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制度

2024-08-03

法律制度(精选12篇)

法律制度 篇1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 其疆域横跨欧亚大陆, 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与人口最多的帝国。其时蒙古民族也就50万左右, 但却统治了人口近6000万的中国, 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蒙古民族作为帝国统治者, 怀有强烈的民族优越感, 所以对其统治的各民族人民均有不同程度的民族偏见和歧视, 体现在律法上, 就是实行民族等级政策。但同时, 元朝统治者对宗教却又十分尊崇。今天, 我们通过对元朝的法律制度及宗教政策的分析, 来探讨一下宗教对元律法实施的影响。

一、元朝的法律制度

1.元朝律法的形成过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后, 为了便于管理, 颁行了“大札撒”, 也就是将自己的谕旨作为了律法。这用于统治蒙古游牧社会颇有成效, 但在窝阔台灭金入主中原后, 这部简单的律法已经漏洞百出, 不尽人意了。于是窝阔台就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以金朝的《泰和律》作为律法来治理辖区。忽必烈即位后改国号为元。待元灭宋之后, 为了强化元朝的统治地位, 禁用金《泰和律》, 并于至元八年, 即1271年11月颁行了新立条律, 从官吏、赋税、盗窃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但这只是权宜之计, 为更具体, 更明确, 至元二十八年, 即1291年5月颁布《至元新格》, 刻版印发, 各司遵此为律。但该律法仅是一般性质的要求, 缺乏精细周密的条文律例, 在实际操作中, 往往令许多官吏无法可依, 左右为难。于是要求更新完善法典的奏议不断上报到朝廷。大德三年, 即1299年三月, 元成宗令重修律法, 次年编成《大德律令》, 但不知因何原因, 该律法并未颁布实施。武宗、仁宗时期, 也多次提出要修订法典, 但因朝臣意见不一, 终不了了之。直到英宗即位以后, 主张法治的大臣们再次提出修纂律令得到首肯, 至治三年, 即1323年2月编纂出《大元通制》并颁行天下。这是元朝最完整、成熟的一部法典。

2.元朝律法的特征。元朝的律法基本上是参照《唐律》而制定的, 如《唐律》中的五刑、十恶和八议, 元律法完全采用了。有些只是换了下称呼而已, 如《唐律》中的“刺史、县令”, 在元律法中就变成了“路府州县”。元朝的律法包含了蒙古因素,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的等级差别。“大札撒”的许多条例写进了律法:如军队的编制, 婚姻的各从本俗等。元律法对民族等级进行了区分, 体现了蒙古民族至上主义。如蒙古人与色目人犯了法, 当由断事官礼鲁忽赤进行审断;汉人与南人犯了法, 就由当地官吏直接审断。再如蒙古人若杀死汉人, 出点埋葬费就可免罪;若汉人杀死蒙古人, 则立即处死。元朝的律法呈现出“二元性”:在内容上, 是蒙古法与《唐律》的融合;在操作上, 是蒙古“国俗”与“汉法”的共存。元律法体现出民族等级观念, 彰显出蒙古族的优越地位。

二、元朝的宗教政策

1.元朝宗教政策形成原因。元朝统治时期, 道教、佛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相互并存, 没有因为民族间的战争被泯灭或压制, 而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壮大, 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这源于成吉思汗颁布的“大札撒”并得到其继承者们的一贯执行。成吉思汗重创金国后, 占领了中国东部与华北, 对山东虎视眈眈。金、宋也不愿丢弃, 三方角逐于鲁。时全真教领袖丘处机, 德高望重, 手下信徒数以万计, 是一股潜在的强大政治力量。于是丘处机成为三方拉拢对象, 成吉思汗也于1219年出征西辽时差人携金牌礼请丘处机, 求问长生之道。丘处机谒见成吉思汗, 颇受礼遇, 其恩宠无以复加。丘处机告知治国之道, 长生之术, 欣然而归。感激成吉思汗之优待, 丘处机亲赴山东, 安抚人民, 遣其徒手持金牌, 遣返被俘为奴之人, 人人交口称赞, 社会矛盾消除, 蒙古在华北的统治得到巩固。这应该是成吉思汗最想看到的结果吧。成吉思汗攻下乃蛮部后, 太阳汗的儿子屈出律逃到西辽, 1218年, 成吉思汗派哲别为先锋征伐西辽, 特意嘱咐要遵从“大札撒”之“对于各种宗教, 不舍此取彼, 不尊此抑彼, 一视同仁, 不分彼此”的规定, 要善待信教徒。屈出律到西辽后, 娶了西辽皇帝古儿汗的女儿为妻, 然后密谋篡位, 独揽了西辽军政大权。屈出律原是景教徒, 攻占和阗后, 他竟然强迫当地伊斯兰教徒改信景教, 拒不服从的就施以刑罚或杀害, 由此激起了公愤。哲别兵临城下, 对城内百姓宣读了成吉思汗的“大札撒”令, 得到当地人民热烈的拥护和欢迎, 他们里应外合, 将屈出律全军消灭了。成吉思汗尊敬伊斯兰教的结果是, 毫不费力地铲除了对手, 更难得的是, 后来大批穆斯林加入到蒙古军团, 为成吉思汗及其后代们的军事扩张立下了赫赫战功。佛教的一个分支是喇嘛教, 主要存在于吐蕃地区。842年, 吐蕃赞普达磨被刺杀, 随后数百年间, 吐蕃就被大小寺院的法王所领导。为了纳降吐蕃, 就必须说服当时的佛教领袖, 表现出对佛教的礼敬。于是, 1219年成吉思汗手下大将木华黎攻陷岚谷后, 恭恭敬敬地送当地佛教名僧海云谒见成吉思汗, 受到隆重接待。窝阔台时期, 对吐蕃名僧也是尊敬有加。宗教是征服人心的重要武器。成吉思汗深知其中道理, 于是从自身做起, 并告知后代要尊重各教, 善待并重用各教领袖, 借助各教领袖的权威对自己的教徒进行有效的管理, 使其听从蒙古的统治。这该是元朝宗教政策形成的最根本, 最直接的原因吧。

2.元朝宗教政策的内容。对宗教兼蓄并容, 加以保护, 目的为了巩固蒙古的统治, 所以, 加强对宗教的管理, 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是设立相应管理机构, 加强对宗教的管理。成吉思汗时期, 道教势力最为庞大, 于是成吉思汗就亲自下诏给丘处机, 要其挟道教之众, 管理天下各教, 不使与朝廷作对, 各得所安。蒙哥汗时期, 因为吐蕃与南宋的佛教势力较大, 便使佛道分开, 分别由李志常掌管道教, 海云禅师掌管佛教, 后来又加封吐蕃名僧那摩为国师, 授玉印, 接替海云执事。忽必烈时期又设帝师一职, 成为元朝宗教人士所受礼遇的最高规格。忽必烈帝师八思巴掌管天下佛教及吐蕃事务, 其后为吐蕃归降立下不朽之功勋。佛教主要由宣政院主管。除了佛教外, 其他宗教也有自己的主管部门。道教归集贤院管理, 基督教由崇福司管辖, 回回掌教哈的司专管伊斯兰教。各教领袖都是朝廷大员, 有恩赐的特权, 替朝廷管理各教教徒, 顺从蒙古的统治。其次是对宗教减免赋税。最先享受优待的是道教。1223年, 成吉思汗亲自下诏免除道教的赋税和差发。其大意是:丘处机名下的所有道观、教徒, 只要登记在案的, 都免一切赋税。至元世祖忽必烈, 再次颁下圣旨:诸教皆豁免一切赋税, 寺观、道观等宗教场所之财产当地政府要给予保护。还有就是任用宗教教徒为官, 对各派宗教领袖大加封赐。佛教中为官最为显赫者就是帝师八思巴, 被册封为大宝法王, 赐玉印, 官阶一品;中原名僧子聪, 世祖元时官至太保, 正二品。各宗教团体皆有所属, 互不争斗, 对各民族的融合以及以后社会对宗教的管理造成深远的影响。

三、宗教政策对元朝法律实施的影响

1.宗教政策形成元律法的教俗有别。元朝的宗教政策致使元律法失去了公平、公正, 具体表现为教俗有别。蒙古民族普遍信仰宗教, 元朝的统治者也看到了宗教的利用价值, 即可以麻痹人民的思想意志, 有利于巩固元朝的统治地位;同时借助于宗教信仰, 蒙古统治者可以更好地与其他少数民族结成政治联盟, 强化蒙古族的政治影响力。所以在有利于朝廷统治的前提下, 元朝执行了宽松自由的宗教政策, 在律法上也予以优待, 做到了教俗有别。我们以元朝最为尊崇的佛教为例, 来看一下元律法对宗教的偏袒:元朝在中央设有宣政院作为管理全国佛教徒的行政机构, 帝师八思巴主持宣政院日常事务, 作为朝廷的一品大员, 八思巴还有其他特殊权力, 就是对于僧俗案件的审判可以对具体负责的中央司法机关进行干涉。以此类推, 地方上的一些高级僧侣也有权干涉地方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审判。元律法《大元通制》中记载有对僧道犯法之人的处理办法:各地僧侣犯错, 只要够不上奸盗、诈伪、致伤人命等重大刑事案件, 地方官员不得对僧侣提出诉讼, 更无权审理, 当由僧侣寺院主持僧归问、处置。即使犯下大罪, 地方官员也只可审明案情, 无权裁决, 将审理结果报于宣政院裁定。如果是僧侣与平民发生了纠纷, 须由地方官员知会僧侣寺院主持僧一并审理, 其目的就是保护僧侣不受普通法律制裁, 结果就形成了宗教、司法、世俗三权共重的局面, 使僧侣的人身权利超脱于司法之外, 享受到游历于司法边缘而不被刑罚的特权。对于冒犯僧侣的平民, 元律法却制定了残酷的刑罚加以惩处:殴打僧侣的人, 要砍掉双手;辱骂僧侣的人, 要割掉舌头。

2.宗教政策对元朝法律实施的影响。教俗有别, 破坏了法律的公正严明, 使法律的尊严严重受损。元朝官吏大部分由蒙古贵族和高级宗教领袖担任, 元律法将他们置为特权对象, 袒护包庇。他们依仗特权去贪赃枉法, 一旦犯罪又轻易逃避惩罚。用这种本身即存在着严重缺陷的法律制度来调整社会秩序, 社会反而更加动荡不安。元朝法律制度造成的消极社会后果就是激起了广大受压迫阶层人民的强烈反抗, 加速了元朝走向灭亡的命运。时至今日, 国家政策对元朝法律的误导所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仍应当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1]杨华双.从法律制度看元朝民族宗教政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 (5)

[2]周爽.元代国家宗教政策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 2011.

[3]元史·刑法志[M]

法律制度 篇2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三,法律与法律制度 阅读教科书《法和经济学》 ,第三章;关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参考沈宗灵《比较法总论》;茨威格特和克茨《比较法总论》;大 英百科全书,The Evolution of Modern Western Legal Systems(Macro, v.22)法治: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第二编“自由与法律” 科斯: “联邦通讯委员会”(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 ,)法学院同学可以阅读:泼斯纳: 《法理学问题》 ,第 12 章: “法律的经济学方法” 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1.大陆法系的分布: 欧洲: 法国支系(拉丁语系各国):法国,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 德国支系(日耳曼语系各国):德国,奥地利,瑞士,荷兰 亚洲: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台湾,澳门 2.英美法系的分布 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美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新西兰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 3.中国:大陆,台湾,澳门属大陆法系;香港属英美法系.4.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法律渊源上的差异 法律渊源 大陆法系:金字塔式的制定法体系 英美法系:判例和立法(legislation)法与立法: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 5.大陆法系的历史发展(1)古代罗马法(2-3 世纪罗马法的古典时期;6 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2)中世纪后期罗马法的复兴(注释法学派,评注法学派,人文主义法学派)(3)法国大革命与 1804 年《法国民法典》(4)1900 年《德国民法典》(5)中国对大陆法的继受 清末变法修宪 民国《六法全书》 共产党废除《六法全书》 1979 年至今的法律制度建设 二,中国法 1.法的体系 公法/私法;实体法/程序法;宪法(1982,1988,1993,1999 年修正案)行政法 行政程序法(1990 行政诉讼法,1999 行政复议法,1996 行政处罚法)行政实体法1

民商法 民法:(1987 民法通则)总则 物权(1995 担保法)债(合同,侵权,不当得利,无因管理)(1999 合同法)亲属(1981 婚姻法,1992 收养法)继承(1985 继承法)(知识产权:1993 专利法,1993 商标法,1991 著作权,1967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 约,1971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商法: 公司法(1999)票据法(1996)保险法(1995)破产法(公司法第 8 章“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 ,民事诉讼法第十九章“企业法人

破产还债程序” ,1988 年企业破产法)

海商法(1993)民事程序法(1991 民事诉讼法,1995 仲裁法,2000 还是诉讼特别程序法)刑法(1997 刑法)刑事诉讼法(1997 刑事诉讼法)经济法(1993 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1995 年劳动法)环境法 2.法的适用 参看: 《宪法》《立法法》 ,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宪法 法律(狭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政法规(国务院)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州,县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 机构)和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新法优于旧法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立法法第 83 条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 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三,现代法律体系是一个权利体系 1.秩序,法,权利 通过权利实现法律,通过法律实现秩序.参考:耶林“为权利而斗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49 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 倍.宪法第 2 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中国法律补偿制度研究 篇3

关键词:经济法律补偿制度;等值补偿;低值补偿;超值补偿;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收益;多元化的补偿方式;补偿受益主体

在经济活动中,主体的合法行为往往也会给其他主体造成损害后果,如在土地征收活动中,土地征收者往往给集体所有制成员造成一定的损害。在这类损害中,行为人本身无过错,因而无法适用赔偿责任,故补偿便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纠纷、弥补损失的较好方法。

补偿,与赔偿相对,是指针对合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采用一定的法律手段,使受损权益得到弥补和恢复的一种重要的法律制度。经济法律补偿制度以经济补偿值与补偿对象实际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为标准,可以分为等值经济补偿制度、低值经济补偿制度和超值经济补偿制度三种补偿类型。

一、等值经济补偿制度

等值经济补偿制度的特点是经济补偿值等于补偿对象实际经济价值,简称等值补偿。等值补偿以城市私有房屋拆迁安置经济补偿为典型。

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城市私有房屋拆迁安置经济补偿制度的构成内容如下:第一,补偿主体和被补偿主体。根据《条例》第4条的规定,补偿主体是拆迁人,被补偿主体是被拆迁人。第二,补偿范围。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的范围为被拆迁人所有的全部合法房产。第三,适用对象。由《条例》第2条的规定可知,适用对象是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因城市建设需要而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所有活动。第四,补偿方式。我国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的方式有货币方式和房屋产权调换方式两种。被补偿人对于补偿方式享有知情权和决定权。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依规定。第五,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不同,补偿标准不同。对此,《条例》第24条做出了相关规定。第六,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它是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用以明确双方在补偿中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条例》第13条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

二、低值经济补偿制度

低值经济补偿制度的特点是经济补偿值低于补偿对象实际经济价值,简称低值补偿。低值补偿以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为典型。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强制取得其他民事主体土地所有权并对此进行补偿的行为。它有四个显著特点:(一)行为主体是国家。(二)行为客体是集体所有的土地。(三)行为本身具有强制性和有偿性。所谓有偿性是指国家进行土地征收,必须以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偿为前提。(四)行为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王兴运教授认为,公共利益是指各法律主体所共享的利益,它是一个集合概念,具有不可分割性。同其他利益相比较,公共利益具有极大的广泛性。我国应将公共利益的范围严格限制为:(1)国家机关和军事事业用地;(2)交通、水利、能源、供电、供暖、供水等公共事业或市政建设用地;(3)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绿化、慈善机构等社会公共事业用地;(4)国家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用地;(5)其他由政府兴办的且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用地。

三、超值经济补偿制度

超值经济补偿制度的特点是经济补偿值高于补偿对象实际经济价值,简称超值补偿。超值补偿以林木生态环境经济补偿为典型。

根据物的用途是否有法律的特别规定可以将物区分为特种用途之物和非特种用途之物。常见的特种用途之物有集体所有的土地、生态林等。我国《森林法》第27条规定:“集体或者个人承包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承包后种植的林木归承包的集体或者个人所有;承包合同另有规定的,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执行”。由此可见上述法律对林木的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做出了明确规定。王兴运教授认为,这三种所有权可以分为补偿型所有权和补交易型所有权两大类,其中,集体和个人所有权属补偿型所有权,而国家所有权属于交易型所有权。

我国《森林法》第8条第六项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森林生态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王兴运教授认为,我国的林木生态环境经济补偿数额应当确定为林木的经济价值之上、环境价值之下的一个适当数额。

四、完善中国法律补偿制度的建议

1.合理界定补偿范围。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各项法律行为界定合理的经济法律补偿范围是一项较为紧迫的任务。

2.科学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合理分配补偿收益。任何时候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补偿方式,其补偿标准也有所不同,因而要有针对性的确定补偿标准。补偿标准的确定有助于补偿收益的合理分配,而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是补偿制度的核心。

3.构建多元化的补偿方式。单一补偿方式的弊端正逐渐显露,为了克服这种弊端,要求构建直接补偿与间接补偿相结合、货币补偿与非货币补偿相结合以及从宽补偿与从高补偿相结合的多元化补偿方式。

4.明确补偿受益主体。补偿受益主体往往是国家进行补偿的对象,主体明确有助于补偿工作的顺利开展,因而必须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明确补偿收益主体。

五、结语

经济法律责任制度作为经济法律保障制度的基本制度和核心制度,其划分标准多种多样。我们从权利的保障救济这一角度,可以将其划分为经济法律赔偿制度和经济法律补偿制度。以经济补偿值与补偿对象实际价值的之间比例关系为标准,目前我国的经济法律补偿制度大致可以分为等值补偿、低值补偿和超值补偿,分别以城市私有房屋拆迁安置经济补偿、土地征收补偿和林木生态环境经济补偿为典型。只有合理界定补偿范围、科学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合理分配补偿收益、构建多元化的补偿方式以及明确补偿收益主体,我国的法律补偿制度才能逐渐趋于完善。(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兴运.奖励与惩罚并举:双轨制经济法律保障制度研究[J].经济法研究,2008(7):第60页.

[2]张娟.农村征地补偿制度的法律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6):第107页.

[3]王兴运.中国土地征收补偿法律制度研究[J].经济法研究,2005(4):第194页.

[4]汪振江.农村土地产权与征收补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5-32.

[5]孙由体.被征地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法律制度 篇4

关键词:高职法律教学,法律援助制度,融合,援助机构

自1994年我国开始试行法律援助制度以来, 各大高职院校均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法律援助机构与组织, 通过其社会公益法律服务的工作, 推动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的扩展与提升。而伴随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与教育理念的改进实施, 当前高职法律教学的模式思路, 也从以往的理论化、知识化教育往培养学生法律实践技能方向发展, 高职法律教育正逐步与法律援助制度相结合。通过为高职学生传授、训练相关法律援助工作, 让学生能通过具体的法律援助机构进行实践求知, 以取得更好的法律教育成果与目标。

一、高职法律教学与法律援助制度相融合的意义分析

(一) 推动我国法律援助事业进步的重要途径

法律援助制度指的是经由各法律援助机构的协调、统筹, 在各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人的帮助下, 为经济条件存在困难或是特殊案件难以寻求法律帮助的当事人, 提供各类法律咨询与服务, 并相应减免帮助费用的机制。法律援助制度是完善国家司法机制, 保证所有公民均能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的必要措施。当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虽然规定了多个主体可以承担法律援助工作, 但律师作为法律援助工作的主干成员, 需要发挥最为重要与维权的司法服务。但法律援助工作本身公益性、无偿性的特定难以有效激发律师工作的积极性, 使得国家不断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与现有的律师资源之间产生较大的供给矛盾, 进而限制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有效开展与实施, 难以保证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获得及时、高效的法律服务。因此需要通过各高职院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建立, 教学中与法律援助制度的融合统一, 通过学校教育与机构提供的实践机会, 让高职学生发挥自身的热情与能力, 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法律帮助, 以相应降低当前法律援助工作所面临的需求与法律援助资源之间的问题缺口。

(二) 促进高职学生法律实践水平优化的关键措施

将各个法律援助案件穿插入日常的高职法律教育进程中, 能让学生通过相应的案例案情, 了解、认知到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司法困境, 通过学院的法律援助机构进行司法服务实践与参与, 以真实接触、了解到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在文书整理、当事人沟通以及庭审辩论的参与感受中, 了解当前我国弱势群体遭受的法律侵害与社会不良现象, 进而培养起学生正确的法律运用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带动学生法律实践能力与自我思维的发展提升。

二、高职法律教学与法律援助制度相融合的具体措施研究

(一) 制定有效的高职法律教学规划与设计

为了高职法律教育与法律援助制度的有效结合并带动课程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师就需要对教育工作制定相应的培养规划与设计。对其工作做重新定位, 把法律援助工作内容纳入学生法律实践教育中, 通过岗位实习、模拟法庭等与法律援助工作相关的实践教育环节, 让学生能通过教学实践有效了解、掌握到各法律援助案件案情并获得技能训练。教师在授课进程中, 也需尽可能地融入与法律援助相关的实践环节, 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的结合, 让学生经由具体的法律援助案件。以法律援助工作者的角度进行思考与法律运用, 让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将知识学以致用, 促进其能力水平的提高。

(二) 解决高职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费用问题

当前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运行与法律援助实践教学的开展, 若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是难以长期维持的, 因此高校在进行法律教育与法律援助制度结合运用时, 也应拓展其自身的发展思路。对其法律援助机构与实践教学的资金问题进行筹集, 解决当前的资金短缺隐患促进法律援助教育工作的开展。对此高职院校一方面应改变对校内法律援助机构的认识, 认清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发挥社会服务作用方面的重要性, 重视学校法律教学工作, 为其提供专用的财政拨款以应对学生参与、实践法律援助工作时的费用问题。另一方面在社会积极宣传、传播法律援助事业的关键作用与社会责任, 以此吸引企业的捐助, 通过社会力量的帮助来实现校园法律援助教育的有效开展, 推动学生在法律援助事业中参与度与热情的提升。

为社会各公民提供必要、充足的法律帮助, 是社会司法公正事业进步的一大重要标志, 也是高职院校促进学生法律实践能力优化的关键途径, 对此各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校内积极将其工作纳入日常法律教育进程中, 进而提高高职学生的法律责任意识, 以带动社会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杨智红.浅谈法律援助制度与高职法律教学的有机结合[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 (6) .

会计法律制度 篇5

1、根据《总会计师条例》,总会计师是()

A、专业技术职务B、会计机构负重人

C、单位行政领导职务D、单位行政非领导职务

2、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责任的会计人员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判处有期徒刑()

A、3年B、5年C、7年D、10年

3、根据我国《会计法》的规定,外来原始凭证的金额有错误时,应当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A、由出具单位重开B、由出具单位更正加盖接受单位印章

C、由接受单位更正并加盖接受单位印章D、由经办人员更正并加盖经办人员印章

4、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的直接亲属不得在本单位担任的会计工作岗位是()

A、会计机构负责人B、稽核C、会计档案保管D、出纳

5、《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

A、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B、不予受理C、予以销毁D、自行处理

6、根据《会计法》和有关规定,对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是()

A、上级主管部门B、业务主管部门C、政府财政部门D、单位负责人

7、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任职资格是()

A、具有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B、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C、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D、具有中专以上会计专业学历

8、会计人员的管理包括会计人员的业务管路和人事管理,《会计法》规定,负责会计人员业务管理的是()

A、人事部门B、财政部门C、税务部门D、审计部门

9、除会计师事务所外,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机构必须持有代理记账许可证书。该代理记账许可证书的核发机关是()

A、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B、县级以上税务部门

C、县级以上财政部门D、县级以上审计部门

10、某单位会计人员在办理了会计资料移交后已调离原单位工作岗位,事发后发现已移交的跨及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存在问题、依照法律应由()承担责任

A、接替人员B、原移交人员C、监交人员D、会计主管人员

11、根据《会计法》规定,对故意销毁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尚不构成犯罪的,县级以上财政部门除按规定对相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进行处罚外,对单位予以通报,可以并处罚款。对单位所处的罚款金额最低为()元

A、1000B、2000C、3000D、500012、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对于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者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并可以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处以一定的数额罚款。其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处以罚款的最低数额为()元

A、1000B、2000C、3000D、500013、张先生和张太太为儿子治病发生医药费支出0.7万元(一张费用单据),二者所在单位均只报销50%。会计法规定,若一张原始凭证所列的支出需要由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负担的,应当由()

A、第二个负担费用的单位保管该原始凭证B、保存该原始凭证的单位具原始凭证分割单

给其他应负担的单位C、两个单位推选负责人保管该原始凭证

D、申请报销人(经办人)保管该原始凭证

14、离开会计工作岗位超过一定时间要填写注册登记表,并持会计证到原注册登记机构备案。

该时间为()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

15、各单位内部保管的会计档案,如果保管期限届满而需要销毁,具体提出销毁意见的是()

A、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B、各单位上级主管部门

C、本单位的档案部门D、本单位负责人

16、某单位出纳人员兼管稽核工作,该做法违反的具体会计制度是()

A、会计机构的内部稽核制度B、会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

C、会计岗位责任制D、会计监督制度

17、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会计监督的一种形式,负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组织实施的是()

A、单位上级主管部门B、单位负责人C、单位会计机构D、政府财政部门

18、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一要根据本单位跨级业务的需要设置,二是符合()的要求

A、一人多岗B、内部牵制制度C、一人多岗D、会计电算化技术

19、依照《会计法》规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

A、本单位负责人的经济管理行为的合法性B、本单位的经济活动

C、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的工作业绩D、本单位会计人员办理会计核算的合法性

20、我国《会计法》规定,负责对各单位的会计工作实施国家监督的有关部门主要是()

A、国务院B、政府财政部门C、国家税务机关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21、根据规定,我国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机构,应当由一定的持有会计证的专职从业人员,其数量是()

A、至少有3名B、至少有4名C、至少有7名D、至少有5名

22、负责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专业职务的设置和聘任提出

方案的是()

A、本单位负责人B、总会计师C、会计机构负责任人D、政府财政部门

2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岗位的是()

A、出纳人员B、稽核人员C、会计机构负责人D、审计人员

2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是()

A、财务会计报告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C、汇总凭证D、单位会计制度

25、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人员出现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吊销其会计从业

资格证书的机构是()

A、单位领导机构B、上级主管机构C、人民法院D、县以上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

26、根据规定,担任单位总会计师职务的,必须取得会计师任职资格,同时好应当主管一个

单位或者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不少于一定的时间。该一定的时间是指()

A、5年B、2年C、1年D、3年

27、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的对财务会计报告登进行审计鉴证业务属会计工作的()监督

A、社会B、专门C、内部D、国家

28、根据会计法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在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中,发现“白条顶库”现象,应采取的做法是()

A、由监交人员负责查清处理B、由接管人员在移交后负责查清处理

C、由移交人员在规定期限内负责查清处理D、由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查清处理

29、某国有企业会计科出纳员因工作调动需办理工作交接手续,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负责额监交的人员应是()

A、该单位一般会计人员B、该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

C、该单位负责人D、当地财务部门派出人员

30、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有()

A、信贷计划B、会计档案销毁清册C、辅助账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人员如何办理会计凭证做了明确规定,下列各项行为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A、经审核发现某业务经办人员拿回的原始凭证不真实、不合法,未予接受,并报告了单位

负责人

B、退回了另一业务人员拿回的一张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要求其按规定更正补充

C、把一张金额有错误的原始凭证交给经办人,让其去找出具单位更正,强调要加盖公章

D、将一张由两个单位共同负担的原始凭证保管起来,并给分担单位开具了原始凭证分割单

2、根据我国《会计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应当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的行为有()。

A、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档案B、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C、隐匿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D、在法定会计账簿之外私设会计账簿

3、根据我国《会计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的工作有()

A、稽核B、会计档案保管C、登记固定资产卡片D、办理纳税申报

4、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档案的有()。

A、原始凭证B、单位内部控制制度C、记账凭证D、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5、对于下列经济业务活动,依照《会计法》的规定,应当办理会计核算的有()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B、账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C、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D、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6、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会计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A、某市财政局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单位执行单位统一会计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

B、某医院在行政办公室设置了会计人员并指定了符合条件的会计主管人员

C、某大型国有企业同时设置了总会计师和分管会计工作副经理

D、某镇财政局对一名会计人员作出吊销从业资格证书的决定

7、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财政部门对各单位依法实施监督的内容是()

A、会计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B、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C、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D、是否任命总会计师

8、账务会计报告是一个单位向有关方面和国家有关部门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

件。一个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包括()

A、会计报表B、会计报表附注C、财务情况说明书D、财务情况分析书

9、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对报送的会计报表应由()签名或者盖章。

A、单位领导人B、经办会计人员C、总会计师D、会计机构负责人

10、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代表国家对各单位会计工作实行监督的部门包括()

A、财政部门B、税务部门C、公安部门D、审计部门

11、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国有企业应当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业的职工代表

大会公布财务会计报告.下列各项中,应当在其公布的财务会计报告中重点说明的事项A、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及纠正情况B、重大投资融资

C、注册会计师审计情况D、管理费用构成情况

12、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依照《会计法》的规定,我国会计监督的种类包括()

A、单位内部监督 B、国家监督 C、社会监督 D、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监督

13、某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对外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尚不构成犯罪,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应依法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下列各项中,承担责任主体的有()

A、公司B、直接负责主管人员C、直接责任人员D、全部会计人员

14、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有()

A、注册会计师 B、注册税务师 C、会计主管人员D、会计机构负责人

15、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对于因为发生了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该违法行为是指下列行为中的()A、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B、做假帐 C、贪污 D、挪用公款

16、根据效力等级的不同,我国会计法法律制度分为会计法律、会计法规、会计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4个层次.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规的有()

A、国务院颁发的《总会计师条例》B、国务院颁发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C、省级人大常务委员会发布的地方会计管理条例

D、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17、根据《代理记帐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代理记帐机构能够接受委托,代表委托人办理的业务包括()

A审核原始凭证 B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C申报纳税D出具审计报告

18、某单位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尚不构成犯罪,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该规定人员有可能收到的制裁有()

A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B对个人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C属国家工作人员的,应受到单位给予的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

D由县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19、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有()

A会计法律B地方性会计法规C会计规章D会计行政法规

20、关于会计档案的销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的,由本单位档案部门提出意见,会同财会部门共同审定,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B.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单位的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共同监销

C.各级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审计部门派人监销

D.正在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三、判断题

1.一张原始凭证所列的支出需要由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负担时,应当由保存该原始凭证的单位将复制件提供给其他应负担单位。()

2.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之前,必须进行财产清查。()

3在我国境内,各个单位使用的会计记录的文字必须使用中文。()

4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会计档案可借出查阅复制。()

5.《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各个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

6.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

7.我国的会计年度是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主要目的是为了与我国的计划、财政年度保持一致。()

8.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原始凭证如果有错误,应当由 本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予以更正。()

9.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也可以在原始凭证上

更正。()

10.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编制月份、季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有限责任公司还应当编制半年度的中期财务会计报告。()

11.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的,由本单位档案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决定销毁。()

12.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题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其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的合法性。()

13.单位内部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依法有权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无权自行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领导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由单位负责人作出处理。()

14.我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管理,实行注册登记制度()

15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各单位的对账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16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是会计人员晋升、晋级、聘任专业职务、表彰奖励的重要考核依据。()

17在会计活动交接中,即使接替人员在交接时应疏忽没有发现所接管的会计资料在真实性、完整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事后发现的问题,接管人员也不承担法律责任吗。()18在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的文字可以使用少数民族文字。()

19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20会计机构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实施承担最终责任。()

21会计人员在调动工作或者离职时,在特殊情况下,经过单位负责人、总会计师同意,会计人员可以不办交接手续调动工作或撤离。()

22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如发现外来原始凭证金额填写错误,应当交由出具单位予以更正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后,才能受理并据此进行会计核算。()

23会计人员对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账簿或者帐外设账行为,应当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当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作出处理。()

24取得会计证的会计人员在调离原单位的,应在离岗日1月内,由所在单位报发证机关备案。()

25会计主管人员的人选,应当由总会计师进行业务考核。()

26承担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这也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4年以上经历。()

27编造会计账簿,是指以虚报的经纪业务事项为前提编制会计账簿。()

四、简答题1、2003年10月10 日,甲公司收到一张因有甲公司与 乙公司共同承担费用支出的原始凭证,甲公司会计人员张某以该原始凭证及应承担的费用进行财务处理,并保存该原始凭证;同时应乙公司要求将该原始凭证复制件提供给乙公司用于帐务处理。年终,甲公司拟销毁一批保管欺满的会计档案,其中有一张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李某认为只要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就可以销毁。

要求;根据我国会计法制度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会计人员张某将原始凭证复件提供给乙公司用于帐务处理的做法是否正确?简

要说明理由。

(2)会计人员李某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2004年4月,A市财政局派出检查组对市属某国有机械厂的会计工作进行检查。检查中了解到以下情况;

(1)2003年8月,会计张某申请调离该厂,厂人事部门在其没有办清会计工作交接手续的情况下,即为其办理了调动手续。

(2)2003年10月6日,该厂档案科会同会计科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经查实,销毁的会计档案中有一些是档案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

【要求】

请指出上述情况中那些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财政部门对乙股份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以下情况;

(1)由监事会决定公司财务负责人的聘任或解聘事宜。

(2)公司对外报送的年度会计报表由总经理和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签名并盖章,以体现总经理负责制和审计监督原则。

(3)公司的会计小李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花钱从地摊上买来的伪造品,公司发现并对小李处以罚款1000元,同时公司为了提高效率,允许采购人员自行决定采购货物的种类、数量、价格、时间等。

(4)为了掩盖公司偷税的事实,公司总经理和会计小张提前销毁部分会计凭证,但尚未构成犯罪。

(5)公司财务人员对其他单位开来的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只要领导签字的一律入账;对外来单位开来 的金额记载错误的发票,要求对方在金额处更正,并加盖对方单位的公章后作为入账依据。

【要求】根据《会计法》和《公司法》的规定,对以上情况逐一进行评点,并说明理由。

4、财政部门对某公司进行会计检查时,发现以下问题:

(1)公司规章制度规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公司一切经济活动负有全程监督义务,并对监督结果负最终法律责任。

(2)为了精简人员,提高办事效率,会计人员王某负责公司办公用品的购买、审批、入账和保管工作。

(3)公司制度规定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对重大投资行为也可以灵活决策。2004年5月8日公司总经理决定用公司净资产的40%对外投资联营,而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则认为总经理的行为超越了职权范围。总经理对此不服,认为是根据公司制度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

(4)公司成立3年来,主要对现金进行定期盘点,其他财产尚未进行盘点清查。

(5)公司赊购材料发生业务,会计人员不知道是负责材料核算的会计人员先入账,还是负责应付账款核算的会计人员先入账,且会计凭证编号经常发生重复。

(6)公司现金盘点时,溢余现金90元,会计负责人不知道如何处理。

【要求】分析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五、综合题

论食品召回法律制度 篇6

摘 要 食品召回制度分为主动召回和责令召回两种形式,规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是食品召回的责任主体,要求食品生产者如果确认其生产的食品存在安全危害,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主动实施召回。对不按照规定召回的企业,由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药品等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进行严厉处罚,对不再符合法定条件、要求,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吊销许可证照;对违法使用原料、辅料、添加剂、农业投入品的,各监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进行处罚;落实行政执法部门的召回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

关键词 食品召回 监管 衡量标准

我国已在食品生产环节建立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在食品销售环节还应建立可追溯和承诺制度。应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和召回制度,并以法律形式予以刚性化。食品召回制度分为主动召回和责令召回两种形式,规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是食品召回的责任主体,要求食品生产者如果确认其生产的食品存在安全危害,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主动实施召回;对于故意隐瞒食品安全危害、不履行召回义务或生产者过错造成食品安全危害扩大或再度发生的,将责令生产者召回产品。为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保护中国消费者的利益,我国应快完善食品召回制度,并尽快形成全面细致的管理体系。

一、监管部门要独立

从表面上看,美国食品召回是企业的自愿行为,实质是在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下实施的强制行为。负责监管食品召回的是农业部食品安全检疫局(FSIS)、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食品召回的范围、告知大众的内容,最终都是按照 FSIS 或FDA 要求进行。而我国虽然在 2004 年八部委联合提出过食品召回,但部门职责不清,具体由哪一个部门来主导实施召回行动并不明确,这样很可能导致最后的结果又是互相推诿,不了了之。因此,成立一个专门负责食品召回的政府职能部门迫在眉睫。

二、缺陷产品的衡量标准要有规定

“食品召回制度,召回的是离开生产线、进入流通领域的缺陷食品,是缺陷食品对社会造成重大危害前的预防措施。食品召回制度关注的是最终消费品,由食品的生产商、进口商和经销商承担这个风险。据研究,召回缺陷食品引起的所有者经济损失,平均占公司财产的1.5%-3%。这将促使食品的生产商、进口商和经销商在召回而产生的经济损失与提高食品质量而增加的成本之间进行博弈。经济刺激和强制的压力将使食品的生产商、进口商和经济商加强经营管理,提高食品质量和降低缺陷食品召回的可能性。”因此,这些企业一方面会加强自身的管理,另一方面,严把进货关,拒绝风险。在产品质量上提高对供货商的要求,拒绝劣质食品。食品召回制度必须以相关法律为基础。美国食品召回是依据《联邦肉产品检验法》、《禽产品检验法》、《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以及《消费者产品安全法》等法律进行的。而我国这方面相关法律的欠缺,目前只有《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所以应尽快明确缺陷食品行政管理的具体分工,制定缺陷产品的衡量标准,建立并完善与《产品质量法》相配套的缺陷食品召回行政法规,这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

美国的食品企业在召回过程中,如果不配合 FSIS 或 FDA 的工作而导致严重后果的,那么不但企业会被曝光,面对的还有巨额的罚款,碰到严重的事件,企业负责人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虽然,《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中也明确规定了生产企业召回存在安全隐患产品的义务。但是目前,我国多头执法使很大一部分力量在相互依赖、推诿中耗掉,部门之间形不成合力,监管责任落不到实处,监管部门对问题食品的生产者要严格执法,以质检系统为例,在今后的执法工作中应该推行食品安全区域监管召回责任制,建立并实施以“三员四定、三进四图、两书一报告”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区域监管召回责任制。“三员四定”即按照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的方式,确定质检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员到乡镇(办事处)负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具体召回工作,协助企业做好食品召回。乡镇政府协管员协助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召回工作,社会信息员收集提供各种食品质量安全召回信息。“三进四图”即进村、进户、进企业,调查摸底,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档案,制定企业变化动态图、食品行业分布图、监管责任落实图、食品安全警示图,实施动态监管,保障食品有效召回。“两书一报告”即政府签订责任书,企业签订承诺书,质检部门定期写出食品安全召回报告。总之,食品药品、质量技术监督和卫生监督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违法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者的查处力度,治理不合格产品生产的源头,依法对制假贩假的企业、个人进行坚决的打击,加大处罚力度,使企业由责令召回变主动召回。对不按照规定召回的企业,由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药品等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进行严厉处罚,对不再符合法定条件、要求,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吊销许可证照;对违法使用原料、辅料、添加剂、农业投入品的,各監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进行处罚;对违反《食品卫生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部门从严处理,真正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落实行政执法部门的召回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

参考文献:

[1]刘洋.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吉林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2]高程东.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控制体系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破产重整制度法律初探 篇7

一、破产重整的主要法律内容

(一) 破产重整的原因

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以及企业法人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 是进行重整的原因。

(二) 破产重整的申请人

债权人、债务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实施破产重整;如果是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实施破产清算, 在破产宣告前, 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

(三) 重整期间及其行为限制

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至重整程序终止为重整期间。在此期间对各方当事人的行为有一定的限制:经债务人申请人民法院批准, 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的担保权暂停行使, 但是担保物有损坏或者价值明显减少的可能, 足以危害担保权人权利的, 担保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恢复行使担保权;债务人合法占有的他人财产, 该财产的权利人请求取回的, 应当符合事先约定的条件;债务人的出资人不得请求投资收益分配;债务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除经人民法院同意, 不得向第三人转让其持有的债务人的股权。

(四) 重整计划的制作和批准

重整计划草案由管理人或者债务人制作, 其包括以下内容:债务人的经营方案;债权分类;债权调整方案;债权受偿方案;重整计划的执行期限;重整计划执行的监督期限;有利于债务人重整的其他方案。方案完成后由债权人会议分组进行表决, 出席会议的同一表决组的债权人过半数同意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该组债权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的, 即为该组通过重整计划草案。各表决组均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 重整计划即为通过。经人民法院裁定批准后, 即行实施。

(五) 重整失败

债务人或者管理人未在法定期间提出重整计划草案、重整期间出现法定事由、重整计划草案未获通过、重整计划未获人民法院批准、债务人不执行或者不能执行重整计划的, 为重整失败。人民法院应宣告债务人破产, 对其实施破产清算。

二、破产重整制度面临的问题

(一) 债务人可能逃废债务

重整程序启动使所有债权人诉讼和要求都将被自动冻结, 而原企业经营管理层可能被法院选任为重整人, 由于企业重整的公示信息有限、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的信息不对称, 会出现剥离优良资产转移到法律上没有关系的暗公司, 或者以获得重整资金的名义低价转让给关联企业;当重整失败转入清算程序时, 还可能通过有限责任在清算程序中逃避债务。

(二) 对担保物权的限制影响交易安全

在我国有担保的债权人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 如果限制担保物权的行使而无相应的损失分担或消减机制, 其直接后果是银行资产的风险加大, 相应地必然会造成企业贷款难。债务秩序新的平衡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 对交易安全秩序造成了冲击。

(三) 债权人承担较大风险

重整制度中强制程序的中止、别除权的限制、重整债权清算的限制, 已对债权人的权益造成了不利影响;重整程序的分组表达方式的规定, 尤其是法院强制通过重整计划时, 甚至可能排斥债权人的意志, 使债权人缺乏债务清偿的心理预期, 如果重整失败, 将对债权人的利益造成巨大损失。

(四) 有可能损害股东利益

目前股市虚假陈述和披露虚假信息的情形不断, 而且股市退市机制不畅, 信息不透明不完全, 其后果是将风险转嫁给处于信息弱势的广大股民, 缺乏对股东权利的法律保护。

(五) 重整程序的有效实施难以保证

由于重整程序的技术性较强, 而且自由裁量权范围较大, 其适用一般耗资巨大, 牵连的利害关系人众多, 因而有可能出现重整程序被滥用的问题。

三、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完善

(一) 防止债务人利用重整程序逃债

债务人利用重整程序通常在程序启动和重整计划的监督执行上, 由于破产程序通常是一审终审, 因此赋予债权人异议权和监督权制约债务人和法院是必要的。在执行重整计划过程中, 债权人可以通过破产撤销权制度撤销重整人的低价处分行为, 通过责任制度排除有限责任的限制, 追究大股东和企业管理层剥离资产的民事责任。

(二) 维护交易安全

让债权人与债务人和股东充分协商决定重整程序的选择, 同时对各类债权人特别是对担保债权人的权益进行细致保护, 才能降低交易的不可预测性和风险成本。政府应当通过社会保险机制或政府补贴等方式分散债权人承担的风险成本和损失, 使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各自成为具有独立利益的运营实体, 防止不良债务的转移和金融风险, 保证信用交易的安全。

(三) 保护股东利益方面

在赋予参与重整的公司依法发行新股筹集资金资格的同时, 应当加强新股发行的审核与监督,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重整的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及时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切实保护股东参与重整的程序权利及其重整利益, 保证重整程序的公正性、透明性。

(四) 完善司法制度

需要提高重整程序的审级, 在扩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同时完善和加强法官责任制建设;建立司法协调机制和司法信息共享机制协调各地诉讼监督程序, 明确法院在重整程序中的地位, 维护司法独立, 防止行政权力的干预。

参考文献

[1].王欣新.破产法专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2-6第一版.

[2].李永军.破产重整制度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3].王卫国.论重整制度[J].法学研究.2003, (1) .

西周婚姻法律制度研究 篇8

一、西周时期国家对婚姻的管理

夏商时期奴隶的民事行为包括婚姻嫁娶都由奴隶主指定的, 奴隶没有决定权, 在西周奴隶获得部分权利和自由以后, 在婚姻方面奴隶主也无法干预了, 此时婚姻国家进行管理。西周专门设立了媒官和媒官府, 媒官是专门管理婚姻嫁娶的官员, 媒官府是进行婚姻管理的行政机构, 行使着相当于今天的婚姻介绍所的职能, 只是当时的媒官府是国家机构而已。《周礼》当中对媒官府的记载:“媒氏, 下士二人, 史二人, 徒十人”, 可见媒官府也是一个不小的行政机构。《周礼·地官》当中的记载, 媒官对个人婚姻管理的工作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 一直到结婚方终止。按照周朝的法律, 小孩出生在三个月以内就必须到媒官那里登记生日、姓名和性别, 孩子长大成人结婚了也要到媒官那里报告予以注销[1], 这样媒官就对每个地方的适婚男女情况就非常清楚了。同时法律还规定了法定的适婚年龄为男子30岁, 女子20岁 (这一数字在《周礼》当中有所记载, 但是与其他很多地方的记载不完全一致, 笔者认为这个年龄应该是最晚的要求) , 到这个年龄还不结婚父母和媒官就要组织婚姻介绍了。在《礼记·月令》中记载, 每年春天, 在媒官的组织下还仲春二月男女相会, 就是为青年男女提供恋爱的机会。可见, 周朝国家对人民婚姻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

二、西周时期婚姻的缔结原则与程序

1. 婚姻缔结的原则。

西周是一个以宗法等级制度构建的社会, 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在社会制度的管理上都努力维护这种宗法的等级制度。在婚姻制度上, 就要求一夫一妻制和同姓不婚制。一夫一妻和同姓不婚是西周婚姻缔结的两个最为核心的基本原则。一夫一妻制, 是指一个男人只能娶一个正妻, 允许有多个妾, 但妻与妾的法律地位完全不同, 妻与妾产下的子女的地位也非常悬殊。西周的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 是因为在西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 一个家族的财产往往是经过多代积累下来的, 这些家族既是经济体又是政治体, 维护着周朝的政治经济的稳定。如果允许多妻制, 那么一个男子的具有继承权的子嗣就有很多, 这样不仅不利于家族财产的积累还会使原来已经积累的财产因为继承而分散, 从而影响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同姓不婚是为了保证产下的后代能够更加健壮, 西周时期科学还不发达, 但是人们对生活经验非常注意总结, 人们认为同姓同家族之间的婚姻后代往往孱弱多病, 影响人口的兴旺, 因此西周法律就明文规定同姓不得婚配。同姓不婚的要求也使得各个家族之间加强联系, 通过婚姻血亲巩固社会的稳定, 进而加强周族的优势力量[2]。

2. 婚姻缔结程序。

(1) 媒妁之言与父母之命。在婚姻缔结上, 无论是“中春之月令会男女”还是“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都是在媒妁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婚姻通过“媒”, 是当时多数男女结合的必由之路[1]。西周时期的婚姻除了极少数的私“奔”成婚的以外, 都是要通过明媒正娶的。在《诗经·氓》当中, 女子在埋怨男子的时候就有“匪我想期, 子无良媒”。西周的婚姻非常重视形式, 婚礼举行的也非常繁琐, 这样是为了向世人表明这对夫妻已经结婚。在《诗经》当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描写男子抛弃妻子的故事, 可见那个时候社会风气是比较开放的, 在一个比较开放的社会里要想保证夫妻间的亲密长久就要让更多的人知道, 同时隆重繁琐的仪式也会让婚姻双方都能够对婚姻重视和忠诚。按照上文所述, 绝大多数婚姻都要经过“媒妁之言”, 这既是礼的要求, 也是国家法律的直接规定。

与媒妁之言同等重要的还有父母之命, 同样是婚姻缔结的前提。父母之命就是说婚姻的缔结要经过父母双方的同意。西周的法律之所以这么规定根源在于西周国家统治的基础, 即家国一体的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以一个家族掌握政权而统治众多家族为其特点。掌握政权家族的家长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因此中国国家形成伊始即具有“家国相通”的特色[3]。在西周时的观念上, 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 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是两个家族的结合。西周的统治基础是宗法等级制度, 就是说周天子就是一个国家的大家长, 在他的统治之下不是一个个零散的国民, 而是一家家结构完整, 家规严格的家族, 家、国、天下在本质上只是量的变化。西周的统治者格外重视家族关系的管理, 这是他们进行统治的基础。如果在婚姻缔结时双方父母不同意, 不但不能加强家族之间的关系, 还可能会造成社会矛盾, 进而引起更大的纠纷, 影响国家安定。因此, 西周婚姻缔结时就要求要经过父母的同意。

(2) 六礼。在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后, 双方家庭就开始着手操办婚姻, 从双方父母同意以后一直到婚礼的举行结束要经过六个基本程序, 在西周时这六个基本程序就叫做六礼。六礼分别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彩, 就是指男方向女方赠送彩礼。婚姻送彩礼自古就有, 这也是在中国古代的夫权制度之下, 女子嫁到男方家就成为了男方的家人, 从此开始侍奉男子及其父母。男方向女方家长送彩礼一方面是女方父母对女儿的养育之恩, 另外也是为了向女方父母表达求婚之意。六礼之二为问名, 问名就是男方向女方问清楚姓名。西周的婚姻观受古代天命观的影响, 认为婚姻也是由天定的,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命运, 如果两个命运相冲的人在一起就会带来灾难, 而命运相合的人则会带来幸福, 因此缔结婚姻都要经过占卜, 而占卜的依据就是双方的姓名, 问名就是为了占卜吉凶。六礼之三是纳吉, 纳吉就是报喜。在问名之后男方要拿着女方姓名去进行占卜, 如果占卜结果为吉就可以结为连理, 这个时候男方就可以拿着占卜结果向女方报喜, 以示有结亲之意。纳吉以后就进入第四个程序纳征, 纳征就是男方拿着彩礼到女方家, 双方家长见面定下婚约, 这时的彩礼一般比较贵重也比纳彩之时更加贵重。这个环节就是订婚。六礼之五为请期。在订婚之后, 男方就选择完婚吉日, 选定吉日以后征求女方家的意见, 这个过程就是请期。六礼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亲迎, 也就是婚礼, 男方把女方接到家中完成婚礼仪式。

(3) 祭祖。六礼完成以后, 婚礼完毕, 但此时女方只是取得了男方配偶的对外宣示资格, 要想在家庭内部得到承认还有很多程序。首先要在婚礼举行完毕的第二天, 女方盛装沐浴, 向男方父母处请安, 得到男方父母承认其在家庭的地位。最为重要的一步是祭祖, 祭祖就是婚礼举行完毕三个月后, 新妇要在家庙中祭拜祖先, 取得祖先的默认, 至此新妇才算正式加入夫宗, 成为夫家家族中的一员, 并获得相应地位[2]。此时, 婚姻缔结完备, 女方正式成为男方家族的一员。

三、西周婚姻解除的法律程序及其条件

西周婚姻缔结要经过严格的程序, 才能合法有效, 婚姻的解除亦有严格的限制。在宗法制度下, 家庭稳定是国家稳定的保障, 因此, 国家严格限制婚姻的解除, 婚姻解除的条件非常苛刻, 甚至有些婚姻是不能够解除的。西周对婚姻解除的规范为“七出”和“三不去”。“七出”就是其中可以解除婚姻的事由, “三不去”是对七种解除事由的限制。具体地说, “七出”包括“妇有七去,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大戴礼记·本命篇》对“七出”有详细的解释:“不顺父母, 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 为其乱族也;妒, 为其乱家也;有恶疾, 为其不可与集盛也;口多言, 为其离亲也;盗窃, 为其反义也”。可见, 七出的理由都是破坏家庭和睦以及纲常伦理的, 也都是对女方的要求, 没有对男方的要求。因此说这些规定也体现了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现状。

“三不去”就是三种不得休妻的情形。《大戴礼记·本命篇》对此也有详细的记载:“妇有三不去, 有所取, 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意思就是说如果在结婚的时候女方娘家还有人, 但是在提出休妻的时候女方娘家已经没有人了, 这种情况女方就没有地方去, 因此男方不得休妻;第二种情况是, 女方同男方一起为男方家守过三年的丧孝就不可以被休;最后一种是之前夫妻生活很困难, 后来发达了也不得休妻。

从“七出”与“三不去”的标准可以看出, 一方面体现了夫权主义和对宗法制度的维护,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统治者的伦理道德的维护。我们知道宗法制度和道德伦理是西周时期两个统治基础, 一个是有形制度, 另外一个是无形的价值体系。西周的婚姻解除制度体现的也并非是对妇女权益的保护而是对统治者的统治地位的维护。

西周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在制度上体现了过渡特征。西周国家以宗法等级制度和道德礼仪为统治基础, 因此在婚姻的管理上也充分体现了维护宗法等级制度和道德伦理的特征。

摘要:西周的婚姻制度一方面国家有专门机关和专门制度进行管理, 同时国家制定的规范和礼仪调整着西周的婚姻关系, 在婚姻缔结和婚姻解除上都有着严格的程序要求和条件要求。

关键词:西周婚姻制度,缔结,解除,宗法制度,礼仪

参考文献

[1]刘祥成.周朝的婚姻制度[J].四川师大学报, 1981 (4) .

[2]孙平.西周婚姻法制考[J].河北大学学报, 1999, 24 (4) .

法律制度 篇9

关于制度的起源和本质许多学者都探究、讨论过。基于不同的视角,各个学者给出的制度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凡勃伦认为,制度实质就是人对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的一种本能的思维或心理反应。诺斯则从人自利性的角度分析,认为制度是人为了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而缔结的契约。无论从什么角度来分析制度这一概念,其实我们都可以说制度揭示的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以马克思认为,制度源于人生产活动中结成的生产关系,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制度的不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客观的,随着历史车轮的向前推进新制度必然取代旧制度。

但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永远处于最优状态。随着时间、空间的转变,制度也必然的发生变化。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主体是影响制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其决定着新制度的性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以及新制度产生的力量。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产生的矛盾推动了制度的变迁。当然,制度在受内因推动向前进步时,也必然受到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制约。所以,制度的变迁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度变迁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有时呈现出逐渐推进的渐进式变化,也有时表现为突发的激进型改变。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集体林权法律制度的变迁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在制度变迁的每个时期相应的集体林权法律制度也会随之变化。在1949—1952年的土地改革时期,国家逐渐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了与当时的土地政策相适应,我国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民按照法律规定分得了林地,并形成了“四权”统一的林地个人所有制。

从1953年开始中央倡导发展农业合作社并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所以当时从事林业生产的农民一般以户为单位,自愿组合成林业生产互助组。但山林所有权基本稳定不变,直至1956年《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的颁布。其中明确规定,入社的农民必须把私有的土地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农民土地的处分权基本被剥夺。人民公社拥有了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山林由个人所有过渡到集体所有。

虽说1961年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确定林权、保护山林和发展林业的若干政策规定(试行草案)》,并且国务院在1963年发布了《森林保护条例》,196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山林保护管理、制止破坏山林树木的通知》,但面对这种所有制度转变,相关配套的法律并没有起到保护森林的作用,以致随后林业发展建设受到重创。林权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导致各地哄抢山林,随意砍伐林木的现象层出不穷,使我国林业资源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改变林业发展面临的困境,1981—1991年的10年间我国开始逐渐将原本属于集体所有的林权制度转为集体、个人混合所有,并于1981年颁布了《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确定了林业“三定”政策,农民对部分林地拥有了经营权。但得到林地经营权的农民并未对政策建立起足够的信心,急于将分到手的林地变为私有,于是对林地上的林木进行了大规模的砍伐。为了遏制这种现象,中央出台了“森林采伐限额制度”。

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林权的市场化运行提供了政策保障。为顺应这个趋势1998年我国对森林法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森林法为深化林权改革,建立林权林地流转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全国各地从事林业生产的农民通过“确权到户”获得了属于自身的林权,这进一步促进了集体林权自由转让。

通常制度的变迁模式有两种分别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通常是由政府引入实施的自上而下的变化。而诱致性则是一个人或一群人自发的从下而上的变化。从我国集体林权法律制度的变迁历程中可以看出,每一阶段的变化均是以政府为主的强制性变迁。改革的整体脉络就是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参加到改革过程中。而且在每次林权的变化过程中农民都是由政府主导,其行为只能受制于政府的导向。

稳定的林权制度能够为从事林业生产的农民提供一个稳定的收益预期,从而对其产生激励机制。而回顾我国的林权改革过程林权的所有者处于一种反复的、变化的状态。从农民所有到集体所有然后又回到农民所有。制度的频繁变化使得原本就不够清晰的林权变得更加模糊。农民的林权总是处于变化的过程中,缺少稳定性导致其缺乏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不愿意也不敢冒险将精力和资金投入到长期的林业生产中,于是只能谋取短期的既得利益。而短期的经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森林资源,不利于森林整体功能的实现。

但在林权改革的整体进程中,林业三定政策还是为现在进行的林权改革搭建了基础框架。在自留山的经营中,保持林权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林木归个人所有。此时,林农就对林木享有了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而股份制合作经营则为林业生产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农户以及其他经营主体可以凭借自身拥有的资源按份入股,并且按股分红。这为拥有林地却无法经营的农民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道路。林权的交易流转也充分盘活了林业经营。在林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林地的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分离,分属于不同的主体。通过这些权利的快速流转,可以盘活林业资源、扩大林业生产规模、增加农民收入,最终使林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目前集体林权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制度若要达到最优的状态就必须要考虑制度间的依存性。既要考虑单一制度中不同功能的相互依存性,也要注意整体制度结构中不同制度间的相互依存性。有效的制度变迁一定是所有的因素和制度全部合理的归于一个框架内,且充分考虑了配套制度与主要制度的功能协调和逻辑统一,以发挥整体的最优功能。基于此理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也是一个整体改革,若要达到目标也需要内部各个因素的协调统一。但目前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仍存在很多没有相应法律依据的环节,需要通过健全法律制度来配合整体的改革。

首先林权主体在确权后仍不明确。农民通过确权这一过程获得了抽象化的林权,但同时却对拥有的资产无法进行经营和保护,由此也不会关心林地的生产和发展。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下,个人和集体拥有的都是部分的林权,这就导致林权的流转存在难度。流转过程涉及到的程序和主体过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使流转主体丧失信心。从而使新的林业生产主体无法进入林业生产活动中,造成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缺失。现有税收法律制度规定的税费过重,也是降低农民受益和从事林业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因素。由于林业产品收益率低,投资者就不愿意将资金投入生产周期长且风险较大的林业,长此以往势必会阻碍林权的流转。

完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拉动林业生产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森林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种效益。这些效益决定着林业经营具有利他性和外部性。也就是说,林业主体拥有的各种权利在行使时会受到社会因素的约束和国家的干预,经营主体不可能依据自己的意愿实现利益最大化。其中林木的采伐限额管理就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这一制度的产生有其合理、必然的原因,但事实证明其已经不适应现有的林业生产。现阶段,林农收入的多元化结构决定了其不再只依靠砍伐林木获得经济收入。而且林农也清楚林木只有在最佳采伐期时进行采伐,才能实现经济收益的最大化。所以放宽对林木采伐的限制,完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就迫在眉切。

应该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种类来分别进行管理。对于商品林地采伐就可以根据农民的意愿随申随批。对已经成熟或过熟的人工用材林可以优先采伐。根据市场的变化来随时调整年度采伐量。对商品林放松采伐管控的同时却要加强生态公益林的采伐管理。特别对生态极为脆弱的地区要实行禁伐。但对林地环境较好的公益林可以准许有计划的采伐,但要以促进森林生态功能和自我补偿能力为目的。

另一需要关注并完善的法律制度就是林业税费制度。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使从事林业生产的农民背负了过重的税费负担。除正常的税费负担之外,一些巧立名目的费用也被强加在了林农身上。林业税费有其合理的存在原因。因森林具有的外部性特点,国家才对林木的采伐实施采伐管理制度。而林业税费也正是对因采伐而丧失的森林外部性的补偿。于是林业税费制度和采伐管理制度形成了互补。但林权改革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农民的收入能够提高,所以必须将不合理的税费去除。

所以,要规范整理林业税目,取消对林农不合理的税费。除国家规定的涉林税费之外,各地自行设立的一律取消,继续稳步推进对林业税收的减免政策的实施。对现有的林业机构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降低林业的运行成本,提高效率,提高林业单位为林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人是推进改革的主要力量,所以,最后还应从人员入手,提高林地管理者的法制意识和对林业法律法规认知程度,减少地方政府对林地管控的行政干预,避免为了地方引进招商项目而对林地的破坏。健全征占用林地管理制度,建立林地征用预审制度,使林业部门参与到工程建设用林地计划的编制和审批活动中。在立法和执法上不断完善林地的保护与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索尔斯坦·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队[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4.

[3]何得桂.关于深化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林业经济,2013,(6).

[4]曹子坚,颜海刚.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启示[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3,(5).

[5]张忠潮,童静.我国林权制度变迁中的可持续性研究[J].农村经济与利技,2010,(10).

[6]谭世明.制度变迁视角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5).

[7]贾治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我们的几点启示[J].林业经济,2006,(6).

法律制度 篇10

关键词:制度,制度变迁,集体林权,集体林权法律制度

一、制度变迁理论

关于制度的起源和本质,许多学者都探究、讨论过。基于不同的视角,各个学者给出的制度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凡勃伦认为制度实质就是人对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的一种本能思维或心理反应。诺斯则从人自利性的角度分析,认为制度是人为了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而缔结的契约。无论从什么角度来分析制度这一概念,其实我们都可以说制度揭示的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产物。

但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永远处于最优状态。随着时间、空间的转变,制度也必然的发生变化。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主体是影响制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其决定着新制度的性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以及新制度产生的力量。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产生的矛盾推动了制度的变迁。当然,制度在受内因推动向前进步时,也必然受到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制约。所以,制度的变迁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度变迁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有时呈现出逐渐推进的渐进式变化,也有时表现为突发的激进型改变。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集体林权法律制度的变迁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在制度变迁的每个时期相应的集体林权法律制度也会随之变化。在1949—1952 年的土地改革时期,国家逐渐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了与当时的土地政策相适应,我国于1950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民按照法律规定分得了林地,并形成了“四权”统一的林地个人所有制。

从1953 年开始中央倡导发展农业合作社,并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所以,当时从事林业生产的农民一般以户为单位,自愿组合成林业生产互助组,但山林所有权基本稳定不变。直至1956 年颁布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中明确规定,入社的农民必须把私有的土地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农民土地的处分权基本被剥夺。人民公社拥有了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山林由个人所有过渡到集体所有。虽说1961 年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确定林权、保护山林和发展林业的若干政策规定(试行草案)》,并且国务院在1963 年颁布了《森林保护条例》,196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山林保护管理、制止破坏山林树木的通知》。但面对这种所有制度转变,相关配套的法律并没有起到保护森林的作用,以致随后林业发展建设受到重创。林权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导致各地哄抢山林,随意砍伐林木的现象层出不穷,使我国林业资源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改变林业发展面临的困境,1981—1991 年的10 年间我国开始逐渐将原本属于集体所有的林权制度转为集体、个人混合所有,并于1981 年颁布了《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确定了林业“三定”政策,农民对部分林地拥有了经营权。但得到林地经营权的农民并未对政策建立起足够的信心,急于将分到手的林地变为私有,之后对林地上的林木进行了大规模的砍伐。为了遏制这种现象,中央出台了“森林采伐限额制度”。

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林权的市场化运行提供了政策保障。为顺应这个趋势,1998 年我国对森林法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森林法为深化林权改革,建立林权林地流转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全国各地从事林业生产的农民通过“确权到户”获得了属于自身的林权,这进一步促进了集体林权自由转让。

稳定的林权制度能够为从事林业生产的农民提供一个稳定的收益预期,从而对其产生激励机制。而回顾我国的林权改革过程,林权的所有者始终处于一种反复的、变化的状态,从农民所有到集体所有然后又回到农民所有。制度的频繁变化使得原本就不够清晰的林权变得更加模糊。农民的林权总是处于变化过程中,缺少稳定性,导致其缺乏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不愿意也不敢冒险将精力和资金投入到长期的林业生产中,于是只能谋取短期的既得利益。而短期的经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森林资源,不利于森林整体功能的实现。

但在林权改革的整体进程中,林业“三定政策”还是为现在进行的林权改革搭建了基础框架。在自留山的经营中,保持林权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林木归个人所有。此时林农就对林木享有了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而股份制合作经营则为林业生产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农户以及其他经营主体可以凭借自身拥有的资源按份入股,并且按股分红。这为拥有林地却无法经营的农民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道路。林权的交易流转也充分盘活了林业经营。在林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林地的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分离,分属于不同的主体。通过这些权利的快速流转可以盘活林业资源、扩大林业生产规模、增加农民收入,最终使林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目前集体林权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制度若要达到最优的状态就必须要考虑制度间的依存性。既要考虑单一制度中不同功能的相互依存性,也要注意整体制度结构中不同制度间的相互依存性。有效的制度变迁一定是所有的因素和制度全部合理的归于一个框架内,且充分考虑了配套制度与主要制度的功能协调和逻辑统一,以发挥整体的最优功能。基于此理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也是一个整体改革,若要达到目标也需要内部各个因素的协调统一。但目前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仍存在很多没有相应法律依据的环节,需要通过健全法律制度来配合整体的改革。

首先,林权主体在确权后仍不明确。农民通过确权这一过程获得了抽象化的林权,但同时却对拥有的资产无法进行经营和保护,由此也不会关心林地的生产和发展。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下,个人和集体拥有的都是部分的林权,这就导致林权的流转存在难度。流转过程涉及到的程序和主体过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使流转主体丧失信心,从而使新的林业生产主体无法进入林业生产活动中,造成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缺失。现有税收法律制度规定的税费过重,也是降低农民受益和从事林业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因素。由于林业产品收益率低,投资者就不愿意将资金投入生产周期长且风险较大的林业,长此以往势必会阻碍林权的流转。

完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拉动林业生产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森林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种效益。这些效益决定着林业经营具有利他性和外部性。也就是说,林业主体拥有的各种权利在行使时会受到社会因素的约束和国家的干预,经营主体不可能依据自己的意愿实现利益最大化。其中林木的采伐限额管理就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这一制度的产生有其合理、必然的原因,但事实证明其已经不适应现有的林业生产。现阶段,林农收入的多元化结构决定了其不再只依靠砍伐林木获得经济收入。而且林农也清楚林木只有在最佳采伐期时进行采伐,才能实现经济收益的最大化。所以,放宽对林木采伐的限制,完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就迫在眉切。

应该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种类来分别进行管理。对于商品林地采伐就可以根据农民的意愿随申随批。对已经成熟或过熟的人工用材林可以优先采伐。根据市场的变化来随时调整年度采伐量。对商品林放松采伐管控的同时却要加强生态公益林的采伐管理,特别对生态极为脆弱的地区要实行禁伐。但对林地环境较好的公益林可以准许有计划的采伐,但要以促进森林生态功能和自我补偿能力为目的。

另一需要关注并完善的法律制度就是林业税费制度。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的税费制度使从事林业生产的农民背负了过重的税费负担。除正常的税费负担之外,一些巧立名目的费用也被强加在了林农身上。林业税费有其合理的存在原因。因森林具有的外部性特点,国家才对林木的采伐实施采伐管理制度,而林业税费也正是对因采伐而丧失的森林外部性的补偿。于是林业税费制度和采伐管理制度形成了互补。但林权改革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农民的收入能够提高,所以必须将不合理的税费去除。

所以,要规范整理林业税目,取消对林农不合理的税费。除国家规定的涉林税费之外,各地自行设立的一律取消,继续稳步推进对林业税收的减免政策的实施。对现有的林业机构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降低林业的运行成本,提高效率,提高林业单位为林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人是推进改革的主要力量,所以最后还应从人员入手提高林地管理者的法制意识和对林业法律法规认知程度。减少地方政府对林地管控的行政干预,避免为了地方引进招商项目而对林地的破坏。健全征占用林地管理制度,建立林地征用预审制度,使林业部门参与到工程建设用林地计划的编制和审批活动中。同时,在立法和执法上不断完善林地的保护与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索尔斯坦·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4.

[3]何得桂.关于深化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林业经济,2013,(6).

[4]曹子坚,颜海刚.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启示[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3,(5).

[5]张忠潮,童静.我国林权制度变迁中的可持续性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0).

[6]谭世明.制度变迁视角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5).

[7]贾治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我们的几点启示[J].林业经济,2006,(6).

浅议商个人法律制度 篇11

关键词:商个人;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小商贩

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数量最多的商主体便是商个人。 [1]商个人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我国的商事立法起步较晚,关于商个人的立法都是单行法,立法内容多有重叠或者矛盾之处,立法技术缺乏协调,导致法律间的兼容性较差,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法律适用需求,因此亟需对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体系中商个人的规定进行合理的配备和完善。

一、商个人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的从业人数以及注册户数的年均增长率的百分比都在两位数以上。不仅数量剧增,规模也呈现扩大的态势,雇佣人数也随之增多。这种情况与我国现行的《暂行条例》及我国学界通说认为的个体工商户雇佣人数不得超过7人的规定不适应。我认为,法律不明确规定雇佣人数就无法限定其发展的规模,也不利于国家对其进行管理和调整。也使得一些已经达到个人独资企业甚至公司成立要求的个体工商户停滞不前,不再向上发展。

个体工商户设立时需登记的主要项目在《暂行条例》中明确为九种。但09年的《意见稿》仅明确了五种,对于从业人数、资金数额以及具体的经营方式并未作出规定。这增加了个体工商户的不稳定性,也无法保障与其进行交易的相对人的权益,更不利于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监察与管理。

《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了重新申请登记的情况,即经营者发生变化。而09年《意见稿》对此种情况的规定却为办理变更登记。表面看是为登记者简化了办事手续,提高了登记机构的办事效率,但却存在问题。个体工商户财产所有人、经营者、劳动者不相分离,当它的经营者发生改变时,其他的事项也会随之改变。若只规定经营者变更登记而非重新登记,监管机构就仅能知道经营者发生了变化,但却不能得知它的经营的具体范围、所经营的方式和地点、场所等是否发生变化,长此以往就会出现监管疏漏。

(二)个人独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有政策导向问题,也有法律制度缺失的因素。《个人独资企业法》虽明确其设立时,投资人要进行申报出资行为,但并未规定登记机关必须进行验资。由此会出现虚报出资或者出资不实的情况。监管机构无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管,也无法保护交易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个人独资企业法》出台时,正值国家鼓励人们自主创业时期,因此对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的门槛设定较低,在法律上也未对其设立的最低资金限额作出规定。从现今发展状况来看,这种设置是有缺陷的。个人独资企业所从事的商事经营活动和组织体系较其它组织形式都要复杂,雇佣人数较多,运营成本也高,同时它还需承担经营中产生的各种税费。若没有一定数额的出资作为保障,企业难以确保持久的正常运转,会增加其不稳定性。

通过个人独资企业的债务承担方面的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投资人是以个人所有的财产对企业产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但对个人财产的界定法律却未有规定。若投资人在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之前,为达到不想清偿债务的目的而恶意转让个人财产时,法律也无法给予债权人有利的保护。若投资人将企业经营所得主要用于家庭生活,个人财产并没有因为企业经营而增加,甚至有可能还会减少,在此种情形下对企业产生的债务,仅由投资人本人以其个人财产进行清偿就会显失公平。

(三)小商贩

对于小商贩没有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的法定程序,并且其经营地点不固定,流动性大,大多利用空地、广场等面积大的公共空间从事一些规模较小的商业活动。[2]可以看出,小商贩在实质上满足商个人的特征,属于商个人的范畴。但在09年《意见稿》颁布之前,小商贩在我国一直被命名为“无证商贩”,不属于商个人的范畴。

09年颁布的《意见稿》首次在法律上赋予了小商贩商个人的资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将小商贩作为个体工商户的一种特例来看待,即小商贩若想获得商个人资格必须申请登记成为个体工商户。但小商贩在资金、文化程度、经营技术和规模上都无法达到个体工商户的标准,他们大多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从事经营,只为获取低廉的收入。若将他们视为个体工商户,无疑会增加他们的成本和经营负担。同时对其规定了严格的登记制度,即非经登记不具有商个人资格,不能进行商事经营活动。小商贩的贩卖行为具有独特的性质,即营利性与不间断性[3],且小商贩本身就具有营业权,我认为无需再经登记予以确认。

二、商个人立法趋势及几点建议

(一)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能否由统一的法律调整

现今,一些学者认为: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在设立条件、适用税则及功能性质上都已无太大区别,应将二者进行立法统一,由一部《个人独资企业法》进行调整。但我认为,不能简单的将二者由一部法律进行规制。因为其在经营规模、运营成本、债务承担上有着本质区别。相比于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所承担的法律义务也较少,适合资金较少、经营技术较差的创业者经营。

当前一些个体工商户的发展规模及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不少有实力的个体户完全达到个人独资企业的标准,此时再用现行的《暂行条例》对其进行调整显然不合适。因此应修改和完善《暂行条例》,在法律上加强监督管理机构对个体工商户经营规模的监管,同时拓宽个体户的“转型”渠道、简化手续、降低成本,鼓励发展超出规模的向上转型为个人独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法》中有关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的条件应该适当的提高,例如对投资人申报的出资进行实际验资、确定出资金额、具体规定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的最低资金限额,便于监管机构对其运营进行监管,也有利于其良性发展,即从设立伊始就避免良莠不齐,有利于维护市场的投资环境的建设和经济秩序的维持。同时在债务承担方面,不能简单的规定为投资人本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例如投资人将企业所获得的经营上的收入主要用于家庭生活支出的,在承担企业债务时,先由投资人本人的财产进行偿还行为,不够的那部分则由家庭共有的财产实施偿还行为。这样设置既有利于保护交易相对人的权益,也符合我国法律上的公平原则。

(二)小商贩的法律地位和相关立法

我国09年颁布的《意见稿》虽在法律上确定了小商贩的商个人资格,但同时也规定了若干限制。我认为小商贩本身已经满足了商个人所具备的特征,属于商个人的范围内,应在法律上对其资格进行无限制的确认,即不需要对其在营业过程中的可以行使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特别予以保护和约束,直接承认小商贩的营业权。同时为了便于管理,可以在法律上規定他们的经营区域和经营范围。同时不能将小商贩纳入个体工商户法律调整的范畴,因其与个体工商户是平等的商个人,并不具有法律上的从属关系,由调整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对其进行规制显然是不合适的,可以考虑将其归入未来的《商法通则》中进行调整。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建伟. 对我国商个人立法的分析与反思[J]. 政法论坛,2009, (5).

[2] 苗延波. 商法总则立法研究[M].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 篇12

一、法律援助制度概述

(一) 法律援助制度的概念及特征

不同国家对法律援助这一概念有不同的解释及实行方式。我国对法律援助的界定是设立在国家司法基础上的, 由律师、公证员及其他法律工作者为经济上存在困难或需要特殊帮助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制度。这一定义保证了所有需要法律援助的当事人都能够得到相应的专业人事的帮助, 从而有效维护了公民的司法权利, 体现了社会公平以及国家政府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重视。我国的法律援助体系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以下特点:

第一, 我国法律援助的主要提供者是国家政府。我国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法律援助部门对各种案件进行管理和援助, 并通过监督、审查等方式对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同时还对相关部门给予了一定的财政支持, 为法律援助工作的切实展开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 我国的法律援助属于义务工作, 及国家强制执行法律援助的举措。每年国家都会专门指派相应的律师、司法工作人员及法律顾问对相应案件进行审理和协助。同时, 我国对法律援助的对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 可以获得法律援助的当事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当事人是在见义勇为过程中产生民事纠纷;当事人利益与国家、政府利益产生纠纷;当事人生活困难, 依靠国家最低生活保障生活;当事人出于经济或个人因素无法请到委托辩护人;当事人属于盲、聋、哑人或未成年人;当事人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等等。

第三, 我国法律援助的另一特点是法律援助的途径分为诉讼法律援助及非诉讼法律援助。诉讼法律援助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诉讼手段对当事人进行援助的过程。而非诉讼法律援助则指在案件进入诉讼阶段之前或之后, 由专业法律人员对当事人进行法律援助, 或通过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

第四, 我国法律援助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免费性。由于大多数需要法律援助的当事人都是出于经济原因而无法承受诉讼费用, 因此我国的法律援助对所有符合要求的当事人都是免费提供的。一旦当事人接受了法律援助, 在诉讼过程中的律师费用、诉讼费用等都由国家相应部门来承担, 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无须承担任何费用。这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 法律援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法律援助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 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发展历史。英国是最早提出法律援助这一概念的国家。早在1495年, 英国政府就明确规定当公民在司法审核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应当由专门的部门为公民提供法律上的帮助。随后, 英国政府还制定了相关的法规规定法院和政府应当给予诉讼人一定的法律援助, 在民事诉讼案件中为无法承担诉讼费用当事人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这一法规确立后, 法律援助体制在英国逐渐成为了司法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英国法律援助的发展历史可以总结出西方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历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以救济性援助为基础的初始援助阶段, 其次是以国家援助为基础的由政府提供支持的保障性法律援助。在法律援助发展的初始阶段, 援助的来源通常是民间组织或基金, 因此在规模上和援助量上都相对较小。正是由于援助者的多样性, 因此在法律援助的初级发展阶段, 援助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律师、法官、慈善机构等不同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法律援助中来, 但是法律援助的随意性也较大, 不利于系统性的管理。因此, 由政府支持的保障性法律援助应运而生。这一阶段的法律援助主要由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 在系统性、权威性上有了更多的保障。同时, 法律援助也成为了宪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民事及刑事案件中, 对诉讼人或受害人的法律援助有了更权威公证的参考, 对法庭案件的审理也变得更为规范和有效。同时, 法律援助保障了不同阶级、不同背景、不同生活水平的人们在法律面前都受到同等的保护, 这在极大程度上保证了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 因此维护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三) 我国法律援助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我国法律援助主要是由司法及行政部门进行共同管理的, 并且分为中央、省级、市级、县级四个层次。中央法律援助部门由司法机构内部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全国范围内法律援助工作的计划、工作部署, 并对地方各级的法律援助工作提供咨询、进行监管。省级法律援助部门则按照中央部署, 并根据各省的情况向各市、县下发法律援助任务。市级和县级的法律援助部门是法律援助的主要执行机构, 承担着日常的案件审理及援助工作。

我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形式也具有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首先, 我国的法律援助形式也可以分为诉讼和非诉讼两种方式。诉讼方式的法律援助主要通过在诉讼过程中为当事人提供一定的法律法规内容咨询、民事辩护等形式进行。而非诉讼形式则是通过相关部门指派工作人员对一定的民事案件进行调解, 通过庭外和解的方式解决民事纠纷。其次, 我国司法工作人员提供的法律援助模式也区别于西方国家。我国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的人员通常是律师, 其中包括专业的从业律师及具有从业资格的专门从事法律援助的律师。这些人员对当事人提供的法律援助是强制的, 而他们的工资及诉讼费用则由政府及相关基金提供。最后, 我国的法律援助实行的是申请制度。所谓的申请制度是指当事人在获得法律援助之前必须向相关部门提出书面的正式申请, 随后会有专门的审查人员就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判断当事人是否符合获得法律援助的要求。

二、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取得的成就

我国法律援助发展过程并不长。在2003年《法律援助条例》出台后, 法律援助这一概念才正式出现在我国的宪法中。然而, 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法律援助体系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有了极大的提升, 法律援助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近两年, 我国针对法律援助中存在的缺陷还增添了相关的条款, 并对一些细节进行了修改。在法律援助体系建立初期, 我国借助法律援助审理的案件不足15万件, 到了2013年底, 我国法律援助案件比2003年增长了21%, 援助人员数量也有了极大的提升。这些数据表明, 我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信赖, 是一种合理有效的制度和措施。

三、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一) 地方性法律援助条例中的不足

我国地域广阔, 人口众多, 不同地区的法律体系及发展状况都有所不同, 因此必须根据各地的案件审理状况及法律体系发展特点制定出地方性法律援助条例。我国的法律援助条例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地方各级政府在继承了中央法律援助精神的前提下, 根据地方发展特点对其中的条款和规定进行了拓展和深化。在对受援人群要求的制定上, 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标准。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只指明了接受法律援助的当事人必须符合经济困难的条件, 但并没有就经济困难这一概念给出明确的规定。地方政府则对这一概念给出了不同的具体化的界定。例如山东省对经济困难的界定为公民依据当地政府的规定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而上海市对法律援助对象的要求是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而天津市对援助者的要求是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或社会福利机构的任一标准即可。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律援助条例充分满足了各地的司法体制特点, 在维护地方治安及管理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 法律援助工作者工作中的不足

我国法律援助工作者主要分为两类, 即专门的法律援助工作者及志愿的法律援助工作者。据统计, 到2014年底, 我国专门从事法律援助的人员已达到了15000人左右, 而志愿从事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则达到了22万人左右。但由于我国的民事案件数量较多, 而专门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 因此我国对法律援助专业人员的需求仍较大。

(三) 法律援助资金来源的问题

我国法律援助的主要形式是资金援助, 而资金的来源一般是政府的拨款。政府的资金款项包括财政投入、援助基金的资金注入及公益基金和社会捐款等。其中的财政资金由中央政府的资金及地方政府的资金两部分组成。近年来, 随着民事案件的增加, 中央政府对于法律援助的拨款也有所增加, 并且地方各级部门也设置了相应的专项基金对法律援助进行拨款。我国还成立了法律援助基金会, 通过民间资金的募集来为法律援助提供资金支持。经过几年的发展, 我国的法律基金会规模已得到了较大的扩展, 并且其性质也从原有的专项基金会转变为了全国性的基金筹集机构。我国法律基金会的募捐形式主要有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社会义卖、公演等活动。专项彩票也是我国法律援助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专项彩票通过向公众出售彩票的方式将获得的收益用于社会弱势群体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

四、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

法律援助对于我国的司法权威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现阶段我国的法律援助体系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因此必须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使其更符合我国法律体系的特性, 从而切实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完善我国的法律援助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制定专门的法律援助法

依法治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基本的治国方针, 而这一方针的实行也在近年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国正在着力推进我国法律体系的改革, 将司法部门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范围都做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入。将法律援助法写入我国宪法中的构想也被提上了日程。

我国的法律援助体制已经具有了较为完善的指导方针及措施, 但并未有专门的法律从司法的角度对一些工作内容作出规定, 因此在执行力度和权威性都显得有所不足。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则有利于从整体上对法律援助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 同时还能让人们意识到法律援助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司法审判中更科学有效地利用法律援助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 规范各地的法律援助条例

在建立法律援助的核心法规后还应相应地规范地方各级法律援助结构的援助条例。由于各地法律体系及司法案件审理程序的不同, 对法律援助的规范必须依照各地自身的情况进行。但地方法律援助结构必须遵循中央对法律援助的相关规定, 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其中的条款进行细化和整合。

(三) 合理分配法律援助任务

由于各地的司法行政方式不同, 工作量不同, 因此各地面临的法律援助任务也有所不同。为了保证法律援助工作的任务, 必须合理分配任务, 使各地的法律援助工作量与其工作能力与司法容量相一致, 从而保证援助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 各级的法律援助部门应设置合理的人员结构以满足各地对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需求, 并且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 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能力。

(四) 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

法律援助办案补贴的不足是限制我国法律援助体系完善和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 可以有效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现阶段, 我国对法律援助办案补贴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 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积极性不高, 办案效率低下。这种情况在办案律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由于办案律师自身的工作负担较重, 而为某些案件提供一定的法律援助是律师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这种情况下, 律师自身的工作与法律援助工作产生了矛盾。而法律援助工作在我国属于义务工作, 律师无法获得相应的报酬, 因此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法律援助工作给律师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确保律师能够提高在法律援助中的工作效率, 政府应该出资提供一定的法律援助办案补贴, 使得法律援助案件能够获得与其他案件一样的重视。在香港地区已经开始实行法律援助的政府补贴制度, 尽管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 我国其他地区还无法在短期内实现法律援助制度的政府补贴制度, 但是政府可以首先在一些省市设置试点, 通过试点的实行效果及发展经验来为其他地区的法律援助制度发展提供参考。

摘要:法律援助是人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 也是国家政府维持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现如今, 已有许多国家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援助体系, 我国也建立起了符合国情的相应法律援助机制。然而,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法律援助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现有法律援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关键词:法律援助,解决途径,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乔书兰.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J].农业经济, 2012 (05) :45-49.

上一篇:局部线性重构下一篇:快乐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