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之网络舆情

2024-05-28

社交网络之网络舆情(精选6篇)

社交网络之网络舆情 篇1

0 引言

微博作为Web2.0时代新兴起的开放化的互联网社交服务,至2006年Evan Williams等人联合推出Twitter以来,发展迅猛。2007年,王兴首先建立了饭否网,将微博概念引入国内。其他类似的微博网站相继出现,如叽歪、做啥、嘀咕、贫嘴、同学网、9911等。除了上述专业类微博网站外,2010年国内微博迎来春天,微博像雨后春笋般崛起,四大门户网站均开设微博。其中,新浪借助网站平台及名人资源优势使得其用户数超过1亿。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31万增至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微博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从13.8%增至40.2%。从2010年底至今,手机微博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5.5%上升到34%。

微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虚假信息。比较典型的事件就是2009年西方媒体借助“Twitter”散发小道消息,导致伊朗在大选后政治动荡。由于微博信息共享便捷迅速,内容短小精悍,内容限定为140字左右,这样产生大量的信息内容,使得现有的系统审核方式或人工实时监控模式难以达到杜绝虚假信息的目的。微博在带来沟通的流畅和信息分享的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了虚假信息的泛滥。一则未经核实的具备轰动效应的消息,常会在极短时间以几何级数爆炸式传播,如果消息不实,事后的澄清和辟谣将非常困难。可见,微博在网络媒体中作用越来越显著。

舆情分析指标体系大多针对互联网舆情设计,但互联网中传播渠道和交流平台复杂多样,如:新闻、BBS以及博客、维客、即时通信软件、Email等,指标体系构建太过庞大,专业性不强。鉴于微博在互联网舆情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加强微博舆情的预警和监管势在必行。针对微博自身的特点,建立一套微博专用的舆情监测指标体系,迅速捕获到微博中扩展迅速的敏感舆情信息,将负面的网络舆情影响控制在警戒线以下,便于管理者针对敏感舆情信息早作决策。

1 微博中的信息传播

微博快速兴起,成为整个互联网系统的重要一环,其信息传递的模式与其他信息传播媒介并不相同。微博用户在成功注册之后,可以选择需要关注的其他用户,微博特有的信息传播机制会自动收集所关注的人发布的信息,聚合到自己的主页,排序方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时间越近的排得越前。微博信息传递模式如图一如示:

微博在信息传播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信息的快速生产与消费

与其他互联网工具相比,信息在微博中被快速地生产与消费。这是由微博的技术特质决定的。在微博中信息以140甚至更少的字符生产出来,然后由于其简短的特性又易于消费,因此,微博中信息流动也是快速的。传播技术的改变影响思维方式的转变,信息的获取与消费速度加快从而导致了用户对信息的快餐式消费。

1.2 信息的生产与消费的不对等性

由于微博兼具私人和公共平台的性质,因此造成了一部分信息是用户闲言碎语的唠叨,成为一部分用户自我表达、抒发情感、心理宣泄的场所。然而,微博的技术特质允许这种无意义的信息存在。一般来说,私语化的信息对众多的其他互联网用户来说是毫无意义、不具备任何价值的信息。因此,这部分信息被大量生产,却基本上不会被消费,形成了信息的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性。

1.3 信息的流动完全由用户主导

用户的自组织在微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用户一方面自己发布信息,另一方面用户关注其他用户,自己定制信息。用户定制信息的过程与信息的流动特点类似于用RSS阅读器定向订阅其他人的博客或某些网站的信息。在微博中,用户把其他用户的信息聚合到自己的主页上,从而信息的流动完全是由用户的行为决定的。

由上面微博信息传播特点,可以看出这种传播是网民自发进行的活动,不同于传统网站的自上而下、点对面的发布方式,人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信息,在“节点”中发布信息,每个“节点”对应一个微博注册用户。为研究微博信息的传播效果,下面对微博信息传递模式图进行分析:一是从主体角度出发,包括两种类型,一种为信息发布者,一种为信息接受者;二是从客体角度出发,同样包括两种类型,一种为发布的信息,另一为信息传播媒介。只有从主客体两种角度来分析,我们才能更为全面地建立舆情分析指标体系。

每个主体对象(微博)在网络中意味着一个节点,每个节点之间都有或强或弱的关系,根据其信息传播的特点,微博所处节点和关注该用户微博的节点可看做存在一种“强关系”,其他类型的节点与该节点之间的关系则可视为“弱关系”。关注博主的微博,被称为“粉丝”。这些“粉丝”可能来源于博主在现实生活中的好友、同事,也可能是通过阅读博主发表的微博文认同博主价值观念的微博客。博主的“强关系”越多,即“粉丝”越多,意味着该博主发布的信息传播的链条越多,其传播能量越强,该节点在舆情分析指标体系就应该受到更多关注。

除了博主自身的传播能量外,“粉丝”的转发和微博平台的推荐机制也是影响博主传播能量的重要因素。一条微博的构成有两种方式:一种原创微博,转发它并加评论就构成了第二种,暂称为原创+评论型。正是转发这种病毒式传播机制导致信息多级流动与扩散速度的提升,是否转发,转发时评论为正向导论还是负向,全都由信息的受众来决定,当受众对该信息产生同鸣时才会进行转发加上自己的评语。转发过程可以看做信息的过滤。微博平台的推荐机制决定了该信息超越博主通过“粉丝”传播能量进行传播的能力。例如新浪平台提供的微博达人、风云榜、微话题、微博精选、随便看看、同城微博和热门微博等方式,都可以带来信息传播速度和幅度的大范围提升。

有人实证过,在某微客平台发表的一条微博总共被转发了260次,直接转发原始微博的人数(一次转发)占比仅有29%,余下71%的转发人都是中间人转发的(二次转发)。由此可以看出,微博信息传播中,舆情受众对信息的扩散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受众通过自己对信息进行筛选决定进行“转载”或“评论”,进而影响到信息传播的广度。

2 微博舆情监测指标体系

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应用价值,它恰恰能将网络舆情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有机地契合起来,为网络舆情分析及预警应用系统的实现和应用提供一个系统化、整体性、宏观性的基础性平台,从而为政府和国家舆情安全监管等业务部门提供一个把握各阶层民众之民意的平台。通过捕捉和识别出苗头性、敏感性、倾向性的网络舆情信息,及时作出警示性反应,实现对网络舆情安全态势的把握,将其牢牢控制在安全警戒的基线之下,防范负面网络舆情危害社会于未然。该指标体系也能从理论和实际操作层面指导网络舆情监控预警一体化的应用架构形成整体性效果,从而形成高效畅通的网上舆情发现、分析、监管、预警、处置和反馈机制[1]。

构建能客观反映我国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具有可计量性和可操作性、具有导向性和可延续性。

微博网络舆情作为信息传播的方式同样符合信息空间的特征,可以采用信息空间的方法,将微博舆情的三维空间关系构造出来,便于了解网络舆情的内涵及其表达形式,从而为微博舆情监测指标体系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根据信息空间模型构建可编码、可抽象和可扩散三个维度,其中舆情要素对应信息空间中的抽象维、舆情受众对应编码维、舆情传播对应扩散维,其中舆情要素包括舆情信息和舆情主体。

由于微博信息传播具有及时性的特征,信息一经发布,经过转载与评论,级级扩散,整个扩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过程:舆情阅览阶段和舆情转载评论阶段.整个过程需要舆情主体、舆情受众和微博平台三方的参与。舆情影响力的大小需要统筹三方得到最终结果。

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一个是舆情。网络属于技术层面的研究范畴,是需要定量表征的客观概念。舆情即社情民意,属于社会层面的研究范畴,是需要定性描述的主观概念。在两方面的研究基础上,需要将舆情这一定性描述的主观概念映射到网络这一定量表征的客观概念中去,深入挖掘网络上所体现的舆情演变规律,对具体的网络舆情信息的安全程度进行评估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选取各层次评估指标,从而构建起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微博系统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同样需要将主观概念的舆情与技术层面的网络整合在一起,而且结合微博自身的特点。微博舆情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如图二所示。

从微博舆情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图中可以看出,微博舆情监测评价体系可再分为三个二级指标,即微博舆情流通指标、微博舆情要素指标、微博舆情受体指标。

2.1 微博舆情流通指标

微博舆情流通指标反映了微博舆情信息在扩散速度上的特性。由于微博自身的传播方式确定,舆情传播效果主要与微博自身的影响力及微博平台的推荐度有关,并可通过微博排名、微博推荐、博文点击频度和博文点击率反映出来[2]。

微博排名指数指微博在微博系统中的排名,反映其影响力。

博文推荐度是舆情博文在微博平台中被推荐的程度。微博平台会定期整合热门、重点信息后统一加以推荐,吸引更多的微博客浏览自己的平台,微博平台推荐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对舆情大范围的扩散传播起到重要影响。

博文的点击率是微博用户点击该博文的次数占总点击的比例。假定当前时间该博文的点击量是r,总点击为R,则博文点击率ω=r/R。

博文点击频度是博文点击率在某时间段变化的快慢,主要反映其扩散程度。假定在时刻t1博文的点击率是r1,总点击为R1,在时刻t2博文的点击量是r2,总点击为R2,则博文点击频度为:

2.2 微博舆情要素指标

微博舆情要素指标反映了舆情本身扩散的影响,主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人(微博客),一是物(舆情博文)。其中微博指微博所有者的相关舆情信息影响力指标,包括号召力、粉丝人数、历史发帖数、历史转载数以及历史评论数[3]。

博主的号召力大多与博主的现实身份和虚拟身份有关,若博主在现实中是某个领域的名人学者,或者是虚拟网络中的标志性人物,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舆情的传播效果;粉丝的比例是该博客的粉丝人数在全部博客用户所占的百分比,所体现的是博客的人气;历史发帖率是博主已发的博文条数占全部博文的百分比;历史转载率是该博客中博文被转发的次数占全部博文数量的百分比;历史评论率是其他用户对博客中的博文的评论条数占全部评论条数的百分比,历史转载率与历史评论率共同反映出其他用户对该博客的共鸣度。

舆情内容指标反映了舆情的敏感程度、自身的危害程度以及受关注的程度。

舆情的敏感度由预设的敏感关键词和信息点的热度的变化两个因素决定,可以采用不变的静态指标和可变的动态指标来进行评价。静态指标是指社会民众在很长时期中普遍关注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如:公共教育、公共医疗、社会就业、权力腐败等主题。动态指标则体现了舆情的时效性和突发性,是在某一时间段内社会民众较高关注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如:伦敦奥运会、2012欧洲杯、黄岩岛等。动态指标有着其一定的时效性和突发性,可通过网络热点的自动更新机制来获取。

舆情的危害度指通过舆情挖掘技术挖掘出舆情内容的褒贬义词并智能分析,按照一定的标准得出一个数值来表示其危害程度的大小。具体标准设计时,可以根据国家管理者对其关注的舆情内容的重要程度判断,对其赋予不同的权重。

舆情的关注度指的是当前舆情在博客中被转载的次数占全部博文的比例。

2.3 舆情的受体指标

舆情的受体指标反映了受众所处的地域信息,以及对舆情的共鸣度和回应态度,主要包括区域分布度、受众响应度、参与频度和负面响应指数。

区域分布度指的是受众的地理范围和密集程度,通过对博客受众的IP地址、手机号码归属地进行追踪得到归属地信息,按照归属地信息分类后得到该归属地的微博用户数量除以微博用户的总数量即可得到。通过区域分布度,可以知道该区域的稳定程度,若一个地区的不稳定程度越高,越容易激发受众的负面情绪,从而导致一些不稳定的社会情况发生。

受众响应度反映的舆情在用户中产生共鸣的程度,可由对当前博客条文发表评论的人数除上浏览当前博文人数的比例。

参与频度指的是某用户阅读、转载或评论舆情的次数,该指标可用做监测网络中刻意制造事端的网民。

负面响应指数反应舆情在受众中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程度,用负面评论条数占全部评论条数的比例作为参考。

在上面微博舆情监测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基础上,如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可先对各指标进行问卷调查,然后交予专家反复的论证,专家们对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对最终的分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权重值。

根据权重值,设定微博舆情的监测等级为5级,危险程度由1级到5级逐级加强。根据微博舆情综合分值大小确定其对应的区间,得出舆情监测的级别,并适时动态地作出预警,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3 结束语

目前,尚未有关于微博舆情的监测指标体系出现。本文在分析微博中信息传播机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微博舆情监测指标体系,该体系很好地结合了微博自身的特性,并给出了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针对性强,实用性高。不但考虑了微博主体、舆情信息自身的影响力,还充分考虑了舆情受众的能动性作用。针对微博的信息传播机制,区分了“强关系用户”和“弱关系用户”对舆情传播的贡献;对舆情受众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区分,区域稳定度能更好地客观地预测舆情作用的效果,通过参与频度能够及时发现刻意制造事端的网民。

博文点击频度指标,可及时反映出信息聚集的快慢,另外还将区域稳定度作为三级指标,一方面更加符合微博舆情的三维空间关系。区域本身是舆情受众所在的区域,从隶属关系上区域稳定度应从属于舆情受众这个二级指标,受众的指标,未能体现舆情受众对舆情的能动作用,而微博本身就具有双向传播的特征,因而其本身就不适用于微博中的舆情监测。

微博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给出了舆情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但由于缺少大量的科学统计数据,如何对其进行实际验证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本文的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在搜集大量有效的微博相关数据基础上,将指标体系应用到微博舆情的实时预警中,从而根据验证效果对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戴媛,郝晓伟,郭岩,余智华.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模型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0,(05):60-62.

[2]高承实,荣星,陈越.微博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11,30(09):66-70.

[3]戴媛,姚飞.基于网络舆情安全的信息挖掘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06):873-876.

社交网络之网络舆情 篇2

机制0904 09100403 尹伊君

如今,网络的存在使人们多了一条抒发己见的路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就这样,网路舆情这一新兴词汇便随之诞生了,什么是网络舆情?

关于网络舆情的概念,国内已有研究对舆情进行了界定,但尚未形成共识;不少研究还存在滥用混用概念的现象,对深入地进行舆情研究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研究舆情,有必要先厘清舆情的概念。

舆情研究的后起之秀曾润喜博士对网络舆情进行了准确和权威的定: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引用: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8):187-191.)

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

1、直接性,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

2、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3、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正因为如此网络舆情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及时快速地反映百姓的心声、突发事件的实施情况、对一些不道德的人或事进行谴责,也可能被以讹传讹,偏离事实,造成**。

舆情之利:

(1)正如网络具有互联互通、快速即时、匿名隐身、跨地跨国界等特点,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可以不受过多限制地发表意见和观点,这就给民众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就这样一些如帖子,邮件,视屏等可以得到快速地传播,广大的网民能接受到如此信息并表达自己的意见。正如2010年网络上炒的沸沸扬扬的“李刚”事件,官二代李启铭酒后在河北大学内飞车接女友,将两名女生撞飞,致1死1重伤。在撞人欲逃被截之后,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告去,我爸是李刚。”事出之后网络上发帖,跟帖,谴责不断,巨大的舆论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使李刚事件得到了一个算是比较公正的解决吧,6年牢狱,46万赔偿,试想如果没有网络舆论这巨大的压力,“李刚门”可能李启明连6年刑狱可能也判不了。

(2)网络众多特点之一就是覆盖面广,不论从年幼小孩到耄耋老人、市井百姓到中央权贵多多少少都会对网络有所触及,当民众的呼声达到一定的高度,舆论的声音或多或少会传人当权者耳中,从而有一定的概率达到改变现状的效果。舆情之弊:

(1)网络舆情会加速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首先,由于网络媒体不真实、不适当的信息传播,往往会误导民众,对事件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当民众受到网络虚假信息的鼓动,一些群体性事件可能造成甲地骚乱、乙地声援、丙地联动的情况,朝着规模更大、危害更加严重的方向发生变异。第三,群体性事件往往暴露了社会的丑陋面和诸多的负面信息,而网络媒体不加过滤,有意或无意地放大渲染,过度宣传社会阴暗面,会对民众的思想形成强烈冲击。容易产生情绪低落、埋怨、激愤的反社会心理。

(2)网络舆情会加大群体性事件的处理难度。这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上。首先,网络的即时性和跨地跨国界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在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上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其次,互联网打破了时阀、地域的限制,各类型的信息几乎能实时发送并接收,也可以传递到任何一个有互联网的角落,网络舆情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给适时采取措施,有效加以控制带来了难度。第三,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各类虚假消息、过激言论充斥着互联网,现有的技术手段只能够将内容进行部分过滤,这就使得网络舆情内容难以进行有效控制。网络舆情的难以控制,导致群体性事件网络信息混乱、错误,容易在民众中引发各种猜疑、谣传甚至恐慌,给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也是2010年,6月9日,这天爆发了网络上著名的“6•9圣战”当时我也围观了此次行动,说实话事到如今看到当时的一些文字,图片,也还有那么一点点热血沸腾,本来此次行动是针对5月30日为获得韩国人气天团Super Junior当晚的演出入场券,数千歌迷拥挤在世博演艺中心取票区域,造成混乱引发踩踏事件所进行的行动,其毁誉参半,的确唤醒了很多中国人久违的血性,但也造就了很多“集体无意识”话说我看过的书中给我震撼最大的就是《狼图腾》和《丑陋的中国人》,酱缸文化,集体无意识,狼性的缺失就如一个没有脊梁没有意识的人很是可悲,但拥有了狼性依旧无意识,那就是可怕了,网络上所说的愤青,大概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了吧。。

究竟是网络舆情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不是我这一个学生所能回答的,我相信哪怕是专家学者也不见得能给出个让所有人信服的观点,对于网络舆情的管理我想政府应该做出一下几点

(1)党政机关领导各级应从思想上重视网络舆情,面对广大民众的质问应该做到的不只是封锁消息或一味的回避。

(2)完善网络立法,规范网络空间,让老百姓能真正有抒发己见的地方,没有跨省,没有马甲。(3)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对于散布假消息,或鼓动民众以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的人一定要严惩。

(4)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留给民众的不能只是民众无尽的猜想。

(5)加强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实现网民自律。

传统社交网络之殇 篇3

或许很多人会问,社交网络发展得这么好,怎么会有危机?你没看见Facebook那庞大而恐怖的市值么?的确,作为全球社交网络的龙头老大,Facebook确实是风光无限。不过,你知道这个传统社交网络巨人现在面临怎么样的危机么?

早在2013年上半年,Facebook就已经露出衰落的迹象。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3年2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有28%的Facebook用户表示,Facebook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经不如一年前;34%的用户表示在Facebook停留的时间已经缩短。此前的报告也指出,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Facebook 的用户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2013年5月18日,时值Facebook上市一周年,传媒大亨默多克公开发表推文表示:“Facebook小心!用户平均停留时间严重下滑,这是多年前糟糕的 Myspace 出现的第一个真正的坏信号。”

2013年底,美国市场调查机构皮尤发布最新报告,称Facebook正在出现老龄化趋势,在美国退休的老年人中,每两人中就有一个是Facebook的粉丝,而年轻人的比例已从去年的86%下降到84%。年轻人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共用一个平台,这也导致Facebook的渗透率继续下滑。同时,这种下滑也得到了Facebook高管的证实。

这种下滑到底意味着什么?投资银行Evercore的分析师肯·塞纳(Ken Sena)住分析中指出:由于付费主力群体的年轻人逐渐逃离,导致用户在Facebook网站上花费的时间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2%,这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其生存空间。

其实,这些数据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了Facebook用户粘度正在逐渐下滑。年轻用户的逐渐减少,正是互联网服务衰落的前兆。不止是Facebook,这样的情况在国内也在持续发生着。

人人网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前几年火的那叫一个一塌糊涂。在它赴美国上市之初,就被称为中国的Facebook,投资者给人人的估值甚至是Facebook在私有市场交易价格的2倍以上。然而,自2011年上市至今,人人网的股价已经下跌五分之四。其月活跃用户数也从高峰时期的上亿下滑到了现在的5 000万上下。同时,2013年人人网还关闭了曾经风靡一时的《开心农场》游戏服务器,一款曾经过亿用户的社交网络附属游戏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无独有偶,有媒体爆出风头一时无两的新浪微博的活跃度距离高峰时期已经下滑了超过30%,降至2011年初的水平,唱衰新浪微博的声音也不绝于耳。难道,社交网络真的已经开始步入衰落期?

传统社交网络发展的十字路口

是什么让曾经大赚特赚,投资商不计成本砸钱的传统社交网络一夜之间就露出的衰败的先兆?

或许,移动互联网就是所有原因中最重要的一个音符。据APP内分享服务提供商ShareSDK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社交平台在APP内分享量占比TOP10中,最高的是《微信》好友,占25.51%;其次是新浪微博,占23.29%;《微信》朋友圈排名第三,占分享量的19.47%。

仅从这样一个简单的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些许端倪: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更倾向于在手机上分享和查看信息。这一点,也可以从人们对人人网失败的分析中得到印证。麦格理银行(Macquarie)分析师Jiong Shao说:“人人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国社交网络的领导者,其衰落的原因在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不再需要一个PC端的社交网。”

在移动互联时代,放眼望去,公交车上、地铁里、餐厅里……,都是拿着手机玩《微信》的,或者玩其他手机移动产品的人。那些曾经在互联网时代喧嚣而热闹的SNS和社区似乎渐渐的被人们遗忘,也慢慢淡出投资人和互联网创业者的视线。

在PC互联网时代,社区网站一直是可以快速搭建并且迅速聚集人气的互联网产品形态,也一直占据着互联网的半壁江山。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却是另一番景象,社区产品很少看到,有的也仅仅是个别PC社区在移动互联网的保守延伸。确实,国人远离桌面的速度比欧洲和美国更快,国内的手机制造商在激烈竞争中迅速拉低了入门级智能手机的价格。而结果就是中国的桌面互联网流量每年下降15%,而智能手机数量却每年增长20%。人人公司称,人人网5 000万左右的活跃用户中,有80%会部分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登录,这部分流量很难变现。

除了国内的人人网,霸主Facebook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有调查显示,虽然它的用户总量还在增长,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移动平台登录Facebook。同时,前文提到的那些离开Facebook的年轻人,也更多的转向了Twitter以及流行的WhatsApp、Snapchat和Instagram等移动聊天和照片分享工具。

以上种种都可以看出,在移动互联时代,传统社交网络迎来了发展中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

移动互联或许会杀死传统社交网络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都期待更便捷、更迅速、更简单和更省钱的联系方式。就像现在用惯了《微信》的人就不喜欢发短信一样,说一句话几秒钟就可以传递信息,为什么还要花费几分钟将信息转变为文字再发出?而且《微信》也有收发文字和图片的功能,这已经让手机短信和彩信望尘莫及。现在的智能手机用户,可以过着没有电脑的生活,但是绝对不可能过没有手机的生活,假如将手机遗忘在家一天,那这一天必然魂不守舍。

而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传统社交网络推出的延伸型APP总是不愠不火,即使背靠着庞大而坚挺的用户数量也依然如此。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黏性!”一位做了多年互联网社区产品的资深业内人士,《姐的那点事儿》的产品负责人魏天星这样感叹:“其实不管是何种类型的社交产品,都强调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社交产品有个很大的优势是前期可以制造新鲜感和充分调动用户的好奇心理,好玩!所以可以快速膨胀。但互联网社区产品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新鲜感过后,这种关系就难以为继,因为关系是一个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但不是目的,没有人会纯粹为了强化关系而维护关系,这种动力难以持续。为什么创业者热衷于社交产品,而鲜有人顾及社区产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区产品是个慢热型的产品形态,需要不断地运营和发展,形成自己的社区文化。它不像社交产品,通过用户关系,形成病毒式传播,可以快速的火爆。当然,这样也更容易引起资本的关注。”endprint

这也许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怪圈,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时间和成本。直接切入社区似乎很难在短期内快速聚集用户,完成第一步的蜕变,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没有第一步,后来的也就无从谈起。但是这样的产品也总会面临同样的问题:黏性。工具性产品虽然可以快速带来用户,但也会面临着用户快速流失以及同质化产品的威胁。缺乏黏性,就会成为新的烦恼。

而且,和PC互联网不同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信息才是用户在移动端社交的主要方式。手机是社交的一种工具,智能机更是如此。它在无数的应用中集成了文本信息、声音、视频和图片信息,满足用户的需要,而这些服务都不需要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

用户在自己的主页上可实现随时随地和任何人交流任何内容,这对用户来说吸引力十足,也加速了诸如iMessage、WhatsApp、《微信》、Kakao Talk及其他小型竞争者的发展。毕竟,世界上智能机用户中有四分之三都在使用这样的软件。作为和Google、Facebook一样,最初在互联网端发展的传统社交网络提供商来说,往移动端转移有相当大的挑战。类似的挑战还来自于媒体分享类应用,当用户涌向Vine、Snapchat和以前的Instagram等应用时,传统社交网络想要继续成为不断壮大的智能机用户群中的主要平台提供商也是很有挑战的。

这就是移动互联网的怪圈,直接做社区很难,已经成熟的传统社区产品转化为移动社区似乎更难。难归难,如果不改变,传统社交网络离死亡或许就不远了。

在移动互联大潮中勇敢转身

传统社交网络要怎么才能在移动互联的大潮中勇敢转身,焕发第二春呢?或许这些例子可以让我们看到点什么。

2013年8月,专注于已婚女性社区的《辣妈帮》A轮融资百万美元。同期,专注于女性健康工具的《大姨吗》融资数百万美元。两家同为女性用户服务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在同期获得数百万美元的投资,估值数千万美元,不能不说是一个奇妙的巧合。据悉,《辣妈帮》从一开始就是专注于女性的垂直手机社区,团队之前在PC互联网并没有类似的产品经历。也就是说,它是直接从移动互联网切入,并且在一年内迅速成长的社区产品。而《大姨吗》则是一款计算女性月经期的经期助手产品,但吸引投资人的显然是它的另一面:一个初具规模的女性健康交流社区。

或许,社区产品虽然没有社交产品那么引爆眼球,但这种小而美的垂直社区却往往更有潜力。因为它们都是强话题、弱关系类型的产品,以话题为中心。相反,传统社交网络是强关系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和发展轨迹。话题永远不会消亡,但关系却会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通过手机交流将成为一种新的方式,但交流的方式中,社区依然是最可以沉淀,最有价值的。

其实,不少传统社交网络提供商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艰难转身。从2012年起,不少提供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移动互联产品。2012年6月,Facebook宣布他们正在开发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平台广告服务产品,该产品将允许公司向用户即时地显示周围商铺信息等针对性广告内容。“怎么强调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意义都不过分,尤其对于社会化网络应用而言。”开心网CEO程炳皓这样说道。2012年初,开心网相继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将原无线事业部门的人员全部充实到产品线,并实现对主流智能手机平台的全线支持。2012年5月,腾讯历史上的第二次进行架构重组。马化腾在多种场合强调,腾讯十分看好移动互联网的前景,并在积极地进行布局和尝试。

本文中多次提到的人人网也在2013年开始艰难的转身,向移动互联网靠拢并转型为SMS(社交通讯服务)。2013年1月,人人网正式对外宣布成立独立的无线业务事业部,专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新产品研发和运营。董事长陈一舟此前曾表示,人人公司的战略和投资重心将持续向移动网络转移,将陆续推出一系列创新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力争把握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先机。同年8月,陈一舟以内部邮件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邮件中明确表示,人人网要由SNS向SMS转型,从页面端转向移动端。

社交网络犯罪特点之浅见 篇4

Internet的出现, 细细想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以数字为载体的广域网络发展至今不过30年不到, 但是网络格局已经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了数次变革, 而社交网络所代表的变革, 距离现在的时间说远不远, 说近不近, 因此, 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些其他的问题。而这种载体呈现出的一个新问题就是网络个体与现实个体的联系更加紧密, 有的更加是社会人身份的翻版。从ICQ一直发展到今天的FACEBOOK、YOUTUBE以及微博, 在带来便捷的生活和交往的同时, 这些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也从来没有消失过, 可以这样说, 社交网络在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的同时, 也改变了违法与犯罪这种异化的社会生活的格局, 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守法者会成为网络世界的犯罪人, 而受害者收到侵害的风险, 也随着社会关系在虚拟世界的增长而水涨船高。因此, 有必要对社交网络上的犯罪行为进行规制。

1 虚拟世界与现实损害——社交网络犯罪的最主要特点

恐怕稍有常识的人在探讨网络犯罪时的第一反应, 就会从主体的角度去分离实际的犯罪人和网络世界的虚拟个体。认为虚拟个体的行为并不能代表实存主体的实际情况。因此、从权利义务对等的理论出发, 认为无论是取证、追诉还是责任规制, 社交网络上的数字与字母并不能代表一个法律上存在的人。因此, 探讨社交网络犯罪行为, 就必须从虚拟和现实的关系说起。

1.1 虚拟个体——网络世界的基本概念

当代中国, 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把自己的真名实姓作为自己的网络IP名称。这是维护个人安全的社会生活本能。因此, 编造的姓名和背景、不同于日常的生活方式, 也就成为了社交网络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此, 如果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出现了犯罪行为, 现行的法律无法将网络上的个体作为追诉的对象。而这也造成了一种认识, 即在社交网络上虚拟的个体的行为只承担在虚拟世界的后果, 而与客户端之后的那个实际的人没有关系。这样的认识也催生了在社交网络上肆意妄为的社会现象。但是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就是, 虚拟的个体, 即使与现实的主体存在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 也不能否认和割断彼此之间的联系。但是否能说虚拟个体就是实际个体呢?我们可以从民法理论对于法人概念的产生的逻辑过程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民法理论认为法人的资格是为法律所确认的一种法律人格。而在这个概念的产生过程中有两个关键词将自然人与其紧紧相连, 即意愿和目的。也就是说, 自然人的意愿和目的决定了法人能够是唯一的, 也可以享有权利和义务。对于虚拟的个体也是如此, 自然人或法人建立虚拟的个体, 是基于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 而个体在社交网络的行为, 也是代表实际个体的基本意愿而产生的。因此, 虚拟的个体并不能独立与实际的人的存在而独立于社交网络之中存在, 因此所有与之相关的权利义务关系, 也必须由实际的个体享有或承担。

1.2 实际损害——犯罪违法性与危害性本质

如上所言, 假设虚拟的个体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 那么在虚拟平台上的犯罪将不会损害到自然人或法人的实际法益。但事实并非如此, 以社交网络上经常出现的诈骗案为例, 受害人所受到的伤害, 不仅与实际诈骗案一样, 财产利益被侵犯。而且由于在虚拟世界对于个体依然依存于社会, 犯罪同时会给受害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这一点在虚拟和现实同时存在。因此, 犯罪的损害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增加。

而社交网络的另一个特点进一步增加了犯罪的实际损害, 即虚拟个体和实际个体的高度结合。以时下较为流行的FACEBOOK和TWITTER为例, 用户使用的名称被要求和自己的实际姓名一致, 而使用者在网络上的社会关系, 也是建立在个人信息的基础之上发展出的一系列社会关系, 比如家人、朋友、同学和同事等等。因此, 在这一点上来看, 针对社交网络的犯罪所形成的实际损害更加直接, 因此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就更加明显。

2 新型社交网络犯罪的现实

网络犯罪, 如果一概而论的话, 那么所有的犯罪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进而被归类为网络犯罪。比如偷盗用户在电子银行之中的金钱和偷盗用户在银行中存储的现金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因此, 笔者选取了在社交网络上较有代表性的几类犯罪作为探讨的对象, 希望借此寻找这一领域犯罪的共性特点。

2.1 人身型犯罪

从最早的公告板论坛 (BBS) 出现, 一些并不光彩的事件就出现在网络上。比如臭名昭著的自杀辅导论坛, 最早出现在欧洲, 之后蔓延全世界, 造成了无数悲剧。而在社交网络出现后, 这样的犯罪行为更加便利也更加危险, 因为不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多的受众和对象, 而在社交网络上也更容易找到所谓“志同道合”之人。而由于对虚拟世界的依赖等大众心理问题的出现, 邪教、极端行为, 甚至恐怖主义等犯罪活动, 都借社交网络的平台扩大了其影响, 宣扬其理论, 秘密会社组织也得到了新的温床, 不仅对社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害, 而且也对公共安全形成巨大威胁。

2.2 财产型犯罪

犯罪的最主要类别, 而且是演变最快的类别, 就是侵财犯罪。而在犯罪的总数上, 侵财犯罪也当之无愧的成为最大数量的犯罪种类。社交网络, 因其便捷的特点和广泛的用户群, 成为了财产性犯罪的一片新大陆。除了一般意义的对用户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之外, 在最近, 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型财产犯罪。比如以代购等为名义实施的走私、诈骗活动。以及在社交平台上, 利用虚拟货币进行的非法集资。以及通过社交网络构建地下金融链所实施的以直销、传销为名的“庞氏骗局”。而这类侵财犯罪的一个特点就是蔓延速度极快, 数额较大。而且, 此类犯罪, 可以轻易动摇本就不稳固的虚拟社会的信任体系, 造成一系列的衍生问题。

2.3 轻罪与违法行为

社交网络世界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轻罪数量和一般违法行为的数量井喷式增长。因为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不同认知之间, 一些在现实社会摄于法律权威和行为责任的人会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构建另一个自己, 而这个自己会轻易的触及社会规则的底线, 因此, 造成了在社交网络平台上, 侵犯一般民事权利的轻罪行为极易发生且很难被追诉。比如常见的法律上规定的一些自诉案件和其他轻罪, 以及类似于性骚扰和言语暴力之类的介于违法与犯罪之间的行为, 有些在实际生活之中并不会发生, 但是会在社交平台上, 给受害者带来持续的严重的困扰。

3 预防与治理

探讨犯罪问题, 作为法学研究是一个不变的主题, 而目的其实是在探讨的基础上寻找防治的对策, 正如医生研究疾病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健康一样, 对于社交网络平台的犯罪行为的探讨, 目的就是通过原因的梳理来净化这个虚拟的社会环境。

3.1 应扩展部分犯罪主体的范畴

社交网络的犯罪问题, 其严重性就突出表现在主体基础的扩大上, 与传统的犯罪主体相比, 侦查工作的难度更大, 因为一些主体的存在本身难以认定, 比如境外租用服务器的行为就会使单位犯罪的数量呈几何式增长且难以追究。而虚拟的社会身份, 也会造成一些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遇到问题的人选择到社交平台上发泄情绪、恣意妄为。

面对这样的问题, 在对犯罪主体的认识上, 需要修正一般的观念和传统的思维习惯。比如性骚扰犯罪, 一般认为是男性对女性所施行的行为, 而在社交网络上, 这个主体就不限定为男性。另一个例子是侮辱诽谤罪, 现实世界中的此罪可能是具体的个体或与事件有关联的人, 而在网络平台上, 这个主体可能因为意见的迅速传播而扩大成为一个天文数字, 因而造成的损害也会随之增长到难以估量的程度。面对这样的情况, 就需要将一些传统的犯罪理论进行调整, 并且与之相配套的处罚方式也可以随之更新, 以适应网络社会的实际需求。

3.2 建立全新的社会成员分类方式

对于社会成员的分类, 是施行社会治理的重要前提, 现实世界的群体划分, 更多的是通过一些较为普适的, 概括的方式进行。比如财产状况, 受教育状况, 国籍户籍等等。但是通过对于社交网络犯罪的探讨我们不难看出, 社交网络对于社会成员的划分不同于任何一种已经存在的方式。

比如在FACEBOOK上, 很多人就是通过对于某一个明星的追捧而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群体, 他们非常容易形成共同的意愿以及施行共同的行为。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发生在2011年的动物保护主义者通过微博平台形成合意并组织实施的劫车行为。无论是什么样的一种认定方式, 我们都无法通过传统的社会成员划分机制对于这样的行为的社会群体进行区分, 因此, 应对社交网络上的出现的犯罪行为的治理, 应当首先从了解社交网络对于成员的划分和共同群体的认定标准开始。

3.3 针对网络问题的法律解释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会认为法律在规制网络世界的进程之中始终是滞后的。但是法律的诞生从来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滞后不代表不去规制, 因此, 社交网络和虚拟社会关系的高速发展更需要法律规范与之相适应。

笔者认为, 社会的规制, 必然要通过法律的方式进行, 但是一个新问题的出现, 不能一概而论的就去立一个新法去规范, 更为稳妥和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法律解释的方法, 进一步发挥现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原因是作为网络虚拟的世界, 首先无法割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独立成为一个法域。另外, 完全能够在虚拟世界施行的法律从立法技术上也难以解决。因此, 通过对于现有法律的系统解释, 赋予社交网络上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以对应的现实概念。有助于建立一个规范治理下的, 良性运行的社交网络。

综上所述, 出现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犯罪违法行为不仅是一个网络世界的问题, 也是一个现实的法律问题, 更是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而问题的实质, 是如何在虚拟的社会关系之中运用现实的法律制度实现规则治理, 进而达到打击犯罪、维护社交网络的正常秩序。这个愿景的实现, 不仅需要法律运行体制的推陈出新, 同时, 也需要网络世界的每一个公民遵守法律。

摘要:社交网络, 作为最近十年网络的最主要发展领域, 改变了传统因特网的格局, 也改变了网络生活的习惯和面貌。而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犯罪也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而具备了新的形式。形成了一批社会危害性普遍的新型社交网络犯罪。本文旨在对社交网络的犯罪行为进行探讨, 通过分类的方法确定社交网络犯罪的独特之处, 即全新的社群划分。进而为防治犯罪做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社交网络,新型犯罪,成员共性

参考文献

[1]张明楷著.《刑法学》 (第四版) [M].法律出版社.2011年7月.

[2]李亚芳.校园网络安全现状及解决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熊意超.《打击网络犯罪面临的困境及立法对策》.载于《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1期.

[4]刘英泽, 张玉霞, 王雪梅.《我国网络犯罪立法问题探究》.载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

[5]邹萍, 史恒, 吴艳军.《完善网络犯罪立法》.载于《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4月号 (总第367期) .

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盈利之道 篇5

于是,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以下的画面: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人们, 游走在国内、国外的城市乡村, 一边欣赏着自然美景、历史古迹、人文景观, 一边浏览着网页新闻、聊着视频电话、发着语音信息;人们时不时地抽空刷会儿微博、上会儿微信, 还不忘和朋友圈中的好友们分享着此时此刻在路上的心灵随想, 抓拍到的美丽图片, 亦或搞笑娱乐的精彩视频;人们在街头巷尾休闲小憩、和朋友品咖啡聊天之时, 或乘坐高铁、地铁、等候飞机、办事排队之时, 也会拿出手机或平板电脑登录移动社交平台, 查看好友推荐的商品和服务、对比商品的价格和评价、和朋友微信或QQ聊天、挖掘潜在的商业机会、下载相关的商业资讯、亦或查看美食点评、获取优惠信息、抢红包赠券、秒杀心仪的商品等。

有专家预计, 2015年中国的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536.5亿元, 应用移动商务的网民将超过3.52亿人。

本文对移动社交的盈利之道进行分析, 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盈利在于能否创新出既独具眼光、服务大众、又无法被模仿抄袭, 志在行业第一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 (MSNS) 。MSNS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移动社交媒体的精准广告盈利、移动社交游戏盈利、移动社交用户体验盈利、构建移动社交平台生态圈盈利等。

移动社交网络服务

社交网络SN (Social Network) , 是随着E-mail、BBS、博客、微博等Internet应用而自然发展起来的反应社会交往群体的一种形态, 其本质是提供一个在人群中分享兴趣、爱好、状态和活动等信息的在线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社交网络对人类社会活动的方式、效率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智能手机、车载移动终端等多种移动设备的普及, 以及传感网技术的应用, 使用移动终端设备来访问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主流。移动社交网络MSN (Mobile Social Network) 的特点有: (1) 研究社会群体在某方面的活动规律, 通过对移动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并聚类。如, 通过对人们出行数据和出租车移动轨迹的挖掘, 可以为出租车司机更快地找到乘客提供帮助。 (2) 人们利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来进行E-mail、BBS、微博等移动社交应用服务活动。

移动社交网络带来大量崭新的研究和应用机会。例如, 位置服务、出租车异常轨迹识别与检测、出租车最优载客寻找策略等。人们利用车载GPS、手机、公共交通卡等移动终端提供的行为轨迹信息, 可以对一些事件进行预测, 或对基础设施等方案作出合理性评估, 针对移动社交网络数据的管理与挖掘, 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移动社交网络服务MSNS (mobile social network service) 是指用户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移动终端等为载体, 以在线识别用户及交换信息技术为基础, 按流量计费, 通过移动网络来实现的社交应用服务。

移动社交网络服务不包括打电话、发短信等通讯业务, 但包含分享和交流信息资源服务, 语音、视频等网络电话服务, 即时信息网络传送服务, 商品买卖、品牌推广、渠道拓展、广告营销、搜索引擎等众多服务, 即用户从传统的PC端互联网页社交平台转移到手机客户端移动互联网APP平台, 享受多样化、定制化和个性化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 企业则通过移动互联网APP平台来开展电子商务交易活动。

与传统的PC端社交相比, 移动社交具有人机交互、实时场景等特点, 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地创造并分享内容, 让网络最大程度地服务于个人的现实生活。

在美国, Facebook于2010年和亚马逊、ebay等合作, 通过浏览式店面即跳转到商户页面下单购买, 直销式店面即通过Facebook页面直接下单购买, 粉丝店面即组织互动活动发放优惠券供消费者购买等三种主要方式展开电子商务交易活动。2011年Facebook开始拓展移动互联网业务, 2012年花费10亿美元收购在线照片共享服务商Instagram定位移动平台。2013年, Instagram推出15秒短视频分享功能和消息功能Direct, Instagram通过在用户信息流中植入赞助商广告来巩固盈利。

在中国, 人人网的“人人逛街、美丽说、花瓣网、蘑菇街”等的手机版;手机淘宝网推出“淘女郎”;手机凡客推出“凡客达人”;2013年10月阿里巴巴公司推出社交产品“来往”, 同时让“淘女郎”入驻“来往”等都是开展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典型移动社交网络服务。2013年5月阿里巴巴公司用5.86亿美元入主新浪微博18%的股份, 加快了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和电子商务的应用融合。

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盈利之道

(一) 移动社交媒体的精准广告盈利

基于用户诉求的移动社交媒体可以利用环境知觉 (ambient awareness) 和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 等手机、网络应用技术, 策划用户参与活动, 利用SNS用户乐于分享的特点瞄准游戏、零售和音乐等特定行业垂直市场, 根据不同用户群体、不同用户诉求推出精准广告来盈利。

比如, 增强现实技术是将虚拟世界的数字内容 (声音、视频等) 叠加到物理世界的真实影像上, 通过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三维注册等特点, 结合有形用户界面技术从而形成全新的用户体验, 投放采用增强现实技术的针对性广告能让用户们感觉像操作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物体那样操作虚拟物体, 人们通过移动终端与三维码感觉到立体化的商品。这时, 人们感受的不是广告效果而是自己的真实体会, 这样会促进销售进而增加盈利。

(二) 移动社交游戏盈利

移动社交游戏的盈利主要有下载前付费、IAP (应用内付费) 和IGA (内置广告) 三种方式, 三种不同盈利方式的价值也不同。下载前付费价值最低, 盈利也最少, 因为人们都热衷免费游戏, 在没有尝到游戏乐趣前较少愿意付费。IAP价值较高, 可以管控盗版, 打击黑卡, 很多从传统网游转移来的用户习惯IAP, 这可以保障ARPU (每用户平均收入) 、游戏粘度和延长游戏生命周期。

移动社交游戏的盈利之道, 必须先立足于游戏开发者。游戏开发者需致力开发游戏中用于盈利的虚拟商品、应用道具等。新生的APP开发前就需想好盈利模式, 展开市场调研, 深入了解自己的产品和用户习惯, 合理设置收费点, 然后使用各种平台借用流量, 比如桔子平台, 可以赠送给游戏开发者免费推广用的桔子, 分享用户给游戏开发者, 或将开发的游戏放到联通、电信、移动、索爱、机峰等市场中, 帮助游戏开发者提升知名度和扩大用户群。

IGA发展势头较热, 因游戏在安卓平台可以免费下载, 与苹果I0S平台付费下载不同, 开发者通过游戏内的道具收费盈利较少, 要靠内置广告获得较大盈利。在中国, Android盈利状况糟, 移动社交游戏开发者需要利用两大主流推广和盈利渠道——应用商店和移动广告, 并且要广泛重视与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

目前国内有十几家应用商店 (包括运营商、终端厂商和独立第三方) 和近十家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商, 游戏开发者选择哪个商店, 选择哪个广告平台对今后能否盈利十分重要。所以, 游戏开发者在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时需考虑三方面因素:

(1) 是否直达用户手机的渠道, 是否拥有较大的用户基数, 用户快速成长趋势如何等;

(2) 是否能够快速响应游戏开发者所需要的反馈信息, 如用户信息、终端信息、厂商信息等;

(3) 游戏开发者是否有真实的收入, 支付方式是否方便且值得信任, 广告等收益方式是否合理。

2013年是移动游戏行业用户群体和市场规模爆发的一年, 移动社交游戏又是用户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移动社交网络服务, 其利润率较高, 移动社交游戏增进了用户间的交流分享, 好友间的相互推荐会带来游戏用户的增长, 从而增加盈利。

(三) 移动社交用户体验盈利

移动社交网站设计用户感兴趣的互动内容, 利用用户分享, 引导用户从线上到线下展开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体验活动, 也能带来盈利。如, 在移动社交网站上销售帽子的店铺可以设计帽子试戴体验活动, 用户可以利用手机摄像头, 通过三维图像识别技术试戴该品牌的帽子, 并在手机网页上实时显示该店铺线上、线下的营销信息, 方便用户直接线上购买或转去线下商铺购买从而增加销售盈利。

已经参加体验活动的用户又可以通过好友间的交流分享, 并通过基于地理位置的“新消息”方式推荐更多的人来参加服务体验。移动社交网站给予推荐用户适当的返利, 让推荐者分享成功交易量的利润等, 以此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

赶集网手机版——赶集生活最新推出基于CTB模式的懒人找房APP应用和赶集招标服务, 它充分体现了基于地理位置的互动营销效果, 通过精准定位消费者需求, 将线上的技术和线下的服务完美结合, 既帮助用户快速找到高品质的服务商家, 降低找房成本, 也为提供优质服务的商家更精准地选择用户, 降低商家品牌推广成本。用户花少量的钱得到了更为方便快捷的本地生活服务体验, 同时赶集网帮助商家提升了口碑, 它通过收取服务费用、分享成功交易利润来实现盈利。

(四) 构建移动社交平台生态圈盈利

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利用消费市场中的网络效应可以构建移动社交平台生态圈, 增加利益相关性群体间的交流分享, 通过基本的免费服务带动增值收费服务, 从而实现盈利。不仅利益相关性群体间能实现共赢, 作为渠道、媒介、中间人身份的移动社交平台也获益匪浅, 实现1+1>2。移动社交平台生态圈中的每一个个体、群体, 若能共享利润, 势必会促进平台生态圈的良性发展。

如照片分享服务商Instagram, 在被Facebook收购之前已经在与巴宝莉 (Burberry) 等品牌洽淡合作, 试想在Instagram为用户分享的服饰单品照片旁增了“现在购买”或“点击查看附近的巴宝莉专卖店”等按钮, 那些感兴趣的用户很可能会点击浏览, 从而提升巴宝莉的品牌推广力度进而增加销售盈利。

移动社交网站对使用基本服务的用户免费, 对享受增值服务的用户收取一定费用, 收费会员比普通用户享有更多特权。如手机版世纪佳缘, 普通用户交付一定的费用可以成为高级会员, 可以享受更多的特别服务 (如, 可以赠送意中人付费礼物, 参加与意中人的线下约会, 享有专业红娘的一对一服务等) 。又如天际网APP手机应用, 针对收费会员可以提供高端商务服务, 帮助收费会员建立可信的、通过有效身份认证的人际关系网络, 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帮助收费会员有效管理和拓展他们的人际关系网, 保证更大几率地搜索到重要的人脉资源, 招聘到合适的职业精英等。

移动社交网站基于用户诉求进行品牌招商, 使商家虚拟店面进驻到社交网站中, 既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用户群的生活需求, 又增强社交网站的服务功能, 然后通过收取租金, 分享交易利润等实现双方盈利;移动社交网站也可以通过提供虚拟增值服务, 与第三方运营商 (如电信、联通等) 利润分成, 或和金融机构合作收取手机银行服务、电子支付等功能的服务费或利润分成;移动社交网站还可以通过开放平台, 允许第三方开发的应用软件通过多个API接口接入到移动社交网站中, 将获取的利润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成, 这种利润分成既满足网站需求, 又给开发者带来一定的收入。

2014年1月, 新浪与支付宝联手推出了新浪微博支付, 可以通过网页版和手机客户端进行。这项创新服务是将微博与支付宝账号打通, 无论微博平台的在线交易还是线下商家的日常消费都可以用微博客户端直接付款, 这种社交加支付的“超级支付”使用户微博购物时不再登陆支付宝或网银等其他支付工具。而且新浪微博与支付宝也将互通二维码, 以后用户无论是使用微博客户端还是支付宝钱包客户端, 都可以扫描双方发布的“可支付二维码”, 这样线下的商家就可以直接在微博或线下店面发布带有商品的二维码, 用户使用新浪微博或支付宝钱包可以随时随地扫码支付, 这一创新服务举措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目前有超过40万的商家开通了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主要依靠广告和应用增值分成盈利, 支付宝主要依靠用户规模、合作金融机构数量收取转账服务费和理财利润分成等盈利, 如此强强联手使双方都获得了巨大的盈利增长。

社交网络之网络舆情 篇6

2013年4月, 新华出版社出版了燕道成博士的新著《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研究》, 该书全方位、大视野、多层面、多角度对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我们初步寻找到了一条较为明晰、可行的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路径。

全书共分11章, 以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形成、引导和管理这一线索为研究脉络, 对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群体怨恨心理、载体、炒作者、领导者等方面展开对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分析和研究。通读全书, 深感作者新颖的构思、鲜明的主题、流畅的文笔与强烈的现实观照。

一、强烈的现实观照意蕴

网络凭借着其简单、便捷、匿名等特点, 轻易就能召集起大量网民, 聚集起海量的、具有明显偏向性的民意, 成为了群体性事件的策源地。“群体性事件”由先前间隙性“上演”转呈集体性“井喷”的网络态势, 不仅使得网络言论力量继续成为业界、学界关注的焦点, 更使网络舆情逐渐向复杂、波诡态势演化。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网络力量在当前群体性事件的重要作用。网络公众, 或者说网民作为网络舆论的主体, 是群体性事件从虚拟空间进入现实的主导力量。对网络舆论主体特点的分析了解也变得十分必要。网络由于自身独特的性质赋予了舆论主体鲜明的特征。与现实世界不同, 在网络世界里, 任何的个人和机构都可能成为信息源, 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变得越来越具有自主性和多元化。新时代背景下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必须重视网络的力量。也许, 这正是这部著作的价值所在。

二、可贵的拓荒价值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转型的深入, 中国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发生着深刻地变化, 并不断影响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不可忽视的是, 当前中国社会的政治紧张度正处在一个高位运行的情势中, 我们亟需构建社会的“安全阀”机制及对民众的精神抚慰机制。当前社会背景下, 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现实社会的大部分问题都能在网络中形成“镜像”意见, 即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在互联网生活中迅速地聚集又反过来强有力地影响社会生活, 让网络毫无疑问地成为社会“安全阀”。因此, 利用网络即时性、便捷性的特点疏导民意, 对群体性事件进行预警等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书中随处可见作者的新见解。如对网络舆情的新发展、新特点剖析;对群体事件中网络舆情的领导者即舆论领袖的定位;对网络舆情中群体心理的分析;对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炒作者即网络推手的辩证反思等等都显示出该书鲜明的拓荒意味。

三、鲜活而经典的案例分析

从贵州瓮安的“6·28”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甘肃陇南事件, 到湖北石首的“6·17”事件、“躲猫猫”事件、邓玉娇事件, 到9·10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 到“7·23”温州动车事故, 再到2012年7月贵州仁怀市茅台循环经济园区因安置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网络新媒体尤其是其中的微博、网络论坛、博客、新闻跟帖等引发的网络舆情已深刻地从虚拟世界全面介入现实生活。全书结合我国近年来的典型群体性事件, 从现象深入本质对网络舆情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一系列网络舆论引导的新思路。

四、鞭辟入里的辩证反思

对于网络舆情, 我们绝不可简单地否定和压抑, 否则有可能失去通过科学引导网络舆情治理群体性事件的良好契机。对于网络舆情, 我们绝不能犯鲁迅先生曾经批评过的错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 是带有全局性的研究课题。因此, 该书既注重人与人的关系或阶级之间的关系, 也注重人与媒介的关系、媒介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既有纵向研究、片断揭示和微观钩沉, 也有横向研究、整体认识和宏观思考;既对网络传播、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舆论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而非孤立的、联系的而非割裂的研究, 也将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发展置于全球网络舆情的广阔视野中, 开展比较分析, 从而使中外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在共性和个性上得到统一的认识, 而不是将丰富多彩的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看成是某种单纯的直线性的因果关系或静态的传播画面。该书凸显了辩证反思的光芒, 例如, 对网络舆论中“人人都有话语权”的反思, 作者认为网络舆论场仍然是社会舆论场的转移, 真正的大众话语权仍然掌握在舆论领袖的手中。作者以微博名人话语权与草根话语权的悖论为切入点, 深入分析了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领导者——舆论领袖的关键作用, 提出在“草根文化”日渐风行的新舆论环境下, 网络舆论领袖仍然掌握着网络话语权。诸如此类, 不胜枚举, 无不显示出该书犀利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

参考文献

上一篇: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下一篇:后路固定