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与国民利益(精选8篇)
国有企业与国民利益 篇1
一、我国的民间金融和中小企业融资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1.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融资的困境。
就目前这种情形下,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1) 自筹资金。它主要指企业主的个人储蓄;个人自由资金;向亲戚朋友筹借的资金;企业经营性融资资金;企业间的信用贷款等; (2) 直接融资。这一类的融资主要指以债权或股票的形式向社会筹集资金的渠道, 当下流行的主要是风险投资; (3) 间接融资。它主要是指中小企业向有关金融机构申请长期或者短期的信用贷款; (4) 政府扶持资金。这一类主要有: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
2.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的来源较少, 他所面临的融资困境就在所难免了, 融资问题一直就是制约中小企业向前发展的核心问题,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个人认为他的原因可以从内外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 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中小企业他们本身的素质不够高。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在他们刚开始创立时, 基本上都是采用两种模式:个人投资和多人合资。而其中的多人合资模式, 它意味着投资的每个人都要承担责任, 而合伙中每个人自身的因素都会给合伙带来不稳定。也有一些中小企业创建时用的是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 虽然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但是由于他们大多是是家族式的企业, 这种企业模式是一家之言, 不具备现在大中型企业管理的模式。另外, 我们国家的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 内设机构也不完整, 管理和运作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
(2) 融资困难的客观原因是因为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不完善。在我国银行体系大多集中了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 而地方上的中小金融企业内部结构不完善, 由于这些原因使得我们国家很多的民间资本很难真正融入到正规的银行体系中。并且我们国家银行对这方面的要求比较高, 我们民间金融里即使有少量的资金流入到国家的银行体系中, 也可能会受到我们国家政府方面的行政手段控制而无法正常运行。这些体系的不完善就使得我们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困境。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分析
1. 制定有关民间金融的法律法规, 确立其合法地位。
当前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对民间金融不具有实质的约束力。因此, 建议废除有关不利于民间金融发展、与我国现实国情不相适应的部分, 如《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等法规中的有关部分。同时, 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法律上界定正当金融与非法金融的界限, 对于目的合理合法、利率在给定范围内的民间金融予以合法化。而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的金融诈骗、高利贷、洗钱等融资活动应视为非法融资。采取“疏导结合”的方法, 引导和促进民间融资的规范、健康、有序的发展。
2. 在民间金融公开化的基础上, 加强监管力度。
银行监管部门应根据相关法律, 将民间金融纳入有关监管内容, 给予适当的监督和管理民间资本正轨增值渠道主要以投资股市、楼市为主, 在目前股市不景气、楼市受打压的情况下, 大量资金退出成为闲置资金。若此时政府能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民间资本, 则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
三、我们国家的中小型企业现阶段融资情况
1. 我们国家的内部融资情况不顺畅。
我们国家的内部融资有着“低成本、高效益”的优势, 这条渠道也成为我国中小型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与发达国家或者是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国家相比时, 还存在一些不足。据有关调查显示, 我们国家的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大概占60%, 而民间金融借贷则占40%。我们从全国各个省市地区的大部分来看, 各地的中小型企业对内部融资的情况和比例大同小异, 可与其他市场经济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相比我们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表明我们的内部融资情况并不顺畅。
2. 我们国家的外部融资渠道较窄。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 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整体看来, 我们国家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自从我们国家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促使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我们国家无论大型还是中小型企业他们在融资渠道上都开始呈现多元化的现象, 尽管这样, 我们还是说我国民间金融在融资渠道上显得比较单一, 他们的融资模式大都集中在银行贷款上。
四、民间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中的优势
1. 民间融资能优化资源配置。
这个优势能降低了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 减轻中小企业对银行的信贷压力。
2. 民间金融的信息优势。
这个信息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我国民间金融市场上的贷方对借方的基本财产状况、有没有还款能力等都有一定的了解, 避免了很多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由于处在同一地域、直接或间接的血缘等很多原因, 我国民间金融市场上的借贷双方可以保持频繁的接触和联系, 对借款方的信息不用刻意了解。
3. 民间金融的担保优势。
许多在正规金融机构中不被认可成为担保的东西或者资产, 在我们民间金融市场则可以作为担保, 例如房产、土地等物品。
4. 民间金融的交易成本优势。
商业银行或其他的金融信贷公司在进行信贷活动时一般都需要抵押, 而抵押贷款会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我们的民间金融一般没有抵押, 这就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在融资方面的成本。
五、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几点建议
1. 制定与民间金融和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我们的民间金融合法化。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尽快制定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必备的法律环境。对合法合理的民间金融给予肯定和正当的法律地位, 保证其有健康发展的空间。对于以非法牟取利益为目的的不合理民间金融给予严惩。
2. 对我国的民间融资行为进行规范, 规避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
民间金融对于我们来说, 也是有一定风险的。而想要防止风险的发生, 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规范民间借贷中的契约。具体就是对民间借贷中的借据、合同契约进行一定的规范, 让它进一步完善。二是必须调查借贷双方信誉和偿还能力。借贷双方都应对对方的个人信誉和品质进行了解, 尤其要对借款方的偿还能力进行准确的判断, 从而杜绝赖账事件的发生。
六、结束语
发展民间金融, 也有利于发展金融业的市场竞争和对竞争的管理。中国需要地方性民营金融机构, 包括非国有的投资公司、投资基金、投资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等, 也包括民营银行、保险公司等, 而谈到这一点, 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民间金融的风险问题, 包括它们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所带来的风险。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 发展民间金融本身的涵义就包括对民间金融的监管。正确的做法是大力发展的同时将其纳入严格的监管范围。
在我国, 一方面是存量不少于10万亿的民间金融资本未进入投资领域, 另一方面, 地方企业的发展需要贷款, 农村的生产需要贷款, 而民间正规借贷渠道却十分单一。可见这是一个有需有求的市场, 阻碍它发展的只是非优化的渠道, 而民间借贷的出现也是从经济发展角度出发自发形成的, 尽管它是一种地下的非正规的金融, 并且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缺陷, 但是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民间借贷的存在已经随着政策的倾斜和出台有所好转, 相信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正确的经济政策的引导, 民间借贷会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正规合理的, 可以较好收拢民间闲散资金并且用于合适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们的中小企业也日益蓬勃, 但是融资困难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主要因素。事实上, 民间金融一直都在支持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成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在困难时期资金的重要来源。所以只有给我们民间金融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才能保证中小企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祝锡萍.《企业财务系统:平衡、均衡和权衡》[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2月第一版.
[2]崔燕.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J].知识经济, 2010年03期.
[3]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跟踪分析报告, 2011年第2期.
[4]钟士取.温州市中小企业融资及民间融资现状的调查[J].金融发展评论, 2011年07期.
[5]张国亭.我国民营经济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J].网络财富, 2008年10期.
国有企业与国民利益 篇2
20世纪90年代之后,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渐完善和发展.本文认为,从企业经营行为的道德性假设出发,将伦理管理纳入其研究范畴,并将伦理管理看成是企业履行与利益相关者长期隐形契约的内在要求,从而使伦理管理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并形成和发展了伦理管理的.保障措施,推动企业伦理管理进一步向前发展.
作 者:陈宏辉 贾生华 作者单位:陈宏辉(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贾生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浙江,杭州,310027)
国有企业与国民利益 篇3
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看,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数量庞大。中小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代表着民间投资的主要力量, 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 是缓解就业, 维护社会安定。二是中小企业是扩大外贸出口的生力军, 并且中小企业对地方财政收支的稳定起到重要基础作用。三是中小企业是促进科技创新的活跃因素和新生力量, 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城镇化建设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有利于推动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利于带动一部分城乡居民先富起来, 先富带后富, 有利于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下面主要从国内生产总值, 就业, 科技三个方面来讨论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
发展中小企业的意义如下: (1) 中小企业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2) 中小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主体。 (3) 中小企业是关系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二、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
由于设立时间短, 缺乏专业知识、运营经验和企业文化,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规模小, 资金少, 融资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靠银行贷款, 但我国从经济发展历程看, 政府倾向于支持大型企业, 而银行业倾向于向大型企业贷款, 中小企业获得政府注资, 银行贷款非常困难。
2. 用工难。
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限制, 以及农村务工人员在城市里面临医保不到位、孩子受教育困难等诸多问题, 导致中小企业招聘农民工具有很大的流动性, 而大学生由于要求太高, 而且都倾向于去大企业, 中小企业在招聘人员方面面临很大困境。
3. 技术水平低, 研发能力有限。
由于中小企业资金少, 所以可用于研发新技术的能力有限。由于规模小, 起点低, 所以中小企业一般都会采用比较低的技术或是模仿山寨其他产品。
以上问题突出反映了我国中小企业在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下面临的发展困难的问题。同时, 也反映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社会还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就业以及科技创新方面的巨大作用。
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1) 对于中小企业自身来说, 应该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培养管理创新的能力, 加快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机制。中小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进行教育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 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知识, 加强对外交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增强技术开发能力, 以期熟练地驾驭市场。
(2) 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来说, 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并且还可以通过建立为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等方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融资支持。除此之外, 还可以创建为中小企业提供所需的社会化服务系统。具体来说可以创办中小企业联合会、企业服务中心和企业网络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 这些服务机构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技术、出口、人才、协作等信息, 另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理财、投资、工程设计、会计和税务代理以及广告等咨询和服务, 并负责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协调和政策制定。
国有企业与国民利益 篇4
1 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现状
龙北总场当前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属买断式利益联结机制, 是利益联结的初级方式。剑麻加工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和自己加工的需要量, 凭借自己的信誉, 在市场上随机收购剑麻农户生产的麻片、纤维。双方不预先签订合同, 自由买卖, 麻片价格、纤维价格随行就市或按保护价。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纯粹通过市场价格发生交易。这种利益关系的好处是剑麻农户与剑麻加工企业都可凭自己的意愿自由决定交易, 并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交易对象, 获得最大的市场利益。
2 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现有联结机制不够完善
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双方站在各自立场上, 利益联结属于买断式利益联结机制。剑麻农户纯粹提供原料, 承担市场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剑麻加工企业因没有稳定的关系, 收购的剑麻原料规格与品质难以保证, 不利于加工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这种联结机制基本上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 没有形成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
2.2 双方联结关系不够稳定
剑麻加工企业处于主动地位, 剑麻农户处于被动服从地位, 在市场波动或其他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剑麻农户往往舍弃自己同剑麻加工企业的协作关系, 转向利益一边。
2.3 双方运作行为约束力差
在签订协议过程中, 剑麻农户一般处于被动地位, 大多只能在剑麻加工企业印制好的格式合同上签字, 缺乏平等协商过程。在约束力较差的运作中, 剑麻加工企业有时在经营运作上会出现违反规则而不遵守承诺的做法, 损害剑麻农户的利益, 挫伤剑麻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2.4 相互的要求不能满足
剑麻农户的分散经营难以满足大规模集约化企业的要求, 先进生产技术很难得到推广和应用, 剑麻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得不到提高, 剑麻加工企业整体规模小, 水平低, 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带动辐射能力弱.剑麻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 生产能力弱, 市场观念淡薄。以剑麻农户为主的剑麻基地生产极其分散, 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易实现。
2.5 现有配套服务欠佳
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服务还有欠缺, 影响了剑麻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 制约着剑麻产业效益的提高, 从而影响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利益联结的效果。
2.6 企业缺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当今的市场竞争, 最重要的是品牌竞争。剑麻加工企业对品牌的塑造力度不够, 没有创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剑麻产业知名品牌, 使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受到制约。
3 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意义
3.1 是剑麻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本质要求
剑麻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本质是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利益的一体化, 是剑麻农户与剑麻加工企业利益的一体化。通过一体化经营, 尽可能地使农业获得社会平均利润, 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增加剑麻农户的收入, 使产业化组织更具生命力。
3.2 是剑麻种植基地生产实现从分散经营到集约化规模经营的需要
产业一体化经营是一种新的经营制度, 剑麻农户与剑麻加工企业同是这一经营制度的主体, 双方在生剑麻产经营、利益分配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益。农业是基础, 剑麻产业一体化发展要关心剑麻农户的利益。剑麻农户在产业一体化中处于“弱势”, 处于提供原料的被动地位。合理的利益机制, 不但给剑麻农户增加收入, 还提高了社会地位, 即由单纯的原料生产者变为利益分享者。
3.3 是剑麻加工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内在要求
不论是剑麻农户, 还是剑麻加工企业, 都是以剑麻种植基地为依托, 基地的规模和质量, 关系到剑麻加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剑麻加工企业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 投入种植基地, 从分配角度看支持了基地, 但从再生产角度看, 是投入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第一车间”。
3.4 是剑麻产业一体化经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
剑麻加工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 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 这是双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客观基础。是剑麻产业一体化经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
3.5 是保障剑麻农户利益的需要
通过利益联结, 使剑麻加工企业和剑麻种植基地的剑麻农户之间建立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 从而促进剑麻农户增收, 保障剑麻农户的利益。
4 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建设思路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市场为导向, 以剑麻农户增收, 剑麻加工企业增效, 剑麻产业发展为目标, 以剑麻种植基地为基础, 以剑麻加工企业为核心, 完善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使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之间从简单的买卖关系转变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使剑麻种植基地成为剑麻加工企业稳定的原料基地, 促进剑麻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推动剑麻产业实施一体化经营。
4.1 完善家庭农场承包体制
坚持以家庭农场承包经营为基础, 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 实现剑麻产业规模效益, 为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利益联结打下基础。
4.2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准确把握剑麻产业发展形势, 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剑麻产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稳定剑麻种植基地面积, 优化区域布局, 改善生产条件, 加强剑麻产业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推广应用, 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用现代科技、现代设备、先进的理念发展现代剑麻产业, 切实提高效益, 促进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
4.3 大力推进剑麻产业一体化进程
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集约化生产模式, 实现订单农业, 剑麻加工企业为剑麻农户垫支生产资料, 实行保护价收购原料, 原料价格和剑麻制品价格挂钩联动, 利润二次分配, 把剑麻加工企业的利润和剑麻农户的利益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下转43页) 调动剑麻农户种麻管麻的积极性, 实现剑麻农户增收, 剑麻加工企业增效, 国家增税, 三方共利的良好格局。
4.4 创建剑麻知名品牌
剑麻加工企业加大创建剑麻知名品牌研究力度, 尽快创建出剑麻制品知名品牌, 形成强大市场竞争力, 并在细分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提高剑麻制品的经济效益, 推动原料价格的提高, 促进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完善。
4.5 全面提高剑麻产业一体化经营科技支撑能力
加快科技创新, 构建剑麻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剑麻加工企业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 优化企业装备, 提升技术水平, 为抢占行业制高点奠定基础。种植基地要推行良种创新和繁育体系建设, 加快剑麻高产优质高效益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 提高科技对剑麻产业增产增效的贡献, 促进剑麻产业大幅度增效, 从而使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共享增收的利益。
4.6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建立多种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如:合同式利益联结机制、合作式利益联结机制、企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等等。强化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 打破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之间单纯的买卖关系。通过利益联结, 使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之间建立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 从而促进剑麻农户增收, 剑麻加工企业增效, 双方共赢。
4.7 不断强化剑麻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剑麻农户是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基本主体, 也是市场主体和要素, 是平等的竞争和合作伙伴, 享有合法的权益。政府部门和企业, 都要充分尊重剑麻农户意愿, 以人为本, 切实保证剑麻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维护剑麻农户的合法权益, 避免出现扶持剑麻加工企业却损害剑麻农户利益的现象。
4.8 充分发挥剑麻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
剑麻加工企业要不断更新利益取向观念, 树立起双赢思想和共同致富、长远发展的利益取向, 建立合理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 使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之间结成互惠互利的关系。剑麻加工企业要不断开拓市场空间,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加快体制创新步伐, 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监督机制。
摘要:对广西农垦国有龙北总场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现状进行阐述, 指出当前存在问题, 分析了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重大意义, 提出了完善家庭农场承包体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大力推进剑麻产业一体化进程等建设剑麻加工企业与剑麻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思路。
国有企业与国民利益 篇5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我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致力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新常态”改革倒逼着产业结构调整,而并购作为整合资源、推进创新、淘汰落后产能的关键途径,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必经之路。基于我国特殊的经济背景,政府在我国扮演了社会管理者和经济参与者的双重身份,政治和经济身份的多元化使得政府对当地经济的干预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政治色彩。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分权化改革赋予了地方政府管理社会和经济的“事权”以及支配财政收入的“财权”,但政府所普遍面临的“事权大,财权小”的困境,也使得政府对辖区内企业的激励方式和态度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我国市场分割现象的存在则是政府为了保证地区经济发展而存在不理智竞争现象的有力证明。
二、文献综述
跨区域并购可以有效促进资源在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合理配置,促使资源型企业向资源富裕区集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地区经济增长(胡杰武等,2012),但由于政府行政权力受到区域范围的限制,政府一般只能对管辖区域内的企业施加控制或影响(汪炜和陆帅,2015),因此,政府管辖能力的约束促使其忽视跨区域并购所能带来的经济价值,产生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导致我国企业间的跨区域并购步履维艰(罗翠华,2004)。方军雄(2008)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异地并购行为研究指出,跨区域并购可能产生的不良结果以及官员自身政绩考核和晋升机制往往会促使政府将其所控制企业的并购限制在同一区域内,也由此导致了我国市场地区分割现象的存在,孙烨和罗党论(2011)也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现象的存在。潘红波、余明桂(2011)等以我国2003~2005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与民营企业热衷于跨地区投资不同,地方国企更倾向于本地并购,以谋求积极的市场反应,避免异地并购为其带来的实际所得税负担的加重和银行贷款机会的流失。
此外,纵观我国历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历届领导人一直强调和提倡的经济发展重中之重。吴林江(2001)、李琼(2008)等众多学者也通过研究指出,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并购获取协同效应,实现价值提升。但政府因素的存在往往使得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任重道远。陈信元和黄俊(2007)运用终极控股权理论研究指出,政府更多是出于“掏空”动机,即出于降低地方失业率、帮助本地企业“脱贫解困”等政治上的考虑,盲目推动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而且在政府干预经济越严重的地区,这种现象越明显。方军雄(2008)在对比了地方政府控制和中央政府控制的企业的并购决策后,进一步指出,在相对绩效评估的政绩考核和晋升机制下,地方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更易实施无关的多元化并购。陆桂贤(2012)利用EVA对沪深上市公司2005年发生的37起并购案例进行分析后指出,国有控股并购减少了股东财富,且国有控股并购对EVA的影响最为复杂,但横向并购增加了股东财富。汪炜和陆帅(2015)也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控制的企业更容易发生专业化并购而不是多元化并购。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将关注点更多放在政府如何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或并购绩效,并没有考虑政府为何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即缺乏对政府干预动机的追溯。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以2008~2014年深沪两市发生并购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挖掘政府为何干预企业并购行为以及如何干预企业并购行为。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产权性质与企业并购行为特征
(1)产权性质与跨区域并购。政府经常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突破区域界限,打破区域限制,实施区域间的经济联合和发展。但基于以GDP为纲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机制,加之市场分割情况的客观存在,企业跨区域并购仍然受到诸多行政条块分割的限制。对于企业而言,地方政府为追求当地经济发展、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地区保护或地区“封锁”本质上是一种政府干预行为,这种行为很有可能对公司的并购活动乃至公司的整体价值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因此,企业跨区域并购的难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上市公司区域横向联合和市场分割的程度,也从侧面反映了作为终极控制人的政府为诉求自身政治利益和私有收益而对其他股东进行利益侵害的严重程度。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政府对企业跨区域并购呈现“掠夺之手”的规制方式,即国有企业的异地并购概率低于民营企业
(2)产权性质与跨行业并购。李善民和周小春(2007)指出,我国的国有企业所处的行业大多属于垄断性的或者是进入壁垒比较高的行业,为了凸显政绩,政府更加倾向于干预国企通过专业化并购巩固在行业内的主导地位,维护竞争优势。Fan等(2013)则从官员自身知识局限性的角度指出,由于官员对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前景了解的片面性,企业的多元化并购反而会增加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大政府干预企业经营决策的成本,因此政府不会支持企业涉及过多的陌生行业。因而,对于受到政府干预比较严重的国有企业而言,其作为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混合体,具有政府背景的管理层综合权衡其作为管理人的利益和自身的政治前途,轻易不会以自己的政治前途为赌注,冒险过度多元化并购投资而损害政府的利益,其更倾向于将企业的并购限制在同一行业内。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政府对企业跨行业并购呈现“掠夺之手”的规制方式,即国有企业的跨行业并购概率低于民营企业
(二)政府利益诉求对产权性质与企业并购行为特征的影响
为了解决各地政府面临的财政困境,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国家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建设的积极性,与政府分忧的同时,为企业让利。但由于政策落实的时滞性和相关配套机制的不完善,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压力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增加财政收入依然强烈左右着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干预欲望。加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分权化改革应运而生的市场分割现象根深蒂固,各地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展开的竞争愈演愈烈,由此滋生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成为企业突破区域壁垒、进行跨区域并购的主要障碍。此外,由于政府官员在知识上的局限性,各地政府缺乏对各行业发展的了解和把控能力,因此出于担心多元化并购可能对国有企业带来的折价风险,进一步保障其通过国企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利益诉求,政府会更加限制国企的多元化并购行为。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利益诉求会加剧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并购行为特征上的差距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取的并购样本均来自于国泰安《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数据库》2008~2014年并购数据库系统。由于该数据库只提供了并购的区域属性,没有直接提供并购的行业属性,本文依据中国证监会提供的我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2001)以及被并方的主要经营范围,将被并方的主营业务范围与并购方所处行业相同的划分为同业并购,否则为跨行业并购。
根据本文对并购扩张的定义及研究需要,在已有样本的基础上按照以下标准对样本进行进一步筛选:剔除交易未成功的样本;剔除交易类型为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和吸收合并之外其他类型的样本;剔除并购方所处行业为金融、保险业的样本;剔除审计师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样本;剔除并购方为ST、*ST等的异常样本;剔除并购事件属于关联交易的样本;剔除并购当年上市的样本;对于同一公司在同一年度内发生多起并购类型相同的并购交易,以规模较大的为主;剔除同一公司在同一年度内发生多起不同类型并购交易的样本;剔除并购信息不完整的样本。通过上述筛选,本文共得到有效样本821个。
(二)变量定义
本文主要按照并购模式的区域属性和行业属性将并购模式划分为是否为跨区域并购和是否为跨行业并购。同时,借鉴逯东等(2014)的研究,选取各省登记的财政赤字水平作为政府利益诉求的替代指标。此外,本文分别选取了独立董事比例、公司规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上市年限、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指标以从治理结构、经营状况、企业资源等方面对可能影响企业并购行为的因素进行控制。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三)模型构建
由于并购模式的替代变量为0/1哑变量,因而本文的实证检验模型为logistic回归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logistic回归模型不要求变量满足正态分布。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β0表示截距,β1-β7为系数,ε为残差。模型(1)用来检验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并购行为特征上的差异,即验证H1和H2;模型(2)用来检验政府利益诉求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在并购行为特征上存在差异的影响,即验证H3。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产权性质与并购行为特征分析
模型(1)的检验结果见表2。从模型(1)并购区域属性样本组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企业性质(GOV)与是否跨区域并购(Area)在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说明国有企业更加倾向于本地并购,即政府对企业的跨区域并购更多地采取“掠夺之手”的规制方式。对于政府而言,异地并购加大了其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使得政府向企业转移其承担的政治成本增加,加之本地企业异地并购可能会带来本区域内企业控制权的流失,进而影响到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等问题,因而政府出于其自身的政治目的,会对企业跨区域并购进行限制。
注:***、**、*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5%、10%,括号内为Wald值。
此外,从模型(1)行业属性样本组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产权性质(GOV)与是否跨行业并购(Industry)在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即政府对企业跨行业并购采取的是“掠夺之手”的规制方式。本文所界定的跨行业并购主要包括纵向产业链并购和混合并购。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国有企业涉及众多行业,政府作为资源的管理者和持有者,为了防止其所控制的企业的内部人通过盲目多元化并购策略进行利益攫取,其更加倾向于直接为其所控制的企业提供足够的政策和资源方面的支持。
(二)政府利益诉求对产权性质与并购行为特征关系的影响
从模型(2)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各地区财政赤字水平与企业跨区域并购行为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且与企业的跨行业并购行为在10%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表明当企业所处地区的财政赤字水平越高,即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利益诉求越强烈时,当地企业越难突破区域壁垒和行业壁垒进行并购,而是更加容易实施同区域内或者同行业的并购行为。同时,在控制了财政赤字水平之后,企业性质(GOV)与跨区域并购(Area)和跨行业并购(Industry)之间的负向关系更加明显,表明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利益诉求会更加加剧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并购行为特征上的差异。国有企业政府背景的存在,在为国企发展带来优越的政策和资源优势的同时,也为各地政府将其政治压力内部化到国企身上提供了便利,因而当政府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时,会出于保障地区经济利益、防止地区经济资源外流的动机,限制国企进行异地并购;并且财政困境同样也迫使政府对国企的跨行业并购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出于担心“多元化折价”带来的经营风险,政府更加支持国企进行产业内的并购整合,以增强国企在产业内的主导地位,进而保障政府作为实际控制人的私有收益。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更好地验证前文得出的结论,本文选取政府的实际控制权比例这一变量来作为企业性质的替代变量,并按照控制权强弱对样本进行分组,同样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基本保持不变。
六、结论
本文研究了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并购行为特征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的并购行为具有明显的同区域和同行业属性,究其原因,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利益诉求是导致这种差异存在的主要因素,并且政府保障自身财政收入的私利动机会显著加剧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并购行为特征上的差距。
尽管习近平主席一再强调,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亲”和“清”两大原则,政府要摒弃私利动机,在阳光下建立政企关系和官商关系,但现实情况却是,政府将自身政绩诉求建立在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干预上,进而可能造成政府利益得到保障的同时,企业经营效率却受到损害的局面。在我国“转型加新兴”的经济发展宏观大背景下,政府有充足的动机和手段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以达到其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绩目标,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并购行为特征上的显著差异便是这种动机的体现。适度的政府干预可以保证企业获得必要的经营资源以及相关的政策支持,为企业经营带来正向促进作用,但是,过度介入企业经济活动往往是以牺牲企业内部经济利益为代价的。因而,政府需要适度转变其职能,加快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投融资的制度环境,提升企业并购的投资效率,促进经济有效增长。
参考文献
[1]逯东、孙岩、周玮、杨丹:《地方政府政绩诉求、政府控制权与公司价值研究》,《经济研究》2014年第1期。
[2]潘红波、余明桂:《支持之手、掠夺之手与异地并购》,《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国有企业与国民利益 篇6
关键词:负债经营,作用机制,资金利润率,风险防范
负债经营是指企业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和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借入资金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 以获取最大收益的一种经营活动方式。它也是企业谋求其经济获得迅速增长, 在一定的风险条件下采用的经营方式。从负债来源方面来看, 只有通过借入方式取得并有偿使用的债务资金才是负债经营。所以负债项目中下列项目不能构成负债经营的内容, 如流动负债中的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因为这些是直接产生于企业持续经营中的自发性负债和或有负债, 并且无需为此付出筹资的实际成本 (利息) 。因此只有流动负债中的短期借款、短期债券及长期负债项目 (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才能构成负债经营项目。由此可以看出负债经营的概念并不以是否有负债项目或负债额大于零为前提, 只有企业通过负债方式, 增加了资金供应规模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才能叫做负债经营。从使用负债动机来看。企业负债经营是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经营能力和竞争能力, 获取更多的利润而采取的一种经营方式。负债经营是为了谋求企业更快发展而积极主动采用多种方式筹集资金而负债的问题, 而不是为了维持生产经营活动而不得已 (被动) 负债。从负债的量方面来看, 借款性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应该达到一定数值, 才能作为负债经营, 这个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资本结构原理。因为, 只有该比率达到或超过一定程度, 负债经营才能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筹资来源, 并影响到企业的一系列经营策略和财务决策, 使企业能为此而享受负债经营的收益和承担负债经营的风险。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来说具有显著突破成绩的是MM理论, 及再此基础上发展的税负利益——破产成本的权衡理论。由于融资活动本身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至于该数值应该多大为宜, 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靠有关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
一、企业负债经营带来的利益
(一) 有利于企业融资。
负债经营具有融资速度快, 借款弹性大的特点, 可以解决企业一产经营和长期发展资金的不足, 使企业迅速地适应市场变化, 从而满足企业正常经营和持续发展的需要。负债经营可以使企业运用更大的资金力量, 扩大规模和增加经济实力, 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二) 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
企业负债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资本成本, 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讲, 债权性投资收益率相对固定, 一般都能够按期收回本息, 投资风险较小。因此, 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一般较低, 企业的资金成本相应也较低。同时, 企业可以从负债经营的“减税效应”中获利, 因为根据税法规定, 企业贷款利息可以计入企业经营成本, 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从而减少所得税支出, 降低资金成本。
(三) 有利于企业从通货膨胀中获益。
在各国通货膨胀普遍存在的今天, 货币贬值现象一直存在。在通货膨胀环境中, 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而企业负债的偿还仍然以账面价值为标准而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这样使企业获得货币贬值的好处。
(四) 有利于企业不分散控股权。
股权融资会引起股权的分离, 影响原股东对企业的控制。而通过债方式筹集资金, 在增加企业可用资金的同时, 并不影响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权, 有利于保护原股东权益。
二、企业负债经营带来的风险
(一) 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与财务杠杆密切联系的, 因为负债的财务杠杆利益是建立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之上的, 然而, 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很有可能会出现收不抵支或发生亏损。因此, 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 亏损越多, 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 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过度的高额负债, 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 而且降低了企业的安全性和竞争能力, 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最终将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倒闭。
(二) 股票市价下跌的风险。
当公司没有负债或负债金额较低时, 即使某一时期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衰退, 造成公司息税前利润的减少, 公司股票的每股收益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 在公司过度负债的情况下, 相对而言, 公司股票的每股收益下降的幅度会大得多。因为巨额的利息支付之后, 留给股东的将所剩无几。在这种情况下, 要维持稳定的股利支付就比较困难。
(三) 筹资风险。
随着负债经营的进行, 企业继续采用负债筹资的困难就会增大, 一方面, 因为债权人在决定是否借款时, 首先考虑的是借款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由于负债经营会使企业负债比率增大, 对债权人的偿债保证程度降低。在此情况下, 要使债权人做出继续借款的决定是很困难的。因而也就限制了企业以后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 使未来筹资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 由于负债经营的不确定性, 很有可能到期不能按时还本付息, 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 使企业信誉降低, 而对于一个信誉不好的企业, 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就不愿再给它提供资金, 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
(四) 增加融资代理成本的风险。
在现代企业中, 采取了负债经营后, 股东实际上就作为了债权人的代理人, 能够决定企业如何使用借款。在这种代理关系下, 债权人作为资金的实际所有人却不能支配这部分资金, 可见他承担的风险和获得的收益显然是不对等的, 因此, 债权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 就会在与借款企业之间的借款协议中加入某些限制条件。债券发行成本和限制条款的控制成本组成了负债融资成本, 而负债就会增加这种成本。
三、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 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
企业冒险总会存在风险, 企业不能为了持续地追求高利润, 不计后果, 大肆筹资举债, 增加财务负担。利润多少不是衡量一个企业强与弱的唯一标准。过度负债不仅会背上沉重的利息包袱, 而且一旦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阻塞、资金周转发生困难, 不能按时偿债, 企业将面临丧失信誉、负责赔偿的风险, 甚至导致破产。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 然后才是高额利润。应排除一切不利于生存发展的各种因素, 不能冒生存受威胁的风险, 要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来控制风险。
(二) 建立最有利的资本结构。
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资本结构。以最低资金成本, 最小风险程度, 取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在风险和利益之间寻求最佳配合。在好的市场环境中, 采取进取型策略, 并对可能的风险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 可以适当多借入资金;在不利的环境中, 应谨慎从事, 耐心等待有利时机的转化, 以此组织调整资本结构, 并做到胸有成竹, 机动灵活, 可以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
(三) 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
在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 企业应选择以下筹资顺序来控制财务风险, 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首先, 企业筹资应选择内部积累, 这种方式筹资难度小, 风险小, 保密性好, 能为企业保留更多的借款能力。其次, 如果企业从外部筹资, 应首选发行股票, 因为普通股票发行成本高于债务发行成本, 外部筹资最后的选择是向银行借款, 把还本付息的财务压力降到紧低限度。
(四) 采取适宜的借款策略。
企业在借入资金时, 不应将其作为一种简单的财务实践, 应慎重考虑。虽然有时借款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 有时可以改善现金流量, 然而, 不管在何种情况下, 应明确在多变的企业环境中借款的预期收益。如果预期收益无法确定, 企业就无借款的充分理由, 企业必须知道何时应该借款, 何时不应借款, 只有这样, 才会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不致因盲目借款而遭致财务失败。
(五)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提高资金利用率。
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融入资金后, 下一步就是怎样管理好资金。这就要求在做投资决策时, 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 以保证资金的快速周转。在资金的筹措上, 也应以需求为依据, 举债过多或过早都会使资金闲置, 增加利息负担, 造成资金浪费;举债不足或延迟又会影响企业经营, 使企业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企业管理还应在产品结构、质量、经营、工作效率等方面切实统筹规划, 实现企业管理最佳状态, 提高资金利用率。
(六) 树立风险意识, 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风险机制。
企业的财务风险机制就是将财务风险引入企业, 使企业经营者在激烈的竞争中, 承担风险责任, 行使其控制财务风险的权利, 并获得风险经营收益。企业如果能把握住债务规模, 控制好负债结构, 强化资金管理与合理调度资金, 就会化风险为收益, 最终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目标。
四、结语
负债经营是企业筹措资金重要手段, 是现代企业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运用负债机制承担经营风险责任, 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追求自身经济效应, 争取最大利润。负债经营既是一项财务策略, 又是一种经营战略, 适度的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负债经营既需要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具有现代经营的风险意识, 又要求准确把握负债经营的度, 对负债经营的合理性?适度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对自身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确定企业最佳的负债经营结构。我们必须摒弃“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 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 争取最大利润。同时, 我们又必须严格、科学地遵循财务原理, 把握负债经营的“尺度”, 控制好负债结构, 强化资金管理与合理调度资金, 就会化风险为利益, 最大限度地避免财务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终实现企业核裂变式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
国有企业与国民利益 篇7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 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目的。具体到企业, 就是要以全体职工为中心, 凝聚全体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着力推进企业与职工根本利益的健康发展, 推动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在当前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旋律的时代背景下, 作为企业工会, 在具体的实践中, 应坚持面向职工、以人为本, 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载体, 促进企业整体利益与职工切身利益的融合与发展, 并在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同时, 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一、当好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带头人
当前,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办事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因此, 企业工会在实践中首先必须按照《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充分运用独特的组织优势, 紧密结合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不断加强工作方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努力提高分析、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其次, 要善于运用合理的手段, 大力开展法制宣传, 努力提高职工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第三, 切实注重调查研究, 要善于从企业外部的环境中寻找能提高自身工作水平的典型案例、事件, 学习其处理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以增强自身学以致用的能力;积极参与企业相关劳动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案的全过程, 要善于从实践中提升依法维护的素养。在此方面, 公司工会数十年来坚持“工会干部学习培训”制度, 提升了工会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依法维权的知识与技能;坚持定期“工会工作交流、研究例会”和“工作考核”制度, 推动了工会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坚持以“黑板报”、“宣传画板”巡回展示的形式和各种类型的知识竞赛, 提高了职工思想认识、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坚持主动参与企业安全生产检查, 加强工会劳动保护监督, 维护了企业的安全稳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增强了工会工作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当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人
《工会法》明确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 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因此, 工会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 必须把党政关注的重点与职工关心的热点有机地形成自身工作的结合点, 把企业的发展和维护职工利益统一起来作为落脚点, 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 坚持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当企业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时, 工会应主动配合党政, 努力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更要注重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一是当职工合法利益受到不公时, 敢于代表职工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维护;二是要重点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因为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一旦受到侵犯, 无论从智力、财力上, 还是从知情、表达上都处于弱势, 根本无法也无力去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此时, 工会应从维护稳定、践行“宗旨”的高度, 认真履行实情调查、利益表达、维权机制运用等职责, 为其争取合法权益。如数年前本厂部分下岗职工分别因工伤和精神疾病导致不同程度的伤残而难以再就业, 但因不知相关政策而较长时期仅享受下岗待遇, 使其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困难。为此, 厂工会在公司工会的指导和厂党总支的支持下, 一方面积极与行政沟通, 另一方面按照政策指导其进行丧劳鉴定, 先后使这些职工分别享受了长病假和提前退休的待遇;三是要善于运用合法的机制从源头上进行维护。如近几年来我厂工会按照公司工会的总体要求, 由工会代表职工同行政进行协商, 分别就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签订“集体合同”, 同时根据企业经济运营实际适时调整充实其内容 (如2009年签订“集体合同”时, 将“免费向职工提供午餐”、“企业出资为在册职工参加市总职工保障互助会”以及“二年一次女职工专项体检”等内容列入福利条款。2011年在此基础上, 又补充增加了“二年一次职工健康体检”的内容) , 并加强“集体合同”执行过程的中途管理, 每年对实施情况进行审核检查, 按时向职代会报告,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初步实现了职工与企业利益共享的目标。
三、当好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代言人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是职工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管理权的有效途径。工会作为职代会的工作机构, 负有在职代会闭会期间代表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职能。因此工会在实践中, 应以落实民主管理职权为重点, 依法为职工说话办事, 切实体现职工在企业转型发展中的主人翁地位。如我厂工会近年来根据“上海市职代会条例”规定, 按时召开职代会, 认真履行相关程序, 使职工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得到了切实体现;按照上级工会要求, 积极推动厂务公开, 以员工大会、群众座谈会、厂务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公开企业各类重大事项和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 使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得到了有效落实;充分利用每月党政班子联席会议的平台和平等协商机制, 积极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和意愿, 并根据企业经济运营的实际, 及时就有关“集体合同”的执行情况及其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沟通与协商, 从而使工会的“维权职能”真正落到了实处。
四、当好弱势群体“解、帮、扶”的责任人
工会是“职工之家”, 工会干部是职工的“家里人”。职工普遍希望工会干部在他们思想有疙瘩时, 能与他们促膝谈心;在对方针政策不理解时, 能为他们释疑解惑;在发生矛盾纠纷时, 能为他们出面调解;在发生暂时困难时, 能为他们排忧解难。因此, 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理所应当成为弱势群体嘘寒问暖的知心人, 切实做好为他们“解难、帮困、扶助”工作。多年来, 厂工会坚持“六勤” (眼、耳、脑、脚、手、嘴) 作风, 认真履行“解、帮、扶”职责, 并按照公司“创建民生环境, 维护和谐稳定”的要求, 制定了《企业“帮困送温暖”工作实施办法》, 坚持“四个必访” (职工大‘重’病、住院、意外伤害、突发事故) , 积极开展“帮困、助学、送温暖”活动, 建立工会“职工服务站”, 每周定时为职工进行测血压、健康咨询等服务。所有这些, 让职工真切地体会到了企业的关心和组织的温暖, 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和谐与稳定。
五、当好企业中心工作的促进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企业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是从根本上维护职工利益、促进和谐稳定的本质要求。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从这个意义上说, 企业的发展是职工的最大利益。因此, 以企业经济工作为中心, 团结、凝聚职工为实现企业经济工作目标有所作为, 是工会责无旁贷的使命。为此, 我厂工会近年来紧密结合企业“三年盈利计划”及其工作重点、热点与难点, 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主动寻求工作最佳结合点, 不断强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运用工会的传统优势, 以宣传栏、座谈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宣传企业工作方针和目标, 深入开展以“节能减排争贡献, 岗位实践当能手”为主题的“五比”劳动竞赛与“合理化建议”活动, 主动配合企业安全管理和物业管理, 认真组织职工代表进行安全大巡查, 开展以“找差距、堵漏洞、创文明、保安全、建和谐”为内容的“文明租赁户”竞赛, 积极协助党政总结提炼出“积极进取, 艰苦奋斗;知难而进, 奋发有为;勤俭治厂, 争创佳绩;以人为本, 共建和谐”的企业精神, 为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全面完成企业“三年盈利计划”创造了条件, 也为确保企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国有企业与国民利益 篇8
关键词:利益博弈,技术创新模式,企业创新,创新主体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针, 研究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和模式是技术创新研究的关键。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多, 如郭晓曦 (2004) 从双寡头市场的角度探讨了厂商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合作与不合作行为[1];陈抗 (2006) 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中可能出现的博弈模型[2];年志远 (2004) 从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抗风险能力差等方面出发重点研究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 认为中小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 应该以模仿创新为主[3];李新功 (2006) 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 探讨了社会资本环境下企业作为主体与社会资本充分结合的重要性, 认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应该利用社会资本环境, 在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下进行[4];梅姝娥 (2008) 分析了影响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因素, 研究了大量企业选择合作技术创新模式的原因, 认为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5]。但是这些研究在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具体应该采取何种创新模式方面缺乏系统的分析。本文利用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利益博弈分析, 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博弈过程, 提出了化解企业技术创新博弈的基本对策, 给出了我国以企业为主体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1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6,7]。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最小单位, 是新技术转化和应用的载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关键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国家的相关政策, 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 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及知识和智力支持, 技术创新能否成功, 技术创新的成果能否归企业自身有效利用等。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 必然要考虑上述影响因素, 选择适合自身的创新模式。
创新模式指的是创新实现的路径选择。技术创新学将创新模式分为三种: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8], 也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选择的模式。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就, 但与技术发达国家差距仍很大。在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中, 我国企业在总体上应采取以模仿创新为主的发展战略[9], 但具体来说不同的企业应有不同的策略选择。
2 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创新博弈分析
由于技术创新是一项充满着风险的活动, 而对技术创新的投资行为本身又会增加这种风险[10], 这就使得技术创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大企业更有实力承担技术创新的风险, 消化技术创新的成本, 也因其较强的偿债能力而更有可能获得资金支持;而中小企业则不具备上述优势。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分析, 可以利用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据此, 我们可以做如下假定。
假定1:企业可以根据其规模划分为大企业和中小企业, 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其规模正相关。
假定2: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的时候, 对其对手以往的创新行为和现在的技术现状都有充分的信息。
假定3:企业一般是风险厌恶, 或至少是风险中性。
根据假定1、2, 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并理性判断对手的实际情况, 就自己的技术创新行为进行选择, 通常都有两种策略选择, 即创新和等待对手创新成功后自己模仿创新 (简称等待模仿) 。
假设在同时进行一项创新时, 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为c1, 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本为c2, 由于二者上述的差异, c1
从收益矩阵图中可以看出, 对大企业来说, 当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 由于 (r1-c1) > r12, 故创新是大企业的上策选择;而当中小企业不创新时, 大企业知道若自己不进行技术创新, 除非自己能有效控制市场并防止拥有新技术的企业进入, 否则自己有可能面临损失全部市场份额的危险, 故创新仍是大企业的上策选择。所以, 对大企业来说, 创新是自己的一个绝对上策。对中小企业来说, 当大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时候, (r2-c2) < r22, 故等待模仿是自己的上策选择;当大企业不进行技术创新的时候, 虽然r24< (r23-c2) , 即创新获得的收益大于等待模仿的收益, 但这个利润差额是极小的, 这对一个风险厌恶者是无法承受的, 且中小企业能意识到无论自己策略如何, 大企业都会选择技术创新, 自己即使不创新也同样能享受到大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外部性, 故等待模仿是中小企业的绝对上策。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 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是否进行技术创新的这场博弈中, (创新, 等待模仿) 构成了一个纳什均衡, 其中大企业更倾向于自主创新, 中小企业则能够在大企业进行创新后选择模仿创新。
3 相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创新博弈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否完善决定着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能否被企业自身有效享有, 影响到企业是否会进行技术创新。规模实力相差比较大的企业之间的创新博弈可以参考上面的分析, 而规模相当的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可以存在两个企业的寡头市场为例进行分析。
3.1 理想状态的博弈
对一个存在两个寡头企业的市场, 作如下假定。
假定1:初始情况下, 两企业生产同质的产品且技术水平相当, 平分市场, 二者沿着同样的路径进行创新。
假定2:市场上存在着类似的替代产品, 但替代产品不如原产品好, 需要花一定的费用加以改进才能很好取代现有的产品。
假定3:两家寡头企业之间、两家寡头企业与潜在的替代者之间信息充分, 对彼此的历史创新行为和现状能做出理性准确判断。
假定4:所处社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且严格。
两家企业在技术创新时有相同的选择, 即创新或不创新。若二者技术创新同时成功, 则依旧平分市场, 此时二者的净收益都为r;一旦其中一家技术创新失败或是未进行技术创新, 则面临一个负的收益, 假设为r1 (r1<0) , 而创新成功者则获得一个新的净收益, 假设为r2 (r2>r) ;当两家企业都不进行技术创新或是创新失败时, 潜在替代者能迅速获得相关信息, 并能及时对替代产品加以改进, 进入该市场, 则原来的两家寡头企业则面临着丧失相当大市场份额的危险, 假设此时两者的净收益均为r3, r1
可以看出, 在理想情况下, 一旦不进行技术创新或是创新行为失败, 则面临着要么被对手夺去市场份额或被潜在替代者替代的危险, 所以两家企业的最优选择都是创新, 且力图避免失败。由于一旦对方创新成功, 而自己不创新或是创新不成功, 在对手占领市场之前很难再去模仿对手创新并取得成功, 故二者此时都会积极选择自主创新, 这样社会上就形成了一种积极创新的良好氛围。
3.2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情况下的博弈
假设上述两企业所处的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技术创新的成果极易通过技术外溢而使得企业无法有效享受技术创新的成果, 这样去掉理想状态下的假定4, 同时对原假定2、3放松修订为下述新的假定。
假定2:两家寡头企业对市场有一定控制, 潜在的替代企业很难在短期进入市场。
假定3:两家寡头企业之间信息充分, 对彼此的历史创新行为和现状能做出理性准确判断。
假定2可以具体阐述为:除去寡头企业原来对市场的控制外,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虽然潜在替代者能通过技术改造进入该市场, 但却无法保证新技术成果能有效归自己所有, 甚至无法弥补前期的投资, 这对一个风险厌恶者来说是无法承担的, 所以说潜在的替代者进入该行业面临着相当的难度。
根据上述假定, 这种情况下两家企业的策略选择与在理想状态下有所不同, 其新的策略选择为:创新和等待别人创新后模仿 (简称模仿创新) 。这是因为,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在对手进行过技术创新后自己可以进行模仿而不必担心受到严厉的制裁, 模仿创新取代不创新成为企业新的选择, 即相对于自主创新的高额成本和风险来说, 模仿创新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情况下两家企业的收益矩阵如图3所示。
当两家企业都进行技术创新并取得成功时, 假设市场格局不变, 两家的净收益相同均为正的r11;当一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而另一家企业进行模仿创新时, 进行创新的企业支付了高额的创新成本, 却被未支付成本的对手分享了技术创新的成果, 假设此时创新企业的净收益为r12, 而模仿创新的企业的净收益为r22, 且r12
在多次重复进行这样的博弈之后, 博弈双方都会习惯性地选择等待创新, 进入一种类似串谋的“默契”状态, 双方最终都不进行技术创新, 或是约定进行有限度的局部性创新, 这样就能在有效规避技术创新风险的同时仍然享受一定的高额利润, 结果技术创新就陷入一个停滞状态。
3.3 两企业间的动态博弈
前面的分析一直是以静态博弈为主, 但现实中不同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 而是有先有后的动态博弈。仍然以上述实力相当的两家企业之间的博弈为例, 下面进行动态博弈分析。
假定1:初始情况下, 两企业生产同质的产品, 二者沿着同样的路径进行创新。
假定2:产品由于技术问题, 很难被模仿。
假定3:两家企业之间信息充分, 对彼此的历史创新行为和现状能作出理性准确判断。
从假定2可以知道, 企业一旦要进行技术创新则只能选择自主创新, 很难模仿对手。假设企业A、B决定开发一个新市场, 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尚犹豫不决。若企业A率先行动, 而企业B在发现A行动后会做出反应, 最终的博弈结果有四种可能, 其动态博弈的决策树如图4所示。
在决策树的四个结点上是双方的收益向量, 左边为企业A的净收益, 右边为企业B的净收益, 最终均衡解取决于市场的容量;而无论市场容量如何, 只要一方创新而另一方选择不创新, 不创新方的最终收益都最多为零。上述博弈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市场容量大小。
当市场容量足够大, B在A创新后选择技术创新仍然能够盈利, 即r11>0、r21>0时, 最终均衡解为 (创新, 创新) 。这种情形可以宝洁公司和联合利华公司间的博弈为例说明。针对中国去屑洗化市场, 宝洁公司率先推出了“海飞丝”品牌, 并在十多年的时间内达到了去屑产品市场80%的占有率, 而联合利华公司除了“力士”、“夏士莲”品牌产品外一直没有推出其他的相关去屑产品。去屑洗化市场是一个长久的高利润市场, 容量较大, 不是一家企业产品就能使之达到饱和的, 联合利华公司最终在2007年推出了“清扬”品牌产品。在这场博弈中, 由于市场容量大, 后行动者最终选择了创新, 而 (创新, 创新) 成为均衡策略解。
当市场容量有限, 即只要一家企业提供新产品就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 两家企业同时创新反而对双方都不利, 这表现在决策树的四个结点上为:r11、r21为负, 即A创新后, 若B仍然选择创新, 双方的净收益r11、r21均为负。此时博弈双方应该避开与对方同时进行技术创新行动, 这样率先创新者将获得市场, 均衡策略集为 (创新, 不创新) 或 (不创新, 创新) 。
但是, 在有限市场容量的情况下, 假设B发出一个威胁:“无论A是否进行技术创新, 自己都肯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 若A相信了B的威胁而不进行技术创新, 则B将会获得这个市场;而若A根本不理会B的威胁并果断进行技术创新, B其实是不会进行技术创新的, 因为理性的B知道A采取行动后自己的最优策略是不创新而非创新, 此时企业B的威胁为“不可信威胁”。
在另一种情况下, 假设率先行动者A发出了一个“承诺行动”:只要B不行动, 自己会给B一笔好处, 如在新产品的使用上给予B极大的优惠。这种情形我国也普遍存在, 尤其是在外国和本土企业之间博弈中。在这种情形下, 一般是本土企业B握有市场准入权但在技术上落后, 而国外企业技术领先, 为打开新市场, 主动向B许诺产品优惠或是技术转让。这种承诺与上面的威胁信号有很大不同, 由于B在市场上有主动权, 企业A的承诺一般都是可信的;但是, 这种可信与技术转让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 且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变故。下面以我国大飞机发展项目为例进行分析。
上世纪70年代, 我国出台了大飞机项目, 并于1985年造出了运10。但是由于大飞机涉及的技术和未来市场的问题, 加上当时麦道公司为打开中国市场, 承诺与中国合作上大飞机项目, 甚至免费转让技术, 导致运10最终遭下马, 中航与麦道合作组建公司, 计划组装M90;然而, 随着后来麦道和波音合并, 美国国内的M90生产线停产, 而中航与空客、新加坡科技接触并合作, 原本与麦道的合作计划最终失败。在这个例子中, 由于麦道公司的变动 (相当于博弈模型中的企业A) , 多方博弈利益体的出现 (波音、空客、新加坡科技) 及80年代末的政治因素, 最终使得原本企业A的“承诺行动”无法实现, 博弈企业B遭受获得负收益。
4 我国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创新体系的基本策略
企业是否进行创新、以何种模式创新, 是企业根据自身和对手情况, 结合所处社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作出的综合选择。在创新活动资金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不理想情况下, 企业的最优选择可能是“不创新”, 这对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福利都是不利的。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机制, 改善企业的创新环境, 激发企业创新的主动性, 使得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促进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加大对技术创新企业的政策优惠和奖励。
如政府可以对积极创新的企业给予政策、资金、土地使用、税收甚至产品推广方面等的优惠, 给予创新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等的支持, 召开表彰大会给予名誉方面的奖励等。这些优惠措施一方面能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 另一方面能增加企业的收益, 也就是说人为地改变前述收益矩阵中的创新收益, 使得创新永远成为企业的最优策略, 这样不仅有效规避了不创新串谋, 还有可能使社会形成积极创新的氛围。
(2) 加强法制建设, 保护知识产权, 创造良好的社会创新环境。
技术专利是企业创新的成果, 也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能否做好企业专利权的保护工作关系到整个企业集群的最终创新发展。政府应当严厉打击非法盗版并加大惩处力度, 使得企业能在一定的时期内专享技术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 这样才能使企业一直保持技术创新的动力。
(3) 加强研发机构建设, 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有关统计显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企业内设的专职研发机构数量不断减少, 2003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机构数与1995年相比减少近一半, 拥有专门研究开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已经从1993年的63.4%下降为2003年的24.9%[11]。研究机构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竞争能力, 所以一定要加强企业的研发机构建设, 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4) 加大对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和研发主体的激励力度[12]。
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 而研究人员则是企业研发主体, 企业家承担着连接企业投资者和企业研发人员以及为研发人员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的作用, 是决定是否进行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 因此必须加大对企业家和研发人员的激励力度。
(5) 提高模仿创新的层次, 即重在模仿基础上的创新, 而非简单的模仿。
模仿创新不是简单的模仿, 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二次开发, 企业只有不断地对原有技术发展和完善, 缩小与先进技术的差距, 积累技术创新的经验, 壮大自己的技术创新团队, 最终由模仿创新过渡到自主创新, 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创新体系, 享受到技术创新带来的高额利润。
(6) 加强产学研结合, 为企业自主创新积聚力量。
要努力建立一种长期稳定和制度化的产学研利益共同体, 使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能在企业中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带来企业技术的进步;而企业在此基础上要增强自身的吸收消化能力, 并积累壮大自身的创新经验。
参考文献
[1]郭晓曦.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 2004 (1) :8-10.
[2]陈抗.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6 (1) :31-33.
[3]年志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模仿创新[J].科学管理研究, 2004 (6) :19-21.
[4]李新功.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6 (5) :9-12.
[5]梅姝娥.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问题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5) :20-24.
[6]ROMOR.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Political E-conomy, 1986, 36 (6) :1002-1037.
[7]ROBERT L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 42 (3) :3-42.
[8]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9]彭纪生.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 2003 (6) :18-22.
[10]PETER DEMARZO.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al investmentbooms and bust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7, 85 (8) :735-754.
[11]李建民.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形成的对策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 2007 (3) :34-39.
【国有企业与国民利益】推荐阅读:
国有企业的发展与管理05-25
《企业国有资产法》与国有资产运营管理12-02
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的实践与思考09-03
新三板企业资本运作六大守则风险与利益并存06-16
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08-11
《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暂行办法》07-22
企业利益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