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侵权民事诉讼制度(共7篇)
证券侵权民事诉讼制度 篇1
目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民提高自己保护环境的意识, 更多的人开始借助法律这个平台来维护自身的合法环境权益。但是, 当前, 我国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因此, 我国法律部门应该参考国外先进的理论和经验, 弥补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的不足之处。
一、环境侵权的概念界定
国外许多学者对环境侵权的概念界定各不相同。日本学者认为环境侵权就是公害纠纷;德国学者认为环境侵权就是干扰侵害或者外物侵害, 同时他们认为特殊环境侵权就是固体废弃物侵权和水污染侵权;法国学者认为环境侵权就是生态损害;英美学者将环境侵权称为“妨害行为”。
我国许多学者也对环境侵权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北京大学教授金瑞林认为, 环境侵权就是民众或者企业法人因排放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 而给受害人的人身或者财产带来损失时, 必须承担的一些民事责任;环境学教授王明远认为, 环境侵权就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或者其他认为的的原因给人们生存的环境带来污染和破坏, 并对一些人的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环境权利或者公共财产带来极大威胁的一种行为;复旦大学张梓太教授认为, 环境侵权就是指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或者其他人为的活动, 给其他人的人身和财产等带来极大危害的一种法律事实。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环境侵权就是指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或者其他人为的行为给人们生存的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从而使得损害了权利主体的现有利益和潜在利益, 并且这种活动或者行为侵害了后代人的生存利益的一种行为。
二、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的问题研究
(一) 不完善的损害赔偿救济途径
1. 不明确的损害赔偿的范围及数额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 对环境带来侵害的一些企业或者人, 应当赔偿受到直接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的损失。赔偿的损失不仅包括直接损失, 还包括间接损失, 主要包括人身、财产和精神等损害种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如果环境污染给其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带来损害时, 则受到损害的人或者其家人就能够向侵害人索要赔偿, 理由是其健康权利和生命权受到损害。但是,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的解释》第8条规定:“因为侵害其他人的权利而给别人造成精神损害的, 但是损害后果不是很严重, 一般不支持受害人索求的精神损害赔偿。”所以, 法官的自由裁量决定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的成立与否。
2. 受害人与侵害人实体利益的不对等, 诉讼成本较大
鉴于复杂的诉讼程序, 受害人要想在诉讼中取胜, 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1) 必须具备较多的资金, 当前, 由于科学的发展, 司法鉴定需要花费很大的费用, 这使得受害人即使能够在诉讼中取胜, 也不能够获得很多的精神赔偿;同时, 这些诉讼程序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受害人需要向律师支付一定的报酬而因此减少了自己的劳动获得的收入。侵害人有可能经营很大的企业, 他们具有很大的资金, 往往具有的很多的诉讼经验和科技知识, 这些条件足以使其对抗弱势的受害人。 (2) 侵害人即使在一审中败诉, 他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申请二审, 因此, 受害人很难获得精神赔偿。 (3) 侵害人不愿意救济、没有能力救济或者因为相关法律的规定而免去自己要承担的责任, 因此, 现有的法律不能很好的保障受害人的利益。
(二) 具体的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没有被明确规定
由于环境污染或者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害, 比较复杂, 并且很难被解决。因此, 环境侵权的问题很难被解决。如我国《民法通则》第124条、《侵权责任法》第21条对环境污染的损害赔偿只是作了简单的规定, 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要赔偿的范围。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其他人的人身权益, 给其他人带来巨大精神损失的, 受害人可以向侵害人索要精神损害赔偿。”在实际中, 环境侵权有时会给受害人带来很大的精神痛苦, 而没有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例如噪声污染, 就有可能侵害受害人的身体机能, 而给受害人带来一些病症。在这样的状况下,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2条并没有明确规定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
(三) 法律规范之间不协调, 条文之间相互冲突
《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款明确规定:“如果侵害人造成环境污染, 就应该承担排除危害的责任, 并且需要向受害单位或者受害人赔偿一定的损失。对于一些没法抗拒的自然灾害, 例如地震、泥石流等, 而相关部门采取了合理的措施, 但是还是对环境带来了污染的, 就不需要承担责任。”这个法则并没有明确承担环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都有相似的规定。但我国《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如果一些生产活动或者个人的行为违反了国家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给其他人带来了一些损害, 侵害单位或者个人就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个法律条款把违法行为当作侵害人承担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重要文件。
(四) 在司法救济途径之外没有明确规定仲裁制度
当前, 我国虽然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国也逐渐走向科技大国之路, 但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依然存在着传统的经济模式, 我国要想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发展, 就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环境问题。而我国现有的《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都没有明确规定环境侵权仲裁制度, 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中只是简单的提及, 因此, 环境侵权仲裁制度仅限于海洋环境污染事件的使用, 由于仲裁法和相应仲裁委员会的欠缺使得其他领域实行环境侵权仲裁。
三、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的完善途径研究
(一) 完善损害赔偿救济途径
1. 强化执法手段
环境保护的相关部门在赋予环境主管部门监管和防止污染等职能时, 只是给予他们微小的执法手段, 例如, 强令相关部门整改和对相关部门进行罚款, 这就使得一些侵害的企业不但没有付出较大的违法费用, 反而获得了很大的经济利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想在缺乏强制执行权的条件下保护环境以及防止污染, 只有通过强化执法手段来实现。具体措施有: (1) 可以参考美国环保局 (EPA) 的执法经验, 针对违法者的违法动机制定不同的威慑性罚款额, 使得基层环保主管部门自由裁量罚款额度的权利。 (2) 政府应该赋予环保主管部门一定的强制执行权, 例如对环境带来污染的企业可要求其停业整顿或者关闭的权利。
2. 提高执法技能
《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2款明确指出:“当事人可以请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督管理权的部门对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问题进行处理;当事人如果不认可上述的处理决定,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个条款是受害人通过向环保主管机关申请行政调解处理环境侵权争议规定。行政调解要想有效的进行, 就必须满足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 受害人受到的损害应该快速得到赔偿, 这样才能提高环境侵权救济的运行效率, 从而解决社会冲突, 保证社会秩序的有序;另一方面, 这样可以减少受害人的环境诉讼费用和社会成本的支出, 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消耗。环保主管部门行政调解的有效进行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必须具有完善的环境执法设施, 以便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准确掌握环境侵权的事实;二是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理下, 必须具备对侵害后果准确掌握的损害赔偿额度评估机构;三要有建立在环境强制执行权基础上诸如的救济费用的支配权、环境侵权的简易认定权和环保主管机关的追偿权等行政救济实施权。
(二) 细化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
1.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
由于环境污染或者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害, 比较复杂, 并且很难被解决。所以, 笔者认为, 后期出台的《侵权责任法》应该具体详细的指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具体范围应该有已经得到的利益, 可以获得的利益、精神损害赔偿以及处罚性赔偿等。
2.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标准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标准的制定, 应该依据受害人人身被侵害的程度、财产受损失的状况和周边环境的受影响情况。赔偿标准的制定不能太死板, 法官应该具有自由裁量赔偿标准的权利;此外, 设立处罚性赔偿的主要原因就是对责任人构成威慑, 然而惩罚必须有一定的限制范围, 如果侵害人承担巨大的处罚性赔偿金, 就有可能没法承担而最终使企业破产, 这不但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引进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目的相违背, 也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相冲突。所以, 在这样的状况下, 法官就应该依据利益衡量原则快速、公平的解决环境侵权事件。环境侵权损害赔偿主要涉及受害人的利益、侵害人的利益、第三人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利益, 若不能很好的处理环境侵权事件, 就会使得社会价值观发生较大的变化, 所以, 需要慎重权衡环境侵权个人的利益。
(三) 从宪法层面明确界定的公民环境权
当前我国的环境法已经逐步构成了体系, 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在管理条件下立的法:这样的环境法只是强调了公民应该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 而没有赋予公民保护环境的权利;只是强调了环境监管机关的权利, 而没有给予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鉴于此, 为了使得公民的环境权益得到维护, 就必须在宪法中明确指出, 公民环境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只有这样, 公民环境权才能在环境法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成为环境立法的依据, 进而保证环境管理活动在公民环境权的环绕下顺利进行。同时, 公民环境权的明确规定, 也为赔偿公民环境侵害的损失提供了参考依据。
(四) 将环境侵权案件归入仲裁的范围
把环境侵权案件纳入仲裁范围的一些具体方案有: (1) 可以指定特有的《环境纠纷仲裁法》, 具体规定环境仲裁制度的细节, 也可以在现有的法律规范的前提下把仲裁的适用范围扩大; (2) 修改我国的《环境保护法》, 增添权利救济一章, 专门规定:“环境侵害的受害人可以参照本法则对侵害人进行仲裁。”; (3) 仿照劳动仲裁机构, 建立专门解决环境侵权事件的环境侵权仲裁机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及其救济将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 当前我国目前我国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损害赔偿救济途径的不完整、没有被明确规定具体的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法律规范之间不协调, 条文之间相互冲突、在司法救济途径之外没明确规定仲裁制度等, 因此, 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迫在眉睫。
关键词: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新宝.中国侵权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2]王成.侵权责任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李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地方实践及其制度启示[J].西部法学评论, 2011 (4) .
[4]戚昌厚, 陈香玉.环境侵权救济机制探析[J].科协论坛, 2010 (5) .
[5]周丽.环境侵权救济途径探析[D].山东大学, 2010.
[6]李婉婉.我国环境侵权的法律救济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2008.
证券侵权民事诉讼制度 篇2
内容摘要:从程序法和实体法两个方面规范和完善证券市场的民事赔偿机制已刻不容缓。投资者集团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这两种民事赔偿制度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最有效的法律手段、也是最后的救济手段。然而,它存在以下矛盾之处,即股民集团诉讼程序法上的可操作性和缺乏实用性的矛盾;股东代表诉讼普遍的实用性和缺乏操作程序的矛盾。因此,从程序法和实体法两个方面对现有法律框架进行整合和完善已是规范我国证券市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民事赔偿、集团诉讼、代表诉讼
一、证券市场民事赔偿制度及其诉讼形式
(一)证券市场民事赔偿制度的特点及其必要性
所谓证券市场民事赔偿制度,是指上市公司投资者的财产权受到不法行为的侵害后,依法要求加害人予以赔偿的制度。当投资者要求赔偿的请求以诉讼形式诉至人民法院时,则这种诉讼构成了证券市场特有的民事诉讼赔偿机制。
证券市场的民事诉讼赔偿机制有其不同于一般民事诉讼的特点:第一,从投资者诉讼的愿望而言,它表现为一种给付之诉,即要求加害人对自己所受的损失给予一定金额的赔偿。它不同于一般的民事或经济行为,这是由投资者是通过证券市场而参与经济活动的特性所决定的。第二,主张损害赔偿权利的主体具有两重性,即既是形式权利人,又是实质权利人。主张权利的当事人主体既可以是为自己的利益(实质权利人)而起诉,也可以是为公司的利益(形式权利人)而起诉。第三,受害人往往人数众多,赔偿金额巨大。
有权利就必然有救济。当权利人的合法利益遭受不法侵害时,既要建立一种民事赔偿的救济措施,又要建立对不法行为人的惩戒措施。前者通常表现为民事诉讼赔偿制度,后者则表现为行政处罚和刑事制裁。我国利用行政和刑事执法手段维持证券市场秩序的.做法已有十数个年头,但这些执法手段只是部分地抑制了违规、违法和犯罪行为,而投资者权益并未得到充分保障。这种重行/刑轻民的现象已严重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大大伤害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在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现象显得极不正常。
民事诉讼赔偿制度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最有效的法律手段、也是最后的救济手段。然而,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民事诉讼赔偿制度在实体法上的不完备和程序法上的可操作性差,已使所谓“司法救济手段”无法落到实处,成为一句空话;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证券市场的执法者和司法机构则习惯于以“市场风险”和“投资者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作为稳定社会的有效手段,却偏废了对违法违规者的有力惩处制裁和包括民事救济手段等法律制度的立法和研究。因此,在现有法律框架范围内对有关民事诉讼赔偿制度进行修整和完善,通过法律赋予所有证券市场参与者以监督权、民事赔偿诉讼请求权等,并借鉴判例法国家的一些运用判例的合理做法,摒弃过度保守的观念和拘泥现行法律成规的做法,推进和创新投资者权益维护的法律制度,这在最终也将推进中国证券市场乃至资本市场的发展。在证券市场中,行政机关的行政监管、司法机关的刑事制裁和投资者的民事赔偿机制三者应当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其一。
(二)我国目前证券市场民事赔偿制度的法律依据及其不足
当受害人向侵权行为人主张损害赔偿权利时,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依据,这些依据分别体现在程序法和实体法两个方面。
1.程序法上的规定
民事诉讼赔偿制度在程序法上的操作制度主要体现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
操纵证券市场的民事责任制度研究 篇3
关键词:操纵证券市场;民事责任;归责原则
中图分类号:D922.2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7-0143-02
一、操纵证券市场的基本理论
(一)操纵证券市场的性质
人为干预或其他因素的影响,都是对市场自由性的破坏。所谓操纵行为,是指以人为的方法使证券的市场供需力量无法发挥其自然调节作用,而将某一证券之价格控制于某一水平,操纵者于是可以按照这一价格出售或买进这一证券;而且操纵者出售证券的价格必定高于正常供需所决定的价格,而买进证券的价格必然低于正常供需所决定的价格。操纵市场的目的主要有:一是人为抬高证券价格,操纵者再将持有证券倾售于其他投资者。二是稳定市价。三是利用市场价格下跌,获得卖空利益。
(二)操纵市场行为的类型
1、洗售。所谓洗售是指为影响证券行情,人为制造虚假繁荣,而采取非转移证券所有权的交易行为。洗售的主要表现为:第一,在客观行为上行为人达成交易,但不转移该证券的所有权。第二,影响证券价格或证券交易量。其主观表现为行为人必须有影响证券交易之意图或目的。
2、相对委托。相对委托又称相互委托,是指意图抬高或压低集中交易市场某种有价证券之交易价格,与他人同谋,以约定价格于自己出售,或购买有价证券时,使约定人同时为购买或出售之相对性者。相对委托客观表现为:第一,相对委托须两人以上共同实施且有串通或同谋。第二,须行为人事先就时间、价格或方式上达成一致。第三,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交易量。
3、连续交易操纵。连续交易操纵是指行为人为了抬高、压低或维持集中交易之有价证券的交易价格,自行或以他人的名义,对该证券连续高价买入或低价卖出的行为。连续交易操纵的客观表现为:第一,行为人具有连续以高价买入或以高价卖出的行为。在我国台湾地区,所谓连续是指两次以上。第二,影响或控制证券价格或证券交易量。对于是否要求证券价格或证券交易量发生变动,各国法律规定不一,其中美国、日本等国均要求连续交易导致证券交易活跃的现象或证券价格的变动。
4、散布谣言或不实资料之操纵市场。散布谣言或虚假信息进行操纵的目的是,通过散布谣言或虚假信息来吸引投资者买卖某一证券,并维持到操纵者将其持股完全售出时为止,再使之下跌。散布谣言或不实资料之操纵市场的客观表现为行为人散布谣言或不实资料。
(三)操纵证券市场的危害
操纵证券市场,通过人为因素制造虚假的供需关系,扰乱证券市场秩序。该类行为损害市场绩效,在操纵市场的情况下,证券价格被几个实力较大的企业所控制,成为垄断价格,使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无法实现,最终将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使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失去信心。
二、证券民事责任的基本理念
(一)证券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
证券民事责任即证券法的民事责任,是指证券民事主体在证券的发行和交易中,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证券民事责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证券民事责任以证券民事主体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为前提。第二,证券民事责任主要为财产责任,要承当的责任主要为财产责任,主要包括损害赔偿、恢复原状和返还财产等。第三,承担责任的主体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第四,证券民事责任中举证困难。第五,证券违法行为的危害巨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受害者人数巨大,证券发行量大,交易迅速,受影响很大。二是证券违法数额巨大。其主要因为受害者数量大。三是证券违法行为具有关联性质。一方面,一个违法行为往往和其他违法行为相联系,例如,操纵市场行为往往和“法人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自营和经济混合经营”、“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拆解”等其他违法行为相伴随。另一方面证券违法行为人之间往往具有关联性,即某一违法行为往往是多个环节或机构或者多人共同参与而成。
(二)证券民事责任的功能
首先,预防功能。就是通过民事责任机制的建立和运行,预防损害公民和私人的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其主要表现在:当证券侵权发生之时,当事人可向侵权人要求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预防违法行为的进一步发生;同时证券法一般都规定侵权人需向受害的投资者赔偿损失,巨额损失的赔偿使证券违法者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将促使违法者或潜在的违法者在证券市场中谨慎行事。其次,填补损害之补偿功能。其实质在于通过对受害者的损失进行弥补后,使其结果如同损害事故没有发生。“复原之功能,在于使被害人重新处于如同损害事故未成发生之处境。”填补损害之补偿功能是民事责任所独有的,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没有该功能。再次,惩罚违法行为的功能。法律责任的惩罚功能,就是惩罚违法者和违约人,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最后,协助市场管理的功能。证券市场是个高风险市场,涉及很多的社会投资者的利益,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或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不惜铤而走险,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因此,只有建立有效地市场监管机制,才能维持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证券民事责任制度
(一)操纵证券民事责任主体范围
1、操纵市场民事诉讼原告的范围
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规定,任何人故意参与违反本条规定的活动或交易,其应对以受该行为所影响的价格买卖该证券的人负赔偿责任,受损失的人可以向右管辖权的法院以普通法或衡平法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所主张的由于该行为导致的损失。在美国,有权提起诉讼的人为以受操纵行为所影响的价格买卖该证券而受到损失的人。在日本,有权利要求赔偿的人为:因操纵市场而受到损失进行证券交易或进行委托的人。
在我国,因操纵市场导致损失的买卖人应当可以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综合各国的立法及实践,操纵市场损害赔偿请求权人须符合:一方面,价格被操纵的证券交易的买卖方。在证券操纵中,只有对被操纵的证券进行买卖的人才有权利主张赔偿损失。另一方面,须是善意。所谓善意,是指不知操纵市场行为人在操纵市场而买卖证券。对于善意的证明,一般举证责任在于原告,但考虑到原告证明较困难,可先假定原告为善意,除非被告能证明原告为恶意,即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操纵行为。
2、操纵市场民事诉讼被告的范围
所谓操纵市场民事责任承担主体的范围,是指谁应当承担责任,一般是指进行操;纵市场的行为人。操纵市场行为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机构投资者。根据我国《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的规定,操纵市场民事责任主体可分为:证券经营机构、证券交易所及其他从事证券业的机构;其他机构;个人。结合国内外的情况,笔者认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主要有:(1)上市公司;(2)证券公司;(3)机构投资者,如基金会,保险公司等;(4)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专业服务机构;(5)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业协会;(6)以上机构的人员和其他组织。
(二)操纵证券市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1、美国操纵市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依据美国《证券交易法》第9条(a)提起诉讼的归责原则。根据第9条(e)的规定“任何人故意参与违反本条(a)款、(b)款、(c)款规定的活动或交易,其应对受该行为所影响的价格买卖该证券的人负责,受损失的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以普通法或衡平法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所主张的由于该行为导致的损失”根据第9条(a)提起的诉讼,采取的是过错原则,要求证明被告具有进行操纵的故意。可以从以下行为判断存在操纵的故意:(1)买尽某发行人提供的全部证券,以造成需求旺盛的假象,有时几个大户一起协同配合,不向市场销售自己拥有的证券,就可造成这种局面;(2)散发关于某种证券的误导性材料,或雇人兜售和介绍该种证券;(3)在关键时刻安排发行人分红派息。正如美国SEC坚持认为的,如果缺乏合理的解释,“而不断购买证券,借以抬高证券价格,并且在其他市场因素介入之前推出证券”的事实,即构成故意操纵。而对于依照美国《证券交易法》第10b和SEC规则10b-5提起的诉讼,原告必须证明被告具有故意、严重性、损害、信赖和因果关系。
2、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操纵市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根据我国台湾地区“证券交易法”第155条的规定,操纵市场民事责任以故意为主观条件。在台湾地区,原告还须证明被告“意图抬高或压低集中交易市场某种有价证券之交易价格”或“意图影响集中交易市场有家证券交易价格。”但在民事责任中,操纵意图证明并不十分严格。有学者认为,此种行为造成虚伪买卖之印象,自然会提高或压低市价,故如能证明其有同谋及相对委托,此种影响市价之意图,可从情况证据加以说明,因此意图奕无直接证明。从香港地区《证券条例》135至139条的内容可以看出,操纵市场构成的主观要件为故意。
3、我国操纵市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我国2005年修订的《证券法》虽然规定了操纵市场的民事责任,但是未明确规定操纵证券市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只是规定“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受害的投资者提起诉讼,只能依据《证券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根据新修订的证券法的规定及民法的一般侵权理论,原告必须证明被告具有故意。根据1998年的《证券法》的规定,原告还须证明行为人有获得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的目的。但2005年《证券法》对此做了修改,把获得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的主观要件删除了。
参考文献:
[1]杨志华.证券法律制度研究[C]//民商法论丛(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190.
[2]李开远.证券管理法规[Z].台北:作者自版,1997:168.
[3]郑顺炎.证券市场不当行为的法律实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32.
[4]谢邦宇,李静堂.民事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13.
[5]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7-8.
[6]高如星,王敏祥.美国证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86.
[7]林国权.证券交易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72.
[8]郑顺炎.证券内幕交易规制的本土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吴光明.证券交易法论[M].台北:三民书局,2000.
[10]梅仲协.民法要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1]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 版社,1992.
[12]卞耀武.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13]吴弘.证券法论[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
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探析 篇4
关键词:婚内侵权,配偶权,民事责任制度,离婚损害赔偿
一、婚内侵权的基本界定
(一) 婚内侵权的概念
婚内侵权, 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夫妻一方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侵害另一方的人身权或财产权, 使对方的人身、财产乃至精神遭受损害的过错行为。
(二) 婚内侵权的特征
婚内侵权行为, 首先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 因而它具有民事侵权行为的一般特征。但是由于婚内侵权的当事人之间具有特殊关系, 即夫妻关系, 因而它又有不同于一般民事侵权的特征,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主体的特殊性。婚内侵权行为必须发生在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配偶之间。
2. 客体的特殊性。
客体为夫妻一方的人身权或财产权。其中人身权包括配偶作为一般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配偶基于婚姻关系而产生的人身权。
3. 婚内侵权行为发生时间的特殊性。
婚内侵权行为必须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结婚前和离婚后的侵权行为都不属于婚内侵权, 但是如果结婚前的侵权行为一直持续到婚姻关系缔结后, 则另当别论。
(三) 婚内侵权行为的类型
以婚内侵权行为侵害的客体为标准, 可以划分为侵害配偶人身权和侵害配偶财产权。
配偶的人身权, 如前所述, 包括配偶作为一般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配偶基于婚姻关系而产生的人身权。前者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一般人身权, 后者主要是指配偶权。
配偶权是夫妻之间互为配偶的基本身份权, 表明夫妻之间互为配偶的身份利益, 由权利人专属支配, 其他任何人均负不得侵犯的义务。[1]配偶权属于身份权, 具有专属性, 它实际上是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配偶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同居权、忠实权、协助权、生育权等。侵害配偶权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
第一, 侵害夫妻同居权。同居义务是男女双方基于配偶身份, 负有的同对方共同生活的义务, 其中性生活是同居义务的重要内容。没有正当理由, 夫妻任何一方都不得拒绝履行同居义务。
第二, 违反夫妻忠实义务。从婚姻家庭领域的角度看, 忠实主要就是指作为配偶权主体的夫妻, 不得有婚外性行为, 在性生活上互守贞操, 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情感的出轨, 保持感情专一。[2]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行为, 如通奸、姘居等婚外性行为。
第三, 违反相互协助的义务。协助权, 即夫妻双方互相请求对方在生活中给予自己帮助、照顾和配合的权利, 负有帮助、照顾和配合双方的义务。[3]违反相互协助的义务的行为, 如一方对另一方的遗弃。遗弃行为, 不仅包括经济抚养上的遗弃, 还应包括精神上的遗弃, 实际上, 精神上的遗弃远比经济抚养上的遗弃给对方造成的伤害要大。
第四, 侵害夫妻生育权。侵害夫妻生育权的行为主要有:妻一方拒绝丈夫合理的生育要求或无正当理由未经丈夫同意终止妊娠;夫一方违反计划生育, 强迫其妻违法生育;妻一方与人通奸、卖淫而怀孕生子;夫一方未经妻同意为他人供精;妻一方未经夫同意采用第三者精子人工受精或体外受精。
侵害配偶的财产权, 包括侵害夫妻共同财产和侵害配偶个人财产。《婚姻法》第17条规定了夫妻共同所有财产的范围,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 有平等的处理权。侵害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主要表现为:第一, 未经对方同意, 私自处分共同财产。第二, 以共有财产给付一方的非法债务。第三, 离婚时, 一方隐匿、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婚姻法》第18条规定了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范围。对于配偶个人财产, 所有人有绝对的所有权, 任何人都不得侵犯, 侵害配偶个人财产的行为, 如一方私自将属于另一方个人财产的珠宝变卖。
二、建立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的必要性
(一) 建立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是改变婚内侵权无民事救济现状的需要
现行《婚姻法》第46条、《婚姻法解释 (一) 》第29、30条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该制度虽然在保护离婚受害人的权益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却存在诸多缺陷, 主要表现如下:
1. 该制度规定了离婚是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前提条件。
如果受害方配偶不起诉离婚而单独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而在现实生活中, 受害方出于仍有感情存在、子女的抚养等各种因素, 并不愿意离婚, 而只是想通过法律的途径, 给对方一点惩罚, 让对方停止侵害并予以悔改。而依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 受害方要么选择离婚, 要么选择继续忍受对方对自己的侵害。这样一来, 不仅侵权人的侵权行为无法制止, 甚至有可能变本加厉, 而且这也不符合法律的公平理念。
2. 该制度中可诉赔偿的范围过窄。
《婚姻法》第46条只规定了5类侵权行为可以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但在现实生活中, 夫妻间的侵权行为多种多样, 远不止这5类行为, 如一方侵害另一方的同居权, 一方的个人财产被另一方私自变卖等。面对种类繁多的婚内侵权行为, 受害方没有法律依据使其得到应有的救济。
3. 该制度中离婚损害赔偿的赔偿主体只能是侵权的配偶。
在现实生活中, 配偶一方与第三人共同侵权的行为也屡见不鲜, 如配偶一方与第三人同居, 侵犯了另一方配偶的配偶权;配偶一方与第三人恶意串通, 伪造债务侵占夫妻共同财产等。
面对当今社会大量存在的婚内侵权行为,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远不能起到保护受害人, 惩罚侵权人的效果, 此时婚内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建立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 建立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是稳定婚姻家庭的需要
对于受到侵权损害而不愿意选择离婚的配偶, 在物质上得不到补偿、精神上得不到安慰的情况下, 势必会因侵权配偶的继续侵权, 而使婚姻家庭存在更大的危机, 甚至会引起血案的发生。而婚内侵权民事责任的建立, 不仅不会损害夫妻感情, 反而在受害方得到物质补偿、精神安慰, 侵害方受到警示、惩处时, 使婚姻存在的隐患得以消除, 将更加有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与和谐。赋予一方配偶婚内侵权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并不意味着配偶必须行使这一权利。法律赋予权利, 是否行使由当事人自主决定。
(三) 建立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是司法机关依法执法的需要
我国《婚姻法》对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没有法律规定, 侵权配偶给对方造成的损害不能依法予以追究。面对这种现状, 急需建立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
三、婚内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构建
(一)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构成要件
1. 存在婚内侵权行为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构成的首要因素是存在侵害配偶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婚内侵权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 可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为之。
2. 具有损害事实
配偶一方的侵权行为使对方的人身、财产乃至精神遭受损害。
3. 婚内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 侵权配偶方有过错
婚内侵权中, 侵权配偶主观上应为故意, 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害对方的人身或财产权利, 仍予以实施。出于夫妻关系的特殊性和维系婚姻家庭稳定的需要, 对于夫妻间的过失侵权行为, 不构成本文所说的婚内侵权, 但有重大过失的除外。
5. 婚内侵权行为必须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侵权行为如果发生在婚前, 并一直持续到婚姻关系缔结之后, 也属于婚内侵权。
(二)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适用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因为在婚姻家庭领域, 如果适用单纯的过错责任原则, 要求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承担举证责任, 那么他对证据的采集是有很大难度的。比如说在证明配偶一方与他人同居时, 一是取证十分困难, 周围人不愿配合;二是通过一些非法的秘密程序可得到的证据能否被法院所采纳;三是无过错方在取证中往往会受到人格侮辱及遭受人身侵害。
(三)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的主体
婚内侵权不仅包括配偶一方对另一方的单独侵权, 也包括配偶一方与第三人对另一方配偶的共同侵权。“第三人”应该是指某一具体的婚姻关系以外的, 侵犯了一方配偶的人身及财产权利并造成损害的任何人。第三人侵权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故意, 如果第三人并不知道其行为将损害他人的权利, 甚至根本不知道他人权利的存在, 则不负侵权责任。如一方配偶在未经另一方同意的情况下, 将共同所有的房屋卖给不知情的第三人, 该第三人不负侵权责任。
所以,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的请求权主体是夫妻中遭受侵权损害的一方, 其责任主体是夫妻中实施侵权行为的一方, 在第三人与一方配偶共同侵权时, 第三人与该方配偶都是责任主体。
(四)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侵权责任法》规定了8种责任承担方式, 这8种都适用于婚内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其中赔偿损失是最主要的责任承担方式。由于我国多数家庭中的财产制度以法定财产制为原则, 以约定财产制为例外, 所以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约定财产制下, 夫妻都有自己的个人财产。如果侵权配偶的个人财产足以支付损害赔偿数额的, 从其个人财产中提取相应的数额归受害方, 成为受害方的个人财产。如果侵权配偶的个人财产不足以支付损害赔偿数额的, 则受害方可以取得数额确定的损害赔偿债权, 在侵权配偶有履行能力 (取得足额的个人财产) 时, 要求其履行。如果起诉离婚的, 也可以在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中得到实现。但是, 此处以侵权配偶的个人财产清偿法定赔偿之债, 亦须受到强制执行法一般法理的限制。通常, 不可强制执行的财产包括退休金、养老金、慈善救助、保险赔偿、人身伤害赔偿、残疾病弱者所用物或者所受救助的财产等等。
法定财产制下的婚内侵权损害赔偿, 可以参照约定财产制下的婚内侵权损害赔偿的方法进行。
(五) 婚内侵权责任的诉讼时效
婚内侵权责任适用一般侵权责任的诉讼时效。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1年, 其他请求的诉讼时效为2年。诉讼时效从受害方配偶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四、结语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压力的加大, 婚内侵权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趋势, 所以对其进行规制势在必行。我国《婚姻法》建立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 不仅可以完善立法, 使侵权配偶受到惩处, 受害配偶得到法律上的救济, 而且也可以促进家庭秩序的稳定, 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杨立新.侵权法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822.
[2]刘晓婷.婚内侵权之法律问题研究[J].人民论坛, 2010 (6) :103.
[3]王利民.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513.
[4]刘晓婷.婚内侵权之法律问题研究[J].人民论坛, 2010 (6) :103.
[5]周秋琴.对现行《婚姻法》的几点思考.经济研究导刊[J], 2009 (33) :103.
[6]周琳, 陈松.试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25.
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的检讨与建构 篇5
「内容摘要」我国现行证券法中规定的民事责任制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突出地表现在民事责任的缺位,这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应把证券民事责任作为一类特殊侵权责任,并进一步完善现行证券民事诉讼机制。
「关键词」证券法、证券民事责任、诉讼机制
证券法自1999年7月1日实施以来,在维护证券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证券法中民事责任制度上的缺陷,在对一些严重侵害投资者权益的证券违法事件的查处时,虽然证券监管机构依法追究了违法者的法律责任,但却未能充分有效地保护受损害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背离了证券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2001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在颁布的《民事案由的规定(试行)》中明确规定了二十余种证券市场民事纠纷案件的案由。但在2001年9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却又对证券市场上发生的因内幕交易、虚假陈述、操纵市场等侵权行为而引起的民事赔偿纠纷案件下发了 “暂不受理”的通知。2002年初,最高人民法院终于颁布《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对因虚假陈述侵犯投资者合法权益而发生的民事侵权索赔案件应予受理。2003年初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若干规定》是审理证券民事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第一个系统性的司法解释,对现有的原则性的法律规定进行了细化。这些规定使得因虚假陈述而遭受损害的投资者寻求法院的司法救济有了法律依据,但是仅有这些司法解释还远远不能满足证券市场实践的需要。学界已有诸多论述对现行证券法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规定的缺陷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完善证券法民事责任制度的迫切性,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在借鉴已有论述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对我国证券法中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客户、虚假陈述等几种证券市场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完善证券民事责任的诉讼机制作一简单思考。
一、现行证券法中民事责任规定之不足
所谓证券民事责任,是指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中介机构等证券市场主体,因从事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禁止性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依法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王利明:《论证券法中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载《证券法律评论》,2001年版。)也有人将其称为 “证券法中的民事责任”,并定义为:“证券法中的民事责任是指在证券发行和证券交易过程中,证券发行人、投资者、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服务机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因违反证券法及其他证券法律法规的规定,侵犯其他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薛峰:《证券法中民事责任的设定方式研究》,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证券民事责任必须是违反了证券法规定的义务而产生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此种责[LL]任主要包括:擅自发行(证券法第175条)、虚假陈述(证券法第63条)、内幕交易(证券法第183条)、操纵市场(证券法第71条)、欺诈客户(证券法第 73条)等几种证券市场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
证券交易在所有的商业交易中风险性可能是最大的,所以要对证券法律责任进行合理的设计,以打击违法行为和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违法行为的追究,现行证券法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吊销资格证书、责令停业或关闭、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等行政责任以及当该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时产生的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很少注意运用民事责任的法律承担方式。证券法第十一章法律责任中仅有三个条文涉及民事责任,即:证券公司违背客户委托和真实意思进行交易等事项给客户带来损失应承担民事责任(第192条)、服务机构出具虚假文件应承担民事责任(第202条)、民事赔偿优先于罚款、罚金(第207条)。除此之外,证券法第18条、第42 条、第63条、第115条分别规定了发起人、大股东、公司董事、发行人、证券公司及其董事、监事、经理违反证券法造成投资者损失应承担的部分民事责任;第 145条规定证券公司对其职员的职务行为所致损失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第154和155条对责任风险基金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作了规定。当然,证券法忽视民事责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我国重刑(行)轻民的法律文化传统根深蒂固;二是立法者十分注重《证券法》的公法属性,而淡忘了《证券法》的私法属性。(刘俊海:《论证券市场法律责任的立法和司法协调》,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1 期。)
在现实环境下,证券法在民事责任制度设计上的诸多缺陷越来越明显,突出地表现在难以有效地遏制违法、违规行为,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券法中的法律责任有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三种,都起着维护证券市场良好秩序的作用。前两种责任仅仅具有教育和制裁的功能,并且行政责任的处罚往往与其所获得的利润不相称,刑事责任除了在极端的情况下又很难被适用。而民事责任则兼具补偿和教育、制裁的功能,能够有效剥夺违法者通过不法行为所获的非法利益,补偿受害人因此而受到的损害,所以它应该在证券法律责任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或者“至少放在与行政责任同等重要的程度上”。(刘俊海:《论证券市场法律责任的立法和司法协调》,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1期。)民事责任在证券立法中规定的不足及其在司法中的很少被适用,难以有效监控和遏制违法违规行为。在证券市场上,违法行为人往往从违法行为中获得巨额的非法利益,因此如果允许受害的投资者对违法行为人提起损害赔偿诉讼,就能从经济上达到制裁和威慑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证券市场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民事责任制度的实施可以使受损害的投资者得到救济,这是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制度所不具有的动能。然而由于证券法中民事责任规定的缺乏,在实践中并不能让人满意。比如2001年证监会查处亿安科技,罚款额高达8亿元人民币,但追究的依然是违法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忽视了对受害人进行民事赔偿。投资者因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而蒙受损害甚至倾家荡产,却不能通过民事责任获得经济赔偿,这是不公正的,背离了现代法治理念所要求实现的社会正义目标。所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使违法行为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使权益受损害的投资者得到赔偿,这是民事责任制度保护投资者目的的直接体现,是实现证券法宗旨必不可少的具体措施,也是证券法私法本位思想的最大张扬。
民事责任规定之不足最终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证券法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作为立法指导原则,投资者对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的所有权、受益权以及由于投资而享有的其他法定权利应当受到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正常的投资关系,保护与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使证券市场得以存在并健康发展。民事责任具有补偿受害人损失的救济功能,并以此维系广大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作为证券市场的主要主体,投资者的存在决定着证券市场的存在,投资者的心态决定着证券市场的态势。倘若投资者对市场丧失了信心,必然会从证券市场中抽出资本,从而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民事责任机制的合理设定能够使投资者有切实维护自己的权益、追究违法行为人责任的勇气和途径,并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监管的主动性。证券市场上的违法行为(如内幕交易等)通常很不易被外界发现,只有投资者才会对相关交易给予持续和细心的关注和监督。单靠国家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因为真正有效的监督来自对自己利益最迫切关心的群体——只要这个群体有足够的力量和信念。即使有关部门的监管是有力的,但也会由于缺乏相对合理的民事责任制度而没有多大的社会效果。所以,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不仅关系到投资者个体的利益,关系到国家证券监管部门的职责和形象,也关系到整个证券市场甚至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二、证券民事责任制度之弥补
我国《民法通则》第106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一般来说,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有四个要件:损害事实、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的因果关系、主观过错。民法中关于侵权民事责任的规定给证券市场交易中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制度的设定提供了法律和理论依据。那么,证券民事责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责任呢?笔者认为,应将上述几类证券违法行为作为一种特殊侵权行为来设定其民事责任。特殊侵权责任是相对于一般侵权责任而言的,是指欠缺侵权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并适用过错推定和公平责任原则(例外情况下的无过失责任)的侵权责任。(王利明、杨立新著:《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225页。)对这一特殊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限于篇幅,本文不打算作深入分析,只对具体几类证券市场交易中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制度的设定谈谈看法。
关于内幕交易行为的民事法律责任。我国证券法第183条对内幕交易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规定如下:“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的,责令依法处理非法获得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或者非法买卖的证券等值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以看出,其中并没有民事责任的规定。让我们看一看国际经验如美国的规定:上市公司和从事证券交易的公司的管理者应对其内部工作人员泄露内幕信息的行为以及直接接受内幕信息非法交易证券的人员承担连带责任,直至被处以罚款;利用内幕交易信息者得根据具体情况赔偿在同一时间交易对方(即从事相反买卖一方)的损失,直至内幕交易者非法所得的全部利润赔完为止。当然,上述责任主体除了承担民事责任外,还在必要时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卞耀武著:《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释义》,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97页。)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完全照搬外国的具体法律规定,但对其基本的立法理念和成熟的立法技术有必要大胆引进。
关于操纵市场行为的民事责任。我国《证券法》第71条是对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的行为的禁止性规定。第184条规定了这一行为的法律责任:“任何人违反本法的 71条规定,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或者制造证券交易的虚假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获取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样可以看出民事责任规定的缺位。就目前情况来看,庄家操纵我国证券市场的情况比较严重,他们的恶性炒作、误导股民、幕后交易、操纵股价以获取暴利的行为严重危害了证券市场的秩序,造成了许多中小投资者的巨额损失。单靠行政处罚不足以有效遏止这些在中国证券市场中长期存在的恶行,所以应当允许广大受害的投资者对这些行为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民事诉讼。我们也应该参照美国、日本、香港等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规定,让操纵上市证券价格的操作者向参加交易而受损害者负赔偿责任(香港还规定这不以违法是否受到成功检控的影响)。(卞耀武著:《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释义》,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00页。)
关于欺诈客户行为的民事责任。我国《证券法》第73条规定:“在证券交易中禁止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从事损害客户利益的欺诈行为:
(一)违背客户的委托为其买卖证券;
(二)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
(三)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帐户上的资金;
(四)私自买卖客户帐户上的证券,或者假借客户的名义买卖证券;
(五)为牟取佣金收入,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
(六)其它违背客户真实意思表示、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证券法第192条、第145条等规定了欺诈客户的责任,但主要是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同样也未规定民事责任。一般来说,欺诈客户主要是一种违约责任,但是它也可能成为一种特殊侵权责任。比如上述几项违法行为就侵害了客户的财产权,并且有主观上的过错,这时受害人可以基于侵权责任提出民事赔偿请求。
关于虚假陈述行为的民事责任。我国证券法第63条规定:“发行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公告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财务会计报告、上市报告文件、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发行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承销的证券公司的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经理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同时,证券法第202条规定了中介机构违法行为的一项附带的民事责任: “……造成损失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以前,不少投资者因为上市公司披露的或者专业中介机构报告的虚假信息而受到了巨额的损失,在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却不被受理,如轰动一时的“中国股市第一案”,投资者状告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结果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原因是“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直至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最新司法解释,法院才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赔偿纠纷案件(当然,受理也有很多限制条件的),至2003 年才有了更具体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若干规定》。我们希望,证券市场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能从对虚假陈述行为的民事责任的规制上找到突破口。
在对上述几种证券违法行为进行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追究时,损失的确定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首先是损失的范围。上述几种证券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同样适用侵权法“无损害,无赔偿”的一般原则。但不同的是,在虚假陈述等证券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赔偿中,只计算财产损失,不计算可能引发的精神损害;或者说财产损失赔偿中已包括可能出现的精神损害,因此不存在精神损害的单独计算和赔偿问题。(郭锋:《证券市场虚假陈述及其民事赔偿责任》,载《法学家》2003年第2 期。)其次是损失的数额。美国法院对虚假陈述侵权行为导致损失的计算,最流行和最有效的公式是证券真实价值(value)与实际交易价值(prices)的差额。不过,真实价值的判定是有一定争议的,即使在美国也很难找到一个公允的标准,所以被我国借
鉴的可能性不大。(郭锋:《证券市场虚假陈述及其民事赔偿责任》,载《法学家》2003年第2期。)有学者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交易价差额计算法”,认为虚假陈述侵权行为导致的损失应当是在虚假陈述实施期间投资者从事证券交易而形成和引致的差价损失,该差价损失部分的佣金损失、税金损失,以及这三部分损失累计的利息损失。投资者进行多笔交易和连续交易的,差价损失应当是累计买入金额减去累计卖出金额后的余额。(郭锋:《证券市场虚假陈述及其民事赔偿责任》,载《法学家》2003年第2期。)这一计算方法反映了买入和卖出两个时点的证券交易价格的差额,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三、证券民事责任诉讼机制之完善
“无救济即无权利”。法律如果没有对权利的诉讼保护的规定,那么在法律中所规定的再美好不过的权利也将不复存在。设计合理的民事诉讼程序制度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障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分别于2002年初和2003年初作出了两个司法解释,同意人民法院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赔偿纠纷案件,并作出了若干易于操作的规定,为证券法民事责任的诉讼机制的实现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它还有不足之处,比如范围太窄(仅限于虚假陈述)、诉讼主体不太明确、诉讼形式不合理、举证责任不清、法院管辖不太便利等。(陈朝阳:《证券民事诉讼机制的完善》,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下面仅就诉讼形式和举证责任作一简单探讨。
(一)诉讼形式应以诉讼代表人制度受理为宜。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第4条规定:“对于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人民法院应当采取单独或者共同诉讼的形式予以受理,不宜以集团诉讼的形式受理。”证券民事赔偿案件的当事人人数众多,并且涉及的金额巨大。一旦发生证券市场违法行为,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受损害的众多中小投资者纷纷涌至法院提起诉讼。如果采取单独或共同诉讼形式受理则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给法院审理案件带来困难。如采取共同诉讼的形式予以受理,则法庭可能无法容纳众多原告股民,而且仅核对当事人身份这项程序便要占据很长的审判时间。如采取单独诉讼的形式受理,则会接连不断的立案和审理,提高了诉讼成本。二是会严重浪费司法资源。同一纠纷法院重复审判,不同法院重复判决,重复判决结果可能不统一,既浪费了司法资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法制的统一。所以,法院以代表人诉讼制度受理这类诉讼较为适宜。此种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由受害的股民推选自己的代表人进行诉讼,从而可以避免大批的股民涌进法院而产生的矛盾。
我国民事诉讼中采取的代表人诉讼制度(规定于民事诉讼法第54条和第55条)是在美国集团(class)诉讼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国集团诉讼的原告具有开放性,即只要不明示放弃诉讼权利,诉讼代表人及律师即应把其纳入原告的范围。在这一点上,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有别于美国的集团诉讼:它明确规定了权利登记程序,在公告期间通过向法院登记而使群体成员人数确定下来;作出的诉讼判决对已作登记的权利人间接有扩张力;参加诉讼的代表人则是由其他当事人明确授权产生,或由人民法院与多数人一方商定。
然而代表人诉讼也有其固有的缺点,(王利明:《论证券法中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载《证券法律评论》。)表现在:一方面,决定股民通过何种程序才能选择出合格的代表人是十分困难的。另一方面,在代表人诉讼中如何进行权利登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我国代表人诉讼中的权利登记制度尽管克服了人数不确定的弊端,但也有其负面作用:如果有关权利人为避免麻烦不来登记,并且在诉讼时效内也不主张权利,违法者受判决确定的赔偿额大大低于其违法所得利益,不但不能起到最大限度地救济受害者的作用,反而放纵了违法行为人。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在考虑选择代表人诉讼时,还可以采取诉讼担当制度。诉讼担当制度有两种类型,一是法定的诉讼担当,是指基于实体法或诉讼法上的规定,由法律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对于他人的权利或法律关系的管理权;二是任意的诉讼担当,所谓任意的诉讼担当是指权利主体通过自己的意思表示赋予他人以诉讼实施权。在证券民事责任的实现机制中,可以采取这两种诉讼担当方式,一方面如果投资者愿意某人或某机构为其行使诉讼实施权,则应当按照私法自治的原则,尊重其选择。如果其不能或无法选择诉讼担当人,则可以由法律或法规规定的某个机构作为其诉讼担当人。
(二)举证责任的承担应合理分配。举证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加以证明并在不
能证明时承担相应不利后果的责任。在证券民事赔偿诉讼中,举证责任的核心问题在于:原告的损失是不是与证券市场的违法行为人即被告的行为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究竟是由原告先举证还是由被告先举证?是由原告举证被告来抗辩还是由被告举证原告来反驳?有的学者认为证券市场领域里面的民事赔偿问题仍然是一个民事侵权纠纷,原则上要参照民法的一般侵权原则,应由原告即投资者承担举证。因此,投资者仍需证明其在证券市场的损失确实是由于被告的违法行为造成的。而有的学者的观点截然相反,认为投资者只能把自己在上市公司违规期间买进卖出或者持有的股票差价作一个总体的计算,因为他无法区分哪些损失是虚假陈述导致的,哪些是股票行情造成的,因此无法举证其损失与所受虚假陈述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由谁举证成焦点》,参见新浪网。证券民事诉讼(finance.sina.com.cn),2003-12-01.)笔者同意后一观点。这里就虚假陈述来说,有必要介绍美国的“市场欺诈理论”(fraud-on-markettheory):在一个有效市场中开展证券交易的投资者有权信赖自由市场力量确定的证券市场价格,而自由市场力量不受欺诈或者虚假陈述的影响。([美]R.W.汉密尔顿著:《公司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在这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实际价格应当与在所有投资者都掌握同等信息的情况下的股票所具有的价格一致。而所有投资者都掌握同等信息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鉴于证券市场交易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对因果关系的举证对于投资者来说难度过大,应该由在信息占有上处于强势地位的被告来承担。原告只需证明自己所受损害事实和被告损害行为的存在,至于这中间有没有因果关系或者有怎样的因果关系应该由被告来举证,如果被告不能进行有效的抗辩,那么法律就推定由被告承担相应责任。
证券侵权民事诉讼制度 篇6
关键词:环境侵犯,非诉讼,救济
一、环境侵权非诉讼救济概述
非诉讼解决环境纠纷, 源于世界上世纪的60年代, 其历史背景是由于工业发展导致不良的环境后果。随着后来, 这个新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引入到我们的国家改进的实践和不断的。在我国环境侵权救济起步较晚, 我国环境侵权相关的非诉讼救济机制不够完善, 尤其是诉讼救济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争端问题, 环境侵权属于诉讼分支引流的部分, 不仅仅需要进行司法解释, 同时还需要不断提升司法的权威性以及公正性,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此外, 它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是灵活和高效, 规范性。
(一) 环境侵权
国家对环境侵权的表达方法。我国众多学者对于环境侵权方面的定义都是不同, 但是普遍认同环境侵权是由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最终导致出现的环境污染以及环境破坏, 对于别人的人身权以及财产权益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害, 实施环境侵权救济相关的法律部分是民事救济, 还有行政救济以及刑事救济。在实际应用中的两种方式, 每个国家都是不同的。其中: (1) 在有害环境侵权的英美法系, 救济方法侧重于损害赔偿。考虑到环境侵权是连续的, 重复的和不可恢复性, 以及生产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不停的禁令生产, 封闭, 在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英美法系, 形成一系列的请求权的禁令的“部分排除有机结合, 而不是补偿和损害赔偿”,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平衡和受害人双方的利益, 比单一的损害更大。 (2) 减轻环境污染的义务, 在民事救济对追偿赔偿经济法体系。所以, 在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 从而形成了以下内容:一是保持绝对的容忍义务的必要共同发展;二是损害赔偿救济赔偿;三是类似的禁令 (行使请求权。适用条件取消经济活动。陈先生说,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法律制度现在越来越多的一致的趋势。 (3) 日本用“污染”来概括环的一个环境侵权。在民事强制令救济, 损害赔偿有权要求赔偿。其中, 损害赔偿请求权适用于采取开放的态度, 无论多么受害者的权利, 用来保护;为消除权利的应用, 仅限于法律的主导权的认识, 即权利, 人格权 (主要是指对生命, 身体, 健康的损害) , 日照权 (即采光权) 和环境的侵犯, 关于利益平衡的原理与使用。申请禁制令。
(二) 环境侵权非诉讼救济
非诉讼,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ADR) , 起源于美国, 原是指各种2O世纪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现在扩展到外面的世界的普遍存在, 诉讼和非诉讼纠纷一般的解决方案的过程或机制。在非诉讼的内涵和范围, 国内学者有分歧, 我们使用非诉讼概述广义解读, 即诉讼外的和解, 调解, 仲裁, 其中, 行政处理等。争议的解决。
二、我国环境侵权非诉讼救济的现状及主要类型
(一) 相关法律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 “海洋环环境保护法”, “水污染防治法”, “森林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土保持法”, “城市规划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一系列的环境法律, 并根据我国的现状的一些规律, 修订, 环境法律体系日趋成熟, 完善。然而, 这些环境考虑立法是环境保护的主要行政问题较少涉及环境。争议的解决。总体而言, 环境侵权行为的非诉讼法律滞后, 缺乏专门的法律和法律制度的空白是显而易见的。
(二) 涉及的主要类型
从中国现有环境法律法规和惯例规定, 环境侵权对非诉讼救济有协商, 调解, 仲裁, 行政处理等。
1谈判
谈判是双方的自主意识的范围内。有关争议解决问题的审议, 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谈判最大的特点是简单, 成本低。但环境侵权在中国通过谈判的比例仍然很低。
2民事调解
民事调解是指当事人对民间组织和个人纠纷, 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 (包括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中介调解) 。相互理解, 从而达成共识。有利于争议的解决。民事调解包括当人们来调解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整解决方案。与民间调解和诉讼责任形式相比, 通过一个灵活的的特点, 通过民事调解可以有效降低由于环境纠纷引起的话题, 加快由于环境纠纷需要处理的问题的解决, 有效防止社会矛盾激化, 并且快速解决由于环境侵权引发的社会矛盾, 更加方便群众, 有效减少司法机关以及行政机关二者的负担, 意义十分重大。调解是指在国际环境争端提交到如果干委员提出的解决方案, 从公平角度查明事实, 使双方达成协议的方式。但是在具体责任的估计和损失的环境纠纷往往很难得到, 存在争论,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主要涉及到国家以及个人, 很容易造成两边索赔边界不够清楚, 并且由于缺乏国家缺少这方面的明文规定。处于这种考虑, 国家只能够通过调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种解决方式有着比较大的回旋空间, 也能够快速地解决由于环境侵权引发的争端, 此种做法有利于维护产生环境纠纷中的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 而且还能够起到很好的节约成本的目的。
三、我国环境侵权非诉讼救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 相关法律较少
中国的环境侵权诉讼和非诉讼法律救济制度仍然缺乏。没有什么特别的立法的缺失, 对程序和法律效力的规定, 非诉讼救济方法法律地位不明确。具体地说:1民事调解, 《人民调解组织条例》并没有关于人民调解程序明确规定, 调解程序具有明显的随意性;2, 中国目前没有专门的环境仲裁制度。环境侵权相关的只有1995年颁布的用于解决经济纠纷的主要目的《仲裁法》;3中国对没有特殊的环境纠纷行政法律, 在立法实践中, 法律依据是《环境保护法》第四十款第一和“水污染防治法”,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 对非诉讼主要分散在多个单独的法律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规定法律, 大多停留在“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 有责任排除危险害虫, 这样的规定, 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水平。抽象的, 模糊的法律, 统一, 具体的缺乏, 使法律不确定性的应用, 可操作性变弱。
(二) 有关机构缺乏
一方面, 环境侵权是相当专业, 只有专业的知识背景机构和人员调查的原因和过程。使纠纷难以实现, 公平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 在环境侵权救济的行政处理, 因为我环境侵权的行政区划管理混乱。没有专门负责环境侵权纠纷处理机制。在环境纠纷的行政机器面前。相互推诿的现象常常出现, 环境侵权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救济。
(三) 非诉讼是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完善
连接和缺乏协调的不同处理方式, 解决不了的环境纠纷, 非诉讼制度中国的环境侵权的非诉讼调解制度。不同的非诉讼救济方式在环境侵权不足系统性和完整性, 没有一个基本标准。甚至有一些规则是矛盾的, 在实践中很难操作。总体而言, 环境侵权救济非诉讼体制混乱, 还未形成系统。环境侵权诉讼和非诉讼救济和诉讼也缺乏对接和协调。
四、完善我国环境侵权非诉讼制度的建议
(一) 非诉讼互相协调
完善的行政决策, 环境侵权行政救济主要包括行政调解、行政裁决。其中一个更广泛的应用的调解, 行政调解审判效果高, 但不明显。行政机关的高度集中的优势和国家执法行政裁决在方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效应的争议。为了全面提升行政裁决的效率, 对行政裁决相关程序的立法以及地位, 还有作用都做出了十分清晰的规定, 全面提升了行政裁决的可操作性。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环境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在未知的环境侵权的权利中国的行政区划。容易解决这一矛盾, 不能使环境侵权纠纷的及时解决好。应该是对环境侵权纠纷的调解和行政部门裁决特殊加工部。配备具有环境专业知识的人员。通过立法进程, 使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更专业, 高效的。协调对接的诉讼和非诉讼完善环境侵权纠纷解决制度, 应该对各种系统明确价值选择位置和目标, 确定应用的争议的性质和范围, 规定的非诉讼程序, 非诉讼法律效果, 建立协调机制和诉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法院的审查和确认后。只要不违反现行法律的规定, 以及双方自对一个愿望的基础上的, 人民法院应当同生效判决确认这样的法律效力。在仲裁和行政处理也应处理立法程序和法律的影响。其法律地位的确立。对于非诉讼案件中, 需要填补的诉讼的救济, 也应该由相应的法律, 非诉讼和诉讼。有序地结合在一起, 对环境利益的合法权利保证。
(二) 法律及相关体系的完善
调解在中国分为民间调解、行政调解, 在处理行政救济途径的行政调解。我国现行民事诉讼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人民自行调解。虽然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人民调解规则。但整体是模糊, 抽象的。基于人民调解的一般规定的建议制定专门针对环境侵权的特殊规定, 调解。此外, 它是提高专业知识的人民调解员很重要。环境纠纷一个新的争议, 有专业的特点, 复杂、公平的、合理的、有效的环境纠纷的调解, 调解员需要了解环境纠纷的事实, 一个简单的环境纠纷处理系统, 在环境保护局设立的仲裁制度或人民法院设立垂直简单的环境诉讼制度是必要的和可行的。这类业务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执法, 司法成本, 避免社会的影响过程强化。简单的利益和诉讼效益链接。不同的处理程序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陈先生全胜认为, 目前我们还没有对环境纠纷的线专门立法, 加工实践, 按照“环境保护法”四十条第一段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的规定, 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调解协议通常不是法律的具体行政行为执行, 如果一方拒绝接受调解结果也可以提起诉讼, 要求司法救济。陈先生认为, 这是一个来自日本的立法经验,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为了提高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机制。首先, 应尽快“立法”来解决环境纠纷, 详细的对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机制, 管辖的规定, 处理和程序等。其次, 应建立国家, 省 (直辖市中央政府, 在自治区) , (市, 自治州) 三级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特殊机构, 分别处理不同范围的环境纠纷。第三, 我们应该增加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 即增加仲裁程序类型。最后, 应以立法形式指定的环境纠纷仲裁。仲裁或诉讼, 当事人或仲裁, 或选择法律程序。同时, 一裁终局制度, 即争议裁决应具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 充分发挥协商的作用
解决环境侵权纠纷, 协商和谈判具有重要的作用, 事先协商。在环境侵权发生时双方有关。应采取措施以避免环境侵权行为的发生, 并确定侵权的发生有关损害的确定, 赔偿责任的补偿方法和项目金额。它不仅能为解决简单的环境侵权纠纷可能会在将来发生, 在一定范围内预防环境纠纷的作用。此外, 还可以事先咨询体制机制和环境影响评估相结合。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侵权纠纷事先咨询介绍。这样的环境侵权救济根据与救济。随后的谈判, 还应该建立和完善, 鼓励群众积极采取非诉讼解决纠纷的小环境。宪法规定的环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一个新的元素, 通过因果关系第七条规定的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 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 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 依照《环境保护法》四十条的规定首先对环境侵权无过错责任的规定原则上, 在特别法中的规定的基础上, 环境侵权责任应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由上述两种方法该表达式可以看出:在环境侵权责任章侵权责任法律没有明确环境侵权责任确认原则以及因果关系, 但使用法律规定, 依照法律规定执行, 本条例的规定, 不利于普通民众了解环境侵权责任, 甚至一些法律工作者是在《侵权责任法》, 同样的, 六十条认为:发生环境污染的污染者应当承担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 没有自己的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通过以上讨论的证明了此点。
参考文献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 第8一9页"
[2]吴鹏森.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 第8页"
[3]汝信!陆学艺!单天伦主编.199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 第93页"
[4]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第7页"
[5]赵慧珠.中国社会弱者的社会支持因素, 东岳论丛, 2000年第1期, 第31一32页"
[6]万鄂湘主编.社会弱者权利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年版, 第3页;李常青, 冯小琴.少数人权利及其保护的平等性, 现代法学, 2001年第10期, 第14一巧页"
[7]田菩提.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 现状及对策, 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年第3期, 第H页"
[8]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第10页"
我国应当确立证券集团诉讼制度 篇7
关键词:证券集团,诉讼,经济性
一、问题的提出
几个月前,阿里巴巴成功登陆美国市场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大的亮点。然而,随着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网络售假的所谓“白皮书”事件爆发后,阿里巴巴集团因涉嫌“隐瞒受到监管部门调查”等问题,在美国遭到集体诉讼。阿里在美国遭集体诉讼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证券集体诉讼制度也再次引起我国监管机构、上市公司和社会投资者的热议。
我国内地证券市场建立三十多年以来,证券投资己经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证券市场的风云变幻关系到亿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然而与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势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证券市场欺诈现象丛生以及投资者维权的举步维艰。鉴于相关的法律制度的相对缺乏,投资者如何运用诉讼手段维护公共利益仍然存在于法无据的问题。面对日益增多的资本市场欺诈和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情形,我们的监管者或投资者往往处于一种无奈的境地。
同时,鉴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多为散户投资者,当投资者因上市公司欺诈或其他违法行为导致利益受损,如果采取独立诉讼时,将面临诉讼时间长、成本高,成功率低的问题。此外,现行的共同诉讼与代表人诉讼制度无法达到便捷、高效地解决证券纠纷问题,因此,为确实落实资本市场的法治精神,促进证券市场良性发展,在我国逐步确立证券市场集团诉讼制度势在必行。
二、什么是证券集团诉讼
证券集团诉讼并非严格的法律概念,而只是集团诉讼在证券民事侵权诉讼领域中的适用,对于证券集团诉讼,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定义,如认为证券集团诉讼是集团诉讼制度在证券法上的应用,即当投资者合法权益因他人违反证券法而受到侵害时,投资者通过集团诉讼方式在法院提出民事索赔并获得司法救济[1];认为证券集团诉讼制度指当上市公司的证券侵权行为损害了股东群体性利益时,少数股东为群体甚至全体股东的利益向侵权人( 包括但不限于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人员) 提起的民事赔偿诉讼,其诉讼结果适用于全体受损害股东[2];认为投资者因为同一个事实或法律问题而处于相同的法律处境,在诉讼中有共同的利益,其中一人或数人未经其他投资者授权,作为投资者的代表提起了包括赔偿等请求在内的诉讼,其他投资者或以默示方式加入诉讼( 退出制) ,或以明示方式加入诉讼( 加入制) ,法院对该代表提起的诉讼的判决,对集团所有成员,即那些被代表的投资者群体具有约束力,这种以赔偿为主要请求内容具备群体诉讼和集团诉讼的一般性特征的诉讼就是证券集团诉讼[3]。
结合上述学者的定义,本文认为证券集团诉讼就是多数投资者基于共同的诉讼请求,一个或数人作为代表向证券市场的侵权人( 包括但不限于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人员) 提起诉讼,但诉讼结果适用于全体利益受损的投资者。
三、证券集团诉讼的制度优势
第一,对投资者而言,基于理性人的角度,小额但数量庞大的普通证券投资者在权衡自己所遭受的损失与采取诉讼可能承受的法律诉讼费用后,往往选择放弃对不法上市公司及其高管的诉讼。然而,这样不但不利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而且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证券市场相关参与主体的违法行为。而证券集团诉讼制度恰好节约了投资者对诉讼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同时也很好地弥补了个别投资者诉讼专业知识的不足,提高诉讼的效率和效益。最终使得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由经济的自灭行为变成经济的合理行为,由殉道者的英雄行为变成经济人的理性活动。
第二,对上市公司而言,证券集团诉讼制度也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因为如果证券市场出现对上市公司不利的消息,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向上市公司提起个别诉讼,一方面,上市公司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成本去应付诉讼,另一方面,如果个别投资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以及不理性行为可能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所以存在证券集团诉讼制度,鉴于专业律师及诉讼代表人的介入,证券集团诉讼案件的主体关系结构化为相对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这样有利利益受到侵害的投资者的利益诉讼趋于理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诉讼双方当事人的敌意和对立程度,增加谈判和和解的可能,进而最大程度地节约上市公司的应诉成本,更好地维护上市公司的声誉。
第三,对整个证券市场而言,鉴于证券集团诉讼制度一般采用律师胜诉酬金制度,即律师只有在协助投资者提起诉讼并获得胜诉的前提下才能够获得相应的酬金,同时,就证券集团诉讼案件,集团律师一般主动去“发现”潜在的案件,因此,要获得案件,专业律师就必须借助各种信息渠道,密切关注各上市公司及其高管的信息披露事项,一旦发现存在违法行为,律师将采取法律手段揭露上市公司的不当行为,这样很好地充当证券市场上的“民间检察官”的角色。因此,证券集团诉讼中所蕴含的正义价值和经济利益驱使相关专业律师更主动、更积极地关注上市的一举一动,对上市公司的不法行为企图有极大的威慑和预防作用,促使上市公司合法合规经营,维护中国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公平、合法的发展。
四、证券集团诉讼的制度弊端
当然,证券集团诉讼制度也不是完美的,基于制度设计本身以及实施效果而言存在着诸多弊端,仅以证券集团诉讼较为成熟的美国证券集团诉讼为例:第一,考虑到证券市场的复杂性,在同一证券集团诉讼案中,不同投资者利益受损的事实差异较大,而诉讼结果同等适用于所有投资者并不科学和公平;第二,证券集团诉讼虽然能够激励受害者参与,但集体行动困境并未消除,小额多数的本质使得成员缺乏足够的动力去监督和约束集团诉讼代表及律师,造成诉讼律师完全主导了和解谈判,导致诉讼律师在满足私利的前提下不能很好地为利益受损的投资者争取利益,进而违背了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并有效惩戒证券市场违法主体的初衷,而仅沦为集团诉讼律师谋取私利的工具。
五、结束语
【证券侵权民事诉讼制度】推荐阅读:
民事侵权06-11
医疗侵权诉讼10-08
侵权民事法律探讨法律07-12
证券民事诉讼09-17
侵权责任制度11-19
论证券民事赔偿中因果关系的推定-以虚假陈述引发的侵权损害赔偿为中心下05-25
证券审核制度11-09
证券市场法律制度07-24
【商标侵权类】文字相同服务不同是否侵权05-28
侵权冲突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