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担保制度中保证期间有关问题探讨
我国现行担保制度中保证期间有关问题探讨 篇1
【题目】我国现行担保制度中保证期间有关问题探讨
【摘要】保证期间是担保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制度,决定着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时间限制。保证期间事关保证责任的承担实现,在保证制度中处于关键地位。保证期间制度一直是我国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综合诸多争议,本文以保证期间性质为基础,通过对比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并结合我国法规情形,对保证期间的计算起点进行简单的阐述。最后,探讨保证期间较有争议性的问题之一: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问题。
【关键词】保证期间诉讼时效起算点中断
【正文】
一、保证期间的确立与发展:
保证期间作为一项法律制度为我国所确认始于最高人民法院1988年颁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此时对保证期限的规定虽然十分简单,但已经将保证期限作为保证合同应当具备的内容。
此后最高人民法院于1994年颁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保证期间制度作了较为完备的规定,至此正式确立债权人超过保证期间未依法主张权利的,保证人可以免责,此时保证期间制度采取的是当事人约定主义。
1995年出台的《担保法》进一步丰富了我国保证期间制度的内容,保证期间这一提法正是在该法中得以确认。《担保法》还确立了保证期间约定主义与法定主义相结合的制度,对于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合同,强制认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至此不适用保证期间制度的保证退出历史舞台,保证期间真正成为所有保证合同的必备内容。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颁布实施的《担保法》司法解释在《担保法》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未约定保证期间与保证期间约定不明的不同法律后果。该司法解释还规定了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对长期争论不休的保证期间的性质问题给出了司法机关的态度。
二、关于对保证期间的理解和认识
(一)关于保证期间的性质
保证期间的性质一直是理论界争议很大的一个问题,在我国《担保法》出台后,我国法学界关于保证期间的性质众说纷纭。总结起来大致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保证期间为除斥期间,因为保证期间届满时,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归于消灭;第二种观点认为保证期间是诉讼时效,此观点依据“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担保法》第25条六个月之规定应属特殊的诉讼时效,而第26条之保证期间则属除斥期间;第四种观点则在前述观点基础上认为保证期间是有别于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一种特殊期间。本人认同第 1
四种观点。理由如下:
1、保证期间不属于诉讼时效期间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期间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区别较为明显:
(1)规范目的不同:诉讼时效期间起源于罗马法裁判官法上出诉期限,目的在于通过对民事权利的限制,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加快民事流转,并有利于维护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保证期间的设立则是基于保证制度中平衡当事人利益的考虑,立法上向保证人倾斜以维护保证人利益的结果,避免债权人因怠于行使权利而加大保证人的风险。(2)规范的性质不同:诉讼时效期间属于法定期间,当事人不得以法律行为加长或缩短诉讼时效,也不得预先抛弃时效的适用;然而保证期间属于约定期间。(3)起算点不同: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为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时;而保证期间的起算点一般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时。(4)是否适用中断、中止、延长方面不同:诉讼时效期间属于可变期间,可以由一定的法律事实发生中断、中止或延长;而保证期间为不变期间。(5)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消灭的仅是胜诉权或产生抗辩权而已,实体权本身并不因此丧失;而保证期间届满,债权人尚未主张权利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丧失的是实体权。
2、保证期间亦不是除斥期间。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权利预先存在的期间,是绝对意义上的不变期间,期间不适用中断、中止或延长。除斥期间与保证期间虽均会因一定期间不行使权利而发生权利消灭的效果,然二者规范方式、性质等大有不同。具体表现为:
(1)规范性质不同:虽然二者均属不变期间,但除斥期间为“法定不变期间”;而保证期间为约定保证期间,即使适用法律推定的期间,也只是法律对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补正,本质上仍当事人意思自治。(2)就期间起算点而言:除斥期间自权利发生之时计算;而保证期间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3)就客体而言:因除斥期间而消灭的,均为撤消权、解除权等形成权;而因保证期间而免除的是一种可能的保证责任,即保证期间所指向的是请求权。
(二)关于保证期间起始点
保证人向债权人提供保证,当债务人至债务履行期届满不履行债务,由保证人代为履行或承担责任。
1对于一般保证:债权人在未催告债务人履行债务或未对其提起诉讼、申请仲裁之前,保证人可以先诉抗辩权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根据《担保法》第25条规定保证期间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即开始计算。
2对于连带责任保证:所谓连带性,就是在债权人提出债务履行要求时保证人与债务人的地位应当是同等的。因此,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可要求债务人履行的同时也可要求保证人履行,从二者选其一。此时即为保证责任的产生之时,保证期间的起算点。由此可得,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的起算点应是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
3、对于最高额保证:当最高额保证的债权确定后,保证人履行责任的期间开始,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应受单个形式保证的保证责任期间的限制。最高额保证是保证人在其承诺的额度范围内,对债务人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债权额的确定应当以决算期为准。在当事人对最高额保证存续期间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担保法》第27条规定,“保
证人可以随时书面通知债权人终止保证合同,但保证人对于通知到达债权人前所发生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的书面通知到达债权人之日,即为债权额的决算期。
三,我国关于保证期间的现行立法较有争议的问题
我国关于保证期间的现行立法有争议的问题不少,如关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中断的问题、关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中止的问题、保证期间是否受法定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等。其中较具有争议性的是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问题。
众所周知,保证债务与主债务相比具有从属性,即保证债务随主债务的发生、转移、消灭而发生、移转、消灭。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民法正是从保证债务具有从属性出发,规定主债务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保证债务。《担保法》对此问题没有明确规定,理解《担保法》第25条第2款,不能仅从保证债务具有从属性着眼,而应从诉讼时效本身中断的特点和《担保法》把保证区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这一特点入手。所谓诉讼时效中断,学者通常认为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一定事由的发生阻碍时的进行,致使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从中断时起,其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换句话说,没有诉讼时效的起算肯定就不会有诉讼时效的中断,所以,对第25条第2款的正确理解应当是中断的只能是保证期间而决不是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因此,《担保法》并未一概承认主债务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保证债务。它仅仅是借用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概念来说明一般保证期间可以中断,是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保证期间。当然,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保证期间,应理解为债权人对主债务人提起的诉讼或仲裁结束之时,而不应理解为受理之时。因为如果是很短的保证期间,如法定的6个月,若从诉讼或仲裁受理时开始计算,在6个月内诉讼或仲裁可能尚未结束,而保证期间就已经届满。当诉讼或仲裁结束时,债权人已经丧失对保证人的请求权,这显然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有违《担保法》保障债权实现的立法宗旨。
以上论述的是一般保证中保证期间的中断问题,至于连带保证的保证期间是否也有“中断”,《担保法》未作规定。笔者认为,连带保证的保证期间并不存在“中断”与否的问题。在连带保证中,当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时,保证人与债务人即处于同等地位,保证人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债权人于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可以不经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而直接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债权人向连带责任保证人主张权利后,紧接着是保证债务履行期限的确定和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计算问题,并无“中断”保证期间的必要,而是以一种期间代替了另一种期间,因为只要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向保证人主张权利后,保证期间存续的意义即已经完成。因此,《担保法》对第25条和第26条作不同规定,并非是立法疏漏,恰恰是因为《担保法》对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作了严格区分的缘故。
【参考文献】
1、《我国当代保证期间制度新论探究》来源:中顾法律网
2、《主合同的变更与保证》作者:王利明
3、《我国现行担保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作者:陈奇伟
4、《浅论最高额保证的期间》作者:范李瑛来源:中顾法律网
5、《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期间的理解与运用》来源:中顾法律网
6、《保证期间有关问题探讨》作者:滕厚峰
【我国现行担保制度中保证期间有关问题探讨】推荐阅读:
我国现行税制问题研究08-07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08-30
我国现行上网电价政策06-15
我国现行反腐法律法规06-23
论我国现行财务报表缺陷及改进措施08-28
我国现行军官转业安置政策存在七大弊端06-26
浅谈我国现行预算法的完善08-30
我国现行科技决策机制的弊端及完善11-24
机关事业单位现行退休、退职制度及有关待遇08-25
现行民事检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建议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