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社会

2024-05-20

印度社会(共12篇)

印度社会 篇1

如果想了解一个国家, 又没办法亲身前去时, 最好且最快了解它的方法就是看那个国家的电影, 影迷通过电影了解世界, 看一个国家的电影绝对比新闻更能了解这个国家, 而阿米尔汗, 印度宝莱坞电影人中的姣姣者, 不同于其他电影人沉迷于票房与奖项之中, 他说他的梦想是通过电影去影响他人的人生, 他的电影带给观众的常常不仅是感动, 更多的是启发, 勇于用不同的角度去抨击社会黑暗的他让观众看见了印度电影的希望。

2008年的印度影坛, Ghajini (中译:《未知死亡》) 在放映不到两周的时间里票房就超过了四千万美金, 打破了印度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在这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电影中, 导演A.R.Murugadoss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和爱情的故事, 看完《未知死亡》很多人容易想起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的影片《记忆碎片》, 两部电影看似框架相同, 内核却截然不同, 社会的大背景也大不相同。

影片讲述的是在医学院里, 教授带领学生们研究了一个病例, 桑杰, 他的脑部只有短时记忆功能, 只能记得15分钟以内发生的事情。他的病历引起了女学生苏尼塔的好奇。同时, 督察古塔亚达夫发现这个叫桑杰的人行为异常, 伤害了很多人, 便开始追捕他。女学生苏尼塔无意中翻看了桑杰的日记, 了解到他的过去。原来眼前这个桑杰不是什么危险人物, 而是孟买富商, 幻音公司的总裁。他富有而低调, 很少有人认识他。两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 他结识了活泼可爱, 又富有同情心的广告模特卡尔帕谢蒂。俩人虽然闹出不少笑话, 但最终还是相爱了。好打抱不平的卡尔帕谢蒂从黑帮大佬Ghajini的手中救出了25名被贩卖的少女, 最终惹来杀身之祸, 桑杰也被Ghajini用铁棒击中头部, 失去记忆。而此后, 桑杰凭借宝丽来照相机, 便条贴, 自己的日记, 纹身等等这一切重新拼凑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开始了复仇之路……虽然桑杰的病还没有好, 但在影片的最后, 他一个人坐在美如画卷的暮色中, 仿佛感觉到美丽的卡尔帕谢蒂就依偎在他的身边……

一、贫富差距

如果说电影是对一个国家社会的影射, 不如说一个国家社会环境是电影创作的大背景。在《未知死亡》中, 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是典型的灰姑娘遇上王子的故事, 一个是上层社会印度未来的比尔盖茨, 一个是底层生活的跑龙套的广告模特, 从男主所居住的摩登大厦, 到女主支付不起房租的小屋, 几条街区的距离, 一边是锦衣玉食, 豪宅名车, 一边是食不果腹, 衣不蔽体, 这无一不显示着这个国家的贫富差距, 而比电影中更甚的是印度真实的情况, 贫民窟存在着无法想象的生活。

国家和国家之间贫富差距大, 人们可以自我安慰整个国家的人都跟着自己在苦难之中煎熬, 可以自我鼓励美好的未来正在不远处招手, 但如果身在同一个国家, 同一个座城市, 甚至仅隔几条街区的人过着天堂和地狱之差的生活。印度经济近年来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增长, 现今的印度有着世界一流的工业园区, 有着世界顶尖的超六星级酒店, 但印度同时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 有世界最大的手工洗衣场, 有25%以上低于贫困线的人口, 有成群结队的乞丐……印度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已经成为制印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不健全的法制

在西方人的印象中, 印度是个神圣的地方, 他们在恒河洗涤自己的灵魂, 人们可以在印度得到心灵上的洗礼, 可印度并非那么美好, 不仅仅是他们那里贫穷, 肮脏, 疾病, 而是因为印度不健全的法制。

《未知死亡》中的男女主角便是这不健全法制下的悲剧, 善良的女主拯救了一百多个险些被卖去做妓女的女孩儿, 却因此丧了命, 印度执法部门没有惩治凶手, 而是男主角靠自身的力量和残缺不全的记忆找到凶手进行复仇。阿米尔汗正是通过这样的情节来控诉当今印度不健全的法制。

人所站之处, 便有阴影, 便有黑暗。在影片中也能看到, 在印度的火车上是没有乘警和售票员的, 全靠乘客自觉买票看站。而电影中的警局, 也不过是虚设罢了, 不能惩治买卖儿童的幕后黑手, 警局人员怕被牵连不能保护拥有正义和善良公民的生命安全, 黑社会Ghajini不仅杀害了善心却坏了他生意的女主角, 还能逍遥法外的给医学院捐赠洗白自己, 这是这样的一个社会, 仅靠法制和公正力量无法控制的社会, 公民因做了善事得罪黑社会势力而丧失生命的社会, 需要通过私人力量来解决恩怨, 直截了当拿走仇人生命才能结束噩梦的社会, 归根到底是一个法制不健全的社会, 影片也正批判了印度现实社会的黑暗, 控诉司法警局无能, 这不是一个个例, 而是这个社会的普遍现象。

不仅仅是阿米尔汗的电影, 印度的电影都乐忠于从电影情节去讽刺社会, 时政, 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好在死并非生的对立面, 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影片最后女主的心一直陪着男主, 永远的在一起, 给观众一些温暖的感受, 让人还能感到这个世界上美好的存在。

三、深入骨髓的民族自豪感

印度电影中歌舞是最常见的桥段, 印度作为世界第一电影生产大国, 独特而又神秘的音乐风格结合变换多姿的舞蹈融入到电影中, 载歌载舞体现了印度独特的魅力, 而从这些舞蹈里也可以感受到印度人对自己国度的热爱, 以及民族自豪感。

电影《未知死亡》中, 当男女主角坠入爱河之后, 通过大段的歌舞场景来推动他们的爱情进展, 伴随着一段段集体舞蹈, 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随之也得到集中体现, 相对比其它印度电影, 歌舞片段少了很多, 同时又加入了流行电子元素, 但却丝毫没有减少这部电影的民族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阿米尔汗没有在歌舞革新的征途中抛弃自己的民族性, 虽然官方语言是英语, 但歌曲都是用民族语言演唱的, 舞蹈动作也是以印度舞为基础的。

印度电影中歌舞的变革是必然的, 是时代的需要, 而这其中没有改变的是印度人对歌唱和舞蹈的热爱, 对祖国的热爱, 还有, 他们骨子里那份来自东方, 浪漫而神秘的情怀。他们将印度歌舞与电影溶于一体, 把印度独特的歌舞文化穿插在电影大大小小的角落让人无时不刻的感受到印度歌舞的魅力, 而这是对一个国家文化的最好宣传手段, 印度在拥抱世界的同时, 保留传统的文化和精神, 提到印度, 提到宝莱坞, 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印度歌舞。

有人说, 歌舞是印度电影的灵魂, 虽然并不能完全赞同, 但歌舞的确造就了印度电影的独特魅力, 这个民族已经习惯了在电影中用歌舞来表达情感, 营造意境。它独特的把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在一起, 无论社会怎样发展, 传统文化不会被丢弃, 从这里便能看出印度人是多么爱自己的国家和深入骨髓的民族自豪感, 他们爱自己的国家、宗教、信仰, 即使这里到处可见贫困, 疾病, 肮脏, 但印度人总有更多的理由去热爱它, 那是他们的祖国, 他们的民族。

结语

不管是印度电影中的美好还是问题多的社会, 通过电影的传达观众都会因为更加了解这个国家而喜欢它, 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世界电影的长廊中, 印度电影无疑是最坚守自己民族性的力量之一。它用自己美轮美奂的歌舞和浪漫的东方情怀赢得了东西方电影观众的喜爱。也赢得了人们对这个国家的喜爱。

参考文献

[1]陈萌.试论印度电影中的舞蹈[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孙小絮.探析印度歌舞电影的独特魅力[J].南京艺术学院.

[3]李美敏;周丽琴.印度电影中歌舞的叙事功能[J].电影评介

印度社会 篇2

大约是从2004年起,咔嚓酥就经常看到这种说辞,言必称印度的先进及孟买的发达。说依靠印度政治经济金融制度的先进,赶超中国简直是小菜一碟。仿佛印度的兴盛与中国的崩溃在朝夕之间。言之凿凿,万分恳切。咔嚓酥向来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无奈人微言轻,而且印度的发展确实旺盛蓬勃。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殃及整个世界,印度制度优劣的事实逐渐呈现,咔嚓酥终于能以事实为依据,公正谈论这个问题。

通常褒扬印度批判中国的观点无外乎三个方面:一是民主的政治制度;二是开放的金融环境;三是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谈“民主”。“民主”确实是个好东西。现在的问题不是“民主”好不好,而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民主”。“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可咔嚓酥遍观西方世界,这种“民主”,没有。别再絮叨“民主”的定义与理论。现在贩卖的各种“民主”概念是西方人给的。我无法想象极度拥护推崇这种“民主”概念的西方社会为何会出现“次贷危机”,为何在“次贷危机”中还会有政府巨资救市而华尔街金融业者却派发“高额奖金”,为何卡梅伦会喊出“民主自由”是“骗人的把戏”,为何美国在中东“阿拉伯之春”运动中对示威民众采取两套标准,为何美国国税局持枪实弹征收个人所得税会没有法律依据,为何美国人民缴纳的个税会直接从政府账户直接转入银行家户头。太多的为什么,谁来解释。其实,卡梅伦着急了,说出了实话。

印度的政治制度是西方推崇的“民主政体”的典范。印度1950年建国,实行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总统是名义上的国家领袖。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实际行使职权。议会分两院。上院议员任职六年。下院议员五年举行一次大选。司法独立。有四大主要党派。这是一个标准的“西方民主”式社会,本应该廉洁高效、发展迅速、安康富强。可事实恰恰相反,印度几乎有着世界上最低效的政府,最腐败的社会环境,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对印度的腐败,国际上曾这样描述:95%的钱被贪掉,剩下的5%,再把项目搞黄。比如说,想搞某个政府项目,国家投资100万,各级官僚先侵占95万,最后剩下5万雇佣项目涉及到的民众捣乱(宣称项目扰民,或者干脆做“钉子户”,项目就得停工),再通过“民主”程序,把项目给搞“黄”,最终政府投资一无所有。

印度普选,声势浩大,耗费巨资,民选出的执政党及政府却要领导一个英国式的文官体系。这种文官又称为“事务官”,不与内阁挂钩,不参与党派争端,只负责实施政府的行文及规定,有助于保持选举体制中的政治稳定。但这种“舶来”体系与印度极其错综复杂的地方权势与部门利益相结合,造就了与中央政府严重脱节的地方或部门权力。最终这些官员会形成一个个个体,而不是政府领导下的统一的执政集团。往往让政令失效,效率低下。有时候为了投资建设一个项目,就要逐个地方政府、逐个部门跑,甚至要盖百十个章。难怪商人抱怨:搞定了中央,搞不定地方。搞定了议会,搞不定政府。等到全搞定了,又换届了。而要打通这数不清的环节,印度官员很直接,就是伸手要钱。也就是说,你花了不知道多少银子,打通了不知多少环节,事情能不能成,还没法说。因此,很多国际企业集团进入印度投资建厂,往往费尽气力,但收效甚微。这就是悲催的印度政府的效率。所以,到现在,印度也仅仅只有一条高速公路。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多元化腐败”,它催生出了高额的经济运行费用及异常低效的部门政府。

这就是印度“民主政体”的成果。所以,不同的国家,需要不同的“民主”。所以,我们从来不对“民主”担忧,只对“民主”的具体形式担忧。我们不必妄自菲薄,相比较,中国政府的效率的确高得多。

再谈金融环境。印度的金融环境确实可以让企业拥有一个成本低廉而且方便快捷的融资平台。印度市场上充斥着巨额西方资本,融资渠道比较畅通,资本市场异常活跃。但这需要一个前提,就是世界经济保持平稳,国际金融形势足够稳定。这种条件恰恰不可能。

曾几何时,印度股市蓬勃发展,股票指数轻松破万,印度政府得意洋洋,把印度资本市场的繁荣归因于“更开放”。2006年,卢比已经实现现金的自由兑换,印度政府开始积极推进制定卢比完全可自由兑换时间表,以增强对外资的吸引能力。尝到了资本甜头的印度政府希望用5年的时间,到2010年底,实现卢比的完全可自由兑换。咔嚓酥记得,当时在国内也产生了关于“资本自由”的大讨论,印度比中国更优越、印度快步赶超中国的呼声也达到一个顶峰。所幸,中国政府仍旧保持了清醒,积极寻求货币政策掌控,稳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

2008年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印度贸易部长纳特在达沃斯论坛宣称:“主要依靠投资及内需的印度经济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完全可以‘隔岸观火’。”话音未落,印度经济金融形势突变严峻,贷款增长率狂跌80%,工业生产增速大幅

放缓。凭借经济发展惯性,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在08年冲上万亿元大关。包括印度总理辛格在内的乐观派居然认为金融危机在09年4月就会结束。这种宏观理念让人啼笑皆非。

金融危机期间,印度政府不可谓不努力,应对措施不可谓不密集,但效果确实有限。甚至于美国为了实现其战略意图,竟能威胁印度政府随时发起金融攻击。当前,印度通货膨胀率仍旧居高不下,利率水平不断创出新高。印度经济发展有全面落入“滞涨”的危险。金融市场的这种“自由”与“开放”,不要也罢。

印度的问题在于国家失去了“金融话语权”。当一国的金融市场服务主要依靠外资来实现,当一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必须依赖不断的外来资本进入来维持,当一国的金融力量主要是逐利为第一要务的私有银行体系,如果国际金融形势发生动荡,外资抽离,造成的后果将是致命的。

有很多观点认为,外资抽逃造成印度、巴西等国家的高通胀,正是由于其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兑换,国内金融形势的剧烈变化无法反应到国际市场,导致效应在国内市场聚集。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国严峻的金融形势是国家调控政策失效的表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私有化进程过快,外资淤积,国家失去对核心产业、国家命脉的控制能力。这些都是国家调控政策失效,甚至调控效果与调控初衷背道而驰的罪魁祸首。

目前,印度仍然沉降在金融危机的淤坑里,卢比汇率剧烈动荡,国内形势依旧严峻。辛格仍旧坚持快速实现卢比的“完全可自由兑换”。印度政府仍旧拿着外汇储备穷兵黩武。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的调控措施步步紧扣,效果越发呈现。人民币跨境结算及离岸中心建设正得到积极推进。中国政府已经很少主动提及“可自由兑换”,而且,从未对外宣称任何“可自由兑换时间表”。

印度的金融市场已渐渐演化成西方资本市场的傀儡,不对其抱有过高幻想。最后,则是印度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印度巨大的人口基数及有限的经济实力,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困难。而其中的医疗保障无疑是巨大的亮点,成就显著。

印度的医疗保障体系分为公共医疗体系及私人医疗体系。公共医疗体系就是国人经常说起的印度免费医疗。由于公共医疗体系没有盈利,纯粹依靠政府补贴,所以医护人员流失严重,医疗设备紧缺,医疗水平、卫生环境较为恶劣。但对于印度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的现实来说,作用无疑是巨大的。私人医疗体系以私营医院作为独立从业者,水平参差不齐。医疗费用高昂,一般印度民众根本无力承担。

在全民免费公共医疗的前提下,印度又是医疗私有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印度民众医疗费用的80%由自己负担,严重加重了穷人的负担。而印度的公共医疗体系也成了“小病不用医,大病医不好”的典型。

但无论怎么说,印度的宪法写明自己是“社会主义”,公共免费医疗体系有其巨大的现实意义,也足够让国内某些人汗颜。政府应正视医疗体系改革的失败,尽快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所幸,我们已经看到了积极的行动。如果按照政府的社会保障大纲走下去,依靠已经建立并不断发展的医疗设施及水平,中国的医疗保障大有希望。

此外,印度还存在更多、更广泛、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同中国没有可比性,某些热捧印度的言论也就没有提及。比如印度文盲率过高、贫民太多、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比如印度种姓制度仍旧残留,缺乏民族统一性;比如印度文化没有时间概念,整个社会缺乏时间观念;比如印度科技水平低下,高尖端科技严重依赖西方……

种姓是否还在主导印度社会 篇3

在我们眼里,似乎每个印度人从出生之时起就会烙下种姓烙印,从此注定了他的命运和前途。不少中国媒体在谈论印度的时候也喜欢捎带种姓问题,好像种姓制度成了印度落后的最大根源,其实不然,现在的印度社会早已不是奴隶制或封建制,种姓制度虽未消灭,但其影响早已并非中国人想象的那样了。

印度人口中只有印度教的人才有种姓之分,而其他宗教的印度人则没有这个问题。根据《吠陀经》,印度的四个种姓是婆罗门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所创造,梵天用口创造出了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大腿创造了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通常来说,前两个种姓属于高种姓,后两个属于低种姓。其实,印度的每个种姓中还生出许多的分支,叫亚种姓。每个种姓都像一棵有许多枝桠的大树一样,细究起来十分复杂。印度还有一些人没有种姓,他们被称为“不可接触者”,或者叫贱民。

在旧时,印度的女子地位与首陀罗一样低下,被视为不干净、不雅的人,被称为祸根。结婚时出不起一份可观的嫁妆的女子,或丈夫死后的女人,都饱遭歧视,甚至被烧死或被迫自焚。在媒体对印度的报道中,烧死嫁妆少的女子、溺死女婴的事件常被大肆炒作,这往往给人留下印度贫穷愚昧的印象。其实,印度法律很早就禁止对首陀罗和妇女的迫害。1947年印度挣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时,就宣布废除有数千年历史的种姓制度,赢得了全国绝大多数人的欢迎。考虑到低种姓和贱民的现状,印度政府从建国之初就制定了照顾低种姓和贱民的政策。此外,为体现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印度政府在教育等方面对这些非印度教的人也给予一定的照顾。

婆罗门地位最高?

“龙生龙,凤生凤”,按照一般理解,似乎婆罗门出生就注定他在印度能拥有比一般人高级的工作和生活。其实不然,血统只是血统,没落贵族并不一定比发迹的平民过得好,婆罗门在印度也必须受过良好教育和有本事才能混得开。

印度是一个相对保守的社会,数千年沿袭下来的传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不可否认,印度一些重要部门的领导岗位多数是高种姓的人占据着,譬如,政府部门、议会、公检法,军队等。但根据笔者在印度与学者交流时,曾问他在种姓制度早已被废除的今天,为什么婆罗门依然统治着印度。印度学者回答说,婆罗门依然在印度的各个阶层占据着重要的岗位,这是事实。但问题的实质是,婆罗门一向重视教育,就像以色列的犹太人,总是设法让自己的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样他们就容易在社会上立足,并取得别人无法取得的成功。

在印度废除种姓制度半个多世纪的今天,婆罗门占据着重要的岗位不再因为他们是高种姓,而是因为他们比别人能干。他们对社会作的贡献比别人大,自然应该过得比别人好。而那些没受过良好教育的婆罗门,照样过着贫穷的生活。

低种姓没有前途?

在印度,如果说贫富过去与种姓制度有较大关系的话,那么现在则几乎没什么关系了。当然,过去靠父辈积累起来的财富使后代有条件接受教育并出人头地又另当别论,仅仅靠躺在高种姓这个虚名上过悠闲日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在印度也开始有了市场。譬如,印度上一届总统纳拉亚南就是贱民出生,本届总统卡拉姆则是穆斯林。现任总理辛格是锡克人,而执政党国大党的领袖索尼亚·甘地则来自基督教家庭。种姓在印度的政治生活中显然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在印度废除种姓制度这么多年后,目前高种姓在印度的优越性已经体现不出来了,有些婆罗门已经沦为社会的底层,给别人当车夫。据称,新德里的几十家公共厕所的管理和清扫工作都由婆罗门种姓的人给承包了。在其他地方干苦力活的婆罗门也大有人在。而出生贱民的普通人依靠刻苦学习,也能在硅谷混出模样,甚至挤身达官上层,“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现象在印度比比皆是。

印度社会 篇4

我们首先介绍一下印度妇女地位的大概现状。据相关数据统计, 在印度每三分钟就有一起针对女性的暴力事件, 每个22分钟发生一起强奸案, 全国百分之六十的女性曾经遭受过强奸, 从1971年至2011年印度强奸案增加百分之八百七十三, 强奸案总数达两万四千二百零六件。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对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印巴分治之后, 以印度教徒为主体建立了这个今天的印度, 但是印度也有少数伊斯兰教徒生活。强奸案多发生在印度教徒之间, 印度教男教徒因为宗教原因而认为这是合理的, 相反伊斯兰教徒由于宗教约束相对而言很少做出这种出格的行为。印度是个复杂的社会, 由于宗教信仰不同, 往往婚姻约束也不尽一致。下面我将分别加以论述。

一、伊斯兰教婚姻法

伊斯兰教法由《古兰经》、穆罕默德对婚姻的论断、伊斯兰教法官的意见、个人的理解和解释、类推五个部分构成。所有的宗教都是反对离婚的, 伊斯兰教也是如此。伊斯兰教法关于离婚的规定主要有先知穆罕默德对离婚的几个论断“真主周围最可憎的事是离婚”、“缔结婚姻不要解除他它, 真主憎恨哪些为了追求快乐而改变床上伙伴的男女”、“无论哪个妇女请求她没有过失的丈夫离婚, 不能享受天堂之芬芳”。对于一个有信仰的教徒而言“不能享受天堂之芬芳”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所以伊斯兰教在理论上是禁止离婚的, 但是我们必须确定一点, 社会生活之中离婚的事情仍然是存在的。那就涉及离婚权的问题。伊斯兰教离婚前主要有四种, 分别是:夫妻双方共同提出 (Mubara、at) 、妻子提出丈夫同意 (Khula) 、丈夫提出 (talaq) 、妻子同意丈夫宣布 (talaq-e-tafwiz)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丈夫提出的“特拉格”权利。我们以往存在一种误解, 那就是认为丈夫只要说连三次“我不爱你了”就可以单方面解除婚姻, 由此得出结论:伊斯兰教妇女地位很低。其实不然, 伊斯兰教妇女的地位比印度教的妇女地位高出许多, 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更多的宗教保护。四种离婚权中三种都要求有妻子同意, 只有“特拉格”权为丈夫特有, 侧面也反映出伊斯兰教妇女地位是比较高的。

根据伊斯兰教法规定, 丈夫在行使“特拉格”权利的时候也是受到限制的, 在愤怒、醉酒、监禁、恐怖、他人引诱情况下禁止使用这种权力, 即使行使也是无效的。另外关于“塔拉格”权力也还有其他一些特别的规定。首先行使“特拉格”权力三个月内可以撤销, 没有撤销或者已经撤销第一次“特拉格”的不得再念。此处应该说明的是三个月内丈夫只能行使一次“特拉格”权力, 而且是可以撤销的, 撤销之后丈夫在这三个月内的“特拉格”权力被剥夺了。并不是我们以前所认为的, 一个丈夫只要在某一个时候连说三次就可以废除了婚姻。其次, 当第三次“特拉格”不可避免时候, 不得撤销前面“特拉格”。这一条也是要求丈夫慎重使用前面的“特拉格”权力, 因为第三次的不可撤销性是所有有理智的人应该慎重考虑的。最后, 那就是如果丈夫在使用“特拉格”权力解除婚姻后, 在三个月内如果反悔, 得到妻子同意可以恢复婚姻关系。伊斯兰教关于婚姻制度规定, 是有很大的合理成分的, 而且设置的缓解都是力求避免轻率的离婚行为。深入研究过伊斯兰教的人认为伊斯兰教婚姻的规定优于印度教的规定, 印度国内也有学者企图改变印度教婚姻法仿效伊斯兰教法规定。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 伊斯兰教还是没有能够在法律上实现男女平等。首先是把单方面的婚姻解除权赋予了男方这对女性是不公平。其次, 伊斯兰教实行一夫多妻制, 女性对男性出于从属地位。

二、印度教婚姻法

印度是以印度教为主体建立的国家,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12亿印度人中, 伊斯兰教徒只占有7000万, 百分之六不到, 大部分是印度教徒。所以印度教徒是印度的主体, 印度教法对印度产生的影响远比伊斯兰教广。印度教法主要继承了婆罗门教关于婚姻的规定。他们认为女人是男人的附属物, 是没有价值的, 然而男性由于生殖器被认为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 是主宰。女生甚至不允许读宗教经典《吠舍》。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也保留下来, 四个等级不允许相互通婚, 只允许顺婚不可以逆婚, 即只可以高级种姓男子可以取低级种姓的女子, 低级种姓的男子不可以取高级种姓的女子。女性没有任何宗教地位, 丈夫死后只有儿子的祭祀可以使他进入天堂, 妻子和女儿则不能。这也是为什么印度男性对女性特别鄙视看低的重要原因, 宗教因素使得他们认为他可以对女性为所欲为, 女性不能拒绝男性的要求。由于独立后印度政府力求把印度教法加以汇编成法典使之世俗化, 所以我把它们的一些规定放到世俗法里面加以论述, 此处从略。

三、世俗婚姻法

印度独立后世俗法律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对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法律的继承, 二是对印度教法律的世俗改造。在以上两个来源的基础上印度也在逐步制定相关的世俗婚姻法。印度在独立之后其宪法第三百七十二条规定:对英国之前统治时期制定的法律全部继承和有效, 直到有关制定修改和废止为止。所以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制定的法律是独立后法律的组成部分。

我们要了解印度现在的婚姻法有必要追溯一下印度处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制定的有关婚姻的法律。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期间制定的法律之中和婚姻有关的法律有两部。1929年制定的《萨尔德法典》提高了最低结婚年龄, 男性最低为18岁, 女性最低14岁。改变了印度教规定的父母必须在女孩子8岁之前必须给她找对象结婚的规定, 一直以来在印度教看来, 父母在女孩子八岁之后还没给她找到对象结婚是犯宗教错误的。这个法典一定程度保障了幼女的地位。1938年对《萨尔德法典》进行了修改, 规定不到法定最低年龄结婚的, 双方父母要付法律责任的。1940年进一步提高最低结婚年龄, 女性的最低结婚年龄提高到了15岁。最低结婚年龄的提高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和权益保护是有益的。这部婚姻法虽然提高了最低结婚年龄但是女性的地位并未得到实质的提高, 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妇女的生存环境, 相对印度教法是一种进步。另一法典是1939年制定的《穆斯林解除婚姻法》, 首次赋予穆斯林教徒女性通过诉讼解除婚约的权利。

印度独立之后首先制定了自己的《宪法》宪法第42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也就包括女性的婚约自由权, 夫妻双方地位平等等权利。在宪法上确立了男女地位的平等, 但是在拥有悠久宗教历史传统的印度, 妇女地位并未因为宪法的规定改变。印度婚姻制度之中体现女性地位地下的主要体现是嫁妆制度。印度教家庭生育女儿是很不情愿的, 在他们看来“生女儿是一件赔本的买卖”。嫁女儿往往要准备大笔的嫁妆, 有很多家庭因此而倾家荡产, 有数据统计印度新生婴儿中的, 女孩出生比率明显低于男性,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人为的产前检查, 人为的堕胎。印度独立后加强了婚姻立法, 以保护妇女的社会和家庭地位。1949年颁布了《印度教徒婚姻认定法》规定破除婚姻障碍, 肯定外婚制和高低种姓之间的通婚, 反对内婚和顺婚。1954年颁布了被认为是印度教法世俗化的标志的《印度教特别法》此法中关于婚姻的规定, 对提高妇女的地位有很大的意义, 但是不幸的是受到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徒的共同抵制。同年还根据特别法制定了《印度教徒结婚和离婚法》进一步调整男女在婚姻之中的关系, 提高女性地位。

印度由于嫁妆制度对印度的婚姻产生了极其不利于于女性地位的影响, 所以印度十分注重嫁妆方面的立法, 先后制度两部专项的禁止嫁妆制度的婚姻法。第一部制定于1961年全名《全印度禁止嫁妆法》, 对索取嫁妆的男方规定了严厉的处罚。索取嫁妆会被判处6个月至2年的监禁, 和最高10000卢布的罚金。但是由于这部法律执行效果令人不太满意, 于是在1984年有制度了另一部《禁止嫁妆法》。不仅加重了处罚力度而且进一步, 给与妇女与男性相同的家庭地位。印度嫁妆制度为什么屡禁不止呢?主要的原因是男性在配偶选择中的主导权, 男性往往根据女方提供的嫁妆多少而决定娶谁。社会地位越高索取的嫁妆越高, 嫁妆从最低的七千卢布 (相当于1400美元左右) 到最高的数百万卢布不等。这对女方家庭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有很多适龄的女孩因为家庭无法提供更多的嫁妆而嫁不出去。反嫁妆法之外, 印度政府在追求男女地位平等方面还做了很多有益的举措。1956年印度女性第一次取得了与男性对等的财产继承权。同年印度政府正式将《印度教法典》整理成世俗法典, 开始了期正式世俗化的旅程。1976年进一步整理《印度教法典》, 世俗化历程加强。在印度教法世俗化的过程中, 为了解决婚姻中不可避免的离婚问题, 在立法过程中先后引入了“协议离婚原则”和“感情破裂原则” (未通过) 。在这个过程中, 针对在印度国内居于少数民族地位的伊斯兰教徒制定了一部婚姻法《伊斯兰妇女离婚权利保护法》, 这部法律是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期间于1939年制度的《穆斯解除婚约法》的继续和深化, 给予伊斯兰教妇女离婚后享受基本生活费的权利。由于伊斯兰教仍然实行一夫多妻制, 一个丈夫可以取四个妻子, 所以伊斯兰教徒人口增长速度很快, 7000万的人口在印度总人口占地比例小, 但是他们集中居住在印度北部, 人口和现在的巴基斯坦总人口相当, 印度害怕第二个巴基斯坦出现, 所以一直企图禁止伊斯兰教徒一夫多妻的传统。但是受到抵制。印度教原本也是可以一夫多妻的, 婆罗门作为最高等级可以在本阶层里取一个妻子, 在下面各个等级一次可以取一个, 所以婆罗门可以娶四个妻子, 以此类推刹帝利可以娶三个妻子, 吠舍可以娶两个, 最低的首陀罗只能娶一个。印度独立后这种制度在印度教内部被禁止了。

四、小结

印度政府为了男女平等提高印度妇女的地位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但印度妇女的地位并未有实质的改善。有很多法律并未得到严格执行, 有的则由于受到抵制根本没有制定出来或者被忽视了。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将致力于对全印度领土范围内所有公民实施统一的民法典。婚姻法属于民法的组成部分, 实际上印度并未制定出统一适用于全印度的婚姻法, 只是制定了很多针对特殊全体的单行的婚姻法。习惯法和宗教法仍然起着决定作用, 伊斯兰教法适用与伊斯兰教徒, 印度教法适用于印度教徒。但是从客观上来讲, 伊斯兰教虽然实行一夫多妻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比印度妇女高。印度的社会异常的复杂, 消除印度婚俗文化中的低俗成分制定统一的民法典提高印度妇女的地位印度政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邱永辉.印度的“特拉格”[J].南亚研究季刊, 1990 (4) .

[2]吴宏阳.殖民地时期印度社会世俗化进程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1) .

[3]秋水.论印度女性悲剧命运的原因[J].百科知识, 2013 (4) .

[4]谢振玲.种性制度对当代印度的影响[J].传承, 2010 (6) .

印度社会 篇5

观看了影片《印度合伙人》后很有感触,也在观影过程中不断的找到与销售工作的共鸣:

1、因爱而生——影片中的主人公因为对妻子的爱,对家人的爱,进而升华到对国家落后地区女性的爱,只有大爱才能无惧风雨见到彩虹;

2、用户出发——“顾客才是老板”、“让顾客接受前,自己要先试用”等金句不但点亮了主人公,更是用户思维的最好体现,也是屡试不爽的成功逻辑;

3、用我一体——用户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及命运成为合伙人、共同体,激发参与其中的每个人一起点燃、赋能更多的人,成就事业平台,人生舞台;

印度社会 篇6

关键词: 童婚制度 种姓制度 妇女地位

印度作为一个宗教盛行的国家,其传统习俗和行为习惯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间,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个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种姓制度。在种姓制度背景下,印度女性的地位与最低等级的贱民相当;在宗教的桎梏下,印度女性还遭受童婚制度、嫁妆制度、萨蒂制度等的迫害,甚至有的部落认为,成为妓女是女性通向成年的仪式,在当地公开拍卖初夜权。被拍卖的女性一旦失去贞操,就失去了走进婚姻的权利,沦为永久的娼妓。这些残害女性身心健康的行为在印度长期存在着,这种思想由来已久,仿佛已经融进了印度人的血液当中。直到现代社会,印度依然存在严重的妇女歧视、地位低下的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此,仅以童婚制度为例,对印度妇女地位及其影响作出探析。

一、印度妇女地位与童婚制度的产生

印度教有一个宗教仪式即“生男礼”,这是一种祝愿生男孩的仪式。按《法论》规定:在妇女怀孕的第四个月举行。但是一般来说一个女子如果是生第一胎,就可以在第三个月举行,否则孕妇从怀孕后的第二个月到第八个月期间随时可以举行。在举行仪式时,妇女要穿着新装宣誓。夜间,有人在妇女鼻孔上点涂榕树皮汁液。据说,这样做可以避免流产。在举行这种仪式时,将盛满水的陶罐放在妻子怀里,然后抚摸妻子的腹部,祈祷生个有出息的儿子[1]。可以说,印度女性是输在了娘胎里,从她们是女性的那一刻起,卑微和弱势就伴随着她们,直至终老。

在各国的文明史中,残害妇女的现象举不胜举。无论是遵守三从四德的中国封建社会妇女,还是恪守中世纪禁欲主义的欧美基督教修女,她们所受到的压迫和束缚都没有印度妇女境遇惨痛之深。在中国,人们只是说“红颜祸水”,而在印度,如果要诅咒一个人,你只需说“祝愿你生一个女儿吧”就可以让人暴跳如雷。女性在印度,甚至可以成为一个诅咒的象征。历史与宗教给印度妇女带上了过于沉重的枷锁[2]。

纵观有关古代印度的女性发展的资料,很少有涉及女性教育和权利的内容。从最开始的“生男礼”,到女性18岁之间,仿佛只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结婚。在印度,女孩的结婚年龄普遍偏小,直至今天,印度农村仍然大量存在早婚制,又称童婚。童婚制度不仅损害了印度女性受教育的权利,而且限制了她们自由选择生活伴侣的权利(因为有很多小新娘6、7岁都被接到婆家生活,她们往往会成为夫家家务的主要承担者和丈夫的性奴隶),过早承担家务和性生活对印度女性的身心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童婚制度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制度,那么印度为什么会出现童婚制度呢?它是如何开始实行的呢?又为什么直到现在也没有被完全禁止呢?

童婚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印度古代经典中。古代印度教经典认为,女子在来月经前就可以结婚。《摩奴法论》中写道,年龄30岁的男子应该和12岁的幼女结婚。24岁的男子应同年仅8岁的幼女结婚。在印度教徒眼中最神圣的经典《罗摩衍那》中,被视为女性模范的悉多,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嫁给了罗摩。根据《罗摩衍那》中的叙述,当罗波那想绑架悉多时,悉多在与他的对话中提醒他说她丈夫被放逐的时候她18岁,并且在12年前就已经结婚了,由此推出,悉多结婚时还是一个6岁的孩子。悉多在印度被视为女性的典范,人们也就把童婚当作了必须履行的宗教义务[3]P174。在印度经典《摩奴法典》中还曾经提到过,当妻子月信来潮时,也就意味着女子到了适合生育的时节,此时,丈夫可以接近她,由此可见,他们的婚姻早于女子的月经初潮,即大约早于13岁,甚至更早。

二、印度童婚制长期存在的历史原因

童婚制度之所以在印度长期存在,不仅与其宗教传统关系密切,而且是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从政治上来讲,公元11世纪,突厥人侵略北印度,在印度历史上建立了一个德里苏丹国。因为突厥人在很早以前就接受了伊斯兰教,所以突厥人与印度人的信仰存在差异,然而领土的入侵往往伴随着宗教文化的入侵,德里苏丹国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帝国。侵略完成后,突厥人烧杀抢掠,强迫印度人信奉伊斯兰教。在之后的两个世纪,许多印度居民改信了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教中,妇女的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正是因为这一因素,更加促进了饱受苦难的印度妇女的宗教信仰的改变。另一方面,穆斯林为了同化印度人从而达到长期统治印度的目的,以通婚为手段,积极地促进两个民族之间的融合,这一举动遭到了印度教徒的强烈反对。为了反抗穆斯林的这一行为,印度教徒同样以婚姻为手段做出反击,他们对婚姻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限制,大力推行童婚。由此可见,童婚制度曾一度成为印度教徒抵御外族入侵的政治手段。

从经济方面来讲,与童婚制度息息相关的就是“嫁妆制度”,这是印度社会的另一个顽疾。嫁妆制度源于印度的种姓婚姻制度。在后期吠舍时代,种姓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为了保持种姓的纯洁性,只许在同种姓内部通婚,同种性的各副种姓之间也可以通婚,但是不能和副种姓以外的人通婚。允许‘顺婚,即高级种姓的男子可以娶低级种姓的女子,但禁止‘逆婚,即较低种姓的男子不能娶高种姓的女子,否则高级种姓的人会被开除出种姓之外,所生的子女也会沦为最低种姓”[4]。由于顺婚制度的存在,许多有女儿的低种姓家庭企图通过联姻改变自己的种姓状况,从而改变自己的地位,这一企图的存在本身就导致了婚姻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应对这种不平等的方式大多数就是女方家庭通过赠送高额的嫁妆,达到改变种姓、改变命运的目的。社会上出现了高价购买新郎的不良风气,高种姓的男子趁机索要高额的嫁妆,女方家庭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得不支付高额的嫁妆。这种婚姻本身就建立在男女不平等的基础上,具有买卖婚姻的性质,并且使得印度的陪嫁的风气愈演愈烈,这成了印度罪恶的陪嫁制度的根源。到20世纪末期,印度的嫁妆已经达到了数十万美元。这一费用足以让一个贫民或者普通家庭破产。尽管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二十一世纪,印度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城市和地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巨额的嫁妆不足以对这些城市的家庭经济状况造成恶劣的影响。但是,许多贫困家庭甚至是普通家庭依然深受其害,为了逃避财产灾难,许多家庭仍然纷纷选择童婚,因为童婚可以避免支付高额的嫁妆。因此,这一经济因素也是印度童婚制度屡禁不止的重要绊脚石。

在社会方面,印度对男女性别的看法是与宗教教义相联系的。“印度教对男性生殖力的崇拜,可以说集中体现了这种法则。在对男性生殖力的崇拜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对女性能力的相对贬低。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根本无权利可言。由于印度教徒认为男子天生就比女子高贵,因此在考虑婚姻时多站在男子的立场上”[5]。为了保护男性的权利,印度极力否认女性对社会的贡献。还有就是印度社会对妇女贞操的要求非常严格,印度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很多情况下,它的宗教教义深刻影响着它的社会取向。印度教教徒在婚前大多性欲放纵,这一现象导致了对一切女孩贞操的不信任,也对女性的社会地位造成了影响。“女孩在童年时就结婚,以免日后招致耻辱的可能性”[6],印度社会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大部分地区盛行村庄之间通婚,并且婚后随男方居住。这一习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妇女与娘家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迫使许多女性切断了与自己家庭的大多数联系。这一现象严重打击了父母培养女儿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女性受教育的问题上,许多父母从个人私利的观点出发,认为女儿受教育的价值远远低于儿子。因此,印度有这么一句俗语“养一个女儿就像为他人的庭院浇水”。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在宗教方面,不仅有女子的最佳婚配年龄应为男子的三分之一的说法,而且童婚经过诸多经典的强调,成了印度教徒所必须承担的宗教义务。过早结婚使女子失去自由选择婚姻伴侣的权利,至于印度女性受教育的权利更无从谈起。中国古代妇女需要遵守三从四德,我们已经严厉加以批判了,然而印度妇女却有着更严重的束缚。《摩奴法典》中记载,印度妇女在家里需要遵从自己的父亲,结婚后服从自己的丈夫,丈夫死后服从儿子,没有儿子服从丈夫的近亲族,没有近亲族的服从国王,印度女性的一生都没有资格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在法律方面,印度政府明令禁止童婚制度、嫁妆制度,但是由于宗教因素和社会习俗根深蒂固,在广大农村和贫困的山区,仍然有成千上万的儿童举行婚礼,她们年龄小的只有三四岁,就算年龄大的也不过十几岁,甚至襁褓中的婴儿在昏昏欲睡中已经完成了终身大事。“1978年,印度议会再次修改《禁止童婚法》,制定了《禁止童婚补充条例》,规定不论宗教教信仰如何,一律将男女婚龄分别提高到21岁和18岁。1961年印度制定的《全印度禁止嫁妆法》规定,给予、接受、索取甚至约定给予或借用嫁妆的行为都构成犯罪。1984年印度议会再次通过新的《禁止嫁妆法》,对索取嫁妆者处以6个月至2年监禁并处以10000卢比的罚款”[6]。如果这些法律得以有效执行,印度女性的生活状况也许就会有所好转,然而受执法不严和封建思想的影响,童婚制度、嫁妆制度等违法行为仍然存在,甚至出现了更加严重伤害女性的强奸、轮奸、群婚等违法行为。以强奸案为例,在印度发生的强奸案中,只有大概四分之一的案件被量刑定罪,“以至于印度女性哀叹,她们只要上了马路就是‘公共财产”[6]P41。2012年,一起严重的“黑公交”事件引得全世界哗然,在印度的首都新德里,暴徒袭击了一名23岁的女孩儿及其未婚夫,女孩儿惨遭轮奸,事后,两人被扔下公交车。然而,“在黑公交事件发生后,印度政府警告年轻的女性尽量避免独自出门,避免早出晚归,这警告背后荒唐的逻辑是不言自明的”[7]。

尽管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但是执法机关和政府的纵容态度使得印度女性的权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三、当代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及趋势

当前,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依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与经济上的不能独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代妇女的贡献对象主要是家庭,工作形式大多以伺候丈夫和操持家务为主,而这些贡献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越是无形的东西越不容易为人们所察觉、所承认。这种忽视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女性贡献的不被承认,人们就习惯性错误地认为女性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只是一个乞怜者的角色。经济独立问题主要就是妇女就业问题,其实印度妇女是印度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人力资源,只是由于性别歧视的原因,她们大多从事一些卫生、安全条件极差的体力劳动。政府要想解决这一现状,改善女性的工作环境,减少人们对于生女孩儿的恐惧,就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采取积极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及一些民间的自愿组织还积极制订了一些计划,努力改变女性的就业现状,提高社会地位。

在政治上,“人民院通过法律,规定作为基层行政单位的县、区、村三级潘查雅特自治机构和城市自治机构中,必须有1/3的女性成员。这一措施把吸引妇女参政和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落到了实处”[8]。但是对于是否保留妇女在人民院和立法院1/3席位的立法草案依然争论不休,暂且不论这一措施的科学性,只是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印度,对妇女地位的承认和保障妇女地位的措施依然是备受争议的。

社会上,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仍然广泛存在,残酷的现实显示,仍然有许多女婴被杀死,好像一个家庭的灾难都是由于一个母亲生了一个女儿开始的,无知使得许多女孩无法享受一般的卫生医疗设施,许多女性受着痼疾的折磨,60%的母亲营养不良。人们对女孩社会角色的期望,即做家务和生育,严重影响了她们受教育的权利。印度女孩尤其是农村女孩很早就代替母亲在田里干活,出嫁后又要伺候丈夫,做一系列繁重的家务,悲哀的社会角色把女性的受教育权利剥夺得一干二净。识字率低、缺少文化知识成为影响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重要阻碍。

在法律上,“1956年通过的《印度继承法》则给予全印女性同等的财产继承权。1978年的《限制童婚法》再次将婚嫁年龄从原来的女孩15岁和男孩18岁分别提高到18岁和21岁。同样的,《收养和赡养法》(1956年)、《未成年人和监护资格法》(1956年)、《禁止嫁妆法》(1961年,1986年修订案)、《禁止卖淫和不道德交易法》等”[9],在“六五”“七五”和“八五”计划中,相继做了一些补充,这一系列措施表明印度在近百年来一直为解决女性社会地位问题不懈地做着努力。但是,由于传统习俗和固有的文化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包庇的现象。

总之,当代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依然面临较为艰巨的挑战,强化女性的受教育意识和经济独立能力,对于印度政府和其他各界有识之士来说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白敬献,高晶.神秘的南亚次大陆[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129.

[2]王景春,刘瑞新、李亚兰.人与神的狂欢——印度文化的面貌与精神[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174.

[3]闫向莉.宗教对印度妇女地位的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2012-11:28.

[4]牛志学.略论印度社会中影响妇女地位的各种陋习[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82.

[5]辛哈.B.B.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J].南亚译从.1985(4)

[6]秋水.印度女性悲剧命运的原因[J].百科知识,2013-2(下):41.

[7]王春景.印度女性-荆棘丛中的玫瑰[J].世界文化.

[8]林承节.印度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5.

印度社会 篇7

那么,印度的宗教艺术为什么会与性爱娱乐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对性爱艺术习以为常的印度,受众的态度又是怎样的?春宫画不仅在印度没有被禁止,反而在公共场合经常见到,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印度文化,是开明还是随性?是禁欲还是纵欲?大胆的艺术表现在各种严明的宗教制度中怎样协调与平衡?

细密画《爱之船》也叙述了一个在印度流传久远的爱情故事。画面的下部,是黑天神克里希纳与牧女拉达在花园中的紫檀树下幽会。康格拉画派作于1780年,表现同一题材的作品《交欢》,突出强调了性爱的欢愉与人神的和谐。在《薄伽梵往世书》的插图《克里希纳偷走牧女们的衣服》中,完全看不到强硬的教义和神的威严,反而充满人情味和世俗世界的欢愉。

由此可见,印度的众神不像基督教中的上帝般俯视人类、高不可攀、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具有人性、具有七情六欲,可爱可亲,充满生活情趣,既有人类的美德,又有人性的弱点。在印度,人与动物及神的界限不是不可逾越的,有时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动物可以成为神的化身,人可以上升为神,神也可以转世为人。毗湿奴就有多个化身,却以黑天神的形象最为深入人心,因为他实在是人性化的神,是被压抑的人性的象征。毗湿奴化身为黑天,在牧区长大,幼时他和淘气的孩子一样调皮捣蛋,长大后他和牧区的年轻女子们谈情说爱。他吹起笛子,许多女性,包括已婚的婆罗门妇女,都被他的笛声迷住,来到森林中与他会面。黑天神在非常欢乐的气氛中使每一个女性都感觉到他在陪伴自己,体验无上的幸福。黑天神的故事让人感受到虔诚的力量,也感受到其中强烈的爱欲色彩。黑天神是印度教中崇拜者最多的一个神,人们崇拜他的机智勇敢和风流多情。他在人间的田园之中,尽情享受爱情和欢乐,他游戏人间,带着牧歌般的诗意,激起无限柔情,赋予宗教新的生命与活力,使各种艺术大放光彩。拉达是女牧人中最可爱的已婚女人,她被克里希纳深深地迷住,并为了他和自己的丈夫分离。其中的寓意十分清楚:克里希纳是神,崇拜神灵的拉达代表灵魂,他们在一起象征人类与神性的再结合。印度的传统文化主张人与万物及神应和谐相处,并在这种人与万物的和谐与统一中达到追求的最高境界——“梵我同一”。此时,在天上与人间的爱中,人的灵魂与神结合,而黑天神也成为了人化的神。

从宗教意义上看,印度的文化传统中注重思考“性”,是性把情欲提升为一种神性或一种宇宙的本源,认为宇宙就是某种性欲的产物。《奥义书》在描述个人与宇宙的终极实在关系时,也常与人类的性爱联系起来,如“当一个男人和心爱的妻子拥抱时,不知道哪里是里,哪里是外;那么当他和理智的灵魂拥抱时,也不知道哪里是里,哪里是外”。因此,从宗教的高度思考性问题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人们的性爱与对神的情感界限趋于模糊,因此,对神的爱与对情人的情感极其相似,对神的歌颂类似对恋人的歌颂,亲近神明类似与神明相爱。一些教派认为只有通过爱才能达到与神的合一,而性爱是人类最强烈的爱,故将爱神、颂神与爱情结合起来。

从中我们不难理解印度文化对性的重视,而这种世俗的爱欲与宗教的虔信看似冲突实则相通,是一种十分有趣的解释。在印度文化中,宗教占有至高的地位,印度宗教流派很少,互相区别又和谐并存,印度宗教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19世纪英国殖民当局曾用20年的时间对印度教作了系统的调查,最终没能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它既是有神论的宗教,又是无神论的宗教;既是多元论的宗教,又是一元论的宗教;既是禁欲主义的宗教,又是纵欲主义的宗教;既是宗教信仰,又是生活方式等等。英国人的这个结论,足以说明印度教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印度文化的复杂性,就是既不能以灵掩肉,也不能以肉掩灵。印度的圣哲十分认定性的尊严,并且理解这是一切生物普遍的根本欲求。他们允许民众合理的享乐,认为在一夫一妻的道德规范下所行的性欲满足是“正淫”,决不会看作是罪恶。宗教大多是禁欲的,因为欲望常为一切罪恶的根源,而印度人既看到了它污化和尘杂的一面,又肯定了它动力和能源的一面。

印度教规定,人生的目的是“法”、“利”、“欲”和最后的解脱,这决定了人生的4个阶段: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和遁世期。因此,印度教并非出世的、漠视现实的宗教,相反,它注意到了人生中的各种欲望,“利”是财富的欲望,“欲”是感官的欲望和艺术的欲望,但还是把最终的、对最高存在“梵”的追求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当尘世的欲望满足了,义务履行了,就应该放弃一切,去过云游四方的生活。所以纵欲和禁欲都是印度教文化的特点,二者不是分裂的,而是很自然地融合在人们的信仰和实践中,融合在印度人的血肉中。既然如此,我们便不难理解印度人对性爱的宽容态度,也不难理解印度的性爱艺术了。

印度社会 篇8

印度和中国新疆(古代的西域)有着传统的贸易关系,佛教传入古代西域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印度人民和西域人民相互交流的成就。虽然路途极其艰苦,印度和新疆的传统贸易往来一直没有中断,甚至几乎没有受到大英帝国在印度次大陆的殖民扩张。但是从19世纪中期以后所出现的政治紧张开始冲击传统的贸易往来,印度商人的社会地位和处境都遭受极大影响。大英帝国在印度的扩张、沙皇俄国在中亚的扩张、清朝的持续衰弱并倒塌、充满战乱的中华民国等,都给新疆的印度商人造成了极其复杂的环境。据宣统三年的调查,英属印度在新疆经商及传教之人数“蒲犁领事馆附属营业机构一所,英吉沙英商1户,轮台1户,库车11户,疏勒14户,疏附24户,伽师12户,莎车1104户,巴楚21户,叶城40户,英吉沙21户,和阗19户,于阗6户,共计1275户”[1]2273。由此可见,虽然印度进入新疆的路途不易,但是印度商人在南疆的人数不在少数。

一、印度商人在新疆的商贸网络

对印度商人来说,中国新疆是他们在整个中亚地区的重要商贸活动区。虽然他们的商贸活动包括西至伊朗、北至莫斯科甚至新西伯利亚,但是他们与南疆地区的贸易具有传统性和历史性。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大致上是连接中国和欧洲国家的东西方向的贸易路,然而其中段部分是南北模式的贸易路。印度北部及西北部、阿富汗、伊朗、中亚诸汗国、中国新疆以及俄罗斯就通过南北贸易路相互连在一起。虽然有些学者认为陆路贸易随着海上贸易的繁荣而开始衰弱,但是最近一些研究表明,陆路贸易在16世纪至19世纪仍然彰显着自己的活力[2]25。在中亚这广阔的空间里,印度商界创建了自己广泛的商业网。甚至可以说,有巴扎的地方就有印度商人[3]。他们的主要角色是“代理人、商人、金匠、粮食商”等等。

中国新疆是印度商人几个世纪以来从事常规贸易活动的重要地区。列城和拉达克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很多印度商人愿意用印度矮种马驮自己的货物,长途跋涉翻越高山到达南疆。印度与南疆的贸易通道有两条,即从克什米尔和拉达克翻越喀喇昆仑山脉到达南疆,印度商人还通过巴达克山进入南疆。虽然南疆的莎车是印度商人在新疆的活动中心,但是塔里木盆地周边的喀什噶尔、英吉沙、叶城、和田、巴楚、库车、库尔勒等城镇也有他们的店铺。从印度到达莎车平均需要38天的旅行,中间还要翻越五千多米高的雪山,所以体力充沛而能吃苦的人才可以安全到达目的地。19世纪,英国探险家弗朗西斯·扬哈斯本(荣赫鹏)勘察这条路线时写道:“砂石戈壁,双边是荒山丘陵,静如坟墓,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经常遇见各种驮兽的骨架”[4]8。虽然路途艰难、交易量不多,但是相当可观的利润吸引着商家。19世纪初期的资料显示,当时印度和新疆的贸易往来中印度处于出超地位。为了贸易平衡,印度商人不得不运回大量银子即元宝,后来大麻成为印度从新疆进口的主要货物,除了大麻还有茶叶、丝绸、羊毛、毛毡、地毯、金银首饰、玉石、马和骡子等。从印度出口到新疆的主要货物有鸦片、棉花、布匹、香料、印度茶、糖和燃料等。

新疆的印度商人群体主要由克什米尔人、旁遮普人和希卡布尔人构成。旁遮普商人大部分来自霍西亚普尔、阿姆利则、拉瓦尔品第和其他城镇的喀特里人,他们或者自己开店或者为大公司做工。克什米尔人也是在新疆的印度商界中引人瞩目的群体,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新疆定居下来,与当地人结婚,甚至购买房子和土地。与其他印度商队相比,他们已经融入地方群体,很难分别。希卡布尔的信德人在新疆乃至整个中亚以金融事业和放债而出名,特别是在南疆,他们是臭名昭著的放高利贷者,收取的月利息平均12%以上。高额的利润吸引着更多的印度商人来喀什噶尔放高利贷。1905年年底,希卡布尔来的放高利贷者达到了400余人。他们居住在南疆大城镇的印度客店,即使居留的时间长达几年也不会带家属。因此,他们中的许多人往往与当地穆斯林妇女形成长期的关系,他们的这种不良行为经常引起当地穆斯林居民的怨恨和反抗[5]148。另外,游牧部落贾迪人小商贩也偶尔涉足南疆。除上述商界群体之外,19世纪在新疆存在过相当数量的印度籍奴隶,据印度国家档案馆的资料,他们的数量多达800余人[6]。他们当中有来自于克什米尔、伯尔蒂、吉尔吉特、那噶尔、旁遮普等地的人,基本上是被坎巨提人在罕萨地区抓住并带到新疆卖掉的奴隶。他们当中有男有女,并在莎车、喀什噶尔、库车、和田等城种地或做家务。后来,英国政府说服克什米尔统治者向每人收取60至100卢比之后让他们获得自由[3]。

二、新疆的印度商人与地方政府

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新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自己的统治,北疆地区作为军事重地受到清政府的特别关注,南疆地区基本上保持其原来的商业和农业。新疆地方官员继续重视与印度的贸易,欢迎印度商人在新疆从事贸易活动。据印度国家档案资料,1907年在喀什噶尔发生过当地穆斯林人闯入印度商人的客店。当时喀什噶尔道台及时平息反印度的示威,并特意下令要保护外国商人和游客并与他们和睦相处,禁止任何人聚众闯入印度客店[7]。当时印度商人要么放高利贷,要么赊销货物。由于新疆地方商人或店主拥有的资金有限,无法立即用现款购买印度商人的货物,普遍的做法是,他们先赊购,把货物出售完之后付账,或者商贸旺季结束时交清欠款。可是在许多情况下,由于地方商人违约或者遇到意外事故,印度商人无法收回赊账。英国驻喀什噶尔首任总领事乔治·马嘎特尼(马继业)道出了其主要原因;“中亚地区贸易的共同特征是长期赊账。零售商很少或没有资金,很难让他们立即付款,外商必须做以6至18个月期限的赊销,交货和付款的时间总会发生间断。零售商可能会破产,可能潜逃或死亡。所以,在这个国家商业信誉很低,法律不规范,外商损失资金的风险较大。”[3]

虽然当时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但地方政府有一套专门处理印度商人债务和其他问题的有效措施。地方政府为在新疆的各国商队任命阿克萨卡尔(Aksakal即商约),外国商队之间出现矛盾,他们可以挑选一位“有威望”的人来调节,如果调节不成功,中国官员进行调节。在其他情况下,阿克萨卡尔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建议当局如何处理此事,地方官员一般处理较大的案件。印度商人对地方官员的态度很少有意见,他们认为中国地方官员处理纠纷的方式很公正。据印度国家档案资料,1898年喀什噶尔的一些大麻商人联名告状印度商人,说印度商故意压价。但是,喀什噶尔官员查到印度商人跟大麻价格高低没有关系并最终判决无罪[8]。与其相反,印度商人对自己的阿克萨卡尔大有意见。1898年的档案资料显示,当年一位名叫阿合买提亚尔的印度阿克萨卡尔处理一名印度商人和他的喀什噶尔债务人之间的纠纷时,从中受贿并故意对印度商施压。然而,由于中国政府禁止放高利贷,地方官员对印度商人的放债行为不满。莎车官员曾对马噶特尼抱怨说,“印度商人给人贷款的利息很高,如果有人向印度商人借款10两,那么年底连本带息就增高到40—50两,然后印度商人就提出解决债务的非常无理的条件”[9]。

新疆建省后,清朝实施一些金融信贷措施来改善民生,当时的贷款月利率规定只有1%。尽管如此,地方官员插手,借出官府的资金,主要借给富商,普通百姓根本无法贷款。因此,地方百姓只能向印度商人借款并抵押自己的耕地和住房,而印度商人通过这种办法将农民抵押的房产据为己有,之后再以高价租给农民耕种,收取租金[10]185。当然,地方政府根本不愿意自己的公民受外国商人的剥削而破产。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官员说服印度高利贷者尽量减少债务额度并要分期偿还。地方官员一方面担心百姓财产变为外人所有,另一方面担心纳税人数量的减少[3]。然而,由于地方政府缺乏相关的信贷规章制度,中国公民倾家荡产的可能性很高。有些印度商人把所有的资金放高利贷,而后没有收回,同样面临破产的危险。据马噶特尼秘书巴哈杜尔·阿里沙于1899年元月的报告,有一位叫胡赛因·巴赫西的旁遮普商人在南疆已经生活25年,原本是一位富商,但由于放高利贷和赊销变成穷光蛋,八年以来一直讨债而没有任何收获[11]。

三、英俄角逐对印度商人的影响

英国和俄国是当时世界上两个主要的殖民国家。沙俄从北向南扩张地盘,英国由南向北发展势力,双方在土耳其、中亚以及我国西部地区形成一长条冲突地带,这在历史上被称为“伟大的游戏”。他们之间的竞争从19世纪开始进一步加剧,并影响到印度与新疆的传统商贸关系,以及印度商人在新疆的社会地位,甚至影响到中国地方政府对印度贸易和印度商人的态度。19世纪60—70年代,沙俄吞并布哈拉、希瓦、浩罕等中亚汗国,并觊觎英属印度西北的边疆。而英国把阿富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开始向北和西北方向推进。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英国没有能从印度基地派任何军事探险队进入该地区探察俄国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在新疆的印度商人为英国的渗透成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先锋队[3]。他们不仅为英国政府提供俄国贸易信息,更重要的是他们成为有关俄国和中国当局的主要信息来源。当时的斯利那加、列城及喀什噶尔的英国官员记录了印度商人提供的许多报告。如,1894年8月的一份报告里讲到俄国的军事军备、俄罗斯电报线向新疆边界的伊尔克什塘延伸、俄国商业运输队的筹备等等[12]。

从各种文献资料中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得到英国官方资助并到新疆的印度商人数量突然剧增。一系列官方和非官方的英国游客开始刻苦地探索通往新疆的交通路线,测绘地形地图。1869年,在巴伦布尔举办的英国官方资助的有关印度与新疆贸易的展览会,取消了运往新疆的棉织品和其他一些商品的关税。尽管如此,与俄国相比,印度商人在新疆的贸易处于明显的劣势,英国在中国东部地区的胜利并没有影响俄国在新疆的贸易优势。虽然英国在浩罕军官阿古伯侵占南疆时期试图取代俄国,但左宗棠为首的清朝官员收复新疆并驱逐阿古伯残余势力,对新疆的印度商人的处境造成不利影响。清朝政府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看到了俄国和英国的不同态度,因此向俄国给予更多的优惠。从此,英属印度官方不断收到在新疆的印度商人的无数抱怨报告;他们受到严重歧视待遇;除了那些携带家眷并居住时间长达二三十年的商人可以留下外,其余都被要求限期离开新疆;有些商人的货物被没收[3]。据1881年元月的一份档案,由于高额运输费和各种关税,印度商人的货物不能运到莎车以外的地方[13]。新疆地方官员开始对印度商人设有各种障碍,甚至1883年规定禁止印度商人从事大麻贸易并阻止大麻向印度出口[14]。

英国驻喀什噶尔领馆开始运作之后,在新疆的印度商人从中获得不少收益。马噶特尼自称是英国公民的保护者,他亲自调查印度商人告状的种种案件,经常与喀什噶尔官员接触并商讨贸易纠纷,谴责那些贪官。当初,喀什噶尔官员拒绝马噶特尼的任何要求和建议,甚至警告喀什噶尔的印度商人如果跟随马噶特尼滋事将付出沉重代价[15]。由于英国驻华大使向总理衙门施加压力并要求公平对待新疆的英国公民,新疆地方官员开始改变以前的歧视态度,到了1903年印度商人开始享有与俄国商人一样的权利。但是中国地方官员对印度商人在利益面前表示毫无立场的行为非常憎恨,如他们在早些时候为了获得住宅和耕地便加入中国国籍,而后来英国领事馆建立并表示支持英国在喀什噶尔的公民的时候就纷纷加入英国国籍[16]。

印度掠影 篇9

东西文明:新德里

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登中国东航的航班飞往印度新德里, 飞机降落在新德里机场, 眼前立刻呈现一片五彩斑斓。机场光线明亮, 大厅围墙上有描绘印度历史的精美壁画;印度男人戴着头巾, 妇女身穿色彩鲜艳的丽纱。印度的天气景色和街景与埃及很像, 街道两侧有高大的老树木和宽阔的绿化带。小汽车很多, 以两厢小排量的为主, 大街上公交车、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并行。印度的新德里正在发展之中。

第二天我们乘车经过新德里的大使馆区, 这里有美国、法国、俄罗斯大使馆, 美国大使馆外面有两辆警车守卫。这是新德里的中心地段, 是新德里最美丽的街区;马路一直对着就是国会, 路边有警察纪念碑, 颇有欧洲城市的感觉。各国大使馆的建筑颜色, 都是白色建筑, 但建筑风格不一样。大使馆的庭院内种植了菩提树、棕榈树、凤凰树和三角梅等各种热带的灌木花丛。

1911年英国占领印度后, 把首都从加尔各答迁到了新德里, 由英国建筑家勒琴斯爵士设计并主持修建新德里, 1931年正式建成。国王大道上印度门是印度的象征, 高达42米, 与法国的凯旋门一样雄伟, 是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印度士兵而修建, 墙上镌刻着13200名士兵的名字。印度门从东向西一直通向总统府, 这是新德里最为壮观、最为经典的城市景观。

走在新德里市中心或城乡结合部的街道观看印度建筑, 假如是没有外国人和印度人在行走, 你有可能认为是在中国某个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印度, 在很多方面与中国是相似的。城市的环境、国民的综合素质也很相近。

印度高速公路是三车道, 中间的隔离带有4米宽, 种植了很多三角梅, 红色、紫色和白色的热带花正在怒放。道路两侧是大片的树木和草地, 新德里位于印度北部平原, 是较富庶的地区, 公路旁边到处有野兽和鸟类在活动, 说明印度人注意环境和动物保护。印度的人种杂乱, 血统混杂, 人种繁多。有些人像欧洲白种人, 有些像非洲的黑种人, 有些则是亚洲的黄种人;有的头发乌黑, 有的呈金黄色;有的身材高大, 有的个子矮小;人类学家说印度有七种人, 雅利安人、达罗毗蒙人、伊朗人等。

当天我们还参观了印度之父——甘地的陵墓。这实际上是一个按西方理念建造的甘地墓地, 黑色的大理石构成的陵墓, 永不熄灭的圣火在陵墓前方燃烧, 无数的鲜花摆在前方。在印度门西南处的博物馆里有一些甘地用过的实物和照片。1982年获奥斯卡奖的影片《甘地》就是新德里当地人民按照当时的一草一木布景拍摄的。从甘地陵墓出来去机场的路上, 经过印度高等法院、总理府、尼赫鲁公园和印度政治家的住宅区, 这是一片按西方理念设计的新区。印度的精英和领袖都住在这一片环境优美, 空气清新、街道整洁、绿树成荫的地方。这片新区与旧德里的贫困、肮脏、混乱和拥挤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是当今印度贫富悬殊的最大社会问题。

盛大婚礼:旁遮普

第三天晚上回宾馆的路上, 碰上旁遮普古典婚礼, 沿途两公里由铜管乐队、民族鼓队、马车花灯组成婚礼庆典队伍载歌载舞, 拥簇着新郎乘坐的马车走在前面, 一群身穿红、黄、蓝、绿、紫色薄纱丝绸的民族华丽服饰的女青年与身穿印度传统服装的男青年, 在乐队演奏欢快的、节奏鲜明乐曲的伴奏下, 缓缓地走向婚礼的正式殿堂——阿育王五星级酒店。新郎身穿白色的民族传统服装, 头包戴着锡克族人那种围巾, 从上面垂挂二十多条像珍珠项链那般的珠链, 把新郎的脸挡住, 在伴郎和父亲、兄弟的拥簇下, 缓缓走上婚礼仪式典礼台上绣有金边白底的沙发一侧坐下, 另一侧留着等候新娘的到来。大约半个小时, 在欢乐、明快、和谐的乐曲中, 新娘在伴娘、父母和证婚人的拥簇下, 庄严的乐曲声中在众多的电影摄像机和照相机的闪光中, 缓慢地走向婚礼的典礼台。

新郎和新娘的亲戚发现我这个东亚人在观看现场的热闹时, 热情邀请我去喝饮料、吃点心, 并和新娘新郎一起合影, 并留给我名片, 要求把相片通过E-mail发回给他们留作纪念。天生善良, 大慈大悲, 无忧无虑, 是印度人的精髓。这是我迄今为止从现实或媒体或电影看过的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 也是最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色彩的婚礼, 是一种贵族的婚礼。印度自古以来就存在世袭的种姓制度, 亚种姓有3000多种, 另外还有贱民, 种姓歧视至今未能消除。贵族永远是贵族, 平民永远是平民。这是印度发展中除宗教盛行的困扰之后的又一最大障碍。

爱情之墓:泰姬陵

第四天, 怀着梦寐已久的心情去参观人类七大奇迹——泰姬陵。位于阿格拉的泰姬陵, 是印度穆斯林较多的地方, 从人们的服饰、建筑的风格可以看出浓厚的穆斯林特征。与埃及与意大利的著名旅游景点一样, 很多全副武装、荷枪实弹、身穿草黄色制服的警察在旅游景点巡逻, 安全检查特别严格。进入大门后, 首先看见一座高大的红堡, 这是进入泰姬陵花园城堡, 城堡是印度莫卧儿王朝时期的皇宫外观颜色呈朱红色, 用大理石建成, 典型的穆斯林风格屋顶、门窗和图案装饰, 修建泰姬陵花了22年时间, 在泰姬陵大门的这个城堡上建了22个圆球, 以示22年的纪念作为标志。泰姬陵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五个皇帝沙·贾汗纪念他38岁的爱妃去世, 于1628年至1658年, 建造的一座陵墓, 耗尽当时王国的大量财力和物力, 从此莫卧儿王朝走向衰落直至灭亡。泰姬陵是人类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人类社会史上名垂青史, 是一座爱情纪念碑。高67米的陵墓直耸蓝天,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匀称的, 可以说泰姬陵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结晶。伫立在泰姬陵前的400多米长方形水池前, 看着这水中陵墓的倒影, 想起了古今中外的许多国王或皇帝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故事。下午6点钟的余辉从云层中透射出来, 金灿灿的霞光洒在坐东朝西的泰姬陵上, 不禁心生感慨, 当年的辉煌强盛已是一去不复返的往昔。

瓦拉纳西:母亲河

第六天, 从新德里乘印度航班前往名城瓦拉纳西。瓦拉纳西是印度人洗礼的心灵之城。第二天清晨5时天没亮就起床, 步行到印度的母亲恒河参观和乘游船看浴场和日出。天还未亮, 河边就有很多的男女手中拿着点燃火的小花蜡烛灯在河里沐浴, 这是印度最古老的沐浴景色, 也有印度教徒在这里举行葬礼。印度人把恒河视为女神的化身而崇拜。根据印度的信仰, 如果用恒河水沐浴, 就能洗清一切罪过。如果人死后骨灰投入恒河, 就能从轮回中得到解脱。在印度没有恒河的瓦拉纳西是无法想象的, 在这里, 时间的流逝就像是恒河的流水。恒河岸边巡礼的圣地石阶码头是最值得一看的景点。旧街的河西岸有64个水泥石阶码头。瓦拉纳西很贫穷, 乞丐很多, 大街小巷卖花灯和花环的人很多, 每家人都养了狗, 满街的狗在街上走。瓦拉纳西是一个乡间城市, 与大多数中国的乡村城市一样, 拉闸卷门、单间铺面的商店, 很低的围墙上也写满了各类广告。妇女用头顶着货物在行走。瓦拉纳西有远古的佛祖故事, 也是一个具有宗教色彩的城市。

释迦牟尼:鹿野苑

第七天, 来到离瓦拉纳西大约10公里的印度释迦牟尼转法轮的地方——鹿野苑。公元629年 (唐贞观三年) 唐玄奘到印度瓦拉纳西恒河西岸之勒克取经, 644年 (贞观十八年) 离开印度。鹿野苑草木繁盛、环境幽雅宜人, 有讲堂、住宅和佛塔。这里佛塔很多, 有大有小, 但遗址不多。红砖建造的释迦牟尼住地遗址始建于公元前三年, 是释迦牟尼讲学的地方和转法轮塔。在绿茵茵的草地之中高高耸立的昙麦克塔, 始建于公元6世纪, 当年的释迦牟尼大彻大悟之后, 将佛法发扬光大在此讲学。在鹿野苑的古遗地和古佛塔, 看到世界各国的佛教门生在此专心虔诚的读佛经, 遇见很多年轻的身穿红色袈裟的男女僧侣, 与他们亲切交谈发现, 这些僧人从外貌、服饰与中国西部地区的藏传佛教是何等的相似, 可谓是如出一辙、一脉相承, 一大景观。在鹿野苑的隔壁, 有一座1929年由中国佛僧修建的中华法寺。围墙上有一张公元623年唐玄奘从西安出发历时22年到印度瓦拉纳西取经的出发线路和回国线路。唐玄奘当年跋山涉水走出西域, 翻过火焰山和大沙漠来到印度, 遇上的艰难险阻、饥荒疾病是难以想象的。645年 (贞观十九年) 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回长安得到唐太宗的亲自接见, 慰勉有加, 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 在弘福寺译经并完成《大唐西域记》, 记录所见所闻, 成为一部流传后世的珍贵历史文献。今天的印度, 佛教仅占10亿人口的0.8%, 佛教由唐玄奘带到中国后发扬光大, 并在中国遍地开花, 正如印度史学家辛哈和班纳吉所说:“中国的旅行家如法显、玄奘, 给我们留下了有关印度的宝贵记载。不利用中国的历史资料, 要编一部完整的佛教史是不可能的。”这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宗教的力量和人类发展的历史。

和谐的印度商场 篇10

在加尔各答考察期间, 我逛过几个当地的百货商场, 它们大多如同中国八十年代的供销社, 低矮、阴暗、陈旧中透着古朴。虽然不够时尚, 但却充满了温馨和谐与快乐, 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商场的服务员多为年轻的小伙子, 打扮时尚、精神, 破旧的商场依然掩盖不住他们的风采。

听说印度的珠宝有名, 于是我们在珠宝专柜前逗留的时间长了些, 旁边有位帅气的服务员为我们介绍了几条金项链和戒指。一口纯正的英语让我们倍感亲切, 他用流利的英语详细地给我们介绍着每一个珠宝的规格产地, 以及优缺点。能主动介绍产品的缺点, 让我很是吃惊。面对目不暇接的珠宝, 我们也一时不知该选择哪个, 只是不停地把玩着每一个。这时有人喊他去二楼, 他应了一声就要走, 我说你把柜台锁上吧, 等你来了我们再选。他却说不用, 你们放心地选吧。说完轻松而又迅速地上楼了。我看看头顶, 又看看四周, 没有摄像头, 门口也没有保安。而柜台却是开着的, 上面还放着他刚拿出来的项链和戒指。他如此相信我们, 让我们真的很感动。

不大一会儿, 他回来了, 没有检查柜台里的存货, 而是依然耐心地帮我们挑选。最终在经过漫长的一个小时后, 我们每人终于挑选了一条自己心仪的项链。这时我多了个心眼, 问他能打折吗, 他面露难色, 说不好意思, 我们明码标价不打折。是啊, 仔细一看每条项链上都挂了一个标签, 注明单价和该交的税额。正在犹豫间, 他说你们是外国人, 这样吧, 把你们的护照给我, 我去找经理问问, 看是否能给你们优惠。怎能把护照交给他, 又轮到我们不放心了。他看出了我们的心思, 笑着对我说, 这样吧, 你拿着你们的护照和我一起去找我们经理。在二楼经理室我们把情况给经理一说, 经理又是打了一痛电话, 最终因我们是外国人给我们打九折。

买完项链后, 小伙子只是个开了个单据给我们, 就说你们不用管了, 等你们离开时, 在大门口拿着单据取物就行了。我们又买了点红茶等印度特产, 都是一样的程序, 交款领单据, 不用自己再费劲拿着所购物品, 可以轻松地随意逛逛商场。离开商场时, 在大门处有一个长长的柜台, 很多人都在那里排队等候领取自己的商品, 每件商品都被单独放在一个包里, 是精工细作有印度特色的布包, 很漂亮也很环保。

跨越咖喱的印度菜 梵天印度餐厅 篇11

来印度餐馆就一定要尝鸡,羊肉,鱼,虾和面饼。

先点了叫“Butter Chicken”的鸡。放了一大口在嘴里,咬上去只觉得鸡肉甜甜的,等嚼完往下吞咽的时候才开始慢慢感受到印度香料的辣在嘴里慢慢地散开。对印度香料的辣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对辣的出现在时间上的错位却是没料到的。

“Kade Masale Ka Gosht”是羊肉。虽然羊肉有疝味,但很想试一下。第一口咬上去,果然疝味很重,但一瞬间就被印度香料的辣给盖住了。神速得让我这个不太喜欢羊疝味的人,也忍不住想再一次回味一下刚才的那个羊疝味。

“Tandoori Pomfret “是鲳鱼。一口咬上去觉得够肥,让我安心许多,因为没有通常那种鱼肉吃上去干干的通病。口味也是出乎意料的平和,让人能有心情来细细地品味鱼肉的细腻。厨师在口味上的把握真是非常的好。

“Lasooni Jhinga”是大虾。一口咬上去时,很有弹性,能感受到从虾肉里滋出来的甘甜,接着是印度香料的辣在嘴里扩散开来。感觉特别的爽。

“Bhuna Mushroom”是在一个新鲜的大蘑菇里放上了捣碎了的洋葱和芝士调和的酱。酱的整体口味很淡,从而能突显出洋葱和芝士本来的美味。这样的口味和蘑菇的鲜味也不发生任何冲突。充分体现出厨师对食材的理解和组合的技巧。

“Bhuna Saag”是把菠菜,洋葱和蒜放在一起煮。菠菜非常的软,很容易吃。但洋葱的味非常隐蔽,不太容易吃出来,而最后在嘴里留下的是蒜的辣。

收尾的甜点叫了“Kulfi”布丁和“Masala Tea”印度红茶。与其说“Kulfi”是布丁,还不如说是一款可以用刀叉来吃的冰淇凌。非常浓厚的牛奶味,但甜度控制的非常好。里面还有一些小的水果干的小颗粒,咬上去特别有感觉。“Masala Tea”看上去像可可,很浓,但喝上去非常的淡,且完全没有一般的红茶喝完后在口里留下的苦味。特别不可思议。

这家餐厅的每一道菜在口感上的奇妙变化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屏弃了对印度菜就是咖喱的误解,让我对印度菜在香料上的运用和演绎有了全新的认识。

推荐菜单

Butter Chicken、Kade Masale Ka Gosht、Tandoori Pomfret、Lasooni Jhinga、Bhuna Mushroom、Bhuna Saag、Garlic Naan、Kulfi、Masala Tea

地址:朝阳区霄云路甲26号北京海航万豪酒店2F

电话:010 5927 8888

免费停车:

印度高考制度探析 篇12

关键词:印度,高考,教育公平,应试教育

一、印度实行多种考试并存的高考制度

(一)几种有全国性影响的高校入学考试

在印度,两个机构举办有全国性影响的高校入学考试,它们是中央中等教育理事会(Central Board of Secondary Education,简称CBSE)和印度学校证书考试委员会(Council of Indian School Certificate Examination,简称CISCE)。这两个机构举办多种政府认可的公共考试,其中,CBSE举办的与高校入学资格有关的考试有3项:“高中证书考试(Senior School Certificate Examination)”,亦称“12年级考试(ClassⅫExamination)”;“医学院校入学考试(All India Pre-Medical Dental Entrance Examination)”;“工程技术院校入学考试(All India Engineering Entrance Examination)”。CISCE举办的与高校入学资格有关的考试有1项:“印度学校证书考试(Indian School Certificate Examination)’”。

CBSE是自治性社团组织,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21年成立的合众省中学和中间学校教育理事会(United Provinces Board of High School and Intermediate Education),1952年改用现名,1962年进行了重组。CBSE管辖的中学近万所,其中包括设在印度以外的21个国家中的100多所中学。

CBSE没有政府拨款,经费完全依靠自筹,主要的经费来源是考务费、会员费和理事会出版物的收入。其主要工作目标和活动有:规定中学考试的条件,举办公共考试;为工作岗位调转到不同地区的国家公职人员的子女提供教育;规定、更新教学与考试科目;接纳协助举办公共考试的会员单位,提高全国中等教育的学术水平。根据中央政府授权,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主管中小学教育和识字司的国务部长或者“印度政府秘书”负责监管CBSE的工作,任命CBSE的主席及其手下的5位部门负责人。[1]

印度学校证书考试委员会(CISCE)也是社团组织,没有政府拨款。1952年,时任教育部长主持召开了一个“全印度证书考试大会”,主要目的是讨论用一个“全印度的考试”取代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海外剑桥学校证书考试”。1958年1月,印度学校证书考试委员会宣告成立。1967年12月,该委员会根据有关法律注册成为社团组织。1973年,该委员会又依法取得了举办各种公共考试的资格。[2]

CBSE的高中证书考试和CISCE的印度学校证书考试的成绩,通常被各大学作为普通文科、理科和商科的录取依据,达到一定分数线的学生不再参加各大学的入学考试。CBSE的考试可以用英语或者印地语答卷,CISCE的考试只能用英语答卷。CBSE的高中证书考试成绩中,可以有“社会实践课程”的加分,最高可以加到30分左右;CISCE考试更注重学生的记忆能力。在印度每年1,000万左右的高考学生中,约有1/5参加这两个机构举办的4项考试。

(二)高校入学考试主要由地方和高校自主举办

印度地方的一级行政区划称为“邦(State)”和“中央直辖区(Union Territory)”。由于各种原因,印度的行政区划经常调整,数量不断增多,现有一级行政区35个(28个邦,7个中央直辖区)。印度高校大学生中的约20%就读于中央直属的高等院校,其余的约80%就读于邦立高等院校。[3]尽管各个一级行政区有名称不完全相同的考试委员会或理事会负责本地区的高考,但是掌管考试大政方针的是一级行政区的教育部(有的称为文化教育部或者普通教育部,各地的称谓也不一致)。各一级行政区的高等院校主要录取本地区的学生,同时给其他行政区的学生留出一定比例(通常是15%~20%)的入学名额。

此外,印度的一些顶级高校单独举办招生考试,这些高校通常是“国家重点学院”,包括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和全印度医学院等,其入学考试的竞争十分激烈。

二、印度高考竞争激烈的原因

(一)名校的入学考试竞争激烈

世界著名的印度理工学院现在实际上是13所独立办学的机构,各校的办学质量和特色不尽相同,只是办学体制和名称相同而已。13所印度理工学院的招生考试称为“印度理工学院联合招生考试(简称IIT-JEE)”,录取比例常常达1:40。另外,印度管理学院和全印度医学院等国家重点学院的入学考试竞争同样激烈。

如果各国的名校单独招生,其入学考试的竞争必然激烈,这是世界通例,其主要原因当然是名校的办学质量高,毕业生的人数少、出路好、待遇高。

(二)公立高校的名额较少

在印度,直到2004年年底之前,得到中央政府(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认可的大学全部是公立大学。2005年,7所私立大学得到大学拨款委员会的认可,2007年增加到13所。而在作为办学主体的各类大学附属学院中,公立学院仅占24.2%,受助私立学院占32.5%,自筹经费学院占43.3%。[[4]]实际上,印度高等教育机构中的私立学院长期占据半壁江山,现在,私立学院已经成为印度高等教育机构的主力军。“印度高等教育福利化”、“印度高等教育收费低”是片面的说法,因为这种说法仅适用于印度大学系统中占少数的公立学院,同属于公立高校的各个国家重点学院也是收费很高的。

由于印度的公立学院数量少,招生名额有限,办学质量普遍较高,而收费又很低,所以入学考试的竞争激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印度全国范围讲,如果仅看录取比例,高校入学考试竞争最激烈的首推CBSE举办的“工程技术学院入学考试”。2008年,CBSE举办了第7次全国工程技术学院入学考试,共有86.3万人报名,79.3万人参加了考试,最终被录取的人数是13,653人,录取率约为1:60。[5]

三、印度高考制度的利与弊

(一)印度高考制度的主要优点

1. 较好地保障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印度高考的多样性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形式是:在世界上受到广泛好评的印度国家重点学院普遍举办单独的招生考试;中央直属大学的普通教育专业录取学生,主要根据CBSE和CISCE这两个社团组织的考试成绩,医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等专业教育有专门的招生考试;地方院校有本地区的招生考试。

印度高考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全国性的考试时间相对一致,集中在每年的3~5月份,各高校的单独考试安排在4~6月份。这种多样性很大、统一性较小的做法,较好地保障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各类高校的招生标准又相对统一。

2. 兼顾公平与效率

在印度高校招生的过程中,对公平的关注由来已久,重视程度很高。

首先,印度的高考不是“一考定终身”。在全国性考试、地方性考试、各高校单独考试等诸多考试中,学生可以有多种选择。

其次,多种考试为兴趣不同、特长各异的学生提供了更适合自己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印度高考的类别很多,普通高等教育(包括文科、理科、商科等)与专业高等教育(包括医科、工程技术、管理等)的考试科目是不同的,而且专业高等教育的考试科目也不尽相同,针对性很强。

再次,印度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处境不利群体的受教育权利。独立后的印度政府为处于社会底层长期受压迫、受歧视的“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分别保留了15%和7.5%的高等院校入学名额,后来又为“其他落后阶级”保留了27%的入学名额。根据这个政策,这些弱势群体在参加普通高校入学考试时,即使成绩很低,也会获得优先录取的机会。包括印度理工学院在内的顶级高校,对享受保留政策的群体也是降低几个分数段录取的,但是,在这些顶级高校,保留名额通常录取不满,因为最好的高校总是有最低分数线控制的。尽管保留政策多次引发全国性的抗议,但是,印度政府一直坚持实行这一制度,而且政策性照顾的覆盖面还有所扩大。在印度的国情下,保留政策对维护教育公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印度也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制定了一些照顾性政策。

通过各种考试为高校选拔生源,这是印度高考制度注重效率的主要表现。当然,印度对高等教育效率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即某种意义上的“宽进严出”。印度高校通常为那些因为公平原则的考虑而被录取的学生开办补习班,但是对经过补习仍然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学生,还是会根据学术标准予以淘汰。[6]

(二)印度高考制度的主要缺点

1. 没有全国统一选拔高校生源的便利

印度高考制度有了多样性突出的优点,就难免造成统一性偏弱的缺点,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印度的高等教育规模长期位列世界前三名,这样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却没有全国基本统一的人才选拔标准,相当于在保持高等教育质量方面放弃了一个有效的手段;第二,众多的考试给相当一部分考生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印度的“考季”持续约4个月,许多考生为了把握起见,选择参加多个考试,这样就不得不在全国各地奔波,既要支付不菲的路费,其身体和心理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2. 应试教育的现象仍然严重存在

在印度,教育程度是决定一个人前途命运的主要因素,而教育资源有限,竞争必然极为激烈。印度的各类中学也都普遍追求升学率,各种高考补习班数量很多、收费高昂。

参考文献

[1]CBES Overview[EB/OL].http://www.cbse.nic.in/welcome. htm/2010-03-28.

[2]The Council[EB/OL].http://www.cisce.org/2010-03-28.

[3]安双宏.论印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J].比较教育研究,2006,(8):35-38.

[4]宋鸿雁.印度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及特征[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5):26-31.

[5]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Government of India.Annual Report 2008-2009[EB/OL].http://www.education. nic.in/2010-02-19.

上一篇:听力难点下一篇:软件测试概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