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2024-07-30

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共8篇)

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篇1

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思考论文

林业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因此,林业发展要注重科学发展,实现生态建设、安全与文明的协调发展,促使林业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的全面发展。

1城市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1.1将建设范围扩展到整个市域范围

当前,现代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而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扩展。因此,城市绿化建设必须逐渐拓展到整个市域范围,兼顾周边生态的协调发展。

1.2规划中深入探讨城市林业相关的现实问题

城市林业规划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城市和人的需要。因此,要探讨与城市林业有关的现实问题,如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立足未来,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如建造防护林、隔离林等。

1.3选择因地制宜且注重森林生态整体性的发展模式

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等条件。因此,对于城市林业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城市森林建设,在发展注重片林作用的同时,还要发展林带的功能,也即是发挥森林生态整体效应。

1.4服务主体上突出城市和人的地位

城市林业的主要任务是为城市和人来开展的。因此,在发展方向和定位方面,要满足二者的需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林业的各种需求,以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1.5重视配套重点建设工程城市森林建设要重视规划,以林业为主导,实现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安全体系。

2规划原则

2.1注重生态优先、以人为本

城市森林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态保证。城市林业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将生态建设作为主线,形成以生态公益林为主体的生态保护屏障,发挥其在生态改善、环境改变方面的功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森林的需求,使其发展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

2.2注重效益,形成产业

对于城市林业,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还要实现自身经济效益。不同的城市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发展具有地域特点的林业产业,实现协调发展。

3总体布局原则

3.1以城市发展为前提,体现人的思想

城市林业要结合城市发展实际,以城区为重点,进行各市区的协调和整体规划,发挥森林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作用,创设更加和谐的生态环境。

3.2立足整个城市,实现与周边的协调发展

城市林业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立足整个城市市域,突破区域限制,结合生态区域划分进行整体布局,分区进行。

3.3统筹规划林水,建立生态网络

要以当前现有的水体、森林等作为主体依托,形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挥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作用。对道路、水系、防护林带进行全面建设,与水体相结合,构成城市林业的生态保障林,为城市生态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3.4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对于城市林业的发展,要突出地带性,形成以此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景观的丰富性。在植物选择方面,要注重森林生态效应的提升,尊重地带性特征突出城市特色。

3.5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产业化

林业产业是林业富民的重要方面,有助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要结合城市特点,发挥比较优势,结合市场需求,确定林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模式。

3.6注重对历史的传承,发扬绿色文明

对于城市的发展,需要与城市发展历史、文化进行有效融合,重视文化古迹的保护,加强名木、名胜区森林的有效防护,顺应现代文明的发展,发展纪念类文化林建设,丰富森林文化的内涵,发展绿色文明。

4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的作用是为了发挥指导作用,规划需要围绕目标进行操作,既包含定性的.要求,也要有量的标准。

4.1目标要具有指导现实的针对性

不同的城市要正视自身的不足,围绕其制定目标,明确问题的症结,是布局不科学,还是质量不高,还是不具备较强的产业基础,抑或是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多样性需求。也就是说要针对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合理的目标。

4.2促使系统具有完整性

目标要涉及林业发展的诸多领域,如生态、产业、文化等,要明确重点,进行大量发展。

4.3目标要具有可行性

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保障作用,也就是说,实际上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4目标要具有长远性和前瞻性

目标在针对现实问题的同时,还需对其进行合理的预期和预测,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定有效的预防举措。

5结语

城市林业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意义重大,有助于提升城市品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林业发展具有长期性,需要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发挥其对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作用。

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篇2

1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1.1 平行性

城市总体规划主干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干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均从属《宪法》行政法,法律地位平等,即平行关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明确指出了城市总体规划应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城市用地建设规模需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的建设用地规模来制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同样有规定,即城市总体规划、镇乡总体规划等编制需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参考法律条例,两者存在平行性的协调关系。

1.2 交叉性

参考《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内容,提及了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归入城市与县级人民政府驻地镇总体规划。在行政区域规划角度,行政区域整体囊括了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要统筹部署行政区域中的全部土地。所以,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相应范围从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区域范围。规划角度来说,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交叉性体现在:城市土地利用。城市总体规划着重于划分城市用地功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着重于科学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因此,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协调统一的关系。

2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矛盾

2.1 用地规模的统计矛盾

分析城市用地规模,范围主要包括部分非建成区和城市建成区(水域、未开发地、河流等),而土地行政主管单位只针对城市建成区展开了统计。分析城市用地规划面积,城市总体规划明确的用地面积为预留建设用地、企业污染区、期末建成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明确的用地面积为计划内期末城镇发展具体土地利用面积。两者在用地规模方面的统计矛盾,表现在用地分类机制的不同。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遵循《村镇规划标准》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属于国家强制性规范;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分类则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两者所采用的国家标准存在部分矛盾,例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BJ-7居住用地面积,含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与管理、中型住宅等用地,为一级地类中部分二基地类。

2.2 用地规模的预测差异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和期末城市人口指标对期末城市用地规模的规划起决定性作用。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选择的城市人口统计、预测手段及期限、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等方面均不同,容易导致预测城市用地规模数据出现差异。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参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实行》,提出城镇人口包括市镇内居住时间超过半年的人口。因我国国情较特殊,常住性流动人口在现代城市人口中占据较大比例。城市总体规划中基期年人口基数为常住性流动人口、农业与非农业人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为公安单位归纳的机械与非农业人口,较于城市总体规划而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期人口明显较低。基数的差异无法保证规划期末人口预测数据的一致性,难以协调两者的规划用地规模。

3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发展

3.1 基础协调思路

要求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视,最佳方式为统一编制、协调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其作为专项区域规划,实现对两者矛盾的调和。但该方式缺乏区域规划法为法律依据,没有显著效益,时间与资金的投入较为庞大。为满足城镇化建设需求,需要政府方面统一编制不同层次间的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包括省域、市域、县域,针对地区城镇建设制定科学方案,精准定位城市发展重心。以城镇为中心制定小规模规划,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打下基础。积极参加城镇体系每一环节的论证、审核与评估活动,确定各级城镇的具体发展规划与规模指标。

3.2 技术规范的协调

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标准为基础加以协调,进一步明确两者使用的数据统一性。统一规划相关标准、规范、技术方式与编制手段,进而实现基本数据和指标的协调发展,协调内容包括以下三点:(1)城市规划区面积。如果城市规划区面积过大,会增加城市规划行政单位的管理难度,加剧土地管理单位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冲突。因此,城市规划区面积的划分,要切实考虑城市的建设发展需求。(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指标。要求从现实城市的建设发展视角出发,对用地条件合适的城镇建设用地,可适当放宽控制指标;但是,要加强对普通城镇、乡、集、村庄建设用地的控制。(3)用地分类指标。明确划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城镇、村庄与矿用地建设,满足国土资源管理要求,科学调整用地分类指标;在规划区域外则可以选择全国土地利用分类法,缓解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间的矛盾,为两者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统一规划人口指标。

3.3 城市发展方向的协调

为保证城市发展规模与方向的合理性,要首先明确城市性质,结合国情,加强对城市用地建设中耕地的保护。同时,要参考地区内土地评价内容的合理性,根据现代化城市中基础设施的建设状况,在保护基础农田的同时,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合理拓宽基础设施建设与宜建范围。

3.4 用地布局的协调

城市总体规划着重布局城市中心区域,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进一步精细。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着重考虑城市的宏观性,明确整体行政区域中的城市中心、基础设施项目、工况项目的用地布局与范围。所以,两者的协调发展,要求城市总体规划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内容,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宏观调控,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对城市规划内不同建设用地的微观调控。

3.5 保障实施的一致性

在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求政府方面严格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统一协调经济建设和资源、环境与人口。全面运用法律、行政与技术内容,加大规划推广力度,科学评价实施流程和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规划公示体系,公开规划管理内容,激发公众积极参与的热情,有利于提高政府方面的工作质量与效率,防止违反规划现象的出现,促进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乡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求科学部署并协调城乡产业结构,以城乡一体化为前提条件,实现标准、规范、方式、审核、管理与实施编制的协调性,因此,相关人员应当高度重视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发展,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以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美萍,黄义忠.基于空间布局吻合性的芒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34):296-298.

[2]龚华,李贵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转型研究——基于深圳市的经验与启发[J].城市发展研究,2015(12):151-152.

[3]叶朝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的可行性探讨[J].环球人文地理,2015(12):179-180.

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篇3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比较;协调

前言

我国现行的规划种类众多,由于受专业限制、价值取向或者沟通不畅等因素的影响,规划之间存在多种差异,譬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两规”都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作用重大。但是,由于在编制思路、规划范围、人口统计口径和土地分类体系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两规”在许多方面难以协调。然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成熟、严谨的规划,“两规”在某种程度上要为城市健康、和谐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两规”在实施中必须要进行衔接和协调。

1“两规”概述

1.1城市总体规划

为了指导城市有序发展并提高城市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编制城市规划,几经发展和完善,于1989 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通过了《城市规划法》,从此,我国城市规划事业走进法律时代。2007 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通过了《城乡规划法》,废止了此前的《城市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情况、资源条件和现状特点,并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更快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科学使用城市土地,规划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时间内的安排和部署。

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为了经济目的和社会目的,对土地资源进行长期的或周期性的开发利用活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规划内,根据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编制,1986年颁布的《土地管理法》使我国的土地利用規划进入快速发展时代。而后,经过多方人士的努力,在不同层次进行探索、研究,最终基本建立了覆盖国家、省、市、县、镇(乡)的五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2“两规”分析比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协调,然而,“两规”在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分歧。

2.1编制思路不同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建立在城市的资源、经济、地理位置、产业政策、历史发展等因素之上,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提出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是根据上级下达的指标,对新增耕地面积、占用耕地面积和净增耕地面积进行规划和控制,从而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城市总体规划从需要出发, 着眼于发展,属于无制约规划;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在刚性控制,属于控制规划。

2.2规划范围不同

比较分析“两规”的规划范围,可以看出,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存在“点与面”、“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行政区域可以划分为全国、省、市、县、镇(乡)五级,可以规划和控制辖区内的全部土地,特别是耕地;而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区域主要是市区以及城市周边区域,不可能覆盖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

2.3人口统计口径不同

城市总体规划统计的人口主要包括建成区内的农业户籍人口、非农业户籍人口和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计的人口主要包括建成区范围内的农业户人口、非农业户人口和集体户人口,不包括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两规”中人口统计口径不一致,前者往往大于后者,这对两种规划的实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4土地分类体系不同

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全国土地分类》进行土地分类, 用地类型具体划分为3个Ⅰ类、10个Ⅱ类和52个Ⅲ类。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分类, 用地类型具体划分为10个大类、46个中类和73个小类。

3“两规”协调分析

3.1协调指导思想

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基本出发点,再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可确定“两规”统一的指导思想。例如祁连县在科学分析祁连县县情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两规”指导思想。

3.2协调规划范围

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条件建设区,故可调整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使“两规”确定的范围相协调。例如祁连县将农田划定为禁止建设区,同时提高“两规”空间布局指导性和约束力,维护生态安全。

3.3协调人口统计口径

以祁连县为例,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计方法,将周期由半年改为一年,同时统一采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人口为统计对象,进行城市人口规模统计,顺利协调“两规”人口统计口径。

3.4协调用地分类标准

鉴于“两规”的用地分类标准不同,建议从“两规”中二选一,作为分类标准,调整和完善另一规划的用地分类,以便“两规”协调、统一。

4祁连县“两规”协调实例

祁连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机协调“两规”成果,引导人口、产业向交通干线沿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城镇集聚,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1祁连县总体格局

祁连县以乡镇为基本划分单元,结合一定的自然边界,将县域划分为农业生产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和城镇发展空间,形成统领县域发展全局的规划蓝图。

4.2协调重点

祁连县为提高“两规”的指导性和约束力,维护生态安全,通过编制思想衔接、空间管制分区衔接和用地分类衔接,进一步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城镇发展、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等多种导向并存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孙施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S].

2004.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S].

2007.

城市总体规划 篇4

一定年限内对城市市区、郊区及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地区各项发展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是战略性的发展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主要任务

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城市职能

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性质

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城市功能

城市功能是城市存在的本质特征,是城市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作用和秩序,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城市结构

是城市功能活动的内在联系,是社会经济结构在土地使用上的投影,反映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城市形态

是表象的,是构成城市所表现的发展变化着的空间形式的特征,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文化现象和过程,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城市布局形态

1集中式布局的城市:网格式、环形放射状

2分散式布局的城市:组团式、带状、星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

3集中分散相结合:早期集中式,后期分散组团式发展 土地适宜度

又称土地生态适宜度,指在城市可能发展范围内土地的利用方式对生态要素的影响程度,或是生态要素对给定的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状况、程度。城市土地适宜度规划主要内容

1根据城市已建及待建区内土地利用的自然及现实状况,对土地的生态适宜度进行分析评价

2根据生态适宜度制定城市经济布局原则,确定相宜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

3根据土地评价结果,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的规划布局 4根据城市气候特征和居民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进行绿化布局

5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理论,保持维护、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程,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

6根据生态经济的基本原理,研究城市社会、地域分工特点,进行城市空间的生态分区,并指出各区经济主导发展方向和生态特征 城市生态规划

意为对城市的生态系统所做的规划,与城市生态相关的整个系统——环境、人口、社会、文化、经济等的生态状况作为一个整体,都是城市生态规划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内容

人口适宜容量规划,土地利用适宜度规划,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生物保护与绿化规划,资源利用保护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

又称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核心内容仍为城市规划,只不过是带着生态的理念、眼光,利用某些生态规划的技术手段去进行城市规划。内容

1通过对城市、区域、国家不同地域空间层次的规划使城市与其补给区域相平衡 2通过物质空间规划,生态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使城市未来的发展形成一个整体的方案,将城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

环境效益紧密结合起来 3通过对城市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总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因素的分析,论证来确定城市的规模、城市的结构和形态 4通过对土地开发度的评价、土地适宜度的分析和土地承载力的测定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合理布局

生态城市规划与传统城市规划相比的特点

区域性、系统性、动态性、综合性、生态导向性 城市远景规划

是城市扩展到稳定阶段对城市总体发展做出的结构、布局、形态的设计与安排。原则:

1)远景规划必须研究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使它在时空上具体化,但这本身不能代替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远景规划重要在于远景的空间结构性部署,它应知道城市总体规划,但它不能代替传统的总体规划 3)远景的结构安排要相对稳定,而战术的处理要留以足够的灵活性。为此,远景规划宜粗不宜细,重点是把握城市发展的大方向、大结构,其余留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去深化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 城市用地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既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建设用地 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城市建设用地

第三讲 城市总体规划 篇5

一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背景

城市规划在编制的过程中应突出综合性、政策性、超前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着城市总体规划一方面解决着城市发展的技术性问题,另一方面还传接着国家和地方的方针政策,并且这种传接过程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往往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规划应该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

1.1 国家政策和宏观背景

城市总体规划作为一项政府职能,必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编制和实施,做到依法规划;同时,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也必须考虑及兼顾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切实落实国家方针政策,行业规范和地方实施细则的指导意义。

1.1.1 国家政策和部门法规体系

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提出“我国推进城市化的条件已经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1.国家政策

1)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背景 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 2)国家产业背景

国家产业政策1990年以来集中在6个方面: 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二加强基础产业,努力缓解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严重滞后的局面 三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

四合理调整对外经济贸易结构,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五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新产品的开发 六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3)国家经济政策背景

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消费结构升级、宏观调控等 4)国家土地政策背景

节约用地、保护耕地是我国土地政策的核心。正确处理“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关系。近期,我国土地政策收紧,对用地审批进行严格审查。

此外,国家其他政策,如财政政策、农业政策、房改政策等的调整对城市总体规划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2.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1)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实施性行政法规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文物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等

3)地方城市规划法

《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 4)城市规划行政规章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5)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6)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 《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等》

1.1.2近期大政方针对城市发展的宏观指导

1.城市各类开发区的管理规定

2003.12.30出台《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通知,“对各类开发区进行整改,坚决纠正违规擅自设立开发区、盲目扩大开发区规模的现象,切实解决开发区过多过滥、违规用地等突出问题,促进开发区规范、协调地发展”

2.城市建设中的有关规定和限制

2004.2.12发布《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通知中与总体规划有关有两项内容:

“一是暂停城市宽马路、大广场的建设,各城市一律暂停批准红线宽度超过80米(含80米)的城市道路项目和超过2公顷(含2公顷)的游憩集会广场。”

“二是规范城市广场、道路建设规划,原则上,城市游憩广场的规模,小城市和镇不得超过1 hm2,中等城市不得超过2 hm2,大城市不得超过3 hm2,特大城市不得超过5 hm2;城市主干道包括绿化带的红线宽度,小城市和镇不得超过40m,中等城市不得超过55m,大城市不得超过70m,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城市主干道确实要超过70m的,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专项说明。”

3.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

2003.2.28,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其中对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划要从全局出发,按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认真确定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确定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空间布局,确定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开发的地区,明确控制的标准和措施,确定重点发展的小城镇,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和措施”

4.城市规划内容的有关确定

2002年8月29日,建设部印发了《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

《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指出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明确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提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安排的意见。近期建设规划为5年,原则上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年限一致。

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1.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2.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

3.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去等相应得保护措施。

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性内容包括:

1.提出对对外交通、城市道路、市政公用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实施时序意见。2.提出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实施时序的意见。

3.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化、城市广场等治理和建设的意见。4.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指出:本规定所称强制性内容,是指省域城镇体系、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1.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分滞洪地区、以及其他生态敏感区。2.省域内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3.涉及相邻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包括城市取水口、城市污水排放口、城市垃圾处理场等。

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1.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区。2.城市建设用地,包括用地规模、发展方向等。3.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5.城市防灾工程。6.近期建设规划。

1.2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求

1.2.1 城建部门的要求

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体现在区域协调的各个方面:

1.区域人口和用地指标的协调 2.区域基础设施的协调 3.区域环境建设的协调

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1.用地布局方面 2.功能分区方面 3.市政公共事业方面

4.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方面

5.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机制方面

1.2.2 地方政府的要求

地方政府是城市开发的主体,是城市开发的最大获益方,在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往往更加强调物质规划和主观规划。

1.夸大经济发展首要位置 2.迎合领导意识

3.过分强调与地方规划设计部门或单位方案结合

1.3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的特殊性

1.3.1 审批程序的特殊性

目前城市总体规划审批周期长,一方面与规划审批的内容复杂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规划审批制度有关。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制度,不同规划的审批主体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

第二十一条

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本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以外的设市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中市管辖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城市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在向上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

城市分区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城市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编制分区规划的城市详细规划,除重要的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外,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总体规划审批的一般程序:

前期工作、申报工作、审查工作和报批工作

二 城市总体规划程序

2.1 调研阶段 2.1.1 项目委托对话

1.提出要求,包括:编制、修编和修改三类。其中修编是目前规划市场的主流。

中小城市的总体规划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1)城市发展需求 2)行政区划调整 3)城市地位变更

2.项目接洽,对项目技术深度和收费标准的谈判。

1)现场踏勘:包括城市区位、地理特征、城市结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城市

重大基础设施现状及布局意向。

2)广泛交流:通过各种座谈会(市委市政府会议和规划城建专业部门会议)深入了解城市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资料分析:上版总体规划及实施情况、地形图精度覆盖范围及测绘时间、地方城市规划的各项成果

3.签订合同,项目准备书(P38)、合同书。

2.1.2 现场踏勘

1.现场踏勘

1)市域踏勘:各个下辖县、市区城关镇、重点镇和有特色的一半镇的规模、职能、特性、经济基础与产业结构、发展潜力、交通条件和资源区位优势等内容。2)中心城区踏勘:为绘制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图作准备

2.部门访谈

1)分类召开座谈会 2)部分部门补充访谈 3.周边城市调研 4.广义资料收集

2.1.3 基础资料汇总

1)电子资料汇总

图件和文字,首先明确工作地图、核对坐标系和比例尺,其次建立资料库。2)文字资料汇总

将各部门提供的行业资料汇总。3)座谈及访谈笔记汇总

座谈会会议录音记录整理纪要,结合访谈撰写总结,作为现状原始素材。

2.2 初步构思阶段 2.2.1 现状分析

1.绘制现状图

通过现场踏勘,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AUTOCAD绘制城市建成区用地现状图。

2.量化统计分析

1)横向分析:一般应用于经济指标分析中,通过对周边城市、同等规模城市或发展历史、地理环境类似的城市的相同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所规划的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存在问题。

2)纵向分析:包括用地数量变化分析、历年经济指标变化分析、历年人口变化分析等内容。

3.分类汇总 根据项目组小组成员的专业背景,分工汇总一手资料。

1)人口与经济类分析:包括财政收入、GDP、人均GDP、城市人均收入、农村人均收入、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中的支柱产业、现状产业布局、人口综合增长变化趋势、城市化水平及发展动力。通过分析,掌握城市社会经济基础、实力和发展前景。

2)交通类分析:包括对外交通和城市道路两类。其中对外交通具体包括铁路、公路、民航、航道等现状和规划意向。在市域范围内还要明确公路网结构和大型站场选址。城市道路主要包括城市道路结构、各项道路指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统计、中药交叉口、各类站场以及加油站、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现状和发展意向。通过交通分析,提出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3)用地类分析:主要包括现状建设用地平衡、对照历史形成用地增长模式图,分析城市各类用地投入的变化情况和规律,系统分析各大类用地的现状问题和规划意图,包括居住用地,工业仓储、绿化、公共设施。

4)城市重大近期项目和意向分析:通过座谈和分析了解到的近远期城市意向项目,如行政中心的搬迁、新区开发、工业选址、大型市政工程项目,初步掌握项目位置、占地规模和启动时间。

5)城市市政工程分析:主要包括城市给水、污水、雨水、电力、电信、供热、环保卫生、综合防灾系统的分析。

4.现状分析汇总

1)建立用地平衡表

根据标准规范,城市用地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分为10大类、46种类、73小类。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划分应以中类为主,部分用地划到小类。

2)城市问题小结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和大城市总体规划相比,更注重解决城市现状问题,其次才是发展问题。城市现状问题的把握直接影响城市用地布局方案,规划师一般从经济发展、用地结构、用地布局矛盾等三个方面深入分析,通过各项数字指标,阐明城市现状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3)城市规划依据的确定

国家的相关政策;地方实施细则或建设部门政策;地方区域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规划、都市圈规划)作为指导性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专项规划成果也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考虑。

4)规划范围的确定 按规划的内容确定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范围为整个市域范围 城市总体规划工作范围为中心城区

战略研究的范围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国、省、周边城市地区。

5)规划期限的分解

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是20年,近期规划一般5年,2005年以前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以15年为周期,即以2010年为近期,以2020年为远期,2020年以后为远景,2005年以后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可按20年周期顺延。

6)城市发展目标

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是针对城市问题的总结和城市经济实力的判断而得出的,包括经济发展目标、城市规模、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并以此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和发展时序。

2.2.2 初步方案构思

1.根据城市不同的发展方向选择确定的多种方案,一般称东方案、西方案、北方案和南方案。

2.依据城市的不同发展速度确定的多方案方式:稳步发展型方案、加速发展型方案和跨越发展型方案。

3.依据重点要解决城市主要问题确定的方案方式:交通疏导型方案、新区开发型方案、生态涵养型方案。

实际工作中往往综合三种方式,以1,2,3。。,选定3-5个方案对比,就城市发展方向、主要门槛、城市结构、开发成本、路网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等进行对比,选定最终方案。

例如:

编号

方案

发展方向 主题

经济基础 城市结构 交通布局 城市发展轴 工业格局

城乡区域联系 用地规模

主要开发门槛 景观格局

2.3 规划协调阶段 2.3.1 与委托方协调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般由地方城建部门或规划部门代表人民政府行使委托任务,并负责提出规划目标和规划要求,与设计单位商讨规划深度,同时监督协助编制方编制规划的全过程。

对于中小城市,城市的发展前景因区位条件和市场条件而呈现地域差异大的特点,规划深度和内容也有所不同,以下5个方面要与委托方协调:

1.规划目标的协调

中小城市政府对自身城市发展的期望较高,往往提出过高的目标要求,主要体现在人口、用地、城市化水平等指标及形象工程用地标准上,而过高的指标将造成城市不切实际的发展,使基础设施投入过度超前,浪费了有限的资源。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技术人员不仅要熟悉国家宏观指导政策、城市发展的大背景,还要掌握城市本身所处的区域环境,资源条件,历史传统,发展优劣势等基本情况,科学推导发展目标。

2.关于总体规划人员的协调

委托方对编制人员的挑剔,从两方面入手解决:

1)阐明规划小组的历史成绩和经验 2)提交给委托方详实的项目准备书

3.关于总体规划内容和深度的协调

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特色,规划深度和侧重点也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以下几项内容,以专题研究或专项规划形式表示:

1)生态环境及环境容量研究

2)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研究

3)区域定位和区域分析研究(城市发展战略研究)4)城市特色研究

5)城市化与城乡协调研究 6)其他专项研究

《城市规划编制规范》

《江苏省城市规划编制要点》中明确提出专题研究方向,包括城镇发展的区域定位,产业发展及其空间选择,城乡人口迁移与分布的机制和趋势,城镇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实施对策研究以及重要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4.关于总体规划程序的协调 按照《规范》,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定程序一般分为纲要评审和成果评审两个阶段,这两项成果评审在中小城市均由省建设厅组织,直接按照这个程序,会造成地方意见过多,因此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程序应增加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初步方案汇报会

向地方政府汇报现状调研情况和主要分析结论,阐明规划程序和构思,详细说明比选方案的成本、发展方向、城市结构、重大用地调整等内容,以框架介绍为主,提交规划目标(经济发展目标、人口、用地、城市化水平等),以粗线条表示,精度误差可在10%-20%。

2)准纲要汇报会

3)准成果汇报会

5.关于总体规划进度的协调

城市总体规划的周期一般为8-12个月,一般增加1-3个月的时间以满足不可预测因素带来的实践延误。

2.3.2 与评审审批方协调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评审方由所在省建设厅承担,因此,总体规划编制组进驻现场前后应在几个阶段与建设厅主管规划评审的部门和人员接洽。

1.进驻现场前后的协调——了解地方建设部门的要求

开始调研时,应要求委托方出示省建设厅同意该城市修编总体规划的涵或通知,正式步入法律渠道。不同省份对各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有成文或不成文的特殊要求。例如,江苏省建设厅对长江沿江城市有沿江统一开发规划的要求,对省域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有不同的经济发展目标、城市化水平目标及用地标准等。

2.纲要汇报前的协调——对规划要点的协调

纲要汇报前有许多关于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包括规划期、规划范围、城市性质、城市发展方向、城市规模、城市发展战略等内容,要与建设厅主管规划人员接洽一次。

3.成果汇报前的协调——对规划成果修改内容的协调

2.3.3 与合作方协调

编制总体规划的合作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委托方同时邀请多方合作总体规划形式,简称分工合作式;二是编制方就单方面问题邀请专业部门或人员参加的形式,简称协助合作式。

1.分工合作式

为更加科学合理的编制总体规划,编制方通常会聘请不同的设计部门分担部分总体规划的工作,按主要内容分类,包含城镇体系规划、用地布局规划和工程设施规划三类。按不同的专业背景分,经济地理专业人员擅长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专业人员擅长用地布局规划,市政工程专业人员擅长工程设施规划。

2.协助合作式

2.3.4 与地方各专业部门协调

1.召开座谈会 2.部门访谈

2.3.5 与公众协调

1.公示展览 2.问卷调查

2.4 修改完善阶段

经历了各个阶段的规划协调工作进入修改完善阶段,从外业转向内业,从座谈转向总结,并最终确定深化方案。

2.4.1 意见整和

各方的意见都代表着单方向的利益,汇总、整理,分三类意见: 1.明确听取意见修改的(规划工作中的失误)

2.对部分意见改良后明确修改的,即一定幅度的修改 3.不予采纳的意见(对规划的误解、偏差)

2.4.2 深化方案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规定了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的内容和成果:

1.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 2.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地位,原则确定市县的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

3.原则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 区范围的初步意见。

4.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 篇6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六、四十七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应当依据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人民政府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的组织机关。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相应的评估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定期评估工作。

第三条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委托规划编制单位或者组织专家组承担具体评估工作。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对其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前款规定的评估的具体组织方式,由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决定。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为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各相关部门应当结合本行业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情况,提出评估意见。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原则上应当每2年进行一次。

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评估工作的具体时间,并上报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

第七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了解公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要将依法批准的城市总

体规划与现状情况进行对照,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客观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

第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规划评估成果上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审批机关备案。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的评估成果,由省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

第十条规划评估成果由评估报告和附件组成。评估报告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下一步实施的建议等。附件主要是征求和采纳公众意见的情况。

第十一条规划评估成果报备案后,应当向社会公告。第十二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是否与规划一致;

(二)规划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

(三)各项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

(四)规划委员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五)土地、交通、产业、环保、人口、财政、投资等相关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六)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情况;

(七)相关的建议。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需要,提出其他评估内容。

第十三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对

规划实施中存在的偏差和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与政策保障措施的建议。

第十四条城市人民政府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后,认为城市总体规划需要修改的,结合评估成果就修改的原则和目标向原审批机关提出报告;其中涉及修改强制性内容的,应当有专题论证报告。

城市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应对修改城市总体规划的报告组织审查,经同意后,城市人民政府方可开展修改工作。

第十五条省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管理工作,对相关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机制的建立、评估工作的开展、评估成果的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十六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估管理工作,根据需要,可以决定对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估工作的情况进行抽查。

第十七条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上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纠正。

经审查,报备案的评估成果不符合要求的,原审批机关可以责令修改,重新报备案。

第十八条各地可以依据《城乡规划法》和本办法的要求,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评估工作办法或者实施细则。

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篇7

随着吉林市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 新建道路、小区、各类建筑物等新地名大量产生。但地名的管理显得相对滞后, 规范化的新地名的填补跟不上地物的变更、填补速度, 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有地物无地名”或者“一地多名”的现象。同时, 传统的地名管理是“先建设, 后命名”的模式, 很多暂用名称、工程立项名称随意采词, 缺少对周边地物名称的参考, 致使地名孤立, 相邻、相似地物名称缺乏联系, 从而导致地名的空间规律性不强, 且已在市内广泛宣传在先, 地名后续调整困难, 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 许多老地名迅速消亡, 恰恰是这些老地名更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相关地名规章缺乏对这些老地名的保护。

二、开展地名规划的现实意义

随着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 城市地名工作从传统的管理型走向服务型, 相对社会各界对城市地名多样化服务的需求, 吉林市地名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

1. 吉林市现状地名资源分析

不同时期的地名体现了当时、当地影响力最广的文化、民俗特色与政治经济特点, 是当时历史事件的有力见证, 承载了丰富的信息, 是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因此分析吉林市各类地名的存在起源、语种、含义、演变等形成的过程, 深入挖掘吉林市地名文化特点, 将能有效地保护地名的历史文化, 发展并合理再生利用, 更好地宣传吉林特色地名文化。

2. 地名总体布局

必须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分区要求及城市发展方向, 综合分析城市各分区的功能定位和布局特点, 对地名进行分区, 形成具有分区个性化的地名布局, 提出特点鲜明的分区地名规划导引。

《吉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2009-2020) 》确定吉林市中心城区划分为三个组团, 即中心组团、南部组团和北部组团, 因此地名规划确定地名分区分别为南部区、中部区与北部区。

同时, 以《纲要》所确定的城市道路、城市中心城区边界及松花江为基础, 对地名分区所确定的各个分区进行再划分, 分为十六个规划区块。

3. 地名通名规划

地名通名是地理实体类别属性的标识, 概括了某类地理实体的共同特点, 标志着人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认知和分类。城市地名通名体系由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两大类的通名系统组成。

由于人文地理实体的通名体系十分庞大, 为有效规范城市地名通名, 规划确定吉林市中心城区的地名通名体系由行政区划及居民点、道路、住宅区、桥梁、15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和其他需命名的大型建筑、桥梁隧道、城市公共空间的通名构成。

4. 地名专名规划

地名专名是指地名中用来区分各个地理实体的词汇, 是确定地名指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区的地名特色大多是由专名表现出来的。因此, 吉林市地名专名规划是依据相关的政策规定、命名指导思想, 对城市自然和人文两大类地理实体的专名提出采词要求。

5. 地名文化保护规划

吉林市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 城市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吉林市历经二千多年的发展, 逐步形成了沿江“S”形带状拓展的城市格局, 呈现出“四面青山三面水, 一城山色半城江”的优美城市空间形态, 其地名几经变迁, 形成许多独具特色的记载历史沿革的地名。这些是吉林市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与历史街区、历史文物和谐共存才能使古城得到完善的保护。

为展现吉林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名历史文化价值, 基于吉林市地名特色, 规划确定如下的保护对象:

(1) 反映吉林市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富有浓厚吉林特色的传统地名;

(2) 已确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或文保点的名称;

(3) 虽未确定为文保单位, 但有一定历史传承及文化价值的老桥名称、古寺院庙宇及遗址名称、有一定知名度的古代和近代建筑遗址名称;

(4) 其他具有文化内涵的老字号和老村庄名称等;

(5) 部分虽然使用时间不长、但有较深文化内涵的现代地名。

6. 地名标志规划

地名指位导向系统由各类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的指示标志构成。地名指示性标志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各类地理实体的名称标志, 其标志只包含地名名称;另一类为从属于各类地理实体, 需要准确定位的地理单元, 其标志必须包含按一定规则和顺序确定的数字序列。

为有效规范地名标志的形式和内容要素, 依据国家规范, 结合吉林市实际情况, 规划确定:

(1) 地名标志设置方式、高度、版面内容、材质、颜色、安装等严格遵守《地名标志》 (GB17733-2008) 的相关规定设置。

(2) 地名标志设置密度应确保地名标志的指位导向功能, 并包含标明街路走向的指示方向信息。

(3) 制定明确的地名导向标志。该标志应附着在地名标志的支撑装置上, 标示所示地理实体周围的平面图、单位指向等指示信息, 用于引导人们方便地到达目的地。

住宅区应在主要出入口设置住宅分布平面图, 在城市道路主要交叉口及其他合适位置设置街区图。

(4) 街、路的交叉口均应设置街路地名标志。当两交叉口间隔大于300 m时, 应适当增加街、巷地名标志的数量。其中,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应两侧设置, 十字交叉口不应少于四块, 丁字路口不应少于三块, 与胡同的交叉口可根据情况确定地名标志数量;支路以下的道路可单侧设置, 且道路两端及与其他道路交叉处的路口均应设置。

(5) 规范中心城区农村地名标志的设置。各行政村入口均应设置行政村名称的标志牌;自然村屯原则上应在入口设置该村屯名称的标志牌;村屯内凡经地名管理部门正式命名的道路应设置标志牌。

吉林市中心城区门牌主要由道路两侧门牌、住宅楼幢牌、单元牌及指示牌等构成。

7. 地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 地名信息的总量增长迅速。而人们在社会交往、经济交流、文化传播中, 对地名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 迫切要求提供标准化的地名信息。因此, 建立地名信息系统可加强日常地名的动态管理, 科学、快捷的贯彻实施地名规划, 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同时为地名规划方案的调整、续编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三、结语

因此, 通过《吉林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将有效地加强了地名管理, 弘扬和保护地名文化, 促进地名更好地为吉林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篇8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更新;编制

中图分类号:TU98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1-013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更新速度正在逐渐的增长,尤其是土地资源紧缺的发达城市,它们的城市更新极有可能会超过新增建设用地,进而成为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由此可知,城市更新对于土地资源紧缺的城市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城市选择新的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

1 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更新编制的内容分析

新增建设是我国传统城市规划的最基本的工作目标,在城市的更新规划中,通常都是作为独立的专项规划进行的。现阶段,城市更新的专项规划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的明确,而且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层次的内容也没有被列入到城市更新工作当中。城市规划中关于城市更新内容的编制以及审批要求也不是很清楚,从而无法实现城市增量建设和城市存量建设的合理结合。总的来说,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相关规定,城市总体规划中更新的重点在于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这同时也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总的来说,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城市更新范围的具体标准;城市总体规划更新的目标与基本原则;城市更新的基本方式、城市更新后的用地功能以及城市更新所涉及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等。对特别重要城市的更新最好提出单独的规划指引。

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相关文件的整理,我们发现在大城市的规划设计中,除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外,大多数城市的总体规划并没有对城市更新提出明确的控制规定[1]。

现阶段,由于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还处在“蓝图式”和“终极式”的规划层面上,而且受实践中城市更新复杂性的影响,导致城市更新完全脱离了已有的规划蓝图,进而引起规划的失效和改造无序问题的出现。由此可知,把城市更新引入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2 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更新编制内容指导目标分析

当前,虽然人们对城市更新更加的关注,可是,社会对于城市更新本身仍然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城市总体规划不但对城市的更新建设行为具有综合部署作用,而且还能够通过城市的总体规划来实现政府各个部门的有效合作,从而利于达成城市更新的基本内容。目前,考虑到城市总体规划的地位、作用以及城市更新自身的基本特点,我国大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所含有的城市更新内容的主要目标将不会是像指导新增建设那样对其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统筹布置,其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对城市更新进行指导,从而达成社会对城市更新综合性目标的认识,充分的体现出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最终实现人们对城市更新基本价值观的认可。

其次,城市更新编制也是对城市更新和城市新增用地进行有效调节的重要保证,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把城市更新作为重要的方法,进而纳入到城市发展的整体项目当中,进而实现对城市总体空间结构的科学规划[2]。

最后,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把城市的更新协作方式以及参与方式的规划方法纳入到城市的总体规划当中,进而实现城市更新编制的管理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3 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更新编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分析

我们都知道,城市总体规划是我国政府(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极其重要的政策工具,因此,其必须体现国家的目标与意志,与此同时要遵守国家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大政方针,从而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充分的体现人们所达成的基本社会共识。由此可知,城市总体规划的更新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这就需要对我国有关城市更新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总结出我国政府进行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进而为城市更新编制提供原则支持。

3.1 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明确规定,房屋征收决定的做出必须是以“公共利益”的需要为前提,否则不能开展土地征收活动。这也就是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国的城市更新必须以“公共利益”为根据。尤其是对于一些能源、交通以及水利等重点项目的建设以及重点工程的开发等,需要政府进行积极的引导。

3.2 加强对城市更新中私有财产的保护

在对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公民的私有财产,因此必须加强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防止出现损害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行为发生。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全面建立,因此,充分的发挥市场经济制度的优势,是对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进行保护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对商业性质的城市的更新,在更新的过程中,市场主体总是在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进而导致其与城市更新的其它厉害关系人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为有效的解决这种情况,政府就必须充分的发挥市场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从而有效的保障城市更新中的利益主体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补偿。此外,我们都知道,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城市更新是公权力入侵私人领域的一种典型体现,因此,在政府對私人财产权的干预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避免出现过度干预、侵害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行为。这就需要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为此,必须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公共利益的界限进行明确的规定,避免出现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损害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行为,从而实现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3]。

3.3 城市更新需要与城乡规划相一致

我们都知道城市的规划对于城市的更新有着极其重要的控制、指导作用,是对城市进行更新的基本依据。除此之外,城市规划是城市更新进行利益博弈的核心,更是保证城市更新中公共利益和公平公正的前提。因此,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必须把城市规划融入到城市更新的全过程,使城市更新的各个环节都符合城乡规划的基本要求。

城乡规划的科学编制、公众参与以及合法审批是推动城市更新顺利进行、缓解城市更新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的必要途径,更是进行社会管理的必要手段。

3.4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虽然我国的《城乡规划法》没有对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但是在城市的更新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资源的保护和城市的更新是一对基本的矛盾,是城市更新所引发的必然结果。这就需要我们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加强对历史文化等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资源的保护,从而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对战略性资源的破坏。

4 结 语

综上所述,城市的规划行为指引着城市的更新行为,但是由于城市的更新涉及范围非常的广,因而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问题。为有效的解决城市更新所引发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严格的遵循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共识,为城市的更新指明方向,从而实现城市更新的科学、有序的进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晓蓓.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更新编制内容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2013,(1).

[2] 周显坤.转型期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编制方法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4.

上一篇:励志文章:迈向自信的一大步下一篇:翻译古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