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保险(共12篇)
法律保险 篇1
摘要: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完善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中的商业保险法律制度, 通过建立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设立文化创意商业保险费率标准、扩宽商业保险法律制度适用范围来保证文化产业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 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文化产业促进法律,商业保险,法律制度
一、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与商业保险法律制度概念厘定
(一) 文化产业促进法律概念界定
文化产业 (Cultural Industry) 概念产生于1947年, 由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两位学者在于《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次提出。[1]促进型法 (Promoted Law) 是指具有激励、推动作用, 蕴含促进激励措施, 采取柔性执法手段的法律类型。因此, 文化产业促进法律是指调整我国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及相关服务, 以推动经营性文化行业发展为主, 以监管文化产业市场秩序为辅,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法律体系, 包括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文件。
(二) 商业保险法律制度基本定义
保险法律制度属于金融法律制度范畴, 而金融法律制度属于经济法法律制度范畴。保险一分为二, 包括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险和由市场主导的商业保险。其中商业保险主要作用于市场经济活动:通过《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调整金融保险业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与科教文卫体领域紧密联系。因此, 结合我国《保险法》第二条对保险的定性, 可定义商业保险法律制度概念:是指基于保险合同约定, 调整投保人、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经济法制度体系。它不仅以专行法律法规的形式出现, 也因为融入到其他法律法规中而形成了以该项法律法规为主体、商业保险法律制度为补充的样态。
二、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中的商业保险法律制度现状与问题
(一) 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中的商业保险法律制度现状
我国商业保险法律制度在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中体现:首先, 国家立法上, 仅有《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文化部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唯一部门规章, 其在文化产业保险市场、文化产业保险产品、文化产业保险服务、文化产业投融资上着墨, 回应了《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其次, 在地方立法层面, 《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第十八条、《太原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条例》第四十五条均规定本市人民政府应对文化企业给予金融保险方面支持;安徽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强调结合地方实际, 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这成为未来文化产业促进法律融合商业保险法律制度的现实探索。
(二) 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中的商业保险法律制度现存问题
1. 暂缺文化产业无形资产保费定价机制。
2011年, 故宫博物院因7件临时展品失窃而震惊全国, 其仅可获赔30余万元, 这与文物的实际价值相去甚远, 引发了民众对文物保险价值的争论;与之相同, 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同样难以计算。在商品交易过程中, 合理的保费价格有助于降低无形资产的交易风险。但是, 每个人对同一文化创意可能估价不同, 这在著作财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市场尤为明显。因此, 法律可以建立专业文化保险机构准入制度, 构建商业保险法律定价机制, 推动无形资产保费定价机制形成。
2. 难对文化产业侵权行为提供保险服务。
商业保险能使受到侵害的文化创意、文化商品相关权益得到经济层面的补偿, 但因对其的侵权行为难以估算实际损失金额且难以取证, 导致保险公司不愿受理其投保请求。也有学者认为在旅游观光、出版印刷等文化产业领域中较为便于计算侵权损失额度, 因为其以履行合同的给付行为或者书稿实物为内容, 其计算方式更为直观。[2]这都需要在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中制定更为详细的商业保险侵权赔偿额度赔付规则, 并在具体实践中出台相应的保险赔付标准。
三、完善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中的商业保险法律制度
(一) 建立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
商业保险公司具有融资功能, 其通过投资文化企业的债券、股权和参与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来实现运营。《意见》提出“建立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 为金融机构处置文化类无形资产提供保障”, 为保险公司充分发挥资金供给和投融资优势提供制度依据。因此, 商业保险公司可携手第三方的文化资产分析公司, 在符合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估算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 然后提供其相应的保险服务, 最终推动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的建立。
(二) 设立文化创意商业保险费率标准
面对侵犯文化创意的行为, 法律需要通过设立保险救济途径来实现对受侵犯权益的复归。其可以通过部门规章的形式设立贴近市场经济规律的费率规则, 建立文化产业保险风险数据库, 依照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确定合理的费率, 专门应对易受侵权的文化产业领域的风险。
(三) 扩宽商业保险法律制度适用范围
《通知》规定, 文化产业保险市场由人保财险公司、太平洋财保公司、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三家保险公司进行试点。人保财险公司鉴于故宫博物院文物失窃案, 适时推出了包括艺术品综合保险、文化活动公共安全综合保险及涉及演艺、动漫领域的多类险种。这类担保能力强、经营规模大的综合性保险公司可依据《目录》所鼓励发展的文化产业类型增加保险险种, 拓宽至网络文化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文化科技服务业等领域, 丰富其险种类型和拓宽其影响范围。
参考文献
[1]傅守祥.文化经济视野中的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2]章金萍.我国文化产业保险支持的供需分析与对策引导[J].保险研究, 2012 (7) .
法律保险 篇2
当保险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逐步发展并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保险人面对的法律环境存在着市场经济起步初期的诸多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已影响着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我们保险人在过去研究内部管理和如何发展业务方面作了不少探索,但对外部环境,特别是法律环境研究得甚少,更多的是教育职工依法办事,而没有很好地研究如何争取一个好的法律环境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来为我们业务的发展争取一个公正的法律环境。
一、改善保险法律环境具有客观必然性
1、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深入的要求。保险业作为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渗透到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对整个市场经济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保险业必须在一个公正的法律环境中健康地发展,才能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影响和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保险业同国际惯例接轨。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使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已成定局。这一切,都要求必须有一个完备公正的保险法律环境作保障。也只有这样,保险业才可能在一个公正的`环境中健康地发展。
2、这是我国保险业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要求。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保险市场逐步开放,市场主体逐年增加,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保险的服务范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中国保险业在继续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保险活动也将会进一步丰富和复杂。保险市场多主体、竞争行为和业务多样化以及中介人活动、业务创新活动等都需进一步完善的法律环境来作保证,也只有在更完善的法律环境中,才能使保险业管理理性化、规范化、科学化。
3、这是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加强的要求。依法治国是党和政府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法律建设,出台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我国法律均省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整个法律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经济体制对法律的迫切要求,完善和充实法律条文已摆到议事日程,完善保险法律,同样刻不容缓。
4、这是保险经营实践提出的要求。在具体保险经营活动中,保险人、被保险人、中介人之间的经济交往十分频繁,同社会有关职能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产生了大量具体而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业务活动中难以避免的,有的问题,比如行政干预、违规竞争、曲解法律条文、明目张胆的骗赔案等,与保险法律环境不完善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保险经营实践也迫切要求一个更加完备的法律环境。
综上所述,建立一个完备公正的法律环境是当前形势的客观要求。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新时期的法制建设,为创造良好的保险法律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加上对外国保险市场管理的不断了解,为我们提供了法律借鉴的经验。因而,我认为,改善保险法律环境不仅必须而且可能,具有客观必然性。
二、当前保险法律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原有法律中不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条文,影响保险市场的正常发育。
法律与保险的双行人生 篇3
无心插柳 闯入保险行业
纵观王建的履历表,有两种文化交错其间:法律和保险。若要进一步论及二者的关系,可以说法律是他与保险的“红娘”。然而,在谈及这位“红娘”时,王建却笑言“一切纯属偶然”。
参加高考前,王建在农场开车,这在当时已是不错的工作。但王建并不满足,仍想继续深造。“一开始,很想学理工科,可数学总是难以过关,不得以改学文科,打算往财经方向发展。”然而无巧不成书,1979年当王建从外地赶回北京填报志愿时,距截止时间已经很近了,匆忙之下他填报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系,并被成功录取。“法律,学了4年,我不后悔。”王建说,“学法律的最高境界是学出美感,我虽未能达到,但对法律的严密性、概括性、逻辑性体会很深,这一点是其他学科给不了的。”
1983年大学毕业后,王建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不久,又被调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尔后进入公司保险研究所法律研究室。此时,正值改革之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萌芽期,法律法规成为必要的行业规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的起草工作也在这时被提上日程,王建成为起草执笔人之一。
谈及这段经历,王建感慨颇多。“当时,全国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保险企业,很多专家认为,保险是根据大数法则集中管理风险,开出的价格也自认为是最合理的。公司内部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国有企业独家经营,不赞同保险市场化,最多也就是以长江为界,分南方公司和北方公司,就像今天的中国电信一样。《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草案报到国务院后,公司就有人说研究所是一帮吃里扒外的。”然而事实胜于雄辩,“现在回头看,路子是对的。它不仅给保险业也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冲劲”。1984年《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颁布,当年,香港民安保险公司到深圳开展业务;随后,交通银行改革,成立保险部,即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前身;1987年,平安保险公司成立。从此,中国保险业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
《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的出台也为《保险法》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春节,王建接到通知,请他参与起草《保险法》。当时的起草小组有时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经理的秦道夫,新中国成立前就从事保险的王恩韶、李嘉华等10多位“老保险人”,王建年轻又是法律出身,自然就成了“主笔”。
要起草《保险法》,就要先搞清楚什么是保险。“当时,我们反复思考,保险的本质是什么?《保险法》到底要写成什么性质的法律?”为此,起草小组分别到日本、德国、英国、美国、菲律宾进行了考察,发现英国、美国、菲律宾属于习惯法系,即政府没有条款、费率监管,只有偿付能力管理,同时他们认为签订保险契约有3大自由,即条款、费率自由,投资自由和再保险自由。而在日本、德国却完全不同,当时他们没有偿付能力管理,只有条款、费率管理,其投资有投资名录,并且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投资;保险产品价格是国家费率算定会(日本)根据全国情况、按照大数法则算出来的,只能按此标准执行。
“保险是人类为将来、为未发生的不确定风险进行的市场经济行为,从这个意义上看,保险是全社会的后备。如果丢了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把它变成单纯的投资工具,那就偏了;如果过分地依赖政府,靠行政指令强制保险,那也偏了。”在充分讨论之后,起草小组决定以偿付能力管理作为编写《保险法》的基础。“或者用偿付能力管理这把剑,或者用条款、费率管理这把剑,但千万不能一起用。”王建补充道。
从保监会的“助产士”到“监护人”
1998年中国保监会成立,王建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调到保监会工作。在这之前,他出任过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下属投资公司——中国安泰经济发展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资金运用管理部副總经理。
在安泰工作的经历,让王建看到了混乱的金融市场对金融资产造成的极大伤害。“当时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或存银行,或用于买地、发放贷款。贷款市场秩序混乱,又正赶上中央‘拨改贷’,老百姓不理解,认为金融机构是国家的,保险公司也是国家的,贷款不还,有国家扛着。因此保险公司放出去的多数贷款有去无回,有的甚至连贷款企业也找不到了。”
为此,国务院成立了金融业整顿小组,王建担任其中的保险市场研究小组副主任。“金融业整顿小组的成果就是成立了中国保监会。这既是《保险法》的要求,也是保险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王建回忆说。
在中国保监会的筹备过程中,一直有一个争议:保监会到底是保险公司的监管机关还是主管机关?据王建介绍,《保险法》初稿中对这一机构的定义是“代表政府的监管机构”,宗旨是“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但后来定稿被改为“保护保险关系各方利益”,“这也是当时起草小组对所有修改中最不满意的一条”。
如此一来,保监会的自我定位非常重要。如果定位为主管机关,就是当时市场上所有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都要管,王建打比方解释道,“保监会就像爸爸,它们就像儿子,吃喝拉撒都要管,兄弟打架也要管”。如果定位为监管机关,其职责就是维护保险市场的稳定和安全,把被保险人利益保护好,营造一个没有误导、被各方信任的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
尊重市场规律,扮好监管角色,王建也确实是这样身体力行的。2002年,在他任广州保监办主任时,领先全国长达18年的广东保险市场保费收入首次被江苏省超越,面对媒体和行业内外的质疑,王建仍然坚持彻底清除过去计划管理对保险业的影响,为保险行业创造一个更宽松有序的经营环境的监管理念,决不以保费多少来论自己的政绩。在广东保险市场车险价格战中,王建也明确表示过“不会干预”,在他看来,保险公司之间打价格战、佣金战,是将保险公司在这块业务上的暴利拉回到平均利润值的表现,这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保险监管部门以前是重点对保险市场行为如保费、保险条款、手续费标准等进行监督,现在已转向维护投保人的利益,重点监管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总的来说,保险监管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会越来越少,而服务会越来越到位。”
nlc202309040536
着眼消费者需求“卖”好保险
从2003年到2008年,王建任保监会中介监管部主任的这5年,被当时的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评价为:保险中介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一个行业要做大做强,自产自销是不能适应社会化分工要求的。对于保险业而言,要强大就要在这个市场上形成专业化的销售体系和资产损失评估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长远发展,也能保证被保险人得到更好、更专业化的服务。”王建认为,保险市场需要中介机构,而这一机构不仅要有相对独立的职能,还要具备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保险需要去‘卖’、去推销,因为一般人很难对未来的风险作评估,除非周围有人出事了,才意识到好像应该要买保险。但保险又不能仅仅靠‘卖’,尤其不能仅仅围绕销售者的自我利益去‘卖’。消费者会平衡风险和资金之间的关系,保险销售人员要贴紧这一需求,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情况,给出最合理的、最专业的保险规划,而不是说假话误导消费者。”
在王建看来,保险是个非常讲究、非常精细的行业,投保要专业,理赔也要专业。2007年,中国保监会发布了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综合性指导文件——《关于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从理论上解决了保险中介市场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对于统一各方思想认识具有重要作用。同年,首家保险中介企业在美国上市;保险中介监管法规体系初步建成,《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及《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完成修订工作。这一切,王建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王建还强调,如此庞大的市场群体和从业队伍,如果仅仅依靠监管部门撒网似的一个一个监管,效果并不理想。“建立制度、制订法规是一方面,强化保险公司对代理的控制和管理也是事半功倍的有效监控机制。”
以老思老 探索养老新模式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在王建身上有了新的内涵。2008年8月,王建出任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中国即将迎来老年社会的关键时刻,再一次从事开创性的工作。“未来中国社会压力很大,养老问题面临严峻挑战。但是,可持续的养老保障制度,非但不会妨碍经济发展,反而会促进经济发展,这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契机。”上任不到一年,王建就提出了明确的企业目标:将国寿养老建设成为提供专业化、创新型、服务型养老保险服务的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养老保险公司。
从国际上看,现代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有两种——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我国的《社会保障法》规定,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制度。王建认为,这可以理解为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现在是现收现付制,方向是个人账户基金制。“所以要从现在开始,普遍建立个人账户,进行专业化运作和管理,这样才能实现当代人养当代人。同时,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还可以通过金融机构或者养老基金管理机构投入到国民建设中,进行长期投资,实现良性循环,让百姓共享GDP增长带来的收益。”
当然,王建也指出现在基本养老个人账户管理和投资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制定政策、监管、投资和运营没有适当分离,存在明显制度缺陷;二是个人账户资金管理不透明、收益率低、不能转移。“契约型养老保险,在消费者交保费若干年以后,其收入是一般确定的,投资回报的高低与消费者没有关系,利润是保险公司及其股东的。但信托型的养老产品却不同,受托机构只收取固定的管理费,投资运作收益的每一分钱都是年金受益人的。”王建进一步解释道,“在没有特殊政策的情况下,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年均达到8%以上,个人账户管理公开透明、可转移,各管理人之间通过信息系统连接,各項信息及时、准确。当‘价格’不再是企业年金行业乃至养老年金管理行业的敏感词时,人们就会像买奢侈品一样,在养老金投资领域只认品牌,只说明自己的风险偏好,不问价格,不干预投资。这一旦实现,其将给专业养老金管理机构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王建看来,经营养老保险公司就像种果树,从挖坑、栽种树苗到施肥、打药,再到开花结果,需要有一定的发展周期。“哪个阶段该干什么活儿、主要任务是什么都是很有讲究的,要坚持,不能违反规律。”
在生活上,王建亦是如此。工作之余,他喜欢每周爬一次山,从不惑到花甲,这一习惯他坚持了17年,风雨无阻。王建说他还会继续坚持下去。也正是这份坚持,让他克服了生活和工作上的种种困难,走出一个又一个困境,向更高的山峰发起冲击。
保险合同解除问题法律研究 篇4
一 、保险合同解除的特征
(一)从合同解除权行使的对象来看,保险合同解除的对象是已经成立且合法有效的保险合同
合同法设立合同解除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依法成立的有效合同提前消灭的问题,保险合同的解除亦是提前终止已经有效成立的保险合同。保险合同的解除需要同时具备如下两项基本条件。
1.保险合同必须是已经依法成立的有效合同。如果保险合同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损害国家或者第三人的利益,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序良俗,出现无权代理、双方代理的情形时,则该保险合同无效,即自始不产生法律效力,更无提前终止其效力之说。
2.该保险合同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由于保险合同是一种射幸合同,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是否发生、什么时间发生以及发生后会产生什么法律结果,均为不确定的事件。而且双方当事人的主客观情况会随着时间发生许多的变化,将对保险合同的正常履行产生重要的影响,或许提前终止保险合同的履行对当事人更有利。保险合同一旦履行完毕,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消灭,也就不存在保险合同解除的问题,仅仅涉及到合同的终止问题。
(二)从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条件来看,保险合同对双方当事人行使法定解除权的限制程度因当事人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根据《保险法》第15条的规定,我们可以得知在保险合同中,投保人行使解除权的条件比较宽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任意的,而保险人行使解除权的条件却较为严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依法成立且有效的合同进行全面的保护,合同的当事人均要遵守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任何一方不得随意解除合同。而《保险法》第15条却明文规定:“除本法另有规定或者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本条对保险合同的投保人赋予了任意解除权,依据该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投保人可以任意解除合同,即投保人的保险合同解除权基本上不受限制,而保险人只有在法定或约定解除条件成就时才能行使解除权。
(三)从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方式来看,保险合同的解除依解除权人单方的意志即可发生法律效力,无须对方的同意
合同的解除权是指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合同解除条件成就时,合同一方或双方所享有的可以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解除权行使之后发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解除权的行使不需要对方当事人的同意,只需要解除权人通知对方即可,通知到达时合同被解除。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亦享有合同的解除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结论:保险合同的任一方当事人均有权行使解除权,但应当通知对方,保险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即宣告解除;如果对方对解除合同提出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二 、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
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是保险人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对于维护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保险人解除合同的权力来源于保险法的规定和保险合同的约定。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分为法定解除权和约定解除权。
(一)保险人的法定解除权
所谓法定解除权,是指在法律直接规定的合同解除条件具备时,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所享有的合同解除权。根据《保险法》第15条的规定,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后,非依法律的明文规定,保险人不得行使其法定解除权。由此可知,法律对于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采取审慎的态度,对保险人的法定解除权的行使进行了非常严格的规制。那么,保险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行使合同解除权呢?
我国保险法直接规定的保险人享有解除权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1)因投保人虚假陈述而产生的解除权。保险法第16条第2款规定:“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2)谎称保险事故或者故意制造保险事故而产生的解除权。保险法第27条第1款、第2款规定:“未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请求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除本法第43条规定外,不退还保险费。”(3)因违反防灾义务而产生的解除权。保险法第51条第3款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其对保险标的的安全应尽责任的,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4)因危险显著增加而产生的解除权。保险法第52条第1款规定:“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被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保险人解除合同的,应当将已收取的保险费,按照合同约定扣除自保险责任开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应收的部分后,退还投保人。”(5)因人身保险复效不能而产生的解除权。保险法第37条规定:“合同效力依照本法第36条规定中止的,经保险人与投保人协商并达成协议,在投保人补交保险费后,合同效力恢复。但是,自合同效力中止之日起满二年双方未达成协议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保险人依照前款规定解除合同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6)因保险标的部分损失而产生的解除权。保险法第58条规定:“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失的,自保险人赔偿之日起三十日内,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人也可以解除合同,但应当提前十五日通知投保人。”
(二)保险人的约定解除权
除《保险法》另有规定外,保险人可以在保险合同中与对方当事人约定保险合同解除的条件,当约定的条件成就时,保险人可以行使约定解除权解除保险合同。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人解除权,完全是双方当事人自由意志的体现,只要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是合法有效的,受法律的保护。
三、投保人解除保险合同
我国《保险法》第15条明文规定:“除本法另有规定或者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这说明,投保人有解除合同的自由,这种自由不以特定法律事实的存在为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随时向保险人提出解除保险合同,既可以在保险事故发生之前,也可以在保险事故发生之后;既可以在保险责任开始之前,也可以在保险责任开始之后。
当然,任何权利都不是绝对的。虽然投保人享有任意解除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投保人可以随心所欲、不受任何限制地行使解除权。这种限制主要体现在《保险法》另有规定和保险合同另有约定上。一般而言,法律是不允许通过保险合同的约定来限制投保人的任意解除权的,因此这种限制只能体现在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上,主要是针对以高风险、高流动性物品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和强制性保险合同。例如,《保险法》第50条规定: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和运输工具航程保险合同,保险责任开始后,合同当事人不得解除合同。本条是对航程保险合同解除权禁止的规定,即航程保险的保险责任已经开始,投保人不得解除合同。再如,《海商法》对投保人的任意解除权也作了相应的限制。《海商法》第228条规定了货物运输和船舶的航次保险,保险责任开始后,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不得要求解除合同。
四、我国保险合同解除制度存在的问题
1.针对保险合同解除权时效应作明确具体的规定。我国保险法第54条规定了当投保人申报的年龄不实时,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的期限为合同成立后2年。鉴于立法上的统一,有的学者建议将我国保险合同解除权时效规定为2年,以督促权利人尽快行使权力。笔者赞成上述观点,因为它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可以实现时效制度的宗旨。
2.《保险法》应该对保险合同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作出统一的规定。既可以制订出细致的、具体的法律条文处理实践中出现的案件,也可以在确定总的原则的前提下,制订例外的规定,以便于案件的审理和法律的实施。
3.区分保险责任开始的时间,限定投保人解除合同的时间范围。我国保险法第15条赋予了投保人任意解除权,这不利于合同的正常履行,同时也与合同立法的一般原理不相吻合。笔者认为,将投保人的任意解除权限定在保险责任开始前较为适宜。因为在保险责任开始前,投保人要求解除保险合同的,应当向保险人支付手续费,保险人应当退还保险费,这是合同解除具有溯及力的体现。
摘要:保险合同的解除是保险合同的当事人行使合同解除权而使合同的效力归于消灭的一种法律事实。虽然保险合同的解除在性质上与合同法所称的“合同的解除”并没有差异,均为合同当事人消灭合同约束力所为的法律行为,但保险合同解除与一般合同解除相比具有解除原因的特殊性、解除后果的不确定性及解除权时效的复杂性。因此,认真分析保险合同解除与一般合同解除的区别,正确把握保险合同解除的特征,积极探讨解除权行使的条件,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重要的意义。
保险法律英语翻译 篇5
1.He is a holder of an insurance policy.
2.How long is the period from the commencement to termination of insurance?
3.Insurance companies insured ships and their cargoes against loss at sea.
4.Mr.Rodman is the most heavily insured man in the world,
carrying $4,000,000 insurance on his life.
5.One kind of insurance policy is the one that covers a named person.
6.Parties to an insurance contract are required to exercise the utmost good faith
and disclose all relevant matters to each other.
7.The coverage is written in the basic form and clauses.
8.What cover will you take out?
9.What do your insurance clauses cover?
10.Who will pay the premium for WPA?
1、保险
他是保险单持有人.
保险责任起止期限是多长?
保险公司为船舶和船货承保了海损险.
罗德曼先生是世界上投保最多的人,
为自己投了4,000.000 美元的人寿险.
有一种保险单是记名保险单.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都应该尽到最大的善意
并且想到披露所有的相关事实.
保险范围写在基本保险单和各种险别条款里.
你们准备投保那些险别?
浅谈存款保险法律关系的内容 篇6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法律关系的内容 权利义务
一、存款保险制度及其法律关系的概述
1.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是指经营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或其他吸纳存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将其吸纳的存款按一定的保险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投保金融机构破产或者面临财务危机时,由该存款保险机构向存款人代为支付一定数额保险金的一种特殊保险。存款保险制度是由保险业与银行业联合向混业经营发展下所产生的制度。是以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系统稳定两者为目的的特殊保险制度。在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存款保险制度最先出现在了美国,并且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在金融市场逐渐开放的今天,银行高风险业务更显活跃,如何保证广大存款人的利益及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我国尚未正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实属遗憾。事实上,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酝酿已久,而相关部门及业内人士却一直对其持谨慎态度。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更是加快了存款保险制度出台的步伐。
2.存款保险法律关系
存款保险法律关系是存款保险法律规范在调整存款保险活动中形成的权利、义务的关系。在此法律关系中对于主体的认定一直存在着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将保险合同的主体分为当事人和关系人,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保险人和投保人,保险合同的关系人包括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第二,我国台湾地区学者江朝国先生则将保险合同划分为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其他关系人。认为保险人的相对人为一群多数需要保险保护的人,投保人为保险人的契约相对人,但保险关系的内容并非保险人对投保人这么单纯。第三,将保险合同的主体分为保险方和投保方两个方面,保险方仅指保险人,投保方包括了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笔者较倾向于第三种观点,认为主要由三方构成,即:存款机构是投保人及被保险人,存款保险机构是保险人,存款者是投保人指定的受益人。
存款保险机构是保险人这是无可争议的。各国目前建立的存款保险机构有多种形式,主要可分为政府设立、民间性质和半官民性质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的保险人主要区别就在于监管的权利来源及力度。
二、存款保险法律关系的内容
保险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须承担的义务。由于保险合同一般都是依照保险人预先拟订的保险条款订立的,所以在保险合同成立之后,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都体现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之中。这些条款对双方均有约束力。存款保险属于特殊的保险类别,特殊性表现为其法律关系更多的体现在监督管理关系方面。由于银行作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已指定存款人为受益人,银行就不再享有权利,只承担义务。而受益人作为保险合同指定的受益对象其只享有权利不具有义务是保险法的一般规定。故此两点不做讨论。
1.保险人的权利和义务
存款保险机构作为保险人除了一般保险人应遵守的保险合同条款中的权利义务外,更多体现了其行政力量和保护金融体系稳定的作用。由此,对保险人的权利论述如下:
(1)对投保机构的选择权,即承保权。除了规定强制保险的国家外,存款保险机构有权利在接受金融机构投保之前对其资产状况及其经营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所从事的高风险业务种类等。对于存在的风险较大不符合投保人要求的有权拒绝承保。但拒保的范围相当小,否则存款保险制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2)监督管理权。在保险人接受承保之后有权对投保的金融机构的业务和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并且有权要求其定期或者不定期报送相关资产、业务表。监督管理的权利来自于合同条款的规定和法律的直接规定。由于存款保险制度的特殊性,为了使其在对银行监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少国家的法律规范都赋予了存款保险机构广泛的监督权利。(3)对银行的处置权。当存款保险机构向存款人赔付保险金之后,就自然取得了追偿权。有权对不同情况的银行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提供资金的援助,帮助其度过难关;有的银行可以对其进行兼并和收购;最后对于已无存在意义的也不适用救助手段的银行可以向银行的监管部门申请关闭银行。
保险人的义务有以下几点:
(1)对于投保机构而言,存款保险机构有义务在银行出现危机的时候,按照合同对其进行救助,帮助其摆脱困境。救助的方式也因银行的具体情况而区别对待。(2)按照存款保险合同的约定,保险人在银行无法向存款人支付存款额时有义务对存款人实施赔付。赔付保险金的比例及额度都由法律文明规定。
2.投保人的义务
银行作为投保人已指定了受益人,故其不再享有权利,只承担义务。(1)如果作为强制保险的投保机构,那首要义务就是参与投保并且订立存款保险合同。(2)交纳一定的保险费的义务。保险费不但是存款保险基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存款保险机构实施保险救助的基础。存款保险费一般为法定额度。(3)相对于保险人监督权力,投保人有及时报告和接受检查的义务。银行必须配合存款保险机构的监督管理行为,按照存款保险机构的要求提交各种资产状况和经营状况的报表等。第四,合理控制风险,谨慎经营义务。银行资金集中的特点决定了其进行高风险业务的危险性,势必要求银行在经营业务时,合理分析,控制高风险业务。银行又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另一特点是资产负债极高,为了避免挤兑情况的发生,所以银行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就要尽到最大勤勉义务,谨慎经营,避免发生银行挤兑及其连锁风险。
3.受益人的权利
在存款保险中,受益人是指存款人。受益人为投保人指定的接受赔付对象,所以在此不承担任何义务,只享有权利。首先,存款人当然享有受益权。在存款保险合同中的条款约定,在银行不能返还存款的情况下,存款人有权利向存款保险机构请求赔付。这体现的是保护存款人利益的直接目的性。其次,存款人有知情及监督银行经营状况的权利。由于存款保险制度的自身特点,也易产生道德风险。原因就来自于广大的存款者因为有强大的存款保险基金为后盾就忽略了对其所储蓄的银行经营状况的关注,而恰恰也因此会使银行为了取得更大的收益而从事风险更高的经营业务。所以,除了保险人和监管部门之外,广大存款人的监督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存款保险法律关系内容的特点
存款保险法律关系的内容较之一般的保险法律关系而言,有其共同之处,但也不乏个性。共性表现为都以保险合同的保险条款约束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在此,笔者仅就个性之处谈及存款保险法律关系内容的特点。
1.保险人监督管理的行政力度较大
与一般保险法律关系的内容不相同的是存款保险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存款保险活动主体的权利、义务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法律的直接规定。不存在合同双方约定免除的可能性。在保险人的权利这一方面,除与一般保险法律关系中保险人的权利相同之外,更能显示出其具有的行政色彩的监督管理手段。
2.保险人事后对投保人的处置手段的多样化
在一般的保险法律关系中,当承保事项发生,保险人就按照保险合同向投保人指定的受益人赔付。随后将享有代位权、物上代位权。但在存款保险法律关系之中,当银行面临危机向存款保险机构提出申请,作为保险人的存款保险机构有处置权。对于情况不同的银行,处置的手段也不尽相同。如前所述,对于仍有经营可能性的银行给予及时的资金援助帮助其摆脱困境;对于部分条件合适的银行采取兼并或者收购;而对于没有存在必要的银行则可申请关闭。
3.强制性
除了存款保险之外也有个别险种是采取强制性投保的方式。但此处的强制性除了体现在投保方式之外也渗入存款保险关系的其他方面。目前现在国际上采取强制保险的国家较多。规定强制投保国家的投保人无权决定是否参加保险,也须接受存款保险合同中的内容。法律对保险的范围、保险费率、赔付比例都做出了规定。作为投保人的银行无权按照自己的意愿签订合同。这些方面的规定无不显示出存款保险法律关系中内容的强制性。
参考文献:
[1]王亦平:银行法基本问题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5 (43~44)
[2]施文森:保险法总论[M].台湾三民书局1990(20~26)
[3]江朝国:保险法基础理论[M].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9(135~157)
保险合同格式条款的法律效力 篇7
关键词:保险合同,保险格式条款,法律效力
19世纪后,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大规模的生产方式日益形成。在保险领域中, 出现了利用格式合同的方式进行约定条款, 这种新的约定方式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高效力、低耗费的要求, 因而得以广泛使用。但是, 保险合同格式条款只追求合同制作方的最大利益, 而规定了一些不公平条款, 严重损害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悖离了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
一保险格式合同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 格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订, 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日常生活中, 大家会遇到许多具有格式条款性质的合同, 如一些供水合同、供电合同, 还有最多的, 就是保险合同。保险合同是投保人和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格式合同是指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已经由保险人确定, 投保人没有与之协商的机会, 只能表示完全同意或不同意, 即要么接受, 要么走开的保险合同。保险格式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第一, 在保险格式合同中保险人占有决定性的经济政策、身份优势, 而投保人处于弱势地位。保险人利用在经济或其他方面的绝对优势地位, 使其可以将预定的格式条款加于投保人, 从而排除双方协商的可能性。
第二, 保险格式合同以书面明示为原则。保险格式合同都是由保险人一方印制成书面的形式以便使用和投保人了解, 从而决定是否接受。这有别于一般合同既可以书面也可以用口头形式的情况。
第三, 保险格式合同的要约具有广泛性、持续性、细节性的不特定性。广泛性是指合同要约总是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生的, 而非针对某一特定对象, 格式合同内容为供多数合同之用的本质。持续性是指要约总在较长的时间内发生效力, 在合同制定者改变其经营策略以前该要约都可以作为承诺的对象。细节性就是指该要约一般包括合同的全部条款, 无须也不允许对方承诺是对要约加以任何修改。
第四, 保险格式合同具有不可修改性、稳定性、重复性。保险格式合同一经拟订,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稳定性, 不能随意修改, 欲与之缔结合同的投保方只有完全同意才能成为缔结合同的一方当事人, 不能就合同条款讨价还价。投保人主动自愿表示订立格式合同的意思时, 视为已完全同意了格式合同中的全部内容条款。
二保险格式合同效力的判断标准
1. 违反民法和合同法强行性规定的格式条款无效
所谓民法和合同法强行性规定, 是指不依赖于当事人意志而必须无条件适用的法律规范, 此类规范仅依法定事由的发生而适用, 且内容不得以当事人意志改变或删除。因此, 如果保险格式合同条款的内容违反了法律强制或者禁止性规定, 无论是否基于自由意思而订立, 都应该认定为无效。
2. 违反民法基本原则的格式条款无效
由于保险格式合同条款订入合同并没有双方当事人的协商, 即使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内容, 投保人也无法提出异议, 对此类合同条款, 就应当依据民法基本原则, 如公序良俗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显失公平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等作为判断依据, 如果保险格式合同条款违反上述原则, 则应认定为无效条款。
三保险格式合同的无效或被撤消的法律后果
保险格式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消后, 将导致格式合同自始无效, 《合同法》第56条规定:“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这种自始无效, 是指合同成立之时就不发生合同履行的效力。无效格式合同所具有的违法性和可撤消格式合同所具有的意思表示不真实性, 这两类合同都可导致格式合同的相对人受到损害或者使用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 为了体现法律保护合法行为、制裁违法行为的职能, 法律要保护无过错当事人的利益不因合同无效或者被撤消而受到损害, 同时还要强制对合同无效或被撤消有责任的当事人承担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所以法律规定因合同被撤消, 当事人之间也应承担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合同法》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消后, 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 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所谓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确认无效和被撤消以后, 对已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请求权, 而已经接受财产的当事人则有返还财产的义务。返还财产旨在使财产关系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况。返还财产应以能够返还和有必要返还为前提, 如果一方取得的财产已经不存在或者没有必要返还, 则取得财产的一方不得承担返还财产的责任, 而应向对方折价补偿。
虚拟财产保险的法律关系探究 篇8
虚拟财产, 对于许多人尤其是网络游戏玩家来说是相当熟悉的, 但对于虚拟财产保险, 我们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比较陌生的概念, 甚至没有考虑过它存在的可能性, 基于此, 本文试图将其作如下界定。
1.1 虚拟财产
由于目前网络游戏的盛行, 虚拟财产在很大程度上被广泛的认为是指网络游戏空间存在的财物, 包括游戏账号的等级、游戏货币、游戏人物拥有的各种装备等等, 这些虚拟财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现实中的财产。
1.2 虚拟财产面临的风险
我们将虚拟财产所面临的风险归纳为以下几种:1、盗窃风险, 包括传统的密码盗取和木马程序进行的盗窃活动。2、欺诈风险, 分为线上欺诈和线下欺诈。线上欺诈是指通过网络系统, 在网络上对其相关信息的骗取和盗用。线下欺诈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接触产生的欺诈。3、民事损害责任风险。游戏玩家和网游公司存在着合同关系, 需要承担合同对应的相关责任。4、技术风险。虚拟财产存在电脑上是由电磁波记录的。
1.3 虚拟财产保险
基于以上对虚拟财产的定义和所面临的风险的分析, 我们将虚拟财产保险分为了虚拟财产损失险和责任险。虚拟财产损失险是指投保人将在游戏中的装备、游戏币、游戏号等资产作为保险标的, 当发生损失时, 保险人根据保险合同以及损失情况进行赔付的险种。虚拟财产责任险是指网游公司和玩家存在有偿的合同关系时, 网游公司因为游戏设计存在漏洞以及对账号保管不慎等原因而造成玩家损失而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网游公司可以将这种民事损害责任通过风险转移的方式由保险人承担, 当被保险人发生民事损害责任时, 由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规定对玩家履行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2 虚拟财产保险中保险标的存在的法律关系
虚拟财产保险中存在的法律关系主要包括保险合同所涉及的投保人、保险人以及保险标的所包含的法律关系。在虚拟财产保险中, 保险合同及保险合同当事人所涉及的法律关系与实物财产保险基本相同, 因此我们主要对于争议最大的虚拟财产标的所包含的法律关系进行讨论。本文认为, 虚拟财产实际上涉及到双重属性, 即既具有涉及物的属性, 又涉及债的属性。其之所以同时涉及这两种属性在于这两种属性对应了不同的主体, 即虚拟财产相对于游戏玩家具有物的属性, 对于网游公司又具有债的属性。
2.1 从债权角度分析虚拟财产保险标的的法律关系
网游公司和玩家之间具有债权关系是因为从玩家开始参与游戏的过程来看, 游戏运营商发布网络游戏下载、赠送或销售游戏光盘构成一个要约:玩家在电脑上安装客户端, 注册账号或支付点数卡等进行承诺, 这样就在双方之间达成了一个服务合同。在实践中, 在玩家进入并使用虚拟环境之前, 运营商通常会以一个格式化的标准合同文本 (即“注册协议”) 的方式和用户就进人该虚拟环境后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分配。从保险的角度分析, 可作为保险标的的是网络游戏运营商对玩家账号所付的责任。玩家与网游公司之间存在一种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保管合同的服务合同, 玩家退出游戏后, 相当于将自己的虚拟财产交给网游公司进行保管。从保管合同方面分析该服务合同:《合同法》第365条规定“保管合同是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 并返还该物的合同”。因此可将网游公司的责任看作为保管责任。由于众多网络游戏需要进行金钱的投入, 可以认定网游公司的保管行为是一种有偿行为。作为有偿保管的网游公司有必要对于玩家的虚拟财产承担法律责任, 在玩家的虚拟财产遭受侵害时排除妨害或进行赔偿。虚拟财产保险的一个很大的部分就是对该责任进行承保, 是责任保险, 在此称之为称为网络游戏责任险。
2.2 从物权角度分析虚拟财产标的的法律关系
网游公司提供了网游软件、处理器等载体。玩家通过注册的方式获得账号参与游戏, 产生债的法律关系, 而相对应部分的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则归玩家所有。玩家通过时间和金钱的投入使该虚拟财产具有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具有获得利益的权利, 同时对其排他性占有。所以我们认为玩家与虚拟财产之间具有物权关系, 玩家对其所占有的虚拟财产具有所有权。
3 虚拟财产保险主体所包含的法律关系
虚拟财产保险中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主体包括保险公司、网游公司、网游玩家以及侵权第三方。
3.1 虚拟财产保险合同主体涉及的法律关系
在经过上述从物权和债权分析虚拟财产保险标的法律关系时, 我们看出, 对应虚拟财产涉及的双重属性, 虚拟财产保险则包含虚拟财产责任险和损失险两个险种。在虚拟财产责任险中, 投保人为网络运营商即网游公司, 保险标的为网游公司基于债权产生的对于玩家虚拟财产保险的保护责任, 受益人为玩家。在虚拟财产损失险中, 投保人和受益人均为玩家, 保险标的为其所排他占有的虚拟财产 (或虚拟财产所对应的现实价值) 。在实际操作中, 网络游戏责任险与虚拟财产损失险可以在一张保单下以主险和附加险的形式出现;或可以分成两个不同保单, 例如将网络游戏责任险开发成具有高投保率和低保障率的险种, 若玩家想要具有较高的保障程度, 还需自己投保虚拟财产损失险。
3.2 虚拟财产保险主体间其他法律关系
由于虚拟财产保险本身的特殊性, 保险公司与网游公司间除了由网游责任险决定的合同关系外, 还存在合作协议方面的法律关系。虚拟财产保险, 因其标的物的特殊性, 在虚拟财产损失险和网游责任险中, 均存在保险公司不能单独进行风险防控和理赔实现的问题。因此, 我们设定保险公司与网游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来解决这一问题。网游公司有这方面的需求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为技术上的需求, 指的是网游公司的消费者----网游玩家由于网游公司有技术上的过错发生侵权损失, 需承担相应的责任的一种需求。二为竞争上的需求。有时, 网游玩家产生损失是由其自身的疏忽导致的, 若此时网游公司仍能为玩家提供一定的补偿, 则这种补偿就是一种附加值服务。网游公司可以通过增加其附加值服务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因此构成竞争性需求。对于保险公司, 从理论上讲, 网游责任险和虚拟财产损失险的道德风险均很高, 保险公司考察网游公司和玩家履行最大诚信原则的难度均很大。特别在虚拟财产损失险中, 若无网游公司的协助, 保险公司将很难控制玩家投保此险种的道德风险, 这样就为此险种的核保和理赔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此, 为有效控制风险, 保险公司有这方面需求和意愿去签订保险合作协议。
4 法律政策建议
虚拟财产在法律界定上还属于空白, 而虚拟财产保险更是一个新事物。为了能更好的开展虚拟财产保险, 使得虚拟财产保险在操作上有据可依, 我们对其提出了以下相关的法律政策建议。
4.1 扩大现有法律解释
定义虚拟财产及其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 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由于虚拟财产目前在法律上还是空白, 所以, 从某种意义上讲虚拟财产还不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这就使得虚拟财产保险不可保。但纵观世界的发展趋势, 网络游戏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 会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仅中国地区, 2009年游戏产业总产值将超过910亿元人民币。其中, 网游企业的数量已达750家, 总收入将达250亿元为国民经济的贡献达到了4000亿元以上。所以, 我们建议通过对现有法律的扩充解释, 来对虚拟财产进行法律上的认定。我国可以通过对《民法通则》第75条中“其他合法财产”做扩大的司法解释来扩大“财产”的外延。将虚拟财产归为其中之列。《合同法》是用来保护双方合法权利、义务关系的。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是玩家和网游公司合同中的重要内容, 关系到玩家的胜败。我们可以用《合同法》来保护虚拟财产。玩家玩游戏是需要偿付一定资金的, 所以也可认为玩家对于网游公司来说是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用于保护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
4.2 国务院保险管理机构制定规定
4.2.1 国务院保险管理机构批准虚拟财产保险业务。
《保险法》第九十五条中对保险公司业务的经营范围包括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与保险有关的其他业务。虚拟财产目前不属于现有的财产保险业务, 保险公司如要开展此项业务, 那么需要在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准下才能进行。所以, 我们建议将虚拟财产保险向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报备或报批, 从而能使保险公司能够依法的在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业务范围内从事虚拟财产保险经营活动。
4.2.2 国务院保险管理机构将虚拟财产责任险设定为强制性保险。
我们建议保险管机构将虚拟财产责任险设定为强制性保险, 要求运营商必须购买此类险种。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维护玩家的利益。 (2) 维持社会秩序。
虚拟财产保险, 虽尚未在实务中进行运作, 但研究其潜在的可行性和发展趋势却因近年来网络和网络游戏的盛行而显得极其重要。本文在给出虚拟财产以及虚拟财产保险的相关定义的基础上, 详细阐述了虚拟财产保险中存在的法律关系并给出立法建议。我们希望通过虚拟财产保险法律关系的研究和完善来进一步推动此险种的可行性, 从而更好的保护网游玩家的利益、稳定社会秩序, 并同时丰富中国保险市场。
摘要:网络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对网络上利益越发重视, 同时也寻求更多手段来保护自己在网络上的虚拟财产, 虚拟财产保险这一险种便被提出。由于虚拟财产保险尚未在实务中出现, 本文主要通过对其若开发可能涉及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 为今后虚拟财产保险的出现寻求法律上的支持。
关键词:虚拟财产,保险,法律关系,立法建议
参考文献
工伤保险的概念及其法律适用 篇9
(一)工伤保险概念、性质及其补偿机制。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指劳动者在生产工作中或法定的特殊情况下发生意外事故或因职业性有害因素危害,而负伤(或患职业病)、致残、死亡时,对其本人或供养亲属给予物质帮助经济补偿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现行《工伤保险条例》并没有对工伤的概念作一般性界定,仅列举了工伤的几种具体情形,但工伤即“工作中的伤害”,这是不可否认的,包括事故伤害和职业病危害。工伤保险由国家立法予以确认并强制实施,参加工伤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是对因工伤造成人身损害的受害者的主要补偿机制。
(二)工伤保险制度适用的构成要件。
所谓工伤保险适用的构成要件,是指适用工伤保险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判断能否享受工伤保险的标准和依据。具体而言,工伤保险的构成要件有:
1.前提条件:
经法定机构认定为工伤。那么认定为工伤须具备哪些要件呢?一般而言,工伤的构成要件有:一是必须是人身伤害;二是遭受人身伤害的人必须与企事业单位有合法的劳动关系;三是工伤必须是由于工作原因而引发的对职工生命健康权的损害;四是伤害必须是在法定条件和状态下发生的。
2.用人单位已经为其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费用,参加了工伤保险。
如果用人单位未为其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即使经工伤认定机构认定为工伤也不能获得工伤保险基金的补偿。工伤受害人在用人单位没有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用的情况下,不能获得工伤保险基金的补偿,只能请求用人单位给予补偿。
3.该用人单位必须在法定的范围之内。
即必须是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或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不参加工伤保险,由这些单位支付工伤费用。
二、工伤保险制度的法律适用涉及的实际问题
(一)工伤保险的范围。
笔者认为, 工伤保险的范围主要包括工伤保险的受保主体范围和工伤保险事故范围,分述如下:
1.受保主体范围。
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受保主体范围,也称对人的适用范围,是指哪些单位必须参加工伤保险,哪些劳动者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般而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用人单位的适用。目前只要在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雇工的)都必须参加工伤保险。第二,对劳动者的适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平等的主体,在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确立劳动法律关系之后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工伤保险事故范围。
工伤包括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职业病,工伤范围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不断完善而逐步扩大。我国现行《工伤保险条例》通过列举的方式对工伤事故范围进行了界定,第14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15条规定了视同工伤的情形,即:(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第16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二)醉酒导致伤亡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二)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待遇)就是指劳动者因工受到伤害、患职业病或死亡时,其本人或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因为肢体、器官的损伤或丧失生命这种对劳动者个人的巨大损失,既不可以任何形式‘换回’,又不能像财物一样作价赔偿,因而,工伤发生后,仅仅是一种‘补偿’,主要是以现金形式体现。” 适用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工伤保险待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工伤保险待遇种类多样,根据我国现行《工伤保险条例》第五章之规定,可知我国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伤医疗待遇、工伤致残待遇和因工死亡待遇、停工留薪待遇。
1.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3款规定:“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29条第4款规定:“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工伤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如未经许可,私自在规定的医疗机构以外就医的,则不能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另外需注意的是,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2.停工留薪待遇。
停工留薪待遇是《工伤保险条例》所确立的一项新的工伤保险待遇制度。 该《条例》第31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可见工伤职工除停工留薪待遇外还有生活护理待遇,护理费由用人单位承担。
3.因工致残待遇。
因工致残待遇是指职工因工负伤医疗终结后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后,根据伤残程度和劳动能力下降程度而享受的社会保险待遇。 因工致残待遇一般包括:一是劳动能力鉴定费用;二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三是按月支付伤残津贴;四是生活护理费;五是辅助器具费;六是异地安家补助费;七是旧伤复发待遇;八是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九是伤残就业补助金;十是到达退休年龄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其他职业病的待遇。
4.因工死亡待遇。
因工死亡待遇是指职工因工伤事故直接导致死亡、停工医疗期间死亡、工伤旧伤复发死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给工伤职工所供养亲属的相关待遇。一般来说,因工死亡待遇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三、工伤保险制度的法律适用涉及的程序问题
工伤保险制度的法律适用涉及的程序问题主要包括工伤认定及流程、工伤认定中需提交的证据。
(一)工伤认定程序流程。
具体的工伤认定程序流程如下:一是事故发生;二是用人单位提出申请(30日内)或者职工及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1年内)填写申请表并提交有关材料;三是工伤认定机构受理审查,如果材料不完整,一次性告知补正,补正材料直至完整;四是认定机构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如果受理,则进行调查核实并作出决定;五是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二)工伤认定程序中的“证据”问题。
申请人在申请工伤认定时,必须按照规定向认定机构提交相关材料。根据《条例》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业伤害程度的基本情况),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二)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但由于工伤职工处于弱势地位,由其举证存在一系列困难,也不符合公平原则,所以应立法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工伤职工仅需提供一些简单的证据即可,如身份证、工作起止时间及工作地点等与工作相关的证据,如果用人单位否认劳动关系的存在,则由用人单位提供相反证据证明,即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实行特殊的举证原则。
四、结语
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而与此相适应的工伤保险制度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工伤保险条例》以提升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地位,但还需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运行机制,使工伤保险制度具有预防、康复、赔付的三位一体的整体功能,从而达到减少事故的目的,发挥工伤保险的预防作用 ,更好地维护工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摘要:随着世界的工业进程加快,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工业事故也随之频繁发生。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既然工伤事故无法避免,而其给受害者带来的伤亡后果又不像经济损失那样可以通过生产予以弥补或消除,那么在加强防范措施以从源头减少工伤事故发生以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工伤赔偿的实现问题。所以如何对从事职业劳动过程中的受害人赔偿和补偿,成为目前业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 篇10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中核心的一环, 人权作为社会保障立法的理论基础, 也必然地成为养老保险立法的理论基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法国法学家卡雷尔·瓦萨克提出了“三代人权”思想:第一代人权思想是以“自由权”为中心的政治权利与公民权利;第二代人权主要包括就业权、劳动条件权、失业救济权、社会保障权、物质帮助权等。第三代人权指的是国家和民族的集体权利, 又称连带权利或者国际集体人权。[1]第一代人权为近代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提供了基本的法哲学理论基础。第二代人权为现代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法哲学思想和理论基础。从19世纪中叶起, 古典自然法学遭到了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哲学的挑战和批判。但二战之后自然法学说随着它本身的演变再度复兴, 并以抽象的社会正义、个人自由等名义。[2]此时社会权应运而生, 社会保障权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权, 归属于社会权。其对自由权构成了限制, 但这并不表明社会权排斥自由权。养老保险制度一般被认为起源于德国的社会保险立法, 1883年至1889年间德国先后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从此至二战时期, 生存权虽未在社会立法中被予以明确规定, 但却成为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立法之内在指导思想。在二战之后, 生存权作为基本权利被世界许多国家所认可, 很多国家都对宪法进行修改, 将生存权的内容补充规定进人权规范中。
第三代人权为当代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法哲学来源和理论基础。根据公民和国家的关系, 瓦萨克认为第三代人权为连带的权利 (the solidarity rights) , 其实质是为了从第二代人权的“福利抑或发展”的困境中摆脱出来, 寻找既利于社会安全、社会保护, 又有利于社会生产与发展的政策与制度模式。社会连带思想把社会当成一个有机体来研究, 指出社会与别的有机生命相同, 每个部分之间一定会有某种联系, 因此组成了有序、连带的整体。养老保险体系是基于人类的社会理性所实施的社会互助活动与体系计划。
二、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在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方面, 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多种问题。包括养老保险立法滞后、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较低、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模式争议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不完善等问题, 在养老保险法理基础的研究之上, 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意见。
(一) 出台养老保险专门立法。
在对我国养老保险的立法建设之初, 我们就应作出系统的计划, 使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尽量从开始就迈入社会保障法制体系建设的正轨。[3]今后在制定《养老保险法》时, 就制度的整体设计, 我国养老保险的立法应当遵从权利与义务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结合、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几项基本原则, 并且应当把养老保险的多元化体现在养老保险立法中。
(二) 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
统筹, 即统一筹划, 应当是在独立的事物之间谋取一致或通盘考虑, 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问题在《社会保险法》是针对养老保险的基金而言的。我国的养老保险应坚持广覆盖的原则, 避免在制度上形成省级差别而需要实现全国养老保险金的统筹, 对于实现全国统筹的时间和步骤不概括地授权国务院规定, 应当在立法中明确规定一个实现的期限, 并且不宜过长。并且缴费率和待遇水平也影响着养老金的统筹层次, 只有将统筹层次逐渐提高到省级或全国, 缴费比例才可能趋于统一。
(三) 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
目前就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而言, 现在被认可的是部分积累制, 即社会统筹部分通过现收现付制来提供最低养老保障, 而个人账户方面通过单位与个人的缴纳基金积累则既有利于激励个人工作积极性又利于提高社会储蓄率。它通过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的结合, 将社会公平与效率、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 保障基本生活与鼓励努力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四) 建立有效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机制。
因此, 为了合理防范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 建立有效的养老保险监督管理机制, 我们应当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基础上, 建立完全独立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社会保险银行, 或者在国家开发银行内设立独立核算的“社会保险分行”。同时在下一步将要制定的我国养老保险法律中明确规定完全独立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 或者是扩充某一监督部门的编制和职权, 进而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的力度, 切实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效率, 最终保障整个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步云.人权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36.
[2]沈宗灵, 黄楠.西方人权学说 (下) [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383
仓至仓保险条款的法律风险 篇11
但是,货物在东莞至深圳的拖车运输期间由于意外事故发生货损。事后,发货人向保险公司索赔,但被拒赔。而后收货人以自己名义凭保险单向保险公司索赔,也同样被拒赔。请问,在本案中,发货人和收货人,谁有权利要求赔偿呢?在约定“仓至仓”的保险条款下,投保了一切险,为什么还是无法避免损失?
正确理解一切险和仓至仓条款
这属于保险合同纠纷中的保险利益类的法律问题。
一切险(all risk)是海上运输保险的基本种类之一,是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物遭受特殊附加险以外的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失均负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一切险所负责的险别包括平安险、水渍险和一般附加险。投保一切险是投保人因附加险的种类繁多,为避免遗漏,保障货物安全而投保的一种安全性较大的险别。
虽然一切险名为“一切”,但是保险内容不是一切,保险责任范围并非没有限制。如货物因战争、罢工、进口关税、交货不到等原因所致的损失,不在一切险的责任范围以内。就本案而言,港前拖车运输中的发生货损应属一切险的保险责任范围。
仓至仓条款(warehouse to warehouse)是指货物运输包括海上、陆上、内河和驳船运输的整个运输过程,是海运保险合同中规定保险责任起止期的条款。保险期间自货物从保险单载明的起运港(地)发货人的仓库或储存处开始运输时生效,到货物运达保险单载明目的港(地)收发人的最后仓库或被保险人用作分配、分派或非正常运输的其他储存处所为止。如未抵达上述仓库或储存处所,则以被保险货物在最后目的港(地)卸离海轮满60日为止。在货物未经运抵收货人仓库或储存处所并在卸离海轮60天内,需转运到非保险单载明的目的地时,以该项货物开始转运时终止。
仓至仓条款具有充分性、严密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法。?充分性是指货物保险人对被保险货物的保障程序贯穿于货物运输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严密性则是指仓至仓条款将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都一一作了规定?。?如除了将空间的“仓至仓”用60天给予时间限定之外?,?还作了以下规范。首先,若货物运抵被保险人用做分配的场所?,?或在非正常运输的情况下运抵其他储存场所?,?保险责任则告终止?法。其次,若货物在卸离海轮后60天内被运往非保险单载明的目的港?,?当开始转运时保险责任即告终止?法。最后,若发生被保险人无法控制的延迟、绕航、被迫卸货、重装、转载或承运人终止运输契约等航程变更的情况?,?使保险货物运到非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地时?,?在被保险人及时通知保险人并在必要时加缴保险费的条件下?,?保险责任的有效性又有两种情况:(1)若货物在当地出售?,?则以保险责任至交货时为止?,?但无论如何均以全部卸离海轮后60天内为止?法;?(2)货物在60天内继续运往原保险单所载目的地的?,?保险责任仍按前述期限终止?法。
?普遍性则是指“仓至仓条款”对每一张海上运输保险单都毫无例外地加以限定和规范。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海上货物运输保险都采纳了“仓至仓条款”?,?它早已成为国际贸易中规范运输货物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责任起讫的国际性条款;国际贸易中其他的运输方式?,?如航空、集装箱、火车等涉及的货物运输保险?,?也大都仿效了海上运输货物的仓至仓条款的原则来限定保险责任期间?法。?
仓至仓条款是运输货物保险中较为典型的条款,是指货物保险人对被保险货物的保障程度贯穿于货物运输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涉及各种运输方式,包含整个运输过程。既然仓至仓条款如此充分、严密而强大,那是不是采用了此条款,无论在任何阶段发生的保险风险,其损失都可由保险公司赔偿呢?答案是否定的。
律师解析
在保险公司对运输货物进行保险理赔时,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审核:(1)所遭受的损失与发生的风险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2)所发生的风险是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内。(3)依照"仓至仓条款",被保险货物遭损的时间和地点是在保险期间之内;(4)在保险标的遭受风险时,索赔人对货物具备保险利益,即货物损失与索赔人之间存在利害关系。如需成功获得赔偿,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在本案中,在“FOB深圳”的贸易条款下,根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在FOB价格条件下,应由买方办理保险,买卖双方在海上运输中的风险,以货过船舷为界限来划分的。货物装船前的风险由卖方承担,装船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所以货物在装船前对卖方具有的保险利益,装船之后转移到对买方具有保险利益。本案发生的保险事故符合前述的(1)、(2)、(3)三个前提条件,但是并不符合第四个条件。因而,本案中的收货人对装船前的货物不具备保险利益,保险公司可以拒赔收货人。此外,发货人不是保险单的合法持有人和被保险人,因此,保险公司拒赔发货人。
在约定“仓至仓”的保险条款下,货主或者货代投保了一切险,并非高枕无忧、万无一失。在发生保险事故后,因索赔人不具保险利益或者索赔人主体不适合而被保险公司拒赔的事例比比皆是。
即便是以CIF和CFR贸易条款成交的业务,由卖方依照双方在合同中的约定办理保险。但如果保险公司出具的货物运输保险单是以买方为被保险人,尽管采用仓至仓条款,卖方在装船前的货物风险在此保单项下因不具备保险利益仍然得不到保障。
浅析如何完善工伤保险法律制度 篇12
(一) 我国现行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在覆盖人员范围上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基本上是“全民企业执行”、“集体企业参照执行”。改革开放后, 涌现出大量的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 在这些企业中, 有不少企业劳动条件较差, 不重视安全管理, 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发生率较高, 而国家又没有及时出台相应的劳动保护法规, 在“预防”上予以强制及约束, 也没有相应的工伤保险法规强制对职工进行工伤保险, 甚至出现有些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只发工资、不管伤亡的“生死合同”现象。
(二) 必须进行改革以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面
工伤保险是我国目前政府文件唯一提出在“中国境内”实行的社会保险项目, 范围比较广泛, 但目前社会化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较低。工伤保险范围的扩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它保证社会公平原则的贯彻和社会成员的安全, 并保证企业机会均等、效率优先的竞争原则得以实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工伤保险制度要逐步覆盖所有用人单位。在我国, 当务之急是通过立法尽快把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纳入到工伤保险范围中来。这些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差、设备陈旧, 发生工伤事故的数量已占全国工伤事故的一半。只有实行工伤保险的“广覆盖”, 才能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减轻企业的负担, 保证职工发生工伤时得到公平合理的保险待遇。如果没有一种社会统筹的工伤保险机制, 一旦发生事故或意外, 企业就要单独承担全部风险, 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负担, 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实行工伤保险就是要通过社会共济, 达到风险分担的目的, 免去企业的后顾之忧, 从而改善整个投资环境。
二、我国工伤认定的标准及其存在问题
在工伤保险中, 最核心的问题是对于工伤的认定问题, 因为工伤保险制度建立的目的, 就在于给予因工伤亡者优于非因工伤亡和疾病受害人的待遇。我国目前对于工伤的认定, 主要采用列举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明确、具体。但是, 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可能使应当按照工伤处理的工伤伤亡被排斥在工伤范围之外。
1、现行制度中工伤的认定标准。我国现行工伤认定的依据是劳动部2004年发布的《工伤保险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对工伤的认定, 规定了10条界定标准, 对全国企业统一工伤标准和认定工伤, 起到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使大量的工伤得到工伤保险的认可和法律的保护。但实际中仍有一些工伤事件按10条标准难以界定, 存在着词汇界定不明晰的问题, 这都给工伤认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工伤认定、待遇支付过程产生问题。案例一:《条例》中第十四条第 (六) 项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应当认定为工伤。一职工刘某骑自行车下班途中, 被同向行驶的一电动三轮车撞到, 被医院诊断为:尺骨骨折, 桡神经深度损伤。用人单位向工伤科提出申请, 要求认定工伤。工伤科经过调查核实, 确认了刘某的受伤事实, 但对刘某是否属于工伤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 “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才能认定为工伤, 电动三轮车不在国家法改委发布的《机动车产品目录公告》中, 不属于机动车, 并没有纳入公安部门的机动车登记制度范围, 不应认定为工伤。另一种意见认为, 现在机动车的范围比较广泛了, 不但有油电混合的汽车, 亦有完全由电驱动的汽车, 有关部门也认为对电动三轮车应按照机动车处理, 所以, 电动三轮车属于机动车, 应当认定为工伤。建议在以后修订《工伤保险条例》时, 对机动车的范围加以明确, 以便于操作。
案例二:有一职工在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 受害方已经获得肇事方的赔偿, 是否还能获得工伤保险的赔偿。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主张“双赔”。理由是第三人侵权发生工伤的, 民事侵权责任与工伤保险待遇性质不同, 并不冲突, 工伤职工可以同时享受。这一观点“有法可依”,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 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另一种主张“差额赔偿”的观点则认为, 如果工伤是由第三人侵权造成的, 工伤职工同时享受侵权赔偿和工伤待遇, 重复享受赔偿显然超过了工伤职工的损失,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允许工伤职工获得差额赔偿。在现实中, 因第三人侵权引起的工伤事故时有发生。那么, 工伤职工在获得侵权人的赔偿后, 还能否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呢?在此问题上, 一些省市法院的单独的地方都有规定, 笔者建议以后修订《工伤保险条例》中能够更加明确的规定, 以便于处理因工伤的交通事故赔偿时便于操作, 更有效的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实现真正的公平与正义, 实现权利、义务的真正对等。
三、我国目前工伤保险待遇制度存在的缺陷
按我国目前的规定, 并未提及职工致残后的残疾用具的更替费用, 只规定残疾用具按普及型标准配给。职工既然残疾, 就是无法恢复正常的状态了, 也就是说残疾职工的后半生生活必须得依靠残疾用具, 而残疾用具就象其它任何的用具一样, 会折旧、损坏和丧失其原有的功能。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中没有规定残疾用具的更替费用, 也就说更替费用需要伤残的劳动者自己负担, 笔者以为这对残疾的劳动者极不公平。残疾用具是工伤保险待遇的项目之一, 劳动者致残后无收入来源, 无力承担这一本不该由自己支付的费用。因此, 笔者认为应该改革工伤待遇制度, 加入残疾用具的更替费用, 按残疾用具一般的折旧年限, 规定每几年发一次。
四、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劳动关系中的新问题不断出现, 对劳动者这一弱势群体的保护也日益受到关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必须进行改革。笔者希望能从以上讨论的工伤保险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 从而带动整个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 并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杨维松, 赵顺清;侵权赔偿后能否再获工伤赔偿;劳动保护[J];2010年06期
[2]、彭高建;如何认定工伤;中国社会保障[J];2004年02期
【法律保险】推荐阅读:
保险法律制度07-20
法律保险利益06-24
保证保险法律07-25
农业保险法律10-04
社会保险法律10-29
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06-29
国际保险合同法律研究05-20
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关系08-12
失业保险法律法规07-14
保证保险法律问题探析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