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利益(精选12篇)
共同利益 篇1
一家报社添置了新的高速印刷设备,建设了新的厂房,提高了印刷质量,缩短了印刷时间,保证了报纸及时出版,提早送达订户,效益是很明显的。
但是报纸下半夜印刷,凌晨之前已经印完,虽然接下来还可以印晚报,机器闲置时间毕竟很长。厂房、机器闲着,每天还都要提折旧,这很不合算,算起账来是亏损的。
这家报社进行了改革,把印刷厂独立出来,单独核算。工厂可以利用富余时间,另外揽活。改革之初,有些人不乐意。另外揽活意味着工人要多干活。独立核算,不如背靠大树好乘凉,万一干不好就没有了靠山。经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算账,大家思想通了。实行的结果,亏损变成了赢利,工人的收入也增加了
改革的结果,企业和职工,双方都有利
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在报社时的一件事。那时,报上的图片少,版面上黑压压的一片文字,很不好看,我们就想增加照片。但是摄影记者只有三四个人,无法满足需求。我们就给各个采访部配相机,要求文字记者也兼拍照。但是,那些配下去的相机很快相继出了毛病。因为相机公用,各人使用习惯不同,又很不专业,出毛病是必然的。那时候一台单反相机是很精贵的。我们改革的办法是:请人民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教师来办班,学习合格的文字记者每人配一台相机,规定提供新闻相片的定额,同时规定使用者负责保养。折旧时间完成后相机归个人所有实行的结果,新闻图片大量增加,为此支出的费用还比原来更节省。报社和记者双方都有利。
世界上的事情当然离不开利益。但是利益并不只你争我夺的对象,并不只有损人利己或者损己利人这两种结果,共同创造更多的利益才是社会进步社会和谐之道。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更多。有朋友在海口买了一套房,但是每年自己和亲友去住的时间不过一个多月他把房子交给卖房兼物业的单位,他不去的10个多月,用来出租。租金分享。他还省了维护房子的精力和费用物业也因此得到更多的利益。
有一位在上海的老太太,家里子女都出去了,一个人在家,不需要雇保母了。原来在她家的保母就出去做小时工,但是晚上还回她家免费住宿。双方知根知底,和谐相处。保母省了房租,老太太晚上有人作伴,万一有个急事不至于无处求救。这更是一个双方有利的典型。
这些事都不一定能成为可以到处推广的模式但是其中包含的道理却具有普遍意义
改革当然免不了要调整利益关系,但并不一定要损害某一利益群体的利益。许多时候是可以做到大家都有利的
从根本上说,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人的生产力、物的生产力、能源的生产力、智慧的生产力,都有闲置的,或者用得不得法的把这些生产力发现出来,解放出来,组织起来,实现出来,社会财富就增加了有了这个基础,人们收入的增加就有了靠得住的来源,就是可持续的,能够不断前进
企业就是这样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的产品要卖出去,因为买了我的产品对顾客更有利。企业要发展壮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实现自己的利益,得到成长。但是人们未必都能及时认清自己的利益所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是帮助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我们的思想工作,做的这是这件事。
共同利益 篇2
第一条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厂“大计共商、目标同识;责任共负、风险同担;效益共创、利益同享”的利益共同体建设,发展和巩固经营者与生产者相互依靠、密切合作的新型关系,激发职工全员参与管理、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实现我厂“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结构优化,狠抓电炉工程建设,攀登百万特钢高峰”的方针目标,特由厂工会代表全厂职工与厂长代表企业行政签订_________年利益共同体集体协议。
第二章 双方目标
第二条 _________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应达到:
1.产量:钢:_________吨;商品材_________吨;
2.产值:_________元;
3.销售额:_________元;
4.利税:_________元;
5.利润:_________元。
第三条 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1._________年内完成大电炉、LF炉、VD炉和连铸机施工设计图,提出标准设备清单,开始设备订购工作。非标准设备选择制作单位,并落实订购合同。开挖大电炉、连轧机氧化铁皮沉淀池。
2._________年内完成转炉厂3#连铸机移地改造和一轧厂成品料场改造。
3.带钢厂引进小四辊冷轧机电气系统更新项目一季度基本完成。
第四条 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确保全年安全目标实现,即全年无因工死亡事故;年千人重伤率≤0.25;月千人负伤率≤0.75;粉尘合格率≥60%。并完成以下劳动保护措施项目:
1.新上机动处化铁炉除尘设备。
2.耐材厂250m3石灰窑除尘及CO2回收项目上马。
3.厂职工医院增设高压氧仓。
4.完善一炼厂11#炉除尘设备。
第五条 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四有”职工队伍建设,实施“三文明”工程,办好职工运动会,力争文明“七连冠”称号。
第三章 权利与义务
第六条 根据《企业法》及《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厂长对企业负有全面责任,对全厂的生产指挥、经营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全面负责。
第七条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在企业中处于主人翁地位。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党政联系群众的纽带。工会依照《工会法》代表和组织职工参政议政,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厂长的管理权威,并履行各项社会职能。
第八条 根据工厂《全员劳动合同制实施细则》,企业分别与职工签订个人劳动合同。职工经考核合格获得“上岗证”。上岗前应签订《上岗合同》。工会有权监督个人劳动合同执行情况。
第九条 因履行个人劳动合同而发生的劳动争议,按《厂劳动争议调解实施办法》处理。
第十条 企业执行政府规定的各类节假日制度,并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实行经厂职代会审查通过的《厂劳动作息制度》。
第十一条 根据按劳分配原则,企业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及工龄工资制度,并发放各类规定的专项津贴。企业执行《_________》。企业工资、奖金等分配制度由企业职代会审查决定。
第十二条 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深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练兵等群众性生产活动,实现94年企业质量创优、结构优化、降低成本等重点生产经营目标:
1.确保电炉钢全年完成_________吨。其中,一炼厂_________吨;二炼厂_________吨。精炼钢不少于_________吨。
2.力争带钢热送比达到_________%以上。
3.一炼、二炼厂粗炼吨钢电耗比_________年下降_________%(一炼厂为_________kwh/t;二炼厂为_________kwh/t)。动力厂锅炉用煤比_________年节约_________吨。煤气厂煤耗要降到_________kg/km。
4.工厂质量体系接受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
第十三条 继续开展和深化班组升级活动,推进班组民主管理,进一步提高全厂班组的整体素质。
第十四条 积极落实建房资金,全年新建住房_________平米,力争_________平米;分房_________平米(_________户)力争_________平米。
第十五条 关心职工生活,年内完成下列生活福利设施:
1.冷库扩建一季度竣工,高温前投入使用。
2.老托儿所改造_________月份竣工。
3._________年底完成带钢厂食堂、浴室的基础结构部分。
4._________年底完成_________门新建综合楼的_________%工作量。
5._________年底完成职工医院病房楼扩建工程的_________%工作量。
第十六条 企业执行《_________》,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并根据相关规定,实行劳动保险制度,支付职工劳动保险费用,逐步建立补充保险制度。企业为每位职工集体办理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第十七条 企业每年安排有毒有害、高温作业工程的职工体检一次。在逐步完善医疗保健条件下,接受体检人数逐步增加。
第十八条 企业年内安排_________人次职工疗休养。从事尘毒有害作业的职工每年进行一次。
第十九条 职工因工负伤或受职业病伤害产生后果时,按《工厂关于适当调整职工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的实施办法》处理。
第二十条 企业执行政府有关劳动保护的法规、条例。负责加强和改善劳动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劳动保护以及特殊工种和女职工的特殊保护工作。工会支持企业劳动保护管理,发现违章指挥,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隐患和职业危害,应提出解决的建议;当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应向企业行政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企业行政方面应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一条 企业行政和工会有责任教育职工严格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教育和组织职工接受安全技术培训和管理。工会支持行政对危及企业和职工安全的行为的惩处。
第二十二条 企业组织和开展对职工的职业道德、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第二十三条 企业行政支持工会丰富职工文化娱乐生活,陶冶职工情操,不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第四章 协议履行
第二十四条 本协议履行情况每半年向厂职代会二次,接受职工代表的审议咨询。为加强协议中途管理检查协议履行情况,协调履行中遇到的困难,特建立共商制度予以保证:
1.共商会制度。厂工会每半年召开一次由厂党政领导、工会和职工代表,以及生产一线工人参加的共同利益协商会,对协议履行中的难点进行共商。共研、共决,相互沟通。
2.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制度。厂工会每半年一次组织职工代表和有关人员,就协议履行情况进行巡视检查,把查出的问题和难点提供共商会研究解决。平时针对临时出现的问题开展动态检查。
3.工厂管理委员会会议。厂长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召开工厂管理委员会会议,就协议履行中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4.工会与行政定期联系会议制度。厂工会与厂行政每季度举行一次联系会议,就协议履行情况,互通信息,交换看法。
5.双方临时约见协商制度。遇协议履行中发生突发性情况,行政和工会任何一方可提出临时约见协商,及时解决难题。
第二十五条 因各种不可抗拒力(包括自然因素或国家政策变化等)致使协议不能履行,或经双方协商同意,可变更或终止协议。变更或终止情况应报告职代会和双方各自主管机关。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协议解释权归签约双方。
第二十七条 本协议如与上级规定有抵触,按上级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协议有效期自厂长、工会主席签字之日起至_________年底。
行政代表(签字):_________职工代表(签字):_________
构建企业利益共同体 篇3
现代企业人本管理趋势
《财富》杂志公布的2001年度全美最值得为之工作的100家公司中,微软、思科、高盛、宝洁、安捷伦、英特尔等很多国际著名大公司榜上有名。这次排序,不是根据销售额或盈利多少,而是根据本企业员工自己的感受。在入选公司的员工的感受中,提到最多的是“在这里工作可以感受到团队的价值”。这些公司的共同特征,就是越来越重视非物质的激励,老板采取各种办法使员工认同公司的目标,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出老板与员工相互合作的气氛。公司平时很尊重、关心员工,老板能与员工同舟共济,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高、认同感很强,即使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努力工作,从而比同行业的企业有更高的效率与更强的竞争力。微软公司在管理上的诀窍是成功地让员工的团队精神持续高涨。公司的每个部门都有“精神预算”用于在西雅图海湾看鲸鱼表演或做海上游戏,这种人情化的安排,有效地缓解了员工面对激烈竞争而产生的高度紧张的精神压力,让员工与公司在宽松的条件下相互交流,增进了公司与员工之间的理解,对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爱德华—琼斯公司拥有2.7万员工,员工年薪根据其职位不同从2.24万到6.17万美元不等,在同行业中并不算太高,但是公司队伍比较稳定,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比较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公司重视员工培训。该公司每年对员工培训132个小时,员工觉得公司很关心自己的未来,值得为公司的发展竭尽全力。公司由于重视员工培训,使员工的人力资本增值,对提高企业效率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入选企业注重增加企业管理的透明度,平时关心、尊重员工,对员工说真话,能够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当公司面临困难需要裁员时,被裁员工不说公司一句坏话。安捷伦公司面临困难需要裁员8000人时,竟然得到员工们的理解,一名女工程师3周前就收到裁员通知,她不但上完最后一天班而且加班到晚上9点半钟……。
这些国际大公司能够解决资本主义企业普遍存在的劳资纠纷并且成功地取得高速发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事实上,国内企业与员工之间发生利益摩擦的案例越来越多,劳资关系比较紧张在许多企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劳资关系紧张,不仅对员工是一种伤害,对企业利益的损害也是明显的。企业在深化改革、兼并重组、改制进程中,必然牵动职工的利益,如果得不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不但不能吸引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相反地容易激化矛盾,酿成严重后果。
建设企业文化 营造企业利益共同体
有人说,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市场竞争靠的是产品,70年代靠的是科技,80年代以来靠的是文化,21世纪将靠知识和信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被“世界经济论坛”选为2001年度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的著名的阿里巴巴网站创始人、CEO马云认为,小企业成事靠精明,中企业成功在管理,大企业家做事靠做人。在市场中拼搏的是一种文化、一种境界。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风靡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大公司、大企业的企业文化热,企业家大力倡导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实质上就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氛围,而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企业形成了强大的内聚力,强大的内聚力又大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以生产资料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的转变,是企业管理史的一场深刻的变革。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成为现代企业谋求新的发展走出的一条新的路子。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拉近了人类交流的距离,市场竞争将扩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生存环境将更加复杂,过去习惯的封闭的垄断市场和地区贸易保护将逐步打破,不同所有制、不同层次的企业家面对的是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的新舞台。面向新的世纪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在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的同时,纷纷在思考如何应对进入WTO之后企业面对更大范围的市场竞争,制定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寻找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它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显示出作为一种“知识资本”企业文化产生的文化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品牌优势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发展企业的生产力。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文化在我国的企业经历了从简单借鉴到自觉吸纳、从模仿应用到主动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的发展过程。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富有人情色彩的新型管理模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新的选择,应用于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绝不搞给人有花架子、可有可无的花瓶和摆设之感,而是企业不可或缺的灵魂。每个企业从诞生之时开始,就按照经营者的意愿和员工的认同程度,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一定的固有形态和方式客观存在着。今天,我们强调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把文化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资源加以发掘和培育。激烈的市场竞争唤醒了众多的企业家的“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越来越注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才要素及其价值的开发与利用。成都亚光电子股份公司领导班子力排众议,大胆启用微波专业技术人才王任,以他为所长专门组建了有近百人的设计所,年产值以上千万元的速度递增,公司领导班子从中尝到甜头,制定并实施公司雄心勃勃的人才培训规划。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注重经济与文化的融合,不失时机地建设企业文化,已经成为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明智的选择。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竞争力的源头,国际交往的基础和桥梁”。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就是企业适应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主动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起关键和决定性作用的是居于决策地位的经营者。企业经营者既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筹划者、设计师、组织者,也是受益者,他们的意愿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方向和水平。因此,建设企业文化首要的问题是建设企业家文化。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具体实践中,企业经营者承担的角色应当是张瑞敏所称的“牧师”,“不断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著名经济学家魏杰认为,“企业领导人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帮助员工对企业的认识上树立起三种理念:第一,企业是企业与员工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平台;第二,企业是制度共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大家庭;第三,企业是一所大学校,即学习型组织,员工在为企业作出贡献的同时,自身素质也会得到提高”。
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机制 篇4
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鲁金斯学会的M·布莱尔。与传统企业治理理论不同的是,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 企业的目的不能仅限于股东利益最大化, 而应该同时考虑其他参与人, 包括职工、债权人、供应商、用户、所在社区以及经理人的利益。股东利润最大化不等于创造财富的最大化, 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才是现代企业追求的目标。该理论对“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这一传统观念提出挑战, 认为职工、经营者、供应商和用户与股东一样, 都对企业进行了专用性资产投资, 都承担了风险, 所不同的只是股东投入的是物质资本, 而职工和经营者投入的是人力资本。随着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 股东变得分散而消极, 且更容易在资本市场上“用脚投票”, 来转移风险, 对企业承担的责任日益减少;相反, 其他利益相关者, 特别是经理人与企业的利害关系更为密切, 企业的倒闭意味着他们人力资本的损失, 他们更关心企业的发展。因此, 该理论认为, 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成为企业的所有者, 企业治理不能仅限于调节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关系, 董事会中除了股东代表以外还应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代表。由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兴起时间较短, 其成熟的企业治理体系的构建尚未完成, 尽管如此, 该理论在西方受到了积极关注和支持。该理论的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该理论认为, 在现代企业中, 所有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讨论企业治理以所有权为起点“是彻底错误的, 是高水平的误导”, 股东也并不是唯一的所有者。传统理论把作为所有者的一切权利和责任赋予股东, 并非出于社会科学的规律, 而仅仅是一种法律和社会惯例而已。
其次, 该理论认为, 并不是只有股东承担剩余风险, 工人、债权人、供应商都可能是剩余风险的承担者, 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投入都可能是关系专用性资产, 这部分资产一旦改做他用, 其价值就会降低。因此, 投入企业的这部分资产是处于风险状态的, 为激励专用性资产进入企业, 需要给予其一定的剩余收益, 应该设计一定的契约安排和治理制度来分配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一定的企业控制权, 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参与企业治理。
再次, 该理论还从对企业发展的贡献上说明了重视非股东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必要性。他们认为,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 绝大多数资本所有者只是小股东, 只不过是市场上的寻利者, 大多只会“用脚投票”, 而放弃“用手投票”权, 对企业承担的责任日益减少, 真正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操心的, 是与企业利害关系更为密切的经理人员和广大职工。企业治理结构不能仅仅局限于调节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关系, 董事会等决策机构中除了股东代表以外还应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代表。
另外, 该理论还从产权角度, 论证了其“新所有权观”的合理性。他们认为, 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 以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组成企业的法人财产。法人财产是相对独立的, 不同于股东的资产。因此, 即使从这一角度来看, 忽视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富的创造也是不利的。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设计原则
企业治理由传统的“股东至上”演进到“共同治理”模式, 实际上表明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权益, 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不仅强调股东的权威, 而且要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 通过企业内的正式制度安排来确保各个利益相关者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 同时又依靠相互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相关者的行为, 并通过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来稳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在设计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时, 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控制权共享原则。即股东、经理人员和广大职工都拥有企业控制权, 其代表在董事会中原则上拥有同等的权力。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缔结的“契约网”, 各利益相关者或在企业中投入物质资本, 或投入人力资本, 目的是获取单个产权主体无法获得的合作收益。“共同治理”逻辑并不否认每个产权主体的自利追求, 而是强调理性的产权主体把企业看作是自身利益的源泉。因此, 一个体现和贯彻“共同治理”逻辑的治理结构必须让每个产权主体都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 但这是机会的均等, 而不是权利的平均化。
二是索取权均占原则。这一原则强调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企业经营成果在扣除所有固定合同支付 (如原材料成本、固定工资、利息等) 的余额即为企业剩余, 共同治理模式要求它必须归各资本所有者包括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均占。当然, 这种均占, 不是指平均分摊, 而是要根据各种资本对企业经营成果的贡献, 实行企业剩余由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按比例分享。这类似于等量股份获得等量股息, 等量人力资本也应获得等量企业剩余, 拥有等量的剩余索取权。就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而言, 则必须以对企业重要性或贡献大小来分配剩余, 重要性或贡献比例有多大, 剩余索取权分配比例也应有多大。
三是市场导向原则。是指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市场谈判达成合作契约, 来界定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自动调节作用, 杜绝或尽量减少人为的干预。权利分配的比例应以贡献比例为依据, 而贡献的大小, 可以由各利益相关者的谈判结果表现出来。在实际操作中, 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名额如何分配、企业剩余如何按比例分享, 都应该由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市场的公平谈判来确定。任何政府、组织或个人的干预和硬性规定, 都是欠妥当的。长期来看, 只有市场机制最能显现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承担的风险以及对企业贡献的大小。因此, 可以说, 市场导向原则是控制权共享、索取权均占原则的基础和保障。
四是权利边际调整原则。也就是说, 权利的安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可以随时重新调整的。由以上原则可知, 权利分配取决于利益相关者贡献的大小, 表现为谈判的结果。随着时间的转移, 不同资本对企业贡献的相互比例会发生变化。因此, 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也应随之变化。特别是人力资本, 具有与其所有者不可分割的特性, 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并且会随着其在企业内的工作时间而增加, 通过边干边学、专业化协作以及企业文化渗透等因素的影响, 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人力资本含量会提高, 重要性会增加。因此, 企业初始的控制权分配和索取权安排可能已失去合理性, 只要坚持权利边际调整原则, 各利益相关者选择合适的时机重新进行谈判, 谈判的结果才可以使控制权分配和索取权安排再一次达到最佳状态。
三、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基本内容
第一, 企业治理主体的确认。在共同治理模式下, 企业治理主体必然是各利益相关者, 其参与治理的方式取决于各利益相关者的自身特征及其与企业关系的密切程度。一般来说, 各利益相关者只要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 就会成为企业风险的现实承担者。为了保护其专用性投资不受损害, 他们就有必要参与企业治理。与单边治理模式一样, 共同治理模式仍需要董事会的存在。不同的是, 共同治理模式把董事会看作是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共同代理人, 而不仅仅是股东代理人。这样一来, 共同治理模式下的董事会从形式上看与原有制度安排并无二致, 只是多了几个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代表而已, 但在本质上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这一变化是由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并成为委托人所决定的。
第二, 建立和完善职工董事制度。建立职工董事制度是完善董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 因为职工董事制度是确保普通职工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制度保证。实行大陆法的国家一直强调企业活动是劳资双方的一种伙伴关系, 这些国家的股份公司大多建立了劳工代表参与董事会决策的制度。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为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更应创造条件让职工参与企业治理。普通职工通过职代会选举职工董事, 通过职工董事在董事会中传递职工的“声音”。这样, 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的条件下, 职工可通过董事会发挥作用, 从而克服了原来的职代会制度流于形式的弊端。在落实职工推选代表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具体操作中, 应由全体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选举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 即由全体职工选举代表召开职工代表大会, 再由职工代表大会决定职工董事和监事的人选。
第三, 完善共同监督机制。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监督包括以下三个阶段:一是事前监督阶段。每个产权主体在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之前, 就应对投资对象作一个合理的评估, 内容涉及企业的生产能力、发展前景、管理能力、盈利率、潜在风险等。目的在于防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产生的逆向选择行为;二是事中监督阶段。经理人员的利益目标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标不完全一致, 前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 可能会损害后者的利益。因此, 利益相关者可通过其在监事会的代表密切关注企业的营运状况和经理人员的行为, 以防止经理人员道德风险行为的出现;三是事后监督阶段。可通过公司绩效来判断企业的状况, 目的是防止财务危机。根据不同的绩效水平, 利益相关者可采取一系列相应的行动。
第四, 构建有效的预防和破产机制。所谓预防机制, 就是作为治理主体的股东、经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各自进行事前、事中监督。监事会是预防机制的制度依托, 一旦发现经营者有不良行为或企业绩效不佳, 各利益相关者可通过其在监事会的代表提出警告或实施相应的惩罚, 如要求召开临时股东会、董事会, 要求进行财务审计等。当企业进入资不抵债的困境时, 则进入破产程序。破产程序的重点是企业重组, 重组本身是一种对经营者机会主义行为的惩罚手段。一个有效的破产程序必须设置一套机制, 以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同时给予对企业造成损害的经营者以可置信的惩罚。
共同利益 篇5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体现了两国对共同利益的不懈追求,双方战略和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贸合作质量和规模稳步提升。正是出于对和平与发展这一共同利益的深刻认识,中俄顺利地解决了东部边界问题,通过最终确定中俄永久边界,为两国关系的成熟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由于中俄长期睦邻友好关系的确立,以及上海合作组织体系的积极作用,使我国从东北到西北的漫长边界安全稳固,成为我国应对周边复杂安全形势的可靠后方,并对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构成有力的制衡。与此同时,中俄在两国东部地区的合作也充分体现了双方共同的利益诉求。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在各自国内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资源能源重要产区,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雄厚的战略资源作为保障,俄罗斯的发展亦需要大量出口能源保证其资金和外汇供应,而双方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蕴含巨大潜力。然而,由于两国比邻地区的经济水平、基础施设状况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直接影响了地区在整个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加快发展中俄毗邻地区经济已经成为两国的共识,并先后制定了中长期振兴区域经济的政府规划。
共同利益推动利益共同体的建立。中俄两国政府于2009年签署的《中俄合作规划纲要》,充分反映了两国在发展区域经济方面的共同利益诉求。通过《规划纲要》的实施,将有力推进中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和俄罗斯《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联邦专项规划》的落实。
《中俄合作规划纲要》提出了中俄区域合作的八个主要领域,以及在两国境内开发和建设的重点项目。在八个主要领域中,中俄口岸及边境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项目,涉及了中俄东部边界几乎全部重要口岸,是进一步扩大中俄合作的物质基础和通道保障。中俄地区运输合作项目,将打造一条由内蒙古东部经黑龙江省至海的对俄陆海联运和江海联运大通道,通过沿边开放带建设,大大激活周边地区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促进东北亚核心区域的经济腾飞。关于中俄合作园区项目,将采取保税区、出口贸易加工区、境外原材料加工区等方式,实现中俄贸易的利益最大化,为未来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准备条件。其他围绕劳务、旅游、人文、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将使中俄合作领域更加宽广,合作内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中俄合作规划纲要》夯实了中俄利益共同体的经济基础,标志着两国关系由政治互信、睦邻友好向经济领域务实合作的积极拓展,充分体现了两国毗邻地区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对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区域合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中俄合作规划纲要》签署并实施两年多来,从项目启动及进展程度看,中方要比俄方快,所取得的成效也比较明显。黑龙江省沿边地区铁路和公路网建设经过三年决战,已经初具规模;一些重点项目完成设计、投资到位,逐步进入试生产阶段。黑龙江省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实施的“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规划中,哈牡绥东对俄出口贸易加工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和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等与《中俄合作规划纲要》项目相对接,已经开始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2011年,中俄双边贸易额接近8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全年贸易额达到189.86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占全国对俄贸易额的23.7%左右,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的49%,同样创造了历史新高。随着2012年中俄“旅游年”的开展,以及两国人文交流的进一步扩大,中俄双方的共同利益将成为推动区域合作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动力。
二、利益诉求差异对中俄区域合作的制约
在当代世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是保证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反过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与之相对应的军事实力的增强,乃是区域和平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物质保障。因此可以说,政治关系往往是以经济实力作为支撑,而经济关系的变化也可上升为政治层面,或者导致地缘政治的变化。从当前的周边形势来看,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着重发展双边关系至关重要。中国与周边最大邻国俄罗斯的国家关系,应该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得到稳步提升和深化,在这里,中俄区域合作的水平和成效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应该指出,由于中俄双方不同层面长期存在的利益诉求差异,致使《中俄合作规划纲要》等合作项目的进展仍然存在某些制约性因素,加之来自于不同方面的风险,使得一些项目在立项和投资等方面出现困难,这是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的。
(一)中俄双方在中央和地方层面对扩大区域合作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和目标选择上的不对称,影响《中俄合作规划纲要》项目的落实。从中方来看,上层更多地着眼于两国战略协作关系的深化和完善,谋求在世界格局大动荡、大调整中,形成强有力的支配力量,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着眼于长久的合作与发展;从地方来看,则更多地考虑区域经济加快发展,通过对俄贸易使地方的生产总值得到快速提升,使边境地区面貌有突飞猛进的改变,实现兴边富民目标,强调合作效益和口岸效应在短期内有明显的体现。从俄方来看,上层更多地考虑本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和政治影响,在经济上则须通过出口能源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而地方和相关部门由于在能源资源出口过程中,既得不到更多利益而又耗费和破坏了本地区的资源,因此表现消极。这是近些年俄方对一些重要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消极拖延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理清和协调双方中央与地方利益、国家与民众利益的共同点,使中俄双方的利益尽量汇合,是未来两国全方位、多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并取得成就的紧迫任务。
(二)“中国威胁论”的消极影响成为制约中俄合作的思想障碍。尽管俄领导人多次指出,远东开发离不开中国,在资金、技术和劳动力方面需要中国的支持与合作,但是在俄罗斯“中国威胁论”仍有一定市场。部分俄罗斯人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颇感不安,加之人口稠密的中国(仅黑龙江省现人口已达到3700多万)与只有600多万人口的俄罗斯远东相邻,更造成了一种压力和恐慌。有的学者认为,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和天然气是对俄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和掠取,散布“中国对远东进行静悄悄的人口和经济扩张,将远东变成中国的原料附庸”等言论,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必将引起中国对俄远东领土和资源的要求,呼吁联邦政府对中国的发展保持警惕。应该说,个别政治家以及地方领导人和学者所散布的言论,可能是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或是要求俄政府加大军事预算或增加对边疆地区的投资,或是对中国的崛起怀有戒心,但是这些思维确实影响了地方政府决策和普通群众的心态。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重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迟缓,投资乏力,开工困难,劳务合作也受到严重影响。与此相关,由于对外贸易受到制约,又降低了通过外汇收入积累地方资金的速度与规模,使得俄方境内《规划纲要》项目多数处于立项迟滞、投资不足的状态。
(三)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下,特别是中俄两国都处于改革与转型的复杂时期,以共同利益为目标的经济行为,并不能确保其利益的最大化。尽管俄罗斯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降低进出口关税,简化通关程序,对于中俄两国贸易都是积极因素。但是,对于双方企业来说,由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所导致的风险依然存在,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制约性因素。中国在境外园区建设、林业合作、农业合作、投资合作,以及劳务输出等方面所面临的风险,是导致中方企业在扩大生产和贸易规模过程中遇到投融资困难,以及效益不确定的重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风险:
一是俄方政策变动存在风险。多年来,俄中央和地方政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能源经济比重,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维护本国商品市场占有率,仍时常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这给中方在俄独资或合资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风险。
二是国际汇率波动存在风险。尽管目前中俄本币结算已经开始运行,但是其浮动汇率是以美元为基准的。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汇率与许多经济体货币汇率的波动较大,也进一步加大了中俄跨国经营企业的外汇经营、交易、折算等风险。
三是俄方治安环境存在风险。近年来,俄罗斯的社会秩序和治安环境不容乐观,中国客商和务工人员人身和财产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这对于中国企业参与俄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业与农业开发具有一定风险,这也是影响俄罗斯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
四是生态环保要求存在风险。中俄双方对于界江界河及毗邻地区的生态保护都有较高要求,同时,俄方对于跨境园区以及森林采伐、矿产开发、农业开发等项目,有可能造成自然生态的破坏或土地的过分使用已表现出关切,并对扩大开发能源资源、扩大租种俄土地持谨慎态度,因此对上述项目的投资风险评估应该引起重视。
五是俄方部门管理存在风险。中央与地方、政府与部门之间的利益之争一直是俄罗斯体制机制的痼疾。2000年普京任总统后,很快实行了总统全权代表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领导。但是某些经济管理机构为追求部门利益或腐败严重,对已经纳入规划的项目审批拖延塞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某些合作项目的开工和资金的运转。
六是中方企业管理存在风险。从以往中俄经贸合作的经验中,中方企业的内部体制、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文化水准、纪律要求、法制意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可能造成企业面对风险和危机时表现失当,或者由于内部员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导致企业收入减少甚至经营活动遭受损失。
上述困难和风险的存在,对于中俄区域合作的扩大和各类项目的落实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特别是由于俄方项目进展缓慢,致使中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出现了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在通关环境、交通运输等方面有可能出现无法对接问题。而克服这些风险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通过建构利益共同体,化解矛盾,求同存异,推进两国区域合作的有效开展。
三、以互利共赢理念推进中俄区域全方位合作
中国政府在2011年9月6日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指出:“中国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同各国各地区建立并发展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利益共同体,推动实现全人类共同利益,共享人类文明进步成果。”构建利益共同体,是中俄区域合作的推动机制和目标选择。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为扩大中俄区域合作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由于俄罗斯市场将加快面向世界开放又对中俄合作带来新挑战,因此我们要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理念推进中俄区域合作,主要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第一,强调中俄共同利益,实现双方互利共赢。中俄区域合作的共同利益,就是加快发展区域经济,通过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形成亚太地区强有力的国际力量,并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作用。这是构建中俄利益共同体的基础和原则。我们要通过双方互办“旅游年”等方式,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在各级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普通百姓中更加广泛地宣传构建利益共同体的原则和目标,使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以此消除某些俄罗斯人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克服“中国威胁论”对发展两国区域合作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我们在设计自己的规划和战略过程中,既要对俄为实现远东地区的发展和振兴迫切需要外国投资和外国劳动力有充分的认识,考虑对方的发展目标、迫切需求、战略规划、合作意向和合作心态,既了解国家层面的合作意向,也要充分考虑地方合作的重点目标;既要清楚政府的发展需求,也要考虑普通百姓的实际经济需要和复杂纠结的心态。要本着相互尊重、增进互信、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原则,使双方更多地着眼于事关长远的发展大计,为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打下基础。
第二,加强利益诉求协调,完善各方会商机制。从中俄双方来看,目前还都缺少落实区域合作项目的专门职能机构。建立这一机构更有利于将中央和地方、部门和企业的利益相互衔接,解决落实《规划纲要》等项目中可能出现的相互掣肘问题。通过几年来《规划纲要》启动的情况来看,在中俄双方计划管理、工商税务、海关商检、环保监测等部门形成常态的协调会商机制,把双方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予以体现,把合作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并予以解决,是区域合作能够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先易后难推进落实,凸显现有合作成效。在落实《中俄合作规划纲要》等一系列合作项目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并根据项目开展情况,及时调整或充实项目规划。对地理条件优越、基础设施较好、交通运输便利的重点沿边口岸给予特殊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集中精力将这些口岸城市做大做强,将起到巨大的拉动和示范效应,促使俄方尽快启动对接项目,这将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规模,促进中俄在更广阔的领域开展合作。通过加快中俄保税区、出口贸易加工区等创新型园区建设,把历史形成的单纯的口岸过货通道和消费型城市,变成具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外向型经济占重要地位的新型口岸城市。
第四,建立健全法制法规,大力提高工作效率。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中俄贸易无疑是一个积极因素。俄罗斯不仅要降低进出口税额,对一些外贸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还将为适应世贸组织规则,加快解决长期困扰俄罗斯的贸易不规范、法制不健全、人为因素干扰、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使中俄合作有序健康发展。同时,我们应该增强风险意识,认真研究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政策的变化,并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将中俄合作纳入符合国际规范的市场经济轨道。应该加强中俄双方各级政府、立法机构、执法部门、仲裁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完善应对机制,切实解决好中俄经贸的法律问题,有效规避风险,促进中俄全方位合作健康发展。
第五,拓宽多方融资渠道,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在中俄区域合作中,资金投入一直是掣肘中俄双方大项目落实的重要因素。在俄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中,这是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棘手难题。随着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对俄边境口岸金融机构应该迅速提高服务中俄贸易的能力。一些对外银行应在条件允许时升格,提高审批权限和放贷效率,进一步加大对中俄边境贸易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巩固中俄贸易本币结算、国际汇款、托收、信用证等传统业务优势同时,应积极扩展贸易融资等新业务,加大对口岸基础设施、园区建设、旅游开发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应该继续加强与俄金融机构的关系,面对俄加入世贸组织后多国金融机构进入远东地区的可能,加快推动在俄西伯利亚和远东重要城市设立中国银行分行,以此推进对俄贸易升级。
第六,加快陆海、江海联运,构建立体运输网络。加紧落实东北亚区域陆海联运通道项目,推动中俄物流合作的快速发展。2011年12月召开的中日韩俄东北亚陆海联运合作论坛和政府磋商会议认为,以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港口为出海口,以铁路、公路或多式联运为主要集疏运方式,构建以中国东北、俄远东出海运输大通道为基础,并与日本海海上运输网络无缝连接、覆盖中日韩俄的陆海联运网络,对于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应该加快这一多国运输网络项目的落实,使中俄物流合作达到新水平,从而拉动中俄区域合作的快速发展。
扩展共同利益;希拉里亚洲之行 篇6
在美国实力天平的一端,是重要性日渐上升的亚洲。据美国统计局《当前商情概览》2009年2月号数据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国际贸易地域构成中,向欧洲的出口占据美国总出口额的29%,亚太地区则占据31.7%;从欧洲的进口占据美国总进口额的24.5%,亚太地区的比例则为33.5%。对美国来说,亚太地区在贸易上已经比欧洲更重要。美国对亚太地区的进口额显著高于出口额,贸易赤字高达680亿美元。
如何“管理”亚洲成为奥巴马政府必须面对的挑战。国务卿希拉里强调,美国将使用“巧实力”(smart power)来应对当前的全球性和地区性共同问题,以实现美国全球领导力目标。这种“巧实力”的具体体现之一是亚洲之行的路线安排:先安抚传统盟友日本,紧接着南下印度尼西亚以表明美国仍重视伊斯兰文化的这一国家形象,后北上韩国向朝鲜显示美国的权力,最后一站是中国。从经济上看,中国、日本、韩国是美国亚洲经济的主要关系国家。2007年,中日韩是美国在亚洲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占美国出口亚洲总额的51.78%,从亚洲进口额的71.7%。数据也许是枯燥的,但却反映出当前美国国际经济关系的现实。美国对中日韩三国而言依然是相当重要的出口市场,同样美国如果没有这三个国家的开放与支持,也将在国际经济关系中黯然失色。
毫无疑问,希拉里亚洲之行的重心是中国。在亚洲协会的演讲中,希拉里希望与中国发展一种“积极、合作的关系”,因为美日关系不仅影响到亚洲,也关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针对美国国内部分人士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希拉里认为美国和中国都将从双方的成功中获益。历史显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美国实行把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战略,已经成功提升了两国实力,扩展了两国的共同利益。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面前尤为突出,希拉里引用中国古语“同舟共济”来阐述当前美中合作共渡时艰的重要性。
进一步来看,中国日渐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美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共和党前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在竞选时认为“处理与日渐崛起的中国的关系,将是下任总统的核心议题”。而希拉里在2007年11月~12月号《外交季刊》上的一段话被看作是新一届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注脚,希拉里认为“美中关系将是21世纪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20年前,“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是用来形容美日关系的。1989年美国驻日大使迈克·曼斯菲尔德在《外交季刊》上撰文称美日关系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曼斯菲尔德批评了当时过于担忧美日贸易摩擦的社会舆论,强调日美之间存在着广泛共同利益。这种利益的共同性不仅在于两国在对外经济援助对象上惊人的一致性,也在于日本在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领头羊作用。更重要的是,即便当时争议较大的防务议题,双方的合作收益也大于竞争。
20年弹指一挥间,中美关系成为21世纪的主导型双边关系。不过,和20年前日美经济关系中的贸易、投资、金融等传统议题不同,革新中美关系的具体问题领域很可能是能源、环保、气候变迁等议题。如果单以传统经济议题而言,上世纪80年代日美相互依赖的局面却比今日中美经济关系来得深厚。曼斯菲尔德在文章中提到,1988年美日双边贸易赤字为554亿美元,占当时美国全球贸易赤字的40%在直接投资领域,美国在日本的资产是143亿美元。成为日本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同时日本也是当时世界上吸收美国直接投资较多的国家。
共同利益 篇7
一、公司治理结构中利益攸关方构成
一般而言, 与公司治理相关的关系人都属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利益攸关方, 具体包括股东、公司员工、供应商、客户、债权人、政府以及社区在内的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各方。但从公司治理研究的角度来看, 有意义的公司治理利益攸关方, 应当是具有自我利益保护动机的现实社会主体, 它既应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利益关系, 还应具有利益自我保护的愿望和诉求。同时, 企业的本质是一种集体选择。参与这种集体选择的利益攸关方通过集体选择确定他们的共同利益。然而, 在现实中, 并非每个企业的所有利益攸关方都能够参与企业的集体选择。因此, 如果按是否能够参与企业的集体选择分类, 企业的利益攸关方可分为参与企业集体选择的利益攸关方和不参与企业集体选择的利益攸关方两大类。前一类是企业内部的利益攸关方或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利益攸关方, 他们是企业这一集体的共同利益和目标的制定者, 并力图通过他们的合作实现这一共同利益和目标。后一类是企业外部的利益攸关方, 它们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集体选择, 但企业的活动会对他们的利益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 从单一企业治理的角度看,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利益攸关方由股东、债权人、经营者、职工和作为征税者的政府组成。
二、利益攸关方操纵会计信息的动机及行为
公司的一切利益攸关方都是“经济人”, 具有自利的本性, 而反映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会计信息又具有经济后果的特性, 这样就决定了公司的各利益攸关方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很可能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产生通过操纵会计信息来获利的动机和行为。由于利益攸关方之间的经济利益存在着此消彼涨的关系, 即在操纵会计信息中一方获利, 就必然导致其他利益攸关方受损。为了避免或减少受损, 利益攸关方就必然会产生对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的动机。当外部环境和条件具备时, 这种监督的动机也会转化为现实的监管行为。由此可见, 具体到每一类利益攸关方, 他们的会计操纵和监管的行为偏好不尽相同。按照会计操纵行为的偏好不同, 我们可以将前文提到的5类利益攸关方分为两派:一派由经营者、职工和作为征税者的政府组成, 他们偏好于虚增收益的会计操纵;一派由债权人和股东组成, 他们偏好于隐瞒收益的会计操纵。因此,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必须建立利益攸关方相互之间进行监管的体制。
三、利益攸关方监管体制构建
我国目前的公司监管体制就是由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的监事会制度。我国《公司法》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和经营规模较大的有限责任公司都要设立监事会, 其成员不得少于3人;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民主选举产生, 监事会有权检查公司财务。可见我国公司的监事会既代表股东, 又代表职工, 然而, 股东和职工这两类利益攸关方对会计操纵行为监督的目标和偏好却是不一致的, 这必将导致监事会内部决策标准的分歧, 最终导致监事会的监督实质上只能代表其中某一类利益攸关方的利益, 但其发生的监督成本却要由两类利益攸关方共同承担, 因为监事的报酬是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这种制度安排显然不符合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存在众多利益攸关方的现代公司中, 由于各利益攸关方之间的目标、利益不同, 它们各自监督的目标和偏好也不一致, 在公司治理中, 只能分别建立代表不同类别利益攸关方利益的监督组织。监督除了会带来监督收益, 也会发生监督成本, 要使监督行为发生, 必须将监督成本在同类利益攸关方之间按分享收益同样的办法或比例进行分摊, 做到监督成本和监督收益在同类利益攸关方之间的合理匹配, 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利益攸关方监管体制。
在共同治理下, 要分别建立代表不同类别利益攸关方利益的监督组织, 但具体到不同企业, 由于不同的公司具体情况千差万别, 企业利益攸关方的分布状态千变万化, 因此, 相应的利益攸关方监管体制也必然形形色色, 我们应该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 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利益攸关方监管体制。总体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一是“股东———职工型”利益攸关方监管体制。“股东———职工型”利益攸关方监管体制是指对虚增收益的会计操纵行为主要由股东实施监督, 对隐瞒收益的会计操纵行为则主要由职工实施监督的监管体制。这种监督体制适合于将股东和职工作为最重要的利益攸关方的企业采用。这些企业的产权比率一般较低, 债权人在利益攸关方总体经济利益中所占的比例不大, 且股东中存在一个或几个有实力的大股东, 有动机也有能力实施对利益攸关方虚增收益的会计操纵行为的监督。同时, 职工作为企业重要的利益攸关方, 代表其经济利益的组织 (如工会组织) 有动机和能力对其他利益攸关方隐瞒收益的会计操纵行为实施监督。
针对此种类型的企业, 可分别建立代表股东利益的监督机构和代表职工利益的监督机构, 按照监督成本和监督收益合理匹配的原则, 代表股东利益的监督机构的经费可从公司税后利润中提取, 而代表职工利益的监督机构的经费则从职工工资中按一定比例扣除。
二是“股东———政府型”利益攸关方监管体制。“股东———政府型”利益攸关方监管体制是指对虚增收益的会计操纵行为主要由股东实施监督, 对隐瞒收益的会计操纵行为则主要由作为征税者的政府实施监督的监管体制。这种监督体制适合于将股东和政府作为最重要的利益攸关方的企业采用。与采用“股东———职工型”利益攸关方监管体制的企业一样, 采用“股东———政府型”利益攸关方监管体制的企业其产权比率也一般较低, 债权人在利益攸关方总体经济利益中所占的比例不大, 且股东中存在一个或多个有实力的大股东, 有动机也有能力实施对其他利益攸关方虚增收益的会计操纵行为的监督。同时, 作为征税者的政府由于在企业中有很大的经济利益, 也有足够的动机和能力对其他利益攸关方隐瞒收益的会计操纵行为进行监督。
针对此种类型的企业, 可分别建立代表股东利益的监督机构和代表政府利益的监督机构。按照监督成本和监督收益合理匹配的原则, 代表股东利益的监督机构的经费同样从公司税后利润中提取, 而代表政府利益的监督机构的经费可由政府的财政给以拨付。
三是“债权人———职工型”利益攸关方监管体制。“债权人———职工型”利益相关者监管体制是指对虚增收益的会计操纵行为主要由债权人实施监督, 对隐瞒收益的会计操纵行为则主要由职工实施监督的监管体制。这种监督体制适合于将债权人和职工作为最重要的利益攸关方的企业采用。这些企业的产权比率一般较高, 债权人在利益攸关方总体经济利益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且债权人中存在一个或几个有实力的债权人, 有动机也有能力实施对其他利益攸关方虚增收益的会计操纵行为的监督。同时, 职工作为企业重要的利益攸关方, 代表其经济利益的组织 (如工会组织) 有动机和能力对其他利益攸关方隐瞒收益的会计操纵行为实施监督。
针对此种类型企业, 可分别建立代表债权人利益的监督机构和代表职工利益的监督机构, 按照监督成本和监督收益合理匹配的原则, 代表债权人利益的监督机构的经费可从利息中扣除, 代表职工利益的监督机构经费可从职工工资中扣除。
四是“债权人———政府型”利益攸关方监管体制。“债权人———政府型”利益攸关方监管体制是指对虚增收益的会计操纵行为主要由债权人实施监督, 对隐瞒收益的会计操纵行为则主要由作为征税者的政府实施监督的监管体制。这种监督体制适合于将债权人和作为征税者的政府作为最重要的利益攸关方的企业采用。与采用“债权人———职工型”利益攸关方监管体制的企业一样, 采用“债权人———政府型”利益攸关方监管体制的企业其产权比率也一般较高, 债权人在利益攸关方总体经济利益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且债权人中存在一个或几个有实力的债权人, 有动机也有能力实施对其他利益攸关方虚增收益的会计操纵行为的监督。同时, 作为征税者的政府由于在企业中有很大的经济利益, 也有足够的动机和能力对其他利益攸关方隐瞒收益的会计操纵行为实施监督。
针对此种类型企业, 可分别建立代表债权人利益的监督机构和代表政府利益的监督机构, 按照监督成本和监督收益合理匹配的原则, 代表债权人利益的监督机构的经费可从利息中扣除, 代表政府利益的监督机构的经费可由政府财政给以拨付。
只有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 在企业中分别建立代表不同类别利益攸关方利益的监督组织, 做到监督利益共享, 监督成本共担, 才能有效避免我国目前监督体制中存在的监事会内部决策标准的分歧, 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监督的效果和效率。
参考文献
共同利益 篇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 这意味着中国不可避免地要影响世界, 也要被世界所影响。为此, 我们在国内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 还要妥善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 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自从党的十六大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经过深思熟虑又向全世界郑重提出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这种对外战略思想, 正如胡锦涛主席在纪念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的首脑会议时所表述的那样:应当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 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 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 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 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 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 使人类更加和睦, 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当以平等开放的精神, 维护文明的多样性, 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1]。
二
构建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在全球化时代, 由于各国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存度的提高以及面对全球性的共同问题, 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 成为影响和制约一切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重要因素, 成为各国国家利益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 商品、资本、服务、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日益扩大和深化, 国家经济突破了一国的界限, 进而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 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拓宽发展空间,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由此而形成了主权国家之间经济上无法割舍的联系。各国之间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 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 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连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条件下,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再可能关起门来孤立地发展, 只有适应全球化潮流, 参与全球竞争, 成为全球化这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才能加快发展, 否则就会被边缘化。同时,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必然波及到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相互交织和依存日益密切和加深, 这种趋势必然导致同一性的增强。中国越来越脱离不开这个大环境。改革开放后的今天, 中国已不再是旧式的“中央帝国”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 而是“今日地球村”里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2]。
另外, 也应看到, 随着人类社会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和科技革命不断向前发展, 许多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已超越了国界而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诸如环境污染、人口猛增、毒品泛滥、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肆虐、世界范围的移民潮以及富国与穷国之间差距的拉大等等, 成为威胁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全球性问题, 这些全球问题的出现反映了当代人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类自身发展所出现的危机。这些问题并不因为你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而存在或不存在。各国无一例外地都面临着防止战争、寻求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合理使用资源、反对恐怖主义和毒品泛滥等问题。而能否解决这些问题, 不仅涉及到全人类共同的当前利益, 而且也决定着全人类共同的未来利益。这些问题影响的日益普遍性和整体性无不显示了全人类必须面对共同挑战, 人类社会的利益和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全人类共同利益作为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已摆在我们的面前。同时, 全球问题的“全球性”除了表现为它的存在方式的全球性以外, 还表现为解决问题所必须的全球性行动。在全球化条件下, 如何维护世界和平、缩小南北差距、保持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控制人口增长、打击贩毒吸毒和恐怖主义等“全球问题”是各个国家没有办法通过传统的外交来加以控制的, 也不是单独或少数几个国家所能全部解决的。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发端于美国纽约华尔街蔓延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没能幸免于难, 只有世界各国通过加强交流与协商, 通力合作, 探求有效的应对之策, 才能共渡时艰。
国家利益将同全人类共同利益并行不悖地存在和发展, 全人类共同利益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 成为制约一切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重要因素, 同样, 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外关系的理性选择和价值定位。坚持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和谐统一, 也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的对外战略必须兼顾国家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 处理好其间的关系。坚持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国家民族利益的统一, 也是中国国家利益原则的基本内容。江泽民同志说, “中国是国际大家庭的一员。中国离不开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需要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 需要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世界也需要中国。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需要中国的稳定和繁荣。”[3]十六大报告中, 江泽民同志在坚持和发扬国家利益原则基础上, “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他说,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是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我们愿同各国人民一道, 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4]在新的历史时期, 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人民又向全世界郑重提出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 这是中国国际关系价值取向的新发展。
三
在全球化时代, 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国家民族利益是有机统一的, 在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同时, 又要从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 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 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是前苏联改革时期戈尔巴乔夫所倡导“新思维”的重要内容。戈尔巴乔夫认为, 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和核威胁的条件下, 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就退居次要地位。提出把全人类的利益置于时代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即“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 更确切地说, 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5]应该说, “新思维”的提出有其积极的一面, 他看到了时代的变化, 部分揭示了过去集团对抗的意识形态化根源, 并试图通过寻找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来消除这种对抗。在变化发展的世界中, 看到世界相互联系, 表达了对全球共同利益的关注。从其所倡导的反对军备竞赛、维护世界和平、国际关系非意识形态化、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等方面来看, 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然而明确地把“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 作为“新思维”的核心, 认为“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 高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阶级的利益, 把抽象的人道主义观点当做处理国际国内问题的准则, 实质是否定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 这在西方猛烈的“和平演变”攻势面前具有极大的麻痹性, 它使得苏联在国际上放弃了应该进行的斗争, 最终导致了向西方社会的全面的无原则的认同。虽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 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增多, 但是还远未形成超越一切的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在国际上, “国家利益”仍然是驱动国家之间互动的最基本的要素。“新思维”中倡导的国家利益服从于全人类利益实属本末倒置, 是以主观的美好愿望代替国际关系的客观现实, 是严重的形而上学。这种抽象宣扬全人类利益的人道主义, 不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 也与当时冷战局势格格不入。在“新思维”指引下, 在国际舞台上更是对西方无原则地让步, 最终内政、外交矛盾总爆发, 酿成了苏联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土崩瓦解。
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构建和谐世界也是与今天在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所谓“世界主义”是不同的, 我们提倡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是以全球的视野来认识和考察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共同利益。而“世界主义”则是建立在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全球化基础上, 以维护西方发达国家世界霸权为目的的, 它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形式。依此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 必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秩序, 国际社会必然会充满各种复杂的矛盾和斗争, 这与我们所要构建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世界的努力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国际战略的新理念, 体现了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 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发展中国家渴望和平, 期盼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公正与平等, 消除贫困与落后, 实现世界各国人民的和谐共处。同时, 发达国家的人民也要求远离战争, 永享和谐幸福的生活。构建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思想带给人类的是福祉, 它必将得到各国人民衷心拥护。对于中国而言, 构建和谐世界不仅是国内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延伸, 更表明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大国责任和历史使命。可以说, 和谐世界国际战略思想的提出, 并通过我国的外交实践去努力构建和谐世界, 使中国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了。只要世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从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利益出发, 为世界和平发展及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多作贡献, 未来的世界必将是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 2005-09-16.
[2]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47.
[3]江泽民.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481.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47.
共同利益 篇9
一、“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的概念
1.“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的“利益”是指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教育利益等等。“共同体”是指双方或多方在理性估算的基础上以不同方式结成的类似利益联盟式的行动体, 互利共赢是这个行动体中利益不同的双方或多方联合在一起的动力所在。“政行企校”的“政”即政府, “行”即行业, “企”即企业, “校”即职业院校。“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 政府、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以互利共赢为前提, 以契约和协议形式建立的相互联系、相互开放、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利益实体或实体联盟, 其核心是校企利益共同体, 它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新形式。其特点是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2.“政行企校”在共同体中的地位与作用
政府肩负着发展经济, 福泽民众, 保障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职责。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政府虽然不参与内在运行和具体项目, 但依然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强有力的推动者, 它主要通过完善法律、制定政策、沟通协调等方式对校企合作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 在“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中, 政府是主导者和引领者, 政府的制度供给是构建利益共同体的关键要素, 并主导着制度创新的方向和路径。政府通过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整合、政策制定等方面, 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 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和支撑产业升级的能力, 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达到缓解就业压力、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目标。
行业是连接教育与产业, 促进产教结合的桥梁和纽带。行业组织肩负着制定、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技术规范, 以及参与行业质量认证和监督管理工作的任务, 最了解本行业经济运行、企业发展、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情况, 对企业经济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行业组织在制定行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人才需求预测, 专业建设标准, 教材课程体系创新, 教师和学生企业实践、顶岗实习, 技能大赛和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共同体中行业通过发布行业技术与经济信息, 进行市场预测预报等, 为企业、学校提供信息服务, 引导职业教育贴近行业、企业实际需要, 为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引线搭桥, 并宏观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行业内校企合作, 保证产学合作有序进行。
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坚强后盾和直接受益者, 参与校企合作, 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在“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中, 企业和学校互为主体。企业通过共建基地、提供兼职教师、共建专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等, 全面参与学院教育教学活动, 为企业赢得了可持续发展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同时也为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科技攻关、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等搭建了资源共享的平台。
高职院校从诞生之日起, 就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 校企关系本质上体现的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校企合作是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具体形式。在利益共同体中, 职业院校是合作重要的主体参与者, 也是最终受益者。在合作过程中, 学校依据企业人才需求规格, 把企业岗位技术标准纳入课程体系, 与企业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开发课程体系, 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共同管理实习实训, 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实现无缝对接, 同时学校教师也在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过程中, 提高了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目前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1. 国家支撑职业教育的法规、制度不完善
校企合作是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通过立法和政策来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德国的《职业教育法》、《手工业法》、《企业基本法》、《职业教育促进法》、《学校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 支撑了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培训保障法》, 政府资助制度, 以及政府和行业双重监督职教办学质量等, 确保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健康发展。英国的《工业训练法》、《就业和培训法》等同样明确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我国尽管也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职业教育的法律与政策, 如《职业教育法》、《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 但这些法规都比较宏观和笼统, 缺乏具体的校企合作准则、规范以及可操作的实施细则, 特别是缺乏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政策和税收优惠, 导致校企合作遭遇瓶颈。只有从立法的角度把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上升到国家意志, 才能真正把合作育人, 共同发展落到实处。
2. 政府主导、推动校企合作的力度不够
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 校企合作备受政府、院校、企业、学生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关注, 并已成为评价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因行业、企业与教育隶属不同的管理部门, 教育主管部门倡导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共建高职教育的机制尚未形成。目前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大多停留在自发的状态, 各级政府主导、推动缺乏足够的力度, 尚未建立协调校企合作的专门机构, 未形成完备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虽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并对校企合作做出明确要求, 但仍未制定出规范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职责、权益的具体法规与实施条例, 缺乏推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的具体引导、保障和约束机制。政府的主导与支撑作用缺失, 致使校企合作企业冷、学校热, 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步履维艰。
3. 行业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充分
近年来, 各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特别是高职教育对行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纷纷建立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积极为行业职业教育提供指导、咨询和服务;在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模式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行业在把职教发展规划纳入产业发展规划统筹, 密切教育与产业、企业与学校的联系, 促进产教结合,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 基本上处于缺位状态, 指导作用发挥不明显。致使目前企业和学院间的合作途径不畅, 新产品开发、技术转化和人才需求信息隔阻, 因此, 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4. 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利益互补的一种需求, 合作的关键是校企双方真正实现互利共赢, 职业院校通过合作及时了解并把握行业最新科研动向和对新技术的迫切需求, 获得真实的现场教育环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办学目标。企业通过合作获得政府的政策性优惠, 把高职院校的人才、技术和科研成果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形成、企业优秀文化的塑造。但长期以来, 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性质、资产隶属、管理方式、追求目标不同, 加上国家政策缺失等因素, 导致企业未能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 只注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使校企合作处在浅层次, 低水平, 缺乏长效机制状态。
5.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核心目的是利润最大化, 利益驱动已成为多数企业是否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因。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既没有相配套的制度保障, 也未出台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优惠政策, 动力机制和保障制度的缺失, 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多数企业认为, 人才培养是院校的责任, 眼下人才市场供过于求, 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人力资源和技术、信息方面的问题。因此, 在校企合作中, 有些企业存在着明显的短期行为和功利性, 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仅仅把参与校企合作看成是解决旺季生产所需劳动力的来源, 短期行为和功利化使校企合作最终成为企业对职业院校的公益性支持或功利性投资, 甚至在合作中把高职院校片面理解为企业利益的“索取者”, 背离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的初衷。
6.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社会能力不尽人意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体,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谋求共同发展、利益互补的一种需求, 高职教育要能够为企业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才能达到企业诉求。目前各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实践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途径, 强化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在拓展就业渠道, 实现校企共赢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程相对较短, 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企业发展不太合拍, 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不完全对接, 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和企业人才诉求不够统一, 教师技术研发与服务能力与企业预期期望值存在落差, 加上学生去企业实习, 缺乏经验, 安全生产意识弱, 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等, 使企业感觉受益周期长, 风险责任大, 参与合作的热情不高。
三、“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长效机制的构建
1. 健全完善职教立法, 为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法律法规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国家应从立法的角度明确和规范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义务, 把政府、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上升到国家意志, 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具体、清晰、明确的法律指导。如德国的《企业基本法》, 澳大利亚的《培训保障法》, 英国的《工业训练法》、《就业和培训法》等, 都明确规定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把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提升到了国家意志的层面, 使职业教育成为国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使职业教育与企业互为主体比翼双飞。
2. 加强政府主导, 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 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经济腾飞发挥着重要作用。校企合作的成效直接关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关乎企业市场竞争力, 关乎国家振兴和民族希望, 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与和谐。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 制定和完善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 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 运用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来调动企业投资职业教育, 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各级政府要成立协调教育、劳动、人事、经济等部门的专门机构, 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企业的对话与定期沟通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出台相关校企合作的具体准则、规范、实施细则, 以及鼓励校企合作、产学结合, 激发企业需求动力的优惠和优先政策, 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贴息免息信贷等。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引导、协调和监督, 为校企合作提供运行机制和建立保障体系。
3. 强化行业指导, 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行业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 加强行业指导, 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 加强产学研结合, 密切校企合作, 促进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更加适合国家战略需要的必然要求。澳大利亚的“行业引领”被公认为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精髓。因此, 我国的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要积极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职责, 发挥其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和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 围绕国家产业发展重点, 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 合理确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定期发布国内外行业发展信息、人才需求状况, 引导职业教育贴近行业、企业实际需要, 引导本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成立和完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和专业设置预警机制, 总体指导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划、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习实训;推动行业院校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为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所需到高端技能型人才铺路架桥。
4. 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建立“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
纵观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不难发现, 利益机制是校企合作的最根本机制, 德国的“双元制”, 美国的CBE (Competeney basededu Cati) 模式, 英国的“三明治”模式莫不如此。建立由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参加的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校企合作董事会或理事会, 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 专业建设委员会等, 发挥各自在政策制定、产业规划、经费筹措、人才预测、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 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长效动力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决策议事制度、例会制度、质量评价与反馈制度, 出台师资互聘实施办法、员工培训办法, 技术研发与服务管理规定、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等, 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运行机制。实现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
5.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校企合作的成效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同时也取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能力是制约校企合作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一方面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 明晰人才培养目标, 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 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 国际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引入教学内容, 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 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出台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师培养、校企师资互聘互流政策与实施办法;在学校建立名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 完善老中青三结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 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 但目前的校企合作因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推动力度不够、缺乏利益机制等问题, 导致合作难以深入。构建“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长效机制, 是解决校企合作瓶颈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叶鉴铭“.‘校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以友嘉机电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9, (12) .
[2]齐守泉, 石伟平“.后经济时代职教校企合作如何共生共赢”[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6) .
共同利益 篇10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 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目的。具体到企业, 就是要以全体职工为中心, 凝聚全体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着力推进企业与职工根本利益的健康发展, 推动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在当前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旋律的时代背景下, 作为企业工会, 在具体的实践中, 应坚持面向职工、以人为本, 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载体, 促进企业整体利益与职工切身利益的融合与发展, 并在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同时, 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一、当好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带头人
当前,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办事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因此, 企业工会在实践中首先必须按照《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充分运用独特的组织优势, 紧密结合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不断加强工作方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努力提高分析、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其次, 要善于运用合理的手段, 大力开展法制宣传, 努力提高职工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第三, 切实注重调查研究, 要善于从企业外部的环境中寻找能提高自身工作水平的典型案例、事件, 学习其处理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以增强自身学以致用的能力;积极参与企业相关劳动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案的全过程, 要善于从实践中提升依法维护的素养。在此方面, 公司工会数十年来坚持“工会干部学习培训”制度, 提升了工会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依法维权的知识与技能;坚持定期“工会工作交流、研究例会”和“工作考核”制度, 推动了工会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坚持以“黑板报”、“宣传画板”巡回展示的形式和各种类型的知识竞赛, 提高了职工思想认识、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坚持主动参与企业安全生产检查, 加强工会劳动保护监督, 维护了企业的安全稳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增强了工会工作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当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人
《工会法》明确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 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因此, 工会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 必须把党政关注的重点与职工关心的热点有机地形成自身工作的结合点, 把企业的发展和维护职工利益统一起来作为落脚点, 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 坚持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当企业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时, 工会应主动配合党政, 努力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更要注重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一是当职工合法利益受到不公时, 敢于代表职工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维护;二是要重点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因为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一旦受到侵犯, 无论从智力、财力上, 还是从知情、表达上都处于弱势, 根本无法也无力去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此时, 工会应从维护稳定、践行“宗旨”的高度, 认真履行实情调查、利益表达、维权机制运用等职责, 为其争取合法权益。如数年前本厂部分下岗职工分别因工伤和精神疾病导致不同程度的伤残而难以再就业, 但因不知相关政策而较长时期仅享受下岗待遇, 使其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困难。为此, 厂工会在公司工会的指导和厂党总支的支持下, 一方面积极与行政沟通, 另一方面按照政策指导其进行丧劳鉴定, 先后使这些职工分别享受了长病假和提前退休的待遇;三是要善于运用合法的机制从源头上进行维护。如近几年来我厂工会按照公司工会的总体要求, 由工会代表职工同行政进行协商, 分别就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签订“集体合同”, 同时根据企业经济运营实际适时调整充实其内容 (如2009年签订“集体合同”时, 将“免费向职工提供午餐”、“企业出资为在册职工参加市总职工保障互助会”以及“二年一次女职工专项体检”等内容列入福利条款。2011年在此基础上, 又补充增加了“二年一次职工健康体检”的内容) , 并加强“集体合同”执行过程的中途管理, 每年对实施情况进行审核检查, 按时向职代会报告,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初步实现了职工与企业利益共享的目标。
三、当好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代言人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是职工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管理权的有效途径。工会作为职代会的工作机构, 负有在职代会闭会期间代表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职能。因此工会在实践中, 应以落实民主管理职权为重点, 依法为职工说话办事, 切实体现职工在企业转型发展中的主人翁地位。如我厂工会近年来根据“上海市职代会条例”规定, 按时召开职代会, 认真履行相关程序, 使职工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得到了切实体现;按照上级工会要求, 积极推动厂务公开, 以员工大会、群众座谈会、厂务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公开企业各类重大事项和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 使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得到了有效落实;充分利用每月党政班子联席会议的平台和平等协商机制, 积极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和意愿, 并根据企业经济运营的实际, 及时就有关“集体合同”的执行情况及其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沟通与协商, 从而使工会的“维权职能”真正落到了实处。
四、当好弱势群体“解、帮、扶”的责任人
工会是“职工之家”, 工会干部是职工的“家里人”。职工普遍希望工会干部在他们思想有疙瘩时, 能与他们促膝谈心;在对方针政策不理解时, 能为他们释疑解惑;在发生矛盾纠纷时, 能为他们出面调解;在发生暂时困难时, 能为他们排忧解难。因此, 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理所应当成为弱势群体嘘寒问暖的知心人, 切实做好为他们“解难、帮困、扶助”工作。多年来, 厂工会坚持“六勤” (眼、耳、脑、脚、手、嘴) 作风, 认真履行“解、帮、扶”职责, 并按照公司“创建民生环境, 维护和谐稳定”的要求, 制定了《企业“帮困送温暖”工作实施办法》, 坚持“四个必访” (职工大‘重’病、住院、意外伤害、突发事故) , 积极开展“帮困、助学、送温暖”活动, 建立工会“职工服务站”, 每周定时为职工进行测血压、健康咨询等服务。所有这些, 让职工真切地体会到了企业的关心和组织的温暖, 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和谐与稳定。
五、当好企业中心工作的促进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企业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是从根本上维护职工利益、促进和谐稳定的本质要求。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从这个意义上说, 企业的发展是职工的最大利益。因此, 以企业经济工作为中心, 团结、凝聚职工为实现企业经济工作目标有所作为, 是工会责无旁贷的使命。为此, 我厂工会近年来紧密结合企业“三年盈利计划”及其工作重点、热点与难点, 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主动寻求工作最佳结合点, 不断强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运用工会的传统优势, 以宣传栏、座谈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宣传企业工作方针和目标, 深入开展以“节能减排争贡献, 岗位实践当能手”为主题的“五比”劳动竞赛与“合理化建议”活动, 主动配合企业安全管理和物业管理, 认真组织职工代表进行安全大巡查, 开展以“找差距、堵漏洞、创文明、保安全、建和谐”为内容的“文明租赁户”竞赛, 积极协助党政总结提炼出“积极进取, 艰苦奋斗;知难而进, 奋发有为;勤俭治厂, 争创佳绩;以人为本, 共建和谐”的企业精神, 为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全面完成企业“三年盈利计划”创造了条件, 也为确保企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員工持股 怎樣形成利益共同體 篇11
基於此前一些公司的實踐,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左右,歐美國家出現一些學術方面的研究,發現實施員工持股的企業與未實施員工持股的同類企業相比,勞動生產率高出30%左右,利潤高出50%左右,員工收入高出25%~60%。
企業實踐有效的激勵措施
員工持股計畫在歐美等大型跨國公司中並不少見。寶潔、微軟、沃爾瑪、思科等,都是大規模員工持股的典範。
7年前的新年團拜會上,張芸(化名)和她7000多名寶潔中國同事得到了時任寶潔公司大中華區總裁李佳怡發的紅包「利是封」,上面寫著:員工長期儲蓄計畫。
這個被稱作「中國員工長期儲蓄」的計畫是寶潔全球員工持股計畫(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簡稱ESOP)的一部分。2008年,寶潔中國獲批474萬美元的外匯使用額度,專項用於中國員工認購寶潔公司股票所需。
7年後,在公司股票上已有不菲收益的張芸表示:「公司的這一股票計畫完全以自願為原則,員工們可以自主決定是否參與該計畫,不分級別,按工資額的一定比例、按自己的意願購買股票。」她表示,這也意味著在公司工作的這段時間,公司業績和股價表現好,得到的收益越高,而這樣的業績表現自己正參與其中。
鄭偉分析,員工持股計畫,能使員工具有主人翁精神,不僅能增強員工積極性、提升員工的責任感,而且在制度保障下,還可為員工帶來可靠且可觀的財富回報,是企業福利和激勵措施的一部分。
發展階段不同 持股計畫各異
實際上,不同公司的員工持股計畫有多種方式,韜睿惠悅諮詢公司福利諮詢中國區總經理伍海川指出,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是公司通過出讓自己的盈利為員工購買折扣股價做補貼。例如擁有員工持股計畫的匯豐銀行,員工每月都可用某一週均價八折的價格購買匯豐控股的股票,但固定的購買金額每月不高於250英鎊。「與面向中高層的股權激勵不同,這項計畫能夠助力銀行留住人才,以及為普通員工提供分享銀行潛在收益的機會。」
另一種方式是公司有部分免費配股,伍海川說,當然這種免費配股也可以說是員工薪酬的一部分。2014年全球有75000名西門子員工受益於公司的免費送股,至此,西門子員工持股人數為14萬人左右,這些人持有公司5%的股份。根據計畫,任何現員工和前雇員每購買3股西門子股票的,可以在3年等待期結束時免費獲得一股配股。
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員工持股就是靈丹妙藥」,伍海川認為,是否更適合採用員工持股,要看行業和企業的發展階段。一般而言,行業或企業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企業推行員工持股計畫能更好地激勵員工,員工也更願意接受。
相反,如果企業是處於穩定發展階段或者發展緩慢階段,從員工的角度考慮,企業的股價可能短期並不會大幅上漲,員工參與該計畫的積極性不高;在配股或現金激勵的薪酬選擇上,員工或許更願意選擇現金。
本土企業的員工持股探索
最近,有媒體被獲准進入中國大陸最知名公司之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華為)的一間密室,查閱持股員工花名冊。在多達10本的藍皮名冊中,包含著大約8萬名員工的姓名、身份證號碼以及其他資訊。這些員工通過「員工股票期權方案」擁有華為近乎99%的股權。
2013年11月,支付寶公開自己新的股權架構顯示,40%由員工持股,阿里巴巴員工人人有份,董事長馬雲個人持股不超過7.3%;奇虎360的員工,據2011年IPO的資料顯示,共持公司 22.3%的股權,超過了第一大股東持有的21.5%;百度員工股權福利主要集中在創業初期,IPO時總共持公司股份9.2%;騰訊除創業初期少數員工獲得過股權激勵外,在2009到2011年間也給員工發過兩輪股權獎勵,員工持股比例在17%左右。
鄭偉指出,由於相關的法律與稅收政策不同,大多數中國公司的員工持股計畫具有中國特色,這表現在,員工持股計畫的對象都為高管、骨幹或者創業團隊;設置了很高的業績要求、時間鎖定等苛刻約束條件;員工投入購買公司股票的價格沒有折扣,「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員工持股計畫本身對員工的激勵效果。」
共同利益 篇12
关键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联结机制,行为特征
题目来源:安徽财经大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合作经济理论文献梳理和开发利用研究”课题[教秘[2004]74号文件]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具有客观性, 不同类型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初级与高级之分。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构建多种类型同时并存共同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 对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联结机制的主要类型
受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制度安排影响, 不
针对培训的实施环节而进行的效果评估, 这种评估难以获得全面信息。其实, 培训活动效果的评估应涵盖整个培训活动流程, 应当对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开发、培训师资使用、培训活动组织, 以及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对培训活动进行全面评估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获得相关信息:一是从反应层面收集学员的意见反馈、了解学员对培训活动的主观感受,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途径来获得;二是从学习层面了解要学员在知识、技能、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收获, 确保学生真正理解和吸收培训内容, 可以通过考试等方法途径来获得;三是从行为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有关技术和信息、资产特性、产业特性, 以及激励与风险等有着不同的选择, 形成不同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利益联结的紧密程度, 一般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 “单纯技术和信息服务型”, 亦称“专业技术协会”。由农村“土专家”牵头联合从事同一专业生产的农民组成的自助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任务是交流作物技术、统一防治疫病、监督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提供交流市场信息、代表会员与客商进行谈判等, 这种“专业技术协会”依靠单纯的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流使农户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联结起来, 成员之间缺乏权益纽带, 属于松散型的利益联结形式。
第二, “服务+交易额返还型”, 亦称“专业合作社”。由供销社、村委会、种养大户或经纪人牵头联合生产同类产品的农户成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主要任务除了从事技术信息合作互助外, 还为会员提供产品销售、物资供应、农产品储藏、运输等服务。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签订协议, 为会员提供低于市场价的生产资料, 以保护价收购会员农产品, 将销售领
层面考察学员在接受培训后行为习性是否有所改变, 他们在工作中是否应用到了所学的知识技能, 可以通过行为观察等方法途径来获得;四是从结果层面关注学员的实际绩效的改进情况, 可以通过绩效考核的方法途径来获得, 从中分析绩效变化与培训活动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然后, 企业根据评估结果来审视整个培训过程, 并判断培训目标的达成程度。
5、研究培训技术与方法。培训内容确定之后, 要把培训的内容生动、高效地呈现给受训者, 让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还需借助一定的技术和方法, 因此加强培训技术与方法的研究也就非常重要。在培训技域产生的收入扣除成本费用和公积金后按照收购量对会员进行利润返还。这种“专业合作社”不仅依靠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流, 而且通过对会员按交易额返还利润, 使农户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联结起来, 属于较为紧密型的利益联结形式。
第三, “服务+交易额返还+二次分配型”, 亦称“股份合作社”。依托龙头企业、供销社或种养大户与农户共同出资成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由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投资建立企业或其他盈利性组织, 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 通过经营为组织获取利润。入会农户不仅可以享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的各种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还可获得按照惠顾额进行的利润返还。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普通会员入股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所办企业成为股东, 则可按照股份进行年终分红。这种股份合作社通过“服务+交易额返利+二次分配”使农户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联结起来, 属于紧密型的利益联结形式。
二、不同利益联结机制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特征不同
术与方法的选择上, 一般要受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受培训期待的学习成果的影响。一般来说, 不同的培训技术与方法的采用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对各种培训技术与方法对学习成果转化的有利程度及其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二是受培训技术与方法开发经费的影响。所有新的培训技术与方法的采用都会涉及到培训成本的增加, 因而企业必须对新的培训技术与方法的开发成本进行评估和预算, 从中寻找到既能满足组织和员工需要又能让双方接受的可行的培训技术与方法。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是客观的。不同的利益联结机制决定着不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
第一, 不同利益联结机制风险约束不同, 农户参加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不同。在松散的利益联结机制下,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只提供单纯技术和信息服务, 农户承担全部生产和市场风险, 单个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小, 一旦发生风险即可造成毁灭之灾, 参加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不高。这类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数量很大, 但相当一部分是政府推动的结果。在比较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下, 农户仅承担生产风险, 市场风险化解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部分风险的化解提高了农户参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在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下,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提高了参与者的风险意识而且构造了风险共担机制, 对农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农户参加合作经济组织有着很高的积极性。
第二, 不同利益联结机制激励机制不同, 农户生产积极性不同。从松散的利益联结机制看, 农户自负盈亏, 没有稳定的收入预期,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无法有效激励农民的生产热情, 难以保证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从比较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看,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保护价收购以及利润返还, 使农产品的销路和价格得到有效保证, 农户有了稳定的收入预期, 有效地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从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看,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提高了农户的风险意识, 更为重要的是构建了风险共担机制, 增强了参与农户为减少内外部风险和市场竞争压力而努力提高生产效率的积极性。
第三, 不同利益联结机制资产特性不同, 自我积累与扩张能力不同。松散的利益联结机制的资产特性, 决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自我积累与扩张的动力明显不足, 因为其经费主要依靠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有限资助以及向农户收取的少量会费, 无力开展更多的服务。比较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的资产特性, 决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既有对农产品的收购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又有一定的创利能力和积累能力。当然, 创利能力和积累能力反过来又为农户利益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的资产特性, 决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产权清晰, 具有明显的自我积累与扩张功能, 还可以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和机构加入合作经济组织, 构建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 有效地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 不同利益联结机制农户退出方式选择不同。农户参加利益联结机制松散的合作经济组织不需要契约保证, 自愿退出原则表现为可以随时自由退出, 不存在退出成本。农户参加利益联结机制比较紧密或紧密的合作经济组织, 合同与契约的约定使农户与合作经济组织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自愿退出原则必须通过履行一定的程序才能实现, 并且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联结越紧, 农户的退出成本越高。
第五, 不同利益联结机制存在的产业特性基础不同。采取松散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在初步形成专业化的区域或处于专业化早期的区域具有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因为专业化市场在形成初期还面临很大的市场不确定性, 组建较为紧密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户必须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而无法随意退出以回避风险, 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采取比较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要具有一定的产品收购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必须具有充分的资金与先进的技术做基础, 必须具备高效的管理能力, 只适用于经济发展条件较好、产品需求较为稳定、市场较为完善的地区。采取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其组织形式的规范化对资源、环境、资金、生产规模、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只适用于资源禀赋独特、能大量生产名特优产品的地区。
三、几点建议
通过对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同利益联结机制下的行为特征的分析, 就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体系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要鼓励、引导和帮助农户在家庭联产承包的基础上举办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改革开放以来,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但在30年来的发展中, 重“分”轻“统”, 家庭经济在双层经营体制中占优势, 集体经济发展缓慢, 呈现衰退、萎缩现象, 统分结合的“统”不能很好地代表农户的利益, 不能很好地保护农户利益, 也不能为农户谋利益, 难以成为农业现代化的组织载体。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则可以提高农民的市场地位, 推动农业技术创新, 减少农业经营风险,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对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 要因地制宜、多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并存、共同发展。从实际出发构建的各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 没有初级与高级之分。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必须杜绝一味追求小而全、大而全、高级完备的发展思路, 根除行政命令、一刀切、一哄而起的做法, 坚持一切从当地实际出发, 农民欢迎那种形式就采取那种形式, 当地适应那种形式就发展那种形式, 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同时并存、共同发展, 构建全国性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第三, 要努力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联结机制。利益机制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保持活力的基础。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联结机制, 要坚持“利益共享”, 处理好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 健全利润分配制度, 明确积累和返还的利润比例。要实行按交易额分红和按股分红相结合, 但主要以按交易额分配为主。对于股份合作组织, 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 但要严格规定资本参与利润分配的比例, 并适当提高按劳分配的比重, 以更好地体现农业合作组织“劳动联合”的经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