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古文的方法

2024-07-30

翻译古文的方法(精选7篇)

翻译古文的方法 篇1

小时候,父亲长年不在家。所以我从小与母亲一起长大。

那时候,家境还比较贫困。母亲还得靠给人洗衣服供我上学。小时的我,不懂事。经常给母亲带来不少的麻烦。有时,把别人家的东西弄坏了,自己马上就一溜烟地跑开了,因为我知道母亲马上就会来收拾残局。

调皮的我不知给母亲带来了多少麻烦。可每当我犯下错误的时候,母亲并不是打骂相加,而是耐心的教导于我,直到我认错方罢。

记得八岁那年。一名外班的同学欺负自己班的同学。我不顾一切的冲上去帮助自己的同学。把外班的同学打伤了。害得母亲又是向人家陪钱,又是道歉。回家后,母亲把我叫到身边,用希冀的眼神注视着我,静静的等待我承认错误。我看着母亲那闪着泪花的眼睛,终于惭愧地低下了头„„

我十三岁那年。父亲不再到外地工作。家境也有所改善,可母亲仍是勤俭持家。

“吱”,一不小心的我跑步时,把裤子撕裂了一条长长的口子。心想:这回爸肯定得揍我了。我还是明天用自己的压岁钱拿去给张裁缝补补吧„„

于是我遮遮掩掩地回到了家。好不容易熬到晚上睡下了。

朦胧之间,觉得好象有灯光在眼前闪烁。于是我睁看眼,却发现母亲腿上放着我的裤子,手里拿着线和针。哎,还是没逃过母亲的眼睛。心想。

原来,母亲为了省钱,为了不让我挨骂。深更半夜地起来给我缝补衣服。我的眼睛渐渐湿润了。在那微弱的灯光下,我依稀看见母亲披着棉衣,双手冷的有些发抖。而那该死的线,在母亲手里却始终都无法穿过那小得可怜的针孔。我再也看不下去,便含着泪水翻身起床。去握住那饱经风霜的我最熟悉的手,帮她将线穿过针孔„„。

帮助她寄以爱和希望。只因为我欠她的太多„„。

翻译古文的方法

要翻译文中的句子,首先要明确翻译得好的标准。大家不会忘记,对于怎样才能翻译得好,语文教材的编者曾借严复关于外文翻译的标准把它表述为“信、达、雅”三个字。“信”,就是准确,“达”,就是通顺,“雅”,就是有文采。其次要懂得翻译的的要求。文言文翻译要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应该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要求“字字有着落”,所谓意译,就是要求在不能直译的时候,讲出字词的大意即可。“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是对翻译的要求,也是翻译的原则,这是大家 不应该忘记的。

明确了翻译的标准和要求之后,还应该掌握翻译的方法。对于翻译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留、去、变、换、调、补、凝、扩”等八个字。

“留”,就是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器物名等。

“去”,就是去掉没有实际意义、现在已经不用的词语。例如,“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记》)一句,“夫”字是发语词,为的是引起议论,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可以去掉。

“变”,就是把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变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例如,“师 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一句中的粗体字都是单音节词,翻译时,可以依次把它们翻译为“老师”、“传授”、“道理”、“教授”(“受”通“授”),“解决”、“疑惑”等双音词。

“换”,是把一些词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语,换成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当的词语。例如,“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一句中,“安”字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平安”、“安稳”、“安装”等意思,而它在本句中却是“怎么”的意思,两者大相径庭,翻译时,要把它换成“怎么”一词,否则就会语意不通

“补”,就是补出省略的成份。古代汉语省略的成份比较多,通常有省主语,省谓语,省宾语,省介词等。翻译时要把它补出来,而且用括号表示。例如:

省主语: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调”,就是翻译时,把倒装句的句序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句子。例如 :

1、谓语前置: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应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凝”,就是把铺陈的句子适当浓缩。例如: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两句的意思差不多,翻译时可浓缩为:问女儿想的是什么。

“扩”,就是把引用的典故或言简意赅的词语适当展开。例如:

“孔子曰:„何陋之有?‟”(《陋室铭》)一句中,“何陋之有?” 是个典故,翻译时,应适当把它展开,译为:有君子住在里面,有 什么简陋呢?

除了按照上面所讲的用八字法去翻译之外,我们还应该掌握一些常见的固定句式,例如:

(1)“如……何”、“奈……何”、“若……何”(表示“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

(2)“孰与”、“孰若”(表比较或选择的疑问句,相当于“……与……相比,谁(哪个)……”)。

(3)“谁……者”(表疑问,相当于“……者谁”)。

(4)“不……乎”(表示疑问),等等。

另外,大家还应注意,翻译古文不能离开上下文,不能够离开具体的语境,否则,就会容易生搬硬套,文不达意。

文言文的知识点

一、突破语言障碍/(1)(一)突破识字障碍/(1)1.了解汉字结构/(1)2.认识汉字读音/(7)

(二)突破用字障碍/(10)I.假借字/(10)2.古今字/(11)3.异体字/

(12)4.繁简字/(13)

(三)突破实词障碍/(14)1.古今异义/(14)2.一词多义/(28)3.同义词辨析/(33)4.词类活用/(40)5.偏义复词/(47)

(四)突破文言虚词障碍/(53)1.代词/(54)2.副词/(67)3.介词/

(82)4.连词/(88)5.助词/(97)6.兼词/(117)

(五)突破文言句式障碍/(118)1.两种特殊句式/(118)2.省略句/(130)3.倒装句/(132)4.固定句式/(139)(六)突破文言修辞障碍/(141)1.用典/(141)2.委婉/(147)3.分承/(151)4.共享/(152)5.互文/(154)6.代称/(157)7.例置/(161)8.隐喻/(161)

二、突破古代文化障碍/(163)(一)天文、历法和乐律/(163)1.天文知识/(163)2.历法知识/(170)3.乐律知识/(177)

(二)地理、职官和科举/(180)1.地理/(180)2.职官/(186)3.科举/(197)(三)姓名、礼俗和宗法/(206)1.姓和名/(206)2.礼俗/(216)3.宗法/(220)

(四)饮食、衣饰、宫室、车马、什物、风俗礼仪/(225)

1.饮食/(225)2.衣饰/(228)3.宫室/(232)4.车马/(235)5.什物/(236)6.风俗礼仪/(239)

三、学会断句与翻译/(257)

(一)学会文言断句/(257)1.文言断句的意义/(257)2.断句的一般方法/(260)

(二)学会文言翻译/(268)1.谈谈“信”/(268)2.谈谈“达”/(272)3.谈谈“雅”/(274)、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初中生一般不提倡写议论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写好结尾和过渡段。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3、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要贯彻一种构思。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结构方面不能修改。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一定要完篇。熟话说,好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

7、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拟题是显示你才气的一个好的平台,不能轻易放弃。缺题影响远不止2分。正好给了评卷老师扣分的理由。

8、文章要有一至两个亮点。学而思老师建议: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你的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有1--2个典型的论据,就应该有纵横捭阖,很深刻的见解。如果是微型小说一定要有巧妙的构思。这个亮点还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个超常的搭配(酽酽的歌喉)。总之,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震。

9、行文中要多次扣题,要一路扣题一路歌。材料、引语和话题中的相关文字至少在文中出现三次以上。开头三句话内应点题一次,结尾应回扣标题,’回眸一笑百媚生’。中间至少扣题一次。几次扣题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题。有球场上叫暂停的效果,可以调整思路和写法。

翻译古文的方法 篇2

关键词:机器翻译,古文翻译,系统设计

1 引言

机器翻译是应用计算机实现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过程,目前已经开发并投入使用的翻译软件,如金山词霸、东方快车、译星等,他们通常侧重于中英、中日、英日等不同语种之间的互译,而专门针对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对照的研究还比较少。

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起来的,同属于一种语言[1]。但是。现代汉语和古今汉语在字、词汇、语法以及修辞诸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这给我们查找、学习古代文献资料、古代书籍带来了诸多不便。如果开发这样的一个系统,它能对所阅读的古文中的每个字、词给出合理的解释,进一步能够将整个句子乃至整篇文章翻译成等价的现代汉语的语句或文章,将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古人学术成就有重要的意义。

2 机器翻译研究方法

机器翻译技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其研究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基于规则(RuleBased)的方法和基于语料库(Corpus-Based)的方法。

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技术是最成熟的,也是到目前为止应用最广的,目前有影响的机器翻译系统都是基于规则的。基于规则的方法理论基础是假设翻译的过程就是对源语言进行分析,对语言语句的词法、语法、语义和句法进行分析、判断和取舍,然后重新排列组合,生成等价的目标语言。基于规则的方法可分为基于转换(Transfer Based)和基于中间语言(Interlingua Based)两种[2]。

基于语料的方法以大规模语料库的分析为基础,又可以分为基于统计(stics Based)和基于实例(Example Based)两种方法。它们通过大规模的双语或多语料进行概率运算,依照各语言要素间的相似程度来构造语言模型,从而进行机器翻译。

从机器翻译的历史来看,机器翻译的主流方法一直是规则方法。随着计算机的进步,基于统计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可以互为补充,因此混合翻译方法和多引擎技术被提出,多引擎的含义是一个机器翻译系统采用多个翻译方法,每个方法就是一个引擎。

本文采用相对比较成熟的规则的翻译方法和实例库相结合,吸取各自的处理优势。利用目前最新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和中文信息处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初步构造一个的古文自动翻译系统。

3 系统框架结构

英汉机器翻译系统的设计原则鉴于机译系统的研制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从功能上来讲,系统模型可分为源语分析部分和译文生成部分两部分。源语分析部分遵循语言学的知识,对源语言的形态、词法、语法、语义、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示为内部表示形式,译文生成部分将这种内部表示形式转化为目标语中的合法语句。该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可以用图1表示。

1)系统知识库

机器翻译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应用知识进行推理的过程。知识表示是这一过程的基础。翻译系统知识库主要由一个语言模型、一部词典、多个规则库和一个实例库组成。词典分为基本词典和特殊词典。规则库存放短语规则、句型规则、句型匹配规则、现代和古代转换规则等,所有的规则采用统一的数据结构。例如,词典中的局部规则与全局规则具有完全相同的格式,在使用上局部规则优先于全局规则,这样特别有利于处理一些与具体词相关的特殊用法[3]。词典和规则维护部分具备词典规则的动态查询、修改和增删功能。实例库用于存放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例句及其相关信息。

2)系统处理部分

古汉语词处理部分:包括古汉语自动分词和兼类词的处理,这部分是短语合并和句型匹配的基础。自动分词采用了最大匹配算法,系统利用规则和统计的方法进行消兼。

古汉语分析部分:系统中分短语合并和句型匹配两部分。短语合并的任务是利用各类短语规则和方法,将古汉语字、词分层次合并基本短语,而句型匹配是在短语合并的基础上进行的。

现代汉语的转换和生成部分:根据古代汉语句子和词语的分析结构,结合现代汉语句法规则进行一个意思通顺的句子。具体的转换和生成包括词、短语和句子等3个层次的转换和生成算法。

3)翻译流程

翻译系统的总体翻译流程如图2所示。

系统输入的是古文句子,经过查找古今对照词典,进行分词处理并得到每个字词的注解,然后根据现代语法规则库中规则合成完整现代汉语句子。如果输入的是简单古文字词,就可以直接查找词典,得到字词的翻译、注解和例句等。另外,该系统中还涉及到语料库的收集,语料库一方面提供大量古文句子的译文和注解,这样可以通过查看现有语料资源快速得到古文专家翻译好的现存译文,避免了使用了规则处理过程。另一方面,对于现存语料中没有,机器翻译的结果又不能让用户满意,用户可以自由对翻译结果进行修改,然后作为有典型的句子在存储到语料库中,已被后续使用。同时,语料库还可以针对古代汉语中的一些特殊句式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比如倒装句、省略句等要适当原有语句进行必要的修饰和调整。

4 系统实现

采用上述翻译模型,使用Visual Studio.NET2005开发环境中VB语言进行软件的设计开发。该系统的实现的软件界面如图3所示,下面就软件设计开发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介绍。

1)词典建立

翻译离不开词典,同样,机器翻译也离不开机器词典。在机器翻译系统中,机器词典是处理程序赖以对原语言进行分析处理和语言转换的信息来源,机器词典的词条信息的丰富与否是生成高质量译文的关键。

机器词典是供计算机软件使用的,因此,必须将单词的信息形式化。如何表示各种词条信息,使翻译系统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是词典结构设计的基础。词典通常以复杂特征集(setoff complexfe atures)作为知识表示的基础,采用多属性一值的表达方式表示词条信息。

考虑到词典文件的安全性和计算机时间、空间的开销,我们采用数据库的形式建立电子词典,其中基本字词表结构如图4。

对于句子成分和词性符号也以专门的表形式存放于数据库中。语法规则采用BNF范式的形式描述,在编程设计是定义为特定的数据结构。

2)译文生成的难点

古文字词的特殊性使得翻译系统在生成译文时候有很多困难。古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和“通假”现象在分析时候就要专门处理,如古字“安”可以表示疑问,也可以表示安定等意思[4]。在处理过程中,我们借鉴古文研究人员的成果,将此类词语进行收集总结,系统在翻译时候就可以根据该古文字在句中出现的位置、文献的年代等信息来推断当前句中的可能译文。

古汉语中通常会含有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主语承前句的定语而省略、语序的倒置(或“倒装”)等,因此,要正确处理特殊句式的句子也是一大难点。在本系统中,我们采用的做法是建立若干类特殊句式的语料几个,在系统根据正常语法规则处理不成功后,调用该部分程序,进行特殊句式的分析处理。

5 实验和总结

经过多人对本系统的执行性情况进行测试,实验分别选用的《论语》中50个句子进行翻译测试,结果表明,简单陈述句翻译效果的满意度可以达到90%,简单疑问句和复杂句的满意度为82%左右,而反问句的处理效果不够理想。

设计一个完好的自动翻译系统就需要古代文学、现代汉语、历史学、以及计算机学科等多方面知识,有相当的难度。本文从语言学和机器翻译理论出发,设计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古文翻译系统,在部分测试数据中结果尚好,但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

今后,我们将就歧义处理、特殊句式、算法改进等几个方面改进和提高译文质量进行努力。

参考文献

[1]姚天顺.自然语言理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向东,周清波,黄河燕,等.智能型俄汉机器翻译系统的句法规则库的设计原则[J].中文信息学报,1999,13(1):16-19.

[3]刘荣.英汉机器翻译系统的框架设计和实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8):227.

古文翻译的三个误区 篇3

一.切勿望文生义,以今训古

正确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须注意正确区别单音词,切不可把两个单音词误为双音复合词。古代诗文以单音词为主,但古文当中又有很多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复合词。我们同学常犯的毛病,就是用现代词的复合词去理解它,从而导致译文的失败。如陶渊明《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是妻子,“子”是孩子,而不是今义所说的“配偶”的“妻子”。

像这样的词很多,如:

①地方数千里(《赤壁之战》)——“地方”解释为土地方圆。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其实”,解释为他实际上。

③晋于是始墨(《殽之战》)——“于是”,解释为从此。

④至于成立。(《陈情表》)——“成立”,解释为成人自立。

⑤形容枯槁。(《屈原列传》)——“形容”解释为形体容貌。

⑥思厥先祖父。(《六国论》)——“祖父”解释为祖辈和父辈。

⑦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智力”解释为智慧力量。

因此,在翻译古文时必须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切勿望文生义,以今训古。

二.切勿将偏义词等量齐观

偏义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近的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如《鸿门宴》:“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偏义于“入”。其义是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像这样的词也有很多,如: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异同”只有“异”的意义。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

④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⑤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只有“作”的意义。

⑥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公姥”只有“姥”的意义。

因此,翻译古文时应特别注意这些偏义复词,以提高翻译的准确度。

三.应熟悉用字的通假现象

在翻译古文时,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句子里的某个字,从意义上讲,不管本义或引申义都讲不通,但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到它跟另一个意义可以讲得通的字相同或相近。这就是通假字。

通假字的由来是:本来有一个字,古代写文章的人,或抄收的人为了省事,或者由于笔误(也就是写别字)和方言习惯写法,用一个与之音同或音近或形近的字来代替。相传下来就是我们今天所认定的通假字。

通假字的情况大致有二种:

第一种是语音通假

1.所通字与原字的声母相同的通假字。如:

①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论积贮疏》——“亡”通“无”。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2.所通字与原字韵母相同的通假字。如: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fǒu)?(《廉颇蔺相如列传》)——“不”通“否”

②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③汝识之乎?(《石钟山记》)——“识”通“志”。

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景”通“影”。

3.所通字与原字的声母、韵母完全相同的通假字。如:

①而心尚未寤也。(《史记·李斯列传》)——“寤”通“悟”。

②吏遂断颠颉(人名)之脊以殉。(《商君书·赏弄》)——“殉”通“徇”。

4.有一些通假字的古音相同或相近。如:

公何不蚤告我!(《史记·秦始皇本纪》)——“蚤”通“早”。

秦倦而归,失心罢。(《战国策·赵策》)——“罢”通“疲”。

第二种是形近通假。如:

①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盖”通“盍”。

②堕军实而长寇仇。(《殽之战》)——“堕”通“隳”

③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被”通“披”

④死者太半。(《赤壁之战》)——“太”通“大”。

因此,正确理解通假字,首先要把握语音关系上进行推测,其次要在字形上加以联系,准确翻译出词义。

八上古文翻译 篇4

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 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 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 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 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核舟记》 明代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 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 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 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 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 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 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 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卧右膝,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 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j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chuí)髻(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 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 启壬(rén)戌(xū)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zhuà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yòu)四。而计其长曾(zēng)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 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翻译: 明朝有个有特殊技艺的人叫王叔 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细小圆形木头,雕 刻宫殿、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人物 以及石头。没有一件不是依据木头原来的样 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 态。他曾经赠送我一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刻的原来是苏轼泛游赤壁。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大约有两 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 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 的两旁开有小窗户,左右各四扇,一共有八 扇。打开窗子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 相对。关上窗子,就(看到)右边(窗门)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 门)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 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 并且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他的 右边,黄鲁直位于他的左边。苏东坡和黄鲁 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苏东坡右手拿着 画卷的右端,左手轻按鲁直的背上。鲁直左 手拿着画卷的左端,右手指着画卷,好像在 说什么话似的。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 脚,身子略微侧斜,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东坡的左膝,鲁直的右膝),都被隐蔽在 手卷子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 菩萨,袒露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 态表情和苏、黄二人不相类似。他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 臂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念珠子可以一 粒粒清清楚楚地数出来。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 各有一个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的人,梳着椎形发髻,仰着面,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位于左边的人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扶着火 炉,火炉上有把茶壶,那个人眼光正视着茶 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的声音似的。那只船的船底稍平,就在船背上面刻上 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 远甫刻”,(字迹)细得像蚊子脚,笔画清清 楚楚,字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字图 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八扇窗; 篛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 件;对联、题名和图章上的篆字,刻的字共 有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 寸。是挑选长而狭的桃核雕刻制的。咦!技 艺也真灵巧奇妙啊!《大道之行也》 {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中国古代一 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之一,西 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述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 篇。“礼运”,《礼记》

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学者托名孔 子答问的著作。}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 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 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 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翻译: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 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 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 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 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 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 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 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 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 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三峡》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 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 家、散文家。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巘(写作“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 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 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 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江流的范围以内,两岸高 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空缺中断的地方;重 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如果 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 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行。有时遇 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 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 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像这样快。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 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 和山涧清凉和寂静,常有在高处的猿猴放声 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 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 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歌唱到:“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 南朝文学家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 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 时俱备。晓雾将山川之美歇,猿鸟乱鸣;夕 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 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 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 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 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 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 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 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 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 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 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 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清澈透明),水中藻荇 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 1083 年 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 备睡觉时,看见月光照入堂屋的门户,(于 是我就)欣喜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 我一起游乐的人,(我)于是前往承天寺寻 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 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清透 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 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 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 样淡泊闲静的人罢了。《观潮》 南宋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 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 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

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 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 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 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 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

古文孙权劝学翻译 篇5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朗读节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5、乃:于是,就。

16、及:到了…的时候。

17、过:到;到达。

18、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9、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0、非复:不再是。

21、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2、但:只,仅。

23、孰若:谁比的上;谁像(我)。孰:谁,若:像。

24、就:从事。

25、遂:于是,就。

26、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27、何:为什么。

28、吕蒙:东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

29、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30、始:开始。

31、与:和。

32、论议:谈论,商议。

33、大:非常,十分。

34、惊:惊奇。

35、今:现在。

36、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37、复:再。

38、即:就。

39、拜:拜见。

40、待:等待。

41、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对吕蒙亲昵的称呼;在吴下时的没有文学的阿蒙。

4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睛。

43、更:重新。

44、阿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45、邪(yé):通“耶”,语气词。

46、乎:啊。表感叹语气。

47、以:用

古文陈涉世家原文翻译 篇6

原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jiǎ)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hngh)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zh)戍(sh)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du)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wng),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hu)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chī)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zh)、酂(cu)、苦(h)、柘(zh)、谯(qio)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j),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人,表字叫叔。陈涉年轻时,曾同别人一道被人家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有一天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记。雇工们笑着回答:你是被雇佣耕地的人,哪里谈得上富贵呢?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九百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去驻守的人临时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并担任戍守队伍的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照秦王朝的法律,都要被杀头。陈胜、吴广就商量说:现在逃跑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陈胜说: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皇帝,该立长子扶苏。扶苏因多次劝说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无罪,二世却把他杀死了。百姓们大多听说他很贤明,但不知他已死了。项燕是楚国大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怜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走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反秦,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的很对。于是就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要做的事都能成功,并且将会建功立业。然而你们还是把事情向鬼神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听了很高兴,考虑占卜人所说的卜鬼这件事的用意,说: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煮了吃,发现鱼肚子里绸子上写的字,本来就已经觉得很奇怪了。陈胜又暗中让吴广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里用竹笼罩着火装作鬼火,又发出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当王。士兵们夜里都很害怕。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都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陈胜。

吴广向来爱护士卒,士兵们有许多愿意替他效力的人。押送戍卒的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惹军官恼怒,让军官责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戍卒。军官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军官又拔出宝剑来威吓,吴广跳起来,夺过宝剑杀死军官。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陈胜、吴广召集并号令众戍卒说:你们碰到了大雨,都已经误了朝廷规定的期限,误期就会杀头。就算朝廷不杀我们,但是戍边的人十个里头肯定有六七个死去。再说好汉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取得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都说:听从您的命令。于是就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心愿。军队露出右臂作为标志,号称大楚。他们筑起高台,在台上结盟宣誓,用尉的头祭告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起义军首先攻下大泽乡,吸收民众参军后接着攻打蕲县。蕲县攻下之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部队去夺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了。在行军时又沿途吸收群众参加起义军,等到到达陈县,起义军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余人,步兵几万人。攻打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的谯门中同起义军作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议事。三老、豪杰都说: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秦王,进攻暴虐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陈胜就立为王,宣称要重建楚国。在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那些当地各郡县的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涉。

古文学习方法初探 篇7

怎样学习古文?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向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程序化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六步阅读法, 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预读其主要目标是:

读准字音, 准确停顿, 把握节奏;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具体做法是: (1) 查阅工具书, 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 (2) 根据教师范读或课文录音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 (3) 结合课文注释和语文工具书, 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 (4) 结合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从整体上了解课文。 (5) 通过解题和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体特征。

二、抄读其主要目标是:

熟悉课文, 自学存疑, 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具体做法是: (1) 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与名言警句。 (2) 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难句。 (3) 记录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难问题。 (4) 阅读或摘抄 (或作提要、目录) 与课文相关的辅助材料。 (5) 结合单元学习的提要、课文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 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三、解读其主要目标是:

通过语言分析, 具体地感知课文内容, 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思想倾向。具体做法是: (1) 结合语境, 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利用古汉语常识具体分析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3) 翻译 (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课文或课文片断, 以求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4) 课堂专题讨论, 落实重点难点, 分析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中的语言训练题。

四、品读其主要目标是:

就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技法、语言艺术、艺术风格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文学和美学的鉴赏性阅读。具体做法是: (1) 从文体特征出发, 总体上把握文章作为一种“类型”的基本特征。 (2) 比较阅读, 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对文章的具体特征和作者的艺术个性进行分析。 (3) 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 就重要的实词、虚词和语法问题撰写语文小论文, 以巩固所学知识, 强化能力训练。

五、诵读其主要目标是:

加深理解, 强化记忆, 丰富语言, 积累材料, 训练语感, 培养素质。具体做法是: (1) 在理解的基础上, 反复朗读, 力求熟读成诵。 (2) 朗读品味, 背诵名篇、名段和名句, 准确记忆。 (3) 扩展阅读, 研读与文章相关的材料, 扩大知识面以求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 (4) 整理学习笔记, 编写学习小结, 以突出重点难点。 (5) 指导写作读后感想或思想评论, 以求陶冶情操。

六、背诵全文, 以背促理解, 以理解促背。

上一篇: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下一篇:我国现行担保制度中保证期间有关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