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4-07-23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共8篇)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1

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函〔20xx〕11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报请审批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xx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青岛是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青岛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青岛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6143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xx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1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660平方公里以内。要贯彻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要根据青岛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四、做好青岛西海岸新区规划建设。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批复》(国函〔20xx〕71号)要求,统筹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推进创新驱动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新兴产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对外对内开放,努力发展成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为探索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发挥示范作用。

五、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路、水运、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城市与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加强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做好环胶州湾道路系统的衔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在保护和利用好既有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稳妥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围,加强对各类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和预留。高度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重点防灾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风暴潮、防震和防地质灾害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要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措施,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支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结合水域自然形态进行保护和整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绿化工作,划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绿线保护范围,依托水系形成生态隔离廊道。要加强对崂山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海洋生态保护区以及湿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保护措施。

七、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相关资金投入。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

八、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要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重点保护好齐长城遗址、琅琊台遗址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保护好城市天际线和景观视廊,加强对建筑高度、体量和样式的规划引导和控制,延续城市文脉,形成集山、海、城于一体的空间格局和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有机交融的风貌特色。

九、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坚持依法治市,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规划》是青岛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建设时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市级城市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驻青岛市各单位都要遵守有关法规及《总体规划》,支持青岛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青岛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青岛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批复精神,认真组织实施《总体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你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国务院

20xx年1月8日

【相关阅读】

【城区人口】20xx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610万内

根据批复,到20xx年,青岛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1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660平方公里以内。要贯彻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

根据青岛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批复》(国函〔20xx〕71号)要求,统筹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推进创新驱动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新兴产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对外对内开放,努力发展成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为探索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发挥示范作用。

【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路、水运、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城市与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加强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做好环胶州湾道路系统的衔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

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在保护和利用好既有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稳妥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围,加强对各类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和预留。高度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重点防灾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风暴潮、防震和防地质灾害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生态指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要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措施,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支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

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结合水域自然形态进行保护和整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绿化工作,划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绿线保护范围,依托水系形成生态隔离廊道。要加强对崂山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海洋生态保护区以及湿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保护措施。

【民生配套】重视教育、医疗、市政等布局和建设

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相关资金投入。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

【历史风貌】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

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要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重点保护好齐长城遗址、琅琊台遗址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保护好城市天际线和景观视廊,加强对建筑高度、体量和样式的规划引导和控制,延续城市文脉,形成集山、海、城于一体的空间格局和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有机交融的风貌特色。

【城乡统筹】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6143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2

2005年6月23日, 国家电网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江苏南京和山东青岛城市电网规划国际咨询工作的通知》, 提出为加快配电网建设, 做好配电网规划, 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城市电网规划思路和方法, 决定就南京和青岛两个城市进行城市电网规划国际咨询工作, 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经验, 并在公司系统推广, 为建立城市电网良性发展机制创造条件。本咨询项目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实施,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具体执行。

本次咨询的主要目的:对青岛城市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展望进行咨询与评价, 在与BPI专家充分交流、沟通和探讨的基础上, 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规划理念、思路、方法和管理模式, 结合实际, 完善城市电网规划原则和相关标准, 修改完善城市电网发展规划, 对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提出修改建议, 建立城市电网良性发展机制, 实现城市电网的科学和可持续的发展, 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化公司打下坚实的基础。

咨询过程分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外双方境内收资、交流;第二阶段为中外双方境外咨询;第三阶段为成果报告初步形成;第四阶段为报告修改及成果总结;第五阶段为国内外培训及成果发布。

2 主要咨询成果

本次咨询项目形成成果报告和资料共12个。其中包括:由BPI完成的4个成果报告、由中方工作组完成的6个成果报告以及《青岛城市电网规划国际咨询过程和有关资料汇编》、《青岛城市电网规划国际咨询成果汇编》等2个资料。

10个成果报告分别是:《青岛城市电网规划咨询报告》 (BPI咨询报告一) ;《国外电网规划管理规程规范及软件介绍》 (BPI咨询报告二) ;《国外城市电网发展历程介绍》 (BPI咨询报告三)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咨询评价报告》 (BPI咨询报告四) ;《青岛城市电网规划国际咨询成果报告》 (中方成果报告一) ;《青岛城市电网规划咨询报告》 (中方成果报告二) ;《青岛城市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展望》修改稿及修改说明 (中方成果报告三) ;《济南、青岛城市电网规划导则修改稿》 (中方成果报告四)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修改建议的报告》 (中方成果报告五) ;《国外考察培训报告》 (中方成果报告六) 。

以下仅介绍咨询成果中由BPI完成的4个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

2.1 《青岛城市电网规划咨询报告》 (BPI咨询报告一)

第一部分基本按照青岛城市电网规划的顺序编写。主要是对青岛城市电网“十一五”规划的评价, 并与英国配电网、输电网进行比较。在电网规划改进、完善方面以及在满足负荷需求情况下降低电网建设成本方面, BPI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建议有:参照Engineering Recommendation ER P2/5 (下称ER P2/5) , 完善和调整供电安全标准;考虑供电安全性时要充分利用变电容量 (变压器过载能力) ;研究避免220 kV解环的方法;研究220kV采用双母线的经济性和必要性;省略110 kV变电站高压侧桥开关;高压系统尽可能采用线路变压器组 (下称线变组) 形式;考虑10 kV网络使用“配电单元”;在新区域考虑以20 kV取代10 kV的可能性;规划和设计应多进行横向思考, 在技术上可行的情况下, 采用一些创新性的方法等。

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咨询合同中所归纳咨询的24个问题进行解答。内容主要涉及规划的管理与组织、指导思想、负荷预测、电压等级、各电压等级网络结构和主接线、供电安全准则、容载比、接地选择、无功补偿、电压调整、短路容量控制、电能质量、供电设施选择、继电保护、通信、自动化、电网建设投资和投资原则、项目评价原则、机构设置、规划流程和规划实施等等。

2.2 《国外电网规划管理规程规范及软件介绍》 (BPI咨询报告二)

报告主要阐述和介绍了规划文件的发展演变过程、英国现行的重要规划文件、规划导则文件和标准组织的联系资料以及与规划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规划组织、规划流程, 并介绍了英国使用的规划软件。报告中还附有现行法规、标准、规范的列表和部分文件。

2.3 《国外城市电网发展历程介绍》 (BPI咨询报告三)

报告主要阐述和介绍了英国国家电网的现状和城、乡配电网的特点以及影响城镇电网规划的因素。重点介绍了伦敦、巴黎、里斯本等国际大都市输电网、配电网的现状、发展演变过程、重要发展里程碑和发展方向。

2.4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咨询评价报告》 (BPI咨询报告四)

报告基本按照《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以下简称《导则》) 的章节编写, 主要对《导则》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探讨和评价, 提出了修改或增加内容的建议。该报告中的一些内容可参考BPI其他三个咨询报告的相关内容。

主要建议有:对规划范围应进行更严格的定义;在电压等级选择中, 电压等级与城市大小关系不大;在新扩展和再开发区域, 中压配电电压宜采用20 kV;负荷预测应考虑环境因素、分布式电源等;建议供电安全准则参照ER P2/5并结合具体情况, 以负荷组负荷大小设计系统的安全等级;容载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高压 (110 kV、35 kV) 配电系统变电站高压侧主接线可简化;中压 (10 kV) 配电系统中只有在完全架空系统中才使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重新审视现行城区继续保留架空线路的政策;对首选的继电保护配置进行考虑;增加低频跳闸内容;对接地原则进行重新彻底研究;应引入接地故障保护;允许用户导致电压不平衡, 但不能超过1%;对分布式发电应进行调整和重新定义;经济评价更名为工程的经济评价, 并调整相关内容等。

3 咨询的主要收获

3.1 规划理念和规划思路

3.1.1 建立注重经济效益理念, 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从我们的规划原则、规划目标中可以看出, 我们对电网发展和满足需求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相对而言对经济效益关注不够。实质上, 是注重了业绩、规模和社会效益, 而对企业的投资效益未给予充分重视。

在英国电网规划中, 自始至终贯彻了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理念。在规划实施过程中, 无论是新建项目建设还是设备更换, 均进行详尽的技术经济比较, 并将技术问题最终转换成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在经济比较中全部采用折现方式, 各种投资收益 (包括效率提高、可靠性改进、资产替换、第三方要求、安全与环境改进、负荷增长或停电损失等) 和投入、支出 (运行成本, 损耗) 均量化成资金流, 在一定期限 (通常为设备寿命期) 内进行长期比较, 以确定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的时间。要求任何实施项目都必须具有偿还能力并有一定的收益, 否则就要推迟项目实施或暂不实施。

随着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关注投资、关注投资效益将成为电网发展重点考虑的问题,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既注重满足需求, 更注重效益, 建立注重经济效益理念, 实现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3.1.2 重视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建立科学、严谨、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体系

由于英国电网经历了私有化、国有化和现在私有化的循环以及电网快速发展和相对平稳发展的不同阶段, 已经建立了非常科学、严谨、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体系。这些体系充分体现了严谨认真、尊重科学、尊重实际的理念, 成为电网发展的基本标准。

反观我们的一些规程、规范和考核体系, 则存在一些不科学、不严谨和可操作性差的问题, 举例如下。

1) 容载比。影响容载比取值的因素很多 (网络结构、可承担风险分析等等) , 只能具体区域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而论。容载比只能是一个宏观指标和参考性指标, 不应该成为标准性指标。

2) 电网实际运行中, 变电站变压器“N-1”不允许变压器超过额定容量运行, 是导致容载比高的原因之一。

3) 可靠性指标的设立。可靠性的落脚点只有一个, 那就是终端客户的供电可靠性, 其他的均是保证这一可靠性的过程和手段。因此, 中间环节的一些指标 (如无油化率、电缆化率、微机化率、设备可用率等等) , 只可以成为参考性指标, 而不能成为考核性指标。否则, 过于重视中间过程的考核, 有可能造成无为的和不合理的投入。

尊重科学、尊重实际, 讲究实效应成为我们管理的核心理念。建立起科学、严谨、精细、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体系, 舍弃一些容易造成电网不合理投入的概念或指标。制定严格的设备更换判据、程序和方法, 防止不恰当的投入发生;参考英国ER P2/5制定更具可操作性的供电安全准则等等。

3.1.3 重视各级电网的协调和安全, 将客户供电可靠性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英国电网的规划重视两端, 一是输电网端, 安全可靠性要求高, 电网结构坚强, 并具有灵活适应性。二是客户端, 以满足客户供电可靠性要求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确保客户供电安全可靠性基础上, 尽可能简化中间环节。国家、电监会以及行业所制定规程、规定和规范 (如英国的ER P2/5) 的基点也是满足客户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关注的重心是客户端。因此, 从输电网到配电网直到终端客户的中间环节, 没有硬性指标, 唯一的指标就是满足终端客户要求。

基于这样的理念, 输电网、配电网的一些环节均可以适当地简化, 以节省投资。只要综合网络所有输送能力 (包括本站供电能力、负荷转移能力等) 满足客户要求, 就不必层层满足“N-1”。因此, 在高压配电网 (132 kV、33 kV) 中, 相对强化变电站低压侧主接线 (如双母线多分段或环形接线等) , 简化高压侧主接线 (如多“T”接变压器方式, 线变组不带断路器, 或只带桥断路器、不带出线断路器) 。

英国配电网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理念是:由下一级电压的转移能力和多台变压器保证供电可靠性, 强化低一级电压的负荷转移能力。满足客户供电安全可靠性要求是最基本的, 也是唯一的目的。

纵观世界各国大城市城市电网的规划和发展, 主流趋势是加强中低压配电网建设, 强化中压配电网 (10 kV、11 kV、20 kV) 建设和管理, 提高负荷转移能力, 简化高压配电网。

为此, 我们应重视各级电网的协调和安全, 将客户供电可靠性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中压配电网 (10 kV) 建设和管理, 提高负荷转移能力, 简化高压配电网。

3.2 规划方法

3.2.1 适度超前布点建设, 谨慎对待设备更换

当前, 我国国民经济和电网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电网建设适度超前是正确的。在条件允许和负荷增长基本确定的情况下, 适度超前建设新的变电站站点和输电线路是必要的, 同时也有利于建设坚强电网, 占有宝贵的走廊和站点资源, 提高电网经济性和适应性, 保持电网可持续发展。

对于设备更换应当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在咨询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英国配电网对设备更换非常谨慎, 其理念是:当设备到寿命期或出现问题时, 首先研究的是能否不更换。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 分析能否采取经济合理的措施延长设备寿命或解决问题。

确定更换与否具体过程是:首先, 通过一定的程序对设备能否满足安全性要求 (故障概率) 以及所承担的风险 (停电损失、赔偿等) 进行判定, 只要能够安全运行, 尽量不考虑更换;第二, 只有当不满足要求 (可靠性、环境) 时, 才进行多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和论证, 包括不更换会承担多大的风险 (停电损失、赔偿) , 维护维修费用增加多少, 延长寿命或解决问题措施费用等, 并与更换设备的投资、更换后带来的效益[包括效率提高 (损耗降低、运行成本降低) 、可靠性改进、资产替换、第三方要求、安全与环境改进、负荷增长 (或减少停电损失) 等在评估时间段内进行全部折现对比, 确定实施方案和实施时间。

我们应逐步建立“只要满足可靠性和环境要求, 就尽可能不更换设施”的理念, 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 合理承担风险, 尽量减少或避免设备更换。

3.2.2 简化高压配电网结构和接线, 控制 (降低) 项目投资

英国配电网及输电网的规划和建设始终坚持了在满足客户供电可靠性要求前提下, 有效控制 (降低) 项目投资的理念。在规划和建设中, 一切以元件故障概率 (元件可靠性) 分析为基础, 进行可靠性分析和风险评估, 在满足相关规程规定、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 防止花大价钱, 解决小概率问题。如特定条件下400 kV、275 kV系统采用“T”接变压器方式;400 kV、275 kV变电站高压侧主接线采用“四角接线”;132 kV、33 kV系统采用多“T”接变压器方式, 132 kV、33 kV变电站高压侧无断路器或只有桥断路器的主接线方式;充分考虑变压器“N-1”后变压器过载能力和低压侧负荷转移能力等等。这些选择, 在英国电网现行设备情况下, 不仅能满足相关安全可靠性要求, 而且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投入。

我们应采纳和推广应用适合我国国情的简化接线方式, 控制 (降低) 项目投资。

3.2.3 既推行标准化, 又考虑因地制宜

标准化是电网快速发展中, 多、快、好、省的重要手段。新建项目应坚持标准化, 以适应当前电网的快速发展, 规范设备标准, 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但在改扩建工程中和受外部环境限制的情况下, 又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要考虑配电网实际, 不拘泥于形式, 不要太多地受标准化的限制, 采用灵活的设计思想, 适应环境, 适应项目建设实际, 适应客观要求, 以满足客户供电安全可靠性和投资效益为目的, 控制投资。

3.3 规划管理

3.3.1 形成长效机制, 定期进行规划修正

在我国应逐步形成滚动规划的长效机制, 制定相应的规范要求, 在每年规定的合适时间开始规划的调整和修正。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政府的主要规划期仍然是5年, 因此电网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 采用同一规划期是必要的。对于配电网规划以5年为一个规划期能够满足配电网发展需要。应继续坚持按照每5年一个规划期进行编制并每年进行修正, 逐步过渡到平移滚动修正。

3.3.2 管理精细化、规范化, 提高基础数据准确性和可用性

这里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更多的是指数据、资料的管理与应用, 因而需要通过建立相关规章制度, 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1) 无论进行需求预测, 还是进行方案的详尽技术经济比较, 都需要基础数据做支撑, 如果基础数据不准确, 最终得出的结论就很难保证有效。如各种检修维护费用、损耗、运行费用、成本、电网运行记录 (时间、环境状态 (气温、风速等) 、负荷、设备故障统计、停电次数、停电时间等等) 以及可能在预测和分析中应用的基础数据。在需求预测中还要考虑区域、环境、温度以及同时率等影响, 对历史数据和预测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 确保预测的准确性和技术经济分析的有效性。

2) 无论是实施配电网信息管理系统, 还是有效减少客户停电时间, 都需要有可靠、准确的配电网基础数据做支撑。但就目前看, 我们对配电网中、低压网络的线路 (架空、电缆) 和设备基础数据、图纸、资料的管理差距很大。一是有些中、低压项目没有线路 (架空、电缆) 和设备基础数据、图纸、资料;二是数据、资料不准确, 可用性差。因而导致配电网信息系统应用效果不够理想, 一旦有事故发生, 事故查找困难, 引起事故检修时间延长, 影响客户供电可靠性。在英国, 各配电公司不仅详细掌握着各电压等级和中低压网络的详细、准确资料, 而且掌握着客户的详细资料, 并应用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 可以随时调出所关心区域的供电设施的数据、资料。我们应在今后的工作中下大力气, 核实、补充、完善配电网的基础资料, 掌握准确的配电网和客户的相关情况, 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和验收标准, 做到“还旧账, 不欠新帐”, 提高客户供电可靠性, 提高服务质量。

4 咨询的主要建议

1) 按照每5年一个规划期进行编制并每年进行修正, 可逐步过渡到平移滚动修正。

2) 需求预测中除采用相关预测方法外, 考虑区域、环境、温度及同时率因素是必要的。

3) 负荷密度只能结合区域功能划分, 通过类比的方法获得。只能作为需求预测和规划布点的参考。

4) 规划青岛城市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是正确的, 但新开发区域可探讨取消10 kV, 采用20 kV作为配电电压的可能性或长期战略研究。采用 20 kV电压等级不单是技术问题, 更重要的是我国现行电价政策中, 20 kV为高压供电电价, 难以支撑20 kV电压等级的发展, 同时还与设备制造 (国产化、规模化、标准化) 、人员培训、操作水平、投资等密切相关, 因而是一个战略性问题。

5) 220 kV系统在一定条件下 (主要是指末端站或走廊困难区域) 可以采用“T”接变压器方式。

6) 积极推广110 kV、35 kV系统应用“T”接变压器 (高压侧不带断路器) 接线型式, 省略桥断路器和进线断路器, 采用线变组接线形式。

7) 有必要探讨低压配电系统 (380/220 V) 分片间的供电备用的可行性。对于单变压器供电区 (如配电单元、柱上变压器) 以及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客户, 可以考虑与邻近的供电区之间建立单点联络。

8) 可参照英国ER P2/5并结合本地实际和需求, 制定和完善我国的供电安全准则。建议由国家电网公司牵头, 组织进行研究。

9) 考虑供电可靠性时, 应充分考虑变压器能够承受的过载能力和区域间负荷转移的能力, 强化中压配电网 (10 kV) 建设和管理, 提高负荷转移能力, 简化高压配电网。

10) 220 kV系统是否解环应经过慎重研究, 只要不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不受短路容量限制, 可以维持电磁环网运行。

11) “N-1”原则, 不是层层“N-1”。供电可靠性的基点是终端客户, 中间环节只是保证措施的一部分, 不必层层满足“N-1”。重视各级电网的协调和安全, 将客户供电可靠性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相关标准和客户供电安全可靠性要求是最基本的, 也是唯一的目的。

12) 在电网发展过程中, 以容载比衡量网络的供电能力和冗余程度, 其原意是一个总体的、宏观的概念。依此来评价规划电网的供电能力并不准确, 但作为宏观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容载比概念仅可用于规划容量的宏观描述, 不应作为运行管理的考核指标。随着电网的发展, 应逐步淡化容载比概念。

13) 城市电网配电系统中, 原不接地系统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应随着电缆线路的增多, 逐步采用小电阻或中阻抗接地系统。

14) 严格控制输、配电系统各级电压的短路容量, 避免因短路容量导致设备更换。因此, 应选用短路阻抗相对高的变压器 (高阻抗变压器) 和必要的限制短路电流措施。

15) 应结合电网实际, 参照英国配电网设备更新改造的技术经济判据和程序, 建立符合本地情况的程序、评价方法。

16) 要充分重视配电网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 做好基础性工作 (如地理信息、配电网相关数据的采集与管理) , 充分发挥配电系统信息管理的作用。

摘要: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青岛城市电网规划国际咨询项目小组, 在英国不列颠电力国际公司BPI (British Power International Ltd) 对青岛城市电网规划进行了国际咨询。这次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介绍这次国际咨询的背景、目的和过程;概括介绍了BPI形成的咨询报告内容、中方的工作成果及对《城市电网规划和规划设计导则》的修改建议;介绍了这次咨询在规划理念、思路、方法、管理方面的收获和建议等。

青岛市南区规划探究 篇3

老别墅是青岛市南区的特色,也是南区的重要旅游资源,每年吸纳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但一个城市要真正成为国际大都市就肯定要发展高层建筑。高层建筑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构建整体和谐的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具有较好的地标性、可识别性和象征意义,能改变并丰富城市天际线和空间尺度。

别墅的存在并不是为满足一种远离城市、自给自足的要求,而是为了和城市生活取得一种均衡,并在此基础上求得和城市生活的兼容。这就成为一个悖论。而现今的青岛市南区保护老城区及老别墅和建设新城区及高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已渐渐显露。

有人说别墅容积率低,巨大的浪费用地尤其是青岛市前海一带宝贵土地。现在城市发展要求紧迫,可拆除部分无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别墅用于建设,仅保留部分知名特色建筑即可,这样既发展了经济又保留了特色。但也有人提出高层建筑也有其缺点:会引起地面沉降、地面强风、热岛现象、影响城市自净等问题。尽管争论还在继续,但城市发展的步子没有停止。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土地供应量急剧萎缩和国家出台日趋严格的土地出让法规,一些开发商被迫放弃对新区的“圈地运动”,转而打起了“旧城改造”的主意,已有大量老别墅和老建筑已被拆除破坏或因年久失修面临“凋谢”的厄运。

规划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有机结合

老建筑的保护,有赖于老建筑的价值。老建筑潜在价值的实现依靠老建筑的再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修旧如旧”,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令人欣慰的是,市南区老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商业价值正在被一些有眼光的人所重视。有着长远战略眼光的开发商开始寻求市南老城区开发的规则:既要赚到钱,又要很好地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实际上,从已经在此类项目获得成功的案例看来,这两个目标并不冲突:只有很好地做好保护,才能赚钱。因为凡是愿意出钱购买和租用老建筑的客户,看中的恰恰是老建筑的“味道”,而如果推倒重建,这“味道”就彻底消失了。

其实建筑遗产有多方面的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使用价值和情感价值等。而情感价值包括文化认同心理、历史延续感、国家责任感、精神象征感。所以说不能简单地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去衡量老别墅。好在国家相关法律已经陆续出台,青岛也根据自身情况出台《青岛市总体规划》、《青岛名胜风景区海岸带规划》、《青岛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条例,明确将青岛分成六个板块:传统风貌体现区、时代风貌融合区、商埠风貌区、城市新兴建社区、城市一般建社区、风景旅游区。三大区域:高层建筑禁建区、一般控制区、适度发展区。其中历史文化保护区十个:八大关、汇泉角、太平角历史文化保护区、鱼山历史文化保护区、八关山历史文化保护区、观海山历史文化保护区、信号山历史文化保护区、观象山历史文化保护区、安徽路历史文化保护区、馆陶路历史文化保护区、黄台路局部历史文化保护区、武定路历史文化保护区,这些地方禁建高层建筑。

实现新老别墅融合相继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是城市的年轮,只有像巴黎、伦敦那样年轮里没有出现空白的城市才是真正的历史名城。在我们为市南老别墅的保护奔走呼吁的同时不要忘记为以后有更多优秀“老别墅”的出现做好设计规划,提供有利于其发展的机会。

首先,可以利用“名人效应”开发老别墅。建筑不仅仅作为编年史艺术史而存在,建筑首先是政治的历史。在政治因素或限制或佑护的前提下,建筑以适宜的姿态粘连在一起成为历史主脉,市南的老别墅就是以这种历史名人故居的形式而加上了光环。当然还有一大部分老别墅没能幸运地被历史选中,与名人擦肩而过,但这并不妨碍它本身的建筑价值。如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邀请当代国内外知名人士前来避暑消夏,并给予其别墅的一定使用权,相信这些沉寂的建筑艺术必将焕发第二次青春。

其次,可以构建平台鼓励设计开发新别墅。在开发以前老别墅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建设一些新的青岛特色别墅,使青岛的别墅编年史得以延续。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城区的规划和别墅的设计。市南区地理位置优越,建筑拥挤,可使用的地方越来越少,这就更需要政府对别墅区进行重新规划。而别墅的设计似乎更困难一些,众所周知建筑大师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们需要表演和历练的舞台。建议市南区政府可以每年对一两座新别墅的设计修建进行竞标和评奖,整个过程实行透明化,重奖那些设计作品设计理念新、融合环境好、艺术价值高的设计师,这就是所谓的“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4

主 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青岛市人民政府

协 办: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承 办:青岛市规划局

一、年会主题:城市时代,协同规划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也快速提升。根据统计部门的数据,我国已有50%以上的人口长期居住在城市里,从而标志着城市时代的来临,城市业已成为最主要的人口聚居形式,城市的社会经济影响力也愈益增强。

随着城市时代的到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未来发展的基础也随之而改变,转型发展、社会重构将在新的平台上渐次展开。与此同时,一些社会经济问题也将在这双重转变的过程中不断涌现,甚至出现乘数效应。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化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区域以及区域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转型和重构的任务仍然艰巨;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集聚,城市问题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都会有大幅提升,社会管治的方式也会在制度创新的驱动下不断调整。由此,社会发展进程的不同参与者,包括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对话和协同努力,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规划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以及城乡规划工作各个方面的统一,将有助于解决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实现农业社会向城市时代的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二、论文选题:

学会决定围绕年会主题公开征集论文。建议作者重点关注下列内容,在以下领域投稿(投稿时请注明该文章归属以下哪个选题领域):

1、城市时代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特点与规划应对;

2、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规划策略和实施路径;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化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规划)等规划间的协同与统一;

4、以生态效应为准则的城乡发展模式与空间组织;

5、宜居城市、美好家园建设的规划策略;

6、社会价值多元化条件下的城乡规划编制技术创新与体系重构;

7、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规划;

8、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9、城镇高密度发展的生态安全与灾害防治;

10、城市群等区域空间组织方式的研究;

11、各类政策区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融合;

12、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城乡规划评估方法体系研究;

13、适应不同社会群体需求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规划;

14、强化社会多元对话的城乡规划管理制度创新;

15、面向规划实施的政策、金融和公众参与机制;

16、城市时代基于大数据方法的城乡规划新技术运用研究。

三、特别提醒:

1、请采用电子邮件方式投稿,专用电子邮件地址为:planning@china.com,请勿向学会其他邮箱投稿,不要重复投稿。

2、稿件的电子文档名称采用文章标题,投稿时请将稿件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发送,在邮件主题栏中填上“2013年会论文投稿”字样。

3、作者提供的电子文件中不得含有计算机病毒或其它恶意软件,否则,会议主办单位有权拒绝受理该作者的一切投稿及其他要求。

4、征文截稿时间:2013年5月31日。

5、通讯地址:100037北京市三里河路九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处,联系电话:010-58323866。

6、撰稿须知:详见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论文撰稿须知。

四、论文评选

1.会议主办单位将对所有应征文稿进行匿名评审,入选论文将作为会议交流论文,全文收录在正式出版的《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光盘版)》里。并将选择部分紧扣上述选题、质量优秀的论文在年会上宣读,学会将向宣读论文的作者颁发证书。入选论文有机会择优在《城市规划》杂志上全文发表(具体事宜由《城市规划》杂志社另行通知)。

2.论文集(光盘版)将发到每位参加年会人员。

3.学会秘书处将于7月20日前通知作者稿件审阅结果,论文作者将优先获邀参加年会(会议费用按有关通知执行)。请及时查收电子邮件,逾期没有收到电子邮件邀请者请咨询planning@china.com或电话询问010-58323866。

附: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论文撰稿须知著作权(作者投稿年会意味着作者认可以下有关著作权的规定,敬请作者留意)

1.1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对所发作品享有中文专有出版权,包括海内外简繁体版本印刷出版权和电子出版权。

1.2 作者向学会投稿期间不得事先或同时向其它出版物、会议或论文竞赛投寄相同或相似内容的稿件。

1.3 作者文责自负,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

1.4 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获奖项目请在来稿时以脚注方式注明,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1.5 学会对来稿保留修改权,有特殊要求者请事先声明。稿件的技术要求:

2.1选题需围绕年会主题及参考议题。请在文章的标题下方标注选题领域。

2.2学会秘书处不对论文本身进行编辑,请作者严格执行以下论文文字格式要求:

2.2.1全文字数控制在8000字以内,采用Microsoft Word软件通栏排版。

2.2.2页面尺寸为A4,边界按Microsoft Word缺省值设定(上下25.4mm,左右31.7mm)。

2.2.3 文章标题字数不超过20字,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排版;空两行为作者姓名,五号黑体,居中排板。

2.2.4 空两行为文章摘要和关键词,小五号楷体,左齐,首行空两格。摘要需概括文章的主要学术观点,应包括研究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法、创新点以及主要结论,避免空话、套话,300—500字;关键词3-7个,要选择最具有检索意义的术语,首选《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和《建设汉语叙词表》中使用的术语,词义应尽可能与文章的具体范畴相对应,避免使用上位词或下位词,一般为名词或词组,不得以短句作为关键词。

2.2.5 空两行为正文,五号宋体,左齐,首行空两格,1.5倍行距。文稿采用层次标题形式,即1、1.1、1.1.1、1.1.1.1……,一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左齐;二级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加粗;三级标题采用小四号楷体;四级标题同正文。

2.2.6 正文后附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两字和“参考文献”四字居中排;注释和参考文献用小五号楷体,左齐,首行空两格,1.5倍行距。

2.2.7 参考文献后为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最高学历,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任职情况,若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请标明。

2.2.8 论文最后另附一页,包括以下内容:所投稿件原创性声明、稿件标题、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最高学历、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含邮政编码)、职务、职称、联系电话(单位、家庭、移动电话)、传真、电子信箱。作者信息请勿以脚注或尾注的形式3 其他事项

3.1 限于人力和财力,来稿一律不退,敬请作者自留底稿。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5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2008-04-29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关于全面建设文化强省的部署,全面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山东省实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7-2012)》,与《青岛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相衔接,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的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涉及九个行业,划分三个层次。核心层: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外围层: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相关层: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文化产品的销售。

一、文化产业的现状与趋势

(一)文化产业的现状。

1.文化产业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初步形成影视传媒业、演艺娱乐业、出版发行印刷业、文化用品制造业等优势产业。2007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8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4.9%,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2.文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据统计,至2007年底,全市有电影院26个,剧场6个;表演团体11个,演出场所4个。改扩建市人民会堂、青岛音乐厅、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等文化设施,新建青岛海滨艺术中心、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等文化设施。

3.初步建立起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框架。改扩建青岛文化街,新建山东路古玩城、李沧同源文化市场。打造“公信文化”品牌,健全文化市场管理机制。构建了三条电影院线和音像制品营销体系。新成立青岛市文化娱乐协会、青岛出版行业协会、青岛发行行业协会和印刷行业协会,规范和促进了行业发展。

4.文化产业节会形成一定影响力。积极打造有影响力的海洋文化节庆,重点打造了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青岛海洋节、青岛国际服装周、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青岛动漫艺术节、青岛图书文化节、中国(青岛)国际包装印刷技术设备展等节庆活动,搭建文化交流与交易平台,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

5.文化创新成果突出。创立了全国首个有线数字电视“青岛模式”,出台首个《青岛市文化景气统计调查方案》。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被国家推广,数字电视多媒体信息系统达到国家先进水平,《青岛有线电视地下管网总体规划》、《青岛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规范和工艺标准》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培育了多个文化产业品牌。“公信文化”市场、有线数字电视“青岛模式”、“满汉全席”栏目、世正乐器、达尼画家村等文化产业产品品牌初步叫响。

(二)存在的薄弱环节。一是文化资源挖掘不够;二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制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对比全国同类城市,我市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还不够大,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还有一定差距;四是文化产业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集约发展优势,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五是文化产业政策还不配套。

(三)发展趋势。在高新技术影响下,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向是:新兴文化产业将引领文化产业潮流,部分传统的文化行业逐步走向衰微,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行业继续保持活力,文化内容成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1.新兴文化产业引领时代潮流。新兴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尤其以动画、漫画、游戏、版权贸易、新媒体产业等尤为突出。我国即将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新技术、新产品将使数字娱乐全面超越传统娱乐方式。我市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命名为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应抓住机遇,抢先发展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占领制高点,增强我市文化产业综合实力。

2.文化内容成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即为“内容产业”。在未来的竞争中,文化内容是最重要的竞争力,版权产业正在成为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在文化内容创造中,要充分发掘民族和区域特色内容,提高青岛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创意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原动力。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必将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应当加快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并与制造业日益融合,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4.文化与科技的高度融合成为文化产业的突出特征。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信息密集型产业,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等现代科技的应用,将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强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提高文化产业技术开发能力,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将成为促进文化创新和业态更新,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目标,全面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着力打造“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城市文化品牌,大力推进人才强文、科技兴文、品牌提升、龙头拉动、项目带动、文化“走出去”六大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坚持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促进人的文化素质提高,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文化条件和直接效益。

(二)基本原则

——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协调原则。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握好经济属性,积极推动先进文化进入市场流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坚持加快发展与结构调整并重原则。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差异化战略”,引导有条件的区市加快发展、率先发展,不断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有重点地引导市场需求大、竞争基础优、关联作用强的产业领域率先突破;适应社会文化消费的需要,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科技水平,促进文化产业快速成长。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并举原则。积极发挥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引导、扶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依靠市场机制吸引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发展。

——坚持开放促文与创新促文相结合原则。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开拓国际国内文化市场,加强与国内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市文化产业与国际先进文化产业发展接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文化产品开发能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努力提高现代文化产业的比重。

(三)目标任务。总体目标:围绕建设区域文化产业中心和区域文化交流中心目标,结合“一主三辅多组团”城市框架,构建“一城一带六区”文化产业布局。全面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集中打造滨海文化产业带,重点发展市南文化创意、市北特色文化街、崂山文化旅游、城阳乐器和工艺美术品生产、黄岛影视传媒、胶南美术品创作生产等六大文化产业集聚区,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形成上游创意创作、中游生产制作、下游拓展运作的产业链。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与我市在全国的经济位次相适应,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主要任务:

——文化产业快速增长。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到2012年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6.5%,初步奠定文化产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地位。

——文化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着重发展滨海文化产业,在现代传媒业、演艺娱乐业、文化产品制造业、出版发行印刷业、动漫游戏业、节庆会展业、文化旅游业等七大领域形成明显优势,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先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报业、广播电视、出版发行印刷、文化艺术服务等核心文化产业;着力发展网络文化业、演艺娱乐业、文化休闲业和其他文化服务等外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用品生产及销售。

——文化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建立门类齐全、繁荣规范的文化市场,城乡文化市场活跃,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构建起现代流通组织和方式,培育一批大型流通组织和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文化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文化产业人才集聚。加快培养一批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文化创意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一批文化名人和优秀文化企业家,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三、构建“一城一带六区”文化产业布局

(一)全面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

1.突出建设滨海文化。进一步丰富拓展崂山文化、啤酒文化、奥运文化、建筑文化等文化的内涵,突出海洋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海洋历史、海洋体育、海洋娱乐、海洋休闲、海洋旅游、海洋饮食等文化。积极发展“时尚”文化产业,着力打造婚庆文化、酒吧文化、服饰文化、休闲文化等;积极引进以日韩为重点的国外有益文化,形成“开放、融合、发达”的滨海文化氛围,打造知名的国际滨海文化产业带,力争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开放程度高、发展活力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地区。

2.打造“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城市文化品牌。

打造“帆船之都”文化品牌。繁荣帆船文化。搞好帆船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建设各类帆船培训学校,抓好以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中小学特色学校为基础的帆船教育。发展帆船文化产业。加快游艇和帆船俱乐部建设,发展海上业余赛事、海上观光、海上休闲、海上婚礼等海上文化旅游。拓展帆船文化展览,开发帆船文化产品,加强国际帆船文化交流。

打造“音乐之岛”文化品牌。承办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举办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演奏比赛,申办国际小提琴制作比赛;办好国际音乐大师班、国际钢琴大师巡演等活动,抓好中央音乐学院培训基地建设。举办青岛音乐节等重要节庆活动,形成国内知名的高雅艺术节庆品牌,使青岛成为国内外小提琴专业比赛地。

打造“影视之城”文化品牌。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以凤凰岛影视传媒产业基地和广电影视城为依托,加强影视人才培养,推进影视创作、制作、交流、会展和合作中心建设。扶持一批骨干影视文化公司,把青岛打造成为影视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影视拍摄基地和影视重要活动举办基地。

3.建设区域文化产业中心。延续发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文脉;保护传承近代文化,挖掘丰富海洋文化;着重发展滨海现代文化,积极赋予时代发展的元素,大力发展高雅文化、时尚文化、休闲娱乐文化。以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基地为重点,全面构建区域文化产业中心。文化产业形成规模, 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

4.建设区域文化交流中心。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供需平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繁荣健康、充满活力的文化市场。重点建设面向国际、辐射全国的文化交流平台。建设辐射全国的出版物交易中心,力争建设区域性电子音像制品物流中心;发展网络发行业,探索建设全国性出版物网络交易平台。节庆业和会展业等重大项目国际知名度和国内影响力不断增强,形成具有青岛特色的文化交流品牌。

(二)集中打造滨海文化产业带。将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未来发展紧密结合,打造围绕“一主三辅多组团”城市框架的滨海文化带,使胶州湾区域成为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层。重点推进“七大文化产业工程”。

1.培育一批文化产业大集团和战略投资者。实施龙头带动工程,重点发展国有文化产业集团。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联合、重组,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到2012年底,形成10大文化龙头企业(集团)、100家重点文化企业。支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支持组建多媒体文化企业集团。重点支持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青岛广电海智投资有限公司、青岛演艺集团等集团化建设。支持中小型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群。鼓励、支持、引导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降低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门槛,鼓励非国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培植一批骨干民营文化企业。运用市场机制,以资本为纽带,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

2.推动建设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大项目和基地。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开展项目征集活动,每年确立和推进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结合老城区老建筑、旧厂房的保护与改造,搭建文化创意平台,延续城市历史文化发展。以文化创意设计为核心,着重发展影视、传媒、演艺、图书、工艺美术、广告等文化创意门类,培育一批龙头创意文化企业,形成优势文化创意产业群。大力发展广告创意产业,形成新的优势创意产业。建设区域文化创意中心。重点支持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力争引进北京大学(青岛)创意科技园区项目。发展动漫产业园区。围绕建设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这一目标,制定青岛动漫产业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走立足自我创新发展与引进相结合的路子,采取“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动漫产业园建设。重点建设青岛动漫产业园、崂山动漫创意园。发展影视产业基地,建设区域性影视基地,推动凤凰岛影视传媒产业基地、青岛广电影视城、青岛(李沧)影视文化创意园等基地(园区)建设。发展文化产品制造基地,培植文化龙头企业,开发富有滨海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着重建设视听设备研发与制造、工艺美术品创作与制作、乐器制造等基地。支持奥科光碟产业基地、莱西文化产业园区、工艺葫芦文化产品生产基地、平度民俗文化产业基地等建设。发展发行印刷园区,以建设各类印刷产业园区为重点,努力建成一个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湾,辐射黄河流域和日本、韩国的区域性、外向型印刷产业基地,打造山东半岛包装装潢印刷产业基地。支持城阳外向型印刷产业园、即墨民营印刷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推动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建设,积极发挥国家、省文化示范基地作用。

3.打造一批特色文化街。实施特色文化街建设工程,以发展六条特色文化街为重点,培育一批特色文化街。

——青岛文化街。制定青岛文化街中长期发展规划。围绕打造文化业态高度聚集、品位质量高、综合性强、规范性好、繁荣文明的文化街,规范发展文化中心区、古玩玉石区、书画艺术精品区、图书音像礼品区、民间收藏市场、根雕艺术交易市场等分市场,发展文博业,将其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特色文化街。

——青岛啤酒文化街。挖掘啤酒文化资源,丰富啤酒文化内涵,打造“啤酒梦工厂”演艺中心,建设富有浓郁啤酒文化的啤酒宫,举办青岛啤酒赏酒节等文化活动,组织经常性餐饮嵌入文艺演出,打造富有激情与活力的“永不落幕的啤酒节”文化品牌。

——婚纱服饰街。发展婚庆经济,打造婚庆产业品牌。重点发展婚庆创意设计,组织婚纱设计大赛;组织春秋“婚纱T台秀”展演,开展婚纱模特和婚纱秀服饰评比;定期举办主题集体婚礼,开展“古典婚礼体验”旅游活动;拓展形成婚纱选配、化妆、摄影等婚庆产业链,将其建设成为婚庆综合市场。

——海云庵民俗文化街。打造海云庵糖球会民俗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民俗工艺、民俗餐饮、民俗旅游。建设海云庵民俗文化核心点、嘉禾路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商业带,将其打造成为代表青岛特色、聚合全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商业街区。

——青岛浮山所1388文化街。依托浮山文化积淀,系统设计其主体内容、风格和经营模式,建设以艺术创意、古玩字画、工艺美术创作与销售、知名民俗工艺品制作、文物鉴赏与拍卖等为主要内容的高雅文化街。

——即墨古文化街。以旧县衙为中心,建设古文化一条街。改扩建立法街,做好相关设施配套建设。建设仿古步行街,体现即墨地域特色;恢复即墨城南门楼和部分牌坊、南城墙和护城河,形成主要经营图书、字画、音像等文化用品的特色文化街。

4.发展一批优势文化产业。实施优势文化产业重点培育工程,加快形成一批优势文化产业。

——现代传媒业。大力发展传媒业,积极发展数字内容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传媒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升产业竞争力。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市广播电视局要积极推进宣传与经营两分开,加快培育一批国有文化市场主体,打造拥有品牌和效益的现代传媒。鼓励其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发展,并创造条件实现跨国界发展。青岛日报报业集团要注重内涵发展和外延拓展,打造报刊品牌,开发新媒体、新产品,实现多元化经营,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传媒集团。市广播电视局要主动面向市场实现战略转型,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在广告经营、网络经营、广播电视内容制作以及地面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新业务开发经营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演艺娱乐业。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培育演艺市场主体。整合文艺院团资源,组建青岛演艺集团,以大型演艺项目为平台,打造演艺品牌,拓展演艺市场。支持和引导国有艺术表演团体以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生产和营销。引导剧场转换机制,兴办演出团体,制作经营演出项目。健全现代演出体系,打造演艺产业链。加强对娱乐歌舞场所的引导和管理,提高演出和经营质量,培育娱乐业品牌。

——文化产品制造业。充分发挥我市家电电子行业在全国领先的优势,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品制造业,重点发展以电影、电视、音像、多媒体等为代表的视听设备制造;发展以钢琴、吉他等为代表的乐器产品,支持青岛世正乐器公司发展和即墨乐器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以贝雕、船模、沙画等为代表的工艺品,支持青岛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发展;发展传统艺术、民间艺术和工艺美术,形成富有青岛特色和优势的美术产品系列。

——出版发行印刷业。支持传统出版业做大做强,积极扶持数字化出版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青岛出版社发展,走内涵式发展路子,构建以创作为龙头,以教育、科技、社科、数字出版、电子音像等分社为支撑,出版、发行、印务、物流、版权贸易多元化发展的出版社。组建以特色出版物为支撑的出版分社和出版中心,建立数字网络、电子音像出版部门,大力开发MOOK等新型出版物。发展电子音像出版业,力争建设成为区域性电子音像制品物流中心。实施出版品牌工程,力争获得国家和省级的精品图书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青岛市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加大销售网络建设力度,发展出版物销售连锁企业。实行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实现跨地区经营。推动民营发行行业的发展,繁荣我市发行行业。着重发展印刷业,加快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扶持一批龙头包装装潢印刷企业集团,使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

——动漫游戏业。制定动漫产业发展规划。采取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大学加盟、行业协调、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建设动漫产业园。大力开发动画、3G游戏、网络游戏新兴产业。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发展高端的动漫游戏。积极引进国内外动漫设计、研发、制作等方面的人才和机构,培育动漫原创队伍。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动漫企业发展。

——文化节庆会展业。发挥产业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各类综合及专业会展业。着重办好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青岛海洋节、中国青岛航海博览会、中国青岛(国际)包装印刷技术设备展、中国消费电子国际博览会、青岛动漫艺术节、青岛国际服装周等节会,力争打造成为全国和世界知名的会展品牌。加强与国内外会展业权威机构的合作,提高我市会展业的专业水平。加强指导与管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规范会展业发展。

——文化旅游业。加强文化旅游的保护和开发,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以“山、海、城”特色资源为基础,构建以度假旅游为核心的高端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城市。进一步完善海洋文化游、欧陆风情建筑文化游、啤酒文化游和宗教文化游;积极推进休闲度假文化游、温泉理疗文化游、红色文化游、齐鲁文化游;积极挖掘与创新,大力开发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特色旅游演出项目和文化旅游项目;不断开拓农村文化游、工业文化游等新领域;发展崂山文化、琅琊文化等古迹旅游;积极发展博物馆旅游;大力发展海岛休闲旅游,不断开辟新的文化旅游路线。

5.培育一批文化创新主体。实施文化创新工程,培育文化创意群体。积极营造有利于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创意、技艺、技术的氛围,重点培育影视、音像、传媒、图书、文学、表演艺术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完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为各类创意人才群体提供良好的条件。充分发挥文化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作用,引导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创新主体。落实培育创新型文化企业的相关政策。运用政府采购,重点扶持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品牌的创新民族文化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加强数字和网络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推动文化业态更新,加快传统出版发行行业向现代出版发行行业的转换,积极发展电子图书、网络出版物等新兴业态。着力用高新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流通体系和链条,运用现代市场经济信息和营销手段,促进文化产品的流通。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6.培育一批文化产业品牌。实施品牌建设工程,把培育文化产业品牌作为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鼓励文化企业开发市场占有率高的原创性产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着力培育文化产业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和节会品牌。重点培育蔚蓝青岛、“满汉全席”、达尼画家村、世正乐器等一批文化产业品牌;培育“公信文化”市场、“书海情深”、“海誓山盟”等一批文化产业服务品牌;培育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青岛海洋节、中国青岛(国际)包装印刷技术设备展、青岛动漫艺术节等一批节会品牌。对我市地方传统的海云庵糖球会、琅琊文化节、周戈庄祭海节等民俗节庆的内容、风俗、礼仪等民族元素,进行产业开发,推出更多富有青岛地方特色、引领大众消费的著名民俗文化节日品牌。

7.培育一批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集团)。建立文化产品“走出去”平台。开展对外文化合作,拓展民间交流,扩大商业性展演、展映和文化产品的销售渠道。借助举办国际性节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山东省(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及我市组织的韩国周、日本周等节会活动,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把文化“走出去”工作与外贸、科技、旅游、体育等工作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的合力。做强做大对外文化贸易品牌。重点扶持具有民族特色和青岛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影视剧、出版物、音乐舞蹈等产品和服务出口,支持动漫游戏、电子出版物等新兴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发挥国有文化企业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的主导作用,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申报“国家文化产品出口基地”。培育对外文化中介机构。着重构建影视剧、出版物、文艺演出、文化产品出口四大国际文化营销网络。争取成立青岛图书进出口公司。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打造文化精品,组织重大工程项目,加快“走出去”步伐,扩大我市文化的国际影响。

(三)重点发展六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围绕建设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建设,重点发展市南文化创意、市北特色文化街、崂山文化旅游、城阳乐器和工艺美术品生产、黄岛影视传媒、胶南美术品创作生产等六大文化产业集聚区。

市南区着重围绕打造半岛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加快推进南京路创意产业一条街规划建设,建设122中联创意广场、婚纱摄影街区、时尚闽江等区域,形成以文化创意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群。市北区以打造青岛文化街为核心,进一步建设青岛天幕城,挖掘青岛啤酒街文化内涵,拓展新的特色文化街区,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街群,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消费区。崂山区重点围绕发展文化旅游业,建设全国知名的文化休闲旅游中心、区域性艺术品生产和交易中心、区域性动漫和互联网游戏研发制作中心,形成文化旅游、影视动漫、文化娱乐等产业群。城阳区充分发挥青岛世正乐器公司的示范效应,积极引进文化产品制造项目,进一步壮大产品制造业。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推进工艺美术品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包装装潢印刷产业,打造包装装潢印刷品牌,形成以乐器和工艺美术品生产为特色的文化产业群。黄岛区围绕发展影视传媒产业,积极发展休闲旅游、演艺娱乐、文化创意和印刷产业,形成以影视传媒为特色的文化产业群。胶南市围绕发展油画、国画、书法、年画等美术品,重点推进青岛达尼画家村、高峪画院、龙马画院建设,拓展美术品创作、生产、销售、人才培训和休闲旅游产业链,形成以书画为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在重点发展六大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各区市要立足实际和优势,不断培育新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形成规模优势,集群优势,拓展文化产业链,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四、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在重点发展传统和优势产业的基础上,优先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优先培育新兴文化产业。

1.优先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网络文化、帆船文化、影视文化、婚庆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集中力量支持高科技重点产业和重要项目。加快发展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安全播出等核心技术的引进和自主研发,推动各类文化载体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在数字化装备、网络化系统、多媒体技术等领域,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文化电子信息产品,打造新兴多媒体形态,建设区域数字技术文化产业基地。

2.加快互联网开发与普及。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新一代互联网开发建设,实现信息服务的宽带化、个性化、智能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普及数字广播电视业务,形成覆盖全市的共享型、集约化信息网络体系。

(二)加快发展内容产业。坚持“内容为王”,以创意为核心、市场为导向,汲取齐鲁文化和滨海文化资源优秀元素,创造文化产品著名品牌。强化图书报刊、广播影视、艺术演出等传统产业的内容制作能力,大力提升广告会展、演艺娱乐、旅游休闲等创意能力,加快发展工业设计、工艺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生产性文化创意产业,提高我市内容产业的创意水平和综合实力。

(三)着力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加强规划保护与开发工作。保护和开发民俗文化产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本资源,组织创意设计,结合时尚流行文化元素,创造富有特色的内容产品。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览和演示活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技艺的推介、演示和传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市场开发。开发民俗文化。挖掘、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激活和拉动我市历史文化“资产”,实现文化内涵向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转化。研究、整理崂山民间故事、大泽山神话传说等历史文化,发展饮食、音律、服饰、武术、典籍、书画、历史、传说等相关延伸产业链。开发利用好胶州茂腔、即墨柳腔、胶州大秧歌等戏曲,打造民俗演艺产业。开发传统民间艺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历史悠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平度宗家庄木板年画、莱西葫芦刻、胶南年画、城阳黑陶制作,剪纸、根雕、泥塑、石雕、刺绣、柳编等民间技艺,进行市场开发、包装、宣传与营销,参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经营。

五、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一)培育现代文化市场。

1.构建文化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图书报刊、影视产品、电子音像制品、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品等文化产品市场,重点打造青岛演艺市场,规范建设山东路古玩城、李沧同源文化市场、城阳国际工艺品城等市场,培育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

2.完善文化要素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拓展文化产业融资渠道。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公司股票、企业债券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完善企业投融资制度,通过创新信贷手段和担保办法,为文化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提供便利条件。规范产权交易,重点发展版权和其他无形文化资产交易市场。促进人才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完善文化信息、技术交易市场,提升服务水平。推行资格认证制度。制定和完善文化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规范中介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3.培育农村文化市场。运用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出版发行、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网络服务等领域,积极开拓农村文化市场。制定扶持农村文化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经济政策。鼓励各种资本进入农村出版物发行市场,拓展农村出版物市场空间。

(二)构建现代组织形式的流通体制。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建立具有广泛辐射能力的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演出剧目、艺术品的现代市场营销体系。

(三)建立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履行市场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能。成立青岛市文化产业联合会,建立健全文化新闻出版等各类协会。发展和完善文化经纪、代理、评估、推介、咨询、拍卖等中介机构。推行知识产权代理、市场开发、信息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制定行业规范,鼓励文化中介机构向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四)构建依法监管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市场规则,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文化市场诚信建设,构建文化市场管理信息网络,建立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和文化市场信用制度。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群众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严厉打击盗版、侵权等非法行为。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发展文化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统筹协调解决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评价区市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

3.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把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纳入计划,定期发布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分析报告,发挥文化产业统计在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中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加强文化产业统计队伍建设,落实各级文化产业统计费。

(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1.落实和制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105号)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鲁政办发〔2007〕92号)等国家和省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2.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8年,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对符合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达到一定规模或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社会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基地、园区等,采取政府贴息、补贴和奖励等方式给予支持。技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适当向文化产业企业倾斜。设立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将文化产业优秀项目评选纳入推荐省级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

3.拓展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利用政府资金引导、银行贷款筹资、民间资本投资、上市融资等多种途径,实行多元化投资。创造宽松的金融服务环境。在相关的政策范围内,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创业与风险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投资领域。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个人依法组建各类文化投资公司。

(三)加强文化产业立法。研究制定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规定。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理顺政府部门的职能分工,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审批。制定和完善文化服务方面的规定,加强正确引导和规范管理,保障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6

编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生源类别

培训天数

培训学时

费用标准

(元/ / 人/ / 天)

计划人数

备注“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加工制造类 中职 28 160 500 31“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文化艺术类 中职 28 160 500 30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 信息技术类 中职 28 160 500 27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 财经商贸类 中职 28 160 500 29卓越校长专题研修 骨干校长 中职 7 40 550 31骨干培训专家团队建设 培训工作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提升 中高职 2 16 500 90 市内 7 紧缺专业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高端研修 中职 7 40 500 31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 五年贯通专业全员教师培训 中职 5 40 250 311 市内

编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培训类别 培训天数 培训学时 费用标准

(元/ / 人/ / 天)

计划人数 备注 9 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

五年贯通专业“高等教育理论与方法”网络培训

中职40 40 567 市内教师企业实践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 中职 28 160 500 21 市内 11 教师企业实践 “双元制”智能制造 中职 28 160 500 23 市内 12 教师企业实践 工业机器人 中职 28 160 500 19教师企业实践 高职教师企业实践 高职 28 160 500 30 市内 14 创新项目 人工智能教育培训 中职 7 40 500 30 市内 15 创新项目 中职—德国职业教育示范培训 中职 7 40 500 39创新项目 信息化教学技能提升培训 中职 7 40 500 36创新项目 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7 40 500

38创新项目

职业教育教学法研究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500

40创新项目

学生管理及班主任综合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500

编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培训类别 培训天数 培训学时 费用标准

(元/ / 人/ / 天)

计划人数 备注 20 创新项目

招生就业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500

创新项目

教务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500

创新项目

语文教师教学综合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500

创新项目

数学教师教学综合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500

创新项目

英语教师教学综合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500

创新项目

思政教师教学综合能力提升培训

中职

500

创新项目

五年内新入职骨干教师培训

中职40 250 100 市内创新项目 五年内新入职教师全员线上培训 中职 2 16 40 600 市内 28 创新项目

高职—德国职业教育示范培训

高职

160 500市内创新项目

本科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培训

高职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7

关键词:城市小学,门前区,临时停车指标

1 缘起与研究背景

现在城市里的许多小学, 一到下午接孩子的时间, 马路上就会聚集着一大堆人, 而驾车的市民甚至会在校门口排出近千米的车队等候孩子放学, 成为很奇特的景观。这样的城市风景悄然出现在了我们的身边。

城市小学门前区的这一因市民接送小孩上下学而引发的社会问题, 很自然地把我们引向建筑和城市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通常建筑师对小学门前区的设计往往偏重于校门外观形象的设计, 对门前区场所的使用主体——接送学生的市民, 缺少必要的关注, 很少考虑这一场地的场所性和人性化需求。以至于造成了如下问题:1) 步行接送的市民没有地方可歇息;2) 开车接送的市民没有适合的停车空间, 学校门前区街道便成了临时的停车场, 占道停车侵占城市道路资源, 使本已不堪荷载的城市道路更加拥堵难行。

2 青岛城市小学调研

2009年4月6号~10号 (周一~周五) , 笔者共向青岛市三市区内的76所小学的相关负责人发放了调查问卷, 其中关于接送方式的统计共收回38所小学的调研问卷表。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步行接送和开车接送分别占52%和41%, 并且有车族中有42%的家庭就是为了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学而买车的。整理资料得出城市小学门前区临时停车有如下特点。

2.1 停放车型

门前区停放车型主要包括四类, 轿车占85%占绝对多数, 微型面包车占10%, 还有少量市民采用电动车和自行车接送小孩上下学。从地形看, 青岛市区内道路起伏不平, 上下坡众多并不适合骑自行车, 相对来说电动车更受青睐。微型面包车一般价格较为便宜 (2万元~5万元) , 且经久耐用相当实惠, 并且可坐4人~6人, 符合中低端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 接送小孩上下学较为方便。随着轿车价格的逐年下降, 私人保有量大量增加。据报道, 2009年青岛市平均每天新增挂牌车辆达500辆之多。

2.2 接送车辆平均延停时间

接送市民在门前区延停时间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等候学生放学的时间和门前区交通是否通畅。由于门前区临时停车位有限, 许多市民为了占到一席之位, 不惜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学校。这样做虽然方便了自己, 但是给城市交通造成了更大的阻力。而从市交通指挥中心了解到, 学校开学后的城市的交通流量比假期上升有20%之多。15:50~16:20这30 min间普遍是城市各个小学门前区路况最差的时间段, 基本上一直处于拥堵状况, 外面的车进不去, 里面的车出不来。经统计, 车接市民在门前区接送时间段内的平均延停时间为23 min。

3 目前门前区临时停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3.1 停车位严重短缺

随着小汽车大批量进入个人家庭, 停车难、行路难成为困扰城市交通的大难题。目前我国静态交通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于动态交通基础设施, 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与城市停车场建设滞后的矛盾十分突出。截至2009年底, 青岛市共拥有各种机动车147万辆, 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达22%, 而收费停车泊位总量约67 000个, 可见目前机动车停车泊位数量缺口非常大。停车泊位的短缺造成了街道的出行不畅, 环境恶化, 交通安全隐患等问题, 阻碍城市的正常运转。

3.2 附近配建停车设施利用率低下

配建停车场应该是缓解学校临时停车难的措施之一。小学附近配建停车设施利用率低下, 主要原因有三个:1) 配建停车设施设计不合理造成了使用不便。例如, 很多市民反映有些广场地下车库的车道太深, 因此大家都不愿到那里停车。2) 附近路边停车的存在会导致配建停车设施利用率大大降低。3) 配建停车场缺乏停车标志或标志不明显, 使一些配建停车设施的可达性不强, 使泊车者找不到停车场, 利用率低下。

3.3 路边停车位比重太高, 违章占道停车现象严重

从城市交通管理的角度来看, 路边停车场应是路外停车场的补充, 然而, 小学门前区的路边临时停车位需求量在上放学时段大大超出了正常情况下的需求量, 成为了路外停车场更重要的停车方式。由于学校内部缺少足够的停车设施, 加上管理控制的力度不够, 迫使机动车违章占道停放。有限的道路被停车占据, 使门前区十分紧张的道路资源利用率低下, 影响到道路上车辆的正常运行。即使是次干道和支路上也容易产生严重的安全问题。

3.4 缺乏先进完善的停车规范政策和管理机制

城市小学门前区停车空间的健康运行, 需要制定先进完善的停车规范和政策。然而, 我国目前能够较为全面的指导停车场设计和管理的停车规范政策只有两部:1989年制定的《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以及1998年制定的《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这两部规范政策都是多年以前制定的, 难免有不完善、操作性差等缺点, 难以满足一些新出现的城市停车问题的需要。

4 解决城市小学门前区临时停车的建议

4.1 合理利用路边停车场

路边停车是对道路满足动态交通之后的剩余能力的利用, 因此路边停车场的布局要受到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的制约, 要保证设置路边停车场之后道路的通行能力大于通过此路段交通量, 确保车流在经过此路段时能保证一定的通行速度。

4.2 利用价格手段调节停车资源配置

加强对学校周边各类停车场收费的统一管理, 根据停车的地段、时段、车型、停车设施类型等合理制定收费标准。改变路边停车场收费低, 路外停车场收费高的不合理状况, 提高路边停车场的收费价格, 并缩短累计收费的时段。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混乱占道停车, 鼓励停车进库, 提高路边停车的周转率以及路外停车场的利用率, 从而达到促进停车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4.3走可持续的改进方向

目前, 为解决交通拥堵, 城市路面宽度不断加大、停车场面积不断扩大的处理手法越来越普遍。但是在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国情和节地作为城市建设的长期发展战略的前提下, 任意增大道路用地比例的做法是否合理是我们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近年来私人轿车进入家庭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也是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 但我国如果达到像美国一样, 每户2辆~3辆车的话, 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角度而言都将是一场灾难走可持续的改进方向将成为我们的最终选择。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9.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8

在区域经济大合唱中,一些城市熠熠生辉。在这股经济大潮中,上演着一幕幕“双城记”,它们的城市规模、经济实力相当,互以对方城市为竞争对手。政府定下赶超目标,争夺政策和投资,处处角力。而民间推波助澜,大打口水仗,并以己方城市的进步鄙视对方,以对方城市的进步给己方城市管理者施加压力。不过,角力归角力,口水归口水,一对对城市却在这种竞争中大踏步前进。

“双城记”常出现在一个省内、一个区域里,甚至跨区域存在。例如同省的福州与厦门,济南与青岛,沈阳与大连;同区域的无锡与宁波,大连与青岛,成都与重庆;跨区域的上海与香港,武汉与沈阳,苏州与东莞等。城市间的竞争增强了城市的实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时至今日,城市间的这种关系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苗头,它们从单纯的竞争走向了一种良性的竞争合作。

本专题聚焦中国五大区域的五组城市,这些城市的雄心和努力是中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缩影。

大连和青岛如此相似,以至于提起其中一个城市难免会想到另外一个城市。但他们在骨子里却有些不同。

鲁文化和东北民风。无论城市文化,还是市民思想,受区域大文化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两种不同的文化,造成了两种不同的城市风格。举例来说,鲁文化的保守,东北传统的张扬,在两个城市表现得非常明显。

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相比较而言,青岛似乎比较固执,而大连比较容易接纳。从两地人的言谈就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大连人为自己的服装节的洋气而自豪,青岛人觉得本地啤酒的庆典也很不错。

安静与热闹。大连人非常自豪自己城市商业的繁荣,环境建设的新意,总之一个字,新,城市一派簇新。青岛人对东部新区也挺在乎,不过对老城区更有感情,提起八大关,似乎那里才是真正的城市客厅。

当然就现阶段而言,这两个城市最大的不同则在于:大连是城市品牌,青岛是品牌城市。

多年来,大连致力于打造城市品牌。1990年大连市政府提出了把大连市建设成为经济中心功能为主、开放性强、吸引力大的社会主义国际性城市;1992年提出了用20年时间把大连初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北方香港,基本实施现代化;1993年提出了把大连逐步建设成为商贸、金融、旅游、信息城市;1994年提出了“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城市建设八字方针;1997年,市政府制定了大连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跨世纪战略:用15年到20年时间把大连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城市总体素质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1999年提出了把大连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商贸、会展名城;2000年提出了用5年时间把大连建设成为国际名城。

与大连不同的是,青岛有工业名牌而无城市品牌,或者说青岛企业的名声远远高过青岛城市本身。青岛企业的品牌在全国是有名的,形成了以名牌企业集团为支柱的工业体系。青岛的“五朵金花”,即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在国内家喻户晓,在国外也声名远扬。

所以,一个有趣的现象产生了:在青岛,你可以不知道市长是谁,但你肯定知道张瑞敏,知道海尔、海信;但在大连,你可能知道有过一位非常出色的市长,但肯定说不出他们有什么著名的品牌。

在2008年申奥活动中,青岛击败大连,成为北京唯一合作伙伴,到时将在青岛举办海上奥运项目的比赛。青岛的这种历史性超越使得多年来习惯于接待青岛来访者的大连人感到吃惊。

两个城市全解剖

大连,前几年过于注重城市形象建设,没有打造出有影响力的名牌大企业集团,工业发展比较缓慢,市民收入水平提高不显著。青岛,工业企业强大,但城市综合优势不突出,经济腹地较小,大学也偏少,城市科技实力比较弱。

1 强势企业方面,青岛强于大连。目前大连企业和青岛海尔、青岛啤酒还远远不能比。大连也有很多强大的企业,如大商集团,全国零售业第二;万达,也是中国的房地产大鳄之一;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新厂、大连机车厂等。

2 教育科技方面,大连强于青岛。海洋人才是青岛多,青岛有33个院士,而且全国海洋科学的一半人才都集中在青岛。但总的来说,青岛科技实力、人才优势不如大连。

大连有差不多20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外语学院、大连铁道学院、大连水产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大连民族学院等共14所高校,门类齐全。还有海军舰艇学院、大连陆军学院等军事院校。有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著名研究机构。总的来说,大连的科技人才实力大大优于青岛。全国比较知名的有大连理工、海事、东北财经;而青岛仅五六所大学,全国较知名的仅海洋大学。

在电脑软件发展方面,大连明显领先青岛。大连市是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唯一的“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大连市建立全国第一个“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化培训基地”。大连软件园被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认定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入园企业已达100多家。

3 港口发展方面,青岛大连各有优劣。在国家规划的四大国际深水港中,有大连大窑湾、宁波北仑、福建湄洲湾、深圳盐田。大连地区拥有众多优良港湾,但是近年来,大连的港口吞吐量的增长率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八大港口倒数第一,大连的港口集装箱和外贸货物吞吐量都只有青岛的一半,而且增长速度还远远落后于青岛。

青岛港虽然不是国家规划的四大深水港之一,但是青岛港口近年的发展却明显强于大连。青岛的胶州湾在亚洲都是罕见的口小肚大,深入内陆的优良海港,连防波堤都不需要建。

4经济腹地方面,青岛与大连势均力敌。大连的经济腹地比较稳定,为东北及内蒙古东部,也可以延伸到俄罗斯远东地区,是这一地区的唯一大型口岸城市和经济发展龙头。目前大连的辐射范围充其量是东北三省的一亿人口,周围200公里范围内,没有一个地级城市,孤悬辽南,产业的配套和聚集度都不高。但是未来兴建的南北大通道及渤海轮渡工程将使大连成为海陆空交通枢纽,改变大连居于半岛的不利区位。

青岛的主要腹地为山东,是山东唯一大型口岸。青岛的潜在腹地比大连要大得多,青岛背后是有3亿人口的黄河流域,仅山东的经济规模就和东北三省相当,中(卫)太(原)铁路建成后,青岛到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的距离大大缩短,并延伸出一条新的经济带,而这条经济带的东部龙头无疑还是青岛。青银高速公路串起了: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银川经济走廊。虽然青岛的腹地可以延伸到黄河流域,但黄河流域的华北、西北地区不一定会成为青岛腹地,因为青岛上有天津下有上海,夹在中间,面临竞争。而且周围又有省内外数个港口竞争,其腹地只能在激烈竞争中才能决定。

5发展劣势方面,青岛高于大连。大连市区内比较开阔平坦。而青岛市区非常狭窄,城市建设成本明显高于大连。

在外部环境的制约方面,大连吸引外资过于集中在日本,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对大连产生不利;日本之痛也引发大连之痛。目前大连招商已经注意分散,转向欧美。

(摘自《中国城市口水战》老枪著

上一篇:2操作票管理制度下一篇: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知识点:防火分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