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事实与法律后果

2024-09-08

法律事实与法律后果(共9篇)

法律事实与法律后果 篇1

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规定客观上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①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它本质上是行为人设立法律关系意图的外在表示;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②民事法律行为依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具有设权性的特点;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而直接发生法律后果。③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并不在于事实构成,而在于意思表示;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能发生法律后果。④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事实行为的构成则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准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

准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表意行为中除民事法律行为以为的其他行为。联系:都是当事人的表示行为,都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且只有做出表示才具有法律后果。

区别:民事法律行为在法律上的效果是由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准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则依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当然发生。

准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

①意思通知。是指以一定的意愿为表示内容的行为。如承认的催告和拒绝、义务履行的要求和拒绝、要约的拒绝等。

②事实通知。是指通知对方或者公众一定客观事实为表意内容的行为。如股东大会召集公告、承诺迟到的通知、授予代理权的通知及指名债权让与的通知等。③感情通知。是指以一定感情为表意内容的行为。如被虐待或被遗弃的被继承人对有遗产或虐待行为的继承人的宽恕表示。

法律事实与法律后果 篇2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中明确规定了人民陪审员专职于事实认定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程序规则, 审判长应在整个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人民陪审员提供法律方面明确的指导, 为保障人民陪审员独立、公正裁断案件事实, 还应指示人民陪审员不得查询类似案件裁判结果、不得单独在庭外调查案件事实、不得关注媒体对本案的报道、不得在庭审结束前与任何人讨论案件、慎重做庭审笔记、严格遵守法官必要的法律指示等。《决定》提出:“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 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目前,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参审模式, 在案件审理中, 人民陪审员和审判员既负责事实审, 也参与案件的法律审。《决定》对我国司法审判过程中法律审与事实审的分离以及如何将其适用于人民陪审制提出了要求。

二、人民陪审员角色的转化

我国民事审判中, 人民陪审员是以与法官同等的身份参与到案件中的, 除了不能担任审判长这一点之外, 其与专业法官在庭审中并无职能上的分工, 是以“混同合作”而非“分工合作”的方式行使案件的审判权。也就是说, 在审判中, 人民陪审员要像专业法官一样去认定案件事实以及适用法律来裁判案件。但由于绝大多数陪审员并非法律专业人士, 对于案件所涉及的法律概念、法律规定、诉讼程序无法很好地理解, 更不可能像法官那样熟练地运用其法律技能来对案件进行专业分析和评判。可以想见, 让一个没有受过法律专业教育的普通人去和一个专业法官一样共治法庭, 在法律逻辑上是不可能的。而现实恰恰就是如此。多年以来, 对于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的议论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加深, 法律的专业性越来越强, 对审判主体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可以说, 在传统的人民陪审制下, 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的情况无法得以改善。笔者并不是说人民陪审制在司法实践中毫无功效乃至可以废除, 它存在的必要性不能只从法律层面上来分析, 它主要的价值在于, 其为保障民众参与司法的一个重要途径。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的优势不在于法律专业知识, 而在于其对于良知、常理、民俗、习惯等的熟悉, 这些素养对于适用法律益处不大, 却可以很好地用于查明案件事实。双方争议的事情究竟有没有发生?即事实问题的存在与否, 对这一问题的判断并不特别依赖法律专业素养, 正是人民陪审员可以真正发挥作用之处。所以, 十八大提出了人民陪审制度改革的思路, 表面上看是限制人民陪审员权力行使的范围, 其实是为了从实际出发, 更好地把这部分平民法官的作用发挥出来, 给人民陪审制度带来新的生机。

中国的人民陪审制和美国的陪审团制是当今世界主要法治国家中公民参与司法的两种不同范式的代表。二者均是由非职业法官直接参加诉讼并对案件做出裁判的制度, 区别在于非职业法官的庭审角色不同。英美国家的陪审制下, 非专业法官仅负责认定事实, 这恰好与十八大设定的改革目标相契合。下文将对英美国陪审团制度之下如何对事实审与法律审进行区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考察, 以期从中获得启发, 从而有益于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

三、英美法上的法律审与事实审基本划分

民事审判活动有一个基本的目标, 即先查明事实后适用法律。在英美法国家, 法官审的案件中, 法官同时对事实和法律问题行使审判权予以确定。在有陪审团的案件中则实行“法官负责法律, 陪审团负责事实”。这一划分可以追溯到16世纪中期, 英国著名的科克大法官经常在其著作中讨论这一问题, 他认为:“审判中的事实问题由陪审团决定, 因为法官不回答事实问题, 法律问题应当由法官决定, 因为陪审团不回答法律问题。”这一观点奠定了法律审与事实审二分法的基础, 后世很多法庭即以这一观点作为划分法官与陪审团权力范围的主要依据, 虽然很少有法律试图说明何谓法律问题、何谓事实问题。简而言之, 事实问题是可以根据事实和证据来回答的问题, 或是从事实中推断出来的问题;而法律问题则是必须通过援引相关法律概念、原则或规定才能作出回答的问题。例如在刑事案件中, 被告是否实施了侵害受害人的行为属于事实问题, 而在确定被告犯下所指控罪行之后应处以何种刑罚, 则需要结合案情去适用法律, 故而量刑问题属于法律问题。

那么, 法律审与事实审的划分是陪审团审判带来的必然结果吗?从美国历史来看并非如此。18世纪时曾经由陪审团同时决定事实和法律问题, 到大约1805—1810年间, 陪审团开始被取消决定法律问题的权力。究其原因, 首先是因为律师职业化的情况大为改观, 与早期殖民时代不同, 律师的数量急速增长, 他们在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经济的繁荣, 迅速增长的商业案件亟需律师的参与, 相应地对法律裁决的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陪审团逐渐难以胜任。其次是因为诉讼程序方面的变化, 法官合议制改为独任制, 不再会发生同一案件中不同法官做出相互冲突的法律指示的尴尬情况;由于陪审团的裁决经常与法律互相矛盾, 案件重审的情况开始频繁发生。其他原因也在发挥作用, 例如, 人们希望诉讼裁决确定性的呼声日涨,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商事案件中应该少一些道德的评价, 等等。

如前所述, 目前的英美国家确实存在这样的共识, 即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分离是分配法官与陪审团权力的基石。那么, “法律问题”是否等同于“法官裁断的问题”, 相应的, “事实问题”是否等同于“陪审团裁断的问题”呢?并非如此。一方面, 如前所述, 事实与法律的分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样清晰;另一方面, 由于庭审的需要或出于社会政策的考虑, 有些事实问题是交给法官的, 而有一些法律问题是交给陪审团的。在进行事实调查时, 有些问题交给法官裁决, 往往是因为法官的法律训练与经验对于这些事实问题的调查是有益处的。例如, 在起诉律师不当执业的案件中, 被指控的律师“是否存在不当执业”这一事实问题适宜交给法官处理, 因为需要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也表态说, 像专利解释这样的问题应由法官解决, 因为这是一项特殊的工作, 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基于类似的理由, 不难理解法官也应负责书面合同的解释。或者某一事实在不同的案件中反复出现, 为了司法裁决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及为了避免类似的案件出现相互矛盾的判决, 有必要在该事实问题上排除陪审团的裁决。相反, 为了避免法官对法律问题的裁断在上诉审程序中被纠正, 或者法官无意于使该案在某一事项上发生先例的效力等原因, 法官会把某些法律问题交给陪审团去裁决。

综上, 虽然陪审团是英美国家历史的制度标签, 但也并未将法律或是事实问题完全理清, 而是顺应司法规律, 交由法官进行决定。

四、我国不可能实行完全分离机制的原因

(一) 案件需要民众监督

人民陪审员是“不穿法袍的法官”, 他们不仅在弘扬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还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一方面, 陪审员本身就是普罗大众的一员, 而非权力、财富等精英阶层的代表, 他们最了解也最同情普罗大众遭遇的法律困境, 另一方面, “他们不依赖于有人员配备权的司法体制当局的恩惠而求生, 所以他们没有屈从于腐败或滥用司法程序的动机”。陪审员与当事人的“同质性”和对于审判机关的“独立性”, 是其能够获得当事人信任的重要因素。

因此, 不能将事实部分完全交由陪审员认定, 陪审员毕竟不是法律工作者, 他们只是通过自身的社会经验、情感来判断案件事实是否正确。同理, 不能绕开陪审员将法律适用问题完全交给审判员。

(二) 将导致法院权限的自我设定

事实审和法律审在我国的法律体系里面是难以区分的, 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在这种机制下如果将事实部分完全交由陪审员认定, 就会导致作为受案单位的人民法院为了减轻工作量、避免社会压力等将主要工作归于事实认定部分, 从而将案件交由陪审员处理, 自己只需根据陪审员认定的事实做出最后的审判。

同时, 事实认定的构成涉及到实体法上构成要件的认定,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人民陪审员恐怕难以承担这样的职责。

(三) 错案追究制的责任承担问题

在一个案件中, 事实认定对案件的判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甚至可以说事实的认定决定了法律的适用。而我国是个熟人社会, 每个人都受情感的制约。陪审员作为社会的一员, 肯定会受到影响。现如今我国实行审判员重大案件责任终身制, 每个案子都马虎不得。如果将事实认定完全交由陪审员, 最后的责任如何承当呢?陪审员只是作为民众参与到审判中, 针对监督案件的审判状况, 他们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但事实部分由陪审员认定但错案责任却由审判员完全承担, 陪审员对事实的认定对法官产生了约束力, 这对审判员严重的不公平。

综上, 在借鉴英美国家的陪审制度的基础上, 我国庭审制中法官和陪审员的角色及完全分离的特点, 我国不可能实现事实审与法律审的完全分离。

参考文献

[1]张镝.关于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几点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4) :145-149.

[2]钱怡.浅议人民陪审制度的缺陷及管理完善[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14 (17) :103-104.

[3]娄必县.人民陪审员制度民主价值的表达与实践基于人民陪审员身份的实证分析[J].法律适用, 2011 (07) :100-104.

[4]李拥军.“政治之重”与“司法之轻”:我国当下人民陪审制度的社会价值与存在基础[J].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

[5]吴英姿.人民陪审制改革向何处去?——司法目的论视域下中国陪审制功能定位与改革前瞻[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4, 1 (03) :110-117.

[6]张思尧.人民陪审制度事实审与法律审的困惑与出路[J].法律适用, 2015 (06) :50-54.

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 篇3

关键词客观事实 法律事实 形式理性

对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界定和二者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各种审判方式的改革,成为理论界和实物界讨论的

热点问题,因此,对两者及其关系的界定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涵义

概念的科学界定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就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关系而言,我国学界和实务界在用语和对用语的界定上仍然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既反映了对有关问题的不同认识,也妨碍了认识的统一。

对于客观事实,比较容易理解,一般的来讲就是指人的认识所反映的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和事件。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件和行为,法律事实是按照法律的要求,用证据支撑起来的事实,是指的以法律调整范围为基础,通过立法加以设定以及通过执法、司法程序所认定的事实,

二、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相互关系

对于二者的基本关系,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两者关系的界定基本上都是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发,以司法实践过程中将案件发生时的事实通过诉讼活动确定为法律上的事实来考查和讨论两者的关系。其主要论点如下:

(一)客观事实是法律事实的基础

即在诉讼中需要查明的事实,都属于案件当事人争议的对象或者与案件当事人的争议有关,需要在诉讼过程中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认定,而在诉讼中通过诉讼过程中相关活动认定后的事实就是法律事实。因此,客观事实是法律事实的

(二)法律事实是客观事实的再现或者反映

法律事实是通过法律手段对客观事实的再现或者反映。认定法律事实的法律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审判程序规则、证据规则和法官的认识(心证),均属基本的法律手段。换言之,认定法律事实有三种基本手段,即审判程序规则、证据规则和法官心证(内心裁量)。

由于法院都是在客观事实发生以后再认定事实,这种认定也只能是尽量的事实复原。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局限性,法律事实对客观事实的“再现”或者“复原”也存在着局限性和主观性,两者既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法律事实必须以客观事实为追求目标

(三)法律事实必须以客观事实为追求目标

法院在审判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认定事实的审判程序、证据规则以及其他法律手段,都是以追求客观事实为目标。一种审判程序和证据规则是否合理,要看其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认定的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相一致。可以说,当今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审判规则和证据规则,实际上都是人类为在诉讼中最大限度地发现客观事实而创造的

科学手段,是发现客观事实的历史经验积累,也是人类优秀的科学文化。

三.对“以事实为根据”中“事实”内涵的探讨

通过上面对两者定义和两者关系的论述,可以看出二者在审判实践当中所处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司法原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已向基本要求,是我国多年来司法实践的科学总结。

那么,“以事实为根据”中的“事实”应该是客观事实还是法律事实,成为学界近几年来争论的焦点。有人主张这里的事实应该是客观事实,有人主张应该是法律事实。主张应是客观事实的学者的理由如下:1.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认识,人类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对客观存在进行认识,最终形成自己的意识。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审判人员可以通过诉讼活动对客观事实进行认定2.客观事实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必然会在客观世界里留下各种痕迹,这位法院查明客观事实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3.我国司法机关有党的坚强、统一的领导,有广大具有社会注意觉悟的群众的支持,有一支忠于人民利益、忠于法律、忠于事实真想、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的司法干部队伍,这是查明案件事实的有力组织保证。基于以上观点,有学者认为,“以事实为根据”中的“事实”应当是客观事实,法官的职责就是查清客观事实,并以此作为定案的依据。认为应当是法律事实的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对于这两种观点的交锋,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即“以事实为依据”中的事实应该是法律事实。之所以笔者认为应以法律事实为事实,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对案件事实的查明属于对过去事实的认定,是客观事实转化为当事人和法官主观认识的事实。诉讼证明属于历史证明,是对过去发生的事实予以证明,在证据裁判原则之下,诉讼证明是运用证据来证明过去发生的案件事实。过去发生的案件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原本的证据可能已经灭失,人们不可能像自然证明那样通过对条件的控制反复再现,任何侦查、推理工作都无法以科学实验的方式重复事实的全部经过。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司法实践中对客观事实的追寻有一定的障碍,在对案件的认定上只能以法律事实为依据。

(二)诉讼当事人的干扰因素的存在,也为寻找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对案件的陈述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本着对自己有利的原则进行的,所以在诉讼中在对案件陈述的时候有可能只陈述对自己有利和对对方不利的事实,或者将对自己不利和对对方有利的事实加以隐瞒或者不予陈述。加之办案人员自身认识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使得客观事实难以达到与原本同样真实的效果。

(三)就程序法本身的而规定来看,对事实的认定也应以法律事实为根据

诉讼法中对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时间都有具体的相关规定,这就是说不能为寻找案件的客观真实而无限制、无之境的进行下去,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得出相对真实的结论。同样,在诉讼证明过程中,当事人主张、证明事实与法官认定、采用事实均受制于诉讼证明的价值、原则和规则。这些价值追求和原则规则一方面维护真实的实现,另一方面为维护更高的价值利益而不得不放弃或限制某种真实。

对于我国一些学者将客观事实作为定案证据的原因,笔者认为这与我国证据制度中形式理性观念的缺失有着很大关系。我国向来实行的是罪恶纠纷观,因此倾向于要求“按本来面目”来认识违法行为或查明违法行为,在对民事纠纷的处理过程中,很容易与“完全按照认识或反映客观真实具

有重大价值”的价值联系在一起。这就造成了在诉讼过程中人们对真实情况的努力追寻,而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为追求实质的真实而不顾程序上的要求,忽视了形式上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程序,而形式理性观念要求所有旨在规范对案件真实情况进行查找的程序规范,都必须得到遵守和实施,而不论这种遵守和实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就是说,不论是审判者还是控辩双方,都不能为寻求客观真实而无限制的进行诉讼活动。因此,在严格的形式主义的限制下,诉讼活动所认定的事实显然不能等于案件的本来面目。客观事实的揭示过程处处受形式理性的制约,不再是绝对的客观真相,而只能是服务于诉讼或仲裁的解决争端目标的法律事实。因此,对于审理过程中的事实应当是法律事实。

综上,对于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在二者的关系界定清楚的情况下,应当认识到在案件审判过程中应以经过诉讼程序确定的事实即法律事实作为定案的事实。

参考文献:

邵明.民事诉讼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何家弘主编.新编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论倒签提单的法律性质及法律后果 篇4

摘要:在国际海商事活动中,提单作为一种运输合同性质的凭证,具有一般合同的特征和法律意义。由于国际货物贸易过程中多数采用信用证这种较为安全的方式进行结汇,使得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达成了不利于收货人倒签提单的协议,国际民商事意见中普遍认为这种协议具有合同的欺骗性,属于无效的合同,因此在国际海商贸易中并不受到法律的保护。就目前的法律规范来看,关于倒签提单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学术界对这类行为性质的争论仍存在分歧,有的认定其为违约行为,有的认定其为侵权行为。对倒签提单行为性质认定的不同,导致责任人承担责任的不同,赔偿范围的不同,这显然是不适宜的。为避免这种状况的继续存在,有必要对预借、倒签提单行为的性质认定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以期形成共识。

关键词:倒签提单、法律性质、法律后果

一、倒签提单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倒签提单是指:承运人在货物装船完毕,签发提单时,应托运人请求,将提单签发日期提前至信用证规定的装船日期。其特征是:货物已装船完毕;在托运人请求之下;提单签发日期早于实际装船的日期。

在现代国际贸易中,采用跟单信用证方式付款是最常见、最主要的支付方式。在采用这种付款方式的 情形下,开证银行应买方的请求开出的信用证对货物的装运期限、信用证的有效期和交单日期都作了十分明确的规定,卖方只有在完全按照信用证的规定向议付银行提交所需单证后,方能顺利结汇。其中,卖方所提交的提单必须是已装船提单,否则不能结汇。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经常会遇到下述两种情况:

(1)眼看信用证的有效期即将届满,而货物尚未装船或尚未装船完毕,如果卖方等到货物装船完毕,再凭承运人开出的已装船提单去议付银行结汇,则肯定会超过信用证所规定的结汇期,议付银行会以此为由而拒绝结汇。(2)货物实际装船完毕的日期迟于信用证规定的装船期限,如果承运人以该日期作为提单签发的日期,议付银行也肯定会以单证不符(提单在签发日期上与信用证的规定不相符)为由而拒绝卖方的结汇请求。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因不能在信用证规定的期限内获取已装船提单而担心结汇受阻的卖方,肯定会焦灼不安。有些卖方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会和承运人协商对策,进而采取预借提单和倒签提单的方式来避免损失。托运人与承运人的这种行为,在法律上该被如何定性?

二、倒签提单的法律性质:目前学界对倒签提单的法律性质普遍有两种看法:违约合同;二是认为其为一般侵权行为。

(一)违约说。

认为倒签提单具有违约属性的具体原因有三:方因延迟交货而倒签提单买方造成了损失。

第一,“违约说”没有从整体去分析倒签提单行为运人与收货人的关系、承运人与收货人的关系。书特书,认为托运人倒签提单造成了货物迟延到达们由上文分析可知,在契约关系,践中还存在着承运人主动倒签提单的情况

第二,“违约说”认为倒签提单是卖方因担心延迟交货而采取的措施,即“避免违约而违约的行为”而是掩盖自身违约的事实,用证拒付权。○而产生的违约。

第三,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务,构成根本性违约,买方可以宣告合同无效。合同中的一方单方宣告合同无效,实际上行使的是一种撤销权。, “违约说”存在着诸多缺陷承运人是倒签提单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是对倒签提单法律性质的曲解。1因此倒签提单实际上是基于侵权故意而产生的侵权”

但在倒签提单的情况下,(,现概述如下“违约说”抓住托运人与收货人这一关系大,更是与违约无关托运人要求倒签提单的目的不是避免违约,卖方与承运人采用欺骗手段,一是认为倒签提单为含有欺诈因素的的1)卖方与买方事先有买卖合同;(3)货物运抵目的港的时间延迟: ,而将倒签提单人为地割裂为两部分托,而是地地道道的侵权行为。49条的规定,如果卖方不履行合同义,2)卖,给,在实

(即因避免违约而违约的行为;违反他们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但我而承运人与收货人之间并不存那么承运人倒签提单应属于何种性质?“违约说”无法解释这一点。况且,实际上已直接侵害了收货方的知情权、撤销权、提单转让权和信

而非所谓“因避免违约将提单装船日期倒签,隐瞒了违约的事实,使卖方本可行使的撤销权归于消灭。从这个意义上说,很难将倒签提单归结为违约。

(二)侵权说。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所谓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一般侵权行为须具备以下构成要件:(1)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具有违法性;(2)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3)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倒签提单则正好符合上述条件。倒签提单行为的违法性。首先,国际公约和我国的海商法都明确规定承运人在实际装船后才能签发已装船提单,同时要求签单日期与实际装船日期必须相符。载提单的签发日期,显然违背了如实签发提单的法定义务,构成了对买方的欺骗。签提单行为给买方造成的损失一般有三种:货物的损坏、失鲜减值或延迟而给买方带来损失。由于错过销售旺季,造成市场跌价损失。销合同。一般是在确定了装船日期后与国内第三方签订内销合同。延迟运到,内销合同的对方可行使撤销权,违约金。再次,倒签提单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倒签提单基于装船迟滞的事实,情况下,卖方极有可能迟延交货,如果承运人如实签发提单,船日期装船而难以结汇○2。买方款项尚未付出,变更合同,另行寻找货源以减少损失。重大损失。最后,倒签提单责任人具有主观过错。按事实签发提单,承运人应托运人的要求倒签提单时,人却因相信该提单的记载而受到损失,因此承运人主观上的故意是显而易见的。

从两学说的性质可知,签订倒签提单是欺骗性的隐瞒违约事实,侵犯了收货人的知情权,承运人在明知的情况下仍然同意托运人的请求,也构成对收货人的侵权,对同一主体,承运人与托运人都构成了侵权之债。

三、倒签提单的法律后果

综上所述,倒签提单是海事贸易活动中不遵守诚实信用原则的表现,承运人与托运人恶意串通倒签提单的行为是内部约定的违法行为,了收货人的知情权、撤销权、提单转让权和信用证拒付权,构成共同故意的共同侵权,人知道时有权拒绝收货、拒付货款,事后知道的有权要求承运人和托运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承运人故意隐瞒货物的真实装船日期,虚假记其次,倒1.对于时鲜货物,在倒签提单情况下,会造成、2.一般货物在倒签提单情况下,延迟运到,3.在国际货物买卖中,进口方往往都在国内签有内由于提单是倒签的,货物宣告合同无效而向该买方索赔,买方因此而赔付在此卖方将会因未按合同约定的装

也不致遭受重大损失,同时买方还可以提前

从而遭受为维护流动票据的信誉,要求承运人严格是知道该提单将被用来结汇,但收货

对外无法律效力,承运人与托运人共同侵犯收货

但倒签提单则使买方的这一安排无法开展,注释:

1朱孝新.恶意倒签提单的法律性质[J].当代法学,2002,○(10).2王 婷 《倒签提单的法律性质之探讨》法治与社会 2007年8月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篇5

来源: 作者: 日期:09-10-20

根据《合同法》第56、58、59条的规定,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主要有:

1、返还财产:不能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

2、赔偿损失—缔约过失责任;

3、特殊的后果: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

产收归国有(追缴财产)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4、《合同法》第57条的规定:“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

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5、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三十条 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主管机关可以根据情况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停业整顿、扣缴、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处罚:

(一)登记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或者未经核准登记注册擅自开业的;

(二)擅自改变主要登记事项或者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的;

(三)不按照规定办理注销登记或者不按照规定报送年检报告书,办理年检的;

(四)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或者擅自复印《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的;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六)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

对企业法人按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罚时,应当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责任、经济责任;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 对有下列行为的企业和经营单位,登记

主管机关作出如下处罚,可以单处,也可以并处

:

(一)未经核准登记擅自开业从事经营活动的,责令终

止经营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处以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0000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以

l0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申请登记时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除责令

提供真实情况外,视其具体情节,予以警告,没收非法所

得,处以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0000

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以l0000元以下的罚款。经审查

不具备企业法人条件或者经营条件的,吊销营业执照。伪 造证件骗取营业执照的,没收非法所得,处以非法所得额 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0000元,没有非法所得 的,处以l0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营业执照。

(三)擅自改变主要登记事项,不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予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处以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 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0000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以 10000元以下的罚款,并限期办理变更登记;逾期不办理 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扣缴营业执照;情节严重的,吊销营 业执照。超出经营期限从事经营活动的,视为无照经营,按照本条第一项规定处理。

(四)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或者经营方式从事经

营活动的,视其情节轻重,予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处以 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0000元,没 有非法所得的,处以10000元以下的罚款。同时违反国家 其他有关规定,从事非法经营的,责令停业整顿,没收非法 所得,处以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 30000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以1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 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五)侵犯企业名称专用权的,依照企业名称登记管理 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营业执照的,没收非法所得,处以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 不超过30000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以10000元以下的罚 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七)擅自复印营业执照的,收缴复印件,予以警告,处 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不按规定悬挂营业执照的,予以 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八)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责令补足

抽逃、转移的资金,追回隐匿的财产,没收非法所得,处以 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0000元,没

(四)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或者经营方式从事经

营活动的,视其情节轻重,予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处以 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0000元,没 有非法所得的,处以10000元以下的罚款。同时违反国家 其他有关规定,从事非法经营的,责令停业整顿,没收非法 所得,处以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 30000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以1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 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篇6

来源:胡律师网作者:上海律师 胡燕来 所属栏目:企业裁员安置

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就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达成的协议 , 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缔结劳动关系的唯一合法形式。劳动合同一旦被确认无效 , 即意……

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就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达成的协议,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缔结劳动关系的唯一合法形式。劳动合同一旦被确认无效,即意味着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2004年8月,赵女士应聘到上海某电子公司任人事经理工作,赵女士当时年近30岁,在简历中,她自称具有复旦大学信息专业和国际全融专业双学士学位。入职后,某电子公司向其每月发放工资9000元人民币,此后在公司工作的近四年中,赵女士的月工资又逐步增加到1300O元。

2008年2月底,某电子公司与赵女士提前解除劳动关系,双方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公司为此支付了赵女士相当于四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金和一个月替代工资期工资共计6000元作为补偿。

同年3月4日,某电子公司向复旦大学核实后了解到,赵女士根本未获得过复旦的双学士学位,复旦的本科、专科甚至成人教育学院学生名单中均查无此人。某电子公司认为赵女士的行为给公司带来了巨大损失,遂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要求确认劳动合同无效,并要求赵女士返还上述补偿金并赔偿公司的经济损失等。

本案经过一裁二审,上海市某中级人民法院于2008年12月对这起特殊的劳动争议案作出终审判决:判定赵女士返还公司经济补偿金等人民币近7万元。审理法官认为,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有权了解劳动者的健康状况、知识技能和工作经历等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了解劳动者真实状况是用人单位的权利,如实说明自身状况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而学历是公司与赵女士建立劳动关系的必备条件。赵女士向公司提供了虚假的学历证明,在此基础上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属无效。由于劳动合同的无效,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也为无效合同,赵女士理应返还据此收取的补偿金。据此,法院作出以上判决。

我国《劳动法》第18条第2款规定:“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因而,无效的劳动合同不受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无效劳动合同分为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两种。一般而言,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认定为整体无效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无论是采取欺诈手段还是威胁手段,所订立的劳动合同都违背了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它的后果是侵犯了一方当事人的权益,因而这两种劳动合同难以具有法律效力。

部分无效劳动合同是指部分条款无效的合同。大多数情况下,一份合同中可能只有一条是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即使这一条被确认为无效,也不影响整个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认定这份劳动合同全部无效。《劳动法》

我国事实婚姻法法律问题实证研究 篇7

所谓的事实婚姻,其指的是具备结婚的实质要件或欠缺结婚实质要件的男女未经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周围群众也认为其为夫妻的客观事实[1]。可见,与法律婚姻相比,事实婚姻是法律婚姻的相对应概念,其虽实现了婚姻双方意愿一致性,但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因此一旦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问题,则无法受到法律法规的认可与保护。

对于事实婚姻而言,其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结婚男女双方都满足结婚的实质要求,例如符合一夫一妻制、双方都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双方都选择自愿结婚等条件;其次,与法律结婚不同,事实婚姻未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相关程序进行登记结婚,因此在结婚形式要件方面相对欠缺;第三,事实婚姻双方应在主观上满足创设夫妻关系的要求,若双方未创设长久稳定的夫妻关系而共同生活,则不符合事实婚姻的要求。

二、我国事实婚姻现状及成因分析

通过21世纪社会民众熟练掌握的网络社交平台,如QQ群、微信群、微博等形式调查,目前我国事实婚姻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现状,具体有[2]:(1)受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理念等因素影响,我国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着事实婚姻的情况;(2)在事实婚姻分布年龄段方面,目前在不同年龄段都普遍存在着事实婚姻的情况;(3)国内事实婚姻普通体现在婚姻纠纷问题之中。

导致我国事实婚姻广为盛行和普遍存在的原因诸多,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在我国特别是偏远农村等地区普遍存在着传承传统婚礼习俗,并已根深蒂固于百姓心中,这种偏重于仪式婚礼的模式,造成事实婚姻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2)国家颁布的《婚姻法》在部分地区未起到充分监督制约作用,造成人们在婚姻法律方面观念相对淡薄,成为事实婚姻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偏远地区事实婚姻现象突出;(3)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再婚现象普遍,而其婚姻形式也是以事实婚姻为主,进而伴随其而产生的法律纠纷问题也日益显著,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团结。

三、事实婚姻法律问题案例分析

(一)事实婚姻案例

原告:李某某,女,年龄55,自由职业;

被告:赵某某,男,年龄56,自由职业;

原告代理人:李某,男,年龄59,自由职业;

原告李某某与被告赵某某于1981在北京打工时认识,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通过举办结婚仪式后开始同居生活,并分别在1985年和1988年生育两个儿子,1990年生育一个女儿。目前,原被告三个子女都已成年,并各自组建家庭独立生活。

原告李某某系重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无法独立生活,被告赵某不履行夫妻间的扶养义务。因此,原告李某某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与被告赵某某离婚,对夫妻财产进行均分,并要求赵某某返还工款及其经济帮助金80000元。本事实婚姻案例中,李某系原告李某某的哥哥,是原告李某某的监护人。

(二)案件分析

德州市陵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李某某系不能辨识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原告李某某的监护人李某作为法定代理人进行案件诉讼,符合法律规定。

原告李某某、被告赵某某虽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1981年即开始同居生活,至2004年6月2日双方已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属事实婚姻。

原告李某某因患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被告赵某某不履行夫妻间的扶养义务,现原告李某某请求离婚,符合法律规定,应予以准许。

原告李某某要求被告赵某某给予其80000元工款及经济帮助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结合本案实际,法院认为被告赵某某给予原告力某某30000元经济帮助金为宜。

(三)案例法律意义

本案中第一个焦点问题是原告李某某和被告赵某某婚姻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益。本案发生时间为2015年11月,根据根据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记办法》规定,没有配偶的男女,未办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如同居时双方均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可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可见,原告李某某和被告赵某某结婚行为属于事实婚姻,其合法性效力等同于合法登记的婚姻。

本案中的另一个焦点问题是原告李某某的哥哥李某,是否能代为提起离婚诉讼。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或妻一方可能会因疾病或外力损伤而出现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状态。在离婚案件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论是作为原告还是被告,原告李某某因患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被告赵某某不履行夫妻间的扶养义务,原告李某某的哥哥作为监护人代为请求离婚,符合法律规定,应予以准许。

四、完善我国事实婚姻的建议对策

(一)针对我国事实婚姻现状问题,应不断完善国内事实婚姻制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婚礼习俗以举办传统婚礼仪式为主,但这种事实婚姻与我国法律规定的事实婚姻相应的效力不相符;另一方面,事实婚姻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大量存在。因此,对事实婚姻采取有条件的承认也是与社会现实相符的。

(二)充分借鉴国外在对事实婚姻立法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事实婚姻相应的法律效力予以承认,特别是保护事实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及儿童的合法权益。因此,我国在制定事实婚姻法时,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严格界定事实婚姻的条件,并赋予其一定的法律效力。

(三)应充分规范事实婚姻的认定标准,确定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为婚姻法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应大力普及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以案说法,完善和加强婚姻登记机构的建设,简便婚姻检测程序,凭身份证结婚等措施。

(四)针对社会中老年人事实婚姻行为发生数量的增多,国家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尊重老年人意愿的基础上,引导老年人婚姻行为合法化,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明确老年人事实婚姻中各种法律关系,对于维持当前老龄化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五、结语

总而言之,事实婚姻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焦点问题,其法律效力的赋予至关重要。应不断建立健全事实婚姻制度,使得事实婚姻被法律追求正义的价值理念,并赋予每个人应得的权利。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事实婚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保障事实婚姻双方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冶联凤,杨宝嘉.对我国事实婚姻制度的思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5).

[2]戴国勇.对事实婚姻认定和处理法律要件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

法律视野下的新闻事实 篇8

一、新闻事实的涵义

新闻事实是记者经过调查采访,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种信息,根据一定的逻辑规则,以新闻的语言还原出来的事实状态。

新闻事实的特殊性在于,它要求七个构成要素“何人、何时、何地、何事、怎么样、为什么(俗称5个W、一个H)及意义”都有“新闻味”。即“时间”是新近或正在的,“地点”是与受众在空间或心理上是接近的,“何人”最好是“非常”的,“何事”的内容是广大受众未知、欲知、应知的,“怎么样”的表现方式是特殊的,“为什么”的原因是众人感到意外的,“意义”则是耐人寻味的。当这些要素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缺乏“新闻味”,在新闻作品中就会被轻描淡写或干脆不写,这也是符合新闻写作特点的。

二、法律事实的涵义

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②

法律事实是一个法律上的术语,是经过一定诉讼程序后能够认定的事实,是通过诉讼各方证据的交锋及对抗,裁判者最终能够认定的事实。法律事实的形成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并受制于法律的评价。实际上,法律事实是法官主持下当事人一起构造的人工世界,在这个人工世界的构建过程中,参与诉讼的各方当事人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对外只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这就使证据的真实性有一定的概率,以此所最终认定怎样的法律事实也有一定的概率。

三、法律事实与新闻事实的辩证关系

无论是新闻事实还是法律事实都是以真实性作为自身存在的第一要素,新闻事实要求:第一,作者所报道的事实必须真实无误,不允许有任何差错、虚构或者夸大、缩小;第二,对事实的说明、解释,也应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歪曲或掩饰。同样,司法审判的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可见,崇尚真实是新闻与法律相通之处。但法律意义上的事实与新闻意义上的事实又不尽相同。

法律事实往往需要证据来证明,所以当一个犯罪嫌疑人对着镜头说:“我就是杀人凶手”的时候,这毫无疑问可以成为新闻事实,但却无法成为法律事实。新闻事实注重的是对事实的客观报道,当镜头真实地记录下来这个犯罪嫌疑人所说的话时,已经完成了对事实的客观报道,所以新闻事实也就这样固定了下来。但是这个新闻事实能否成为法律事实呢?还不可以。因为法律规定,仅有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是不足以认定犯罪事实的,而需要其他证据来证明这个事实是真实存在的。因此,在法律看来,不能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或证据证明的事实就不是法律事实。

当媒体的新闻报道触及了还没有被认定为法律事实的事实,即报社或是记者的报道陈述了一个还没有被法律确认的事实,无论报社或是记者穷尽多少对于新闻客观事实来源的审查,这个新闻的客观性从法律的角度就是有瑕疵的。这样的报道即使在事实上没有失实,没有违背所谓事实的客观性,但是其践踏的是法律仅赋予相关司法机关对于当事人必须通过相应的司法程序才能确定法律事实的权力,而这些法律事实的确定将直接导致当事人承担相应法律规定的责任。如果没有经过这些法律规定的程序,所谓的事实直接被媒体拿来报道的话,对被报道者来说就是不公平的,且又是侵犯名誉权的。

四、尊重与约束:法律对新闻事实的态度

新闻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特定方式,是对新近发生或是正在发生的具有某种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按新闻事实的实际情况进行报道,严格体现新闻的客观性,这是新闻传播必须恪守的准则,但在侵权诉讼中,新闻的客观性还有其更明确的法律定义,它的外延要远小于新闻学范畴中的客观性。记者在报道时不能确实分清新闻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区别,正是媒体败诉率居高不下的一大隐患之一,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此讨论新闻事实报道应注意的问题:

新闻事实报道程序应合法,尽量减少媒体审判。现在有这么一种说法,叫媒体审判。即媒体在司法机构尚未作出判决前,根据自己掌握的“新闻事实”,对相关案件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并将自己的判断传播给了广大的群众,使大家对案件有了先入为主的观点。然而,媒体所依据的并非是法律事实,而是未经证据证明的新闻事实。虽然新闻事实可能更接近于客观事实,但法院只能就法律事实作出判决,因为法律事实的可信度要高于新闻事实。因此,新闻事实可以无限接近客观事实,但是由于新闻事实与法律事实属性上的本质区别,两者之间并不是随意转换的。

新闻事实向法律事实的转变——证据及举证责任。法庭是实现正义的地方,所以人们普遍认为,经过法庭质证的事实将与客观事实更加接近。诉讼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查事实和适用法律来保护被侵害的权利。一方启动了诉讼程序,双方各自携带证据来到法庭,提出自己的主张,举出自己的证据,并且围绕证据展开辩论。而在有新闻机构或新闻从业人员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案件中,则无疑会牵扯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掌握的新闻事实转化为法律事实。在这两者的转化过程中,证据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新闻事实有了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其可信性,那么法院就会采纳这个新闻事实,从而完成了新闻事实向法律事实的转变,而在这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将会对新闻机构的胜诉率起到极大的作用。

据学者统计分析,我国新闻侵权诉讼中媒体败诉率高达70%,③这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是一个重要原因。举证责任是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时,当事人负担的败诉的风险。因为,有争议的事实经过证明活动后会出现三种情况:1.该事实已被证明为真。2.该事实被证明为假。3.该事实真假未获得证明。在1、2两种情况下,法院可以依据已查明的事实作出判断,不存在举证责任问题。唯有第三种情况才涉及举证责任问题。在现代诉讼中,在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下,法院必须作出非此即彼的判决,将真伪不明引起的不利诉讼结果判归负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④

我国法律对举证责任的规定体现在《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中,该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人们将它概括为“谁主张,谁举证”。但是,如果在新闻侵权诉讼中只遵循这一个举证责任,恰恰是对媒体很不利的,并没有体现对言论自由权和名誉权的平等保护。这种举证责任是将新闻侵害名誉权等同于普通的人身权利侵害,没有考虑到新闻侵权的特点,隐含着举证责任负担的不公平。

新闻报道的对象就是诉讼中的原告,报道中所披露的事实就是原告的行为,如果被报道者是法人(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媒体所报道的事实往往是来自对法人内部某些知情人的采访。记者采访报道,只要事实基本准确就可以报道,采访的同时不会有意识地搜集更多为日后打官司需要的证据。如果这一报道被诉侵害名誉权,记者手中的采访笔记是无法达到诉讼证据要求的,媒体要想证明自己报道的事实是真实的,必须要到原告那里去搜集证据。这在现实中很难做到,知情人通常很难冒着得罪自己单位的危险而为媒体提供证据。这样,媒体就可能因不能提供证据而承担败诉的风险。⑤

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基本上遵循这樣的举证规则:即原告主张并证明被告报道或言论失实;被告证明所发表的言论或报道内容真实。也就是说,原告对言论内容的虚假性负举证责任,被告对言论内容的真实性负举证责任。但在实际审判过程中,法院往往倾向于让被告证明自己的言论或报道是真实的,这也就形成了所谓的举证责任倒置。

笔者认为,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是法定的,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不应随意分配举证责任。新闻媒体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很难在诉讼过程中拿出相关的证据以证明其新闻事实的真实性。而作为原告,其举证的能力往往要大于新闻媒体。所以法院将举证责任分配给原告一方更符合法律的公平原则。从《宪法》的角度看,《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新闻媒体报道新闻的过程也正是行使宪法所赋予的权利的过程。如果让新闻媒体来承担举证责任,则无疑将会限制其对宪法权利的行使。所以,我们认为在新闻侵权诉讼中,如果出现有争议的言论或在报道是否失实真伪不明的情况下,应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

综上所述,尽管新闻事实与法律事实都以最大限度地追求客观事实为己任,两者相比之下,法律事实作为司法过程中定案的依据,其可信度显然高于新闻事实。这就要求媒体在报道案件时,应以法律事实为准,不应超越法律事实,如果仅根据掌握的新闻事实对案件妄加评判,那可能会引起对新闻报道实际操作中的许多问题。此外,回顾以往发生的众多新闻侵权案件,新闻机构的举证责任往往被置于不利地位,因此,为了实现新闻事实向法律事实的有效转变,有必要通过相关法律规定对举证责任作出明确的系统规定,以平衡双方的举证能力,使新闻机构的舆论监督权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实现在法制体系下新闻的真实报道。

注释:

①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第75页。

②任义:《法律中的事实》,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175689)

③陈志武:《媒体言论的法律困境——关于新闻侵权诉讼的实证研究》,(http://www.sile.org.cn/dis/chen.pdf)

④江伟:《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159~161页。

⑤周甲禄:《论新闻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新闻与法律》,2004(12),第35~38页。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

房屋评估报告未送达的法律后果 篇9

(2013)马行初字第00010号

文/安徽省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鹏鹏

在房屋征收过程中,征收主体未按规定将房屋评估报告送达被征收人,导致被征收人后续救济权利的丧失,法院应当依法撤销依据该评估报告作出的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

案件当事人:

原告:艾正云、沙德芳。

被告: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政府。

案情摘要

2012年3月20日,雨山区政府发布《雨山区人民政府征收决定》。登记在艾正云、沙德芳名下的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九华街22号位于规定的征收范围内,2012年12月1日,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古街道旧城改造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指挥部将《关于确认房地产评估机构的通知》张贴于艾正云、沙德芳被征收房屋门口,通知艾正云、沙德芳户选择确定房地产评估机构。

2012年12月4日,项目指挥部依法举行抽签程序,确定雨山区采石九华街22号房产的房地产评估机构为安徽民生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2013年1月16日,雨山区政府对被征收人艾正云、房地产权证共有权人沙德芳作出雨政征补(2013)21号《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

争议焦点:

1、雨山区政府对艾正云、沙德芳作出《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时选定评估机构程序及评估程序是否合法。

2、雨山区政府对艾正云、沙德芳作出《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是否合法。

法庭辩论:

原告诉称:2013年1月16日,雨山区政府作出《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对原告名下坐落于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九华街22号房屋实施征收。被告单方面委托安徽民生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对原告的房屋进行价值评估,并依据该评估报告计算出原告货币化补偿金额。原告认为,根据相关规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由被征收人协商确定。

且在价格评估报告确定后,应及时向原告送达,原告对评估确定的被征收房屋价值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但被告既没有与原告共同确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也没有向原告送达评估结果,剥夺了原告依法享有的权利。故请求依法撤销雨山区政府于2013年1月16日作出的《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

雨山区政府辩称:雨山区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为原告方提供了货币化和产权调换两种安置方式选择,没有侵犯原告方自由选择补偿方式的权利,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雨山区政府依法按照相关程序选定安徽民生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作为评估机构,作出《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程序合法。

法院裁判:

一、选定评估机构程序合法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由被征收人协商选定;协商不成的,通过多数决定、随机选定等方式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由被征收人在规定时间内协商选定;在规定时间内协商不成的,由房屋征收部门通过组织被征收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决定,或者采取摇号、抽签等随机方式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本案中,雨山区政府发布征收决定后,在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问题经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被征收人艾正云、沙德芳并未提交选定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在雨山区政府书面公告通知其参加抽签选定评估机构后,也未及时参加。

故雨山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参加抽签选定安徽民生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作为评估机构的程序基本合法。

二、评估程序违法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委托书或者委托合同的约定,向房屋征收部门提供分户的初步评估结果。分户的初步评估结果应当包括评估对象的构成及其基本情况和评估价值。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将分户的初步评估结果在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示。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对评估确定的被征收房屋价值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从本案现有证据看,雨山区政府在安徽民生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对采石九华街22号作出的商业房地产市场价值评估报告后,未将该报告内容及时送达艾正云、沙德芳并公告,致使艾正云、沙德芳对其房产评估价格申请复核评估和申请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鉴定的权利丧失。故雨山区政府对艾正云、沙德芳位于采石九华街22号房产评估程序违法,依据该评估程序作出的《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依法应予以撤销。

综上,法院判决撤销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政府于2013年1月16日对艾正云、沙德芳作出的雨政征补(2013)21号《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

裁判评析

征迁案件中矛盾最为突出的就是房屋征收补偿问题。补偿公平、公正,不仅需要征收部门在征收过程中充分保障被征收人的实体权益不受损害,保证不因征收行为导致被征收人实际生活水平降低;而且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征收程序执行,保证被征收人知情权、参与权、救济权等程序权利的实现。法院在审理房屋征收行政案件时不仅需要从大局出发,依法支持行政机关合法征收行为,而且要充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以实现行政诉讼之应有本意。

一、被征收房屋的价值需要通过评估确定

在城市房屋征收过程中,征收补偿的标准是房屋征收过的核心要素。现实中,绝大多数被拆迁户与开发商和行政机关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征收拆迁房屋的补偿标准上,被拆迁户认为补偿标准太低,而开发商和行政机关认为拆迁户漫天要价。

因此,我国规定被征收房屋的价值,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作为独立于征收人与被征收人这两大利益主体的第三方,由其出具的建立在专业评估基础上的评估报告能够适当地中和征收人与被征收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二、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须合法评估

上一篇:心灵的选择800字小学六年级优秀作文下一篇:小学班主任数学家长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