等。

(2)民族特色的空间体现

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融入沙雅民族元素,如运用石窟壁画和艾德莱斯的元素打造的门户广场,用直观的物质空间,传递出沙雅的民族特色。

(3)历史文化的继承发扬

《晋书·四夷传》和《梁书·诸夷传》记载:龟兹王城有三道城墙,外城与长安城等,城里有上干座佛塔和庙宇。规划中,在其乃巴格街街道两侧,交替布置了六座形式多样的塔。一方面体现其龟兹古国的空间特色;另一方面,借丰富多样的塔式,展现出沙雅多文化交融的城市精神(见图6)。

3.3 有效管理——易于操作的管理流程及文件

通过上述的规划研究,笔者总结出一系列体现沙雅地域特色的元素,并以其乃巴格街为示范,将特色元素体现在城市的物质空间中。为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将成果转译成为浅显易懂,易于操作的管理手册。

建筑风貌的管理手册包括分区管理、分类导引和设计审查三部分内容。

3.3.1 分区管理

结合现状管理人员不足,管理能力不足的特点,结合区域重要程度,划分不同的管理力度分区,主抓重点,兼顾其他。建筑风貌部分,形成三种控制分区。每个分区对于提炼出的建筑元素,结合分类导引及控制力度,有不同的应用要求(见图7)。建筑色彩部分,形成三大类,六种控制分区(见图8)。

3.3.2 分类导引

建筑风貌控制分类导引包含分区建筑风貌城市设计导则、建筑特色元素表(见图9、表3)。分区建筑风貌城市设计导则分项给出区域风貌的总体控制内容。建筑特色元素表则明确提出区域内新建、改建建筑需要落实特色元素。其中建筑元素表采用明确的选择的条件,易于规划管理人员进行判断。

建筑色彩控制分类导引包含色彩管理控制分区图则,以及菜单式的建筑色彩指引。色彩管理控制分区图则给出分区内建筑屋顶、墙面、玻璃窗墙、装饰部位的色彩使用范围,对应的孟塞尔色卡,以及Photoshop软件中HSB色彩管理系统相对应的数值。建筑色彩指引,提供菜单式的四大类常见建筑的色彩搭配方案,建设单位可直接在菜单中选取一个方案,避免选择权过于宽泛,带来选择上的困难和管理上判断审查的难度(见图10)。

3.3.3 设计审查

根据项目的审查流程,结合规划成果设计相应的审查节点及内容。

(1)规划部门提供设计条件,除常规控规技术要求外,提供建筑风貌及色彩分类导引的内容。

(2)审查方案。首先明确审查方案所属的建筑风格、色彩风貌控制区。继而审核其是否满足“建筑风格城市设计导则”及“建筑风格元素表”的要求。是否符合该控制区的“色彩规划导则”要求。

建设方需提供设计平面图、效果图来对城市设计导则要求进行说明,同时提供建筑风格元素表来表述对特色元素的应用(用直观易判断的打勾打叉列表),以及标注建筑色彩的效果图说明所属色彩分区及色彩的应用(见图11、图12、表4)。

(3)监督检查。在项目完工后,根据备案色彩效果图以及色卡进行色彩管理检查。

3.4 后续服务

规划的实施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美好的蓝图和管理手册只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的前期准备和有效工具。如何能让规划“行动”起来,让规划愿景与实施操作有效的结合,我们还要提供持续有效的技术支持。

首先,针对沙雅当地规划管理水平的相对滞后,我们在成果编制的接近完成的时候,向全县的干部普及宣讲城市建筑风格、色彩风貌等知识,详细讲解规划成果在建设过程中的应用,保障规划实施的合理性,授之以渔。

其次,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开展,我们结合具体项目,不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建议,辅助地方规划管理部门有效的推行规划管理。

4 结语

在快速化发展的中国小城镇建设道路上,还有许多像沙雅县这样的欠发达城镇,正在经受着地域特色被蚕食的严峻考验。作为规划从业者,我们要为城镇提供的不仅是一个的城市风貌的的规划技术方案,更应该是一套行之有效、浅显易懂的综合管理方法:一方面,结合管理流程、使用习惯等特征,定制高效便捷的、易于使用的管理文件;另一方面,在提供规划服务之外,给地方提供知识普及讲座、技术问题咨询等后续服务。然而,地域文化的保护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我们的规划研究在长远的城镇发展道路上,仍有局限性,为此,我们也将持续地跟踪和审视我们的规划研究,期望能在保护地域文化的核心理念指导下,更好的让引导城镇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嫦玲,郗研.在城市更新中传承地域文化——以新疆沙雅县其乃巴格街城市设计为例[J].城乡建设,2011(10):30-31

[2]吴良镛.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C]//UIA《北京之路》工作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1:6-14.

[3]杨勇翔.城市更新与保护[J].现代城镇研究,2002(3):5-23.

欠发达小城镇 篇10

伴随生产力的发展, 城镇化进程加快,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给欠发达中小城市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困惑:如何在城镇化背景下发挥竞争优势、合理选择发展路径, 实现欠发达中小城市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以滇西典型欠发达中小城市保山市为例, 旨在探求滇西欠发达中小城市如何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机遇、发挥自身优势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探索其新型城镇化道路, 加快实现欠发达中小城市优质城镇化步伐。

1 新型城镇化战略契机

“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 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欠发达地区”是指“受历史、区位, 观念等条件限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影响, 与发达地区相比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距, 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具有较大的潜力, 资源较为丰富,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随着改革的深化, 社会的发展, 制度的创新, 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实现高速发展的区域”[1]。因此,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成为了我国新时期城镇发展的迫切需求, 这无疑为中小城市的发展带来崭新的机遇和巨大挑战, 中小城市是未来中国城镇化水平提升的重要潜力区, 其中欠发达中小城市是其关键。

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3.73%, 处于世界平均水平, 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与此同时, 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城镇化急需解决的三个不平衡问题之一[2]。欠发达中小城市城镇化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矛盾, 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城镇集聚能力低, 生态环境恶化, 城镇特色消逝, 城镇空间建设滞后、城镇化质量提高缓慢等。欠发达中小城市城镇化问题已然凸显, 成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的重点, 急需探索符合欠发达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

2 保山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2.1 保山市概况

保山市古称永昌, 地处云南省西部, 距省会昆明498 km。是国家、省商品粮基地、国家糖料基地、优质香料烟基地、咖啡基地。全市东西最大横跨198 km, 南北最大纵距193 km, 面积19 637 km2, 中心城区总面积约61.7 km2。辖一区四县 (隆阳区、腾冲县、昌宁县、施甸县) , 总人口254.2万人, 有世居少数民族13种。保山市属于滇西地区典型的欠发达城市, 缺乏将丰富的天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资金、技术和技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严重缺乏;旧制度、体制仍然处于统治地位;市民精神世界仍以传统观念和旧文化为主导。

2.2 保山市城镇化现状问题分析

2013年年末, 保山市常住人口255.4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74.1万人, 城镇化率为29.01%。伴随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 对外边境有利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 第二轮西部大开发以及云南六大城市群中滇西城市群打造滇西沿边开放式城镇群的核心城市等发展机遇, 但保山在城镇化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阻滞因素, 给保山市推进城镇化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2.2.1 城镇化进程滞后, 人口就业层次低

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 城镇化率达到30%以后, 城镇化才进入加速发展阶段[3]。保山市2013年29.01%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仍然处于城镇化的初期阶段, 滞后于云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 (40.48%) 近12个百分点, 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 (53.73%) 近15个百分点, 城市发展落后全国平均水平近10年, 明显滞后于国家及地区城镇化进程。就业方面, 2011年保山就业结构为一>三>二, 三类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分别为67.4%, 13.6%, 19.0%, 占地区GDP的比重分别为31.02%, 32.11%, 36.88%。由于非农产业发展不足, 大量就业主要以农业、粗放型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该类型就业对技术、文化层次要求低, 导致大部分城镇人口就业层次偏低, 技术结构单一, 人才大量流失等问题。

2.2.2 产业结构固化单一, 城镇化动力缺乏支撑

保山市产业结构单一, 长期以来第一产业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 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变化缓慢, 对城市的发展贡献较小;近年虽粮食、烤烟、核桃、茶叶等产业稳步增长, 保山小粒咖啡、昌宁核桃等部分已经初具规模与特色, 但发展缓慢对地区经济带动能力不足。服务业上, 明显呈现出严重区域不平衡状态, 保山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主要集中于腾冲县, 对当地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在深入形成产业集聚群, 带动整个保山发展上显然过弱;其余三县一区中服务业几乎处于盲区。总体来说, 保山市传统农业发展缓慢, 企业不发达, 工业基础薄弱, 缺乏支撑城市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发展要求不相吻合, 对保山城镇化发展具有较大制约。

2.2.3 城镇数量少、规模小, 辐射带动力弱

保山市域范围内共有25个城镇单元 (其中1个中心城市, 4个县城, 20个镇) , 相对保山市域范围, 城镇数量较少。在25个城镇中, 城镇人口规模大于5万人的小城市只有3个, 1万人~5万人的城镇除2个县城外, 仅有板桥、河图、由旺、姚关、镇安5个镇。全市60%的城镇 (15个) 人口规模在1万人以下, 城镇平均规模仅为2.4万人。城镇数量少、规模小, 且较为分散、发展差距大,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缺乏特色产业支撑, 城镇对低等级的乡、村辐射带动效应不突出, 综合实力普遍较低。

2.3 保山市城镇化竞争优势分析

2.3.1 边境城市区位

保山市是滇西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 名副其实的“桥头堡”前哨, 滇西各州市的地理中心。东邻大理、南接临沧、西连德宏、北接怒江, 西北、西南部与缅甸接壤, 毗邻两亚 (南亚、东南亚) 、连接三亚 (东亚、南亚、东南亚) , 位于我国通向缅甸中心城市曼德勒和印度城市加尔各答的主要通道上, 是通向缅甸和印度的最便捷可行的通道前沿, 是滇缅公路、中印公路的交叉点, 在历史上就是对外贸易通道的交通枢纽。保山与周边城市在空间上联系紧密, 是中国面向南亚的综合交通廊道的交汇点, 地理区位具有特殊优越性[4]。今后更长时期具有强有力的后发优势, 是区域综合服务型空间转移的优势空间, 旅游业国际化的首选空间之一,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这种优势空间占据着重要地位。

2.3.2 本土特色资源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地方本土特色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 决定着城市今后的发展能力, 这种资源对中小城市无疑是一种潜力巨大的优势资源。保山是滇西欠发达中小城市中集边境、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 且具备丰富的原貌资源优势, 特色少数民族风情习俗和珍贵历史遗迹的地区。通过巩固农业竞争优势, 适度开发、保护原貌生态环境, 发掘、合理利用特有少数民族文化以及研究、保护历史文化遗迹, 能够在不断巩固城镇化速度的同时, 使得城镇化质量得以优化。

2.3.3 人口就业容量

人口就业容量增加是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最活跃的要素, 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才与技术致力于中小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保山市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就业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 二三产业就业容量较低, 在今后更长时期二三产业发展空间较大, 有较大的就业容量空间, 技术性、专业性的就业需求量会随着增加, 加之自身独特的优势资源和较好的城市经济区位, 持续吸引各地转移而来的人才与技术, 城镇规模扩大, 城市自身的带动辐射能力增强, 利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3 保山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

3.1 引导整合优势资源, 强化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加强产业支撑, 发展特色资源, 为城镇化提供有力支撑[5]。农业产业是保山传统支撑产业, 一定程度上也是保山的优势资源, 保山要依托城镇化, 稳定粮食产量, 提升农业示范区的建设, 巩固“滇西粮仓”的地位;跨行政界限整合区域现有优势企业发展为龙头企业, 提高产业的集中度, 增强农业产业化的抗风险能力, 带动整个区域形成农业产业化。在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基础上, 大力发展工业, 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 发挥保山资源和区位优势, 为城镇化提供可靠的经济支撑。保山中心城区依托工贸园区启动区 (云南省重点工业园区) , 对接缅印大市场, 承接东部转移产业, 做大总装配送基地。做好出口轻工制造、农林产品特色加工产业的同时, 发展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家用电器制造、农业机械和装备制造、汽摩零部件生产与装配等新兴产业。服务业是解决该地就业以及提高城市整体机能最好的发展方向, 保山属于资源富集的贫困区, 在服务业上有优势基础, 今后要找准定位, 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服务业, 增强就地城镇化能力。

3.2 注重城市整体功能建设,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新型城镇化要求城市发展从注重城市增长的速度向注重城市整体功能的质量提升转变。相比发达大城市, 滇西欠发达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 因此, 保山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要真正“以民生为本”,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对改善地区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等有重要作用。保山应按照城镇规模合理配置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满足地方人民物质、文化、精神和生命健康的需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创造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3.3 挖掘城镇特色, 明确城镇化发展路径

目前, 保山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水平较低, 产业拉动力较弱,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城市特色的挖掘, 以此明确城镇化发展方向, 走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故应充分利用现状条件, 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同时, 构建以地方特色资源为基础的绿色产业, 并增强特色产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接纳能力;以已具备旅游市场的腾冲为切入点, 发展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和边境特色商贸物流业, 鼓励区域联动, 形成滇西旅游环线, 培育新的城市经济增长点;利用保山农业基础、生态和人文资源优势创建地方品牌, 融入地方民俗文化, 找准城市定位, 塑造城市形象。

4 结语

欠发达中小城市是城镇未来发展的薄弱环节, 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点。新型城镇化是以特色产业为根本动力, 滇西欠发达中小城市长期以来, 城镇化动力固化单一, 城镇化路径选择不明确, 处于被动地位, 导致城市不发达状态与中东部发达大城市差距越来越大。整合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能力薄弱是该区域城镇化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缺乏大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 对外技术与人才吸引力较弱, 造成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就地就业, 区域异地城镇化现象严重。滇西欠发达中小城市未来城镇化的推进要注重特色产业的培育, 资金、政策的倾斜引导, 以优势资源创造出的特色产业, 注重本土美好人居环境的创造, 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力, 切忌以牺牲自然生态资源为代价盲目跟从。笔者对滇西典型欠发达中小城市保山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做了一些初步探讨, 旨在对滇西地区欠发达中小城市在新时期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立足于滇西典型欠发达中小城市保山市城镇化现状特征, 剖析了保山市城镇化竞争优势, 探讨了保山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提出了保山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策略:引导整合优势资源, 强化产业支撑;注重城市整体功能建设,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挖掘城镇特色, 明确城镇化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中小城市,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陆立军.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32-102.

[2]仇保兴.新型城镇化带动西部人开发——以南疆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 2010 (2) :9.

[3]Jonathan woetzel, Lenny Mendonca.Janamitra Devan Preparing for China’s urban billion[R].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09.

[4]李海燕, 宋钰红, 张东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山地聚落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J].小城镇建设, 2014 (3) :64-68.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探究 篇11

【关键词】科研实力;人才培育;文化特色;产业升级

城市化进程中,各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水平不一,形成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为了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的关注与探索,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能够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要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探索,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活力,达到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从而

一、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人才的创新在区域创新能力的培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新型的人才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当地政府要加强对教育的投入,提升对科研机构、高校的投入,这是培养人的重要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欠发达来进行求学和就业,这是吸引人才的关键;二是要增强对专业性人才的培养的,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选择人才的培养的方向,定位技能人才或是科研型人才,抓住重点培养方向,这样才能将保障培养和就业联系起来,避免人才培养的脱节,或是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三是要加强对人才的引进,给予优惠的人才政策,比如对留学生、外国就业者,给予一定的就业帮扶,吸引人才能够留下来,这是欠发达地区创新人才培育的关键所在。

二、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区域文化特色

不同的人文风情,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形式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特色,欠发达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地区特色,重点发展区域文化,提升其文化创新活力,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特色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利用民族文化特色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增强对外的吸引力,打造旅游品牌这是区域文化创新重要方式;二是增强对欠发达地区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各地都有不同特色文化,欠发达地区要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形成区域文化特色产业;三是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每个地区的文化都会有所差别,根据地区特色,如:江南水乡文化、草原文化、海洋文化等等,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素质地区的文化品牌。

三、增强其欠发达地区的科研实力

科技的生产力不能忽视,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培育必须要紧跟发达地区的步伐,这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科研机构的投入,如信息技术研发、生物工程、化工产业等的投入,成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根据地区的产业的需要,进行相应的科研投入;二是加强对地区科研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对接,形成科研的特色科研基地,通过研发生产带动相关的产业共同发展,形成科技产业的聚集的现象,这是增强地区的科技事业创新发展关键。三是提升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能力,通过政府引导,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产业研发的基础,企业投入、科研机构研发的良好氛围,这是增强欠发达地区科研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加快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

地区的产业升级是促进经济发展重要方式之一,促进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相互交融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为了能够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必须要加强区域产业的升级。其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加快发展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引入加快了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农业发展步伐,提升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二是增强城乡工业的相互协作,加强招商引资,通过优惠的财政政策吸引企业到当地建厂,不仅能够提高就业率,加强对原有的工业产业的升级改造,通过重组、兼并等方式,提升当地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三是服务业的发展进程标志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有更多的服务需求,欠发达地区要注重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发挥内需带动当地经济的作用。

五、增强欠发达地区的区域联动作用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给发达地区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互动,形成企业的群聚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地区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强贸易交流与合作,政府、企业定期组织招商引资的计划,定位欠发达地区的商业核心,如:服装城、物流城等等。促进各地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增强欠发达地区的区域联动作用,形成竞争核心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要根据区域的地域特色选择不同的区域创新方式,这是提升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方式,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加强对区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可以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是增强区域创新活力的关键;二是要挖掘区域的文化特色,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人文风情,选择不同文化品牌,形成特色的文化产业;三是要增强强地区的科研实力,政府加强对科研机构的财政补贴,促进科研与企业的联合发展,提升科研的创新活力;四是加快产业的升级改造,这是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的重要的方式,并增强欠发达地区的区域联动作用,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李学鑫,李琳. 基于RIN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以河南黄淮四市为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1),101.

[2] 张霞,谢力军.提高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5.

[3] 张庆滨.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4] 张庆滨.我国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对策研究[J].学术交流,2012(07).

[5] 吴峥.欠发达区域创新能力的培育[J].时代金融,2016(27).

作者简介:

欠发达小城镇 篇12

关键词:欠发达山区,农村现代化,兼业型城镇化

与以往将工业、发达地区和城镇群作为城镇化的重点区域不同, 本轮新型城镇化更关注推动经济社会的多元动力以及各类地域空间的良性共生发展。欠发达山区因为发展动力、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固有制约, 难以复制其他地区城镇化模式, 长期相对滞后。我国已基本走过了社会主义两步走的“先富”阶段, 欠发达山区在内的其他地区是实现“共富”的关键, 具有历史性的战略意义。从近年来各级各类扶贫政策和相关规划的密集出台, 可以看出国家对此类地区的重视。因此, 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欠发达山区特征并主要依靠内生动力的可持续城镇化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1 城镇化内涵解析

研究欠发达山区城镇化路径, 首先需要明确城镇化两个方面的内涵。

1.1 城镇化与工业化

两者并不必然存在相互推动的关系。张庭伟在研究美国城镇化发展时指出,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而经济发展方式不尽相同, 尽管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确实是依靠工业化推动, 但对于工业发展条件并不突出而在其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地区而言, 争取优势最大化的发展路径更为可行。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现代化, 并不需要拘泥于实现这一目的方式。夏威夷渔业资源优势并不突出, 加工后的相关产品也面临着运输到大陆的高成本问题, 因此其并未选择海岛地区惯常的渔业作为主导方向, 而是重点打造旅游产业并最终成为世界级的度假胜地。同样的例子还有我国的三亚, 其通过大力发展旅游带动其他服务业全面推进, 近年来经济增速远超以工业等为主导的海口 (见图1) 。

1.2 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

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城镇化并不简单等同于引导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也包括让居住在农村的人口能够享受到城镇居民同样的权利。我国是人口大国, 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同时还必须要保障粮食安全。可以说, 城镇化发展越快、农业的地位就越加重要。同时, 乡村聚落拥有人文和自然完美融合的优秀景观, 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认识到这些经历千百年历史形成的自然人文画卷在生态保育、精神回归方面的重要性,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呵护这一宝贵财富。因此有必要为农民提供稳定的就业和服务保障, 通过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村人口适度留在农村, 这也是未来缓解城镇尤其是大城市压力的一条重要途径。1950~1970年日本推行农村产业化以解决大城市不完全城镇化问题, 充分证明了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之间的紧密关系。事实上, 农村现代化地区的活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并不低于城镇, 世界上其他地区还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法国普罗旺斯、荷兰斯哈亨的郁金香花海地区将特色农业打造成为世界著名的农业地景, 促进农业生产与旅游的完美结合, 实现了地区特色的最大化;韩国和台湾的农业精细化耕作和产业化组织使得农村经济水平与一般城镇的差距并不大, 同样也创造了优美的乡村景观。

2 欠发达山区特征和城镇化路径选择

2.1 欠发达山区的特点

2.1.1 生态环境较好、限制多, 传统发展方式难以复制

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地区, 山区是我国生态安全保障的核心区域。《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中划分的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约一半都是山区, 其功能类型涵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但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加剧, 山区的生态稳定性逐渐降低。在固有保护要求和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压力下, 尽管大部分山区有着较为优越的资源禀赋, 但在工业发展和开发建设方面受到的限制也愈加严格。其他地区依靠工业规模化生产和城镇快速扩张实现经济提升的传统之路难以在山区进行复制, 需要探索符合本底和政策要求的新型发展方式。

资料来源:三亚市统计年鉴 (2004—2012) , 2012年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2012年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数据欠缺, 采用平均数补全)

2.1.2 交通通达性不高、相对封闭, 城镇体系结构不完善

不便的交通条件使山区大都处于区域经济的边缘, 经济发展较为封闭。这一特征反过来又影响了交通设施的建设。地形和城乡聚落相对分散的本底特征使得交通组织以点对点和有限的几条主要通道为主, 区域性交通和城乡内部交通的衔接不畅, 难以解决整个山区的可进入性, 也就更加难以改变按自然地理单元形成的封闭系统。从总体来看, 山区的城镇体系发育都不够成熟, 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功能联系较少, 各级各类组织中心欠缺, 独立分散发展态势明显;城镇结构相对扁平, 除了少数地区中心城市外, 城镇规模普遍较小, 缺少中间位序城镇。

2.1.3 城镇集聚能力不足, 城乡一体发展潜力初具

相对封闭的发展环境使得外来嵌入式产业较少, 经济主要依赖本地农特资源, 大多数城镇主要产业都是农特产品加工和贸易、方向单一, 产业动力和就业吸纳能力不足。低水平均衡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进一步削弱了农民迁移到城镇的热情, 大量劳动力留守在农村。尽管现状农特产业基本以种植和简单的初加工为主, 处于行业价值链的底层。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在消费经济和食品安全受到重视的今天, 山区农特资源在有机生态环保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如果在产品品牌和深加工方面能有所突破, 农特产业的价值将会得到极大提高, 农村发展也有较大的空间。此外, 这一产业结构客观上也导致山区城乡产业功能联系比制造业为主的地区更为紧密, 使得推动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和需求。

2.1.4 动力机制多元, 自下而上的推力较强

黄亚平认为欠发达山区城镇化受到宏观政策力、中观经济力和微观要素力的推动。由于推动城镇化的经济动力不足, 欠发达山区城镇化动力机制较为多元,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农特产业推动, 农村人口呈现从村—镇—县城梯次集聚的态势;二是旅游推动, 乡村旅游地区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较少, 城市旅游地区农村人口主要向旅游城镇集聚;三是工业推动, 农村人口主要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四是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公共服务推动, 农村人口主要向镇和乡集镇集聚;五是政策推动, 包括财税和项目支持、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等, 人口流动方向根据各地区具体政策而不同, 有可能向镇和乡集镇集聚, 也有可能向中心村集聚。

农特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推动人口自下而上集聚, 重点在村和镇, 对农村现代化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现状动力也相对较强;工业、城市旅游引导人口直接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 需要进一步强化推动作用。

2.1.5 城镇化模式较为复合, 兼业特征需要加以重视

除了异地城镇化和本地完全城镇化之外, 欠发达山区还广泛存在兼业型城镇化现象。所谓兼业是指居住在农村, 但在农业之外还从事其他非农产业。这一现象与农作物种植规律和产业结构相关。笔者在恩施的社会学调查发现, 兼业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不低于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 同时还能享受到更为舒适的环境, 因此农民的兼业比重非常高。

兼业一般有两类:一是乡居乡业, 多在农特和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主要在本地农村从事农业产业化和旅游服务兼业;二是乡居城业, 多在临近城镇的地区, 主要在城镇从事工业或服务业兼业。前者有利于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 后者更有利于城镇发展。兼业人口在为非农产业和城镇提供劳动力的同时, 对城镇扩张的要求较小, 也有利于农村繁荣和社会稳定, 是一种在现阶段值得重视的城镇化新方式, 应注重强化农村生产和生活支撑设施, 保障兼业发展空间 (见表1) 。

2.2 欠发达山区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2.2.1 现代化目标:走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相结合的总体路径

国家在欠发达山区推动城镇化, 其目的并不是要求该地区的大中城市像沿海地区那样具有参与区域竞争的绝对实力, 而更多着眼于寻找有效的消除贫困路径, 贫困的重点在农村, 因此本地区城镇化在一开始就肩负了城乡兼顾的使命。

在城镇和工业发展受到诸多限制的同时, 优越的农特资源和普遍的兼业现象为推动农村经济奠定了基础。正如本文开篇所述, 工业化并非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欠发达山区城镇化应摆脱传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思路桎梏, 走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农村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农村工业化, 而是重视欠发达山区自下而上城镇化动力较强而城镇较弱的客观事实, 将农村经济作为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将农特资源作为产业链的基础实现三次产业的整合互动和全面突破, 并逐步完善农村支撑设施, 提升农村活力, 使得农村在城乡体系中的作用更加积极, 并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的相辅相成。

2.2.2 差异化突破:优势最大化, 服务引领的三次产业联动策略

当前的产业转移给中西部推动工业化带来了较好的契机。但就对产业的吸引和承载能力而言, 欠发达山区仅有的资源优势也通常会被交通成本、人才制约、市场狭小等抵消, 与中西部其他地区相比毫无竞争力。盲目无底线的被动承接转移使得企业一方面在产业层次和能级方面处于低端, 一方面大部分只是意在优惠政策的“过客”。此外, 东南亚很多国家正在效仿我国依靠低成本吸引产业的发展模式, 国际低端制造业也已出现跨国的迁移, 即便是上述方式在未来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因此, 欠发达山区盲目依靠嵌入式产业推动工业化发展的方式基本难以成功, 要想突破困境还应该最大化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优秀的农特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在发展服务业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力;而服务业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 主要依赖点对点的快速交通, 对城乡交通全覆盖的要求相对不高, 也正好契合欠发达山区的特点。原有的品牌市场受限等劣势,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已经部分被缓解。应该抓住当前国家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契机, 以服务业统筹农业和工业, 实现后来自上的突破。

2.2.3 复合型模式:适度异地城镇化、兼业城镇化与本地完全城镇化同存

因地理隔绝而形成的封闭单元由于本底条件的差异, 必然存在不同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 因此前述多元动力机制仍将长期共存。与此同时, 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城镇承载能力的相对不足、农村繁荣发展的要求等决定了欠发达山区不可能只有本地完全城镇化, 而仍应延续复合的城镇化模式。在强化城镇集聚能力推动本地完全城镇化的同时, 一方面需要保持适度的异地城镇化以应对资源环境压力;另一方面应充分保障兼业城镇化的发展空间, 提高农村经济活力, 支撑城镇发展, 避免出现城镇繁荣而农村凋敝的不利局面。

3 恩施州城镇化现状特征

3.1 总体概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简称“恩施州”) 位于湖北省西部三省市 (湖北、重庆、湖南) 交界地区, 是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 也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三峡库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和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重要部分。全州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 地形相对破碎, 绝大多数都是山区, 高差起伏在20米以上地区占总面积的60%以上。2011年常住人口330万人, 城镇化率32.5%。刚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人均GDP不足全国和湖北省平均水平的40% (见图2、图3) 。

恩施州具有烟草王国、世界硒都、鄂西林海、华中药库之称, 烟叶、茶、中药材和其他珍稀农特产品等产量和质量优势非常明显。旅游资源种类和品质并不弱于临近的神农架和张家界地区;养生休闲资源也较多, 医疗卫生设施水平较高、生态环境优越, 境内海拔800~1200米的二高山区域占州域总面积40%以上。

3.2 恩施州城镇化的主要方式

恩施州兼具中西部山区、省域边缘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生态功能区等多重特征, 具有欠发达山区全部特点, 其城镇化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3.2.1 总体上呈现自下而上的梯次集聚态势

农村人口城镇化总体上遵循着山区散户—村—乡镇—县市城区梯次集聚规律, 各节点城镇人口集聚速度自下而上梯次减弱。这反应了乡集镇和建制镇镇区是恩施州人口城镇化的第一核心环节 (2000~2010年建制镇镇区人口年均增长6%左右) , 承担着农村人口进城的“过水丘”作用, 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产业组织中的作用较大;县城承担着相对高层次的服务功能;而州城较弱的中心性和山区分散发展的现状使得其在集聚人口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见表2、图4) 。

3.2.2 异地城镇化和兼业型城镇化特征明显

恩施州的异地城镇化和本地完全城镇化各占“半壁江山”, 对外来人口吸引力不强。2000~2011年间, 年均净流出6.4万人, 而城镇人口年均机械增长约6.8万人, 两个数字基本持平。根据社会学调查, 推动异地城镇化的不仅是经济因素, 即便收入不高也要“出门闯世界”成为新生代外出的重要动因。同时, 异地城镇化的“代际接力”特征十分明显, 从本人成年到子女成年大约二十年为一个周期, 一代又一代持续不断外出务工或就学 (见图5) 。

除了上述两种通常的城镇化方式之外, 恩施州兼业城镇化现象也比较明显。抽样数据表明, 州内64%的农村家庭存在以非正规就业为主的兼业。其中乡村就业以旅游服务、农产品加工为主;城镇就业以服务业、建筑业为主。与兼业类型相对应, 其一般分布在两类地区。一类是相关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如以茶叶为主的农业产业型地区, 茶叶经济效益好、生产时间相对集中、产业链较长, 农民在加工环节参与较多, 同时其他从事副业的时间和机会也较多;同属于这一类的还有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另一类是临近城镇、区位较好的地区, 兼业类型主要为城镇服务业。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关于重庆市域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3.3 恩施州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上述城镇化特征既源自于地形和交通等导致的分散发展等因素, 也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以同处于山地的重庆地区为例, 2000~2011年, 重庆市区县城区人口规模占全市城镇人口比重从26.7%上升至38.7%, 而小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则从24.3%下降到18.3%。区县城集聚速度明显快于小城镇, 呈现出与恩施截然不同的态势。究其缘由, 重庆是以大规模工业化为导向的地区, 制造业发达, 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区县城区及以上节点;而恩施州是以农特产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地区, 制造业和其他嵌入式工业规模较小, 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主要分布在镇乡及以下节点 (见表3) 。

特定的产业结构形成了特定的城镇化动力机制。总体而言, 恩施州城镇化动力有农特产业、旅游业、工业和基本公共服务四种。需要说明的是, 尽管国家一直在推动扶贫搬迁, 但搬迁主要是向村集中, 对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不大。四种动力中农特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较好;工业发展较为滞后, 特别是集中于州县城的以现代制造为主的植入型工业较少。州县城的就业供给不足, 而农村发展动力相对较强, 导致了自下而上梯次的集聚态势和兼业的普遍存在。具体来看, 各种动力机制的推动作用如下。

3.3.1 农特产业有利于城乡功能组织, 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因其种类而异

恩施州城镇化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农特产业, 但根据种类的不同, 农特产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也不尽相同。以其主导的茶和烟为例, 茶叶耕种半径较大, 维护要求较低, 并且在种植—加工—收购—贸易的全环节农民参与程度较高, 有利于推动农民向中心村和乡镇搬迁;而烟叶耕种半径小、维护要求高, 除种植和烤制外, 均为国家专营, 且其加工贸易多在州城及以上城镇进行, 对城镇化直接推动作用相对较弱 (见图6) 。

3.3.2 旅游同样能够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但现状对城镇的推动作用不足

州县城是主要的旅游服务载体, 镇村簇群是主要的目的地和部分服务的载体。恩施州的核心旅游资源和城镇空间隔离, 对城镇带动作用有限;而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初具, 对镇村发展促进作用较大, 也为农民兼业增收提供了渠道。从业人口流动总体上遵循以下规律:具备一定知识技能的人员主要向州城流动;其余人员留在县城及以下节点提供旅游相关服务 (见图7) 。

3.3.3 工业推动人口向州县城和重点镇集聚

一般来说, 植入型工业和加工型工业的核心环节以州县城为主, 带动人口转移较为彻底, 但发展不足;资源型工业和加工型工业的一般环节依托资源分布地在乡镇中有所布局, 农民兼业较为普遍 (见图8) 。

3.3.4 基本公共服务对城镇就业贡献较大, 教育城镇化是服务推动人口集聚的主要类型

从就业角度来看, 由于服务业发展不足, 主要以财政供养人员为主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就业比重较高, 其他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尚未充分发挥。

从服务供给来看, 教育城镇化是主要类型, 县城和中心乡镇是主要载体, 家庭的经济和职业状况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经济能力较好且有稳定就业的家庭一般会完全搬迁到州县城中;而经济能力一般且以不稳定就业为主的家庭一般会选择短时搬迁到乡镇中 (见图9) 。

4 恩施州的特色城镇化路径选择

4.1 富民强州和城乡兼顾的城镇化

恩施州城镇化的真正目标不是提高城镇化率和扩大城镇规模, 而是如何通过富民改善贫困现状。富民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因此, 农村也应是恩施州城镇化的重点。现状农特和旅游产业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改善农村面貌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传统的工业化路径在生态型山区存在固有局限——两个因素决定了恩施应以多元动力而不是工业为主推动城镇化, 这种机制下的城乡空间不是城强乡弱的传统模式, 而为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奠定了基础 (见图10) 。

4.2 以精细化的农特产业、一体化的服务业带动工业发展, 形成多元动力机制

恩施州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分析表明, 成熟的农特和旅游产业以及工业有较好的整合潜力, 各环节在城乡间分布相对均衡, 能够密切城乡联系。根据当前国家政策导向和服务业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恩施州应该以生态和旅游为龙头、整合农特和医疗资源培育康体疗养功能, 逐步发展医药和医疗器械等相关工业, 共同打造大健康产业。农特产业应借鉴日韩台山地精细化农业的发展经验, 进一步强化产业组织和品牌培育。工业立足本地化, 即依托农特资源发展精深加工并逐步培育衍生产业。有关研究表明, 真正在山区留得住并能持续发展的还是那些与本地资源密切相关的工业企业。

4.3 重视兼业特征, 以复合型城镇化模式引导地区差异化发展

恩施州经济发展落后于省内其他地区, 部分地区承载能力薄弱,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异地城镇化既是趋势也是州内发展的客观要求。现状农民兼业现象较为普遍, 应重视其对城乡统筹和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强化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服务支撑。总体来看, 恩施州也应该遵循异地城镇化、兼业型城镇化和本地完全城镇化相结合的复合型模式;并针对州内各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和本底承载能力, 实行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5 结语

我国国土辽阔、地区差异较大, 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方式路径不能一概而论, 而应根据各地区的特点探索差异化的目标和策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在提出重点打造城镇群的同时也要推动国土均衡发展。均衡发展的重点在中西部, 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又都是欠发达山区。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家重点城镇群以强化竞争力、提升带动作用为目标, 此类地区城镇化的目的应着眼于解决贫困、在提升城镇的同时更应关注农村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在此类地区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由于缺乏绝对强势的发展动力, 国家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的力度与地区实际需求的差距较大, 欠发达山区应充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立足本地优势, 抢抓机遇实现差异化突破。通过强化多元化的城镇化动力、延续复合型城镇化模式, 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地区的需求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协调、城镇与乡村统筹的和谐发展新道路, 使山区成为生活舒适的新典范。

参考文献

[1]张庭伟.当代美国城市化的动力及经验教训[J].城市规划学刊, 2013 (4) :10-17.

[2]毛刚, 樊晟.西南高海拔山区城市化的地域性策略探讨[J].城市规划, 2001, 25 (10) :46-50.

[3]黄亚平, 林小如.欠发达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探讨——以湖北省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 2012 (4) :44-50.

[4]张立.新时期的"小城镇、大战略"——试论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 2012 (1) :23-32.

[5]毛其智.发展人居科学, 建设美丽乡村[J].小城镇建设, 2013 (2) :35-38.

上一篇:4S店管理下一篇:资源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