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民事调解制度刍议(精选5篇)
现行民事调解制度刍议 篇1
摘要:法院民事调解制度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而一度被西方誉为“东方经验”, 享誉世界, 其在排解纠纷、消解矛盾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然而随着我国社会全面进入转型时期, 原有的法院民事调解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现, 因此有必要在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完善法院民事调解, 使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民事调解,和谐社会,弊端,完善
一、民事调解制度的历史沿革和立法状况
调解是一种古老的纠纷解决方式, 然而我国将调解纳入法院的审判体系下, 并作为民事诉讼程序的组成部分, 这无疑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大特色。但是, 法院调解在我国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在我国的法治文化和长期的司法实践经验的产物。我国现行的调解制度, 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继承了历史上官府调解的合理因素, 根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特点, 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并没有很快地制定一部较系统的民事诉讼法典。1963年, 第一次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司法实践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审判工作经验, 提出了“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的民事审判方针, 1964年又将该方针发展为“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的十六字方针。这一审判工作方针, 对我国的民事审判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以后的几十年里, 民事审判工作的开展均依此方针, 此方针对其后的民事诉讼立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改革开放后制定的《民事诉讼法》更是对法院民事调解作了详尽的规定,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亦明确规定了调解制度。
二、民事调解对于定纷止争的作用
(一) 增强法制观念, 减少矛盾纠纷
在调解的过程当中, 双方当事人因为涉及到其切身利益, 都会积极的参与调解的全过程, 在调解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其合法权益。另外, 法官在调解时往往都会通过通俗的法言法语对双方当事人予以劝导和斡旋, 不知不觉中调解的当事人也自然就会习惯用法律的思维去思考他自身的问题。因此, 通过民事调解的“洗礼”, 参与到其中的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必然会增强, 无形中法律知识也就得到了普及, 和谐社会内容中关于民主法治的要求也得到了体现。
(二) 提高办案效率, 节约司法资源
具体看, 调解在“质”与“量”两个方面与诉讼存在着互动:从根本上说, 调解力图通过减少对抗, 把对话建立在协商基础之上, 从而增加当事人的和解机会, 有利于维系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维护社会安定。此外, 调解是由双方当事人自愿决定的, 其随意性使得当事人不必在程序上耗费过多的时间, 有利于集中精力, 使得争议迅速解决, 减少诉讼和诉讼成本, 方便群众诉讼, 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近些年来, 我国的民事案件呈现较高的增长势头, 使我国各级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如果还是以诉讼的方式用有限的司法资源来解决数量不断增加的民事纠纷, 无疑要造成诸多的问题。
(三) 彻底解决争议, 保持双方和谐
调解可以快捷地解决争议, 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的, 便授权法官以灵活的方式为他们分清事实和责任, 公平合理地提出他们可以接受的方案。在某种程度上, 调解所达到的社会效果好于审判达到的社会效果。只要调解各方顺利达成协议, 纠纷就能得以解决, 而且这种纠纷的解决还是建立在保持双方当事人的团结与合作基础之上的, 这样既解决了纠纷又不伤双方和气的制度, 实乃鱼和熊掌兼得之举。
三、民事调解制度目前存在的不足
(一) 强制调解现象屡禁不绝
由于案件审理期限和法官的情感原因, 尽管当事人也可以拒绝在协议上签字, 但其付出的代价是无法估算的, 那就是“审而不决”, 进行第二次或更多次调解, 最终导致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程序权利无形消失在调解过程中;由于法官在诉讼中既是调解者又是裁判者的双重身份, 使得法官比诉讼外的其他调解者更容易获得调解成功, 但同时又常常使得调解中的自愿原则不易贯彻实施, 使调解协议的达成并非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
(二) 调解程序和实体有待完善
法院调解是在法院和双方当事人的协商过程中完成, 在这一过程中法院需要援引特定的法律规范, 而在实际的调解过程中却是双方当事人一种利益的妥协, 妥协的条件下就使得法院最终的调解结果与法院严格依法作出的判决结果几乎总是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因此, 法院调解在程序合法性问题上往往会打折扣, 出现严格依法与法官自由裁量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程序法与实体法规范的约束的不稳定与实际工作中的弱化, 使得法院调解在程序与实体上的不规范。其二, 当前法院调解程序的设置不健全, 例如调解是否公开进行没有明确规定、调解方式过于单一等方面。
(三) 以调解为由拖延审限
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是采取调审合一的模式, 即调解和审判可以动态转换、互交运行, 法官可以随时主动地决定进入调解程序。法院调解在什么时间开始, 在什么时间结束, 目前法无明文规定。
四、我国法院民事调解制度的完善
(一) 实现调解和审理分离的模式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调解和审判都是同一个法官的模式, 因为法院接案子一般都是分配给某个法官去办, 从立案到案件结束都是同一法官在主管。如果当事人不服从调解后开庭审判的法官还是那个主持调解的法官。因此当事人被强迫自愿的情形时有发生, 但是如果让两个法官去分别主持这两个程序情况就会大不相同。“调审分离”制度即将调解程序从审判程序中分离出来, 由不同的法宫来进行操作, 两种程序之间互不影响, 具有独立性。关于“调审分离”制度在理论上的探讨已经较为成熟了。
这种调解模式可以将调解权与审判权分离开来, 使得当事人的合意免受审判权的干涉, 实现合意自由, 从而有利于实现调解结果的公正,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外, 改模式还符合我国的国情。将庭审法官与调解法官分而设立, 并将调解置于庭前准备程序之中, 可让有限的高素质法官专门从事庭审程序中的审判工作, 将其从日益增多的诉讼中解脱出来, 从而从根本保证法官能够朝“专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 法官职能的细化还可以有效地防止了审判法官不公不廉行为的发生, 保证了法院调解时当事人的合意免受审判权的干涉, 有利于调解功能的发挥。
(二) 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调解并不意味着随便, 应当分清是非, 根据法律程序调查事实, 保障当事人应有的权利。法院调解中对程序的高度控制, 与对抗制下的当事人自治理念有共通之处, 因而即便在对抗文化下它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价值认同。从我国古代一脉相承下来的调解制度给人的印象都是说和、劝和。往往都是首先对当事人先进行一番说教劝导, 而且这种劝导中往往还残存着许多古代思想的残余。如人们往往认为如果造成矛盾, 那往往双方都会有错, “一个巴掌拍不响”之类的思想广泛存在。这是文化传统的影响, 当然不是短期内可以消除的, 但调解程序中, 我们应当端正这种思想, 避免先入为主。
(三) 规定调解的期限, 限制无期限调解
我国目前对法院民事调解期限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为防止当事人及部分审判人员无休止的调解拖延诉讼, 应规定调解的期限。“人从本质上讲都是具有经济型的, 在从事社会活动的时候, 其实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做成本核算。”这种“成本的核算”导致当事人容易在实际调解活动中会利用无时间限制的空子不断拖延时间以达到其不当目的。另外由于调解期限的开始时间不好确定, 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调解应递交调解申请书, 调解应开始于双方当事人向法院递交书面调解申请, 调解由双方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可以从根本上确保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请求适用调解方式, 并接受调解结果。
(四) 明确可调解结案的范围
按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之规定, 调解似乎可以适用于一切民事案件, 而且无论是在一、二审, 还是简易程序、再审程序都一律适用。调解是一种典型的诉讼外解决纠纷的形式, 之所以将其上升到诉讼的高度, 立法者看重的是其在解决纠纷上的节约、快捷、灵活、高效, 以此来弥补诉讼的僵化与浪费。但是二者毕竟不是同一性质的, 具有反程序性、流动性外观地调解需维持在一个适当的限度内, 才会保持诉讼的平衡而不至于引起混乱, 法院调解也才会恰如其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审判实务中的实际情况, 在立法上, 对调解适用的范围进行必要的缩减是当务之急。并非所有民事案件都适用调解, 而现行的法律却对其作了宽泛和模糊的规定。所以, 应当加强关于法院民事调解范围的规定, 把一些不适合调解的案件予以排除。
参考文献
[1]江伟.民事诉讼法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李自亮, 鲁统民.法院调解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前景展望[J].调查研究, 2005.
[3]赵钢, 王杏飞.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新发展——对<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初步解读[J].法学评论, 2005 (6) .
[4]范愉.ADR原理与实务[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334页
[5]石梅堂.民事调解制度背离民诉规律[J].法学, 2002 (12) .
[6]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7]李伟, 郭月.民事调解制度重构——兼论国外诉讼和解制度本土化[J].法学, 2005.
[8]姜丽萍, 张建华.论我国民事调解的发展趋势[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97.
[9]李浩.论法院调解中程序法与实体法约束的双重软化[J].法学评论, 1996, (4) .
现行民事调解制度刍议 篇2
事执行救济制度
从当前法院的信访形势看现行的民事执行救济制度2007-02-02 23:04:08
从当前法院的信访形势看现行的民事执行救济制度
2006-07-05
-->
当前,各地人民法院都面临着严峻的信访形势,大多数法院把信访息诉问题放在法院工作的突出地位来抓,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但信访形势并未好转,一个中级法院院长无奈地说:“信访工作我下力气最大,但越抓信访案不但未减少反而又上升了。”不难看出,信访问题已经成为各级人民法院面临的较大挑战性的问题,直接困
扰着人民法院的改革和发展,严重的已经干扰了法院正常的工作秩序。所以,如何才能减少当事人的信访量,缓解信访压力,成为当前人民法院重点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民事执行案件的信访情况。
据统计,法院所办的案件,当事人上访所涉及到民事审判、刑事审判、民事立案及民事执行方面。但民事执行案件最为集中,正常的法院涉及民事执行案件的上访案件,占上访案件全部的三分之一,有的法院能够占到一半以上。可以看出,当前,民事执行工作已成为上访大户。据统计,就民事执行的各个执行环节也有明显区别,因执行不力的信访占很少比例,因不服人民法院作出的驳回执行异议裁定的,不服人民法院中止、终结的,不服被执行人主体的变更和追加的,这些方面所造成的上访占涉及执行方面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因执行行为造成案外人的损失的占百分之二十以上。从中可以看出,容易造成当事
人上访的大多是执行程序中的裁决行为。
二、民事执行中的裁定。
民事执行中的裁定书使用最为广泛,用它来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项程序性问题,它贯穿于执行过程的始终,自对执行案件申请人申请的审查,到采取的全部执行措施,直到案件出现需要执行终结的情形。均需要裁定予以解决。所以执行人员具有一定的裁判权,便于开展执行活动,对于促进快速有效地执行,及时地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均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实践中,执行机关作出的裁决出现错误或者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如何予以法律救济呢?按现行的法律规定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因为我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均未规定如何救济问题,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一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的《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意见[实行]》又增加了执行机关的裁定
适用范围,如裁定驳回执行异议、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主体,裁定金融部门承担责任等,同样也未规定相应的救济办法,一旦执行机关作出的执行裁定错误,或者,当事人不服执行机关的裁定,如何予以纠正呢?只有靠人民法院内部监督,而内部监督却是软弱无力。往往对法院执行有异议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的保护,因为这类裁定的当事人没有法定的复议权,法定的上诉权,没有法定的解决渠道,只好向上级法院信访,或者向上级政府部门、上级权力部门信访、走访。可以看出,这些本应该在法院系统内部解决的矛盾,却因为法律制度的不完备,将大量的自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或者案外人推向上访的渠道。
三、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构想。
民事执行中设立救济制度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首先要考虑执行工作的特殊性,如果完全按照民事审判的程序,将执行裁定完全类同于民事的不予
受理,或者管辖权异议的裁定,赋予当事人上诉权,无疑导致执行案件的期限过长,不利于及时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利,所以,执行裁定的救济制度要坚持快捷、高效为原则,同时要防止义务人滥用其上诉或复议权,造成拖延执行的目的。
〈一〉、对强制措施的裁定均应赋予当事人异议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意见〈实行〉》第七十条规定,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执行员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新审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驳回;理由成立的,由院长批准中止执行。如果发现判决、裁定有错误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这两条规定均未规定当事人提出异议的期限,也未规定执行机关对异议进行审查的期间。这样既不利于当事人的权利 的行使,也不利于提高执行案件的效率。为了有效地救济执行过程中的争议,应给于当事人对执行裁定的异议权,但必须给与时限的限制。在实践中,出现大量的案件当事人在执行过程中对执行机关作出的裁定不提出异议,在案件执行完毕后提出异议,造成执行人员无法对异议审查,或者,认定异议成立后造成无法执行回转。例如,二00一年某人民法院受理一起债务执行案件,被执行人欠申请人七十余万元,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了解到被执行人个人注册一个体煤矿,当执行人员询问被执行人时,问及该煤矿是否有其他人的股份,被执行人说没有。法院执行人员遂将该煤矿予以查封,并发布公告,后又依法委托评估机关对该矿资产进行依法评估,评估后又向被执行人送达了鉴定结论,因该煤矿被委托拍卖不能,法院依据法律规定裁定抵偿给申请人,被执行人将该矿资产进行了清点交接。在执行完毕前没有任何人向法院提出任何异议。申请人受
偿后,将该矿转让给他人,买受人又投入大量的资金组织生产经营。二00三年该矿的股东刘某、高某向执行法院提出执行异议,异议认为:法院将其共有的财产偿还了其中一个股东的债务,侵害了其合法权益。法院如果认定其异议成立将如何回转呢?如果认定异议不成立,同样与法无据。因该矛盾未能及时解决,造成当事人多次进京上访,至今无法息诉。类似这类案件很多,给法院工作造成极端的被动。如果当事人的异议权没有时效的限制,对执行裁定有异议时可以任何时候提出,那么,法院的执行案件永远处于不确定状态,何时才能结案呢?同时,因执行人员审查异议没有时限的规定,有的执行人员长期不对执行异议进行审查,给当事人造成极大的损失。当事人不满,到处上访告状。所以法律确定审查异议的期间和当事人提出异议的期间确有必要。
1、当事人提出异议的期间。
当事人提出执行异议的期间应规
定为接到执行裁定十日内,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的期限,应当在自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十日内,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的执行裁定,案外人应在公告发布后六十日内提出,不提出异议的,应当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即丧失异议权,丧失上诉权。因为需要发布公告的执行标的一般是指人民法院对不动产类的执行,企业股权、注册商标等知识产权的执行。这种法律制度的设立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关于公告送达的法律制度。无须发布执行公告的一般是指动产和现金的执行,一般这类标的物的权属容易界定,不易出现争议,当事人无须拥有过长的异议期限。
2、审查异议的期间
执行机关对执行异议的审查应及时、准确,审查异议应规定为五日为宜。审查异议后对于异议成立的,执行人员须报请院长同意后中止本次执行活动,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异议。
〈二〉、法律赋予当事人对执行裁定异议的上诉权是解决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最有效的途径。
1、部分执行裁定应给于上诉权,且实行两审终审制。
除强制执行措施以外的裁定应给于当事人或案外人上诉权,因为这些裁定涉及到生效执行依据的权利扩张,或者,涉及到实体权利的认定等。笔者认为下列执行裁定应具有上诉权:、对当事人的执行申请裁定不予受理的。、驳回执行异议的裁定。、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主体的裁定。、因不履行协助义务的金融机构被裁定承担民事责任的裁定。、执行终结的裁定。
2、案外人作为上诉人的,只能是人民法院执行的标的物的所有人。
3、二审的受理机关及结案形式。
二审的受理机关应为作出裁定的上级执行机关,因为这类案件一般不很
复杂,执行机关更熟知执行方面的法律规定,有利于快速有效的处理。同时与现行的执行体制也相符合,我们现行的执行机构,依据法律规定,是具有行政执行权和民事裁决权的二元合一的机构,所以上一级的执行机关拥有终审裁决权是合乎立法精神的。结案,以裁定形式为宜。
4、上诉期限和审理时限。
上诉期限为十日,审理时限为三十日,因这类案件一般不需要调查。以上诉人提供证据为主,而且可阅卷审理,不必要进行开庭。等同于简易程序。
现行民事调解制度刍议 篇3
一、诉讼费用征收方式有碍诉讼权的实现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 司法制度并未能取得预期功效, 对诉讼资源的利用也未能达到充分的程度。我国提起民事诉讼费用的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相对值上显然少的多。西方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 诉讼费用的高低对诉讼的适用率有直接的影响。诉讼费用制度价值追求之一就是保障诉讼权的实现。
1.我国财产案件诉讼费征收比例过高
我国诉讼费用制度中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诉讼费用征收比例过高, 虽然我国征收的诉讼费用种类并不比其他国家多, 但是若从征收比例的角度观察, 就可以清楚看出我国诉讼费用还是比较高。例如将我国诉讼费用征收比例与同我国一样按争议金额大小征收讼费的日本相比较, 就会发现我国诉讼费用过高是通过降低诉讼费用阶段征收额起点和提高阶段征收比例实现的。我国的申请执行费、诉讼保全费均按比例征收。数额越大, 征收的费用也就越多。在日本, 申请强制执行的手续费为1500日元, 申请公式催告的手续费为600日元。若按日元对人民币100:6计算的话, 日本申请强制执行的手续费相当于90元人民币, 申请公式催告的手续费相当于36元人民币。
虽然日本的经济实力比我国强, 有能力给法院提供大量财政支持。但我国民众的收入也一样不及日本民众的收入高, 而且能够享受到司法救助的人毕竟是少数, 我们说诉讼收费过高了是相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承受能力来说高了。
目前降低诉讼费用可能会影响到法院的正常运转。因此, 我国当前的诉讼费用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在降低诉讼费用和维持法院经费之间寻求平衡。具体讲就是, 能不能降低诉讼费用, 诉讼费用降幅多大, 要以保障法院正常运转为基本前提。在这个前提下, 达到降低诉讼费用的目的, 一是要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保障法院正常运转。二是要节约审判资源的使用, 提高诉讼运作的效率, 从而降低当事人诉讼费用。如借鉴国外灵活适用简易程序等。社会纠纷解决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服务产品, 由此形成的公共产品市场必然也是被要求具备市场所追求的效率目标, 因为经济学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公共产品及其市场。三是要适当降低诉讼费用。由于其他诉讼费用只能越来越高, 降低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因此, 若不降低各种程序申请费, 如案件受理费、申请执行费等费用的话, 当事人的诉讼费用负担就会越来越重。从而导致当事人越来越难以接近司法、接近正义。
2.按照涉案标的额为标准收取诉讼费用不尽合理
按照涉案标的额为标准收取诉讼费用不尽合理, 一是这样收费使当事人承担高估“争议金额”的风险。原告、反诉人和上诉人必须将他们的诉讼请求折合为金钱, 并以此作为计算和交纳诉讼费的根据。根据司法实践当事人索赔请求与法院生效判决一致, 是极其罕见的。在实质审理案件之前, 法院与当事人一样, 无从判断索赔金额最终是否会和生效判决一致, 但是当事人必须为之付出代价。二是从案件的处理过程来看, 涉案标的额大小与案件的难易程度、与法院为之付出的劳动量、与当事人实际占用司法资源的多少等不一定成正比。进一步讲, 这样使得整个诉讼成本从非财产案件向财产案件转移;从争议金额小的向争议金额大的财产案件的当事人转移, 可能导致结果是由争议金额大的财产案件当事人承担了维系整个诉讼活动的大部分诉讼费用,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二、民事诉讼费用的构成范围难以体现经济合理性
我们也绝对不能忽视诉讼费用制度其内含的经济性一面, 这突出表现为该制度所引起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要建立适合一般公民和社会需要的诉讼费用制度, 必然要考虑其经济合理性, 不能光强调权利意识。诉讼费用制度的经济合理性也是诉讼费用制度价值追求之一。
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 所谓诉讼费用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向法院交纳为进行诉讼所必需的法院费用。它反映的仅仅是国家的审判费用, 而不包括当事人实施诉讼行为所支出的合理费用。关于民事诉讼费用的分类, 《民事诉讼法》第107条只是将诉讼费用分为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两大类。
考察法国、美国诉讼费用的立法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诉讼费用制度既规定了审判费用, 也规定了当事人的费用。法国实行“司法免费”原则, 美国采取象征性收费, 所以审判费用在诉讼费用中所占比例很小, 诉讼费用制度主要是调整双方当事人之间在承担诉讼的私人成本方面形成的责任和风险关系。比如当事人为进行诉讼而支出的食宿费和差旅费等费用, 原则上都属于法定的诉讼费用范畴。
我国与其他国家存在差距的原因在于我国以前采取绝对职权主义模式。但是随着以强化当事人取证为突破口的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 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和风险意识得到了加强。诉讼公共成本相对减少, 当事人的诉讼私人成本相对增加。
可以说, 目前我国的诉讼模式实际已发生了转换, 即由典型职权主义向混合主义诉讼模式转换。与此相适应, 原本合理的诉讼费用制度必然会显现越来越多的弊端, 诉讼资源的合理流向和配置已经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因此, 我们认为, 诉讼费用不仅包括法院的审判费用, 而且还包括部分合理的当事人费用, 即当事人实施诉讼行为所支出的部分合理费用也应当由败诉方负担。因为对于权利人而言, 如果实现权利的成本过高且须由自己支付成本的话, 那么对他而言, 诉讼就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从具体国情来看,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以及加入WTO的新形势, 都必将增强司法审判在分配社会资源, 维持良好的经济秩序上的功能和作用。因此降低司法成本, 减轻当事人负担, 确保国民平等地享有使用法院的机会和权利尤为重要。诉讼费用制度是一国诉讼理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控制能力以及司法功能和地位的反映。本文从我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的价值追求即实行诉讼权和体现经济性出发, 反思我国诉讼费用的征收方式以及民事诉讼费用的构成范围等相关规定, 希望能对我国诉讼费用制度的改革有所帮助。
摘要:任何审判都需要耗费资源, 而民事诉讼费用就是解决诉讼成本在国家与当事人、当事人之间的分配和承担问题。我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存在的缺陷非常突出, 改革是必然的选择。本文从诉讼费用的构成范围、征收方式的合理性两方面对我国现有民事诉讼费用制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诉讼费用,价值导向,反思,弊端
参考文献
[1]张卫平.司法改革:分析与展开.法律出版社, 2003.
[2]张卫平.守望想象的空间.法律出版社, 2003.
刍议现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篇4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始于1998年。2001年3月, 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出台《财政预算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 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首先选择粮库建设资金和车辆购置税交通专项基金上启动, 在水利部、科技部等六个中央部门进行试点;2002年, 试点部门增加到23个;2003年, 82个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实行了集中支付;2004年, 在中央级160多个预算部门中, 纳入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范围的部门已达1140个。截至2004年末, 全国已有30个省份和计划单列市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纳入改革范围的省直预算单位达到1500多个, 省直基层预算单位达到5800多个。2005年, 中央和地方全面推行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践意义
1. 完善财政管理体系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对进一步完善财政的管理体系有重要的意义。有效管理和全面监督实行国库集中收付, 可以促进整个财政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 财政资金的分配、管理及使用都有严格的制度规定, 财政工作的透明度、公开性和约束力得到有效地加强。同时, 资金的使用对于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来说都是双向透明的, 财政性资金从筹集到使用, 都处在政府的有效监督管理之下, 对不合理的财政支出可以及时的监控和调节。
2.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财政资金集中存放, 一方面政府可以有效的掌控资金, 集中有限财力, 更好推进大项目的建设;另一方面提高了政府抗风险能力, 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财政资金的集中支付改变了资金由预算单位层层转拨、环节多、在途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的局面, 支出所需资金由财政账户直接拨付, 减少了中间环节, 使预算资金到位及时, 有效降低资金划拨成本,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3. 强化政府预算的执行力
预算单位的国库集中支付额度严格按照年初下达的部门预算来执行, 而部门预算则是经全国人大和各级人大审议批准的, 任何机构和个人必须严格按此执行, 凡涉及预算支出中需要调整的项目、内容都必须按程序报经原批准单位批准后方能执行, 否则属于违法违规行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建立了统一、高效和规范的预算资金申请和拨付体系, 突出预算执行的刚性和严肃性, 树立依法执行预算的观念。
4. 防范腐败现象产生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将各项职能分开, 从机制上防止了腐败的产生。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国库支付局、代理银行等多方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有机体, 有利于加强对财政支出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杜绝不合理支出, 有效地防止利用财政资金谋取私利等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
1. 核算内容不完整
国库集中收付体系是部门预算的具体执行, 如果部门预算内容不够细化、范围不够明确, 那国库集中收付就没有依据。由于目前财政部门预算改革不尽彻底, 造成了基层预算单位或部门编制预算不完整;基层预算部门或单位出于单位利益考虑和思想观念偏颇, 存在一些故意降低预算整体规模、隐藏瞒报预算外资金的情况, 也造成了基层部门编制预算的不完整。这些情况的客观存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核算内容, 直接导致核算的资金不完整。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实际中只针对预算内资金的收付管理, 而对预算外资金没有严格的要求, 违背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初衷。
2. 资金支付的潜在风险
(1) 直接支付方式下的资金风险。财政直接支付方式虽然快捷方便, 但是付款业务是否存在, 收款人、收款账户是否真实, 预算单位是否有虚假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难以核实, 预算单位的用款申请的合理性很难确定。
(2) 授权支付方式下的资金风险。预算单位按照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确定资金用途, 根据财政部门授权, 自行开具支付令送代理银行, 将财政性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财政授权支付较直接支付在支付过程中风险较大, 多了财政的授权、少了财政部门的监督, 预算单位在套取和挪用财政资金上更为便利。
(3) 零余额账户提现风险。根据国库资金支付管理规定, 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可以用于提取现金。但是对现金提取的数额和频率没有确切的规定, 这可能使大量的财政性资金从零余额账户中流出, 流出的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是财政部门无法监督的。同时, 对于提现支取的业务本身是否合理, 财政部门也无从核实。
3. 资金使用后续管理
现行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监督仅停留在事前和事中, 而对资金划拨后的运作效益监督较为薄弱。特别是项目性建设资金, 经过若干部门之后, 真正落实到具体项目上的资金很少, 基层单位在申报资金预算支出时往往会多报, 导致预算支出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不但影响到项目性资金使用成效和决算数据真实性, 并且由于资金的不合规使用, 对建设工程的质量优劣也影响较大。
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问题的对策
1.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相辅相成, 部门预算是编制用款计划的重要依据, 用款计划又是国库集中收付实行的前提, 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又是部门预算执行的有力手段。只有完善预算编制, 细化预算分类, 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这样才能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要推进“制度预算、零基预算、综合预算、绩效预算”, 防范和制止预算执行中的不规范做法;二是全面建立用款计划、指标核销、额度下达、资金拨付等紧密有序的国库集中支付规程管理体系, 有效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三是进一步明确预算调整审批程序, 避免大幅度调整预算支出。
2. 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
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执行过程中, 国家应明确财政部门、人民银行、代理银行以及预算单位的职责, 通过出台相关规定协调相互的利益关系, 降低财政资金的运行风险, 减少财政资金的运行成本, 提高国库收付制度运行的效率;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财政尽快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 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政府采购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加强配套管理, 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运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3. 调整直接和授权支付的占比
财政授权支付方式风险较大, 也容易导致财政透支现象, 因此应规定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比例, 对扣除工资统发以外的授权支付的用款提出要求, 防止化整为零、变相将直接支付转为授权支付的情形出现, 尽量控制授权支付, 扩大直接支付的比例。对于财政授权支付的部分, 加大审核力度, 强化事前事中的审核监管, 对预算单位的授权支付计划进行严格甄别, 做好每笔资金具体用途的合规性审核;加强对单位授权支出的跟踪审查, 积极构建单位授权支付的监督审查制度。
4. 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的监督约束机制
没有监督的体系肯定会产生腐败等一系列问题, 只有不断的强化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监督约束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国库集中支付监督约束机制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国库单一账户和集中收付业务为基础, 建立财政全过程监督体系;强化各级人大的监督职能, 充分行使人民赋予的监督权力;加强审计监督, 通过审计发现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中的违规事项;向社会公开支付业务信息, 提升透明度, 增强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1] .冉英, 王娜娜.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研究综述.财会研究.2012.
[2] .何欣.现阶段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华中师范大学, 2008.
现行民事调解制度刍议 篇5
一、在非经营性业务核算中需要部分或全部实行“权责发生制”
根据《制度》第二章第十六条规定,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除经营收支业务外, 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随着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 招生形式的日益多样化, 财务收支量的增加和经济事项性质的复杂化。这种建立在严格的招生计划控制下, 单一的招生形式基础上的、以实现收支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方法, 很难适应当前财务核算、监督和管理的需要, 容易形成财务核算、监督和管理的漏洞, 也不能全面地反映高等职业学校的财务收支及资产状况。改进的建议如下:
(一) 在核算学费收入时,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应收学费、已收学费和欠交学费的数据, 建立在“应收账款”科目下设置“应收学费”二级科目和相应的三级明细科目, 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在学年初, 根据录取报道的学生确定全部的学费收入数借记“应收账款——应收学费”, 贷记“事业收入——学费收入”;当有学生退学、减免学费时, 可根据实际发生额, 用红字冲减法, “应收账款——应收学费”的借方和“事业收入——学费收入”贷方数。这样, “应收账款——应收学费”科目借方累计发生额即是应收学费金额, 贷方累计发生额即是已收学费金额, 累计余额为学生欠交学费金额。这样可以准确核算和监督学费收入, 方便与学生管理部门核对, 及时催缴欠交学费, 大大加强了学校重要收入来源即“事业收入——学费收入“的监督和管理。其他应该收取学生的相关项目均可以采取此方式进行核算。通过这样核算准确反映学生的应收学费、已收学费和欠交学费情况;明确反映了学校的债权。
(二) 除收费以外的有些债权、债务的确定, 也须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例如:1.某些按照鉴定的合同已实施完工, 并能完全确认应付金额, 但是由于单位资金情况暂时缓付款项, 或者根据合同规定项目实施完工后预留质量保证金等。2.联合办学形成的债权债务, 在每年的九月基本已经确认与其他学校的联合办学的规模。这时就应及时确定债权债务, 以使管理者准确了解单位的债权债务。
(三) 专项支出的核算也应采用债权发生制的原则。例如, 财政拨款的专项支出, 年末有余额时都应上报余数, 当该项支出有暂付款挂账未冲转时, 其结余数是不确定的, 这时就应采用权债发生制的原则来调整支出。准确反映学校的债权。
二、固定资产应提取折旧
现行的《制度》规定, 固定资产是按账面原值核算的, 不计提折旧。这种做法的缺陷是:1.无形中增大了单位的资产数量, 作为净资产的固定基金严重不实, 不符合衡量会计信息质量客观性的原则。2.当前学校内部各部门也逐渐实行经济指标或成本核算, 固定资产实行有偿使用, 不计提折旧, 有偿使用缺乏依据, 不计提折旧, 成本的数据就不准确。因此, 建议在学校试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制度, 增设“累计折旧”科目, 作为“固定资产”科目的抵减科目, 用于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 真实反映各单位的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值和固定资产净值。为了方便计算, 可按固定资产的类别分别测算出综合折旧率。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采用以上两种方式进行核算。
(一) 实行成本核算的单位,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 借记相关支出科目, 贷记“累计折旧”, 同时借记“固定基金”, 贷记“事业发展基金”。
(二) 不实行成本核算的单位,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 借记“固定基金”, 贷记“累计折旧”。
三、对学校购进的教材及附属医院或医务室所购药品增设“进销差价”科目进行核算
(一) 根据《制度》规定材料购入应以购价、运杂费作为材料入帐价格。由于单位附属的医院或医务室要销售药品, 销售的药品必然要加一定的价差, 而现行的《制度》又没有专门的会计科目对所购药品进行及进销价差进行核算。建议设置“进销差价”一级科目核算药品的进销差价, 材料科目下设置二级“药品”科目核算药品的进销差价。
实际“其他收入—药品”通过结转只有药品的进销差价作为了收入。
第二, 根据《制度》规定和物价部门政策, 学校为学生代买的材料不允许加价, 但是实际工作中各单位均是按低于教材的标价购买, 现行《制度》对教材的折价部门和库存教材管理没有规定, 无法对这部分代收费进行明细核算, 建议国家物价部门允许按书价购买的教材各学校可以获得一定得折扣。设置“材料—教材”和“进销差价—教材”来管理和核算教材。
实际“其他收入—教材”通过结转只有教材的进销差价作为了收入。
四、基建核算并进入学校财务会计统一核算, 一套报表全面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
由于预算管理体制的不同, 学校基本建设的会计核算独立于学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之外。由此, 学校财务会计所报出的报表, 都不包含基本建设数据。这样的报表不能全面反映学校资产、负债和收支全貌。近年来, 随着各单位的不断发展, 学校的基建投资规模逐年增长, 很多基建项目需要贷款和自筹部分资金, 贷款本金及利息由单位偿还。由于基建会计独立核算, 由本单位偿还本息的贷款没有体现在单位的财务报表上, 造成本单位负债状况不实, 其盲目扩大投资, 可能给单位带来财务风险;同时贷款利息由单位支付没列入基建财务费用, 也使基建项目的核算不准确, 最后形成的固定资产价值偏少。
建议将学校的基本建设资金核算并入学校财务会计核算, 取消“结转自筹基建”科目, 增加“基建投资”和“在建工程”两个科目。“基建投资”按项目、投资主体设置明细科目, 核算各投资主体包括由单位自有资金转入的基建投资款;“在建工程”按项目、基建支出类别设置明细科目, 核算所有基建支出和费用。核算办法如下:
【现行民事调解制度刍议】推荐阅读:
改革现行法院民事调解制度思路11-24
现行民事检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建议09-14
日本现行教育制度11-24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05-30
现行户籍制度必须改革05-23
现行检察监督制度论文09-26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08-30
中国现行离婚法律制度范文09-27
机关事业单位现行退休、退职制度及有关待遇08-25
我国现行担保制度中保证期间有关问题探讨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