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法律制度(共12篇)
保险法律制度 篇1
摘要: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完善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中的商业保险法律制度, 通过建立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设立文化创意商业保险费率标准、扩宽商业保险法律制度适用范围来保证文化产业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 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文化产业促进法律,商业保险,法律制度
一、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与商业保险法律制度概念厘定
(一) 文化产业促进法律概念界定
文化产业 (Cultural Industry) 概念产生于1947年, 由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两位学者在于《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次提出。[1]促进型法 (Promoted Law) 是指具有激励、推动作用, 蕴含促进激励措施, 采取柔性执法手段的法律类型。因此, 文化产业促进法律是指调整我国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及相关服务, 以推动经营性文化行业发展为主, 以监管文化产业市场秩序为辅,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法律体系, 包括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文件。
(二) 商业保险法律制度基本定义
保险法律制度属于金融法律制度范畴, 而金融法律制度属于经济法法律制度范畴。保险一分为二, 包括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险和由市场主导的商业保险。其中商业保险主要作用于市场经济活动:通过《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调整金融保险业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与科教文卫体领域紧密联系。因此, 结合我国《保险法》第二条对保险的定性, 可定义商业保险法律制度概念:是指基于保险合同约定, 调整投保人、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经济法制度体系。它不仅以专行法律法规的形式出现, 也因为融入到其他法律法规中而形成了以该项法律法规为主体、商业保险法律制度为补充的样态。
二、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中的商业保险法律制度现状与问题
(一) 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中的商业保险法律制度现状
我国商业保险法律制度在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中体现:首先, 国家立法上, 仅有《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文化部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唯一部门规章, 其在文化产业保险市场、文化产业保险产品、文化产业保险服务、文化产业投融资上着墨, 回应了《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其次, 在地方立法层面, 《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第十八条、《太原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条例》第四十五条均规定本市人民政府应对文化企业给予金融保险方面支持;安徽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强调结合地方实际, 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这成为未来文化产业促进法律融合商业保险法律制度的现实探索。
(二) 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中的商业保险法律制度现存问题
1. 暂缺文化产业无形资产保费定价机制。
2011年, 故宫博物院因7件临时展品失窃而震惊全国, 其仅可获赔30余万元, 这与文物的实际价值相去甚远, 引发了民众对文物保险价值的争论;与之相同, 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同样难以计算。在商品交易过程中, 合理的保费价格有助于降低无形资产的交易风险。但是, 每个人对同一文化创意可能估价不同, 这在著作财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市场尤为明显。因此, 法律可以建立专业文化保险机构准入制度, 构建商业保险法律定价机制, 推动无形资产保费定价机制形成。
2. 难对文化产业侵权行为提供保险服务。
商业保险能使受到侵害的文化创意、文化商品相关权益得到经济层面的补偿, 但因对其的侵权行为难以估算实际损失金额且难以取证, 导致保险公司不愿受理其投保请求。也有学者认为在旅游观光、出版印刷等文化产业领域中较为便于计算侵权损失额度, 因为其以履行合同的给付行为或者书稿实物为内容, 其计算方式更为直观。[2]这都需要在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中制定更为详细的商业保险侵权赔偿额度赔付规则, 并在具体实践中出台相应的保险赔付标准。
三、完善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中的商业保险法律制度
(一) 建立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
商业保险公司具有融资功能, 其通过投资文化企业的债券、股权和参与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来实现运营。《意见》提出“建立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 为金融机构处置文化类无形资产提供保障”, 为保险公司充分发挥资金供给和投融资优势提供制度依据。因此, 商业保险公司可携手第三方的文化资产分析公司, 在符合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估算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 然后提供其相应的保险服务, 最终推动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的建立。
(二) 设立文化创意商业保险费率标准
面对侵犯文化创意的行为, 法律需要通过设立保险救济途径来实现对受侵犯权益的复归。其可以通过部门规章的形式设立贴近市场经济规律的费率规则, 建立文化产业保险风险数据库, 依照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确定合理的费率, 专门应对易受侵权的文化产业领域的风险。
(三) 扩宽商业保险法律制度适用范围
《通知》规定, 文化产业保险市场由人保财险公司、太平洋财保公司、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三家保险公司进行试点。人保财险公司鉴于故宫博物院文物失窃案, 适时推出了包括艺术品综合保险、文化活动公共安全综合保险及涉及演艺、动漫领域的多类险种。这类担保能力强、经营规模大的综合性保险公司可依据《目录》所鼓励发展的文化产业类型增加保险险种, 拓宽至网络文化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文化科技服务业等领域, 丰富其险种类型和拓宽其影响范围。
参考文献
[1]傅守祥.文化经济视野中的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2]章金萍.我国文化产业保险支持的供需分析与对策引导[J].保险研究, 2012 (7) .
保险法律制度 篇2
国际上对于存款保险法律的分类有着很多的标准。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在这里将存款保险制度分为两大类:隐形存款保险制度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在一股东额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了有关存款保险合同保险关系和规则的制度。我们一般讲的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就是指的显性的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存款保险的范围、保险对象、保险额度等进行规定,有确定的存款保护资金来源,在投保存款金够面临挤兑危机或系统性的银行危机时,将存款人在投保存款机构的银行存款进行全额或部分的偿付。
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指的是在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存款保护制度。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在各国的差异很大,包括直接针对存款人采取的保护措施,如在银行破产清算顺序中规定存款优先于其它债权支付的法定优先性虽然是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的,但是没有直接针对存款人的赔付,因而不归为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而隐性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还包括不直接针对存款人的保护措施,如针对国有银行的保护,或未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但采取态度模糊,并可能在银行危机阶段行使的最后贷款人手段等。
二.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己经不仅仅是一项重大理论问题,而是一项越来越紧迫的实际问题。我国现在虽然没有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但为此做出的积极努力已达二十余年之久。自1993 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到1997 年底央行存款保险课题组成立;自2004 年4月金融稳定局存款保险处挂牌到2004 年12 月《存款保险条例》起草工作展开;时至2006 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在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了要加快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健全金融风险处置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了所要重点研究的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存款保险的成员资格、存款保险的基金来源、最高赔付限额、费率制度安排等细节问题。2007 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也促使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被纳上议事日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降低了建立这一制度的成本和风险;银监会成立以来我国银行业监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创造了前提条件;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取得显著成效,银行不良资产的大规模政策性集中处置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此外,经营不善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也在建立之中,所有这些都表明,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所需要的主要条件都已具备。
因此,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在参加2008 年11 月26日举行的“第十四届两岸金融学术研讨会”时表示,存款保险制度已经上报国务院。1993年,国务院首次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从那以来,中国对有关制度设计进行了长达20年的研究。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相关工作开始提上具体日程。而目前正加快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需要存款保险制度先行;2014年1月8日,银监会发文,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订立“生前遗嘱”。按照这一规定,五大国有银行和8家股份制银行均需拟订并提交“恢复与处置计划”,即当其陷入实质性财务困境或经营失败时快速有序的处置方案。这意味着,中国的银行如果经营不善,也可能破产;2014年2月8日晚,央行发布《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存款保险制度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有望年内推出。这是央行对存款保险制度首次明确表态。此前,多位央行高官曾公开表示,“存款保险机制建立条件已成熟”;而到了2014年国家总理李克强在两会中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允许私人资本投资金融机构。而2014年3月10日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存款保险制度今年有希望推出。
三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热点事件分析
存款保险制度只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存款保险限额和存款保险费率。2013年11月,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公开表示,存款保险制度将实行有限赔付和基于风险的差别费率机制,要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这意味着,金融监管部门要采取强制性手段,将所有具备吸收居民存款功能的金融机构都纳入存款保险体系中。
其中对于有限赔付的保险金额的上限确定根据媒体报道的消息为:均实行限额赔付,保险上限为50万元。但是央行副行长刘士余表示,银行破产时具体的赔付金额参照国际标准,应该有90%左右的存款能够得到赔付。其中对于上限
为50万元的依据主要根据国内储蓄银行的数据,其中,70%-80%的存款余额不高于20万元;存款额在50万元以下的账户存款总额,占到银行全部存款的95%以上。鉴于50万元以上的大额存款储户所占比例非常低,而且他们的风险识别能力要高于普通民众,设定50万元的赔付上限有其合理性。
而对于保险费率上,保险费率的厘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所有银行统一根据其资产负债表,按照相同的费率交付保费;另一种则是国际上更加普遍的“Risk-based”(基于风险评估费率),即根据不同银行的风险程度,设置有差别的费率。因此,便赋予了存款保险公司一个类似监管部门的职能,像美国的FDIC(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其必须要对银行的总体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过高费率相应就会高。而根据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的公开表示,可以判定我国是实行基于风险的差别费率机制。而实行风险差别费率,通过经济手段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客观上可以加强对金融机构盲目扩张和冒险经营行为的约束,促进其稳健经营与健康发展,有效防止和疏导金融体系的风险。
对于保险对象,周小川表示要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而中国有各类银行3700多家,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144家城商行、337家农商行、147家农村合作银行、1927家农信社、800家村镇银行等等。其中,五大商业银行占据存款市场近50%的份额。
关于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之后的机构设置:关于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之后,首先先通过保险基金运作金融机构的保费,待到未来条件成熟时,再设立完全独立的存款保险公司。在存款保险制度职能设计上,由初始阶段仅仅具有的“付款箱”功能,逐渐增加监管介入力度,包括完善风险处置机制与审慎监管权,即运用多种风险处置工具和机制实现处置成本最小化,将损失风险或损失程度降到最低。但是对于保险基金是通过建立专门的机构来进行基金的商业运作还是通过现有的监管部门来行使管理权从而避免机构臃肿存在着极大的争论,目前还未得到一致的统一。
关于存款保险资金的来源,存在着极大的争论,首先大银行不愿意为小银行的破产买单;其次在于中小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大多数是80%资金来自于理财、银行间市场借款和同业存款,来自于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的存款比例非常小,大概只有20%。中小银行对于保费的负担比较重,这就严重影响了中小银行的经营。而对于保险基金主要的资金来源是来自金融机构的保费,其次是国家应该投入一部分初始资金帮助存款保险基金的建立。
关于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的主要争论的原因主要在于银行内部意见的不统一,更多的是大小银行的意见不统一。首先中小银行的只有20%资金来自于公众存款;其次在于利率市场化推出之后,对于中小银行的生存利润空间更是进一步缩小,而中小银行在风控能力,以及资产定价能力上明显弱于大型商业银行。而同时银监会发文,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订立“生前遗嘱”。按照这一规定,五大国有银行和8家股份制银行均需拟订并提交“恢复与处置计划”,即当其陷入实质性财务困境或经营失败时快速有序的处置方案。这就是说明了中小银行是有可能破产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关于保险费率是按照基于风险的差别费率机制还是选择统一制定的费率?而大型商业银行都倾向于前一个方案,认为大型银行不可能为中小银行的破产买单。
存款保险制度对于我国现今金融格局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于两个方面:第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打造坚固的制度保障,第二为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改革、发展由民营资本为主发起设立的中小银行等改革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打造坚固的制度保障主要体现在于:从存款人角度看,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加强存款人保护,有效防止银行挤兑。通过颁布存款保险条例,明确对存款人的保护政策,确保及时赔付,有效维护金融市场和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切断恐慌情绪和风险在金融机构之间传染的链条,防止个别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出现问题引发成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从金融机构角度,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促使金融机构审慎经营。通过及时纠正措施,对风险做到“早发现”和“早处置”。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于存款保险制度的考验证明了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保护普通群众的存款安全,同时也防范了风险的扩大,避免了社会不安和金融动荡。
浅论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改革 篇3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D92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107-03
一、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改革的背景
人口老龄化加剧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而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根据我国2011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我国总人口13.7亿,60及以上者占13.26%,并且65岁及以上者占全国总人口的8.87%,这对于目前正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的我国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老年人口数量大。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这意味着我国的养老保险负有很大的支付压力。(2)老龄化发展速度快。虽然中国不是最早出现老龄化问题的国家,但却是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3)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突出。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农业国,拥有数量巨大的农业人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出现许多剩余劳动力,很多农民进城打工,成为农民工,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年人,因此农村养老保险问题更加突出。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中可以看出中国的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问题比西方发达国家所要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和迫切。
二、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养老保险立法发展状况
我国的养老保险立法从建国初期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经历了建立、调整、受挫、改革和深化改革的发展阶段[1],每一发展阶段都具有不同的改革内容和改革目标,充分体现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特色。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存在许多新的问题。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状况
自从90年代我国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至今,有关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这说明有关养老保险的改革问题一直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同时也反映出养老保险问题的复杂性以及改革的艰难性。虽然新《决定》出台了很多改革措施,但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复杂性,还需要对这些规定及实施方面进行具体化,总体上说,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一直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尤其是对于机关单位养老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现有的体制下,尤其是一些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三)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新出台的《决定》较之于之前“双轨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解决了不少弊端,提高了效率,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具体实施方面还需要具体细化。比如,虽然已经“并轨”,但由于之前“并轨”试点进展缓慢,现在全面进行“并轨”基础经验不足;新的改革虽然将制度统一了,但在具体的管理上却建立了两个独立运营账户,这在以后的运行过程中难免存在不少问题;另外,农村养老保险才初步形成,根本就不适宜“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充为辅,国家扶持”的方式,这与农村生活水平及其他实际情况不符等问题。这些都是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也是最主要的问题。
三、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启示
(一)德国
由于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较早,其养老保险制度非常完善。与我国不同,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其自身特色。德国的养老保险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法定的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私人补充保障,其中法定养老保险是德国养老保险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2]。
1.改革的背景
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和经济增长速度缓慢是德国进行养老保险改革的主要原因。德国的老龄化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口寿命的延长。经济方面主要表现为失业率的提高。因此,即便是它具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得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现实的变化。
2.改革的内容
德国对于养老保险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大力推广资金积累型的私人补充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2001年的养老保险的改革将以法定养老保险为主改为三种养老保险体系共同发展。(2)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德国从2011年开始实行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措施,预计到2035年将退休的法定年龄从65岁延长到67岁。(3)重新整合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增加人口发展因子[3]。自从2005年开始,德国政府便在有关养老金额的计算公式中增加了人口发展因子这一重要因素,该发展因子涉及很多领域的内容,养老金额的调整根据不同情况的变化来进行,这样就有效的应对了高额养老保险金支付中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说,虽然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全世界来说都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但是,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德国也在进行着一系列与社会情况变化相适应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自从1992年至今,德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二)日本
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德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早,但其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出了适用于其本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因此,日本的养老保险具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日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双层结构的特征。日本养老保险主要可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适用于全体国民的国民养老保险和适用于公务员和企业职工的厚生养老保险和互助养老保险。除此之外,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还具有半公半私的性质。
1.改革的背景:随着其社会发展状况的不断变化,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同其他国家一样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真正可用的劳动人口数量不足,给其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很大压力。日本采用现收现付制方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将担负着巨大的支付压力,尤其是现有的不断减少的劳动人口担负着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日本目前还面临着经济增长低迷和低出生率等问题。
2.改革的内容:针对这些问题日本政府进行了多次改革,日本养老金法的修改逐步向提高支付年龄、紧缩支付的方向转变,对于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日本主要还是倾向于控制养老金的给付。近年来,日本根据自身社会发展情况的客观变化,随时调整其养老保险制度,并对其进行适当改革,以应对各种社会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智利
智利是一个养老保险制度历史较长的国家。起初其建立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是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状况指定的,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智利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但后来随着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旧有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已经不能够应对这些问题,养老保险制度面临严峻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智利政府从1981年起对原有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大规模改革,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其在全国范围内成立的退休基金管理公司,负责管理全国的养老保险事务,这些公司可以用社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进行投资、经营,社员可以根据公司运营情况自行选择想要投资的公司,而劳动者则必须选择一家公司[4]。通常,公司会将红利分给社员,等社员退休后就可使用该笔资金,这种类似于商业公司模式的运行机制明显的体现了有其自身固有的特色。智利的这种做法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各国都借鉴其做法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不同程度的借鉴了智利的这种改革方式。
(四)改革的启示
1.外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共同之处
通过对德国、日本和智利这三个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了解以及对这三国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不同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国对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同时,他们也有共同之处,比如都采用延长退休年龄的方式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再比如,大力推动私人养老保险业的发展。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发展私人养老保险业应对养老带来的诸多问题。
2.对外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借鉴
外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都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的,而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有其国有的特点,虽然各国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有所差异,但通过对外国及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比较我们会发现,外国的很多改革方式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1)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大力推广和发展私人补充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我国一直以来都是注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国家财政一直是其主要支付来源,而对于企业养老保险并没有支持,虽然我们已经“并轨”,但成效甚微,而且,我国的私人补充养老保险发展很缓慢,这对于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形成巨大阻碍,大力发展私人和企业养老保险职业将极大促进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公平,这也是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有关养老保险政策的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2)日本的双层结构的养老保险制度很值得我们思考。日本的第一层次的养老保险金也就是国民养老保险金基于全体国民,凡是在日本居住的20-60岁居民都必须参加国民养老保险金,这一制度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强制进行。而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主体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员、企业职工和农村60岁以上者,其余人员可以自愿参加,也没有法律的强制规定。
(3)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独特之处值得我国探究。目前来看,智利的这种改革带来了一些成效,比如这一改革的实施不仅很好的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且有力的调动了公民参与的积极性,解决了基金的保值增值的问题。而我国现在的养老保险金制度的运行机制没有能够使养老金保值增值,甚至还有一些空账户存在,在广大农村,养老金标准低,民众参与养老金缴费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长期存在,我们可以通过对智利养老保险改革的分析,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得出一些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改革方式。
四、总结
总体而言,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与其他国家的改革背景都存在一定相似性,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先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但同时又要注意我国自身独有的发展特色,比如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等都与我国的现实社会情况存在很大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以上通过对于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学习和思考,可将有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和完善问做出以下总结:
(一)完善立法。这是进行改革的首要一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立法滞后,要想对其进行改革,必须要制定出一套强行性的法律来对养老金制度所涉及的相关方面进行规范和约束。
(二)关于养老保险“并轨”的问题,我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大体方向已经明确,我们现在新的《决定》虽然已经明确规定“并轨”,但自2008年起“并轨”试点本身进展缓慢,效果一般,现在全国进行“并轨”,我们更要吸取试点以来的经验教训,更加注重实施效率,解决好制度统一下存在的新问题,这是我国以后逐渐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公平的关键一步。
(三)延长退休是否对就业产生影响值得关注。这在以后会使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是这对于我国本来严峻的就业来说,是否会造成影响,还是值得再思考的问题。
(四)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管理体制、监管、运行机制等还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这都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改革。要进行改革,就要进行全面的改革,新《决定》提出了建立全方位改革的目标,只有这样,整个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才能健康的运行,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需要给予更多关注。现在农村适用的“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充为辅,国家扶持”的原则其实与农村的实际情况是不太符合的,鉴于农村目前的经济状况和农民对待养老保险的态度,国家都应该对农村的养老保险给予更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益英.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5.
〔2〕赵立新.德国日本社会保障法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78.
〔3〕赵立新.德国日本社会保障法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90.
〔4〕张新民.养老金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1.
论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 篇4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法,制度构建,《农业法》
随着我国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深入, 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建设提上了日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国务院已将制定农业保险条例纳入其立法计划。学界对农业保险立法问题也多有探讨, 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仍有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拟对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问题进行探讨。
一、制度模式的选择与确定
世界上推行农业保险计划的国家都制定了农业保险法。这些国家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模式可以归结为国有化模式、市场化模式、国有化与市场化相结合模式及互助合作保险模式。
在国有化制度模式下, 立法中规定设立政府全资或控股的国有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直接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私营保险公司不参与农业保险经营。发达国家一般规定农业生产者可自愿参加保险, 发展中国家则较多规定强制参加保险。这种立法模式被较为广泛地采用。加拿大、菲律宾、希腊、伊朗、毛里求斯、塞浦路斯、委内瑞拉、以色列、斯里兰卡等国家都采该模式。美国在1980年之前、智利1970年7月制定的《农业保险条例》也均属于此立法模式。
在市场化制度模式下, 国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法律规定商业保险公司是农业保险的主要经营主体;政府出资设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 为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印度、意大利、葡萄牙等国是采用该模式的典型。摩尔多瓦《农业部门生产风险补贴保险法》除没有规定设立农业风险基金外, 实际也属于该模式。
在国有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制度模式下, 法律规定设立国有农业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或再保险业务;私营保险公司可依法参与经营农业保险业务, 并可向国有农业保险企业分出保险, 获得财政补贴。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有1981年之后的美国、西班牙和墨西哥。巴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曾采行该模式。
在互助合作保险制度模式下, 法律规定设立不同层级的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组织;农业生产者参加保险合作组织;基层互助合作组织直接向农业生产者提供互助合作保险;上一层的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组织为下层组织提供再保险服务;强制和自愿保险相结合;政府提供财政支持, 其中包括补贴、再保险服务, 等等。日本是此模式的典型代表。韩国、[1]法国基本上也可归入此类。
我国目前各地方政府正在探索中的农业保险试点方案大体上可分别归入上述制度模式之一。
我国未来的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模式应该如何选择, 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认为, 在理论上有3种政府主导型农业保险制度模式可供制度构建选择:政府主办并由政府组织经营的模式;政府支持下的合作制农业保险模式;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模式;根据现阶段我国国情, 倾向于对由政府主办并由政府组织经营的模式。[2]有的学者提出建立“政府主导下的, 以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参加的农业互助保险协会为主体、以商业性保险公司为补充的”结构模式。[3]这些观点虽不无一定道理, 但均未免失之偏颇。
笔者建议, 应兼采各模式之长, 兼容并蓄, 确立起综合型制度模式, 即应在强调国家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法律制度中同时容纳国有化、市场化、国有化与市场化混合、互助合作保险等制度模式。
其理由在于:第一, 农业保险的准公共性[4]决定了国家应该积极介入农业保险领域, 并发挥主导作用, 而不是完全由私人部门按市场规则来供给。第二, 我国幅员辽阔, 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差别较大,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差距, 不能也不应只采行同一种模式, 而应该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 由各省级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 因地制宜地选择确定适合本地需要的制度模式。立法应提供备选的制度模式。第三, 不同的立法模式各存在着其优点, 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发挥各制度模式的优势。第四, 虽然从国外立法经验来看, 一般每个国家主要选择某一种立法模式, 但也并非变动不拘, 而是在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如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尝试过不同的制度模式。制度变迁也要付出相应的改革成本。笔者以为, 我国与其在将来不断地探索、转换和构建不同的制度, 不如现在就进行制度综合, 即在同一制度平台上, 同时规划、整合和构建不同的制度模式, 以获取最大的制度创新效益。待将来法律实施后, 在不同地区可以同时实践着不同的制度模式。这也与我国目前各地分别探索不同的制度模式的现实相适应, 与满足了通过全国统一立法对各地的保险试点进行规范的需要。第五, 在同一制度平台上同时采行不同的制度模式也符合保险经营的“大数法则”。通过全国性的立法将不同的制度模式整合起来, 可以在最大范围内集中和分散农业自然风险。
二、立法目的与立法原则
根据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状况、农业生产的实际水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农业保险立法目的应确定为:对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遭受损失的农业生产者提供赔偿, 以支持和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稳定农业生产者的收入, 安定农业生产者的生活, 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有的学者主张我国农业保险立法的目的应包括以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性收入再分配手段。[5]笔者认为, 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尚不具备发展收入转移型农业保险的经济实力和条件。在现阶段, 立法中尚不能将农业保险作为实行收入转移政策的途径。当然, 不排除一些具备条件的经济发达的省、市可以进行尝试。
对于农业保险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学者们提出了一原则说、三原则说、四原则说、五原则说和六原则说等不同观点。笔者认为, 作为法律原则, 应是规定于或者寓意于农业保险法之中, 对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具有指导意义和适用价值的根本准则。就学者们的归纳来看, 其中有些原则实际并不属于法律原则, 而是属于经济原则, 或工作指导原则, 或业务操作原则, 或将目标当作原则, 或将某方面的原则当作整个立法的原则, 这是不科学的。
笔者归纳出四个原则:①国家主导与适度扶持原则。国家应承担起主导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及其他相关各项相关制度的职责;同时, 国家应采取各种措施, 对农业保险应予以适度的经济与行政上的支持, 保障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②基本保障原则。在农业生产者保费支付能力、保险人偿付能力和国家财政负担能力都不高的情况下, 现阶段进行的农业保险业务, 其保险标的、承保风险不能太多, 保障水平不宜过高, 要量力而行, 只能确定在基本保障农业生产者在受灾后可以恢复和维持农业再生产, 同时国家财力又能承受的保险水平, 使农业保险经营可以做到“自我财务平衡”, 农业生产者能够负担得起保费。③多种保险机制相结合原则。在农业保险领域, 需要建立和运用国有保险机制、商业保险机制和互助合作保险机制, 充分发挥这些机制在农业保险中的特殊作用, 并使其相互配合, 协同作用。那种只主张建立和发挥某一两种保险机制的观点是片面的。④不同主体利益统筹兼顾原则。农业保险计划承载着不同主体, 主要是国家、农业保险组织和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但各自也有相对独立的利益。制定和推行农业保险计划, 必须统筹兼顾三方的利益。国家通过农业保险计划实现其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 稳定农业生产;农业保险组织要做到财务收支平衡或略有盈余, 实现可持续经营;农业生产者能够买得起保险, 通过参加农业保险计划稳定生产, 保障收入。
三、监督管理部门和经营主体
确定国家农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的方案可以有两种:一是确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或农业部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监督管理部门, 并在该部委内设立农业风险管理局这一职能机构。二是设立由上述部委代为管理的独立的国家农业风险管理局。其职责是:负责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国家农业保险计划;进行农业风险区划;确定保险标的和承保风险的范围;审批农业保险的新产品、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制定定损理赔标准;协调农业保险与其他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的关系;监督检查农业保险业务 (包括对参与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业务经营的监管) ;建立农业保险数据库;指导国有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的业务工作;制定相关行政规章;进行农业保险和风险的宣传教育;代表国家与外国政府农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国有农业保险机构和有关国际组织进行农业保险的联系与交流等;负责对参与农业保险经营的商业保险公司的招标等。
国家农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有权与政府其他部门共享有关数据资料, 其他部门应予以配合。法律应同时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和部门, 包括但不限于农业技术、统计、气象、民政、信息产业、商务、林业、水利水文、教育主管部门 (通过农业院校) 、动植物检验检疫、信息中心、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机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科研机构、基层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农垦系统、国有农场等, 应从各自的业务职能的角度, 对农业保险事业给予支持。
笔者主张设立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其设立方式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完全新设一家全国性的政策性保险机构:中国农业保险公司。该公司为独立的企业法人, 其资本金从财政支农资金中拨付;公司设董事会, 由有关部委办的代表、农业生产者代表和保险业的代表组成, 作为公司的决策机构。第二种方案是确定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担起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职责, 并适当增加其资本金数额, 适当转变和扩展其业务职能, 改革组织机构。该行同样设立董事会作为决策机构, 其人员组成与前述一致。 (2) 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的业务范围主要是:为农业保险经营组织办理分保和再保险;研究和制订农业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研究开发农业保险产品;制订再保险合同;为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和农业生产者提供补贴;组织进行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试点;进行农业保险研究;指导农业保险经营组织和农业生产者进行防灾减损工作;开展农业保险和风险的宣传教育;对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 (向国内外金融组织借款, 发行债券和借款净额, 不得超过其自身注册资本的若干倍) ;可运用部分风险准备金进行投资, 主要投资于国债和金融债券;分出再保险等。关于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的监事会, 适用国家的有关规定。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应追求精算的完善性。
省级地方政府可根据需要设立由地方财政出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设董事会作为决策机构, 由地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代表、本地区内的农业生产者代表、本地区内保险业代表等组成。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是:为本地区的农业生产者提供直接农业保险服务;进行农业保险研究等。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经营符合国家农业保险计划的业务, 可向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分保。
未来的制度要对建立和发展合作制农业保险组织做出规定, 包括合作制农业保险组织的类型、组织原则、组织机构、业务范围、成员的权利与义务、法律责任等。合作制农业保险组织的类型可以包括农业保险合作社及其联合社、农业相互保险社、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等。农业保险合作社和农业相互保险社可以县为单位设立, 乡镇可设立分社, 联合社可以地级市或省为单位设立。合作制农业保险保险组织的设立应参照国际合作社联盟所规定的原则。要规定政府对合作制农业保险组织的设立和经营给予扶持、引导和规范, 提供部分创始资金, 但不得对其经营活动任意进行干预。合作制农业保险组织可向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进行分保。
应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参与经营农业保险业务, 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农业保险服务。采取招标方式选择确定参与农业保险经营的商业保险公司。对专业性农业保险股份公司, 应规定其每一营业年度中, 其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 (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 的保费收入不得低于全部保费的60%。商业性保险公司可根据规定向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进行分保。
农业保险经营组织有义务为投保人提供减灾防损的指导和帮助, 有义务解答关于农业保险法问题的咨询。国家农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应制定关于提出咨询的程序和农业保险经营组织对咨询的答复期限。农业保险赔偿金必须及时支付。
农业保险条款应清晰明了, 通俗易懂, 直观性强, 便于农业生产者识记。
四、业务经营规则
根据保险标的和各地区实际情况的不同, 农业保险业务经营可分别采取强制保险、自愿保险、农业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统一投保、与获得政府提供的其他农业补贴和灾害救助相联系、与获得农业信贷相联系等方式。凡有资格的投保人提出投保要求, 农业保险经营组织均不得拒绝。
农业保险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包括:作为农业生产者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可以投保农业保险, 并成为被保险人。具体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经济组织、个人合伙组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者、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而获得土地经营权者、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经营的其他经济组织、公民个人。
确定保险费率, 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保险责任的范围、灌溉条件、土地地质、保险标的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气候条件、不同标的物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生产者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损失的历史资料以及被保险人的支付能力和保险人的经营成本等因素。全国各地的保险费率不宜划一, 应体现出差别性, 可以确定上下限。
在农业保险计划开展初期, 保险标的主要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粮食作物和牲畜家畜, 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以及奶牛、肉猪等。根据农业保险计划实施的实际情况、各地区的生产状况和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可以适时对保险标的进行调整。为了增强国家对农业保险支持的针对性, 提高有效性, 可授权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标的的目录, 并划分不同的档次, 适时进行调整、充实。对列入农业保险标的目录的农产品, 国家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
保险责任为多风险或一切险。种植业的保险责任主要包括:干旱、台风、暴风、龙卷风、冰雹、洪水、超量降雨、低温冻害、雷击、火灾、地震和农业风险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自然灾害;对牲畜的保险责任主要包括因自然灾害 (可包括火灾、洪水、淹毙、暴风雪、地震、地陷、崖崩、雷击、雹灾、爆炸等) 、疾病或意外事故 (可包括触电、摔跤、互斗、碰撞、窒息、野兽伤害、建筑物或其他物体倒塌等) 导致死亡或终身残废、发生疾病、为防止传染病蔓延而经政府命令宰杀或者掩埋被保险牲畜造成的损失及农业风险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在农业保险计划开始的初期, 可以只从几种最常见最容易导致损失的风险开始, 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 再逐渐扩展风险的范围。
关于保险金额的规定。对农作物保险, 可规定两种确定保险金额的方式:一是以直接生产成本为依据确定保险金额, 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生产成本区别对待。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高的地区, 可以适当提高保险金额, 以直接生产成本为基 础, 适当加成。二是按产量确定保险金额。先确定某一地区连续的前5~10年内农作物的平均历史产量, 其保障产量为该平均产量的40%~80%;再确定农作物的单位价格, 该价格不宜确定过高, 一般参考相同农作物市场平均价格, 由政府确定, 最低以国家保护价为限。价格与保险产量的乘积, 即为每亩农作物的保险金额。在与农业贷款相联系的情况下, 也可以是全部贷款额, 同时规定每个农业生产者的最高贷款额。对牲畜保险, 应根据不同保险标的的价值, 参照生产成本, 分别确定保险金额, 所确定的保险金额应低于价值。
农业信贷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者的组织可以代收保险费。
在农业生产者获得农业信贷时必须参加农业保险的情况下, 农业信贷机构应负担一定比例的保险费。
农业龙头企业可为农业生产者支付部分保险费。
如果投保人连续若干年内没有提出保险赔偿的要求, 则应将已收取保费的一部分退还投保人。
五、财税支持措施
设立国家或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和合作制农业保险组织应免缴登记费用、年检费和税务登记工本费。国家财政应拨付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开办费。国家对新设立的合作制农业保险组织应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
应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要为参加保险的农业生产者提供保费补贴, 为农业保险经营组织提供管理费补贴, 为农业保险再保险提供补贴。其中, 政府提供的保险费补贴应占保费的一半以上。上述财政补贴, 由中央与省级政府按一定比例分担。对于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 中央承担的比例可适当高些, 对其他省区可各按50%分担;也可以按照被保险作物和家畜的类别分保确定分担比例, 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和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禽畜, 中央承担较高的比例。对管理费补贴和再保险补贴, 由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财政各自承担一半。支持农业保险的财政资金要纳入中央和地方的预算。
对国家和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和合作制农业保险组织免除一切税收。对其他农业保险经营组织, 根据其从事的农业保险业务占公司全部业务的比例, 给予相应比例的税收优惠。对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龙头企业, 应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但对农业保险合同均免征印花税。这些税收减免部分应用于充实农业保险经营组织的赔偿准备金。
建立国家农业巨灾风险基金, 以应对巨灾风险。其资金来源可以包括:国家财政从支农资金中划出一部分作为起始资金;国家财政每年新增收入部分的一定比例;从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专项支出中划归一部分;对经营农村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及农产品受益企业 (如棉纺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烟草企业、粮食经营企业、农畜产品进出口企业乃至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等) , 以其营业税额为依据征收部分农业风险费用附加;动用国家粮食风险基金中的部分资金;部分国债资金;从世界银行获取支农“软贷款”;接受社会捐赠等。该基金设在财政部, 由财政部负责管理。该基金的使用范围可以确定为:增加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的资本金;在发生巨灾损失时, 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出现超额赔付的情况下, 由该基金为其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 以后再逐渐偿还或以财政拨款冲减, 或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核销;支付国有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巨灾超额赔付部分的损失。
为缓解在发生巨灾损失时国家农业巨灾风险基金资金的紧张问题, 可规定在发生巨灾损失时, 我国彩票业净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支付农业巨灾保险赔偿。
六、法律责任
完善的法律责任制度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得以顺利推行的重要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中的法律责任包括经济法责任和援用法律责任。
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式包括资格罚、财产罚、精神罚、行为责任, 对这些经济法责任可根据情况或单处或并处。援用法律责任包括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对违反本法和其他相关民事法律规范的个人和单位, 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对违反本法和相关行政法规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应根据情况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对违反刑法的个人和单位, 应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七、《农业法》的修改与完善
《农业法》第46条规定, 国家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和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互助合作保险组织, 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实行自愿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加农业保险。该规定内容过于简单, 缺乏可操作性, 且有的规定滞后于农业保险的实践, 难以实现对农业保险关系的有效调整。且其中既有“农业保险”, 又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用语, 两者有何不同, “政策性农业保险”应该如何界定, 都不明确。
鉴于农业金融制度及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性, 有必要对《农业法》中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规定加以完善。建议在该法中单列“政策性农业保险”一章, 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加以规定, 包括确立综合性的制度模式, 规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组织制度 (商业保险公司除外) , 确定承保范围和基本险种, 明确国家的支持措施及监管制度等基本内容, 使其对下级立法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且使得《农业法》所规范的内容体系更加完整, 也使得整个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更加完善和谐。
参考文献
(1) 李向敏, 龙文军.韩国的农业保险[J].中国保险, 2007, (03) .
(2) 黄河等.农业法视野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制保障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3) 匡敦校.建立我国农业保险法制是应对农业灾害的根本措施[J].金融与经济, 2008, (03) .
(4) 李瑞.主要国家农业保险法制及其理论比较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1) .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习题 篇5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年)周某于2011年4月11日进入甲公司就职,经周某要求,公司于2012年4月11日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已知周某每月工资2 000元,已按时足额领取。甲公司应向周某支付工资补偿的金额是()元。
A.0
B.2000
C.22000
D.24000
2.(2012年)郑某于2012年6月15日与甲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1个月。7月2日郑某上班。郑某与甲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是()。
A.2012年6月15日
B.2012年7月2日
C.2012年7月15日
D.2012年8月2日
3.(2012年)某企业实行标准工时制。2012年3月,为完成一批订单,企业安排全体职工每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2小时,关于企业向职工支付加班工资的下列计算标准中,正确的是()。
A.不低于职工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00%
B.不低于职工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
C.不低于职工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200%
D.不低于职工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300%
4.(2012年)韩某在甲公司已工作10年,经甲公司与其协商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已知韩某在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7 000元,当地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职工平均工资为2 000元。甲公司应向韩某支付的经济补偿金额是()元。
A.20000
B.24000
C.60000
D.70000
5.(2011年)孙某与甲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月工资1200元(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为800元)。期满终止合同时,甲公司未向孙某提出以不低于原工资标准续订劳动合同意向,甲公司应向孙某支付的经济补偿金额为()元。
A.800
B.1200
C.2400
D.3600
6.(2011年)2011年3月1日,甲公司与韩某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1年,试用期1个月,每月15日发放工资。韩某3月10日上岗工作。甲公司与韩某建立劳动关系的起始时间是()。
A.2011年3月1日
B.2011年3月10日
C.2011年3月15日
D.2011年4月10日
7.(2011年)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是()。
A.试用期用工
B.非全日制用工
C.固定期限用工
D.无固定期限用工
8.(2010年)方某工作已满15年,2009年上半年在甲公司已休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5天;下半年调到乙公司工作,提出补休年休假的申请。乙公司对方某补休年休假申请符合法律规定的答复是()。
A.不可以补休年休假
B.可补休5天年休假
C.可补休10天年休假
D.可补休15天年休假
9.(2010年)工人李某在加工一批零件时因疏忽致使所加工产品全部报废,给工厂造成经济损失6000元。工厂要求李某赔偿经济损失,从其每月工资中扣除,已知李某每月工资收入1100元,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900元。该工厂可从李某每月工资中扣除的最高限额为()元。
A.500
B.220
C.200
D.110
二、多项选择题
1.(2012年)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职工不能享受当年年休假的有()。
A.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B.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C.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D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请病假累计满3个月的2.(2012年)某公司拟与张某签订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关于该合同试用期约定的下列方案中,符合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A.不约定试用期
B.试用期1个月
C.试用期3个月
D.试用期6个月
3.(2012年)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劳动者可以单方面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有()。
A.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B.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C.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
D.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
4.(2012年)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可导致劳动合同关系终止的有()。
A.劳动合同期满
B.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C.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D.女职工在哺乳期
5.(2012年)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发生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应当在仲裁时效期间内提出。关于该仲裁时效期间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从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之日起1年
B.从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之日起2年
C.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无仲裁时效期间限制
D.劳动关系终止的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
6.(2011年)张某2010年8月进入甲公司工作,公司按月支付工资,至年底公司尚未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关于公司与张某之间劳动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公司与张某之间可视为不存在劳动关系
B.公司与张某之间可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公司应与张某补订劳动合同,并支付工资补偿
D.张某可与公司终止劳动关系,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
7.(2011年)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合同订立原则的有()。
A.公平原则
B.平等自愿原则
C.协商一致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8.(2011年)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B.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继续续订的C.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5年的D.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9.(2011年)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劳动争议中,劳动者可
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的有()。
A.确认劳动关系争议
B.工伤医疗费争议
C.劳动保护条件争议
D.社会保险争议
10.(2010年)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有()。
A.劳动合同期满
B.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
C.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D.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三、判断题
1.(2012年)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应先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方可按程序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2.(2012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决定提前解散、歇业,不能承担相关责任的,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应作为共同当事人。()
3.(2011年)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4.(2011年)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5.(2010年)用工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四、不定项选择题
(2010年考题)孙某曾应聘在甲公司工作,试用期满后从事技术工作,2年后跳槽至乙企业成为该企业的业务骨干„„关于以下4个问题,8分
(1)劳动合同中约定条款应用
(2)法定医疗期期限
(3)病休期间工资待遇
(4)甲公司与孙某各自责任的判断
详见本课程最后的不定项选择题专题
◆本章典型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石某的日工资为160元,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时。他在2012年10月的一个工作日中加班工作了2个小时,在“十一”国庆节法定假期加班了三天。则石某10月份可以获得的加班工资为()元。
A.540
B.1020
C.1440
D.1520
2.张某准备到甲公司应聘工作。如果合同期限为2年,试用期满后第一个月工资为3000元。该合同下列其他约定正确的是()。
A.试用期为3个月
B.试用期工资不低于2400元
C.试用期满后开始计算劳动合同期限
D.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但却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的正确做法是()。
A.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B.依法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C.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D.向劳动者支付1年的工资
4.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下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
A.劳动报酬
B.试用期
C.保守商业秘密
D.福利待遇
5.某公司为员工马某提供专项培训费用5万元,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双方约定服务期5年,违约金5万元。工作满2年时,马某辞职,马某最多应向该公司支付违约金()。
A.0元
B.2万元
C.3万元
D.5万元
6.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是()。
A.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终止劳动合同的B.劳动者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C.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而终止劳动合同的D.用人单位被责令关闭、撤销而终止劳动合同的7.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支付赔偿金的标准是()。
A.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50%以上100%以下
B.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1倍
C.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
D.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加经济补偿
二、多项选择题
1.竞业限制条款适用范围应限定为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义务的劳动者,其中包括()。
A.所有管理人员
B.所有技术人员
C.高级管理人员
D.高级技术人员
2.下列情形中,与单位约定服务期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有()。
A.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
B.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C.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D.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3.张某在甲公司做销售员,签订有1年期劳动合同。公司对销售员每月定有销售指标,规定3个月完不成指标属于不能胜任工作。张某已连续3个月没有完成指标。下列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有()。
A.甲公司可以以不能胜任为理由通知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关系,不需向其支付经济补偿
B.如果甲公司和张某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张某表示同意,则双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甲公司应支付张某经济补偿
C.如果甲公司和张某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张某不同意,则甲公司应对张某进行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如张某仍不能胜任工作,则甲公司可以提前30日书面通知张某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
D.如果甲公司和张某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张某不同意,则甲公司应对张某进行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如张某仍不能胜任工作,则甲公司在额外支付张某1个月工资的情况下可以通知张某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
4.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有()。
A.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而解除劳动合同的B.用人单位符合可裁减人员规定而解除劳动合同的C.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D.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终止劳动合同的5.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不需要劳动者缴纳的有()。
A.基本养老保险
B.基本医疗保险
C.工伤保险
D.生育保险
三、判断题
1.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2.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主体是劳动者,而违约金的支付是用人单位。()
3.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如果规章制度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据此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4.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5.用人单位可以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但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保险法律制度 篇6
摘 要:城乡一体化是走向全面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征地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被征地农民为此做出重大贡献,他们理应成为城镇化的受益者,而不是城镇化的牺牲者,国家和政府应当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有效保障他们的养老权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依法治国总方略的指导下,我国致力于把国家的各项事务都纳入法律轨道。如何解决被征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尤其就如何构建法律制度保障下的养老保险体系的问题,值得深入探析。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发展进程中征用了大量农村集体土地,从而导致了大量被征地农民的出现,出于对被征地农民利益的维护,各地广泛建立了被征地农民保障政策。但目前我国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形成统一、完善、规范、合理的法律规范,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我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探析,有助于构筑完善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养老保障。
一、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相关理论界定
(一)被征地农民的概念
被征地农民是指为满足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发展进程而征用农民土地,那些被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并登记在册的农业人口。被征地农民失去了土地但是仍然具有农民身份,是介于农民与城市居民中间但没有完全转化为城镇居民,也没有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全部权利的特殊群体。
(二)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的概念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以达到一定年龄的被征地农民作为保障对象,主要通过被征地农民个人支付养老保险费用、农村集体补助和政府介入及贴补的方式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以此来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制度。它以向被征地农民提供满足其老年保障的养老保险金为形式,旨在强调平衡责任和共担风险。
二、河北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分析
(一)相关法律不完善,立法层次低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存在严重问题,主要原因是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缺位。目前在国家层面上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做出规定,更没有专门针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由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仅按实施意见和暂行办法实施,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乏统一、规范、操作性强的法律依据。因此各市、区、县在研究制定有关制度和具体政策措施时,没有充足的法理依据,他们只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并根据各自对相关问题的认识、理解和判断独立操作,导致各区域被征地农民享受的养老保险水平参差不齐,不能有效地保护农民原有土地上的利益,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也不利于依法治国的总方略的贯彻。
(二)保障水平相对偏低且筹资渠道不通畅
被征地农民当前以及未来的生活质量与其所享受到的保障水平息息相关。以河北省为例,河北省规定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为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统帐比例计发。被征地农民养老金水平与职工养老金水平差距较大,所享受到的保障水平总体偏低,这导致了广大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在较低的保障水平面前难以被充分调动。次之,養老保险缴费方式不灵活,缴费额需要一次性缴清,很多被征地农民在得到安置补助费后不愿意再掏钱参保。再之,集体补助部分占筹资额的40%,但由于集体补助不是针对全村范围而只针对被征地户,因此,集体补助难以在村民大会上通过,由此造成资金难以落实。保障水平相对偏低,筹资不畅已经成为被征地养老保险的重大难点。
(三)制度衔接不合理、不统一
一方面,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制度规定,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相关规定只能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甚至在全省范围内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各县(市、区)的制度不统一。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较大,被征地农民在进行跨地区流动时可能会遇到各地制度不衔接造成的养老保险不便随着实际流动而进行转移的问题。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建立的有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与现行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有政策空白,也存在不能良好衔接的问题。在全省范围内没有衔接完整、统一规范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不能满足日益增加且情况复杂的被征地农民群体需求。
三、河北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对策建议
(一)加强土地立法,完善征地制度
征地必然会涉及到土地立法和土地征收制度。完善土地立法和土地征收制度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前提条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要合理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结合经济发展速度和通货膨胀的速度适时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为新经济形势下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预留必要的可行性政策空间;并且要根据被征土地的原有收益、土地质量、地理位置、未来用途等一切可能涉及到的因素,结合当地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水平以及被征地农民未来生存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评估办法以确定征地补偿标准,把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保障问题作为征地的先决条件。
(二)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化保障机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制度上的保障是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问题的最有效方式,为有效地保障广大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应适时修订与当代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还应尽快出台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做好跨区域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以及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通过立法上的衔接逐步实现制度上的衔接,努力为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民生问题,为实现平稳过渡提供制度支持。
(三)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建议将土地征用和土地征收纳入现行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1、创建多层次、全方位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其中,第一层次是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为其老年生活提供基础保障;第二层次是发展补充性的养老、医疗保险,对该项保障进行市场化的管理;第三层次是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业务,通过多样化的产品满足被征地农民的不同需求。
2、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现行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基本保障制度总体覆盖面,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乡二元化经济体制的变革,缩短城乡差距。具体说来,有助于缓解征地给被征地农民带来的土地及家庭上养老保障功能的弱化甚至丧失,这一举措将会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产生里程碑的意义。
结语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良好实施对于切实维护好被征地农民的根本权益、促进市场经济改革发展进程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社会意义。民生问题,并不只是经济发展,而让老百姓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让被征地农民有所保障,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针对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要充分发挥法律制度的指导、规则特性,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好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为被征地农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作出充分保障,让他们真正享受充满社会关怀的养老待遇。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 戚小村.缺陷与重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法律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9(1).
[2] 劳动保障部课题组.我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劳动,2007年第1期.
[3] 陈云霞.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J].农村经济,2007,(11).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 篇7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欠缺与不足
从新型农保的建立, 到城乡养老保险的逐步融合, 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中, 公平与平等的法律理念逐步得到了体现、贯彻与落实。但在制度运行的过程中, 一些问题与缺陷也暴露出来。
(一) 立法存在滞后性与不完善
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规定, 集中体现在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之中。尽管立法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进行了修订, 但现有立法存在的缺陷同样存在。较低的立法层级、并不十分完善的立法规定、过于笼统的立法语言, 都成为现有立法饱受诟病的根源。农村养老保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事业, 需要完善的立法作为依托, 而立法的滞后与不完善, 势必会对农民养老保险权益的维护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 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强制性及可操作性较差
自愿参保, 是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精神, 体现了对农民意愿的尊重与维护。但过分强调自愿, 意味着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始终无法充分调动起来, 导致参保的农民大多是年老体弱者, 青壮年参与的热情尤其要低。这对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持续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此外, 对于村集体补贴, 现有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不强, 导致部分村集体在补贴养老保险金时过于随意, 法律制度在落实上也面临着障碍与难题。
(三) 养老金面临贬值风险
要真正实现养老的目的, 养老金的作用发挥是关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 养老金又难免会面临贬值的风险。如果解决不了这一问题, 在不断面临通货膨胀的背景下, 养老金可能会在养老的问题上“有心无力”, 长远来看, 也会影响广大农民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心与对政府的信任。可以说, 养老金的投资运营问题是摆在面前的突出问题。
(四) 政府监管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金的经费来源单一, 除了个人缴纳、村集体缴纳及财政支持以外, 并没有其他社会资金的注入, 资金来源单一必然导致资金数量少。对农村养老金进行利用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监管, 也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 滥用养老金, 贪污腐败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在城乡养老保险合并的过程中, 尽管立法规定了相应的监督机制, 但仅限于社会保障部门内部的上下级监督, 外部监督十分有限。缺乏政府的监管与社会力量的监督, 内部暗箱操作的嫌疑很大, 使得部分农民对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失去了信心, 最终也会影响制度的发展。
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 完善立法
农村养老的问题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突出的社会问题, 农村养老的长期性、艰巨性, 也意味着必须要将其纳入到法治的轨道内, 通过完善的立法来调整这一活动。通过制定一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 对农村养老保险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详细而明确的规定, 使立法与时俱进, 也能进一步提升立法的层级与效力, 使依法治国在养老保险领域也得到贯彻落实。
(二) 增强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及强制性
在广大农村地区, 为进一步提升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力度, 国家应该对农村养老保险予以适当的扶持与帮助, 同时可以适当采取强制性的措施来保障养老保障金的收取, 避免农民因各种原因排斥养老保险, 从而实现农村养老的目的。
(三) 拓宽农村养老金保值渠道
城乡居民养老金入市成为近一段时间的热点话题, 而这也不失为一种养老金保值、增值的有效渠道。除了这一方式, 养老金还可以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 比如购置不动产、委托专业机构对外贷款等等。掌握好养老金投资的程度与方式, 才能避免养老金面临贬值的风险, 才能使养老金流动起来、利用起来, 真正能够在农民需要的时候发挥其基本的养老作用, 满足广大农民的利益需求。
(四) 实现对养老保险金的监督监管
要实现养老保险金的合理利用, 监督监管机制必不可缺。除了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运作过程的全面监督监管, 法律监管以及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监督监管也是十分必要的。司法部门应该加大对各类养老金违规、违法使用行为的查处与惩治, 社会各界也应参与到监管活动中, 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等形式来履行监管职责, 确保养老保险金的运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确保养老保险金真正发挥养老的作用, 实现农民权益的维护。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天, 作为社会的普通一份子, 关注老人的生活、关系老人的精神世界是我们必须去做的事情。在中国这样一个大步迈进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中国家, 在农村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 寻求一种可靠的又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养老方式, 逐步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才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
摘要:新的历史时期, 我国政府为解决农村养老难的问题, 使农民能够更有尊严的活着,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但在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运行的过程中, 一些问题与缺陷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解决这些问题, 构建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才能真正实现农民养老权益的维护!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陈国刚.福利权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9.
浅析如何完善工伤保险法律制度 篇8
(一) 我国现行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在覆盖人员范围上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基本上是“全民企业执行”、“集体企业参照执行”。改革开放后, 涌现出大量的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 在这些企业中, 有不少企业劳动条件较差, 不重视安全管理, 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发生率较高, 而国家又没有及时出台相应的劳动保护法规, 在“预防”上予以强制及约束, 也没有相应的工伤保险法规强制对职工进行工伤保险, 甚至出现有些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只发工资、不管伤亡的“生死合同”现象。
(二) 必须进行改革以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面
工伤保险是我国目前政府文件唯一提出在“中国境内”实行的社会保险项目, 范围比较广泛, 但目前社会化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较低。工伤保险范围的扩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它保证社会公平原则的贯彻和社会成员的安全, 并保证企业机会均等、效率优先的竞争原则得以实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工伤保险制度要逐步覆盖所有用人单位。在我国, 当务之急是通过立法尽快把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纳入到工伤保险范围中来。这些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差、设备陈旧, 发生工伤事故的数量已占全国工伤事故的一半。只有实行工伤保险的“广覆盖”, 才能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减轻企业的负担, 保证职工发生工伤时得到公平合理的保险待遇。如果没有一种社会统筹的工伤保险机制, 一旦发生事故或意外, 企业就要单独承担全部风险, 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负担, 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实行工伤保险就是要通过社会共济, 达到风险分担的目的, 免去企业的后顾之忧, 从而改善整个投资环境。
二、我国工伤认定的标准及其存在问题
在工伤保险中, 最核心的问题是对于工伤的认定问题, 因为工伤保险制度建立的目的, 就在于给予因工伤亡者优于非因工伤亡和疾病受害人的待遇。我国目前对于工伤的认定, 主要采用列举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明确、具体。但是, 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可能使应当按照工伤处理的工伤伤亡被排斥在工伤范围之外。
1、现行制度中工伤的认定标准。我国现行工伤认定的依据是劳动部2004年发布的《工伤保险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对工伤的认定, 规定了10条界定标准, 对全国企业统一工伤标准和认定工伤, 起到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使大量的工伤得到工伤保险的认可和法律的保护。但实际中仍有一些工伤事件按10条标准难以界定, 存在着词汇界定不明晰的问题, 这都给工伤认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工伤认定、待遇支付过程产生问题。案例一:《条例》中第十四条第 (六) 项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应当认定为工伤。一职工刘某骑自行车下班途中, 被同向行驶的一电动三轮车撞到, 被医院诊断为:尺骨骨折, 桡神经深度损伤。用人单位向工伤科提出申请, 要求认定工伤。工伤科经过调查核实, 确认了刘某的受伤事实, 但对刘某是否属于工伤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 “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才能认定为工伤, 电动三轮车不在国家法改委发布的《机动车产品目录公告》中, 不属于机动车, 并没有纳入公安部门的机动车登记制度范围, 不应认定为工伤。另一种意见认为, 现在机动车的范围比较广泛了, 不但有油电混合的汽车, 亦有完全由电驱动的汽车, 有关部门也认为对电动三轮车应按照机动车处理, 所以, 电动三轮车属于机动车, 应当认定为工伤。建议在以后修订《工伤保险条例》时, 对机动车的范围加以明确, 以便于操作。
案例二:有一职工在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 受害方已经获得肇事方的赔偿, 是否还能获得工伤保险的赔偿。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主张“双赔”。理由是第三人侵权发生工伤的, 民事侵权责任与工伤保险待遇性质不同, 并不冲突, 工伤职工可以同时享受。这一观点“有法可依”,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 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另一种主张“差额赔偿”的观点则认为, 如果工伤是由第三人侵权造成的, 工伤职工同时享受侵权赔偿和工伤待遇, 重复享受赔偿显然超过了工伤职工的损失,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允许工伤职工获得差额赔偿。在现实中, 因第三人侵权引起的工伤事故时有发生。那么, 工伤职工在获得侵权人的赔偿后, 还能否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呢?在此问题上, 一些省市法院的单独的地方都有规定, 笔者建议以后修订《工伤保险条例》中能够更加明确的规定, 以便于处理因工伤的交通事故赔偿时便于操作, 更有效的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实现真正的公平与正义, 实现权利、义务的真正对等。
三、我国目前工伤保险待遇制度存在的缺陷
按我国目前的规定, 并未提及职工致残后的残疾用具的更替费用, 只规定残疾用具按普及型标准配给。职工既然残疾, 就是无法恢复正常的状态了, 也就是说残疾职工的后半生生活必须得依靠残疾用具, 而残疾用具就象其它任何的用具一样, 会折旧、损坏和丧失其原有的功能。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中没有规定残疾用具的更替费用, 也就说更替费用需要伤残的劳动者自己负担, 笔者以为这对残疾的劳动者极不公平。残疾用具是工伤保险待遇的项目之一, 劳动者致残后无收入来源, 无力承担这一本不该由自己支付的费用。因此, 笔者认为应该改革工伤待遇制度, 加入残疾用具的更替费用, 按残疾用具一般的折旧年限, 规定每几年发一次。
四、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劳动关系中的新问题不断出现, 对劳动者这一弱势群体的保护也日益受到关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必须进行改革。笔者希望能从以上讨论的工伤保险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 从而带动整个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 并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杨维松, 赵顺清;侵权赔偿后能否再获工伤赔偿;劳动保护[J];2010年06期
[2]、彭高建;如何认定工伤;中国社会保障[J];2004年02期
关于我国保险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考 篇9
关键词:保险监管,法律问题,完善
一、保险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保险监管法律制度是指, 在一国范围内, 国家保险监督管理机关利用法律、行政手段、行业自律等方式对保险业经营者和保险活动参与者的主体资格、保险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完善的保险监管法律机制, 是保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国新《保险法》的出台, 尽管对于保险监管法律制度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 但在立法理念、司法实践诸多方面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因此, 有必要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保险业监管的先进经验, 完善、健全我国的保险监管法律体系。
二、我国目前保险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 保险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备
目前而言, 对于保险市场进行监管的法律依据只是一部保险法, 虽然新《保险法》有许多创新之处, 但是对于保险监管的规定仍然过于宏观, 缺乏可操作性。因此, 实践当中, 对于保险业的监督管理, 主要法律依据是保监会制定的一些规章, 以及相关的行业准则。这就导致, 保险监管的立法层次太低, 体系混乱庞杂, 各种规范文件之间难免发生冲突, 造成了法律适用上的困难。
(二) 保险监管重点存在偏差
我国目前的保险监管重点仍然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合规性监管。保险监管主要关注于市场准入监管和一般行为监管领域。而成熟的保险监管应当是将以风险为基础的偿付能力监管作为重点监管目标。我国目前在保险监管中过分强调条款和费率的监管, 然而实际上保险费率并不能真实反映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而由于费率统得过死, 对于保险市场的发展又起到了负面作用。
(三) 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的矛盾
从1993年起, 我国金融业一直奉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这对于规范我国的金融市场、防控降低金融风险曾经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 从长远来看, 分业经营不利于提高金融业的经营效率, 阻碍了金融业的长足发展。虽然目前金融混业经营的法律障碍尚未破除, 但实际上混业经营现象已相当普遍。这就对保险监管带来了诸多问题, 对于混业经营下的交叉业务, 要么会重复监管, 要么就形成监管真空, 很难做到合理有效的监控。
(四) 行业自律监管缺失
保险行业协会自律监管在整个保险监管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保险行业协会是保险经营者在平等的基础上组成民间行业自律组织, 实行会员制, 对本地区的保险经营制定相关行业准则, 并监督会员对准则的执行情况, 处罚会员中的不正当经营行为。保险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管, 比政府监管更具专业性和高效性。然而, 我国在自律监管层面的立法有所缺失, 2009年之前的保险法中没有行业协会的规定, 新《保险法》虽然在附则中规定了行业协会的概念, 但是对于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具体的监管权限仍然未作规定。
三、完善我国保险监管法律制度的对策
(一) 尽快完善我国的保险监管立法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保险业在金融业中异军突起, 发展极为迅速。目前我国保险业正面临着全面开放的机遇和挑战。因此, 必须尽快改革和完善我国的保险监管立法体系。首先, 应当对保险法作出进一步的修订, 将目前主要由各部门的行政规章所规定的法律问题交由保险法加以规定。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保险监管的立法层级。其次, 要出台保险法相关的司法解释, 对于保险法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细化, 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二) 转变监管重点, 加强风险监管
由于我国新《保险法》出台不久, 相关法律的贯彻实施尚需一段时间。因此, 我国目前保险监管以合规监管为主的现状短期内无法改变。但是, 从保险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讲, 保险监管必须实现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监管的过渡。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最近几十年, 世界各国保险业飞速发展, 竞争愈发激烈,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因此, 在保险法立法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后, 必须尽快转变监管重点, 加强风险监管的力度。
(三) 探索混业监管模式
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已经实际上出现了银行、保险、证券业的混业经营现象。因此, 除了尽快推动分业经营的立法出台, 对其经营进行规范化之外。在保险监管层面, 必须适应混业经营的既成事实, 探索混业监管的具体模式与方法。保监会今后应当加强同银监会、证监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之间的业务联系, 多管齐下, 形成合力, 对金融领域的交叉经营业务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防止重复监管和遗漏监管问题的出现。
(四) 完善行业自律监管
保险行业协会对保险经营者的自律监管是政府监管的重要辅助力量。一些发达国家的保险行业协会对于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应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加强保险行业的自律监管。首先, 必须对保险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作出明确规定, 认定其独立法人的资格。其次, 要对自律监管权和政府他律监管之间的界限进行明确的划分, 防止政府对行业协会的过度干预。
参考文献
[1]陶红武.新《保险法》框架下完善我国保险监管[J].河北金融, 2009, (09) .
论建立统一的健康保险法律制度 篇10
本文探讨的问题是:以保险法为核心的中国商业保险法律制度能否承载新医改的这些期望。
1 保险法的社会缺陷
中国保险法为商业性健康保障提供了一套基础性法律制度,并通过《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06年第8号)具体运作,以求尊重、实现和保护健康权。
该办法规定的健康保险,是指依法成立的人寿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经中国保监会核定,通过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等方式,对因健康原因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其中,疾病保险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医疗保险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行为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接受诊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是指以因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或者意外伤害导致工作能力丧失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减少或者中断而提供保障的保险;护理保险,是指以因保险合同约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的护理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
以上四类健康保险的共同特征,是保险的商业性,即由保险公司主要按商业目的经营,投保人需按符合商业目标的健康保险条款和费率,在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件)发生前支付保险费,被保险人方可获得相应的保险金给付。
如果关注保险法的实际运作和社会效果,着眼于它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功能,不难发现由保险法所支撑的商业健康保险,并非满足贫困人口等弱势人群医疗服务需求。这一点,国外的保险法也是如此。
英国制定《国家卫生服务法》、推行国家卫生服务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认识到保险法对于健康权的保护存在着局限性。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学教授Emily Jackson指出,以商业健康保险筹措医疗服务费用存在某些难处:(1)有些健康风险具有不可保性。例如,垂暮之人,或已患某些疾病之人,往往很难或根本不可能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因此,对于商业健康保险不愿承保的健康风险,不得不由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去承载。(2)由于保险费是根椐风险而非财富状况设定的,商业健康保险往往是有支付能力的低健康风险人群不愿投保,无支付能力的高健康风险人群不能投保。(3)经验证据显示,商业健康保险会刺激过度医疗,浪费卫生资源。(4)证椐同样显示,各种商业健康保险的管理成本显著高于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经营成本。如盛行各种商业健康保险的美国和瑞士,2009年人均卫生费用分别为7960美元和5144美元,而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实行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国家,则分别为3487美元、3067美元和3137美元。
理论上,保险法的这种社会缺陷源于民商法的局限性。作为实现和保护私权的民商法律,保险法的要旨是通过保护法律上自由平等的个人自决权利,即自觉自愿、自主自决地购买商业保险,来实现和保护购买人或其指定受益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现实生活中,民商法实现和保护私权的实际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人先天和后天形成的诉求能力,包括个人的生理条件、教育背景、经济实力、社会地位、谈判和缔约能力,等等。因此,私法自治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对于无自治能力和条件者是一种嗜谈;对于自治能力弱者也无多大实际意义。患病者、残障者、年老者、年幼者和失业者等社会弱势人群,在私法的秩序下,事实上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他们的健康权利和其他权利的实现,需要国家组织社会力量予以保障。这就是商业健康保险在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必须处在“补充”角色这一功能定位的根本原因。
2 保险法的深刻社会化:保险法社会缺陷之克服
国际上,鉴于市场机制对于实现和保护健康权与生俱来的缺陷,保险法的社会化应运而生。这集中表现为将健康保险从保险法中剥离出来,制定一种组合性质的健康保险法,使传统的商业健康保险转化为一种多元化、社会化的专门保险。
法国在《社会保障法》框架下,于2004年颁布的《健康保险法》就是保险法社会化的典型代表。该法将健康保险扩大到非常富和非常穷的人群,真正实现了全覆盖(universal health care)。该法确认由三个层次健康保障组成的健康保险体制:基本医疗保险、非赢利性的互助基金会和商业保险。其中,基本医疗保险按参保对象分别由工薪职工国家疾病保险公司、农村社会互助保险公司和独立职业全国医疗保险公司经营;非赢利性的互助基金会,即医疗互助保险公司,是专为集体单位服务的辅助保险机构,体现了法国医保体系的多样性;商业补充保险法律制度设定的投保条件较低,投保费设定以普通居民可负担为原则,且保障较高。《健康保险法》的要旨在于确保不同类型健康保险均享受相同的保险待遇,以体现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宪法原则。
从《健康保险法》的运作效果来看,当前,法国几乎所有居民都拥有公共的全民保险和私营补充保险:公共的全民保险是由政府支付的强制性保险,涵盖了从医院护理、门诊服务到处方药(包括顺势疗法产品)、家庭护理等。私营补充保险,一半是由雇主资助的,另一半是个人出资。联邦政府的资金为那些负担不起的人提供补充保险。
统一的《健康保险法》确保法国健康保险体系遵循普及性、整体性、互助性和劳资双方共同管理等原则,从而使其健康保险体系拥有医疗服务与报销效率高(报销90%的医疗费用)、基本覆盖全部人口、用户满意度高等诸多优点。
以上说明,在健康保险方面,保险法的社会化意味着必须顾及相关的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险(障)法对接与互补,其目的只有一个,即如何更好地尊重、实现和保护健康权,以促进健康领域的社会平等。保险法的社会化导致了健康保险的专门立法。
3 建立统一的健康保险法律制度
正如英国学者研究得出的结论一样,在中国保险法现有框架下经营商业健康保险,既不能满足弱势人群对健康保障的需求,也带动了对医疗服务的过度需求。可以说,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的健康保险,不但没有促进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反而加剧了健康领域的社会不平等。
有鉴于此,好的做法,应是将健康保险从保险法的调整范围内剥离出来,在我国《社会保险法》的框架下,借鉴法国2004年《健康保险法》、澳大利亚1973年《健康保险法》和爱尔兰1994年《健康保险法》等,结合新医改对发展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探索,制定我国的健康保险法,将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问题一并纳入统一的健康保险法律制度调整和规范的范围,体现医疗保障体系遵循普及性、整体性、互助性和公众共同管理的社会(立)法最高原则,真正反映出健康权兼具民事权利和社会权利二重性的本质要求,应是我们努力和奋斗的目标。
这种设想和预测也有一定的政策根据。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要求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这说明新医改政策已注意到统筹兼顾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两种资源的问题,只不过当前探讨的这种统筹兼顾,只是为了“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还停留在较低的阶段,没有考虑到建立我国统一的健康保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总之,对中国公民健康权的尊重、实现和保护,需要探讨全面兼顾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三种资源。这种探讨反映在法律上,要求对保险法进行相应的社会化改造或改革,制定统一的健康保险法。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对保险法这种深刻的社会化变革,有着强烈的内在要求,这预示着中国保险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项基本功能是促进健康领域的社会平等。为此,中国保险法必须顾及相关的社会政策,必须与社会保险法融通、对接与互补,以便更好地尊重、实现和保护健康权。把保险法原理与社会(立)法原理融合起来,将保险法之可保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等,与社会(立)法之普遍保障、国家保障等基础法律制度,通过创新性构思巧妙地结合起来,对中国保险法进行深刻的社会化改造,逐步建立统一的健康保险法律制度,为健康权的尊重、实现和保护提供一种融民商事、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为一体的法律组合方案,可代表中国健康保险法律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保险法,社会化改革,健康保险法,新医改
参考文献
[1]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06年第8号)[E].2006.
[2]Emily Jackson.Medical Law:Text,Cases and Material[M].Oxford2006,33-48.
[3]WHO.The World Health Report2000Health systems:Improving performance.
[4]National Coalition.On Health Care,Who provides health care in France[EB/OL].Retrieved March16,2008.from www.nchc.org/facts/France.com.
[5]Sheila Guilloton.‘France Has the Best Healthcare System in the World’.Retrieved March16,2008from http://EzineArticles.com/?expert=Sheila_Guilloton.
[6]Rodwin,V.G..The Health Care System under French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Lessons for health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Universal Health Insurance in France:How Sustainable?[M].ed.V.G.Rodwin,2006.
[7]Sorum,P.C.France Tries to Save its Ailing Health Insurance System,in Universal Health Insurance in France:How Sustainable?[M].ed.V.G.Rodwin.2006.
[8]罗敏.商业医疗保险的逆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控制问题研究[EB/OL].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sf.3552915.1/,2010-12-18日.
保险法律制度 篇11
关键词 保险代理人 法律地位 制度缺陷 完善对策
一、我国保险代理人法律地位之制度缺陷
(一)法律地位不明确、不合理
在现行的委托—代理机制下,代理人的角色定位不准,权责出现敞口。根据《保险法》及《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同时规定保险公司有权对保险代理人进行管理,但对其福利保障、权利救济等未作进一步明确规定,这就导致保险公司与代理人在处理相互关系时为了自己利益而各自为阵。一方面,保险公司为了节约成本,愿意按照法律规定与代理人签订“保险代理合同”,但同时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又对代理人进行实质上的员工式管理;另一方面,代理人为了得到就业机会,不得已与保险公司签订代理合同,接受保险公司的管理,但同时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展业时以保险公司员工身份自居,而且在签单的关键时候,往往会出现违反公司及法律规定,不如实告知免责条款,夸大保险责任,诱导客户隐瞒疾病等现象,如果因此损害客户利益时,则又会按《保险法》规定由保险公司承担责任。如此来看,代理人法律地位实质上处于不明确及不合理的状态。
(二)不对等的员工式管理
各家保险公司为了促进业绩,对本公司保险代理人规定 “基本法” 。保险公司对代理人有一套独特的管理制度,被称为“基本法”。 基本法主要内容包括:大规模扩充营销队伍,严格的培训制度,无保障、高激励的人才机制和严格的淘汰机制等。各寿险公司都有自己的基本法,大同小异。但这套决定营销员“生死”的基本法,其制定过程基本不让他们参与。而且,基本法可能随时变化,例如,这个月要求做3个保单就通过考核,但是下个月就变成了5个单,达不到的人马上被开除。而且不管升何种职位,只要有连续一段时间没有业绩,便不能享受任何续保佣金。涉及保险代理人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障时,保险人认为他们是代理人而不是自己的员工。但只要保险代理人违反公司规定时,就不按照合同约定而是按公司的员工来进行处罚。在代理人眼中,他们完全被保险公司利用残酷的基本法任意玩弄。基本法使绝大部分代理人不能安心工作,从而出现了惊人的流动率。
(三)社会地位尴尬
现行保险代理制度,导致保险代理人社会认同度低,社会地位尴尬,明显属于弱势群体。当保险代理人西装革履地来到商务楼,却发现门口悬挂“禁止小商、小贩及保险推销员入内”的牌子;他们能说会道,能言善辩 ,却被很多人看作是传销者伎俩;他们在推销有利于千家万户的保险产品,但自己却毫无保障;他们的亲人,也免不了承受“一人做保险,全家不要脸”的委屈。首先是公司内部不认可。公司内勤员工具有明显的主人翁的优越感,视代理人为外人,工作中对代理人态度冷漠甚至有时很不礼貌。其次是社会不认可。原因是多方面:代理人不当的展业行为损害了自己的形象,降低了自己的信誉,也降低了整个行业的社会诚信;消费者因为其不是保险公司的职工,持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社会整体保险意识还比较弱,缺乏保险知识,对保险代理也了解不够;媒体很少正面宣传,负面宣传报道过多等等。
(四)经济利益受到制约
在委托代理制度下,保险代理人的经济利益无法得到保障,这主要体现在佣金提取机制和税收问题上。
提取佣金方面,保险代理人每完成一个保单任务,保险公司按一定比例为代理人提取佣金,佣金提取的多少,要看完成的业务量。一般首期的佣金提起比例较高,而续期佣金提取比例很低,且逐年降低,至一定年限,就不再提取。相对于发达国家及港台地区,我国佣金提取比例很低。另外,这种首期与续期差别提取的机制虽然有利于调动保险代理人的积极性,但也引发了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代理人的收入与风险不相匹配。代理人理应承担一部分风险,但是现行的佣金提取机制不利于实现这种合理性。二是缺乏约束机制,由于代理人的违规成不需要付出太多成本。保险人对代理人的违规违纪行为又不能很好的予以约束,这自然会引发保险代理人片面追求保费收入,并且频繁跳槽的行为发生。
整体而言,保险代理人处于低收入阶层占绝大部分。起征点过低无疑加重了绝大部分保险代理人的经济负担。
二、完善我国保险代理人法律地位之对策
(一)废除现行代委托代理制,将保险代理人逐步过渡为公司职员,明确其劳动者法律地位。
1、借鉴日本保险代理人的组织形式及利益保障体制,将保险代理人逐步纳入公司职员范畴。在日本,保险代理人一般都是保险公司的职工,与我国的保险公司内勤员工不同的是,他们属于外勤职工,被称为“保险外务员”。因为他们与保险公司的关系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在从事保险业务时,以公司代表的身份进行销售,所以在销售的过程中,不具有代理人一样的代理权,也无收取保费的权利,从而使保险代理人对职业有了认同感和责任心,也有效防止了骗保等风险。目前中国拥有250万保险代理人,要使他们在一夜之间成为公司职员又谈何容易。所以,现阶段要想使保险代理人真正纳人公司职员的范畴,就必须分阶段来实行这项浩大的工程。由政府出台相关的行业统一政策,将保险代理人分步骤、分阶段地纳入保险公司正式职员的范畴。
2、大力发展专业保险代理公司。从专业分工角度出发,我国应加快发展和培育保险专业代理公司,这样可以使保险公司产经分开,从销售和服务等繁锁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加快产品开发的步伐和理赔速度,提高保险业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减少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在现行的代理人营销体制下,保险公司和代理人双方没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代理人不会考虑到双赢的局面,无法解决失信问题,因此应把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交给专业的保险代理公司。保险代理公司也应与其代理人签订较长期限的雇佣合同,通过加强代理人对公司的归属感以降低保险代理人的道德风险,从而减少代理人误导、欺诈客户的行为和代理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保险的机会,保障了投保人的合法权益。新成立的保险代理公司单独核算,自负盈亏。保险代理人成为其所属保险代理公司的职员,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二)改革保险代理人佣金制度及税收制度
在明确了保险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后,对于转入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公司的保险代理人,在对其实行员工基本待遇的基础上,要对其佣金分配制度应进行改革,要么学习美国、日本等国家或港台地区,较大幅度提高首期佣金的提取比例,要么保持现有的首期佣金提取水平但要提高后期佣金的提取比例且延长提取的年限。在后续佣金的发放上,应综合考察续保率、客户满意度、代理人在岗时间等指标,根据不同的指标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这样才能强化代理人的长期服务意识,促使代理人主动关注业务质量和自身的信用建设,使激励和约束机制有效运行。为了提高代理人佣金水平,可适当减少回馈给客户的没有太大意义的费用,如抽奖、签单发放食用油、床上用品、较为昂贵的金属饰品甚至召开鸡尾酒会、组织旅游等。客户实际上对这些礼物、优待并不在乎,他们更关注的是服务的质量、诚信及保险产品的性价比等。如果将这部分资金节约下来,用于提高代理人的佣金收入,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税收方面,一是要将营业税取消至少要适当下调。保险代理人大部分都是原失业或未就业人员,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国家应从税收制度上给予扶持。目前,国内一些省份的地方保监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分步骤地适当上调营业税的起征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保险代理人税负过重的问题,有利于促进保险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要对保险代理人的个人所得税进行修改。建议对其佣金收入统一扣除一定比例之后再计征个人所得税,充分考虑保险代理人的业务拓展费用。同时,根据保险代理人的实际收入状况,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一定程度上减轻营销人员的税务负担,扶持该行业的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保险代理人培训体系和考试制度。
完善保险代理人培训体系。面对社会大众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客户对风险评估、理财规划、保险组合等专业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保险代理人对通过参与公司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但保险公司或保险代理公司在培训过程中注重销售技巧与话术,缺乏保险基础知识的讲解;以统一培训为主要方式,提供给不同资质代理人的针对化培训明显不足;培训面较窄,对税收、风险评估、财务管理等学科几乎都无涉及。这种传统的培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保险代理人以及客户的根本需求。因此,要实现保险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必须建立保险产、学、研及监管结合的保险教育和学术研究基地,逐步形成有保险业界、保险教育界、保险科研界以及保险监管界共同参加的保险教育链条,实现从各个渠道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的教育培训。这样可以从整体上提高保险代理人的业务素质,为全社会对保险代理人的认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改革保险代理人考试制度。我国对保险代理人实行了资格考试制度。但从我国推行这一制度近十年的实践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这一考试难度过低,内容陈旧,方式单一,不能适应现代保险品种多元化、手段信息化、管理现代化、行为规范化对保险代理人素质的要求,也滞后于我国保险代理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当前必须着眼于世界保险业发展的趋势,根据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和人世的挑战,通过相应的立法,对我国现行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使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真正发挥其在纯洁代理人队伍、提高代理人素质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湖南警察学院法律系诉讼法教研室)
注释:
各保险公司为吸引保险代理人,往往在基本法中规定一些有利于保险代理人的内容,如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等。但很多难以实现,如有的规定工作满5年且每年达到一定保费量时公司为其发放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就很难实现,因为只有极少数达到此条件,绝大多数达不到规定年限和规定的保费量。
参考文献:
[1] 郝演苏.影响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若干问题[J].中国金融,2005(6):31.
[2] 荣幸,邹超.我国保险代理人制度现状分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3):63-64.
[3] 童元松.论保险人对保险代理人的监督管理[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55-57.
[4]林涛.论个人代理人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J].保险研究,2005(3):25-26.
劳动者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探讨 篇12
养老保险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 由国家立法, 强制实行。强制性是社会保险的共同特征, 此处的养老保险就是一种社会保险, 因此, 也要通过国家立法, 依法强制实施。当然, 商业保险中也有关于养老的保险条款, 但它属于自愿保险, 是否愿意投保以及投保多少, 均由投保人与被保险人自愿所为, 不受国家强制性规定的限制, 与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是两个概念。世界上多数国家均已实行社会养老保险, 这些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养老保险法律、法规, 强制征收养老保险费 (税) , 建立了养老保险基金, 并规定了养老保险的待遇项目、享受条件及给付标准。
第二, 养老保险的基本对象是劳动者, 即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当然, 也有少数国家在普遍养老金制度中包括非雇佣者, 其前提条件是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
第三, 养老保险是劳动者在年老时退出社会劳动岗位后, 才开始发挥其作用。养老对于在职的劳动者而言, 只是一种期待权, 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按规定退休以后, 才能享受养老的现实权利。这一点也与普通商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不尽相同, 商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可以约定享受养老保险的年龄, 这种约定通过保险条款的有关规定和投保人的意愿而定。例如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国寿金色夕阳养老年金保险条款中, 在投保时便可以约定从55周岁开始领取养老金, 也可以从60周岁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
第四, 养老保险的目的, 是为退出社会劳动后的劳动者提供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 以保障其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养老保险的享受条件和待遇标准是法定的, 其物质基础来源于养老保险基金, 其最后责任人是国家, 可见其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第五, 养老保险实行基金化和社会化服务管理。基金化和服务化管理的社会化, 是社会保险最根本的特征。该特征在养老保险方面体现得最为充分。养老保险基金在社会保险基金中所占份额最大, 退休人员的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是社会保险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基础。
养老保险在保障基本生活, 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 养老保险保障了劳动者在年老时退出劳动后的基本生活, 保护了劳动者的社会经济权利。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强制征收养老保险费 (税) , 建立养老保险基金, 规定一系列的诸如享受条件、待遇标准及支付办法等制度。保障功能是养老保险制度固有的基本功能, 养老保险制度其他作用的发挥都要以此为基础。其次, 养老保险促进了经济发展, 这是通过养老保险制度的内部激励机制来实现的。通过规定养老保险待遇标准与工作业绩挂钩的办法, 尤其是与就业关联的养老金直接取决于缴费标准, 缴费年限及工作年限。这样, 对于那些长期勤奋工作、对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劳动者, 退休后就可以享受较高的养老保险待遇。最后, 养老保险制度正是通过内在的社会互济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充分发挥其保障基本生活与促进发展的功能, 既安定人心, 又激励进取精神, 从而从整体上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稳定社会、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既是养老保险立法的根本目的, 又是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总体功能。
从法律角度出发, 根据其实施的主体与强制性程度的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所谓基本养老保险, 是由国家统一组织, 强制实施, 涉及面较广, 是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而补充养老保险则是指在养老保险的基础上, 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为本单位的职工建立的一种追加式的或称辅助性的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则是指从一定的年龄开始缴纳相应的养老保险费, 具有储蓄功能, 因此, 称作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此外, 养老保险从理论角度出发, 根据国家对养老保险承担责任方式的不同与发挥作用的不同, 可以将养老保险分为强制储蓄型、自保公助型、国家福利型和国家保障型四大类。强制储蓄性养老保险也叫储金性养老保险, 其雏形是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的“职业保险基金”, 由国家实行强制储蓄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它通过国家立法强制要求雇员与雇主各自缴纳等额的保险费, 共同出资建立特别基金, 作为专款分别存入每个雇员的账户, 作为雇员的存款;当被保险人发生事故 (即生、老、病、死、伤残和失业) 时, 连本带息一次性发给本人;在少数情况下, 被保险人可以选择分期领取年金, 或者将存款留给其继承人。这类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是由雇主和雇员个人承担资金责任, 国家对养老保险不承担任何资金责任, 其现实基础则是减轻了国家的负担能力。自保公助型的养老保险又称作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 它以“国家干预主义”为理论依据, 国家承担养老保险一定的资金责任。该理论起源于俾斯麦时期德国的养老保险, 后被美国、日本等国家仿效。它强调养老是个人的事, 因此, 应以自保为主, 国家予以一定的资助。国家福利型养老保险起源于英国, 其理论依据是“福利经济学”, 后被瑞典所发展, 是国家借助于财政经济政策, 保障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 从而缓解社会矛盾。它把养老保险作为一项福利政策, 依法实施, 并设有专门的主管法院, 监督执行。它还强调享受待遇的普遍性, 除普遍养老金发行的对象为所有老人外, 退休人员还享受与收入相关的年金, 该类型的养老保险的主要资金责任, 养老金的支出来源于一般税收, 基本由国家与企业共同负担, 个人不缴纳或者只须缴纳少量的养老保险费。而国家保险型养老保险是以社会保障学说为理论依据的。该模式首创于原苏联, 我国目前也采用该制度, 它是由国家宪法把以养老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基本原则确定下来, 老有所养是公民在宪法上享有的一种社会经济权利, 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保证。个人无须缴纳养老保险费, 退休金的支出, 全部由国家和企业负担, 工会可以参与决策与管理。
以上是从法律、理论的不同角度对养老保险所作的分析, 从而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享受养老保险的资格与条件。
被保险人的退休年龄、工龄、投保年限, 居住期限与公民资格等都可作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资格与条件, 关于退休年龄, 多数国家规定了年满60—65岁可以退休。法定的退休年龄低的可达45岁, 高的可达70岁。世界上不少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男女有5岁的差别, 但也有半数之多的国家男女平等, 退休年龄一致。把年龄作为享受养老基金的基本条件, 这是根据人们有权利获得休息与悠闲生活的原则, 同时根据人们进入老年后, 许多人自然处于工作能力减退阶段的情况确定的。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给付养老金最为合适呢?如果支付年龄偏低, 则保险费用就偏高, 而如果支付年龄偏高, 则又难以适应人的身体机能变化的状况。况且退休年龄的高低还会对国家人力资源和补充性的私人年金制度的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因此, 适度的退休年龄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关于工龄条件, 各国之规定也不一致, 短的15年, 长的40年。至于工龄是否作为领取退休金的必要条件, 不同的国家或者是不同的投保职业其情况是不一样的。在实行个人缴费制的国家, 多数以投保年限或缴费年限替代工龄条件;在不实行个人缴费制的国家, 工龄则成为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关于投保年限或者缴费年限, 只有少数国家规定只要3年或5年, 但多数国家规定要15—20年才能成为合格的年金领取者。关于居住期限和公民资格, 一些国家规定必须在本国居住满一定期限或者具有该国公民资格, 才能成为年金的领取者。如在新西兰, 被保险人须年满65岁, 并在最近20年居住在本国的, 才能领到养老保险金, 在此问题上, 国际上一般采取对等原则。
通过以上对劳动者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探讨, 我们深切感到养老保险已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被各国政府所重视。由于养老保险会受到通货膨胀和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 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养老保险调整机制, 从而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促进经济发展, 稳定社会, 这也必将是一件涉及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摘要:文章指明了养老保险的概念、特征及其在保障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阐述了人们享受养老保险的资格与条件。养老保险已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被各国政府所重视。
关键词:养老保险,法律制度,资格,条件
参考文献
[1].熊先军.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从福利型到保险型的转变历程[J].中国医疗保险, 2003 (1)
【保险法律制度】推荐阅读:
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06-29
论完善我国的工伤保险法律制度10-15
法律保险06-23
法律保险利益06-24
保证保险法律07-25
农业保险法律10-04
社会保险法律10-29
国际保险合同法律研究05-20
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关系08-12
失业保险法律法规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