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精选12篇)
国有建筑企业改革 篇1
一、W建筑公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W建筑公司简介
W建筑公司是A省建工集团下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资子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A省首家既拥有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又拥有建筑工程甲级设计资质的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净资产7.9亿元,年生产能力200亿元以上。位列“中国建筑业企业100强”、“A省建筑业50强第一位”;有5项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4项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7项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7项工程荣获全国满意建筑工程奖;37个工地获得国家AAA级安全文明工地。2011-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9%,年均净资产收益率达5.75%,高出全国平均值0.85%,年均新签合同额增长率为19.5%,高于全国和A省同行业年均水平。
(二)W建筑公司发展历程及问题分析
1. 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及抢占市场依托民企合作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考量,很大程度上看中企业规模的大小,而W建筑公司要在建筑市场抢占先机,首先得依靠市场占有率,在规模上做大做强。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入,建筑行业准入门槛低,各类民营建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民营与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提供的服务日趋同质化,而民营建筑施工企业负担小、成本低、活力强、方式灵活多变,过去国有施工企业具有的相对垄断地位逐渐消失。W建筑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难逃此劫,在1 9 9 8年前后经历了一段低谷时期。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出四万亿投资刺激措施,而绝大部分投资都投放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面,这一举动无疑对建筑行业产生了积极正面的深远影响。在市场经济复苏和国家利好政策的诱导下,与此同时普遍存在的建设单位强势、施工单位承接项目前期垫资金额大、回款周期长的行业规则,W建筑公司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及迅速抢占建筑市场份额的战略目的开始与民营公司合作,利用民企丰厚的资金以及市场资源放大自身资本功能,拓展企业影响力,W建筑公司年产值规模从2006年202328.9万元发展到2015年1783214万元,增长近9倍,成为A省建筑施工行业龙头并在区外开拓市场,发展前景良好(见图1)。
2. 民企合作比例逐年下降转向金融机构融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从图2可以看到,W建筑公司与民营企业的合作比例在逐年下降。由于W建筑公司产值规模、企业形象、品牌实力逐年上升,信用评级情况较从前有了质的变化,尤其是集团公司实行资金集中管理以来,强大的现金流吸引了多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与W建筑公司开展融资授信业务。为了提高国有施工企业的管控力度和利润率,W建筑公司与民企合作的比例在逐渐下调。
建设单位利用其优势地位要求施工企业前期垫资比例的上涨;大额诚信保证金、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及质量保证金等支出造成大量沉默资金的投入;建设单位失信或故意拖延结算时间造成回款周期长、存在大量应收工程款;BT、BOT项目的承接也加重了施工企业的资金压力。随着W建筑公司规模快速扩张,外部结算不利因素的影响彰显,资金需求量在不断上升,融资规模从2006年1350万元增长到2011年277238.7万元,增长两百多倍,远远超过了年产值的增长速度(见图3)。
3. 融资力度急剧上涨引发新的发展瓶颈
资产负债率,就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总额的比率。它用以反映任何一家企业总资产中借债筹资的比重,用于衡量企业负债水平的高低。截至2015年12月31日,W建筑公司与国有五大银行等二十余家金融机构开展融资合作,包括短期流动资金借款、融资租赁、商业票据等在内的共45亿元融资额度。图4可以看出,W建筑公司近十年的资产负债率一直维持在高位状态,特别是2011年以来,W建筑公司资产负债率都在80%以上,超出公司资金预警的阀值,引发公司发展新瓶颈。
高负债率意味着高风险,直接影响企业的授信评级,未来W建筑公司在寻求金融机构融资支持将寸步难行。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资金短缺无从谈发展的客观事实。在中国建筑经济新常态下,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 P P)模式。在十八大五中全会再次强调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的大背景下,W建筑公司也在寻求“混改”打破发展瓶颈的新思路,吸收非公有资本参与改革,发展股权多元化。
(三)W建筑公司“混改”的必要性
“团结、拼搏、务实、创新、开放、包容”是W建筑公司的发展宗旨。近年来W建筑公司承接项目不断增加,由于工程垫资的大环境影响,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非常大,如果仅仅依靠金融机构的融资来解决工作的资金问题,很难维持建筑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前文的W建筑公司的发展现状也表明,合作项目可以相当于国有建筑企业“混改”的雏形,可以吸引民间资本解决资金瓶颈。因此,W建筑公司的发展现状、出现的问题以及近年来的经营模式的转变,都充分表明W建筑公司非常适合而且也很有必要推进混合所有制的改革。
1.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作为所有行业中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行业之一的建筑施工行业,为什么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的路子反而越来越窄,有些建筑施工企业甚至到了举步维艰、濒临破产的地步?如何解决关乎国家民生大计的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问题,成为中国国企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
当前,在深化企业体制改革中,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仍然面临着比较艰巨的任务,“三个中心”权责界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一些企业的运行机制仍没与市场经济完全有效接轨,当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还有部分仍是粗放式管理,整体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甚至离我们国内优秀的其他行业企业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深化改革的道路上,施工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加大力度改革,努力加快体制机制的有效转变,必须顺应国内外整体市场经济企业的发展需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改革来说,肯定不是唯一方式,但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确实是改革的重要且最佳方式,也是其他行业国企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2.“混改”有利于解决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瓶颈问题
近年来,W建筑公司在国内外大力承接各类工程项目的进程中,新增容量不管是通过自建,还是通过并购取得,都要大量的资金注入。在上级集团公司转型发展也正需要资金保障的关键时期,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可以为处于资金瓶颈的W建筑公司提供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企业发展壮大中,在资金短缺、融资受阻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社会和民间资本为W建筑公司的发展服务,这也是解决资金瓶颈的有效途径。
3. 有利于将W建筑公司打造成上市公司
正确认识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努力通过国企股份制改革的有效推进,进而加快推动我国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是目前公认的发展观念。目前,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全国有59家企业已陆续成功上市,如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以及中铁二局等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以优良资产上市的方式率先完成了所有制改造,虽然在全国整个建筑施工行业中占比很小,但这些成功上市公司可以为今后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良好的素材。上市公司利用自己的优势,可以通过完全的市场运作,使企业的活力得到有效发挥,其经营与并购可以作为有效的融资平台,这将对国有建筑公司的发展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W建筑公司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政策契机,促使其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并努力向上市公司发展,形成典型案例,进而带动全国整个建筑施工行业打造更多的上市公司,这也符合我国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今后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W建筑公司实施“混合”可采取的主要方式
(一)与民营企业混合
W建筑公司对当地市场情况比较熟悉,且对当地政府比较了解,也能获得一定的资源,对市场变化比较敏感,反应较迅速。当前,W建筑公司下属分公司数量较多,且分布各地,因其直接面对市场竞争,生产经营方面受各区域的市场影响大,且资金需求大。因此,W建筑公司通过寻求与各地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进行有效合作与融合,能够快速获得稀缺资源和资金,迅速打入并占领区域市场。
(二)与外资企业混合
外资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治理机构、技术水平、发展平台、品牌影响力等多方面优势,能够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W建筑公司是国有大型施工企业,除了在全国各地有施工项目外,其业务范围已经拓展到海外,比如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项目可选择合适的外资企业尝试开展“混改”,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企业,而且更好的了解、适应国际市场,引进海外先进技术,为培养凝聚国际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
(三)企业管理层、员工持股
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持股是企业内容工作人员利益和企业利益充分结合的一种混合所有形式。可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有效防止“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现象。
三、W建筑公司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路径
在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选择上,各家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上市,比如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建筑施工企业以其优良资产上市的方式率先完成了所有制改造;二是引入民间资本,比如北京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吸引民营企业浙江广厦集团并最后以收购的方式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造;三是吸引外资,如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将其一公司通过整合资源引入香港两家公司部分股权,最后将一公司通过与两家港商合资的形式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当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总会有优胜劣汰,一些中小建筑施工企业未能找到合适的改革方式,最终被拍卖或者零资产转让。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的所有制改造形式会伴随着“混改”的不断深化而不断出现,这也迫使处于完全竞争的建筑施工业必须通过彻底完成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度改革,这样建设施工行业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具有更加适应市场的动力和活力。
(一)实施股份制改造,长远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股份制改革,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产业制度层面的深化改革,就是通过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目的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达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科学管理、政企分开”的企业经营状态。另一方面体现在证券市场层面的改革,就是要将具备上市条件的国有企业大力向广大社会发行股票,尽早改革成为股份有限公司,这样既可以发挥股票市场的融资手段,也可以接受广大股民的有效监督。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的影响下,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基本经济制度保持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模式。但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经过了一些变化,如今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制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但在不影响公有制地位的情况下,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不仅有利于国有资本发挥杠杆作用,保值增值、提供其社会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其他各种所有制资本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与公有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为社会主义发展服务,这也有利于推动国有资本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就W建筑公司具体而言,通过实施股份制改革,由原来的有限责任公司转变成W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这样民间资本主要可以通过购买W建筑公司的股票,参与资本市场融资,从而进一步激活W建筑公司的资本市场,解决其资金短缺问题,可以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最终在长远角度上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
另外,W建筑公司作为大型国有施工企业,以前是“管人管事管资产”等全面抓,但通过股份制改革后,要重点向“管资本”为主要转变,可以尝试组建其子公司或条件成熟的分公司形成国有资本运营或投资公司,通过资本运营以及投资的形式间接实现W建筑公司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以及其他的投资目标。这一举措也必将激活民进资本参与W建筑公司甚至其他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为混合制企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这一股份制改革也能实现各类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使得各资本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获得相应的报酬,最终也有利于民间资本为国家税收做出重要贡献。
(二)紧跟政策步伐,大力推进“3P”模式
公私合作关系,简称P P P模式或“3P”模式,是建筑施工行业的一种公私合作模式,是建筑施工行业发展中的产物,它是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此模式下,鼓励有条件的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参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合作。在合作的前提下,基于各自合作者(私人部门以及政府)的经验,做到资源、风险与利益三者有机共享与分担。通过“3P”模式的发展,一方面,政府可以有效引进民间资本,解决周期较长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更好地提升公共服务效率,提升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或者民间资本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有机会参与政府项目,参与服务生产领域,充分发挥着市场机制的作用,让民间闲散的资金得到了良好的利用空间。
近年来,随着“3P”项目逐步引入国内,我国也出现了很多典型的成功案例,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北京地铁4号线的成功建设及其运营,“3P”模式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该“3P”项目是由民营企业香港地铁公司与大陆国有企业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各出资49%,剩下2%有代表政府的北京投资公司承担,三者共同组建,一共吸纳社会投资46亿元。这一举措不仅分担了政府30%的融资压力,也将政府对此线路由亏损状态到最后节约开支约18亿元。重要的是,引入民企香港地铁公司参与到此线路建设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内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运营效率,使得运营服务水平提高了一个档次,也引入了运营竞争机制,这样以往国有企业越补越亏损、越补其运营服务水平越差的现象在此次“3P”模式发展后不再出现。
因此,在资金瓶颈的困境下,W建筑公司必须加快跟上政策步伐,大力推进“3P”项目的经营模式,让“3P”带动W建筑公司发展成为其建设与运营的重要改革方向。一方面,W建筑公司在推进“3P”模式中引入民间资本,会大幅度缓解当前W建筑公司面临融资难、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等发展瓶颈问题,以及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也有利于破解W建筑公司与业主债务风险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通过发展“3P”项目,W建筑公司可以引进相关领域有经验的专业化程度高的民营企业参与其建设与运营,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升W建筑公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与公共服务效率。
此外,W建筑公司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而在推进过程中经常遇到融资难的问题,现在可以引入“3P”模式的发展,让民间资本参与到W建筑公司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可以改变以往只有政府和国有企业才能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的局面。“3P”模式的带动,让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广泛参与,使得在基础设施等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和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不再是孤军奋战的状态。
(三)管理层持股,让混合所有制保W建筑公司长治久安
管理层持股,某种程度上使得W建筑公司的管理层必定会站在战略高度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有效杜绝了鼠目寸光的短期决策行为,避免上届管理层为了政绩,不合理投资,让下届管理层“埋单”。此外,管理者持股在我国还有另一层意义,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背景下,体现了对企业家高端人力资本的特别尊重。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针对当前国企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我国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重点放在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证明,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作为中共中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国有建筑施工企业W公司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提出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就通过“混改”来解决发展瓶颈问题进行研究,力图为我国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混改”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瓶颈
参考文献
[1]吴延兵.不同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考察[J].产业经济研究,2014,(2):53-64.
[2]石建国.混合所有制将为国企改革开启新局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0-25.
[3]尤利平.混合所有制经济下的国有企业竞争力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4,(4):53-57.
[4]刘崇献.混合所有制的内涵及实施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4,(7):52-58.
[5]和军,季玉龙.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红利与实现途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5):48-52.
[6]陈林,唐杨柳.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基于早期国企产权改革大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4,(11):13-23.
[7]程承坪,焦方辉.现阶段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难点及措施[J].经济纵横,2015,(1):51-55.
[8]杨红英,童露.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J].宏观经济研究,2015,(1):42-51.
[9]张伟,于良春.混合所有制下纵向一体化的竞争及反竞争效应[J].经济评论,2015,(2):88-100.
[10]李东升,杜恒波,唐文龙.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利益机制重构[J].经济学家,2015,(9):33-39.
国有建筑企业改革 篇2
经过30年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了巨大成绩,主要成绩有: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成效
目前,公司制已成为国有企业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产权改革、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资本市场上市等途径,已经改制为多元股东持股或国家独资的公司制企业。
2.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趋于完善
一是实现了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初步分开;二是建立健全了董事会运作基本制度,各专门委员会开始正常运行;三是外部董事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与决策;四是企业管理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
3.为加强企业管理和加快技术进步建立了制度基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加强管理、技术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许多国有企业努力实施管理创新,加强产权管理、财务资金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和战略规划管理,积极开展节能降耗活动。
4.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一度困难重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后,由于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变化,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5.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有所改善
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也加大了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力度。近年来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也有改善。一是国有企业户数大幅减少。二是国有资产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集中。三是国有资产进一步向基础性行业集中。目前,国有企业在国防军工、石油石化、电力、电信、民用航空、航运、重要矿产资源开发等基础性行业的企业户数占全部国有企业户数的28.6%,资产总额占到55.6%,国有资产总量占到61.9%,实现利润占到67.7%。
6.保证和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非国有和非公有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从而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有人认为,经过改革,国有经济比重降低了,现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已经不起主导作用了。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改革以来国有企业数量虽然减少了,但国有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大大增强。截至2006年底,全国国有企业户数共计11.9万户,比2003年减少3.1万户,年均减少8%,但户均资产
2.4亿元,比2003年增长22.7%。国有资本向能源、原材料、交通、军工、重大装备制造和冶金行业集中的态势明显。2006年,基础行业的国有资本3.3万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占用国有资本总量的70.6%,比2003年提高5.4%。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不断增强,国有资本直接支配或控制的社会资本1.2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1.1倍。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国有资产集中在军工、能源、交通、重大装备制造、重要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发电量约占全国的5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9%,汽车产量占全国的48%,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占全国的60%,生产的水电设备占全国的70%,火
国有企业改革
1电设备占全国的75%。
国有企业改革是空前艰巨的事业,虽然改革已经取得的成绩是辉煌的,同时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但是改革的任务尚未全部完成,还有很多任务包括一些难度很大的任务有待完成。
1.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些国有企业尚未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名义上已经建成现代企业制度的,也往往“形似神不似”。由于央企改制大多在子公司层面进行,如果话语权最多的大股东不改制,也难以要求下面改制的企业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行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和内部人控制问题是普遍现象,多数按照《公司法》注册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成员与经理人员高度重合,董事会的决策职能与经理层的执行职能事实上合一,与按照《企业法》注册、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国有独资企业一样,都是“一把手”负责制。其结果是大企业的兴衰成败系于一个人身上,风险极大。
2.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仍不尽合理
虽然经过多次调整,国有企业小而散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还有不少企业盲目扩张,债务风险很大。而且管理层级过多,资本链条过长,许多二三级企业业务重叠交叉,专业化发展能力薄弱,主业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有的企业资产不多,却有四级或更多的管理层级,层级过多使有些企业出现失控现象。
3.垄断企业改革任务艰巨
垄断行业是中国国有经济中最集中和控制力最强的领域,垄断行业中的主要大型骨干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都是国有中央企业。垄断行业大多数是具有一定自然垄断性的行业,如电力、铁路、邮电、民航、电信、邮政、天然气,但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理论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弱化了通过管制维持垄断的理由。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对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进行了政企分离、政资分开、业务分离、引入新竞争者等方面的改革,如电力行业实行了“电网分开”,电信行业实施了“成立联通”“移动分家”“南北分析”等改革,改革取得了进展,但问题依然严重。总体上垄断行业改革仍滞后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现有改革偏重现有企业重组、忽视创造公平准入环境和引入新企业,没有形成真正竞争的市场结构。而且在产权改革和监管改革方面也相对滞后,难以避免垄断行业滥用垄断优势地位。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交织在一起,抑制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使外部资本面临很高的进入成本,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和这些行业的低效率。
4.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获得科技资源方面具有优势,大量的科研人才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过去几年,中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也不断增强。尽管如此,我国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较低,而且总体上自主创新的活跃程度还不如非国有企业。
5.改革遗留问题需要解决
一个问题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职工转换身份的经济补偿标准偏低,有时偏低的补偿标准都得不到严格执行。另一个问题是有些企业改制后陷入困境。如有的地方股份合作制不但没有发展起来,反而再次使企业陷入困难。
6.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待改进
目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还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国资委在角色定位上,依然存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对国有企业而言,基本上还是“婆婆”加“老板”的管理方式。第二,国资委在管控模式上,具有太多“淡马锡”的情结,具有把自
身建设成为全国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倾向,但是,这种做法既不符合中国的大国国情,也不符合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思路。第三,国资委在整体工作部署上,缺乏战略向导,没有从国民经济和国有经济的高度去思考国有企业的定位,重点只是关注企业之间的重组。第四,国资委在企业考核上,重视短期利益和对经济业绩的考核,忽略了对社会公共效益的考核,没有在考核上处理好国有企业本身具有双重职能定位的问题。第五,谁来监管国资委的问题?
应该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很多是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有关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还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并提出了原则要求。我们一定要把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快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步伐。这样做,我们一定能胜利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完成的任务。
①将进一步深化国企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将成为这方面改革的重点;
②国有经济布局将进一步优化,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③将对垄断行业改革,禁止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同时会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并且对垄断企业的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将会加强;
④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将会日趋完善;
国有建筑企业改革 篇3
【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管理创新;现代企业管理体制
1、引言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有企业一直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机制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如关系管理因素严重、决策程序不科学、管理职位论资排辈、管理以物为主、管理孤立不全面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质量。
2、我国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2.1关系管理现象严重
在我国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关系”与“权力”有着直接联系,这种现象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形成的传统企业管理体制未被根本清除的重要体现。很多国有企业,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并没有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衡量标准与薪酬体系,而是通过复杂的关系网来隐性确立每个人所能获取的真正报酬,弱化了每个人在企业中的真实贡献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人员更为关注于权力的获取和权力分配,关注于如何掌握、控制和维护权力,而未真正关注企业的利益。尤其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多数采用集权式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这更降低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力的可控性,很多负责人通常身兼数职,集各种决策于一身,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大多数决策都无法被有效的监督控制,尤其是一般职员在企业中更被沦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仅只是接受不明不白的指令从事工作,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信息的不完全对称和权力的监督失衡,使得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极低。
2.2 以物为主的管理理念
管理者是企业的掌舵者,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方向,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我国国有企业管理者多由政府上级组织直接任命,据统计,我国国有企业管理者真正接受过正规企业管理教育的人数仅30%左右,大多数管理人员并非专业的企业管理人员,而是政府管理人员出身,企业管理与政府管理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由政府管理人员进行企业管理,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专业知识结构都普遍存在不合理,因而在领导能力、创新能力方面难以形成合力,缺乏动力,极容易造成政治色彩浓厚,责权利不对等,缺乏市场经营规则渗透现象,产生大量错误的决策和盲目的决策,同时由于产权不清,责、权、利不清等问题,使得决策责任无法落实,出现“一人决策、集体负责”的扭曲现象。而受管理人员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限制,我国国有企业还多数采用以物为主的管理模式,主要集中于对企业设备、资金、物料等方面的管理,这种基于生产要素的管理弱化了“人本管理”的作用,完全忽视了人力资这一特殊生产要素的增值能力,使得国有企业不仅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人才能力挖掘也严重缺乏。
2.3管理视角过于狭窄
我国国有企业有着庞大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涉及各个层次,分工过细、职能交叉现象极为严重,庞大的管理机构极降低了管理效能,又增加了管理费用,还造成明显的责、权、利不清现象。这种管理模式下,管理视角过窄现象极为明显,造成管理条块分割、管理环节单一等现象,企业管理只着眼于某一局部进行,而缺乏全盘性的考虑,哪儿有问题管理哪儿,企业管理形成一种就事论事的管理方法。而过于庞大的管理体系,又使得就事论事的管理方法经常存在遗漏,推萎责任、逃避问题、争抢利益等现象极为严重。
3、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机制改革策略
3.1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思路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我国国有企业应当从以物为主的管理思想中脱离出来,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避免人员流失、冗员过多、人浮于事现象。一方面建立起责、权、利清晰的管理体制,将管理重心下移,打破“一人决策、全员负责”的不良现象,让每一名员工都有相对应的责、权、利,提高企业员工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尤其是统管理模式下按部就班、论资排辈、关系提拔的现象更应当杜绝,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适合管理的人员参与管理、适合技术的人员进行技术研发。另一方面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尤其是国有企业传统的分配体制更新应当革新,使个人贡献与个人收益相平衡,使个人贡献能在企业中得到明确的评价和认定,避免高贡献员工得到的比带来的少,低贡献员工得到的比带来的多这种现象,在企业内部引入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
3.2拓展企业管理知识创新视野
当今时代发展越来越为迅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整个市场竞争风云变幻。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国有企业过于依赖国家、政府,过于依赖倾向性的保护政策,使得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普遍较弱,主要依赖于一些保护性措施获得市场竞争地位。国家企业在管理机制创新中,必须树立起知识创新视野,真正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一方面,加强企业外部知识的应用,包括市场环境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产品需求信息等等,为企业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加强内部知识建设,真正认识到知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建立起以知识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使企业不仅拥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还有利用知识的能力,产生知识的能力。
3.3构建战略管理创新机制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抵抗风险、适应市场变化、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旧体制的束缚下,还没有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战略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应当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清醒的认识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变化,构建起符合国有企业发展需要的战略规划,包括企业管理思路、企业发展行为、企业竞争机制等等。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有超前意识、长远意识、全局意识,不断整合企业战略资源,不断革新企业管理模式,不断调整企业管理结构,构建起一个动态的战略管理系统,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摆脱旧地体制的束缚,形成独立的企业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麦文娟.完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途径[J].当代经济,2013(05)
国有建筑企业改革 篇4
1 主要成效
(1) “老粮”彻底解决。到2005年底, 全省超储库存粮食除按政策规定保留50亿斤保障粮食流通安全外, 全部销售完毕。经鉴定的55亿斤陈化粮专项用于饲料出口或作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销售超储粮和陈化粮的价差亏损挂账和挂账利息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列支, 农发行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停收利息。
(2) “老人”得以妥善分流安置。到2005年底, 全省粮食职工总数由2002年底的234421人降到37370人, 共分流安置富余人员197051人, 占2002年底原有职工总数234421人的84.06%, 占省定2/3分流计划157062人的125.46%。在分流人员中, “四退一保”人员47465人, 占总分流人数的24.09%;解除劳动关系人员149586人, 占总分流人数75.91%。
(3) “老账”基本得到解决。完成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1998年6月至2003年12月期间新发生的财务挂账清理审计任务, 三次审计清理认定财务挂账125.28亿元。其中:政策性挂账82.19亿元, 经营性挂账43.09亿元。完成了2004~2005年粮食财务挂账审计工作。政策性挂账已从企业剥离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 正按照政策规定逐步消化。
(4) 改组改制任务基本完成。2635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完成改组改制任务, 超额完成省定改组改制80%的目标。1780家企业退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序列, 企业总数减少到878家, 比改革前企业数2658家减少66.97%, 其中:转民营412家, 撤并1127家, 租赁175家, 承包41家, 破产25家。剩余的878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中经过重组整合后新组建的法人实体855家, 其中:国有独资184家, 国有控股607家, 国有参股64家。
(5)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和“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两个“大锅饭”被打破, 建立了“干部聘用制、员工合同制、绩效挂钩制”为核心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 促进了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 特别是重新上岗的职工, 身份变了, 思想活了, 压力大了, 竞争意识和敬业精神普遍提高, 企业效益明显好转。2008年, 全省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实现盈利1.11亿元, 其中:122个县 (市) 实现了盈利, 盈利面达89.7%。
2 主要做法
(1) 创新改革思路。关于“老粮”问题, 提出“新老划断、锁定库存、核定差价、包干使用、逐步递减”的办法进行处理, 对暂时销不出去的老库存粮食, 采取“粮源对冲、成本搁置、待价而售”的办法, 搞好推陈储新, 防止粮食陈化。关于“老人”的问题, 提出“四退一保”的办法和通过“主辅分离、兴办实体”的途径分流安置。关于“老帐”问题, 提出“划清责任、核实数额、分类处理”的办法, 对财务挂账进行清理、审计、认定、剥离。关于产权制度问题, 提出“管理一块、放开一片、创新机制”的办法, 通过“股份制改造、股权出让、整体出让、分拆出让、破产”等形式, 加快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2) 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层层召开改革动员会、推广“一个电话、二封信、三本书”, 即公布粮改热线电话, 改革前后向职工各发出一封信, 编写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文件汇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政策法规选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操作指南的做法, 解疑释惑, 回答了职工普遍存在的“去留如何选择”、“经济补偿如何兑现”等具体问题, 打消思想顾虑, 让职工明策、明心、明理, 积极主动投身改革。
(3) 留走职工选择。一是留岗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即个人提出申请, 参与竞争上岗, 与企业建立新型劳动关系, 承担企业下达的“粮食订单”和粮食收购任务。二是对年龄偏大、工龄较长的老职工实行“四退一保”。即到退休年龄的办理退休手续、符合条件的内部退养、有病的提前退休、特殊岗位的前退休、“4050”人员协议保留劳动关系, 做到老有所养, 弱有所养。三是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即对选择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 在按政策给予经济补偿的同时, 做好社保关系的接续, 落实好再就业优惠政策, 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4) 用足用活政策。国有企业改革专项资金、粮食风险基金优先用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允许将企业净资产变现收入和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安置和支付改革成本, 特别是各级、各部门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优惠政策适用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我们一直强调在职工安置问题上要想方设法放宽政策尺度, 凡是改革中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劳动等政策, 能变通就灵活变通;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 就取上限, 就高不就低。只要基本符合退休、病退和特退的条件, 就允许其提前退休。一定要落实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保障线”政策。
(5) 创办经济实体。对解除劳动合同人员, 不是向社会一推了之, 而是坚持职工分流与安置就业并重,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 结合粮食企业和职工特点, 积极组织创办新的经济实体, 大力开展粮油加工、商业、养殖、种植、餐饮等多种经营, 广开新的就业门路, 努力做到分流人员多就业、少失业。据统计, 仅粮食系统就安置分流职工再就业42381人, 占解除劳动关系人数的28.33%。
(6) 推进产权改革。一是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模式。组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县级及县以上粮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集中管理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老粮、老人、老账”, 统一经营管理辖内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全部资产。二是股份制改造模式。对部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产合理评估后, 国有资本部分或全部退出, 支持和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对企业改组和改制,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模式。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重组兼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 形成以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 生产、收购、销售、加工一体化的粮食产业化企业集团。四是产权出让、拍卖模式。对部分国有粮食企业通过产权出让、拍卖等方式转为民营企业。五是租赁、承包经营模式。利用闲置的经营场地、仓储等设施面向社会其它组织、企业和个人进行租赁、承包经营。
3 几点体会
(1) 以人为本是关键。全省23.4万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中15.7万人需分流安置, “人往哪里去, 钱从哪里来?”是我们在推进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我省能提前1年9个月完成减员分流2/3的任务, 实现平稳不反弹, 关键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这部分职工人数多, 想法也不一样, 是分流安置的重点和难点。从“要我走”到“我要走”, 政策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竞争上岗保留了必要的业务骨干。实行“四退一保”对年龄偏大、工龄较长的老职工和病残、有毒有害等特殊岗位的职工进行妥善安置, 使他们老有所养, 弱有所养。对竞争落聘、不愿返聘又不符合“四退一保”条件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 在按政策给予经济补偿的同时, 落实好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 并且依照政策保持社保关系的连续性, 让这部分职工走的放心, 离开企业后生活有着落, 而且还可利用经济补偿资金再创业, 增加收入。
(2) 产权改革是核心。“改到难处是减员, 改到深处是产权”。我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总数为2658家, 平均资产负债率为124%, 资不抵债的企业占90%, 要在两年内全部完成改制难度的确很大。通过这几年的改革, 我们感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制度的创新、管理的加强、竞争力的提高都必须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做文章,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核心。产权不改革, 人员分流了也不行, 两三年以后人还会回来, 所以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总结我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做法, 我们认为必须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前期准备工作要充分, 清产核资审计和资产评估要严格, 制订改制实施方案要规范, 改制方案报批要及时, 改制方案实施要合规合法。我们一直强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一企一策, 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改制的具体形式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定, 适宜于哪种形式, 就采取哪种形式, 不搞“一刀切”。
(3) 规范操作是前提。先后4次举办有1500多人参加的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政策法规培训班、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培训班, 并派出工作组到重点市、县进行粮改政策辅导, 规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程序。按照“设定标准、绩效挂钩、全员置换、去留自愿”的原则, 统一政策口径, 统一操作标准, 实施规范操作, 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问题。针对产权制度改革不同形式分别制订改革程序流程图, 突出抓好职代会审议改革方案, 讨论通过职工安置方案, 粮改领导小组论证审批改制方案, 依法进行产权界定、验资、注册等主要环节的工作, 确保企业改制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在改革进入后期, 省政府组织开展了以“五个确保”为主要内容的“回头看”活动, 做到不留尾巴、不留后遗症, 防止出现反复。在改革完成后, 由省辖市政府组织力量对县 (市) 、企业减员分流工作进行初步验收, 在此基础上, 向省政府提出验收申请, 接受由省政府组织的验收。
国有企业改革解读 篇5
1、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买房花销可能变小;
2、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购房限制可能变少;
3、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外地人也将可住公租房;
4、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农民工可在就业地落户;
5、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社保负担将会减轻;
6、要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金或实行全国统筹;
7、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看病难看病贵有望缓解;
8、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望缩小;
9、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企业员工也会受益;
10、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股民合法权益将受到更多保护。
国企改革顶层方案11个“新提法”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出该文件11个“新鲜词”,这些词语有着怎样的内涵和意义,又将指明哪些改革方向?昨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元春教授对此进行了解读。
1、政资分开
刘元春:《意见》提出,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资分开意味着政府作为资产出资者,不管是政府独资还是控股,要管理企业都必须通过企业的资产结构来进行。这也表明,政府将管理权限下放给企业,不干预企业经营,企业的独立性也会更强。
2、划分不同类型国企、谁出资谁分类
刘元春:一般来说,国有企业主要应集中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而不应进入市场竞争、与民争利的领域。但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覆盖的面还是比较广,各领域都有国企身影,此前也有国企是否该退出的争论。划分国有企业类型能解决这个争论。这表明国企将不仅出现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在市场竞争性领域也会参与。
并且,不同类型的国企在将来会有不同的考核、监管方式,以此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3、网运分开
刘元春:《意见》提出,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网”就是比喻像铁路网基础设施这样的自然垄断行业,如果由市场来提供,这些行业会出现市场失灵。“运”一般指代竞争性行业,可以由市场来提供。“网运分开”就是不同的产品类型分别由政府和市场来提供,可以使经济运行更顺畅。
4、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刘元春:近年来,国有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革提速,上市的国企越来越多。本次《意见》提出,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并且,《意见》还特别提及,“加大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力度,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5、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 刘元春:《意见》提出,“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化为优先股,在少数特定领域探索建立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所谓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就是指在一些特定领域,即使政府只占极少数份额,但是这个份额可以被特殊设定。对于国企而言,可以让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国有资本的项目,甚至可以让民营资本占据多数股份。但是如果某些投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公益,这时国有股份就可以在特殊时期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阻止危害社会公益的行为。
6、企业领导人实行分类分层管理
刘元春:在人事制度上,《意见》明确,上级党组织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根据不同企业类别和层级,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等不同选人用人方式。这意味着,在国企高层可能会有一个权力集中的机制,而在经理层或中层干部则体现市场化的方向。对于政府任命的高管,可能会按照公务员的标准管理,比如薪酬就是公务员的薪酬。对于市场选聘的干部,则按照工作绩效,给予市场化的待遇。
7、管资本为主
刘元春:管资本为主是本轮改革的一个亮点。所谓管资本就是注重资本投资的收益性。现在提国企做大做强做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资本的收益率。以前政府对国企是管人、管事、管资本,但是不论管什么,如果最后落实不到资本的保值增值就没有意义。
8、国有资本合理流动 刘元春:资产如果不流动,就没法衡量资产的价值。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定价来反映国企的效益。《意见》也提出,将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通过股权运作、价值管理、有序进退,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实现保值增值。
9、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刘元春:以前是由国资委作为国企的出资人,本轮改革提出建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这样的三级管理架构和原来的二级管理有很大的区别。国资委是政府机构,投资、运营公司则由更专业的资本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投资行为。投资、运营公司作为股东而不是政府行使职责,这也体现了政资分离、以管资本为主的原则。
10、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
刘元春:接下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会如何投资决策呢?那就是会按照“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的投资思路。通过调整,把低效、过剩产能需要退出市场,让有竞争力的企业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11、混合所有制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刘元春: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符合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混合的目的之一是国企做大做强做优。在一些领域可能也不适合民营企业参与,有些领域国企和民营企业的关系也比较微妙,不可能想混合就能混合。因此,是否采用混合所有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未来推动混合所有制会更注重稳妥有序,不会盲目上马。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公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一千呼万唤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终于面世,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中新网记者梳理10条干货,带您看懂新一轮国企改革。
看点一
国企改革时间表:2020年取得决定性成果
【内容】
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 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 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解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有企业在持续的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但同时垄断腐败、低效高薪等争议也为外界诟病。随着方案的公布,国企改革的时间表和主要目标均已明确,上述问题有望在新一轮国企改革寻得突破。
看点二
分类推进改革:国企分为商业类、公益类
【内容】
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通过界定功能、划分类别,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提高改革的针对性、监管的有效性、考核评价的科学性,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解读】
这是官方首次正式明确将国企分公益类、商业类进行改革。这也意味着,新一轮国企改革将首先给国企分类。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中新网记 者表示,分类改革有助于提高监管的有效性、考核评价的科学性,避免了过去“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弊端,不同类型国企有着不同的目标和考核方式,也有助于提升 国企的活力。在分类基础上,预计商业类国企将进一步向民企等多种所有制资本敞开大门,国企的并购重组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看点三
国资监管由“管企业”转向“管资本”
【内容】
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
【解读】
“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这被外界视为本轮国企改革最大的亮点之一。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国资改革专家李曙光对中新网记 者表示,“以管资本为主”是国资监管思维的一大变化和进步,表明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将更多扮演“老板”的角色,而不是“婆婆”的角色,原来“管人、管事、管资产” 管理风格将会改变,不再过多干预企业经营的事务,而是主要关注国有企业增值保值、做强做大做优,强调国有资本功能的放大。
看点四
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内容】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依法自主开展国有资本运作,对所出资企业行使股东职责,按照责权对应原则切实承担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开展政府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试点。
【解读】
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实现“管资本”的重要组织形式。专家表示,以后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将主要管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然后由国有资本 投资、运营公司出面对国有企业履行股东职责。这其实是类似于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原来的“国资委—国有企业”的两层结构将转为“国资委—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企业”的三层结构。
看点五
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内容】
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大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力度,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解读】
李曙光表示,当前很多大型国企面临“两张皮”的问题,上市的大多是核心优良资产,没有上市的资产往往存在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在实现整体上市后,才可能把历史债务等问题慢慢消化掉,而这是一个更艰难的改革。
看点六
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设时间表、不搞拉郎配
【内容】
对于适宜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解读】
李曙光认为,由于混合所有制比较复杂,此次改革更加强调 “稳步进行”,向外界释放出这种信号:不要为了混改而混改,不要盲目追求混改数量,要做就做质量高一点、好一点。而且,最重要的是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所以要有序进行,不设时间表。
看点七
员工持股坚持试点先行
【内容】
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坚持试点先行,在取得经验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通过实行员工持股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
【解读】
李曙光认为,员工持股是混改的突破口,涉及到劳动者、知识产权拥有者的权益如何实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鼓励企业创新、建立国企激励机制的问题,这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所以强调要试点先行,这同样体现出谨慎推进的态度。
看点八
国企高管实行差异化薪酬
【内容】
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对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及 其部门任命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合理确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
【解读】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表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防止国企高管既享受体制内的行政级别,又拿体制外的高薪。而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打破了薪酬“一刀切“的做法,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将打破“大锅饭”,建立比较好的激励机制。
看点九
企业负责人薪酬等要及时准确披露
【内容】
设立统一的信息公开网络平台,依法依规、及时准确披露国有资本整体运营和监管、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以及管理架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关联交易、企业负责人薪酬等信息,建设阳光国企。
【解读】
长久以来,国企高管薪酬畸高、不公开的问题一直饱受诟病。按照改革方案,企业负责人薪酬等信息将及时披露,这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看点十
国企红利上缴比例2020年提到到30%
【内容】
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解读】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在接受中新网记 者采访时表示,国有资本的性质是全民所有,其产生的收益应该全民共享,但目前国企红利上缴比例偏低,应该逐步提高。上缴更多红利对于提升老百姓幸福感、扩 大内需和消费、保障国家财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形成倒逼机制,倒逼国企优化盈利模式,提升盈利能力,增强竞争力尤其是研发创新能力,从而加快国企 改革和发展步伐。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将国企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到2020年,国企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大力推动国企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混改”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该指导意见提出了国企改革的五大基本原则,并提出了相应改革目标和改革措施。
五大原则包括: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三,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四,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五,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
改革的根本要求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实现混合所有制。这样的表述强调了国有企业地位的重要性,这是中共确保执政地位的经济基础。
国企改革方案体现了四大特点:
一、分类改革,方法多样
文件兑现了此前舆论对改革的期望,即将国有企业分为公益类和商业类,方案对商业类国企的改革比较宽松,股权形式多样,考核侧重于经济指标,包括资本价值、业绩指标和竞争能力。
不过由于国有企业具有资本和政治优势,在充分竞争市场,仍存在公平竞争问题。一方面国企具有体量优势,可能对民营企业带来不公平。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经营更加灵活,反过来国企要受到各种党纪约束,也导致其可能畏手畏脚。因此,建立法治经济,建立公平充分竞争市场,仍是政府要做的事情。
商业类国企改革面临的另外两个问题是,重要领域控股国企如何实行混合所有制,以及自然垄断国企能否实现有效股权多元化。前者可能问题是,民间资本不敢进入国企,担心自己成为唐僧肉。后者可能问题是,虽然股权结构多元,但由于都是国有资本,如何体现出资人权益,不让股权结构流于形式,仍需要在操作层面加以细化。
对于公益类企业的考核是个创新,即不考核利润,而是考核成本、质量、效率和能力,并且引入社会评价。这种考虑有利于国有企业提供高质量公共产品,不过如果考核不是由第三方机构提供,而是仍由国资委进行的话,考核标准可能要打折扣。因此,公益类国企的考核改革应进一步完善。
二、整体上市,股权灵活
方案强调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特别是集团资产上市。这预示国家将大力依靠资本市场,对国有资产进行重组。
改革提出优先股和特殊股概念,这两种方式增加了国有资本的灵活性。前者可以在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企中增加民间资本数量,以国企经营权换民间资本,从而扩大国企竞争力。后者则可以通过特殊股形式,在不绝对控股条件下,实现对企业的政策引导,这对于传媒类等既有政治要求,又需要灵活经营的企业而言,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改革强调公司经营独立性,法无授权,政府不得干涉企业经营,这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要求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公司治理结构设计,也有利于克服内部人控制的弊病。不过中国上市公司长期实行的独立董事作用被人诟病,外部董事的遴选能否体现公众利益,而不是国资委对外部董事的利益输送,实际成为国资委代言人,仍需要有效制度安排。董事会避免一把手说了算,一人一票的制度设计值得肯定,关键问题还是董事会人员构成,是否合理有效,而不是仅仅体现国资委意志。
另外两个值得肯定的改革措施是,一个是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层分类管理,一个是建立市场薪酬分配制度。党管干部是国企原则,但分层分级管理使得领导人员使用增加了灵活性,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同时使用,在确保党领导基础上,实现了人员选用市场化。而在经理层,若能实现董事会选聘和管理经理人,则能够有效保障公司治理有效实行。
国有企业一个敏感话题是薪酬问题,能否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制度,是保证国有企业提高经营效率的基础。从改革方案看,国企领导人的薪酬也考虑了任期激励,经理人则建立市场化薪酬制度,如果能够做到,有利于起到激励作用。
三、“管资本”,分层管理
改革原则强调,在让国有企业成为独立市场主体同时,会强化监管作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意味着一方面会改善公司治理,让国有企业自主决策,另一方面也会强化国资管理职能。如果“强化监管”兑现的话,那么目前国资委管理模式要随之改革。现在是既管资本,也管人,还要管事,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对人和事的管理要大于对资本的管理。因此,如果将“强化监管”落实在保值增值上,那么国资委将向“管资本”的模式方向改革。当然,国资委不会放弃管人,而是简化干部管理范围,重点放在董事会人选安排上,而减少对经营层的人事干预。
方案强调国资管理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资委职能,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动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将经营性资本统一监管。
这样的管理架构强调了资本管理的分层机制,一层是国资委,设立权力清单,通过管理资本来考核管理国有企业。另一层是建立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实际代替国资委进行资本整合和管理,从而更利于以市场方式来促进资本保值增值。这样的管理层级,也可以说是从两层结构向三层结构转化,即国资委——资本投资公司——国有企业。
这个改革若能充分发挥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作用,则能更好起到资本有效配置和管理效果,如果国资委以管资本名义直接管企业,很可能出现行政干预过度局面。因此,应尽快建立三层管理体制,避免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直接管理,从而实现提高国资管理效率目的。当然,改革中也应避免国资委直接转型为公司,换汤不换药。资本管理公司应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达到公司治理标准。
四、混合所有制,谨慎推进
改革明确实行混合所有制,但改革方案是谨慎的,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采取个性化实施方案,体现了中央谨慎态度。
混合所有制难以推进,实际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担心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如何定价,如何转让,转让给谁,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利益博弈问题,搞不好成为权贵集团瓜分国有资产的工具。二是担心民间资本不买账。拉郎配是政府惯用手法,如此行事,将导致民间投资实际打水漂。因此,民间资本对参股国企态度谨慎。
不过尽管有此担心,政府仍希望通过混合所有制来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样化,达到提高经营效率目的。此外,政府也希望通过转让部分国有资产,增加财政资金,填补改革缺口。可以说,政府以谨慎态度推进混合所有制,对这一改革抱有希望。但混合所有制能否成功,仍无法确定,这既要看改革能否不走样,还要看民间资本是否对国企有信心。
改革方案除了上述四个特点,还突出了外部审计监督体制,党管企业的制度安排。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确立法律定位,将在国企改革中进行实践,如何将党组织和董事会形成合理权力分配,是一个挑战。
新一轮国企改革方案更多吸收了民意,体现了市场取向的改革意识,总体上具有积极意义,市场应该有所期待。
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公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一千呼万唤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终于面世,其中有六大要点最值得关注,涉及国企薪酬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国企资产监管等。
一.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 按照谁出资谁分类的原则,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制定所出资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方案,划分并动态调整本地国有企业功能类别。
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
二、从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
1.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
2.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3.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
4.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
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提出试点先行。此外,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设时间表。四.国企薪酬及用人制度改革
1.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
2.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
3.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比例,真正形成企业各类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合理流动机制。
五、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督
1.强化企业内部监督,突出对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
2.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整合出资人监管、外派监事会监督和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等监督力量,建立监督工作会商机制。
3.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
4.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和倒查机制。六.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1.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2.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和综合考核评价。
国有企业“再改革”八论 篇6
一论:经济体制转型与国企再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围绕两大主题:一是资源配置方式是计划还是市场;二是财富创造的主体是单一公有制还是多种所有制,而非公经济在多大程度上、能否公平地参与财富的创造和分配。这两者有很强的相关性。
较长时期以来,我国处于以投资驱动、产业跟踪为特征的经济发展追赶期,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的“半市场经济”特征。此时,国有企业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工具、配置资源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抓手,始终处于“半政府工具,半市场主体”的状态,政企分不开,也不能分。与此同时,政府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有亲有疏,实行差异化政策。客观地讲,这种体制大体适应了当时的发展阶段,使我国用很短时间成功走过了经济发展的追赶期。但是超越一定时限后,这种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向市场经济转型进行了重要的理论和政策突破,并做了全面的部署。政府要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就必须摆脱与国有企业关系的掣肘,政企分开,公平对待各类企业;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国有企业就要改变“半政府工具,半市场主体”状态,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的参与者,保障庞大的国有经济能与市场经济很好地相容。国企改革依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二论:国企改革基本命题和当前重点
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后,国有经济改革的基本命题就是,公有制、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能不能结合?如何结合?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为破解这一历史性难题提出了三个要点: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利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特点,在保障国家最终所有的情况下,构造众多独立的市场主体;二是与时俱进地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功能,保障国有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都能有效发挥作用;三是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实现形式”,在保持较大份额国有经济的情况下,政企分开,保障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就是说,国家拥有的国有资产是实物形态的“国有企业”,还是可以用财务指标清晰界定、计量并具有良好流动性、可进入市场运作的国有资本?
这三大要点相互关联,但进展参差不齐。在国有企业仍是政府“工具”和“抓手”的情况下,在产业领域以实物形态呈现的“国有企业”仍是国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而政府作为市场的监管者,同时拥有、管理和控制着庞大的国有企业群,并与其保持着复杂的关系。这就造成政府不独立、国有企业也不独立,政府无法正确处理与市场的关系。
这次国有企业再改革的命题,不是政府机构“如何改进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而是由“管企业”转变为“管资本”。即推动国有资产实现形式由实物形态的“企业”,转变为价值形态的资本,包括证券化的资本。这是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关节点。
三论:两类国资管理形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已经有多种形式,大致可分作两类。一类是全国社保基金,信达、华融等资产管理公司和中投、汇金投资控股公司等。这类机构的共同特点,一是都属经注册的金融持股机构,管理的对象都是资本化和证券化的国有资产,也就是“国有资本”;二是与投资和持股的公司是股权关系,不是行政关系;三是持股机构是市场参与者,在市场中运作。
国资委则是另一类管理形式。它的特点:一是以实物形态的“国有企业”为对象,“管人、管事、管资产”,管理着一个企业群,政府不独立、企业也不独立,是诸多体制性矛盾的焦点;二是从法律和财务意义上国有产权的委托代理关系并未建立,政府对国企是行政强约束、财务软约束;三是国有产权基本不具有流动性,有进有退的调整很难实质性进行,资本效率低。这类管理形式在诸多方面与市场经济很难相融,是当前改革的重点。
四论: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的意义
国有资产的资本化应当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建立以财务约束为主线、权责明确的国有产权委托代理关系。国家保持最终所有权,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国有资本投资机构运作国有资本,与投资的企业建立股权关系;企业有股东、没有婆婆,自主决策、自负盈亏,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这对国有企业是又一次解放。二是资本化、特别是证券化的国有资产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使国有经济布局和功能可以灵活调整。资本化是对国有资产流动性和效率的解放。三是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从体制上实现政资分开;通过国有资本投资机构的隔离,实现政企分开。在这种管资本不管企业的制度安排下,政府可站到超脱地位,正确处理与市场的关系。对政府也是一次解放。
这项改革的重要意义在于,资本化和证券化的国有资产的预期效能,主要通过市场、而不是行政力量来实现。这就使国有资本具有“亲市场性”,从而可以保障我国在保持较大份额国有经济的情况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五论:国有经济的功能转换
渐进式改革留下了一笔巨大的国有资本,是保障我国经济体制平稳转型的宝贵资源,它应当发挥非国有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不产生挤出效应。基于我国的特点,国有资本有两大功能:一是政策性功能,即作为政府实现特殊公共目标的资源;二是收益性功能,获取财务回报,用于公共服务。两者的比例结构应当与时俱进地调整。
在经济发育程度较低,政府主导经济增长阶段,国家更加重视它的政策性功能。即国有经济主要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工具,配置资源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抓手的功能。但这一发展阶段正在过去。
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情况下,国家宏观调控将主要依靠发展战略的导向和财政、货币为主的政策手段。国有经济的政策性功能将限定在某些市场失灵的领域,国有经济作为“工具”和“抓手”的功能应大幅度转向收益性功能。
当前,在国家有需要,非公经济不愿进入或不准进入的领域、天然垄断行业、涉及国家安全和某些公共服务等领域,以国有资本投资实现政府特定的公共目标的功能还不可少。但其所涉及的领域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和法定程序,列入“负面清单”,并随形势发展逐步减少,避免随意性、不可泛化。
另一方面,很多曾经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已经成了竞争领域;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很多方面也已变化。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某些社会产品的短缺,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应将更多的国有资本分别注入社会保障、扶贫、教育等公益基金和金融性投资机构,以投资收益作为公共财政的补充来源,弥补体制转轨中积累的必须由财政支付的历史欠账和民生需求。一方面补充社会保障资金的不足、保住社会底线;另一方面补充社会公益性资金、减少社会不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此保障体制转轨的平稳进行,并使全民所有回归到全民分享的本性。
六论:“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并非关键
到目前为止,产业领域的国有资产基本不具有流动性,在一些领域发挥着“控制力”的作用。资本化后具有流动性的国有资产如果在竞争领域继续谋求对产业的“控制”,将会对市场产生巨大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人提出“国有经济应当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不无道理。但国有经济规模巨大,全部退出是不现实的。
此时,一方面国有资本“应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做出更大贡献”;另一方面,关键的不是“退出”,而是在竞争性领域与时俱进地改变国有经济的功能,由过去看重对产业和企业的“控制”,转向现在专注资本投资的收益。
存续在竞争领域国有资本的公共性不是表现为“退出”,而是体现在收益分配的公共性。
进入市场的国有资本应当具有一般资本的本性,即逐利性。谋求“控制”,会扭曲市场;投资为了收益,对市场无碍。
实际上,对于资本,不论谁是最终所有权人,只要受市场法规约束,以平等的身份、遵从市场理性参与竞争,都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积极力量,都与市场经济相融,对其他投资者不会造成不当伤害。资本化的国有资产的绝大部分应当是追求投资回报的“收益性功能”的资本。
“政策性功能”的国有资本要实现政府目标,例如特定的发展目标或控制目标,有时会背离收益性目标、不按“市场理性”运行。这类资本应限定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和较小的规模。否则就会成为搅乱市场的因素,造成资源错配。
七论:关于国有资本的管理与运营
国有资本的管理属于公共职能,应当由政府部门承担,其职责包括建立国有资本资产负债总表,制定国家所有权政策和推动国有产权立法,组织建立国有资本委托代理关系,分别注入国有资本,组织编制和执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统筹国有资本收益分配,负责国有资本的统计、稽核,监控等。
国有资本运营。设立若干国有资本投资机构和公益性基金,作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界面”。它们一方面受政府之托,接受国家政策指导,管理边界清晰的国有资本;另一方面在市场中独立运营,集中统一行使所有权;投资收益上缴委托部门,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
监督机构。对国有资本运营机构进行审计,对运作合规性、资产状况和运作效率进行监督。国有资本的状况、损益,经营预算和收益分配应当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并获得批准。
八论:建立多元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转向“管资本”之后,国家所有者权益的保障机制发生了变化。此前,国家为保障所有者权益,政府机构在企业之外不断加强干预、控制和监管;现在则由受财务硬约束的投资机构以股东身份进入企业,通过参与公司治理而获得权益保障。
一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失效,往往与“存续公司”滥用控制权、外部无规制的干预有关,由此导致人为地扭曲公司治理,为“内部人控制”留出了空间。实践证明,多元机构投资者相互制衡,有利于公司把目标集中于投资回报和创新、有利于提高公司透明度和财务约束、有利于激励管理层创造良好业绩。
在资本化过程中,应将公司国有股权改由多家持有并引进非公投资机构。公司经营状况不仅对非公投资机构,而且对国有资本投资机构以及职业投资经理人都有切肤之痛,由他们进入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定管理层的激励和去留、拍板公司重大决策和决定收益分配,比在企业之外政府部门的干预和监管更有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控制,保障资本的效率和安全。
贵州国有企业改革概述 篇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国有企业改革作为贵州整个改革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克服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弊端, 进行了艰苦不懈的努力探索, 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承包经营, 从转换经营机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走过了一个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的历程。
1 贵州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初步改革
1979年, 贵州省贵阳钢厂等33家国营工业企业成为首批扩权试点单位, 拉开了贵州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回顾已经走过的30年的改革历程,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 贵州省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2002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 明确地提出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是要通过产权结构的改造, 成为“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 要求全省各级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这一时期, 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
(1) 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5年1月, 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选择部分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意见》, 确定22户不同类型的企业成为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1998年, 在总结全省22户建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选择了53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 以《公司法》为基本依据进行规范改制。
这一时期, 通过改革更新的国有企业, 状况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总资产从1997年的769亿元增至966亿元, 增长25.6%;资产负债率从69.2%下降为62.8%;下降了6.4个百分点;销售收入比1997年增长了16.2%;利税总额增长11.7%;利润增长40.9%。通过多种形式分流, 在职职工减少了3.8万人, 较好地实现了既定的工作目标”。
(2) 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
这一时期, 贵州省按照党的十五大关于企业改革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的精神, 在实施各项改革措施时, 力求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 体现“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原则, 将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落实到国有企业的战略改组上, 坚持“抓大放小”, 调整结构,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是围绕发展壮大全省具有优势的支柱产业, 加大力度培育和组建企业集团, 形成规模经济。二是支持在全省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重点企业进入“国家队”行列加快发展。三是按照“放开搞活”的思路鼓励和支持各地根据不同条件, 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四是积极引导东部发达地区参与全省企业的资产重组。至2002年, “全省实际利用境外、省外直接投资60.6亿元。实施出口商品、出口市场、经营方式多元化战略, 促进了进出口贸易较快增长。同时鼓励省内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
(3) 进一步推进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扭亏脱困。
一是针对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行业分布广、亏损源相对集中的特点, 制定了《贵州省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走出困境实施方案》。二是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负债过高的突出矛盾。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明确有关规定不仅适用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 也适用于全省国有大中小型企业改革。从制度上保障了国企改革向新的领域迈进。
第二阶段:2003年至今: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
党的十六大针对国有企业改革确定了“权力、义务和责任相统一, 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有企业改革, 把国有企业改革推向深入。
(1) 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成立。
2003年3月, 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成立, 统一了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的权力。从2003年至2009年, 贵州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和工作内容更加深入、细化, 为保障国有企业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2) 国企改革以大企业、产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为中心。
2003年以来, 贵州省国有企业改革依然是以抓大放小为主, 同时以产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建设为中心。2003年10月,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3) 各种所有制企业关系的处理进一步明确、细化。
为了正确处理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简称“非公36条”) 。2008年, 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长林树森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放宽市场准入, 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 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实行同等待遇。
(4) 国企改革与资本市场的改革同步进行。
资本市场对于国企改革而言非常重要。2005年4月中国证监会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这对于贵州省国有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非公资本参与国企改制, 产业整合以及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都有积极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巨大变革, 也进一步推动了贵州省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
2 贵州省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不足
纵观贵州省3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毋庸置疑, 贵州的国有企业改革在中央的指导和贵州省委、人民政府的领导下, 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是改革是无止境的, 因此, 贵州的国有企业改革也同所有的事物一样有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
一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导致经济体制改革有时难以突破。改革开放以来, 贵州省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政治体制改革。但是从现实中可以看出, 后者是滞后于前者的。当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才考虑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而且往往是推而不动或大推小动, 甚至越改越令人不满意, 可以说, 政治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 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阻力。
二是对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分配状况重视不够, 造成的后果将是深刻而长期的。贵州省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 也在收入分配领域进行着相应的改革, 但是, 实际情况是, 贵州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 特别是在国有垄断企业领域, 如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等部门, 这种现象更明显。收入差距的拉大在短期内难以消除, 而且随着贵州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政策的实施, 这种收入差距还会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三是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重视不够, 技术创新落后于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以来, 贵州省国有企业改革不断进行, 可以说制度创新是明显的。但是, 技术创新相对于制度创新是滞后的。而且, 同一个地区的不同企业在面临相同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下, 在制度变迁发生后, 虽然在短期内都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明显好转, 但是过几年后, 却出现了企业效益的明显差异。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技术进步的作用。这也说明了技术创新在制度创新后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当然,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互动的, 应该从技术创新的相对不足反思我们的制度创新——它的不足和不配套。
3 贵州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启示
李世民曾经指出:“以铜为镜, 可正衣冠;以古为鉴, 可知兴衰;以人为镜, 可明得失”。如实地记述历史事件和人物言行, 可以反映出得失兴衰的现象。因此, 对贵州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不能是超然物外的态度, 而是应该从历史事件中总结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进一步推动贵州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大繁荣。
一是要着力于机制创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实现企业机制转换的根本性措施。通过公司治理结构, 所有者代表进入企业, 最重要的是必须健全由企业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形成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相互激励又相互制衡的新机制。
二是要着力于科技创新。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美国政府的科研投入只占社会全部科研投入的20%, 日本政府更是把这一比例降低到了10%以下。”它们大量的科研工作, 甚至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都是由企业唱主角。贵州国有企业发展仍然面临挑战,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企业创新能力的落后。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促进科研院校与企业结合的有效途径, 使企业真正成为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主体。
三是要加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运行的特殊形态和功能。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性质差别决定了它们履行的责任不同, 其功能和作用也不同。无论是国有企业, 还是非国有企业, 都没有全面优势而只有比较优势, 都必须从属于搞好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需要。这是推进贵州国有企业改革中必须真正具备的全局观念和宏观意识。
四是要加快建立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新型关系。目前在中国、在贵州, 怎么样让政府比较好地充当“无形之手”, 适当扮演“扶助之手”, 防止伸出“掠夺之手”?关键是制约政府的权力, 规定政府权限的边界, 打造“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责任政府”。
总之, 贵州国有企业改革30年的不断实践和探索, 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但改革是无止境的, 绝不是一两个部门的具体业务, 而是一项综合性、配套性很强的改革。它急切地呼唤良好外部环境的创造、企业内部的革新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与之相对应、合拍或同步, 推动国有企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21世纪的贵州, 各方面都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也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 让我们再次重温周恩来总理于1960年5月视察贵州时的讲话:“贵州山川秀丽, 气候宜人, 资源丰富, 人民勤劳。只要贵州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加强团结, 努力工作。那么, 贵州的社会主义建设必将后来居上, 大有希望。”这不仅是周总理对贵州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的希望, 也是贵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握的正确方向。我们坚定地相信,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全省近4000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更加稳健地前进!
摘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贵州省国有企业改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从1992年至今, 围绕建立“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贵州省大致经历了两个改革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92—2002年;第二个阶段是2002年至今。在近20年的改革发展中, 贵州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在新时期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难题, 进一步探索现代企业制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贵州,现代企业制度,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1]张玉清, 李春玲.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18.
[2]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走进新世纪——十五大以来贵州发展新篇章[M].贵阳:贵州地图印刷厂, 2002:87-88.
[3]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历次代表大会文件选编[C].贵阳:贵州地图印刷厂, 2004:1226-1241.
[4]何仁仲编.当代贵州简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3:300.
[5]肖自立著.贵州当代经济问题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6:236.
[6]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干部群众最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3:170.
国有企业改革之惑 篇8
一、改革国有产权之惑
经济体制改革, 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 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 就是以等价交换为基础的经济, 市场主体通过在市场上交换其产品 (价值) , 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交换在本质上是产权的交易, 没有独立的产权主体, 就没有交易的发生, 也就没有了市场经济。产权是交易的核心, 产权关系必须明晰化。产权关系越明晰, 主体的收益预期越明确, 交易活动的激励越强, 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也就越高, 经济发展的动力随之增强。
市场经济作为交换经济, 其交易的内容就是产权, 这就要求产权具有可转让性。产权的可转让性, 不仅有助于产权主体自主地拆分、组合各种财产权利关系, 而且使其有了保护自身利益的方式。产权主体的利益一旦受到伤害, 他就可以转让产权, 避免自己的利益被进一步伤害。存在行使退出权的可能性, 约束了机会主义行为,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道德风险。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归全体人民, 是一种由全社会共同占有的公共产权, 具有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这是由产权的国有性质所决定的, 剩余索取权一旦转让, 企业的国有性质就难以维持。当剩余索取权不可能转让时, 国有企业的资产不可能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股权分散化而取得独立的法人财产权, 经理人也失去了因担心企业被接管而丢掉工作岗位的激励。解决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与市场经济要求企业产权具有可交易性之间的冲突, 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突破的困惑之一。
成立竞争性的控股公司, 经营国有股的股权, 实现国有股的收益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可以达到国有股权可转让的目的, 提供了国有股的流动性, 但同时增加了国有资产的管理环节和流失可能, 必须对控股公司进行有效监督, 抑制其道德风险。据报道, 国资委正在国家开发银行和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 实际效果有待观察。
二、拟设所有者之惑
新古典经济学在理性人和完全竞争假设的基础上, 证明了资本雇佣劳动是最有效率的企业组织形式, 认为企业应该归出资人 (股东) 所有, 因为他们投入到企业里的资产具有专用性, 企业一旦倒闭, 其资产可能会严重贬值, 产生损失。股东承担着风险, 当然应该是所出资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拥有者。这就是当前的主流企业理论, 也是世界流行范式, 不论是英美还是德日都如此。自然人企业是这一范式的典型代表, 法人企业通过产权的重新界定, 建立起法人财产制度, 将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开来, 但仍然强调股东的所有者地位。
所有者地位赋予了股东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欲望的可能, 股东通过在股东大会上“用手投票”参与决策, 通过在股票市场上“用脚投票”惩罚经营者的不当行为, 对公司进行监督和控制。因此, 股东在公司制企业中仍然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要有好的公司, 首先必须要有会作为的股东。国有企业的所有权, 归社会全体成员, 是一种公共产权, 在不可能私有化的约束条件下, 为避免被过度使用的“公有地悲剧”发生, 选择由国家来代表社会全体成员行使所有权, 是一种现实性的必然, 国有企业中“国有”一词的本意就体现在这点上。国家是一个抽象概念, 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机构, 合乎逻辑地扮演起国有企业所有者的角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把企业作为自己的工厂直接经营管理, 直到改革开放后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之前, 这种状况都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1992年春天, 邓小平南巡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同年10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目标, 引发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浪潮, 开启了单独设立国有资产监管机构, 把国有企业资产所有者职能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 实现“政企分开”的序幕。政企分开催生出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下称国资委) , 专职代表国家履行所有者职能, 并对国有资产的经营成果负责。国资委或政府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 具体行使权力的是国资委职员或政府官员 (下称所有者代表) , 就是普通的自然人。当实际所有者 (社会全体成员) 不能或无法有效监督时, 所有者代表就扮演着实际所有者的角色。他们的权责和薪酬是由等级规则的行政权力界定的, 与企业资产的风险和营运效果无直接关系。所有者代表与真正的所有者不同, 既不承担资产风险又不享受资产剩余收益, 因此有了采取偷懒、送人情、损公费私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如何激励所有者代表真正进入“所有者”角色并约束其道德风险行为, 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所要突破的困惑之二。
加强对所有者代表的管理可以认为是一种有力措施, 但要取得理想效果还需要有管理上的突破, 因为所有者代表应该是董事企业家而不是行政人员, 用行政管理的办法管理他们并不适合。笔者认为, 要实现这个突破, 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铸就所有者代表的董事企业家品质, 另一方面要对所有者代表实施专业监督。
三、经营者权力之惑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把国有企业看作自己的工厂, 直接经营管理, 扼杀了企业的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国有企业的改革, 首先从放权让利开始, 政府通过向企业下放部分权利和提高企业利润留成的方式, 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接着进行了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的调整, 实施了“利改税”和“拨改贷”等多项举措, 使国有企业更加企业主体化, 以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此后, 又将农村的承包责任制推广到国有企业, 实行厂长承包制或租赁制, 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者权力。在改革的过程中, 政府逐步将经营管理权下放, 渐渐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努力推动国有企业实现从工厂到市场主体的转变。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 也是经营管理权向经理人 (厂长或承包人) 集中的过程。
家国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华夏文明, 封建王朝持续了两千多年, 筑牢了炎黄子孙的等级观点和特权思想, 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形式至今还遍布在广大农村, 家庭依赖已融入到中华儿女的血脉!所以, 当还给农户的时候, 自主权就成为一种凝聚力, 推动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国有企业与农户不同, 经理人与职工之间不存在血浓于水的情感, 他手中的权力, 来源于行政等级而不是职工授予, 不接受职工监督, 当然也不会必然为职工服务。这样, 经理人的权力, 就不能等同于企业的活力。政府在放权的过程中, 并没有相应地强化监督, 下放的权力与承包制相结合, 经理人有了绝对的权力。受特权思想等传统文化的影响, 国有企业的公权力成了经理人的私权利, 出现了损公肥私, 侵害职工利益的现象, 贫富阶层迅速分化, 两极差距瞬间拉大。于是,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引导下, 开启了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序幕, 期望用现代企业制度塑造出市场经济主体, 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 驱动经济发展。
经股份制改造的国有企业 (下称国有股份公司) , 其治理结构如图1所示, 是英美董事会模式和德日监事会模式的结合体。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选举的董事会作为股东代表, 是公司的决策中心, 并负责聘任和监督经理人。经理人在董事会的领导下, 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股东大会推选组建的监事会, 负责监督董事会和经理人 (合称经营者) , 保护股东利益不受侵害。
制衡经营者权力, 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行政性管制, 但这同时必然挫伤了经营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笔者认为, 构建一个由有监督动机和监督能力的监事组成的监事会, 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实现监事会对经营者权力的有效制衡, 许能突破这一困惑。1
四、深化国企改革展望
国有煤炭企业改革创新之路 篇9
关键词:转型发展,人才管理,社会责任
一、对当今国有煤炭企业形势的分析
(一) 煤炭市场形势
1、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然疲软, 2014年的欧洲和日本经济都不乐观。到2014年年底, 欧日经济不见起色。2015年欧洲或许会在3, 000多亿欧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的带动下有所振奋, 但动力不足, 加上老欧洲的痼疾, 前景依然不妙。
2、2015年国家中央经济会议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 延续了2014年对能源过剩的举措, 2015年煤炭能源、原材料行业需求仍将低迷, 难以有大的增长。
(二) 煤炭行业形势
1、产能过剩的影响。
我国煤炭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常态, 国内煤炭供过于求, 再加上进口煤炭, 产能将严重过剩。
2、下游行业的影响。
钢铁产业一直存在产能过剩的束缚, 而电力行业虽然在2012年煤炭价格下跌后扭转了亏损局面, 但是煤炭下游行业的疲软现状将一直存在。
3、环境制约的影响。
从2012年起, 国家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 重点扶持新型能源, 将进一步约束煤炭行业的发展。
二、当今国有煤炭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 国有煤炭企业机构臃肿, 冗员过多, 转型难度大。
国有煤炭企业下属企业及公司较多, 下属企业及生产矿井有的可达20多家。作为煤炭企业, 一是矿区范围大, 点多面广, 层次不同, 发展不均衡;二是矿区后勤系统冗杂, 附属性福利机构较多, 拖后腿现象严重;三是职工人数多, 一个矿区职工少则数千人, 多达上万人, 加上离退休职工、工伤职工、工亡家属, 安置成本高, 是企业改革创新最大的包袱。
(二) 管理机制落后, 改革创新缺乏经验和财政自主保障。
国有煤炭企业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 计划经济痕迹较深, 国有企业长期的运营机制和管理制度根深蒂固, 职工观念比较落后, 改革的适应性不强, 大锅饭的观念没有彻底改变, 而且主要权力还是集中于公司高层, 自身拥有的职权范围十分有限, 大大制约了下属企业改革发展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三) 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存在先天缺陷。
我国大部分国有煤炭企业的形成都是出于政府协调及产业政策的结果, 经营形态粗放, 产品结构单一, 自我发展能力差。一是管理理念不超前, 模式固定, 难以突破自我;二是成本管理不细致, 可控成本和人力成本压缩空间有限, 材料消耗大, 回收复用率低;三是经营发展战略缺乏长远目标, 没有一个长远的定位,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盲目的追求短期利益。
(四) 煤炭管理人才匮乏, 科技力量不足。
在现今的国有煤炭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特别是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 危险系数高、整体薪酬福利水平较低使得煤炭行业普遍存在人才流失, 面临技术人员缺乏、科技力量不足的问题。由于历史遗留问题, 煤炭企业录用人员一方面是从矿工子弟里招录, 技校生及专业不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都可以招聘录用;另一方面录用定位较低, 一般是从二流煤炭学校招录, 难以引进更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
(五) 国有煤炭对企业社会责任不够重视。
国有煤炭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 忽视了对社会责任的落实:一是对职工的社会责任, 包括提高工薪水平, 改进职工福利, 改善劳动条件等多个方面;二是对环境的社会责任,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 造成地下水渗漏、植被破坏、雾霾等环境问题。社会责任落实不到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对国有煤炭企业改革创新的建议
(一) 精简机构, 努力实现产业调整。
针对国有煤炭企业机构臃肿问题, 第一, 以淘汰、关闭、拍卖的方式清除扭亏无望的企业;第二, 要努力发展支柱产业, 着力培育企业非煤支柱产业, 构建新非产业格局;第三, 煤炭企业后勤系统实行企业监管承包制, 自负盈亏;第四, 要稳定煤炭基础产业, 处理好新项目与基础产业的冲突;第五, 改革要实行“渐变式”模式, 逐步处理好失业人员, 保证社会稳定。
(二) 借鉴先进管理模式, 推进机制改革。
由于国有煤炭企业存在尾大不掉的现象, 改革创新之路难之又难, 但一些国有煤炭企业明确了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比如山西焦煤建立了以围绕“煤电材”和“煤焦化”两个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转变发展方式, 效果初现。因此, 我们可以以煤炭为龙头, 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对于权力集中问题, 我们可以借鉴政府权力下放模式, 摒弃大锅饭, 转变企业经济运行模式和管理职能,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三) 定位长远, 全面转换经营管理机制。
国有煤炭企业针对历史遗留问题, 要大胆破旧立新, 努力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靠大联强、技术合作、破产兼并、资产重组等运作方式, 推进内部市场化管理, 促进经济高效发展。
(四)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国有煤炭企业要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在人才资源安排上, 尽量做到专业对口, 避免人才闲置与浪费, 坚持“任人唯贤, 只认成绩, 不认感情, 只认能力, 不认关系”。同时要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把年轻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选拔任用到适合其发挥特长的重要岗位上, 将原先占据要职的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逐步清理下来。在职工教育培训方面, 根据煤矿企业发展的需要, 开展多元化的人才培训和再教育, 培养造就一大批复合型人才。在人员聘用方面, 职工自身转变“铁饭碗”观念, 废除录用子弟制度, 采用竞争岗位制度, 实行专业对口招聘, 同时招聘热爱矿山、成绩优异的高材生, 扭转人才流失断档的被动局面, 实现煤企的科学发展。
(五) 重视社会责任, 构建和谐企业。
在职工的社会责任方面, 要为其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条件和职业发展空间, 提高工薪水平, 改进职工福利, 改善劳动条件, 这不仅关系到国有煤炭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浅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篇10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历程及成绩
从1978在四川省选了若干工厂作为自主权的试点开始, 改革经历了很多阶段, 从放权让利, 到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 再到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最后到确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
(1) 第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以放权让利为重点, 企业经营权层面改革阶段 (1978年到1984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了旧经济体制的严重缺点就是权力过于集中, 这需要国家实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 把重点放在放权让利上, 明确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收入与权力分配。首先, 实行企业利润留成, 扩大企业自主权, 企业可将一部分利润作为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生产发展基金, 这样既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也有利于国家的财政收入。进而, 相继实行利润包干和分两步的利改税, 收到可观效果, 从而明确了国家与企业的收入与权力分配, 奠定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2) 第二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重点,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阶段 (1984年到1992年)
这一阶段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重点,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阶段。首先, 对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普遍实行承包制。把重点放到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上, 深化增强企业活力的改革。即依据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 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然后, 对国有小型工业企业实行租赁制。确立国有企业的法律地位, 给经营者充分的自主权。经过上述改革, 国企实现了自主经营, 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牢靠。
(3) 第三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重点, 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阶段 (1992年到2002年)
这一阶段国有企业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重点, 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基本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及三年脱困攻坚等内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第一次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并指出其特征是:权责明确、产权清晰、管理科学、政企分开, 国家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将国有独资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推上日程。全国人大通过的《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 有独立的法人财产, 享有法人财产权, 为现代企业制度提供给了法律支持。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 抓大放小, 加快中小国有企业改制。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 明确对大型国有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探索多种形式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此后, 通过兼并破产、改组联合、债转股和加强管理等措施,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显著成就, 到2000年, 国有企业改革和“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
(4) 第四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 实行政资分开, 推进企业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阶段 (2002以来)
2002年以来, 在经营机制方面, 国有企业基本上完成了从政府附属物向相对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的转变。国有经济整体素质得以提高。在所有制结构方面,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与改组取得一定进展, 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所有制结构正在形成。在企业外部环境方面, 大力推进配套改革, 市场机制已逐步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调节者。企业核心的变化则是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 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全面展开, 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 促进了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
二、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骄人成绩, 这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国有企业改革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国有企业现代产权制度尚不完善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应只是一句空话。一是表面的产权多元化。由于采取分立式改革方式剥离优质资产组建新的公司后, 大量的低效资产或不良资产仍然存留在母公司, 已经成为母公司的沉重负担, 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有的国有企业与原来企业形成交叉持股, 表面上看企业产权已经多元化, 但实际上仍然是国有资本在公司内部循环,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权多元化。二是股权的均分化。有的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 把国有产权均分到企业全体员工, 形成全员持股。这种多元化不仅没有解决国有企业产权单一的问题, 而且还造成新的“大锅饭”, 造成搭便车的局面, 对员工形不成激励效应, 这就失去了产权多元化的实际意义。三是国企执行力度的缺失。
(2) 管理体制缺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在国企改制过程中, 在政府部门的监督下, 由于监管不到位, 国有资产的流失比较严重。一些国企经营者利用自己的权力转让国有产权没有完全进入市场, 难以发现国有产权的市场价格, 少数不法分子低估贱卖国有资产;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问题突出;把职工经济补偿金等费用从转让国有净资产的价款中预先扣除, 压低了产权转让价格;过分的在职消费;转移国有资产;信息披露不规范, 既不及时, 也不真实, 报喜不报忧, 随时进行会计程序“技术处理”等调整, 甚至对重大经营活动也不作应有的解释。股东的利益完全操纵在“内部人”的手上。正是由于这些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面积流失。
(3) 重利轻质的不均衡国企经济战略布局
我国国有企业中, 中小国有企业的数量较多, 分布较为分散, 布局及其不为完善, 国有经济分布行业分布不集中, 并且国有企业依法规范有序退出市场的机制也不完善, 国有企业倒闭破产带来的职工失业、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多以政府为主导, 国有资本合理流动的机制不健全, 推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的手段不完善。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流于形式, 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 很多领域仍然没有对国内民营企业开放, 所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却由于各种原因依然存在大量的市场进入壁垒。国有企业在各地区发展结构趋同, 重复投资、重复引进、重复生产的现象十分严重, 造成资源配置低效和企业后续经营困难。
三、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现阶段,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关键是要继续深化垄断企业改革, 推动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完善健全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改善国有企业内部环境。
(1) 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革新, 不断完善与健全企业制度。一是继续引进有利于国内外战略投资者。这就要求在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同时也要重视国内战略投资者, 对两者要公平对待, 一视同仁。并且政府不应过多干预改革, 一切应以企业为主体。同时引进战略投资者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的, 提高产品的质量,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使企业的够得到不断的发展;在以不扰乱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前提条件下, 防止垄断社会生产, 急力保护企业的核心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 是企业能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下不断创造新产品。二是对国有大型企业, 要加快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革, 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实现股票的多元化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对已经实行股份制的企业, 应加强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 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投资风险控制机制, 进一步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三是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制上市,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2) 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制度
一是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本实行存量调整和增量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计划, 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继续推进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法制, 加快建立权责明确、管理规范、上下协调的国有资产监管组织体系。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必须牢牢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国有出资人制度, 规范国家作为所有者与企业作为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实现国有企业有效监管和科学经营的体制建设。三是加强财务监管和风险控制。提高国有企业财务透明度, 逐步加强企业财务预决算管理, 深化境外国有资产监管, 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完善风险防范及管理体系。四是完善企业业绩考核体系。进一步确定机制和完善目标、分类考核机制、价值创造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引导企业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重业绩、讲回报、强激励、硬约束"的工作机制
(3) 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国企改革建立公司制的主要方面。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 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制度。股东会决定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 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 经营管理者行使用人权, 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有效制约公司经营者, 所以,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点就在于公司经营者的产生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激励和约束上。一是要规范董事会运作机制。二是逐步培育职业经理市场, 公司经理人完全按照市场机制选任。取消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行政任命制度, 全面推行聘任制。
(4) 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
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是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贯彻的方向。我国的国有经济布局过于分散, 一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够强, 在市场中的地位较低, 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太合理, 这些问题都急需解决, 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重组和国有资本调整。一是扶持有实力的企业, 加大对这些企业的改革调整重组, 使这些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强大。要加大企业的创新力度, 培养与鼓励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 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提高企业的规模效应, 依法推进国有企业的相互合作, 积极推动应用技术研究院所与相关生产企业的重组。同时, 加快国有企业内部重组, 精简企业组织机构, 对重复和过于繁冗的机构可适当合并;围绕突出主业, 积极推进企业非主业资产重组;加大对亏损企业国有资本的调整力度。二是按照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 即对“退”的总量、步骤以及退出过程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则等进行统筹规划, 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对国有资本需要“进”的领域进行统筹规划, 制订必要的规则, 并负责监控“进”的过程, 以保证国有资本“进”的过程能够有效, 并发挥出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徐其君.探析我国国企产权制度改革[J].经营管理, 2011, (2) .[1]徐其君.探析我国国企产权制度改革[J].经营管理, 2011, (2) .
[2]张云梅.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与展望[J].观察视界, 2010, (1) .[2]张云梅.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与展望[J].观察视界, 2010, (1) .
国有企业改革的未来方向 篇11
关键词:海外资本市场;国企和民企关系;公司治理结构;分红
一、国企改革的历程
我国国企改革的过程就是企业走向市场的过程,大体上分为以下三个过程:
第一个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改革(1978-1991)。它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让权放利的过程,重点是调整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的生产管理权限和利益分配关系以及激发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
第二个阶段则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改革(1992-2002)。在这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的目标模式,根本目的是使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的细胞转变成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第三个阶段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改革(2003-201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国有企业则进入了在市场体制之下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的新阶段。
二、国企改革的现状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国有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目前,公司制已成为国有企业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产权改革、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资本市场上市等途径,已经改制为多元股东持股或国家独资的公司制企业。
(二)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一度困难重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后,由于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变化,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国有企业改革是空前艰巨的事业,虽然改革已经取得的成绩是辉煌的,同时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但是改革的任务尚未全部完成,还有很多任务包括一些难度很大的任务有待完成。
(三)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虽然大多数的国企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大多数是在做表面文章,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近半年来,中国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陷入一个又一个腐败案件,这些腐败案件的背后都折射出现代企业制度的不健全。作为世界第一大移动通信集团,可企业高层领导人的行为还是没有受到应有的监督和约束。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其他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成本控制和利润分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个企业要想赚取更多的利润,创造更大的收益,除了扩大销量之外,还要对内部的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我国的很多国企虽然凭借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获得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可企业的净利润并没有与其市场份额相适应。若能更好的控制住企业的成本,那么国企的利润就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三、国企改革未来的方向
(一)突破上市模式的束缚,有效利用海外资本市场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大多选择在国内上市,这样做可以为上市提供很多的方便,同时也可以节约一些交易的成本。但我们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在国内资本市场,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海外上市的优点,在充分利用国内资本市场的同时,也应该积极的开拓国外的资本市场。现在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企业的治理水平和所依托的资本市场是直接相关的。如果所依托的资本市场是成熟和规范的,企业的治理水平也必然是好的,否则资本市场会纠正你。境外上市对企业规范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不太可能再做假账,透明度明显提高,运作也比较规范,其他方面也很难干预。国外的资本市场已经发展了数百年的时间,是比较成熟和规范的,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约束国有企业,提高国企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理顺国企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
国企和民营企业之间并不仅仅是竞争的关系,他们之间也可以有合作和配合的关系。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同样可以发挥作用。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也可以形成相互配合的关系。近些年来,有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主动走出去,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有的企业境外实现的利润已经占到总利润的一半。这些企业作为国际市场的开拓者,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对国外的市场有了很深的了解。他们可以把这些经验分享给有开拓国际市场意向的民营企业,帮助和带领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形成国企和民企之间互补和互动,错开层次,相互补充,各得其所,使我国的企业出去赚全世界的钱。
(三)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通过已经改制上市的情况看,上市对国有企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对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改制上市是解决国企治理结构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通过改制上市,可以在以下方面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1.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
在国企决策的过程中,往往是一把手说的算,其他人对决策根本发挥不了作用,由于领导人受个人能力的限制和自身利益的影响,所做的决策并不一定是科学和合理的。但是当改制之后,可以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减少“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2.信息披露,实现多重监管
由于必须进行及时、充分的信息披露,就要将以前“能做不能说”的事情说清楚;以往通过口头或默认形成的规则予以文字化、显形化和程序化。这样,股东对经营层、股东之间、社会对公司、员工对管理层、法律对公司运行等许多方面,都具备了实现有效监管、相互制约的现实条件。由于公司的运作越来越透明,有更多的外部因素来监督国企的日常运营,从而可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四)进一步完善国企向国家分红政策
进一步完善国企向国家分红政策即是形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企改革未来的一个方向。国企的性质就是国家所有的,不少央企的垄断经营地位完全是由国家赋予的。在运营不好的时候国家给予他们大量的财政补贴,国企盈利的时候向国家分红也是天经地义的。我国的财政收入虽说很多,但是依然不足。
参考文献:
[1]王俊豪.英国自然垄断产业企业所有制变革及其启示[J]. 2002,(01).
[2]科斯.企业的性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试论国有企业职称改革 篇12
一、职务制度改革发展的历史回顾
所谓职称是指区别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与工作能力的等级称号, 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成就、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或学识、智慧、才能的综合反映。我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解放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末,此阶段实行技术职务任命制度,主要特点是以学术、技术水平为授予和晋升职称的主要依据,一旦授予,终生享有。
第二阶段从1977年1983年,此阶段实行技术职称评定制度,职称实际上成为工作成就、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标志,不与待遇挂钩。
第三阶段从1986年到现在,此阶段实行的是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1994年,国务院明确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又逐步建立实施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职务聘任制度的功能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是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加快人才资源开发,促进科技进步和企业发展,落实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政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功能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职务聘任制度促进了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随着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完善,职称评审的重点已经从注重学历、资历等条件转移到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的评价上。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不仅要求国有企业技术人员具有实际技术水平和能力,而且还要在岗位上做出实绩,这就促使专业技术人员钻研业务,撰写技术论文,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在职称评审中,对评审标准和评审条件严格把握,科学全面地评价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和业绩,大大增强了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生产和经济建设中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
(二)职务聘任制度增强了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的实效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建立和落实, 使广大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公正评价, 激发他们开拓创新,勤奋工作,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和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国有企业内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其他管理工作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增强了企业各种活动的实效。
三、职务聘任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称评审标准条件趋于过时
目前的职称评审核准条件与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存在冲突。现行职称标准和条件中对学历、年限、工作经历以及学术成果等方面的要求过于刻板生硬,对职称外语水平的要求对某些行业、专业或者年龄较大的专业技术人员比较苛刻,评审条件中量化标准不够规范导致可操作性不够强,全面推行职称评聘分开制度以后,仍对职称申报人员范围要求过死,限制了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二)评审条件缺乏可操作性
国有企业现行的任职资格评审条件都比较笼统, 存在着“两软”、“两硬”现象,即学术、资历比较“硬”而技术水平、工作业绩比较“软”。这种笼统的评审条件操作起来弹性大, 难于把握,引发一系列问题:一是某些企业擅自降低评审标准、放宽评审条件,私自扩大评审范围,使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技能与所评职称不尽相符;二是评价标准过于重视学术和资历的倾向,使假学历、伪造资历问题屡禁不止。
(三)聘后不能进行规范化管理
多年来,国有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部门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任职资格的评审上,而忽视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聘后管理工作。专业技术人员聘前聘后一个样,干好干坏一样,忽视了自己职责的履行,导致了以下现象:一是因人设岗,有岗无责;二是任期考核滞后或简化, 个别单位甚至存在弄虚作假、虚于应付等不负责任现象,挫伤了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过分追求职称晋升导致“铁职称”现象突出
目前,国有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以追求各种福利和待遇为目的等待职称晋升,而不是为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这些使国有企业内部出现“铁职称”现象:企业在职称上只能高聘、不能低聘,只能续聘、不能解聘。上级虽然在解决“铁职称”的问题上有一些政策规定,但由于这种现象已经蔚然成风,改革措施难以开展,导致“职称热”继续升温。
四、完善职务聘任制度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职务聘任制度实施现状,2007年我国人事部门在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职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我国将加快职称制度改革,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分类管理为基础,以构建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评价机制为核心,形成科学、分类、动态、面向全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体系。在当前,在这一总体思路的指导下,结合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走出认识误区,确立对职务聘任制度的正确认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术革命的突飞猛进,人力资源因素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日益突出。职务聘任制具有人才评价和激励功,因此必将成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因此当前的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必须摆脱终身制、福利制,客观看待当前出现的诸如“取消说”、“淡化说”的观念,把改革重点职务聘任制的建设和完善上来,让职称真正能客观反映、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和能力,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
(二)与单位聘用制度相适应,深化职务聘任制度改革
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为国有企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从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上还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发挥职称的杠杆作用和导向作用,提高职称评聘的质量,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学习,帮助企业开发人才,用好人才,稳住人才;同时,尝试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相适应,按照“按需设岗, 按岗聘任, 签订聘约, 优胜劣汰”的要求,科学设岗,严格考核, 全面推行聘约管理,切实解决职务聘任“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问题。
(三)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立人才评价新机制
国有企业应尽快建立起新形势下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人才评价新机制, 促进高素质、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专业技术人员管理部门要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作为评价人才的主要依据,结合各系列、专业间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出明确的有针对性的和有所侧重的要求,特别是能力方面的要求;职称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要区别不同情况,因地区、行业、专业、工作性质和年龄而宜, 不搞“一刀切”。
(四)实行职称评聘分开制度,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实行职称评聘分开制度,是指把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与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分开,即实行“双轨制”。根据企业不同的性质和规模,确立起各有特点的技术职称体系,真正评聘分开,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在这一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量化标准,强化条件控制和程序控制,坚持岗位聘任、竞争聘任、职权利一致的原则,鼓励公平竞争。评聘分开制度的全面推行, 不仅使职称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目标迈出了新的一步,而且为今后的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的合理流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加大职称改革工作投入,进行职改工作队伍建设
市场经济赋予职称评审工作以新的内容,使职称评审朝着与科技发展和知识经济相配套的方向发展。国有企业应把整个职称制度改革纳入人才资源开发战略中来抓,从人才资源和产业开发的最佳结合的需要上抓职称改革工作队伍的基础建设。国有企业应配备思想品质好、作风正派、纪律严明和业务精通的人员从事职务聘任制度改革工作。尤其要注重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经验,及时对职改队伍的专业知识储备进行补充和更新,以过硬的自身素质保证职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和各项配套改革的逐渐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国有企业要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聘任程序和考核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职称改革体系,使各类人才真正能够实现按岗位需要、岗位职责和岗位聘用条件公开竞聘上岗,使职称改革工作步入规范有序的轨道。
参考文献
[1]、王俊:对新形势下铁路企业职称改革工作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北京市人事局.关于深化职称改革试行社会化职称评审的意见[Z],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