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保险利益

2024-06-24

法律保险利益(精选6篇)

法律保险利益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虽然从大的范围上, 可以将保险划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但是, 鉴于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是人的生命、身体和健康, 不同于财产保险中的各种有形或者无形的财产。因此, 大多数学者均认为, 人身保险并不具备如财产保险一样的损害补偿性质。也正因为如此, 包括我国、我国的台湾地区以及英国等相当一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保险法律, 仅要求人身保险中的保险利益于合同订立时存在即可。因此, 合同订立之后保险利益的丧失并不能够影响受益人保险金支付请求权的实现。

然而, 从保险的损失填补、损害补偿以及人类互助共济的本质出发, 类似我国保险法对于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之时间要件的规定, 不但不能够充分发挥保险利益原则的各项重要作用, 反而成为了阻滞保险实践良性发展的羁绊。因此, 探究保险的精髓, 合理界定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 可谓意义重大。

二、保险利益的作用

研究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问题, 实有必要深入研究保险利益的重要作用。只有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才具有可靠性。

(一) 防止保险沦为赌博的工具

从保险利益原则发展的历史可知, 保险利益的第一个历史使命乃在于防止保险沦为赌博的工具。

在18世纪, 人寿保险单的签发并不以要保人对于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为要件, 即无论要保人对于被保险人是否具有血缘或者经济上的利害关系, 要保人均可以以自己或其指定的人为受益人, 而以被保险人的生命为保险标的, 投保被保险人的死亡保险。一旦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死亡, 受益人则会获得相应的保险金支付。例如, 甲以与自己无任何人身或经济上利害关系的娱乐明星乙为被保险人投保了意外伤害保险, 保险金额为50万元人民币。合同有效期内的某日, 该明星旅游途中因意外事故死亡, 甲旋即可以向保险人申请50万元人民币的保险金支付。在此事件中, 甲并未因乙的死亡而遭受有身心或者经济上的损失, 而甲也仅仅为其获得的50万元人民币的保险金支付了数量极为有限的保险费而已。

保险利益要件的缺失, 必定会促使投保人更加热衷于以面临较高死亡风险且与自己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人为被险人而投保死亡保险, 因为投保人仅以小额的保险费支出即可以获得数量较为可观的保险金。因此, 18世纪的人身保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了赌博的工具。而保险利益要件的提出, 仅要求投保人为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人投保保险, 就可以将保险这种损害填补手段与赌博区分开来。

(二) 防范道德风险

保险利益的第二个重要作用即在于防范道德风险的蔓延。因为人身保险中的保险利益多以投保人或受益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亲情或血缘方面的抚养、赡养关系为主, 被保险人的生存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受益人之情感利益或生存利益的维系。因此, 当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存在上述保险利益的时候, 投保人或受益人并不会主动促成保险事故的出现。但是, 在保险利益要件缺失的情况下, 不但被保险人的死亡不会给投保人或受益人造成任何情感或者经济利益方面的损失, 反而会诱使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为了获得保险金而故意促使保险事故发生。无形中使得被保险人的死亡风险骤增。

(三) 确定保险金额

保险利益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即在于确定适宜的保险金额度。虽然大部分人身保险都不具有类似财产保险一样的补偿性质, 但是在部分人身保险 (例如医疗费用保险以及债权人为债务人投保的人身保险) 中仍然是要贯彻损失补偿原则的, 因此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所获得的保险金不得超过其保险利益的范围, 否则将会导致受益人或者被保险人的超额获益, 同时还将侵害其他未出险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对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存在时间的探讨

鉴于保险利益在上述各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19世纪开始, 英美等国家即以保险利益的缺失违反公共政策为由, 要求投保人在投保人身保险时必须对于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但是,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险立法对于保险利益存在时间方面的要求却并不完全一致。理论界学者对此问题也并未达成一致意见。

对于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观点和立法例。

(一) 订立合同时存在即可

此种观点认为, 鉴于人身保险所具有的不同于财产保险的储蓄、投资以及非属补偿类保险等方面的属性, 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只要在合同订立时存在即可。如若合同成立后至出险时, 保险利益因各种原因而丧失, 也并不能够影响到受益人保险金支付请求权的实现。否则则会侵害投保人通过缴纳保费所积累产生的现金价值方面的权益。

另外, 持此观点的学者还认为, 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保险利益多基于恒久不变的亲情关系而能够得以长久维系, 而且从维护合同自由的角度出发, 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只要在签订合同时存在已足。

台湾学者桂裕曾在其所著《保险法论》中提到, 人身上之保险利益, 必于订约之际为存在, 但不必于保险事故发生之际亦存在。另一台湾学者施文森亦认为, 人身保险之要保人於投保时有保险利益即为已足。保险利益之减少、中断或灭失, 要不影响有效成立之保险契约, 及要保人或受益人之约定保险金额给付请求权。

在立法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以下简称《保险法》) 即要求人身险中的保险利益于订立合同时存在即可。我国《保险法》第12条第1款规定:“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 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实际上, 此种时间要件方面的规定, 并不能很好地达到防范道德风险的作用。例如, 张三和李四是夫妻关系, 张三以其夫李四为被保险人, 以自己为受益人, 投保了意外伤害保险, 保险金额为40万元。在合同有效期内, 张三和李四因夫妻感情破裂而解除了婚姻关系。但李四却在未进行受益人变更时因张三故意制造的意外事故而死亡。随后, 张三以受益人身份要求保险公司向其支付40万元的保险金。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发现, 在张三与李四解除婚姻关系之后, 作为“初始”受益人的张三, 极有可能为了获得保险金而侵害被保险人的生命利益。

(二) 出险时存在

要求保险利益须在被保险人出险时存在的观点认为, 虽然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具有许多的不同之处。鉴于人身上的不可估量性, 人身保险并不具有损失补偿的性质。但是, 在人身保险的实践领域, 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绝不仅仅是纯粹的“感情”关系, 更多的时候是存在着经济利益。因此, 从保险之损害填补的本质出发, 为防止相关主体之道德风险以及不当得利之态势的蔓延, 须要求投保人或受益人在被保险人遭遇保险合同约定范围内的风险事故时对于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例如, 当债权人为债务人以及公司为主要雇员投保人身保险时, 如果在债务人或公司的主要雇员因保险事故而死亡时, 投保人与其已经不具备投保时的人身关系, 保险人是无须向其支付保险金的。

支持此一观点的是英国早期判例Godsall v.Boldero案。该案的主审法官认为, 在债权人为债务人生命投保时, 该寿险保单是补偿性保单, 被保险人须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存在可保利益。

实际上, 此观点认为并没有将人身保险之保险利益做出与财产保险不同规定的必要。

(三) 订约以及出险时均须存在

据Edwin Patterson′s教授的考证, 在保险利益原则应用之初, 美国的法院要求人身保险中的保险利益于投保时以及出险时必须存在。但是, 保险人却没有充分利用该原则给其带来的好处:只要保单所有人在合同订立时对于被保险人具有合法的保险利益, 无论此种利益在被保险人死亡时是否消失, 保险人都会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保险金的支付, 久而久之这种做法即成为了一种惯例, 且“习惯”战胜了法律。当然, 保险人的如此做法主要是因为在被保险人死亡时, 调查保单所有人对于被保险人是否尚有保险利益存在很大的困难。而且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判例Dalby v.India and London Life Assurance Co.中, 法院认为被保险人仅须在保险单生效时具有可保利益即可。

很显然, 要求保险利益必须于合同订立时以及出险时都必须存在的做法, 可以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间内最大程度地消除道德风险的隐患, 保障被保险人的生命利益不致被不当侵害, 而且也最为符合保险的本质。虽然该观点被部分评论家认为侵害了保单所有人的投资权益。但是这一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将保险费所积聚起来的现金价值向投保人予以支付的办法加以解决。

四、结论

综观有关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存在时间的学术观点以及各国的立法例, 并结合保险的人类互助共济之本质可以发现, 要求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在合同订立时以及被保险人死亡时均须存在的做法, 更加能够充分发挥保险利益原则的作用, 促进保险实践的良性发展。

摘要:对于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问题, 理论界以及保险实践领域并未达成一致。然而, 从保险的本质出发, 并结合保险利益在防止道德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要求人身保险中的保险利益在合同订立时以及出险时同时存在, 乃是发挥保险利益重要作用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人身保险,保险利益,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施文森.保险法论文:第一卷[M].台北:三民书局, 1988:35.

[2]杨芳.可保利益效力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143.

[3]Swisher, Peter Nash.Insurable Interest Requirement for Life Insurance:A Critical Reassessment[J].Drake Law Review, 2006, 18 (3) :523-526.

法律保险利益 篇2

基本规定

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是投保的前提条件。规定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在于遏制赌博行为的发生,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

原《保险法》第12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此条未考虑被保险人这一重要主体与保险利益的关系,也未明确具有保险利益的时间限制,实践中带来了一些争议。

修订的《保险法》第12条对关于保险利益的规定作了明显修订:“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自此,明确了考察是否具有保险利益应当区分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二者时间上的要求有所不同。

《保险法》规定,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标的的毁损灭失直接影响投保人的经济利益视为投保人对该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条规定:“财产保险中,不同投保人就同一保险标的分别投保,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在其保险利益范围内依据保险合同主张保险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条规定:“第二条人身保险中,因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导致保险合同无效,投保人主张保险人退还扣减相应手续费后的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适应对象

根据《保险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

(1)本人;

(2)配偶、子女、父母;

(3)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

(4)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除前款规定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订立合同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的,合同无效。

保险利益的必要条件

1、保险利益必须是合法的利益。保险利益必须是被法律认可并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它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与社会公共利益相一致。保险利益产生于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法律所承认的有效合同。具体而言,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维护标的安全责任等必须是依法或依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而合法取得、合法享有、合法承担的,凡是违法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而产生的利益都是非法利益,不能作为保险利益。

2、保险利益必需是确定的利益。确定的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可实现的利益,而不是凭主观臆测、推断可能获得的利益,包括现有利益和期待利益。已经拥有的利益或者利害关系为现有利益,如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已经拥有的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等而享有的利益为现有利益。尚未拥有但可以确定的利益或利害关系为期待利益,这种利益必须建立在客观物质基础上,而不是主观臆断、凭空想象的利益。例如,预期的营业利润、预期的租金等属于合理的期待利益,可以作为保险利益。

3、保险利益必须是经济利益。所谓经济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利益必须是可通过货币计量的利益。

《保险法(旧)》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遵循保险利益原则的主要目的在于限制损害补偿的程度,避免将保险变为赌博行为,防止诱发道德风险。

月1日起施行的新《保险法》第十二条约定: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保险利益的适用范围

1、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

由于财产保险标的是财产及有关利益,因此,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产生于财产的不同关系。根据民法债权和物权基本理论,这些不同关系依此产生不同利益:现有利益、预期利益、责任利益和合同利益。

(1)现有利益。现有利益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财产已享有且继续可享有的利益。投保人对财产具有合法的所有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典权等关系且继续存在者,均具有保险利益。现有利益随物权的存在而产生。

(2)预期利益。预期利益是因财产的现有利益而存在,依法律或合同产生的未来一定时期的利益。它包括利润利益、租金收入利益、运费收入利益等。

(3)责任利益。责任利益是被保险人因其对第三者的民事损害行为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它是基于法律上的民事赔偿责任而产生的保险利益,如职业责任、产品责任、公众责任、雇主责任等。根据责任保险险种划分,下述人员有责任保险利益:各种固定场所的所有者、经营者或管理者;制造商、销售商、修理商;雇主;各类专业人员等。例如,汽车在行驶中因驾驶员过错撞伤他人,加害人依法对受害人应负的赔偿责任;医生行医因其过失对病人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等。

(4)合同利益。合同利益是基于有效合同而产生的保险利益。

2、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

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寿命和身体具有保险利益。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虽然难以用货币估价,但同样要求投保人与保险标的(寿命或身体)之间具有经济利害关系,即投保人应具有保险利益。人身保险可保利益可分两种情况:

(1)为自己投保。投保人以自己的寿命或身体为保险标的投保,当然具有保险利益。

(2)为他人投保人身保险。保险利益有严格的限制规定,主要包括:血缘、婚姻及抚养关系;债权债务关系;业务关系等。各国法律规定不一,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利害关系论;一种是同意或承认论。《保险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投保人对本人,配偶、子女、父母,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抚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具有保险利益;其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其具有保险利益。

保险利益的时间限制

1、财产保险保险利益的时间限制。

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一般要求从保险合同订立到保险事故发生时始终要有保险利益。如果合同订立时具有保险利益,而当保险事故发生时不具有保险利益,则保险合同无效。如某房屋的房主甲在投保房屋的火灾保险后,将该房屋出售给乙,如果没有办理批单转让批改手续,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因被保险人已没有保险利益而不需履行赔偿责任。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比较特殊,投保人在投保时可以不具有保险利益,但当损失发生时必须具有保险利益。这种规定是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的习惯做法。买方在投保时往往货物所有权尚未转移到自己手中,但因其货物所有权的转移是必然的,可以投保海上货物运输保险。

2、人身保险保险利益的时间限制。

论保险利益原则 篇3

关键词:保险法 保险利益原则 人身保险 财产保险

保险利益原则作为保险合同的一项基本原则,起源于1745年的英国《海商法》,其根本目的在于防止道德危险的发生,从而更好地实现保险“分散危险和消化损失”的功能。

一、概述

1、保险利益原则的概念

保险利益原则又称可保利益或者可保权益,根据我国《保险法》第12条规定,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一方面,这一定义扩大了保险利益的主体的范围,使得保险利益主体的定位更加符合实际;另一方面,对于“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依旧表述的很是模糊,使得我们无法准确界定保险利益的范围,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仍然未能得到解决,成为新《保险法》的遗憾。

2、保险利益原则的成立要件

保险利益作为保险法律关系的一个要件,其成立需具备以下要件:(1)保险利益必须是合法利益。在英国一般称为“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物之间的关系是法律所承认的。”保险利益作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享有的利益,必须是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为法律认可并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对不法利益,如通过贪污、盗窃、诈骗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财产,不论投保人的主观意愿如何,均应视为无可保利益。因为这些利益是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虽然签订了合同,但一律无效。(2)可保利益必须是有经济价值的利益,也就是说必须是可以用货币、金钱计算和估价的利益。这样才能使计算做到基本合理。反之,如果损失不是经济上的利益,如精神损失,便无法计算,难以用货币衡量,因而不构成保险利益。(3)可保利益必须是可以确定的和能够实现的利益。“确定利益”指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现有利益或因现有利益而产生之期待利益已经确定。所谓“能够实现”是指它是事实上的经济利益或客观的利益。保险利益可以是现有利益和直接利益,也可以是预期利益和间接利益,现有利益较容易确定,期待利益则往往引起争议。

二、保险利益原则的内容

人身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生命、健康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投保人要想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就需要在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建立一种法律上承认的关系。我国关于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立法兼采概括主义和列举主义。新《保险法》第31条第l款采用列举的方式指出投保人对本人、配偶、子女、父母及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具有保险利益。第2款用概括的方式规定: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这一规定明确了保险利益可以是由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约定的利益.即使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双方无任何利害关系,只要征得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仍然可以为其投保人身保险。大陆法系国家学者认为,在人身保险领域并不适用保险利益原则,而是适用同意原则。在保险利益理论发展过程中,也有学者主张。人身保险领域可以适用保险利益原则。从上述法律条文中可以看出。我国对人身保险利益的立法采取的是利益和同意兼顾原则。

三、保险利益原则的主体

新《保险法》将原保险法的保险利益主体由“投保人”变更为“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这一主体范围的扩大有利于平衡保险合同各方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杜绝道德风险的发生和骗保现象的出现。在财产保险中,新《保险法》第49条规定:“保险标的转让的,保险标的的受让人承继保险人的权利和义务。”该条规定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实。在人身保险中,新《保险法》增加“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为保险利益关系人.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作为投保人为其劳动者投保人身保险,增加了人身保险保险利益主体的范围,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主动赋予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投保人身保险的权利.是保险立法的又一重大进步。

四、保险利益原则的效力范围

新《保险法》第12条第1款和第2款创造性地提出“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应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享有保险利益”和“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应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享有保险利益”。由此看出,保险利益的效力范围因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而表现不同,这更加体现了保险立法的严谨性,确立了保险利益存在的时间效力。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在投保时对被保险人有保险利益,至少可以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减少甚至杜绝投保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现象发生,减少骗保嫌疑。切实保护了被保险人的人身权益;然而在财产保险中,维护交易安全和稳定日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首要目的,只要是合法财产的合法变更都应当被给予以保护。因此.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可能保险标的的所有权或其他部分权利已经合法转让。当货物买卖发生后,货物的风险已随交付而转移。此时,投保人与保险标的的物权人已经成为两个主体,保险标的的新物权人承担着保险标的的风险.本着维护交易安全与稳定的宗旨及贯彻保险以填补损害为目的的原则,只有规定“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享有保险利益”才是合理之举。

参考文献

[1]许崇苗.李利.保险合同法下论与实务[M].北京出版杜,2002.

[2]陈欣.保险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尹田.中国保险市场的法律调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郭宏彬.保险利益原则之再界定[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报,2001.

[5]张秀全.人身保险利益质疑[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恋爱男女保险利益分析 篇4

一、保险利益的定义

关于保险利益的定义, 一种说法认为所谓保险利益, 是指要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存在的一种利害关系;[1]一种说法是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的利益。它体现了投保人与保险标的之间存在的金钱上的利益关系。我国《保险法》没有明确予以规定, 只在第十二条规定:“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二、保险利益的确立条件

(一) 保险利益必须是合法的利益

保险利益必须是符合法律规定并被常识认可的利益, 如对保险标的的物权、请求权、保护权, 必须是依法或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享有的权利。同时, 不被常识认可的权利或利益也不具有保险利益。如对月亮提出保险的, 当然不具有保险利益。

(二) 保险利益必须是经济利益

保险利益必须是经济上已经确定的利益或者能够确定的利益。对物而言, 无论如何难以估计, 但一定有价;然而俗话说“生命无价”, 但抚养、保养生命是可以有价, 可以衡量。

(三) 保险利益必须是确定的利益

保险利益必须是已经确定或者可以确定的利益, 包括现有利益和期待利益。现有利益简言之, 就是现在存在能够实际控制或承担的利益;虽然现在不能确定, 但在较短时间内能够获得的利益, 即期待利益, 期待着的利益。[2]

三、保险利益原则是不断发展的

保险利益原则, 是保险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起来的原则, 该原则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如2009年修改《保险法》时, 增加了“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如果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自己买保险, 也可视为双方具有保险利益。”

从我国法律规定变化可知, 保险利益的内容也是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在发展, 更加尊重意思自治, 这有助于发展我国保险事业及法律制度。

因此, 本条法律规定应当成为恋爱男女人寿保险的尚方宝剑, 保险公司也应当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 认可该类人群之间有利害关系, 也就有保险利益。

四、扶养、赡养、抚养、家庭成员没有法律专门定义

根据保险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 (三) 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除前款规定外, 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 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扶养、赡养、抚养包括那些形式固定上门进行家政算不算扶养、赡养和抚养法律没有专门定义;什么是家庭成员, 包括保姆吗或以户籍记载为准呢没有明确规定。

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定义, 对家庭成员也难以理解, 其次我国现行法律对抚养、赡养或扶养的规定也是没有明确的界定, 其义是从文化用语接纳而来, 没有对此从法律上进行界定。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法律的一个漏洞。从现在留守家庭、空巢家庭及我国老龄社会步伐的加剧的现实情况而言, 狭隘理解将不利于老龄社会、留守家庭、空巢家庭的和谐和美;或许将来会有很多的志愿者、兼职保姆履行儿女赡养义务、抚养义务, 很多老人会重新组成一个共同生活的大家庭等等多种多样的形式的晚年生活。有抚养、赡养关系的未必是配偶子女孙儿孙女。俗话说:“生娘不如养娘大”, 从事抚养、扶养、赡养事务的, 不一定是有配偶、血缘关系的人。

而且“家庭成员”是相对稳定但也在不断变化中的, 比如婚姻、死亡、户口迁出迁入。如果恋爱中男女朋友有结婚成为一家人的意愿, 应属于家庭成员。

五、配偶之间利益以感情为基础

配偶 (包括恋爱对象) 健康、平安对谁都好, 现在无钱治疗的情形太多了, 买这样的保险, 也很有实际基础。

配偶之间, 扶养关系与感情相比, 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有感情双方才会长久在一起, 才会有相互扶养关系, 如果没有感情双方常常会分居、离婚等。因此配偶之间的利益是因为有感情, 而不是有扶养关系。

既然婚姻期间的配偶被视为有利益, 这些利益是恋爱之中爱情、亲情的延续和发展, 他们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最基本的相同点就是爱情和亲情, 因此恋爱中的男女朋友关系是有利益关系。

如同婚姻关系中, 离婚中的配偶是否一定有利益关系一样, 不能一概而论。例如, 如果男女朋友已经恋爱多年, 而且双方有共同的财产利益, 如共同房产, 大额动产汽车, 共同债务等等, 或恋爱多年者, 或有结婚打算者, 应视为双方有现实的利益和预期利益。

另外, 当今恋爱中男女同居者非常多, 同居者有共同的财产, 共同生活、帮助的义务, 当然有利益关系。

六、结论

由于保险利益是发展着的, 法律规定不太明确, 如果未婚男女有结婚的意愿, 不是把恋爱当作游戏, 为了对方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将来发生意外事件时有保障, 这样的未婚男女是有保险利益的。《非诚勿扰Ⅱ》中秦奋与梁笑笑是有保险利益关系的。

摘要:现实生活中, 像《非诚勿扰Ⅱ》中秦奋与梁笑笑一样, 在谈恋爱时, 为对方购买保险的想法大有人在, 但很多保险公司又不受理这中人寿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许多保险公司又推出各种险种, 并简化购买手续, 如网上购买保险的, 保险公司基本不审查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关系。可以推知恋爱中男女是有保险利益的。

关键词:恋爱男女,保险利益,人寿险

参考文献

[1]简荣宗.何谓“保险利益”男女朋友可否互为被保险人[EB/OL].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article_category_id=1518&article_id=24471&job_id=52496&template=article_content, 2012-10-15.

保险利益 篇5

〔四〕有关重复保险之问题

保险利益如上所述有其多样性,因而在财产保险合同中,既如一投保人亦有可能对同一标的有多个保险利益。若同一投保人就保险标的之不同保险利益投保则表面观之不违有关重复保险之规定而有超额得赔之可能。因而如此情况应依权利混同或吸收之原则,仅得就较大一项之利益而为投保。但多数学者并未考虑,应予讨论认定。

法律保险利益 篇6

保险利益是指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拥有的法律承认的经济利益, 一旦发生保险事故, 被保险人会因此遭到损失。人身保险是以人的身体或寿命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存在的前提是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身体或生命之间存在利益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是经济关系上的, 可以是血缘上的, 也可以是建立在婚姻基础上的。

在英美法系中, 以利益主义来判断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是否具有保险利益, 只要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存在经济利益, 就认为二者之间具有保险利益。大陆法系在判断保险利益时以被保险人是否同意为标准。其中同意的内容包括对投保人、保险金额、指定和变更受益人、其他保险内容以及转让保险合同等方面。我国是以利益主义为主并辅之以同意主义。我国《保险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本人;配偶、子女、父母;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除前款规定外, 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 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2 我国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认定的缺陷

2.1 保险利益定义不明确

我国在《保险法》中明确规定的保险利益应当是合法的, 但并不是所有合法的利益都可以作为保险利益。法律承认的合法利益应分为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利益, 物质上的利益比较容易用金钱进行衡量, 自然可以作为保险利益;但精神上的利益是不能用货币计量的, 不能作为保险利益存在并进行投保。此外, 我国还将一些不违反社会公众道德和习俗、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但未明确被法律认定成立的关系看做不具有保险利益, 这些都是定义不明造成的。

2.2 保险利益主体列举缺失

我国的保险法虽然对人身关系进行了举例, 但是列举并不完善, 只包括了本人、配偶、子女、父母以及有赡养、抚养关系的亲属。这样的规定导致在实务中对保险利益的确定缺乏正确认识, 最终导致寿险公司在承保时思维保守, 对于未明确列举的人身关系不敢轻易承保, 如祖孙关系的储蓄型保险;再如商务关系, 债权人与债务人、合伙人之间;又如用人单位与雇员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公司的重要股东、经理等高级职员与公司之间:由于公司高级职员在公司中发挥重要作用, 掌握公司机密, 具有相当大的决策权利, 一旦这些员工发生意外, 可能会影响整个公司的决策运转, 甚至造成股票贬值、经营中断等严重后果, 因此他们与公司间存在更明显的利益关系。

2.3 保险人欠缺审查义务

目前, 在保险利益的基础———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问题上, 我国保险公司的做法主要是要求投保人告知, 这样的做法无疑存在一些漏洞。如果投保人在投保时刻意有所隐瞒, 没有如实说明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 没有保险利益而使合同无效, 这个责任自然要由投保人承担。但如果投保人在投保时并不是故意隐瞒, 仅仅是因为不了解相关规定误认为自己可以为被保险人投保, 而保险人又因为没有严格审查而予以承保, 那么一旦保险事故发生, 保险人以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为由拒绝赔付, 对于投保人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2.4 保险利益存在时点的规定不细致

我国的保险法只简单规定若被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没有保险利益, 保险合同无效, 并未明确解释保险利益应当存在的时间点———是订立合同时还是保险事故发生时。人身保险是有其特殊性的:首先, 保险合同的存续时期较长, 一份合同时效达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是很正常的事, 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 如果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发生变化, 如离婚, 即宣告保险合同无效的话, 会使保险合同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 严重影响人生保险尤其是人寿保险的发展;第二, 很多人身保险都具有储蓄性质, 在长时间的合同履行期中, 投保人很可能缴纳了大量的保费, 如果因为保险利益的变动使投保人遭受巨大损失的话是很不公平的。

2.5 被保险人不明确

在保险业务的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订立保险合同时未明确被保险人。这种合同根据保险法的规定是无效的, 因为在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保险合同中, 获得被保险人的同意才表明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存在保险利益, 如果被保险人尚未被明确, 就更谈不上同意了, 那么一旦发生保险事故, 赔偿的取得将会很困难。

3 完善我国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认定的建议

3.1 完善人身保险利益的定义

解决人身保险利益定义不清晰的问题, 就需要对人身保险利益的定义加以完善。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哪些利益虽然合法却并不可保, 将其剔除, 以避免在订立合同时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对于那些既没有被肯定也没有被否定的关系是否具有保险利益, 保险法也应该尽快明确, 以法律的形式给予确立。

3.2 补充人身保险利益的主体

由于我国并没有采取单一的同意主义或利益主义原则, 而是同意主义与利益主义相结合, 这种情况下对关系的不完全列举容易造成保险人不敢承保, 那么解决的关键就是尽可能的详细列举各种确定存在保险利益的关系, 扩大保险利益明确的主体范围, 无论是人身关系亦或是商务关系。

3.3 规定保险人的审查义务

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 应该尽职尽责的审查投保人是否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在必要的时候要求投保人提供相关证明文件证明与被保险人的关系, 对于确定没有保险利益的合同不予承保, 将防范道德风险的工作落实在最初, 尽量避免出现承保后拒付的情况。若在保险合同订立以后才发现没有保险利益, 也应立刻与投保人取得联系商量相关补救方法, 比如让被保险人补办同意投保人为其投保的证明或与投保人协商解除保险合同, 避免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产生纠纷。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案例:某敬老院员工在未征得敬老院老人同意的情况下为全院的100多位老人投保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保险公司在承保时并未认真核实被保险人是否同意投保人为其投保就与敬老院员工签订了保险合同。最终法院裁定该保险合同无效, 因为投保人未征得被保险人的同意违反了保险利益原则。在这个案例中。作为专业机构的保险公司在十分清楚保险利益原则的情况下仍然未尽职审核, 草率的签订合同, 最终被裁定无效的合同给保险公司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3.4 细化人身保险利益存在时点的规定

要细化人身保险利益存在的时点规定, 《保险纠纷》为法律的修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订立保险合同时如果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存在保险利益则保险合同无效, 但若是在合同订立后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保险利益丧失, 一旦保险事故发生, 保险合同的法律效力并不受影响。

3.5 严格按照保险法规定合法订立保险合同

在尚未确定被保险人的情况下, 不能明确保险利益, 应尽量避免订立保险合同。如果一定要订立保险合同, 应在被保险人确定后及时向被保险人介绍保险合同相关条款, 并尽快敦促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上签字表明同意以使保险合同生效, 防止保险事故发生时才发现保险合同因不具有保险利益而无效, 损害投保人和受益人的利益。并且应当明确合同的受益人使得一旦保险事故发生, 受益人可以得到补偿。

摘要:保险利益作为整个保险活动的核心要点之一, 对保险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学者在人身保险利益的问题上分歧众多, 至今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针对我国在保险利益认定方面存在的缺陷, 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身保险,同意主义,利益主义

参考文献

[1]马栋.论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报, 2008, (1) .

上一篇:应用型英语人才下一篇:中医中药在海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