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价值理论

2024-09-21

利益相关者价值理论(精选11篇)

利益相关者价值理论 篇1

摘要: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品牌价值的内部和外部等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 并提出识别利益相关者关系, 分析各种关系优先次序以及对各种利益相关者关系影响因素的衡量等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品牌价值,影响因素,利益相关者理论

随着全球竞争的日趋激烈, 许多竞争优势, 如技术, 变得更短命, 人们日益重视品牌对股东价值的贡献。品牌是为数不多可以提供长期的竞争优势的业务资产之一。品牌可以影响客户的选择并建立客户忠诚度, 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 降低融资成本。品牌对现有和潜在客户的影响力显著地驱动了经济价值的。通过在所有接触点不断表达自己的主张, 品牌有助于形成感知, 从而产生购买行为, 使产品和服务较难以替代。通过这种方式, 品牌创造需求, 让品牌所有者享受更高的回报。强势品牌还可以创造未来需求的连续性, 从而更有可能或以更小的风险获取预期回报。因此, 品牌通过产生更高的回报、增长并减轻风险来创造经济价值。

品牌的重要价值已经得到公认, 但关于品牌的价值来源问题, 虽然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 却仍存在许多分歧, 尚无统一的定论。传统上对品牌价值来源的主流看法主要有两种, 即企业视角下以管理为导向的的资产价值理论和顾客视角下的品牌价值理论。近来的研究承认了主要以管理为导向和狭窄的只关注顾客的品牌研究的局限性, 认为研究者们需要考虑多元利益相关者在品牌价值创造上的积极作用。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相关的品牌价值研究, 梳理和分析了品牌价值的影响因素, 希望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抛砖引玉。

1 利益相关者关系与品牌价值

Freeman[1]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达成或被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Clarkson[2]指出, “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 ”不是“股东 (shareholder) ”的代名词, 公司应将与利益相关者团体的关系而不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可能指向公司过去, 现在或者未来的行动。他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主要的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利益相关者是那些没有他们的持续参与企业就难以持续经营的各方, 通常包括股东和投资者、员工、顾客、供应商以及那些定义为公共利益相关者的团体。次要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影响公司或者被其影响的各方, 但他们不从事与该公司的交易, 也不是其生存的关键, 他们有能力动员舆论赞成或反对公司的表现。Mitchell、Agle和Wood[3]认为:利益相关者可以定义为主要的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公司的所有者和非所有者;资本所有者或者较少的有形资产所有者;行动者或被行动者;与公司有自愿关系的相关者或非自愿关系的所有者;所有权人、契约人或求偿人;资源提供方或依赖公司方;承担风险者或施加影响者;以及代理经理对其负有受托责任的法律主体。他们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主要依据如下的因素: (1) 相关资产的所有权; (2) 积极/中性/负面的参与关系; (3) 积极/消极影响的倾向; (4) 相互责任、信任和信心。Mitchell、Agle和Wood依据利益相关者的力量, 合法性和紧迫性对他们进行了划分。

利益相关者理论告诉我们, 公司依赖于一个关系网络, 同时, 公司对网络中的成员承担 (法律, 契约和道义上的) 义务。因此, 在考虑品牌权益时, 只考虑顾客似乎是不恰当的。正如Doyle[4]指出的, 顾客满意度是衡量企业盈利的一个非常弱的指标。公司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通常依赖于企业内部或外部的许多其他关系。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认为企业的存在只是为股东的需要服务的想法提出了挑战。通常那些定义企业利益圈的制度化的业务关系是狭窄的, 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公司责任转向了这个狭窄范围之外的一系列人和组织。这些责任基于法律、受托人或者利益相关者的道德要求来进行定义。利益相关者理论通常被称赞为通往公司公民化的重要一步。然而, 不管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道德责任, 这些“非受托”的责任显然会对公司业绩产生深远的影响。

品牌研究开始引入了利益相关者的思想, 强调多元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司品牌的重要性, 如Balmer和Gray[5], Chun和Davies[6]。例如, 员工就代表了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团体, 因为他们是企业的形象大使, 将公司的品牌含义传递给客户[7]。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品牌价值和权益来源的更丰富的图景。它促使我们研究与品牌相关的各种关系, 也使我们意识到品牌权益是通过多种关系创造出来的。利益相关者方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来管理这些关系, 并提供了一个概览, 可优先考虑那些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关系。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使我们在研究品牌价值时, 摆脱仅仅关注消费者或顾客的倾向。更具体地说, 利益相关者理论鼓励我们识别出哪些利益相关者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达成, 或者那些利益相关者会被影响。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个基石是将组织绩效与利益相关者关系联系起来。就品牌权益方面而言, 这使得我们考虑影响品牌价值创造或毁坏的一系列利益相关者, 以及这些关系的实质。品牌价值依赖于一系列的利益相关者, 而且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协同关系, 研究者和实务界需要有效地识别出它们, 并且理解和建立品牌价值来源的一个整体的画面[8]。品牌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如图1所示。

2 品牌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 本文将品牌价值影响因素分为以下三大类:

2.1 内部因素

2.1.1 经理层。

品牌价值的实现和保值增值有赖于正确的品牌创造和使用策略, 这些都与经理层的能力与水平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 管理层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品牌管理能力和水平, 是品牌能够发挥经济效益的关键, 因而对品牌价值有重要影响。

2.1.2员工。

员工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公司的重要资产, 尤其是在服务公司。公司品牌研究已开始将兴趣点放在公司的人力资源方面, 员工权益自然也是一个与品牌权益相关的概念。Davies和Chun[9]指出, 其他利益相关者主要通过员工行为来形成对公司形象的看法, 因此, 当受过良好教育的员工, 清楚企业品牌的内涵、价值、定位和命题, 清楚了解目标受众、客户的见解及动因, 将有利于增加品牌价值。

2.1.3 营销沟通。

广告是营销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 并创造声誉溢价, 从而使与品牌相关的产品比其他具有同样物理特性的竞争产品获得更高的价格。同广告一样, 其他营销传播元素, 如消费和贸易促销以及赞助, 也可以提升品牌资产[10]。消费者专营建设促销可以传递鲜明的品牌属性, 有助于发展和加强品牌识别。

2.1.4 研发投入。

如果企业没有创新的产品, 即使是最有吸引力的广告和促销活动都不会生效。企业研发能力决定品牌优势的可持续性, 亦会影响品牌的价值。因此, 研发投入是创造、保持和增加品牌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2.1.5 质量管理。

品牌质量管理主要包括对品牌产品开发, 生产和营销等过程以及与品牌设立及后续维护等相关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质量管理有利于促进品牌产品和品牌的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也有利于帮助企业研发部门找到前瞻性的努力方向, 从而进一步保证和提高品牌价值。

2.1.6 客户服务。

良好的客户服务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品牌口碑。各个公司已经充分认识到在市场上竞争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良好的品牌形象, 而维持这种良好的品牌形象无疑需要优质的服务。客户服务几乎已成为公司和客户沟通的桥梁与窗口。同时, 通过客服, 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顾客需要和评价, 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 不断改进和提高。一个公司如果没有客服, 或者客服水平不高, 它就缺少了和客户沟通的能力, 公司的将来发展会受到影响, 也会影响品牌的形象和价值。

2.2 外部因素

2.2.1 顾客/消费者。

顾客-品牌关系被认为是品牌各种利益相关者关系中与品牌联系最紧密和直接的关系。基于顾客的品牌价值研究亦是品牌价值研究中历史悠久和主流的一个研究领域, 已形成了比较系统化的研究成果。顾客的品牌忠诚度, 品牌意识和品牌关联等都对品牌的价值有直接影响。例如忠诚的客户基础代表着较高的进入门槛, 更高的价格溢价, 应对竞争对手的反应时间以及反对有害的价格竞争的壁垒。一般而言, 品牌忠诚度越高, 品牌价值越大。

2.2.2 政府。

在一个规范的市场, 持续经营意味着公司直接受到政府立法和监管的影响, 因此在国家层面建立与政府的良好关系是必须优先考虑的。政府对某些行业的优惠或者限制政策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等造成巨大的影响。获得注册、享有商标专用权从而受到商标法保护的品牌较未注册品牌或注册地位受到挑战的品牌价值更高。另外, 受到特殊法律保护的品牌较受一般法律保护的品牌具有更大的市场价值。

2.2.3 分销商。

一个品牌如果有强大的渠道关系, 可以主宰分销链, 则有利于提高其总体品牌价值。如对快速消费品而言, 虽然首屈一指的品牌, 如可口可乐, 通常属于超市“必须要有”的品牌, 大多数品牌还是依赖超市在市场曝光和进入市场。事实上, 即使如可口可乐这样的品牌除依赖于品牌的“拉动”因素, 也同样依赖渠道的“推动”因素。而且强大的分销商有利于扩大品牌销售的防伪, 而品牌行销范围越广, 其抵御竞争者以及扩张市场的能力就越强, 品牌价值自然越高。

2.2.4 供应商。

一些行业的发展依赖供应商提供的特殊设备, 如发电等行业特别依赖于重型设备供应商:如发电机械, 电缆和传输设备。而有些供应商可能拥有独特技术。与供应商的良好关系有利于稳定的货源和设备提供, 保证生产销售等活动的顺利进行, 从而确保品牌价值不被损害。例如宜家公司通过与供应商组成联盟有利于维持与供应商的关系, 保证其产品降低成本的同时具备高品质, 有利于维护和提升品牌价值。

2.2.5 非品牌用户、社交网络及网上虚拟平台。

在线平台使利益相关者可以在一个 (未) 过滤的论坛交换彼此的品牌意见和理念。网上文本表达的品牌含义增加了管理层意图打造的品牌内涵以及多元利益相关者联系到的品牌含义[11]。网络的发展使得非品牌用户, 社交网络和反品牌运动参与和占有了更大的社会资本, 这使得消费的定义更少决定于有形的交易, 而更多取决于那些无形的和相互依赖的动因。在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时, 有必要把这些动因的影响考虑进去。

2.2.6 非政府组织 (NGO) 。

非政府组织可能对公司的政策进行攻击 (例如使用燃煤电站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 这样会对品牌的形象和口碑造成不利影响, 从而损害品牌价值。一个公司如果同NGO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就可以获得形象上的好处, 这个形象也可以传递给消费者, 进而提高品牌价值。

2.2.7 媒体和公众舆论。

在咨询爆炸的时代, 公众难以了解世界的全部, 媒体将一个琐碎的, 分裂的世界以完整的形象呈现给公众。媒体相当于现代公众了解世界的一个工具, 对公众具有引导的作用, 许多公众甚至以媒体报道作为其行为的指南。一个品牌可能建立强大的顾客资产, 但是这有可能被负面的媒体报道破坏。例如当某个媒体曝光企业某些品牌产品质量问题, 或者品牌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会引起公众对品牌的不好印象和口碑, 影响品牌产品的销量, 造成顾客资源流失, 进而降低品牌的价值。

2.2.8 竞争对手。

一般而言, 居于领导地位的品牌, 由于对市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其品牌价值就会越高。若竞争对手的品牌口碑或形象超过了公司的品牌, 或者竞争对手的品牌居于了领导地位, 会对公司品牌造成威胁, 甚至损害公司的品牌价值。2.2.9投资者。为保证筹集到足够的新投资, 公司需要与它的投资者建立权益, 投资者需要感受到他们的投资是值得的并且会给他们带来长期的回报。传统的主要关注购买者的研究文献低估了品牌在建立投资者信任方面的作用。对投资者来说, 价值可能是他们正在寻求的以股利或上升的股价表示的财务价值, 也可能是维持一个较高的股价以防止恶意收购, 或者保持财务稳定。品牌价值的保持和提升对投资者而言是有利的。同时, 投资者对公司的稳定投资, 是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投资者关系有利于公司经营的顺利进行, 从而有利于品牌价值的实现、保持乃至增值。

2.3 其他因素

品牌价值并不等于每个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价值之和。品牌价值是品牌与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共同创造的。因此除了分析各个利益相关者对品牌价值的贡献之外, 还应该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

2.3.1文化。

品牌与文化间有强大的联系, 品牌与文化对彼此有同等的影响。文化可以协调动态的和复杂的品牌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Gyrd-Jones和Kornum[12]考虑了品牌与其利益相关者背后的复杂生态系统在创造协同效果中发挥的作用。他们发现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可以增加品牌价值;协同效果的产生有赖于价值和文化的互补, 但当公司-利益相关者间的直接互动关系缺乏文化间的互补时, 协同效果也会被破坏。

2.3.2 企业社会责任。

Torres等[13]搜集10个国家 (美国, 日本, 韩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德国, 芬兰, 瑞士, 及荷兰) 从2002年到2008年的57个全球知名品牌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各利益相关者团体的CSR都对品牌权益有正面影响。而且遵循当地社区社会责任政策的品牌获得了强大的正面效益。因此, 若要增加品牌价值, 需要将公司战略与满足当地社区利益相结合。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当地社区的计划, 参与当地社区的正式政策, 对当地社区的管理职责, 正式义工计划, 与当地社区的协商计划, 对当地社区的捐赠比例以及良好的环保记录等。

3 结语

本文前部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影响品牌价值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因素, 为品牌价值来源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完整的框架, 但仍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3.1 识别利益相关者关系

以上只是根据理论一般性地分析了可能对品牌具有影响的各个因素, 但是具体的品牌会面对不同的具体情形和问题。有些因素会对所有品牌产生影响, 但有些因素致使在特定情况对品牌产生影响;有些因素可能对某些品牌有影响, 但对其他品牌未必有影响;或者有些因素对一些品牌影响较大, 但对其他品牌却影响较小。因此, 需要根据品牌和当时的情况, 识别出影响品牌价值的利益相关者关系, 并且识别出哪些利益相关者在一般情况下会对品牌价值有贡献, 哪些利益相关者是在特定情况和问题贡献品牌价值。例如围绕竞争和竞争行为, 法律可能和实际的变更, 对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的问题, 会出现新的利益相关者, 这就需要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

3.2 分析各种关系的优先次序

识别出影响品牌价值的因素之后, 需要对这些因素对品牌价值影响程度进行排序。显然, 各种关系的重要性各不相同。许多关系的重要性或显著性会随着某些特定问题而增加, 例如围绕法律问题时, 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可能会非常有效, 竞争对手可能通过提供更好的优惠获得顾客从而使竞争成为一个问题, 或者品牌宏观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使品牌权益的维护成为一个问题。对于重要的影响因素举要着重考虑和识别并予以较大的关注和权重;对于次要的影响因素, 可根据其影响程度以及成本-效益原则进行分析和处理。

3.3 对利益相关者关系影响因素的衡量

本文基于品牌-利益相关者关系分析的品牌价值影响因素为分析品牌价值来源的实质和结果提供了可能, 接下来面临的巨大挑战是衡量这些与多个利益相关者相关的关系。当前对于具体的某个关系已经有了一些研究, 例如, 一些研究人员正在探索B2B市场的品牌问题, 关于顾客和渠道资产也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此外, 关于关系资产和社会资本的更广泛的研究也很有前途。但总体来说, 主要的研究还是集中于消费者关系, 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 需要更细致地考察其他各利益相关者创造品牌价值的方法, 需要更多关注与确定品牌价值相关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关系表现结果, 并将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对品牌权益的计量。值得注意的是, 仍然需要采用整体的研究方法, 将新兴的这些研究结合起来, 这可能还需要识别跨越不同利益相关者类型的协同效应。

利益相关者价值理论 篇2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的成功经营不仅需要科学管理以使资金在运动中实现其“价值”,而且需要合理的治理结构以保证决定资金运动的“权力”更合理地配置。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企业财务治理机制,包括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和财务评价机制,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对该机制的运行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财务治理机制

企业财务治理不是僵化的制度框架,而是运行机制的集合,更是治理主体间互动的过程。财务治理模式下的企业财权配置是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活动,而要想保证这些活动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则必须有相应的机制来进行调节和规范,即要有一套合理的财务治理机制作保证。

一、财务治理机制的一般原理

财务治理机制主要包括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和财务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财务治理系统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它是实现财权合理配置、提高财务治理效率的重要保障。

(一)财务决策机制

利益相关者在对企业进行财务治理时,能反映其财务治理能力大小的最主要一点就是所拥有的财务决策权的大小,财务决策是企业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是公司财务治理机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按照决策重要性的不同,可将财务决策分为战略性财务决策、战术性财务决策和业务性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是财务决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财务决策是决策者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运用专门的财务方法做出的关于企业发展的资源配置规划。财务决策的过程涉及企业的多个职能部门与人员,最终决策是在各种决策方案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最终确定,是相关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财务决策过程的系统性决定了财务决策必须按照决策的程序经历相应的环节,而不能由最终决策部门直接做出决定。实践表明,不合理的财务决策往往是最终决策者在没有经过合理的决策程序之后,单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不全面的信息而做出的结果。决策程序的科学化与快速决策的要求不是矛盾而是统一的,科学的决策程序就是要求在不丧失市场机会的前提下以时间和质量保证科学决策的形成。只讲时间不讲质量的决策实质是盲目的投机行为,尽管有时会被市场接受,但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往往是弊大于利。

(二)财务激励机制

现代发展经济学认为,建立相应的财务激励机制能够促进财务经理人员减少“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另外,让经理人员的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利益挂钩能够促使经理人员的财务决策与公司长期发展利益相一致。要搞活企业,遏制消极腐败现象,必须把经营者放在改革的中心位置,尊重经营者的特性和价值,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职工是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本,体力劳动越来

越少,脑力劳动越来越多,他们向企业投入了专业性的投资,他们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职工进行激励。财务激励机制主要是指公司对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财务激励,如报酬激励、声誉激励、权利与地位激励、企业文化激励等。公司不可能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财务激励,我们主要对独立董事、经营者、职工和债权人进行财务激励。

总之,财务治理激励机制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绩效,企业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如出资者、经营者、员工等都需要激励。通过对经理者、员工等给予股票期权等形式的变动收益,让其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既可以对其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而且为经营者、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治理中发挥作用奠定了权力基础,激发了其参与财务治理的积极性,是权力与利益的内在统一。综上所述,建立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财务治理激励机制有利于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有效运作。

(三)财务约束机制

由于激励机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利益冲突问题,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劳动无法准确单独衡量,在团队劳动中的偷懒与搭便车行为普通存在,因此,为弥补激励措施的不足,一定的监督约束是需要的。当然,约束不是对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限制,而是要求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不能损害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财务治理约束机制包括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内部约束机制,除了在财务决策过程中共同董事会的结构能对经营者的自利行为形

成一定的约束外,还要求重大财务决策必须得到企业权力机关股东大会的批准,并接受企业设立的监督部门(即监事会)的监督。外部约束机制包括产品市场、经营者市场、资本市场以及新闻媒体对经营者的约束四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效的外部约束体系。

对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约束机制还包括法律约束、行政约束、董事和经理人市场约束、职业道德标准约束和经济约束。通过法律机制,对那些道德败坏的、泄露或出卖商业机密并对经济构成重大威胁的利益主体进行经济上的制裁或让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外部人才市场的存在为独立董事和经理人提供了一个市场约束机制。市场的市场准入机制,使那些任职资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或信誉不良好的独立董事和经理没有进入市场的资格,直接被淘汰掉。

二、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企业概述

鄂尔多斯集团成立于1981年,现已成为拥有成员企业75家、员工2万多人、总资产逾75亿、年销售收入近40亿的现代企业集团。集团已形成羊绒、煤炭、电力、冶金、化工五业并举、协同发展的多元化经营格局。羊绒产业是集团的事业基础。“鄂尔多斯”纳米羊绒衫引领着羊绒服装新潮流。

鄂尔多斯企业采用“四统一分”的财务治理策略,注重整个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保证。根据“统一治理,分级实施”的原则,首先确立了以内部银行为中心的资金治理体制,以内部银

行作为集团内部全资、控股企业资金流程的必经之地和调控中枢,实施现金流监控,调剂资金余缺,发挥资金最大效能。其次采取了机构统一、人员统一、制度统一的政策,使集团内部不会由于领导的不力而导致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损害。最后采取“一分”的策略,即核算分离,各公司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果按原有体制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配以“资金统一”策略,这样就杜绝了企业各行其是和不按制度规定乱借款、乱担保、乱投资、乱开支的现象。使下属企业的资金使用更加透明。

(二)案例分析

鄂尔多斯集团的成功经营与其有效的财务治理是分不开的。该公司不仅重视股东的利益,而且充分体现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治理中的积极参与。

1、财务监督权分布于各个股东。股东对经理人员的监督有“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两种方式,即通过股东大会和股票市场这两种途径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从鄂尔多斯案例来看,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格局决定了股东的财务监督权应该分布于各个股东,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监督。为此,公司首先减持国有股,引进国内外非国有的机构投资者,形成前几名股东拥有较高比例的股权、但彼此相差不大的股权格局。其次提升小股东的治理参与程度,如组织小投资者协会,引进为中小股东和独立董事服务的中介机构,在股东会的表决中实行累积投票制中小股东有了发言权和财务监督权。

2、赋予经营者合理的权利。公司的经营者作为股东的受托人,应

该很好地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起到监督作用。因此,公司也充分认识到经营者的重要性,所以公司将经营权完全交给经营者,并且配以董事会加以辅助管理,也好监督经营者的行为。而且公司将董事会成员分由1名董事长、5名董事、3名独立董事构成,其董事来自各个股东阶层的代表,每次经营决策需要经过出席会议的60%的董事表决通过才能实施,更好地实施监督的职能。经营者的薪酬的高低完全和他的经营成果相挂钩。并对经营者采取了报酬激励、声誉激励、权利与地位激励、企业文化激励等一系列的措施,更好地保护经营者的利益,使其更好地监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公司。

3、职工参与企业的财务治理。公司充分认识到职工这项宝贵的人力资本,对其充分的重视。因此,监事会中设有3名职工监事,公司大小事物需要经过员工的监督,监督功能充分发挥。公司增加职工董事所占比例,赋予职工代表独立的发言权,企业员工同经营者一样,除了享有固定工资、奖金收入等财务收益权以外,也可以得到剩余财务收益分享权。这些举措充分表明职工在公司决策及监督的地位得到重视,参与财务治理的程度,在监事会中发挥的作用。但是也不是任其不管,通过法律机制,对那些道德败坏的、泄露或出卖商业机密并对经济构成重大威胁的员工进行经济上的制裁或让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重视供应商参与财务治理。公司主要从事羊绒业务,因此畜牧业的顺利发展对其具有举轻重的影响。组织了一个课题小组进行相

关研究工作,深入养殖区,了解牧民的生产经营情况。认识到供应商(牧民)这一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为了确保供应商(渔民)的利益要求,该企业让利益相关者介入企业的财务治理,包括参与财务决策,进行财务监督,分享财务收益,从而实现了企业和牧民收入的共同增长。此外,还进行了必要的财务投资,并积极采取财务协调等措施,促进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紧密合作。

(三)案例启示

从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鄂尔多斯集团较早地意识到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而且高度重视股东、经营者、员工和供应商的财权配置,实施财务共同治理。此外,企业密切关注利益相关者的状况并把握利益格局的发展趋势,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实际状况来安排财务治理。由此可见,在公司的“四统一分”的财务战略中,充分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且实施财务共同治理与财务相机治理相结合,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治理过程中都得以体现。在企业发生状态变动时,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会因为强势利益相关者的投机行为而受到大的损伤。由此,企业才能防微杜渐,避免危机的产生,更好地在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束语

在企业社会责任备受关注的今天,以股东利益为主导的财务治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利益相关者理论”日益受到重视。该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财务治理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密切相关,企业应充分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避

免产生利益冲突,更好地保证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充分关注是实现利益相关者、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它不仅重视企业的财富创造,而且关心社会公众的利益,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合理统一。可以预见,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机制必将成为财务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参考文献:

利益相关者价值理论 篇3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公路建设管理;伙伴式管理模式

中国分类号:F5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2-0061-02

公路建设管理是指对公路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包括规划、测设、施工和养护等。目前,中国的公路网已基本建成,但是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等“三超”现象,豆腐渣工程,设计保守资源浪费,个人腐败,甚至有的工程工期是一拖再拖的;还有在施工过程中总是出现施工现场不能顺利进行,有村民阻止施工。每个人都知道“要致富先修路”,尤其对于地方领导更是知道一条道路的修建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区域带来的发展;从事公路行业的人更是知道一条道路的质量不过关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知道道路的建设与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但是为什么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还是出现了那么多不该出现的问题呢?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伙伴式管理模式对公路建设过程进行管理,以下介绍利益相关者理论。

1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与传统股东至上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政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甚至是社区居民,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学家早期从“是否影响企业生存”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弗里曼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做了较详细的研究,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实现或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到的个人和群体,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是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影响的人也纳入研究范畴,大大拓宽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布莱尔对利益相关者定义进一步变化为: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利益相关者是企业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者,只有他们对其专用性资产拥有完整的产权,才能相互签约组成企业。专用性资产的多少以及资产所承担风险的大小正是利益相关者团体参与企业控制的依据,可以说资产越多,承担的风险越大,他们所得到的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就越大,那么他们拥有的企业所有权就应该越大。这也为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提供了可参考的衡量方法。

从中可以看出,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早是从企业管理中发展起来的,现在我们要把该理论应用到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来。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否获得长期的生存和繁荣的最好途径是:考虑其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2公路建设中所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对于一个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而言。它的利益相关者指的又是谁呢?根据公路建设的特点及布莱尔的定义:是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几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和集团。我们认为,是政府部门即该项目的投资者、咨询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该公路建设项目所经过地区的当地居民。那么我们怎么样去调动他们,使他们遵从设计要求满足工程质量,而又使得工程成本最低,即最大效益化呢。首先应该去了解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的,然后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满足他们的要求,去调动每个利益相关者工作的积极性。从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建设单位和居民都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所不同的是一个投资的是资金,一个是土地,他们的要求都是一致的项目建成后的服务。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主要要求是经济利益,在没有满足他们各自利益要求的情况下,他们不惜损坏公路建设项目的整体利益而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尽量采用保守的设计原则,提高工程质量,增加工程量,因为工程成本高了他们的设计费也跟着就提高了;施工单位为什么偷工减料,为什么建那么多的豆腐渣工程,是为了施工单位的利益最大化;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公路建设中的问题,就要积极地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组织管理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对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该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定价;如设计费不在以工程总造价为基数计算,而是以设计单位具体完成的工作及工作的质量为基数计算,如从设计的深度,设计文件的完整性,以及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和尽可能少出现工程变更和索赔为基数再加上奖励金额;对施工单位的定价原则是承包价,但是承包价太低,达不到施工单位的利益要求使工程中出现很多的质量问题,虽然工作中有监理工作者,但是质量问题主要还是依据施工单位来把握的。所以在招投标时确定施工单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看施工单位的标书,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们的过去,了解他们的口碑,他们的管理水平。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的盈利水平,主要取决于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就取决于管理水平。

在满足公路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要求的前提下,建设单位要想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还不得不想办法使该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在公路建设的各个阶段通力合作,达到一种伙伴式的管理境界。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参与工作者想的都是一件事,提高该项目的效益,提高社会效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三超”现象,才能阻止腐败现象,才能逐渐地减少豆腐渣工程。减少给人民群众,给社会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才能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3在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建立伙伴式管理模式

伙伴式管理思想和方法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管理学者提出用于建设项目管理领域的,并在以后的时间里大力推广应用。由于伙伴式管理思想是一种新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不同的组织和学者根据自身的背景、专业角度和工作领域对其做了不同的解释。其中运用伙伴式项目管理最为积极和成功的美国陆军工程公司为伙伴式管理下的定义是:一是伙伴式项目管理是为了促使各自目标利益的实现而对业主——承包商关系的一种创新;二是伙伴式管理意味着在工程合同所涉及的主要参与各方之间建立一个合作性的管理小组。该小组着眼于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并通过合同及一定的操作程序来保证目标的实现。

公路工程建设过程是一个涉及多单位多部门的,需要多个单位长时间共同协作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组织呢?见图2。

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篇4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多锥细分法,米切尔评分法,社会责任

20世纪60年代以来, 企业理论价值取向的研究领域逐渐分化出两大理论:“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两者主要分歧在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归谁所有问题上。现代契约理论认为:“由于企业物质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本更具有专用性, 并承担企业经营的财务风险, 所以, 企业出资者 (股东或资本家) 应该成为企业所有者, 享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后者则认为:“人力资本所有者有权分享剩余权。其中以布莱尔 (Blair, 1995) 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不只有股东是剩余风险的承担者, 雇员、债权人、供应商都可能是风险的承担者。”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利益相关者”这一词最早被提出可以追溯到1929年, 通用电气公司一位经理的就职演说 (刘俊海, 1999) 。此后的数十年, 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Penrose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中提出了“企业是人力资产和人际关系的集合”的观念, 从而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奠定了基石。直到1963年, 斯坦福大学研究所才明确地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这样一些团体, 没有其支持, 组织就不可能生存。”这个定义在今天看来, 是不全面的, 它只考虑到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单方面的影响, 并且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仅限于影响企业生存的一小部分。但是, 它让人们认识到, 除了股东以外, 企业周围还存在其他的一些影响其生存的群体。随后, 瑞安曼 (Eric Rhenman) 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定义:“利益相关者依靠企业来实现其个人目标, 而企业也依靠他们来维持生存。”这一定义使得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

在此后的30年间, 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达三十多种,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其中, 以弗里曼 (Freeman) 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他在《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一书中提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 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Freeman的定义, 大大丰富了利益相关者的内容, 使其更加的完善。显然, Freeman界定的是广义上的利益相关者, 他笼统地将所有利益相关者放在同一层面进行整体研究, 给后来的实证研究和实践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克拉克森认为:“利益相关者以及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 他们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克拉克森的定义引入了专用性投资的概念, 使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更加具体。国内学者综合了上述的几种观点, 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 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 其活动能够影响或者改变企业的目标, 或者受到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这一定义既强调了投资的专用性, 又将企业与利益相关的相互影响包括进来, 应该说是比较全面和具有代表性的。

利益相关者的划分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竞争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社会活动团体、媒体, 等等。“简单地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实证研究与应用推广, 几乎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陈宏辉, 2003) 。那么, 如何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呢?目前, 国际比较通用的是多锥细分法和米切尔平分法。

多锥细分法

“企业的生存和繁荣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但利益相关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细分, 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以及被企业活动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陈宏辉, 2002)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采用多锥细分法对利益相关者从不同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划分。

Freeman (1984) 认为, 利益相关者由于所拥有的资源不同, 对企业产生不同影响。他从三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细分: (1) 持有公司股票的一类人, 如董事会成员、经理人员等, 称为所有权利益相关者; (2) 与公司有经济往来的相关群体, 如员工、债权人、内部服务机构、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地方社区、管理结构等称为经济依赖性利益相关者; (3) 与公司在社会利益上有关系的利益相关者, 如政府机关、媒体以及特殊群体, 称为社会利益相关者。

Frederick (1988) 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方式来划分, 将其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利益相关者。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就是直接与企业发生市场交易关系的利益相关者, 主要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商、竞争者等;间接的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发生非市场关系的利益相关者, 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外国政府、社会活动团体、媒体、一般公众等。Charkham (1992) 按照相关群体是否与企业存在合同关系,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两种。

Wheeler (1998) 从相关群体是否具备社会性以及与企业的关系是否直接由真实的人来建立两个角度, 比较全面的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 (1) 主要的社会性利益相关者, 他们具备社会性和直接参与性两个特征; (2) 次要的社会利益相关者, 他们通过社会性的活动与企业形成间接关系, 如政府、社会团体、竞争对手等; (3) 主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 他们对企业有直接的影响, 但却不作用于具体的人, 如自然环境等; (4) 次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 他们不与企业有直接的联系, 也不作用于具体的人, 如环境压力集团、动物利益集团, 等等。

米切尔评分法

米切尔评分法是由美国学者Mitchell和Wood于1997年提出来的, 它将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结合起来。首先认为, 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属性中至少一种:合法性、权利性以及紧迫性。依据他们从这三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评分, 根据分值来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三种类型: (1)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 同时拥有合法性、权力性和紧迫性。他是企业首要关注和密切联系的对象, 包括:股东、雇员和顾客。 (2) 预期型利益相关者, 由于三种属性中任意两种。同时拥有合法性和权利性, 如投资者、雇员和政府部门等;有合法性和紧急性的群体, 如媒体、社会组织等;同时拥有紧急性和权力性的, 却没有合法性的群体, 比如, 一些政治和宗教的极端主义者、激进的社会分子, 他们往往会通过一些比较暴力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3) 潜在型利益相关者, 他们只具备三种属性中的其中一种。

米切尔平分法, 能够用于判断和界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大进步。国内一些学者也从利益相关者的其他属性对其进行了界定和划分。

万建华 (1998) 、李心合 (2001) 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性与威胁性两个方面入手,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支持型利益相关者、混合型利益相关者、不支持型利益相关者以及边缘的利益相关者。陈宏辉 (2003) 则从利益相关者的主动性、重要性和紧急性三个方面, 将利用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

利益相关者理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1) 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 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 分散了企业的经营目标, 除了经济上的目标以外, 企业也必须承担社会的、政治上的责任。这很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企业办社会”的僵局。一旦利益相关者理论被大众所接受, 企业的行为势必受到框架限制, 企业无形中被套上公益色彩, 结果很可能会导致企业经济利润上的损失。更有可能让企业陷入一种顾此失彼的境地, 比如, 企业实现了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却又照顾不到社会责任;若过多地考虑到社会责任, 又会让对手有可趁之机, 丧失了经济上的优势。

(2)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过于宽泛, 利益相关者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虽然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划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但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探讨和假设阶段。从涉及到的十几种利益相关者来看, 孰轻孰重, 也不得而知。目前为止, 还找不到一种理论和方法能够定量的衡量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权重。

(3) 如何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于实践?国内很多学者从多方面对利益相关者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从理论上证明利益相关性理论可行。不过, 由于利益相关性理论本身的不完善, 实在是很难实践。比如, 理论中所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太多太杂, 仅顾客这一项, 要想对他们进行集中起来采取行动是不可能的。很多学者多提出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的治理这一提法, 目前为止也不具备可操作性。虽然弗里曼提出了支持利益相关者如何参与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授权法则”, 理论的实施过程需要操作人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参与基础有比较深的认识。再则, 这些参与机制的实现可能本身就存在缺陷。

参考文献

[1]贾生华, 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5) .

[2]付俊文, 赵红.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学院学报, 2006, (2) .

[3]杨瑞龙, 周业安.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4]贺红梅.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利益相关者管理及其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5]田虹.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看企业社会责任[J].企业天地, 2006, (1) .

[6]楚永生.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新发展理论综述[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

利益相关者价值理论 篇5

近期,国内外证券市场不断出现会计造假丑闻,涉及的不仅有国际知名的大型跨国公司,更有各大会计师事务所,一系列的案件使得民间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备受关注。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独立性不仅是民间审计的生命所在,更是依赖审定会计资料的利益相关者乃至整个社会利益的保障。一旦注册会计师丧失独立性,就会给委托人及依赖审定会计资料的第三方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引起全社会的经济动荡。因此,探究民间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原因并找出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契约理论针对特定当事人围绕特定事件所发生的特定责任、义务关系,无法解释日趋复杂的交易活动。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它将公司的本质看作是一组由利益相关者签订的关系契约,而不仅仅拘泥于股东、经理人员和债权人。它突破了契约理论下“股东至上”的逻辑,认为作为向公司专用性资产的每个产权主体,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都应有权参与剩余收益分配和公司控制权的分享。

因此,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公司是由各个地位平等的利益相关者所组成的,包括股东、客户、雇员、商业合作伙伴、债权人、政府、当地社区等,股东只是其中的一员。管理者不仅要为股东服务,更要为公司其他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公司并不是由股东主导的“分享民主”的企业组织制度,其本质上是一种受产品市场影响的企业实体。股东的利益并非靠表决权的保护,而是依赖于股票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市场的保护。债权人、管理者和公司其他雇员等具有特殊资源者也同样是公司的所有者。利益相关者是在公司内部有着合法利益的个人或者组织,所有利益相关者不仅要积极考量自己的利益,而且要同时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使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一)股东和经理人员是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与公司的利益息息相关,公司盈利则股东盈利,公司亏损则股东亏损,因此股东最关心公司的盈利情况。经理人员是公司的经营者,公司的盈利情况直接关系到其业绩考核,关系到其薪金的多寡,他们也是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二)公司客户直接对公司治理发生影响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缘故,企业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时,一般会把其高质量的信息发送出去,否则客户难以辨别,只会购买低质量的产品。这里只要声誉投资的净收益大于通过降低质量欺骗顾客所获得的收益,企业就会投资,于是就可以在市场上同顾客进行无限次交易,从而获得正常的投资收益。而客户则把声誉投资看作是对产品质量的隐含保证,并愿意支付一个加价,这个加价足以补偿企业声誉投资的费用,并能够给企业带来正常利润。供应商也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影响企业。

(三)政府等外部机构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

企业的运营影响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治和文化;政府及其他外部机构也可以通过某些管制手段或法律法规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会计准则就是其中一种法律法规约束。

三、对民间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分析

民间审计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传统的审计理论中。由于管理者经营努力过程的不可观察性,使得经营结果成为所有者评价公司管理者经营业绩的主要考核标准。但公司的经营成果主要反映在公司的财务报告中,而财务报告的编制主要由公司的管理者控制和完成,因此中立的第三方对于财务报告的客观评价就成为所有者保护其投资权益的必要手段,审计者由此成为所有者——管理者委托代理链之外的第三个顶点。公司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审计者形成如下图1的三角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有者这一极变得日益复杂。现在,不仅公司的所有者需要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银行、政府、客户以及公司的潜在股东等等,都希望获取公司的相关经营信息。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上三角关系图可以变形成为图2:

在新的审计关系图下,对于管理者而言,只有勤勉经营并公允呈报会计报告,才能获得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及经理人市场的认可,取得适宜的报酬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于利益相关者而言,需要聘任独立的审计师来鉴证管理者的工作业绩,才能保证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对于审计师而言,只有保持独立性,对管理者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行为进行深入、充分的审查和揭示,才能维护委托人的权益从而建立自己良好的道德操守和职业声誉,进而步入高品质审计、高职业声望和高市场回报的良性循环,

应该说审计者的独立性是此三角模式得以成立的根本立足点,审计者只有保持其独立性才能就那些主要反映管理效果的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提出意见。影响审计者独立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上关系图中利益相关者一角的主体不明晰,或审计者与管理者之间形成合谋。都会影响民间审计的独立性。

(一)利益相关者为公司所有者时。委托方主体不明确

首先,在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上市公司中。国有资产都占有很大比重,这部分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关系模糊,导致了国有股终极所有者缺位,破坏了审计三角的平衡。由于国家是国有资产的唯一产权主体,有关权力也就由国家行使。但是受托行使国有股权权力的“国家”是谁,谁可以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股的权利,却是很不清楚的,而且最终权力主体的边界和其委托权大小也是抽象的。同时。由于国有股权的最终产权主体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导致了审计三角中终极“所有者”的缺位,从而导致了审计三角关系的不稳定。

其次,公司股东数量众多,中小股东利益得不到保证,权利无法行使。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作为公司常设的领导机关,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居核心地位,是所有权和公司治理之间的最重要的联结点,更是公司治理赖以发生的场所。但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股东大会的功能被弱化,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董事会被大股东控制、被架空已经成为现代股份公司的普遍现象。这使得内部公司治理关系框架就会变为“控股股东一董事会一经理层一股东大会”,这时控股股东在内部公司治理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公司的经营管理都由其控制,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就是所谓“大股东控制”。在这种公司治理关系中,股东大会的功能不能发挥。审计三角中的“所有者”实际上变成公司的大股东,众多中小股东被排除在外,导致审计三角关系的不稳定。

再次,审计者的聘任在实际中存在不合理的操作,尽管我国《公司法》规定由股东大会聘请注册会计师,但实际上是由经营管理层聘请的。经营管理层由被审计者变成了审计委托方,由他们聘请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决定注册会计师的续聘、收费、改聘,造成委托者出钱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自己财务数据的现象。这种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的状况打乱了审计关系三方

的有序平衡,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关系中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

(二)利益相关者为银行时,易形成审计者与管理者的合谋

当公司向银行融资时,银行为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需要其提供审计报告。在这一交易中,银行应成为审计的委托方,委托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并支付给审计者一定的费用。这样才能使得审计三角关系图成立,保证审计者的独立性,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是,目前的情况却是,公司为了向银行融资,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其会计资料进行审计,证明其还贷能力,并支付审计者一定的费用。在这种操作下,审计者对委托人进行审计,目的之一是寻找委托人的财务问题,而审计者又与委托人是被雇用与雇用的关系,要从委托人处收取报酬,这一违反市场常规的做法使审计者从一开始就在经济上受制于委托人。

这种方式导致审计者缺乏经济上的独立性,形成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上的一定程度的依存性,这种依存性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处于被动地位,在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谈判时由于经济制约而担心收不到预期的审计费用甚至失去客户,从而无法在对等的地位上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涉。会计师事务所在权衡利弊后,很可能、也经常会使会计师事务所牺牲自己的独立性。可见在这一制度下。银行完全被排除在审计关系之外,虽然它才是会计资料的最终需求者,而要让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与公司合谋是很难做到的,更不要谈其独立性了。

(三)利益相关者为政府时,易造成行政干预

政府有关部门也是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公司运营情况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地方财政收入的多寡和地方政府的政绩。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能够从资本市场筹集较多的资金,地方政府出于自己的地方利益,往往对本地的上市公司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利用筹集到的资金以发展本地经济,增加本地就业。因此,对上市公司的违规操作“挣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查出问题,也要以大局为重,竭力隐瞒,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进行上市公司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往往会受到行政干预的影响,揭露查到的违法问题不仅关系到其职业道德,还关系到其个人权益。在这样的环境下,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很大影响。

四、保持民间审计独立性

为保持民间审计的独立性,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审计者的聘任

审计委员会不同于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董事会一般由公司的大股东组成,股东大会的表决权由各股东所占的股份数所决定,而审计委员会应由公司的股东代表组成,其中有大股东也有中小股东,他们具有平等的表决权。由审计委员会决定聘请或变更外部审计机构,对于提高审计独立性,遏制内部人控制会有极大作用。

(二)完善外部公司治理

外部公司治理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等等。这些外部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会给管理者以很大的压力。例如完善的经理人市场,会使管理者害怕市场给他作出不利的判断,引起人力资本的下降,从长远利益考虑,他必须努力工作以提高自己在经理人市场的声誉。外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有效运转,能有效减少管理者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即使发生也会增大其承担的风险成本,从而减少其与审计者合谋获取非法收益的可能。

(三)费用支付采用“谁受益,谁支付”的原则

银行要获悉公司的经营情况,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则由银行付费,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也一样。这种机制可以保证审计三角关系的形成,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减少审计过程中审计者与管理者的合谋和对委托方的利益侵害。

(四)转换政府职能,改善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

政府应主要着力于界定和保护产权,这种职能的实现不是通过所有权的控制,而是利用利益激励的制度约束,通过市场来实现。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控制市场运行。把具体的经济管理职能转移给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机构,赋予社会中介组织更多自由职能,让会计师事务所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执业。

五、结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的善治理念 篇6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公司治理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企业竞争的加剧, 公司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经济学将股东作为公司的一切利益指向, 企业全部的活动旨在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即企业只是股东实现利益的工具。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却主张:参加企业决策的权利是所有受企业影响的利益相关者都具有的, 管理者负有的信托责任是服务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促进所有相关者的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1]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由多个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契约联合体’, 所以企业的所有者不能仅仅局限于股东, 还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雇员、供应商和债权人等”[2]。企业的风险是由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的, 利益相关者之间是独立、平等的。集体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 是企业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经济学家们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和认识不尽一致, 他们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不同的形式。例如按照相关利益群体与企业是不是存在交易性合同关系, 查克汉姆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以及公众型利益相关者。根据与企业联系的紧密程度, 克拉克逊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等。虽然利益相关者理论最初是由企业治理问题发展而来的理论, 但是企业存在的目的与核心便是追求“利润”, 企业中股东的利益是企业的核心利益, 企业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仅是维持自己公司正常运转的手段, 即达到“共赢”, 且企业中股东的战略思维与决策能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全局、导向性的作用。“在公司治理实践中, 彻底改变公司的权利和责任基本框架不能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某种合理性作为理由。”[3]可见, 企业并不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在企业内外追求相关利益者权利的平等、责任的绝对分担都是不现实的。

(二) 大学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与企业不同, 抛开大学由职能的扩展所带来的所谓的“学术资本主义”, 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 大学 (本文主要指公立大学)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股东。“在一个合理的社会里, 权力是由权利派生出来的, 是人的权利派生出来的社会组织 (如政府) 权力。权利是自生的, 权力是外赋的, 是人们的权利所赋予的或让渡的。”[4]大学里的人员以学生为本, 大学里的活动以学术为本, 因而大学里的行政性权利便是师生让渡出来, 是由学术赋予的, 行政性权力的有效性也需要从学术那里得到检验。大学这个学术共同体的特殊性便在于此, 其存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不是对立存在的, 行政权力需要在以维护学术权力的纯学术意义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效用。“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学术价值, 应当是相关行政权力自身的核心价值。”[5]可见, 能对大学行使独立控制权并没有专属的哪一类人或者个人 (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 , 大学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青岛大学的李福华教授根据利益相关者与大学的密切程度不同, 将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核心利益相关者, 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第二个层次是重要利益相关者, 包括校友和财政拨款者;第三个层次是间接利益相关者, 如科研经费提供者、产学研合作者等;第四个层次是边缘利益相关者, 包括当地社区和社会公众等[6]。既然涉及如此复杂相关的利益相关者, 大学的决策绝不能顾此失彼, 需要在诸多利益者之间寻求共同决策与相互制衡机制, 实行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模式。

相关利益者共同治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作为大学管理体制创新的一个方向, 需要大学的各利益相关者根据他们参与大学治理的意愿、责任感和能力等, 在大学治理结构中各得其所, 各行其力, 并创设良好的制度保障和外部环境给予支持, 实现共同“治理”。然而, 对大学自身而言, 大学的治理不善一方面归咎于政府的过度行政化, 此外也应从自身老化及低效的管理模式进行反思。在大学寻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过程中, “善治”理念作为对治理概念的理性认识与理想追求而形成的一种治理结构的理想状态, 是一种既有理性驾驭又注重效率的共同治理体系。虽然文中笔者多以“善治理念”著称, 但“善治”并不单单指形而上的理想的抽象理念, 亦是一种具体的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 是治理的目的所在与理性诉求。

二大学的善治理念:突出治理结构的具体化与理想状态

(一) “治理”与“善治”的概念界定及其关系

治理作为一个管理概念的出现远早于20世纪。作为管理学界的一个专业术语, “治理”是个舶来词Governance, 原意主要指操纵、指导或控制, 与Government (统治) 的含义是交叉使用的, 主要指与国家公共事务相关的政治和管理活动。20世纪9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和政治家赋予了Governance区别于Government的新的含义。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詹姆斯·罗西瑙把治理定义为:“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 它们虽然未得到正式授权, 但却能发挥有效作用。与统治不同, 治理指的是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一种活动, 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 因此也无需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7]。这种新的管理机制既包括政府机制, 也包括非正式、非政府的机制。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的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中对治理进行了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8]该报告也突出了治理的四个特征:不是控制而是协调、不是规则而是过程、既涉及公共部门又包括私人部门、不是正式制度而是持续互动。从以上可以看出, 虽然学者对治理的概念莫衷一是, 但都反映了治理概念中要求共治的思想, 要求政府的“无边界”管理方式, 强调管理主体的多样性, 同时也符合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9]笔者在这里更倾向将“善治”的治理理念视为组织内部治理的概念, 因为“善治”理念更贴近组织内部的实际要求以及组织集体利益最大化。

何谓“善治”?此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 世界银行将其作为治理的一类形式而产生。善治的本质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10]。俞可平先生在对各家之说梳理的基础上也归纳了善治的六个基本要素构成:合法、透明、责任、法治、有效。“善治”理念的出现并非华而不实的时尚管理新词, 而是面对现代管理的复杂、多变、不确定性的现实需要的产物。“对于一个组织而言, 善治的价值理性在于追求管理效率, 善治的工具理性立足于民主管理。”[11]可见, “善治”兼具民主与效率内涵, 并将相关利益主体的不同方向的利益取向协调、消解与中和, 使之朝向共同的目标, 以互动合作的方式走到一起旨在追求效率的管理模式。大学又何以追求“善治”并将“善治”理念作为最理想的治理体系?无疑, “善治”它满足大学自身对己以及社会对大学治理体系构建的理性诉求和呼应。首先, 大学作为一个典型的相关利益者的组织, 它本身就不是一个“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组织, 它是一个以学科和专业为支点发展起来的集劳动分工、信念坚守、权责统一的、庞大的、多权威共存的学术组织。在这个学术共同体的聚集之地, 学术权威理应占据最高话语权, 这是大学本质———研究高深学问之地所决定的。其中, 非权力性影响力 (学术、道德、理想、信念等) , 它体现与蔓延在大学各个组织与角落, 伴随着大学具生而来, 具有自我生长性。“善治”的艺术便是将非权力性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融合起来, 创造一种相关利益者共享治理的系统。其次, 大学日渐面临着管理的诸多挑战。“大学的学科学术属性决定了大学的职能多样、目标模糊、结构松散、人员独立及机构自主的组织特征, 而大学这些组织特征又决定了大学之活动复杂、目标复杂、组织复杂、关系复杂和权力复杂的多重复杂性。”[12]大学本身的复杂性外加和外部相关利益者“打交道”, 这使得大学需要注入“善治”理念, 实行善治治理。最后, 大学也必须寻找一个新的效率高的管理模式。“善治”以公共目标为依据展开管理, 其大学内部“公共目标”是以专业知识论证为前提的并经过相关利益群体互相博弈后的被大家所接受与认同的结果, 保证了学术、学生等非权力性权利参与讨论并与大学管理高层共同协商的权利, 从而规避了决策制定与实施时来自不同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掣肘与摩擦。综上所述, 善治是大学的治理目的之一, 它保证了大学内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 是真正的建立在“人性哲学” (凸显人的价值) 之上的治理结构。

(二) 大学善治理念的特点

“善治”是大学内部治理的一种明智选择, 同时它又需作为一种理念深刻地烙印在大学相关利益者的意识里, 内化为行为主体自觉的行动。“善治”理念具有以下特点。

1效率性。“善治”作为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模式, 是以“绩效”为切入点及绩效改善作为管理的目标。“对大学而言, 善治的目的并不同于政府旨在削减公共开支而更在于提高办学治校育人的效率。”[13]“善治”理念中的“效率”不单单指数量上的提高, 更是注重质量内涵式的发展。大学有它自身需要保护与守卫的东西, 这是它的稳定性。它在精神上高贵, 可却摆脱不了对外界物质资源的依赖。资源依赖理论认为, 给大学这样的组织提供资源的人有能力对这些组织行使很大的权力。而“善治”理念便是极大可能摆脱外在资源提供者的不合理的干预, 最大化地实现大学自身内部在科学配置、管理等效率的提高, 在有限的资源内高效地利用资源, 从而发挥大学在办学治校育人中的最大价值。

2民主性。“治善”理念本身即强调利益相关者共享共治的, 权利制衡与互动也是其治理结构和程序上的必然选择。大学治理的民主性存在的合理性可以说是由大学的遗传基因———以学术为向心力所决定的, 民主意识与气息也一直是大学学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例如“教授治校所蕴含的旨趣是对大学民主管理的诉求, 它要求给予普通教师群体参与学校重大事物的决策和管理权力与机会, 但不企图独霸权力, 也不追求对具体事物的直接管理”[14]。“高等学校除了学术文化的内部冲突外, 还有学生文化、管理文化 (以管理者为代表) 和学术文化 (以教师为代表) 等三种文化的冲突。”[15]大学的“善治”理念强调相关利益者代表有机会参与决策, 它是一个由共同目标支撑的活动, 共同目标自身就是一个协商的结果而非仅仅是管理高层左右的决策, 同时它通过不同利益主体的协商与沟通降低大学组织内部的复杂性。詹·库伊曼甚至认为:“如果复杂性不受约束, 那么这个系统就将朝着无序的方向发展。”[16]大学“善治”理念的特点也要求相关利益者多考虑彼此需要和互相尊重, 通过稳定的互动关系的建立, 降低大学内部的诸多复杂性, 提高效用、团结一致驶向统一目标。

3法制性。在发达国家里,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大学治理, 都有一个共同点:依法治理。“德国的大学甚至是奉行“法律主义”的, 政府依法律治理大学, 大学依法律自治, 德国政治生活中传统的“法律主义也渗透到大学的行政组织之中。”总之, 法大于权, 法律在行政之上。事实上, 在法治国家, 大体上也如此, 而不只是德国。”[17]在当下, 我们不仅需要给经济“松绑”, 也需要迫切给大学“松绑”, 还大学独立自主的权利。不论是依靠何种力量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制衡与示威, 最根本的就要落实到法。中国的立法机构应该对教育法治的实现起到切实的作用, 形成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依法行事的有效制衡。“善治并不只是依靠理念支配和组织及其个体自觉自律行为过程, 还是法规制度建构完善并对组织的运行及其成员的行为具有规制作用的效果, 即善治是具有合法性及权威性的结构性规范, 善治的组织需要法规制度提供制度环境和保障机制。”[18]大学是个系统庞杂的组织, 其法治建构、制度安排需要穷尽相关利益者各方要素并将其统筹在一个系统框架内, 这才是“大学善治”的目的, 也是大学善治理念的意义所在。

三大学善治理念的实践意义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 根据相关利益者理论, 大学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它需要相关利益者共享共治, 治理的最终目的与理性诉求是要达到“善治”。“善治”理念的特征符合大学的属性、特征与规律需要, 大学需将效率、民主与法制纳入其中实现更好的治理, 将自身带入更宽阔的发展轨道。可见大学的“善治”与大学的“统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管理模式, 我们需秉持“善治”理念通过一系列的“善治”治理将大学带入大学的理想———至善。同时, 我们也需要清楚的是, 大学管理体制的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大学治理结构的建立受大学存在形式的限制, 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需要建立大学治理结构进而达到“善治”。大学治理是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当前相应的改革还没有到位之前, 在相应的制度与法律保障还没有成熟之前, 每个大学、不同层次类型的大学不能盲目跟风, 不切实际地跳跃发展, 否则会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2][3][6]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管理体制创新[J].教育研究, 2007 (7) :36—37.

[4][5][17]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363.365.418

[7]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2.

[8][9][10][11][12][13][16][18]眭依凡.论大学的善治[J].江苏高教, 2014 (6) :15—21

[14]赵蒙成.教授治校的实质与边界[J].江苏高教, 2013 (2) .

利益相关者价值理论 篇7

1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游客管理

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一词的英文为“stakeholders”, 也有人译作相关利益者、利益关系人、利害关系人或利害相关者等。利益相关者理论 (Stakeholder Theory) 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 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 是一个来自于管理学中的公司治理理论, 其思想起源于19世纪一种协作或合作的观念。1963年, 美国斯坦福院首次正式提出“利益相关者”概念。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定义利益相关者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失去其支持, 企业就无法生存的个人或团体”。这个定义对利益相关者界定的依据是某一群体对于企业的生存是否具有重要影响。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弗里曼 (Freeman) 首先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他认为“ (一个组织的) 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可以影响该组织目标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利益相关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 能够影响组织活动或被组织活动影响的人或团体, 都是组织的利益相关者;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只有那些与组织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组织的利益相关者。

1.2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业中的运用

索特 ( (Sautter) 和莱森 (Leisen) 将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运用到旅游业中, 并绘制了旅游业的利益相关者图, 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旅游者、当地政府、社区、竞争者。其中社区指的是在旅游开发地生活和工作的当地居民, 投资者以各类旅游企业最为典型。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 与其它行业的关联性强, 受到的影响因素多。因而, 能够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利益主体及旅游业发展所影响的利益主体也就较多。近年来, 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旅游业面临的环境破坏、游客满意度、社区居民利益、社会影响等一系列问题逐渐被提出, 由此, 国内外学者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到了对旅游业的研究之中, 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研究旅游问题, 并且在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景区的规划、旅游营销、旅游环境等方面的问题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 旅游活动的正常开展, 旅游目标的实现, 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参与和支持。在旅游开发、运作、管理等过程中要综合平衡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 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 以实现旅游管理的科学化和旅游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早期的游客管理研究把环境作为受益者, 而把游客看作是“侵入者”, 是管理限制的对象。从本质上讲, 游客管理是游客与旅游目的地关系的管理, 而旅游目的地由旅游企业、政府、旅游环境、社区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组成。

1.3 游客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游客管理问题, 就是运用利益相关者的基本理念, 对游客管理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与分类研究, 明确各核心利益相关者在游客管理中的利益和责任, 并针对游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念的解决方案。

1.3.1 游客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游客管理是旅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都是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出发, 结合旅游业关联性强的特征及具体研究对象的特点, 给出相应的定义, 并进一步指出具体的利益主体。由此, 与游客管理相关的所有个人或团体, 包括受游客管理目标实现影响的, 或是影响游客管理目标实现的个人或团体, 都是游客管理的利益相关者。涉及到游客、相关旅游企业、管理部门和景区社区居民等, 还包括竞争者 (其它景区等) 、旅行社、相关专家学者、相关公共机构、新闻媒体及其它个体或团体等。

1.3.2 游客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 以上所提到的, 游客、相关旅游企业、管理部门和景区社区居民等, 还包括竞争者 (其它景区等) 、旅行社、相关专家学者、相关公共机构、新闻媒体及其它个体或团体等都是游客管理的利益相关者。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基于弗里曼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对游客管理中的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 最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游客、旅游企业、政府和社区 (居民) 四个方面, 即四个核心利益相关者。 (本文研究的主要是狭义的范畴)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游客管理研究首先要解决游客需求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既使环境得到保护, 又使游客获得满意;同时还要使旅游企业、使政府、使社区 (居民) 都能获益。 (见图1)

2 游客管理中各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

游客管理中各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即游客管理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就是对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责任进行分析明确。一般来讲, 在游客管理的四个核心利益相关者中, 游客一般为游客管理的实践者, 旅游企业是游客管理的执行者, 政府是游客管理的调控者, 社区 (居民) 是游客管理的参与者。而其他利益相关者也都有自己合理的角色定位。

2.1 游客

游客是旅游活动的主体, 是旅游产品的需求方, 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满意的旅游体验等是游客的主要利益诉求。科学有效的游客管理可以使游客获得良好的旅游环境氛围和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使游客获得最大程度的旅游满足。游客满意度应该是游客管理的重要目标, 游客应该成为游客管理的直接受益者, 这样才能发挥游客在游客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反之, 传统的游客管理将游客简单地视为管理对象, 采用的游客管理措施主要是限制游客的行为, 甚至以对游客采取惩罚性制约作为主要管理手段, 这只会破坏游客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影响旅游质量, 挫伤游客的主观能动性。

2.2 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包括依托旅游资源进行经营的各类旅游经营组织。旅游企业是游客管理的执行主体, 直接制定与实施游客管理措施, 并从中获得经济效益, 其管理理念与方法将直接影响游客管理效果与游客满意度。如果经营者一味地从自身利益考虑, 在游客管理中忽视对环境和游客的尊重, 其结果必然会产生利益冲突, 给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3 政府

游客管理需要一个总体利益代言人, 来控制、引导、协调、规范其主体与利益相关者的目标与行为, 能够担当此任的只有政府。 (8) 因为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政府理应成为游客管理的主体。况且只有政府拥有有力的工具:立法、规范、协调、激励等来影响游客管理。此外, 政府是游客管理的组织者。政府可以利用行政手段, 制定游客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帮助和督促旅游企业进行游客管理等。政府在游客管理中的利益诉求主要体现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环境的保护。但是, 如果政府缺乏管理意识, 造成管理缺位、监督不力等, 会对游客管理进而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直接的制约。

2.4 社区 (居民)

社区 (居民) 既是旅游发展的主体, 其本身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 社区 (居民) 应该是游客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的受益者。目前在游客管理中, 社区 (居民) 参与程度总体不高, 参与的层次较低, 参与方式也相对单一, 致使游客管理水平不高;而游客管理水平的不足, 直接导致社区 (居民) 获益程度较低;同时社区 (居民) 还要承担由于游客管理不善而给旅游区即社区 (居民) 的生存环境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社区 (居民) 作为游客管理的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在游客管理中应树立主体意识, 积极参与, 恪守职责, 因为, 社区 (居民) 的态度和行为, 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以及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感觉和印象, 也影响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进而影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游客管理模式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解决游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其实质是重视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实现, 明确各核心利益相关者在游客管理中的责任, 构建科学的游客管理模式, 建立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分工合作的游客管理系统, 最终达到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及游客管理目标的实现。

我国学者何方永在研究城市旅游的游客管理中, 构建了“利益—责任双向多边关系型”游客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将游客管理的基本要素从游客与环境两个要素扩展至游客、环境、政府、旅游企业、社区等多个要素, 将游客与环境的双边关系扩展至游客与环境、政府、旅游企业、社区等多边关系;而且在多个要素之间实现了利益与责任既对立又统一的双向制度。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将这一模式运用于一般旅游目的地, 可形成“游客+旅游企业+政府+社区 (居民) 的‘利益—责任’双向多边关系型”游客管理模式。

3.1 游客、旅游企业、政府和社区 (居民) 是游客管理的基本要素

四个核心利益相关者处于同一系统中, 游客管理要求将各利益相关者全部纳入游客管理系统。任何形态旅游地的游客管理, 都必须综合考虑和平衡这四个核心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缺一不可。

3.2 游客管理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责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各利益相关者既是游客管理的利益享受者, 同时也是责任承担者, 只承担责任或只享受权利的利益相关者是不存在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的前提是承担责任, 而承担责任的目的是享受利益。

3.3 游客管理的本质是对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多边关系的管理

世界旅游组织认为, 旅游是人们离开惯常环境到异地旅行和暂居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 游客的旅游活动过程就是游客与旅游目的地各利益相关者产生关系的过程。因此, 游客管理的本质就是游客与个利益相关者及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管理。

3.3.1 游客与旅游企业关系的管理

在旅游中, 旅游企业主要由景区、饭店、旅行社、旅游购物娱乐场所等组成。旅游企业是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 也是游客管理的直接实施者, 尤其是游客体验管理主要依赖旅游企业完成。因此游客与旅游企业的关系管理是游客管理的重点。旅游企业首先要确保旅游产品质量;同时要运用各种手段对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行积极有效管理;旅游企业从业人员要引导游客规范游客行为, 要加强与游客的沟通减少误会, 保证游客管理措施的落实。

3.3.2 游客与社区关系的管理

社区是旅游活动赖以开展的场所, 居住、生活与工作在社区中的居民是社区的主要社会群体。游客与社区的关系是游客管理研究的重要部分, 游客的态度和行为影响社区 (居民) 的利益, 而社区 (居民) 的态度和行为又影响着游客的体验质量和满意度。社区居民要提高个人素质, 对游客进行行为示范;树立正确的对客态度, 给游客提供实质性帮助等。

3.3.3 政府与旅游企业、与社区、与游客关系的管理

政府作为一个组织机构, 是游客管理的宏观主体, 政府要理顺关系, 发挥职能作用, 建立与旅游企业、与社区、与游客的和谐关系, 共同实现游客管理目标。

总之, 游客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及提升游客体验质量为中心目标游客管理作为旅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旅游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科学分析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责任及相互关系, 使各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才能保证游客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 从而提高游客管理水平, 促进旅游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晓兰.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草原旅游发展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42 (2) .

[2]徐雪.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旅游景区管理研究[J].河南科技2009, 6.

[3]何方永.城市游客管理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4]方永.我国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7 (20) .

[5]宋瑞.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5) .

利益相关者价值理论 篇8

作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的泰山, 既是泰安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也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泰山以其特殊的地质地貌、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 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地位, 是其他景区无法比拟的。泰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风景文化旅游城市。境内的泰山自然风光优美、壮观, 古代曾有人将其特色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妙”。同时, 泰山也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为“五岳之首”、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是华夏文化的缩影。因融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悠久人文景观于一体, 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据统计, 2007年, 泰安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503万人次, 国内旅游总收入104.8亿元, 分别增长22%和25.7%, 其中泰山购票进山人数203万人次, 门票收入达2.23亿元。2009年以来, 投资100多亿元建设了封禅大典、方特欢乐世界、花样年华、东平湖、泰山古镇、泰山文化园等大体量的旅游项目, 泰安市突破了以往"吃资源"的简单方式, 改变了景区和城市分离的局面。今年“五一”, 4个新旅游项目接待游客50.3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1743.8万元, 分别是同期老景区泰山的2.7和1.3倍, 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泰山。“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是泰城新的城市发展战略。”成为泰安市政府的发展战略。但是, 泰安市与别的旅游胜地相比,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有待提高:第一, 与国内旅游收入对比, 泰山接待国内游客的人数和旅游收入水平以及位次不高。2006年1月至10月份山东省共接待国内游客为1.48亿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为1046.9亿元。其中有8市接待国内游客突破1000万, 依次为青岛、烟台、济南、济宁、临沂、威海、淄博、泰安。国内旅游收入居前5位的市为:青岛、烟台、济南、威海、济宁。数据表明, 泰安市国内旅游收入在山东省内位次不到前五名, 旅游业作为泰安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 其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 从主要客源地上看, 泰山客源有待加强。省外市场都主要集中在周边省市, 虽然来泰安的游客遍及全国各个省市区, 但从分布上看,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和周边地区来泰安、来山东的旅游人数大大多于经济相对落后、交通欠发达便利和边远的省份。如来泰安游客中, 江苏、河南和河北三省游客占全部游客的23.21%, 将近1/4。第三, 泰山旅游游客滞留时间短。国家统计局泰安调查队人员对2008年“五一”假期间泰安市旅游情况进行了测算, “五一”假期过夜游客在泰停留天数为1.4天, 游客在泰滞留时间较短。第四, 泰山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泰山大旅游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在地区结构上, 旅游热点高度集中, 没有与县市区的景点有机交织成一个旅游网络。除东平县的腊山外, 各县市区旅游形象几乎成空白, 泰山巨大的“阴影”作用无论从思想观念上还是从实际操作中都对泰安旅游开发实现地域上的突破产生了影响。大汶口文化遗址、祖徐山、莲花山等资源还未见大的开发与利用, 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 造成除了泰山之外就很难找到新的旅游经济闪光点。为此, 笔者认为, 要实施泰山“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 引导并激发游客的旅游欲望, 变潜在需求为现实的旅游需求, 靠丰富多样的旅游形象在济南等周边市场培养游客对泰山等品牌的忠诚度。

所谓“小时旅游经济圈”, 是从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上, 对城市经济圈所进行的形象概括, 是指经济圈内从“外围”到“中心”或从“中心”到“外围”的交通时限在2小时或2小时之内。中心城市到周边城市的半径越短,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越方便快捷, 经济圈内资源要素的流通速度越快, 城市之间更容易形成密切的协作与互动关系, 一体化程度较强, 经济圈的“极化”、“扩散”功能就越容易形成并发挥作用。“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 就是在各地区之间, 利用自己产业的特点, 进行优势互补, 形成合理分工、合理竞争的发展格局。以泰山为例, 泰山与周边的人文或自然景观相结合, 如:泰山、徂徕山和大汶口联手, 泰山、齐鲁大峡谷和博山溶洞联手, 梁山和东平联手发展八百里水泊景区等等。同时, 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每一景区, 使每一景区、景点独具特色。要有效的将各景点优化组合, 形成一个开放有度、竞争有序、结构合理、统一高效的大市场, 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共兴、互利多赢、共同发展的目标。泰安与其周围4市 (淄博、济南、莱芜、济宁) 却有着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分布结构和交通便利条件。泰安与这些城市的关系, 是一种典型的“中心---外围”关系, 都处于“极化———扩散效应”十分强烈的地域范围, 也就是说, 泰安作为城市经济圈的核心, 对周围4市的扩散、辐射和带动能力作用很大, 泰安与4市可以2小时通达, 是构建“小时旅游经济圈”最佳的基础条件。紧紧把握高速公路发展带来的机遇, 构建“小时旅游经济圈”, 是引导泰山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先行条件和有效手段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

1. 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充分发挥各区域的自身优势, 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协调关系。根据泰山以及周边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同构、互补性差、城乡分割的现状, 构建“小时旅游经济圈”, 有助于加强各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强强联手, 强弱互补, 提高地区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依托高速公路主干线和城市群, 构建以泰山为中心的“小时旅游经济圈”, 整合“圈内”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 形成产业布局与分工合理、经济联系紧密, 内部聚集效应与对外扩散效应明显的经济区, 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和重复建设, 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 促进生产要素在整个区域内的自由流动, 形成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经济强区, 对于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2. 有利于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提高城市化水平。区域经济实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区域内产业实力的强弱。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之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构建, 利于增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潜力产品的要素吸引力, 使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新型化和发展潜力的产业规模化, 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品牌化, 使地区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同时, 构建“小时旅游经济圈”, 有助于形成以大中城市为节点, 以高速公路为“走廊”的城镇体系, 从而能更有效地利用城镇基础设施存量优势, 发挥城市的聚集、辐射效应和带动功能, 以工业园区建设、市场体系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开发为途径, 引导资源向城市和城镇集聚, 加快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由农业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 加速城市化进程, 形成以城市为中心, 城乡统筹、共同发展的格局。

3.有利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泰山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构建, 将加快泰山文化为代表的各种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整合, 以合纵优势来进行区域旅游协作, 有利于区域内旅游景区的开发, 培育区域旅游品牌, 形成旅游资源共享、旅游优势和客源互补的区域一体化“大旅游”格局, 使旅游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探寻泰山旅游景区的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 1965年Ansoff最早使用“利益相关者”概念, 认为:“要制定出一个理想的企业目标, 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 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分销商”。在公司治理理论中, 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 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社会团体、组织、周边社区等。它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和生存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与参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出发, 强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伦理问题, 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管理密切联系起来, 提供了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对于旅游业来说,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 其中涉及的各个组织或群体都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部门, 具有分散性和复杂性。不同的组织或群体都有各自的利益指向和目标, 大多时候这些利益指向和目标是难以协调的。在发展旅游业时, 必须兼顾每一个利益相关者, 让他们能够公平的分享旅游业所带来的利益以及公平的分担旅游负面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交易、协调、利益让渡和责任分担而进行社会建制的过程。依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 宋瑞将旅游产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旅游开发商、政府 (政府中的经济及旅游部门) 、当地社区 (当地居民及当地民间组织) 、压力集团 (政府环保局、媒体机构、科研所及学校、环境、野生动物、人权、工人权利等非政府组织) 、旅游者五类。本文仅对与旅游景点有密切关系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 有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当地社区居民。

政府在整个旅游地区的协调、控制方面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了该地旅游业发展的成败与否。政府通过立法, 提供鼓励措施, 直接或间接管理、指导旅游景点日常工作, 对旅游景点进行宣传以及建设基础设施等多种方式对旅游业施加影响。政府是旅游的调控者。旅游企业是旅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 是旅游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合作者, 为旅游地区社会文化环境系统注入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时, 旅游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经济组织, 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 极少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并且对自然资源和文化方面的成本不承担直接责任, 使得它们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极少考虑资源的破坏。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基础, 旅游业的盈利靠的是游客的消费, 没有旅游者就没有旅游活动, 旅游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旅游者的利益诉求点是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属于非经济利益, 很多时候旅游者更关心的是旅游过程中所享受各种活动与服务的质量, 自己的身心是否得到放松、好奇心是否得到满足。当地居民在旅游系统中既是利益主体, 也是构成社会环境的一部分, 甚至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 同时也是旅游消极影响的承受者。当地居民扮演着经营者、管理者等多种角色, 他们的参与与支持决定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旅游业必须为他们提供物质、精神上的补偿, 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 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旅游活动中, 当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既是参与者, 又是收益者。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 利益相关者之间各种权利与利益交织在一起, 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多样化的利益需求、多途径的利益实现方式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网络, 也引起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 例如:政府与旅游企业、旅游企业与当地居民、政府与当地居民、旅游企业与旅游者等等。

实施泰山“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的策略

泰安已经具备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区位条件。周边6市与泰安有着得天独厚的“2小时距离”优势, 而且各自拥有独特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容易形成优势互补、协调有序的一体化经济格局。泰安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较为发达的交通优势。泰安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南麓, 北依山东省会济南, 南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故里曲阜, 东连瓷都淄博, 西濒黄河。泰安交通四通八达, 中国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纵贯南北, 泰辛、泰肥、磁莱铁路横穿市区, 泰山站日到发特快、直快列车40余对。境内高速公路两条, 国道四条, 省道12条, 市县级公路干线若干条, 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 即以小时车程为半径的范围内, 以泰安为中心, 4个城市 (济南、济宁、莱芜、淄博) 为辅, 打造一个及休闲、观光、度假的风景区。“小时旅游经济圈”的地域范围, 具体涉及泰山区、岱岳区、东平县、肥城市、梁山、微山、莱城、淄川、历城、长清、章丘等地区, 可依托泰山、徂徕山、汶上宗教景区、东平胡风景区、水泊梁山风景区、莱芜战役纪念馆等突出人文主题, 可依托肥城十万亩桃园、齐鲁大峡谷、桃花峪等突出自然主题, 重点发展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旅游, 突出人文旅游、休闲旅游和市郊乡村生活体验的旅游特色。

构建“小时旅游经济圈”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内涵丰富, 处延广阔, 需要以全球化思维、竞争与合作理念为指导, 科学规划, 严密组织, 真正达到预定的目标。

1.制定“小时旅游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

“小时旅游经济圈”涉及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和行政主体, 要对经济圈内公共基础设施、环境资源、城市和经济布局要进行科学的整体的规划, 做到合理有序地开发。规划要包括消除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障碍的市场一体化;发挥各自优势, 形成合理产业分工的一体化;交通衔接配套、物流完善的基础设施一体化;信息资源互通共享的信息一体化;整合旅游资源, 联合开发旅游产品, 发展大旅游, 形成以旅游为首的文化大产业等。以科学规划引导泰山小时旅游经济圈旅游业高水平发展。通过高水平的规划, 引导“小时旅游经济圈”内旅游开发项目合理布局, 突出特色, 有序建设, 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区旅游的整体合力。

2. 协调行政区划, 建立协调地方利益的机制。

行政区经济是在中国体制转型中产生的与区域经济不同的经济现象。行政区经济的产生原因是政绩考核制度和财政收入指标。这就导致行政区经济主要表现为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浓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行政区经济不利于“小时旅游经济圈”的建设。应该创新小时旅游经济圈区域规划, 着重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冲破行政区域对经济发展束缚, 淡化行政界限的作用, 强化区域经济观念, 调整、补充和完善现行的区域政策体系, 促进区域政策法规化及区域经济管理和调控法制化, 要在社会保障制度、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行政协调, 联手制定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 推进经济圈政策和制度架构的融合。因此, “小时旅游经济圈”应该打破传统的行政区经济, 进行科学的区域规划, 发展府际管理, 开展复合行政。

3. 构筑一体化的市场体系。

建设一体化的市场体系, 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流动。构建一体化的资本市场, 建立区域金融市场, 促进金融资源在圈内自由、快速流动及合理、高效配置;一体化的产权市场, 发展跨地区的产权交易中介服务;一体化的技术市场, 建立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协作网络和交易网络, 在科技攻关、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构筑人力资源共享平台, 加快人才培训和交流, 增强各城市人才与劳动力市场的服务功能与辐射范围。

4. 明确城市的发展定位, 实现错位发展, 探索富有泰山特色的旅游开发模式。

泰山作为“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核心, 要大力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和以新兴的交通通讯、商贸金融、房地产、娱乐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 发挥中心旅游城市功能,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建立起大交通、大市场、大旅游的流通格局, 成为带动整个旅游经济圈发展的极核。同时, 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泰山旅游开发历史悠久, 富有传统。在加快泰山旅游开发特别是“小时旅游经济圈”开发的进程中, 必须结合“小时旅游经济圈”和整个市域的实际, 探索富有泰山特色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

摘要:目前, 小时经济圈的提法在我国比较普遍, 而学术界对小时旅游经济圈的研究较少。本论文对泰山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进行了研究, 介绍了与景区关系比较密切的利益相关者, 包括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当地社区居民, 同时提出了在实施泰山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应兼顾利益相关者利益。

关键词:泰山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利益相关者

参考文献

[1].张连兵, 孟华, 吕臣.“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旅游业发展的未来趋势[J].农场经济管理2008 (5) :10-11.

[2].吕臣, 孟华, 刘肖梅.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再认识[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 :26-27.

[3].Freeman.R.Edward.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Pitman Publishing Inc.1984, 46.Coded from:Elise T.Sautter, BirgitLeisen.Managing stakeholders:A Tourism Plan-ning Model[J].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 1999, 26, (2) .

[4].宋瑞.我国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15 (1) .

[5].徐涛.旅游景区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J].华商, 2005 (1) :37-38.

[6].张保华.构建“三小时经济圈”促进山西经济协调发展[J].长治学院学报, 2005, 22 (3) :17-19.

利益相关者价值理论 篇9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认为, 区域旅游也可看作为一个整体, 其涉及的利益主体也很多, 也存在诸多问题, 需要关注、协调和整合, 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实施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使他方的利益遭受损失, 甚至危及旅游地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区域经济合作备受关注, 区域旅游合作成为各成员地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国内区域旅游的合作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各地的旅游业发展各自孤立, 合作力度不够紧密, 呈现分散局面, 与规则合理统一的区域旅游一体化市场还有一段距离。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理清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权力、义务关系;释放市场力量, 使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力量协调共存, 消除其间不合理冲突, 并把它逐步完善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合作章程。

一、区域旅游合作中各利益主体间的主要利益冲突

1. 区域内旅游资源间冲突及影响

从旅游资源竞合的角度来讲, 区域内旅游资源间的相似因素多于它们与区域外旅游资源的相似性, 并且近距离分布在一起旅游资源的这两个因素有利于区域旅游资源的聚合效应, 由于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 区域旅游资源条块分割, 难以协同发挥聚合—扩散效应, 并且导致旅游资源间的利益取向冲突。区域旅游资源同质或相似的现象并不鲜见, 很多距离相近的资源间具有可替代性, 又没有形成产业聚集优势, 在运营过程中, 不可避免利益取向上的冲突, 重复建设现象也导致整体收益效率低下。

2. 区域内各地旅游形象品牌冲突及影响

各地旅游形象品牌是旅游者对此地区旅游资源、旅游地文化、旅游设施和服务的认知。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同质性必然导致区域内各地旅游形象品牌间的冲突, 各地不应去争夺同一因素的形象品牌, 而应从己方资源与其它城市的资源及市场定位的差异化方面来显现出自身的品牌形象。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品牌, 需要宣传区域的主体形象, 要突出其鲜明的特性。

3. 区域旅游市场定位冲突及其影响

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市场定位冲突, 指相近区域间在目标市场定位上和旅游产品和经营策略定位上的同质化而导致旅游客源市场上相互排斥或取代的现象。

4. 区域旅游合作各方的政策冲突及影响

GDP标准至上的评价模式下, 各行政区域间存在更多的是竞争意识, 而区域旅游协调与合作意识相对淡薄。在此背景下, 各地竞相出台自己的政策保护己方区域经济的发展, 这种地方保护意识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一些负面影响;各区域为保护己方的旅游市场免受外部竞争主体冲击, 对本地一些资源、市场、项目实行封闭保护, 由于各地的动机和模式大体相同造成了旅游产业结构重复、市场分割等弊端。各地的地方保护政策有些是明文规定, 有些是隐性的潜规则, 这些或明或暗的区域保护政策有悖于形成统一的区域旅游一体化市场和先进的产业组织。

二、利益主体间冲突的解决路径

1. 政府协调机制

区域旅游竞争合作利益协调的途径有政府途径、市场途径、行业协会途径。但由于区域旅游合作的单纯市场调节途径经常会产生市场失灵。就调节途径来说主要是政府调节途径和市场调节途径共同发挥作用, 但以政府调节途径为主导。

政府调节途径为主导是指各方政府就区域旅游市场规范、行业监管、公共服务、政策法律协议等方面确立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运行方向和轨迹。在区域旅游合作利益协调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具体事务处理, 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市场调节途径。在初期的合作中, 从制度性合作框架上, 到推进市场合作进程, 政府起着决定作用。区域旅游合作的制度性章程构建到比较完善时, 政府只在维护制度规章的制裁力方面起主导作用, 不再涉及具体的市场行为。

各方政府间达成区域旅游合作制度。其对于区域旅游的各个利益相关主体都有制裁力。

各方政府主要在以下一些方面展开协调:安全保障、便利服务合作、环境保护、跨区基础设施共享与建设、旅游资源布局协调、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市场监管等, 由于行政区域的刚性约束和市场的功利性, 这些公共问题的解决必须由政府主导。如没有各方政府在这些方面清除合作壁垒, 跨行政区开展旅游业活动的制度性成本太高, 必然阻碍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各行政区政府会同各方共同协商规划旅游资源布局, 预防重复建设而引起的恶性竞争。各方政府定期举行例会, 协商调整业界所反馈的问题, 不断优化完善合作机制。各方政府官员、学者、业界人士设立定期论坛, 为合作中的各方政府提供智力支持。

突发危机管理系统方面的处理与协调, 也由各方政府协商解决。各方政府协调的途径还包括协调各行政区各异的法律和规定, 形成具有统一依据的对各方都有约束力的合作制度框架。

各行政区间条块分割式的壁垒须清除, 促进旅游市场自由化, 形成资金、技术、信息、人员、物资等要素自由流动的一体化市场, 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各方政府共同营造开放的市场环境, 构建公正、规范、公开的市场机制, 监管、服务、调节市场秩序。各行政区政府构建公正公平的市场规则, 规范旅游运行市场的监管, 消除利益相关主体间歧视现象, 建造无障碍区域旅游共同市场。

2. 政策协调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法律政策保障, 从实施的程度上来讲不可能都象国家法律政策具备绝对的约束力, 而是针对不同问题出台不同层次约束力的条约。分为以下几种:

(1) 章程性条约:具有普遍适用性, 对所有成员地区与各利益相关主体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各方必须遵守。

(2) 标准性规章:部分问题在处理时只要求必须达到的具体目标性结果, 涉及放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和手段达到此结果。

(3) 建设性意见:此等建议属行业指导性意见, 不具有法律强制性, 所提供的协调与支持是为更好地调节区域旅游事务。

这些针对区域内旅游竞争合作利益协调的法律政策条约, 在各方政府的主导和区域旅游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协商和决议, 缓和了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的竞争、运行、协调等方面的冲突, 为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提供保障。

3. 社会团体协调机制

区域旅游竞争合作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利益冲突, 这种冲突必然通过一定协调机构来解决。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构的具体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政府主导模式, 相关利益主体参与, 成立合作协调机构, 就事关全局性的问题展开磋商, 形成合作协议, 具备行政和法律式的制裁力;另一种是行业调节模式, 一些不繁杂的具体问题由行业社团组织进行协调, 不具备制裁力, 却具有行业约束效力。

旅游行业协会的主要活动方式传递信息、充当中介人、促进行业规范, 在旅游行业中充当纽带和桥梁的角色, 在相关联行业、政府部门、社会团体间进行斡旋调解。行业协会在市场准入、规范价格、界定市场范围、预防恶性竞争、行业行为自律等在行业内进行协调。旅游行业协会是旅游企业为了寻求外界支持和自我保护, 也是为了适应市场环境并与外界协调而自发组织形成的。旅游企业加入行业协会的本意也是为了协调与行业内外其它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冲突。

这两种协调组织中, 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和权威从属于各方政府组建的合作协调组织。在区域旅游合作利益冲突中[3], 各方政府主导组成的利益协调官方机构起到最终协调和裁定作用, 其出台的条约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

4. 企业协调机制

制度性合作章程一经建立, 政府只负责执行合作章程、处理突发危机事件、维持市场秩序等问题的处理, 转型为市场服务, 具体市场实务一般不需过问。的旅游企业间及行业间的合作及协调这时变为主体。旅游企业作为区域旅游合作市场的主体, 提高企业竞争力、共享资源、降低交易费用、降低成本、联合开发客源市场和旅游精品等是旅游企业间开展合作的目标性动因。企业协调机制包括不同发展策略下的企业间和企业内外部协调方式。

企业通过几种方式去实现这些目标, 一是集团化经营, 推出新的旅游产品, 产品种类的增多充分利用了企业的基本设施, 降低了平均成本, 增加了总收益, 提升了范围经济效益。处理好旅游企业与同类企业、行业组织、政府、所在地居民等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协调是集团化扩张的需要。另一种是以连锁经营方式实现此目标, 如拓展前所未入的市场或发展新的客源团体市场等, 让企业扩张到平均成本更低、总收益更高的生产规模水平。通常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去追求更高利润。这种扩张方式需要旅游企业与各经营地政府、行业协会、所在地居民、上下游相关企业做好相应得利益协调。

企业追求更大效益也可以通过企业间产品与线路协调合作, 这种合作方式可以推出精品提高竞争力、建立品牌、共享资源、节约成本。旅游企业间的产品合作、线路组合合作也可降低成本, 增加利润。不可避免地面临一定的利益冲突, 是因企业间的合作不仅涉及到同类竞争企业、行业组织、政府、所在地居民、相关联行业等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分割与调节, 还涉及到合作企业间在管理模式、收益分配、合作方式等一系列事宜的协调。

企业间通过资金、技术、采购等价值链过程环节上的一种或几种要素合作也常面临利益冲突, 其间的协调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更多, 包括金融业、知识产权部门等, 较为复杂, 企业协调机制的构建是必要的, 企业协调机制内能解决的问题应快速处理, 若企业协调机制运行规范高效, 对区域旅游合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它担负着多数企业间利益协调任务。规范公正、高效快捷的企业协调机制是基本的冲突调解器。

企业间的协调同样要遵守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制定的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框架, 企业间的协调只是具体执行这些既定的有约束力的章程, 所协调的内容是具体合作事宜。一旦企业在合法运作过程中与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产生冲突, 而企业协调机制无法解决时, 只须呈送至更高一级区域旅游合作协调仲裁机构, 自然启动相应的协调程序, 诉求利益协调的企业会同政府管理部门、行业组织等所涉及利益相关者进行协调, 寻求消除合作障碍。

参考文献

[1]牛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分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7.[1]牛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分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7.

[2]陈英.基于博弈论的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8.[2]陈英.基于博弈论的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8.

[3]梁艺桦杨新军.区域旅游竞合博弈分析[J], 地理与地理信息学, 2005, 9 (2) :16-17[3]梁艺桦杨新军.区域旅游竞合博弈分析[J], 地理与地理信息学, 2005, 9 (2) :16-17

[4]唐德鹏等.市场机制——旅游区域合作的动力源[J].旅游学刊, 2004, 11 (5) :22-23[4]唐德鹏等.市场机制——旅游区域合作的动力源[J].旅游学刊, 2004, 11 (5) :22-23

[5]周玲.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 2004, 12 (9) :83-85[5]周玲.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 2004, 12 (9) :83-85

利益相关者价值理论 篇10

[关键词] 旅游营销 利益相关者 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 治理结构

一、引言

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早源于1963年美国斯坦福研究学院的研究成果,这个概念的提出使组织开始重新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充分考虑到与组织相关的利益者的要求和影响,使组织承担起更广泛的社会责任,从而更加有力和稳健地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西方国家对这个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越来越决定着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特别当市场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化的过程中,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的问题日益凸现。在形象营销过程中各方的利益和矛盾往往错综复杂地纠结在一起,若协调不善将造成综合营销效率低下,效果不理想。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对旅游形象营销进行指导,有效地权衡和协调其中各方利益点,提升整体营销效率和效果。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利益相关者及其理论

斯坦福研究院对于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定义为:“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Freeman & Reed,1983)。此后又有许多学者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Cornell和Shapiro,1987;Clarlson,1995)。

本文所界定的利益相关者是属于双向性的,组织与之拥有显性或隐性契约的个人或团体,即指在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活动中投入了一定的专用性资产,与营销组织通过显性或隐性契约结成了一定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目标的实现同时受其目标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同时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专用性资产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指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要求来源于他们对企业投入了一定的专用性资产,为企业创造了价值或承担了风险。因此,企业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利益并且要均衡各方的利益要求。在所有权的分配上,他们主张将企业的剩余所取权和剩余分配权非均衡的分散对称分布于各利益相关者之中。

2.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

形象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思想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和姿态。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包括,游客出行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旅游过程中形成的经历感受和游完后的整体感受和评价。旅游目的地形象本身也是一个综合的多层次体,它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是由旅游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居民素质形象、地区实力形象、信誉形象、政治形象和历史文化形象等一个个具体形象构成。

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是指旅游目的地通过塑造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特别是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青睐和信任,使其到该目的地进行旅游活动,通过体验经历形成满意感受并做出良好评价,从而达成旅游目的地目标的综合、良性循环过程。它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提升,形象个性凸显,目的地标识设计,人文环境的营造,支持系统的配套,对外宣传等一系列活动。

三、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1.公共性

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一旦被树立,则产生一种共享利益。这种利益一旦产生,积极参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组织或个人无法阻止未做任何努力的组织或个人享用该利益。这种公共性就会引起利益各方的博弈,造成“政府大包干”、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踢皮球”和“搭便车”等现象的产生。

2.综合性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营销的内容十分广泛,它涉及到的众多组织和个人,而不同的组织和个人利益侧重点各不相同。如政府希望发展当地经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企业希望获得经济利益并促进本企业的持续发展;当地居民希望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环境;环保等相关组织则要求在营销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环境、社会和文化的承载力,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等。可见,要均衡各方利益,实现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的协调发展并非易事。

3.长期性

一个良好形象的确立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方面,它要经历一个持续努力过程;另一方面,与其他的许多方式相比,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是一个利益点不断积累的过程,要经过旅游者的体验感受和信息传播将其不断扩大化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就可能产生“短期工程”和“近视现象”。

4.感知性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是通过旅游者的感知实现的,而旅客的感知活动是连续的、多方位的并带有很强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旅游者接触到的每个点都有可能成为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价值链上的节点,并且这种感知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与人的接触,对人的感受和评价就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旅游从业者文化素质较低、缺乏服务意识及旅游地居民不文明等现象,均会影响到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的效果。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运用——协调模型的构建

1.利益相关者分类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米切尔和伍德(Mitchell & Wood,1997)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他们把合法性、权利性、紧急性这三个属性作为判断标准,根据符合属性的多少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本文将延续其思路,参考Chars Ryan在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中可能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而提出的一个基本构图(Chars Ryan,2002),并结合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中的实际情况,对其利益相关者进行系统地划分。

本文将合法性、权利性、主动性和逃逸性这四个属性维度作为判断标准。合法性,即某一群体是否被赋予法律上的、道义上的或者特定的对组织的索取权;权利性,即某一群体是否拥有影响组织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主动性,即某一群体是否积极地参与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协助组织达成目标;逃逸性,即某一群体在遭受风险后是否可以较小代价的转移或逃避风险。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属性用高、中、低三等进行评判并赋值打分。其中合法性、权利性、主动性属积极因素,故“高”赋值3分;“中”赋值2分;“低”赋值1分,逃逸性属于消极因素,故“高”赋值1分;“中”赋值2分;“低”赋值3分。详细评分情况见表1。

根据表中所示的评分赋值情况,可将利益相关者分为稳定层-五边形(12-9分),浮动层-四边形(8-5分),休眠层-圆形(4分),以外为非利益相关者,如图1所示。

五边形各边上方的箭头表示,他们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根据谈判力的变化决定这个五边形各边长的变化,从而导致五边形形状的变化。当各边谈判力达到均衡时,利益相关者的所有权也可以得到适当的分配,从而防止某一方滥用权力以促进决策的科学性,最终使组织的运作效率达到最佳状态。

图形之所以用虚线表示,表明各层之间并非固定不变的,当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时,利益相关者可以在各层之间变动,从而隶属于不同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和非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互变。

2.模型构建

笔者针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的特点和问题,遵循以上提出的协调原则,依据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划分,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治理结构模型,见图2所示。

整个模型将治理结构分为三层:调控层、决策层和执行层。

调控层中包括上级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表明政府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及相应的指导与监控,同时有别于政府一手抓,我们还需要依据市场的指导来进行决策,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又可以遵循市场规律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政府可以引导旅游企业积极参与到形象营销工作中来,使参与形象营销的旅游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增加,使其无形资产迅速增值,从而用市场的方式激励旅游企业积极参与。

决策层由监事会和协调会组成。监事会成员由稳定层中的利益相关者组成,协调会成员由浮动层和休眠层中的利益相关者组成。监事会负责监督稳定层中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是否被充分地考虑和照顾,协调会则努力协调浮动层和休眠层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矛盾,当遇到突发事件时与监事会协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实现程度是根据他们所属的层级而变化的。现参考陈宏辉博士在企业利益相关者研究中提出的“利益要求平衡系数”公式 :

其中,Ki表示利益要求平衡系数;PXi表示利益相关者所属分类级别;Wi表示利益要求实现级别。

笔者上文将利益相关者分为稳定层、浮动层和休眠层,依次对应级别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级别,依次类推)。当“利益要求平衡系数”为1即Ki=1时,利益要求得到合理实现。即利益相关者所属层级别越高,其利益实现级别也应越高。各层之间的利益相关者可能随着各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层次上的变化,因此,协调会要常常考虑并监测各因素的变化,及时与监事会协商讨论,从而共同做出决策。这样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利益都可以得到适当和合理的照顾。

文中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是指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它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实计算机系统,这可以为组织的正常运行提供一个技术平台。它有利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有利于决策层迅速掌握大量信息,加强其监督和决策的能力,有利于执行层中各企业之间更好地沟通和合作,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分摊成本,有利于旅游者减少“搜索成本”。同时,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这种信息的有效流动有利于知识的扩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结论

基于目前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中。首先对形象营销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界定和分类,以便决策者在协调各方利益时做到有的放矢;随后提出了分层治理模式,该模式的运用将有利于均衡各方利益,合理满足各方要求,从而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保证营销活动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企业管理专业,2003

[2]范琳琳:旅游目的地政府产品营销内涵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

[3]伍延基:旅游服务质量的现状及其主要制约因素[J].旅游学刊,2004,19,(5)

[4]李 宏: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机制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

[5]刘绍华: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竞争优势[J].哈尔滨示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3)

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公司治理结构 篇11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背景与价值

利益相关者理论, 又称利害相关者理论, 最初是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近年来不断发展, 从国外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来看, 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分为实证主义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工具主义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规范主义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至于何为利益相关者理论, 研究方法和视角的不同, 定义各异。规范主义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指“任何能够确认以下主张的某种形式的理论, 即公司管理者应该把相关利益者的利益看成是具有内在价值, 且应该追求各类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关于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据多德考证, 公司应当对利害关系人负责的观念早在1929年就由通用电器公司的一位杨氏经理在该年1月份的演说中反映出来了。他认为, 不仅股东, 而且雇员、顾客和广大公众都在公司中有一种利益, 而公司的经理们有义务保护这种利益。至于“利益相关者”一词是由斯坦福研究所于1963年最先提出来。当时, 该词作为一个术语, 系指“那些没有其支持, 组织便不复存在的各种集团”。传统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包括所有受公司活动影响或者影响公司活动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后来, 美国学者克拉克森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一级利益相关者团体与二级利益相关者团体;前者包括股东、雇员、顾客、供应商、社区和政府;后者包括大众传媒和各类专门利益集团。

从20世纪八十年代起, 利益相关者理论才开始真正兴起。任何一种理论的兴起必然有其实践中的根源,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兴起也并非偶然, 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一) 美国29个州公司法的修正引起了公司治理理论的变革。

新的公司法要求公司经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服务, 而不只为股东服务。允许经理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拒绝“恶意收购”, 以保障除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他们认为, 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确保外部资金流入企业, 寻求鼓励企业的各种利害相关者从事有效投资。公司的竞争力和最终成功是集体力量的结果, 体现了各类资源所做出的贡献, 包括投资者、经理、雇员、债权人和供应商。公司应当认识到利害相关者的贡献是建立一个有竞争力而且盈利的公司的宝贵资源, 因而在利益相关者中建立创造财富的合作是为了公司长远利益。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利益。

(二) 人力资本上升引发职工力量的强大。

“股东至上主义”逻辑是从新古典产权学派关于企业的理论中衍生出来的, 他们认为企业是一种契约形式。企业的所有权就是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周其仁认为, 市场里的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之所以剩余索取权是重要的, 原因在于企业的合约是不完备的, 也就是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在签订合约中留下了一定的“公共领域”。在这个“公共领域”中谁有控制权, 取决于双方的讨价及谈判的力量。由于实物资本具有“专用性”, 使得资本提供者很容易被“套牢”, 所以在与人力资本组成企业后, 承担着实物资本损失的风险, 这样企业所有权落在非人力资本手中可以防止资本被套牢和被滥用的风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专业分工的深化, 人力资本在企业中也有了“专用性”的特点, 在生产经营中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这样, 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就有了一定的现实基础。

(三)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 外部性和社会

力量的增加, 对公司治理构成了强大的外部冲击。“外部性”产生于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不一致。新制度经济学证明, 外部性无论是正负, 都不能产生最优的结果。正的外部性 (社会成本小于私人成本) 的激励不足, 产量小于最优产量;负的外部性 (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 导致约束不足, 资源被滥用, 产量大于最优产量。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 导致外部性增大, 与此同时, 社会力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逐渐增大, 当这种外部性严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福利时, 这些社会力量就会采取措施来“惩罚”公司的行为。这种惩罚行为迫使公司在制定决策时不得不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从一定程度上说, 此时这些利益相关者已经间接进入公司治理的框架之中。

二、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的公司治理分析

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认为, 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 因为企业的财产是由出资者投入的资本形成的, 这些资本以物的形式沉淀下来, 构成企业信用担保的基础, 从而出资者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 那么理所当然应享有企业的所有权, 在经济学上就表现为股东权益最大化构成企业的终极目标。杨瑞龙、周业安认为, 这种以股东权益为唯一标准与治理所有企业财富创造性活动中作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投资并不仅限于股东, 供应商、贷款人、顾客、尤其是企业雇员往往都做出了特殊的投资, 这些投资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哪家公司持久的关系。认识到公司是一种治理和管理者专业化的制度安排, 会促使人们关注这样一个事实, 即雇员、贷款人、供应商或者其他人都可以做出专业投资, 这些投资与股东们的投资一样面临完全的风险。所有在企业从事的业务活动中作出特殊投资的各方, 他们之所以作出投资, 都事先假定并期望他们能从企业内部这些资产的联合运用所创造的利润中获得相应份额的收益。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在现实中推动了公司治理理念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在英、美国家, 其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公司治理目标已向维护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目标倾斜。1973年英国公众公司 (CBI) 事务委员会在《英国公众公司的责任》报告中提出, 董事会为了长期收益必须承认他们对雇员、债权人、消费者、社区及全社会如同他们对股东那样负有责任, 尤其强调与雇员之间保持令人满意的工作关系的重要性。1980年的英国公司法案要求公司进行经营决策时既要考虑股东的利益也要考虑雇员的利益。199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洲1310法案》通过, 从而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当今企业和社会至少某一方面的主旋律。该法案指出, 利益相关者享有公司治理的权利。各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所拥有的权利不同, 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股东是公司的发起人, 是公司治理的原始动力;企业管理者拥有公司的经营控制权, 是公司治理的关键;雇员是公司的劳动力资源;债权人是公司发展的资金提供者;供应商是公司产业链中的供应链;顾客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外部依赖者;政府是公司税收政策的制定者;他们共同参与公司治理。

德国的公司治理最终着眼于公司的长期财富, 他们考虑的不仅仅是所有者, 同时还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 如供应商、债权人、消费者, 特别是职工的权益。

在日本, 公司治理目标是“家庭”的维持和兴旺。日本公司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的集合, 公司的发展被当作受益人集团所有人的一份潜在财富。虽然德国和日本的公司治理考虑所有受益人利益, 但在管理过程中仍然比英、美等国公司更加重视雇员, 其原因在于德、日历史上就有维持高就业率和稳定产业关系的传统。

在我国, 由于缺乏利益相关者的意识, 很多公司把本应公司内部化的成本予以外化, 转嫁给社会并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 如环境污染、滥用经济优势垄断价格、排挤中小竞争者、欺诈消费者、法人犯罪等。同时, 公司内部权利制衡手段的欠缺也导致企业经营的非效率, 从这个角度而言, 公司不仅要追求股东的利益, 而且还要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 对我国企业来说, 构筑一个由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共同治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三、利益相关者参与下公司治理的意义

由利益相关者理论我们认为, 公司是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及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契约组织。公司的各个利益相关者都同公司有不同程度的利益关系, 都应该有权利以相应的方式参与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组规范与法人财产相关各方的责、权、利的制度安排。“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企业的治理结构应该也是必须做到能够调整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1999年5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通过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强调了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2002年1月9日中国证监会和原国家经贸委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第六章专门规定了“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理论集中体现了对公司本质的新认识、对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视和经济民主化的要求, 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 是一种进步的理论。虽然该理论本身还未臻完善, 将其应用于实践的具体做法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但其所体现出来的进步价值观念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有利于公司追求长期目标, 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利益。

股东的有限责任和股票的高度流通性使股东在公司经营出现危机时, 可以选择“用脚投票”, 规避公司经营的风险;同时, 股东还可以通过投资的多元化来分散投资风险。而公司的经营者和职工向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专用性的人力资本, 这种无形的人力资本面临着随公司破产、个人失业而大幅贬值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 公司的经营者和职工更有动力注重公司的长远发展。

(二) 有助于完善公司内部监督制衡机制, 降低代理成本。

“两权分离”即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所引发的代理问题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天生缺陷。目前在大型股份有限公司中, 股东通常都无法有效地约束公司的经营者。在一个典型的美国上市公司里, 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股东可以凭借其持有的股票对企业实施有效的控制, 而即使是一群股东集合起来通常也很难对公司的决策施加影响。例如, 通用汽车公司最大的五个股东——它们自己也是代表非常分散的小股东的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全部股票加起来还不到公司股票总数的6%。因此, 经营者就可能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来谋求自己的私利, 如更高的薪酬、更好的办公条件及其他福利, 发生“道德风险”。处在公司外部的股东由于信息的不利偏在, 很难有效地进行监督;而股东大会作为一个会议体的机关而非常设机关, 对经营者的监督也十分有限。然而, 作为公司利益相关者的职工和主债权人银行在监督经营者方面有着天然的信息优势, 只要给予他们利益刺激和相应的权利, 可以在公司内部形成有力的监督制衡机制, 防范经营者的道德风险, 降低代理成本。

(三) 可以培养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长期稳定的信任合作关系, 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现代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团队的合作行动, 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对于公司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公司的长期经营和长远发展需要各方持久的合作, 合作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这种合作关系的中断可能会损害公司的整体利益。所以, 公司与各利益相关者只有建立起彼此间的长期信任, 才能巩固这种合作关系。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是建立信任的有效方式。

四、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是股份制改革, 公司治理是股份制改革最核心的内容, 公司治理原则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就是利益相关者的安排问题, 即他们的权利、他们的作用和他们的保护问题, 而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并结合我国的情况, 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教训, 在这方面有所推进。这有利于和谐增长, 特别是将有利于科技型企业、人才密集型企业和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的健康发展, 从而为中国经济创造更大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沈艺峰, 沈洪涛.相关利益者理论研究传统之探讨.中国经济问题, 2003.3.

[2]徐德信.现代公司理论谱系.兵器出版社, 2001.

[3]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 1999.

[4]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 1996.9.

上一篇:税务代理问题下一篇:加速行业职业技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