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侵权

2024-09-21

校园侵权(共10篇)

校园侵权 篇1

一、事实简介

2015 年10 月初, 学生黄某看到宿舍门口的纸箱里蜷缩着一只长毛猫, 名大白 ( 大白是一只流浪猫, 常徘徊于某大学某女生宿舍楼内。不定期有不特定的人在宿舍楼门口的固定位置给大白投喂猫粮、布置猫窝, 大白可随意进出宿舍楼, 常于厕所、水房、不特定女生宿舍停留。前一系列行为招致不特定流浪猫狗在楼门口觅食) , 伸手抚摸却被大白挠伤, 伤口有少量血迹渗出。后去学校医务室问诊, 北京某医院治疗, 接种疫苗等, 共花去费用近1000 元, 未启动任何救济程序。

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本文将采用侵权行为四要件说, 即侵权行为、损害事实、过错及因果关系。鉴于前两项于本事实中基本无争议, 故仅讨论过错及因果关系。

( 一) 分析要件之一: 过错。在该法律事实中, 可能担责的主体有: 流浪猫的投喂人, 宿舍管理人员, 学校安保人员, 而后两者又由于是职务行为的过失, 故最后的担责主体有可能是学校, 其从属的安保公司等。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78 条及82 条的规定, 根据特殊条款优于一般条款的原则, 该侵权案件的实际责任承担者应是该流浪猫的原饲养人或管理人。但是根据笔者数日的走访调查, 该流浪猫在某女生公寓生活已有数载, 靠历届学生投喂食物生活。这样说来, 大白的原饲养人及管理人自然无从确定。那么, 谁是新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呢?

分析投喂者的行为, 笔者更倾向于其成立无因管理之债。这里, 大白的原饲养人、管理人无从确定, 故该投喂行为不可能基于与原猫主的约定或任何法律上的义务, 纯粹是基于善心替原猫主履行喂养义务, 故成立无因管理之债。而在无因管理的情形下, 因为管理人出于善心, 且无先法律义务的规束, 故无因管理人仅需尽到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义务即可。譬如, 投食于流浪猫时, 要提醒过往的行人不要触碰进食中的动物, 因为部分动物由于护食的本性在此时容易伤人。鉴于此, 投喂人的无因管理行为并不要求其时时刻刻蹲守在其所投喂的流浪动物旁对其进行全面看守, 防止其伤人行为的发生。进而, 不特定学生的投喂行为无过错。

分析宿管人员的行为。对于流浪猫长栖于宿舍门口甚至随意进出宿舍, 宿管人员是知情的。根据其工作职责的要求, 笔者认为宿管人员未尽到相应的注意义务。首先, 对于流浪猫在宿舍门口长期栖住, 且招致其他流浪猫狗一同前来, 宿管人员对此应有警觉, 即可预见性。因为流浪动物毕竟有潜在的危险, 这点不因其曾被人类驯养而消除。其次, 对于放任流浪猫随意进出宿舍, 宿管人员更不能免责。其职责, 就是管理整个宿舍, 解决其中存在的安全、卫生等问题。宿管人员值班室正好在楼道门口, 距离流浪猫的长住窝仅两三米, 且室内装有各楼道的监控影像视频仪, 宿管人员对于流浪猫随意进出宿舍是放任的态度。但是应该注意的是, 作为宿舍管理人员, 应该注意到流浪猫可能带来的卫生问题和可能伤人的安全隐患, 有可避免性, 但是却没有对此予以重视。鉴于此, 宿管人员未完全履行工作职责和尽到注意义务, 存在一定过失。该过失, 来源其工作职务要求, 也基于法律规定。

再分析学校安保人员, 根据《侵权法》第37 条的规定, 大学校园是一个公共场所, 那么学校的管理人员及安保人员应该尽到一定的职责。对于校园内的流浪猫、狗等应进行定期的管控。鉴于此, 学校安保人员存在工作上的不到位, 亦有过失。

( 二) 分析要件之二: 因果关系。首先, 《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联, 所以可能为黄某损失担责的主体有: 投喂人、宿管人员、学校安保人员。其中, 投喂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导致流浪猫狗在宿舍楼固定地点聚集; 宿管人员放任流浪猫在宿舍楼门口长住且任意进出宿舍楼; 安保人员未对学校内的流浪动物进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三者共同作用导致了损害事实的发生。笔者认为, 后两者的行为是更直接的原因力, 因果关系更明确。

所以, 笔者认为, 应该为黄某损失担责的是宿舍管理人员及学校安保人员。其二者对于工作义务的懈怠在一定程度上为流浪猫伤人提供了先决条件, 从而为后续事件的发生埋下隐患。但是鉴于二者都是履行职务过程中的失职行为, 所以最后学校及安保公司将为这二者的职务行为担责, 承担一个最终责任。

三、笔者的看法

( 一) 针对案件, 分析如下。首先, 不特定学生不因偶尔的投喂行为而成为新饲养人或者管理人, 投喂区别于饲养和管理, 饲养是一种基于所有权的物权行为, 管理是基于饲养人的委托等; 其次, 投喂的主体不特定, 并不是固定一人对大白进行投喂, 适用共同危险行为的处分原则又明显不妥; 再次, 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的是一种无过错责任, 好心学生不能因为偶尔的投喂行为就让其承担与所有人同等的责任, 这样有违法理; 最后, 站在公序良俗的角度分析, 给流浪动物投喂食物是一项善举, 投喂行为本身是一种好善乐施, 不能因此让善人担责, 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法律从业者, 没有人会觉得做了好事还要承担做好事之后的一系列后续责任, 这有违相当因果关系原则。本案的宿管人员及学校的安保人员, 其不作为本身已是过失, 且构成了对损害结果的原因力之一。

( 二) 针对流浪动物侵权的法律条文, 分析如下。纵观《侵权法》第十章, 总共7 条, 竟然涵盖了对于饲养动物侵权领域的所有规定, 且章末兜底性条款并无实际操作意义。在司法实践中, 具体的法条含义、目的等大多通过学理解释来扩充, 缺乏规范性和权威性。再者, 对于流浪动物侵权仅在第82 条提及, 将责任简单归至“原动物的饲养人或者管理人”, 但是在中国对于动物的饲养、领养, 流浪等均没有严格管理, 流浪猫狗等随处可见。正是由于流浪动物数量极多, 又缺乏前期的登记体制, 真正在流浪动物侵权后确定原饲养人、管理人根本不切实际。针对以上情况, 笔者对《侵权法》第十章规定提出如下见解:

首先, 对于流浪动物的界定不全面。“遗弃”、“逃逸”动物是《侵权法》对于所有流浪动物的统称。但是, 诸如“走失”的动物及上述几种动物自然状态下产生的后代性质并无界定。笔者认为, 这三个词的区分可以从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对于所饲养的动物丢失的态度和被饲养动物的习性来着手分析。态度决定主观恶性大小, 习性决定该类动物是否适合人类饲养。通俗来讲, “遗弃”是主人不想要动物, 而动物并不想走; “逃逸”是主人想要动物, 动物自己跑了;“走失”是主人想要动物, 动物也不想走, 但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力作用, 丢了。试假设, 如果主人主观上不要动物, 那其主观恶性比较大; 如果某一类动物频繁逃逸, 那就要考虑该类动物是否适合人类饲养。综合考虑这两项因素, 才能更好地判断流浪动物侵权时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的责任大小。

其次, 对于饲养人和管理人的界定也不清楚。特别是当管理人作为责任主体时, 具体应满足的要件并未提及。对此笔者建议, 将管理人的责任细化: 管理人应为有因管理人, 且为合法占有。

最后, 关于流浪动物侵权的责任承担主体, 应该将一定区域的安保人员、城市管理部门考虑在内, 并不能只局限于动物的原饲养人、管理人, 甚至好意施惠的人。

我期待, 流浪动物管理措施的出台, 也期待更多具体可操作措施的问世。这样, 不管是对于流浪动物还是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 都是约束, 也是保护。

参考文献

[1]李汶龙.刍议流浪动物侵权与投喂人赔偿责任——以北京流浪猫伤人案为例[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4 (4) :116-128.

[2]杨立新.饲养动物损害责任一般条款的理解与适用[J].法学, 2013 (7) .

[3]张娟.流浪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兼议“流浪猫伤人”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3 (9) :51-53.

[4]杨立新.侵权责任法条文背后的故事与难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校园侵权 篇2

一审法院认为,李亚买受了相应阳台,即取得对该阳台的所有权,其依法享有对阳台的`占有、管理、使用权利,其封堵阳台是使行所有权的必须,因此李亚的行为并无不当,故一审判决驳回熊贞续的诉讼请求。

二审法院认为,本案属于相邻权益纠纷,李亚封堵熊贞续房屋通向阳台房门之门道的行为,影响了熊贞续房屋原有的通风、采光权益,已构成了相邻侵权,李亚应停止侵权,故二审判决由李亚拆除其封堵在熊贞续通向阳台房门之门道里的砖墙。

评析:

本案李亚用砖墙封堵熊贞续房屋通向阳台房门之门道的行为,既构成了相邻侵权,也构成了房屋侵权。

(一)李亚的行为构成相邻侵权。本案相应阳台与相邻两套房屋之间的结构关系较为特殊,即两套住房均有房门通向该阳台,此特定情形系房屋原有结构所致。虽然,在房改中地区经贸局将此阳台及相应一套房屋卖给李亚,李亚已取得了包含阳台在内的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为此熊贞续应当不得进出和使用该阳台。但是,由于阳台与相邻两套房屋之间原有的特殊结构关系,使得阳台所有权人的使用权受限于原有状况,其使用权必须接受限制,其必须合理使用该阳台,不得影响相邻他方即熊贞续房屋的原有结构及使用状况,即不得影响熊贞续原依赖于该房门而具有的通风、采光、视线情况及相应利益。因而,李亚封堵熊贞续房门之门道,是对熊贞续房屋通风、采光等相邻权益的侵害。

校园侵权 篇3

关键词:校园伤害事故 安全保障义务 补充责任

一、校园伤害事故频发引起的问题

近年来,第三人侵害校园伤害事故层出不穷,尤其在2010年,3、4月份各地相继发生了5起校园伤害事故:"2010年3月23日清晨,福建南平市男子郑民生,在南平实验小学门口杀死8名学生、重伤5名小学生;4月12日广西合浦小学门前凶杀事件,2死,一名是小学生;4月28日广州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一男子持刀闯入校园砍伤15名学生与一名教师;4月29日江苏泰兴市中心幼儿园,一名男子持刀冲入幼儿园,造成29名幼儿、2名教师,1名保安受伤。4月30日山东潍坊尚庄小学,一男子用铁锤打伤5名学生",[1]接二连三的校园伤害事故,令人触目惊心,学校安全问题已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2010年7月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首次提出了学校等教育机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其第四十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何谓补充责任?"相应的补充责任"怎么理解?是如果学校有过错,就应当承担补充责任,还是在其过错范围内承担补充责任?由于学术界对于补充责任的理论基础还很薄弱,对于上述问题还存在很大争议,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讨论。

二、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对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我国民法学者及司法实践者见仁见智,其中有四种学说具有代表性:一是监护责任说。该说认为学校与未成年学生是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学校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从家长为未成年子女在学校登记注册、缴纳必要的费用并把子女送到学校时起,就意味着监护权发生转移,即学校的父母不再承担监护的责任。二是委托监护责任说。该说认为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是一种委托监护的合同关系,故学校具有"临时监护人"地位,应当承担监护责任。三是契约责任说。该说认为现代社会的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服务合同,并且此种合同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订立的为第三人利益的无名合同。四是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说。该说认为,学校对在校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责任,但依法应对所有学生(包括成年学生)承担法定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2]根据《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负有教育、管理和保护的义务,该种义务由法律直接规定,实质上形成了法定的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安全保障义务。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对于监护人不履行监护人义务,造成被监护人损害或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根据"监护责任说",未成年学生在学校期间,学校承担监护责任,意味着,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承担严格的赔偿责任。

第三人的校园侵权行为,笔者认为,用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说,更为贴切。杨振山先生认为:"学校是国家法定的教育机构,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管理和受管理的关系,学校负有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职责,其中包括对学生的安全与健康的照管义务,这种义务属于法定义务,如果学校因过错未能适当履行该义务,应就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3]他强调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式一种基于法律规定的教育、管理和保护的关系。笔者赞同这一观点,全保障义务,有利于对学生的合法权益给予很好的保护。

三、学校补充责任的界定

杨立新教授认为:"补充责任时依照法律规定,基于同一个损害事实产生两个以上的赔偿请求权,数个请求权的救济目的不同,但对请求权的行使顺序有特别规定的,受害人应当首先向直接加害人请求赔偿,在直接加害人不能赔偿或赔偿不足时,受害人可以向补充责任人行使追偿权,但就其过错行为产生的直接损害部分不享有追偿权。"张新宝教授认为:"补充责任的含义是在能够确定加害人时,由加害人或其他负有责任的人(如加害人的雇主、监护人)承担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不承担责任;只有在加害人无法确定时,由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全部责任;如果能够确认加害人,但是加害人或损害负有赔偿责任的人的资力不足以承担全部责任时,则由加害人或损害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尽力承担责任,剩余部分由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的人承担。安全保障义务人对此承担的是推定的过错责任:如果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不承担责任。"【4】从上述不同意见可以看出,对"补充责任"的理解上的分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受害人赔偿请求权的顺位。在校园第三人侵权案件中,承担责任的顺序上,直接侵害人为第一顺序赔偿人,只有在直接侵害人不能确定或者不能完全赔偿时,补充责任人才需要承担责任,主要强调了补充责任人顺位补充性。这一观点,是学界普遍赞同的。对于受害人而言,直接侵害人的行为是造成受害人损害的直接原因,直接侵害人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补充责任人的行为是造成受害人损害的次要原因,即与损害结果的发生不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要求补充责任人承担责任是有条件的。【5】

第二,补充责任人的赔偿范围。张新宝教授认为:"只有在加害人无法确定时,由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全部责任。"笔者不赞同该观点,在直接侵害人无法确定或无资力赔偿时,补充责任人往往要承担全部责任,其责任显然过重,有失公平理念。笔者认为应在其在过错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第三,补充责任人追偿权的范围。一种观点认为,"实施加害行为的第三人有权向直接侵害人全额追偿,作为终局责任人,理应面对补充赔偿责任人的追偿。"这种观点认为,补充责任人向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后,有权向直接侵害人全额追偿。而杨立新教授认为:"补充赔偿责任人承担了补充责任后,有权向直接责任人行使追偿权,但就其过错行为产生的直接损害部分不享有追偿权。"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补充责任人只有在其过错范围内承担责任,因而,补充自然人也就不享有追偿权。【6】

综上,本文将侵权补充责任理解为,依据法律的规定,对于同一损害事实产生多个损害赔偿请求权,受害人应当先向直接侵害人请求赔偿责任,在直接侵害人不能赔偿或不能完全赔偿的情况下,受害人可以向补充责任人请求损害赔偿,补充责任人只在其过错范围内承担责任。具体的学校补充责任则理解为,在第三人侵害校园事故中,学校作为未尽管理和保护职责的补充责任人,在第三人不能确定或无力对受害人进行全部赔偿时,学校应在其过错范围内对受害人承担的一种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颂.论"南平校园惨案"中学校的补充责任[D].兰州大学 2011

[2] 曾大鹏.第三人侵害学生事故中的学校责任[J]. 法学2012(7)

[3] 黄龙.论监护责任能否约定推定转移[J].人民法律报 2004(4)

[4] 引自.侵权责任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5] 杨立新.新类型侵权行为的责任责任形态及其规则--对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的解读[J].政法学刊2005(3)

校园侵权 篇4

关键词:高校校园伤害案件,民事责任,归责原则

高校校园伤害案件, 是指在高等院校在实施教育活动或学校组织校外活动过程中, 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区域 (包括学习和生活、活动区域) 或设施范围内所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权受到损害, 导致其心理受伤或身体受伤、残疾或死亡的人身伤害事故而引发的民事侵权赔偿纠纷案件。从本质上讲, 此类案件仍属于一般的民事侵权性质的损害赔偿案件, 只因其与学校存在紧密的联系, 与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及整体教育事业的利益关系巨大, 故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1 高校校园伤害案件的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在侵权行为发生时, 法律将根据什么标准和原则, 确定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从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三项, 即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

1.1 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作为其承担民事责任的充分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 没有过错就无需承担民事责任。过错的基本形式就是故意或过失此主观状态是确定行为人过错程度的重要依据。该归责则原则是一般案件处理中常为适用的原则。

1.2 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 它是与过错责任原则相对应的, 指法律在某些情况下, 行为人承担责任不以其主观上具有过错为必要条件, 只要行为人对他人造成损害, 就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该原则仅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诸如产品责任、高度危险作业所引起的损害、地面施工所引起的损害、环境污染以及动物引起的损害等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1.3 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在当事人双方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 法律又无特别规定要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 由人民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 在考虑当事人双方的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 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害给予适当补偿, 由当事人公平合理地分担损失的一种归责原则。

对于无过错责任原则与公平责任原则, 笔者认为, 在高校校园伤害案件中适用的可能性甚小, 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可能适用。处理此类案件, 一般情况下适用的处理原则还是过错责任原则。

2 高校校园伤害案件中学校侵权责任的认定

在前面的归责原则中明确了学校承担侵权责任要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而实际上过错责任原则的构成也需具备四个要件, 只有四个要件同时具备, 学校才能够在校园伤害事件中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2.1 学校自身的行为有违法性

指学校对学生实施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如果是合法的行为即使造成损害也不承担民事责任。校园侵权违法行为包括两种。一种是作为的方式。如, 学校教师随意辱骂、侮辱学生的行为就属此种方式。另一种是不作为的方式。如:某学校教学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却视而不管, 致使学生因此受伤, 此时学校就构成不作为的侵权行为。

2.2 有学生伤害事实存在

伤害事实是一种事实状态。对于校园侵权案件损害事实包括财产和人身利益的损害两种, 其中财产损害表现为学生损坏学校的公用设施, 或学生的私人物品遭损坏, 大多数侵权事件是侵害学生的人身权利, 如侵犯学生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伤害事实的存在是获得赔偿的前提。

2.3 学校的违法行为与学生伤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即侵权行为的实施, 必然会引起损害事实的产生;同时, 损害事实又必须是因侵权行为所导致。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 法官要确定学校的违法行为与学生伤害事实之间是否有这种因果关系来判定学校是否要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

2.4 学校主观上有过错

主观过错是指侵权行为人在实施侵权行为时的心理状态, 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主观过错是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最重要因素, 是最终的构成要件。这就意味着在校园伤害案件中, 学校侵权责任的承担要求学校必须存在故意或过失的主观过错, 否则学校不能承担责任。

总之, 四个构成要件是缺一不可的, 只有对四个要件认定清楚, 才能认定清楚学校在校园伤害事故中所承担的侵权责任。

3 高校校园伤害案件中学校侵权责任的承担

3.1 承担方式

我国《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十种主要方式。这里, 笔者仅分析校园侵权民事责任的几种主要承担方式。

(1) 停止侵害。停止侵害的功能在于及时制止侵害行为, 防止损害的扩大。比如:学校某些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重大隐患, 对在校学生造成校园侵权的, 那么校园侵权发生后, 学生可以要求学校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停止现行及进一步侵害。

(2)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如学校教职工对学生进行心理伤害, 对学生的日记、信件等个人秘密进行泄露、渲染等, 受害人可以依法要求学校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3) 消除危险、恢复原状。如学校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导致校园伤害事故的, 受害人都可以依法要求学校承担消除危险、恢复原状等多种民事责任方式。

(4) 赔偿损失。指按照实际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赔偿。赔偿损失是校园伤害案件中学校承担侵权责任的主要方式。它可以与其他方式并用。

3.2 确定学校赔偿范围的因素

根据现行规定, 确定学校赔偿责任的范围, 主要以学校在伤害案件中的过错程度为基本依据。比如说当伤害事故发生前根据通常的预见水平和能力, 学校是否预见到潜在的危险或认识到危险。或者是当伤害事故发生后, 学校又是否为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扩大, 采取了必要措施, 这些是确定学校承担赔偿责任及范围的基本依据。当然同时还需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受害人的实际损失情况; (2) 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 (3) 责任人的财产支付能力。所以学校赔偿范围的确定要通过以上诸多因素来确定。

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其所处的是一个社会与学校边际的这样一个环境, 当其权益发生纠纷时, 涉及的法律关系、责任认定会很复杂, 正确理顺好这其中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责任承担尤为重要, 希望通过对校园安全事故中的学校侵权责任问题的关注与探讨使这一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王松, 张嫒嫒.未成年学生损害赔偿案件研究《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第2集[M].法律出版社出版, 2004.

[2]王桂芝.论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的民事侵权责任.2009, 7.

[3]校园伤害案件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EB/OL].浏阳教育网.

侵权责任法下的医疗侵权责任 篇5

关键词:侵权责任法;医疗侵权责任;认定标准

医疗纠纷在全世界范围当中都普遍存在,随着医疗侵权纠纷案件的不断增多,医患之间的关系开始日趋紧张起来,以往对医生毕恭毕敬,如今医患双方却开始对薄公堂,对薄公堂的结果是医院方赔偿巨额的费用,而后医疗费用再次大幅度的提升,从而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最后受害的还是广大的人民患者自身的利益[1]。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患者其本身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薄弱,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则是由于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的欠缺。我国推行至今的《侵权责任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而且也在形式上确立了我国医疗立法的框架,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问题以待解决。

一、医疗侵权责任概述

医疗侵权责任和寻常的民事侵权责任在原理及行为上存在着共同之处,这两者属于同一个侵权责任范畴,不过根据医疗侵权行为的特殊性来看,医疗侵权责任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侵权责任,和一般的民事侵权责任相对比,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差异性。

(1)医疗侵权责任所要承担的主题仅限于医疗机构以及相关的医务人员,同时这两者必须属于一种合法的医疗机构,并且是通过合法依法的方式来获得的职业医师资格证书,并成功注册成为了专业的医务人员。而一般的民事侵权责任当中则任何人都可以作为主体。

(2)医疗侵权责任是由诊疗活动产生的,所以只能产生在患者挂号就医之后的诊疗活动当中,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质。民事侵权责任则无相关限制[2]。

(3)医疗侵权责任的规则原则主要体现在过错及过错推定方面。一般的民事侵权责任则是直接采用过错责任的原则。

(4)医疗侵权责任是一种替代性质的责任。在替代的责任当中是由行为人来实施侵权的行为,而责任人则承担侵权责任,责任人和行为人两者相互分离,一般的民事侵权责任则无任何替代形式,搜房网主要由行为人自行承担。

二、侵权责任法下的医疗侵权责任

1.侵权责任法当中的告知义务以及患者知情同意权

侵权责任法与以往的医疗相关法规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

(1)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的活动当中在想患者告知病情以及医疗措施时,没有强行限制告知的方式,所以书面告知与口头告知两者都行。

(2)如果医务人员实施书面告知时,必须征得患者一方的书面同意才行,并且书面上还应当明确的规定具体的医疗手段、设施等。

(3)在告知的内容方面除了是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医患病情、医疗措施以及医疗风险外,还需要将可替代的医疗方案全部告知。

(4)如果义务人员没有履行之前的告知义务的话,手术之后对患者所造成的伤害将由医疗机构来承担全额的赔偿责任,所以这算得上是一种替代性的责任。医疗行为可以称之为一把双刃剑,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时,也对病人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等都具有这不同程度上的侵袭性。而对于患者而言,知情同意权时期实施选择权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具有侵袭性的医疗行为能够获得正当性行为的基础。所以必须取得病人及病人其他的权利人的同意,其医疗的行为才算的上是具有正当性的行为。

2.侵权责任法当中医疗告知和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具体规定

侵权责任法和以往的医疗相关法律相比,其在规范方面有着较大的改善:

(1)扩大了患者具有知情权的范围,具体增加了医方向患者提供并告知替代医疗方案的义务,这就很好的保护了患者在医疗方面的选择权,有效的限制了医方随意的动用其他各种不够成熟的医疗手段来开展相应的医疗活动,有效避免了医患纷争的出现。

(2)改善了知情同意权代为行使的情况,规定医方在向患者告知相关义务时,应当尽量避免对于患者可能产生的任何不利后果,不过这个要求对于医方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和挑战,所以医方必須针对患者的家庭状况、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所具有的文化水平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虑,同时进行有关的综合性判断。

(3)对于侵犯知情同意权的行为进行法律意义上的明确,知情同意权是患者所享有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所以,如果医方不对患者告知的话,那患者将很难真正了解自身的病情发展状况,所以也就无法真正做出是否要回避医疗风险的选择。这样医方就明显的侵犯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3]。

(4)改善了医方为获得患者同意时的具体医疗处置方法,如果在医疗手术紧急的情况下,根据相关规定,医方无法征得的患者的意见,同时患者的家属以及关系人员都不在场的情况时,主治医生就可以提出医疗方面的处置方案来取得医疗机构人或者是被授权负责人的批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侵权责任法下的医疗侵权责任主要是医者的告知义务以及患者知情同意权,相比以往的医疗侵权法规,侵权责任法做出了明显的改善,比如扩大了患者具有知情权的范围、改善了知情同意权代为行使的情况、对于侵犯知情同意权的行为进行法律意义上的明确、改善了医方为获得患者同意时的具体医疗处置方法等,所以在如今的侵权责任法之下,医者更应当及时的履行自身的告知义务,以满足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这样才能真正避免以医患纷争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高沈娟.《侵权责任法》实施下的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缺陷和完善[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06)

[2]叶家红.医疗侵权纠纷的因果关系之管见——从罗某与某市人民医院医疗侵权纠纷谈起[J].经济研究导刊.2010(04)

[3]梁平,陈焘.医疗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石、规范协调与多元导向[J].山东社会科学.2014(10)

作者简介:

校园侵权 篇6

(一) 网络版权侵权概况

上世纪90年代开始,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止2014年12月31日, 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6.49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 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多面化、生活化, 互联网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日趋紧密, 人们更加普遍频繁的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流、传播。这种信息数据传播的过程就会产生对版权的网络侵权。

网络版权侵权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或者在互联网环境下侵犯版权的行为。网络版权侵权的主体可能是自然人, 也可能是法人。网络版权侵权的形式多种多样, 并且可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同时, 由于互联网其虚拟覆盖的特性, 它可以将信息传播到各个角落, 互联网的用户在不断增长中, 因此网络版权侵权的影响远远大于传统的版权侵权, 它具有影响面广、影响程度深、涉及人数众多以及带来的损害难以消除的等特点。

(二) 网络版权侵权的现状

1. 传统的网络版权侵权形式

2005年, 七大唱片公司诉百度案成为互联网上网络版权侵权诉讼第一案, 从2005年开始, 网络版权侵权的案件数量不断增加, 十一大唱片公司诉阿里巴巴案、盛大文学诉百度文库案、韩寒诉百度案等案件都是网络侵权的经典案例, 纵观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出, 传统的网络版权侵权的形式多以网络服务商提供网络链接、搜索服务或者网络服务商提供用以上传、下载的交换资源的软件为主。在这些传统网络版权侵权的模式下, 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行为容易被确定, 认定其侵权责任也相对容易一些。

2. 网络版权侵权出现新的形式

随着网络版权侵权的案例不断增多, 越来越多的网络服务商为了避免承担侵权责任, 改变了其提供服务的形式, 不再直接提供链接或者为用户提供可交换资源的软件。网络服务商提供服务的转型也导致了网络版权侵权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 例如用户上传、网盘数据传播等。这些新的侵权形式使网络版权的保护出现了新的问题, 对网络版权的保护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用户上传成为新的网络版权侵权形式

(一) 用户上传的概述

用户上传是指互联网用户在网络服务商的提供的平台上自行上传音频、视频、文档等资源, 其他用户可以通过此平台获得相关资源的数据信息交换方式。美国Youtobe网站及我国的百度文库都是比较典型的用户上传的平台。笔者认为, 用户上传与用户生成有一定的区别。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 用户生成是指由业余人士通过非专业渠道制作的、包含一定的创造性劳动并在网络上公开可用的内容1。相比之下, 笔者提出的用户上传并不仅限于互联网用户自己制作的、保护一定创造性的作品, 还包括互联网用户通过其他方式和途径获得的资源。

产生用户上传这种新型的侵权形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 传统的侵权形式被限制。在用户上传出现之前, 网络版权侵权主要有网络服务商通过提供链接、搜索服务、提供交换资源的软件等形式, 但随着人们对网络版权侵权的认识的不断加深, 原有的一些侵权形式被法律限制, 侵权行为人不得不寻找新的方式。第二, 传统的侵权形式下的商业模式难以获利。随着传统的网络版权侵权的形式被限制, 这些传统的侵权形式开始被放弃, 例如2005年在互联网上被广泛使用的音频链接模式现在已很少有其踪迹。在这种情况下, 网络服务商必须寻找新的获利方式来维持运营。第三, 网络服务商可以规避侵权责任。在传统的侵权形式中, 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行为都已被法律认定, 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网络版权侵权形式, 网络服务商就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因此, 他们都在积极寻找一种方式可以避免追究其侵权责任。用户上传的行为主体从表面上看只有互联网用户, 在互联网用户数量如此庞大的今天, 基于法不责众的精神, 网络服务商借此逃避了相关的责任, 用户上传这一侵权形式也得以发展。

(二) 用户上传的特点

与传统的网络版权侵权形式相比, 用户上传有其自身区别于其他形式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我们用以分析其本质, 追究其中涉及的侵权责任的重要依据。第一, 个人用户成为主要的侵权主体。用户上传主要是由互联网用户直接在网络平台上上传资源, 个人行为是引发版权侵权的直接原因。由此可见, 在用户上传这一侵权形式中, 个人用户取代了网络服务商, 成为主要的侵权主体。第二, 侵权行为影响范围大。根据国际电信联盟 (ITU) 发布的全球互联网使用情况报告显示, 到2015年底, 全世界的互联网用户将达到32亿2, 在用户上传这种侵权形式中, 每一个用户都有可能成为侵权行为人, 互联网用户通过网络平台将资源上传到互联网上后, 其他用户都可能获取该资源, 并且获取该资源的用户还可以继续扩散。用户的二次扩散并不一定采取上传的方式, 还可以利用存储卡等设备进行线下的交流, 因此, 用户的上传行为可能导致该资源扩散至任何地方。第三、网络服务商是实际获益者。在用户上传的行为中, 表面是由个人用户上传资源造成了侵权损害结果, 但个人用户并没有获得实际的益处。网络服务商在整个行为过程中并没有主动采取任何行为, 但通过个人用户在网络服务商提供的平台上进行资源的交流, 在增加平台访问量的同时也使网络服务商获得了新的收益方式。

三、用户上传中的侵权责任认定

(一) 个人用户的侵权责任

个人用户是用户上传中的侵权主体, 由于个人用户数量庞大并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 同时, 基于互联网的全球化的特点, 个人用户可分布在世界各地任何被互联网覆盖的地方, 因此, 个人用户的侵权行为致使网络版权侵权的影响范围广, 影响程度深, 损害结果难以消除。但并不是所有的个人用户在网络平台上上传和下载资源的行为都属于侵权行为, 如果一味的限制个人用户在互联网上进行资源的交流也就违背了创建互联网的初衷。因此, 笔者认为, 在界定个人用户的侵权行为时, 应当排除个人的合理使用, 即是说仅限于本人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在排除了个人合理使用之后的用户上传就属于侵权行为。然而由于个人用户群数量庞大且分散, 规制个人用户的行为非常的困难, 同时, 如果对互联网用户加之过多限制, 将会减少个人用户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性, 不利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也不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交流。因此, 虽然在用户上传中, 个人用户是侵权行为的主要行为人, 但要对个人用户的行为进行严格的限制, 不但在实施中非常困难而且有悖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 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责任认定

《侵权责任法》的出台第一次正式定义了网络服务商的含义,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定义, 网络服务商就是技术服务提供者和内容服务提供者的总括3。网络服务商在网络版权侵权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传统的网络版权侵权形式中, 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行为被界定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 其中间接侵权包括了帮助侵权和替代侵权等。无论是直接侵权还是间接侵权, 网络服务商都实施了一定的行为导致了侵权结果的发生, 但在用户上传这一新的侵权形式中, 个人用户成为了主要的侵权主体, 从侵权的行为过程来看, 网络服务商并没有实施直接的侵权行为也没有为个人用户的侵权行为提供技术上的服务间接促成侵权行为的达成, 那么, 在用户上传中网络服务商是否可以完全免责, 对此, 国内外的不同案例有不同的判定。

美国Viacom international V You Tube案。Viacom是一家大型的全球传媒集团, 在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电视、电影、网络和移动互联等业务4。You Tube是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 为用户上传的视频提供信息存储服务。2006年, Viacom向法院起诉You Tube侵犯其版权, 称被告在未获得其允许的情况下, 储存了15万条原告享有版权的视频片段, 这些视频片段共被浏览了约15亿次, 被告鼓励、引诱用户上传侵权视频, 并在在其他用户观看视频提高点击率的同时吸引投资商的注意, 实现其通过广告收益盈利的目的。该案先后于2010年、2012年、2013年在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 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进行了三次审理, 在原告提出被告事实上明知其网站上存在侵权的视频却放任其存在从而构成对原告的侵权时, 被告以其享有避风港原则作为免责理由进行抗辩, 最后法院支持了被告的主张。法院认为, 根据美国千禧年版权法 (DMCA) §512 (m) 的规定, “故意视而不见规则只适用于特定情况下证明被告事实上明知或应知特定侵权行为”。从本案中可以看出, 美国判例在认定用户上传中的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责任时认为, 网络服务商受避风港原则的保护并不以履行监视、审查义务为前提, 也就是说, 故意视而不见规则并不要求网络服务商承担监视义务5, 网络服务商在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时并不要求其积极查找存在侵权的事实。

1. 我国百度文库侵权案

百度文库作为我国最大的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商, 总是深陷侵权之诉的侵权纠纷案件中。其中比较具代表性的案件有2011年韩寒诉百度文库一案和2013年中青社诉百度文库一案。在这两个案例中, 原告都以百度文库作为服务商未尽到注意义务从而放任侵权行为的发生为由, 要求百度文库承担侵权责任。尽管百度文库以享有避风港原则为免责抗辩理由, 法院最后都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法院认为, 百度文库没有直接对涉案文档进行编辑, 不构成明知用户上传的文档侵犯他人版权而放任的侵权行为。但是由于涉案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并且有一定认知能力的人都可以从文档阅读量上合理推知涉案文档是热门文档, 因此百度文库构成了“应知”6。

在国内外的案例中, 网络服务商都无一例外的以“享有避风港原则的免责权利”为理由进行抗辩, 但我国和国外的法官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判决, 那么, 在用户上传中, 网络服务商能否借助避风港原则进行免责, 网络服务商又是否对用户上传的内容有审查义务?避风港原则最早出现在美国千禧年版权法 (DMCA) 中, 我国2006年出台的《信息网络传播条例》则首次对“避风港原则”进行系统的规定。“避风港原则”是指, 当网络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为网络用户的侵权间接的提供了帮助, 并不必然要求网络服务商承担侵权责任, 如果被侵权的版权权利人对网络服务商进行了通知并且网络服务商也及时删除了相关内容, 那么网络服务商就可以免责, 以此对网络服务商就形成了一个避风港。对于传统的网络版权侵权形式中的网络服务商来讲, 如果达成了享受避风港原则的条件——— (1) 网络服务商事实上并不知晓侵权行为的发生, (2) 网络服务商没有直接从侵权行为中获得利益, (3) “通知-删除”, 当被侵权人向网络服务商发出通知时, 网络服务商及时删除涉及侵权行为的内容———就可以将避风港原则作为免责的抗辩理由。而在用户上传中, 网络服务商在达成这些条件时, 是否理所当然的可以适用避风港原则, 笔者认为有待商榷, 尤其是判定网络服务商是否事实上不知道侵权行为的发生。作为平台的提供者, 网络服务商对于用户上传到平台上的内容是应知的, 并且, 笔者认为网络服务商应当对用户上传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审查。百度文库目前的做法是将用户上传的内容与库内已有的文档进行对比, 审查其是否侵权, 并通过其内部的文档排名系统增加对用户上传的内容的注意义务, 但是这种对比的范围小, 并且不全面。作为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网络服务商, 不仅应当在其内部已有的资源内进行侵权的审查, 还应当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对比。理想化的范围是全网, 但这在实施中并不现实, 对于任何一个网络服务商来说, 要进行全网范围的侵权审查几乎都是不能做到的。不过, 从前文中提及的百度文库的两个案例来看, 在司法实践中, 法院认为对于网络服务商对用户上传的内容的认知标准为“应知”, 网络服务商可以在全网范围内, 对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品进行对比审查, 或者对自己平台上搜索量、点击量达到一定数量的文件进行全网范围的侵权审查。这两种审查的标准都可以作为现行审查方式的扩充。另外, 网络服务商可以适用避风港原则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没有直接从侵权行为中获利。前文中也提到, 在用户上传这种新型的网络版权侵权形式中, 网络服务商的收益方式较之传统的侵权形式有所改变, 网络服务商是采取了广告获益的方式。利用用户上传的内容提高浏览量, 以此吸引广告商进行投资。虽然不是直接从侵权行为中获利, 但是也是个人用户的侵权行为为网络服务商带来了利益。笔者认为这是网络服务商为了规避法律风险, 利用现有法律法规的漏洞而将原有的盈利方式进行改变而成的, 实质上网络服务商还是通过侵权行为获得了利益, 因此不应享有避风港原则的免责抗辩理由。

四、结语

用户上传是在原有的网络版权侵权行为方式上发展而成的新型侵权形式, 虽然它的行为主体以及内在的运营模式都与传统的侵权形式有所差别, 但究其本质仍是利用互联网对版权实施的侵权行为。个人用户作为用户上传的行为主体, 其行为在实践中难以界定和控制, 并且, 网络服务商在整个过程中是默许侵权行为的存在的。网络服务商不但应知侵权行为的存在而且利用个人用户的侵权行为达到了获利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要规制用户上传这一新型的网络版权侵权形式还应当从规制网络服务商开始, 通过对网络服务商的行为进行限制来促进网络服务商对其提供的信息存储平台内的用户行为进行限制, 从而达到保护网络版权, 避免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发生。

摘要:随着科学实技术的发展以及法律对网络版权的侵权行为的规制愈加严格, 其侵权形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传统侵权的规制手段已不能完全被适用, 如何在这些新的侵权形式下界定侵权行为, 确定侵权主体的侵权责任就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提出了用户上传这一新的侵权形式, 并对其中的侵权行为和侵权责任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

关键词:网络版权侵权,用户上传,侵权责任

参考文献

[1]杨昱.云计算技术条件下网络服务商的版权侵权责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3.

[2]李文琦.网络侵权责任研究[D].广东商学院, 2013.

[3]黄健.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研究[D].云南大学, 2015.

校园侵权 篇7

2008年发生的人肉搜索第一案———死亡博客案将人肉搜索送上了风口浪尖。2008年12月18日,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大旗网和“北飞的候鸟”两家网站的经营者或管理者, 侵犯原告王菲名誉权及隐私权, 判令网站停止侵权、公开道歉, 并分别赔偿王菲精神抚慰金3000元和5000元。

(一) 侵权主体的隐蔽性

网络的开放式空间使只要具备上网能力的人就能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网络空间的主动参与者, 甚至成为网络的管理者。并且, 网络的开放式空间以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很大程度的分离为基础, 众多网络社区及其应用功能也都以用户身份的隐秘作为基础。现实的法律、伦理道德压力在网络中不复存在。在人肉搜索的过程中, 网络群体各怀目的和动机, 或悲天悯人, 或替天行道, 隐蔽的人在隐蔽空间的所作所为不易被发现, 因而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二) 侵权主体的多元化

人肉搜索的发起人、披露原告个人信息的网民是人肉搜索事件的始作俑者, 将其作为侵权主体是毫无疑问的。网站在人肉搜索中的地位和作用比较特殊。有了网站的行为, 相关网民的侵权行为的后果得到加强。没有网民的侵权行为, 网站不可能构成侵权。有了网民的侵权行为, 网站如果没有进行任何监管, 未尽任何注意义务, 将同样承担侵权责任。另外, 有些合法信息的拥有者出于各种目的将公民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如果信息被用于人肉搜索, 则个人信息的非法提供者也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三) 侵权主体侵权行为的多样性

与不良人肉搜索事件有关的侵权主体其侵权行为既可以发生在网络中, 也可以发生在网络之外。由此可见, 不良人肉搜索事件其侵权主体行为呈现出多样性, 与一般性的侵权事件存在很大不同, 这给被搜索人维权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二、不良人肉搜索事件中侵权主体的确定

第一, 信息的非法发布者。《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 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在侵权法上, 实施侵权行为的网民的行为是直接侵权, 而大旗网等网络服务商的行为通常属于间接侵权, 从这个逻辑上来说, 没有网民的侵权行为, 网站不可能构成侵权。

第二, 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的网站。网络世界存在的基础是网络条件。网站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非法公开他人个人信息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死亡博客事件中法院判没有及时删除个人信息的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这些均表明网站不可能完全置身人肉搜索事件之外。所以, 网站对于网络使用者有着重要的义务:合法获取的义务、告知的义务、合理利用的义务、安全保障的义务。如果网站违反了以上义务, 应当承担责任。

第三, 信息的非法提供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均可能获知公民的个人信息。法律允许这些单位拥有公民个人信息, 但同时也规定不得非法公开公民个人信息。现实中不能排除一些部门和个人将信息非法出售给他人使用。正因为有这样的渠道, 有些网民为了达到对他人进行人肉搜索的目的, 不惜花钱购买信息, 而拥有信息的机构某些工作人员违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非法向其出卖。这样的行为构成了侵权, 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确定不良人肉搜索侵权主体的意义

(一) 规范各类主体的网络行为

侵权主体的确定可以促使网络行为主体有意识地将现实的行为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用来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其中, 网站尤其应当注意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并且, 网络的自律行为可以有效地防止人肉搜索侵权结果的扩大, 从而维护被搜索者的利益, 也能有效遏制此种不良搜索行为的频发, 广大公民的信息安全方能得到保证。

(二) 降低被搜索者的维权难度

被搜索者的维权难度主要来自于确定侵权主体较难,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得进行搜索者的踪迹比较隐蔽, 没有一定的网络知识是发现不了的。另外, 人肉搜索侵权的调查取证也较为困难。网民大量使用各类虚假信息在网络上活动, 被搜索者无法获知其真实身份, 通过技术手段查找又非普通人所能及。

(三) 规范信息使用行为

2008年8月25日,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公布的刑法修正案 (七) 草案提出: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 违反国家规定, 将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 或者以窃取、收买等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 情节严重的, 追究刑事责任。此外,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也规定了拥有个人信息的企业与团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禁止任何团体在未经个人同意的前提下, 将个人信息泄露给第三方, 但犯罪与税收记录以及媒体调查除外。这是刑事立法对于信息使用行为所进行的规范。

人类对于科技必须具备充分的理性, 方能有效克制其风险。我们不能仅欣喜于人肉搜索的强大正面功能, 而置其可能造成的巨大危机于不顾。当人肉搜索者怀抱模糊的不加辨别的“正义”目的, 自负而娴熟地运用网络技术实施着真实世界里无法完成的行为时, 他是否想过:下一个被搜索的目标可能是他自己。

摘要:人肉搜索日益显现出巨大的侵权风险。网络行为的特点决定了人肉搜索事件中侵权主体具有隐蔽性的特征, 并且侵权行为呈现出多样化。因此, 侵权主体通常不是单一主体。确定侵权主体将为被搜索者维权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也指明法律对于人肉搜索进行限制的导向所在。

校园侵权 篇8

一、初探“预侵责任”的内涵

一般现代法律从设计规范上讲主要是建立在救济角度上实现, 当事人往往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之后得到相应的补偿以及救济, 但是更多的受害当事人则无法在事后获取的应有的救济, 因此从对当事人实际权益的真正保护角度而言针对侵害行为实施提前预防就显得至关重要。正如著名研究者巴尔提出的, “一个国家未能对社会大众给与法律保护体现在未对法院进行‘尚未发生损害期间当事人向法院提出法律保护申请’的授权。”在我国的刑法中可以说正当防卫提供给当事人在权益受损时的主动防御权利, 而在民事法律中则往往将当事人权益受损的解决措施归结到事后补偿救济方面, 对于事后救济的过分强调反而将事前预防给与了较大化的忽视[1], 因此在民事法律范畴之内建立“预侵责任”势在必行。

而所谓的“预侵责任”则主要是指当事人在其权利可能出现被侵害的阶段中对潜在侵权人要求其承担法律责任, 避免自身权益继续被损害或者是给与自身权益提前保护的一种法律责任。而“预侵责任”具有一定的适用时间条件, 即必须是在当事人权益尚未被损害或者是已经损害到损害还未停止这个时间段中。“预侵责任”的实际承担方式则主要是包含了消除危险以及停止侵害还相应的排除妨碍。首先从停止侵害上来讲, 该种法律承担方式对已经出现的权益损害但损害还未停止较为适用, 即要求义务人停止损害行为; 其次从排除妨碍上来讲, 该种法律承担方式对尚未出现权益损害较为适用, 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的权益损害但损害还未停止同样适用, 即将权利人相关财产权利以及人身权利等方面的障碍给与排除, 要求相应的义务人通过一定行为进而实现; 最后从消除危险上来讲, 该种法律承担方式对尚未出现权益损害较为适用, 主要是指权利人的财产安全以及相应的人身安全受到了行为人的严重威胁, 在该种状况下权利人则有权依据法律要求相应的行为人消除对自己的危险[2]。

二、探析“预侵责任”对传统侵权法的挑战

( 一) 挑战之正当性基础与归责依据的全新界定

“预侵责任”向传统的侵权法律发起的挑战首先是体现在其正当性以及归责依据的实际界定上。

其一从归责依据的全新化界定来讲, 一般传统的侵权法律主要是将其理论建立在对损害的实际归责基础上实现, 而“归责”要想同样在“预侵责任”中适用就需要将其概念给与有效更新。因此法律研究学者将刑法方面的归责理论实际的引入其中并将实际归责对象进行了不利结果的具体法律限定, 并分为三大类, 即侵扰后果以及损害后果和相应的危险后果。而该三种归责情形也将单纯性损害给与了实际回避[3]。据此“预侵责任”中的“归责”全新界定是将受害当事人的被损害以及危险和被侵扰归结到他人的一种过程。将归责依据限定为不利结果并给与实际转移的具体理由在于“加害人的相关行为在法律上认定是侵权行为, 该种侵权行为需要加害人实际承担具体民事责任”。此外一种较为流行且较为广泛的认知看法是“预侵责任”的实际归责原则是建立在“无过错”基础上的, 因为其实际构成要件需要将过错给与排除。现今众多法律研究学者将“预侵责任”的实际规则依据认为是建立在“危险”以及“侵扰”基础上。其理由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 在我国司法实践以及相应的立法实践等相关的学说中消除危险以及相应的排除妨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过错并非是其中的构成要件, 因此过错并非是“预侵责任”的归责重要依据; 第二, 将高度危险与“预侵责任”归责依据中的危险给与有效区分。高度危险具备了较高的危险性, 而这种危险在法律上是体现为合法。而“预侵责任”归责依据中的危险则属于普通性质的危险, 因此两者之间是有较大差别的; 第三, “预侵责任”不仅是针对危险或者是风险而言, 而且还针对一些防害行为以及侵害行为等。因此从上述三大理由上可以将“预侵责任”的实际规则依据认定是“危险”以及“侵扰”[4]。

其二从“预侵责任”的正当性基础来讲, 可以说归责依据体现的是直接性的责任划归以及技术性的责任划归, 是表层关系的一种实际展现。正当性基础则体现的是理性责任划归以及间接责任划归, 是深层关系的一种实际展现。可以说“预侵责任”一方面是侵权法具有的预防功能的直接性以及具体性的实际表达, 是侵权法实现预防目标的价值体现。另一方面其深层依据则包含了责任伦理以及实用主义等哲学理论。而正当性基础的全新界定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预侵责任”实用主义具体指在特定场合中该种具有预防性的侵权责任是有效率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建立在金钱赔偿基础上的救济并非是万能的, 甚至在该种金钱赔偿背景下还会加深加害人的进一步侵害行为。换言之如果潜在性的损害发生则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因此采取具有预防性质的侵权责任措施至关重要也较为实用;第二是“预侵责任”伦理哲学指的是预见性的责任伦理是对于法律长远性发展的一种保障, 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具有展望性质的法律责任。也就是说责任的法律观念以及道德观念形成的回溯性视角应该给展望性视角让位。据此对于已经存在或者说是发生的相关损害在给与了实际赔偿之后就需要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防害给与实际有效预防[5]。而该种哲学观念是则促使现今法律对其责任范围进行实际扩张给与重视。

( 二) 挑战之构成要件的重新划分

“预侵责任”向传统的侵权法律发起的挑战除了体现在其正当性以及归责依据的实际界定之外, 还体现在构成要件的重新划分上。具体来讲, 任何一种侵权责任中其构成要件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而“预侵责任”更不例外。对于“预侵责任”在构成要件方面必须要依据其实际规定进行有效归纳总结, 该规定为; “危及他人财产以及人身安全的相关侵权行为可由被侵权人进行法律要求提出, 而侵权人则需要承担消除危险以及排除妨碍和相应停止侵害三种法律责任”。据此“预侵责任”的构成要件可划分为妨碍或危险或侵害、行为、因果关系。

首先从妨碍或危险或侵害结果要件来讲, “妨碍”具体指的是将他人权利给与剥夺或者是占有进而阻碍他们实现自身权利。由此可知妨碍是针对物权干预而言的。而“妨碍”与“侵害”在实际干预方式上不尽相同。“妨碍”是对行为人实现自身权利产生的一种障碍但并没有对其权利给与实际染指, 而“侵害”则是直接对他人权利实施侵犯, 有染指他人权利的行为之实。而“侵害”也具体指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6]。在了解“危险”的时候需要搞清楚两点, 一是该意义上的危险指的是已经实际产生的相应危险。二是现实真实存在、具有较高发生率的危险。

其次从行为要件来讲, 行为要件主要是包含了“不作为”以及相应的“行为”两种。对于管理危险源或者是持有危险源则被认定是“行为”。而对于行为要件产生的争议则集中在其是否必须拥有相应的不法性。而众多法律研究学者通常认为不法性并非是“预侵责任”的要件之一。理由集中在不法性相关要件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反射存在。在绝对权被实际妨碍或者是被实际侵害的环境中无论是构成妨碍结果还是构成侵害结果都是违法的一种表征体现, 无需当事人证明也能够成为侵权的一个实际判断工序。

最后从因果要件来讲, 在传统的侵权法律中其因果关系主要是指法律事实和损害后果两者之间产生的相关因果关系。而两者之间还具有较为分明的时间间隔。而在“预侵责任”中的因果关系则是指行为人状态行为和损害两者之间的相关因果关系, 相较于前者而言“预侵责任”中法律事实常常和损害结果在同一时间产生。如其中的妨碍可以将其认为是具体的法律事实, 也可以将其认定是具体的损害结果[7]。因此该种要件往往被大众所忽视。但是从潜在受害人以及行为人两者角度则可以将侵害以及行为给与有效区分, 因此可以说因果关系作为“预侵责任”主要构成要件具有存在的必要性。

三、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 “预侵责任”将过错排除在构成要件之外, 而将行为以及因果关系和相应的妨碍或危险或侵害作为三大主要构成要件是对传统的侵权法律的重大挑战。此外“预侵责任”将正当性基础与归责依据给与全新界定更是对传统的侵权法律的又一项挑战。从“预侵责任”本质上讲其是站在展望性视角对传统侵权法律给与的优化以及升级。因此具有预防性的侵权责任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且也是我国法律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产生必将对我国法律带来深远意义。

摘要:时代的进步以及更新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变革而且也促进了法律的发展。而在该种环境背景下具有预防性质的侵权责任得以应运而生。一般传统侵权法主要是建立在赔偿损害基础上实施的, 也就是说该法律通过事后救济作为实现的关键要点。从其本质上讲是对社会大众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但是随着具有预防性质的侵权责任出现, 传统化的侵权法则显得黯淡起来。预防性侵权责任将其简称为“预侵责任”能够将相关的侵权行为给与提前预防, 进而避免当事人出现权益损害状况, 这对于传统化的侵权法是一种优化也是一种升级, 当然更是一种挑战。本文基于此就“预侵责任”的实际概念内涵进行着手分析, 然后就“预侵责任”对传统化的侵权法给与的挑战进行探讨, 以期为后续关于“预侵责任”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预防性侵权责任,传统,侵权法,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民安.作为过错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非法性与过错——我国过错侵权责任制度应当采取的规则[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4:1-17.

[2]魏振瀛.制定侵权责任法的学理分析——侵权行为之债立法模式的借鉴与变革[J].法学家, 2009, 01:1-47+158.

[4]孙大伟.我国大规模侵权领域困境之考察——基于制度功能视角的分析[J].当代法学, 2015, 02:46-55.

[5]许明月.普遍性侵权、机会主义与侵权现象的法律控制——对传统侵权法的反思[J].法商研究, 2005, 04:47-51.

[6]李友根.论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责任属性——兼论预防性法律责任的生成[J].法商研究, 2011, 06:33-43.

校园侵权 篇9

2009年12月2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 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 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 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这是我国法律第一次明确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 必将对我国的网络服务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第36条三款规定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有关内容的关联性来看,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的三款规定之间的关系是:第1款是关于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的一般性或者原则性的规定, 第2、3款则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的特殊情况。如该法起草者所说“本条第1款规范的是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直接侵权行为, 第2款和第3款规范的是网络用户利用网络实施侵权行为时,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1)

第36条第1款既具有宣示意义, 又在该条中具有一般条款的价值。一方面, 它是一种宣示性条款, 即宣示《侵权责任法》对于法律环境下侵权行为的适用性, 也即将网络环境下的侵权责任纳入其调整范围。该条第1款作为网络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 它首先宣示了利用互联网实施侵权行为, 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且不论单独侵权还是共同侵权, 均应按照相应的法律规则承担民事责任。另一方面, 它又具有独立的适用意义, 可以直接作为认定网络侵权责任的依据。特别是, 对于不属于第2、3款规定情形的网络侵权责任, 可以按照第1款认定其侵权责任。相对于第1款规定而言, 第2、3款构成特别规定, 分别规定了:“通知条款”下的连带责任和“知道条款”下的连带责任。

但网络侵权责任形态并不以该条第2、3款规定的情形为限, 对于不属于第2、3款规定之列而符合归责要件的情形, 可以按照第1款的规定追究侵权责任。尤其是第2、3款主要规定的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网络用户的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网络用户侵权责任的认定则要依据第1款及《侵权责任法》的其他相关规定。此外, 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 所提供的内容构成侵权的, 应当按照第1款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二、“宣示性条款”下的自己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1款规定了网络侵权行为自己责任规则, 即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因为自己的过错造成了他人的损害,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 在网络上实施侵权行为, 符合《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规定要求的, 构成侵权责任, 应当对被侵权人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这是一般侵权责任, 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网络服务提供者自己利用网络, 侵害他人民事权益, 例如自己发布信息, 抄袭、剽窃他人著作, 未经著作权人同意而在网站上发表他人作品等, 按照《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的规定, 构成侵权责任, 也应承担赔偿责任。这两种侵权责任都是过错责任, 也都是自己责任, 与第36条第2款和第3款规定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都不相同。

在网络侵权行为中, 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的是过错责任, 即只有网络服务提供者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侵权责任, 其理由如下:

(1) 从法理的角度, 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宜承担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的确立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工业灾害、高度危险等社会问题。无过错责任的产生是从整个社会利益之均衡、不同社会力量强弱之对比以及寻求补偿以息事宁人的角度体现民法公平原则的, 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公平正义观, 也带有社会法学的某种痕迹。目前, 网络侵权案件的大量发生, 主要是立法相对滞后的原因所致, 这并不表明互联网本身有造成人身或财产严重损害的危险性。 (2)

(2) 从技术的角度, 网络服务提供者很难对用户所发布的内容进行逐一的审查。网络服务提供者毕竟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发行者, 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海量信息进行事先审查是极不现实的, 要求对上传到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进行事先审查也是与网络快速、便捷的目的相悖的。

(3) 从利益平衡的角度, 讨论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承担的原则, 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处罚某种侵权行为, 而是为了规范上网行为, 平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及社会公众各方的利益。因此, 如果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适用无过错责任, 无疑将使其背负过于严苛的注意义务, 其结果也必将成为影响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严重桎梏。

(4) 从比较法的角度, 目前, 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和地区都倾向于对中间服务商采取过错责任原则, 并且法律明文规定了一些责任限制条款, 不再将中间服务商的责任严格化, 以促使其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发展其服务类型, 提高服务质量。 (3)

三、“通知条款”下的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被称为网络侵权责任的“通知条款”。通知条款意味着:被侵权人在知道了网络用户实施的侵权行为之后, 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的协助措施防止损害后果的进一步扩大;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被侵权人的通知后, 应当采取必要的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以防止损害的扩大;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对侵权行为采取必要措施, 而该网络用户的行为被最终确认为侵权行为, 则未采取必要措施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对接到通知之后的损害扩大部分承担侵权责任。换句话说, 网络服务提供者没有接到通知, 或者接到通知后即采取了必要措施的, 则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一) 通知的内容

被侵权人在获知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损害之后, 有权向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出通知, 要求其采取必要的措施, 阻止公众访问侵权信息, 避免损害后果的进一步扩大。关于通知的内容, 《侵权责任法》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在被侵权人提出通知要求采取必要措施的时候, 应当设置必要的门槛。可以考虑的门槛包括: (1) 被侵权人的确切身份证明; (2) 被侵权人与侵权用户的相互关系; (3) 认为构成侵权的侵权行为的事实和网络地址; (4) 被侵权人主张构成侵权的基本证据; (5) 必要时, 被侵权人应当提供信誉或者财产的担保。不提供上述“门槛”要求的, 网络服务提供者有权不予采取必要措施。

采取这样的门槛, 一个方面会限制无端主张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的人的滥用权利, 妨害互联网的发展;另一方面, 可以增强被侵权人的责任感, 如果主张采取必要措施构成新的侵权行为, 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的, 能够找到主张提示的“被侵权人”, 并且能够由他来承担侵权责任。非如此, 不能保护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及其他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

(二) 反提示规则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中留下一个空间, 那就是被侵权人认为他是受害人, 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要采取必要措施, 网站按照其通知对所谓的侵权内容采取了必要措施, 但结果是这个网络用户的行为并不构成侵权, 反而是主张采取必要措施的“被侵权人”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侵害了该网络用户的权利, 这同样构成侵权责任。对此, 尽管《侵权责任法》在该条中没有规定, 但依照《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关于过错责任原则的规定, 同样构成侵权责任。这就是反提示规则, 或者叫做反通知规则。 (4)

反提示规则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根据被侵权人的提示而采取必要措施之后, 发布信息的网络用户认为其发布的信息不构成侵权, 而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予以恢复的规则。如果确认该网络用户发布的信息不构成侵权, 没有侵犯提示的人的人格权、著作权等权益, 给反提示人造成损害的, 提出提示的“被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三) “损害的扩大部分”应如何界定

“损害的扩大部分”是指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被侵权人的通知后未采取必要措施阻止公众继续访问侵权信息而导致侵权后果进一步扩大的部分。也就是说, 在接到通知之前已经造成的损害后果, 由实施侵权行为的网络用户单独承担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无需对此承担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仅对接到通知以后未采取措施而造成的损害承担连带责任。因此, 对扩大部分的界定就应当从被侵权人通知的那个时间开始。例如侵权行为延续100天, 通知之前已经发生了50天, 通知后又延续了50天才起诉, 这后50天的损害就是扩大的部分。对前面的50天网络服务提供者并无责任, 后面的50天, 应该由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凡是被通知之后造成的损害, 就是损害的扩大部分。如果在网络用户实施侵权行为之时或者在被侵权人通知之前网络服务提供者就知道的, 则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就全部损害承担连带责任。不过, 这已经不是“扩大的部分”了。

四、“知道条款”下的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3款被称为网络侵权责任的“知道条款”。即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情况下, 如果没有主动采取必要的措施, 则要对于全部的损害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一次审议稿和第二次审议稿都以“明知”作为该款所规定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的主观要件。而在第三次审议稿中, 立法者采纳了一些意见, 将其改为“知道或应当知道”。最终审议时, 改为“知道”。从解释学角度看, “知道”包括“明知”和“应知”两种主观状态。对于该款“知道”的含义, 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多数学者主张将“知道”解释为“明知” (5) ;也有学者认为“知道”包括“明知”和“应知”两种情况, 但是需要法官在操作层面区分不同的标准予以判定 (6) ;还有学者提出将“知道”解释为“推定知道”或者“有理由知道”。 (7)

笔者认为, 首先, 将知道强制解释为明知, 确有牵强之处, 如果将知道就解释为明知, 为什么法律最终要把明知改为知道呢?其次, 将知道解释为包括“应知”, 特别是解释为应知, 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利用网络实施侵权行为负有应知的义务, 就会要求其负担对网络行为负有事先审查义务。这是不正确的, 也是做不到的。第三, 将知道解释为推定知道, 也不正确, 因为推定是不需要充分证据的, 而是根据一些条件而推定。尽管推定知道会比应当知道宽容一些, 但仍然会对网络服务提供者苛以较为严格的责任。第四, 由于“应知”是较为严格的责任条件, 因此, 法律在规定包括应知的时候, 通常须明确规定。例如《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 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 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 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故依笔者所见, 本款规定的“知道”应当是已知。已知与明知是有区别的, 明知应当是能够证明行为人明确知道, 故意而为已知是证明行为人只是已经知道了而已, 并非执意而为, 基本属于放任的主观心理状态。因此, 知道是有证据证明的行为人对侵权行为已经知道的主观心理状态, 而并非执意追求侵权后果。因此,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3款的措辞是非常有分寸的。“知道”一词的表述内容更接近于“明知”的概念, 距离“推定知道”的概念距离稍远, 但不包括“应知”在内。因此, 学者将第3款解释为“明知规则”, 并非曲解法律规定, 而是出于善意的解释, 是基本准确的。当然, 解释为“已知”更为准确。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 近年来发生的网络侵权事件越来越多。《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一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网络侵权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如何正确的理解和解读, 不仅关系着该条款在司法实践中的正确适用, 而且对互联网在我国的健康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三个条款间的逻辑关系入手, 通过对第1款:“宣示性条款”下的自己责任, 第2款:“通知条款”下的连带责任, 第3款:“知道条款”下的连带责任的逐一解析, 希望能对上述条款的理解和适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网络,侵权责任法

注释

1 (4) (6) 王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释义》, 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第190页, 第193页, 第185页。

2 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59页。

3 魏永征、张咏华、林琳:《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61页。

4 (5) 王利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释义》,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第159页。

校园侵权 篇10

关键词:侵权责任法;网络侵权;侵权责任

一、网络侵权概述

网络侵权是指应用互联网的方式侵害他人民事侵益的行为。我国的《侵权责任法》第36条为网络侵权案例责任划分的法律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描述:“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法侵权责任。”该法律条款详细的描述了网络用户侵权行为的界定、网络服务者侵权行为的界定,以及两种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我国除了《侵权责任法》中说明了网络侵权责任问题以外,其它的法律法规对这一问题也有描述。比如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定义了“网络服务提供”者这一概念,并侵该类对象进行细划,该法律条款中定义了传输服务提供者、网络缓存服务者、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这三种服务者,这条法律法规为《侵权责任法》的补充,如果要讨论网络侵权问题,就要从网络用户、不同类型的网络服务者这一角度进行探讨。

二、 《侵权责任法》关于网络侵权的规定

目前我国的部分学者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界定提出质疑,这是由于该法规的定位还过于粗放的缘故,比如目前网络服务提供者主要包含有基础服务提供者、接入服务提供者、搜索服务提供者、链接服务提供者、存储服务提供者,如果不能详细的划分,未来侵权责任的界定将出现困难。

我国《侵权责任法》关于网络侵权的制定主要借鉴了美国1998年《数字著作权法案》中的条款。美国的《数字著作权法案》中把网络服务者划分为两种,一种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即Internet Service Providcr.ISP)与网络内容提供者(即nternet Contcnt Providcr.ICP)那时的网络环境没有现在复杂,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中,要准确的界定两种网络服务商可能会存在岐义。

实际上,我国目前的很多网络服务商已经为综合型的服务商,在提出侵权责任诉送时,必须准确的划分该服务商目前提供的服务内容,只有根据当前提供的服务划分网络侵权的责任,才能令网络侵权的责任明晰。

三、网络侵权责任的理解

关于网络侵权责任的划分,目前 我国的《侵权责任法》应用“通知与取下”规则,与“知道规则”进行描述。 我国的《侵权责任法》中规定了当网络用户实施了侵权行为时,被侵权人有权力告知网絡服务商侵权的事实。让网络服务商作出中止侵权的处理。这就是“通知与取下”的条款。同时,我国的《侵权责任法》中规定了当网络服务商知道了网络用户正实施侵权行为,却未即时取下侵权商品或中断服务,以至于侵权行为依然进行时,网络服务上要承担侵权的连带责任,这就是“知道”问题的法律描述。这两项内容从被侵害者、网络用户、网络服务商这三个角度界定了网络侵权的责任,从三个角度的界定是《侵权责任法》关于网络侵权问题处理的核心。

四、网络侵权责任的解释

(一)被侵权者责任的界定

当被侵权者知道自己的权益被侵犯时,必须用电话或书面通知的方式向网络服务商说明网络侵权的问题。该书面通知书必须明确的描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权利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地址,让网络服务商可以确认网络侵权问题的真实性;描述涉及到清权问题的内容,描述的内容必须非常清晰,不存在理解性岐义,令网络服务商可迅速的、定向的处理网络侵权问题;描述关于侵权问题的处理方法,比如要求删除涉及侵权问题的网络数据、删除服务商提供的链接地址等;提供涉及侵权问题的初步证明材料,让网络服务商可初步判定被侵害人所描述的问题是否属于侵权问题。如果被侵权者没有向网络服务商提供书面通知,则在处理该网络侵权问题时,网络服务商不必承担法律责任。

(二)服务商责任的界定

《侵权责任法》中“知道”这一行为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为被侵害人告知了网络服务商,令网络服务商知道;第二种理解为被侵害者认为服务商“应该知道”。就第二种理解来说,这种理解方法主观性太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服务商难以一一确认网络数据的内容,法律也很难从主观意识上判定网络服务商是否知道是否正在实施侵权行为。于是关于网络服务商是否“知道”正在实施侵权行为,应以被侵害人是否实施了“告知”这一行为作为判断标准。如果被侵害人已经“告知”,而网络服务商还未做出中止网络侵害的行为,网络服务商就要联担连带的责任,否则网络服务商只应负疏于管理的责任。

(三)服务商行为的界定

虽然我国的网络服务商种类很多,但是目前可将之划分为ISP服务商与ICP服务商。当网络服务商获得通知以后,两类服务商均要中止侵权数据的传播。《侵权责任法》中“通知与取下”这一内容的规定说明了当网络服务商接受了被侵权者的通知以后,ICP固定要迅速清理正在传播的侵权数据,ISP也不能因其它的理由推卸侵权责任。以BT传播为例,网络用户应用BT的方式制作了一颗含有侵权内容的“种子”,该种子一旦传播,数据就分布在用户者的存储空间中、ICP商的存储空间中、ISP商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用户要承担侵权责任,ICP商如果不能迅速处理正在传播的数据碎片,也应负连带的责任,ISP商则要令网络链接无效、令种子数据传输无效,否则也应当负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中规范了所有网络服务商的行为。

五、小结

《侵权责任法》对网络侵权责任的划分作出规定,其它的法律法规也对《侵权责任法》的条款进行补充。虽然《侵权责任法》的条款还不够完善,但是目前已经能明析被侵权人、网络用户、网络服务商之间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罗斌. 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形态研究[J]. 法律适用. 2013(08)

[2] 梅夏英,刘明. 网络侵权中通知规则的适用标准及效果解释[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3] 李颖,宋鱼水. 论网络存储空间服务商合理注意义务——以韩寒诉百度文库案判决为切入点[J]. 知识产权. 2013(06)

上一篇:修复手术下一篇:背景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