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物流企业(通用12篇)
国有物流企业 篇1
1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制造企业尤其是大型制造企业,其经营活动实质上是对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与信息流的有效控制与管理过程。 企业物流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所需一切物流(原料、燃料、备品备件、辅助材料等)的采购、进货运输、 仓储、库存管理、用料管理和供应管理。 而供应物流是制造企业物流的核心部分和关键环节, 是企业物流系统中独立性较强的子系统,与企业生产系统、财务系统、技术系统等各部门以及企业外部的资源市场、运输市场、其他企业的供应物流部门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任何企业都存在着供应物流的问题,特别是大型生产企业或巨型生产企业,其供应物流的问题更为突出,资源消耗更加巨大。
企业物流成本是除了原材料成本之外最大的成本项目,一般占总成本30%~40%,而有效的物流管理可以节省15%~30%的物流成本,并大大减少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物流时间平均占生产和销售过程的90%。 向物流要效益潜力巨大,物流成为企业在增长困境压力下,挖潜增效,提升利润的重要源泉。
2Y电机厂生产物流现状和存在问题
Y电机厂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中国北车股份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机车牵引电传动装置设计制造基地。年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十二五”末期,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00亿~150亿元。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再加人民币汇率持续攀升,制造业出口遇到了寒冬。为了解决制造业利润率逐步降低的难题,提高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物流领域。
Y电机厂物流成本价格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成本管理、 价格管理、预算管理、合同管理、物流库房管理等。现阶段,Y电机厂在供应链物流营销管理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为: 厂内物流的优化;向风电、石油钻井机械等次级市场上游和下游拓展,建立分销点;建立物流中心。 为Y电机厂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可以进一步提升基础制造业物流成本管理能力,降低物流成本,为同行做出表率,实现制造业的逆势发展。 尽管Y电机厂在全厂范围内实行财务物流一体化系统(BOM)管理,然而其间仍有不少突出问题:
(1)现代物流意识缺乏。 生产物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的物流定位与发展战略不明确。
(2)企业未对生产物流进行系统规划、设计,物流格局不清晰,物流运作效率低下,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
(3)物流活动被分散在各个部门,且信息功能存在壁垒,存在信息孤岛。
(4)物流基础设施及装备不先进,仓库空间浪费,回收物流基本没有,物流效率不高。 生产物流成本较高,物流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缺乏。
总体而言,Y电机厂的生产物流,从时间上看,制约了企业的准时化生产和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从生产成本上看,管理费用和物流费用居高不下,从而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 对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系统进行整合和优化,对企业物流进行流程再造,进行一场生产物流变革是非常有必要。
3精益物流下原生产物流系统模型
精益生产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物流管理思想, 其核心是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以及围绕此目标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方法。 精益思想诞生后,物流管理学家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借鉴,并与供应链的管理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精益物流的新概念。 它由精益生产的概念而来,是精益思想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企业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其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价值创造活动叠加在一起,便构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价值链。而价值链中必然涉及价值增值环节,增加有用的增值环节,淘汰效率低下的不增值过程是必然趋势。
精益物流的实质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 尽量消灭价值链中的一切浪费, 用尽可能少的投入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并获得较高效益。 精益生产物流是精益物流在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是根据精益生产的理论要求组织生产物流,实现生产物流的无等待、连续性流动,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它是实现精益物流的基础。 其优化模型如图1所示。
4精益物流模型下物流系统优化策略
根据本文提出的物流模型,结合Y电机厂的实际情况,本文结合运作层的重点,即组织结构优化与业务流程优化,对原制度下的物资处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进行了相关调整,使得整个过程更符合精益管理思想。
Y电机厂物资处负责供应业务操作岗位包括: 供应计划管理、综合资金管理、一次能源管理、物资保管、设备管理、物资司磅、定额管理、计算机管理、原材料托收、采购管理、物资价格管理、物资监视、采购调度、提货、提运、包装发运、物资交库、包装容器管理、呆滞积压物资处理、会计、销售出纳、回收保管、原材料节约管理、物资统计、资料管理。这些岗位涵盖了物资从供应商移动到生产现场的过程中所有的业务操作岗位,各岗位人员共同完成物资的计划、采购、发放及节约工作。一方面,由于部门过多、业务流程过于繁琐,各子部门之间无形中增加了通信环节,在物流中会有一些重复环节,增加了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在重要环节缺少监管容易出现真空地带,为突发事件追查责任带来不便。
在对Y电机厂供应流程再造的过程中, 我们根据企业的战略要求,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建立能够达到企业战略目标的、以更简单的业务流程进行供应管理的组织结构。
(1)将供应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直接由供应处经理管理, 以扁平化的企业组织结构代替金字塔式的企业组织结构,以利于决策信息的流通。
(2)将运输公司纳入供应管理处,由供应管理部门对企业的运输进行管理,对自有运输车队进行统一调配、规划、集成使用, 充分利用企业的自有资源,将采购、库存和运输连成一体,打破公司间的壁垒,覆盖供应链上各个环节,进行大规模供应链的重组,从而使企业得到益处。
(3)将价格组更改为供应成本核算部,将原来单纯的对原材料价格的管理和监控、付款票据的管理更改为管理包括供应物流所有环节的成本核算,在保持各部门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对成本严格控制。
(4)原来的综合管理组更改为供应物流管理部,提高工作人员的物流管理意识。 经过重组后,Y电机厂的物资供应组织结构和供应业务流程分别如图2、图3所示。
(1)在经过组织结构调整后,把原来的运输公司调整到物资处,由物资处对运输业务进行统一规划,虽然省去了原有的申请汽车运输的流程,但是物资处对运输管理流程进行统一管理,应对供应物流中运输业务流程细化,增加对运输模式、运输承运人和运输路线的决策。
(2) 与供应商的关系管理有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竞争优势, 使供应链企业获得长远的收益,重组后增加了对供应商选择、考核工作,将原来的合同管理一季度一次的到货数量、日期检查更改为对供应商的考核工作,考核内容包括:产品质量、交货期、交货量、工作质量、价格、进货费用水平、配合度。
(3)物流利润的潜力挖掘需要企业对物流成本核算细化。
(4) 供应链管理使原来由预测推动的供应链向由需求拉动的供应链转变,因此,在计划管理中加强需求信息的传递和反应能力,在减少预测工作的同时提高预测的准确性,预测工作由原来的财务处一年一次的储备资金定额分配更改为由销售处进行产品需求预测。
(5) 将原来的材料核销平衡工作手工操作改变为由消耗定额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使定额员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生产现场考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
5结论与反思
Y电机厂作为中国一家主要生产铁路机车用电机企业,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和产品可靠性,但绝不能忽略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保守估计,若其物流成本在销售成本中占30%,每减少一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省资金300万元,可见对企业物流的优化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对于Y电机厂而言,系统化、社会化、专业化是企业物流发展的宏观目标, 未来几年里企业物流在微观层面上的具体发展趋势是:①企业物流协同化趋势。 即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改变原来独立决策的局面,形成相互协调、共同决策、共同安排的新局面。 ②物资管理的集约化趋势,即企业通过相似业务的共同动作形成一定规模,从而获得规模效益。 ③物流管理的信息化。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 为企业物资管理的集约化和企业物资管理的协同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④构建企业自己的物流中心将是企业物流发展的最终方向。 物流中心是前3个企业物流发展趋势的综合体。
国有物流企业 篇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确保发挥仓储物流设施效益,更好保障全省粮食安全,根据《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办法》《山东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粮油仓储单位的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混合所有制粮油仓储单位中涉及政府性资金资产投入建设、维修改造的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其他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的保护参照本细则。
本细则所称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包括从事粮油仓储活动所需的经营场地,仓房、油罐等存储设施,专用道路、铁路、码头等物流设施,以及烘干设施、机械罩棚、器材库、维修车间、消防水池等附属设施。
第三条 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省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的行业指导和监督管理,根据全省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需要,制定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规划,建立健全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淘汰、更新及保护机制,将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情况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体系。
— 1 — 市、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的行业指导和监督管理,在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指导和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需要,组织开展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的宣教活动,细化落实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淘汰、更新及保护的具体措施,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的考核工作。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保护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的义务,不得侵占、损坏、擅自拆除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不得擅自改变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用途,不得危害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安全和粮油储存安全。
第二章 保护措施
第五条
粮油仓储单位应当自设立或者开始从事粮油仓储活动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依法将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等情况向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粮油仓储物流设施规模、用途等发生变化的,也应及时备案。
结合《山东省粮油仓储单位备案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备案实行属地管理,采取“全程网办”方式进行。粮油仓储单位应向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在“山东省粮食流通管理云平台”开设用户,网上填报备案信息。
第六条
粮油仓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管理和使用制度,定期检查评估、维护保养,做好记录、建立档案,— 2 — 并按照规定向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上报粮油仓储设施统计报表及有关情况,不得虚报、谎报、瞒报、拒报。
第七条
因重大项目建设或涉及粮食流通格局优化调整,确需拆除、迁移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或改变其用途的,组织拆除、迁移或者改变用途行为的单位应事先征得相关粮油仓储单位同意,并经设施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逐级报告至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粮油仓储单位自拆迁、改变用途行为发生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被拆除、迁移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功能不降、先建后拆”的原则,负责统筹协调重建,确保辖区内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总量、布局及结构满足粮食安全储存需要。
第八条 依法对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予以行政征收、征用的,被征收、征用单位应当自征收、征用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供征收、征用的有关证明材料。
征收的,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对当地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能力重新评估,造成影响的,应向征收主体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的总量、布局及结构等予以协调重建。
征用的,征用主体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协调在使用结束后尽快恢复原状及用途,不能恢复的,按照前款规定处理。
— 3 — 第九条 粮油仓储单位出租、出借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应当与承租方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自签订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供出租、出借的有关证明材料。
出租、出借不得破坏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的功能,不得危及粮油仓储单位的粮油储存安全。出租、出借区域严禁用于经营和储存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品。
第十条
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不能满足粮油安全储存或粮食流通需要的,粮油仓储单位应当维修改造或重建;涉及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由所在地县级及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统筹协调。
粮油仓储物流设施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且不具有维修改造价值的,粮油仓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报废处置;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协调修缮保留。
第十一条
新建、扩建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应当衔接好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选址,固定经营场地至污染源、危险源的距离满足《粮油仓储管理办法》规定。
第十二条
在粮油储存区内及临近区域,不得开展可能危及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安全和粮油储存安全的活动,不得在安全距离内设置新的污染源、危险源。粮油仓储单位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应及时报告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单位)予以制止或整改。
第十三条
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因不可抗力遭受破坏时,粮油 — 4 — 仓储单位应当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修复或重建,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协调支持。
粮油仓储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发生危及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安全突发事件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损失扩大。
第十四条
为保持或升级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功能,弥补仓容缺口,进行维修改造或新建扩建,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协调有关部门给予资金、政策等支持。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侵占、损坏、擅自拆除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擅自改变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用途,危害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安全和粮油储存安全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侵占、损坏、擅自拆除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擅自改变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用途,危害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安全和粮油储存安全的违法行为予以依法制止和查处。
第十七条
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调查和掌握辖区内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的存量及变化情况,按照粮食流通统计制度规定逐级上报,并建立专门档案。
第十八条
粮油仓储单位的有关违法行为及行政处罚信息由查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信
— 5 — 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公开。
第十九条
对保护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有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协调予以适当奖励。
第二十条
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有关规定,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落实本细则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及奖励、补助的依据。
对保护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不力、严重危害粮食收储供应安全的地区和单位,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予以通报批评。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本细则规定拆除、迁移粮油仓储物流设施,非法侵占、损坏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或者擅自改变其用途,由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法予以警告或者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本细则规定,滥用职权、营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粮油仓储物流设施损失、损坏,视情节依纪依规予以行政处分。涉及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三条
粮油仓储单位违反本细则规定,未及时备案 — 6 — 的,由备案管辖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予以警告或者罚款。
粮油仓储单位因自身原因导致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发生重大损失、损坏,应当中止其政策性粮油储存任务。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细则自2017年1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第二十五条
国有物流企业 篇3
[关键词] 用益权企业用益权法人财产权
一、问题的提出
国有企业经营权的提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阶段性的产物,是运用两权分离理论,将国家所有的财产授权给企业经营管理,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两权分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由于该种改革的分权实质上是政府的授权,使得其与取得经营权的企业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下放自主权不能得到真正落实,所以这次改革的作用是很有限的。该如何改造国有企业经营权呢,有学者提出可以将其改造为国有企业用益权,那么什么是企业用益权?国有企业经营权能否改造成国有企业用益权呢?
二、企业用益权的相关理论
1.企业用益权的产生
依《法国民法典》第578条的规定,用益权是指无偿使用收益他人之物而不损坏或者变更其物本质的权利。在法制史上,它最早是作为人役权的主要形式出现的。在罗马共和国的末年,无夫权婚姻和解放的奴隶日渐增多,每遇家长亡故,那些没有继承权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生活便成了问题,为使这些人生有所靠,老有所养,丈夫和家主就把一部分家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居住权等遗赠给妻子或被解放的奴隶。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特殊地役”,即为特定人的利益而设定的地役权。但是随着地役权范围的不断扩大,罗马法基于其固有观念,对这些地役权便不再承认。但为使法律规则反映社会需求,“古典法学家们把这些役权解释为债权,现时的所有主或死者的继承人有义务接受依此权利而实行的通行等等并对设置的障碍负责。”至优帝一世时,这些为特定人的利益而设的役使他人物的权利被称为人役权。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用益权。用益权人可以任何方式对他人之物加以使用、收益,只要不侵犯用益物的实质,所有人在其所有物上设定用益权之后,仅保留处分权,并且该处分权也受到很大限制,不得妨碍用益权人用益权的行使。
从用益权发展的历史来看,其最初功能在于生存保障。然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用益权的功能发生了由原来单纯生存保障向以生存保障为基础,以物尽其用为趋势的演变,其价值取向是物尽其用,即尽可能地利用既有之物,实现物的最大价值,解决物的所有与物的利用之间的矛盾。集中反映这一演变过程的就是为非自然人设立用益权(即法人用益权)的出现和企业用益权制度的兴起。用波恩大学罗马法研究所所长鲁尔夫·柯怒特尔的话说,“对整个企业、人合公司的公司份额或参与权、资合公司的股份或证券上设定的用益权越来越普遍了。”
2.企业用益权的内容
所谓企业用益权,是指企业所有人之外的第三人经营企业的排他性权利。具体地说,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企业的总括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用益物权。例如,《澳门商法典》即用专章规定了企业用益权,依其第132条规定,“商业企业之所有人得为第三人设定企业之用益权。”企业用益权的目的在于以物权的方式来建立企业所有人之外的第三人对企业的经营,克服依债权方式对企业进行经营所存在的一系列缺陷,解决企业所有人自己不能直接经营但又不愿放弃企业,而所有人之外的第三人不能承受买断企业但却有能力管理企业的问题,从而,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利用现有财产,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必须明确,企业用益权是不同于企业法人用益权的一种独立的用益权形式。法人用益权,也是用益权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产物,是指法人作为用益权人使用收益他人之物的用益物权。作为法人的主要形态,企业法人也当然能够成为用益权人。在这里,企业法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而企业用益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企业的总括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用益物权,在企业用益权中的“企业”,实质上也就是指企业的总括财产,是作为客体存在的,是用益权所成立于其上的对象。具体地讲,企业用益权的主体是企业所有人之外的第三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其他的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企业用益权的客体是企业的总括财产,是由企业的物和各种财产权利结合而成的集合财产,是将企业的总括财产(也可以理解为企业)作为一个观念上的物看待的;相应地,企业用益权的内容则既包括了不消费物用益权的内容,也包括了消费物用益权的内容。同时,企业用益权人有义务以企业所有人的企业名称经营企业,享有在经营企业方面所固有的技术及经济上的自由裁量的权利,可以为维持企业的有效运作而对企业财产为必要或者适宜的处分。所以,企业用益权与企业法人用益权不同,切勿混淆。
三、国有企业经营权不能改造成国有企业用益权
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能够有效地实现出资者权利(股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有利于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为了使这一制度得到法律保障,1993年通过了《公司法》,对公司的组织形式、设立、变更、终止、股东的权利义务,作了系统的规定。
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财产权的提出,使得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财产权不是来自政府的授权,而是来自公司制特有的产权机制,即国家作为出资者将国有资产投入公司后,即成为公司的独立财产,由公司独立支配,公司对该财产享有财产权,即法人财产权,它是通过法人治理结构来完成的:公司中设立三种专门的公司机关,股东会,为公司的权力机关;董事或董事会,为公司的业务执行机关和日常经营决策机关;监事或监事会,为公司的监督机关。其中,董事会作为公司的业务执行机关和日常经营决策机关,行使除股东会权限以外的经营事项的决策权,如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等。公司设经理,作为董事会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与董事会一起,构成我国公司组织体系中的经营管理层,但是必须接受监事会的监督。这种法人治理结构,体现了公司权力的分工和制衡,是公司运作的成功方式。与此同时,国家作为出资者将其资产投入公司后,取得股东的地位,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等股东权利,即股权。所以,公司制企业的财产关系可以表述为“股权——法人财产权”。
在对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和运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将国有企业经营权改造为国有企业用益权的问题。如前所述,企业用益权,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企业的总括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用益物权,是以物权的方式建立的企业所有人之外的第三人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制度。而我国国情决定了我国的企业经营制度大体有三种:(1)投资人设立非法人的独资企业或者合伙企业,投资人直接经营;(2)投资人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并通过法人治理结构经营公司。(3)投资人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外的企业后,不直接经营,而是要么通过债权方式由第三人经营,要么通过物权方式由第三人经营。从这三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在第三种情况下才会产生企业用益权的适用问题。而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后,公司对股东出资形成的财产和经营过程中积累的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并由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来经营公司,从而没有必要再来以物权的方式建立由第三人进行管理经营的制度。
但是,由于其享有的法人财产权是一种由众多具有财产内容的具体民事权利组合而成的集合体,其中所包括的使用收益他人财产的权利如何定性呢?笔者认为可以将其以用益权来定位。但是,这绝对不同于国有企业用益权,仅仅是一般的为法人而设的用益权。所以,国有企业经营权改造成的不是国有企业用益权,而是法人财产权,其中包括使用收益他人之物的一般的企业法人用益权。
浅析国有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 篇4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经营和决策, 这对于物流企业也不例外, 强化财务监管是增强物流企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 成本结构复杂
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构成较为复杂, 对主营业务成本进行较为清楚分类可以向管理者提供更多对决策产生影响的细节问题。鉴于企业物流活动是按照功能的不同来组织进行的, 因此按照业务活动来对成本进行分类比较合理。第一, 销售成本。对于物流企业来说, 前期的广告费用必不可少。第二, 订单信息处理成本。从客户下订单开始到安排运输环节, 再到客户收到货物, 最后到客户的信息反馈为止, 整个过程中所有的信息处理与安排发生的费用均属于订单处理费用。第三, 货物运输成本。物流企业在对货物进行运输的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 包括直接运输费用、保险费用和管理费用等。第四, 与物流业务直接相关的其他成本。包括电子设备的购置费、维护费、折旧费, 物流销售人员、运输人员、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等。主营业务成本是物流企业成本的主要构成, 除此之外, 物流企业还包括与主营业务不直接相关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由于物流业务的特殊性, 使得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呈现出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征。
(二) 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 利润率水平比其他行业较低, 企业自有资产有限, 资产信用不足。金融机构贷款的条件一般要求贷款抵押或较高的信用。而对于物流企业来说, 抵押资产的缺乏和信用水平的限制使得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由于物流企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行业, 投资回收期较长, 注重盈利性的金融机构不倾向于向物流企业贷款, 导致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通过金融贷款得到满足。在我国已经实现上市的30家左右的物流企业中, 总体融资规模较为有限, 因此从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规模来看, 我国物流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比重都比较小。由此来看, 对于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 在我国现有市场发展环境下, 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依靠物流企业自身是难以筹集的, 而通过资本市场或者金融机构筹集资金也存在重重障碍。
二、国有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就目前情况看, 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还不能很好的适应与满足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既有外在因素更有内在问题。
(一) 财务监管力度不够
面临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国外同行的压力, 我国物流企业必须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 企业规模也将向大型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物流企业特别是国有的集团型物流企业, 组织机构复杂, 大多具有庞大的下属分支机构;集团内部关联性公司较多, 对子公司持股比例不同;子孙公司较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本身就是个难题, 在组织机构复杂的集团性物流企业中, 财务监管力度和方式方法成为财务管理是否有效可行的重要前提。从目前我国集团性物流企业财务监管情况来看, 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的财务管理与控制力度不够, 现有的核算和内控制度不尽合理, 对分支机构和资公司的财务监督缺乏有效可行的的方法等。
(二) 资金管理方式落后
资金管理方式的有效与否, 是决定物流企业经济消息的重要前提。目前, 我国国有物流企业的资金管理方式还缺乏有效手段。如有的国有集团物流企业的某些子公司帐面存在闲置资金, 而有的子公司却急缺运转资金, 由于缺乏资金调度中心的功能, 导致闲置资金无法有效流转, 大大降低了资金运用的效率。
三、加强国有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经营理念, 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围绕着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个中心目标展开的。要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必须从内外部同时采取有力手段, 加强国有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
(一) 拓展融资渠道
面对物流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以及难以通过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现状, 要积极从其他方面拓宽融资渠道, 给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通过多种渠道解决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 推进物流企业的发展。一方面, 国家相关部门应适当放宽物流企业的上市审批条件, 支持鼓励资产质量好、具有发展成长潜力的物流企业上市。另一方面, 国家应增加对金融机构的要求与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结合国家产业发展目标作为信贷标准, 对物流企业增加信贷资金支持, 推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二) 加强财务监管与控制
要从企业内部加强财务管理, 就要建立健全物流企业的内部监控制度, 并使之有效运行。一方面, 要强化对物流企业法人代表的管理, 真正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约束其行为。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 划清“三会一层”的职权范围。另一方面, 理顺物流企业集团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 必要时建立财务中心, 核心在于资金调度中心和财务核算中心, 对物流企业的资金运转形成有效约束, 监督资金运行使用的效率。同时加强财务部门工作的合规合法性, 建立完善企业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并保证有效执行, 从各角度加强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摘要:随着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发展, 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发展迅速的新兴服务部门, 正在逐步崛起。物流产业在国际上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我国国有控股的物流企业是国家投资并拥有控制权的企业,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 其管理也逐步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目前, 国家对物流产业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因此, 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对物流业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
关键词:国有,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宋国勇.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J].审计月刊, 2007, (06) .
国有物流企业 篇5
与创新同构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企业中的作用,促进企业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自去年起,中央加大了国企混改力度,在混改中如何合理地开展国资企业的党建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议题。笔者通过走访、调研,试图深入探究现实问题的根源,并以产权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衍生理论为基础,对国企改革与国企党建工作进行了同构分析。
[关键词]创新;制度经济学;党建;国有企业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8.06.048
[中图分类号]F276.1;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06-0-02
相关理论与演化历程
1.1 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演化
制度经济学通过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提出了制度成本的内生性特质,建立了制度约束与个体选择的联系,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衍生出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等,都从不同侧面界定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属性,逐步完善了以企业为对象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础的超产权理论、量权分立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也都对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以公司治理、特别是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为核心,进而衍化出一系列新的理论,如以股东所有权理论为基础的单边治理理论和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的多边治理理论。
1.2 我国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演化
我国国有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我国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是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不断探索,在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一条在法律框架内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演化路径。在近几十年的路径演化过程中,以路径依赖问题和委托代理权利边界不清等问题尤为突出,其具体表现为“内部控制”问题、改革难和大中型国有企业股权相对集中等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公司治理理论、特别是以其为基础的产权理论、意识形态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学说获得了长足发展;同时,新制度经济学中对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有关理论解释,特别是路径依赖理论,也尝试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特征与问题进行解释。诺思认为,制度变迁过程与技术变迁过程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得到自我强化。制度变迁的国家必须不断解决“路径依赖”问题。诺斯的这一论断与我国国有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国家宏观政策与企业发展实际相符合。学者吴敬琏提出公司治理结构是所有者、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学者张维迎也提出公司治理主要是有效的制度安排。我国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探索
2.1 我国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结构
根据经济制度结构分析方法,并结合实际可以将企业制度按照制度的自身逻辑特征分成3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是生产资料或生产要素所有制;第二层次是产权制度;第三层次是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企业制度中的最根本的层次,是区分不同企业制度根本性质的标志。产权制度是所有制与资源配置调节机制的中间层次,是处理生产要素归属与其边界的核心。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是企业决策、经营和管理的具体框架。
2.2 我国国有企业的制度探索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提出了多种理论框架:如企业主体论、企业本位论、经营机制理论和股份制理论等。回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大体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之后到1977年,这一阶段国企的经营管理主要仿照“苏联模式”,即国家是唯一的产权主体,各国企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经营和调节机制。
第二阶段是1978年到1992年期间对国企改革做的初步探索,开始尝试对经营主体“放权让利”,这一阶段开始实施市场调节补充计划经济体制,不断扩大企业自主全,将职工物质利益与企业经营管理挂钩。
第三阶段是1993年至2002年??企改革尝试制度创新的阶段。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始标志,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五中全会定下“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基调、党的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的创新原则,我国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角色开始转变。
第四阶段是2003年以后,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开始注重产权制度,各级企业与监管部门开始注重全面推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工作。
目前,国有企业尚未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总的来说依然处于第二级和第三级企业制度之间的变革过程中。我国只有制定了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制度,才能认为我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设完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相关制度问题
3.1 国有企业制度不健全
我国国企改革到目前为止基本解决了第一层级和第二层级的问题,但是针对第三层级资源调配机制尚未形成有效的制度手段,存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存在诸如所有权、归属权与从中获取生产资料利益的权利不对等的问题;部分领域存在不完全匹配的现象,导致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低下。
3.2 我国国企改革中党建工作与制度建设的理论发展不足
我国国企改革的理论与政策措施是在借鉴西方企业制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存在党建工作与制度建设的理论发展不足的问题。由于依据本身的固有缺陷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不到位,企业员工的基本权益及改革中的“后评价”等流程管理问题也未能得到解决。
3.3 我国国企发展从时空上存在不均衡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发展水平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关联性。总体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的国有企业总体发展水平较好,特别是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国企发展水平较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优势。
从时间上看,受各级国资监管机构约束,我国国有企业发展与地方开放程度早晚也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改革开放以来,越早开放地区的国有企业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
3.4 存在制度冲突与“碎片化”管理
在实践中,党领导与现代企业制度之间还存在着制度冲突和“碎片化”管理等问题。一是新老三会机构和职能交叉重叠,导致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的权力边界不清。二是贯彻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经理层依法行使用人权及配置资源制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党组织较难在选人用人上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三是国有企业治理呈现“碎片化”,治理被各级监管部门、权力机构分割为管钱、管人、管事上,出现争相插手人财物安排寻租等现象。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同构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更加需要将党建作为解决制度层面和理论层面问题的核心“钥匙”;一方面产权理论及委托代理理论在实际工作中会产生监管缺位、边界不清等问题,需要按照既定规则去执行,不能轻易修订制度基础;另一方面,在国企经营管理中,党建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边界不清、监管缺位等现实问题。
4.1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是有效解决委托代理理论问题的抓手
针对内部控制等问题,党组织可通过党委“三重一大”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民主监督予以纠正。针对监事会履职监督不力的问题,党组织可通过民主化、制度化的组织安排,以纪检、职代会等形式确保广大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能够得到有效落实。针对公司治理中存在的干部职工思想问题,党组织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作风建设进行疏导。
4.2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能够有效完善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核心决策作用能够通过相关措施推动各项治理工作,确保国有企业的社会属性与企业属性得到落实。充分发挥党的核心作用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参与“三重一大”重要决策,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第二,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第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通过反腐倡廉推进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同时,党组织要按照政治核心的功能要求,以“制度”方式对职责、组织原则、议事和决策的“边界”做出明确具体规定,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有利于领导边界清晰化、治理决策科学化、权利运行规范化和政治生态纯洁化。
4.3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优势
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全国90%以上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改制,多数企业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等机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规范。
国有企业完善市场化经济管理体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深刻的变革,必须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成长的竞争优势。在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决策上,党组织要维护大局,把握方向;在经营层开展工作方面,党组织要协调企业内部关系;在理顺员工思想、保持稳定方面,党组织要走群众路线工作;在突破改革重点、难点问题上,党组织要驾驭全局,稳定形势,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结 语
国有物流企业 篇6
摘 要 随着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得到了普遍加强,国有企业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财政部门再对社会中介机构审计过的国有企业年报进行抽审,这一办法有利于发挥财政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现代制度的建立,使之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社会经济警察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其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近几年年的实践来看,社会中介机构对国有企业年报审计尚存在许多问题,应予以重视。
關键词 国有投资公司 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审计法》规定,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可以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监督。企业内部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及下属全资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下属单位及部门领导重大经济决策责任、企业和个人遵守国家财经法纪情况等方面。
一、国有投资公司对下属国有企业审计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内部审计理论滞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内部审计实践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理论滞后问题较为突出。在内部审计的基础理论方面,如内审的目标、职能、原则等尚未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理论体系;而实务理论方面,如,经济效益审计、企业集团审计、比价审计的有关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够,以致理论落后于实践,指导意义被淡化。此外,国家对内部审计的立法也相对滞后。
2.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属强制性制度变迁,受行政干预严重。成熟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是由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自发产生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我国内部审计是1984年在政府的推动下首先在一些具有骨干作用的大型国营企业中建立起来的。其建立的初衷是把内部审计作为加强国家对企业审计监督的补充手段,旨在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济利益,而不是出于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的需要。1995年7月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再次明确了应 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及内部审计的职权、审计领域等。在我国内部审计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政府对其进行了强有力的干预。而作为非完全独立主体的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的安排只能被动地接受。
3.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技术、方法落后,审计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特别是在通讯、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的帮助下,企业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工作在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上也必须不断完善。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还普遍存在着事后审计、静态审计和现场审计单一的落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此外,在发达国家,内部审计是一种很专业的职业,有专门的职业团体,推行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和授证制度。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也是经过严格的选拔后任用的,提供培训的机会,建立业绩评价制度,同时内部审计部门除了内部审计师外,还包括了为数不少的其他领域的专家,如电子计算机专家、律师等人才。相比较而言,我国现有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基本上都是财会专业,在经营管理方面有所欠缺。有调查显示,我国内部审计人员中71%以上是财务会计和审计专业,法律、统计、金融及企业管理专业的占14%,机械制造和建筑专业的各占4%。
二、国有投资公司对下属国有企业审计发展思路
1.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强化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的最高决策和执行机构一董事会的领导下,并且内部审计的具体负责人由董事会提名或任命,保证了良好的组织地位和权威性,促进和加强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这种双重组织关系,既有利于审计经理和董事会之间的直接交流,保证其独立性,又使其能够协助企业经营层有效地履行职责。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保证了最大的审计覆盖。
2.合理界定内部审计活动内容,增加组织价值。传统的内部审计理念下,内部审计主要功能是帮助企业高管层确认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问题。因此,财务审计、经营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是查错纠弊的典型代表。IIA在1999年第七次修改内部审计定义时,第一次提出了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组织增加价值。与传统审计相比较,增加价值要求审计内容向决策层面延伸,审计方式从事后走向事中和事前,审计职能定位从确认走向咨询。内部审计不仅要关注内部控制,还要评价和改善组织风险管理、治理结构的结果。
3.整合审计资源,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会计信息化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具备传统的审计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审计内容的调整与拓展,要求审计人员具备相应的企业管理、资产评估、数理统计等知识。这就要求合理配置内部审计人员,尤其要努力使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构成合理。要改变目前会计审计专业人员比例过高的现象,大量吸收法律、工程、信息技术、经济等各个方面具有专业资格人员。要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加强专业培训,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认证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培训,培养内部审计人员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流技能,在人员结构和素质等方面满足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
4.加强内部审计理论研究,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内部审计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促进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我们要加强内部审计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促进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早日和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时现,毛勇,易仁萍.国内外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状况之比较.审计研究.2008(6).
国有物流企业 篇7
1 中国国有物流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
中国经济正面临向高效率高效益方向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方针。中国的制造、流通、服务企业也开始大量涌现“物流热”。从物流的细分市场来看,发展迅速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一是以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经济为服务对象,“第三方物流”将继续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二是一些优势国有企业在优化内部物流管理的基础上,逐步产生和发展的物流服务需求,这些不同体制下的企业不断发展,使得中国物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近年来,中国有些国有物流企业在技术装备、经营管理、社会服务水平、人才等方面凸显出了一些不足,其中国有物流企业的人才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
对于国有物流企业来说,人才问题往往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某些特定岗位尤其是管理层岗位,物流企业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其二,员工流失率过高,使得企业成本增高、管理难度加大。
从对物流企业人才结构现状的调查表明,在国有物流企业中,大学本科、专科学历的人员有跳槽经历的分别为39.5%、35.1%。在跳槽的人员中,从国有企业流出的人数远远大于流入的人数,呈现一种不平衡。国有企业流出的人才,绝大多数是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的主要流向是考研、外资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等。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物流企业的员工流失率一般在10%左右,而国有物流企业的员工流失率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有的企业人员流失率甚至可能达到30%左右,其中流动性较大的往往又是一些具有丰富物流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中高级物流人才,这些优秀的物流人才的流失成为阻碍国有物流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 中国国有企业物流专业人才流失的反思
2.1 中国物流市场更加开放,组织外部人才争夺日益激烈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在加入WTO的市场开放时间表中,虽无关于物流业的整体市场开放问题,但其开放与服务业在整体上有相似之处,即物流业是由对各行业和部门的分别开放和承诺构成,这使得中国物流市场更加开放。
另一方面,中国庞大的物流市场潜力,也为外国的物流公司进入中国带来极大的吸引力。中国商务部发布的《2007-2008年中国物流行业研究报告》指出,受宏观经济持续高增长拉动,2007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额达到752283亿元,同比增长26.2%。
这些外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后,在其经营管理为依托的竞争能力和企业制度的保障下,往往会以更加灵活的手段和丰厚的报酬吸引国内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弥补其在异国经营的劣势。八十年代末当这些公司以合资合作方式进入我国物流市场时,合资企业组建之初的大部分中高级管理人员都是我国外运公司、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等国有公司的专业人员,如今这些公司都已脱离合资体系,成为独立运作的外资公司,而当初的大部分中方派驻人员作为这些公司的领导者或者中层管理者留在了外资物流公司内,造成了一部分国有物流企业的人才流失。
近年来,这些独立运作的物流公司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中国的人才本土化,另一方面由于物流行业的跨地区发展,也为物流企业人才流动的跨地区性提供了可能性,物流行业人才争夺战变得更加激烈。
二是一些民营企业、多元化股权结构的新兴物流企业发展迅速,这类企业其经营观念、机制、管理方式能够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扩展都十分迅速,一些民营物流企业通过高工资、高福利等政策吸引有经验的物流专业人才,也加大了专业人才的流动。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加大了组织外部人才争夺的激烈程度,是国有物流企业人才外流的主要客观原因。
2.2 组织自身体制和结构制约人才作用的发挥
2.2.1 国有物流企业自身体制的因素
一个组织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会影响到组织的运行效率,也将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性。在中国,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实际上仍未彻底打破,有的物流企业还未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些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极不协调。组织结构不合理将导致某些管理手段失效,人才的能力受到制约使得他们在组织中的能动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另外,很多物流企业改制后的人事变革不彻底,部分管理人员的结构、素质、理念等没有根本转变,因此造成管理中的人员管理、人际关系协调等存在一定问题;很多企业的创新部门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工作中缺乏能动性;其次,各部门间横向联系较差,容易脱节并产生矛盾;此外,信息传递及决策反馈等较慢,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比较迟钝,解决问题耗时较长,这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物流人才作用的发挥。
2.2.2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缺乏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有计划的人力资源使用模式以及旨在使组织能够实现其目标的各种活动。其任务包括对员工技能进行评价,挑选和培训员工,培育技能等。企业的竞争战略形成后,就必须有人力资源职能参与,并要注重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开发,尤其是专业人才的使用和开发。然而,有研究表明,很多国有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往往不能与企业战略结合考虑,致使企业总体发展目标与人才的个人目标不能衔接,造成这些人才的个人职业发展空间无法拓展。
2.2.3 激励管理针对性不强
作为组织的管理者,其管理的目的是引导员工实现战略目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注重运用领导、激励等多种手段。然而,每个员工的激励动力是不同的,对专业人才的激励与非专业人才则明显不同。专业人才对自己的专业领域通常有着强烈的和持久的忠诚。对他们的激励,单纯用金钱和提升等并不一定能奏效,而工作的挑战性、一定的自主权、适当的成就感等往往会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一些组织正是由于缺乏对核心专业人才的正确激励才促使了人才的流失。
尽管企业通过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和环境改造等方式普遍提高了职工的公平感和满意度,但它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却有一定欠缺。目前中国很多国有物流企业的专业人才选择外资公司或者自主创业,主要的原因并不是物质方面的不满,更多是基于在原岗位缺乏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除了以上的原因以外,由于传统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特点,较之其他所有制的企业,更多地会在群体中的个体之间出现名利、地位之争,致使群体中各成员的时间、精力被额外消耗,致使人际关系的失调,这也是一些物流专业人才流失的重要方面。
3 国有物流企业留住专业人才的对策
对物流组织而言,其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失不仅会削弱组织整体竞争实力、影响组织绩效、增加人力资源管理成本,而且还会对其他员工造成极大的负面冲击。
作为具有很强行业特点的国有物流企业而言,认识到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并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注重发挥其潜能,不断提升组织的竞争力,以避免其流失。
3.1 建立完善薪酬与激励管理机制,重视年功序列工资制度
激励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起着激发和推动作用,并且能够指导和引导行为指向目标。它在人力资源的报酬、人员配置、培训、开发及绩效管理等过程中,时刻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国有物流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根据专业人才特点,在管理实践中给予恰当的激励,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实现组织目标。结合物流企业专业人才的特点,长期的物流经验积累是物流企业专业人才本身的优势,也是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尤其是优秀的销售人员、具有丰富操作经验的一线工作人员,长期稳定的工资制度是增加其职业稳定性的首要条件。要鼓励员工在企业长期工作,就必须建立企业员工的年功奖励制度,包括年功序列工资制度、与员工工作年数有关的其它奖励性福利制度。
3.1.1 年功序列工资制
年功序列工资制是一种简单而传统的工资制度,它是按照雇员工龄的长短和雇员工龄应计的工资额确定,与终生雇佣制相关联。基本特点是依据雇员个人年龄、工龄、学历、经历等要素来确定工资标准,年龄越大,企业工龄越长,工资越高。在岗位工资制中,以及包括了年功工资的成分,将这一成分独立出来,就是年功序列工资制度。
年功序列工资的特点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年功序列工龄制强调工龄时间,工作年限是工资收入差别和增长的主要因素,为了增加收入,雇员必须长期在一个企业工作。因此年功序列工资制对企业主要作用是刺激雇员为本企业服务,阻止雇员,特别是工作经历长的老职工离开企业。对雇员来说,这种工资制度也增加了雇员对企业的依赖性和安全感,避免失业风险。
工资不是根据行业或产业竞争决定,而是由企业决定。除去工龄因素以外,企业对岗位和技能的需要是年功序列工资制考虑的另一个因素。
3.1.2 能力序列工资制
能力工资制就是要找出胜任某一职位所必须的能力要素,依据这些要素来支付员工的报酬。能力工资制是近年来受到很多企业青睐的一种基本工资制度,其优点是能够有力地激发员工之间的竞争行为,有效地刺激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很多企业过度重视能力工资制度,并未考虑企业自身的行业性质、人员构成特点等方面的因素,通过我们对物流企业专业人才的分析,可以看出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中,实践经验所占的比例明显要大于其他行业,而且作为一种服务性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需要与顾客之间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从这些方面来看,年功序列工资制度相对于能力工资制度,更适合物流企业的管理。
当然,在实践中,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可以结合东西方薪酬制度,在重视年功序列工资制度的同时,借鉴能力工资制度的优点,同时还可以在利润分享、职称晋升、期权、股票等方面给予专业人才尤其是核心专业人才一定的倾斜政策,以保持和激发专业人才的工作热情。
3.2 构筑双重职业生涯路径,关注人才发展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物流企业的专业员工所占比重较以往有了大幅度增加。这类员工不仅希望企业能够提供与其贡献相称的报酬,还非常注重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企业应该引导和帮助他们建立双重职业生涯路径,拓宽专业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提高其满意度和忠诚度。
物流企业由于其行业特点,不像其他商贸企业一样,专业人员可以在专业水平上不断钻研与提高,很多从事物流专业职务的人才,在职业上升到一定阶段以后,会对以后的职业发展有所顾虑。例如物流企业中从事业务操作的人员,到职务发展的中级阶段以后,经验对其专业能力的影响至关重要,很多物流技能来自于对业务的熟练程度,缺少专业技巧,更向上一层级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这必然使得部分员工会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有所担忧。企业的女性专业人员面临的问题就更为突出,因为女性自身的特点,物流企业连续性和技术发展的空间性局限,这部分人往往从30多岁开始就会转而寻求其他的行业发展空间,例如转向纯财务的岗位等等,而国有物流企业的薪金水平又明显低于其他体制的物流企业,所以使得人才的流失现象很难控制。双重职业生涯路径模式可以作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方法。
双重职业生涯路径模式通常可以为专业人员提供两条或多条平等的晋升阶梯,一条是管理通道,另外几条是技术通道。几种阶梯层级结构为平行关系,对每一个中、高级技术等级都有其对应的管理等级。显然,这种模式能为员工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可以适当避免专业人才“挤独木桥”的现象,例如国有物流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为其提供一些管理职务的上升通道,同时兼顾其自身的能力特点,多设置一些职务专业相结合的岗位,例如物流企业的财务部门,可以考虑设置财务结算和运费征收两个子部门,这样可以兼顾到具有丰富经验的运费征收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留驻这些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双重职业生涯路径的构成如图2所示:
国有物流企业 篇8
现代物流是循环性物流系统,通过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等各个物流基本活动的有机整合,对供应链中物资的流动进行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整体控制,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优。根据国内外物流发展情况,总结出现代物流的具体特征。
(一)现代化
现代物流对“物流”的认识已经不局限于物体的储存运输,而是对整个物流活动体系的整合、集成,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现代物流中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得到普遍应用,如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系统运用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通讯、射频识别装置(RF)、机器人等物流智能设备,使得现代物流过程的可见性明显增加,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延期交货、送货不及时、库存与运输不可控等风险大大降低,实现了物流行业效率最优和效益最大化。
(二)系统化
现代物流的本质在于其系统整合的功能,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贯穿物资实体从原料采购、生产、销售到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即将生产、销售、包装、装卸、运输、存储、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等各作业环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系统科学方法整合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提高以服务客户为主的综合能力。
(三)网络化
为了保证对产品促销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保持系统性、一致性,来打破单一物流系统之间的阻隔,形成专业化、综合化、社会化的物流网络,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物流资源信息和市场供给与需求信息的共享,信息传递更加及时、透明、高效和真实。
二、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一)物流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2005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外资物流企业大量涌入我国市场,推动国内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物流需求总额不断扩大。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呈逐年递增趋势,从2001年的19.45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25.4亿元,平均年增速为22.3%。其中,2009年的社会物流总额为96.7万亿元,但增长速度仅有7.56%,这主要是因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物流行业受到沉重打击,但社会物流总额在2010年复苏强劲,社会物流总额增长速度为29.68%,与之相比,上升大约22.12个百分点,依旧保持接近30%的增长速度。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初步预计2011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长14%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3%左右,可以支撑国内经济8%-9%的增长水平。可见,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
(二)物流产业集中度提高
社会物流总额反映物流总需求,而物流总需求也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特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放开,物流产业的发展与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相适应。通过查询中国物流年鉴得知,从1991年到2009年的社会物流总额构成中,农产品、进口货物物流比例逐步降低,而近20年来,再生资源以及单位及居民物品物流额所占比例之和从未超过社会物流总额的1%,这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的仍以第一、二产业为主。
同样,分析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构成情况:工业产品占社会物流总额为113.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6%,所占比例最大为90.2%,可见这块业务是带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进口货物物流总额9.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1%,增幅比上年提高近34.9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进口货物物流重回快速增长通道;而农产品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及单位与居民用品物流总额所占比重较小,同比分别增长4.3%、39.5%和14.7%。
(三)社会物流总费用持续增加,总额占GDP比重逐年递减
2001年-201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持续增加,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1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自2001年以来为最低,所占比例为17.8%,这说明全社会每创造1单位的GDP的物流成本是不断下降的,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逐年变化不大,仍停留在18%左右。但这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运行效率仍然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一倍左右,我国物流业亟待优化和调整。
三、国有交通运输企业现代物流业务优劣势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专业化、社会化物流企业发展很快,多种所有制、不同服务方式的物流企业逐步成长壮大。其中,国有交通运输企业一直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2010年50强物流企业排名中,中远集团、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中国海运集团位居前三,其他国有企业直属物流专业公司如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货运有限公司、招商局物流集团、五矿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也榜上有名。2010年我国前50名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506亿元,而前三名国有企业营业收入总和超过前50名物流企业收入总和的49%。勿庸置疑,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在我国物流企业中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对于我国物流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起到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是几个典型国有交通运输企业的物流业务收入状况和各类物流业务板块的优劣势分析。
四、国有物流企业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务的相关建议
从我国的3PL发展情况看,目前做得较大、较成功的物流服务企业大多数也是由交通运输企业,特别是由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发展转化而来的。但是,有关数据表明,近5年来中国前50强物流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虽然逐年递增,但收入总和仅相对于我国物流市场总额的10%。这说明我国物流行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在物流行业中的影响力、控制力远未发挥作用。因此,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物流企业旗舰”。
(一)构建专业化的物流业务体系,把发展国有综合物流企业放在首位
央企物流企业应立足于国内市场,积极拓展国际业务,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经营中应充分借助资本市场,优化资本结构,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国有资本的放大功能和控制力;拓展综合物流的产品组合与运营网络,提升综合物流的服务能力和市场份额;以物流资讯技术为支撑,以高端客户体系为依托,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二)进行国有物流资产调整,优化物流行业的产业结构
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物流企业发展走势来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既要保持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控制权,又要使国有资产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央企物流企业为加快身发展,就必须真正按照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对国有物流资源进行改革、改制、改组、改造;制定有效的、以投融资和股利分配为核心的资本运营战略,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实现发展资金的有效聚集以及企业战略。
(三)推进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整合并购国际物流资源
作为我国物流行业的中坚力量,国有物流企业需要做的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通过组织和协调,整合内外部资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全方位供应链管理服务,迅速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完整的物流链中,央企集团应寻求上、下游的服务对象,与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形成跨行业、优势互补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同时,还应增强全球化意识,建设全球物流供应链体系,加快海外布局和业务拓展,实现跨国并购。
五、结束语
目前,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经济社会发展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持续高速增长,依存程度明显增大。这一现象表明我国物流行业整个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为国民经济的较快复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又会给物流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物流企业来说,面对更广阔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应该如何适时调整和完善企业的战略,寻求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撑起民族物流业,这是当前所面临的重大议题。
摘要:交通运输业作为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供应链全程的重要因素。现代物流具有现代化、系统化、网络化的特性。当前,我国物流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物流产业集中度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持续增加。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物流企业旗舰”。其策略是:构建专业化的物流业务体系,把发展国有综合物流企业放在首位;进行国有物流资产调整,优化物流行业的产业结构;推进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整合并购国际物流资源。
关键词:国有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优势及挑战,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胡德敏,袁永辉.国有物流企业重组变革探析[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3(5)
[2]宋耀华.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04
[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美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考察报告[M].北京:中物链参阅,2005
[4]陈勇军.国有物流企业如何应对物流市场国际化竞争[J].集装箱化,2003(6)
[5]张雪雁.国有大型物流企业竞争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6]仇晓谦.浅议国有物流企业的资产经营[J].中国储运,2003(4)
[7]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出进一步做好国有物流企业改革与发展经验交流工作[J].中国物资流通,2001(12)
[8]孙家康.中远物流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
国有物流企业 篇9
1.1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提出。国有企业文化形成于国有企业长期的经营过程之中。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文化不断趋于成熟,国有企业文化逐渐成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共同奉行的价值。除此以外,国有企业的个性、素质、目标、氛围和对价值的认知也要通过企业文化来体现。
国有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国有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国有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会形成的具有自身组织特色的文化,国有企业在社会、地理和经济等外部环境和自身内部条件的影响之下,其文化的发展会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国有企业文化的价值性:优秀的国有企业文化会为国有企业全体员工提供一种无形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引导员工向着正面的积极的方向发展,逐步使多数员工的思想形成共识,这就是国有企业文化的价值性。这只无形之手对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会起到无形的推动作用。
国有企业文化的成长性:国有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核心的价值观念的形成,相较于其他方面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国有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国有企业文化也要不断的使自己得到完善、调整和升华,从而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和组织目标,这就是国有文化的成长性(特雷斯·E·迪尔、阿伦·A·肯尼迪,1989)。
1.2 核心竞争力内涵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正式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主要观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集体知识,尤其是如何协调多种多样的生产技术以及把众多的技术进行整合。”国内学者史东明(2007)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分布企业组织的能量,通过核心能力表现出来,而其赢得竞争的能力核心是企业文化与价值观。”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点包括:(1)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合力”而不是“核力”,核心竞争力是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能力有机结合而成的,是一种完备结合状态。而国有企业某一方面的优势比如技术优势,并不必然导致整体竞争优势。(2)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生长力而不是静态力,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个起点,更不是一个终点,而是国有企业生产力的组织和创造的过程,是一种构建力、生长力。
2 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2.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的战略选择
国有企业的发展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国有企业既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济基础。先进的国有企业文化与先进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才能正确地反映职工的利益和要求,从而促进国企的改革与发展和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愿望的实现。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一个国有企业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无论是拓展文化对品牌的影响力和扩张力,从而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还是获取市场经济竞争的主动权、制胜力和做强做优的先机,都必须要以拥有和掌握先进的企业文化为前提。“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生动地说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地位,也指明了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
2.2 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国企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国有企业的管理虽然不是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但它是形成管理方法的重要依托。一个国有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做到持久的繁荣,必须要依托于高起点、高层次的企业文化,并把企业管理方法的核心从制度上转换到文化上来。由此可见,先进的企业文不仅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还可以塑造国有企业自身的形象,打造国有企业的文化品牌,从而实现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目标。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使先进的国有企业文化符合国有企业发展的规律,通过国有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断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逐渐深入到职工的思想行为之中,渗透到国有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融入到国有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国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已成为国企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同时,国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动力,对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李雪杰,2006)。
3 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3.1 塑造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
一是塑造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要做到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满意(CS)为宗旨。所谓以顾客满意为宗旨,就是要从顾客的立场出发来思考问题,从顾客的角度分析市场需求,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真正做到“一切为顾客着想”,以一颗真诚的心去体贴和关怀客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顾客既是上帝”的理念。
二是塑造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国有企业在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管理理念的陈旧。我国世贸组织的加入,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想把这种挑战转化为机遇,国有企业应该组建一套相应的管理机制,以先进的管理理念武装自己,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契约+精神”的工作氛围,使全体员工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及服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 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国有企业氛围
对于传统的员工的管理方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有强化制度管理的力度,又要讲求柔性管理的策略,在管理中为员工创造一定得晋升空间,建立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一是构建人才培养、生成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的凝聚力。国有企业要积极引进人才和有志之士,并为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宽松、舒适的工作氛围,要善于聚才、用才和留住人才为我所用。这就要求国有企业为员工营造施展才能与智慧的舞台,满足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层次需求。
二是运用柔性管理策略,增强员工对国有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柔性管理是一种以精神管理为基础,以管理者自身的人格魅力为核心的一种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的作用下,在员工之间会逐步形成一种共同的国有企业价值观,随着这种共同价值观念的增强,员工的自律意识也将得到不断地提高,从而使员工维护国有企业的利益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员工也会以更为积极地态度投入到工作中来。
三是立足于创新,打造职业经理式的国有企业领导者。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国有企业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各级领导者作为国有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化身,对塑造和维护这种共同的价值观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级领导者的头脑中,员工的职业意识、创新和尝试变革始终处于最重要的位置。不断探索国有企业文化、管理、技术、服务、营销的演变方向,并同步实现创新就是国有企业领导者的职责。
3.3 创建优秀学习型组织
国有企业只有比强大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和更好,才能持久的保持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国有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得力的组织措施、恰当的切入点和强有力的国有企业文化的支持。一是树立学习型价值观。国有企业要想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首先要使全体员工达成学习的共识,使学习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为,树立把国有企业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的价值追求。二是创建有利于组织和员工学习的人文环境,即营造一种宽松、积极、进取和开放的人文环境。这种人文环境的创建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营造有助于组织和员工终生学习和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培育勇于挑战和创新的国有企业精神;营造鼓励冒险和容忍失败的文化环境。优秀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要以心灵转化为中心,以团队学习为手段,运用系统思考的思想和方法,在培育国有企业文化氛围中,实现自我激励和共创愿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加大组织认同感和知名感,不断提升组织的学习能力,才能使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得到持久保持。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文化建设已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在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维系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核心竞争力是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具备的。在新的形式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增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以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综合经济,国有,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冬岩,王春岩.试论国有企业文化的功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29-30.
[2]史东明.组织创新:效率与竞争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3]陈永华.核心竞争力导向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国有物流企业 篇10
一、某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与分析评价
以某国有企业为例, 撇开经济体制、法律环境、资源配置、政府部门效率, 以及市场不规范等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仅从微观上, 对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
通过对该企业2008至2010年的营业收入、利润情况, 以及相关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 企业盈利能力微弱
该企业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之中, 三年间的营业收入呈逐年大幅度增长态势, 年平均增幅达到27.41%。同时营业利润额年平均增幅也达到90.4%, 几乎翻了一番。但是, 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却仅有1.2%, 且其增幅2009年为0.44%, 2010年的增幅却只有0.19%。特别是2010年, 企业在营业收入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 利润不升反降。整个企业的销售利润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其高产值低效益, 盈利能力低下的特征十分明显。
(二) 企业成本畸高
该企业三年间的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为27.41%, 但三年间的营业成本平均增长率却达到了39.18%, 同时三年间的间接成本平均增长率也达到31.3%, 双双超过了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虽然企业成本的耗费应该随着营业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加, 并且两者间的增长比例也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 但企业成本的增长率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大于产值的增长率。
(三) 企业管理费增长速度过快
该企业三年间管理费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7.8%, 其增长速度超过了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虽然企业管理费用的消耗应该随着营业收入的增长而增长, 但这个增长幅度至少不应该超过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只要企业管理费的消耗能为企业带来相应的收益, 那么, 这样的消耗最终能够从企业的利润中得到补偿, 是企业必需的积极有效的成本耗费。但从该企业的财务数据来看, 其管理费增长率呈逐年快速上升态势, 而利润增长率却波动较大。尤其是2010年度, 企业管理费增长率在大幅度地上升, 而利润增长率却在下降, 形成了非常严重的反比关系。
(四) 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
该企业2010年度的总资产报酬率仅2.7%左右, 低于银行利息率。究其原因, 企业资产投入中的经营性资产质量不高, 资产结构不尽合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该企业2010年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10811万元, 其中投入后勤的非经营性资产总额为4203万元, 看似只占企业固定资产总额的40%。但是, 从其资产质量来看, 非经营性资产大都是房产、地产等升值空间较大、资产质量较高的资产, 而投入的经营性资产却是一些普通的机械设备, 虽然折旧年限未到, 但大都破旧老化, 使用效率低, 维修与折旧费用高, 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相应的收益, 而且成为了企业的包袱。
(五) 流动资产不合理占用现象严重
一是存货库存资金大。该企业2010年末流动资产总额为196532万元, 其中存货占用金额为63216万元, 企业存货资产几乎占到了全部流动资产总额的三分之一;二是应收账款数额大。该企业2010年末的应收账款数额为49415万元, 占到了全部流动资产总额的25%左右, 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再生产能力;三是备用金占用数额大。该企业年度备用金余额平均在800万元左右, 已经成为影响该企业资金周转的因素之一。
二、企业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 国有企业发展很快, 规模越来越大, 但效益是普遍低下的。虽然从国资委公布的信息来看,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连创历史新高, 但其效益主要集中在少数垄断行业之中, 事实上对大批一般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而言, 效益低下的状况非常普遍。究其原因, 由于各个企业所处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不同, 原因各异, 但其共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经营者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不一致, 导致经营行为短期化
经营者在企业管理中起关键性作用, 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成本畸高, 效益低下以及资产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的解决, 取决于经营者在企业经营管理与控制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由于经营者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没有形成命运共同体, 经营者享有企业人、财、物的实际控制权, 但对企业的亏损几乎不负责任, 其权力与责任、利益的不对等, 导致其做大企业的动力足, 做强、做实企业的动力弱, 经营行为短期化现象普遍存在。
(二) 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粗放经营模式未得到根本改观
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至今已二十年, 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但其公司不是国有股“一股独大”, 就是国有全资公司, 企业的运行机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其“外延式”的粗放经营模式也未得到相应的改观。导致企业一方面由于成本居高不下, 不得不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而另一方面, 企业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 不论显性成本还是隐性成本均在大幅度攀升, 迫使企业不得不再度扩大生产规模来维系生存, 最终陷入了这样恶性循环的经营格局之中。
(三) 国有企业的考核重数量轻质量倾向较为严重
国有企业考核目标的设置, 还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时期传统的重数量轻质量、重产出轻投入的行政管理模式, 形成对国有企业的考核只看产出, 不计投入的导向。导致国有企业经营者为赢得考核期内的利益最大化, 热衷于“铺摊子”, 扩规模, 争投入, 盲目追求高速度, 致使企业资金使用控制乏力, 资产管理无序, 是造成企业资金周转缓慢, 赢利能力低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四) 国有企业内、外部的监督约束与控制乏力
首先, 是国家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权利的监控职能不到位, 实施财务监控的力度不够, 或者是空白;其次, 是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监察部门受本企业经营者的直接领导, 其个人的工作岗位、职务升迁、工资奖金与福利待遇受制于所在企业, 监督控制职能难以发挥, 致使企业内部的监督和控制体系基本上形同虚设。导致一些企业发生的会计核算资料不实, 当期损益盈亏失真, 甚至虚盈实亏的问题, 以及现金管理不严, 应收账款难以收回或形成坏账等等问题难以杜绝。
(五)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的运行质量不高
从该企业问题和缺陷的形成来看, 有一个较长的日积月累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 企业财务报告对企业运营状态必定有所记载和反映, 但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却没有正常启动, 其管理层对财务风险认识的敏感度也不高, 没有及时通过财务报告反映的信息, 找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做到早发现、早启动、早处理, 防范于未然。
三、改进措施的构想
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措施非常之多, 然而, 什么措施才是最根本的措施,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实施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 相互制约、协调运转的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 无疑是从产权制度上、运行机制上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但就目前来说, 国有企业从传统地追求规模扩张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的转变, 更是国有企业在国家宏观环境变化之下要抓的关键问题, 而且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就其具体措施应该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 建立搞活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可视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 采取以经营者足额的个人财产实施风险经营抵押, 以及股份奖励和认股期权制等手段, 真正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经营绩效挂上钩, 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捆绑在一起, 将国有企业经营者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合为一体, 增强其满足投资者和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主动性。
(二) 建立企业相互制衡与制约的内部监控体系
一是实行财务、审计、监察部门人员委派制度, 增强企业内部监督控制机构的独立性, 有效地发挥出企业内部监督机构的作用;二是将审计范围扩大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 全程跟踪、全面覆盖, 将企业的经营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加大监察部门的查处力度, 对违规违纪事件一查到底, 严惩不怠, 真正起到警示作用;四是向企业的投资人、职工等相关利益人公开运营情况, 构建企业内外结合, 上下联动的监控格局。
(三) 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精细化管理制度
首先管理层要克服传统的依赖规模扩张盈利的惯性思维定式, 以“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和推进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改良。根据企业的实际细分目标、细分标准、细分任务、细分流程, 从上至下建立起规范化、程序化、数据化的精细管理体系, 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 从而把握好每一个生产经营环节, 达到规避不利因素, 降本增效的目的。
(四) 建立有效地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首先, 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建立健全从下至上, 不同层次的财务预算、资金结算、应收账款等内控指标, 根据内控指标的变化, 快速发现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或缺陷, 防范于未然;其次, 保证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有序运转。把风险控制责任落实到人头, 督促企业各级财务风险责任人及时提供相关信息, 将风险防范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综上所述,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在当今国家经济政策调整,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宏观环境下, 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外延式”粗放经营问题, 必将威胁到国企的可持续发展, 应当引起社会和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尽快予以研究, 尽早采取有效措施, 以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韶兵.财务管理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毛付根.管理会计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浅析国有企业考勤 篇11
关键词:考勤;考勤制度;国企考勤
一、考勤概念及考勤重要性、现状
什么是考勤?考勤,顾名思义,就是考查出勤,是通过某种方式来获得员工或者某些团体、个人在某个特定场所及特定时间段内的出勤情况,包括上下班、迟到、早退、病假、婚丧假、加班、换休、工伤、公休等。通过对以前阶段,本阶段内出勤情况的研究,进行以后阶段的统筹、安排等。
为什么要考勤?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没有人就没有企业。1、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保证各项生产、任务、目标及时顺利完成;2、对员工的一种约束,使员工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和劳动纪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维护企业正常工作秩序;3、出勤率反映企业及员工的精神面貌,同时折射出企业文化的蕴含;4、现代企业管理中,考勤和绩效、薪酬、福利、晋升、调动紧密联系不可缺少,激发员工活力。5、考核个人对工作的态度,提高员工素质,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6、便宜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整个考勤管理过程中,要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化解和减少矛盾,促进团结。
不考勤行不行?答案是肯定的,不行。为什么?首先我们员工素质,人的本性--人性的弱点--人的惰性。人天生就有的弱点,不可取代。如果不考勤,不管理,就会出现劳动纪律松散,生产缓慢,办事效率低,得过且过,无政府状态。其次,企业管理水平。目前我们的企业还达不到那种无为管理的境界,企业在管理上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企业需要加强内外部管理。还有,环境问题。包括国际国内、行业产业政策,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等。企业和员工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面临的生存压力很大。尤其是国企,转型升级,煤炭行业国企效益整体下滑。
考勤管理,是企业劳动纪律管理的基本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通过约束手段,端正工作态度、规范工作行为、提升工作业绩,从而提高效益。大多数员工严格遵守考勤制度,不迟到、早退、旷工,出勤良好。但个别员工不遵守考勤制度,对考勤管理敷衍了事,工资照拿。打击员工积极性,损害员工利益,不公平。为提高员工工作的自觉性,创造更加有前景的员工发展空间,使员工能够在公正、公平的环境中工作。在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的现代,硬性命令式管理方式已不适合当前形式发展需要,不是主流。管理是手段,罚扣款不是目的,激励才是目的,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是根本。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
国企考勤难。众所周知,国有企业人际关系错宗复杂,大锅饭思想根深蒂固,人员老化,管理跟不上,命令式硬性管理......主要存在问题:1、拉关系、送人情,甚至不理解,乱指责。2、员工素质不高。3、长期执行与短期,无变化;4、换休、加班与生产脱节,个体与集体,增加了管理难度和成本;5、管理方式机械、呆板;6、把考勤与企业一些活动没有配合好;7、没有激发员工活力;8、量大,繁琐;9、把考勤作为一项大事长期抓,本末倒置,资源浪费……衡量和评估员工从勤、德、能、绩四个方面考核。德是底限,能是基础,绩是目标,勤是表象。考勤制度执行效果往往不好。考勤难,须找出背后的问题,对症下药。现代员工关系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合同制这种硬性管理已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要,员工与企业关系的最高境界是契约式管理,即定义清晰的企业愿景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实现之紧密联系团结奋斗形成共同心理契约。
国企如何做好考勤管理工作?
1、定员定编。定员定编是企业用人的数量与质量的界限,是企业做好考勤管理的基础。企业应因事设岗,进行科学合理的定员定编,提高效率。从根本上杜绝因人设岗,一岗多人等造成的人浮于事,松散,懈怠,资源浪费等现象。
2、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积极上进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核心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和良好工作环境,以文化治人,培养尽职、忠诚、优秀的员工队伍和团队。企业文化是企业灵魂,是企业无形资产,是企业精神力量,以它凝聚人心和力量,使员工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共同创造,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增强员工团队精神理念。通过凝聚士气实现“上下同欲”,降低企业科学管理制度内化的阻力,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3、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企业管理。
通过教育和学习,培训,轮岗等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通过激励等必要手段,激发员工活力,充分挖掘其潜力,克服人性弱点,包括人自身的惰性。思想上有充分认识,意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一员,和企业息息相关,和企业是利益事业共同体。行动上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顺利完成各项工作。
4、建立和完善考勤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分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的制订二是制度的执行,即执行力问题。一、制订。考勤制度,制度是保证。考勤制度制订科学合理合法实用,与生产、目标、计划相结合(可行性,目的性,针对性,明确性),由行政或人事部门制定、完善;二、考勤制度实施,在实际管理中要贯彻执行,奖罚分明。高层、中层、基层,层层严格执行,特别是中高层。各部门领导以身作则,部门主管严格贯彻执行,对本部门出勤状况实事求是、不姑息、不隐瞒,违者将罚款通报批评,对好的则表扬奖励。
考勤管理制度的内容:(1)考勤范围。即对哪些人考勤。(2)工作细化,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按实际情况进行人员分类,有所轻重。如对销售和成套业务员以考核业绩为主,对内勤员要按作息时间严格考核;研发人员,以完成任务为主,其工作时间相对灵活自由些;公司高层领导不参与考勤;对作息时间考勤者严格考勤。(3)请假制度。对不能正常签到(公出或请假)的人员,必须提前填写《员工请假单》,由部门主管签字同意后交人事部备案,中层管理人员由分管的公司经理签字。对事前无法办理请假手续者要补办;(4)设立全勤奖。对于月、年全勤的员工,表扬并发全勤奖;起激励作用。(5)出勤与部门,员工考核、员工工资、奖金、福利、晋升和调动挂钩。(6)把考勤与企业内部管理相结合,与生产、计划相结合,有效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如加班与换休,年休假……(7)严格执行,奖罚分明。制度就是制度,制定了就要执行。要看它的执行力度、执行效力。加强企业考勤制度执行力就要上下一条心,要治本。这里不是自由市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也不是做买卖,讨价还价。(8)、考勤方法灵活多样,包括签到、打卡、抽查、查岗、通报......领导以身作则,甚至管员工早餐,站门口迎接员工上班......(9)考勤结果收集、整理、汇总,设意见箱,改善不合理;对反馈结果进行处理,修正、完善管理制度。形成制定、执行、反馈、修正、执行、反馈……良性循环。
5、考勤大多是由人力资源部门管的。但各直线部门领导是部门考勤管理的主要负责人。搞好考勤,单靠人力资源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它要靠各个部门、全体员工的共同执行,共同努力。管理就是管理,讲究方法,实际情况相结合。高度集权与分权管理相结合,根据人员类别和工作性质内容,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力资源部在各部门自管的基础上,主要是监督、检查、辅助,配合基层工作。这种层层管理利于各部门加强内部管理,促进部门内部团结,促使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和协调。另外国企人多量大,可以减轻工作量,分散工作量。
6、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解决考勤难题最根本的途径。
国有物流企业 篇12
一、相关理论研究
外部性概念一直存在争议, 到现在都很难统一。不同的学派对外部性定义有很大的差别。萨缪尔森从外部性产生的主体来定义:“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兰德尔者从外部性接受主体来定义:外部性是用来表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
外部性最初来源于“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 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到“外部经济”的概念。马歇尔以企业自身发展问题为中心进行研究, 从内外两部分来说明影响企业成本变化因素, 具有开创性意义。马歇尔的弟子庇古于1920年发表《福利经济学》, 在马歇尔思想基础上, 首次用现代的经济学方法从福利经济学角度阐释了外部性问题。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出发, 应用边际分析方法, 提出了边际社会净产值和边际私人净产值, 最终形成了外部性理论。后来人也根据他的思想提出解决外部性的方法, 征收庇古税。
上世纪60年代以后外部性研究分成两个途径, 一种途径就是经济学家试着将外部性内在化, 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1960年科斯发表了开创性论文《社会成本问题》, 提出科斯定理, 主要在批判庇古理论的同时试图通过市场方式来解决外部性问题。1969年, 阿罗 (Arrow) 在《经济活动的组织》中解释了通过创造附加市场使外部性内在化的观点。同时也考虑通过制度来解决外部性。而另一种途径就是沿着杨格观念, 建立了以人力资本正外部效应为基础的新经济增长模型。1986年保尔·罗默 (Paul Roomer) 在《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一文中建立一个具有外部效应的竞争性动态均衡模型。而1988年罗伯特·卢卡斯 (Robert Lucas) 发表《论经济发展的机制》一文, 把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当作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两者都说明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增加溢出效应来降低负的外部性, 促进发展。
二、模型理论和定义
1. 模型的设立
我们采用道柯布·格拉斯生产函数做为模型基础;
其中Y代表总产量, A代表技术水平, K;L分别代表资本投入量和劳动投入量。F (K, L) 代表产出函数。同时我们考虑到只有两种要素的投入, 我们可以将 (1) 写成如下形式:
同时我们可以将 (2) 式进行对数化:
其中 (3) 式是本文做计量的基本模型。
2. 模型变量的定义
通过查找国家统计局数据1998年~2011年的工业数据我们可以对模型 (3) 式的不同变量来定义。
其中, 被解释变量Y表示各部分企业的总产值, 这也是度量各部分企业的最佳的产量。
解释变量的资本投入K, 用固定资本原价。解释变量的劳动投入L, 用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来表示。
说明:解释变量技术的溢出效应, 由于指标难以量化, 我们就用各个年份个部分企业总的工业总值于所有行业工业总值的比值来定义, 虽然这个指标难以很好的说明技术的外溢性, 但是从1998年~2011年时间序列的这个比值大小变化顺序来看, 这种技术的外溢性还是很能够说明两者之间差别, 以及技术投入外溢性的影响。
三、模型的分析和检验
1. 模型的回归分析, 如表。
说明:国有企业模型 (二) 是对模型 (一) 的修正。
2. 模型的检验
(1) 计量检验
通过上面表格可以看出修正后的国有企业模型和私营企业在相关系数上都在可估测的范围, 很好的通过相关性计量检验。
(2) 经济检验
国有企业的解释变量各项参数, 都能很好的解释经济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特别是资本的变动和劳动力的变动尤其能够说明在1998-2011年间对国有企业发展贡献程度。而私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一支重要力量, 从1998-2011年的数据模型, 也可以看出那些解释变量对私营企业发展起到了多大作用。
三、相关结论总结
1. 独立分析
观察1998年~2011这段时间内国有企业的工业产量与资本的投入呈正向效应关系, 而同劳动投入呈反向的效应关系, 与技术投入呈非线性关系。在从参数来判断, 1.0957<1.5724, 资本的投入产生贡献度小于劳动力投入产生的贡献度来看。同1998年起掀起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的现实状况相吻合。从1998年以来, 国有企业从业人员大幅度下降, 精简国有企业机构, 提高了效率, 而国有企业的劳动力投入为负的参数证实这一情况。这就从反面证明, 国有企业由于结构复杂, 人员庞大, 导致管理混乱和管理成本过大, 产生大量负的外部效应, 降低了国有企业的效率。
在分析私营企业, 劳动力的投入的参数为正, 这说明了劳动力投入能够提高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 劳动力投入对私营企业产生正向外部效应。从1998年以后私营企业从业人数急剧增加说明这一点。而技术水平对私营企业的增长为负的参数, 说明私营企业进行技术提高是得不偿失的。这阐述为什么我国没能够培育大量的创新型企业, 中小企业为什么不愿意发大力气去进行技术改造, 为什么私营企业总是不断同质性发展, 这些值得我们去反思。
2. 对比分析
比较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对资本投入对企业产值的贡献。实际看到, 资本的投入对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系数都很高, 国有企业是1.0957, 私营企业是0.9880, 这说明资本投入对企业的产值都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加大资本的投入依然是提高企业产值的一种可行性思路。这也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一种途径。
另一方面注意到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对资本投入系数的相差很小, 这客观反映国有企业利用资本的效率比私营企业利用资本的效率低很多。因为, 国有企业得到国家资源优势远远大于私营企业, 能从银行得到资本扶持力度也远大于私营企业, 技术水平更优于私营企业。可见国有企业利用资本效率因为一些负的外部性抵消了, 才产生效率低的现象。从社会整体来看, 国有企业掌握着大量的资源, 而利用资源的效率低同样是一种负的外部性表现, 它会降低社会的总福利。从长远来看, 国有企业不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将损坏社会利益, 不利于社会长期发展。
五、相关建议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就目前来看, 效率问题依旧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正是由于存在大量负的外部效应, 才造成了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所以解决外部负效应思路应该能够为国有企业改革所借鉴。
从外部性理论发展来看, 提出解决外部性效应一般大概分为三种方法。
1. 进行合整合内部化
国有企业大部分的规模已经相当庞大, 根据经济学原理, 当规模扩大到它的上限时, 反向作用就会显现。如果一味扩大规模, 即使外部效应能够内部化, 但它所产生规模不经济会带来更大负效应。所以说, 对于庞大的国有企业, 更近一步的兼并重组并不是国有企业改革最优的选择。这也从另一方面佐证, 这些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大量兼并重组, 而效果并不明显。
2. 进行庇古税手段
采取对外部负效应进行征税或罚款, 而用这部分处罚所得对产生外部正效应进行补贴和奖励, 使得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匹配。然而庇古税本身也有缺陷, 庇古税要求政府管理者对这一过程拥有全部信息, 这对现实要求不符。同时庇古税还强调政府干预, 而政府干预本身就要耗费大量的成本, 如果政府干预的成本支出大于外部性所造成损失, 从经济效率讲, 消除外部性就得不偿失。同时政府干预, 会产生寻租等行为, 进一步减低了效率。而我国国有企业本身寻租活动就比较严重, 这样会更加压缩私营企业的生存空间, 导致资源配置扭曲。从另一个角度, 借鉴庇古税, 可以对国有企业进行内部优化。国企员工创新能力不足, 是最主要负外部效应, 同时“免费搭便车”和“偷懒”行为比较严重。可以针对这一部分用庇古税手段进行调节, 优化内部结构, 降低负的外部性效应。同时针对国有企业, 还可以运用庇古税对国有企业和社会居民之间, 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 国有企业和社会环境之间来进行调节。
3. 进行制度改革
主要手段就是产权明晰, 产权交易。这主要脱胎于科斯定理。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来看, 虽然国有企业改革在产权改革上做出很大进步, 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独特的特性, 这种改革大都是浅尝辄止。因为国有企业国家所用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不明晰的, 产权主体缺失或者不明, 究竟由谁来代表这个主体行使权力和义务, 这也是困扰企业的管理和运营, 产生负的外部效应根本原因。从国有企业产生和发展历程来看, 不管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 它作用和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公共物品市场发展, 社会福利的公平, 保障社会所有成员和国家的利益。但是由于主体不明, 所以导致行使这项权利国有企业主体和国有企业目标所要求的客体之间产生两难困境。同时亦导致行使代表这些权利的成员不能够代表社会所有成员的利益, 不断地寻租为自己谋利益, 这也是一个两难困境。解决这些困境, 需要我们从制度层面去改革。所以国有企业改革, 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可能效果更加明显。对于国有企业改革, 进一步规范主体行为关系, 规范国有企业对社会的权利和义务;不断的加大从法律、行政、经济手段等方面去解决不合理的外部性问题;改革国有企业内部结构关系, 改革内部成员之间不合理关系, 明确责任和权力, 降低内部负外部效应。
参考文献
[1]黄敬宝.外部性理论的演进以及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6 (7) .
[2]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三联书店, 1990.
[3]保罗·A·萨缪尔森, 威廉·D·诺德豪斯.萧琛等译.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4]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5]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6]Lucas R E.Lectures on economic growth[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andLondon, England.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