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共12篇)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 篇1
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中国旧的养老保险制度根植于计划经济土壤之上, 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分城镇、集体企业或职工中的固定工, 小集体企业、私营、三资企业职工及个体户业主都没有纳入保障范围。二是养老基金来源渠道分两个部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基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企业职工的养老费用来源于企业生产性收益, 并在企业营业外列支。其实质都是来自国家预算。三是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实行代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政策, 工作的人供养已退休人员。基金的筹资保持收支平衡的原则, 不留积累, 易于管理。四是以单位为“单位”封闭运行。每个单位只对本单位的退休者负责, 表现出显著的单位化特征。五是管理制度分立的非统一的制度安排。国家机关与企业职工两个系统并行, 分割管理、分割实施, 离休、退休制度并行。
二、中国现行养老金筹资模式及养老保险的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世界范围内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运动在20世纪70-80年代的逐步蔓延, 尤其是在智利私有化改革所带来的巨大震撼效应所导致的世界各国养老保险体系纷纷开始进行变革趋势的影响下,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也进入了改革的行列。改革开放以后, 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1991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国发[1995]6号) 的文件确定了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样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障体系。1997年2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试点的结晶, 养老保险制度由过去的现收现付制转变为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提出了全国统一的改革方案: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金的比例不超过企业总工资的20%, 个人1997年缴纳工资的4%, 从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最终达到8%;另外规定按本人工资的11%建立个人账户, 不足的从企业缴费中划拨。但新的部分积累制的创新模式并不是一帆风顺, 由转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尤其是自从70年代初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使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人口转变的过程, 很快进入老龄社会, 它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成为又一次改革的契机。
2000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 (国发[2000]42号) 规定:个人账户基金不再用于当期养老金的发放, 而是全部用于积累, 存入银行, 购买国债, 以保值增值;同时规定个人账户基金积累由个人缴费构成, 规模由原来的11%减少到8%;确定了企业年金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营的原则。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路径表明中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位保障到国家保障再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模式的演变。所谓部分积累制的筹资模式, 兼具了现收现付筹资模式和基金积累筹资模式的优点, 同时又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和不足, 这是中国政府为避免老龄化危机到来时所作的政策改革和调整, 是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上的创举, 也是特殊人口政策的必然产物。
第一, 中国现行养老金筹资模式。一般来讲, 养老金的筹资模式有三种:一是现收现付制, 即用年轻在职一代人的收入来支付当代退休人员的养老费用, 其实质是收入在代际之间重新分配。二是完全积累制, 即把当代人收入中的一部分强制储存起来, 放入个人账户, 为将来的养老之需做储备, 当代人供养当代人, 其实质是个人生命周期内资产的时序转移。三是部分积累制, 即将当代人养老费用的一部分由社会统筹即代际转移来支付, 一部分由当代人工资的部分储蓄来支付, 其实质是代际转移的“横向分配”和代内转移的“纵向分配”相结合的筹资模式。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有利于调整国家、企业、个人三个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形成了三者责任共担的机制。责任主体是国家、企业和个人。由企业和个人分担保险费, 政府承担社保机构的管理和运营费用, 在基金不足的情况下由财政拨款加以补贴, 分散了原来只有企业养老的国家包揽过多, 企业负担过重, 个人自保意识淡薄的现状。另外, 强化了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不缴费者不受益, 多缴费者多受益, 增强了人们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促进了公平和效率的共同发展, 以及多层次社保体系的形成。
第二, 养老保险的形式。目前, 中国养老保险的形式主要有:公务员及参公人员 (暂没开始缴费) ;事业单位人员 (含财政全额拨款的、部分拨款的和自收自支的, 简称事业单位) ;企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 (简称灵活就业人员) ;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简称新农保) , 2009年9月1日,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9]32号) , 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
三、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足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 这对即将进入老龄人口增长高峰期, 同时又正值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 必然要求尽快完善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完成由旧制度向新制度转移的过程, 将养老保险推向高效、快速、健康发展的轨迹。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足表现如下:
第一, 覆盖面小。与养老保险在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历程相类似, 中国的养老保险也呈现先城镇后农村、先城镇正式单位职工 (职业人群) 后各类灵活就业人员的推进趋势。目前, 养老保险主要是在城镇, 覆盖2亿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 占人口半数以上的广大农民没有被纳入养老保险。即使在城镇, 一部分困难集体企业和多数非公经济、个体灵活就业人员仍游离于养老保险之外,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尚待改革。城乡无收入老年居民老年保障缺乏制度安排。
第二, 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尽管中国明确了统账结合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 但由于未支付改革成本, 导致统筹基金挪用个人账户, 职工个人的缴费没有实际积累下来, 不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 统筹层次低。由于养老保险改革从县级统筹起步, 加之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统筹层次长期以县 (市) 为主, 各地费率高低不一, 基金难以调剂。目前, 全国各省市已经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省级统筹, 但从长远发展方向上看, 应向全国统筹迈进。
第四, 不同类型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不同, 且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享受养老待遇差距大。以广东省2009年度 (2009年7月-2010年6月) 不同类型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例 (以广东2008年度社平工资2759元/月为缴费基数) (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一是不同类型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不大及差距之大。二是企业相对于机关和事业单位来说, 负担单位缴费比例之重, 这样加大了企业的成本支出, 不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三是中国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每年有大批的毕业生难以就业, 再加上城镇待业人员的不断增多, 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太高, 不利于大学生创业和自由职业者的发展。
另外, 由于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同步, 待遇计发办法和调整办法不同, 导致退休人员待遇差距大, 目前平均相差1倍。以1959年出生的A、B两人分别在企业和事业单位2009年退休为例, A的退休待遇约1600元/月, B的退休待遇约3100元/月。一些具有可比性的人群差距更大一些。
第五, 退休年龄偏低, 且男女性别在退休年龄上差距太大。退休年龄的高低决定着领取养老金时间的长短, 退休年龄越高意味着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越短, 即用于支付养老金的基金需求就会越少。而退休年龄越低, 则意味着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越长, 即用于支付养老金的基金需求就会越多。所以退休年龄这一变量也是关系到养老保险制度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中国规定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 女性干部为55岁, 女性工人为55岁。偏低的退休年龄是导致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加上生活和医疗健康水平的提高造成中国人口的老年抚养比不断攀升。另外, 由于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明显高于男性, 而且在老龄人口中女性占的比例也远远大于男性, 在中国, 女性要比男性起码早5年退休, 这不仅导致中国养老金支付压力加重, 而且也不利于妇女权益的保障。
四、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目标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实现保障对象全民化保障方式多样化筹资渠道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和谐稳定的保障网。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人人有保障。劳动年龄段有工作有收入的人, 绝大多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可承受的比例缴费直到退休, 退休后能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没有收入来源或收入过低无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老年居民, 由政府出资建立养老补贴制度, 按月发放。截至2020年, 中国城乡从业人员近8亿人, 其中90%以上的从业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制度;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34亿人, 老年人口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第二, 待遇适中。城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达到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左右, 农村老年居民基本养老金达到当地农民纯收入的50%左右, 城乡老年居民养老补贴分别为当地城镇家庭人均可分配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20%左右, 在农村地区逐步推行社会养老保险, 保障每一个老年人可以维持体面生活。同时,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 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 使城乡老年居民能得到适当的社会服务。
第三, 加快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与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体系相适应的管理服务体系,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网络, 落实跨省流动就业的养老保险转续政策, 使得各项养老制度能够有机地衔接, 做到“跟踪一生、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 真正实现参保人员“不论你在哪里干, 养老保险接着算”, 解决参保人员因就业地的变换和间断性就业而丧失养老保险权益的问题, 从根本上维护参保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摘要:文章基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养老金筹资模式及养老保险的不同类型和其不足的分析, 认识到了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其发展趋势,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制度,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国发[1991]33号) [Z].
[2]、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1997]26号) [Z].
[3]、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2005]38号) [Z].
[4]、社会保险业务教材[Z].2010.
[5]、广东省社会保险文件选编[Z].2010.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 篇2
企业依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试点方案》规定,企业缴费目前高于20%的地区,可暂维持不变。企业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全部纳入社会统筹基金,并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进行调剂。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能占用个人账户基金,严禁截留、挤占、挪用。
职工个人账户规模为本人缴费工资的11%,其中8%由个人缴纳,3%为企业缴费划入。《试点方案》规定,个人账户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多少,取决于个人缴费额和个人账户基金收益,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定期公布。个人账户基金只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前支取。职工跨统筹范围流动时,个人账户随同转移。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个人账户可以继承。个人账户基金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按国家规定存入银行,全部用于购买国债,以实现保值增值,收益率要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三、职工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二是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三是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按月支付养老金。目前,我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
四、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满15年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市(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试点方案》规定,以后缴费每满一年增加一定比例的基础养老金,总体水平控制在30%左右;个人缴费不满15年的,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基金支付,月发放标准根据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个人账户基金用完后,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已经离退休的人员,仍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养老金;1997年统一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其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领取者死亡后,其遗属按国家有关规定领取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由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支付。
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调整,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参照城市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和在职职工工资增长情况,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统一组织实施。
五、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 篇3
关键词:维护农民工权益 社会保险制度 不足之处
当前,对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社会保险制度的研究,学术界主要是集中对在我国现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或不足的研究上。具体表现为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缺陷和不足上。
首先,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不够健全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农民工最基本、最急需的一项生存权利。但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却存在许多障碍。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面窄且参保率较低。《200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显示,2008年末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2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35万人。虽然从参保人数上看增速很快,但参保率仍然较低,仅占农民工总数的18.9%。農民工在大病、工伤后很难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医疗保障待遇,许多农民工生病后得不到及时治疗,往往是“小病等、大病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经常发生。据李强教授组织的一次调研显示,农民工生病以后,59.3%的人并没有花钱看病,而是仗着自己年纪轻,硬挺过了的。另外40.7%花钱看病的这部分人,他们的看病支出大部分是自费的。由此可见,在医疗看病方面,农民工根本无保障、无待遇可言。
其次,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不够健全
一般而言,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生活环境恶劣、危险性高、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农民工很容易发生工伤事故。工伤保险是对农民工最基本的生命权和健康权进行保障的一种保险制度,它关系到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07年,全国农民工工伤参保人数已达3966万人,比上年底又增加了1430万人,增幅56%。据估算,目前全国有相对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约6000万左右,近4000万人参保就意味着有相对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已有67%的人参加了工伤保险。但与全国近2亿人的农民工群体相比,这样的工伤保险参保率仍然很低。
再次,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不够健全
平等地享有养老社会保险的待遇是公民的基本权益,农民工作为我国合法公民也理当享有,但是我国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现状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现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确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其一,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区域不统一且关系转接困难。目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在政策上各地区差异较大,且都是在本区域内的统一,没有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来指导。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区域统筹与农民工跨省区流动存在尖锐矛盾,区域政策差异导致农民工跨省区调换就业地点后很难转移或保持养老保险关系。同时,由于目前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无法接轨,导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甚至是缺失,许多地方的社保机构尚末健全。农民工在城市内缴纳的养老保险,回到户籍地既无法续保,也不能享受相应待遇。可见,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的区域不统一与关系转接困难是导致农民工流动后选择退保的主要原因。
其二,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过长。目前,各地政策基本都规定,“农民合同制职工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累计缴纳满15年以上,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这样的规定对农民工而言是遥不可及的事情。由于农民工从事的工作流动性频繁,导致相当一部分人在同一个社会保险统筹地区很难累计打工达到15年。据调查显示,农民工在餐饮、工厂等企业的平均工作周期是4~6年;在同一个地方从事建筑等纯体力工作的农民工,其平均工作周期为2~3年。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目前仅有 20%~30%的进城务工农民在同一个单位工作满3年以上。因此,对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15年缴费年限成为难以逾越的门槛。
其三,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金额过高
目前,许多农民工工资大多在500~800元之间。一般而言,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明显低于城镇职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2003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3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040元,而同期农民工的平均工资8844元,他们的年工资水平差距约为5196元。如果缴纳养老保险,每月要交约50~100元。他们的工资收入除去支付基本生活费用的开支,再除去支付子女上学、赡养老人等刚性支出后,往往所剩无几,微薄的收入交养老保险成了农民工不小的负担,因而参加社会保险的能力十分有限。
最后,农民工失业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失业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生活在社会较低层次的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上遇到较大困难的时候给予物质性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阶层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理当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和适当水平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但由于农民工属于外来人口,加之农民工群体流动性比较强,权益意识相对较弱,目前数以亿计的农民工难以切实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与最低生活保障待遇。《200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显示,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仅为1549万人。许多已在城市中就业多年的农民工,很难再回农村。由于没有失业保险又无法享受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这些人失业后,绝大部分都是靠自己的积蓄生活或靠亲朋好友接济,极易造成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07年3966万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EB/OL].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2008—12-22.
[2]沈君彬.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现状、根源、对策——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的解读[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9:61—64.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 篇4
(一) 建立阶段 (1949年—1984年)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即1949年-1966年。50年代初, 当时的政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奠定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破坏时期 (1966年—1976年) 。动乱期间, 养老保险制度受到严重破坏。恢复时期 (1976年—1984年) 国务院颁布了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二) 改革阶段 (1984年—2005年)
第一阶段是试点阶段 (1984年—1991年) 。《国营企业劳动制度的四个实施细则》 (1986年) , 从劳动用工制度入手, 解决了合同制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 为今后出台社会保险政策提供了经验和依据;实行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 国务院做出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确定新的改革目标。实行个人缴费办法, 补充养老保险由企业自愿参加, 实行个人账户管理;第二阶段是深化阶段 (1991年—1997年) 。要求扩大覆盖范围, 建立多层次体系, 加强基金管理, 强化社会服务等;第三阶段是统一基本制度阶段 (1997年—2005年) 。进一步明确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实行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了企业和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费率、统一了个人账户积累率、统一了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三) 完善阶段 (2005年至今)
1.2005年国务院做出完善制度的决定
完善政策阶段也是实施阶段。扩大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作为参保扩面重点;提高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 实施省级统筹, 省级基金调剂和使用;明确经办管理业务规程职责;对社保基金进行监督管理。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相关政策, 保障参保职工权益, 劳有所得, 多缴多得, 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水平, 保障退休人员老有所乐, 安度晚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颁布
2011年7月1日, 《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 标志着社会保险制度步入法制化轨道, 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 是党和政府履行“让人人享受社会保障”政治承诺的法律保证, 推动着国家社会保险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养老保险的概念、性质及基本原则
(一) 养老保险的概念
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 也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指当劳动者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出生产或工作岗位时, 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和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二) 社会保险的性质
社会保险的性质特点, 养老保险也同样具有, 概括起来讲, 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强制性。所谓强制性就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 受保人必须参加, 承保人必须接受, 双方都必须按照规定的费率缴费。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旨在保障劳动者的收入安全, 这种强制是必要的。
二是保障性。所谓保障性, 就是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 以从根本上安定社会秩序, 这是实施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社会保险的作用, 就是对劳动者的收入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使其失去收入之后仍能维持基本生活。
三是福利性。所谓福利性, 就是社会保险不以赢利为目的, 必须以最少的花费, 解决最大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险的经费来自用人单位、职工、政府三个方面。
四是社会性。社会性也称普遍性, 它是指社会保险应尽可能在全社会普遍实施, 使覆盖面尽可能涵盖所有劳动者, 以至全体社会成员。
(三) 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
(1) 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是对劳动者退出劳动领域后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这一原则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性。
(2) 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既要体现社会公平, 又要体现个体之间的差别, 在维护社会公平的同时, 养老保险对于促进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3) 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并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待遇以养老保险缴费为条件, 权利与义务对等。
(4) 管理服务社会化。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经办服务机构, 因此, 对退休人员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同时, 依托社区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5) 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收入水平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以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四) 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1) 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为退出劳动岗位的参保人员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保障。
(2) 其重要意义,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 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运行的稳定系统;从社会发展角度看, 是迎接人口老龄化到来, 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矛盾, 是实现富国强民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从机构改革、人事制度角度看,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决定着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从勤政廉政角度看, 把保险机制与个人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 增强了参保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 监督政府、经办机构是否忠于职守, 为参保人员服务。
结束语
为早日实现“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及十八大工作报告中提出社会保险的宏伟目标, 建立全国覆盖, 统筹城乡, 实现企业养老、城镇居民养老、新农保的养老保险保险制度衔接, 使社会各个群体都享有平等的参保权利, 促进社会长期稳定与和谐发展。
摘要:本文介绍并解读了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养老保险制度是从1951年建立起来的, 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原有的保障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经过20世纪末至今的制度改革, 已基本建立起一个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 篇5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Implicit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没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并非一种明示的制度安排。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中没有事先明确建立的存款保险机构,也没有预先准备的保险基金,完全依赖于国家信用作为保障。当金融机构倒闭时,政府出面对存款人的损失进行赔付,从而形成公众对国家存款保险的预期,稳定公众信心,确保整个银行体系的顺利运作,维护金融稳定。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Explicit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是指一国或地区设置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并对存款保险各要素、对问题银行的处理等问题做出明确法律规定的一种制度。该制度强制或自愿地吸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所缴纳的保费,在投保银行出现支付危机或倒闭时,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资金救助或向存款人支付全额或部分存款。
两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尤其是保障准备、保障程度及防挤兑等方面。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相比,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具备法定的规则程序,体系更为完整有序,保险基金和问题银行处理的资金来源稳定、有保障,保险机构有法律上的履责义务,具备执行的强制性,操作相对会更加及时,从而能更好地维护存款人对银行的信心,对挤兑的防范也就更加有效。
首先,我国现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存在诸多弊端。
1.强化了金融企业的道德风险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已扭曲了对银行的激励机制。除了对高风险业务的追求外,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因国家的隐性担保而始终抱有得到救助的预期,改善不良资产、控制风险的积极性较低,过度依赖于国家财政拨款进行或中央银行再贷款等注资方式解决。
2.导致了市场约束机制的失效
存款人不关心存款银行的经营状况与优劣程度,甚至不会在存款前费心对存款银行进行比较选择,使得银行无需顾及失去存款客户而进一步追求高风险业务,导致金融机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法则缺失,市场化的退出机制也无法形成,破坏了金融市场的规范性,严重影响了金融业的稳定,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3.加剧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一方面,在我国,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所诱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导致了市场纪律的失效,银行管理层的过度冒险行为无法遏制。这些过度冒险的业务操作致使我国银行业(尤其是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量居高不下,不良资产比率较高,银行整体经营效率和资本充足率都很低。另一方面,由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导致了国有银行与非国有银行、大中小银行间的不公平竞争。政府为防止国有大型银行出现问题而影响金融体系稳定;对其所进行的注资、救助显然大于其他银行,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使之大而不倒便是很好的例证,“大而不倒“理论得到了充分体现。这就相当于在单一“零费率制”下,国家为其提供了更多的隐性担保,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而非国有、中小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却因此进一步恶化,加剧了我国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
4.增加了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我国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制度下,国家事实上提供了无限制的存款保险、一再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同时还要对问题银行提供紧急援助,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国家财政成本,增加了国家本已沉重的财政负担。
其次,从建立显性存款保险金制度的必要性来看,有以下几点好处:
1.进一步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
我国目前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弊端明显,不但不能够有效防范金融危机的爆发,反而可能由于国家信用的存在而成为酝酿危机的导火线,实现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向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转变迫在眉睫。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商业银行的信心,保护存款人利益,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在减轻财政负担的同时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从而有效提高金
融体系的稳定性。
2.加快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银行业具有其天生的脆弱性,即便是在美国等相对成熟的金融体系中,银行破产倒闭的事件也很难避免。美国次贷危机中,2008年全美有25家银行破产,2009年前8个月倒闭银行数量就增至84家,其中不乏雷曼、华盛顿互助银行等大型银行。在我国,国内曾经发生的“广信破产事件”和“海南发展银行关闭事件”,打破了我国银行不会破产的神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有数百家中小金融机构退出市场,都依赖于政府处置,尤其依赖于央行再贷款。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构建后,将消除问题银行的依赖性,激发各金融机构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下积极开拓发展的主动性,进一步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同时,具备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等要素,及时合理处置,有效控制风险,降低处置成本,引导破产金融机构稳定有序地退出市场。
3.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大银行的“偏爱”所导致的“大而不倒”现象,或是对国有银行的注资、助其剥离不良资产等支持措施,都使得这些银行在竞争享有优势,而对非国有银行与中小银行来说则是不公待遇,挤压了其发展空间。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则将有助于我国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银行获取同等的公众信心,为各金融机构建立起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既可以有效改善四大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又有利于激励非国有银行和中小银行的蓬勃发展。
二、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稳定的贡献:
首先,它将公众抑或是银行的盲目的信心消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理性的心态,既不会过度依赖,也没有盲目乐观,可以减少像08年美国次贷危机那样巨大的信用危机的发生几率。
其次,它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法律规定使得金融体系更加规范,银行也会因此而更加注重金融风险防范。
地价高涨拷问现行土地制度 篇6
按照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商品房的开发和建设,只能用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不能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用于非农业建设。这在我国的《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中有明确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私自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农村宅基地属集体所有,村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农民将房屋卖给城市居民的买卖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即不能办理土地使用证、房产证、契税证等合法手续。”
只有政府有权改变土地用途。一块原本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如果要改建商品房,先得经过政府征用,由集体用地转变成国有土地,作为开发用地进行储备。然后,由政府拍卖给开发商,才能建设商品房。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有中国房地产界“大哥大”之称的孟晓苏博士表示:“现在我国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需要占用农村土地,而法律却规定发展城镇建设不让农民用这块地,非得政府收回去,再由政府卖出去才算‘合法’,政府不收回去任何人都不能投资建设。既然市场是单方的,收回的价格当然也是政府和用地单位说了算。”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成了土地的唯一仲裁者,既是终极所有者,也是终极提供者。在以地价从农民手里征得土地之后,再以高价拍卖给开发商,这中间巨大的价格落差,让政府变成了最大的“土地寡头”。
《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叶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土地制度毫无疑问存在前所未有的问题。我国的土地是国家所有的,土地用途、规划和分配,都掌握在国家手里。其实现在就是几个大的开发商巨人寡头在与政府这个‘最大的寡头’在谈判。如果土地政策这样持续下去的话,那么房价是绝对不会下跌的。”
城市扩张与“土地财政”
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时卫干博士给记者提供了一系列数据:1998年~2003年,中国城市化率从1998年的30.42%提高到2003年的40.5%,而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就是政府主导的城市外延扩张。与高速城市扩张并进的是土地大面积“农转非”。据统计,1995年~2004年间,全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加2640万亩,其中81%的新增建设用地来自于对耕地的占用,共有2138万亩耕地被占用。
可以说,近年来,城市“摊大饼”式的“年轮式”的扩张是以占用农村土地为代价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却无法分享自己被征用土地在城市化中的增值利润,仅仅得到利益的二次分配,其收益已经大大萎缩。可以说,广东的宅基地私下交易,以及北京的小产权房大量浮现,都是农民对这种二次利益分配的合理而不合法的抗争。
在另一方面,政府却成了土地利益日益最大化的受益者,依靠拍卖土地,获得了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大量的投放资金,养成了“土地财政”的行为惯性。去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组建的“中国土地政策改革”课题组撰文写道:“国家垄断土地供应,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开发土地获取财政收入,使地方政府卷入这一几无风险、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投机活动的领域。驾驭财产市场的规则受到地方政府的激励而发生极大扭曲,无论从机构层次还是个人层次都是如此,它鼓励了农村集体土地尽可能地转化为城市国有土地。”
孟晓苏深谙房地产市场的潜规则,他表示:“房价越高,政府在其中获取的份额就越大。比如,现在到处是土地拍卖陷阱,政府低价拿来农民的地,再高价去套开发商。再者,为什么各地都在争设开发区而且屡禁不止?因为这样做可以大面积地、名正言顺地将农村土地转到地方政府手里,再用这些廉价收来的土地进行招商引资、以地生财,用这种空手道进行资本积累。”
对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 篇7
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反思
在我国,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一个主要项目,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保障实施的。我国发展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减少社会由于失业而带来的不安定因素,为了社会和经济能够更好的和谐发展,没有收入来源的失业者们可以通过社会基金提供的暂时补助维持基本生活。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史
(一)失业保险制度的初级阶段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起步较西方国家较晚,建国初期劳动部发布的《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标志着失业保险制度在我国的萌芽,但是还没有正式的建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于1986年正式建立。国务院颁布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作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的标志,其内容包括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问题、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问题、国营企业的职工失业后的待遇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颁布之后,我国又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规定对其进行修正完善。
(二)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长三角流域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内陆城市开始对外开放,市场经济也在进行着深入的改革。在这种宏观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国需要发展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使之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1993年,我国发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该规定是在《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完善,同时也对失业保险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三)失业保险制度的革新阶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在不断的改变,这意味着我们要将更多的保险因素考虑到失业保险制度中。我国在1999年发布了一个条例———《失业保险条例》,该条例的发布表明了我国对失业保险的认知和举措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新的失业保险条例使得我国享受到失业保险的人口规模得到有效的扩展,同时也使得政府、企业、社会工作对于失业保险认知更加的深刻,人们越来越重视失业保险问题。
在资金来源上,我国失业保险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即失业保险基金信息、企事业单位与参保人员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政府补贴;其他合法转移的资金。我国《失业保险条例》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企事业范围需要根据单位2%的总工资来缴纳失业保险,企事业单位员工负责1%,其余由政府进行补贴。在失业保险的领取时间上,我国规定,累计缴费一年以上但是不足五年的,失业保险领取时间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五年以上不足十年的,领取时间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在十年以上的,最长领取时间为24个月。
二、对我国目前失业保险制度的反思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还未完全普及。
现如今,我国享受到失业保险制度便利的人还不多,并未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虽然我国每年失业人数不断的增多,失业率不断的提高,但是我国还是有将近半数的就业人员没有参与失业保险制度。这种情况在我国农村里尤其普遍,有很多农村户口的失业人员还不知道失业保险制度,他们在自己失业后往往选择的是回家务农。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有很多的大学生也将面临着失业问题,但是由于失业保险制度条件的限制,很多大学生并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制度带来的优惠。
2. 失业保险制度对于适用人群的界定不明确。
我国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中对于失业保险参保人群的界定是模糊的,很多人对于“职工”的理解是片面的,这将会使很多适用人群由于自身理解的错误而没有参保。我国仅仅将“职工”作为失业保险参保对象也是不全面的,因为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民外出务工,他们一般并不是“职工”,而是“临时工”,因此失业保险制度也应该将这些人员纳入其中。
3. 我国失业保险费的支付时间长,容易养成失业人员的“惰性”。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规定对失业人员的补贴时间最长为2年,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失业补贴时间,容易使失业人员丧失找工作的积极性。一般来说,刚刚失业的人对于找工作的积极性是最高的,他们刚走出工作环境,还不适应没有工作的生活,但是随着失业时间的变长,他们对于工作的需求变得没那么迫切,因为他认为失业保险能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
(二)对上述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给出的相应建议
1. 我国需要进行失业保险的普及教育,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失业保险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加失业保险。
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实行相应的措施为就业人员提供失业保险。
2. 我国还应该对失业保险制度的参保人员做出明确规定,明确能够参加失业保险的人员类型,争取把所有的就业人员都纳入到其中。
3. 政府应该调整失业保险补助金的补贴时间,避免补贴时间过长,同时也应该注意调整补贴金额,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三、结语
失业保险制度在我国不断的发展完善,政府也非常重视失业保险的宣传工作,合理的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任何人都无法预料自己会不会失业或者什么时候失业,为此,每一名劳动者都需要积极了解失业保险制度,提前参保,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陈志强.我国失业保险政策变迁的公共政策分析——渐进主义模式的应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03).
[2]何灵,郭士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上海市失业保险制度为例[J].经济纵横,2010(03).
[3]申晓梅.论失业“救济”制度向就业“保险”制度的转型及其政策探析[J].人口与经济,2007(03).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 篇8
1 大病保险运行情况
居民大病保险保障对象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员, 起付标准每年以自治区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依据确定, 2013年起付标准定为6000元, 人均筹资26元/人/年。大病保险资金从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中筹集, 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有结余的, 利用结余筹集, 结余不足或者没有结余的, 在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年度提高筹资时统筹解决。一个参保年度内, 患病群众在基本医保报销之后, 超过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的个人自负医疗费用, 由大病保险资金按规定比例支付, 支付比例共分8档, 上不封顶。此外, 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急性白血病等20种重大疾病的患者, 在大病保险规定的分段支付比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支付比例, 报销比例相应提高为51%-73%, 且上不封顶。具体补偿标准见表1。
2013年下半年, 全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共筹集基金4535万元, 申报医疗费用2019万元, 报销医疗费用693万元, 享受待遇964人次。大病保险报销后实际报销比例达到66.7%。2014年上半年, 全区共筹集基金12019万元, 申报医疗费用17810万元, 报销医疗费用7913万元, 享受待遇11825人次, 大病保险报销后实际报销比例达到71.8%。
2 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制度比较
2.1 职工医保年人均筹资水平明显高于居民医保
2013年本区职工医保基金年人均筹资为3001元, 其中个人缴费1011元;居民医保基金年人均筹资为438元, 其中个人缴费82元。职工医保的筹资水平是居民医保筹资水平的5.6倍, 相差1634元, 其中:职工个人缴费是城乡居民的12倍, 相差929元。
2.2 从个人缴费与待遇享受对比看, 居民医保待遇更优
不考虑疾病发生率、治愈率、病情程度、病种等复杂情况, 根据个人缴纳的医保费用和享受的住院待遇看, 职工医保人均投入1元资金, 最终享受19元的住院费用报销待遇, 居民医保人均投入1元资金, 最终享受36元的住院费用报销待遇, 两者相差1.9倍 (见表2) 。
2.3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明显高于职工医保
在政策运行已一年的两个试点市, 我们从已报销大病保险费用人员中抽取实际报销比例排名前15人员的医疗费用明细, 再套用当地职工医保政策待遇规定进行测算, 结果显示:石嘴山市居民医保患者大病保险报销后次均个人自付较其参加职工医保少负担2139元;大病保险报销后实际报销比例较套用职工医保政策实际报销比例为高8个百分点。固原市居民医保患者大病保险报销后次均个人自付较其参加职工医保少负担1820元;大病保险报销后实际报销比例较套用职工医保政策实际报销比例高2个百分点 (见表3) 。
3 大病保险政策对医保制度的影响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运行以来, 56.81%的大病保险基金用于报销癌症、心血管疾病 (不含高血压) 、肾脏疾病等重大疾病, 较好地发挥了大病保险的保障作用, 但也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产生了一些影响, 隐现出制度内和制度间相对不公平。
3.1 本应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员选择参加居民医保
2013年由职工医保转向居民医保的人数为1254人, 居民医保转向职工医保的人数为450人, 逆差近3倍。部分灵活就业和企业参保人员选择参加居民医保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本区虽已建立职工大额医疗补助制度, 但五市筹资和待遇水平均有差异。以约占职工参保总人数60%且制度最优越的银川市为例, 参保职工按156元/人/年标准缴纳大额医疗补助金, 解决参保职工因大病、重病产生的超过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 (5万元) 的医疗费用, 最高可报销至25万元, 超过部分报销70%, 上不封顶, 但按照2013年职工医保实际报销比例68%推算, 个人自付达到2.3万后才能享受大额医疗补助, 而居民医保大病保险规定的个人自付达到6000元后就能二次报销, 两者差距近4倍。二是大病保险报销的“合规医疗费”范围比“三项目录”宽泛, 实际报销比例较高且金额上不封顶, 已享受大病保险待遇的患者实际报销比例与职工医保持平或更高。三是参保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时, 未达到最低缴费年限规定的, 按政策规定由参保人员按自治区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一次性补缴至职工医保最低缴费年限, 平均年补缴的金额是每年城乡医保三档个人缴费的10倍左右, 且需补缴年限越多, 个人一次性补缴的资金压力越大, 为了不中断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一部分参保职工退休后选择城乡医保。
3.2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其对缴费档次的选择
目前本区居民医保采用“一制多档”的缴费筹资机制, 2014年个人缴费标准为:一档50元/年, 二档200元/年, 三档400元/年, 大病保险现行制度没有体现缴费档次不同的待遇差异, 模糊了参保档次差异效应, 引导居民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档次。2014年居民医保一档缴费人数减少, 二档、三档缴费人数增加, 且二档缴费人数增幅明显, 城镇人口为主的石嘴山市二档缴费人数增幅24.3%, 而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固原市则为0.7%, 城镇居民的增幅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影响着其对缴费档次的选择。
原因主要有:一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很大, 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31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33元, 城镇居民有能力选择二、三档缴费。二是大病保险的起付标准对城镇居民相对宽松, 起付标准以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依据确定,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的家庭灾难性支出仅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 城镇居民相对可以承担。三是城镇居民就医资源丰富, 城乡医保政策的优越待遇容易享受, 在现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 就医趋向于大医院的大环境下, 城镇居民的同病不同治造成的大额医疗费用支出反而更容易进入大病保险报销。
3.3 某种程度上刺激医疗费用进一步上涨
大病保险的实施进一步减轻了参保人员的医疗负担, 实际报销比例提高了18个百分点, 但从基金支出角度讲, 这部分补偿会对总医疗费用上涨起直接的刺激作用。原因主要有:一是大病保险政策的设计主要是从经济范畴出发, 能否享受待遇主要看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是否达到6000元, 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部分医疗总费用越高, 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越低, 越容易进入大病保险报销范围, 极易诱发不合理就医和过度医疗, 进而刺激医疗费用的上涨。二是患者就医取向更加趋向于高级医疗机构, 由于大额医疗费用容易出现在医疗水平较高、诊治病情较复杂、治疗手段较先进的三级和部分二级医疗机构, 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医疗机构级别越高, 起付线越高、报销比例越低, 目的是引导参保群众合理就医, 从能否进大病保险报销的角度来讲, 越是在高级别医疗机构就医越容易进入大病保险报销。
3.4 基金潜在风险增加
一是进一步增加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支出, 基金可能会出现收不抵支的风险。本区2013年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收入较上年末增长8.8%, 基金支出较上年末增长48.1%, 支出增幅高出收入增幅近6倍, 目前居民医保为市级统筹, 地区间基金收支不平衡, 部分地区居民医保基金出现当期收不抵支。二是降低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收入。灵活就业人员选择居民医保的趋势如果持续, 职工医保参保人数下降, 筹资总额下降, 对于日益增长的职工就医需求和医保待遇来讲, 是一种潜在的风险。三是各地医保开展的住院费用总额预付制, 遵循以收定支的原则确定年度支付总额年终弹性结算, 医院按照医保定额收治病人, 对控制医保基金支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大病保险政策的实行相当于开展了一次普惠性的二次报销, 如果医院通过增大患者自付费用比例使其达到大病保险起付标准, 既能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定额达标又能增加医院的收入, 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报销比例, 这种医患默契的达成对基本医保基金安全是一种明显的威胁。
4 几点建议
4.1 调整职工医保政策, 保证制度间公平
职工医保的大额医疗保险政策和居民医保的大病保险政策其出发点都是避免大额医疗费用支出造成参保患者因病致贫的现象发生, 但职工需要单独缴费且起付标准高。要做到相对公平,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调整职工大额医保政策, 拉开两险种间的待遇水平差距;二是提升职工医保统筹层次, 加强基金互助共济、平衡地区基金规模间差异, 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 探索职工大额医疗费用的二次报销或者购买重大疾病商业保险, 充分维护参保职工权益;三是适时考虑整合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4.2 调整居民医保政策, 保证制度内的公平
居民医保设置了三个缴费档次, 一档与原新农合缴费水平持平, 目的是不增加农民负担;二档较城镇居民医保成年人缴费水平略有下降, 目的是平稳过渡;三档个人缴费略高, 主要为重病、慢性病患者及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设计, 城乡居民自愿选择, 参保档次越高、享受待遇越高。但城乡间的经济水平差异没有根本消除, 在医保制度也有明显体现, 农村居民受经济条件制约和医疗资源限制大多选择一档缴费、选择低水平医疗机构就医, 选择小病长拖大病不治。要做到城乡公平,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城乡医保适时调整为一个缴费档次, 城乡医保基金筹资政府补助占81%, 个人缴费占19%, 选择一档缴费的占79%, 各档次间的差异对基金筹资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二是重新调整大病保险的起付标准, 区别对待城、乡居民, 可以考虑在以收定支的原则下按照医疗费用总额由高到低依次报销, 重点解决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参保患者, 将有限的资金用在真正需要的患者身上, 避免出现文中赘述的诸多风险。
4.3 完善大病保险政策管理制度, 确保其公平发展
大病保险政策实施不久, 商业保险公司信息化系统还不够完善, 结算程序不够透明, 报表制度还未建立, 对医疗行为监督、费用审核等各项管理服务还未全面开展, 要细化经办管理和合作细则, 避免套取医保基金、过度医疗消费等违法现象发生, 保证大病保险政策平稳前行,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合理确定商保公司承办大病保险的运营成本、盈利率等各项清算指标, 确保其保本微利运营;二是加大政策指导和经办沟通, 提高商保公司的经办能力, 避免不同商保公司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标准不统一、违纪违规等问题发生;三是加强大病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 避免由医疗费用逐年上涨、赔付上不封顶等因素造成的大病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四是充分调动商保公司的全国网络资源优势, 补充医保经办异地稽核的短板, 加强对医疗费用、医疗行为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保证大病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 (发改社会[2012]2605号) [Z].2012.
[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宁政办发[2013]91号) [Z].2013.
[3]宋占军, 朱铭来.大病保险制度推广对各地城居医保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J].保险研究2014, 309 (1) :98-107.
[4]赵斌, 孙斐, 王鸿蕴, 李凌霄.大病医疗保险政策的国际经验检验——以部分欧洲国家私营医疗保险和“灾难性卫生费用”应对方式实践为标准[J].中国医疗保险, 2012, 50 (11) :6-8.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 篇9
关键词:失业保险,问题和不足,改进建议
从全球已经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大多数国家来分析, 失业保险制度总体上是指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强制推行, 由社会公共管理机构集中建立一项专项基金, 对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援助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失业保险制度的特点
综观历史的发展过程以及各地区的具体情况, 各国的失业保险制度都有不同的特点, 通过详细分类比较可以看出,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点:一是强制性, 从失业保险制度的含义就能很明显地看出, 失业保险制度需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强制推行, 凡是在规定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参加失业保险, 有的国家甚至于连一部分国家机构都列入征缴范围;二是广泛性, 该特点是指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大多数劳动者在失去工资收入等基本生活来源后的基本生存条件而设立的;三是社会共担, 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是社会化的, 应该由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承担;四是一定的救济性, 在一定地区的失业保险基金在该地区内统一安排使用, 一般不会记入个人帐户, 也不需要偿还;五是标准适中, 失业保险待遇的标准要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劳动者在失业后的基本生活, 同时尽可能减轻用人单位和政府的负担, 也不应该形成就业反而不如失业待遇高的局面, 所以制定的标准一定要适中;六是基金专款专用, 失业保险基金属于社保基金的一项, 只能用于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的项目支出, 不得挪作他用。
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86年7月, 以国务院颁布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为基础, 首次提出和建立了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1993年, 国务院又颁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 对前一项规定作了一些调整和完善, 但总体来说前两个阶段建立的失业保险制度在广度和力度上都非常有限, 严格来说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失业保险制度, 这是一个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的过渡阶段。1999年1月, 国务院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 从概念、制度、范围、期限等各个方面做了重大调整, 真正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失业保险制度。
三、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从无到有, 从有限到逐步完善, 发展到今天, 在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和稳定社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 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不足, 从当前的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以及结合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亟待完善:
(一) 失业保险基金征收的范围、标准、比例等方面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来执行, 影响了失业保险基金的足额征收, 也制约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 城镇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均应缴纳失业保险费, 但从目前各地实际参保情况来看, 许多地区的个体经济组织和事业单位及其职工还没有参加失业保险, 有些地区上述单位的人员只参加了很少的一部分, 在完全实现《失业保险条例》所规定的覆盖范围上仍有较大的差距。另外, 由于就业形势发展的多样化, 诸如灵活就业人员或非全日制就业人员如何参加失业保险的问题, 在《失业保险条例》中也未做规定, 地方各级政府也不可能做出更明确且有效的规定。在实际征缴失业保险基金的过程中, 有的用人单位因为经济效益差而无力缴纳, 有的用人单位还存在着故意拖欠行为, 也有一些事业单位因为当地政府财政等部门的管理体制未理顺导致不能或不能完全正常缴费。按照《失业保险条例》规定, 城镇企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缴纳失业保险费, 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一缴纳, 在许多地区, 特别是一些较贫穷或偏远的地方, 失业保险基金缴费基数、比例未按《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 甚至存在人为减少失业保险基金征缴基数、比例的情况, 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到了失业保险基金的足额征收, 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
(二) 失业保险基金的统筹区域普遍较小, 并且各个统筹区域收支能力差别较大, 造成了各个地区失业保险的保障能力不均衡, 严重影响了基金抗风险的整体能力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 失业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 但从十几年的运行情况来看, 由于地方利益的牵制, 落实起来还任重道远。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必然造成失业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 经济较好的城市, 就业状况好, 用人单位缴费较多, 相反失业人员却很少, 基金收支结余较大;而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城市, 情况正好相反, 基金必然收支结余较小, 甚至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目前, 在直辖市中或很少一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中, 基本上做到了失业保险基金全市统筹。而在大部分设区的市中, 虽然去年国家要求必须实行市级统筹, 但从实际调查来看, 也只是发个文件, 在形式上统一了政策, 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级统收统支, 仍旧实行的是各区与各县或县级市分别统收统支, 因此也就造成了各区失业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较强, 而各县或县级市的失业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相对较弱,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失业保险的整体保障能力。目前实行市级统筹尚困难重重, 更无法在省级甚至全国的范围内实行失业保险基金的统筹, 基金抗风险的能力非常小。
(三) 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范围小, 支出项目少, 不够灵活,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等功能的充分发挥。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 失业保险基金在支出范围和项目都有严格的规定, 除国务院外其他部门均无权规定扩大支出的范围和项目。《失业保险条例》的这一款规定, 其主要目的为了满足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需要, 以解决当时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中大量失业人员增加所带来的压力。通过前几年的运行来看, 失业保险基金确实较好地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在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 明确规定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范围, 对切实保证基金的安全与完整, 防止将基金挪作他用, 也起到了明显的制约效果。但是随着各地失业保险基金整体能力的逐渐增强、下岗与失业并轨工作的全面完成, 以及各地促进就业政策的相继推行, 要求失业保险基金进一步发挥其保障生活、预防失业尤其是促进就业作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一些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较大的地区, 为了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作用, 有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加大促进就业投入的想法, 但由于限制过大而无法实现。我国在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 造成失业人员大幅增加, 虽然国家也采取了一些诸如稳岗补贴、降低征缴费率等短期政策, 确实也收到了一些比较好的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的效果, 但由于这些政策具有阶段性和临时性等特点, 无法更好地在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 随着失业保险工作的深入发展, 实践中出现的基金支出范围窄小、不够灵活等问题, 影响到了失业保险基金在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四) 失业保险待遇的领取资格、发放标准和领取期限的设置与缴费的基数、比例尚未紧密结合, 保险费的缴纳标准与享受失业待遇的标准高低不成正比, 责、权、利没有很好的对应起来。
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的资格、标准和期限均做了统一规定, 只要缴费满一年, 就可以领取最少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领取的标准各个地区在某段时期内基本上也是一成不变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工作程序, 减少了工作环节, 便于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失业人员的待遇资格。在学术界, 该政策却引起不少企业、职工和国内外专家的强烈反对, 领取的标准、期限不能与失业前的缴费基数挂钩, 势必造成在职时高缴费, 失业后却不能享受相应高标准的失业保险待遇, 责、权、利不对称, 反过来也促使一些用人单位消极对抗, 甚至人为降低缴费基数、减少缴费比例, 给整个失业保险基金造成了损失。
(五)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自身建设能力不足, 很多地方政府对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人员、场地、经费等缺乏有力的保障, 致使部分失业保险工作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 经办失业保险事务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所需经费列入预算, 由财政拨付。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由于各地财政基本上是自收自支的管理体制, 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地方财政就更加紧张,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作为一个政府权力弱势部门, 很难在人员、场地、经费等方面得到有力保障, 即使有些地区按照当地事业单位的一般标准勉强给予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拨付了经费, 也由于标准太低, 无法满足正常工作的开展和推动。
四、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改进建议
失业保险要保障暂时失去工作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又要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 就必须完善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 使其适应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更好地发挥起失业保险制度担负的社会责任。从目前实际工作需要和今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上看, 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一) 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建立健全失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不断完善现有的政策体系。
我国自计划经济体制转化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失业保险制度从无到有, 并逐步得到完善, 国家先后颁布了三个关于失业保险的法律法规, 使失业保险制度在法制化道路上建立和逐步发展起来。在前期失业保险法制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前提下, 仍需进一步意识到,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 在失业保险实际执行中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 而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还没有相应的出台和制订。例如:《失业保险条例》实施十几年来, 随着就业形势的多样化, 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城乡统筹就业等, 要求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失业保险范围, 要求取消原城乡户籍差别所带来的失业保险待遇差距, 要求扩大失业保险支付的项目和范围等方面的呼声也日趋高涨。而这些新情况新问题, 都亟待国家制定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为开展基层工作提供有操作性的法规或政策依据。所以, 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及时解决失业保险制度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加强和完善, 才能使各项工作都能建立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之下。
(二) 切实落实好《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 细化各项政策的具体内容, 严格执行标准, 确保执行效果。
以《失业保险条例》为准绳, 认真全面地落实好现有的各项政策规定, 将失业保险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严格执行《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缴费基数、比例和标准, 加大征缴力度, 坚决杜绝地方政府或用人单位人为压低缴费基数、比例和标准, 以及瞒报、漏报和少报等问题, 全面做到应收尽收;二是在规范标准的基础上, 依法开展好扩面征缴工作, 要严格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 将所有应参加失业保险的用人单位和职工全部纳入征缴范围, 尤其是需要加大对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参保工作的力度, 加强政策宣传, 做好服务, 帮助地方财政部门提出相应的解决资金的办法;三是严格按照《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范围支出, 防止超范围超标准支出, 要通过相关的审计、财政、经检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 确保失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四是加强一线窗口的服务管理工作, 认真落实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的相关规定, 努力提高工作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 要适应当前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和各项工作需要不断精细化的要求, 建设好市 (区、县) 、街道 (乡镇) 、社区 (村居) 三级劳动保障综合服务工作平台, 严格发放条件、标准和程序, 确保发放工作规范有序;五是失业保险工作应与就业服务密切配合, 加大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就业的投入, 除落实好现有的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等方面的现有政策规定外, 还应研究加大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再就业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和办法, 探索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基金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有效方式, 既要保障好生活、预防失业又要更好地促进就业。
(三) 加强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 切实落实好人员、场地和经费三到位, 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队伍。
要开展好失业保险的各项工作, 就必须有专业的经办机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 是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失业保险制度的职能部门。要做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组织合理、职责清楚、运转灵活、精干高效, 就必须加强失业保险机构建设, 切实落实人员、场地和经费三到位, 根据现行有关规定, 由各地人事、财政等部门合理确定人员编制、经费核拨和工作场所等, 对地方财政确属拨付有困难的, 应由上级财政部门帮助解决, 确保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正常运转。在此基础上, 还要打造一支政治思想、业务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队伍。要根据完成失业保险工作任务的要求, 充实现有工作人员队伍, 加强劳动保障、财会、统计和计算机等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在对经办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政策和业务素质、操作能力考核的基础上, 大力推行持证上岗制度的建设。同时, 加强失业保险工作人员队伍的作风建设, 是做好失业保险工作的重要条件, 加强作风建设, 既要注重教育, 又要奖惩分明, 通过正确的引导, 形成一股争先创优积极向上的正气,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四) 潜心研究, 深入学习, 不断提出具有科学合理、操作性强和前瞻性的思路或办法, 为失业保险制度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持。
目前的失业保险政策还有许多不足和问题, 还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和探讨, 对失业保险的理论研究, 直接影响和制约失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理论研究, 为失业保险制度建设和科学决策提供科学的指导。失业保险理论政策研究的重点, 应放在探讨与中国实际国情相适应的失业保险制度模式选择、失业保险工作运行机制确定和解决失业保险制度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事物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研究, 提出具有科学合理、操作性强和前瞻性的思路和办法, 特别是注意把我国的失业保险发展与国际接轨。通过加强对政策理论的研究, 推动当前失业保险制度建设和工作的开展。同时, 要正确把握我国失业保险发展的基本方向, 认真总结我国实施失业保险制度的经验, 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在深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为健全和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进行理论研究和论证, 打好理论基础。
失业保险制度在中国实施以来, 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推动了劳动保障制度改革和企业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较好地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有效地预防了失业, 促进了失业人员就业, 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发挥出了其巨大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如扩面征缴难、基金市级统筹不到位、机构经费未完全落实、支出项目少范围小等, 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 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争取把失业保险制度建设成为法律法规配套, 覆盖范围广泛, 基金来源渠道稳定, 待遇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管理手段现代化和科学化, 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有机结合的制度体系, 既能切实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有效地预防失业, 又能积极促进他们再就业。
参考文献
[1]、吕学静.《各国失业保险与再就业》.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2]、周元洪《.失业保险与再就业》.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黄乐平, 毛素梅《.失业保险实务精解》.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
[4]、张伯生, 叶欣梁, 周晋《.工伤与失业保险:政策与实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保险条例》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 篇10
“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结构是世界银行1994年在《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即促进经济增长》报告中提出的, 集中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派对于养老保险的一些政策主张。可以说, 针对全球性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公共养老金支付危机, “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对于解决养老问题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方案设计[9]。
1. 第一支柱。
即公共养老保险, 由政府主导并强制执行, 覆盖全社会, 目前, 大部分国家采用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 属于社会养老保险范畴。其目标是有限度的缓解老年贫困, 提供各种风险保障, 体现了社会互济原则。
公共养老保险在规模上应该适中, 以便给其他两个支柱留下较大的发展空间, 并应实行现收现付制, 以避免出现国家公积金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 第二支柱。
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 是一种完全积累制的并由私人管理的养老金计划, 它既可以是强制执行也可以是自愿实施。完全积累制会促进资本积累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会使公共支柱的筹资更加容易, 如果第二支柱运作的比较成功的话, 将会减少人们对第一支柱的依赖, 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很多国家的第二支柱一般采用个人账户储蓄积累的筹资模式, 如美国的雇主补充养老金计划, 澳大利亚的职业养老金保障制度。这一支柱养老基金的运营管理市场化, 一般由商业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金融机构运营管理基金。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将这一层次的养老保险计划列入商业养老保险的范畴。
3. 第三支柱。
主要是个人储蓄性养老计划, 为那些想在老年得到更多收入及保险的人提供额外保护, 一般由商业保险公司办理, 个人自愿投保, 政府给予税收优惠, 鼓励人们把钱存进养老金储蓄账户。目前, 大多数国家的第三支柱主要是个人在人寿保险公司购买各种商业养老保险计划, 并享有特定的政策支持, 如美国、德国等国家都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
归纳起来, 第一支柱的公共养老保险体现社会公平, 第二、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 包括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储蓄性养老计划, 体现效率和个人的自我保障责任。这三大支柱有机的将社会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社会保障责任和个人保障责任结合起来, 共同完成养老保险的三大功能———收入再分配、储蓄和保险。收入再分配和储蓄的功能是分离的, 保险功能则由这三大支柱共同提供 (如下页图所示) 。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所带来公共养老金支付膨胀的背景下, 尽管各国养老保险改革在内容和形式上尽不相同, 但从总体上看基本思路大致相同:构建并完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尤其注重鼓励和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二、中国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紧迫性
1. 人口老龄化让我们“未富先老”
目前,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1982年维也纳世界老龄问题大会所界定的人口老龄化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 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8 821万, 占总人口比重为6.96%;200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是1.44亿, 已占全国人口的11% (见表1) 。因此, 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
蔡舫等学者研究发现, 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社会, 属于“先富后老”, 而中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 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属于“未富先老”[1]。
资料来源:李洪心,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个带有OLG结构的CGE模型分析, 2006。
从表2可以看出, 总的趋势表明,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虽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不同过程, 各自具有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它们的变动互相影响, 互相制约。一般规律表现为经济越发达, 人口老龄化程度越严重。此外, 在一些老年型人口的国家或地区, 人均GNI都很高, 如, 日本、美国、法国等。但是人均GNI与人口老龄化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函数关系。在一些人均GNI较高的国家或地区, 人口老龄化程度并不一定高, 如西亚一些国家, 人均GNI较高, 但是人口结构上属于年轻型;而东欧一些国家或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 但人均GNI也并不高。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异常”范围, 人均GNI 1 100美元左右, 这是由于中国实行二十多年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转变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2.巨额的养老基金缺口
“未富先老”带给中国养老问题的挑战, 还因为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同时发生而变得更加严重。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养老金筹集模式也由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转变, 体制转轨造成了巨大的养老保险金缺口。同时, 由于“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混账管理, 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现象比较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 截至2008年12月底,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近8 000亿元, 并将在未来的30年里以每年净增1 000亿元的速度持续扩大[2]。
目前, 尽管中国在建立“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 但现行体系仍然是以现收现付的基本养老保险为主的单一支柱体系。根据国际经验, 支撑现收现付制的公共养老保险需要三个条件: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有效率的税收体系和有效安全的基金管理和治理机制, 而这些条件在中国不完全具备。所以, 为维持养老保障体系正常运转而产生巨额的基金缺口就不可避免了。2005年5月, 世界银行公布了一份关于中国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的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 在一定假设条件下, 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 2001—2075年间,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3]。根据2007年相关数据测算, 如果按照全国社会平均工资30%支付基础养老金, 每年总需求为13 037.8亿元, 占当年GDP的5.29%;按照各地居民家庭人均年消费性支出的50%支付基础养老金, 总需求为3 797亿元, 占GDP的1.52%。此外, 随着通货膨胀和消费价格指数的提高, 养老金水平也必须相应提高以确保足够的实际购买力。
3.商业养老保险可以发挥强大的补充作用
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条件下, 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只能是“广覆盖, 低水平”, 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保障需求, 因而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以分流日益增长的老龄化人口所带来的养老压力。此外, 随着基本养老保险金替代率不断下降, 这也在客观上要求商业养老保险发挥越来越大的补充作用。据预测, 三十年后中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只能达到30%[8], 这意味着退休前后的生活质量将产生巨大差异, 而要弥补这样的差距, 必然要靠商业养老保险来填补。同时, 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则可以在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的情况下, 借助商业保险的社会互助机制, 把养老保险覆盖到社会保险还没有覆盖到的农村和城镇人口, 以扩大养老保障的覆盖面。据统计, 截至2006年底, 中国2.8亿城镇就业人口中, 基本养老保险仅覆盖1.88亿人, 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仅占农村人口总数7.22%, 而进一步扩大保障覆盖面势必将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
三、中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
目前, 中国第二、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也逐步建立起来, 但其发展仍然滞后。由于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率偏高, 不仅给企业增加了经济负担、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竞争力, 还挤占了企业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缴费能力和空间;缴费率的偏高也意味着个人将对基本养老保险的依赖性过高, 从而降低了个人参加商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据中国保监会统计, 2006年中国商业养老保险保费收入为626亿元, 占GDP比重不足0.5%, 人均保费不到50元, 而相比之下, 发达国家相关费用占GDP的10%以上, 人均保费超过5 000美元[4]。从国际比较看, 中国2007年底人均长期商业寿险保单持有量为0.1件, 远低于发达国家1.5件的平均水平。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原会长王宪章在2008年表示, 中国人均商业养老保险保费大约是431元, 仅为国际平均水平的1/10, 为美国的1/70。从中国整个养老保障体系来看, 根据国家规划, 商业养老保险应占到个人养老保险的10%~20%。而在养老保险成熟的国家中三支柱各占总养老金的比例是:基本养老保险约占养老金总数的30%, 企业年金占比为30%, 而个人储蓄性养老金计划, 包括保险、基金、股票、银行储蓄、债券、房地产等, 约占养老金总数的40%。在欧美国家, 养老保险占欧美人寿保险收入已达60%以上。
资料来源:中国养老金网http://www.cnpension.net。
从表3可以看出, 中国寿险公司每年个人年金保费收入水平仅为美国的1/10左右, 个人年金在所有年金保费收入中的占比也远低于美国的水平。不难看出, 中国商业养老保险的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出来, “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仅仅成为名义上的, 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负担过重。因此, 促进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使其充分社会管理和保障职能, 并不断完善中国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是现今最为关键的。
四、促进中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几点建议
1.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从国际经验来看, 工业化国家企业年金计划和储蓄性养老计划的迅速发展, 与这些国家采取和实行程度不同的税收制度安排政策密切相关。如, 美国政府为鼓励更多的人参与雇主补充养老保险计划, 给予税收延迟优惠政策, 其中以401 (k) 计划最具代表性。该计划因可以享受美国税法 (Internal Revenue Code) 第401条K款的税收优惠政策而得名, 它由私营基金管理公司、尤其是人寿保险公司设计建立, 雇主可以免除部分税收, 雇员也可以控制缴费金额并投资于资本市场获利, 因此401 (k) 计划的参与率高达80%。此外, 为鼓励第三支柱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发展, 政府对个人开设退休账户也提供税收优惠政策。
当前, 中国商业养老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外部税收政策的支持。税收政策依然是商业养老保险市场, 尤其是企业年金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安排能够激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商业养老市场中来, 也体现了政府在养老保障中的职能。目前, 各国最流行的是“先免后征”的延迟税收制度, 即允许雇主和雇员从他们的税前收入中扣除养老金缴费额, 并减免养老金投资收益所得税, 在养老金领取时征收个人所得税。这种制度安排在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进行了调整,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期养老金储蓄在生命周期里收入再分配的真实性质。为了发挥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以及最大程度的保证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化运作, 中国税收政策安排可以富有弹性。此外, 在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初期给予更多的税收安排, 以鼓励企业和个人缴费的积极性, 尽可能扩大商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等到其逐渐发展成熟后, 可以适当的降低税收优惠的幅度, 更多是通过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10]。
2.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首先, 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国际证监会组织 (IOSC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 文件表明, 高效率的证券法规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法律框架来支持。目前, 中国资本市场相关的法律框架明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不能提供稳定、有效、规范的市场制度, 如, 至今尚未出台竞争法, 对垄断行为的处理无法可依;对证券市场的争论解决体系, 即公正和有效的司法体系的建设尚有很大缺陷等等。因此, 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 比如修改《公司法》, 以促成真正股份制企业的建立并按股份制进行运作;完善《证券法》有关规定, 理顺监管体制, 赋予证监会、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明确的法律地位, 各司其职;尽快出台竞争法等法律法规逐步完善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5]。其次, 发挥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作用。监管部门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 在自身能力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抓住监管的主要对象及关键点, 并且要有明确的监管目标和原则;重点保证信息的披露完整、及时和准确, 这一点对证券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力推进机构投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要求管理层依照监督思路国际化、监管理念法制化、监管手段市场化要求, 以第三方的立场严厉查处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内幕交易、操纵股市等违法违规行为, 将保护投资者利益, 营造公平、公开、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为监管工作的重点, 最大限度地维护市场的公平与效率。最后, 改善资本市场的外部环境。股票的发行与上市必须回归市场, 减少中国证券市场中特有的计划经济色彩, 适时推进国有股、法人股以净资产为基础向流通股股东配售;以市场选择机制取代资产重组的行政选择机制,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使政企分开, 让企业真正成为资产重组中的市场主体;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并规定上市公司退市的硬性标准, 细化退市规则, 从制度上消除行政干预退市的可能性[6]。
3.健全商业养老保险的监管体系
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监管, 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加强保险公司等商业机构偿付能力的监管, 确保其用来承担所有到期债务和未来责任能力充足, 从根本上保护投保人的根本利益。同时, 要在深入研究商业养老保险的风险特性和盈利模式的基础上, 借鉴国际经验, 开发更加科学的风险模型和监测技术, 完善商业养老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 提高其科学性、适应性和操作性;尽快研究建立偿付能力危机或突发事件出现后的处理手段, 做好预案, 解决商业机构偿付能力不足时的应急措施及其退出机制[7]。
在完善商业养老保险监管体系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 坚持以偿付能力作为监管核心的原则。 (2) 坚持有效保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 (3) 坚持监管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 (4)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简言之, 只有通过强有力的动态监管, 才能够保证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 并促进其健康发展并完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蔡舫, 等.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邓英.英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7.
[3]中国金融网, http://www.zgjrw.com.
[4]中国养老金网, http://www.cnpension.net.
[5]范恒森, 李连三.论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环境、目标与建议[J].资本市场, 2002, (1) .
[6]张锐.资本市场的缺陷与修正[N].中华工商时报, 2003-02-08.
[7]段家喜.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行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8]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EB/OL].http://www.cnca.org.cn, 2006-02-24.
[9]世界银行.防止老龄危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6.
建议调整我国现行学校假期制度 篇11
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坚持全年放假10周不变的情况下,建议做以下调整:一是将暑假缩短1周时间,相应增加1周以上的春假。春假时间排在“五一”之前或之后,由各地灵活安排。二是允许北部寒冷地区省份将暑假减少1周,相应延长寒假。
进行以上调整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学校将形成1、6、3周的放假格局,北部寒冷地区可形成1、5、4周的放假格局。在寒暑假以外,加上“五一”春假和“十一”长假(亦可看作秋假),每个学期都有一个长的假期和中间的一个短假。错时灵活放假,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1.有利于缓解“十一”和暑期旅游与交通紧张的问题。目前学生外出游玩主要选择“十一”黄金周或暑假。寒假北方过冷且有春节这一家庭团聚的传统节日,并不适合外出游玩。因此造成“十一”黄金周和部分暑假时段交通拥挤。如有春假和延长寒假,人们可以多一些选择。
2.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学生暑假长时间休息容易懒散,降低学习兴趣,開学后需要较长时间调整。缩短过长的暑假,增加春假,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且春季万物复苏、温度适宜,这时外出游玩有利于学生接触大自然,促进身心健康。
3.有利于节约能源。北部寒冷地区延长寒假,学生在家休息或外出游览,能够减少学校的取暖耗能,节约教育经费。
浅议现行农村养老保障系统 篇12
关键词:失地农民,农村养老保障,政府
引论
失地农民是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 是中国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产物。他们既有别于农民, 又不同于城市居民, 成为一个边缘群体, 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他们既不享有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 也不享有农村的土地保障, 生产生活都存在着风险。计划生育的推行, 城市化的推进, 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空巢家庭在农村的大量涌现, 导致传统“养儿防老”农村养老体制的崩溃, 如何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 保障农民的权利, 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村养老体制, 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学界已有文献的梳理, 对现有农村养老体制的发展过程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 达到初步清晰农村养老体制的目的。
一、失地农民的由来
1. 失地农民的界定。
关于失地农民的定义, 国内学界多有表述, 温晶峰说“失地农民是中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这个群体有别于城市居民, 又不同于农民, 成为我们社会中的一个被逐步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刘长飞认为, 失地农民是指因土地被征用失去土地以后的农民, 主要的原因是农民的土地被无条件征用。而根据政府文件的表述, 失地农民, 是指土地被依法征收后, 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0.3亩的农民, 并且是因国家征用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 且在征地时仍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在册农业人口。
2. 失地农民的历史。
农民大规模的失去土地, 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15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圈地运动。其时, 西欧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建贵族通过大规模圈占土地, 建造私有大牧场, 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也造就了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 为之后的产业革命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 失地农民已经出现。为了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 国家通过政策性措施, 实行严格的城乡二元结构, 通过剪刀差, 将利益从农村输送到城市, 将大量人口滞留在农村从事种养业和简单手工劳动。到了改革开放时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之后, 土地成为农民几乎唯一的收入来源, 扮演着生产资料、经济基础、社会保障等多重角色。陈锡文指出, 如果说计划经济时代的“剪刀差”让农民付出了6 000亿元~8 000亿元的话, 那么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 最少使农民蒙受了2万亿元的损失。
进入到新世纪,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 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张, 吞并附近的农村用地, 使失地农民数量急剧增加, 而这一部农民因为无法有效的转变为城镇居民, 其社会保障问题日益明显, 加上老龄化问题,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涉及到失地农民的现行法规。
中国《宪法》第10条规定, “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第10条第2款规定,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 如果这种从农地向市地的转换并不具有公共利益性质, 如征地目的是修建高尔夫球场、开发房地产等纯属盈利性质的用途, 这种征用权的行使应属于滥用。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4款也规定,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可见, 被征地农民是为了公共利益, 被牺牲了个人利益。
同时《土地管理法》第43条同时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 需要使用土地的, 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 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 或者乡 (镇) 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即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农村土地的征用首先就是将土地国有化。
1982年国务院公布施行《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 首次提出了安置补助费, 并指出了安置的主要途径, 在制度层面上第一次完整而鲜明地体现出采取现代福利制度取代土地保障的特点。198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该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采纳了条例中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大部分规定, 将其上升为法律。
1995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8条规定, “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 经依法征用转为国有土地后, 该幅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方可有偿出让”。第22条则规定, “土地使用权划拨, 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 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 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的行为。”划拨土地使用权即指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
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章第47条规定,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 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
2005年8月发出《关于开展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厅, 力争在当年底完成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的制定及公布工作, 为接下来“同地同价”的推行奠定基础。
二、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比较
按照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 失地农民因为在户籍上依然属于农村户口, 所以并未纳入到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障系统中, 直到2006年国务院才颁布了全国性文件《关于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要求各级政府从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出发必须尽快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对城市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 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准和被征地农民不同年龄段, 制定保持基本生活水准不下降的办法和养老保障办法”。而先行较早的沿海地区则已摸索出较为成熟的方法, 成为全国效仿的例子。目前各地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以浙江嘉兴为代表, 另一种以浙江义乌为代表。
1. 嘉兴模式。
在1998年嘉兴市就出台了嘉兴市区土地征用人员分流办法》, 核心是“以土地换保障”。失地农民“农转非”, 进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按月领取养老金。以各县、市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为实施部门, 进行统一政策统一办理, 实行统一的补偿政策, 资金由个人、集体和政府三方负担, 设立“安置费”转户。并按年龄阶段对投保标准和享受待遇做出了划分。
首先, 土地征用由政府按统一政策统一办理, 社会保障和国土两个部门具体承办。国土资源局按征用土地数量和土地上的人口确定失地农民数量, 就业局办理失地农民的相关手续并按规定计算每个人需缴纳的养老金, 然后国土资源局据此计算土地成本, 并向征地部门提出合理的土地价格, 最后将征地部门支付的土地价格的一部分作为社保基金纳入社保基金的财政专户, 由财政局统一监管。其次, 个人承担部分由征地安置补助费抵缴, 征地安置补助费划入劳动保障部门设立的“安置费”专户;集体承担部分从土地补偿费中抵支;政府承担部分从土地出让金中支出, 起“兜底”作用。并在投保标准和待遇享受方面按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安置。征地时男满60岁、女满50岁的, 为其一次性缴纳十五年养老保险统筹费 (2003年为每人3.5万元) , 次月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398元 (按当年最低社会养老金标准) 。征地时男45~59岁、女35~49岁的, 为其一次性缴纳十五年养老保险统筹费, 到退休年龄后按退休时的标准发放养老金。征地时男16~44岁、女16~34岁的, 安置方式有两种:自谋职业的, 一次性发给自谋职业费, 并按其农村劳动年限, 一次性缴纳最高15年的养老保险统筹费;自主择业的, 按其农村劳动年限, 每两年为其缴纳一年养老保险统筹费, 最高十五年。未满16岁的农民或在校学生, 当其进入劳动年龄或学习毕业后, 发给《失业证》, 进入劳动力市场。
不难看出是一种典型的政府性模式, 运作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式, 有较强的官办性、强制性。
2. 义乌模式。
义乌市失地农民的安置采用的是发放土地补偿款并利用商业保险为失地农民的养老进行保障的模式。以商业寿险公司为主体, 以各土地征用行政村为投保单位, 各投保行政村交了保险费后, 签订保险合同, 按合同规定, 商业寿险公司履行给付养老金义务。
具体实施过程中, 政府规定土地补偿费按2∶4∶4的比例分配, 村集体留20%, 40%用于村民分配, 40%由村集体统一用于养老保险。同时,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义乌支公司推出“团体年金分红保险”等新险种, 规定统一由村集体投保, 保险费从集体的土地补偿费中列支, 签订保险合同, 寿险公司履行给付金义务。本金归村集体所有, 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5%的保证收益和不低于投资收益70%的红利来支付男年满60岁、女年满55岁的失地农民的养老金。
这种模式有自愿性、商业性、继承性等特点, 属于商业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
3. 两种模式的共同点。
两种方案都是在“土地换保障”的基本思路下, 根据两地的具体情况设计出来的, 也已成为全国各地参考的对象, 相同的基本思路使两种模式存在以下共同点: (1) 两种模式的主体思想都是将失去土地的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畴, 而非把现金一次性发放给农民。这是一种可持续的安置方式。 (2) 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模式从办法制定到资金筹集和管理都由政府负责, 并且财政承担“兜底”责任;商业型模式在推广过程中要得到农民的认可, 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并且要使这种模式正常运行, 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 政府的监督也相当重要。
4. 两种模式的区别。
(1) 资金筹集方式不同。资金筹集方式上, 政府型模式的资金由政府强制划拨, 征缴较为方便, 但实际操作中, 农民长期以来都视土地为最后保障, 再加上他们自身缺乏保险意识, 必然会对政府的这种做法产生抵触情绪, 甚至会引起农民群体上访事件;商业型模式由商业保险公司派员到行政村进行宣传等方式劝说农民参保, 而农民是否参保是自愿的, 这样农民不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但他们的保险意识不强, 认为得保险不如得钱实在, 所以收缴难度很大。 (2) 资金的运营方式不同。资金的运营上, 政府型模式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储蓄, 风险虽小, 但缺乏增值性;商业型模式所筹集的资金交由商业保险公司营运, 利用其拥有的专业人才和雄厚的资金实力, 有利于资金保值增值。但增值空间有多大, 还取决于诸多因素, 因此风险较大。 (3) 基金管理不同。基金管理上, 政府型模式筹集的基金纳入财政专户, 专款专用;商业型模式由保险公司管理, 体现出市场经济的要求。 (4) 保障水平不同。从保障水平来看, 政府型模式的保障水平虽低却较稳定;商业型模式的保障水平视分红而定, 浮动性较大。
三、现行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存在的问题
1. 政府责任缺失。
现有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政府责任缺失的问题。周延等指出, 政府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上存在着责任与义务的缺失, 以牺牲失地农民的利益为代价, 为自己谋求经济利益。漠视农民利益, 存在政府制度性寻租问题现象。刘万兆等认为, 中国政府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与其他国家相比是较低的。
2. 养老保险政策缺乏一定的强制性。
强制性是社会保障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 各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大多数采取自愿参加的方式, 导致一部分失地农民没有纳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史先峰等的调查显示, 政府强制要求失地农民参与养老保险的仅占8.3%。失地农民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 理财能力不足, 养老观念相对滞后, 无法对自己的养老问题做出合理的安排。
3. 养老保障水平低, 机制尚未完善。
保险金给付额固定, 未建立起养老金正常的调查和增加机制。史先峰等提到, 有22.1%的失地农民因为保障水平太低, 政策缺乏吸引力而放弃参加养老保险。目前, 各地的养老金发放标准多在200元~300元, 有的地区不到100元, 靠这点微薄的养老金要想实现“养老无忧”几乎是不可能的。王莉丽认为, 政府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没有相关的基金保值和增值机制。政府在收取保险费后主要以银行存款的方式保值。而在现行通胀率下, 这意味着购买力的不断下降。
4.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空账隐患。
王莉丽认为, “各地土地安置补偿费普遍偏低, 甚至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对于财政专户建立前的被征地农民而言, 由于补偿款早已发放, 大部分人由于短视和盲目投资, 早已将其用于建房或其他投资, 而要他们自己交一笔数额不小的保障费, 很多人已无力负担”。栾量海等提出, 现有的养老保障是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适当补助的全额储蓄积累式保障。这种保障方式经过十多年运行后遇到新问题, 即集体企业改制和产权明晰后, 集体补助多有名无实。
5. 管理不完善, 缺乏长期监督机制。
保险费筹集、管理和使用的机构均都设置在具体运作部门地方劳动保障局之下, 具有基金管理者和基金使用监督者双重身份, 这不符合三权分离的国际通行做法。加之地方劳动保障局又受当地政府管辖, 政府部门挤占、挪用养老保险基金的事件就难以从制度上彻底杜绝, 所造成的亏空最终只能由国家财政承担。
四、完善中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的途径
针对以上中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应加快建设完善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在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我们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点:
1. 首先,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建立国家失地农民保障基金。
政府投入力度不够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过高和养老金水平较低的根本原因。各级政府应竭尽所能, 加大投入力度, 更多地承担起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责任。中央政府可以考虑设立专项失地农民保障基金, 补贴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其次, 地方各级政府应拿出土地征收收益中的一定比例来补贴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适当提高承担比, 减轻失地农民的负担。同时加大宣传力度, 让失地农民切实地了解针对他们的养老保险制度, 并知道他们能够享受到何种的优惠政策, 调动他们参保的积极性。
打破城乡隔离, 设计有效的途径, 使失地农民能够轻松地参加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对于“农转工”人员, 可按照将其农龄按一定的比例折算为工龄的办法将这部分人纳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对于自谋职业人员, 可单独为其开辟参加养老保险的渠道, 允许一次性补缴保险费, 使他们与城镇职工享受同等的养老保险待遇。
学术界曾提出过, 强制从土地征用款中确定一定数额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李长远等认为, 应明确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地位, 可采取强制的办法予以实施, 征地劳动力在办理农转手续后, 由征地单位为征地劳动力一次性缴纳十五年基本保险费。周蓓蓓等认为, 地方政府应该拿出土地出让金的一个固定比例投入社保基金, 以解决所有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至于拿多大的比例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指数相关。
2. 确定合理的缴纳及发放方式。
失地农民养老金发放水平的确定应坚持保障基本生活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相结合的原则。养老金的发放标准要动态制定, 构建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综合考虑通货膨胀和物价的影响, 使养老金既能满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又能随其他社会成员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确保失地农民公平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更重要的是降低门槛、降低个人缴费比例, 保证每个失地农民都能参保, 扩大保障面。
3. 加快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推荐阅读:
劳工保险条例现行条例05-31
现行户籍制度必须改革05-23
现行检察监督制度论文09-26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08-30
中国现行离婚法律制度范文09-27
现行民事检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建议09-14
机关事业单位现行退休、退职制度及有关待遇08-25
我国现行担保制度中保证期间有关问题探讨07-30
现行会计07-16
现行价值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