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模式

2024-08-14

加速模式(精选12篇)

加速模式 篇1

电信运营商和牌照持有商在IPTV项目落地时, 常常会遭遇当地广电力量的介入, 这不仅是电信运营商和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的利益纠葛, 还包括了广电内部的利益冲突。

从三网融合整体方案公布至今, 一年多的时间内电信和广电进行着激烈的博弈。作为三网融合方案实施中最具发展潜力的IPTV产业, 尽管受到外部政策环境的影响, 但从用户规模增长方面看, 其发展速度正逐步加快, 势头日益强劲。

牌照无望, 运营商转向合作

备受瞩目的IPTV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已达六年, 尽管与数字电视普及相比, 时间较短, 但在发展道路上却一波多折。对于IPTV行业发展不顺畅的主要原因, 三网融合研究专家吴纯勇认为, 这是由于IPTV产业链没有充分考虑或是结合中国有线电视行业发展的特殊性, 而有所创新所导致。

对于IPTV的服务开展, 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各地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而有线行业的阻力来源, 与其自身历史发展有关。2003年随着中国有线行业数字化整体转换启动, 各地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由于其出身的特殊性, 在相关原始积累方面有很大的差距, 只能采取所谓“低息贷款+商业贷款”的模式来完成自身旗下数十万、百万甚至千万级别的有线电视用户的转换。“作为特殊时期下产生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 没有丰富的市场运营经验、缺乏统一的行业及技术标准, 除此之外, 还要背负着巨额的贷款压力。如果IPTV借此机会把大量的有线电视用户夺去, 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将面临巨大的还贷、生存压力。”吴纯勇说道。所以电信运营商和牌照持有商在IPTV项目落地时, 常常会遭遇当地广电力量的介入, 这不仅是电信运营商和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的利益纠葛, 还包括了广电内部的利益冲突。德国电信分析师谭炎明表示, 电信运营商本来在投资IPTV项目时, 就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直接收益, 在冒着政策和投资风险的情况下, 不愿意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

另一方面, IPTV项目的开展需要良好的宽带基础条件, 在高速带宽改造完成之前, 有些地方部署条件尚达不到要求, 只能进行局部部署。同时在政策方面, 现在局势相对明朗, 电信运营商试图绕过广电直接获得内容集成播控牌照, 已成为昨日黄花。

“电信运营商正日趋理性, 在不能拿到牌照的情况下, 开始转向合作的模式。但合作存在这样一个前提, 除了牌照提供商, 其合作往往还存在第三方即当地的广电力量, 以解决政策瓶颈。”谭炎明说道。在近期, 山东联通便采取和CNTV、山东省广播电视台共同合作的模式, 开展IPTV服务。

电信运营商差异化竞争优势明显

在与广电进行博弈的过程中, 目前电信运营商地位颇显被动, 但IPTV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 仍是重要的战略部署。谭炎明认为, IPTV部署对于电信运营商, 既可以保障其在宽带领域的竞争力, 又能保有营收。运营商可提供的基于宽带的增值业务有限, 通过IPTV, 能有效黏住用户。

“电信运营商可以借助三网融合试点的深入开展而不断地弥补自身在视频领域的短板, 进而加快其传统通信业务提供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角色的转变。”吴纯勇表示。同时他还以为IPTV只不过是视频行业的一个缓冲期, 要在这个阶段充分的根据自己网络的特性而研发出新型的业务及产品;并且对于IPTV产业的市场推广, 需要把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纳入进来, 在此基础上, 再与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在业务层面形成一个差异化的竞争。

虽然在内容提供上, 电信运营商与有限运营商差别不大, 但在数字家庭业务的研发、集成、规模推广上, 两者差距较大, 电信运营商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终端产品日趋丰富

政策层面的利益博弈层出不穷, 但IPTV强劲的发展势头也不容忽视。有数据显示, 今年国内一年新增700多万用户, 较去年300万的用户增长翻了一翻, 预计今年年底IPTV用户数将达到1300多万。

虽然数据的背后仍存在各地广电机构与电信机构互相借着规范市场的旗号, 而进行相关行政干预的情况, 但IPTV作为一种新兴的宽带网络业务, 越来越受到业界重视是事实。特别是从终端厂商竞争层面可见一斑。像机顶盒一类的家用数字平台产品, 已深深吸引了电信设备制造商、电视设备制造商以及电脑和家电产品制造商的注意力。据烽火专家郑刚介绍, 当下终端产品的市场竞争中, 主要可分为电信设备商、广电设备商两类。其中电信设备商华为、中兴、UT等都具备提供IPTV从平台到终端的整体解决方案;广电设备商也有创维、大亚等多家企业。创维等广电设备商价格优势明显, 华为、中兴等电信设备商在售后服务、品牌知名度方面也有较强优势。

但由于行业间对IPTV业务的理解不同、产品设计理念也不尽相同, 致使IPT V机顶盒产品功能、性能和应用环境要求差异较大, 不具有通用性。目前以中国电信为首的国内运营商重点研究IPTV业务, 已公布了IPTV 2.0版、3.0行业标准。其中就包括对IPTV机顶盒业务能力、功能要求、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管理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和应用环境等给出了具体标准。相比于2.0版, 3.0版更是在性能、硬件、业务、功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增加了可视电话、新增DLNA类业务、DLNA类业务支持、DHCP, IPV4/V6双栈、设备功耗、工作温度降低等。

“在电信运营商与广电双方暗战的同时, 各方产业链早已瞄准了背后巨大的市场。新一代家庭终端物联网家庭网关、家庭信息机、IPTV机顶盒等智能融合终端处于规模大发展初期, 全国约六亿多家庭在2012~2015年将迎来新一轮三网融合信息浪潮的洗礼。”郑刚展望道。

加速模式 篇2

加速老化试验计算公式

加速寿命试验

寿命试验(包括截尾寿命试验)方法是基本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常常采用寿命试验方法去估计产品的各种可靠性特征。但是这种方法对寿命特别长的产品来说,就不是一种合适的方法。因为它需要花费很长的试验时间,甚至来不及作完寿命试验,新的产品又设计出来,老产品就要被淘汰了。所以这种方法与产品的迅速发展是不相适应的。经过人们的不断研究,在寿命试验的基础上,找到了加大应力、缩短时间的加速寿命试验方法。

加速寿命试验是用加大试验应力(诸如热应力、电应力、机械应力等)的方法,加快产品失效,缩短试验周期。运用加速寿命模型,估计出产品在正常工作应力下的可靠性特征。

下面就加速寿命试验的思路、分类、参数估计方法及试验组织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问题

高可靠的元器件或者整机其寿命相当长,尤其是一些大规模集成电路,在长达数百万小时以上无故障。要得到此类产品的可靠性数量特征,一般意义下的载尾寿命试验便无能为力。解决此问题的方法,目前有以下几种:

(1)故障数r=0的可靠性评定方法。

如指数分布产品的定时截尾试验

θL=2S(t0)

2χα(2)

22S(t)χαα00为总试验时间。为风险,=0.1时,.1(2)=4.605≈4.6;当α=0.05时,χ02.05(2)=5.991≈6。

(2)加速寿命试验方法

如,半导体器件在理论上其寿命是无限长的,但由于工艺水平及生产条件的限制,其寿命不可能无限长。在正常应力水平S0条件下,其寿命还是相当长的,有的高达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小时以上。这样的产品在正常应力水平S0条件下,是无法进行寿命试验的,有时进行数千小时的寿命试验,只有个别半导体器件发生失效,有时还会遇到没有一只失效的情况,这样就无法估计出此种半导体器件的各种可靠性特征。因此选一些比正常应力水平S0高的应力水平S1,S2,…,Sk,在这些应力下进行寿命试验,使产品尽快出现故障。

(3)故障机理分析方法

研究产品的理、化、生微观缺陷,研究缺陷的发展规律,从而预测产品的故障及可靠性特征量。

加速寿命试验的思路

由产品故障的应力—强度模型(见图5-5)

图5-5

应力—强度模型

其中:R(t)=P(强度>应力),F(t)=P(应力≥强度)

当强度与应力均为确定型时,产品在t2故障。实际上强度与应力是概率风险型的,当均服从正态分布时,产品则可能提前在t1,以一定概率发生故障。

由此可知:要使产品早一点出现故障,要么加大应力,要么减少强度。因当产品一经加工形成后,其强度也就基本固定了,所以可行的办法是提高应力,以缩短寿命试验周期。

加速寿命试验的分类

通常分为以下三种:

(1)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目前常用).它是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为几组,每组固定在一定的应力水平下进行寿命试验,要求选取各应力水平都高于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应力水平。试验做到各组样品均有一定数量的产品发生失效为止,如图5-6所示。

(2)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它是先选定一组应力水平,譬如是S1,S2,…,Sk,它们都高于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应力水平S0。试验开始是把一定数量的样品在应力水平S1下进行试验,经过一段时间,如t1小时后,把应力水平提高到S2,未失效的产品在S2应力水平继续进行试验,如此继续下去,直到一定数量的产品发生失效为止,如图5-7所示。

(3)序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产品不分组,应力不分档,应力等速升高,直到一定数量的故障发生为止。它所施加的应方水平将随时间等速上升,如图5-8所示。这种试验需要有专

门的设备。

图5-6

恒定应力

图5-7

步进应力

图5-8

序进应力

在上述三种加速寿命试验中,以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更为成熟.尽管这种试验所需时间不是最短,但比一般的寿命试验的试验时间还是缩短了不少.因此它还是经常被采用的试验方法。目前国内外许多单位已采用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来估计产品的各种可靠性特征,并有了一批成功的实例。下面主要介绍如何组织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及其统计分析方

法,包括图估计和数值估计方法。

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的参数估计

产品不同的寿命分布应有不同的参数估计方法,下面以威布尔寿命分布的产品为例说明,其他寿命分布的估计问题可参考有关文献。

4.1

基本假定

在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停止后,得到了全部或部分样品的失效时间,接着就要进行统计分析。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都是根据产品的寿命分布和产品的失效机理而制定的。因此一个统计分析方法成为可行就必须要有几项共同的基本假定。违反了这几项基本假定,统计分析的结果就不可靠,也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因为这几项基本假定是从不少产品能够满足的条件中抽象出来的,所以这几项基本假定对大多数产品来说不是一种约束,只要在安排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时注意到这几项基本假定,它们就可以被满足。

(1)设产品的正常应力水平为S0,加速应力水平确定为S1,S2,…,Sk,则在任何水平i下,产品的寿命都服从或近似服从威布尔分布,其间差别仅在参数上。

这一点可在威布尔概率纸上得到验证。

其分布函数为

S

⎛tiFTi(ti)=1−exp⎜⎜−ηi⎝

(2)在加速应力S1,S2,…,理是相同的。

⎞⎟⎟⎠,ti≥0,i=0,1,2,....,k

miSk下产品的故障机理与正常应力水平S0下的产品故障机

m0=m1=m2

因为威布尔分布的形状参数m的变化反映了产品的故障机理的变化,故有

=…=k。

这一点可在威布尔概率纸上得到验证。若不同档次的加速应力所得试验数据在威布尔概率纸上基本上是一族平行直线,则假定(2)就满足了。

(3)产品的特征寿命η与所加应力s有如下关系:

m

lnη=a+bϕ(s)

a,b是待估参数,ϕ(s)是应力s的某一已知函数,上式通常称为加速寿命方程。

此假定是根据阿伦尼斯方程和逆幂律模型抽象出来的:

E1Elnη=lnβ+[]KTKT

η=βe,∴

Eα=lnβ,b=K,则有lnη=a+bϕ(T)

1η=dVc

lnη=−lnd−clnV

a=−lnd,b=−c

lnη=a+bϕ(V)

国内外大量实验数据表明,不少产品是可以满足上述三项基本假定的,也就是说对不少产品是可以进行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的。

4.2

图估法

(威布尔分布)

步骤:

分别绘制在不同加速应力下的寿命分布所对应的直线。

利用威布尔概率纸上的每条直线,估计出相应加速应力下的形状参数mi和特征寿命ηi。

由假定(2)取k个mi的加权平均,作为正常应力S0的形状参数m0的估计值,即:

ˆ0=m

诸ˆ1+n2mˆ2+....+nkmˆkn1mn1+n2+...+nk

ni为第i个分组中投试的样品数。

由假定(3),在以ϕ(s)为横坐标,以lnη为纵坐标的坐标平面上描点,根据k个点

(ϕ(s1),lnη1),(ϕ(s2),lnη2),…,(读出正常应力ϕ(sk),lnηk)配置一条直线,并利用这条直线,ˆmˆηˆ0ˆS0下所对应的特征寿命的对数值lnηη,取其反对数,即得ηo的估计值0。

在威布尔概率纸上作一直线Lo,其参数分别为0和0。

利用直线Lo,在威布尔概率纸上对产品的各种可靠性特征量进行估计。

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的组织

当我们随机地从一批产品中任取n个样品,分成k组,在k个应力水平下进行恒加试验时,必须事前作周密考虑,慎重仔细地做好试验设计、安排、组织工作,因为恒加试验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时间,事先考虑周到才能得到预期效果。在组织工作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5.1

加速应力S的选择

因为产品的失效是由其失效机理决定的,因此就要研究什么应力会产生什么样的失效机理,什么样的应力加大时能加快产品的失效.根据这些研究来选择什么应力可以作为加速应力。通常在加速寿命试验中所指的应力不外乎是机械应力(如压力、振动、撞击等),热应力(温度),电应力(如电压、电流、功率等)。在遇到多种失效机理的情况下,就应当选择那种对产品失效机理起促进作用最大的应力作为加速应力。如温度对电子元件的加速作用,可用“阿伦尼斯方程”描述,即寿命为

t=βe

式中:β――是个正常数,β>0

-4EkT

k――玻尔兹曼常数,k=0.8617×10ev/K

T――绝对温度

E――激活能(ev)

直流电压对电容器等的加速作用,可用逆幂率描述

即寿命

t=

d,c为正常数,d>0,c>0

经验数据为c=5。经验还表明:灯泡与电子管灯丝的寿命大约与电压的13次方成反比,如此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电子元器件“温度+振动”这种组合应力,更能加速其故障的出现,只是在统计处理上要困难一些。

1dVc

5.2

加速应力水平S1,S2,…,Sk的确定

在恒加试验中,安排多少组应力为宜呢?k取得越大,即水平数越多,则求加速方程中两个系数的估计越精确。但水平数越多,投入试验样品数就要增加,试验设备、试验费用也要增加,这是一对矛盾。在单应力恒加试验中一般要求应力水平数五不得少于4,在双应力恒加试验情况下,水平数应适当再增加。

确定加速应力水平S1<S2<…<Sk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在诸应力水平Si下产品的失效机理与在正常应力水平S0下产品的失效机理是相同的。因为进行加速寿命试验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高应力水平下进行寿命试验,较快获得失效数据,估计出可靠性指标,再利用加速方程外推正常工作应力S0下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假如在加速应力水平S1,S2,…,Sk和正常应力水平S0下产品的失效机理有本质不同,那么外推将有困难,所以在确定应力水平S1,S2,…,Sk时,违背这条原则将会导致加速寿命试验的失败。

最低应力水平S1的选取,应尽量靠近正常工作应力S0,这样可以提高外推的精度,但是S1又不能太接近S0,否则收不到缩短试验时间的目的。最高应力水平Sk应尽量选得大一些,但是应注意不能改变失效机理,特别不能超过产品允许的极限应力值。如要估计晶体管常温下的储存寿命,提高储存温度是一个方法,在常温储存时,管芯表面的化学变化是导致晶体管故障的故障机理,温度升高,肯定加速其变化。但当温度升得过高时,会引起焊锡灰化,内引线脱落开路等新的故障机理,于是温度便不能选的过高。合理的确定S1和Sk需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与专业知识,也可以先作一些试验后再确定S1和Sk确定了S1和Sk后,中间的应力水平S2,…,Sk−1应适当分散,使得相邻应力水平的间隔比较合理。一般有下列三种取法:

(1)k个应力水平按等间隔取值;

(2)温度按倒数成等间隔取值

1111−=(j−1)∆∆=(−/(k−1)TT1T1Tk,j,j=2,3,L,k−1

(3)电压V按对数等间隔取值

∆=(lnVk−lnV1)/(k−1),lnVj=lnV1+(j−1)∆,j=2,3,L,k−1

5.3

试验样品的选取与分组

整个恒加试验由k组寿命试验组成,每个寿命试验都要有自己的试验样品,假如在应力水

k

n=∑ninSi=1。平i下,投入i个试验样品,i=1,2,…,k,那末恒加试验所需要的样品数是

这n个样品应在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切忌有人为因素参与作用,将n个产品随机地分成是k组,注意同一组的样品不能都在某一部分抽取。

每一应力水平下,样品数i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由于高应力下产品容易失效,低应力下产品不易失效,所以在低应力下应多安排一些样品,高应力水平可以少安排一些样品,但一般每个应力水平下样品数均不宜少于5个。

n

5.4

明确失效判据,测定失效时间

受试样品是否失效应根据产品技术规范确定的失效标准判断,失效判据一定要明确,如有自动监测设备,应尽量记录每个失效样品的准确失效时间。

假如没有办法测出失效产品的准确失效时间,可以采用定周期测试方法,即预先确定若

干个测试时间

当ni个样品在应力Si下进行寿命试验到0=τ0

(1)测试时间τ1,τ2,…,ττllτl如何确定比较合理;(2)在定出诸τj,且知在(τj−1,τj]内失效个样品,如何估算出这j个失效样品的失效时间,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1)测试时间的确定。大家知道,测试时间不能定得太密,否则会增加测试工作量,但是定得太疏,又给统计分析增加困难。要注意测试时间的确定与产品的失效规律和失效机理有关,在可能有较多失效的时间间隔内应测得密一些;而在不大可能失效的时间间隔内可少测几次,尽量使每一测试周期内都有产品发生失效,不应使失效产品过于集中在少数几个测试周期内,如估计产品失效规律是递减型,则测试周期安排时,可先密后疏,如基本上用对数等间隔,取j为

1,2,5,10,20,50,100,200,500,1000,2000,…

或3,10,30,100,300,1000,3000,…

如估计产品失效是递增型,则测试周期安排时,应先疏后密。

(2)失效时间的估算。已知在(估计此ljlττj−1,τj]时间内有,lj个样品失效,可以用等间隔方式

lj个失效样品的失效时间,即在(τj−1τj]内第h个失效时间可用下式计算:

τjh=τj−1+τj−τj−1

lj+1h,h=1,2,…,lj

有时也可以使幻个失效时间的对数均匀地分布在(lnτj−1,lnτj]内,即在(τj−1τj,]内第h个失效时间用下式计算

lntjh=lnτj−1+lnτj−lnτj−1

lj+1hl,h=1,2,…,j

5.5

试验的停止时间

净雅:管理模式的加速度 篇3

2009年6月16日,净雅食品集团与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进行战略合作,共同实践创新的“净雅管理模式”。根据协议,净雅集团与IBM将在战略管理、组织结构、人力财务、物流、企业品牌建设、文化建设、战略并购、领导力建设、产品管理及全面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合作,提升企业竞争力,为“净雅管理模式”的成功提供全面支持。

已有21年历史的净雅是一家以经营胶东活海鲜为主体的餐饮企业集团,在中国烹饪协会公布的《2008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经营情况分析报告》中,净雅是前三十强中主打鲁菜菜系的惟一一家。从2006年到2008年,净雅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8.64%,即使在经济低迷时期,仍然在2009年第一季度保持了12%的增长。作为一家快速成长型企业,在此次合作中 “IBM+净雅”的合作模式颇为引人注目,净雅在目前发展势头良好的情况下,希望借助IBM丰富的管理经验实现战略转型,加速发展。

那么,如何能让已有的管理模式实现成功提速,并能在提速中保持“车辆”运行的稳健,无疑是很多高速成长型企业所关注与思考的。

将管理行为数据化

净雅集团董事长张永舵告诉《当代经理人》:“一般看来,餐饮行业科技含量和社会地位都不高,但实际上这个行业所需要的管理艺术、管理水平是非常高的。作为一个餐饮企业,信息化非常重要。”

因此在“净雅管理模式”中,“全面信息化创新和落地”成为最重要的部分,它包括将品牌管理、菜品服务的质量和及时性管理等纳入ERP系统,实现全面业务的信息化。更包括管理行为与数据一体化、管理与业务的全面预警管理等元素。

事实上净雅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信息化,而且不惜重金进行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系统咨询,不过当时由于系统本身的原因等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净雅逐渐发现,以往的信息化咨询更多偏重于业态,大部分精力是用在现场管理和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及单纯信息化建设上。

净雅未来的信息化将会覆盖更多的方面,比如品牌管理、文化管理、员工的建议投诉管理,运营的产品服务以及服务的及时性等等,这些最终都会用信息化系统来表现。

在普遍意义上认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的管理中可以做的事情,无非是检查、记忆、沟通。但“净雅管理模式”着重突出了管理行为和数据的一体化,这就意味着在企业管理中产生的报表除了财务报表、业务报表外,还有管理者的行为报表,这会使管理的效率极大地提高。如果一个店长看到的报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酒店经营的报表、业务的报表,而是这个部门、酒店下面所有的管理者有关于沟通、检查、纪律这些方面的事情他们做得效果反馈的报表,那么以此来评价某一个管理者做得是否称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我认为管理行为和数据的挂钩在中国的餐饮业中尤为重要。在餐饮行业中,管理者管理意识水平和管理的技能这两点的要求,比一般的行业都要高。”张永舵表示。

人本管理“润滑剂”

餐饮行业是中国服务行业流动性最大的领域,因此餐饮行业员工的稳定性,以及员工的成长和提高,都会直接影响企业开店的规模和速度。净雅目前拥有12家全资子公司,按照净雅的计划,希望在未来三到五年能够开到55家门店。因此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人的问题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如果说信息化是推进净雅发展的“发动机”,那么内部管理则更像是“润滑剂”,可以帮助企业在高速发展中保持稳健。张永舵表示:“‘净雅管理模式’将是服从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结合,体现出文化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特征。”

净雅在企业管理中一直强调人本管理的哲学,包括所有的管理者必须要尊重员工的人格,管理者和员工在企业内仅仅是岗位上的差别,没有职务上的差别;同时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尊重员工发展的需要,企业必须给员工舞台去培养、培训等。

净雅与IBM的合作中特别强调人才的培养,毕竟从餐饮业的行业特点来看,不同层级的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合作计划,IBM针对企业不同的人才需要会提供不同的培训方案。比如净雅希望将从社会招聘的人才和从高校招聘的硕士、博士迅速地培养成为经理级以上的干部,也就是净雅所称的“智慧型人才”。在一年的时间内如何使他们完成从基地的培训到岗上的培训,IBM首先会设置一个培训的体系,在每一个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培训课程,这些课程要涵盖素质类和专业实践类。

此外IBM会利用自己的体系和其它的专业机构将成为教材开发、专业讲师开发的主体。张永舵表示:“比如说我们强调心态管理,使得大家在思想上和价值观上有一个变化,我们会针对情况写出有针对性的教材,体现出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化,把具体化的东西变成现象,如果通过现象可以掌握到东西,就可以达到目的了。我们是针对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主题来看用什么样的形式培训的效果是最好的。”

合作的挑战

净雅一直以来对管理咨询服务十分重视,多年来在这方面的花费达数千万,此次净雅选择了IBM作为合作伙伴并以IBM的运营管理为标杆,更多的出于对IBM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管理方法的信任。

IBM全球企业咨询大中华区工商企业部总经理李建波表示:“和净雅的合作突破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咨询模式,一个项目过去做三个月、五个月就完了,现在的模式已经不是这样。我们希望陪伴企业走三年、五年,能够成为这个企业发展过程中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推手。”

事实上,双方在长期合作之前已经有过合作, 2009年3月13日,净雅与IBM合作的“领航项目组”圆满结束。自2008年11月13日项目启动后,咨询团队完成了净雅运营管理模式设计、管控模式及组织架构体系设计、管理流程及管理表单设计等一系列管理流程设计,并且和净雅方面一起编写评审了190个三级流程和6个四级流程。

这次合作为之后双方签署长期合作协议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之前双方的合作相比较而言是点上的合作,而现在双方的合作直接跨越到面上。按照合作协议,2009年净雅和IBM重点打造的是企业文化和激励以及品牌管理,而2010年则更加偏重领导力发展、产品管理、战略并购等方面。最终在2011年双方将2009年和2010年的管理研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规划、固化等。虽然难度很大,IBM还是希望通过这种合作能够让中国的快速成长型企业找到一种真正快速成长的模式。

加速模式 篇4

关键词:新教师,师德,技能,培训

新课程改革, 从教学理念的树立、知识结构的改善、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 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 适应新的环境, 适应初次进入的教师角色, 龙港区本着先培训后上岗, 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 以多元化的途径, 为新教师幸福成长助力。进修学校在新教师培训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以完善的培训机制和人本化的管理手段, 促进了新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坚持以师德培训为先导, 让师德修养高起点

教师是教育之本, 师德是教师的立教之基。因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因此, 新教师培训, 进修学校始终把师德培训专题纳入其首。

岗前培训师德板块的五大专题讲座, 包括《科学育人观》、《教师礼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工作》以及《教师心理学》。大到国家的政策法规, 小到班级个人的具体案例, 从抽象到具体。有师德规范, 有教师仪表仪态等细节, 有规范教师的言行, 健康教育教学心理, 有优秀教育工作人的经验, 有“教师十二修炼”、“教师对学生十六知晓”等要求……新教师上岗后, 进修学校坚持新教师反馈跟踪制度, 通过写教育叙事故事, 撰写师德论文等方式, 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责任观;通过学校评价、教研员评价等考核方式, 敦促教师依法执教, 自觉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大力倡导关爱学生, 有教无类, 保证每个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二、坚持以跟踪指导为举措, 促教育技能上台阶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完善和创新有利于新教师成长、发展的机制, 是使他们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源头活水, 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 立足实际, 帮助新教师科学的规划职业生涯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没有思路, 就没有出路。”只有确立了奋斗目标, 才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因此, 新教师一到培训班, 我们就组织他们针对自身实际, 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层面,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让他们对自己的成长过程和职业生涯进行整体梳理, 挖掘前行的动力, 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让他们站在自我的角度挖掘自我, 从而燃起自主发展的激情。这样从岗前培训起, 就极大地调动了新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形成了奋发向上的良好态势, 促进了他们立体化的发展。

(二) 多措并举, 促进新教师内含素养的快速提升

我们曾为在陡峭山崖上傲然挺立、旁逸斜出的松树而喝彩, 因为那是一种力量的昭示。但是, 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那也是缺乏必要的滋养的酸辛。一棵树的生长尚且需要植根于肥厚的土壤, 那么, 一个教师的成长更离不开知识与能力的不断充实与完善。因为, 知识的宽度, 将最终决定所能达到的高度。我们深知, 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三个版块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缺乏哪一版块, 都会限制教师最终达到的高度。因此, 在新教师培养工程中, 我们抓住四个关键点, 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1. 技能培训———教师成长的立足点。

新教师岗前培训的一个重要板块是上岗必备知识培训。分别由进修学校校长和主管校长主讲。包括《如何备课、上课》、《如何听课、评课》、《如何说课、反思》、《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以及学科教研员进行的专题培训———解读课标及教材分析。培训内容由浅入深, 有基本架构, 有标准模式, 有优秀案例, 有详细的分析, 使新教师由表及里地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学科教研员的专题培训, 帮助新教师梳理了教材体系。跟踪培训作业、教材分析, 又加深了他们对教材的把握。

2. 教学模仿———教师成长的着力点。

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很大程度受所处环境的影响, 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的心态和作为。为了给教师提供专业引领的平台, 进修学校学安排教研员与新教师在开班典礼进行“拜师”活动。通过跟踪听课、评课、说课、反思、上汇报课等形式, 引导青年教师从教学风格到课堂结构、设计思路进行创新性的学习与改革, 体现自己的特色。同时, 结合基层学校的骨干教师结对子活动, 使新教师随时参与开放式课堂、推门听课等活动, 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

3. 教学研究———教师成长的支撑点。

在新教师培养工程中, 我们发现, 加强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业务素质快速提升最为有效的途径。马克思说过,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我们积极发挥学科教研的“研”字功能, 着力营造“合作、共享、创新”的研讨文化。我们每学期都积极开展区域性研讨活动, 坚持五有原则:即有研讨专题、优秀课展示、集体研讨、专题讲座、反思收获。在各校集体备课的前提下, 要求新教师必须有个性化教案, 并且备出详案。

4. 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生长点。

“乐思方有思泉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经验+反思=成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这一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已日益为人们所熟知。为帮助教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话, 我们对新教师提出撰写教学反思的要求, 通过对自身教学行为的理性思考和观察梳理, 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

三、坚持以技能大赛为载体, 创业务水平新飞跃

龙港区把新教师的培训从一年延伸到三年。第一年270学时的跟踪培训确保新教师合格上岗;第二、三年进修学校以活动为载体, 以各种大赛为契机,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大赛及岗位练兵活动, 促使新教师在基本功

加速折旧新规定 篇5

(一)企业会计折旧年限短于税法最低折旧年限的协调。《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的、合理的成本、费用准予在税前扣除。企业会计折旧提足后,在剩余的税收折旧年限已没有会计折旧,但由于前期已提折旧按税法规定进行了纳税调增,也就是说,税收与会计之间差异部分已实际进行了会计处理,因此,应当准予将前期纳税调增的部分在后期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减。这样处理,符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基本原则,也与15号公告第八条规定不冲突。

(二)企业会计折旧年限长于税法最低折旧年限的协调。如果企业固定资产采用的会计折旧年限长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视同会计与税法无差异,按15号公告规定应按会计年限计算折旧扣除,不需要在年度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减。这样处理,大大减少纳税调整成本,符合15公告的立法精神。

(三)会计上提取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折旧的税会差异协调。根据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进行纳税调增。另根据税法规定,企业持有固定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由于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进行纳税调增,并未税前扣除,所以,尽管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已经减少,但此时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并未调整,仍可按税法确定的计税基础计算折旧扣除。这样处理,符合税法和15号公告的立法意图。

加速模式 篇6

摘要:当下,随着信息化社会不断向前迈进,职业教育发展空间日渐扩大,迎来职业教育的又一春天,“双服实体”模式在校企合作领域展露拳脚,成为社会关注的又一焦点。如何适应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实现与市场需求零对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需要高校深入思考,探索一条附合学校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双服实体、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学校与企业之间完美对接是实现和加速推动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是维护学校与企业之间互利互惠实现双赢的首要原则。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对于高等学校人才培養的质量问题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提出“双服实体”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了学校现有资源,对学校培养生产、经营、服务第一线的工程师和管理者;培养向高级管理、高级研发提出挑战和竞争的人才;培养自主创新、艰苦奋斗去寻求成功的学生,提供广阔地学习平台。

哈尔滨华德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学院办公室,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建有计算机组成原理、路由与交换、3G与数据通信、电机与自动控制等校内实验实训室40个,面积48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学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与联合办学,先后与ORACLE黑龙江省院校服务中心、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深圳中兴通讯NC学院等单位进行深层次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1个。学院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授予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

发挥高校知识渊博、科技人才技术雄厚,教学设施齐备的优势,大力与相关企业合作,多渠道、宽领域合作,在教学上打破故有模式,实现开放式教学,转变单一封闭式教学,将课堂设置在工厂、车间、实验室,着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让学生在课堂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操作有机结合。

校企合作大多基于按照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而产生,总体上是基于目标导向型的人才培养,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与适应社会市场发展的需求,学校往往也会采取“订单式”培养,建立专门的,有针对性地培养方式,如: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台达班”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专业化训练不强、岗位特点不同要求的缺点,使学生在就业择业中的针对性,不会盲目,无目标的学习。

在“双服实体”模式的大力倡导下,学校现有资源不仅要为学校师生服务,更要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不仅要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好教学设备资源,还要将这些有效资源运用实处,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做到互利互惠的同时,学校自身也实现“双赢”。

职业教育有效的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则是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不同职能, 实现人才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它需要各方面有机结合,相互支持。

认知角度。学校必须明确认识到“面向社会、着眼未来、服务经济”的宗旨,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更多地征求企业的意见,多到企业实地考察,在专业设置方面,把市场的短周期性和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加强地方政府宏观预测的指导性,使校企合作不仅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 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解决毕业生的出路、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企业也必须明确认识到,支持和积极配合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要使企业管理人员参与课程设计和进课堂讲课以及“师傅带学生徒弟”形成制度, 要认识到实习生潜在的价值, 不能单纯地把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要积极调动学生对工作的兴趣和激情, 锻造他们的工作实践能力, 完成实习任务。

情感角度。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积极的情感,用双方的热情共同来经营校企合作才能达到双方最终的目的。如果只是学校有热情,寻求关系去合作,企业也要有积极性,正所谓“ 两个巴掌拍得响”。

法律法规。产教融合,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而法律法规保障是其最重要的保障因素。

国内职业教育在积极探索建立自己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已发展呈现出国际化、信息化、多样化和市场化的态势,作为高校应该大力推动这一趋势的快速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实现“双服实体”模式校企合作加速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新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比重还将进一步增加。这种增加不是对理论教学的削弱和冲击,而是有机地将部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中穿插进行,使理论知识与技能、技术应用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校企合作中,实践教学的运作更加社会化。一是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由以学校为主导转变为以学校和相关企业、行业为主导;二是配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推行,实践教学内容将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或国家、国际通行证书所涵盖的内容为依据,做到双方的直接接轨。三是实践教学教师来源社会化。来自行业、企业第一线的兼职教师在专任教师中比重逐渐加大,占据主导地位。

3、实践教学运作逐步经营化。一方面,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采取半工半读形式参与企业生产。

4、适应终身教育的发展潮流。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收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交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在保证专业适应性的基础上,兼顾学生未来岗位转换的需要和终身教育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教学方法上,逐渐由现在的以“技术性实践”为主过渡到“技术性实践与反思性实践并重”,达到对素材、情景的探究和升华。

5、实践教学的形式更加灵活。配合开放式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的时间跨度将更大,场所不再固定,式更加灵活。

参考文献:

【1】何国赢 高亟须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2)

【2】潘海生 王世斌 龙德毅 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03)

微加速度计多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 篇7

本文以梳齿式微加速度计为研究对象,考虑其刚度失效、黏附失效等多个失效模式的共同作用,分析各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考虑多个失效模式的可靠性分析,并给出影响微加速度计的主要失效模式和随机变量。

1 微加速度计工作原理

梳齿式微机械加速度计属于电容式微惯性传感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当系统受到惯性力时,敏感质量产生位移,活动梳齿与固定梳齿的间距发生改变,通过电路测量差动电容的变化,形成反馈静电力平衡敏感质量的惯性力,使活动梳齿保持在平衡位置。根据反馈力与惯性力的平衡关系,得到加速度值。常见的梳齿式电容加速度计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中,梳齿式微加速度计的活动敏感质量元件是一个为H形的双侧梳齿结构,它可以沿着敏感轴向(图1中的x轴方向)往复移动。敏感质量元件两侧为折叠梁,它固定于基片上,使得敏感质量、多组活动梳齿与基片呈平行、悬空布置。敏感质量元件的每个动齿为可变电容的一个活动电极,与每一个固定齿交错配置,总体形成差动电容。利用梳齿结构可以增大了重叠部分的面积,获得更大的电容。按照定齿的配置可以分为定齿均匀配置梳齿电容加速度计和定齿偏置结构的梳齿电容加速度计;按照加工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表面加工梳齿电容加速度计和体硅加工梳齿电容加速度计[5]。

在实际应用中,微加速度至少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才能正常工作:①微结构检测方向的机械静刚度Kx应不小于预载电压引起的静电负刚度Ke,以确保系统工作在稳定状态;②应使剥离数Np大于1,这样不至因活动梳齿与固定梳齿之间的黏附而导致系统失效;③系统分辨率应高于系统目标分辨率Δa0;④系统的最大量程应大于系统最大目标量程a0。微加速度计对应的失效模式主要包括刚度失效、黏附失效,以及分辨率不足和量程不满足要求等。本文主要考虑这四类失效模式,开展微加速计的可靠性分析。

2 可靠性建模

2.1 各失效模式建模

2.1.1 刚度失效模式建模

图2给出了折叠梁结构受力情况,由于折叠部分AA'和DD'较短较粗,在分析折叠梁x方向变形和敏感质量的位移时,可以忽略AA'和DD'的影响,即将折叠梁看作是两个双端固定直梁AD和A'D'的串联,依据固定直梁的受力分析,可以得到折叠梁x方向的刚度为[6]

式(1)中,E为材料的杨氏模量,b为折叠梁宽度,h为结构厚度,l为折叠梁长度,KAD和KAD分别为等效的固定直梁AD和A'D'的刚度。

整个梳齿加速度计结构相当于两个折叠梁并联,那么x方向总刚度为Kx=2K。结合微加速度计正常工作的刚度条件,可以得到表征刚度失效的数学模型为

若G1>0,则刚度满足要求,不发生刚度失效;若G1<0,则刚度不满足要求,发生刚度失效;G1=0为极限状态。

2.1.2 黏附失效模式建模

梳齿式微加速度计以某一加速度运动时,由于惯性力的作用,使得敏感质量元件产生位移。由于固定梳齿和活动梳齿之间的间距很小,且梳齿长度相对于间距较长,易出现梳齿黏附问题。根据文献[[7]],结合微加速度计的黏附失效条件,可以得到表征黏附失效的数学模型为

式(3)中,d0为梳齿间距,b0为活动梳齿宽度,Δγ为单位面积的黏附能,l0为梳齿长度,n为梳齿对数。若G2>0,则不发生黏附失效;若G2<0,则发生黏附失效;G2=0为极限状态。

2.1.3 建立表征加速度计分辨率不满足要求的数学模型

分辨率可以定义为加速度计能够检测到的最小输入加速度,结合最小分辨率要求,可以得到

式(4)中,Δa0为系统目标分辨率,ΔC为最小检测电容变化量,m为敏感质量,ε为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0为真空介电常数,A为梳齿正对面积,表达式如下

式(5)中,l01为固定梳齿与敏感质量元件的距离。

若G3>0,则系统分辨率满足目标分辨率要求;若G3<0,则系统分辨率不满足目标分辨率要求;G3=0为极限状态。

2.1.4 建立表征加速度计量程不满足要求的数学模型

结合最大量程要求,可以得到

式(6)中,a0为最大量程,Uref为预载电压。

若G4>0,则系统量程满足最大目标量程要求;若G4<0,则系统量程不满足最大目标量程要求;G4=0为极限状态。

至此获得了表征4个失效模式的数学模型Gi(i=1,2,3,4),在结构可靠性分析中常称之为功能函数,为后续表述方便,将其记为Gi(x),其中,x=(d0,b,b0,l,h,l0,l01,E,Ke,m)T为随机变量向量。对应的可靠性模型为

式(7)中,P(*)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

2.2 考虑多失效模式的可靠性建模

任意一个失效模式的发生都意味微加速度计的失效,那么对于微加速计失效Pf这一事件来说,各失效模式呈逻辑“或”的关系,可以用失效树来表示这一关系,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其与一般失效树的不同之处是各底事件为表征对应失效模式的功能函数,它不仅提供了失效模式发生的概率信息,还给出了随机因素函数关系等信息,这些都可以用于分析各底事件的相关性,这对于准确获取顶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量化分析各故障模式和随机变量对于顶事件的重要程度,具有重要作用。为区别于一般的失效树,称之为概率失效树(probabilistic fault tree)[8]。图3对应的数学模型为

式(8)中,∪表示事件之间的逻辑“或”关系。

3 可靠性分析

3.1 可靠度计算方法

依据结构可靠性理论[9],可以将随机变量向量x经过如下变换得到独立标准正态变量向量u

式(9)中,T(·)表示概率变换函数,它的反函数记为T-1(·),对应的各失效模式的数学模型变换为

式(10)中,gi(·)为Gi(·)在独立标准正态变量空间内对应的数学模型。

根据FORM(first order reliability methods)的基本思想[10],对第i个功能函数gi(u)在MPP(most probable point,最可能失效点)处进行泰勒展开,并省略二次以上的项,可以得到如下式所示的线性化表达式

式(11)中,ui*是第i个功能函数的MPP,!gi(ui*)是功能函数gi(u)在ui*处的梯度。

由于u是独立的标准正态随机变量向量,式(11)中的近似函数是uj(j=1,…,10)的线性组合,由正态分布的特性可知gi(u)也必然服从正态分布,那么,gi(u)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因此,gi(u)<0的概率为

式(13)中,αi=-▽gi(ui*)/‖▽gi(ui*)‖表示gi(u)=0曲面的近似切平面的外法线向量;βi为第i个功能函数的可靠度指数。可以看出,在获得第i个功能函数的可靠度指数βi和MPP的基础上,可以得到

结合式(14),可以通过功能函数相关系数表征不同失效模式的相关性,如下式所示。

结合式(14)和式(15),可以将式(8)简化为

式(16)中,β=(β1,…,β4)T;ρ=[ρij]4×4为相关系数矩阵,ρij=αiTαj;Φm(β;ρ)的表达式如式(17)所示

式(17)中,z=(z1,…,z4)T,zi=αiTu。

式(16)的求解最后将归结为式(17)所示的多维正态积分的计算,相应的计算方法有FOMN、PCM等方法及其改进方法[[12]等。

3.2 灵敏度计算方法

本文主要进行两类灵敏度分析:一是失效模式灵敏度,即各失效模式对系统可靠度的影响情况;二是随机变量灵敏度,即各随机变量对系统可靠度的影响情况。其中,失效模式灵敏度定义为β/βi(β为微加速度计的可靠度指数),可以采用向前差分方法进行计算

式(18)中,β'表示在βi增加微小波动Δβi情况下的可靠度指数,Δβi常取为0.1·βi。同样地,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采用向后差分或前后差分方式进行失效模式灵敏度的计算。

在进行随机变量灵敏度计算时,需要考虑随机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的一般情况,将随机变量重要性灵敏度定义为,其中,yj是等效标准正态空间的随机变量向量y=(y1,…,y10)T的第j个元素。由随机变量变换方法[9],可以得到y与独立标准正态空间的随机变量向量的关系

式(19)中,L为随机变量相关系数矩阵ρ0经过Cholesky分解得到的下三角矩阵。根据复合求导法则,可以得到

式(20)中,为失效模式灵敏度;为各失效模式关于随机变量的灵敏度,结合式(13)和式(19),可以得到其向量形式的表达式

若不考虑随机变量变量的相关性,则将等价于。至此可以看出,结合式(20)和式(21)就可以得到微加速度计可靠度指数关于随机变量的灵敏度。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利用式(13)进行单个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时,可以获得该失效模式的可靠度关于随机影响因素的灵敏度信息,但是它属于“局部”的灵敏度信息,无法直接用于评估随机影响因素对微加速度计的影响,因此,需要借助式(18)和式(21)进行随机影响因素的灵敏度分析。

3.3 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各功能函数Gi(x)所考虑的随机变量分布类型及其参数如表1所示。

注:对于正态分布来说,参数1为均值,参数2为标准差。

各数学模型中其他设计参数(不考虑其随机性)及其取值如表2所示。

结合表1和表2的数据,以及式(7)所示的可靠性模型,利用一次二阶矩法对各失效模式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依据式(15)获得的各失效模式相关性结果如表4所示。

依据式(16)获得多失效模式下的可靠度,并与蒙特卡洛法和不考虑失效模式相关性的方法进行对比,如表5所示。依据式(18)和式(21)获得的各失效模式重要度和随机变量灵敏度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前3个失效模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前两个失效模式与第三个失效模式呈负相关。同时,在表5中,通过与蒙特卡洛法的计算结果相比,文中所用方法的结果相比不考虑失效相关性的结果较为准确。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文中所考虑的失效模式比较少,失效模式的相关性对可靠度结果仅有略微影响,但随着失效模式的增加,这种影响将会较为明显。由于可靠度结果较低,该传感器的设计方案显然不能满足可靠度要求(作为关键产品时可靠度要求一般取为0.999)。由表6可以看出,通过适当提高b和d0,或者可以通过适当降低l和b0,可提高微加速度计可靠度结果。

但是,根据表4的分析结果,这些变量数值的调整可能会带来不同失效模式可靠度结果“此涨彼消”的问题,例如提高b值可以提高第一个失效模式(G1)的可靠度,但却会降低第三个失效模式(G3)的可靠度。因此,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控制各参数(尤其是b、d0、l和b0)的偏差,在将各参数的变异系数设定为0.05后,多失效模式可靠度结果将满足要求。当然,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变量的重要程度,各失效模式的相关性,以及加工制造过程对变量变异性控制的难易程度等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可靠性提高措施。

4 结论

本文考虑刚度失效、黏附失效等4个失效模式的共同作用,进行微加速计的可靠性分析。建立了各失效模式的功能函数,进行针对单个失效模式的可靠性分析和各失效模式之间相关性的分析。以表征各失效模式的功能函数为基本组成单元,构建微加速度计的多失效模式可靠性预计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给出加速度计的可靠度、各失效模式灵敏度和随机影响因素灵敏度,为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制定可靠性改进措施提供了依据。文中所用的方法与流程也可以用于其他MEMS产品的可靠性分析,为有关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摘要:以梳齿式电容微加速度计为研究对象,开展考虑刚度失效、黏附失效等多个失效模式共同作用下的可靠性分析。首先,建立表征各失效模式的数学模型;并利用结构可靠度方法进行各失效模式的可靠性分析。然后,进行各失效模式的相关性分析,获得相关系数矩阵。最后,以各失效模式可靠性结果和相关系数矩阵为输入,建立微加速度计多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模型;并进行相应的可靠性分析。一方面给出了微加速度计的可靠度,用于判别微加速计是否满足可靠度要求;另一方面给出了微加速度计各失效模式和各随机变量的量化的重要度排序,用于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可靠性提高措施。

关键词:多失效模式,相关性,可靠度,可靠性分析,灵敏度分析

参考文献

[1] Iannacci J.Reliability of MEMS:a perspective on failure mechanisms,improvement solutions and best practices at development level.Advanced MEMS Technologies and Displays,2015;37:62—71

[2] Martowicz A,Uhl T.Reliability and performance-based robust design optimization of MEMS structures considering technological uncertainties.Mechanical Systems&Signal Processing,2012;(32):44—58

[3] Pathak R,Joshi S.Optimizing reliability modeling of MEMS devices based on their application.Work Journal o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2011;(2):139—154

[4] Allen M S,Massad J E,Dyck C W.Input and design optimization under uncertainty to minimize the impact velocity of an electrostatically actuated MEMS switch.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2008;(130):91—99

[5] 董景新.微惯性仪表—微加速度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Dong Jingxin.Micro inertial instrument—micro accelerometer.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3

[6] 李燕斌.静电梳齿结构的MEMS分析和优化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Li Yanbin.The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electrostatic comb-finger structures of MEMS.Wu Ha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

[7] 王立森.微加速度计的计算、模拟及力学分析.北京: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2001Wang Lisen.Mechanics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micro accelerometer.Institute of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01

[8] Torng T Y,Wu Y T,Millwater H R.Structural system reliability calculation using a probabilistic fault tree analysis method.Proc 33rd SDM Conf,Part 2,1992:603—613

[9] 秦权,林道锦,梅刚.结构可靠度随机有限元-理论及工程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61—178Qin Quan,Lin Daojin,Mei Gang.Stoch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structural reliability-Theory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6:161—178

[10] Melchers R E.Structural reliability:analysis and prediction.Chichester,UK:John Wiley&Sons Ltd.,1999

[11] Pandey M D.An effective approximation to evaluate multinormal integrals.Structural Safety,1998;20:51—67

加速模式 篇8

1 研究背景

随着医学的发展,不少疾病已逐步得到控制,而机械力所致的创伤却有增无减,已成为人类继心脏疾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四位死亡原因。尤其在当前形势下,非战争条件下的各类创伤频发,进一步提高创伤的救治水平成了摆在医务人员面前的一项突出而艰巨的任务,而战伤是一种特殊的创伤,虽有其自身特点,但在许多方面与创伤都有共性或相似性,属于创伤范畴。创伤外科学历史悠久,已有比较成熟的救治理论和方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新的外科理念和技术如微创外科(minimal invasive surgery,MIS)和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显著改善了创伤的救治效果,甚至改变了创伤救治的根本理念。而作为与MIS和DCS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是在MIS和DCS之后更新的FTS理念,应可进一步提高创伤的救治质量,但迄今FTS仍主要在择期结肠手术中应用,严重创伤和感染等急危重症仍为FTS应用的相对禁忌[6],只有极少文献报道了FTS的部分措施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3,7,8,9,10],而FTS所倡导的有些方法即便在创伤救治中已有实际应用,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也是未纳入FTS理念指导下的不自觉行为[11],因此积极探讨FTS在创伤救治中应用的机制、适用性及临床价值等,既是创伤救治的临床需求,也是FTS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有可能将其在理论上提升为创伤救治的新理念,在实践上延伸为创伤救治的新标准,从而使传统的创伤外科救治面貌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2 FTS在创伤救治中应用的机制及适用性

应激决定预后的观点得到了近年研究的证实[12]。应激时机体除释放应激激素,引起内分泌代谢变化外,也会激活炎性反应,导致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分泌增加,从而对患者术后代谢、器官功能及康复速度产生影响。创伤后依损伤程度不同而出现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实质上就是机体对致伤因子所产生的应激性保护性反应,但反应过度,就会给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引起并发症,影响预后及治疗效果,直至伤员死亡。因此,创伤患者康复是否顺利、迅速,与其创伤应激程度直接相关,尽快消除致伤因素以减轻应激,尽量减少手术及围术期应激对机体的打击,应是创伤救治的原则,而FTS正是以控制围术期应激为核心,基于应激决定外科患者预后的机制,FTS理念可以视为适用于所有外科领域,包括使创伤伤员受益的外科共同法则,目前在胃肠、泌尿、心胸、妇产及骨科等外科专业应用FTS技术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1,2,3],并有可能在更加注重应激的创伤救治中,取得较其他外科疾病更好的治疗效果。

3 FTS将在DCS和MIS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创伤救治水平

以腔镜外科、内镜治疗和介入技术为代表的MIS使传统外科所致创伤和应激明显减轻。而严重创伤已对伤者造成巨大打击,如果在此基础上实施复杂困难的手术,创伤和手术二次打击引起的应激同时叠加在患者身上,很可能超出患者的承受极限,导致手术失败,患者死亡,因此提倡DCS理念,首先采用简单手术迅速控制伤情,待生理状态稳定后再进行确定性手术。MIS技术和DCS理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严重创伤的救治成功率和救治效果,但两者着眼和控制的还只是手术创伤对伤者的打击和应激,而实际上除手术外,包括焦虑、紧张、麻醉、输液、低温、低血糖、疼痛等围术期的各种心理生理反应和处理手段均可导致机体产生应激反应,这些看似微小的应激累积叠加后所产生的效应可能不亚于手术本身,并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所以,FTS除提倡手术微创化以减轻手术创伤应激外,还通过优化组合的各种有效措施,更注重控制上述多种因素引起的围术期应激,从这个层面上讲,FTS包含并拓展和延伸了MIS和DCS理念,甚至可以认为FTS是在DCS和MI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外科新理念,理应适用并可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的质量和水平。国内有学者将FTS和DCS同时应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和肝癌手术,但在论述FTS与DCS、MIS的关系时,基本上是将其置于平行的层面来同等看待,而未在纵深方向挖掘三者的区别[13,14]。国外文献未见FTS与DCS和MIS关系的阐述,但在不少研究腹腔镜技术在FTS中应用价值的报道中,多数学者把FTS与作为MIS典型技术的腹腔镜手术截然分割[15,16]。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不应该在FTS和MIS间存有困惑,虽然目前的研究尚不能明确MIS于FTS是“锦上添花”还是“纯属多余”,但通过MIS使手术微创化是FTS本身的重要内容之一,包含MIS的FTS方案在理论上更完善,在实践上应该是今后FTS的方向之一[17,18]。

4 FTS方案在创伤救治中的具体应用

创伤(包括战伤)的救治虽有共性规律和原则,一般包括急救及后续治疗,但具体方法依伤情和伤类而异。在创伤后黄金1 h内及时和正确的急救是创伤救治的首要任务,对轻中度创伤的一般急救内容主要是采取保护性措施,防止再损伤和避免细菌沾染,包括伤口止血、包扎、固定、止痛等,其重要目的是减轻创伤应激,可列入FTS范畴。传统观念认为创伤后疼痛是机体的一种正常防御反应,只有当患者疼痛较剧烈时才给予处理,而FTS认为疼痛产生的应激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可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改变,直接关系到伤员的预后,应重视外科患者的彻底止痛。赖红梅等[11]研究发现,有效止痛可降低严重创伤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其实已是FTS在创伤救治中的具体应用。严重创伤往往损及重要脏器,并有呼吸或循环障碍,其急救重点在呼吸和循环及重要脏器功能的维护,紧急开胸或开腹止血、肋骨骨折固定及手术排除血气胸等均可能是该阶段重要的救治手段,进行损害控制性复苏或机械通气,以及后续确定性手术治疗前后都可以引入FTS新理念和新方法。以下所列出的仅仅是目前在结直肠手术中较为成熟的FTS处置方案于创伤救治的可能应用,这些措施可能并不全部适用创伤个体救治,其可行性及有效性也有待进一步探讨,但只要是在FTS理念指导下,应用了FTS的部分措施,降低了患者的应激反应,使其康复速度加快,预

6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

后改善,就可认为是FTS应用的适应证。而且,FTS的具体方案并无固定模式,今后更多经循证医学证明有助减轻应激,加速术后康复进程的手段都可视为FTS措施。

4.1 术前

(1)FTS主张的术前心理辅导和宣教及必要的镇静措施可有效缓解创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将大大减轻心理及因痛苦所致的生理应激,从而提高手术耐受性,改善预后;(2)FTS缩短了传统外科的术前禁食水时间,在准备急诊手术前2 h,如无意识障碍和上消化道损伤等禁忌,予创伤患者口服适量液体碳水化合物或静脉输注高渗葡萄糖,能缓解患者的脱水、饥饿和口渴,减轻术后因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所致的代谢异常,从而促进术后康复[19];(3)FTS所依据的研究结果提示术前常规肠道准备弊多利少[20],所以在腹部创伤外科救治中,当涉及肠道特别是左半结肠手术时,可在无术前肠道准备条件下进行一期肠切除和肠吻合。

4.2 术中

(1)优化麻醉技术在FTS中占有重要地位,因病情危急,基于安全、快速考虑,以前麻醉医师多在急危重创伤外科手术时单用全麻,但应避免使用长效麻醉剂和阿片类药,并尽可能采用或加用FTS所推崇的局麻药和局麻技术(如胸段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阻断交感神经对应激的反应,减轻术后肠麻痹,有利创伤患者尽快康复[21];(2)在合适情况下,积极引入腔镜、内镜和介入等现代微创技术,结合尽可能小的切口、少的出血、轻柔操作、爱护组织、锐性分离等,尽量使创伤救治手术微创化,将显著降低手术应激引起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障碍,有利术后脏器功能的恢复,促进创伤患者术后康复;(3)创伤患者因多种因素易致低温,而低温可明显增加危重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因此FTS倡导的术中保温措施有可能使创伤救治效果显著提高;(4)为补充和纠正创伤患者常见的失血、失液和休克,既往从推论的角度给予过量的输血和输液,往往加重应激和心肺负担,加剧组织水肿,延缓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免疫功能,导致器官功能损害,从而影响创伤术后康复进程,因此,控制输液输血应成为今后创伤救治的重要原则之一[22]。

4.3 术后

尽可能不留置或早去除包括胃管、尿管、引流管、输液及固定装置等,并行硬膜外镇痛或非甾体类消炎药止痛,既可减轻不适和应激,又可为创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创造条件,减轻因长期卧床所致的骨骼肌丧失、肌力降低、肺功能削弱及静脉回流缓慢等。

5 FTS模式对创伤救治的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的战争与非战争所致战创伤在伤情及救治难度上都发生了变化,不但发生率高,而且多为合并多脏器伤、严重感染和休克的严重多发伤和复合伤,目前对其的救治质量尚有待提高。创伤的焦点在于应激,应激的程度和控制决定了创伤救治的成败和效果,因此以阻断和减轻应激为核心的FTS新理念有可能拓展成为战创伤救治的新模式,使创伤外科治疗水平明显提高。既要挽救生命,还需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是现代外科的基本策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创伤救治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外科治疗时间长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仍是严重创伤患者救治面临的两大难题,而FTS的本质是促进外科患者术后既快又好的康复。“快”可以加速创伤伤员的救治周期,使伤病员尽快全面恢复,军事和社会意义重大。“好”是指减轻创伤伤员围术期的痛苦,降低治疗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控制伤残率,因此,积极开展FTS技术和理念在战创伤救治中的应用和研究,既是战创伤救治的临床需要,也是FTS今后的拓展方向之一,有望使目前战创伤救治的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因FTS治疗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医疗机构的床位周转加快,救治能力和效率提高,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和有效利用当前我国相对匮乏的医疗资源,满足非常时期大批量伤员的救治需求。另外,明显降低医疗费用也是FTS的效应之一,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降低战创伤救治的医疗成本和费用,使有限的军费支出发挥出最大效益,将具有更加现实的重大意义。

6 FTS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尽管国内外迄今尚未在创伤救治中明确提出“fast-track trauma surgery”的概念,但现有的少量报道中其实已经可见FTS措施的具体应用及价值,只是还未纳入FTS范畴或在理论上提升至FTS理念。用“fast-track surgery”和“trauma”或“war wound”作为关键词可查及的英文文献不足10篇,而且几乎都集中在创伤骨科方面[3,8,9,10,11],其他战创伤的FTS应用均未见报道。其中,2009年Bail等[23]认为基于新的骨接合技术,“快通道”也适用于脆性或复杂粉碎性骨折等的治疗,从而较为明确地提出了近似的Fast track casualty surgery概念。同年,Andersen等[7]强调了膝关节成形术后加强止痛可以促进术后快速康复。而国内仅刘兴东等[24]在2011年综述了外科新理念(DCS和FTS)在肠道损伤救治中的应用进展,指出了FTS倡导的术后止痛、止吐、早期活动和进食等系列处理可以使肠损伤患者术后得以快速康复,这是唯一同时涉及FTS和损伤的一篇中文文献,因此,FTS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及研究目前几乎为空白。

7 结语

创伤救治十分复杂庞大,具体内容因伤情和伤类不同而千差万别,不可能有一个覆盖或适用所有创伤救治的统一或标准方案。笔者只是基于FTS理念的先进性、外科适用的广泛性及其在结直肠外科中已经取得的满意效果,从应用机理、可能方案及临床价值等方面初步论证了FTS应用于创伤救治的可能性,要使FTS成为将来创伤救治的新模式还需大量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摘要:加速康复外科(FTS)在结直肠及其他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已被证明可显著加速术后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因而被认为是一种可能彻底改变目前外科诊疗模式的最新外科原则。但FTS当前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择期结直肠手术中,尚未将其推广应用到急诊、严重创伤和感染等急危重症中。本文结合文献和作者研究,从应用机理、意义及方案等方面论述了FTS可望拓展创伤救治理论,树立创伤救治新模式和新标准的可能性。

加速模式 篇9

关键词:加速康复手术综合治疗,结直肠癌,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理论 (FTS) 是指对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干预措施, 降低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 降低术后并发症并发率, 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1,2]。FTS干预主要方法是针对手术带来的机体创伤和应激刺激损害, 因此FTS和微创手术越来越得到临床工作的重视, 在带来最好疗效的同时, 保证对患者的损伤最小, 目前的临床试验中一些研究成果支持这一观点[3,4]。直肠癌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长, 经济负担重, 并发症较多, 传统肠道准备方法更不符合正常肠道的生理过程, 因此更需要FTS给予帮助。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对60例进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分组护理, 所得结论提示FTS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结直肠癌手术的60例患者。入组标准:年龄大于18周岁;术前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肿瘤可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 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ESD) ;恶性肿瘤史;肠梗阻或穿孔;体检, 胸片和CT发现存在转移灶;急性病发作或慢性病急发;精神病史;脊柱急性;中低位直肠癌。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男21例, 女9例, 年龄39~74岁, 平均 (52.1±9.6) 岁, 右半结肠切除4例, 左半结肠切除17例, 直肠前切除9例。对照组男22例, 女8例, 年龄41~76岁, 平均 (54.3±11.2) 岁, 右半结肠切除5例, 左半结肠切除15例, 直肠前切除10例。两组年龄、性别、切除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围术期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 观察组进行加速康复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的主要工作是联合家属对患者做好心理工作, 消除患者思想负担, 以积极心态面对手术, 为手术和术后提供良好状态。首要工作是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 以及对FTS的应用态度, 制定个体化的FTS计划, 向患者告知康复过程措施和建议。术前1 d普食或半流 (倾向普食) 。术前晚8∶00给予恒康正清2盒。术前晚9∶30~10∶30, 口服百普素1盒半约600 m L (热卡780 kcal) 。当天术前2~3 h, 口服10%葡萄糖盐水400 m L, 可加温引用, 防止产生胃肠道不适症状。若为接台手术, 当天不补液, 可加量口服葡萄糖或加巧克力。另外, 在术前心理护理方面, 护士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 鼓励和安慰患者, 将手术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和家属, 使其明白手术的具体情况,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另外, 分发健康宣传手册, 向患者和家属FTS的理念, 让其充分意识到如果存在不良心理情绪很容易降低患者手术耐受力, 对术后恢复有重要影响, 应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治疗措施。

1.2.2 术中护理

手术当天 (24 h) :禁食, 口嚼口香糖1片每次, 每日3次, 可用静脉高能营养, 控制补液量。口服10%葡萄糖200 m L。术中麻醉的选择:硬膜外+复合全麻。全麻选用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麻醉剂;硬膜外麻醉止痛效果较佳, 对肺功能和心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 尤其可避免肠麻痹发生。体温是FTS中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 补液是一个可靠的保温方法。术中输液≤1500 m L, 控制液体输入是快速康复外科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FTS要求术后补液2~3 L, 按机体的需求量进行补充, 以免体重增加过多。如果减少液体输入量将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1.2.3 术后护理

术后回病房后拔除胃管。术后24~48 h, 拔除尿管 (结肠手术≤24 h) , 硬膜外镇痛保证48 h以后停止, 止痛片以非甾体类为主, 如散利痛, 西乐葆等。疼痛是影响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更好的止痛技术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持续性硬膜外止痛是首选吗啡类药物。术后尽早地恢复正常口服饮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必须控制术后恶心、呕吐及肠麻痹。持续硬膜外止痛可有效防止肠麻痹发生, 常用药物为纳洛酮。次日 (24~48 h) 询问患者肛门是否排气, 听肠鸣音, 不管是否排气, 静脉补液减量 (约1/3量) , 口服百普素半盒 (约200 m L) , 患者下床活动1 h左右, 配合护士称体重。继续口嚼口香糖。术后 (48~72 h) :百普素1盒半 (600 m L) , 若患者已排气, 能耐受600 m L百普素, 4 d后全部停用输液, 改为半流 (或普食) 饮食。若患者未排气, 继续600 m L百普素口服, 直至排气为止。尽快恢复普食, 即停用静脉补液后就开始普食。鼓励少量多餐。每日增加活动量0.5 h;每日称体重;口嚼口香糖1片, tid, 直至恢复普食。鼓励患者尽快地恢复正常饮食及下床活动, 尽早口服饮食, 减少肠道并发症发生。除直肠低位切除, 其他结直肠切除患者术后48 h后应再用导尿管, 因为患者尽早术后下床活动会有影响, 增加患者心理对手术的消极情绪, 因此导尿管可目前不作为常规使用[5]。

1.3 观察指标

出院标准:数字化疼痛评分≤3分;可以进食, 不需要补液;可以进行独立日常活动, 并且达到术前水平;体温正常。

对患者术后腹腔引流时间、胃管放置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等资料进行统计, 对术后并发症如腹胀、腹痛、腹泻、手术切口感染、排尿困难、吻合口瘘等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患者手术及术后康复情况对比

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完成, 无死亡病例。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情况, 观察组在腹腔引流时间、胃管放置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方面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6例 (20.0%) , 低于对照组19例 (63.3%) , 两组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38.57, *P<0.05

3 讨论

影响肿瘤患者预后水平因素包括多种, 尤其是手术创伤和围术期干预引起的各种刺激反应, 对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6,7,8]。因此FTS对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尤其重要, 通过对围术期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 使患者免疫力增强, 减少手术带来的应激, 术后恢复速度加快, 尽早恢复健康[7]。FTS的重要目的即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减少住院时间, 降低医疗费用, 通过联系术前心理生理调节、降低手术应激和阻断应激神经传导三方面措施共同作用下产生一系列的协同效果, 护理干预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护理干预作用, 患者对术前胃管留置的消极心理明显减少, 调整至良好的营养状态, 对手术的耐受能力明显增加。术后进食方面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 根据患者意愿和胃肠道情况进行进食。术后放置胃管减压, 虽然有利于减少腹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 但对其他并发症预防没有临床意义, 因此胃管留置时间应越短越好, 甚至不作为常规放置。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避免肌肉软化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FTS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有一定关系, 考虑与以下几点因素有关: (1) 术前口服糖类、禁食, 避免肠道运动, 保护患者内环境稳定, 减少生理作用影响; (2) 硬膜外麻醉阻断胸段脊髓传导应激, 对免疫系统有保护作用[8]; (3) 术后肠内营养尽早恢复肠道功能, 减少菌群失调发生。

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进行FTS干预, 观察组腹腔引流时间、胃管放置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方面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6例 (20.0%) , 低于对照组的19例 (63.3%) , 观察组未留置胃管, 且尽早拔出导尿管, 因此未出现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有利于患者康复。提示FTS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中能减少手术创伤带来的应激刺激, 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费用, 与其他临床试验结果一致[9,10,11]。

加速模式 篇10

以数据中心业务满足企业客户不断增长的信息化需求, 是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自身服务产生更高价值和利润率的主要阵地。今年以来, 国内各电信运营商都纷纷加大了相关数据中心的投入力度, 就连固网资源相对薄弱的中国移动, 也在今年提出了“数据中心3年规划”。

日前, 中国联通启动了IDC跨域业务推介工作, 这是继“中国联通国家数据中心助力计划”推出以来, 中国联通第三次集创新服务模式、推进增值产品发展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等内容于一体的全面推介, 其中包括了IDC跨域项目、网络流量监控产品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架构等众多产品和服务。

联通宽带在线有限公司、中网威信电子安全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文龙对此表示:“中国联通充分发挥电信运营企业的资源优势, 积极参到政企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建设当中, 不断推出有针对性的一揽子IDC服务解决方案, 实现了‘一点受理、一点签约、统筹资源、一点结算’的创新营销组织模式。”

宽带市场份额达40%

据了解, 目前中国联通拥有宽带用户总量已经达到4376万户, 全国宽带接入市场份额超过40%。官方数据显示, 截至2010年9月, 中国联通IDC机房总数184个, 分布在31个省118个城市。

正是基于如此雄厚的网络基础和全国性的机房部署资源, 国内各大门户网络和网游企业都已与中国联通建立了长期的IDC合作关系。中国联通IDC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康楠告诉记者:“中国联通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IDC服务框架一以数据大集中为前提、以完善的综合业务系统为基础平台、以数据仓库为工具, 以信息安全为技术保障、打造出现代化、网络化的高端IDC服务系统。”

实现IDC跨域服务

据联通IDC部门人士介绍, 为了实现IDC跨域服务, 中国联通在系统后台做了大量工作, 其中包括人员调配、业务流程梳理以及开通新的支撑系统, “首先, 需要总部IDC运营中心协助项目发起省完成全网资源调度和项目实施工作, 包括客户需求分析、资源核查、机房考察、技术方案定制及项目报价、协议签署、项目实施、售后服务等;再通过IDC流量流向及管理分析平台和大客户一站式系统执行, 包括需求受理、资源核查、配置方案、服务开通的‘一站式服务’支撑;项目落地后, 通过集团一站式系统实现省间费用分摊结算。”

持续推进“助力计划”

与此同时, 中国联通IDC跨域项目的启动, 也将为“国家数据中心助力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顺利实施, 提供更加可靠的服务保障。“信息化逐步深入让很多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等面临困境与挑战, 比如在构建数据中心时, 企业需承担高额的设备投入与管理成本、管理复杂混乱、无专人值守、以及昂贵的电力成本和网络安全保障等问题。”中国联通IDC运营中心郭杨告诉记者。

郭杨表示, 中国联通推出国家数据中心助力计划的意义就在于此, 我们将针对政府、企业等客户, 依托中国联通IDC机房充足的的基础设施、网络资源和技术力量, 将通信服务与信息化服务相融合, 提供设备托管、宽带接入、网络安全、数据灾备、代维管理、系统监测等多元化、高速、安全的信息化平台托管服务。

中国联通四大IDC重镇

北京亦庄国际数据中心

亦庄国际数据中心是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IDC业务重点发展区域。目前亦庄大楼一、二层空间全部为在用机房;还有6000平米机房正在分批建设, 二期6万平方米机房大楼预计在2011年投入使用。

山东青岛二枢纽IDC机房

该IDC机房按照国际先进的数据中心标准建造, 配备高端网络设备和完善的机房设施, 为所有包房提供单独的电力、空调、门禁等方面的VIP服务, 提供高品质的主机托管存放和扩展空间。

天津华苑国际数据港

总体建筑面积1.8万平米, 主体楼高5层, 单层面积3500平米, 机房终装机柜数量为2697个, 在2007年11月就通过了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具有高标准的服务体系和管理水平。

广州科学城国际数据中心

五星级IDC空间共有4200平方米, 已建设330平方米的标准IDC机房, 提供120个标准机柜空间, 三楼1600平方米的空间正按客户的需求建设个性化的IDC机房, 剩余2270平方米的空间已建设好消防系统和电源配套系统。

加速模式 篇11

王效杰在论坛上介绍,广电播出机构负责建设和管理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包括节目的统一集成和播出监控,EPG、用户端、计费、版权等管理,电信网负责传输和分发服务。在用户端和计费方面,广电和电信可以合作开展,但整个集成播控由广电建设和管理。

“确定试点城市后,三网融合进入实质阶段”,王效杰在论坛上发言结束时说的这句话,或可理解为中国的三网融合终于开始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试点方案”解析

对于最近媒体热议“广电拿下播控权,以1:0取得三网融合前半场胜利”的说法,中国科学院高级研究员侯自强持有不同见解:播控权肯定是广电掌握的,因此不能说获得IPTV的播控权就是广电的胜利,关键问题在于EPG、用户端、计费、版权等管理权给了广电,这方面电信肯定是做了让步的,而“在用户端和计费方面,广电可以和电信合作开展”,这是平衡双方利益的安排。在他看来,获得IPTV传输和分发服务权的电信已算拿下一城。自此,IPTV合法运营,卫星电视也可以通过电信公司的网络落地。广电控制节目内容,而在网络方面,广电网络公司参与到与电信公司的竞争中,影响深远。

流媒体网CEO张彦翔表示,“播控权并不决定电信IPTV的成败,以前播控权就不在电信手里,不也通过合作的方式发展了400多万IPTV么?”据悉,现已明确已经拥有全国性IP电视牌照的广电播出机构无需改变现有合作机制,如上海文广旗下百视通、央视国际、杭州华数等,都将延续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关系。

而对于广电来说,广电进入互联网服务所最急需的IDC(互联网数据服务中心)控制权和宽带业务的出口权,6月19日仍未有明确消息。若广电在此无甚斩获也意味着其向电信运营商支付高额的IDC和带宽租借费用在所难免,这对广电开展有线电视网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势必造成很大的成本压力。不过对于宽带出口权,也有业内人士预测,此次最终通过的试点方案,将给予广电出口权,或者限制出口带宽结算费,“至于IP电话业务,众所周知固话IP已界衰退期,广电获得此项权利的实际意义让人存疑”。

“所谓集成播控,其实就是想做什么业务(内容)、搞什么创新首先要得到广电的允许,这个程序可长可短,直接影响到创新的进度。没有拿到(播控权)有没拿到的做法。”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规划所博士朱金周说。而另一位电信人士的说法则更为直接,“播什么内容,赚不赚钱都是广电说了算,应该会影响到电信的积极性。不过,这也是5号文件里确定的了,电信没有争取到也在意料之中。”

诸多业内人士及专家均表示,第六稿试点方案遵循最初的国务院5号文件的原则,方案本身并无太多出人意料之处,不过可喜的是试点确定后拉锯、扯皮战有望结束,真正的三网融合有望开始。

广电试点期任务艰巨

三网融合试点阶段广电虽然占据先机,但“任重时短”。

王效杰透露,广电在试点阶段(2010-2012)的主要业务为:有线电视网络在提供数字高清互动广播电视服务的同时,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IP电话业务;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加快有线网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建设下一代广电网(NGB);建设和管理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手段。

根据国务院计划,2012年三网融合的试点就将结束。在此期间,广电除了要解决“碎网合一”过程中各方利益博弈的“内战”,在即将涉猎的电信领域里,也要解决一系列难题,如由广电企业独立提供互联网服务后的技术问题和网间结算等问题。

此间,广电网络运营商要发展语音和宽带业务,还需要得到电信方面的牌照审批,各地有线网也必须通过联通、电信等电信运营商的端口接入互联网。意即,广电虽然在内容上有双管双控的优势,却也将受到电信的相关制约。协调二者关系,找到利益结合点,是广电、电信接下来合作的关键。

而“融资”则是广电面临的诸多问题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三网融合意味着广电将倾全系统之力,进行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再建工程,打造一张全国联网的“全程全网”的网络,巨资投入去完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多年未尽的事宜”。

根据国务院三网融合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邬贺铨的估算,未来三年三网融合可拉动投资和消费6880亿元,其中,电信宽带升级、广电有线网络双向改造、机顶盒产业升级,以及音、视频节目内容信息系统的建设投资,将达到2490亿元。“碎网合一”,凭借广电企业自有资金与资源几乎不能完成。

为此,国家广电总局正进行不懈努力。王效杰在论坛上说,国家有线网络公司的定位是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国家投入主要资本金,也欢迎社会各方面以灵活的方式参与入股和组建。

广电递出了橄榄枝,但貌似三网融合积极参与者的一些资本力量却表现踟蹰。“技术问题其实不是问题,协作共赢是三网融合的基础。”一位投资界人士说,“而广电的开放程度是民间资本能否积极介入的重要因素。广电产业情况特殊,让很多人对进入采取谨慎观望态度。”富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朱诚也对媒体表示,不稳定的游戏规则让投资广电领域充满风险,风险投资商一般不会参与广电运营。

不过,朱金周对广电融资却持乐观态度,“去年国务院专门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其中特别提到了对非公资本的开放问题。另外,三网融合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地方产业包括产业链发展,据我了解,试点这个事儿也是地方政府推动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还是很大的。融资应该不是多大问题,关键还是‘融合’,融合在短期内能够创造多大价值,现在还不好说。”

“为了占据市场资源,广电有可能拿出其新获得的电信经营资质借助第三方力量开展对外合作,因此最终获益的有可能是借此进入电信市场的地方力量和民间资本。”张彦翔同时认为,“融合政策作为宏观指导性的文件,必然无法细化到实施层面,而其具体的执行还在于地方,因此在三网融合的下一阶段,地方沟通和业务执行方是推动产业前行的关键,合作共赢则是最终目的,虽然在地方上博弈或许会更激烈,但也会更务实、更灵活,并真正进入竞合态势。”

广电三网融合“三步走”

在王效杰描述的广电未来蓝图上,“有线网的任务是把分布在全国的成千上百个网点整合成一张网,对这个网络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扩展网络服务功能,使广电网络不仅是传播电视节目的终端,而是变成一个多功能的信息终端,使看电视变为用电视。”为此,广电要在三个方面着手推动有线电视信息化——建设下一代广电网;体制创新,打造适应三网融合的运营主体;创新内容,开发多种业务形态。

在三网融合、NGB实现后,广电网能够提供众多类型的广播电视业务,这些业务分为音视频、娱乐、应用、消息等几大类。以应用类为例,网上支付、网上购物、网上医疗、物联网均在其中。技术上,广电部门已经在做一些实验网的工作。广电网将从提供单项业务,步向双向互动业务、跨平台业务的时代。

围绕下一代广电网,广电正在加紧建设——构建NGB的系统,准备组建NGB的技术工作组和产业联盟,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包括研究院校、工业所的力量推动推进NGB的技术研发及标准制定的工作;结合三网融合的试点,同步在试点城市或地区建设NGB示范区,按照NGB的网络要求建设。

王效杰表示,目前广电总局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方案,将马上成立一些筹备组,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尽快形成有线电视网参与三网融合的市场主体,最终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联合发展的新格局。

设备商、内容提供商的盛宴

6月16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在一个内部会议上介绍,预计将有10个城市入选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它们是上海、南京、杭州、深圳、哈尔滨、沈阳、重庆、武汉、长沙、忻州。不过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海南和江苏是以省为单位申报的,而一直争议很大的北京、南京、青岛等城市,也为试点城市的最终落定增添悬疑。

据悉,18日截止的试点申报也与此前传闻中的广电、工信各提交5个试点城市的方案不同,三网融合试点最终是由地方政府申报,再由专家小组研讨后确定,具体执行则由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负责。

不管怎样,随着试点城市揭晓,三网真正融合的序幕开始拉开。根据邬贺铨的报告,三网融合在未来三年可带动投资和消费6880亿元。在这6880亿元中,电信宽带升级、广电双向网络改造、机顶盒产业发展,以及基于音视频内容的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有效投资,估计2490亿元;可激发和释放社会的信息服务与终端消费近4390亿元,设备制造和信息内容服务提供商将成为最大受益者;数字内容开发制作、机顶盒生产与安装等将新增就业岗位达20万;由此推动的固网宽带业务将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

齐鲁证券分析师张巍认为,软硬件设备提供商将首先受益,如制作机顶盒的相关企业将获得超过350亿元订单,同时,光纤通讯设备提供商也将分得不小的蛋糕。在设备制造商之后,文化产品制造商将明显受益,而且该行业属于迎来长期利好,付费频道价值有望得到重估,影视行业整体趋好。

具体讲,与三网融合相关的软硬件设备供应商如同洲电子、烽火通信、中天科技、华胜天成等会率先获益;有线网络运营商歌华有线、天威视讯、广电网络、电广传媒将面临更好的发展空间;中视传媒、电广传媒、华谊兄弟等内容提供商必然为最长远的受益者。此外有线运营商、接收终端制造商等的未来也春光明媚。

加速模式 篇12

1 管理是第一生产力, 管理也需要信息化

(1) 管理的高效和时效性。中电投集团各种工作例会及业务协调会议, 包括传达和学习国家的新政策, 贯彻执行系统内的新制度, 或是讨论基层单位的实践案例, 其频率和重要性都在不断增加, 管理层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速度。

(2) 管理需要满足地域跨度大的特点, 确保互动性及实时的信息交流。电力是国家主要的能源供给之一, 电力行业可以说是全国地域覆盖面最广泛的行业之一, 且行业内有大量的不同级别机构和单位。因此, 对信息化建设而言, 如何覆盖如此广的地域是最大的挑战。

(3) 突发、重大事件的及时处理。在重大突发事件中, 往往需要集团领导现场办公, 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问题, 为事故险情的排除赢得先机, 确保生产、业务的顺利进行。

2 当机立断选择视频通信, 实现管理信息化

从选择成熟度最高、具有最佳性价比产品的原则出发, 中电投集团广泛考察了视频系统供应商方案和特性, 挪威腾博 (TANDBERG) 视通公司的视频通信系统在众多竞争产品中脱颖而出, 凭借多项优势得到中电投集团的青睐。

到目前为止, 中电投集团的视频通信解决方案已部署2期。第1期于2005年9月完成, 应用T6000MXP和T1500MXP (现为腾博Centric系列) 。2006年4月完成的第2期部署选用T6000MXP和基础网络设备。至此, 中电投在全国70多个节点安装了视频系统。

作为中电投集团视频通信主体的T6000MXP汇集了腾博 (TANDBERG) 视通公司在视频领域首创的所有先进技术, 操作简单快捷, 是腾博产品系列中的旗舰产品, 更是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中电投集团总部及各地重要会议室均配置一台腾博6000型终端设备。召开视频会议时, 通过相关网络设备, 可使用终端自配的遥控器直接拨号, 实现两点或多点会议。

多点会议时, 各点通过H.323和H.320网络与MCU相连, 由MCU进行多点会议控制。在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 建议MCU通过两级级联, 实现48个2Mb/s点同时交互, 并且具有扩容能力。

在中电投视频通信网络中, 还采用了腾博最新的防火墙穿越技术, 使部分通过互联网接入的会场安全、无缝地接入集团视频会议网。

视频系统的应用不仅是中电投集团扩大规模后保证业务高效率的需要, 也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挪威腾博 (TANDBERG) 视通公司的设备不仅可以满足现阶段部署的需要, 更可以满足公司未来视频通信技术的升级深化。

随着视频通信系统的全面启用, 下一步中电投集团希望能够将视频系统的应用更为深化, 希望能将视频系统扩展到专网之外, 更广泛地应用于测算、各类内部研讨会/报告会等方面, 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3 管理信息化“点亮”企业前进方向

上一篇:中医治疗胃癌研究下一篇:唐代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