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人教版

2024-08-29

现行人教版(精选4篇)

现行人教版 篇1

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等权威机构、权威专家编著, 所编写的内容具有准确性、权威性, 其中课文下的注释更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

只是笔者最近发现在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 修教材 (必修一至必修五) 里的注释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现就将注音不准、注释不全两种现象分析如下:

一、注音不准

在此套教材中, 课文下的注释有注 音不准的 地方, 如:

1.必修二《荷塘月色》

课本第4页注释“9【妖童媛 (yuán) 女, 荡舟心许】”

该注释中“媛 (yuán) ”字的注音不正确。“媛”字在《辞海》里的注释为:“一 (yuán) , 婵媛。二 (yuàn) , 1美女;2美好貌。”根据此句的意思, “媛”的解释应为“美好貌”, 所以此注释上的注音为错, “媛”字正确的注音应为“ (yuàn) ”。此处错误在2013年5月第6次印刷的人教版必修二教材中 得以更正, “媛”字已由“ (yuán) ”改为“ (yuàn) ”。

2.必修三《劝学》:

课本第48页注释:“瑏瑥【跂 (qì) 】提起脚后跟。”

“跂”字的注音 有误。“跂”字《辞海》里 的解释为:“一 (qí) 1多出的脚趾。2通‘歧’, 分歧。3通‘蚑’, 虫爬行貌。二 (qǐ) 通‘企’, 踮起脚尖。《史记·高祖本纪》:‘日月跂而望归。’三 (qì气) 见‘跂坐’。”

而“跂坐”的解释为:“垂足而坐, 跟不及地。”在《辞海》里 还举例说 明:“《南史·王 敬则传》:敬则横刀 跂坐。”

从《劝学》中看, “吾尝跂而 望矣”整个句 子翻译为“我曾经踮起脚尖地远看”, “跂”字的解释也就是“踮起脚尖”, 那么“跂”字的音应该为 (qǐ) 。课文注释中“跂”的注音就是错的。此处错误在2013年5月第8次印刷版的人教版必修三教材中得以更正, “跂”字已由“ (qì) ”改为“ (qǐ) ”。

二、注释不全

此套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五中存在许多注释不全、解解释不当的现象, 现将此现象罗列出来:

(一) 必修一

1.《烛之武退秦师》

(1) 课本第16页注释:“瑐瑩【东封郑】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疆。封, 疆界, 这里作动词。”

此处注释不全。“封”字既然注了“作动词”的用法, 那么也该注上“东”的解释和 用法。“东”字在此 句中的解释为“在东边”, 用法是“名词作状语”。

(2) 课本第16页注释:“瑑瑡【阙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 侵损、削减。”

此处注释不全, 意译了“阙”字的意思。而“阙秦”又解释为“使秦国土地减少”, 从此处可以看出“阙”字明显是使动用法, 应解释为“使……减少”。

(3) 课本第16页注释:“瑑瑢【将焉取之】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焉, 哪里。”

此处的“焉”字解释为“哪里”不恰当。在注释对整句的翻 译中, 我们不难 发现“哪里取 得”之前有个“从”字, 那么“从”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焉”字在商务印书馆出 版的《古汉语 常用字字 典》的解释:1代词, 相当于“之”。2疑问代词, 怎么, 哪里。3疑问代词, 什么。4于何, 在哪里。5于此, 在这里, 在那里。6连词, 相当于“乃”、“则”、“就”。7语气词。8形容词、副词词尾。

在第4条的解释中《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还举了一个例子:“《列子汤问》‘且焉置土石。’”

根据整个注释的意思“焉”字也应该为“于何”, 可以解释为“从哪里”。

2.《鸿门宴》

课文第23页注释:“9【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

此处注释不全。“兄”字放在“事”之前, 应为名词作状语, 解释为“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二) 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

(1) 课文第35页注释:“5【卒葬之】死后葬在那里。”

此处注释不全。此句是一个明显的省略介词“于”的省略句, 应在注释中说明此句为省略句, 在对句子解释前加上“卒葬于之”。如同本页第10注释:“【仆道】‘仆于道’的省略, 倒在路旁。”

(2) 课文第35页注释:“瑏瑥【侧出】从旁边涌出。”

此处注释不全。“侧”字放在“出”字之前, 为名词作状语, 解释为“从旁边”。应补充“侧”字的用法和解释。

(三) 必修三

1.《劝学》

课文第48页注释:“6【0 (róu) 】通‘煣’, 使弯曲。”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的“0”通“煣”, 而“煣”字在《辞海》里的解释为“用火烤木材, 使之弯曲”。此句中的“煣”字后面省略了一个代指“木直中绳”中 的“木”字的“之”字, 这里的“煣”字应解释为“用火烤木材, 使之弯曲”。

2.《师说》

课文第54页注释:“瑐瑤【句读之不知】句读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

此处注释不全。“句读之不知”为典型的宾 语前置句, 是由“之”字作标志, 整个句子应为“不知句读”, 下文的“惑之不解”也是 宾语前置 句, 正常语序 应为“不解惑”。

(四) 必修四

1.《廉颇蔺相如列传》

(1) 课文第57页注释:“瑐瑧【急】这里是 逼迫的意思。”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的“急”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应解释为“使……着急, 有逼迫之意”。

(2) 课文第58页注释:“瑏瑢【归之】让他 (蔺相如) 回去。”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的“归”字为使动用法, 解释为“使……回去”。这里应补充该字的用法和解释。

2.《张衡传》

(1) 课文第67页注释:“10【未之有也】从来没有这件事。之, 代词。指上文所说的候风地动仪巧妙灵验这事。”

此处注释不全。这 个句子是 “否定句中 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的特殊句式, 应在注释中加上“宾语前置句, ‘未有之也’”。

(2) 课文第67页注释:“瑏瑨【目之】给他递眼色。”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的“目”是名词作动词, 解释为“递眼色”, 应在原注 释中补充:“目, 名词作动 词, 递眼色。”

(五) 必修五

1.《逍遥游》

课文第33页注释:“瑐瑤【图南】计划向南飞。”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的“南”字, 应为名词 作动词, 解释为“向南飞”。

2.《陈情表》

课文第37页注释:“瑐瑩【日笃】一天 比一天沉 重。笃, 病重。”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除了标注“笃”字的解释外, 还应该标注“日”字的用法和解释, “日”字, 应为名词作状语, 解释为“一天比一天”。

在这些注释不全的例子中, 我们不难发现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注释中大部分注释不全的原因是对“实词的词类活用”注释不全。这些注释中的实词往往只注释了该词意译的意思, 少了对原意和用法的注释, 而在这些注释不全的例子中用法注释不全又多以“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状语”为主。笔者认为, 语文教师对这类注音不准、注释不全的现象, 要在教学中认真对待, 与学生多做谨慎的探究讨论。事实上, 这些注音 不准、注释不全的例子本身就是上佳的语文课程潜在资源, 语文教师不妨将其转 变为良好 的课程内 容, 引领学生 作探究、研讨, 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摘要:就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注释进行商讨, 针对注音不准与注释不全的两种现象来进行商榷。

关键词: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释,商榷

现行人教版 篇2

关键词: 人教版生物教材 材料分析 应用研究

1.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资料分析”的应用现状

1.1教材中“资料分析”的应用没有受到重视。

在新课标改革下,将教学理念和学习能力要求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高中生物教师来说,是一个有待妥善解决的问题。教材中“资料分析”的应用情况,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一些资料篇幅可能比较长,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看资料,也没有兴趣进行阅读,另一方面,学生课程任务比较多,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阅读材料。以上这些情况,教师只注重教材的理论知识体系和一些相关概念等方面的教学,忽视了对“资料分析”的合理应用。

1.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生搬硬套。

在资料分析过程中,资料的最后面往往会有讨论题需要根据资料分析和讨论,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实际情况,只是对讨论问题照搬。这样做,既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又没有获得对学习有帮助的知识点,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这种方法不加以改进,那么不但解决不了问题,长期下去,还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都受到严重的打击,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2.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资料分析”应用措施

2.1提高教师及学生的重视程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过程这两方面都必须重视。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于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将“资料分析”及其讨论问题放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总结见解,然后教师再加以补充和完善,这样不仅解决了“材料分析”在有限课堂中良好的应用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资料分析”学习方面,应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尽可能地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有效信息。例如:在必修一里面“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防癌”这一材料中,教师应把资料放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出哪些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防癌,然后进行引导和补充说明,这样可以使课堂时间能够充分被利用,有利于学生学习。

2.2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应用。

在生物教材“资料分析”后面讨论问题的应用上,应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以期既合理利用时间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必修一教材中“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后面的讨论问题,有两个都是偏远地区教学条件无法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条件提供相应的讨论问题:细胞学说的建立中都进行了什么样的实验,分别是哪位科学家进行的,最终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细胞学说等,这些问题既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又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人教版高中生物“资料分析”的应用价值

在新课标改革下,生物学科的考试大纲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相符合,教师只有充分理解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才能通过“资料分析”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教材中“资料分析”内容的编写是以实际的客观事实和相关科学技术为依据的,其目的是通过所提供的素材,让学生进行分析与研究,并讨论总结出相关的理论知识。例如: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生命活动的起源”材料中,如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直接忽略材料,只讲生命活动起源的相关理论知识,那么这些抽象的观点学生无法理解。只有教师合理利用资料,抓住其中的关键内容对学生加以引导,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生物学科素养。

3.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现如今,怎样通过运用所学的相关生物知识,对自然界中的客观事实和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是现在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资料分析”是以资料为载体,展现相关学术知识,通过讨论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互相交流合作的能力。学生通过相关图文资料进行分析与学习,提高了生物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培养了阅读、归纳总结能力。生物教材中进行“资料分析”的设置,可以留给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3.3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能力。

作为一个以自然界众多客观事实及相关理论结合为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学科,生物科学是在人们不断探索与发现过程中逐渐地发展起来的。主动探索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有效方法。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主动探索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生物教材必修一中,资料分析“细胞核的功能”包括四个有效部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逐步进行深入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以此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进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中生物教材“资料分析”在现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但在整体上,其应用价值远远大于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资料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资料分析”的应用,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英水,陈欣.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资料分析”的应用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5,05:54-56.

[2]郭明明.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生态学内容的教材分析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现行人教版 篇3

一、标点符号不合乎规范

1.无疑而问的陈述句, 句尾误用问号

八 (上) 第10课余秋雨的《信客》, 导引中:“熟读课文, 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 看看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同时看看周围, 有没有这种类型的人?”句中的问号使用不合乎规范。本句是无疑而问的陈述句, 句末应该用句号。像这种类型的句子在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和第21课《桃花源记》的导引中均有出现。如:“阅读本文, 想一想, 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把一门复杂的学科介绍清楚的?”“读后还要仔细想想, 对作者的理想应当怎样认识, 这个故事为什么具有长久的魅力?”两句的句末都误用了问号。

2.总括句前面误用逗号

八 (上) 第26课郦道元的《三峡》, 第一段中的“隐天蔽日”与“自非亭午夜分”之间不应该用逗号, 而应该用冒号。因为“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总结。“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是在写“岭连”;“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是在写“山高”。因为“山高岭连”, 所以才有“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的效果。也就是说最后这两句是对前文进行总括的语句, 冒号用在总括语的前面, 表示总结上文, 逗号没此功用。

3.连词前误用顿号

八 (上) 第29课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中间使用顿号不恰当。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 或者删去顿号, 或者改用逗号。雪后的西湖已成为一片大的冰雪世界, “湖心亭一点”和“余舟一芥”是在大的背景烘托之下出现的小事物, 这两个小事物属于并列关系。既然是并列关系, “、”和“与”就不应该同时用。另外本文中的“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中的“天”“云”“山”“水”属并列关系, 它们之间只用了“与”来连接, 而没有同时用“、”和“与”来连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此文的标点符号出现前后矛盾之处!

二、文言字词解释有误

1.“船底”被解释成“船顶”

八 (上) 第23课魏学洢的《核舟记》中“其船背稍夷, 则题名其上”, “船背”该如何解释?在课本P180的课下注解⒄中, 它的意思为“船的顶部”。但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第4版) 中标注的义项为“脊背, 泛指物体的背面, 反面”。针对此种义项, 有很多人认为船的背面就是船的顶部。看起来似乎有道理, 但实际上又不经推敲。它的义项中除了“泛指物体的背面”外, 还有“反面”之意。船的反面应该是哪里?我认为船的反面不是船的顶部, 而应该是船的底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词典》中, “背”的义项为“物体的反面或物体朝后、朝下的一面”, 并且后面附着“其船背稍夷, 则题名其上”这个示例。那么在此文中, 这个“背”的义项就应该是“船的反面”或者“船的底部”。按正常的逻辑来判断, 船的正面应该是人们第一眼就能看到的船身和船顶, 而船的反面就是船的底部。除词典上的释义外, 我们再结合语境来分析:如果按照“船的顶部”来解释, 那么船的顶部应该为船舱的顶部。如果船舱的顶部不算高, 在高度上来讲, 苏东坡在上面题字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本文中的“中轩敞者为舱”的意思却为“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 有“高”和“宽敞”, 想必苏轼在上面题字还是比较困难的。除了高度外, 还有一句“箬篷覆之”, 意思是“用箬竹叶做的船篷”。既然已经有船篷了, 就说明船舱的顶部已经雕刻了箬竹叶。把箬竹叶和题名刻在一起, 题名如何能达到文中所说的“细若蚊足, 勾画了了”的效果?从美观上来看, 古人的文章、画等作品题目落款时往往都会选择左下角, 避免冲淡作品的主题。魏学洢在雕刻这幅图景时应该会考虑苏轼的题名放在船的底部更合适, 若苏轼题在船舱顶部就有喧宾夺主之嫌了。所以结合语境来看, “背”应该解释为“底部”。

2.“更定”被解释为“定更”

八 (上) 第29课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更定”释为“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就目前来看, 杭州西湖冬天在晚上六点左右天黑。在崇祯五年即1632年, 晚上八点左右就是初更, 而“更”是夜里的计时单位。这说明此时已经天黑。既然已经天黑, 如何能看到“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景象?特别是在古代野外的夜晚, 没有照明的情况下, 作者如何能看到“上下一白”的效果?另外, 本文中的“更定”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提到的“定更”吗?是否是译者将二者混为一谈了?“定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旧时晚上八点钟左右, 打鼓报告初更开始”。而在依据最新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古汉语词典》中查到了“更定”, 它的义项为“更深夜静”, 而且举的例子就是本文中的“是日更定矣”。《古汉语词典》中“更”的义项为“夜里的计时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 每更约两小时 (后起意义) ”。《中学文言文多用词典》中“定”的义项为“人声静谧”, 针对此义项所举的例子也是此文中的“是日更定矣”。“矣”的义项为“语气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综合上面各个义项, 先从“人声静谧”入手去分析, 虽然深夜比较安静, 但是古代晚上还是有打更的人出来打更, 有打更的声音和打更人提醒大家防范的喊声。每两小时一次, 还无法达到人声静谧, 只有当五更都打完了, 即到了早上五六点那样才真正的安静下来。再加之“矣”是“了”之意, 表完成时态。“更”可以理解为“打更”, “矣”修饰“更”, 意为“打更完毕”。那么“更定矣”的意思就是“所有的打更声结束后, 人声静谧”。这时大概是早上五六点, 而在杭州冬天日出的时间也刚好是五六点左右。在日出之后, 作者出门才有可能看到“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些景象。

3.“郁郁”被解释为“形容草木茂盛”

八 (下) 第27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课下注解“郁郁”的意思为“形容草木茂盛”。但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第4版) 中标注为“香气浓烈的样子”, 针对此义项所举的例子恰巧就是本文中的“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我认为应该翻译为“香气浓烈的样子”。按照语境便可分析出来,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中的“岸”译为“岸上”。“芷”即白芷, 香草名, 可入药也可做香料, 白芷枝叶呈青色。“汀兰”译为“小洲上的兰花”, 兰花的枝叶也呈青翠色。由此可判断出, 白芷和兰花发出浓烈的香气, 呈现出一片青葱翠绿的颜色。所以此两句应该翻译成“岸上的香草, 小洲上的兰花, 香气浓郁, 颜色青翠”。

4.“极”被解释为“尽”

八 (下) 第27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意思为“北面通向巫峡, 南面直到潇湘”。从修辞角度分析, 应该是对偶句, 即“通”与“极”的词性一致, 都是动词。课本的课下注解“极”被解释为“尽”, 那么“尽”作为动词时有三个义项:1完, 消失;2竭尽;3结束, 完成。把这三个义项都带入原句中进行翻译, 明显不合语法规范。“极”作为动词时有一个义项是“至, 到达”。我认为此处的“极”翻译成“至, 到达”或“到, 到了”更合适。

三、表意不明

1.小说中的“我”被表述成“作者”

八 (上) 第8课李森祥的《台阶》的体裁是小说, 文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 而在P67导引中的“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叙述父亲的故事的”一句表意不明, 易让人产生“作者”就是“我”的误解。此处不妨改成“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叙述文中‘我’的父亲的故事的”。

2.并列谓语服务于同一个主语导致语意不明

在八下第25课的导引中, 有一处文字“这些作品抚今追昔, 慷慨悲愤, 感时伤怀, 思亲忧国”表意不明, 它的表述容易误导读者认为这课中所有的诗词曲都是“抚今追昔, 慷慨悲愤, 感时伤怀, 思亲忧国”的,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长期被贬异地的悲愤心情, 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诗人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杜牧的《赤壁》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和历史兴亡之感。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现的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寄托了词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表现出其不为失意和离别所苦的旷达胸襟。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伤感之情, 揭示出人民悲惨命运的根源所在。综上所述, 各首有各自的感情特点, 因此导引应在“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和“思亲忧国”的前面各加一个“有的”, 这个句子就变成“这些作品有的抚今追昔, 有的慷慨悲愤, 有的感时伤怀, 有的思亲忧国”。这样的表述才够准确。

四、对内容分析不当

八 (上) 《湖心亭看雪》中作者在湖中遇人、饮酒后才“问其姓氏”, 人教版参考书对作者的这种行为有如下评论“这是由于张岱是性情中人, 最关注的是朋友之间在情志心灵方面的沟通, 至于朋友的身份地位、官职爵位等世俗的问题并不在意”。我的观点恰恰相反。首先, 由“余挐一小舟”和“独往湖心亭看雪”两句可看出, 作者是自己划船并且是独自前往, 但为什么后文却出现了“舟子”?在作者看来, “芸芸众生不可为伍, 舟子, 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 反映出他文人雅士的孤傲”。“孤傲”的意思为孤僻高傲。指对他人的情感、意见或利益的冷漠。由此可看出张岱对身份地位低下的人持冷漠的态度, 甚至不把他们当人看。其次, “见余, 大喜”意思是“他们看见我, 十分高兴”。此处只能看到对方的热情却看不到作者的热情。“拉余同饮”中的“拉”显示出对方主动邀请作者, 而不是作者主动上前去交友。“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强”为“勉强”之意, 如果很乐意与对方交朋友, 肯定也愿意把酒言欢, 为何会有“勉强”之意呢?还有“而别”, 意思为“就告别了”。作者就住在西湖附近, 住处并不遥远, 为什么喝了三大杯就告别了呢?由此可见张岱不是性情中人, 在乎对方的身份地位, 不关注朋友之间在情志心灵方面的沟通。

现行人教版 篇4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功能

新语文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已经过时,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微妙的转变。因此, 如何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了现阶段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想要学生主动学习, 最主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 种类繁多, 风格各异, 具有视觉形象性的特点, 可以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 唤醒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如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3中第12篇课文《动物游戏之谜》中的三幅插图, 分别是鲸鱼、北极熊和鹤在游戏的照片。学生打开课文时,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几张清晰的照片, 学生会结合课文的标题《动物游戏之谜》对这篇课文有一个简单的理解, 从而产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阅读的渴望, 这些插图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因此, 合理运用此类插图, 可以为精彩的语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功能

联想和想象能力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文中的插图有助于调动学生形象思维, 产生合理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因此插图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功能不可忽视。结合语文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语文教科书课文内容本身, 编者在教科书中添加了适量的插图, 这些插图是画家在忠于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 文学性和绘画性结合, 这些插图从形式、内容、意境等诸多方面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因此无论是课文本身还是课文的插图, 在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2中的第9篇课文《赤壁赋》中的插图, 是一幅描摹赤壁附近景色的山水画。这幅插图中有山有水, 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 可以以这幅插图的山水为背景, 通过联想与想象将“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场面添入画中, 通过文图结合更好地体会苏轼在如此静谧、广阔的江面中抒发的自己对天地、人生的感慨, 实现这篇课文的教育作用。因此, 本是静止不动的插图, 可以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丰富起来, 这个过程便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

三、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记忆的功能

实践研究表明, 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有助于学生对于课文的记忆。如果将课文的描写与插图相联系, 会发现生动形象的插图可以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最直观的理解, 这种直观表象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当中, 图文结合的记忆比单纯的文字记忆效果更优。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类插图, 加深学生对课文, 特别是要求背诵的课文的记忆。如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2中第1篇课文《荷塘月色》的插图是一幅真实的荷花照片, 照片中的荷花有热情盛开的, 有含苞待放的, 还有许多荷叶做衬托, 与原文中对荷花与荷叶的描写相呼应。原文中朱自清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 通过细腻、传神的语言, 月下荷塘那柔婉的景色跃然纸上。理解记忆这样的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 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因此, 在阅读作品的同时结合这幅插图, 学生对原文的记忆会更加形象、深刻。

四、弥补因地域差异造成的教学水平高低有别的功能

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经济发展处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 教育也是如此, 农村和城市的教学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村学生由于地域、经济条件的限制, 接触外界的机会少之又少, 对课文中介绍的许多事物少有亲眼目睹的机会, 对课文中介绍的名胜古迹难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一点光靠想象是难以弥补的。因此在语文教科书的编撰上, 编者都尽量照顾到各个地区的学生, 以减少因地域差异造成的认知不足, 其中插图的编选在一定程度弥补了这种不足。如《边城》这篇课文的插图是两张凤凰古城的写实照片, 虽然仅是黑白配图, 但是将课文中描写的小船、渡口、古屋等景物真实地呈现出来, 给人以陈旧、古朴之感, 让学生有如见到实物一般, 弥补了想象的不足之处,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促进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功能

以往对语文教科书插图的研究中, 插图促进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功能往往被忽略了。其实, 各科的教学活动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渗透着各科知识的特点尤为突出, 因此, 直观插图的渗透功能也不容忽视。如以《祝福》为代表的文学类插图, 绘者用精妙的笔法将祥林嫂受封建礼教迫害前后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可以通过两幅插图的前后对比, 体会鲁迅在文中呼吁读者强烈抨击封建礼教的心情, 这幅插图便显示了语文课文的文字美和美术的绘画美的相互渗透。又如以《过秦论》为代表的示意类插图, 这篇课文的插图将秦灭六国的过程用带有方向的箭头十分清晰地标注了出来, 给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提供了参照, 避免了文中因国家、方位等名词众多而引起的混乱, 学生看图便可一目了然。这不仅为课文理解提供了便利, 也在无形之中将历史、地理等科的知识与语文课文的知识相结合, 发挥了促进各科知识相互渗透的功能。因此,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充分利用插图, 唤醒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记忆, 以达到学习的迁移。

由此可见, 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虽然只是一小部分, 但是却功能重大。如果语文教师能充分利用好这一部分资源, 会使语文课的魅力增强,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光硕.语文教材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2]王玉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阎立钦, 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施良方.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5]陈玉秋, 马一博.语文新教材插图:走向读图时代[J].语文建设, 2007 (11) .

上一篇:钢管制造企业下一篇:《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