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利益

2024-09-19

教师利益(精选11篇)

教师利益 篇1

改革开放后, 随着民办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民办学校教师形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由于性别的差异与社会角色的不同, 民办学校女教师成为这个新的社会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但是, 这个特殊群体的性别利益经常受到损害, 这无论是对民办学校女教师本身还是对民办学校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造成了不良后果。进一步讲, 不能保护好民办学校女教师性别利益对整个民办教育事业也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 探讨民办学校女教师性别利益受到损害的原因, 提出保护民办学校女教师性别利益的对策, 切实保护好民办学校女教师的性别利益, 对于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推动先进性别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民办学校女教师性别利益受到损害的表现

性别利益就是基于性别因素而形成和产生的利益。女性由于生理性别的原因, 在其生理期应当受到特殊的照顾和保护, 在工作中不能用男性化的标准或无性别差异的标准衡量和要求女性, 否则就是对女性性别利益的侵害。民办学校女教师的性别利益经常受到损害。具体表现为:民办学校教师招聘中的性别歧视和“孕产”歧视;学校在安排教学工作的时候, 一般不会考虑女教师的生理期应该受到保护而适当减轻工作量的问题, 使处于生理期的女教师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对于怀孕待产的女教师往往是通过不续签聘用合同的方式变形辞退怀孕待产的女教师;年轻女教师容易受到性骚扰。

二、民办学校女教师性别利益受到损害的原因

1. 民办学校的运作机制是女教师性别利益受到损害的直接原因

和公立学校的单一身份和单一角色相比, 民办学校具有双重身份和双重角色, 一方面法律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是非营利的公益性组织, 这一身份角色与公立学校一样;另一方面民办学校具有盈利的诉求, 因为民办学校是由民间投资兴办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其运行遵循市场经济的法则, 这种身份角色和企业没有本质区别。民办学校始终以不协调的双重身份扮演着相互矛盾的双重角色, 而两者相比, 民办学校最真实的身份和角色则是后者, 因为能否盈利是关系到民办学校生死存亡的问题。增加收入和减少开支成为民办学校的黄金准则, 在不增加学费的情况下多招收学生是增加收入的唯一渠道, 减少教师的数量、增加教师工作量是减少开支的主要渠道。所以, 民办学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 尽量招聘业务能力强而又能保证不耽误工作的教师, 从性别上说, 男教师比女教师更符合民办学校的要求, 民办学校更倾向于招聘男教师而不是女教师。在女教师怀孕和生育的时候, 为了保证学校的经济利益和教学工作的连续性, 学校会通过不续签合同等“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变相辞退孕产女教师, 这种做法维护了学校的利益却损害了孕产女教师的利益。

2. 国家的缺位是民办学校女教师性别利益受到损害的根本原因

尽管国家法律规定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 民办学校教师和公办学校教师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而实际上学校与学校之间, 教师与教师之间因为学校性质的不同其社会地位是不同的。国家只是从抽象的法律层面规定了民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 国家并没有从资金、制度等可操作性的方面保障民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利的实现, 保障民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教师平等法律地位的实现。在公立学校中, 由于在教师、学校和国家三者的关系中国家是以实然的第三方出现, 国家通过学校为女教师性别利益的保障提供资金和制度的支持。民办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资方与劳方的关系, 其中, 国家是以超然的第三方的身份出现, 在学校与女教师具体的利益关系中国家缺位, 国家没有承担起应当承担的责任, 国家不能从制度或资金方面支持民办学校保护孕产女教师的合法利益。民办学校从自身的利益考虑, 不想承担或无力承担女教师怀孕生育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不想维护或无力维护女教师的性别利益, 通过“合情”“合理”又“合法”的方式变相辞退怀孕即将待产的女教师, 让女教师自己承担由于怀孕和生育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因此, 由于国家的缺位, 民办学校女教师的性别利益无法得到保障而造成损害。

3. 妇联组织对民办学校女教师群体的忽视是重要原因

各级妇联组织没有主动和民办学校协同起来在民办学校中选举妇女主任或成立妇女组织、负责和妇联组织沟通联系、及时传达妇联组织关于妇女工作或妇女问题的信息及精神等、及时反映民办学校女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使民办学校成为妇联组织工作的盲区。民办学校女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并没有进入妇联组织的视野, 引起妇联组织对这一群体的关注, 使民办学校女教师失去了专属于自己性别的组织保障, 无法从社会组织的层面保障自己的性别利益。这是民办学校女教师性别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因。

4. 落后性别文化和性别观念的存在是主要原因

尽管中国政府把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来贯彻落实, 推动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先进性别文化的建设。但是, 落后的性别文化和性别观念依然存在。落后的性别文化和性别观念的存在是民办学校女教师性别利益受到损害的主要原因。落后的性别文化和性别观念影响民办学校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和管理行为。在学校的利益与女教师的性别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 学校管理者习惯性地以牺牲女教师性别利益的方式保障学校的利益, 而没有想方设法借助政府或社会组织的力量通过合理的方式同时保障二者的利益, 认为牺牲女教师的性别利益是理所当然的。

三、保护民办学校女教师性别利益的对策与建议

1. 妇联组织要关注民办学校女教师这个特殊群体

妇联组织要把民办学校女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纳入自己的视野, 关注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和工作状况, 发挥自己的组织优势, 保护女教师的性别利益。妇联组织要主动和民办学校联系, 在民办学校建立起妇女组织, 作为联系妇联与民办学校女教师的纽带, 并且选举产生妇女主任, 使民办学校的妇女工作组织化、常态化, 把民办学校女教师性别利益的保护作为妇联工作的一部分。

2. 国家要切实担当起性别利益保护的责任

生育不但是女性一个人的事情, 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情, 而是一个涉及到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事情。所以, 要让女性自己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承担起生育成本是不合理的。对于民办学校女教师而言, 让一个自负盈亏的民办学校承担起女教师的生育成本也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国家不但要通过立法从抽象的法律层面保障民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女教师的平等地位, 而且要从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层面保障民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女教师的平等地位的实现。在民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女教师的关系中, 国家不能以超然的第三方的姿态出现, 应该以实然的第三方出现。国家的缺位使女教师性别利益的保护失去了坚强的基础。国家可以通过设立生育基金、性别利益保护基金等方式从资金方面为民办学校保护女教师的性别利益提供支持, 国家由超然者变为实然者, 充分发挥作用, 切实担当起性别利益保护的责任。

3. 民办学校女教师要维护好自己的性别利益

民办学校女教师要树立起“四自”精神, 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四自”精神,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以较高的教学水平和高尚的师德精神赢得学校、家长和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当自己的性别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要据理力争, 同时, 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妇联组织积极反映情况, 争取得到组织的帮助, 通过组织解决问题, 有效维护自己的性别利益。

4. 积极推进先进性别文化建设

推进先进性别文化建设, 为维护民办学校女教师性别利益构建良好性别文化环境。先进性别文化是以性别平等为核心的性别文化,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性别关系中的体现。各级妇联组织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民办学校开展先进性别文化教育, 培养民办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们的性别平等意识, 使他们真正理解性别平等的涵义, 理解性别平等与性别差异的关系, 理解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意义、途径、方式、方法等。在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中自觉抵制性别歧视现象, 建构性别和谐与性别公正的工作环境, 维护女教师的特殊利益。

摘要:民办学校女教师是新兴社会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民办学校女教师的性别利益经常受到损害, 原因是民办学校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国家的缺位、妇联组织对民办学校女教师群体的忽视以及落后性别文化与性别观念的存在。提出保护民办学校女教师性别利益的对策和建议:妇联组织要关注这个群体, 国家要担当起保护性别利益的责任, 女教师要维护自己的性别利益, 积极推进先进性别文化建设建构良好的性别文化环境。

关键词:民办学校,女教师,性别利益

教师利益 篇2

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共成立80周年大会上,时任总书记江泽民提出,要防止“既得利益集团”,并强调“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在此之后,“既得利益集团”或曰“既得利益阶层”问题成为重要话题。我想在此扼要地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既得利益阶层”问题,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大问题。但是,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由于种种复杂原因未能真正展开和深入下去,以致迄今众说纷纭,分歧较大。因此,当务之急和最为重要的是运用科学方法,深入而系统地进行调查研究。

第二,对于“既得利益阶层”这一词语和概念,给予合理的界定和把握。按照权威辞书的解释,“既得”即“已经得到”或“已经成为事实”,“利益”即“好处”,“阶层”即“根据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划分的层次”。综合起来,所谓“既得利益阶层”,应该是“已经得到利益或好处的阶层(或群体、团体)”。这就表明,“既得利益阶层”作为一个属概念或上位概念,内涵丰富,外延寬广。其中包含着作为其下位概念的“权贵(资本)阶层”,但这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有些论者在批判和谴责祸国殃民的“权贵(资本)阶层”时,往往用“既得利益阶层”概念来表达,有失严谨。实际上,在“权贵(资本)阶层”之外,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也逐渐产生了广泛而众多的其他“既得利益阶层”。在“既得利益阶层”之外,还形成了某些“利益受损群体(阶层)”。这种利益受损阶层以及弱势群体(阶层)之所以利益“受损”和成为“弱势”,或许有其本身的种种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与“权贵(资本)阶层”在现行体制下无限扩张而得不到制度性的约束、制衡有紧密关联。因此,对“既得利益阶层”问题,必须当作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加以研究和解决,顾及各个方面、各个类型、各个层级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切不可顾此失彼。

第三,当前“既得利益阶层”的现实状况如何?是否已经形成或发展到什么程度?有人认为,在我国,它不仅现在没有形成,将来也不可能形成。这未免太武断了。依我看,当前的“既得利益阶层”,一般地说,不仅已初步形成,而且还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不断分化而走向多样化、多元化的必然结果。现在的问题是,必须对其利益之取得是否合理和合法(取之“有道”还是“无道”)作出基本的分析和辨别,分清哪些是合理合法的,哪些是不合理不合法(违法的)。

当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强势的“权贵(资本)阶层”不但已经形成,而且似乎正在从“自在阶段”向“自为阶段”过渡或转化。反腐败斗争难以真正深入,政治体制改革难以有实质性进展,主要根源也就在此。

教师利益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自教育部2 0 01年6月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始, 我国进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八次课程改革确实使中国教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 不论是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学校的领导与管理变革, 都推动中国教育不断走上新台阶。但在新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课堂教学中的虚假互动现象;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无效性问题;学生主体地位泛化现象;课程整合表面化、肤浅化现象等。而这些现象之存在, 其根源在于教师对改革的理解、把握与调控的程度。分析现象存在的原因, 既有教师“难于”适应课程改革的原因, 也有教师“不自觉”执行课程改革的原因。教师“难于”适应课程改革的问题很好理解, 这既可能是来自理论深度的问题, 也可能是来自实践复杂性的问题, 还有可能是来自时间适应性的问题。但对于教师“不自觉”践行课程改革的问题似乎就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因为教师“自觉性”问题不仅关涉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还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缘何“不自觉”践行新课程改革呢?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特指出:利益就是人的行动的唯一动力;[1]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由此可见, 利益是影响人们行动选择以及是否积极参与其中的重要因素。当个体在行动中找到利益结合点时, 个体行为就会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而当个体在行动中未找到利益结合点时, 个体行为就会表现出消极性与不自主性。因此, 教师之所以未能自觉践行新课程改革, 其实是与教师的利益问题密切相关的。那么,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的利益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呢?

本文试图从“利益冲突”的视角分析教师未能自觉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并试图站在合理看待教师作为“物质利益主体”与“精神利益主体”的立场上尝试提出解决办法, 以期社会能够关注教师的群体利益, 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及时扫清障碍。

二、教师的利益冲突表现形式

要想了解利益冲突, 就要先了解利益矛盾, 因为利益矛盾是利益冲突的起点, 找到了矛盾点就相当于找到了冲突之所在。对利益矛盾是具有不同理解的, 第一种是指需要主体与需要对象之间的矛盾, 实质是利益需要能不能满足的矛盾, 是利益能否实现的矛盾。第二种是指“利益的矛盾”, 亦即以利益为“主体”的矛盾。第三种是指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2]本文倾向于第一种理解, 意指教师作为利益主体与需要对象之间产生的矛盾。利益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出很多类型, 本文取其按照性质划分的“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之分。因此, 此处教师的利益冲突指教师作为利益主体之时在对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追求的过程中, 由于未能很好地满足教师利益主体的需要而产生的矛盾。

(一) 教师的物质利益冲突表现

物质利益也称“经济利益”, 是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和满足。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3]而教师的物质利益冲突就表现在教师作为物质利益主体与物质生活之间产生的冲突, 其实质是教师的物质利益需要不能被满足而导致冲突的产生。

1. 教师作为“人”的基本需求被弱化

由于受到社会身份认知以及中国传统教师观念的影响, 教师被看做“圣人”, 被理解为“师表”, 作为“教师”的社会角色在某种意义上掩盖了其作为“人”的社会角色, 这直接导致“教师”社会角色的扩大化以及“人”的社会角色缩小化, 而后果就是社会只看到了“教师”的存在而无视“人”的存在, 把“教师”与“人”看做两个独立的个体, 而非统一的整体。

“教师”这一社会角色意味着什么呢?在这里我们不妨用一些词语来表达社会对教师角色的理解与要求:“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只问付出, 不计回报”“无私奉献”“辛勤耕耘”等等诸如此类的词语都在表达着社会对“教师”的“正常”理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教师作为“教师”的社会角色被进一步强化, 因为教师不仅承担着对学生发展负责的重任, 还承担着对学校发展负责的重任, 更承担着对新课程改革成败的重任。教师的角色身份以及社会责任被不断的强化, 但有谁问过:教师仅仅是作为“教师”这一单一社会角色而存在的吗?我们不否认教师应该具备优良品质, 也不否认教师应该肩负一定的责任, 但问题在于如果一味夸大教师作为“教师”的社会角色, 而忽视教师作为“人”的社会角色, 对教师而言, 是否公平呢?

再来看看“人”这一社会角色又意味着什么?作为“人”就意味着具有七情六欲, 意味着具有生活的基本需要, 意味着具有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位的需要。既然教师同属于“人”, 因此, 也一样不能免俗。如果作为“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未能得到满足, 将会直接影响教师作为“教师”社会角色的尽职履行。因为, 教师的生活状况、生活质量、生活感受与生活体验, 对其教学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4], 忽视教师的基本的物质利益需求, 将会影响教师对工作的自觉性,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进而影响整个课程改革实施的自觉性。

可见, 夸大“教师”社会角色, 一味用单一的“教师”的标准要求作为“人”的教师, 而忽视教师作为“人”的正当的物质利益需求, 不仅不能满足社会对“教师”社会角色的需要以及期待, 在导致教师发生物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 还会严重挫败教师工作的自觉性。

2. 教师作为“改革践行者”的附加劳动被弱视

第八次课程改革不同于以往的课程改革, 它是以课程为核心波及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 它更加广泛、全面、深入, 对教育领域的实践者——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这种高要求需要教师在时间上投入更长, 在思维空间上占有更广, 在精力上付出更多。

时间上更长, 指教师备课时间更长, 课前的准备与预设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灵活应对动态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否则, 课堂上学生主动活起来的同时, 恰恰是凸显教师教学无能无助的时候, [5]任何一个教师都不想面对这样的尴尬, 更不想体验这样的挫败, 因此, 要想很好地践行新课改, 教师就必须在备课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做好充足的准备。

思维空间上更广, 指课程资源涵盖范围更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媒介不再局限于课程 (这里的课程指的是狭义的教材内容) 。当前, 课程只是一个点, 我们要以这一个点为基础扩展出一个面, 甚至拓展出一个立体结构, 使课堂成为一个具有放射性功能的“场”。在这个“场”之内, 我们以课程为媒介, 但又不拘泥于课程, 同时还要把我们的思维延伸到这个“场”之外, 去寻找“场”内的结合体, 甚至在“场外”创造“场内”的生成物。因此, 教师的视野要更加宽广, 思维要更加积极活跃, 以促进有效课堂学习的生成。

精力上更多, 指以知识为载体的课程性质发生了变化, 教师对于课程应该有更多文本式的理解, 而不是简单的客观性记忆与传输。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课程已不再是客观、中立、普遍意义上的知识内容, 而是一种包含了很多关系在内的文本。这种文本具有可读性、理解性、再认性, 一百个人读同一个文本也许会有一百种理解, 而非一种相同的认可。因此, 对这种课程文本的理解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智慧与精力, 由以往的由教材牵着走转变为主动深入解析教材, 与教材共生共在。同时, 注重课程与具体情境的联系, 使知识活化, 使课程拓展, 把学生由一种滞留在课程内部的状态引入一种生成的内外结合状态, 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 教师必然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否则, 就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 无论是在时间上, 还是在思维空间上, 亦或在精力上, 教师都需要付出更多, 进一步说, 都在不断创造着更高的价值。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或按劳分配理论, 教师的劳动报酬应该与劳动付出相一致, 随着教师劳动付出的增加, 其劳动报酬也应该相应的提高, 否则教师的物质利益获得与实际工作付出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冲突。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 教师虽然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付出着更多, 但在劳动报酬上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虽然教师工资确实有所调整与提高, 可是这与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付出而创造出来的价值相比还是明显偏低的。

(二) 教师的精神利益冲突表现

精神利益是指人们在尊重、情爱、创造、成就等思维、情感和意志方面的需要和满足。精神需要是利益需要中层次较高的一种需要, 它已经超出了人们生存本能的狭小范围, 这种需要的实现, 表明个人价值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而教师的精神利益冲突就表现在教师作为精神利益主体与精神需要之间的矛盾, 其实质是自我价值在利益追求的过程中未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冲突。

1. 改革模式对教师“自主权”的侵略

新课程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 这种模式往往要求实践者按照决策者、设计者所制定的纲领、计划不折不扣地实施。教师仅仅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 因而在课程改革决策者和设计者面前必然处于弱势, [6]这种弱势地位的形成导致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丧失了部分专业发展的自主权,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

广大的一线教师本希望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能够在教育事业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本希望自己的教育理念能够促成教育事业百花齐放式的发展, 本希望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够更好地实现育人的目的。可教师在发挥专业发展自主权方面的权力却被部分剥夺了, 教师更多的时候是作为社会的代表者, 课程决策者、编制者的代表者, 而新课改却极大地限制了教师角色功能的发挥:一面是不断强调教师对于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性作用, 一面却是对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权的剥夺。这时, 矛盾将教师逼到了“两难”境地, 从而直接导致教师精神利益冲突的产生。

2. 改革难度导致教师“自我成就感”的缺失

新课程改革对广大的教师而言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教师要在继承以往优良的教学传统基础上, 不断接受、理解、内化新课程理念, 不断实践新课程理念, 全面改造课堂教学。以往很多被广大教师认可的观念都受到新理念的冲击, 教师不得不重新整装上阵, 迎接一切可能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教师一时间难以体验到来自教育教学中的“自我成就感”, 因为每每在旧的理念下徘徊, 教师就会受到来自外界的批评、指责;但每每在新的理念下前进, 教师又会感觉力不从心, 不知所措。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 教师的“自我认知”容易遭受冲击, 容易自我怀疑, 否定自我能力, 导致“自我成就感”的缺失, 最终使教师丧失践行新课程改革的自觉性。

三、如何化解教师的利益冲突

(一) 从外在因素入手

1. 合理理解教师的双重身份

此处教师的双重身份是指教师既是“生活中人”, 又是“教育中人”。

首先, 教师是“生活中人”, 这种“生活中人”表明教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七情六欲的人, 是具体的人、完整的人, 这是教师与其他人共同具有的特点, 即教师也是一个物质利益追求者。

其次, 教师是“教育中人”, 这种“教育中人”被赋予社会职责, 要求承担教育重任, 并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所有教师基本的座右铭, 这是教师区别于其他人独有的特点即教师更需要是一个教育事业中的精神利益追求者。

所以, 教师本应是“生活中人”与“教育中人”的复合体, 并且首先是一个“生活中人”, 然后才是“教育中人”。作为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活生生的人, 绝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都会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 很难做到完全的彻底的“无私”, 尤其是当这种切身利益关乎到自己乃至家庭的生存状况时, 更是如此。[7]但现实中我们往往跨越“生活中人”这一范畴, 直接步入“教育中人”这一领域来解读教师。这种缺失前提性的看待是对教师身份一种片面、偏执的理解, 容易导致对教师身份的不完整认知, 对教师身份的“非人性”神化, 进而误解教师为一个没有人之基本需求的、完全服从于社会需要的工具人。现在我们要扭转对教师双重身份偏执解读的认知, 既要肯定教师作为“生活中人”对物质利益追求的合理性, 又要客观理解教师作为“教育中人”的社会角色。

因为, 人们的一切活动, 无论是物质生产活动, 还是感觉、情绪、意志等一系列心理活动, 它们的发生都是利益作用的结果, 正是人们的利益造成人们活动的发生, 利益作为一种内在必然性成为人们活动的驱动力量和动因, [8]只有合理地理解教师的双重身份, 才能有效地化解教师的利益冲突, 使教师在正当利益得到认可的情况下, 自觉地践行新课程改革。

2. 建立物质奖励机制

建立物质奖励机制是指将教师的薪酬奖励建立在一个较高的标准之上, 与教师目前的工作强度、工作价值量相吻合, 以满足教师作为“人”所具有的共同的生活需要, 满足教师在住房、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实行绩效考核, 根据教师的劳动成果以及价值创造实施一定的奖励, 以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 鼓励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 不断超越自我。

(二) 从内在因素入手

1. 教师要善于抓住自主发展的机会

虽然新课程改革的模式是自上而下的, 在这种模式之下又导致教师处于弱势地位, 但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并不在于一种外在的灌输与强制的执行, 也不在于一种复制式的实践, 教师还需通过自身的努力开拓自主发展的空间。唯有这样, 才可以化解部分由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模式所带来的冲突问题, 也唯有这样, 才可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

重视自身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获取专业发展自主权的有力途径。教师既是教育理念的拥有者, 又是教育教学的践行者, 这种双重身份赋予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最为重要的角色特征, 也正是这种双重身份赋予教师实践性知识积累与升华的特殊优势。教师实践性知识不仅仅是教师个体教学经验的总结, 也是教师个人智慧的充分体现, 它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重新认知、重新建构。在结合自身生活经历与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 教师要善于在行动中学会不断反思, 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 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增强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信心, 提高“自我成就感”。在对自我肯定不断提升的情况下, 教师在践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就会越来越表现出自主性, 因为这种专业发展自主权的获得满足了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决策者、教育实施者的精神利益需求。

2. 教师主动提升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我们将作为职业主体的教师个体与群体自身的追求、自觉与切实的行动, 视为发展最终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9]因为, 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性属于内因, 是促进教师践行新课程改革的永恒动力。

然而, 倡导教师主动提升专业发展自觉性, 也不意味着我们提倡清贫的教师生活。只是因为我们发现即使有很多教师处于生存困境之中, 但仍能坚守教育工作岗位, 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创造着教育中的辉煌;还因为即使有很多教师处于生存困境之中, 但仍能忠实于教育事业, 为教育发展探索新路;更因为即使有很多教师处于生存困境之中, 但仍能热爱教育事业, 用自己的生命抒写教育赞歌。可见, 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自我成长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性提高了, 教师的精神利益就会在自觉性的提高中不断得到满足。但是, 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性的提升还需要学校以及相关部门为其创造外部条件, 给予教师更多的专业发展自主权利, 保证教师的这种自觉性能够转化为现实发展, 否则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性会受到打击, 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注释

1[1]霍尔巴特.自然的体系 (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259-260.

2[2]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39、55-56.

3[3]赵奎礼.利益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83、86.

4[4]明庆华, 程斯辉.论作为“人”的教师[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11) .

5[5]郑金洲.课堂教学变革的十个要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6) .

6[6]阎亚军, 周谷平.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沉默[N].中国教育报, 2008-11-01.

7[7]吴康宁.为什么学校会对学生的发展不负责[J].教育研究, 2007, (12) .

8[8]苏宏章.利益论[M].大连: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1:86.

什么是保险利益?保险利益原则 篇4

基本规定

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是投保的前提条件。规定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在于遏制赌博行为的发生,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

原《保险法》第12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此条未考虑被保险人这一重要主体与保险利益的关系,也未明确具有保险利益的时间限制,实践中带来了一些争议。

修订的《保险法》第12条对关于保险利益的规定作了明显修订:“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自此,明确了考察是否具有保险利益应当区分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二者时间上的要求有所不同。

《保险法》规定,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标的的毁损灭失直接影响投保人的经济利益视为投保人对该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条规定:“财产保险中,不同投保人就同一保险标的分别投保,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在其保险利益范围内依据保险合同主张保险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条规定:“第二条人身保险中,因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导致保险合同无效,投保人主张保险人退还扣减相应手续费后的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适应对象

根据《保险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

(1)本人;

(2)配偶、子女、父母;

(3)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

(4)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除前款规定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订立合同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的,合同无效。

保险利益的必要条件

1、保险利益必须是合法的利益。保险利益必须是被法律认可并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它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与社会公共利益相一致。保险利益产生于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法律所承认的有效合同。具体而言,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维护标的安全责任等必须是依法或依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而合法取得、合法享有、合法承担的,凡是违法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而产生的利益都是非法利益,不能作为保险利益。

2、保险利益必需是确定的利益。确定的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可实现的利益,而不是凭主观臆测、推断可能获得的利益,包括现有利益和期待利益。已经拥有的利益或者利害关系为现有利益,如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已经拥有的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等而享有的利益为现有利益。尚未拥有但可以确定的利益或利害关系为期待利益,这种利益必须建立在客观物质基础上,而不是主观臆断、凭空想象的利益。例如,预期的营业利润、预期的租金等属于合理的期待利益,可以作为保险利益。

3、保险利益必须是经济利益。所谓经济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利益必须是可通过货币计量的利益。

《保险法(旧)》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遵循保险利益原则的主要目的在于限制损害补偿的程度,避免将保险变为赌博行为,防止诱发道德风险。

月1日起施行的新《保险法》第十二条约定: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保险利益的适用范围

1、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

由于财产保险标的是财产及有关利益,因此,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产生于财产的不同关系。根据民法债权和物权基本理论,这些不同关系依此产生不同利益:现有利益、预期利益、责任利益和合同利益。

(1)现有利益。现有利益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财产已享有且继续可享有的利益。投保人对财产具有合法的所有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典权等关系且继续存在者,均具有保险利益。现有利益随物权的存在而产生。

(2)预期利益。预期利益是因财产的现有利益而存在,依法律或合同产生的未来一定时期的利益。它包括利润利益、租金收入利益、运费收入利益等。

(3)责任利益。责任利益是被保险人因其对第三者的民事损害行为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它是基于法律上的民事赔偿责任而产生的保险利益,如职业责任、产品责任、公众责任、雇主责任等。根据责任保险险种划分,下述人员有责任保险利益:各种固定场所的所有者、经营者或管理者;制造商、销售商、修理商;雇主;各类专业人员等。例如,汽车在行驶中因驾驶员过错撞伤他人,加害人依法对受害人应负的赔偿责任;医生行医因其过失对病人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等。

(4)合同利益。合同利益是基于有效合同而产生的保险利益。

2、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

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寿命和身体具有保险利益。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虽然难以用货币估价,但同样要求投保人与保险标的(寿命或身体)之间具有经济利害关系,即投保人应具有保险利益。人身保险可保利益可分两种情况:

(1)为自己投保。投保人以自己的寿命或身体为保险标的投保,当然具有保险利益。

(2)为他人投保人身保险。保险利益有严格的限制规定,主要包括:血缘、婚姻及抚养关系;债权债务关系;业务关系等。各国法律规定不一,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利害关系论;一种是同意或承认论。《保险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投保人对本人,配偶、子女、父母,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抚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具有保险利益;其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其具有保险利益。

保险利益的时间限制

1、财产保险保险利益的时间限制。

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一般要求从保险合同订立到保险事故发生时始终要有保险利益。如果合同订立时具有保险利益,而当保险事故发生时不具有保险利益,则保险合同无效。如某房屋的房主甲在投保房屋的火灾保险后,将该房屋出售给乙,如果没有办理批单转让批改手续,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因被保险人已没有保险利益而不需履行赔偿责任。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比较特殊,投保人在投保时可以不具有保险利益,但当损失发生时必须具有保险利益。这种规定是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的习惯做法。买方在投保时往往货物所有权尚未转移到自己手中,但因其货物所有权的转移是必然的,可以投保海上货物运输保险。

2、人身保险保险利益的时间限制。

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正当性解说 篇5

摘 要:企业的本质是一个多边契约联合体,是由一系列目标不同且可能相互冲突的个体和群体所构成的复杂契约系统。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利益相关者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企业必须采用恰当的方式满足这些利益要求。企业契约论、产权论、资产风险论、人力资本论、经济民主论、参与论、社会责任论、财富创造论等都为企业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提供了正当性解说。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企业契约论;产权论;资产风险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4-0083-05

Explanation on Legitimacy of stakeholders interest requirement

LIU LI

(School of Business Management,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4,China)

Abstract:Corporates nature is a multilateral contractual combo,which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of contracts organized by different bodies with different targets. Among the combo,every stakeholder has its own interest requirements,and the corporat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satisfy these requiremnts. The explanation on legistimacy of stakeholders benefits can be found in the theories of corporate contract,property right,human capitals,economic democracy,participation,social responsibility,and building wealth,etc.

Key words:stakeholders;interest requirement;corporate contractual theory;property right;assets risk

多纳德逊和邓非认为,综合性社会契约是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产生的根源。企业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不仅是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手段和工具,履行综合性社会契约更是一种伦理责任。只有满足综合性社会契约中利益相关者的各种显性和隐性利益要求,企业才能长期生存和发展[1]。那么什么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中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概念的表述很多,众说纷纭。从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首次给出“利益相关者”定义以来,学术界所给出的有代表性的利益相关者定义就达数百种之多,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定义得到普遍的赞同”[2]

笔者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或与企业有一定直接的或间接的、长期的或短期的互动关系,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该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该企业实现目标过程的影响。其中,影响和互动是指:一方面,企业的行动、决策、政策会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另一方面,这些利益相关者也会影响企业的行动、决策和政策。专用性投资并非仅指物质资本的投资,而是包括物质资本在内的形式多样的投资,既包括人力资本的投资,又包括信誉资产和技术资本的投资。

根据笔者的定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人员、员工、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分销商、社区、特殊利益集团等利益群体在内。在这些利益相关体中,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分销商投入的是物质资本,经理人员、职工等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投入的是人力资本,消费者、社区、特殊利益集团投入的是社会资本(信誉资产)。

刘 利: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正当性解说一、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企业的本质是一个多边契约联合体,是由一系列目标不同且可能相互冲突的个体和群体所构成的复杂契约系统。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利益相关者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一般来说,股东的利益要求是追求利润并实现其他战略目标;企业管理者追求更高薪酬、在职消费以及职业声誉;员工追求工资收入、各种福利和晋升机会;债权人则关心自己投入到企业中的本金和利息能否顺利收回;供应商和经销商可能关心自己在与企业的交易中是否能够保持持久性的关系;消费者追求购买一种安全稳定的产品,并获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政府往往希望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特殊利益团体和社区一般都希望企业能够为改善周边的环境尽更多的力量。具体来说:

1.股东的利益要求

股东作为企业的出资人,期望获取高额的投资回报和实现资本增值,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公司利润和剩余收益最大化、公司能持续经营、剩余风险最小化,主要追求的是企业能长期生存和发展、高额的利润回报、能获取股价波动收益、企业有良好的形象、管理者和员工能忠诚、经营信息透明。除此以外,大股东可能还追求控制权收益,希望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中拥有大部分权力。

2.管理人员的利益要求

管理人员作为公司里一个重要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在董事会授权的范围内行使经营权,负责执行董事会所制定的各种决策,在公司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股东的有形投入不同,管理人员的投入主要是高水平的经营能力。管理人员在企业中追求的利益通常是高额的报酬、带薪休假、在职消费、较高的社会地位、提升人力资本、有稳定的工作、企业能长期生存与发展、有融洽的组织气氛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上级信任和晋升职位等。

3.员工的利益要求

员工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管理人员类似,员工在企业中投入的不是有形资产,通常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殊工艺。他们通常追求的有较高的工资、福利费、有良好的工作条件、企业能认同自己、积累工作经验、有机会参与企业管理、培育人力资本、企业能长期生存与发展、有融洽的组织气氛和人际关系、获得上级的信任与合理授权、企业决策程序公正、有荣誉感等。

4.债权人的利益要求

债权人作为公司经营的资金供给者之一,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利益相关者。债权人向企业投入的资金与股东投入的资金有着本质区别,他们投入企业的是资金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债权人按照约定利率取得投资利息,不参与企业的税后利润分配,他们与公司的关系是一种合同关系。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借出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主要追求的是到期及时收回借款、企业能长期生存和发展、参与企业管理等。

5.供应商的利益要求

供应商是公司生产经营所需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供给者。他们是外部投资者,其投入是由公司的产量和规模决定的。作为供应链的源头,随着其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承担的风险在增大,他们与企业的利益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主要的利益要求是有稳定的需求、企业能及时付款、企业能长期生存和发展、能参与到企业管理中等。

6.分销商的利益要求

分销商是企业商品的销售者,他们主要关心的是企业能及时供货、有稳定的生产、企业能长期生存和发展以及能参与企业管理等。

7.消费者的利益要求

消费者花钱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也相当于对企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费用性投资,消费者也是企业的一个重要利益相关者。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最终要依赖消费者消费其产品或服务来实现。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在购买前,往往会对其即将做出的消费性投资对象进行慎重的选择;在购买以后通常还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来实现与企业的谈判。消费者的利益要求有公司的产品或服务能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和偏好以及公司有合格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有合理的产品或服务价格、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和良好的企业信誉、企业能长期生存与发展等。

8.政府的利益要求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运用经济、法律等政策和手段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并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调节不同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政府对企业的投入主要是赋予企业依法经营的权利以及提供各种公共设施。政府主要关注的利益是税收、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提供就业、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和提高社会公德水平等。

9.社区的利益要求

社区的利益要求是企业能提供就业、改善经济状况、提升社区品位、加强环保和企业能长期生存与发展等。

从上面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看,企业所面对的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利益相关者重视经济收入的多少,有的利益相关者重视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有的利益相关者则看重能否与企业维护良好的交易关系;并且每一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也不是单一的,具有丰富的内容,而且每一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之间几乎也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而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必须采用恰当的方式满足这些利益要求。否则利益相关者因此不满而对企业采取逆反行为的话,很可能就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终影响企业的绩效,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威胁企业生存。所以企业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应当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由于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在面对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各不相同的利益要求时,企业管理工作最大的任务就是合理配置其人、财、物等多种资源,以求在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取得平衡。这种平衡将直接决定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4]

二、利益相关者利益正当性解说

企业为什么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如果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此都不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的话,那么必定就会危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成立。因此,笔者试图从多个角度对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正当性进行解说。

1.企业契约新论

企业契约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隐性的或显性的、口头的或文字的契约联结体,企业应当为股东的利益而服务。企业的性质是“生产要素的交易,劳动与资本长期权威性的契约关系”[5]

从上面可以看出,传统的契约论无力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支持,但要是从其理论基础“企业是一组契约”这一角度来分析,则别有洞天[6]。由于“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体”,就可以把企业理解为是所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一系列多边契约[7]。在这里,契约的主体既可以是管理者、雇员和顾客,又可以是供应商、分销商等。这些利益相关者都与企业签订了契约,只不过有的签订的是显性契约,有的签订的是隐性契约罢了。经理人员和一般员工往往与企业签订有明确的雇佣契约,而供应商、分销商、社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所存在的是隐性契约。由于契约的本质要求对不同的缔约各方都要给予应有的“照顾”,所以为了保证契约的公正和公平,契约各方都有平等谈判的权利,以确保其利益都能被照顾到,因而企业应该为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

2.产权新说

产权理论是主流企业理论赖以立足的基础。产权理论认为,企业是股东投入的物质资产构成的,因而企业产权全部归股东所有,企业只能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

但若从产权的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产权并不能归股东唯一所有,没有任何理由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只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这是因为:(1)企业本质上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的一组合约,其中每个产权主体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对“企业剩余”作出贡献的不仅仅是股东投入的实物资产,还有雇员投入的专用性人力资产以及债权形成的资产等。任何忽视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财富的创造是没有道理的。(2)产权与人权不可分离,在定义某人产权时不能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利,产权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权利不是毫无限制的……在任何法律制度下都是如此。一种对个人权利无所约束的制度将会是一种无须取得任何权利的制度”[8]。(3)在现代公司中所有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单独依靠某一个“个体判断”理论来描述产权是不完整的,只有基于多元理论中这些“多元个体判断”所形成的产权才更符合实际情况。财产所有权是契约达成的前提,所有权是这种契约达成交易的结果,企业财产所有权只是一种状态依存权[8]。在不同的状态下,企业所有权分别归股东、债权人、工人或经理所有,股东只不过是正常状态下的公司所有者。社会应该从包括自由意志论、功利主义论和社会契约论等在内的多元理论的角度重新定义产权,同时,企业的这种产权关系必须赋予不同群体不同的利益。只有这样,产权才能反映其本身固有的特征和属性。(4)企业财产是投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借贷形成的债权以及公司劳动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企业无形资产等共同组成的公司法人财产。公司是凭借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的,并由此得以成为人格化的永续的独立法人实体的。公司行为的物质基础是法人财产,而不是股东的资产;其权利基础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股东并不是企业唯一的所有者,只是拥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中的一员,他们只拥有企业的部分,而不是全部,他们不能独享所有权,传统理论把作为所有者的一切权利和责任赋予股东,并非出于社会科学的规律,只不过是一种法律和社会惯例而已[9]。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股东的利益会或者应该优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3.资产专用性风险说

股东作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毫无疑问应该拥有企业所有权;但企业并非只有股东才投入资产,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企业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因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应与股东一样分享企业所有权,企业应当追求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在不完全契约和有限责任制下,债权人由于对企业投入的资金专用性很高,在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下,容易受到股东的“虐待”。由于企业所有权是状态依存权,债权人实际上承担了大量剩余风险。雇员在“干中学”中获得的高度用于本企业的专业技能,一旦转为他用,其价值就会降低,甚至荡然无存,雇员的专用资产同样承担着企业的剩余风险。除股东、债权人、雇员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只不过有的投入的可能是信誉资产,有的投入的可能是关系资产。这部分专用资产同股东、债权人、雇员投入的专用资产一样,一旦改做他用,其价值同样也会降低,所以这部分投入公司的资产也是处于风险状态的。在有限责任制下,股东承担的只是有限责任,由于存在着相对发达的资本市场,股东还可以通过市场分散其资产因被锁定而产生的风险,因而其对企业承担的责任是在日益减少;而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因资产的“锁定”状态难以打破其利益的束缚,只能依赖于公司的运行状况。相比而言,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真正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操心者。

在绝大多数现代公司里,公司创造财富的能量主要是以职工技术与知识和组织能力为基础的,在这些企业中,那些技艺只能专用于本公司的职工将不可避免地要承担部分与企业相连的风险,就像是公司赋予了他们一种“利害关系”,使他们与股东持有股票一样处于风险中。职工将可能像股东一样拥有极强的动机来监督公司资源的有效使用,甚至比那些“遥远的和匿名的股东”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对许多类型的公司来说,职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应当充任企业的所有者,或许就是如此[10]。因而没有任何理由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4.人力资本新说

在企业的参与者中,股东投入的是物质资本,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投入的是人力资本。在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相对短缺,企业对物质资本依赖性很高,物质资本在企业资源中最重要,企业属于物质资本所有者天经地义。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来临,拥有知识的人力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成为财富创造的核心动力,是当今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社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1],越来越多的企业财富由知识资本创造。根据企业公理“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的真正控制者、所有者”这一原则,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当然有权参与公司的治理。

随着物质资本价值重要性的下降,知识技能等精神资产力量的上升,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实力发生了明显变化,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地位开始削弱,其他利益相关者力量在增强。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长突破了原有的模式,股东利益至上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已经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企业应当追求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5.经济民主论

经济民主是经济领域内的民主,是民主从政治领域向非政治领域的延伸,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成员有权力选择他们所要追求的经济目标及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它有利于企业劳资双方间的稳定与和谐,有利于公司的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制度设立、角色定位以及运营和管理应当充分体现有关公司利害关系人(投资者、劳动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的利益和意志。

6.参与论

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的关系,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对组织系统是必要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有助于公司系统的良好运行,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有利于维持公司系统稳定性。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相互影响有助于解决公司面临的社会问题。

7.组织论

个人或团队为实现目标与公司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基础。组织的生存有赖于其获得和保持资源的能力,与关键资源的提供者保持良好的关系是组织存在的关键,因此组织必须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8.社会责任论

“企业只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工具”的观点是错误的。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还要承担法律责任、环境保护、道德和慈善方面的社会责任。其承担社会责任的缘由是经济社会中贫困、失业、种族歧视、城市衰败和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如产品安全、与消费者的关系、与雇员关系等所涉及的道德问题已成为企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经济社会中市场经济体系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只能从政治、经济、法律以外的企业社会责任途径寻求支持。那些只顾自己赚钱,不关注相关者利益的企业行为都是短视行为,不仅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且还是非道德的或不道德的行为。社会责任是企业履行与利益相关者长期隐形契约的内在要求。企业作为一种治理和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必须以社会责任为依据,认真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进行对利益相关者负社会责任的经营管理活动。只有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企业才能真正做到负社会责任的经营,才能保证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因而,企业从事获利活动的同时,必须关注社会公众、社区、自然环境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

9.企业财富创造论

对企业财富创造作出贡献的不仅仅是股东投入的实物资产,还有雇员投入的专用性人力资产以及债权形成的资产等,没有理由忽视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财富的创造。因而利益相关者应当分享企业的剩余,企业应当考虑和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合理的利益要求。

参考文献:

[1] Donaldson T,Dunfee T W. Invegrative social contracts theory:A communitarian Conception of economic ethics[J].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1995,11(1):85-112.

[2] 多纳德逊,邓非.有约束力的关系——对企业伦理学的一种社会契约论的研究[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 约琴芬·马特比,路易·威尔全森.华而不实的“利益相关治理论[J].张文成.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3).

[4] 陈宏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理论和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5] 罗纳德·哈里·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盛洪,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6] 沈艺峰,林志扬.利益相关者理论评析[J].经济管理,2001(8).

[7] Freeman R E,Evan W M. Corporate governance:A Stakeholder interpretation[J]. Journal of Behavioral Economics,1990,19:337-359,

[8] 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1996(9).

[9] 任海云,李丽.对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必然性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4).

[10] 布莱尔.所有权与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M].张荣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12-213.

[11] 郭利华,等.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理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38.

教师利益 篇6

关键词:多元利益整合,广西地方教育立法,教师法

地方实施性法规在体例上采用实施办法的形式, 即要求法规的内容、结构与上位法的联系更为紧密, 基本上是针对上位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符合地方社会实际的补充细化, 而地方实施性法规存在的价值在于其体现了地方立法的地域性特色中所蕴涵的实践生命力, 旨在实现国家法律的地方实践化。本文以整合法律主体多元利益为视角,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为例, 探讨广西地方教育立法如何立足广西教育实际, 在国家法律的基础上注重体现教师主体的地方性特点, 从广西教师的实际利益出发, 完善国家教育法规在广西地方实施时的各项具体规定, 以达到整合广西地方教育多元利益的目的。

一、广西地方教育立法:国家教育立法的地方化体现

地方教育立法的重点在于依据作为上位法的国家教育法律的规定, 结合本地教育实际和特点, 针对本地教育的实际需要, 制定出既符合作为上位法的国家教育法律的立法原则和具体规定, 又适合本地教育发展实际, 具有较强地方可操作性, 能理清本地教育领域的法律关系、保障本地教育领域各法律主体的权益, 能促进本地教育事业依法有序发展的地方性教育法规。因此, 地方教育立法必须吃透“两头”。“一是吃透上头。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重大教育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二是吃透下头。即深入调查研究, 弄清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1) 这两个“吃透”在充分反映地方教育立法合法性、科学性的同时, 也反映了其合理性、因地制宜性。

就广西地方教育立法而言, 在第一个“吃透”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 (以下简称《广西实施办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以下简称《教师法》) 为上位法, 认真领会和遵循《教师法》的立法精神和原则, 在上位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相关规定的基础上,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为适用主体, 细化《教师法》对相关内容的规定。《广西实施办法》在法律文本的体例编排上完全遵循《教师法》的文本体例结构, 在总则、权利和义务、资格和任用、培养与培训、考核、待遇、奖励、法律责任、附则九大部分内容中进行补充细化的规定。

在第二个“吃透”上, 体现了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势和面积有关系;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 (2) 在广西这一个大的行政区域内部, 由于其具有多民族聚居的区域特点, 各民族历史发展和居住环境的差异, 使得广西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呈现不平衡性发展状况, 这就导致广西区域内教师处在不同的地域发展环境中, 城市教师与农村教师、贫困地区教师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教师、各级各类教师都会在各个方面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因此, 广西在制定《广西实施办法》时,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广西区域内教师队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维护全区教师整体利益的基础上, 对特定地域需要照顾的教师群体进行了倾斜性立法保障, 并依据广西地区发展实际, 在教师职业素养要求、聘任、培养、待遇、法律责任等方面都进行了适合本地区实际、针对本地区需要的补充性立法。

二、广西地方教育立法:广西地方教育多元利益整合的法制化体现

2010年7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广西实施办法》对广西地方教育发展现状中存在的多元利益诉求进行了法制化立法整合与保障。就广西地方教育立法历史发展状况而言, 1996年9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条例》 (以下简称《广西实施条例》) 是《广西实施办法》的立法前身, 但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使用的名称是“实施条例”, 后者使用的名称是“实施办法”, 这是实施性办法在体例上采用的不同形式, 在内容上都是对国家法律的地方性实施立法。《广西实施办法》的修订相比《广西实施条例》而言, 在教师的管理、教师义务、教师任用、教师培养、教师待遇等方面都进行了有利于维护教师权益的多元考量和整合, 下面就从修订后的几个新内容出发进行具体分析。

(一) 在教师的管理上明确管理主体及其职能

《教师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广西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一款规定:“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自治区的教师工作, 有关部门、单位, 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师工作。”两者都规定了教师工作的管理主体, 但未明确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能。《广西实施办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的教师工作, 依法履行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称 (职务) 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广西实施办法》相比较《教师法》和《广西实施条例》而言, 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工作的管理主体和管理职能, 将原来的主管部门由“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这一广西最高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权力下放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基层教育管理机构, 相比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能更具体地掌握其管辖范围内的教师工作, 更有利于教师工作管理权力的具体实施, 让教师工作管理能落到实处。同时, 《广西实施办法》中还规定了《教师法》和《广西实施条例》中没有涉及的教师工作管理主体的具体管理职能, 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依法履行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称 (职务) 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 避免这些管理职能因规定不明确而出现职能主体多样化的问题, 使得各有权管理主体都能履行教师管理的职能, 非专业的教师管理部门从事教师管理工作, 无法形成统一的教师职业的从业素养要求, 容易造成权责不明, 教师权益设定不一, 不利于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提升。明确教师工作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有利于突出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 整合管理主体多元化的同时, 维护教师的职业权益。

(二) 教师的义务设定中增加对其教育对象———学生的义务内容

《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为人师表; (二)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遵守规章制度, 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 履行教师聘约, 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 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 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从教师的公民义务、教学业务、职业素养、学生教育等全方面设定了教师的法定义务, 注重教师对自我作为教学主体的要求, 并兼顾了作为教育直接对象的学生的权益。《广西实施条例》对教师义务的规定为第九条:“教师应当依法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校产不受损害”;第十条:“教师应当遵纪守法, 为人师表, 恪守职业道德”。义务内容仅集中于对教师这一教学主体的公民义务和职业道德要求, 忽略了直接教育对象———学生的利益, 义务设定不完善, 不利于教师对直接义务对象的维护, 不能体现教师教育的职业特性。《广西实施办法》遵循了《教师法》的学生教育义务的立法精神, 第十条规定:“教师应当遵纪守法, 为人师表, 关爱学生, 恪守职业道德。”与《广西实施条例》相比, 新增了“关爱学生”的内容, 实现了教师义务内容中对教师和学生的义务与权益的整合。

(三) 扩大兼职教师聘任权力主体, 实现学校教学与社会资源的整合与互动

《教师法》只是笼统规定了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聘任权, 没有具体规定除教师聘任以外的兼职教师聘任事项, 《广西实施条例》在这方面进行了补充性规定。其中第十五条规定:“职业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 可以自行聘请兼职专业课教师。”为职业学校对社会资源的积极合理利用设定了法定权力, 但仅限于职业学校, 其他学校没有在具体的权力范围内。《广西实施办法》则进一步扩大了兼职教师聘任主体的范围, 第十四条明确规定:“职业学校或其他开设特殊专业的学校, 可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自行聘请兼职专业课教师。”这符合当前建设综合性高等院校的需要, 在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 也可以避免学校教师编制的超标, 让特殊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具社会适应力。

(四) 拓宽教师进修和深造领域, 明确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周期

《教师法》对教师的培训和深造只要采取为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设定义务的方式来实现, 没有具体规定教师培训的有关事项。《广西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学校, 根据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与可能, 应当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参加对口专业进修和深造, 并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其中强调了相关部门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参加对口专业进修和深造的义务, 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供了法定的学习机会。但《广西实施办法》在此基础上, 拓宽了教师进修和深造的领域, 其条文中的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学校, 根据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与可能, 应当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参加业务进修和深造, 并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将“对口专业进修”改为“业务进修”, 这顺应了当前教师培训和学历提升的现实, 很多教师接受的培训和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很多都是综合素质的培养, 有的教师在提升学历时也可能选择与原来专业不一致的其他专业领域, 而且“业务培训”相对“对口专业进修”而言, 具有知识综合性特点, 让教师获取专业领域以外的知识, 开阔视野的同时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 同时能扩大有条件接受培训教师的覆盖面。

《广西实施办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还规定:“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这是对九年义务教育教师培训制度进行培训时间的限定, 目的在于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优化提升, 通过“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有助于建构阶梯式不间断地中小学教师人才培养和训练模式, 周期性地更新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知识, 保证中小学教师进修权益的同时, 促进九年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五) 在教师待遇上立足广西经济发展实际, 对特殊地域的教师采取倾斜性照顾政策, 并明确为农村教师建周转宿舍的义务性规定

教师待遇问题一直是教师领域争论较多的一个方面, 是教师地位高低的一个社会性衡量指标, 要想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师职业的社会吸引力, 必须解决教师的待遇问题, 比如工资、住房、福利、生活和工作条件等都应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才能稳定教师队伍, 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教师队伍的行列, 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教师法》对教师的工资、津贴、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教师补贴、住房、医疗、退休后待遇等问题都进行了专门条款的规定, 但这只是针对全国范围内教师待遇的总体规定, 广西教育立法在按照《教师法》有关规定和国家工资制度执行的基础上, 立足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和教师待遇现实, 在保障全区教师待遇的同时, 对贫困地区的教师待遇问题作出了特别规定。《广西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凡在自治区内的贫困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和应届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 享受以下优待: (一) 在自治区认定的贫困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 工资向上浮动一个等级; (二) 在国家认定的贫困县的贫困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 工资向上浮动两个等级; (三) 应届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直接领取定级工资; (四) 优先安排住房和家属就业, 子女就读就业。”同时明确了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教师住房和医疗保障等内容, 规定地方政府的经费来源渠道等问题, 立足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实际, 保证地方性实施法规的有效运行。

《广西实施办法》在《教师法》和《广西实施条例》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广西区域范围内教师待遇问题的差异和一些困难地区教师生活的不同需求, 作出了对特定地域教师主体待遇问题的倾斜性照顾规定。其中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 在工资、职务 (职称) 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 完善津贴补贴标准。”第二十九条新增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在职教职工周转宿舍建设。”这些倾斜性规定在提高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教师待遇的同时, 提高他们的工作信心和热情, 同时有利于解决这些地区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 促进义务教育的在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以倾斜来保证教育平等, 这样的“倾斜”恰是区域性教师多元利益整合的策略性选择。

三、广西地方教育立法: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地方教育立法从地方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 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教育法规来具体规定地方教育法律关系, 扫清国家教育立法贯彻实施的障碍。但就广西而言, 现有的地方教育法规体系内容不够完善, 与国家教育立法尚未形成上下呼应、完整统一的格局。“一般说来, 基础性的国家教育法律和法规都规定得比较概括, 难以直接适用到教育和法制实践中去, 所以国家的教育法律具体到地方必须有相应的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 才能让国家的教育立法不成为一纸空文。” (3)

目前广西教育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地方配套教育立法欠完善。广西现有的教育法规和规章主要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暂行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保护办法》等, 地方教育立法薄弱, 很多国家教育法规都未制定配套性地方立法。2.地方立法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地方配套性立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补充和细化国家立法, 促进其在地方现实中的适用, 从国家层面的教育立法现状来看, 多抽象原则性规定, 可操作性不强, 虽赋予地方教育立法明确教育法律关系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的立法权力, 但仍存在地方立法不能明确权利义务的情况。

面对广西地方教育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明确今后广西地方教育立法发展的方向, 建构内容完整统一的广西地方教育立法体系。首先, “立足上头”, 以国家已有的教育法规为立法依据, 完善地方配套教育立法。根据国家教育法规实际制定符合广西地方教育发展实际的配套立法, 建构与国家教育法规衔接配套、内容广泛、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区域性教育法规体系。其次, “立足下头”, 根据广西地方教育多元利益主体存在的实际, 通过地方立法整合教育领域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 拓宽立法范畴, 通过国家教育立法缺乏而地方教育实践需要的尝试性创新立法, 制定符合广西教育实际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以及体现广西作为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完善广西地方教育立法体系。如在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社区教育、青少年教育、教育管理等各领域制定符合广西地方教育实际的立法, 明确各利益主体权利义务的同时, 整合广西地方教育资源, 通过立法合理分配现有国家和地方教育资源, 设计上下统一、和谐完整的广西地方教育法制体系。

注释

1覃盛裕.地方教育立法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民族教育.1994年第6期, 第17-19页。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册) .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第7页。

教师利益 篇7

1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发端于对公司治理的理论探讨,经历了 “股东为主导”和 “利益相关者为主导”两个重要的理论发展阶段。20 世纪60 年代,美国斯坦福研究所( SRI) 首次提出 “利益相关者”概念,他们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不仅与股东有关,还与能够影响企业发展进度与规模的个人或组织有关, 比如员工、 工会等。1984 年, 弗里曼( Freeman) 在继承 “利益相关者”概念的基础上将理论升华,在 《战略管理: 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系统提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也可能在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中受到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换言之,组织目标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系到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个体和群体利益,这些个体和群体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此后的30 多年,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发展实践中被不断地总结和完善,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具体而言,利益相关者的理论核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组织所有者的定位。组织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广义上的投资,包括无形投资和有形投资,因此,组织的存在和发展不是个人或某个团体所有,而是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共有。第二,组织存在的目的。既然组织的所有权归属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其存在的目的便是最大效率地为各利益相关者创造收益。第三,组织决策的模式。组织存在的目的是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因此决策中须由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参与,并听取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第四,组织收益的内容。利益相关者模式下,组织收益不仅仅指经济收益,还包括对各利益相关者的伦理责任、法律责任等的考虑。

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不断被充实和发展,利益相关者的核心思想被各学科学者引入社会科学领域,其早已超脱出最初的公司治理范畴,如今已是被广为接受的媒体舆情分析、旅游管理等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

2 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利益相关者

2. 1 转基因技术应用中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根据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利益相关者应该是能够影响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前景或者会受到转基因技术应用前景目标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具体包括政府、生物科技公司、转基因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转基因作物种植农民、消费者、科学家、社会组织。按照利益相关者的核心理论,我国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目的为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项目、范围等内容应由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并决策。通过考察各利益相关者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影响及被影响程度,将其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和非核心利益相关者。

政府不仅是国家公共权力的承载体,也是实际执行体。政府代表公共权力掌握大量的行政资源,有权实施转基因技术发展战略布局,制定转基因技术评估、检验检测、监督等政策与法规,对个人或组织申请转基因技术应用有权进行审批、考核与监督。也就是说,政府的行为与转基因食品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一段时间内、某种程度上能够决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规模与速度。政府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决策不但能够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还促使国家在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因此,政府是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生物科技公司掌握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主导转基因技术研发并对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进行检验,为政府的转基因技术应用决策做科学的支撑。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份子,生物科技公司具有市场化的特点———逐利性,期望其研发的转基因技术能够尽快投入生产经营,以收回高额研发投入并在市场交易中获得最大收益。如果转基因技术应用受阻,生物科技公司的收益将大大受损。因此,生物科技公司是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转基因产品是将通过转基因技术研制出的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原材料生产加工而成的产品。与生物科技公司相同的是,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希望将产品通过市场交换取得盈利,转基因技术应用受阻同样会影响转基因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收益。因此,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也是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农民是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直接接触者,受到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影响很大。转基因作物具有比传统作物明显的优势。转基因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不但减少农民接触杀虫剂的机率,还可以使作物品质更好,并增加农民收入。截止到2014年,我国有710 万农民从种植转基因作物中获利162亿美元[4]。除了增加农民经济收益外,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还可以节省农民劳动时间,减少劳动量。因此,转基因技术应用中,转基因作物种植农民是其核心利益相关者。

消费者是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最后承受者。最令消费者关注的是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产品是否对人体健康带来风险[5]。换言之,消费者是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社会评价是决定一个国家是否发展转基因产业的重要参照,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接受度取决于其感知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产品的风险性和获益度之间的权衡,例如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是否能改善现有的生活水准,是否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是否能降低产品价格等。

现代科技具有细分化的特征,转基因技术是非常前沿的科技,在该领域里,科学家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各种技术问题。整体而言,科学家是一个中立的群体,他们具有对人类和社会深切的关怀和悲悯情怀,比较多地关注人类与社会的发展,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并能够准确分析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利与弊。即使有个别科学家违背科学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行为,但不能代表整个科学家的队伍都是如此。科学家并未从转基因技术应用中获得直接利益,也不会过于影响转基因技术应用。因此,科学家是非核心利益相关者。

社会组织是为了共同目标结合的非政府组织,与转基因技术应用利益相关的社会组织中最为著名的是绿色和平组织。但因为社会组织没有切实的权力,无法真正左右转基因技术应用,而转基因技术应用对社会组织的发展影响亦不大。因此,社会组织是转基因技术应用的非核心利益相关者。

2. 2 转基因技术应用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析

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各利益相关者站在自身角度和立场对转基因技术应用评价,评价结果呈多元化,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不同的需求形成错综复杂的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利益关系。

( 1) 政府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影响重大,目前我国政府发展转基因技术应用受到牵绊。政府的关切点是国内的经济平稳、民生安乐、生态和谐。政府期望通过转基因技术应用提升国内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有效解决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粮食安全、粮食主权问题,并通过扩大贸易出口增强经济能力,提升国力。政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国内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规模。比如,美国政府认为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 Substantial Equivalence) ,于是1997 年在国内推广种植转基因玉米,至2010年美国转基因玉米占美国玉米总产量的86%[6]。2011 年,美国转基因玉米产量占全世界的32%[7]。对转基因技术应用持预防原则(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的欧盟则在发展转基因技术应用中非常谨慎。2011 年,全球范围内种植转基因作物面积总数1. 7亿hm2,欧盟仅有9 个国家种植114. 525 hm2[8]。

目前,我国政府推动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步伐受阻,一方面阻力来自国内科学家、社会组织出于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担忧而对转基因技术应用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消费者亦非常抵触; 另一方面阻力来自政府内部工作人员的渎职,具体包括因为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被其他利益相关者所输送的利益俘获和政府在其他管理工作中的腐败。由于内外部因素导致我国转基因技术应用受阻,使得政府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解决经济、民生和生态环境问题。

( 2) 生物科技公司不遗余力推动转基因技术应用。目前我国生物科技公司以短期利益为主,竞争实力较弱。显然,生物科技公司极其欢迎政府支持转基因推广决策,因为政府的决策能够使生物科技公司发展转基因技术获得政策支持,将技术尽快投入市场从而获得较多利益。同时,生物科技公司的科技研究结果能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科技支撑。当然,生物科技公司的研究成果及其相关实验论证和社会调查结果存在主观性是极有可能的。生物科技公司不但是转基因技术研发者,也是推广者。转基因技术的研究通常首先是在生物科技公司的推动下着手的,生物科技公司将研发技术申请专利,获得知识产权的保护,其他个人或组织如需使用该技术,必须向公司支付相关费用。掌握世界先进转基因技术的生物科技公司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获利颇丰,如世界上三大转基因种子公司孟山都、先正达、杜邦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转基因技术专利,2011 年三大公司使用种子绝育的技术手段掌握了世界上近70%的种子销售业务[9]。2011 年,仅孟山都一家公司就控制了印度90% 的棉花种子市场,造成当年印度棉花价格大大增涨[10]。为了获得巨额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在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上不遗余力。在全球对转基因技术应用及转基因产品议论纷纷的当下,生物科技公司通过撰文、发表声明、赞助社会调查和会议讨论等方式,试图向公众解释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尽管如此,仍有公众不相信生物科技公司的片面之词,他们认为生物科技公司所谓的解释都是站在自身立场的; 社会调查和会议讨论是由生物科技公司赞助,自然由其操控话语权,调查结果和会议讨论结果不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因此,生物科技公司的营利性决定了其生存的价值在于追求更多的利润而忽略社会责任,比如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风险、基因漂流导致的生态污染等。

在我国,由于转基因技术应用产业链条还未完善、以农民小规模经营为主、国内种子市场条块分割的原因,转基因技术应用率较低,因此,生物科技公司普遍以短期利益为主,缺乏长远战略的目标。在国际竞争中,我国生物科技公司竞争实力较弱,尤其和美国的生物技术应用的抗衡中趋于劣势。为了增强竞争实力,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生物科技公司可能会寻求国际合作,也许侧重销售、流通。

( 3) 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欢迎转基因技术应用。同样,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也是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拥护者。因为转基因产品相对传统产品有明显优势,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可观,能为生产者和销售者带来更多利益。市场经济中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很多,比如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份子,必然带有逐利性的特征,而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将转基因产品销售获得利益,会忽略这些对公众的身体健康及生态与社会风险,为了节省成本,可能不遵守法律规定标识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产品。比如,欧盟立法( 2001 /0180 / COD) 规定,任何食品或原料中包含或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必须被标识,以保障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但是这种身份保护的成本是很高的,以转基因作物为例,每吨的成本将增加5% ~ 25%[11],因此很多生产者和销售者为节省成本,或为了不影响销量,不愿标识。曾有学者对北美消费者调查发现,尽管消费者强烈呼吁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并将该意愿反馈给转基因产品的生产商和销售商,但从未得到有效回应,因此消费者内心得出一个结论,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口口声声说消费者拥有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但都是花言巧语,实际行动上并未落实,与消费者的期待形成强烈反差[12]。

在我国,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追求商业化利益永远是主要目标。利益的动力促使生产者和销售者通过成本低利润高的转基因产品获得,换言之,转基因产品深受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欢迎。

( 4) 种植转基因作物能够使农民获益,但由于农民受自身素质所限及外部环境影响,农民利益容易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尤其生物科技公司和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排挤。

从目前研发的转基因种子的种植效果来看,同等面积相同条件的土壤,种植转基因作物将获得更大产量,能够减少使用有害农药和杀虫剂的必要性,还能节省劳动时间和节省人力,因此广受农民的欢迎。例如,美国农民种植转基因作物无论从面积和操作技术上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截止到2011年6 月,美国农民种植的大豆中90% 是转基因的,75% 的棉花是转基因的,80% 的玉米是转基因的[13]。转基因作物比传统作物的优势一目了然,其潜在的风险还未可知,而且农民并未将转基因作物的风险作为重要考虑,他们最关心的是同等面积相同条件的土地的作物产量增长多少,是否能减少有害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从而以更小的人力财力获得更多的收益。

我国农民由于自身的科技知识储备不足,受教育程度不高,收入普遍较低[14],因此其关切点是种植转基因作物能否减少投入并获得较多收益,重视短期效益,对人体健康、生态风险和国家贸易发展的意识较淡薄。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制度与政治的保障供给,农民权益极易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排挤和吞噬。

( 5) 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应用及产品认知不科学,抵触情绪严重。消费者没有政府的高瞻远瞩,也不具有科学家的专业背景,一边是政府和生物科技公司宣传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优点,另一方有反转人士的强烈反对,因此,消费者始终处于迷乱和混沌状态。在双方激辩未有定论之时,消费者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的心态,在心理有了预判,对转基因技术应用有抵触心理。消费者在选购商品与其经济收入有很大关联,经济收入较高的消费者比较注重质量,而经济收入较低的消费者首先解决温饱。转基因产品相对传统产品价格低廉,因此受到经济收入低的消费者的欢迎。实际上,这是收入低的消费者做出的被动选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核心利益相关者中,政府与生物科技公司处于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主导地位,农民与消费者处于劣势。由于普通消费者不具有生物科学专业知识,因此对转基因技术及产品的认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认知可能与真实情况有误差,甚至相距甚远。从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消费者的转基因技术应用接受程度的研究来看,大多数消费者有排斥心理,部分消费者甚至将排斥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心理以指桑骂槐式的情绪宣泄出来,将矛头直指政府和生物科学家。尽管政府与专家一再的解释经反复试验批准的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对人体无害,仍不能打消消费者的质疑和抵触。

( 6) 科学家队伍的利益淡化,立场客观,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充分发挥出来。相较于政府、生物科技公司、转基因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农民和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关切程度而言,科学家基于特殊的价值观,有着对人类与社会的悲悯情怀,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中不具有自身的利益或利益淡化,相对而言,科学家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看待转基因技术应用。事实上,科学的专业性要求转基因技术应用必须由科学家来解释。美国有学者曾对美国各界人士和组织做过一项关于公众对转基因食品信用体系的调查问卷,受访者普遍认为,科学家相对值得信赖,政府、食品生产商和销售商不能信赖[15]。此项调查说明,在美国,科学家的形象趋于正面,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中,迷乱中的公众有意愿倾听科学家的解释,以视正听。

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争议越来越激烈的时刻,我国科学家的声音有日渐弱小之势。究其原因,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争议中参入了外界更多的声音。新闻媒体的不实报道、不具有转基因技术专业背景的知名公众人物的不恰当评论等误导公众的视听,使公众对转基因技术及产品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也有少部分科学家对人类与社会的过度关注可能演变成过度谨慎,致使转基因技术应用踯躅不前。与此同时,科学家还未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科技新闻参与少、呐喊少,忽略了科普责任,不能够自觉地科学理性地向公众解释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原理、前景、转基因技术试验环境及流程、转基因技术应用过程中风险防范及管理。

( 7) 社会组织对转基因技术应用态度非常谨慎。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受限,没有独立的权力,则话语权较弱。社会组织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诉求,但是这类组织有宏远的明确的价值目标,即保护地球生态和人类健康,因此该类组织有着异常审慎的态度,反对将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实践,并对目前转基因技术已经应用的领域忧心忡忡。依照社会组织的观点,目前的转基因技术应用给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社会带来什么风险还未可知,如此冒险行为将把人类带入一个不可知的危险境地。此外,还有一些宗教和文化组织认为转基因食品是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出来的,不是通过天然的方式制作出的东西是违背天性[1]。

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的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价值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其经费来源被政府和企业绑架,独立性不强,以至于社会组织在连接政府、企业、农民和消费者间的沟通与交流的作用发挥不足。

3 我国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利益协调

转基因技术应用中各利益相关者站在自身立场评价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表达不同的利益诉求,利益的多元决定了社会评价的多元。理性认知能够推动转基因技术应用; 反之,情绪化认知会成为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巨大障碍。在多元化的社会关系中,一个利益相关者难以实现利益最优效果,需要兼顾多元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要求协调和均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达到整体利益最优效果,因此,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中,只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社会评价,才能达到利益相关者最优化,并有助于转基因技术应用健康和谐发展,为人类带来更多福祉。

( 1) 政府担任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主导角色。为使各利益相关者对转基因技术应用达成科学合理一致的社会评价,需要有一个居于主导地位的角色,它可以借助公共权力和法律制度使各利益相关者间形成平衡的利益关系,因此,该角色非政府莫属。在国家发展转基因技术过程中,政府应有良好的形象,并有较高的公信力。近年来,我国政府腐败兴盛,降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因此政府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行为受到公众的质疑和反对。为了提升政府形象,政府须清除腐败现象,保持公正廉洁。

( 2) 利益相关者参与转基因技术应用决策。转基因技术应用中的决策对利益相关者有重要影响,为了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需要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决策中,这就需要搭建一个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参与的平台。政府作为转基因技术应用协调机制的主导,应鼓励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决策中,并培育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的环境。比如,召集利益相关者为转基因技术应用建言献策,召开由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决策会议,分析并可能采纳利益相关者的建议和意见。由于利益相关者总是站在自身立场看待转基因技术应用,难免有失偏颇,影响转基因技术应用的进程,因此,政府和科学家还应向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科学普及,使其他利益相关者科学理性认知转基因技术应用。

( 3) 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转基因技术应用过程。转基因技术应用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科学技术,除了政府相关部门、生物科学家和生物科技公司之外,其他利益相关者因缺乏专业知识,参与应用过程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加之反转人士的激烈言辞致使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抵触情绪严重,因此,政府和科学家应鼓励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到转基因技术应用过程中实施监督。政府还应制定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程序,包括参与人员的限定、参与方式、权利边界。政府为各利益相关者参与转基因技术应用过程提供条件,比如开展座谈会、科普课堂、邀请参观试验过程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力求使各利益相关者能够畅通表达利益诉求,积极进行利益沟通和利益协商,并有效获得利益补偿。

论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的关系 篇8

1. 公共利益的内涵

公共利益, 从字面上理解, 可称之为公共的利益, 简称公益。公共利益是与私人利益相对的概念。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一般表现为此消彼长的关系, 公共利益的实现通常以减损私人利益作为成本, 或者说以限制或者剥夺某种公民权利作为代价。

公共利益有以下特征:第一, 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公共利益首先是一种公众利益, 受益主体具有普遍性或不特定性的显着特点;同时这种利益的实现主要依赖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选择机制, 一般难以通过市场等私人选择机制来实现。第二, 公共利益具有合理性。因为公共利益的实现有的时候会损害到一部分群体或个人的利益, 而国家立法机关也通过法律等一系列手段予以控制, 使它达到了一个尽可能减少损害私人利益, 同时也权衡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 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等问题, 因此其具有合理性。第三, 公共利益具有正当性。它代表广泛公众的利益, 因此作为国家的立法机关要广泛地听取人民的意见, 遵循人民的意愿。第四, 公共利益体现公平性。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 在实现公众利益的时候如果损害了私人的利益, 那么一定要予以补偿, 而且还不能是象征性的补偿, 应当是正义的公平的合理的补偿。

2. 政府利益的内涵

尽管政治家和学者们给政府所下的定义各有不同, 但对作为公共管理核心主体的政府的地位所作的判断却是大体一致的:政府是国家机器中的执行机关, 它代表国家实施公共管理, 以国家的名义执行宪法、法律和法规。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因此, 政府是实现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政府的这种地位, 决定了它实施的公共管理必然以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和功利目标, 也决定了统治阶级利益构成了政府利益的主体部分。然而, 由于政府的公共管理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价值取向是多维的, 功利目标是多层次的, 加之政府实质上就是社会的重新结合, 这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存在的正当理由就是服务于全社会的公共利益。因此, 政府利益并不完全等同于统治阶级的利益, 即狭义上的国家利益, 它还代表社会公共利益。

二、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的区分

1. 公共利益的理论内涵及本质

公共利益是指社会或国家占绝对地位的集体利益, 而不是某个狭隘或专门行业的利益。公共利益是构成一个政体的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 因此, 公共政策也是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

2. 政府利益的客观存在性及其内涵

首先, 政府利益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并且它会影响政府的行为。政府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者, 一个系统的运转也是通过利益关系来协调和发展的, 其利益主要有政府的权力及相关的物质利益, 政府受拥护的程度和政局稳定性, 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和其他集团利益以及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等等。这些利益是伴随着政府的产生而产生的, 它超越了历史阶段和意识形态, 是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为政府利益影响其行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其次, 政府作为权力执行机关, 拥有在全社会推行自己意愿的强制力量, 这为其利益对其行为的影响提供了前提条件。不可否认, 政府产生及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公共目标、公共服务以及创造具有公益精神的意识形态等。“为人民服务的实质内容就是维护公共利益, 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也就是公共利益至上的信念。”政府作为这些目标的实现手段之一, 政府的公共性是它的第一属性, 政府是为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而设立, 是公共利益的代表。但是, 政府并非总是为着公共目的而存在, 政府在公共目的的背后隐藏着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3. 政府的正当利益与非正当利益并存

分析了不同层次的政府利益, 也承认了它们存在的客观性, 说明它们的存在并不都是不合理的。首先, 政府利益的存在具有其客观合理性。个人和组织的一切行为都源于对利益的追求, 换言之, 利益是个人和组织活动的根本动因。实际上, 没有利益支撑的公利行为是难以稳定的、持续的、理性的和有节制的。“人们对什么是公共利益, 现实中是否存在一种符合每一个人或多数人利益的公共利益, 并没有普遍一致的标准和意见。”不管是哪个层次的政府利益, 都存在一个限度问题。如果在这个限度之内, 就是合理的利益;超出了限度, 才是不合理的利益。其次, 政府利益具有扩张性。政府利益虽然是从属性的, 应受到合理的控制, 但是政府是拥有行政权力的组织, 一旦权力失去了制衡, 权力就会走向正确行使的反面, 政府利益就具有了膨胀的实现条件。

三、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之间的关系

1. 公共利益决定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

政府致力于公共事务、满足公共需要, 维护公共利益, 这也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只有这种认识, 才能够全面反映政府所有活动领域的内容和特征, 才能够反映政府的起源、性质、观念和价值目标, 才能成为整个政府制度大厦的基石。

2. 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不存在隶属关系

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 其利益指向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在实践中甚至有时是完全背离的, 因此二者不存在隶属关系。公共利益是凌驾于一切具体社会利益主体利益之上的最高利益, 维护公共利益是政府存在的目的和追求的最高目标。政府利益与其他社会利益主体的利益处于平行的地位, 公共权力的属性决定了政府只能用它来谋求公共利益。政府作为利益主体的一员, 必须和其他利益主体一样合法、合理地追求自身利益。

3. 明确公共利益的边界是约束政府利益扩张的保障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主要行使者, 与公共利益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 但是也容易对公共利益产生侵犯, 公共利益是政府在公权限制私权的过程中的行为边界, 也是公民接受限制行为的边界。“毫无疑问, 假若把权利授予一群称之为代表的人, 如果可能的话, 他们也会像任何其他人一样, 运用他们手中的权利谋求滋生的利益而不会谋求社会的利益。”所以要以法律的形式, 对公共利益做出严格的界定, 以防止假借公共利益之名从事违反法律的行为。

综上所诉, 完全从谋求政府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来界定公共利益显然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基本要求, 不能完全表达公共利益。政府正确地界定公共利益的过程中, 其自身的利益也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得到实现, 并且通过合法的途径得到满足。政府的自利性不应被认为是错误的, 不应被认为是不正确的利益诉求, 同时如果对政府的利益缺乏正确的界定, 将不利于增强政府能力, 也不利于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1]周志忍.经济全球化挑战与政府观念[J].中国行政管理, 2001, (1) .

[2]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6.

[3][美]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4]周树志.公共政策学[M].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0.

[5]谢庆奎.政府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分析 篇9

西方学者真正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3年, 美国上演了一出名叫《股东》的戏, 斯坦佛大学研究小组受此启发, 利用另外一个与之对应的词“利益相关者”来表示与企业密切关联的所有人。他们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 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 企业就无法生存。虽然这样的界定是非常狭义的, 但毕竟使人们认识到, 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就是为了股东服务, 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乎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 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学家早期从“是否影响企业生存”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Freeman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做了较详细的研究, 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看作是利益相关者, 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是利益相关者, 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 大大拓宽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Mitchell在考察了27种之多的利益相关者定义后认为, 作为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影响力, 即某一群体是否拥有影响企业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合法性, 即某一群体是否被法律和道义上赋有对企业拥有的索取权;紧迫性, 即某一群体的要求能否立即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基于这三个特征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 显然这一界定对利益相关者的权重大小进行细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已有学者结合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作了文字分析, 认为在不同的外在条件, 利益相关者通过博弈, 形成不同的利益主体, 随之产生了围绕利益主体的一系列财务目标。本文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 拟建立一个博弈模型, 从数学角度来看博弈, 看得出的结果是否能印证有的学者的研究结果。

2. 本文所采用的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本文采用的定义是:利益相关者是专用性资源的供应者, 企业是专用性资源的需求者 (袁振兴, 2004) , 企业要为要素提供者增加价值和创造财富。本文按要素 (专用性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 的提供者界定企业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供应商、经营者、员工、政府。相应的, 各利益相关者在为企业提供要素的同时, 也有相应的利益要求权。

为方便研究, 根据向企业提供财、物、人的角度, 将前述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为4大类:政策制定者 (政府) , 为企业提供各种政策、公共方面的服务, 因此通过税收方式分享企业收益;资金提供者, 包括股东和债权人, 为企业提供资金, 通过不同方式分享企业收益;物料提供者, 包括供应商, 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 , 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公司营运享有监督权 (其利润是维护其利益的保障, 间接参与利益分配) ;人力提供者, 包括一般员工和经理人员, 为企业提供运营的人力、资金运作、物料生产。公司运营都需要靠人力来实现, 通过不同方式分享企业利益。

3.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分析

3.1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

3.1.1 博弈模型中要素的界定

在本文中, 博弈模型中博弈的参与人是资金提供者、物流提供者、人力提供者、政府环境;博弈信息是博弈者所掌握的对选择策略有帮助的情报资料, 比如了解各博弈方的相关信息, 尽量获取其行动信息, 收益大小, 风险大小, 其他人要分享, 是否有保障等;博弈的行动空间, 即博弈方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政策环境、资金提供者 (提供与不提供) 、物流提供者 (提供与不提供) 、人力提供者 (提供与不提供) ;博弈的次序: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博弈方的收益, 即各博弈方做出决策后的得失:政府环境、资金提供者 (提供收益多少、不提供损失多少) 、物流提供者 (提供收益多少、不提供损失多少) 、人力提供者 (提供收益多少、不提供损失多少) 。

3.1.2 建立博弈模型分析

政策制定者 (政府) , 资金提供者 (Z) , 物料提供者 (W) , 人力提供者 (R) 。

UZ1=o (z1p+z3 (1-p) ) + (1-o) (z2p+z4 (1-p) )

UW1=p (w1o+w2 (1-o) ) + (1-p) (w3o+w4 (1-o) )

UW2=p (w5q+w7 (1-q) ) + (1-p) (w6 q+w8 (1-q) )

UR1=q (r1p+r2 (1-p) ) + (1-q) (r3p+r4 (1-p) )

UR2=q (r5o+r7 (1-o) ) + (1-q) (r6o+r8 (1-o) )

UZ2=o (z5q+z6 (1-q) ) + (1-o) (z7q+z8 (1-q) )

结合研究目的, 要比较在什么情况下UZ、UW、UR最大, 当其中一个最大时即说明其是利益主体, 通过利益的博弈得出的利益主体。将问题转化成三元一次函数求极值的问题, 运用拉格朗日法来求解。

建立辅助函数:L (o, p, q) =f (o, p, q) +λφ (o, p, q) , 其中,

其中λ是一个待定的常数, 称为拉格朗日乘数,

约束条件φ (o, p, q) =o+p+q-1=0,

利益U=f (o, p, q) ,

UZ=fZ (o, p, q) =o (z1p+z3 (1-p) ) + (1-o) (z2p+z4 (1-p) ) +o (z5q+z6 (1-q) ) + (1-o) (z7q+z8 (1-q) ) ,

UW=fW (o, p, q) =p (w1o+w2 (1-o) ) + (1-p) (w3o+w4 (1-o) ) +p (w5q+w7 (1-q) ) + (1-p) (w6q+w8 (1-q) ) ,

UR=fR (o, p, q) =q (r1p+r2 (1-p) ) + (1-q) (r3p+r4 (1-p) ) +q (r5o+r7 (1-o) ) + (1-q) (r6o+r8 (1-o) ) 。

LZ (o, p, q) =fZ (o, p, q) +λφ (o, p, q) =o (z1p+z3 (1-p) ) + (1-o) (z2p+z4 (1-p) ) +o (z5q+z6 (1-q) ) + (1-o) (z7q+z8 (1-q) ) +λ (o+p+q-1)

LW (o, p, q) =fW (o, p, q) +λφ (o, p, q) =p (w1o+w2 (1-o) ) + (1-p) (w3o+w4 (1-o) ) +p (w5q+w7 (1-q) ) + (1-p) (w6q+w8 (1-q) ) +λ (o+p+q-1)

LR (o, p, q) =fR (o, p, q) +λφ (o, p, q) =q (r1p+r2 (1-p) ) + (1-q) (r3p+r4 (1-p) ) +q (r5o+r7 (1-o) ) + (1-q) (r6o+r8 (1-o) ) +λ (o+p+q-1)

求辅助函数的偏导数L’Z、L’W、L’R,

求出满足方程组L’Z=0、L’W=0、L’R=0、φ (o, p, q) =0的所有解 (o0, p0, q0) ,

把求得的解 (o0, p0, q0) 带入UZ=fZ (o, p, q) 、UW=fW (o, p, q) 、UR=fR (o, p, q) 中, 若UZ=fZ (o, p, q) 的值最大, 说明在博弈后资金提供者取得胜利, 成为利益主体;若UW=fW (o, p, q) 的值最大, 说明在博弈后无聊提供者取得胜利, 成为利益主体;若UR=fR (o, p, q) 的值最大, 说明在博弈后人力提供者取得胜利, 成为利益主体。

可以看出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博弈, 当其利益达到一定条件后, 即成为利益主体, 因此利益主体是动态变化的。

3.2 利益相关者的内部博弈

通过前面博弈模型决定好利益主体以后, 其利益主体内部也存在内部力量的博弈。

3.2.1 财力提供者的内部博弈

财力提供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同是财务资源提供者的股东与债权人之间也存在一个博弈问题。尽管双方提供的均为财务资源, 都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但债权人让渡的仅仅是财务资源有限期的使用权。所以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博弈中, 股东仍是赢家, 而最终成为企业的真正所有者, 债权人只能按期收回本息, 即博弈的结果由股东独占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后来, 同样作为财务资源的提供者——债权人不堪忍受股东损害其利益, 开始对企业关注, 要求分享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与股东重新博弈后, 博弈的结果是没有哪一方有绝对优势, 那么股东和债权人只能共同分享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3.2.2 人力提供者的内部博弈

人力提供者包括一般员工和经营者。同是人力资源提供者的一般员工和经营者之间也存在一个博弈问题。经营者一般以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为目标, 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损害一般员工的利益。如果一般员工没有意识维护自身利益, 那么通过博弈, 经营者就会成为赢家, 对利益的分配有控制权, 导致一般员工利益相应就得不到保障。但是随着员工的利益被损害后, 员工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 只有对经营者进行监督才能保障自身利益不被损害, 或者使其损害降至最小。所以, 同样作为人力资源的提供者——一般员工不堪忍受经营者损害其利益, 开始对企业关注, 监督经营者的行为, 与经营者重新博弈后, 改变经营者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力量对比, 进而改变了经营者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利益分配。

3.2.3 物力提供者的内部博弈

供应商与公司利益相关的程度, 取决于以下三个维度:交易规模, 包括交易额度和交易频率;合同期限;资产专用性程度。公司运营良好, 产量增加, 规模扩大, 对供应商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众多供应商得知公司的需求信息后, 通过各自与企业的谈判中, 其实也在与众多的供应商展开博弈, 最终由产品质量高, 价格合理的供应商成为赢家, 形成企业稳定的供应商。

综上所述,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得知, 在政策环境一定的前提下, 资金提供者、物料提供者和人力提供者之间展开利益博弈, 在博弈过程中利益主体是动态变化的, 这正和已有学者的文字研究结论一致。另外, 还分析了资金提供者、物料提供者和人力提供者各自的内部博弈。

参考文献

[1]陈宏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2]黄涛.博弈论教程:理论·应用[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3]陈宏辉, 贾生华.企业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04, (4) .

教师利益 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农民;农民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利益格局发生变化,体现在利益主体多元化,需求多样化,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突显。农民是最大的利益群体。改革开发的起点始于农村,农民曾是最大的贡献者,现在却成为弱势群体,其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就很难实现。理论和现实都要求我们重视农民利益。

一、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

1842年,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在此期间他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林木盗窃问题。他第一次遇到了就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当时的莱茵省议会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提出一项法案,将拣枯木枝列入盗窃范围,并展开对此法案的讨论。马克思参与其讨论,积极捍卫贫苦农民的物质利益。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使马克思看到了物质利益对法和国家的支配作用,但这种支配作用仍受黑格尔理性主义的影响。理性与现实的冲突让马克思转向研究政治经济学。对物质利益的研究使马克思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到唯物史观的转变。《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也标志着马克思利益观的成熟。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以物质利益为切入点,马克思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到唯物史观的转变,而唯物史观的建立为马克思进一步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利益问题奠定了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利益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何为利益? 利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分配关系,是需求主体对需求客体的分配,这种分配因分工的不同,其结果也不同,最终形成不同的利益格局。“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是首先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

2、利益的前提——人的需要。马克思在提到人的需要时指出:“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他自己的实践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本身。”“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需要推进人们不断进行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力水平。在实践中,人的利益得到实现。

3、利益实现的中介——实践。实践是主体为了实现其目的,对客体的改造。人们只有在实践中,在原有对象和积极主动创造其他对象的基础上,自己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实践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其中社会关系是主要方面,利益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并派生出其他关系。

4、利益的作用——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驱使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在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满足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利益。利益既是最终目的,又是人类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推动物质生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利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起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变化,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利益观主要围绕“人”、“生产力”、“生产关系”三个方面展开。“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力”则指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它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物质生产基础;“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物质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表现为分配关系。人的实践活动是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目的即利益。人以目的为出发点,最后实现自己的目的。其过程必将带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就是实现人的利益的实践活动的展开。

二、现实所需——早日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的现实要求

在习近平同志的系列讲话中,“中国梦”是一个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而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实现“中国梦”进程的快慢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否得到有效维护密切相关。

我国现代化建设主要依托城镇化建设,在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利益逐渐受到损害,突出体现为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失地农民数量日益增多而获得的土地征收补偿少之又少,为了谋生,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但是,城乡二元结构尤其是户籍制度的限制,这些进程打工的人虽不再从事农业生产,长期在城市居住,仍不能获得市民身份,使其在就业、保险、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享受不到与城镇市民同等的待遇,不能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城乡资源分配不均,生产要素得不到平等交换,社会公共服务不能全面覆盖,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失地农民不仅在经济上得不到该有的补偿,政治上民主权益也得不到充分保护,这一方面与基层民主制度不健全有关,另一方面,部分基层党员、干部没有认真恪守自己职责,不实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对农民反映的问题不及时回复并予以解决,暗香操作、贪污腐败,为一己私利损害集体利益。除此之外,这与农民的自身素质有关,有些村民不懂知情权,维权意识淡薄。

nlc202309041627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最终目的是人民富裕,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中国梦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保护农民利益,这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要求,同时,实现中国梦又离不开农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为了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里的人民群众包括我国人数最多的社会群体——农民。没有农民的伟大贡献,就不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不会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就不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新一届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继承和发展。

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曾是革命的主要力量,工人阶级的同盟军;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解决农民利益问题迫在眉睫。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农民利益问题。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新一届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其中涉及农村改革,农村改革必然涉及农民利益。农村改革是我国启动改革开放的起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具体措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生产关系角度。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农民利益离不开农村的发展,而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带动,同样,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支撑,城市和农村是彼此联系的统一体。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公共资源与基本公共服务向城市倾斜,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马克思利益观认为,利益是社会关系,同时也是分配关系。分配制度与原则的不同,分配结果也不同,从而引发利益群体间的矛盾,社会不和谐。因此,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协调利益关系,就必须保证资源分配公平。

第二、生产力角度。利益的前提是需要。人类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物质生产实践,在满足基本需要后又会引起新的需要,进而推动生产实践的发展。需要客体不会自动满足需要主体的需要,二者是一对矛盾,解决这对矛盾,必须进行实践,主要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水平,实践是利益实现的中介。农村如何更快更好地提高生产力水平?《决定》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观点,这是对农村经营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推动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一方面依法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另一方面,向农业输入先进生产理念、生产要素和现代化的经营方式,有助于农村经济向组织化、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更好地满足农民利益。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 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

教师利益 篇11

对于社会利益的含义, 学界一直存在争议。边沁认为:“共同体的利益 ( 即社会利益) 是组织共同体的若干成员的利益总和。”可见, 在边沁看来, 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单纯相加, 并没有独立存在的社会共同体。庞德认为社会利益是最重要的利益, 是包含在文明社会中并基于维护文明社会的正常秩序和活动而提出的各种具有普遍性的主张、需要和愿望。社会利益的主体是公众, 即公共社会。社会利益表现的权利形式上, 其主体可以是公民个人、法人或国家。大多数人都偏向这样一种界定: 社会利益是相对于国家利益而言的, 某一时期某一特定区域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

社会利益的主体被界定为不特定多数人, 其本质上是一种群体利益。作为一种群体利益, 社会利益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第一、相对性。社会利益是一种相对于特定社会成员利益而言的相对利益。也就是说, 社会利益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部分人, 只有在具体情境下, 结合需要对比的对象, 才能作出合理的认定。第二、区域性。首先, 有些需要法律特别保护的群体, 可能只会在特定区域内才会存在; 其次, 在不同的区域内, 按照既定标准确立的某一群体所代表的利益能否构成社会利益也有所不同; 第三、历史性。社会利益是群体分化的产物, 而群体分化总在特定历史阶段才会发生, 故某一群体所代表的利益, 也只有特定阶段才构成社会利益。

但是, 在一些研究以及实践中, 社会利益的概念往往与国家利益相混淆, 在使用中往往不加区分。可事实上, 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是并行的两种不同的利益, 是公共利益的两个方面。从法理上说, 经济法同时注重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两个方面, 可见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 要想全面认知社会主义, 必须还要对国家利益以及其与国家利益的区别与联系。

由于国家具有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 它比其他主体更适合代表社会公共利益, 现实中, 国家多是以社会利益为由实施相关活动, 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因此, 社会利益与国家和国家利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法学角度来说, 经济法是调整市场规制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在赋予政府经济管理权以救治“市场失灵”问题的同时, 也约束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以防止出现新的“政府失灵”。经济法赋予政府权力, 而政府又是国家权力的掌控者, 其行为代表的是国家的意志所以, 政府在执法时不可避免的维护国家利益。从立法上说, 法是统治者阶级利益的体现, 经济法在制定过程中就笼罩着国家利益的色彩。所以, 经济法在坚持社会本位论注重社会利益时, 势必也会保护国家的利益。

具体看二者的不同:

一、主体不同。国家利益的主体指国家, 理论上也指全体国民。所有国民实际上也是特定多数人。而社会利益相对于国家利益而言, 所维护的是某一时期某一特定区域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 是整个社会的利益。

二、衡量标准不一致。理论上, 国家利益的主体是国民, 而国民是特定的, 虽然因数量众多无法一一表达意志, 但可以进行投票。所以对国家利益最好的衡量方式是拿到立法机关进行表决。至于社会利益, 因为利益主体不特定, 就无法让这些主体一一来表达意志, 也没有办法进行投票, 故在社会利益衡量上, 只能坚持客观标准, 即看结果是否让大多数主体获利。

三、产生机制不同。国家利益的产生机制就是政治权利的运作机制, 国家利益强调统一性, 通常以法律、法规、命令的形式来表达; 社会利益的产生机制既可以是政治权力的运作机制, 也可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往机制。而且社会利益可以具有地域性和阶层性, 不必也无需强求一律, 它既可以借助法律、法规、命令等形式来表达, 也可以通过舆论或习俗等形式进行表达或传播。

摘要:部门法之间的本质区别常从法所维护的种类和性质来界定, 法所体现的意志背后就是利益, 法被认为是利益分配的工具。经济法作为社会本位法, 即社会利益维护之法, 其所保护的是社会利益。因此, 要想更透彻地掌握经济法的本质, 必须对社会利益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 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国家利益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社会利益,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1]华国庆主编.经济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

【教师利益】推荐阅读:

利益管理07-21

政府利益05-12

生态利益05-15

共同利益05-24

利益目标06-09

利益市场06-09

开发利益06-21

利益平衡06-22

利益模型07-26

利益冲突07-29

上一篇:活性炭制备下一篇:偏瘫肢体康复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