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行业职业技能提升

2024-09-21

加速行业职业技能提升(共8篇)

加速行业职业技能提升 篇1

中国美发美容行业协会成立于1990年, 成立25年以来, 行业协会在政府、企业和院校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该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规定、开展行业调查、举办行业技能比赛、举办行业培训、起草行业竞赛标准、制定课程标准、确定专业目录、出版专业书刊等很多方面都起到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美发美容行业协会职业技能比赛, 通过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全美行指委年会, 通过参加行指委的教室说课比赛, 通过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国家级别培训项目等等工作, 深刻感受到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 尤其感受到其在提升职业技能竞赛水平方面的影响力。

1 通过行业协会凝聚人才参加技能竞赛

中国美发美容协会, 从1992年开始举办行业技能大赛, 到2015年已经成功举办了23届全国规模的职业技能比赛, 每年的职业技能比赛都吸引了众多企业和院校优秀的选手参加, 行业协会并不会因为企业选手更有实践经验, 而将他们在比赛的时候分开, 而是让这些来自企业和院校的选手同台比赛, 通过这样同台比赛的形式, 这些优秀选手通过参加职业技能比赛, 必然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认识, 并且在比赛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各自在技能水平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每年参加协会比赛的选手, 都是企业和院校经过层层筛选过结果, 也就是说, 这些选手都是优秀的人才, 优秀的选手们再通过协会比赛的形式, 筛选更加优秀的人才, 这是非常残酷的现实, 但这也是对选手自身能力进一步提升的要求, 只有通过这样的形式, 才能不断地加强自身的职业能力, 才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高标准和严需求。

以今年在北京市举办的市级行业协会比赛为例, 在今年的发型卷杠比赛项目中, 经过了比赛规定的时间之后, 还是有多名选手没有能够按时完成比赛内容, 但是有的选手就充分利用时间完成了比赛的规定内容, 这就充分说明了选手之间的水平差异, 也说明了以职业技能为主的比赛内容, 只有在日常的训练中多多付出, 才能取得好成绩。经过这样的职业技能比赛, 选手对自己的认识就会更加充分和清晰, 更能够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体会到行业优秀人才的水平。而且, 从比赛的结果可见, 并不是来自企业的选手就一定都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今年的发型比赛中, 最终在众多发型和化妆造型比赛中获奖的反倒是很多来自院校的学生选手。

2 通过行业协会的培训, 提升技能竞赛水平

2.1 通过国际大赛考前培训, 提升竞赛水平

中国美发美容协会, 每年都会组织全国优秀选手参加国际级别的化妆和发型大赛, 这类大赛要求特别, 在发型设计上与国内比赛差异很大, 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经过层次选拔, 才能选拔出优秀的选手, 代表国家参加国际级别的大赛, 因此, 需要选手提前在企业集中培训多达半年之久, 这是对选手全方位的考验, 也是对协会培训教师水平的考验。以中美协组织的2015马来西亚OMC亚洲杯公开赛培训为例, 这次比赛有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选手参赛, 中美协组织的5名参赛选手, 经过赛前2个多月的集中封闭培训, 最终均获得了奖项。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2012级学生隗立瑶, 就曾经参加了2014年世界杯OMC大赛的赛前培训, 为参加国际大赛冲刺, 虽然最终止步于全国第5名, 但是经过这样的超强度强化训练, 对学生个人而言是综合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也是个人一段丰富多彩的经历和考验, 让学生终身受益匪浅。

2.2 通过定期的大师班培训, 提升竞赛技能水平

定期的大师班培训, 也是中美协的一种常态, 大师培训班一般都是让企业一线的实践教师担任主讲教师, 大师班的培训可以让各个企业和院校的人员体会到最新的企业和行业的新技术、新手法, 整体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最终也为这些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选手提升参加比赛的技能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

2.3 通过定期的师资力量培训, 提升行业教师技能水平

中国美发美容协会, 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和组织如下培训:发型设计创造力拓展与灵感开发培训课程、全国化妆大赛评判员和教练员资格培训、全国美甲艺术大赛评判资格培训、全国美容护肤技能大赛评判资格培训、全国师资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等, 这些培训几乎涵盖了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所有培训内容和项目, 覆盖面之广也是非常难得的, 通过这些不同层次的培训, 可以不断地提升从业人员的实践技能水平, 也使行业人员通过行业协会的培训,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并且通过培训能够加强企业和院校相互之间多方面的交流和沟通, 促进多方面多角度的合作。

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今年承办的中美协2015年度师资国家培训项目来看, 此次国家级培训项目集合了全国各个相关专业院校的专业技能教师80余人参加, 并且在培训内容上的设计非常丰富多彩, 不但邀请了行业内的大师级别造型设计师, 如, 给电视剧《甄嬛传》做整体造型设计的造型师陈敏正, 行业化妆造型领军人物毛戈平、梁义、宋策、郭秋彤等, 还安排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参观、影视基地和化妆工作室的观摩、邀请电影制片厂的化妆师讲座等各种活动, 这些活动都极大地开拓了来自院校和企业的专业教师眼界, 并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 让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比赛、以及自身参加比赛等方面, 都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3 通过行业协会聚集优秀企业, 提升技能竞赛水平

中美协每年的行业比赛不但是行业技能比赛 (赛事包含美发美容行业各主要细分领域, 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最具权威性和公正性的行业专业赛事, 国赛将预计吸引到近千名行业选手到场参赛) , 也同时是行业云集众多企业的大型沟通会、行业企业最新产品的展示会 (美容节现场将设有近百个新产品展览, 涵盖美发、化妆、美甲、美睫、纹饰等各领最新技术产品) 、行业新技术培训现场展示课程 (同期将举办美发、化妆、美甲、美睫、纹饰等各领域数十场专场新技术培训课, 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台湾的众多行业技术大师将亲临授课) 、行业论坛 (同期将举行首届中国美甲业高峰论坛, 将有来自中国、日本、中国香港地区的众多美甲行业精英到场参会, 共同探讨中国美甲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新年度的化妆和发型发布秀 (每年一度的发型化妆潮流趋势发布秀已经成为美容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将有来自中国发型化妆艺术研创中心团队及多个国际品牌厂商上演多场发布秀) 等,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 几乎将行业所有需要展示和沟通的内容都呈现出来了, 今年的中美协赛事同时还是协会的25周年庆典, 在庆典上展出了毛戈平、宋策、秦怡、李洪涛等多位行业精英的优秀造型作品。

通过这种形式, 无论是观摩者还是参赛者, 都可以提升整体审美水平, 为最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通过行业协会聚集优秀院校, 提升技能竞赛水平

每年中美协的比赛, 都聚集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高职院校参加, 通过参加比赛和观摩比赛, 有很多教师会现场指导和辅助学生造型, 通过这种凝聚大家的形式, 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在参加比赛、观摩过程、以及现场听培训课、观摩新产品等过程中, 互相关注对方企业或者院校的发展形式、发展特色、人才培养特色、未来发展设想等。

总之, 通过中美协的各种活动形式, 有效地将行业、企业和院校的员工、从业人员、教师、学生联系在一起, 让行业的发展更有新意和活力, 让行业协会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焰.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0 (3) :46-47.

[2]肖娜.浅论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特征[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8) :69-71.

加速行业职业技能提升 篇2

大力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质量监督工作

通过学习《平度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政府工作全面加速提升增效的实施意见》后,为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以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我市公用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在职能上,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建设部等有关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管理市区内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参加受监督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监督受监督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掌握市区内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动态和质量监督情况;开展水利工程质量检查活动,组织交流监督工作经验。

2、在服务内容上,对监理、设计、施工和有关产品制作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核。对建设、监理单位的质量检查体系和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设计单位现场服务等实施监督检查。对工程项目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技术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检查施工单位和建设、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检验和质量评定情况。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对工程质量进行等级核定,编制工程质量评定报告,并提出工程质量等级的建议。

3、在服务对象上,对参与本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检测等有关单位服务到位。

4、在服务承诺上,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依法行政;认真履责;推行政务公开。认真做好办事公开制度工作,做到及时公开、全面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严肃纪律,求真务实,廉洁奉公。做到司其职,负其责,勤政廉洁,不谋私利。坚持原则,对工程质量出现的问题不放过,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

5、在具体业务工作中,与在建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办理了质量监督书。下发质量监督计划,经常下工地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填写巡查记录。质量监督即要以监督又要以服务,所以我们主动下基层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检测等有关单位服务。

市建委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大力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质量监督工作

市纪委、监察局《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进监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下发后,市建委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围绕市纪委确定的93个政府投资的大项目,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开展大项目质量跟进监督工作。截至目前,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累计开展实体质量巡查393次,夜间专项巡查18次,材料质量抽检193次,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下达整改通知单66份,现场纪实24份,向工程指挥部签发工作联系单38份,对3项工程实体质量和责任主体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较好地完成了大项目监督任务,为实施市委新的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一)创新跟进监管,增强质量责任意识。

一是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开展监管人员素质教育和培训,重点就质量通病防治问题进行培训,提高自身监管能力和水平,同时,制定市政站《质监工作十项动员号令》和《廉洁自律十项行为禁令》,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监管行为。二是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针对排查发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及时处理,及时上报,确保将质量问题和可能引发质量问题的隐患及早妥善解决。三是进一步明确七方参建主体的质量责任。结合落实《哈尔滨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先后深入东、中、西部路网和三沟一河工程建设指挥部,广泛对相关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宣传,进一步明确参与市政工程建设的建设、施工、勘察、设计、监理、材料检测和施工图审查机构的质量责任主体地位,督促企业完善工程质量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四是加大整改力度。年初以来,针对工程质量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先后召开5次落实整改责任专题会,一对一明确整改任务,面对面落实整改责任。

(二)科学跟进监管,有效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一是采用现代化检测仪器对路桥工程质量实施科学检测。在质量监督工作中,广泛应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车载式三维探地雷达检测仪、落锤式弯沉仪、双轮式横向力系数测定仪等现代化检测设备,对路桥工程关键部位、关键节点、关键工序实施科学监管。工程质量判定用仪器检验,用数据说话,减少人为因数,极大地提升了质监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有效地预防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二是对责任主体实施差异化监督管理。根据日常监督情况、企业的质量信誉度和质量保证能力等情况,采取“抓大放小、举重放轻”的工作策略和巡回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方式,对质量行为合法、信誉度良好的责任主体,以辅导帮助为主,调动企业自检、自控的积极性;对重要工程和信誉差、质量保证能力较弱的企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抽查频次,有效缓解监督力量不足的矛盾,提高质量监督工作效能。三是从源头上把好材料质量关。采取跟踪走访、突击抽查和死看死守相结合的方式对原材料质量实行产品出厂和进入施工现场双把关,杜绝不合格材料出厂,对不合格产品坚决清除出场,从源头上把好工程质量关。目前,已对5家违规市政材料生产企业及2名相关责任人提出全市通报,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

(三)着力跟进监管,确保质量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坚持“三不放过”。在监督工作中,对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关键工序、关键部位进行重点监控,凡是涉及到工程结构质量、影响使用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质量问题,一律做到原因不查清不放过,整改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整改效果不达标不放过,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质量隐患,坚决守住工程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质量安全核心底线。同时,坚持以日报制形式,对城建重点工程每天检查的情况进行汇总,形成质量日报,编发重点工程质量监督简报,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重点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展情况。二是狠抓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按照《哈尔滨市2011年中兴建设十大重点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先后下发了《关于印发2011年城市道路桥梁维修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的通知》、《关于印发道路桥梁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的通知》、《关于加强路桥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质量控制标准,加大质量通病检查治理力度。年初以来,针对工程质量通病问题,累计下发整改通知单39份。三是不断规范参建单位建设质量行为。招标办、建管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等部门以中标文件为依据,采取“对人对证”抽查责任主体履职情况方式,开展对工程参建单位质量行为专项检查。今年6月份,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针对施工现场人证不符问题,签发质量行为整改通知单7份,现场纪实10余份。四是加强工程报监手续、竣工验收备案和质量责任终身制度落实情况管理。对每一项新建、改建、扩建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档立案,明确记载工程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督促各参建责任主体落实质量责任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条文办理工程报监、竣工验收备案手续。五是监督服务并举。改变在建工程的监管服务方式,在工程抢工会战的关键时刻,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与工程建设各方之间沟通,帮助各指挥部协调材料供应、设备调配,必要时将技术骨干派驻施工现场,为指挥部提供人力支援,尽最大努力帮助各参建方查找和纠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

关于进一步加速提升增效做好政府当前工作的通知

[即政办字[2011]93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田横岛旅游度假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青岛市委“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的要求,根据青岛市政府办公厅通知精神,市政府决定在已有良好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当前工作全面加速、提升、增效,不断优化城市发展软环境,加快推进开放型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速工作推进和落实

(一)加速决策部署落实。进一步加强对中央、省、青岛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的学习把握,特别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及时研究落实措施,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到位。要落实好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科学制定2012年发展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细化推进措施,保持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速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城市中心区、蓝色硅谷核心区、鳌山湾新城、汽车工业功能区、商贸物流区、大沽河治理等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目前处在规划阶段的要加快论证步伐,广泛听取意见、修改完善,尽快出台正式规划及相关配套政策;处在建设阶段的,要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全力抓好项目引进与培育,加快推进定向招商,提高利用内外资质量,确保引进建设一批产业层次高、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形成雄厚的项目储备。结合全市工作重点,加快制订全市2012重点项目计划,及时启动审批、融资等前期工作,为项目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注重软环境建设,完善项目协调管理、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以一流的服务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

(三)加速确定事项落实。对照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事项,全面梳理总结2011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办法和具体措施,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对前期进展滞后的事项要加强协调,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工作目标落实。加快完成今年的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做好2012年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的论证筛选工作。

(四)加速做好岁末年初的各项工作。对当前政府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梳理,需要提请市委、市政府研究的,要及时提报;对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采取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会等方式,快速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要切实保障好城乡市场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元旦、春节节日市场供应和价格相对稳定。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养老金、城乡低保和各类补贴,做好走访慰问工作,保障困难群体生活,做好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加强交通运输、冬季消防、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加强食品药品、社会治安等公共安全维护,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提升施政水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促进政府工作科学化、规范化。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及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定期通报办理情况。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不断拓宽政务公开领域,主动、及时、客观、公正地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视社情民意,虚心接受监督,及时回应诉求。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切实提高政府公信力。

(二)提升工作标准。深入开展“寻标、对标、达标、夺标”活动,对照国内、国际先进城市的理念和做法,进一步研究和细化工作标准,形成分类别、分阶段、可操作、可验收的标准体系,努力实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达到一流标准。有量化指标的,争取有较大幅度提高、有较快增长;有质量要求的,争取达到新高度。

(三)提升工作质量。把中央关于“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要求充分体现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善于抓住国内外发展机遇,勇于推出加快发展的新举措,敢于在发展竞争中赶超争先。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的各项指标,更加积极谋划转方式调结构的创新性举措,全面提升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各领域工作质量,努力以政府工作质量的提升带动发展质量提升。牢固树立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以改革的方法、创新的思维,研究新情况,破解新问题。加强工作质量考核,进一步完善适合科发展观要求的考评内容和指标体系。

三、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一)提高工作效率。坚持立说立行,速办速决,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努力形成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工作状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界定政府及其部门职能与权限,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完善运行机制。政府工作要在严格依法的前提下,广泛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进一步简化环节、优化流程,在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上实现更大突破,全面提升执行力。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到审批事项更精简、审批服务更快捷、办理过程更透明、责任监督更有力。要引导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效率。

(二)提高工作效能。把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心放在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上,不断提升为企业、为基层、为群众的服务效能,提高政府工作满意度。推动“窗口”单位服务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转变,确保公共服务的内容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服务过程接受服务对象监督,服务绩效交由服务对象评判。认真办理回复市民合理诉求和意见建议,及时向社会公布办理情况,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三)提升工作效果。政府工作要统筹兼顾经济效益,更加注重社会效果,在项目安排、公共资源分配、财政资金使用等方面要更多向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倾斜。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考虑经济、社会等多重目标,兼顾各方面利益。不断畅通公众有序参与行政决策的途径,健全政府网站、行风在线、政务服务热线等互动平台,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

四、完善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各镇、办事处和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增强进一步推进政府工作加速提升增效的紧迫感、责任感,把加速提升增效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确保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改进工作作风。树立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定下来的事情要一抓到底,没有完成的任务要抓紧完成。加大治理庸懒力度,坚持克服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大兴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之风,大力精简会议文件,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工作落实上。树立勤俭节约、勤政廉政的工作作风,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三)加强考核督查。对于市委、市政府确定事项,各承办单位要细化措施,狠抓落实,按时报告完成情况。特别是对确定的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要按照内容具体、目标明确、可量化考核、有进度要求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铲运机械行业洗牌可能加速 篇3

产品销量持续下滑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铲土运输机械分会统计数据显示, 2014年1~12月, 我国主要装载机生产企业累计销售装载机150614台, 与2013年同期销量181505台相比, 同比下降17.02%, 降幅进一步扩大, 详见图1。其中, 国内市场销量为126461台, 同比下降16.88%, 出口销量为24153台, 同比大幅下降17.71%。其中, 3t装载机累计销售38394台, 与2013年同期销量46715台相比, 同比下降17.81%;5t装载机累计销售92087台, 与2013年同期销量111246台相比, 同比下降17.22%;6t装载机累计销售2425台, 与2013年同期销量1802台相比, 同比增长34.57%。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铲土运输机械分会统计数据显示, 2014年1~12月, 我国主要推土机生产企业累计销售推土机7711台, 与2013年同期销量9511台相比, 同比下降18.91%, 详见图2。其中, 国内销量为5119台, 同比下降17.91%, 出口销量为2602台, 与2013年同期销量3275台相比, 同比下降20.55%。其中, 160、165hp产品累计销售4840台, 同比下降18.15%, 市场占有率为64.77%;180、220hp产品累计销售1453台, 同比下降10.75%, 市场占有率为18.84%;230hp产品累计销售311台, 同比下降28.01%, 市场占有率为4.03%, 比2013年下降0.51个百分点;320马力及以上产品累计销售665台, 同比下降11.21%, 市场占有率为8.62%, 比2013年增长0.75个百分点。推土机主要生产企业中, 山推仍然稳居第一, 其他企业与山推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铲土运输机械分会统计数据显示, 2014年1~12月, 我国主要平地机生产企业累计销售平地机3662台, 与2013年同期销量4017台相比, 同比下降8.84%, 详见图3。其中国内销量为1775台, 比2013年同期销量下降1台, 累计出口推土机1887台, 同比下降15.80%。在适用范围广、作业效率高的主力机型中, 160hp产品累计销售893台, 同比下降7.65%;180hp产品累计销售969台, 同比下降23.07%;200hp产品累计销售369台, 同比增长1.10%;210hp产品销量479台, 同比下降19.77%。平地机主要生产企业中, 徐工道路仍然稳居第一, 市场占有率达32.96%。卡特彼勒表现突出, 同比增长281.94%。沃尔沃销量增长明显, 累计销售平地机41台, 同比增长95.24%。

经营压力未减, 洗牌在所难免

2014年, 铲土运输机械行业经历了一年的低迷, 仍没有止住下滑的脚步, 主要受房地产和基础建设投资持续放缓的影响, 行业产品市场需求不振, 开工不足, 国外政治局势的变幻, 也影响了铲土运输机械产品“走出去”。在此形势下, 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行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时之痛尚可以忍受, 但长期低迷的形势, 使得行业企业承受的压力正不断积聚发酵, 具体表现如下。

1) 市场需求不足, 利润大幅下降, 企稳预期一再推迟, 行业信心不足。

2) 最终用户经营状况迟迟得不到改善, 代理商回款困难, 应收账款居高, 企业经营成本明显增加, 资金压力加大。目前, 部分行业企业通过化解过剩产能、兼并重组等措施为自己减负。

3) 国际市场纷纭变幻, 对我国铲土运输机械产品的出口产生较大影响。例如俄罗斯政局的动荡。

4) 早期投资未得到有效利用, 反成企业负担, 企业纷纷减负。行业形势好的时候, 企业纷纷投资扩建。当前市场低迷不振, 导致过多项目和设备处于停滞或停用状态。行业企业在化解过剩产能方面倾尽全力。

5) 促使铲土运输机械行业持续良性发展的动力不足, 具体表现为保证行业持续良性发展的环境建设不足和支撑铲土运输机械行业发展根基——基础研究工作准备不足。

虽然, 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景气和工程机械行业持续低迷的市场形势, 是影响铲土运输机械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我们还应清楚地认识到, 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行业自身发展模式的缺陷。早些年, 基于种种客观原因, 铲土运输机械行业追求以“大规模”为核心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行业企业习惯性的“顺从市场”需求, 认为只要形成规模, 就能抢夺到市场份额, 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当然, 市场形势好的时候, “粗放式”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显得并不突出, 而遇到市场形势低迷的时候, 如同在当前产品同质化严重, 产能大量过剩的情况下, 很多行业企业表现为对市场需求急剧变化的不适应, 显得无所适从。

据统计, 目前国内装载机保有量将达到170万台, 中国装载机产量预计超过50万台, 而全球装载机的需求仅为每年30万台, 供需矛盾如此突出, 铲土运输机械行业将面临一轮大的调整, 洗牌可能加速。

治标更要治本

从长远发展来看, 铲土运输机械行业要摆脱困境, 不单单是突破现阶段销量停滞不前的困难, 追本溯源, 更是要打破长期以来制约行业良性发展的枷锁。只有国家、行业、企业等多方共同关注, 坚定信心, 携手共同破局, 才能使铲土运输机械行业健康稳定地发展。主要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供参考。

1) 希望国家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机制, 强有力地推动铲土运输机械产品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我国铲土运输机械产品在质量、外观、可靠度、排放标准等方面相对发达国家而言, 水平仍然较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严苛的法规、标准对产品进行监管, 促使生产企业不断通过技术进步来满足严苛法规的要求, 而国内对于这些方面的监管和制约力明显不足, 没有规范的市场准入门槛和产品退出机制。规范的市场准入门槛和产品退出机制, 是促使铲土运输机械行业实现良性发展的主要动力。

2) 行业企业必须重视基础性技术研发工作, 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

目前, 行业中有的企业为了抢夺低端用户群体, 不惜以降低产品质量、低价促销等不良手段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 很多企业疲于应付, 忽略了基础性技术开发和创新性产品的研发, 导致了铲土运输机械产品水平提升缓慢。事实上, 中国铲土运输机械行业有着深厚的发展根基, 自主研发能力强于其他细分领域, 行业企业应当集中优势在基础性技术研发中获得突破, 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源自企业自身的内部动力。

3) 打破现有市场格局, 加强高端产品、功能性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我国加速清理“超龄”行业标准 篇4

据了解, 目前我国工业行业共有5万多个标准, 其中1万多个国家标准, 3万多个行业标准。但很多标准已经过时, 一半标龄超过10年。

对此, 工信部将紧紧围绕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以及满足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等, 加大标准制修订力度, 着力解决标准水平不高、标准相对滞后问题。

据透露, 在工业领域,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计5.48万项, 现已全面清理了4.2万项工业和通信业行业标准, 启动了标龄十年以上2.4万项行业标准复审工作, 并下达了2210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兽药属性重新定义加速催生新行业 篇5

而这一问题或许会加快养猪行业的技术标准化和成熟化, 这也给近两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第三方兽医技术服务公司提供了发展机遇, 而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在欧美国家已经相对成熟, 这一新兴行业出现的基础条件就是执业兽医师群体的成熟。

就目前而言, 中国的执业兽医师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从2009年国家开始推行执业兽医师的认证和考试以后, 执业兽医师也逐渐成为一个“香饽饽”, GSP认证需要, 现在兽药开方需要。但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是, 目前已经通过执业兽医师认证的2.5万人是具备了行医的资格, 但具备不具备开处方药的能力值得商榷。这就是目前的一个矛盾, 生产经验丰富的兽医或许拿不到执业兽医师认证, 拿到执业兽医师认证的, 又欠缺生产实践经验, 这一现状或许成为兽药规范使用的一个障碍。

目前, 除非大的集团化养殖企业, 具有独立的技术服务团队, 一般中小养殖企业技术还是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而给他们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一般是生产某类产品的企业, 不可否认的是, 中国养殖行业技术的普及和变革往往最先来自企业。

企业作为产品的研发结构, 对自身定位的产品研究肯定很专业, 然而随着中国养殖基数的加大, 养殖生产过程中的疾病问题不再单一, 而是呈现复杂化。此时, 解决养殖生产者的问题不能再单独依赖某一产品, 而是需要依靠方案。所以这几年, 各个企业都开始主打方案营销和技术营销, 以增加自身产品的附加值。然而企业虽然在某领域是最专业的, 但面对养殖生产企业环节时, 专业专注度肯定有所降低,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做饲料的和做兽药的肯定有所不同。

加速行业职业技能提升 篇6

为科学指导稀土行业发展, 推动稀土产业整体迈入中高端, 工业与信息化部特编制《稀土行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 (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 未来我国将强化资源和生态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支持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 培育行业新动能;推动集约化和高端化发展, 调整优化结构;加快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 构建循环经济;推动利用境外资源, 加强国际合作;打造新价值链, 实现互利共赢六项重点任务。

工信部将重点加强《规划》与科技、财税、国土资源、金融等政策的配套与衔接, 发挥协会、学会等中介组织作用, 出台《稀有金属管理条例》, 通过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等渠道统筹支持稀土科技研发、应用产业发展、资源地转型升级, 建立“政产学研融”支撑推动体系, 鼓励推动企业“走出去”, 开展国外稀土资源开发与材料深加工项目合作。

强化资源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加强稀土资源管理

我国将加强国家对稀土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统一规划, 根据资源形势和市场需求, 合理调控开采、生产总量,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需要, 到2020年稀土年度开采量控制在14万吨以内。稀土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将受到严厉打击, 实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稀土行业将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除六家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外不再新增采矿权;继续支持内蒙古包头、四川凉山、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重点资源地完善矿区资源保护和监控设施, 加强稀土矿采选项目技术改造;加强对已探明的大中型矿产地资源储备和保护, 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2016~2020年) 》相衔接, 划定一批国家规划矿区, 实行统一规划, 规模开发, 重点监督, 推动优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加强资源地生态保护

稀土行业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对建设项目和企业环评严格审查,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行业将推广采用采矿新技术、新工艺, 落实稀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和经济责任, 加强尾矿库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 实行生产排污许可证制度;推广离子型稀土矿浸萃一体化、冶炼分离污染防治新技术, 促进行业清洁生产。我国将建立稀土绿色开发机制, 落实行业规范条件, 全面推行稀土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按功能分元素管理稀土

我国将稀土元素按资源稀缺程度及功能开发情况划分为战略性、关键性及一般性三类, 实行元素分类管理, 实现元素价值和经济利益相匹配;加强战略性、关键性产品储备, 健全稀土储备体系;加强对中重稀土元素的开采、生产、流通等全产业链管理, 坚决打击稀土违法违规生产和出口走私、逃避缴纳税款等行为。

支持创新体系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完善行业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引领作用, 稀土行业将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稀土创新体系, 推进建设国家、行业创新中心和服务平台;瞄准《中国制造2025》、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家战略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实现稀土功能材料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等重点应用领域的突破, 培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先进企业;开展稀土金属资源高效分离提取、低成本绿色冶炼分离、高端产品制备、废旧稀土金属回收等技术与关键装备研究。

加强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建设

稀土行业将加强专利分析与战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究, 构建产业化导向的稀土技术核心专利和专利池;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开发, 鼓励企业申请国外专利;发挥稀土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学术团体和行业组织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 完善稀土国内标准体系, 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搭建稀土标准化信息平台, 服务行业管理。

推进稀土功能机理研究

行业将挖掘稀土元素本征特性, 探索稀土材料新功能, 拓展新应用;瞄准国际新材料前沿, 开展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稀土磁性、催化、光功能等新材料研究, 突破一批国家亟须、引领未来发展的稀土新材料及绿色制备关键技术。

推动集约高端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稀土集约化发展

我国将继续实施大集团战略, 进一步推动稀土矿山开采和冶炼分离、资源综合利用的集约化生产, 将矿山开采、冶炼分离及资源综合利用全部纳入六家集团管理, 实现稀土集中生产、管理、工艺流程再造;完善集团间协作机制, 加强行业自律, 维护市场秩序, 保持供需平衡, 承担社会责任。支持集团做大应用产业, 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江西赣州“中国稀金谷”建设, 推动内蒙古包头、福建龙岩、四川凉山等重点稀土资源地产业转型升级, 延长产业链, 提高产品附加值。

促进稀土材料高值应用

我国将加快发展高性能稀土磁性、储氢、晶体、发光、高频等新材料, 提升稀土关键材料和零部件保障能力, 培育稀土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 发挥稀土材料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建设的支撑作用。

实现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稀土行业将向下游延伸产业链, 推动稀土磁性材料-永磁电机、稀土发光材料-LED显示器件、稀土催化材料-工业窑炉脱硝功能器件、稀土合金材料-汽车及航天航空零部件等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一体化发展, 形成与终端应用需求相适应的原料供给体系, 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以工业机器人、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终端应用需求为导向, 鼓励下游企业参与稀土新材料研发, 加强稀土与应用产业紧密衔接,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功能元器件和零部件, 提升稀土功能材料及元器件研发、生产水平, 实现稀土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加快绿色智能转型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推进上游产业绿色转型

我国将大力研发稀土资源绿色高效采选和冶炼分离新技术和重点装备, 加大离子型稀土原矿绿色高效浸萃一体化、低碳低盐无氨氮分离提纯等稀土采选、冶炼分离清洁生产新工艺的推广力度, 加快企业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优化升级, 进一步提高生产、环保等技术水平, 降低能耗物耗, 实现废水零排放和废物资源化利用, 严格职业卫生防护管理。

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尾矿资源、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研发废旧稀土产品再利用成套技术, 建立健全回收制度, 完善稀土回收利用体系, 提升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加快智能化改造

稀土行业将支持稀土矿产资源、稀土材料和生产工艺基础数据库建设, 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健全企业ERP体系;建设生产过程的智能控制系统, 建立企业生产经营台账、生产监测调度数字化管理系统、安全监测系统, 实现稀土材料生产和运行管理业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支持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建设稀土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管理控制系统, 实现生产过程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在线检测;建立生产过程的控制模型及产品识别码, 实现设备与流程的在线故障诊断与关键作业的智能化控制, 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节能降耗, 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稀土冶炼分离和稀土材料生产流程数字化、主体装备智能化、生产工艺优化和服务远程化。

拓展稀土绿色化应用

我国将着力拓展镧铈钇等高丰度元素在工业节能、机动车尾气净化、工业窑炉废气脱硝等环保领域的应用, 加强稀土钢及铝、镁合金等轻量化材料的应用研究;开展稀土特种玻璃、钇锆陶瓷、抛光剂、化工助剂、污水处理剂、涂料等功能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铽镝减量和镧铈钇替代镨钕的技术, 开发低成本稀土磁性材料, 推动铈 (或富铈) 磁体的产业化, 扩大在电机等领域的应用。

利用境外资源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加强稀土国际合作

我国将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通过政策联动、行业自律等措施增强我国稀土企业市场话语权。发挥技术、人才、资金优势, 推动稀土企业走出去, 合作开发境外资源及产品深加工;鼓励稀土企业与境外新材料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合作, 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引进境外专业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引导外资投向稀土环境治理、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和高端应用及器件制造产业等领域。

推进稀土标准国际化

我国将围绕稀土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重点稀土标准的制订, 发挥企业、研究机构和中介组织的作用, 提升中国稀土标准的影响力, 促进中国标准走出去, 实现稀土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衔接。

打造新价值链实现上下游产业互利共赢

推进资源地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将完善稀土开发收益分配机制, 加大资源收益在资源地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替代产业等方面的支持, 促进资源地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 改善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鼓励企业在靠近稀土资源地发展精深加工, 由材料加工生产向部件制造、半成品及生产服务业延伸, 增加产品附加值, 推进资源地产业转型升级。

建立新的价值链

我国将加强稀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稳定供需关系, 引导价格预期, 促进和扩大稀土在节能、环保和家电等下游领域的应用需求, 实现上下游利益共享、协同发展。以资本和技术为纽带, 通过上市、增资、并购等手段整合中高端应用产业链, 培育新的应用市场。

加速行业职业技能提升 篇7

新标准更加严格

此次新版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适用范围在原有水泥原料矿山开采、水泥制造、水泥制品生产的基础上, 增加了散装水泥中转站;二是调整现有企业、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增加适用于重点地区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三是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 明确要求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执行相应的污染控制标准。

新标准重点提高了颗粒物、NOx的排放控制要求。根据除尘脱硝技术的进步, 新标准将PM排放限值由原标准的50mg/m3 (水泥窑等热力设备) 、30mg/m3 (水泥磨等通风设备) 收严至30mg/m3和20mg/m3;将NOx排放限值由800mg/m3收严到400mg/m3。新建生产线排放标准为320mg/m3, 现有企业则执行原标准, 过渡期至2015年7月1日结束。目前现有企业还有16个月的过渡期。

一直以来, 市场对水泥环保达标方面比较侧重于脱硝, 而对除尘和脱硫关注较小。这主要是由于脱硫已实施到位, 90%的企业均能达标。而除尘方面, 我国水泥工业目前颗粒物平均排放浓度为27.4mg/m3, 60%的企业均满足新标准上限, 其余企业则需要进行技术改造, 预计吨熟料成本增加1~2元, 影响较小。因此环保达标最大的压力来自于脱硝方面, 目前仅10%的企业达标。环保新标准实施后, 熟料线必须同时采用分级燃烧技术和SNCR设备才可达标, 但成本增加不大。据测算, 吨熟料成本将增加4~5元左右。

转型升级再提速

由于新标对环保要求的大幅提高, 水泥企业环保投资和运行成本将明显增加。据测算, 水泥企业除尘、脱硝等环保投资比例将达到10%~12%, 环保设施运行将增加水泥吨成本约12~15元。水泥企业需要增加部分投资对水泥窑进行适当技术改造。以北京水泥厂为例, 按照每年8万吨的处置规模估算, 建设一条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示范工程项目投资约为5200万元。按照排放新标准要求, 目前国内大半数水泥企业需进行环保改造。

据了解, 全国现有规模以上的水泥生产企业约4000家, 这也就意味着将近2000家水泥企业要进行环保改造。按照每年产100万吨水泥, 需投资2.8~3.5亿元计算, 若一半的水泥企业要进行改造, 全国2000家规模以上水泥企业环保改造至少需要56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 我国水泥行业集中度太低, 目前国际上前10家企业占全球产量的60%~70%, 而中国前10家企业仅占全国产量的10%~20%。此外上千家小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很大, 存在很大的浪费和环境破坏。今年的中小水泥企业及无窑粉磨企业将会感受到生存压力, 而行业龙头企业凭借其成本、技术优势有望获得更多兼并重组的机会, 进而促进行业产业升级、集中度提高。

行业景气度上行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部分区域受节能减排、大气污染治理的需要, 区域内水泥企业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供给端持续改善带来的水泥价格回升、盈利改善。据资料示, 华东、中南地区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水泥价格已经累计上涨了20%和23%, 明显高于上年同期水平。2014年水泥行业环保压力进一步加大, 行业供需情况会进一步改善, 再加上煤炭等原材料成本下降, 预计2014年下半年甚至在第四季度, 水泥的价格可能会出现一些超预期上涨, 水泥行业的景气度可能会超过预期。业内人士表示, 水泥行业环保新政的实施, 将在淘汰落后、技术创新、兼并重组等一系列措施上进一步体现, 倒逼行业整体环保意识的提升, 未来水泥大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也将愈发突出。

而华北地区除受益新规技改外, 最新提出京津冀经济圈将加快华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同时, 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度也有望快于其他地区, 这些将带动当地对水泥等建材的需求出现明显增长。去年12月以来, 河北石家庄、廊坊等地已经两次集中拆除水泥产能。据统计, 通过两次集中拆除, 石家庄市将减少水泥产能1850万吨, 约占全市总产能的40%, 比原定计划提前3年完成“淘汰水泥过剩产能1500万吨”的目标任务。供给的明显减少, 有利于区域内市场集中度的提升, 增强龙头公司对区域的控制力。

西南地区各省也在积极推动加快淘汰水泥落后产能和水泥脱硝。截至目前, 重庆、四川、贵州3省 (市) 均已出台相关规定, 明确要求日产2000吨及以上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必须建成投运脱硝设施。

因此, 2014年水泥行业新增产能进一步收缩, 同比增速将由2013年的4.78%降至3.46%, 新增产能对市场的冲击力进一步减小;2014年行业需求量会继续增长, 但增速会较2013年的水平有所回落, 预计降幅在1.6~2.6个百分点左右。在行业供需两端双双回落的情形下, 2014年行业的新增需求供给差较2013年的水平进一步扩大, 这意味着行业供需关系将会有明显改善, 行业景气度将上行。

加速行业职业技能提升 篇8

我国防水行业产业升级已全面进入加速期,大中型企业的扩大投资行为加速防水行业产业集中度提高的进程。

自新的产业政策颁布实施以来,国内众多防水材料生产企业纷纷扩大投资规模,新增优质产能。据国家统计局对主营业务收入高于2 000万元的483家企业进行的统计预测,2014年我国防水行业投资比上年度增长30.52%;1—10月年投资完成额高达233亿元,成为2003年以来之最。

东方雨虹、深圳朗迈、四川蜀阳、广东科顺等龙头企业通过投资设立新的生产基地,建立各种新型防水材料生产线,企业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苏州卓宝、潍坊宇虹、胜利大明等大中型企业通过新建、扩建防水卷材生产线,大幅度提高卷材生产能力和装备水平,优化生产环境。据不完全统计,2013—2014年,行业共新建防水卷材生产线56条,产能新增52 900万m2;2015—2016年,预计还将新建62条卷材生产线,新增产能49 000万m2。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分析,我国防水行业产业升级已全面进入加速期,大中型企业的扩大投资行为加速防水行业产业集中度提高的进程。

【加速行业职业技能提升】推荐阅读:

加速康复05-10

动态加速05-18

加速模式08-14

加速稳定技术07-21

加速度05-20

加速光老化06-08

加速产程07-13

加速布局中国08-14

加速运动08-22

加速期治疗08-24

上一篇:利益相关者价值理论下一篇:数字化技术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