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

2024-10-23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通用11篇)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 篇1

0 引言

2008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开始正式实施, 2011年3月初, 国务院学位管理办公室正式决定, 将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 这标志着我国进入到了城乡一体化时代。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 应紧跟时代发展, 适应国家关于城乡规划的法规、政策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调整, 以便学生对城乡规划的编制程序、成果和表达等方面有明确的认识, 并应用到课程设计实践中。

1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在教学体系上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在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中的相互协作有待提高

在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 考虑到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各个环节, 但是教学中又不允许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套城市总体规划成果, 只好分工完成, 在分工过程中, 肯定有部分学生不能深入接触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空间布局, 尽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弥补, 但毕竟有部分学生没有系统地做过。如何保证所有学生既能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 又能掌握专业核心内容,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2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的实践性难以得到检验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SEI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 还需要具备同地方决策者、企业负责人等相关人员面对面交流的能力, 深刻体会城市总体规划决策的形成背景。然而, 交流沟通能力与背景知识掌握是经过社会长期实践才能获取的, 学生不能在学校立即学得, 也就难以检验。

1.3 教学方式与方法尚需改进

目前, 教学方式与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 理论与设计衔接不畅。许多高校将城市总体规划理论课进行集中讲授, 与相应的总体规划课程设计衔接不畅, 无形中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离, 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无法消化、吸收和运用, 导致规划设计时无所适从。其二, 教学方式单调, 基本以“单兵作战式”、“师徒式”为主, 学生多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创新意识不够。其三, 理论与实践严重脱钩, 现状实践调查无法进行, 课程设计基本上是纸上谈兵,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 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2.1 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

基于应用型城市规划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的思路应着重贯彻三个理念。其一, 城市规划课程设计应强调对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为培养学生的规划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其二, 通过大量的城市规划课程设计实践训练, 着重培养学生的规划设计技能, 逐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三, “特色”教学求发展。因此, 城市规划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路可以归结为12个字即重基础、强技能、求特色、谋发展。

2.2 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规划始于问题, 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之一就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所以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特别适合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中。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必须设定特定的情境, 对于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而言, 其情境就是城市场景。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必须是真题真做或者真题假做, 引导学生带着特定的问题, 深入到城市中去, 培养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思维方法。

2.3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是政策选择的过程, 解决同一问题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政策方案, 也就是说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可能存在若干个方案设计, 所以指导教师应启发学生设计出不同的设计方案, 避免以先入为主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 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方案设计, 以免扼杀学生的创造激情。启发式教学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应当明确的是, 启发不只是来自于学生, 也来自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2.4 构筑团队教学的教学模式方法改革

团队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以团队学习为中心, 以课程项目为主线, 以任务目标为使命, 强调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培养, 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团队教学法可以通过设计团队建立、制定团队考评规则、制订设计项目内容、设计项目探讨、设计成果展示、总结评比等步骤进行, 强调团队的解决问题、专业技能、人际关系技能。

2.5 采用渐进分工教学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必须合作完成, 不可能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一套规划设计成果。在分工过程中, 尽可能让每位学生有机会参与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土地利用规划与空间布局, 因此教学组织建议采用渐进分工方式。在调查城市现状后, 首先集中研究城市土地利用, 然后再分工编制各专项规划, 最后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中, 最初由2位学生合作完成一套用地规划草案, 经过公开点评讨论, 4位学生合作完成一套用地规划正草图, 再经过公开讲评讨论, 8位学生合作完成一套用地规划方案。通过渐进分工的教学方式, 避免过早分工而造成的有些学生没有机会接触用地规划的问题。同时, 渐进分工教学组织方式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考察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 为以后公正地评定成绩奠定了基础。

2.6 加强课程设计教学中的互动交流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的教学重点不在方案的好坏而重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事实证明, 这个过程只有在开放式的教学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课程设计过程中, 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与工作方法的掌握, 不仅需要教师手把手地传授, 更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 甚至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多向交流与沟通。这种互动式、交流式教学过程, 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工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方案构思的多向性和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 针对规划项目的实际情况, 让学生逐步学会如何抓住方案构思的要点将理论知识灵活加以运用, 从而有意识地培养与锻炼他们的规划设计能力, 还可使学生之间互相激励、互相启发、共同协作,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结语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其实践教学必须立足专业所长, 注重体现城市规划知识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 体现教学内容的和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必须与时俱进, 围绕学科发展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调整与完善, 力求在本科教学阶段就能够满足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趋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应结合生产实践, 引入项目化教学方法, 增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环节, 以增强学生城市规划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使课程发展更趋合理完善,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勇.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指导[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2]李庆武.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教育探索, 2008 (4) :32-33.

[3]陈有川, 崔东旭, 张军民.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 2006 (9) :74-79.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 篇2

一定年限内对城市市区、郊区及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地区各项发展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是战略性的发展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主要任务

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城市职能

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性质

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城市功能

城市功能是城市存在的本质特征,是城市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作用和秩序,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城市结构

是城市功能活动的内在联系,是社会经济结构在土地使用上的投影,反映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城市形态

是表象的,是构成城市所表现的发展变化着的空间形式的特征,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文化现象和过程,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城市布局形态

1集中式布局的城市:网格式、环形放射状

2分散式布局的城市:组团式、带状、星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

3集中分散相结合:早期集中式,后期分散组团式发展 土地适宜度

又称土地生态适宜度,指在城市可能发展范围内土地的利用方式对生态要素的影响程度,或是生态要素对给定的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状况、程度。城市土地适宜度规划主要内容

1根据城市已建及待建区内土地利用的自然及现实状况,对土地的生态适宜度进行分析评价

2根据生态适宜度制定城市经济布局原则,确定相宜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

3根据土地评价结果,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的规划布局 4根据城市气候特征和居民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进行绿化布局

5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理论,保持维护、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程,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

6根据生态经济的基本原理,研究城市社会、地域分工特点,进行城市空间的生态分区,并指出各区经济主导发展方向和生态特征 城市生态规划

意为对城市的生态系统所做的规划,与城市生态相关的整个系统——环境、人口、社会、文化、经济等的生态状况作为一个整体,都是城市生态规划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内容

人口适宜容量规划,土地利用适宜度规划,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生物保护与绿化规划,资源利用保护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

又称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核心内容仍为城市规划,只不过是带着生态的理念、眼光,利用某些生态规划的技术手段去进行城市规划。内容

1通过对城市、区域、国家不同地域空间层次的规划使城市与其补给区域相平衡 2通过物质空间规划,生态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使城市未来的发展形成一个整体的方案,将城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

环境效益紧密结合起来 3通过对城市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总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因素的分析,论证来确定城市的规模、城市的结构和形态 4通过对土地开发度的评价、土地适宜度的分析和土地承载力的测定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合理布局

生态城市规划与传统城市规划相比的特点

区域性、系统性、动态性、综合性、生态导向性 城市远景规划

是城市扩展到稳定阶段对城市总体发展做出的结构、布局、形态的设计与安排。原则:

1)远景规划必须研究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使它在时空上具体化,但这本身不能代替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远景规划重要在于远景的空间结构性部署,它应知道城市总体规划,但它不能代替传统的总体规划 3)远景的结构安排要相对稳定,而战术的处理要留以足够的灵活性。为此,远景规划宜粗不宜细,重点是把握城市发展的大方向、大结构,其余留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去深化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 城市用地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既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建设用地 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城市建设用地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篇3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五年来实施总体情况表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基本实现了构建现代国际城市基本构架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如,首都城市空间战略性调整有序展开,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宜居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北京的城市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完善,以旧城保护为核心的文化名城建设取得新进展,另外带动了周围区域的合作和协调发展。各项指标实施情况(见表1)反映了总体规划实施五年以来的实施率,实施的机制不断完善,成效明显。

二、对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的深化认识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对于北京城市的定位,是国家的首都,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对于城市性质,北京最早并没有提出世界城市的目标,而是现代国际城市,现在才确定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按照总体规划,北京城市发展阶段目标非常明确:第一阶段,全面推进首都各项工作,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初步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地位(原文: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第三阶段,到2050年左右,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总体规划确定了整个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节奏,北京要带动区域,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以世界城市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借助作为大国首都的影响力,带动大北京地区发展成为21世纪的世界城市地区之一,为参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获取国家竞争优势等方面奠定最必要的基础。并因此提出了六项发展策略,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城乡统筹、空间协调等。

三、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策略

(一)积极推进城市空间结构的战略调整

总体规划确定的城乡一体化战略: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构筑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总体规划提出的策略是:积极稳步推进城镇化,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拓展发展战略空间,塑造有资产的新市民,促进镇村产业升级和集中集约发展,注重发挥都市型农业的生态和服务功能。在实现“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时,形成中心城—新城—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完整城镇体系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总体规划还提出分类政策和标准,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力度彻底解决中心城的城乡结合部问题,5年内实现中心城全面城市化。

在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上,总体规划提出:一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和管理新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二是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农民有序融入城镇的制度基础和组织基础。三是加快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土地利用政策,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四是高度重视本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为农民融入城镇创造基础条件。

(二)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北京市人口现状是人口总量规模快速膨胀,外来人口增量逐年加大,常住人口总量接近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的适宜指标。其中人口空间分布存在诸多不均衡、不协调问题,中心城过度聚集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总体规划确定了北京市人口管理和调控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建立健全人口综合调控机制,管理与服务并重,通过控总量、调结构、优化布局和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使人口增长与首都城市性质定位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相适应,保障和促进繁荣、文明、和谐、依据的首善之区建设。

一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防止人口规模盲目扩大。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整治改造;正确处理市场调节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发挥价格杠杆在引导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和调控人口分布的积极作用,逐步理顺和合理确定公共领域产品价格;重视人口分类细分,增强调控的精确性。

二是加强外来人口的市民化服务与管理,不断优化人口结构和提高人口素质。积极稳妥地探索和建立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加强就业服务;实施首都人才发展战略;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健全人口综合管理模式。

三是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产业合理布局,积极引导人口在市域和区域的合理分布。加强中心城特别是旧城的人口疏解,控制中心城建设规模;加强新城和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区域发展,发挥首都辐射带动能力。

四是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三)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和深入执行区县功能定位

2005年5月,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务院批复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充分发挥区县在全市总体发展中的积极性,加强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促进城市总体功能的优化和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 依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关于“两轴—两带—多中心”和城市次区域划分的设想,遵循“优化城区、强化郊区”的原则,将全市从总体上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四类区域。

在《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中,对明确区县功能定位及制定相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做出了分析。从更好地发挥城市整体优势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角度看,北京在城市的功能定位和总体布局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全市功能区域的划定不够明确,各区域主导功能不够清晰;区县的功能定位与全市总体功能未能充分衔接,一些区县对自身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明确、作用发挥得不充分;有些区县的功能定位取向差别不大,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产业布局不够集中,开发区设置分散、规模小、产业构成相似、集群效益不高,没有构建起有效率的首都经济空间结构。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城市发展内在规律认识还不够深入、现阶段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等因素,也有宏观上对区县的功能定位不清晰、发展导向不明确的因素。

在首都经济社会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发展的目标更高、动力更强,同时挑战也更多更大。因此要求各区县应当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和四类区域的划分,进一步深化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区县功能定位,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方针,统一思想认识,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统筹协调和执行力度,避免各区县的盲目攀比、同质竞争和重复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黄荔)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 篇4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把握城市错综复杂的要素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是对于城市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性的宏观把握,需要培养学生宏观思维能力和城市规划各方面理论的综合应用能力。

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1 课程的教学内容太过宏观,知识点多,涵盖面广,学生记忆和运用起来非常困难

例如,在进行用地布局规划设计时,学生既要考虑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发展方向,又要协调居住、公共设施、工业等各项用地之间的关系,还要兼顾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往往顾此失彼。甚至有的学生面对城市现状图,感到根本无从下手。

1.2 很多学生阅历浅,对于城市的设施没有概念

例如,在进行公共设施用地规划时,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应该有什么样的用地规模,学生根本不清楚,经常出现规划用地的规模与实际需要相差太多,甚至出现规划中学、小学、幼儿园用地规模一样的设计作业。对于学生来讲,幼儿园、小学就是图上的一个色块,根本没办法和现实存在的幼儿园、小学联系起来,所以规划作业出现错误就在所难免,甚至在教师指出错误后,不知道如何修改。

1.3 学生在完成设计作业的过程中缺乏协作精神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设计,在实际的工程中,往往需要团队协作完成,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部分的作业需要学生自己组成团队完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协作能力不强,团队无法运作的情况,致使作业的任务无法完成。

1.4 学生的设计作业中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

对于城市的总体规划,必须要满足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的要求。而对于很多学生来讲,城市总体规划,就是在图纸上完成的,在规划设计时过多的追求图面的效果,把规划设计课当成美术设计课,完全不考虑城市的使用者———人的需求,这就使得很多的作业看上去很漂亮,但是缺乏实用性。

2 教学改革的实践

由于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作业时面临的难题太多,设计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在课程学习上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面对这些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课程的需求,这就需要对传统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转变传统的图纸上设计→修改→回到图纸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现场实践的基础上完成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可能的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如下的一些方法。

2.1 规划重点实例参观体验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最难掌握的内容就是城市中心区规划,由于城市中心区规划涉及的内容太多,城市的主要公共设施用地,包括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商业用地等都要在中心区综合体现,对于学生来讲,在没有见过实例的情况下,怎样处理好这些用地的布局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实例参观体验的环节,首先对现有的城市中心区实际规划成果进行图纸上的讲解,让学生有一个初始的概念,然后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参观讲解,让学生实地体验城市中心区的布局,将图纸与现实联系起来,要求学生对于中心区的部分地段进行实地测绘,再将实地测绘的成果与实际规划成果进行比对,几个实例参观下来,再进行课程设计作业,从学生的作业质量来看,学生普遍对于城市中心区的规划有了正确的认识,相对于参观之前有了明显的改观。

2.2 现场测绘教学

针对学生对于用地规模没有概念的问题,带领学生到实际地块进行测绘,例如,很多学生对于1 ha到底多大根本没概念,带领学生对一个1 ha左右规模的小学进行测绘,让学生用皮尺亲手量一下,1 ha到底多大,1 ha的用地上都可以进行一些什么样的建设。这样的测绘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很多同学反映,在实地测绘后,对于用地规模的概念明确了很多,规划用地对学生们来说再也不是图纸上的几个色块,可以和实际的用地联系起来了。在进行现场测绘教学后,学生规划的作业在用地规模的设计上明显合理了许多。

2.3 问卷调查及访谈

城市总体规划应该以适宜人的生存质量为前提,规划的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虽然教师在教学中反复提到这一要求,但是学生在作业中基本都没有体现这一点,究其原因,很多学生提出:“不知道如何以人为本,不知道城市居民需要什么”。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设计作业前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设计问卷,并深入到城市的居民中,实地了解居民的需求,并且采纳居民提出的建议,来改善自身的设计。在问卷调查后,学生的设计作业在体现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建造富有活力、健康的城市环境等方面有了较好的改善。学生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作业体现了从设计图纸到设计城市的转变。

2.4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在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开设,在此之前,学生完成作业基本上是个人完成,没有经过团队协作的经历,而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现场调研,包括问卷调查,都不是一个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因此在课程组织上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整体统筹。在刚开始的调查中,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分配工作,有的组是组长一人干活,其他学生看着,造成组长忙不过来,其他人很闲的局面;有的组是所有人一拥而上,抢着干,摸不着头绪。针对这种情况,重点对于组长进行了指导,对如何分配工作,工作的量上面如何掌握都进行了实际的教授。接下来的课程中,各组的工作逐渐有序,如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组长首先将问卷的设计分成几个部分,每个同学负责设计其中的一部分,组长综合调配,设计出问卷,现场问卷由组长及组员讨论出问卷发放范围,每个同学负责一个区域的问卷发放及回收,最终问卷结果汇总到组长处,再分工进行问卷结果整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各小组之间的学生互助合作,积极配合,显现出了团队精神。这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在学术、工作等方面的协作是非常有益的,能够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

2.5 模拟项目汇报教学

目前的学生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的学习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很少有自己进行表达的机会,而表达的能力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在离开学校的工作中,进行项目汇报、与建设方的联系,都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表达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模拟项目汇报的教学方法,在每个教学阶段结束后,要求学生对完成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进行公开汇报,地点在校多媒体教室,模拟实际项目汇报的方式,先由学生介绍各自方案,然后由课题组教师模拟项目评审专家进行提问,邀请其他专业教师和学生旁听,旁听的教师及学生也可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整个过程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答辩完成后组织学生观看并讲评,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高非常有效,很多学生由开始的不会说,到后来的说的很好,有了质的飞跃。

3 结语

现场实践教学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经过了两个学期的实践之后,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调研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很有效果,明显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更扎实,同时也可以推广到城市规划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规划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 篇5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协调

0 引言

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在经济建设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两个规划的依据都是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其核心内容都是土地的合理利用。但研究的对象、范围、实施年限、方法、步骤各有侧重,规划深度也悬殊较大。为使两个规划充分发挥指导性作用,应当通过“两规”的协调,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更多的与城市规划相联系。本文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问题进行探讨。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1.1 两个规划编制目的与任务

1.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目的与任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在空间上、时序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1.1.2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目的与任务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1.2 两个规划编制的思路

1.2.1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铜仁市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铜仁市国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提纲)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加快发展的关系,针对实际情况,高起点切入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寻求一条既针对当前,又适应未来的“经济与资源保护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模式,构筑一条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与促进经济发展之路。

1.2.2 城市总体规划 《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遵循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城镇的发展和布局严格执行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土地使用原则。并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适应城市的动态发展,使规划具有延续性、超前性、稳定性、可操作性。

1.3 两个规划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1.3.1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的确定上存在较大差异 城市规划范围过大,《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规划控制范围15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42.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建设面积18.00平方公里,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市规划范围比城市规划的范围约小8平方公里。

1.3.2 规划实践中有时难以协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在工作实践中也往往存在难以协调的问题,例如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两者缺一不可,分别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和土地规划主管部门具体操办。实际中,可能会出现一方同意选址、另一方不同意用地预审的情况,导致建设项目不能立项。

1.3.3 编制规程和工作路线不一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一般采取从上到下逐级进行的方法,而城市规划采用的是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相结合的工作路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强调土地尤其是耕地的保护,耕地占用和保护指标的分配采取自上而下层层下达的方式,不得突破,带有很强的计划性。城市规划侧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规划编制一般从各行业用地需求的角度进行各种土地利用的时空安排。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的途径

2.1 两个规划协调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在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七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和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2.2 两个规划协调原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仅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以促进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应为合理选择城市建设用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供灵活性;城市规划范围内的用地布局应主要根据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安排。城市总体规划应进一步树立合理和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概念。城市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标准、总量,应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协商一致。

2.3 两个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

2.3.1 城镇人口发展规模的协调 《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预测总规模为27万人,它包含其他村镇人口。2005年,五个办事处总人口为15.84万人,按照铜仁市人口和计生育局预测的相关参数,到2010年和2020年,五个办事处总人口分别发展到16.9和19.26万人,因此,应采用城区人口20万人来对用地规模计算。

2.3.2 城市人均用地指标的协调 铜仁市城市区域由市中、环北、河西、谢桥四个办事处组成。2005年城市用地面积815.13公顷,四个办事处非农业人口114527人,人均占地71.17平方米/人,远低于建设部中等城市人均占地标准90—105平方米/人的标准。铜仁市正在实施“兴工富市、强农稳市、商贸兴市、旅游活市”的发展战略,特别是铜仁地区拟将“撤地建市”,铜仁市必将发展为区域中心城市,空间问题将显得更为突出。

2.3.3 城市用地总量规模的协调 铜仁市城市规划规模比土地利用總体规划规模大171.77公顷,需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去控制和协调。根据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粮食生产安全对耕地的需求,我市城市用地近期年(2010年)新增规模控制在405.55公顷左右,目标年(2020年)新增规模控制在813.10公顷左右,城市建设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1628.23公顷的用地规模。

2.3.4 城市规划用地发展方向的协调 根据《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的情况,铜仁市将向谢桥、灯塔片区发展,针对这部分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应作相应的协调。一方面,在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农业用地区应调整为建设预留地,以满足城市发展所需用地;另一方面,在条件好的地区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弥补城市建设占用的耕地,完成“占补平衡”和实现耕地动态平衡。

2.3.5 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协调 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区外,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划定为城市发展区,并实行相应的用途管制,避免破坏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应从长远发展方向考虑,以满足城市规划的长期性,超前性对土地利用提出的要求,同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在城市规划范围外的土地,尤其是耕地将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禁止非法占为建设用地。

3 结论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 篇6

1 两个规划的关系分析

1.1 规划编制法律依据的平行关系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主干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编制城市规划依据的主干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废止)。两者都是从属于《宪法》的行政法,法律地位平等,属于平行关系,因此依据相应主干法编制相同行政地域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具有同等法律地位[1]。

《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同时第三款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城乡规划法》第五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从法律条文看,两个规划之间不存在从属、层次关系,是互相协调、衔接的关系。

1.2 规划内容的重叠、交叉关系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规定“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纳入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驻地镇的总体规划”。从规划行政地域范围来看,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涵盖了整个行政辖区范围[2]。但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实体景观地域仅包括城市(城镇)规划区范围,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是对行政辖区内的所有土地进行统筹安排和利用结构的调整,因此城市总体规划的实体景观地域范围从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地域范围。

从规划内容上看,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交叉点在于城市土地利用。城市总体规划侧重于城市用地合理的功能分区,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侧重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合理控制。从规划内容、方法、成果上看,两个规划各成体系,所以不能因为规划地域的包容关系和规划对象的重叠关系而将两个规划列为从属关系。根据我国现行的规划体系,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同属于区域规划的次级规划,两者应当是相互协调、衔接的关系。

2 两个规划的矛盾分析

2.1 城市用地规模统计上的差异性

从城市用地现状规模来看,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统计的面积包括城市建成区和一部分非建成区(如河流、水域及未利用地等),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计面积仅包括建成区范围。从城市用地规划面积来看,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范围包括规划期末建成区面积、预留建设用地、污染企业安置区域等;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用地规模是到规划期末城镇发展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导致城市用地规模统计差异性的本质原因在于两个规划用地分类体系的差异性。两个分类体系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是统计标准出入较大。城市规划用地分类采用的是《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和《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两者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2002年1月,土地利用规划开始采用城乡统一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3],但是该分类体系与城市规划标准仍然存在明显差异,两个规划协调的困难性、规划指标和用地范围无法统一等问题依然存在。2007年9月正式发布的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与原有的土地分类体系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能与各部门使用的分类较好地衔接,但是不可否认两个规划部门使用的现行国家标准仍然有存在冲突的内容。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中居住用地(R)的范围涉及《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中住宅用地(07)、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交通运输用地(10)3个一级地类下的部分二级地类。

2.2 城市用地规模预测的差异性

规划期末城市用地规模取决于规划期末城市人口和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两个规划采用的城市人口统计数据、预测方法、预测期限以及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确定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相应地导致城市用地规模预测结果的差异性。首先是城市人口基数统计的差异性。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所采取的标准《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城镇人口是指在市镇中居住半年及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4]。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常住流动人口在城市人口中的比例上升,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期年人口基数通常包括非农人口、农业人口和常住流动人口;而一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期年人口基数来源于公安部门统计的非农人口、机械人口,明显小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期人口。由于基数不同必然导致预测规划期末人口规模的差异。其次是规划编制时间、期限的差异性。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起步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全国已完成了三轮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我国系统全面的开展是在1986年,1997年修编一次,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程》(试行)中确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5—20年,近期一般为5年。由于两项规划开始编制的时间不同,规划期限不同,必然导致规划方案编制的不同步,造成规划基期、规划期、采用基础数据的时限等不同,自然会造成两项规划结果的不一致。第三是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差异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中把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四级:第Ⅰ级60.1—75.0m2/人;第Ⅱ级75.1—90.0m2/人;第Ⅲ级90.1—105.0m2/人;第Ⅳ级105.1—120.0m2/人。城市总体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根据现有人均建设用地水平确定规划调整范围,一般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在第Ⅱ级和第Ⅲ级范围内确定,调整幅度较大[5]。根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取决于现有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和人均耕地面积。如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0667hm2,则只能采用现有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对应的最低调整指标。由于两个规划在确定规划指标级别的差异,从而使规划用地面积难于统一。

3 两个规划协调和衔接的途径

3.1 统一分类体系,明确城市规模

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统计,两个规划必须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两个规划的分类体系在城市建设用地类型的认定上保持统一。当前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采用2007年9月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预计2010年完成。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各地将会依据新的数据成果和新的分类体系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而城市总体规划所依据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和《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分别执行了17年和14年。地类统一是两个规划协调的基础,所以有必要对城市用地分类和村镇用地分类标准进行修改。建议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完成之前,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修订相关国家标准;城市用地统计应当以城镇地籍调查数据为准,首先应明确城市用地分属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中哪些地类,建议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为蓝本,可通过添加三级地类的方式,建立新的城市用地和村镇用地分类体系,并逐渐实施现有地类数据向新的地类数据转换;土地利用分类与城市用地分类、村镇用地分类的统一,既可保证两个规划的协调性,又可有效地实现两个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信息一体化建设,以实现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社会成本。

3.2 统一城乡人口划分、人均指标确定

两个规划采用不同的城市人口统计标准和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必然导致城市用地规模预测结果的差异。首先,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明确统一城市人口统计的地域范围;其次,采用统一的城市人口统计口径;第三,采用统一的人口预测模型。这样,可保证城镇人口预测结果的统一性。在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确定方面,笔者认为应采取《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确定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保证耕地数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合理控制城镇规模,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是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针政策之一。因此,两个规划中有关城市用地规模的确定和布局安排必须符合国家的土地国策,应该采用双重标准确定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坚持走内涵挖潜的道路。

3.3 规划编制审批同期、同步、同级

规划编制不同步、规划期限不统一导致两个规划编制的基期数据和规划目标差异悬殊。建议两个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相关技术规范协调统一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基期年和目标年,做到同步编制,互为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属于政府行为,可由政府牵头成立统一的“两规编制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水利等多个行业的专家,共同负责两个规划的编制,同时提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成果,以避免两个规划在分别编制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和成果差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都实行分级审批制度,两者略有区别。具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权限最低级别的政府是省级人民政府授权的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具有城市(镇)总体规划审批权限最低级别的政府是县(县级市)人民政府。如果实行两个同级规划审批的同步性,必须保证具有审批权限人民政府级别的统一性,建议采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分级审批机制[6]。

3.4 完善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两个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规划实施、管理方面要协调和衔接,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建设项目用地定点、审批、核发相关证书,确保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使区域土地利用、城市土地开发和城市发展建设步入协调、有序的良性发展轨道。

4 小结

随着国家城乡统筹改革的深入,势必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城乡产业结构的协调直接体现在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安排上。两个规划的协调和统一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基础之一,因此两个规划必须从编制规范、标准、方法、审批、实施、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协调,实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国家红线标准,满足城乡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尹向东,熊进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的法律探讨[J].广东土地科学,2007,(1)∶34-38.

[2]张颖,王群,王万茂.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问题的探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8-63.

[3]吴郭泉,翟慧敏,乔大山.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J].安徽农业科学,2007(22)∶6971-6972,6989.

[4]朱翔.城市地理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18-19.

[5]萧昌东.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发展规模相协调探析[J].城市规划会刊,1999,(2)∶36-37.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 篇7

1.1“两规”协调的理论基础

从本质上看,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共同的目标和规划目标。无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研究土地的特性及空间分布规律, 因此, “两规”是编制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与规划的规划部门, 国土规划为主要对象, 其核心内容是合理开发, 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 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土地, 合理利用土地的保护, 在土地资源的一个或两个计划是相同的基本目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利用的实现。因此, 由于交叉两者统一, 在空间上重叠在规划和管理目标的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对两个规划必须衔接和协调。

1.2“两规”协调的主要障碍

1.2.1 规划时间与期限不同步

根据《土地管理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确定。在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期内一般是由规划部门准备根据发展条件下, 城市的发展趋势来判断, 规划期内确定的随机性。结果往往是在期两种计划之间的差异, 从而减少了作战计划。

1.2.2 规划制度不协调

首先, 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规划的两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 市规划部门由施工负责总体规划。虽然国务院两部门的分工, 但在实际工作中, 在许多方面有重叠的功能。两个部门从其在土地部门, 自身的利益出发的功能布局, 运用规模原则、信任和支持, 缺乏沟通的主要关系, 两个规划经常出现不一致, 甚至发生冲突的情况下, 位错, 规划和实施“两张皮”的现象, 不利影响实际工作。

其次, 两种规划的工作路线是不一样的。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特别是耕地保护的建立, 耕地保护指标分配, 发出层从上到下, 与一个强大的程序。城市规划的重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从土地利用的时间和空间上对土地的工业需求规划。

1.2.3 用地分类标准不对称

“两规”的用地分类标准不一致, 甚至有用地分类名称相同, 但内涵不同或内涵交叉的现象, 这些都增加了“两规”之间相互衔接的难度。

1.2.4 基础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

在建设规模的统计, “城市 (镇) 建设用地”的概念认识的差异。因为国土部门将独立工矿用地, 特殊用地和交通用地上市, 不列入建设规划部门,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通常是一个面积统计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大于土地部门统计的“城市土地+有机城镇土地”。

1.2.5 技术手段与表现形式不相同

在他们的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 土地利用规模的制备工艺, 精密, 绘图软件系统, 各不相同, 相应的, 在秋季的形式也不同, “不一致的两规”的地图, 这也影响了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

2“两规”协调的基础

2.1 规划基数的确定

基于上述情况, 可以确定一个规划基数。规划基数的确定需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 在国土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充分沟通的工作基础上, 对两个部门土地现状统计的数据差异逐一做出具体分析, 并根据分析结果采用相应的数据转换方式, 将规划编制基期年的城市 (镇) 建设用地现状数据做出一定的调整, 调整后的规划基数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 对其今后城市 (镇) 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也可做出更为合理的预测。

2.2 规划目标年的衔接

在“两规”协调时, 需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年中寻找一个契合点, 将两个规划所做的未来城市 (镇) 用地发展规模和空间格局放在目标年的契合点上进行比较与衔接。

2.3 规划技术平台的对接

城市规划制图系统利用Auto CAD的图像处理软件, 对FOXBASE数据库基础数据库, 与土地利用规划和测绘系统, 利用MAPGIS, Map Info, macrostation等绘图软件, 数据库为基础数据库。不同的数据库, 访问ID, 属性名, 属性值, 不同元素的途径和方法, 相互作用导致的困难图形管理。该软件Mapinfo7.0, 城市规划图 (Auto CAD DWG格式) 到Map Info mid/mif的“转换器”的工具格式文件, 得到一系列文件;或边界地图,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类图的规划和建设, 通过“变”的功能, 将中/MIF文件AUTOCAD Map Info等。所以, 技术平台两规协调是构建交互式图形数据管理和公共平台。

3“两规”协调的实现途径

3.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市建设, 如果在扩展所有的焦点, 势必造成耕地保护形势和土地供应和需求的进一步应变。高效益的集约利用土地的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的实施,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可建设用地指标置换的转换, 有助于缓解建设用地供需之间的矛盾,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调查显示, 2004的中国农村人口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219.7平方米, 比规划150平方米人均农村建设使用国家限制高多了。农村建设用地规模, 人均土地, 农村聚落分散分布, 土地闲置和浪费, 土地利用率低, 农村基本公共设施, 在这个阶段, 缺乏对我国住宅区的主要特征, 也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还改变了老村和村里的环境。

3.2 建设预留区的设立

在2008个“全国土地利用规划 (2006-2020) 提出了”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边界“。扩展边界”, 指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根据指标来确定目标年的城市用地规模, 土地适宜性评价领域和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 发展小城镇, 工矿, 农村居民点用地边界。边界, 不仅有利于保护耕地, 保护生态环境;也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方向。

4 结束语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和协调, 不仅是关键要控制城市盲目扩张, 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 矛盾, 也有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深远意义。协调和“两规”问题的收敛性, 本文从上一轮规划, 对“两规”的学者, 矛盾及其原因和理论的不利影响, 改进和协调管理机制。

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探讨 篇8

智慧城市是把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业中,是基于知识社会加以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智慧城市通过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综合集成法等应用,营造互联、智能、开放、协同的可持续创新。

2 我国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现状

2.1 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定位比较高

定位超越“数字城市”,侧重于信息基础设施提升或局部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强调支撑和引领城市整体创新转型发展。如:智慧扬州规划中提出“推进建设以加速经济转型升级为特征的创新扬州、以精细高效城市运行为特征的精致扬州、具有高水平城市公共服务的幸福扬州”三大目标;广州提出了“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三位一体的城市发展理念,目标是建成智能技术高度集聚、智能经济高端发展、智能服务高效便民的中国智慧城市先行示范城市。

2.2 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涉及面比较广

智慧北京规划中提出了“四类智慧应用,四个智慧支撑”的建设重点。智慧宁波提出由智慧基础设施、十大智慧应用体系、六大智慧产业基地和居民信息应用能力构成的建设重点。从建设重点来看,体现出很多共性,涉及面比较广,大多包括了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经济、智慧环境、智慧人群和智慧基础设施等内容。

2.3 智慧城市建设切入点有明显差异

智慧城市涉及的技术和建设领域众多,城市基础条件不同,选择的切入点和路径也不尽相同。大体包括三类:第一类是无锡、杭州等城市,注重以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为驱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第二类是上海、重庆等城市,注重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为先导,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第三类是北京、武汉、宁波等城市注重以推进重大试点示范应用项目为突破口,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2.4 说的多,落地成功的少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均提出定位高的理念与口号,但未能做到从城市转型发展战略高度和全局的视角出发,总体规划设计不到位,在确定目标、重点和实施路径上等把握不到位。

3 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思路

3.1 明确目标定位,解决智慧城市“为什么”而建的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定位应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和新“四化”同步发展要求,聚焦居民、政府、企业、生态环境等城市基本要素,着力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促进城市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改善民生服务。

推进社会文化领域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2)提高政府效能。

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实现公共事务处理和公共资源分配的开放透明,推进整个城市互动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治理。

(3)促进经济转型。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发展,转向更多依赖于信息和知识等无形资源驱动和创新驱动。

(4)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生态环境的智能监测和综合治理水平,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3.2 确定建设重点,解决智慧城市“建什么”的问题

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定位和系统推进的要求,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应构建“一个中心”、“两大支撑体系”和“四大应用体系”。

(1)建设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

围绕智慧城市大系统智能运行要求,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实现城市范围内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为城市各领域智慧应用系统运行提供信息整合、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支撑,为城市管理、运营和服务提供统一的智能化指挥协同平台。

(2)建设两大支撑体系。

一是智慧基础设施。加强水网、电网、气网、交通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三网融合”,满足各领域智慧应用需求。二是智慧人群。着力提升全社会对智慧城市的认知,加强智慧城市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居民信息和知识获取利用能力。

(3)建设四大应用体系。

一是智慧民生。建设一体化的满足民生需求的各类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对民生需求及时感知,并做出实时响应和高效处理。二是智慧政府。建设政府决策、管理和服务信息支撑系统,全面感知并掌控城市运行状况,整合城市分散的资源、信息和组织,实现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政府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能力。三是智慧经济。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传统产业转型,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智慧环境。通过智能化途径,改造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智慧感知生产生活中能源消耗并加以自动控制,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及时预警预防和处置。

3.3 设计实施路径,解决智慧城市“怎么建”的问题

根据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结合智慧城市系统运作机理分析,智慧城市实施的主要路径有:

(1)走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道路。

注重发挥政府在智慧城市统筹规划、政策扶持、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智慧城市建设市场化投融资和运行管理机制,形成政府引导的、企业化运作为主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2)因地制宜选择切入点和突破口。

根据城市自身信息化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特色优势等条件,从智慧应用、智慧基础设施和智慧产业等方面科学切入和重点突破,对智慧城市整体推进产生带动和辐射效应。

(3)以标准化引领智慧城市规范有序推进。

建立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统一规范设备技术标准、业务流程标准、政府监管标准,以标准化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产品、网络、应用和服务的融合发展。

(4)智慧产业和智慧应用互动发展。

坚持应用需求导向,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与市场机制、管理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技术研发,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智慧城市产业链,形成产业与应用良性互动。

(5)在试点探索基础上进行示范推广。

分区域、分领域、分行业、有重点地分类开展先行试点,培育一批经济和社会效益突出的示范项目,抓好经验推广,扩大示范带动效应,有序推进智慧城市整体发展。

4 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原则

4.1 应具备广泛的普适性

近年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尝试均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即使是中西部城市,也是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地方。但是,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举措,不能将贫困地区关在门外。所以我们在做总体规划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广泛的普适性,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职能部门科学决策能力建设,注重智慧的积累,而不仅是IT基础设施的投入,要提高管理的分量;因此,即使在没有大额资金投入的前提下也能有效地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4.2 应有权威性

一般来说,任何设计方案的权威性,均来源于学术机构、权力机构、投资机构。学术机构的科学性是易为世人所能接受的定理;权力机构是制定规则、代表政府的认可;投资机构是项目的业主方,其权威性也是不容置疑的。所以我们在做总体规划的时候,要充分整合这三方面的资源,考虑这三方面的诉求,才能推出具有权威性的总体规划方案。

4.3 应自上而下设计、自下而上实施相结合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复杂的、长期的累积过程,现在仍处于探索阶段。现在想要拿出具体详实的总体规划方案,从时效性和科学性方面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我们在做总体规划的时候,必须要抓住共性,自上而下提出指导性方案。同时也要约定自下而上的统一数据格式与接口,为以后的资源整合打好基础。

4.4 应加大城市软实力部分的设计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 篇9

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 我国的小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城市建设在城市结构、景观风貌正趋向雷同, 千城一面。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街道、城市建筑正被程序化的开发吞噬, 城市文脉、肌理、自然生态特征正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消失。吴良镛先生把这种现象评价为“史无前例的建设高潮与建筑创作的贫困”。随着新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阶段主要内容是合理规划城市用地, 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强调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的合理性, 从宏观层面确定城市的规模性质和发展方向,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等所做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 侧重城市用地的二维平面组织。欠缺从空间上规划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另外, 制度上, 关注城市空间形态设计成了我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中的真空地带, 而且高高在上的法定地位以及冗长的修编程序这两道门锁, 使得总规在空间塑造上所犯的错误往往成为下位规划的“依据” (张敏, 吴敏, 2008年) 。

城市设计是一项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环境景观质量进行研究的工作, 是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手段, 他体现在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 尤其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研究, 对塑造城市整体空间形象特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城市设计的引导有利于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构筑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形象框架, 其丰富的理论内容、综合的学科体系, 将给城市总体规划的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使其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提升。所以,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中需要引入城市设计的理念, 以城市总体规划原则为指导, 从城市全局层面为城市发展制定战略与框架。

2 案例现状解读

独特的自然禀赋、历史文脉、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空间特色形成的基本条件, 是挖掘和提炼城市空间特色的基本要素。

2.1 自然资源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地处河北省西部, 太行山中段东麓。地处北纬38°09′~38°45′, 东经113°31′~114°15′。平山县东临灵寿县, 南同鹿泉市、井陉县接壤, 西与山西省五台县、盂县毗邻, 北与阜平县相连, 距省会石家庄40公里, 县境东西宽65.9公里, 南北长67.2公里, 总面积2643.65平方公里。

平山境内有驼梁、天桂山等16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光禄山距平山县城3公里, 风景优美, 山青林秀, 植被丰盈, 清代平山县县令汤聘曾赋诗, 把光禄山誉为“平山八景”之首。平山县城内有滹沱河的分支冶河纵贯南北, 紧邻县城东北角有黄壁庄水库。平山县城拥有抬头见山, 出门遇水的丰富的自然资源, 并以冶河做骨架分为东西两区。

2.2 历史文脉

平山县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是石家庄第一旅游大县。境内有国家、省、县三级重点文物单位70多处, 有奇峰、溶洞、河湖、瀑布、森林、温泉等自然景点300多处, 拥有8处国家4A级旅游区 (西柏坡、天桂山、驼梁、东方巨龟苑、沕沕水、藤龙山、白鹿温泉、西苑享水湾) , 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中山国遗址、万寿寺塔林) 。其中文庙、西门外遗址和华北人民政府旧址均位于平山县城内。

2.3 空间形态

自1984年有城建记载以来, 在县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 城市形态逐渐完善, 城市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1998年以后, 城市发展迅猛, 大中型建设项目相继落户县城。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拓展方向为向北、向西, 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平山县城由冶河一分为二, 东部为老城区, 西部为新区。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 城市用地紧张问题开始凸显, 城市面临新建设空间选择是跨过朔黄铁路向西发展还是利用西区原有的土地在冶河周边发展, 跨不跨铁路发展成为了本次规划的核心问题。现状老城区城中村较多, 居住用地占主导, 土地利用率低, 公共服务设施沿街布置, 未能形成公共中心和良好的公共空间, 亟待旧城改造升级。西区现状建设用地已经不能满足县城未来的发展, 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3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平山县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 在河北省的小城镇之中并不多见, 如何使其自然禀赋在打造城市特色中发挥作用, 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成为了本次总体规划的重点。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提出城市设计的理念。重点在塑造城市特色方面做文章。本次规划按照“山—水—城”三者和谐发展模式即:“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城得水而灵”。吴良镛先生认为, 应用城市设计的理念主要从以下两个宏观层面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指导:一是城市的形态与结构:山水格局、生态环境、城市慢行交通。二是城市形象与特色: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山水环境、各片区形象特色。

在城市设计策略上笔者主张自然优先, 保护并彰显城市优美的山水环境。加强对山体、河流等自然环境保护, 加大自然山水空间向城市开敞度, 提高其可达性, 通过山水感知路线组织、空间视廊与视域设计、景观轴线安排, 景观节点的保护, 达到“显山”、“露水”、“增绿”, 建造山、水、城有机共融的特色空间环境。在城市整体景观空间系统, 对建筑高度、色彩、视觉廊道、节点培育等城市特色空间塑造上给予指导。

4 设计对策

4.1 特色结构——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空间骨架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主要是城市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适当安排新的结构元素的能力。城市发展、结构为先, 完善的城市空间形态包括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 对城市未来长远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城市空间特色结构是展示城市空间特色的主要形式, 是提高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本次规划用地强调适度紧凑、以节能节地为先。平山县城的特色结构框架概括为:“一带、两轴、两核、四区”。

“一带”是指联系两岸的冶河滨水风光带。是平山最重要的城市生态廊道、代表未来平山城市形象、满足人们来平山休闲游憩等综合功能。结合滨水蓝色廊道以及滨河绿色生态廊道, 将城市南面光禄山山色引入城区, 共同组成滨水绿色通道。与城市绿地系统相融合, 提供大众的行为活动空间, 体现鲜明视觉形象。

“两轴”是指跨越东西两岸的冶河商业发展轴和建设大街行政文化发展轴。这两条轴线是城市形象的展示轴线。沿路景观由老城区风貌景观逐步过渡到新区风貌景观, 体现历史与未来的和谐、城市与自然的和谐。

“两核”是指东区的商业中心和西区的行政文化中心。商业中心是片区内最有活力和人口集聚的区域, 集休闲购物、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 在整体空间构成上宜打造丰富多彩和异常活跃的景象, 建筑风格应体现现代感, 力求形成繁华的商业地带。行政文化中心构成应尽量大方得体、庄重安静, 建筑造型富有亲和力, 在近人尺度上注重细节刻画。行政文化空间主要位于进城高速引线建设大街两侧, 是城市对外连接快捷的通道, 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主要轴线, 建筑风貌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现代化气息为目标, 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风貌。

“四区”是指规划范围内的东区、中区、西区、南区。四大片区通过水系和铁路来隔离划分, 形成相互交融和渗透的花园城市格局。其中, 东区是指冶河以东的平山县城, 是平山县城发展的起源, 该片区以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为主;中区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区, 该区的主题风貌为现代风貌, 体现城市发展进程的动力;西区是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 该区的风貌主要体现城市积极向上的繁荣景象, 展示城市的发展前景和美好未来;南区是县城的工业园区, 本区宜发展循环经济, 规划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 厂房建设以节能省地型为主, 以避免污染黄壁庄水库的水源 (见图1、图2) 。

4.2 特色系统——营造城市整体景观风貌

4.2.1 亲近“水”——蓄水托城, 展示城之秀美

激发冶河的滨水活力, 充分发挥冶河对县城环境的效益, 以及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对整个城区的功能进行优化整合, 从而使滨水地区产生巨大的聚合力, 通过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促进县城经济发展并激发社会活力。结合现有良好的生态景观资源, 提供多种形式的功能, 如林荫步道、娱乐休憩场地、儿童娱乐场、游艇码头、观景台、赏鱼区等, 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室内外空间。采用点线面线结合的方式。线——连续不断得以林荫道为主体的贯通脉络;点——在这条线上的重点观景场所或被观景对象, 如重点建筑、重点环境小品、古树;面——在这条主线的周围扩展开的较大的活动绿化空间, 如滨河公园、文昌公园的建设。这些室外空间与文化商务建筑相配合。采用细节的设计手法, 着重提升城市的步行环境。道路设计上在路面和河岸之间保留一段距离, 在居民社区和冶河之间形成新型生活化社区, 提供比车行道更简便的步行通道, 方便人们进入冶河的滨河带。

4.2.2 引入“绿”——依山建城, 彰显城之神韵

在城市规划中以水系为结构骨架、通过滨水步行绿化带联系各公共空间节点, 形成城市的开放空间系统。主要包括沿河绿化带的拓宽改造和重要节点空间的城市设计, 建设城市绿廊和绿肺。

城市绿廊:以冶河和马冢河绿化景观带为核, 通过打造建设大街, 将县城南面的光禄山风光引入城市, 显山露水, 建设景观林荫大道, 以主要道路绿化为脉, 形成贯穿县城的生态廊道。在城区外环营造环城防护林带, 给城区造就生态安全格局。

城市绿肺:冶河河岸及河道凸凹处, 设置多个滨水广场和公园, 结合滨河公园两侧场地和功能布局, 使冶河滨水的湖光秀色向城市敞开和渗入。结合城市的大型生态廊道建设公园绿地, 利用生态廊道将其串联。

4.2.3 挖掘“文”——人文兴城, 修养城之性情

挖掘文化, 凸显城市文化品质。城市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本次规划中主要从三个节点挖掘城市的内涵。将平山县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有机的结合起来。

主题广场:平山有悠久的历史, 是古代中山国。革命圣地西柏坡坐落在平山境内,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重视城市人文特色的更新与重塑。充分挖掘平山的文化资源, 结合滨河公园建设具有革命意义的主题广场, 集民族性、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为一体的主题人文纪念景观公园。

文庙广场:平山旧城作为平山的历史遗存, 应尽可能保留其历史本真性。规划延续旧城历史街道和胡同的肌理, 恢复和修缮现状较为完好的文庙片区;改造周边衰败的区域, 将旧城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积淀的街区。

西直门外遗址:保留现状遗址, 充分利用滨水环境规划西直门外遗址公园, 结合冶河桥东商业轴线良好的地理环境位置规划商业服务街区, 提升滨水地带的活力, 形成环境与效益的良性循环。商业建筑由北向南逐次递减, 形成优美的滨水建筑界面 (见图3、图4) 。

5 结语

在小城镇建设中, 由于规划区界、分区层次、信息量等工作范围相对较小, 根据对城市空间特色的构成要素体系分析可知。更宜提倡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一体化的设计 (吴松涛、贾梦宇等) 。对城市空间特色的引导和控制必须贯穿从城市总体到建筑单体的所有空间层次。总体城市设计与各层城市规划的衔接, 其法定地位的确立有待于在未来进一步研究确定, 但其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阶段对城市形象的指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摘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给城市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许多城市建设了大广场、宽马路、高楼, 却缺乏独特的个性和特色;在城镇建设中, 如何避免千城一面, 打造自己独有魅力、塑造城市特色?本文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特色危机, 提出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引入城市设计的理念, 并以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结合平山县具体实践, 利用平山县周边有山、城中有水、山水绕城的独特优势, 利用他的自然禀赋、历史文脉对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特色的塑造进行初步探讨。打造“河为脉、山为骨、绿为体、文为魂”的城市特色。

关键词: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山水城市

参考文献

[1]汪坚强, 程晖.自然优先、构建山水特色城镇[J].华中建筑, 2009 (9) :106-110.

[2]鲁赛, 夏南凯.理想空间 (37) :总体城市设计[J].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70-75.

[3]李全宇, 钟舸.试论江浙中小城市特色重塑[J].城市规划, 2007 (4) :23.

[4]陈必树.具有优秀山水资源的小城市规划探讨[J].福建建筑, 2010 (8) :14-16.

[5]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平山县城总体规划 (2012-2030) .2013.

[6]张洪宇, 周波, 王波.基于山水格局的城市特色研究——以绵阳市为例[J].规划师, 2007 (4) :31-33.

[7]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平山县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2020) .2009.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 篇10

【关键词】旅游总体规划;休闲农业;金源文化

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一直以来是其支柱产业,农业生产环境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方式多样,再加上北方多民族的地域文化为黑龙江开展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成为国内旅游产品开发上的优势资源[1]。

双城市金满农家观光园的旅游开发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加速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依托金源文化背景,本着突出黑龙江生态休闲农业的方向发展,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观光园。

1 旅游地点概况

1.1 自然概况

金满农家观光园位于历史名城双城市五家镇双井村附近,东侧靠金兀术运粮河,西面靠近五家镇双井村,北面临近哈大铁路专用线,南面靠近去京铁路专线。旅游区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无霜期为140天,年降雨量为481.5mm,大于10℃以上的积温为2798℃,生育期日照时数为1220小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为典型的黑钙土区,适宜农作物及果树的生长。

1.2 旅游资源概况

双城市是金源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满族风情浓郁,人文历史景观丰富。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来分析,本景区内目前具有如下旅游资源:金兀术运粮河、影视基地、地主大院、杨树林、农田、菜地、果树、垂钓池、冰雪资源等,景区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远离噪声,适合开展采摘、参与体验等活动,是不可多得的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场所。

2 客源市场分析

目前,金满农家观光园主要客源市场为国内游客,其中省内游客占了绝大部分。省内游客中有50% 来自哈尔滨市区,50%来自双城、阿城及周边地区。可见该景区的旅游客源市场主要是以哈尔滨地区为主的近距离客源市场。

3 规划原则

3.1 坚持生态性原则。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对已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要采取治理的措施;保证金兀术运粮河的水质;道路铺装采用砂石等天然材料;使用太阳能、风能、电能等清洁能源。

3.2 坚持经济性原则。房屋的建造,要力求符合东北的实际。景区中的部分休闲度假建筑采用可移动、可拆装的木屋。不搞大量的人造景观和硬质铺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景观营造。

3.3 坚持参与性原则。乡村旅游内容丰富,极具参与性特点。游客只有广泛参与到亲手制作豆汁、果汁、果酱、烧烤、采摘及垂钓等活动的各个方面,才能更多层面地体验到乡村生活的情趣,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满族文化氛围。

3.4 坚持突出特色原则。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而要明确金源文化和乡村生活体验的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本景区的旅游特色更加鲜明。

3.5 坚持多样性原则。要求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组织、游览方式、时间选取、消费水平的确定上,有多种方案可供游客选择,让不同年龄、不同生活背景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旅游产品[2]。

3.6 坚持注重细节原则。景区在建筑材料、地面铺装、滨水风光、特色餐饮、参与体验等方面都要注重细节,使之与环境协调,宛如天然。同时,也要在细节上突出以人为本,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游人需求。

4 功能分区

4.1 管理服务区

占地面积约7.8公顷。资源依托:金源文化、防护林、百米瓜廊、现代建筑等。主要功能:展示景区形象、游客接待、停车、游人集散等。

4.2 疗养区

占地面积约7.6公顷。资源依托:现代建筑、防护林、菜园等。主要功能: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能住宿,能回味农家生活,有活动场地的休闲度假区域。

4.3 互动游乐区

占地面积约4.1公顷。资源依托:游乐设施、金兀术运粮河、健身器械等。主要功能:开展参与性娱乐活动、亲水休闲、水上娱乐、体育健身等项目。

4.4 木屋休闲度假区

占地面积约2.8公顷。资源依托:木屋、山林野趣等。主要功能:用于休闲度假、生态防护等。

4.5 棚室蔬果采摘区

占地面积约4.7公顷。资源依托:温室大棚、仿古建筑、水渠等。主要功能:为游客提供一个瓜果、蔬菜采摘、品尝,游憩休息的场所。

4.6 露地蔬果采摘区

占地面积约11.7公顷。资源依托:瓜菜园、现代娱乐设施、水渠等。主要功能:用于水果采摘、蔬菜采摘、滨水体验、戏水等。

4.7 影视基地区

占地面积约3.3公顷。资源依托:影视拍摄、山林野趣、现代娱乐设施、地主大院等。主要功能:能为拍摄剧组提供一个摄录影、化妆拍照、住宿、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能给游客提供一个回归大自然,与土地、阳光和水源亲密接触的休闲空间。

4.8 垂钓区

占地面积约2.7公顷。资源依托:养鱼池、湿地等。主要功能:用于冷水鱼养殖、垂钓、休闲、餐饮等。

4.9 戏雪区

资源依托:微地形。主要功能:为游人提供一个冬季戏雪的场所。

5 旅游形象定位与策划

5.1 旅游形象定位

金满农家观光园的旅游形象定位鲜明,主要體现为:回归自然、享受乡村原始风貌、金满特色、农事体验。就哈尔滨的整体旅游产品而言,生态旅游是时尚,乡村旅游方兴起,金满文化是内涵。

5.2 旅游形象策划

5.2.1 理念识别系统(MIS)策划。一级理念为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绿色餐饮:观光农业的胜地;二级理念为金满文明、民俗传统、回味乡村:文化体验之乐土。主打宣传口号:走进金满农业观光园,感受乡土气息,体验农家乐趣,找寻自然之美。

5.2.2 视觉形象系统(VIS)设计。在符合MIS的一、二级理念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系统[3]。景区标准色,以绿色为主调,象征自然生态;以天蓝色为背景,象征环境优雅;以浅灰色为配色,象征金兀术运粮河之水;以金色代表金源文化。

6 旅游区环境容量估算

环境容量测算主要有3 种方法:线路法、卡口法和面积法。本次测算主要采用面积法。测得结果显示,目前日旅游环境容量为562人次/日,年环境容量为67440人/年。旅游区环境容量远大于现在的游客规模,只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同时加强环境容量的调控,是能够保证环境质量的基本稳定和提高,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4]。

7 结论

双城市金满农家观光园作为一个以休闲农业为主题的景区,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必须坚持生态旅游开发的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使其能够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景区建设中,挖掘并开发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并将这些传统文化与景观设计相融合,打造出具有民俗风情的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园,顺应了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时代大背景,使园区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桂兰,刘敏,张序强.黑龙江省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及战略[J].北方论丛,2003(04):26~30.

[2]陈宇.论观光农业园规划的原则和手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98~300.

[3]王超,耿美云,于雷,王崑.五常市龙凤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7):96~100.

[4]王崑,徐淑梅.阿城七棵松乡村旅游规划设计[J].北方园艺,2008(2):249~253.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 篇11

生态足迹理论是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E.William及其博士生M.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并完善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评价方法。 该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虑人类及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提供了一个核算全球、国家、地区以及个人对自然资本利用状况的简明框架, 通过测算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够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 评价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 从而较准确地判定评价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和状况[1]。

以Wackernagel为代表的“加拿大生态足迹小组”, 首先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在全球、国家和城市 (区域) 3个层面上进行了较为成功的相关分析[2~5]。1999年生态足迹的概念被引入国内, 区域生态足迹研究的实践成果最早见于2000年, 国内多名学者分别对生态足迹从理论、方法、计算模型及其应用方面进行了评价。2004年, 生态足迹分析法陆续被引入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如刘海涛等 (2004年)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承载力;陈述文等 (2007年) 以重庆市为例将生态足迹法应用在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陈秋林等以湖南常德市鼎城区1998年和2006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 计算分析了鼎城区规划实施期间1997年和2005年的生态足迹;林扬碧 (2009年) 提出了生态足迹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利用资源生产与消费数据对宣城市2011~ 201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 将城市规划开发利用的动态特征融入到生态足迹模型中, 根据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内容, 计算规划末期2030年宣城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 为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定量的决策参考依据。

2研究区概况与计算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宣城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 地处北纬29°57′~31° 19′、东经117°58′~119°40′。东临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临安市, 南倚黄山市, 西和西北与池州市、芜湖市毗邻, 北和东北与马鞍山市及江苏省高淳县、溧阳市、宜兴市接壤。全市总面积为1.23km2, 东西长161.5km, 南北宽150.0km, 耕地面积215856hm2。宣城市地处东南丘陵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南部中山区一般为800~1800m, 低山区500~800m, 中部丘陵区一般为50~500m, 北部平原区一般在50m以下。多年平均气温为16.0℃, 年日照时数1784.1h,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29.6mm, 多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2.2计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生态足迹 (Ecological footprint) 又称生态占用, 是一种自然资本利用分析工具, 指生产一定人口所消费的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 其中生物生产性土地是指具有生物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6], 分为耕地、草地、森林、化石能源用地、建筑用地和水域[7]。用生态空间大小表示人类对自然资本的消费及自然系统能够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将其与该地区的生态能力相比较, 可以判断该地区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安全范围之内, 从而对人类活动的可持续性做出评价。

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8]: 1人类可以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2这些资源和废弃物流可转换成相应的生物生产面积。其计算公式如下[9]:

式中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Pi为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Ci为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aai为人均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N为人口数, ef为人均生态足迹;EF为总的生态足迹, rj为均衡因子。生态足迹测量了人类的生存所必需的真实生物生产面积。

生态承载力是与生态足迹需求相对应的概念, 是指区域能够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总和, 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yj为产量因子;rj为均衡因子;aj为人均生态承载力;N为人口数, 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EC为总的生态承载力。

将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相减, 差值为正时称生态赤字, 表示该地区人均占用资源量超过了生态承载力; 差值为负时称生态盈余, 表示人均占用资源量仍在生态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该值定量化反应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现状。

在宣城市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中, 生物资源消费数据、能源消费数据、人口数据来自2011~2014年《安徽统计年鉴》[10]、2011~2014年《宣城市统计年鉴》[11]。

3计算结果与分析

根据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和宣城市各年度的相关统计数据, 计算得到宣城市2011~2014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 计算结果见表1。

由宣城市2011~2014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数据可以看出, 宣城市2011~2014年人均生态足迹逐年呈下降趋势, 由0.74913hm2/人降低至0.68874hm2/人, 下降率为8.1%;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减少, 由0.26901hm2/人降至0.23358hm2/人, 下降率为13.2%, 生态承载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生态盈余由0.48012hm2/人降至0.45516 hm2/人, 减少率为5.2%。 截至2014年, 生态盈余为0.45516hm2/人, 表明宣城市仍有一定的生态承载力。

根据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内容, 计算得到规划远期2030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 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 宣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后, 规划远期2030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45505hm2/人, 生态承载力为0.19038hm2/人, 生态盈余为0.26467hm2/人。 因此, 规划区通过有序、合理的开发, 宣城市生态承载力能满足规划内容的实施。

4结论与建议

(1) 宣城市2011~201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表明, 人均生态足迹不断降低, 人均生态承载力也不断下降, 生态盈余不断减少。考虑到城市未来的不断发展、人口增长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往粗放式的城市发展方式使这种不可持续状态将还会加剧。

上一篇:农村沼气建设与发展下一篇:微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