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2024-06-18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精选5篇)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篇1

种姓制度对现在印度的影响

我学习世界文明史的作用就是通过了解不同文明的演进史,以便于在观察世界时事时,能站在文明的角度上,从宗教背景`艺术修养`等方面来解读时事。印度作为亚洲重要的大国,是中国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对手,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了解印度,学习他们的文明。下面的内容就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印度的种姓制度,重点在于分析种姓制度在现在印度社会中的作用

有关种姓制度的产生,有三种解释,其中一种就是我们熟悉的关于雅利安入侵的社会历史的解释。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雅利安部落从印度西北部进入了印度次大陆,主要和达罗毗荼人以及澳大利亚类型的黑人冲突,占据了印度北方地区,并把其他的部族向南方或者向北方的山地、森林地带驱赶。雅利安自己的社会形成了三个群体,第一个是战士集团,称为Rajayana,后来名称改成了刹帝利,第二个是祭司集团,被称为婆罗门,这两个集团为争夺雅利安的政治权利进行了斗争,结果是我们熟悉的,婆罗门成为最后的胜利者。雅利安人的第三个集团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者,他们就是吠舍,许多印度的土著居民也被纳入了雅利安社会体系,成为首陀罗,首陀罗的最初来源不仅包括被征服的土著居民,还包括雅利安人和当地土著生的混血后代。吠舍往往是农场主、商人、手工业主、地主,而首陀罗则是在农场工作的农民或者在手工作坊进行劳作。在雅利安征服后,为了维护雅利安人的地位,雅利安人逐渐建立了许多社会和宗教制度和规则,使得这种阶层的区分被永久固定下来。种姓制度由此产生。

种姓制度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严格的等级制度,从高到低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第二个特征是种姓和职业挂钩,从事干净职业的人地位就高些,从事不洁职业的人地位就地低。第三个特征是世袭的原则,你父母的种姓决定了你的种姓,你的种姓决定了你子女的种姓,一个人生下来种姓就决定了,职业也决定了,一生无法改变。第四个特征种姓之间有隔离性,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的生活禁忌与风俗,彼此之间不能相通。

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其他来源和特征,以及一些具体细节,不再具体解释,重点介绍印度种姓制度在现在印度社会的现状,以及对印度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同古代相比,印度现代的种姓制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自从1947年独立之后,印度采取了一系列否定种姓制度的法律、政治和行政手段。为了保证低种姓人的教育和求职权利,印度还实施了著名的“保留政策”。还给低种姓出身的学生一定的升学名额。这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至少在今天,种姓隔离和种姓歧视是不合法了。

但是种姓制度在城市和乡村的影响却十分不同。在城市受市场经济和自由民主平等等观念的影响,印度大城市里对种姓的概念越来越淡薄了。但在乡村种姓制度的影响仍十分巨大,在印度农村走动,便会发现村落的居住方式基本是以种姓区分开来,种姓制度的许多特征在乡村仍有保留。

种姓制度作为印度特有的国情,它的影响牵扯到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不考虑印度的种姓制度,就不会对印度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下面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对印度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在政治上,现在印度走的是西方议会民主制。一方面由于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种姓人数共占印度总人口10%,而首陀罗占45%,不可接触者约占18%。低级种姓的选民占多数,有利于选出维护他们自身利益的政党,从而有利于提高低级种姓的社会地位。一批代表中低种姓阶层利益的地方性政党孕育而生,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日益壮大,从积极方面来看,政治的种姓化推动印度议会民主制,使印度由一党独大转向多党并存发展。从另一方面,各个种姓各自为首,互相对立,维护自身利益,不利于国家与民族的团结,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这也是印度在历

史上为什么易受外族侵略的原因。而且,印度许多的政党为了争取更多的选票不得不将一些重要的职位让给以些地方的种姓头目,以保证绝对的选票。一个印度政治家感慨地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从争取自由运动中产生的具有远见和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领袖正让位于那些具有狭隘地方主义、种姓主义的政治上的新人。”[5](p.79)这无形中给政党冲突、地区冲突、种姓冲突,埋下深深伏笔。

在经济上,职业世袭这一局面却尚未被根本改变。因此,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印度现代经济的发展都受到种姓制度的严重束缚和阻碍,把持社会高层的高级种姓不接纳低级种姓的人。而在一个现代社会里,职业间的改变不仅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往往会带动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如教育业、服务业等。而种姓制度将人们的才能和职业分割,同时规定职业世袭制。这无形中阻碍了职业间的转换,从事低等工作的人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身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而高级种姓的人则永久地把持社会中较好的职位。当今印度的现实是:一方面号称IT大国,另一方面是10亿多人口中有1/3仍然居住在缺电少水的闭塞的农村;拥有世界上3/5的软件工程师,同时也拥有世界1/4贫困人口;每年有200多万大学毕业生,同时全国妇女中有一半是文盲。”[11]究其根源就是受到种姓制度及其观念的影响。若不解决这种现象,印度的经济增长必定会受到长期的严重的制约

在文化上,印度的种姓观念是印度人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而种姓又将印度人划分为不同的种姓集团,而相同种姓在不同地区有不尽相同。因此,印度便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多层次、多地区的各个民族文化体。A·L·巴沙姆主编的《印度文化史》中提到:“这些集团在地里、经济和政治意义上相互依附,而在社会关系、思维方式,甚至在语言上却从未彼此同化。”[12](p.182)这就意味着印度这么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里从古至今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认同和统一的文化。究其根源,就在于印度种姓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分裂性。种姓与种姓间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排斥等等。他们自成一派,遵守各自的规定,不会容纳其它种姓的文化,也决不接受其它种姓的思想。因此,印度人在种姓的影响下培养起来的是具有分离性、排斥性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仅影响了印度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还进一步诱发了不同民族、种姓、宗教之间的矛盾。但是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利于保留印度的文化遗产,不易与被其他民族所同化,正如尼赫鲁所说“只要种姓制度仍然存在,印度就不能在世界文明国家中占据应有的地位。”

[14](p.202)但却不得不承认“在印度人们保持着种姓制度的条件下,印度终归是印度;但是从他们与这个制度脱离的那一天起,印度就不复存在了。”[15](p.315)

种姓制度对现在印度的影响非常的复杂,并不能单一的认为某些影响的绝对性。例如印度政府的“保留政策”,在提高印度低级种姓地位的同时,也阻碍了一部分高级种姓的人才获得同等的受教育与工作岗位的权利,造成新的不公,不能做到任人唯才,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利于各种姓内部之间的团结,有利于他们内部的合作与交流,举个例子,印度人在硅谷就比中国人吃香,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外工作的印度人大多数属于高级种姓。由于低级种姓的选民占大多数,而他们的大多数又缺乏对科学的基本常识,使得一些政策难以施行,不如节制生育的政策,还有一些政策的通过反而使高级种姓成为弱势群体。

在面对种姓制度这个问题上,印度面临着着一个两难抉择。种姓制度是印度的特征,但印度的种姓制度却又弊端重重,限制印度的现代化。如何在保留民族性的同时走向现代化,是一个摆在印度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十分棘手的问题。而且,从古至今,印度的种姓制度都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因此,我认为种姓制度

还将继续在印度社会中产生巨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会随着印度对外交流的频繁,以及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文明的影响而逐渐淡化,但将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篇2

一、印度独立之初的公共制度建构

1947年独立之时, 在公共制度建构方面, 印度面临三个重要的选择。

第一, 是否实行议会民主体制?当时一般认为集中体制比民主体制能更有效地动员国家资源, 实现资本积累———这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就印度而言, 历史上的长期分裂和多次外族入侵, 使印度形成高度碎片化 (fragmentation) 的社会。社会成员被宗教、种姓、民族、语言和文化等分割为不同群体。民众对其所属社会群体的认同感超过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在很大程度上, 印度依然是一个地理名词, 而不是一个国家, 尤其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低收入, 低识字率, 社会高度不平等, 中产阶级比例小, 农业占主导, 宗教和语言多样化, 这样的国家适合民主制吗?民主制能否将印度的各个部分维系到一起而不至于分裂?对于极其贫穷急需发展的印度, 民主制能否使其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在当时,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不确定的。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开国元勋们, 最终选择了在印度实行议会民主体制。这是一个巨大的赌注, 政治和经济的双重赌注。

第二, 在经济发展中, 占主导地位的是政府还是市场?1933年的大危机、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盛行, 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纷纷扩大国有经济部门, 加上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成功, 这些经验使印度的开国元勋们对市场产生了深刻的不信任感, 因而选择了政府主导经济的发展模式, 用政府的有形之手代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配置资源, 并且牺牲农业来实现快速的工业化。

第三, 在社会政策领域, 是要机会平等还是要结果平等?这个问题与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密切相关。长期的社会分化, 使印度的落后种姓和落后部落在政治、经济、社会及受教育程度上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如果只是给予平等的竞争机会, 这些弱势群体势必然没有竞争力, 而可能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因此, 印度政府实施了“保留政策”, 即在公共部门就业和主要教育机构里为落后种姓和落后部落设立保留名额, 以便逐步将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流。保留政策的实质是寻求结果平等而非机会平等。

二、六十年来公共制度的演进

60年过去了, 当初的公共制度建构经历了60年的演变, 显现出各自不同的影响, 也获得了不同的评价。

(一) 民主体制

尼赫鲁等人对印度民主体制的设想与设计, 是基于对每一个个体权利的尊重, 旨在包容印度的博大和多元化。

独立60年以来, 印度民主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 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 成熟的定期选举机制。印度的选举委员会强力捍卫公民的投票权, 主持了许多困难的选举。印度大选的投票率通常在六成以上 (美国通常只有三到四成) 。在一个文盲率接近40%, 许多公共事务都或多或少被政治化的国家里, 选举结果却从来没有争议, 这是非常难得的。第二, 成熟的议会, 能够独立和自由地制定法律和政策。第三, 成熟的多党政治。政党之间的激烈竞争, 使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都形成了亲民和注重人权的政府治理模式。第四, 成熟的联邦体制, 包容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允许各邦多元化的发展。第五, 成熟的宪政, 三权分立, 司法独立。第六, 成熟的法治, 政府行为受法律约束, 接受违宪审查。第七, 独立的媒体, 不受行政权力干预。

(二) 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

尼赫鲁等印度开国元勋们抱着迅速摆脱贫困, 实现工业化, 富民强国的理想, 选择了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并存的混合模式, 希望借助政府对经济的强力干预, 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超英赶美。但事实却是, 由于政府对经济干预太多, 管制太死, 窒息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导致经济增长缓慢。不仅使大面积的贫困挥之不去, 而且招致对民主体制的质疑。

上个世纪80年代, 印度开始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1991年遭遇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 经济改革加速加力, 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印度的年均经济增长率, 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5%, 90年代达到5.7%。21世纪的前十年, 达到7.7%以上。这使印度继中国之后, 成为新兴经济体中又一颗耀眼的明星。经济改革带来的绩效表明, 此前制约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 不是民主体制, 而是僵化的经济体制。

(三) 保留政策 (reservation)

如果说对于民主体制, 印度人普遍赞同, 并以之为骄傲;而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证明为僵化低效, 因而需要改革, 那么关于保留政策, 则一直争议不断。

独立时制定的保留政策, 是在所有公共部门中为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保留接近四分之一的职位 (15%给表列种姓, 7.5%给表列部落) 。

1990年, 为了赢得落后种姓的选票, 印度政府宣布实行为落后种姓保留27%的政府公职的政策, 这激起高种姓的激烈反对。骚乱席卷印度各大城市, 导致印度各政党及社会各种姓群体的严重对立。

为了在2009年的大选中获得全国约四亿落后阶层的选票和左派政党对执政联盟的支持, 2006年4月, 印度政府宣布, 在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以及全印医学院这三所印度最知名的院校, 将来自低种姓家庭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学生的入学保留名额从原来的22.5%提高到49.5%, 其他20所普通大学则提高到27%。该政策宣布后, 立即遭到各学院高种姓学生的反对, 他们先是游行示威, 随后转为静坐绝食。此次事件给印度医疗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 新德里五家最大的国立医院瘫痪多天, 病人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三、公共制度的长期影响

(一) 民主体制的经济绩效与社会影响

印度民主体制的建立和顺利运转, 是印度人的骄傲, 也是世界范围内制度建设的奇迹。民主体制所具有的内在稳定性, 保证了印度这样一个多人口、多语言、多种族, 多宗教, 多冲突、整体发展水平落后的国家, 能够保持统一而不至于分裂;保证了印度无论宗教、种族与社会矛盾如何尖锐, 冲突如何激烈, 政权的交替都可以通过多党竞选的和平方式, 而不至于发生军事政变或内战。加上比较健全的法治和比较自由的舆论, 这些都为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制度性支持。民主体制下, 各个社会集团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也使经济增长的成果更能为多数民众所分享, 有助于扩大经济增长的包容性。这些堪称印度获得的“民主红利”。

但是, 民主体制也使政党的政治主张和政府的重要决策深受选票政治的影响, 兹略举数例:

譬如,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 地方财政收入在其经常开支中所占的比重, 从70%下降到55%。而在联邦政府的转移支出中, 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可以由联邦政府自行安排的 (如由联邦政府部门负责或发起的各类项目) 。联邦政府在运用这些补贴贷款 (subsidized loans) 时, 更多的是考虑在其选区的政治影响, 而不是考虑财政金融改革或消除贫困的因素。

又如, 2009-2010财年, 印度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6.9%, 几乎没有大幅增加政府支出的空间, 这严重限制了印度政府的财政政策能力 (譬如, 为应对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中国出台了近6000亿美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 而印度的经济刺激计划只有40亿美元) 。对此, 有两个改革方案可以考虑, 一是将税收占GDP的比例提高2-3个百分点 (目前不到10%) 。另一个是提高公共支出的质量, 将公共支出更多地用于人类发展和基础设施, 而不是宽泛的补贴。对此, 印度学界和政界其实有相当的共识。但是, 在民主体制下, 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畏于选票压力, 不敢实施大的改革。

上述种种负面影响表明, 印度在实施经济改革的同时, 还必须进行相应的政治改革, 消除民主体制中阻碍经济发展的种种因素, 才能加快经济增长。

(二) 市场化改革的成效与前景

市场化改革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凸显出经济增长中的部门不平衡和地区不平衡问题。

就部门增长不平衡而言, 印度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服务业带动。印度服务业在90年代年均增长7.5%, 最近五年年均增长率更达到10.3%, 在GDP中的比重从1950年的30.5%增加到2009年的57.3%, 但目前在就业中的比重却只有25.4%。与此相对照的是农业的增长率, 自1980年以来, 农业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不超过4%, 在GDP中的比重从1960年代的42.5%下降到2008年的17.6%。但农业在就业中的比重却占到60%。就地区发展不平衡而言, 2003年, 全印人均国民生产净值平均值为11799卢比, 最好的邦为16679卢比, 最差的邦为3557卢比;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 全印平均值为27.8%, 最好的邦仅为6.16%, 最差的邦高达47.15%。另外, 在成人识字率, 中小学入学率及婴儿死亡率等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上, 最好的邦和最差的邦也有很大的差距。

经济改革凸显的发展不平衡, 在印度引起高度关注。为此, 印度政府的发展目标调整为“包容性增长”, 也就是促进各社会群体平等地参与经济增长过程并分享其成果。

自1991年以来, 印度已经历了5届政府, 但没有一届政府敢于逆转已经开启的改革道路。经济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无论未来政局如何变化, 经济改革都会继续。

(三) 保留政策与社会碎片化

印度政府实施保留政策的初衷, 是希望通过针对落后群体的平权行动 (affirmative action) , 减少社会不平等, 促进落后群体融入社会主流。但就实际效果而言, 保留政策使得属于某个落后群体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变成了一种优势。因此, 保留政策大大强化了种姓意识, 促进了种姓制在现代印度的延续, 也使社会持续碎片化, 对印度的经济改革和公共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略述如下:

第一, 社会碎片化造成公共权力社会集团化, 使行政权力难以退出市场领域, 阻碍经济改革和发展。在选票政治下, 落后集团凭借其人口优势开始掌握国家权力。主要依靠某个或某些社会集团的选票支持而上台的政客, 习惯于用公权力为所属社会集团谋利。他们热衷于权力带来的物质利益和人脉关系, 绝不肯削弱国家权力。这成为经济改革中主要的政治障碍之一。

第二, 社会碎片化影响到腐败的根除及公共治理的改善。作为一个拥有问责制政府和自由媒体的民主国家, 印度长期被严重腐败所困扰而不能根治, 一个重要原因是, 新崛起的社会集团一旦掌权, 常常利用尚未改革的阻碍经济发展的条款规定 (譬如, 对工厂或企业的供水供电, 土地征用和登记) , 最大化地捞取好处。当选举变得越来越昂贵, 这一点尤其明显。

四、印度的经验及其启示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印度的改革是渐进和有限的, 但经济却加速增长。同期, 一些拉美国家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也实施了改革, 且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超过印度, 但其经济增长绩效却不如印度。这表明, 印度在独立之时建构的公共制度, 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不曾挖掘的潜力。所以, 即使只有温和的改革, 也能获得巨大的制度红利。

中国与印度同为金砖国家, 面临日益严重的全球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 未来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不能再依靠加大要素积累, 而只能通过公共制度的变革, 汲取制度红利, 促进经济转型。

中国社会的高度同质性、民众对民族和国家的高度认同感以及富有效率的政府, 这是印度无法比拟的中国优势。如果能在此之上不断完善市场化改革、法治和公共治理, 则制度红利将更有力地支撑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摘要:1947年印度独立之时, 建构了三项基本公共制度:政治上的民主体制, 经济上的计划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保留政策。论文分析了这三项基本公共制度六十年来的演进及其对印度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公共制度,经济绩效,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Arvind Subramanian:India’s turn:under-standing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2]Government of India:Economic Survey (2010-2011) .

[3]Planning Commission, Government of India:Towards Faster and More Inclusive Growth:An Ap-proach to the 11th Five Year Plan, 2006.

[4]Raghbendra Jha et al., “The first ten K RNarayanan Orations Essays by Eminent Persons on theRapidly Transforming Indian Economy”, ANU E Press, 2006.

印度种姓制度 篇3

当有人说起印度,你首先会想到的可能是泰姬陵,也有可能想到的是种姓制度。而人们一说起种姓制度,首先想到的就是它对印度人们人性的压抑。的确,当我们看到印度贱民“屈辱的出生,屈辱的生活,又屈辱的死去”,当我们看到许多印度人从出生起就被限定在狭小的职业集团内而没有任何选择的自由,当我们看到无数高种姓女子与低种姓男子的爱情被残酷镇压时,我们心中肯定会升腾起熊熊怒火。那么到底种姓制度是怎么来的,它的历史影响以及现今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

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社会以种族和职业为基础的一种独特而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约公元前1500年,古代印度遭到了一群自称为雅利安人的外来部落的入侵,他们把安家定居的地方称为雅利瓦尔塔(Aryavarta),即雅利安人之国。他们似乎对当地以前的文明不屑一顾,也知道自己的体态特征和他们所征服的土著大不相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雅利安人和当地原住民的关系也逐渐固定下来。雅利安人非常清楚自己和当地土著在肤色上的差别,称土著为“达萨”中人,即奴隶。出于这种强烈的种族优越感,他们极力阻止与被他们鄙视的居民混合,逐渐发展起具有种族和阶级隔离的社会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包括四大种姓。前三个种姓由雅利安人自己的职业等级即祭司(婆罗门)、武士贵族(刹帝利)和农民(吠舍)组成。第四种姓(首陀罗)留给当地原住民,即达萨人。达萨人不得参加宗教仪式,也没有其征服者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最初刹帝利种姓最为高贵,后来随着婆罗门教在印度社会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婆罗门种姓才成为印度的第一种姓。当时的种姓制度还有其神圣的宗教渊源,《摩奴法典》中记载,在种姓制度产生之时,造物主梵天“为了诸界的繁荣,他从口、臂、腿和脚生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这样种姓制度就打上了神圣的烙印。

二.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影响

1.种姓流行使印度民族概念的淡化,是历史上国家难于统一、外族十分容易入侵的重

要原因之一。在漫长的历史上,印度经常遭到外来民族的入侵,在雅利安征服者建立种姓制度后,希腊人、塞种人、安息人、大月氏人、白匈奴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都先后征服过印度的一部甚至大部。印度种姓制度的特征之一是种姓之间具有隔离性。种姓之间有许多限制。比如,《摩奴法典》第十卷第51条:“旃陀罗和什弗巴格的住处必须在村落外。他们必须被当做离钵者,他们的财产必须是狗和驴。”高种姓不可从低种姓处接受食物,以免被“玷污”等等。每一个种姓都有自己的“法”,即道德准则,用以规定各种义务和责任,由于每一个种姓都根据自己的职业以及历史上形成的传统规范自己的行动,所以就形成了每个种姓自己独特的生活禁忌与风俗。这样每个种姓就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彼此之间不能相通,逐渐导致了印度民族概念的淡化。民族凝聚力不强,就容易给外族以入侵的机会,从而造成了印度长期被奴役的现实。

2.种姓制度是古印度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础,使整个社会具有超稳定性。种姓制度具有

严格的等级制,各种姓之间一般不得接触。每个种姓的职业也是固定的,贱民们注

定只可从事商业或者那些被认为不洁的行业,他们居住在与世隔绝的村庄或城镇外面的住房里,他们不可与其他种姓发生任何肉体上的接触。也就是说,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也是固定的。印度历史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改朝换代和外族入侵事件,都未能撼动种姓制度。印度也曾发生许多次企图改造种姓制度的运动,但最后所有这些运动要么消失了,要么它们自己也变成了特殊的种姓,如佛教、伊斯兰教等。事实证明种姓制度具有极强的消化能力,它能将各种异质文化一一消融,最后都纳入它自己的框架之中。

3.种姓制度是古印度法中最核心最有特色的内容,其他所有部门法中都渗透着种姓制

度的气息。《摩奴法典》第一卷第102条宣布:“为将婆罗门的义务与其他种姓的义务以适当顺序加以区分,生于自存神的摩奴特编纂了本法典。”由此可见,维护种姓特权是立法的首要目的。而从权利的设置看,古印度法以种姓制度为基础确立了各种姓之间权利的不平等,从而确立了一个等级分明的阶级社会。种姓制度渗透到法律当中,对古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印度种姓制度的现实影响

虽然印度独立以后,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现代印度社会仍然保留着种姓制度的残迹,种姓制度已经给每一个印度人打上的宗教烙印。当今种姓文化作为古印度文明的遗产,在现代印度社会依然具有很大的作用。它对社会稳定起到双重性的作用,一方面,稳定的作用使得印度当代存在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另一方面,印度的种姓制度使社会固化,印度本已十分巨大的贫富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这会从根本上制约印度社会的总体性的发展和印度大国的建构。

1.积极影响: 印度的种姓制度作为社会各利益阶层的“维稳”体系的关键,在很大程度

上可以防止国家政策的严重脱轨、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激化而发生大的社会动荡,从而保证转型期间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印度种姓制度在各种姓层次之间,尤其是在高等种姓与占印人口三分之一的贱民之间形成了一道天堑,客观上减少了高低种姓间的直接的社会冲突,相当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同时,种姓制度使得印度底层人民的社会政治越迁和经济利益扩大的欲望没有出现像在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的尖锐的社会矛盾。2005年10月,欧洲一家民调机构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大都市中,若论GDP,印度首都新德里只能排名第108位,但其居民幸福指数却排名第4位。印度人如此之高的幸福感的来源在相当大程度上来自于根深蒂固的传统种姓文化,种姓文化倡导各个种姓安分守纪,不要妄想所谓的地位与财富。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印度人往往和自己的前代相比,稍许的物质进步就使其得到满足。这种惯性的思想价值体系使得印度的各个种姓阶层都感到满意,对自身的政治和经济的利益满足使得其充满愉悦感。

2.消极影响: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种

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不及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就算在天灾时,贱民亦饱受歧视,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同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省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种姓制度在造成社会不公的同时,也制约了经济的长期发展。在种姓制度下,各个种姓安于现状,在“种姓主义”的经济

思想的指导下,只强调种姓的内部经济合作,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无从实现,使得印度经济的发展缺乏内部的动力。种姓制度导致贫富分化的必然存在,导致内部总体消费力的提高缓慢,影响社会再生产的扩大化,从而影响印度的总体经济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外国法制史》,郭义贵、方立新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文明的历程》沈坚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摩奴法典》(法)迭朗善 译,马香雪 转译,商务印书馆

《印度教种姓制度:3000年的枷锁与磐石》,中华论坛网

种姓制度 篇4

种姓制度的产生 在印度-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后,为了把自己较白的肤色同土著居民较黑的肤色区别开来,开始使用瓦尔纳一词。在雅利安人占领的地区便出现了雅利安瓦尔纳与达萨瓦尔纳。随着雅利安人的社会分化,从事祭祀的僧侣和以部落首领为首的武士集团逐渐同雅利安一般人民大众脱离开来,而成为两个特权等级。一般人民大众则成为雅利安人社会内部的第三等级。这样,再加上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在社会上便自然地形成4个地位不同的社会等级。其中依次提到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种姓的产生当属后期吠陀时代。古代印度实行严厉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主要存在于印度教中,对伊斯兰教和锡克教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即僧侣,为第一种姓,地位最高,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刹帝利即武士、王公、贵族等,为第二种姓,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吠舍即商人,为第三种姓,从事商业贸易;首陀罗即农民,为第四种姓,地位最低,从事农业和各种体力及手工业劳动等。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种姓又派生出许多等级。除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外的人,即“不可接触者”或“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绝大部分为农村贫雇农和城市清洁工、苦力等。被开除出种姓的人也成为贱民。贱民只能居住村外,不可与婆罗门接触,只能从事被认为是最低贱的职业,如抬死尸,清除粪便等。走在路上,贱民要佩带特殊的标记,种姓制度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就开始萌芽。后来在阶级分化和奴隶制度形成过程中,原始的社会分工形成等级化和固定化,逐渐形成严格的种姓制度。

种姓是世袭的。几千年来,种姓制度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方面影响很深,种族歧视至今仍未消除,尤其广大农村情况还比较严重。在职业上,各种种姓原则上是世袭不变的。按《摩奴法典》规定,高级种姓由于“穷困”可以从事低级种姓的职业;相反,低级种姓不得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在婚姻上,各种姓原则上同姓通婚,即实行内婚制。《摩奴法典》规定,高级种姓之男因“贪欲”可以娶低级种姓之女;相反,低级种姓之男不得娶高级种姓之女。前者称“顺婚”,后者称“逆婚”。职业世袭化和种姓内婚制是种姓制的基本特征。不同种姓的人还不能同坐、同饮食。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种姓制已逐渐形成为一种社会体系。作为第一等级的婆罗门,独揽宗教事务,形成专门的祭司阶级,有些婆罗门还参与政事。第二等级的刹帝利,是掌握军政大权的武士阶级。这两个等级处于统治地位。第三等级的吠舍,是

雅利安人的平民大众,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等。这是就雅利安人3个等级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来说的,而社会现实并非如此单纯。事实上有些高级种姓的人也从事低级种姓的职业,而在舍中间有些商人后来恃其财富,飞黄腾达。第四等级首陀罗,基本上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但也有贫困的雅利安人。他们是被压迫、遭奴役、受歧视的无权居民等级,从事手工业和农牧业,他们之中大多数是奴隶。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和中国、埃及、巴比伦并列为东方的四大古国。勤劳、勇敢的印度人民,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几千年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一直比较迟缓。这与印度存在着一个的森严的等级制度一种姓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

独立后,印度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消除种姓歧视。首先是制定了有关法律规定。1948年国会通过了废除种姓制度的议案。后来宪法和各邦法律也都做出相应规定,保护低级种姓利益。政府还在教育、就业、福利等方面对低级种姓者提供大量帮助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1.)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2)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3)波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4)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奴隶主阶级还制定了许多法律,其中最典型的是《摩奴法典》。相传,摩奴是大神梵天的儿子,为了确定人间各种人在社会上的应有次序,确定婆罗门和其他种姓的义务,便制定了这部法典。其实,这只不过是奴隶主用来欺骗劳动人民的谎言。

四个等级在法律面前是不平等的。《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150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相反,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只罚款50帕那;侮辱吠舍,罚款25帕那;侮辱首陀罗罚款12帕那。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或者简单地净一次身就行了。

1°政治上不利于印度的统一和团结。种姓制度,使社会四分五裂,人民之间缺乏团结。在历史上,它为异族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印度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被外族征服的历史,其原因与种姓制度造成的整个印度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性和利已性不无关系。它妨碍了印度人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在面临外族入侵时,不能组织起强有力的抵抗力量。独立以后对各项事业同样产生了不良影响。如在国会制宪会、长老会等的选举中矛盾重重,不是以人的才干为条件,而是以某种姓为前提,这们势必影响到选

举的顺利进行和选举效果。由于种姓制度人为地把人分成若干等级,彼此仇视,各种纠纷此起彼伏,甚至造成伤亡事故。因此,种姓制度是印度产生矛盾和不团结的重要原因之一。

2°种姓制度影响经济的发展。种姓制度影响经济的发展。前面提到,种姓制度把经济分成不同的社会集团,彼此接触受到影响,有些人“种姓主义”思想严重,他们大都考虑本种姓的利益。想问题,办事情从本种姓的利益出发,只对本种姓忠诚,缺乏民族同胞间的互助精神,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加之,每个人的职业生来决定,代代相传,不易更改,不管一个人对某种职业有无兴趣或特长,工作是否合适,都得被迫去做。这说影响了一些人才能的发挥和工作效果。种姓制度是懒惰和宿命论的温床。每个人的种姓、社会地位,以及从事的职业都是生来决定,代代相传。这们一来,有些人用不着努力则会得到好的职业,从事好的工作,享受优厚的待遇。这样产生或助长了一些人的懒惰思想,缺乏奋斗精神;而另一些人,即低级种姓的人,只能受苦,逆来顺受,认为命里注定,不可改变。这样限制和束缚了他们的创造精神和积极性的发挥。种姓制度是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

4°种姓制度对印度文化的影响。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公元前1500年至前1200年,雅利安人迁入,他们带来了雅利安文化。约公元前6世纪,出现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性,为奴隶制度的萌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列国时期是印度文化史上灿烂的阶段,形形色色的哲学流派和社会理论蓬勃涌现,产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却是这种种姓制度的出现导致人们身份得到划分,各界的交流也是仅仅停留在相同阶级,更不用说那些贱民和低下等级的文化发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种姓制度对文化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篇5

就教育方面而言, 根据《意见》, “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 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并且居住证持有人以连续居住年限为条件, 可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等权利, 同时结合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 可逐步享有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

此次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行, 对国民教育方有着巨大的影响。首先, 由于居住证持有者随迁子女可逐步享有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 解决了以前随迁子女必须返乡, 在其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和高考, 从而带来多方面的不便, 也造成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使大多数随迁子女能够公平地参与到中考与高考的角逐中。并且,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 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取消之后, 中小城市、城镇放松对落户的限制, 大量人口涌入, 政府将相应地增加在教育方面的投入, 从而有利于促进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为广大学子创造更加优越的学习条件。由于中小城市的落户限制全面放开, 中小城市对教育的投入更多, 教育资源得以进一步发展, 吸引力也更加增强, 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均衡。其次, 《意见》明确提出, “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等常住人口的城镇落户率。这将在一定意义上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从而提高劳动力素质, 稳定就业, 帮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而高校毕业生落户中小城市无限制, 落户特大城市则采取积分落户, 形成相对公开公平的竞争落户机制, 使得城乡之间人才资源的分布更加均衡, 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

就医疗方面而言, 《意见》要求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 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纳入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接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并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异地就医结算办法, 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加快实施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将促进全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保障城乡居民在医疗卫生方面享有公平地权利。

目前, 在医疗参保方式上面来说, 新农合要求拥有农村户籍的居民统一参加保险, 但是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要求在城市范围内的在校生全部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并且对这些在校生的户籍不做任何要求, 这些在校生中有一部分是拥有农业户籍的学生, 这就导致一部分居民的重复参保。类似的, 还有一些社会人士由于户口原因, 导致重复参保。根据相关报道:有统计数据显示, 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三大制度的全国重复参保率目前在10%左右。而重复参保所造成的财政无效补贴超过200亿, 不仅加重了城乡居民重复投保的负担, 而且政府的财政支出负担更加严重。因此, 户籍制度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减少城乡居民和政府的负担, 并且对以后的医疗方面的规范管理提供了基础。

同样, 农村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诊所的普及, 一般的头痛感冒, 都可以在诊所接受治疗, 但是遇到重大疾病, 规模相对大一些的农村医院也经常起不到作用, 许多人会奔赴大城市医院, 大城市的医疗设备相对较好, 但是收费标准却很高, 虽然农民参加了新农合, 但是需要付出的费用相对本城市范围内的城市居民仍然高出很多, 农民就医仍会出现“赶病人”的现象。因此建立统一的户籍制度十分有必要, 当农民拥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之后, 就不会因为就医无门而发生一些涉及生命安全的事件。

就社会保障而言, 社会保障是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劳动力能够进行再生产以维持整个社会性再生产可持续进行的制度, 也是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保证。户籍改革不仅改革在教育、医疗方面, 由于户籍涉及到的一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也将逐渐统一。在大城市中, 有这样一个群体, 他们的户籍在乡镇, 工作地点却在城市, 他们的社会福利常常被忽略。他们有着共同的称呼:农民工。作为城市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以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就业市场制度不健全, 工资水平低, 权益没有保障的城市工作, 却因为是农业户口, 无法享受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 无法分享市民的福利与权力。同时, 隐藏在农民工背后的留守儿童和老人问题, 既妨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影响了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 也对社会的健全发展极其不利!截至2013年末, 中国乡村人口62961万人, 其中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达到17392万人, 约占乡村总人口的28%, 其中参加工伤保险达到7266万人, 占外出务工人口42%。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乡村居民, 均有对社会保障的认同和需要。然而, 尽管他们对社会保障如此认同, 却还是出现了另一种现象:农民工的农业户籍导致他们不能在工作地点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障。《意见》颁布之后, 农民落户城镇将得到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他们得以同城镇居民一样, 享受社会保障的福利, 生活热情和工作热情得到极大的提升, 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最后, 就农村土地方面而言, 土地改革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问题。现行的土地制度, 是城乡二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乡二元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基础, 在过去十余年间, 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贡献了相当重要的力量, 但与此同时, 也带来了土地财政愈演愈烈、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被固化、农民土地财产权利被侵犯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并由此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型。在《意见》颁布后, 有超九成的农民表示不愿换户口, 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现有的土地会在转完户口之后被收回。《意见》中明确规定, 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意见》中的明确规定, 消除了农民的顾虑, 农民的土地得到保障, 同时, 享有更多的福利与权利。户籍改革不是简单的城镇化, 也不是忽视农业的发展, 更不意味着农村惠民政策的消失, 这是为了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消除目前存在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城乡居民权利的不平等之处, 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

户籍制度的改革是中国进一步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一大课题, 由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施行而带来的城乡二元分割的问题是中国全面发展的一大阻碍。教育的不均衡、医疗的全面覆盖仅停留在表面层面、社会保障中城乡差距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虽然政府为此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但是目前的户籍改革仍然停留在放开户籍的局限, 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别, 然而户籍改革的根本在于剥离附带在户籍制度上的相关利益。所以, 户籍制度的改革不能简单的取消户籍界限, 而是需要有相关的配套改革, 教育、医疗、

社会保障以及土地等方面的改革也必须与户籍改革同步进行, 否则户籍改革的推进将无法彻底的解决目前城乡二元分割的困境。当然, 户籍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下完全放开户籍的限制也会对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冲击, 改革势在必行, 但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在彻底解决户籍制度改革, 消除城乡二元分割的问题, 中国的经济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将会有质的飞跃, 全面的小康社会也指日可待。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道路必将坎坷, 但前方风景独好, 我们须披荆斩棘, 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白宇飞著.大动荡、大衰退、大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2]蔡昉主编.2012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3——人口转变与中国经济再平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年11月21日

[3]陈方勐著.农村改革的战略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2年11月第1版

[4]蒋龙成著.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3年6月1日

[5]陆益龙著.制度、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3月第1版

[6]单菁菁著.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年11月1日

[7]张福明著.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年10月第1版

上一篇:*镇春节文艺晚会主持词下一篇:2015爱国卫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