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户籍制度必须改革

2024-05-23

现行户籍制度必须改革(通用9篇)

现行户籍制度必须改革 篇1

火灾调查是消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发展, 全国火灾数量激增, 火灾调查压力和困难重重。如何适应现代社会要求, 改革火灾调查制度, 鼓励社会化多元化主体参与, 探索纠纷解决替代方式, 创新和推进社会治理, 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对完善消防安全治理体系、更好地维护公共安全、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1 现行火灾调查制度的基本模式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1 现行火灾调查制度的基本模式

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51条规定,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有权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 负责调查火灾原因, 统计火灾损失。2012年, 公安部《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第5条规定, 火灾事故调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主管, 并由本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

现行火灾调查制度的基本模式是所有火灾事故依法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逐一调查。其特点如下:

(1) 法定调查主体的唯一性。即所有火灾事故的调查工作依法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具体负责, 其他单位和个人没有法定火灾事故调查权。这里, 并不排除放火案件依法由公安机关管辖。

(2) 火灾事故逐起调查统计。按照公安部《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所有火灾事故, 不分损失大小, 其调查工作均依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主管, 并由本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尚未设立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 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实施。

(3) 火灾事故调查程序法定。按照公安部《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火灾调查的程序分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当事人对一般程序火灾认定有异议的, 可以在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复核;适用简易程序调查的, 当事人丧失就火灾认定申请复核的救济权利。

1.2 火灾调查制度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法定行政机关逐起进行火灾事故调查, 数据精度高, 在过去火灾总量不大时确实发挥很好的效果。但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飞速、各类矛盾激增、火灾起数增量很大, 愈来愈凸显一些执行上的问题:

(1) 专业警力不足导致法定主体失灵。按《人民警察法》和公安部《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应由具有火灾事故调查资格的专业警务人员负责。据统计, 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共有专职火灾调查人员500余人, 平均每个地市不足1.5人;2012年, 全国专兼职火灾调查人员总计不足2 000人, 平均每个县区不足1人。如此警力难以确保火灾调查主体合法性要求。

(2) 火灾总量激增导致逐起调查制度失灵。进入20世纪以来, 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火灾总量也骤增, 2013年全国火灾总起数已突破36万起, 并且各类火灾事故愈来愈复杂, 各类矛盾、纠纷凸显。如此数量的火灾总量据称尚不是火灾的全部, 各地仍不同程度存在由于外来干预影响火灾如实统计的现象。同时, 相比全国火灾调查队伍人力资源现状, 人均每年要调查近200起火灾, 遑论火灾总量仍将增长, 而火灾调查队伍却不会有很大增加, 这将直接导致逐起调查制度失去可行性。

(3) 实践中多数火灾游离在依法调查之外。2009年之前, 法定火灾调查程序只有一般程序, 由于警力不足、程序复杂等原因, 每年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统计的火灾起数中, 依法调查的火灾不足10%。2009年5月施行的新《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增设了简易调查程序, 各地依法调查的火灾数量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从2011-2012年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全国依法开展调查的火灾占火灾总数仍不足50%, 且在已调查的火灾中采取简易程序的占75%以上, 采取一般程序调查的火灾全国年均仅1万起左右, 仍是火灾总数的10%以下。事实上有很多火灾, 特别是多数农村火灾没有得到依法调查。

综上所述, 现行火灾调查制度在实践中已经处于难以操作和执行的窘境, 目前该项制度并没有真正依法得到全面落实, 这对依法查处火灾事故和全面真实统计火灾都构成较大影响, 加强和改革火灾调查制度势在必行。

2 有关火灾调查制度的地方立法例及其影响

鉴于多年来火灾调查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地方积极发挥地方立法优势, 就改进和完善火灾调查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突出体现在黑龙江、山东、西藏等地的消防立法中。

2.1《黑龙江省消防条例》规定了火事调解制度

1994年, 《黑龙江省消防条例》第61条规定了火事调解制度, 规定火灾受害人可以向消防部门提出火事调解申请, 消防部门应当根据事故原因、责任、损失情况和责任人的赔偿能力等进行调解, 调解不成的, 受害人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据此, 当地消防部门增加了一项工作职责, 即依法在火灾调查结束后就当事人提出的火灾赔偿进行调解, 同时不影响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自1994年至2000年, 此项制度在当地得到较好的执行, 得到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 最大限度争取当事人权益,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和诉讼压力, 也锻炼了消防部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确保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由于对此项制度中消防部门调解能力、相关责任和工作量的担忧, 2000年重新制定《黑龙江省消防条例》时没有再将其纳入地方立法, 此后2005年、2010年2次修订该条例时也均未再予以考虑。

2.2《西藏自治区消防条例》规定了政府组织火灾调查和报告制度

2010年, 《西藏自治区消防条例》第54条规定, 火灾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进行火灾事故调查;火灾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自调查结束之日起的15日内, 将火灾事故调查情况报上级人民政府。

此项制度与西藏自治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消防安全形势有关。高规格的火灾调查组织机构,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防工作的权威性;严格的调查情况报告制度, 有利于依法严肃查处火灾事故, 避免外来干预。

2.3《山东省消防条例》规定了火灾事故重点调查和依申请调查制度

2011年修订的《山东省消防条例》第63条规定,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调查下列火灾, 应当出具火灾事故认定书: (1) 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 (2) 发生在人员密集、高层或者地下公共建筑、可燃物品仓库 (堆场) 和文物保护单位等场所的; (3) 火灾当事人申请火灾事故认定的; (4) 其他社会影响较大的。除此之外的其他火灾, 以统计性调查为主, 不再出具火灾事故认定书。

山东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 一直也是火灾大省, 火灾事故调查压力很大。对有人员伤亡的火灾和特殊场所发生的火灾实行重点调查, 对其他火灾实行依申请调查。一方面保障了公共安全利益和当事人权益,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缓解行政资源和行政成本压力。同时对其他火灾推行统计性调查, 也有助于掌握地区火灾综合情况和全面把握地区消防安全形势。

3 改革火灾调查制度的基本设想

综合火灾调查制度执行中的问题, 借鉴国外做法, 改革火灾调查制度的思路是:适应社会发展和转变政府职能要求, 立足现有行政资源,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减少法定调查职责范围, 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火灾调查模式, 改进公共服务方式, 引入社会参与机制, 倡导自行和解和火事调解, 积极稳妥化解社会纠纷, 确保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3.1 改革法定火灾调查职责范围

按照“有限政府”和“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 依法缩简并强化法定火灾调查范围, 科学设定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行政职能, 明确危害公共安全的火灾事故依法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其委托的社会组织负责调查。这里所谓危害公共安全的火灾事故, 是指已经发生了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后果的火灾事故, 这也是过失行为以结果论的基本要求。对于放火案件则当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对于其他社会危害局限于特定某一个或几个社会单位、个人的火灾事故, 可以考虑由发生火灾的社会单位、基层政权组织负责调查, 并建立事后向有关部门备忘制度。特别是大量的社区、农村的单户居民住宅火灾, 如未产生危害其他单位和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后果, 宜由基层政权组织调查处理;对于仅有较小财产损失的火灾, 鼓励当事人自行处理并依法备忘。

3.2 实行技术调查和行政执法分离制度

综合考虑火灾事故认定科学性、专业性强的特点, 应当消除技术行为行政化倾向, 不再由行政机关直接出具火灾事故认定书, 而应参考法医鉴定的做法, 将起火原因具体认定工作交给具有法定资格的火灾调查员, 其加盖名章出具的火灾原因结论性文件即具备法律效力, 相应法律责任也依法由火灾调查员负责;而对于火灾事故查处工作, 则囿于回避原则, 不能由火灾调查员兼任, 应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其他行政执法人员负责。从目前公安部关于消防部门办理失火案和消防责任事故案的有关规定看, 实行技术调查和行政执法分离也有助于后续相关刑事案件的办理。

同时, 应依法建立火灾调查员制度, 将其纳入人力资源部门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范围, 并可考虑根据其能力和经验建立分级制度。允许社会人才报考火灾调查员, 允许非政府机关的火灾调查员依法参与火灾调查工作。

3.3 简化火灾技术调查法定程序性要求

延续前述火灾技术调查和行政执法分离的思路, 消除火灾技术调查中的行政程序倾向, 简化技术调查程序。取消技术调查过程中的内部行政审批、审核制度, 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在火灾技术调查中的主导地位;取消有关技术调查的各种程序限制和工作内容要求, 强调技术调查的科学性、专业性和独立性, 不对技术调查的方法、程序和技术手段设置法律方面的限制;取消行政机关对火灾技术调查内容和结论的审查要求, 除技术调查人员资格和结论文件形式外, 行政机关一般不对技术调查内容进行审查, 不干预技术调查科学性和技术内容。

同时, 建立火灾技术调查结论告知和复核制度,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技术调查结论, 当事人对技术调查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一次技术复核。

3.4 倡导自行和解和引入火灾事故调解机制

为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对于社会危害性小的火灾事故, 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治安调解”、《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交通事故调解”和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新增的“刑事和解”以及1994年《黑龙江省消防条例》等做法, 并参考国外非诉讼纠纷替代解决方式 (ADR) , 鼓励当事人各方自行和解和引入火灾事故调解机制, 依据《人民调解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 可以由基层政权组织、工会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进行调解, 积极稳妥化解社会纠纷, 对于自行和解和调解成功的火灾事故依法不予查处。

依据《保险法》, 对于已经依法参加保险的单位和个人, 则应当依法按照保险合同约定或由双方委托的技术机构负责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3.5 改进火灾损失申报和统计制度

火灾统计与火灾调查密切相关, 建议摒弃“谁统计、谁调查”的传统理念, 科学合理地设定火灾统计制度。从火灾损失的民事纠纷标的属性而言, 应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由当事人依法提供并主动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报。应考虑建立全国火灾信息分析中心,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他火灾调查主体, 应当依法定期向火灾信息情报中心提供各项火灾数据情况。

为避免当事人放弃火灾损失和虚夸火灾损失倾向, 一方面应建立火灾损失减免税制度, 将已经申报并被认可的火灾损失计入生产经营成本 (获得赔偿的除外) , 减免单位和个人应纳税额;另一方面应强调依法申报火灾损失, 规定火灾损失的法律证明要求, 鼓励价格鉴证机构和非政府组织 (NGO) 参与火灾损失核定和统计分析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 应充分考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客观研究火灾事故调查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依法改革火灾事故调查制度, 构建政府主导下多元化火灾事故调查模式。这符合当前政府职能转变和火灾形势的要求, 符合消防工作和消防警力的实际;是改进公共服务方式、积极稳妥化解社会纠纷、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重要举措, 是实事求是、科学客观推进消防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摘要:分析现行火灾调查制度的基本模式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有关火灾调查制度的地方立法例及其影响, 提出了改革火灾调查制度的设想, 重点就改革法定调查职责、建立技术调查分离制度、探索纠纷解决替代方式、倡导自行和解和火事调解、改进火灾统计和损失申报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消防,火灾调查,社会治理,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汪清波, 黄泉生, 黄友银.关于火灾事故调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4, 23 (1) :92-94.

[2]李建林.火灾事故调查改革与发展[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5, 24 (6) :773-775.

[3]伍林.对《火灾事故调查规定》有关问题的探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5, 24 (6) :776-777.

[4]邓亮.论火灾调查原则的重构[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 28 (12) :953-955.

[5]聂品.跨区域火灾调查协作机制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2, 31 (9) :1008-1010.

[6]刘晅亚, 郝爱玲, 鲁志宝, 等.重特大火灾事故成因技术调查机制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3, 32 (6) :685-688.

现行户籍制度必须改革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与教育制度密切相关的教育体制改革。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

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我国现行学制还需要继续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一)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二)完全普及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三)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绩效预算与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篇3

一、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适应绩效预算的问题分析

1.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使用的方法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使用的是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方法, 在收付实现制会计制度下, 可以通过提前或延迟现金支付来人为地操纵各年度的支出, 同时也不能将资本性成本在使用年限内进行摊销。这使得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很难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来, 与绩效预算的注重效率和效果以及财政透明性不相适应。收付实现制对于推行绩效预算制度改革是存在一些局限性。

2. 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局限性

(1) 财政支出只包括以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不能反映那些当期虽已发生, 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部分, 许多承担的现实债务不能得到反映, 不利于防范财政风险。

(2) 不利于正确处理年终结转事项。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 各级财政部门经常出现预算已安排, 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年无法支出而不得不作为年终结余处理, 从而出现年终结余虚增的现象。

(3) 造成人为操作的问题。它可以通过提前或延迟支付现金, 人为地操纵各年度的支出, 同时, 也不能将资本性项目的购买成本在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

(4) 没有核算和反映政府的固定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不计提折旧。从报表上无法反映固定资产净值情况, 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 报表价值量的汇总没有任何意义, 同时也不利于准确地反映行政单位政务成本情况, 不利于考核政绩。

(5) 只将政府参股反映为当期的财政支出。没有对国有股权和有价证券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国有资本运营状况没有全面反映, 不利于考核国有资本运营绩效。

(6) 预算会计不能真实反映政府资金运动, 出现财政“假平衡、真赤字”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财政赤字、单位结余。在政府财政中, 很多已经作了拨款处理的款项, 在预算单位的会计账目上, 由于尚未实际支付, 还没有作支出处理, 因而形成单位账面“结余”。二是财政平衡、单位赤字。政府财政表面上达到平衡, 却实际面临着巨大的“隐性债务”风险。

二、绩效预算的改革与实施

1. 计划与绩效预算

计划与绩效预算, 目的是对政府活动的产出成本予以衡量。在这种预算制度中, 公共部门的产出与投入都受到重视。换言之, 比较重视效率性。这种预算制度是由于政府公共部门追求效率产生的, 也就是说是在投入—产出工具的推动下产生的。

2. 设计、计划和预算制度。

这种预算制度的雏形是1924年的通用汽车公司的一种管理制度。设计—计划预算制度的基本内涵是:在设计阶段, 预算编制者寻求的是确认目前与未来组织之目标, 以及对达成这些目标的各种可能途径作出评估;在计划阶段, 预算编制人员将设计阶段所提出建议加以整合, 并根据优先顺序形成各种计划, 以备组织中不同层级进行决策制定时用;最后一个阶段即预算阶段, 它的任务是通过工作分配和相应的资源分配, 将每一个年度计划转化为一系列具体的年度活动。

3. 零基预算是将每年的预算, 从“零”的基准开始, 不局限于上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数字的高低, 重新审视其业务活动, 决定其优先级, 并根据成本—效益的分析, 就下年度预算做出最适当的安排。由于决策技术的发展使得零基预算在个人决策时显得简单和有效, 因此零基预算主要应用于小规模的组织决策, 在地方政府层面上零基预算得到了发展和广泛应用。

三、绩效预算管理的优势

第一, 绩效预算管理工具改进了政府预算部门公共服务的方法与技能。绩效预算分析工具的实行带来了一系列以结果绩效为本的管理措施的运用。预算部门围绕其绩效战略进行绩效管理, 采用目标管理、全面标杆管理等手段, 强化政府对顾客 (公民) 的责任;增加顾客选择的机会, 尊重顾客选择的权利, 调查和审视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和满意程度, 让顾客参与管理;实行战略资源控制和成本核算, 建立以结果导向为基础的公共预算制度, 实行绩效审计和反馈与财政预算拨款挂钩。

第二, 绩效预算分析工具提高了公共预算的效率, 产生良好的绩效预算执行效果。现代化的绩效预算制度要求决策者必须专业化, 顾客 (公民) 不会仅仅因为政府公务员的权威而信任, 而是更因为政府公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而维护其服务, 接受政府的预算决策。利用不断创新的绩效预算分析工具可以提高决策者的决策水平, 使其更加专业化。专业化的决策提高了决策的效率, 也使实现预算结果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

四、绩效预算管理分析工具的应用

1. 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方法应用在绩效预算中, 其分级实施将促进信息在组织层级之间的上下流动, 提高决策效率。与传统的绩效预算评估方法相比, 分级实施平衡计分卡更能促进绩效预算部门内部各组织之间的良好沟通。而且在公共绩效预算部门, 要达到绩效目标, 经常要跨越各层次和各服务部门, 分级实施平衡计分卡技术能够促进内部协调。

2. 全面标杆管理

全面标杆管理在绩效预算中应用, 其核心是给公共预算决策者提供一个恰当的方法途径, 通过对领先部门的管理学习对比, 提高本部门的管理流程和效率。在绩效预算中全面标杆管理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在学习和引进了其他机构或私营部门的一些较好的做法后, 会自觉主动地找出自己与之相比较显现出来的不足, 从而缩短差距。首先, 对公共预算部门的组织绩效而言保证组织活动方向的正确。采用标杆管理, 借鉴其他组织如何进行决策、如何配备组织人员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可以尽可能地做到最优决策, 从而保证方向的正确。其次, 在保证组织活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 推行标杆管理可使组织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 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再次, 采用标杆管理可使部门绩效得到提高, 有效实现组织的绩效预算战略目标。标杆管理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引进并严格但非僵化地遵循一系列的程序。程序是工作不断反复的一种机制。组织工作人员能通过对业务处理中存在的显在或潜在的程序的认识, 作出预测、保护程序, 有效地处理业务。

公共财政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是绩效预算实施的必要条件, 如果没有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也就不可能推进绩效预算, 绩效预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前提的预算制度;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绩效预算的实施至关重要, 绩效预算要求项目成本衡量准确, 要求反映政府活动成本充分和完整, 这些都需要财政信息完全充分, 只有建立完善的财政信息系统, 才能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财政信息;绩效预算的科学管理工具和方法能够促进绩效预算的实施进程, 同时提高绩效预算的决策和执行效率, 也能够通过反馈进行正向激励;绩效预算的实施要求有一支能熟悉制度框架、了解政策内涵并运用现代化手段处理业务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队伍。

摘要: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改革的深入, 预算会计制度的诸多问题和局限性逐渐产生和显现出来。公共财政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是绩效预算实施的必要条件, 建立完善的财政信息系统, 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财政信息;运用绩效预算的科学管理工具和方法促进绩效预算的实施进程, 才能提高绩效预算的决策和执行效率。

关键词: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分析,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德祥.美国新绩效预算改革及其对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12) .

[2]刘群, 邱锦异.浅议项目绩效预算[J].现代商业, 2008 (23) .

现行户籍制度必须改革 篇4

摘要:阐述了现行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与措施,以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称制度;问题;改革措施

1、现行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

1.1、职称评审标准条件已经过时

现行的职称评审标准和条件规定,仍然是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制定的标准、条件和系列规范,执行周期已有,标准和条件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对人才全面准确评价的需要。特别是职称标准和条件中对学历、年限、工作经历以及论文、著作、学术成果等方面的要求刻板生硬;职称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与有些行业或专业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讲,要求比较苛刻;评审条件中量化标准不够规范,可操作性不强;全面推行职称评聘分开制度后,仍对职称申报人员范围要求过死,单纯以执行职级、职等工资制为取舍,限制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评价方法上也存在片面性和职称“一评定终身”等问题,缺乏必要的激励和鞭策机制,职称作用受到削弱;职称评聘工作在企业中只搞评审、不搞聘任,不与待遇挂钩,有逐步淡化的趋向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挫伤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从长远来说,不利于整个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1.2、现行岗位管理办法不科学

事业单位岗位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因人设岗现象依然存在。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相对缓慢,各方面配套措施未及时跟进,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还是走职称这个“独木桥”,而职称又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紧密挂钩,一旦聘任,即刻兑现。基于体制原因,事业单位岗位管理采取结构比例标准和最高职务档次控制办法,只能按照上级规定的设岗比例实行岗位总量控制,而无法要求事业单位做到遵循“以事定职,因事设岗”原则,以工作任务、业务职责的要求来确定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又由于评聘分开制度的全面推行,使一大批符合相应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时通过评审取得了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职称。而评上职称不是目的,获得聘任并兑现有关待遇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岗位需求矛盾普遍存在。特别是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较为集中的农业科研、教学研究、卫生医疗、文化等事业单位,需求矛盾更为突出[1]。由于现行的岗位结构比例和最高控制标准难以达到有些单位的实际需要,为尽快解决岗位需求矛盾,许多单位只好不顾客观实际,超限额比例要求申请增设岗位,致使事业单位因人设岗现象依然存在。再者,经济发达地区人才集聚密度较大,而经济落后地区人才集聚密度相对较小,现行岗位管理办法没有考虑到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异,安徽省按照同一比例和标准管理,就限制了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力度,客观上极易造成人才的流失和浪费。

1.3、职称后续管理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规范化管理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不少单位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竞争聘任力度不够、走过场,甚至“暗箱”操作,聘约管理弱化,任期考核滞后或简单化,个别单位甚至存在弄虚作假、虚于应付等不负责任现象,致使竞争聘任机制未能真正形成。而作为职称综合管理的人事部门,在职称聘任方面存在政策空白,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缺乏上级赋予的明确的行政监督管理职能,使得职称聘任过程中的一些明显不合理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职称改革工作的健康发展。

现行户籍制度必须改革 篇5

一、在非经营性业务核算中需要部分或全部实行“权责发生制”

根据《制度》第二章第十六条规定,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除经营收支业务外, 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随着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 招生形式的日益多样化, 财务收支量的增加和经济事项性质的复杂化。这种建立在严格的招生计划控制下, 单一的招生形式基础上的、以实现收支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方法, 很难适应当前财务核算、监督和管理的需要, 容易形成财务核算、监督和管理的漏洞, 也不能全面地反映高等职业学校的财务收支及资产状况。改进的建议如下:

(一) 在核算学费收入时,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应收学费、已收学费和欠交学费的数据, 建立在“应收账款”科目下设置“应收学费”二级科目和相应的三级明细科目, 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在学年初, 根据录取报道的学生确定全部的学费收入数借记“应收账款——应收学费”, 贷记“事业收入——学费收入”;当有学生退学、减免学费时, 可根据实际发生额, 用红字冲减法, “应收账款——应收学费”的借方和“事业收入——学费收入”贷方数。这样, “应收账款——应收学费”科目借方累计发生额即是应收学费金额, 贷方累计发生额即是已收学费金额, 累计余额为学生欠交学费金额。这样可以准确核算和监督学费收入, 方便与学生管理部门核对, 及时催缴欠交学费, 大大加强了学校重要收入来源即“事业收入——学费收入“的监督和管理。其他应该收取学生的相关项目均可以采取此方式进行核算。通过这样核算准确反映学生的应收学费、已收学费和欠交学费情况;明确反映了学校的债权。

(二) 除收费以外的有些债权、债务的确定, 也须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例如:1.某些按照鉴定的合同已实施完工, 并能完全确认应付金额, 但是由于单位资金情况暂时缓付款项, 或者根据合同规定项目实施完工后预留质量保证金等。2.联合办学形成的债权债务, 在每年的九月基本已经确认与其他学校的联合办学的规模。这时就应及时确定债权债务, 以使管理者准确了解单位的债权债务。

(三) 专项支出的核算也应采用债权发生制的原则。例如, 财政拨款的专项支出, 年末有余额时都应上报余数, 当该项支出有暂付款挂账未冲转时, 其结余数是不确定的, 这时就应采用权债发生制的原则来调整支出。准确反映学校的债权。

二、固定资产应提取折旧

现行的《制度》规定, 固定资产是按账面原值核算的, 不计提折旧。这种做法的缺陷是:1.无形中增大了单位的资产数量, 作为净资产的固定基金严重不实, 不符合衡量会计信息质量客观性的原则。2.当前学校内部各部门也逐渐实行经济指标或成本核算, 固定资产实行有偿使用, 不计提折旧, 有偿使用缺乏依据, 不计提折旧, 成本的数据就不准确。因此, 建议在学校试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制度, 增设“累计折旧”科目, 作为“固定资产”科目的抵减科目, 用于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 真实反映各单位的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值和固定资产净值。为了方便计算, 可按固定资产的类别分别测算出综合折旧率。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采用以上两种方式进行核算。

(一) 实行成本核算的单位,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 借记相关支出科目, 贷记“累计折旧”, 同时借记“固定基金”, 贷记“事业发展基金”。

(二) 不实行成本核算的单位,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 借记“固定基金”, 贷记“累计折旧”。

三、对学校购进的教材及附属医院或医务室所购药品增设“进销差价”科目进行核算

(一) 根据《制度》规定材料购入应以购价、运杂费作为材料入帐价格。由于单位附属的医院或医务室要销售药品, 销售的药品必然要加一定的价差, 而现行的《制度》又没有专门的会计科目对所购药品进行及进销价差进行核算。建议设置“进销差价”一级科目核算药品的进销差价, 材料科目下设置二级“药品”科目核算药品的进销差价。

实际“其他收入—药品”通过结转只有药品的进销差价作为了收入。

第二, 根据《制度》规定和物价部门政策, 学校为学生代买的材料不允许加价, 但是实际工作中各单位均是按低于教材的标价购买, 现行《制度》对教材的折价部门和库存教材管理没有规定, 无法对这部分代收费进行明细核算, 建议国家物价部门允许按书价购买的教材各学校可以获得一定得折扣。设置“材料—教材”和“进销差价—教材”来管理和核算教材。

实际“其他收入—教材”通过结转只有教材的进销差价作为了收入。

四、基建核算并进入学校财务会计统一核算, 一套报表全面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

由于预算管理体制的不同, 学校基本建设的会计核算独立于学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之外。由此, 学校财务会计所报出的报表, 都不包含基本建设数据。这样的报表不能全面反映学校资产、负债和收支全貌。近年来, 随着各单位的不断发展, 学校的基建投资规模逐年增长, 很多基建项目需要贷款和自筹部分资金, 贷款本金及利息由单位偿还。由于基建会计独立核算, 由本单位偿还本息的贷款没有体现在单位的财务报表上, 造成本单位负债状况不实, 其盲目扩大投资, 可能给单位带来财务风险;同时贷款利息由单位支付没列入基建财务费用, 也使基建项目的核算不准确, 最后形成的固定资产价值偏少。

建议将学校的基本建设资金核算并入学校财务会计核算, 取消“结转自筹基建”科目, 增加“基建投资”和“在建工程”两个科目。“基建投资”按项目、投资主体设置明细科目, 核算各投资主体包括由单位自有资金转入的基建投资款;“在建工程”按项目、基建支出类别设置明细科目, 核算所有基建支出和费用。核算办法如下:

现行户籍制度必须改革 篇6

一、现有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单纯提高需方补助,不但未能实质性降低居民个人医疗卫生费用支出,而且还可能造成医保基金的浪费

政府公共财政在医疗保险领域承担的筹资责任,主要包含供方补助和需方补助。供方补助是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直接补助,需方补助包括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医疗救助等。根据2013年全国财政收支决算,财政用于供方的投入,即投入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合计3,280.71亿元;财政用于需方的投入,即医疗保障投入为4,294.11亿元。可见,财政医疗卫生投入的57%用于“补需方”。

需方补助可以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从政府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中受益,也因此容易造成需方的过度需求。根据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全国卫生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为73.1亿人次,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4次;卫生医疗机构总入院人数为19,215万人次,住院率为14.1%。而全国注射剂工业大会公布的数据表明,2011年全国输液量达114亿瓶,相当于13亿人每人每年输液9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类似这样的过度用药、过度医疗等做法,不仅给医保统筹基金带来沉重压力,也不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与建立医保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驰。

复旦大学教授郝模认为,全民免费医疗是中国医改应有的目标,全民免费医疗应该防止三种病:费用暴涨的“美国病”;排长队的“英国病”以及浪费型补偿机制的“中国病”。单纯的需方补助是浪费型补偿机制的根源,因此必须改革医保补偿支付方式。

(二)供方支付不足,抑制了公立医院对医改的积极响应,客观上削弱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的主体依然是公立医院系统,但由于政府支出不足(只占公立医院收入的5%至8%),这些所谓的公立医院,也必须依靠医疗服务和药品差价来获得收入以维持运作和发展。本来就难以依靠市场价格机制正常运转,又要承担起医改赋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因此作为基本医疗保障服务主要提供方的公立医院缺乏对改革响应的积极性。

以某市某三甲医院为例,2011年至2013年三年间,每年财政基本补助收入占医院业务收入的比例不足5%,而医保按单病种、人均定额等结算方式拒付的医疗费用却大约占到了财政基本补助资金的一半。一方面,政府是通过财政补助的方式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另一方面,医保管理部门又以“控制医保统筹基金不合理支出”的名义扣除了相当于财政补助百分之五十的费用,客观上削弱了原本就不足的政府补偿能力。医院面临的这种相互矛盾的补偿机制,颇有些像金庸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左右互搏之术”的意味。

究其原因,主要是医保管理机构的工作还停留在维持基金平衡的层面上,但是医疗保障绩效的评判标准并不在于基金是否平衡,而在于是否有利于参保者公平、方便、合理地利用医疗服务资源。片面强调医疗保险基金的平衡问题,单纯以经济手段对医疗机构进行总额控制,造成医院的公益性指标完成越好,其获得的经济回报则会越低,即接收医保病人越多,承担的医保结算损失越多,导致医生以各种方式推诿医保病人,减少服务数量、降低服务质量,从另一个角度激化了医患矛盾;而一些中小医院由于诊疗服务量不足,又出现了通过诊断升级、分解住院等套取医保统筹基金的扭曲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医保基金的支付风险。

二、改革供方支付与政府在医保制度建设中的责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其目的就是要激活优质医疗资源,促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改革供方支付方式就是落实中央决定和政府责任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

(一)改革供方支付方式,统筹医疗与医保管理

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存在区域、城乡间发展失衡,资源管理分散,影响经办效率等问题。尤其是医疗与医保没有统筹管理,医保政策确定的报销比例和范围往往受基金筹资水平的制约,与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使得医保支付这一经济杠杆与医疗服务行为之间导向不一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会长陈竺指出,面对基本医保制度设计分散化和部门管理碎片化的现状,亟需设立直属于国家医改领导小组的国家医保管理机构,统筹管理三大基本医保,真正实现医保对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的监管、调节作用。

(二)改革供方支付方式,推动医保支出绩效持续改进

随着覆盖全民的基本医保制度的形成,医保在医改中的话语权逐步加大,医保管理对医疗行为的影响也越发显现。医保制度建设应当通过其对供需双方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在整个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调节工具、政策导向和绩效监督等多方面作用。

与医保资源投入的快速增长相比,供方机制建设方面的步伐不大,成效不明显,特别是当前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收入模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公立医院在履行公益性职能与维护自身运行、承担社会责任与医保补偿机制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理清。

医保制度的建立,应该围绕医改的终极目标,就如何处理医保控费与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关系,如何做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与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政策的衔接,以及如何维持现有医疗价格体系下的充分医疗服务供给等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三)改革供方支付方式,促进药品和卫材零差价政策全面实施

实行药品和卫生耗材零差价率,提高手术、诊疗等技术服务费用,是当前医疗系统一项重大改革,打破了“以药养医”的薪酬体系,“按工作量计酬”的薪酬体系就应该及时补位。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费体现的是政府在公共医疗服务方面的福利化程度,既不能无限制提高,更不能转嫁到医保患者身上,必须从改革供方支付上想办法。首先政府补贴重点应惠及主要靠药品治疗的科室,不能因取消药品加成,导致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的收入缩水;其次,对于治疗项目较多的患者及外科手术患者,同样需要做好利益调整。不妨提高这部分患者的报销比例,以抵消因改革造成的看病负担加重,在整体“看病贵”得到缓解的同时,也要避免结构性“看病贵”的问题出现。

在医疗领域,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资本、设备,而是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和技术能力。这就决定了激励机制对医务人员的重视要远高于对资本的重视。通过供方补偿方式,可以改变医疗服务提供方在药品使用、医疗技术利用等方面的扭曲行为,有效引导医生的医疗行为和临床用药。通过明确政府对医院的投入,监控医务人员执业行为,改变医院的盈利模式,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利用。

(四)改革供方支付方式,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政府对公立医院经费补助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引导公立医院承担社会责任,激励其自主、高效地为民众提供具有成本效益、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使财政资金在维护公众健康方面的效益最大化。

但基于财力的有限和需求的无限性考虑,要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首先要解决供方补助和需方补助方式搭配的问题。现阶段,需方补助水平有限,医疗服务收费价格也没理顺,医保管理也不够完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就认为,大医院的公益性首先应表现在医务人员的薪酬由国家支付,不要让医院自己想办法,不要让医生考虑通过药品,甚至想出五花八门的办法提高收入。供方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些问题。所以供方补助不但不能减少,还要继续跟进。

目前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控制约束手段较多,如单病种限额管理,总额控制管理、基本医疗临床路径管理等,而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医保基金管理机构可以对医院进行分级管理,设定基础共付比例,建立奖惩浮动比例机制。对医院恶意虚报冒领、过度治疗等问题,除了扣回违规资金外,还可相应提高医院的负担比例。对于能够长期坚持合理治疗的医院,则可视情况适当降低其负担比例。通过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调整和医保支付方式的科学实施,促使医院转变管理观念,加强内部经济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改革供方支付方式,切实发挥医保“第三方购买”功能

按照政府购买理论,基本公卫服务是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向全体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的服务。通过总额预付、不足分担、结余奖励等补助供方的统筹基金支付方式可以促使医疗机构实现利益实现点的调整,从由靠消耗医保资金获取收益,转变为靠控制服务成本获取收益;由用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转变为用自己的钱为别人办事。可以从机制上改变过度医疗,遏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推进卫生服务由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过渡,使分级诊疗成为医疗服务机构的必然选择。

(六)改革供方支付方式,促进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下沉

对老百姓来说,看病贵并不是最无法接受的,看病难才是最叫人头疼的。缓解看病难,缩小医疗服务的城乡差距,是医改要实现的目标之一,实现的途径就是“强基层”,使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辐射,提高基层诊疗服务水平,让更多患者可以就近获得优质的诊疗服务,医保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报销范围和报销比例来引导医保患者选择合理的就医渠道,并通过合理的总额预付、结余奖励等付费方式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

总之,医保制度建设本身是一个建机制、堵浪费、调结构、增效益的过程,在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更应关注投入的效率和绩效。通过供方支付把投入的资源转化为具有成本绩效的医疗服务。

摘要:我国医保制度已实现全覆盖,但资料显示,居民个人现金医疗支出不降反升,医保报销带来的好处已基本被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所抵消,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医疗服务的过度利用和费用非正常增长等不合理因素外,还与公立医院缺乏改革动力有关。改革医疗服务供方支付方式,重塑激励约束机制,是提高政府投入绩效,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医保制度,供方支付,激励机制,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4-05-30

[2]刘军民.新医改以来我国卫生筹资的进展、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卫生经济研究,2013(11)

[3]韩璐,阎红.政府:如何做好设计师.健康报,2014.4.14

浅谈我国现行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 篇7

1 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考

国库集中支付是把所有的财政收入全面缴入国库, 所有支付均由财政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 取消了过渡账户和其他账户, 这样在不改变各部门、各单位支出权限的基础上, 实现了对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国家财政部门掌握支付权, 实际上形成对每一笔支出资金动向的掌握, 将资金直接支付给收款人账户, 避免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资金动向一览无余。可以说, 国库集中支付是从源头、机制上防治腐败的治本良策, 对强化财政资金管理, 推动财政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举措:

1.1 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预算编制是国库集中支付重要的一环, 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体现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高效性。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 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 提高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效果。加强预算监督制度建设, 在预算编制方案出来以后, 要通过监督机制对预算的执行进行检查和监督, 保证其不流于形式。其次,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为了确保预算编制方案的高效执行, 事业单位领导必须充分重视起来, 使预算更具权威性和约束性。预算编制内容要求十分详细, 能量化指标的尽可能量化, 不能量化的要通过集体决议制定标准, 预算方案要层层分解, 细化到各个部门和个人, 坚决杜绝超预算或随意更改资金使用事项的现象发生。

1.2 强化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监督功能

一方面要规范经费支出标准。不同的地域其经费支出标准是不一样的, 财政部门应根据各地的特点与需求制定统一的标准。统一规范的标准有利于为各地事业单位监督考评预算执行提供参考, 而避免盲目攀比现象发生。监督和服务是国库集中支付的两大职能, 相关人员应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 明确自身的职责, 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另外, 在支付方面授权支付的比例偏高, 所以应适当降低其比例, 实现资金的科学分配, 杜绝资金的流失与浪费, 保持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1.3 逐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的范围

国库集中支付建立起统一的账户管理系统, 财政收入一旦实现, 就会被统一纳入一个账户之中, 这样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而且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财政部门对资金动向的监控, 使资金被非法挪用或占用的可能性变小。所以应大力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在国库支付中的比例, 更多发挥国库集中支付的效能。另外, 对存在国库支付资金与事业单位基本存款账户混合的情况, 应清理风险, 加强监管, 尽量避免挪用国库资金现象的发生。

2 关于深化国库现金管理的思考

在确保预算支付的前提下, 采取灵活的运作机制, 使国库余额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 从而提高国库资金管理效益。

2.1 尽量少发或买回债券

针对国库存款余额较高的情况, 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来降低。国家应尽量少发债券, 同时还要买回剩余期限较长的长期债券, 这样可以减少政府债务余额和节省利息支出, 是一个非常好的降低国库存款余额的办法。

2.2 增加国库现金持有形式

财政部可考虑多种现金持有方式, 以避免给中央银行货币市场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主要可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方面是以活期存款存在中央银行账户, 以保证应急支付;第二方面是活期或定期方式储蓄在商业银行。当然, 现金存放在中央银行是最安全的, 但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存储在商业银行, 为保证其安全性, 可让商业银行提供足额的抵押品, 同时还要合理分配定期储蓄与活期储蓄, 以保证国库支付的需要。

2.3 发行短期债券和现金管理债券

国库现金余额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虽然维持在较低水平是合理的, 但可能会出现某个月份或日过低的现象, 这是有一定风险性的。财政部门可发行短期债券, 甚至可发行期限更短的现金管理债券来弥补。

3 发行短期国债的思考

我国目前债券主要是中长期债券, 短期债券发行量较少。应逐渐提高短期债券的流通量, 提高其余比重, 以降低债务总体筹资成本。逐步降低中长期债券的占比, 使其下降到一个合理的比例, 从而发挥短、中、长期债券的组合优势。从国际经验来看, 定期、大量、滚动发行短期债券是发展的趋势, 我国应当借鉴并根据国内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短期债券比例。重点发行3个月和6个月的短期债券品种, 逐步形成短期债券的基准收益率, 最终取代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成为长期浮动利率债券的利率基准。

4 消除制约国库管理制度的瓶颈

4.1 明确国库管理的主体

应当明确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职责分工, 中央银行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货币政策, 掌管货币发行、外汇储备汇率和维护币值稳定等;财政部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财政政策、管理财政资金、债务以及处理国外援助等项事宜。财政部门是国库资金的主体管理机构, 国库资金的管理和运作应由财政部门来完成。一方面要确立财政部门的主体位置和对国库富余资金运作职责, 同时建议在《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国家金库条例》4.2完善国库信息管理系统

在当前已形成的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安全保护系统建设, 扩大网络覆盖面。一是加快技术开发, 完善和优化集中支付系统功能, 建立高效、便捷的财政信息系统平台。二是完善收付监测系统, 实现全过程的监控, 确保每一笔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三是加快国库现金管理子系统的建立, 进一步提高现金管理水平, 杜绝盲目、低效的资金管理, 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四是加快实施财税库银收支横向联网, 实现财政、税务、国库间信息共享, 为相关部门统计分析和研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支持。

国库管理制度从制定到现在已经走过十几个年头, 现在已经基本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其成果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 国库管理制度的问题还有很多, 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和改变, 这样才能使这项制度一直保持活力。下一步我们应该在国库管理制度的规范化、高效透明等方面下功夫,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周应恒, 陈伟.中国国库制度改革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 2014 (4) .

[2]陈艳清.改革财政专户管理方式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制度[J].时代金融, 2013 (35) .

[3]樊新民, 唐卫东, 黄守成.建立我国现代国库理论体系的若干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 2012 (4) .

现行户籍制度必须改革 篇8

一、我国现行流转税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2008年下半年以来,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 调整产业结构,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家决定实行以增值税转型和成品油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结构性减税。

(一) 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自2009年1月1日起, 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主要是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为此, 国务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进行了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主要作了以下四个方面的修订。一是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为了减轻企业负担, 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 实现了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换。但为堵塞因转型可能会带来的税收漏洞, 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同时规定, 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 (如小汽车、游艇等) 所含的进项税额, 不得予以抵扣。二是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原增值税条例规定, 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6%;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 又将小规模纳税人划分为工业和商业两类, 征收率分别为6%和4%。由于改革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负担水平总体降低, 所以为了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就业, 同时考虑到现实经济活动中, 小规模纳税人混业经营十分普遍, 实际征管中难以明确划分工业和商业小规模纳税人, 因此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 将征收率统一降至3%。三是将一些现行增值税政策体现到修订后的条例中。主要是补充了有关农产品和运输费用扣除率、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资格认定等规定, 同时取消了已不再执行的对来料加工、来料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设备的免税规定等。四是修订了税收征管有关规定。根据税收征管实践, 为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 优化纳税服务, 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将纳税申报期限从原规定的自纳税期满之日起10日内延长至15日内, 同时明确了对境外纳税人如何确定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发生时间、扣缴地点和扣缴期限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主要作了以下两方面的修订。将1994年出台的政策调整内容, 更新到新修订的消费税条例中, 如:部分消费品 (金银首饰、铂金首饰、钻石及钻石饰品) 的消费税调整在零售环节征收, 对卷烟和白酒增加复合计税办法, 消费税税目税率调整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主要作了以下四个方面修订。一是调整了纳税地点的表述方式。为了解决在实际执行中一些应税劳务的发生地难以确定的问题, 考虑到大多数应税劳务的发生地与机构所在地是一致的, 而且有些应税劳务的纳税地点现行政策已经规定为机构所在地, 新条例将营业税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地点由按劳务发生地原则确定调整为按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原则确定。二是删除了转贷业务差额征税的规定。这一规定在实际执行中仅适用于外汇转贷业务, 并造成了外汇转贷与人民币转贷之间的政策不平衡, 因此, 新条例删除了这一规定。三是考虑到营业税各税目的具体征收范围难以列举全面, 新条例删除了营业税条例所附的税目税率表中征收范围一栏, 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

(二) 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

为建立完善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和规范的交通税费制度, 促进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 公平负担, 依法筹措交通基础设施维护和建设资金, 国务院于2008年12月决定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1、取消公路养路费等收费。取消了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 同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2、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将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 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7元, 其他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提高。加上现行单位税额, 提高后的汽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消费税单位税额为每升1元, 柴油、燃料油、航空煤油为每升0.8元。

3、明确征收机关、征收环节和计征方式。成品油消费税属于中央税, 由国家税务局统一征收 (进口环节继续委托海关代征) 。纳税人为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成品油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环节在生产环节 (包括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 。计征方式实行从量定额计征, 价内征收。今后将结合完善消费税制度, 积极创造条件, 适时将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到批发环节, 并改为价外征收。

4、特殊用途成品油消费税政策。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后, 对进口石脑油恢复征收消费税。2010年12月31日前, 对国产的用作乙烯、芳烃类产品原料的石脑油免征消费税;对进口的用作乙烯、芳烃类产品原料的石脑油已纳消费税予以返还。航空煤油暂缓征收消费税。对用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汽油生产的乙醇汽油免征消费税;用自产汽油生产的乙醇汽油, 按照生产乙醇汽油所耗用的汽油数量申报纳税。对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汽油、柴油用于连续生产甲醇汽油、生物柴油的, 准予从消费税应纳税额中扣除原料已纳消费税税款。

5、新增税收收入的分配。新增成品油消费税连同由此相应增加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具有专项用途, 不作为经常性财政收入, 不计入现有与支出挂钩项目的测算基数, 除由中央本级安排的替代航道养护费等支出外, 其余全部由中央财政通过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分配给地方。改革后形成的交通资金属性不变、资金用途不变、地方预算程序不变、地方事权不变。具体转移支付办法由财政部会同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门制定并组织落实。新增税收收入按以下顺序分配:一是替代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的支出。具体额度以2007年的养路费等六费收入为基础, 考虑地方实际情况按一定的增长率来确定。二是补助各地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补助资金, 用途包括债务偿还、人员安置、养护管理和公路建设等。三是对种粮农民增加补贴, 对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 考虑用油量和价格水平变动情况, 通过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中相应的配套补贴办法给予补助支持。四是增量资金, 按照各地燃油消耗量、交通设施当量里程等因素进行分配, 适当体现全国交通的均衡发展。

二、流转税制度改革后仍存在的问题

按照我国现行流转税制, 在商品的生产流通领域, 增值税与消费税分别承担着普遍调节与特殊调节的职能, 即在对所有商品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对利润较高或部分特殊的消费品再课以消费税;而在非商品流通领域, 主要是通过征收营业税来进行调节。虽然国家在2009年实施了以增值税转型为重点的流转税制改革, 但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一) 增值税与营业税征收范围的划分问题

在我国现行流转税体系中, 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别是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并分别由国税部门和地税部门负责征收管理。据统计, 1995-2007年, 全国国内增值税收入由2 653.7亿元增长到15 609.91亿元, 占国税收入的比重由60.63%下降到49.34%;营业税收入由869.4亿元增长到6 582.97亿元, 占地税收入的比重由54.45%下降到43.81%, 但依然分别是国税收入和地税收入的主要来源。

自1994年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以来, 我国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划分问题就一直困扰着各级税务机关。因为按照我国税法规定, 国家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商品生产和流通活动更加频繁和复杂, 服务业发展迅速并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在一项经济活动中很难准确区分哪些活动属于流通, 哪些活动属于服务, 这不仅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不便, 还给实际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同时, 在新修订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条例中, 国家虽然明确规定了“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的概念, 可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准确区分并确定究竟该征收增值税还是营业税, 比如酒店在提供饮食服务的同时其小卖部又提供外卖;运输业的货物价值和货物运费统一开票;建筑业提供劳务和销售建筑材料往往合二为一等等, 其直接结果是损害了征纳双方的利益, 因为对纳税人而言, 对某项收入该缴纳增值税还是营业税难以界定, 因而有可能造成有意或无意偷逃税款的嫌疑, 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对纳税机关而言, 由于增值税是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由国税机关负责征收, 而营业税则纯属地方税, 由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收, 那么增值税与营业税的界限不明确, 从宏观方面将直接导致中央与地方在税收管辖权上的冲突与矛盾, 并最终影响税收机制的正常运转, 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2009年实施了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流转税制改革, 但上述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如何进一步科学划分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就成为了目前我国流转税制度中最迫切和最关键的问题。为此, 建议对商品生产和劳务加工征收增值税, 对商品流通环节、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服务行业征收营业税, 这也就同时避免了对混合销售、兼营行为难以区分的实际问题, 有利于征管效率的提高。

(二) 娱乐业营业税税率的设计问题

新修订的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 娱乐业的税率为5-20%, 具体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从多年来娱乐业营业税征收管理实际情况看, 5-20%的浮动税率的幅度偏大, 并会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名义税率与实际税负相背离, 税收收入贡献率很低。目前, 国家对大多数娱乐业实行20%的营业税税率, 但根据多个省份的测算, 娱乐业营业税的税负仅为10%左右, 远远低于20%的法定税负, 整个娱乐业营业税的税收收入增长缓慢, 对营业税和地方税收的贡献率很低。

二是造成了营业税收入项目之间的人为调节。如今的娱乐场所, 一般都集餐饮、桑拿、棋牌、歌舞厅、美容美发等众多服务项目于一体, 这些综合性娱乐项目各种经营项目的税率一般在3-20%之间, 差异较大, 因此一些经营者就将适用高税率经营项目的营业收入人为转入到适用低税率的经营项目上, 以逃避税收。同时, 在发票管理上, 全国很多省市依然对娱乐业和服务业适用不同的发票, 而两者之间的营业税税率差异较大, 这也在客观上为纳税人将娱乐业经营收入向文化体育业和服务业经营收入转移提供了条件。三是造成了经营者之间的税负不公。按照现行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 各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5-20%的范围内确定娱乐业营业税率, 但由于此幅度范围较大, 且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实力、娱乐业发展层次和娱乐消费能力有差异, 因此各省最终确定的娱乐业营业税税率不可能完全一致, 甚至可能差异较大。税率直接决定税负, 税率的差异必然导致纳税人经营同一类娱乐业项目而承担了不同的税收负担, 造成了税负不公, 这在省际毗邻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对此, 我们建议:一是合理设置浮动税率, 将娱乐业的浮动税率调整为5-12%, 降低娱乐业营业税纳税人的名义税率, 实现名义税率与实际税负相一致, 公平税收负担,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因为实践证明, 名义税负与实际税负的差距越小, 税收征管就愈为规范, 税收管理存在漏洞的也就愈少, 税收负担就愈公平。二是对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流行的娱乐项目和需要由国家进行宏观调节的娱乐项目, 比如高尔夫球, 可以由国家规定统一的营业税税率, 以强化营业税对娱乐业的宏观调控作用;而对有地方特色的娱乐项目的营业税税率, 可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和发展需要确定。三是积极推广使用税控机装置, 实行重点税源监控, 并加快推进发票管理改革, 将餐饮业与娱乐业发票票种合并, 以利于经营者使用和消费者索取, 有效防止娱乐业使用假发票、混用发票、重复使用发票等问题。四是调整现行娱乐业税目, 将音乐茶座、网吧等大众化的消费项目调出娱乐业项目, 以减轻经营者的税收负担, 鼓励服务业的发展。

(三) 消费税征税范围与税率设计的问题

就目前的消费税制度而言, 依然存在征税范围和税率设计不尽科学的问题。一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些过去被认为是高档消费品的商品已逐步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或生产资料, 如摩托车、黄酒、酒精、轮胎等商品, 对这些消费品或生产资料征收消费税, 势必限制人们的消费, 部分行业生产发展受到影响, 不符合我国的消费政策和产业政策要求, 导致了消费税征收范围的越位;另一方面, 现行消费税未把一些高档娱乐消费和非“绿色消费”纳入征税范围。同时, 我国的消费税实行价内税, 缺乏透明度, 是在消费者完全不知晓的情况下被动赋税的, 降低了其本身的透明度, 削弱了消费税正确引导消费、调节消费结构和限制某些消费品消费的作用, 也不利于消费税作为调节经济杠杆的作用的充分发挥和我国公民税收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对此, 我们建议:一是进一步调整消费税征税范围, 对高档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美术制品、裘皮制品、成品油、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等征税后不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奢侈品课征消费税;按照构建“绿色”税收体系的要求, 适当提高含铅汽油的税率, 以抑制含铅汽油的消费使用, 推动汽车燃油无铅化进程, 同时将那些用难以降解和无法再回收利用的材料制造的、在使用中预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又有相关的绿色产品可以替代的各类包装物、一次性电池、塑料袋和餐饮用品、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氟里昂等产品列入征税范围;对酒精、公共汽车轮胎、矿山建筑车辆等生产资料及人们生活必需品应停止征收消费税。二是改革消费税的计税方式。在计税方式上, 将我国现行的价内税改为国际通用的透明、公开的价外税, 与增值税相同, 在专用发票上分别注明税款和价款, 以增强消费税的功能作用, 提升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

参考文献

[1]赵恒.2009增值税、消费税改革热点解读.陕西省国家税务局, 2009.

[2]胡怡建.税收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3]杨崇春.当前税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人民网, 2006.

[4]肖鹏.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经济纵横, 2008 (10) .

[5]倪娟.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几点思考.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 (3) .

现行户籍制度必须改革 篇9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多年来, 在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然而, 在市场经济推动下, 事业单位不断市场化, 当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这使得改革会计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2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 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引导下,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不足之处暴露无遗, 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 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及服务人民公益性质作用的发挥[1]。对于事业单位来说, 认清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对于改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促进事业单位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性意义。

2.1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严密, 缺乏完善性

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规则》的制定是基于当时我国事业单位中绝大多数是全民所有制单位, 这一制度规范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也不适用于当前公共财政模式的要求。在这种规则指导下, 不利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事业单位之间公平竞争, 同时不利于国有事业单位的市场化、社会化进程。

2.2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真实性有待提高

由于会计制度设计不合理、相关工作人员为谋取个人私利、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制作虚假信息, 导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 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在此不利影响下, 账实不符、单位财务状况无法体现等问题接踵而出, 极大增加了事业单位管理成本和难度, 最终将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2.3 当前会计制度核算基础欠合理

当前, 我国事业单位使用收付实现制来进行会计核算, 在实施过程中, 这种核算办法弊端逐渐显露。首先, 它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其次, 它不能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绩效和预算执行情况, 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控制失效。长此以往, 将导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脱离实际、缺乏真实性, 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长远健康有序发展[2]。

2.4 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体系有待完善

在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 会计报告内容不完整, 披露的信息过于简单化和单一化, 并受我国体制影响信息披露不彻底;项目展示不科学, 会计信息可靠性不强;受现行国家预算编制时间的制约, 会计报告及时性不能得到保障。在此会计报告体系影响下, 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现金使用状况等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准确地展现, 影响了事业单位决策制定和财务有序管理。

2.5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设计已不再适应现行事业单位发展

从实际运行来看, 大部分事业单位自成立起就没有预算资金的划拨, 全部依靠本单位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在此体制制约下, 事业单位变成了为享受行政级别或安排人员而特别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 改变了其本身作为公益性质的初衷。适应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财务制度改革的大背景大环境, 改革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3 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方向选择探讨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化的不断深入, 管理理念日趋国际化和会计制度统一化日益成为大势所趋。在此大环境下,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从事业单位职能出发, 改革和完善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发挥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领域的核心作用, 使我国事业单位保持正常运转和快速发展, 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3.1 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用范围

为保证所有事业单位在对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上使用统一的标准, 以保证最终的报表具有充分可比性, 必须确保在全国所有的事业单位施行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此制度, 将建设单位会计核算并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施行一套管理方法。增设“在建工程”科目, 对“收入类”增设“基建拨款”科目, 依次来核算尚未交付的固定资产[3]。

3.2 采用权责发生制

为了解决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真实性有待提高的问题, 应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长久以来,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施行收付实现制, 在这种制度下, 会计核算内容以财政收支为主, 其他因素未考虑在内。在事业单位引入包含信息量较大权责发生制, 在这种制度下, 会计收入信息较为全面, 有助于相关人员提升专业技能, 保证信息真实性。

3.3推进会计集中核算, 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基础

施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当前公共财政改革的两项重要内容。这两项举措旨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加强会计监督, 统一调度财政资金, 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成本。在推进会计集中核算方面, 取消同级机关事业单位银行账户, 政府成立会计中心, 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工作, 施行会计监督。实行此制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保证各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权、所有权、财务自主权。

3.4 建立完整的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体系

为推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 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为参考基准, 建立完整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完整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需包括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 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需包含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 以保证事业单位会计报告系统完整, 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此外, 还要将现金流量表纳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确保真实反映未来的现金流量, 依次来满足企业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统一的需要。

3.5 改进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针对会计制度设计不合理的现象, 各事业单位需改进会计报表。首先, 重视现金流量信息, 增加现金流量表。同时应掌握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运用和支付能力, 预防资金紧缺不能支付到期应付款项的情况的发生。其次, 将“会计报表”更名为“会计报告”, 并增设会计报表附注和分部报告等内容。此项举措的实施有利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其他会计规范协调一致。再次, 将资产负债表中收入、支出项目剔除, 具体的收入和支出金额在收入支出总表中要有所反映, 并规定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平衡公式为“净资产+负债=资产”。

3.6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强化收支管理

强化收入管理, 积极鼓励各部门、各单位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创收, 以弥补财政拨款资金的不足。同时以奖惩分明的激励措施推动收入开展, 并对收入完成情况进行责任制考核, 各事业单位有关人员要积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积极为单位创收。与此同时, 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以严格执行国家财务法律法规为准绳, 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增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能力, 强化财务支出管理。

4 结论

综上所述, 几十年来, 尽管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某种程度上规范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但由于我国面对经济体制转型, 市场经济体制和财务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型, 现行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事业单位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 要顺应当前形式的转变, 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改革, 立足我国国情, 合理借鉴国际经验, 在市场的推动下, 各事业单位要分步实施, 科学规划, 扎实稳步推进, 促进我国事业单位服务人民, 健康有序成长。

参考文献

[1]巫继红.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完善对策[J].工作研究, 2010 (1) :23.

[2]蔡丽兰.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 2011 (9) :34.

[3]赵西卜, 蔡捷.建立中国会计准则理论框架的设想——兼论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的可能性[J].商业会计, 2010 (2) :14-15.

[4]陈丽琴.试论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中国市场, 2013 (25) .

[5]李红芳.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市场, 2012 (40) .

[6]向灵彦, 刘娜.从会计角度谈反倾销问题[J].中国市场, 2013 (7) .

[7]彭淑艳.浅谈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资产的管理与核算[J].中国市场, 2013 (5) .

上一篇:可信网络空间下一篇:焊接过程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