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益相关者

2024-09-27

企业利益相关者(共12篇)

企业利益相关者 篇1

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

西方学者真正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3年, 美国上演了一出名叫《股东》的戏, 斯坦佛大学研究小组受此启发, 利用另外一个与之对应的词“利益相关者”来表示与企业密切关联的所有人。他们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 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 企业就无法生存。虽然这样的界定是非常狭义的, 但毕竟使人们认识到, 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就是为了股东服务, 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乎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 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学家早期从“是否影响企业生存”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Freeman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做了较详细的研究, 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看作是利益相关者, 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是利益相关者, 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 大大拓宽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Mitchell在考察了27种之多的利益相关者定义后认为, 作为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影响力, 即某一群体是否拥有影响企业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合法性, 即某一群体是否被法律和道义上赋有对企业拥有的索取权;紧迫性, 即某一群体的要求能否立即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基于这三个特征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 显然这一界定对利益相关者的权重大小进行细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已有学者结合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作了文字分析, 认为在不同的外在条件, 利益相关者通过博弈, 形成不同的利益主体, 随之产生了围绕利益主体的一系列财务目标。本文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 拟建立一个博弈模型, 从数学角度来看博弈, 看得出的结果是否能印证有的学者的研究结果。

2. 本文所采用的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本文采用的定义是:利益相关者是专用性资源的供应者, 企业是专用性资源的需求者 (袁振兴, 2004) , 企业要为要素提供者增加价值和创造财富。本文按要素 (专用性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 的提供者界定企业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供应商、经营者、员工、政府。相应的, 各利益相关者在为企业提供要素的同时, 也有相应的利益要求权。

为方便研究, 根据向企业提供财、物、人的角度, 将前述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为4大类:政策制定者 (政府) , 为企业提供各种政策、公共方面的服务, 因此通过税收方式分享企业收益;资金提供者, 包括股东和债权人, 为企业提供资金, 通过不同方式分享企业收益;物料提供者, 包括供应商, 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 , 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公司营运享有监督权 (其利润是维护其利益的保障, 间接参与利益分配) ;人力提供者, 包括一般员工和经理人员, 为企业提供运营的人力、资金运作、物料生产。公司运营都需要靠人力来实现, 通过不同方式分享企业利益。

3.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分析

3.1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

3.1.1 博弈模型中要素的界定

在本文中, 博弈模型中博弈的参与人是资金提供者、物流提供者、人力提供者、政府环境;博弈信息是博弈者所掌握的对选择策略有帮助的情报资料, 比如了解各博弈方的相关信息, 尽量获取其行动信息, 收益大小, 风险大小, 其他人要分享, 是否有保障等;博弈的行动空间, 即博弈方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政策环境、资金提供者 (提供与不提供) 、物流提供者 (提供与不提供) 、人力提供者 (提供与不提供) ;博弈的次序: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博弈方的收益, 即各博弈方做出决策后的得失:政府环境、资金提供者 (提供收益多少、不提供损失多少) 、物流提供者 (提供收益多少、不提供损失多少) 、人力提供者 (提供收益多少、不提供损失多少) 。

3.1.2 建立博弈模型分析

政策制定者 (政府) , 资金提供者 (Z) , 物料提供者 (W) , 人力提供者 (R) 。

UZ1=o (z1p+z3 (1-p) ) + (1-o) (z2p+z4 (1-p) )

UW1=p (w1o+w2 (1-o) ) + (1-p) (w3o+w4 (1-o) )

UW2=p (w5q+w7 (1-q) ) + (1-p) (w6 q+w8 (1-q) )

UR1=q (r1p+r2 (1-p) ) + (1-q) (r3p+r4 (1-p) )

UR2=q (r5o+r7 (1-o) ) + (1-q) (r6o+r8 (1-o) )

UZ2=o (z5q+z6 (1-q) ) + (1-o) (z7q+z8 (1-q) )

结合研究目的, 要比较在什么情况下UZ、UW、UR最大, 当其中一个最大时即说明其是利益主体, 通过利益的博弈得出的利益主体。将问题转化成三元一次函数求极值的问题, 运用拉格朗日法来求解。

建立辅助函数:L (o, p, q) =f (o, p, q) +λφ (o, p, q) , 其中,

其中λ是一个待定的常数, 称为拉格朗日乘数,

约束条件φ (o, p, q) =o+p+q-1=0,

利益U=f (o, p, q) ,

UZ=fZ (o, p, q) =o (z1p+z3 (1-p) ) + (1-o) (z2p+z4 (1-p) ) +o (z5q+z6 (1-q) ) + (1-o) (z7q+z8 (1-q) ) ,

UW=fW (o, p, q) =p (w1o+w2 (1-o) ) + (1-p) (w3o+w4 (1-o) ) +p (w5q+w7 (1-q) ) + (1-p) (w6q+w8 (1-q) ) ,

UR=fR (o, p, q) =q (r1p+r2 (1-p) ) + (1-q) (r3p+r4 (1-p) ) +q (r5o+r7 (1-o) ) + (1-q) (r6o+r8 (1-o) ) 。

LZ (o, p, q) =fZ (o, p, q) +λφ (o, p, q) =o (z1p+z3 (1-p) ) + (1-o) (z2p+z4 (1-p) ) +o (z5q+z6 (1-q) ) + (1-o) (z7q+z8 (1-q) ) +λ (o+p+q-1)

LW (o, p, q) =fW (o, p, q) +λφ (o, p, q) =p (w1o+w2 (1-o) ) + (1-p) (w3o+w4 (1-o) ) +p (w5q+w7 (1-q) ) + (1-p) (w6q+w8 (1-q) ) +λ (o+p+q-1)

LR (o, p, q) =fR (o, p, q) +λφ (o, p, q) =q (r1p+r2 (1-p) ) + (1-q) (r3p+r4 (1-p) ) +q (r5o+r7 (1-o) ) + (1-q) (r6o+r8 (1-o) ) +λ (o+p+q-1)

求辅助函数的偏导数L’Z、L’W、L’R,

求出满足方程组L’Z=0、L’W=0、L’R=0、φ (o, p, q) =0的所有解 (o0, p0, q0) ,

把求得的解 (o0, p0, q0) 带入UZ=fZ (o, p, q) 、UW=fW (o, p, q) 、UR=fR (o, p, q) 中, 若UZ=fZ (o, p, q) 的值最大, 说明在博弈后资金提供者取得胜利, 成为利益主体;若UW=fW (o, p, q) 的值最大, 说明在博弈后无聊提供者取得胜利, 成为利益主体;若UR=fR (o, p, q) 的值最大, 说明在博弈后人力提供者取得胜利, 成为利益主体。

可以看出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博弈, 当其利益达到一定条件后, 即成为利益主体, 因此利益主体是动态变化的。

3.2 利益相关者的内部博弈

通过前面博弈模型决定好利益主体以后, 其利益主体内部也存在内部力量的博弈。

3.2.1 财力提供者的内部博弈

财力提供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同是财务资源提供者的股东与债权人之间也存在一个博弈问题。尽管双方提供的均为财务资源, 都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但债权人让渡的仅仅是财务资源有限期的使用权。所以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博弈中, 股东仍是赢家, 而最终成为企业的真正所有者, 债权人只能按期收回本息, 即博弈的结果由股东独占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后来, 同样作为财务资源的提供者——债权人不堪忍受股东损害其利益, 开始对企业关注, 要求分享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与股东重新博弈后, 博弈的结果是没有哪一方有绝对优势, 那么股东和债权人只能共同分享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3.2.2 人力提供者的内部博弈

人力提供者包括一般员工和经营者。同是人力资源提供者的一般员工和经营者之间也存在一个博弈问题。经营者一般以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为目标, 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损害一般员工的利益。如果一般员工没有意识维护自身利益, 那么通过博弈, 经营者就会成为赢家, 对利益的分配有控制权, 导致一般员工利益相应就得不到保障。但是随着员工的利益被损害后, 员工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 只有对经营者进行监督才能保障自身利益不被损害, 或者使其损害降至最小。所以, 同样作为人力资源的提供者——一般员工不堪忍受经营者损害其利益, 开始对企业关注, 监督经营者的行为, 与经营者重新博弈后, 改变经营者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力量对比, 进而改变了经营者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利益分配。

3.2.3 物力提供者的内部博弈

供应商与公司利益相关的程度, 取决于以下三个维度:交易规模, 包括交易额度和交易频率;合同期限;资产专用性程度。公司运营良好, 产量增加, 规模扩大, 对供应商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众多供应商得知公司的需求信息后, 通过各自与企业的谈判中, 其实也在与众多的供应商展开博弈, 最终由产品质量高, 价格合理的供应商成为赢家, 形成企业稳定的供应商。

综上所述,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得知, 在政策环境一定的前提下, 资金提供者、物料提供者和人力提供者之间展开利益博弈, 在博弈过程中利益主体是动态变化的, 这正和已有学者的文字研究结论一致。另外, 还分析了资金提供者、物料提供者和人力提供者各自的内部博弈。

参考文献

[1]陈宏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2]黄涛.博弈论教程:理论·应用[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3]陈宏辉, 贾生华.企业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04, (4) .

[4]袁振兴.财务目标:最大化还是均衡——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框架[J].会计研究, 2004, (11) .

企业利益相关者 篇2

王胜宇

社会责任指在一定的社会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全体社会成员应该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一些基本的、最起码的生活准则。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的建设,是构建一个国家软实力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企业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已不可避免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对于利益相关者和整个社会的责任,这是现代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些责任,一方面将企业与社会发展更加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也指引着社会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更多地站在企业的角度,三者互相扶持。笔者拟通过《企业破产法》之重整制度下各利益相关者对重整企业的社会责任之分布及社会责任的合理性、必要性论述,证成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交互性社会责任的存在。

一、重整状态下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的变异

传统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或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实际上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承诺,它包括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为整体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同时也包括在提高本企业员工及家属生活质量、当地社区服务乃至整个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各国理论界的主流观点认为使用私人财产是深受公共利益影响的。企业应是同时具有营利和社会服务两种功能的经济制度,企业权力作为一种受托权力是为了全社会的利益,不仅企业的活动要对社会承担责任,而且控制企业活动的经营者要自觉地履行这种责任。这种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负有的传统社会责任具体表现在:企业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改善人们的生活,引导健康的消费观念;付给职工合理的薪资使社会劳动力资源得到重新补偿,企业对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对于债权人来说,企业的良好效益能够给他们丰厚的投资回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可以为社区内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有助于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企业是与其相关的其他组织的重要服务对象,对于其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为社会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保证社会各经济部门及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以及保证社会正常运行所需的物质条件,亦即为保护社会利益及社会发展提供使用价值形态的财富;另一方面,企业为国家及各级政府提供一定的税收,即从价值形态上为国家作贡献,以增加国家积累资金,促进国家建设事业迅速发展。此外,企业还应当对社会公益事业进行支持和捐赠,帮助教育、娱乐、社会贫困地区的发展,这是近年来企业传统社会责任的延伸。

破产重整制度是对具有破产原因而又有再建价值的债务人企业实施的,旨在实现债务调整、挽救其生存,以保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利益的法律制度。其本质上属于破产预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整状态下的企业,其原有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在经济上陷于困境当中。首先是来自债权人的“攻击”,即债权人行使权利的行为,例如,追索债务的诉讼和强制执行;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人行使对担保物的处分权;以及其他单独索取清偿支付和单独对债务人的财产实施的行为。其次是企业营业面临巨大困难,例如,因信用下降而难以获得贷款,造成资金匮乏;待履行合同的相对人要求解除合同或者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因裁减人员所引起的劳动争议等。再次是企业的管理遭遇困境,例如,企业原管理层不再给予关注,大量员工面临失业;既有的生产能力闲置、废弃;企业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受到破坏等等。

因此,重整中的企业,已经不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强势群体”,已经蜕变为“弱势群体”,迫切需要获得作为“弱者”的保护与支持,各利益相关者应当挽救企业于水火之中,使企业摆脱困境走向复兴。如果利益相关者人人都想维护自己的利益,将有关财产和债权的清理、重整程序设计成单纯的利益分配机制,那么这时的企业,就好比一匹病马,它面临着被屠宰分食的命运。按照营运价值理论,“马肉”的价值(清算价值)小于“活马”的价值(营运价值),“杀马”造成的价值损失是大家的损失,而“救马”所挽救的这部分价值便是大家的获益。所以,破产重整制度为促成合作而要求各利益相关者承担起对困境企业的社会责任,传统企业社会责任在此时变异为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

二、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治理模式的挑战。其思想渊源来自多德在1932年的经典文献。他指出,“企业董事必须成为真正的受托人,他们不仅要代表股东的利益,而且要代表其他利益主体,如员工、消费者,特别是社区整体利益。”(注释:转引自卢昌崇:《企业治理结构》,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版,第45页。)此后,学者们分别从企业战略、社会责任、经济伦理等角度进行论述,推进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由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契约共同体,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当地社区、媒体、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压力集团,甚至还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非人物种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由此可见,企业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利益主体。经济学家布莱尔指出:“企业并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在企业的财富创造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关系”。在现代企业中,一些资源的价值总是依赖于其他的相关资源的,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实施机会主义,都可能使地方的利益遭受损失。结合现实我们知道,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系,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这从客观上要求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产生危机之时――例如企业进入破产重整阶段,尽可能的通过合作的方式帮助企业度过危机。而且现代企业的主要创新能力越来越依赖人力资本,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正越来越弱,人力资本实际享有企业所有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本,一旦企业破产倒闭,人力资本随着其所有者的失业会大幅贬值,因此让利益相关者在企业重整中肩负起社会责任,可能更有助于追求企业与个人的长期发展。

在社会学领域,一个始终被强调的概念是社会的和谐性。按照社会组织理论的说法,构建和谐社会涉及到各个主要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利益相关者从人格上表现出明显的双重性,即经济性和社会性,其社会属性要求利益相关者作为社会成员,还要考虑到企业的利益及社会利益。一旦企业进入重整,企业所应承担的这些责任均会荡然无存,社会已不可期待一个尚需别人帮助的企业再去履行它本身不可能履行的责任,而这些责任的销声匿迹会牵涉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集团,在利益交错复杂的重整中必然会导致企业周围环境的不安,破坏和谐的社会环境。因而,面对重整的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应以“退让”,甚至“投入”的姿态来进行重整,担负起自身对企业的责任,使企业重新获得生存的空间,实现自身长远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之必要性判断

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中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与经济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现象有关:一是在破产清算程序中,只有债权人利益能得到优先和充分的保护;二是在资本市场经常发生的恶意收购中,只有股权人的意愿或利益得以充分体现。过去的破产制度忽视了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境遇和利益,使得企业破产或产权变更带来的外部性或对社会利益的冲击没有找到合适的处理方式,以至于造成外部社会利益的激烈碰撞。可以说,“利益相关者”概念的提出,不仅是法学理论的一种进步,对经济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它要求不能只关注某些人的利益,还必须看到企业与各种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

企业进入重整必然会有来自于债权人、消费者、供应商、社区、媒体等利益相关者的压力,而这些压力往往会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极少有利益相关者能够冷静下来对企业的未来进行审慎的分析,而这些“缺乏理智”的利益相关者的不当行为必然会使企业更加难以摆脱现实困境,一旦企业破产,这些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团体必然会“树倒猢狲散”般的分崩离析,遭受损失的不仅仅是企业,还有利益相关者本人。因而,此时的利益相关者应当担负起各自的责任,给予重整的企业以强势的支持,使企业能够以一种积极稳妥的心态进行重整,再一次构建企业的利益集团。

四、利益相关者对重整企业的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承担一系列社会责任,进行权利的减让,是困境企业实现浴火重生的关键,也是利益相关者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获益者,对企业、社会的回报。但是如何避免企业重整中利益相关者“公共鱼塘”的毁灭?重整制度如何在强调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又赋予利益相关者与困境企业同等的重整地位与权利救济路径?确实是企业重整制度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基于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现代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鱼水关系,并且就利益相关者而言,在社会发展形势的大背景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事实上已经或正在将注意力更多的投入到合理分配以及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上来。那么,对于深陷困境的重整程序下的企业而言,为保证重整程序的顺利进行,使企业摆脱困境,其利益相关者应承担起怎样的社会责任呢?

1.债权人责任分布。《企业破产法》赋予了债权人包括处置抵押资产的权利、清算的权利、重组中的投票权等多重权利,对债权人的利益进行了有效的保护。所有申报债权的债权人可组成债权人会议,债权人会议可通过重整计划。在债权人会议的监督下,管理人代表债权人的利益,对债务人企业的营业和财产进行管理。债权人会议从程序上保证了债权人的权利,有助于实现债权人对重整过程的控制,可以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但是应该认识到,针对于企业重整及债权人而言,《企业破产法》对债权人保护的根本目的是希望债权人能够在自身利益受到保障的前提下,帮助企业尽快达到良性重整,使危机企业避免破产、得以再生。这就要求债权人在企业重整程序中务必做到良性和专业,这也是债权人在企业重整中的基本责任。

2.债务人有关人员责任分布。债务人有关人员,是指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经法院决定的财务管理人员和其他经营管理人员。《企业破产法》规定,自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裁定送达债务人之日起至破产程序终结之日,债务人有关人员承担以下义务:(1)妥善保管其占有和管理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2)列席债权人会议并如实回答债权人的询问;(3)根据人民法院、管理人的要求进行工作,并如实回答询问;(4)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不得离开住所地;(5)不得新任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3.债务人原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责任分布。债务人原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从企业获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占的企业财产,应由管理人追回。在重整期间,债务人原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向第三人转让其持有的债务人的股权。但是,经人民法院同意的除外。债务人原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勤勉义务,致使所在企业破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而且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3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4.职工责任分布。《企业破产法》给予困境企业职工优先受偿权,维护了危机企业职工在企业重整过程中的权益。因为翻看旧历,一旦企业破产,企业职工往往血本无归,在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到位之前,这些职工的生活可能出现严重问题,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于此同时,企业职工在享有优先受偿权之后,应当积极配合困境企业的重整工作,帮助避免企业破产之后所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及隐忧,以达到重整的目的。

5.政府责任分布。企业的重整通常离不开政府的援助或政策优惠。()此外,政府应当保证在破产清算程序中,债权人利益能得到优先和充分的保护以及在资本市场经常发生的恶意收购中,企业重整目的得以充分体现,进而通过行政手段找寻合适的处理方式,减缓企业重整对社会利益的冲击,维护社会稳定。

6.与企业发生关联的其他人士责任分布。危机企业与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以平衡成本为导向的合作关系。而一旦企业处于重整之中,危机企业与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更多的需要依靠债权人会议及管理人进行维持,这一方面需要债权人会议及管理人通过专业手段维持与企业发生关联的其他人士对危机企业的资源供给;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应政策、法规来保障与企业发生关联的其他人士在企业重整期间的权益不受侵害。但是,与企业发生关联的其他人士在保存企业的前提下,不应以恶意手段导致重整不能顺利进行,造成社会公共利益受损及增加社会经济次序不稳定因素。

五、结语

利益相关者们如何影响企业战略 篇3

如果你连续三年关注我们的信誉100企业榜单就会从中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凡是排名靠前的企业无一不是高度专业化经营的公司,而排名靠后的企业往往是多元化经营的公司,这一点在中国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多元化经营的公司的信誉低于专业化经营公司信誉的呢?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在中国,联想、TCL、康佳、春兰等等上了规模的企业,都热衷于多元化的公司战略,而正是这样的战略方法,令大量中国企业陷入了困境,从而导致企业竞争力连年下滑。

多元化经营战略之所以被中国众多企业采纳,是基于中间产品市场,包括知识、技术、商誉、零部件、材料等市场不完全性的考量。这种不完全性是市场失效及中间产品的特殊性所致,如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在外部市场上转让容易扩散。中间产品的这种特殊性导致买方或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价格的不确定性。这种缺乏市场以供企业之间交换产品,或某些市场经营效率低下的最终结果都将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为追求最大的利润,开展多元化经营,避免外部交易成本,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便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

利益相关者战略路径

那么,利益相关者为何会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决定要素产生影响。弗里曼认为影响的产生基于以下三个原理:

(1)合作原理。它说明外部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和企业合作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两者之间不是零和博弈的关系。企业家和管理者一起工作,维持和顾客、供应商、金融家和社区机构之间的交易和关系。每个团体对企业工作的支持对企业战略的成功至关重要。

(2)持续创造原理。它认为企业是一个持续创造价值的源泉,在价值的激励下和利益相关者合作,创造出新的价值。现代企业创造价值不但不必摧毁别人,而且还可以通过改善每个人的状况来实现。

(3)复杂性原理。它认为人是复杂的,具有许多不同的价值观。人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人有时是自私的,有时又会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行动。

基于上述原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利害关系表现在:①和企业合作,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和目标企业进行合作创造更多价值,并共同分享这些价值;②对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或社会支持,当利益相关者预期企业的行为对社会有利时,他们可能会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或社会支持。

从信誉理论的角度来说,企业战略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们提供了了解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和对企业未来成长进行预期的途径。换句话说就是,企业战略可以帮助大众有效地识别企业并且揭示企业未来计划发展的方向。

这样,利益相关者是如何影响企业多元化战略实施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执行专业化经营战略的企业主要是集中发展他们的核心业务活动的企业。一般而言,执行这类战略的企业管理者能够集中注意力于一个基本的业务活动或一系列相关联的业务活动,因此这类企业更有效率。并且由于它们业务高度的集中,这类企业的沟通传播和企业传递给利益相关者们的高效率的形象可能更加清晰和简明,这也就更容易为利益相关者所认知和理解。诸如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往往比较青睐于专业化生产某类产品的企业提供的产品。这也就是源于执行这类战略的企业由其专业化而带来的产品、服务质量的保证,进而赢得了可靠的企业信誉,这一信息有效地传递给了它的利益相关者。

当然,从企业绩效角度看,相关多元化有其吸引力的方面,但是对这种多元化战略进行管理的无效性也随之出现。对照专业化经营,执行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的难度加大,它需要企业管理者同时协调不同的业务活动,还要面对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但在现实中在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管理者需要在多项业务活动中都投入精力与资源,从而顾及不到其广大利益相关者们的利益平衡。

而且,多元化战略要求在业务单位间有更多的协调,所需的信息和协调机制变得更为重要和成本高昂,而这无疑会造成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企业运营效率的降低。

同时,企业执行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众多未知的成本会降低企业的信誉。这可能是源于企业多元化经营领域的增加而带来的沟通传播信号的多样性。企业的目标和它的使命对于利益相关者而言变得不够清晰乃至于模糊。

如果企业持续进入多样化且不相关的领域,企业的战略焦点逐渐变得不清晰甚至扭曲,以及来自于各业务单位的职能、功能的重复和管理的无效性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是因为,运营的协同性在不相关的业务活动表现出来的很少,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原有的信誉平台,在这些毫无联系的市场中,企业多年努力建立起来的信誉平台将毫无作用。

这样做的另一个不足之处在于战略传递给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的混杂。企业的经营领域越多样化,企业传递的信息也就越发杂乱。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企业越集中发展,其传递给外界的信息就越清晰。一个大企业可能产生这样的多样化信息以至于它对内的沟通和对外的传播更可能缺少任何显著的关联性。大企业的各事业部经理通常只控制着自己部门信息的发布。这样多样化的信息的来源可能会混淆外部公众,使他们对企业管理者的评价打折扣,也使得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失去对企业关注的热情,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导致企业信誉的降低。

利益的信誉观

企业信誉的价值体现在其对企业竞争优势获取的重要性上。企业信誉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它的两个关键特性:第一,信誉拥有可以被企业同时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潜力,企业信誉所承载的品质、诚信和对社会的负责使得企业可以成功地进入看似毫不相关的产业中;第二,其形成与构筑过程的历史性与积累性,能够为企业带来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资源。

通过分析发现,执行专业化经营战略的企业的战略焦点越明确,企业的运营效率就越高,而且传递给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就越集中可靠。由于专业化战略能够反映更清晰和更易于理解的企业使命,因此,执行此战略的企业的信誉就会高于其他战略的企业。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是完全不可行的。因为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很多企业毕竟是沿着相关多元化的路径演化的,万向集团就是稳健地高速发展成为了初具跨国公司雏形的国内一流大型多元化企业集团的代表。

我们必须要高度注意的是,在企业执行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业务单元中协同效应的发挥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但同时也需要考虑企业的行为是否能够博得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保持关注与赞赏,从而提升企业信誉。随着企业经营持续多样化至不相关领域,企业的形象和信誉被协同效应和战略分离(以及随之而来的沟通信息的扭曲)这两类对立的力量所影响,管理者需要对其进行平衡,以保证企业被利益相关者所关注与信任,使企业的信誉不会受到损失。

由此可见,只有当企业的管理者清楚认识到,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最真实的需求以及影响其需求的因素,并采取有利于满足内外部利益相关者需求的行动,才能使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竞争环境、竞争优势和竞争标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的成功。■

[编辑 胡 浩]

企业利益相关者 篇4

传统经济学理论 (古典观点classical view) 主张管理当局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 假定企业是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 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 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归根到底是以股东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这一观点的最直率的支持者是经济学家和诺贝尔殊荣的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 。他认为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从股东 (企业真正的所有者) 的最佳利益出发来从事经营活动。

社会经济学观点 (socioeconomic view) 通过认为管理当局的社会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 还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等, 这一观点是基于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一种信念, 企业并非只是对股东负责的独立实体, 他们还要对社会负责, 社会通过各种法律法规认可了企业的建立, 并通过购买产品和服务对其提供支持, 而且, 社会接受甚至鼓励企业参与社会的、政治的和法律的事务。于是发达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后出现的两种结构性变化趋势———企业股权不断分散和多元化社会的发展, 促使企业只对股东负责、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的理念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企业巨型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导致公众对企业的不满, 迫使企业主动承担起各种社会责任。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兴起:理论背景与现实背景

利益相关者理论 (Stakeholder Theory) 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西方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 进入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其影响迅速扩大, 并开始影响英美等国的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 并促进了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之所以会出现利益相关者理论 (以及相应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 , 是有其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的。

理论背景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将企业看成是一个转换投入和产出的“黑箱”的思想受到了猛烈的批判, 进而涌现出研究企业理论的大量文献。这些文献大多以交易费用、委托—代理、不完全契约、信息不对称等概念为核心而展开, 使我们对企业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然而, 各种所谓的主流企业理论并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明, 企业的所有权 (以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来表示) 应该全部归企业的股东所有;他们提出的“股东至上主义”和“资本雇佣劳动”的命题存在诸多缺陷和漏洞, 也与各国的实践发展有着明显的差距。正是在这种理论纷争的局面中, 一批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

实践背景从来看,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和英国等奉行外部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的经济遇到了困难, 而日本、德国、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却迅速发展。诸多学者研究的结果表明, 产生这种差距的根源在于“股东至上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使经理人员始终处于严重的短期目标的压力之中, 无暇顾及公司的长远发展, 最终却正好损害了股东的利益, 得到好处的是股市上的投机者;日本、德国实行的是内部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 企业的经营活动注重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并充分融合了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

1996年1月, 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新加坡发表演讲时, 正式提出要建立一种“利益相关者经济” (Stakeholder Economy) ———在这种经济中, 大家相互信任, 有共同的目标, 共同努力, 共同受益。“所有的人都有机会, 通过贡献取得发展, 没有哪个群体或阶级受到优待或排斥”。

1997年布莱尔曾踌躇满志地表示, 在全球化的形势下, 听任放纵的市场调节作用和过多的政府干预都不是治国良策, 应该在自由放任和社会公正之间走一条中间道路, 即所谓“第三条道路”。布莱尔自诩为“第三条道路”的旗手, 立志要把英国变成“第三条道路”的试验室, 让英国成为“世界的灯塔”。目前, “第三条道路”已经成了大西洋两岸各国政府公开或默认的宗旨。

三、利益相关者资源的分类及功能

按照资源本身的内容, 利益相关者资源可分为人力资本资源、财务资源、信息资源和关系资源四类。

利益相关者人力资本资源是指企业通过为高管人员、员工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稳定的现期收入与长期的风险收入而获得或控制的企业家才能与其它专业人力资源。企业家才能资源主要是指企业部门经理层以上的高管人员人力资源。其它专业人力资源是指经理层以下的具有一定才能的企业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研究开发等员工人力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在利益相关者资源体系中的主要功能有:一是协调企业与其它利益相关者关系, 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创造企业绩效的能力;二是及时掌握各利益相关者提供给企业的信息并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三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起的企业资源的优化程度进行科学预测并做出相应的履行社会责任的决策。

利益相关者财务资源是指企业通过对银行、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社会公众等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而获得的银行贷款、延期付款、预付款以及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或债券以提升企业财务能力的资源总和。主要功能包括:一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在市场活动中的资金充裕期与资金短缺期往往是相互交错的, 这是双方财务能力互补的前提;二是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银行信用或商业信用方式使企业在资金困难时度过难关;三是企业与政府、公众投资者的良好关系使企业在长期资本市场上有较强的筹资与投资能力。

利益相关者信息资源是指企业通过对员工、客户或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而获得的对生产信息、产品与服务信息以及财务信息的掌控能力, 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获得在生产、销售决策中的稳定信息来源, 并保持畅通的信息渠道。具体功能包括:一是利益相关者掌握的各方面的信息是企业赖以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资源;二是企业通过设置有效的渠道与利益相关者进行信息的交流, 并掌握及时、有效、完整的各类信息;三是信息资源的形成要花费一定的成本, 但为企业带来的绩效无可估量。

利益相关者关系资源是指企业通过对利益相关者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而形成的企业内外关系网络中带有组织因素的、有利于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资源集合。企业内部关系网络主要是指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经营者与员工之间的结构方式。企业外部关系网络主要是指企业与银行、社会公众投资者、用户或消费者、供应商、政府有关部门的结构方式。主要功能包括:一是由于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使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在市场活动的不同场合中会表现出默契、相互信任或相互容忍关系的合作状态;二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良好的关系建立在一系列互惠规范和合作规则的基础之上。

四、利益相关者管理“克拉松原则”

马克斯·克拉松在多年的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 提炼出一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原则, 也被称为“克拉松原则”。这些原则表达了企业建立与利益相关者关系时应持的若干合作态度:尊重、监控、听取、沟通、采用、认可、共事、避免、承认冲突。其具体内容如下。

原则1。管理者应该尊重和积极监控所有的合理合法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关注, 并应该在决策及其实施中适当考虑它们的利益。

原则2。管理者应该多听取利益相关者的想法, 了解他们的贡献, 与他们进行开诚的沟通。

原则3。管理者所采用的程序和行为方式应基于对每一利益相关者及其支持者的关注和能力所做出的深刻的理解。

原则4。管理者应该认可利益相关者可自主地开展其活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对他们在企业活动中所担负的责任及利益的分配上, 应该努力做到公平;并重视它们各自可能碰到的风险以及可能遭受的损害。

原则5。管理者应该与利益相关者个人或群体协同共事, 采取得力措施使得所开展的企业活动给他们造成的风险和损害最小化, 但当不可避免时, 就应该给予适当的补偿。

原则6。管理者应该与利益相关者一起避免介入或开展这样的活动———可能造成对不可剥夺的人权的侵犯, 可能出现的风险显然不为其他的利益相关者所接受的活动。

原则7。管理者应该承认管理者本人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他们自己要完成的任务与他们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应负有的法律及道义上的责任这两者之间, 存在发生冲突的可能。管理者应该通过开诚沟通、及时通报、激励措施以及必要时第三方介入解决的方法, 处理所发生的此类冲突。

五、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

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在与之结合之后取得了较大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企业对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负有责任, 恰好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使企业社会责任落实到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之中, 落实到企业的具体生产实践之中。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 企业本质上是一种契约, 而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 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企业的契约本质。企业是一个由股东、债权人、政府、客户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一系列或隐或显的契约关系网络, 每一利益相关者均凭借其向企业投入的专用性资源、承担了不同的风险而对企业享有一定的利益要求。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着想, 还要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服务。股东为企业提供的资源是实物资本, 享受的是剩余收益, 承担了比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大的风险。债权人、员工、客户通过契约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债务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市场资本等不同资源, 获得的是契约收益, 如果企业能够善待这些利益相关者, 他们会持续为企业服务并创造价值, 否则这些利益相关者将脱离企业, 造成企业资源的枯竭和价值的衰减。政府为企业的生产提供了公共物品条件, 而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依赖于企业缴纳的税款, 稳定增长的税收有利于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物品, 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如果企业依法纳税, 就有理由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 否则, 企业将遭受相应的惩罚。企业的生产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 必然会对周围的社区造成影响, 社区居民也必然会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同时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如果由于企业的生产活动而破坏了社区环境, 企业就应当给予一定的补偿。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凭借其各种资源投入而对企业享有的不同利益要求所做出的一种平衡。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理好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投入, 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则是企业对这种投入的回报。

参考文献

[1]卡洛尔·巴克霍尔茨.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2]高汉祥, 郑济孝.公司企业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同源、分流与融合[J].会计研究, 2010 (6) .

[3]秦绮曼.论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J].东方企业文化, 2011 (5) .

企业利益相关者 篇5

史金善

内容提要:发展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产业化扶贫方式,出于理论和实践界对其政企不分及带动农户脱贫作用的质疑,我们对广东五户企业进行典型调查,希望给予公正评价。本文首先分析企业与相关利益集团的关系,如与政府的关系、与省直扶贫挂钩单位的关系、与农户的服务关系、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及享受的优惠政策,然后进行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结论是,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因为其扶贫的政策性和企业的经济性,是特殊的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有其必然性,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其发展,正确引导其发展。

关键词: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利益关系;政策建议

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扶贫农业龙头企业近两年来颇受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质疑,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企业与相关利益集团如政府、农户、扶贫挂钩单位的关系,以及是否起到带动贫困户增收作用等问题,最近我们对广东省揭西、陆河、丰顺三县的揭西县志诚食品有限公司、揭西县蓝天果蔬贸易有限公司、陆河县伟能食品有限公司、丰顺县凤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丰顺县穗光食品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为志诚食品公司、蓝天果蔬公司、伟能食品公司、凤山茶业公司、穗光食品公司)五户扶贫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典型调查,希望通过调查能客观公正地给予评价,对政府今后的政策制定和工作指导有所帮助。

一、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与相关利益集团的关系

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是比一般农业龙头企业更特殊的企业,广东省在《广东省重点发展100家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实施方案》(粤贫[2003]9号)文件中,对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认定标准、考核办法、申报、管理及享受的优惠政策做了详细规定,扶贫农业龙头企业除了享受一般龙头企业的政策优惠外,还因为赋有扶贫的任务,享受了一些特殊政策优惠,正因为如此,实践中公司与政府、省直挂钩单位、农户等利益集团或个人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公司与政府的关系

“政府行为+企业机制=目前结果”、“没有政府的帮助,就没有企业的今天”,这是一个企业老板最为经典的描述。调查发现,扶贫龙头企业与政府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公司与当地扶贫部门接触十分频繁,政府可以说为公司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包括项目论证、立项和项目规划;为公司提供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包括省、地、县各级财政部门安排的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专项资金和科技扶贫专项资金);帮助公司寻求扶贫贴息贷款;帮助公司寻求科研协作单位,为公司与科研单位牵线搭桥;帮助公司疏通金融部门关系,寻找贷款支持;帮助公司征地,征地过程中协调公司与农户的关系,甚至采取行政手段说服个别不愿服从的农户;政府在用电方面为公司提供帮助;政府为公司收购农产品提供财政补贴支持,如陆河县伟能公司每收购农户一公斤青梅,可得到县财政补贴0.1元,如此等等。

(二)公司与省直挂钩扶贫单位的关系

广东省采取省直属单位与各贫困县挂钩,已经经历18个年头,每个贫困县有五------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广东省2002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我省贫困县市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研究》(02SJA790001)的部分成果。个省直单位,常年派人蹲点。调查发现,省直单位对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也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资金援助。有两户企业得到启动资金扶持,志诚食品公司2002年得到省水利厅150万元启动资金,该资金无息有偿,3年期限,滚动使用,到期再申请滚到下期使用,该公司老板直言不讳地说,没有这笔资金,就没有他现在的企业。伟能食品公司组建时,以交通厅为主的五个挂钩单位为其提供资本金300万元,免息有偿,一订5年。此外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每年都能得到挂钩单位一定数额的资金帮助(大约20—30万无偿资金),穗光食品公司从2000年至2003年得到省直单位的扶持资金依次为100万元、30万元、20万元、43万元,共193万元(含科技专项资金)。②科技支持。省直扶贫单位如省农科院、省科学院等单位在提供专利技术、技术指导方面为龙头企业提供了很大帮助。如伟能食品公司的青梅饮料生产技术,是省农科院研究开发调试3年多的专利技术,无偿提供给该公司使用。蓝天果蔬公司由挂钩单位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提供技术指导等。

(二)公司与农户的服务关系

调查企业基本都在产前、产中、产后为农户提供了全方位服务。一般做法是:①公司在产前为农户以优惠价格提供种子、种苗,并提供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同时印发技术资料。因为公司所在地都是贫困地区,面对的农户大多是贫困户,因此这些价款都是在收购产品后从销售收入中扣除。②公司在产中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或技术监督,如蓝天果蔬公司已经取得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证书,是广东省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对蔬菜生产过程要求高,该公司与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联合培养10名技术员,除了负责自身基地生产指导监督外,还负责与挂钩农户的技术指导与监督,正常情况下农户需要指导随叫随到,监督则采取技术员关键时期到场检查,蔬菜种植后什么时候下药、什么时候采摘比较固定,由公司统一规定,技术员按时去检查,只要抓住关键时期即可。③公司在产后为农户提供收购、加工、运销服务,主要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中介+农户”、“公司+基地+村委会+农户”等形式,以合同保护价或市场价收购农户产品。

(四)公司与农户的利益关系

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增加农民收入,是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广东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认定标准第4条明确规定,“企业与带动农户之间签订稳定的合约关系,或形成长期稳固(5年以上)购销关系,合约或稳固购销关系带动贫困农户户数在500户以上,人均每年从中增加纯收入150元以上”。调查表明,5户企业有4户达到或超过标准,有1户未达标。从目前来看农户从公司得到的利益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土地租金。公司租用农户土地的租金,如蓝天公司租农民土地2044亩,租金是500斤稻谷的折算价,大约300元左右;②产品销售收入。即农户向公司销售产品取得的收入,如2003年伟能食品公司带动农户2075户,凤山茶业公司带动农户1200户,农户人均增加纯收入500元以上。③农民打工收入。公司的农场和加工厂招收农民工,一般招收当地农民约占40—60%,月工资收入400---650元不等,工资计算有按月、计时、计件等形式。据调查推算,与公司有利益关系的农户中大约50%属于贫困户,基本上达到了省政府规定的带动贫困农户脱贫的目标和要求。

(五)公司享受的扶贫优惠政策

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优惠包括四项:一是优先享受专项扶持(省政府安排的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专项资金和科技扶贫专项资金);二是优先推荐申请国家扶贫贴息贷款;三是享受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四是享受《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出台的其它优惠政策,属于民营的同时享受发展民营经济的有关优惠政策。从调查看,对于一、三项,公司基本享受,第二、四项,有些享受,有些没 有,如蓝天果蔬公司因没有抵押物而贷不到款,无法享受贴息贷款优惠。具体地说,公司都享受了免税优惠,四个公司享受了扶贫贴息贷款优惠,每年大约20—30万元利息。

三、评价与分析

如何看待目前扶贫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诸如政企不分、损害农户利益、政府投入等,这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实践可能要比我们想像的复杂得多,简单的肯定和否定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正确把握其存在的必然性和现实性,是我们制定政策的依据。

(一)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扶贫性决定其企业的特殊性

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是政府的义务、责任,也是政府的政治任务。建立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扶贫方式,由于其产业化扶贫的特性和符合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要求而颇受各界人士欢迎,在广东近年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总体来看,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帮助农户脱贫致富起了一定作用,但是也不乏存在不同的观点。

关于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政企不分”问题,目前有两点异议:①存在政企不分,容易产生权钱交易和政府腐败;②政府对企业的投入,包括财政无偿投入、财政有偿无息、扶贫贴息贷款、省直挂扶单位投入、科研单位投入、免税等等。有人认为,这些企业基本都是私营企业,政府给私营企业投入不值得,即所谓“富了公司和个人,穷了国家和人民”。

我们认为,如何评价这些观点,关键要明确以下问题:①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特殊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不仅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而且它还担负政府扶贫的任务,政府相关部门介入企业就必不可免,政府不仅要对扶贫农业龙头企业进行确认,而且还负有动态监管的职责,具体工作由县级扶贫办负责,县扶贫办和企业形成非常密切的关系,就不足为奇。②关于由此产生的权钱交易和政府腐败问题。这不是扶贫农业龙头企业自身的问题,而是运作中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的,特别是政府资金使用缺乏透明度,用多少钱、用来干什么是一笔糊涂帐,这样就容易产生权钱交易和政府腐败。③关于政府要不要向企业投入的问题。从调查的五个公司来看,可以绝对地说,没有政府的扶持特别是资金投入,就没有这些企业的今天。因为这些企业都在贫困地区,贫困地区企业生存的内外部环境都缺乏,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缺市场,什么都缺,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私营企业主在这些地方投资都有些历史原因,如果没有政府扶持,这些企业一种可能是长不大,另一种可能是搬迁其它地方。④政府的哪些资金该投入,哪些不该投,怎样投?并不是所有的政府投入都是必要的,如财政无偿投入显然不合适;财政有偿无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特别是这些企业建立时间较短,处于成长期,资金缺口大,在短时期内仍然必要;扶贫贴息贷款的运作是采用企业经批准享受该优惠后,拿贷款利息单据去财政部门兑现,是否贷款是享受该项优惠的前提,至于能否贷到款则不是财政部门的事情,这种办法应该说是比较妥当的;省直挂扶单位投入较复杂,投入多少主要取决于所挂靠单位的实力,和扶贫县政府及企业的公关能力,一般每年都有20—30万的无偿资金,这里很难讲其合理性,关键要明确资金用途,监督、考核使用效果;科研单位投入一般是通过申请省扶贫科技专项资金或申请科研课题,如省“星火计划”项目,这项投入既正常,又合理,属于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攻关,项目运作,取得双赢效果,应该继续坚持;免征所得税是政府给予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一项特殊优惠,由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从一定时期看,十分必要。

(二)公司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的作用及相关问题分析

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是否起到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这是我们关心的另一个焦点。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公司与农户的服务关系和利益关系,公司确实为农户提供了相关的服务,对贫困农户增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并不是说没有什么问题。目前看有这样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①租赁土地的租金偏低,且村委会有克扣租金的现象。公司租赁农民耕地的租金约300元,租赁山地的租金约100元左右,这个价格显然偏低。即使这样,如果公司采用“公司+村委会+农户”经营模式,个别村还要克扣租金。②收购款拖欠现象。公司在合同中一般明确规定收购款在一个月内付清,据我们调查所知,实际做法是一个月内付50%,“余款在农民需要时发给”,或者在年底结算。③合同违约现象。一般地,合同违约率在10%左右,一位老板认为,跟农民签订合同没有用,市价高了不卖给你,低了又有怨言,但是近年的农产品价格是一跌再跌,如青梅1998年每公斤6元左右,现在每公斤1.3元左右,还经常出现卖难、烂果现象。上述情况表明,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坑农现象,损害了农民利益。

上述情况存在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两方面:①租赁土地渗透政府行为。公司在租地过程中,乡镇政府、村委会其中起关键作用,土地租金的确定权在政府和公司一边,农户没有谈判权、讲价权,对农户的不公平无法避免。②企业自身实力不强。这是最主要原因。调查发现这些企业建立时间都不长,或者说只是在近3-4年内才发展壮大起来,属于典型的成长期,企业最近几年的工作重点是投资扩规模,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结果是目前企业债务负担很重,还债压力大,但是销售增长缓慢,开拓市场困难较多。如伟能食品公司2000--2003年末负债余额依次为600、800、1100、1600万元,2000--2003年年销售收入1000、1200、1300、1450万元,实现年利润依次为100、100、180、189万元。归还利息后所剩无几,在这种情况下,要公司给予农户扶持,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际上,就象某公司经理所言他们是在“公司、农户、政府”之间寻求平衡点,寻找三者都满意的结合点,否则损害哪一方都将导致失败。③政府愿望代替不了市场规律。政府和理论工作者都倾向于要求“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能保证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均沾,风险共担”,但这只能是善意的愿望,而不可能成为现实。因为“公司+农户”模式中,龙头企业和农户是一种契约关系,两者都是独立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好处,一方多,另一方必然少。这种利益上的矛盾,使双方均想“利益多沾,风险少担”。弱势的贫困农户往往“风险不少担,利益不沾边”。因而我们不能对扶贫龙头企业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市场经济规律使龙头企业本身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相当多的企业还在为生存而挣扎,不要说超额利润,就是赚取平均利润都困难,如果早期对农户扶持太多,企业会伤元气,企业没有实力,更谈不上扶持。④市场发育不完善,诚信度低。我国特别是贫困地区,市场化程度低,公司、个人诚信度较低,难免出现一些违约现象。

(三)公司、当地地方政府、上级政府、农户四方的博弈分析

在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和发展中,存在多种利益集团,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司、当地地方政府、上级政府和农户,四者均想使自己的目标最大化,公司和农户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政府方面则较为复杂,上级政府的目标是经济发展,当地地方政府的目标则更多体现为带动农户增收、政府的政绩等。1.公司和当地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

由于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可以享受政府的一系列优惠,政府配给每个地方的企业名额有限,所以对公司而言,首先要争取成为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其最优选择是争取名额;对当地地方政府而言,必须按照省政府有关规定办事,即按照规范办事。事实上,当地地方政府也未必完全按照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去做,企业能否成为扶贫农业龙头企 业取决于企业的公关能力和政府官员的价值去向。这样不达标的企业就可以想办法达标,其结果选择的企业并不一定是最优选择。

2.当地地方政府和上级政府之间的博弈

对当地地方政府来说,争取本地有更多的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既可以得到上级政府的投资和优惠,有利于经济发展,又能体现政绩,其最优选择必然是争取更多的名额。上级政府同样是希望按照规范办事,同时上级政府还希望平衡各地之间的差别,最初是设想在每个贫困县建立三个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目前是通过竞争,设置门槛,达标者上。这样就可能出现以下情况:上级政府在各地平衡建立;当地地方政府和企业联合,弄虚作假,欺骗上级,使未达标企业达标;当地地方政府官员通过公关取得名额等。

广东省扶贫办某负责人认为,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应该由市场选择,自然淘汰,这个原则是对的,但操作中难度较大,因为涉及到享受有关优惠,不可能经常变化,现在采取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一定3年,3年后再评,基本体现了市场选择,自然淘汰的原则。

3.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博弈

公司和农户双方的目标均是利润最大化,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很复杂,二者之间的博弈则较为复杂,包括是否租地、租金多少,是否签订合同、签订什么类型的合同,农户是否按照公司的标准要求生产,是否执行合同,产品是否卖给公司或公司要不要收购产品,如此等等。双方博弈策略选择考虑的因素也较多,双方信息拥有量,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自然灾害造成的丰与欠,公司与个人信用,短期与长期的合作关系等等。在这里,双方的选择未必规范,如违约,但基本能达到一方最优或双方最优,调查发现双方均有违约现象,但造成损失并不大。事实上,在贫困地区,由于地处边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等因素影响,农民的选择策略十分有限,其结果大都能接受目前并不公平但却合理的选择。

四、政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扶贫农业龙头企业

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认为省政府应该一如既往的支持扶贫农业龙头的发展和建设,正确看待其发展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这里关键是要转变观念,首先要认识到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特殊性,即扶贫性和政治责任性;其次要正确看待对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投资,不要因为它是私营企业就抱有偏见,某县扶贫办的官员说得有理,“政府给国有企业投资那么多,投资效益很差,投资到民营企业,效益高,为什么不可以呢?”可见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实质上是对待民营经济的态度问题,国家已经明确了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思路,扶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理所当然。

(二)理顺各方利益关系,建成平等互利的利益共同体

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在运作中,涉及到的相关利益主体较多,包括农户、政府、省直挂扶单位、科研单位,各利益主体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理顺各方利益关系,目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完善合同签订及操作的程序和方法,保护各方利益特别是农户利益,防止坑农现象发生。目前来看,由于公司面临的是众多农户,在征用土地、签订合同时,乡镇政府、村委会介入不可避免,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际操作问题,因此,完善合同签订及操作的程序和方法,如乡镇政府组织召开村民大会表决、租金、收购价格制定中的村民代表参与等程序应该进一步明确,以保护农民利益,促使公司与农户建成平等互利的利益共同体。②明确政府的服务职能,完善政府的投资机制,建立相对公开、公正、透明的投资机制。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企业提供 服务,但由于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特殊性,政府还为其提供必要的优惠,特别是投资,今后工作的重点应该是进一步明确哪些该投资、哪些不该投、投资多少、怎样投?特别要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对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用途、如何使用、效果评价等要公开,防止暗箱操作和腐败行为产生。③继续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校的科技合作,政府应积极为其牵线搭桥,尽量争取国家、省科研课题项目,合作开发,以项目资金代替无偿投入。

(三)继续并加大对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对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是减少,更不是停止,而是要加大。①加大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省、地、县各级财政要根据自己的财力状况,建立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对贫困农户种子、种苗补贴,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等。②建议金融部门建立支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专项贷款制度。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效益好,具有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降低贷款门槛,并逐年提高此项贷款的比重。③继续执行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

(四)完善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监督管理

《广东省重点发展100家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实施方案》已经就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认定标准、考核办法、申报和动态管理,以及享受的优惠政策做了详细规定,方案是合理可行的,但是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长官意志”,个别企业之所以成为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是因为上级领导的一句话,致使个别不符合标准的企业想办法达标,如愿以偿。要解决这个问题:一要严格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实施方案》,按经济规律办事;二是切实执行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动态管理制度,对不符合条件的、弄虚作假的、违反国家政策的、非法经营的、坑农害农的,要坚决取消,并给予适当的惩罚。三是加强对各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实施项目管理,专款专用,防止资金的挪用和乱用。

(五)加强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自身建设

扶贫农业龙头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真正做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制度健全,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调查看,目前企业的经营重点要从扩规模转移到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产品销售工作上来,具体地说:①走品牌营销之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的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厂房设备等基础建设基本已经完成,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但是由于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品牌影响力不够,很多时间停产待销,所以下一步的资金投放重点应在市场开发上,加强广告宣传力度,提高企业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产品的竞争力。②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不断开发新产品,以新产品优势占领市场。③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以质取胜。

Demonstration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of Help Poor Agriculture Dragon-head Companies and Correlation Interest Group

Shi jin-shan

(Zhongkai Agro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0225,China)

Abstract: Developing help poor help poor agriculture dragon-head companies is a new industrialization help poor fashion in near year , base on theory and practice doubt :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relation not definitude ,and take peasant household throw overboard poor function, we investigate five enterprise in GUANGDONG, wish award a just evaluation.The text first analysis enterprise and correlation interest group relationship, include relationship to government , relationship to unity of province droppers help poor , service and interest relationship to peasant household , and benefit by governmental preferential policy , in the next place make evaluation and raise policy suggest.Conclusion is: help poor agriculture dragon-head companies is a special enterprise , for it have a policy of help poor and economy of enterprise ,it is inevitability appearing all kinds of normal and nornornal appearance in developing , government must support and lead developing of it.Key words: help poor agriculture dragon-head company ;benefit relation ;policy suggest

史金善,广东省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副教授 地址:510225,广州市纺织路东沙街24号经管院 联系电话:89003697(家),89003173(办),***

email: sjs1002@tom.com

企业利益相关者 篇6

1拥有企业所有权的需要。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与控股方式往往是带有明显的血缘性、隐蔽性和封闭性,对于股权结构的安排或者变更外人无法知晓。股权的转让也局限于家族成员之间,外人无法参与股权的转让。这种家族制的产权制度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自由化制度,实现产权的合理流动和多元化,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能持有企业一定比例的股权,这样会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团体凝聚力。企业以独立的财产对自己的经营活动负责,因而不能忽视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财富的创造。企业是财富创造的集合体,每一个对企业财富创造做出了专有性投资的参与者都应是企业的所有者。因此,利益相关者有理由也有必要参与企业的治理。

2共同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的需要。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包括股东、管理者、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系列多边契约,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投入专用性资产以期获得一定的回报,各自都有独立的利益要求,且利益要求的满足与其拥有的企业所有权大小和企业绩效的优劣息息相关。股东作为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理所当然应拥有企业的控制权。然而,在公司制的民营企业中,并非只有股东才承担风险,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其他参与者同资金供给者相比处于相同甚至更难转移的风险之中。当企业经营业绩不佳时,资本有着更多的退出通道,而其他向企业贡献了专有性资产的利益相关者承担的风险更大,这部分资产一旦改做他用,价值就会降低。为了激励这些专用性资产进入企业,企业需要给予其一定的剩余收益,应该设计一定的契约安排和治理制度来分配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一定的控制权,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参与公司治理。

3契约理论角度建立新型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关系的需要。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的公司治理理论坚持“资本雇佣劳动”观点。在这种观念看来,股东的资本和雇员的劳动这两个生产要素中,为公司提供物质资本的“资本家”的权利是资本的所有权,雇员只是股东资本的雇佣者,雇员的劳动是股东资本购买的商品。这种观念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资本相对稀缺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今天知识经济的生产方式下,显然是不适应的。对“企业剩余”做出贡献的不仅是股东投资人的实物资产,而且还有雇员投入的专用性人力资产以及债权形成的资产等。按照谁贡献谁受益原则,这些产权主体都有权参与剩余分配。此外,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绝大多数资本所有者只不过是资本市场上的寻利者,真正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操心、真正支配企业的其实是向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资产的企业经营者和职工。所以,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地位的变化增强了企业中人力资本所有权的谈判力,物质资本所有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必须依赖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合作。

4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的需要。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中,經理人可能会利用控制权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发生代理成本。由于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监督成本,民营企业中的监督成本与国有企业相比更加高。由于我国目前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发达,民营企业主很难找到满意的经理人,即使找到了所发生的激励成本也高,同时相应的监督成本也高。企业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存在了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了信息的不对称,所有者监督经理人的成本很高,所以就需要调动广大利益相关者的监督经理人的积极性。债权人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具有信息优势,比如银行既有动机也有能力监督经理人的行为;员工在企业内部能够直接监督经理人的行为。因此,他们参与公司治理就能降低代理成本。(作者为台州职业科技学院教师。原文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民营企业治理结构》,摘自《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3期)

公共投资必须在任何扶贫经济发展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市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机制,但是市场也常常不能产生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经济推动力和社会正义。例如,法律和秩序、基本的基础设施、初级保健、基础教育以及科学研究之类的公共品是不可能由个人完全按照市场激励提供的。

没有合适的管治,市场鼓励短期利润追逐,并以对可持续发展必需的长期投资作为代价。随着自由化和金融市场的开放,在过去20年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已经急剧下降。为了纠正市场的缺陷,公共投资能发挥也应该发挥关键作用,在涉及长期发展方面尤其如此。长期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资。通过“挤入”效应,公共投资也是促进私营经济活动的关键措施。公共投资能“挤入”私人投资,尤其在某些领域(诸如为出口大宗农产品而修建的道路设施、对新开发产业工程师的训练进行投资、那些对私营部门风险太大的基础投入产业)。

企业利益相关者 篇7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价值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关于利益相关者, 其定义多达几十种, 这些定义虽然不尽相同, 但实际上对于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共识:主要表现在价值管理的目标、价值管理的动因, 以及价值管理的模型等方面。

价值管理的目标方面。弗里曼 (Freeman) 的经典著作《战略管理——一个利益相关者方法》认为, 企业的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中应该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Freeman在做了系统的分析后, 提出了“利益相关者授权法则”, 其内涵大致为:任何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应当按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经营, 企业管理层的权利来自利益相关者的授权。

价值管理的动因方面。近年来, 作业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等方法为多数学者所广泛认可, 客户、供应商、员工等都成为企业价值的重要驱动因素, D.Wheeler and M.Sillanpaa直接提出了将利益相关者关系作为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从动因方面来看,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和企业价值的新内涵, 股东价值指标已不再完全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 而将逐渐转向与利益相关者相关的指标。

价值管理的模型方面。在长期的理论发展过程中, 利益相关者理论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管理模型:Clarkson总结五类经典问题建立了“利益相关者战略管理模式” (RDAP) ;王乃静提出了“全面价值管理”的概念, 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的初步发展。但是如何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如何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模型尚没有统一的、标准的绩效评价权重指标体系。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方法的思想渊源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渊源是合作共赢, 利益相关者理论即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赢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集体选择, 参与集体选择的利益相关者通过集体选择确定他们的共同利益, 对共同利益的追求即企业的目标。集体选择不仅可以增进集体福利, 更可以增进每个选择参与者的个人福利, 能否实现合作共赢将最终决定企业的存亡。每一个企业都存在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 虽然表面上看, 此二者所追求的自身利益最大化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 但是合作共赢理念告诉我们, 两者是可以统一、可以协调的:只要打破原来股东利益的界限, 重构新的利益共同体, 创新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便可以实现利益共同体的利益最大化, 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三、成功实践的案例

1.比亚迪公司

在经济高速运转的商业环境下, 比亚迪公司放弃股东至上的传统经营理念, 通过企业重组、管理层持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优化其内部相关者结构和资本基础。比亚迪公司成立初期, 规模小, 前景不明朗, 投资风险大, 资信水平不高, 股权融资是融资之首选, 股权资金的持续支持缓解了资金压力。管理层持股有效激发了管理层和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 使他们与股东成为共同体, 可以有效避免短期行为,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竞争力。引入战略投资者, 为比亚迪公司带来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升级。

对于不直接参与企业集体选择的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外部利益相关者, 比亚迪公司毫不吝啬与他们分享利益, 在日趋激烈的商业环境下, 和谐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有利于实现企业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公司通过垂直整合经营模式、金融创新和价值联盟等方式实现了合作共赢。为提高产品销售量, 采取融资租赁、成立金融公司担保贷款等方式提高客户支付能力的金融创新模式, 加快资金回笼, 提高营运资金的周转效率, 减少资金投入, 降低运行风险还可以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 以实现与客户的共赢。

2.东方航空公司

东方航空公司重视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价值管理, 实现价值管理的目标。东方航空公司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与客户、竞争对手、网络平台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采取不同的战略合作;二是通过优化管理队伍, 塑造企业形象, 服务员工需求, 打造人本文化, 寻求股权合作, 力争价值回归, 不断优化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结构。

客户是航空企业最为重要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之一, 是其盈利的根源所在, 东方航空公司制定了客户服务战略, 明确了客户价值创造主体的地位, 通过与客户合作建立持久盈利的客户关系, 在提升服务质量和顾客信任度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提供细分服务, 挖掘客户价值, 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价值贡献和服务需求特点, 制定相应的服务和营销模式, 延伸服务链, 拓展价值链, 成功进军跨境电商物流业务。与竞争对手合作以实现共赢是东方航空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合作的重要思路, 实施“空铁通”战略, 公路、铁路与航空是我国主流运输方式, 这项举措在为旅客提供方便的同时, 实现了自身与上海铁路局的双赢, 组建“行业联盟”, 有效控制了成本。与网络平台合作, 极大地扩展盈利空间, 节省营销成本, 提高资金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付代红, 王竹泉.外部利益相关视角的京东价值管理模式[J].财务与会计, 2015 (22) :22-24.

[2]张文华, 盖丽娟.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比亚迪价值管理模式[J].财务与会计, 2015 (22) :19-21.

民营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问题探讨 篇8

一、民营企业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依据

1. 从所有权的角度分析。

从所有权的角度来看, 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债权人的债权、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财产增值部分与无形资产共同组成企业的法人财产。企业凭借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 由此得以成为人格化的独立法人实体。企业行为的物质基础是法人财产, 而不是股东的资产;其权利基础是法人财产权, 而不是股权。法人财产权表现为企业依法享有对法人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企业以独立的财产对自己的经营活动负责, 因而不能忽视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富的创造。只要对企业进行了专用性投资的个人或组织, 都应该看做是企业的所有者。

2. 从风险承担的角度分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 企业是包括股东、管理者、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的多边契约, 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以获得一定的回报, 各自都有独立的利益要求。与此同时, 各利益相关者以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或非人力资本共同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环境所带来的风险, 共同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目标不能仅限于股东利益最大化, 应同时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公司制的民营企业中, 并非只有股东才承担风险。因为“有限责任”和“多元化投资”能够有效地帮助股东分散风险, 并且当企业经营业绩不佳时, 资本有更多的退出通道, 而对企业进行了专用性投资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承担的风险更大, 这部分资产一旦改作他用, 其价值就会降低。为了鼓励专用性资产进入企业, 企业需要给予专用性资产的提供者一定的剩余收益, 因此应该做出一定的契约安排和制定治理制度, 然后按照契约安排和治理制度向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分配一定的控制权, 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参与公司治理。

3. 从契约的角度分析。

现代经济发展实践证明, 货币资本是被动资本, 而人力资本是主动资本, 货币资本没有人力资本的推动是运转不起来的, 是不能保值增值的。因此, 对人力资本拥有者提供激励性契约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问题。相对于不拥有物质资本的人力资本投资者, 其专用性资产与物质资本一道, 通过契约构成企业剩余生产的物质基础。可见, 对企业剩余做出贡献的不仅有股东, 还有雇员、债权人等, 按照“谁贡献、谁受益”的原则, 这些产权主体都有权参与企业的剩余分配。此外,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 绝大多数资本所有者只不过是资本市场上的寻利者, 真正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操心、真正支配企业的其实是向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资产的企业经营者和职工。所以, 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经营者和职工的素质,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地位的变化增强了企业中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力, 物质资本所有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 必须依赖人力资本所有者, 即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合作。

4. 从成本的角度分析。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股份公司中, 经理人可能会利用自身的权力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从而发生代理成本。在我国现阶段的民营企业中, 这种代理成本特别高:由于经理人市场不发达, 民营企业寻找经营管理代理人即经理人, 从而面临着极高的激励成本, 即必须支付给经理人较高的报酬。伴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 企业经理人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他们直接支配企业很大一部分资源。而由于信息不对称, 处于企业外部的投资者 (委托人) 很难监督经理人的行为, 由此必须调动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债权人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具有信息优势, 其既有动机也有能力监督经理人的行为;员工处于企业的内部, 能直接观察到经理人的行为。因此, 让他们参与公司治理能明显降低代理成本。

二、民营企业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

1. 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参与民营企业治理。

(1) 股东会内部要实现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平衡。民营企业从创办到实行股份制, 创办人 (投资者) 所占的股权比例往往最大。公司按照资本多数决原则进行决议, 虽然按照该原则进行决议是股东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 但很容易导致控股股东利用其权利达到控制董事会的目的, 从而有可能损害其他中小股东的权益。因此, 要实现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 可以对控股股东进行权利的限制或义务的增加, 表现为控股股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还可以赋予中小股东法定的特殊权利。例如, 公司可以设计出多种投票机制来实现和保障股东的权益, 包括累积投票制度等, 这些具体机制使股东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2) 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的权力制衡。董事会是决策机构, 其权力来源于股东会的授权或法律的直接规定, 对股东会负责。经理人依公司章程和董事会的授权执行公司决策, 受董事会的监督。股东会对公司内部高层管理人员和重大经营活动的监督主要表现在:选举和罢免董事和批准公司重大经营事务的权力;对玩忽职守、未尽受托责任的董事的起诉权等。但股东会不是常设机构, 随着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大和股份的逐步分散, 股东参加股东会会议的积极性降低, 股东会逐步空壳化。与此同时, 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主要由董事会及其聘请的经理人负责, 董事会及经理层实际上成为公司的权力中心, 权力机制的失衡会侵蚀公司的运作机制, 最终损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为了保障股东的权益, 要明晰股东会的决议事项范围, 如股东会对公司章程的变更、董事的任免、公司的解散与合并、公司资产的重大变化、公司重大经营方案等重大事项批准的权力。股东权力的实现还需要程序上的权力作保障, 这些程序性规定主要有股东大会召集权、股东提案权、股东质询权等。

(3) 董事会应当建立对经理层的约束机制。要加强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约束, 首先要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 董事长与总经理的权力在原则上应予以分离, 董事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理层的重要人选等事项做出独立判断, 对经理层实施有效的控制。此外, 为避免经理层的权力过分膨胀, 可以对经理层的权力进行限定, 如通过公司章程或董事会决议来规定以下内容:公司中数额巨大的交易合同必须由董事会确认;经理层行使业务执行权触及到公司重大利益或可能对公司利益造成损害时, 董事会有进行干预的权力。

(4) 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制衡。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督包括一般业务监督和会计事务上的监督, 具体表现为监事的召集股东大会权、对董事违法行为的阻止权等。我国《公司法》只规定了监事会的整体职权, 对监事个人的职权没有规定。公司监事会的各监事没有独立的监督权, 致使监事很难对董事和经理人进行有效的监督, 其作用有限, 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改进。保持独立性是监事会有效运行的关键, 应该通过立法对监事的个人职权做出明确的规定。

2. 债权人参与民营企业治理。

当前, 为使民营企业有序发展, 我国民营企业应鼓励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债权人参与民营企业治理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 在提供借款时订立一些保证债务企业偿债能力的限制性条款, 如限制已上市的民营企业过度发放股利、从事高风险业务, 要求债务企业健全其会计制度、聘请债权人信任的审计人员披露企业的真实会计信息等。 (2) 充分发挥银行作为主债权人的信息传递作用。我国不少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较大, 一旦获得银行贷款, 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或其项目的评估以及由此采取的贷款行动都会对企业产生重要影响, 而外部小股东和其他债权人可以由此掌握企业的真实状况, 这有利于他们做出合理决策以保障其自身利益, 从而进一步促使企业提高经营安全性。 (3) 银行可以通过非正式方式对债务企业施加影响, 如要求参与债务企业的重要决策、要求参与债务企业的股东会会议等。

3. 职工参与民营企业治理。

(1) 以信托方式实现职工持股。职工持股制度在美国非常普遍, 其形式是实施职工持股信托。信托是指将自己的财产委托给信赖的第三方, 使其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对该财产进行管理和运用。职工持股主要是为了获取收益, 所以职工持股信托保障了职工 (受托人和受益人) 的利益。当然, 职工持股信托在美国得到发展, 既与职工持股的政策鼓励有关, 也与信托法规的健全有关。在原有的产权主体明确的民营企业中, 企业可以实施职工持股信托,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信托公司按照委托人 (持股职工) 的要求, 依据企业职工持股管理办法, 签订受托协议。通过信托公司代为持股, 可以消除由于职工双重身份、角色重合造成的企业管理上的困惑, 使职工股东与其他股东不发生直接关系, 由信托公司作为职工股东的代表, 从而提高管理效率。由于外部信托公司的参与, 职工持股管理办法可以更为有效地执行, 比如在职工购买股票资金的归还、在职期间转让股权、跳槽而要求兑现股权等问题上, 可以避免内部人控制可能造成的道德风险。

(2) 推选职工代表进入监事会参与公司治理。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设监事会, 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监事会成员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 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 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监事会成员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因此, 在股份制民营企业中可以由职工推选职工代表进入监事会参与公司治理。

摘要:本文从所有权、风险承担、契约、成本的角度指出民营企业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依据, 并提出了民营企业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最后指出, 民营企业治理不仅要关注股东的利益, 还应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关键词:民营企业,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

参考文献

[1].盖凯程, 李俊丽.现代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激励之间的逻辑关系.商业研究, 2006;10

[2].李亚.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陈宏辉, 贾生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与公司治理的平衡原理.中国工业经济, 2005;8

企业利益相关者 篇9

一、餐饮企业的商业伦理

何为商业伦理?琳达·K·屈维诺指出商业伦理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组织或个人的伦理行为。餐饮商业伦理是指餐饮企业在商业活动中的组织或个人的商业伦理行为。这些商业伦理行为包括贿赂、威胁、欺骗、偷窃和不公平歧视五个方面的内容。

二、利益相关者

20世纪80年代弗里曼提出:“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 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根据弗里曼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可以看出餐饮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 (债权人) 、员工、供应商、消费者、公共部门、社区、竞争者等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在餐饮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均会起到不同的影响作用, 根据影响的程度来划分, 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应是股东 (债权人) 、员工、供应商、消费者4个方面的相关者。

三、餐饮企业存在的商业伦理行为

1. 贿赂。贿赂 (Bribery) 是通过购买影响力而操纵别人。贿

赂被定义为提供、给予、接受或要求有价值之物, 以达到影响相关人员履行商业职责时所做行为的目的。贿赂的表现形势:供应商想采购员提供非正常报酬, 这种非正常报酬使供应商与采购员达成共识, 当双方交易时, 采购员为供应商带来好处, 这种好处是正常交易外的好处, 供应商在正常获取利润之外的好处, 这种利润之外的好处是以牺牲餐饮企业的利益为前提的。

餐饮企业的原材料采购费用占到整个餐饮企业的营业额的30%—80% (具体情况要视餐饮企业的档次、售价、采购的成本来定) 。餐饮原材料的成本是餐饮企业经营中的最大的支出之一, 而且原材料的采购过程难以控制, 会直接导致成本大幅上升。采购成本高原因有很多, 如原材料涨价、采购人员不熟悉市场、采购人员索要采购的回扣, 前两者可以理解为正常原因, 后面的一种则是非正常原因, 是与采购人员和供应商商业伦理道德相关的行为。贿赂行为会导致采购的原材料质量不能满足厨房厨师的烹制要求, 或者比计划采购的数量要少。采购人员通过损害餐饮企业的利益, 获得了来自供应商的不正当利益。同样的原料, 不同质量所烹制出的菜肴在色香味形上会有明显的区别。

2. 威胁 (Coercion) 。

琳达·K·屈维诺认为, 是指用暴力或威胁控制他人。它的定义是“用武力、武器或威吓进行强制、限制……可以是实际的、直接的或明确的, 诸如用武力强迫他人做违背其意愿的事;也可以是暗示的、合法的或推定的, 诸如一方受另一方压力的制约去做依其本意不会做的事。”如餐厅经理无条件的要求员工加班, 员工不肯加班, 经理会在工作中采取胁迫的手段处处刁难服务员, 甚至威胁在绩效评估时给其评很低的分数, 减少奖金。

在餐饮企业中还经常会发生员工威胁管理者或股东的现象:餐饮企业的主要技术力量是厨师, 而且烹饪技术的高低与厨师个体有很大关系, 不同厨师烹制同样的菜肴, 出品质量会有较大的差别, 这与烹饪技术手工操作有很大关系。厨师掌握着烹饪的技术, 决定着菜肴的质量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当厨师与管理者发生冲突时, 厨师会以立刻不做走人为要挟, 威胁管理者立刻满足其条件。这种条件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是不合理的, 但无论如何, 以这种威胁的方式来要挟管理者的行为都被我们看成是违反商业伦理的行为。

采购人员会向供应商索要贿赂, 否则就会选择其他供应商, 以此来威胁供应商为餐饮企业提供原料。

3. 欺骗 (deception) 是通过误导来操纵他人或某个公司。

欺骗是指“欺骗性的行为;以虚假的语言或行动蓄意误导……明知故犯地做虚假的关于现在或过去的报道或描述。”这种不诚实行为是违反商业伦理的最常见形式。欺骗包括对研究数据或会计数据进行歪曲或做假, 做误导性广告, 以及不真实地描述产品。这种不诚实行为是违反商业伦理的最常见形式

餐饮企业的欺骗行为会发生在消费者购买产品过程中、餐饮企业在推出新产品中夸张性宣传、餐饮企业的会计数据造假等方面。如餐饮企业在已知是地沟油的情况下仍然使用它为顾客烹制食物, 而且还告知顾客自己的油是安全的, 顾客在没有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消费了劣质的产品, 伤害了身体, 而餐饮企业通过欺骗顾客获得了超出正常利润的利润, 因为地沟油的采购成本通常都会比质量合格的油要廉价很多。

4. 盗窃 (theft) 就是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约瑟夫·诺兰 (Joseph Nolan) 和杰奎琳·诺兰-黑利 (Jacqueline Nolan-Haley) 把它定义为“盗窃的行为, 即在未经主人同意的情况下取得其财产。”员工盗窃案例中的酒店员工盗窃顾客的钱物, 是典型的盗窃行为。盗窃行为也会发生在酒店员工盗窃酒店财物上, 如盗窃酒店的酒水、厨房贵重原材料等。除了盗窃财物之外还有信息盗窃。很多酒店的信息是保密的, 如一些外资品牌酒店的内部网站上有很多关于本集团内部的工作资料, 员工很容易进行下载然后将一些秘密信息向外公开。盗窃行为是严重违法酒店商业伦理的行为。

5. 歧视 (discrimination) :

“不平等待遇;或因种族、年龄、性别、国籍或信仰等而拒绝给予某人通常的权利……或在受优待者和不受优待者之间难以找到合理的区别的情况下不能平等地对待所有人。”这种歧视是不公平的。不公平的对待是歧视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服务员为客人服务时根据客人的消费额度的多少或者社会地位的高低, 在同样服务内容上提供不公平的服务, 如客人点菜后, 对消费高的客人进行更加周到的服务, 对消费低的客人则比较随意, 导致客人不满意。

三、餐饮商业伦理产生的原因

1.人的自利本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人是自利的, 这是市场经济的前提, 利主义者受到利益的驱动, 是纯粹的经济人, 行动决策的依据就是成本—收益分析, 收益大于成本时就采取行动, 收益小于成本时就不采取行动。在餐饮商业活动中充满了大量的利己行为, 利己行为导致了餐饮商业伦理问题的出现。这是餐饮商业伦理产生的根本原因。

2.现实市场竞争激烈的原因。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整体市场相比较上个世纪末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 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为了生存, 不得已而采取非常手段来获取企业的生存机会。如面对不断攀升的人工成本, 酒店迫于生存压力, 有些酒店会以不给员工买社保来降低成本。

3.商业伦理教育的缺失[2]。商业伦理课程起源于上个世纪后半期, 是欧美国家的商科学生的必修课。目前我国还很少有学校将这门课设为专业课程, 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更是屈指可数, 导致学生对商业伦理没有系统的认识, 不能认识到它的危害性, 即便在员工入职后, 由于酒店管理公司缺少这类培训内容, 也使得商业伦理培训工作无法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相反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则较为注重商业伦理的管理, 在公司手册上都有明确的指引, 使得员工有章可循。以曾14次获得奥运会的餐饮服务商资格的爱玛客公司为例, 将“为爱玛客的利益相关者———我们的员工, 客户, 顾客, 社区和股东, 创造长期价值和赢得最好的机会。”列为公司的商业目标。

四、如何管理餐饮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商业伦理行为

1. 加强专业学生的商业伦理教育。

商业伦理是近年新出现的商业课程, 商业伦理教育在中国的商科学生的学习中还有待普及。商业伦理教育首先应该在高等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中普及,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首先应该学习商业伦理课程, 道德的教育应当先于专业技术的教育, 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知道商业伦理对于未来工作、行业、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要对企业领导者进行商业伦理教育, 因为领导者具有示范作用, 是整个企业的风向标, 领导者的高尚的伦理行为会引导下属效仿[4]。同时, 重视道德领导力建设。领导要把员工的利益放在心上, 公平决策, 值得信赖, 与员工探讨商业伦理问题;共同制定餐饮企业的商业伦理标准, 使企业上下达成一致的意见。考察、学习业内商业伦理建设工作比较好的公司企业学习其先进的思想、方法。

2.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3]。

舆论监督曾促使美国政府出台了《食品与药品管理法》。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 麦当劳在舆论的压力下, 对其违反商业伦理的行为向中国消费者致歉, 并着手反思其商业伦理的建设, 进行改正。要加强全社会的商业伦理宣传, 让广大消费者对商业伦理有个清晰的认识, 当遇到企业的违反商业伦理的行为时可以迅速反馈到全社会, 让社会舆论谴责其可耻的行为。同时, 新闻媒体也可以起到监督、提醒的作用, 定期揭露餐饮企业的违反商业伦理的行为。

3. 加强商业伦理制度建设。

政府是市场宏观的调控者, 商业伦理建设关系到商业社会的信用, 关系到市场经济的秩序。各有关政府部门应该以制度来约束企业的商业伦理行为, 对违反商业伦理的行为, 要在法律上给予制裁, 而不仅仅是在媒体上进行谴责, 让所有企业都认识到违反商业伦理行为是全社会都不能容忍的行为。

4. 建立奖励和惩罚体系。

当人们看到其他人的符合商业伦理的行为受到奖励就会去做同样的事情, 看到不符合商业伦理的行为受到惩罚, 就会放弃想做的欲望。当一名服务员因拾到客人的钱包交还给客人而受到餐厅的表彰时, 就引发了其他人想做好事的想法。所以, 餐饮企业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商业伦理奖励和惩罚体系。奖励要当众奖励, 要有真实的事实根据为依据。奖励的目的是鼓励所有人都遵守商业伦理准则。惩罚要公平, 惩罚的目的是杜绝违反商业伦理的行为, 而不是为了羞辱那些违反商业伦理的行为。要明确奖励与惩罚的标准, 避免凭管理者主管判断而进行没有科学依据的奖惩。

餐饮商业伦理关系到餐饮企业能否持续发展, 是餐饮企业的核心文化。随着餐饮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品牌效应会对顾客的消费产生推动作用, 餐饮伦理建设可以领导餐饮企业的品牌建设。餐饮业内的翘楚必定为经营成功且有良好商业伦理准则并一以贯之的企业。

摘要:商业伦理是商业活动中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否遵守商业伦理关系到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各自利益。在逐利而为的市场经济中, 餐饮企业如何面对商业伦理的挑战, 关系到餐饮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 关系到餐饮企业的信誉。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篇10

自1959年美国乔·曼库索提出企业孵化器这一概念开始, 企业孵化器逐渐受到全球各国领导的重视,在短短几十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入企业孵化器这一概念,结合自身国情创办了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力图为科技中小企业营造快速成长的外部环境,并于1988年加入到“火炬”计划,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自此,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而目前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以及公共部门和非盈利组织的研究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它强调组织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到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组织的活动应当追求的是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某一个个体的利益。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一个聚集了大量科技企业、中介机构和创新资源等组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各利益相关者在孵化器运行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且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对于理顺各方关系, 加强多种资源的整合,提高其孵化水平和创新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利益相关者模型分析

虽然目前国内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所采用的模式不尽相同, 但从各利益相关者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关系来看,总体上可以将孵化器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两大类。通过分析两类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构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利益相关者模型(图1)。

(一)内部利益相关者

内部利益相关者就是从组织内部来影响组织活动的个人或团体。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包括在孵企业和组织员工。

1. 在孵企业。在孵企业是指进驻到企业孵化器中来, 成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对象的企业。由于整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运作的最终目标就是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他们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降低其在创业过程中的失败率,以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成功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此外,在孵企业与企业孵化器的关系也是影响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所在。如果在孵企业能够充分理解孵化器并且与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那么就能够帮助孵化器更好地进行设计和进一步改善服务,从而影响企业孵化器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孵企业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利益相关者。

2. 组织员工。一个组织的目标能否实现与该组织的员工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员工也是确保组织愿景及使命达成的最重要的力量。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来说,其员工包括决策者、一般管理人员和基层职员三个层次。

决策者是组织中制定战略层面目标和工作的人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决策者一般有两种:一是政府部门委派相关人员进入孵化器的决策层,另一种是孵化器自身通过招聘或外聘得来。就目前国内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来讲,采用不同模式的孵化器其决策层人员的比例也不尽相同。由于决策者制定的相关决策都是对组织具有战略影响的,而且基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目标和形式的特殊性,对于决策者的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战略部署能力要求都更为严格。决策者的能力和水平会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所以决策者无疑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内部利益相关者中重要的一方。

一般管理者和基层职员是进行日常执行性和事务性工作的员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一般管理者和基层职员多是通过社会招聘或委托中介机构招聘而来。由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组织结构并非金字塔式的官僚组织结构,而多是灵活多变的项目结构,因此,孵化器中的一般管理者和基层职员的作用就更为重要,需要员工投入积极的工作热情,并且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能力。

(二)外部利益相关者

外部利益相关者是指从组织外部影响组织活动的个人或团体。这些个人或团体同组织的关系不像内部利益相关者那样紧密,虽然他们同样可能是影响组织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利益相关者来说,其外部利益相关者涉及较多,根据对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的不同总体上可以将其分成四类:

1. 投资类利益相关者。投资类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指对科技企业孵化器有投资行为或潜在投资意图的个人或团体,这里主要是指财力投资。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而言,财力资源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果没有资金的适时注入和循环,组织的运转就会中断。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投资类利益相关者主要涉及政府、银行、投资机构等。基于国内目前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公益性,大部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投资主体还主要是政府, 尤其是在前期筹备阶段。然而,随着孵化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社会对于孵化器的需求增长,依靠政府的单一投资模式显然不再适合,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也在逐渐降低。

2. 中介服务类利益相关者。中介服务类利益相关者是指为科技企业孵化器提供中介服务的各类组织和机构。由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特殊组织形式,其许多相关工作都需要中介机构的介入。中介机构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提供咨询服务,即为创业者和在孵企业提供法律、政策、财务、会计、贸易、知识产权等的服务,这其中就涉及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专利事务所等中介组织;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主要是指招聘组织员工、培训创业人员和员工、帮助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计划等,这就包括了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机构、培训机构等;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即通过专业的途径为孵化器和创业者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主要包括科技信息中心、管理咨询公司等;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主要指提供与创业和在孵企业相关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中间试验、产品交易等技术服务,包括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广告文化发展公司等。这些中介机构可以有效地弥补创业者和在孵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 理等各个方面的不足,对于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智力支持类利益相关者。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知识性的服务机构和以知识成果转化作为其主要运营内容的组织,它的有效运转必须依靠外部对其提供的智力支持。目前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智力支持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另一个是孵化器联盟。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这两者就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智力支持类利益相关者。

一方面,大学里拥有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他们学习了专业的知识,拥有创业的激情、较高的素质和智力资本, 能够为孵化器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动力; 另一方面,大学还拥有相对单纯的科研环境,是科研创新成果的重要来源之一。科研机构则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吸收项目和科研成果的重要知识源头,它能够为创业企业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以保证其持续有效地运转。而孵化器联盟就是在现有孵化器之间进行交流和联系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同业联盟,它能够为本企业孵化器提供模式和经验的借鉴,从而尽量避免相同失误的产生和实现孵化成果的分享,提高孵化器的成功率。

4. 社会环境类利益相关者。社会环境类利益相关者是指除其他利益相关者之外,从科技企业孵化器所处社会环境的角度,对其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或者受到其目标实现影响的个人或团体,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公众、新闻媒介和潜在企业等。

政府在社会环境类利益相关者中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由于企业孵化器的公益性特征以及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溢出效应,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孵化器发展过程中,政府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图2可以看出, 我国政府除了之前提到的投资者身份之外,其作用还包括制定优惠政策、税收返还政策,帮助完善孵化器的投融资环境,完善相应信息平台等外部环境方面。政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拥有庞大的社会区域网络和广泛的相互联系,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向创业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有力地支持新创企业, 政府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意义逐渐从直接控制转变成为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而科技企业孵化器目标的实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政府完成一部 分就业、扶持科技型企业等任务。

社区通常是指科技企业孵化器所在地,从广义角度来讲,包括与孵化器产生相互作用的整个社会区域的总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从其所在的社区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人力资 源等多种资源,而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又会对社区的生存环境、就业环境、社区形象等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介的作用逐渐加大,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来讲更是如此。由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中国还属于高端科技产物,需要借助于新闻媒介的力量向社会公众和潜在投资者宣传和介绍其功能和发展前景,以吸引更多的资源加入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中来。同时,新闻媒介作为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主体,起到监督孵化器系统运转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孵化过程中腐败、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产生。

企业利益相关者 篇11

关键词:循环农业;企业;行为主体;博弈

中图分类号: F224.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3-0410-05

在全球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农业作为关系民生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3]。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是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及粗放式经营发展为代价,这些将直接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制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社会,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已引起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循环农业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念,通过农业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系统物质与能量的多级利用,最大程度地利用农业生物资源,利用生产中每一个物质环节,倡导清洁生产和可持续消费,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实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和生活环境优美,使农业生产和生活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社會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4]。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又与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相适应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是我国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低碳经济发展的一条可行道路[5]。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循环经济模式中各主体行为博弈分析问题进行了研究。杜传忠等认为由于在目标、认识和利益取向的差异,上级政府、基层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博弈过程,并强调政府应完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产业生态园区建设,为农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科技支撑平台[6]。许树辉的博弈分析表明,政府应把“领导”企业作为激励重点对象,进而利用行业影响力推进整个行业的生产转型,并且政府要配合企业做好产品宣传,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培育绿色产品消费市场等[7]。郭红东通过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契约稳定性的博弈分析表明,订单组织形式和价格条款的设计对订单履约率产生重要影响[8]。另外,刘凤芹等都认为由于合约不完全性的存在,当交易一方按合约进行专用性投资时,就为另一方的“敲竹杠”行为提供可能性[9-11]。陈灿等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合作关系治理由企业主导,关系治理包含信任、互惠、互动强度和伦理4个因素,它对合作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作用甚至超过了正式治理的影响[12]。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者只是对循环经济中行为主体间的某一方面进行博弈模型分析,但针对循环农业生产过程展开利益博弈分析的研究却不多,特别在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很少。虽然循环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资源节约、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也增加农业额外成本。如何在投入成本增加条件下,使循环农业产业链接循环化,既能保障经济效益,又能调动农业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主要以企业行为主体为中心,与其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博弈分析,试图了解各个主体决策行为的动因、规范及治理机制,以便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1 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企业与行为主体利益博弈分析

本研究假设在博弈过程中博弈双方同时决策,且博弈一方对另一方各种情况下的收益相互了解,并且双方均为理性决策主体,即 “博弈”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13],其中政府的目标是实现整个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企业和农户的目标是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

1.1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行为分析

从目前现状来看,企业要实施循环农业经济生产模式,务必要投入额外生产成本,再加上技术发展水平等限制因素影响,投资后收益回收期长,并存在较大外部性,作为经济人的企业不大可能会自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因此,在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利益博弈关系。

假设政府监督企业实施发展循环农业要支付一定成本,对那些未实施循环农业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的企业,政府一经查出,企业要受到处罚;对于企业未实施循环农业而导致环境污染时,政府需支付费用来进行环境治理和修复。R1为企业实施循环农业生产所得收益,包括资源节约、废弃物资源化收益及生态环境效益等;R2为政府监管企业实施循环农业生产所得收益,包括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政府公共形象提升等;T1为企业实施循环农业生产方式而得到政府补贴或奖励;C为企业实施循环农业所投入成本;S为政府监管成本;P为企业不执行循环农业生产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可能的受处罚概率,0≤P≤1,其中P=0表示企业不可能被监管,P=1表示只要企业不实施循环农业生产就一定会被查处;F为政府监管时,对企业未能实施循环农业而导致生态破坏所受处罚金额,因此,企业因未能实施循环农业受处罚的期望值为PF;M为企业不实施循环农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上级政府所支付治污费用;α为政府对企业进行监管的概率,且0≤α≤1;β为企业实施循环农业生产的概率,且 0≤β≤1;政府与企业博弈关系见表1。

从式(5)可知,当PF值不变的情况下,当R1+T1-C≤0时,企业实施循环农业的成本大于收益,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影响,企业不会自觉实施循环农业经济,此时,政府的监管概率α*≥0。同理,当R1+T1-C≥0时,企业实施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的收益大于成本,企业会自发实施循环农业经济,政府无须对企业进行监管,此时α*=0;在一定时期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实施循环农业生产的成本C保持不变,R1和T1通常会成为影响企业是否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关键因素,若企业只考虑短期经济效益,则企业所获收益R1会小于所投入的成本C,此时,企业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就不高,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去激励企业实施循环农业生产,同时应加强监管,如政府可以通过对有负外部性的传统经济生产活动征税以及对有正外部性的循环经济生产活动提供补贴来使外部性内部化[14]。若企业着眼于长期经济效益时,会把社会责任及形象、品牌效应和生态效益等因素考虑到R1内,企业就会自发实施循环农业生产方式,政府监管就可以适度降低了。这表明,政府应积极做好对企业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企业认识到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应通过补贴、税收减免或奖励政策积极引导企业走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道路。

nlc202309031502

从式(6)可知,在政府监管成本S不变条件下,政府对未实施循环农业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企业的处罚概率P和处罚金额F值越大,PF值就越大,企业实施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的概率β*也就越大。由此可见政府惩罚力度和监管程度对企业是否发展循环农业生产方式有较大影响。如果基层政府监督管理不严格,企业执行环境保护制度自觉性就不强,为追求经济效益易产生短期行为,并以牺牲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企业利益增长[15]。虽然在式(5)、(6)中没有体现出治污费用M值作用,但假若政府对企业未实施循环农业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预期治理费用增大时,政府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不过由于受地方领导任期较短的影响,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只追求短期政绩,可能觉得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是下任政府的事情,这也会影响到本届地方政府对循环经济的监管力度。

1.2 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博弈行为分析

由于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谁先开始接受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的博弈分析较为简单,陈红认为根据企业的假设条件不同可以把企业间的博弈分为“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2种情况[16]。本研究着重强调企业间的产业链接循环化的博弈分析,由于受技术、机制和资金的影响,走循环农业发展道路就意味着增加企业额外成本,在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间目标差异、利益不一致性时,往往企业间会存在明显博弈行为关系。

假设上游企业的博弈策略为“加工后废弃物(或副产品)提供给下游企业”、“直接排放副产品或废弃物”和“对副产品和废弃物进行无害处理”;下游企业的博弈策略为“接受上游企业提供并加工后废弃物(或副产品)”和“从其他途径采购原材料”,这样会形成2个博弈方分别有3种和2种策略的不对称博弈问题。

如果企业发展循环农业生产,政府会对那些提供和利用废弃物(或副产品)的企业给予补贴和奖励,对那些直接排放废弃物(或副产品)的企业收取排污费用,假设R1为上游企业提供下游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所获得的收益;R2为下游企业利用上游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所获得的收益;R3为下游企业从其他途径采购原材料所获得收益;C1为上游企业为下游企业提供废弃物(或副产品)所投成本;C2为下游企业利用上游企业提供废弃物(或副产品)所投成本;C3为下游企业利用原来的原材料所投成本;C4为上游企业把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三废”直接排放周边环境所需要缴纳的排污费;C5为上游企业对废弃物(或副产品)完全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所购置设备的费用;T1、T2分别为上下游企业处理和利用废弃物(或副产品),因发展循环农业而得到政府补贴或奖励;双方博弈关系见表2。

在模型中,由于我国目前环境污染防治法律的排污费用标准偏低,而行政处罚的力度不大,部分法规对污染行为规定的排污费用过低。虽然近30年来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多次改革,排污收费标准几经上调,但至今仍与企业的治污成本相差甚远,这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排污收费制度原本应该发挥的功效,并间接导致了不少排污企业“缴费积极、治污消极”的尴尬局面的长期存在[17],即模型中C4值会远低于对废弃物(或副产品)完全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投入费用C5,因此,对于大多数企业,宁可多缴纳罚款,也不愿意在设备、工艺、废弃物无公害处理等方面增加投资来降低污染。故对上游企业来说,其策略“无害化处理”相对于策略“直接排放”是严格下策战略,根据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可以先将“无害化处理”策略从上游企业的策略空间中去除[13]。这时双方博弈关系见表3,2个博弈方各2种策略的博弈。

1.3 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博弈行为分析

以农业秸秆资源为例,目前全国每年约有5亿吨左右的秸秆资源,大多数只是作为燃料,开发利用比例较低,且污染环境[18]。作为循环农业产业链的起始端,若企业通过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以生物质能源为纽带,把企业和农户作为生產单位,利用秸秆发酵技术生产固体燃料、酒糟或沼气,就能够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这在某种程度上,技术创新比地方各级政府三令五申禁止焚烧秸秆的制度规定和创新更重要[19]。然而,为了保证企业可靠充足的原料来源,企业与农户之间会通过订单或契约形式对农户(或农户合作组织)的秸秆资源进行收购,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农户数量多,生产经营比较分散,企业的监督手段很难真实有效地实施,企业直接与农户进行交易成本非常高,即使农户违约,企业执行惩罚措施的成本也非常高[20]。再加上市场供需变化的不确定性,企业和农户之间存在着利益博弈关系。

下面以“企业+中间组织+农户”的典型模式为例分析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博弈关系。假设Pa为企业与农户间契约规定的价格;Pl为订单履约时低于Pa的价格;Pu为订单履约时高于Pa的价格;Rl、Ra、Ru分别为企业在不同价格Pl、Pa、Pu下的收益,其中,Rl=Ra+(Pa-Pl)Q,Ru=Ra-(Pa-Pl)Q;C为农户生产的费用成本;F为订单双方对于违约行为的处罚,即违约成本;α为违约方受处罚的概率(0≤α≤1),故违约方可能受处罚的期望值为αF,且罚金由监督方和守约方均得;Q为双方交易订单数量;假定由第三方“中间组织”的介入来监督企业和农户之间订单农业的执行过程,这里的“中间组织”包括政府部门、农户合作组织、农村经济组织等,并且假设中间组织在参与监督双方履约行为过程中发生费用Cs,由双方共同分摊支付,则双方博弈的结果见表4。

同理,当秸秆收购的市场行情较差,即Pl≤Pa时,企业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者,可能存在有违约倾向或行为,因为企业可以以低于订单价格的市场价格来收购秸秆,从而节约收购成本,增加利益,此时如果Ra-[SX(]Cs[]2[SX)]>R1-αF-[SX(]Cs[]2[SX)]时,即αF>(Pa-Pl)Q时,企业选择履约,否则,将会选择违约。也就是说,当市场价格低于订单签订价格,企业因违约受到处罚成本大于在市场上购买秸秆所获得的收益时,企业会选择履约。可以看出,当中间组织的介入对双方履约行为有效监督时,虽然增加一定成本,但只要监督和处罚规定合理,就可以降低合约违约率。

nlc202309031502

2 案例分析

案例1:河南省新郑市辛店镇申庄村村民投诉称,该镇张庄村有一家面筋加工厂,在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违法生产已有数年,生产时产生有毒有害污水直接排入五虎赵水库内,造成养殖户在水库内养的鱼大量死亡,损失严重。当地村民多次向环保部门反映,至今该厂仍在违法生产(详见《河南经济报》,2013年8月2日第3版)。

该案例中,企业作为经营单位,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由于受企业处理污水的高成本和低效益的影响,很容易存在投机主义倾向,地方企业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的监管缺失、执法和处罚力度不足等因素必然也会对环境保护力度大打折扣。

案例2:湖北省枝江市在工业项目建设中,切实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不断完善市域经济和园区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以及各类控制性详细规划,拉长了化工、纺织、建材、食品饮料等6条循环产业链。这些产业链条把不同的工厂组合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织,使得企业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理的费用,较好地保护了环境,还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该市农业由资源耗费型逐步转向资源循环型,现已形成“畜—沼—果(菜)”、“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等循环经济模式和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体系,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等,解决了畜产品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污染问题(详见《三峡日报》,2013年9月15日第1版)。

该案例可以看出,由于政府对现代循环经济的顶层设计,使得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联动发展,形成产业共生组织体系,上下游企业形成互利、互补、互动的合作机制,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节约资源且减少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加。

案例3:据报道,在湖南省蔬菜基地之一的汉寿县围堤湖,自2013年3月上旬以来,农民将自种的近667 hm2白菜、包菜耕除,经济损失达2 000万元。据记者了解,围堤湖蔬菜采取“订单”模式,由流通大户订购包销,每0.067 hm2白菜订购价1 500~2 000元,先付50%的订金,卖完再结清。近段时期蔬菜不好卖,流通大户拒付剩下的50%收购款,菜农被迫降价销售。蔬菜价格低还卖不出,菜农欲哭无泪,不得已毁蔬菜赶农时,抢种下一茬瓜菜。据了解,在湖南省蔬菜主产区,围堤湖现象并非唯一。如临湘市2013年春也有多于 667 hm2 包菜被耕掉,浏阳、君山等地近两年也发生过大面积毁菜事件。(详见《中国审计报》,2013年4月15日第5版)

在该案例中,由于企业和农户订单条款不规范,没有具体的违约处罚等规定,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与农户合作社或行业协会缺乏有效监督,订单农业风险保障机制缺失,在市场价格低于订单签订价格时,企业就会找各种借口,如提高质量要求进行压价、缩短收购时间等手段来变相违约,降低收购量,导致订单履约率降低。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循环农业发展中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研究了企业与政府、企业之间及企业和农户的相互利益博弈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各个行为主体目标、认知和利益上的差异,得出以下结论:(1)在一定时期企业发展循环农业成本保持不变情况下,企业实施循环农业所得收益和政府激励机制是影响企业是否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关键因素。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企业往往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缺乏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环境生态保护意识,因此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一旦企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成本过高,企业很容易产生投机行为。(2)对上下游企业之间决定是否实行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效益,而企业间保持稳定合作关系的关键因素是技术创新联盟。(3)企业和农户均为有限理性经济人,当存在合约不规范(如违约成本过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环境复杂变化时,双方易产生违约行为或机会主义倾向。订单中价格条款的制定对订单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当中间组织介入时,能够加强双方监督力度,并降低交易费用,进而提高契约履约率;在某种程度上,市场风险化解机制对合约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3点政策建议:(1)政府在发展循环农业规划中要做好顶层设计者角色,积极鼓励并引导企业与农户投资和参与循环农业经济,对实施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的企业,政府应给予税收减免、补贴等优惠政策;做好循环农业宣传教育和环保观念转变工作,对未实施循环农业经济并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企业,政府应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积极组织开展“政产学研”合作,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2)组建企业间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其经济价值,形成再生资源互换共享的产业共生组织,如此企业间才能达到一种良好的“经济性”循环农业。(3)完善契约条款内容,增加违约成本,企业应采取合理价格收购条款,例如采取“保底收购,随行就市”原则,这会改善农户抗市场风险能力,进而降低合约违约率,同时企业要有风险化解机制,例如参与农业保险和期货农业等措施来有效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HJ1.7mm]

[1]崔和瑞.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2):94-98.

[2]周震峰,王 军,周 燕,等. 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48-351.

[3]赵其国,钱海燕. 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 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1609-1614.

[4]章家恩,秦 钟,叶延琼.农业循环经济[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郭晓鸣,廖祖君,张鸣鸣. 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对策建议[J]. 农业经济问题,2011(12):10-14.

[6]杜传忠,刘英基. 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9):1-6.

[7]许树辉. 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利益博弈与行为激励[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36(10):56-58.

[8]郭红东. 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安排与履约:理论和来自浙江企业的实证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36-42.

[9]刘凤芹. 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以订单农业为例[J]. 经济研究,2003(4):22-30,92.

[10]王亚静,祁春节. 我国契约农业中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博弈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7(5):25-30.

[11]王礼力,王 敏. 不完全合约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J]. 农村经济,2008(11):123-126.

[12]陈 灿,罗必良.农业龙头企业对合作农户的关系治理[J]. 中国农村观察,2011(6):46-57,95.

[13]谢识予. 经济学博弈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4]Mankiw N G.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M].梁小民,梁 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5]赵雪阳,吕 军.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博弈分析[J]. 生态经济,2009(1):131-134.

[16]陈 红. 循环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主体利益博弈分析[J]. 学术交流,2005(12):124-128.

[17]白宇飞,王冠群.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变迁历程及改革完善措施[J]. 学术交流,2011(11):79-82.

[18]王萍辉.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 农业经济,2008(10):3-7.

[19]李振宇,黄少安. 制度失灵与技术创新——农民焚烧秸秆的经济学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02(5):11-16,80.

[20]周荣华,张明林. 绿色食品生产中农户机会主义治理分析[J]. 農村经济,2013(1):119-122.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建立 篇12

企业既是一个经济实体也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实体。近年来, 在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 社会责任问题再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等问题逐渐明确。本文依据利益相关者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 并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拟构建适合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

二、与利益相关者有关的理论基础

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基础主要有:

第一, 企业契约理论。现代契约理论认为, 企业本质上是一组契约的集合体和委托代理关系。从这一基本理论出发, 可以把企业理解为“所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一系列多边契约”这一组契约的主体当然也包括管理者、雇员、所有者、供应商、客户及社区等多方参与者。第二, 多元产权, 多元激励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支持者认为, 应该从多元理论的角度重新定义产权。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在谈论到像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复杂的问题时, 应该趋向于建立一个多元的产权理论。第三, 利益相关者作为主要资源提供者的理论。从利益相关者作为关键资源提供者的角度来看, 公司的出资不仅来自股东, 而且来自公司的雇员、供应商、债权人和客户, 这些主体提供的不是物质资本, 而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

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

当前各种社会问题频频出现, 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意识有所增强。虽然利益相关者理论已经逐渐被社会各界意识到, 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引入利益相关者治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总体来看, 利益相关者理论还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 人们对于社会责任的观点已趋于认同和支持。阿奇·B·卡罗尔定义的社会责任被广泛的认可:企业社会责任, 意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 (慈善) 的期望。[1]我国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定义了社会责任。卢代富[2]提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 乃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

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

1.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 一词的出现由来已久, FEMA教科书中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受这种实现影响的团体和个人[3]。米切尔和伍德经过对将近30种定义的研究, 提出了作为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的条件:首先是对企业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手段具有影响力的群体;其次是这一群体具有对企业索取权的合法性;最后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企业管理层能否立即关注这一群体的要求[4]。

从以上几种定义可以看出, 有的学者是从广义的角度来定义利益相关者, 而有的学者则是从相对狭义的角度作出定义。例如Freeman学者则从广义上来定义利益相关者的, 认为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个人或者是群体而且还包括被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影响的个人或者是群体, 从双向来定义了利益相关者。相反, 有的学者则从狭义的角度来定义利益相关者, 斯坦福学院的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 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 企业就无法生存[5]。

国内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定义、分类、企业绩效以及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等方面的著述很多。除了对于定义的界定, 国内外学者还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根据不同的依据将利益相关者进行了不同的分类, 本文综合借鉴国内外不同的研究成果, 认为根据杨林、易可君从合约和风险的角度定义的利益相关者比较利于研究, 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将利益相关者分为: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购买商和社会六类。

2. 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建立应该是具有代表性、可获得性和相对完整性, 本文在选取评价指标的时候既考虑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共同要求又要贴近我国企业的实际。首先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到我国企业所存在的特殊的环境, 建立起与我国企业相符合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可获得性主要是指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 在数据的获取过程中, 将用到的有关指标进行一一查找和核对。最后是数据指标的相对完整性, 相对完整性主要是指数据指标的建立基本适用于本文涉及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考虑到不同企业公布数据的不同形式,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三级指标。以下指标的建立主要是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结合企业的实际建立起来的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级指标。分别用不同的财务指标对应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起来的一级指标。用股权支付率和净资产增值率表示对股东的责任;用债务保障率、利息保障倍数、和已获利倍数表示对债权人的责任;用应付账款周转率代表对供应商的责任;产品成本率、成本费用利用率代表对购买商的责任;用社会捐赠支出率和主营业税金支出率代表对社会的责任。

五、结论

根据前面提到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公司是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契约组织。公司的各个利益相关者都与公司有不同程度的利益关系, 都应该有权利以相应的方式参与公司治理, 企业也应为不同利益相关者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企业, 其生存与发展应该也是必须做到能够调整其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

参考文献

[1]http://www.lawtime.cn/info/minshi/mssslunwen/2011122075290.html

[2]卢代富.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http://baike.baidu.com/view/970800.htm

[4]楚永生.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新发展理论综述.[J]聊城大学学报.2004 (02) :33-36

[5]林萍.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J].闽江学院学报, 2009 (02) :54-58

[6]王明亮, 唐更华.公司社会责任生成的法律机制[J].民主与法制, 2008 (04) :101-104

[7]陈智, 徐广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 2011 (04) :106—113

[8]姚旎.关于构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建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S1) :132

上一篇:接入网规划下一篇:合作意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