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共12篇)
中国传统武术发展 篇1
引言
传统武术主要是指明清以来,以家传(近似血缘传承)的形式表现的流派武术。它是历代宗师巨匠代代传承而留给我们的巨大文化财富,它巧妙的劲力和招法,丰富的哲学、美学意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财富是当之无愧的。
余秋雨先生曾说:“传统不是已逝的梦影,不是风干的遗憾。是一种有能力向前流淌,而且正在流淌,将要继续流淌的跨时间的文化流程。”因此,在传统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循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全方位的发展思路,科学合理地推动传统武术的全面发展。正如邱丕相先生所说:“对传统武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加以保护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将是更重要的一面,传统武术如何在历史流淌之中完成创造,适应当今时代和未来的发展。”传统武术的传承保护与现代化发展虽然对立,但又是辨证统一的。所以,对于传统武术发展的研究,从宏观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进行:一是对传统武术的保护;二是促进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在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1 传统武术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1.1 传承理念陈旧,传播渠道狭窄
传统武术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始终受传统陈旧理念的困扰,并呈现出“孤芳自赏”的尴尬局面。传统武术自产生起,就是一个相对发展的动态结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构成前后左右的联系,这个相互联系的封闭和半封闭系统就是传统武术生存的空间。正因为如此,传统武术始终没有跳出“惟我独尊、固步自封、伦理错位、功能支解、流派冲突、人文失落、门户之见”的怪圈。这也是传统武术远离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根本所在。
传统武术的技术传播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师徒传播(家庭传播),它是武术发展的主要渠道;第二,区域传播,它是武术发展的显著特征;第三,结社传播(组织传播),是武术传播的特殊形式;第四,寺院传播,这是武术传播的重要场所。由此可见,以上几种传播渠道都是以口传身授为主要的传承方式进行的。因此,其给后人留下的能够广泛流传的文字、书籍也非常稀少。
无论是少林、武当还是其它门派,几千年来一直是以师徒传播为主,虽然延续发展至今,但其传承过程还是受到陈旧理念的阻碍。特别是师傅的授徒过程,择徒是非常重要的入门关,各门派都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传统的授徒是以“一对一”为主要形式,严格遵守师徒制,更增加了其保密性。而且,师傅在授徒过程中,对其它门派及他人,乃至本门派弟子都要留几手看家本领。在这种“法不传六耳”、“秘而不传”、“不立文字”的保守理念的驱动下,其排它性和保守性是根深蒂固的,使得传统武术的一些套路、功法和绝招濒临失传或正在失传。由此可见,传承理念的陈旧与传播渠道的狭窄是影响传统武术健康发展的历史根基。
1.2 传统武术发展中的不均衡现象
传统武术发展中的不均衡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其次是传统武术在国内发展与国外发展的不均衡现象。
现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与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健身和娱乐的方式变得丰富多彩,传统武术不再是唯一的娱乐健身项目。长期以来,中国习武群体基础雄厚,人口众多。然而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传统武术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习练传统武术的人群正在逐渐减少。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显示:2004年武术项目在国内的健身位置从2000年的第二位降到了第六位。其原因主要为:第一,近年来过分强调竞技武术,实施“奥运战略”,限制了传统武术的发展;第二,传统武术本身不愿意接受新的改造与创新;第三,青少年对传统武术的喜爱程度降低。
众多资料与媒体调查显示,外国朋友对中国的传统武术非常热爱,更被渗透其中的哲学理念所吸引。近些年来,来我国学习传统武术的外国人络绎不绝,大部人都集中在少林、武当、峨嵋等武术的发祥之地,目的在于学习正宗的传统武术,渴望通过外部形体的学习、锻炼,逐渐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进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去练习中国传统武术。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限制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发展中的不均衡现象:国内注重竞技武术的发展,而忽视传统武术的发展;传统武术在国内的发展与其在国际中的发展不同步;国外对传统武术的热爱高于国内。试想一下,如果传统武术在孕育其自身的本土中发展受阻或呆滞,又如何更好的、可持续地在国外发展推广?
1.3 挖掘整理工作与整理翻新工作的断裂
对传统武术的挖掘成果是显著的,但是,后续的整理翻新工作出现了断裂,文献资料没有及时地加以开发和利用,以至于限制影响了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1983年,国内开始了关于传统武术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历经三年多,取得了丰硕成果。初步挖掘整理了流传各地的“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129个,共收集武术文献资料482本,录制70岁以上老拳师拳艺394.5小时,古兵器392件,实物29件。它的目的是针对濒危失传,或正在失传的传统武术进行抢救和保护的同时,更好地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651万字的《拳械录》和《武术史志》,是需要开发和利用的,而不是作为宝典来珍藏。
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对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
传统武术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精华,成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尽量保护各种文化传统,特别是小传统的原生状态,避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逐渐消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1 营造传统武术传承的文化生态
费孝通先生说:“文化是脆弱的,一旦脱离了其生存的文化圈就会走向衰亡;文化又是坚强的,走出去还能走回来,这种走回来就是需要一个族群的集体反思,集体觉悟。”理论总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却常青,就在理论家和学者们在进行抽象的“概念博弈”时,流动变化的传播现实做出了回答:传统文化若要进入现代人的生活,必须具有适宜于其生存的外部环境。传统武术的文化、教育、健身、娱乐等价值在当今仍然可以发出璀璨的光芒,因而政府有责任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舆论引导等措施,在社会上掀起一股传统武术热潮,为传统武术及其传承人营造出一个更加宽松、更适合其生存的环境,改善群众对祖传绝技的冷漠,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麻木与无知,此乃上策。“因为随心所欲地改变其原有生态环境,或是使传承人离开他所熟悉的原生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正常发挥,都会带来负面影响。”[1]
2.2 传统武术需要在创新中传承
时代在发展,其对传统武术的保护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农耕社会发展而来的传统武术本身是一个瑜瑕互见的复杂文化体,其中既蕴藏着前人的智慧精华,也裹挟着不可避免的历史积尘,同时还更多地隐匿着需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转换机制才能焕发出其时代价值的文化传统。这必须在对它进行深刻理性把握基础上的扬弃和创造性转换。“海纳百川”、“生生不息”,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力所在。[2]因此,应开拓传统武术传承的多种途径,利用一切主客观条件来使传统武术在保护中更好的得到发展。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新时代传统武术的保护,绝对不是“原貌呈现”,而是在创新中进行保护,这也正是国务院相关文件中所提出的“传承发展”。
3 传统武术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张岱年先生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不与较高的不同的文化相接触,便易走向衰途。然而虽衰,却没有更高的文化来征服,亦不易即趋灭亡。一个民族的文化与较高的文化相接触,固然可以因受刺而大进,但若缺乏独立自主精神,也有被征服被灭亡的危险。”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下的一个文化子系统,所表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其现代化的发展也至关重要,需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一致,符合现今社会发展的文化要求。
传统武术的传承保护与现代化发展虽然对立,但又是辨证统一的。传统武术的发展模式几千年来一直都是不断变化的,现今社会,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主要体现为世界一体化下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传统武术的多元化发展模式适应全民健身,适应传统武术的发展,也是建立中国武术后奥运整体发展模式的基础。其多元化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大众化———传统武术发展的根基与跳板;第二,国际化———传统武术发展的必然方向与最高巅峰;第三,教育化———传统武术发展的鲜活力量。
3.1 大众化发展
虽然有资料显示,国内近年来练习武术的人群有所减少。但是,传统武术仍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如何在大众中发展传统武术,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值得关注的是原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武术泰斗门惠丰先生,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传统武术的大众化发展中做了重大贡献,创编了符合现今大众进行健身很娱乐的东岳太极拳械,其在创编过程中吸取了五大传统太极流派的精华,并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健身哲理,既符合科学健身理念,又发扬了传统文化,也对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了注入了血液。另外还有木兰拳等的产生,它的出现也顺应了当今社会的发展,丰富了传统武术的内容和价值。
由此可见,传统武术的大众化发展不仅仅是对原有拳种的保护,更是创新式的自身发展,保持风格,与时俱进。大众化是传统武术发展的根基与主体,更是中国武术发展的一块坚实跳板。
3.2 国际化发展
传统武术需要走向世界,世界也需要传统武术。传统武术在国外一些国家的发展经验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尤其是日本,有众多的习武者,其中太极拳爱好者高达100万人,经常参加比赛的人数约45000人。现今日本的太极拳比赛已达到相当的规模,而且较为规范。太极拳在日本发展已形成多元化的格局。传统武术在日本的开展可以作为其国际发展的重要参考。如果中国传统武术能在世界更多的国家开展,这对于中国及其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骄傲。由此可见,国际化是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未来方向与最高巅峰。
3.3 教育化发展
传统武术的教育化发展主要指其在学校的发展和普及。当前的体育院系招收武术专业本科生的考试标准大都是按照竞技武术的模式建立的,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因此,体育院系应对传统武术的传承人及习练考生敞开大门,继续不断的修正这种唯竞技武术标准进行择生的考试办法,为从小习练传统武术的考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为这些习练传统武术的考生都为青少年,他们是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鲜活力量,这对于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为处于边缘地带的传统武术提供一个繁衍滋养的空间,传统武术才会后继有人。
有学者指出:中国有3亿多青少年,学校是最重要、最广泛的传承武术的阵地,也只有将武术置于学校通过青少年进行传承,才能更好地履行武术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是否可以将武术从学校的体育课中独立出来,作为每个学生必上的国学课程,这将十分有益于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3]并认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是武术蓬勃发展的两翼,应比翼齐飞,共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对传统武术人才招生改革,不仅有利于武术学科的完善与发展,而且有利于传统武术的水平提高及科学化、学科化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既可以吸收传统武术的“营养”,进一步推动竞技武术的发展,也有益于传承武术的文化内容。[4]因此,传统武术的教育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传统武术的可持续传承与未来发展,也是培养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鲜活力量的主要途径。
4 结束语
传统武术的传承保护与现代化发展虽然对立,但又是辨证统一的。传统武术的发展应该遵循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全方位的发展思路。并注重营造传统武术传承的文化生态,在创新中进行科学传承,一方面对传统武术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要促进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使其在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形成大众化、国际化与教育化发展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从而为中国传统武术的自身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传统武术现今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传统武术的传承保护与现代化发展虽然对立,但又是辨证的统一。传统武术的发展应该遵循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全方位的发展思路:一是对传统武术的保护;二是促进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在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旨在为传统武术的科学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传统武术,文化保护,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林,虞定海.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7):88.
[2]周伟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统武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869-870.
[3]邱丕相.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6(8):63-66.
[4]邱丕相,翁信辉.传统武术发展的新思路——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对传统武术人才招生改革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5):54-56.
中国传统武术发展 篇2
四个分期:
关于流程——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四个分期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萌芽期)
先秦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先秦时代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原始文化
2、夏商文化
3、西周文化
4、*春秋战国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奠基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
1、秦汉文化
2、魏晋南北朝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期(繁荣期)
隋唐五代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期
1、隋唐五代文化
2、宋元文化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总结期)
明清两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1、明清文化转型背景
2、明清文化衰败的原因(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教育上、经济上)
中国传统武术发展 篇3
【关键词】城镇化;逆城市化;传统武术;发展趋势
城镇化是在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市和小城镇占据城镇的大多数,并且在城乡二元体制的压制下,发展不充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和具体国情的发展措施和思路。然而,学者对城镇化以及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的表述不一,还未达成一致的意见。不可否认的是乡村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重中之重,因为乡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思路。乡村作为传统武术的发源地,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给传统武术的生存带来了挑战。一方面,传统武术在乡村的生存出现了危机,原有的生态将得以改变;另一方面传统武术可以借助乡村城镇化的趋势,借鉴吸收武术在城镇以及城市的生存经验来保存自己的血脉。因此可以说,乡村城镇化也给传统武术的生存提供了契机。乡村城镇化是城市化的初级或者低级阶段〔1〕,而逆城市化则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城镇处于乡村与城市的连接处,同时具备乡村和城市的特点。可以说,城镇的发展是城市化的风向标、晴雨表。因此,传统武术在城镇化进程中能否抓住机遇,进而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并促进自己的发展是传统武术生存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1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1.1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与释义
世界银行在《2020年的中国》开篇中提道:“当前的中国正在经历两个转变,即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从农村、农业向城市、工业社会的转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要统筹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城镇化是伴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而出现的乡村生活、生产方式向城镇生活及生产方式转变的一种现象,在空间上表现为由于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逐步转化的一个过程,包括乡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生产方式转变,城镇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等,其中乡村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初级阶段〔2〕。
1.2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城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逐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3〕。从人口构成上来看,城镇化是一个农业人口逐渐减少,非农业人口逐步增加的过程;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城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民经济转变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过程;从价值观念来看,城镇化是一个逐步用现代工业文明取代狭隘的保守的植根于乡土社会的小农意识过程;从生活方式来看,城镇化是一个快节奏、短周期替代乡土式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长周期、慢节奏的生活方式的过程。城镇化是对居民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全面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2乡村城镇化:传统武术的生存挑战
2.1传统武术的生存现状
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的,是主要生存、衍传于我国乡土社会的土壤并发展至今的,主要依托于民间习武群落,以拳种为基本单位〔4〕,以套路、散手包括功法练习和武德修养为有机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延传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防卫实践活动。因此,当今流传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和源于农村并在城市扎根的拳种武术统一于乡村武术这一概念。
传统武术从萌芽、成长到成熟的整个过程以及各个阶段都记载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记忆和沧桑的历史进程,是现存为数不多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乡村城镇化的进程,乡民生活方式与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的趋同化和合流,传统武术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灭绝性的破坏,生存空间受到了无情的挤压,传统武术的生存现状令人堪忧。例如临清潭腿这一传承千载的优秀武术拳种,在其发源地河北临西一带基本绝迹,难见昔日的辉煌〔5〕。无独有偶,流行于闽东的文拳、雨拳、五行拳等传统武术流派在城镇化的冲击下,已经难觅踪迹,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除了流传于闽东地区和河北临清的传统武术流派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外,我国其它地区的传统武术生存状况大体面临相同的境遇。
传统武术整体上面临着诸如后继乏人、人亡艺绝等严峻的生存形势,然而传统武术仍然没有消亡,乡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开展着传统武术。部分武术拳种像太极拳、少林拳不仅在其发源地风风火火地开展着,而且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武术奇观。然而这种个别拳种的生存现状,不足以说明我国传统武术的整体生存情况,却在某些方面表明了传统武术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和繁衍土壤。
2.2传统武术的生存挑战
造成传统武术生存尴尬境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乡村城镇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一方面,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乡村人口的减少,客观上造成乡村潜在的习练武术的人群的减少,传统武术失去了潜在的承载主体;另一方面,乡村城镇化带给乡民的城镇化的生活方式,远远不同于适合传统武术氤氲生长的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从武术成才年限上看,一个习练传统武术的人要想成才,至少需要十数年的时间,甚至需要耗尽毕生精力、刻苦钻研才能悟得奥妙,而更多的人却是半途而废。过长的成才周期打消了乡村城镇化造就的讲求即时效益、日益视时间为金钱的乡村人们的习武积极性。从传统武术的实用性上看,传统武术的军事技击防卫功能在当今社会的进一步减弱,也大大地削弱了它在乡村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而一些所谓“花拳绣腿”的成见,正在影响着本来就对传统武术接触不多、了解不深的乡村青少年,致使具有一定神秘色彩的传统武术的真相更加云里雾里,捉摸不定。这种缺乏切身体会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传统武术的繁衍生息。从传统武术的训练方式来看,武术的训练特别重视人的下盘的稳定性,讲求入门三年桩的基础功夫。站桩是对一个习武者心智和耐力的磨练,动辄就是几个小时,而这对于乡村城镇化后逐渐适应了快节奏生活的乡村人来说是那么的难以做到。从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来看,师徒式为主的传承方式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师傅所练武术的原汁原味,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众多门派,丰富了中华武术百花园,促进了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局面的成型;然而正是由于传统武术根植于乡村城镇化之前的超稳定的宗法制、家长制为基础的乡土社会,存活于以师徒这种类血缘关系为主的传承方式,阻碍了传统武术门派和拳种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才使得传统武术具有了封闭性、保守性、小农意识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这和乡村城镇化进程中已经开放的、宽容的、自由的思想意识格格不入。
nlc202309030133
3城镇化:传统武术发展的蓝图
3.1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的产业化发展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6〕。城镇化进程中的传统武术的产业化发展特征:一是传统武术发展趋向组织化;二是传统武术发展产业化;三是武术人口、武术内涵发生变化。而农耕文明下生存的传统武术带有浓厚的小作坊式家庭手工业气息,并决定了其只能在相对狭小的区域内流传与发展,因此也造成了拳种流派自在自为、自生自灭的生存态势。而未来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武术要生存就不能固守原有家庭式、师徒式的传播疆土,应该抓住城镇化带来的工业发展机遇来探索传统武术的发展,从而形成传统武术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工业化生存方式。乡村城镇化不仅能为武术工业企业提供大量充足的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妥善安置,也能为传统武术产业化发展提供机遇,形成特色武术文化产品生产、武术用品加工和以农家乐、田园风光为主的武术旅游业等产业,从源头上奠定乡村武术的生存基础。
3.2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的大众化发展
传统武术以它特有的发展模式,经历了人类社会不同阶段,在不同历史时期以独自的方式表达各自生存的需求,展现各自向上的图景。一方面,传统武术具有的历史性、遗传性是中国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生存的内在根据〔7〕;另一方面,传统武术具有的现实性、变异性和广泛适应性是传统武术在大众化背景下发展的内在动力。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中的中华文化特色保持是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体,国内生存繁衍和国外发展壮大是传统武术发展的两翼。传统武术大众化发展模式具有历史性、交流性、区域性、个别性和组织性等特征,并以其千年的文化底蕴与魅力,在国家破败、民族积弱的不利条件下,开创了城市化背景下武术大众化发展的先河,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开创了城镇化背景下武术生存与发展的又一方式。
在城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武术不能只是悲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命运遭遇,也不能过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的生活,而应在城镇化进程中寻找各自的生存空间,创造各自的发展环境,借鉴逆城市化进程中所积累的城市化武术发展经验,紧抓城镇化发展的机遇,积极出击,先取生存之机,后探发展之路,再谋提高之径,以城镇化促进大众化,以大众化促进科学化,以科学化引领现代化。
3.3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发展
社会化大生产是人类近代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必将影响正在进行的城镇化发展。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发展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承人应更新理念,把传统武术从束之高阁、令人望而却步的神圣殿堂中解放出来,积极宣传武术,而后普及提高;其次,降低传承门槛,对所有愿意学习的学生倾囊相授,再选拔天资聪颖、刻苦耐劳、进步较快者,作为发展的骨干力量,进而改变传统武术社会生存的窘境;再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承继传统武术内容基础上吸收符合社会化市场需求的其它有益成分,创新传统武术内容,利用大众化的健身热潮推动传统武术社会化的发展。
4逆城市化发展中传统武术的机遇
“逆城市化”概念是美国地理学家Bering于1976年首先提出的,原本用于描述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具体表现为城市人口由中心城区向城市外围迁移,以及由此带来城镇功能的完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8〕。目前,逆城市化已成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事实表明,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显露了种种端倪,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补充,因此,分析城镇化离不开逆城市化问题。
鸦片战争以后,在列强坚船利炮的击打和侵扰下,我国开始了艰难的社会变革与现代化进程。城市化经历了由乡村到城镇,再由城镇到城市以及超大城市的发展历程。以上海为例,鸦片战争未开放通商口岸前,上海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隶属于松江府的一个普通的县城,后来的上海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随着我国超大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股城市人口向郊区、小镇流动的逆城市化现象,这种现象迫使居民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养等方面发生适应性变化,也使武术这赖以生存的生态发生改变。能否适应新的环境,进而符合社会需要、人民要求,是武术在新的现象下遇到的新问题、新机遇。这就要求传统武术主动革新,冲撞与融合,建立适宜的、新的生态环境,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城镇化是我国政府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规划。未来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一些城镇与乡村生活、生产方式向城镇生活及生产方式转变,并带来相应的一系列变化。
(2)城镇化令原来传统武术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城镇化建设将改变传统武术已有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空间,城镇居民生活方式也将随之改变等,同时,也带了新的生存发展的契机。
(3)传统武术只有主动革新,冲撞与融合,才能建立适宜的、新的生态环境,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5.2建议
(1)传统武术应该正视自己的生存现状,积极面对乡村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生存挑战,迎接逆城市化进程所提供的机遇,全力以赴地描绘自己的生存蓝图。
(2)以少林拳、太极拳为代表的生存状况比较好的传统武术拳种应在新的目标指引下,追求城镇化进程中的更大发展,而其它传统武术拳种应该先求得自己的生存机会,再图发展。
(3)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武术应从产业化、大众化、社会化生存模式入手来描绘自己的生存蓝图。
参考文献
〔1〕陶好飞.中国农村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
〔2〕付红丹.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D〕.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1.
〔3〕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3.
〔4〕李龙.论中国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J〕.体育与科学,2012,33,(1):35.
〔5〕赵景磊,董春磊.临清潭腿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武术科学,2012,9,(9):41-42.
〔6〕朱艳硕.山东省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关系研究
〔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6.
〔7〕王红芳.传统武术发展的社会学分析与对策研究
〔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3):119.
〔8〕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8.
〔9〕吴有凯等.对一个村落传统武术流变的考察〔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2).
(责任编辑:李远伟)
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反思 篇4
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随着竞技体育的兴起,武术也逐渐被分类为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 一种事物的兴起必然会伴随着另一种事物的衰弱。传统武术便面临着这样的地步。为使武术进入奥运会,中国人民付出了努力和改变。但最终却被奥运会组委会以奥运会不需要中国式体操为由,击碎了国民的梦想。武术被最终确认为2008年奥运会表演项目,当现在的年轻一代都痴迷于跆拳道,沉醉于空手道的时候,是否应该想一想武术何时能够成为大街小巷的热门,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运动首选。以中国知网为例,对武术研究的文章不计其数,但大多数都停留在书面的思考上,真正付诸于行动的却很少。真正制约传统武术发展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2制约传统武术发展内因和外因
中国传统武术受哲学的影响极深,使其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击方法和健身方式,更成为中国的全息缩影。在2000年全国传统武术工作会议上通过了对传统武术的定义,即传统武术是指竞技武术以外的具有“流传有序,体用兼备,理、法、势齐全”的武术拳种[1]。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27项传统武术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日渐憔悴”,这是一件令武术人乃至国人非常担忧的事情[2]。传统武术的发展不应按部就班,闭门造车。对传统武术的推广应该推陈出新,寻找更多的机会和方法,以不同的渠道去推广武术。唯物辩证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有内因和外因[3], 制约传统武术发展的内因其一,自身传承方式单一,主要以师徒传承为主;其二,封建的保守思想,比如,传男不传女,传家人不传外人等;其三,传统武术的训练模式比价枯燥乏味,较少考虑训练的趣味性。外因可以归为这几点,其一,现代武术竞赛规则, 制约着传统武术的传播和推广;其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去练习较为枯燥的传统武术;其三,武术影视的影响,在众多的影视中,较多的武打动作被电脑特技渲染,夸张的武术动作使其具有神秘感,并给人一种练习后也很难达到的境界。结合传统武术发展的内因与外因,传统武术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传统武术与跆拳道发展对比反思
当跆拳道在全世界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当下,我们不得不借鉴韩国的经验。其一,提到跆拳道我们会被它本身的礼仪所折服,一种运动可以让我们变得这么的有礼貌。因为从一接触跆拳道开始,你首先感受到的不是这种运动带给我们的刺激,而是礼仪。“以礼始,以礼终”会贯穿你练习跆拳道的始终。对于武术来说,抱拳礼似乎只是一种形式。其二,韩国把跆拳道作为国技来发展,国家成为跆拳道运动发展的强大后盾。其三,韩国成立了一批顶级的跆拳道表演团体,韩国跆拳道示范团,虎队等等,在世界进行表演来宣传。而且还会借助韩流的影响,采用韩国流行的音乐为背景,定期制作表演视频。潮流的音乐,炫酷的表演,深受当下年轻一代的喜爱。视频播放点击量超过百万,而武术表演视频大部分都只有几万的点击量。而在中国,虽然也有表演团体,但背景音乐无非就那几首,很少推陈出新,无法跟进时代的潮流,必然导致无人问津。
4对传统武术传播地点的思考
周丽娟在其论文《传统武术的推广模式构建与比较分析》中对传统武术推广主体的调查中得出专家对推广主体的看法与习练者练习途径比较吻合,他们都认同推广传统武术的最佳主体是学校[4],所以学校是传播传统武术的最适合的地方,学生是民族未来的希望,可以请老一辈地拳师每周固定的进入学校教授传统的武术。在上海,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武术项目)开展的“一校一拳”活动就很好的促进武术进入学校。兴趣是学好一件事情最好的老师,只有先培养起学生对传统武术的兴趣,才会更好的让学生接受传统武术,进而学好传统武术。
5总结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篇5
汉唐盛世时期,我国的古代体育文化曾经有过发展,也出现过繁荣。汉代开通西域,社会开放,中外文化得以交流。相对发达的封建经济,为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进一步需要,也为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以蹴鞠为代表的古代球类运动就是当时较为盛行的项目之一。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朝历代的统治思想,并潜移默化,形成了至今也还起作用的文化心理。因此,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的发展与演化有着巨大的感染和塑造力。儒家思想中,寓体于道,把道德教化置于首位,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古代体育形成了一套稳固的道德价值体系,统治阶级要求人们寓德于体,把礼的观念植入体育伦理之中。主静倡敬,在民族传统心理方面,却极大地制约着古代体育的发展,使中华民族长期形成了“静漠恬淡”,顺乎自然的性格与和谐共处,融合化一,贯通一体的理念,并形成了以导引养生术、气功、太极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为主的身体运动方式昌盛。温文尔雅、重文轻武的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腐蚀着人们的体育意识,并束缚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
儒家思想强调“仁”与“礼”。仁与礼是中国上古氏族社会血缘文化的产物,它一方面具有维护亲族关系,提倡人间之爱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又把这种“爱”纳入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之中。从礼出发,以高下尊卑的等级观念反对竞技运动的平等精神,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起了难以估量的制约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为了维护上述等级制的运行,必然衍生出一种普遍的行为特征,即不能由于利益的争夺而冲击了上下尊卑的秩序。由于每个人必须首先遵循仁礼等级,利益由此便成了中国人耻于谈论的东西。因而,在中国古代体育中较有抗争性的足球、马球等运动项目却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销声匿迹了。
在中国古代,温良恭俭让是人们终身恪守的生活信条。儒臣们反对马球运动,抨击球类比赛,其根本原因在于竞技精神全面地违反了儒家伦理型文化,是对儒家抑制型人格的彻底否定。这种行为严重制约了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
在创新发展中保护中国传统技艺 篇6
关键词: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传承与保护;创新
1 西安同朝皮影
皮影是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皮影的制作技艺复杂,皮影根据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的特色,下面简要介绍西安同朝皮影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
1.1 西安同朝皮影的历史渊源
陕西皮影分四个流派,其中西安同朝皮影属于陕西东路皮影。陕西的“同朝皮影”因发源于古时同州府(即今日大荔县)与当时的朝邑县,而被称为“同朝皮影”。同朝皮影的產生没有文献可以考究,不过有两个故事也许是同朝皮影产生的原因。其一,相传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出生后总是啼哭不止,少府用自己的身影止住了胡亥太子的啼哭,后来秦始皇命雕刻师仿照人的影子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牛皮人在窗前表演,用来逗乐胡亥。而后这种嬉戏形式传到民间,被百姓称作“牛皮灯影戏”。其二,相传西汉文帝刘恒时期,宫妃们将桐叶剪成人影的形状,在灯光的照耀下映在窗户上,用以与太子嬉戏取乐。
1.2 西安同朝皮影的制作工艺
西安同朝皮影的制作要经过选料、制皮、雕镂、彩绘、压平、定缀、合成这七个步骤来完成。皮影的雕刻刀法精细,线条流畅,服装设色艳丽,人体结构比例匀称,布局巧妙。雕刻的人物形象武士强悍,精神饱满,旦角亭亭玉立,婀娜多姿,雕刻的舞台装饰(如:金銮殿、帅帐、书房、绣阁、真窗实门)富丽堂皇、气势宏大,花木怪石,奇特多姿,为群众欣赏、收藏的佳品。
1.3 西安同朝皮影的发展现状
国家对皮影这项传统技艺非常重视,并在2006年将之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成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皮影这门传统技艺的现状不容乐观,发展前景堪忧,这也是西安同朝皮影的发展现状。西安同朝皮影作为一门传统技艺,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这门精湛技艺的延续处于找不到下一代传承人的困境。当今社会丰富多彩,电子、网络等多种娱乐方式已经覆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皮影戏这种传统的娱乐方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制作皮影需要精雕细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一道道工序,中途一经出错将无法修改。不但如此,后期对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使得皮影在当今如此快节奏的社会中,无疑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的。
2 “化生:《白蛇传》的古本与今相”展览
2015年8月18日,在北京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精品馆举办了“化生:《白蛇传》的古本与今相”展览。该展览是围绕“当代艺术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而进行实践的主题性展览。该展览呈现的一系列作品是根据陕西东路皮影的传统技艺与当代艺术进行融合、再创造所产生的。
2.1 展览内容
该展览以展、研、演三大板块综合呈现。在展览板块将展出140多件陕西东路皮影戏曲《白蛇传》的影偶珍品和艺术家邬建安的作品《<白蛇传>新解》,从而形成了《白蛇传》“古本”与“今相”间的多重关联,展开了中国本土文化传统与当代视觉艺术的“超时空”对话。文献板块则以图文混编的形式回顾了邬建安与工美师汪天稳及其弟子在十年合作中对传统皮影的制作工艺、美学样式和传播方式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2.2 展览意义
“化生:《白蛇传》的古本与今相”展览综合取用了传统皮影工艺,追溯原型又生发想象,营造出古今对话的迷幻空间,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探索了一条实践路径,以期深化、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当代发展。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此次展览的特点是当代艺术的中国方式,即既不完全按照西方路线走,也不完全去走国际化路线,而应该通过对自己本土资源的研究与转换,从而形成当代艺术的中国方式。
《白蛇传》的“古本”人们都十分熟悉,艺术家邬建安在此“古本”的基础上,进行了融合与创新,解释了“今相”的意义。邬建安依托皮影这个传统资源进行高效制造“创新”价值,使用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这两种材料相组合,进而完成这一叙事性的作品。艺术家邱志杰表示,通过当代艺术的介入,使得本来已经开始退化的传统文化技艺被重新唤醒。该展览所体现的当代艺术与传统技艺是一个互相的滋养,一方面传统技术里蕴含的从美学精神到技法、到材料都能够给当代艺术带来一些新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也是当代艺术给传统技艺的一个发展的机会。该展览是对“当代艺术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这一课题的一次成果展示与案例总结,为各非遗门类的生产性保护创造一种观念和工作模式上的参考。
3 在创新发展中保护传统技艺使之得以延续
皮影作为中国的文化特征符号,作为中国传统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当代社会留下了什么?可以为当代社会留下些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究的问题。皮影只是传统技艺之一,我们应该对所有传统技艺的保护与发展进行思考与探究。我们应该在当代逐渐转变固有的对传统技艺保护的思想,不能一味地只是保护传统技艺,应当将传统技艺充分融入当代艺术中,可以适当转变传统技艺在当代社会中起到的作用。例如,将皮影这门传统技艺融入影视作品中、融入展示作品中,在保留传统技艺手法或表现形式的同时又加以创新,从而达到在创新发展中保护传统技艺的效果,使我国的传统技艺能够有效地延续下去,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世界永存,彰显中国风采。
参考文献:
[1] 李秀琴.西吉皮影的传承与保护——以西吉县王民乡红太村皮影艺人谢科选为个案[D].中央民族大学,2011.
中国传统武术发展 篇7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武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凡是经过中华武术洗礼的人,无不惊叹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的进程中,武术不断地自我完善调适,兼容并蓄,最终形成了集技击之大成,蕴涵深刻哲理的民族文化体系。但武术和人类的其他文明一样,有过璀璨的盛世,也曾度过阴暗空荡的黑夜。底蕴深厚的中华武术,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几经压迫几经打磨,这颗明珠已经不再是那样光亮了。
现代武术发展现状在当今武术一词的涵义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现代的武术已经发展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种概念。我们所说的传统武术:是从传统的时空特性和武术本质属性的角度,将武术定义为———从解放以前形成并流传于当今的传统武术,具体的特征表现为:(1)从时间性上,我们排除了解放以后为了竞技比赛新编的各种套路,包括贯以传统武术拳名名称的套路,同时也排除竞技形式的散打比赛等内容;(2)从属性上,要求自成体系的武术拳种,包括清晰的历史传承、系统的训练、完整的技术、独特的风格等;(3)从内容上,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挖掘整理出来的130个拳种内容。竞技武术是以“中体西用”的方法,选择性的吸引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武术套路和实战模式,采用了竞技体育的比赛形式,在新的比赛规则下形成的一种新的竞技武术体系,它的母体是传统武术。以专业人群为活动主体,围绕竞赛项目和竞赛规则、竞赛规程的要求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或集体的运动竞技水平,争取获得有益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武术运动。仅仅从概念上不难看出,现代的竞技武术是从传统武术孕育出来的。但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市场化正以席卷一切之势,力图将物质的、精神的一切产品统统纳入市场的轨道。于是人们习惯于用物质的尺度来衡量一切。在市场时代文化语境中,传统武术所追求的技击之道日渐消隐,“天人合一”的追求被所谓的商业效果所代替,取而代之的则是竞技武术名利的追求。习武之人曾经以“天人合一”的自我超越为习武的至高境界,而如今,“高、难、美、新”则成为竞技武术发展的路标。人们渐渐远离了对武术内涵的思考,而是将“修身养性”变为了今天的“扬名立万”,拼命奔波。当武术不能给人以生命的启迪和心灵的呼唤时,而只是以大众的、包装过的、娱乐文化的形态去征服漠视深度、玩味平面的观众时,则无疑是一种悲哀。在短短几十年间,我们曾经引以为自豪的传统武术被“边缘化”了,竞技武术成为这个时代的“精英”,传统武术的文化魅力和价值,在商业消费和科学理性的冲击下枝叶凋零,山穷水尽,在生存领域的“末世感”中,我们不得不问,当今时代,传统武术该何去何从?
1 传统武术与现代社会矛盾
1.1 传统武术的本质特点与现代社会现状的冲突
武术的本质就是技击,“武术是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这个1988年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究会上做出的对武术的文字定义,既阐明了武术的体育性质,又表述了武术的民族特点,就是说武术的主要作用就是实战搏击,也就是说其本质特点就是技击。传统武术诞生于古代,是拳脚相搏和使用传统武器的一种实用技术,是进攻和防卫的实用手段。其在古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家卫国,增强人的战斗力,武术能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武术是“尽量安全地表现残酷”,“以技击为核心的传统武术的原始指导思想,乃是狡猾而残酷的诡道……就整体而言,在传统武术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工具的武术技击的诡道成份与残酷本性,则几乎没有改变,有些拳种甚至愈演愈烈。”正是因为这样,武术就是尽量的表现残酷,所以,武术才和流血的战争紧紧相连,而古代社会的混乱,也给习武人提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江湖世界,正如武侠小说中所说的那样,“江湖的事就要用江湖的方法来解决”。他们可以不通过官府而在内部解决。而就在近百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冷兵器逐渐退出了军事舞台,鸦片战争之后,作为重要军事手段之一的武术对战争的胜负已经起不到作用,政府相应的对军队武术的重视程度随之弱化,但这时的社会是动乱、贫穷和落后的。这时武术虽然在政府军事的大环境中已经逐渐退却,但在民间传统武术还是在所谓的江湖中延续着。无论是在辛亥革命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到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传统武术在民间都保留了原始的发展模式,不管是大规模公然的比武打擂还是私下个人的切磋较量从未间断过。但从解放至今,随着社会生活的稳定,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已经离开军事舞台的传统武术,在民间的武术江湖也逐渐消失,在现实中已经渐渐失去了实践的舞台。在今天我们很难再见到传统武术间的二人对决、切磋。更不要说多人之间的较量了。传统武术作为残酷的技击术已经失去了发展的环境,而我们传统武术价值的本质恰恰是他的技击实战的价值。它是先辈们在反复的实践和交流中总结出来的,是经过了千百年来战争的考验的。而在当今时代,冷兵器战争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传统武术的实战技击没有了实践的舞台,如何去生存发展呢?更何况传统武术是以整体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的,绝非偶然,它是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知其所学为所用的困惑中终止的。所以,历史大环境的消失是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因素。
1.2 政策制度与传统武术的冲突
在近代由于中日甲午海战的战败,洋务派所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震撼了不少人。此时的民族危机感在迅速蔓延,国人逐渐意识到,中国战败的原因不在于器物,而在于制度。当时中国很多的知识分子以及一些爱国人士海外留学探索救国的道路,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在我国各类的新兴学校中均开设了日德军操。在此时期,由于西方列强的炮火,使得中华传统武术在军事上的作用黯然失色。退出军事舞台的武术,其被重视程度在短短几年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武术的格杀功能受到了质疑,功能重心也进一步偏移,逐渐向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方面发展。当时的军事院校、演武堂等军事教育机构的教学重点也向西方军事的射击、战术演练等方向转变。同时也取消了武举制度,也不再鼓励百姓练功习武。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思想浪潮更加汹涌澎湃,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猛烈抨击着当时的封建礼教思想。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中华传统武术,也深受波及。当时的武术社团组织虽然存在,但他们的武术活动中心地位已经被中央国术馆所代替。而且在传统武术的运动形式上也受到西方体操的影响,在政府的授意下创编了所谓的“新武术”,如新编套路、太极操等新的武术运动形式,鼓励人们从事武术其他价值的开发,如教育、健身、娱乐等方面。
新中国成立的十几年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中国共产党要从政治上和思想上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要肃清封建残余势力和残余思想,阶级斗争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传统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1952年,毛泽东在中华体育总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中国的体育指明了方向。此后武术界也陆续对武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定格为“唯技击论”是把武术引向错误的道路,必须批判。从此武术走向把技击排斥在武术之外的“唯套路”的发展主方向。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左”的思想泛滥,使得武术运动遭受很大的破坏。有很多的优秀传统拳种,优秀的技击方法都被禁学。很多的老拳师及武术家都被作为“封建遗老遗少”扣上“牛鬼蛇神”的帽子,大量有价值的拳谱武术兵器被收缴或损坏,武术被戴上“传播封建迷信的工具”的帽子。传统武术遭受到了空前的浩劫,几乎陷入了奄奄一息的地步。直到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武术开始恢复,但是以攻防为主的传统武术仍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1978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解放思想”的工作方针及“改革开放”的国策,使得武术有了发展的好环境。1982年,国家体委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会议上总结了武术工作的经验及教训,制定了新时期武术发展的各种政策和任务,在会议上也提出了关于传统武术技击的问题,指出了“技击尚处于实验阶段,要逐步积累经验,对待技击开展要取谨慎稳妥的态度”,在大会中又提到“关于传统武术技击,目前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就这样竞技武术在“国家体制”的宏观调控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竞赛体系还是后备人才的储备都是武术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与此相比,中华传统武术的发展则处于“后庭花”的境地。
1.3 传统的教传模式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现代社会是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说的最多的口头禅就是“我现在没时间”,现代人追求的是效率,显然传统武术在的传承思维、教授模式等方面都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在传承思维上传统武术长期是以家族为单位的传承模式流传的,“秘而不传”,“不传外姓”即使是由血缘关系的也有“传男不传女”的思想在等着你,非亲非故的人想学点东西谈何容易,“留一手”成了传统武术固有不变的规矩,这样致使很多优秀的传统武技失传,而且即使在现在也有很多老拳师仍改变不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你不学,我也不教,致使传统武术很难得到持续发展。
在教授的方式上传统武术也和当今社会有着相当大的落差,传统武术大多是单一的“师傅带着徒弟”式的教授形式,这和当今信息化、科技化、社会化的教学有着鲜明的差别,而且传统武术许多技术都是要求功力的,功力练习往往是长期枯燥的,而且见效很慢,这和传统武术追求技击的目的有关,传统的教授方式往往是不练好一个动作是绝不教下一个动作的,有的人和师傅练武,一个动作就练了三年。这和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很不适应。即使耐得住心思练下来,传统的保守心态致使老师们很少给学生“说手”、“喂手”破解技击的动作,这样就使得学生缺少必要的对抗练习,使得学生学了很长的时间还是不会用,不会实战。使得很多年轻人转向去学更加简洁实用的散打、跆拳道等。传统的武术多是个体的模式传播,常常是一个师傅业余时间带几个学生,而且大多数的学生是业余从事练习的,这和当今的传播体制很不相合,比如说跆拳道的传播,就是以全球为普及对象的,而且是政府行为。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武术太落伍了。
2 传统武术的发展策略
2.1 传统武术在理论研究上应该做出相应的转变
中国传统武术的理论基础如阴阳学说、五行八卦学说、易经相理学说、中医药的奇经八脉学说,它们是中华武术具有独特魅力的地方,但这些理论学说本身的意义阐释上是很模糊的,当今的社会讲究的是高效实用,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这些理论很难理解,更不要去说如何应用到实践了。而传统的理论学说还无法给它们做出很合理的解释,如何去看待这个问题?著名武术家赵道新曾经这样说过:“历代的八卦拳大师谈掌法必谈易理,这只不过是八卦学说往八卦掌上硬套,没人能真正的理解并找出它们之间的一丝必要的联系。除了哲学启发外,在格斗中推敲阴阳八卦,是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和麻醉法。甚至连一些八卦大师也在冥思苦想:这些变化莫测的换掌游动究竟怎么用?”这充分的说明了理论指导与实践的脱离,使人们对传统武术产生了疑惑和怀疑,也阻碍了传统武术的发展。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武术理论必须要当今人较为熟知和接受的生物解剖学、生理生化学、生物力学相联系,用科学的理论来给传统的武术理论做出阐释,这样才能使传统武术更好的发展。
2.2 应建立针对传统武术的相应政策体制
一个事物要发展一定要有与其相适应的政策体制,就武术而言,早在隋唐时期开设的武举制度是最早针对武术的制度,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开创了以武入仕的先河,为习武之人开辟了一扇可进身之门。武举制的建立,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了习武的行列,教授武艺者相应的社会地位也大大提高,它改变了当时社会“重文轻武”的大环境背景,武举制也是中华传统武术发展几千年的制度保障。但到了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炮火,使得武术退出了军事历史的舞台,武举制也被取消,武术的发展也得不到制度的保障了,解放后由于文革的影响,传统武术几乎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武术才得到政府的扶持,但却把武术的技击性抛弃,改变了武术的表现形式,创建了现在人们所熟知的竞技武术,就这样竞技武术在国家体制的宏观政策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以说这是武术史上的又一次盛世,但它却是泡沫的。竞技武术在竞赛体制下,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建立,资金的投入,还是后备人员的培养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反观有着几千年历史经过血与火考验的传统武术却落得个“无奈花落去”的境地。由此可见相关的政策制度是多么重要,要想发展传统武术一定要制定与之相应的政策法规,这是我们武术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
2.3 丰富传统武术的推广手段
在对传统武术的推广上我们不能只是按照以往的模式来推广,不能只是举行一些传统武术的表演,制作一些纪录片等,这些已经吸引不了广大青少年的兴趣,在当今社会上大量充斥着关于跆拳道散打的招生广告,而青少年的兴趣也集中在电脑网络游戏和动画漫画当中。我们通过常规的手段和方式与其它项目的竞争肯定是处于劣势的,因为我们对传统武术的推广无论是推广方式还是运作,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我们一定要尽可能丰富我们的推广手段,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八极拳在日本的发展模式:1972年日本著名的武术家、学者松田隆智到台湾拜在著名武术家八极拳大师刘云樵门下学习八极拳,三年学成后回到日本传播八极拳。他回国后,并没有开馆授徒做宣传,而是去找了一位著名的漫画家来根据自己在中国学习武术经历创编了一部漫画《拳孩》(译名),此时的日本正是漫画流行之时。这部漫画一出立刻风靡日韩及东南亚,当时的青少年都知道八极拳。之后,由于《拳孩》的影响,一位日本的电子游戏设计者来到了中国河北省孟村,去找八极拳师吴连枝,根据吴连枝的八极拳动作原形创编了“VR战士”的格斗游戏,使八极拳的知名度更高,使八极拳在日本与少林拳、太极拳齐名。这样的推广方式就值得我们借鉴,间接的也许比直接的更好。
2.4 改变传统的教授方式
既然技击已经不是出当今武术的主流,那么我们就要根据当今社会的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现代人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很多人练武是以健身为目的的。所以说作为价值多元化的传统武术也要对其价值重点进行调整,也就是说作为传统武术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方面坚持保留传统武术的技击本质,对于一些对传统武术感兴趣的,有一定天赋的青年可以对其进行传统武术的系统培养,按照传统武术其固有的体系:功法———套路———拆手——递手———散手———自由实战的过程进行培养。这样既继承了传统武术的技击价值也保留了传统武术的练功方式。一方面提取传统武术中的健身价值,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传统武术中有许多健身的功法套路,只要略加改动,删减对抗性的练习,非常有利于健身,因为武术不受场地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非常适合于大众健身和终身体育的原则,也符合我们提倡的全民健身方针。
2.5 加强对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认识,重视武德教育
崇德尚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讲究的是重人伦,重道德。儒家思想是我国的主导思想,儒家的仁爱所包括的宽容、容忍、仁道、忠诚等内涵都渗透到了传统武术文化之中,因而中国传统武术被披上了很浓重的伦理色彩。武术成为体现“礼”的方式,是实现“仁”的手段,是达到人的内外整体和谐的身体活动。传统武术历来讲究的是“武以观德”,“崇武尚德”,“未习武先习德”,在习武的同时追求武德的同步修炼。凡是武功高强者武德更是令人敬佩,表现在练武与修身,习武与立人,品德与技艺的统一,把修己养身看作立身处世实现人价值的根本,功利色彩很不鲜明,甚至有些名门大师以追求自身的修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为目标,他们认为武术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和谐”、“中庸”式的平衡。所以说传统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也是中华礼仪道德的体现形式。只有学习并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体验传统武术的内涵。
3.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武术历经几千年历史的洗礼发展到今天,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世界文化的瑰宝。虽然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现实之间有着落差,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这不应该是传统武术没落的理由。如何使传统武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进程;如何使传统武术在保留本质特色的同时又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创新;如何使传统武术注重其民族性与世界性、现代与传统之间结合点的切入,是我们这个时代武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中国传统武术自身功能的退化和竞技武术的冲击,被誉为瑰宝的传统武术受到了冷落,这种态势影响了中华武术精华的传承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章试图探寻传统武术在当今时代的发展策略,弘扬传统武术的内在精髓,以求进一步推进传统武术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武术,现状,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山.中国武术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武术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2]田桂菊.从武术本质特征论中国武术的发展走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1).
[3]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侯介华,阎小平.传统武术的整体性思考及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J].体育文化导刊,2003(6).
[5]王杰.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1).
[6]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7]龚止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8]朱永光,蔡宝忠.对传统武术三个关联性问题的科学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5).
[9]李建芳,陈汉华.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国传统武术发展 篇8
通过以上对儒、道、佛的文化理论对于中国传统武术思想的影响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武术的核心不仅仅在于技术上,更重要的是在于其内在的修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道、释三教的哲学思想互相渗透、交叉互补与融合,因此,它们的思想内涵有着不少相通的地方,我只能有所侧重地进行研究,并选择了我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习武之人最深的三种思想进行论述。接下来,我将运用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阐述中国传统武术思想的内涵精髓所在,并一一详尽地论述其中三种最为重要的思想的产生、内容,对习武之人思想品质的要求以及他们各自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影响。
1.1“尚武崇德”精神
从古至今,尚武崇德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武德,是习武之人在社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即武术道德。“故学至乎礼而止,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在《劝学》中首次将道德连用。武德又隶属于体育道德,既是参加武术活动的人们所应该遵守的公共体育道德,又是武术工作者在从事武术教学、训练、参加竞赛等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德,不同于法,又因为武术有着区别于其他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其受民族道德的影响和渗透颇深,因此武德便成了武术独有的道德规范。我在此所阐述的武德并不是耍英雄、逞好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也不是带着三纲五常思想的为师命是从的行为,而是对传统武德进行分析,继承传统武德中合理的成分、批判过时的旧武德,树立新的、正确的武德观念。
下武精技,防侵害。这句话说明中国武术最基本的内涵就是能够强身自卫。对于武术的定义是修习一门制止侵袭的高度自保技术,在切实解决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是我们的头脑得到应变能力的训练,简便易行、并能轻松提升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尚武崇德”这种精神不仅能够体现习武者对强健体魄这样一种健康身体素质的追求,还体现了习武者具有的民族正义感:中国文化作为中国的软实力,中国武术是中国的实力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一个国家的强弱首先体现在这个国家人民的是否具有“血气体力之强”,同时这也印证了“物竞天择,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道理。在习武过程中,为了实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大众习武者和专业武术运动员心理和身体上都会承受着相当大的负荷,然后通过技能的展示以获得公众的正确评价。我们不难发现,习武者的习武年限不断增加,习武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精神修养也都在不断地提高,这便是在武术界中所说的“悟道”,即在常年的习武过程中不断地对武德进行感悟并对自身的反省才能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再者,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优秀文化,也享有着崇高的国际地位:很多外国友人学习中国武术的目的都不仅是单纯的将武术作为一种技能,更多的是为了能够在习武的过程中学习到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内涵,从而达到自我的完善。
电影《叶问》中的一段话给很多习武之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武术虽然是一种武装力量,但是我们中国武术,是包含儒家的哲理,武德,也就是仁,推己及人,这是你们日本人永远不明白的道理!因为你们滥用武力,将武力变成暴力,去欺压别人,你们不配学我们的中国武术!”身为一代宗师,这段话足以警醒每一个习武之人:不能滥用武力,不能忽视武德,不能利用武力去欺压他人。因为中国武术是以德为本的,一旦失去德,又与暴力有什么区别呢?!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的观点“勇而无礼则乱”正是叶问所说的这段话的印证。礼,就是武术中“德”的体现。
中国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话:“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术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用来伤害别人,而是为了自我防卫。不仅是传统的习武之人有这样的观点,佛教弟子也有这样的顿悟。少林武术便有十条戒规,其中,受戒好勇斗狠。而这十戒与佛教的五戒十善都有着相通之处。崇德尚武:“尚武”就是热爱武术、重视武术和完善并发展武术,“崇德”就是重视、遵守和推崇武术道德,提高习武之人的精神素质。“尚武崇德”也就是习武者在学习武术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武术德行规范的内在修养。身为习武之人,我们应该既尚武又崇德,仗义济民、见义勇为,发挥习武的社会作用,才能提升自我的内在修养。
1.2“贵和尚中”思想
贵和尚中,即以和为贵与崇尚中庸之道。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植于农耕文明,不同于西方的商业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内心的和谐等。贵和谐,尚中道,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它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一直被十分重视,曾经备受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就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对于“和”的无限推崇。“和谐”也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所向往的一种社会景观。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精神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最为典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不同于西方文化中所强调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孔子“礼之用,和为贵”一直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都可以得到印证。“和”的思想在中国武术中也同样体现了它的价值和作用,并且还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武术中,“和”不仅指导着武术技术的训练理念,同时也规范着习武人的内在修养和处世原则。“尚中”的“中”,指的是中庸之道,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之一,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在我看来,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的方法。中庸之道是现在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孔子将中庸称为至德,即把中庸作为道德的最高准则,也可以说中庸是孔子的哲学基础。一般说来,提倡中庸之道的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都会注重与人为善、都会做到诚信、宽容、礼让。而中庸之道也正是中国传统武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虽然在武术中有着技击搏杀的运动思想,但是中国武术在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之后,就不仅仅是技能的运动,它体现出的更是一种人生哲学。
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太极拳,在运动中讲究“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以柔克刚,刚柔相济”“舍己从人,后发先至”等运动理念,无处不体现着“和”与“中”的思想,然而,太极拳的运动理念与技击思想正是中国人本具有的处世原则的体现。随着练习中国武术的过程,习武人的争强好胜之心就会淡化血气之勇,从而增加与人为善之情:初习武之人总想找机会试试手,随着功夫的深入,涵养越来越深,一般情况下便不会轻易与人动手,而达到高深境界的习武之人,往往性情温和,待人谦虚,同时又具有一种无形的气场与力量。因此,往往那些好勇斗狠者,却恰恰是武功水平很一般的人。俗话说:“满瓶不动半瓶摇”。中国武术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加和谐地发展。“贵和尚中”在佛教的武术中也有着独特的体现:古时候,佛教僧侣外出云游,手中始终握着禅杖即使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在路上看到动物的尸体方便就地掩埋,这是一种慈悲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表现吧。
“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对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的思想促使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密建立,使得中华儿女形成了极强的文化认同感和对外的统一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的凝聚,因此每当有外来入侵时,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不分阶级、不分种族、团结一致抵御外敌,为民族的利益而共同战斗。“贵和尚中”思想也是全社会所认同的文化观念,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国际共识,并且在现如今的国际交往中仍然不断地发挥作用。
纵观古今,很多武术家穷其毕生的精力钻研武术,他们和蔼善良,与世无争,将习武作为一种寻求人生归宿的途径,就是为了追寻一种别样的人生。所以,中国武术中所体现出来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其技术的高超,而是其思想中所蕴涵的“道”的高深,而这个“道“既是为人之道,也是处世之道。
1.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想大地一样容载万物。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便是自强不息精神最重要的体现,而这种精神可以映射到习武者的意志和武德等多个方面,习武者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武术锻炼中,逐渐不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不再恐惧于强大的竞争对手,产生了一种勇于拼搏、追求胜利的精神,从而形成了顶天立地、不卑不亢的君子形象。长期坚持习练武术可以使人的性格获得刚、柔两种不同的特质,同时还可以感悟到乾坤中运行不息的变化规律。说到柔的特质,就不得不提到道教武术。道教武术具有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刚柔相济等特点,充分体现了道教无为的精神特质。而太极拳更集中体现了道教的哲理精神。在练就一身功夫技能之后,习武者内在的修养对于对于自身武术技能的提高就更为重要了。内在的修养包括习武者内心、意志和武德的修养,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通过对武术人的思想渗透,升华习武者的思想境界,对习武者乃至武术整体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如今的国际竞争十分激烈,中国文化又是中国的软实力,我们更要将自强不息做为爱国精神,把尚武精神发扬光大,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社会发展中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厚德载物是练武者应该具有相当的涵养,对待他人哪怕是对手都要有广阔的心胸和坦诚的心态。厚德载物能够让习武者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能够正确地处理好习武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习武之人要有胸怀天下的气度,对于不同的武术体系都要怀有敬畏之心,绝对不可以为一己之利去打压别的武术体系或门派,而要使千姿百态的武术体系都能够得到保留与传承,还要使自己所习练的武术能做到与其他体系和谐统一,从而使整个武术体系得到稳定与和谐的发展。金庸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杨过所学武功十分博杂,涉猎古墓派、蛤蟆功、打狗棒法、弹指神功以及一些九阴真经最终合成创作为黯然销魂掌。可以说杨过做到了将自己原本的武术与其后来所学的武术相结合并得到了升华。当然,小说毕竟是小说,现实生活中没有杨过这样的大侠,但是他这样集众家之所长并加以提炼武术精华的做法却是值得推崇的,小说的最后杨过也不再是叛逆、激烈的少年,而成为了仗义济民的神雕大侠,可以说他成功地追求到了不同寻常的人生。厚德载物的精神也可以培养习武者宽广的胸襟,完善习武者的思想观念。中华武术在不断地强化自身发展的同时,还汲取百家之所长以壮大武术体系,从而达到“海纳百川”的境界。
2 中国传统武术精神对于现代武术发展的启示
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仅是一项中华民族特有的体育运动项目,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现如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武术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包括竞技武术、大众武术、学校武术等多种形式。
2.1 竞技武术的发展路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采用“竞技体育”的方式以消除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们的影响,新中国为适应国际形势,也开始发展竞技体育,从而导致中国武术被卷入体育的范畴,以比赛、竞技的形式进行发展。现代武术中的竞技武术是指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以套路和散打为两大活动内容,以教练员和运动员为主体,依照竞赛规则,以争夺优异成绩为根本目标的中国竞技体育项目。不难看出竞技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模仿西方体育的发展模式而形成的,并且竞技武术并不是服务于大众的,而是属于少数人从事的一项精英运动。竞技体育也不能涵盖中国传统武术所包含的对于习武者出身体外在精、气、神综合方面的提升。在传统武术表演中,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武术套路的运动员为了追求观赏性,将一些难度动作大量的夹杂在传统武术套路中,忽视了原本的风格,使传统武术不再原汁原味,一味的追求速度、难度和造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武术的发展。2015年3月,武术与体育的关系被复原定义:中国武术不仅涵盖了西方体育的多种运动形式,而且还拥有独特的东方传统运动形式、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那么,中国竞技武术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向世界推广才能让中国武术得到真正的发展呢?在我看来,在未来的竞技武术发展中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第一,以保留自身民族文化特色为前提。第二,以传统与竞技的协调发展为主。第三,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竞技武术的实际技击功能。
2.2 全民健身武术推广的指导精神与路径
当今社会,我们的生活因为科技的飞速发展而日新月异。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冲突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而科技的发展也使得武术在军事战场上弱化,人们错误的认为,传统武术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也让人们在空闲之余追求简单易学、高效率的健身操、瑜伽等作为强身健体的形式。同时人们淡化了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传统武术中对人格的修养、对人生境界的升华也逐渐被人们遗忘。因此,社会环境的改变和人们价值观的改变是制约中国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把中国武术作为一项全民健身项目来推广已是刻不容缓。全民学习中国武术更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只有全民做到了身心的健康发展,才能带动整个国家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全民健身武术的推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此,提出以下几条发展路径:
第一,加大对中国武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宣传。
第二,着重突出其易于普及的健身优势。
第三,发挥武术的多元化价值功能。
2.3 学校武术教育的指导精神与路径
通过对目前一些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情况的了解,我们不难感受到,由于学校领导者长期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特色和运动内容以及价值功能的认识不全面,直接导致学生在被教育时也对中国传统武术产生了很多错误的观念。很多学生不了解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甚至把中国传统武术和其他的交手对抗项目混为一谈,更多的学生受电影小说影响而夸大了武术的功能。传统的武术技术复杂难学、学习时间也比较长,基本功学习时期并没有学生们想象的那么生动有趣,反而让学生们感到枯燥无味。而传统武术具有终身修炼的特征,与韩国跆拳道段位制的要求截然不同。前面所提到现代社会人们所追求的高效率与武术这种漫长的修炼方式也是不相容的,并且武术不但要勤学苦练,更需要一定的悟性,甚至很多时候,很多招式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许多人对武术学习望而却步。武术的教学形式也比较单调,与现代学校中所运用的多媒体、网络、电视等全方位的教学形式相比,反差太大,也影响了学生的兴趣。所以,我认为在今后的学校武术教育中要有一个完整的教育模式,能够让学生全面地学习武术,不仅要学习到武术的健身与攻防技能,更要学习武术所具有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来凸显中国武术的文化个性。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注重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形成正确的观念。
第二,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
第三,重视身体的“内练”,即自我的内在修为。
摘要:研究中国传统武术思想内涵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起健康的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等都有着其他文化不可代替的独特效用。西方的竞技体育、健身舞蹈以及流行杂耍等众多体育活动形式对中国传统武术发起了猛烈的挑战,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的影响。文章希望能通过探析中国传统武术的思想内涵及其现在的发展在受到西方体育逐步地入侵影响后的改变和异化这一现象,针对怎样才能守住立身之本提出对策,从而不断地推动中国传统武术的健康发展。文章主要是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首先分析中国武术的曲折发展历程,从儒、道、佛三大家的传统经典理论以及传统武术的思想精髓进行分析和总结归纳,从而透过传统武术的思想内涵对现代武术的发展得出启示。
感悟中国武术发展之现状 篇9
各路拳师,皆“大名”鼎鼎,身着唐装汉服,足下千层底,旗下弟子皆顶礼膜拜,如众星捧月。于音乐声中,一跃而起,登坛做法,当场献艺,自我陶醉之状,溢于言表。
但演练者动作教条,形式拘泥,完全是数十年不变的体操套路。演练完毕后又给门人弟子调整拳架,而学生们也尽力临摹其师拳姿,且大加赞美老师的拳架如何优美正确。又云:“老师受过某名师之真传,是某代嫡传弟子”等等,而后其师又津津乐道的给弟子们讲:某某某是他师爷,某某某是他师太爷,此路拳法为本门历代宗师经典之作,从学者要全部完整地继承下去,以延续本门拳法之衣钵。这种雕虫小技,老调重弹,以演练为技,抻筋拔骨、舒筋活血为功而又自我陶醉者为数甚多。谓之武学界的啃老族。
也有拳师对拳学概念模糊不清,不通拳理,不知拳技要旨,却奇谈怪论,信口雌黄地讲经说法,曰:“只要持之以恒,周而复始,如此练功,若干年后可开天目,得武功绝学之神技,且能打开大、小周天,奇经八脉,于体内生出一种神秘物质,循经于体内,与人相触,如同电击,可隔山打牛,山石俱碎,闲时发功,身体可出现数道光环,犹如南海观音再现,有祥云灌顶等气功妙法,足以震撼世界拳坛高手,可不战而胜,显龙虎之威。”初闻之,实感惊骇,疑有外星生物降临地球之困惑。
冯骥才脍炙人口之小说《神鞭》,其中有一名唤“索天响”的津门武林祖师爷,于武林中稳坐头把交椅,可实际上是个地道的光说不练的假把式。有圈内人说:“骥才先生描述此人物形象,堪比当今国内武术界的部分所谓门派掌门,有着靠嘴把对手‘说死’的绝顶功夫。”天津快板儿,后继有人矣!
当今武林之病态现象存在久矣!其丑恶现象大致有三:
一曰吹嘘现象。自夸其师天生神力,能单手握住几百斤重的铁刀绕场一周,或者用肩膀扛住从天花板上掉落的成吨重物。还有的吹嘘自己功力如何深厚,赢过多少人,一生未有败绩等等。二曰意淫现象。狂妄的认为天下武功,唯我派为最,故步自封,不屑跟其他门派学习。三曰遮羞布现象。装深沉,怕输,死要面子,不敢通过实战提高技艺。
余观当今多数习拳者不知拳道之所以然,互临外表,抄袭格式,真正知拳者甚少,毫无实技可言,而又误人子弟。如此趋势,前仆后继者大有人在,何谈扬弃之精神?
长此以往,使我国术精粹灭绝殆尽,只留下拳架之躯壳及运动之痕迹,可惜、可叹、可悲!
习拳之道,理应目的明确,概念清楚,方可学而有据,习之有方,得其要旨,方有所得。习拳者无外乎是求技击讲健康,虽情趣爱好不同,所学之拳各有选择,习拳健身无可非议,益于健康也是乐事。若求拳技则非易事,也非难事,立于实际客观,循序渐进,就有所得,万不可固执己见,人云亦云,追求形式,求表无真。如此下去,终将事与愿违,与愚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武术 篇10
目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几乎各行各界都乐于用这个词来谋划本行业未来的发展。武术界也不例外。它也在寻求各种各样的发展途径以求得永存。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观,因此,它适用于几乎各个领域。中国传统武术也以可持续发展观探索它的未来发展战略。在传统与现代激烈的碰撞下,传统武术受到冷落。那么,传统武术如何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能否开拓市场等一系列问题展现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
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江泽民在1996年3月召开的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针对国外的研究状况,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概括。即:“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其本质在于协调代内、代际之间的利益冲突,揭示了人与自然辨证统一的关系。
1.2 传统武术的内涵
传统武术是我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发展起来的民间武术各个流派的技术总称。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拳理拳法运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对立统一范畴,设定了理想的人格境界。强调以修身作为途径,关于技击修身的、集教育、健身、表演、竞赛、娱乐、经济、政治等功能为一身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一门生命科学。
1.3 用发展的眼光对传统武术的含义进行再认识
用发展的眼光看点传统武术,传统武术并不是物化的遗产,而是动态的发展中的传统现象。其中表现于时间要素的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表现在空间要素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表现为意识要素的是集成性和创造性的统一。这三方面的两两统一,综合一体形成的传统,才可能是开放的,值得流传和继续发展下去的传统。
2 传统武术发展现状
2.1 传统武术理论研究现状
1979年原国家体委发布《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1986年全国挖掘整理成果在河北承德、北京分别展出,计武术文献482本(册),古兵器392件,初步整理出129个拳种的文字资料和394.5小时的技术录像,以及多达651万字的地区性《拳械录》和《武术史志》等。在此基础上中国武术研究院组织编写了《中国武术拳械录》。一些关于传统武术(拳、械)套路的挖掘书籍也相继出版,如《戳脚》、《通背拳》、《形意拳理论研究》等。但是,传统武术人才培养模式规范化空间的丧失必然导致传统武术的科学研究体系最终无法建立。
2.2 竞技武术体育发展模式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巨大影响
竞技武术模式的大规模发展对传统武术所造成的影响仍然是巨大而不可回避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竞赛市场空间的缩小限制了传统武术活动的发展。(2)传统武术在竞技武术主导地位的驱使下,造成传统武术人力后备人员断层。(3)武术人才对传统武术的肤浅和不甚了解,使传统武术科研体系无从发展。传统武术发展后劲不足,严重影响了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2.3 中西体育文化交流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冲击
近些年来,西方一些健身运动,对中国传统武术在社会上的开展形成一定的冲击。以传统武术作为健身锻炼内容的人数逐渐减少。为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如果不及时赋予传统武术以新的时代内容,它有可能逐渐失去广泛的群众基础,逐渐被西方一些简便易学、便于开展的新兴健身项目所取代。
2.4 传统武术传播方式与特点
传统武术由于其文化本身存在的特性,它的传播具有中国文化所固有的方式和特征。传统武术文化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播特征。出现了家庭、区域、结社、寺院、武举制度、口传身授、耳提面命式等传播方式,使得传统武术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但是,值得提出的是:师徒和血缘传承方式导致一些传统武术拳种失传。传统武术在今后的发展中如果没有大量风格各异的传统拳术作为“资源”,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2.5 技术风格
传统武术动作简单、朴实、实用,传统技击追求踢、打、摔、拿的完美结合,技击战术讲究远踢、近打、贴身摔,这种技术的整合性是在中国传统武术整体性思维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这种完整系统的理法功技是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内因。但是,传统武术在技击特征上的封闭性,技术上的复杂多变性,技击技术风格的单一性,招式的规定性,套路类别的相对集中性,动作技术的缺少规范性等无疑成了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桎梏。再者,盲从迷信也是传统武术技术至今没有一个较科学的定量和较准确的定性标准的根本原因。
2.6 传统武术的训练
传统武术也被成为“功夫”,练武术也常称为“练功”。常言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说明了传统武术要长期艰苦训练,不能“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可是,现在人们更习惯于“快餐”式的健身、修身、养生的运动项目,艰苦卓绝的“功夫之路”会让众人望而却步。
2.7 武术教育
2.7.1 学校武术
高校体育院(系)武术专业或武术专修目前虽教材中有部分传统武术套路,但教师在教学中仍以竞赛套路为主,去提高学生的演练水平、外形表现水平,而不是提高传统武术的实用技法。
2.7.2 民间武术
我国民间武术校(馆)近20年来发展众多,前去习武者也络绎不绝。但是大多习武者习武不是以继承传统武术和弘扬中华武术为目的。学生在武馆习武时间短,达不到终身武术的目的;武术校(馆)收费高,也就达不到普及的效果;武术校(馆)所授内容也以竞赛武术为主,真正传播传统武术的比较少。可以看到,武术校(馆)对武术具有一定的普及作用,但对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并非唯一最佳途径。
2.8 传统武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世界人民的欢迎
中国人民自古就有习武练拳的好传统,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传统武术在国外也已流传了几百年,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外国武术人才,扩大了传统武术在国外的影响。目前,传统武术已遍布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武术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强身健体的手段和方法,一种娱乐观赏的运动形式广为世界人民喜爱。
2.9 作为本质是一种搏杀术的传统武术的实践舞台日渐减少
中国武术在改革发展中出现了诸多异化现象。因淡化技击的现代化改造导致传统武术本质特征的偏离;因适应入奥要求而进行的西化改造导致了传统武术精神实质的丧失;因追求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而进行的削足适履式的改造导致民族传统文化个性的泯灭。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法律的健全使得以技击为本质的“传统武术”用“武”之地越来越小,作为本质是一种搏杀术的传统武术中只有在军警中才会有些许舞台。没有土壤,成活都是问题,何谈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 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模式
根据传统武术目前的优势和不足,建立了以下可持续发展模式(见图1)。
3.1 科学化为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科研是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形成于古代社会的中华民族传统武术,必然是精华与糟粕并存。传统武术要向世界推广传播需要对各传统拳种理论进行研究、探索,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以指导传统武术实践武术科学化。因此,要弘扬传统武术,就必须加强科学研究,我们应立足于传统,着眼于发展,真正做到传统武术的继承、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国家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文化的传承也类似。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想使传统武术再放光彩,就必须把武术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因此,抓住了学校武术的教育,就等于抓住了武术的未来。
3.2 大众健身为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传统武术流派繁多,内容丰富,套路短小,技术简单,易于推广普及的特点为其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应当说,这是传统武术为全民健身运动服务的主要形式,也是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与特色。所以,坚持传统武术的大众化发展形式是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活水和源头。
社区体育是当今全民健身活动的一种新形式。传统武术的大众化特征理应成为社区体育的主要形式。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为传统武术社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传统武术要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就要向农村发展,积极筹建农民武协组织,发展民族民间武术,加强传统武术保健养生功能,促进全民习武强身,弘扬民族精神。
3.3 产业化为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关系纽带
武术竞赛与经济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发展,已成为当今武术发展的趋势。传统武术在影像图书、服装器械、办班开馆、交流大会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经济空间。由此可见,传统武术蕴含丰富经济资源。开发传统武术的经济资源,努力发展传统武术产业,可以为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3.4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和谐发展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是武术蓬勃发展的两翼,应比翼齐飞,共同发展。借竞技武术之路打开武术世界大门,用以带动传统武术的发展。当然,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和谐性发展,并不是说今后传统武术的工作就是一切配合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在配合竞技武术过程中,可以吸取竞技武术走向世界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并且可以更好地改革和完善自己,从而为传统武术的快速发展和走出困境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
3.5 国际化发展是推动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国际武联已有120多个成员,基本遍及全球各洲。这无疑为武术的海外发展空间奠定了良好的根基。然而,目前东西方诸方面的差异是传统武术在西方发展的不利因素。正因为传统武术有竞技武术自身所没有的特点和优势,因此,传统武术海外的发展也为整个武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传统武术必须加快其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以使自己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发展,否则不免也会走上日渐衰落的道路。
3.6 传统武术向现代武术改造
为避免中国传统武术走上日渐式微的道路,唯有创新才是正途。我们应着眼回应传统武术发展中的异化问题。在传统回归和时代创新的碰撞和冲突中探寻二者的割裂和融合。随着武术的全球化、现代化潮流的涌动,我们对武术现代化走向热切渴盼和极度担忧。在文化全球化、传统武术现代化的进程中,若以傲慢或偏见拒绝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们会被前进的时代所遗弃。在时代背景下通过向传统武术注入一些现代体育的内涵,使其在保留文化主脉的同时,以博大的气派,不断融汇和吸纳其他文化元素,既体现出传统的延续性,又反映出时代性和创新性,以确保传统武术的现代转型和合理传承。
3.7 传统武术的技术发展是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
对传统武术,我们要大力继承其技术,尤其是对老拳师技术的继承。同时对传统武术技术要科学的挖掘、整理、改革、创新,使之真正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爱练”的健身、修身、养生运动项目。
4 结语
中国传统武术发展 篇1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新思路
一、传统能源基地转型发展的背景
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严重问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严峻挑战,我国适时制定了十二五规划,大量涉及“包容性增长”、“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理念。可见,国家将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
在“中部崛起”战略中,能源产业是我国重点扶持和改造的产业之一,但这些产业又始终面临可持续发展难题。由于存在环境污染严重、耗能偏高、效益偏低等问题,更面临资源浪费、枯竭及生态破坏等难题,故国家又特别赋予了传统能源基地一个历史使命,即解决“生态欠账”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发展转型经济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山西能源基地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山西省作为传统能源基地的典型代表,长期为祖国的化石能源稳定供应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时至今日却遇到了一些可持续发展难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不科学的开采活动加剧了生态脆弱。大规模开采煤炭资源容易对脆弱的黄土地质条件造成不可恢复的扰动,从而加剧水土流失,使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差。
第二,个人或企业冶炼矿产资源的过程会不可避免的排放工业“三废”,这对汾河水系以及黄河中下游主干流造成多重污染,同时也影响了居民健康,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第三,矿产资源的长期无序开采活动造成了大量地下空洞,如果得不到有效填补,就容易诱发“天坑”和小规模地震。同时也导致地下水下渗、水位降低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紧缺局面。
第四,能源资源开发主体的加工开采利用能力较差,水平低、层次不齐。资源开发利用模式长期停留于单纯的开采和买卖阶段,并处于国际国内产业链最底层,增值能力较差。同时,粗放型开采导致资源浪费严重,不仅表现为本矿产资源利用程度低,而且还造成许多伴生矿物资源被白白浪费,而这些被浪费的矿产资源也会继续污染农田和其它原生自然环境,从而加剧了生态环境破坏。
第五,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大量企业逃避本因承担的社会责任,他们只关心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环保效应。同时,政府部门监管制度建设滞后,没有形成系统协调的事前评估、事中监测、事后通报和补救的联动体制,对于违规企业的处罚大多流于罚款了事的“过场”形式。
第六,围绕矿产资源展开的利益博弈也是造成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大量无证企业涌入矿藏区,大肆偷挖地下资源,结果造成产权归属不明和管理责任混乱,产生了大量法律难题。而且在文物古迹丰富的山西,那些因开挖地下自然资源而附带被挖出的国有文物,还要面临流失危险。
三、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山西省已经被国家确定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而对山西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朔州市作为山西省唯一获得“中国十大经济转型示范城市”和“低碳中国贡献城市”荣誉奖项的新兴城市,其全新的发展思路也为全国类似地区的社会经济转型提供了宝贵实践经验,其具体经验如下:
第一,大力倡导清洁生产,控制废弃物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伴生资源利用效率,变废为宝。将大量积存的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等伴生资源进行多种途径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可带动建材、化工和农业的发展。
第二,降低对于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大力发展风能、沼气能、垃圾能等新兴能源。优化能源供应结构,从而降低对传统煤炭矿产资源的单一需求。
第三,将可持续发展能力列入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摆脱以往政绩主要和经济发展指标挂钩的片面考核体系,督促官员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倡绿色低碳生活,主要市政活动基本都贯彻了绿色发展理念。
第四,加快产业升级,变输煤为输电,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
第五,改造发电厂老旧机组,提高供电效率,降低单位发电量的煤炭能耗。新建现代电站,分散发电压力,避免积聚型重度污染。
第六,完善交通网,改造火车站,新建汽车站,便利区内外人员物资交流。
第七,利用区内煤场和电厂众多的独特实践条件,以及高级工程师众多的人才师资力量优势,大力发展山西能源学院、朔州大学、朔州师范学院等众多高等院校,为当地新能源开发利用和环保人才培养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第八,合理安排城市新区,有步骤分阶段的实现周边人口城镇化,以住房方式的城镇化促使农业用地的恢复重建以及对恢河、桑干河流域等湿地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使能源经济转型和农民致富相得益彰。
四、转型中仍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大力贯彻“环境民主原则”。必须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环境决策参与意识和能力,政府在进行重大环境决策前要倾听群众呼声,避免决策失误。
其次,要提防政绩工程“翻新”重现。为了出政绩,个别官员很可能虽然摒弃了与经济发展指标挂钩的思维方式,但是又迫
于新的节能减排压力,而通过“拉闸限电”的方式,以牺牲民众生活质量为代价,人为制造所谓“电荒”。
再次,新老产业关系要协调。经济转型也要照顾好新老产业的关系,防止一味盲目热捧新兴产业而造成传统基础产业衰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虽然要逐步摆脱对传统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但也要注意防止转型城市对单一新兴产业的“新的”片面依赖。要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经济转型和保障民生结合起来,把发展与和谐统一起来。
简述中国传统民歌继承和发展 篇12
音乐有具有改变社会风气的力量, 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传统音乐里面, 各个类别相互影响, 相互丰富补充。在这里传统音乐有五大类, 在这之中五大类中, 民歌是传统音乐当中形成最早的。民歌的产生在传统音乐的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品种的产生是直接或者间接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歌在2400年前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 如在《诗经》中就记载着从周代初至春秋时期流传在北方的民歌。而在《诗经》当中《国风》是我国最早的民歌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屈原整理搜集在当时楚国流行的民歌而在进这基础上对曲调进行创新而创作的《楚辞》西汉时期的乐府, 收集整理当时民间民歌有名的就是《孔雀东南飞》讲述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爱情婚姻悲剧。之后唐宋时期民歌的创作非常繁盛像曲子词, 元代时期的民歌是以“小令“为主的这个时期的民歌特点反映了当时人民的不满的痛苦, 明清时当时的民歌基本上俗曲, 像《鲜花调》, 在明清期不少文学家也对民歌搜集整理, 冯梦龙的《吴歌》还有清朝时期的文学家蒲松林他创作的《聊斋俚曲》里面选用了当时流行的民歌曲牌。这位我国对民歌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民歌的内容可以分为六类:仪式歌, 生活歌, 劳动歌, 时政歌, 情歌, 儿歌。在汉族除了儿歌、民谣、四巨头山歌和劳动号子之外, 还有像“信天游”“爬山曲”, 有名的曲子像《兰花花》《绣金匾》《走西口》等。像少数民族, 如瑶族的“香哩歌”, 壮族的“欢”, 回族的“花儿”都歌剧独特的形式。
在传统音乐中, 民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像传统音乐里的说唱音乐, 戏曲, 包括传统器乐都是吸收了民歌的特点加以创新。在每个时期的民歌特点和形式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历史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中国民歌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基石
中国民歌是人民的歌, 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和生产劳动中中, 经过人们的口头相传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紧密地联系。中国的民歌是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点反映劳动人民的娱乐消遣的工具和手段。中国的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当中的重要体裁之一。它涉及的范围及其广泛, 涉及劳动人民生活和社会劳动的各个领域。常见的有以下几类:1.反映劳动的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是与劳动时劳动的节奏紧密结合, 相互配合的是带有有节奏呼号的民歌。劳动号子也是中国民歌的重要体裁之一, 劳动号子用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的劳动歌曲, 和表现劳动的形式。劳动就是反映人们对劳动的热爱和对人们在劳动中表现的乐观精神和坚持努力地精神还有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从事集体劳动的初步生产逐渐消失, 直到现代社会的一种集体劳动, 机器所取代。还有山歌, 2.山歌, 是劳动人民在山野和田间中即兴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劳动人民的歌颂, 在山歌里面最常见的山歌内容就是表达就是苦难和爱情。山歌的曲调音乐高亢, 嘹亮, 节自由, 歌词多数是即兴创作。所以山歌的常在室外歌唱。山歌的作品歌词淳朴简单, 生动, 更形象贴切生活。很多山歌都有自己的民间称为, 拿汉族来说, 在汉族的很多地区, 山歌有着自己在民间的称谓和叫法, 像我们最为熟知的陕北的“信天游”还有内蒙古地区的“爬山调”安徽的“挣颈红”等。3.反映日常生活的:这个类型是中国民歌最为普遍的。各年龄段的儿童和老人都会演唱这其中这包括三种类型:诀术歌、仪式歌、习俗歌。仪式曲是季节性的庆祝活动, 诵经歌曲和其他仪式, 主要内容为寻求幸福的仪式, 祈求丰收。4.关于日常生活和爱情婚姻:这一类里面情歌在这里面占得比重很大, 技术水平也有较高的水平。这类型的民歌主要是旧社会的青年男女露出纯真的爱情, 来表达悲伤的离别和反对封建婚姻的内容。他们的内容是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真诚和动人的爱情。根据一些学者, 这时的民歌可能起源于一夫多妻制和一夫一妻制的更替时期, 这个观点是最多的。这一时期的音乐体现出社会青年男女吐露真情, 表达爱意, 和抒发对封建社会的不满。而在这各类型里, 歌唱爱情的民歌在少数民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到现在, 现在很多少数民族都还演唱这类民歌。5.描述古老的故事和传说:主要是讲述在民间的各种历史人物, 民间戏剧, 古迹名胜和神话传说。歌唱者往往借此来传承历史事迹或者有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感情。6.嬉闹逗趣的:这种具有娱乐性较强的民歌, 具有传授知识和教育后代的作用。
以上的这几类民歌都是属于即兴的创作。而且民歌的产生要比文字还要早很多, 可见民歌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的, 许多歌曲和舞蹈, 曲艺, 戏剧和民间乐器, 基本上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三、中国民歌对专业音乐的作用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民歌为当今的作曲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借鉴和创作素材。在创作的手法上, 民歌和小调经常用当时流行的民间曲调来进行填词改编。同一个曲调被填上相应不同的内容的歌词, 这些歌在传播过程中有地方发言, 和地方的音乐风格影响, 使本来的曲调发生改变, 产生了很多的变种。像歌曲《绣荷包》, 在民间就有十几个不同的版本。民间的小调对音乐专业音乐创作 (包括一些娱乐性的舞蹈音乐) 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像在“五四时期”就有许多音乐家都是吸收了民歌的特点, 从民歌中吸取精华创作了一些经典的作品。像聂耳创作的《梅娘曲》《塞外村女》《大路歌》《告别南洋》《码头工人个》都是吸收了民歌的特点。还有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水瑶》《黄河船夫曲》还有《二月里来》等。特别是到了三四十年代大规模歌唱活动是大量利用民歌小调创作具有革命风格歌曲。像白毛女的主题题材的歌剧取材于河北的民歌《小白菜》、《青阳传》, 还有山西的民歌《捡麦根》。《刘三姐》以广西壮族民歌音乐为基础。《洪湖赤卫队》是取材于湖北省洪湖地区的民歌《襄河谣》。还有电影音乐家雷振邦成功改编了山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 电影《五朵金花》的主题曲就是用了云南白族的民歌音乐元素。在现在也有很多音乐人运用民歌的元素来进行创作。像新疆的民歌的《玛依拉》《半个月亮爬上来》《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克拉玛依》等。可见音乐家对民歌元素的喜爱, 而这些作品也在现在的声乐作品中广为演唱。
【中国传统武术发展】推荐阅读:
中国传统建筑发展历程06-10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论文08-17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05-25
中国传统乐学07-18
中国传统符号05-13
中国传统玩具05-20
中国传统版画05-30
中国传统声乐06-04
中国传统形式06-04
中国传统美术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