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问题(精选12篇)
精心设计问题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互动的一种常用方式, 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媒介, 是激发学生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的主要手段。但是, 目前部分语文课堂提问仍然存在以下几个弊端:一是教师问题过于浅显, 缺乏应有的深度, 学生不假思索即可对答如流;二是教师串讲串问, 问题多而滥, 缺乏针对性;三是学生跳不出教师思维的圈子, 不敢提问、不会提问的现象普遍存在, 即使教师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也只是提一些对字、词的理解这一低层次的问题, 很少能提出富有创造性或引人深思的好问题。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潜心研读文本,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握文本的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精心设计问题, 并用确切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使提问“精”而不繁、“深”而可及。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并在教师的反复示范引导下敢于提问, 善于提问, 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一、紧扣课文题目提问
《说文》对“题”和“目”有形象的解释:“题, 额也;目, 人眼。”因此, 课题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它或昭示文章内容, 或点明文章主旨, 或暗示作者感情, 或提示行文线索, 或具有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 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思考, 往往能提出好的问题, 达到“提一问而动全篇”的目的。如教学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一文, 在揭示课题后, 教师可提问:“‘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里哪一句写钓鱼的启示?”让学生找出钓鱼的启示并不难, 但是要让学生理解钓鱼的启示却有一定的难度。这时, 教师可再次让学生浏览课文, 找出钓鱼的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 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读了这句话后, 教师可让学生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七嘴八舌提了许多问题。教师把这些问题梳理、归纳成这样两个问题:这句话中的“是”与“非”在文中分别指什么?“实践起来却很难”, “难”在哪里?这样的提问从课题入手, 抓住文本的教学主线, 辐射面广, 信息量大, 既能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又能强化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参与意识。学生要回答问题, 必须潜心会文。这样, 教师将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 引导学生反复地、多种形式地品读。在学生顺利回答“‘是’指‘放鱼’, ‘非’指‘留鱼’”之后, 教师可请学生认真朗读课文三到九自然段, 找出文中“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以读促悟, 读中体验“我”和“父亲”心情的变化, 读中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体会道德实践中的“难”, 从而领悟“父亲”告诫中深刻的做人道理。再如, 教学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一文, 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后, 教师可抓住课题提问:“课文用哪一个词对普罗米修斯进行评价?”在学生找到“英雄”一词后, 教师再次提问:“是啊, 我们都敬佩英雄。那么, 普罗米修斯最让我们佩服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 画出有关语句, 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这样的提问, 摒弃了支离破碎讲解、师生一问一答的落后教法,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时间, 也使课堂教学条理清楚, 结构紧凑,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紧扣教学重点提问
教学重点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 在对教材进行准确科学解读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教师要认真研究文本,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与内容, 根据不同年级各组教材的特点, 结合本班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 最后确立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教学中, 教师要抓准重点句段, 创设“愤悱”的教学情境, 发现教学矛盾冲突之处, 用富有启发性的提问, 激活学生思维, 形成“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之态势。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文中第二自然段“秋天的雨, 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一句, 依据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对“五彩缤纷”的理解是本段的教学重点。但是学生对“五彩缤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五颜六色”上。因此, 教师应紧扣教学重点提问:“既然‘五彩缤纷’就是‘五颜六色’的意思, 那课文为什么不用‘五颜六色’而用‘五彩缤纷’呢?”教师的提问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这时, 教师再引导学生认真读读第二自然段, 找出“扇哪扇哪”“飘哇飘哇”“你挤我碰”“频频点头”等动态描写的词语, 并引导学生通过“金色的海洋”想象田野中的稻海无边、稻浪翻卷的秋天景象。这样, 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五彩缤纷”不仅表示颜色多, 而且还有一种动态美。这样提问, 不仅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感受秋天的美好, 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还领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再如, 教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 依据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对第三自然段进行教学时, 教师应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设计如下问题:“这一段写了园中的哪些景物, 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选用典型材料写出来的?”第一个问题从内容理解层面设问,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 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建筑风格和精美景观;第二个问题从文本的语言形式入手, 引导学生逐句品读, 概括出作者抓住典型材料从“大小相间、动静结合、仿创并举、中西合璧、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这几方面再现了圆明园这一建筑艺术的精华, 进而领悟作者选择典型材料描写及构段的方法。
三、紧扣教学难点提问
所谓教学难点, 即是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落差。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 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 即于其处提出问题, 令人思之, 思之而不得, 则为讲明之。”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首先要吃透课程标准, 完整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体系, 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学难点, 然后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提问时或“架桥铺路”, 或“旁敲侧击”, 或“声东击西”, 或“拨云见日”, 将难点问题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如教学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文时, 教师可先提问:“这箭根本不是借的, 为什么课文要以‘草船借箭’为题呢?”学生一时回答不上。这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借东西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借东西要还。”接着, 教师追问:“课文中的箭要不要‘还’?”于是, 学生明白:这十万支箭与曹操交战时是要回到曹操那儿去的。这样以“草船借箭”为题, 既引人入胜, 又耐人寻味。再如, 以“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作为一个问题来问, 学生难以回答。这时, 教师可以将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 (1) 诸葛亮为什么敢向周瑜立下军令状? (2) 诸葛亮为什么要找鲁肃帮忙, 还叫他不让周瑜知道? (3) 诸葛亮为什么要在第三天四更时候去“借箭”? (4) 诸葛亮为什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这样将问题由大化小, 难点自然易于突破。再如, 教学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一文, 学生对课文“野兽来了”等双关语难以理解。对此, 教师可先提出问题:“野兽来了, 会是什么样子?”“那么, 德国兵进了村庄又是怎样的画面呢?”“那么, 野兽和德国兵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样由浅入深, 层层推进, 步步追问, 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双关语的妙用了。
当然, “最精湛的教育艺术, 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 教师在准确把握文本, 精心设计问题的同时, 要重视营造让学生敢于质疑的氛围, 唤醒学生对文本探询与审视的意识, 总结质疑问难的常见方法并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及学习要求进行提问, 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 最终达成从“善答”走向“善问”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林高明.学“问”之道——学生为何学而不问?[J].福建教育:中学版, 2011 (6) .
[3]王宗海.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杨青松主编.语文教学艺术新论.澳大利亚满江红出版公司, 1999.
[5]杨青松主编.语文立体教学艺术论.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3.
精心设计问题 篇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何让学生敢问、会问、爱问,真正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人地位,我认为主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精心设计问题做起。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起点在哪里?笼统地说应在“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之处;具体地说,学生初读课文后,在谈感受时已知、已懂、已有所感悟的,就不必再讲再问了,教学起点应从学生质疑、从学生都关心、从教师最担心的问题开始。也就是说“问题”、“疑惑”是“教”和“学”的切入点。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在个人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解决提出的问题又产生新问题的过程。教学从问题开始,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形。反之,没有问题、看似一帆风顺的课堂,才是虚假的、低效的课堂。
1.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民主的环境和氛围,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使学生敢想敢问。在教学中,不难发现,走下讲台,蹲下身子,走进同学们中间,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能够让学生更亲近,教学效果更好。这样的教师往往都把自己当成平等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积极为学习共同体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与学融为一体。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加入学生小组,成为合作者,共同讨论对问题的看法和体会,学生就自然把教师当成他们中的一员,产生共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想问。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到哪里,学生想到哪里,教师按照备课预设的环节进行着自己的教学设计,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即使有个别学生有问题要问,老师也害怕离题太远,一个手势就把学生的问题意识扼杀在摇篮里。新课改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的表现和学习过程,教师在备课是要预设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展示和交流,让他们真正体会和感受自我表现、互动交流和尝试成功的喜悦,学生参与了课堂的全程,不但学懂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享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创设认知上的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在整个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产生的新问题作为教学的结束点,让问题成为学生教与学的纽带。
2.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各种反馈回来的信息。教师应边听边想,迅速判断:学生表述的语音是否准确,语意是否完整,是否围绕中心内容来提问等等。教师要能迅速接受并及时处理来自学生的信息,才能对症下药地进行启发、引导、纠正,千万不要忘记给学生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也可让学生比较、研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创设机会让中下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对语文兴趣不浓的同学发言,哪怕是极细小的进步,甚至只要说清楚都要给予肯定。教师的启发用语要精炼、亲切,灵活多变。“你还知道什么?”“你读明白了吗?”培养学生大胆质疑要持之以恒,“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始终是语文教师进行问题意识培养的一个终极目标。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提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我们要摒弃传统教学的“满堂灌”,也不能进行“地毯式”的“满堂问”。课堂是线,问题便是珠子,如何将这珠子穿好,穿得恰当、得体、漂亮,真要老师一番匠心。语文课堂上怎样设计有效问题,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是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课题。我认为要把握好适时,(选择提问的时机合适,学生对学习内容有问题、必要提的时候。)适度(把握问题的难度,跳跳就能摘到果子,问题过高或过于简单都失去发问的意义。)适量(要问该问的问题,不多问,不滥问,选择最必须解决的问题提问。)全面(面向全体学生,所提的问题都是全体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不同水平作出回答的,而不只针对好学生或学困生。)
1.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某个字读什么音,怎么写是无需探究的,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前苏联教育局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儿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实所具有的水平,叫实际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所能达到的水平,是潜在水平。在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我们形象的把它称为“跳一跳,摘果子”。老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太大或太容易都没有探究的价值。就拿《颐和园》这篇课文来说,老师就很注重问题的设计,在教“长廊”一部分时,老师说:“这一段里藏了一个世界之最,看谁能找出来?”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都很感兴趣,因为要通过他们的学习有所新发现。再如学习“昆明湖”一段时“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句话老师设计“这一句中那个字用得最准确,说说你的看法”这个问题,也就是“滑”字妙用很值得探索,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再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呢”,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稍加思索就可以想到是一种痛苦,是战友被烈火焚烧的痛苦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经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进一步讨论之后,有觉得像刀一样在绞“我”心的还有担忧、无奈和绝望。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如教学《守株待兔》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成语意思,学生积极发言,并能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一成语的理解,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如《穷人》一课的结尾只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便戛然而止,这给读者留下了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尽显个性的好机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根据渔夫和桑娜的思想变化过程,选择自己的认知情感,推测想象“拉开帐”子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由于教师善于利用教材留下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去开启学生的认知情感,课文体现的夫妻情、邻里情,才尽显其美。
2.设计生成性的问题。也就是用老师的问题引出学生的问题。仍用《颐和园》为例,讲到长廊部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几千幅画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体会到长廊真长的特点。例如《坐井观天》中教师问“同学们学了课文还想知道什么时”,引出了一个学生的问题:“我想知道如果青蛙跳出了井口,会出现什么情况?”《守株待兔》寓言故事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那个人为什么不守几棵树而守一棵树”的问题都是在教学中的一些生成问题。在设计生成性问题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围绕课题设计。这样的问题往往用在讲读课文开始。如在教《鸟的天堂》,课题中的天堂指什么?鸟的天堂又指哪里呢?《伟大的友谊》抓住“伟大”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飞夺泸定桥》可抓住“飞“和“夺”进行提问。《草船借箭》可抓住“借”等。《可贵的沉默》抓住“可贵的”设计问题,直入主题。
(2)根据中心句设计。《詹天佑》一课开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围绕“杰出”和“爱国”设计问题,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抓住了他的哪些事迹来写呢?这样提纲挈领,学生学习思路也就打开了。
(3)围绕课文思路设计。叶老说过:“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才理解得透彻。”紧扣文章思路设计问题,顺藤摸瓜,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教《美丽的西沙群岛》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物产丰富,读读课文,看看哪些段落是写景色美丽的,哪些段落是写物产丰富的。
(4)围绕重点、难点设计。重、难点是学生学习中难以理解的地方,抓住这些方面提问,可以解决学生的疑惑,突破难点。如教《养花》一文的最后一段,作者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难点所在,可以提问“为什么说忧和泪也是乐趣呢”?通过这个提问可以使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乐趣的含义:赏心悦目是乐趣,多得知识是乐趣,付出劳动是乐趣,分享成果是乐趣,当然为喜欢的东西流泪献真情也是乐趣。自然而然理解了“忧”和“泪”也是作者的乐趣了,难点也突破了。《凡卡》《穷人》等课文的结尾都有一定的寓意,抓住这些难点提问,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就能理解重、难点。
(5)围绕含蓄语句设计。高年级课文中有的句子含义很深,有的是揭示主题的中心句,有的是寓意深刻的含蓄句,对这些句子进行剖析、挖掘,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出现的“碰壁”一段,《金色的鱼钩》可抓住最后一句话“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设计“为什么说长满红锈的鱼钩是金色的”展开讨论。《苦柚》一文中华侨赞扬小姑娘的话“孩子,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苦柚子也会变甜的”等等,在这些地方着力设问探究,对理解课文,进行思想教育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6)抓感兴趣的部分设计问题。如《田忌赛马》一文,有学生问:“同样的马匹,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呢?”再如《凡卡》这篇课文,最后凡卡寄出一封信。由此,一学生问:“凡卡的信能收到吗?”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精心问题设计 有效完成目标 篇3
初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学习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来塑造形象的写法;理解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追求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介绍童话这种文学体裁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悟
1.介绍作者.2.速读课文,并按下列问题思考: ①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②丑小鸭遭到哪些歧视和打击?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③当变成了白天鹅,大家都来赞美它,它为什么会感到难为情?④这篇童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三、问题探究
1.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
2.怎样理解“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句话?
3.为什么说丑小鸭的一生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四、体验与反思
1.我们应该从丑小鸭身上学习什么?
2.丑小鸭形象有什么现实意义?
五、拓展引申
通过对这篇童话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丑小鸭,那么就动动笔,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个小片段吧。题目可以是“我爱丑小鸭”“丑小鸭与我”“我也是丑小鸭”“《丑小鸭》给我的启示”等。
六、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练文笔,题目自拟
问题设计分析
教师为了完成《丑小鸭》教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了11个。这11个问题,是面面俱到,百密而无一疏漏,然而课堂气氛相当沉重。结合学生表现,我觉得是由于课堂问题设计方法导致。有些问题我以为值得商榷有大而不当之嫌,在学生速读全文之后,就要做出这样的回答,我觉得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进入理想境界,提问的时机还没有成熟,就提出这样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有些问题(体验与反思中1、2题)过于直接,有为提问而提问之嫌。我认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由易到难,由简而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同时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即“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抓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尽量使问题提的巧,问得新,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良好效果,那么课堂上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为此我是如此设计该方案:
第二次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3.把握丑小鸭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4.体会文章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把握丑小鸭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描述彩页安徒生《丑小鸭》画面,导入新课。
二、默读全文,整体感悟
1.你知道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大家是怎样对待丑小鸭的?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
3.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 。
三、问题探究
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此题的设置,是让学生争辩,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发言踊跃,各抒己见,理由充分。用学生争辩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教学目标,这与通过多个问题的深入回答来的“活”)
四、体验与反思
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从一篇文章得到的启示,可以是多方面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在熟悉内容、挖掘主题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把它设计在“问题探究”之后。体现由简到繁)
五、拓展引申
1.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 他们出身卑微,家境贫寒,遭受种种不幸与打击,可是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欣赏歌曲——《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
2.请你谈谈听了这首歌曲的感受?(欣赏文学作品,得到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了对人生的有益启示。此题设计让学生从优美的、激昂的旋律与歌词里进一步感受体会。同时在优美激昂的歌声下放松心情,结束课文,意味犹尽。体现“活”)
六、布置作业
1.从以下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随笔。
A 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
B丑小鸭的梦
2.抄写生字词。
整体分析
纵观本课所有的教学细节,我们会发现:
1.语文课效益的关键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而教学目标的核心是“教什么”。目标是指挥棒,决定着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步骤,但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意味着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步骤会和目标准确对接。这恰是大家要着力研究的。
2.语文课堂提问不可或缺,语文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教师应把握学生知、智、能的实际情况,紧扣教材的重难点及学生学习的疑点,切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有张有弛灵活地来设计问题。
精心设计问题,构建和谐课堂 篇4
思想品德课是针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战场,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强调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以及掌握有关的思维方式以及思维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地规定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这些课程目标, 使得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其能力发展和思想道德水平相适应。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不但要传播思想品德知识, 还要通过创设有助于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各种情境, 渐进地指引初中生学生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 帮助以及引导学生借助感悟以及亲身经历, 获得和强化情感体验, 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水平以及思想品德践行能力, 有效地体现思想品德教学的重大意义和教育价值。所以, 研究以及优化设问方式, 能够贯彻落实新课标, 激发学生积极情感, 让学生有所感, 从而有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
要考虑初中生的现有理解能力以及认知水平, 递进式设问或阶梯式设问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第三框时, 学生很难抽象地理解生命的价值, 因此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为基础, 寻找贴切学生生活的相关材料, 先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逐步探讨生命的价值。本人在讲授过程中论述了一位女公安干警在地震中肩负使命, 无私地救助幼儿, 但是却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家幼子的动人故事。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假如被救助的那个孩子就是你, 你会怎么看待这件事?假如你是这位公安女警的孩子, 你又怎么看待这件事?如果那位女警就是你, 你会怎么做呢?”然后要求学生密切联系相关材料, 渐进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这种情景中, 很多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从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所掌握的思想品德知识及生活经验来回答老师的设问, 期间可能会闪现出不少智慧的火花, 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和处理这些生成信息, 把学生的这些感悟的关键词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从而让学生都能有所悟, 从而有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
思想品德教育要求教师理论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要按照所教内容的具体需要,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能够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学体现出鲜明的生活化特征。所以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紧紧地围绕着学生熟悉的校内外、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来设计各种问题, 让学生把握思想品德教材, 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讲授八年级下“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时, 教师可以结合眼下国内频频发生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让学生深入地思考国家和新闻媒体为什么如此重视食品安全?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学生自然会想到经营者以及生产者要强化道德自律意识。为了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追问学生还需要哪些机构或者方面的制约以及约束呢?引导学生关注和探究法律法规和保护的作用, 政府部门的监管措施, 消费者个人法律意识的提高等。学生对这些内容比较熟悉, 感性认识比较多, 但是理论化不强。教师可以通过设问方式, 指导学生分条罗列和总结相关内容, 让学生在思品课堂上确实能有所得, 从而有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
思想品德教材前后的内容呈现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单元、课、目和各个标题间都形成了相应的内在联系。通过设问方式可以指引初中生快速地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 合理地导入新的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例如在讲授九年级第六课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设计下列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领导者是谁?依法治国是谁领导?什么是公民权利?法律有哪三个特征?依法治国中的法你认为指的是什么?回答了上述问题后会进入到下个课题:生活在法治国家里。这样能够浑然一体地呈现教材内容, 前后联系非常密切。让学生知道书本知识是紧密联系的, 尤其在初三复习过程中, 让学生从成长中的我、我和他人的关系、我和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个方面自己构建知识框架, 落实教材和课标, 真正让学生有所能, 从而有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
设问角度应该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指的是教师的设问要明确地指向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 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果属于浅显的知识或者学生的生活经验, 就没有必要设问。在设问过程中, 应该注意训练学生的思想品德思维方式, 培养思考能力, 通过设问→小组讨论→回答问题三个步骤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比如在讲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进行设问:“结合法律的相关知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为国家、企业、公民个人应该怎么做?”第一, 这个问题清楚地要求学生回答“怎样做”;第二, 所设问的这个问题限定了准确的知识范围:“结合法律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这些都指向了学习目标;第三, 从“解决问题”的“主体”来看, 可以是“公民”“企业”或者“国家”。从国家层面而言, 要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 要做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要通过媒体加大宣传的力度;从企业角度来看, 要做到依法生产、依法经营、依法达标排放;从公民个体来看, 要增强法治观念, 依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从小事做起。假如所设问的问题是:“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学生就会做出开放式的回答, 不存在明确方向, 还可能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面临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让学生知道这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然选择,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环保理念, 让学生有所求, 从而有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 要认真地研究课程标准, 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实际的学习状况, 要确定好教学目标, 通过设问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 针对重点以及难点的知识, 设问要体现出一定的难度和坡度, 最大限度地达到设问教学的专项目标, 提升设问教学的效果, 构建和谐高效的思品课堂。
摘要:随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 学生接触到了日益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为了更好地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本文重点论述了设问的相关内容, 如设问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有一定的坡度, 设问要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重难点的知识点要有一定的难度等。希望本人的研究能够为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设问技巧
参考文献
[1]吴华萍.略论新课教学中的互动策略[J].中学政治参考 (初中版) , 2011 (12) .
精心设计问题 篇5
课堂提问既是一种教法,又是一门艺术,好的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强师生情感交流: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进行探讨,提出几种精心设计问题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搭建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并在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中予以指导。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衡量语文教学的重要标尺。因此,语文课堂中应将教师、学生、文本结合起来,以此来达到预设的实际效果。这需要教师从整体出发,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从教师的提问中,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获得知识。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从心理学角度看,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问题,使学生初步获得成功的喜悦,继而懂得回答问题要踊跃尝试,培养其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学生个性也在此基础上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讲究提问的艺术性,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提问过易过浅,不易突出重点,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提问繁琐无重点,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亦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从教学对象本体出发,对于课堂提问有着重要的意义。要使教学取得较高质量,就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因此,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揭示课题,引起注意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多为名家名篇,其中很多课题便是文章的题眼。如何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如《大自然的文字》,学生读完课题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文字是如何发源的?大自然的文字又是如何产生的?针对《心中的鹰》这篇课文,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紧扣题中的“鹰”字,引导学生围绕“鹰”字做文章,继而引导同学思考文中的“鹰”指的是什么?以这样的提问方式有助于抓住青少年学生好奇的心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继而再适当点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适当答案,从而对文章有深入理解。
二、由浅入深,连贯追问
毋庸置疑,教学是一个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设置必要的阶梯,循序渐进,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而达到拾级而上、登堂入室的最终目的。对于文章的关键处要抓住不放,提出一组互相连贯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从“阅读、理解”着眼,以“辨析、探究”入手,以“感悟、应用”为目的的基本过程,这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符合认知的规律。教学活动中的几个环节就是要按照学生的这种认知规律来设计,阅读理解是基础、前提,如果要继续深化这种理解,就必须进行辨析和探究,这种辨析和探究的主体不是教师,因此一定要具体地引导学生学习,在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前提下加深对文章的感悟应用。例如,在讲解《女孩独立》这篇课文时,在学生学习完课文的主要内容,对文章进行理解和探究之后,教师可以将着眼点放在加深学生感悟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上,设置以下环节:与文中的小女孩一样,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感悟,请把你的感悟写下来。由此可以检验学生在本节课上的收获,以前面的步骤作铺垫,结合自己的感受谈体悟,才能称得上是设计,学生才能真正形成对生活的感悟。此外,教学由浅入深的设置还需要注意一点,即教师要根据学情具体分析,随时更改自己设计的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的认知为出发点,设置符合教学实际的问题。
三、纵横展开,促进迁移
何为“为迁移而教”?纵向深入固然可以达到深化的目的,但前后的问题情景各不相同,难以完成思维方式的迁移;而如果从纵向展开,接连提出几个情景相似的问题,则有利于学生用前一种思维形式去思考类似问题,从而达到迁移的目的,但内容的深化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若纵横同时展开,则可以弥补两者的不足,达到优化组合的效果。如针对《小桔灯》一文,教师就可以提出一连串纵横交错的问题。第一,小姑娘一家有几口人?他们的家境如何?第二,小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第三,小姑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第四,文章为何以《小桔灯》为题?小桔灯微弱的光为什么会使作者感到眼前有无限光明?文章由第一个问题导入,以此为前提,使学生找到回答问题的规律,掌握这种思维方式,进而使内容进一步深入。教师抓住学生喜欢解决疑难问题的特点,指导学生多读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这不仅让学生熟悉了课文,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从文本中寻找答案的方法,并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一问多能,直入重点课堂教学要力求透彻,讲究效率,用精当的问题取得最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可以适当加大问题的容量,力争做到一问多能。例如,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从“人物性格的多样性”这一角度进行突破,并适当引入“圆形人物”这一文学概念,帮助学生了解文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这既能使学生感受到剧中人物的真实性,又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在这种人际关系下剧中人物的各自行为。这不仅有助于引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加深他们对文本深刻内涵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动脑的习惯,又能使他们直接抓住文章的重点。
五、理解长句,揭示中心对于能够突出文章中心但含义晦涩、难以理解的句子,教师应注重以此设疑,引导学生理解,使学生逐步学会从含义深刻的句子中发现问题。如<中国石拱桥>中的“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一段话,其中,加粗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替换?这个长句是什么意思?教师应善于引导提问,使学生立即进入寻找答案的积极思维状态,这不仅能够分散课文难点,还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提问显得尤为重要。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这一思想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依据,对语文教学完全适用。
精心设计问题 提高探究能力 篇6
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产生思维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问题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和探索。将知识内容问题化,用有限的知识点来构建问题链,能使学生产生连续的思维活动和求知行为。
如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点D在AC上,AB=AC,AD=BD=BC。你能在图中找到几个等腰三角形?你能求出△ABC三个内角的度数吗?改变问题呈现方式,或对问题继续探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如图2,在△ABC中,∠A=36°,∠ABC=72°,∠C=72°,请你添加适当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四个等腰三角形。
■
教材中的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都不难发现图中有三个等腰三角形,并且根据计算可得出:∠A=36°,∠B=72°,∠C=72°。这个问题的给出不具挑战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进行改编后,通过小组合作,许多学生受教材中问题的启发,发现△ABC是个非常特殊的三角形,如果把∠C或者∠B平分,就能构造出两个小的等腰三角形:△ABD,△BCD,又发现△ABD和△BCD的顶角、底角度数都一样。继续构造相等的角就可以构造出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等腰三角形,于是发现了图3的四种方法。还有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想到图4的画法。
■
编后问题的设计在“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桃子”的最近发展区内,适度的探究激起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在解决了层层递进问题的同时,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事物的本质。
二、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学生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课堂教学是不是突出了这个中心,学生的参与程度是一个最显著的评价指标。面对学生的差异,教师给出的问题应该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问题设计要更有层次性。
例如对于“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一种方案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三角形的边角满足怎样的三个条件时全等,这个问题比较发散,对许多基础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说,会觉得无所适从。
换一个角度这样分层设计:(1)两个三角形满足一个条件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这时大部分学生都会想到,一个条件要么是一对角相等,要么是一对边相等。几乎所有学生都画出了如图(5)的情形,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了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这时教师再给出问题(2):满足两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这时学生想到了满足两个条件的情况有三种,两边对应相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两角对应相等,引导学生具体确定条件进行验证:①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一条边为6cm;②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和6cm;③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和60°。让学生画图、观察、比较得出满足两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那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条件呢?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三个条件,并列举出满足三个条件的情况有:三边对应相等,三角对应相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两角一边对应相等,而两角一边与两边一角又各有两种情况。如此问题引导,循序渐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对于需要探究的问题,同样是开放性问题,其合理性、发散性、深刻性又不尽相同,不同的问题设计同样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
如:对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性质的教学,通常有这样几种设计方案。
方案一:学生跟着教师按步骤画:(1)画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2)连接任意两点的线段,得三角形;(3)画出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然后提问题:为什么这三线交于一点。解决后总结得出: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然后让学生思考:在同一直线上三点能否确定一个圆?然后教师讲解。
方案二:直接给出作法和图形,然后提出问题“这样作的圆符合要求吗?”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
方案三: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进行引导。
问题一:(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2)思考这些圆的圆心的位置分布是否有规律?让学生动手实践得出结论。
问题二:(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你是如何做的?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2)观察并思考这些圆的圆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生画图、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交流,得出“这些圆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方案一中学生学得很扎实,学生通过模仿学会了画三角形的外接圆,但学得不灵活,许多学生会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结果是学生会做题,但不太会思考,不会创造。方案二中学生在他人已作好图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得出结论,学会画图。但学生没有动手实践,体会不深刻,许多学生会学得既不扎实,又缺乏创造。对于第三种方案,由于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层次、合理的开放性问题,学生在画图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分类思想,想到了三点的位置可能在同一直线上,也可能不在同一直线上,顺理成章地解决了许多教师回避的一个难题,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了“不在同一直线上”这个条件的重要性。
一、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变接受为探究
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产生思维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问题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和探索。将知识内容问题化,用有限的知识点来构建问题链,能使学生产生连续的思维活动和求知行为。
如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点D在AC上,AB=AC,AD=BD=BC。你能在图中找到几个等腰三角形?你能求出△ABC三个内角的度数吗?改变问题呈现方式,或对问题继续探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如图2,在△ABC中,∠A=36°,∠ABC=72°,∠C=72°,请你添加适当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四个等腰三角形。
■
教材中的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都不难发现图中有三个等腰三角形,并且根据计算可得出:∠A=36°,∠B=72°,∠C=72°。这个问题的给出不具挑战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进行改编后,通过小组合作,许多学生受教材中问题的启发,发现△ABC是个非常特殊的三角形,如果把∠C或者∠B平分,就能构造出两个小的等腰三角形:△ABD,△BCD,又发现△ABD和△BCD的顶角、底角度数都一样。继续构造相等的角就可以构造出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等腰三角形,于是发现了图3的四种方法。还有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想到图4的画法。
■
编后问题的设计在“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桃子”的最近发展区内,适度的探究激起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在解决了层层递进问题的同时,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事物的本质。
二、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学生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课堂教学是不是突出了这个中心,学生的参与程度是一个最显著的评价指标。面对学生的差异,教师给出的问题应该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问题设计要更有层次性。
例如对于“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一种方案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三角形的边角满足怎样的三个条件时全等,这个问题比较发散,对许多基础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说,会觉得无所适从。
换一个角度这样分层设计:(1)两个三角形满足一个条件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这时大部分学生都会想到,一个条件要么是一对角相等,要么是一对边相等。几乎所有学生都画出了如图(5)的情形,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了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这时教师再给出问题(2):满足两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这时学生想到了满足两个条件的情况有三种,两边对应相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两角对应相等,引导学生具体确定条件进行验证:①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一条边为6cm;②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和6cm;③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和60°。让学生画图、观察、比较得出满足两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那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条件呢?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三个条件,并列举出满足三个条件的情况有:三边对应相等,三角对应相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两角一边对应相等,而两角一边与两边一角又各有两种情况。如此问题引导,循序渐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对于需要探究的问题,同样是开放性问题,其合理性、发散性、深刻性又不尽相同,不同的问题设计同样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
如:对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性质的教学,通常有这样几种设计方案。
方案一:学生跟着教师按步骤画:(1)画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2)连接任意两点的线段,得三角形;(3)画出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然后提问题:为什么这三线交于一点。解决后总结得出: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然后让学生思考:在同一直线上三点能否确定一个圆?然后教师讲解。
方案二:直接给出作法和图形,然后提出问题“这样作的圆符合要求吗?”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
方案三: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进行引导。
问题一:(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2)思考这些圆的圆心的位置分布是否有规律?让学生动手实践得出结论。
问题二:(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你是如何做的?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2)观察并思考这些圆的圆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生画图、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交流,得出“这些圆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方案一中学生学得很扎实,学生通过模仿学会了画三角形的外接圆,但学得不灵活,许多学生会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结果是学生会做题,但不太会思考,不会创造。方案二中学生在他人已作好图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得出结论,学会画图。但学生没有动手实践,体会不深刻,许多学生会学得既不扎实,又缺乏创造。对于第三种方案,由于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层次、合理的开放性问题,学生在画图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分类思想,想到了三点的位置可能在同一直线上,也可能不在同一直线上,顺理成章地解决了许多教师回避的一个难题,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了“不在同一直线上”这个条件的重要性。
一、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变接受为探究
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产生思维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问题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和探索。将知识内容问题化,用有限的知识点来构建问题链,能使学生产生连续的思维活动和求知行为。
如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点D在AC上,AB=AC,AD=BD=BC。你能在图中找到几个等腰三角形?你能求出△ABC三个内角的度数吗?改变问题呈现方式,或对问题继续探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如图2,在△ABC中,∠A=36°,∠ABC=72°,∠C=72°,请你添加适当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四个等腰三角形。
■
教材中的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都不难发现图中有三个等腰三角形,并且根据计算可得出:∠A=36°,∠B=72°,∠C=72°。这个问题的给出不具挑战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进行改编后,通过小组合作,许多学生受教材中问题的启发,发现△ABC是个非常特殊的三角形,如果把∠C或者∠B平分,就能构造出两个小的等腰三角形:△ABD,△BCD,又发现△ABD和△BCD的顶角、底角度数都一样。继续构造相等的角就可以构造出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等腰三角形,于是发现了图3的四种方法。还有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想到图4的画法。
■
编后问题的设计在“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桃子”的最近发展区内,适度的探究激起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在解决了层层递进问题的同时,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事物的本质。
二、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学生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课堂教学是不是突出了这个中心,学生的参与程度是一个最显著的评价指标。面对学生的差异,教师给出的问题应该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问题设计要更有层次性。
例如对于“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一种方案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三角形的边角满足怎样的三个条件时全等,这个问题比较发散,对许多基础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说,会觉得无所适从。
换一个角度这样分层设计:(1)两个三角形满足一个条件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这时大部分学生都会想到,一个条件要么是一对角相等,要么是一对边相等。几乎所有学生都画出了如图(5)的情形,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了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这时教师再给出问题(2):满足两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这时学生想到了满足两个条件的情况有三种,两边对应相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两角对应相等,引导学生具体确定条件进行验证:①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一条边为6cm;②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和6cm;③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和60°。让学生画图、观察、比较得出满足两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那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条件呢?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三个条件,并列举出满足三个条件的情况有:三边对应相等,三角对应相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两角一边对应相等,而两角一边与两边一角又各有两种情况。如此问题引导,循序渐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对于需要探究的问题,同样是开放性问题,其合理性、发散性、深刻性又不尽相同,不同的问题设计同样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
如:对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性质的教学,通常有这样几种设计方案。
方案一:学生跟着教师按步骤画:(1)画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2)连接任意两点的线段,得三角形;(3)画出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然后提问题:为什么这三线交于一点。解决后总结得出: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然后让学生思考:在同一直线上三点能否确定一个圆?然后教师讲解。
方案二:直接给出作法和图形,然后提出问题“这样作的圆符合要求吗?”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
方案三: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进行引导。
问题一:(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2)思考这些圆的圆心的位置分布是否有规律?让学生动手实践得出结论。
问题二:(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你是如何做的?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2)观察并思考这些圆的圆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生画图、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交流,得出“这些圆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语文课堂如何精心设计教学问题 篇7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起点在哪里?笼统地说应在“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之处;具体地说,学生初读课文后,在谈感受时已知、已懂、已有所感悟的,就不必再讲再问了,教学起点应从学生质疑、从学生都关心、从教师最担心的问题开始。也就是说“问题”、“疑惑”是“教”和“学”的切入点。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在个人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对话、 生生对话解决提出的问题又产生新问题的过程。教学从问题开始,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形。反之,没有问题、看似一帆风顺的课堂,才是虚假的、低效的课堂。
1.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民主的环境和氛围,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使学生敢想敢问。在教学中,不难发现,走下讲台,蹲下身子,走进同学们中间,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能够让学生更亲近,教学效果更好。这样的教师往往都把自己当成平等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积极为学习共同体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与学融为一体。 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加入学生小组,成为合作者,共同讨论对问题的看法和体会,学生就自然把教师当成他们中的一员,产生共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想问。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到哪里, 学生想到哪里,教师按照备课预设的环节进行着自己的教学设计,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即使有个别学生有问题要问,老师也害怕离题太远, 一个手势就把学生的问题意识扼杀在摇篮里。新课改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的表现和学习过程,教师在备课是要预设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展示和交流,让他们真正体会和感受自我表现、互动交流和尝试成功的喜悦,学生参与了课堂的全程,不但学懂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享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创设认知上的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在整个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产生的新问题作为教学的结束点,让问题成为学生教与学的纽带。
2.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各种反馈回来的信息。教师应边听边想, 迅速判断:学生表述的语音是否准确,语意是否完整,是否围绕中心内容来提问等等。教师要能迅速接受并及时处理来自学生的信息,才能对症下药地进行启发、引导、纠正,千万不要忘记给学生以恰如其分的评价。 也可让学生比较、研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创设机会让中下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对语文兴趣不浓的同学发言,哪怕是极细小的进步,甚至只要说清楚都要给予肯定。教师的启发用语要精炼、亲切, 灵活多变。“你还知道什么?”“你读明白了吗?”培养学生大胆质疑要持之以恒,“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始终是语文教师进行问题意识培养的一个终极目标。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提问是一门学问, 更是一门艺术。我们要摒弃传统教学的“满堂灌”,也不能进行“地毯式” 的“满堂问”。课堂是线,问题便是珠子,如何将这珠子穿好,穿得恰当、得体、漂亮,真要老师一番匠心。语文课堂上怎样设计有效问题, 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是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课题。 我认为要把握好适时, (选择提问的时机合适,学生对学习内容有问题、必要提的时候。) 适度(把握问题的难度,跳跳就能摘到果子,问题过高或过于简单都失去发问的意义。) 适量(要问该问的问题, 不多问,不滥问,选择最必须解决的问题提问。) 全面(面向全体学生, 所提的问题都是全体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不同水平作出回答的,而不只针对好学生或学困生。)
1.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某个字读什么音,怎么写是无需探究的,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前苏联教育局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儿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实所具有的水平, 叫实际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所能达到的水平,是潜在水平。在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我们形象的把它称为“跳一跳, 摘果子”。老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太大或太容易都没有探究的价值。就拿 《颐和园》 这篇课文来说,老师就很注重问题的设计,在教“长廊”一部分时, 老师说:“这一段里藏了一个世界之最,看谁能找出来?”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都很感兴趣,因为要通过他们的学习有所新发现。再如学习“昆明湖”一段时“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句话老师设计“这一句中那个字用得最准确,说说你的看法”这个问题,也就是“滑”字妙用很值得探索,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再如教 《我的战友邱少云》 中的问题 “ 究竟是什么像刀一样在绞 ‘我’的心呢”,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稍加思索就可以想到是一种痛苦, 是战友被烈火焚烧的痛苦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经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进一步讨论之后,有觉得像刀一样在绞“我”心的还有担忧、无奈和绝望。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如教学 《守株待兔》 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成语意思,学生积极发言,并能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一成语的理解,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如 《穷人》 一课的结尾只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便戛然而止,这给读者留下了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尽显个性的好机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根据渔夫和桑娜的思想变化过程,选择自己的认知情感,推测想象 “拉开帐”子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由于教师善于利用教材留下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去开启学生的认知情感, 课文体现的夫妻情、邻里情,才尽显其美。
2.设计生成性的问题。也就是用老师的问题引出学生的问题。仍用 《颐和园》 为例,讲到长廊部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几千幅画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体会到长廊真长的特点。例如 《坐井观天》 中教师问 “同学们学了课文还想知道什么时”, 引出了一个学生的问题:“我想知道如果青蛙跳出了井口,会出现什么情况?” 《守株待兔》 寓言故事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那个人为什么不守几棵树而守一棵树”的问题都是在教学中的一些生成问题。在设计生成性问题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围绕课题设计。这样的问题往往用在讲读课文开始。如在教 《鸟的天堂》,课题中的天堂指什么? 鸟的天堂又指哪里呢? 《伟大的友谊》 抓住“伟大”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 《飞夺泸定桥》 可抓住“飞“和“夺”进行提问。 《草船借箭》 可抓住“借”等。 《可贵的沉默》 抓住“可贵的”设计问题,直入主题。
(2) 根据中心句设计。 《詹天佑》 一课开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围绕“杰出”和“爱国”设计问题,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抓住了他的哪些事迹来写呢?这样提纲挈领,学生学习思路也就打开了。
(3) 围绕课文思路设计。叶老说过:“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才理解得透彻。”紧扣文章思路设计问题,顺藤摸瓜,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教 《美丽的西沙群岛》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物产丰富,读读课文,看看哪些段落是写景色美丽的,哪些段落是写物产丰富的。
(4) 围绕重点、难点设计。重、 难点是学生学习中难以理解的地方, 抓住这些方面提问,可以解决学生的疑惑,突破难点。如教 《养花》 一文的最后一段,作者说:“有喜有忧、 有笑有泪……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难点所在, 可以提问“为什么说忧和泪也是乐趣呢”?通过这个提问可以使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乐趣的含义:赏心悦目是乐趣,多得知识是乐趣,付出劳动是乐趣,分享成果是乐趣,当然为喜欢的东西流泪献真情也是乐趣。自然而然理解了“忧”和“泪”也是作者的乐趣了, 难点也突破了。 《凡卡》 《穷人》 等课文的结尾都有一定的寓意,抓住这些难点提问,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就能理解重、难点。
(5) 围绕含蓄语句设计。高年级课文中有的句子含义很深,有的是揭示主题的中心句,有的是寓意深刻的含蓄句,对这些句子进行剖析、挖掘,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中出现的“碰壁”一段, 《金色的鱼钩》 可抓住最后一句话“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设计“为什么说长满红锈的鱼钩是金色的”展开讨论。 《苦柚》 一文中华侨赞扬小姑娘的话“孩子,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苦柚子也会变甜的” 等等,在这些地方着力设问探究,对理解课文,进行思想教育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精心设计问题的技巧与要领 篇8
一、学习的启动阶段, 以问题开路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是数学知识的情境化。有了问题, 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 学生的思维就有了动力。在课堂上, 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把所要学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使学生产生探索奥秘的强烈愿望。以疑促学、以问导读, 学生就会学得投入、学得扎实。如在学习“角的度量”时, 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
1.你在量角器上看到了什么?
2.度量角的单位是度, 1°是怎样确定的?
3.角的度量的步骤是怎样的?请你概括出来。
4.读数时, 应注意什么?
5.量一量书中<3的度数。
这些问题不仅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 而且能使学生在自学中学会怎样自学读书、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同时, 教师把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能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意识,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知识的过渡阶段, 以问题为桥梁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连贯性, 任何新知的产生, 或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或以学生的原有知识为基础。教师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选准新知的切入点, 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冲突处提出过渡性问题, 便可以架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 为学生学习提供思维的支点, 从而尽快实现由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如学习“小数除以小数”时, 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复习后, 将复习题中的“56.28÷67”改为“56.28÷0.67”作尝试练习, 并提出问题:
1.“56.28÷0.67”与“56.28÷67”有什么不同?
2.在计算时应作怎样的转化, 才能顺利计算?
3.除数缩小为原来的1/100, 被除数应怎样变商才不变?根据是什么?
学生在有效复习铺垫的基础上, 通过合作学习, 学生很快找到了“56.28÷0.67”不能直接计算的症结, 并通过看、想、说的形式, 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了研究, 初步总结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真正体验到发现、研究、探索的快乐, 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也进一步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概念、规律时, 以问题深入
概念、规律的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概念的教学必须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挖掘概念的本质, 从概念的导入为基点, 引导学生感知实例、抽象概括, 揭示规律, 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领略其中所蕴涵的新的数学理念、思想、方法等。如学习“三角形的认识”后, 笔者让学生操作:用10厘米和6厘米的小棒作三角形的两条边, 再从18厘米、12厘米、4厘米、1厘米的小棒中任选一根, 能拼成几个三角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发现只有选择12厘米的小棒才能拼成三角形, 而其它三根小棒都无法拼成。此时学生头脑中产生了疑问, 而疑问必然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 进而反复拼摆, 通过操作最终发现了三角形三边长度互相制约的奥妙, 从而产生了对三角形的更深层次上的认识。再如, 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 为了使学生不停留在只会背诵而不理解的层次, 笔者提问:为什么7的口诀第一个数一个比一个多1, 而得数却一个比一个多7呢?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动力, 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探讨, 升华了对口诀的认识。
四、运用知识阶段, 以问题扩展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通过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一) 以问题带动知识间的联系。
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由于思考问题的局限性和盲目性, 往往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进行全面的分析。因此教师必须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巧妙地设计各种类型的问题, 通过练习, 引导学生变换思考角度, 善于在变化中求真、求新, 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和灵活性。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 笔者提出问题:某班有学生54人, 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5, 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解题前, 笔者提问:怎样理解“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5”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有的说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5/4, 有的说男生比女生少1/5, 有的说女生比男生多1/4, 还有的说男生、女生分别占全班的4/9、5/9, 也有的说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5。学生从各个角度对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分析, 接着笔者鼓励学生:你们能用不同的解法解答此题吗?通过解题、交流汇报, 多种解法从学生的笔下流涌而出。
(二) 以问题加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联系实际生活, 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意识,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并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逐步深化、步步发展、层层提高。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后, 笔者出示了以下问题:
1. 希望小学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圃, 长8米。
在修建校园时, 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 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这个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 长50米, 宽40米。
扩建校园时, 操场的长增加了10米, 宽增加了8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这样的问题, 不但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社会价值, 而且使学生领悟出了“数学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的道理;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策略的掌握和运用, 而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五、知识的复习阶段, 以问题贯穿
复习是教师指导学生系统整理知识、强化数学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树立新的理念,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 有序整理和有效构建知识网络, 使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
精心设计问题 篇9
一、创设情境, 在引入新课时设计问题序列,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学习中, 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 还是知识的运用, 都离不开知识产生的环境和适用的范围。尤其是在新课的引入过程中, 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 精心创设问题序列, 通过适当引导, 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那么, 如何在引入新课时设计问题序列呢?
我认为, 教师设计问题序列时, 应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以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案例l:已知函数y=x-2, (1) 它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 (2) 它的图象具有怎样的对称性? (3) 它在 (0, +∞) 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4) 它在 (-∞, 0) 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上述第 (3) 、第 (4) 问的解决实际上为偶函数在对称区间单调性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具体示例。在这样的感性认识下, 接着可安排如下问题序列:
问题1:已知奇函数f (x) 在[a, b]上是减函数, 试问:它在[-b, -a]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问题2:已知偶函数f (x) 在[a, b]上是增函数, 试问:它在[-b, -a]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问题3:奇、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有何规律?
这样层层设问, 步步加难, 就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求知的高度。同时, 上一个问题的解决也为一般结论的得出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
二、在探究过程中设计问题序列,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因此, 新知识的学习都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参与, 才能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精心的设问是关键。
案例2:在教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 可设计下列问题序列:
问题1:1+2+3+…+100=? (这是学生小学就已具备的高斯求和知识, 可以自行解决)
问题2:能否用上述方法解决等差数列的和Sn?从特殊到一般Sn= (a1+an) + (a2+an-1) +……
问题3: (a1+an) = (a2+an-1) =……是否成立?
问题4:按上述匹配法, 可分多少组? (教师分析, 学生思考后, 结合n的特值, 容易得出:取决于n的奇、偶性)
问题5:上述结论类似于哪个公式?梯形的面积S如何求得?引例中的钢管数如何求得?类似地能否求Sn。
三、在范例教学中设计问题序列,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范例教学也是学生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 在范例教学中, 应注重设问, 挖掘问题本质, 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 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3:在学习了等比数列基本知识后, 为了加深学生对等比数列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可设计一个常规问题:已知:等比数列{an}中, Sn=16, S2n=64, 求S3n=?然后再引出以下问题序列:
问题1:本题与前面涉及的问题是否相同、相似及相关?解决数列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问题2:能否利用等比性质, 即:an=am·qn-m (n≥m) 将am后面的项转化为a1, a2…am来表示, 沟通未知和已知的联系?
问题3:由题意, 易求此数列的依次每m项的和, 将这些和看作一个数列, 是什么数列?能否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新数列求通项的问题。
问题4:我们知道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能否从函数角度考虑本问题。即, ∴ (qn, Sn) 在直线上, ∴点 (qm, Sm) , (q2m, S2m) , (q3m, S3m) 三点共线。故可从斜率相等入手, 求出S3m。
精心设计问题 篇10
1.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 让对话走向深度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虽然也注重通过阅读导读问题的设计, 但是由于问题的设计缺乏一些针对性, 这些问题显得过大或者过宽, 学生虽然也与文本进行了对话, 课堂表面上看来似乎也非常热闹, 但是, 在实际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并不一定真正深入文本, 因此, 教师要注重问题设计的针对性, 从而使生本对话走向纵深。
如在教学苏教版 《司马迁发愤写 〈史记〉》 一课时, 课文主要通过对司马迁人物的描写, 使学生对史记的由来以及创作历程有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在教学时, 教师依据这篇文章的线索“司马迁发愤写 《史记》 的原因和结果”设计了如下导读问题: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现了司马迁不忘父亲的嘱托, 忍辱负重, 发愤著书的精神? 《史记》 这部著作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这几个导读问题与文本主线、文本内容密切相关, 因此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与文本密切对话的兴趣, 在这些导读问题的引领下, 学生通过再次深入文本, 与文本对话, 很容易就感受到司马迁的崇高品质与精神。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 问题的设计抓住了司马迁的主要事迹切入, 针对性强, 为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奠定了基础, 提升了对话的深度。
2.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 让对话具有厚度
现在大都提倡简约之风, 但是流行简约并不意味着只可以提出一个问题, 为了使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更具厚度,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程度更深刻, 教师还可以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导读问题, 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一步一步地与文本深入对话, 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 《莫泊桑拜师》 一课时, 为了使学生真正了解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写作的, 在学生与文本对话时, 笔者着重设计了以下具有层次性的导读问题:莫泊桑在拜师时, 主要针对哪些问题向福楼拜请教?在拜师请教写作的过程中, 莫泊桑首先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什么?福楼拜是如何回答他的?他第二次请教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莫泊桑第三次向福楼拜请教什么问题?福楼拜又是如何回答的?从此以后, 莫泊桑在写作上取得了哪些成就?由此你懂得了什么?在这些导读问题的引领下, 学生不仅对课文有了更多的了解, 而且在对话的过程中增强了对话的厚度, 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 教师主要就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导读话题, 并且在导读话题的设计上, 教师主要遵循了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 层层递进, 从而使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获得了对人物形象的深刻认识, 教学效果显著。
3.设计有开放性的话题, 让对话具有广度
在阅读教学中, 不同的学生对文本有着不同的感悟与理解。在基于对话的课堂上, 教师如能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导读问题, 让学生畅所欲言,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或认识更具广度。
如在教学苏教版 《理想的风筝》 一课时, 课文主要通过对刘老师几件事情的具体描写, 使一位意志坚强、乐观开朗、热爱学生、热爱工作、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刘老师形象跃然纸上。在课堂教学时, 为了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刘老师的崇高品质,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极具开放性的导读话题:“课文中写了刘老师的几件事, 哪件事最能打动你?请你想一想, 说一说。”在这个极具开放性导读话题的引入下, 学生展开了与文本的深入对话, 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 真正走近了刘老师, 走进了刘老师的内心世界, 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获得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刻解读。
精心设计问题 篇11
【关键词】阅读教学;核心问题;设计方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核心问题”,对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教学,对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就是说核心问题主宰着整个教学进程,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往往能以问题引发思考,将学生思维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因此核心问题设计是否有效决定着课堂的成败。为了让核心问题最大程度地发挥成效,核心问题的设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核心问题设计必须具有“整体阅读,深化理解”的带动性
所谓“整体阅读”,不是指让学生读课文并大致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而是让学生围绕着一个或者几个“话题”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即引导学生从课文整体的角度去理解课文的情节、课文的脉络、课文中的人物、课文中的事件、课文的表现手法等等。这就要求给学生一个切入点,让学生在这个切入点的引导下得到真正深刻的阅读体会。在这方面,“核心问题”可以说是有着绝对的优势。教学课文《詹天佑》时,可抓住概括全文思想内容的句子:“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设计一个核心问题:你从课文哪些语句能感受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结合有关的词句,说说理由。)学生看到这一问题,自然会联想当时当地的情况: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阻挠、工程技术人才缺乏、劳动工具落后、在勘测路线时地势又险峻、气候又恶劣、在开凿隧道时又要过很多高山(居庸关山势那么高岩层那么厚、八达岭隧道又是那么长);在设计线路时,青龙桥附近的坡度又特别大等。尽管当时当地的困难很大,可是,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一丝不苟地工作(周密地勘测线路;采用了不同的凿进方法;设计了巧妙的“人”字形线路。)并提前两年竣工,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样设计的问题,教师教的目的明确,学生学的也明白。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认真思考,讲出学生对“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句有较深刻的理解。詹天佑强烈的爱国之心及杰出的才干会深深地铭刻在每位学生的心里。再加上教师不失时机地点拨、引导,学生就会懂得:不管是写文章还是读文章一定要“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读文章,注意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可以对文章了解得更加透彻;写文章注意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可以使文章表达得效果更好,真切感人。
二、核心问题设计必须具备“凝聚话题,优化活动”的支撑性
“凝聚话题”就是减少提问,“优化活动”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长时间的阅读、思考、研讨、交流的机会。也就是说“核心问题”有利于大量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而不是像我们平时的教学一样,教学内容的推进主要依靠师生之间的问与答来进行。如在教学《夹竹桃》一课中关于侧面烘托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设计:(1)课题是夹竹桃,可季羡林老爷爷为什么要用一个小节来写夜来香、玉簪花、菊花等其他花呢?(2)课题是夹竹桃,可季羡林老爷爷花了整整一个小节写夜来香、玉簪花、菊花等其他花,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理由是什么?这两种提问看似大同小异,效果却是大不相同的,我在教学中将它处理成第二种。这种提问将两种观点放在学生面前,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至于到底是不是值得写,则是完全可以各抒己见的。
这个问题在教学中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这一问题的形成明显的长时间地延伸了学生的活动板块。这样的教学,可以基本上消除课堂上那种琐碎的“连锁式问答”。
三、核心问题设计必须具备“精细思考,深刻探究”的凝聚性
“核心问题”应有利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让学生的眼光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达到让学生精细思考、深刻探究的目的,而这种精细思考与深刻探究,又始终是围绕着某条主线进行的。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汶川地震发生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仔细研读文本,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细节描写,二是环境描写,三是侧面描写。这些内容集中表现了谭老师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本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于是,我们可以将教学分为三大板块,每一个板块设计一个核心问题。第一板块的核心问题是:“紧扣题目,抓住细节,体会人物形象。即找出文中描写谭老师最后姿势的句子,从细节描写中感受谭老师是个怎样的人”。第二板块的核心问题是:“感受环境描写和场景描写,体会表达效果。即找出文中描写大地震来临时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三板块的核心问题是:“学习侧面烘托,丰富人物形象。即阅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列举了哪些人物对谭老师的评价,为什么要写这些评价?”
这三个“核心问题”。第一个能解决对课文内部层次的理解,第二个能解决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第三个能解决对课文的语言欣赏。就实施情况来看这第三问,学生的讨论就异常地精彩:
问题的提出便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的眼光易于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学生思考精细了、探究也更趋深刻,研讨的气氛浓厚了,这就是“核心问题”的牵引在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精心设置合理有效的核心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然,“核心问题“并不能完全替代课堂上所有的提问。它是教学设计的主干,其它的“枝叶”还需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在课堂上生成,这样才能使让我们的教学有一天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2008—10. 出版:山西教育出版社编辑:《小学语文教学编辑部》
[2]语文报社总编:蔡智敏,主编:裴海安.《语文教学通讯》2008—4.出版
精心设计问题 篇12
一、核心问题设计必须具有“整体阅读,深化理解”的带动性
所谓“整体阅读”,不是指让学生读课文并大致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而是让学生围绕着一个或者几个“话题”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即引导学生从课文整体的角度去理解课文的情节、课文的脉络、课文中的人物、课文中的事件、课文的表现手法等等。这就要求给学生一个切入点,让学生在这个切入点的引导下得到真正深刻的阅读体会。在这方面,“核心问题”可以说是有着绝对的优势。教学课文《詹天佑》时,可抓住概括全文思想内容的句子:“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设计一个核心问题:你从课文哪些语句能感受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结合有关的词句,说说理由。)学生看到这一问题,自然会联想当时当地的情况: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阻挠、工程技术人才缺乏、劳动工具落后、在勘测路线时地势又险峻、气候又恶劣、在开凿隧道时又要过很多高山(居庸关山势那么高岩层那么厚、八达岭隧道又是那么长);在设计线路时,青龙桥附近的坡度又特别大等。尽管当时当地的困难很大,可是,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一丝不苟地工作(周密地勘测线路;采用了不同的凿进方法;设计了巧妙的“人”字形线路。)并提前两年竣工,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样设计的问题,教师教的目的明确,学生学的也明白。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认真思考,讲出学生对“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句有较深刻的理解。詹天佑强烈的爱国之心及杰出的才干会深深地铭刻在每位学生的心里。再加上教师不失时机地点拨、引导,学生就会懂得:不管是写文章还是读文章一定要“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读文章,注意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可以对文章了解得更加透彻;写文章注意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可以使文章表达得效果更好,真切感人。
二、核心问题设计必须具备“凝聚话题,优化活动”的支撑性
“凝聚话题”就是减少提问,“优化活动”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长时间的阅读、思考、研讨、交流的机会。也就是说“核心问题”有利于大量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而不是像我们平时的教学一样,教学内容的推进主要依靠师生之间的问与答来进行。如在教学《夹竹桃》一课中关于侧面烘托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设计:(1)课题是夹竹桃,可季羡林老爷爷为什么要用一个小节来写夜来香、玉簪花、菊花等其他花呢?(2)课题是夹竹桃,可季羡林老爷爷花了整整一个小节写夜来香、玉簪花、菊花等其他花,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理由是什么?这两种提问看似大同小异,效果却是大不相同的,我在教学中将它处理成第二种。这种提问将两种观点放在学生面前,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至于到底是不是值得写,则是完全可以各抒己见的。
这个问题在教学中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这一问题的形成明显的长时间地延伸了学生的活动板块。这样的教学,可以基本上消除课堂上那种琐碎的“连锁式问答”。
三、核心问题设计必须具备“精细思考,深刻探究”的凝聚性
“核心问题”应有利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让学生的眼光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达到让学生精细思考、深刻探究的目的,而这种精细思考与深刻探究,又始终是围绕着某条主线进行的。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汶川地震发生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仔细研读文本,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细节描写,二是环境描写,三是侧面描写。这些内容集中表现了谭老师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本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于是,我们可以将教学分为三大板块,每一个板块设计一个核心问题。第一板块的核心问题是:“紧扣题目,抓住细节,体会人物形象。即找出文中描写谭老师最后姿势的句子,从细节描写中感受谭老师是个怎样的人”。第二板块的核心问题是“:感受环境描写和场景描写,体会表达效果。即找出文中描写大地震来临时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三板块的核心问题是“:学习侧面烘托,丰富人物形象。即阅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列举了哪些人物对谭老师的评价,为什么要写这些评价?”
这三个“核心问题”。第一个能解决对课文内部层次的理解,第二个能解决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第三个能解决对课文的语言欣赏。就实施情况来看这第三问,学生的讨论就异常地精彩:
问题的提出便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的眼光易于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学生思考精细了、探究也更趋深刻,研讨的气氛浓厚了,这就是“核心问题”的牵引在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精心设置合理有效的核心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然“,核心问题“并不能完全替代课堂上所有的提问。它是教学设计的主干,其它的“枝叶”还需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在课堂上生成,这样才能使让我们的教学有一天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发展。
摘要:所谓的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引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它在阅读教学能做到“一问能抵许多问”艺术效果,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
【精心设计问题】推荐阅读:
精心设计数学问题10-24
精心设计开头12-04
精心设计和施工11-15
精心设计打造高效课堂08-15
精心设计语文学习活动08-13
精心设计教案 构建有效课堂11-27
精心设计好记叙文开头和结尾教学设计12-03
精心设计小学英语课堂_激发学生学习兴趣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