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的印度软件业

2024-06-11

发达的印度软件业(通用5篇)

发达的印度软件业 篇1

软件产业是印度经济的新增长点, 印度已被公认为世界IT产业基地。

印度软件产业发展迅猛

在全球软件开发中, 印度占据了16.7%的份额, 而且占据美国软件市场份额的60%。仅十年功夫, 印度软件业就将日本、欧洲抛到后面, 成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软件大国。近几年, 印度软件业的年增长率均在50%以上, 全球500强公司中有160家由印度供应软件。在全球软件能力成熟度5级的40家企业中印度占据了29家, 同时印度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软件公司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印度人把软件业作成了一个大品牌。就连比尔·盖茨访问印度后也预言:未来软件超级大国是印度。

印度软件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政府的成功引导

早在上世纪末, 印度就提出了“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治国方略。并认识到, 一个国家软件产业的兴衰, 将决定她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格局, 因此要优先发展软件业。

首先, 国家投入巨资加强软件产业的基础建设, 创造投资环境。先后建成了18个软件园区, 有1300多个海内外公司在这些园区注册, 国家用优惠价格向软件公司提供厂房和办公设施。如今, 最早建成的班加罗尔园区不仅成为印度的软件之都, 还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 被誉为世界十大“硅谷”之一。

其次, 是全力推动“电信港”计划。印度的电信港计划是其软件产业中最具有特色的内容之一。所谓“电信港”就是由高宽带通讯设备、跨国通讯网、数字交换与传输设施、卫星地面站组成的网络系统。为了顺利实施这一计划, 印度政府打破了几十年由国营电信企业垄断的体制, 取消了电信设备的特许生产制度, 除了向外资开放电信产业外, 还逐步实施电信部门私有化的计划。据世界电信港协会的统计, 目前全世界有一百多个电信港在营运, 而班加罗尔软件园区中的电信港设施, 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世界电信港的标准和要求。

再次, 是推出了财政金融配套政策。对符合要求的软件企业, 2010年前免征所得税;对软件开发所必须进口的特定设备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关税减免;在软件园区内注册的企业享受进口设备零关税;免除国内地方税以及一定的软件产品内销比例等。此外, 政府还从国际营销策略、质量体系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推动了印度软件业的产业化和国际化步伐。

成功的人才战略

印度以教育为突破口, 大力陪养IT人才, 形成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人才库。十亿人口的印度有合格软件人才41万, 而且还以每年6万人的速度增长。这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

普及计算机教育从娃娃抓起。随着软件业逐渐成为印度的明星产业, 印度把普及计算机启蒙教育看成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有条件的儿童从5岁就开始参加有关软件训练。不久前印度政府还决定将IT教育引入全国教育大纲, 要求小学生要掌握电脑基本操作;初中生要学习使用教育软件, 能通过电子邮件与他人联系;高中生要熟练运用电脑搜集整理数据, 并根据需要学会使用特定的技术服务软件。印度的电子部和教育部还联合推出一项“中学生计算机扫盲和学习计划”, 以期唤起中学生学习电脑的热情。

构筑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高等院校大力培养出类拔萃的软件工程师。加强软件人才培养, 已成为印度立国之本。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印度就依靠联合国及英、美等国援助, 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样板, 集中力量兴办了5所国际一流的理工学院。近些年来, 印度理工学院之所以能不断造就世界一流软件人才, 一是不惜重金聘请世界各地知名学者授课;二是每年从全印各地选拔最优秀学生;三是学院的软件教育与产业互动非常密切;四是学校充分利用业界的力量。例如, 为了让学生对科技有充分的接触, 学校有许多课程是由业界老师开设的, 这些业界的老师所教的都是最新的软件技术。在学校和产业密切互动下, 学生、学校和业界串起一个共存共荣的循环体系, 业界提供丰富资源, 学校搭桥运输养分, 学生毕业后投身产业, 把吸收的养分回馈产业。在软件技术方面, 印度理工学院的毕业生质量可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法国巴黎综合技术大学相媲美。由于学生所学知识与创新技术不脱节, 这也是“硅谷”特别偏爱印度工程师的原因之一。

注重培养“复合型软件人才”。一方面, 重视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培养, 软件工程师不仅懂得软件程序设计, 而且深谙哲学、历史、艺术等学科。另一方面, 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使得印度软件工程师大多数能侃侃而谈, 且言之有物, 条理分明。

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软件人才。印度除了理工学院等大学积极培养软件人才外, 还支持每个州都兴办一所信息技术学院培养不同层次的软件人才, 还鼓励私人和企业面向市场培养和培训软件人才。例如, 以生产教育软件为主的印度著名软件公司——全国信息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在20个国家设立了800个教育中心, 每年培训15万软件人才;印度阿普特克计算机教育公司在30个国家设立了1500个教育中心。

以学员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印度的软件技术教学不是按从基础理论到专业理论再到实践的路径, 而是把顺序倒过来, 先从“做”开始, 在做的过程中, 再以学生遇到问题为基点去学习专业理论。学员一入学, 便要做项目, 培训中心把所承接的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小项目, 让学员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培训中心的学员最后一年都在公司实习, 积累工作经验。此外培训中心十分重视课程开发, 如NIT软件培训中心设有课程开发部, 由专家负责课程开发。在培训管理方面, 印度的许多培训中心引进了ISO9000标准,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直接利用发达国家最先进的教材和教育方法, 使学生直接掌握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印度I T职业教育公司均与微软等处于国际领先的软件公司结盟, 紧跟IT技术的发展, 不断更新教材和课程设计, 不断将IT业最新的技术编入教材, 保障了教育与技术发展的同步。印度IT职业教育公司培养的学生深受国际大公司青睐, 常常学员尚未毕业便被抢订一空。印度把这种培养和培训称为“桥梁教育”, 不管你学什么专业, 也不管什么文化层次, 只要通过“桥梁教育”就很容易在软件企业找到就业机会。

语言优势突出。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软件人员都能够熟练地阅读英文技术资料, 并可以直接了解西方国家的信息。印度的软件产品也可以直接出口到英语国家。

发达的印度软件业 篇2

案例2 印度软件产业的服务出口

一、印度软件产业及其服务出口的快速发展

印度作为一个文盲率很高、相对贫穷的国家,人们很难想象它有能力建立起像电脑软件这样的高技术主体产业。然而,仅仅十几年,印度软件产业从不引人注意到成为全球软件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使所有怀疑者深感震惊。在1992—1997年间,印度软件公司的销售综合增长率达到每年53%。1992年,该产业销售总额3.88亿美元,到1997年销售额达到18亿多美元。1997年底,印度有760多个软件公司,雇佣了16万软件工程师,是世界上第三大软件人才集中地区。印度软件公司的销售增长主要源于出口增长,印度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软件出口大国。据印度电子部和印度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理事会公布的数字,1980年印度软件出口额(包括服务)为400万美元,到1997年软件出口额(包括服务)达到18.13亿美元。许多外国软件公司正加大在印度投资软件开发经营,包括微软、IBM、甲骨文(Oracle)等美国著名的软件公司。

印度软件产业的增长一直依靠外国客户的合同或基础科研项目。例如,许多印度公司坚持适应客户的需要,将编码或者软件从一个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平台。渐渐地,印度公司也专门为外国客户设计重要的开发项目。例如,印度最大的软件公司TCS与厄恩斯特-扬(Ernst & Young)结成联盟,按协议TCS将为厄恩斯特-扬开发和维修其全球客户定制的软件。TCS与微软也结成开发联盟,根据微软的Windows NT操作系统和SQL服务器数据库技术,为印度股票市场开发一个无纸化的全国股票储存系统。

二、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条件

印度的信息基础设施仍比较落后,印度有9亿多人口,而个人电脑的安装数在1997年仅为180万台,每100人中仅有10.5部有线电话,在亚洲和全世界,印度都是固定电话覆盖率最低的地区之一。因特网联网电脑数在1997年仅为4.5万,而美国是3000万。个人电脑在印度的销售近年来开始好转,主要城市移动电话的迅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也弥补了固定电话线路的短缺。

尽管印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落后,但印度软件业已经崭露头角。在解释印度软件产业的成功上,印度软件企业家们指出许多因素:虽然印度普遍教育水平低,但印度的中产阶级大多受过很好的教育,它的最高教育机构是世界级的,而且印度一直很重视工程学。从国际视角来看,一个有利因素是英语已成为印度大多数中产阶级的工作语言——英国统治留下的痕迹。另外还有工资率因素,美国软件工程师日显紧缺,基本工资已提到该国所有职业群体中最高水平,入

-印度软件产业的服务出口

门级编程员年收入可达7万美元;相比之下,印度的入门级编程员年薪为5000美元,按国际标准非常低,但按印度工资标准已很高。尽管印度程序编制员的工资在快速上升,但其生产率上升更快,1992年印度每个软件工程师生产率约为2.1万元,至1996年已上升到4.5万美元。许多印度软件企业感到他们已接近软件开发实现规模经济所要求的大量需求的关键阶段,并在全球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心目中取得了合法的正统地位。

印度软件业成功崛起的另一个有利因素是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早在20世界80年代中期,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就强调:要把电子工业视为“国家的神经”,要“用电子和教育把印度带入21世纪”。为此,甘地政府制定了《计算机软件出口、软件发展和培训的政策》,此后又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放宽许可证、降低进口税的政策。从80年代开始,印度电子部软件发展局每年就有一笔专款用于开拓国际市场。除促进软件出口外,印度政府还通过兴建一批软件技术园来带动全国软件产业的发展,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更多的外国公司来印度投资。

对印度有利的另一个因素是卫星通信消除了与外国客户做生意的距离障碍。因为软件是一连串的0与1的电子信号,能以光速传递至世界任何地方而不必考虑运输成本。印度的地理位置使其与欧美企业合作往往可以占有时区的优势,印度公司正利用迅速扩大的国际市场寻求外来的软件服务市场,包括远距离维修市场,印度工程师能够在欧美公司用户睡觉时清除软件病毒、升级系统或整夜加工数据资料。

除去以上所说的几种有利于印度软件业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印度软件服务业出口具有的潜在利益推动了其发展。印度软件服务出口的主要提供方式是自然人移动,随着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尤其是人员流动更加开放,自然人流动将继续是印度软件服务提供的主要模式。即使软件服务的跨境电子交付已经变得日益重要,在岸服务(即位于海外顾客所在地、自然人移动服务)在印度软件服务出口总额中的份额在逐步下降(1988年在岸软件开发服务所占份额曾达到近90%),目前印度软件出口额的60%仍然是通过程序员的临时性流动来提供的。

三、印度软件业服务出口的启示

如果取消对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出口的限制,那么可能全世界都会获得显著的成本降低效益。随着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至少将可以出口包括建筑、分销、环境和交通等在内的服务业中的重要的劳动力成份。印度从原先的工业化缓慢落后的内向型发展模式

-印度软件产业的服务出口

转向以软件业出口为增长点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成功发展信息产业做出了表率。

但是印度软件产业的服务出口这个案例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因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其他国家的贸易政策将变得越来越自由,特别是在人员流动方面。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政府规定外国工作者需取得临时工作签证(H1-B签证),并把一年内发放的签证数量限制在65000个,这导致印度公司提供的在岸服务相对下降;到90年代末,为了应对美国信息技术部门日趋严重的劳动力短缺,才将1999年和2000年的年均签证上限增加到115 000个。

目前软件服务市场非常广阔,软件服务市场的总值在美国约为580亿美元,在欧洲约为420亿美元,在日本约为100亿美元。软件进口国家从贸易自由化中也能获得一些利益,因而贸易壁垒较少:一个竞争性更强的软件服务市场结构、更多的选择以及更广泛的知识传播。资料来源:

1、伯纳德·侯格曼、阿迪蒂亚·玛图、菲利普·英格里什编辑,郭显志译稿审定:“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出口:潜在的利益和当前的壁垒”,《发展、贸易问题与世界贸易组织手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

2、查尔斯·W·L·希尔著,周健临等译:“印度软件产业的兴起”,《国际商务:全球市场竞争》(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林珏主编:“成功的飞跃:印度软件业的崛起”,《国际贸易案例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思考题:

1、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印度软件产业的兴起?后者对前者是否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对服务进口国、出口国各有什么利益?

中国软件业落后印度5年等 篇3

Nasscom称,中国的技术市场与印度早期很相似,但中国没有提供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的机会,中国必须克服许多挑战才能对印度构成威胁。

印度国家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副总裁阿米特·尼夫萨克说,这些挑战包括语言问题。英语是全球信息产业最普遍使用的语言,但在中国,人们很少使用英语,这一点和印度不同。他补充说,此外,中国几乎还没有出现真正有实力的竞争者,大部分IT公司的职员不到5000人。这意味着,中国想参与全球竞争,还需加强行业的基础建设。

但尼夫萨克表示,如果拥有更丰富的经验,中国具有潜力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的IT外包服务产业,尤其是在中国政府对技术产业的强力支持下。他说,中国的软件和服务业落后印度5年。2006年。中国的软件与服务业收入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5%。而印度占5.5%。

(《青年参考》第3162期)

国外中小学生是怎么上学的

日本

日本的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一般都是早上8时30分左右,每天基本都是6节课,下午3时45分左右放学。除了正式上课之外,一天内还会有很多的其他安排:例如打扫卫生、校内午餐、委员会议及参加俱乐部活动等。日本小学生上学和放学时一般是与住得较近的同学一起走或由大班的孩子负责带领。家长根本没有专程接送的必要。在每所小学的校门外的马路上。都会用醒目的颜色画出几十米长的彩色标志,提示过往车辆在此区间内必须耐心等候或慢行,保障安全。

俄罗斯

俄罗斯的小学生早上8时30分上课,下午两点就放学回家了。他们的家庭作业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户外嬉戏。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上学简直是件轻松的事。因为他们的课程很少,每天最多不超过4节课。俄罗斯的学生家长们当得十分轻松。上班父母不必为孩子的饮食费神,因为学校提供免费午餐,有的学校甚至连早餐都为孩子们准备好了。

美国

正像美国其他公立事业机构一样,各地各城学校的日程和上学时间并不硬性规定。有很大的灵活性。但基本上是越小的孩子上学越晚,高中学生到校最早。在正常情况下,公立学校依居住地区分配学生,以就近入学为主,并有校车负责接送。只有一英里以内的人才自行解决。学前班每天只到校3小时。小学部的上课时间就不尽相同:从8时10分到9时30分都有,早上早回家,下午2时30分或3时30分就放学了,也不加课。中学生大多数8点钟左右就开始上课了,因为要加上等车和乘车时间。高中生一般在7时40分左右上课。

欧洲

德国小学一般都是早8时开始上课,中年12时放学。欧洲实行夏令时,实际上他们夏天的时候是上午“7时”上学。西欧国家纬度高。冬季白天非常短。仅仅6小时。所以。即便使用冬令时也要到上午10时才能天大亮。下午4时就完全黑了。法国和德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如此。因此小学生无论如何都得“摸黑”上学。在北欧国家极夜的时候,学生也是照常早8时上课。治安一般来讲也没什么问题。

(《城市商报》2007年6月10日)

名人的“破格”录取

胡适的偏题作文 胡适参加清华留美生资格考试,第一场考国文,作文题目是“论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老兄一时兴起,在考场上考证起“规”和“距”的起源来,将一个带有道德性的论述题,做成了考据文章。即使不是今天的语文老师,碰上个按规矩来的考官,恐怕也会判他跑题,就算开恩不给零分,成绩无论如何也好不了。可是,奇迹出现了,那场考试的判卷人恰巧是跟胡适有同好的“考据癖”。阅卷之后大喜过望,提笔给了胡适100分。考虑到另外几门胡适考得很差,而且最后录取的名次也很靠后,所以说,实际上是这篇跑题的作文,将胡适先生送到了美国。

不懂洋文的钱穆钱穆的运气没有胡适那么好,不仅没有机会留洋镀金,甚至连国内的大学门也没进,只在几个中学做做孩子王。不过,在钱穆写的几本书出版之后,好事情也来了。没有大学文凭的他,居然进了燕京大学做教授。不懂洋文的钱穆,居然还拉三扯四,批评学校的S楼M楼之类不够中国化。结果呢,学校当局还真就改了,S楼变成斯楼,M楼变为穆楼。之后钱穆如日中天,成了大牌教授,先后在清华、北大、西南联大等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任教。

作文奇才张啸虎1944年,复旦大学在重庆招生,湖南青年张啸虎报考新闻系被录取。张啸虎的录取是很特殊的。他数学考了零分,但两篇作文(一篇白话文,一篇文言文)都考了100分。作文能考满分,是复旦大学考试史上前所未有的。按照规定,主科如果有一门吃了“鸭蛋”就不能录取。但张啸虎的作文得了100分,是“史无前例”。新闻系主任陈望道老师爱才。认为一个投考新闻系的学生,一支笔这样棒,应该破格录取。经过他力争,终于打破常规,破格录取了张啸虎。这位“才子”后来成为一名作家,留下文论和散文、译文二百余万字。

(《教师博览》2007年第5期张鸣文)

中小学生睡眠情况调查:谁剥夺了孩子的睡眠时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童保健研究中心日前在上海、成都、西安、乌鲁木齐、广州等全国9个城市的2万余名5-11岁的儿童中,展开了“学龄儿童睡眠现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学龄儿童平均每日睡眠时间为9.1小时。根据我国颁布的有关学生健康和卫生工作条例中所规定的“每天应保证小学生10小时睡眠时间”为依据计算,城市学龄儿童睡眠不足发生率高达71.4%。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睡眠不足发生率也逐渐增长。中、美两国儿童睡眠状况的比较研究显示,我国儿童与美国儿童相比,就寝时间约晚半小时,晨起时间约早半小时,平均每天少睡近1小时。同时我国儿童伴有更多的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说梦话、睡眠不安、磨牙、白天嗜睡等。“学龄儿童睡眠现状流行病学调查”课题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导、上海市教委主任沈晓明表示:睡眠时间不足和伴有睡眠问题的儿童容易出现学校适应能力下降,如迟到、违反校规;人际关系受挫,同学、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等;这些会成为青春期危险行为,如抑郁、自杀、抽烟、服用兴奋剂、酗酒、吸毒的高危因素。此外,学龄期是睡眠习惯形成和建立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为其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新华网2007年3月22日)

重庆中小学启动综合素质评价试点

中小学新的综合素质评价将改变单一的分数升学的评价。新的标准每学年评一次,以现在综合素质评价的6个方面(公民素养、思想品质、审美与表现、交流与合作、研究性学习、体育与健康)为基础,采取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方式开展。这种

评价体系将作为以后中考升学的重要依据。据了解。目前重庆市已有372所城镇中小学对农民工子女免收择校费。有22.5万进城民工子女就读,仅主城区就有7万多。

(《重庆晨报》2008年1月19日)

德国最新发现:青少年睡前玩电脑记忆力降低

德国的一项最新调查发现,青少年每晚做完功课后,玩紧张刺激的电脑游戏来“放松”自己其实有害无益,因为这会让他们睡不好觉,甚至忘记刚才学习了什么,“接触过多的电子媒介时儿童睡眠、健康和表现有负面影响”。

德国科隆体育大学的德沃劳克博士和同事,让11名身体健康、从没睡眠问题的12-14岁男孩在两天实验中,每晚睡觉前玩两个小时与年龄适宜的互动赛车游戏或观看让人激动的录像。结果表明。孩子们需花较长的时间入睡,而且有助于形成事实记忆的慢波睡眠时间较短。研究人员指出,情绪强烈的经历,如玩电脑游戏或看激动人的电影。无疑会影响学习的过程。

(《现代教育报》2007年11月14日)

学生给老师颁奖激发“亲和和”

拥抱列入评选要素

一贯严肃的老师能否给我一个意外的拥抱?对待成绩好和差的学生,老师的态度能不能一样和蔼可亲?如果可以。那就给这样的老师颁发“拥抱章”、“一视同仁章”吧。原本老师定标准、学生来参与的争章活动,这回学生当起了主角。最近。上海复兴东路第三小学的学生们正在认真考虑。到底要把自己设立的奖章发给身边的哪位老师。

大队辅导员唐喆萍告诉记者。不久前全校进行了一对一的“快乐指数”调查,结果发现:在“快乐得分排行榜”中排名第一的是“受到老师表扬、鼓励”;然而在“与老师相处是否快乐”一栏中,高年级的快乐指数明显低于低年级。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似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步步降低。那么,在学生心目中好老师是怎么样的呢?幽默、健康、理解、美丽、奉献……在学生设计的70多个“奖章”里,这些词汇的出现频率最高。可见老师的亲和力是学生最看重的。然而有几个“奖章”的名称倒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我一直希望老师能够拥抱我一下,就像妈妈抱我一样。”四年级学生丁丁说道,设置“拥抱章”的初衷挺有意思。他是个挺淘气的孩子,所以在他眼里老师都是挺严肃的,因此老师的鼓励和赞扬太珍贵了。三年级的小邵年龄不大,可对于“一视同仁章”的设想边还挺全面:“有些同学考试考得不好。老师能不能更耐心?”她认为,可以设立一个“一视同仁信箱”。同学觉得老师对自己一视同仁的,可以写下名字投进信箱,看哪位老师做得最好,一段时间下来看哪位老师最有进步。而许多学生设计“亲和力奖章”的目的,或是想让老师来分享一下得到奖章的快乐,或者是平时有很多话不敢跟老师讲,趁此机会讲一讲。

至于颁奖的对象,个别学生已经“心有所属”,而更多的学生则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获得我们设计的奖章。”

(《新闻晨报》2008年1月11日)

校园流行语也是大学文化载体

“你真是个286”,意思是“反应迟钝”;而“特困生”意即“上课就犯困”……这些都是当下于大学校园里时兴的另类流行语。上海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杨颁、李建东在调查后提出,这些谐趣幽默的另类流行语,一方面体现了大学生思路敏捷、标新立异的特点,但其中也有不少流行语过于消极。他们建议,教师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适当引导,既可以保持他们的个性,又可以繁荣校园文化。

有关专家分析,虽然这些流行语显得有些另类,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新异性、知识性和谐趣性。而且也体现出“始作俑者”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其中。不少流行语采用了财经、新闻用语、英文缩写以及一些成语典故等,比如用“崩盘”形容失恋,用“寄托”概括GRE和托福。

不仅如此,流行语还善于通过“反语”、“别解”、“比喻”和“拆字”等手法,使原先一些中性或者褒义的词。变成了具有调侃意味的用语。比如“名捕是指考试时时作弊学生毫不留情的老师,“自大了一点”就是“臭”等等。这些语言的流行,也反映了大学生幽默的一面。

不过,也有一些流行语却显示了大学生的某些负面情绪。比如“郁闷”一词,在很多高校中都已成为所有学生的口头禅,凡是困扰、空虚无聊、压力太大时,都可以用这个词一言以蔽之。“不爽”也逐渐在学生中流行。还有在高校学生中普及率甚高的“我晕”、“烦”、“什么世道”等,已成为大学生情绪发泄的标准用语。

针对另类流行语走红校园的现象,杨颊指出,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成长性,高校教师必须接受“校园流行语也是大学文化栽体”这一事实,并尽力探寻流行语产生的心理机制,既不能一味吹捧大学生的创造力。也不能全面封杀。

杨颊认为,教育者应该帮助大学生在自身认知、情绪处理、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让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同时,也要引导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流行,通过一些健康向上的流行语来繁荣校园文化。

(《文汇报》2008年1月14日)

教育专家:青少年创造力缺失是情商低所致

近日,在湖北第二届情感教育高峰论坛上,众专家直言,青少年创造力缺失,不懂情感的表达,其实这是情商低所致。因学校缺乏情感教育。当前青少年情商缺失较突出。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导余双好指出。目前中小学德育的方式,仍多数是借助课堂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完成。缺乏“以情动人”的情感教育。个人情感的发展是形成道德标准的基础。学生只有学会正确表达情感、不为情所困。才能避免很多心理问题,自身道德标准的建立也会水到渠成。

团省委副书记陈正祥认为,如今教育太强调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但忽略了关注学生情感发展。这也导致现在青少年表现出创造力缺失、人格缺陷等问题。

湖北大学哲学院院长戴茂堂说,因为缺乏情感教育。学生无法正确表达情感、控制情感。如今,常有学生对生活没有热情、没有喜怒哀乐或喜欢接触刺激的事物,情感不足和情感过剩都是情感危机的表现。

印度软件巨头遇中国天花板 篇4

但是,“中国区业务只占我们业务的一小部分。”Infosys全球区CEO希布拉尔(S. D. Shibulal)这样告诉《英才》记者。相比于去年将近80亿美元的收入,中国区业务所占比例甚至无法从2013财年的报告中找到,取而代之是一项名为“世界其他地区”的板块,占总收入的12.4%。

2003年进入中国,Infosys在中国已步入第10个年头。正如穆尔蒂创企业的年代,中国区CEO朗格现在同样面临一片大市场。他与希布拉尔相同,都曾是优秀的销售员他告诉《英才》记者:中国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许多中国客户对高科技产品越来越感兴趣,越发地想在新领域投资,越来越需要一些国际上的合作伙伴。

随机会而来的是挑战——不断上升的人力成本、市场对于印度企业缺乏信任,以及海外市场增长乏力。如何在中国市场找到答案,对于这家印度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棘手问题

去年,Infosys中国区的营收实现了6%左右的增长,朗格对这个数字并不满意,于是他向《英才》记者分析起原因。

Infosys中国区的收入主要分为两部分,70%以上来自于海外市场的离岸交付业务。作为全球交付模式的最初倡导者之一,Infosys高达98%的按时交付率是赢得海外市场的重要武器,而全球同类业务平均按时交付率仅有73%。即便如此,去年海外业务仍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去年,Infosys在中国离岸业务的萎缩,重要的原因是,外资企业,尤其是欧美的企业,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不愿意将其离岸交付业务放在中国,金融业务板块受到的影响最大。

“眼下我们只有控制成本。”朗格说,人才的短缺导致行业内的企业不得不付出更高的薪水。

相关数据显示,去年Infosys在全球范围内收入增长19.6%,相应的销售成本却同比增长了27.6%,达2528亿卢比(约合247亿人民币),在软件开发方面,人力成本占比很大。

“(人力成本上涨)这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这并不只我们一家公司,整个行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朗格接着说道。

员工成本在IT服务行业中往往占据总成本的70%以上,但这一问题在中国区体现得似乎更加明显,除了市场竞争激烈之外,社会保险支出的高成本和员工的流动成本(需要在全国各地执行项目),“这使得在中国的运营成本比印度要高出30%-40%”。

Infosys跨国公司客户都是行业中的翘楚,合同多采取长期协议。而中国本土的客户却很少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通常的合同期只有6个月到1年。中国区业务的分散性使Infosys差旅费和运营成本高企。

“唯一建立信任的方法,就是与客户保持长期的合作。”朗格向《英才》记者称,“中国客户并不一定非得同欧美的企业合作,尽管后者进入中国的时间要早得多,但在我们同一些企业交流的时候,他们同样可以与我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因为我们说到做到。”

转型时间窗口

有人评价Infosys因为过于专注大型跨国公司而忽视了新兴市场的机会。

从数据上看,印度及其他区域所占收入加在一起还没有欧洲区域的多。但去年新兴市场无论是在增长速度还是在利润率方面都排在公司四大区域的第一位。

作为新兴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在软件及IT服务行业的潜力无可争议。

“这两个国家都有很大的潜力,一是都有大量的人口,二是都重视教育,第三是本土都有很大的市场。”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判断道。

为了将业务做大,希布拉尔曾经通过并购来达成目标。但这一手段在中国似乎行不通了,这家强调执行力的公司,需要花很长时间才可能找到一家理念一致、又能够在技术上互补的中国公司,因此朗格几乎不考虑对企业的并购。

随着中国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开放,Infosys也在积极寻找其他突破机会。

9月末,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这块不到30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了中国企业新的淘金地,而Infosys也难免会有新的期待。

“显然,自贸区的概念很受欢迎,这将使上海成为一座完全不同的城市。”朗格这样评价称,但对于这家公司来说,除了能够将以往的服务做到国内国际“无缝对接”之外,眼下能看到的变化并不多,其核心价值也会体现在对海外市场服务的便利程度上。

行业的选择上,Infosys中国也有属于自己的侧重点。去年,Infosys全球最主要收入仍来自金融和保险行业,占总收入近三成。其开发的Finacle系统也被北美诸多银行所称道,但中国的情况并没有这么乐观,中国银行业一直以来对外资企业都持谨慎的态度。

近一段时间,中国金融市场化的进程加快,特别是民营资本有机会深入银行业,似乎为外资金融服务软件创造了更多的可能,“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机会。” 朗格说。

除了银行业,作为全世界的制造工厂,中国面临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时间窗口。制造业板块在Infosys全球区的业务增速中超过了金融与保险板块,同比增长25.2%,增速位列4大业务板块第一位。眼下中国的制造业亟需升级,朗格认为,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无法找到像中国这样大的制造业规模,中国制造业的问题不大。

发达的印度软件业 篇5

关键词:软件与服务外包挑战新动向

从90年代开始,印度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就以每年50%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舞台独领风骚。然而,这种强劲的势头受到了08年金融危机的打击,首次出现下降。虽然在2010年有所复苏,但是增长速度却不如以前。究其原因,与印度软件业融入全球化以来面临的一些挑战不无关系。

一、印度软件与服务外包业面临的挑战

1.世界政治与经济前景仍然不明朗

(1)国际经济局势不稳定,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美经济前景堪忧

金融危机的余波未平,欧元区又闹起了轰轰烈烈的债务危机,标普连续下调了意大利、美国等主要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给世界经济市场带来了阵阵阴霾。即使印度各界都向市场发布了乐观预期,但对于国内市场狭小,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印度软件外包业来讲,世界经济一旦出现不景气或衰退必定给印度软件外包业带来发展的困难。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信心缺乏的经济环境下,不少欧美失业人士纷纷将矛头对准外包业,贸易保护盛起;另一方面,各发单企业为了控制预算,必然削减成本,降低印度接单企业的利润。数据表明,金融危机就使得印度各中小外包企业接单困难;2008—09财年的243个交易日中,IT行业上市公司市值缩水达到41.4%;各软件企业利润增长率降低;大批IT人员被解雇。在当今世界经济前景如此不明朗的情况下,上述结果是否重演值得所有人关注。

(2)世界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性影响了印度市场扩张

近几年,世界和平遭到严重挑战,局部乱局频频出现,打乱了一些瞄准该市场的跨国公司的战略布局。去年西亚北非堪忧的局势就影响了印度各大软件公司在该地区的盈利状况和业务扩张。据估计,西亚北非市场是印度IT业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印度各大IT公司2%—3%的收入来自西亚北非地区,持续的动荡将使接下来几个季度的投资计划受到打击。使该地区的市场需求萎缩到2008年经济衰退时的水平。就WIPRO公司为例,其5%—6%的收入来自中东地区,在阿联酋、科威特等地均设有机构超过1300名雇员和100多家客户单位,并在埃及建有软件开发中心服务整个西亚北非地区,然而,受到政治动荡的影响,该中心一度暂缓运营,给公司造成了不小得损失。1

2.新兴软件国家的挑战

印度软件业一度在人们心中创造了飞速崛起的神话,但近年来印度这一接单大户的订单出现了转移流失。这一方面因为,其他新兴软件国家通过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差异化发展道路,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外包转移,取得了相当成绩:欧洲的爱尔兰利用其与欧洲大陆一脉相承的语言文化传统和成熟的产业规模,稳坐欧洲软件之都;菲律宾等国,凭借成本优势和语言优势,吸引了大批软件服务外包订单;中国则利用自身充足的计算机人才资源和软件开发成熟度对印度的软件行业发起了不小的挑战。印度订单流失的另一方面原因则是印度软件业自身不足的暴露。首先,随着印度软件业的兴起,印度的IT从业人员人力成本优势已经逐渐不明显;其次,由于印度最擅长编写的只是附加值较低的初级软件产品,而对于提供解决方案等IT项目流程服务并不是那么成熟,导致欧美企业对于印度软件开发能力的信任度已经开始降低。

3.信息技术变革要求印度提升品质与技术含量——以云计算为例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随着网络的普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概念进入公众视野,更成为IT业内不可避免和已成现实的新革命。Gartner分析师认为,到2015年,低成本云服务将会蚕食外包服务提供商15%的收入。2其实针对软件企业来讲,云计算是机遇,但也是一个挑战。首先,云可能部分改变印度软件市场的格局。进入云时代,云上和云端,即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是分离的,在IT租恁成立的条件下,软件企业只需要关注自身软件程序本身的问题,而将其他部分的工作交给云计算的运营商来承担。这就弥补了中小企业在资金、非软件技术和市场渠道方面的不足,提升了与大企业的竞争力,加强了市场的竞争机制。其次,云计算的出现对于软件产业的基础性工程,数据中心、灾难备份等服务外包形式提出了新的模式和要求。如何将数据放入云端并保证安全是云计算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任务。总之,作为如此重要的技术趋势和现实,云将必然增长和多样化印度的IT的业务,而这些增加的业务迫切需要改变领域格局和利润分配方式,给现有局面带来变动因素。

二、印度软件与服务外包业新动向

面对挑战,印度软件业从宏观和微观上都采取了应对的措施,来维持印度在该行业保持的领先地位。

1.宏观领域:印度软件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集聚点在全国范围扩散

(1)继续兴建IT城市

印度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就大力兴建科技园,希望借助产业的集聚效应来推动其软件、电信、生物工程等高新科技的研发与应用。很快,在各种因素的促进下,班加罗尔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优势,成为享誉全球的软件之都,并列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和世界十大硅谷之一。但随着国际竞争加剧,以班加罗尔为首的软件城市由于有限的资源以及上升的劳动力成本无法很好地适应外部压力与内部发展趋势。据悉,如今印度的几个大城市已经集中了其95%的IT—BPO业务,而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仍然无法跟上印度軟件离岸外包蓬勃发展的劲头。于是,在“软件技术园区”这一独立团体(STPI)的带动下,印度不断通过设立软件科技园区带动软件基地城市兴起,以此扩大印度软件产业的整体规模水平。如今已经有了十多个主要的IT中心城市,并据称在2018年之前,在现有的IT城市周围将再新建成43个IT卫星城市,吸纳全印40%的业务,利用巨大的软件城市辐射网络来保持印度在IT方面的竞争优势。3

(2)发展农村IT和外包业务

如日中天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并不能解决印度大部分的就业问题,因为其发展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或卫星城,甚少深入到更多的印度领土范围。但如今据NASSCOM估计,已经有超过100多个坐落在农村的外包中心,雇佣员工超过数万人。出现这样的趋势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在过去几年里,印度城市软件与服务外包的成本上升,仅在BPO领域就损失了约140亿美元的收入。而这种上升的成本不但因为人工酬劳的上升,也包括了培训和招募成本的不断上升。4二是,印度服务外包业正面临从业务流程外包—BPO转型到更复杂的知识流程外包—KPO业务,需要在培养和雇佣更为高端的项目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等方面花出更高开支。如果将一些低边际收益、低技术含量,诸如数据录入等方面的工作转移到无论是人力成本还是租金都大大低于城市的农村地区,无疑将配合企业的升级战略。

并且,一些有眼光的科技公司并没有将农村地区简单视为低技术含量工作的转移,而是宣称将在农村地区培养下一个科技中心。自2011年8月,WIPRO公司就设立了第一个农村IT中心IT公司,而IT公司HDCF与LOKPAL则已在印度7个邦设立了10个农村IT服务中心。这些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招聘现有员工的十倍工作岗位,吸引大量具有较高教育背景的农村青年回家乡受聘,以培养印度农村成为下一个科技中心。5虽然这项趋势被公认为是对IT企业与农村发展的双赢模式,但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最明显的是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能够有效支持农村IT中心的发展;其次农村人口普遍教育程度不高,文盲偏多,如何迅速培训适宜的人力资源也是摆在现实的一个难题。

2.微观领域:印度软件企业新动向

(1)外包市场多元化,特别是注重国内市场业务的拓展

印度外包市场结构的严重偏向性一直是印度软件业发展的诟病:一方面欧美是印度软件服务外包的最主要发单地区,一度占印度还未市场90%以上。6另一方面,印度国内市场极其狭小。到2009财年截止,印度印度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已经达到了约500亿美元的规模,但国内市场规模仅200亿美元左右,对主要软件企业来说,国内市场业务收入只占其总收入的10%左右。

(2)在企业经营中,企业并购与建立海外战略联盟越来越频繁;公司海外机构的本土化战略日益展开

在印度IT界,不乏员工10万人以上的大型企业,由于这些企业以从事离岸软件与服务外包为主,因此其战略眼光具有极强的国际性。在印度GDP保持每年8%的增长势头下,印度股市一直高涨,加之遇上金融危机,国外不少服务外包公司岌岌可危。印度企业掀起一股海外并购的热潮,并频频得手。仅以HCL公司为例,不但在2008年7月收购了英国从事BPO外包业务的Liberata公司的忍受和保险金业务部门,并且在同年12月击败Infosys,以4.4亿英镑的全现金全价收购了英国咨询服务公司Axon。通过英国打开欧洲大门9NASSCOM称:2010—2011年期间,印度BPO领域的焦点集中在基于价值的收购和兼并上,大企业购买和兼并一些地区性小企业,一次性扩大市场。10另外,频频与海外设备商建立战略联盟也成为印度软件企业海外战略的另一个走向。印度TCS就在2011年2月宣布与世界著名网络设备生产商思科公司建立战略联盟。计划共同开发一项名为直接面向电信企业、政府、中小企业的,满足各类公司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需要的解决方案。思科将在塔塔咨询位于清奈的基地设立思科技术实验室。塔塔咨询公司将向约1000名员工培训思科公司技术。11

除此之外,由于西方国家近年来受到经济政治问题的影响,在移民审查和签证办理等问题上的态度更趋于保守,不想受此掣肘的印度软件企业海外机构大大推动了其本土化步伐。Infosys在2009年就减少雇佣了15%的印度大学生,Wipro公司也于美国亚特兰大地区大学进行协商,表示未来将在肯纳色州立大学进行印度公司首次在美国大学进行的校园招聘,两年内录用500名毕业生。12

(3)增加科研费用,提升印度软件业品牌的技术含量,力争向产业链上游发展

印度希望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信息技术超级大国还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难题,即印度一向引以为傲的软件产业里多为代工技术而鲜有自主产权和品牌。13并且,印度软件生产的大多是中间产品而非最终产品,大抵只能处于服务贸易微笑曲线的下方,附加值低,收益不高。印度显然充分意识到这点,无论是政府、相关组织机构还是IT企业都十分重视科研投入以及外包产业的转型。辛格总理在第99届印度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称到印度第12个五年计划技术,研发总开支将从现在的0.9%上升到2%。同时,印度企业也注重采用新技术,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并开始将精力更多转移到新的软件业务、项目管理和解决方案等高端服务领域中来。适时实现以如今BPO为主向KPO迈进。NASSCOM估计,到2010年,印度从事KPO的雇员已经从原来的25000上升到了250000,更多的中小公司开始专业从事KPO服务。14

三、印度软件与服务外包业的新动向对于我国发展该产业发展的启示

事实上,印度所面临的挑战其实是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发展客观存在的大气候,并非印度特有,每个发展中国家都将面临。对此,我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时候也应当十分留意。特别是印度的一系列推进加快印度软件与服务外包业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1、加快国内外包服务中心的产业转移,合理布局需结构,并充分尊重区域优势和城市特点。

印度服务外包业经历了从发达城市地区向欠发达农村地区的转移,不但带动农村地区的就业和经济水平,也实现了大城市产业的升级。现在的中国也在面临这个阶段,沿海大城市正在将低技术含量的服务业务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内陆地区,而实现原本城市的升级。在当今全球化深入,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中国的这种转移和升级势必应当加快步伐,否则更多的低成本国家涌现,将消耗掉中国在某些领域的领先优势。再者,中国的产业布局应当如印度一样形成一种网络式分工协作:IT卫星城市支持中心城市,几个中心城市带动一个区域的发展,每个区域各尽优势,充分突出本地资源,在全国开展异质性的良性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发展速度。

2、国内主要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应当具备国际性的视野和行动能力。

中国近年来也发展起了一批提供外包服务的颇具规模的IT公司,如海信集团、东软集团等等。然而,中国企业的国外扩张道路却似乎并没有印度企业那么一帆风顺。这点除却两国企业自身实力原因,还有因素就是中国企业没有如印度一样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印度企业对外并购的意愿更强,这一方面由于其国内市场本身狭窄,另一方面则是印度人才更加国际化。在印度,上到企业家、项目经理和高端软件人才,下到普通程序員,基本上都有留学背景,就算没有留学,在学校里的老师也大都留学归国或是在大型跨国公司担任CEO的印度人。这样的教育背景使得印度企业人才具有极强的国际视野,并在与外界交流的过程更加自信,遇到的语言文化障碍更小。15提高了对外并购案中的成功率。

3、政府和企业应当加强技术研发,时刻关注和更新科技的进步趋势。

上一篇:无线尿量监测装置下一篇:帕萨特1.8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