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利益

2024-10-21

公司利益(共12篇)

公司利益 篇1

摘要: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 通过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分类的研究成果, 提出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 将多维分析与评分分析相结合, 为利益相关者分类问题的实证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层次分析法,分类体系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层次分析法简介

对利益相关者分类的研究, 国外主要集中在以Charkham, Clarkson, Wheeler等人为代表的多维细分法和米切尔 (Mitchell) 评分法。前者主要关注从不同的维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细分, 虽然深化了人们对利益相关者的认识, 但其操作性不强, 还停留在研究性的阶段。而后者提出用评分的方法划分利益相关者, 其操作性明显增强, 因此受到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内, 万建华、李心合、陈宏辉和贾生华等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现实情况也提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他们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特性的研究, 寻找不同的视角, 从多个维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划分。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 如果只是根据自己所设定的几个维度, 笼统地将利益相关者划入某一类型之中, 而不考虑企业的性质、规模和发展阶段, 很难保证分类结果的普遍性。正是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考虑, 本文在建立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 运用层次分析法, 对公司利益相关者分类问题进行研究。

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层次分析法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 这种方法是处理复杂的多准则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该方法能够合理地把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 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将问题层次化。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建立层次分析结构图;其次要构造相对于每一个准则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然后计算单一准则下各元素相对排序权重, 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最后计算各层元素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

二、公司利益相关者分类体系

(一) 建立公司利益相关者层次结构图

由于不同规模、不同性质、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存在差异, 因此在建立层次结构图之前, 应建立假设:企业规模适中, 其有能力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处于充分竞争的行业, 必须考虑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 有条件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用层次分析法对公司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 就需要设计指标体系, 合理的指标体系是分析的关键。指标选取应该遵循如下原则:各指标的选择以各方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影响大小为基础, 下层指标尽可能体现对上层指标的从属性;各指标之间相对独立, 避免重复交叉;以可操作性为前提, 从不同的侧面选择有限个主要指标, 以保证评价内容的完整性;广泛征询专家意见, 对各指标反复研究, 认真审定。根据以上原则, 构建的指标体系如下:第一层为目标层 (用A表示) , 本文中的目标层为“各方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影响大小”, 简称“对企业影响大小”;第二层为准则层 (用B表示) , 本文中的准则包括以下几方面:影响企业决策、影响企业绩效、提高企业声誉、紧迫性 (即这一群体的要求能否立刻引起公司的关注) 、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第三层为方案层 (用C表示) , 本文中的方案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即股东、管理者、员工、消费者、供应商、债权人、政府、社区和环保组织。

(二)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当一个递阶层次结构建立以后, 需要确定一个上层元素z (除底层外) 所支配的下一层若干元素x1, x2, ……, xm关于这个z的排序权重。本文中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 (Delphi法) 确定判断矩阵。所选择的专家范围包括:研究公司治理的教授、研究社会学的教授、公司中管理者、雇员和其他社会成员等。依据Satty的建议用1~9及其倒数共17个数作为标度来确定判断矩阵。

设受上层元素z支配的m个元素为x1, x2, ……, xm, 对于i, j=1, 2, ……, m, 以cij表示xi与xj关于z的影响之比值。当专家的意见出现不同时, 采用几何平均法进行归类处理。参与评价的专家有w位, 则反映第r位专家认为元素xi比xj重要的综合指为:, 由此得到综合判断矩阵A。

(三) 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排序权重计算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由元素间两两判断矩阵导出相对排序权重的方法很多, 本文采用特征根法求出λmax, 其中bij=还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可通过查表获得。当C.R.<0.1时, 认为判断矩阵A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 若C.R.≥0.1, 应考虑修正判断矩阵A。

按上述步骤计算出判断矩阵及其一致性检验, 如下:

准则层判断相对排序权重分别为:0.2618、0.4162、0.0986、0.1610、0.0624, 其中λmax=5.0681, C.I.=0.017, R.I.=1.12, C.R.=0.0152<0.10。

影响企业决策 (B1) 的层次单排序结果为:0.2929、0.2985、0.1077、0.0329、0.1461、0.0738、0.0478、0、0, 其中λmax=7.2925, C.I.=0.049, R.I.=1.32, C.R.=0.037<0.10。

影响企业绩效 (B2) 的层次单排序结果为:0.0764、0.3070、0.2182、0.1543、0.1089、0.0533、0.0370、0.0260、0.0189, 其中λmax=9.3533, C.I.=0.0392, R.I.=1.45, C.R.=0.027<0.10。

提高企业声誉 (B3) 的层次单排序结果为:0.0182、0.0764、0.3070、0.2182、0.0260、0.1089、0.1543、0.0533、0.0370, 其中λmax=9.4069, C.I.=0.0509, R.I.=1.45, C.R.=0.035<0.10。

紧迫性 (B4) 的层次单排序结果为:0.2182、0.3070、0.1543、0.1089、0.0533、0.0765、0.0370、0.0260、0.0189, 其中λmax=9.4078, C.I.=0.0510, R.I.=1.45, C.R.=0.0352<0.10。

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B5) 的层次单排序结果为:0.1089、0.2182、0.1543、0.0533、0.0260、0.0764、0.3070、0.0370、0.0189, 其中λmax=9.3077, C.I.=0.0385, R.I.=1.45, C.R.=0.0266<0.10。

(四) 各层元素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的计算

层次分析法的最终目的是求得底层即方案层各元素关于目标层的排序权重, 因此, 在计算出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排序权重后, 还需要从上而下逐层进行各层元素对目标的合成权重的计算。设已计算出第k-1层mk-1个元素相对于目标的合成权重设第k层的mk个元素关于第k-1层第j个元素 (j=1, 2……mk-1) 的单一准则排序权重向量为uj (k) j=1, 2, ……, mk-1。当某些元素不受k-1层第j个元素支配时, 相应位置用零补充, 利用以上两个式子可以得到第k层mk个元素相对于目标层的合成权重i=1, 2……mk。通过对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排序权重的计算, 可以得到层次总排序pi为:0.1472、0.2764、0.1830、0.1133、0.0963、0.0693、0.0683、0.0226、0.0157。

三、公司利益相关者分类结果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 各方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影响大小的排序结果为:管理者、员工、股东、消费者、供应商、债权人、政府、社区和环境组织。权重值pi的大小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区间:0.10

由划分结果可以看出, 与传统的将消费者与供应商和债权人、将政府与社区和环保组织划分为一类的分类结果相比, 此方法将消费者划分为与管理者、员工、股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将政府划分为与供应商、债权人同等重要的位置。运用此方法得到的分类结果更能够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市场正在由卖方向买方的转变, 这样一种变化说明, 消费者在市场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加, 体现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就是消费者地位的提升, 消费者已经与管理者、员工和股东一样成为对企业影响最重要的一个群体, 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重视消费者的利益, 消费者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市场资源, 忽视消费者的利益是放弃市场的表现。因此,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应重视这一群体的作用。同样,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 政府的职能已经由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向完善企业外部运行环境方向转变, 政府对企业的作用更加明确, 即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经济和市场环境, 政府也与供应商和债权人一样, 成为对企业影响的重要利益群体。企业在对待政府时, 应该明确政府的作用, 清楚政府对企业外部治理的重要性, 注意政府的利益保护。运用此方法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不仅明确了企业中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及其总体排序情况, 而且还能为研究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具体利益要求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万建华.利益相关者管理[M].北京:海天出版社, 1998.

[2]李心合.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管理[J].当代财经, 2001 (1) .

[3]陈宏辉, 贾生华.企业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04 (4) .

[4]吴祈宗.运筹学与最优化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公司利益 篇2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一个企业的兴衰和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懂得,企业是每个员工生存的空间,是我们发挥才智的舞台,是我们发展前进的依托。只有企业生存发展了,才有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只有企业兴旺发达了,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企业是什么?企业是由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共同组合起来的经济组织。他们是以“利益”为原动力,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走到一起,都为在企业中取得自己的利益。从静态上看,企业是“人、财、物、技术、信息、关系”等聚合起来的一种社会组织形态;从动态上看,企业是人们带着各自追求最大利润的目的,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组织起来,并把人们的经营管理思想变为组织的行为,在这种组织形式的制约下,通过这种组织行为,共同为市场提供服务,由市场分配给这个群体利益,从社会中实现人们获取最大利润之目的的过程。企业是什么?“企”字分开就是“人”与“止”,企业离不开“人”,企业没有人就要停止。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本,是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而企业是人们实现利益和价值的载体,任何一种社会生产活动,如果不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把人们组织起来,人们就不可能采取有效的共同行动,也就不可能实现预期目的,只有人企统一,形成利益和命运的共同体才能实现各自的利益、体现各自的价值。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也是相辅相成的。企业与个人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没有好的团队,没有好的工作氛围,企业的利益也无法维护。企业可以提供一个平台,员工通过这个平台来为企业盈利,自己赚钱的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得到更大的发展。为个人利益而不顾企业利益,或许能够得到一时的好处,但就长远而言是非常不明智的。首先,为了一时小利而损害长远利益是极为短视的,这样做无异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次,为了个人小利牺牲企业整体利益,企业因此发展受阻的同时,也会殃及员工自身。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有悖职业道德,会严重破坏自己的声誉。

可见,坚持公司利益高于一切,并不仅仅对公司有利,同时也对我们自身有利。因为只有永远将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员工,才能获得企业领导者的信任和重用,在实现企业整体利益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企业是实现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获取利益之目的的共同工具。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和需要产生的,人们是为了在企业中取得自己的利益才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聚合到企业中,企业是我们的创收平台,是为我们提供物质生活保障的基础。企业如果没有“利益”,人们就会散去;人们不到企业中去,企业永远不会产生“利益”,因此企业中的人们是相互依靠、相辅相存的利益共同体。

每个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活下来并且活得长久,只有企业生存下来,企业的员工才能有工作,只有企业长大,才能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企业的成就是每个人共同的努力去赢来的,如果企业员工不去努力,企业不会自动产生利润。如果企业没有利润,个人也无法获得利益,“皮之不存,毛之何焉”。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讲,只有员工的成长和进步才能带动企业全面创新,才能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只有企业的持续发展才能带动员工的健康成长。企业的好坏关系到企业中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与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企业与个人在企业中的形态不光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一个企业就如同一艘驶往成功码头的大船,操作这艘船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保证这艘船能够正常的前进,船长(老板)需要无数的人来充当他的助手(员工)。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大家走到一起来了,目的只有一个,把公司做的更好。每个人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到最好,最正确,并且尽力帮助同伴,共同协助船长,就能将这艘船安全平稳的驶向目的地。如果企业在风浪中倾翻掉了,不仅是投资者、经营者要受损失,员工也要受损失;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意味着投资者、经营者的成功,同时也意味着每个员工的成功。对个人而言,企业是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这个舞台越宽广,环境越宽松,个人的价值体现就越充分;如果失去这个大舞台,自我价值的实现便成为空谈。对企业而言,企业的发展源于每个员工的劳动和创造,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企业蓬勃发展的过程,正如“大河涨水小河满”和“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河”一样,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生死与共的关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有了命运共同,企业就有很强的凝聚力,员工能一致为企业的发展努力,企业在经营中能克服各种困难,创造良好的业绩;只有命运共同,才会思想一致,只有思想一致,才会行动一致,只有行动一致,才能实现企业的目的。

不论在什么社会里,企业与员工并不是简单的金钱关系,不是工资与工作关系、不是劳动与报酬关系,而是一种责任,一种共同的责任。每个员工都必须把自己和企业融为一体,企兴己兴,企荣己荣,企衰己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能否“与公司命运共同”是衡量每个员工是否合格的标准。让我们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公司发展我们才能发展,只有公司发达了,我们才能够发达,只有公司盈利了,我们的工资收入才能有所提高,只有公司发展扩大了,我们的才能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的事业才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利益输送与公司治理 篇3

利益输送指的是大股东为自身利益将上市公司的财产和利润转移出去的行为,国内由于大股东占用资金而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早已屡见不鲜。万福生科等一连串的农业公司曝出丑闻,触及一个共同的问题:传统领域的农业公司,建立健全的现代化公司治理制度到底难在哪里。。北大荒曾一度是受市场追捧的绩优股,但近年来却丑闻不断:巨额拆借资金有去无回、关联方资金占用、利益输送等,成为了证券市场的“奇葩”。这种被称为“奇葩”的上市公司十分值得投资者和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应当研究方法以预防此类畸形发展的公司出现,并完善相关监管体系和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保护广大投资者、我国的资本市场,维护国家经济健康稳定运行并持续增长。

二、案例简介

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上交所挂牌的国有农业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粮食作物的生产、精深加工、销售;尿素的生产、销售;农药的采购与销售等。为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近年来北大荒横跨多个领域,业务范围从单纯土地承包扩展至粮食加工销售,并兼营尿素化肥、纸制品加工生产,最终偏离传统农业轨道涉足房地产行业。

虽然北大荒的土地租金收入逐年增加,但同期实现的净利润却呈波段状下滑,甚至倒退回十年前上市时的盈利水平。2012年北大荒亏损1.88亿,业绩下滑143%,由盈转亏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房地产子公司近6亿的资产减值损失。这些被巨额计提的减值准备,实际上是为了掩盖巨额拆借资金有去无回的财务黑洞。而北大荒此后承认未对总额达97625万元的违规拆借资金履行相应决策程序,也未进行信息披露,遭到上证所公开谴责。2013年年报中,北大荒因为账面计提大量房地产拆借坏账款和存货跌价准备,发生巨额亏损,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76亿元的同时,净利润为-1.87亿元。

2013年7月19日,停牌近两个月的北大荒发布公告称,拟将所持北大荒米业98.55%的股权出售给控股股东农垦集团,交易价格为6161.3761万元,较北大荒米业净资产溢价5.65倍。此项交易的资产评估中,对土地使用权价值含糊其辞,存在估值过低的嫌疑。此后,陆续有媒体曝光北大荒在甩卖米业公司的时候隐瞒了米业公司获专项扶持的事宜。最讽刺的是,北大荒董事长刘长友早前在回应质疑时声称北大荒米业已不具备投资价值,但在北大荒米业获专项扶持得新闻稿中却指出“国家项目专家组审核认为,北大荒米业稻米综合加工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能够加快淘汰落后制米产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地方、企业发展规划要求,符合专项投资要求。”

如此前后矛盾,让北大荒与大股东的这次交易更加蹊跷,原本为了“断臂救赎”甩掉包袱的资产重组似乎演化为了损害小股东利益向大股东输送利益。

三、利益输送原因

(一)存续农场难题

1998年,黑龙江农垦集团发起设立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下属的103家农场中选择资产情况较好且相对集中的16家农场进行改制重组并注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北大荒将上述16家农场中与种植业相关的资产及负债投入上市公司,而将非种植业务资产剥离后留在原16家农场中。所谓非种植业务资产主要包括:面粉厂、油脂厂、奶粉厂等经营性资产,以及学校、幼儿园、医院、公安局等非经营性资产。这部分资产被称之为“存续农场”,由北大荒农垦集团经营和预算拨款。这部分资产被称之为“存续农场”,由北大荒农垦集团经营和预算拨款。

按上市时约定,上述16家农场被划分成分公司和存续农场两部分后,实行机构、人员、资产、财务、业务“五分开”,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分公司和存续农场的人员、资产、财务核算便开始纠缠不清,约定无法再严格执行下去。

就单个分公司而言,其地租收入无法全额上缴上市公司,必须满足存续农场的生存开支,形成了存续农场对上市公司地租收入的“截流”。

(二)政企不分症结

农垦集团属厅级单位,所辖分局是副厅级单位,存续农场是县团级单位,分局要管理公检法医疗教育等,存在庞大的办公费用,但当地税收比较少,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地租收入。农垦集团的解决办法就是从上市公司拿一部分。这正是北大荒集团政企不分的真实写照。北大荒财报显示,农垦集团由农业部100%控股,而农垦集团同时又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由“省部共管”,下辖9个分局。农垦总局和农垦集团在人事上又高度重叠。

四、政策性建议

通过对北大荒的个案研究,我们发现北大荒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追逐地产高利润而超过自身负担能力的违规巨额资金拆借,造成了大量的资产减值损失,导致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主营业务严重下降;大量的主营业务利润和地租收入通过一笔笔关联交易、资金拆借和截流被集团公司蚕食侵吞,导致公司连年亏损,深陷坏账黑洞。

同时,北大荒的这些行为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热情,长期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为市场和投资者所垢病。如何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条件积极制约和监督这些行为,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我们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加大违规行为惩处力度

一是必须继续完善信息披露规则,以高质量的准则规范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二是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公司的处罚力度,从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的健全程度上看,争议较多的是缺乏民事责任的具体规定,投资者在法律上寻觅不到维护自身权益的具体措施;三是要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外部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审计的作用。

(二)优化股权结构,落实政企分开原则

一是要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直属企业和经济实体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政企关系理应是建立在收税和缴税基础之上的“物物”关系,而不应当是彼此之间的“人人”关系;二是“高管”与“高官”必须绝对分开。严格规范现行的股东会和董事的职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化,比如建立职业经理的选聘、激励和权力制衡机制,使企业家职业化、商品化。

(三)完善独董制度,强化监督机制

从独董的产生方式上,首先需要改变目前独董的任免办法,使之独立于控股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意志;在独董履行职责的时间保证上,可以考虑降低独董任职者可兼任独董的上市公司家数;另外,可以考虑培育和发展职业独董市场,走出名人、学者和专家的误区,培养部分职业化的独董,建立类似于人才库的机构,明确工作内容、程序、纪律、回避事项,建立事后问责制;在独董的保护机制上,应当具备一套完整的诉讼体系,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负担诉讼费用。

参考文献

[1]袁昕,王学军.中国上市公司与控股母公司之间的自我交易和利益转移[J].科技与管理,2001(4).

[2]黄世忠.巨额冲销与信号发送-中美典型案例比较研究[J].会计研究,2002(8).

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冲突探讨 篇4

1.1 “一股独大”, 国有股东成为实际控制人

据统计,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有54%的股权属于国家所有和国家法人所有, 而且在上市公司的全部董事中, 有73.3%的董事有国有股 (27.9%) 和国有法人股 (45.4%) 的背景;另外, 2005年4月的调查显示, 我国1102家上市公司中, 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平均高达44.86%, 其中超过50%以上的达890家, 由此可知, 我国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和国有非流通股比例很高的现象十分严重。王菁 (2003) 认为:从剩余收益的分配过程来看, 政府股东可以获取的非共享收益为直接的税收收益, 但是政府还是银行的所有者, 同事也是很多固定合约支付利益方的股东;而保证雇员的收入以及就业率是社会安定的保证, 同样是政府追求的目标。于是, 政府股东在分享任何一方非共享收益的同时, 也分担了任何一方受到的利益侵害。相对而言, 其他性质的控制性股东所获取的非共享收益更直接。因此与其他性质的控制性股东相比, 政府股东具有不同的控制动力”这段话也恰好说明了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中, 国有股和其他性质的股东利益冲突的独特之处。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 上述情形虽有所缓解, 但由于政策实施效应的滞后性, 并未从根本上铲除“一股独大”。

1.2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由于我国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形成了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 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控制股东大会的基础上, 进一步掌握着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话语权”。具体说来:由于控股大股东以自身母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必然会介入上市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为了减少介入成本, 大股东就会利用股东大会的聘任制度, 在上市公司的经营层安插符合自己意向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

此外, 公司外部治理的缺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我国, 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用脚投票”功能的丧失。所谓“用脚投票”是指假如上市公司的股东对经营者的管理状况和策略不满时, 可以采取抛出股票的行为, 使股价下跌, 从而股东可以联合起来导致管理层下台的一种手段, 这种机制在理论上有利于保证上市公司股东意志的实现, 确保股东的资源安全。然而, 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是控股大股东选出的, 所以管理层在经营的策略方面必然站在大股东利益的一方。由于大股东的股权是非流通的, 比例也很高, 所以其经济利益不受股价下跌的影响, 也无法使中小股东形成可以与之抗衡的股权力量。这样, 中小股东“用脚投票”就无法改变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二是无效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我国很多亏损严重的上市公司仍然在持续经营, 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上市额度管理现象, 使得公司上市的成本很大, 所以很多公司会通过购买壳资源, 间接取得上市的资格。同时, 那些严重亏损的上市公司同样需要资金, 只能出售壳资源。在这种交易的过程中, 大股东会继续利用所谓“利好”消息蒙蔽中小投资者, 以达到自己圈钱的目的。

1.3 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道德风险。在我国, 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证券管理信息规则之于证券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 而且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也不会真正地为中小股东的利益着想, 所以也就不会为其提供真实可靠、全面准确的投资信息。其中, 最为中小股东关心的关联方交易披露制度极不完善, 很多公司对其关联方交易的政策以及交易后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没有做出相应的披露说明, 这样中小股东就无法通过有效途径了解上市公司真实的财务情况, 而且很容易被大股东提供的虚假财务信息所欺骗, 继续盲目向上市公司投入资源。

我国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上市公司的强制审计未予以规定, 审计的程度也仅限于年度审计报告;二是对于非法信息披露行为在处罚方面未予以规定。以上两个方面就给大股东编制虚假财务信息, 隐瞒财务报告和重要信息的不披露行为创造了制度上的条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低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 因为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运作的中心, 但是在资本市运行体系不规范不健全的情况下, 中小股东的利益自然难以得到保护。

2 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现实手段

2.1 大股东利用业务往来、资产重组、关联交易转移资源和利润操纵

理论上讲, 上市公司的资产是由所有股东共同拥有, 并且都有尽力保护的责任, 然而我国的现实状况却不是这样, 在控制了上市公司“话语权”的基础上, 大股东很容易将上市公司作为他们的“提款机”, 通过低价购买上市公司资产和高价出售资产给上市公司的方式, 利用关联交易的价差以达到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同时, 由于我国在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法规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缺陷, 使得中小股东无法了解上市公司真实的财务运行状况, 无法及时意识到利益的受损, 难以通过证券市场制度和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

2.2 大股东强迫上市公司为其进行担保或质押

上市公司的违规担保主要有两种类型, 关联担保和相互担保。大股东通常利用其控股股权的优势地位, 强迫上市公司为其母公司提供高风险的违规担保, 这一类型的担保数额巨大, 使得上市公司成为其控股大股东的“提款机”。面对此现象, 我国证监会已经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相关问题的通知》, 但是现在看来执行情况不是很理想。第二种类型的相互担保则是和大股东存在相关性的上市公司与大股东控股的上市公司之间的债务担保关系, 在这种担保模式中, 大股东将上市公司扯入并不相关的行业中去, 大大增加了控股股东所在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 严重损害了中小流通股股东的权益。

2.3 通过股利分配, 掠夺中小股东的既得利益

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极不规范, 分红派息率很低。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更喜欢高价配股, 因为这可以进一步攫取中小股东的资金。另一方面, 大股东不分红既可以保证上市公司拥有很多的现金, 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未分配的利润会在下一年度摊入资本公积, 增加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 并不断转增股本, 以提高非流通股在总股权中的比重。

3 解决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对策建议

3.1 积极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对于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优化股权结构。笔者认为, 对于我国的上市公司来说, 要优化股权结构必须实现产权的多元化, 避免“一股独大”局面的出现。优化股权结构可以通过国有股回购、国有股转换为优先股、国有股权协议转让、发行可转换债券、定向转让和资产重组等手段, 降低国有非流通股权的比例, 在国有股减持的过程中引入机构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 形成相对控股的股权结构, 以股东利益为中心, 以达到维护中小股东权益的目的。

3.2 完善上市公司的内外部治理

中小股东“搭便车”行为导致大股东利用治理制度的缺陷滥用股权, 为此上市公司应该利用社会分工和集约经营的原则, 引入高效的商务管理信托机制, 由受托机构代表中小股东出席股东大会, 增加参与审查和投票表决的专业性, 使中小股东的权益得到维护。同时, 商务管理信托在两方面影响着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结构:一是引入专业化的管理, 促使公司资产的优化组合, 改善经营, 增加和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二是商务管理信托将股东的收益权和表决权分离, 由信托机构代表中小股东行使表决权, 这样信托机构的专业性和外部性可以保证中小股东的利益不受侵害。

3.3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强化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完整性是指所有影响投资者做出进入或退出决定的信息均应得到披露;真实性是指公开的信息应该如实反映上市公司运营的客观状况;及时性是指公开的信息传递速度要尽可能的快, 以利于投资者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同时, 还要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和信息披露规则, 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对信息披露的监管也要有所加强。

摘要:股份公司存在两种重要的利益冲突: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冲突, 股东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在我国, 由于股权集中程度过高等原因, 导致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前期的研究中, 诸学者多将视角放在第一种冲突上, 而忽视了第二种冲突。试从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成因、方式, 以及对策建议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股东,利益冲突,上市公司

参考文献

浅谈公司合并中股东利益的保护 篇5

王兆华张宁杨立忠

内容提要:公司合并是对股东权益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因此在公司合并时必须加强对股东特别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保护的基本制度有三个;公司合并中董事(及大股东)的信义义务,异议股东的股份回购请求权,股东决议制度,我国公司法应对这三项制度中疏漏之处予以完善。

关键词:公司合并;信义义务;回购请求权;决议制度

公司合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公司合并,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依照公司法所定条件和程序,通过订立合并合同转变为一个公司行为。”[1]公司合并作为改变公司实体进而改变股东命运的重大行为,必然给股东带来最重大的影响,作为公司的出资人、所有者.股东是公司最大的受益人和风险承担者,这就决定了公司合并中对股东利益保护的必要。“公司合并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减少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有利于扩大经营规模和调整经营范围,从而促进公司的迅速发展及公司的优化组合,公司合并还可以减少成本,增加公司利润。”[2]公司合并的这些益处也使公司合并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经常发生的经济现象,因此保护股东特别是小股东的利益对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也具有重要意义。公司合并中股东利益保护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公司合并中董事(及大股东)的信义义务(fiduciaryduty):小股东保护制度(异议股东的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公司合并的股东决议制度等。

一、公司合并中董事(及大股东)的信义义务

公司合并,必须由董事会做出(提出)合并计划或合并方案或合并合同(草案)。对此各国公司法几乎无例外地做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46条、第212条,也将拟定公司合并方案作为董事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予以规定。董事在决定公司合并时,同样适用信义义务,即同样要对公司和股东负信义义务,信义义务包括注意义务和忠诚义务。

1.董事在合并中的注意义务

董事在合并中的注意义务是指董事应当以理智、谨慎的态度有根据地决定是否同意合并协议或合并计划,然后向股东会提出合并建议。在公司合并中,当董事没有做到一个普通谨慎之人在同等情况下的注意程度时,董事应对其过失引起的损害承担责任。董事会对同意合并的判断是否明智、有根据,董事是否履行了注意义务,取决于具体合并案的事实和情况。但是可以从以下方面判断:(1)董事会是否合理了解关于合并,特别是合并价格的相关信息。(2)董事应当尽可能考虑与可供选择之交易相关的所有因素,对各种可供选择的交易形式进行比较,以对股东会提出合理的建议。(3)董事在同交易相对人进行合并谈判时,应勤勉尽职,争取最有利于公司的合并价格。(4)在合并谈判或条款起草时,董事有义务诚实公正地做出判断,诚实公正地在股东间分配合并的对价。公司合并中董事的注意义务的判断,适用商业判断原则。在董事未尽合理注意,因重大过失造成公司及股东损失时,应当赔偿承担责任。

2.董事在合并中的忠诚义务

董事在公司合并中的忠诚义务是指董事应当从公司的最大利益出发.决定是否同意合并协议或合并计划,在自己利益和公司利益冲突时.要以公司利益为重,不能将自身利益置于公司利益之上。董事在合并中的忠诚义务,因其合并是否为利益冲突交易而不同。在无利益冲突的合并中,董事缔约合并协议的决定通过商业判断原则而受到保护,即推定合并协议是善意形成,董事会是诚实信用地为公司利益做出合并决议的。股东要对这种合并提出异议,必须证明董事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在利益冲突的合并中,董事同公司或股东相冲突的利益、董事缔结合并协议的决定将不受商业原则的保护,而受公正交易原则的调整。法院适用交易完全公正原则对该合并的公正性进行审查,完全公正原则包含两个方面:公正的交易和公正的价格。法院在整体考虑这两个方面的情况下判断股东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

3.公司合并中控股股东的信义义务

在公司制度中股东大会作为公司的`权力机构享有对公司重大事项的最终决定权。股东大会决议公司事务实行资本多数决议原则,即股东依其持有的股份数额享有表决权,股东会决议由多数表决权通过。这种多数股东同意的决议将对全体股东产生拘束力。这就说明,有控制权的多数股东(大股东)在公司中处于优于少数股东(小股东)的实际地位,其行为对小股东的权益产生重大影响。为了防止多数股东利用其优势地位,侵犯小数股东利益,应当强化多数股东对小数股东的责任。控股股东不论是以股东身份行使表决权,还是基于股东资格通过公司执行机关对公司业务执行施加影响,都应当履行注意和忠诚义务,不能侵犯公司及其他小股东的利益。违反这一义务,给小股东造成损害,受侵犯的股东有权对其提起诉讼。

在公司合并中,控股股东信义义务的核心问题是在利益冲突交易(合并)中.如何履行忠诚义务,在这种利益冲突合并中,有利害关系的多数股东的行为和董事的行为一样不受经营判断原则的保护,而受完全公正交易原则的调整。例如,控股股东在安排合并的支付方式时采用了对不同股东区别对待,控股股东就要证明这种安排是完全公正的。完全公正的举证责任原则上由控股股东承担,控股股东不能证明该合并是完全公正的,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解除合并或相应的补偿。

二、异议股东的股份回购请求权

1.股份回购请求权的立法例

异议股东的股份回购请求权,是指公司合并中,对合并持有异议的股东有权请求公司以公正价格购回自己所持有的股份。美,日,德等国家的公司法都对异议股东的股份回购请求权做了规定。特别是美国的《示范公司法》更是设专章对股份回购请求权做了详细规定,并得到了美国各州公司法的积极反应。

在经股东会同意的一般公司合并中,对股份回购请求权的适用范围有两种情况:一种适用于合并各方的股东,其立法出发点是合并给双方公司股东均带来影响,应对双力异议股东赋予平等、充分保护,这种立法以美国,日本等国为代表,这种立法好处在于对股东范围的保护范围较广泛,不利之处在于这样可能会使合并效率的受影响;另一种仅适用于消灭公司的股东,其立法出发点是合并中利益受到影响最大的是消灭公司股东,存续公司所受影响更少得多。这种以德国为代表,这种立法最主要是保护了受影响最大的股东的利益,同时又有利于合并的有效进行。

2.股份回购请求权的效力

股份回购请求权成立的条件是,异议股东在股东合并决议大会召开前向公司提出评估回购其股份的请求,并在合并决议大会上行使否决权。股份回购请求权具有排他性,异议股东选择回购作为救济手段后,一般不能再提起合并无效诉讼。股东的股份回购请求权是一种形成权,因此,异议股东提出股份买回请求,只要该请求满足法律要件,即自动成立该股东与公司之间的股份买卖合同,公司承诺与否与股份买卖合同的成立没有任何关系。当然,即使

股份买卖合同成立,提出购回请求的股东也并不立即丧失股东资格,在向公司提交提出买回请求的股份以换取公司支付的对价之前,该异议股东继续保持股东地位,股份的转移于股价交付时生效。在提出买回请求后,异议股东对其股票仍享有并可行使物上代为权利。但是,自合并生效日开始.要求股份回购权的股东将无权享有对该股份的表决权利生效后公司股利的获取权。

股份回购请求权的效力在一定情形、原因下将丧失:股东的回购请求即使具备法定要件而提出,在公司因一定事由终止合并时;股东在法定时期内没有提出回购请求等

3.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在我国的立法与完善

我国现行公司合并的立法中没有关于股份回购请求权的规定,“这种法律规定使得合并决议的结果必然由合并各方的全体股东(包括同意股东和反对股东)共同承担,合并各方的股东当然成为合并后存续公司的股东。”[3]这种立法漏洞显然不利于公司合并中对股东特别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我国立法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适应我国公司合并实务需要,建立异议股东的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以保护异议股东的利益,使其既不享受他不同意之合并产生的利益,也不承担他不同意之合并所致的风险,符合公平的原理。

如上所述,股份回购请求权的适用范围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适用于合并各方公司股东,一种是只适于消灭公司的股东,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应采用德国的立法体例,即应当规定股份回购请求权只适于消灭公司的股东,当然,由于我国的一些特殊国情,如公司的多样性,作为例外可以规定特定条件下的存续公司股东的回购请求权。

我国公司的立法应当明确股份回购请求权的适用范围,股份回购请求权的条件,对股份回购请求权的程序包括对司法评估程序做出规定,对股份回购请求权的效力(包括效力的内容、效力的丧失等)做出规定,对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的设计,应遵循公平与效率结合、平衡大小股东利益、适度保护小股东利益的原则。

三、公司合并中的股东决议制度

公司合并是剥夺当事公司独立性而将企业结合在一起的最极端的企业结合形态,涉及到公司的生存发展,对公司股东具有直接重大利益关系。因此,公司合并属股东会决议事项,公司合并应实行股东决议制度。对于这种股东决议制度美国、日本、德国、法等国的公司法几乎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我国《公司法》38、39、103、106条规定,公同合并,应当由公司的股东会做出决议,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对公司合并做出决议,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对公司合并做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也就是说,合并的股东决议制度适用资本多数决议原则,这也是国内外的通例。我国公司法虽然规定了资本多数决议原则,但是对出席股东会的人数未做明确的规定,因此,基于对小股东利益的考虑,有必要在《公司法》中对股东大会股东最低出席比例做出明确规定,“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只有在出席会议的股东人数达到股东总人数的一定比例时才能召开。股东会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一定比例以上通过。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少数大股东操纵股东大会决议的行为,保证股东大会决议充分反映大部分股东的意志,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4]

另外,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要由股东会做出特别决议。这里并未区别存续公司和消灭公司。虽然存续公司股东会对合并做出决议,有利于股东利益的保护,但是不加区别地一律适用股东会决议制度也存在问题,比如有些合并存续公司股东利益未发生实质变化,要求股东决议没多大实际意义,并且会使合并程序复杂、成本加大、时间延长。

四、小结

对于以上三项重要制度,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均有欠缺,为了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对股东合法权益的有力保护,将来在修订《公司法》时,应当参照两大法系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取精用宏,做出科学严谨的规定,以最终促进我国公司、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书目:

[1]叶林.中国公司法[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25

[2]毛亚敏.公司法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316

[3]朱江煜.在公司合并程序中如何对待少数股东之权益[J].理论与实践.5(5):31

公司利益 篇6

〔关键词〕治理结构 股东利益 员工利益 股份制企业 企业制度

当前,我国股份制企业需要处理好的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是解决股东利益和员工利益之间的矛盾。单纯维护股东利益,从众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经营实际来看,不仅不能促使企业发展,而且在现实中也是难以做到的。因而,在技术选择和经营方针确定之后,企业管理的首要目标应是既保护股东利益,又维护企业员工利益,不得只作单方面的强调。将员工利益的要求提到至少是与股东利益并重的位置,这也许正是21世纪企业治理与20世纪企业理念的一个根本性的不同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已经重视到这一问题,甚至是大多数企业仍因循守旧,一味沿袭“一切以股东利益为重”的传统做法。

在股份制企业的运作中,由于长期混淆了企业资产的所有者与企业的所有者的差别,片面强调保障股东利益,所以,必然造成股东与员工之间产生利益冲突。

首先,股东占据了企业的支配地位,对员工利益的考虑是或然性的。股东会无一例外要确保股东利益,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股东利益与企业利益不一致时,坚持股东利益的无损,必然伤害员工利益。正如许多企业那样,在经济大萧条来临之际,为了保全股东利益,唯一能作的措施就是解雇员工,将员工视为可任意驱使的砝码,用之招来,不用即弃。

其次,员工提高企业人工成本费用,也会损害股东利益。股东与员工的这种冲突,具体表现为董事会与经理层的矛盾,董事会代表股东利益,尽量压低生产成本,经理层代表员工利益,比较注重满足员工的工作需要。

再次,股东分红的要求与员工涨工资的要求更是直接对立的。在既定的利润下,股东多分红,员工就要少收入;相反,员工加工资,股东就少了分红。

股东与员工的利益冲突存在代表了过去企业制度安排的不合理,这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才总结出来的。

传统的企业制度安排赋予股东至高无上的地位,企业的支配大权全部握在股东手中,这是由于在近几个世纪的社会生活中,资产始终起主要作用,也就是说,股东占有的资产在企业利润的创造中发挥了作用,由此决定了资产占有者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股东在企业的权力和利益要求都是需要保障的,社会保护股东利益的实质是保护资产,即保护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但是另一方面,明显的事实是,资产的作用并不是全部的生产作用,生产之中资产只是客观要素而非全部要素,资产是企业生产客体存在,员工是企业生产的主体存在。股东利益依托于资产的作用,员工利益取决于自身在生产中的作用。因而,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股东的利益不等于企业利益。股东利益源于资产作用。股东的利益不等于企业的利益,企业的利益更不是完全体现在股东利益上。

在拥有一定资产的条件下,员工也是企业的重要财富,企业的实力如何,不仅取决于资产质量,而且也取决于员工质量,取决于优秀员工在本企业工作的长期稳定性。相对于员工的特殊技能,资产的更换相对要容易多了,换而言之,更换股东比更换员工要简单得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几乎每天都在更新,总有人在不断地置换自己手中的股票。而员工若想脱离企业另谋出路,却是谈何容易啊!所以,现在不是单纯资本统治的时代了,员工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任何忽视员工作用及利益存在的企业都不能搞好经营,不可能迅速发展。股东可以随时抛出自己手中的股票,但员工不能随便放弃自己的工作,因而,比起股东,员工与企业利益的联系更紧密。企业只有善待员工,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要求,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才能确保企业利益并由此保障股东利益。

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一是要考虑企业利益的代表者,二是要考虑如何保障员工利益,这两个方面都应进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既源于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如厂长负责制)的影响,也是因为公司法实施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组织结构的不断演化使得既有的立法模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此,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进行立法上、制度上的完善、变革或创新。以下有四点建议:

一、应明确提出改造传统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再只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为法人治理结构,而是要加入新的内容,要加入代表企业利益的组织机构,要加入代表员工利益的机构。在股东与员工利益的冲突中,最重要的是股东决定的经营方针可能不适当,从而严重损害员工利益,即别人的决策使自己受难,这是不行的。企业的决策均由股东做出,而股东的利益又不等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中的员工利益就得不到保障了。实现自己对自己负责,这是最需要解决的。员工的利益保障也要依靠组织形式处理,不能各自为战,我国创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可以较好地代表员工利益,因此,可以让职代会进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二、扩充监事会的权力,建立名符其实的监事会制度。我国的监事会的制度设计缺陷使监事会在实践中已演化成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种“点缀”,而且从对监事会的规定来看,由于没有像德国那样赋予监事会对董事的任免权,没有创设监事会履行职责的程序性保障制度,也缺少监事会对董事会行为的有效制约措施,监事们不但不能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反而唯董事长的“马首”是瞻,并无可奈何地去履行召开监事会会议等例行公事。大量公司违规违法案表明,绝大多数案件均是由于法定代表人专权,而又缺少有效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所造成的。因此监事会的设置从制度上就形成了一种“摆设”。 此外,我国公司法第126条主要是从消极方面赋予监事会对董事、经理违法违章行为和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的监督权,而缺少从积极方面的职权赋予,造成监事会实际上形同虚设。因此,扩充监事会的权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将部份董事的提名权交给监事会;由监事会主席主持召开股东大会;由监事会决定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或解聘;财务报告由董事会编制后交监事会审核并由监事会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监事会代表公司起诉违法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三、从法律上引进和确认独立董事制度,并允许董事会设立专门委员会。我国公司董事会之所以不能真正履行董事会的职责,或者在履行职责时忽视公司利益、损害股东利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董事会的构成单一,其成员基本上来自控股股东,在董事会的议事和决策过程中很少听到不同声音。实证研究进一步表明:在解除不称职的行政总裁、将工作业绩表现与薪酬挂钩、减少薪酬、限制利润偏低的收购、为收购谋取好价钱以及防止高层管理人员收购公司等方面,独立董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法律上应允许有关的管理公司、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向上市公司委派阶段性的全职董事或兼职董事,以改变目前公司董事会基本由内部董事组成的现状。此外,也可以仿照美国模式,允许董事会设立专门委员会,如设财务委员会、工薪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并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

四、进一步明确董事的义务。《公司法》中虽然也规定了董事的义务,如要求董事“应当遵守公司章程、忠实履行职务,不得利用在公司的地位和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第123条),但这种规定过于笼统、宽泛,缺少量化标准,在实践中很难据此判断董事的某一项具体行为是否违背此规定。我国应全面引入英美公司法中的谨慎行事义务和忠诚义务。在谨慎行事义务方面,应主要为董事设定“谨慎行事”的标准,即他应以一个普通董事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合理判断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决策,不得因故意、疏忽、懈怠等原因而给公司造成损失或损害。在忠诚义务方面,应要求董事以公司的最佳利益为履行职责的出发点,亲自履行董事职责,除非法律、公司另有规定,不得从事任何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的业务或活动,不得以任何个人目的侵犯或利用属于公司的财产、信息或机会。此外,公司董事也应承担对经理阶层的监督和对社会的责任。

综上所述,我国股份制企业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改革政策,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加速企业体制的革新。员工利益与股东利益的统一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现行制度中的缺陷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

主要文献参考:

1、毛维林。“公司法第一百二十六条”,http://www.lszx.com 2005年10月。

2、孙琳/肖中伟。“我国中小股东权利保护的现状及其立法缺陷”www.legalinfo.gov.cn ;2005年12月

3、曹草。“健全和完善股份公司机关的策略”《股份公司完善策略》 ;2005年11月。

4、张开平。英美公司董事法制制度研究;2003年01月

5、吴建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新趋势” 《法学杂志》。1996年08月

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声誉的影响 篇7

一、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利益相关者是指企业内部与外部能影响组织或被组织影响的个人和团体,包括员工、股东、供应商、社区等。这些个人和组织对公司做出专用性的投资,并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传统的企业理论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投入都委托给股东,以股东金融资产产权为基础的契约结构安排决定企业价值创造体系,过于强调实物资产在生产体系中的决定作用,忽视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创造体系投入的作用和对企业租金索取权力。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应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1997年出版的《拿叉子的野人:二十一世纪企业的三条底线》一书中,提出了“三条底线”观点,就是要让企业在其对盈利能力的合理关注之外,同时也关心另外两项对公司生存的影响与日俱增的因素:环保和社会公正。这三条底线不只是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变量去衡量和报告公司的业绩,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它包括了一系列的价值观、问题和过程,企业必须分析所有这些方面以尽可能减少其活动可能带来的害处,同时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这些价值可以为公司带来良好的声誉。这意味着公司在经营中必须考虑股东、客户、雇员、商业合作伙伴、政府、社区及公众等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利益。

二、各类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声誉的影响

公司声誉是由于公司的行为方式和准则取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同或确信,从而在社会网络中可以取得较大的支持和较好的社会地位,并能够以此获得所需的资源和机会或者能够抵御各种未来不确定因素的能力,它是指公司内外部行为主体对公司的一种综合性评价。有八类利益相关者的态度能够对公司的声誉产生重要影响。

1. 雇员。

公司的各项工作是依靠雇员来完成的,公司的形象也与雇员的各种行为密切相关,雇员满意是建立公司声誉最基本的环节,因此公司必须重视雇员的感受。雇员在公司的基本利益是得到长期雇佣,就是要有安全感,但是即使有了安全感,也并不能够保证雇员满意,公司还应该能够满足雇员的情感和自我实现等多种需求。如果雇员满意,就会采取对公司忠诚的态度,这样在工作中才有积极性,才会尽可能地提高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满意度。

2. 顾客。

如果顾客对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意,在经历了几次购买之后,顾客的忠诚度就会随之提高,并且还会向别人推荐公司的产品;如果顾客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不满意,他们将拒绝购买,并且还会劝说身边的人不要购买。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公司必须具备对迅速变化的市场作出反应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如今顾客消费行为不断变化,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新的消费潮流不断涌现,公司如果仍然提供标准的、无差异的产品与服务,将难以吸引有价值的客户。公司必须能够不断发掘顾客需求,创造新的市场,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地予以满足,才能使顾客满意并不断地购买,顾客的持续购买就是对公司最好的支持。

3. 投资者。

公司要积极地将信息更准确地传达给投资者,投资者会根据公司的有关信息决定对公司的态度。如果公司的前景看好,股东就愿意持有并继续购买公司的股票,将促使公司的股价上涨,债权人保持公司债权并愿意继续借贷给公司;如果公司的前景不明,股东就不愿意冒着风险继续持有其股票,将促使公司股价下跌;如果有债权人不愿继续借贷并向公司催要债务,资金市场就会认为公司的偿还能力存在问题,其他的债主也会上门催债。公司在运作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在经营困难的时候应该和顺利的时候一样与投资者开诚布公的交流,向分析人员和投资者证实公司管理层正在采取积极行动,这样才能建立和维护公司的声誉。

4. 合作伙伴。

公司的合作伙伴为公司的发展提供资源和信息,他们既可以是公司的供应商,也可以是公司的执行某项战略的联盟。公司与合作伙伴的绩效相互影响,建立长期的互信互利的关系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合作各方的绩效。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有时还可以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一个好的合作伙伴除了能够为公司带来经济绩效,还能够增加公司的无形资产,与声名显赫的公司合作本身就能增加企业社会合法性和权威性,提升公司的声誉。由于合作伙伴是与公司关系比较密切的利益相关者,在日常运作中与公司共享许多资源,并且了解许多有关公司经营的信息,一旦合作伙伴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和行为,不仅将会给公司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而且还会对公司声誉带来伤害。

5. 媒体。

新闻媒体通过发布信息来影响人们对各种事物的态度,它们一般对公司的好消息不屑报道,认为公司做好事是理所当然;相反,有关公司或公司职员个人的坏消息,却能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目标。对公司来说,新闻媒体就是随时寻找其缺点和错误的监督者,稍有不检行为,就会被公之于众。媒体的正面报道对公司声誉至关重要,公司遇到危机时更需要媒体的积极支持。如果公司在危机时不能得到媒体的支持,将会很快名声扫地,甚至危及生存。

6. 行动主义者。

行动主义者是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社会团体,他们有明确宗旨和主张,如绿色和平组织、人权主义者、女权主义者、动物权益保护主义者等等,他们虽然对公司没有强制性的权力,但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他们就是通过这种“软”权力来对公司产生影响。如果公司能够赢得行动主义者的支持,他们会自发地倡导该公司的理念或产品,促进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如果公司触犯了他们的宗旨,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7. 社区。

社区是展现公司“人格化魅力”的广阔舞台。公司在合法获取利润的同时应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力所能及地推动包括环境保护、教育、慈善事业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这样,才能使公司的雇员、顾客和股东在社区得到更多的尊重,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同时还能使公司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同与支持,在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威胁时能得到社区的有效保护。

8. 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影响公司经营活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管制。如今政府对公司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诸如反垄断、产品检验和认证以及公司购并等方面都需要接受政府的指导。有时政府的管制还能为公司带来新的商机,许多公司介入政治活动中去获取发言权,以对抗他们的反对力量。

三、公司声誉管理的策略

1. 积极与利益相关者沟通。

公司要建立和提升自己的声誉,必须在日常行为中照顾到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他们积极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提高他们对公司的满意度,促使他们不断采取支持公司的态度和行为。这是因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相互作用并一起构成了公司的价值网络,公司声誉是在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中形成的一种无形资产,虽然它能为公司创造价值,但它并不附着于公司本身,它的载体是公司的整个价值网络。在公司价值网络中,公司位于整个网络的中间结点,各种利益相关者围绕在公司周围,通过价值网络进行价值交换,有时是进行有形价值的交换,更多的是进行无形价值的交换。公司最理想的境界是得到所有利益相关者有形的和无形的支持。有的利益相关者虽然对公司进行有形的支持,却同时在无形地削弱公司的声誉,要想同时得到利益相关者有形的和无形的支持,就应该使他们满意。任何一个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不满和采取的不利行为,将削弱甚至毁灭公司的声誉。有时这种威胁是潜在的,没有立即表现出来,也要引起足够重视。

2. 善待所有利益相关者。

对公司来说,使任何单个利益相关者感到满意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同时使所有利益相关者感到满意却很困难。其原因,一是公司的资源有限,要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需要大量的资源;二是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也会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往往满足一个利益相关者就会触犯另一个利益相关者,使公司难以取舍。那么,公司应该怎样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呢?美国著名学者卡罗尔和克拉克森通过对公司利益相关者行为的研究,提出了应对的四种策略:一是预见责任策略。即密切关注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和需求,尽可能预见其关心的问题并对其做出积极的反应;二是接受责任策略。即对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和需求做出积极的反应;三是承认责任策略。即尽可能付出最小代价为公司赢得发展机会,对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和需求仅做出满足法律需求的反应;四是否认责任策略。即从自身需要出发做出反应,或者忽略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和需求。

3. 根据公司所处的不同状态对利益相关者采取不同策略。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探讨 篇8

1.1 新的企业所有权观

传统的“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归投资的股东, 而以布莱尔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企业所有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企业并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 而是一种法律框架, 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在企业的财富创造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关系。”企业的供应商、债权人、员工、顾客等利益相关者都对公司进行了资本投资, 这些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与该公司的持续长久的关系。因此, 新的企业所有权观认为, 股东并不是企业唯一的所有者, 公司不能忽视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比股东至上治理模式更有利于保持公司的各要素主体的长期合作。

1.2 企业的社会角色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要求企业不仅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企业还被期望承担环境保护、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等社会责任。换言之, 企业不是一家的企业, 而是社会的企业, 企业要求符合企业伦理, 并且要求关注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依据社会契约理论, 企业是参与缔结社会契约的一方, 企业有义务履行符合公众期望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属性要求企业作为社会成员, 更多地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适应了企业的社会角色的要求, 它是与社会本位相协调的公司治理模式。

1.3 企业的资本要素构成

企业的资本从科学意义上来说不仅仅只是股东出资的物质资本, 还有掌握企业核心经营资源的人力资本。在公司投入中, “首要的资本已经由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根据稀缺资源的原理, 目前企业对物质资本的依赖性逐渐降低, 而占有知识的人力资本的价值逐渐增值。若“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真正的控制者、所有者”, 则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员工自然有权利参与公司的治理。换言之, 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发展是人力资本因素提高的结果要求之一。

1.4 风险投资收益

传统的产权理论认为, 股东向企业投入了物质资本, 承担着企业盈亏的经营风险, 因此具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但是事实上, 股东的风险可以通过一定的金融市场工具通过投资的多样化进行转移, 也就是说股东实际上承担的风险有限。而企业的员工、客户、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除了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外, 他们还是企业资源的投资者, 并且一旦企业经营失败, 他们都将遭受相关的损失, 即除了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他们都向企业或多或少地投入了专用性资产, 是企业的风险投资者。按照风险投资要求收益的原则,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可以分享企业的剩余价值。因此提倡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 有利于保障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投资收益。

2 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

2.1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界定不明确

许多的研究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定义不明确, 目前还没能形成公认的较为统一的明确界定, 由此导致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今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已经衍生出近30种,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弗里曼和布莱尔给出的。从广义上讲, 利益相关者泛指所有受公司经营活动影响或者影响公司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 如弗里曼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从狭义上讲, 利益相关者特指与公司有直接联系的或在公司下了“赌注”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 如布莱尔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 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

2.2 企业目标的多元化冲突

传统的企业目标非常明确, 就是满足股东的价值最大化的需要。而采取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后, 员工、股东和顾客等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所有者和权力参与者, 员工的目标是获取更多的劳动报酬、股东的目标是增加投资收益、顾客的目标则是以最低的成本得到最大价值的产品, 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不同, 冲突矛盾在所难免, 由此将引起企业目标的多元化冲突。传统的企业理论假设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是一元的, 即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 而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定义为多元的, 其中既有社会性的、政治性的, 也有经济性的目标, 这样多元化的目标必然引起企业经营效率的损失。

2.3 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实际运作不成熟

由于理论上尚存在的意见分歧, 再加上客观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利害冲突, 势必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实际运作, 现在我们还没有根据本国国情寻找到较为科学的实际操作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许多困难。

3 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对策

3.1 选择核心利益相关者

如果要求企业照顾到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不现实的, 所以企业只要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实际, 选择具有较高价值的雇员、管理层、股东以及主要客户作为共同治理的参与者和决策者, 即合理地选择核心利益相关者, 进行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 则可减少利益冲突的决策成本。在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模式中, 股东、管理者和员工是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 他们共同拥有企业控制权并分享企业剩余, 可以有效地防止寄生关系和偏利共生关系, 形成具有互惠共性性质的利益相关关系。

3.2 发挥风险型投资契约的功能

既然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 是进行风险型投资, 则企业可考虑借鉴股票期权的方式采取完全合同的契约, 来明确保障雇员和管理层或者股东的利益, 则可一定程度上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目前, 企业可尝试股票期权、员工持股、战略期权等措施, 让管理者、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收益与企业的发展绑定, 则可发挥风险型投资契约的功能, 让利益相关者真正成为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共同做大企业这个蛋糕获得多赢的结果。

3.3 健全外部治理机制

既然企业自身无法合理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冲突, 而且依据公司治理模式所具有的路径依赖性和渐进性, 企业自身无法突破原有制度的困境, 则可尝试政府和行业等外部主体, 适当通过法律和行规等多种方式发挥外力的作用, 外力再作用于内力的变化, 最终引发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的权变改革。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 它需要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共同发展。一方面, 企业自身要重视对员工、管理者等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发挥。另一方面, 企业需要健全的外部治理机制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目前企业的外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政府机制、市场机制、信用机制, 我国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经理人市场, 从大市场角度为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摘要:鉴于现行的“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引发对企业目标的争议, “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首先简单介绍了“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 然后概述“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 最后提出“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公司治理,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

参考文献

[1]郝臣, 李礼.公司治理模式的多维度比较研究.构建公司治理权变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 2006, (2) .

[2]石金海.公司治理模式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 2006, (2) .

[3]王艳荣, 杨善林.公司治理目标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6, (12) .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研究综述 篇9

公司治理模式是一套治理公司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然而, 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传统的“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越来越受到质疑, 取而代之的是“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尤其20世纪70年代以后, 全球开始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 过去那种认为企业只是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工具的传统观点受到了普遍的批评, 人们开始意识到企业不仅仅要承担经济责任, 还要承担法律、环境保护、道德和慈善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刘俊海, 1997) 。

随着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得到普遍认可, 学者们不断地围绕利益相关者理论展开长期讨论。本文梳理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理论研究成果, 旨在对前人的讨论成果进行归纳总结, 以求对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模式有更深刻的认识。

2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

2.1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1963年, 斯坦福研究院的一些学者受到启发, 首次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他们利用另外一个与股东对应的词“利益相关者”来表示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所有人。他们给出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 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 企业就无法生存 (Freeman& Reed, 1983) 。该定义揭示了企业存在许多影响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 并非仅为股东服务。自利益相关者的概念诞生之后, 不同的学者给予利益相关者不同的表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给出的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他认为, 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 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 (Freeman, 1984) 。该定义不仅把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 同时也把被企业在实现其目标过程中采取的行动所影响的个人和群体看作利益相关者, 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然而, 弗里曼广义的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产生了许多实际的问题, 如利益相关者仅仅局限于“人”。美国管理学家威勒就认为, 非社会性的个体与群体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比如恶化的或改善的自然环境 (wheeler, 1998) 。卡拉克森 (1994) 则认为:利益相关者以及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卡拉克森的这一概念强调了资产的专用性, 把弗里昂的定义范围进一步具体化和集中化。

国内学者贾生华、陈宏辉 (2002) 对利益相关者界定的研究有一定代表性, 他们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 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 其活动能够影响该企业目标的实现, 或者受到该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这一概念既强调专用性投资, 又强调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关联性。因此本文的利益相关者采取这一定义。

2.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1) 克拉克森 (Clarkson, 1994;1995) 提出了两种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第一, 根据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利害关系的紧密程度, 把利益相关者分为首要的利益相关者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前者包括股东、投资者、雇员、顾客、供应商等;后者指间接地影响企业的运作或者受到企业运作的间接影响。第二, 根据相关者群体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承担风险的方式, 讲利益相关者分为主动的利益相关者和被动的利益相关者。前者是向企业投人了专用性人力资本或非人力资本从而承担了企业某种形式风险的人或群体;后者是由于企业的行为而使之处于风险之中的人或群体, 如社区、政府、媒体等。

(2) 威勒 (Wheeler, 1998) 引入社会性, 根据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紧密型程度差异,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一级社会性利益相关者、二级社会性利益相关者、一级非社会性利益相关者、二级非社会性利益相关者。

(3) 米切尔和伍德 (Mitchell & Wood, 1997) 提出了一种评分法来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这三个属性是:第一合法性, 即某一群体是否被赋有法律上的、道义上的或者特定的对于企业的索取权;第二权力性, 即某一群体是否拥有影响企业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第三紧急性, 即某一群体的要求能否立即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

(4) 国内学者陈宏辉、贾生华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①核心利益相关者是企业不可或缺的群体, 与企业有紧密地利害关系, 甚至可以直接左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包括股东、管理人员和员工;②蛰伏利益相关者往往已经与企业形成了较为密切的关系, 所付出的专用性投资实际上使得他们承担着企业一定的经营风险, 包括消费者、债权人、政府、供应商和分销商;③边缘利益相关者往往被动地受到企业的影响, 在企业看来他们的重要性程度很低, 其实现利益要求的紧迫性也不强, 主要指特殊利益集团和社区。

不同的分类标准, 对利益相关者的划分范围完全不一样。采用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必须界定谁是利益相关者。如果利益相关者本身都界定不清, 那么就无法开展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公司治理了 (杨瑞龙, 2000) 。因此, 对利益相关者进行清晰的归类, 严格界定利益相关者, 对于以下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3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3.1 企业契约理论

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于1937年首创的“企业契约理论”。现代契约理论认为, 企业本质上是一组契约的集合体和委托代理关系。企业通过与不同利益主体订立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 取得企业运营所必须的各类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然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 从“企业是一组契约”这一基本论断出发, 可以把企业理解为“所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一系列多边契约” (Freeman & Evan, 1999) , 这一组契约的主体当然也包括管理者、雇员、所有者、供应商、客户及社区等多方参与者。

3.2 从资产专用性、资源依赖理论及利益相关者作为关键资源提供者的角度

此观点的主要代表是Blair, 她在1999年指出, 从资产专用性、资源依赖理论及利益相关者作为关键资源提供者的角度来看, 公司的出资不仅来自股东, 而且来自公司的雇员、供应商、债权人和客户, 这些主体提供的不是物质资本, 而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并非只有股东才承担剩余风险, 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其他参与者同资金供给者相比处于相同甚至更难转移的风险之中。

3.3 产权理论 (多元产权, 多元激励)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支持者认为, 主流企业理论对产权的理解过于狭隘了, 我们应该从多元理论的角度重新定义产权。产权概念本身十分复杂, 因公司控制权一部分赋予股东, 而另一部分是由利益相关者所掌控的 (Blair, 1999)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在谈论到像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复杂的问题时, 应该趋向于建立一个多元“个体判断”的产权理论。从此逻辑出发, 利益相关者理论顺理成章地提出, “只要一种多元的产权理论能够被接受, 那么产权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之间的联系也就显而易见了。隐含在古典个体判断理论内的所有关键性的特征都出现在公司利益相关者的身上, 正如同利益相关者理论所惯常设想和表述的那样” (Donaldson & Preston, 1995) 。

4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的模式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对传统的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重大的修正, 既突破了股东至上、资本雇佣劳动的单边企业治理逻辑, 也修正了工人自治、劳动雇佣资本的单边契约自治逻辑, 体现了企业治理模式从一元激励多多元激励的转变。目前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模式主要是:由股东、职工构成的二元结构治理模式以及由股东、工人、债权人、关系客户等共同组成的多元治理模式。

4.1 由股东、职工构成的二元结构治理模式

二元机构治理模式主要是美国企业的管理层持股计划和职工持股计划。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由于放松管制兴起了敌意收购浪潮。为保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减少敌意收购所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 美国29个州的政府以及企业管理层要求收购企业时应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标志美国开始接受利益相关者理论。 (1) 董事会的职能和结构发生了变化, 董事会的独立性得到了提高。董事会独立于股东, 可以以局外人的身份管理公司, 在进行重大决策的过程中追求股东利益的同时充分考虑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因此, 提高董事会独立性是避免董事会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关键。 (2) 员工开始参与公司治理, 其表现为职工董事的设立。员工持股是指员工通过购买股票或拥有股本成为本企业的股东, 从而法定地取得了解本企业经营状态和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在公司内部和外部设立专门机构 (员工持股会或员工持股信托基金) , 这种机构通过借贷方式形成购股基金, 然后帮助职工购买本公司的股票, 进而使本公司员工从中分得一定比例, 一定数额的股票红利。 (3) 银行与公司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银行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证券市场所不能承担的“相机治理”的监督作用。

4.2 由股东、工人、债权人、关系客户等共同组成的多元治理模式

德国的公司治理模式被看作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 也是由股东、工人、债权人、关系客户等共同组成的多元治理模式的体现。在德国, 企业一般都下设两个委员会——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董事会是控制实体, 其半数代表由股东选举, 半数代表由雇员选举。股东大会选举股东代表。三分之二的雇员代表是公司雇员, 另三分之一是工会代表。与此较为相似的是日本, 德日两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两国强调共同主义, 提倡团体的凝聚力。德国以银行和职工持股为特征, 对外部资本的依赖性很强;而日本以“债权人相机治理”和法人交叉持股为特征, 但德、日都以内部治理为主, 即表现为股权比较集中, 比较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而不是像英美股东一样选择“用脚投票”去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5 结论与展望

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各国从“股东至上”的单边治理走向“利益相关者”的多边治理。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公司内的正式制度安排来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公司治理的机会, 使权利得到保障的基础上, 加强利益相关各方的合作, 使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都集中于提高公司效率的目标上。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 从整体的角度归纳阐述了各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其分类, 并总结出现时流行的两种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 以求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纵观所有文献, 对于利益相关者的微观角度以及实证分析方面, 如企业如何利用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绩效等仍然欠缺, 这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Blair M.M.&Lynn A.S.A Team Production Theory of Corpo-rate Law[J].The Journal of Corporate Law, 1999, (4) .

[2]Clarkson, M.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 20, (1) :92-117.

公司股份回购中的利益平衡研究 篇10

一、公司股份回购与债权人的利益平衡研究

(一) 股份回购与债权人利益的平衡

现行公司法的任务包括对公司债券人利益的保护, 并且对公司债券人的保护贯穿于公司建立和公司清算结束全过程。但是公司股份回购时为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通常选择注销所回购的股份, 以保持确定的账面资本。以美国为例, 美国将公司的库藏股作为公司为发行的股份, 导致公司发行的股份总额降低。这种注销或保留回购股份的做直接减了少公司的资产负载率, 提高产权比率, 打破了公司的资本维持原则, 从根本上动摇了公司的资本基础, 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二) 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对策

当前我国公司法对于债券人利益保护只有一般规定, 而且规定多为基于宏观角度的基本原则, 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因此, 为切实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可从以下几个具体措施入手。首先, 限制回购资金的来源和股份回购的数量。通过对资金来源的限制可以制约公司将公司的股本和资本公积等资本金用于回购股份, 并将可用于回购资金的限定在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税后利润、新股所得等等;或者公司可设置专项股份回购公积金用于股份回购。在限定股份回购数量上, 为提供职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而回购股份, 必须限定公司回购股份的数量施加比例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0%[2]。其次, 为平衡股东和债券人之间的利益, 还必须不断完善相关法律, 如完善回购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债权人保护程序、经营者处罚机制、为赋予债权人相应的权力, 并提供有效的司法救济途径。总而言之, 公司股份与债券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不仅需要制定规范的公司股份回购制度, 也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程序制度、责任制度等外部监督制度, 才能有效保护债券人的利益, 实现利益间的平衡。

二、公司与股东的利益平衡研究

(一) 对公司的利益倾斜

颁布《公司法》的宗旨在于保护公司的利益, 因而《公司法》关于保护各个主体利益的法律规定或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公司有序经营, 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股份回购制度也只是向公司利益倾斜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但是任何公司的经营发展都建立于资本之上, 缺少资本的公司将难以维持运营[3]。一旦公司资金出现问题, 直接动摇公司的根基, 引起资金周转紧张, 造成公司债务偿还能力, 降低公司的市场信誉。而公司股份回购正是降低公司资本的一种运作方式, 因而股份回购可能导致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因此, 我国现行的《公司法》通常禁止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保障公司的利益。

但是由于公司运营模式以及发展情况之间的差异, 一味禁止公司进行股份回购也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因此法律必须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 在有必要和有需要的情况下允许公司进行资金回购。其中“有必要”主要指公司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公司进行合并, “有需要”是指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4]。尤其是在“有需要”情况下, 如果公司注册资本高于公司经营需求, 公司通过股份回购方式重新安排公司资本, 提出闲置资金, 以免资金浪费, 发挥资金最大的作用。因此, 无论公司与其它公司之间的合并以及公司减少资金, 法律允许公司在这两种情况下进行股份回购并不是对公司的妥协, 而是更好的帮助公司解决资金问题, 维护公司利益平衡。

(二) 对股东利益的倾斜

公司不能单独启动股份回购计划, 股东也有权利要求股份回购。即通过异议股东的股份回购请求权平衡公司和股东之间的利益, 这是法律赋予股东的权利。异议股东的股份回购请求权是指股东不赞同股东大会制定的决策, 股东可要求公司收购其持有的股份。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基于股东出资并占有股票, 它是股东股权的反映。但是, 异议股东的股份回购请求权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行使。法律要求异议股东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合并、分离决议持有异议情况下才可行使股份回购请求权。设立股份回购请求权主要基于公司的股份回购制度对公司股东的利益产生极大的影响, 平衡公司和异议股东的利益。其目的在于保障异议股东的持有股份的利益, 实现股东股份权力转让, 促进股权的完善。

但是, 当前的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也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一是异议股可依法行使股份回购请求权的情况教师, 从前文可看到, 异议股东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合并、分离决议持有异议情况下才可行驶股份回购请求权, 而在公司收购、资产抵押和质押、资产重组等情形下, 法律没有对请求权的使用进行规定[5]。二是法律没有对行使异议股东范围做出具体的规定, 该法律规定是否适合用于合并各方公司股东或消灭公司的股东不明。因此, 我国的异议股东的股份回购请求权在未来还需要向这两个方面研究。

三、公司股份回购与中小股东利益平衡研究

(一) 股份回购中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1. 中小股东权利与大股东不平等。

由于大股东与公司的关系更加密切, 因而公司在制定股份回购计划时, 首先考虑的回购规定多为公司大股东, 造成公司的中小股东在回购计划中的权力机会低于公司大股东的权力机会。另外, 在定向回购与公司关系密切的股东的股份时, 大股东股份定价往往高于小股东的股份定向, 从而导致小股东利益受损。主要原因在于大股东具有绝对的持股优势及地位, 大股东凭借其地位可操控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的决议, 促使公司制定高于股票市场价格回购大股东的股份, 而中小股东的股份价值则被不当稀释, 公司得以用低于市场价格回购中小股东的股份。如果公司面临第三收购人, 公司董事会及大股东会执行股份回购决议, 不顾公司利益进行反收购, 以保证自己在股份回购中的地位。这种做法往往损害公司的利益, 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2. 股份回购操作违法违规。

违法违规的股份回购操作通常表现为内部交易, 人为操纵股票价格。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多基于公司股价被低估, 通过股份回收提升股价的目的。而股份回收决定是公司的绝密重要信息, 只有公司少数高层及内幕人士可以掌握。因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掌握消息的内幕人后, 在公司发布股份回购消息前大量买进公司股票。公司发布股份回购消息, 待公司股票价格上涨再卖出, 从中获取不正当利益。这种行为严重违反公平交易原则, 极大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此外, 如果公司经营状况较差, 公司管理层为隐瞒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 采用股份回购手段方式股价下跌, 误导中小投资者, 造成股份交易不公正。

(二) 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对策

1. 完善法律保护。

当前我国公司法只对股份收购范围进行规定, 但是没有涉及股份回购的具体操作细节, 证券法中也没有直接对股份回购的运作方式进行规范。因此法律保护制度完善首先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确保中小股东可以及时、充分的获得公司股份回购信息, 以便中小股东及时做出正确的股份处理选择。公司制定股份回购过程必须坚持全程公开原则, 真实、及时地披露公司股份回购的目的、架构、支付方式、回购资金来源等重要信息, 股份回购结束后还需要披露向外界公示公司的股权结构、库藏股、利益变动及可得利益等重要信息。其次, 扩大中小股东的知情权, 虽然我国法律在扩大中小股东知情权上有一定的改进, 但只是赋予了中小股东一定的出查阅权力, 而没有对股东股份持有数量及时间进行有效的限制, 而且没有有效的措施保障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在违规处理上, 只涉及有关处理规定, 却没有具体的法律措施。最后, 建立中小股表决权的法律制度, 中小股东表决权的缺失是导致中小股东无法成为股份回购对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新的公司法应将包含中小股东的表决权。即股份回购对象为公司的大股东, 大股东则不享有表决权, 以防大股东滥用表决权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

2. 制定股份回购的定价原则。

股份回购价格的不合理是造成中小股东利益损失的根源, 因而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股份回购定价原则。但是包括法人股在内的国有股与流通股的性质、成本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导致国有股和流通股的回购价格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 国有股和流通股的回购定价原则应区别对待。在国有股的定价上, 首先要综合考虑国有股的增值情况、证券市场情况以及公司的财务状况等三方面的实际情况。通常情况下, 非流通股应以每股净资产或公司上市时非流通股股东投入资产的折股比例为基准定价, 而流通股则多以市场价格作为定价标准[6]。总之, 股份回购的定价极为复杂, 需要根据股份的特性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 全面权衡后再制定合理的定价原则。

3. 明确公司股份回购的条件。

虽然我国2005年颁布的《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对公司股份回购做出了具体规定, 但是深入研究规定可以发现, 《办法》对股份回购的条件并没有做出严格的限制, 《办法》中的规定过于抽象和笼统, 而且股份回购条件监管漏洞也较多, 漏洞容易被公司利用, 致使公司股份回购后出现严重的现金流短缺问题, 给公司财务造成巨大压力, 影响中小股东利益[7]。因此, 我国还需要完善股份管理办法, 进一步明确公司股份回购的条件, 将公司的净资产收益、负债率上限、回购数量、资金来源等方面做出硬性规定。

四、结语

从表面上看, 公司股份回购行为只和该公司及其股东有关, 其实股份回购涉及整个证券市场, 如果处理不好, 不仅损害债权人、公司股东以及公司本身的利益, 还对整个证券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 影响经济稳定。此外, 公司采取股份回购方式不当, 公司资本与实际情况不符, 会大大增加潜在交易者与公司的交易风险, 破坏社会交易安全。因此, 基于债权人、公司、公司股东以及市场及社会稳定角度, 政府必须加强股份回购立法研究, 规范公司股份回购行为, 实现各个股份回购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 维护市场秩序, 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摘要:做好公司股份回购中的利益平衡研究不仅有利于维护债权人、公司及公司股东利益, 也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公司股份回收与债权人在股份回购中的利益平衡问题及利益保护对策;进而对公司与股东的利益平衡进行分析, 分别指出当前我国对公司的利益倾斜、对股东利益的倾斜现状及对策;最后, 文章着重分析了中小股东在公司股份回购中的利益损失问题, 指出中小股东在股份回购中利益损失的原因, 并提出平衡中小股东利益的对策。

关键词:股份回购,利益平衡,债权人,股东

参考文献

[1]谭婧, 徐俊.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中的失信行为及其防范[J].证券法苑, 2012, (02) .

[2]刘紫薇.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中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17) .

[3]朱庆.论股份回购与操纵市场的关联及其规制[J].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 2012, (03) .

[4]江英.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回购中的几个法律问题[J].人民司法, 2010, (20) .

[5]李晓春.论股份回购中股东之间利益的冲突与平衡[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4, (01) .

[6]安调珍.论我国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之行使[J].经营管理者, 2013, (19) .

TPP:跨国公司利益的保护伞? 篇11

远观不如近看,TPP并非其所对外强调的那样“公平、公正、透明”。由于TPP在整个谈判过程中高度保密,采取闭门谈判的方式,很多核心内容及其细节并不为外界所知。从已经解密的内容来看,实际上,TPP与以往自由贸易协议最大的区别不在于关税水平的降低,合作程度的加深,也不代表着贸易更加便利化,而在于跨国公司对主权国家司法壁垒的破除。《全球经济系统的脆弱性》一书的作者哈克·拉斯姆斯就曾经指出,TPP代表着走向一个跨国公司政治制度重大的飞跃,跨国公司的经济利益被放在首位。

目前,跨国公司控制着全世界7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的iPhone价值链。iPhone在美国完成产品设计后,由韩国LG、三星,美国博通、德州仪器,日本的AKM和欧洲意法半导体、中国台湾地区的鸿海等公司提供主要零部件,最后在中国富士康、英华达等公司进行组装再出口给苹果公司。从利润走向看,每台iPhone手机价值贡献中,美、日、韩分别凭设计和技术获得49.4%、34%和13%的利润分成,而中国通过加工组装所创造的价值仅为手机出厂价格的4%。由此可见,事实上iPhone的销售给美国经济带来的是贸易顺差,而不是传统研究方法所认为的那样给美国经济带来了贸易逆差。

也正因跨国公司在美国的绝对主导地位,本质而言,TPP等区域贸易协定是以国际贸易组织(WTO)的例外为基础,倾向于保护跨国公司的一种特惠贸易。首先,在原有WTO框架内,涉及到的是商品货物在各协定国之间的自由(低关税)流动,而跨国公司在某主权国家做生意,必须遵守主权国家的法律和仲裁,这对美国跨国公司形成了很大的主权壁垒约束。为了绕开这些约束,TPP首次引入“投资者与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ISDS条款),设计出一套独立于WTO国家争端解决机制以外的新程序。根据ISDS条款,在TPP的框架内,规定主权国家法律必须服从TPP协定精神( 打破主权国家壁垒,关税近乎于零,实现资本自由流动 ),如果投资对象国的政府决策损害了外国投资者的权益,则投资者可以绕开该国的司法体系,直接向国际商业仲裁机构提交争议,要求投资对象国政府赔偿损失。由此在TPP框架下可以对签约国政府的法律与政策变化所带来的损失要求赔偿,这极大地扩张了跨国公司的福利和利益分配。因此,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美国经济也成为TPP协议中最大的收益者。可以说,相比较于以前的争端解决机制,TPP的ISDS将跨国公司的权力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成为跨国公司利益的保护伞。

事实上,一直以来美国的全球政策都是以美国国家利益为核心,美国一向标榜自己为自由贸易的楷模,但全球产业分工却加大了美国的贸易逆差,但又不能放弃自由贸易的大旗,于是近几年,美国对国际贸易关系做大幅度的调整,提出的所谓“公平贸易”。意图扩大本国垄断产业在国际市场份额,使贸易增加值和利润留在自己手中。

公司利益 篇12

学者对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研究由来已久。由于债权本身的被动性以及公司债权人在公司治理权配置中的边缘位置,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常有发生,凸显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内学者对于我国股东侵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探讨基本上还以理论分析为主,实证研究数量较少且分散。本文选择“北大法宝”法律检索系统作为案例检索的基础平台,限定案由分类,将非公司法范畴下的案例以及非侵害债权人利益的案例,予以排除,最终确定基准样本为141例。本文将基于实证,就我国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诉讼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公司债权人胜诉率统计数据分析

结合统计结果,易发现债权人胜诉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时间上看,2011年以来该类案件胜诉率呈明显提升到趋稳的发展趋势;地域上看,沪、粤、浙、苏四地该类诉讼发生较多,胜诉率亦相对较高;审级与审监上看,一审终审和二审改判的胜诉率较低,而二审维持则对债权人较为不利;法条依据上看,《公司法》第20条、第28条、第181条、第184条以及《解释二》18条、《解释三》第13条都具有相当高的胜诉率,相反,《公司法》第3条,第64条则胜诉率较低。以下将对统计中体现的其他影响债权人胜诉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首先,证据问题。证据在司法实践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141例样本中,50例股东胜诉的案件中因证据不足驳回债权人诉讼请求的为24例,占48%,而其他诸如时效问题、适用法律问题等则分别为4例和3例,所占比重极小。这也就反映出与上述相照应的问题,即举证过程往往决定着债权人的胜诉与否,证据不足即需要承担不利的后果。

其次,因果关系的推定。这一问题主要存在于清算过程中对债权人利益的损害问题,法院往往根据侵权责任的有关规定,要求债权人对股东怠于清算行为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涉及因果关系认定的案件共16例,占清算问题案件的20%,而占债权人败诉的清算案件的62.5%。多数债权人因缺乏证据证明该因果关系而败诉,而另一部分则凭借人身损害赔偿债权,或因果关系的事实推定取得胜诉,各地法院做法不一,亦存在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情况。

最后,财务账册问题。这一问题主要从负方向影响债权人在清算诉讼中的胜诉率问题。即在司法实践中,公司或股东存在财务账册灭失,未提供财务账册等情形,即可认定股东存在对债权人的权益损害,而通常在实践中,即将清算的企业公司账册往往管理混乱,难以形成有效的记录和保存,在诉讼中为债权人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情形占此类案件胜诉情形的37.5%。此外,在股东抽逃出资和一人公司人格混同案件中,财务账册的管理往往是对股东极为不利的情形,在23例上述两种情形的胜诉案件中,因不再制造账册、另立账册或者资金未入账等情形直接导致股东败诉的,占39.1%。

二、我国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诉讼中存在的问题

(一)诉讼请求的取舍

诉讼请求的取舍常见于民商事法律关系的诉讼过程,体现了民商事法律体系下对平等主体之间权利的全面保障,亦给原告在选择诉讼请求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类诉讼中亦不例外。如“安徽华特科技有限公司与邓先胜等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上诉案”中,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包括股东与一人公司存在人格混同以及股东未履行清算义务,法院通常“鉴于公司股东自行承担责任或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或连带责任所基于的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法律依据各异,当事人有必要明确选择主张权利的途径及所基于的法律关系、法律依据,法院则在此基础上做相应事实查证,适用相应法律,并最终做出裁判。”而这一过程直接与债权人的举证责任相连,债权人由于选择了不当的诉讼请求,导致证据不足以证明其诉讼请求,则直接导致了败诉。

(二)时效问题的适用

时效问题为促使诉讼当事人积极有效地行使合法权利而设定。在此类诉讼中,由于2008年《司法解释二》的公布实施,股东未在规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的法律后果变得明确,亦使一批债权人意识到自己的经济损失有可能得到法律的保护。然而,这其中就如“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上海办事处与上海新迎园(集团)有限公司等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上诉案”,原告的请求权基础为《司法解释二》第18条第2款,“排除时效问题,根据事实认定原告的权利应当能够得到支持。但由于《司法解释二》的实施,长城公司上海办应当知晓自己能主张股东怠于清算的连带清偿责任的权利并知晓权利受到侵害,此时应当开始计算诉讼时效,但长城公司上海办直至2011年12月才诉至法院,已经远远超过二年的诉讼时效。”权利罹于时效直接导致债权人败诉的发生。

(三)损害因果关系的认定

因果关系的认定一般见于刑事诉讼和民事侵权诉讼中,而在公司类诉讼中,因果关系的认定也几乎决定了债权人诉讼主张的支持与否。如“A公司与B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上诉案”中,法院认为原告就被告的相关的财务账册、重要文件进行举证具有困难,“若全部由原告对损失范围承担举证责任有违公平原则,也不符合举证分配的基本原理,故应由作为清算义务人的股东就损失范围承担举证责任。”即通过转移举证责任的形式形成因果关系的推定关系,在被告不能证明原告损失的实际范围的情形下推定被告未及时清算给原告利益造成的损失。从这一点上看,该认定形式很大程度上是对债权人利益的倾斜,减轻了原告即债权人一方的举证责任,但上述做法仅有少数法院采取,而大多数做法是严格参照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定,通过认定债权人不能举证证明损失和股东行为间有因果关系,或不能举证证明股东存在主观恶意,而径直不支持债权人的诉讼请求,这一做法实有待商榷。

(四)债权人的证据提出与举证责任

诉讼过程中,证据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双方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对双方提出的证据进行认定,对相关事实尽可能地还原和厘清。在此类诉讼中,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债权人与股东通常置于并不平等的地位上,这里的不平等通常是举证责任的不平等上。因为债权人需要证明的事实通常包括股东滥用股东权利,公司人格混同,怠于行使清算行为等,而相关证据的提出难度往往较大,关键性证据诸如公司账册等通常在股东手中难以取得,使得债权人在诉讼中往往先行被置于不利的地位上,进而导致败诉的发生,如“黄兆正与陈永真等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上诉案”中,原告提出被告所在公司存在一系列账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但并不足以认定股东存在权力的滥用,部分诉讼主张因此未得到支持。公司设立与运营过程中,公司章程、公司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1]等属于私文书,且公司法明确禁止公司在法定的会计账簿外,另立会计账簿。而在诉讼中,公司债权人不在意文书证据的留存,意识较差,更重要的是公司债权人难以接触到对自己有利而对股东不利的证据,甚至无法便捷查询基本信息。由于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债权人利益被侵害。债权人相对于公司自始位居弱势,亦需要负担较大的风险,而在制度上很难给予债权人以充分的保障。因此,债权人有必要从自身出发,进一步提高自我判断能力和证据留存意识,才能有效规避风险,在诉讼中保证自身利益的实现。

(五)股东的责任承担

股东责任承担一般分为连带赔偿责任和补充赔偿责任两种,二审改判的经常情形就是对股东责任认定的错误上,其直接原因是《司法解释三》的颁布和实行。《司法解释三》第13条第2款规定:“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3款规定:“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1款或者第3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公司的发起人与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14条规定:在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抽逃出资情形下,公司发起人和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等人员承担连带责任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而在此前并无相应规定,如“俞乃铨诉上海新上海商社有限公司等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案”和“黄兆正与陈永真等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上诉案”中,均体现了对新法条的适用问题,亦造成了一大批二审法院依据适用法律错误的问题对股东的责任承担进行的调整,虽然一般情况下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无碍,但也体现了新司法解释在此类诉讼中的应用。

结语

笔者认为,就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诉讼本身而言,从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出发即不包括恶意诉讼,最需要考量的是证据问题。证据是已发生的事实最有力的呈现,尽管公司设立、存续、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形成各种证据,如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但主要还是书证这种文字性证据。因为文字是意思表示的有效载体,它所记载的内容信息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其次,由于客观上的信息不对称,债权人不得不在与公司的长期博弈中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因此,建立自下而上主动公开信息公开平台与自上而下主动披露的信用披露平台,并对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职能方面的补充与功能性完善,为债权人提供来自于政府的可靠的信息来源,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获取的真实高效。

摘要:近年,随着《公司法》改革,我国公司债权人保护法律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深刻反映我国当前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诉讼的实际情况,收集整理近年来司法实践中的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案例,并进行相关统计整理和分析,还原司法实践中这一纠纷在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情况。并基于此,从证据获取与诉讼源头出发,提出提高债权人自我保护意识并完善信息公开平台等对策来降低侵害可能,提高胜诉率。

关键词:股东,债权人利益诉讼,实证分析,证据

参考文献

[1]邱爱民.论我国公司法中的证据法规范[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22.

【公司利益】推荐阅读:

利益管理07-21

地方利益10-15

利益补偿10-18

政府利益05-12

生态利益05-15

共同利益05-24

利益目标06-09

利益市场06-09

开发利益06-21

利益平衡06-22

上一篇:精心组织下一篇:启发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