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利益相关者(共10篇)
核心利益相关者 篇1
一、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1.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
企业社会责任( CSR) ,也被称为公司社会责任,最早由美国学者谢尔顿提出。在1924年发表的《管理的哲学》一书中,谢尔顿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应与满足企业内外相关利益群体各种诉求的其他企业责任相关联,其内容包括了伦理因素[1]。而被学界认为首次提出较为明确和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是美国学者伯文。伯文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 商人根据社会的期望和价值观而承担某种义务的行为。这种义务需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决策,并且这种义务具有理想的形态。
直至1979年,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了著名的“企业社会表现的三维概念模型”。在这个模型里,企业社会责任处于第一维度,卡罗尔认为企业对社会应承担四种责任: 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责任[2]。所谓经济责任指企业负有生产良好的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社会责任; 所谓法律责任指企业在履行经济责任的过程中,既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及行业标准,同时也要遵守本企业的规章制度; 所谓伦理责任指企业必须遵守社会的伦理规范和道德要求,企业要对其外部相关利益群体和内部相关利益群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所谓自愿责任指企业应具有救危扶困的慈善情怀,应自愿对社会的危困群体承担帮助、辅助、安置等社会责任。
卡罗尔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对企业的各种期望的整合,这种期望内涵包括了社会对企业的经济期望、法律期望、道德期望和慈善期望。他认为,经济、法律、伦理、慈善四种责任呈现一种金字塔型结构,在金字塔的底部是企业的经济责任,经济责任构成了整个社会责任框架的基础和核心,在责任内容中占优势比例,金字塔往上依次是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责任,这三种责任在责任内容中占较少的比例。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演变过程显示,尽管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做出不同的界定,但是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 企业作为营利性工具,追求经济利润只是其目标之一,维护其他内外利益群体的利益也是其目标,企业对平衡两种目标性利益都负有社会责任。
2.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社会学和管理学的一个交叉领域,是研究社会各相关群体与企业之间关系的理论。斯坦福研究所最早定义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随后,利益相关者鼻祖佛里曼也提出: 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承载着各类群体的利益诉求,是各类群体利益集合的团体。 在企业内外,有的群体其利益与企业息息相关,他们或对企业进行了资本投入,或有能力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而有的群体其利益虽然与企业无关或关系松散,但他们在某些事项上也能影响企业的决策。因此,佛里曼认为企业对以上群体,无论其利益是否和企业相关,在某种范围内都有义务承担某种责任。
在此基础上,卡罗尔又结合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矩阵( 见图1)[3]。
卡罗尔的利益相关者模型显示: 企业是一种社会组织,企业内外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他们或追逐盈利,或要求企业行事守法、合乎伦理,或寄望能成为好企业公民,企业要在不同的领域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即企业要对内外不同的利益群体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比如,股东对企业的利益诉求主要是保证其作为投资人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对股东承担的主要是经济方面的责任;而消费者对企业的利益诉求是希望企业能生产优质产品和提供优良服务,所以企业对消费者主要负有法律和伦理方面的义务。卡罗尔从企业内外利益群体的角度重新解读了企业社会责任,这是一种新的突破。
二、企业社会责任思想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在关系
在早期的研究中,学者一直将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没有关联并相互独立的两个领域分开进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主要的研究领域是企业和社会的关系; 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研究范围则是企业和其内部、外部的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关系。然而到20世纪末,人们逐渐发现两者之间似乎具有某种关联。他们总是被放在一起研究,因为企业对社会承担责任的对象离不开企业的内部、外部利益群体,而在实践中对企业内部、外部利益群体诉求的满足程度也往往被看作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情况的评判标准。鉴于此,学术界普遍认为,企业对社会承担责任和企业内外利益群体之间不但是互相关联的,并且他们之间具有紧密的互相辅助关系。
对企业内外相关利益群体的研究为进一步解读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依据。企业是社会组织,企业的构成包括各种资本的组合,其中既有股东投资者的物质资本投入,也有职工、管理者等人力资本投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构成了企业维持和发展的基础,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项,都可能导致企业不复存在。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股东、员工、经营者等主体都可以称之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对企业都享有所有权,只是在实践中存在着对所有权不同的分配。企业不但要对物质资本的投入者———股东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且还要对人力资本的投入者———员工、管理者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内外利益相关者众多,他们在多个维度上呈现不同的表现形态,由于个体特征的差异性,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呈现不同的表现方式。国内学者陈宏辉首先提出了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在任何一个企业中,必然离不开股东、管理者和员工,他们作为企业经营运作的直接参与者,其利害关系必然与企业息息相关。 无论如何,他们都应该被视作企业的核心利益相关者[4]。”陈宏辉还进一步指出: 现代企业中,由于管理权重心的转移,股东和管理者的身份可能是重合的,甚至股东和员工的身份也可能重合,但这对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并不影响。陈宏辉关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是从企业运营实证的角度,对企业利益相关者做出较为细化和外延周密的界定,更符合中国目前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企业对核心利益群体的社会责任
1. 企业对股东的责任
股东是企业非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在传统 “股东至上”理论中,股东是最为重要的,甚至是企业的所有者。 股东为企业生产投入了大量的物质资本,股东也承担了因企业可能出现经营失败而导致的风险。从规范的角度看,物质资本是企业实现目标所需的必要投入,缺少物质资本的投入,企业将无法在市场中立足,更不能进一步扩张和壮大。现代企业制度中,股东作为构成企业生存基础的物质资本投入者,股东和企业之间已不仅仅是出资者和企业之间的股权关系,更是一种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关系,企业作为一种营利性工具,被看作股东的代理人,它的首要责任是要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
( 1) 通过法律规定和尊重股东权利是企业对股东承担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股东通过专业性资产投入取得相对应的股权,股权是对股东投入的回报,因此,通过法律规定股东权利内容,并在实践中尊重股东对权利的享有和行使,这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 企业若不遵守该道德底线,如企业罔顾股东的利益恣意妄为,任意损害股东利益,那么企业的行为不但可能构成法律上的不正当行为,甚至可能会受到社会的道德谴责, 其原因在于作为股东代理人的企业违背了它对被代理人股东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 2) 企业要保证股东的投资收益回报及投资安全。 企业对股东的该项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经济责任的一部分。现代企业的成立和存续,通常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缺少了股东的物质性投入,企业通常无法维持和发展,企业是一种社员的集合,也就是股东的集合,因此,当股东对企业进行了大量的甚至可谓是毕生积蓄的投入后,企业要保证股东投资收益的回报和投资安全,这不仅是股东对企业投资回报的期望,也是企业对股东应尽之责。
( 3) 企业有保证股东享有信息知情权的责任。现代企业制度中,股东和企业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股东对企业行使管理权的不便,因此法律规定了股东对企业享有信息知情权。企业要保证股东知情权的实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提供给股东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投资、担保等方面的真实信息。特别是具有人合属性的企业,还有责任保证股东对企业财务情况、企业账簿、企业章程、 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等会议决议的知情权。同时,企业必须保证其向股东所提供的相关信息是真实、可靠的。知情权是法律规定的股东权利内容之一,企业若无法保证股东享有和行使,可能因此要承担法律责任。
2. 企业对管理者的责任
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和企业治理的核心,是真正在企业中倾注心血的人,他们虽然没有像股东那样为企业的生存提供物质基础,但他们对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构成。他们的命运也和企业息息相关。企业一旦经营失败或破产,经营者不但自身面临失业和财产损失,甚至可能殃及家人。 既然管理者对企业经营承担了高风险,同时又对企业进行了高成本投入,那么企业就必然要对管理者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一份关于管理者对企业有何诉求的问卷调查中显示,管理者对企业的诉求依次顺序是( 1) 高额薪酬; ( 2) 稳定的工作; ( 3) 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 4) 较高的社会地位; ( 5) 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 6) 融合的组织气氛和人际关系; ( 7) 上级的信任; ( 8) 晋升的职位; ( 9) 良好的企业形象[5]。鉴于此,企业对管理者的责任主要表现为: 企业要保证管理者合理薪酬、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企业要尊重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决策; 企业要为管理者创造和谐的组织氛围和优质便利的工作环境。同时,为促进管理者自身的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也应对管理者进行鼓励性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 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员工是企业利益相关者构成中至关重要和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利益相关者的分类中,无论是内部利益相关者,还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员工都处于其中的起点地位, 其他利益相关者诸如股东、经营者、消费者等的行为都会受到员工行为的影响。员工和企业之间既有劳动和雇佣的契约经济关系,又有法律法规制约下的管理关系和协作基础上的互相尊重、信任的伦理关系。员工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创新力,企业作为员工的依靠和期望载体,也有义务保证员工在就业权、教育权、劳动权、休息权、健康权和福利权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机会,这既是法律上的责任也是道义上的责任。具体而言,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包括:
( 1) 企业要保证员工的健康权和安全工作权,这是企业对员工的第一要责。健康权是员工的基本权利,也是现代企业维持人力资本长久的基本保证,没有员工的健康,企业就无从发展。而安全是对健康的保障,安全也是企业对员工的保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行业标准和健康标准,减少职业危害。同时,企业还要对女员工进行特殊保护。
( 2) 企业要保证员工享有就业平等权、升迁平等权、 教育平等权。也就是说,在就业政策、升迁机会中,企业不能搞歧视,要体现性别、年龄、民族平等。同时,企业还应在继续教育方面尽可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一定的激励政策,促进员工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 3) 企业要赋予员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权。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越来越依赖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重要程度的转变,使得员工对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员工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来源,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要扩大规模,股东要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必然要重视员工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和功能。因此,赋予员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权已经从立法上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同: 企业要保证员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在企业的重大决策和发展目标等问题上,应允许员工参与。企业要尊重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参与权,这也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企业要对其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即股东、管理者和员工承担经济上、法律上和道德伦理上的社会责任。
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使传统的唯股东利益、股东是企业主人的观念受到冲击。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发展更注重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作为人力资本的投入者,员工和经营者同股东一样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并同企业有着紧密的直接联系。从企业的核心相关利益群体视角出发,探讨企业对股东、管理者、员工所应承担的经济上、法律上和道德伦理上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核心,利益相关者
参考文献
[1]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6.
[2]李艳华,凌文辁.世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实践概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17-19.
[3]Carroll,A.B.Ethics and Stakeholder Management.Cincinnati:South-Weatern,1996.
[4]陈宏辉.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4.
[5]邓汉慧.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与利益取向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什么是“核心利益”? 篇2
日本共同社披露,今年3月,中国向访华的两位美国高级官员表示:南中国海是攸关中国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此前,中国一贯提到的核心利益通常是台湾、西藏,最多加上新疆——把南海也定位为核心利益,是第一次。
在国际外交事务上,“核心利益”的提法,是中国所独有,至少是最频繁出现的,而且似乎多针对美国。久而久之,美国看来也学会了。最近,有关中美两国的联合声明中便出现了“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字句——原来,美国也有核心利益。但,美国的核心利益又是什么?
中美“G2”博弈,各有各的核心利益,中国的核心利益明列了出来,美国的核心利益没有明列出来,于是可以而且应该问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什么才是核心利益?
核心利益的特征何在?
S&ED(中美战略及经济对话机制)是中美两国最主要的博弈平台(小布什时代是SED),双方博弈的题材十分广泛,有美国关注的,如:人民币汇率、人权问题、市场开放等,有中国关注的,像: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保护主义、承认市场经济地位等,也有两国共同关注的地区及国际问题,如:天安舰及朝核问题、制裁伊朗问题、全球反恐、全球气候等等。那么,这其中有哪些算是核心利益呢?核心利益又该具备什么条件呢?
以我的观察与理解,所谓“核心利益”,应有三个条件:
(一)事关重大,重大到影响一国的存亡或领土及主权的完整。因此,毫无妥协余地,也无退让可能,甚至没有谈判空间。
(二)在形势上,目前及未来极可能面对到敌对势力的冲击、威胁与伤害。
满足第一个条件的包括台湾、西藏、新疆,但也可以是中国的任何一个省市。但形势上却只有台湾、西藏、新疆符合第二个条件,所以后者才是必须向国际各方强调的“核心利益”。
(三)不仅如此,当这些地方一旦面对到敌对势力的挑战或冲击时,敌我双方博弈的结果一定是所谓的“零和”,即我赢敌就输,敌赢我就输。
举例:全球暖化、全球反控、制裁伊朗,甚至贸易保护、高科技出口等等,都不是“零和”,在这些问题的博弈上,往往是赢中有输,输中有赢,甚至可能双输或双赢,所以都不是核心利益。
台湾、西藏、新疆、南海(将来势必还会列上东海与黄海),中方与任何一种敌对势力博弈,其结果必是“零和”。但由于事关重大,影响到中国之领土与主权完整及存亡,所以是“核心利益”,绝不能妥协与退让。
哪些是美国没说出口的?
了解了核心利益,也明白了为什么台湾、西藏、新疆、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那么,美国的核心利益又是什么呢——美元!也即是独占性的印钞权。
美国拥有独占性的印钞权,对美国而言,利益之大,无须赘言。但这一点却不便明说,只能在它面对冲击或威胁时,全力反击。以往对付法郎、马克、日元及欧元,都是同一逻辑,有的成功,有的未必成功。
战略学家Robert Keohane 及Joseph Nye将海洋问题跟货币问题并列,强调是新世纪大国博弈的最关键因素,所见甚是,但只是未从“核心利益”的角度作理论分析,本文可作补充。
面对零和博弈,博弈者该怎么办?从围棋中找答案,答案是:交换。这部分容以后有机会再论。
(本文作者系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分析 篇3
西方学者真正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3年, 美国上演了一出名叫《股东》的戏, 斯坦佛大学研究小组受此启发, 利用另外一个与之对应的词“利益相关者”来表示与企业密切关联的所有人。他们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 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 企业就无法生存。虽然这样的界定是非常狭义的, 但毕竟使人们认识到, 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就是为了股东服务, 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乎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 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学家早期从“是否影响企业生存”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Freeman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做了较详细的研究, 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看作是利益相关者, 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是利益相关者, 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 大大拓宽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Mitchell在考察了27种之多的利益相关者定义后认为, 作为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影响力, 即某一群体是否拥有影响企业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合法性, 即某一群体是否被法律和道义上赋有对企业拥有的索取权;紧迫性, 即某一群体的要求能否立即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基于这三个特征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 显然这一界定对利益相关者的权重大小进行细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已有学者结合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作了文字分析, 认为在不同的外在条件, 利益相关者通过博弈, 形成不同的利益主体, 随之产生了围绕利益主体的一系列财务目标。本文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 拟建立一个博弈模型, 从数学角度来看博弈, 看得出的结果是否能印证有的学者的研究结果。
2. 本文所采用的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本文采用的定义是:利益相关者是专用性资源的供应者, 企业是专用性资源的需求者 (袁振兴, 2004) , 企业要为要素提供者增加价值和创造财富。本文按要素 (专用性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 的提供者界定企业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供应商、经营者、员工、政府。相应的, 各利益相关者在为企业提供要素的同时, 也有相应的利益要求权。
为方便研究, 根据向企业提供财、物、人的角度, 将前述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为4大类:政策制定者 (政府) , 为企业提供各种政策、公共方面的服务, 因此通过税收方式分享企业收益;资金提供者, 包括股东和债权人, 为企业提供资金, 通过不同方式分享企业收益;物料提供者, 包括供应商, 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 , 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公司营运享有监督权 (其利润是维护其利益的保障, 间接参与利益分配) ;人力提供者, 包括一般员工和经理人员, 为企业提供运营的人力、资金运作、物料生产。公司运营都需要靠人力来实现, 通过不同方式分享企业利益。
3.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分析
3.1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
3.1.1 博弈模型中要素的界定
在本文中, 博弈模型中博弈的参与人是资金提供者、物流提供者、人力提供者、政府环境;博弈信息是博弈者所掌握的对选择策略有帮助的情报资料, 比如了解各博弈方的相关信息, 尽量获取其行动信息, 收益大小, 风险大小, 其他人要分享, 是否有保障等;博弈的行动空间, 即博弈方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政策环境、资金提供者 (提供与不提供) 、物流提供者 (提供与不提供) 、人力提供者 (提供与不提供) ;博弈的次序: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博弈方的收益, 即各博弈方做出决策后的得失:政府环境、资金提供者 (提供收益多少、不提供损失多少) 、物流提供者 (提供收益多少、不提供损失多少) 、人力提供者 (提供收益多少、不提供损失多少) 。
3.1.2 建立博弈模型分析
政策制定者 (政府) , 资金提供者 (Z) , 物料提供者 (W) , 人力提供者 (R) 。
UZ1=o (z1p+z3 (1-p) ) + (1-o) (z2p+z4 (1-p) )
UW1=p (w1o+w2 (1-o) ) + (1-p) (w3o+w4 (1-o) )
UW2=p (w5q+w7 (1-q) ) + (1-p) (w6 q+w8 (1-q) )
UR1=q (r1p+r2 (1-p) ) + (1-q) (r3p+r4 (1-p) )
UR2=q (r5o+r7 (1-o) ) + (1-q) (r6o+r8 (1-o) )
UZ2=o (z5q+z6 (1-q) ) + (1-o) (z7q+z8 (1-q) )
结合研究目的, 要比较在什么情况下UZ、UW、UR最大, 当其中一个最大时即说明其是利益主体, 通过利益的博弈得出的利益主体。将问题转化成三元一次函数求极值的问题, 运用拉格朗日法来求解。
建立辅助函数:L (o, p, q) =f (o, p, q) +λφ (o, p, q) , 其中,
其中λ是一个待定的常数, 称为拉格朗日乘数,
约束条件φ (o, p, q) =o+p+q-1=0,
利益U=f (o, p, q) ,
UZ=fZ (o, p, q) =o (z1p+z3 (1-p) ) + (1-o) (z2p+z4 (1-p) ) +o (z5q+z6 (1-q) ) + (1-o) (z7q+z8 (1-q) ) ,
UW=fW (o, p, q) =p (w1o+w2 (1-o) ) + (1-p) (w3o+w4 (1-o) ) +p (w5q+w7 (1-q) ) + (1-p) (w6q+w8 (1-q) ) ,
UR=fR (o, p, q) =q (r1p+r2 (1-p) ) + (1-q) (r3p+r4 (1-p) ) +q (r5o+r7 (1-o) ) + (1-q) (r6o+r8 (1-o) ) 。
LZ (o, p, q) =fZ (o, p, q) +λφ (o, p, q) =o (z1p+z3 (1-p) ) + (1-o) (z2p+z4 (1-p) ) +o (z5q+z6 (1-q) ) + (1-o) (z7q+z8 (1-q) ) +λ (o+p+q-1)
LW (o, p, q) =fW (o, p, q) +λφ (o, p, q) =p (w1o+w2 (1-o) ) + (1-p) (w3o+w4 (1-o) ) +p (w5q+w7 (1-q) ) + (1-p) (w6q+w8 (1-q) ) +λ (o+p+q-1)
LR (o, p, q) =fR (o, p, q) +λφ (o, p, q) =q (r1p+r2 (1-p) ) + (1-q) (r3p+r4 (1-p) ) +q (r5o+r7 (1-o) ) + (1-q) (r6o+r8 (1-o) ) +λ (o+p+q-1)
求辅助函数的偏导数L’Z、L’W、L’R,
求出满足方程组L’Z=0、L’W=0、L’R=0、φ (o, p, q) =0的所有解 (o0, p0, q0) ,
把求得的解 (o0, p0, q0) 带入UZ=fZ (o, p, q) 、UW=fW (o, p, q) 、UR=fR (o, p, q) 中, 若UZ=fZ (o, p, q) 的值最大, 说明在博弈后资金提供者取得胜利, 成为利益主体;若UW=fW (o, p, q) 的值最大, 说明在博弈后无聊提供者取得胜利, 成为利益主体;若UR=fR (o, p, q) 的值最大, 说明在博弈后人力提供者取得胜利, 成为利益主体。
可以看出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博弈, 当其利益达到一定条件后, 即成为利益主体, 因此利益主体是动态变化的。
3.2 利益相关者的内部博弈
通过前面博弈模型决定好利益主体以后, 其利益主体内部也存在内部力量的博弈。
3.2.1 财力提供者的内部博弈
财力提供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同是财务资源提供者的股东与债权人之间也存在一个博弈问题。尽管双方提供的均为财务资源, 都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但债权人让渡的仅仅是财务资源有限期的使用权。所以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博弈中, 股东仍是赢家, 而最终成为企业的真正所有者, 债权人只能按期收回本息, 即博弈的结果由股东独占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后来, 同样作为财务资源的提供者——债权人不堪忍受股东损害其利益, 开始对企业关注, 要求分享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与股东重新博弈后, 博弈的结果是没有哪一方有绝对优势, 那么股东和债权人只能共同分享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3.2.2 人力提供者的内部博弈
人力提供者包括一般员工和经营者。同是人力资源提供者的一般员工和经营者之间也存在一个博弈问题。经营者一般以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为目标, 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损害一般员工的利益。如果一般员工没有意识维护自身利益, 那么通过博弈, 经营者就会成为赢家, 对利益的分配有控制权, 导致一般员工利益相应就得不到保障。但是随着员工的利益被损害后, 员工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 只有对经营者进行监督才能保障自身利益不被损害, 或者使其损害降至最小。所以, 同样作为人力资源的提供者——一般员工不堪忍受经营者损害其利益, 开始对企业关注, 监督经营者的行为, 与经营者重新博弈后, 改变经营者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力量对比, 进而改变了经营者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利益分配。
3.2.3 物力提供者的内部博弈
供应商与公司利益相关的程度, 取决于以下三个维度:交易规模, 包括交易额度和交易频率;合同期限;资产专用性程度。公司运营良好, 产量增加, 规模扩大, 对供应商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众多供应商得知公司的需求信息后, 通过各自与企业的谈判中, 其实也在与众多的供应商展开博弈, 最终由产品质量高, 价格合理的供应商成为赢家, 形成企业稳定的供应商。
综上所述,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得知, 在政策环境一定的前提下, 资金提供者、物料提供者和人力提供者之间展开利益博弈, 在博弈过程中利益主体是动态变化的, 这正和已有学者的文字研究结论一致。另外, 还分析了资金提供者、物料提供者和人力提供者各自的内部博弈。
参考文献
[1]陈宏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2]黄涛.博弈论教程:理论·应用[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3]陈宏辉, 贾生华.企业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04, (4) .
中国品牌是核心利益制” 篇4
首先,我认为,我国汽车产业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没有错。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能提供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汽车产品,我国汽车工业的状况是“缺重少轻、轿车近乎空白”,人们应能记得,我国还曾发生过成千上万辆走私汽车的现象。而当时自主发展汽车工业却缺乏先进技术、没有资金、不会管理,也不具备现代零部件工业基础。为此,我们采取了全面开放的政策,包括整车合资。这样做的结果是,首先生产出(包括用SKD、CKD方式)足够多、足够好的汽车满足国民经济需要,同时积累资金、学习技术,还初步建成零部件体系。美中不足的是,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缓慢。请不要拿中国和日本、韩国比,我们没有他们那样的西方发达国家认同的政治条件;时代进步了,我们也没有像他们那样可以较长期高关税保护的贸易环境;同时,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迫切需求也不允许我们慢慢来。也不要拿汽车产业和航天、高铁及核电比,一来,国家没有那样的财力全力支持汽车工业;二来,汽车面对的是完全开放的市场,不像那些产业市场由国家控制,可以自己说了算。
其次,我认为,现在开放的门仍然不能关。从世界潮流看,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大方向。从国家层面看,改革开放是大政方针,关门就会严重影响发展,而发展仍是当前的第一要务。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也不可能单独实行关门政策。从汽车产业自身看,我们虽已初步建成现代汽车工业体系,但根还不深,核心装备、关键材料和基础部件还需要进口,我们还需要深化合资合作。从中国品牌汽车看,大部分还需要合资企业反哺。
第三,我不同意现在就放开整车合资企业的股比限制,理由是中国品牌汽车还需要一定的保护。首先,我认为合资企业是中国品牌汽车与外国汽车市场竞争的缓冲带。如果没有整车合资企业的股比限制,就意味着进口汽车零关税、零运费直接和中国品牌汽车竞争。甚至,外国大公司还可以采用其他手段扼杀中国品牌汽车,比如先控股企业而后停产中国品牌产品,比如低价倾销,就像某些外国大公司在一些日用消费品领域曾经做过的那样。其次,中国企业可以用合资企业取得的利润补助中国品牌,还可以通过合理的人才流动支持中国品牌的技术和管理的提升。如果我们放开了整车合资企业的股比限制,就会失去对合资企业的控制,也就失去了上述对中国品牌汽车支持的可能性。
第四,中国品牌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利益所在,为了中国品牌汽车的发展,目前不宜放开整车合资企业的股比限制。对此,有人会问,我们不是已经加入世贸组织了吗?难道合资企业,包括外商独资和控股企业不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组成部分吗?我的回答是,外国品牌汽车和中国品牌汽车,虽然同样在中国生产,同样纳税和解决就业,但利益分配不同,对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不同,对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的作用不同。我们承认外商独资合资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品牌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利益所在。也有人还会讲,贸易应该公平,为了中国汽车走出去,应该放开整车合资企业的股比限制。但是我认为,在现在这个阶段,我国汽车产业出口和在海外生产仅占全部生产的5%,中国品牌汽车的成长比出口和在海外生产更重要。
核心利益相关者 篇5
利益相关者, 指极其有可能受拟议中的某项干预活动 (无论是积极或消极) 影响的或者那些会影响到这项干预结果的人、群体和单位。旧区改造涉及到多方利益相关者, 不同参与者有多方面的利益诉求, 寻求利己的最大化利益, 本文选取主要的利益相关——政府、开发商和居民进行研究。
(一) 政府利益诉求
1. 保证城市发展
旧区拆迁作为城市土地再开发的重要来源, 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政府从城市发展定位、功能提升等角度考虑, 制定发展规划, 确定需要进行改造的旧区。通过制定合理的改造规模及速度, 使得旧区改造既能满足当前城市发展的用地需求, 又不要过分透支未来发展所需的土地, 促进城市“又好又快”发展。
2. 获取土地出让收益
获得土地出让收益是政府的利益诉求之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除土地出让收益外, 城市再开发还能获得增加政府税收收入和就业机会等综合效益。
3. 建设和谐社会
城市旧区改造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城市中居住条件差的地区是最需要进行改造的区域, 政府制定旧区改造方案, 帮助旧区居民提高居住水平, 改善生活质量。
(二) 开发商利益诉求
1. 保证商业利益
开发商期望通过旧区改造, 获取具有商业价值的土地使用权, 进行房地产开发, 实现土地的增值收益, 从而获取商业利润。开发商在动拆迁过程中一切工作的首要目的就是保证商业利益的实现。
2. 控制拆迁风险
开发商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在进行具体项目开发时也十分注重风险的控制。旧区改造区域内人口稠密, 多数为住房困难户, 他们通常会索要巨额的拆迁补偿款。少数“钉子户”的存在, 更加影响拆迁工作的正常进行, 从而影响到后期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开发商希望通过政府合理的政策实施及前期规划, 减小风险因素发生的几率, 确保房地产开发的顺利进行。
(三) 居民利益诉求
1. 改善居住条件
居住条件的改善是被拆迁居民支持旧区改造最直接的动力, 同时也是合理的诉求。旧区改造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理念, 其根本出发点是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实现旧区改造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2. 提高补偿标准
对于被拆迁居民来说, 房屋是其重要的资产, 是其赖以生存的依靠。当居民的财产遭受损失时, 即希望获得房屋财产价值最大化的认可和补偿。因此, 补偿安置是否合理是居民最为关心的内容, 也是最难操作的环节。不合理的补偿安置将会激起居民消极甚至抵触情绪, 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冲突与争端。
3. 公平操作流程
旧区改造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由于区位、居住条件等的差异, 往往可能出现前后搬迁的居民获得的拆迁补偿款不一致, 这可能会带来居民的不满, 严重的甚至拒绝搬迁或上访。因此, 拆迁补偿方案要保持前后一致, 操作实施要公开、公平。旧区改造尤其是安置补偿方案要有理有据、公开透明。
4. 健全参与机制
目前多数旧区改造都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 对于旧区的未来规划和改造的具体方案, 居民缺乏知情权。缺乏知情权使得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对政府和开发商的不信任, 导致旧区改造举步维艰。健全居民的参与机制可以使居民充分了解旧区改造过程, 不仅能促进居民与政府和开发商的沟通, 而且能调动居民搬迁的积极性, 促进旧区改造更好地完成。
二、旧区改造利益冲突症结分析
旧区改造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政府、开发商和被拆迁居民, 利益诉求各不相同。综合分析, 造成目前旧区改造困境的症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利益主体各方地位不平等
旧区改造三方利益主体的自身组织特性决定各方的地位不平等, 这也是利益分配中最重要的症结所在。政府作为旧区改造政策的制定者以及主要指导者, 占有强势地位, 而开发商有强大的资金支持, 也处于强势地位, 居民则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地位的不平等导致矛盾的产生。
(二) 拆迁补偿安置标准难以确定
动拆迁各方利益矛盾的焦点体现在具体拆迁补偿安置标准上。拆迁补偿安置的数额直接涉及到旧区改造居民的利益, 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补偿安置的数额也会影响开发商的成本及利润。政府作为设定补偿标准的一方, 也希望能同时满足各方的需求。
因此, 三方利益的分配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制定合理的补偿安置办法, 设立具体标准, 保证各方利益的实现。
(三) 完善的旧区改造操作流程及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的旧区改造, 通常只注重动拆迁的实施, 不关注前期的规划及后期的跟踪反馈。一方面, 由于前期规划方案不合理等因素, 导致动拆迁工作开始以后,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还在讨价还价, 拆迁进度受到影响, 旧区改造进程也随之放缓;另一方面, 动迁完成后, 居民遇到许多如生活、就业、卫生医疗等社保问题难以解决。这些都导致了动拆迁中居民与政府、居民与开发商之间的冲突。政府在处理旧区改造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上, 也常常陷入两难境地。
三、旧区改造利益相关者协调对策
(一) 优化旧区改造操作流程
旧区改造的过程复杂、繁琐, 因此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实施流程来协助其完成。不妨将操作流程进行细分, 把复杂的任务解剖, 分解为简单的、易于操作的子任务, 多个子任务按部就班地展开, 最后整合成具有阶段性成果的任务。所以, 可以考虑将旧区改造粗略地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每一阶段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与时间节点, 并优化配置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确保每一阶段顺利完成, 同时衔接恰当。
尤其在进行动拆迁之前, 应进行统筹考虑、细致分析, 全面衡量建设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对拆迁基地的情况和居民情况进行了解分析, 倾听民意;引入专业人员对居民进行法律、政策咨询和指导等。
(二) 引入第三方组织
利益主体地位的不平等是由旧区改造自身特性决定的。应在旧区改造的过程中设立一个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组织, 使其处在一个公正的位置, 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来分析和判断, 并赋予其相关的权利, 来裁决和协调三方的利益诉求与行为冲突。
(三) 细化拆迁安置补偿标准
在旧区改造过程中, 拆迁安置补偿标准的设定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也是引起三方矛盾与冲突的导火索。补偿标准是否公平合理决定了居民的利益是否得到体现。满足补偿标准的公平性就要做到使每个居民得到的每一项补偿数额都有理有据, 这就要求补偿标准要细化到一定程度, 考虑到有争议性问题的方方面面, 争取不留有任何引发质疑的问题。此外, 补偿标准还要满足合理性, 这就要求经过旧区改造后, 居民的生活水平不能下降, 所以还要考虑到旧区中最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医疗、就业等多重问题。
(四) 完善旧区改造的政策组合
旧区改造的过程之所以复杂, 是因为它要改善的住房问题中不可避免地牵扯到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 从而使单纯的居住问题上升为复杂的生活问题。因此, 应改变旧区改造现有的政策组合, 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 积极调动政府各相关部门参与到旧区改造中来, 履行各自的职责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通力合作, 协调一致, 从根本上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五) 全市协调统筹拆迁工作
拆迁范围、拆迁政策、补偿安置标准应从全市的角度上统筹, 以避免各个区之间因财力不同而造成的拆迁标准不统一, 引起居民心理的不平衡。在拆迁补偿资金、安置房以及相关政策上应作统筹安排。
参考文献
[1].朱东恺施国庆.城市建设征地和拆迁中的利益关系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04.3
[2].杨帆王晓鸣陈亮.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旧城改造利益共生参与机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城市科学版) .2005.9
核心利益相关者 篇6
一、湘西村寨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对村寨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界定, 就是把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村寨旅游领域中的运用, 因此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的利益相关者构成及格局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旅游利益相关者包括:旅游者 (包括生态旅游者和其他旅游者) 、国内或当地生态旅游企业、当地社区、保护区、非政府组织 (包括环保组织和发展组织) 、政府 (包括不同层级, 其中部分位于核心层, 部分位于紧密层) 、媒体、学术界和专家、公众等;因此, 在湘西村寨旅游开发中, 运用利益相关者“影响与被影响”理论,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湘西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对景区进行实地调研与访谈调查, 从而确定了湘西村寨旅游的利益相关者。
当地社区居民:在村寨旅游发展中, 当地社区居民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 首先是构成社会环境与人文旅游的重要资源部分;其次在旅游开发后, 解决了就业问题并在经济收入方面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在旅游资源的生态保护中当地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尤为重要;因此, 要把当地社区居民当作重要的的利益相关者, 要让当地社区居民能参与旅游目的地的管理并在旅游开发中获取利益, 这样才能保持旅游目的地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村寨旅游者:村寨旅游者是生态旅游开发与发展的重要依据, 是湘西村寨旅游的活动主体与基础。湘西村寨旅游的发展与服务工作都是根据旅游者的需求进行开展的, 因此, 旅游者的需求是旅游目的地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在村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生态旅游者的利益诉求。
湘西州旅游局:旅游局行使管理权, 对景区的规划、保护、利用和统一管理, 拟定配套的管理法规和政策。因此, 湘西州旅游局在湘西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方面, 在村寨旅游开发初期, 需要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对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外环境进行整治, 协调各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村寨内外的维护, 其作用远远大于旅游企业;另一方面, 湘西州旅游局代表当地政府对村寨旅游进行监督与管理, 也是村寨旅游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制定者。
旅游企业经营商:一方面, 旅游企业经营商为村寨旅游的发展到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 在最求经济收益的最大化时, 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甚至有些遭受到了不可逆转性的破坏。所以, 旅游企业经营者应对坚守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原则, 重点处理好旅游效益与生态保护补偿的关系。
二、湘西村寨旅游核心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的成因分析
由于湘西村寨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对村寨旅游提出诉求, 这种利益诉求的所产生的差异性, 将会产生利益冲突。如村寨的员工要求增加门票价格, 实现其工资的增长, 这就违反了旅游者的“合理价格”的利益诉求, 将不能被旅游者所接受。因此, 分析他们之间的利益诉求, 找出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及产生的原因, 这样才能找出适合村寨旅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协调策略, 最终使村寨旅游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1.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不公平
当前湘西州旅游局和旅游企业关于居民利益补偿的制度呈现尚不完善的状态, 关于如何分配、补偿居民利益没有明确以制度、条例的形式体现出来, 而只有有关会议纪要等涉及到了补偿居民利益、平均分配居民利益的规定。旅游企业经营者、政府、当地社区居民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核心利益相关者, 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 应平等对待, 而且居民承受了旅游发展带来的大部分消极影响, 其利益也应有所补偿。但事实上, 政府和旅游企业处于利益分配的强势地位, 而城镇居民和农民居民处于弱势地位。调查数据显示, 2010年, 区城镇居民部分收入低的家庭人均收入仅为1400元左右、人均家庭总支出1500元左右, 支出大于收入近100元, 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另一方面居民因旅游而承受的各种损失也并没能及时按规定得到补偿, 总的看来居民的获得利益远低于其应该得到的。
2. 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决策程度不高
现有的景区及相关企业坚持的仍是旅游企业和区政府进行决策, 而居民只是简单的服从, 居民不能真正直接参与到旅游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德夯苗寨为例, 共安置32名居民在当地就业, 其中临时工占25.0%, 正式工占65.6%, 其他人在公安、计生办工作, 而在这些居民中90.0%的员工都是从事简单的服务的工作, 没人进入旅游企业的管理层, 能够直接参与旅游业的管理和决策的机会很少。另外, 由于居民自身能力的局限性, 意识不到如何去参与决策, 使自身的利益的不到保障。如果采取居民入股的等方式, 使居民不仅成为旅游企业的员工, 也成为旅游企业的股东, 将不仅使得居民成为决策者之一, 让其利益被重视, 让居民能够获得工资性、财产性收入, 增加其总体收入。
3. 湘西村寨旅游区相关部门督促力度不够
湘西州旅游局不仅应建立相关条例, 监督和促进政府及相关旅游企业单位实现居民利益, 而且其自身也应有所作为的落实居民利益的实现, 协调企业用人单位与居民之间的矛盾。目前, 政府关于维护居民利益实现的制度条例相当少, 而且其现存的条例和会议纪要等的实施也不到位。当居民与旅游企业发生纠纷时,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么撒手不管、无人问津, 要么弄虚作假、歪曲捏造事实真相, 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处理。
三、湘西村寨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协调研究
近年来, 由于风景旅游区开展传统大众旅游而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和资源耗竭等诸多问题十分突出, 因此保护工作就提上了议事日程。村寨旅游宗旨在于尊重自然和淳朴文化的异质性, 强调对生态的保护和造福当地社区居民, 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享受原生态生活, 成为近年来旅游发展中最热门的话题。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提供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有利于景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本文以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目标, 协调景区核心利益冲突, 力求达到景区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和生态友好的发展目标。
1. 建立湘西村寨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机制
为更好的实现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促进旅游企业与周边社区的长远发展、首先要建立沟通机制, 一方面通过沟通可以转变旅游企业经营者与社区居民双方观念, 旅游企业经营者可以更深刻认识到社区居民这一利益相关者的重要影响, 主动深入了解社区利益诉求, 有针对地满足其利益, 充分挖掘社区优势与潜力;社区居民通过沟通也可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积极主动地参与村寨旅游开发, 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权利。旅游局和有关组织以及旅游企业的管理者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进行信息的相互传递, 加强相互沟通。
2. 构建湘西村寨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享机制
构建利益分享机制, 使核心利益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 打破利益分配不均的现状。
第一、要让利益共享原则成为准则, 只有将利益分享作为一个准则来实施时, 利益的分配者才会在追求效率, 同时建立公评、公正、透明的工作运行机制, 创建完善的利益共享平台, 使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社会文化利益在核心利益中得到更好的实现。
第二、湘西州旅游局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大力加强在利益共享实现中的调节作用。关于当地社区居民利益实现、补偿工作, 景区管理局要制定一套科学、民主、有序、高效的决策制度, 将村寨旅游发展的成果尽可能多地惠及利益相关者, 尽可能地避免损害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旅游企业要建立当地社区居民用人制度, 增加更多的岗位, 提高居民的工资收入, 让居民的经济利益得到充分的保障。对景区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能得到较好的维护, 对旅游者进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宣传工作, 对当地社区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给与重点保护。另外, 旅游企业应准许当地社区居民应参与到景区的经营与管理中, 管理局对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景区经营与管理中来要提前做好规划, 鼓励和引导周边社区居民进旅游活动, 补充旅游服务设施供给的不足, 并通过社区居民的参与, 增强旅游产品的地方性, 并增加居民受益。
3. 加强村寨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监督
从目前的调查中发现, 在湘西村寨旅游开发中, 仍然存在这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不良行为、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 极大的损害了其他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使景区整体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因此, 最重要的就是旅游局的督促, 旅游局应该成为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之间利益协调的中间者, 要加强完善有关法律条例, 加强监管, 协调旅游企业与居民的关系, 促进居民利益的实现。对旅游企业来说, 政府作为旅游企业的外部组织, 对旅游企业进行监督和引导, 可以弥补旅游企业有关社区居民利益实现机制和管理不足, 约束旅游企业保障居民的利益。第二成立社区事务管理机构, 专门处理社区事务, 协调社区居民和旅游企业的矛盾, 维护居民合法权利, 维护社区与旅游企业的和谐关系, 发展社区经济;另外将社区事务管理机构作为社区居民的权利与责任代表机构来管理居民事务, 有利于社区与旅游企业管理机构协商。因此, 对湘西村寨旅游开发中对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监督与管理, 确保其在开发中能避免出现危害景区整体利益的行为出现, 引湘西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旅游知识学习与高水平人才培训
旅游知识的学习与培训, 对村寨旅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景区管理者对景区工作人员及当地社区居民进行学校教育与培训, 建立学习型社区、景区, 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围绕景区生态旅游开发为旅游企业员工和社区居民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这样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就业能力, 使居民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也可以为景区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造就充分认识生态旅游、高效服务旅游的社区居民以及旅游企业经营人员。挖掘和提升景区村寨的历史文化, 景区管理者组织专门人员配合社区居民对当地的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提升, 并将其以一定的形式开发成生态旅游产品, 或通过建立社区档案馆、展览馆等方式保存起来, 这是建立景区等旅游企业经营者与社区居民互信与互动的基础。湘西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地, 这里有着淳朴的民风、传统风俗习惯及独特的历史文化, 其都构成生态旅游资源的吸引要素, 将其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开发和利用, 不但可使居民了解和学习自己传统的历史文化, 更好地参与生态旅游服务, 而且也可以提升当地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独特性, 吸引更多的村寨旅游者。
参考文献
[1]杨继瑞, 曹凌燕, 杨博维.低碳旅游业态:四川“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抉择[J].农村经济, 2010, (8) :8-12.[1]杨继瑞, 曹凌燕, 杨博维.低碳旅游业态:四川“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抉择[J].农村经济, 2010, (8) :8-12.
[2]童国强, 浅析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利益冲突与协调[J]旅游纵览 (行业版) 2011 (02) 197-198.[2]童国强, 浅析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利益冲突与协调[J]旅游纵览 (行业版) 2011 (02) 197-198.
[3]王兆峰等,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利益相关者冲突及协调机制研究.江西社会科学, 2012 (01) 197-201.[3]王兆峰等,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利益相关者冲突及协调机制研究.江西社会科学, 2012 (01) 197-201.
核心利益相关者 篇7
一、协调私立幼儿园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观念途径
1. 关注私立幼儿园的社会责任
随着幼儿园收费的高涨,人们对私立幼儿园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甚至指责私立幼儿园是只为 “赚钱” 的 “黑园”。所以必须关注私立幼儿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社会责任三部分。这里的社会责任是狭义定义,主要指道德责任和自愿责任。道德责任的范畴包括为社会成员所期望或禁止而又未写进法律的活动或实践。道德责任包含了一系列的惯例、准则,反映了消费者、雇员等利益相关者的愿望,体现了正义、公正的概念。自愿责任或者说慈善事业的责任,主要出于自愿选择,而不是出于外在的规定,既不是法律上的规定,也不是道德上或道义上的要求。
同其他经济组织一样,私立幼儿园的责任也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因为私立幼儿园是一个赢利性的经济组织,经济责任是核心责任之一。利益主体对私立幼儿园在经济上的利益要求各有差别,这些有差别的经济利益需求,概括为一点就是 “经济效益最大化”。私立幼儿园作为市场经济的组织主体和经济法人,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和秩序,应该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经营和管理是私立幼儿园履行其法律责任的体现。如果说经济责任是企业的核心责任,那么私立幼儿园的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其经济责任。
幼儿园的社会责任就是幼儿园为构建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所要承担的责任; 幼儿园的社会责任注重幼儿园对社会的贡献。私立幼儿园本质上是教育组织,属于公益性经济组织,出于伦理道德,应该重视社会效益,建设道德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的各项责任之间会有冲突,其中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尤为明显和普遍,常见的现象是私立幼儿园 “关注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益”。私立幼儿园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在于对幼儿需要的关注。部分举办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教育关注不够。如果私立幼儿园不能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优先重视幼儿教育规律,损害了幼儿健康成长的权利,也就损害了社会效益,谈不上对社会责任的履行。
2. 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
各利益相关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幼儿园工作规程( 试行) 》第三条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 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第五条对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主要目标的规定是: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其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发展智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由此可知,幼儿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教师不能重教育轻保育,也不能重保育轻教育,尤其不能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育活动。不仅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切实需要与发展的规律有科学的认识,家长、园长以及举办者都要通过学习促进科学教育观的形成。只有深刻地理解幼儿,教师才能更专业地提供教育服务,其他利益相关者才能更容易地理解教师的工作,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
3. 关注以教师为代表的 “软资源” 开发
针对私立幼儿园重 “硬”轻 “软” 的投资模式,私立幼儿园应该避免对 “硬资源”的过度开发,减少无意义的资源耗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应该积极培植 “软资源”,如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幼儿园文化等,因为软资源是具有近似无限性的资源,它在使用中不仅不会耗尽,反而会不断地更新、丰富。一方面,管理者必须更新管理观念,加大在软资源方面的资本支出并将软资源资本化; 另一方面,应当逐步加大软资源投资,包括教育科学研究与开发投资、人力资源投资、创新投资和管理投资等,积极培育私立幼儿园的软资源。其关键问题在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充分重视和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重视教师的权益和专业发展,加大对教师作为关键人力资源的投资,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才是提供教育服务的主体,教师提供教育服务的权利来源于家长的委托与幼儿园的委托。 家长因为时间、精力有限,不能满足孩子成长所需的全部 “关爱”,所以委托幼儿园照料孩子。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看,幼儿园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家长直接联系教师的交易成本,幼儿园充当一种协调机制。提供教育服务的不是幼儿园,幼儿园将家长委托照料幼儿的权利再委托给教师。所以,幼儿能否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合理地组织资源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
因此,幼儿园应该遵循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 “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的权利”。教师的权益与专业发展不应该只停留在文字上、口头上,而应该成为举办者和园长的共识,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4. 关注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
家长是幼儿第一任而且是最持久、 最有影响力的教师,是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引导和帮助幼儿学习与成长,会对幼儿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虽然部分家长对幼儿的心理特点认识不够,存在着错误的教育观,但是家长却是从幼儿根本利益出发的最无私的人。 现代家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心孩子的发展,也渴望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 获得最新的育儿知识。但是由于家长的生活与工作节奏紧张,与教师没有很多时间交流。教师要理解家长的处境,对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给予充分认识,积极主动地了解家长的看法与需求,帮助家长正确地养育幼儿,并引导家长在幼儿园的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通过共育,既能促进儿童成长,又能促进父母自身的发展,使父母更深刻地理解儿童,更全面地了解老师,使儿童个体的发展更为完整。幼儿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幼儿园与家庭、 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切实提升全园教师和家长的家园共育意识,有效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促使幼儿园家长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开创家园共育的新局面,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搭建更为有力的平台。
二、协调私立幼儿园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经济途径
1. 重视办园成本投入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是教师,举办者是组织管理者。教师、园长是提供教育服务的行为主体, 举办者除需在市场上购买教师的劳动、 园长的劳动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劳动,还需要为行为主体的教育服务活动提供物质支持。所以,举办者还需配备一定的教学资源,如办园场地、设施设备、教学用具等,同时,举办者还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日常开支。园长是教育服务的第二个组织者。在举办者提供了一定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条件下,园长负责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将资源配置给直接提供教育服务的教师。其实园长配置的不仅仅是举办者提供的这些,园长还要负责提供管理制度、时间安排与教学信息等资源。而这些东西恰恰是当前管理中未受到重视的。当教师不能完成好工作时,或者是园长没有提供管理制度的支持使教师不知道什么事要做好,或者园长没有提供信息支持使教师不知道怎么做好,或者园长没有提供时间支持使教师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做好,等等。教师没完成好工作,也就是园长没有完成好工作,根源在于管理资源的配置不足,将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质量。
从私立幼儿园的管理现状来看,经营状态较好的私立幼儿园,其管理者配置资源的能力都很强。但是从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物质待遇低、培训学习机会少等情况看,私立幼儿园投入的管理资源还是不够的。管理资源的提供一方面以收费为前提,另一方面也要以幼儿的健康发展为前提。幼儿园一旦接受幼儿入园,家长与幼儿园就达成了举办者提供足够的管理资源组织及提供教育服务的契约。
2.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教师和园长都是私立幼儿园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能够高效地整合举办者提供的资源,有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因此举办者对人力资源的投入能有效弥补物质资源投入的不足,尤其是在当前私立幼儿园普遍存在活动场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有着绝对的所有权与支配权,所以举办者如果对教师与园长进行人力资源投资, 就会担心因教师与园长离职引起投资回报的流失。重视进行人力资源投资的私立幼儿园很少,大部分私立幼儿园只重视对 “物” 的投资而不重视对 “人” 的投资。但是,如果私立幼儿园对教师资源只利用不开发,就无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也不利于吸收到优秀的教师,甚至会导致教师的流失、教师的消极怠工以及教师的工作失误。所以, 私立幼儿园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通过吸纳足够的教师人才、与教师签订合同、组织教师职前与在职学习培训、给教师提供合理的待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途径,实现对教师人力资源的投资。
三、协调私立幼儿园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制度途径
1. 建立健全私立幼儿园的决策体制
私立幼儿园的活动影响到许多的相关利益群体,也受到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私立幼儿园在接受来自政府的外部监督的同时,应该接受来自各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基础的理论研究, 家长、教师、园长都有权参与私立幼儿园的管理决策。同时,我国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九条规定: “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私立幼儿园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设立相应的决策机构。目前, 私立幼儿园一般都是举办者决策,决策权只有 “集中”,没有 “民主”,导致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忽视。所以私立幼儿园应该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广泛吸纳教师、家长、教育专家等为决策机构的成员,使决策机构能代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利益的制衡。决策机构成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赋予的权限, 严格遵照相应的法定程序对各种重大财务、人事等问题进行民主决策,真正发挥决策机构在管理中的作用。规范举办者与园长之间的职责和权限的划分,尽量做到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保证园长有一定的管理自主权,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幼儿园进行科学管理,保障私立幼儿园社会效益的实现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2. 完善私立幼儿园内部管理机制
一要健全私立幼儿园的财务管理机制。根据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私立幼儿园应该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收费政策。配备会计和出纳,一律实行钱账分管。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实行年度预决算,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年末结余提取一定的专用资金用于幼儿园的发展建设。按照国家 《会计法》 设置账簿, 按照有关法规和制度认真审核各种原始凭证,不合法规或手续不完备的原始凭证不能入账。要按时记账,银行、现金日记账要逐笔登记,每日结出余额。总账、明细账、往来账、固定资产账、实物账分月结账,财务做到账据相符、账实相符。收取幼儿的伙食费,要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保管人员根据送货单做好入库登记和领用物品的登记,建立专门的台账。私立幼儿园还应该设立必要的财务监理人员以及亲属回避制度等。 要配合社会相关部门建立学杂费收费听证制度,广泛邀请家长、教师、社会相关人士参加,增加私立幼儿园财务工作的透明度。
二要建立家长工作机制。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具有保障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双重任务,无论从其作为公共产品还是作为私人产品来看,家长均有权参与子女的教育,获得包括学校教育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监督权和评价权等在内的基本权利。就我国现状而言,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还十分薄弱、有限,呈现被动性、边缘性和随意性的特点。私立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制度中的成果大都是建立了家园联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但是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教育活动的程度还是很低。所以,私立幼儿园还应该丰富家长工作制度的内容。 一是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与伙食委员会,使这两个代表家长群体的机构能发挥利益表达和决策参与的作用; 二是应逐步完善家长开放活动的政策,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保育活动中来,零距离感受到幼儿园的活动氛围和活动特点, 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和认识幼儿教育活动应遵循的规律; 三是加强对幼儿家长的相关教育培训和支持服务,要在学前教育中发挥家长的作用和价值,使家长能够真正深入地参与机构教育,必须从改善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和水平着手,为家长提供学前教育相关方面的培训、咨询及其他支持服务。
三要完善教师管理机制。私立幼儿园首先应该遵守 《教师法》 和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保证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满足。一方面,私立幼儿园要通过制度的形式约束教师与幼儿园之间契约的履行,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人力资源开发。针对目前私立幼儿园教师管理中的问题和现状, 私立幼儿园应该重视建立健全四种管理制度。第一,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劳动合同兼顾教师和私立幼儿园双方的利益,合同双方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也有利于明确教师与幼儿园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劳动者,教师必须承担一定岗位的工作,服从幼儿园的领导和指挥, 遵守幼儿园的劳动纪律、内部劳动规则和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享有幼儿园的工资、劳动保险和福利待遇。而私立幼儿园作为用人单位则必须按照教师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报酬,提供劳动条件, 并不断改进教师的物质文化生活。第二,薪酬管理制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薪酬福利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私立幼儿园应根据劳动合同的规定,对教师为幼儿园所提供的贡献,以及工龄、知识、技能、体力和工作表现等支付给教师相应的薪酬。科学的薪酬管理应具有对外竞争性、对内公正性, 尤其是对教师具有激励性。第三,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是对教师的工作业绩、能力、岗位适应度等进行全面的观察、记录、分析、考核和评价,考核结果是幼儿园实施绩效改进、教师培训、 人事调整、薪酬调整的依据。第四,教师培训制度。对于教师的培训和学习, 私立幼儿园应该从制度政策层面和物质层面给予充分的保障和支持。私立幼儿园应当建立规范的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明确培训制度的内容,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教师培训活动系统化、 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私立幼儿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促进私立幼儿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66.
[2]李心合.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管理[J].当代财经,2001(01):66—70.
[3]袁小平.社会责任——幼儿园经营与管理必须担当之重[J].学前教育研究,2006(09):36—38.
[4]李生兰.家园合作(一)——父母与教师合作共育的价值[J].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2002(01):38—39.
核心利益相关者 篇8
在公司治理过程中, 财务利益冲突是财务治理中最终需要解决并且在日常过程中要着重加以考虑的核心问题。对于企业来说, 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最终都将通过企业财务利益冲突的有效解决来完成。而所谓的企业财务治理是指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 并且为实现公司长远目标, 进而形成一整套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 以平衡各方责权利关系。所以, 从本质上讲, 财务利益冲突的含义是在相应的界定范围内, 公司各利益相关者所要求的权利主张不能达成博弈均衡而形成的一种矛盾对立的局面。在此过程中, 财务治理的内容是如何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财务治理的主体是利益相关者。因此在公司治理中, 为解决财务利益冲突的问题, 财务治理中设计出一种制衡机制, 用来解决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 以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然而, 由于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收益函数不一致、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财务利益冲突, 信息优劣不对称必然会在企业各相关利益者之间发生。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财务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
(一) 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财务利益冲突
进入二十一世纪,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资本市场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经济取得巨大进步, 但是, 由于市场经济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金融市场的监管能力相对不强, 相关法律法规不尽完善, 从而造成市场失灵和少数股东权利落空。公众股东几乎没有机会选择具有良好利益冲突防范机制和股权结构相对合理的公司进行投资, 此外, 投资者选择投资对象的自由还受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证券市场的垄断, 证券市场的竞争机制无从发挥作用, 因此无法通过资源配置淘汰那些利益冲突严重的不良公司, 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二) 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的财务利益冲突
由于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 导致实际拥有公司控制权的管理层并不拥有剩余收益的索取权, 也就是剩余索取权和企业控制权相互分离。代理人会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 做出对自己有利的盈余管理行为, 这主要反映在会计计量、确认、记录以及报告盈余信息过程中。因此, 他们更在意如何在聘任期内使自身的收益最大化, 而不会有动力去利用他们的权力追求股东收益的最大化。其表现主要为:在收益分配时, 倾向于将这些资金置于自已控制之下, 不向外部投资者分配现金, 以保障经营者自己的经济利益不受影响;在会计处理时, 他们可能与注册会计师合谋进行信息欺诈, 骗取所有者的信心, 经理层往往面临巨大经济利益诱惑, 如在工作中随意增加消费性开支和运行成本, 以享受在职消费好处;在筹集行为中, 损害股东利益, 蓄意设计使股东原有的剩余索取权产生稀释;企业经营者为了职工的短期利益和自身的利益, 轻积累、重分配, 从而影响到债权人的权益。
(三) 政府与企业的财务利益冲突
政府作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者, 在对企业的各种政策制定与实施上可能设租, 其本身也有经济利益的需求, 于是最终侵蚀企业的利益。同时由于经济人的本性, 企业的偷税漏税时有发生, 于是进而侵蚀政府的利益。另一方面, 企业寻租以及政府设租, 影响企业的财务利益, 最终加剧企业的财务利益冲突。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微观利益主体, 其财务目标是要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然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然导致股东财富的减少, 这样一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相悖, 企业可能对社会责任不作为。于是, 造成了企业与政府的财务利益冲突。
(四) 债权人与企业的财务利益冲突
代理风险与代理成本也存在于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 因为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关系, 因此往往银行所要承担的信用风险, 要比股东所要承担的代理风险 (这里所指投资风险) 还要大。因为信息严重不对称, 银行为主的债权人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虽然债权人作为企业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债权人在负债人发生财务危机或是出现财务困难时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一定的干预, 对于防范损失和风险作用不大, 并且往往是事后行为, 不能全程跟踪。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探讨
(一) 协调解决各利益主体的信息不对称
1. 协调解决企业与债权人的信息不对称。
要最大限度地降低银行与企业的财务利益冲突, 从系统的角度看, 必须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加强对已发放贷款的企业进行监督与跟踪。首先是对借款人的申请信息进行再核查, 看企业财务是否虚报, 贷款申请是否隐瞒重大事实。其次是贷款到期要及时监督贷款企业按合同规定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最后是监控贷款使用方向和用途, 如果发现有违反资金安全的行为要责令整改, 主要跟踪并监控借款人是否按借款合同规定使用贷款, 确保资金的保值增值。
二是全面构建企业诚信档案。为最大限度地防范企业道德风险的发生, 进一步降低企业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 银行要加快自身企业信息数据库建设, 充分利用目前快速便捷的网络资源, 最终在本系统内构建一个全面企业诚信档案, 尤其要建立全面的企业对银行还贷历史信息和企业会计、企业法人、律师、以及法官的诚信档案。并在必要时对诚信企业进行激励或者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的相关材料和诚信记录, 比如在政策范围内对失信企业进行惩罚, 如提高利率及拒绝贷款等, 或者对诚信企业实施优惠利率。
2. 改善企业自身治理结构的信息不对称。
为了更好地解决企业自身治理结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是引入民营资金进入国有企业。民营化是国有上市公司改革的方向, 股权多样化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上的保证。在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应该降低国有股的股份份额, 优化股权结构, 让民营资金所有者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提高民营股权的比例, 一方面可以增强股东与企业经营者的利益联系, 另一方面可以维护股东的自身利益, 降低企业经营者与企业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民营资金的介入, 可以淡化企业的行政色彩。为此, 应该降低民营资金进入的交易成本, 完善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法律体系, 保证民营资产合法利益, 确保国有企业民营化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二是建立一套公司利益经营者与自身收益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企业要建立多种形式的薪酬体系, 如年薪制、奖金、职业待遇、期权收入制等;在制定企业效益、战略目标与经营规模时, 要根据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 与企业各层管理者的收入、晋升等利益挂钩;将企业绩效考核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 采用关键业绩指标 (KPI) 、平衡计分卡 (BSC) 等先进的考核手段和管理方法来作为企业考评工具。
(二) 构建企业的财务利益协调保障机制
1. 建立健全企业失信惩罚及资信管理机制。
首先是健全对违约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对于信贷行为中的企业和银行而言, 为了促使企业能够在贷款到期后及时还贷, 使失信企业或个人在失信时受到相应的惩罚, 必须建立健全企业失信的惩罚机制。对于根本无法还贷的企业需要引入破产制度, 使社会个人或企业都不能也不敢对债权人失信违约。
其次是建立健全企业资信管理体系。我国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尚处于发展阶段, 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相对落后, 因此就会直接导致我国各市场交易主体行为普遍异化。因此, 成立社会信用评级公司, 降低企业与银行间的财务利益冲突, 最大限度地解决由于银企间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弊端。
2. 健全会计造假惩治机制。
首先是强化刑事责任, 民事处罚、刑事惩治并重来替代过去行政问责的方式。其次是大力推动事务所从“有限责任”向“无限责任”转变, 加大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的风险责任, 引入民事赔偿机制, 加大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成本, 用这些方法来强化审计职业者的谨慎执业, 以及社会风险意识与责任意识。最后是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 强化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强化上市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监督作用等。
(三) 构建企业的财务利益均衡机制
1. 强化企业财务约束与财务激励的合约化。
一是合理配置企业监事会与董事会权责。目前, 我国大部分国有上市公司政企不分, 或者分离不彻底。结合我国国情, 引入党委退出经营的机制应该说是较为合理可行的做法, 并使党委转向对企业经营的监督, 在此基础上促进监事会成员的多元化, 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将企业债权人、党委、部分股东以及工会纳入其内, 在企业治理层面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二是防止“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发生, 对经营者的有效约束, 防止经营者利用其自身的信息优势操纵市场、粉饰财务信息。
三是促使企业所有者的财务目标与经营者的经营目标一致, 促进制度激励与管理激励的合约化。在实践过程中企业通常采取一定的管理激励, 可以为实现企业的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协力合作, 即经营者即财务资本的合作, 在制度上确保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安排得当, 如包括股票期权、年薪制等在内的财务激励等, 促使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效用函数趋向一致, 实现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
四是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对企业财务的监督职能, 强化企业的内部审计, 通过企业内部审计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财务约束, 明确企业经营者的责任道德, 最终来促使各利益相关方的行为取向一致。
2. 完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机制。
实践证明, 未来公司治理和利益协调机制的发展方向将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结构。因为企业产权主体对效率的追求的强化离不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企业利益协调与治理, 企业各产权主体的信息不对称的降低离不开对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共同关注。而我们通常所关注的共同治理模式则充分强调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 在这种利益协调模式中, 企业关注的不仅有债权人, 还关注股东的利益、企业职工等在内的所有企业利益相关人。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M.布莱尔, 张荣刚译.所有权和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2]青木昌彦, 郑江淮等译.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夏涌.解构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 (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7 (6) .
[4]贾生华, 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 (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 (5) .
[5]陈宏辉, 贾生华.企业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的实证分析 (J) .经济研究, 2008 (4) .
[6]邓汉慧, 张子刚.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J) .科学管理, 2009 (1) .
[7]杨瑞龙, 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 (J)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8]王化成.广义分配理论研究—兼论我国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J) .会计之友, 2007 (4) .
[9]谢志华.分配制度变革是经济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 (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7 (1) .
[10]李心合.财务理论范式革命与财务学的制度主义思考 (J) .会计研究, 2007 (2) .
气候问题的核心是国家利益 篇9
《经济》:2011年的南非德班气候变化大会在鏖战14天又加时36小时之后,终于达成了“一揽子协议”。您如何看待这样一种结果?“起死回生”的《京都议定书》和前途未卜的“巴厘路线图”能否挽救和扭转气候变化的大局?
周宏春:这次会议,从国家角度来说,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是取得了一个胜利。当然中国政府有自己的做法。首先需要确定,气候变化是一个科学问题,科学不是说升高就升高,说降低就降低,而是有变化周期的。而现在的会议之下大家谈的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国家之间的一种博弈,其核心还是国家利益。
德班之后,加拿大环境部部长彼得·肯特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成为第一个退出的西方国家。西方国家为什么不愿意签《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呢?现在加拿大食了这第一个“螃蟹”,会不会再有后来者便很难再说。
按照京都会议的承诺,加拿大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三百亿美元,通过CDM机制的形式,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目标。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但我们知道,西方国家现在正经历金融危机,许多麻烦和问题尚悬而未决。欧债阴霾不散欧元区前途未卜,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每个国家都面临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国债问题。气候变化谈判以后,其实中国与欧洲之间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卓有成果的合作。早前几年,欧洲在中国注资立项了不少合作项目对中国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共同抵御气候变化与环境恶化。相比之下,美国则游离在《京都议定书》之外,也没提供资金援助,而是要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自承担自己责任”。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框架和清洁发展机制下,基本欧盟每个国家都有对华援助。意大利曾援助一亿美元,于2000年起建立“中意环保合作项目”(SICP),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門进行推广与合作。中国与德国之间也存在不少这方面的合作,包括湿地保护等等。
但即使西方国家暂时面临困境,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坚持下,会议还是取得了“艰难的胜利”。我把它归结为五点:其一,保住了《京都议定书》,并同意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于2013年开始生效;其二,承认其背后“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三,延续了2007年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制定的“双轨机制”等成果,即便“巴厘路线图”的谈判工作还未完成,但尚未崩坏已算“好签”;其四,会议决定正式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并成立基金管理框架。2010年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大会确定创建这一基金,承诺到2020年发达国家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帮助后者适应气候变化;其五,成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主要负责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联合国气候公约》缔约方的法律工具或法律成果。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议题也在推进中。德班气候大会最大的成就即是将原来的减排机制延续了下来。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这个大的方向是把握住了,至少这条路没有断了、岔了,假若没有第二承诺期的达成,那么此前各方所做的努力也都前功尽弃了。但对于签署了协议的发达国家来说,这些决议将来是否能逐项履行、履行是否到位、会否还有变数,则要交给2012年卡塔尔气候大会和时间去自我佐证。
各国及各经济体态度迥异,焦点都集中在国家及地区利益上。其实日本从去年起就提出反对延长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欧盟态度较之前者积极,但有一些前提条件。在会上,欧盟提出为最终达成一个雄心勃勃、全面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德班大会与会各方必须确定相关行动路线图和实施期限。只有大会确定这一路线图,欧盟才有可能接受《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减少碳排放的承诺与指标上分歧依然严重,激烈的利益之争与政治博弈横亘其中使得双方难以在短期内达成一致。您对全球气候共同治理这一命题的前景和展望如何?在气候治理上“南北差异”这个沟壑是否真的难以逾越?
周宏春:发达国家认为,其牺牲GDP与经济增长辛苦减掉的碳排放量最后还不如金砖国家每年增加的量多。发展中国家则称发达国家早于发展中国家两百年开始工业化进程,在工业化进程中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理应为碳排放承担“历史责任”。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
但透过这层纱窗,其实背后就是国家利益之争。我们的立场是,始终坚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碳排放上要有差别。
全球变暖这个命题在西方一直存有争议。现在国外争议最大的就是原来参照的模型和计算出的数据是否可靠,并对这个命题提出怀疑与质问,“气候怀疑派”不断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这个命题论述和挑战。我最近看到法国人写的《气候骗局》很有意思。其中一个说法是,宣传气候变暖的人担心不久的将来气候变冷,这种逻辑很滑稽。其实,近年来冬天的气温是上升还是下降,还真难说。在美国,这种质疑声很多,但目前国内这种论调还不多,发声的主要是郎咸平和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
有人认为,温室效应和气候升温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引起的。但在自然界中,人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人类正常生产、生活所引起的排放在大气循环中占比不及2%,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海洋上的水蒸气循环。但现在这些还处在争议中,减排依然是主流论调。
任何模型都需要调参,不可能完全准确无误地模拟出来的。减排那么多温度到底能不能降下来,这个问题是迄今没有确凿数据可以计算和论证的。去年签的协议是升温不超过两摄氏度,中国同意了,但我们认为减排多少与升温多少并没有直接联系。
《经济》:本次德班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现场的一番慷慨陈词在获得了掌声与认同之时,中国的鲜明立场和积极斡旋能否在明年的卡塔尔气候会议抑或之后的将来数次会议中为这场南北对峙的格局带来一丝转机?
周宏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减排额度、指标和时间表上的分歧和矛盾依然巨大,且将长期存在。此次德班会议能取得一定的成果,印度的推动也是功不可没。印度人口多、基础设施落后,这些都需要建设和投入,中国也一样,要获得发展就需要排放,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发展中国家尚还在启动阶段,还没有完成基本的工业化历史任务。
中国所作出的一系列减排努力还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的。解振华在德班的一席演讲话语朴实却中肯,一句句质问掷地有声。这都是非常实在的话语,充满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一个大国形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共同崛起、勇于发声、承担责任和积极推动,在可望的未来解决或者逐渐缩小分歧还是有希望的。
《经济》:中国目前履行碳减排义务的情况如何?我国当前节能减排推进低碳化发展道路的主要策略、举措和倚靠的相关技术有哪些?我国未来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是什么?
周宏春:中国目前的节能减排工作多为主动的战略调整,日本、美国和欧洲则是在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机缘下由外力推动开始。“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节能指标是降低碳排放17%,这是一种主动为之,是我们主动地在进行节能减排、低碳转型。
低碳经济转型,其实也体现着一种经济结构调整。我们目前从发展策略上还有很多需要反思的东西,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出口导向的经济定位都需要进行调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远的眼光和长期的战略思维。
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是目前国际上研究主要思路和减排主力军。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提高能效、发展替代能源和CCS技术,成为当前减排的三种重要手段。研究表明,CCS技术可以将原本会被排放到大气中90%的CO2安全地捕获并埋存于地下,已被公认是大规模开发低碳能源和可持续使用化石燃料的关键,以及能源业前沿技术的创举。
但我们现在有一个更好的策略和方向。我研究循环经济很多年,在碳排放上,碳也是可以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从CCS到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国际社会正对此技术进行着大量的研发工作。
CCUS技术是CCS技术新的发展趋势,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再利用,而不是简单地封存。与CCS相比,可以将二氧化碳资源化,能产生经济效益,更具有现实操作性。在我即将出版的新书《低碳经济学》里,我对气候变化等问题及这种碳捕存技术和循环利用模式做了详尽的阐述和分析。
核心利益相关者 篇10
作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的泰山, 既是泰安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也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泰山以其特殊的地质地貌、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 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地位, 是其他景区无法比拟的。泰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风景文化旅游城市。境内的泰山自然风光优美、壮观, 古代曾有人将其特色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妙”。同时, 泰山也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为“五岳之首”、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是华夏文化的缩影。因融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悠久人文景观于一体, 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据统计, 2007年, 泰安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503万人次, 国内旅游总收入104.8亿元, 分别增长22%和25.7%, 其中泰山购票进山人数203万人次, 门票收入达2.23亿元。2009年以来, 投资100多亿元建设了封禅大典、方特欢乐世界、花样年华、东平湖、泰山古镇、泰山文化园等大体量的旅游项目, 泰安市突破了以往"吃资源"的简单方式, 改变了景区和城市分离的局面。今年“五一”, 4个新旅游项目接待游客50.3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1743.8万元, 分别是同期老景区泰山的2.7和1.3倍, 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泰山。“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是泰城新的城市发展战略。”成为泰安市政府的发展战略。但是, 泰安市与别的旅游胜地相比,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有待提高:第一, 与国内旅游收入对比, 泰山接待国内游客的人数和旅游收入水平以及位次不高。2006年1月至10月份山东省共接待国内游客为1.48亿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为1046.9亿元。其中有8市接待国内游客突破1000万, 依次为青岛、烟台、济南、济宁、临沂、威海、淄博、泰安。国内旅游收入居前5位的市为:青岛、烟台、济南、威海、济宁。数据表明, 泰安市国内旅游收入在山东省内位次不到前五名, 旅游业作为泰安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 其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 从主要客源地上看, 泰山客源有待加强。省外市场都主要集中在周边省市, 虽然来泰安的游客遍及全国各个省市区, 但从分布上看,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和周边地区来泰安、来山东的旅游人数大大多于经济相对落后、交通欠发达便利和边远的省份。如来泰安游客中, 江苏、河南和河北三省游客占全部游客的23.21%, 将近1/4。第三, 泰山旅游游客滞留时间短。国家统计局泰安调查队人员对2008年“五一”假期间泰安市旅游情况进行了测算, “五一”假期过夜游客在泰停留天数为1.4天, 游客在泰滞留时间较短。第四, 泰山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泰山大旅游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在地区结构上, 旅游热点高度集中, 没有与县市区的景点有机交织成一个旅游网络。除东平县的腊山外, 各县市区旅游形象几乎成空白, 泰山巨大的“阴影”作用无论从思想观念上还是从实际操作中都对泰安旅游开发实现地域上的突破产生了影响。大汶口文化遗址、祖徐山、莲花山等资源还未见大的开发与利用, 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 造成除了泰山之外就很难找到新的旅游经济闪光点。为此, 笔者认为, 要实施泰山“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 引导并激发游客的旅游欲望, 变潜在需求为现实的旅游需求, 靠丰富多样的旅游形象在济南等周边市场培养游客对泰山等品牌的忠诚度。
所谓“小时旅游经济圈”, 是从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上, 对城市经济圈所进行的形象概括, 是指经济圈内从“外围”到“中心”或从“中心”到“外围”的交通时限在2小时或2小时之内。中心城市到周边城市的半径越短,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越方便快捷, 经济圈内资源要素的流通速度越快, 城市之间更容易形成密切的协作与互动关系, 一体化程度较强, 经济圈的“极化”、“扩散”功能就越容易形成并发挥作用。“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 就是在各地区之间, 利用自己产业的特点, 进行优势互补, 形成合理分工、合理竞争的发展格局。以泰山为例, 泰山与周边的人文或自然景观相结合, 如:泰山、徂徕山和大汶口联手, 泰山、齐鲁大峡谷和博山溶洞联手, 梁山和东平联手发展八百里水泊景区等等。同时, 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每一景区, 使每一景区、景点独具特色。要有效的将各景点优化组合, 形成一个开放有度、竞争有序、结构合理、统一高效的大市场, 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共兴、互利多赢、共同发展的目标。泰安与其周围4市 (淄博、济南、莱芜、济宁) 却有着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分布结构和交通便利条件。泰安与这些城市的关系, 是一种典型的“中心---外围”关系, 都处于“极化———扩散效应”十分强烈的地域范围, 也就是说, 泰安作为城市经济圈的核心, 对周围4市的扩散、辐射和带动能力作用很大, 泰安与4市可以2小时通达, 是构建“小时旅游经济圈”最佳的基础条件。紧紧把握高速公路发展带来的机遇, 构建“小时旅游经济圈”, 是引导泰山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先行条件和有效手段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
1. 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充分发挥各区域的自身优势, 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协调关系。根据泰山以及周边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同构、互补性差、城乡分割的现状, 构建“小时旅游经济圈”, 有助于加强各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强强联手, 强弱互补, 提高地区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依托高速公路主干线和城市群, 构建以泰山为中心的“小时旅游经济圈”, 整合“圈内”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 形成产业布局与分工合理、经济联系紧密, 内部聚集效应与对外扩散效应明显的经济区, 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和重复建设, 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 促进生产要素在整个区域内的自由流动, 形成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经济强区, 对于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2. 有利于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提高城市化水平。区域经济实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区域内产业实力的强弱。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之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构建, 利于增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潜力产品的要素吸引力, 使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新型化和发展潜力的产业规模化, 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品牌化, 使地区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同时, 构建“小时旅游经济圈”, 有助于形成以大中城市为节点, 以高速公路为“走廊”的城镇体系, 从而能更有效地利用城镇基础设施存量优势, 发挥城市的聚集、辐射效应和带动功能, 以工业园区建设、市场体系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开发为途径, 引导资源向城市和城镇集聚, 加快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由农业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 加速城市化进程, 形成以城市为中心, 城乡统筹、共同发展的格局。
3.有利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泰山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构建, 将加快泰山文化为代表的各种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整合, 以合纵优势来进行区域旅游协作, 有利于区域内旅游景区的开发, 培育区域旅游品牌, 形成旅游资源共享、旅游优势和客源互补的区域一体化“大旅游”格局, 使旅游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探寻泰山旅游景区的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 1965年Ansoff最早使用“利益相关者”概念, 认为:“要制定出一个理想的企业目标, 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 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分销商”。在公司治理理论中, 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 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社会团体、组织、周边社区等。它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和生存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与参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出发, 强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伦理问题, 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管理密切联系起来, 提供了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对于旅游业来说,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 其中涉及的各个组织或群体都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部门, 具有分散性和复杂性。不同的组织或群体都有各自的利益指向和目标, 大多时候这些利益指向和目标是难以协调的。在发展旅游业时, 必须兼顾每一个利益相关者, 让他们能够公平的分享旅游业所带来的利益以及公平的分担旅游负面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交易、协调、利益让渡和责任分担而进行社会建制的过程。依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 宋瑞将旅游产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旅游开发商、政府 (政府中的经济及旅游部门) 、当地社区 (当地居民及当地民间组织) 、压力集团 (政府环保局、媒体机构、科研所及学校、环境、野生动物、人权、工人权利等非政府组织) 、旅游者五类。本文仅对与旅游景点有密切关系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 有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当地社区居民。
政府在整个旅游地区的协调、控制方面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了该地旅游业发展的成败与否。政府通过立法, 提供鼓励措施, 直接或间接管理、指导旅游景点日常工作, 对旅游景点进行宣传以及建设基础设施等多种方式对旅游业施加影响。政府是旅游的调控者。旅游企业是旅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 是旅游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合作者, 为旅游地区社会文化环境系统注入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时, 旅游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经济组织, 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 极少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并且对自然资源和文化方面的成本不承担直接责任, 使得它们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极少考虑资源的破坏。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基础, 旅游业的盈利靠的是游客的消费, 没有旅游者就没有旅游活动, 旅游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旅游者的利益诉求点是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属于非经济利益, 很多时候旅游者更关心的是旅游过程中所享受各种活动与服务的质量, 自己的身心是否得到放松、好奇心是否得到满足。当地居民在旅游系统中既是利益主体, 也是构成社会环境的一部分, 甚至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 同时也是旅游消极影响的承受者。当地居民扮演着经营者、管理者等多种角色, 他们的参与与支持决定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旅游业必须为他们提供物质、精神上的补偿, 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 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旅游活动中, 当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既是参与者, 又是收益者。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 利益相关者之间各种权利与利益交织在一起, 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多样化的利益需求、多途径的利益实现方式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网络, 也引起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 例如:政府与旅游企业、旅游企业与当地居民、政府与当地居民、旅游企业与旅游者等等。
实施泰山“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的策略
泰安已经具备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区位条件。周边6市与泰安有着得天独厚的“2小时距离”优势, 而且各自拥有独特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容易形成优势互补、协调有序的一体化经济格局。泰安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较为发达的交通优势。泰安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南麓, 北依山东省会济南, 南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故里曲阜, 东连瓷都淄博, 西濒黄河。泰安交通四通八达, 中国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纵贯南北, 泰辛、泰肥、磁莱铁路横穿市区, 泰山站日到发特快、直快列车40余对。境内高速公路两条, 国道四条, 省道12条, 市县级公路干线若干条, 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 即以小时车程为半径的范围内, 以泰安为中心, 4个城市 (济南、济宁、莱芜、淄博) 为辅, 打造一个及休闲、观光、度假的风景区。“小时旅游经济圈”的地域范围, 具体涉及泰山区、岱岳区、东平县、肥城市、梁山、微山、莱城、淄川、历城、长清、章丘等地区, 可依托泰山、徂徕山、汶上宗教景区、东平胡风景区、水泊梁山风景区、莱芜战役纪念馆等突出人文主题, 可依托肥城十万亩桃园、齐鲁大峡谷、桃花峪等突出自然主题, 重点发展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旅游, 突出人文旅游、休闲旅游和市郊乡村生活体验的旅游特色。
构建“小时旅游经济圈”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内涵丰富, 处延广阔, 需要以全球化思维、竞争与合作理念为指导, 科学规划, 严密组织, 真正达到预定的目标。
1.制定“小时旅游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
“小时旅游经济圈”涉及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和行政主体, 要对经济圈内公共基础设施、环境资源、城市和经济布局要进行科学的整体的规划, 做到合理有序地开发。规划要包括消除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障碍的市场一体化;发挥各自优势, 形成合理产业分工的一体化;交通衔接配套、物流完善的基础设施一体化;信息资源互通共享的信息一体化;整合旅游资源, 联合开发旅游产品, 发展大旅游, 形成以旅游为首的文化大产业等。以科学规划引导泰山小时旅游经济圈旅游业高水平发展。通过高水平的规划, 引导“小时旅游经济圈”内旅游开发项目合理布局, 突出特色, 有序建设, 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区旅游的整体合力。
2. 协调行政区划, 建立协调地方利益的机制。
行政区经济是在中国体制转型中产生的与区域经济不同的经济现象。行政区经济的产生原因是政绩考核制度和财政收入指标。这就导致行政区经济主要表现为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浓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行政区经济不利于“小时旅游经济圈”的建设。应该创新小时旅游经济圈区域规划, 着重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冲破行政区域对经济发展束缚, 淡化行政界限的作用, 强化区域经济观念, 调整、补充和完善现行的区域政策体系, 促进区域政策法规化及区域经济管理和调控法制化, 要在社会保障制度、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行政协调, 联手制定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 推进经济圈政策和制度架构的融合。因此, “小时旅游经济圈”应该打破传统的行政区经济, 进行科学的区域规划, 发展府际管理, 开展复合行政。
3. 构筑一体化的市场体系。
建设一体化的市场体系, 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流动。构建一体化的资本市场, 建立区域金融市场, 促进金融资源在圈内自由、快速流动及合理、高效配置;一体化的产权市场, 发展跨地区的产权交易中介服务;一体化的技术市场, 建立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协作网络和交易网络, 在科技攻关、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构筑人力资源共享平台, 加快人才培训和交流, 增强各城市人才与劳动力市场的服务功能与辐射范围。
4. 明确城市的发展定位, 实现错位发展, 探索富有泰山特色的旅游开发模式。
泰山作为“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核心, 要大力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和以新兴的交通通讯、商贸金融、房地产、娱乐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 发挥中心旅游城市功能,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建立起大交通、大市场、大旅游的流通格局, 成为带动整个旅游经济圈发展的极核。同时, 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泰山旅游开发历史悠久, 富有传统。在加快泰山旅游开发特别是“小时旅游经济圈”开发的进程中, 必须结合“小时旅游经济圈”和整个市域的实际, 探索富有泰山特色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
摘要:目前, 小时经济圈的提法在我国比较普遍, 而学术界对小时旅游经济圈的研究较少。本论文对泰山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进行了研究, 介绍了与景区关系比较密切的利益相关者, 包括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当地社区居民, 同时提出了在实施泰山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应兼顾利益相关者利益。
关键词:泰山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利益相关者
参考文献
[1].张连兵, 孟华, 吕臣.“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旅游业发展的未来趋势[J].农场经济管理2008 (5) :10-11.
[2].吕臣, 孟华, 刘肖梅.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再认识[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 :26-27.
[3].Freeman.R.Edward.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Pitman Publishing Inc.1984, 46.Coded from:Elise T.Sautter, BirgitLeisen.Managing stakeholders:A Tourism Plan-ning Model[J].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 1999, 26, (2) .
[4].宋瑞.我国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15 (1) .
[5].徐涛.旅游景区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J].华商, 2005 (1) :37-38.
[6].张保华.构建“三小时经济圈”促进山西经济协调发展[J].长治学院学报, 2005, 22 (3)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