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理论论文

2024-09-08

相关理论论文(精选12篇)

相关理论论文 篇1

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泰罗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之后, 后继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激励理论, 如梅奥的人群关系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莫尔斯的超Y理论、威廉·大内Z的Z理论、布莱克和穆顿提出的管理方格理论。本文试图找出不同激励理论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激励理论的区别。

一、激励理论的内在联系

1. 经济人假设:

这种假设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其经济利益驱动的, 当某人认为采取某种行为会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收益时, 他就会行动;如果他认为某种行为会给他带来经济上的损失的时候, 他就会停止该种行为。这类人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 严重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般不愿意用创造性的方法去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自我学习的能力也比较差。对于这类人, 采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去约束, 采用重赏重罚的激励手段, 会使得他战胜厌恶工作的倾向;批评和取消他所喜欢的奖金或者减少他的工资, 会使得他谨慎认真对待工作。

涉及到经济人假设的激励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双因素理论, x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管理方格理论。下面描述一下这些理论的相同点。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 其中第一层的生理需求和第二层的安全保障需求是建立在经济人的假设基础上的。生理需求, 即人在社会中生活, 需要满足其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理需求, 这是人的首要需求。安全保障需求, 即人在满足生理需求之后, 会要求自己的生活各方面都有所保障, 这种保障不仅仅指的是生活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同时也指自己不会受到感情的伤害;不仅指的是现在的生活各方面有所保障, 如就业安全、人身安全, 同时也指未来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所保障。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前两层描述的重点集中在物质保障方面, 这个是跟经济人的特征即追求经济收益、以其收益作为自己行为的驱动力是相同的。

X理论的理论假设基础就是经济人假设, 此处不再赘述。

管理方格理论虽然划分了81种领导方式, 但是只有五种领导方式是具有研究意义的, 即任务型领导、乡村俱乐部型、中庸之道型、贫乏型、团队型。持有任务型领导方式的管理者采用的是集权的权力使用方式, 即下属只能奉命行事, 职工失去进取精神, 不愿用创造性的方法去解决各种问题, 不能施展各种本领。当然,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 管理者意识到自己的员工处于道德发展的低级阶段, 知道员工没有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员工也没有能力和办法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看法, 在此种情形下, 领导者不得不采用集权的领导方格, 对员工进行严格管理, 对其进行重赏重罚, 在这种情形下, 管理者对员工的人性假设也是经济人假设。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则干脆泯灭了员工的意识和思考能力, 把员工看做会说话的工具, 把员工看做机器的附属物, 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虽说提出的科学操作方法、对工人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制定科学的工艺过程大幅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但是也加大了对员工的压榨程度, 在实行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工厂里, 没有一个多余的工人, 工人没有一个无用的动作。此时计划和劳动已经发生了分离, 而且管理者专职研究管理方法的改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而基本没有提及如何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主动性。因此这种理论的假设前提也是经济人假设。

2. 社会人假设。

这种假设认为在社会上活动的员工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 而是作为某一个群体的一员有所归属的“社会人”, 是社会存在。人具有社会性的需求,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组织的归属感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人的行为。“社会人”不仅有追求收入的动机和需求, 他在生活工作中还需要得到友谊、安全、尊重和归属等。涉及到社会人假设的激励理论有人群关系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管理方格理论。

通过梅奥的霍桑实验可以得知, 职工是社会人, 员工还要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社会和心理欲望的满足。梅奥曾说, 人是独特的社会动物, 只有把自己完全投入到集体之中才能实现彻底的自由;从社会人的角度出发, 士气的高低取决于安全感、归属感等社会心理方面的欲望的满足程度。满足程度越高, 士气就越高, 生产效率也就越高。士气取决于家庭、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共同生产中, 必然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 产生共同的感情, 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 要求个人服从, 这种非正式组织对于工人的行为影响很大, 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非正式组织以感情为主要标准, 要求其成员遵守人群关系中形成的非正式的不成文的行为准则;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即组织好集体工作, 采取措施提高士气, 促进协作, 使企业的每个成员能与领导真诚持久地合作。

马斯洛需要层次的第三层需要是感情需要。马斯洛认为,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 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不是独立进行的。人们常希望在一种被接受或属于的情况下工作。也就是说, 人们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别人注意、接纳、关心、友爱和同情, 在感情上有所归属, 属于某一个群体, 而不希望在社会中成为离群的孤鸟。人们的这种需要多半是在非正式组织中得到满足的。社交的需要比生理需要和安全保障需要来得细致, 需要的程度也因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受教育程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双因素理论中保健因素的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等方面是符合社会人的假设的。

对于管理方格理论中的乡村俱乐部型领导方式, 持此领导方式的领导认为, 只要职工精神愉快, 生产自然会好。这种管理的结果可能很脆弱, 一旦和谐的人际关系受到影响, 生产成绩会随之下降。此种领导方式背后的人性假设仍然是社会人假设, 即以满足职工的社会需求为第一任务, 员工在组织内可以体会到温暖、友谊、归属、愉快, 从而可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提高工作效率。

3. 自我实现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是美国管理学家、心理家马斯洛提出的。它指的是, 人都需要挖掘自己的潜力, 表现自己的才能, 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人们除了上述的社会需求之外, 还有一种想充分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 发挥自身潜力的欲望。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理论有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Y理论、Z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即要自尊和受到人的尊重。自尊指的是在取得成功时有自豪感, 受人尊重是自己取得成功时得到他人的承认。要得到别人的尊重, 首先自己要有被人尊重的条件。自己首先要有自尊心, 对工作有足够的信心。再次别人能做的事情, 自己也能够做, 别人不懂的东西自己也懂, 这样才可以受到别人尊重。自我实现需要即人们都渴望通过长期的努力, 使得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有质的飞跃, 在工作上有所成就, 在事业上有所抱负, 最终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自我实现需要可以表现在任何人群中。自我实现需要主要体现在胜任感和成就感方面。具有胜任感的人群力图控制事物或者环境, 不是等事情被动地发生和发展, 而是希望事情在自己的控制下进行。有成就感需要的人群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从而达到目标。对于这些人来说, 工作的乐趣在于成功, 因为成功后的喜悦要远比任何其他报酬重要。双因素中的激励因素也是以自我实现为基础的, 这些因素有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视、责任、提升、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的可能性。

Y理论则认为, 人并不是懒惰的, 他们对工作的喜欢或者憎恶决定于这工作对他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在正常情况下人愿意承担责任, 人都乐意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Z理论也是持有此种假设的, Z理论涉及到自我实现人假设的是:上下结合制定决策, 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 从调查研究、反映情况到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 都受到启发、支持职工进行参与。实行个人负责制, 即要求基层管理人员不机械地执行上级命令, 而要敏感地体会上级命令的实质, 创造性地去执行。控制机制要较为含蓄而不正规, 但检测手段要正规。

4. 复杂人假设。

该理论认为, 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 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 而应该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采取适当反应的“复杂人”。这种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而且这些需要是时刻变化的;人的各种需要和动机, 会发生相互作用;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会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由于人的需要不同, 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涉及到该种人性假设的理论有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超Y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论点。人都是有需要的动物, 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了什么, 还缺少什么, 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人的需要都有轻重缓急之分, 某一层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 另一层的需要才会出现。而且只有当前面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后, 后面的需要才显出激励作用。双因素理论则认为保健因素不满足, 会让员工产生不满, 保健因素满足之后, 也不会给员工带来满意。激励因素不满足时, 员工也不会有不满情绪, 当激励因素满足时, 员工会产生满意情绪, 从而可以激发超常的工作效率。

超Y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管理方式主要由工作性质、成员素质来决定, 即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 有人希望用正规化的组织和规章条例来要求自己的工作, 而不愿意参加问题的决策去解决问题。这种人倾向于以X理论指导管理工作。有的人却需要更多地自治责任和发挥个人创造性的机会, 这种人则喜欢以Y理论作为指导管理方式。此外, 工作的性质和员工的素质都会影响到管理理论的选择, 不同的情况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二、激励理论的区别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主要从社会生活的五个层次来分析人们的需求。但是需求是多种多样的, 并不仅仅是这五个需求, 比如对美的需求、对知识的需求, 很难说归于这五个层次的哪一个。另外,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没有考虑到人的特殊性, 一些人并不按照这些层次的顺序去满足其需求, 比如政治人物和科学家, 总是会把理想的实现放在所有需求的第一层次。双因素理论则从组织的环境下讨论不同的因素对人产生的影响。但是当保健因素不满足, 而满足激励因素的时候, 虽然说人们可能会对不利的工作环境产生很强的耐性, 但是激励的效果还是远远不如满足保健因素再满足激励因素之后的效果。管理方格理论主要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分析其领导风格的, 而不是从员工角度来分析管理者的领导风格, 该种理论也忽视了员工的能动性、创造力和积极性, 同时也较少讨论员工在不同管理方式下的感受和反应, 比如当领导者的风格是贫乏型的时候, 员工往往会因为自己的生活没有保障, 会有跳槽的想法。在任务型的领导风格下, 员工往往会产生愤怒和怨恨的负面情绪。Z理论则主要应用了人本原理来进行管理, 但是成功应用Z理论是有一个假设前提的, 那就是员工有足够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并且自我约束能力较强。另外, Z理论较少提到严格的规章制度, 而这对于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企业来说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则主张用标准化的作业去控制一切生产过程, 但是没有考虑各种管理措施和方法对员工情感和发展的需求。人群关系论则仅仅是从社会需求角度来描述社会需求的满足与否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健临, 唐如青.管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2]朱一佳.管理激励理论面面观[J].社科纵横, 2012, (3)

相关理论论文 篇2

竞争战略的相关理论

竞争战略主要是指企业在特定的产品和市场范围内,为了取得差别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利润率所采取的战略措施。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生存,不得不关注和重视自身的竞争战略。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从其发展的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环境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和以资源、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以环境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钱德勒、安索夫和安德鲁斯,他们强调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内部结构化的过程。表现为:首先,企业战略的基础是适应环境。企业自身一般难以左右其所处的环境,因此企业在制定竞争战略时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变化,只有顺应环境变化,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其次,企业竞争战略的目标在于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如何获得理想的市场占有率在这一时期的战略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只有获得了理想的市场占有率,才一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最后,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要求企业结构与其相适应。但是以环境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也有不足,主要有:该理论缺乏对企业内在环境的考虑,它主要是从现存的、已结构化的产业环境来考虑企业战略问题。另外,该理论分析的企业所适应的环境实质上是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环境,企业往往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处于被动地追随领先者的困境中。

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波特关于企业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的分析主要包括:(l)提出了关于企业竞争力的“五力模型”。即产业环境中存在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威胁、供方议价能力、买方议价能力和同业竞争者这五种基本力量。(2)提出价值链理论。他认为,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无法认识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并且每种活动都对企业相对成本地位有所贡献,并且奠定了差异性的基位。(3)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即总成本领先、位沦文基于进入壁垒下的手机业企业竟争.伐略分析差异化和重点集中是企业获得竞争力的三种基本战略。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弥补了以环境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忽视对企业竞争环境进行产业分析这一缺陷。但是其理论缺乏对内在环境的考虑。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代表人物是Wernereflt。企业资源的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资源集合体。认为企业是一个资源集合体。企业资源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的性质、信息、知识等;并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是波特所指的市场中,而是在企业内部专有的优势资源。所以企业在实施一个进入战略时,首先要考虑公司的这种专有资源优势,并确定在哪种市场使用这些资源能获得的效益最大,最后再确认实施的具体方法。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战略观认为知识是企业的关键资产,并认为知识及其创新能力能让企业有效地获取、支配并转化为其他资源。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研究随着实践的发展所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多。随着企业竞争和合作的不断深化,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信息、人才、高科技和无形资产的竞争,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力量综合考虑内外环境,制定实施合适的竞争战略来维持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从进入壁垒角度的视角对企业竞争战略进行考察,主要是分析潜在的或新进入的企业和原存企业如何选择自己的进入、防御战略的问题。笔者主要从制度性进入壁垒和结构性进入壁垒的角度,分析手机行业潜在的或新企业原存企业的竞争战略问题对手机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因而更多地侧重于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但是与以环境为基础的战略理论以及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创新资源整合相关理论综述 篇3

关键词:创新资源;整合;模式;效率

中图分类号:F812.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025-02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关于创新资源配置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由于科技资源是创新资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者们对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科技资源的研究,并且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科技资源的内涵、以及科技资源配置的概念、模式、效率等方面。本文将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疏理、评析,以期对研究创新资源整合问题的学者们给予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一)创新资源整合概念的相关研究

创新资源整合的概念基础是资源整合,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过程中,基于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主要有如下提法:资源整合、科技资源整合以及创新资源整合等。

袁国华(2005)认为,所谓资源整合,就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和时间范围内,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优化投资环境,合理动员利用和科学有效配置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资源,增强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使之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动态调节,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状态,产生整体聚合能动效应的行为过程。

刘丹鹤和杨舰(2007)认为,科技资源整合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合理利用和科学有效配置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组织等科技资源,增强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程度,使之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动态调节、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状态,产生整体聚合能动效应。

李正风和张成岗(2005)认为,创新资源整合指的是在充分发挥市场这种无形力量配置资源作用的同时,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更改设计促进不同创新资源高效结合以提高创新绩效的各种活动,创新资源整合是创新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二)创新资源配置模式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研究的主要观点有:计划模式,市场模式以及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模式三种,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以市场配置为主、政府配置为辅的混合模式观点;同时,学者们均强调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周寄中(1999)认为,科技资源配置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计划配置、市场配置、混合配置。他认为,在现实的科技经济活动当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国家从宏观上对全社会的科技资源进行引导,形成科技资源的合理布局;另一方面,大多数微观科技活动主体只有真正按照市场要求,从事科技活动,才能使科技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推动经济增长。

李立和邓玉勇(2002)认为,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模式。这种模式应当包括研发机构运作的市场化、科技经费来源的市场化、科研过程的市場化组织和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机制等四部分。

汪涛和李石柱(2002)认为,技术市场的不完善性无法靠其自身的功能弥补和矫正,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就成为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种必然选择。

(三)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相关研究

纵观相关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关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主要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论证的。

1定性方面

宋宇(1999)分析了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专利悖论、信息悖论、契约悖论、市场悖论、商品悖论、产权悖论和机制悖论等若干无效率现象后,认为由于技术市场必然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因此,单纯的市场配置机制不可能达到最优状态。叶儒霏等(2004)研究了政府配置科技资源效率低下的原因,最终指出其低效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和政府固有弱性的膨胀。

2定量方面

对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定量研究是近几年创新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很多学者都在试图构建一个可行的评价分析体系来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进行分析。关于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方法很多,其中运用比较广泛、有效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较分析方法

马燕玲和马光威(2006)通过对投入产出表的设计,基于科技投入产出多指标对甘肃省的科技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

(2)最优化方法

梅静娟、李石柱(2002)分析了科技创新过程不同阶段研究的投入产出特性,研究了科技资源投入与科技产出效益以及科技投入与经济效益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以科技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给出了科技资源配置阶段结构优化的理论数学模型。

(3)统计分析方法

李石柱等(2003)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要素进行定量分析,指出不同配置主体、不同产业均会影响各地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但不同配置阶段和不同社会环境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李冬梅、李石柱(2003)依据投入产出法构建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果进行了分析。

(4)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运用DEA方法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评价主要集中于区域层次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包括:孙宝凤等(2004)针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资源状况的差异性,运用DEA方法来评价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相对有效性。许治等(2005)利用DEA方法对我国1985~2003年科技投入相对效率进行测度。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目前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的。

(一)关于宏观层面的创新资源配置研究

国外学者对宏观层面的科技资源配置研究主要是基于国家视角来进行的,他们认为,国家进行科技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来实施的。其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关于宏观科技资源配置的比较研究

R.R.Nelson(eds)(1993)采用指标(研发活动的配置、研发经费来源、重要的产业部门及企业的特征、大学的作用、支持和影响技术创新的政府政策等)对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将世界上15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分为高收入的大国、高收入的小国和低收入的国家三组。

Steinberg,Rolf G.(1996)在分析美、日、英、法、德五个工业化国家在研发支出方面的配置效果时,应用OECD关于研发的统计分析指标并选取18个指标对上述五国在高技术领域的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

2关于在科技资源配置中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的研究

Reynolds,Larry(1993)提出应当加强官产学合作,他认为,虽然更多的政府干预会破坏自由市场的决策过程,但是政府同公司的合作与支持是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Cohen,Linda.(1994)认为,政府应对研发活动给予优惠政策,政府应对研发合作的风险给予补贴,补贴的形式从直接对私人计划进行补贴转变为对私人研发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包括提供国家实验室的所属专家和基础设施。

Daeey,George C.(1995)认为,进行国家实验室地位的调整和管理秩序的重构是国家技术优势转变最有效的方式。

Renaud Bellais(2004)提出由于公司较少对基础研究进行投资,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科技政策进行诱导,以形成广泛的社会化的科技投入机制。

(二)关于微观层面的创新资源配置研究

微观层面的创新资源配置研究主要是关于企业的研发资源配置来展开的,且关于企业内部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发人力资源配置、研发资金配置、研发成本控制、研发方案选择等方面,并且采用不同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对企业的研发资源配置进行了分析。其代表性的学者主要有:Brenher等(1994),Sehmidt等(1996),KentF等(1999),Chun-Chu Liu等(2004)等人。

三、国内外研究成果比较分析

通过对上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无论国内研究还是国外研究均强调国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重要导向作用。同时,国内外相关研究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国外关于创新资源资源配置的研究在宏观层面上以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注重对各国研发数据的比较,从而强调在科技资源配置中政府政策的重要作用以及应采取的政策措施;而國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上,且注重对各地区研发数据的比较进而得出国家或区域为了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果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第二,国外关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文献主要集中于研发资源配置方面且以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国内则强调整体的科技投入与产出且以区域研究为主。

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篇4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多锥细分法,米切尔评分法,社会责任

20世纪60年代以来, 企业理论价值取向的研究领域逐渐分化出两大理论:“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两者主要分歧在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归谁所有问题上。现代契约理论认为:“由于企业物质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本更具有专用性, 并承担企业经营的财务风险, 所以, 企业出资者 (股东或资本家) 应该成为企业所有者, 享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后者则认为:“人力资本所有者有权分享剩余权。其中以布莱尔 (Blair, 1995) 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不只有股东是剩余风险的承担者, 雇员、债权人、供应商都可能是风险的承担者。”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利益相关者”这一词最早被提出可以追溯到1929年, 通用电气公司一位经理的就职演说 (刘俊海, 1999) 。此后的数十年, 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Penrose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中提出了“企业是人力资产和人际关系的集合”的观念, 从而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奠定了基石。直到1963年, 斯坦福大学研究所才明确地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这样一些团体, 没有其支持, 组织就不可能生存。”这个定义在今天看来, 是不全面的, 它只考虑到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单方面的影响, 并且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仅限于影响企业生存的一小部分。但是, 它让人们认识到, 除了股东以外, 企业周围还存在其他的一些影响其生存的群体。随后, 瑞安曼 (Eric Rhenman) 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定义:“利益相关者依靠企业来实现其个人目标, 而企业也依靠他们来维持生存。”这一定义使得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

在此后的30年间, 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达三十多种,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其中, 以弗里曼 (Freeman) 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他在《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一书中提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 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Freeman的定义, 大大丰富了利益相关者的内容, 使其更加的完善。显然, Freeman界定的是广义上的利益相关者, 他笼统地将所有利益相关者放在同一层面进行整体研究, 给后来的实证研究和实践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克拉克森认为:“利益相关者以及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 他们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克拉克森的定义引入了专用性投资的概念, 使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更加具体。国内学者综合了上述的几种观点, 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 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 其活动能够影响或者改变企业的目标, 或者受到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这一定义既强调了投资的专用性, 又将企业与利益相关的相互影响包括进来, 应该说是比较全面和具有代表性的。

利益相关者的划分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竞争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社会活动团体、媒体, 等等。“简单地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实证研究与应用推广, 几乎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陈宏辉, 2003) 。那么, 如何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呢?目前, 国际比较通用的是多锥细分法和米切尔平分法。

多锥细分法

“企业的生存和繁荣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但利益相关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细分, 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以及被企业活动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陈宏辉, 2002)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采用多锥细分法对利益相关者从不同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划分。

Freeman (1984) 认为, 利益相关者由于所拥有的资源不同, 对企业产生不同影响。他从三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细分: (1) 持有公司股票的一类人, 如董事会成员、经理人员等, 称为所有权利益相关者; (2) 与公司有经济往来的相关群体, 如员工、债权人、内部服务机构、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地方社区、管理结构等称为经济依赖性利益相关者; (3) 与公司在社会利益上有关系的利益相关者, 如政府机关、媒体以及特殊群体, 称为社会利益相关者。

Frederick (1988) 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方式来划分, 将其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利益相关者。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就是直接与企业发生市场交易关系的利益相关者, 主要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商、竞争者等;间接的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发生非市场关系的利益相关者, 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外国政府、社会活动团体、媒体、一般公众等。Charkham (1992) 按照相关群体是否与企业存在合同关系,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两种。

Wheeler (1998) 从相关群体是否具备社会性以及与企业的关系是否直接由真实的人来建立两个角度, 比较全面的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 (1) 主要的社会性利益相关者, 他们具备社会性和直接参与性两个特征; (2) 次要的社会利益相关者, 他们通过社会性的活动与企业形成间接关系, 如政府、社会团体、竞争对手等; (3) 主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 他们对企业有直接的影响, 但却不作用于具体的人, 如自然环境等; (4) 次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 他们不与企业有直接的联系, 也不作用于具体的人, 如环境压力集团、动物利益集团, 等等。

米切尔评分法

米切尔评分法是由美国学者Mitchell和Wood于1997年提出来的, 它将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结合起来。首先认为, 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属性中至少一种:合法性、权利性以及紧迫性。依据他们从这三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评分, 根据分值来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三种类型: (1)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 同时拥有合法性、权力性和紧迫性。他是企业首要关注和密切联系的对象, 包括:股东、雇员和顾客。 (2) 预期型利益相关者, 由于三种属性中任意两种。同时拥有合法性和权利性, 如投资者、雇员和政府部门等;有合法性和紧急性的群体, 如媒体、社会组织等;同时拥有紧急性和权力性的, 却没有合法性的群体, 比如, 一些政治和宗教的极端主义者、激进的社会分子, 他们往往会通过一些比较暴力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3) 潜在型利益相关者, 他们只具备三种属性中的其中一种。

米切尔平分法, 能够用于判断和界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大进步。国内一些学者也从利益相关者的其他属性对其进行了界定和划分。

万建华 (1998) 、李心合 (2001) 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性与威胁性两个方面入手,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支持型利益相关者、混合型利益相关者、不支持型利益相关者以及边缘的利益相关者。陈宏辉 (2003) 则从利益相关者的主动性、重要性和紧急性三个方面, 将利用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

利益相关者理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1) 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 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 分散了企业的经营目标, 除了经济上的目标以外, 企业也必须承担社会的、政治上的责任。这很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企业办社会”的僵局。一旦利益相关者理论被大众所接受, 企业的行为势必受到框架限制, 企业无形中被套上公益色彩, 结果很可能会导致企业经济利润上的损失。更有可能让企业陷入一种顾此失彼的境地, 比如, 企业实现了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却又照顾不到社会责任;若过多地考虑到社会责任, 又会让对手有可趁之机, 丧失了经济上的优势。

(2)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过于宽泛, 利益相关者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虽然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划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但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探讨和假设阶段。从涉及到的十几种利益相关者来看, 孰轻孰重, 也不得而知。目前为止, 还找不到一种理论和方法能够定量的衡量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权重。

(3) 如何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于实践?国内很多学者从多方面对利益相关者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从理论上证明利益相关性理论可行。不过, 由于利益相关性理论本身的不完善, 实在是很难实践。比如, 理论中所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太多太杂, 仅顾客这一项, 要想对他们进行集中起来采取行动是不可能的。很多学者多提出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的治理这一提法, 目前为止也不具备可操作性。虽然弗里曼提出了支持利益相关者如何参与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授权法则”, 理论的实施过程需要操作人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参与基础有比较深的认识。再则, 这些参与机制的实现可能本身就存在缺陷。

参考文献

[1]贾生华, 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5) .

[2]付俊文, 赵红.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学院学报, 2006, (2) .

[3]杨瑞龙, 周业安.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4]贺红梅.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利益相关者管理及其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5]田虹.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看企业社会责任[J].企业天地, 2006, (1) .

[6]楚永生.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新发展理论综述[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

政治教师教学相关理论论文 篇5

一、初中的政治教师教学关注意义

了解初中的政治教学关注的意义之前,我们应先对关注一词有先备认知。笔者整理学者对关注所下的定义认为关注为关切垂注,兴趣和注意所在;因此对于教师在教学上的关注研究便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但何谓教学关注,每一位研究者对教学关注意义都不尽相同,大抵上都是以Fuller做根基,再扩充解释[2]。根据文献的整理与分析,笔者发现,Fuller所界定的教师教学关注在意义层面上比较广泛,之后的学者在定义教师教学关注时,多比较偏向教学层面上的阐释,研究者认为一个教师在教学上的关注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个人本身和外在情境所影响,因此,所谓的教师教学关注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遭受到任何和教学有关,以及会影响教师在教学上的课题,并且这个课题为教师所关切注意,积极想尝试去改善。而这些课题会因某些影响因素而有不同阶段比重的关切程度所在。

二、初中的政治教学关注研究的发展与应用

(一)教学关注研究的发展

从任教于师资培育机构的教授们已经开始尝试去发现要教他们学生什么,教授们开始以教师的问题、教师所抱怨、教师所感焦虑以及教师感到满意的几个面向加以调查,揭开了初中的政治教师教学关注研究的序幕;之后Fuller将教师教学关注概念化,划分为两种型态:自我利益的关注,学生利益的关注。最后,再根据教师关注检核表资料进行因素分析,认为教师教学关注应再包含教学情境关注,但由于教学情境关注必须透过情境本身的改变,或先改变自己,再推动情境的改变才能解决,因此,在谈教师教学关注理论时,都只包含三面向,即以self、task、impact来代表教师教学关注的三阶段[3]。

(二)教学关注研究的应用

在发现教师参与教育改革对革新措施的.关注表现与Fuller所指教学关注有相似之处时,于是他们以关注概念为基础展开为期三年的实证调查研究,建立关注本位的采用模式,其基本观点如下:

1、改革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事件;

2、改革过程中,了解执行者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3、改变现状先从改变人着手;

4、改变过程中,革新与执行是一体两面的;

5、改革过程是可以经由规划实现的;

6、本模式所称革新泛指各种型态及不同大小的变革[4]。

因此,有关教育改革的研究关注本位的采用模式被视为最佳的实证理论模式,其应用领域除了教育研究外,还推广到护理、农业推广、商业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三、初中的政治教师教学关注的相关研究

就本研究主题而言,可以归类以下四点研究方向:师范教育的应用;以理论为基础运用以解决其他关注问题;对于理论的验证;影响之相关因素探讨。研究者将四个研究方向的相关文献整理,做出以下的结论:

(一)师范教育的应用上

从文献中研究者发现应用于师范教育上的研究多数早期,包括Fuller在1967年以332个师范生为研究对象;Hall在1960~1970年间以参加个别化师范教育实验课程的师范生为对象以及Patterson在1969年将教学关注理论纳入师范课程安排都得到一个结论:课程教学内容和师范生的学校实习经验是完成发展任务和解决关注的重要贡献者;接受将教学关注理论纳入课程安排的师范生对教学内容及教授较感到满意。因此如果我们在师资职前培育课程中改变课程内涵或上课顺序,让职前教师的教学关注受重视,应可获得正面的意义与帮助。

(二)以理论为基础运用以解决其他关注问题

包括国外学者Roper在1993年探讨师范生所知觉的教学关注与指导老师知觉的教师关注之关系和Lorhr在1994年探讨职前教师和任课教授的教学关注以及近期国内研究者探讨教师效能感与教育变革关注阶段、教育变革接受度的相关情形,理清教师对教育改革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李复惠在其任教健康教学范畴内探究教师认知与关注程度现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姜礼能探讨资讯融入教学与教师关注相关议题;王慧珠探讨教师教学关注与教学专业成长需求的现况和相关性,并比较不同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变项之教师,其教学关注与教学专业成长需求的差异情形[5]。从国外的两篇相关研究和近年来国内研究者的文献中可得知,已开始尝试从理论中去发展如何解决实务上的问题,以期探讨了解学校中的职前教师或是不同教学情况、教学职务上的关注,更据此因应教学时代的变迁,作为教育改革的参考。如现在的科技融入教学及教师专业、应用CBAM模式以探讨变革关注等,这都是值得令人思考亟欲探究的课题。

(三)对于理论的验证

从相关应用研究中得知,Fuller的教师关注已经有许多研究将其应用在其他教育对象上,以了解其他不同教育领域关注的发展,借以验证Fuller的理论是否亦可适用于其他教育领域,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研究结果都和其有相同的结论。而此领域在国内的文献上尚称发展阶段,关注的情形是否真如Fuller理论,值得探讨。

(四)影响之相关因素探讨

从整理的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得知,从事此方面研究文献可称丰富,而研究影响初中的政治教师教学关注的因素亦很多,可归类为个人因素(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和情境因素(学校规模、担任职务……)。先进研究者以性别、年龄和教育背景因素探讨为最多,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不可忽略的是因为我们是抽样调查的准实验,所得出的结果当然不可广泛适用各个地区。纵然如此,这也是日后可提供后进做研究的珍贵资料参考点。

四、结束语

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 篇6

一、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的背景

利益相关者被定义为“任何影响或影响于企业目标实现的团体或个人”。近年来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日显突出,主要表现为:第一,在公众化、社会化与全球化趋势下,企业与社会的接口增多,独立性程度降低;第二,利益相关者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尽管隐藏在层级制与市场的阴影之下,但其发挥的作用如果不是比层级制与市场更为重要的话,至少也是同样的重要;第三,增加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正成为全球性的潮流;第四,利益相关者的力量越来越大,对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对利益相关者重要性的反映,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命名的理论体系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Donaldson与Preston从科学方法角度将其区分为规范性理论、工具性理论与描述性理论,Freeman清楚的指出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本质上所展现的是一个管理概念,或者说是关于管理与组织行为的框架,它关注的是公司的管理者怎样对于利益相关者及其要求进行认识与作为。

虽然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对利益相关者在理论层面的关注,但在实务层面还需要一套应用的原理与方法论把这些理论以系统的方式延伸至实践,而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可以认为是利益相关者关注在实务层面的反映。

二、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的原理

利益相关者理论包含了规范性理论、工具性理论与描述性理论。其中规范性理论在形式上是直接陈述的,表达的是某种价值倾向、情感信念与社会信仰,其正当性依赖于这些倾向、信念与信仰而非实证,因此规范性理论具有某种程度的公理性质;而工具性理论本质上是基于因果假设的,它关心作为假设的“工具”与它所导致的结果之间的关系,其有效性取决于实证;而描述性理论试图描述事实本身,用以说明理论中所使用的概念是对所观察的实体的反应,描述性理论是价值无关的。

以上的理论从不同的研究角度为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还不够实用,尤其是各理论之间还存在着在前提假设方面的冲突,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汇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汇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试图基于管理者视角,解构与整合利益相关者各理论之精华,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解决其中的矛盾与冲突,以指导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的实践。汇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以下的一些矛盾问题进行了“汇聚”:

1.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还是股东(Stockholder)

在利益相关者的规范性理论中,存在着“Stakeholder”与“Stockholder”两种不同的企业模型的之争,其本质在于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Stockholder”主张的是个人主义的私人产权观而“Stockholder”主张的是社会实体概念的产权观。而汇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意识形态的两极化并不表示公司是两极的,公司是在两极中动态转换的,因此不应以对立的观点看待问题,不应以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而是应以实用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不同公司可以有不同模式,同一公司在不同时期也可以有不同模式。

2.工具理性还是规范理性

规范性理论依据规范理性来判定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而工具性理论则主张以工具性理性来判定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而汇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规范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存在着核与表的关系。从表面上看,工具理论成为主流的理性,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是:工具性的追求可以实现规范性的目的,因此可桥接冲突的两极,但是,工具性理性蕴含了“利益相关者管理是公司战略的一部分但却无法驱动战略”的结论,因此其效率应受质疑。并且目前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工具理性的证明严重依赖于其他社会科学,而这些理论的根基往往也是规范理性,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根本基础还在于规范理性。

3.目的还是手段

与工具理性还是规范理性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管理者应把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作为目的还是手段?对此问题,汇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这是一个存在于管理者心中信仰与立场问题,现实中管理者会有不同的选择:包括策略的、合法的、道德的、不道德的等。应注意的是管理者的选择并不是静态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应看作是一个动态的道德开发过程,同时还应注意到管理者的选择也是系统的、兼顾的,当他们对某些利益相关者做出策略性的选择的时候,对另外一些利益相关者可能做出基于道德的选择,而同样的情形也可以发生在对同一利益相关者的不同的情形上。

三、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系统方法论

利益相关者系统方法论是指一套用于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的系统思考与建模的概念的与解析的方法,利益相关者系统方法论创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之上,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关注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的理性,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不同,利益相关者系统方法论关注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的内容与过程,回答是什么与怎样做的问题。利益相关者系统方法论的出发点是基于管理者的,强调管理者在进行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时应遵循系统思想,综合考虑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等内外环境因素的互动关系,将这种系统思考总结为三个统一的视角,第一,内内视角:管理者如何看待与管理内部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一般员工,以及管理者本身,在此,如何看待管理者是最为棘手的,有人认为管理者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约的管理者,也有人认为管理者是所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代理;第二,内外视角:管理者如何看待与管理外部的利益相关者;第三,外内视角:管理者应如何从利益相关者看待企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获取营养。

但是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关系管理系统方法论并无统一的形式。在此领域,Freeman的理性——流程——交易三元素框架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基础性的“知识结构”或“概念语言”,在Freeman的三元素框架中,理性被用以回答“谁是组织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关注的利益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流程被用以回答“组织如何管理(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其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这些流程是否与理性相符”这样的问题,而交易用以回答“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那些交易”、“这些交易是否符合理性与流程” 这样的问题。

与上述模型强调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的结构与内容不同,Maani与Cavana则提出了一个称之为“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的面向过程的模型,此模型的基本思想是,第一,参与者驱动,强调从每一个进行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的人员角度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第二,分阶段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实施,Maani与Cavana提出了五个阶段的实施框架:问题的结构化、因果建模、动态建模、情景规划与建模、实施与组织学习。

参考文献:

[1]R.E. Freeman,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Boston:Pitman Publishing Inc.,1984

[2]Kettl, D, The Transformance of Governa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2

[3]Jones, T. M., & Wicks, A. C., Convergent stakeholder theory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24, No.2, 1999

[4]Clarkson, MBE, 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20, No.1, 1995

品牌战略相关理论综述 篇7

关键词:品牌战略,理论综述,品牌经营

一、品牌与品牌战略

常人眼中, 品牌就是商标、品牌就是一个企业的LOGO, 其实这些仅仅是品牌的外在表象, 品牌其实是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国营销协会 (AMA) 给品牌的定义是:“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符号或图案设计, 或者他们的不同组合, 用以识别某个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 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那么, 品牌战略又是什么呢?一般认为, 品牌战略是企业以品牌为核心竞争力, 靠品牌获取差别利润和价值的经营战略。品牌战略的关键在于, 摸清消费者的内心世界, 熟悉消费者的偏执喜好, 掌握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的原动力, 以及同类产品品牌的核心技术。它包含品牌开发与品牌经营。

二、品牌开发理论

品牌开发是指对某一新品牌通过一些列命名、定位等环节进行包装后推向市场的一个过程。主要包含品牌定位与品牌命名。

1. 品牌定位理论

品牌定位就是企业向消费者展示并让其认知区别于其他品牌的品牌识别, 其目的在于针对目标人群而展示其品牌的实用性与差异性。品牌定位实质是向消费者树立差异品牌, 去同质化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就医药连锁企业而言, 从宏观上分析, 其品牌定位就是业态选择, 是选择超市型业态还是选择便利店或者专科药店等, 从微观上分析, 品牌定位就是选择细分市场, 医药连锁企业市场细分不外考虑以下几方面:品质定位、行业理念定位, 质量、价格定位、文化定位、消费群体定位等。在医药连锁行业, 市场定位包括宏观方面的业态选择与微观方面的市场细分。在2001年以前, 医药连锁企业的前身往往是隶属于某一医药公司的诸多单体药店的叠加, 或某一上规模的单体药店以现有药店为基础进行“复制”诸多连锁店。在选择企业改制组建医药连锁企业无疑是企业当时的宏观选择即业态定位, 医药连锁企业一旦组建, 就要考虑市场细分是考虑药店面积全在1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型或者40-80平方米的便利店型。因此, 市场定位的宏观、微观是相对的。

2. 品牌命名理论

品牌命名是创立品牌的第一步, 所谓品牌命名, 是在对当前的市场情况, 未来国际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及品牌本身蕴含的产品内容和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对品牌进行取名, 品牌命名要适合企业本身发展, 要符合法律法规不重名, 铿锵有韵, 易于记忆, 同时还可令人启迪与联想, 表述品牌所蕴含的有形的无形的内容。如一心堂的“一心”, 仅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其包含的企业文化内容“一心服务, 以心换心”, 言简意赅, 朗朗上口且简单明了容易记忆。

三、品牌经营理论

企业从品牌命名到树立品牌直至如今的经营品牌可谓一个漫长的过程。何谓品牌经营, 一般而言品牌经营是指以品牌来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经营行为, 它是把品牌当作资源和资本来进行经营, 其最终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

品牌经营的目的是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品牌的知名度通过广告宣传, 主题活动形象公关很快就可家喻户晓, 但品牌的美誉度则是一个综合性考察指标, 它既包括该品牌旗下产品的质量、性价比、适用性、舒适度、环保性等产品本身方面的因素, 也包括经营者的诚信度, 社会价值观等。把它放大了说其实就是“综合实力”要提升品牌美誉度需要全方位多角度花大力气。当然品牌经营首先要有好的产品, 品牌没有好的产品, 愈宣传愈“臭名远扬”, 假如全国医药连锁企业前十强“一心堂”医药连锁公司“低价”品牌下销售假劣药品, 其后果可想而知。

1. 品牌推广理论

就是利用各种媒体和不同的表现手法, 去塑造企业形象, 提升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推广活动, 它可以是以广告诉求的方式, 也可以以主题活动来展示, 同时可借鉴名人效应, 邀请名人代言。品牌推广是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环节, 一个成功的品牌推广应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推广品牌的“宽度”, 也即是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程度, 主要指品牌的知名度;二是推广品牌的“深度”, 主要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程度, 即品牌的美誉度与对品牌的忠诚度;三是品牌的维护。

2. 品牌维护理论

品牌不是永恒的, 它可能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 也可能昙花一现, 瞬息风光不再, 了无音讯, 品牌需要日常维护方能长久。所谓品牌维护就是针对已经建立的品牌, 去进一步强化其在市场上所占领的地位, 去维护并提升品牌的价值的过程, 品牌维护主要是品牌的个性化维护, 不要让他瞬间“泯然众人矣!”, 目前, 我国许多企业喜欢跟风, 人云亦云, 人家啤酒广告语“XX啤酒, 清凉一夏”, 它也诉求“XX啤酒, 清凉一下”, 人家药店卖化妆品, 不管三七二十一, 它也在药店摆上日用品, 这些从众心理也导致品牌的同质化, 但如果某一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 别人无法模仿, 则核心技术就是该企业品牌的个性, 看来, 品牌个性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 也即是企业的增值技术。

3. 品牌扩张理论

企业要生存发展, 扩张是永恒的主题, 所谓品牌扩张就是实现品牌的增值过程, 它需要吸引消费者, 选择最佳消费模式, 并且拥有一个拼劲十足的团队和畅销的产品以及产品的附加品即品牌, 品牌扩张首先要分析好市场定位, 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手段对品牌进行了无声息地进行扩张, 实现品牌潜移默化的增值, 最终用自身的规模优势和积累的稳定形象, 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品牌扩张不是简单的复制, 不是盲目的发展连锁药店那种不考虑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扩张带给企业的可能是利润下滑、亏损甚至惨遭灭顶之灾。无论在医药行业还是其它业界, 这些因盲目扩张而导致企业“崩盘”的事例已不甚枚举。

四、品牌阶梯相关理论

医药市场在经历价格、质量、服务等各方面的竞争后便开始核心力量的竞争, 那便是品牌。品牌不是单纯的产品, 它是医药连锁企业综合企业力量在消费者心目中总体印象, 实施品牌战略需要系统地对企业的品牌段位进行逐项升级, 那便是先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 在此基础上提升企业品牌的美誉度, 由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吸引顾客, 从中培育忠诚顾客, 这才是品牌的忠诚度。

1. 品牌知名度

品牌知名度是指潜在的消费者认识到或者记忆起某一品牌是某类产品的能力。提高品牌知名度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一是找准策略方向, 这就需要医药连锁企业提炼出他们目标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根据他们的需求, 将企业恰好适合消费者的价值的产品呈现或者传播给消费者;其二是品牌传播, 可找名人代言, 也可根据产品的核心潜在价值, 从而赋予产品品牌符号;第三是进行媒体宣传, 纸媒、声媒、网络媒体、户外大牌等均可利用;四是策划一系列主题活动, 如一心堂心连心艺术团逐个药店爱心巡演, 消费者在无形中被一心堂所吸引。

2. 品牌美誉度

品牌美誉度是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和信任程度等综合指标的整体感知度。品牌美誉度是以品牌知名度为基础条件的, 没有品牌知名度, 酒好也怕巷子深的, 因此提高品牌美誉度除提高品牌知名度为前提外, 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主动参与解决特殊社会问题, 比如关爱福利院儿童, 为贫困学子献爱心;二是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要, 诸如药店代煎中药。三是积极融入大型社会公益活动, 潜移默化提升企业品牌美誉度。四是利用主流媒体作为品牌宣传阵地。

3. 品牌忠诚度

品牌忠诚度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同类产品的决策中, 多次表现对某一特定品牌的偏好的行为反应。品牌忠诚度的形成并不是单纯靠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等绝对优势吸引顾客, 它还取决于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特殊需求, 比如疗效基本相同的上百种感冒药, 有的顾客喜欢胶囊, 有的喜欢片剂, 有的喜欢大包装, 有的喜欢外说明字体较大的外包装等。要培育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与消费者的长期磨合。品牌忠诚度是品牌价值的核心, 主要有五个层次构成:无品牌忠诚者、习惯购买者、满意购买者、情感购买者。品牌忠诚度购买者是品牌培育的最高境界, 忠诚购买者的多少直接决定品牌价值的大小, 也决定该企业的生存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建强.现代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战略[J].中国商贸, 2010.

[2]何淡宁.跨区连锁药店的发展模式选择[J].中国药店, 2001.

[3]张扬.医药连锁企业品牌资产增值探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7.

[4]李强.广西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品牌经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胡哲平.餐饮连锁企业品牌资源管理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 2010.

[6]张刚.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医药企业品牌战略研究[J].经济管理, 2008.

[7]徐云斐.品牌强省的可行之路[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2.

[8]王欣.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发展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 2009.

教师反思理论相关研究概述 篇8

一、反思内涵的渊源

反思是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 意指自我反省, 即对自己的体验、思想等进行体会和思考。20世纪80年代, 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兴起。虽然从历史上看, 较早研究反思的有洛克 (J.Loke) 、斯宾诺莎 (B.Spinoza) 等人, 但大多数从事反思型教学和教师教育研究的教育者们推崇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 (J.Dewey) 为其鼻祖, 认为杜威是较系统地论述反思的第一人。杜威在其发表于1910年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就曾对反思作了界定:“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 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

随后, 教师教育者们从杜威的有关论述中获得启示, 逐渐认识到反思对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他们从各个不同角度对此展开了论述, 反思性教学学派应运而生。其中, 美国著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舍恩 (Schon) 提出两个著名论断, 即“行动中的反思” (Reflection-in-Action) 与“对行动的反思” (Reflection-on-Action) , 认为从业者结合亲身经历中的疑惑 , 通过一系列的反思、研究活动寻求解决疑惑的方法, 是从业者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Posner, G.J (1998 ) 提出教师 成长的公 式 : 成长 = 经验 + 反思 ;Van Manen (1977) 把反思水平分成三个阶段 :技术合理性水平 (technicalrationality) 、实用行动水平 ( practical action) 和批判反思水平。至此, 反思性外语教学迅速发展和成长, 广大教育研究者的反思意识愈来愈强烈。

二、对反思性教学内涵特征的研究

国内涉及教师反思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涌现出很多成果, 很多学者对反思性教学的含义进行了不同诠释。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基本上是在借鉴国外反思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概括 (熊川武, 1999;张立昌, 2001;武继红, 2003) , 止于理论层面的探讨, 缺少案例实证研究。

熊川武 (1999) 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 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 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统一起来, 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张立昌 (2001) 认为,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 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 或给予肯定与强化, 或给予否定与修正,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

三、对反思与教师职业发展关系的研究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发现问题、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反思策略, 在其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这促使众多研究者把研究视角放在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上 (甘正东, 2003;任庆梅, 2006) 。反思性教学使教师立足于教学实际, 改变其被动接受教育理论灌输的地位, 开始从反思性实践中成为研究者, 指导自己的行动, 推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 促进教师职业发展进入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状态。

综观我国反思理论的研究成果, 主要集中在对教学的反思, 却很少涉及生活反思。而一个教师成功的职业发展必然不能忽略其课堂外非正式的学习, 不能脱离其生活世界。因此, 由教学反思扩展到生活反思, 并且把生活反思与教师的职业发展相联系, 把对教师反思的探讨延伸到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将其放在教师所生存发展的社会、家庭和文化教育土壤中进行研究, 进行分析, 有助于丰富反思性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用的研究, 这是今后反思研究值得挖掘拓展的切入点。

摘要:该文通过梳理近三十年来教师反思理论的相关研究, 发现教师反思研究主要涉及反思的内涵界定及其与教师职业发展的关系。教师反思研究虽已探讨颇多, 但主要集中在对教学的反思, 多是以课堂教学环境为背景, 很少涉及生活反思。而教师的生活世界是教师构建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 一个教师成功的职业发展必然不能忽略课堂外非正式的学习, 不能孤立地与其生活世界相分开。

关键词:教师认知,教师反思,教师职业发展,生活反思

参考文献

[1]Dewey, J.How to Think: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Boston:D.C.Heath, 1933.

[2]Dewey, J.Experience and Education[M].New York:Macmillan, 1938.

[3]Schon, D.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New York:Basic Books, 1983.

[4]高翔, 王蔷.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 2003 (2) .

[5]甘正东.反思性教学, 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界, 2000 (4) .

[6]刘加霞, 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 2003 (10) .

[7]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 2001.05.

[8]任庆梅.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外语界, 2006 (6) .

[9]武继红.英语教师反思型教学实践初探[J].外语界, 2003 (1) .

[10]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浅析企业管理效率相关理论 篇9

企业成本、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等实际问题。究其原因, 除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进程不能适应市场和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外, 还有就是中国企业缺乏有效管理。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企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情况下, 企业的有效管理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效率和竞争力的战略、市场、人才、资本和技术等关键。可见, 只有积极推动我国企业管理创新, 建立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 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才能有效促使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1 效率的涵义

一般而言, 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 或劳动的效果与劳动量的比率。

效率被定义为一定的投入量所产生的有效成果。投入量是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目的所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由上述定义我们可以明确以下两点:

1.1 一切效率都是相对于投入量而言的,

投入量具有不同的形态, 因此相对于不同的投入量, 效率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例如元/人, 元/吨, 件/人等。

1.2 这些结果必须是有效的。

在实际工作中, 并不是所有的结果都是有效的, 例如, 一个企业的如果生产的产品没有销路, 产品越多反而会导致效率越差, 因为此时产品越多, 库存积压也就越多, 企业赔钱也越多,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的产品就是无效的。

2 企业效率的涵义

对效率的分析是企业理论的重要内容。企业理论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或流派即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企业能力理论和新经济社会学对企业效率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解, 由此先后出现了“资源配置效率”、“交易效率”、“核心能力效率”和“适应性效率”四个不同的效率范畴。分析表明, 资源配置效率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效率, 交易效率、核心能力效率和适应性效率分别是三种不同意义上的“制度”效率。最终我们发现, 企业效率是资源配置效率和制度效率的统一, 但制度效率对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

2.1 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资源配置效率”

新古典企业理论也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 不过厂商理论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理论。这是因为,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企业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证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有效性。这决定了, 新古典理论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 结果,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效率是“资源配置效率”。

2.2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交易效率”

科斯将企业生产展开成为带有制度结构的生产过程可视为新制度企业理论或现代企业理论的发端。新制度企业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交易成本”, 因此又被称为“交易成本企业理论”。在“正交易成本”的前提下, 新制度企业理论将企业看作为“一种治理结构 (一种组织构造) ”, 企业和市场是备选的两种治理模式。

由此可见, 本质上新制度企业理论将企业看作为一种相比市场和其他企业而言更加节约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因此, 企业效率的基本内涵也就相应被理解为交易成本的节约。这就是企业的“交易效率”。

2.3 企业能力理论的“核心能力效率”

企业能力理论承继斯密的生产分工理论, 突出研究企业的能力分工, 试图在知识特性的基础上解释企业的存在和效率。

2.4 新经济社会学企业理论的“适应性效率”

历史地回顾, 企业演进是效率追求与制度环境选择的统一;现实地考察, 有效率的企业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必然是高度“契合”的。亦即, 企业制度必须适应制度环境才有效率。这决定了, 由于各国不同的制度环境, 企业制度本身必然是“异质性”的, 企业效率追求也会因由增加了的制度环境的新约束条件不再是原来的那种“最优效率”而变为现实中的“次优效率”。当然, 在特定制度环境约束下这种“次优效率”就是最优的, 因为企业制度安排必须也必然“适应”制度环境才能达致这种效率, 我们称之为“适应性效率”。适应性效率的最显著表现, 是现代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多样化与其同样显著经济绩效的并存。

从制度个体主义视角出发, 摒弃了“社会化不足”和“过度社会化”这两种非现实的观点, 认为现实企业当中的行为人并非是纯粹意义上的经济人, 而是理性被“社会化”了的经济人。于是, 在经济人参与博弈所达成的动态均衡中, 不仅会有纯粹经济因素的考虑, 其他非经济性质的考量也会在最终的企业合约或制度安排中沉淀下来。显然, 如果说前者是对企业制度必然“适应”制度环境的宏观观照, 那么后者则说明了企业制度如何“适应”制度环境的内在机理, 进而共同解释了现实世界存在多样化企业制度模式的事实, 以及企业制度在制度环境变量约束条件下所达致的“适应性效率”。

3 企业管理效率的涵义

管理是制约和决定企业效益的重要因素, 管理水平的高低关键取决于管理效率的状况, 较低的管理效率很难使企业获得较高的收益回报;较高的管理效率一般与较好的企业效益相一致。管理效率与企业效率和效益存在着大体一致性的正相关关系。因此研究企业管理问题, 不能不把管理效率放在突出的位置给予充分的认识和把握。企业管理效率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管理效率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是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工具研究管理状况的一种科学方法。广义的管理效率是指管理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 具体到一个企业和单位, 就是总的投入和总的产出的关系。广义管理效率与企业效率在量上保持一致, 在企业财务上难以严格区分。狭义的管理效率是指管理活动本身所耗费的成本 (主要指管理费用) 与所带来的收益的比例关系。广义管理效率和狭义管理效率的划分只有在数量分析中才有意义, 在理论分析中往往混同使用。

在现实企业管理中, 管理不可能完全没有效率, 没有效率的管理是不能长久存在的, 这如同没有生命力的肌体必定死亡一样。管理效率分析研究现实的管理状况, 只研究管理效率高低的原因及其对策, 为企业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效率分析方法和提高管理水平的途径。管理效率是制约管理绩效和企业效益的重要原因低效率管理必然影响企业管理绩效, 从而造成企业的低效益, 甚至严重亏损。提高管理效率是提高企业效益、改善管理绩效的必要条件, 企业管理人员务必充分认识管理效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结合管理的定义, 可以把企业管理效率解释为: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 在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对各种资源进行协调配置的过程中, 形成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 它是企业竞争能力、投入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体现。企业管理效率是关于企业资源配置情况和各项资源利用情况的有效程度的衡量, 它既可以是从整体衡量的效率, 也可以是从某一功能单元或某一局部衡量的效率。

提高管理水平是挖掘效率的基本手段。从注重操作规范的科学管理到注重人性的文化管理, 从注重生产流程调整的精益制造到注重信息沟通的ERP都是人类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具体表现。企业若想在长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短期内必须提高管理效率, 重视练内功, 从细节入手挖掘潜力, 挖掘效率, 实现长期效益。

参考文献

[1]秦寿康.综合评价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2]林融, 葛四友.效率、效益及其关系的分析与思考[J].浙江大学报, 1998 (3) .

[3]周昕.提高效益重在管理[J].一重技术, 2005 (1) .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篇10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集聚,知识流动,创新

1 产业集群理论述评

1.1 国外产业集群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Marshall A, 1922) 。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研究产业集群的。他通过对产业组织的研究, 总结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的规律。他认为, 在特定的空间里集中的产业, 会产生熟练的劳工市场和先进的附属产业, 或有专门化的服务性产业产生, 以及改进其他基础设施, 进而产生外部经济。马歇尔认为, 随产业规模扩大会引起技术信息的传播和知识量的增加来说明产业集群主要依据外部经济而产生的这种现象。胡佛 (Hoover, 1937) 认为存在一个最佳规模的产业集聚, 若集聚企业太少, 集聚规模不够的话, 则达不到集聚能产生的最佳效果;若集聚企业太多, 集聚规模过度的话, 则有可能使集聚区的整体效应反而下降。波特 (Porter, 1998) 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和战略管理角度提出了“产业集群”概念和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钻石模型”。波特认为, 发达经济体之所以经济发达的原因, 就在于其拥有一批有竞争实力的产业集群, 这些集群作为“本垒”培育了其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韦伯的区位理论认为, 大量集聚因素是产业集聚的动力, 并分析了企业应在何处集聚, 以及集聚的过程和选择这个区域的原因。斯多普 (1999) 认为, 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 具有竞争优势, 它是成本最小化、更新过时的知识和技能、技术灵活性之间进行抉择的结果。此后,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完善了产业集群理论。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 (GREMI) 的学者们以“创新环境”和“集体学习”的新概念赋予集群以新的内涵, 使企业的地理集聚与创新相联系, 从而开辟了集群研究的新天地。

1.2 国内产业集群理论

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仇保兴 (1999) 详细剖析了以浙江省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演进过程及趋势, 提出了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和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承担的角色和应发挥的作用。王缉慈 (2001) 拓展了产业集群的内涵, 并对我国产业集群和区域发展提出了一系列中肯的建议;盖文启 (2002) 利用创新网络理论探讨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 解析了产业集群如何实现外部经济性、交易成本降低、竞争优势的获得等, 并提出了集群今后发展的趋势和区域政策。张辉系统地研究了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的转型和升级问题。王志敏 (2007) 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及动因;王晓清 (2008) 揭示了企业的区位选择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叶华光 (2009) 研究了横向产业集群形成的外部动力机制与内部动力机制。

2 产业集聚区创新机制研究

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 (OECD) 专门设立项目深入研究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研究指出创新网络及网络中的互动对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影响甚至决定了国家创新系统的特征。阿歇姆 (Asheim, 2002) 对产业集聚区创新机制的研究主要是从知识传播、技术转移、学习机制等角度研究创新机制内各要素的互动关系、知识传播与技术转移的途径等问题。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研究认为, 区域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区域创新环境的改善。他们认为区域内企业、研究机构、大学等创新主体之间具有强大和稳定的创新协同作用, 其实现途径包括企业内衍生、人才在当地企业间的流动、当地企业之间的结网和互动等过程。

国内学者胡志坚 (2002) 分析了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与创新模式。浙江大学魏江教授 (2004) 系统研究了集群创新系统, 提出“集群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对其构成要素、结构, 以及集群创新系统与企业创新系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他认为, 集群成员之间的知识外溢作用产生了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力和绩效。蔡铂认为, 社会网络增进了信任和联系, 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的流动和传播, 为产业集群带来了技术创新的优势。雷如桥 (2004) 从网络结构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及其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 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和创新系统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玉文 (2009) 认为, 在合作创新的集群联盟中, 合作创新成败的关键在于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良好沟通及协同努力。王勇、张界、冯长利 (2009) 指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新技术复杂性的不断升级, 为了实现创新, 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联盟的方式。刘春芝认为, 通过相互竞争与合作, 集群内企业产生创新集聚效应, 进而获得创新优势。从整体来看, 产业集群内部的共生机制为创新活动提供了一种其他组织模式难以获得动力来源和传播途径, 提高了集群内组织获得创新资源的能力, 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创新活动的发展。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 可以认为, 集群内的技术创新在同一区域、行业内的溢出、扩散、传播, 其动力主要来自集群内存在的良性竞争挤压、快速的模仿机制、纵向的追赶效应和拉拢效应。

3 产业集群知识流动与创新的关系研究

在发达国家, 从纯外部性的“溢出与集体学习”视角到“新熊彼特主义I视角”再到“新熊彼特主义II”视角, 使人们对集群中知识流动及其对集群竞争优势的影响有了一个较明晰的思路与理解 (李琳, 2005) 。日本学者竹内广隆和野种郁次郎曾提出了著名的SECI模型, 对组织内知识转化和创造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在发展中国家, 经历了从“集体效率” (schmitz, 1999) 到“外部知识源” (Hulnphrey, sclunit Z, 2001) 再到“国家或地方创新系统” (Edquist, 1997) 的研究观点演化过程。Ste Phen5.Cohen and Cinzia Dal Zotto (2007) 认为,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大规模发展促进新知识的交流和传播, 知识吸纳能力和信息管理系统对于组织创新和知识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李琳 (2005)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集群企业如何将获得的外部知识转化为企业创新, 与群内企业的吸收能力息息相关。李正锋 (2006) 认为, 产业集群通过组织间信息的交流、知识的共享与传播、人才的流动等为产业内组织的知识创新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强大动力。沈静 (2009) 深入分析了企业合作创新所涉及的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构建了企业合作创新知识转移机制。刘满凤 (2009) 将知识的共享行为看作是公共物品的供给, 建立了不完全信息下的共享知识供给博弈模型。金潇明 (2010) 构建了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四螺旋知识共享分析框架, 产业集群经过“隐性一显性一隐性”的知识螺纹, 前后衔接, 实现知识由低级向高级的变化, 最终实现知识共享与创新的螺旋式上升。

一般情况下, 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流动的过程中, 由于接受能力的差异, 知识有可能会减少, 也有可能会增加。知识在流动中增加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 通过学习, 学习者吸收了知识。 (2) 在知识流动的相互作用中激发新知识的创造; (3) 由于主体间知识和信息的不对称, 会导致传递者的知识在接受者那里得到新的理解;正是因为知识在流动中会促进旧知识的转化和新知识的创造, 一个良好的创新系统才具有源源不竭的创新来源。

4 产业集群中知识网络的演化研究

在知识经济时代,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根本源泉是知识创新。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系统的集群中的知识网络, 能为集群中的组织提供广阔的学习界面, 在集群企业相互学习的过程中, 增强了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产业集群中, 参与者为了从知识网络中获得收益、获取新技术, 必须加快学习过程, 降低交易成本, 取得协作经济效益, 分散创新风险。各类参与者知识和信息不断交互的动态网络演化过程就是知识网络的演化过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 一些专家或学者就开始了知识网络的研究, 如Bech-mann认为, 进行科学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机构和活动就是知识网络。Aguirre将企业记忆的知识作为在网络中进行知识存储和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手段, 并建立了基于多智能体的知识网络模型。史占中、李勇等指出, 企业自身吸收能力、所转移的知识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网络的知识转移效率。Cowan比较了参与者随机交互转移知识和在正式体系下的交互转移知识两种方式对知识网络演化的影响, 并仿真研究了相应的模型。姜照华等将知识网络与网络外部, 以及参与者之间的知识流量作为知识网络演化的重要变量, 构建了产业集群知识网络演化的动力学模型;从区域经济角度出发, 他们认为知识网络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骨架, 而高等学校、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则是区域知识网络结构上的一个个节点单元。

综上所述, 已有研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国内外的研究重点已经逐步转向集群内知识流动与创新的关系研究, 但是具体研究成果不多, 且大都停留在国家层面。

(2) 产业集聚区知识网络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集群企业创新之间有何种互动关系缺乏深入探讨。

(3) 深入研究某一具体产业集聚区创新机制构建的文献亦不多见。

(4) 在知识粘性的前提下, 跨产业集群的知识网络平台如何构建鲜有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勇, 史占中, 屠梅曾:知识网络与企业动态能力[J].情报科学, 2006年

[2]姜照华, 隆连堂, 张米尔:产业集群条件下知识供应链与知识网络的动力学模型探讨[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年

[3]刘晓:基于知识网络的软件业集群技术学习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 2004年

[4]赵晶, 周江华, 张帆:基于集群知识网络的技术学习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年2月

[5]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

相关理论论文 篇11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现代远程教育是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心在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办学质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是高等继续教育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校外学习中心的特点和功能

学习中心是试点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校外学习支持服务机构,承担着招生宣传、学习支持服务、教学管理、教务管理等重要任务,其建设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试点高校的声誉和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学习中心一般由高校根据本身的发展规划需求,与当地依托建设单位签订协议,向当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学习中心在行政上隶属建设单位,在业务上接受高校领导。设定学习中心,便于高校突破地域的限制,以较低的办学成本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习中心是一种以校带点,校点统筹,合作办学的共同体,它具有开放性、基层性、便民性和集约型4个主要特点。打破高校封闭的围墙,面向社会广泛开放;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最大范围内整合教育资源;灵活学习,有利于学习者多样化选择学校和专业;高校与学习中心统一目标,相互分工协作,既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又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学习中心具有生源组织、全面育人、信息沟通、组织管理和质量管理5大功能。既熟悉高校办学思想,又了解当地需求,利于发挥生源宣传组织的功能;主动配合高校,承担育人功能,促进本地人增长知识才干;植根广袤社会,为高校提供专业调整和教学改革的依据;辅佐高校完成教学组织管理、考务组织管理、学籍异动管理、档案管理等工作;建立质量管理制度,落实质量管理措施,切实把质量管理作为学习中心的生存线、生命线、竞争线。

二、运用理论相关者理论,构建学习中心监管机制

(1)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内容

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一书中给出了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指任何一个影响公司目标的完成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与参与。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否获得长期的生存和繁荣的最好途径是:考虑其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企业的在设定自己的绩效目标时,应该考虑到那些对自己来说十分重要的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需要。

该理论通过运用利益相关者方法,分析经济、技术、政治、社会、管理等方面不同利益相关者行为对组织的影响以及组织行为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从而形成企业战略。利益主体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存在、发展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和谐共存的问题,也要关注与利益相关者互动中实现双赢或共赢。

(2)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可行性应用说明

主办高校是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利益主体,决策、监管和实施工作大多由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学院承担。高校远程教育的利益相关者,既有高校内部的组织和个人(即:专业院系、教师、管理部门),也有高校外部的组织和个人(学习中心、学生、竞争者等)。利益主体和利益相關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而校外学习中心在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承担了特殊利益相关者的角色。

1)高校根据办学目标和定位,需本着“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不能损害和影响到主办高校的声誉和办学质量”的基本原则,慎重选择利益相关者:通过对入学门槛的设定对学生进行选择;通过对招生专业的选择对教学院系进行选择;通过一定教师聘用制度对教师进行选择。而至于校外学习中心的选择,余地相对更大。学习中心设立要充分考虑专业、办学层次、招生对象、招生人数等实际情况,科学地设置站点布局,合理地控制站点数量。

2)建立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与利益相关者坦诚交流,秉持为利益相关者服务的理念进行管理,提高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能力,以符合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方式分配资源。比如,开通学生意见箱,增设学生信息员制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质量监控的工作中,沉淀学习中心在教学支持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高校与学习中心要明确双力各自的职责和任务,认真履行协议所规定的职责和义务。

3)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及资源优势,实现共赢,谋求共同发展。高校要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了解各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需求。高校对学习中心提出的合理问题和建议要尽快解决和采纳。高校在处理问题时,既要考虑到学习中心的特殊性,又要考虑到学习中心的普遍性。在处理各种问题的时候,双方要保持一致的目标,相互理解。

三、结束语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管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新方法。运用该理论来分析和解剖校外学习中心管理问题,形成管理策略,提高高校的管理能力,对于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慧民,刘福平等. 新形势下加强高等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管理的探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分布式检索及相关理论 篇12

在信息检索领域, 特别是网络信息检索领域, 一些采用集中式信息方式的网络信息检索系统当负载增大时, 用户的查询请求往往难以得到及时响应。为此, 采用分布式信息方式构建分布式信息检索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同时, 由于信息资源建设任务的庞大和繁重很多检索系统只能独立完成某领域或某方面的资源建设工作, 但用户却往往需要全面的资源服务。而分布式检索系统可以提供一种整合不同信息资源, 提供集成信息服务的可能, 即在信息资源分散建设的环境下, 提供集成的、全面的信息服务。

1.1 分布式计算

所谓分布式计算就是两个或多个软件互相共享信息, 这些软件既可以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运行, 也可以在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多台计算机上运行。它研究如何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 然后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计算机进行处理, 最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分布式计算比其它算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 稀有资源可以共享。 (2) 通过分布式计算可以在多台计算机上平衡计算负载。 (3) 可以把程序放在最适合运行它的计算机上。

其中, 共享稀有资源和平衡负载是分布式计算的核心思想之一。

1.2 分布式检索

利用分布式计算进行信息检索称为分布式检索[2]。与并行检索相比, 分布式检索的主要特点是: (1) 分布式检索通常处理的是地理位置分散的异构数据, 不同地理位置计算机系统间通讯的开销比较大, 因此分布式检索中应该尽量避免不同地理位置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讯操作。就通讯本身而言, 由于不同系统的异构性, 分布式检索系统中通常采用TCP/IP协议来实现通讯而并行检索中处理器之间的通讯可以通过共享内存来实现。 (2) 分布式检索的数据规模相对较大, 每个节点的处理能力又不尽相同。因此, 分布式检索通常只选择某些数据子集进行检索, 而不像并行检索那样, 需要返回每个数据子集的结果。 (3) 分布式检索的对象的异构性使得统一描述和访问成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3]。

2 分布式检索系统结构

分布式的总体结构为如何并行的定义和解决问题, 提供极大的灵活性。检索系统在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的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多任务处理的使用。分布式系统里的每个处理器都彼此分开了, 每个处理器上运行独立的搜索引擎系统。搜索引擎对单个的查询不进行合作, 但是他们可以共同拥有代码库和数据。对搜索引擎的查询请求是由检索代理来管理, 它接受终端用户的查询要求, 并将其分发给所有可利用的搜索引擎。

分布式信息检索系统在系统的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信息搜索的速度、信息服务的质量, 以及系统的管理、维护、更新等因素, 采取了有选择的协作机制, 并且利用用户的反馈调整系统的运行。当系统获得用户的查询请求后, 先查询本地信息库并返回结果, 如果用户要求更多的信息, 系统就会根据用户对已有信息的满意程度选择下一个查询对象, 可能是本地信息库, 也可能是远程搜索引擎[5]。

3 分布式检索系统的实现框架

分布式信息检索系统的建立和实现需要以一个软件结构框架为基础[6]。目前, 有多个标准和产品支持这样的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 这些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基于Z 3 9.5 0的体系结构

基于Z39.50协议的分布式信息检索系统的核心有两个部分: (1) 索引数据库:用来存放网上资源索引的数据库, 它具备Z3950协议访问接口。 (2) 用户访问接口:通过Z39.50网关把信息提供给用户的接口。

该体系结构的分布式检索系统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工作:用户的查询请求由浏览器通过HTTP请求发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通过HTTP_Z39.50协议转换网关把HTTP请求转换为Z39.50请求, 发给本域的Z39.50服务器, 进而访问索引库得到查询结果。如果在本域的Z39.50服务器找不到所需信息或者用户在最初的查询请求中就指定了查询其他域, HTTP_Z39.50协议转换网关会把39.50请求发给其他域的Z39.50服务器, 并负责收集所有Z39.50服务器返回的查询结果, 整合后统一以HTML页面的形式返回给用户浏览器。

3.2 基于Java/CORBA的架构

Ja va/C ORB A的架构是组件技术的一种类型。组件技术是面向对象技术的最新发展, 它具有开放性、集成性、灵活性、模块性、可管理性、安全性、透明性等特点。组件技术为分布式异构环境中的多组织域信息处理服务之间的互联提供了技术支持, 以此为基础可以有效地实现分布式系统中的公共服务系统、基础组件、组装框架、数据表达规范、数据传输协议及服务器定位等关键技术。分布式对象是组件技术核心。

参考文献

[1]姚树宇, 赵少东.一种使用分布式技术的搜索引擎[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5, 1 (1) :127~129.

[2]耿骞, 刘畅.分布式检索系统及其体系结构[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4, 2:69.

[3]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cluster/cluster_system/base/part2/index2.html.

[4]David Hawking, Nick Craswell, VeryLarge Scale Retrieval and Web Search.CSIRO, GPO Box 664.Canberra ACT, Australia.May, 2004.

[5]周斌, 刘波, 杨岳湘.Z39.50.协议的原理及其在分布式检索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 2002, 28 (9) :5~7.

上一篇:体育方法论文下一篇:中国传统武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