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保险制度

2024-10-12

地震保险制度(共9篇)

地震保险制度 篇1

一、雅安地震的经济损失与近年我国地震历史处理办法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受灾人口152万, 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截至24日14时30分, 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 失踪21人, 11470人受伤。

截至25日, 雅安三个重灾县已公布高达1693.58亿元的经济损失数值。该值至少是其上年GDP总和的21倍。震后恢复资金有其独立的国家评估程序和标准。同时, 正在进行的多层级灾情损失评估, 也将为后续评估提供基准数据。

暂不谈三县千亿经济损失的真实性与否。回顾汶川地震震后重建,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 (2008年6月30日发布实施。政策措施支持范围覆盖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的各方面, 同时重点支持城乡居民倒塌毁损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恢复重建) , 我国震后主要补助措施有:中央财政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 (中央补助700亿) 、地方财政补贴、受灾地区税收减免、个人每年补助4000元、个体经营每年补助8000元、鼓励金融机构对受灾地区投放信贷等。除此之外, 还有社会各界自愿捐款等。玉树地震相关处理办法与此大致相同, 还有政府统一指导重建等, 详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组2010年6月13日编制, 组长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震后处理办法的主题思想是:政府主导、财政补贴、社会捐赠。

然而, “放养式”的地震重建方式并不能满足个人、企业在人身健康, 财产损失方面上的需求, 建立相关的地震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二、我国地震保险的现状

(一) 目前, 我国并没有专门的地震保险, 包含地震险的险种少

在人身险范围内, 寿险、意外伤害险、旅游意外险等保险责任中包含地震受损责任。购买这些保险的客户在地震中死亡或伤残将获得相关赔偿, 受伤以及接受住院治疗也将按照合同约定获得给付。

在财产险范围内, 财产险的主险一般不承保地震。部分商业保险公司推出的建筑工程险和安装工程险包括地震险。而对于企业财产险, 如果客户坚持要投保地震险, 可以通过附加险的形式投保, 但对其会有严格的限制。由于地震的涉及面和赔偿金额超过保险公司的理赔能力, 保险公司通常将其列为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作为除外责任, 因此我国的家庭财产险不承保地震责任。

在车险产品中, 保险公司大多把地震列为了免责条款。不过, 值得注意的是, 从车险合同条款中可以看到, 保险责任包括“雷击、雹灾、暴雨、洪水、海啸所造成的车辆损失”, 一般来说, 车险免责条款里会说明, 因地震造成的车辆损失不在保险责任之内。但因地陷、地裂造成的车辆损坏, 或者由于地震造成的高空坠物砸坏车辆, 可申请理赔, 但需要车主能够出示相关证明。

(二) 地震保险制度不健全, 社会上应对巨灾风险意识较弱

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 一般在经历巨灾的两年左右, 受灾当国就会出台相应的保险管理制度来应对日后类似状况的出现, 从而提高当国应灾能力, 稳定社会秩序, 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然而在我国, 此方面的政策措施甚少, 尤其针对地震保险的相关制度几乎空白, 直接导致了受灾风险的大大提升。一旦发生巨灾, 将对我国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 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现今, 虽然有部分人承认自身存在巨灾风险, 但很少有人愿意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转移这种风险。人们对于这些巨灾的看法往往是逆来顺受, 甚至更有不少人完全依赖于社会救济或政府补贴, 最终, 这种心理导致其陷入恶性循环, 保险意识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因此, 对于地震险机制的完善,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需要政府、行业、公众的共同参与。

三、日本地震保险制度

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家, 同时也是地震保险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下面我们主要介绍日本的地震保险与再保险, 并比较得出其对我国有哪些借鉴意义。

(一) 地震保险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923年, 日本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关东大地震, 造成14.2万人失踪和死亡, 25万栋建筑物被毁, 损失巨大。关东大地震后, 日本开始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地震保险制度。1966年, 日本国会先后通过了《地震保险法》和《地震再保险特别会计法案》, 初步建立了地震保险制度。随后, 又相继颁布了《地震保险相关法律》和《有关地震保险法实施令》, 进一步完善了日本的地震保险体系。

而在我国并没有与地震相关的法律条文。正如袁力和王和在《我国地震保险制度应与时俱进》中所提到的, 建议国务院发布《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指导意见》, 同时加快我国地震保险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 尽快制定颁布《地震保险法》等, 为构建地震保险制度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框架。

(二) 日本地震保险的承保主体

日本地震保险制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再保险制度, 以日本家财险为例。财险公司在接受了原保险合同之后, 根据地震保险法与JER (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 签订再保险合同, 将其所承保的地震原保险合同全额再保险于JER, JER不能拒保。JER与财险公司个别缔结了再保险合同之后, 除了一部分自留以外可办理再再保险。再再保险的渠道有两种, 一个是与政府签订再再保险合同, 其危险责任限额由日本国会决定。另一个渠道是与各财险公司签订再再保险合同, 各财险公司间的危险责任限额则是根据各财险公司的家庭地震保险危险准备金额来决定。如图1所示。

目前, 日本家财险的地震风险是以超额赔款再保险的方式承保的, 即在再保险合同中约定原保险人的自留额, 损失金额超过自留额到最高责任限额的部分由再保险人承担。日本东海大地震后修改的《地震保险法》的具体做法是:

1.1150亿日元以下的损失由JER承担;

2. 超过1150亿日元至8710亿日元的部分由日本政府和民间各承担50%, 其中1150亿日元至2596亿日元的民间部分由参与再再保险的财险公司承担, 2596亿日元至8710亿日元的民间部分由JER承担;

3. 超过8710亿日元至55000亿日元的部分日本政府承担95%, 民间承担5%, 其中8710亿日元至31850亿日元的民间部分由参与再再保险的财险公司承担, 31850亿日元至55000亿日元的民间部分由JER承担。

日本地震保险近二十年来出现了各层级责任限额不断扩大, 政府承担比例不断上升的态势, 这也充分体现了应对地震这种巨灾, 民间保险公司往往无力单独承担全部损失, 这需要政府和再保险的共同参与。

(三) 日本地震保险的承保方式与责任范围

日本地震保险的家财险会自动附加在火灾保险的保单上, 比如普通火灾保险, 长期综合险等, 保险金额一般为火险金额的30%-50%。这一方式与我国部分企财险的承保方式相同。

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日本地震保险承保因地震, 火山爆发, 或上述事故引起的海啸, 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火灾, 损坏, 淹没或土地流失导致的损失。日本是一岛国, 四周环太平洋, 往往会出现地震, 火山, 海啸的同时发生, 保险标的的近因难以确定, 共同投保有利于减少消费者的损失。而我国虽然也面临地震等巨灾的威胁, 但传统的地震带距离海洋甚远, 因此地震与海啸同时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 这点要在制定费率的时候明确指出。

因为巨灾发生的不确定性, 日本地震保险大多为以一年期为主的短期保险。值得指出的是, 日本地震保险家财险的保险标的有居民住房及其家用财产, 如家具、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 但不包括价值超过30万日元的贵重物品, 如珠宝、字画、古董、有价证券等。

(四) 日本地震保险的费率厘定

其费率由纯费率和附加费率两部分组成, 其中纯费率仅包含地震风险, 附加费率则体现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 但不包含预期利润。日本的地震保险根据地震风险大小和建筑结构 (木制或钢制) 分为4个等级, 即1等地区、2等地区、3等地区和4等地区, 并按此等级确定地震基本保险费率。此外, 根据建筑年限和抗震等级等条件, 还能够享受10-30%的折扣。

不仅如此, 日本地震保险在理赔方面也采用了差别费率的方法, 使得财产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不能因保险而额外获利得到充分地体现。

四、总结

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 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从前不久发生的雅安地震以及较早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充分证实了在灾后重建方面, 我国不能仅仅依靠财政补贴和社会捐助, 建立并实施我国的地震保险制度迫在眉睫, 应及时构建地震保险机制, 出台相关法律控制风险, 稳定社会秩序。同时, 还应该普及保险知识, 夯实保险教育基础, 提高全社会的保险意识。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 在应对巨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地震保险机制, 但由于日本与我国的具体国情不同, 可以有取舍地借鉴, 从而构建出适合我国的地震保险制度, 提高我国的应灾能力, 确保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摘要:雅安地震的发生叩问当前我国灾后重建模式, “放养式”的政府补贴, 社会捐款等一系列措施并不能满足人们的保险需求, 地震保险制度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如何建立地震保险机制, 建设怎样的地震保险机制, 日本在承保方式, 承保主体, 责任范围, 费率厘定等方面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除此之外, 日本地震保险的一大特色就是引入了再保险, 责任累积得以分摊, 形成政府与民间共同参与的格局。地震保险制度在面对巨灾时形成一道屏障, 保证了保险业, 金融业, 乃至全社会经济运行良性发展。

关键词:雅安地震,地震保险制度,再保险,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1]袁力, 王和.我国地震保险制度应与时俱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3.

[2]郭东东, 佘玲.日本地震保险体系初探[N].中国保险报, 2011-03-28.

[3]孙黎, 史本叶.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及其借鉴[J].商业研究, 2011 (09) .

[4]赵苑达.再保险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

[5]何霖.日本巨灾保险之进程与启示[J].灾害学, 2013 (04) .

[6]袁力, 王和.我国地震保险制度应与时俱进[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3-01-17 (16) .

从汶川地震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 篇2

【摘要】2008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然而,就在全国人民都在为这一盛会努力、欢呼的奥运年,中国却遭受了一连串的巨大灾难。这些灾难给人们的生活和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社会再次呼唤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文章通过对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现状的分析,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完善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巨灾风险 保险 保险制度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造成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死亡人数预计超过8万人,数千万人受灾。人们心中的伤痛将慢慢抚平,但汶川大地震给世人的警示不应当被忽视和忘却,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障体系。

一、我国巨灾风险的现状

巨灾风险通常指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重大人员伤亡的风险,包括地震、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现象和恐怖主义等人为灾害。各国对巨灾风险并没有一个统一和明确的定义,大都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对巨灾风险进行定义,如美国保险服务局按照1998年的价格水平,将巨灾风险定义为:导致财产直接损失超过2 500万美元并影响到大范围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事件。我国疆域广大,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存在着很大的发生巨灾风险造成重大损失的可能性,版图的幅员辽阔加大了巨灾风险的暴露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跨世纪减灾规划》提供的数据,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继日本、美国后居于第三位,具有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等特点。中国位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喜玛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的欧亚地震带两个地震带的包围中,是地震的多发国。我国东面有绵长的海岸线,台风等热带风暴造成的损失也在与日俱增。另外,我国每年受洪涝灾害的危害也十分严重,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全国大约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有着不同类型不同危害程度的洪水灾害。与此同时的是,北方地区的旱灾多发,造成粮食减产、人畜缺水等种种人员和经济损失。据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全世界54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我国的就有8次,其中地震、洪水、台风带来的损失最为惨重。

二、各国巨灾保险制度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应对巨灾风险的常规风险转移机制主要有保险/再保险,包括商业性保险和政策性保险,面对巨灾风险带来的集中且巨大的风险损失,单个商业保险公司甚至整个保险业都无法承担,而社会对巨灾保险的需求却很大,因而一些国家将巨灾从一般商业性保险业务中分离出来,作为政策性保险业务来经营,而政府采取直接介入管理,或通过各种方式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鼓励发展巨灾保险,有效分散巨灾风险。发达国家还通过再保险向国际再保险市场转移巨灾风险。由于传统保险市场中保险业资本相对巨灾保险需求仍然显得不足,非传统风险转移工具的发展及应用也为巨灾风险管理带来新的选择。

在商业性保险和政策性保险两种形式及其交叉渗透的运作模式下,综观各发达国家通常有强制巨灾模式和自愿巨灾模式两大类。有些国家法律规定将一类或在特定区域的某些巨灾风险甚至各种巨灾都作为强制保险,国家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巨灾风险,商业保险公司具体经营但由政府充当最后再保险人,政府设立灾害基金,为保险公司提供无限额的资金担保,其他类别或地区的巨灾风险可自愿投保的。

三、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1、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1-1959年)。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做出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财产强制保险及旅客强制保险的决定》,到1952年底,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的财产绝大多数都办理了保险,而这些保险的责任范围中已包括了地震等巨灾风险。但是,由于历史原因,1959年我国全面停办了国内保险业务,刚刚建立起来的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就这样夭折了。第二阶段(1979-1994年)。1979年国务院决定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1980-1994年是我国巨灾保险的恢复时期。在这个时期,针对我国企事业单位的财产保险等险种的责任范围均包含了洪水、地震等巨灾风险,同时,居民家庭财产保险的保障范围中包括了各类巨灾风险。另外,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农业保险也得到快速发展,为农业生产的巨灾风险提供了保障。因此,从这个时期的保险供给看,巨灾保险的体系建设已经初步完善。第三阶段(1995至今)。从1995年开始,我国保险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从控制和防范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角度出发,要求保险公司停办地震保险,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规定,自当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企业财产保险条款中,将洪水、地震和台风等巨灾风险从基本责任中剔除,并将洪水风险列为企业财险综合险的承保责任范围。而在2000年和2001年,保监会连续下发了关于地震保险的通知,指出“地震险只能作为企业财产保险的附加险,不得作为主险单独承保”。 到目前为止,各保险公司只将洪水灾害作为特约附加险种承保,而对破坏性特别严重的如地震、海啸等巨大灾难,保险公司则不予承保。因此,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面临新的问题。

2、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巨灾保险目前采用的是自愿巨灾保险方式。由商业保险公司运用巨灾统计数据和管理费率精算厘定各类巨灾保险费率,这通常存在着由于保险费率高且投保门槛高的问题,潜在投保人的投保积极性不高,而业务规模不大致使大数法则难以成立的情况下保险人对巨灾保险的经营也难以产生很大的兴趣。另外,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中国商业再保险市场是世界上最小的市场之一,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0.1%,再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十分有限。而再保险是巨灾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国再保险市场的供需失调更使得我国的巨灾保险业务起步艰难。具体说来我国现行巨灾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企业各类财产的保险和针对居民家庭财产的保险不能提供巨灾保障;二是针对巨灾风险的农业保险处于不断萎缩的状态。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解决全社会的保险意识问题,即自觉接受保险制度,主动购买保险;三是投保率过低。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两个后果,一方面使得受灾损失得不到保险赔偿,另一方面也使保险公司在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的同时对高赔付率的巨灾保险望而却步。

四、建立和完善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2006年3月份,全球最大的再保险公司之一——瑞士再保险在其一份题为“应对自然灾害,确保长期稳定”的报告中表示,由于中国遭受自然巨灾的风险较高,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占GDP(2005年)6%的经济损失。瑞士再保险建议,中国应创立全国自然巨灾保险联合体,以防御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结合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现状,充分利用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力量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合理、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刻不容缓的课题。

1、加强政府对巨灾保险制度的介入,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体系

我国政府现阶段对巨灾保险还都是商业运作,政府在立法、财税政策支持以及其他政策配套上,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投入和参与,而投入并不仅仅局限于财政资金,更多的应当是一些非资金形式的公共资源。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于巨灾风险及其损失的处理,存在一种对政府的依赖惯性,“一切找政府”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政府除了要加大风险意识教育和宣传力度外,更需要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推动巨灾保险的推广与普及。例如,对于一些财政资金项目,国有资产应当强制要求办理巨灾保险;对于银行贷款项目,应当在贷款合同中明确巨灾风险管理问题;对于高风险区域,应制定更加具体的巨灾风险管理办法。同时,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需要法律保证,因此要加快我国的巨灾保险法律体系的建设。另外,解决巨灾风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资金,政府应统筹职能,解决资金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强制巨灾保险和商业保险等方式聚集资金,另一方面应当在各级财政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规则,逐步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国家可通过应用巨灾保险基金提供无限额担保;巨灾理赔要接受保险监管机关和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

2、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和保险意识

在我国要迫切提高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的农村人口保险意识,教育人民对巨灾风险产生主动的防范意识,形成主动投保提前转移巨灾风险的理性规避风险的态度而不是对巨灾风险抱着侥幸心理。这一点既需要保险公司的推广活动更需要新闻媒体的舆论力量,宣传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威胁,指导国民在灾前如何采取措施防灾,一旦灾害发生如何减灾等技能,同时加强保险知识的普及。

3、重视再保险安排机制

再保险可以将巨额风险分散给其他的保险人,从而由众多保险人来共同承担风险。再保险一般是在国际范围内运作的,通过再保险可以在地域上分散风险,扩大承保能力,稳定经营成果。因此,再保险可以对风险进行全球性平衡,实现风险分散的最优化。

4、依危险分布状况和标的状态有区别地合理地厘定保险费率

就地震险而言,处在地震带上的地区应承担较高的费率。地震险费率的测定应由地震专家参加审定。就洪水风险而言,我国洪水分布更有地区规律可循,因此更应遵循差别费率原则。如我国七大江河流域的行洪区、滞洪区和受益地区应承担较高费率。洪水险费率可依据近年损失率数据订立,就企业财产险而言,改革后基本险费率加上附加险的费率应适宜广大企业的经济实力,大可保持现行1‰-7‰的水平。这样较能保持保费负担一贯性,易为投保人所接受。但也可结合费率结构有所改变,针对地区间有所区别,以促进总量的增加。总量的增加有益于保险人建立保险基金。

【参考文献】

[1] 刘京生:促进我国巨灾保险发展[J].中国金融,2005(7).

[2] 孙祁祥、郑伟、孙立明:中国巨灾风险管理:再保险的角色[J].财贸经济,2004(9).

[3] 王小平:中国呼唤巨灾保险[J].中国金融,2005(24).

地震保险制度 篇3

关键词:地震,地震保险,地震保险制度,再保险

(一)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简介

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地震多发地带,百年以来震级五级以上的地震就高达数十次,给日本的国民经济和生活带来的极大的影响和损害。其几个主要大地震的影响可见表1:

由于受地震灾害影响严重,日本政府与财产保险公司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共同研究有关地震保险等问题,并于1966年制定了有关地震保险的法律,地震保险制度由此起步,并逐步扩充完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地震保险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日本近年来的几次大地震灾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体可把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先行

1966年,日本国会制定了《地震保险法》和《地震再保险特别会计法案》,初步建立了日本地震保险体制,即建立了以资助受灾灾民安定生活为目的,政府的再保险为前提的高公共性的灾害保险,由政府对商业保险公司承担的地震保险责任的一部分进行再保险。其中,《地震保险法》将可保的对象限定于居住的住房、生活用品,但价值超过30万日元的贵重物品不在承保范围之内,贵重物品的损害可以通过选择其他种类的商业保险和其他风险规避方式来加以分担。为鼓励居民投保地震险,后来日本又颁布《地震保险相关法律》等法令。一系列地震相关法律的建立与实施为日本地震保险的开展创造了规范的环境。

2. 政府支持

地震所具有的巨灾风险特点决定了它不适合完全采用商业保险的模式来经营。因此日本地震保险大多是由由政府与财产保险公司所共同经营的。保险险种的费率设定则遵循“不盈利不亏损”的原则,不由各保险公司自行决定,而是由财险费率厘定基础费率。所收保费全部累积用于将来发生地震时的保险赔款准备。与其他财产保险相比,日本地震保险更多的具有一种政策性保险的性质。

3. 定损赔付

日本地震保险的保险赔偿是通过对保险标的受损情况进行勘查确定其受损级别来分别进行赔偿的。赔偿情况可参见表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地震灾害的关心程度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地震保险合同的不断增加,政府和保险公司多次调高总支付限额。最近的一次调整是在2008年4月1日,总支付限额再次由5兆日元提高到5.5兆日元。

4. 实施再保险安排

地震保险的损失金额巨大,单靠商业保险公司无力承担所有风险,因此由日本政府提供再保险进行责任分担和支持。地震保险合同全部集中在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通过该公司向政府分保。

其具体操作流程可见下图:

流程简介:首先由各保险公司接受投保人的地震保险投保,各保险公司再向日本唯一的地震再保险公司统一办理分保(再保险),然后再由地震再保险公司将集中的再保险业务向政府或其他资金雄厚的公司办理转分保,当然地震再保险公司也可自留部分业务。

(二)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启示

1. 法律。

没有法制就没有发展,要能够使地震保险在我国顺利地扩展业务,相关环境的法律与法规的完善是当前所必须的。但在目前,不仅地震保险没有立法,所有巨灾保险在保险法里面的内容都是一片空白。缺乏法律的保护与支持,地震保险的推行将遇到很多实际困难。因此,应在近期研究推行有关地震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而这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大发展方向。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有助于地震保险的推广与发展,而地震保险在实践中的操作又会进一步对相关法律法规提出新要求,相信,在这种相辅相成的作用下,必能构建一套完整的地震保险法律体系。

2. 经营模式。

地震风险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虽然损失发生的频率较低,但所造成的损失概率无法确定,且损失波动幅度非常巨大,再加上波及地区的集中性,这就使得地震保险呈现出"三高"的特征,即:高风险、高损失、高赔付。这种违背大数定理的特点使得地震保险并不受一般商业性保险公司的欢迎。由此,在我国现有保险市场条件和保险经营水平下,地震保险完全由商业保险公司来运作很不现实,事实上商业保险公司也不愿意单独提供地震保险服务。此外,基于地震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家财政的有限,再加上当前我国政府主导型巨灾风险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的逐步显露等原因,我国地震保险制度宜采取由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合作经营的运作模式。具体说来,地震保险由个人投保,商业性保险公司遵循市场化原则特许经营,政府并不直接参与,而是以最终再保险人的身份(政府组建国有地震再保险公司作为最终再保险人)对商业保险公司提供超额赔付保证;同时政府应对投保人和经营地震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专项补贴、税收优惠等各项政策支持,以促进地震保险的推广。

3. 投保方式与赔偿处理。

针对企业来说,地震保险若采用自愿投保的方式,则在当前费率普遍过高的情况下,企业处于自身成本考虑,投保的积极性不会很高,这就达不到兴办地震保险的目的;但若采用一律强制的投保方式,又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对那些经营占地较广,受地震保险影响较大的企业或单位,如制造业、化工、电力、超市、学校等企业或单位,应使其取强制投保,以达到对地震风险的有效控制;而对那些受地震风险影响较小的行业,如服务、咨询、商业等行业,则可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参与的原则进行投保。

在地震保险的赔偿处理上,可参照日本经验,定损赔偿。在这方面,应成立专门的地震损失鉴定部门,以便对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进行合理估计。使损民众得到满意赔付。

4. 应积极利用再保险分散风险。

风险控制是地震保险管理的核心问题。在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设计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地震风险,应当积极探求多渠道的风险转移机制,比如设置一定比例的地震保险免赔率或规定具体的最低免赔额,以防止道德风险和激励投保人积极防灾抑损;同时对所有地震保险实行再保险,并且再保险的比例要高于一般保险;应规定经营地震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可在同业之间进行再保险,但政府组建的国有再保险公司作为最终再保险人;由政府牵头和有关部门来参与建立地震保险基金,然后委托商业保险公司为国家承担管理职能,不以营利为目的,实行单独建账、单独管理;在条件具备的时候可逐步推行地震保险证券化,即通过创设地震保险期货、地震保险期权、地震保险债券等地震保险金融产品来实现地震风险由保险市场向资本市场转移。

5. 由提供地震保险加强防灾减损工作。

保险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保险公司在提供保险的时候可以通过加强保险标的的防灾减损工作,防微杜渐,使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保险公司在提供地震保险的同时,平时积极组织各投保单位进行地震保险财产处理演习、培训及器材的维修等日常应急准备。并认真组织开展地震防灾隐患排查,对所排查出的重大隐患,要分类定级,制定专门治理计划,落实相关责任、方案、资金、人员、物资,限期整改,确保地震安全。保险风险巡视员要加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的巡查,督促落实隐患排查责任和整改措施。保险公司应协助政府随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要加强防范,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工作,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按照应急救援方案要求迅速组织有效救援,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戴树人.巨灾风险——日本的地震保险制度[J].银行客户, 2008-6.

[2]明仪.世界地震保险制度[J].中国保险, 2008-5.

[3]朱俊生.地震保险, 能走出尴尬吗?[J].世界知识, .2008-12.

地震后保险会涨价吗 篇4

此次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由于对灾害的心理预期上升,市场上传出这样一种声音,那就是地震后,保险费率有可能向上调整。

那么,真的会如此么?通过各方面的分析和数据显示,我们认为普通投保人对此不必过于忧虑。

保险涨价可能性很微小

在成熟保险市场,巨灾之后,由于风险预期上升,的确会令部分险种特别是财产险的费率上升。比如,美国的财产保险行业在2001年9·11事件和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等重大灾难后,虽然有小部分保险公司因此破产,但却有一些保险公司的股价,因为市场方面对“大灾之后保险费率会大幅上扬”这一预期,使得自身的表现反而强劲。

成熟市场通常的规律是,大灾之后保险费率会上升,从而能够在以后的几个年度里为保险公司带来很好的承保利润。但是在中国市场,中金公司分析师周光认为,中国保险企业,尤其是财险市场恶性竞争的情况非常严重,尤其喜欢打价格战,包括新公司仍然大量涌入市场并竞相压低费率以抢占市场,所以,在巨灾之后提升保险价格,这几乎不可能成为这些保险企业的选择。

东方证券分析师王小罡则指出,此次地震的影响“足以提高对国内地震的风险预期并改变相关巨灾模型参数,使得今后再保险费率上升”,但他认为,这样的影响主要会发生在保险公司向再保公司再保的层面,而不会发生在保险公司和个人、团体和企业投保者的“直保”层面。由于竞争压力使然,即便再保费率上升不少,但保险公司也不会把这部分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因此,他认为“直保费率由于竞争压力可能升幅并不显著”。

依照国外以往的经验,在一次巨灾之后,部分保险商会退出市场(主动或者被动),导致保险供给不足,于是再保险费率和直保费率普遍上升;如果此后几年巨灾频率降低,那么保险市场的丰厚利润又会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险商增多,竞争加剧,从而迫使费率下降,直到再次发生巨灾,推高费率,以此类推。在完全市场化的机制下,保险费率有一定的“周期性”。

中国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王小罡在其分析报告中指出,因为国内部分公司依然存在规模优先、过度竞争的倾向,而行业中“贴费、贴条款、贴费率”的不当竞争现象依然存在,彼此间的压价竞争导致直保费率无法有突破性的提升。所谓的“贴条款”就是在费率不变的前提下,免费赠送一些附加险给客户。比如标准财产险保单(包括基本险保单和一切险保单)中原本均不含地震风险,但部分公司为争夺客户,往往免费扩展地震险“送”给客户;而更直接的竞争做法就是“贴费率”,即给予客户比合理费率更低的费率。正是因为这些情况的存在,导致费率不可能大幅上升。

另一方面,在人身保险领域,各类寿险、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产品价格更不会因为此次地震,而受到多少调整的影响。虽然此次地震导致人员大量伤亡,会在短期内使寿险死差溢(预定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的差)降低。而对于寿险产品的价格厘定而言,虽然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精算影响因子,但这种局部区域的、短暂的死亡率突然上升,并不会被计入,通常对于某一地区死亡率的判定,大多还是依据相关部门发布的《生命表》等长期统计数据来进行经验性假设。

巨灾保险可能被“倒逼”出来

除了对地震是否会引发保险价格调整外,近期人们还在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次巨灾过后,地震等巨灾保险中国什么时候能出台?这样一种保障体系是否能够被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倒逼”出来?

在此次地震灾害发生后,保险业的赔付总额却不算太高,尤其从保险赔付占到社会总的经济损失的比例上来说更低。

而国际巨灾风险建模公司AIR环球公司(AIR Woddwide Corp)最保守的估计,这次地震总的财产损失可能超过1400亿元人民币,中国保险业的赔付额大约会是20亿元左右。

而按照东方证券王小罡的初步估计,此次灾难直接经济损失谨慎预期在2000亿元左右,保险业最终赔付上限或达30亿元,其中,人身险10亿元,财产险20亿元。

实际的赔付真的不算多,甚至可能还没有保险业的捐款多。按照保监会的统计汇总,截至5月26日,我国保险业共接到地震相关保险报案20.2万件,初步核实,被保险人死亡1.42万人,伤残1664人,被保险房屋倒塌3.57万间,已付赔款1.1亿元,其中,人身保险已赔付6981.7万元,财产保险已赔付3999.4万元。

的确,巨灾之下,一方面折射出我国保险业的不够发达和普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巨灾保险体系的缺失。

很明显的一组对比数据。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一次巨灾之后,保险业的赔付占社会总损失的比例通常在35%左右,美国甚至可以达到50%左右,而在我国,这个比例通常只有约4%!

已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呼吁:中国的保险机构应加快自身建设,担负起在巨灾风险中应担的责任!同时,应通过与国际再保险机构、政府力量的合作等,尽快提高对巨灾风险的防范能力。

地震保险制度 篇5

一、中国地震保险面临重大挑战

(一) 地震保险标的损失重大, 赔付程度低下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不仅灾害发生频率高, 而且分布地域十分广泛。近10年来, 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1 000亿元以上, 而巨灾保险赔付率极低。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 451亿元, 但获得来自保险业的赔付仅有18.06亿元, 只占到全部损失的0.2%, 而通常世界平均巨灾保险赔付都能达到损失的36%[2]。尤其值得重视的是, 中国大中城市普遍处于地震高危地带, 而国民财富大部分也积聚于城市, 随着中国经济逐年增长和资本存量的积累, 地震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威胁程度显著提高, 所造成的财产与人身损害也呈急速增加趋势。1976年唐山大地震损失折合人民币259亿, 但如果发生在今天的京津唐地区, 损失将达到8 000亿。由此可见, 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 尽可能分散地震风险损失成为保险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 地震风险管理落后

较一般风险管理而言, 地震风险管理需要更多相关技术支持和科学性管理措施。目前人们对地震的预测主要通过卫星对地球板块的运动进行观测和分析, 基于人类对地球内部深层结构的了解局限, 无法对地震做出准确预测, 因而地震灾害频繁发生。而另一方面, 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 服务质量和经营技术水平都有限, 许多巨灾险种的开发设计仍处于摸索阶段, 尤其是地震风险数据库信息资料的不完备, 在相应地震保险产品设计及产品定价的确定造成技术上的阻碍, 导致庞大而复杂的地震风险管理系统尚未建立, 地震保险因缺少基本技术配套而造成管理困难。除此之外, 目前中国商业保险公司普遍缺少地震保险的专业人才, 无法对地震灾害造成损失进行准确评估和厘定合理费率, 保险公司因无法设计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散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震保险市场的扩张[3]。

(三) 地震风险保障面狭窄, 且保障程度低

在地震风险管理中, 国内商业保险公司一直采取谨小慎微的承保策略, 地震保险并没有在灾害损失补偿方面发挥作用。究其原因, 一是保险功能及承保责任不明确, 特别是政策与法律支持缺损, 导致商业保险公司缺乏设计和创新地震保险的积极性, 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地震保险正常发展[4];二是地震风险管理体系功能界定模糊, 只在少数建工险的附加险种中出现, 灾后投保能得到损失赔偿的金额近乎微乎其微;三是地震破坏力巨大, 保险标的具有受灾面积广、人数多的特点, 在保险业务中通常被列为责任免除范畴, 尤其是作为地震风险主要承保险种的财产保险, 历经一系列改革和调整之后, 仍没有以地震为保险标的主险险种。

(四) 地震保险基金匮乏

巨灾的发生频度较低, 几十年或近百年才发生一次, 但波及的范围和造成的损失相当大。为应付这种远远超出正常损失的异常赔付, 必须设立巨灾准备金。而目前中国地震灾害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远远超过保险基金所能承受的范围, 在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带来破产风险和管理压力的同时, 还对国家财政的年度收支平衡产生重大影响[5]。通常来说, 地震基金来源于总保费中的意外附加部分, 保险公司必须设立超长赔款准备金, 才能应对经营过程中巨额赔款。但客观现实是, 中国现有巨灾准备金的规模与它承担的责任不相匹配。究其原因, 一是保险企业税负过重, 仍沿袭苏联的模式, 以组织财政收入为目的把保险公司未兑现的责任课税;二是全国重大资产及企业的投保密度低, 保费收入不足, 极大地阻碍了巨灾准备金积累, 在承保标的较少情况下, 小震尚可理赔, 一旦发生大中型地震, 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 保险双方风险分散意识淡薄

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长达20多年的时间中, 中国商业保险业务曾一度中断, 直到1980年中国保险业才慢慢恢复发展, 但在社会资源主要仍由国家统筹控制的宏观大背景下, 保险业界缺少自主性, 其风险分散功能被长期忽视。从投保方来看, 地震风险本身具有不明确及低频性特点, 且基于标的单一而导致的保费较高, 在居民收入水平低下以及思想保守的现阶段, 民众不愿意拿出一部分收入去购买这种地震风险, 在选择保险险种时会首先放弃地震附加险;就保险方而言, 由于地震保险承保风险巨大, 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代理人不会主动介绍和推荐地震保险。另一方面, 地震发生后对政府和社会援助的依赖与期望也成为社会公众保险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基于以上种种约束, 地震保险在现实中的实际意义并不显著, 甚至形同虚设。

三、中国地震保险制度构建的机遇

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为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经济需求;与此同时, 社会风险意识的增强也逐渐形成良好的承保意识[6]。尤其重要的是, 中国保险业的实力增强, 为地震保险制度建立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 资本市场容量扩张, 也使得地震风险得以通过证券化方式分散。

(一) 地震保险理论及政策支撑日渐成熟

地震保险制度需要科学严谨的理论支撑, 要求以地震灾害损失的数据统计和保险经营技术理论为依据, 结合中国保险市场特点实践应用。1986年, 中国开始地震保险研究, 并提出了一揽子责任保险的方案;1996年,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组织编写《地震保险》一书, 系统介绍了国外地震保险制度、地震保险原理、损失评估方法, 以及地震保险费率计算等知识;2003年, 保监会同中国地震局、财政部、国税局以及部分保险公司共同组成中国地震保险专题工作组, 制定了中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的初步方案;2007年, 中美联合对外推出了首个中国地震风险模型, 该模型吸收国际地震风险评估的先进经验, 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较为完整的地震风险评估方案;2008年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组织研究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为制定有关地震保险的政策提供有力依据;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与保险业共同成立了一个关于巨灾保险、巨灾保险风险产业标准的课题研究小组, 以建立中国的巨灾保险数据的采集标准, 这也是中国保险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第一个标准, 是巨灾保险体系建设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基于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将极大地减少政府财政救灾投入, 政府对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日趋重视, “依靠政府救灾”向“以购买保险为主”地震损失补偿机制诱致性制度变迁理念的转型, 为中国地震保险制度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从法律方面来看, 1998年《防震减灾法》出台, 2001年强制性制定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对建立地震保险制度的进一步明确, 尤其是同年年底颁布《抗震救灾法》, 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 表明中国政府对防震损失风险分散意识正在增强, 地震风险预防水平进一步提高;在财政支持方面, 2009年9月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保险公司提取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 标志着长期以来“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可以实行所得税的税前扣除”的重要问题得到解决。除此之外, 地震保险运作经验及发展模式为保险方提供科学的咨询建议, 以及多种减轻震害损失的方法, 为建立高效防震减灾保障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使中国得以在根据地震巨灾风险特殊性建立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体系。

(二) 地震保险潜在的市场需求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一方面, 近年财政收入总值年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20%左右, 政府已具备建立地震保险制度的财政实力;另一方面, 中国地震区域分布广、面积大, 324个城市中有一半位于基本烈度Ⅶ以上地震区, 20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有70%位于上述地区, 地震灾害的破坏性使得国民经济建设对地震保险的需求逐步提高, 利用保险工具转移风险, 正在成为众多企业及经济实体以财务转移分散风险的主要方式。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外企业的进入, 国际贸易更加频繁, 地方政府各种大规模招商引资, 大型经济项目逐渐增多, 尤其是一些涉及两国政府协议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项目, 很多都将地震保险已作为项目必备条件之一, 地震风险意识强烈的外商投保需求急速增大。除此之外, 国内实力企业地震保险市场需求也在日益提升[7], 在保险公司激烈竞争中, 地震风险是否属可保责任、地震责任是否扩展到附加险投保, 都正在成为大客户或大项目投保的重要衡量依据。

(三) 地震保险风险分散机制渐趋成熟

地震保险职能实现的关键取决于风险转移机制的建立, 只有当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提升促进保险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结合, 且以此为基础实行巨灾风险分散时, 地震保险制度才趋于完善。第一, 广泛的地震保险融资渠道正在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 构建巨灾保险风险分散管理体系, 需要利用资本市场筹资与分散风险的优势, 即通过自有资本、外来资金、再保险和巨灾保险证券化设计保险和证券等多个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后, 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保险证券化的新趋势。近年国内资本市场的快速扩容, 为保险公司通过风险证券化操作将其承保部分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成为可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也为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特别是相关法规和措施配套有助于实现巨灾风险融资证券化, 极大地增强了保险公司对地震风险的承保能力。第二, 地震保险再保险风险分散机制正在建立。目前国家正在尝试成立再保险公司, 在灾害保险或地震保险立法中规定有关再保险事项, 如对地震、洪水等巨灾风险规定保险企业赔付总额的限额, 超过此限即根据再保险契约, 由国家对超出部分按比例予以承担等。显而易见, 于目前巨灾准备金不足的地震保险而言, 由国家通过再保险企业履行其救灾责任, 作为风险分散机制的可操作性较以前将大大增强。

四、构建与完善中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一) 设立地震保险专项基金

巨灾保险作为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特殊保险制度, 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灾民的生存权、为灾民灾后恢复与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基于当前中国地震保险所面临的挑战, 亟待建立地震保险专项基金。在基金筹资渠道方面, 考虑到灾害损失巨大性的特点, 在基金初始金额上应该确保达到一定的规模, 因此, 有必要采取国家财政为主, 商业保险相配合的方式增强应对地震损失巨额赔付的风险承受力。可每年从中央财政预算中按固定比例计提出一定资金用作地震保险费的补贴, 并出台一系列政策为地震保险基金的筹建提供支持[8]。例如, 由中国各市区等地方财政每年统一向国家地震保险专项基金中投入保险准备金, 以及扩大专项基金资金规模等。各地方税务机关也应对从事地震保险经营商业保险公司予以一定税收优惠。除此之外, 还应当积极动员募集社会分散资金, 鼓励和加强社会资金进入地震保险专项基金, 当地震发生后可以迅速投放到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 为快速恢复灾区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居民原有的生活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二) 以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地震保险投保

法律法规是一种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严肃性特点的社会规则。在地震保险中, “最终保险人”的角色多是由国家政府扮演的, 地震发生后的补救和援助, 必将增加国家财政支出, 影响国家其他领域公共财政投入, 甚至于造成国家财政收支失衡[9]。纵观世界各国的地震保险体系, 地震保险的实施都建立在一系列法律法规基础之上的, 大多以立法为依据, 建立强有力的地震巨灾保险司法支持, 使其业务开展有法可依, 科学安排国家财政、保险公司以及再保险公司之间的风险分摊。客观现实表明, 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制定出关于地震保险的专项法律法规。因此, 中国应尽快制定《巨灾保险法》及《地震保险法》等具体的巨灾保险法律法规, 对巨灾保险进行明文规定, 提供科学的交易规则;应当颁布地震保险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以明确地震保险的主体, 并由保险监管部门统一设计出单独的地震保险;应当确立地震保险的政策性保险地位。以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力来支持和维护地震风险分散, 在有效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同时保障社会公正公平。

(三) 提高国民地震保险意识

长期以来, 中国公众过度依赖政府来对地震风险及财产损失进行统一处理, 普遍缺乏主动投保地震保险的意识。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进步的大环境下, 应当依据中国实情, 采取风险教育以提高国民保险意识。首先, 应当坚持长期普及防震救灾意识, 在全国各地设立地震博物馆及地震知识学习馆, 教育人们对地震风险产生主动的防范意识, 对紧急避难场所进行增建与扩建。尤其是针对广大的农村人口, 培育以投保提前转移地震风险的理性态度;其次, 中国地震风险管理必须争取社会的支持, 例如自汶川大地震之后, 全国各地政府在紧急避难场所周边区域增设了大量路标指示牌, 大大加快了民众在遭遇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寻找避难场所的时间。另外,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 自2009年起, 将每年5月12日定为国家的防震减灾日, 除了是对在5·12地震中遇难同胞的悼念之外, 也是为了时刻警醒人们要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意识。这无疑是中国在全民风险意识教育方面迈出的重要的一步。

摘要:中国是一个地震频繁发生、受地震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 在地震保险方面面临重大挑战。地震保险标的损失重大、地震风险管理的落后、地震灾害损失保障面狭窄、地震保险基金的匮乏以及保险双方风险分散意识淡薄, 不仅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而且给中国地震保险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所以, 构建与完善中国的地震保险制度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在分析现阶段中国地震保险业务开展基础上, 对中国现阶段地震保险制度构建机遇进行阐述, 并最终给出了建立中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地震保险,机遇,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昕, 黄琦忠.从汶川地震看中国巨灾保险制度[J].当代经济, 2009, (3) :39-40.

[2]高岩.地震灾害——大灾后的反思[J].金融电子报, 2008, (11) :76-77.

[3]苏亚拉图.建立中国地震保险制度的难点与对策[J].前沿, 2008, (12) :123-125.

[4]胡博硕.地震保险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保险, 2004, (9) :40-43.

[5]唐彦东, 于汐.汶川地震对中国地震保险的启示[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9, (3) :125-127.

[6]朱建钢.中国开展地震保险的必要性?有利条件?模式选择[J].四川地震, 2004, (12) :12-16.

[7]李文中, 张玉红.论建立中国地震保险制度[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 (4) :56-60.

[8]何芳.浅析中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建设[J].华章, 2008, (7) :159-160.

浅议我国的地震保险 篇6

关键词:地震保险,风险分散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世界上地震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带: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 (占全球67%的地震能量) , 二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 (占全球22%的地震能量) , 这两条地震带均经过我国。而在我国境内也存在两条明显的大地震带, 一条是纵贯南北的南北地震带, 另一条是横亘华北地台的华北地震带。据统计, 我国有60%的国土、50%的城市、67%的大城市位于7度及以上烈度区。地震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更高达百亿甚至千亿计。

与此相对应的是, 我国的地震保险并未发挥相关的作用。1996年, 中国人民银行考虑到地震保险尚无科学的精算基础以及地震灾害的巨灾性, 为确保保险公司得以稳健经营, 决定自7月1日起将“地震所造成的一切损失”列入责任免除条款里, 要求保险公司不再对地震造成的保险责任负责赔偿。自此以后, 我国地震保险在开展及保障方面就几乎陷于停滞状态。

二、开展地震保险的阻碍因素

1、地震风险与一般风险不同的个性特征。

(1) 地震发生频率低。如果把地震的发生频率与普通灾害事故加以比较, 可以明显的看出, 普通灾害事故发生的频率要高得多, 而地震发生的频率则要低得多。。 (2) 一次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这一方面导致保险公司很难根据历史经验获得有效数据, 即使有一定的数据可参考, 但因跨越时间太长, 损失金额的时间价值难以估计而使其失去参考价值;另一方面, 由于一次损失巨大, 也导致保险公司无力承担巨额赔偿, 因而不愿开展地震保险。

2、非寿险精算技术不足。

由于地震保险的低频率及高损失, 客观上要求有较高的精算技术, 但同时由于上述原因, 导致地震保险的精算技术复杂且难以掌握, 二者矛盾突出。尤其是在我国, 保险业发展时间短, 各方面技术还不完善, 又缺乏有效的历史数据, 导致我国针对地震保险的非寿险精算技术严重不足。

3、无法精确预报地震。

由于地震灾害的发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而世界各国对地震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 尚无法及时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这给保险公司进行防灾防损工作和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4、保险意识薄弱, 投保积极性低。

由于我国开办保险业时间较短, 同时国民的侥幸心理严重, 对于投保一向缺乏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地震保险等发生频率低的险种, 更是没有投保积极性。并且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 国民对国家财政支援依赖性强, 这也是地震保险有效需求小的原因之一。

5、缺乏政府支持。

地震保险属于巨灾保险之一, 由于损失巨大, 一般的保险公司无力经营, 因此它的开展离不开政府作后盾。而我国政府却始终未对其进行有效支持。

三、对开展地震保险的建议

1、加强政府支持, 建立政企合作机制。

因为地震灾害的特殊性, 决定了地震保险必然是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险种。

在我国, 可以由政府充当“终极再保险人”的角色, 建立一家专业地震保险再保险公司并规定按一定比例进行法定分保。同时将地震保险列为强制险种, 可以作为家财险的附加险种, 也可以作为主险加以承保。投保人有权选择不同的保额, 但必须参加地震保险, 这符合我国是地震多发区以及国民投保意识差的国情, 符合国民的利益, 同时可以避免逆选择造成的风险累积给保险公司带来的损失。

2、加强地震保险宣传, 提高人们投保意识。

虽然上文将地震保险列为强制保险, 但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才是真正的长久之策。可以采取向人们发送我国地震灾情分布带地图等方式, 让人们了解到我国是地震多发国这一事实, 并通过案例教育, 使人们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避免侥幸心理。

3、加强精算技术开发, 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我国由于保险业发展时间短, 缺乏有效数据等原因导致地震保险的精算技术尚不完善。鉴于国外开展地震保险的时间和经验都比国内丰富的现实, 可以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弥补国内相关方面弱势。我们可参照其它与我国灾情相似或相近的国家发生震灾的经验来计算我国地震保险的基本费率, 然后根据我国地震灾情的具体情况, 对费率进行修正, 使之适合我国保险市场的需要。

4、积极进行多渠道风险分散, 完善再保险市场。

由于地震灾害具有巨灾性质, 虽然有国家财政进行兜底, 也必须寻求多渠道进行风险分散, 避免损失积累。积极开发再保险市场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途径。针对国内再保险业承保能力低的现状, 地震保险的再保险业务应主要向国际市场寻求分担。一些国外保险公司由于具有先进的承保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 对于地震保险具有一定承受能力。故而我国可以向这些大型保险公司开展再保险业务, 在分散风险的同时, 还可以学习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增强国内保险业的实力。

5、加强风险管理, 积极进行防灾防损工作。

保险公司应发挥自身长处, 积极进行防灾防损工作。如定期检测所保建筑, 减少安全隐患。同时, 积极组织地震演习, 提高人们防震意识, 努力使地震损失最小化。

四、总结

由于我国地震灾害的频发性和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支援的不足性, 我国迫切需要地震保险的开展。本文针对开展地震保险的阻碍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开展地震保险的一些建议, 以期对地震保险的尽快开展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宏.我国商业保险公司未经营地震保险之原因与对策[J].东北地震研究, 2004 (9)

[2]、赵苑达.再保险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3]、朱建刚.我国开展地震保险的必要性、有利条件、模式选择[J].四川地震, 2004 (12)

日本地震保险模式分析及借鉴 篇7

岛国日本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向来便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 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等灾难随时可能发生。日本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相对完善的地震应急管理体制以应对频发的地震灾害, 其中针对地震灾害财产补偿的地震保险模式独具特色, 值得我们借鉴。

1 日本地震保险模式及特点

日本是地震多发区, 年均有感地震达1000次以上, 世界上的地震大约有10%是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发生的。考虑到地震风险的巨大性和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日本地震保险将保险标的严格区分为家庭财产和企业财产, 且以火险的附加险形式承保。对于家庭财产的地震保险, 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运营, 并对保险合同的标的的免赔额和保险金额等均作了一定的限制, 以规避地震保险的特殊性风险。

保险公司先直接承保家庭财产的地震保险业务, 然后再全部分保给各保险公司参股成立的地震再保险公司 (JER) 。地震再保险公司自留一部分后, 原保险公司再根据各自的地震风险准备金、地震险保费市场份额和资本金额三个因素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 对于超出地震再保险公司和直接承保限额的部分则由国家承担 (见图1) 。各保险公司的再保险费和运用成果, 均被列入每个保险公司的资金之内, 但都寄存在地震再保险公司。一旦发生地震风险, 750亿日元以下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承担, 750亿日元至8186亿日元的损失由保险公司和政府各承担50%, 8186亿日元到41000亿日元的部分则由政府承担95%, 而保险公司只承担5%。日本的家庭财产地震保险不考虑赢利, 其费率厘定不含利润部分。费率由费率算定会统一规定, 各家保险公司遵照执行。民间保险公司的利润不含在内, 但其中的26.5%作为附加费率用于支付民间保险公司的承保和理赔费用, 保费节余自动转为准备金。至于地震风险准备金, 由保险公司在保费收入中扣除所支付的保险金和经营费用后全部提存。同时, 为了保证地震风险准备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使地震发生后能够及时对灾民提供赔偿, 地震风险准备金只能以政府债券的形式加以运用。

与家庭财产的地震保险不同, 保险公司是企业财产地震保险的承保主体。在设定保险费率时, 保险公司可以按照自己的模式进行设定。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结构、不同建筑时期和不同地基、建筑物的地震风险程度不同, 企业财产地震保险的保险费率也有差别。当地震发生后, 企业财产的赔偿责任完全由商业性的保险公司承担, 政府并不承担。考虑到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 保险公司将地震保险作为火险的附加险限额承保, 即使地震发生时企业财产全损, 保险公司也只赔偿全部损失的一部分。

日本地震保险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保险标的的区分, 将家庭财产和企业财产分别投保。家庭财产的地震保险费率由费率算定会统一规定, 不考虑赢利, 且由地震再保险公司和政府根据损失规模按比例全额承担。企业财产的地震保险保费收入则按实际费率收取, 进行纯商业化的运作, 即使全损也只能获赔一部分。此种运作模式, 第一, 将家庭财产优先于企业财产加以保护和补偿, 有利于灾后经济的快速恢复, 维护社会的稳定;第二, 当灾害损失规模较小时, 可以实现保险公司的商业赔付机制, 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只有当损失超过预定规模时, 政府才承担大部分的公共补偿责任。此外, 由于地震风险准备金的预备性和应急性, 对其实行严格管理, 只能以政府债券的形式运用。

2 我国地震保险现状分析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恢复保险业, 地震、洪水等重大灾害风险曾作为财产保险的责任范围予以承保。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内外重大灾害频繁发生、损害日益严重, 重大灾害保险的巨额赔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潜在的经营风险。鉴于我国保险业实际承保能力与技术限制, 国家对重大灾害保险进行一些政策调整, 分别对地震等重大灾害风险采取了停保或严格限制承保规模、有限制承保的政策, 以规避经营风险。例如, 1995年财产保险基本条款中删除了地震保险责任;2000年和2001年, 保监会连续下发了关于地震保险通知, 指出“地震险只能作为企业财产保险的附加险, 不得作为主险单独承保”, 以及国际分保原则等。“谨慎”承保策略下的重大灾害保险业整体上处于暂停的状态。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 (主要指财险公司) 提供的各类险种中没有专门针对自然灾害损失设立的险种, 只是在部分险种, 如家财综合险、企业财产综合险、机动车辆险等中对由于雷击、暴风、暴雨、洪水、海啸、地陷、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所引起的保险标的损失进行赔付, 其余险种则将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作为免赔责任。地震则被所有险种列为免赔范围, 只在少量建工险中作为附加险。我国的再保险市场也没有完全与国际再保险市场接轨, 再保险的国际分保的分入和分出渠道十分缺乏, 加之我国保险业资本金规模小、赢利水平低、重大灾害承保技术不足, 面对我国重大灾害风险较大的现实, 商业保险公司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见图2) 。我国商业保险公司目前应对地震灾害风险的经营模式, 已经制约了我国地震灾害保险的发展。

3 启 示

目前我国应对地震灾害风险的模式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 仍主要依靠灾后融资机制, 即依靠灾后国家财政的支持以及国际援助。然而, 家庭和政府的灾害风险并没有实现有效转移, 地震灾害发生后, 普通家庭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救助来恢复, 政府承担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灾后将原本用于经济发展的大量财政预算转而用于紧急救助。在国外, 美国、日本等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重大灾害保险工作, 并取得重要成果。如美国的“9·11”事件, 保险公司约赔付420亿美元, 大大超过了联邦政府200亿美元的拨款, 成为纽约市重建的主要资金来源。相比之下, 面对重大灾害, 保险这种社会化的风险损失承担机制在我国重大灾害风险应对方面远未发挥出作用。如1998年发生的全国范围的特大洪水灾害,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484亿元, 而保险公司仅赔偿了30亿元, 约占损失的1.2%;2005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42.1亿元, 保险赔款仅为100亿元左右, 占灾害损失的比例不到5%, 远低于36%的全球平均水平。因此, 寻求建立一种既符合我国国情, 又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地震灾害保险模式成为必然。

在地震灾害保险三方联动体系中, 改变了传统模式的政府灾后救助为主, 政府财政负担沉重, 保险赔付严重不足的格局 (见图3) 。从政府角度, 在对受灾群众进行适当补偿的同时, 更加关注对商业保险公司的鼓励和扶持, 进行积极的政策导向, 推动保险市场的广泛参与。从保险公司角度, 一方面, 向国内或国外商业再保险公司实施传统的分保模式, 降低自留风险, 另一方面, 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流通, 实现资本市场的风险证券化。从群众角度, 需要提高风险事前防范意识, 培养投保观念。通过三方联动体系的循环运作, 有效实现地震灾害风险的社会分散效应。

摘要:地震灾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在国外, 地震保险已成为各国地震灾害风险应对的重要途径。与发达国家相比, 保险这种社会化的风险损失承担机制在我国地震灾害风险应对方面远未发挥出作用。日本是世界上地震灾害较为频发的国家。其地震保险运行模式独具特色, 值得我们借鉴。通过对我国现行地震保险模式分析, 借鉴日本的地震保险模式, 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地震保险体系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地震灾害保险,风险分散,日本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预防指南[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8.

[2]马玉宏, 赵桂峰.地震灾害风险分析及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3]滕五晓, 加藤孝明.日本地震灾害保险体制的形成及其问题[J].自然灾害学报, 2003, 12 (4) :93-99.

地震保险制度 篇8

“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 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 374643人受伤, 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1]

“雅安地震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北纬30.3, 东经103.0) 发生7.0级地震。截至24日14时30分, 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 失踪21人, 11470人受伤。”[2]

在次次灾难后, 我国却没有一个长效的机制来保障受害人的损害索赔。笔者认为建立巨灾保险机制是我国在面对一次次巨灾的必然选择, 而巨灾保险的设想, 也将会弥补我国在灾难保险的法制缺失。

二、建立巨灾险的设想

(一) 概念的辨明

建立巨灾险,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巨灾。巨灾的评判标准体现在对经济损失的估计上, 还是人身伤亡的标准上呢笔者认为, 对巨灾的判断应该采用经济标准和人身标准的“双重标准”的模式来进行判断。在设定巨灾险时, 有必要作出规定, 对伤亡多少人数达到多少或者造成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多少, 二者达其一, 就划归为巨灾行列, 可以投保巨灾险。

巨灾险的强制性。巨灾险天然的具有强制性, 考虑到如地震, 泥石流等受灾区域的人都是受害者, 并不是人人都愿意投保, 如果不是人人都投保, 意味着发生灾难后, 不是人人都得到赔偿的。但是这样将带来繁琐复杂的巨大的工作量, 这与发生灾难后, 救人第一位不符。所以在投保巨灾险方面, 应是强制性的, 在一个区域内生活的人, 必须投保的。由此, 巨灾险的强制性体现在投保人身上, 这就想机动车强制责任险的原理③一般。

(二) 建立巨灾险的意义

在保险学中, 分析一种危险的可保性时, 主要考虑灾害频率、影响的严重程度以及保险标的的脆弱性。地震, 泥石流等巨灾是一种无规律性的巨灾, 难以预测和统计, 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难以确定, 自然也就难以预防。

建立巨灾险的意义在于, 弥补巨灾的无规律性, 在受害者与保障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巨灾保险的建立有利于整合资源, 扩大风险分担的范围, 举全国之力来对灾难发生地的人民作出救济。另外保险的建立, 也可以形成一个各种灾难之间保险的相互融合, 能够统筹兼备运用保险资金。

三、巨灾保险的运作

(一) 国家与保险公司的参与协调

由于巨灾险市场的不完备性, 保险公司很少涉及完全的巨灾险, 在已有的具有巨灾险性质的保险市场, 是对农业的投保。而真正意义上的巨灾险反而很少有保险公司涉及。究其原因是, 在巨灾险领域, 作为商业性质的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险费实难抵御一旦造成的风险, 而若是采取加收保费的情况, 就会使得投保巨灾险的投保人数量大大减少。另外一种情况是, 在巨灾险的模式下考虑的是要求生活在一定危险区域的人强制性的投保, 这就涉及到一定的行政色彩。考虑到当前的这些情况, 笔者认为, 在巨灾险领域, 最好是考虑让政府在其中发挥作用, 尤其是在强制性的作用发挥上, 况且, 政府可以整合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资源来发挥作用。在巨灾险的保险人领域, 宜采用一种政府为主导的, 鼓励其他商业保险公司进入的灵活的保险市场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鼓励商业保险公司进入巨灾险市场时, 是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的。

(二) 再保险与分保险

在保险市场来说, 再保险和分保险是一种转移自身重大负担的两种灵活的方式。在保险市场中, 如果商业保险公司, 其完全可以将其所承保的风险再进行投保, 或者将巨大的风险在保险市场上做一种分摊。这种再保险和分保险可以在一国保险市场上采纳, 由国内的保险公司交互作用。在一国领域内采用再保险的方式, 也可以由政府做为再保险的一方, 如果政府可以做海洋油气开发污染损害赔偿强制保险中的再保险一方, 其有着商业再保险不可媲美的优势。政府有远高于私有再保险的负债能力, 且在必要时能征税筹资, 同时, 政府也具有强制再保险的能力, 可以强制保险人向再保险公司分保。

另外, 上升到国际市场看, 在国际保险市场寻求再保险人和分保险人也是一个不错的做法。在这一层上看, 这一方面能充分利用全世界的资源, 也可以在利用资源的同时, 可以充分借鉴世界上保险公司的先进做法。

(三) 巨灾保险与基金的相互作用

在巨灾险的建立上应与基金的建立结合起来。美国所采取的方式是巨灾基金包括很多种, 比如飓风, 雪灾等等, 令人值得称道的是, 美国的所有的这些基金是统一规划协调使用的, 并不是说飓风基金就单独只能是发生飓风时使用, 而是在发生雪灾时也是可以使用的。美国的基金机制形成的是一种灵活的统一化运作方式。在巨灾险的建立上, 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 即不把巨灾险的范围确定化。并且, 在建立巨灾险机制的情况下, 要结合基金的使用。基金将作为巨灾保险的第二层保障方式发挥作用。这样一来, 可以缓解巨灾险中保险公司的压力, 形成一个覆盖范围更广的对受害人的保障机制。

摘要: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到2013年的雅安地震, 从南方雪灾、西南干旱到甘肃舟曲泥石流的发生。每一次都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在同情灾民的同时, 却没有一个很好的保险机制来保障每一次灾难的受害者。保险机制的建立, 尤其是巨灾险的建立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应对已经发生的灾难的设想。

关键词:灾难,保险,巨灾险

参考文献

①中国新闻网.四川汶川强烈地震专题http://www.sina.com.cn[EB/OL].访问时间:2013年4月23日.

地震保险制度 篇9

摘要: 在双柱式高墩中引入结构“保险丝”概念,即在墩柱间附加易于震后修复或可更换的“保险丝”构件,通过其耗能来确保墩柱处于弹性或轻微损伤状态。首先以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为例,阐明了结构“保险丝”概念的基本理论,通过参数化分析揭示了其损伤控制机理;建立了基于结构“保险丝”概念的双柱式高墩地震损伤控制方法;最后以一双柱式高墩为例实现了所提出的损伤控制方法,通过弹塑性静力和动力分析验证了该损伤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控制后(附加“保险丝”构件)的双柱式高墩的地震响应和损伤明显低于控制前的,且地震输入能集中在“保险丝”构件上,使墩柱处于弹性状态,验证了结构“保险丝”概念在双柱式高墩地震损伤控制中的有效性。关键词: 抗震措施; 地震损伤; 双柱式高墩; “保险丝”构件; 损伤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 U442.5+5; TU311.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4523(2016)03-0420-09

DOI:10.16385/j.cnki.issn.10044523.2016.03.007

引言

近年来,双柱式高墩在中国铁路和公路桥梁建设中应用的越来越多,尤其在地震频发的西部地区,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B02012008)对其抗震设计只给出了原则性指导意见。此外,美国圣费尔南多和日本神户地震引起了桥墩严重损伤甚至倒塌,使人们认识到桥墩需进行延性设计。然而采用延性设计的桥墩在遭受强震后,尽管它不会发生倒塌,但会发生较大的残余位移[1],需花高昂的费用修复甚至重建。为克服延性桥墩在震后仍发生较大残余变形的不足,Mander等[2]提出了预应力节段拼装桥墩。后来,ElBahey等[3]将结构“保险丝”概念引入双柱式桥墩的抗震设计和修复中,该措施既可提高双柱式桥墩的耗能能力,又可有效减轻墩柱的地震损伤,使墩柱在地震后不需修复或稍加修复即可恢复正常使用功能。ElBahey等[35]通过拟静力试验和数值方法分析了不同“保险丝”构件对双柱式矮墩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未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损伤控制设计方法;孙利民等[67]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附有“保险丝”构件的双柱式高墩的抗震性能,但试验模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墩,无法体现高墩的动力特点及高阶效应;魏俊[8]基于斜拉桥损伤控制中辅助墩的性能参数需求,用弹塑性静力分析方法对6 m高的试验模型进行了损伤控制设计,未考虑高阶振型和地震动的影响。在大跨度桥梁抗震领域,Cole等[9]研究了剪切连杆及其安装部位对旧金山奥克兰海湾桥主塔地震响应的影响。在建筑结构抗震领域,为改善剪力墙之间连梁的抗震性能,Fortney[10]提出了带“保险丝”构件的钢连梁;Vargas等[1112]根据提出的简化方法设计了附加不同“保险丝”构件的常规框架结构,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随后这种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317]。可见,结构“保险丝”概念已受到广泛关注,且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建筑结构,在桥梁结构尤其是在双柱式高墩中鲜有研究与应用。因此本文在双柱式高墩中引入结构“保险丝”概念,建立可考虑高阶振型和地震动影响的地震损伤控制方法,并通过弹塑性静力和动力方法验证其有效性。

本文首先以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为对象,阐明结构“保险丝”概念的基本理论及其损伤控制机理,并进行参数化分析;进而提出和建立基于结构“保险丝”概念的双柱式高墩地震损伤控制思路和方法;最后以一墩高为60 m的双柱式桥墩为例,根据所提控制方法进行地震损伤控制设计,并通过弹塑性静力和动力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结构“保险丝”概念在高墩地震损伤控制中的有效性。

4结论

(1)提出和建立了基于结构“保险丝”概念的双柱式高墩地震损伤控制方法,并在一墩高为60 m的双柱式桥墩中得以实现,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2)损伤控制后(附有BRBs)的双柱式高墩的地震位移需求和损伤明显低于损伤控制前的,同时通过“保险丝”构件集中耗能,可使控制后的墩柱处于弹性状态,验证了结构“保险丝”概念在高墩损伤控制设计中的有效性;

(3)经FEMA356规范修正后,采用弹塑性静力分析方法可准确预测等效SDOF体系的性能参数,如结构和“保险丝”构件的位移延性系数等,且得到弹塑性动力分析的验证;

(4)后续将研究双柱式高墩和高墩体系的振动台模型试验,以验证本文所提地震损伤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Kawashima K, MacRae G A, Hoshikuma J, et al. Residual displacement response spectrum[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998, 124(5): 523—530.

[2]Mander J B, Cheng C T. Seismic design of bridge columns based on control and repairability of damage[R]. 1997, National Center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NCEER): Buffalo, NY.

[3]ElBahey S. Analytical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a structuralfuse bridge pier concept. 2010,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Stru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ew York.

[4]ElBahey S, Bruneau M. Bridge Piers with structural fuses and bisteel columns. I: experimental testing[J].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12, 17(1): 25—35.

[5]ElBahey S, Bruneau M. Bridge piers with structural fuses and bisteel columns. II: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12, 17(1): 36—46.

[6]Sun L, Wei J, Xie W.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ubsidiary piers for long span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energy dissipation[J].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13, 16(9): 1567—1578.

[7]谢文, 孙利民, 魏俊. 附有结构“保险丝”构件的桥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其应用[J]. 中国公路学报, 2014,(03): 59—70.

Xie Wen, Sun Limin, Wei Jun.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ridge piers with structural fuses and its application on seismic damage control of a super long span bridge[J].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2014,16(03): 59—70.

[8]魏俊. 斜拉桥耗能型辅助墩抗震性能与损伤控制设计方法研究[D]. 上海: 同济大学, 2013.

Wei Jun. Investigation on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damage control design of energy dissipation subsidiary piers for cablestayed bridges[D].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2013.

[9]McDaniel C C, Seible F. Influence of inelastic tower links on cablesupported bridge response[J].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05, 10(3): 272—280.

[10]Fortney P, Shahrooz B, Rassati G. Largescale testing of a replaceable “fuse” steel coupling beam[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7, 133(12): 1801—1807.

[11]Vargas R, Bruneau M. Analytical response and design of buildings with metallic structural fuses. I[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9, 135(4): 386—393.

[12]Vargas R, Bruneau M. Experimental response of buildings designed with metallic structural fuses. II[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9, 135(4): 394—403.

[13]滕军, 马伯涛, 李卫华, 等. 联肢剪力墙连梁阻尼器伪静力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10, 31(12): 92—100.

Teng Jun, Ma Botao, Li Weihua, et al. Pseudostatic test for coupling beam damper of coupled shear wall structure[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2010, 31(12): 92—100.

[14]吕西林, 陈云, 蒋欢军. 可更换连梁保险丝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9): 1318—1325,1332.

Lu Xilin, Chen Yun, Jiang Huajun.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fuse″ of replaceable coupling beam[J].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13, 41(9): 1318—1325, 1332.

[15]Deng K, Pan P, Lam A, et al. Test and simulation of fullscale selfcentering beamtocolumn connection[J].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13, 12(4): 599—607.

[16]纪晓东, 马琦峰, 王彦栋, 等. 钢连梁可更换消能梁段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14.35(06): 1—11.

Ji Xiaodong, Ma Qifeng, Wang Yandong, et al. Cyclic tests of replaceable shear links in steel coupling beams[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2014, 35(06): 1—11.

[17]吕西林, 陈云, 蒋欢军. 带可更换连梁的双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02): 175—182.

Lu Xilin, Chen Yun, Jiang Huajun.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fuse of replaceable coupling beam[J].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14, 42(02): 175—182.

[18]CJJ 1662011.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S].

CJJ 1662011.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urban brideg[S].

[19]Building Seismic Safety Council, Prestandard and commentary for the seismic rehabilitation of buildings[R]. in Report FEMA356. 2000, Federal Emergence Management Agency: Washington, DC.

[20]JTG/T B02012008.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S].

上一篇:国家安全观下一篇:美国社区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