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方法

2024-07-03

利益相关者方法(精选12篇)

利益相关者方法 篇1

一、引言

股东治理理论认为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承担着公司的所有风险,股东对公司收益具有剩余要求权,这种权利使得股东在权利、义务、风险、收益上都大于公司的债权人、经营者和其他员工等,股东治理理论主张公司所有权应由股东单方面拥有,股东是公司的唯一所有者,公司的价值表现为其股票市场价值总额,公司经营的目的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经理人作为股东的受托者,其最大责任是提高企业的股票价值。现代资源依赖理论认为,凡是为企业提供了重要资源的个人或团体都应具备对企业行为施加影响或控制的权力。这一理论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重要支持,利益相关者理论承认股份公司法律意义上的所有者是股东,但同时认为股东投入的股权资本、债权人投入的债务资本、客户和供应商投入的市场资本、政府投入的公共环境资本、职工投入的人力资本等都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应参与企业所有权的分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强化,特别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人们重新审视企业价值评估中存在的企业投机经营和对市场过度依赖等问题,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受到重视。企业财务政策发生了相应变革,从服从“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目标转向服从“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分配公平化”财务目标。本文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研究企业价值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报告的方式,并以2011年进入世界500强的我国企业为例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价值构成

从企业成果分配的角度来看,从企业获得收益的不只是股东,债权人获得利息、经营者获得经营报酬、员工获得薪酬、国家和地方政府获得税金。员工是为获得薪酬的劳动者,他们通过发明或是市场开拓等工作来实现自身价值。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存在的意义如表1所示。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企业是各利益相关者所得的源泉,企业价值表现为向各利益相关者的支付能力。那么,利益相关者价值与企业向各利益相关者支付的价值的关系可以表示为表2。

表1定义了对股东来说企业存在的意义是股利的支付来源,表2定义了股东的价值是企业的股利支付能力。从理论上来看,企业整个存续期内向股东分派的股利总额与企业各期的净利润的累计额是一致的,与各期的净现金流量也是一致的。但是,处于成长期之前的企业,一般是企业留存份额较多,持续经营的企业的每期股利分配额一般会小于当期净利润。由此,就产生了持续经营企业的股东价值计量结果偏低的问题。由此,本文用“当期净利润”代替“股利”指标来表示股东价值的源泉。当期净利润表示为股东最终获得的价值。综上所述,企业的社会价值相当于企业的附加价值的分配项目和分配后的剩余项目之合计。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企业社会价值源泉的多寡是受企业附加价值制约的。众所周知,附加价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是计算行业或具体企业新创造价值的指标。其定义是一定时期的总产出(具体到某一企业就是销售额与新增库存价值)扣除其中间实物投入部分的价值。一国经济的生产规模用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但一国公民可支配和使用的经济价值是用国民生产总值来反映的。这是由于国家(包括地区)与国家之间,由于生产要素(资金、劳动力等)的流动,会产生要素国家之间的收入,这些收入是可以供本国公民支配使用的。具体到微观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的或者是单方面的投资、提供劳务等交易活动,从企业外部获得的收益以及向外部企业进行的分配就形成了相当于宏观经济中的要素收入的企业长期股权收益等外部附加价值。

三、企业社会价值计量方法

(一)依据财务报告数据计量企业社会价值

按照上述定义,各利益相关者的个别价值表现为公司的支付能力,而能够最客观地代表这种支付能力的数据莫过于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历史数据。如此说来,能够最为精准地反映企业社会价值的数据,就应该是该企业成立至今支付给各利益相关者价值的累计数。但事实上,这些数据很难获得,即使是上市公司也只能是获得上市后的数据,这种研究方法是行不通的。从资料可获得性的视角来看,可以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依据特定上市公司近年的合并会计报表数据进行社会价值构成的结构分析;二是特定上市公司社会价值构成要素的期间比较分析;三是不同企业间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期间对比分析。本文选取位列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企业第1位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第7位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公司社会价值计算方法,查阅两家上市公司2007~2011年度财务报告数据,加工整理结果如表3所示,由于经营者报酬数据搜集具有一定难度且缺少企业间的可比性,同时考虑到经营者报酬所占比例较小,因此,在表中未单独列示,对表3加工整理后得到表4。利用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计算得到的企业价值及其构成,Z代表企业社会价值的实际值,以区别于利用未来现值计算的企业社会价值的预测值。

单位:亿元

注:股东价值(分配)是指当年对股东的现金股利分配;股东价值是指当年实现净利润,经过分配后当年新增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以及当年向股东进行的现金分配。

从表4可以看出,两家上市公司在债权人价值上基本一致,相差不到一个百分点,但在其他社会价值构成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政府价值和职工价值上表现的更为突出。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宏观政策的原因,如中石化集团公司2011和2010年石油特别收益金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两项合计分别占当期年末应交税费总额的50.83%和17.83%;二是企业资本结构、分配政策等微观政策的影响,上海汽车集团下属的大众汽车实行绩效工资年终奖励制度,2011年职工年终奖励政策备受社会关注,职工工资和年终奖金政策的不同使得职工价值在整个企业的社会价值构成比例大幅度提高,上海汽车集团的职工价值比中石化集团公司高出8到10个百分点。

(二)依据预测的未来现值计量企业社会价值

通常用股票市值表示股东价值,假设股票市值能够用属于股东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表示,那么,就可以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价值定义为属于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由此,就可以利用企业未来为各利益相关者创造的现金流量的预测值来计量企业的个别社会价值和整体社会价值,这样计算得到的企业社会价值可以称之为社会价值的预测值。利用未来现值来计算企业社会价值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但在实际操作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首先,企业未来创造的现金流的多寡主要取决于其净利润的实现状态,净利润的多寡及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利息、税费、经营者报酬是很难正确预测的。其次,即使是上述计量的预测值可以准确预测,仍然存在着折现率的取值计算问题。尽管可以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计算资本的使用成本,用来计算股东价值,也可以参照金融负债的评估方法来计算债权人的价值,利用国债平均利率、定期存款利率来计算职工价值等。但这些方法都没有融入反映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特定因素及其风险变动的因素。正是基于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利用净利润代替现金净流量,这是因为一方面净利润比净现金流量更好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可以替代的原因是企业存续期间内累计实现的净利润与其累计实现的现金净流量是一致的。

单位:亿元

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企业社会价值预测的新方法,具体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

第一,从上市公司(本文选取中石化和上海汽车两家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中获得2010年和2011年的净利润、支付的劳动者报酬、支付的利息、税费等数据,分别计算出其平均值,具体结果见表5。

单位:百万元

第二,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中获得2011年年底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

第三,计算折现率。假定上市公司两年平均净利润是其未来永久的收益值,那么,使得上市公司两年平均净利润除以一个适当的折现率(r)与其股票市价相等,则可以计算得到折现率(r),这也正是表5数据取自个别会计报表的原因。通过下列公式可以计算得到折现率(r)。

由(1)式计算得到的r值与该公司当期市盈率的倒数是十分接近的。在这里利用表5的资料计算得到中石油和上海汽车两家公司共同的r值为12.60%。2011年5年期凭证式国库券的利息为6.15%,r值扣除无风险利率是6.45%,这相当于企业投资者的风险贴水。

第四,计算社会价值的预测值。将表5中的两家公司个别价值两年的平均值除以折现率r,得到预测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具体见表6。本文旨在探讨企业社会价值预测方法,因此,样本企业数量没有达到统计意义上具有代表性的要求,如果选取的企业数足够大,那么,一定会增强折现率r的代表性。从表6的结果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股价是一个易于获得的高频数据,只要能够从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中加工整理获得动态的企业社会价值数据,就可以随时对企业未来的社会价值进行动态地实施预测,并以此对各公司社会价值及其个别价值进行位次排序。对不同时点计算得到的企业社会价值及个别价值进行对比,可以得到一定时期内社会价值的增减变动的绝对值和增减幅度。可以借鉴会计的账户形式设计社会价值增减变动表,从而为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信息。

单位:百万元

四、结论

本研究能够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不同企业之间相同期间的企业社会价值及其构成的实际数据和预测数据,以期能够为企业利益相关者科学决策提供新的思路和决策数据。但本文的企业价值未来预测方法不够严密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本文对企业未来净利润的预测利用近两期数据的平均值的理由论述不充分;二是该方法中隐含了决定企业股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企业的当期净利润,这是一种基于常识性的假设,本文没有进行实际验证。这些都需要今后开展详细研究。

摘要:本文从企业利益相关者和企业社会责任视角,分析企业社会价值的构成,并研究企业社会价值的计量方法。首先,利用现行的企业财务报告对企业社会价值的实际值的计算方法进行模拟,其次,探讨利用现值技术进行企业社会价值未来预测值的计算方法。这种企业对社会整体贡献价值的测度和对比分析方法,能够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科学决策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价值,财务报告,现值技术

参考文献

[1]张兆国、刘晓霞、张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变革》,《会计研究》2009年第3期。

[2]李伟:《基于资本治理理论的企业所有权安排》,《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8期。

利益相关者方法 篇2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战略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和涵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进步性和存在的局限性。本文认为公司治理应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

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企业治理结构是“资本雇佣劳动”型的单边治理结构,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全部归股东所有。这就是所谓的“股东至上”理论。然而,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里,随着物质资本社会化及证券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团队性的不断增强以及企业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致使“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便应运而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关注。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由来已久。20世纪中叶以来,知识经济引领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对公司治理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直接促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1929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经理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不仅股东,而且雇员、顾客和广大公众都在公司中有一种利益,因此公司的经理人员有义务保护他们的利益。1932年,伯利和米因斯等也发表了相关论述,表明在“股东至上”理论盛行的同时,少数学者“已有了不同的声音”。

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Freeman的《战略性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方法》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问世后,学术界出现了讨论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热潮。但是,真正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当今企业和社会至少某一个重要方面主旋律的事实,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和国际组织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普遍重视。1990年,美国商业圈桌会议发布的《公司治理声明》指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优质服务于消费者、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都是股东长期利益所在……事实上,美国一些州已经颁布法令以特别授权董事会要考虑股东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还有少数州通过立法来要求企业要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此后,英国、韩国、日本、德国、英联邦等国家的公司治理原则也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有着不同程度的关注,“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股东至上”理论的批判开始正式化了。

(二)利益相关者的涵义。自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定义利益相关者以来,迄今经济学家已提出了近30种定义。米切尔(Mitchell,1997)归纳了其中的27种,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第二类是稍窄的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第三类的定义最窄,认为只有在企业中下了“*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这个定义直接与主流经济学中的“资产专用性”概念相通,即凡是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如专用设备等,一旦挪为他用,便可能一文不值)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1]

可以用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和真实的利益相关者两分法把三种定义协调起来,凡是符合第一类定义的都是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只有当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时,才转化为真实的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一般应符合如下四个标准:第一,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如资本、劳动或服务等;第二,必须分享企业的收益,即从企业获得工资、奖金、股利等各种报酬;第三,必须承担企业的风险,当企业经营不善失败时会蒙受一定的损失。第四,分享企业的控制权。符合这四条标准的利益相关者就是目前主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如果没有他们投入的专用性资产,构成企业经营的物质基础,企业就不可能作为一个经营主体而存在。[2]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步性

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仅仅强调经理人对股东负责,那么势必导致经理人为了股东的利益而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于公司的经营决策影响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经理人就应该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公司决策应该是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是仅仅最大化股东的利益。

近几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随着企业关系复杂程度的加深,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一个企业的经理人也应该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现代社会几乎成了“公司社会”,大量处于统治地位的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偏离“股权至上”逻辑的,是新经济环境下公司治理理论的必然选择,他们的具体理由如下:

(一)从理论上说,出资者购买股票,成为公司的股东,其资本所有权就转变为股权。股权是公司赋予股东的权利,无论适用范围还是自由度都大大弱于原先的资本所有权。这意味着所谓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权威是不存在的,因为股权的运用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再者,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债权,以及公司运营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组成公司的法人财产,公司凭借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由此得以成为人格化的永续的独立法人实体。显然,公司行为的物质基础是法人财产,而不是股东的资产,其权利基础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公司的目标是确保法人财产的保值与增值,那么不仅仅是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工人等等都为法人财产的保值和增值做出了贡献。因此,公司应归利益相关者共同所有,他们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来实现自身的权益,通过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牵制、约束,从而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而这种双边或多边的合作模式称为“共同治理”。

(二)从现实中来看,20世纪70年代左右,出现了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和环境管理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与企业经营时是否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再次,其他利益相关者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使他们承担了比以往更大的风险和责任。股东作为物质资本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实际上,股东只承担了有限责任,随着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股东所承担的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分解,同时股票的自由转让也降低了股东的风险,一旦企业发生危机状况,出资人往往可能一逃了之,而不是考虑怎样挽救企业于危难之中。相比之下,其他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风险越来越大,成为真正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操心者。[3]所以应该设计一定的契约安排和治理制度来分配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一定的企业控制权,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参与公司治理。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我们把企业看作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约,仅仅对股东的利益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倡导的就是这种理念。

1.对雇员利益的保护。人力资本的兴起,使以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雇员)的作用和重要性逐渐超越股东。企业的所有参与者中,股东投入的是物质资本,企业雇员投入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表明其需要其承担公司的剩余风险。[4]在过去的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相对短缺,企业对物质资本高度依赖,在企业资源中物质资本最具有重要性,企业属于物质资本所有者天经地义。然而随着只是经济时代的来临,占有知识的人力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正在成为财富创造的核心动力。按照“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真正的控制者、所有者”这个原则,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当然有权利参与公司的治理。

2.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从企业筹资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资金一般都是由权益性资金和债权性资金构成,只是构成比例不一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内在要求与竞争规律的客观作用,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的积累额不能满足内外投资的需要,从而外部筹资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要求。债权人作为企业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5]因此,与贷款人建立稳定的信誉关系,让债权人参与公司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有利于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其次,有利于保护其合法权益,激励他们为公司长远绩效的提高而努力。对公司而言,在治理中鼓励债权人进行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是极为必要的。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

尽管持有以上观点的学者的论述有一定的道理,也有实践表明,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适应的公司管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确能给公司带来更理想的传统意义上的业绩指标,但利益相关者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决定了其最终无法成为公司治理的效率标准。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无法解决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加总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在决策时,无法明确知道以什么样的目标为决策目标。作为多个人的集合,企业的决策必须以一定的目标为前提,目标越单一可量化,决策就越有效。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委托人,经理人必须在不同委托人的利益之间进行平衡,但是我们不禁要问:管理层真的能做到吗?这显然有相当大的难度,不仅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偏好和目标差异很大,甚至截然相反。例如股东偏好投资的收益;债权人偏好债权的安全和可回收性;员工偏好高工资和就业稳定;客户偏好物美价廉;当地居民偏好优美的环境和就业机会;政府偏好稳定增加的税收。因此,管理层在偏好差异很大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间进行加总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尽管不同的股东之间的偏好不完全一样,但股东相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他们的利益更加容易加总。股票的价值是企业未来利润的贴现值,不论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多少,股票的价值与企业的总价值是成比例变化的,股东们都乐于看到未来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和股票价格持续上涨。但是,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内部的偏好不一致程度要大得多,比如,同为企业的员工,新员工渴望企业能够扩大规模,以提供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老员工则希望把扩大规模的资金用来提高退休工人的福利等。[6]因此,股东利益的相对容易加总使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这个缺陷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另外一个局限性就是相关者利益本身具有相互竞争性。一方利益的实现必然是以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比如员工希望获得更高的工资,而在企业利润率一定的前提下,高工资必然会影响到所有者的利益,而如果要同时保障所有者的利益和员工的高工资,企业必然要提高价格,这时,消费者的利益又会受损,但如果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则企业的利润必然会有相应的下降,此时,国家的税收就会随之减少。[7]由此可见,在相关者的利益存在竞争性的情况下,要同时兼顾他们的利益是不现实的。

(三)相关利益人的价值具有不可计量性,虽然目前有学者用“顾客满意度”、“平衡积分卡”等理论来测量利益相关人的价值,但这只是局限于定性分析,很难量化。至于建立决策理论模型也是十分困难的。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所主张的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使经理人的责任归属问题难以衡量。利益相关者利益目标的各异性导致企业管理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如果公司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的多重目标,那么,决策者也就是经理人不可能做出理性的选择和科学的理财行为。可以说,让经理人对所有人负责就是对所有人不负责。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冲突,在这些冲突当中,一部分需要并且可能由经理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协调,而另外一部分冲突,则非单凭经理人的努力所能企及。要求企业同时实现短期利润、市场份额、利润增长率最大化,这只会让经理人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同样,如果让他们同时对工人、客户、消费者、地方政府等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而每一方的利益又不一样,这样,经理人就很容易逃避责任。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传统的企业理论不是替代,而只是一种补充,最大贡献就在于提醒公司应该更多地关注股东以外地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以确保实现公司价值长期的最大化。但是,在董事或董事会代表谁的利益这个问题上仍然有着较大的争议。在传统的理论中,董事的角色被定义为所有者的“自己人”,与股东之间在利益关系上高度一致。董事及董事会至高无上的权力源自股东的绝对信任,因此他们首先必须忠于所有者,而不是雇员、经理、消费者或政府部门等其他主体。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以及董事会应该代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而应该由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团体任命和选举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也就是说只要属于利益相关者,就可以有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参与决策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会必须以某种方式平衡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这误解了董事会的职责,也是不合理不实际的。如果潜在的投资者知道自己用来增加利润、承担市场风险的资本将会被董事会用来协调其他主体的利益,那么作为一个理性人,他是不会向这样的公司投资的。

(六)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对于任何一个机构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首先弄清楚它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样要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企业经营存在的目标是什么。按照传统的企业理论,追求利润是企业得以与其他非盈利组织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征,企业是因为投资者的投资而存在,实现价值增值是企业的动力源泉。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公司的目标是协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使不能做到多赢,也应采取中立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运作的目的将有可能会把保证就业、保护环境甚至保护人权等政治性的责任放在股东价值最大化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迷失方向。

(七)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方面,体现在利益相关者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上,还没有确定的实证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治理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发展。而这些是所有企业为了在商业竞争中生存所必须考虑的,不能作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业绩之间呈正相关的依据。事实上,由于利益相关者的制约,企业会缺乏高效决策和适应性,有可能丧失必须的效率和竞争力。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表明,一旦企业失去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商业性目标,就会变成企业不像企业的奇怪结局,在实施的实际效果上,可能对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无法做到有效保护,从而导致所有利益相关者被“锁死”。

以上的原因表明,与利益相关者模式相比,选择股东主导模式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而言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如果一个利益相关者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在股东主导模式下,他完全可以通过成为股东而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股东价值最大化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而言,不仅满足了他们的个人参与理性,而且是激励相容的。

四、结束语

本文并没有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或“股东至上”理论孰好孰坏做出定论,但是通过以上的分析看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思想实际上是经济理论中早已论述的东西。因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向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培育良好的社会剩余都是股东长期利益之所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以公司为载体的,只有确保公司持续、健康运营,这些利益才能兑现,而股东以及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是这一逻辑过程的必备前提。从长期来看,股东利益最大化与协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不一定存在冲突。为了股东的长期利益运营公司,管理层和董事必须考虑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日常指导经理人决策的最高准则必须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所以,笔者认为只要企业在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就能使企业进入以下的良性循环:设定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进行健康的经营,从而实现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合理的价值分配,然后企业声誉不断提高,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利益相关者方法 篇3

关键词: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真正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美国斯坦福研究院学者们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后管理学界接受了利益相关者理念,从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至今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很多,达到20余种之多。为许多学者所认知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Freeman)于1984年在他的著作《战略管理》中,对利益相关者做出这样的定义:“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它指出了各个组织同利益相关者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将研究主体从企业开始向政府、城市、社区、社会团体发展,同时延伸向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

二、旅游资源开发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

旅游资源的利益相关者主要由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旅游者等方面组成。由于各个利益相关者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利益诉求是不同的,在共同的经营活动中各自追求自身的利益,必然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若要试图协调好各方利益,维护和谐共生的平衡状态,就必须研究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的表现及引起冲突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探索一条各利益相关者都能互惠互利的和谐开发模式,使旅游资源开发朝着和谐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地方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冲突。地方政府未保障当地良好的旅游行业环境,造成了旅游企业的不满;地方政府在旅游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忽视了社区居民的利益,将其排除在外,引起了居民的强烈不满和抵制;地方政府为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追求地方政绩,对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旅游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冲突。旅游企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甚至偷税、漏税,违法经营,必将被当地政府追究法律责任;随着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经济活动的深入,大量游客的不断涌入,相应配套设施大批建设,有限的空间同时被多个主体占有,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旅游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惜违规地开发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冲突。

3.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冲突。社区居民的不良行为破坏当地的经济和生态,这完全违背了当地政府的初衷;社区居民因利益得不到保障,从而与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产生冲突;社区居民面临市场参与、社区收益和文化原生态的冲突。

4.旅游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冲突。旅游业的发展带给当地居民的不仅是经济收入的增加,还有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许多方面的冲击,这种冲击很大程度上会加速当地文化体系的分崩离析,产生种种的社会问题;旅游者出游的目的主要是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享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而高质量的旅游体验需要旅游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特别是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从两者的主体和追求目标不同的角度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和冲突。

三、旅游资源开发中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成因分析

1.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过分强调经济价值。旅游资源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通过开发和利用可以为人类带来身心上的放松和享受,它的存在价值和生态价值是首要的价值体现,其次才是经济价值。当前经济价值和潜在经济价值是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两种类型,由于资金上的短缺以及当前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发挥不充分,地方政府将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经营权转让给旅游企业,其目的就是试图让旅游企业挖掘出这些资源中蕴含着的巨大经济潜力,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然而在当前经营权转让问题上,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旅游企业,对旅游资源的经济潜力和生态社会价值重视不足,过分强调资本投入的回报,却很少注重对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的补偿。

2.旅游资源开发中缺乏严谨的科学性和公开的透明度。我国对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的研究还较欠缺,在实际运作中也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条件均不成熟,同时国外也不涉及相关研究和工作,因此,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就显得极不规范,缺乏严谨的科学性。旅游企业在正常的招投标程序中并没有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且旅游资源的经营主体也没有选择自主权,在整个运作过程中,政府部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往往拥有直接指定经营者的权利。在对旅游资源价值进行评估方面,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做不到科学严谨和公正公开,甚至存在收受贿赂、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因此经营权的出让价格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如转让价格过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时有发生。

3.旅游资源开发中对社区居民利益的关注严重不足。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社区居民群体对旅游地的发展起着重要、长远的作用。当前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主要为政府主导模式或市场主导模式,它对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采取了对居民不公平的分配机制,有些地方甚至用低价征用居民土地后,就把居民排除在资源开发行列之外,居民享受不到旅游带来的实惠,怨恨和怒气自然就要被发泄到旅游企业和旅游经营活动中去。

4.国家缺乏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监督管理。

(1)旅游资源归国家所有,但是因体制的关系,国家并没有完全履行所有权,而是委托给地方政府和其他各级职能部门行使。这样,旅游资源的产权管理就被资源的行政管理所替代了,对产权追逐资源利用效率的动力结构也造成了直接的破坏,造成政府降低了在旅游资源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致使政府的监督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对地方政府及各级职能部门方面,国家缺乏强有力的约束监督机制,很多政策无法得到执行,而且由于旅游资源数量庞大、分布在全国广阔的领土上,要实现全面的监督管理,耗费的成本将十分巨大,因此国家很难对各地的旅游资源开发做到高效管理。部分区域缺乏有效的监督,存在违规开发和不规范管理,引发与社区居民的冲突在所难免。

(2)当前旅游资源隶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进行管理,由于各部门在制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规划时,往往仅站在本部门利益角度考虑,致使各个行政部门之间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监督管理方面,很难做到统一、协调。正是这种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政府对于开发商的有效监督,给旅游企业攫取过多的不正当利益制造了可乘之机,没有完全履行自身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的进程中构成了不小的体制障碍。

(3)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考虑,为了增加地方劳动就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地方生产总值,这就要求对本行政区域的经济利益实现最大化。这种经济利益的诉求,就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主体具备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导向,从而忽视了对资源和生态的保护。所以,近些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旅游资源大量开发,旅游企业资本源源不断涌入,无论是世界遗产、还是各级风景名胜区,都存在过度开发和利用的现象,如果继续恶化,就会造成更大的资源质量下降和环境破坏,这必然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一结果无不与政府监督管理职能的失效紧密相关。

四、结论

通过分析旅游资源开发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之间的利益冲突,我们不难发现,各利益相关者的自利倾向是导致这一系列冲突的最根本原因。同时,社区参与不足导致当地居民正当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当地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角色错位以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不完善、监控力度不足与社会监督缺位也是导致各方利益冲突的重要原因。我们应该深刻意识到利益相关者问题的重要性,并针对产生冲突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以保证旅游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碧星,赵瑞.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3):50-51,72.

[2]王立.自然景区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及协调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李进兵.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与旅游可持续发展[J].经济问题,2010,(8):123-126.

[4]陈岩峰.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5]梅青,孙淑荣,刘义铭.历史街区旅游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60-64,90.

[6]胡北明,王挺之.我国遗产旅游地的利益相关者分析:两个对立的案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25-130.

[7]吴泓,周章.基于利益主体理论的旅游利益主体融合探讨[J].学海,2006,(5):150-154.

利益相关者方法 篇4

利益相关者分析作为一种政策分析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与卫生政策改革研究和实践中,并取得初步成效。卫生政策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就是在制定一项卫生政策的过程中,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大量的信息,分析卫生政策利益相关者的知识、利益、权力、立场、潜在联盟等可能影响政策过程的特征和能力以制定相应策略,减少改革实施阻力,提高政治可行性[2]。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有关学者已开始探索应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指导我国卫生改革的具体实践。

通过以利益相关者为关键词检索CNKI、重庆维普、北京万方等数据库,发现在卫生领域最早的报道是段月明(1997)将国外开展卫生项目时使用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意义、用途、步骤做了简要介绍[3],而绝大部分文献出现在2007年以后。

1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领域

新医改提出3年内,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要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实现参合率均90%以上的目标。2007年7月10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以解决参保人员住院和门诊大病为主要目标的城镇居民医保制度。郭露华(2009)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福建省城镇居民医保首批试点城市进行了政策评析,分析城镇居民医保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及各利益主体利益增损情况,讨论了城镇居民医保运行可能遇到的阻力,明确政策调整方向及工作中要处理好的利益关系[4]。

200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的通知,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开始试点。杨善发(2007)认为由于中央政府、基层政府、公立卫生服务机构、医药公司和私立卫生服务机构等相关利益集团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新农合政策实施过程中农民难以成为主要受益人[5]。李林贵(2007)认为新农合运行中涉及定点医疗机构、农民、新农合管理及经办机构三方主体。新农合与定点医疗机构是一种共谋博弈关系;与参合农民是一种“假性”补偿关系,并存在不同程度的“道德损害”;而管理机构性质与职权还不太明晰[6]。宋文娟(2007)以安徽省新农合试点地区为例,采用专家咨询法将新农合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界定为农民、政府和医疗服务提供方,提出要建立各方合作共存的互动模型以满足其利益需求[7]。吴辉(2008)分析了新农合制度涉及的各方利益相关集团的利益、立场、资源以及资源调用的能力,判断制度的组织者在整个利益相关集团中处于强势地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会制约农民参加新农合,未参合农民的疑虑值得关注;补偿机制不再是各级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运作的主要动力,依靠业务收入生存的定点医疗机构的逐利行为会降低制度的广泛推广[8]。聂淑亮(2008)也持类似观点———由于自利的驱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社会责任承担出现“缺位”和“错位”[9]。项莉(2009)主要分析供方支付方式在新农合制度中对经办机构、供方和需方三方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各种利益影响,认为单一支付方式无法满足三方多层面的利益诉求,唯有采用混合支付方式的形式,融合各支付方式的优点,才能平衡三方利益,维持新农合的制度均衡,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10]。经以上分析发现为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医疗保险政策利益相关者间利益关系,探索各利益主体之间利益矛盾的协调与平衡机制,达到利益共赢是学者一致观点。

此外,王庆川(2008)就是否应给予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相同待遇包括社保待遇的问题,认为政府、企业、农民工、市民等利益相关集团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并加以剖析,力求使各方在思想上达成统一,为有效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提供思想基础[11]。

2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领域

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是完善医药卫生的四大体系之一。2009年8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布《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等文件,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工作。唐圣春(2007)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对相关利益集团在合理用药政策落实过程中的动力和阻力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现场调查确定我国实施合理用药干预的主要措施,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各利益集团对不同干预措施的实施意愿、受益情况、实施能力和实施情况的等级得分。研究发现以政府为首的利益集团实施合理用药干预措施的意愿和能力较强,实施情况却不理想;以医疗机构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实施意愿和实施情况较差,实施能力却最强;患者属弱势群体,实施能力最弱,实施意愿却最强[12]。彭婧(2011)界定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及主要管理部门、医疗机构、药品生产流通企业、患者、医生,讨论了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利益诉求、行为模式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重视并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塑造共赢的利益格局对于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3]。葛锐(2010)认为许多药物政策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对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与行为进行研究,应当提出一个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药物政策分析与研究框架。并从经济现实、制度变迁和理论逻辑3个方面分析了基于制药业视角研究药物政策的必要性及其意义[14]。张艳春(2010)通过分析社区卫生服务药品管理政策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研究和讨论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优势和劣势、实施意愿、实施能力及对策,总结和归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当前需要合理确定和应用基本药物目录,制定和落实有效的补偿政策,同时提高企业生产基本药品的积极性,加强宣传以提高居民对药品管理政策的认识[15]。黄锐(2011)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探讨公立医院与药品供应商建立动态联盟关系的可行性,认为动态联盟既能在公立医院的管理中充分体现药品供应商的利益诉求,又可以降低药品销售各个环节中的交易成本,在现实工作中操作性较强[16]。王希泉(2011)在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中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确定了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利益相关者,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并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提出了医药企业社会责任良性循环发展的具体措施[17]。

3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领域

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用3年时间建立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新医改近期着力抓好的五项重点改革之一。赵德余(2009)以上海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制定和重构城市新型医疗服务体系为案例,对政策过程中利益相关者行为模式变化与政策规则调整的渐进主义特征加以解释,研究发现如何控制利益相关者的阻力行为以及强化决策者的预期信念对于推动政策变迁的进程至关重要[18]。徐揆(2007)结合我国现实国情,认为医疗服务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患者、政府部门、医院及医生、股东、所在社区、制药商及批发商和新闻媒体等,并从以上视角分析了医疗服务价格虚高的原因[19]。杨俊明(2010)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界定了双向转诊政策的利益攸关方为政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患者(居民),并对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意愿以及实施能力进行判断分析,得出大型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双向转诊具有较高可行性的结论[20]。赵茜倩(2010)实证分析深圳社区健康中心与医院双向转诊中的各方利益者,认为社区居民、社康中心能获得预期利益,但由于这些利益集团动用资源能力较弱,所以双向转诊仍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21]。钱东福(2010)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各方利益者。其中主要利益相关者是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次要利益相关者是地方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外部利益相关者是医保部门和药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的顺利推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确保政府投入和设计实施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22]。而景琳在2008年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了设计一套集社区卫生服务利益相关者权益为一体的社区卫生绩效测评系统[23]。

姚岚(2007)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我国农村医疗机构单病种定额付费中的各方利益者。其主要利益相关者是参合农民,次要利益相关者是县乡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和管理机构,外部利益相关者是药商。参合农民、乡镇卫生院及医务人员和管理方获得了预期利益,而县级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和药商的利益受到损害,所以单病种定额付费在农村医疗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中相对容易推行[24]。

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领域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新医改方案的亮点之一,它实践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旨在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让群众“平时少得病”。刘军安(2008)采取形势分析和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健康促进的政策形势、发展动力和阻力以及相关方的利益、资源和立场进行解读,探讨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健康促进的策略[25]。张海宏(2010)认为在我国职业病防治领域主要有各级政府、企业经营者、劳动者、职业卫生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大众五大利益相关者,并构建了职业病防治影响力/利益矩阵图,探讨各方利益博弈[26]。

5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领域

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改善其运行效率,控制医疗服务成本,是本次公立医院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伴随《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等政策文件,公立医院改革开始探索。冯占春(2007)分析了我国公立医院治理结构变革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必要性,认为科学合理地界定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的范围,确定其成员构成及其在医院治理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合理设计利益相关者参与公立医院治理的机制是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公立医院治理结构变革中所需解决的两个问题[27]。吴昊(2010)也认为建立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适应我国公立医院体系运行特点的理性选择,探寻恰当的组织治理模式是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任务[28]。而构建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基础性工作是识别利益相关者,即明确哪些人群或者组织是公立医院的利益相关者和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属性、行为模式进行分析[29],并按照目标、结构、关键机制框架阐释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30]。

武爱文(2008)通过归纳演绎,分析、构建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导向与绩效的理论框架,采取问卷调查探讨利益相关者导向与医院绩效的相互关系以及调控因素,提出非营利性医院利益相关者导向管理策略,构建了利益相关者导向的持续营销模型[31]。黄锐(2011)提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公立医院组织绩效概念模型,并以其为基础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公立医院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2]。蔡宁(2010)为了解医院内部不同群体是否对医院战略目标选择存在差异性及产生原因,以竞争价值模型为分析工具,通过对杭州公立医院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不同的医院内部利益相关者群体对医院战略目标选择存在明显差异,行政管理人员战略目标聚焦于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而医生更关注于医院和外部环境的互动[33]。钟炎军(2009)分析了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服务营销模式及存在的不足,提出需要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营销模式,设想使用三维度八分类战略矩阵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实施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关系营销策略[34]。王长青(2007)针对我国现行医生激励机制的局限性,从利益相关者分析视角探讨医生激励机制构建,认为合理地医生激励机制要实现医生代表患者利益,且医患之间是长期合作关系的目标[35]。熊昌娥(2010)探析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各利益集团的利益、资源、能力、立场。结果显示公立医院和政府是关键利益方,二者动用资源的能力最强,公立医院对注册医师多点执业持反对态度。现阶段注册医师多点执业是否可行需政府和医院进行博弈,且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36]。陈定湾(2010)分析了新医改背景下民营医院社会责任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利益相关者体系构成以及实施社会责任的治理结构可促使民营医院更主动去承担社会责任,改变社会形象,利于民营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37]。高小坤(2009)从回顾医药分开的政策背景和实施难度出发,分析药房托管政策的实施对医院、医药企业、医药代表和患者等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38]。贺庆功(2009)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医患关系研究中,首先确定了医患关系中的各主要利益相关者,然后分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并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提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具体措施[39]。

6 小结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目前利益相关者理论已在我国卫生领域的多个方面得到应用,热点领域是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中的新农合制度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这些领域的改革具有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牵涉利益主体多等特点,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在缺少经验及现实特有国情的情况下,每一项政策文件的出台都应广泛论证,征询相关利益主体的意见。此外我国利益相关者研究主要是规范性和描述性研究,集中体现在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类、排序、利益相关者管理等方面,实证和运用研究明显不足,完整方法学框架下进行的实证研究更是凤毛麟角[40],还需要学者不懈的探索与努力。然而,在当前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涉及到许多利益格局的调整和重新分配,相信卫生政策分析有力工具———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摘要: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政策分析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与卫生政策改革研究和实践,也为我国卫生改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新分析视角。文章对我国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在卫生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回顾。

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解析 篇5

(江苏,225002)

摘要: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入手,深刻剖析了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传统行政性和准市场化福利供给模式下利益相关者互动的比较,揭示出隐藏其中的利益需求并试图建立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互动的协调机制。 关键词: 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互动模式;协调机制

现阶段,我国社会福利机构发展异常迅猛,具体表现在数量激增、规模扩大、种类丰富等方面。利益相关者作为社会福利机构的利益主体,对机构的健康成长具有促进和制约双重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机构的利益相关者较少,易于处理;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相关者明显增多,关系也变得非常复杂,正确分析和处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对福利机构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概述

“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最初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其使用范围也主要局限于商业性组织,而对于非营利性组织特别是在社会福利机构中运用有关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尚属首次。

1、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概念最早由伊戈尔?安索夫(Igor Ansoff,1965)在他《公司战略》一书中受次提及(陈维政等,2002),它泛指与公司存在各种关系的个人或团体。但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利益相关者”则是由斯坦福研究所(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SRI)于1963年提出的(王辉,),而这一术语能被广泛使用,应归功于弗里曼(Freeman,1984)的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式》的出版。

尽管“利益相关者”一词被商业管理者普遍接受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但对于其定义并未达成共识。SRI提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离开其支持,组织就无法生存的团体。” 弗里曼(1984)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任何能够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这种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其他学者的定义,如斯威齐(1981)的“利益相关者是受组织活动的影响,并且有能力影响组织活动的人”,布瑞纳(1995)的“利益相关者能够影响企业,又能够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等(王辉,2003)。虽然理论界对利益相关者的涵义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但从其各自的提法中不难看出,利益相关者具有的共同特征是或多或少与组织存在着某种利益联系。因而可以这么定义,利益相关者是与组织保持一定利益交互影响的社会实体。

2、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关于社会福利机构,其内涵随着社会福利概念的不断扩展而发生演变的。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福利机构投资主体单一,服务对象也仅限于“三无对象”和“五保护”等传统民政对象,所以社会福利机构指的是国家和政府为传统救助对象而设立的供养机构,如社会救济院、敬老院、光荣院等等。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投入的加大和社会关注的增强,社会福利机构迅速崛起并快速成长,以回应弱势群体规模的扩大。此时,社会福利的概念已经开始扩展。19,国家民政部颁布《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允许个人或团体以多种形式举办社会福利机构;20,《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话的意见》出台,指出了一条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新路子。在这个阶段,社会福利机构被定义为“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办法》

[])。随着社会福利的对象从“专为弱者服务”扩大到“为全民服务”,社会福利机构的概念也将走出狭隘的定义,实现服务对象的大众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和服务水平的专业化。

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是指在社会福利资源提供、输送和消费过程中,与福利机构保持一定利益交互影响的社会实体。由于社会福利机构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所以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也相应发生变动。在传统的福利供给模式下,福利投资主体单一、服务形式单调、受益面狭窄,故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相对较少,两者关系也比较简单。这些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捐赠者、内部员工和受助对象(如图)。而在新型的准市场化的福利供给模式下,国家的发展目标

社会福利供给模式 利益相关者分析图

是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对象公众化和服务队伍专业化,使利益相关者的范畴得以极大拓展,与社会福利机构间的关系也日益复杂。在这里,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原有的利益相关者,还包括投资机构、行业协会和竞争对手等等。

3、社会福利机构与利益相关者

20世纪90年代初,在弗里曼(Freeman)、布莱尔(Blair)、克拉克森(Clarkson)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利益相关者理论开始引人注目并在实践中得到认可(陈宏辉、贾生华,2002)。人们逐渐认识到利益相关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对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相对于商业性组织而言,本身所拥有或能获取的资源相当有限,缺乏资金是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社会福利机构有序发展的瓶颈。但其利益相关者背后隐藏的社会资源却是异常丰富的,关键在于如何去获取这种宝贵资源。根据Pfeffer和Salancik(1978)提出的著名“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获取和维系资源的能力决定其生存状态。从这个意义来讲,社会福利机构在市场竞争中的处境有赖于其获取资源的能力和所获得资源的丰富程度。这就要求社会福利机构主动与利益相关者保持良性互动,积极响应各利益主体的合理要求,正确

处理他们之间的利益纷争。

要获得和保持资源,首先要学会识别社会福利机构的利益相关者。因为利益相关者可以是机构内部的,也可以是机构外部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所以准确识别利益相关者也并非一件易事。在具体操作中,可通过列举法来识别:①社会福利机构日常运作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的提供者;②其行为能直接影响到社会福利机构的社会实体;③福利机构的日常活动所能影响到的任何组织或个人。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社会福利机构的利益相关者。

其次,要确定各利益相关者对社会福利机构的重要程度并加以排序。由于各利益相关者偏好不同,必将会导致某种形式的利益冲突。最有效的解决方式是根据其对社会福利机构发展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确定优先权来平衡各利益主体的需求。一般来说,利益相关者提供资源的效用越大,对社会福利机构而言就越重要,排序越靠前;反之,则越次要、越靠后(如图)。如提供核心资源的利益相关者最靠前;提供匮乏资源和辅助资源的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程度和排序就相对靠后,而提供低效资源的则排最后。

易 可

得 性 社会福利机构资源分析图 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排序图

益相关者发生关系的媒介是利益,两者之间的互动也以此为平台。复杂在于,利益相关者是不同社会群体的代表,利益冲突的必然性和微妙性造成协调工作的低效性和艰巨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而前途和基础是清楚把握社会福利机构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模式。下面将重点考察传统行政性和准市场化福利供给模式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机构与利益相关者完全处于同一条福利供给线上。该福利输送线具有明显的纵向和单线特征,层次分明,关系简单。政府利用其强大的行政手段对社会福利资源进行统分统配,不经过中间环节而直接作用于社会弱势群体。

府行政体系的内生机构,社会福利机构隶属关系明确,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由于行政命令代替价值规律行使资源配置的功能,社会福利机构无须面对市场,只要求按照政府行政指令提供一定量的福利产品或服务。其行为是机械化、程序式的:根据年度计划,由政府财政投入所需资金,依照科层制管理模式运作,产品或服务实行统一调配。因此,社会福利机构俨然是承担国家福利责任的执行机构,与政府的界限已经相当模糊,行为呈现出明显的非独立人格特征。 前 排序 重要性 总之,社会福利机构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在于福利机构与利二、传统行政性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的互动模式 1、传统模式下社会福利机构的属性 在传统行政性福利供给模式下,社会福利机构最大的特点是内生于政府体制。作为政

2、传统模式下的利益相关者互动

既然社会福利机构是政府的附属机构,行为和意志必然同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那么传统模式下的利益相关者互动可以简化。此外,在计划经济时代,捐赠者的行为动机是出于奉献爱心、而非追名逐利,一般以个人或团体名义向国家捐赠。从这个意义上讲,捐赠本身是一种单向行动,与利益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可以忽略捐赠者与社会福利机构间的利益互动。至于内部人员与机构之间的互动早已通过国家事业单位编制实现了利益补偿,故也可不加以考虑。因此,传统科层制福利供给模式下的利益相关者互动能够简化为国家与受助对象间的互动(如图)。

公民作为个体,具有生存权;一旦出现生存危机,国家就有责任保护公民的生存权利。所以,国家在提供社会福利资源、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大学网府作为社会福利的供给主体,完全垄断了社会福利资源,使得福利服务市场成为一个典型缺乏弹性的寡头市场,不可能准确反映真实的社会需求。而作为受助对象,社会弱势群体对国家的依赖性很强,迫切希望能得到政府的帮助。然而官僚主义的弊病、社会需求的增加造成了社会福利资源的巨大缺口,加上供给线的单向性切断了信息交流,必然导致利益相关者冲突的不断升级。

从严格意义上说,在传统福利供给模式下。两大利益相关者之间并不存在互动现象。那是因为在行政性福利制度下,福利市场是卖方市场,福利服务是稀缺资源,强大的供求差使单向性就足以维持福利供给的促动力,倘若供给线变为双向互动式,那么必将大大增加供给输送的负荷,而这却是脆弱的单向供给线难以承受的。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缓减福利供求矛盾,就应该对福利供给线进行流程改造,构建新的社会福利供给模式。这就是准市场化的福利供给模式。 三、准市场化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的互动模式

市场化的福利供给模式是应对现实生活的必然结果。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步伐减慢,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等社会问题丛生,使“福利国家”的弊病日益凸现。在这种形势下,福利多元主义应运而生,成为各国制定福利政策的指导思想。其核心内容是要求减少政府直接供给福利的角色,强调福利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我国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过程中也面临同样的社会问题,人民群众急剧增长的社会福利需求与现有福利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突出,社会福利市场化是必由之路。

1、社会福利机构的环境审视

现阶段,我国已经由计划经济过渡为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恢复了在资源配置中原有的基础性作用;国家也在“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模式下简政放权,为社会福利机构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机遇。从外部看,它基本处于由政府、社会、市场三大角色组成的环境结构中。在政府层面上,政企分开后,政府从社会领域逐步后撤,社会福利机构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增强,活动空间得到扩展。但国家和政府仍扮演着资金的主要提供者,以致未能改变社会福利机构对政府的经济依附性。国家也因此找到了干预福利机构内部事务的合理化解释。鉴于这种情况,社会福利机构在谋求独立发展的道路上可以利用国家的权利体系和符号功能获得体制内外的资源,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在社会层面上,许多社会职能的回归,客观

上促进了社会的自我发育和健康成长,“大社会”的雏形日趋形成;社会职能的不断扩充,有助于公民社会的生成。公民社会的兴起,是社会福利机构正常发育和持续发展的肥沃土壤。从市场层面上看,社会福利机构将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按照市场游戏规则运作。市场竞争是激烈的,但竞争基点是平等的,社会福利机构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全面审视自身内在的优势、弱点与外在的机遇和威胁并作出正确的角色定位。值得一提的是,社会福利作为公共物品具有特殊性,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模式操作,只能满足于准市场化。但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福利机构将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由管理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市场属性不断增强。

从外部环境来看,社会福利机构存在观念陈旧、管理混乱、操作不规范等症状。在传统行政体制下,社会福利机构内部人员多为国家事业单位身份,思想僵化、观念落后、官僚作风严重,结果导致机构内部死气沉沉,一切思想观念和行为活动牢牢限定于固有框架。经济依附性引起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缺失,使机构不得不按照国家和政府的纵向命令链实施管理。众所周知,我国政策的不稳定性和管理的人治色彩突出,反映在福利机构内部则体现为指导思想和管理制度变动的随意性。工作人员也缺乏专业培训和系统学习,单凭本能和经验办事,服务水平可想而知。所以社会福利机构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管理、健全体制,努力营造一个思维活跃、信息畅通、管理科学的内部环境。

2、准市场化模式下的利益相关者互动

在准市场化运作模式下,社会福利机构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动引发其地位与角色的调整并直接影响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利益相关者不仅数量增加不少,而且关系更为复杂。所以社会福利机构应明晰利益相关者的位置,厘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

在图示中,不难看出,政府与社会福利机构的隶属关系被解除,取而代之的是契约;这表明,福利机构与政府在法律地位上相对平等。政府保留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福利服务的责任,把原来直接提供福利资源的功能让渡给社会福利机构集中精力制定社会福利政策、加强宏观管理。

投资者和捐赠者在与福利机构的互动中,立场趋于一致。原因在于,捐赠者在资助社会福利机构获得一定资源的同时,希望能从中得到某种回报性质的利益补偿。而福利机构并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自由使用这些资源,必须尊重他们的投入意向。这种捐赠行为明显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本质上无异于投资。

社会福利机构行业协会是自愿成立的行业性管理组织,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福利机构进行监督和评估管理。各福利机构必须服从行业协会的监管,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章,履行各项应尽的义务;同时,在人员培训、法律纠纷等方面可向行业协会求助。而行业协会应

受助对象作为社会福利机构的目标群体,自主权和选择权不断扩大,交流也转为双向互动式。受助对象可以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和需求偏好,选择质优价廉的服务。各福利机构也应主动将“市场消费者”的概念引入福利服务,以弱势群体的需求为导向,提供多层次、高水准的福利服务,并保证福利供给的及时性和高效性。受助对象的权利一旦受到侵害,可向行业协会提出申诉,依靠行业协会的力量加以解决;也可直接向社会福利机构提出自己的`利益要求,直到满意为止。

竞争对手是利益相关者中的新成员。它与福利机构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竞争与合作。一方面,社会资源的稀缺性、福利服务的替代性和目标群体的有限性决定了竞争的必然性。竞争的任何一方,只要在资源获取能力、福利服务质量以及目标对象规模上胜过对方,它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面,社会的总资源是有限的,单个福利机构的独立作战能力也是有限的,要完成较大的福利项目风险大、难度高,在衡量利弊得失后选择了合作策略。

而志愿者也是社会福利机构不可小视的利益相关者。它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社会资源,挖掘潜力巨大。在非营利性组织中,志愿者的参与,对于降低组织活动成本,节约资源、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李珍刚、王三秀,2002)。而志愿者则希望通过在社会福利机构的志愿活动提升个人能力、体现自我价值。因此,福利机构要获得志愿服务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就应当创造有利于志愿者自我实现的各种条件。

至于福利机构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则可以通过明晰产权关系、树立人本管理和营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来实现。董事会是权力机关,制定福利机构的发展战略,掌管管理人员的人事任免。管理层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决定服务人员的聘用和解雇。董事会、管理层和服务层三者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以合同或协议的法律形式确定利益分配。

以上关于社会福利机构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描述是一种理想状态,尚停留于理论层面。在现实生活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纷争是客观存在的,一时很难调解,必须建立一个有效、可行的利益协调机制。

四、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互动的协调机制

国家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加速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其目的在 于改变福利供求紧张的局面。据测算,我国目前的社会福利服务只能满足5%的社会需求,这足以证明大力举办社会福利机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福利机构的健康发展是社会福利供给的源泉,而福利机构本身的健康成长有赖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理顺和良性互动的实现。

1、明确社会福利机构的历史使命

使命是一个组织存在的目的和理由,代表了组织的职能范围和发展方向。概括地说, 社会福利机构的历史使命是以弱势群体为目标对象,运用有限的社会资源和科学的服务手段,履行国家的福利责任,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它是社会福利机构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机构的经营管理目标是谋福利,而不是牟利润,也是判断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是否合理的标准。

历史使命是组织获得社会资源的基本依据,对社会福利机构的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要确定适合各机构实际情况的具体使命并非易事。设置过宽,往往会使福利机构摇摆于空洞的使命陈述与诱人的契约关系,容易遭受利益诱惑而偏离原有的历史使命。设置过窄,会缩小福利机构的职能范围,降低获取资源的能力。所以社会福利机构应根据国家的社会政策和自身的发展战略,从本机构的目标、规模、资源和利益相关者等实情出发,逐步设定自己的具体使命。历史使命一旦明确,就框定了利益相关者的互动空间并标志着社会福利机构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创建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创立利益相关者协调的内外分机制。

2、构建“政府出资、行业管理、机构操办”的运作模式

“政府出资、行业管理、机构操办”运作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政府负责制定福利政策, 划拨专项资金;民政部门具体落实政策,实行宏观管理;行业协会进行监督评估,实行中观管理,从而形成“政府、民政部门、行业协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架构。具体来说,政府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整体战略;在资金划拨上,改变传统财政不固定、无比例的拨款方式,实行按比例、定期给付。民政部门根据政府授权,管辖所属范围内的社会福利事业,全面负责各项政策的落实。行业协会的职责包括制定行业规范、规定服务范围和服务标准等工作,对社会福利机构进行中观管理(如图)。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政府职能被浓缩,主要负责制定全国统一的政策法规,统筹规划各项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民政部门主管福利事业的事权范围,重新审核社会福利的经费指出原则和比例,实行规范的拨款方式。经费问题解决以后,民政部门要根据国家福利政策的趋向,设计适合本地区的福利发展布局,研究对不同类型福利机构的具体资助方式、优惠政策和管理措施,指导行业协会制定行业管理办法、开展业务培训、进行国际交流等(甑炳亮,2002)。行业协会按照已制定的行业标准对各福利机构进行全程监督和定期评估以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对于评估结果优秀的福利机构给予公开表彰并介绍其成功经验,而对于评估不合格的机构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并重新予以评估。如果服务仍不达标,则将其已承接的社会福利项目转给其他福利机构。

“政府出资、行业管理、机构操办”的模式一旦确立,就意味着社会福利机构外部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构建基本完成,最后一项工作是如何导入一种有效的运行机制来规范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

3、建立社会福利机构的治理结构

在准市场化模式下,社会福利机构实体化运作的环境已经接近于市场。对于最适应市 场操作平台的企业来说,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有效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制度安排。在社会福利机构内部引入治理结构,不失为一条探索解决利益纷争的好途径。

试论利益相关者财务政策 篇6

一、利益相关者投资政策

利益相关者财务政策由于在因素分析中更加注重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因此,投资政策的制定与选择扩展到人力资本投资、市场关系资本投资、环保投资。

1.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决定了企业必须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因为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其成长过程需要消耗各种稀却资源,即需要消耗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是人获得知识、能力和素质所必须付出的各项货币形态的开支。人力资本是投资的结果,并不是一切人力资源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只有通过一定方式的投资(特别是以教育、培训方式进行的投资),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资源。“由于拥有其本身的人力资本价值,劳动者已经变成了‘资本家’。人力资本是由人们通过对自身的投资所获得的有用能力所组成的。为了获得这种有用能力,人们必须要承担其所消耗的费用,并且付出为扩大自己未来的收入及未来的满足程度所必须花费的时间价值,因而,通过这种投资的方法,人们所获得的有用能力便构成了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是将货币资本或财富转换为人的知识和能力形态,使人力与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

2.市场关系资本投资

市场关系资本是企业与其市场和客户的有益关系,由营销策略、顾客忠诚、品牌、声誉、经常性合同、销售渠道、金融关系、有利的经营权和使企业享有竞争优势的其他合同构成。市场关系资本通常是企业的市场价值远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原因。市场关系资本是企业资产获得市场价值、实现价值和价值增值的重要途径,没有合适的市场关系资本,資产的价值将难以实现。

市场关系资本投资的目的在于使企业获得预期满意的报酬率,由于投资市场关系资本的获利是与企业整体的获利能力联系在一起的,难以准确区分市场关系资本投资所带来的效益,为保证市场关系资本投资的有效性,对其进行事前的评估基本前提。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关系资本是否为企业带来了预期的超额收益;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等数据变动与市场关系资本的内在关系如何;现有市场关系能否实现企业目标,市场关系的规划方案是否可行;企业市场关系资本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如何。在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指标对市场关系资本进行量化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客户数量/员工人数、年销售费用/客户数量、品牌价值/同行业品牌最高价值、客户资产的平均规模、营销网络、客户满意度、金融关系能力。

3.环保投资

环保对企业财务政策的约束表现在:财务政策在财务资源的配置上需要树立广义的财务资源观,即将环境作为企业的一项财务资源,在资金的配置上,将环保投资作为与其他投资协调的组成部分,从整体财务资源优化的角度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环保投资的主要内容是:购买环保设备的资金支出;传统设备改造的资金支出;治理环境污染的资金支出;进行环保产品质量认证的资金支出。环保作为企业产品的基本要求之一,其所产生的投资效益构成企业整体效益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尽管这部分效益无法直接度量,但是没有环保投资的产品将无法实现价值的转化,因此,环保投资是企业实现收益的必要条件。

二、利益相关者融资政策

资本结构的数量结构的确定主要是考虑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保障程度,而忽略了非物质资本投资者的利益。在这种逻辑下,债权人以固定要求权的方式先于股东获得利益,扣除其他固定契约要求权之后的剩余尽归股东所有,股东因承担风险最大而获得了所有的剩余控制权。但是,股东利益的实现必须是在非物质资本投资者获得满意报酬率的基础上。非物质资本投资者的契约要求权分成明示要求权与暗示要求权两个部分。明示要求权以固定契约为基础,如工资契约、产品质量保证书等。暗示要求权因其模糊性和状态依存性,难以以合理的成本确定并写入契约。即使企业没有兑现暗示要求权,也不会使企业陷入破产清算的境地。由于暗示要求权不能明确地写入契约,它们只能与企业购买或销售的产品、服务一起进入市场。

利益相关者暗示要求权的存在使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必须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出发,资产负债率的确定在考虑投资人利益的基础上需要考虑非投资人的利益要求。准备在将来对暗示要求权大量支付的企业应较少地运用负债融资,而更多地运用权益融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与企业的融资结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剩余收益在企业资金来源中的比例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资金积累及其所体现的发展战略。由于股利支付率决定了企业内部融资的多少,因此,融资政策也包含对股利支付率的确定。从利益相关者暗示要求权获得补偿的角度来看,企业应选择股利支付率低的股利政策,以便为企业未来支付暗示要求权进行准备。

三、利益相关者分配政策

财务成果的分配是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结果,并直接决定现有财务治理结构的稳定性、有效性。因此,分配政策的制定与选择仍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取得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实质是利益相关,公平使利益主体之间避免利益冲突,但是,效率是确保利益相关者获取利益的前提。没有效率的公平是不符合利益相关者逻辑的。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分析 篇7

西方学者真正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3年, 美国上演了一出名叫《股东》的戏, 斯坦佛大学研究小组受此启发, 利用另外一个与之对应的词“利益相关者”来表示与企业密切关联的所有人。他们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 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 企业就无法生存。虽然这样的界定是非常狭义的, 但毕竟使人们认识到, 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就是为了股东服务, 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乎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 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学家早期从“是否影响企业生存”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Freeman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做了较详细的研究, 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看作是利益相关者, 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是利益相关者, 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 大大拓宽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Mitchell在考察了27种之多的利益相关者定义后认为, 作为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影响力, 即某一群体是否拥有影响企业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合法性, 即某一群体是否被法律和道义上赋有对企业拥有的索取权;紧迫性, 即某一群体的要求能否立即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基于这三个特征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 显然这一界定对利益相关者的权重大小进行细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已有学者结合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作了文字分析, 认为在不同的外在条件, 利益相关者通过博弈, 形成不同的利益主体, 随之产生了围绕利益主体的一系列财务目标。本文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 拟建立一个博弈模型, 从数学角度来看博弈, 看得出的结果是否能印证有的学者的研究结果。

2. 本文所采用的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本文采用的定义是:利益相关者是专用性资源的供应者, 企业是专用性资源的需求者 (袁振兴, 2004) , 企业要为要素提供者增加价值和创造财富。本文按要素 (专用性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 的提供者界定企业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供应商、经营者、员工、政府。相应的, 各利益相关者在为企业提供要素的同时, 也有相应的利益要求权。

为方便研究, 根据向企业提供财、物、人的角度, 将前述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为4大类:政策制定者 (政府) , 为企业提供各种政策、公共方面的服务, 因此通过税收方式分享企业收益;资金提供者, 包括股东和债权人, 为企业提供资金, 通过不同方式分享企业收益;物料提供者, 包括供应商, 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 , 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公司营运享有监督权 (其利润是维护其利益的保障, 间接参与利益分配) ;人力提供者, 包括一般员工和经理人员, 为企业提供运营的人力、资金运作、物料生产。公司运营都需要靠人力来实现, 通过不同方式分享企业利益。

3.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分析

3.1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

3.1.1 博弈模型中要素的界定

在本文中, 博弈模型中博弈的参与人是资金提供者、物流提供者、人力提供者、政府环境;博弈信息是博弈者所掌握的对选择策略有帮助的情报资料, 比如了解各博弈方的相关信息, 尽量获取其行动信息, 收益大小, 风险大小, 其他人要分享, 是否有保障等;博弈的行动空间, 即博弈方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政策环境、资金提供者 (提供与不提供) 、物流提供者 (提供与不提供) 、人力提供者 (提供与不提供) ;博弈的次序: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博弈方的收益, 即各博弈方做出决策后的得失:政府环境、资金提供者 (提供收益多少、不提供损失多少) 、物流提供者 (提供收益多少、不提供损失多少) 、人力提供者 (提供收益多少、不提供损失多少) 。

3.1.2 建立博弈模型分析

政策制定者 (政府) , 资金提供者 (Z) , 物料提供者 (W) , 人力提供者 (R) 。

UZ1=o (z1p+z3 (1-p) ) + (1-o) (z2p+z4 (1-p) )

UW1=p (w1o+w2 (1-o) ) + (1-p) (w3o+w4 (1-o) )

UW2=p (w5q+w7 (1-q) ) + (1-p) (w6 q+w8 (1-q) )

UR1=q (r1p+r2 (1-p) ) + (1-q) (r3p+r4 (1-p) )

UR2=q (r5o+r7 (1-o) ) + (1-q) (r6o+r8 (1-o) )

UZ2=o (z5q+z6 (1-q) ) + (1-o) (z7q+z8 (1-q) )

结合研究目的, 要比较在什么情况下UZ、UW、UR最大, 当其中一个最大时即说明其是利益主体, 通过利益的博弈得出的利益主体。将问题转化成三元一次函数求极值的问题, 运用拉格朗日法来求解。

建立辅助函数:L (o, p, q) =f (o, p, q) +λφ (o, p, q) , 其中,

其中λ是一个待定的常数, 称为拉格朗日乘数,

约束条件φ (o, p, q) =o+p+q-1=0,

利益U=f (o, p, q) ,

UZ=fZ (o, p, q) =o (z1p+z3 (1-p) ) + (1-o) (z2p+z4 (1-p) ) +o (z5q+z6 (1-q) ) + (1-o) (z7q+z8 (1-q) ) ,

UW=fW (o, p, q) =p (w1o+w2 (1-o) ) + (1-p) (w3o+w4 (1-o) ) +p (w5q+w7 (1-q) ) + (1-p) (w6q+w8 (1-q) ) ,

UR=fR (o, p, q) =q (r1p+r2 (1-p) ) + (1-q) (r3p+r4 (1-p) ) +q (r5o+r7 (1-o) ) + (1-q) (r6o+r8 (1-o) ) 。

LZ (o, p, q) =fZ (o, p, q) +λφ (o, p, q) =o (z1p+z3 (1-p) ) + (1-o) (z2p+z4 (1-p) ) +o (z5q+z6 (1-q) ) + (1-o) (z7q+z8 (1-q) ) +λ (o+p+q-1)

LW (o, p, q) =fW (o, p, q) +λφ (o, p, q) =p (w1o+w2 (1-o) ) + (1-p) (w3o+w4 (1-o) ) +p (w5q+w7 (1-q) ) + (1-p) (w6q+w8 (1-q) ) +λ (o+p+q-1)

LR (o, p, q) =fR (o, p, q) +λφ (o, p, q) =q (r1p+r2 (1-p) ) + (1-q) (r3p+r4 (1-p) ) +q (r5o+r7 (1-o) ) + (1-q) (r6o+r8 (1-o) ) +λ (o+p+q-1)

求辅助函数的偏导数L’Z、L’W、L’R,

求出满足方程组L’Z=0、L’W=0、L’R=0、φ (o, p, q) =0的所有解 (o0, p0, q0) ,

把求得的解 (o0, p0, q0) 带入UZ=fZ (o, p, q) 、UW=fW (o, p, q) 、UR=fR (o, p, q) 中, 若UZ=fZ (o, p, q) 的值最大, 说明在博弈后资金提供者取得胜利, 成为利益主体;若UW=fW (o, p, q) 的值最大, 说明在博弈后无聊提供者取得胜利, 成为利益主体;若UR=fR (o, p, q) 的值最大, 说明在博弈后人力提供者取得胜利, 成为利益主体。

可以看出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博弈, 当其利益达到一定条件后, 即成为利益主体, 因此利益主体是动态变化的。

3.2 利益相关者的内部博弈

通过前面博弈模型决定好利益主体以后, 其利益主体内部也存在内部力量的博弈。

3.2.1 财力提供者的内部博弈

财力提供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同是财务资源提供者的股东与债权人之间也存在一个博弈问题。尽管双方提供的均为财务资源, 都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但债权人让渡的仅仅是财务资源有限期的使用权。所以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博弈中, 股东仍是赢家, 而最终成为企业的真正所有者, 债权人只能按期收回本息, 即博弈的结果由股东独占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后来, 同样作为财务资源的提供者——债权人不堪忍受股东损害其利益, 开始对企业关注, 要求分享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与股东重新博弈后, 博弈的结果是没有哪一方有绝对优势, 那么股东和债权人只能共同分享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3.2.2 人力提供者的内部博弈

人力提供者包括一般员工和经营者。同是人力资源提供者的一般员工和经营者之间也存在一个博弈问题。经营者一般以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为目标, 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损害一般员工的利益。如果一般员工没有意识维护自身利益, 那么通过博弈, 经营者就会成为赢家, 对利益的分配有控制权, 导致一般员工利益相应就得不到保障。但是随着员工的利益被损害后, 员工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 只有对经营者进行监督才能保障自身利益不被损害, 或者使其损害降至最小。所以, 同样作为人力资源的提供者——一般员工不堪忍受经营者损害其利益, 开始对企业关注, 监督经营者的行为, 与经营者重新博弈后, 改变经营者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力量对比, 进而改变了经营者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利益分配。

3.2.3 物力提供者的内部博弈

供应商与公司利益相关的程度, 取决于以下三个维度:交易规模, 包括交易额度和交易频率;合同期限;资产专用性程度。公司运营良好, 产量增加, 规模扩大, 对供应商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众多供应商得知公司的需求信息后, 通过各自与企业的谈判中, 其实也在与众多的供应商展开博弈, 最终由产品质量高, 价格合理的供应商成为赢家, 形成企业稳定的供应商。

综上所述,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得知, 在政策环境一定的前提下, 资金提供者、物料提供者和人力提供者之间展开利益博弈, 在博弈过程中利益主体是动态变化的, 这正和已有学者的文字研究结论一致。另外, 还分析了资金提供者、物料提供者和人力提供者各自的内部博弈。

参考文献

[1]陈宏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2]黄涛.博弈论教程:理论·应用[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3]陈宏辉, 贾生华.企业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04, (4) .

利益相关者方法 篇8

1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发端于对公司治理的理论探讨,经历了 “股东为主导”和 “利益相关者为主导”两个重要的理论发展阶段。20 世纪60 年代,美国斯坦福研究所( SRI) 首次提出 “利益相关者”概念,他们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不仅与股东有关,还与能够影响企业发展进度与规模的个人或组织有关, 比如员工、 工会等。1984 年, 弗里曼( Freeman) 在继承 “利益相关者”概念的基础上将理论升华,在 《战略管理: 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系统提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也可能在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中受到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换言之,组织目标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系到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个体和群体利益,这些个体和群体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此后的30 多年,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发展实践中被不断地总结和完善,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具体而言,利益相关者的理论核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组织所有者的定位。组织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广义上的投资,包括无形投资和有形投资,因此,组织的存在和发展不是个人或某个团体所有,而是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共有。第二,组织存在的目的。既然组织的所有权归属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其存在的目的便是最大效率地为各利益相关者创造收益。第三,组织决策的模式。组织存在的目的是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因此决策中须由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参与,并听取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第四,组织收益的内容。利益相关者模式下,组织收益不仅仅指经济收益,还包括对各利益相关者的伦理责任、法律责任等的考虑。

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不断被充实和发展,利益相关者的核心思想被各学科学者引入社会科学领域,其早已超脱出最初的公司治理范畴,如今已是被广为接受的媒体舆情分析、旅游管理等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

2 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利益相关者

2. 1 转基因技术应用中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根据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利益相关者应该是能够影响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前景或者会受到转基因技术应用前景目标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具体包括政府、生物科技公司、转基因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转基因作物种植农民、消费者、科学家、社会组织。按照利益相关者的核心理论,我国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目的为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项目、范围等内容应由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并决策。通过考察各利益相关者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影响及被影响程度,将其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和非核心利益相关者。

政府不仅是国家公共权力的承载体,也是实际执行体。政府代表公共权力掌握大量的行政资源,有权实施转基因技术发展战略布局,制定转基因技术评估、检验检测、监督等政策与法规,对个人或组织申请转基因技术应用有权进行审批、考核与监督。也就是说,政府的行为与转基因食品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一段时间内、某种程度上能够决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规模与速度。政府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决策不但能够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还促使国家在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因此,政府是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生物科技公司掌握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主导转基因技术研发并对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进行检验,为政府的转基因技术应用决策做科学的支撑。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份子,生物科技公司具有市场化的特点———逐利性,期望其研发的转基因技术能够尽快投入生产经营,以收回高额研发投入并在市场交易中获得最大收益。如果转基因技术应用受阻,生物科技公司的收益将大大受损。因此,生物科技公司是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转基因产品是将通过转基因技术研制出的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原材料生产加工而成的产品。与生物科技公司相同的是,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希望将产品通过市场交换取得盈利,转基因技术应用受阻同样会影响转基因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收益。因此,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也是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农民是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直接接触者,受到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影响很大。转基因作物具有比传统作物明显的优势。转基因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不但减少农民接触杀虫剂的机率,还可以使作物品质更好,并增加农民收入。截止到2014年,我国有710 万农民从种植转基因作物中获利162亿美元[4]。除了增加农民经济收益外,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还可以节省农民劳动时间,减少劳动量。因此,转基因技术应用中,转基因作物种植农民是其核心利益相关者。

消费者是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最后承受者。最令消费者关注的是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产品是否对人体健康带来风险[5]。换言之,消费者是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社会评价是决定一个国家是否发展转基因产业的重要参照,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接受度取决于其感知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产品的风险性和获益度之间的权衡,例如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是否能改善现有的生活水准,是否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是否能降低产品价格等。

现代科技具有细分化的特征,转基因技术是非常前沿的科技,在该领域里,科学家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各种技术问题。整体而言,科学家是一个中立的群体,他们具有对人类和社会深切的关怀和悲悯情怀,比较多地关注人类与社会的发展,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并能够准确分析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利与弊。即使有个别科学家违背科学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行为,但不能代表整个科学家的队伍都是如此。科学家并未从转基因技术应用中获得直接利益,也不会过于影响转基因技术应用。因此,科学家是非核心利益相关者。

社会组织是为了共同目标结合的非政府组织,与转基因技术应用利益相关的社会组织中最为著名的是绿色和平组织。但因为社会组织没有切实的权力,无法真正左右转基因技术应用,而转基因技术应用对社会组织的发展影响亦不大。因此,社会组织是转基因技术应用的非核心利益相关者。

2. 2 转基因技术应用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析

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各利益相关者站在自身角度和立场对转基因技术应用评价,评价结果呈多元化,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不同的需求形成错综复杂的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利益关系。

( 1) 政府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影响重大,目前我国政府发展转基因技术应用受到牵绊。政府的关切点是国内的经济平稳、民生安乐、生态和谐。政府期望通过转基因技术应用提升国内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有效解决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粮食安全、粮食主权问题,并通过扩大贸易出口增强经济能力,提升国力。政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国内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规模。比如,美国政府认为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 Substantial Equivalence) ,于是1997 年在国内推广种植转基因玉米,至2010年美国转基因玉米占美国玉米总产量的86%[6]。2011 年,美国转基因玉米产量占全世界的32%[7]。对转基因技术应用持预防原则(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的欧盟则在发展转基因技术应用中非常谨慎。2011 年,全球范围内种植转基因作物面积总数1. 7亿hm2,欧盟仅有9 个国家种植114. 525 hm2[8]。

目前,我国政府推动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步伐受阻,一方面阻力来自国内科学家、社会组织出于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担忧而对转基因技术应用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消费者亦非常抵触; 另一方面阻力来自政府内部工作人员的渎职,具体包括因为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被其他利益相关者所输送的利益俘获和政府在其他管理工作中的腐败。由于内外部因素导致我国转基因技术应用受阻,使得政府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解决经济、民生和生态环境问题。

( 2) 生物科技公司不遗余力推动转基因技术应用。目前我国生物科技公司以短期利益为主,竞争实力较弱。显然,生物科技公司极其欢迎政府支持转基因推广决策,因为政府的决策能够使生物科技公司发展转基因技术获得政策支持,将技术尽快投入市场从而获得较多利益。同时,生物科技公司的科技研究结果能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科技支撑。当然,生物科技公司的研究成果及其相关实验论证和社会调查结果存在主观性是极有可能的。生物科技公司不但是转基因技术研发者,也是推广者。转基因技术的研究通常首先是在生物科技公司的推动下着手的,生物科技公司将研发技术申请专利,获得知识产权的保护,其他个人或组织如需使用该技术,必须向公司支付相关费用。掌握世界先进转基因技术的生物科技公司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获利颇丰,如世界上三大转基因种子公司孟山都、先正达、杜邦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转基因技术专利,2011 年三大公司使用种子绝育的技术手段掌握了世界上近70%的种子销售业务[9]。2011 年,仅孟山都一家公司就控制了印度90% 的棉花种子市场,造成当年印度棉花价格大大增涨[10]。为了获得巨额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在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上不遗余力。在全球对转基因技术应用及转基因产品议论纷纷的当下,生物科技公司通过撰文、发表声明、赞助社会调查和会议讨论等方式,试图向公众解释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尽管如此,仍有公众不相信生物科技公司的片面之词,他们认为生物科技公司所谓的解释都是站在自身立场的; 社会调查和会议讨论是由生物科技公司赞助,自然由其操控话语权,调查结果和会议讨论结果不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因此,生物科技公司的营利性决定了其生存的价值在于追求更多的利润而忽略社会责任,比如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风险、基因漂流导致的生态污染等。

在我国,由于转基因技术应用产业链条还未完善、以农民小规模经营为主、国内种子市场条块分割的原因,转基因技术应用率较低,因此,生物科技公司普遍以短期利益为主,缺乏长远战略的目标。在国际竞争中,我国生物科技公司竞争实力较弱,尤其和美国的生物技术应用的抗衡中趋于劣势。为了增强竞争实力,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生物科技公司可能会寻求国际合作,也许侧重销售、流通。

( 3) 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欢迎转基因技术应用。同样,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也是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拥护者。因为转基因产品相对传统产品有明显优势,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可观,能为生产者和销售者带来更多利益。市场经济中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很多,比如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份子,必然带有逐利性的特征,而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将转基因产品销售获得利益,会忽略这些对公众的身体健康及生态与社会风险,为了节省成本,可能不遵守法律规定标识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产品。比如,欧盟立法( 2001 /0180 / COD) 规定,任何食品或原料中包含或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必须被标识,以保障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但是这种身份保护的成本是很高的,以转基因作物为例,每吨的成本将增加5% ~ 25%[11],因此很多生产者和销售者为节省成本,或为了不影响销量,不愿标识。曾有学者对北美消费者调查发现,尽管消费者强烈呼吁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并将该意愿反馈给转基因产品的生产商和销售商,但从未得到有效回应,因此消费者内心得出一个结论,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口口声声说消费者拥有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但都是花言巧语,实际行动上并未落实,与消费者的期待形成强烈反差[12]。

在我国,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追求商业化利益永远是主要目标。利益的动力促使生产者和销售者通过成本低利润高的转基因产品获得,换言之,转基因产品深受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欢迎。

( 4) 种植转基因作物能够使农民获益,但由于农民受自身素质所限及外部环境影响,农民利益容易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尤其生物科技公司和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排挤。

从目前研发的转基因种子的种植效果来看,同等面积相同条件的土壤,种植转基因作物将获得更大产量,能够减少使用有害农药和杀虫剂的必要性,还能节省劳动时间和节省人力,因此广受农民的欢迎。例如,美国农民种植转基因作物无论从面积和操作技术上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截止到2011年6 月,美国农民种植的大豆中90% 是转基因的,75% 的棉花是转基因的,80% 的玉米是转基因的[13]。转基因作物比传统作物的优势一目了然,其潜在的风险还未可知,而且农民并未将转基因作物的风险作为重要考虑,他们最关心的是同等面积相同条件的土地的作物产量增长多少,是否能减少有害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从而以更小的人力财力获得更多的收益。

我国农民由于自身的科技知识储备不足,受教育程度不高,收入普遍较低[14],因此其关切点是种植转基因作物能否减少投入并获得较多收益,重视短期效益,对人体健康、生态风险和国家贸易发展的意识较淡薄。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制度与政治的保障供给,农民权益极易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排挤和吞噬。

( 5) 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应用及产品认知不科学,抵触情绪严重。消费者没有政府的高瞻远瞩,也不具有科学家的专业背景,一边是政府和生物科技公司宣传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优点,另一方有反转人士的强烈反对,因此,消费者始终处于迷乱和混沌状态。在双方激辩未有定论之时,消费者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的心态,在心理有了预判,对转基因技术应用有抵触心理。消费者在选购商品与其经济收入有很大关联,经济收入较高的消费者比较注重质量,而经济收入较低的消费者首先解决温饱。转基因产品相对传统产品价格低廉,因此受到经济收入低的消费者的欢迎。实际上,这是收入低的消费者做出的被动选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核心利益相关者中,政府与生物科技公司处于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主导地位,农民与消费者处于劣势。由于普通消费者不具有生物科学专业知识,因此对转基因技术及产品的认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认知可能与真实情况有误差,甚至相距甚远。从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消费者的转基因技术应用接受程度的研究来看,大多数消费者有排斥心理,部分消费者甚至将排斥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心理以指桑骂槐式的情绪宣泄出来,将矛头直指政府和生物科学家。尽管政府与专家一再的解释经反复试验批准的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对人体无害,仍不能打消消费者的质疑和抵触。

( 6) 科学家队伍的利益淡化,立场客观,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充分发挥出来。相较于政府、生物科技公司、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农民和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关切程度而言,科学家基于特殊的价值观,有着对人类与社会的悲悯情怀,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中不具有自身的利益或利益淡化,相对而言,科学家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看待转基因技术应用。事实上,科学的专业性要求转基因技术应用必须由科学家来解释。美国有学者曾对美国各界人士和组织做过一项关于公众对转基因食品信用体系的调查问卷,受访者普遍认为,科学家相对值得信赖,政府、食品生产商和销售商不能信赖[15]。此项调查说明,在美国,科学家的形象趋于正面,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中,迷乱中的公众有意愿倾听科学家的解释,以视正听。

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争议越来越激烈的时刻,我国科学家的声音有日渐弱小之势。究其原因,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争议中参入了外界更多的声音。新闻媒体的不实报道、不具有转基因技术专业背景的知名公众人物的不恰当评论等误导公众的视听,使公众对转基因技术及产品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也有少部分科学家对人类与社会的过度关注可能演变成过度谨慎,致使转基因技术应用踯躅不前。与此同时,科学家还未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科技新闻参与少、呐喊少,忽略了科普责任,不能够自觉地科学理性地向公众解释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原理、前景、转基因技术试验环境及流程、转基因技术应用过程中风险防范及管理。

( 7) 社会组织对转基因技术应用态度非常谨慎。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受限,没有独立的权力,则话语权较弱。社会组织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诉求,但是这类组织有宏远的明确的价值目标,即保护地球生态和人类健康,因此该类组织有着异常审慎的态度,反对将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实践,并对目前转基因技术已经应用的领域忧心忡忡。依照社会组织的观点,目前的转基因技术应用给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社会带来什么风险还未可知,如此冒险行为将把人类带入一个不可知的危险境地。此外,还有一些宗教和文化组织认为转基因食品是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出来的,不是通过天然的方式制作出的东西是违背天性[1]。

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的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价值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其经费来源被政府和企业绑架,独立性不强,以至于社会组织在连接政府、企业、农民和消费者间的沟通与交流的作用发挥不足。

3 我国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利益协调

转基因技术应用中各利益相关者站在自身立场评价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表达不同的利益诉求,利益的多元决定了社会评价的多元。理性认知能够推动转基因技术应用; 反之,情绪化认知会成为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巨大障碍。在多元化的社会关系中,一个利益相关者难以实现利益最优效果,需要兼顾多元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要求协调和均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达到整体利益最优效果,因此,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中,只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社会评价,才能达到利益相关者最优化,并有助于转基因技术应用健康和谐发展,为人类带来更多福祉。

( 1) 政府担任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主导角色。为使各利益相关者对转基因技术应用达成科学合理一致的社会评价,需要有一个居于主导地位的角色,它可以借助公共权力和法律制度使各利益相关者间形成平衡的利益关系,因此,该角色非政府莫属。在国家发展转基因技术过程中,政府应有良好的形象,并有较高的公信力。近年来,我国政府腐败兴盛,降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因此政府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行为受到公众的质疑和反对。为了提升政府形象,政府须清除腐败现象,保持公正廉洁。

( 2) 利益相关者参与转基因技术应用决策。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决策对利益相关者有重要影响,为了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需要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决策中,这就需要搭建一个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参与的平台。政府作为转基因技术应用协调机制的主导,应鼓励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决策中,并培育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的环境。比如,召集利益相关者为转基因技术应用建言献策,召开由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决策会议,分析并可能采纳利益相关者的建议和意见。由于利益相关者总是站在自身立场看待转基因技术应用,难免有失偏颇,影响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进程,因此,政府和科学家还应向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科学普及,使其他利益相关者科学理性认知转基因技术应用。

( 3) 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转基因技术应用过程。转基因技术应用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科学技术,除了政府相关部门、生物科学家和生物科技公司之外,其他利益相关者因缺乏专业知识,参与应用过程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加之反转人士的激烈言辞致使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抵触情绪严重,因此,政府和科学家应鼓励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到转基因技术应用过程中实施监督。政府还应制定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程序,包括参与人员的限定、参与方式、权利边界。政府为各利益相关者参与转基因技术应用过程提供条件,比如开展座谈会、科普课堂、邀请参观试验过程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力求使各利益相关者能够畅通表达利益诉求,积极进行利益沟通和利益协商,并有效获得利益补偿。

利益相关者方法 篇9

一、湘西村寨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对村寨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界定, 就是把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村寨旅游领域中的运用, 因此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的利益相关者构成及格局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旅游利益相关者包括:旅游者 (包括生态旅游者和其他旅游者) 、国内或当地生态旅游企业、当地社区、保护区、非政府组织 (包括环保组织和发展组织) 、政府 (包括不同层级, 其中部分位于核心层, 部分位于紧密层) 、媒体、学术界和专家、公众等;因此, 在湘西村寨旅游开发中, 运用利益相关者“影响与被影响”理论,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湘西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对景区进行实地调研与访谈调查, 从而确定了湘西村寨旅游的利益相关者。

当地社区居民:在村寨旅游发展中, 当地社区居民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 首先是构成社会环境与人文旅游的重要资源部分;其次在旅游开发后, 解决了就业问题并在经济收入方面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在旅游资源的生态保护中当地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尤为重要;因此, 要把当地社区居民当作重要的的利益相关者, 要让当地社区居民能参与旅游目的地的管理并在旅游开发中获取利益, 这样才能保持旅游目的地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村寨旅游者:村寨旅游者是生态旅游开发与发展的重要依据, 是湘西村寨旅游的活动主体与基础。湘西村寨旅游的发展与服务工作都是根据旅游者的需求进行开展的, 因此, 旅游者的需求是旅游目的地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在村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生态旅游者的利益诉求。

湘西州旅游局:旅游局行使管理权, 对景区的规划、保护、利用和统一管理, 拟定配套的管理法规和政策。因此, 湘西州旅游局在湘西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方面, 在村寨旅游开发初期, 需要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对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外环境进行整治, 协调各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村寨内外的维护, 其作用远远大于旅游企业;另一方面, 湘西州旅游局代表当地政府对村寨旅游进行监督与管理, 也是村寨旅游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制定者。

旅游企业经营商:一方面, 旅游企业经营商为村寨旅游的发展到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 在最求经济收益的最大化时, 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甚至有些遭受到了不可逆转性的破坏。所以, 旅游企业经营者应对坚守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原则, 重点处理好旅游效益与生态保护补偿的关系。

二、湘西村寨旅游核心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的成因分析

由于湘西村寨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对村寨旅游提出诉求, 这种利益诉求的所产生的差异性, 将会产生利益冲突。如村寨的员工要求增加门票价格, 实现其工资的增长, 这就违反了旅游者的“合理价格”的利益诉求, 将不能被旅游者所接受。因此, 分析他们之间的利益诉求, 找出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及产生的原因, 这样才能找出适合村寨旅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协调策略, 最终使村寨旅游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1.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不公平

当前湘西州旅游局和旅游企业关于居民利益补偿的制度呈现尚不完善的状态, 关于如何分配、补偿居民利益没有明确以制度、条例的形式体现出来, 而只有有关会议纪要等涉及到了补偿居民利益、平均分配居民利益的规定。旅游企业经营者、政府、当地社区居民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核心利益相关者, 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 应平等对待, 而且居民承受了旅游发展带来的大部分消极影响, 其利益也应有所补偿。但事实上, 政府和旅游企业处于利益分配的强势地位, 而城镇居民和农民居民处于弱势地位。调查数据显示, 2010年, 区城镇居民部分收入低的家庭人均收入仅为1400元左右、人均家庭总支出1500元左右, 支出大于收入近100元, 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另一方面居民因旅游而承受的各种损失也并没能及时按规定得到补偿, 总的看来居民的获得利益远低于其应该得到的。

2. 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决策程度不高

现有的景区及相关企业坚持的仍是旅游企业和区政府进行决策, 而居民只是简单的服从, 居民不能真正直接参与到旅游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德夯苗寨为例, 共安置32名居民在当地就业, 其中临时工占25.0%, 正式工占65.6%, 其他人在公安、计生办工作, 而在这些居民中90.0%的员工都是从事简单的服务的工作, 没人进入旅游企业的管理层, 能够直接参与旅游业的管理和决策的机会很少。另外, 由于居民自身能力的局限性, 意识不到如何去参与决策, 使自身的利益的不到保障。如果采取居民入股的等方式, 使居民不仅成为旅游企业的员工, 也成为旅游企业的股东, 将不仅使得居民成为决策者之一, 让其利益被重视, 让居民能够获得工资性、财产性收入, 增加其总体收入。

3. 湘西村寨旅游区相关部门督促力度不够

湘西州旅游局不仅应建立相关条例, 监督和促进政府及相关旅游企业单位实现居民利益, 而且其自身也应有所作为的落实居民利益的实现, 协调企业用人单位与居民之间的矛盾。目前, 政府关于维护居民利益实现的制度条例相当少, 而且其现存的条例和会议纪要等的实施也不到位。当居民与旅游企业发生纠纷时,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么撒手不管、无人问津, 要么弄虚作假、歪曲捏造事实真相, 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处理。

三、湘西村寨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协调研究

近年来, 由于风景旅游区开展传统大众旅游而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和资源耗竭等诸多问题十分突出, 因此保护工作就提上了议事日程。村寨旅游宗旨在于尊重自然和淳朴文化的异质性, 强调对生态的保护和造福当地社区居民, 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享受原生态生活, 成为近年来旅游发展中最热门的话题。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提供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有利于景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本文以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目标, 协调景区核心利益冲突, 力求达到景区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和生态友好的发展目标。

1. 建立湘西村寨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机制

为更好的实现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促进旅游企业与周边社区的长远发展、首先要建立沟通机制, 一方面通过沟通可以转变旅游企业经营者与社区居民双方观念, 旅游企业经营者可以更深刻认识到社区居民这一利益相关者的重要影响, 主动深入了解社区利益诉求, 有针对地满足其利益, 充分挖掘社区优势与潜力;社区居民通过沟通也可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积极主动地参与村寨旅游开发, 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权利。旅游局和有关组织以及旅游企业的管理者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进行信息的相互传递, 加强相互沟通。

2. 构建湘西村寨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享机制

构建利益分享机制, 使核心利益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 打破利益分配不均的现状。

第一、要让利益共享原则成为准则, 只有将利益分享作为一个准则来实施时, 利益的分配者才会在追求效率, 同时建立公评、公正、透明的工作运行机制, 创建完善的利益共享平台, 使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社会文化利益在核心利益中得到更好的实现。

第二、湘西州旅游局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大力加强在利益共享实现中的调节作用。关于当地社区居民利益实现、补偿工作, 景区管理局要制定一套科学、民主、有序、高效的决策制度, 将村寨旅游发展的成果尽可能多地惠及利益相关者, 尽可能地避免损害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旅游企业要建立当地社区居民用人制度, 增加更多的岗位, 提高居民的工资收入, 让居民的经济利益得到充分的保障。对景区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能得到较好的维护, 对旅游者进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宣传工作, 对当地社区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给与重点保护。另外, 旅游企业应准许当地社区居民应参与到景区的经营与管理中, 管理局对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景区经营与管理中来要提前做好规划, 鼓励和引导周边社区居民进旅游活动, 补充旅游服务设施供给的不足, 并通过社区居民的参与, 增强旅游产品的地方性, 并增加居民受益。

3. 加强村寨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监督

从目前的调查中发现, 在湘西村寨旅游开发中, 仍然存在这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不良行为、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 极大的损害了其他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使景区整体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因此, 最重要的就是旅游局的督促, 旅游局应该成为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之间利益协调的中间者, 要加强完善有关法律条例, 加强监管, 协调旅游企业与居民的关系, 促进居民利益的实现。对旅游企业来说, 政府作为旅游企业的外部组织, 对旅游企业进行监督和引导, 可以弥补旅游企业有关社区居民利益实现机制和管理不足, 约束旅游企业保障居民的利益。第二成立社区事务管理机构, 专门处理社区事务, 协调社区居民和旅游企业的矛盾, 维护居民合法权利, 维护社区与旅游企业的和谐关系, 发展社区经济;另外将社区事务管理机构作为社区居民的权利与责任代表机构来管理居民事务, 有利于社区与旅游企业管理机构协商。因此, 对湘西村寨旅游开发中对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监督与管理, 确保其在开发中能避免出现危害景区整体利益的行为出现, 引湘西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旅游知识学习与高水平人才培训

旅游知识的学习与培训, 对村寨旅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景区管理者对景区工作人员及当地社区居民进行学校教育与培训, 建立学习型社区、景区, 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围绕景区生态旅游开发为旅游企业员工和社区居民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这样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就业能力, 使居民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也可以为景区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造就充分认识生态旅游、高效服务旅游的社区居民以及旅游企业经营人员。挖掘和提升景区村寨的历史文化, 景区管理者组织专门人员配合社区居民对当地的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提升, 并将其以一定的形式开发成生态旅游产品, 或通过建立社区档案馆、展览馆等方式保存起来, 这是建立景区等旅游企业经营者与社区居民互信与互动的基础。湘西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地, 这里有着淳朴的民风、传统风俗习惯及独特的历史文化, 其都构成生态旅游资源的吸引要素, 将其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开发和利用, 不但可使居民了解和学习自己传统的历史文化, 更好地参与生态旅游服务, 而且也可以提升当地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独特性, 吸引更多的村寨旅游者。

参考文献

[1]杨继瑞, 曹凌燕, 杨博维.低碳旅游业态:四川“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抉择[J].农村经济, 2010, (8) :8-12.[1]杨继瑞, 曹凌燕, 杨博维.低碳旅游业态:四川“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抉择[J].农村经济, 2010, (8) :8-12.

[2]童国强, 浅析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利益冲突与协调[J]旅游纵览 (行业版) 2011 (02) 197-198.[2]童国强, 浅析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利益冲突与协调[J]旅游纵览 (行业版) 2011 (02) 197-198.

[3]王兆峰等,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利益相关者冲突及协调机制研究.江西社会科学, 2012 (01) 197-201.[3]王兆峰等,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利益相关者冲突及协调机制研究.江西社会科学, 2012 (01) 197-201.

利益相关者方法 篇10

一、协调私立幼儿园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观念途径

1. 关注私立幼儿园的社会责任

随着幼儿园收费的高涨,人们对私立幼儿园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甚至指责私立幼儿园是只为 “赚钱” 的 “黑园”。所以必须关注私立幼儿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社会责任三部分。这里的社会责任是狭义定义,主要指道德责任和自愿责任。道德责任的范畴包括为社会成员所期望或禁止而又未写进法律的活动或实践。道德责任包含了一系列的惯例、准则,反映了消费者、雇员等利益相关者的愿望,体现了正义、公正的概念。自愿责任或者说慈善事业的责任,主要出于自愿选择,而不是出于外在的规定,既不是法律上的规定,也不是道德上或道义上的要求。

同其他经济组织一样,私立幼儿园的责任也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因为私立幼儿园是一个赢利性的经济组织,经济责任是核心责任之一。利益主体对私立幼儿园在经济上的利益要求各有差别,这些有差别的经济利益需求,概括为一点就是 “经济效益最大化”。私立幼儿园作为市场经济的组织主体和经济法人,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和秩序,应该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经营和管理是私立幼儿园履行其法律责任的体现。如果说经济责任是企业的核心责任,那么私立幼儿园的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其经济责任。

幼儿园的社会责任就是幼儿园为构建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所要承担的责任; 幼儿园的社会责任注重幼儿园对社会的贡献。私立幼儿园本质上是教育组织,属于公益性经济组织,出于伦理道德,应该重视社会效益,建设道德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的各项责任之间会有冲突,其中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尤为明显和普遍,常见的现象是私立幼儿园 “关注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益”。私立幼儿园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在于对幼儿需要的关注。部分举办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教育关注不够。如果私立幼儿园不能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优先重视幼儿教育规律,损害了幼儿健康成长的权利,也就损害了社会效益,谈不上对社会责任的履行。

2. 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

各利益相关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幼儿园工作规程( 试行) 》第三条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 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第五条对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主要目标的规定是: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其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发展智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由此可知,幼儿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教师不能重教育轻保育,也不能重保育轻教育,尤其不能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育活动。不仅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切实需要与发展的规律有科学的认识,家长、园长以及举办者都要通过学习促进科学教育观的形成。只有深刻地理解幼儿,教师才能更专业地提供教育服务,其他利益相关者才能更容易地理解教师的工作,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

3. 关注以教师为代表的 “软资源” 开发

针对私立幼儿园重 “硬”轻 “软” 的投资模式,私立幼儿园应该避免对 “硬资源”的过度开发,减少无意义的资源耗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应该积极培植 “软资源”,如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幼儿园文化等,因为软资源是具有近似无限性的资源,它在使用中不仅不会耗尽,反而会不断地更新、丰富。一方面,管理者必须更新管理观念,加大在软资源方面的资本支出并将软资源资本化; 另一方面,应当逐步加大软资源投资,包括教育科学研究与开发投资、人力资源投资、创新投资和管理投资等,积极培育私立幼儿园的软资源。其关键问题在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充分重视和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重视教师的权益和专业发展,加大对教师作为关键人力资源的投资,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才是提供教育服务的主体,教师提供教育服务的权利来源于家长的委托与幼儿园的委托。 家长因为时间、精力有限,不能满足孩子成长所需的全部 “关爱”,所以委托幼儿园照料孩子。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看,幼儿园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家长直接联系教师的交易成本,幼儿园充当一种协调机制。提供教育服务的不是幼儿园,幼儿园将家长委托照料幼儿的权利再委托给教师。所以,幼儿能否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合理地组织资源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

因此,幼儿园应该遵循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 “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的权利”。教师的权益与专业发展不应该只停留在文字上、口头上,而应该成为举办者和园长的共识,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4. 关注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

家长是幼儿第一任而且是最持久、 最有影响力的教师,是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引导和帮助幼儿学习与成长,会对幼儿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虽然部分家长对幼儿的心理特点认识不够,存在着错误的教育观,但是家长却是从幼儿根本利益出发的最无私的人。 现代家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心孩子的发展,也渴望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 获得最新的育儿知识。但是由于家长的生活与工作节奏紧张,与教师没有很多时间交流。教师要理解家长的处境,对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给予充分认识,积极主动地了解家长的看法与需求,帮助家长正确地养育幼儿,并引导家长在幼儿园的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通过共育,既能促进儿童成长,又能促进父母自身的发展,使父母更深刻地理解儿童,更全面地了解老师,使儿童个体的发展更为完整。幼儿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幼儿园与家庭、 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切实提升全园教师和家长的家园共育意识,有效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促使幼儿园家长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开创家园共育的新局面,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搭建更为有力的平台。

二、协调私立幼儿园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经济途径

1. 重视办园成本投入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是教师,举办者是组织管理者。教师、园长是提供教育服务的行为主体, 举办者除需在市场上购买教师的劳动、 园长的劳动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劳动,还需要为行为主体的教育服务活动提供物质支持。所以,举办者还需配备一定的教学资源,如办园场地、设施设备、教学用具等,同时,举办者还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日常开支。园长是教育服务的第二个组织者。在举办者提供了一定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条件下,园长负责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将资源配置给直接提供教育服务的教师。其实园长配置的不仅仅是举办者提供的这些,园长还要负责提供管理制度、时间安排与教学信息等资源。而这些东西恰恰是当前管理中未受到重视的。当教师不能完成好工作时,或者是园长没有提供管理制度的支持使教师不知道什么事要做好,或者园长没有提供信息支持使教师不知道怎么做好,或者园长没有提供时间支持使教师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做好,等等。教师没完成好工作,也就是园长没有完成好工作,根源在于管理资源的配置不足,将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质量。

从私立幼儿园的管理现状来看,经营状态较好的私立幼儿园,其管理者配置资源的能力都很强。但是从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物质待遇低、培训学习机会少等情况看,私立幼儿园投入的管理资源还是不够的。管理资源的提供一方面以收费为前提,另一方面也要以幼儿的健康发展为前提。幼儿园一旦接受幼儿入园,家长与幼儿园就达成了举办者提供足够的管理资源组织及提供教育服务的契约。

2.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教师和园长都是私立幼儿园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能够高效地整合举办者提供的资源,有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因此举办者对人力资源的投入能有效弥补物质资源投入的不足,尤其是在当前私立幼儿园普遍存在活动场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有着绝对的所有权与支配权,所以举办者如果对教师与园长进行人力资源投资, 就会担心因教师与园长离职引起投资回报的流失。重视进行人力资源投资的私立幼儿园很少,大部分私立幼儿园只重视对 “物” 的投资而不重视对 “人” 的投资。但是,如果私立幼儿园对教师资源只利用不开发,就无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也不利于吸收到优秀的教师,甚至会导致教师的流失、教师的消极怠工以及教师的工作失误。所以, 私立幼儿园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通过吸纳足够的教师人才、与教师签订合同、组织教师职前与在职学习培训、给教师提供合理的待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途径,实现对教师人力资源的投资。

三、协调私立幼儿园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制度途径

1. 建立健全私立幼儿园的决策体制

私立幼儿园的活动影响到许多的相关利益群体,也受到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私立幼儿园在接受来自政府的外部监督的同时,应该接受来自各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基础的理论研究, 家长、教师、园长都有权参与私立幼儿园的管理决策。同时,我国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九条规定: “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私立幼儿园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设立相应的决策机构。目前, 私立幼儿园一般都是举办者决策,决策权只有 “集中”,没有 “民主”,导致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忽视。所以私立幼儿园应该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广泛吸纳教师、家长、教育专家等为决策机构的成员,使决策机构能代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利益的制衡。决策机构成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赋予的权限, 严格遵照相应的法定程序对各种重大财务、人事等问题进行民主决策,真正发挥决策机构在管理中的作用。规范举办者与园长之间的职责和权限的划分,尽量做到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保证园长有一定的管理自主权,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幼儿园进行科学管理,保障私立幼儿园社会效益的实现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2. 完善私立幼儿园内部管理机制

一要健全私立幼儿园的财务管理机制。根据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私立幼儿园应该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收费政策。配备会计和出纳,一律实行钱账分管。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实行年度预决算,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年末结余提取一定的专用资金用于幼儿园的发展建设。按照国家 《会计法》 设置账簿, 按照有关法规和制度认真审核各种原始凭证,不合法规或手续不完备的原始凭证不能入账。要按时记账,银行、现金日记账要逐笔登记,每日结出余额。总账、明细账、往来账、固定资产账、实物账分月结账,财务做到账据相符、账实相符。收取幼儿的伙食费,要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保管人员根据送货单做好入库登记和领用物品的登记,建立专门的台账。私立幼儿园还应该设立必要的财务监理人员以及亲属回避制度等。 要配合社会相关部门建立学杂费收费听证制度,广泛邀请家长、教师、社会相关人士参加,增加私立幼儿园财务工作的透明度。

二要建立家长工作机制。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具有保障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双重任务,无论从其作为公共产品还是作为私人产品来看,家长均有权参与子女的教育,获得包括学校教育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监督权和评价权等在内的基本权利。就我国现状而言,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还十分薄弱、有限,呈现被动性、边缘性和随意性的特点。私立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制度中的成果大都是建立了家园联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但是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教育活动的程度还是很低。所以,私立幼儿园还应该丰富家长工作制度的内容。 一是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与伙食委员会,使这两个代表家长群体的机构能发挥利益表达和决策参与的作用; 二是应逐步完善家长开放活动的政策,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保育活动中来,零距离感受到幼儿园的活动氛围和活动特点, 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和认识幼儿教育活动应遵循的规律; 三是加强对幼儿家长的相关教育培训和支持服务,要在学前教育中发挥家长的作用和价值,使家长能够真正深入地参与机构教育,必须从改善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和水平着手,为家长提供学前教育相关方面的培训、咨询及其他支持服务。

三要完善教师管理机制。私立幼儿园首先应该遵守 《教师法》 和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保证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满足。一方面,私立幼儿园要通过制度的形式约束教师与幼儿园之间契约的履行,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人力资源开发。针对目前私立幼儿园教师管理中的问题和现状, 私立幼儿园应该重视建立健全四种管理制度。第一,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劳动合同兼顾教师和私立幼儿园双方的利益,合同双方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也有利于明确教师与幼儿园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劳动者,教师必须承担一定岗位的工作,服从幼儿园的领导和指挥, 遵守幼儿园的劳动纪律、内部劳动规则和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享有幼儿园的工资、劳动保险和福利待遇。而私立幼儿园作为用人单位则必须按照教师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报酬,提供劳动条件, 并不断改进教师的物质文化生活。第二,薪酬管理制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薪酬福利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私立幼儿园应根据劳动合同的规定,对教师为幼儿园所提供的贡献,以及工龄、知识、技能、体力和工作表现等支付给教师相应的薪酬。科学的薪酬管理应具有对外竞争性、对内公正性, 尤其是对教师具有激励性。第三,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是对教师的工作业绩、能力、岗位适应度等进行全面的观察、记录、分析、考核和评价,考核结果是幼儿园实施绩效改进、教师培训、 人事调整、薪酬调整的依据。第四,教师培训制度。对于教师的培训和学习, 私立幼儿园应该从制度政策层面和物质层面给予充分的保障和支持。私立幼儿园应当建立规范的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明确培训制度的内容,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教师培训活动系统化、 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私立幼儿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促进私立幼儿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66.

[2]李心合.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管理[J].当代财经,2001(01):66—70.

[3]袁小平.社会责任——幼儿园经营与管理必须担当之重[J].学前教育研究,2006(09):36—38.

[4]李生兰.家园合作(一)——父母与教师合作共育的价值[J].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2002(01):38—39.

壳牌危机凸显利益相关者四大效应 篇11

前言:

成功的信誉战略管理就是要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建立一种成熟的对话机制,具体表现为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与期望的快速反应。而当企业与一个特定的利益群体进行谈判时,务必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因为任何一项专门的政策与合作都有可能对其他的利益相关群体产生影响。

其实,信誉战略管理同时亦指风险战略管理,当某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公司的整体利益发生分歧时,企业信誉资产将面临失去这部人的支持而下降的风险。

壳牌公司在上世纪1995年发生的布伦特斯帕尔石油平台事件就是这样一宗典型的信誉危机案例。

背景:

石油公司往往被认为是只知赚钱而不管环境污染与安全的带有侵略性的组织。因而也就很容易成为压力集团的攻击对象。20世纪70年代,北海(远离英国与挪威)和墨西哥湾的石油开采业蓬勃发展。这引起了钻探设备与储存平台需求的规模增加。首批中的一个石油储存平台叫布伦特·斯帕尔(BrentSpar)。

事故:

1995年,壳牌石油(英)的经营者们决定把布伦特牌的浮式油轮装卸储存装置投入到大西洋深2000米处。他们的科研人员与专业管理者认为这是一个最有效率、最安全的方法。消息刚一发布,绿色和平组织便发起了一项世界性的,包括欧洲与当地居民的抗议活动。他们通过计算机网络聚集成这个组织。抗议是公开的,并威胁到了壳牌石油的经营与员工利益。比如,在德国,一些壳牌的服务站甚至被汽油弹给烧掉了。

反应:

起初,壳牌的高级经营者们坚持他们的立场和决定。因为他们有政府支持,特别是来自英国保守党政府的支持。但这种支持在公开的敌对行动(尤其在德国)以及绿色和平组织发起的大规模的舆论宣传面前,显得非常的微不足道。

第一步,绿色和平组织成员登上了石油平台,并占据了相当长一段时期。这个组织声称,他们的科研人员检查了这个设备,并估计上面大约有5000吨废油。壳牌石油对此断然否认。后来,绿色和平组织承认他们的估算是错的。因而在公众心目中失去了可信性。然而,由于绿色和平组织提前公布这种估计,已造成很坏影响,“可能的污染源”的形象依然存在。

1995年6月,壳牌的经营者们决定收回安装石油钻台的决定,并开始征求公众的意见。壳牌领导者们与所有的利益团体进行了一次“诚实会谈”,这个改变使外界支持者(尤其是英政府)陷入被动,也因此失去了很多支持。

经过深思熟虑,公司决定把石油钻台转到挪威的一个海湾,公司员工不想再成为众矢之的。公司采取多种建议以获取公众支持:广告宣传,与不同的环保压力集团进行直接联系,与政府和地方政治团体的代表进行更为密切的联系以及与利益攸关者进行更好的沟通等。10月,壳牌再次获得了在深海安装石油钻台的机会,但是公司声明要等各方面意见都出来以后再决定。公司征求各种利益团体,其中包括压力集团与一般公众的意见,这些意见根据最有操作性的标准——环保、公众意见以及经济前景进行评估。

1996年,壳牌公司得到参与该处理方案的独立第三方的帮助,其中包括一家欧盟组织——环境理事会。大约收到250条建议,经评估,到1997年,只剩下最后6条。

后果:

布伦特·斯帕尔石油钻台有450英尺高、14500吨重。安装计划失败使公司损失了大约1000万英镑,而且这还不能免税。1996年,由于计划改变和拆卸,大约有15套设备及相关平台报废,而坏在英国周围海域的设备也超过了210件。

最为严重的是,布伦特·斯帕尔石油钻台危机的影响至今还像幽灵一般纠缠着壳牌公司,整个事件给公司的信誉资产带来重创,随之而来的就是壳牌公司投资者们的信心高度动摇,进而导致公司的股价在当年直线下跌,同时也影响到了其竞争者们股市运营的均衡性,并最终导致公司高层的纷纷离职,有接近20%的员工被辞退,并被新兴的竞争者,例如BD,在未来的岁月屡屡超越。

案例分析:

这是一次意外的打击,在应付和处理这次意外事件的过程中,壳牌石油的内在危机得以暴露:他们几乎没有能力解决突发事件。壳牌石油是“世界级巨无霸”企业,业务遍及135个国家,公司的“沉没计划”本是无懈可击,但为什么会失败,而且输得那么惨?

一、对利益相关者多头效应的漠视。

壳牌公司的定制化企业决策模式,必然导致对部分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空前漠视。

壳牌公司需要的是一个处理废弃储油平台的方法,一个同时能够满足节省成本的要求和环境安全要求的解决方案,但是在实际执行中,管理者的思维集中到了要把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这样一个目标上,这使得壳牌公司的领导忽视了潜在的反对因素,同样也影响了专家的解决方案——更关心成本,只考虑到了处理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不是环境保护。

有壳牌公司会议记录表明,公司高管们忽视了社会公认的准则,在如何处理储油装置和处置成本时,壳牌公司只考虑经济因素,而对其他因素——例如企业信誉、深海处理对生态造成的长期危害以及加强管制——视而不见(尽管壳牌公司也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但是也处于次要的位置),这使得他们给人们留下了一种对自身行为不负责任的印象。如果能够考虑到这些,公司就会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

在壳牌公司,长期以来进行决策时所依据的是内部智力模型,这是一种内部权威人士模型,它反映了壳牌公司管理层自我参照的基本特征:(1)壳牌公司宣称只有内部权威人士理解决策的基本原理;(2)壳牌公司否认这种知识及其贡献是能够用适当的通用标准来评价,如效果、效率以及公平原则。

所以,壳牌公司在依赖专家对其社会生态进行财务评估的同时却拒绝与密切关注这些问题的激进组织如绿色和平组织进行对话。

信誉研究院(中国)的观点:

在信誉战略管理系统中,利益相关者的四大效应中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利益相关者多头效应。

利益相关者多头效应认为,企业拥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诸多的利益相关者在一起形成犬牙交错的利益动态网络。大家互相牵制,谁也奈何不了谁,虽不时有人占据上风,却不能形成绝对的优势来主导企业的发展。

而壳牌公司定制化的企业决策模式仅仅针对的是那些最明显的、最强大的利益相关者,以考虑其狭隘的利益为目的,最终会导致来自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强烈反应。

二、无知于利益相关者联动效应

壳牌公司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决策会因埃克森公司的劣迹而夭折。

壳牌公司的高层领导们没有考虑到其他石油公司效仿带来的连锁反应,没有对自己的处理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尽管全世界所有的公司似乎都可以随意向深海倾倒垃圾,但只会导致人们更多地关注这样的大型石油公司。如果考虑到公众对此事的反应,以及以后的处理方式和持续性影响造成的长期损失,他们就不会这样想了。

绿色和平组织的声音就是这些观点的代表,而正是这个声音让壳牌公司的要求失去了落脚之地,使他们所做的一切分析和协商都白费了功夫。

如果公司高管能够为处理方案确定一个更清晰明确的目标的话,例如,寻找一个既能让股东接受,同时又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方法,他们就会考虑其他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

信誉研究院(中国)的观点:

上述事实描述出了四大效应中的利益相关者联动效应。正是这种联动效应使得同行之间不仅仅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他们还是一群彼此联系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行业任何一个竞争者发生的任何一个危机都可能会殃及池鱼,让整个行业的同行蒙难。

信誉资产运营良好的企业有着很强的行业共存共容观念与供应链关系管理观念,更看重利益伙伴的稳定,以维持核心利润链条运营的畅通。因为它们发现利益伙伴的频繁更换、关系不稳定甚至对抗于它们稳定的获得利润实在是干扰太大,它们宁愿在这些方面多花费一些精力进行关系维护,因为它们研究发现巩固现有利益群体产生的利润较频繁更换获利更大。

三、忽略了利益相关者的聚变效应

除了决策思维的漂移因素外,壳牌公司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还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决策过程中对政府的依赖性过强。

壳牌公司的高层领导们在决策过程中过度依赖于政府的态度,而他们忽略了一个政府需要的是社会舆论和各利益者的平衡,如果政府的政策取向过分倾向于某一阶层,必然就会损害到其他阶层的利益。政府的政策会随时因为各个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而做出调整,维护社会公正、协调和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是政府的天然使命。况且,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在各种外部压力下,政府是不敢过分亲商的,他们通常都扮演一种关系协调者的角色。

实际上,壳牌公司根本没有必要急着做出处理决策。布伦特·斯帕尔石油平台在老地方也很安全,在公众为处理方法而争论不休的时候,完全可以让他留在原地等待处理。但是公司高管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想尽快处理问题,草率行动使决策者很难发现隐藏的关注点,很难对相互冲突的各种关注点加以协调。在压力作用下的管理者根本无法让自己停下来认真思考,或者考虑更为长远的问题。

信誉研究院(中国)的观点:

信誉战略管理系统中关于利益相关者四大效应中的利益相关者聚变效应是一种奇妙的效应,它是指利益相关者中的某些关键性资源拥有者的决策会由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而发生异常快速的转变。

在本案例中,英国政府态度的迅速变化就是明证。

四、对利益相关者协同效应的束手无策

导致事态最终不可逆转的,还有包括公众在内的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强力阻碍。

如果将视野与思路放开阔,我们就会发现,布伦特·斯帕尔石油平台事件的爆发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壳牌公司众多利益相关者不满情绪的一次总爆发。实际上,公众一直对石油公司缺乏责任感而心存不满,石油公司利用周期性的价格波动操纵市场、石油泄漏事件、打着合法旗号拖延环境清理等做法已经让人们感到难以接受。

另外,壳牌公司作为一个庞大的国际石油巨头在非洲尼日利亚等产油国与军政府之间的幕后黑色交易,以及对某些所在国社区公共资源的破坏也遭受相当多的非议。

然而,壳牌公司的官员却没有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壳牌公司过去的口碑一直不错,绝对不同于其他公司,因此认为公众会接受他们的意见;他们也相信自己会制订出对社会和公众负责的决策。

但,他们错了,许多貌似力量弱小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不满情绪在找到布伦特·斯帕尔石油平台事件这一突破口之后所爆发的巨大能量让壳牌公司瞠目结舌。

信誉研究院(中国)的观点:

在四大效应中的利益相关者协同效应是危险系数最高的,它主要是指,在现代社会利益链条盘根错节,将企业包围在了一个复杂的利益生态里,企业的所作所为都处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注视之下,这些利益相关者也许并不是企业产品的直接消费者或企业金融投资人,但他们会在特定的状态与场合下聚合在一起对企业主体的某些行为做出反应,也许这些行为看似与其需求无甚关联。

尤其要注意的是,当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后,这些看似弱小的利益相关者由于协同效应所产生的对企业聚合性破坏能量是空前巨大的!

总评:

多变的利益相关者动态管理模型

致使布伦特·斯帕尔石油平台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企业没有意识到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复杂性与多变性,更没有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全面的科学化管理。

利益相关者动态管理模型由信誉研究院独立开发,认为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应该是动态的,今天的顾客也许就是明天的股东,企业无私的支持者也许在瞬间就会变为强力的反对者……

其次,利益相关者管理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管理导向,是遵循着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路径:利益——价值——信仰。壳牌公司就是在价值,甚至信仰层面上触动了众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最后遭受重创。

最后,利益相关者动态管理模型还告诉我们:现在,公司只注重一个利益相关者(股东)的需求就能生存和繁荣的日子已经远去了;公司只注重两个利益相关者(股东和客户)的需求就能生存和繁荣的日子即使还没有过去,那也为期不长了。

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篇12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多锥细分法,米切尔评分法,社会责任

20世纪60年代以来, 企业理论价值取向的研究领域逐渐分化出两大理论:“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两者主要分歧在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归谁所有问题上。现代契约理论认为:“由于企业物质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本更具有专用性, 并承担企业经营的财务风险, 所以, 企业出资者 (股东或资本家) 应该成为企业所有者, 享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后者则认为:“人力资本所有者有权分享剩余权。其中以布莱尔 (Blair, 1995) 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不只有股东是剩余风险的承担者, 雇员、债权人、供应商都可能是风险的承担者。”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利益相关者”这一词最早被提出可以追溯到1929年, 通用电气公司一位经理的就职演说 (刘俊海, 1999) 。此后的数十年, 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Penrose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中提出了“企业是人力资产和人际关系的集合”的观念, 从而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奠定了基石。直到1963年, 斯坦福大学研究所才明确地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这样一些团体, 没有其支持, 组织就不可能生存。”这个定义在今天看来, 是不全面的, 它只考虑到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单方面的影响, 并且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仅限于影响企业生存的一小部分。但是, 它让人们认识到, 除了股东以外, 企业周围还存在其他的一些影响其生存的群体。随后, 瑞安曼 (Eric Rhenman) 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定义:“利益相关者依靠企业来实现其个人目标, 而企业也依靠他们来维持生存。”这一定义使得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

在此后的30年间, 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达三十多种,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其中, 以弗里曼 (Freeman) 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他在《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一书中提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 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Freeman的定义, 大大丰富了利益相关者的内容, 使其更加的完善。显然, Freeman界定的是广义上的利益相关者, 他笼统地将所有利益相关者放在同一层面进行整体研究, 给后来的实证研究和实践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克拉克森认为:“利益相关者以及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 他们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克拉克森的定义引入了专用性投资的概念, 使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更加具体。国内学者综合了上述的几种观点, 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 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 其活动能够影响或者改变企业的目标, 或者受到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这一定义既强调了投资的专用性, 又将企业与利益相关的相互影响包括进来, 应该说是比较全面和具有代表性的。

利益相关者的划分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竞争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社会活动团体、媒体, 等等。“简单地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实证研究与应用推广, 几乎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陈宏辉, 2003) 。那么, 如何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呢?目前, 国际比较通用的是多锥细分法和米切尔平分法。

多锥细分法

“企业的生存和繁荣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但利益相关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细分, 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以及被企业活动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陈宏辉, 2002)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采用多锥细分法对利益相关者从不同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划分。

Freeman (1984) 认为, 利益相关者由于所拥有的资源不同, 对企业产生不同影响。他从三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细分: (1) 持有公司股票的一类人, 如董事会成员、经理人员等, 称为所有权利益相关者; (2) 与公司有经济往来的相关群体, 如员工、债权人、内部服务机构、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地方社区、管理结构等称为经济依赖性利益相关者; (3) 与公司在社会利益上有关系的利益相关者, 如政府机关、媒体以及特殊群体, 称为社会利益相关者。

Frederick (1988) 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方式来划分, 将其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利益相关者。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就是直接与企业发生市场交易关系的利益相关者, 主要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商、竞争者等;间接的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发生非市场关系的利益相关者, 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外国政府、社会活动团体、媒体、一般公众等。Charkham (1992) 按照相关群体是否与企业存在合同关系,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两种。

Wheeler (1998) 从相关群体是否具备社会性以及与企业的关系是否直接由真实的人来建立两个角度, 比较全面的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 (1) 主要的社会性利益相关者, 他们具备社会性和直接参与性两个特征; (2) 次要的社会利益相关者, 他们通过社会性的活动与企业形成间接关系, 如政府、社会团体、竞争对手等; (3) 主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 他们对企业有直接的影响, 但却不作用于具体的人, 如自然环境等; (4) 次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 他们不与企业有直接的联系, 也不作用于具体的人, 如环境压力集团、动物利益集团, 等等。

米切尔评分法

米切尔评分法是由美国学者Mitchell和Wood于1997年提出来的, 它将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结合起来。首先认为, 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属性中至少一种:合法性、权利性以及紧迫性。依据他们从这三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评分, 根据分值来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三种类型: (1)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 同时拥有合法性、权力性和紧迫性。他是企业首要关注和密切联系的对象, 包括:股东、雇员和顾客。 (2) 预期型利益相关者, 由于三种属性中任意两种。同时拥有合法性和权利性, 如投资者、雇员和政府部门等;有合法性和紧急性的群体, 如媒体、社会组织等;同时拥有紧急性和权力性的, 却没有合法性的群体, 比如, 一些政治和宗教的极端主义者、激进的社会分子, 他们往往会通过一些比较暴力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3) 潜在型利益相关者, 他们只具备三种属性中的其中一种。

米切尔平分法, 能够用于判断和界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大进步。国内一些学者也从利益相关者的其他属性对其进行了界定和划分。

万建华 (1998) 、李心合 (2001) 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性与威胁性两个方面入手,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支持型利益相关者、混合型利益相关者、不支持型利益相关者以及边缘的利益相关者。陈宏辉 (2003) 则从利益相关者的主动性、重要性和紧急性三个方面, 将利用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

利益相关者理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1) 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 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 分散了企业的经营目标, 除了经济上的目标以外, 企业也必须承担社会的、政治上的责任。这很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企业办社会”的僵局。一旦利益相关者理论被大众所接受, 企业的行为势必受到框架限制, 企业无形中被套上公益色彩, 结果很可能会导致企业经济利润上的损失。更有可能让企业陷入一种顾此失彼的境地, 比如, 企业实现了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却又照顾不到社会责任;若过多地考虑到社会责任, 又会让对手有可趁之机, 丧失了经济上的优势。

(2)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过于宽泛, 利益相关者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虽然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划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但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探讨和假设阶段。从涉及到的十几种利益相关者来看, 孰轻孰重, 也不得而知。目前为止, 还找不到一种理论和方法能够定量的衡量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权重。

(3) 如何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于实践?国内很多学者从多方面对利益相关者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从理论上证明利益相关性理论可行。不过, 由于利益相关性理论本身的不完善, 实在是很难实践。比如, 理论中所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太多太杂, 仅顾客这一项, 要想对他们进行集中起来采取行动是不可能的。很多学者多提出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的治理这一提法, 目前为止也不具备可操作性。虽然弗里曼提出了支持利益相关者如何参与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授权法则”, 理论的实施过程需要操作人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参与基础有比较深的认识。再则, 这些参与机制的实现可能本身就存在缺陷。

参考文献

[1]贾生华, 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5) .

[2]付俊文, 赵红.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学院学报, 2006, (2) .

[3]杨瑞龙, 周业安.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4]贺红梅.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利益相关者管理及其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5]田虹.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看企业社会责任[J].企业天地, 2006, (1) .

[6]楚永生.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新发展理论综述[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

上一篇:休眠原因下一篇:微课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