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信息

2024-11-13

网络舆情信息(共12篇)

网络舆情信息 篇1

前言

在互联网的普及与高速发展的当今, 网络舆情对高校中的青年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因此针对当代大学生分析的他们网络舆情的现状, 发现网络舆情的问题, 并提出应对和解决的策略, 势必对当代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

1. 网络舆情内容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高速发展, 高校校园内的网络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网络上传播的内容也具有时效性, 社会上的一些焦点问题、具有偶发性的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事件以及具有失实的、带有反动性的或者煽动性的舆论等, 特别容易形成高校校园内的网络舆情。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表现的主要方面有:为了大家共同喜欢的热点话题而彼此进行交流, 释放和环节心情, 形成比较稳定的话题和讨论氛围, 受学生们欢迎, 而比较乐意参与其中;还有一些是学生遇到了困难, 在网络上互相交流而产生的互动, 一般不会产生矛盾;还有一些是对社会问题、学校工作等有一些情绪化的看法, 这类舆情需要关注与引导;另外一些严重的是情绪失控, 对一些问题恶意攻击、谩骂、诽谤, 这类学生不能代表主题, 不容易引起共鸣, 但是个别的短时间内会博人眼球引起关注, 需要学校关注和治理。

2. 参与学生的特点

少部分的学生是校园网络舆情的制造主体, 但是大部分的学生是参与者, 或者说参与者较多, 制造者较少。目前, 流行的网络平台以地区性的论坛、QQ群、微博、微信、留言板、校内论坛等为主。在这些网络平台同时涌现了一些领袖, 他们的级别较高, 经常发表信息, 把网络平台作为了舆论交流和传播的场所, 当一些热点问题出现在网络平台上后, 会吸引大量同学的关注, 即使一些同学不参加发言与回复, 但舆论的人气也在不停的上升, 很快成为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3. 当代大学校园内舆情的影响范围和传播速度特点

由于高校网络舆情平台的多样性, 可以在地区性的论坛、QQ群、微博、微信、留言板、校内论坛多种平台上传播, 因而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很多, 了解信息的速度会很快。同学们的兴趣点也也很大的相似性, 例如在论坛上发表一篇言论, 如果发表的时间合适, 标题和内容吸引人, 回帖数了集中, 段时间内帖子就会顶到论坛顶部, 引起众多同学的关注, 所以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舆情的形成具有速度快和影响面大的特点。

二、针对当代大学生网络信息管理的对策

1. 注重德育教育来引导学生, 在精神层面上培养学生

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培训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 进行中华传统的美德教育, 努力营造主流舆论, 培养正能量。对网上的不良的负面的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消息, 要旗帜鲜明的批评, 净化网络舆论环境。

2. 结合网络环境的特点, 使用创新教育的手段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下, 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言论, 就要结合网络环境的特点。利用好地区性的论坛、QQ群、微博、微信、留言板、校内论坛的宣传作用, 占领舆论的桥头堡。例如主动在论坛上发表和同学密切相关的话题, 解决同学们生活中的困难, 引导同学们正确的网络评论习惯。利用QQ群建立即时互动的网络讨论平台, 给大家提供轻松的讨论氛围。利用校园网VOD进行视频播放, 引导同学们观看有意义的影片资料。利用校园网FTP发一些学习和生活相关的电子资料, 鼓励同学们去学习和交流, 引导同学们正确的上网习惯。即使更新校园网信息, 宣传好人好事, 发布求职信息等和同学们密切相关的公告。

3. 加强网络舆情管理队伍的建设, 提高针对网络舆情的管理水平

建立过硬的网络管理队伍, 队伍中人员应该是多方面的, 有校级领导、院系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老师、网络中心老师、骨干学生干部等。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和领导应当熟悉网络环境, 拥有各种网络平台的帐号并能熟练使用, 能和同学们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能了解学生的动态和喜好, 同时能熟练的使用各种网络平台软件, 能更新和发布网络上的各种消息。负责网络技术硬件维护与软件分析的老师和工作人员, 在硬件上要充分使用好网络设备, 能控制好网络访问列表, 进行黑白访问名单的设置, 将不良信息利用技术手段过滤掉;在软件上的层面上对网络信息的进行监控, 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网络舆情的大数据分析, 建立即时的网络舆情应急处理的软件系统, 辅助领导和老师对网络舆情的动态进行分析和决策, 掌握第一手资料。

摘要:本文对高校学生舆情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针对高校网络舆情归纳出了一些网络信息管理的方法与策略。引导当代大学生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 屏蔽不良信息, 使高校网络舆情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

参考文献

[1]杜琳.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 2014.

[2]杨晓瑞.省级党报官方微博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 2014.

[3]孙赫.我国军事新闻报道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 2014.

[4]杨旭.媒介生态视阙下我国网络体育新闻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 2013.

[5]贺婧.网络民生新闻舆论引导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 2013.

[6]刘军宏.主流纸媒建构微博形象研究[D].渤海大学, 2013.

网络舆情信息 篇2

三、建立健全反腐倡廉舆情网络信息工作制度

(一)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密切与本级宣传、新闻、公安、工信等部门和重点新闻网站的联系,注重发挥联席会议制度的实效,建立高效畅通的协调机制,保证网上重大舆情事件及时处理。

(二)建立舆情研判、报送机制。要加强对全县各单位苗头性、倾向性网络涉腐舆情的跟踪,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分析判断,及时向上级和本级领导报送,为领导决策提供充分信息和依据来源。

(三)完善舆情处置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明确机关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保证舆情的及时处置。各地各部门遇有网络突发事件时,要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形成“上下联动”的舆情处置工作格局,努力消除不利影响。对未能及时发现或发现后未能及时有效处理的舆情,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及时督办。

(四)建立考核测评机制。我县建立反腐倡廉舆情网络信息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县委宣传部定期对舆情网络信息报送、采用、处置情况进行通报,同时将进行分值量化考核,按照信息、网评、制度、网宣、培训、总结、批示7项内容评选先进。每年对舆情网络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优秀信息员、优秀网评文章等进行表彰。对长期不报送信息或瞒报、漏报、迟报重要信息的单位,提出严肃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相关规定追究领导责任。

四、切实加强反腐倡廉舆情网络信息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反腐倡廉舆情网络信息工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反腐倡廉舆情网络信息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及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整合了职能,专人负责、专款支持,有力地促进了网络信息工作的开展。我县确定专人负责舆情网络工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配备电脑、打印机、传真和监控软件等必须的办公设备,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坚持一级抓一级的原则,加强业务培训,通过集中培训、挂职锻炼、组织考察等形式,着力提高反腐倡廉舆情信息员的理论运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反应迅速、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舆情网络工作队伍。

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监察队在工作中将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责,强化监督意识,采取:一是定期或不定期查看市政府门户网站群,了解有无针对国家、省、贵阳市和清镇市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提出整改建议,对造成重大影响的,根据有关规定进行问责。二是定期或不定期监测互联网上有无涉及举报反映我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政风行风、机关效能作风、侵害群众利益等方面的信息。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汇总、分析、筛选,及时责令相关单位限期进行调查处理,调查督促有关单位及时上网跟贴,公布调查处理结果,并向有关媒体反馈。三是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了解起因、经过、造成的影响和相关职能部门履职情况,形成网络突发事件调查评估报告,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报告,并进行警示宣传教育,举一反

网络舆情信息 篇3

关键词:社交网络;高校舆情;演变规律;舆情引导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手机微博、微信在高校大学生群体内广为流行。新的社交网络提供的便捷服务使得用户更具自主性、互动性,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媒体受众,而是积极地参与到网络中,成为信息的制作者、发布者、传播者和分享者。使用社交网络的大学生人数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调查目前超过80%的大学生拥有至少一个社交网络的账号,其中30%的学生每天至少花半小时用于该类网站,社交型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

网络舆情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近期的很多高校突发事件,是由网络上的讨论聚集成焦点而引发的,它不仅形成迅速,而且对校园的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研究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密切关注各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向,妥善引导舆情的发展,对于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交网络的新特点

社交网络,即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简称SNS),即社交网络服务,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伦于1967年创立的“六度空间理论”,也就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隔人数不会超过六个”。当今流行的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络服务的理论基础都是“六度空间理论”。社交网络起源于校园,有名的社交网站Facebook就诞生在高校。据统计,使用社交网络者年龄在35岁以下用户较多,其中大学生占绝大多数。现今流行的社交网络,多数是在原有网络服务基础上加上SNS功能,如腾讯,原本QQ使用广泛,朋友圈、微信随即在大学生群体中就有了相当广泛的普及率。近年来,社交网站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人际活动的重要场所,无论是现实人际关系的延伸还是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交网站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娱乐消遣的重要媒介平台。

社交网络是在传统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传统网络的一般特点,又具有其独特性:(1)真实性。与传统网站相比,社交网站一般要求实名制,利用真实身份与他人互动交流,好友通过熟人圈建立,好友的好友,熟人的熟人建立连带关系,是现实世界的延伸。人人网官方去年底公布有2.2亿用户,平均每个用户有大约190个好友,并且80%用户在人人网留下了真实资料,社交网站的核心资源是人际关系网。国内主要SNS网站用户填写的真实头像率、真实居住地率高达91.3%与94.2%,加之SNS网站的实名注册,可见SNS的社交关系是具有真实性的。(2)舆论空间的开放性。相比于校园中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存在着“把关人”,网络舆论空间没有围墙,没有“守门人”,网络舆论参与主体可以不分男女老幼,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自由出入,而且还表现在探讨主题的多样性、随机性与多变性等。信息会伴随着人际关系进行传播,研究人际关系实际上也在某个层面上研究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扩散过程。(3)即时互动性。信息传递及时且高度共享,网络舆论空间参与主体间的互动交流,不仅极大拓展了彼此的交往空间,而且有效推动了共同关注的事务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甚至能够促进有关决策的制定和改变。(4)形式多样化。用户可通过发布状态、日志、照片、视频等,将现实中的话题在网络上进行迁移并促成话题的快速传播,SNS为舆情的形成与发酵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环境,大学生更加青睐选择;相对于微博,SNS在同样具有碎片化的表述优势的同时,媒介展现更加多元丰富;相对于博客,其社交性更强、更新速率更快。

二、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形成与演变规律分析

1.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形成过程

舆情形成过程一般包括:时间的发生,刺激性信息传播,个人情绪态度和意见形成,网上互动讨论,公众舆情的形成和表达等过程。

SNS网站的存在基础是其用户之间互相交叉联系的各种关系,从一个用户出发,顺着这些关系节点深度爬行会获得海量的人际关系网。在对高校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六度空间”实际上低估了社交网络中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之近。我们对人人网内上海交通大学用户的好友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其中任何两个独立用户之间平均所间隔的人数为1.82,也就是1.8度。在社交网站上面发布的一条消息,可能会通过作者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不断扩散开来。舆论事件一旦形成社会热点,便会冲击各大社会网络,各类热门社交网站均可成为校园各类舆情内容的来源。

社会舆论热点通过社交网站走进了虚拟的大学校园网络,作为思维活跃、易于情绪化和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他们无疑是接受和传播网络舆情的主力军。由于社交网络的特性,舆情信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播,由点到点,再由点及面,速度成级数增长,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网络热议和扩散的过程,更是客观事实与网民认知胶着的传播过程。在社会舆情进入校园网络之初,校园网民群体会对信息有筛选的过程。一般来说,涉及校园的话题诸如高校政策、就业实习等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话题,或者国家、民族和政治相关的内容较容易吸引大学生的眼球。经过滤,保留下来的信息则会引发学生新一轮的讨论,由此推动社会热点向校园热点转化。一旦成为校园舆论热点,还可能体现出很强的延展性,带动相关话题的讨论。

社交网络人际关系强大复杂,影响面极大。加上学生在网上与网民进行交流,网下与现实社会中的朋友进行交流。网上的意见与网下的意见以及现实存在的客观事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新的情绪态度和意见。另外,社交网络的“即时互动”更增加了舆情信息的复杂性。

网络舆情最终形成为某种群体性的公众态度和公众意见,此时网络舆情不代表某个学生,而是一群学生或者是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态度。经过反复讨论,学生意见暂时统一为一个相对一致的公众意见,也有可能被部分“意见领袖”带领下或推动下集聚成网络舆情。

2.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演变规律

高校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就会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事件发展和时间推移,网民关注的焦点会随之变化,可能从这个问题的讨论转向事件相关的其他问题的讨论。挖掘讨论主题有利于分析事件发展态势,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具有重要作用。

社交网络下,网络舆情常常是由舆情中心以扇形向周围辐射,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的舆情环境。虽然学生群体是相对单纯的舆情群体,但学生的背后是与社会有着各种联系的各式家庭,而且大学生本身便是以后网络世界的主导者,是网络舆情事件的发起人也是推动者,以其为主体的舆情的形成及传播与其他的舆情群体相比较波及面更广,辐射力更强。所以高校网络舆情对社会网络舆情的影响不能忽视。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学生的意见和态度会因事情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特别是针对于一些因管理的疏忽而导致的一些行为,学生的态度会因学校对于这些事情的处理过程而不断发生变化。当然,有些时候大部分学生的参与可能并不一定与这个事情有直接关系,而是处于一种观望和起哄的状态,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学生可能就不会再关注这个问题而转向其他问题,还有的学生可能随着自己其他相关利益的变化而放弃继续关注这个舆情主题。由此可见,舆情的变化规律也同样是复杂多样的。

如复旦大学投毒案,2013年4月15日一条名为“复旦大学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入院”的报道受到媒体及网友的广泛关注,当天此话题就引发众多媒体和网络上热烈讨论,相关微博超过4000条,而复旦大学官方微博通报此事的微博成为15日、16日热度极高的热点微博,其中16日相关微博超过14.7万条。4月16日起就在网络上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舆情热点。在延续了一周左右的较高区间的舆论关注热潮之后,事件相关舆情热度逐步回落。案件发生后,有人马上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发生在清华大学的铊中毒案,又掀起了另一波舆论高潮。可见舆情的变化规律是复杂多变的。

3.网络同辈群体规律

社交网站上聚集了数量或多或少的爱好一致的同学,他们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表达各自的看法与意愿,在和同辈人的互动中尝试扮演社会角色,获得他人的点评,以满足交往、安全、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这就是网络同辈群体。

与传统社会化同辈群体相比,网络同辈群体爱好一致,地域不限,群体中的关系基本平等,是在自愿基础上形成的;同辈群体中有信息和情感的交流,群体成员之间的感情融洽;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提供了一定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根据网络同辈群体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将高校大学生划分为一个网络同辈群体进行研究。

4.高校网络舆情结束过程的规律

网络舆情,就像它的发生一样,也会有它的结束。网络舆情在结束的过程中一般会表现出以下一些规律:(1)网络舆情会随着事件的结束而结束。当事件得到学校主管部门的妥善处理后或者公众的视角从事件转向了主管部门,此时学生的舆情对象转移到针对主管部门管理行为的舆情。(2)舆情的方向和程度发生了变化,出现不利于学校稳定的舆情后,如果学校的处置行为得当,学生的舆情就可能由反对变为接受或认同。(3)新热点的出现导致舆情的结束,或者事件热度的降低,进而舆情自然走向结束。(4)舆情结束时,在人的记忆中会产生累积效应,前一时期舆情会影响到以后的事件。比如,学生因某一事件对学校的态度和意见而形成的舆情会因学校具体的妥善处理而消失,但是对学校在管理方面的一些态度意见会在他们的思想中留下影响,以后学校再发生什么样的事件,也会使他们立即联想到前一时期的事情,并可能渗透到这一时期的意见和态度之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科学地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地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方法,使之朝着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基于社交网络的演变规律进行高校舆情引导

1.建立“链式”管理体系,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交网络观。

整合资源,健全管理机构,是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基础。高校可考虑整合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保卫部、网络中心、后勤管理处等部门的舆情工作功能,建立学校官方统一的非正式舆情管理机构。

各院系建立舆情工作网络,确定专门人员承担网络舆情工作职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同学关系。通过介入社交网络,对学校日常网络舆情进行收集、分析和定期报送,深入学生,实时了解学生网络舆论热点。高校中的每位辅导员和班主任都应该能够熟练使用腾讯软件,并且应当和学生互相建立朋友关系,这样既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网络沟通,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由心理咨询教师、有威望的教师和优秀学生干部构成专兼职舆情引导队伍,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和接受能力,讲求引导艺术,研究宣传的方式、方法,做到合情合理,把引导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学校也可以组建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开设心理咨询室。要特别关注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通过鼓励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往,帮助他们客观评价自己,加深对人际交往的认识,纠正在交往过程中的行为偏差,指导大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人际交往方式方法。

团结大学生意见领袖及大学生同辈群体中的领军人。大学生意见领袖本身就代表学生的意见,他们在舆论表达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重点关注和培养一批大学生意见领袖,尝试由他们组建信息员队伍、网评员队伍等,可使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事半功倍。

在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学校的管理者结合传统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双重渠道,第一时间把事件的原因、结果以及处理方式通报给学生,扩大正能量的舆论传播力。

2.大力加强社交网络平台监督管理

为有效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高校应根据网络技术的特点,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投入保障,联合各部门,将各种优势力量集中起来,积极探索舆论网站建设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不断开拓网络舆论工作新局面。

加强网站的审查,全面掌握了各种网站的性质,运用智能型自动控制、过滤软件系统过滤屏幕上出现的敏感文字和不良网站,这种强制性的控制方法能够极为有效地杜绝不合法或不健康的言论。

加强网络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网络监控技术体系。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网络电子数据勘察取证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的积极作用,形成严密、高效的网络舆情监控、IP地址定位、网络报警等多种功能,全面加强校园互联网上各种不稳定因素的搜索、监控和处理。

采取上网人员实名登记、在校学生虚拟身份管理、重点论坛管理等一系列制度,防范有害舆情的传播。对采集到的舆情信息按主题自动分类汇聚,识别负面报道和不良言论、热点和敏感话题,分析舆情信息的倾向性,跟踪舆情信息,分析舆情信息发展趋势,对各类主题、各种倾向性言论形成自动摘要,对负面报道和不良言论、热点和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自动报警,生成统计报告等。

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增强社交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运用科学方法预测和分析信息,准确预测,确定危机预测结果,提前介入,提前处理敏感信息、有害信息,及时化解舆情危机,加强监督和疏导工作。

四、总结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交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与交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平台。我们只有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社交网络的特征和功能,分析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平台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才能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积极作用,进而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和载体。

参考文献:

[1]刘天韵,孟庆红.浅谈社交网络下的教育教学活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5(15):137-138.

[2]齐勇.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8):165-166.

[3]姚敏.浅谈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应对[J].现代阅读,2011(4):5-6.

[4]姜开达,孙强.高校大学生社交网络服务使用分析[EB/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sns_12216/20130226/

t20130226_907741.shtml.

网络舆情信息采集及预警方法研究 篇4

一、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即网络舆论情报信息, 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对某一“热点”、“焦点”问题所表现出的带有倾向性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所形成的情报信息集合[1] 。是公众借助于互联网虚拟空间对社会现象、政府决策、公共事务自由发表言论、观点、评论和主张的结果, 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民情民意, 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窗口和平台。形成网络舆情的公众意见或言论必须有量的积累和广泛的传播, 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和一定的影响力, 因此, 网络舆情的出现对社会稳定、舆论导向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网络舆情特点

舆情的本质是民众的社会态度, 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和实现。网络舆情借助于互联网载体, 通过新闻跟帖、网络论坛 (BBS) 、聊天室 (Chat Room) 、博客 (Blog) 、微博、QQ和MSN即时通讯等形式形成和实现。由于互联网的高效性、共享性、资源丰富等特点决定了网络舆情与传统舆情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

(1) 隐匿性和自由性

互联网是一个高度自由的虚拟空间。在互联网上, 你可以隐匿所有的真实信息, 网民可以对各种公共事物自由地发表意见、观点和看法, 可以自由地评论社会现象、政府行为、公共决策, 这种隐匿性和自由性若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或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 有意掩盖真相或进行肆意歪曲, 就会使一些网络舆情偏离真相, 成为误导公众的不良舆情。

(2) 多元性和非理性

伴随着网络舆情的自由性, 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舆情的多元性。多元性是指对同一个问题, 由于公众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的不同而持有的不同看法和态度。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网络信息载体的无形性, 使得人们在网络空间可以以任意虚拟身份处在没有约束的状态下, 从而失去责任感、正义感、控制力和判断力, 容易形成极端的偏激态度, 无所顾忌的宣泄情绪, 不负责任的发布言论, 形成盲目的从众心理, 从而形成复杂的受众, 使网络舆情呈现复杂性。

(3) 及时性和快捷性

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界限和人际限制, 大量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信息可以实时地在网上产生和快速传播。这种及时性、快捷性特征, 加上网民情绪化的意见, 就可能使舆情在网络中迅速蔓延, 导致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4) 互动性和群体性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通道一般是单向的, 没有受众信息的反馈和互动。互联网媒体则是一种交互式的互动信息传播通道, 为网络舆情的信息传播提供了互动途径和手段, 使得每一条网络舆情信息都可能迅速蔓延, 并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共鸣, 出现“一呼百应”的群体性情形, 舆情一旦发生, 就会呈现群体性和规模性的态势。

(5) 虚拟性和广泛性

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广泛性造就了网络舆情的虚拟性和广泛性。由于连入互联网的各种网络信息没有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 使得一些粗制滥造的网站随意连入, 淫秽信息、虚假信息、恶搞信息泛滥和病毒污染, 造成网络舆情污染日趋严重。

2.网络舆情受众

网络舆情的受众数量、受众结构、受众心理况和受众倾向性会直接影响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

(1) 受众数量。

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和受众数量成正比, 受众数量越多, 网络舆情影响力越大。因此, 受众数量是评估网络舆情预警等级的重要指标。受众数量可以通过点击率确定, 但是, 由于人们可以通过聊天室参与网络舆情, 使得通过点击率确定受众数量的方法具有局限性和不准确性。实践中, 一般通过点击率加上抽样调查确定受众数量。

(2) 受众结构。

受众结构会直接影响舆情的发展和变化。受众结构包括受众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专业或职业结构、文化程度或学历结构等, 面对同样的舆情, 不同背景的受众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3) 受众心理状况。

一个人的心理状况影响其对事务的反应和客观判断, 良好的受众心理状况是网络舆情冲击力的缓冲剂, 是决定舆情正确发展的基础。一个心理健康的受众, 对于各种社会现象或突发事件有较强的承受力和正确的判断力, 也有客观的评价和理性的认识。

(4) 受众倾向性。

受众倾向性代表着舆情发展态势, 可以有效监测和预警网络舆情。可以通过统计或观察受众对某主题或热点的发帖回帖、评论评价和表态选项, 确定受众的态度, 如强烈支持、支持、中立、反对、强烈反对还是无所谓, 据此评估受众倾向性。

3.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

网络舆情会对社会影响很大, 积极的网络舆情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消极的网络舆情阻碍社会发展, 甚至会造成社会动荡。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有以下几点:

第一, 增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网络舆情代表了网络公众意见, 对于政府决策、公共事务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并为政府与公众沟通架起一座桥梁。网络舆情是公民情绪、认知、行为的综合反映, 政府在决策及政策制定时, 应尊重网络舆情, 体察民意, 顺应民情, 充分考虑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二, 促进社会关系的调节。网络舆情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剂, 正确的网络舆情导向, 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公众与政府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可以引导人们和谐共处, 互惠互利, 诚挚互信;可以督促政府体察民意, 顺应民情, 加速社会的民主化进程。错误的网络舆情导向, 就会使网络舆情调控失当, 成为社会动荡的导火线。

第三, 提高公民监督权的行使。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管理者的身份, 需要公众的监督。通过网络舆情, 公众表达对政府决策、公共事务、社会问题的看法, 发表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评价, 从而有效行使监督权, 尤其在重大决策或者社会问题上, 网络舆情能够监督政府更好地为公众利益服务。

网络舆情的消极作用有以下几点:

第一, 易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网民通过论坛、贴吧、博客和聊天室等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网络的隐匿性, 加上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不健全,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对公民的价值取向进行误导[2] 。如果公民缺乏自律和理性认识, 很容易在网络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如“人肉搜索”, 揭露个人隐私、造谣、谩骂等, 不仅对当事人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而且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障碍。

第二, 易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在互联网这样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 网络舆情的传播会掺杂传闻、谎言、诽谤、误解等虚假或夸大的不良信息, 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欺诈、宣传色情、推崇暴力, 对公众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会产生负面影响, 尤其是出现公共危机时, 一些社会不满情绪被大肆渲染, 又加上极端思想或行为推波助澜, 会导致民族问题、社会问题、国际问题等凸显, 并转化成为强大的社会舆论, 形成舆情危机, 处理不当, 会使社会矛盾激化, 影响社会进步和稳定。

第三, 易干扰政府的正确决策。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情民意, 政府通过网络舆情了解民情民意, 可以为决策提供依据, 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但是不良的网络舆情可能导致错误的舆论导向, 给政府决策带来干扰和阻碍, 一些偏激和错误观点通过网络带来大范围的网民响应, 政府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时, 很难判断多少人受到舆情误导, 严重影响政府的判断力, 甚至会影响司法公正。

二、网络舆情的采集

由于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的两面性, 因此, 做好网络舆情的采集工作, 及时发现、筛选不良舆情, 引导其朝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至关重要。网络舆情采集是整个舆情处理、分析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一般分为网络信息采集、信息结构化处理、信息挖掘、网络舆情筛选、舆情警级判定、网络舆情预警六个阶段。

(1) 网络信息收集

网络舆情采集的核心在于网络信息收集, 即快速准确收集原始舆情信息。在互联网中, 由于信息量庞大, 存在形式多样复杂, 仅仅采用人工收集显然难以实现, 还必须利用信息技术, 以自动收集为主, 辅助人工收集。网络信息收集分为一般收集和重点收集两种, 一般收集不设主题, 范围广泛, 涵盖面广, 对互联网信息进行广泛收集, 常用于网络舆情监控中。由于一般收集所涉及信息量非常大, 只能采用专用软件自动进行;重点收集是针对反映舆情的网页、网站、博客或针对某个热点进行的信息收集, 可以并用自动收集和人工收集两种方式。

(2) 信息结构化处理

由于网络信息多数是非结构化的, 使得基于数据库查询和统计的舆情分析难以实现, 因此, 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结构化预处理, 经过信息结构化处理后, 数据有确定的定义, 有结构化的形式, 可以存储在数据库备舆情分析使用。

(3) 信息挖掘

信息挖掘就是利用统计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分类和序列模式等技术, 在大量的舆情信息中发现隐含在其中的热点舆情或者网民感兴趣的舆情的过程。通过信息挖掘可以及时发现即将发生或潜在要发生的舆情和舆情模式。

(4) 网络舆情筛选

网络舆情筛选就是根据舆情对社会稳定造成的不同影响有选择地对待网络舆情。一些舆情存在潜在的破坏性, 一旦发生会对社会稳定产生较大破坏, 需要重点关注和控制;一些舆情虽然不涉及敏感话题, 但是由于受关注度高, 易误导或失控, 以致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有的舆情与社会稳定无关, 仅仅是民众的情绪反应。因此, 应对不同种类的舆情进行分类分析和合理筛选, 以便正确处理。

(5) 舆情警级判定

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 可以将网络舆情预警等级划分为蓝色级 (IV级) 、黄色级 (Ⅲ级) 、橙色级 (Ⅱ级) 、红色级 (I级) 四级。[3] 这4个等级是根据舆情传播速度、网民关注度、影响面以及转化为行为舆情的可能性等指标来判定。

蓝色级 (IV级) 表示该舆情传播慢, 网民关注度低, 影响面小, 不能转化为行为舆论;

黄色级 (Ⅲ级) 表示该舆情传播较快, 网民关注度较高, 影响面较小, 不能转化为行为舆论;

橙色级 (Ⅱ级) 表示该舆情传播快, 网民关注度高, 已引起国外媒体关注, 影响面急剧扩大, 有可能转化为行为舆论;

红色级 (I级) 表示该舆情传播非常快, 网民关注度极高, 国外媒体高度关注, 影响面扩大到整个社会, 即将转化为行为舆论。

(6) 网络舆情预警

根据舆情预警指标判断预警等级, 适时启动预警方案, 及时发现危机苗头, 判断危机走向和规模, 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做好应对准备, 引导和控制网络舆情的发展。

三、网络舆情的预警方法

预警就是在危险发生之前, 根据出现的前兆, 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 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 从而最大程度减低危害造成损失的行为。网络舆情预警就是通过对网络舆情出现、发展和消亡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度量, 通过综合分析, 对网络舆情做出预警等级预报的活动。网络舆情的预警是网络舆情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做好网络舆情的预警工作, 能够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不良舆情的产生。

1.网络舆情预警的可行性分析

网络舆情预警的实现具有可行性。一方面网络舆情的预测不是一种抽象的可能性, 而是现实的可能性, 这种现实可能性并不是凭空想象, 是基于对网络舆情信息分析和其他因素经过判断而得出的结论。虽然网络舆情的随机性使其难以准确预测, 但是, 难以预测并不等于不能预测。舆情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有其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只要对其予以客观的考察, 认真地分析, 对于舆情导向的有无、好坏、大小是可以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价和预测的。另一方面, 随着统计理论的完善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搜索引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不断应用, 实现网络舆情的预测就有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同时也使舆情分析预警的实现具有了可能[4] 。

2.网络舆情预警的方法

目前我国网络舆情预警的常用方法有基于情感倾向性分析和基于指标分析两种。

(1) 基于情感倾向分析的预警

情感倾向性分析技术就是从每天海量的网络言论中敏锐地发现潜在危机的苗头, 通常用来测量网络舆情危机预警能力的高低。

情感倾向性分析也被称为情感分析、情感分类、观点挖掘、文本意见挖掘等, 该方法涉及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数据挖掘等研究领域。其情感倾向包括赞同、反对和中立三种态度及对某一对象态度的强度, 还包括对该对象的具体看法和态度等[5] 。

该方法从大量的互联网信息中采集与网络舆情紧密相观的信息, 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情感倾向性分析, 从中获取舆情受众的观点, 据此对网络舆情进行预警。该方法包括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对网络舆情原始信息进行预处理, 形成数据挖掘素材;其次,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这些素材进行倾向性分析, 给出网民观点是正向还是负向的结论;最后, 根据网民正向观点和负向观点的持有率, 判定网络舆情事件的预警级别, 确定是否发出预警信号。

(2) 基于指标特征分析的预警

网络舆情预警可以通过设立指标体系, 通过监控指标特征确定网络舆情的预警级别。基于指标特征分析的预警方法首先应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 其次收集网络舆情信息, 并进行有效过滤和挖掘, 从中提取网络舆情预警指标特征, 最后根据指标特征检测、评价网络舆情, 给出网络舆情预警级别或等级。

通过对网络舆情信息采集及预警, 能有效监控网络舆情发展, 能及时预警社会危机事件, 能预先采取措施, 将其危害降低到最小, 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梁保国.网络舆情的检测、疏导及预警[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 5 (29) :21-24.

[2]李菲.和谐社会构建与网络舆情引导[J].理论导刊, 2009, (7) :28-31.

[3]吴绍忠, 李淑华.互联网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14 (3) :29-31.

[4]吴兴业, 班成英.互联网舆情分析预警初探[J].信息网络安全, 2008, (6) :12-18.

网络舆情信息 篇5

2012年,“大数据”(big data)成为企业管理界的热门词汇。《纽约时报》称,“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非基于经验和直觉。很多学者和企业家也似乎达成共识:未来,数据将会像土地、石油和资本一样,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根本性资源。由此可见,“大数据战略”在未来企业竞争中占据着核心作用,而作为企业“大数据战略”建设中信息采集的主要部分:网络信息数据采集,则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大数据”时代特征是三“大”。第一,管理难度大。海量数据的收集、保存、维护、共享及研究等任务,都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第二,研究价值大。海量的精准数据,辅以信息技术,使对忠实记录现实生产生活的数据进行系统研究以探求背后规律成为可能。第三,对社会影响大。对海量数据的研究,能够从纷繁复杂的元数据中提取信息,进而提炼出有规律的知识,将这些知识普遍应用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极大地激发社会生产力,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我国企业发展情况符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第一,企业数据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从前。据计世资讯统计,近三四年,中国500强企业的数据总量每半年翻一番,这是以前数十年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绝无仅有的。第二,数据多样化,特别是非结构化数据爆炸式增长。过去三年,非结构化数据复合年增长率超过90%,驱动力主要来自互联网、移动应用、微博、社区网络等新应用,以及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等信息化建设。第三,快速化需求。企业更加需要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而且信息技术已经使得全球市场无边界化、无国界化。企业要想在这样的市场中立足,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快速从海量信息中获得对自身最有价值的信息。第四,数据价值最大化。如何让这些有用的信息给企业或个人带来价值,为企业发展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或者利润增长点,这是“大数据”时代对于数据的核心要求。如互联网行业利用大数据分析网民上网习惯,及时推送各种个性化信息;公共服务行业通过分析视频、音频等信息,进行舆情监测,保障社会安全等。

信息获取与管理成为“大数据战略”建设软肋

“大数据”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带来新一轮信息化革命。众多专家学者预测,“大数据”时代,即将带来新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在“大数据战略”构建过程中,如何掌握海量有效数据的企业,如何提升强大数据分析能力成为这一战略建构的关键点。

目前涉及掘金大数据的企业,多是在数据利用上单打独斗,而大数据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应该是海量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数据资源库的出现,以及围绕数据资源库形成的,贯穿于收集、整理、分析、应用整个流程的产业链条。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掘金大数据的首要一点,还是谁拥有更多、更有价值的数据。当前,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信息化企业都是海量数据的制造者。有数据显示,脸谱公司手中掌握着8.5亿用户,淘宝注册用户超过3.7亿,腾讯的微信用户突破3亿,微博注册用户达5.03亿,这些庞大用户群所提供的数据,正在等待时机释放出巨大商业能量。但是,面对如何更新频繁的海量信息,企业将如何有效、准确和完整的对自身需要的数据进行采集、抓取则是令大多数企业“大数据战略”建设最为头疼的事情。

瑞频人民舆情网络网络信息中心系统打造信息数据集散中心

基于大数据时代,面对海量网络信息数据,企业传统信息采集无法满足“大数据战略”对信息数据需求的背景,公司基于自身强大的信息采集系统研发了网络信息中心系统,帮助企业打造“大数据战略”的信息数据集散中心。

瑞频人民舆情网络网络信息中心系统主要目的是 为大公司大集团的市场部门与公关部门提供一个收集外部信息的平台,包括与本公司相关的信息,与竞争对手相关的信息,行业信息,价格信息,与合作伙伴相关的信息,用户网上反馈的各种信息,科研技术信息等,解决企业信息数据获取面窄、获取量小、获取不准确等问题。同时,该系统 可以做到多人在一个平台上可以快速浏览当日或过去的所有相关信息,实现信息的整合与内部共享,保证决策的协调性。该系统在发挥信息数据集散中心作用的同时,并具有预警功能,可以在某方面的信息一旦出现时迅速通知相关人员。

网络舆情的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网络舆情;对策;政府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103-02

最近几年来,以微博为主要传播平台的网络舆情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在传统的主流媒体之外,网络媒体凭借其传播速度快、受众广、参与性强等特点蓬勃发展,如今,网络媒体已经成为足以和传统媒体相抗衡的强势主流媒体。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民众愿意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来,发表意见,对政府提出批评和要求,行驶自己的权利。接踵而来的网络舆情危机对政府应对和处置公共危机的能力形成全新的考验。当前的传播环境已经不再是控制传播渠道就控制舆论的时代,政府必须改变观念,面对现实,正确面对网络舆情,引导舆论走向,积极处置和化解网路舆情危机。

一、加强信息公开,推进透明政府建设

政府信息是指政府部门为履行职责而产生、获取、利用、传播、保存和负责处置的信息,它是人们全面考察、评价社会情况,从事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国家资源。

信息公开是保障民众权利、监督政府工作、预防和制止腐败、建设廉洁政府的基础,是政府必须承担的义务。网络媒体的发展和传播的全球化也使信息公开变得更加必要和迫切。无数事实表明,信息控制已经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任何以“维护社会稳定”之名的信息遮蔽和垄断到最后都会适得其反,令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流失。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及时公开发布信息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汶川地震时的信息公开赢得了国际和国内舆论的高度评价,从而能够获得广泛的支持来度过难关。但不可否认,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缺乏信息社会的常识,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仍然控制信息,从而失去了发言的最佳时机。当流言泛滥时再去辟谣,真相往往已经追不上流言传播的速度。民众的信任是政府最宝贵的执政资源,做好常态和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公开,修复受损的政府公信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参与舆论竞争,正确引导舆论方向

网络媒体不仅是社情民意表达的平台,更应该成为沟通政府和公众的一种渠道。舆情危机发生后,政府作为“当家人”,有责任承担起主导者的责任,在危机事件中的当事人、关联者和社会公众之间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关乎政府职能的事件应由政府出面回应,政府不是主要责任人的问题由政府协调处理。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其舆论导向往往具有非理性和主观性等特点。网民中隐藏着“仇官”、“仇富”、“叛逆”等心理特征。舆情事件的发生会转变成这些隐性危险爆发的导火线,将会给社会带来恐慌。如果政府不能和网民平心静气地沟通,政府可能又会因为资源不足或能力有限不能拿出正确的应对方案,则有可能会造成民众与政府的隔阂和对立,甚至将网络舆情危机推向风口浪尖。另外,政府与网民之间如果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网络中一旦曝出公共危机事件,政府只能出来“澄清”、“辟谣”、“解释”,疲于应对,非常被动。

在网络舆情的交流和传播过程中,群体心理的存在使网民个体的舆情表达受到群体偏好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甚至扭曲。一旦网络舆情出现偏激,被煽动起来的情绪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对这一危险性认识不足,政府相关部门一味谋求删掉网络中流传的信息以堵塞言论,这种做法无异于掩耳盗铃。另外,处置危机事件是对政府管理能力的考验。换而言之,危机的出现是对政府能力的挑战,假使不能合理预测和有效引导危机,并制定化解危机的方案,就必然导致危机升级,酿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为此,政府应对危机时应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电视、报纸、广播等)较为权威、可信的优势,结合网络媒体发挥引导作用,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及时公开信息,与网络“意见领袖”积极沟通,将舆情向正确、积极的方向引导,降低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

三、完善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

政府不能只考虑到危机发生后的处理办法和管理措施,更应该思考危机是如何发生的,怎样做才是降低危机发生概率的釜底抽薪之道,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危机预警机制才能有效地将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包括监测、预警、应对三个工作环节,在实际运作中既有先后顺序,也有交叉混合,每个环节在逐步向后推进的过程中不断融合、互动。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的监测是常规工作和基础工作,耗费精力最多;预警环节位居其次,当监测发现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舆情时就开始进入预警阶段;就发生概率而言,应对环节发生几率最小,只有当现实的危机发生后才开始进入应对程序,但危机应对重要性并非由此而小觑。

第一,制定详细而周密的网络舆情危机阶梯预案。详细而周密的预案保证了在危机发生时有条不紊,获得最大程度的主动权。可以借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危机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每一等级都由不同级别、不同范围的力量参与到危机应对中,根据危机的等级调动与之对应的资源和力量化解危机。

第二,尽快实现网络立法。网络立法是净化网络空间和减少网络情绪性负面舆论的有效保障。

四、设立应对危机的专门机构

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常常会出现一时间舆论喧哗、群情激愤的局面。此时,政府应及时处理事件并化解危机,维护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网络舆情危机中,政府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角色是管理者。如何加强网络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机制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公共管理危机处理机制依处然于起步阶段,缺乏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机制,在危机处置中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各部门各自为战,无法做到“一个声音”说话。面对网络舆论的质疑,涉及部门相互推诿、扯皮,其结果不是无人发声就是发布消息滞后,经常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导致形势恶化,甚至由于处置不当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也屡见不鲜。针对网络舆情问题,可以建立由宣传部门直接领导,各部门参加的舆情监管机构,在平时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测工作,遇上突发事件时,可兼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如此,政府在处理网络舆情危机的同时,能够加强应对危机能力的锻炼,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运行机制,为公共治理走向“善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滨.“微博问政”与舆情应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倪智坚.浅析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3)

[3]胡俊生,骆海明.政府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对策研究——基于“微笑表哥”的个案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4]刘萍萍,汪祖柱.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管理的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2(3)

[5]李凌凌.微博时代:舆情挑战与政府应对[J].中州学刊,2012.5。

网络舆情信息 篇7

一、如何正确认识网络舆情

如果我们翻阅《辞源》, 舆情在里面的解释是“民众的意思”。近年来, 舆情也逐渐成为民众和很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不同领域的学者也开始尝试着从不同的领域和思维层次上对“舆情”这一概念进行诠释。

舆情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和集合, 网络舆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网民对现实热点事件和社会的态度。舆情通过网络这一快捷并且跨越了时间空间限制的方式, 能够将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进行汇集, 然后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传递给广大网民。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主要是基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变革。近年, 新媒体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 传播信息的方式从数字电视发展到数字电影和手机短信等不同的方式。在我们熟悉的四大传统媒体之后, 新媒体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第五媒体”。在这一平台中可以汇聚更多的信息, 具有时效性, 能够将不同人群的观念汇聚在同一个平台。

二、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

互联网进入我国的20多年来, 我国的网民数量呈曲线上升。据统计, 现阶段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6亿, 上网的方式也趋于多元化, 不仅可以在电脑上浏览网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 以及无线网络的大规模覆盖, 也在不断地加速了网络的发展和运营。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中, 互联网虽然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保证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语权, 但是话语权的滥用、各种诈骗信息和泄露隐私的行为层出不穷。

三、新媒体的发展对于网络模式发展的影响

在现阶段中, 最大的转变就是信息的传递方式的变化。网络信息的传播主体已经从新闻从业者, 网站管理者等转变成了网民等。每一个网民都有了自己“发声”的权利, 言论的自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近年来, 各种论坛的不断涌现。在整体的思维和态度导向上, 各论坛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一个现实的基本的新闻事件在经过了多次的传播之后也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加工, 使得信息的本身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更多的, 对于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 网民们已经可以作为信息的直接来源, 进行信息的爆料。而且可以表明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与此同时, 在网络上的人群不同, 也就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在“自媒体”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 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单独的“个人媒体”, 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

出现了相应的固定网民。在信息快速发展的同时, 对于社会的影响也逐渐变得深刻, 领域变得广泛的同时, 人们的兴趣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很多影响力颇高的商业门户网站出现了稳定的点击量, 在网页上浏览到的信息也就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并且这种交流也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生活中, 交流的范围从微博、微信等到开心网、天涯等社交网站。首先在这里, 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论束缚, 人们可以更加直接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而且在这些社交网站上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自己的观点很可能引起一群人们的共鸣。在这些网站上发表一些信息, 有固定的浏览量和阅读量。如今, 很多网站上都具有转发、分享的功能, 这样能够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 并且形成一定的阅读和传播模式, 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网络舆情。此外,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在网络舆情的传播中, 网络舆情的传递者和观众会出现在不同的网络平台和范围内, 往往这些人具有相同的兴趣或者具有某种共同点, 抓住了这种共同点或者相同的关注点, 就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形成固定的网民, 在网络舆情的整体生成和传播过程中同时形成。

(一) 传播渠道和方式的多元化

互联网初期的阶段, 网络传播媒体较为局限, 而且传播的方式也仅是从“网站——网民”的定向传播。传播方式单一, 并且信息传播到网民之后就会终止, 在传播的速度上也就有了很大的局限。但是近些年来, 网络传播的新兴媒介层出不穷。比如在微博中, 可以自主地发一些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并且能够通过某些方式将某些特定用户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推广, 在全民娱乐的同时, 使信息变得多元化, 也使得网民完成了从信息的接受者到生产者的转变。更多的是, 手机软件的多样化, 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 提高了其实效性, 随时随地影响社会舆情。

以往, 网民发布的信息只有熟人才能看见, 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如今, 自媒体逐渐被大家认可, 各种设备和软件的出现、各种教程的出现, 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网络舆情。比如在网络社交媒体出现后, 每个人都可以发布自己拍摄的视频, 发视频的权利不再局限于那些具有一定资源和经济实力的大媒体, 传统的信息传播流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迭代更新的速度更快, 每个人都能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放到传播平台上, 降低了信息发送的“门槛”。

(二) 信息量最大化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平台, 结合操作便捷、功能多样的现代化没备, 新媒体目前已经成为知识和信息的汇集区。网民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身份和地位的限制, 所以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人都成了信息源。这种情况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那就是“只有你想不到的, 没有网络不知道的”。当然, 国家机密例外。广大网民以新媒体为中介, 快速交流、互通有无、发表评论、指点时事, 形成了一个自主的舆情系统。在海量的信息中, 有的是积极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稳定的内容, 有的是虚假的, 甚至恶意中伤、断章取义的内容。这给我国舆情工作带来了巨大的甄别困难。

(三) 极大地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长期以来, 受传统传播媒介性质的限制, 相关新闻机构虽然已经尽量快速地传播新闻信息, 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新媒体的出现, 使得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成为新闻信息传播者的条件。当突发事件发生时, 信息传播不再需要专门的新闻工作者携带摄像机, 专程耗时耗力的到现场采访。现场的网民, 早已经利用自己的手机对事发现场进行了实况转播。由于信息传播形式不再受到专门格式的限制, 一张图片、一段视频、一截录音均可作为信息传播的内容。信息新闻的传播门槛被极大的降低, 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四、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舆情工作机制的方法

面对网络舆情的快速发展, 目前政府传统的舆情工作机制已经相当落后。政府在现行背景下只是被动地开展舆情工作, 政府对媒介的绝对控制已经成为历史。如今, 网络舆情倒逼着政府来适应网络舆情的需要, 政府必须从舆情的主导者转变为舆情的引导者。

(一) 建构调查、解决、阐释机制

长期以来, 政府只注重社会问题的解决环节, 忽视了对问题解决方式的阐释, 致使民众产生不满的情绪。新媒体给民众提供了传播的途径, 民众的声音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由于不良的情绪形成巨大影响会严重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进而影响政府执政基础, 所以, 政府需要倾听民众的声音, 及时的、有理有据的通过新媒体向民众阐释说明。此外, 政府要构建网络舆情的调查、解决、阐释机制。建立机制一方面可以打击网络恶意舆情制造者, 起到净化网络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及时根据舆情帮助民众解决难题, 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二) 建构以正能量宣传为主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一般情况下, 通过新媒体媒介传播, 并且形成强烈社会影响的社会事件, 大部分都是负面的。这种情况极其不利于良好安全的网络舆情氛围的形成。针对这种情况, 我国政府要设立相应宣传部门, 经常性、规律性地将社会中的正能量事件收集起来, 并且通过新媒体进行积极主动的宣传。这样, 一方面可以引导网络舆论向积极的、正面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新媒体弘扬社会正气, 使民众积极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中来, 增加民众的归属感。

五、结语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管理方式的变革。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 倒逼我国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新媒体环境下, 我国在舆情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也将逐渐向引导地位转变。以后我国将构建成以政府为引导, 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的新型网络舆情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网络舆情信息 篇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调研对象

本市4所规模相同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其中1所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3所为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系统直属医院。

1.2 调研方法

采用问卷 调查、专 家访谈、 文献回顾和 专题调研 方法。共 发放调查问卷550份,回收498份,回收率90.54%。被调查者的岗位、职称、政治面貌类别比例与目前医院各类人员比例基本一致(见表1、表2、表3)。走访了市教卫党委、申康党委、三级医院、本院相关同志和支部书记30余人,对目前群众诉求反映的渠道或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本文还通过对个案的分析研究,研究舆情监控和群众诉求掌握的关联性;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目前群众关注的热点与有效反馈的良性机制好的经验和成果。

2 结果与分析

2.1“社情民意”是目前群众舆情反映的重要窗口

本次问卷调查征询职工群众,当某个突发事件出现,或是对政府、上级发布政策有看法时,是否会向所在单位或社会渠道表达个人的意见和建议。统计显示,498位被调查者中有374位(75.10%)会向单位反映个人的意见,仅有47位(9.43%)认为不会,另有77位(15.47%)表示无所谓,见表4。由此可见,准确的收集舆情可以了解职工群众的个人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掌握“社情民意”。

2.2“社情民意”舆情反映的渠道呈多样化

498位问卷调查者选择显示,对某件事或某一情况有意见和想法时,有115位(23.09%)会在网络论坛上发帖或通过微博平台发布信息,有362位(72.69%)会向身边的同事倾诉或向部门领导反映,另有21位(4.22%)会采取其他方式,例如信访投诉或是通过媒体曝光,见表5。舆情的收集渠道广泛,渠道不同,收集的信息也不同,当前要更关注单位内部干部职工议论与反映的情况。

2.3 网上匿名播散非真实性舆情需要引起重视

问卷调查显示,当看到网上有匿名播散的舆情出现时,有70%(349位)的人表示会半信半疑,认为可能性是存在的,不会轻易否定;有5%(25位)的人认为不管匿名不匿名,不会空穴来风,网上发布的信息都是可信的;只有25%(124位)的人表示不可信。因此,当网络上有匿名不实信息散布时,75%的人会受到舆情的影响(见表6)。如果应对措施得当,受不良舆情影响的70%的人会消除疑惑。因此,进行及时有效的舆论引导,可以遏制虚假、不良舆情信息的传播。

2.4 有效化解不良信息舆论渠道必须畅通及时

对舆情化 解和有效 引导的个 别访谈和问卷调查均显示,发生某一重大事件或是敏感政策发布时,在网上出现不良或不实信息舆情时,有95%(473位)的人希望在24小时内了解真实情况,其中,有83%(392位)的人更希望在12小时内得到实情;会议传达的方式是大家普遍认为获取信息最可靠的沟通方式;85%(423位)的人认为获取信息最简便的方式为手机短信,其次为微博、微信等。因此,当有重大事件发生和涉及切身利益的政策发布时,公众期望在短时间内通过简便的方式了解真实、可靠的信息。在网上信息舆情一旦发生时,也可通过此类快速有效的沟通方式,畅通舆论引导渠道,适当应对和化解。

2.5 建立“主体多元化”信息舆情收集应对体系

在专家访谈中,大多数受访专家和人员谈到,各医疗机构的党政负责人是舆情化解和引导的主要责任人,但并非惟一主体。应该在建立舆情收集、反馈工作网络与分析、应对机制中,动员群众及相关部门的力量,发挥群众在舆情收集和引导中的作用,从而更能体现针对性。

3 讨论与体会

舆情收集 是指按照 既定的程 序和步骤,通过各种渠道,广泛获取、汇集舆情 的过程 , 它是建立 舆情收集、反馈工作网络的基础,决定着舆情信息工作的成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舆情空间发生变化,传统媒体行业价值日益追求多元化,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体不断出现,民众可以更自由地通过各种形式发表观点。建立敏感全覆盖舆情信息收集、反馈工作网络,及时、准确地在各种信息量庞 大的渠道 中收集有 用的信息,决定了舆情分析、化解的客观和公正。

3.1 舆情准确收集有利于了解公立医院职工的“社情民意”,推进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医院职工是推动医院发展、创造医院历史的真正动力,医院一切工作和事业都必须依靠职工的参与才能做好。简单的说,舆情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1]。舆情收集的过程可以主动了解职工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对需求的回应,促进服务职工,增加凝聚力;同时,有利于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各项工作的监督、制约,推进医院党风廉政建设。问卷调查中,有90%(448位 ) 的人表示 关心本单 位的各项 决策、人事变动和职工福利等涉及“三重一大”的重要事项,通过舆情的收集,既可以了解职工群众对医院各项决策、措施制定与执行的意见,了解群众对医 院领导干 部的评价 和满意度,又可作为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以此加强职工群众对领导干部行为的监督与制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3.2 收集渠道畅通 建立多元获取舆情方式

从调研中人们习惯的信息发布方式可以发现,渠道不同,收集的信息也不同,借助不同的收集渠道,相互比较和补充,可以获取有价值的舆情信息。归纳舆情收集的渠道有以下几种:一是传统媒体,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刊,它们对舆论的影响力巨大,“棉絮门”等事件就是首先在电视媒体上被曝光。二是新兴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和手机信息。网络舆论称为现代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它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2]。不少在网上发表的意见和言论具有流言广泛传播、信息传播影响大、信息交流呈现非理性化和情绪化倾向等特征[3]。三是信访渠道,是我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和民意反映渠道。四是现场办公等其它渠道,例如深入基层、一线现场调研、举报制度和舆论信息员队伍等,都可以快速收集来自基层的舆情信息。

3.3 舆情准确收集有利于遏制虚假、不良信息的传播

新医改的 实施也给 公立医院 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影响,如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职工心理上产生的不平衡;医改强调的“公益性”与部分职工“趋利性”思想的冲突;医院发展目标和需求与职工的不理解之间的矛盾等[4]。无论是群众合理的诉求,还是非理性的偏激,都可能通过网络平台随意交流。此外,由于网上言论而引起或延伸开来的现实社会中的民间讨论更加速或推进了某些不良因素或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虚假、不良信息的控制,单纯依赖封堵的手段 很难奏效 , 在舆情的 收集中,应该正确引导。70%的问卷调查者对虚假信息持不置可否的心态,动态跟踪舆情走向,及时探查虚假不良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舆情信息分析、引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4 建立迅速准确的信息舆情反馈流程

舆情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真实地表达出了民众的态度和情绪[5]。为此,信息舆情工作只有及时反馈,才能取得与群众的沟通和谅解,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同时,有利于推进相应的工作整改。建立信息舆情反馈制度,应由主管舆情的相关部门负责协调,在拓宽舆情收集渠道,健全自下而上报送舆情信息网络的同时,督促执行部门自上而下反馈信息,对于舆情报告反映的问题,涉及的相关部门应该及时深入实地调查、核实,并跟踪、督办,并将执行结果反馈给群众。同时,要充分发挥专家、决策者、群众三者的作用,以按需定制的方式对已有的信息进行评估、分析,进而产生新的信息需求,开始新的舆情监控,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反馈机制。

3.5 建立全覆盖信息舆情收集和反馈网络

网络舆情信息 篇9

关键词:信息化,网络涉腐舆情,应对与处置

0 引言

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从各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给政府管理工作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引领时代前进的新兴媒体, 互联网的价值和功能越来越受到社会管理者的重视。网络平台不仅具有重要的信息文化传播功能, 而且由于其传播迅速、影响范围广等无可比拟的优势, 对社会舆情发挥着放大器作用, 成为政府监管部门构建反腐新体系的重要平台。因此, 分析现阶段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涉腐舆情的发展现状, 并归纳其特点, 对网络涉腐舆情的应对与处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最终寻求其应对与处置对策,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信息化视野下网络涉腐舆情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网络舆情是指在各种事件的刺激下, 人们通过互联网表达的对该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也是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着较强影响力和倾向性的言论观点。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 网络的发展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信息的快速传播、社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一个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自由平台和无障碍空间, 日益渗透进普通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 成为当前思想文化信息的重要“集散地”。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大潮人们应接不暇, 对信息的消化、吸收和辨别信息的真伪度也让众人力不从心, 网络舆情特别是人民群众反应敏感的网络涉腐舆情也已随着微时代的迅速兴起, 在社会中的影响日益增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止2012年12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64亿, 网民的互联网沟通交流方式发生明显变化, 中国互联网发展已进入了全新的“网络时代”。正是基于这样的平台, 反腐倡廉从传统的方式转变为网络模式, 并成为反腐利器。2008年, 《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抽烟1500元/条》的帖子出现在猫扑等各大论坛上, 引发社会关注, 紧接着, 该帖主角周久耕被立案调查, 并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自此, 网络反腐日渐深入人心, 关乎“网络反腐”的话题也常被人们广泛议论[1]。据截至2012年12月10日, 自2008-2012年媒体公开报道了39个网络反腐典型案例中, 其中2008年2例, 2009年3例, 2010年7例, 2011年8例, 2012年19例。数据显示, 利用网络反映官员腐败的现象逐年递增, 如果对网络涉腐舆情处置不当, 容易引发民众不良情绪, 导致不良事件发生, 甚至严重威胁社会稳定, 因此, 对纪检监察机关的应对处置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由于信息网络技术自身的特点, 加上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 网络涉腐舆情的处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现阶段网络涉腐舆情主要具有较强突发性、较广影响力、高度敏感性、充分自由性等特点[2]。首先, 网络涉腐舆情一般具有较强突发性, 应对难度大。有些涉腐网络舆情发生之初并不起眼, 几乎没有任何征兆, 然而却在短时间内在一定范围形成巨大舆论力量, 引发网络舆情危机[3]。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 涉腐网络舆论一旦形成则加速传播, 甚至有时很容易将个人意见汇聚为公共意见, 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 容易成为突出性事件的导火索, 增加了应对的难度。一个热点事件加上一些情绪化的意见, 就可能成为点燃舆论的导火线。当然也不乏一些网络“大V”借网络炒作、造假, 使得问题的发展难以控制。政府部门如不及时应对, 就会在群众中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其次, 网络涉腐舆情一般具有较广影响力。网民对于负面信息的好奇心大, 自律意识缺乏, 一旦有网络事件发生, 能迅速聚集人气, 引发网民的高度关注, 把一些热点、难点问题, 甚至芝麻豆大的小事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将当事人的单位、家庭、个人隐私牵涉其中, 并形成强大的声势。对突发网络事件认识不理性, 从而引爆舆情危机的“蝴蝶效应”4]。再次, 网络涉腐舆情一般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由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矛盾凸显, 一个敏感问题一旦在网上公布, 就会引发众多网民的关注。近几年来, 网络涉腐往往指向政府官员、高管人员、执法人员等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员和行业, 涉腐信息一旦出现, 极易迅速传播, 渲染情绪, 挑动广大群众的敏感神经, 引发网络围观。最后, 网络涉腐舆情一般具有充分自由性和隐蔽性。网络给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和空间, 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 表达者所受到的约束和限制大大降低。涉腐舆情的出现时机和真伪都具有较强的自由意志的身影。而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尚未完全实名制, 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普通网民无法确认发布者的真实身份和发布信息的真假。对于网络上针对某一重大事件引发的舆论, 网络民众的评论和意见参差不齐, 某些偏激性的观点很容易将网络民众带入误区, 在一定时期造成网民信息混乱。

2 信息化视野下网络涉腐舆情应对与处置存在的问题

2.1 对网络涉腐舆情处置少规制

网络是新媒体时代公民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网络涉腐舆情的产生和运作基于互联网这个平台, 其自身特性客观上需要相应的法律规制。然而, 我国现有的网络舆情管理法律体系内容不全, 缺乏权威性和系统性, 缺乏对网民的权利救济制度。立法滞后带来的是网络信息发展的无序与信息传播管理的错乱。针对当前反腐倡廉网络舆论中存在的侵权、诽谤、无序现象, 并没有严厉的法律法规惩处, 而对于涉腐舆情的后续追踪也往往是不了了之居多, 没有相应的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4]。无论是发布者还是平台供应商, 甚至是被举报涉腐的相关人员, 在涉及相关责任追究时, 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2.2 对网络涉腐舆情预警不重视

近年来网络媒体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网络涉腐舆情应对成为各级领导的必修课。然而, 有些地方官员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够, 将舆情信息工作与纪检监察其他业务工作相分离, 就查案而查案, 对可能引发的网络热点缺乏足够认识, 对网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缺乏预判能力, 对各种网络舆情危机情况不能进行科学预测、分析和引导, 缺乏完整的预防网络舆情危机的具体策略和工作规程, 处理手段上不能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其次, 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研究分析少、工作部署少、检查落实少, 在事件发生初期置之不理, 听之任之, 往往事件在网上热炒, 形成社会热点、焦点话题了, 才去仓促应对。

2.3 对网络涉腐舆情应对不及时

由于相关领导仍然采取守旧的态度, 不愿花费精力、时间去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规律, 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力估计不足, 对网络舆情听之任之, 采取回避的方式, 结果导致事件无法收拾。在回应媒体时, 不是谦逊地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 而是认为只要堵住源头, 阻止媒体报道或网民跟帖, 就能解决问题。对互联网出现的本单位或者本人的有关负面舆论不屑一顾, 甚至仓促否定, 结果却被无情证实。2013年以来多位高官的落马都是如此颠覆性的重复上演, 延续着“被网络举报—单位坚决否认辟谣—涉腐查办”的路线, 削弱了政府部门的威信。再加上有限的网络舆情监督主体和数量庞大的监督客体不对等, 使得正面解释、相关引导等往往会陷入大批网民的不信任和责难中, 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

2.4 对网络涉腐舆情应对缺支撑

由于网络舆情的发展随着现代网络的迅速发展日益强大, 网络涉腐舆情的应对往往需要资金、技术、人员的系统支持。很多单位受到技术、资金条件的制约, 尚无自主研发的专门舆情监控信息系统, 自动预警以及有关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条件简陋。网络舆情的监测、处置需要耗费时间、精力, 但是在很多政府监察部门都面临着人少事多的现实困境, 如何在占用人员时间、精力最少的基础上获取网络舆情的监测、处置最大成效, 将是各级政府监察部门必须积极思考的一个问题。由于没有专项经费开展网络涉腐舆情的相关工作, 网络舆情工作在大多数单位往往流于形式。从组织机构的设置来看, 舆情监测处置专职人员缺乏, 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培训, 不利于网络舆情的及时回应和疏导。

3 信息化视野下网络涉腐舆情的应对与处置对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 借力中央高层惩治打击腐败的决心, 网络涉腐舆情的应对和处置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表哥”因其佩戴名表, 网民称其“表哥”;“房叔”因其名下有21处房产, 得其绰号“房叔”。近日“房婶”、“房妹”、“房姐”、“房媳”、“房祖宗”均因被网民通过网络传播其行为而导致他们被检察机关调查, 从而纷纷落网, 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第12次联合调查显示, 68%的网民最愿意通过网络曝光的方式参与反腐, 网络反腐已经成为大多数网民参与反腐的主要途径。面对当前网络涉腐舆情存在的诸多问题, 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工作, 提高反腐倡廉的战斗力。

3.1 健全网络涉腐舆情法律规制

互联网提供了全新的交流互动平台, 大大便利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打击腐败的同时, 还要防止误伤, 有效打击利用网络平台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和散布谣言的行为。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护好合格的干部及其个人隐私等, 还需要打好法律法规这个坚实的“堡垒”。要明确将网络监督纳入法制化轨道, 积极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以约束, 使网络舆情的监管法制化、有序化进行, 这是完善网络舆情法律规制的必然选择和根本保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科学界定知情权与隐私权、政务公开信息与保密信息、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的界限, 合理界定非法信息的范围, 对网络发帖、跟帖、转帖进行必要的立法规范。一方面, 我们要不断规范官员权力的运行, 防止公权力借助信息网络工具打压私权利, 侵犯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个体利益;另一方面, 对于恶意破坏网络秩序的肇事者, 我们要在法律框架下, 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现阶段完善网络舆情法律规制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制定网络舆情基本法、营造法治氛围引导网络舆情、落实多项制度提高网络舆情管理水平、明确网络舆情管理要求和管理范围。通过制定和完善立法不断规范网络舆情的传播, 将恶意网络谣言传播扼杀在萌芽状态, 是保持网络社会舆情健康持续良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3.2 加强网络涉腐舆情预警机制

网络是网民参与反腐倡廉的重要平台, 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 理性对待网络舆情, 才能正确引导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健康发展。网络涉腐舆情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而涉腐舆情处置的好坏将直接与政府的公信力挂钩。实践证明, 对网络舆论一味采取加以限制的“硬”做法或放任自流的“软”做法, 都不能起到应有作用。网络事件的产生、传播、发酵, 都会经历一个持续的过程和不同的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适合采取的应对方式都是不同的。只有积极关注, 随时应对, 才能取得良好的调控效果。否则一旦调控缺失, 不仅可能侵害公众的利益, 损害政府的威信, 甚至有可能引发恶性群体事件。因此, 做好网络涉腐舆情的预防工作, 建立日常生活中敏感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 是信息网络视野下强化网络反腐的重要举措之一。互联网信息海量, 只有第一时间掌握事件的发展受到哪些要素的影响, 我们才可以对症下药, 采取应对策略。因此, 需要建立系统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对网络舆情环境进行实时舆情监测;在舆情危机发生前, 起到舆情预警作用, 防患于未然[5]。对于特定地域的不同群体, 日常主要关注的主要信息范围和兴趣指向, 应提前进行信息储备。一旦涉腐舆情发生或者即将发生重大变化的, 要立即报告, 以便及时作出相应对策。

3.3 加强网络涉腐舆情应对机制

只有网络涉腐舆情的预警机制还远远不够, 建立健全网络涉腐舆情应对监管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网络空间里, 各种各样的舆情纷至沓来, 常使网民感到莫衷一是。俗话说, 流言止于智者, 但是现代网络平台带来的信息已经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信息数量的传播数量和传播速度, 如不及时引导, 舆情可能疯狂发酵, 不仅可能引发网络暴力事件, 还可能激起恶性的社会群体性事件。通过引导机制可以把社会的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 帮助网民提高对环境的认知, 从而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根据一定时期网络舆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 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控、监测, 收到网络舆情信息后, 要及时组织人员召开网络舆情研判例会, 准确查找网络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 认真核实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 对网络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6]。对于发现的问题, 要坚持客观、公正、平等的处置原则, 以认真、细致、全面的调查还原事实, 做到信息反馈快、研究分析快、调查核实快、处理落实快, 通过快查快结表明坚决态度, 积极回应媒体和广大网民。

3.4 完善网络涉腐舆情保障机制

完善网络涉腐舆情的保障机制包括:资金投入保障、基础平台保障、组织机构保障和专业人员保障。首先, 有力的资金投入保障是完善网络舆情保障的前提, 是纪检监察机关实现科学管理、智能管理、高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的物质保障。无论是基本物质条件的准备, 还是反腐人才的储备, 都需要大量资金的前期投入。没有基础的物质保证, 涉腐舆情应对就只能成为无本之木, 不可能得以贯彻实施。其次, 高效、智能管理是涉腐网络舆情应对的平台保障。目前很多网站利用在系统中设置禁用词的方法对发布的信息进行自动审核,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搭建权威的信息发布网络平台, 及时向社会公开相关舆情监测处理情况, 让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事件和工作进展[7]。只有建立高效、智能化管理和便于公众了解信息的平台, 涉腐舆情的监控和管理才能落到实处。第三, 纪检监察部门应成立专门的网络涉腐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并积极组建网络舆情监测处置的日常管理机构, 专门负责组织协调有关舆情核查、督办及处置工作。专人负责网络舆情应对的相关工作, 只有专业才能有效的发挥职能。最后, 针对当前网络舆论热点众多、变化快, 形成问题的复杂性程度不同等特点, 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网络发言人队伍, 对网络事件进行正确的、理性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4 结语

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也改变着政府的管理模式, 互联网为反腐倡廉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凭借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优势, 涉腐舆情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级政府部门只有深入学习信息网络时代舆情发展的最新进展, 搭建具有自主掌控能力的舆情应对机制, 积极应战, 才能在现代社会反腐倡廉的战争中赢得先机, 随时把握涉腐舆情的最新进展, 即时关注, 积极跟进, 清除腐败, 打造清正廉洁的现代政府。

参考文献

[1]李晓龙.浅析微时代网络涉腐舆情的应对与处置[J].行政管理改革, 2013 (04) :27-30.

[2]李聿.浅谈网络涉腐舆情的应对和处置[EB/OL].http://www.xjds.gov.cn/n7380/n394800/n394833/n395043/6266078.html, 2013-07-01/2013-08-15.

[3]魏明涛, 徐长安.应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问题的研究[J].中国信息界, 2012 (05) .

[4]魏彬伟.网络化时代的媒体监督与舆情引导——以“涉检舆情”的引导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 2012 (09) :146-147.

[5]袁东生.我国权力制约与监督制度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1.

[6]吴明显.关于建立网络舆情收集引导机制的思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0 (11) :45-46.

网络舆情信息 篇10

媒体可以简单分为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与新媒体(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媒体等),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与普及的社会背景下,新媒体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时刻影响人们的认知与行为。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所提及的媒体都是指新媒体中的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在互联网中,媒体所发布的信息内容数量庞大、形式纷繁复杂且真假难辨,网民对各种信息的信任与接受程度不同。然而,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是否信任与接受媒体发布的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是影响媒体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引导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信任与接受媒体信息的影响因素,探讨提升媒体舆情引导效能的方法与策略,是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管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互联网信息与技术的信任及接受问题,Gefen等(2003)[1]、姚公安和覃正(2010)[2]、陈明红等(2014)[3]、Sabah等(2009)[4]、Wu和Chen(2005)[5]分别针对电子商务、移动搜索、网络银行、网上报税领域做了深入的研究。上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于探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对媒体信息的信任与接受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基于文献[1]的TRUST&TAM综合模型[1],利用问卷调查数据研究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接受媒体信息的影响因素。

1 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1.1 文献回顾

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不仅担负实时跟踪报道食品安全事件发展信息、及时回应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缓解公众的恐慌心理等职责,还需要站在政府的角度上通过发表评论性文章、议题设置等手段引导网民的关注与思考,以保证舆情发展的正确方向。对于媒体信息对舆情发展的影响,Fan(1996)针对美国公众对毒品问题重要性的感知探讨了新闻媒体与社会舆情之间的影响关系[6];Kirby等(2011)探讨了种族问题中媒体的议程设置对社会舆情的影响[7];樊永强和何芳芳(2004)以美军“虐俘”事件为例,分析了美国主流媒体事件报道的新闻框架和议程流变过程,指出在媒体与政府冲突与协调的过程中实现了社会舆情与民众心理的整合[8]。

然而,新闻媒体对社会舆情的引导建立在网民对相关信息的信任与接受的基础之上,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也是如此。公众对互联网信息与技术的信任与接受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Gefen等(2003)指出,顾客对网络商家及其网站信息的接受意愿受到信任、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等因素的影响[1];Kim等(2008)也指出,在电子商务中风险感知、信任以及收益感知等是影响顾客对商家及其网站信息接受意愿的重要因素[9];Tung等(2008)研究发现,受访护士对医院电子物流信息系统的接受意愿受到感知财务成本、通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信任等因素的影响[10];Wadie和Lanouar(2012)的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的态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安全与隐私)、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自我效能感、政府支持、技术支持)影响其对网络银行的接受与使用意愿[11];邓朝华等(2007)的研究显示,感知的乐趣、网络外部性、感知的有用性、沟通的有效性等因素对消费者的短信服务接受与使用行为有所影响[12];孙建军和李君君(2010)指出态度、感知风险、信任、感知娱乐等是影响消费者接受电子商务网站的重要因素[13];吴晓伟等(2010)的研究结果证实,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性等因素影响用户对网络竞争情报系统的使用态度及实际使用行为[14]。上述文献运用TRUST与TAM模型针对不同领域探讨用户对互联网技术与信息的接受意愿与使用行为,表明该理论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有关食品安全网络舆情领域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匮乏。研究网民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信任与接受媒体信息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提升媒体的舆情引导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TRUST&TAM综合模型构建行为假设模型,并通过问卷量表设计与实地调研展开研究。

1.2 研究假设

(1)信任

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需要依据相关信息进行行为决策,而媒体所传递的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是网民重要的信息来源。然而,由于食品安全事件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以及媒体食品安全知识的相对匮乏,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并非全部真实、准确,而食品安全知识同样相对匮乏的网民难以甄别所有信息的真伪。此时,信任作为网民降低环境复杂性的重要策略,成为辨别信息真实性的重要依据,以帮助网民快速、简便地甄选其所需要的信息,辅助决策。信任的建立与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McKnight等(1998)指出,认知过程、基于制度的信任(结构性保证信念、情境规范信念)以及信任倾向等是影响信任的重要因素[15];Gefen等(2003)把基于计算的信任、基于知识的熟悉、基于制度的信任(结构性保证、情境规范)作为信任的前因变量[1];Hsu等(2007)将基于经济的信任(基于计算的信任)、基于信息的信任(基于知识的信任)、基于认同的信任(基于传递的信任)作为信任的影响因素[16];Kim(2012)也将基于制度的信任、基于经验的信任、基于经济的信任等作为信任构建的关键要素[17〗。此外,Gefen等(2003)[1]、Sabah等(2009)[4]、Kim(2012)[17]、林家宝等(2009)[18]的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影响用户的接受或使用意愿。因此提出假设:

H1:基于计算的信任对于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的信任具有显著影响

H2:基于知识的熟悉对于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的信任具有显著影响

H3:基于制度的情境规范对于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的信任具有显著影响

H4:基于制度的结构性保证对于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的信任具有显著影响

H5:信任对于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的接受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2)TAM

TAM即技术接受模型,它由Davis(1989)提出,主要从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两个维度分析人们对新技术的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19]。其中,感知易用性是指人们掌握某项新技术的难易程度,即付出的努力程度,而感知有用性是指人们对新技术的功效的认知与评价。TAM的适用性在众多研究中得以证实。Gefen等(2003)[1]、John等(2010)[20]、于坤章和宋泽(2005)[21]的研究显示,在电子商务中用户的接受或使用意愿受到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的影响;Sabah等(2009)[4]、赵升和王晓东(2013)[22]、叶晓飞(2008)[23]、李乐乐和陆敬筠(2011)[24]、Shih和Chen(2013)[25]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网络银行、虚拟货币支付、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电子公共服务、移动商务领域中技术接受模型仍然有效。 此外,Gefen等(2003)[1]、John等(2010)[20]、叶晓飞(2008)[23]、李乐乐和陆敬筠(2011)[24]的研究结果证实,感知有用性受到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因此提出假设:

H6: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易用性的感知对于其对相关信息的接受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H7: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有用性的感知对于其对相关信息的接受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H8: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易用性的感知对于其对相关信息有用性的感知具有显著影响

(3)信任与TAM

TAM发源于理性行为理论,它与信任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Gefen等(2003)的研究表明,基于知识的熟悉以及基于制度的情境规范作为信任的前因变量,对TAM中的感知易用性有所影响;感知易用性对信任以及感知有用性有所影响,信任则影响感知有用性[1];Tung等(2008)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感知易用性影响信任,而信任对感知有用性有所影响[10];Egea和González(2011)的研究结果显示,信任对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都有所影响[26]。因此提出假设:

H9:基于知识的熟悉对于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易用性的感知具有显著影响

H10:基于制度的情境规范对于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易用性的感知具有显著影响

H11: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易用性的感知对于其对相关信息的信任具有显著影响

H12: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的信任对于其对相关信息有用性的感知具有显著影响

1.3 假设模型的理论框架

综合以上分析构建行为假设模型如图1。

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2.1 问卷设计

文献[1]提出了TRUST&TAM综合模型,并通过问卷设计与调查研究了顾客对网络商家及其网站信息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其他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该理论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针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研究还很少见。因此本文问卷量表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思路是:基于文献[1]所提出的TRUST&TAM综合模型,结合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媒体信息发布行为的特征,分别针对模型中的变量:基于计算的信任、基于知识的熟悉、基于制度的情境规范、基于制度的结构性保证、信任、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接受意愿设计问卷的问题即测量题项,以保证问卷的内容效度。在问题的测量方面,本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其中1表示完全不认同,5表示完全认同。

2.2 数据收集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自问卷调查,调研地区为覆盖我国南部、北部、东部、西部以及中部的12个省、规模不同的48个城市。调研人员主要为江南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利用放假的机会在各自家乡所在地展开实地访谈。调研区域一般选择人流较为密集的大型超市、书店、商场等,以年龄在18岁及以上、知晓网络舆情的居民(网民)为访谈对象。为保证调研的效果,调研人员在调查之前均接受系统的培训。

2014年2月至3月期间,调研人员共发放问卷2640份,回收有效问卷2464份,有效率为93.33%。有效问卷的受访网民的基本特征如下:受访网民男女比例相当,已婚人数略大于未婚人数;年龄主要集中在18 至45 岁之间,以学生与企业员工为主,且学历以大专及大专以上占多数;家庭年收入层次分布比较均匀,且以三口之家为主。可见,受访网民不仅样本分布覆盖范围较广,而且与我国网民的总体特征基本相符,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3 假设模型检验与分析

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文运用SPSS19.0对调研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总体样本的克伦巴赫系数α(Cronbach’s Alpha)为0.927,折半信度系数(Guttman Split-Half Coefficient)为0.851,说明样本数据的信度良好;因子分析适当性检验的KMO值为0.933,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29402.479,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拒绝零假设,表明样本数据的结构效度良好,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将2464份样本数据分成两份,一份用以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份用以验证性因子分析。

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运用样本数据分别对问卷量表中的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行为假设模型中所设置的变量:基于计算的信任、基于知识的熟悉、基于制度的情境规范、基于制度的结构性保证、信任、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接受意愿都通过了信度与效度检验,变量设置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说明上述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接受行为的假设模型在统计意义上可以接受。下面,利用另一部分样本数据对假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运用AMOS19.0 对假设模型进行整体拟合优度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

从表1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本文研究的假设模型与调研数据整体拟合优度较好。

对假设模型进行路径分析,得到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分析结果,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的分析结果看,H5、H6、H7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信任、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影响接受意愿的假设(H5、H6、H7)成立;H1、H2、H3、H4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基于计算的信任、基于知识的熟悉、基于制度的情境规范、基于制度的结构性保证影响信任的假设(H1、H2、H3、H4)成立;H9、H10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基于知识的熟悉、基于制度的情境规范影响感知易用性的假设(H9、H10)成立;H8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感知易用性影响感知有用性的假设(H8)成立;H12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信任影响感知有用性的假设(H12)成立;H11不显著,表明感知易用性影响信任的假设(H11)不成立。

假设模型各变量间的路径关系及参数估计见图2。

说明:***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

4 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TRUST&TAM综合模型系统地分析了信任、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对网民接受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行为意愿的影响关系,主要结论如下:网民对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的接受意愿受其信任、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的影响,且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最大(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97),信任的影响最小(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15)。可能的解释是,媒体是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其信息发布快捷且公开透明,是网民获取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的重要途径。在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后,网民急于搜寻相关信息,以了解事态状况并尽量避免自己及家人等受到伤害。因此,媒体信息能否满足网民的需求,即是否对网民有用,便成为网民接受媒体食品安全网络信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全国媒体数量庞大,能否从众多媒体中方便、高效地获取相关信息,也是影响网民对相关信息接受意愿的重要因素。此外,食品安全事件直接关系生命健康安全,大部分网民怀有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因此信任对信息接受意愿的影响小于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

网络舆情管控工作研究 篇11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管控 舆情困境 传统舆论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庞大的公共信息集散地和民众参政议政最常用的平台,社会民众通过网络所表达的群体性情绪、意见与要求等形成的互联网舆情,是社情民意中最活跃、最尖锐的一部分,最直接、快速地反映了社会各个层面的舆情状况与发展态势,并且随着网民数量持续增长,互联网舆情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互联网舆情较其他舆情形态更为复杂,为管控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1网络舆情的概念与特点

本文将网络舆情定义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舆情和舆论存在一定区别。国内普遍认为舆论是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即需要持有某种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人数达到一定的量。而舆情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可以向舆论转化,因而舆情是一个比舆论包含内容更为宽泛的概念,对舆情的管控就是要使舆情不转化为舆论或转化为良性舆论。

与其他舆情形态相比,网络舆情具有许多自身特点:(1)内容庞杂性:一是话题多元化。网络舆情话题涉及到境内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有些还是上述方面的综合反映;二是内容载体丰富。新闻跟帖、论坛帖子、即时通讯、微博、博客、微信等都是网络舆情信息的载体;三是表现形式多样。网络舆情不仅表现为图文信息,还可以是影像视听资料或其他网络传播方式。(2)现实互动性:一是舆情反映现实,网络舆情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倾向,其根源和指向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二是舆情反作用于现实,网络舆情可以加速现实事件的爆发或恶化,也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有效预防和治理现实事件;三是与现实同步互动,一方面网民可以随时将现实事件上传到网络,成为网络舆情,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也在进行互动。(3)情绪感染性:一是主观性较强,出现诱发事件时,网民的第一言论反应首先是出于直觉的言论,即不深入思考事件的原因,只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表达观点;二是容易引起从众心理,网络共同体的存在以及网络传播的迅捷性,使得某种情绪极易得到快速传染。(4)总体可控性:一是网络具有内在稳定机制,网络中的“意见领袖”、“网络共同体”、以及潜伏着的“网络评论员”等都具有对网络舆情起到控制和引导的可能;二是技术可控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分析提供了可能,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不良网络舆情,达到管控目的。

2互联网舆情现状困境

网络出现之前,传统主流媒体营造的舆论基本上都是官方舆论,由于是由行政命令加以引导,再加上单向传播的技术手段,使其缺乏民间自发舆论的功能。现在舆论依托了网络媒体,各种网站都提供有发表意见的园地,网络的隐匿性使网民可以在上面公开表达自己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情绪、态度和意见,并且不用使用真实姓名,由此充分保证了发表意见者的個人权利和隐私安全。但因此使互联网舆情的出现异化、各种困境:

(1)互联网舆情的异化

现实生活中,民意反映的集约性、普遍性、可视性日益在互联网舆情中得到了最为明显的反应。由于网络技术的“两面性”、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和公众心理的偏差性,又使互联网舆情出现一定的价值偏离与变异。

(2)互联网舆情与信息源的困境

在互联网舆情的形成过程中,互联网舆情与信息源之间存在着距离,有的新闻或者是信息源受角度及空间所致,报道并传播的事件本身并不确切,有些甚至是谣言。网络写作和发言没有传统媒体的监督审查监管体系,而所属网站在现有条件下又很难扮演传统媒体的审查职能,所以很容易出现隐私披露,黄色非法色情集散地,谩骂与虚假信息发布等问题。

(3)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困境

网络的匿名性及隐藏性,使网民对他人、单位、社会等的攻击和谩骂成为一种可能。在一些访问量很大的商业网站新闻后面的留言或论坛里,都能见到有各种各样的有辱人格的小道消息发布,或是更赤裸的人身攻击。

(4)信息安全及情绪性的困境

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伴随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一是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西方敌对势力把互联网,作为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渠道,国内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又遥相呼应,借助论坛、聊天室等多种方式兜售错误思想观点,传播腐朽落后文化。二是情绪型舆论在网络中大量传播。这种情绪化意见的表达影响范围大、传播迅速,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威胁。

(5)社会秩序权威失信的困境

互联网舆情的兴盛和强势,实际上对现有社会秩序形成了一定的威胁。人们将生活中经历的,或仅是听说不良现象与网络传播的、各种未经证实的信息相联系,并用网络作为宣泄不满和失望情绪的平台,一旦出现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这些情绪、态度和意见就会通过互联网舆情迅速相互传染、放大,使公众丧失对社会秩序公正的信心。

3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对策

3.1提高对网络舆情重要性的认识

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管控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正确把握网络舆情的价值和影响:(1)网络舆情是“民意库”,是民情、民声、民意的重要来源;(2)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晴雨表”,是现实问题在网络上的集中反映;(3)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减压阀”,民众需要有表达和发泄的形式;(4)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也可能是“导火索”,如果管控不得当,网络舆情可能会朝着不良舆论的趋势发展。

nlc202309032141

我国古代即重视舆情,创造了“采诗观风”、“吏民上书”、“朝议”、“官员巡察”等收集舆情的手段。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管控也成为收集舆情的手段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为广大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各级领导干部也应当重视网络舆情,成为懂网和用网的带头人。

3.2完善互联网舆情的法制管理

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鲜见针对网络舆情立法的条款,已有的主要是针对网络载体本身予以立法。由于法律不健全,既难以从法律层面对人们的网络行为加以引导,也给实践操作带来缺乏法律依据的不便。建议出台网络舆情安全保护法,以减少负面舆情,净化网络空间。

3.3关注网络共同体的影响

网络共同体是网民在网络上基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所结成的一种“团体”或“组织”。这种网络共同体也有“实体化”的趋势,由网络空间走向现实社会,其作用不可低估。因此,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网络共同体的动向,防止其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实体化”趋势,防止其在现实中串联,对社会安定造成影响。

3.4发挥网络评论员的引导作用

网络评论可以划分为显性评论和隐性评论。显性评论是指具有官方背景的署名文章,而隐性评论则是指混夹在舆情之中的具有官方背景但未公开署名或署名不具官方背景的评论。隐性评论既可消除公众的抵抗心理,又能较好地引导舆情,是一种有效的管控方法。隐性评论应尽量淡化官方色彩,语言要尽量接近网民风格等。

3.5改善现实中的国家社会关系

在某些国家社会关系中,强烈的不满可以被化解,反体制性的意识形态也能够被边缘化;而在另一些国家社会关系下,有时即使是微小的不满也会被强化,起初是改良性的东西也会被推向极端。网络中的不良舆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表明,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80%以上来自基层,80%以上是应该能够在基层解决的,改善國家社会关系有助于矛盾在基层得到解决,从而减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

3.6建立公众回应机制,进一步促进信息公开透明化

网络舆情的快速形成并扩散,很大程度上与网民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有关。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并不断更新信息,让网民及时了解事情真相和有关部门的态度和措施,将起到防止舆情向舆论的转化或防止流言、谣言及妄言等形成舆论。

3.7注重对传统媒体的管控

网络舆情的话语权成为冲击传统话语媒介造就的“中心-边缘”二元对立结构的先锋,使这种结构造就的话语垄断与独裁被彻底打破。传统媒体与网络载体两种媒介形式将引发越来越紧密的合作,将事件置入舆论中心位置。

3.8实施严密的网络舆情技术监控措施

网络舆情信息量巨大,对网络舆情监控分析依靠人工方法已难以应对。为此,很有必要依靠信息通讯技术,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由被动防堵化为主动梳理、引导。要构建包括舆情计划、采集、加工、发布等主要模块的互联网舆情研判平台。

4结论

网络和传统舆论的结合,使互联网舆情传播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互联网舆情正以它特有方式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但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互联网舆情的复杂性,互联网舆情同传统舆论一样也具有两极性影响。本文针对互联网舆情的特点,通过舆情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互联网舆情引导和管理方法。互联网舆情的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值得研究的地方还有很多,有待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期待互联网舆情研究理论和实践都能有更进一步的突破,以提高互联网舆情传播和引导能力,努力营造基调积极、平稳有序的国内舆情环境和客观友善、于我有利的国际舆情环境,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毅.互联网舆情研究概论.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

[2] 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0.

[3]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北京: 新华出版社,1999,274-275.

[4] 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互联网舆情.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46-49.

[5] 陈永刚.互联网舆情研究.情报杂志,2011.6:86-87.

[6] 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9.9:79-81.

[7] 李志雄.论网络舆论引导的特点及方式.南宁: 广西大学,2005:42.

[8] 许鑫,章成志.互联网舆情分析及应用研究.情报科学,2008 (8) 1194-1200.

网络舆情信息 篇12

关键词:网络舆情,企业,舆情监控

网络是继报纸、电视等媒介之后而产生的、以反映社会舆情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媒介,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呈现方式[1]。中国石油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要求必须要重视对网络舆情的监控, 避免因网络舆情对石油企业发展造成的不稳定性因素的产生。

1 石油企业网络舆情发展的特点分析

由于石油多产生于荒芜的地区, 因此石油企业发展具有自身特定的地理环境特点, 中国石油XX油田地处XX地区, 石油开采周边环境相对较差, 且发部分油区均远离居住区, 导致企业内员工常年处于奔波的状态, 出现了很多家庭问题。另外现阶段国家对石油有巨大的需求, 而油气的产量又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 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石油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 会在很大程度上诱发网络舆情。

从石油企业的网民角度分析可以发现, 石油企业的网民上网率相对较高, 因此具备一定的网络舆情发生的基础。据相关数据显示, 石油企业的网民通过网络诉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的比率相对较高。同时石油企业受自身工作生产属性以及国家关于石油信息安全管理的规定等方面的影响, 企业内部很多网民的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 导致网络舆论的潜在诱发因素持续存在。

2 如何提高石油企业网络舆情监控

近些年以来, 中国石油发生了一系列的网络舆情事件, 使人们更加强烈且普遍的认识到网络舆情对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影响, 石油企业如何从根本上防范网络舆情的产生是现阶段石油企业需要重点分析和考虑的问题。

第一, 石油企业需要建立合适的网络舆情引导渠道。引导渠道的有效建立能够较好的预防网络舆情的产生与泛滥, 石油企业应重点搭建诉求平台, 开发多元诉求渠道, 不断丰富石油企业门户网站, 为网民提供一个相对开放的沟通平台, 以更好的了解民意。另外石油企业还需要深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突出管理的透明性与公平性, 比如可以建立网络发言机制, 架构起企业与网民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定期向网民发布企业的重大决定与热点事件、定期回复网民问题, 给网民足够的参与权与监督权力[2]。

第二, 石油企业需要重点把握网络舆论的走向。石油企业要首先掌握网络宣传的主动权, 强化门户网站的管理, 围绕企业的重大事件与决策开设专栏, 主动发布重大公共事件的权威信息, 以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舆论环境。在此基础上, 石油企业还需要重点突出发展主旋律, 通过开辟网络平台与专栏, 来引导网民积极讨论, 将网民的关注点引入油气生产工作中, 使网民认识到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员工与企业的根本利益一致性关系。

第三, 石油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石油企业内部信息数据库, 包括建立企业内部石油地质信息库, 以为网民提供更加丰富完善的勘探开发、管理经营等方面的信息, 充分发挥企业门户网站的功能, 满足网民对石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第四, 石油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舆情监管体系。首先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石油企业内部网络舆情的监测机制, 成立网络舆情监测部门, 由相关人员来对企业门户网站搜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检测, 以为企业应对突发的舆情事件提供预测与参考数据, 并给网络舆情提供一定的引导性建议。其次还要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网络舆情信息的管理机制, 定期对网民发布的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 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要建立企业内部关于网络舆情的甄别制度, 比如建立特定的IP地址并分配使用, 进行用户实名制认证, 不断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与舆情发展动态, 甄别舆情类别并强化对网民网络活动方向与领域的关注。

第五, 石油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关于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引导机制的建立需要首先建设一支网络宣传队伍, 及时发布有关石油勘探开发与经营的状况, 围绕网民所关注的重点与热点, 主动撰写文章, 吸引网民分享, 以有效引导舆论发展走向, 将舆论所关注的热点引导到企业发展上来, 以形成正面良性的舆论形式。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关于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强化石油企业网络文明教育, 不断提高石油企业内部网民的网络道德层次, 引导网民自觉的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积极传播有利于石油企业发展的信息。

第六, 石油企业需要需要充分完善关于网民上网的管理与监督机制。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 建立员工上网管理办法, 规范员工上网行为, 将上网行为与员工考核结合起来。另外还需要企业投入先进的监督控制网络体系, 强化硬件投入, 建立企业内部网络舆情监督与控制系统, 自动对话题进行采集、分类与统计[3], 以实现企业对热点话题与突发事件的实时跟踪, 以充分保障石油企业的稳定发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 网络舆情作为影响石油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需要石油企业充分重视并引导, 积极发挥网络舆情的良性影响作用, 避免不道德的网络行为的产生, 以有效推动石油企业实现自身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占彬.企业应有效应对网络舆论[J].中国石油企业, 2010, (7) :93.[1]李占彬.企业应有效应对网络舆论[J].中国石油企业, 2010, (7) :93.

[2]于顺安.石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信息界, 2012, (12) :83-84.[2]于顺安.石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信息界, 2012, (12) :83-84.

上一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下一篇:客户机/服务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