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设计

2024-08-11

城市总体设计(共12篇)

城市总体设计 篇1

1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对象

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城市整体的空间环境质量来达到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空间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部分,物质的部分主要指城市的形态、实体空间、城市景观等显性的要素,精神部分更多偏重于城市的文化、内涵、历史传统、地方习俗等隐性的要素,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城市的综合环境。

城市空间的使用者是人,城市生活的主体也是人,因而,总体城市设计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城市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人”,也就是说,人在城市中展开各种活动的要求、人的心理行为研究在城市设计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观念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作为总体阶段的城市设计,是以整个城市作为平台,研究“城市”这一层级上的物质空间环境及市民在其中的活动及心理行为需求。

1.2 《城市的印象》所提供的方法与理论

凯文·林奇在他的《城市的印象》中向我们描述了一种方法:通过观察者在现状城市中的观察,再记录下观察者的视觉感受,以此作为个人对城市的“印象”,也就是城市针对个人的“可识别性”,通过分析、归纳,建立一个城市的“公众印象”[1]——即大多数人对一个城市的主要印象。进而通过研究,确定了构成公众对城市建立印象的五个基本要素:道路、边沿、区域、结点、标志[1],这些要素也就是在对城市的空间环境研究中需要把握的基本要素,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是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凯文·林奇认为,能够使公众建立深刻印象的城市,必然是上述五个要素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且相互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凯文·林奇认为,印象构成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是共同作用的。印象是一个连续的场,一种构成因素变化的干扰会影响其他所有的因素,识别一个目标不仅要依靠其自身的形状,也要依靠整个脉络。

印象同时是变换的,所容面积的不同、视点、时间、季节的变化会使印象发生变换。城市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印象的持续,因为原来印象的不断变化会使人产生行动和感情上的紧张。

1.3 凯文·林奇理论的运用

在我国现阶段规划体制下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实践过程中,应该结合设计的具体对象有机的将凯文·林奇的理论结合到实践中来,做到更有效的对城市的空间环境进行控制与塑造,提供市民良好的生活空间并得到良好的心理感受。

为更好的使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增强,同时结合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体系下城市设计编制的具体情况,我们有必要将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设计的五个要素结合具体对象进行深度的理解并拓展,更加明确、细致的控制城市的空间环境质量。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凯文·林奇提出的建立城市印象的要素是与具体的研究对象相联系的,一些城市级的节点,在针对城市地段进行研究时它就是一个区域,所以要素的概念是相对的。同样,建立印象路径的道路以及边沿、标识等要素也有层级关系,针对城市和一个具体地段,我们所关注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我国的总体城市设计研究时,应该把握住我们关注的重点,建立清晰的层级关系,灵活的运用凯文·林奇的理论和方法。

1)凯文·林奇所谈到的道路,按其在城市中的作用可以分解为若干方面:它是建立城市印象的途径,是城市景观组织骨架,其中可分为不同层面的景观轴线以及一些次要的起连接作用的线性要素;一些重要的道路同时也是(城市的、城市内各区域的)边沿,因而它们也是城市中重要的界面;当连接节点、标志点时,道路扮演着视线通廊的作用;作为与城市中的实体空间(建筑、构筑物等)对比的一种空间形式,道路同时也是开敞空间的一种形式。

2)边沿作为一种线性要素,首先反映为城市的外围轮廓,是城市最重要的界面,研究的问题牵涉到城市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城市内部各区域高度所决定的天际轮廓线;城市内部各区域的边沿同样反映为一种界面关系,同时影响着景观轴线的形成。

3)城市内部各区域形成的条件是使其具有各自的特征,从城市景观的角度来看则反映为城市的景观分区;各分区的形成依托于内部的建设密度的控制、色彩控制,高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一些分区的特色;各分区往往还利用一些开敞空间构成该区域的空间组织中心;各自具有一定特色的区域要共同构成整体的城市,区域间的联系尤为重要,绿化系统往往可以使相互间的联系自然而富于生气。

4)节点在城市中起着重要作用,景观节点是人们认知城市的窗口;城市的门户空间也是重要的一种节点的类型;节点在城市市民的游憩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5)标志往往是富于特征单一的形体要素,建构城市的标志体系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建立,并有利于人们对城市的认知。考虑视点的因素,伴随着标志点的往往还有视线通廊的建立。

2 中国现阶段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框架

基于对国内外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发展的认知和一些具体实践项目的了解,并结合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初步提出我国现阶段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框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的理论依据

1)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全过程,总体规划阶段同样有必要进行城市设计的研究;2)城市设计是为提高生活质量所进行的城市形体空间艺术的塑造,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城市职能、审美走向、自然生态的作用,创造出舒适、方便、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3)城市设计的目的是唤起人们对城市综合环境问题的关注,具有塑造、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生活环境的职能。

2.2 进行总体城市设计的指导思想

1)探讨我国现阶段新形势下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城市设计作为重要的补充手段与总体规划相结合;

2)注重生态和环境意识,使城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轨迹;

3)通过城市设计来增强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发展控制的可操作性;

4)“以人为本”,创造适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舒适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2.3 城市总体设计的原则

1)注重分析城市及周边环境特征,进行针对个体城市,突出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

2)城市设计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互协调,相互反馈,把握城市总体规划思想,进行互动的城市设计编制;)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对城市总体进行城市设计,横向为

3)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对城市总体进行城市设计,横向为总体层面的城市各系统的综合研究,纵向为总体—局部—个案的系统研究。

2.4 总体城市设计的目标

1)根据城市特征及环境特征,结合地理、历史、人文特征,创造富于特色的城市综合环境;2)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的城市综合环境;3)创造高品位的城市生活空间,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框架可以大略归纳为:在一定的理论依据的指导下,通过对城市现状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查、分析研究工作;明确相对于城市的城市设计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通过一定的手段与途径(包括对收集的基础资料的分析、研究、整理,确定特定城市的城市设计的内容和深度,进行城市设计层次的分析研究,提出多方案综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等);提出总体城市设计成果,成果应包含不同的层面,有总体层面(该阶段城市设计的主要成果)、分区层面、局部重点地段层面,相互间是一种在高一级层面控制指导下进行深化、展开提出意向性的低层面成果;城市设计的成果再通过一定的手段与途径(包括:将城市设计统一纳入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动态设计,分步实施;对重点区位特定的开发强度的控制;对重点地段在规划管理上特定的要求;为下一阶段的城市设计或建筑设计留下充分的创作余地等),进入实施阶段或对下一层面的城市设计发挥控制指导作用。总体城市设计同总体规划一样有相应的设计指导期限,每次城市设计实施后的具体建设情况都将作为下一次城市设计的基础资料,进行及时的分析、研究、改善,使城市设计工作成为动态的对城市建设产生指导作用的法定文件。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M].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6,14-22,41-76.

[2]李建斌,张满新.一种基于符合学理论的认知城市方法[J].山西建筑,2009,35(18):12-13.

城市总体设计 篇2

一、设计题目及目的题目:设计单建式地下停车场(地下二层)与地下商业街(地下一层)相结合的两层地下建筑。

目的:

1、了解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内容和规划原则。

2、通过地下停车场及地下街的设计掌握这两种功能要求不同的地下建筑的建筑结构、功能形式以及防护等级的规划方法。

3、通过绘制地下停车场、地下街平面图以及相应剖面图等,巩固提高CAD绘图技能。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地下停车场平面图、地下街平面图、地面平面图、停车场出入口坡道剖面图,整体坡面图。

2、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平面布置构思以及相应说明。

3、说明查阅的资料及参考文献。

三、设计资料

本课程设计为单建式地下停车场(地下二层)与地下商业街(地下一层)相结合的两层地下建筑。工程选址于两主道中间大型广场下部。地下停车场主要解决城市地面停车困难问题。地下商业街主要为周边居民提供购物,就餐,休闲娱乐等服务。耐火等级为1级,防水等级为1级,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框架结构。

地下停车场总建筑面积4000㎡,停车总数70-90辆,外墙采用3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并在外围设置防水结构。柱子一律采用600㎜×600㎜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柱子。内部采用240mm厚的砖墙来隔断空间,其中男女卫生间用120㎜的卫生隔断。

地下商业街总建筑面积4000㎡(含下沉广场)。外墙采用3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并在外围设置防水结构。柱子一律采用600㎜×600㎜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柱子。内部采用240mm厚的砖墙来隔断空间,其中男女卫生间用120㎜的卫生隔断。

城市总体设计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编制

1 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的约束力度不强,政府有关部门均可以根据当地土地性质等进行自我调整。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政府易受客观因素影响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导致建成建筑与规划功能、结构严重不符。当然,不排除规划结构本身有不合理的地方。

1.2 两规的衔接不够。城市总体规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对城市内的建筑用地结构、布局、功能等进行规划,可以说仅仅是部分用地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全面性的,是对该区域内所有土地结构、布局、功能等的规划,对各部分用地均有规划、制约作用。两规规划时参考的依据不同,在规划范围、用地规模、规划结构等方面具有冲突,衔接困难。

1.3 两规总体规划编制审批所依据的规范、标准和程序过于僵化,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例如,以城市人口为参考依据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会忽略城市人口的流动、分布、构成等,规划建筑的设施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做不到城乡统筹,在公共设施容易引发冲突。

2 总体规划编制如何改进

2.1 应满足社会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重心由農业化变为工业化,对城市以及所属区域建筑需求增大。城市总体规划应主要注重中心城市的规划,然后关注城市周边及相邻乡村的规划,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小区规划及各个小区之间的联系。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区域内的所有土地资源应合理规划,城市、乡镇、农村规划要有一定的协调性,各个区域土地规划的结构、功能等要关联和谐,为人们工作生活提供便利。

2.2 增强总体规划编制的灵活性 两规编制的审批均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受法律法规的限制需要按规定更改,也易被政府审批人员因各种因素打回,而在这期间,区域内的可利用土地资源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需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方便更改。另外,两规编制的格式、内容等应根据制度、政策的更新,以及城市的发展状况及时进行修正。

2.3 精简规划内容 两规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城市内、区域内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包括建设的建筑类型、结构、功能,交通道路如何分布,居民住宅建设区域等。例如住宅、办公楼、公交站、旅游景点是城市的主要建筑,所以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注重这几点的协调、规划,对不必要的建筑可以排除在规划内,在城市内形成住宅、商业集中区,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布局合理,做到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

2.4 增强两规的兼容性 城市总体规划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是核心内容是对土地的利用,而且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内容落实到实处都归于对土地的利用。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的建筑用地进行规划,注重城市建筑的结构,规划注重细节,有一定的局限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区域内所有土地资源进行规划,规划注重大局观对细节要求不高,而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兼容性强。同时城市总体规划还应注意对城市内自然资源的保护,发展城市绿色经济,减少城市内空气、噪音污染,降低对城市资源的浪费,从细节方面着手构建节能环保城市。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除了要包含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还应注重区域内其他地域的土地资源规划。

2.5 缩减两规编制时限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城市土地资源的规划日益严谨。我国两规编制一般以20年为时限,但是20年间社会发展迅速,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结构等适应不了市场的变化,无法顺利实行。缩减两规编制时限,如将时限由20年缩至5年,可确保两规编制内容在有效时限内均符合市场变化的需求以及法规制度的要求。

2.6 简化两规编制的审批

两规编制的审批机制应该是灵活的、可随机应变的,以确保两规编制的适应性。两规编制的审批程序一直是固定不变的,程序繁琐复杂,耗时久、效率低,例如乡镇的土地规划除了乡镇规划、审批外还应由市级政府有关部门审批通过才可实施,但是经过多级审批耗时久,还易发生变故,但是简化两规编制的审批后可以减少审批时间,规避一些因审批人员、时间等引起的变故,为两规的顺利实施提供便利。

3 两规如何协调

3.1 两规编制同时进行 城市规划部门工作人员应与土地规划部门工作人员协商,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制定统一的规划限期、制度等,使两规编制同时进行,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两规的时限进行统一,两规同时进行、同时结束,使两规内容衔接更为顺畅。

3.2 对人口调查结果进行协调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人口规模的预测关系到建设用地规模的预测。两规编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民服务,不管是城市内土地资源利用还是城外土地资源利用,所筑建筑均离不开人的衣、食、住、行四方面,所以,在两规编制前都需要进行人口调查,而两规协调也应注重对人口调查结果的协调。两规调查应在调查渠道、方式、区域等进行协调,确保人口调查结果尽量一致,更有利于两规编制内容的协调。

3.3 两规编制目标统一 两规编制均是对国有建设用地的规划,两规编制对规划用地规模的衡量均是通过人均占有建设用地的面积大小确认的,但是这种衡量方式忽视了城市旧城改造、扩建等因素对两规编制的影响,达不到两规编制预定的目标。两规编制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均受到人口调查、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城市总体规划注重城市内部建筑结构、布局、功能等,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注重城市、郊区、乡村等区域内所有建筑结构、布局、功能等,但是两规编制目标是统一的,对土地资源规划的最终目标都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4 结语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内容虽有所不同,但是基础内容、规划重点等却有一定的相似性,而规划的根本目的更是一致的。对两规进行详细了解,根据问题提出对策,并对两规编制进行改革,增加两规的协调性,可以为城市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岩松,王巍.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改革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4,12:15-18.

城市人行地道总体设计要点探讨 篇4

关键词:人行地道,总体设计,地道防水,立体过街

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交通枢纽站场等的建设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也加大了城市的“人车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 就要建设安全、方便、高效、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立体过街设施。立体过街设施包括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 其中, 人行地道在有限的城市用地和与周边景观协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结合合肥市某人行地道, 就城市人行地道的细部设计要点做一些探讨。

1 工程概况

合作化南路高架工程是实现合肥市南、北部联通的重要快速通道, 合作化南路与龙河路丁字相交, 合作化南路为南北走向, 龙河路为东西走向, 合作化南路高架桥在龙河路北侧起桥, 此交口位于高架桥桥头引道下。在此交口设置一处人行过街下穿通道, 主要解决高架路两侧人行横向穿越的问题。

该工程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防水标准为一级防水, 不允许渗水, 结构表面无湿渍;环境作用等级按Ⅰ—C类环境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汽车荷载标准为公路—Ⅰ级;人行道荷载设计标准为4.0 k Pa的均布荷载;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值为0.1g。

2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周围环境、人流及非机动车通行的便利性、与周围设施的协调以及经济适用等原则。此交口位于高架桥桥头引道下, 如采用人行天桥过街, 考虑引道及高架桥净空高度的要求, 天桥桥面过高, 势必增加行人的过街难度;且周边建筑物较多, 可利用空间有限, 人行天桥方案很难兼顾道路两侧较多的自行车、电动车的通行;同时, 在桥头引道上方设置天桥, 会导致此交口视觉景观效果很差。地下通道在老城区受地下管线影响较大, 此交口仅一条新建污水管与地道冲突, 可通过绕行解决, 且此路段因高架桥的建设, 道路管线本身就需要改造。经综合考虑, 选择地下通道方案, 地道形式采用主线上跨, 人行地道下穿主线形式。考虑到人流及非机动车通行的便利性, 地道共设三个出入口, 东侧出入口在龙河路北侧, 位于现状人行道, 与主通道中心线一致, 宽5 m;西侧采用南北向各一个出口, 沿主通道中心线呈“T”形对称布置, 梯道位于现状人行道位置, 人行道移至梯道西侧。梯道由中间台阶及两侧各0.5 m自行车坡道组成, 台阶高宽比为1∶4。本着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 主通道内宽5.0 m, 净空高度2.7 m。地道内部装饰考虑以简洁大方、节约工程造价为主。地道内顶采用30 cm厚塑铝板吊顶;墙面为清水墙面刷氟碳漆以增加地道的时代感;地面为清水混凝土地面, 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地面耐脏、防滑性能好且节约工程造价;地道出入口设钢化夹胶玻璃雨棚。地道东南侧最低点设置泵房和保洁室。建筑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3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人行地道自身的特点。比如调查相关地下管线确定合理的结构埋深, 根据地道的具体外形尺寸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 为保障结构的安全适用做好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和防水设计等。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 人行地道的主通道宜采用埋深浅的结构[1]。人行地道下穿主线, 此地道覆土主要由主线地面道路管线埋深控制, 地道最小埋深约1.6 m, 最大埋深在桥头引道下, 约3.1 m。根据建筑设计确定的地道尺寸, 地道主体采用5.0 m×3.3 m钢筋混凝土箱形地道涵形式, 按照整体框架结构进行计算。箱涵顶板厚50 cm, 侧墙厚50 cm, 底板厚60 cm。梯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形涵+“U”形钢筋混凝土薄壁式挡土墙形式。因梯道均与地面车行道相邻, 按照相关规范, 为预防车辆撞击或失控, 出入口U形挡墙顶标高均高出现状地面80 cm。结构耐久性设计是结构设计的重要方面, 合理的结构耐久性设计能确保工程的使用寿命, 使结构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进行结构耐久性设计, 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因素影响, 包括结构材料的选用、构造措施以及施工控制等方面。在材料选用上选用防水混凝土, 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侵入性、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构造措施上, 设计时外形力求简洁, 尽量避免有暴露的棱角;可靠的排水设计;地道外侧设置性能可靠的防水层;限制施工误差以及控制混凝土表面裂缝等。施工控制方面采取的措施, 包括提前开展混凝土配合比选择试验、制定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内容与质量保证措施、控制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等。

地道属于隐蔽工程, 如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现象, 很难补救。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 地道绝大部分处于地下水中;即使在地下水位较低区域, 由于雨季的影响, 雨水和地表水通过土层渗入而存于弱透水性土层中形成上层滞水, 也会引起地下水渗漏。所以, 地道必须进行安全的防水设计, 才能保证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本地道防水设计主要包括结构防水设计、变形缝及施工缝防水设计。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多道设防、刚柔结合、因地制宜、综合防治”的原则。地道结构防水措施为两道, 刚柔结合。第一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抗渗等级P8, 这是结构防水之根本;第二道为双层 (4+3) mm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在地道结构外围形成封闭的防水层, 顶、底板防水层分别采用7 cm, 5 c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地道变形缝宽2 cm, 采用外贴式止水带+中埋式钢板橡胶止水带止水, 聚乙烯闭孔泡沫防水板嵌缝, 聚硫密封胶封口, 外侧加设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加强层。地道施工缝位置采用中埋式钢板止水带, 并设置一道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缝外侧, 施工缝两侧各25 cm范围内设一道防水卷材加强层。

4 开挖支护及其他设计

地道位于老城区, 距离周边建筑物较近, 施工期间需保证建筑的安全;又考虑到施工期间周边居民的出行等, 可利用空间有限, 所以必须进行安全经济的施工支护设计。

地道采用明挖法施工。地道西侧有三栋四层砖房, 距离梯道最近仅3 m;东侧出口北面有一栋六层混凝土建筑, 距离梯道不足6 m;且根据地勘报告, 该场地 (1) 层杂填土中含上层滞水, 水量较丰富, 与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联系密切, 补给方式为地表水渗透, 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和渗入低洼地。通道泵房位置基坑开挖最深, 与现状地面高差为8.1 m, 考虑到现状房屋安全性及开挖面的影响, 梯道开挖较深段及部分主通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支护, 桩间设水泥旋喷桩止水的支护方式;本着节约造价和快速施工的目的, 位于合作化南路上的主通道采用大开挖方式。

近年来, 地道发生内涝、火灾的事件时有发生,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所以, 一个安全适用的地下人行通道还需要综合考虑排水及消防、通风排烟等多专业的设计。地道位于合作化南路道路低点, 设计通道出口高出地面40 cm, 并在出入口设置玻璃顶棚, 防止雨天雨水灌入;通道内设置0.5%的纵横坡, 并在横向最低侧设置截水沟以利排水;通道东南侧最低点处设置泵房, 内设两台潜污泵, 一用一备。

消防设计包括地道内消火栓系统及地面消防系统。地道内按相邻两个消火栓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的原则布置消火栓箱。地面消防系统是在三个出入口地面结合市政给水管网各设置一套消防水泵接合器, 并在距水泵接合器15 m~40 m内配合设置室外消火栓。

在较长或非直线型地下通道中, 由于人们逗留时间较长, 如果没有合理的通风设计, 通风量不足, 势必造成地下通道中空气环境较差, 霉湿现象较重, 影响其使用效果。根据规范, 地道主通道长度不大于50 m时, 采用自然通风[1]。此地道主通道长64 m, 考虑梯道有部分封闭段且出入口设置雨棚, 通道实际出入口的间距过长, 而中间又无设置自然通风的条件, 故对通道进行了机械通风排烟设计。排风系统兼排烟系统, 均采用出入口自然补风, 风机室设于主通道西端。

5 结语

城市人行地道通常处于人流和建筑较为密集地区, 周围环境较为复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排水以及施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设计需对周围环境、人流及非机动车通行的便利性、与周围设施的协调性以及经济适用性等进行详细综合分析。结构设计需考虑到安全性、耐久性以及详细的防水设计等。此外, 设计过程要考虑施工的便利性以及对周围建筑的最小影响, 通风以及消防设计对于人行地道工程至关重要。因此, 一个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地道是关乎建筑、结构、给排水、照明通风、施工等多专业的综合性成果, 设计之初需统筹考虑, 尤其是地道的选型、防水及排水设计等, 过程是不可逆的, 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补救。

参考文献

[1]CJJ 69-95,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S].

城市总体设计 篇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

我国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间较迟(到80年代才在我国起步),先后组织开展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但其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不完备,因此规划制定水平低,规划体系存在缺陷,致使其可操作性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在控制城市的发展规模与避免城市无规则蔓延上起重要作用,但其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的指导思想,由上而下编制,规划中的主要用地指标也是由上而下分解,没有充分考虑实际发展的用地需求,脱离实际,存在与城市总体规划、现状不一致等矛盾。

1、规划指标分解不合理。有些地方的规划上下级规划脱节,在逐级分解规划指标的过程中,有的供求缺口偏大,有的突破了上级规划指标;规划指标分解落实的主要依据——基础数据(各地区历年用地情况统计、土地后备资源调查数据和产业发展规划等)不真实、不准确;客观上社会发展、政策和战略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规划指标分解的准确性。

2、用地定位不明确。根据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各类用地指标,最终要通过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到具体地块,但在一些地方乡级规划与这个要求有很大差距。有的规划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居民点、非农业建设用地没有落实用地范围,农用地结构调整的具体范围多不落实,尤其是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未作充分调查研究,定位落实较差。

3、规划文本和图件不够规范。一是规划基数和基础图件采用不当。有的规划未按要求采用统一时间的详查变更数,人为调减耕地基数,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并相应更改了现状图。二是土地分类和用途分区与新法规定不一致。新法对土地分类和用途分区作了规定,但有的规划仍使用过去的分类和分区。三是内容不够完整。一些规划内容过分简略,特别是重要指标,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等不全面或缺少分解指标,有的缺少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规划图。

4、缺乏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一些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例如汕头市,根据2001土地变更详查数据,2001年底全市建设用地总量为834743亩,至2010年是76597亩的用地指标,年均只有8511亩。更突出的问题是,规划期内17.44万亩建设用地指标中,只有5万亩是可以占用耕地的,余者皆为非耕地,这在平原地区中是不现实的。有些城市为满足建设的需要,突破建设用地计划不乏存在,使大量耕地被占用。

二、城市规划的编制有一整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起步也较早,更有一整套审批制度和实施办法。

城市规划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因此规划实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城市总体规划是由地方政府主持规划,政府方面热衷于建设大城市,有任意扩大城市规模的倾向,规划部门为迎合政府意图,加上自身利益观念的驱使(按规划面积计酬),也喜好做大规划。

由于以上原因,加上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新一轮的圈地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脆弱性也暴露无遗。1997年~2002年的六年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1646万亩,年均274万亩,与1991年~1996年的年均440万亩相比,下降了37%。2003年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之初对十个省市的统计,在458.1万亩园区实际用地中,未经依法批准的用地就有314.6万亩,占68.7%。

协调处理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由于两个规划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标,从本质看,它们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除土地使用规划内容外,还包括了城市体系规划、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等内容,这应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为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宏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以促进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应树立耕地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教育培训互动交流平台同人网()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平台

同程教育()专注于个性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今同程,为明天!保护意识,尤其是保护基本农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应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共同遵循发展区域社会和经济,合理利用和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挥城市区域的竞争优势,协调区域间、城镇间的矛盾。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应依法适时调整规划,提高修编质量。调整规划要依法按程序进行,严格界定调整范围。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调整或修编规划:一是受自然灾害影响,土地利用现状和使用条件发生变化并影响规划执行的;二是新提出的国家或省级重点项目,符合独立选址条件的;三是在耕地等主要农用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情况下,需要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的;四是行政区调整后,影响规划执行的;五是主要用地规划定量或定位经核定确实有错误或遗漏的;六是上级规划调整,需要相应调整或修编下级规划的应正确处理好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计划的关系,制定计划不能脱离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近期用地需求来制定计划。城市建设过程严格执行用地计划,政府不能背离计划随意批地。

除了遵循共同的原则外,这两个规划还应在规划工作路线和规划技术方法、规划范围、统一用地的统计口径,规划实施管理机制等方面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如汕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区主城区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105平方公里,原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规模2010年为123平方公里,2020年为184平方公里,城市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明显大于土地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经过认真地研究比较,统一统计口径,合理地压缩城市建设规模,使两个规划能够相衔接,维护土地规划的宏观控制地位及权威性。此外,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对不合理的城镇规划,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编,使 “十分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汕头市2002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两个规划的衔接问题,充分发挥机构改革后规划与国土两局合并的优势,不仅从用地规模上做到两个规划相衔接,而且从用地布局、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等各方面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保证两个规划相互衔接,为两个规划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次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至2010年为122平方公里,至2020年为16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范围为市辖五个区及澄海市的新溪外砂两镇。由于规划范围及两个规划统计口径的不同,造成统计数字不相一致,如果换算成相同规划范围、相同口径,则相一致。具体是总规确定的至2010年的建设用地规模122平方公里,剔除外砂机场(3平方公里)、外砂镇规划建设用地(5平方公里)、独立工矿(8平方公里)、特殊用地(1平方公里),总用地为105平方公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末只至2010年,没有2020年规划的规模可以比较,但是如果将168平方公里减去外砂机场(3k平方公里)、新溪外砂两镇规划建设用地(21平方公里),换算成相同规划范围后,则为144平方公里,年均递增3.9平方公里,符合我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在国土资源部要求的规模之内。

协调处理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也是协调好持续发展与城市经济建设的关系,为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我们应总结以往实践经验,做好新一轮的规划,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使我们的家园按规划有条不紊地建设、发展。

城市总体设计 篇6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更新;编制

中图分类号:TU98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1-013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更新速度正在逐渐的增长,尤其是土地资源紧缺的发达城市,它们的城市更新极有可能会超过新增建设用地,进而成为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由此可知,城市更新对于土地资源紧缺的城市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城市选择新的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

1 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更新编制的内容分析

新增建设是我国传统城市规划的最基本的工作目标,在城市的更新规划中,通常都是作为独立的专项规划进行的。现阶段,城市更新的专项规划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的明确,而且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层次的内容也没有被列入到城市更新工作当中。城市规划中关于城市更新内容的编制以及审批要求也不是很清楚,从而无法实现城市增量建设和城市存量建设的合理结合。总的来说,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相关规定,城市总体规划中更新的重点在于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这同时也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总的来说,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城市更新范围的具体标准;城市总体规划更新的目标与基本原则;城市更新的基本方式、城市更新后的用地功能以及城市更新所涉及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等。对特别重要城市的更新最好提出单独的规划指引。

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相关文件的整理,我们发现在大城市的规划设计中,除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外,大多数城市的总体规划并没有对城市更新提出明确的控制规定[1]。

现阶段,由于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还处在“蓝图式”和“终极式”的规划层面上,而且受实践中城市更新复杂性的影响,导致城市更新完全脱离了已有的规划蓝图,进而引起规划的失效和改造无序问题的出现。由此可知,把城市更新引入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2 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更新编制内容指导目标分析

当前,虽然人们对城市更新更加的关注,可是,社会对于城市更新本身仍然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城市总体规划不但对城市的更新建设行为具有综合部署作用,而且还能够通过城市的总体规划来实现政府各个部门的有效合作,从而利于达成城市更新的基本内容。目前,考虑到城市总体规划的地位、作用以及城市更新自身的基本特点,我国大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所含有的城市更新内容的主要目标将不会是像指导新增建设那样对其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统筹布置,其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对城市更新进行指导,从而达成社会对城市更新综合性目标的认识,充分的体现出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最终实现人们对城市更新基本价值观的认可。

其次,城市更新编制也是对城市更新和城市新增用地进行有效调节的重要保证,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把城市更新作为重要的方法,进而纳入到城市发展的整体项目当中,进而实现对城市总体空间结构的科学规划[2]。

最后,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把城市的更新协作方式以及参与方式的规划方法纳入到城市的总体规划当中,进而实现城市更新编制的管理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3 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更新编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分析

我们都知道,城市总体规划是我国政府(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极其重要的政策工具,因此,其必须体现国家的目标与意志,与此同时要遵守国家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大政方针,从而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充分的体现人们所达成的基本社会共识。由此可知,城市总体规划的更新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这就需要对我国有关城市更新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总结出我国政府进行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进而为城市更新编制提供原则支持。

3.1 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明确规定,房屋征收决定的做出必须是以“公共利益”的需要为前提,否则不能开展土地征收活动。这也就是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国的城市更新必须以“公共利益”为根据。尤其是对于一些能源、交通以及水利等重点项目的建设以及重点工程的开发等,需要政府进行积极的引导。

3.2 加强对城市更新中私有财产的保护

在对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公民的私有财产,因此必须加强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防止出现损害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行为发生。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全面建立,因此,充分的发挥市场经济制度的优势,是对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进行保护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对商业性质的城市的更新,在更新的过程中,市场主体总是在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进而导致其与城市更新的其它厉害关系人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为有效的解决这种情况,政府就必须充分的发挥市场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从而有效的保障城市更新中的利益主体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补偿。此外,我们都知道,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城市更新是公权力入侵私人领域的一种典型体现,因此,在政府對私人财产权的干预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避免出现过度干预、侵害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行为。这就需要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为此,必须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公共利益的界限进行明确的规定,避免出现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损害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行为,从而实现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3]。

3.3 城市更新需要与城乡规划相一致

我们都知道城市的规划对于城市的更新有着极其重要的控制、指导作用,是对城市进行更新的基本依据。除此之外,城市规划是城市更新进行利益博弈的核心,更是保证城市更新中公共利益和公平公正的前提。因此,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必须把城市规划融入到城市更新的全过程,使城市更新的各个环节都符合城乡规划的基本要求。

城乡规划的科学编制、公众参与以及合法审批是推动城市更新顺利进行、缓解城市更新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的必要途径,更是进行社会管理的必要手段。

3.4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虽然我国的《城乡规划法》没有对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但是在城市的更新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资源的保护和城市的更新是一对基本的矛盾,是城市更新所引发的必然结果。这就需要我们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加强对历史文化等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资源的保护,从而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对战略性资源的破坏。

4 结 语

综上所述,城市的规划行为指引着城市的更新行为,但是由于城市的更新涉及范围非常的广,因而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问题。为有效的解决城市更新所引发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严格的遵循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共识,为城市的更新指明方向,从而实现城市更新的科学、有序的进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晓蓓.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更新编制内容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2013,(1).

[2] 周显坤.转型期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编制方法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4.

南岳城市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研究 篇7

该工程基地由4条道路围合而成,地块东西宽约640m,南北最长距离约1100m,最短距离约680m。基地东面为商业中心区块,集商业、文化娱乐和高级商务于一体的商业中心区。北面为新城综合区块,以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医院、宾馆、居住等功能,西面则为山体。基地内部建筑以当地村民居住建筑为主,因周边道路建设已拆除部分建筑,基地内部建筑主要集中在东北角高地处,建筑面积约7800m2。

2 规划定位与发展目标

(1)规划定位。

将公园打造为一个“山、水、城”相结合,集城市门户展示、观光游览、文化传承、休闲养生、生态保护、防洪蓄水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公园。

(2)发展目标。

通过某公园的发展,提升衡阳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从而带动周边地块建设。为上衡山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文化展示、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的开放性场所,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品质。打造一个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省内外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公园。将南岳秀丽缩影于此,打造成为南岳区乃至衡山旅游区的标志性门户景观。

3 设计原则及设计理念

由于项目地块所处的面山临水的区位位置,将地块内外、远近观景视角结合周边自然景色,融合山水秀美将衡山胜景缩影于此,成为南岳的城市门户。

公园内浓缩衡山地区的独有性文化特点,有机汇集文化符号,合理构筑各个功能分区,以满足周边各类人群需要;公园作为芷观溪和兴隆水库的泄洪通道的功能得以保障。

梳理公园内外道路,提高道路通畅性安全性和可观性,在打造南岳城市门户景观的同时满足衡山市民的出游、休闲、娱乐要求,同时体现一定的文化教育功能和南岳地域文化特色。

在设计理念中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设计手法,尊重自然,借助山体,优化水体,利用植被。例如在地形处理上避免大动干戈人工造景,尽量减少因建设工程队生态环境的二次破坏和污染。从因地制宜、经济节约的角度入手,充分尊重地域原有地形地貌演变发展的脉络,为各种植物群落的生长寻觅适宜的区域,尽量维持土方平衡。

环境友好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公园本身与周边地块、道路环境、特质、功能不相冲突,符合地域特色和城市特点。二是园区内各个功能区域、节点之间在功能上、形式上不相冲突、相互契合,体现山与水的灵动、内与外的交融,游线清晰明了。三是每个植物种植群落之间各个种类植物生长不相冲突,以达到小生态圈的生长环境的和谐共生。

引入都市旅游概念,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将都市旅游的概念引入,将观光、科教、展示、娱乐休闲和生态保护等诸多游览要素结合在一起整体规划设计。同时考虑经济效益,保障公园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4 整体规划构想

4.1 规划主线与构思

深入分析公园基地周边的用地性质、周边道路和项目本身区位文化、地形地势、功能定位等特质,以发展的眼光合理控制水域与陆地面积的比例,明确各个功能分区,确定主、次入口位置以及梳理道路游线。将衡山地区特有文化融入公园各个功能区中,建立一个地标性的综合性公园。

4.2 公园文化结构的建立

方案中提取了衡山最具有特有性和知名度的祝融与火文化、福寿文化融入了佛道文化等,以雕塑、魔纹灌木、铺装图案以及音乐喷泉、特色植物多重文化元素、文化符号等。文化主轴主要为主入口旁的火文化广场至水中祝融巨雕构成南北纵向文化轴线,以体现祝融文化和中国的火文化;另一条轴线从亲子活动区、新天地游览区(福文化)至滨水湿地区(寿文化)构成。以亲子之乐、品茶对弈等方式让人们去感知幸福所在,谓之为福;将活动健身、修身养性、天人一体的体会融合佛教和道教的心境、禅意,引导人们健康生活理念,谓之为寿。

公园作为一个文化载体,从视觉、听觉、嗅觉多个方面将衡山特有文化传递。针对路过此地游客、周边生活居民以及园内游客,通过多维视觉感官的分析和塑造,将公园富有文化底蕴的特色全方位展现出来。

4.3 名称设计

将名称由“南岳某公园”改为“南岳新天地”。出于市场营销的需要,把项目从游览者眼中传统的“城市公园”印象中摆脱出来,构建新的园区形象。新的名称更具有神秘性,更显大气,更显现代韵味。

4.4 整体布局与景观结构

按照公园的外围地块性质以及公园本身规模和定位,规划方案中将整个园区分为一线,四点,六区。

(1)一线。从公园北部临文体路至禹王路中段至园区西南角划成一条弯月形状弧线,形成了景观主轴,与“某”名称相符。围绕这条主轴构建各个功能分区和景观节点。

(2)四点.在“弯月”主轴线的两个端点以及中心广场、新天地休闲区构成了公园4个景观中心点,由此四点为中心构成景观发散点,形成、连接各个景观区域。

(3)六大区。根据周边地块用地性质和公园景观结构,由北而南依次形成亲子活动区(老人儿童活动区)、水上观景区、主入口(主广场)景观区、新天地休闲景观区、滨水湿地景观区和原生态景观区六大区域。

5 效益分析

5.1 社会效益

某公园的建设将作为南岳新的门户形象,充分展现南岳新的城市风貌,给南岳旅游增添灵气及财气,提升南岳衡山的旅游品位。

净化空气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高质量的公园具有净化空气,防治污染,增加氧气等方面的功能。据研究表明,每公顷阔叶林生长季节,一昼夜可吸二氧化碳约为1.0t,每公顷树木每年可向大气层排放氧气0.73t。因此,区域的空气质量将得以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公园提取衡山当地具有主导性和独有性的文化特征,以广场、雕塑、音乐等多重手法从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多方面展现这些文化精粹,使游客在观景游览的同时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项目实施后,将改善治理生态环境。该地区公园面积将会增加,植被盖度增大,人民群众有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和环境,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均会得到提高,这将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和教育,加大了对公园的保护和宣传力度,增强了市民爱护公园、保护公园的意识,丰富和提升了公园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层次,使保护公园和环境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和光荣职责。

5.2 生态效益

某公园项目是一项以公益性为主的工程,将对南岳区城市发展及生态环境的建设起着促进的作用。某地建设可以解决600余亩农田的灌浆需水,而且可以为南岳衡山因无水而憾的衡山旅游业提供一处亮丽的风景。某上游有兴隆水库,在雨量较大时上游会把多余的水量向下游排放,是芷观溪和兴隆水库的泄洪通道。

同时,公园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大气进行交流和交换,固定大气中的CO2,同时释放O2,对维持地球大气中的CO2和O2的动态平衡,减缓温室效应,以及提供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水域夏季通过吸收热量、水分蒸发降低周围的温度,增加空气的湿度和降水;冬季缓慢释放热量,使气温不至于过低,形成区域小气候。

公园生态系统在其生长过程中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元素,固定在植物体内,用森林对养分的持留来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在营养元素循环的服务价值,价值大小取决于森林面积、森林质量、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持留量和持留时间以及市场化肥价格。

5.3 经济效益

某公园的建立,能够聚合更多文化资源,深化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南岳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能较大地推动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拉动地方税收增长。例如经粗略估计,从项目的建设、推广、运作、服务等方面看,总体约能增加2000余人就业。公园的建立不但可以推动宏观的全社会经济发展,还可以让周边的居民体会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并且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收入。

参考文献

[1]徐清.景观设计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2]姚亦峰.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的自然理想观[J].人文地理,2002(3):112~113.

城市总体设计 篇8

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 我国的小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城市建设在城市结构、景观风貌正趋向雷同, 千城一面。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街道、城市建筑正被程序化的开发吞噬, 城市文脉、肌理、自然生态特征正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消失。吴良镛先生把这种现象评价为“史无前例的建设高潮与建筑创作的贫困”。随着新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阶段主要内容是合理规划城市用地, 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强调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的合理性, 从宏观层面确定城市的规模性质和发展方向,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等所做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 侧重城市用地的二维平面组织。欠缺从空间上规划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另外, 制度上, 关注城市空间形态设计成了我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中的真空地带, 而且高高在上的法定地位以及冗长的修编程序这两道门锁, 使得总规在空间塑造上所犯的错误往往成为下位规划的“依据” (张敏, 吴敏, 2008年) 。

城市设计是一项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环境景观质量进行研究的工作, 是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手段, 他体现在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 尤其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研究, 对塑造城市整体空间形象特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城市设计的引导有利于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构筑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形象框架, 其丰富的理论内容、综合的学科体系, 将给城市总体规划的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使其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提升。所以,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中需要引入城市设计的理念, 以城市总体规划原则为指导, 从城市全局层面为城市发展制定战略与框架。

2 案例现状解读

独特的自然禀赋、历史文脉、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空间特色形成的基本条件, 是挖掘和提炼城市空间特色的基本要素。

2.1 自然资源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地处河北省西部, 太行山中段东麓。地处北纬38°09′~38°45′, 东经113°31′~114°15′。平山县东临灵寿县, 南同鹿泉市、井陉县接壤, 西与山西省五台县、盂县毗邻, 北与阜平县相连, 距省会石家庄40公里, 县境东西宽65.9公里, 南北长67.2公里, 总面积2643.65平方公里。

平山境内有驼梁、天桂山等16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光禄山距平山县城3公里, 风景优美, 山青林秀, 植被丰盈, 清代平山县县令汤聘曾赋诗, 把光禄山誉为“平山八景”之首。平山县城内有滹沱河的分支冶河纵贯南北, 紧邻县城东北角有黄壁庄水库。平山县城拥有抬头见山, 出门遇水的丰富的自然资源, 并以冶河做骨架分为东西两区。

2.2 历史文脉

平山县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是石家庄第一旅游大县。境内有国家、省、县三级重点文物单位70多处, 有奇峰、溶洞、河湖、瀑布、森林、温泉等自然景点300多处, 拥有8处国家4A级旅游区 (西柏坡、天桂山、驼梁、东方巨龟苑、沕沕水、藤龙山、白鹿温泉、西苑享水湾) , 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中山国遗址、万寿寺塔林) 。其中文庙、西门外遗址和华北人民政府旧址均位于平山县城内。

2.3 空间形态

自1984年有城建记载以来, 在县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 城市形态逐渐完善, 城市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1998年以后, 城市发展迅猛, 大中型建设项目相继落户县城。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拓展方向为向北、向西, 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平山县城由冶河一分为二, 东部为老城区, 西部为新区。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 城市用地紧张问题开始凸显, 城市面临新建设空间选择是跨过朔黄铁路向西发展还是利用西区原有的土地在冶河周边发展, 跨不跨铁路发展成为了本次规划的核心问题。现状老城区城中村较多, 居住用地占主导, 土地利用率低, 公共服务设施沿街布置, 未能形成公共中心和良好的公共空间, 亟待旧城改造升级。西区现状建设用地已经不能满足县城未来的发展, 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3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平山县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 在河北省的小城镇之中并不多见, 如何使其自然禀赋在打造城市特色中发挥作用, 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成为了本次总体规划的重点。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提出城市设计的理念。重点在塑造城市特色方面做文章。本次规划按照“山—水—城”三者和谐发展模式即:“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城得水而灵”。吴良镛先生认为, 应用城市设计的理念主要从以下两个宏观层面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指导:一是城市的形态与结构:山水格局、生态环境、城市慢行交通。二是城市形象与特色: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山水环境、各片区形象特色。

在城市设计策略上笔者主张自然优先, 保护并彰显城市优美的山水环境。加强对山体、河流等自然环境保护, 加大自然山水空间向城市开敞度, 提高其可达性, 通过山水感知路线组织、空间视廊与视域设计、景观轴线安排, 景观节点的保护, 达到“显山”、“露水”、“增绿”, 建造山、水、城有机共融的特色空间环境。在城市整体景观空间系统, 对建筑高度、色彩、视觉廊道、节点培育等城市特色空间塑造上给予指导。

4 设计对策

4.1 特色结构——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空间骨架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主要是城市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适当安排新的结构元素的能力。城市发展、结构为先, 完善的城市空间形态包括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 对城市未来长远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城市空间特色结构是展示城市空间特色的主要形式, 是提高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本次规划用地强调适度紧凑、以节能节地为先。平山县城的特色结构框架概括为:“一带、两轴、两核、四区”。

“一带”是指联系两岸的冶河滨水风光带。是平山最重要的城市生态廊道、代表未来平山城市形象、满足人们来平山休闲游憩等综合功能。结合滨水蓝色廊道以及滨河绿色生态廊道, 将城市南面光禄山山色引入城区, 共同组成滨水绿色通道。与城市绿地系统相融合, 提供大众的行为活动空间, 体现鲜明视觉形象。

“两轴”是指跨越东西两岸的冶河商业发展轴和建设大街行政文化发展轴。这两条轴线是城市形象的展示轴线。沿路景观由老城区风貌景观逐步过渡到新区风貌景观, 体现历史与未来的和谐、城市与自然的和谐。

“两核”是指东区的商业中心和西区的行政文化中心。商业中心是片区内最有活力和人口集聚的区域, 集休闲购物、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 在整体空间构成上宜打造丰富多彩和异常活跃的景象, 建筑风格应体现现代感, 力求形成繁华的商业地带。行政文化中心构成应尽量大方得体、庄重安静, 建筑造型富有亲和力, 在近人尺度上注重细节刻画。行政文化空间主要位于进城高速引线建设大街两侧, 是城市对外连接快捷的通道, 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主要轴线, 建筑风貌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现代化气息为目标, 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风貌。

“四区”是指规划范围内的东区、中区、西区、南区。四大片区通过水系和铁路来隔离划分, 形成相互交融和渗透的花园城市格局。其中, 东区是指冶河以东的平山县城, 是平山县城发展的起源, 该片区以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为主;中区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区, 该区的主题风貌为现代风貌, 体现城市发展进程的动力;西区是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 该区的风貌主要体现城市积极向上的繁荣景象, 展示城市的发展前景和美好未来;南区是县城的工业园区, 本区宜发展循环经济, 规划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 厂房建设以节能省地型为主, 以避免污染黄壁庄水库的水源 (见图1、图2) 。

4.2 特色系统——营造城市整体景观风貌

4.2.1 亲近“水”——蓄水托城, 展示城之秀美

激发冶河的滨水活力, 充分发挥冶河对县城环境的效益, 以及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对整个城区的功能进行优化整合, 从而使滨水地区产生巨大的聚合力, 通过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促进县城经济发展并激发社会活力。结合现有良好的生态景观资源, 提供多种形式的功能, 如林荫步道、娱乐休憩场地、儿童娱乐场、游艇码头、观景台、赏鱼区等, 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室内外空间。采用点线面线结合的方式。线——连续不断得以林荫道为主体的贯通脉络;点——在这条线上的重点观景场所或被观景对象, 如重点建筑、重点环境小品、古树;面——在这条主线的周围扩展开的较大的活动绿化空间, 如滨河公园、文昌公园的建设。这些室外空间与文化商务建筑相配合。采用细节的设计手法, 着重提升城市的步行环境。道路设计上在路面和河岸之间保留一段距离, 在居民社区和冶河之间形成新型生活化社区, 提供比车行道更简便的步行通道, 方便人们进入冶河的滨河带。

4.2.2 引入“绿”——依山建城, 彰显城之神韵

在城市规划中以水系为结构骨架、通过滨水步行绿化带联系各公共空间节点, 形成城市的开放空间系统。主要包括沿河绿化带的拓宽改造和重要节点空间的城市设计, 建设城市绿廊和绿肺。

城市绿廊:以冶河和马冢河绿化景观带为核, 通过打造建设大街, 将县城南面的光禄山风光引入城市, 显山露水, 建设景观林荫大道, 以主要道路绿化为脉, 形成贯穿县城的生态廊道。在城区外环营造环城防护林带, 给城区造就生态安全格局。

城市绿肺:冶河河岸及河道凸凹处, 设置多个滨水广场和公园, 结合滨河公园两侧场地和功能布局, 使冶河滨水的湖光秀色向城市敞开和渗入。结合城市的大型生态廊道建设公园绿地, 利用生态廊道将其串联。

4.2.3 挖掘“文”——人文兴城, 修养城之性情

挖掘文化, 凸显城市文化品质。城市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本次规划中主要从三个节点挖掘城市的内涵。将平山县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有机的结合起来。

主题广场:平山有悠久的历史, 是古代中山国。革命圣地西柏坡坐落在平山境内,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重视城市人文特色的更新与重塑。充分挖掘平山的文化资源, 结合滨河公园建设具有革命意义的主题广场, 集民族性、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为一体的主题人文纪念景观公园。

文庙广场:平山旧城作为平山的历史遗存, 应尽可能保留其历史本真性。规划延续旧城历史街道和胡同的肌理, 恢复和修缮现状较为完好的文庙片区;改造周边衰败的区域, 将旧城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积淀的街区。

西直门外遗址:保留现状遗址, 充分利用滨水环境规划西直门外遗址公园, 结合冶河桥东商业轴线良好的地理环境位置规划商业服务街区, 提升滨水地带的活力, 形成环境与效益的良性循环。商业建筑由北向南逐次递减, 形成优美的滨水建筑界面 (见图3、图4) 。

5 结语

在小城镇建设中, 由于规划区界、分区层次、信息量等工作范围相对较小, 根据对城市空间特色的构成要素体系分析可知。更宜提倡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一体化的设计 (吴松涛、贾梦宇等) 。对城市空间特色的引导和控制必须贯穿从城市总体到建筑单体的所有空间层次。总体城市设计与各层城市规划的衔接, 其法定地位的确立有待于在未来进一步研究确定, 但其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阶段对城市形象的指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摘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给城市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许多城市建设了大广场、宽马路、高楼, 却缺乏独特的个性和特色;在城镇建设中, 如何避免千城一面, 打造自己独有魅力、塑造城市特色?本文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特色危机, 提出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引入城市设计的理念, 并以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结合平山县具体实践, 利用平山县周边有山、城中有水、山水绕城的独特优势, 利用他的自然禀赋、历史文脉对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特色的塑造进行初步探讨。打造“河为脉、山为骨、绿为体、文为魂”的城市特色。

关键词: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山水城市

参考文献

[1]汪坚强, 程晖.自然优先、构建山水特色城镇[J].华中建筑, 2009 (9) :106-110.

[2]鲁赛, 夏南凯.理想空间 (37) :总体城市设计[J].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70-75.

[3]李全宇, 钟舸.试论江浙中小城市特色重塑[J].城市规划, 2007 (4) :23.

[4]陈必树.具有优秀山水资源的小城市规划探讨[J].福建建筑, 2010 (8) :14-16.

[5]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平山县城总体规划 (2012-2030) .2013.

[6]张洪宇, 周波, 王波.基于山水格局的城市特色研究——以绵阳市为例[J].规划师, 2007 (4) :31-33.

[7]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平山县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2020) .2009.

基于总体城市设计的色彩规划研究 篇9

关键词:总体城市设计,城市色彩,色彩规划

人们对色彩的感觉是最直接,最感性的。历史上的中国城市具有独特的色彩魅力,既有古都北京红墙黄琉璃瓦屋顶的皇家气派,也有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的静谧安详。然而,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要么是“千城一面”的苍白,要么陷入了“缤纷多彩”的杂乱无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乏有目的的城市色彩引导;另一方面,城市文脉的断裂,对国内外建筑流行风格的追随甚至是抄袭,又使城市原有的色彩特征逐步丧失。

1 大连城市色彩发展历史

20世纪20年代初,沙俄租借大连时期,城市色彩主要表现为典雅的灰色、灰黄色。日本占领时期主要为灰、浅黄、土黄色,此时期建筑体量较小,整体给人以亲切、富有人情味的感觉。50年代盛行清水砖墙,举国上下“一片红”,60年代开始进行墙面干粘石处理,呈现“一片灰”;80年代又刮起了一阵“白色浪潮”,贴白色瓷砖,宝石蓝玻璃,此类建筑至今在城市中还比比皆是。改革开放尤其是2000年后,随着城市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色彩更趋于多元化,但由于过去对城市色彩研究不够,也出现了如城市色彩混乱、色彩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

2 现状色彩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色彩未能很好的突出山水特色

现状色彩与基底色彩(山、海、树等自然色)缺乏协调,没有突出山水城市特色。

2.2 城市色彩缺乏与历史文脉的延续

建筑之间的色彩联系较弱,尤其是新建筑与历史建筑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因而形成城市色彩景观的不连续。

2.3 城市色彩视觉污染严重

某些新建建筑自我唱主角,只注重自身的色彩调配而忽略了与毗邻建筑之间的色彩衔接,不和谐的色彩杂乱夺目。

2.4 现状色彩混乱

部分区域主色、辅色及点缀色运用不搭配,比例不恰当;个别建筑色彩运用不当,可识别性差,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觉。

3 色彩规划控制要素

3.1 城市色彩规划控制要素

在总体城市设计阶段进行城市色彩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对城市色彩进行宏观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引导整个城市色彩的视觉协调。因此,确定城市的主色调,是总体城市设计中色彩研究的首要任务,城市主色调一旦确定以后,将是整个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原则性要求,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整体风貌特色,大连城市主色调在综合考虑色彩设计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特征,确定大连城市基本色特征为淡雅明快的中性色系。色彩控制要素见表1。

3.2 片区控制

3.2.1 自然片区

碧海、蓝天、绿树是大自然赋予大连城市的天然背景色,自然片区主要集中在滨海地区、南部解放路地区、西部及北部与自然山体结合比较紧密的区域。此片区的色彩规划以高明度、低纯度的红、黄、灰等暖色系为主。与碧海、蓝天、绿树等城市基底色相得益彰。

3.2.2 历史片区

大连现存的历史建筑色彩以灰色、暖灰色为主调。主要集中在中山广场、青泥洼桥等地区。此区域的色彩感觉相对凝重、沉稳。其周边新建建筑的色彩要保持城市色调的延续性,以灰色、灰红、暖黄色彩为主色调。

3.2.3 现代片区

现代片区主要为东港CBD及人民路地区、与城市商业中心隔海相望的梭鱼湾城市文化中心及高新园区等区域。现代片区的色彩规划要体现“高科技、高效率的现代CBD形象,色彩感觉基本为冷峻的玻璃本色”。CBD商务区的色彩规划要控制玻璃的明度;其他区域的色彩应体现“现代的、充满活力的”城市形象,色彩感觉是明快和富有朝气的,体现城市的现代化气息,建议使用明度较高的色彩。

4 色彩控制导引

居住区:居住建筑色彩是市民生活、休憩环境的景观组成部分,居住区要求具有温暖,轻松,愉悦,安全的色彩环境,其颜色应当给人温馨、淡雅的感受,选取高明度低彩度的色彩;大体量的高层建筑要求具有稳重和谐,明朗的色调。

行政办公:行政办公建筑外部色彩着重考虑求实、庄重、严肃的色调。可考虑运用低彩度的灰色或者明度对比高的冷色调。

历史性建筑或街区改造:规划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历史建筑街区应尽量保持其传统色调,以显示其历史文化的真实性,色彩运用应以复原原貌和场景为标准,修复色彩应选择比原建筑色彩纯度高、明度低的颜色进行,对历史建筑周边的建筑,要求色调必须与古建筑色调相统一。

高科技园区:高科技园区的色彩应体现现代化的高科技色彩景观,用色应简洁、明快,以浅色、低明度为主。

教育科研:文教卫服务区的色彩要求宁静淡雅。这个区域多与居住区夹杂在一起,因此,其色彩的运用也应以素雅、安静为原则,在较大范围内达到宁静温馨的效果。文教建筑应根据学校的性质、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进行选择,小学颜色鲜艳松弛;中学的色彩环境应体现温暖,安静,严肃;大学的色彩应该冷静,和平,严肃。

商业金融:金融商务建筑要求风格严谨,用色庄严,体现理智、冷静、高效率的形象,主色调应选用稳重、大气的中性或偏冷,灰为主的复合色。

商贸区的建设应突出其功能特性,特别是适应市场建设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其色彩应该丰富多彩,体现商业建筑的现代化气息,使用明度较高的色彩。

广场设施:广场设施的色彩选择,应体现场所功能特征和城市整体人文环境特色,广场地面铺砌应该体现地方特色,周围建筑应与之相呼应,体现稳重、大气、典雅的氛围。

滨水空间及风景旅游区:滨水空间是旅游者和市民喜好的休闲地域,应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和高彩度,与天然城市滨水景观相映成辉。旅游风景区的色彩要求自然和谐,风景区的色彩以自然的绿色为主,结合天光水色,是最容易达到和谐的区域,忌大块的艳丽人工色彩,要求与周围山水自然色彩协调。

5 结语

城市色彩规划对于缔造和建设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塑造和谐有序的、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城市特色景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连作为北方著名的滨海城市、浪漫之都、时尚之地,城市色彩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大连城市的自然特征、气候特点及历史文脉的延续,希望通过对城市色彩的总体把握,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此外,色彩的规划与管理应该由多方参与,除了专业人员和政府部门的主持外,还应当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唤起公众的参与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共同管理和完善城市环境。唯有如此,才能使城市景观色彩富有层次和韵律,形成丰富生动而又整体协调的城市色彩形象。

参考文献

[1]尹思瑾.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任致远.透视城市与城市色彩规划[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辛艺峰.现代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方法的研究[J].建筑学报,2004(5):8-14.

[4]陈玮,王涛,从蕾.创建“多样和谐”的城市色彩环境——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控制和引导技术[J].城市规划,2004(12):99-110.

城市总体设计 篇10

一、以人为本 生态为基 智慧发展

生态为本的实质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物多样性、生态链;其源头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绿色发展;师法自然, 修复生态。

智慧发展, 首先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建设智能城市;进而实行新的工业革命、产业革命, 高效、低耗、减排, 可持续发展;发扬中华优良传统, 天人合一, 融合协调, 集成创新, 总体规划, 顶层设计, 智慧发展, 建设“智慧生态城乡”, 筑造美丽中国。

城市的主体不是建筑, 而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城市发展融合社会、文化、历史、经济、产业等因素, 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城市需要“天蓝、地绿、水清”, 有生态机制, 使城市的生态形象与生态功能相统一、相协调;还有自己的特性、风格和传统。

城市发展的总体架构涵盖城乡的所有方面:人、财、物、天、空、地、工、农、商、学、警, 涉及地面、空中和地下, 实体与虚拟;感知他们, 分析他们, 顺应他们, 调节他们, 影响他们。

二、需求分析 时代呼唤智慧生态城市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我国发展的资源约束趋紧, 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严重, 危及人民生存, 民族延续;节约资源、修复生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成为紧迫任务。

当今世界, 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 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 互联网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深刻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我国成为网络大国, 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稳增长的同时, 推动发展从国际产业分工的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 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遵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提出的“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 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提高智能化水平, 增强历史文化魅力, 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要求;我们倡导建设“智慧生态城市”。

传统城市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资源消耗型与环境污 染型经济 , 通过对自然 资源的获取 、产品加工、消耗废弃的利用模式与生产方式获得发展。而智慧生态城市发展绿色经济, 城市经济活动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形成融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智慧生态城市不是简单地智慧城市加生态城市 (农村) , 而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三、总体统筹 规划智慧生态城市

智慧生态城市层次分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五位一体建设、四化同步发展和智能生态城乡;涵盖政府、企业、社会、社区 村和家庭, 生产、生活和生态。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围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为依托, 强化政府引导, 完善政策机制, 培育规范市场, 着力加强技术创新, 大力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 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释放市场潜在需求, 形成新的增长点。

四、顶层设计 智慧协调城乡发展

智慧城市重在应用, 生态城市重在基础;目前有关方面抓的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的顶层设计仅是城市发展的中层设计。城乡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 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 更好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

因势而谋, 应势而动, 顺势而为, 促进融合发展, 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升精准管理水平, 完善设备折旧等政策, 增强产业竞争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遵循发展规律, 积极稳妥推进, 着力提升质量。

智慧生态城市 (乡) 建设智慧生态工程, 涉及众多产业和方面。“智慧生态工程”是信息化支撑的生态工程, 师法自然, 修复生态;改善水循环、气成分、土组成, 如“雨水渗灌地下工程”等。雨水本是宝贵的资源, 尤其在我国北方缺水地区。目前城乡许多雨水没有渗入补充地下水反而在地表泛滥成灾, 并在泛滥过程中被污染, 实在最为不利。治理城市雨洪泛滥的最佳方案显然不是只考虑建设更强的排水管网体系, 而是设法把雨水收集和存储起来利用或渗补地下水 (存储在地下备用) 才是最合理的对策, 是真正的智慧生态工程。

实行区域联防联控, 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加强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湿地恢复等重大工程。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 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五、抓信息化 带动四化同步发展

城市的发展需求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产业、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和通信业与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央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 信息化成为真正的一把手工程!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实施“宽带中国”战略, 积极发展信息资源市场, 发展物联网, 强化信息获取与智能处理;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深化电子政务建设, 全面支撑政务部门履行职责, 满足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各项目标的需求,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促进资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配置和安全运转。合理使用信息资源, 促进节能降耗减排,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推进城镇智慧化发展, 建设美丽城镇。

我国信息化行业先行, 城市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纵强横弱, 信息孤岛多, 数据交换难, 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化建设成本高, 效率低;缺乏科学、务实的总体框架和适合不同类型城镇使用的建设与运行模式。信息化的高投入与应用系统建设低效益的矛盾突出,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信息化的效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

以基础数据库为基础, 建设一个数据规范、互惠互利、共用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 实现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对城市各类公共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满足城市各类业务和行业发展对公共信息交换与服务的需求。

以企业、民众和政府为主体, 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应用信息通讯技术,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整合业务应用系统, 提升信息交流和共享水平, 支撑生产、生活和生态活动,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

整合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资源, 按照 " 一数一源 " 原则, 确保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信息服务。在生产、生活和生态活动中积极促进信息消费;启动第四次工业革命, 促进生产领域的信息消费。

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提升设备效率, 优化、创新管理模式;促进清洁生产技术应用, 降低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冲击;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开发,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附加值。信息化支撑科技创新, 不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超前部署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以电子商务促进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 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制度, 形成安全可信, 规范有序的网络商务环境, 全面支持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城市总体设计 篇11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协调

0 引言

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在经济建设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两个规划的依据都是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其核心内容都是土地的合理利用。但研究的对象、范围、实施年限、方法、步骤各有侧重,规划深度也悬殊较大。为使两个规划充分发挥指导性作用,应当通过“两规”的协调,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更多的与城市规划相联系。本文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问题进行探讨。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1.1 两个规划编制目的与任务

1.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目的与任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在空间上、时序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1.1.2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目的与任务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1.2 两个规划编制的思路

1.2.1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铜仁市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铜仁市国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提纲)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加快发展的关系,针对实际情况,高起点切入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寻求一条既针对当前,又适应未来的“经济与资源保护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模式,构筑一条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与促进经济发展之路。

1.2.2 城市总体规划 《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遵循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城镇的发展和布局严格执行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土地使用原则。并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适应城市的动态发展,使规划具有延续性、超前性、稳定性、可操作性。

1.3 两个规划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1.3.1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的确定上存在较大差异 城市规划范围过大,《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规划控制范围15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42.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建设面积18.00平方公里,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市规划范围比城市规划的范围约小8平方公里。

1.3.2 规划实践中有时难以协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在工作实践中也往往存在难以协调的问题,例如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两者缺一不可,分别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和土地规划主管部门具体操办。实际中,可能会出现一方同意选址、另一方不同意用地预审的情况,导致建设项目不能立项。

1.3.3 编制规程和工作路线不一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一般采取从上到下逐级进行的方法,而城市规划采用的是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相结合的工作路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强调土地尤其是耕地的保护,耕地占用和保护指标的分配采取自上而下层层下达的方式,不得突破,带有很强的计划性。城市规划侧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规划编制一般从各行业用地需求的角度进行各种土地利用的时空安排。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的途径

2.1 两个规划协调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在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七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和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2.2 两个规划协调原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仅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以促进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应为合理选择城市建设用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供灵活性;城市规划范围内的用地布局应主要根据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安排。城市总体规划应进一步树立合理和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概念。城市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标准、总量,应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协商一致。

2.3 两个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

2.3.1 城镇人口发展规模的协调 《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预测总规模为27万人,它包含其他村镇人口。2005年,五个办事处总人口为15.84万人,按照铜仁市人口和计生育局预测的相关参数,到2010年和2020年,五个办事处总人口分别发展到16.9和19.26万人,因此,应采用城区人口20万人来对用地规模计算。

2.3.2 城市人均用地指标的协调 铜仁市城市区域由市中、环北、河西、谢桥四个办事处组成。2005年城市用地面积815.13公顷,四个办事处非农业人口114527人,人均占地71.17平方米/人,远低于建设部中等城市人均占地标准90—105平方米/人的标准。铜仁市正在实施“兴工富市、强农稳市、商贸兴市、旅游活市”的发展战略,特别是铜仁地区拟将“撤地建市”,铜仁市必将发展为区域中心城市,空间问题将显得更为突出。

2.3.3 城市用地总量规模的协调 铜仁市城市规划规模比土地利用總体规划规模大171.77公顷,需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去控制和协调。根据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粮食生产安全对耕地的需求,我市城市用地近期年(2010年)新增规模控制在405.55公顷左右,目标年(2020年)新增规模控制在813.10公顷左右,城市建设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1628.23公顷的用地规模。

2.3.4 城市规划用地发展方向的协调 根据《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的情况,铜仁市将向谢桥、灯塔片区发展,针对这部分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应作相应的协调。一方面,在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农业用地区应调整为建设预留地,以满足城市发展所需用地;另一方面,在条件好的地区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弥补城市建设占用的耕地,完成“占补平衡”和实现耕地动态平衡。

2.3.5 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协调 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区外,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划定为城市发展区,并实行相应的用途管制,避免破坏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应从长远发展方向考虑,以满足城市规划的长期性,超前性对土地利用提出的要求,同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在城市规划范围外的土地,尤其是耕地将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禁止非法占为建设用地。

3 结论

城市市政给排水的总体规划设计 篇12

总体规划设计决定了城市市政给排水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关系到城市自身生态环境与经济环境的稳定性,对城市日常生活水平、经济水平有直接影响,是构建生态环境稳定、和谐、平衡城市的关键之一[1]。对城市市政工作而言,科学合理的给排水工程规划必要且必须,想要充分发挥给排水系统的服务功效,就要从规划设计阶段予以完善,从而满足市内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科学管理水资源,优化城市生活环境,为市内居民提供舒适便利的用水环境。

2 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的设计原则

科学合理的市政给排水工程可以优化城市环境,在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长久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总体规划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经济发展需求与低碳环保需求,配合城市长远功能区、生活区整体规划做科学设计。实现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在满足群居人口生存、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配以高效、科学、规范化的给排水系统,为城市升级发展提供支持[2]。

2.2 因地制宜原则

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遵循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各地水资源分布情况、利用情况,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平衡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均水资源利用情况等作出最佳安排,在维护环境平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实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到可持续发展。

2.3 循序渐进原则

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网络是遍布城市各个区域的地下管网系统,是一项耗费庞大人力、物力资源的复杂、长久工程建设。因此需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注重施工阶段工程量的合理分配,与区域内建筑分布、人口分布、生活生产需求分布等情况相匹配完成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与施工。保证工程坚固耐用的同时提升管网利用率,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文效益的统一。

3 问题与对策

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建设关系到城市发展环境,所以要坚持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建设准则,确保其能够充分为城市生活生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目前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受多种因素影响造成了质量欠佳、实施不利等问题。

3.1 问题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总体规划质量与设计人员专业素质密切相关。设计人员作为规划工作主体,本身对城市功能区分布、人口分布、水资源分布利用等情况的掌握直接影响着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个人专业能力与素质的欠缺则直接影响设计方案的实施应用效果,目前国内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综合素质参次不齐,严重影响了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造成施工建设问题频发,不利于城市环境的优化和功能的实现,导致给排水总体设计规划不佳。

市政给排水工程与城市基础工程建设密切相连,其与市政建设衔接的有效性决定了必须在不干扰其他相关设施工作的情况下完成正常功能。这一点的实现关键在于规划设计中与其他配套工程衔接的有效性。当前我国诸多城市之所以经常出现内涝、水源污染、供水不当等问题,很大程度上与衔接不利有关。这就意味着无论是规划设计时还是实际施工中都要确保不同设施之间的衔接合作,避免设计过于空洞化、理想化,规避设施衔接效果不佳带来的种种问题。

3.2 优化举措

(1)提升设计人员专业素质。工程规划设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总体规划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保障工程质量与效率,设计阶段要严格筛选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做能力培训与专业知识培训,结合市政工程规划情况做深入学习,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市政建设功能规划情况。以高素质的专业能力、负责任的设计态度完成规划方案的设计,确保方案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2)与其他市政设施相协调。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中要注意与其他市政线路、管道、电缆等设施的衔接性,保证与其他设施衔接良好,避免交叉干扰与破坏,以不影响居民生活与生产为指导原则展开规划设计。尤其是地下防汛防洪系统、天然气暖气管道系统、地下电缆光缆系统安全要予以重点关注,确定合理协调衔接方式,保障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

(3)与市政实际情况相吻合。为保障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设计时深入调研市政实际情况,做科学规划设计,最大限度提升方案的可行性与适应性。注重与地面设施的搭配、与地下设施的衔接、与水资源分布的调配、与污水处理系统的配置。注重从城市整体功能规划设计角度做科学设计,为城市当前规划与长远规划做到最佳吻合,保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总体规划设计还有诸多不足之处,规划设计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等原则,针对暴露出来的诸多规划设计问题予以优化、完善,解决困扰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诸多问题,为城市未来发展环境的优化提供支持与帮助,提升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强.市政给排水的管线施工措施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9):222.

上一篇:化学课的引入下一篇:无为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