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农业保险

2024-07-02

利益相关农业保险(精选6篇)

利益相关农业保险 篇1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业保险需求方农户所面临的农业风险,并以农业大省——湖南省为例,通过Logistic模型定量回归,对农业保险需求方农户利益的实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统保模式跨越了农户,违背了参与农业保险自主自愿的原则,这使得农户的利益难以实现。提出采用双到户模式和引入智能系统来促使农业保险需求方利益实现的路径。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利益协同,Logistic模型,双到户模式,智能系统

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加剧,农业生产风险增大并且集中化,灾害事故的破坏力和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中央多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2012年全国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240.6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28倍多。其中,中央财政补贴40%,地方财政补贴39.8%,农户自己负担20.2%。在实地调研中发现, 湖南省邵东县全部由乡镇统保,垫付率达100%。既然政策性农业保险能有效分散农业风险,为何农业保险保费的垫付率如此之高,农户是否情愿交纳保费,其利益该如何实现?本文通过对农业保险需求方农户进行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探析农业保险需求方农户利益的实现路径。

一、农业保险需求方农户所面临的农业风险

(一)农业风险的高概率和大损失

农户所面临的农业风险有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的频率有所加剧。从1991年到2003年我国受灾成灾面积非常大。由于政府从2004年起对农业保险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在防灾防损上做了大量工作,我国受灾成灾面积从2004年开始大幅下降, 2011年农业受灾面积为32471千公顷、成灾面积为12441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仅为38.3%。这说明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控制农业风险和防灾防损起到了重要作用。

风险的损失度采用损失金额和损失波及范围来度量。农业风险具有伴发性和群发性,例如冰雹、雷雨、龙卷风等在同一时段内会同时在几个地区发生,并且通常会形成泥石流、洪水及病虫害等连锁反应,会波及多个地区,造成大面积严重受灾。2008年末和2009年初我国南方地区的冰雪灾害事件的发生,使得当年损失惨重。

农业风险的高损失率和大损失度必然带来农业保险的高赔付。

由图1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随着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增加,成灾面积在逐渐下降,尤其是在2007年之后,随着政府对农业保险补贴的不断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系统不断成长与壮大,防灾防损的能力也不断增加,使得成灾面积在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34374万公顷下降到2007年的25064万公顷,到了2010年,成灾面积减少至18538万公顷。这些数据不仅说明农业风险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 也说明农业保险与成灾面积具有负相关性,随着农业保险的深入开展,防灾防损工作的到位,成灾面积将会进一步下降。同时还说明了开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

(二)农业保险的弱可保性

由于处于生长期的动植物是农业保险标的,其保险利益和价值的评估没有专业的技术性知识很难确定,这使农业保险的保险费难以确定和定损标准难以统一。并且,部分定损的难度比较大,目前尚无精确的部分定损技术。风险发生后,哪些损失是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之内,哪些损失是保险责任范围之外,由于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可能会引发矛盾和道德风险。同时,由于投保农户的分散性和经营土地的零散性,保险公司现场查勘定损到户难度很大。遇到大的农业风险灾害事故通常采取抽样方式查勘,可能会导致定损误差。定损误差会使农户对保险公司的理赔工作产生不满和质疑,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防灾防损工作,造成农业保险的弱可保性。

二、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为了解农业保险需求方农户的利益实现情况, 笔者对湖南省6个县的农户进行了实地调研。访谈的地区是湖南省东西南北中6个地区的6个县市, 即邵阳地区武冈市、怀化地区溆浦县、益阳地区安化县、永州地区东安县、郴州地区宜章市和常德地区汉寿县。数据于2007—2012年1—2月间收集。共发放问卷1560份,收回有效问卷119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6.7%。被调查农户的绝大多数在26~70岁之间,占比82.3%。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5年。本次调研的对象都是具有表达自己行为能力的农户,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本次调研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被调查样本农户的年最高收入为15300元 (2012年调查数据),最低收入为1200元(2007年调查数据),样本之间的贫富悬殊较大。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户收入水平每年都略有提高,2011年平均年收入水平为4045.86元,略低于湖南省农户2011年纯收入4190元。根据2010—2011年《中国农业年鉴》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支出依然以第一产业为主,2009年和2010年第一产业支出分别为91.8%和91.9%,其中农业支出超过52%,牧业支出超过35%。由此可知,农业保险对于农户防范农业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一)模型的选取

本文选取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农业保险参与决策的因素。假设P为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概率, 则(1-P)为农户没有购买农业保险的概率,对P/(1-P) 取自然对数得In(P/(l-P)),则,Logistic函数为:

在模型(1)中,β0为常数项,表示自变量x都为0时,logit(P)的数值;参数βi为Logistic回归系数, i=1,2,…,m;xi为影响农户参保的因素,i=1,2,…,m。

(二)变量选择和假设

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决策的因素有农户面临自然风险的严重程度、养殖规模、农业生产面积、农户收入水平等。本文选取的自变量及其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决策影响的预期作用和方向如表1所示。

1.因变量的选择。

是否参加农业保险。在模型中,对未参与农业保险的样本赋值0,对参加农业保险的样本赋值1。

2.自变量的设定。

在微观层面上,农户的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等个人特征对农户决策产生影响。自变量的选择如表1所示:年龄(x1)、性别(x2)、文化程度(x3)、年收入(x4)、非农收入(x5)、农业收入比重(x6)、自然灾害严重程度(x7)、农业生产面积(x8)、养殖规模(x9)、自己承担损失程度(x10)、是否有农业贷款(x11)、是否知道保费补贴(x12)。

3.微观分析假说。

(1)年收入、非农收入和农业收入比重。本文将农户的年收入分成7个等级,根据李克特七点计分法, 依“0~1000元、1001~2500元、2501~3500元、3501~ 5500元、5501~8000元、8001~10000元、10001元以上”分别给予1分、2分、3分、4分、5分、6分、7分。

(2)自然灾害严重程度。本文将自然灾害严重程度分成7个等级,根据李克特七点计分法,依“非常不严重、不严重、有点不严重、无法判断、有点严重、严重、非常严重”分别给予1分、2分、3分、4分、5分、6分、7分。以定量的方式反映农户对自然灾害严重程度的主观判断。自然灾害越发严重,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积极性越高。

(3)自己承担损失程度。根据李克特七点计分法,依“完全不承担、绝大部分不承担、大部分不承担、不一定、大部分承担、绝大部分承担、完全承担”分别给予1分、2分、3分、4分、5分、6分、7分。以定量的方式反映查农户农业损失补偿的渠道。

(三)计量结果和分析

对函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决策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的总体拟合效果较好。农业收入比重、自然灾害严重程度、养殖规模、生产面积、是否知道保费补贴5个变量对于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决策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了解保费补贴政策的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概率P与不参加农业保险概率(l-P)的比值[P/(l-P)],是不了解保费补贴政策农户的该比值的31倍,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决策具有很明显激励作用的是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其次,农户农业收入比重每提高1%,则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概率P与不参加农业保险概率(l-P)的比值[P/(l-P)]提高11倍。再次,自然灾害严重程度、农业生产面积、养殖规模也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决策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自己承担损失程度及是否有农业贷款等在回归结果里并不显著,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根据以上计量回归实证的分析,结论如下:推动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主要因素是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知道保费补贴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决策具有显著影响。然而,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还有一大部分农户并不了解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政策。故可以此作为提高农业保险参与率的切入点。

(四)结论

通过深度访谈和计量回归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从2007年到2012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统保模式跨越农户,违背了参与农业保险自主自愿的原则,农户的利益难以实现。

在农业保险实施方案中规定,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展业的过程中应遵循“自主自愿”的基本原则。然而,在实际展业过程中,保险公司发现与农户打交道非常困难,很大程度上不愿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或采取规避措施,不与农户打交道,直接采取统保方式。这造成了在调研中发现的“奇怪现象”:通过对乡镇保险专干访谈了解到农户实际已购买农业保险,而在与农户访谈时却发现,大部分农户不了解农业保险,甚至还有一些不知道自己已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

基层保险公司基本采取统分、统保和协议赔付的方式。在许多地区,基层保险公司跨越农户,直接与县市、乡镇或村级的政府签订政策性农业保险合同,导致大部分农户根本不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 使一大部分农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代理购买了农业保险,侵犯了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知情权。统保方式会造成保险标的不明确。若发生自然灾害,则无法区分哪些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哪些是免责范围,这会加大保险公司的运营风险。

三、农业保险需求方利益实现的路径

如何解决保险公司跨越农户这一难题,以维护农户的知情权呢?本文认为可以采用双到户模式和引入智能系统来实现农业保险需求方农户的利益。

1. 政策性农业保险双到户模式的采用。

双到户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承保和理赔双到户。在该模式下,保险卡发放到投保农户,并建立保险卡回访登记。同时,保险公司定期将承保信息以村为单位进行公示,严格确认落实承保签单到户。双到户模式实现了保险公司和农户信息的双向透明,降低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使农户的知情权得以实现并保障了农户的基本利益。

2.智能系统的引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效率。

智能系统又称专家系统,是一个纳入各类特殊知识数据和文献的软件程序,可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效率。智能系统为农户提供大量正确信息, 正如高质量的保险产品匹配农户的需求;还为农户提供可以理解的专家解释,使用者可以不受知识水平的限制都能很好的运用。通过智能系统的引入, 政策性农业保险需求方农户的利益将可以更好地实现。

利益相关农业保险 篇2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的概念应运而生。绿色食品作为农业产生的终端产品, 当开展其理论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时, 绿色农业的研究就必将被提出。“绿色农业”的概念是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在2003年10月召开的“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来的。绿色农业的发展不仅保障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 同时也对整个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也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稳定富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分析绿色农业的主要利益所在对于明确绿色农业的效益, 建立完善的发展机制至关重要。

二、绿色农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弗里曼于1984年出版的《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管理学意义上的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 是组织外部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行动影响的任何相关者。

绿色农业较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的进步在于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作为绿色农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他们的共同目的性远远超过他们的矛盾和冲突。绿色农业作为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会对很多方面产生影响, 但是本文只选取对其有直接和主要影响的三大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

(一) 与社会的利益相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石油农业”为提高产量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当“石油农业”发展到鼎盛时期时, 它用高消耗能量来换取的高产量的农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危害生态环境及其经济和技术上的弱点也暴露得日益明显。20世纪6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试行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模式, 用来替代“石油农业”。其中较为明显的是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但是这些农业模式均有不足, 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多方面的要求。而绿色农业作为新兴农业发展模式将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工业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概念以促进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 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将给全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同时绿色农业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将给整个社会带来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因此, 绿色农业发展将会使社会成为最大的收益者。

(二) 与农民的利益相关。

农民作为保障整个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生产者, 一直以来收入低、文化素质低、生产负担重, 生活环境差。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 农民问题虽然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仍亟待解决。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民使用科学的生产方式、进行科学的管理, 这将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管理意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而绿色农业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收益也将直接惠及农民。

(三) 与消费者的利益相关。

粮食安全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直存在。粮食安全包括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农业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产业, 在保障数量安全的基础上更应该注意质量安全。以往农业发展模式在提高粮食数量方面作了极大贡献。但是在质量方面的提高却是凤毛麟角。绿色农业作为新的生产模式将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因此绿色农业的发展也与消费者的利益有极大相关。

我们知道不论什么产业, 其有多个利益相关, 就会有多重矛盾和冲突。但是在绿色农业发展初期, 绿色农业的三大主要利益相关者, 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都会给其带来巨大的收益。在意愿方面, 三方都希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因此在研究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初期, 研究三大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目标比研究冲突和矛盾更有意义。

三、绿色农业发展机制分析

通过对绿色农业利益相关者的分析, 可以看出绿色农业的发展给社会、农民和消费者带来极大的收益, 然而保障绿色农业发展还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发展机制。

(一) 创新机制。

农业作为传统产业, 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以往生产模式和理念的影响, 因此要改变传统生产模式,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十分可观, 才能激发农民改变生产模式的积极性, 从而给社会、农民和消费者带来极大的收益。然而我们知道影响绿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高额的成本, 只有运用农业科技来降低农业成本, 采用新的管理方法来进行精细生产, 才能提高绿色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建立健全的绿色农业创新机制是保障绿色农业发展的前提。

(二) 保障机制。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 “靠天吃饭”仍然存在。农业这种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不论哪种生产模式都是不可避免。虽然绿色农业生产模式较其他农业生产模式会减少和克服一定的天气影响, 但是农民对此所产生的顾虑仍然很大, 为此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 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

(三) 补偿机制。

绿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绿色农产品作为绿色农业的终端产品具有一般商品的特性, 同时也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 也就注定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种特性很难用货币单位来衡量, 同时绿色农业给社会和消费者带来的长效机制要求绿色农业坚持一个“恒”字, 因此要保障绿色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对绿色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外部性必须实行补偿机制。

(四) 协同机制。

和以往行业机制研究不同的是, 绿色农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这个系统中, 为保障绿色农业的终端产品的“绿色”有效性, 必然要求在整个系统的产、供、销多个环节的相互协同, 同时绿色农业的发展也要求全社会的共同意识的增强, 以及社会各产业间的相互配合, 不仅要求农民采取绿色农业生产模式进行生产、消费者采取绿色消费方式, 更需要社会各行业采取绿色运行方式, 因此相互之间的合力而形成的协同机制才是绿色农业实现的保障。

四、结语

绿色农业作为基础产业, 其发展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安全、直接影响农民的收益、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因此本文指出绿色农业发展的三大利益相关者, 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发展机制是保障绿色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在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三大利益相关者作为影响和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在机制建立和有效实施过程中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作战.农资品市场中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博弈及其政策规制[J].湖南大学学报, 2010

[2].罗敏, 李旭.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浅谈农业保险相关事宜 篇3

农业保险属于保险领域的一种类别, 针对的产业为农业生产领域, 投保对象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中因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

农业保险的主体

农业保险是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 该活动涉及的主体为两方, 一方为农户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另外一方为保险机构, 具体是指保险公司以及依法设立的农业互助保险等组织。从法律层间讲, 双方的法律地位完全是平等的, 任何一方的意思表示和行为不具有强制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行政权力、职务或者职业便利以及其他方式强迫、限制农户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加农业保险。政府部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农业保险工作,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发展工作机制。

农业保险的作用

就目前的生产条件看, 农业还属于弱势产业, 受自然条件和意外事件的影响大, 当农户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面临不利生产经营威胁情形时, 可以利用农业保险机制, 将相关的风险转移, 避免农业生产经营遭受重大损失。也就是说, 农业保险会通过相应的赔付过程, 减少农户的生产损失。

农业保险如何操作

农业保险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农户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保险机构需要签订书面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应当明确双方的基本自然信息, 确定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针对保险理赔的情形, 保险机构有义务做出明确的说明, 针对拒绝理赔的因素和情节, 保险机构要做出合法、合理的解释, 所有的事务要做到事前约定, 农户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及保险机构应当亲自签字或者盖章, 确认已经理解并接受合同的条款约定内容, 在保险事故发生时, 按照保险条款约定的情形, 实际由保险机构进行保险理赔, 任何一方不得违约, 否则将承担相关的违约责任或赔偿责任。在农业保险事务的协商以及签订过程中, 村民委员会等单位起到组织、协调等作用, 促使农户理解并接受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合同签订后, 在保险事故发生时, 农户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当及时通知保险机构, 保险机构首先与投保人进行协商, 在达成赔偿协议后, 及时将保险理赔款项支付给农户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切实有效履行保险金赔偿义务。

总之, 农业生产是存在经营风险的产业, 在农户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与保险机构签订书面保险合同情形下, 农户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农业生产活动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在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发生时, 依据保险合同的约定, 农户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就可以获取保险理赔款项, 将受到损失的风险实际转移给保险机构。

利益相关农业保险 篇4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是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体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四种类型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供给现状如何,如何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政策供给评估,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成为了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价值的研究课题。随着政策科学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强对于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的绩效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模式,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进行绩效评估,有效克服了政策制定者的自身认知局限,从而使政策与现实需求更加契合,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

1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现状

笔者重点梳理了2006年~2015年全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重点政策法规,从中发现,无论从政策广度还是政策深度来看,国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但同时相关政策供给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相关支农惠农政策存在脱节现象

从政策属性来看,相关政策仍是通过上级部门的传达得以落实。由于各地农业发展禀赋与政府重视程度的差异,加之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制度,导致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在实际中落实不到位、政策实施成本较高,导致支农惠农政策执行效果较差,阻碍了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进程。

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针对性政策供给不均

就目前我国四大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言,仅针对农民合作社进行了明确的法律和政策法规规定,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指导意见,而对于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这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却缺乏相应的政策供给。从长远来看,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规定,会极大增加这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也会导致与其它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政策缺乏衔接与整合,对整个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十分不利。

1.3 缺乏针对性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供给

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更多是诸如农村道路一类的普惠型基础设施,专门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基础设施关注较少。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程度较高,对于农业基础设施有着特别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政府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倾斜力度。

2 利益相关者理论模式分析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涵

“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早于1963年由斯坦福研究所的一些学者所提出,弗里曼(1984)、多纳德逊(1995)、布莱尔(1999)等人对该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所谓“利益相关者”,是指在一个企业或一项商业活动中,拥有投资份额或其它一切相关利益的个人或组织,其最初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方面。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中,其关注的核心在于企业的绩效评价,并逐步发展成为三种评价企业绩效的方法:第一种是企业社会绩效评价方法,该理论模式更加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所产生的系列影响,在解决诸如环境、资源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第二种是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的“平衡计分测评法”,其将企业绩效测评分为财务、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强调企业的均衡发展理念;第三种主要以组织行为学理论为支撑,将企业绩效分成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两个部分,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行为会同时导致两类绩效的产生。所谓“任务绩效”,即组织自身依据具体职责和能力,完成目标任务的相关绩效;所谓“周边绩效”,即组织中利益相关者的随机行为所产生的绩效,在企业中主要侧重于对人的考核。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模式在政策科学领域的产生和发展

瑞典学者韦唐在其专著《公共政策与项目评估》中,首次将公共政策评估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模式相结合,从而发现了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另一个崭新视角。政策绩效评估的利益相关者模式是一种基于利益主体需求的政策评估模式,它从政策相关利益者的角度出发来评价政策的有效性,面对社会公共生活中日益复杂的利益格局,其能够充分表达各方意见,权衡各方利益,尽可能地回应公民需求,进而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顺应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潮流。

3 利益相关者理论模式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绩效评估中的应用

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的涉及主体多、影响范围大,因此会呈现出诸多利益相关者,开展政策供给评估的难度较大。在实际运作中,必须遵循严格的评估程序,从而更加清晰深入地探究政策供给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政策供给现状做出整体评价,进而推进国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的政策供给与制度安排。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绩效评估框架

结合评估对象的特性,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模式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的绩效评估,可以遵循以下评估程序:

3.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中的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

主要依据两个原则:一是政策供给会对谁的利益产生影响或会受到谁的行为影响。二是谁拥有政策供给的绝对权力、实施的配套资源和专门技能。在此,列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如下:地方政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含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体农业散户、农产品消费者、农村劳动力,并根据影响模式和利益关系强度绘制利益相关者的二维关系矩阵,如表1所示。

3.1.2 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存在明显不同,这在客观上需要政策制定者在决策过程中,充分了解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明确哪些利益诉求是合理合法的,哪些利益诉求是无理甚至违法的,进而改善政府的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推动现代农业的有序发展。

3.1.3 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进行先后排序。

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存在一定差异,有时甚至可能互相对立。因此,要想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供给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评估,必须搜集大量的利益相关者数据,并进行先后排序,为政策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3.1.4 确定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实现路径。

从现实层面来看,国家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模式,而每一项政策供给的背后,均会产生一系列的政策效应,进而影响政策供给的有效性。因此,需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成方式进行权衡,选择最优的政策执行方案。

3.1.5 探究政策供给绩效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其实现路径的关系。

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找出不同利益群体的哪些利益诉求、哪些利益实现路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的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从而为政策供给的适当修正与调整提供充足的依据,这也是开展政策供给绩效评估的关键环节。

3.2 实证研究: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诉求及其实现路径为例

为进一步检验利益相关者理论模式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绩效评估中的适用性,笔者在此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结合上述分析框架开展政策供给绩效评估。囿于篇幅所限,以下仅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最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为代表来评估其相关政策供给的绩效,研究其利益诉求及实现路径的各因素与政策供给绩效的关系。

3.2.1 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相关资料搜集,调研时间为2015年10月~2016年2月。在此期间,作者先后对四川省崇州市、山东省临沂市、辽宁省辽阳市、广东省江门市、上海松江区五个市(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50余名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的利益诉求及实现路径、对开展相关政策供给绩效评估的看法与态度等。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于2016年1月~2月展开,调查范围主要是农业集中区,涵盖了全国四方位的地理位置。累计发放问卷355份,实际回收318份,回收率89.58%,其中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83.33%,

3.2.2 数据处理分析。

首先进行因子分析,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诉求的14个指标进行检验,得到KMO值为0.812,Bartlett球形度检验卡方值为5281.027,Sig值为0.000,达到显著标准,证明调查数据满足因子分析的条件。在此采用主成份法进行因子提取,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根据各测量指标的因子载荷分析结果,共提取出6个因子来描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诉求,6个因素的总解释率为74.382%。通过对提取公因子进行命名和赋值,得到6个因子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按照同样方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实现路径的10个问题和政策供给绩效的6个问题进行因子分析后,对公因子进行命名和赋值,得到相应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分别如表3、表4所示。

其次,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的任务绩效、周边绩效与其利益诉求的6个公因子进行回归检验,同时通过容忍度、方差膨胀系数检验,以消除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问题,按照标准化系数值进行降序排列,最终的模型结果如表5所示。

通过对共线性水平容忍度Tol值和方差膨胀系数VIF值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最终回归模型已经消除了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问题,从R2可以看出,方程具有较高的解释力。我们可以发现,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诉求的6个因子中,金融保险扶持、专项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补贴力度是导致相关政策供给任务绩效高低的原因,其余三个因子不能作为政策供给任务绩效的解释变量;增加家庭收入、人才培养与技术指导、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是导致相关政策供给周边绩效高低的原因,其余三个因子不能作为政策供给周边绩效的解释变量。同理,采用相同方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的任务绩效、周边绩效与其利益诉求实现路径的4个公因子进行回归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专项政策扶持、建立沟通表达机制、法律法规规范是政策供给任务绩效提升的原因;建立沟通表达机制、参与政策制定是政策供给周边绩效提升的原因。

3.3 推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供给策略

3.3.1 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专项政策扶持。

一是加大财政补贴,调整农业补贴的投向与结构,切实增强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二是切实改善农村金融保险服务状况,理顺农业保险发展体制机制,破解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供求失衡难题;三是着力解决设施农用地问题,进一步强化村庄规划和整治,提高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率;四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入力度,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备规模生产的条件;五是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开展农民职业教育与农业技术培训等措施,推进新型农民培养。

3.3.2 统筹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规范进程。

通过对相关政策法规的梳理,发现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规范化进程存在较大差距。为实现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长远发展,需要在法律制度层面予以更加明确的规定,进而确立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地位、认定标准、管理程序等,通过法律机制建设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长效发展。

3.3.3 强化双向沟通机制建设,保障公众参与。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的起点在于满足各经营主体的利益诉求,这对于实现政策供给的绩效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良好的双向沟通机制的建立,保障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政策制定中的有效参与性,才能使相关政策的制定符合现实需要,展现应有的政策价值,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长远发展。

4 结语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政策供给绩效评估方法在是政策科学领域的一次全新探索和尝试,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关于政策供给绩效评价的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入。本文在科学界定相关利益者的基础上,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的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入手,关注政策供给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其实现路径,囿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实证分析,相关政策绩效评估方法亦可同理应用于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而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全面剖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供给绩效。这种绩效评估思维与方法,在今后的政策供给评估领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需要我们给予更多地关注,以推进政策评估的科学化进程。

摘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模式的分析,基于对政策供给的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的二维分类,重点探讨了该理论模式在政策供给绩效评估领域中的应用,同时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实现路径为例阐释了这种绩效评估方法的运用过程。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绩效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提出推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供给策略。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绩效评估,利益相关者理论

参考文献

[1]李华,郭小星.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的差异化激励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5).

[2]王瑞祥.政策评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J].预测,2003(3).

[3]贠杰,杨诚虎.公共政策评估:理论与方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利益相关农业保险 篇5

1 华东区高等农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之各相关利益主体探讨

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对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治理模式提出的挑战,隶属经济学领域。鉴于当时奉行股东至上理论的英美等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而企业经营更多体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德国、日本以及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却迅速崛起,西方学术界在这种巨大的现实反差面前不得不开始反思英美企业制度安排的合理性。[1]股东作为剩余风险的承担者,拥有法律意义上对企业的控制与所有,董事会和管理者则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已广泛应用至多学科领域。在高等教育学领域,亨利·罗索夫斯基是率先将高校视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学者。他的主要观点涵盖四类利益主体,即教师、学生、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及政府。与企业不同,高校作为非盈利性组织,无严格意义上的股东,未能获取所谓的剩余利润,高等院校只能由相关利益者共同掌控,因此高校是名副其实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高等院校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从概念层而言,有助于确定高校相关利益主体,并对其学理性分类;从应用层而言,利益相关者作为管理理念,有助于高效管理决策的执行,以达到真正的民主管理,进而实现相关利益最大化。

1.2 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的利益主体界定

探究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的相关利益主体,是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网上评教制度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关键之所在。高等农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的相关利益主体,是指与学生评教高度相关,对学生公共体育课评教投入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影响学生评教制度或被评教结果所影响的个体或群体。

高等农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是由教学行政部门发起,由学生具体操作,投入一定的人力与智力成本,且与评教制度高度相关,因此,教学行政部门(管理者)和学生理所成为评教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是一个社会关系范畴,它实质上是需要主体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与需要对象之间存在的一种对立统一关系的体现[2]。从利益的含义出发,教师本无意介入体育课网上评教,然而将老师的课堂教学确定为评教对象后,与学生评教也被动关联。因此,将教师归为学生网上评教的相关利益者也无可厚非。

不惟如此,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影响或被影响学生评价评教制度、结果的个人或群体还包含校领导、媒体及其他竞争高校等,甚者政府教育(体育)部门都可称谓体育课网上评教的利益相关者。高等农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是保证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体育课网上评教的利益主体是有限的,若将利益主体范围铺设宽泛,反易于陷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误区。因此,本研究的相关利益者仅限于学生、教师及教学管理者。

1.3 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的利益主体之诉求

1.3.1 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的相关利益分析

就高等教育教学而言,学校与教师提供服务,学生为参与者,是特殊的消费群体;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学生是学习的执行者,有义务习得知识,同时学生是教学质量“生产者”之一,肩负为社会提供满意教学效果的职责。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利益需求呈现多元,始终遵循以最少的直接或间接投入获得教育利益最大化。教师是高校教育的提供者,受雇于高校,出售自身知识,获取利益,以实现自身价值。教学行政部门(管理者)是体育课网上评教制度的执行者,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的代理人。管理者注重教学质量、学校知名度、学生就业率等,以最小的投入获取众多指标利益的最大化是其长期以来的追求。

1.3.2 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的利益相关者之表达

管理者(学校的代表者)在整个体育课评教过程中,担当掌控者角色。其利益诉求主要为4点,即诉求1:提升教学质量。诉求2: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诉求3:评教的高满意度。诉求4:高享誉度和知名度(高等院校)。诸多利益诉求要求管理者在评教前、评教中和评教后的反馈与处理等均为其服务。在考虑利益诉求之余,评教的成本投入、风险指数及可行性问题亦需在内。

学生在公共体育课评教过程中,多被认为简单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忽略了若不涉及自身利益,参与者一般会无为或听之任之此关键点。参与说明其在此过程中波及自身利益,也有相关利益诉求。诉求1:高质量的体育课教学。诉求2:评教促进体育课教学水平的提高。诉求3:评教系统保护自身隐私等。诉求4:评教结果的有效利用度。

教师是被评价者,评教通常认为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监督方式,然而教师在评教过程中也具有自身的利益诉求。诉求1:体育课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认可度。诉求2:公平、公正的评教制度。诉求3:奖惩制度的公平性。诉求4:学生网上评教结果的真实性。

在实践中,评教渐入“形式化”,远悖于利益主体的最初诉求,更是背离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的初衷。因此,探析体育课网上评教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2 高校学生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存在的问题

学生与教师是公共体育课学与教、评与被评的主体与对象,是一个不可分割切相互对立的统一体。对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而言,学生和教师最具发言权。从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的执行状况来看,多数高校学生和教师对此认同度颇低。

2.1 学生:认知度较低、消极对待

学生对网上评教的认同度较低。通过对华东区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发放问卷形式,获知多数高校现有的评教系统趋于形式化,对学生而言缺少价值性。大部分学生对于填写的网上评价表认知较低,不清楚自己为何评价,自己无法获取教师被评价的结果及评价结果对教师有何影响,因此,在填写时多为敷衍,流于形式。

2.1.1 高校相悖学生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的初衷

为提高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评教的参评率,多所华东区高等农业院校对网上评教制定诸多“既定”规则:在校生必须参与测评,否则不能查看期末成绩;学生不参与评教将无法进行正常选课等。正因诸多既定规则存在,学生将评教视为“例行公事”,一分钟评教普现,甚者利用评教系统的弊端(借助易班代评),评教结果备受质疑,评教的可信度降低,如此现象的蔓延,严重影响体育课网上评教的公正性,背离体育课网上评教的“既定”初衷。

2.1.2 评教指标未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评教指标过于陈旧,大都由管理者制定,少数高校允许体育老师参与,绝大数高校忽视学生发言权利,指标制定缺少学生主体。纵观华东区高等农业院校学生评教体系,涵盖教学态度、教学组织与手段和教学效果等既定方面,评教的整个过程仅涉及体育课堂,未能延及课外。指标设计从传授知识角度展开,而学生处于接受知识方,易被指标所干扰。学生作为评教主体,处在被动或从属位置,反馈意见未能及时采纳,致使评教态度消极。启发式教学、自主性选课、项目教学等理论的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深入,以填鸭式教学模式基础上的评教体系就显得格外突兀,学生参与积极性普低。

2.1.3 评教结果反馈缺失

学生希望知道任课教师的评教结果,希望提出的意见被采纳,希望教师据此做出改变。事与愿违,学生普遍反映学校为保护教师利益,评教结果从未反馈,认为评教只不过走过场。更有学生抱怨,学校基本忽视评教结果,对个别极差(放纵式教学)教师未采取任何措施,教师依然故我,学生不得已去论坛匿名吐槽,以引起学校、学院相关部门的注意。评教的最初目的在于通过师生交流互通,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改善学生体质水平,提升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反馈机制的缺失,使评教趋于形式化,评教信度折扣大减,易形成恶性循环,致使评教体制失败。

2.2 教师:质疑评教可信度、猜疑评教结果

鉴于学生评教存在上述现象,评教结果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略失公正。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对同一学期、同一教师、同一教材的评价出现较大差别实属普遍。教师对学生评教结果存在质疑也是无可厚非。

2.2.1“关系分、人情分”争议

毋庸置疑,师生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体育课程评价,据调查个别教师主动采取与学生搞好关系,或以高分诱导甚者迎合、漠视“问题学生”以取得靠前排位。师生关系固然重要,以师生关系弥补课堂问题,实属不明之举,严重背离评教的初衷。因此,以学生评教结果为评断教师教学有失公正性。

2.2.2 质疑评教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化,大部分高校生源质量较以往降低。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毒害,迫于社会和家长的压力,被迫接受大学教育。这部分学生在宽松的大学环境中,自制能力较差,常出现逃课甚至几乎不上课等行为。教师认为该部分学生群体根本不具备评教资格。对于正常上课的学生而言,若无正确的评教动机,其评教能力也遭受质疑。

2.2.3 评教结果未能帮助教师改善教学

对华东区高等农业院校的调查,多数高校对学生评教的结果多采取保密(以排名或等级)方式,教师只能查看自己各项指标的权重及分数,无法获取其他教师的成绩。少数高校教师仅能得知自己的排名,连单项指标的分数(权重)都无法获取。评教结果呈现过于宽泛,未能深入挖掘数据,难以明确学生对教学的需求和建议,对于改善教学提供的帮助甚少。这与学生评教的根本目的背道而行,成为纯粹的形式化评教。

3 华东区高等农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的路径优化

3.1 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利益相关者之均衡博弈

3.1.1 健全与保障评教制度的网络体系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是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部分,缺失相适应的制度给予扶持和精进,只限于手段上的小改,即使评教制度再为完善,也无法实现制度本身的优越性。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体系的制度支持网络主要涵盖教师准入制度、教师培训与进修制度、考试制度、选课制度等,其中教师培训和进修制度是整个质量网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就国外经验而言,美国多数高校也一直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完善与拓展教师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引导学生。

3.1.2 建立由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机制

高校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是由管理者一方主体全程掌控,权力涉及由评教前、评教中直至评教后的结果反馈等。问卷设计大都由管理者(或部分教师)参与,监督和权力严重失调,是高校评教非均衡发展的原因之一,即管理者(甚至教师)参与制定评教指标,学生作为具体发言权的主体,未能参与到评教的上层设计,有失公正。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策略为:三方利益主体参与制定评教指标,在监管层面,建立三方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机制。

3.1.3 拟定与实施正规化的申诉机制

权力失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达阻滞等,在评教中若不抗议,漠视权力和利益失衡,终沦为对分配制度的默认。佯装对权力和利益失衡的无所谓、对既存的分配制度默不发声,长期以往教师和学生将滑向边缘型利益相关者。诸多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皆由管理者一方掌控,逐渐忽视教师和学生的利益,二者利益无法得到根本保障。为避免这类问题发生,效仿国外高校,建构正规化的申述机制。相关利益主体在利益无法正常表达或利益受损时提出申述,由专业部门展开调查,以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有利于权力制衡。

3.2 公共体育课网上评教之培育信任的评教文化

3.2.1 建立学生评教结果的反馈程序

反馈程序是否完善关乎着评教制度是否值得信任。社会学家认为信任可缓解矛盾冲突。在现行的评价制度下,学生对评教结果一无所知,更不必谈及对结果的利用,大都认为是例行完成的教学规定。从信任的最初发生机制而言,“信任是一种人际互动关系的产物,而不是由文化先验地产生的。”[3]因此,应建立明确、清晰的涉及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三方利益主体间的信息反馈程序,针对评教结果用途给予公开声明,不但有益于建立学生、教师及管理者三者间的信任感,更有助于构建团结协作的校园文化氛围。

3.2.2 分析与挖掘学生评教数据

现行的评教制度,评教结果多用于教师的人事决策(职称晋升、考核绩效等),对教师教学质量改善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学生评教结果,换言之,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意见,很少被教师采纳,无奈只得去论坛吐槽。多数教师关心自己评教结果,会查询各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但只从一系列的得分与权重中很难概括出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信息。鉴于此,学校相关部门应组建信息汇总与反馈小组,深入展开对学生评教数据的挖掘和分析。

3.2.3 多元化评教方式共存

绩效考核和社会问责方式逐渐受到社会重视,教学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关注要点,正因如此,教师成为被考评和问责的对象。在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选择上,管理者会不自觉的向工作效率倾斜,体现为自上而下的学生网上评教形式,将学生的评教分数作为教师考核的标准。在现行的评教制度中,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率值得商榷。如何平衡评教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评教的公平、公正性,成为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三方亟需解决的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和借鉴国外经验,多元化学生评教形式的整合是解决难题的可能选择,利于弥补学生评教的不足,规避学生评教的主观性。多元化评教不仅局限为学期中网上评教或学期末网上评教,每堂课的笔录,学生教学信息员每周反馈,同行评价或者自评均可。诸多方式皆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获取学生反馈建议意见和提高教学水平。

4 结语

人是企业真正的资源。高校,培养人才的地方也不例外,师生是高校的第一资源,是高校综合实力核心体现。因此,积极探索先进的评教理论,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评教系统与指标,完善评教反馈系统,提高师生对评教的认知度,培养师生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的消费者意识,发挥人才资源的最大潜能,提升教学质量,扩大学校知名度,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3,31.

[2]张王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一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日版社,2001,42.

利益相关农业保险 篇6

(一)利益相关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弗里曼、布莱尔、米切尔等学者的努力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并将之引入到旅游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可以影响组织目标的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

(二)酒店实习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根据与酒店实习的影响程度大小,将酒店实习利益相关者界定为两个层次:核心利益相关者(学校、酒店、实习大学生)以及边缘利益相关者。本文主要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行研究,具体见图1。

(三)利益相关者研究的意义

对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通过对酒店实习各利益相关者的获益诉求与利益冲突的分析,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促进专业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对酒店而言,通过实习生资源可以降低成本,储备高质量人力资源。最后,对学生来说,酒店实习可以检验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职业适应能力。

二、云南农业大学酒店实习利益相关者调研

(一)学校方面

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的组织方式主要有三种:学校或院系统一安排、学校统一安排与自主实习相结合、学生自主实习。目前云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的组织方式以院系统一安排为主。实习基地主要是以官渡酒店与海丽宾雅帕佛伦斯度假酒店为代表的高星级酒店。实习时间安排在大四上半学期,为期三个月。实习的主要内容是餐饮、客房、总台、商务中心等部门的服务与管理,并以餐饮、客房为主。

(二)实习生方面

根据对云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009级、2010级学生的实习状况的调查,发现其实习地点,主要集中在官渡大酒店、海丽宾雅帕佛伦斯酒店;实习部门主要集中在餐饮部、客房部等部门,具体见表1。

(三)酒店方面

酒店通常根据自身各部门的用人需求,将学生分配到餐饮、客房等人员流动性大的部门。一般不会轮岗,只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个别调整,实行一人一岗到底的岗位分配。酒店岗前培训时长通常为3-5天,培训内容主要是酒店的基本情况、酒店文化、规章制度以及一些基本技能的操作等。然后将学生分配到具体岗位,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跟岗培训。实习期间,实习生和正式员工的薪酬差别较大,向实习生支付的薪酬低于正式员工。

三、云南农业大学酒店实习利益相关者调研分析

(一)利益诉求

1、学校利益诉求

(1)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国高校肩负着培养行业发展需要的管理以及应用性人才的责任,而实践能力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对服务性、操作性较强的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实习是学生走进社会的开始,对学校完成教学计划起到重要作用。

(2)促进专业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是旅游教育的前提与基础。首先,通过分析酒店的要求和实习出现的问题,可以找到学校专业教学的不足,从而调整课程设置、修正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发展建设。

(3)开拓教学资源。作为实习基地的酒店,在丰富学校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拓展了学校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酒店真实环境中,例如前厅、餐饮部、客房部、商务中心等部门提升专业技能。

2、实习生利益诉求

(1)加强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实习可以促进实习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结合,把所学与所用联系起来。从问卷统计的情况看,云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基本上起到了锻炼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实习效果。具体见表2。

(2)积累人脉关系。专业实习不仅是实际操作技能的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实践增强个人的工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关于“实习中的困难来源”38%的认为源于人际关系(见图2)。通过实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关系,这为学生毕业后选择到实习酒店工作或者到实习酒店所在城市从事其它行业打下了基础。

(3)强化学习意识。通过实习,学生了解到社会的用人标准,认识到了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欠缺部分。调查显示,78%的学生认为通过实习收获颇丰,实习结束后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加大,抗挫抗压能力明显提高。

3、酒店利益诉求

(1)降低用人成本。高校学生到酒店顶岗实习,酒店无需办理像正式员工一样的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及负连带责任,费用低于聘用正式员工,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学生在实习之前已经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短时间的实践培训就能独立上岗,这节省了培训费用和时间。

(2)进行人才储备。随着酒店业人才竞争的加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酒店员工流失率却呈上升趋势,这极大的影响了酒店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接受过系统的理论教育,文化素质较高,综合素质突出,符合酒店的用人标准。酒店对在实习过程中表现突出且有留职意向的学生重点培养,进行人才储备,有利于酒店人力资源库的建设。

(3)激发酒店活力。大学生已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外语能力和较前沿的酒店发展理念,并具有青年人的热情、活力、较强的求知欲望,如合理引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触动并激发老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酒店的活力。

(二)问题冲突

1、岗位单一与学生期望岗位的冲突。

实习岗位的安排是酒店实习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考虑到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以及各部门的用人需求,酒店一般安排学生在一线部门工作,且一般不会轮岗。而学生自身则期望在实习期内进行岗位轮换,全面的提升自身管理、服务技能水平。

2、薪酬较低与学生满意度的冲突。

实习期间,学生和老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一样,而报酬却与差距较大。据调查,云南农业大学实习生的实习工资为1000—1200元。这使得学生对酒店的薪酬待遇满意度以及实习热情较低。

3、学校与学生实习时段选择冲突。

在实习时段的选择上,考虑到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部分学生希望实习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以方便和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然而,这一时段会与学校的毕业论文设计、毕业鉴定等相冲突。所以学校还是将实习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

4、实习时间与酒店期望的冲突。

实习生虽然对于酒店而言成本比较低,但酒店前期培训等都需要费用,为了赚取收益,酒店一般要求学生的实习时限为6-12个月。但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实习周期为3个月。

四、对策研究

(一)学校方面

1、构建多元利益相关者培养体系。

成立由利益相关者组成的评议监督机构,在教学质量决策、监督、质量评价机制上采纳多方意见与建议。注重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制衡,同时加强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大学的监督,从而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和理念能够充分体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素养,较多的酒店从业经验和专业操作技能,和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及创新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行业指向十分明确的专业,它是以为酒店及相关行业培养一线的高层次、高技能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而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显得尤为关键。

3、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载体,要选择专业针对性强、规模大、效益好、实践条件充分、合作意愿强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首先,应尽量选择知名度高,经营管理、服务操作具有科学合理制度的高星级酒店作为实习基地。其次,学校要整合资源,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深化校企合作深度。

4、完善考评机制。

考评机制应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考评。对教师的考评,主要是考察教师的实践教学效果,确保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考核,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对实习效果的考评应是全方位的,由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

(二)实习生方面

1、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学生必须做好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明白基层工作是今后发展的基础;做好角色转换的准备,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好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

2、树立良好服务意识。

酒店是作为服务性行业,要求酒店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服务意识也是创立优质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是行业发展的根本。实习学生应强化酒店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

(三)酒店方面

1、营造良好实习环境。

酒店应实行人性化管理,对实习学生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根据实习生的兴趣和特点,合理安排实习岗位;尽可能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减轻实习生心理压力。

2、做好岗前培训工作。

酒店岗前培训就是主要是向实习生介绍酒店的规章制度、文化以及业务。对酒店的作用明显:可以使新员工掌握工作所需要的方法和程序;了解酒店的企业文化和发展目标;增加对工作和酒店好感,增强酒店凝聚力。

3、完善薪酬制度。

上一篇:心理辅导中学校教育下一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