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制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2024-05-16

论法律制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精选7篇)

论法律制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篇1

论法律制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文章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是现代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健康运作的微观基础,研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公司治理是公司自治和法律规制的统一,法律有介入公司治理的必要,鉴于公司治理的`法律环境包括外部和内部法律环境,文章针对我国目前公司治理法律环境的现状提出了完善对策.

作 者:杜湘红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刊 名:企业技术开发英文刊名: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年,卷(期):23(12)分类号:F276.6关键词:法律制度 司治理结构

论法律制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篇2

一、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 亦称“长期资金市场”, 是政府、企业、个人筹措期限在一年以上各种资金的场所, 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和长期证券市场。在长期借贷中, 一般是银行对资金需求方提供的贷款;在长期证券市场中, 主要是股票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在我国, IPO (首次公开募股) 成功不仅能为公司带来巨额资金, 提高知名度, 更为公司再融资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上市公司较容易再次获得融资, 且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融资风险也小。上市公司凭借资本市场, 可以更快发展。

二、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一整套用于监督和控制经营绩效的制度安排,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处理好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好的公司治理能使企业的经理层提高企业战略经营决策能力, 在经营时承担起对所有者的责任, 为股东带来最大回报。

我国的公司治理主要经历了这几个阶段:2001年《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独立董事制度指导意见》的发布和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发布;2005年《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出台和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发布;现在股权分置全流通、高级管理人员持股等背景下, 我国公司治理改革进入新阶段。

三、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相关规定

《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国证监会有关法律法规等对上市组织结构、股票发行、持续的信息披露等做了相关的规定, 具体有:《公司法》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 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而制定, 对不同类型公司的设立、组织结构作了明确的规定, 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理会的职责、股份发行和转让、董监高的资格和义务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证券法》规定公司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公司法》相关规定条件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并明确规定公司应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结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是对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所有信息披露行为的总括性规范, 涵盖公司发行、上市后持续信息披露的各项要求。

四、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及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

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公司治理水平提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效资本市场能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同时, 高水平的治理能力能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和财务业绩, 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1]

有效的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主要体现:

第一, 资本市场具有高效的资源配置功能。如果资本市场有效, 资源配置完全按照市场规则进行, 股价可以反映公司业绩、反映公司经营者的管理水平, 那么投资者就可以根据公司的业绩进行投资选择。融资金额的大小将与公司业绩和持续增长能力息息相关, 为获得融资的机会, 公司经营者会通过改善公司治理来提升公司业绩。

第二, 资本市场具有监督功能。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 特别是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它们必须定期接受外部审计机构的审查, 按照规则向社会公众详细公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强制规定, 这些披露的信息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及时了解公司信息, 经营者的过度冒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抑制。

第三, 资本市场具有纠正功能。资本市场能产生优胜劣汰的机制, 将经营不好、效益不好的企业逐出市场, 使资金流向高效率的企业, 体现“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有效的资本市场给经理人员持续的压力, 促使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地位和名声, 引导他们努力加强公司的经营管理, 提升公司价值。

虽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公司治理提出了诸多要求, 但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 另外, 由于监管成本高, 我们目前的公司治理水平总体上偏低, 仍存在不少问题:

1.股价不能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跟成熟市场大量的投资行为是长期投资不同, A股市场短期行为明显, 投机氛围浓厚。这不利于资本市场和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2.股权治理效应弱化。不少上市公司一股独大, 这种高度集中的股权弱化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尤其是大股东控制和内部人控制并存, 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 侵占上市公司资源, 董事会、独立董事、监事会治理机制弱化。根据发布的公司治理指数, 虽然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在2003-2015年总体上不断提高, 但治理水平总体上仍然偏低, 尤其是监事会治理水平仍然较低, 规模结构只能达到公司法强制规定底线要求。

五、资本市场最近发展情况及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我国资本市场管理制度滞后, 严重制约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 我国资本市场有了新的发展并且发展迅速。

(一)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形成

2013年年底, 新三板开始扩容。目前,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该市场体系由场内市场的主板 (含中小板) 、创业板和场外市场的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证券公司主导的柜台市场共同组成。公司除了通过IPO成功获得直接融资, 有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二) 监管层职能的转变

由于历史原因, 国内资本市场起步较晚, 其成立之初主要是为国有企业融资, 运作极不规范。中国资本市场主要由政府在控制, 其市场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对近期的“宝万之争”, 监管部门开始意识到股东自治的意义, 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 收购与被收购是市场自身行为, 只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监管部门不会进行干预。从这可以看出, 我国监管层态度的转变。

如果监管层能真正实现转变其职能, 实现资本市场市场化, 当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董事会有不作为、胡作为、大规模减持等不道德行为发生时, 其他股东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介入、从而提名董事, 控制董事会, 这无疑是提升上市公司价值的有效方式。

(三) 逐步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

与资本市场相关的法律制度在逐步完善, 如:证监会公告[2015]32-《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 (2015修订) 》在2016年1月1日施行;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等等。

证监会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在酝酿中。实施注册制, 就是要真正建立起市场参与方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防止政府部门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建立起“宽进严出”的新体制, 通过职责清晰、监管有力的法律责任规范, 建立起强有力的法律约束机制。注册制后, 政府会更加严格审核信息披露, 更加有力地查处和打击欺诈等违法行为。

此外, 2015年12月24日, 《关于对违法失信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 (这些主体包括上市公司、实质控制人、持股5%以上的股东、董监高等) 被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联合签署。该备忘录对失信主体在日常经营、投融资、股权激励等活动, 规定了相应的惩戒措施。在日常经营方面, 禁止违法失信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参加政府采购活动, 限制补贴性资金支持等。在投融资方面, 对违法失信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 限制发行企业债券, 限制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在股权激励方面, 限制违法失信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股权激励计划或者限制其成为股权激励对象。[2]

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形成以及将要推出的注册制股票发行制度, 使得更多的公司较容易实现上市或挂牌融资, 对原有上市公司的优势将产生很大的挑战。备忘录的出台, 也对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失信、处处受限。公司治理不善或者存在失信行为, 外部投资者会选择用脚投票, 最后, 公司的筹资成本上升或者无法募集到足够的资金。所以, 公司一定要慎重道远, 适应新时代的节奏和变化, 真正地满足资本市场的需求, 加强公司治理, 提升公司业绩。

摘要: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及其相关的公司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与资本市场的发展紧密相连。

关键词:资本市场,公司治理

参考文献

[1]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apital markets:A theoretical framework KumarS.Bharath, SanguSampath, Dec7, 2012.

风险投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效应 篇3

关键词:风险投资;公司治理;研究述评

一、 引言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是20世纪以来全球金融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创新之一,已经在世界各国的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风险投资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就意识到风险投资对企业产品创新和业绩增长的重要性,并积极加以引导和推进。经过30多年发展,风险投资作为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方式,其投资总额和投资案例,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从1985年我国建立第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以来,到2014年有超过8 000家活跃机构从事风险投资活动,管理资本超过4万亿人民币,市场规模较30年前发生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投中集团CVSource数据库统计显示,2014年风险投资案例中有80%都伴随着风险投资管理人进入被投资公司董事会,由于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因此可以推测,风险投资在被投资公司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清科集团吴家明的研究报告印证了这种说法,他们认为风险投资已经进入了“投后管理时代”,即风险投资通过积极参与被投资公司的治理活动,来提高其经营业绩,增加其企业价值,最终实现自身投资增值的目的。

面对实践中风险投资不断参与公司治理的现象,国内外学者开始探讨这种行为的意义。以Lerner(1995)和Gompers(1995)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风险投资的介入能够提高被投资公司的治理水平,进而增加经营绩效和企业价值,他们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有风险投资介入的公司,在经营不善的时候,CEO更换的可能性更高,并且董事会的监督性更强(主要表现为董事人数增加);而以Howorth等(2004)和Monks(2006)为代表的学者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风险投资只会追求自身的投资利益,不仅无益于被投资公司的治理改善,相反,还会与管理层“合谋”,共同侵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尽管风险投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存在争论,但是Jensen(1989)认为,风险投资是一类“积极股东”,为了自身的投资利益,有动机参与被投资公司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治理活动),通过监督和约束管理层行为,引导其为自身的利益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风险投资具有“外部性”,他们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改变了与他们具有一致利益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因此,Hochberg(2012)认为风险投资已经成为一种调整组织结构的公司治理机制。综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的原因、路径和结果,并做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贡献:第一,指出了风险投资治理被投资公司的能力和动机,并讨论了“股东积极主义”在其中的作用;第二,分析了风险投资通过股权和职权两种途径来发挥治理效应的方式;第三,从会计操纵、治理机构和机制以及代理问题三个方面,综述了已有文献存在的争议,进而探讨了风险投资治理的结果。此外,本文也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出了风险投资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以期能够帮助未来的学者在本领域继续做出贡献。

二、 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的原因

风险投资之所以能够成为“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风险投资的单次投资额较大,如果失败会损失巨大。Smith(1996)认为,机构投资者由于持股量大,很难在不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退出公司。所以他们有动机“用手投票”,通过《公司法》赋予的股东权力来抑制管理层的投机行为。风险投资是机构投资者的一种,因此,他们有动机参与被投资公司的治理活动,监督管理层的行为。例如,2014年,众多风险投资机构纷纷介入我国上市公司,要求更换管理人员,调整董事会结构。第二、风险投资的专业知识使其具有治理能力。风险投资机构一般汇集了投资、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可以全面评估被投资公司的管理层行为,并设计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其与自身的利益相一致。同时,风险投资还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能够为被投资公司融资、拓展市场、寻找低价供应商提供便利。第三,风险投资的投资模式决定其不得不进行公司治理。风险投资一般投资于未上市(Pre-IPO)的公司,这样的公司股权交易受到限制,如果风险投资不进行积极治理,一旦管理层发生“侵占”,那么风险投资就无法通过“退出”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因此,风险投资只有依赖积极监督,通过改变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来约束管理层,促使其经营行为符合自身的投资利益。

三、 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的路径

以往的研究显示,风险投资对被投资公司的治理路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股权行使股东权力。在实践中,公司引入风险投资一般有两个途径,其一是保持原所有人的股份数目不变,通过扩充股份的方式吸收风险资本;其二是保持股份总数不变,由某一原所有人(一般为创始人或其家族成员)出让股份给风险投资。不论上述哪种情况,被投资公司原有的股权结构都会发生变化,而风险投资正是在这变化的股权结构中要求自身的权力,进而改变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根据委托代理理论,风险投资成为股东后,就变成了公司的委托人,他们有权利监督代理人——管理层的工作,并对其私利行为加以限制。另一种是通过董事会行使董事权力。风险投资进入被投资公司董事会后,会审查其财务报表、战略计划和投资方案,以使其管理层的经营符合自身的投资利益。同时,风险投资也会利用自身的社会网络和专业知识为被投资公司提供增值服务,增加其经营绩效和公司价值。由于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因此风险投资在董事会中的积极行为会改变被投资公司原有的决策机制,进而影响其公司治理模式。上述具有过程如图1所示。

四、 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的结果

理论研究对风险投资参与被投资公司的治理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价值认证和道德风险。价值认证理论认为风险投资具有认证、监督的功能,可以提高对内部人的监督,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利于被投资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而道德风险理论则认为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只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投资收益,无益于被投资公司治理水平的改善。基于此种争论,本文以下部分就从这两个角度来综述风险投资的公司治理结果:

1. 对会计操纵程度的影响。在认证理论下,风险投资会积极监督和激励被投资公司的管理层,并降低外部投资者和内部人的利益冲突,因此坚持该理论的学者认为有风险投资参与的公司,其会计操纵程度较低,会计信息质量较高。例如,Ball和Shivakumar(2008)就发现,与没有风险投资介入的公司相比,有风险投资介入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低。Morsfield和Tan(2006)以及Hochberg(2012)也有类似的发现,他们以IPO为时间点,发现风险投资的参与能够降低公司的盈余操纵,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但是,道德风险理论不这么认为。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风险投资具有“逐名动机(Grandstanding)”,其为了在资本市场上建立声誉,有动机进行会计操纵,通过盈余管理的方式调节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绩效,以便自己在退出时能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Chou等(2006)和胡志颖等(2012)的研究为此提供了证据,他们发现风险投资在IPO时和IPO后都有盈余管理行为。显然,这种行为会增加公司内外部投资者的冲突,不利于公司治理。

2. 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的影响。在认证理论下,Hochberg(2012)的研究认为,风险投资参与的公司有更优的治理结构和机制,尤其在被投资公司IPO时,风险投资可以很好地监督管理层行为,向资本市场投放积极信号,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IPO折价率。Lerner(1995)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在进入被投资公司董事会后,可以优化其决策过程,并在CEO更替时,增加自身董事数量以增强监督力。Suchard(2009)也发现,在有风险投资的公司中,董事会独立性更强。而在道德风险理论下,Howorth等(2004)认为风险投资为了获得退出收益,有可能和公司内部人合谋,形成不利于中小投资者的治理结构和机制。Monks(2006)同意此种观点,并提出风险投资的介入无益于公司治理的改善。此外,张学勇和廖理(2011)利用中国公司的数据检验得出,外资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其治理结构要优于无外资背景的。王会娟和张然(2012)也发现,私募股权投资(包括风险投资)有外资背景,其治理结果更好(表现为管理层薪酬契约更具敏感性)。由于外资风险投资机构存续时间更长、实力更强、经验更丰富,因此,可以推测成熟风险投资机构更重视被投资公司的治理状况。

3. 对代理问题的影响。认证理论认为风险投资的介入能够降低被投资公司的代理成本,缓和委托代理矛盾。王会娟等(2014)提出,风险投资能够影响被投资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具体表现为有风险投资参与的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而且现金股利支付率更高。由于现金股利的支付更能体现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因此风险投资的介入有利于减轻代理问题。冯慧群(2016)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种看法,其提出风险投资能够降低中国上市公司的两类代理成本,有效地抑制管理层“侵占”和控股股东“剥夺”,优化委托代理问题。而道德风险理论却认为风险投资会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公司内部人合谋,形成代理问题,增加代理成本。Lee和Wahal(2004)提出,风险投资为了帮助支持的公司尽快实现IPO,会美化其经营绩效,以博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这样就损害了不知情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导致了代理矛盾。杨其静等(2015)也提出,风险投资的参与既没有帮助被投资公司提高经营绩效,增加投资者的利益,也没有对其进行监督,发挥公司治理效应。这样,风险投资的存在就无益于代理矛盾的缓和。

综上,可以看出,已有的文献在风险投资治理结果上存在分歧,而Chahine等(2007)认为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在于制度环境不同,他们认为风险投资只有在完善的金融和法律条件下才能发挥治理效应,因此,在我国,风险投资要进行公司治理,还有赖于政府在金融和法律方面的改革和推进。

五、 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实践中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的现象,对其产生的原因、作用的路径和结果进行了综述,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风险投资是“积极股东”,为了保证自身的投资收益,既有动机也有能力介入被投资公司的治理事务,监督管理层行为,引导其为全体投资者利益服务。第二、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的路径有两条,一条是通过股权行使股东权力,另一条是通过董事会行使董事权力。第三,学术界对风险投资治理的结果存在争议,但是一致认可风险投资的参与会改变被投资公司的会计操纵程度、治理结构和机制以及代理矛盾。

面对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的程度不断加深,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学术界应该在以下方面加以研究:

1. 探索国企混改中风险投资的治理效应。2013年,国家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尤其在国有资本投资项目中引入非国有资本。在政策引导下,国有企业率先开始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简称“国企混改”)。这极大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2014年,众多风险投资巨头进入国有企业,成为国企混改的先锋。风险投资参与国企混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优势:其一,风险投资作为带资源的资本,可以通过强大的资本运营能力、广泛的信息渠道和社会资源,给国有企业带来机制上的革新、治理上的提高,弥补国有企业在生产效率、激励机制、市场敏感性等方面的短板;其二,风险投资会通过资本市场的竞争价格来进入国有企业,避免了上一次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有资产贱卖”的问题。鉴于风险投资在国企混改中的优势,要想使其进一步发挥治理效应,国家必须做好政策层面的建设,增加国有资产定价机制的透明性,保证风险投资在进入后拥有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打消风险投资的顾虑,积极参与国企混改。

2. 探索注册制下风险投资的治理效应。201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这是逐步推进股票发行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的重要步骤。2015年,注册制以授权国务院的形式出现,其速度超过市场预期,这为风险投资行业带来了重大利好。由于风险投资进入创业企业后一个重要的退出途径就是IPO,而核准制下我国IPO资源又是稀缺的,这就极大地限制了风险投资的发展。显然,注册制的实行扩大了IPO资源,顺畅了风险投资的退出道路,可以极大地促进风险投资的成长。在注册制下,风险投资会出现两极分化,一些具有战略眼光,能够带来增值服务的机构会得到巨大的投资收益,因为其投资的公司价值高,能够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而一些错判形势,不能推进所投公司价值增值的机构就会投资失败,面临淘汰的局面。如何提高被投资公司的价值?公司治理是关键!风险投资只有严格监督管理层的行为,使其为全体投资者利益服务,才能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为其提供增值服务,进而提高其经营业绩和公司价值。因此,注册制下,风险投资必须要治理、会治理、能治理,才能保证投资收益。

3. 探索风险投资治理的法律边界。风险投资治理的法律边界是其治理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关键。近年来,风险投资进入被投资公司后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公司管理层转移资产、滥用资金,风险投资人过度干预经营事务等等。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就是风险投资的治理边界不清晰。如果风险投资不能监督管理层行为,那么其投入的资金就存在风险;而风险投资过度控制管理层行为,又会导致越权,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如何界定风险投资的治理范围和内容,既体现其投资者权力,又保证其他利益相关者不受侵犯,是风险投资有效发挥治理效应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维安.公司治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李昌奕.风险投资增值服务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5,(6):98-101.

[3] 胡志颖,周璐,刘亚莉.风险投资、联合差异和创业板IPO公司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13,(7):48-56.

[4] 张学勇,廖理.风险投资背景与公司IPO:市场表现与内在机理[J].经济研究,2011,(6):118-132.

[5] 王会娟,张然.私募股权投资与被投资企业高管薪酬契约——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2,(9):156-167.

[6] 王会娟,张然,胡诗阳.私募股权投资与现金股利政策[J].会计研究,2014,(10):51-58.

[7] 冯慧群.私募股权投资能缓解委托代理矛盾吗[J].财会月刊,2016,(5).

[8] 杨其静,程商政,朱玉.VC真在努力甄选和培育优质创业型企业吗?——基于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5,(4):192-206.

论法律制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篇4

1、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下列哪一做法属于司法机关内部监督?()

A、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

B、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

C、检察院办案中主动听取并重视律师意见

D、完善法官、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只有选项D体现的是司法机关“内部”监督。

2、职业保障是确保法官、检察官队伍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需要。根据中央有关改革精神和《法官法》、《检察官法》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对法官、检察官的保障由工资保险福利和职业(履行职务)两方面保障构成B、完善职业保障体系,要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官、检察官管理制度

C、完善职业保障体系,要建立法官、检察官专业职务序列和工资制度

D、合理的退休制度也是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高度重视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A说法错误。根据《法官法》的有关规定,对法官的保障主要为职业保障、工资保险福利保障、人身和财产保障等。我国检察官法对检察官的法律保障尚不系统,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履行职务保障、人身和财产保障、工资保险福利保障。

3、根据中央司法体制改革要求及有关检察制度规定,人民监督员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关于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是为确保职务犯罪侦查、起诉权的正确行使,根据有关法律结合实际确定的一种社会民主监督制度

B、重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立案、羁押、扣押冻结财物、起诉等环节的执法活动

C、人民监督员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选任管理

D、参与具体案件监督的人民监督员,由选任机关从已建立的人民监督员信息库中随机挑选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A表述正确。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为了确保职务犯罪侦查、起诉权的正确行使,根据有关法律结合实际确定的一种社会民主监督制度。选项B表述正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重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立案、羁押、扣押冻结财物、起诉等环节的执法活动。

选项C表述正确,选项D表述错误。《关于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监督员将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选任管理,参与具体案件监督的由检察机关从司法行政机关建立的人民监督员信息库中随机抽选确定。

4、根据中央司法体制改革要求及有关检察制度规定,人民监督员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关于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是为确保职务犯罪侦查、起诉权的正确行使,根据有关法律结合实际确定的一种社会民主监督制度

B、重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立案、羁押、扣押冻结财物、起诉等环节的执法活动

C、人民监督员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选任管理

D、参与具体案件监督的人民监督员,由选任机关从已建立的人民监督员信息库中随机挑选

【正确答案】 D

5、王某和李某斗殴,李某与其子李二将王某打伤。李某在王某提起刑事自诉后聘请省会城市某律师事务所赵律师担任辩护人。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做法符合相关规定?()

A、赵律师同时担任李某和李二的辩护人,该所钱律师担任本案王某代理人

B、该所与李某商定辩护事务按诉讼结果收取律师费

C、该所要求李某另外预交办案费

D、该所指派实习律师代赵律师出庭辩护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A不符合规定。《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第五十条第(四)项规定,同一律师事务所的不同律师同时担任同一刑事案件的被害人的代理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律师及律师事务所不得与当事人建立或维持委托关系,但在该县区域内只有一家律师事务所且事先征得当事人同意的除外。选项B不符合规定。《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禁止刑事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国家赔偿案件以及群体性诉讼案件实行风险代理收费。选项C符合规定。办案费用应当由委托人在律师费之外另行支付。选项D不符合规定。实习律师未取得执业资格,不能出庭辩护。

6、某检察院对王某盗窃案提出二审抗诉,王某未委托辩护人,欲申请法律援助。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王某申请法律援助只能采用书面形式

B、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严格审查王某的经济状况

C、法律援助机构只能委派律师担任王某的辩护人

D、法律援助机构决定不提供法律援助时,王某可以向该机构提出异议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A说法错误。《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申请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填写申请表;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代为转交申请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作书面记录。选项B说法错误。《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了“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属于一级或者二级智力残疾的;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巳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四种情形属于因经济困难以外的其他原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这四种情形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无须进行经济状况审查。选项C说法正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选项D说法错误。《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通知有异议的,可以向确定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异议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责令法律援助机构及时对该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

7、关于我国公证的业务范围、办理程序和效力,下列哪一选项符合《公证法》的规定?()

A、申请人向公证机关提出保全网上交易记录,公证机关以不属于公证事项为由拒绝

B、自然人委托他人办理财产分割、赠与、收养关系公证的,公证机关不得拒绝

C、因公证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要求公证机关在办理公证业务时不能仅作形式审查

D、法院发现当事人申请执行的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应裁定不予执行并撤销该公证书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A不符合规定。根据《公证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九)项的规定,保全证据公证属于公证事项范围。选项B不符合规定。《公证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委托他人办理公证,但遗嘱、生存、收养关系等应当由本人办理公证的除外。选项C符合规定。审查是公证程序的重要环节,为具体办理公证事项的环节。根据《公证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公证机关不仅进行形式审查,还要进行初步的实质审查。

选项D不符合规定。根据《公证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构。这体现人民法院对公证的监督。据此可知,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只能裁定不予执行,而不能撤销。

8、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下列哪一做法属于司法机关内部监督?()

A、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

B、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

C、检察院办案中主动听取并重视律师意见

D、完善法官、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只有选项D体现的是司法机关“内部”监督。

9、职业保障是确保法官、检察官队伍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需要。根据中央有关改革精神和《法官法》、《检察官法》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对法官、检察官的保障由工资保险福利和职业(履行职务)两方面保障构成B、完善职业保障体系,要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官、检察官管理制度

C、完善职业保障体系,要建立法官、检察官专业职务序列和工资制度

D、合理的退休制度也是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高度重视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A说法错误。根据《法官法》的有关规定,对法官的保障主要为职业保障、工资保险福利保障、人身和财产保障等。我国检察官法对检察官的法律保障尚不系统,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履行职务保障、人身和财产保障、工资保险福利保障。

10、根据中央司法体制改革要求及有关检察制度规定,人民监督员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关于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是为确保职务犯罪侦查、起诉权的正确行使,根据有关法律结合实际确定的一种社会民主监督制度

B、重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立案、羁押、扣押冻结财物、起诉等环节的执法活动

C、人民监督员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选任管理

D、参与具体案件监督的人民监督员,由选任机关从已建立的人民监督员信息库中随机挑选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A表述正确。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为了确保职务犯罪侦查、起诉权的正确行使,根据有关法律结合实际确定的一种社会民主监督制度。选项B表述正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重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立案、羁押、扣押冻结财物、起诉等环节的执法活动。

选项C表述正确,选项D表述错误。《关于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监督员将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选任管理,参与具体案件监督的由检察机关从司法行政机关建立的人民监督员信息库中随机抽选确定。

11、王某和李某斗殴,李某与其子李二将王某打伤。李某在王某提起刑事自诉后聘请省会城市某律师事务所赵律师担任辩护人。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做法符合相关规定?()

A、赵律师同时担任李某和李二的辩护人,该所钱律师担任本案王某代理人

B、该所与李某商定辩护事务按诉讼结果收取律师费

C、该所要求李某另外预交办案费

D、该所指派实习律师代赵律师出庭辩护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A不符合规定。《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第五十条第(四)项规定,同一律师事务所的不同律师同时担任同一刑事案件的被害人的代理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律师及律师事务所不得与当事人建立或维持委托关系,但在该县区域内只有一家律师事务所且事先征得当事人同意的除外。选项B不符合规定。《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禁止刑事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国家赔偿案件以及群体性诉讼案件实行风险代理收费。选项C符合规定。办案费用应当由委托人在律师费之外另行支付。选项D不符合规定。实习律师未取得执业资格,不能出庭辩护。

12、某检察院对王某盗窃案提出二审抗诉,王某未委托辩护人,欲申请法律援助。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王某申请法律援助只能采用书面形式

B、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严格审查王某的经济状况

C、法律援助机构只能委派律师担任王某的辩护人

D、法律援助机构决定不提供法律援助时,王某可以向该机构提出异议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A说法错误。《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申请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填写申请表;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代为转交申请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作书面记录。

选项B说法错误。《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了“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属于一级或者二级智力残疾的;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巳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四种情形属于因经济困难以外的其他原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这四种情形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无须进行经济状况审查。选项C说法正确。《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律师或者安排本机构的工作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根据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安排其所属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对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案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开庭三日前将确定的承办人员名单回复作出指定的人民法院。选项D说法错误。《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通知有异议的,可以向确定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异议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责令法律援助机构及时对该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

13、关于我国公证的业务范围、办理程序和效力,下列哪一选项符合《公证法》的规定?()

A、申请人向公证机关提出保全网上交易记录,公证机关以不属于公证事项为由拒绝

B、自然人委托他人办理财产分割、赠与、收养关系公证的,公证机关不得拒绝

C、因公证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要求公证机关在办理公证业务时不能仅作形式审查

D、法院发现当事人申请执行的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应裁定不予执行并撤销该公证书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A不符合规定。根据《公证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九)项的规定,保全证据公证属于公证事项范围。选项B不符合规定。《公证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委托他人办理公证,但遗嘱、生存、收养关系等应当由本人办理公证的除外。选项C符合规定。审查是公证程序的重要环节,为具体办理公证事项的环节。根据《公证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公证机关不仅进行形式审查,还要进行初步的实质审查。

选项D不符合规定。根据《公证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构。这体现人民法院对公证的监督。据此可知,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只能裁定不予执行,而不能撤销。

14、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有关内容,关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

B、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有利于他们形成共同的法律信仰、职业操守和提高业务素质、职业技能

C、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律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度体系、教育培训及考核机制

D、为推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和鼓励志愿者发挥作用,可采取自愿无偿和最低成本方式提供社会法律服务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选项A正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

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选项B正确。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健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着力提高法律职业人员法律信仰、职业操守和职业技能。选项C正确。《关于进一步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要求,健全完善进一步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制度体系、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机制、践行职业道德的监督管理机制、遵守职业道德的考核奖惩机制和职业道德建设扶持保障政策。

选项D错误。发展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队伍。推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激励法律服务人才跨区域流动机制,逐步解决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法律服务资源不足和高端人才匮乏问题。

15、法律职业人员在业内、业外均应注重清正廉洁,严守职业道德和纪律规定。下列哪些行为违反了相关职业道德和纪律规定?()

A、赵法官参加学术研讨时无意透露了未审结案件的内部讨论意见

B、钱检察官相貌堂堂,免费出任当地旅游局对外宣传的“形象大使” C、孙律师在执业中了解到委托人公司存在严重的涉嫌偷税犯罪行为,未向税务机关举报

D、李公证员代其同学在自己工作的公证处申办学历公证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选项A违反规定。《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七条规定,维护国家利益,遵守政治纪律,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不从事或参与有损国家利益和司法权威的活动,不发表有损国家利益和司法权威的言论。选项B符合规定。《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未对参加公益活动做禁止性规定。选项C符合规定。《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但是,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事实和信息除外。

选项D违反规定。《公证程序规则》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公证员、公证机构的其他工作人员不得代理当事人在本公证机构申办公证。

16、法律职业人员应自觉遵守回避制度,确保司法公正。关于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员等四类法律职业人员的回避规定,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与当事人(委托人)有近亲属关系,是法律职业人员共同的回避事由

B、法律职业人员的回避,在其《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均有明文规定

C、法官和检察官均有任职回避的规定,公证员则无此要求

D、不同于其他法律职业,律师回避要受到委托人意思的影响 【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 选项A错误。该项表述绝对,在不同的回避情形下,条件不同。律师与当事人(委托人)有近亲属关系,就不是回避事由。选项B错误。《律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未规定回避。选项C正确。《公证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公证员应当自觉遵守法定回避制度,不得为本人及近亲属办理公证或者办理与本人及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公证。据此可知,只规定了法定回避制度。

选项D正确。根据《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在法定情形发生时,律师应当告知委托人并主动提出回避,但委托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继续承办的除外。据此可知,律师

回避要受到委托人意思的影响。

17、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有关内容,关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

B、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有利于他们形成共同的法律信仰、职业操守和提高业务素质、职业技能

C、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律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度体系、教育培训及考核机制

D、为推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和鼓励志愿者发挥作用,可采取自愿无偿和最低成本方式提供社会法律服务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选项A正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选项B正确。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健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着力提高法律职业人员法律信仰、职业操守和职业技能。选项C正确。《关于进一步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要求,健全完善进一步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制度体系、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机制、践行职业道德的监督管理机制、遵守职业道德的考核奖惩机制和职业道德建设扶持保障政策。

选项D错误。发展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队伍。推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激励法律服务人才跨区域流动机制,逐步解决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法律服务资源不足和高端人才匮乏问题。

18、法律职业人员在业内、业外均应注重清正廉洁,严守职业道德和纪律规定。下列哪些行为违反了相关职业道德和纪律规定?()(2015年卷一多选第84题)

A、赵法官参加学术研讨时无意透露了未审结案件的内部讨论意见

B、钱检察官相貌堂堂,免费出任当地旅游局对外宣传的“形象大使” C、孙律师在执业中了解到委托人公司存在严重的涉嫌偷税犯罪行为,未向税务机关举报

D、李公证员代其同学在自己工作的公证处申办学历公证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选项A违反规定。《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七条规定,维护国家利益,遵守政治纪律,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不从事或参与有损国家利益和司法权威的活动,不发表有损国家利益和司法权威的言论。选项B符合规定。《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未对参加公益活动做禁止性规定。选项C符合规定。《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但是,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事实和信息除外。

选项D违反规定。《公证程序规则》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公证员、公证机构的其他工作人员不得代理当事人在本公证机构申办公证。

19、法律职业人员应自觉遵守回避制度,确保司法公正。关于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员等四类法律职业人员的回避规定,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与当事人(委托人)有近亲属关系,是法律职业人员共同的回避事由

B、法律职业人员的回避,在其《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均有明文规定

C、法官和检察官均有任职回避的规定,公证员则无此要求

D、不同于其他法律职业,律师回避要受到委托人意思的影响 【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 选项A错误。该项表述绝对,在不同的回避情形下,条件不同。律师与当事人(委托人)有近亲属关系,就不是回避事由。选项B错误。《律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未规定回避。选项C正确。《公证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公证员应当自觉遵守法定回避制度,不得为本人及近亲属办理公证或者办理与本人及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公证。据此可知,只规定了法定回避制度。

选项D正确。根据《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在法定情形发生时,律师应当告知委托人并主动提出回避,但委托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继续承办的除外。据此可知,律师回避要受到委托人意思的影响。

20、审判组织是我国法院行使审判权的组织形式。关于审判组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独任庭只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但并不排斥普通程序某些规则的运用

B、独任法官发现案件疑难复杂,可以转为普通程序审理,但不得提交审委会讨论

C、再审程序属于纠错程序,为确保办案质量,应当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D、不能以审委会名义发布裁判文书,但审委会意见对合议庭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选项A说法错误。我国法律规定,独任庭审判以下几种案件:(1)第一审的刑事自诉案件和其他轻微的刑事案件;(2)第一审的简单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3)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除选民资格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疑难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判外,其他案件由审判员1人独任审判。

选项B说法错误。相关诉讼法未作“不得提交审委会讨论”的规定。

选项C说法错误。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对于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的情形,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选项D说法错误。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的判决书和裁定书,应当以审理该案件的合议庭成员的名义发布。

21、关于我国法律职业人员的入职条件与业内、业外行为的说法:①法官和检察官的任职禁止条件完全相同;②被辞退的司法人员不能担任律师和公证员;③王某是甲市中院的副院长,其子王二不能同时担任甲市乙县法院的审判员;④李法官利用业余时间提供有偿网络法律咨询,应受到惩戒;⑤刘检察官提出检察建议被采纳,效果显著,应受到奖励;⑥张律师两年前因私自收费被罚款,目前不能成为律所的设立人。对上述说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⑤正确

B、②④错误

C、②⑤正确

D、③⑥错误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第①种说法正确。《法官法》第十条规定,下列人员不得担任法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检察官法》第十一条规定,下列人员不得担任检察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据此可知,法官和检察官的任职禁止条件完全相同。第②种说法错误。《公证法》第二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证员: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三)被开除公职的;

(四)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律师法》第七条规定,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颁发律师执业证书: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受过刑事处罚的,但过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注意辞退和开除公职是不同的。第③种说法错误。《法官法》第十六条规定,法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同时担任下列职务:

(一)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

(二)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和审判员、助理审判员;

(三)同一审判庭的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

(四)上下相邻两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据此可知,此时不属于任职回避的情形。

第④种说法正确。根据《法官法》第三十二条第(十一)项的规定,法官不得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第⑤种说法正确。《检察官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检察官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应当给予奖励:

(一)在检察工作中秉公执法,成绩显著的;

(二)提出检察建议或者对检察工作提出改革建议被采纳,效果显著的;

(三)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使其免受重大损失,事迹突出的;

(四)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事迹突出的;

(五)保护国家秘密和检察工作秘密,有显著成绩的;

(六)有其他功绩的。第⑥种说法错误。《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二)有符合《律师法》和本办法规定的律师;

(三)设立人应当是具有一定的执业经历并能够专职执业的律师,且在申请设立前三年内未受过停止执业处罚;

(四)有符合本办法规定数额的资产。

22、为促进规范司法,维护司法公正,最高检察院要求各级检察院在诉讼活动中切实保障律师依法行使执业权利。据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检察院在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不得派员在场

B、检察院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律师阅卷时,不得派员在场

C、律师收集到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告知检察院的,其相关办案部门应及时审查

D、法律未作规定的事项,律师要求听取意见的,检察院可以安排听取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选项A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第五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会见时不得派员在场,不得通过任何方式监听律师会见的谈话内容。

选项B错误。《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第七条第三款规定,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律师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申请人民检察院收集、调取证据,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收集、调取证据的,应当决定收集、调取并制作笔录附卷;决定不予收集、调取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人民检察院根据律师的申请收集、调取证据时,律师可以在场。选项C正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第七条第一款规定,人

民检察院应当依法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申请收集、调取证据权。律师收集到有关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证据,告知人民检察院的,人民检察院相关办案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审查。

选项D错误。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第八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保障律师在诉讼中提出意见的权利。人民检察院应当主动听取并高度重视律师意见。法律未作规定但律师要求听取意见的,也应当及时安排听取。

23、审判组织是我国法院行使审判权的组织形式。关于审判组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独任庭只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但并不排斥普通程序某些规则的运用

B、独任法官发现案件疑难复杂,可以转为普通程序审理,但不得提交审委会讨论

C、再审程序属于纠错程序,为确保办案质量,应当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D、不能以审委会名义发布裁判文书,但审委会意见对合议庭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选项A说法错误。我国法律规定,独任庭审判以下几种案件:(1)第一审的刑事自诉案件和其他轻微的刑事案件;(2)第一审的简单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3)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除选民资格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疑难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判外,其他案件由审判员1人独任审判。

选项B说法错误。相关诉讼法未作“不得提交审委会讨论”的规定。

选项C说法错误。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对于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的情形,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选项D说法错误。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的判决书和裁定书,应当以审理该案件的合议庭成员的名义发布。

24、关于我国法律职业人员的入职条件与业内、业外行为的说法:①法官和检察官的任职禁止条件完全相同;②被辞退的司法人员不能担任律师和公证员;③王某是甲市中院的副院长,其子王二不能同时担任甲市乙县法院的审判员;④李法官利用业余时间提供有偿网络法律咨询,应受到惩戒;⑤刘检察官提出检察建议被采纳,效果显著,应受到奖励;⑥张律师两年前因私自收费被罚款,目前不能成为律所的设立人。对上述说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⑤正确

B、②④错误

C、②⑤正确

D、③⑥错误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第①种说法正确。《法官法》第十条规定,下列人员不得担任法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检察官法》第十一条规定,下列人员不得担任检察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据此可知,法官和检察官的任职禁止条件完全相同。第②种说法错误。《公证法》第二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证员: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三)被开除公职的;

(四)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律师法》第七条规定,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颁发律师执业证书: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受过刑事处罚的,但过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注意辞退和开除公职是不同的。

第③种说法错误。《法官法》第十六条规定,法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同时担任下列职务:

(一)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

(二)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和审判员、助理审判员;

(三)同一审判庭的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

(四)上下相邻两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据此可知,此时不属于任职回避的情形。

第④种说法正确。根据《法官法》第三十二条第(十一)项的规定,法官不得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第⑤种说法正确。《检察官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检察官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应当给予奖励:

(一)在检察工作中秉公执法,成绩显著的;

(二)提出检察建议或者对检察工作提出改革建议被采纳,效果显著的;

(三)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使其免受重大损失,事迹突出的;

(四)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事迹突出的;

(五)保护国家秘密和检察工作秘密,有显著成绩的;

(六)有其他功绩的。第⑥种说法错误。《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二)有符合《律师法》和本办法规定的律师;

(三)设立人应当是具有一定的执业经历并能够专职执业的律师,且在申请设立前三年内未受过停止执业处罚;

(四)有符合本办法规定数额的资产。

25、为促进规范司法,维护司法公正,最高检察院要求各级检察院在诉讼活动中切实保障律师依法行使执业权利。据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检察院在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不得派员在场

B、检察院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律师阅卷时,不得派员在场

C、律师收集到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告知检察院的,其相关办案部门应及时审查

D、法律未作规定的事项,律师要求听取意见的,检察院可以安排听取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选项A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第五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会见时不得派员在场,不得通过任何方式监听律师会见的谈话内容。

选项B错误。《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第七条第三款规定,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律师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申请人民检察院收集、调取证据,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收集、调取证据的,应当决定收集、调取并制作笔录附卷;决定不予收集、调取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人民检察院根据律师的申请收集、调取证据时,律师可以在场。选项C正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第七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申请收集、调取证据权。律师收集到有关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证据,告知人民检察院的,人民检察院相关办案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审查。

论法律制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篇5

摘要: 垄断和倾销是不同的概念,垄断是指利用自己在行业中的支配地位,压制、限制其他竞争对手,但他自己仍然是盈利的,其价格一般高于成本;而倾销则不同,是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且反倾销一般是进口国对于出口国的,反垄断则国内也可以。反倾销与反垄断本来是针对国际贸易中不正当的价格歧视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以实现贸易的公平化。依据它们的原理和规则来看,无论在反倾销和反垄断的制度设计本身,还是在其实际执行的结果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共同点和相异点。关键词: 倾销反倾销反垄断法

一、倾销与反倾销的一般分析

在经济学上,倾销意味着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以不同的价格销售,而且这种价格差异不是由于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正常竞争造成的,而是一种人为的价格歧视。这种价格歧视往往以垄断本国市场,占领外国市场为目的,违背了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对出口国和进口国其他生产商带来损害。但是,并不是现实中的所有的价格歧视都会影响自由和公平的贸易。

反倾销的立论依据是所谓的“倾销有害论”,即认为倾销是一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它会对国际市场造成干扰和破坏,影响经济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最佳配置,还会对他国的生产造成损害或损害威胁。在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允许使用的控制进口措施中,反倾销措施是少数可供单边使用的手段之一。其初衷是要消除或抵消国际贸易中人为的不正当的价格歧视,以实现贸易的公平化。本来,在这个限度内实施反倾销措施是正当合理的,一旦超出这个限度,反倾销就演变成贸易保护的工具,其危害程度甚至超过关税壁垒,具有反竞争的性质。

二、在国际和国内层面的反倾销制度与反垄断法的协调

由于打着反对不公平竞争、保护进口国产业不受损害的旗号,加之在运用过程中存在大量操作技巧,而且可单边有选择地自动实施,因此反倾销措施成了当前许多国家极力寻求使用的贸易武器,造成了自由竞争的严重扭曲。基于此,现行反倾销制度的合理性遭受了普遍的质疑。

不仅在国际层面上发生反倾销制度与反垄断法的协调问题,而且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部市场上也会发生这两者的协调问题,因为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在各成员方内部市场上同样存在着。实施反倾销制度,无论是对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还是实施价格承诺,都会使得国内市场上相关产品的价格竞争受到限制,如果反倾销措施被滥用,那么这种损害竞争的情况就更加严重。因此,在同时实行反倾销制度和反垄断法的国家或地区,就面临着如何在内部市场上协调这种冲突的问题,主要是反垄断法如何看待和处理有关企业在实施反倾销过程中的相关行为问题。而且,从紧迫性和可行性方面来看,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部的这种协调更为明显。

在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执法的实务上,就曾有上游企业申请反倾销调查,而下游企业则向“公平交易委员会”检举该上游企业违反公平交易法的情形。该案最后的结论虽然认为上游企业并未违反公平交易法,但“公平交易委员会”并没有因为反倾销税属于其他法律的规定而拒绝对该案进行实体调查。该委员会也曾对于企业是否构成反倾销法授权范围外的反竞争行为所进行的实体调查,这都显示在台湾公平交易法确有介入反倾销税相关行为的空间。此外,“公平交易委员会”认为,主管机关拒绝反倾销税的申请,并不当然会因而使申请人被认为违反公平交易法,但是若申请人藉由反倾销之名,而实际从事反倾销制度范围以外的其他反竞争行为,则有公平交易法介入的机会。

以上这种协调内部市场上反倾销制度和反垄断法的基本立场和做法,比较恰当地把握了这两种制度在国内层面的本质要求,较好地兼顾了各自的基本功能,值得借鉴。

三、反垄断法律制度概述

反垄断法与民商法制度之中的基本原则包括保护私人所有权制度和合同自由原则制度的关系。私人所有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制度。如果一个国家可以随意没收私人财产,如果一个人的财产可以随意遭他人抢劫,那么任何人都不会创造财富,国家和社会就不会得到发展。合同自由是市场经济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如果市场上如果没有竞争,合同自由原则不可能得以实现。

垄断是指违反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公共利益,通过合谋性协议和协同行动,或通过滥用经济优势地位排斥或控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济活动,在某一领域或流通领域内实质上限制竞争的行为。是指各国反垄断法中规定的、垄断主体对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进行排他性控制或对市场竞争进行实质性限制、妨碍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或状态。法律意义上的垄断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即违法性和危害性。独占垄断也称为完全垄断,它是指一家企业对整个行业的生产、销售和价格有完全的排他性的控制能力,即在该企业所在的行业内,不存在任何竞争。这是典型意义上的垄断,也为各国法律所严格规制。寡头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生产、销售某种特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状况。每个企业都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对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实施了排他性的控制,但它们之间又存在一定的竞争。联合垄断是指多个相互间有竞争关系并有相当经济实力的企业,通过一定的形式,联合控制某一产业的市场或销售的状态。当时正在实行计划经济,把竞争视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认为竞争对社会生产力会造成巨大浪费和严重的破坏,“竞争”一词被带上了资本注意意识形态的色彩。

一般来说,反对垄断、规制集中是从保护市场竞争结构方面考虑国家的整体经济利益,而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外资并购,而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外资并购或以其他方式参与国内经营者的集中进行规制是从保护产业利益角度考虑国家经济利益,属于投资法律的范畴。从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来看,二者都是一国发展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我国形势和现实对策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副主任黄文俊律师认为,这是我们加入WTO应对不足的表现。把狼放进来了,却没有带上皮鞭,让他们在羊群里胡作非为。黄文俊说,入世后跨国公司迅速在中国攻城拔寨,占据市场垄断地位,打乱了原来关于反垄断法出台的如意算盘。原来的计划是将180家大型国有企业合并至30到50家,组成联合舰队,在规模上可以与国际巨头抗衡时,再推出反垄断法,否则合并行为会与法律抵触。在我们一厢情愿的整合自己的时候,跨国公司以惊人的速度杀进来了。他们通过合并企业、滥用市场垄断地位、在产品价格和数量上建立核心卡特尔等一系列不正当竞争行为,打击国内企业,确立霸主地位。

跨国公司心里很清楚,他们在中国这一系列做法在本国都是不可想象的,一定会受到反垄断法律的制裁。黄文俊每年都要接受大量的跨国公司咨询,如何规避我国现行的关于反垄断的法律。跨国公司“精明”的利用了中国企业组建联合舰队的时机,趁着反垄断法尚未出台,攫取最大利益。等到反垄断法真正出来时,中国的广阔市场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了。

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垄断行为,伤害的不仅仅是本土零售业。我国要加快完善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中出资人主导的体制与机制。在培育和发展具有国

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方面,国有企业出资人要保持对资产的高度敏感,发挥更大作用。要加快完善“投资人主导”机制与体制,充分发挥出资人在企业重组兼并中的主导作用,按照市场法则,推进优势企业之间合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垄断与倾销现象是当今经济社会产生的市场现象,自中国加入WOT后,迎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同时也会承受经济大潮中的经济风险,在认清反垄断与反倾销的概念后我们才能攻城拔寨,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托马斯·曼:《英国的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蒋小红:《欧共体非市场经济反倾销规则研究》

覃有土常茜奕《论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

论我国风险投资的法律制度设计 篇6

一、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缺陷

健全和稳定的法律制度是风险投资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在对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进行设计之前,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现行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缺陷。惟有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我国的风险投资法律制度进行合理的设计,进而为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

1.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的现状。我国的风险投资从萌芽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其间,我国也陆续制定了一些与风险投资相关的行政法规,如《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条件和办法》、《关于设立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等。这些法规为我国高技术风险投资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为高技术风险投资法的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随着我国高技术风险投资的不断发展,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还缺乏风险投资的基本法,与其密切相关的辅助法律制度也很不完善。这种立法滞后的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运作和发展。

2.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

(1)关于风险投资公司组织形式的限制。《公司法》规定:“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法》为合伙企业设计了一套既要承担无限责任,又要双重征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形式。这使得我国的合伙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对风险投资者来说毫无吸引力可言。目前在国际上已被证明最有效率的风险投资公司的组织形式是有限合伙制。在采取有限合伙制的公司中,少数掌握广泛专业知识的风险投资家作为普通合伙人对内管理公司,对外承担无限责任,在承担高风险的同时也享受高回报,能够有效地激发其工作热情;大多数提供风险资金绝大部分的投资者作为有限合伙人,对内不参与管理,对外承担有限责任,亦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回报,从而保证了风险投资基金的来源。可见,有限合伙制是组建风险投资公司最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另外,《合伙企业法》第九条规定:“合伙人应当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一限制显然不合理。有限合伙是投资的组合,为了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允许“机构”充当合伙人使之与国际惯例接轨应是可行的立法方向。《合伙企业法》的这一规定限制了风险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2)关于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金额的限制。《公司法》第十二条规定:“公司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所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50%。”这一限制无疑将造成大量资金闲置,无法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基金的增值作用,限制了各种资金采用风险投资形式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3)关于风险投资公司设立条件的限制。《公司法》对股东人数作了如下限制:“有限责任公司由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成立。”这里对股东人数规定了上限,而“五十个”股东的上限显然不足以为风险投资公司筹集大量的风险投资资金,风险投资资金的筹集需要更多的股东参与。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虽然在股东人数上尚未规定上限,但是却对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作了如下限制:“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其余股份应向社会募集。”事实上,在国外发起成立风险投资公司的大多为专业性人才,他们组建风险投资公司主要是为风险投资公司提供专业化的管理,并不是也不可能是风险投资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公司法》对于风险投资公司发起应认购股份的规定未免过高。

(4)关于风险投资基金供给的限制。风险投资运作的重要条件是有巨大的风险资本来源和通畅的风险资本筹集渠道。风险投资多是以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这就要求风险资本较为雄厚,渠道来源较为多样。在美国及欧洲其他国家,风险投资基金供给来源不仅包括个人和政府基金,更为重要的是诸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等机构投资者。我国的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等也是目前最有实力参与风险投资的机构投资者。但是我国的《商业银行法》、《养老基金管理规定》都不允许其参与风险投资活动。《保险法》对保险基金的运用虽然有所放开,可以以一定方式投入股市,但是对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投资行业则缺乏合理的规范和指导,极有可能导致保险基金从事风险投资的盲目性和过度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风险资本的有效供给量和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5)关于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限制。《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很显然,按照这条规定,风险投资家无法要求风险企业回购其持有的股份。《证券法》第七十八条规定:“上市公司收购可以采用要约收购或协议收购的方式。”这条规定是允许风险投资家采用邀约收购方式的退出策略。但现行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四十七条和第四十八条同时又规定,收购方在持有目标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达到5%时要作出公告,以后每增持股份2%时要作出公告,且自该事实发生日起两日内不得购买该股票,当持股数达到30%时应当发出要约收购。由于初次公告时持股比例偏低,只有5%,致使收购者目的过早暴露;持续购买的比例只有2%,当购买股数达到30%发出要约收购时,收购方要公告13次,这样必然会使收购目标的股票价格持续不断上涨,给收购方带来巨大的成本障碍。因而这显然是不利于风险投资家采用要约收购的方式从被投资企业退出风险资本。

(6)缺乏专门的税收优惠制度。为了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大多数国家对风险投资有各种税收优惠,即向投资于风险投资行业的人倾斜,靠对个人所得的免税政策来吸引更多的人愿意把资金投向风险投资领域,即使投资失败了还有税收减免来减少损失。而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针对风险投资的税收法律和政策,我国现行税法对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判断标准是采用“独立核算”原则。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的规定,在我国境内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外的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或组织,都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风险投资公司要执行一般实业投资公司的税收规定,对投资公司的收入征一次税,同时对投资人分得的收入又征一次税,这种重复征税的行为显然不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显然,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不利于境外资金进入我国风险投资业。

(7)缺乏有限合伙法律制度。颁布的《合伙企业法》是继《公司法》之后,按照订立协议、区别处理出资方式和投资者责任形式等法律要求制定的又一重要的市场主体立法。它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理应提供一个有利健康的法制环境。该法为普通合伙制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框架,却完全没有考虑到有限合伙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也没有估计到我国经济发展对这一企业组织形式的需求。所以,该法为普通合伙制量身定制,却限制了有限合伙制的发展。该法第五条规定:“合伙企业在其名称中不得使用有限或者有限责任字样。”第八条规定:所有合伙人“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这就排除了部分合伙人承担有限责任的合法性。

(8)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完善。在风险投资运作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没有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就不可能有效保护风险投资的创新规律,

风险投资的迅速发展也就无从谈起。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内的比较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参加了若干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公约,在相关制度上逐步与国际接轨。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更新对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以及整个法律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以他人商标或商号抢注为域名、将他人的著作放入互联网供公众阅览下载、擅自将他人发布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收编成书、利用互联网侵害他人人身权、名誉权或散布法律禁止的其他信息等问题,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均未涉及到。另外,在知识产权保护执法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尤其在风险投资的重要领域之一――软件业内,盗版猖獗,屡禁不止,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加大执法力度。另外,关于商业秘密保护的配套法规尚显不足,应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的设计构想

针对目前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存在的上述缺陷,并借鉴世界各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我国的风险投资法律制度。

1.修改完善现行法律为风险投资的发展扫除障碍。风险投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其运行规则与传统经济的运行规则有重大差异,而我国现有法律体系是建立在传统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对传统经济的法律调整。由于新旧两种经济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的差异,使调整两种经济运行方式的法律制度也有所不同。新经济的出现对现有法律体系造成巨大冲击,也是对现有法律体系突破。现有法律体系由于时代局限,并为对新经济时代的风险投资加以调整,现有法律的许多内容甚至对风险投资的运行构成法律障碍。这已在上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了培育我国风险投资市场,逐步建立风险投资运行机制,指导、规范、推动风险投资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应该对现行的法律进行修改完善,消除现行法律法规对风险投资设置的障碍。具体来说:

(1)修订《公司法》。《公司法》虽然为规范风险投资奠定了最基本的法律基础,但在某些具体规定上存在着不少与风险投资发展相冲突的地方,因此,应该对之进行修订。具体来说:修改关于我国现有公司组织形式的规定,加入有限合伙这种公司形式,给予有限合伙以合法的法律地位;修改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不能自由转让出资的条款;第一百四十七条关于发起人持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的条款;第一百四十九条关于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的条款;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上市公司条件的条款。删除第十二条关于一般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时,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50%的条款或者修改为由公司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其对外投资的数额和比例;改统一资本金实收制为例外资本金承诺制;扩大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在公司注册资本的比重,以知识产权入股的比例可由出资人协商确定,法律不作硬性规定;放宽风险企业上市的条件等等。

(2)修订《合伙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作为一部规范投资者出资方式、协调投资者权利与责任的重要法律,理应为推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因此,应该修订《合伙企业法》,明确规定有限合伙制为我国合伙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以充分发挥有限合伙制在处理出资方和投资者责任形式方面的重要作用。另外,从合伙制在美国的运作可以看出,合伙企业的行为所受的约束是合伙内部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普通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之间的相互约束。这种合伙内部约束的执行比法律更及时和有效。同时,这种约束的内容由合伙人之间讨价还价决定,有利于形成自发性的制度创新。所以,修订《合伙企业法》的目的应该在于明确社会对合伙的约束,同时明确合伙的合法权益,而不应该对相关细节规定过细。

(3)修改有关限制风险投资供给的法律法规。包括《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养老基金管理办法》。对这些法律法规予以修改,适当放宽对这些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限制,允许它们适度地参与风险投资,如允许一定比例的养老基金、保险金和商业银行存贷差额资金参与风险投资,同时规定只能通过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或创业投资基金的形式进行。这样做不仅可以满足养老基金、保险费用长期保值增值和增强商业银行自身生存与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解决我国目前风险资本有效供给不足和风险投资公司风险资本规模偏小的现实难题。

2.制定风险投资核心法律――《风险投资法》和《风险投资基金法》。在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的.基础上,一旦条件成熟,可制定风险投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风险投资法》。《风险投资法》是指导我国未来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基本法,在风险投资法律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起着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这部法律主要是调整投资人、基金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银行以及监管部门之间的投资权益和义务关系,应该对风险投资主体、对象、运行机制、退出机制、法律责任等作出详细的规定。从指导思想上应该是保护投资人的权益和规范基金的运作为核心,鼓励和支持风险投资,充分保障风险投资参与者的正当权益,以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快速、高效发展。

风险投资基金作为投资工具,通过专业人员的管理进行分散的组合投资,从而分散风险。因此,风险投资基金是风险投资制度迅速发展的必要准备和关键。而我国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专门性法律。因此,针对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并借鉴世界各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来制定《风险投资基金法》显得尤为必要。制定《风险投资基金法》时应充分赋予其对基金的发起、募集、设立和运作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的法律权威。这就要求《风险投资基金法》应对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监管作出尽可能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风险投资基金法》至少应该规定以下内容:(1)投资主体;(2)基金的组织形态;(3)基金的募集方式;(4)基金的交易方式;(5)基金投资的监管,等等。

3.建立风险投资辅助法律制度和政策。在风险投资业运作过程中还需要包括税收、知识产权、政府采购、风险投资保险等辅助法律制度的支持,因此,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辅助法律制度体系,以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加快发展。

(1)修改完善税收法律制度。首先,生产型增值税应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我国目前主要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企业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得到抵扣,不利于鼓励投资和鼓励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因此有必要借鉴大多数实行市场经济的WTO成员的经验,考虑生产型增值税向避免投资重复征税的消费型增值税转变。这意味着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已纳税金可以在本期凭发票全部抵扣,尽管固定资产的价值并不会全部转化到当期的产品或服务中去。所以,尽管总的税额不会减少,但会减轻当期纳税负担,从而有利于鼓励高技术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消除增值税重复征收带来的弊端。另外还应该适度降低增值税的税率,加强增值税的税收征管等等。其次,应该将判断纳税人的标准由“独立核算”原则改为“独立法人”原则,以解决合伙的双重税负问题,引导民间资金流入风险资本市场。

(2)制定《高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法》。相对于美、日等风险投资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我国在高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法较为落后。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高技术专家和法学家调查评估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及相关的法律对高技术保护的能力,发现存在的问题;对高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研究;探讨符合中国高技术发展实际需要又与国际水平一致的保护模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现行的知识产权法的相关内容,进而制定专门的《高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法》。

(3)制定新的《破产法》。在实践中,总会有一部分风险投资难免失败,其中一部分甚至是血本无归的,这就使得破产清算成为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一种明智决策。因为如果不及时将投资退出,只能带来更大的损失。目前我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仅仅适用于国有企业的破产案件,《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破产还债程序的规定过于粗疏,因而应加紧制定新的《破产法》,其中对于风险投资企业和风险投资公司的破产问题应做相应规定。

(4)完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法律制度。一是确立严格的准入制度;二是填补法律空白;三是加强对中介机构法律控制力度。目前最重要的是有关法律规定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这是有关法律控制能落实到位的关键。

三、结束语

风险投资的有效运作对法律制度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完善的风险投资法律制度是风险投资事业得以正常高效运作的重要制度保证。然而我国奉行投资法律制度存在的诸多缺陷决定了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设计任务的艰巨性。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法律对风险投资事业的保驾航护作用,我国尚需抓紧立法,弥补原有法律制度的漏洞和缺陷。争取在短期内为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伯亭.创造有利环境大力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J].中国软科学(11)

论法律制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篇7

公司治理在公司综合绩效的提高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负债融资的期限结构、来源结构等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效应, 公司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治理的成败, 因此, 对于负债融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效应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本文采用2000-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 主要聚焦于负债期限结构和负债来源结构对公司治理的效应, 在前人对负债融资与公司治理研究的基础上选取相应的指标变量并构建了相关模型, 应用SPSS 16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提出相关建议, 希望能够为我国上市公司通过负债融资结构优化促进公司的有效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2 文献综述

负债融资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基于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的代理困境, 而两权分离引起的代理问题是可以通过内、外部协调机制加以缓和的[1]。通常情况下, 公司管理者得到的激励回报受到董事会和大股东等企业内部因素以及财务盈亏和产品的市场进入度等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基于这个认识, 国内外学者对债权融资治理效应的研究逐渐得以细化, 在不同的角度对债权融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进行了论证。Grossman和Hart将债务视为一种担保机制, 由于它能抑制经理人员的在职消费倾向, 促使经理更努力工作, 并激励其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 使因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成本大幅降低。Jensen认为, 负债融资能减少经理层和所有者之间的矛盾, 减少代理成本。Harris和Raviv也指出, 若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自由现金流较高, 则应增加负债融资, 以防管理者滥用这些自由现金流。张英明认为, 负债融资会增加公司财务风险, 增加公司破产的概率, 直接威胁着公司经营管理者的声誉和利益。杨全兴、陈旭东认为, 债务是一种担保机制, 促使经营者努力劳动, 当经营者拥有企业股权时, 增加负债融资能够提高经营者的持股比例, 进而缓和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冲突。

3 上市公司负债融资对公司治理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模型假设

3.1.1 负债期限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假设

不同期限的负债有着不同的治理效应:短期债务融资由于在较短时期内还本付息, 而且又具有不可延期性,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代理成本;长期债务却可以限制公司无效扩张, 从而减少了代理成本[2]。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1:对公司自由现金流的影响假设, 即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分别与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负相关和正相关。

假设H2: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 即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负债均会对代理成本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短期负债的作用更加明显。

假设H3: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假设, 即短期债务相比长期债务对公司的治理效果更加完好[4]。

3.1.2 负债来源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假设

公司负债来源可以分为银行借款、企业债券及商业信用等, 不同来源的负债对代理成本和自由现金流的影响不同, 所起到的作用也有所差异[3]。由此可以提出相应假设:

假设H4:银行负债、债券融资与自由现金流负相关, 自由现金流随着商业信用的减少而增加。

假设H5:3种来源的负债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商业信用<债券融资<银行贷款[5]。

假设H6:3种来源的负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商业信用<债券融资<银行贷款。

3.1.3 负债融资对公司治理综合影响假设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 负债融资会影响代理成本与自由现金流, 而代理成本与自由现金流的变化最终会影响公司绩效。由此提出:

假设H7:公司代理成本、自由现金与公司治理的绩效之间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3.2 模型建立

3.2.1 指标变量选择

本文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综合特征, 利用2000-2009年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选取公司净利润、每股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利润率、每股收益、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已获利息倍数、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资产负债率为变量, 分别以X1、X2、X3、X4、X5、X6、X7、X8、X9、X10表示,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计量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综合治理状况, 采取因子分析法分析负债融资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在模型构建分析过程中还需要用到其他相关变量, 如代理成本、公司绩效、现金流量、长期负债率、短期负债率等,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2.2 模型建立

根据负债融资对公司治理影响的假设以及因子分析的相关理论, 相关负债融资与公司治理效应的模型如下:

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应用SPSS 16, 并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得到相应的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以及因子载荷矩阵, 分别如表2、表3所示。

根据表2可得出不同变量在各个主因子上面的分数, 同时可以得出相应的公司绩效综合得分函数:P=0.256F1+0.386F2+0.487F3+0.587F4+0.687F5。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4.1 基本结论

本文以上市公司负债融资来源结构与期限结构为切入点, 针对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发现如下现象:

(1) 负债融资期限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结合模型 (1) , 从表3中可以看出, 短期负债系数为-0.78, 可见短期负债、长期负债与自由现金流量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 与假设H1基本一致。结合模型 (2) , 从表3中可以看出, 短期负债系数为-0.78, 长期负债系数为-0.09, 可见计量结果与假设H2是相符的, 相对于长期负债, 短期负债对公司治理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同理可知, 公司治理绩效受到短期负债正面积极的影响作用, 但是长期负债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有悖于假设H3。

(2) 负债融资来源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结合模型 (4) , 从表3中可以看出, 商业信用系数、债券融资系数分别为-0.2和-0.24, 可见二者与公司治理的代理成本呈负相关, 而银行借款系数为0.72, 与公司治理的代理成本呈正相关关系, 3种来源的负债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程度大小与假设H4基本相符。结合模型 (5) , 从表3可知, 银行借款系数、债券系数分别为-1.25和-2.57, 与自由现金流呈负相关关系, 有悖于假设H5。同理可知, 银行借款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有正面影响作用, 商业信用增加不利于公司的治理, 但其负面效用不明显, 而债券融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明显与假设H6难以达成一致。

(3) 负债融资对公司治理综合的影响分析。结合模型 (7) , 根据表2、表3以及回归检验可知, 负债融资与公司绩效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而代理成本和自由现金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

4.2 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 我国上市公司应该给予债务融资更多的关注, 同时对债务融资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对长期负债的比例和企业债券融资比例进行适当增加, 使二者对上市公司治理的正面影响效用最大化, 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并提高公司治理的运作效率, 从而提高公司的综合绩效。

参考文献

[1]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 1996 (9) :99.

[2]史志贵.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负债融资[J].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8 (3) .

[3]张英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及成因分析[J].财会研究, 2005 (4) :56-58.

[4]李双飞, 陈收, 李小晓.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7 (5) :38-40.

[5]宋卉.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J].审计月刊, 2009 (6) :53-54.

上一篇:工作调动的感言下一篇:大学播音主持毕业生面试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