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侵权

2024-09-05

信息网络侵权(共10篇)

信息网络侵权 篇1

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信息社会以来, 网络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的发展势不可挡, 在享受互联网技术为我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 也要忍受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便。用狄更斯的一句话来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人类已经依赖于它的存在。如何使互联网这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发挥其无限的创造力, 同时又能避免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规范网络行为、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已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由于网络下载是近几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 所以我国调节网络下载、保护网络著作权的法律尚未完善, 只有少数法律是规范网络著作权, 这对保护网络著作权是远远不够的, 国内的网络下载侵权研究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

一、网络信息下载概述

所谓下载, 是与上载相反, 指将信息从互联网转载于个人计算机过程。下载行为是用户对享有著作权作品的一种使用, 下载的过程会导致对作品的复制。

(一) 网络下载的分类

要分析网络下载的合法性, 首先要对网络下载进行相应的分类, 通过互联网进行下载的方式有很多, 以下载技术和方式的不同, 大至可以分为如下三种:

1. 内容服务商模式

以收取费用为前提, 通过自己建立的网站对客户提供网络下载服务, 即利用自己的网站, 直接提供数字化音乐的下载、上传服务。一些网站通过设立电影、音乐的预览吸引观众, 使观众进入相关的页面, 再告知其缴费的具体情况, 有些观众由于好奇, 就按照要求缴费, 这就相当于一个在网上对商品的买卖。

2. 搜索引擎下载

通过搜索引擎系统, 只要输入相关的词语, 就可以找想要的歌曲或电影进行下载。搜索引擎是当前用得最多的一种下载方式之一, 也是著作权纠纷最多的模式。搜索引擎就像一把双刃剑, 既带给了人们方便, 也带来了许多网络著作权新问题。在我国, 许多网站都提供搜索引擎服务, 包括百度、Google这样专门的搜索引擎服务网站, 也包括新浪、搜狐这样大的门户网站。

3. P2P技术下载

如果想要下载电影或者一些比较大的视频, 搜索引擎下载并不是最好的选择。通过P2P下载工具, 我们可以很快地找到我们想看的电影及视频, 而且下载速度非常快。现在用得比较多的P2P下载工具有迅雷、电驴、BT下载等。P2P是一种新型的下载方式, 是英文Peer-to-Peer的缩写, Peer就是点, 同事的意思, P2P可以理解为端对端、点对点或者是对等联网技术, P2P模式是通过P2P终站软件进行硬盘搜索来实现查找种子和下载资源的, 实际上也是一种广义的搜索服务。

(二) 网络下载所产生的著作权问题

由于法律的滞后性, 网上著作权的纠纷就变得非常之多。实务中, 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著作作权人的创作动力受影响

作者完成一件作品, 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劳动, 有些作品的产生甚至于要花十年或者毕生的精力, 而作品的财产权和人身权的相关内容是作者完成作品的强大动力之一。作者通过自己的劳动而形成的作品被网民通过网络无约束的上传、下载并使用的话, 著作权人会受到很大的损害, 作者的创作热情也会因此而减少, 导致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下降。

2. 相关企业的利益会受到损害

网络下载的产生, 一方面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但另一方面, 也损害了相关企业的利益。网络歌曲MP3, 网络电影、视频的下载, 使得唱片公司、电影制片厂等企业的利润率大大下降。自从出现了MP3播放工具, 人们欣赏音乐的习惯开始改变, 而歌曲的来源也从原来的磁带、CD等载体, 直接变为网上下载。这使得原本通过出售磁带、CD带获取利益的相关企业的利润降低。

二、网络下载侵权之法理分析

在互联网环境下, 著作权保护与限制是比较复杂的问题。网络下载的侵权主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就是网络下载用户, 另一类则是提供网络下载的服务商。网络下载是否构成侵权, 取决于这两类主体是否构成侵权。而是否构成“合理使用”以及是“直接”还是“间接”侵权, 则是区分责任的重要标准。

(一) 网络下载是否构成“合理使用”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如果下载的内容是下载人合理使用的, 则不侵犯著作权人的权利。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 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 而不必征得权利人的许可, 不向其支付报酬的合法行为。[2]合理使用在立法体例上包括“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开放式”立法体例以美国的合理使用为代表;“封闭式”立法体例在大陆法和欧洲国家得到采用, 它建立在对合法行为的详尽列举的基础之上。

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对合理使用进行了规定。设定合理使用制度的目的在于一定程度上限制权利人的权利, 平衡权利人和其他主体如使用者之间的利益。但是这一规定是否适用于网络环境, 学界存在一定争议。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则结合网络环境的特点, 规定了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合理使用制度。

作为网络下载的主要客户, 网络用户都习惯于通过网络下载各种资源, 在下载的同时, 也是资源上传的主体, 这是由P2P软件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整个互联网世界就像一个大的仓储中心, 里面储存了各种资源, 而每一个网络用户都是这个仓储中心的一员, 都通过网络把自己的资源存在这个仓储中心, 只要有人需要, 就可以从中找到想要的资源并下载获得。如果用户仅仅是出于个人的学习或者欣赏而下载作品的, 并且在完成学习或者欣赏之后, 能及时从个人电脑中删除, 则构成合理使用;如果网络用户在下载完后没有及时删除, 而是提供给其他用户进行下载或者是直接传播给其他用户, 这样就构成不合理使用, 因为这样会使得作品在很大范围内传播, 从而对著作权人带来巨大的灾难。

(二) 直接侵权还是间接侵权

在互联网产生之初, 许多案件没有正确地区别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 一概以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去认定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其既不考虑侵权内容是否由网络服务提供者上传, 也不考虑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用户的侵权是否存在主观过错, 对网络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3]要分清网络侵权的责任承担比例, 就要搞清楚哪些行为构成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无论对于权利人追究他人侵权责任, 还是对于法院认定被控侵权者法律责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在构成要件及原告、被告举证方面都有重大差异。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并不是构成“直接侵权”的必要条件, 而仅仅影响赔偿责任的承担。如果权利人选择以被告构成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直接侵权”为诉讼原因, 则必须证明被告没有经过许可实施了受“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的“网络传播行为”。而被告如确实实施了这一行为, 则只能举证证明自己无主观过错或者过错责任比较轻, 以求减少赔偿责任。

正确区分“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首先要搞清什么是“信息网络传播权”。在网络环境中, 对于版权人最为重要的专用权为“信息网络传播权”。2001年我国在修订《著作权法》时,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的规定, 为版权人规定了一项“专有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 用于在网络时代对版权的保护。我国《著作权法》则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 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方获得作品的权利。”2006年通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了明确表演者和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也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 进一步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 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

三、我国网络信息著作权保护及相应对策

(一) 我国立法保护的不足

我国于2006年5月出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这是我国知识产权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实践, 填补了我国网络传播立法的空白, 但相对发展如此迅速的网络世界, 此法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 是因为制度建构总是落后于技术发展, 因而制度的不足在所难免;其次, 该条例的法律渊提供源位阶也过低, 立法技术不成熟, 立法选择时的犹豫不决以及理论冲突, 都导致其许多规定过于保守, 与网络时代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距。这些不足也是网络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要想使网络传播合法有序, 就要先解决这些问题。从几年的实践来看, 我国网络下载保护方面的立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没有平衡各方利益。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产生体现了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 实现对网络环境下人类不同层次需要的考量, 这就要求在制度设计中应该敢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 寻找更为恰当的制度设计平衡标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8条、第9条对于教育、农村地区的特殊保护, 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利益, 总体上是属于大胆的创新, 但是由于设置的限制条件太多, 其实际运用的效果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目前, 随着我国国情的发展以及网络资源共享的蔓延, 急需一部全面规范的网络版权法规。无论是飞速发展的网络作品传播产业, 还是渴望权利和利益得到保障和实现的版权人以及作品使用者, 都需要这样一部专门立法。

2. 主动性不足。

《著作权法》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缺少特色条款, 在很多领域, 既想迁就《互联网条约》的国际先进立法水平, 又要需要考虑我国实际技术发展水平和推动产业进步方面瞻前顾后。在立法选择时, 时而考虑美国的立法, 时而又考虑日本的立法, 却对实际情况缺少主动的介入和调研。

3. 网络取证技术相对落后。

相对于现实社会来说, 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人们以自己的网名或者其他代号在网上进行冲浪, 所以, 在网上很难查到一个人的真实情况。这就给网络下载侵权的取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由于现在网络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 国家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用实名上网, 而又不能准确地通过网络技术找到相关的侵权人, 所以网络技术在这方面的落后又限制了网络下载侵权的取证范围, 使得这方面的侵权责任难以得到补偿。

(二) 国外的借鉴

美国是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发源地, 是电子信息产业发达的大国。当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催发人们对规则的要求时, 来自立法、司法、行政部门的规则整合就自然兴起。美国有过半信息网络传播的立法开始于一系列的司法判例, 这些案件涉及传播作品的自由与限制问题, 直指版权在网络时代保护的界限。早在1993年,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批准设立了信息基础设施工作机构IITF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ask Force) 以推动信息技术在美国的发展和应用。为了实现与国际接轨, 美国又于1998年10月出台《数字千年版权法》 (The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of1998, 简称DMCA) 。这个法案是对1976年《美国版权法》的一次重大修改, 它的基本内容已被纳入《美国版权法》。与美国相比, 德国在这方面也比较严格。德国《版权与邻接权法》规定, 为了个人使用和商业目的对复制权和公开表演权进行故意侵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4]在德国, P2P软件———例如著名P2P软件eDonkey (电驴) 软件——最终用户之间共享音乐与影视文件发球非法行为。据报道, 2006年德国在一次行动中就使3500名电驴软件的使用者面临着刑事起诉;2004年以来, 德国已经对超过7000名文件交换者施加制裁, 每个案件平均处罚2500欧元。[5]

(二) 我国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目前对网络下载技术, 支持与封杀呼声并存。支持者主要是广大的网民, 例如P2P带来的快速、经济的下载服务使这些拥护对该技术追捧有加, 网民认为“未来的互联网肯定是共享的时代, 不能交流共享, 我们上网干嘛?宽带的宽字就没有意义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信运营商, 因为P2P技术对宽带资源的过多占用, 遭致部分用户深恶痛绝, 因为这种占用有可能在接入网、传输网、骨干网等不同层面形成瓶颈, 造成资源紧张, 给其他用户正常使用宽带带来不便。据了解, 目前从实际监测情况看, BT的使用已经占用了40%~70%。[6]占网络用户的相当大一部分。对于互联网的规制, 我们不能因为其侵权了著作权而一味地限制, 因为网络下载是一种对人类非常实用且方便的工具, 如果仅仅因为其侵权而限制, 那么可能会适得其反, 不但没有限制, 反而造成互联网的畸形发展, “网络的美丽就在于, 读者再也无须经过出版商和编辑而直接获得所有信息。”[7]

1. 实行避风港制度

由于调整网络安全的法律规范主要是在网络服务提供者, 他们的经营或者是动作风险就显得比其他人都要大。事实上, 对他们管紧了, 似乎不利于网络的发展, 如果不管, 则著作权没有了保障。为防止这种副作用或者负面影响, 许多国家都在法律中采用了“避风港”制度。即一旦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行为符合一定的法定条件, 他们就不再与网上的违法分子一道负连带责任。他们只要做到:第一, 自己不制造违法信息;第二, 确认了违法信息后即删除或者作其他处理 (如中止链接等) ;第三, 在执法机关找寻网上违法者时予以协助。那么, 他们也就可以进入“避风港”, 放心经营自己的业务了。[8]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我们下载的电影上面会出现一排字, 如“本片仅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一经下载, 请于24小时内删除“。这其实就是一种警示语。网络产业的技术服务商应建立适当的风险防范机制。首先, 服务商应建立内部版权审核机制, 构筑自动审查和人工审核的双重门槛;然后, 设置专门部门应对权利通知, 严格审核受权利人通知的作品;此外, 对新建立的商业模式, 也应设有专门的法律部门进行风险评估, 以主动适应避风港条款的规定。

2. 完善立法, 科学监管

目前, 我国调整网络下载侵权的法律主要是《著作权法》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侵权责任法》。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确定网络上作品的地位。但是, 由于这本法律制定的时候网络还没有发展起来, 网络下载现象较少, 所以此法没有对网络下载行为进行相应的规定和约束, 因此, 相关立法机关可以以修正案的形式, 对新出现的网络著作权问题进行规定, 使其有法可依。

3. 建立健全著作权补偿金制度

补偿金制度始于德国, 1965年德国就对图书馆内的一些复印资料收取了版权税。版权补偿金制度是一种为了平衡各方利益, 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而通过权利人放弃难以实现的许可使用授权, 转而以实现获取报酬权为主, 使用者无需费时费力寻求授权, 只是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作为使用作品的代价, 给权利人以补偿的制度。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 世界各国也陆续开始引进此种制度, 包括欧盟12个国家在内, 全世界至少有42个国家有了版权补偿金制度。这解决了因大量的私人复制而造成的对版权人利益的不合理的损害问题。对版权人的利益提供了保障。[9]同时版权补偿金制度使广大社会用户集中将补偿金付给权利人。提供技术服务的科技业者, 不必为复杂的诉讼和争议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物力, 可以放心从事技术创新, 因而实现了版权人、科技业者和社会公众的共赢。事实上, 从这一制度的产生来看, 就是平衡各种利益冲突的结果。因此, 通过以上几点的考虑, 版权补偿制度对于我国网络下载技术发展而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是可行的, 这一制度的设计以及所要达到的结果和我国著作权的立法原则是相一致的。

如果在我国实行补偿金制度, 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设立和完善。版权集体组织在补偿金制度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从补偿金的收取到分配等一系列活动, 都不可或缺。目前,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版权保护比较发达的国家也成立了各种不同类别的版权集体管理组织。[10]现在我国唯一一个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是中国音乐著作权管理协会, 主要负责音乐作品方面的集体管理, 从近年来收取背景音乐使用费等活动来看, 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今后, 中国文字作品著作协会和中国音像著作权协会集体管理组织的成立, 将给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维权带来极大的便利。

摘要:网络下载成为人们依赖的资料获取方式之一, 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网络下载给著作权的保护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再加上法律的更新远赶不上网络的发展速度, 要想既保护好著作权, 又不限制网络下载的发展, 是当今网络立法面临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网络下载,P2P软件,搜索引擎

参考文献

[1]吴汉东.网络时代的版权产业和版权保护问题[J].法人杂志.2009, 1:21-22.

[2]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4:1-5.

[3]王迁.<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避风港”规则的效力[J].法学, 2010, 6:33-36.

[4]参见德国《版权与邻接权法》第106条与第108条[S].

[5]参见:Nate Mook, Germany Sues3500eDonkey.[M].

[6]崔立红.P2P技术带来的版权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6:23-25.

[7]Jeremy Harris Lipschultz:Free expression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M].Westview Pree.U.S.A, 2000.

[8]郑成思.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和促进信息网络健康发展[J].论坛与综述, 2001, 9:5-8.

[9]戴铁龙.P2P技术引起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2006-4-18:55.

[10]杨力.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多赢选择[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3—21:11.

网络侵权责任研究 篇2

摘 要:网络时代,每个人的生活里都离不开手机和互联网,在功能强大、种类繁多的应用软件给人们提供极大的便捷的同时,人们的财产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也在不经意间被侵犯。本文试图通过对3.15晚会报道的网络侵权案例进行分析,论述网络侵权行为及涉及的法律依据,最终提出维护网络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侵权;互联网;手机APP;网络安全

由于互联网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网络主体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加之信息传播不受地域限制,速度极快,一旦出现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都将是比较严重的。并且网络世界是虚拟性的,侵权主体的隐蔽性较强,这进一步增加了举证难度。近几年,网络侵权案件层出不穷,人们的财产权、隐私权和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受到威胁,因此网络安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一、食品网络侵权

互联网的发展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体验,现在随着手机APP的不断开发,各种各样的网络订餐软件满足了几乎所有人的需求。在工作繁忙的中午又或是疲惫的晚上,手机轻松一点,想要的饭菜便送货上门。但是,手机订餐也有弊端。以前去实体店就餐,人们可以观察到店面的卫生,用餐的环境,然而网络订餐却只能通过店面上传的图片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很难辨别出信息的真伪。因此,网上订餐的食品安全其实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现针对“饿了么”网络平台进行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饿了吗”网络服务平台只要求留下申请人的手机号码,未进行实名登记,同时未尽到审查义务,把对餐饮许可证的审查规定束之高阁,并帮助没有实体店铺的申请人伪造店铺地址,帮助上传不符合真实情况的店铺照片。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针对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直接侵权行为,第二种是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注意义务的规定,第三种是对由于不作为造成损失扩大的责任规定。对于像“饿了吗”这样的网络服务平台,具有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环境的监督者的双重身份,因此具有一定的注意义务,应对本平台发布的信息负责。但是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网络服务平台开始无视自己监督者的身份,不顾公众利益,为获得高额利润而放松审查,致使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二、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络侵权

现在,免费的无线网络已经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很多人习惯于每到一个公共空间就自然而然的加入无线网。有关人员表示,“功能强大的手机APP之所以会泄漏个人信息,是因为很多软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对用户的个人信息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一旦无线网络加密登记过低,密码设置简单或者路由器本身具有安全漏洞,黑客很容易侵入,截取路由器传输的数据,并从数据中提取到用户姓名、身份证号、地址等个人信息。”

我国《侵权责任法》明确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手机用户登录移动客户端时,会填写个人信息,将信息置于网络平台后,网络服务提供者就有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的义务。同时路由器生产企业和软件开发商也应及时修复产品缺陷,提供安全的产品和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

三、手机APP中恶意扣费程序侵权

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配合,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智能手机上下载的应用软件可以多达二十甚至三十个。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扣费项目在扣除话费时需要二次确认,但是道有道公司却通过技术手段恶意拦截订购确认短信,或擅自替用户发送回执短信。根据工信部关于恶意程序的定义,这些程序擅自使用扣费业务,属于恶意程序。调查还发现,有些恶意程序想要关闭是很困难的,很多用户在无奈之下只能点击确认。国家网络应急中心经调查发现这种推送恶意程序的广告营销公司不止一家公司,为获得高额回报和经济利益,这些公司为存在恶意扣费且没有较大实用价值的程序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我国《民法通则》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不受侵犯。在网络时代,侵犯公民财产权的手段越来越多,如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手机二维码,骗取消费者大量钱财。还有的在pos机中安装病毒插件,以盗取消费者银行卡中的所有现金。可以说,财产权的保护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保护手段也需要适应当前的网络环境。几年来,各地都加强了网络安全的监管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利用网络技术侵犯公民财产权的行为。

四、维护网络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侵权责任法》中关于网络侵权的相关规定

我国《侵权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注意义务,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障碍。原因在于网络平台的双重身份可能导致其“选择性守法”由于目前各网站竞争激烈,追求经济利益和高收益使得很多網络平台监督者的作用无法很好的发挥,因此建议设立第三方监督机构以真正中立的态度来规范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行为,维护平衡安全稳定的网络秩序。

2.建立网络侵权体系

随着网络侵权案件的增多,当前的法律制度渐渐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相关的规定,相较于《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更加具体。在2016年3月15日,《食品网络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出台,从网络食品安全的角度对不法分子进行约束和震慑。可以看到,虽然针对网络安全管理的法规制度众多,但是由于我国关于网络侵权的法律法规等级不一、分散杂乱,没有形成体系化,在处理实际案件时运用起来较为混乱。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建立其有序的网络侵权体系,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更好的维护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

3.强化公民法律意识,提高防范网络风险能力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途径和获取的渠道多种多样,利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可以有效的提高防范网络风险的能力。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相关网络侵权案例使公众了解网络侵权行为的种类,掌握应对网络侵权行为的方法。在使用手机APP时,谨慎填写个人信息,下载官网或正规渠道的软件,养成良好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树立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意识。同时,发现侵权行为应立即制止或向有关部门反映,做网络安全的维护者和监督者。

参考文献:

[1]郭卫华.网络中法律问题及其对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孙曼曼.新媒体侵权责任问题探析[J].新闻与法律,2014.

信息网络侵权 篇3

2012年7月10日下午2时, 韩寒诉百度侵权案在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次涉及侵权作品包括《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像少年啦飞驰》、《零下一度》。韩寒起诉要求法院判令被告关闭百度文库, 持续7天在百度首页向原告赔礼道歉, 赔偿经济损失76万余元。被告百度公司则认为, 百度在其网站首页及网站其他地方都发布了举报侵权作品的方式并开发了绿色投诉通道, 并在接到原告投诉之后及时删除了投诉链接和相关作品, 并尽了最大的努力防止侵权作品的继续上传。百度作为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者, 应受到避风港规则的保护。该案于2012年9月17日正式宣判, 法院认为, “百度公司理应知道韩寒不同意百度文库传播其作品, 也应知道百度文库中存在侵犯韩寒著作权的文档, 因此, 百度公司对百度文库中侵犯韩寒著作权的文档应有比其他侵权文档更高的注意义务。”但是, “对于负有较高注意义务的侵权文档, 百度公司消极等待权利人提供正版作品或通知, 未能确保其反盗版系统正常运行之功能, 也未能采取其他必要措施制止该侵权文档在百度文库传播, 使其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的百度文库中的侵权文档未被删除或屏蔽”, 故法院认为百度公司存在主观过错。

从法院的判决也可以看出, 本案的核心问题在于认定百度公司是否存在主观过错。现对过错的认定做如下探讨。

二、网络服务商网络信息侵权过错的认定标准——注意义务的违反

判定加害人的过错, 其标准是客观的, 而不是主观的。这一客观标准又是多元的, 即在一般情况下, 对于他人之权利和利益负有一般义务的人, 应当尽到一个“诚信善意之人”的注意义务;对于他人之利益负有特别义务的人, 应当尽到法律法规、操作章程等所要求的特别注意义务。这一标准同样适用于网络侵权领域, 即判定网络服务商是否存在过错要看其是否违反了应尽的注意义务。

1. 网络服务商承担注意义务的内容

根据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我国网络服务商主要承担的注意义务大致有:第一, 对于所传输第三方制作的信息应承担的一种一般性义务, 如对于明显含有色情、淫秽、暴力等内容的信息不得进行传播。第二, 对于网络使用者有告知的义务, 如告知网络的使用方法、付费方法、应当注意的事项等等, 尤其是在网站内容进行分级的情形下。第三, 在司法机关的要求下提供加害人登录资料的义务。第四, 删除有害信息的义务, 即网络服务商在发现或者经权利人通知自己经营的网站上有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时, 应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防止损害的扩大。一般情况下, 网络服务商对前三项义务的履行较容易认定, 理论以及实践中争议较大的是对于第四项义务的履行, 实践中因网络服务商没有很好履行第四项义务而引起的纠纷越来越多, 上述“韩寒诉百度案”也是因被告没能够尽到其及时删除侵权文档这一注意义务而引起的。下文论述的注意义务也主要是指第四项义务。

2. 网络服务商注意义务的程度类别 (1) “避风港”原则下的注意义务

“避风港”原则起源于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中一项很特别的制度——“通知和删除”程序 (Notice and Take Down) 。“通知和删除”程序是指版权人以通知的形式告知网络服务商其管理或控制的系统中储存有侵权内容时, 网络服务商必须第一时间删除该内容, 以此作为免责条件之一。该项制度被世界上很多国家采用, 我国亦不例外。根据我国《条例》第22条第五款的规定:网络服务商在接到权利人的通知书后, 根据本条例规定删除权利人认为侵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 不承担赔偿责任。该条还规定了网络服务商不承担责任需同时具备的其它四个条件, 为网络服务商提供了一个可以免责的“避风港”。我国的《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二款则是从反面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通知后, 未及时采取措施 (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 的, 应承担责任。我们可以说, 在“避风港”原则下, 网络服务商的注意义务程度是相对较低的。在此原则下, 网络服务商并不负有主动审查侵权信息的义务, 只有在其接到权利人合格的通知之后, 才负有“及时删除有害信息”的义务, 在其履行这一义务之后便无须承担侵权责任。

(2) “红旗标准”下的注意义务

所谓“红旗标准”, 来源于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以及欧盟《电子商务指令》中的规定, 是指如果侵权行为非常明显, 像一面鲜亮的红旗在网络服务商面前公然飘扬, 以至于一个相同情况下合理的人都能意识到侵权行为的存在, 则即使受害人没有就侵权的事实通知网络服务商, 网络服务商也负有主动采取删除或屏蔽措施的注意义务。

我国亦引用了上述“红旗标准”。《条例》第22条第3款规定:网络服务商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的理由应当知道服务对象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的, 不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3款亦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 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对于此处的“知道”, 应理解为包括“明知”和“应知”两种情形。若是“明知”的情形, 则需要被侵权人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 在司法实践中较容易认定;若属“应知”的情形, 则需要法官发挥自由裁量权, 法官可以从网络服务商的类型、不同的商业模式, 被侵权信息的具体情况以及保护对象的范围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上述“韩寒诉百度案”中, 法官就是根据原告韩寒曾于案发一年多之前与被告就百度文库侵权一事进行过谈判, 而认定被告“理应知道”韩寒不同意百度文库传播其作品, 也应知道其文库中含有侵权文档, 应当对此负有更高的注意义务。

不难看出, 与“避风港”原则相比, 网络服务商在“红旗标准”下所负的注意义务程度更高些。可以说在此种情况下, 网络服务商应当承担一定的主动审查义务。

三、网络服务商过错认定时的考量因素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以及侵权对象的特殊性导致了网络侵权行为的复杂性, 在认定网络服务商存在主观过错时, 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各种因素:

1. 网络服务商的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网络服务商, 所承担的注意义务也不相同, 因而在认定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过错时, 需要考虑网络服务商的不同类型。按《条例》的规定, 网络服务商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网络自动接入、自动传输服务提供商, 如中国电信、中国铁通等。该类型的网络服务商只是作为一种传输通道, 所传输的材料内容在发送和接受中都原封不动, 其自身几乎没有能力对经由其系统或网络传输的无数材料加以核查, 也不能责令其从系统或网络中彻底消除侵权内容, 否则就只有关闭整个系统, 殃及其它用户。因此, 在对自动接入、自动传输服务商认定过错时, 应该采用较严格的标准。

(2) 系统缓存服务提供商, 是指为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自动存储从其他网络服务提供者获得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 根据技术安排自动向服务对象提供的主体。该类型的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系统缓存服务是自动、中间型和暂时的存储, 是一种纯技术的服务, 网络服务商一般不知道, 也没有合理的理由知道所传输的信息是否非法。因此对系统缓存服务商的过错认定也应采用较严格的标准。

(3) 信息存储服务提供商, 是指为服务对象提供信息存储空间, 供服务对象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主体。如百度文库、电子公告 (BBS) 等。根据所提供服务种类的不同, 各类信息存储服务商的过错认定标准也不相同。如对音频分享、视频分享类的信息存储服务商的过错认定标准要低于文字类的信息存储服务商。

(4) 网络搜索、链接服务提供商。不同的商业模式下, 网络搜索、链接服务商所承担的注意义务也是不同的, 对其过错的认定也要进行区分。以搜索引擎服务商为例, 根据其提供的检索信息的具体方式不同, 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空白搜索框的关键词搜索, 如百度、雅虎等提供的搜索服务;另一类是基于已有编排目录的搜索, 如百度MP3等。相比之下, 提供目录搜索模式的网络服务商承担更高的注意义务, 对其过错的认定标准也比提供空白搜索模式的网络服务商要低一些, 这是符合收益与风险相均衡原则的。

2. 被侵权信息的具体情况

不同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 被侵权的概率大小、明显程度都不相同, 对人的判断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因而在对网络服务商进行过错认定时, 需要考虑被侵权信息的具体情况。

(1) 对于影视作品而言。如处于档期或者热播、热映期间的影视作品, 制片公司通常不会安排在网络上同时传播, 更不会许可他人在向公众开放的网络上免费播放。因此, 如果在开放的网络中出现了可以免费观看、免费下载的处于院线放映、处于档期或者热播、热映期间的影视作品, 则可以肯定是盗版的, 是未经许可上载的。

(2) 对于美术作品、摄影作品而言, 情况比较复杂, 因为这些作品既可能是未经许可上载的, 也可能是网民上传自己创作的作品。这就给法官在认定网络服务商的过错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对于文字作品而言, 涉及到需要对内容的合法性作出判断, 情况则更为复杂, 因为不仅需要知道有关作品的创作、作者和许可等情况, 需要对该作品以及与该作品相关作品的内容有全面、详细的了解, 还需要了解法律, 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文字作品做出专业判断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因此, 对文字作品而言, 除非是非常有名、广泛流行的作品, 即使该作品是非法上传或者抄袭自他人的, 也不宜得出网络服务提供者有合理理由应当认识到的结论。本文所述“韩寒诉百度案”中, 原告韩寒的三部涉案作品均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因而法院认定被告应当知道这些侵权文档, 负有主动删除的义务, 进一步认定百度公司主观上存在过错。

四、结语

过错本质上是指行为人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 而对其认定则需采用客观的标准, 即看其是否违反了自己应当尽到的注意义务。不同类型的网络服务商, 其注意义务的程度是不同的, 对其过错的认定还需考虑被侵权信息的具体情况等。总之, 对网络服务商网络信息侵权的过错认定, 需要对网络服务商应承担的注意义务进行研究, 需要法官综合考虑各种情况, 平衡网络服务商、版权人以及用户等各方的利益, 以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摘要:对网络服务商网络信息侵权过错的认定, 是判定其是否承担侵权责任的核心问题。是否存在过错, 应看其是否尽到了“诚信善意之人”的注意义务。不同类型的网络服务商, 所负注意义务的程度是不同的, 在认定网络服务商的过错时, 需要综合考虑网络服务商的不同类型、被侵权信息的具体情况等各种因素。

关键词:网络服务商,过错,注意义务

参考文献

[1]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新宝.侵权行为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2]张新宝.侵权行为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3]王栋、眭鸿明.论网络服务商的合理注意义务[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3]王栋、眭鸿明.论网络服务商的合理注意义务[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4]薛虹.再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版权侵权责任[J].载知识产权文丛 (第四卷)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4]薛虹.再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版权侵权责任[J].载知识产权文丛 (第四卷)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浅析网络侵权责任规则 篇4

关键词:网络侵权责任;特殊性;应对之策

一、网络侵权责任的特殊性

1.网络侵权行为是在互联网空间发生的侵权行为

“它不是指侵害某种特定权利(利益)的具体侵权行为,也不属于在构成要件方面具有某种特殊性的特殊侵权行为,而是指一切发生于互联网空间的侵权行为。”加害人在网络空间实施的侵权行为,主要涉及非物质形态的民事利益:一是具有抽象人格利益的名誉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等;二是具有信息财产特性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等;三是存在于网络空间的财产利益,如银行账户、网络虚拟财产等。此类侵权行为的发生场所概为互联网空间,即是特殊信息媒体的虚拟空间,以此区别于实在的物理空间、传统的媒体空间。

2.网络侵权责任主体是特定的网络服务提供者

对于在网络环境下发生的侵权,自己责任原则仍然适用,即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基于自身侵权行为所产生的民事责任,也是一种直接侵权责任。在多数情况下,网络服务提供者既不参与信息交流,也不选择信息的接收方,仅提供接入、缓存、信息存储空间、搜索以及链接等技术服务,即在双方当事人的信息交流中处于消极中立的第三方主体地位。在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情况下,网络服务提供者如果没有履行相应的注意义务,有可能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这是基于他人侵权行为所产生的民事责任,亦称为间接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6条对网络侵权问题作出特别规定,其意义即在于后者。

二、网络侵权主体的类型

1.共同侵权行为中的帮助侵权人

共同侵权行为,是指数人共同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基于主观关联的共同侵权行为也叫做“共同正犯”,其侵权人包括实行人、教唆人和帮助人。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还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侵权行为法,大多有关于共同侵权行为的规定。这些规定对帮助人的责任主体地位、侵权责任性质作了明确的说明,概而言之:①帮助人系共同侵权行为人。基于行为的共同性,虽然数个行为人有不同之行为,但每一个人(实行人、教唆人、帮助人)的行为都是共同侵权行为的组成部分。②帮助人视为连带责任人。“在整个欧洲,每一个共同加害人都可能被判决对造成的全部损失承担完全责任。”在美国,“连带责任适用于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几个侵权人共同行为造成同一损害,二是几个侵权人独立行为造成同一损害”。在共同侵权行为中,帮助人已经认识到直接侵权行为的存在,并实质性地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帮助人承担责任的法律后果,既是对自己过错行为(帮助侵权行为)负责,也是为他人侵权行为(直接侵权行为)负责。

2.特殊侵权行为中的替代责任人

传统法律意义上的替代责任(vicarious liability),是指对他人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或对本人管领的物件造成的损害所承担的侵权赔偿责任。在大陆法系传统中,这是一种基于特殊侵权行为所产生的民事责任,既可能发生在对他人行为负责的情形中,也可能产生于自己没有过错却仍要负责的情形中。对他人侵权行为和本人管领物件致害的赔偿之责,与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所承担的责任是有区别的。

四、未来网络侵权问题的应对之策

1.实施网络登录实名制的必要性

网络侵权的主要难题在于直接侵权人身份的确定,这也是网络侵权责任难以追究和责任主体错位的根本原因。如果一个自由社会的成员不将其所处的境况由其行动所导致这种现象视为正当,亦不将这种境况作为其行动的后果接受,那么这个自由的社会就不可能发挥作用或维持自身。因此,基于网络的公共性特点,有必要建立网络社会的基础性制度,即网络登陆实名制。网络登陆实名制的实施,使直接侵权人身份的及时确定成为可能,并可使受害人向其主张承担侵权责任。由此,网络服务提供者不直接介入双方的侵权纠纷,其承担的只是在侵权事实发生时的行为人身份披露义务和侵权责任成立时的信息删除、屏蔽等协助性义务,网络侵权问题会因此得到极大的缓解。

2.建立注意义务、监管能力和责任承担相一致的规范模式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信息组织模式与注意义务。总体讲来,WEB2.0技术条件下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络用户普遍掌握信息发布权的情形下,应承担较之传统网络服务提供者及其他传统媒体经营者更轻的注意义务,这是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即使在WEB2.0技术条件下,信息组织者依据信息组织模式对于信息的掌控仍有差别。因此,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何种组织方式处理用户发布的信息,对于确定其注意义务的合理范围具有重大影响。若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信息进行主动的编辑和修改,如新浪博客首页中对博文的推荐等,则可以认定其对于信息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和了解程度,因而对于编辑范围内的信息是否构成侵权,应承担较为严格的注意义务,对于受害人提出的权利通知也应作出更为及时的反应。

3.完善公共机关在网络社会中的执法职能

信息网络侵权 篇5

我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对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顺序做出了明确规定:实际损失、侵权获利、法定赔偿。当实际损失可以确定时, 可以实际损失为准来要求赔偿, 但是当实际损失无法计算时, 权利人可选择以违法者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为准要求赔偿, 只有当前两者都无法确定时, 才能通过法定赔偿来确定实际的赔偿数额。由此可见, 我国著作权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方式主要有三种:

(1) 以侵权所受损失确定赔偿数额。

当侵权所受损失可以确定时, 权利人可以采取这种计算方式。我国法律规定,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的损失包括利润损失、利润的利息以及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以侵权所受损失必须知道权利人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 但是由于网络侵权的复杂性, 有时权利人很难证明自己因侵权行为造成的利润损失, 此时以此种方式来确定损害赔偿数额就不具有可行性。

(2) 以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利润确定赔偿数额。

以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利益作为赔偿额的计算方式具有其合理性。这是因为, 在侵权人所获得利益能够具体确定时, 采取这种方式相对简便, 可以节省许多时间, 使得权利人的损害得到尽快的弥补。但问题在于, 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中, 有时视频分享网站并不直接从侵权视频中获取利益, 此时, 视频分享网站所获得的利益并不明确且难以计算。因而, 采用该种方法计算损害赔偿数额缺乏操作性。

(3) 使用法定赔偿确定损害赔偿数额。

当前两种方式无法确定赔偿数额时, 法院就会选择法定赔偿来确定损害赔偿数额。选择这种方式来确定赔偿数额有其可取之处, 这是因为:由于网络侵权的复杂性, 权利人难以估量视频分享网站播放侵权视频对该视频复制品发行量或销售量带来的影响。从而, 对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和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难以计算。 此时, 唯有采取法定损害赔偿数额这一计算方式。

2 我国损害赔偿存在的问题

(1) 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方式的问题。

在视频分享网站侵权之诉中, 很难根据侵权视频点击率的高低来确定影视作品所受的损失, 同时也难以认定网站因侵权而获利的具体数额。 而适用法定数额来确定赔偿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因为法院必须根据涉案影视作品的热播程度、侵权人的主观过错等因素考虑。此时, 以上三种计算方法都难以确定损害赔偿数额。因而, 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计算赔偿数额的方法, 即参照合理的许可使用费来确定损害赔偿数额。如北京华谊兄弟影业诉北京光线时代著作权侵权一案 , 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支付合理的许可使用费最初适用于专利侵权, 是由美国首先采用的。笔者认为, 可以在著作权法中引入这一计算方法, 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这是因为, 在网络环境下, 权利人授权他人享有作品的网络传播权, 其作品许可费一般是固定的。当权利人发现其作品在非授权网站出现时, 而又无法举证其利益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润时, 采取这种方法来认定其赔偿数额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当然, 在选择这种方法时, 并不是就仅仅以许可费来确定赔偿数额, 而应该考虑到侵权范围及给损失大小等, 如果对权利人的损失比较大, 则可以采取加倍许可费的方式确定赔偿数额。在这种情况下, 法官可以根据相关因素行使自由裁量权。此外, 若该作品并没有授权他人行使网络传播权, 就不存在具体数额的许可费。此时, 可以参照相似作品的许可使用费来确定权利人的损失。

(2) 补偿性赔偿难以制止侵权行为。

目前, 从我国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处理的结果来看, 无论采用以上哪种方式来确定赔偿数额, 都没有收到很好的成效。哪怕是笔者建议的以合理的许可使用费来认定赔偿数额这一方式, 其在客观上虽然提供了一个可供大致参考的数额确定标准或范围, 但仍没有很好的解决赔偿数额的认定问题。尤其, 伴随恶意侵权的频繁发生, 这种方式也无法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更无法遏制恶意侵权行为的发生。从根本上说, 这是由于我国采用的是补偿性赔偿原则, 对于侵权人的恶意行为无法起到惩戒作用。因此, 笔者认为, 可参考国外立法, 在我国著作权法中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

一方面, 既然是惩罚性赔偿, 就该有个惩罚限度。那么怎样规定惩罚性赔偿数额呢?笔者认为, 可以参考国外通常采用的以实际损失的合理倍数为基础, 至于合理倍数是多少, 法律可以根据我国侵权现状, 做出一个限定。比如, 实际损失的三倍。此外, 当实际损失无法确定的情况下, 还可参照合理的许可使用费来确定惩罚赔偿数额, 其适用情况同于以实际损失的合理倍数。这样同时解决了在法定赔偿中最高限度50万存在上限过低的问题。

浅析网络侵权 篇6

一、网络侵权的几种表现形式

(一) 网络侵犯著作权

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是著作权人创造的智力成果, 具有时间性、地域性和专有性的特点。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 公民、法人对自己的作品依法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依法使用作品获得报酬权和对自己的作品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依据这些规定网络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主要有:

1.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这主要是指未经著作权人同意或许可, 将著作权人尚未公开发表的作品擅自上传, 登载于网络上, 侵犯著作权人的发表权和信息网络的传播权。

2.转载侵权。指将著作权人已经发表但明确声明不得转载的作品在网络上予以转载;或者著作权人虽然没有声明不得在网络上转载, 但转载时没有标明著作权人的姓名, 转载发表后也没有向有关的著作权人支付费用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实施者可能是个人行为, 也可能是网络服务商的行为;转载内容的来源既可能来自于其他网站, 也可能来自于其他媒体。

(二) 网页设计侵权

网页是网站的门面, 它的设计好坏能够决定浏览者对它的最初印象, 从而进一步影响它的点击率和广告收入。有的网站为了扩大影响和自己的一些利益, 把他人的网站页面设计照搬到自己的网站上, 包括栏目设置、位置编排、色彩的运用和图标。羞羞答答者把别人的网页稍作变动再去使用。法律虽然允许不同的作者创造出相同或者实质相似的作品, 但前提是这种相同或相似是基于独立创作而不是基于他人的照搬。

(三) 网络链接侵权

网络链接就是网络服务者为网民提供“指路标识和桥梁”, 使网民准确快捷到达所需网站。它是互联网的根本特征之一, 没有链接互联网就失去了生命力。但是链接也不是无限制的链接, 我们知道链接分为普通链接和埋置链接, 普通链接是网主在其网页上直接显示普通链接的标志, 网民能够清楚地知道网主的网站同其他网站建立了链接, 这种链接一般不构成侵权;埋置链接是将被链接的对象的网址, “埋”在自己的网站或网页中, 成为自己网页的一个组成部分, 网民并不一定知道网主网页同其他网站建立了链接, 足以造成网民误认为被链接的网站是该连接网站的一部分。这种链接就侵犯了被链接网站相关的权利。

(四) 域名注册侵权

网络域名就是一个网站地址的名称, 是一个网站的地址的代名词, 是一个网站在虚拟空间的地址。它具有惟一性、排他性和无地域性的特点, 一旦某一域名被个人或商业组织注册在先, 即获得了在全球范围内排他的使用权, 任何人或组织将无法再次获得该同一域名。而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 域名所具有的巨大商业价值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 就出现了某些个人或者网站, 将其他企业的名称或者企业拥有的商标、标识作为域名予以抢先注册的现象。这种行为的后果, 一方面, 侵权人未经相关权利人的许可使用了其依法受保护的名称权和商标专用权, 另一方面, 侵权人通过对该名称、商标的假冒使用为自己谋取利益, 欺骗了社会公众和广大消费者。1994年4月我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后不久, 就有许多知名工商企业商标如“海尔”、“健力宝”、“同仁堂”、“娃哈哈”、“长虹”等都被境外公司在网上抢先登记, 抢注域名。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网络侵权外, 网络侵权还存在侵犯公民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和网络游戏侵权等等多种表现形式。

二、网络侵权产生的原因

(一) 经济利益的诱惑

网络作为一个新兴而迅速发展的产业让一夜暴富不再是一种梦想和神话, 它可以让人一觉醒来看到满屋的金砖和钞票, 让一个无人注意的丑小鸭变成人人注目的大明星。身价450亿美元的首富比尔·盖茨, 百度的掌门人李彦宏无不是网络暴富的代表人。正是这种榜样的力量和巨大利益的驱使, 才使他们敢踏遍人间一切法律, 不惜代价去侵权。

(二) 网络自身的缺陷

网络具有虚拟性、便捷性和无痕迹性的特点。在虚拟的世界里, 没有人知道你是男是女, 是人是鬼, 你可以为所欲为。你所做的就是用键盘和鼠标的操作, 一切都在瞬间完成。由于它没有固定在“有形”的“载体”上, 一切都“了无痕迹”。正是因为网络的这些“优点”才使得侵权在所难免。

(三) 侵权行为的成本低

由于网络是“即时存有, 即时消失"的特性, 使“网络侵权"案的举证相对于传统的侵权案要复杂许多。因为当事人必须要寻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将其固定下来, 而且还要符合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这三大原则。即使有人很顽强地坚持了维权, 往往也是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结果也不一定理想。依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包括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侵权行为恶劣、构成犯罪的, 还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现实生活中, 大量的侵权行为会以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承担侵权结果。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后,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将包括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原状等, 而在网络时代, 网站的更新速度异常之快, 在网页上所作的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声明瞬间即被更新的内容所覆盖, 实际上难以起到对侵权人的惩罚。

(四) 网络道德的缺失

网络是个巨大的虚拟空间, 不需要高深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毫无拘束地实施网络侵权行为。流连网络的人们, 不需要以真实的身份面对世界, 现实生活中所有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法律约束在这里都已抛到九霄云外。而同时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网络道德体系, 侵权也就在所难免。

三、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网络侵权

(一) 完善网络立法, 预防和打击网络侵权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 但是, 我国现有法律对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规定, 以及惩治网络侵权的各项规定, 均散见于各个单项法律法规或者司法解释中, 尚没有一部完整的保护网络权益的法律。随着互联网的继续发展, 各种侵权行为的不断出现, 现有的条款实际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而且, 现有法律对一些新出现的网络侵权行为也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伴随着我国网络立法的不断健全, 将为保护公众在网络上的各项权利提供法律依据;而互联网立法中将加大对网络侵权的打击力度, 会对网络侵权人起到震慑作用, 从而为有效地预防、乃至制裁网络侵权行为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提高公民的意识

在网络这个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空间里, 网络侵权行为频繁而大量地重复进行着, 而网络上公民整体的道德失范是网络侵权行为不断发生的原因之一, 所以加强公民网络道德教育, 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易于为公民普遍遵守的网络道德规范, 加强网络公民自觉维护自身权益和他人权益的意识, 是预防网络侵权的关键所在。这是法律和技术所不能及的。但是网络道德建设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我们应当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针的指导下, 根据我国国情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并提出适合我国文化传统的、能为广大网民普遍接受的网络道德规范标准。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网民的道德规范教育, 提高网民的网络道德素质。目前我国网民的主体是学生, 而当前我国的教育重视学生的网络技能培养, 而忽视了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 这无疑是今后网络管理的一大隐患, 因此在学校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另外, 网站也应该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工作, 正确引导网民的上网行为。

(三)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网络侵权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需要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网络管理人才队伍。网络管理人才不但要具备高学历、懂管理, 还应该对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民法、知识产权法等各种法律比较精通。拥有这样一支专家型、律师型、网络管理型等复合型人才队伍, 是执行各类涉及网络侵权的法律、法规, 有效保护公民在网络环境下的各种权益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那么, 如何尽快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清华大学传播系副主任熊澄宇教授认为:要使大批的复合型信息网络管理人才脱颖而出, 成为中国信息网络事业的中坚力量, 一方面, 应及时调整高校相关学科设置, 通过大学正规教育, 大批量培养社会急需的、具有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 应提倡全民网络知识普及教育, 重点做好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的培训, 通过社会力量提高全民网络知识水平, 在此基础上培养网络管理人才。

网络侵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单靠某一或几项治理措施是远远不够的, 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相信随着各方面的完善和提高网络不再是被侵权者的噩梦。

参考文献

[1]蒋志培主编.网络与电子商务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2]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文丛 (第5卷) [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

信息网络侵权 篇7

2009年12月2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 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 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 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这是我国法律第一次明确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 必将对我国的网络服务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第36条三款规定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有关内容的关联性来看,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的三款规定之间的关系是:第1款是关于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的一般性或者原则性的规定, 第2、3款则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的特殊情况。如该法起草者所说“本条第1款规范的是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直接侵权行为, 第2款和第3款规范的是网络用户利用网络实施侵权行为时,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1)

第36条第1款既具有宣示意义, 又在该条中具有一般条款的价值。一方面, 它是一种宣示性条款, 即宣示《侵权责任法》对于法律环境下侵权行为的适用性, 也即将网络环境下的侵权责任纳入其调整范围。该条第1款作为网络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 它首先宣示了利用互联网实施侵权行为, 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且不论单独侵权还是共同侵权, 均应按照相应的法律规则承担民事责任。另一方面, 它又具有独立的适用意义, 可以直接作为认定网络侵权责任的依据。特别是, 对于不属于第2、3款规定情形的网络侵权责任, 可以按照第1款认定其侵权责任。相对于第1款规定而言, 第2、3款构成特别规定, 分别规定了:“通知条款”下的连带责任和“知道条款”下的连带责任。

但网络侵权责任形态并不以该条第2、3款规定的情形为限, 对于不属于第2、3款规定之列而符合归责要件的情形, 可以按照第1款的规定追究侵权责任。尤其是第2、3款主要规定的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网络用户的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网络用户侵权责任的认定则要依据第1款及《侵权责任法》的其他相关规定。此外, 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 所提供的内容构成侵权的, 应当按照第1款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二、“宣示性条款”下的自己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1款规定了网络侵权行为自己责任规则, 即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因为自己的过错造成了他人的损害,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 在网络上实施侵权行为, 符合《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规定要求的, 构成侵权责任, 应当对被侵权人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这是一般侵权责任, 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网络服务提供者自己利用网络, 侵害他人民事权益, 例如自己发布信息, 抄袭、剽窃他人著作, 未经著作权人同意而在网站上发表他人作品等, 按照《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的规定, 构成侵权责任, 也应承担赔偿责任。这两种侵权责任都是过错责任, 也都是自己责任, 与第36条第2款和第3款规定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都不相同。

在网络侵权行为中, 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的是过错责任, 即只有网络服务提供者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侵权责任, 其理由如下:

(1) 从法理的角度, 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宜承担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的确立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工业灾害、高度危险等社会问题。无过错责任的产生是从整个社会利益之均衡、不同社会力量强弱之对比以及寻求补偿以息事宁人的角度体现民法公平原则的, 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公平正义观, 也带有社会法学的某种痕迹。目前, 网络侵权案件的大量发生, 主要是立法相对滞后的原因所致, 这并不表明互联网本身有造成人身或财产严重损害的危险性。 (2)

(2) 从技术的角度, 网络服务提供者很难对用户所发布的内容进行逐一的审查。网络服务提供者毕竟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发行者, 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海量信息进行事先审查是极不现实的, 要求对上传到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进行事先审查也是与网络快速、便捷的目的相悖的。

(3) 从利益平衡的角度, 讨论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承担的原则, 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处罚某种侵权行为, 而是为了规范上网行为, 平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及社会公众各方的利益。因此, 如果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适用无过错责任, 无疑将使其背负过于严苛的注意义务, 其结果也必将成为影响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严重桎梏。

(4) 从比较法的角度, 目前, 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和地区都倾向于对中间服务商采取过错责任原则, 并且法律明文规定了一些责任限制条款, 不再将中间服务商的责任严格化, 以促使其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发展其服务类型, 提高服务质量。 (3)

三、“通知条款”下的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被称为网络侵权责任的“通知条款”。通知条款意味着:被侵权人在知道了网络用户实施的侵权行为之后, 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的协助措施防止损害后果的进一步扩大;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被侵权人的通知后, 应当采取必要的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以防止损害的扩大;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对侵权行为采取必要措施, 而该网络用户的行为被最终确认为侵权行为, 则未采取必要措施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对接到通知之后的损害扩大部分承担侵权责任。换句话说, 网络服务提供者没有接到通知, 或者接到通知后即采取了必要措施的, 则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一) 通知的内容

被侵权人在获知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损害之后, 有权向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出通知, 要求其采取必要的措施, 阻止公众访问侵权信息, 避免损害后果的进一步扩大。关于通知的内容, 《侵权责任法》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在被侵权人提出通知要求采取必要措施的时候, 应当设置必要的门槛。可以考虑的门槛包括: (1) 被侵权人的确切身份证明; (2) 被侵权人与侵权用户的相互关系; (3) 认为构成侵权的侵权行为的事实和网络地址; (4) 被侵权人主张构成侵权的基本证据; (5) 必要时, 被侵权人应当提供信誉或者财产的担保。不提供上述“门槛”要求的, 网络服务提供者有权不予采取必要措施。

采取这样的门槛, 一个方面会限制无端主张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的人的滥用权利, 妨害互联网的发展;另一方面, 可以增强被侵权人的责任感, 如果主张采取必要措施构成新的侵权行为, 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的, 能够找到主张提示的“被侵权人”, 并且能够由他来承担侵权责任。非如此, 不能保护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及其他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

(二) 反提示规则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中留下一个空间, 那就是被侵权人认为他是受害人, 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要采取必要措施, 网站按照其通知对所谓的侵权内容采取了必要措施, 但结果是这个网络用户的行为并不构成侵权, 反而是主张采取必要措施的“被侵权人”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侵害了该网络用户的权利, 这同样构成侵权责任。对此, 尽管《侵权责任法》在该条中没有规定, 但依照《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关于过错责任原则的规定, 同样构成侵权责任。这就是反提示规则, 或者叫做反通知规则。 (4)

反提示规则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根据被侵权人的提示而采取必要措施之后, 发布信息的网络用户认为其发布的信息不构成侵权, 而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予以恢复的规则。如果确认该网络用户发布的信息不构成侵权, 没有侵犯提示的人的人格权、著作权等权益, 给反提示人造成损害的, 提出提示的“被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三) “损害的扩大部分”应如何界定

“损害的扩大部分”是指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被侵权人的通知后未采取必要措施阻止公众继续访问侵权信息而导致侵权后果进一步扩大的部分。也就是说, 在接到通知之前已经造成的损害后果, 由实施侵权行为的网络用户单独承担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无需对此承担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仅对接到通知以后未采取措施而造成的损害承担连带责任。因此, 对扩大部分的界定就应当从被侵权人通知的那个时间开始。例如侵权行为延续100天, 通知之前已经发生了50天, 通知后又延续了50天才起诉, 这后50天的损害就是扩大的部分。对前面的50天网络服务提供者并无责任, 后面的50天, 应该由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凡是被通知之后造成的损害, 就是损害的扩大部分。如果在网络用户实施侵权行为之时或者在被侵权人通知之前网络服务提供者就知道的, 则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就全部损害承担连带责任。不过, 这已经不是“扩大的部分”了。

四、“知道条款”下的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3款被称为网络侵权责任的“知道条款”。即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情况下, 如果没有主动采取必要的措施, 则要对于全部的损害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一次审议稿和第二次审议稿都以“明知”作为该款所规定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的主观要件。而在第三次审议稿中, 立法者采纳了一些意见, 将其改为“知道或应当知道”。最终审议时, 改为“知道”。从解释学角度看, “知道”包括“明知”和“应知”两种主观状态。对于该款“知道”的含义, 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多数学者主张将“知道”解释为“明知” (5) ;也有学者认为“知道”包括“明知”和“应知”两种情况, 但是需要法官在操作层面区分不同的标准予以判定 (6) ;还有学者提出将“知道”解释为“推定知道”或者“有理由知道”。 (7)

笔者认为, 首先, 将知道强制解释为明知, 确有牵强之处, 如果将知道就解释为明知, 为什么法律最终要把明知改为知道呢?其次, 将知道解释为包括“应知”, 特别是解释为应知, 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利用网络实施侵权行为负有应知的义务, 就会要求其负担对网络行为负有事先审查义务。这是不正确的, 也是做不到的。第三, 将知道解释为推定知道, 也不正确, 因为推定是不需要充分证据的, 而是根据一些条件而推定。尽管推定知道会比应当知道宽容一些, 但仍然会对网络服务提供者苛以较为严格的责任。第四, 由于“应知”是较为严格的责任条件, 因此, 法律在规定包括应知的时候, 通常须明确规定。例如《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 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 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 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故依笔者所见, 本款规定的“知道”应当是已知。已知与明知是有区别的, 明知应当是能够证明行为人明确知道, 故意而为已知是证明行为人只是已经知道了而已, 并非执意而为, 基本属于放任的主观心理状态。因此, 知道是有证据证明的行为人对侵权行为已经知道的主观心理状态, 而并非执意追求侵权后果。因此,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3款的措辞是非常有分寸的。“知道”一词的表述内容更接近于“明知”的概念, 距离“推定知道”的概念距离稍远, 但不包括“应知”在内。因此, 学者将第3款解释为“明知规则”, 并非曲解法律规定, 而是出于善意的解释, 是基本准确的。当然, 解释为“已知”更为准确。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 近年来发生的网络侵权事件越来越多。《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一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网络侵权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如何正确的理解和解读, 不仅关系着该条款在司法实践中的正确适用, 而且对互联网在我国的健康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三个条款间的逻辑关系入手, 通过对第1款:“宣示性条款”下的自己责任, 第2款:“通知条款”下的连带责任, 第3款:“知道条款”下的连带责任的逐一解析, 希望能对上述条款的理解和适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网络,侵权责任法

注释

1 (4) (6) 王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释义》, 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第190页, 第193页, 第185页。

2 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59页。

3 魏永征、张咏华、林琳:《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61页。

4 (5) 王利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释义》,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第159页。

网络侵权案件的诉讼技巧 篇8

对于何为网络侵权, 现在尚无统一定义。从字面含义来理解是源于网络环境下的一种侵权行为, 而我国目前的主流观点亦强调侵权行为所处的环境为网络环境, 是发生于互联网空间的侵权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 侵权类型和侵权主体复杂多样, 包括侵权主体范围广泛与侵权主体难以确定 (包括地理位置的难以确定和侵权人真实身份的难以确定) 两个方面。

第二, 侵权行为地的不确定性。传统的司法管辖原则为“侵权行为地”、“侵权结果地”, 也就是以物理位置确定管辖的方式, 但网络的虚拟性对传统的物理位置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第三, 认证和举证困难。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迅速性:网络中信息检索迅速、复制简便, 并具有即时性的特点, 信息可以随时复制和删除。被侵权人就很难确认侵权行为地和真正的侵权行为人, 更加难以举证。

二、网络侵权的法院受理

法院受理任何案件都需明确下列两个问题:第一, 该不该受理;第二, 由谁受理。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 法院对网络侵权的受理主要应审查以下两个方面:

(一) 诉讼当事人资格

1.原告

由于网络的影响范围较广,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群体性的特点, 原告的异质性 (包括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 、分散性等问题影响了原告的确定。因此, 有人认为, “在移植西方集团诉讼制度的过程中也需吸纳传统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有益经验, 从而构建既具国际视野又体现本土特色的集团诉讼制度[1]”是解决当前网络环境下确定原告的一种方法。笔者对此持赞同态度。

2.被告

网络侵权由于其虚拟性, 导致人与人在陌生的状态下进行沟通、交流, 甚至没有任何接触即被侵权, 而且网上注册的个人信息很多都不真实且不全面, 上网之前也不需要进行身份的验证, 这就更加剧了被告的认定难度。

对此, 应当确立宽松的当事人制度。具体而言就是指:对于网络侵权这一特殊类型的案件, 对被告的确定标准可以放宽。因此我们应当允许原告方在不能明确知道侵权人的姓名、住址、职业等确定身份的因素时, 可以其网名和IP地址作为被告。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网络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试行) 》中明确规定:被侵权人在提起民事诉讼时不能提供被告真实身份的, 人民法院应根据案件实际, 告知其可以电子证据中标记的IP地址或者网络名称作为被告[2]。

(二) 管辖权确定

根据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有关规定, 对于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所在地时, 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视为侵权行为地[3]。但不应将计算机终端等侵权结果扩散地作为管辖的依据。除此之外, 上诉江西省明确被告的规定有利于案件管辖法院的确定, 其同时还规定了案件管辖的便利原则, 即“网络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受案法院虽然有管辖权, 但审理将给当事人及司法带来不便, 则这家法院可以请求上级人民法院依职权或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将案件指定或协商移送至更方便的法院管辖[2]”, 这些都是确定网络侵权案件管辖的良策。

三、网络侵权案件的审理

(一) 证据制度

由于网络信息公布、修改以及删除都比较容易, 当发生侵权行为时, “证据”可能已经消失不见, 原告诉诸法院时, 无法证明“证据”曾经存在过。有学者提出, 网上证据可以通过勘验和公证的方式进行固定[4], 这就要求网络证据应尽量选择在公共地点、公共机构提供的电脑、电脑操作员的公开选择等相关问题的实现。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对于网络证据的保全更应及时、有效地进行, 对网络相关信息进行分门归类, 对特定的信息限制其更改、删除的随意性, 同时还要注意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规则。

此外, 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有助于实质上处于信息不对称弱势地位的原告获得公正、公平对待, 同时在客观上可以加重被告的责任, 从而起到威慑的作用, 提高注意义务, 减少网络侵权案件的发生。

(二) 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确立了网络侵权的过错责任原则, 但在金钱利益下, 原告承担被告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存在较大难度;由于主观过错的不同可能导致责任范围的不同, 按照“避风港”原则, 在网络服务者接到提示、通知后即时删除的就不构成侵权。接到提示、通知之前是否存在过错无法认定, 加之具体侵权人往往不确定, 这就导致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有力保护。由此, 将网络侵权的规则原则同上述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相结合是较好的选择。对于网络服务者的“避风港”原则适用, 要区分其纠纷是基于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或者提供搜索、链接服务的网络服务而产生, 还是基于网站自身的新闻报道、评述等自身创作的作品而产生的, 更主要的是要从严适用, 针对不同的网络侵权类型确定大致的标准。

四、结语

网络侵权案件从法院的受理到法院的审理直至执行, 都存在着相应的难题, 但一旦明确的具体的受理条件,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 保全证据, 合理分担当事人的责任, 不仅使原被告之间达成双赢, 更要正确处理网络的限制和发展问题。我们相信, 一个依据现实法律审理、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审判、在衡平多方利益的基础上得出的审判结果是合法的, 也是合理的, 随而来的执行问题也是很好解决的, 对于客观原因导致的执行不力等问题只是客观上的问题, 可以通过各个法院、基层组织乃至当事人的相互积极配合等得到相应的解决。

摘要:网络侵权作为实体法上的一个侵权行为, 最终需要通过相关程序法的运用才能得以实现对加害人的惩罚以及对受害人的救济和保障。由于网络侵权的特殊性, 在诉讼中使得加重了诉讼应用的难度。本文通过对有关网络侵权案件诉讼中若干制度的分析论证, 明确了诉讼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旨在完善网络侵权诉讼的顺利进行, 从而保障网络侵权纠纷的顺利有效解决。

关键词:网络侵权,诉讼管辖,案件审理

参考文献

[1]何平, 张怡然, 扶帅, 周志成.论网络环境下集团诉讼制度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 2012.

[2]新华网.江西:统一网络侵权案裁判IP地址或网络名可作被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4/23/c_121339349.htm2012年10月8日访问.

[3]靳学军, 宋鱼水.互联网的理性与秩序[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6.

信息网络侵权 篇9

关键词:网络侵权;侵权责任;责任主体;立法实践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我国网民的数量不断增加,网络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诱发了很多侵权案件,对人们的自身利益保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人们通过简单的鼠标操作就可能成为网络侵权的行为人,由此需要承担相应的网络侵权责任。现阶段,我国针对网络侵权责任的立法规定不够系统化,对于网络侵权责任的认识也不够充分,特别是在侵权主体的界定和责任承担认定上较为模糊。为了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减少网络侵权现象的发生,需要有关人员对侵权责任法下的网络侵权责任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一、网络侵权责任概述

(一)内涵

网络侵权责任主要是指民事主体利用网络媒介进行的侵害他人民事权益,进而需要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网络侵权责任本身是一种民事责任,被界定在网络领域。网络侵权责任带来的损害一般包括财产损害和人的精神损害两个方面。

(二)构成要素

第一,网络侵权行为的出现。这种网络侵权行为一般表现在对人格权的侵害、对财产权的侵害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侵害等。这种侵害的行为不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共同存在。第二,侵权人的过错。网络侵权行为的实施主体是人,主体在进行一系列侵权行为时候的心态决定其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侵权人的过错包含故意侵权和过失侵权两种。故意侵权和过失侵权是对网络侵权行为人最终需要承担责任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三,网络侵权行为和最终后果的因果关系问题。网络侵权行为最终导致的因果关系问题遵循一定规则,包括一因一果、适用相当因果、推定因果等。第四,网络侵权损害的后果。这种后果包括人身损害、财产损害和精神性损害几种。

二、网络侵权主体类型分析

(一)网络用户

网络用户是借助网络进行网络使用、信息发布、信息接收、信息链接、信息传播等行为的人。网络用户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和一些组织人员。网路用户的网络侵权行为是一般性的侵权行为,需要应用过错责任规则原则进行处理。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

网络服务提供者也是ISP,被人们也称作是网络服务商或者服务提供商。在网络分工日益明确的今天,网络服务提供者类型增多,主要分为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网络信息存储服务者、网络空间服务提供者、网络搜索服务者等。

(三)其他主体

其他主体是指没有和网络直接接触也能实行侵权行为的人,表现为教唆和帮助行为。这些人员包括负责网络分工的人、教唆网络侵权的人、帮助人等。

三、网络侵权行为分类

(一)共同侵权行为

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人共同侵害他们权益,带来损害的行为。同时,基于同一种主观的共同侵权行为也可以被称作是共同正犯。侵权人主要包括了实行人、教唆人和帮助人。共同侵权行为一般是侵权行为的主体和能够直接接触网络的人共同实施的网络侵权行为。比如,王某因为事情和李某争吵,想要报复李某。王某的好友张友知道了之后向王某提供电脑,并为王某编造侮辱李某的言语,在网络上发布这些言语来侮辱李某,由此导致李某的社会评价下降,个人名誉受到了伤害。案件中的王某没有直接和网络接触,但是他和好友之间的行为构成了共同侵权。

(二)特殊侵权行为

特殊侵权行为中存在替代责任人,在对他们侵权行为造成损害的时候承担的是赔偿责任。这种替代责任,责任人是间接责任主体,和侵权行为人之间存在隶属、监护、监护和代理的关系,对侵权行为人具有一定的支配、管理权利。其承担的责任和自身对他们侵权行为的控制能力有关。

四、侵权责任法视野下的网络侵权责任的承担

(一)单独责任

1.网路用户的单独责任

网络用户借助网络媒介和网絡环境进行信息的使用、发布、接收和传播。在这些行为的实施中网络用户单独实施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需要相应承担单独的责任。网络用户的单独责任一般体现在侵权人和被侵权人之间。网络用户单独侵权的责任行为构成要件包含网络侵权行为、过错、因果关系、带来的后果四个要素。现阶段随着网络的发展,我国网络用户数量较多,为此,司法方面无法准确确定网络侵权行为网络用户。

2.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单独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络接入服务、信息存储服务、空间服务、内容服务等方面需要为自己单独实施的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基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类型的不同,其所需要提供的服务和单独承担责任的构成要件也不同,但在最后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二)连带责任

1.发展的理论基础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彼此之间能够公共实施网络侵权。这种侵权行为需要承担的责任问题,不同的学者承担不同的观点。主要的观念包括间接侵权理论下的责任承担问题和共同侵权理论下的责任承担问题。我国实行的共同侵权理论是指网络侵权责任主体之间需要共同承担网络侵权责任,具体包括连带责任、按份责任、补充责任等。共同侵权行为主要包括加害行为和共同危险行为。在共同加害星期中包括加害、教唆和帮助行为。共同侵权行为的根源在于共同的过错,在具体的体现上可以是共同危险行为,也可以是共同加害行为。连带责任一般是指受到网络侵害的人拥有向共同侵害人、共同行为人请求全部赔偿损失的权利。连带责任是一种整体性的责任体现,是法律规定的责任形式之一。

2.重要认定标准

连带责任的认定标准也是网络共同侵权行为、共同过错、因果关系问题和后果界定的标准。网络用户之间的连带责任划分较为简单。文章研究是主要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所需要承担的连带责任内容。这种连带责任的认定标准体现如下:第一,网络服务提供者了解侵权行为的存在,但是采取的是放任不管的政策。第二,网络服务提供者具备主观侵权的意图,体现在过失和故意侵权两个方面。第三,网络服务提供者具备控制侵权行为的权利。第四,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对侵权行为的处理能够从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三)其他主体和网络用户、网络提供者之间存在的连带责任

1.其他主体和网络用户之间存在的连带责任

其他主体和网络用户之间存在的侵权行为一般表现为共同侵权行为、教唆行为以及帮助行为三种。其他主体和网络用户实施的这种共同侵权行为具有一样的过错,能够带来严重的侵权行为后果,这种关联也是形成连带责任的重要条件。

2.其他主体和网络服务提供者之间存在的连带责任

其他主体和网络服务提供者之间存在的连带责任认定较为复杂,但可以应用网络服务提供者承认的连带责任来作为基本认定标准。

(四)间接责任

在民事法律的理论上,停止侵害、障碍的排除和危险的消除等属于物权方面的诉讼。损失的赔偿属于债权方面的诉讼。我国的《侵权责任法》对八种类型需要承担的侵权责任形式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网络上的侵权责任救助包括事前救济侵害的停止和事后救济侵害的补偿。其中,侵害的停止是指权利人在得到了侵权信息之后,向有关网络服务提供法律规定的侵权通知。通知的发展代表向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布了合乎法律的侵权通知。删除处理则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权行为责任的承担。损失的培养是指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用户出现的侵权行为所采取的措施。

五、网络侵权责任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分析

(一)网络侵权责任立法

1.发展现状

对于网络侵权责任的立法一般涵盖了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地方规章等内容,但是还没有形成专门化的立法,缺乏系统化的法律体系支撑发展,关于司法操作的法律规范内容也不过,由此对人民基本权益的保障是不充分的。在法律环境不健全的情况下,还会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网络产业的有效发展。在2012年的时候,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网络传播权民事诉讼案件的处理规定,对网络权利人、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同时也对民事传播纠纷案件内容进行了程序化的规定。

2.现阶段网络侵权法律规范存在的不足

第一,关于网络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较小,立法系统不完善。对网络侵权责任问题的法律规定内容较少,法律层面的立法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网络侵权责任内容的划分体现在各项法律规范中,但是却缺乏专业的立法,法律体系不完善。第二,网络侵权责任法律条例规定的适用范围较小,一些法律规定对网络侵权责任的立法缺乏实际的参考价值。

3.国外对网络侵权责任法的立法规定

美国对网络著作权的侵犯行为进行了限定,对四种类型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利责任进行了限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四种类型进行界定。第二,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所需要承担的著作侵权责任进行限制。当出现著作侵权案件之后,网络服务提供者不需要制作网络内容。欧盟的《电子商务指令》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免责问题进行了规定,其免责的条件是没有对网络传播信息进行更改和替换。德国的多媒体法对网络侵权责任中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类型进行了明确,对各个主体需要承担的责任内容进行了规定。

4.我国网络侵权责任对国外立法的借鉴

我国对于网络侵权的责任立法规定一般集中在网络服务提供者类型、网络服务提供者需要承担的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免责问题方面。美国的避风港规则被我国应用在网络版权领域、搜索引擎领域、网络存储管理等领域,并经过发展将其延展到民事权益领域。根据我国网络发展的快速,我国迫切需要专门的网络侵权责任法。基于此,在对网络侵权行为、网络服务提供者类型、连带责任明确的基础上,将司法实践中的法律内容作为网络侵权责任法指定的依据。另外,立法的指定需要保证和网络用户之间的平衡管理,也要注重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责任管理。

(二)网络侵权责任问题的司法实践

1.国外对网络侵权责任问题的司法案例

美国的谷歌案件是提供搜索引擎服务提供者侵权案件,谷歌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对perfect10公司拥有版权的图片进行缓存处理。由此导致该公司对谷歌的起诉。法院根据作品的使用性质、目的、数量、潜在市场影响对案件分析确定谷歌制作的缩略图没有构成侵权行为。在2007年,我国国际唱片公司协会对阿里巴巴起诉的案件,按键式提供链接服务提供者的侵权事件。立法对该案件的处理虽然都应用了避风港的规则,但是出现了不同的判决结果。

网络侵权行为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法院在受理这些网络侵权案件的时候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并需要在一定的标准下来进行裁量,从而实现对网络侵权案件的科学处理,实现社会治理效果和法律治理效果的高度统一。

2.我国网络侵权司法实践的策略分析

第一,加强对责任主体的充分认定。司法在网络侵权案件处理上的体现集中表现在新型网络侵权案件的审理方面。在审理的过程中需要应用搜索引擎、电子公告、博客、电子商务和邮件等,即利用各种通讯系统实现对网络侵权案件的高效处理。网络侵权责任主体一般包括网络用户、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其他主体三方。网络侵权司法实践的顺利进行需要明确三方的主体身份。第二,加强对网络侵权行为的认定。网络侵权行为体现在对他人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或者隐私权等权利的侵害。对于这些侵权行为需要从行为人是故意还是过失、受害人带来的损失、行为和损害之间因果关系问题进行考虑。第三,对连带责任的认定。连带责任的认定标准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了解侵权行为;其次,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具备主观上侵权的想法;最后,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具备控制侵权行为的能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多种多样的网络侵权事件,被侵害权益的人想要查找到实行侵权的个体或者群体是较为困难的,这是因为网络用户自身的身份较为神秘。为此,国家法律会将侵权的责任抛给网络服务的提供者,不理性的责任划分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网络的发展。为了实现网络的稳定、科学发展,需要相关人员能够根据案件实际来科学处理网络侵权责任事件,将法律手段和其他有关手段综合使用,从而在本质上解决网络侵权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晓寒.P2P技术环境下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版权侵权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

[2]刘婷.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

[3]陈泽宇.网络服务商的专利侵权责任认定——兼评《专利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七十一条[A].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中国知识产權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论文集[C].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2015:8.

作者简介:

论网络侵权的责任承担 篇10

一、网络侵权客体的分类

(一)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

侵犯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侵犯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在互联网环境下侵犯著作权一般表现为转载或者下载著作权人的作品,擅自更改内容或者在作品上署名等行为。网络中侵犯商标权主要体现在在网络上抢注域名造成商标侵权或者在自己的网页上使用他人已经有点名气的商标作为链接提高本网页的点击率侵犯商标权。侵犯专利权在网络中主要体现在网络交易中。侵犯商业秘密在互联网环境下一般是由企业内部员工泄露或者黑客入侵等。

(二)侵害人身权的行为

网络侵害的人身权主要有四种。第一,侵犯姓名权,擅自使用他人的姓名在网络环境中发表一些不属于真正当事人的言论或者盗用他人姓名发布一些宣传广告等行为。第二,侵犯隐私权,是指在网络中不正当的泄露或披露他人的个人资料。第三,侵犯名誉权,网络上侵犯名誉权是指在网上捏造或者散布虚假消息败坏他人名誉的一种行为。第四,侵犯肖像权,网络上侵犯肖像权体现在侵权人没有经过当事人的同意在网络上用当事人的肖像为自己谋利的行为方式上。

(三)侵害虚拟财产的行为

虚拟财产不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财产,它是存在于网络中的虚拟的财产不能用于现实中的购买行为。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和一些网民长时间处于网络环境中致使网络商开发了和真正的社会里的货币相联系的虚拟货币。这一情形的发生使得虚拟财产走进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由此引发了一些侵害虚拟财产的行为。

(四)侵害债权的行为

侵害人在网络上通过一些特定的程序引诱一些网络用户上当使得他们付款骗取财产或者通过网页欺骗侵犯受骗人的债权。

二、网络侵权中主体的责任分担

(一)网络服务提供者

现代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有些会既提供技术又提供内容,但在这里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被限制在了只提供技术服务,在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归责时很多国家适用的是过错责任。

采取过错责任原则的理由:第一,若是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其它归责原则,将使网络服务提供者将大部分的精力用于预防侵权和避免承担责任的方面,严重阻碍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第二,起初规定严格责任是为了适用于一些特殊的行业,如工业灾害,高度危险等,而网络服务提供者显然不是这一类的。第三,从技术层面来看,网络技术是因其高效快捷的传递方式而备受人们青睐的,若是让网络服务提供者每一项都要审查却是与其本性相悖,而只要是技术就有其局限性,因技术的局限,监控有限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在内容广泛、随时都在更新的信息中筛选有侵权的信息是不可能实现的。第四,顺应时代的发展,大多数国家都在法律中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的是过错责任。

(二)网络用户

网络用户包括法人、自然人及非法人组织,网络用户应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应该包括连入国际网或国内网,甚至是局域网的用户。这些网络用户在一般情况下应该适用过错责任,在特殊情况下应该采用严格责任归责。

网络用户在网上获取信息的方式是两种:浏览和下载,浏览可以看做是传统意义上的“看”,“看”不属于使用作品不是侵权行为,但在网上只要浏览就会被网络用户的计算机暂时复制,在传统侵权法中,暂时复制也是侵权的一种,计算机自主的记录行为不是浏览者能左右的,且浏览者不存在故意和过失,若这样都要被归责,将使网络用户少用甚至不用网络,阻碍了网络的发展,所以,一般情况下该对网络用户适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

特殊情况下的严格责任,网络用户不仅仅会在主观上有过错时才会对其他人造成损害,在损害事实客观存在的情况下,网络用户也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例如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在网上执行职务(查询账户之类的)时,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侵害。

(三)网络产品生产经营者

网络产品是指网络计算机、网络软件和其他网络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该适用严格责任归责,理由如下:第一,网络产品是实现联网的必备物品,全球联网的用户都将使用这些产品,若网络产品有缺陷或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受害人的范围将扩大至全球,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第二,消费者本来就处于弱势,在网络产品的消费者中他们的弱势更加明显,只能在现有的产品内选择,而对消费者的倾斜保护是各国普遍认可的。

(四)网络信息提供者

网络信息提供者在本文中是指网络服务提供商中专门提供网络内容服务的,设立网站或者创建网页是他们提供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网络信息提供者侵权按不同的情形分别适用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第一,适用无过错责任,网络信息提供者没有经过版权人的许可直接在网络上实施传播作品和规避技术等侵权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被侵权人难以找到网络信息提供者侵犯其版权的证据,若是用过错责任归责将使被侵权人难以维权,导致网络信息提供者更加嚣张的侵犯网络用户的版权。第二,对除侵害版权之外的其他侵权行为,被侵害人在这些侵权行为中能比较容易的找到侵权的证据,所以归责原则应当适用过错责任。

三、我国网络侵权责任制度完善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侵权责任制度

从立法方面来说,在我国直到现在仍然是用行政规章、司法解释等层面的规定来作为解决网络上发生的侵权行为的主要方法,虽然《侵权责任法》和《规定》对网络侵权又增加了一些规定,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还是不完整和滞后的。网络发展的越来越快,现在急需的是一部完整规制网络侵权的法律。

从道德和公民维权意识来说,网络上的公民道德缺失也是导致网络侵权频发的原因,这就要求加强网络道德的建设,传播有正面影响的思想,加强对人们的教育,提高公民维权的意识也能抑制网络侵权的发生。

(二)明确网络侵权的责任主体和归责原则

我国在不同的法律规定中对网络主体的概念规定的不一致,在不同的法律中同一个概念指代的对象不一样。这要求国家需要先统一概念才能更好的对不同的主体规定不同的归责原则,才不会引起阅读者的误解。通过对不同国家网络侵权归责原则和不同主体承担的责任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在普通情况下网络侵权的归责原则应该采用过错责任,在特殊情况下应适用严格责任。

(三)推行网络实名制

网络实名制是为了更好的管理网络环境和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我国已经在微博领域采取了实名制,但这还不够,网络侵权不仅发生在微博传播中,而且大多数人对于实名制其实是有抵触的,这就需要对民众正确的引导和向民众宣传。网络实名制的推行面临的最大危机就是网络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所以在推行网络实名制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对民众个人信息的保护,可以从提高科技手段和加强立法来实现。

通过对网络侵权的主体和归责原则的研究使我们对网络侵权的了解更加深刻,同时有助于网络侵权立法的完善。

参考文献

[1]丛立先.大数据软件服务的版权侵权责任析论[J].中国版权,2014,(6):38.

上一篇:教师成长下的教育管理下一篇:生活的个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