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组织

2024-10-21

精心组织(精选12篇)

精心组织 篇1

“高效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是学生愉悦生长的地方, 是充满阳光的地方, “高效课堂”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个性得到张扬, 使知识、情感、价值观得到全面发展。

“高效课堂”, 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 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标准。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堂要高效, 教师就要认真备课,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 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 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在备课时, 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 重点加以突破。课前备课必须充分, 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虽然设计得很精彩, 但是必须符合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 如果不符合, 就必须修改, 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 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营造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1.做好相关课件,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增强进入情境的氛围。运用多媒体创设以形象为主体, 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 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 我用多媒体播放《好汉歌》及与课文有关的精彩画面给学生看, 把学生带入了书中描写的情境, 使学生感觉仿佛自己就是鲁提辖, 三拳打死了镇关西。

2.创设情境引兴趣。在语文课堂中, 经常会这样问:“如果你是某某 (文中的人物) , 你会怎样说, 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象, 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充当其中的角色, 深入人物的心灵去体验、去感受。在学《背影》时, 学生设身处地, 仿佛看到了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背影, 感动得流泪。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失, 离别情绪, 又催人泪下。

3.运用丰富教学手段, 调动学生情绪。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背诵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 让思维也运转起来, 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三、课堂做好“预习—展示—反馈”

(一)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抽出小部分时间, 开展预习竞赛活动, 给那些优秀的学生予奖励。这样, 班里的学生热情高涨, 预习时积极研读教材, 认真思考问题, 交流预习情况, 明确学习目标。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二)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 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 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1.交流展示要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展示如果仅仅是优秀学生的展台, 学困生是看客、是陪客, 就失去其意义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学困生更多的机会。在日常教学中交流展示要实现展示的真正目的, 那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空间, 都属于这个展示的舞台。在我们的课堂上, 要听到所有学生说“我想说”“我反对”“我想补充”“我还有更独到的想法”。

2.互动探究要深入。要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 教师要为互动探究提供材料支撑和方法指导, 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 尊重学生人格, 鼓励大胆质疑,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

3.互动探究问题的选择。首先, 选择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的问题进行探究, 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经验进行预设;其次, 选择学生自学中发现的困惑和疑点进行探究, 注意这些困惑和疑点应是本节学习的核心内容或对核心内容的理解不可缺少的。对多个问题进行探究时可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 使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探究任务, 通过小组各个成员的合作, 把自己负责的主要问题探究透彻, 在下一步交流互动中让全班共享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在班级交流时要注意适时点评 (有时需要精讲) , 不能放任, 应中肯、恰当地评价, 使评价既有利于调动积极性, 又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观点和解题思路等。互动探究鼓励个人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形成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此基础上, 小组合作逐步形成解决问题方案, 并按方案去解决问题。

4.教师要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精讲点拨或调控。如各组完成任务中精彩表现、不足之处, 教师要予以激励性评价和矫正性评价;有些知识与方法, 教师要予以精讲点拨、补充。精讲点拨要把握时机适时进行, 不要频频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语言要简洁、精练, 准确、规范、形象、生动;讲解重点要突出。

(三) 反馈———反思和总结, 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 突出“弱势群体”, 让他们说、谈、写

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教学的目的性才会更明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我们教师要及时地从学生的反馈中调整我们自己的教学, 实现有效的教学反思, 进而优化我们下一阶段的教学安排和就学流程, 实现教学的时效性;同时, 要全面育人, 特别是对于成绩和基础相对较差学生, 我们一定要予以更多的关注, 防止这些学生掉队。

我们要转变观念, 做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探索, 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精心组织 篇2

积极推进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中山区教育局

已在全国38个课程改革实验开始启动了。我区在国家 课程改革中心与市教育局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指 导和关注下,于2000年秋季起,先于其它县区进入了小 学数学新教材的实验工作,到目前为上,我区小学一至 三年级的1万名学生,500名教师参与了数学、思品与生 活、思品与社会、英语等多个学科的新课程教材实验工 作。

市教育局、市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市课改中心的领 导对我区的课改实验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悉心的 指导。他们先后二次请来国家课改中心的领导、专家为 我区教师进行培训指导,王允庆副局长、赵满军所长、吕 伟明处长等多次深入到我区课改课堂,参与我区的课改 研讨会,对我区的工作给予及时肯定和扶正。这项工作 也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纳入到 我区教育副业发展规划中,成立了课程改革指导委员 会,下发了《中山区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基础教育课程 投入了100万元为全区各校配备了液晶实物投影仪等 现代教育设施,为课改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区教育局 也把这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列入工作计划,成立 了课改实验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指定一名副主任牵头 专门负责,并先后以文件形式下发了《大连市中山区实 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和《落实〈大连市中 山区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的工作意 见》。进修学校作为课改实验工作的组织实施部门,在制 定实验方案、实验工作计划、组织教师通识培训、学科培 训l|、开展实验研究与指导、课程资源开发、课改科研等方 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全区形成了以课改为突 破口,更新教育观、教学观、推进素质教育的大好局面。

全区各校做到了精选实验教师,积极开展新课程校级培 训,创造性地开展新教材教学研究活动,强化教学方式 与学习方式的改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一家和朱慕菊司长的认可,并将我 区评为全国课改实验先进区。

一、超前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

我们认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 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 作,是我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过 去,我区作好辽宁省“构建督学评 估机制,推进素质教育实验区”之 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期实践 中构建了“六个机制”,“十五”来 临,我们又启动了推进素质教育 的“六项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中我们常常感到由于过去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 强调学科知识体系,内容繁、难、偏、旧、重,脱离儿童生 活实际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落实素质教育多方 面的目标难以达成。对此,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 做了一些改革,如99年,我区对小学部分课程进行了整 合,接着提出了“课时再缩短,备课重实际,上课求精讲” 的要求,以力求克服这些弊端。

去年,李岚清副总理提出了使素质教育扎实有效地 得到推进的四个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即积极推进课程 改革、改进和加强德育、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建设高素质 的教师队伍。并强调要紧紧抓住这些核心问题和关键环 节,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部据此把 课程改革做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把它做为建 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载体,于2001年9月,下发了《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于2001年秋季在全国38 个实验区启动了实验工作,并决定在未来5年内在全国 全面铺开。我们以此为契机,凭借我区在师资、观念、办 学条件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率先承 担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任务。

(一)更新观念,组织好验前学习

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试行)》;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实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 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一书;《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 革的指导意见》:观看相关的培训讲座录像、影碟《大连;市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大连市中山 区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等,在学习方 式上要做到灵活多样,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的过程中, 采取学习原文、讲座、讨论、写学习心得等多种形式,使 广大干部、教师抓住课改这一契机,更新观念,加深了对 课改深层次理解。

(二)搞好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做好实验的师资准备

为了明确新课程理念与实施要求,我们在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干部骨干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又通过区校两级 培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全区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明确了新 课程培养目标;新课程改革对教学过程的要求;新课程对 教师行为变化的要求;新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要 求;新课程对促进学生、教师发展的评价要求等。

我们认为只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明确上述要求,.才能在课改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除此而外, 我们还要求各校为首轮实验年级配备优秀教师积极开 展学科培训与通识培训工作,帮助教师进入角色。与此 同时,我们还提出了以“学校发展为本,以人发展为本” 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调动干部教师的潜能,加强了学 校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成立了校长业余学习班和校级骨 干教师业余学习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交流,不 断提升干部教师理论水平和践行能力,做到了资源共 享,提出了服务管理,改变了管理机制,营造了和谐的改 革氛围。

(三)广泛宣传课改,争取家长社会的参与和认同

课程改革关系到一代人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它不 应只是在学校孤立地进行,而要积极争取家长、社会对 课改工作的参与和认同,以便形成教育合力。为此,我们 要求各校召开家长会,广泛宣传新课程与新教材给儿童 的学习带来的变化。请家长对课改提出建议。同时,我们 也积极与电视台、报社等舆论部门联系,请他们宣传课 程理念,课改成果,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强化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组织管理,确保课改任务全面完成(一)加强组织、明确责任

随着科改工作的推进,在未来3年内,全区小学各学科、每位教师都将投入到课改之中,课改任务十分艰 巨,为此,我们注意克服在个别学校、个别领导中存在着 对课改认识不高、组织不力、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全区 范围内形成一个以课改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高潮。

为加强对实验的组织,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在前 不久召开的中山区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我们将实验工 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相关组织的职责又做了进一步 的明确。实验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为规划和布置全区课 程改革及新教材的实验工作;制定与课程改革、新教材 实验相关的配套政策,对《实验方案》的落实做好宏观调 控;在人力、物力上为实验骨干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做 好实验工作的表彰及督导工作。实验工作小组的主要职 责为制定全区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及新教材实验学校提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做好实验的总结工作;做好与上级 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的沟通与衔接工作,完成其交办的各 项任务。实验工作小组下设六个专题组,主要工作职责 为教师培训(包括通识培训;“三级培训l”的组织与检查 指导;拓展性培训)、新教材实验(包括新教材教师培训l川 学科教学研究与指导;教学评价;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 验证;实验经验、论文及教案积累;培养实验点校、骨干 教师)。课程科研(包括课程及发展性评价研究;实验过 程资料积累;专题研究成果、课改经验、论文的推荐;实 验阶段成果总结、课题实验报告撰写)、配套开发(包括 制作收集新教材配套挂图;开发引进新教材配套教具J!学具、课件;收集配套的音像资料)、课改宣传(包括提供 的课改信息、动态、资料;搜集提炼整理区内课改资料才 课改信息整理与传递)、校本课程开发与课改督导(包括 确定点校,开发校本课程;对实验过程进行督导)。“各实 验学校主要职责为依据区《实验方案》,工作计划等,结 合本校实际制定学校课程改革及参与新教材实验的工 作计划、组织都是按计划完成各项任务;组织教师参力日 市区各项通识培训l、学科培训,完成好学校承担的三级J 四级培训任务;引导全校教师用新课程观念更新教育,思 想,改进教育教学,做好全面开展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才 开展好本校新教材的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总结参与课程川 改革实验的工作经验,形成本校研究特色;完成实验工 作小组交给的各项实验研究任务。

(二)注重过程、精心组织

我区课程改革实验涉及全区各小学、新教材学科较才 多,要通过精心的组织,使实验过程成为提高全区干部川 教师综合素质的过程,以促进我区每一名学生的发展。

我们注意使实验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指导,有评斗 估反馈,使实验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一是注意实验工作要有较强的计划性。我区课改实1 验任务2000年为小学一年级数学、思品与生活;2001年为小学一二年级数学、一二年级思品与生活、一年级英语、三年级思品与社会。2000年以后,数学、英语、思品与 社会、语文等学科新教材逐年上移,到2004年,全区学 生与教师均将技人到课改新教材的教学当中,我们注意 做好与实验全面铺开相关的师资配备、教师培训等的配 套准备工作,做到提前计划、提前安排。新教材工作涉及 到课程标准、教材适当性与科学性的验证、教具的配套、课程及教学评价等具体工作,进修学校和各实验学校做 到了有、学期的实验工作计划,保证了各阶段各项 任务的顺利完成。学期的实验工作计划,保证了各阶段 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是强化对实验工作过程的指导与调控。为加强对 实验工作的指导和调控,我们区选调了3名教师做教研导学校的工作,各校领导也深入一线指导教师开展好研 活动和课堂教学。通过教材辅导、教学观摩、专题讨论等多l 种扎实有效的形式,形成了互动、开放的研究氛围。

(三)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在国务院、教育部的领导下, 由教育行政人员及众多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共同参 与的一场变革,其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框子,它为广 大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 探索创新机会。我们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为本, 鼓励全区的教育工作者,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大胆质 疑、大胆创新,具有新思维、高效率的教学方式方法和良 好的教材、教案、课件、教具、学具。进修学校、各实验学 校在工作中及时发现这样的典型,使我们通过课改实验 培养出一批优良的学校和优秀的教师。(四)健全制度,促进课改有序发展

1、例会制度

(1)实验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二次会议,听取实验工 作小组的工作计划及阶段总结,对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解决实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实验工作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定期研究、调 控实验工作;(3)各专题小组每月召开一次碰头会,并向领导汇 报专项工作的进展情况;(4)各校在行政例会和校务会议中,把课改与新教 材实验工作纳入议事日程,随时做好工作安排。

2、教研制度 坚持做好每周一次的校级教研和每周一次的区级 教研活动,鼓励校内不同年级交叉看课、纵向交流,取长 补短。进修学校在实验学科多,教师教研任务重的情况下,积极安排好教研时间,教研员也努力提高教研活动 效率,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了教研员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之间、校校 之间、年级之间的互动式的教研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 研活动的质量。

3、培训学习制度

进修学校把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观念、要求纳 人干训、师训内容之中,除每年假期做好专门培训外,还 注意做好三级培训的组织与指导工作,明确培训内容、时间、方式、人员,形成培训制度。

4、经费投入制度 教育局每年向进修学校拨款十万元作为课改实验 的专项经费,各校也在经费上给实验工作以支持,保证 学校领导、教师外出学习、资料刊物订阅、教具购买制作教育局每年召开一次课改工作总结大会,对在实验 中涌现出的典型学校、教师及优秀成果给予奖励。各校 也根据本校实际,对在课程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 奖。

三、实验工作阶段成果

经过一年半的课改实验工作,我们深感参与课程改 革的实验过程,就是我区干部、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 综合素质的过程。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变为全区教师的 教学行为已成为全区干部的自觉行动。通过课改,我们培养了一批在课程理论指导下,教 育教学观念新的课改骨干教师,他们大胆质疑,对新教 材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及适应性进行探索研究,积累 了大量的课后小结,教学论文,实例分析,为新教材建设 做出了-贡献。

课程改革彻底打破了过去多年形成的以教师传授 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教师注重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富于个性、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 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师生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新课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兴趣普遍增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培养。由于新课程 强调学生学习知识应该是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以自己动手动脑探索,与他人合作学习为主要 的学习形式,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他们 在动脑、动手中使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通过参与课程改革,使全区产生一批具有应用价值 的课程资源。如我们对一、二年级数学的备课案、教具学 具课件挂图等做了整理,使新投入实验的教师节省了备 课与制做教学、教具的时间,也为全国各地新教材教学 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如下方面的研究也 有了新的突破,以学生自主发展”学习习惯的培养"(市 级);学生发展性评价,(国家级);教师发展性评价探索 性学习;小班化教育等(省级),有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又对课改起到推动作用。

精心组织 篇3

一、精心组织,强化训练

一是要精心组建专门的工作队伍特别是教练班子。要采取积极措施,组建高水平、强有力的教练班子,结合近几年的参赛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指导和训练。二是要进行针对性指导。要加强对竞赛方案、命题的研究,有效地进行训练指导;要加强对选手的心理辅导,重视提高选手的心理素质。三是要聘请专家指导。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邀请教育部有关竞赛专业和项目的专家及行业企业的专家到校进行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派出考察组到全国大赛协办单位、赞助企业考察学习,组织辅导老师到相关企业和先进学校专题学习。四是要定期进行模拟演练。严格按照国赛规程,创设真实的比赛环境,进行实战演练,提高选手的参赛能力。

二、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省教育厅设立了省级技能大赛专项经费,支持技能大赛各项工作的开展。希望各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各院校都要设立技能大赛专项经费,集中人、财、物等各种优势资源,切实加大对竞赛所需实训设备、师资及强化训练等方面的投入,为技能大赛工作提供有效的条件保障。

三、重奖激励,有效促进

今年,省教育厅进一步加大对国赛获奖的奖励力度,在原有奖励政策不变的基础上重奖激励。一是对获取全国大赛一等奖的学校要实行“一个优先”“和”“两个直接认定”。“一个优先”是指在申报中央财政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时,予以优先申报;“两个直接认定”是指在申报省级职业教育品牌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时,直接认定为品牌示范专业点或特色专业点;在申报省级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时,直接认定为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同时,对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学校的获奖专业,在上述申报项目中,予以加分倾斜。二是对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学校的校(院)长,在我省评选省级职教专家、省级职业教育表彰等方面予以倾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选、表彰。三是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和市县,给予特别奖励。如2013年教育厅对河南信息工程学校、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洛阳市职教教研室等给予了特别奖励。

尹洪斌希望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凝心聚力,力争在今年的全国大赛中再次取得更大成绩。

郑州、洛阳、新乡、漯河市教育局主管局长、职教科长,参赛省辖市职教教研室主任,参赛学校校长、副校长及技能大赛具体负责人、省教育厅有关处室相关人员等140余人参加了动员会。会议还印发了《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参加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强化训练选手名单的通知》。在动员会上,郑州市教育局、洛阳市教育局、河南信息工程学校、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洛阳旅游学校等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这些发言围绕技能大赛总结成绩,交流经验,探讨问题,并对备战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葛 飞:

把竞赛标准当教学标准,在教学中培养竞赛能力

我们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高度重视。20年来,郑州市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全市层面的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各中职学校在参赛前必须开展每个学生都参与的校内专业技能竞赛,市教育局技能竞赛组委会成员要到各学校全程督导。二是加大投入。郑州市教育局坚持拨付专项经费,专门用于开展校内技能竞赛、参加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2014年,全市9所市直学校技能竞赛专项经费预算为342万元。另外,2013至今,郑州市建立了6个专业技能工作室。计划到2015年年底,郑州市将建成20个专业技能工作室,基本涵盖主要骨干专业。三是及时指导。坚持每年投入专门的资金和人力开展相应的竞赛培训和督导工作。市教育局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分专业聘请专家开展相应的竞赛辅导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训练的辅导水平。在备战省赛和国赛期间,市教育局还要到各参赛学校进行专门的督导,尽可能为学校提供相关信息和技术指导。

洛阳市教育局副局长 介建中:

以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洛阳市教育局要求中职学校把技能竞赛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我们认为,竞赛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最好评价,也是对学校组织管理能力的一个最好检验。为此,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建立了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制度,使技能大赛形成了一种全员参与的群体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做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关键环节。在洛阳市第一职业中专、洛阳旅游学校、洛阳市铁路职业中专等许多学校,从组与组、班与班的对抗到校级技能大比武,从校级竞赛到市级竞赛,从市级竞赛到省级竞赛,再由省级竞赛到国家级竞赛,各级各类竞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校园技能竞赛已成为洛阳市职业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加大投入力度,是做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重要支撑。从2010开始,洛阳市教育局建立了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每年固定投入技能大赛专项资金,奖励资金与省奖励资金1∶1配套。

洛阳旅游学校校长 韩会超:

学校领导要当好大赛的“服务生”

洛阳旅游学校借助大赛的平台,提出的整体工作思路是,“以竞赛带动教学,用教学提高技能,使学生的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有机结合,让教师的日常教学与深入教研相生相长”。我们提早着手,认真选拔,精选参赛梯队。我们将金牌辅导教师与优秀青年教师进行组合,更快地促使青年教师骨干团队的形成。大赛在即,第一,我们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聘请行业专家亲临指导。我们将请回历届国赛金奖的获奖者,为即将参赛的新选手介绍经验,增强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第二,要抓住最后的冲刺时机,加强培训的力度和强度。学校领导要当好大赛的“服务生”,服务于培训教师,服务于参赛学生,服务于赛前准备的每一个环节。对于比赛中的需要和要求,领导要实行首问负责制,用速度与效率确保大赛各项准备工作的顺利实施。第三,对教师和学生实施封闭式训练,使备赛工作成为学校的阶段性首要工作,学校加大对比赛的精力和财力上的支持。

河南信息工程学校校长 孙立国:

把竞赛训练和日常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我校连续7年参加国赛,共取得6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高度重视,把竞赛当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技能的重要抓手;周密安排,把竞赛当作课堂教学过程再升华的有效途径;刻苦训练,把竞赛当作展示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平台;凝心聚力,把竞赛当作检验团结协作精神的一把量尺;平战结合,把竞赛当作推进学校全面发展的助推器。

几点建议:一是要把竞赛训练和日常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省里应组织力量对大赛进行分析研究,把课程教学和大赛标准以及动态信息结合起来,从中找出找到能够指导教学改革的信息,然后把这种研究成果转化成课程改革项目并做成课程模块进行推广。二是要建立、完善与竞赛相关的激励机制。我们建议对在国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免试保送进入省内高职、高校相应专业就读的资格;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成绩优秀的教师,在专业技术晋升、聘用、评优和评先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竞赛中成绩突出的职业学校加大奖励力度,并在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职教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等。三是要强化行业、企业对竞赛工作的参与度。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支德银:

正视困难,积极备战

通过省内选拔,今年我校将在国赛中派出15人名选手参加7个项目的比赛。今年,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一是多项传统优势停赛了;二是给排水、机器人技术、智能家居安装维护等项目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程度还不够紧密;三是新增项目如电机装备与运行、户式中央空调等,设备的购置、师资培训、选手的培养等方面都没有进入稳定的周期。

虽然有困难,但我们也在努力克服。一是总结和吸收以往的经验,在“走出去,引进来”这个关键点上做好文章,采取进厂实习、校际交流、省际交流等一系列手段,让教师和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汲取经验。二是针对国赛标准,加大设备投入,利用专项资金及时购置新项目训练所需设备,集中财力、人力保障训练耗材的供给。三是结合备赛制订方案,结合选手特点制订训练计划。我们根据种子选手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调节、综合基本功训练、专项突破训练等培养环节,真正把训练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不走弯路,提高效率。

用巧妙的导入精心组织课堂 篇4

一.巧妙设疑导入, 高效组织课堂

《藤野先生》篇幅较长, 涉及人和事较多, 叙事的线索和表达的感情也较复杂,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重点, 我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了五个问题, 轻松导入并高效组织课堂。

第一个问题:本文写了几件事?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第二个问题:大家想一想, 这篇散文的线索是什么呢?

第三个问题:在你眼中, 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用“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藤野先生) 是____的形象, 因为___________ (文中事例或细节) ”的格式告诉我。

第一问解决对课文的初步理解问题, 梳理了散文的材料, 相当于捡起了一颗颗的珠子。第二问解决是线索理解的问题, 相当于找到了穿起珠子的金线。第三问指点揣摩散文的艺术特色, 让学生深入了解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二.抓住文眼导入, 有效控制课堂

我在教学《伟大的悲剧》一文过程中抓住了本文“文眼”———“悲”和“伟大”, 巧妙导入, 激发学生兴趣, 有效控制了课堂。

第一步:抓住文眼中“悲”分析课文。你认为, “悲剧”是什么意思?跳读课文, 看看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 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几个方面?

第二步:引导学生体会题目中的“伟大”。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遭到毁灭的, 仅仅是斯科特等人的肉体、生命, 而他的精神却是“有价值的”“伟大的”, 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那么, 现在就请大家读一读、议一议, 找出斯科特一行感动你的地方, 朗读一下, 并归纳出他们的“伟大”之处。

教学导入抓住了本文“文眼”———“悲”和“伟大”, 在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深化对人生价值的认识的过程中, 也提高了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较好地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趣味故事引入, 加深理解文本

《陋室铭》脍炙人口, 流传千古, 在设计导入时我讲述了刘禹锡创作《陋室铭》的特殊过程:这篇家喻户晓的“名文”, 其实却是被人“气”出来的。

刘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和州知县故意刁难, 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 刘禹锡不但无怨言, 反而显得很高兴, 还写下两句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 身在和州思争辩。”知县知道后很生气, 吩咐衙里差役把住处从城南门迁到城北门, 住宅也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 附近垂柳依依, 刘禹锡触景生情, 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 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怒从心来, 于是再次派人把他安排在县城中部, 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 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

在我这样的介绍之下, 学生更产生了探知其内容的兴趣, 并且对于文章中“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理解更加深刻。

四.影音渲染导入, 立体感受文本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它凭借图文并茂, 声情并举的优势,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 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 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 并引起共鸣。《最后一课》在导入时, 我们放一放我们自己的祖国当年国土沦丧, 受外敌入侵的历史画面, 让学生感受到爱国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情感。然后引导: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个在外敌入侵祖国时的法国小男孩的心理活动, 进入新课。

五.实验活动导入, 激活探究兴趣

我在教学《死海不死》时, 先让学生准备两只玻璃杯各装半杯水, 准备一勺盐和两只鸡蛋。一上课, 就让学生先把鸡蛋放入两只水杯, 观看沉浮现象, 然后从一只杯中取出蛋, 将一勺盐放入, 搅拌溶解后再把鸡蛋放进去, 比较两只杯中蛋的沉浮现象。学生就会作出回答, 这样的导入为学生提供了感性的认识, 提升了阅读文章的兴趣。

精心组织 全力迎检 篇5

------记双鸭山农电局接受市局“软实力”检查

10月10日,双鸭山电业局思想政治工作部检查小组一行三人来到我局对我局软实力 “十大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对我局工作给予了肯定。

双鸭山农电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在党支部书记徐立杰的带领下接受了市局检查小组检查,并对我局的“十大工程”建设进行了汇报。在汇报大会上,徐书记就我局的基本情况以及“软实力”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阐述,同时也表明了我们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叙述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市局思想政治工作部王斌主任在检查结束后对我局的工作给予了肯定,表扬了我们 “软实力”工程建设扎实有效;品牌标识规范有序;基础材料整理规范。同时也对进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

会议最后,徐书记代表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表明:在以后的工作中会继续努力,争取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意识,将“软实力”建设融入到企业各项工作中。

双鸭山农电局

精心组织,让美术课堂精彩纷呈 篇6

[关键词]精心组织 美术教学 精彩纷呈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70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好玩”的天性,积极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为课常描绘绚丽的色彩,注入生命的活力。美术教学活动,要求参与者多感官参与,学会调用各种知识,展示能力和挖掘潜能。因为此类活动的内容更丰富、规则较宽松、过程稍复杂,结果也更显多样化。因此,美术教师应善于运用媒介和素材,精心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环节,让课堂教学成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使学生乐学、好学、会学。

一、创设情境、融例寓画,激发“乐学”

“教学的秘诀在于调动参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性特征决定了情境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的情境创设,能够使课堂教学氛围更为和谐,对学生的感官能够产生积极的冲击和感染,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参与欲望。为此,教学时,我借助故事、历史典故或富含童趣的笑话等素材来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并通过色彩直接刺激学生感官,以唤起学生的不同情绪体验。例如,我在给小学高学段学生上《色彩的联想》一课时,首先创设了“兔宝宝逛公园”的生活情境,因为“交通信号灯”指示不明显,而导致出行危机四伏。进而提问:为什么要有交通信号标志?怎样表示更好些?让学生给出自己的建议或想法,并通过画图表示出来。通过提供多种色彩对比的信号指示,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色彩的用处和规则的作用”,丰富感受色彩的直观经验。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场景,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我接着追问:为什么规定交通标志信号是“红灯停,绿灯行”?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展示“色彩对比效果图”。这样,以生动形象的鲜活案例增进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而丰富学生对“红色”与“绿色”的直观感受。

由上可知,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调用生活中的现实素材来创设情境,以“融例寓画”的形式,激发学生乐学的情感。

二、打造游戏课堂,激励“好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的教学要积极利用有利因素,打造游戏课堂,激励学生好学。例如,在教学《大嘴巴》一课时,我用“游戏道具”表演了一个故事,引导学生观察,然后边演示“大嘴巴”边运用剪、贴、画等形式添加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四肢、花纹等,这样一只可爱的“小老虎”就做好了。“现在‘小老虎想邀请同学们和它一起参加‘大嘴巴讲故事比赛。你们准备好了吗?”学生的兴致一下就被激发了起来,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各种角色,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大嘴巴”,并且结合自己的“大嘴巴”的原型,用不同的口气来讲故事,课堂气氛非常热闹,效果很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时代错过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因此,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兴趣,以激励学生“好学”。

三、引入竞争机制,引导“会学”

良性的竞争机制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和维系学生参与热情的重要保障。因此,通过设计比赛性游戏,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竞争的意识。在做游戏时,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对抗赛的形式,可让学生积极融入团队中,成功与失败时都能感同身受,意识到大家是一个共同体。只有团结合作、分工得当、相互支持才能实现成员与成员之间的默契感并使之不断得到加强。例如,在《泡泡乐》的教学中,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开展小组作品晋级,比比看哪一组的泡泡作品在造型、色彩、构图、选材上是最好的。然后,组织开展“我眼中的小画家”评选活动。让学生自己当评委,通过说一说、比一比、评一评、议一议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初步鉴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教学效果很好。在学生评比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引导点评和有效引领,同时利用学生表现欲强、不服输的特点,引入竞争机制。如对有特色的作品当众表扬及讲解;把好的作品张贴在学习园地,组织学生进行欣赏;开展课外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校内举办的各种画展、比赛,等等。学生在良性互动过程中,增进有效体验,逐步“会学”。通过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交流参与活动的感悟和发现创造的成功体验。“用我心画我画,用我情表我意”,使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充满情趣、充满魅力。

总之,美术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关注和有效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鲜活的案例,来调动多感官参与;以游戏来维系学生的参与热情;用竞争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他们乐学、好学、会学,令美术教学成为充满情趣、充满魅力的学习旅程。

如何精心组织英语课堂教学 篇7

一、发散式导入

一开始上课, 笔者说了句:I love this game!然后, 用投影仪呈现出若干幅NBA篮球巨星的照片, 紧接着设问:What adjectives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se people’s per sonalities?由于高中学生大多热爱体育, 尤其是篮球, 他们对NBA巨星们的了解真的出人意料, 所以, 有趣的单词竞猜活动使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了头脑风暴, 他们争先恐后地且大胆地用英语说出了很多描述性的形容词, 有一些确实是笔者备课时曾未预设到的。这样, 笔者就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发散思维, 激活了他们头脑中已经学会了的描述人表面特征的词汇。这一设问看似不经意, 实则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同时也为本堂课的教学中心任务作了必要的语言铺垫。

二、引导式点拨

利用生动的图片展示了学生们自己所说出的一些描述性形容词, 他们情不自禁地说出了一些句子, 然而, 笔者话锋一转:Can you think of some other words that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ir inside personalities?这一设问使学生们暂时陷入了沉思, 笔者不失时机地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 然后, 学生们根据安排, 一组一组比赛式地汇报他们的讨论的结果, 若干小组间汇报词汇的竞赛虽有输赢, 但展示了同他们共同的劳动成果, 他们是非常开心并且相当欣赏他们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的。此时, 笔者适时地给予些帮助, 并对学生们进行了及时的鼓励。现在的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 更是学生学习上的点拨者和引领者。这样的教学双边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同时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互动式生成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三、互动式生成

趁着学生刚才讨论的热情未减, 笔者顺势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What kind of personalities that we can learn from those super stars?随之让学生们继续开展四人小组活动, 讨论完毕后, 每个小组推选一人向全班介绍, 其他同学和老师担当评委。这次的活动教师虽然参与其中, 但是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引领回答, 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以教材的内容为载体, 指导和引领学生展开以讨论、体验和分享为具体形式的学习活动。活动总结时, 笔者要求学生要向姚明、科比、乔丹等篮球巨星们学习, 学习他们不畏困难、勇敢自信、挑战自我、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这样的教学使笔者和学生结成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生的精神世界在互动的教学氛围中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笔者认为也提高了我们的生命质量。

四、自主式探究

结合当前教育的热点话题“素质教育”, 笔者把这堂课的最后一个话题留给了学生:What makes a qualified citizen?此时, 笔者在屏幕上呈现出一些参考词汇, 供学生们有选择地运用。学生们运用刚才所学习到的词汇和句型, 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他们的具体情况很快地就完成了一篇课堂小作文。在这一课堂活动中, 学生们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乃至进一步地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 从而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完善了自我, 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五、创造性拓展

精心组织有效提升农网工程质量 篇8

1 突出“两个注重”, 健全组织与保障

1.1 注重加强组织领导

设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部, 下设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工程管理、物资管理、审计监察5个专业组, 明确计划、立项、设计、概预算审核、施工管理、设备采购、内部审计、决算审查、竣工验收、档案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负责人, 理顺了工作流程。全面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聘任专职人员为相应专业项目负责人, 负责编制工程项目实施计划和方案, 编制工程进度甘特图, 明确项目流程节点时间, 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有序管理。推行公司领导分片包干制, 根据需要深入一线及时解决施工中物料、民事等问题, 帮助施工单位把好标准关、质量关、进度关, 确保项目按期顺利完工。

1.2 注重依靠地方政府

主动向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汇报, 破解电网工程建设中长期存在的如拆迁拆违、民事赔偿、规划对接等普遍性问题。促成地方政府成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领导小组, 将农网改造升级规划纳入政府统一建设规划, 定期召开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对接会, 汇报工程进度和工程困难, 通过政府途径协调解决工程中拆迁和民事问题, 妥善解决了施工中的青苗赔偿、建设用地、线路走廊征用林地等困难。

2 找准“三个抓手”, 提升工艺与品质

2.1 落实质量责任制

突出“严”字。加强项目建设方案的审核, 对项目采用的设备严格把关, 切实提高工程质量标准, 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突出“引”字。施工引入指标控制理念, 将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线损等指标要求引入工程质量评价范畴, 促进工程建设指标的提高。突出“管”字。对引入的外部施工力量, 严格施工队伍资质审查, 开展施工建设质量评价, 采取交纳工程质保金等方式, 实行目标管理, 督促其做好工程质量管理。突出“帮”字。加强专业指导, 各配电部项目经理定期召开辖区内外包施工单位施工进度协调会议, 协调外包施工单位停电平衡、督促施工进度、提高外包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水平与质量, 施工单位所需协调的各种问题由项目经理统一负责解决。

2.2 推进标准化管理

一是不间断开展施工质量督察。严格按照《安徽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验收办法》《安徽省电力公司农网改造升级技术导则》对工程进行施工过程管控, 促使各作业现场从现场勘察、工器具准备、材料领用、施工组织到工程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流程清晰、分工明确、责任具体, 保证了农网施工的安全有序。二是推行三级验收制度。坚持施工方、运行维护方、工程管理方先后进行三级验收, 外包工程完工后首先开展自验收, 运行维护方开展全面验收, 工程管理方组织实施最后验收。三是加强工程档案管理。对立项、设计、施工、合同、隐蔽工程等敏感度高、风险点多的环节, 提前做好资料汇集、整理和归档等工作, 确保各项资料规范准确、记录完整。

2.3 抓好示范化工程

精心组织 篇9

一、创设参与情境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有些内容是单调乏味的, 这些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巧妙创设能激起学生探求知识欲望的情境,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情感, 启动学生积极思维, 这是获得教学成功的关键。如教学“年、月、日”时, 抓住学生好奇多疑的心理特点, 在学习新课之前先提问:“黑狗今年5岁, 它过了几个生日?”“花猫过了8个生日, 它有几岁了?”“为什么?” (一般一年过一次生日) 。“可是大灰熊今年已经12岁了, 它只过了3个生日, 小朋友,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故事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迫切想明确其中的奥妙, 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新课教学时, 教师提问:“平年二月多少天?”“闰年二月多少天”“几年一闰?为什么会有闰年?”引导学生说出“大灰熊平均4年过一个生日, 所以, 它是在闰年的2月29日出生的”这一道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导课设疑、新课质疑、练习解疑, 设计一系列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充满好奇的状态中, 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提供参与机会

单一的课堂组织形式, 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尽可能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机会,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具体体现在: (1) 在操作中参与。教师充分利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电化教学手段, 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2) 在自学中参与。让学生课前预习, 课上对照问题自学, 使学生在参与中“会学”。 (3) 在讨论中参与。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题,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在交流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4) 在归纳中参与。根据讨论情况, 学生用语言表述、总结、参与公式、定律以及规律的归纳小结。 (5) 在练习中参与。一位教师教学“面积单位”时, 先让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自选方格, 动手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学生们都低着头用笔、尺在书的封面测量着, 有的说封面的面积是33小格, 还有的说封面的面积是214小格……教师问:“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呢?”学生们思考后说:“是我们作为测量单位的方格大小不一。”“那怎么办?”“我觉得只要把测量的单位统一就行。”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们自己动手、自己测量, 通过学生测量结果的差异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测量时要统一测量单位。最后,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这样让学生通过动手启发思考, 人人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探知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

三、丰富参与形式

精心组织 篇10

1 精心谋划, 突出改造重点

如东县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计划投入2.56亿元, 计划新上或改造变压器185台、10 kV线路786 km、低压线路680 km、接户线1 000 km。充分利用国家电网对农网改造升级的好政策, 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对电力设备的要求, 彻底改变供电“卡脖子”、“低电压”状况, 为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2 加强沟通, 争取外部支持

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交流, 广泛征求意见, 争取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由县发改委牵头, 县、乡镇政府分别成立包括供电企业、土管、城建、公安等政府职能部门人员参加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领导小组, 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 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整体效能, 保证投资计划和改造工程按期顺利完成。各乡镇政府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列入年度专项督办和年度考评奖惩的内容之一, 加大督办和考核力度, 保证人力支持。

3 编制方案, 确保科学改造

按照《如东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 编制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施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 充分考虑到新农村建设需要, 在变压器和线径配备上, 重点对配电台区的供电模式、设备选型、装置标准、施工工艺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并结合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 为用电容量增长预留5~8年的空间。

4 落实政策, 规范资金管理

由公司财务部建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专用账户, 确保改造资金专款专用、专项核算。对电能表及以下的改造, 按照自愿原则由农户自筹资金, 工程竣工后及时公开收取资金的使用情况, 剩余款项退还农户。实行开工、期间、竣工全过程审计监督制度, 保证改造升级工程项目的资金安全和政策执行到位,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并执行问责制度。

5 明确原则, 加强物资管理

改造升级工程设备材料由省电力公司统一配送, 结存材料由县供电公司统一收回, 继续用于工程改造。工程拆旧材料由各供电所建立废旧设备材料明细账, 并按照“集中回收、集中仓储、集中处理”的原则, 对质量合格的拆旧物资, 继续用于农网工程;对不能使用的物资, 按照废旧物资管理流程集中处理。

6 注重细节, 加强过程管理

精心组织 篇11

一、抓住重点,有效指导,完成项目申报

(一)把握文件精神。认学学习省新农村办领导讲话,抓住补助范围、申报原则、项目总类、时间安排四个重点,做到一次申报一次成功。

(二)抓住项目申报的程序和手续这个重点环节。严格按照省里的要求逐项进行研究、落实。制定下发了蛟河市新农村项目建设工作管理流程,工作的每一步都留存佐证,为年末的绩效档案奠定了基础。

(三)做好项目预算。项目预算是项目申报的重中之重。为了达到省里要求的精确做好项目预算,我们对照项目种类,与市财政局评审中心、市移民办、农发办进行沟通、协调,掌握各相关部门的工程单价,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提出蛟河市各重点村的项目单价,然后指导各重点村按照统一单价加运距价确定本村项目单价,进行填报项目,做到了全市同类项目单价基本一致,不会出现较大差价的情况,做到了工程造价合理,工程绩效目标只能增加不能缩水的良好局面。

二、统一组织项目设计、评审和招投标,帮办不包办

(一)明确项目主体。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始终把握住项目村是实施主体这一原则,所有的甲方签字、盖章都是重点村,新农村办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服务,只是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帮办不包办,督办不代办。

(二)帮助重点村选定设计单位。新农村办帮助重点村提供2家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召开会议由11个重点村法人投票选定设计单位,农业局纪检委同志全程监督。达到了选定过程公开透明,设计标准一致,降低设计费用,能够在计划时限内完成设计任务的良好效果。

(三)统一进行项目评审。由新农村办将设计文件统一交由市财政评审中心免费进行评审。免去了各重点村报送材料参差不齐,有晚报和迟报的现象,节约了时间,降低了公务费用。

(四)统一进行招投标。将以重点村为单位的项目评审报告和以重点村为单位进行的政府采购手续,统一报送到招投标部门。要求招投标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投投标工作,方便管理,项目开工、建成时间基本一致,同时也方便了新农村办和监理单位的日常监管。

三、明确职责,多措并举,加强项目监管

项目监管是新农村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虽然项目小,但监管起来和大项目一样,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监管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只能看外表,不能正确判断真实的施工质量。为此在项目监管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一)统一选定聘用项目监理,由专业公司进行项目监管。由11个重点村法人投票选定项目监理,签订监理合同。选定过程依然由农业局纪检部门全程监督选定。施工时,监理公司与施工单位同时进驻施工现场。工程完工时,由监理公司出具监理日记、监理报告,无监理报告的项目,财政局不予签字拨款,对于项目监管起到了较大督促作用。

(二)重点村成立质量监督小组进行全程监管。由村委会、监委会、村民代表3~5人成立的监督小组,对重点村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全程监管。弥补监理单位不在现场的空当。

(三)新农村办和财政局的定期下乡监管。施工过程中,新农村办与财政局农财科一同进行项目监管,对照项目申报书,对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内容、监理公司、村民监理小组等方面进行监管,同时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于项目进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四)抓住关键环节,注重事先指导。签订中标合同后,市新农村办组织项目设计单位、中标单位、监理单位、财政局、重点村召开项目建设联席会议,设计单位讲清楚设计标准,监理单位讲清监理过程与要点,中标单位也要充分清楚的认识到不按工程设计标准和规模施工造成的严重后果。明确告之工程施工标准要与设计标准一致,避免出现验收时工程质量不合格或规模不达标的情况出现,签字有责任,不签字工程款不能拨付,不能按时完成省里的绩效目标考核,所以我们更加注重事先的指导,并且事先的指导比事后的整改有很多好处,做到没有问题或有问题也好解决的局面。

四、强化项目验收力度,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建设项目完工后,由重点村和乡镇组成的项目验收小组对施工项目进行乡镇级验收,验收合格后向市新农村办提出市级验收申请,市新农村办、财政局、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乡镇、重点村组成验收组进行项目验收,由监理单位、重点村、施工单位三家共同进行现场实测,其它部门共同监督,验收合格的,验收组7家单位签字盖章,重点村、新农村办、财政局、中标单位各一份存档。验收完成后,重点村要将项目建设的所有档案资料归档立卷,妥善保管,并上报市新农村办备份。

精心组织 篇12

一、组织体验活动, 激活学生思维

体验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一种心理活动, 是外在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用心去感悟、体验, 才能自己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 做到融会贯通, 达到“真懂”“彻悟”的境界。学生在操作、探究、体验时, 外部操作活动和内部思维活动相结合, 当表象积累到一定的程度, 学生由外部感知逐渐内化, 思维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因此, 课堂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体验, 提高教学实效。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 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对长方体已有认识, 通过“摸一摸”初步感知;再让学生进行活动体验, 小组合作制作长方体;最后进行交流整合, 小组汇报制作过程和自己的思考以及发现。学生在尝试、合作、讨论的过程中, 选择合理的材料和方法, 制作出长方体时, 获得的不仅是结论, 更多的学习过程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当他们用自己语言将获得的感受表达出来, 已经将感知上升为认识。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的情绪活跃, 思维积极, 对问题的感受能力最敏锐, 对问题的理解最真切, 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组织观察比较, 深化学生思维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知觉活动, 是思维的源泉和开端。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教学中组织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观察, 建立表象。再把观察、操作、比较、表述和思维有机结合, 使观察成为思维的源泉, 操作成为启迪思维的手段, 语言成为表述思维的工具。

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好观察活动,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懂得观察什么, 从哪些方面去观察, 先观察什么, 后观察什么等。这些方法从小学低年级起, 就要结合一个个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渗透, 使学生逐步掌握观察方法, 养成观察习惯。教学中, 还要及时让学生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比较、分析、综合, 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如一年级的“百数表”, 教学时告诉学生百数表里藏着很多的小秘密, 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想寻找秘密的好奇心,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根据已有的观察经验, 横着看, 竖着看, 斜着看……思维一下子就活跃了, 课堂就更富有生趣:横着看, 每行的数都是按每次大1的顺序排列的, 每行个位上的数都是1、2、3、……眼睛观察、口头表述、动脑思考三位一体, 使学生眼通、心通、口通, 以彻底达到理通, 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真正提高。

三、组织学生练习, 拓展学生思维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 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 更是用来解决问题有效途径。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而且能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实现数学思想的渗透。

在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 通过设计开放性、思维性、实践性强的习题来促使学生思维, 提高练习的作用, 达到巩固的效果。如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 练习时, 根据教材中的练习题, 教师设计四张同样长的纸条。先出示第一张纸条, 全都涂红色, 学生都能很快说出用1来表示。接着教师出示第二张纸条, 并把它平均分成了2份, 其中一份涂红色, 学生一看就知道用1/2表示。然后教师又出示第三、第四张, 上面不标出平均分的份数, 只是把其中的一份1/3、1/6涂成红色。当第三张纸条出来时, 学生愣住了。经过几分钟的思考与讨论, 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 有的认为是1/3, 也有学生认为是1/4。此时, 教师适时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互相启发的过程中, 思维得到碰撞。然后再在纸条上呈现出分的份数, 验证刚才的猜测、想法, 这样的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 还发展了学生的估计策略。当出示第四张纸条时, 大部分学生都能说正确了。由1到1/2、1/3、1/6, 不仅使学生对数的认知结构得以完善, 对分数与整数、分数与分数的大小有了直观的比较, 而且还对极限思想进行了适当的渗透。这样的练习,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拓展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和创造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也就显得尤其重要。课堂中只有以学生为主体,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在观察中思维, 在练习中巩固,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逐步走上成才路。

上一篇:化工仪器自动化技术下一篇:公司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