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的实践与思考(通用8篇)
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的实践与思考 篇1
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的实践与思考 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紧密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风建设的实际,着眼履行出资人职责和有效发挥监督管理职能,构建符合国有企业实际的惩防体系,对促进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国有企业预防腐败面临的形势任务
1、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特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的性质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逐步向股份制转变;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逐步向对资产的监督管理转变;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逐步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改革发展逐步向适应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转变。这些发展变化,从不同角度对搞好预防腐败工作、履行出资人职责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2、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存在的问题。调研显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一是由于教育不到位,导致部分领导干部在日趋多样化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淡化,廉洁自律和拒腐防变能力减弱,;二是由于制度不完善,导致党风建设和预防腐败工作与实际断档、脱节、缺位,监督管理不规范;三是由于监督不力,导致工作空间覆盖出现死角、空白、甚至真空地带,腐败有机可乘;四是由于机制不健全,导致工作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开展不持久,效果不明显。实践表明,这些问题既是国有企业廉政方面容易发生问题的主要方面,也是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必须重点把握好的关键环节。
3、国有企业党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调查和实践中我们发现,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重视程度高、表率作用好的企业,党风建设工作就好;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宣传舆论氛围浓的企业,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就强;制度机制健全、监督有力的企业,工作失误和干部犯错误的现象就少;注重教育、制度、监督、惩治、改革有机结合,各方面作用发挥好的企业,工作的效果就明显;责任落实、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企业,预防腐败的成果保持就好。也就是说要抓好预防腐败工作,必须抓好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抓好了教育、制度、监督各项工作的落实,抓好各方面作用的发挥和深入持久的工作。
二、实践与探索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在预防腐败中的基础作用和治本功能
(1)围绕三个重点,抓好长年性教育,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把理想信念、党性原则、廉洁从政能力、预防腐败责任意识和拒腐防变自觉性教育作为重点,规定学习内容,安排学习篇目,配发学习资料;坚持把对领导干部的教育作为重点,每年对学习进行全面系统的安排,明确学习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坚持把确保学习质量作为重点,通过检查督导等形式扎实抓好落实,力求做到真学真懂、入心入脑、有用管用。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拒腐防变和履行领导人
1职责的能力、意识和素质的提高。(2)注重四个结合,抓好广泛性教育,构筑全社会预防腐败的思想防线。一是把预防腐败工作与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构建“大宣教”格局,营造党风建设的浓厚氛围;二是与加强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把党风建设渗透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形成企业内部预防腐败的良好环境;三是与构建廉政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评价对于预防腐败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努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气;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培养人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品行素质,使崇德明理、洁身自好成为干部的自觉追求。
(3)突出特色,超前预防,用警示训诫再筑一道预防腐败防线。警示训诫是陕西省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预防腐败工作之路,它是针对党员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空当”和薄弱环节,以及可能出现和正在演化中的腐败问题、具有轻微违规违纪行为或工作中有失误的党员干部,着眼超前防范和动态监督,区分不同情况,通过警示提醒、诫勉督导、责令纠错三项制度,及时提醒一部分人不犯错误,有效控制一部分人少犯错误或不犯大的错误,着力督导犯了错误的同志切实改正错误,最大限度地教育、挽救有一般性错误的党员干部,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从而达到支持改革者、保护干事者、提醒失误者、教育错误者的目的。
2、整合监督资源,履行监督职能,增强防范能力。
(1)党内监督。一是以党委、纪委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为主体,落实各项监督制度,对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及领导人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实施监督。二是以着力监督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和党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履行职责、行使权利为主体,强化党内监督功能。三是以各级党委加强对下一级党组织及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为主体,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完善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和工作机制,研究和落实整改措施并接受监督。
(2)出资人监督。一是以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为主体,实现国有资产监督主体到位。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着力从管理体制上规范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责,推进企业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者治理结构为主体的制约监督机制。二是以过程监督为主体,提高监督实效性。重点加强对决策、投资、财务等经营管理和领导人员行为的过程监督,做到事前知情,事中监督,事后检查,提高监督的效率和水平,维护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
(3)职能监督。一是以积极推进外派监事会工作为主体,加强董事会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以及经营班子的监督职能,加强对企业重大活动的监督。同时建立和完善监事会监察结果的运用、落实及反馈机制。二是坚持把企业效能监察与加强管理紧密配合,重点对物资采购,工程项目招投标,重要基建技改项目,大额度资金运作和企业存在的效益、效率、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等开展效能监察。三是逐步推行效益审计,突出对重点企业,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真实性,建立健全审计监督的运用、落实和反馈机制,增强应用效果。
(4)民主监督。以企业工会、职代会为监督主体,落实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保证职工代表依法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并履行职责。健全政(厂)务公开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实行任期内长短目标和生产经营、安全效益指标的公开,重大经营决策公开,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项目公开,企业财务收支、管理费用、效益情况公开。设立职工监督小组、特邀监督员等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组织。
三、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其原因
1、教育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学习教育在个别企业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为:部分单位和干部对学习的认识不高,重视不够,甚至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来敷衍;学习教育的制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与形势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学习教育的内容不具体、要求不明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指导性;学习教育的管理不严、落实不力、方法不活,效果较差。二是 “大宣教”格局还没有形成,虽然大多数单位制定了实施意见,明确了责任分工,但工作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还仅仅停留在文件层面上,有关部门参与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各自为政,与真正意义上的“大宣教”还有很大距离;三是部分企业预防腐败的宣传力度不大、氛围不够浓厚,没有形成共同关注、共同支持、共同参与的强势舆论;四是个别干部主观上放松了学习和思想改造,静不下心,安不下身,即便是组织学习也是进得了眼睛,入不了脑子,进而导致政治安全意识不强,拒腐防变能力减弱,预防腐败职责观念淡化,放纵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制度建设存在一定不足和缺陷。实践中发现,预防腐败的制度建设在以下四个方面还需加强:一要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个别企业之所以监督管理出现漏洞,关键是制度不健全,制度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不严密、不详细、不全面、不严格,制度之间的衔接不紧密,没有做到时间和空间的全方位覆盖。二要增强制度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实践中一些单位监督缺位和监督不力的主要原因是制度建设与企业实际和预防腐败工作的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有的过于理论化,有的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依个人意志决策,有的目标要求不明确,致使制度与实际脱节,工作切不中要害。三要增强制度的适应性和实效性。有的企业虽然在工作中做了积极努力,但效果一般,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制度建设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发展的形势和要求不适应、不合拍,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是在制定制度过程中,重视了制度的体系建设,忽视了突出重点和围绕中心工作的要求,使工作打了折扣。四要增强制度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工作中我们发现,个别单位虽然体系完善,制度健全,但制度的刚性明显不够,主要表现为对人员责任的划分不明确,对落实制度的要求不具体,对责任追究的规定比较模糊。
3、监督管理需要不断强化。实践中发现,在实施监督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实施监督蜻蜓点水,缺乏有效性。个别部门和个别人员责任意识和原则意识不强,老好人思想严重,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监督管理点到为止,落实工作勉强应付,严重影响了监督质量。二是重点监督隔靴搔痒,缺乏规范性。一方面对企业主要
领导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渠道不畅,监督乏力;另一方面对“三重一大” 等重大事项的监督还浮在上面,站在外面,落在后面,基本没有深入进去。三是监督目标依样画瓢,缺乏针对性,上级怎么部署自己怎样安排,上级怎么要求自己怎么落实,不能针对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定工作思路和措施、实施有效监督。四是监督作用一支独秀,缺乏广泛性。多数企业的监督工作主要依靠纪检监察部门和审计、财务监督,其他部门和群体的监督作用基本没有有效发挥。五是责任追究虎头蛇尾,缺乏严肃性,监督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查处问题存在平衡关系、用批评代替处罚、用处罚代替处分,用处分代替法律和雷声大雨点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现象,影响了制度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四、对进一步搞好预防腐败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1、准确把握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增强预防腐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准确把握事物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方法论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国有企业预防腐败工作首先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几年来工作的主要体会之一。一是要注重调研,要围绕工作中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等,适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深入分析造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矛盾的主次要方面、发展的方向和规律,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办法和措施,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二是要拓宽视野,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各级组织特别是基层单位实践中的新思路、新经验、新举措,认真研究其中的普遍现象,探究普遍规律,不断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方法,推动工作深入健康开展;三是要超前思考,着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机构改革、体制改革、资产重组、产权交易中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重点工作,抓住关键环节,积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工作体制和机制。
2、切实搞好学习教育,为预防腐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人的思想意识,思想意识决定人的社会行为。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必须继续在加强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上下功夫,不断提高领导严格自律、主动接受他律、自觉履行职责的综合能。一方面,要扎实抓好思想道德教育,综合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长期的、强制的、系统的学习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荣辱观,使领导干部自觉拒腐防变,带头廉洁自律。另一方,面要着力构建大宣教格局,结合业绩考核实行廉政一票否决和经济责罚,真正把各部门、各方面的作用发挥出来;再一方面,要努力营造预防腐败的强势舆论,以“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八荣八耻”为主要标准,以廉政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舆论宣传为主要形式,努力建设符合党风建设和时代要求的廉政评价体系,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预防腐败工作的良好环境。同时,要进一步深化警示训诫工作,将警示训诫与干部教育、监督、管理有机融为一体,建立警示训诫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廉政建设的预警机制、动态监督机制、保护挽救机制。
3、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推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工作。通过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推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要正确处理治标与治本的关系,着力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发挥制度的规范和保障作用,从源头上不断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这既是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的治本之策,也是党风建设的关键环节。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管制度。突出对国有资本的有效监督管理,完善出资人监管制度,重点明确权限、职能、责任和具体要求,明确
资产管理和相关事项审批程序,确保国有资产安全运行;突出责任追究,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落实责任、措施和要求,促进工作深入有效开展;突出对经营管理过程的监管,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规避经营风险;突出增企业预防腐败的整体能力,完善企业选人用人管理制度,努力提高领导人员队伍素质;突出防范重大问题发生,完善决策监督制度,重点加强对“三重一大”的监督;突出落实职工民主监督权利,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在预防腐败中的积极作用;突出强化对一把手行使管理权力和个人行为规范的监督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对企业主要领导特别是行政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加快建立现企业制度步伐,规范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和对权力的制衡,充分发挥“三会”和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尽快建立职务消费制度,转变职务消费观念,规范消费行为。
4、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进预防腐败工作健康有效开展。实践证明,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有效预防腐败,学习教育是基础,制度建设是重点,抓好监督是关键,强化管理是根本。建立长效机制是实施有效管理、确保工作深入健康开展的重中之重。结合国企监管的实际,当前要着重建立四个方面的长效机制。一是以任期目标责任和廉洁自律为主要内容,建立领导班子职务压力机制,明确领导人员任期目标责任、标准要求和监督管理措施,提高领导人员拒腐防变和抓好党风建设的自觉性;二是以生产经营、资金运转和“三重一大”为主要内容,以落实部门人员责任、强化日常管理考核、奖惩兑现为主要形式,建立过程监督的长效机制,综合发挥各部门的作用,提高监督监察效能;三是以促进各项制度落实为目标,以促进党风建设和预防腐败目标实现为目的,尝试建立预防腐败工作风险抵押和责任追究的激励机制,推动工作深入持久健康有效开展;四是积极探索和建立纪检监察工作垂直管理制度和纪委书记委派、交流制度,合理确定任职年限、任职目标、任职责任、任职要求和任免规定、交流方式,促进纪检部门在预防腐败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5、狠抓落实,努力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预防腐败工作。实践证明,推动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预防腐败工作,必须在落实上下功夫。通过抓落实,保证惩防体系作用的有效发挥,保证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保证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首先,要坚持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预防腐败工作与落实国有资产监管的责任有机结合,统一安排部署、落实工作责任,协调同步推进。其次,要发挥好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和对日常工作的管理职能,切实突出对制度规定及其制定和执行情况的检查落实,尽可能做到指标分解明确、责任落实具体、考核管理量化、奖惩兑现严格,不断提高工作质量,防范问题的发生。再次,要以改革发展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既要努力适应改革发展形势任务的要求,又要有效防范市场竞争规则和交换原则的消极影响,在改革发展中加快预防腐败工作制度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的实践与思考 篇2
国有企业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
1. 外在原因
(1) 经营管理方面的不完善。表现之一是用人不当、疏于管理。重要岗位的人员素质偏低, 不能对自己用严要求、高标准来自律。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有些领导者对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存在模糊认识, 认为企业只要搞好经营方略的谋划、搞好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就能不断发展,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直接创造经济价值, 抓多了会被条条框框束缚, 不利于经济活动的开展, 因此也就忽视了对企业人员的管理。表现之二是财务混乱、管理松散。这一问题是大多数国有企业腐败现象滋生的根源。具体表现为:一是私设小金库及账外账;二是财务人员身兼数职;三是财务垄断, 一个人说了算, 这些都对国有企业中的腐败现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表现之三是权力集中、缺乏监督。决定权过于集中, 而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企业在监督机制建设、防范权力滥用的制度建设方面极为薄弱。权力失去监督, 必然导致腐败。
(2) 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一是不能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与惩治腐败的关系。有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推进改革开放与惩治腐败的关系, 认为水至清则无鱼, 怕管的太死, 不利于引资招商, 不利于发展经济, 所以放松管理, 导致一些腐败现象和行为的发生。二是因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善。在转制过程中, 由于机制制度的不健全, 不完善, 对从政行为、企业行为、市场行为的规范和约束难以到位, 有些法律、制度执行起来弹性较大, 客观上为腐败的滋生和蔓延留下了可乘之机。
(3) 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部分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对预期个人收入期望较高, 加上我国现行体制下养老保险、离退休金制度的不完善, 这些情况使部分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心理失衡, 用掌握的权力把国有资产化公为私。
2.内在原因
(1) 国有企业转制改革的过程中, 一些领导干部忽视了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 在种种诱惑下, 从最初涉腐的“提心吊胆”变成“理所当然”, 一步步走向了违纪的深渊。
(2) 腐朽思想侵蚀。一些手握权力的人失去了社会主义的崇高信念, 拜倒在金钱的脚下, “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当正当的工作收入不能满足他们对金钱的欲望时, 他们便开始铤而走险, 违法违纪, 捞取金钱。
(3) 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有机地结合, 导致触犯了法律仍浑然不觉。
国有企业易产生腐败现象的环节及其特点
1. 国有企业产生腐败现象的主要环节
(1) 企业资金运转环节。资金运转失控, 易出现挪用公款、受贿违纪及合伙窝案串案的现象。
(2) 企业改制环节。企业改制中隐瞒、转移资产, 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3) 企业经营购销环节。经营购销缺乏监控, 暗箱操作, 易出现贪污、挪用资金违纪现象。
(4) 企业承建基础设施项目环节。在发包、招标环节上易出现受贿违纪现象。
2. 国有企业产生腐败现象的特点
(1) 涉嫌腐败的人员在其工作岗位上, 具有影响人、财、物的支配和控制流通环节的权力。
(2) 具有涉案金额大, 危害严重的特点。首先是参与经济犯罪的国企人员数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次是每发生一起此类案件, 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3) 在很多案件中, 萌生腐败所涉及到的多部门、多环节人员串通一气、共同作案, 形成攻守同盟, 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4) 腐败方法、手段不断翻新。在人为增加办事环节、办事手续繁杂的过程中, 见缝插针, 伺机作案。
预防国有企业产生腐败现象的对策
1.充分发挥企业职能, 正确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1) 搞好宣传, 再教育。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以强化党的宗旨意识。企业领导如果时刻牢记党的宗旨, 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就会时刻警觉歪风邪气, 时刻反省自我, 就能在“为谁掌权, 怎样用权”的问题上准确定位自己。二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以强化公仆意识。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念, 才能正确处理作为公仆的自己和作为主人的人民群众的关系。三是要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以强化奉献意识。身为党员干部要时刻想着职工和群众, 想着如何去做贡献, 有了这种意识, 才能正确对待权力、名利、地位、荣辱等人生的基本问题, 自始至终地为人民服好务。四是要充分发扬民主以强化接受监督的意识。监督缺失, 小的缺点和错误就会铸成大错, 因此, 领导干部一定要发扬民主, 在自己和职工群众之间营造民主的氛围,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防止“小节”变“大恶”。五是要洁身自好以强化自警意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和“社交圈”, 但身为领导干部应该明白, 行使权利不是个人行为, 不能把社会上的关系学带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近些年的腐败案例有力地说明:某些干部的腐败正是从不正常的交往开始的。事实证明,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不法分子追逐和进攻的重点目标, 领导手中的权力越大就越应该保持警觉。要善于把握好自己, 真正做到“耐得住清苦, 抗得住诱惑, 守得住本色”。六是要坚持选贤举能的责任意识。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党的“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 真正把品德高尚、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坚持原则的人选到重要岗位上来, 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2) 加强企业管理, 健全各项机制。一是有章可依, 有章必依。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干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监督和制约制度、党风廉政制度, 并切实把这些制度落到实处, 做到违章必究, 确保在机制上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二是加强干部的任用考核。领导干部整体素质的高低, 是企业预防腐败成败的关键。搞好干部的提拔聘任工作, 把好选人的第一关, 是避免组织人事方面的不正之风、保证干部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良方秘诀。三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没有监督的权力是腐败的开端。保证正确行使权力, 必须进行有效的监督:第一, 企业监督。在企业管理中, 首先要防止权力过分集中, 要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 对于重大问题, 必须坚持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其次要增加权力运作的透明度, 做到办事制度公开, 办事结果公开;最后要使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正确行使职能, 大胆开展监督。第二, 职工群众监督。监督职能不仅仅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 必须发挥新闻媒介和广大职工的监督职能, 增加企业决策和相关工作的透明度, 让职工了解和参与企业的决策, 提高企业职工勇于揭发违纪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是预防国有企业腐败现象的一个有效的办法。
2. 预防国企腐败的发生, 纪检监察部门责任重大
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发挥好监督职能。开展必要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把监督关口前移, 对于一些仅有苗头的现象敢于深挖, 开展诫勉教育, 预防腐败的发生;针对重点难点工作要开展必要的事中监督, 查缺堵漏;对已经发生的违法违纪现象决不手软, 一查到底。这样既保证了监督职能的履行, 又给检察机关的反贪污贿赂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要正确行使监督职能, 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作风过硬、快速反应的纪检监察队伍, 严格履行职责, 预防腐败现象。当前, 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执纪水平是纪检监察部门为企业转制改革和发展服务的迫切要求, 这对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对纪检监察人员的自身素质、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外在形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深入了解企业实际状况, 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 明确中央为国企改革和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政策原则, 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研究, 努力提高政策法律水平, 树立纪检人员的良好形象。
(3) 要有章必循, 从严执纪。纪检监察部门在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的过程中, 首要的工作是预防和制止影响企业发展的腐败行为, 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对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违纪违法行为要认真查办, 认定事实, 从严惩处。
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的实践与思考 篇3
关键词:构建;惩治和预防;机制;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12-0066-05
构建与现代商业银行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商业银行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选择。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要求,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要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夯实工作基础,逐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机制,不断推动反腐倡廉工作向人性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就如何有效构建与现代商业银行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围绕教育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惩处机制建设四条主线,结合本行实际,现提出以下几点思路:
一、着眼“四个增强”,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机制
防治腐败,教育是基础。银行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思想教育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根本性的基础工作,从科学规划、完善机制、突出重点、创新方式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教育的系统性、主动性、针对性和成效性。[1]
1.科学规划,增强教育的系统性。反腐倡廉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确保银行稳健经营的一项长期性任务。要注意从加强教育系统性建设入手,整体规划,明确重点,统一安排,做到既有中长期规划,又有年度工作重点。如工行海南省分行专门制定了《2005—2007年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规划》,明确了初步确立和实施阶段反腐倡廉教育的目标任务;结合每年中纪委全会主要精神和总行纪检监察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研究制定了当年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计划。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立足解决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廉政教育,数年坚持,常抓不懈。几年来,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中心主题,该行先后开展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以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先进典型为内容的正面示范教育、以胡长清、王怀忠、刘方仁等典型案例为重点的警示教育、以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教育等系列专题教育活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完善机制,增强教育的主动性。针对反腐倡廉教育时效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银行要发挥各方力量,共同抓好工作落实。一是从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抓起,把反腐倡廉理论作为各级行党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点,从内容、时间、人员和效果上抓落实。二是结合各专业部门的职能分工和业务特点,把党风廉政教育内容纳入各部门日常工作和计划总结之中,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三是建立部门联络员、联席会议、工作报告和信息报送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加强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宣传教育、工会、团委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推行责任目标管理,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形成党委统抓、纪委协调、部门各负其职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机制。[2]
3.突出重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根据不同对象,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一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各级管理人员,坚持施教于先,抓好重点教育。从落实廉洁从业党课、中心组理论学习、廉政知识培训等制度入手,深入开展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主要内容的反腐倡廉理论教育,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业绩观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以落实“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为主要内容的廉洁从业教育。为督促落实“一把手”廉政党课制度,工行海南省分行纪委书记每年给分支行行长和机关党员干部上一堂廉政党课,起到了带头和示范的效应。此外,该行每年还要举办以新制度、新规定、新办法为主要内容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纪检监察培训班,并现场进行培训测试,有效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和各级管理人员廉洁从业的意识。另一方面,对普通党员和员工,坚持“三个结合”,抓好普及教育。即:在岗教育与专门培训相结合,组织开展以学习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反腐倡廉理论教育、“学制度、纠违章、防案件”为主题的警示教育、以业务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培训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并把遵章守纪、反腐倡廉内容纳入新入行员工入行培训必学科目之中,进行专门培训;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每年开展先进典型正面示范教育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方式相结合,在充分运用专题报告会、观看电教片、黑板报、宣传栏、简报等宣传教育形式的同时,积极利用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开展教育活动,使教育更贴近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增强了感染力和说服力,增强了普通党员和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3]
4.创新方法,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在教育形式上,要注意融入人性化和个性化,不断探索多元化、制度化和精细化的教育模式。每年元旦前夕,工行海南省分行都要专门下发通知,提出廉政要求,早打招呼,及时提醒,防患未然。节日期间,省行领导通过发廉政短信、寄廉政贺卡,在送去节日祝福和问候的同时,也宣扬了廉洁奉公、勤政务实的优良作风。该行连续五年以赠送《廉洁自律必读手册》的形式对分支行领导干部和省行机关正副总经理进行教育,反响很好。该行还注意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借助银行内部“网讯”渠道,通过经营动态、基层快讯、党风行风建设、主题教育、“扫雷工程”、治理商业贿赂、职业道德教育、行务公开等专栏,大量宣传报道党风廉政建设的动态和成效,使之成为全行反腐倡廉教育的一个平台。每年坚持抓好“六个一”活动:读好一本书、上好一堂廉政党课、举办一次专题讲座、观看一部电教片、组织一次廉政知识测试和开展一次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要积极探索利用影视媒体、平面广告等现代手段开展宣传教育。
二、立足“四个深化”,构建制度反腐的保障机制
防治腐败,制度是保证。银行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深化反腐倡廉基本制度、源头防治腐败制度、内控案防机制和科技防控手段建设,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行为的刚性制约机制。[4]
1.深化基本制度建设,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有效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保证。银行要结合自身管理的特点,从实际出发,积极完善反腐倡廉基本制度。一是根据反腐倡廉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和全行股份制改革发展进程,进一步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如工行海南省分行重新修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案件防范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量化检查评价标准》等制度;二是修订完善了党委班子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党委议事和工作程序;三是相继规范领导干部三项廉政谈话、配偶子女从业情况报告、礼品(礼金)登记、收入申报、个人重大事项和个人廉洁自律专题报告制度,形成集自律、他律和律他于一体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体系。
2.深化源头制度改革,推进反腐防腐工作。源头治理是反腐倡廉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要紧紧抓住“权、钱、人”等重要环节,不断深化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改革。一是认真落实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征求纪委意见、任前公示等制度,管理人员一律竞聘上岗,纪检监察参与全程监督,做到没有经过民主推荐程序的、不是多数群众公认的,不列为考察对象;党委成员不齐时,不讨论干部问题;不符合程序的不上会、不上报、不审批,防止拉关系、找人说情等不正之风,进一步完善以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为主要内容的选人用人机制。二是实行市场营销与审查审批相分层的信贷工作机制,贷审会实行记名式投票,使信贷决策不断趋向民主化和科学化,有效防范个人道德风险和决策风险。三是建立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如工行海南省分行制定和完善了《分支行长经营绩效考评办法》、《绩效挂钩费用分配办法》和《省行机关部室绩效考核暂行办法》等系列考核管理办法,同时,修订完善了省分行《财务审查委员会工作规则》等制度办法,推行财务集中管理,完善财务审批机制,初步形成了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四是成立集中采购部和集中采购评审委员会,建立委员库和专家库,健全集中采购制度,加强对采购方式、流程、供应商推荐、评审和合同执行等环节的监督,保证集中采购合法、合规、公正。源头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规范“人权、事权和财权”,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5]
3.深化内控制度改革,夯实经营发展基础。发展是硬道理,管理也是硬道理。针对海南银行业内控基础薄弱的实际,工行海南省分行坚持把“内控争优”作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抓基础建设。通过基础建设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增强制度的严密性、易知性和可操作性,使每一项业务的开展都有相应的制度约束。该行先后制定了《总会计管理办法》、《柜面交易风险预警监控工作管理规范》、《基层网点负责人内控履职管理办法(试行)》、《员工思想行为动态分析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相继梳理和整合了266项业务规章制度,在总行原8个专业业务操作指南615个流程图的基础上,又补充绘制了35份业务操作流程图,全面落实了总会计和营业经理委派制度,调整充实了检查监督力量。全行先后委派总会计20人,运行督导员38人,营业经理235人,加强了内控案防工作力量。二是抓思想教育。在建章立制的同时,从提高全员制度执行力入手,强化内控和案防制度的学习。通过专门举办高级管理人员内控案防制度培训班等,对新出台的规章制度进行专题辅导。各基层行要通过举办中层干部、营业经理及业务骨干内控学习班、以会代训、安排辖属网点和部门分组学习、组织员工班后学习等多种形式,将学习贯彻执行文件和实现内控工作目标要求结合起来,使全行内控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三是抓问责考核。通过推行内控案防“一把手”负责制,建立业务操作人员违规积分档案,实行行政问责制,形成集责任、防范和查处于一体的内控案防工作体系,形成“全行重视,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控制”的内控文化氛围。该行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海南省分行内控合规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海南省分行内控问责试行办法》、《内部经济案件考核办法》和《海南省分行关于领导干部实行案件引咎辞职规定》等内控案防考核问责制度,强化内控案防工作执行力,2005年以来该行连续多年保持无内部经济案件和领导干部违规违纪案件,其在工总行内控评价等级有了明显上升,为其在全国系统一级分行行长经营绩效综合考评排名的大幅提升夯实了基础。
4.深化科技防控建设,强化科技硬约束。银行要利用科技手段推进业务流程改造,加强风险监测预警,这是有效控制业务操作风险、防范风险和案件的重要手段。这几年,工行海南省分行发挥信息科技方面的优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快制度软件化,增强科技硬约束。2006年,该行先后引进并投产了柜面交易风险预警监控系统、非现场稽核系统等多个内控管理和业务开发方面的科技系统,使防控建设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核算质量显著提升,综合差错率大幅下降。该行差错率均值由2006年初5.38%00下降到今年上半年0.14%00,下降了5.24个万分点,降幅达98%。
三、依托“三位一体”,构建有效制约的监督机制
反对腐败,监督是关键。只有全方位地搞好监督,才能确保各项廉政措施落到实处。银行要不断拓宽监督渠道,整合监督资源,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监督与群众监督、行内监督与社会监督有效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群众监督和“八小时之外”监督于一体的监督机制。
1.抓内部监督,促廉洁自律。内部监督是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机制能否有序有效运行的关键。要坚持以决策和执行为重点环节,以各级管理人员为重点对象,不断强化内部监督工作。一是抓班子内部监督。通过开展“四好班子”建设和落实党内监督制度,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完善领导班子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在班子内部形成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根据机构改革和干部交流情况,对基层分支行班子配齐纪委书记或纪检委员,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履职报告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班子内部监督。二是抓“三项”廉政谈话。一级分行纪委主要领导每年都要与分支行和机关处室主要负责人进行工作谈话,提醒落实一岗双责;对新提拔的管理人员,任前进行廉政谈话,任后及时跟踪考察;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进行诫勉谈话。[6]2007年以来,工行海南省分行已先后与20名机关部室负责人和19位分支行“一把手”进行了集体工作谈话,与16名新提拔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与7名群众有反映的领导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谈话均由纪检监察室组织、纪委书记主谈,反应和效果都非常好。三是抓干部自我监督。要坚持领导干部填报个人廉洁自律情况专题报告制度,并把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之中,在中层干部会上述职、述廉,在内部网讯上公开、公示,促进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四是抓纪检监察监督。要通过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量化检查评价和专项执法监察等手段,对领导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规定、个人廉洁自律情况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考核和评价。同时,认真落实廉政档案、收入申报、个人重大事项报告、配偶子女从业报告等制度,对一级分行直管干部全部建立廉政档案,将干部的个人收入、重大事项、廉政鉴定等情况全部入档管理。只有加强内部监督,才能有力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7]
2.抓群众监督,构有效他律。群众监督是监督的基础。银行要始终重视并注意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以他律促自律。一是全面推行行务公开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各基层行要成立行务公开领导小组,及时对重大决策、财务、用人和资产处置等公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开通纪检监察举报电话,开设举报信箱和电子信箱,建立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畅通群众投诉和举报渠道,使各级管理人员随时随地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三是通过面对面讲评、背对背测评,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去年,工行海南省分行组织人员对所辖分支行领导班子和111名省行管辖领导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进行了民主测评,对分支行领导班子的平均满意率为99.2%,对领导干部个人的平均满意率98.6%。
3.抓八小时之外监督,堵监管漏洞。加强八小时之外的监督,是新形势下深化干部监督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的必要补充。在做好领导干部“工作圈”监督的同时,积极探索八小时以外的监管措施和办法,加强对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一是抓好重点时段的监督。每年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一级分行要通过下发通知、工作谈话等形式,提出具体要求,坚决禁止节日期间“迎来送往”、奢侈浪费。每逢党员干部婚丧嫁娶、升迁调动等招待活动,都及时予以关注。二是加强思想动态排查。要建立思想行为动态分析管理和报告制度,组织开展包括涉赌等多种异常行为的排查,及时掌握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管理。三是公开社会监督。要建立纠风和行风建设监督员制度,聘请当地有影响的新闻媒体和企业及个人客户,对银行服务质量、工作作风、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进行评议和监督。每逢银行新员工招聘、资产拍卖等重大事项,都要及时通过《海南日报》等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坚持“惩防并举”,构建奖罚分明的惩处机制
预防和惩治是反腐倡廉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要坚持一手抓惩治,一手抓预防,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进惩处机制建设。
1.从严执纪,优化内部发展环境。按照从严治行、从严治长的方针,要切实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不断规范经营行为。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严肃执纪与保护干部的关系,坚持“惩处与保护”并举,既坚持原则、秉公执纪,又讲究政策和策略,做到保护改革者、教育失误者、惩处腐败者、追究诬告者,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8]去年,按照总行有关处罚规定,工行海南省分行对检查发现的严重违规操作问题的9名责任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按照行政问责制规定,对经营考核和内控管理排名靠后的2个支行班子成员进行了集体诫勉谈话;按照不良贷款责任追究有关规定,对29笔贷款的48名责任人员实施了配合清收、责任清收、专职清收、待岗清收和下岗清收。股改期间,该行针对群众来信反映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虽核查失实,但联系近年来金融系统不良资产处置案件高发的态势,从保护干部角度出发,省分行纪委领导专门与有关部门和分支机构负责人进行了专项提醒谈话,及时提醒和警示,有效预防了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2.健全机制,规范案件查处工作。健全的机制制度,是规范案件查处工作的前提,也是依法依纪办案的保证。工行海南省分行从健全机制入手,不断完善案件查处工作程序,以查促防,发挥制度的约束力和惩处的威慑力。一是形成了一套规范、完整、严密的案件查处制度体系。如制定《内部经济案件考核办法》、《重大违规违纪行为及违法违纪线索举报奖励办法》、《领导干部案件引咎辞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二是健全了群众来信、来访和督查督办工作规则,严格执行领导阅批信访件工作制度、处理来信请示报告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针对信访反映比较集中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抵贷资产拍卖、集中采购招投标等方面的热点问题,按问题大小、情节轻重、干部管理权限进行逐一核查,组织有关专业部门从制度上分析查找原因,堵塞管理漏洞,化解矛盾纠纷,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三是在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持续开展了“严明执纪、严格自律”为主题的“双严”教育活动,重点抓好组织纪律教育和队伍作风建设,切实增强纪检监察队伍依法执纪的意识。[9]
3.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在建立和完善案件惩处机制的过程中,银行要始终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案防长效机制建设上。在认真总结案件查防工作责任制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要研究制定案件防范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案防组织架构、各级案防工作领导小组、部门、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的案防责任,从责任、教育、预警、监督、防控和奖惩等六个方面推进案防长效机制建设。一是以案防责任制为主线,把案防职责逐级分解落实到每个层面、岗位和人员,形成以各行、各部门一把手为轴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案防网络。二是把业务学习与案防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案防和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三是在认真落实案防分析会、诫勉谈话等制度的同时,充分运用会计风险监控、非现场审计、信贷制度管理等系统对风险业务进行预警,使风险监测由事后静态监测向过程动态监测转变。四是在梳理整合各项规章制度、优化业务流程的同时,强化对高风险业务、易发案风险点的排查和防控。如今年上半年,工行海南省分行就先后组织了9个风险点排查、代理业务案件隐患排查、员工不良行为重点排查、法人客户和个人客户信贷资金流向股市房市专项检查等43个项目的检查,对工作易发案风险点的防控有明显效果。五是整合业务检查、内部审计、信访核查、执法监察等多种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加大对各级管理人员和重要业务经营行为的监督力度。六是坚持实事求是、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各类奖惩制度,严格问责,奖罚分明,用铁的纪律和规章,有效提升全员制度执行力。[10]
五、强化“三个结合”,不断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与现代商业银行相适应的惩防腐败体系,是一个实践的、动态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必须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只有完善和强化“三个结合”,才能全面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
1.与中心工作相结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根本目的就是要保障和促进全行改革发展,因此,构建工作必须要紧跟现代金融企业建设的进程,服务于全行改革发展中心工作。一是要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科学发展观和正确业绩观结合起来,推进廉政文化与合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同步发展,在全行形成“廉洁诚信、依法合规”的良好风尚。二是要紧跟业务发展和流程变化,有的放矢地建立、梳理和整合制度,做到既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又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不断强化制度的统一性、易知性、可操作性,提升制度的执行力。[11]三是要进一步适应股份制改革后公司治理架构和权力运行机制的变化,整合纪检监察、内控合规等监督资源,加强协调配合,提高整体效能,通过党内监督、审计检查、执法监察、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发挥监督制约的作用。
2.与阶段性任务相结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必须要把惩防体系总体要求与反腐倡廉阶段性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去抓落实。一要突出可操作性。坚持把构建惩防体系作为当前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与每年度的廉洁自律、纠风工作、执法监察、查办案件、治本抓源头等反腐倡廉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从大处着眼,从具体问题着手,力求详细、具体,易于操作,便于落实。二要突出针对性。既要立足于当前改革发展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于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发展大局和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的总体部署,加强调查研究,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三要突出实效性。要把惩防体系建设与改革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与各基层行、各部门的职能特点紧密结合起者来,防止出现“两张皮”、分头抓的现象,避免出现精力分散、事倍功半的情况,确保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3.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一项根本性制度。要把各阶段各方面的体系构建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总体框架,为贯彻落实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一是要纳入“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各基层行党组织作为构建惩防腐败体系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要把反腐倡廉各项任务分解和落实到相关部门,并督促牵头和协办部门抓好落实。二是要纳入以责任考核为重点的工作机制。把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完成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接受群众评议。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量化检查评价,要对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三是要纳入以责任追究为重点的奖惩机制。在严格责任考核的基础上,健全表彰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搞形式主义、敷衍了事等贯彻不力的,要按照责任制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要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与现代商业银行相适应的惩防腐败体系,不断构建良好和谐的廉政文化与金融生态,为海南打造一批具有现代商业银行品牌地位的国际化银行创造有利条件。[12]
参考文献:
[1][7] 中央纪委宣教室.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2][9]本书编写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伟大纲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 中央纪委宣教室、中国纪检监察报报社.反腐倡廉"大宣教"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
[4][8] 何勇.深入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坚持不移地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J].党风廉政建设参考资料,2006(11).
[5][11][12] 过勇.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思考 篇4
□潘泽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纲要》是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们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抓好《实施纲要》的落实,如何构建自身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成为当前我们亟待研究的新课题。对此,结合我镇农村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构建村级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应处理好“三组关系”
构建村级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针对当前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因此,体系构建工作一定要遵循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规律和客观现实,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思考,缜密分析,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我认为,在构建中应处理好以下三组关系:
(一)处理好继承-发展-创新的关系。在构建村级惩防腐败体系过程中,我们既要继承已有的经验、做法,即对本村本单位近年来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形成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认真地总结和梳理,坚持下去;又要在继承中用发展的眼光,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保守思想和观念,从实际出发,制定改进的措施;还要在继承发展的同时,运用创新思维,分析新形势、新情况,与时俱进提出解决新问题的新举措,构建起适应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要求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二)处理好民主-权力-监督的关系。在构建村级惩防腐败体系上,要强化对村组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民主议事、履行职责的要求,提出对于民主决策既切实可行,又行之有效的新办法;对相关人员的用权,要明确职权范围,做出相应的约束制控措施,完善权力运行全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建立一套上级纪检机关对下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决策环节行使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制度,让权力的行使在透明的民主监督环境下运行,强化监督责任,切实解决监督形式化、监督走过场、监督不到位问题。
(三)处理好重点-部门-全局的关系。在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时,要结合本村、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任务,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任务分解落实的具体措施;把握住影响全局重点工作任务,提出明确的措施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薄弱环节,将构建工作渗透到本村或本单位各个关键部位,以利于发挥出惩防腐败体系的整体功效。把握以上三组关系,抓住体系构建中的基本要素,保证重点,突破难点,在构建村级惩防腐败体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构建村级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应用好“四个抓手”
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支农惠农政策、扶贫开发工程进一步增多,人民群众正在大量项目、资金的扶持中走向富裕,作为与人民群众频繁接触的村组干部,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据调查了解,目前村组干部中存在一些不良行为,如私心太重,为事不公;财务、村务暗箱操作,不公开透明;独裁专断,重大决策失误;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混乱,私设“小金库”;在一些建设项目领域,以个人利益为主,群众利益为辅,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损害人民群众利益,致使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恶化。为此,必须规范村组干部的权力运行,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做到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硬。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基层权力运行,保持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抓教育、强素质,增强免疫力。村组干部的素质事关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事关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老百姓看党风,除了看各级党的干部和政府形象外,很大程度看身边的村组干部。同样,村级的反腐倡廉工作,虽然处在最基层、最基础,但工作很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是加强村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抓反腐倡廉,教育为先,我们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通过各种会议、各种载体、平台,扎实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努力做到反腐钟常敲,反腐风常吹,反腐鼓常擂,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和理想信念,从政道德、法律法规、纪律作风的教育。使村组干部筑成“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的思想防线。二是深入廉政文化建设。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深入开展廉洁教育,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在家庭和村组中倡导清廉家风和文明风尚。把廉政文化融入日常工作中,继续抓好廉政文化“六进”活动,设置廉政版面,警钟长鸣。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充分利用音像设备,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党风廉政建设专题片,如《丰碑》、《忏悔录》。要求党员干部在家收看《省委书记》、《至高利益》等教育片,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干部进行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
意识。
(二)抓制度,强管理,增强约束力。1.建立村级民主决策机制。凡村级重大事务和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按照“四议两公开”进行决策、实施。一是村党总支(支部)会提议。对村内重大事项,村党总支(支部)在广泛听取意见、认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集体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使提议符合本村发展实际,符合群众意愿。二是
村“两委”会商议。根据村党总支(支部)的初步意见,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充分讨论,发表意见。对意见分歧比较大的事项,根据不同情况,可采取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商议意见。三是党员大会审议。对村“两委”商定的重大事项,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审议。召开党员大会审议前,须把方案向全体党员公布,在党员中充分酝酿并征求村民意见;党员大会审议时,到会党员人数须占党员总数的2/3以上,审议事项经应到会党员半数以上同意方可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表决。四是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党员大会通过的事项,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由村委会主持,召集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表决。参加会议人数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讨论事项必须经全体村民代表或到会村民半数以上同意方可决议通过。五是决议公开。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通过的事项,一律在村委会和各村民小组公告,公告时间原则上不少于7天。六是实施结果公开。决议事项在村党总支(支部)领导下由村委会组织实施,要将工作进展、资金使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实施情况和结果全方位向群众公开。2.建立村级集体“三资”监管机制。一要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村账乡(镇)管”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制,充分发挥村级民主理财小组职能,严格资金管理和报账审批程序。上级有关部门直接扶持到村的资金,一律经镇财政所划拨入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核算中心账户统一管理,按用途及审批程序列支,各村不得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对于手续不完备的报销凭证,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核算中心会计有权拒绝入账。对于会计不认真履行职责,对财务报销凭证和审批程序不严格把关的,乡(镇)党委、纪委要给予批评教育,必要时给予纪律处分。二要严格执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制度。村党总支(支部)、村民委员会、村级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任期届满或离任的,乡(镇)党委、政府必须组织人员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群众关注的村级财务、主要建设工程或需要审计的其他重大事项要实行专项审计。对在审计中查出侵占集体资产、铺张浪费等问题涉嫌违纪违法的,及时移送执纪执法机关进行查处。三要实行村级财务检查制度。乡(镇)党委、政府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村级财务大检查或专项财务审计,重点检查各种费用开支、现金账、银行账、资产变动等情况。对财务审计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坚决予以纠正。四要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要建立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台账和管理制度。村级集体资金对外投资经营,集体资产拍卖、转让或租赁经营等,须按“四议两公开”的民主决策程序进行。村级集体资产拍卖、转让和租赁,应实行公开招标。村级组织一律不得用集体资产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经济担保。五要加强村级经济合同管理。村级的各类公益事业工程建设项目,以及村级的各类承包经营或租赁项目,主要包括村级集体土地、房屋、渔塘和其它村级集体固定资产有偿租赁等,都应按“四议两公开”的民主决策程序进行研究,并由村委会依法签订书面合同,村级纪检监督小组监督合同的执行。及时做好合同的结算和兑现工作,承包收入全部纳入村账管理。六要加强村级集体资源管理。要对村内的山林、矿产、水能等资源进行全面清理登记,依法管理和合理开发,提高集体资源综合效益。资源开发的收益,主要用于公益事业建设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3.完善村级“三务公开”机制。进一步深化村务、财务公开,推进党务公开。一要明确公开范围。始终坚持“凡是群众关心的、凡是群众想知道的、凡是群众有疑虑的”都要公开,具体公开范围严格按照相关文件执行。二要创新公开载体。通过设立固定公开栏、建立村务公开管理台账、发放明白卡、编印村务公开简报、召开群众会议等多种方式,扩大公开面。三要拓展公开形式。要做到“四个延伸”,即由“定题”公开向群众“点题”公开延伸、由固定栏公开向“多阵地”公开延伸、由办事结果公开向办事程序公开延伸、由定时公开向随时公开延伸。四要强化公开监督。要加强对“三务公开”的监督检查,经常性检查“三务公开”的内容和时间,坚决纠正公开内容不全面、公开重点不突出、公开时间不及时的状况。要设立“三务公开”意见箱,及时收集村民对“三务公开”的意见建议,推进公开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目前,全镇村级“三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公开、真实公开、长期公开的长效机制明显形成,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了切实保障,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得到了不断提高。4.健全村级纪检监督组织。在村级建立纪检监督组织,构建县、乡(镇)、村三级互动、上下配合的纪检监督工作体系,有效解决村级党风廉政建设缺少抓手、村级权威监督缺乏主体、村级组织监督力量薄弱等问题。一要建设好机构。在村级设立纪检监督小组,由3名纪检监督员组成。纪检监督小组组长及成员按照“党员大会民主推荐、乡(镇)纪委组织考察、乡(镇)党委研究任命”的程序产生。纪检监督员从政治觉悟高、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参政议政意识强、熟悉社情民意、掌握农村政策、公道正派、富有威望的人员中推荐,不得由村级“两委”班子主要领导兼任,其中纪检监督小组组长应为本村党总支(支部)委员。村级纪检监督小组与村党总支一起换届。二要培训好业务。村级纪检监督小组组建后,由乡(镇)纪委牵头及时召开培训会,对村级纪检监督员进行基础理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使广大村级纪检监督干部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明确工作职责,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解决好不愿监督、不会监督和不敢监督的问题。三要履行好职责。村级纪检监督小组接受乡(镇)纪委和村党总支的领导,履行对村组干部和村级事务的政策监督、党务监督、财务监督、重大事项监督、廉政监督、信访监督等监督职责。纪检监督小组的考核纳入乡(镇)对村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四要解决好工作经费。各级党委、政府要投入经费,保障纪检监督小组正常开支,促进工作顺利开展。5.巩固提升“创业促廉”活动成果。针对地方经济不富裕,发展不平衡;村组干部待遇偏低,收入单一,敬业意识不强,工作热情不高等干部队伍不稳定因素,按照“创业是手段,发展是目标,廉洁是保障,以创业促进发展,以廉洁保障发展,在发展中促进廉洁”的工作思路。通过在项目上“引”,在资金上“扶”,在技术上“帮”,在市场上“拓”,在行动上“促”,在环节上“督”切实搞好服务,强化监督,帮助村组干部创办、兴办致富产业,逐步提高经济收入,培养一批廉洁创业型村组干部,实现村组干部形象明显提升;干群创业热情明显高涨;能人匮乏现象明显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明显融洽;共同致富思想明显体现;使村组干部不再与民争利,从带头致富到带领群众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创业促廉”活动的开展,从源头上防止了损害群众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违规违纪现象发生,转变了工作作风,促进了产业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三)抓检查、强监督、增强执行力。惩防体系中,教育是基础、监督是关键。制度制订了,任务布置了,要求强调了,能否落到实处,怎样落到实处,结果如何,这就要加强检查。检查中,采取自查、组织检查、问卷调查、群众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要检查是否集体研究,查会议记录。二要检查是否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要检查群众真实意见,个别走访,侧面了解。四要检查程序是否符合,手续是否完备,只有认真及时检查,加强各方监督,才能有效防治腐败产生,才能把各项工作落实好、完成好。
(四)有序规范村干部廉洁自律行为。结合学习贯彻《廉政准则》,针对农村当前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与民争利,贪污、挪用、克扣支农惠农资金,作风粗暴,不作为、乱作为,决策不民主、办事不公开等问题和村干部违纪违法现象4多发,且不断攀升的实际,有必要拟定《村干部廉洁自律行为规范》,作为贯彻落实《廉政准则》的有益补充,进一步规范村干部的行为,保障权力合法运行。
(五)抓惩处,强纪律,增强威慑力。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拓展案源,在线索排查上取得突破,着力解决村组干部以权谋私、贪污挪用、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等不作为、乱作为、激化矛盾、恶化党群干群关系、引发恶性群体事件等问题。畅通信访渠道,发现问题一查到底,坚决纠正不廉洁行为和不正之风。发挥查案治本功能,建立健全“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教育”、“一案一整改”制度,深入剖析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查找制度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利用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
三、构建村级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解决好“五个问题”
市国有企业腐败预防工作计划 篇5
一、加大反腐倡廉教育力度,提高拒腐防变
能力
(一)建立健全教育防范机制
以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为重点,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各级党政班子总体工作部署,制订教育计划,明确教育目标、任务和要求。以树立正确权力观为重点,切实加强廉洁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加强修养、提高素质、依法经营、改善管理、廉洁从业。2009至2010年,重点纠正一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国内外公务活动中奢侈浪费、违规公款消费、重大问题个人说了算以及对职工困难漠不关心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深入开展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促进依法经营、廉洁从业、民主管理风尚的形成。
(二)推进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
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廉政文化进企业示范点的培育创建,至2010上半年截止,在交通系统全面推开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通过营造氛围,深化廉洁诚信、依法经营教育,切实增强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意识。认真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着力解决一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自觉做到讲实话、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
二、以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企业行为
(一)深化交通投融资及建设体制改革
调整交通国有资本布局,重组优化交通运输企业;扩大交通发展公司职能,健全交通投融资及建设运行机制;盘活部分交通国有资本,提高交通发展公司融资及偿债能力。
(二)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进一步理顺国有企业管理关系,同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者、职代会的权责,形成决策、经营管理和监督之间的制衡机制。进一步配强配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严格监事队伍选配,发挥监事队伍的监督检查职责。各企业要根据党纪条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实际的奖惩制度,把企业奖惩纳入惩防体系之中,积极探索和完善辞职、辞退、免职、降职、降薪、经济处罚等有关制度规定。
(三)严格财务管理制度
各企业要逐步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财务预算的编制、调整、执行、监督、分析。2008至2010年,要按照“集中统一”的原则,明确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全面、真实、准确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量,严禁存有账外资产,严禁设有账外账,严禁编造虚假财务报表。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努力实现降本增效。
(四)规范投资经营行为
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努力实现重大投融资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按照市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审批报告备案制度的要求,各企业的财务预算、融资计划等事项,须向局和国资办报告。
(五)完善招投标、资产评估管理、产权交易监管等制度
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站场建设及营运车辆、设备、大宗物资采购等招投标制度,应该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的项目必须进平台交易。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招投标活动,有效防范规避招标、虚假招标等违法违规活动;加强对标后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跟踪监督,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制度,国有企业的资产评估项目必须报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核准或备案。健全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制度,按照市有关部门要求,进一步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转让的相关要求,实现企业国有产权转让“阳光交易”,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机制。
三、以确保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重点,整合监督力量,增强监督实效
(一)完善内部监督体制
研究制定加强党对国有企业领导和监督的办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党组织要建立和完善企业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健全并落实党内监督制度;健全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企业民主管理各项规定;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管理制度,发挥职工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建立企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和企业领导人员述职述廉制度。国有企业要积极构建适合自身实际的惩防体系,按照“制度规定流程,流程规范行为,行为优化管理,管理完善制度”的工作思路,强化源头治理,把惩防体系建设要求融入推进企业管理创新、优化管理流程之中。
(二)加强审计监督、效能监察和绩效考评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重大基建项目跟踪审计等审计制度,制订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办法,开展国有企业财务报告审计、企业主要领导人员任内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企业重大事项专项审计。国有企业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配备与企业规模相应的内部审计力量,切实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对国有企业效
能监察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效能监察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作用,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效益、效率、质量、安全等问题,开展效能监察。2008至2010年,要建立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制度,促进国有企业加强和改善管理。国有企业要落实效能监察工作责任,认真开展效能监察,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建立国有企业绩效考评体系。2008至2010年,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经营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考评办法。
(三)强化国有企业责任追究
按照国有企业经营决策失职责任追究办法,对企业经营决策中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加强责任追究。要严肃查办国有企业的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办在企业重组改制、产权交易、资本运营和经营管理中隐匿、私分、侵占、转移国有资产的案件;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的案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违规交易、以权谋私、非法获利等侵害国家、公司利益和职工权益的案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等典型案件。要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和企业健康发展。
四、以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和“七项要求”为重点,进一步明确纪律要求,规范从业行为
(一)规范决策经营行为
2009至2010年,各企业要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效果。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出资人利益,树立依法决策意识,不得滥用职权、损害国有资产权益。不准违反规定擅自决定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及重要人事任免;不准违反规定擅自决定企业合并、分立、出售、转让、重组改制、破产、产权交易、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涉及国有资产变动的重大事项;不准违反规定擅自决定对外投资、借贷、担保、委托理财、融资、为他人代开信用证、采办、销售、进行工程招标投标等。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自觉接受民主监督,不得侵犯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不准违反规定,对应当公开、公示的事项而不公开、公示;在职工利益分配中,不准暗箱操作、有失公平。
(二)执行廉洁从业规定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忠实履行职责,不得以权谋私、损害企业利益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不准在下属企业、本企业的同类经营企业、关联企业和与本企业有业务关系的企业从事证券投资以外的投资入股;不准违反规定兼任下属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的领导职务,或擅自领取兼职报酬;不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从事有偿中介活动;不准利用企业的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业务渠道为本人或者他人从事牟利活动;离职或退休后三年内,不准在与原任职企业有业务关系的私营、外资企业或中介机构担任职务、投资入股,或者在上述企业或单位从事、代理与原任职企业经营业务相关的经营活动。
(三)明确经营回避纪律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以国家和企业利益为重,正确行使经营管理权,对本人和亲属有可能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应当主动回避。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准违反规定在与本企业有关联、依托关系的私营或外资企业投资入股;不准将国有资产委托、租赁、承包给自己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其他特定关系人经营;不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过同业经营或关联交易为本人及配偶、子女及其配偶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不准互相为对方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其他特定关系人从事营利性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四)加强薪酬和职务消费管理
薪酬发放及职务消费必须坚持报酬与风险和责任相给合,激励与约束相一致,自律与他律相统一,依法合规、从严从俭、公开透明的原则。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发放管理,督促落实有关规定。国有企业不准违反规定擅自决定企业领导人员的薪酬和职务消费标准;不准超标准购买、未经批准提前更新或者在企业发生非政策性亏损、欠税、拖欠职工工资的情况下更换小汽车或者购买高档办公用品;不准违反规定擅自出国(境)考察、旅游;不准违反规定用公款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准用公款支付或者报销应当由个人承担的购置住宅、装修住宅、物业管理等生活费用;不准超过规定标准报销差旅费、业务招待费;不准将职务消费范围内的开支,转移到下属单位报销;不准使用信用卡、签单等形式消费后,不提供原始凭证和相应的情况说明。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要依照有关规定,向职工代表大会述职述廉,职务消费应当作为述职述廉、企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予以公布,接受职工的民主监督,述职述廉情况要报局和国资办备案。
五、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确保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一)加强领导
局党委要按照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对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的领导。各企业是惩防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企业领导班子要把惩防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切实做到惩防体系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要建立党组织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按分管范围协同抓的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领导体制。
(二)明确任务
各企业要根据本工作计划,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制定2009—2012年本企业惩防体系具体实施细则。要认真落实作为惩防体系建设责任主体的各项工作,逐步探索建立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责任制,明确责任范围、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规定,建立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各企业每年要向局和国资委报告责任制落实情况,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强化监督
局每年对各企业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把企业自查和组织抽查、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结合起来,发现企业没有认真履行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职责的,要通报批评,责令整改。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在惩防体系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切实提高惩防体系建设实效,努力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的实践与思考 篇6
**市**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为维护农村稳定,推动新农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村官腐败问题亦呈现上升趋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潜藏着一股激流,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和农村稳定发展。“村官”腐败危害基层政权建设,危害农村稳定,影响党和国家政策在农村的实施。加强村级党风廉政建设,预防和惩治“村官”腐败,势在必行。
一、当前“村官”违纪违法案件的主要特点
1、从违纪类型上看,“三农两资”现象突出。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征用开发、支农惠农资金管理、林业资源管理、矿产资源管理是“村官”违纪的“高发区”。
2、从违纪人员上看,呈现“一多一低一老”。一是窝案串案多。往往是两人以上共同作案,集中在村支书、村主任和村会计等村干部相互勾结。二是“低素质”村官是违纪违法的重点人员。部分村官是小学或初中文化,“凭经验干工作,拍脑袋做决策”,政策法律水平低,容易走上违纪道路。三是“老村官”工作时间长,在村中威望高,倚老卖老,为所欲为。
3、从违纪形式上看,形式呈多样化。作案手段不断翻新,具有很强的隐密性,如果没有知情人举报,难以调查取证。
二、村官腐败的原因及危害
村官违法违纪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既有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也有制度不健全、查处不严等管理中的纰漏。据笔者调查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村官综合素质不高。部分村官为官“动机不纯”。有的为了光宗耀祖;有的则更加直接,为了发家致富;有的甚至认为,村集体的财物就是我的财物,我想怎么处臵就怎么处臵;有的认为当上村官就有权,“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上任捞一把,捞完就走人;有些村官甚至认为,自己不是国家干部,即便贪点钱财受点贿,也构不上职务犯罪等等,归根到底是法制观念缺乏、综合素质不高的表现。
2、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当前,大多数村还没有形成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账目设臵不规范,财务审批不严格,村官权力过于集中,白条自批自支的现象在村级财务管理中还较为常见。有的村官为谋取私利方便,不想让群众了解村务、政务和财务,担心群众知道多了不利于工作,应该让群众明白的事情却含糊其辞;有的虽然公开了,但公开的内容隔靴挠痒,应付上级检查;有些村会计管账又管钱,干部批钱又花钱,为村官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
3、乡镇监管机制缺失。部分乡镇干部存在“村官不算官”的错误思想,认为只要他们把工作搞好,社会稳定就行了,加之实行了村账乡管,不会出事;有些干部即使发现一些问题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包庇、袒护有经济问题的村官,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村官的腐败。虽然很多地方都推行村账乡管,但其工作内容只侧重于服务,平时只检查村级财务开支票据是否规范等表面 现象,而对村级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的实质性的检查和监督,尚未起到真正的制约作用;有的为管理方便,推行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权力高度集中,给村官中的腐败分子提供了滥用权力的空间;有的很少开展村官廉政勤政教育,更无制约村官的有效措施,导致村官思想不明、胆大妄为。
4、村民监督意识淡薄。首先是自治意识、自治观念淡薄。村民奉守明哲保身的处世原则,只忙于自家生产生活,对村务不闻不问,只要自己利益不受损失,对村官的违纪违法行为也就视而不见,避免得罪村官;有的村民虽然发现村官的不法行为,但找不到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又怕村官打击报复,只好听之任之。同时,在社会经济日益开放的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增大,村民外出务工较多,出去的大部分是村里的精兵强将,对村务无力关心,而留守的多半是老人、妇女、儿童,对村务无法关心,甚至需要村官对他们给予关照,于是对村务更是漠不关心,这就给“村官”独断专行开了方便之门。其次是监督机制不健全。部分村干部分工不明、职责不清,造成人、财、物集中在个别人手里,而上级机关疏于管理,缺乏对农村基层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实质性检查监督;有些村虽成立了村级民主监督小组,但其成员往往是村官的“圈内人”,裙带关系比较严重,故此,直接影响到了监督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使村民无法监督、无从监督。
5、查处力度不够。涉农案件涉案金额一般不大,关系错综复杂,村民因乡里乡亲、拉不下面而不配合,取证比较困难,客观上助长了村官职务犯罪的侥幸心理。法院对村官职务犯罪的“缓刑”判决率较高,刑罚的威慑功能有所削弱。被判处缓刑的村 官返回村后,还炫耀自己是被冤枉的,甚至扬言要打击报复。而纪检监察机关因职务犯罪的村官没有职级,又非党员,只能查处,惩治乏力,无法起到威慑作用。
三、治理村官腐败的主要对策
1、建立健全思想教育机制。一是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纳入镇党委的计划之内。切实加强对农村干部的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党纪法规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村干部依法施政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从根本上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防止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二是针对一些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业务素质不高的现状,加强培训,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其在思想上打牢防范根基。通过举办法律、业务技能培训班,帮助村干部掌握业务能力,提高工作水平。三是强化警示教育。针对村官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镇党委主要领导及纪检部门对症下药,进行警示谈话,及时提醒,警钟长鸣。结合办理的案件,通过以案说法,进行反面典型教育,使其受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警示教育。此外,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对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进行曝光。四是组织“村官”开展述职述廉活动,选拔一批公正廉洁,在村务、财务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村干部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和表彰,以起到教育示范作用。
2、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堵塞漏洞。一是继续深化“村财镇管”制度。制订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如票据管理、报账程序、内部控制、现金管理、工作流程等,通过严密的制度杜绝和防范经济类违纪行为的发生。加强对村级收入、财务公开和财务管理 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管,坚持实行定期加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审核审计,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二是加强党务村务公开,将财务公开作为重点,规范公开形式,实现公开内容逐项逐笔公布,坚决纠正不公开、假公开、漏公开、迟公开等现象。三是严格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把离任审计制度延伸到村级班子,村干部离任后必须接受镇离任审计小组的审计,发现问题及时追究,防止干部“带病”上岗或离任。
3、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一是加大查处力度,使村官不敢腐败。市、镇两级纪检监察部门切实加大对新农村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村官贪污、截留、挪用、侵占等问题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将支农资金、粮食直补款的发放和征地拆迁等领域作为预防、打击的重点。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积极利用各种渠道掌握案件线索,拓宽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将预防和惩治网络延伸至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只有惩处有力,教育才有说服力,制度才有约束力,监督才有威慑力。二是加强党内监督。在党内广开言路,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培养党员反腐倡廉的优良品德,提高党员拒腐防变的能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在基层的责任制,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镇党委书记则为镇域范围内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生腐败,坚决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加强群众监督。引导群众正确使用自己手中的监督权力,积极学法、用法,敢于检举揭发村官的种种违法行为,依法随时罢免腐败村官。另外,积极健全和完善村民的权利行使机制,保护与腐败作斗争 的村民,切实为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保驾护航。
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的实践与思考 篇7
河钢集团唐钢公司 (以下简称河钢唐钢) 是河钢集团有限公司的骨干企业, 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 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 把制度建设作为科学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点, 不断深化治本抓源工作, 推进落实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一、围绕企业生产经营, 完善廉洁高效的制度体系
国有企业惩防体系中的制度建设, 应该是反腐倡廉和企业生产经营密切联系、有机融合的制度体系, 要把反腐倡廉的要求融入到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
1.着眼于预防和惩治腐败, 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河钢唐钢以公司管理体系创新工作为契机, 完善党风廉政制度体系建设, 固化党风廉政建设成果, 纳入到公司管理控制体系, 实现可控运行。一是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订立《公务用车使用办法》《办公用房管理标准》等制度, 依靠作风制度建设规范约束组织和个人行为。二是采取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董事长、总经理联络员管理办法》和厂务公开制度, 充分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各级党委的会议制度、工作制度、议事程序、民主生活会制度, 制定《关于“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 健全了党内民主监督制度。三是完善两级党委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制度, 健全《公司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 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制定《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考核办法》《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追究办法》, 切实把两个责任落到实处, 打好反腐倡廉工作基础。
2.以风险防范为目标, 着力推进风险管控制度体系建设。河钢唐钢搭建起比较科学、完善的内部管控体系架构, 涉及党风廉政、企业文化、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等20个专业、57个类别、522项管理制度, 将惩防体系建设治本抓源的要求内化到企业的制度建设中。一是结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试点工作和管理体系创新工作, 河钢唐钢各单位、职能部室全面梳理岗位职责及权力事项, 组织分析或评估各岗位存在的廉政风险, 建立了制度清单, 实现岗位、职责、职权、制度的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二是规范权力运行程序。制定董事会议事规则、党委议事规则、纪委议事规则, 以纪委全委会为基础, 初步建立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修订《权力公开运行监控实施办法》《资金集中管控管理办法》《对外投资管理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等, 形成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三是强化企业风险防范管理,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制定并实施《合同管理办法》《案件管理办法》, 董事会下设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 制定《全面风险管理办法》, 进一步规范风险管理。
3.依托效能监察, 在生产经营决策和管理的关键环节帮助建章立制。围绕企业发展的重点、经营管理的难点、职工关心的热点, 选准切入点开展效能监察。从公司生产经营和发展建设的实际出发, 完善招投标管理、工程施工管理、物料进厂管理等制度, 帮助修订了《招投标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提出加强不合格供应商禁入管理的建议, 得到公司高度重视, 并责成相关部门制定了公司《供应商禁入管理规定》, 加强了对供应商的管理。
二、认真落实纪委监督责任, 提高制度执行力, 确保制度惩防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制度建设的目标在于执行力。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完善和落实, 需要纪委落实监督责任来保障。河钢唐钢纪委加强对规章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的监督, 提高制度执行力, 保证了企业廉洁高效运转。
1.以效能监察为切入点, 落实对管理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把监督管理融入到人力资源、财务经营、基建工程、采购供应等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 与公司管理制度体系和管理控制程序有机结合, 深入开展效能监察, 增强制度约束力, 推进各项规章制度落地。监察中对那些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清理和废除已经不适应企业管理和发展的规章制度, 加强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 组织开展了规章制度和纪律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廉政隐患排查, 制定落实整改措施。
2.落实对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围绕公司扭亏增盈、市场开发、改革创新等重大生产经营决策, 严格监督“三重一大”执行情况, 严肃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 纠正、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 确保公司重大决策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高效运转。
3.注重加强纪委牵头、部门联合的廉政巡查机制建设, 吸收审计、法律、保卫等部门和职工代表、党风联络员等, 组建公司党风和廉政建设巡查小组, 对财务、人事、物资采购、工程管理、产品销售、招投标等经营管理行为集中的部门, 不定期开展集中检查或专项抽查, 查制度制定环节、实施环节, 查制定程序、实施过程、程序, 查实施环节、实施过程, 查实施结果及各方面意见反馈等, 发现或剖析实际问题, 督促落实整改, 从严监督执纪。
4.围绕企业中心工作, 落实《厂纪条例》《监察工作办法》《关于领导干部诺廉述廉评廉考廉制度的实施办法》, 规范对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的责任考核和追究。把制度制定和制度执行情况融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 纳入新创设的党群绩效考核。每年组织对40多家单位和部室、近200名厂部级领导干部,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考核与评定。制度建设成为干部考核、任用及问责的重要依据, 进一步强化了监督问责。
三、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要不断推陈出新, 做好“立改废”
企业管理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制度建设也要与时俱进, 不断研究适应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形势的变化, 如果制定的管理制度不能跟随内部实际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必然会出现偏差。因此, 制度建设要通过执行和落实中的实践检验, 及时进行清理、修订和完善, 对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制度进行固化, 对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制度, 要坚决予以废止。
1.重视制度修订完善工作。河钢唐钢纪委在履行监督职责范围内, 通过定期不定期地督促检查制度执行落实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提出改进意见。围绕公司改革创新发展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完善, 及时出台《关于在公司改革创新中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职能作用严肃纪律强化监督问责的意见》, 重申和明确改革创新工作“十不准”要求, 为公司改革创新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 制定下发《关于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试行规定》, 进一步明确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纪律标准、个人事项报告等相关内容。针对网络招投、物联宝采购等新型经营手段, 研究探索各个环节制度的制定, 规范关键岗位人员, 努力防范廉政风险。
2.开展规章制度适用性评价。河钢唐钢在管控体系基础上, 将工作重点放在发挥专业管理部门的作用, 落实规章制度适用性评价和指导帮助基层完善规章制度方面、开发管理体系文件查询系统, 制定落实规章制度适用性定期反馈制度。
3.按照《公司管理评审控制程序》要求, 通过对公司各项管理目标完成情况的评审, 每年度出具《管理评审报告》, 对公司各领域工作内容和成绩进行综合分析, 对公司现行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并提出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保证管理体系持续适应企业发展要求, 同时明确下一年度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改进提升的方向。
近些年, 河钢唐钢以“建设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为目标, 加快惩防体系制度建设, 促进了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不断实现新的进步和跨越式发展, 得到了国内外钢铁同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
摘要:新形势下,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深入和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优化, 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仅以河钢唐钢为视角, 简要介绍河钢唐钢制度惩防体系建设的工作实践和成效。
关键词:制度建设,惩防体系,反腐倡廉,企业生产经营
参考文献
[1]黄淇.以制度建设为中心推进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3 (05) .
[2]孙承凡, 卢总臣.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1 (03) .
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的实践与思考 篇8
[关键词]惩防体系;纯洁性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2)10-0036-04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结合当前的实践,要以教育造势、以制度制势、以监督定势、以文化成势,四维共张,构筑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
一、着力理想教育、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
努力构建与时俱进的教育体系,强调理想信仰教育,大力开展示范教育,针对性开展警示教育。在运用好已有教育手段的同时,坚持教与育并重,突出领导者这一关键,重点提高党性修养和道德素质。
一是重视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公正、民主、包容、诚信、责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使党员干部群体成为道德高地。市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功利性文化,毋庸讳言,市场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挑战。特别是当社会发展的现实与理论之间出现裂痕之时,一些党员干部容易散失对未来理想社会、崇高价值的追求热情,行为短期化,思考现实化。所以要倡导青年党员干部读经典,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进而理解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远离盲目和迟钝。要正确处理做官与做事的关系,确立奉献敬业的价值观念,做官为了做事,一个领导者只有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干事业上,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实现做官的价值。
二是赋予纪委教育机构权威,使纪委教育职能真正得到彰显。要改变纪委的教育机构主要培训纪检干部的做法,要让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接受系统的反腐倡廉培训,进行警示教育。也可以考虑让廉政高风险岗位的领导到纪检部门挂职一段时间,直接接受廉政教育。要将领导者作为教育的重点对象,避免“领导犯病、群众吃药”。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律意识的培养就来源于长期的学习教育与原则坚守,领导干部不仅要内省和自我约束,还要教育和严管下属,对下属“失教、失察、失管”,要实行“下属犯病,领导吃药”的责任追究。纪委要建立廉政教育科学评价体系,确定教育效果评价的要素、指标,重点放在对领导干部的跟踪分析和考评上。
三是注重教育方式方法的更新换代,突出教育的丰富性、适应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廉洁教育应坚持以干部为重点,党员为主体,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发挥领导的主导作用、党务工作者的引导作用和优秀党员的示范作用来不断增强教育实效。要加大对普通党员模范的宣传力度,以贴近群众的典型和平民英雄事迹提升社会道德和社会评价,形成社会正气。要依托互联网构建党员干部廉政学习教育平台,提供网上学习服务,开设网上廉政课堂,发送廉政信息,培育廉政文化品牌。要组织开展好廉政岗位教育和廉政谈话,经常敲敲“小木鱼”,甘做廉政“婆婆嘴”,做到干部上岗岗位谈话、干部考核深入谈话、发现苗头提醒谈话、发现问题戒勉谈话,发挥廉政教育的预防功能。
二、进行顶层设计、重点设计与细节设计
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突出顶层设计、区域性制度建设和层级性制度建设,充实实体性制度,完善程序性制度,约束权力,保障权利,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
一是针对内外环境、组织系统、廉政基础等展开制度的顶层设计。要进行体制改革的新探索,对权力结构进行重新配置,以权力制约权力,以利于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对一把手限权、减权和分权,对领导班子成员理清职权边界和岗位责任,对“三重一大”事项避免一把手说了算,必须集体讨论民主科学决策。要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纪委的地位,积极探索纪检监察组织垂直管理制度和纪委书记委派交流制度。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体制下,明确查信办案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保障纪委查信办案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是针对腐败的先兆性、隐蔽性、伪饰性、顽固性等深化制度和机制的细节设计。研究制度的廉洁性审查、制度的配套性和可操作性。制度设计时由于考虑不全面等问题,可能使制度存在着如办事流程设计不科学、不规范,权力配置不合理,监督制约措施不具体,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等,或者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原来有效的制度变得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漏洞,所以要加大制度的廉洁性审查力度,突出制度的可操作性,通过制度的废改立,建立健全科学严密、完备有效的制度体系。特别要完善财经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建立单位总会计师制度,完善内部财务委派和外部审计制度,各类资金实行网上预算、网上支付、网上监督、网上审计、网上公开。
干部财产申报是监督利器,也是国际公认反腐法则。随着技术进步要建立一套涵盖金融、税务、工商、社保、民政、住房及检察院等部门的全国或区域统一信息网络,为各级管理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管理监督干部提供基础。在目前可以采用建立本单位或本系统干部廉政信息库的办法,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党内一定范围的公开。入库的信息应该包括干部财产申报材料、审计材料、信访举报材料、考核材料等,由纪委和组织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从而切实加强裸官管理,防止带病提拔,防止用人失察。
三是针对腐败源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等进行制度和机制的重点设计。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特点和规律,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防腐工作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抓,把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腐败问题作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防腐工作的出发点,努力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思路。首先要规范工作流程,确保权力有序运行。如建立招投标管控机制,确保工程建设市场有序运行;规范土地转让工作流程,确保土地交易市场有序运行;规范资金使用管理流程,严格专项资金审批程序;完善政府采购管控机制,促进政府采购市场有序运行。其次要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建设阳光工程,以权利制约权力,加强群众监督,建立有效的纠错机制,大力开展专项治理和行风建设,如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教育乱收费的专项纠风等,提升政风行风的群众满意度。
四是针对薄弱环节、利益群体、干扰风险等提高制度的科学化水平,确保制度的执行力。首先,要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紧紧抓住责任分解、责任考评和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促进工作落实。在科学制定贯彻落实具体措施和办法的基础上,实行责任分解,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限期完成。要着力解决对责任制抓的不主动、不积极、甚至不情愿的问题,注重责任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党建成效的主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优罚劣、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措施不力、失职、渎职的要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其次,要研究破除行业和部门潜规则。潜规则带有隐蔽性、违规性、功利性、从众性等特征,是诱发权钱交易、滋生腐败的温床。利用制度漏洞和规避制度约束是表象,部门领导默许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用显规则对抗潜规则。加大制度执行力度,通过加强巡视检查、自上而下的专项治理和干部轮岗交流等形式,发挥制度的防止和控制作用,用严厉手段打击任何违背制度的行径,做到令行禁止。第三,要注重整治庸、懒、散、奢。坚持纠正不正之风和科学管理的一致性,做到以纠风促规范,以整治促管理,以管理出效率。坚持执行制度和保护干部的一致性,做到保护创业者,支持改革者,鼓励干事者,宣传廉洁者,宽容失误者,整治庸懒者,制止浪费者,挽救失足者,惩治腐败者。
三、探索阳光公开、载体优化与多方联动
根据惩防体系建设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实行阳光公开、载体优化与多方联动,形成监督合力。
一是要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要把招考录取、基建项目、物资采购、企业上市、动拆迁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关键环节向社会公开,通过网上审批、并联审批、一站式服务,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要增强公务活动的透明度,公开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三公经费,积极推动公务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公务卡制度,对公务卡使用情况实施网上监控,切实做到公务消费现金零结算,公务卡使用情况全公开。建立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机制,建立党员群众旁听机制,拓宽群众参与干部选任工作的渠道,加强群众监督;纪检部门要实质性参与干部选任的重要环节,在参与中监督,对拟任干部廉洁及选拔程序是否规范作出书面意见。要把党建第一责任人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推到聚光灯下,明确谁负责、谁主抓等。
二是要探索科学合理的权力配置制度。要积极探索决策权的制衡机制,严格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健全全委会会议制度,积极推行党代会代表常任制,推行决策“票决制”,重大决策及任免重要干部由全委会或党代会代表无记名票决,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同时,党内民主必须超越票决制概念,既关注选人,更关注其政策理念及执行能力,减少和避免庸人政治、老好人现象和花瓶现象,使廉政勤政的老实人不吃亏,干事出活的开拓者受鼓舞。
三是要加强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力度。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对党政领导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逐步扩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对一把手的审计要实现外部异体审计,审计关口要前移,变离任审计为主为任期内审计为主,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含绩效审计)过渡,将审计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积极推进对审计结果在规范财务管理、干部任用、廉政教育等方面的运用。
四、强化流程管控、信息管控与科学管理
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具有公开性、严密性、程序性、实时交互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预防腐败的制度设计相结合,将显示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的强大功能。
一是要大力推进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依靠技术手段实施同步监督、远程监督、网络监督等,从而为破解“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群众监督太难、事后监督太晚”的难题提供可能性和操作性。要积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教育、监督、预防、纠风、惩治等子系统的科技含量。要把过程控制理念引入倡廉建设中,强化对工作流程管控,通过管理流程再造、信息化手段运用等,形成更好的制度和机制,防范化解廉政风险。
二是要努力研究预警防控机制技术平台模型。运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网络编程技术、流媒体技术乃至“云计算”技术,大力推广网上审批、网上支付、网上竞价采购、网上监督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资源在市场上配置、资金在网络中监管,同步动态管控,形成实施过程有监控、即时检查有依据、及时处置有效果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长效机制。[1]坚持“制度+科技+文化”,不仅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科技手段融入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设计和业务管理流程之中,而且要在人与制度、人与计算机之间形成新的工作生态,让无情的电脑帮助有情的人脑,实现从传统预防向科学、全面、全过程预防的转变,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监察效能。
三是要大力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全国联网的商业贿赂“黑名单”。商业贿赂现象是当前腐败的主要特征,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库,一旦企业被列入其中,将坚决取消其参加招标入围资格,若干年内也不能再进入该市场,从而让企业真正敬畏。
五、严打主动腐败、团体腐败和消极现象
要严厉打击索贿、行贿行为,着力摧毁腐败团体。要积极探索党内的退出机制,保持党的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一要完善信访举报工作网络。进一步加大对信访举报件的排查力度。建立健全案件线索排查制度,对于问题性质严重、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信访举报件认真开展调查。对群众反映有一般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实施信访监督,及时提醒,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对被错告、诬告的党员干部,在一定范围内澄清是非,消除影响,坚决给予支持和保护。
二要强化纪委与检察院的合作机制。以预防职务犯罪为工作目标,加强联系沟通,建立协作机制,落实相关措施,突出预防腐败教育的权威性和震慑力,筑牢防腐拒变和预防职务犯罪“防火墙”。同时,纪委和政法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查办案件合力。
三要严厉惩处违纪违法行为。要牢固树立“有案不查是失职,查案后不举一反三是不称职”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办案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依纪依法办案,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惩处和保护的关系,既要严肃执纪、严惩腐败,又要重视保护党员干部的民主权利和合法利益;处理好实体和程序的关系,把实体和程序有机统一到办案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贯穿于案件初核、立案、调查、审理等全过程;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既要通过查办一定数量的案件来体现党和政府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又要通过安全文明办案,提高办案质量来显示纪检监察机关办案的水平和能力,切实发挥办案的治本之效。
在办案工作中,要严厉查处集体腐败案件。部门利益和小集团利益的膨胀助长了行政领域的“法人犯罪”现象,其成员在有意无意中进入集体腐败的链条之后,往往会形成窝案、串案。要以打击主动腐败行为为重点,严厉打击索贿和行贿犯罪。很多行贿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挖空心思拉拢腐蚀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行为恶劣、危害巨大。必须充分认识行贿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在惩罚的执行上,既要严肃查处索贿和受贿的腐败行为,也要追究行贿等主动行为人的相应责任,做到受贿、行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四要严把入口出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必须完善干部退出机制:执行试用期考核制,试用期考核不合格的干部退出;推行民主评议制,让多数党员群众不满意的干部退出;落实审计制,加强对领导干部任期内审计,让绩效不明显、不够廉洁的干部退出;实现淘汰制,让工作拖后腿的干部退出;建立问责制,让不作为、慢作为或乱作为的干部退出;完善考核制,让能力与岗位不适应的干部退出或转岗;严格任期制,让到龄的干部退出,到届的干部选任或交流。[2]探索党员正常退出机制,健全切实可行的民主评议机制,向表现差、不发挥作用的党员亮黄牌,向不合格党员亮红牌,建立健全入口严格、管理规范、出口通畅的长效机制。[3]
六、依靠文化育人、文化防腐与文化治本
努力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破除潜规则,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构筑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防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抓住重点,有序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从基础入手,抓住重点,长期坚持,有序推进。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把握一个引领、两个结合、三个重点、四个原则,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持廉洁教育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以干部思想作风、政风行风、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为重点,坚持因人分岗施教,寓教于活动、寓教于课堂、寓教于网络、寓教于实践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宣传廉洁从政的典型、志愿奉献的英雄,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文化反腐作用。
二是推行道德立法。道德立法是指对社会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以法律和法规的形式予以确立和强化。公共部门由于是代表人民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机构,其工作人员应该具有比其他职业工作人员更高的道德水准,通过公共部门职业道德制度化、法律化,强化道德内约,保证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的纯洁性。
三是重视舆论监督和网络反腐。当前,舆论监督和网络反腐已经成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一个利器,大众传媒对惩防体系建设发挥着催化作用。从问题奶粉、地沟油到毒胶囊,舆论监督和网络反腐的力量让人震撼。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和支持新闻媒体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平台的作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也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必须改进内容方法,创新载体手段,建立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不断强化“廉荣贪耻”的社会价值导向,发挥互联网等新媒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加强在互联网和内部网络上的廉洁教育,占领制高点,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掌握反腐倡廉网络舆论的主动权。针对社会关切、群众关注,可能引发炒作的热点、敏感问题,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网络骨干的作用,适时发布权威信息,及时组织网络评论,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建设舆论氛围。[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上一些清廉指数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腐败治理和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较好的经验和做法。如瑞典非常重视公民道德建设,把个人的信息联网成一个系统,以备各部门随时查阅。每一个人的诚信记录,对于其能否立足于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加坡制度的完备、高薪养廉和铁腕反腐带来了亚洲清廉指数第一的美誉。香港廉政公署初始给污点公务员以自新机会,而后则以其强有力的监督实施腐败零容忍,使中国香港成为全球最清廉的地区之一。英国政党和政府也特别注重官员的道德建设,他们认为,道德建设是廉政教育的基石,道德水准的提高必然会增强公务员队伍廉洁从政的自觉性。这些防治举措和模式对我国惩防体系建设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总之,惩防体系建设是防止党员干部腐败蜕变的基础性工程,是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免疫力工程,是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的清道夫工程,是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防火墙”工程。要以制度为基深化惩防体系建设,以机制力量实现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以教育预防的系统性增强说服力、以学习修养的自觉性提升自省力、以制度机制完备性增进约束力、以权力制约监督的同步性形成制衡力、以科技保障的程序性提高控制力、以纠风惩戒的严肃性强化威慑力、以廉政文化的先进性增强引导力,为我国科学发展和党员干部清正廉洁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上海推进“制度加科技”防治腐败[N].解放日报,2012-5-11.
[2]朱民,等.高校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监控体系的构建[J].廉政文化研究,2011(3).
[3]寿光.向不合格党员亮红牌[N].文摘报,总第3092期第一版.
[4]斯阳,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不足及对策[J].廉政文化研究,2012(1).
本文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重大项目批准号:12&ZD076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副研究员
【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的实践与思考】推荐阅读:
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08-11
民营企业的实践与思考07-26
印刷企业管理的思考与实践08-31
关于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10-20
直选民营企业工会主席的实践与思考07-01
中小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08-10
企业文化实践与思考论文07-31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腐败案例剖析》心得体会09-20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